综合性内科病房的安全管理

2024-06-17

综合性内科病房的安全管理(19篇)

1.综合性内科病房的安全管理 篇一

1资料与方法

1.1护理方法

(1)密切关注患者的病情变化,监测患者各项体征变化;

(2)使患者保持足够的休息和活动时间,病情危重的患者保持绝对卧床休息,恢复期可在医护人员的指导下进行下床适量运动;

(3)给予合理的饮食营养搭配,严重发热或病情非常危重的患者可以食用半流质食物;

(4)保持病房环境良好,每天要进行开窗通风2~3次,每次通风时间15~30min,病房的空气质量进行定期检测,定期进行消毒;

(5)呼吸困难患者给予辅助呼吸,护士在辅助呼吸操作时操作一定要规范;

(6)呼吸衰竭患者如出现谵妄、烦躁或兴奋等情绪时应谨慎使用镇静剂类药物;

(7)健康教育工作,宣传呼吸内科疾病的相关知识,详细讲解预防呼吸内科疾病的各种手段,适时指导患者进行适量的体育锻炼,增强体质;

(8)心理护理,主动和患者沟通,了解他们的主观诉求并尽量去解决,随时关注患者的情绪,及时进行排忧解难。

1.2观察组观察组采用安全文化护理方法,将安全文化融合到呼吸内科病房的日常护理工作中。

(1)明确服务标准,感悟工作责任。加强护理人员岗前安全教育培训,树立安全意识,新护士在入院工作前要先进行培训,在培训中了解护理的工作内容、工作流程、工作制度等。建立以人为本的护理思想,提高积极护理的意识形态,护理部管理人员应签署相关的护理责任书,合理组织,公平评判,持续改进,实现所制定的护理目标。定期组织医护人员学习相关法律,如《护理安全管理》《护理质量标准》《护理应急预案》等,使护士的风险意识及法律意识得到提高,同时针对科室可能存在的护理风险定期组织学习,并进行情景模拟,不断提升安全防范意识,由“要我安全”转变为“我要安全”。加强护理人员的自身素质,提高护士的专业技能及沟通能力,强化服务意识。护理人员要以医学理论为指导,逐渐强化自身的操作技能水平,在护理工作中保持敏锐的洞察力,以及应变能力,同时拥有高度的护理责任感,只有这样在面对护理问题时才能沉着、有效的进行处理。组织新护士分批的进行规范培训,定期进行素质考核,可以指定奖罚制度,考核的结果可以作为护士的个人绩效,大大增强了她们的学习兴趣与动力,营造一种强烈的职业安全氛围。

(2)洞察一切护理风险,倡导预防为主,风险最小的理念。护理风险就是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任何意外情况。老年患者的反应较迟钝,因此有时无法通过患者自身的叙述来了解的患者的病症状况,这就要求护士长及责任护士应参与危重患者、老年患者、新患者的查房,识别每位患者现存的或潜在的风险并进行评估,提高护理人员的预见能力,熟悉每一位患者的身体状况及疾病的发作规律,严密监测患者的病情情况,并根据异常及时的进行判断及给予相应的处理。主要安全文化的护理措施:医护人员登记每一位患者家属的联系方式,对于没有生活自理能力的患者夜间一定要有家属进行陪护,使用护栏;患者在外出活动或其他需求需要下床一定要专人进行陪护和搀扶,有防滑措施及警示标识;长期卧床的患者及处于强迫体位的患者应该使用气垫床并建立翻身卡,可以协助翻身并进行定时翻身;对于压疮高危患者一定要做好预防工作,出现皮肤破损情况要先进行评估再进行处理;对患者及家属进行安全用药宣传,确保患者的用药安全;对咳痰、乏力及咯血的患者及时准备吸痰用物:组织护理人员定期学习危重患者病情观察及护理要点,严格遵守交接班原则,仔细进行病房巡视,全面观察病情,并将安全防范体现在护理文书上。

(3)加强护理质量控制,发现问题及时整改。科内成立护理质量监督小组,随机对病房进行护理检查,了解病房的护理工作进展,发现护理问题并给予正确的.处理和纠正。每周对存在的护理缺陷进行原因分析总结,制定有效的改进措施,并检查整改效果。每月开展讨论会,对于护理工作中所凸显的问题进行集中处理解决,提高护理质量,强化服务意识,提升患者护理满意度。

1.3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6.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采用字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经不同护理方式,观察组护患纠纷发生率为8.33%,患者及家属对于护理服务的满意度为97.62%;对照组护患纠纷发生率为19.05%,患者及家属对于护理服务的满意度为77.38%,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通过营造安全文化,护士的服务意识及护理安全有了明显的加强,护理人员在护理服务时能够更加主动,护理满意度大大提高。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风险意识的管理培训使得医护人员在护理风险的防范意识和能力均大大提高,能够很好防范于未然,病房内出现跌倒、压疮等情况明显减少。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患者出现压疮患者1例,经早期发现及时分析评定后,给予及时有效的治疗,得到控制。安全文化的有机融合,使得护理质量大大提高,随着对患者相关预防知识的灌输,以及护士法律意识的增强,护理工作中的各项工作任务和制度做到了切实的落实,更好地提高了护理质量,投诉、纠纷等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综上所述,在呼吸内科病房护理中融合安全文化护理管理之后,护理人员的护理安全意识明显增强,服务对象更加明确,护理责任心更强,并且能够提高护士的自身素质,以及洞悉危险因素的能力,很好地降低了意外事件发生的风险,提高了护理服务质量,因此非常值得在临床护理

2.综合性内科病房的安全管理 篇二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从2008年12月至2009年4月、2010年4月至2011年1月期间在我院内科病房进行住院治疗的患者中选出403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患者年龄为8~85岁, 平均年龄为 (64.3±4.2) 岁, 男患者200例, 女患者203例。患者的年龄, 性别无明显统计学差异 (P<0.05) 。采用随机抽样的方式, 抽取样本进行详细的对比研究分析。

1.2 研究方法及评价指标

我院从2009年7月开始对内科病房抗生素的合理应用进行综合干预, 对我院临床病原微生物送检率、抗生素预防使用率、抗生素治疗使用率以及抗生素联合用药率等指标进行细致的对比分析, 对我院内科抗生素的使用情况进行合理评价。

1.3 综合管理措施

世界卫生组织已经对于全球范围内抗生素的滥用发出严重警告:不合理使用抗生素将会使人类回到没有抗生素的时代。正确合理使用抗生素已成为每一位临床医务工作人员的义务与责任, 为此国家卫生部在2004年8月颁布了《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 我院内科人员高度重视对指导原则的学习, 认真落实指导原则的措施, 对多年来抗生素药物的使用进行统计, 从统计结果中可以明显发现实施综合管理措施前后抗生素药物的使用差别。具体措施如下。

1.3.1 组织人员学习《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是我国颁布的第一部有关抗生素药物临床合理应用的应用指南。内科工作人员多次对《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进行学习讨论, 邀请知名专家进行抗生素合理使用的讲座。定期组织内科工作人员对抗生素的合理应用进行讨论, 对于临床工作中出现的不合理用药现象, 及时有效地告知内科医师进行修正。要求相关人员熟悉我院内科现有抗菌药物以及新型抗菌药物的不良反应、药理原理、抗菌作用、用法用量等。通过用药提示和业务查房等措施深入临床工作第一线, 一方面加强了患者合理用药的意识, 使患者明白不合理应用抗生素的严重不良后果;另一方面也能使内科工作者在日常工作中深入系统地对《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进行学习, 结合临床工作加以体会并落实, 推动了内科工作者医疗知识的不断更新, 定期对人员进行合理用药的知识考核, 以保证相关人员对知识的掌握。加强了医、药、护、患之间的关系。为保证合理用药措施的落实, 号召各个科室签订抗菌药物合理使用责任书。

1.3.2 结合本院实际制定用药管理制度

由药剂科协助成立了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监督组, 对内科使用的抗生素种类进行定期调研分析, 为患者挑选出费用低并且安全有效、不良反应低的抗生素;对临床抗生素的使用做定期监测, 并以监测结果为依据, 修改完善内科抗生素使用管理办法;严格依据抗生素用药指征使用抗生素, 严格杜绝某些广谱抗菌药物的使用;取消使用临床工作中发现的易于产生广泛耐药性的抗生素[2]。监督组不定期提供临床药物的使用指南, 对内科的病原微生物送检率、给药途径、抗生素使用量、联合使用情况、使用类别、患者费用、患者年龄分布等情况进行统计分析, 将常见感染菌谱的分布情况和各种感染细菌的耐药情况进行记录分析, 再将统计分析结果公布于内科各科室。每周抽查各个科室开具的处方, 严格审查其抗生素的使用合理性, 对不符合《指导原则》要求的处方要求认真整改[3]。

1.3.3 分线使用, 分级管理抗生素

依据《指导原则》中的要求, 将抗生素分为三线药物, 并实行分级管理措施。规定除特殊情况外, 内科医师只能使用一线抗菌药物, 并尽量不联合使用药物, 药物服用时间不能超过3d, 以肌内注射和口服药物为主要使用方式, 限制静脉输液或静脉推注等方式给药。根据患者病情必须使用二线或三线抗菌药物时, 须由主治医师或副主任以上医师签字后才可使用;紧急情况下, 内科医师可以越级使用二三线抗菌药物, 但使用量仅限于一天用量, 次日必须由更高级医师签字才能继续使用[4]。

1.3.4 落实抗菌药物使用的监督工作

充分履行药物监督组的职责, 对内科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进行不定期的抽查, 抽查包括:对医师进行现场提问、抽查处方与患者病历、抽查个人的学习记录等, 并及时作出量化考评。各级医师均应积极配合监督组工作, 对发现的问题及时作出整改, 及时纠正不合理的抗菌药物使用情况, 避免出现严重后果。对于严重违反规定的情况, 对个人进行奖金处罚或停止处方权等处罚[5]。

1.4 统计学分析

本次研究均采用SPSS 16.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分析, 组间对比采用χ2检验, 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008年和2010年中抗菌药物单独使用率分别为36.17%和67.44%, 两种药物联合使用率分别为53.19%和30.23%, 三种药物联合使用率分别为10.64%和2.33%。具体情况见表1。

3 讨论

抗生素自问世至今, 已经成为了临床中最常用的一类药物。其对感染菌的强大抑制及杀灭作用在感染性疾病和手术前后的预防感染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在挽救众多患者生命的同时, 由于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也带来了许多严重的问题。

合理规范的使用抗生素已成为全体医务工作者的义务和责任, 我院内科对于抗生素的使用进行了综合治理, 效果非常显著。从统计数据可以清楚发现, 采取干预措施前后, 抗生素单独使用率由36.17%升至67.44%, 两种药物联合使用率由53.19%下降至30.23%, 三种药物联合使用率由10.64%降至2.33%, 药物使用情况得到明显改善。在治理过程中针对体现出的主要问题应主要注意以下几点: (1) 应注意药物使用剂量及使用时间, 防止耐药菌种的出现; (2) 严格根据抗生素用药指征用药, 依据患者的感染部位和感染情况选择抗生素; (3) 注意特殊人群用药安全, 用药应足够疗程, 至少用药三天后再进行调整[6]。

摘要:目的 观察分析综合干预措施在医院内科抗生素合理应用中的重要作用。方法 参照《抗生素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制定以抗生素的联用率和使用率为量化指标的评价标准, 运用综合干预措施指导抗生素的合理使用, 并观察分析运用综合干预措施前后临床工作中抗生素的使用情况。结果 运用抗生素综合管理措施之前, 多以经验用药为主且无合理指征应用抗生素的情况较为多见, 临床应用中问题较为突出, 运用综合管理措施之后, 病原送检率明显升高, 同时抗生素药物的使用率和联用率也显著降低。结论 运用有效措施对抗生素使用进行综合干预, 可以显著提高病原送检率降低抗生素的使用率和联合用药率, 对内科人员合理使用抗生素具有积极意义。

关键词:医院,抗生素,合理应用

参考文献

[1]郑芝欣, 魏简汇.抗菌药物不合理应用情况分析[J].中国药师, 2005, 8 (3) :231.

[2]张宗久.加强药事与临床用药, 促进药物合理应用[J].中国药房, 2005, 16 (9) :644.

[3]李跃荣, 肖明朝, 赵庆华, 等.手术室护士术前抗生素应用执行现状调查[J].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2011, 12 (5) :117-118.

[4]曾筱丽, 张瑜荣, 黎静.在手术室执行预防性抗生素相关问题探讨[J].医学信息 (上旬刊) , 2011, 11 (3) :103-104.

[5]周群玉, 杨东.手术室护士执行预防性抗生素的难点与对策[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09, 10 (26) :184.

3.综合性内科病房的安全管理 篇三

[关键词] 护理安全管理;护理纠纷;业务技能;责任意识;法律意识

长期以来,护士习惯于处于医疗服务的主导地位。在实践中,护士更多考虑的是如何尽快地去解决影响患者健康的根本问题,而忽视潜在的法律问题。随着“以人为本”的医疗护理模式的建立和患者自主意识的提高,在推进医院科学化管理的过程中,护理安全管理也有了更多、更新、更高的要求,涉及人、财、信息安全等因素,贯穿诊疗护理全过程。为确保患者安全,避免发生护理纠纷,我院自2010年1月起将安全文化作为一种管理思路运用到病房护理管理中,收到良好的效果。现将我院的做法介绍如下。

1 实施方法

1.1建立健全科学的护理安全管理体系

护理模式的转变、护理工作职能的拓展和新技术、新业务的推广应用,护理风险越来越大,由于护理工作具有连续性、动态性、直接性和具体性的特点,任何一项活动执行不当均可影响患者安全。实行护理部-科护士长-护士长三级护理安全管理体系,按照护理不良事件上报流程院内网上上报,方便、快捷,科室成立了护理安全管理小组,明确各级人员的职责,人人有安全管理意识。建立护理不良事件分析讨论制度,组织护理人员对不良事件进行分析,从制度、流程、环节、系统改进等方面深入查找存在的护理安全隐患并制定对应的整改措施。建立护理不良事件整改效果追踪制度,以利于持续改进。

1.2加强护士责任意识及服务意识

对护士在工作中的良好表现及失职行为,应采取公正的奖惩制度,以便护士反省总结,吸取教训,避免下次犯同样的错误,并学习其他护士的优点,取长补短。培养护士良好的工作作风和工作态度,使其能认真对待每一项护理操作,在无人监督的情况下,也能自觉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培养护士职业素质,逐渐树立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意识,以亲切温和的态度对患者及其家属,避免把不良情绪带到工作中或发泄到患者身上,若与患者发生小摩擦时,应耐心做好解释工作,防止矛盾扩大化。

1.3加强护理安全教育和培训

消化内科从大内科分出并扩床后,年轻护士增加,新分配来的护士占了一半,他们普遍存在护理经验不足、法制观念薄弱、对专科操作程序或专科知识掌握不熟练等问题。通过加强职业道德和安全教育、加强法律法规教育和培训、重视专业理论和技术操作培训及考核,让其尽快达到本科室要求。

1.4倡导人文关怀,提倡人性化的护理管理

倡导人文关怀,可减轻护士来自各方面的压力,从而确保护理安全。管理者需充分了解护士的气质和性格特点,用人之长,调动护士积极性,发挥个人潜能,使每个护士在工作中感受到快乐,实行弹性排班,实现主管护士、高年资护师对低年资护士适时有效的技术指导及质量把关达到降低护理差错的目的。经常征求护士对护理工作的意见,并根据护士性格、学识、能力,邀请他们参与科室护理管理的各个环节,使护士责任心,归属感、工作积极性及意识增强。关心护士业务生活,在不违背原则的情况下,对护士合理要求尽量给予满足,共同营造一个和谐、团结、友好、轻松的工作氛围,减轻压力及负面情绪,以减少差错事故的发生。

2 效果

安全文化起到了导向、凝聚、约束、督察的作用,使各项护理安全管理措施得到了有效的落实,患者的护理安全处于有效的保护之中,2010年1月至2011年1月,我院消化内科护理事故发生率为0,无差错发生。护理质量显著提高2010、2011年较之前均明显提高,均全面完成了护理部年初制订的护理质量管理目标值。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显著提高,护理部每季度均进行患者满意度调查,2010年、2011年每季度的满意值均超过98.5%。

3 讨论

安全理念是人们对安全活动、安全行为、安全环境、安全事物、安全原则、安全现实条件的基本态度和理念的总和。安全护理理念是指从事护理活动中人们所持的安全文化。将安全文化视为管理思路运用到消化内科病房理管理中。从增强护士安全护理理念,明确护理目标,感悟工作责任,提高识别护理风险的能力。可减少护理风险的发生,降低消化内科护理缺陷,保证消化内科病房的护理质量。

参考文献:

[1]卢昌懿.风险管理在老年病房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J].护理管理杂志,2007,7(2):54-55.

[2]凌碧珍.护理安全在心内科病房中的常见问题及对策探究[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14):334-335.

[3]阳军.消化内科病房护理安全与风险管理[C].//医学发展中护理新理论、新技术研讨会--全国急危重病护理(杭州)学术交流会论文集.2009:62-63.

[4]卢大秀.消化内科老年住院病人护理安全隐患及对策[J].内蒙古中医药,2012,31(2):168.

[5]胡学军.护理安全管理体会[J].西南军医,2007,9(3):136-136.

4.综合性内科病房的安全管理 篇四

昭通市第二人民医院内二科汤巧会

[摘要]目的:通过优质护理服务,提升患者的满意度,构建和谐的护患关系。

方法:针对当今护患关系紧张的原因进行分析,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实施利于促进护患关系和谐发展的各项规范化护理服务。

结果:优质服务的实施,提高了护理服务质量和患者的满意度,构建了和谐的护患关系。

关键词:优质服务护患关系内科护理

随着人们健康意识和健康需求的不断提高,对护理质量的期望值也越来越高,因此提高护理质量已成为护理工作者的重要任务之一,实施优质护理服务是提高护士素质和品格的途径,构建和谐的护患关系,同时也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我院内二科自2010年2月开始将优质护理模式运用于内科临床护理工作中,取得良好效果,现将体会报告如下:

1措施

1.1提高思想认识,转变服务观念。

通过会议、学习等方式号召全体护理人员统一思想,从维护广大人民群众健康权益的高度,充分认识到加强临床护 1

理工作的重要性,由住院的护理模式转向整体护理模式,由被动角色转向直接的主动护理,树立以“患者为中心,心质量为核心”的服务宗旨,坚持“以人为本,护理先行”的护理理念,切实地将各项生活和专科护理落到实处。

1.2营造科室服务氛围。

在病区走廊展示优质服务标语与口号,护理服务明星风采,制定规范示范服务标准、文明用语标准、各项护理常规和生活护理操作标准。同时设置传呼器,使患者随时可以得到护士的帮助。

1.3以人为本优质服务流程。

根据患者的特点,开展了温馨优质服务。(1)温馨的礼仪:接待每位病人入院要有微笑,有悦耳的问候。(2)温馨的知识服务:做好入院介绍、全面评估、标准的健康教育、完善的护理纪录及耐心指导。(3)人文服务:关心病人到位、了解病情到位、护理措施到位、基础护理到位、与病人及家属沟通到位。(4)完善出院指导及电话回访。康复出院出院时送祝福,建立一各长久的友爱与关怀。总之,使患者从入院到出院得到全程优质服务。

1.4强化三基培训,保证业务过关。

要求护理人员每年进行1次理论考试和技术考试,对不合格者不予上岗。对考核优秀者,给予表彰。

1.5提高护患沟通技术。

每月2次业务学习,学习内容广泛:(1)如病人因疼痛拒绝翻身叩背的交流方式。(2)基础护理服务项目如:翻身叩背的原则、更衣原则、指甲、足部清洁服务原则。(3)长期卧床评价的肢体功能锻炼活动方法。

1.6制定人性化的健康服务。

健康教育本身就是以人为本护理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介绍疾病防治、饮食要求、用药指导、体育锻炼等知识时,要注重细节,讲究方式,实施有针对性、有计划、连续、动态的健康教育,要向病人及家属调查其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评价工作效果。

1.7效果评价。

护士长每月一查,每天小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护士每日及时发现问题,及时改进,以保证优质护理服务顺利实施。

2结论

近年来,我院在内科护理中全面推行以人为本,实施优质服务,使护理人员的服务观念由被动转为主动,使病人的满意度及健康知识的知晓率明显提高,医疗纠纷减少,不但提高了医疗服务质量,也加深了护患关系的沟通,使护理工作的专业性得以真正体现,使护士自身价值得到真正实现。

5.综合性内科病房的安全管理 篇五

【摘要】目的:探讨3H护理服务模式在神经内科病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14年1月在笔者所在医院神经内科病房实施3H护理服务,制定3H护理实施方案,推出Hotel式礼仪服务,Home式温馨服务以及Hospital式个性化服务。比较实施前后护理工作质量和患者满意度。结果:开展3H护理服务后,整体护理质量、护理文书质量、基础护理质量、健康教育质量评分较实施前明显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后患者满意度较实施前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神经内科病房开展3H护理服务模式,可以提高护理质量,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 3H;护理质量;神经内科;基础护理;护理文书

中图分类号 R47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6)14-0078-02

The Effect of 3H Nursing Service Mode Application in Internal Medicine-neurology Ward/WANG Jing.//Chinese and Foreign Medical Research,2016,14(14):78-79

【Abstract】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application effect of 3H nursing service mode application in internal medicine-neurology.Method:3H planning nursing service mode was taken in internal medicine-neurology ward from January 2014,and 3H nursing implementation was planned,warm service of home type,etiquette service of hotel type and personalized service of hospital type were taken,and nursing work quality and patient satisfaction were contrasted before implement and after implement of 3H planning nursing service mode.Result:Score of overall nursing quality,nursing documents quality,basic nursing quality,health education quality,and patient satisfaction after implement of 3H planning nursing service mode were higher than before implement(P<0.05).Conclusion:3H nursing service mode could improve nursing quality in internal medicine-neurology ward,and raise patient satisfaction,and is value for clinical promotion.【Key words】 3H; Nursing quality; Internal medicine-neurology; Basic nursing; Nursing documents

First-author’s address:Hospital of Shandong Liangzhuang Coal Mining Co,Ltd,Xintai 271219,China

doi:10.14033/j.cnki.cfmr.2016.14.040

随着人们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根据患者不同需求提供个性化护理服务显得非常重要[1]。要把“护士提供什么服务,患者就得接受什么服务”的理念,转变成“患者需要什么服务,护士就提供什么服务”的“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神经内科病房作为较大的内科护理单元,护理服务质量对患者的康复至关重要,近年来各级医院都在不断探索新的护理模式提供护理服务质量,近年来笔者所在医院神经内科病房开展“3H”(Hotel,Hospital,Home)护理服务模式,对提高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笔者所在神经内科病房开设34张病床,共有护理人员17名;年龄22~43岁,平均(32.85±8.14)岁;学历本科3名,大专8名,中专6名;职称副主任护师1名,主管护师4名,护师12名,床位与护理人员配置比例为1∶0.5,自2014年

1月开始实施3H护理服务模式。

1.2 实施方法

1.2.1 3H护理模式培训及计划制定实施3H护理模式前对病区护士进行护理模式和内容培训,使其了解3H这一新型护理服务模式,领会其中的核心内容。根据病区特点和现有条件,制定3H护理实施方案,重新规范各项护理服务措施,进行流程再造,制定适合实际情况的3H护理实施计划。

1.2.2 Hotel式礼仪服务保持病室环境安静、舒适、整洁,病区墙上、走廊上张贴优美的风景画、图文并茂的健康教育宣传栏、护理服务理念以及医护人员简介等、通讯联络设施,可随时提供医疗监护设备、专家的随访,并考虑到患者的特殊要求,提供必要的包房和会客室等,设置柔和背景音乐,让患者有一种置身于星级宾馆的感觉。规范护士着装、礼仪及行为,借鉴星级宾馆的服务模式,要求护理人员热情、周到接待患者,做到四个“一些”:入院时多一些理解,治疗时多一些解释,查房时多一些问候,出院时多一些嘱咐,倡导护理人员嘴巴甜一点、说话轻一点、脾气小一点、动作快一点、效率高一点,让患者有一种宾至如归的舒适感觉[2]。

1.2.3 Home式温馨服务病区配置独立空调、空气净化器、微波炉、电视等,努力推广“六个一”,即一个整洁环境、一张笑脸、一声问候、一杯热水、一张舒适的床、一个热情详细入院宣教。患者入院时,护士长亲手送上一张早日康复的祝福卡,整个住院期间,实行家庭式温馨服务,管床护士无微不至照料患者,给予亲人般关心,与患者深入、细致交流,做在患者开口之前,强化细节护理,营造温馨的住院环境,让患者感觉有家人陪伴身边的感觉。随时为患者着想,适应不同患者的不同需求,避免机械化实施护理措施和护理计划,如患者接待来访,有人探视等,在不影响护理质量的前提下可以适当调整护理时间,避免患者的抵触心理等。

1.2.4 Hospital式个性化服务结合病区收治患者病种的多样性,护理人员会全面、细致评估患者对疾病的认识程度、生活习惯以及健康意识等,针对患者不同个性特点、不同需求,制订个性化护理计划和康复计划,提供优质护理服务[3]。同时可将护理方案、计划告知患者,征求其意见,充分调动积极性,主动参与护理计划,促进疾病尽快康复,满足患者高层次个体化的需求。

1.3 评价方法

1.3.1 护理工作质量评价包括整体护理工作质量、护理文书书写、基础护理、患者健康教育知晓情况共四大项,每项满分100分。

1.3.2 患者满意度包括病区环境、护士主动服务、言行举止、操作技术水平以及健康教育落实情况等,采用通用的患者满意度调查表在患者出院时进行调查。

1.4 评价范围

评价3H护理模式实施前和3H护理模式实施6个月后各80例神经内科住院患者护理质量及患者满意度。

1.5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1.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字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2.1 开展前后护理工作质量情况比较

开展3H护理服务模式后,笔者所在科整体护理工作质量、护理文书书写、基础护理、患者健康教育知晓情况较开展前均有明显改善(P<0.05),见表1。

2.2 开展前后患者满意度比较

开展后,患者满意度较开展前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字2=8.871,P<0.05),见表2。

讨论

神经内科病房在大部分综合医院属较大的科室,病种繁多,患者多伴有不同程度的神经功能障碍,对护理质量要求较高[4]。护理服务是病房重要的基础工作,对于患者的治疗和康复具有较大的影响,不断提高护理质量,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促进患者的康复也是临床护理工作的核心内容。

3H护理服务模式是根据马斯洛提出的“人类需要层次理论”,借鉴企业管理先进理念和宾馆服务模式,以整体护理为基础,使患者从生理、心理、精神上得到满足的一种新型护理服务模式[5-6],包括宾馆式(hotel)礼仪服务、家庭式(home)温馨服务以及医院式(hospital)个性化服务。它不但可以满足患者的低层次需求,更为重要的是可以满足患者的高层次需求[7]。

实施3H护理服务模式需要科室护理人员努力提高自己的素质,不断加强对专业业务能力的培训学习,进一步提高自己的护理水平,从思想上转变观念,增强主动服务意识,明显提高工作积极性。通过一系列护理服务流程改造与优化,改变护理服务存在的缺陷,使各项护理服务流程规范化、科学化,流程图示明确,规范护理人员行为,合理分配护理岗位,责任到人,工作环节层层衔接,监控督查落实到位,提高护理工作效率,从而减少护理差错,提高护理工作质量,确保患者安全。眼睛显示,开展3H护理服务模式后,笔者所在科整体护理工作质量、护理文书书写、基础护理、患者健康教育知晓情况较开展前均有明显改善(P<0.05)。

患者满意度是评价护理工作质量的一个客观标尺[8]。通过3H护理服务的实施,促使护理工作朝多元化方向发展,深化整体护理的内涵。护理人员主动为患者提供周到、细致、温馨以及个性化护理服务。努力满足患者和家属随时会提出的一些特殊要求,及时提供必要的帮助和健康指导,最大限度地满足患者生理-心理-社会方面等方面需求。因为这些特殊群体有选择治疗医院的自由,对所患疾病有一定的认识,比较注重个人治疗需要的特殊性和保健指导,在医院的选择上注重适合自己疾病治疗的医疗护理质量和特色服务。研究显示,开展后,患者满意度较开展前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可见,在神经内科病房开展3H护理服务模式,可以有效提高病区护理质量,满足患者不同层次的需求,融洽护患关系,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6.医院综合病房楼项目奠基仪式致辞 篇六

致辞

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同志们、朋友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举行医院综合病房楼项目奠基仪式,这是我市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一件大事、好事。在此,我谨代表市四大班子和50万人民,向前来参加奠基仪式的各级领导、各位嘉宾表示热烈的欢迎!向综合病房楼项目顺利奠基表示热烈的祝贺!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发展医疗卫生事业,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着力民生求发展、务实重干求实效,不断加强公共医疗卫生投入,卫生事业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医院作为一家集医疗、教学、科研于一体的省级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始终坚持“病人第一、质量至上”的服务宗旨,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了一流的医疗保健服务。当前,随着广大人民群众对医疗服务需求的不断提升,“看病难”和就医紧张的局面日益突出。医院综合病房楼项目的开工建设,将从根本上解决医院基础设施不足的问题,极大的改善医疗环境、提升服务层次,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就医的需求。同时,也是我市卫生事业发展史-1-

上一个新的里程碑,更是一项惠及子孙的“民心工程”。

市委、市政府将一如既往的支持医院。希望***医院以综合病房楼建设为契机,强化医院管理,改善就医环境,不断提升医疗技术水平和服务质量,早日建设成为“管理一流、技术一流、服务一流、环境一流”的现代化医院。

7.综合性内科病房的安全管理 篇七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的所有研究对象均为随机抽取的我院呼吸内科护士, 共计20名, 再将其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后每组10名。在对照组中的10名护士的年龄均在21~45岁之间, 其平均年龄为 (34±11.38) 岁, 在这10名护士中包括有本科学历2名, 大专学历4名以及中专学历4名;在观察组中的10名护士的年龄均在20~43岁之间, 其平均年龄为 (33±10.48) 岁, 在这10名护士中包含有本科学历3名, 大专学历3名以及中专学历4名。以上所统计的所有研究对象的年龄以及学历等一般资料之间存在的差异不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十分良好的可比性。

1.2 方法

1.2.1 研究方法

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在我院呼吸内科工作的临床病房护士20名, 将这20名护士按照1∶1的比例分成两组, 每组包含有研究对象10名。将其中的一组作为对照组, 对其实施常规的传统护理管理模式;将另一组作为观察组, 对其实施护理风险管理模式。在开展调查的一段时间后对这两组护士的护理工作效果进行比较分析。本次研究中观察指标主要包括有护士对管模式的满意度、患者对护士的护理满意度、意外事故的发生率等。

1.2.2 护理风险管理方法

实施护理风险管理的主要方法包括有对护理风险进行识别以及实施防范对策这两部。防范对策主要包括有: (1) 对服务理念进行更新, 对法律以及风险意识予以强化。 (2) 对护士素质教育进行加强。 (3) 对规章制度、操作规程予以严格遵守。 (4) 使薄弱环节以及重点环节的安全性得到提高。 (5) 对各种设备仪器正常运行予以有效的保证, 以及保证抢救物品的完好性。 (6) 对各种警示标识予以合理使用。 (7) 护士长对持续质量控制予以有效的坚持, 并且要对予五查房制度以有效的坚持。

1.3 数据处理

在本次研究过程中所得到的所有相关数据, 均采用SPSS14.0统计学数据处理软件进行处理分析, 当P<0.05时, 我们认为数据之间存在的差异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护士对管理模式的满意度比较结果

经比较分析结果发现, 对于两组护士对管理模式满意度而言, 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 且差异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 (P<0.05) 。详见表1。

2.2 两组护士在护理工作中患者对其满意度情况表

经比较分析我们得知, 观察组护士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 吸取两组之间存在的差异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 (P<0.05) 。详见表2。

2.3 两组护士在护理工作中意外事故发生率比较

在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护士在工作中意外事故的发生次数显著低于对照组, 且差异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 (P<0.05) 。详见表3。

3 讨论

在临床上呼吸内科主要是通过药物治疗以及基本治疗操作对患者实施治疗, 护士在医师的医嘱对予以执行时或者是对患者实施给药操作时, 一般是采用药物对患者的症状进行有效化解[2];护士在为患者实施护理操作, 采用特殊的护理操作来对患者的病症进行缓解。在对患者实施给药操作时, 主要存在给药准确性以及有给药途径操作的恰当性等几个方面的风险;在实施常规护理操作过程中, 特别是对介入到患者血管以及体内管腔等内部的操作予以涉及时, 更会存在有相对较强的风险性。在操作中护理人员要对给类风险予以严加防范[3]。

在呼吸内科护理工作的过程当中隐蔽着很多的护理风险, 主要存在于护理操作、配合、处置以及抢救等各个环节, 并且还会在极其简单或者是微不足道的临床活动中均存在有风险, 若是使护理缺陷或者是事故得以发生, 均能够给患者及其家属带来十分严重的痛苦或者是无法挽回的一些损失。呼吸内科护理大多数情况下为基础护理, 基础护理主要涉及的环节也相对较多, 所以在诸多的基础护理的环节当中, 需要护理人员对护理质量的提高予以高度的重视, 从而使护理风险的发生得以显著的降低, 为患者提供一个相对比较优质安全的护理服务[4]。

在临床工作中呼吸内科为相对较大的科室, 会对非常广泛的范围有所涉及。一些护士会存在说话不注意场合;不对误解进行解释或是解释不是十分到位;不注意工作细节;同患者以及其家属之间沟通不彻底等现象。以上所提到的现象均会对护患纠纷的发生产生导火索的作用, 严重时还会引起患者以及其家属在医疗以及护理过程的细节中进行刻意地找茬, 对医疗纠纷予以故意的制造[5]。

综上所述, 实施合理的护理风险管理能够使护士的工作热情以及工作质量得以显著提高, 从而使意外事故的发生得以有效减少, 显著提高了护理质量, 降低了了医疗纠纷的发生率, 值得临床对其予以注意。

摘要:目的 对呼吸内科病房中护理风险管理的应用价值进行评价与分析。方法 随机抽取我院呼吸内科病房护士20名, 将其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 分别对其实施常规护理管理和护理风险管理, 并在实施一段时间后对这两组护士的护理工作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通过比较分析结果发现, 观察组护士所护理的患者对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 且差异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 (P<0.05) , 护士对管理模式的满意程度也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5) 。结论 对护士实施合理的护理风险管理能够显著提高其工作积极性, 减少意外事故的发生, 提高护理质量。

关键词:呼吸内科,护理风险管理,满意度,护理质量

参考文献

[1]孙孝芹.护理部在提高护士长防范护理纠纷能力中的作用[J].现代护理, 2009, 12 (27) :675-676.

[2]唐玉平, 沈莉, 王爱华.加强护理风险管理的做法与效果[J].护理管理杂志, 2008, 29 (16) :1258-1259.

[3]陈燕.重视护理风险评估, 加强安全管理[J].护理管理杂志, 2010, 22 (14) :139-140.

[4]廖容, 王石, 刘志霞.护理风险管理的探讨[J].中国护理管理, 2009, 36 (19) :1339-1340.

8.综合性内科病房的安全管理 篇八

【关键词】护理风险管理;神经内科;效果评价

【中图分类号】R47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4949(2013)11-120-02

护理风险管理主要是指,对于现存的或者是潜在的风险要提前进行识别和评估,针对各种可能出现的护理风险做出必要的防范措施,将护理风险发生的概率降到最低,以此来减少护理事故以及护理纠纷的发生[1]。神经内科住院患者通常有病情复杂、患者年龄偏大、病程长等特点,在住院期间很容易因各种原因出现护理风险,而且还会使护士和患者之间的矛盾加深,最终就会引发一系列的医疗纠纷[2]。因此,为有效避免护理风险的发生,在神经内科住院患者的护理过程中,应该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进行合理的护理风险管理[3]。本研究主要以我院2011年1月至2012年1月接收治疗的100例神经内科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了护理风险管理在神经内科病房中的应用及其效果评价。具体操作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1年1月至2012年1月接收治疗的100例神经内科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患者58例,女性患者42例,年龄分布40-72岁,平均年龄58.2岁,其中有25例患者为植物神经紊乱,有28例患者为脑血管病,有13例患者为脑梗塞,30例患者为脑出血,4例患者为急性脊髓炎。所有患者之间在年龄、性别、病程以及病理特征等基本资料上差异不显著,具有可比性,P>0.05.

1.2方法: 首先,结合患者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护理风险时间,分析可能发生的风险因素。其中神经内科存在的护理风险因素主要有患者本身、住院环境、护士和药物等。

1.2.1患者。做好神经内科住院患者的护理工作。对于行动不便、腿脚不灵活的患者,为防止患者从床上坠下,可以加床栏。此外,要将暖瓶等危险物品放在远离患者的位置,避免患者因操作不当造成烫伤或其他伤害。病房要保持干燥和清洁,防止患者滑倒。

1.2.2药物。药物是神经内科住院患者每天必服的内容之一,不同的药物服用的方法和剂量不同,应该严格按照医嘱进行服药。避免出现错服、多服药物,导致患者出现不良反应,加重病情。

1.2.3护士。在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要具备扎实的护理基础,及时处理患者的各种状况。护士要定期监测患者的各项生命指标,并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适当给予心理抚慰。帮助患者树立信息,战胜病魔。

1.2.4环境。神经内科住院患者通常病情危重,心情焦躁。营造一个安静、舒适的病患环境,有助于舒缓患者焦躁的情绪。同时勤通风换气,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光线充足,并对各类药物加强管理,避免患者出现交叉感染。

1.3观察指标: 观察实施护理风险管理政策前后,患者病房管理得分,基础护理质量得分以及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等。其中患者满意度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评估。

1.4统计学分析: 对数据库的录入及统计分析均通过 SPSS16.O 软件实现。其组间构成比较用卡方检验,组间疗效比较用等级资料的秩和检验分析,两组均数比较用 t 检验,治疗前后比较用配对 t 进行相关检验,P<0.05 表示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前后,护理质量的对比,见表1.

表1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前后,护理质量的对比

阶段1例数1病房管理(分)1基础护理质量(分)1满意度实施前1100183.2±2.2183.9±4.1178(78%)实施后1100192.3±3.4191.4±3.1192(92%)P值1111<0.05由表中数据可知,护理风险管理在神经内科病房中应用后,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得到显著提升,与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前患者满意度相比,数据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神经内科住院患者通常有病情复杂、患者年龄偏大、病程长等特点,在住院期间很容易因各种原因出现护理风险,从而引发一系列的医疗纠纷。因此,为有效避免护理风险的发生,在神经内科住院患者的护理过程中,应该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进行合理的护理风险管理。

风险管理是研究风险发生的规律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有效的避免和风险控制[4]。近年来,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的生活水不断提高,人们自身素质得到了明显提升,自我维权意识也随之加强,对医院的治疗和护理质量也有了更高的要求[5]。对医院的治理水平和服务态度也有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对于神经内科住院患者,具有和其他科室更高的风险性和复杂性,引发的护理风险事件也较多。在日常管理过程中,一旦出现护理风险,会给院方和患者的经济利益带来巨大的损失,同时也会给患者的生命健康造成极大的伤害,因此,合理的进行护理风险管理,正确认识、评估、防范和不久护理风险,对医疗机构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风险管理是一种较为有效的管理程序,可以对神经内科住院患者可能出现的护理风险进行评估和及时处理,有效降低了神经内科患者的护理风险发生率[6]。

其中做好护理风险的防范措施包括:(1)制定护理风险管理预案。在护理风险管理过程中,制定完善的护理风险管理制度,对患者的安全实施全面控制,可以有效避免护理风险的发生[8]。其中包括,护理人员与患者进行合理有效的沟通,帮助患者提高对疾病的认识;严格控制用药过程,保证患者用药的安全性;对输液泵以及报警系统进行全面监控,一旦出现安全问题,给予及时处理[7];保证护理卫生,降低医源性感染的发生。通过制定完善的护理风险制度,对患者的生命安全进行持续监控,能有效改善护理风险的发生,提升护理服务质量。由护理科室成立由护士长为组长的护理风险管理小组,对科室可能存在的护理风险进行评估和调查,并做出相应的应急预案。如:防止患者过度抑郁存在的自杀风险。护理人员应当时刻观察该类患者的情绪和心理状态,加强家属与患者的沟通,检查病房是否有刀、绳子等自杀工具,并在患者的床位系上红丝带作为警示。(2)组织科学合理轮班制。护士长安排值班人员时,尽量将经验丰富的护士和新手搭配[8]。对于输液患者多的情况,多委派1个值班护士。同时,进行派备护士管理,这样有助于同时抢救多个危重患者。(3)护理风险预案的实施。对于已经制定好的护理风险预案,要抓好预案的落实,如:压疮的预案。对评估后可能发生压疮风险的患者做好详细登记,并向护士长报告,给患者加添海绵垫,定时帮助患者翻身,勤换床单,为患者清洗身体,保持患者皮肤及床铺的干净、整洁。(4)构建安全护理文化,安全文化主要是以减少管理人员、患者、供给人员可能出现的安全风险为目的,制定的规范、态度、习惯以及任务等。为了减少护理风险的发生,医院可以将安全文化作为护理风险管理思路,运用到实际管理工作当中。在日常生活中,通过培养护理人员的安全意识,在护理管理中,营造一种安全意识强、富有责任感、服务态度好等安全环境,能有效提高护理质量,极大程度上降低护理风险发生率[9]。

本研究结果显示,护理风险管理在神经内科病房中应用后,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得到显著提升,与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前患者满意度相比,数据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综上所述,在神经内科病房中运用护理风险管理措施效果显著,能有效提高护理质量和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对患者的病情缓解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姜慧芬,郑云仙.护理风险管理在呼吸内科病房中应用的效果评价[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1,27(15):68-70

[2] 袁薇,杨明莹,陈家琴.前馈控制在呼吸科护理风险管理巾的应用[J].中国医药导报,2011,8(10):112-113

[3] 刘昌红,曹乃美,王国英,等.马铃薯外敷与硫酸镁湿敷治疗甘露醇外渗的疗效比较[J].护理研究杂志, 2012, 18: 1289-1290.

[4] 胡静,张红,金杰,等.多巴胺致组织损伤早期处理方法的实验研究[J].护理研究杂志, 2011, 15: 200-201.

[5] 姜慧芳,郑云仙. 护理风险管理在呼吸内科病房中应用的效果评价[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1,27( 15) :67 -68.

[6] 李玲,王小万.影响患者对医疗风险认知的因素[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2012, 12(18): 111-112.

[7] 卢祖询,程峰.风险管理方法及其在医院管理工作中的应用[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10,9(8):395-396

[8] 徐仲华,张新平,陈茂盛,等.国外护理机构风险防范及其分担措施探讨[J].卫生软科学,2010,13(5):21-23

9.《内科护理学》综合练习2学期 篇九

【填空题】

1.心功能不全患者静脉输液速度应控制在。

2.急性心肌梗死最多见的心律失常是,常发生在起病后小时以内。

3.气胸的典型症状是突发、、。

4.上消化道出血在毫升以内可无症状;出现黑粪提示出血量在毫升以上;出现休克征象提示出血量在毫升以上。

5.为肝性脑病患者减少肠内毒物的生成和吸收的措施为、和。

6.通常血小板时病人即有出血症状。

7.对SLE的诊断特异性较高的免疫学检查项目为:和。

8.1次咯血量超过mL为大咯血。

9.成人血红蛋白男性低于,女性低于时,即可判断为贫血。

10.心瓣膜病患者的并发症有、、、、、。

11.患者大咯血时应采取的体位是,窒息时应立即取位。

12.高血压病的治疗除降压外,同时还要预防和延缓的发生。

13.按照病理性质临床将脑卒中分为和两大类,其根本区别是。

14.肺脓肿的治疗原则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慢性肺心病的治疗原则关键是和。

16.风心病二尖瓣狭窄最常见的症状是,而其可靠的诊断检查方法是。

17.消化性溃疡的并发症是、、、。

18.肾盂肾炎多见感染,常经途径而引起感染。

19.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皮疹常见于,典型皮疹为。

20.TIA指颅内血管病变引起的一过性或短暂性、局灶性脑或视网膜功能障碍,最长不超过。

21.肺结核化学药物治疗的原则是、、、和全程。

22.冠心病的危险因素主要是、、、肥胖和吸烟。

23.肝性脑病的主要表现是、、。

24.上消化道出血的特征性表现为和。

25.肾病综合症水肿的最主要原因是。

26.末梢血液中血红蛋白低于为重度贫血。

27.抢救ARDS最重要的措施是。

【名词解释】

1.肺性脑病

2.消化性溃疡

3.晨僵

4.癫痫

5.自发性气胸

6.阿-斯综合征

7.肝性脑病

8.肾病综合征

9.呼吸衰竭

10.高血压脑病

11.再生障碍性贫血

12.甲状腺机能亢进症

13.咯血 14.心绞痛

15.肾病综合征

16.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是非题】(正确用“T”,错误用“F”)

1.主动脉关闭不全时心尖区有抬举性搏动,脉压减少。

2.喘息型慢支发作,两肺底水泡音明显增多。

3.紫绀伴呼吸困难者,应取半卧位,但不能给予氧气吸入。

4.痰量的增减反映感染的加剧或炎症的缓解。

5.氧气疗法是纠正缺氧,缓解呼吸困难的一种最有效的手段。

6.我国肺心病主要由慢性支气管炎并发阻塞性肺气肿引起。

7.循环系统疾病大多病程短,治愈后不易复发。

8.病毒性心肌炎是以心肌非特异性间质性炎症为主要病变的心肌炎。

9.消化性溃疡伴少量出血,一般不需禁食。

10.肾性水肿病人均有尿量增加和尿液成分的改变。

11.成人呼吸频率超过24次/min称为呼吸过快。

12.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均有胸骨上、中段之后剧烈而持久的疼痛。

13.支气管哮喘患者病情危重时有极度呼吸困难、嗜睡、血压下降,但哮鸣音消失。

14.高血压患者应尽快使血压降至正常,以免心、脑、肾等器官受损。

15.水肿是右心衰竭患者最早的临床表现。

16.粪便隐血试验阳性,即可判断有消化道出血。

17.腹水是肝硬化失代偿期最突出的临床表现。

18.头痛的程度反应病情的轻重,所以头痛越严重,病情越严重。

19.高血压是引起脑出血最常见的病因。

20.急性脑血管病最严重的并发症是脑疝。

21.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主要由溶血性链球菌所致。

22.处理肺结核病人的痰液最简便、最有效的方法是焚烧。

23.腹水是诊断肝硬化失代偿期的重要依据。

24.β2受体兴奋剂如沙丁胺醇气雾剂(舒喘灵)是迅速控制哮喘急性发作的首选药物。

25.急性胰腺炎病人应严格禁食禁饮1~3天。

26.预防甲状腺危象发生的关键是抑制甲状腺激素的合成。

27.慢性肺心病心力衰竭患者如过急过多利尿,易导致低氯低钾性碱中毒。

28.淋巴瘤病人骨髓象多为非特异性,如找到里-斯细胞对诊断有帮助。

29.抢救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首要的、关键的措施是使用胰岛素。

30.帕金森病患者常见的步态是剪刀步态。

31.机械吸痰适用于无力咳出痰液、意识不清或排痰困难者。

32.肺炎和胸膜炎患者胸痛时,应健侧卧位以减轻胸痛。

33.劳力性呼吸困难是右心衰竭最早发生的症状。

34.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心电监护的目的主要是及早发现心力衰竭。

35.高血压患者压降至正常后,即可停药。

36.心功能Ⅲ级患者应绝对卧床休息。

37.肝硬化患者进水量限制在每天2000mL左右。

38.血清淀粉酶测定是诊断急性胰腺炎的重要方法,血清淀粉酶越高,病情越严重。

39.癫痫持续状态病人可首选地西泮肌内注射。

40.为减少高血压对急性期脑出血病人的脑损害,应及时应用降压药物降低血压。

【简答题】

1.导致消化性溃疡患者上腹痛减轻的因素有哪些?

2.在临床上出现哪些情况时应考虑慢性肾小球肾炎?

3.简述心肌梗死的护理措施。

4.重症病人进行机械吸痰时,注意事项有哪些?

5.试述洋地黄制剂的毒性反应及其中毒的处理?

6.综述脑血管病的护理要点。

7.试述肝硬化腹水的护理。

8.简述再障的健康教育。

9.类风湿关节炎的关节表现主要特征有哪些?

10.患者咳嗽、咳痰应采取哪些护理措施? 11.白血病人化疗药物不良反应可出现静脉炎及组织坏死,简述其预防与护理要点?

12.COPD病人的护理要点是什么?

【应用题】

01.男性,20岁,学生,因低热、乏力1个月,气短2周入院。体查:T37C,气官偏左,右侧呼吸

运动减弱,叩浊,呼吸音减弱,未闻罗音,心(-),腹(-)。X胸片:右侧中下肺野呈现大片均匀致密阴影,弧形向上,PPD试验2单位,硬结1㎝。病后患者乐观,已开始用HRE联合化疗,认为自己年轻,病情会很快恢复,用1-2个月药已足够。

问题:1.写出2个最主要护理诊断。

2.针对护理诊断知识缺乏,你应采取哪些护理措施?

2.患者男,65岁,工人,有高血压及吸烟史,2年来劳累时感到胸骨后压榨性疼痛,常在休息或含硝酸甘油5分钟内缓解。今晨起突然胸骨后剧痛,休息及含硝酸甘油均无效,疼痛持续3小时,病人出大汗、烦躁、有频死感,急诊入院。查:面色苍白,汗多,紧张面容,BP120/80mmHg,HR100次/分,律齐,肺、腹(-),ECG示V1~5ST段明显抬高,弓背向上,且出现宽、深Q波。问题:1.写出最可能的医疗诊断。

2.为明确诊断该患者还需立即做哪些检查?

3.写出一个最主要的护理诊断及其措施。

3.患者,女,45岁,1周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右侧肢体活动不灵,穿衣费力,持续约20分钟自行缓解,未予治疗。今晨又发作一次,病情加重,出现嗜睡,尿失禁。既往有高血压病史5年。入院体检:T36℃,P90次/min, R16次/min,BP230/120mmHg,NS检查:双眼向左凝视,右鼻唇沟稍浅,伸舌右偏。右侧偏身痛觉减退,右巴宾斯基征(+)。

请写出医疗诊断、护理诊断及相应护理措施。

4.患者,男,20岁,3年无诱因经常出现发作性头痛,眼凝视,数秒钟恢复,无抽搐。近日症状加重,发作性四肢抽搐,口吐白沫,面色青紫,意识丧失,小便失禁。每次15分钟左右清醒,醒后对发生经过毫无记忆。无肢体活动障碍,无呕吐、恶心、头痛等。

请写出本病的医疗诊断、护理诊断及护理措施。

10.综合性内科病房的安全管理 篇十

a.库欣病复发

b.原发性肾上腺皮质机能低下

c.垂体acth分泌大腺瘤

d.nelson综合征

e.垂体acth分泌微腺瘤

答案及解析:本题选d。

11.综合性内科病房的安全管理 篇十一

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09年1月-2012年2月诊断的呼吸内科病房院内肺部真菌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

结果:基础疾病的继发感染是肺部真茵感染的重要原因,以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最为多见。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长期使用激素以及机械通气是其主要诱因。病原菌以白色念珠菌为主。

结论:减少易感因素、早发现、早诊断、及时治疗是减少院内肺部真菌感染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肺部院内真菌感染因素治疗

【中图分类号】R-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1879(2012)10-0244-01

真菌属于条件致病菌,只有在机体免疫功能低下或菌群失调时才引起感染。近年来,随着广谱抗生素、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的长期应用,已有一些慢性病生存时间延长,各种导管介入性治疗和器官移植治疗的深入开展,系统性真菌感染的发病率不断增加,其中呼吸系统真菌感染占所有内脏真菌感染的首位1。院内真菌感染者絕大多数患有基础疾病,其中以呼吸系统疾病为多见。本文采用回顾性调查的方法,对我院自2009年1月-2012年2月诊断的呼吸内科病房院内108例肺部真菌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我院自2009年1月-2012年2月诊断的呼吸内科病房院内肺部真菌感染患者共108例,其中男性62例,女性46例,年龄26-87岁,平均年龄58.67岁。肺部真菌感染的诊断以2007年中华内科杂志编辑委员会发布的《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的诊断标准与治疗原则(草案)》作为依据。

1.2疗效评定标准。治愈:症状减轻,肺部阴影完全吸收。良好:症状稍微减轻,肺部阴影未完全吸收。无效:症状与阴影无任何变化。恶化:症状加重,阴影明显扩大。

1.3方法。对肺部真菌感染患者的基本情况,基础疾病,诱发因素、真菌类型、治疗效果等进行回顾性分析。

2结果

我院自2009年1月-2012年2月呼吸内科住院患者共2856例,其中院内肺部真菌感染患者共108例,院内肺部真菌感染率为3.78%。其中确诊病例6例,临床诊断病例102例。死亡7例,死亡率为6.48%。院内肺部真菌感染可发生在多种呼吸系统疾病的基础上,本组资料中以慢性阻塞性肺疾病(59例,占54.6%)最为多见,其余依次为肺炎21例,19.4%;哮喘12例,11.1%;肺间质纤维化8例7.4%;支气管扩张症4例,3.7%;肺癌4例,3.7%。感染的易患因素为:长时间应用广谱抗生素105例(97.2%),合并低蛋白血症63例(58.3%),长期应用糖皮质激素37例(34.3%),合并糖尿病29例(26.9%)。肺部真菌感染的主要病原菌是酵母菌属(103例,95.3%),其中白色假丝酵母菌66例(61.1%),光滑假丝酵母菌15例(13.9%),其他酵母菌22例(20.4%)。其次为曲霉菌属(5例,4.6%)。

3讨论

院内肺部真菌感染可发生在多种呼吸系统疾病的基础上,其中以慢性阻塞性肺疾病(59例,占54.6%)最为多见,肺炎及哮喘也占重要位置,分别占19.4%和11.1%。在感染的易患因素中常见的是长期应用广谱抗生素,低蛋白血症,长期应用糖皮质激素,合并糖尿病也是一个重要的易患因素。呼吸内科病房患者多为老年人,这些患者年龄大,多有反复肺部感染,呼吸道防御屏障受损,呼吸功能不全,免疫功能低下,菌群失调,另一方面可能存在糖尿病、肝肾功能不全、低蛋白血症等多种问题,同时在治疗过程中可能存在长期应用广谱抗生素、糖皮质激素,以及机械通气等因素。由此可见,呼吸内科病房患者特别是有严重基础疾病,同时存在多种易患因素的患者极易发生院内肺部真菌感染2。本组资料中肺部真菌感染的主要病原菌是酵母菌属,本研究发现,培养出的真菌中酵母菌属最多,其中白色假丝酵母菌占61.1%,光滑假丝酵母菌占13.9%,其他酵母菌占20.4%。另外还发现曲菌5例。与国内外大多数报道相似。肺部真菌感染在临床表现以及胸部X线表现上无特异性,并且因多是继发感染,常与肺部原发病很难完全区分,早期诊断比较困难3。但在原发病的诊疗过程中,出现呼吸系统症状、体征、发热、白细胞增加;影像学提示有新的不能解释的肺部浸润影;应用抗生素治疗过程中,病情恶化,用一般细菌感染不能解释的病例应考虑肺部真菌感染的可能,合格的痰液或支气管肺泡灌洗液经直接镜检发现菌丝,真菌培养2次阳性的基础上结合临床可做出院内肺部真菌感染的诊断。我们在抗真菌治疗同时亦积极的控制原发病,合理选择使用抗生素,严格掌握糖皮质激素的用药指征,避免长期大剂量使用,纠正低蛋白血症,提高机体免疫功能和积极控制血糖等综合治疗,有效地提高了肺部真菌感染的治愈率。因此,在院内肺部真菌感染的治疗中,及时应用高效的抗真菌药外,积极控制原发病和易患因素的综合治疗对于提高真菌感染的治愈率同样极为重要,应引起广大临床工作者的高度重视。

参考文献

[1]王红兰.肺部真菌感染48例临床分析[J].临床肺科杂志,2007,8(12):861

[2]史金英,张丽娟,张惠芬,等.呼吸重症监护病房下呼吸道真菌感染病原谱及临床分析[J].河北医药,2009,25(4):378

12.综合性内科病房的安全管理 篇十二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4年3月至2015年2月在我院呼吸内科进行住院治疗的患者共计21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入选患者均患有常见呼吸内科疾病,其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112例,支气管哮喘33例,肺炎65例。我院于2014年9月在呼吸内科开始实行安全管理措施,实施前共有住院患者107例,其中男55例,女52例,年龄在66~81岁之间。实施后共有住院患者103例,其中男57例,女46例,年龄在64~82岁之间。实施前后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以及病情分布上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我院呼吸内科从2014年9月开始,针对在病房管理过程中发现的种种问题,全面实行安全管理措施,具体措施如下:1完善护理管理制度:建立完整的护理管理制度,加强对医疗器械、药品质量和使用维护的监管力度,依照护理值班制度对护理人员进行合理安排,保障护理工作的有序进行。2加大对护理人员的培训力度:定期安排经验丰富的医护人员对广大护理人员进行专门培训,以提升广大护理人员的专业护理知识以及综合素质。在培训过程中,着重对临床常用护理技能进行强化,如周围静脉注射、胸腔引流、雾化吸入及给氧等,同时还要就风险事故应急处理能力进行训练, 提高应急风险事故的处理能力,保持良好的工作态度。 3规范临床护理操作:要求护理人员熟练掌握吸氧、膨肺、吸痰等临床操作,熟悉氧疗的适应证、禁忌症,不同类型病人的吸氧方式、吸氧浓度以及吸氧时间等。对于需要吸氧治疗的患者额,要对每名患者的具体病情进行准确评估,依据实际情况给予患者吸氧治疗吸氧过程中,要密切观察患者临床表现。4改善护理环境: 在床头部位设立警示标志,并为每名患者安置床档,防止意外事件的发生。定期对供氧负压装置进行检查, 完善病房区内的各项防护设施,同时在走廊、卫生间、 热水房等公共场所和危险地带设立安全警示标志,并在合适的位置安装扶手,以保障患者的人身安全。加强对病房的消毒和通风工作,保证病房的安静、整洁。 5加强对患者的安全管理:定期对患者进行安全教育, 强化患者的安全防护意识。同时加强对患者的外出管理,对于需要外出的患者进行实名登记,患者在独立活动时要有专门的医护人员或家属进行陪同,以防止意外事件的发生。

1.3观察指标

在实施安全管理措施前后,分别对患者的临床护理满意情况以及非计划性拔管、意外事故(诸如坠床、 跌倒、窒息、烫伤等)[2]和护理纠纷等多项风险事件的发生情况进行记录比较。

1.4统计学分析

本研究采用百分数的形式来表示出现的各项数据,同时使用SPSS 17.0对其进行统计学分析,其中等级资料的比较采用秩和检验,计数资料的比较采用卡方检验。当P<0.05时,表示数据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实施安全管理措施前后患者对临床护理的满意程度

在实施安全管理措施之后,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由之前的83.14%提高到94.17%。实施安全管理措施前后,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存在明显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细情况如表1所示:

*与实施前相比,P<0.05。

2.2实施安全管理措施前后各项风险事件发生情况

实施安全管理措施之后,非计划性拔管、意外事故以及护理纠纷的发生率与之前比较有了大幅度的降低,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情况如表2所示:

*与实施前相比,P<0.05。

3讨论

由于呼吸内科多以老年患者为主,具有基础疾病较多,用药复杂,护理工作量大等特点,而呼吸疾病通常还会伴有多种并发症[3]。由于上述情况的存在,在呼吸内科临床护理过程中存在着许多安全隐患,意外事件时有发生,这对呼吸内科医疗服务水平造成了极其严重的影响[4]。因此,有效规避护理风险,降低意外事件的发生,提高患者对临床护理的满意程度,对于提升我院呼吸内科的护理质量和整体医疗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

我院呼吸内科通过对病房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归纳总结发现,导致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的原因以人为因素居多[5]。护理工作管理和患者安全管理不到位,相关的护理管理制度并不健全,人员分配和调动不合理。与此同时部分护理人员工作资历尚浅,临床护理经验不规范,在临床护理操作上存在不足,在应急风险事故事故的处理上缺乏经验[6]。针对以上问题,我院对原有的护理管理制度进行完善,依据相关规定合理分配人员,同时对临床护理操作进行规范,加强了对护理人员的培训力度,着重对护理人员的专业护理知识技能和处理应急风险事件的能力进行拔高。此外, 我院还加强了对患者的安全管理。通过上述安全管理措施的实行,呼吸内科的临床护理质量得到明显改善, 本研究结果显示,实施安全管理措施之后,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由之前的83.14%提高到94.17%。患者对临床护理的满意程度明显提高。

13.病房规范化管理的标准 篇十三

使病区环境整洁、安静、舒适、安全,为患者创造一个良好的治疗、康复环境,使病区管理标准化、规范化,不断提高管理水平;现制定各区域规范化管理标准如下:

一、病房管理

1、病房要求整齐、清洁、安静,空气清新,定时开窗通风。工作人员 做到走路轻、关门轻、说话轻、操作轻。

2、病室内无折叠床,陪护椅及时折叠,不晾衣物,不乱贴报纸及胶布,床头桌上只摆放 暖水瓶、水杯,床下物品整齐。

3、病床保持清洁,床单无渣屑,定时更换,无污渍。

4、病室内不准使用医疗仪器以外的电器,如电饭煲、热得快等,以免发生意外。

5、责任护士或值班护士认真执行分级护理制度,按时巡视病房,发 现病情变化及时通知医师予以处理。

二、护士站、护士值班室的管理

1、除办公护士外其他人员不准在护士站聊天、吃东西,不看与工作无关的书籍。

2、护士站保持清洁(地面、办公桌、电话、病历车、水池等)、纸篓当班处理。

3、室内物品摆放有序,不放规定以外的物品(包括私人物品及食品)。

4、做好病历车的管理,各种申请单、报告单及时入病历。

5、护士值班室建立卫生值日制度,全体工作人员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不乱扔纸屑,禁止吸烟。被褥叠放整齐,桌面整洁,各种物品放置整齐,无异味、无杂物。

三、治疗室、换药室、处置室管理

1、工作人员进入治疗室、换药室,要戴口罩,操作前洗手。非工作人员不准入内,无事不在室内滞留、闲谈。

2、非医疗用品不得在室内存放,各种医疗用品按规定放置。

3、各种治疗车,车轮无噪声、灵活,车内、外清洁无杂物;各处无尘土、杂物及碎安瓿、空纸盒。地面、桌面、物面,每日用消毒液擦拭两次。

4、各种药(包括:外用、内用药、毒麻局限药、抢救药)管理符合要求,无过期、标签醒目。

5、做好各种急救物品的管理,专人管理,定位放置,处于备用状态。

6、医用垃圾用黄色塑料袋,每日放到指定地点统一处理。

7、处置室内医疗垃圾分类放置,各种物品放置整齐,保持地面干燥、清洁。

四、公共区域管理

1、走廊地面干燥、清洁无污迹,有防滑警示牌,无杂物摆放,空间便于人员活动,适合治疗和抢救需要。

2、开水炉及公用洗手池地面干燥,无污迹,开水炉有使用说明卡,有防滑防烫伤标识及措施。

14.医院病房安全管理 篇十四

1.制定病人安全管理制度:医疗事故防范处理预案、病人安全管理工作方案及措施、职业防护教育制度、措施和实施方案。

2.制定风险管理(压疮、跌倒、坠床、管道脱落、突发事件等)防范措施及处理程序,有记录,护士知晓。

3.制定护理差错事故防范、报告制度及处理程序,有记录,护士知晓。4.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做到“三查七对”。5.儿童、神志不清的病人佩戴手镯标记清楚。

6.儿童、老年人、神志不清的病人应加床档及其他安全防护措施。7.加强重点护理环节的管理,做好警示说明,如防滑、安全用电、安全用氧等各种安全警示提示。

8.药物过敏标示清楚、醒目。

9.发药盘床号、姓名标示清楚,核对前后分别放置“已核对”、“未核对”标示。

10.病室内禁止吸烟、饮酒、使用酒精炉及任何个人用电。

11.掌握消防知识及操作规程,消防器材定点放置,有灭火器使用说明。13.安全通道畅通无阻,应急灯功能完好。

15.综合性内科病房的安全管理 篇十五

关键词:肿瘤内科,护理,教学体会

近几十年来, 恶性肿瘤的发病率不断升高, 越来越多的综合医院成立了肿瘤内科病房, 这些病房中的肿瘤患者病情复杂多变, 护理工作既包含有普通内科护理工作, 又有肿瘤专科的护理工作, 因此给肿瘤综合病房的护理教育工作带来了许多新的挑战。我们结合肿瘤内科综合病房的实践经验, 探讨了肿瘤内科护理教学的特点和具体实施体会。

1 肿瘤护理教育的简要历史和特点

国际上, 肿瘤护理最早的标志性事件是1948年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 (NCI) 增设护理部。但是肿瘤护理教育一直未能得到足够重视, 直到20世纪70年代末, 国际抗癌联盟 (UICC) 方才开始吸收护士参与, 并与美国癌症协会 (ACS) 开展合作进行肿瘤专科护理的培训工作, 因此, 肿瘤护理学作为一门学科被医学界所公认的历史还不到30年。

我国自1958年组建第一所肿瘤专科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开始, 肿瘤护理教育也就同步产生了[1]。但是肿瘤护理教育一直未能引起足够的重视, 而护校的课程以基础护理学、内科和外科护理学为主, 大多数学校迄今尚未开展肿瘤护理课程, 毕业生对这方面的知识也较缺乏, 这给护生实习和毕业后的肿瘤护理教学工作带来了不少困难。

肿瘤护理教育除了是一门年轻的学科外, 还具有跨越多学科和发展迅速等特点。肿瘤护理的知识分散于临床各学科中, 内容缺乏系统性和联系;肿瘤诊疗与护理知识更新速度快, 新的治疗方法、技术和设备不断产生, 这些就增加了护理教育的内容, 也加大了临床护理教学的难度。

2 肿瘤内科病房实习护生的现状

现今进入临床实习阶段的护生大多出生于1980年代, 他们大多为独生子女, 缺乏劳动锻炼和吃苦耐劳精神, 加上年龄小, 缺乏社会经验, 心理承受能力较弱。而护理工作中不可避免出现又脏又累的情况, 加上肿瘤内科的护理工作任务重、责任大, 给他们带来了很大的压力。大多数独生子女的个人价值和自我实现意识较强, 但集体意识欠缺, 团队合作精神不够, 这与护理工作各种分工配合不相称, 这些都应引起足够重视[2]。

因近年教育方式的转变和有的学校受到师资力量不足的影响, 部分护生的基础知识欠牢靠, 尚需在临床教学中不断进行强化和巩固, 这是面临的一个新问题。如前所述, 他们对于肿瘤护理的专科知识普遍缺乏, 即使有一些了解也很零散, 尤其是对肿瘤治疗基本理论的不了解, 会给今后他们工作中带来较大困难, 护理教学中需要特别加以重视。不过得益于生活条件和教育条件的改善, 他们大多具有较广的知识面, 反应灵活, 对新事物接受能力很强, 上进心也很强, 乐于学习和进取。

3 肿瘤内科护理教学的实施要点和体会

3.1 系统规划, 明确学习任务和目标, 进行双向测评

护生毕业进入肿瘤内科实习之前, 多数未系统地接触过肿瘤专科。因此, 实习之前带教教师要根据实习大纲和总体实习计划具体落实, 并保留适当的机动时间用于增加新的内容。同时要改革评价方式[3], 制定出管理规定和效果考评标准。带教老师与护生之间进行互相评价, 测评可采用无记名的量化评分设计方式, 这样可使师生双方都增强了责任感, 提高了自觉和自控意识, 特别是可以促进带教教师的学习。

3.2 正确引导, 运用激励技巧, 增强对肿瘤内科护理工作的热情和信心

癌症等于死亡是社会上的普遍心态, 综合病房患者往往病情较重, 并发症多, 这些都无疑影响到实习护生, 导致他们对肿瘤内科护理不感兴趣, 失去信心。针对这一情况, 可请肿瘤内科医生讲课, 简要介绍提高肿瘤疗效的最新进展;在带教查房中, 有针对性地介绍疗效较好的病例, 分析护理工作对于配合治疗的重要性。此外, 特别强调护理工作对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重要性, 并结合一些长期生存的病例进行生动的实例教育, 树立护生对肿瘤内科护理工作的信心[4]。

3.3 重视基础操作, 突出肿瘤专科护理操作训练

护理操作实践性很强, 护生初到病房, 存在一定的紧张心理, 带教教师要边讲边做边教, 从基础护理开始, 加强护生操作训练, 在操作中严格贯彻无菌技术和查对制度, 逐步过渡到较为复杂的肿瘤专科护理操作。肿瘤专科护士面对的是肿瘤患者, 大多数病程较长, 需要特别注重到患者的感受。初期带教教师要根据实习护生好奇、求知心切的心理, 以老师辅导为主。随着护生对专科病情的熟悉, 他们的操作能力和独立意识逐渐提高, 此时以教师监督为主, 做到放手不放眼, 对护生应予以足够的重视和鼓励。肿瘤专科的护理, 如化疗泵的使用、深静脉化疗、化疗药物渗漏的处理, 带教老师要多次亲自示范和讲解, 并进行考核。对具本科特色的一些诊疗操作, 如腔内化疗、介入治疗等则有计划地安排护生参观并讲解, 增加他们对肿瘤治疗新手段的认识[3,5]。

3.4 积极运用新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培养护生思考和处理问题的能力

近年资讯科技迅速发展, 电子化的图书资料和互联网使得学习内容变得更加丰富和生动。我们在工作中积累了病例的数码照片, 结合从网络上收集的资料[6], 以多媒体的形式组织讨论;对于某些复杂的操作, 如中心静脉置管护理、螺旋形鼻胃管等操作, 我们联系相关仪器设备的生产和销售厂商, 让其提供相应的资料和多媒体光盘等, 组织观看、学习和讨论, 鼓励护生掌握护理新技术和相关知识。此外, 肿瘤临床研究课题较多, 我们采用多种方法积极引导护生认识和参加护理科研, 开阔视野, 培养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7], 要求每个护生利用网络资源, 就护理中的某个实际问题收集资料和文献[6], 并提出研究和解决问题的书面方案, 并组织大家进行讨论。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3.5 培养爱心, 强化合作与服务意识, 树立整体护理观念

肿瘤作为一种恶性疾病, 治疗艰难而复杂, 加之疗效不好, 并发症和副作用明显, 患者多有悲观情绪。我们面对的不仅是某种“人所患的病”, 更是某个“患病的人”, 这就需要带教教师言传身教, 培养护生的爱心, 强化服务意识, 让他们学会时时刻刻关心病人, 一举一动体贴病人。要改善沟通技巧, 多与患者和家属沟通, 做好病人的思想工作, 鼓励病人配合治疗, 与癌症作斗争, 取得患者的信任和配合。面对“病人”, 要树立以患者为中心的整体护理观念, 除了疾病基础知识、扎实护理理论、熟练的操作技能外, 还需掌握一定的心理学、营养学等健康教育技能[8]。科室可以购买一定数量的相关图书和杂志, 建立图书角, 方便护生在夜班期间进行阅读和学习。

肿瘤内科护理教学是一项富有挑战性的工作, 在几年的实践中, 我们通过以上一些作法, 很好地激发了教学双方的热情, 测评后护生普遍反映比较满意, 也取得了一定的实际效果。通过这样的培养带教, 在我科实习的护生基本上具备了良好的心理素质和过硬的操作技能, 能够适应肿瘤内科繁重的临床护理工作。

参考文献

[1]张慧兰.重视肿瘤护理教育, 迎接21世纪的挑战[J].中国肿瘤, 1999, 8 (6) 267.

[2]唐春梅, 施亮华.实习护士素质教育的特点和方法[J].现代医药卫生, 2006, 2 (5) :788.

[3]汉瑞娟, 王志红.国内外护理教育改革现状与发展趋势[J].中国误诊学杂志, 2007, 7 (2) :224-226.

[4]刘爱清, 宋效兰, 朱登萍.肿瘤科临床护理带教方法探讨[J].现代护理, 2006, 12 (1) :1075

[5]陈鹏, 孙春梅, 祝丽娟.提高肿瘤科护士化疗专科护理水平的做法与体会[J].齐鲁护理杂志, 2005, 11 (3) :248-249.

[6]林萍.转变观念, 加快护理专业网络教育[J].护理研究, 2006, 20 (6) :1593-1594.

[7]肖兰香, 金玉莲.护理大专生毕业实习安排科研教学的实践体会[J].护理与康复, 2005, 4 (3) :233-234.

16.综合性内科病房的安全管理 篇十六

1.培训对象和内容

1.1 培训对象:心内科病房全体护士166名,其中副高1名,主管护师25名,护师33名,护士71名。来院时间5年以下的护士86名占总51.8%,是一支正在成长中的年轻队伍。

1.2 培训内容:以2010版国际心肺复苏指南(以下简称指南)为标准进行的三人CPR抢救流程现场演习考核。

1.3 培训方法:采取统一贯标演示,院内网上公布演示视频和流程图,各病区自行练习。每年进行一次三人CPR抢救流程演习考核,演习过后会进行对CPR最新理论知识的提问。病区护士长亲自对科内所有人员进行分组考核,大科室和护理部进行抽查考核,不定期进行事件突发演习,保持每个护士每时每刻对三人CPR抢救流程的认知度。

2.三人CPR抢救流程设计

2.1 理论依据:针对2005版的CPR指南,2010版进行了新的修正。①新的生存链的概念:强调尽早进行心肺复苏,着重于胸外按压,快速除颤,有效的高级生命支持,综合的心脏骤停后治疗。②从流程中去除了看、听和感觉呼吸,将成人、儿童和婴儿(不包括新生儿)的基础生命支持程序从A-B-C(开放气道、人工呼吸、胸外按压)更改为C-A-B(胸外按压、开放气道、人工呼吸)。③強调CPR的质量:按压速率至少为每分钟100次,成人按压幅度至少为5cm,婴儿大约为4cm,儿童大约为5cm,中断时间控制在10秒以内。④成人CPR单人或双人按压通比均是30:2,儿童和婴儿双人复苏时是15:2。

2.2 三人CPR操作临床应用的依据:根据本院目前临床科室护士配备情况,基本能保证每个班次最少有2个当班护士,遇到紧急情况通知值班护士长,调配外科室人员支援。同时每个临床科室都配备了除颤仪和抢救车,抢救车内准备了简易呼吸皮囊,各类抢救药品和物品。每张病床旁边都有中心供氧和中心吸痰设备。为三人CPR抢救配合流程开展,培训和推广奠定了人力和物力基础。

2.3 三人CPR抢救配合流程图,(见下图)。

将整个CPR抢救配合分为三个角色,按到达抢救现场时间先后的顺序分别做第一人,第二人,第三人。其中第一人在操作过程中强调与第二人核对,任何给药前要复述,给药后再复述;快速推入,快冲20ml液体;配泵时边配药边口述方法及泵速,用到病人身上要求2分完成;药物换算不超过5秒,且带一个三通成45度关闭,前一个三通90度关闭,未用完的药物用记号笔在50ml注射器上做标识。

3.结果

以指南为理论依据,制定三人CPR操作考核标准,并把考核成绩纳入当季绩效考核,整个病区共有166人参加了考核,平均96.3分,合格率100%。

4.体会

4.1 心脏骤停1OS意识障碍,6OS自主呼吸逐渐停止,6分钟开始出现脑细胞死亡;1分钟内进行复苏成功率>90%,6分钟内进行复苏成功率约为40%,以此类推,大于10分钟成功率几乎为0,由以上数据可以看出时间就是生命。传统的抢救流程以简单易懂为准则,忽略了实施过程中的细节,显得忙乱无序而延长抢救时间。而三人CPR抢救配合流程,在吸收2010版心肺复苏指南精华的基础上,将整个抢救过程进行了明确分工,强调抢救过程中各类重要细节,减少了抢救中的冲撞和重复,提高医护配合度,为患者抢救赢得了时间。

4.2 在推广三人CPR抢救配合流程的过程中我们发现,第一人占据了举足轻重的地位,她是发现者,并负责抢救过程中各类重要医嘱的执行,指挥和协调整个抢救工作。而资深护士经验丰富,反应迅速,在这种紧急情况下如果由其来担当第一人,更有利于抢救工作的进行。第二人的工作主要负责各类物资的运输和协助第一人,所以必须相当熟悉科内的环境,一般由当班时,本科室内质历较浅人员担当。第三人主要负责加压给氧,汇报生命体征和气管插管配合,工作相对轻松,可以由当时外科室支援人员来完成。为了实现整套流程实用性,我院每班当班护理人员最少为2人,而且其中一人为从事护理工作时间较长的资深护士,发生抢救时可从外科室调配人员进行支援,以达到对人源的最佳配备。有研究表明,院内心脏骤停发生时,大部分是护士发现,因此护士的应急反应水准直接影响着抢救成功率[2]。通过对三人CPR抢救配合流程的反复演练和考核,不断验证和完善程序的合理性和实用性,提高了护士的应急水平,使医护,护护配合默契度明显提高,使每个护士都能够在抢救过程中迅速找到自己的位置,抢救工作忙而不乱,有条不紊,成功率明显得到提高[3]。

参考文献

[1][2] 管癸芬,蔡映杰.“一医两护”心肺复苏抢救流程在临床的应用效果观察.现代临床护理,2011,10(1):31-33.

[3] 韦武燕,林艳,李凤连.在职护士双人心肺复苏技能培训的做法与体会.中国实用医药,2009,11(4):243-244.

17.病房安全管理制度 篇十七

一、急救物品齐全,器械配套,保持良好的应急状态。病区各类物品固定放置,便于清点,保证患者行动安全。

二、密切观察病情和心理变化。对老、幼、昏迷病人根据需要在床上加防护栏;狂躁病人应使用安全约束带等措施;精神异常病人,密切观察动态,防止因护理不当发生意外。

三、病房内一律不准吸烟,禁止使用电炉、酒精灯及点燃明火,以防失火。氧气、电源定期检查,有标志,防止事故发生。

四、贵重物品不要放在病房,空病房要及时上锁。加强巡视,如发现可疑分子,及时通知保卫科。

五、加强对陪护和探视人员的管理,21:00及时清理病房内探视人员,劝导其按时离开病区。

18.综合内科实习总结 篇十八

第一天走进了科室,强烈的感觉到了手足无措,每个医生都在紧张的完成手中的工作。交班时,院长说了句话:不管是医生,实习生,见习生,所有的人都要穿着白大褂,意味着在所有病人面前你们就是个医生,是一个有责任心的医生。尤其是实习生更不可以放松警惕,要尽职尽责。我怀着有责任心的决定开始了。

在内儿科的临床实习过程中,我遇见过的一些临床常见疾病总结有:脑出血,脑栓塞,蛛网膜下腔出血,小脑出血,急性冠脉综合征,美尼尔氏综合征,周围性面瘫,冠心病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高血压病,颈椎病,类风湿,结核性胸膜炎伴积液,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肺心病,肺结核,肺部感染,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上消化道出血,消化性溃疡,慢性胃炎,贫血,糖尿病,低血糖昏迷,低血钾病,脂肪肝,新生儿窒息,小儿支气管肺炎、肺炎、消化不良性腹泻伴脱水、急性扁桃体炎、哮喘、腮腺炎、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川崎病等疾病。

范文网

从上述临床常见疾病观察,我们可以得知当前疾病存在以下特点。

一、老年性疾病常见,随着人口逐渐老年化的趋势,老年人脏腑功能衰弱,容易罹患各种内科疾病。

二、多与个人生活密切相关,人们日常生活水平提高,饮食偏于肥甘厚腻,生活习惯与起居规律异常,“富贵病”,“三高征”常见,并有年轻化趋势。

三、病因多为外感,饮食,情志与体虚。

四、农村条件相对落后,诊疗费用偏昂贵,因此病情多迁延加重。小儿性疾病起病急,发展、转变快,由于家长医学知识的缺乏,导致久治不愈和后遗症多。

由此观之,关注老年人、小儿及老年性小儿性疾病是一项重大的任务,合理饮食,提倡低盐低脂饮食,改变不良生活卫生习惯,提倡体育运动,增强人体免疫力,能减少疾病的发生发展,提高农村生活水平,完善农村医疗建设,能促进疾病早期诊断,早日康复,延缓病情的发展。

经过为期一个月的实习工作领悟到了心血管内儿科的工作应掌握病史的采集及正确的体格检查和了解心电图的记录和阅读,胸部X线的阅读,超声心动图结果及各种实验室检查的判断等。

19.综合性内科病房的安全管理 篇十九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2年6月-2013年3月在我院肾内科住院治疗的120例患者。所有患者通过随机分组法分为观察组 (优质护理组) 和对照组 (常规护理组) 各60例。其中观察组男45例, 女15例, 平均年龄 (48.7±8.46) 岁。诊断:肾小球肾炎25例, 梗阻性肾病5例, 高血压肾病14例, 糖尿病肾病16例。对照组中男42例, 女18例, 平均年龄 (49.1±7.58) 岁。诊断:肾小球肾炎22例, 梗阻性肾病6例, 高血压肾病15例, 糖尿病肾病17例。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情程度、病种等一般资料经检验无统计学显著性差异 (P>0.05) , 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提供常规的护理服务, 主要是日常的基础护理, 如打针、发药及监测生命体征等各项护理工作。观察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 实施优质护理服务, 具体内容如下: (1) 完善肾内科的护理规范, 由专门责任护士监督工作质量。例如使护士的形象规范, 要谈吐优雅, 微笑服务, 消除患者的陌生感;营造一个温馨的病房环境, 护士站提供患者日常小用品, 如纸、笔、指甲钳、报纸、健康教育小册子、吹风机等, 为患者提供更多便利服务。 (2) 强化护士的业务能力, 提高护士的抢救意识, 为患者赢得抢救时间。并进行注射能力的培训, 减少患者注射次数, 保证一次注射成功率以减少患者的疼痛, 可以提高患者的满意度。护士要密切关注患者病情变化, 以及了解患者心理情况, 必要时进行心理辅导。 (3) 不定期的检查及工作考核, 由科室护士长对护士工作不定期考核及检查, 考核结果直接与绩效工资挂钩。 (4) 重视患者的健康教育, 根据患者情况, 入院时制定专门的健康教育方案。

1.3 观察内容

观察两组患者平均住院天数及护理质量评价 (包括护理差错、患者投诉情况及对护理工作满意度评分) 。入院第1天及出院当天对护理质量评价, 通过自制的量表调查评价, 评分为0~100分。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7.0版进行数据分析, 以率或构成比表示计数资料, 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予均数±标准差 (±s) 形式表示;组间比较符合正态性及方差齐性者, 用成组t检验, 不符合者运用非参数检验。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住院平均天数比较

观察组平均住院天数 (11.5±3.26) d少于对照组 (16.8±4.65) d,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提示优质护理服务能使患者病情早日康复, 减少住院时间。

2.2 两组患者投诉情况及护理差错比较

观察组在患者投诉人数及出现护理差错等方面均少于对照组, 具有显著性统计学差异, 提示优质护理能减少患者的投诉及护理差错, 可以间接避免医疗纠纷的发生。详见表1。

注:与对照组比较, *P<0.05。

2.3 两组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情况

观察组患者满意度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极显著统计学意义 (P<0.01) , 提示优质服务能获得患者更多认可及好评。见表2。

3 讨论

由于医患关系恶化程度越演越烈, 进行优质护理服务可以避免护理失误或不周造就的护患纠纷[2,3]。临床中约70%的医疗护理、治疗实施及生活护理都是由护士来执行, 所以护士的服务与患者病情的转归也有着一定的联系。护理服务态度决定着服务质量, 所以优质的护理服务必须重点把关护士的服务态度。有研究者将护士的服务态度归为“冷淡型”、“生产型”、“友好型”及“优质型”四类, 其中优质型护士的专业能力最强, 服务意愿高、态度与人为善[4]。优质的护理服务则需要培养更多“优质型”护士, 以满足当今医疗环境及患者的需求。

注:与对照组相比, *P<0.01。

总之, 护理工作的评价不仅仅在于业务能力水平, 还与患者的满意程度紧密相关。掌握好服务理念的定位和改变是创造优质护理服务病房的关键[5], 并靠技术去征服、靠服务去感动所有患者, 才能真正营造出和谐的医疗环境。综上所述, 优质护理服务能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减少护患纠纷, 使患者及早康复, 值得我们继续深入探讨及开展。

摘要: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在肾内科病房开展的实施方法及取得的效果, 以求提高护理工作及服务质量。方法:选取2012年6月-2013年3月在我院肾内科病房12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随机分为观察组 (优质护理组) 和对照组 (常规护理组) 各60例。通过观察两组患者平均住院天数、护理差错、患者投诉情况及对护理工作满意度评分四方面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在平均住院天数、投诉情况、患者满意度及护理差错上均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 (P<0.05) 。结论:优质护理可以使患者早日恢复健康, 缩短其住院时间, 减少医患纠纷及获得患者更高的满意度, 值得临床积极推广和运用。

关键词:肾内科,优质护理服务,满意度,医患纠纷

参考文献

[1]陈员娥, 李艳, 厉小小.小组负责制护理模式在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房中的应用[J].护士进修杂志, 2011, 26 (12) :1073-1074.

[2]杨良英.浅谈肾内科护理纠纷的原因及对策[J].医学信息, 2011, 24 (6) :3504-3505.

[3]杨雪梅.优质护理服务对肾内科护患纠纷的影响[J].中医药管理杂志, 2013, (5) :534-535.

[4]张莉, 彭刚艺, 王跃建, 等.实施优质护理服务改善护士社会形象[J].中国护理管理, 2010, (6) :30-31.

上一篇:七年级描写水仙的作文下一篇:农村婚礼庆典来宾代表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