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2024-10-10

多媒体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精选17篇)

1.多媒体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篇一

多媒体为初中语文教学插上翅膀

作者:常 兵

单位:河南省淮阳县黄集乡第一初级中学

摘要 :运用多媒体辅助语文教学有利于帮助学生构建知识结构,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创设出优美的情境、能强化了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是实现语文教学目标的一种重要的、现代先进的教学手段。从而在教学中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同时可以有利于丰富教学资源,扩大课堂教学容量,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在本文中,结合自身实践,不仅谈了多媒体在语文教学中的这些作用,而且也谈了如何利用多媒体在语文教学中达到这些目标。意在能引起广大语文教师的重视,推动多媒体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关键词:多媒体;语文教学;运用

多媒体集文字、声音、图像、动画、视频为一体,容量大,形象性和趣味性比较强,而且可以帮助教师合理的调控课堂教学时间,为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提供互动空间。多媒体教学融合传统教学技术与现代教学技术于一炉,既能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传授知识、培养能力,还能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总之,在语文教学中正确、恰当的运用多媒体技术将会加强教学效果,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多媒体技术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

一、运用多媒体技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的,学习兴趣是学生学好语文的前提条件。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多媒体教学可以为学生提供音频、视频、录音、图片等,把课文内容与情境相结合,调动了学生的听觉、视觉等多种感官,从而提供了声像并茂、动静结合、情景交融的感官刺激,能够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初中第一册《春》的教学中,我就可以使用自己用软件做的课件,在一阵悦耳的笛声中,课题从不同的角度飘入背景为一片桃花的屏幕中,清屏后随之出现作者的头像与简介,使学生在对作者的形象有一个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对作者的情况进行了解,有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教师再补充作者的有关情况,使学生对作者有更深的认识。随着头像与文字的逐渐隐去,屏幕上出现五幅小画,分别对应课文中的春草、春花、春风、春雨、迎春图。五幅小画可做按钮使用,用鼠标选择需要播放的段落,也可用键盘上的数字键来选择,另外再做一个退出按钮。每段都可重复播放多次。每段的形式为屏幕左边上方出现该段主题,如春草图,主题下方开一小窗口,在此小窗口可出现连续的图画、视频图像、动画等。整个屏幕的右边,在一个矩形框中出现该段文字,该段文字的范读贯穿始终。在使用时可让学生边欣赏画面,边聆听课件中的范读,然后再让学生跟读。通过多媒体的强大功能,将文字、图像、声音等信息有机地组合在了一起,这样定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也拓宽了信息传递的渠道,增大了课堂的语文信息容量。

二、运用多媒体创设情境,陶冶情感。

情感对人的认识和行动起着刺激的作用。多媒体技术为创设情境、陶冶学生的情感提供了最大的可能性和最佳的视听效果。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学生的感情变化,不失时机地利用多媒体技术的优势,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和陶冶学生的情感,使之与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以获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我在教学曹操的乐府诗《观沧海》时,在课件中引入一段曹操东临大海,即兴赋诗影像。学生完全陶醉在那浩瀚的沧海,那雄浑的声音,那博大的胸怀之中。学生们进入到多媒体课件所带入的情境中去了,他们兴趣浓厚,思维活跃,主动探求,为下一步的学习营造了良好的氛围。不用老师苦口婆心的讲解,学生对诗歌所体现的诗人豪迈的襟怀已经完全感受到了。此时此刻,让学生带着这样的感情朗读课文,就自然而然地再次入情入境。学生在有感情地朗读中会进一步受到感染,情感的陶冶就落到了实处。

三、利用多媒体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多媒体在语文教学中运用的主要目的是提高教学质量。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在学生掌握内容的重点、突破难点的情况下,才能谈得上提高教学质量。利用多媒体技术可以突破教学过程中的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是整个教学过程中要求学生必须掌握的内容。利用多媒体可以使抽象的教学内容具体化、形象化;尤其是计算机能进行动态的演示,利用这个特点可以处理其它教学方法难以处理的问题,并能有效地刺激学生产生兴奋,从而增强他的直观印象。

《看云识天气》是一篇科普说明文,文章介绍了多种云的形态及其可能带来的天气变化。文章虽然较生动形象地描述了各种云的形态,但是对于生活阅历不够丰富,抽象思维能力不强的中学生来说,那一个个生疏的气象名词,那一种种差别不大的云,着实让很多学生望而却步。这时,该是多媒体大显身手的时候了。我通过多种途径查找到相应的云的图片,配以简要的介绍文字,使学生对每种云都有了直观的认识,在此基础上再阅读文章,对文章的写法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认识。这样本课的教学难点就突破了。

《邹忌讽齐王纳谏》的重点之一是掌握典型的文言实词和虚词。课本的注释形式早已被学生所不齿。那么怎样才能改变这种呆板的注释形式呢?多媒体课件实现了这个愿望。我采用方正奥思多媒体创作软件,将这篇课文制成了“电子文本”,即当鼠标落到相应的词语时,出现该词语解释的超文本链接。这样,学生就可以在随意的移动鼠标的过程中,学会了知识,突破了教学重点。

四、巧用多媒体,可以丰富教学资源,扩大课堂教学容量。

课文教学如果仅依靠教科书、教学参考资料,信息量是十分有限的。远远满足不了学生的学习需要。《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充分利用现实生活中的资料,优化语文学习环境,拓宽语文学习内容。我们可以巧用多媒体技术,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整合相关的资源,由课内拓展到课外[1]。

如教学名著之《鲁提辖拳打镇关西》,可以把电视剧《水浒传》中鲁提辖拳打镇关西、大闹五台山、倒拔垂杨柳、大闹野猪林、占据二龙山等片断剪辑下来,应用到教学中。同时引导学生了解鲁智深,会讲述他的故事。还要指导学生观察鲁智深的言行举止乃至神态变化,分析思考、讨论鲁智深的形象特征。教师又可以利用多媒体播放《好汉歌》等电视剧中的歌曲,并链接后人对鲁智深的评价;还可以同《水浒》中其他人物进行比较阅读。这样丰富了教学资源,拓宽了学生的阅读视野,增加了语文课堂的教学容量;为学生的课外阅读指明了方向,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减轻了学生语文学习的负担。

五、妙用多媒体,拓展学生思维,培养创新意识。

妙用多媒体技术,除了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设教学情趣,丰富教学资源,扩大课堂教学容量,还可以帮助学生提高理解深度,实现学生自主学习,拓展学生思维,培养创新意识。

我们正处于现代信息社会之中,我们要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学效果,恰当扩大信息量是一个重要环节。据有关专家的研究表明,听和看是主要的学习器官。利用多媒体技术可以使学生大量增加相关的听和看的机会,而且能够使听和看同时接受某一信息,信息量是原来教学信息量的数倍、甚至十倍以上。在语文阅读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技术的优势,用文字、影像、图像和声音的巧妙结合,可以大大增加课堂的信息量,实现课内外的沟通,全面提高课堂效率,提高学生素质。

例如:在《口技》这篇文章的学习中,首先就可以先让学生自主发现、落实生词,教师可以再把学生找到的生词呈现在屏幕上,再由小组交流读准,并对这些词进行分类,(如文中用法特别的词、古今异义的词、一词多义的词、表示时间的词),这样在巩固基础知识的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创造能力

多媒体技术是中学语文阅读教学的一个重要的教学手段,借助这一手段,可以促进教学思想和观念的转变,引起教学内容、方法、模式的更新,也形成师生角色的新转化要求,使教学进入最佳状态。

总之,多媒体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就像给语文教学插上了腾飞的翅膀,给语文课堂注入了新的活力,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多媒体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应该引起广大教师的重视,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我们教师要千方百计利用真实的客观环境和运用多媒体教学创设情境进行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教师的教学水平,以适应当前的教育教学改革新形式的需要。

[2]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要善于通过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适应新时代语文教学的参考文献:

[1]《初中语文课程标准》[S]。

[2]张敬国.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运用多媒体课件培养学生创造力[C]。北京: 现代语文教育出版社,2003。

作者简介:

常兵:中学一级教师,本科,研究方向为语文教学。

2.多媒体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篇二

一、多媒体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作用分析

1. 拓宽了知识传播的途径

传统中我们的语文教学都是教师在黑板上写写画画, 圈圈点点, 或者带领学生一起朗读课文。这种教学方式在加之应试教育的影响, 显得毫无生机可言, 而且很难让学生感受到语文学科的魅力。同理, 由于传播手段的限制, 教师的教学效果也很难最大化。而多媒体在语文教学中的使用可以有效弥补传统教学中视觉与听觉冲击的不足。尤其是随着Powerpoint技术与Flash技术, 还有Photoshop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 将语文课堂知识形象化、生动化的展示在多媒体课件之中, 让图片、动画、声音立体式的冲击着学生的感官, 这对于提高知识的传播效率, 拓宽知识的传播渠道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尤其在学习一些小说, 戏剧或者描写景色的散文之时, 通过多媒体把剧中或者小说中人物的原型展示出来, 将描写的景色展示出来, 可以有效的提高学生对知识的把握和掌握程度, 增加学习的感觉, 语文教学也自然达到“随风潜入夜, 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2. 丰富了课堂教学的设计思路

课堂教学的设计, 是教学过程谋划的过程, 要具体在课堂上实施。所以, 教学设计当然离不开教学手段与教学用具。多媒体的使用, 有效丰富了教学设计的思路。以前很多只能让教师用粉笔在黑板的写写画画或者教师用语言描述、手势比划的东西都可以多媒体直观的反映出来, 大大缩短了教师讲授时间, 还能达到更好的效果。以往, 很多知识正是由于反复的用语言或者板书来描述, 耽误了大量课堂时间。而现在有多媒体之后, 很多知识可以在很短时间内让学生就能看懂, 甚至不用教师语言描述即可看明白并学会, 这样就可以为教师再设计其它知识腾出了大量的课堂时间, 使得教师在语文课堂设计起来更加游刃有余。比如, 初中语文中学习的很多中外经典小说的精选部分, 尤其是古代的小说。由于时代的差异, 包括着装、习惯、甚至字词的含义都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如果教师单纯用语言告诉学生们小说中人物的穿着打扮、性格等, 学生理解起来肯定费时费力, 教学效果也不佳。而用多媒体将小说中任务的形象展示出来, 学生一下子就能了解的深入很多。这样节省了课堂时间, 还能增加对知识了解的程度。

3. 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自学能力的培养是新时期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而由于初中生所在的年龄阶段, 普遍存在着学习的好奇心也比较强但耐性较差的情况, 主动学习的能力还需要教师不断的引导和培养。实际教学中发现, 学生自学心理的产生与所见到的知识形象、生动所带来的兴趣有很大关系。恰恰多媒体图文并茂的让知识直观化很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 而兴趣与积极性往往是相伴而生的。因为对某类知识有了兴趣, 所以才慢慢的产生学习的积极性。如果这时候, 教师在辅以正确和恰当的鼓励与引导, 不断的帮助学生树立学习语文的信心, 那么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会越来越高涨。

4. 增加了学生的审美情趣

语文教学是一种审美情趣的教育, 课本蕴藏着无穷的魅力。包括对祖国大好河山、人文历史景观、个性明显的人物等知识的篇章比比皆是, 而这些文章所蕴含的对于学生审美情趣进行培养的内容都非常多。传统教学方法由于技术手段的限制, 很难完全将语文科目的魅力完全展现出来, 而多媒体则可以很好的解决这样的问题, 比如直观的展示经典的人文古迹、自然景观、形形色色的人物, 可以有效的提高学生对语文科目中所包含的美的体验。

二、结语

我们说多媒体的优势并非否定传统的语文教学方式, 这两种教学方式各有千秋。传统语文教学方法有其独到的让人称赞之处, 但其局限性也显而易见。我们只有将多媒体技术与传统的教学方法相结合, 取长补短, 让不同的教学方法发挥各自的优势, 才能让多媒体技术在现代初中语文教学中起到更重要的作用。

摘要:多媒体的使用是初中语文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本文通过对多媒体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进行分析, 提出了多媒体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包括:拓宽了知识传播的途径;丰富了课堂教学的设计思路;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加了学生的审美情趣等作用。文章旨在进一步丰富多媒体的应用, 提高语文教学效率提供新的参考。

关键词:多媒体,初中,语文教学,运用

参考文献

[1]李瑛.多媒体促进语文教学的新探索[J].软件导刊, 2011 (2) :88-89.

[2]龙梅.多媒体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问学教育, 2011 (3) :39.

3.多媒体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篇三

多媒体技术语文阅读教学运用多媒体计算机提供文本、图像、动画、声音、视频等教学信息的特点与语文阅读教学结合,可以创设情境,开阔学生的视野,使抽象的难以理解的知识具体化,实物化,变成直观、生动活泼的视觉信息,并配上文字与声音,图、文、声、画并茂,全方位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触觉,使学生的认知渠道多元化,使课堂教学生动、形象、直观、感染力强,打破了“粉笔加嘴巴”的传统教学模式,使常规教学形式更为丰富多样。可以说将多媒体技术应用于语文阅读教学,提高了教学效率,为教学开辟了令人向往的广阔前景,为改革语文阅读教学手段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获取更多的感性经验,主体性得到了发挥。这是教育现代化的需要,是语文教学改革的需要,同时也是时代对语文阅读教学提出的殷切希望。越来越多的语文教师在教学中积极采用多媒体手段,以改进自己的教学。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关键一环,对于全面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多媒体技术的迅猛发展使语文阅读教学插上了腾飞的翅膀,实现了质的飞跃。运用多媒体技术辅助语文阅读教学,不但可以使课堂教学生动、形象、直观、富有感染力、符合中学生的认知特点,而且还能使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使每一个学生的主动性都得到充分地发挥,对于中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改革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一、运用媒体激发学生审美感受

优美的语言固然会使学生产生独特的审美感受。但是单纯的文字对于习惯于感性思维的中学生来讲,是难以消化吸收的。这样就产生了学生讨厌语文课的现象。多媒体技术的出现为这一问题的解决提供了可能性。

语文阅读材料往往采用优美的语言文字来表现事物。而事物不仅可以通过语言文字来表达,而且还可以通过图片、影像、声音和动画等多种媒体来表达。运用多媒体手段将真切的声音、生动的图像、跃动的影像和形象的动画展现在学生面前,学生就会很容易地感受到语言文字的美。如《济南的冬天》以优美的文字描写济南冬天的景象,而关于冬天的影片和图片资料随手可得,教师可以借助教學软件将这些资料进行简单的组合和加工,根据课文内容选择合理的顺序,在教学的不同阶段放映不同的媒体材料,使学生进入到语言文字所描述的情境之中,在美的熏陶中掌握了课文内容,训练了想象、理解、表达等多种能力。

二、运用多媒体激发学生入题时燃起兴趣

“凡富有成效的学习,学生必须对要学习的材料具有浓厚的兴趣。”学习兴趣是推动学生学习的一种最实际的动力,它促使学生津津有味地去学习,并得到很大的满足。具有学习兴趣的学生,其求知欲一般不会减弱或消失,而求知欲的满足,反过来又会丰富和深化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与更高认识水平相适应的学习兴趣。中学生好奇心强,在学习过程中,大多表现出对活动过程本身产生的直接兴趣。教师要抓住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识规律,紧扣教材,选择和设计形象生动的媒体资源,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紫藤萝瀑布》一文,由于学生对紫藤萝没有感性认识,因此,课题不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教师若精心设计制作紫藤萝的近景、远景,花朵、种子,个体、群体的幻灯片,大量的图像,使每位学生仿佛亲眼目睹了紫藤萝的盛开的景象,从而激发他们强烈的好奇心。此时,教师设问:“作者为什么要写紫藤萝呢?”学生兴趣浓厚,迫不及待地想从课文中找到答案。一种自主乐学的氛围为全文的教学奠定了基础。

三、运用多媒体创设情境,激发学生情感

中学生处于生理和心理的特殊阶段,他们往往只对直接刺激于感官的事物感兴趣。但中学生的情感又是易于被激起的,如果他们的认识活动能伴随着情感,那么他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会更为丰富、更为深刻、也更为主动。如果教师的语言、情感、教学内容连同渲染的课堂气氛成为一个广阔的心理场,作用于学生的心理,从而促使他们主动积极地投入到整个学习活动中,一定能达到其整体和谐发展的目的。多媒体技术无疑为创设情境,激发学生情感提供了最大的可能性和最佳的视听觉效果。我在教学曹操的乐府诗《观沧海》时,在课件中引入一段曹操东临大海,即兴赋诗影像。学生完全陶醉在那浩瀚的沧海,那雄浑的声音,那博大的胸怀之中。学生们进入到多媒体课件所带入的情境中去了,他们兴趣浓厚,思维活跃,主动探求,为下一步的学习营造了良好的氛围。不用老师苦口婆心的讲解,学生对诗歌所体现的诗人豪迈的襟怀已经完全感受到了。

四、运用多媒体突破教学难点

多媒体技术在综合处理和控制符号、语言、文字、声音、图像等方面具有强大的功能,运用这一特有功能,可以变抽象为具体,变静态为动态,从而化枯燥为生动,化静为动。学生在学习语言文字过程中的障碍就是我们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运用多媒体技术这一方面的功能,就能帮助学生解除抽象思维、逻辑思维、语言理解表达方面的困难,从而降低难度,使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得以顺利突破。

《看云识天气》是一篇科普说明文,文章介绍了多种云的形态及其可能带来的天气变化。文章虽然较生动形象地描述了各种云的形态,但是对于生活阅历不够丰富,抽象思维能力不强的中学生来说,那一个个生疏的气象名词,那一种种差别不大的云,着实让很多学生望而却步。这时,该是多媒体大显身手的时候了。我通过多种途径查找到相应的云的图片,配以简要的介绍文字,使学生对每种云都有了直观的认识,在此基础上再阅读文章,对文章的写法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认识。这样本课的教学难点就突破了。

五、运用多媒体拓展学生思维,培养创新意识

多媒体技术的运用可以给学生以思维上的启迪,触发学生思维的灵感,为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创造了条件,同时还会营造出一种愉悦、和谐、民主、平等竞争的学习气氛。在语文阅读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技术的优势,用文字、影像、图像和声音的巧妙结合,可以大大增加课堂的信息量,实现课内外的沟通,全面提高课堂效率,提高学生素质传统的“范读”依靠的是教师的一张嘴。但无论多么高明的教师,他的语言也不可能十分标准。电教媒体融形、声、光、色于一体,学生可以一边听课文,一边看根据课文内容配置的图画或视频。这些多媒体能清晰地把动态的画面展示于学生眼前,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使之加深情感体验,为深入理解文本作铺垫。比如,冰心的《谈生命》这篇散文,就可以一边听配乐朗读,一边欣赏河水奔流,小树生长的图景。相信通过这样的“学习”。学生们在愉悦了耳、眼的同时,必将会得到美的启迪和享受,从而学会感受美、欣赏美,继而学会创造美。

4.多媒体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篇四

陆俊华

摘要:多媒体在学校教学活动中的地位也从原来所扮演的“配角”成为“主角”,学生的学习是一种全新的“基于资源的学习”,教师的教学活动离不开教育多媒体的支持。随着多媒体的普及,越来越多的学校已把多媒体引入课堂教学。多媒体以其强大的功能,可以创设生动有趣的学习情境;加强了化学实验教学的直观性,变不可能为可能;拓展了教材,贴近了生活;加大复习容量,提高复习效果。本文就以上几个方面结合自己的平时课堂教学谈了一些想法与做法,并就多媒体在化学课堂教学实际中的应注意的问题做了一些初步探讨。

关键词:多媒体;化学教学;运用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人类早已步入信息化社会,过去难以想像的快捷获取和保存各种资料已成为一件十分容易的事情。多媒体在学校教学活动中的地位也从原来所扮演的“配角”成为“主角”,学生的学习是一种全新的“基于资源的学习”,教师的教学活动离[1]不开教育多媒体的支持。随着多媒体的普及,越来越多的学校已把多媒体引入课堂教学。多媒体以其强大的功能,可以创设生动有趣的学习情境;加强了化学实验教学的直观性,变不可能为可能;拓展了教材,贴近了生活;加大复习容量,提高复习效果。本文就多媒体在化学教学中的灵活运用谈一些想法与做法,并就多媒体在化学课堂教学实际中的应注意的问题做了一些初步探讨。

一、运用多媒体创设教学情境,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运用形象、直观的多媒体技术可以创设出一个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以其独特的形、声、景,扣动学生的心弦,化无声为有声,化静为动,使学生进入一种喜闻乐见的、生动活泼的学习氛围,从而使学生对化学这门学科产生极大的学习兴趣。传统的教学以教师的嘴巴和粉笔为主要教学模式,课堂容量有限,教学手段单一。运用多媒体技术,通过生动、直观、有启迪性的演示,创设生动活泼的学习情境,学生通过感悟、体验,转化为内心深处的需要倾向,会逐渐激发出学习兴趣,学生主动参与探究活动的能力也大大加强。特别是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内容,适时使用多媒体,既丰富了表达方式,又使教师从大量重复劳动或危险操作中解脱出来,有更多的时间研究学生的心理,真正做到带着学生走向知识,避免了带着知识走向学生,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例如,在化学绪言课上,播放四大发明图片及其解说、工业炼铁的影片、五彩缤纷的焰火等等,用大容量的信息传递,使学生对化学的学习产生吸引力。

二、运用多媒体教学,可以突出重点难点,提高教学质量。

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和变化规律的科学,化学概念及原理大多较为抽象。物质的微观结构既看不见,又摸不着,比如分子、原子、质量守恒定律的解释,核外电子排布等大量微观现象的教学。长期以来教师只能靠形象比喻或展示模型来教学,然而这样的教学方式却难以让学生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效果并不理想。但是通过计算机软件进行动画模拟,可以使不可见的微观世界宏观化,抽象性具体化、感性化,形象、生动地表现分子、原子等微观粒子的运动过程特征,让学生直观形象地认识微观世界,了解化学变化的实质、理解化学原理。例如:第三章课题2《分子和原子》的学习中“如何用分子原子的观点解释化学反应的实质”,我用两种大小不同、颜色不同的球分别表示氢原子和氧原子,通过计算机的flash动画功能,动态的模拟出水分子在通电的条件下分解生成氢原子和氧原子的运动过程,让学生形象直观的理解了化学变化的实质—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再分,原子重新组合。Flash动画把微观世界宏观化,形象化,收到了较好的效果。这样既能帮助学生进一步认识物质微观结构,又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大大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再例如,利用多媒体演示一滴水中分子个数之多及水分子质量极小、碘分子间隔增大或缩小引起物质状态的变化以及氨分子运动导致酚酞变红的实验事实,使学生在观察中体会、发现分子的特性,从而达到利用分子的性质揭示现实生活中的热胀冷缩、湿衣服能晒干等自然现象,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推理能力,同时把一些单调、枯燥,不能引起学生兴趣的知识变得生动、形象,使教学重点、难点很容易得以突破,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运用多媒体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想象能力,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信息技术素养。

多媒体课件不仅能帮助学生理解、记忆信息技术知识,而且能帮助学生建立形象思维,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会学生通过分析、综合、概括、判断、推理,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信息技术素养。在多媒体教学中,它可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全面的动手动脑本领。例如:利用多媒体的动画模拟、过程演示,使静止图成为动态图,从中观察到整个变化过程,学生边观察、边思考讨论,从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综合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正确的信息技术有关概念,促进思维向纵深发展,使信息技术素养也有了很大的提高。

四、运用多媒体教学,可以提高学生自主探究的水平

自主探究学习是当今新课程理念所提倡的一种学习方式。它要求学生要做课堂的主人,要在老师的引导下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调动自己的各种感觉器官,通过动手、动眼、动嘴、动脑,主动的去获取知识。多媒体与化学学科教学的整合是一种高层次、高效率的现代化教育手段,它可以通过生动有趣的画面,直观动态的演示,强有力地吸引学生,把学生带进一个个崭新的学习境界。多媒体下的初中化学教学,不仅能创造出激动、高昂、活泼的合作化获取知识信息的氛围,还能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中尝到创造、追求真知的乐趣,把学生带入自主探究的合作化学习空间。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学习最好的刺激乃是对所学学科的爱好。”托尔斯泰也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习爱好。”浓厚的学习爱好,可以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从而具有敏锐的思维力、丰富的想象力和牢固的记忆力,爱好是探求知识熟悉事物的推动力。化学是一门科学性非常强的学科,要让学生自主探究式地学习化学,最重要的是了解化学的学科魅力。

五、处理好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的关系。

教学手段是指师生在教学中互相传递信息的工具、媒介或设备。人们通常把教科书、粉笔、黑板、挂图、模型称为传统的教学手段,而把以计算机为中心的现代信息技术手段称为多媒体教学手段。对于这两种手段,我们应辩证看待,统筹兼顾。一方面,不能因过分夸大现代多媒体技术手段的优越性,而抛弃传统的教学手段。事实上,从当前的教学实际来看,传统的教学手段仍在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如教科书能使理论知识具有概括性、系统性和连续性,黑板则具有随讲随写的灵活性,挂图模型则具有可操作性与直观性等优点。另一方面,对于日新月异的现代信息技术,教师应“主动突击”,学习并掌握新事物,反对固步自封,在教学中应大胆尝试,合理利用。使得多媒体教学手段与传统教学手段在我们的教学过程中相得溢彰,最大限度地优化我们的教学过程,提高我们的课堂效益。多媒体教学方法虽然新颖别致,但在多媒体教学过程中,教学课件演示节奏较快,有时学生来不及思考,答案就已闪过。这违背了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取得较好教学效果的初衷。而在传统教学中,教师和学生有良好的交互性,可以根据学生的基础及掌握的程度来灵活地调控课堂教学速度及方法。因此,在多媒体教学中可以适当地运用传统教学的调控作用。关注学生的反映,最大限度地发挥教师、学生的潜力和师生之间配合的效力,达到教学的高效率、高质量。不同的教学手段,包括多媒体教学手段和传统教学手段(视频、图像、动画、板书、讲解、实物演示等)均具有各自的特色和功能。在教学中,根据教学实际,进行优势互补,扬长避短,优化组合,发挥各自的优势,就显得尤为重要。

参考文献:

[1]郑小军,王屹,王祖浩.化学新课程与信息资源[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1 作者简介:

5.多媒体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篇五

关键词:古诗词教学;多媒体技术;综合素养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6)06-0047-01

当今世界,计算机技术迅速发展,对现代教育行业影响巨大,传统教育板书、说教的主体地位受到影响,多媒体教学逐渐成为主流。此时,我们发现多媒体技术的灵活运用可以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和综合素养,尤其是在古诗词教学方面。下面,我将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谈谈多媒体技术在古诗词教学中的运用措施。

1.音频视频呈现――古诗词意境的创造

古诗词的意境是十分复杂的,作者的感情变化也是如此,学生在初中阶段,古诗词素养尚未达到课标要求,古诗词学习能力和鉴赏能力还不能准确地摸索作者吟诗作赋的时代背景、目的和意境。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的优点,在网络上找寻作者生前经历讲解视频以及与古诗词所配套的风景图片,把它们组合起来放置在教学ppt中,给学生以视觉冲击,感性上给予他们潜移默化,让他们能够更好地领会古诗词的意境,随作者的心境一起去感受高低起伏、悲欢离合,并争取让学生与古诗词作者达到精神上的共鸣。多媒体课件将教学实践中的知识体系以音频视频的方式表现出来,让学生在语文课堂上直观地看到知识运用与探究,做到理论联系实践,调动上课氛围,学生学习古诗词的积极性大大提高,课堂学习效率也有所提升。在人类历史中,音乐是最具有价值的艺术创造,它具有功能多样化、人性化的特点。在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上,教师可以巧妙地运用音乐,比如在人教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古诗《钱塘湖春行》的教学过程中,我给学生先播放一首颇有意境的音乐,然后再带领学生去朗读、鉴赏古诗,古诗的意境受音乐烘托,学生可以迅速进入状态,领悟作者的思想感情变化。

2.巧用图画,别具一格

众所周知,图画所表达的精神内涵直接感性,意味深远。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可以把古诗词教学和写作锻炼结合起来,加强语文综合能力的培养。教师可以巧妙地利用图画,教材中的题目有时是非常抽象的,学生最初看到题目时不能整理写作思路,从而写出“流水账”式的文章。因此,教师可以在教学用ppt给学生展示与主题相关的图画,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题目要义,而图画要紧扣主题,以免造成走题现象的发生,并且帮助学生整理文章思路,做到有条不紊。比如在人教版初中语文第六单元课《浣溪沙》的教学过程和写作《发挥联想和想象》点评过程中,我先给学生在ppt上展示一些别具一格的图画,这些图画与《浣溪沙》的背景相关,可以发散学生的想象思维,充分挖掘他们的想象力,并鼓励他们摒弃“千篇一律”式的文章,做到不落俗套,最后再与作者所写的古文进行对比,找出差距所在,探讨如何改进,鉴赏作者写作优点与古诗词表达的精妙。教师还可以给学生一副或几幅图片,让学生凭想象力去描写一段话或一首诗,还可以给出一幅图画和一句诗,再让学生凭想象力去改写。学生在考试中会遇到图画作文,我们现在就要锻炼他们读图悟图的能力。

以图画造意象,教师在古诗词教学中,将古诗中涉及景色的关键词例如“浮萍”、“茱萸”、“桃李”等等用图画展示出来,做到“以景传情”,给学生以视觉冲击。教师可以组织“看图猜词”活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到提高,课堂活跃度大大提升,尤其在展开“看图猜成语”竞赛活动时,学生对成语的印象加深,做对了的学生自信心得到增强,做错的学生记忆牢度增强,学习效率大大提高。图画教学与导入教学相辅相成,改进了以板书说教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当学生通过大脑想象而得出正确的答案时,自信心得到增强,教师不仅要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还要照顾他们的身心发展。

3.高容量教学布置,提高文言文教学效率

以往在进行文言文教学时,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掌握文言文字词、通假字等,教师会把难词难句写在黑板上,让学生到讲台上解答题目,这种方法费时费力,且不能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如今,教师可以多运用多媒体,在课前准备教学ppt,把文言文教学重点难点通过电脑展示在ppt上,上课时让学生站起来回答问题,教学效率得到提高,教学效果得到改善。教师要充分利用多媒体能够承载高容量教学资源的优点,运用用多媒体进行习题讲解,将平时学习过程中学生所犯的典型错误进行展示和点评,指出错在哪,为何错,如何纠正。这样,学生能够以更好的学习方式来理解记忆知识点,加深印象。教师还可以用ppt展示成绩较好同学的作业,在学生面前树立模范,鼓励他们善于思考,及时纠正错误。教师只有这样,才能避免不抓重点,重形式而忽略教学内容,才能最大化地利用多媒体技术。

6.多媒体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篇六

提高初中生物教学质量是教师所关注的永恒话题。教学手段和方法的改革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一个有效途径。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多媒体在中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对课堂教学效果的影响越来越突出,充分体现了其优越性。初中生物学教学中有效运用多媒体,要合理设计,适量应用;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因课制宜,不能滥用。

生物学是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如何提高初中生物教学质量一直是从事中学生物学教学的教师们所关注的问题。而教学手段和方法的改革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一个有效途径。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素质教育的深入,多媒体在当今中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对课堂教学效果的影响越来越突出,充分体现了其优越性。现行的初中生物学新教材,内容新颖且知识覆盖面广,由于学生的年龄较小,好奇心强,但理解力有限,要进行探究性学习和很好地完成教学任务,达到较高的教学目的,传统的教学手段不能完全胜任。多媒体集文字、声音、图形、图像、视频、动画等多种传播媒介于一体,可以弥补传统教学的不足,对优化生物课堂教学很有必要。本文试探讨多媒体在初中生物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运用。合理设计,适量应用

第 1 页

应用多媒体教学,是为更好地解决在传统教学中的难以解决的问题,并非所有的生物课都要用多媒体教学。因此,我们要从学生的学习效果出发,适量适时地应用多媒体教学,合理地设计多媒体教学,才能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否则,就会影响教学的效果。例如有的教师,多媒体信息技术掌握很好,制作水平高,操作能力强。凡是生物课都是应用多媒体教学,由于课堂上经常使用多媒体教学,学生的注意力要集中,学生总是处于高度紧张状态,眼睛和大脑皮层容易产生疲劳,感觉头晕脑胀,会使学生有厌上课的心态,影响学习的效率。同时多媒体教学涉及到容量大的特点,有的教师在应用多媒体教学时,其教学设计不合理,对教学内容的“量”把握不够,为了符合一节课的时间,往往会把很多材料尽数罗列,盲目增加课堂容量,例如“一节课的导入,就罗列了很多事例来导入。”,播放过程快,停留时间短,没时间思考和吸收,从而使学生产生一种“看电影”的感觉,做笔记时不该记哪些内容,上完课后,笔记做不好,该掌握的知识也掌握不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传统的教学往往在教学重点、难点上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即使如此,由于认知手段的单一性,学生仍然感触不深,易产生疲劳感甚至厌烦情绪。但利用多媒体可以做到突

第 2 页 出重点,突破难点。因为它形象具体,动静结合,声色兼备。具体可以采取如下方法。

2.1 展示资料法

根据生物学科的特点,直观教学是帮助学生理解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必不可少的途径之一。在生物课堂,让学生接触尽量多的生物资料,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在《保护生物的多样性》一节多媒体课件教学中,生物的多样性面临的威胁是一个重点,我为了讲清楚这一部分内容,就从网上收集了大量的珍惜动植物如藏羚羊,白鳍豚,扬子鳄,朱?q的图片、电影资料和发生在它们身上的小故事,一一展现在学生面前。一曲《丹顶鹤的故事》使学生深受感动,感情升华,学生从不同侧面接触教学内容,达到教学要求的同时,拓宽了知识面,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又如在“生物的进化历程”中,化石的概念,比较抽象,化石种类不好掌握,我从网上收集大量的说明动物遗体化石如鱼的,大象的,蜻蜓的,三叶虫的等,同时出示恐龙蛋化石和动物脚印化石,播放化石形成过程及种类的视频,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情景下总结出化石的概念,并且印象深刻。

2.2 变静为动法

第 3 页

例如“花的受精过程”,可以设计成一个动画过程花粉粒落在雌蕊柱头上,一会儿,开始萌发,花粉管先伸出一点点,随后慢慢地生长、伸长,在花粉管中形成的两个精子也随着花粉管的伸长而往下移动,并随花粉管从珠孔进入而伸入到胚珠中。接着两个精子从花粉管出来,分别与卵细胞和两个极核融合,此时,旁边的注字改为受精卵和受精极核。在这―过程中,将书本知识化静为动,化无形为有形,化抽象为直观,所以对教学难点的突破就变得比较容易。

在“草履虫的形态结构”教学内容中,其功能是一难点,学完草履虫的形态结构后。接着放映有关草履虫的功能的FLASH动画。从消化,排泄,生殖,呼吸各个方面演示一遍,最后提问归纳总结,这样使肉眼无法看清的草履虫,活生生地展现在学生眼前。

另在“血液循环”“气体交换”等课中同样使静变为动态,多媒体课件的生动形象的画面和问题情景的设置,不仅可以吸引学生的不随意注意,而且可以激发并维持学生的有意注意。

2.3 以视频资料作为小结和知识的延伸

在课堂知识点较多,课堂过程比较复杂的课型的小结上,可以采用此法。如“空中飞行的动物──鸟”一节,整

第 4 页 个探究过程涉及到知识较多,繁杂,在最后的捋顺问题上,通过放映视频,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所以只要恰当地运用多媒体,调动学生各种感官协同作用,就能解决教师难以讲清,学生难以听懂的内容,从而有效地实现精讲,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取得传统教学方法无法比拟的教学效果。

因课制宜,本?E滥用

多媒体教学只能作为生物教学的辅助教学手段,不能取代传统的常规教学。因此要从学生和实际情况出发,合理应用多媒体教学来解决传统教学中难以解决的问题,提高教学的效率。

在初中生物学教学中,要根据上课的内容来合理地应用多媒体教学。教材上有些内容,学生能能够看懂或通过教师传统教学模式的教学也能掌握的,就没有必要应用教学。但是,生物学上的有些内容,如结构、生理变化及现象等较为抽象、枯燥,上课时单靠课本上的示意图或挂图等模型是很难表达,学生缺乏学习兴趣,影响教学效果。因此,应用多媒体教学,可以让这此内容变得更具体,直观、生动有趣,调动了学生学习积极性,也提高了教学的有效性。同时,生物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上实验课的过程中,可以

第 5 页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学生通过实验能亲自动手操作,体验实验成功的乐趣,又能培养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达到了教学的目的。

因此,我们不能用多媒体教学来代替做实验,像放“电影”一样给学生观看,这样是不能达到教学效果的。当然,在实际教学中,也有一些实验会受到学校原有的设备,实验材料及时间等条件的限制而不能开设的,可以应用多媒体教学,虚拟再现生物实验情景,使学生体验科学知识的形成过程,例如初中生物教材中的一些生物学发现史例中的经典实验,如“光合作用的发现”、“生长素的发现”等,可以用动画课件模拟其实验过程,形象、直观地展现给学生,使教学化难为易,突破难点。

除此之外,课本上要求做的实验,如”酒精对水瘙的影响”,因实际情况不能开设的,也可以应用多媒体教学展示,提高教学效率。

7.多媒体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运用 篇七

一、运用多媒体激发兴趣

积极的兴趣能推动人们去积极探究某种事物或从事某项活动, 是一个人获得知识、形成技能、发挥能力不可缺少的心理品质。对初中学生而言, 他们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但他们的兴奋点往往集中在直观教具上, 而多媒体教学恰恰具有文图声并茂的特点, 能够利用新技术、新模式创设特定的生物情景, 可把久远的陌生、抽象的史实变得可近、形象、生动, 使生物教学变“活”。

《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一节首先通过实例让学生认识到生物与环境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如果人为地破坏了这种整体, 往往会使生物与环境面临危机。为此, 我设计了教学流程图:

用这种方式教学, 通过声、光、画不强烈刺激学生的感官, 使学生置身于生态环境的氛围之中, 探究新知识奥秘的心情也油然而生, 为完成教学目标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运用多媒体, 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生物知识

《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这节课涉及的教学内容空间较大, 如:一片森林、一块草地、一条河流、一畦农田、一座城市, 时间长, 空间广;生物种类多。这样大量的内容交织在一起, 给学生的理解和记忆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而运用多媒体教学, 这个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在教学流程图设计好以后, 利用计算机的多媒体技术, 搜寻相关的资料, 还可以从网上下载, 那样更方便, 资料更新。目前可利用的生态系统问题资料很多, 选材时要尽量结合课文, 突出重点。

首先, 我们在POWERPOINT平台上制作了四幅多媒体板书, 它包括生态系统的类型、结构、食物网以及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等内容。由于多媒体技术的交互性好, 因此这四幅多媒体板书在讲课过程中, 可以根据教学需要随时调用, 这样设计增加了教学容量, 节省了教学时间, 突出教学重点, 尤其是使知识更系统化。心理学研究表明:系统性的知识材料, 能在大脑中形成彼此融合的联系, 增加记忆的效果。

此外, 记忆的效果还依赖学生的实际活动, 也就是把学生需要记忆的对象, 变成学生实际活动的对象, 即使不作要求, 他们也会记得比较好。尤其是学生活动的积极性越高, 活动越需要积极的思维, 这样学生的学习效果就越好, 面多媒体交互性强的特点恰好可以使学生积极地参加课堂教学活动。

三、运用多媒体教学, 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教育家赞科夫曾说“教会学生思考, 这对学生来说, 是一生中最有价值的本钱”。因此在生物教学过程中, 要注意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初中生具有初步的抽象思维能力, 但还需要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多采用启发引导的教学方式, 多媒体可以通过创设问题情境来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效果明显。

对一些相似的、不易区分的重难点, 可采用类比的方法, 把它们放在同一幅图面上, 对那些容易混淆的细节加以强调、突出, 帮助学生逐渐摆脱生活经验, 采用比较、分析、综合的方法, 逐步引导学生学习抽象的概念,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通过演示多媒体教学软件设计了讨论题:生态系统中的能量和物质是如何达到平衡的?再适当配用一些音响效果, 则能使学生处在积极的兴奋状态, 对所学内容产生兴趣, 积极思考, 达到了培养和发展思维能力的目的。

通过上述多媒体演示和提问, 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气氛中, 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始终高涨, 思维异常活跃, 对“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的认识一步一步由浅入深、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真正达到培养学生生物思维能力的目的。

8.多媒体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篇八

关键词:多媒体教学;作用;激发;有效;开拓;优化;想象力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1-327-01

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是对传统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一个挑战,是教学改革的一次质的飞跃。它弥补了传统教学在情境营造、时空转换、情感渗透、思维创新等方面的不足,以丰富的教学内容、形象生动的教学情境为特征的新型课堂教学模式,显示出它得天独厚的优势。

一、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是课堂教学活动的指导者和组织者,如果教师能利用多媒体的特殊演示功能,创设富有变化的、能激发学生研究问题的学习情景,启迪学生的思维,启发学生思维的灵感。这样一来,学生的创新意识就会被激发,创新能力也会得到提高。

如《皇帝的新装》,通过多媒体,呈现一个肥胖男子只穿一条内裤在大街上的画面,问:他是什么人?有些同学就会回答:疯子,有些回答:乞丐,阅读过课文的同学就会回答:皇帝。接着,接着提出:请大家给他设计一件服装。同学们通过丰富的想象,七嘴八舌的说出自己的设计。有的说给他设计一套西装皮革,让他变成一位名副其实的老板;有的说给他设计一套运动服,因为他太胖了,需要锻炼来减肥;有的说他是皇帝,应给他一身龙袍。那么,我们要学习的这篇课文中,两个骗子是怎样给皇帝设计新装的呢?教师抓住这一契机,引导学生阅读课文,掌握课文大意。可见,学生有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关键看教师善不善于利用有利因素激发学生思维,训练思维的创造性,以达到培养学生语文能力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二、运用多媒体教学,创设情境、渲染气氛,有利于激发学生的丰富情感

语文教材中的许多课文,大都是出自名家之手的经典著作,是用来指导学生鉴赏、训练学生听说能力的极好材料。运用信息技术进行语文教学,可以为学生创设情境,渲染气氛,激发学生丰富的情感,提高学生表情达意的能力,从而培养学生的文学修养。

如朱自清先生的《春》,以诗一般的语言描绘了生机勃勃的春天景象。我在教学时播放了有关春草图、 春花图、 春风图、 春雨图 迎春图、 的录像,让学生面对着绚丽多彩、声色并茂的画面进行朗读,收到了很好的效果“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有了浓厚的学习兴趣就有了强烈的求知欲,有了强烈的求知欲就产生了学习的动力,而课堂教学是培养初中生学习兴趣的重要场所。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大部分学生是在被动的参与课堂学习这一总过程,大都缺乏学习兴趣,师生间也缺乏更多的互动与交流。而现在,由于多媒体教学手段的运用,这一状况得到了很大改观。例如:我以往在讲解一些抽象的写景散文时,讲得口干舌燥,而学生对书中描绘的景象,感觉也总是似懂非懂、模糊不清。现在,运用多媒体手段教授这类课文,就方便、实效多了。仍然以讲授《小石潭记》为例,教学中运用多媒体辅助手段,让学生先欣赏一幅幅利用powerpoint制作的小石潭美景的图片,再让学生用语言来描述自己喜欢的景象,说一说他们对所见景物的感受,然后再结合音乐、动画与文章进行学习。学生既清楚的感知到了潭周围的景致美,又真正的体悟到了文字的韵味美,也对理解作者情感变化奠定了基础,朗读起来还声情并茂,兴趣盎然。一堂可能枯燥的说教课亦因创设了良好的情境,引起了学生的愉悦感,激发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学习兴趣,从而获得了良好的效果。

三、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能优化课堂教学,突破重难点

传统的语文教学中,初中语文教材中,有些内容比较枯燥抽象难以理解,尽管老师讲得口干舌燥,学生还是不知所以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多媒体将课文中抽象的内容、教学的重难点化难为易,以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感官去感知知识,从而增强语文教学的直观性、形象性和生动性,为释疑解难创设巧妙的突破口。

例如,在教学《背影》这一课时,学生难于理解父亲的四次背影,而这一内容恰恰是课文的重难点,于是我就采用动画的形式再现了四次背影出现的情形,当学生看到这四段简短的动画,就基本能概括出这四次背影,学生无不为之而感到兴奋。这样也改变了以教师分析为主,学生被动接受的静止平面的教学方式,使平常的教学跳出时空的界限,学生迅速进入动态的教学环境,从而学得生动活泼,学得兴趣盎然,同时,课文的重难点也在不知不觉中巧妙地化解了。

四、运用多媒体教学,培养想象能力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多媒体用于课堂教学,充分地将图文并茂、声像结合、动静相融的特点形象生动展现出来,使整个课堂教学气氛活跃,为学生创设了一个愉快的教学环境的逼真的教学情景,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抓住事物的本质,在形象生动的教学环境中,形成学生参与的自觉性和积极性。因此,在语文课教学中,教师要适当的运用多媒体激发学生的灵感。

如:我在教《海燕》这首散文诗的时候,考虑到教材通篇运用了象征手法,学生比较难于把握持的主题。于是采用多媒体循图入文:让学生观看海燕在风卷云集的海面上高翔的画面,感受到海燕矫健、勇猛、不畏强暴、勇于博击的雄姿。同时,播放朗诵录音,用形象的图像和富于感染力的音乐语言去调动学生感官,启发学生的想象力。然后,由教师交代高尔基创作此文的背景,学生自然而然的理解了海燕象征的是无产阶级革命先驱者。

合理恰当的运用多媒体教学,是现代化教学的需要。多媒体课堂教学形象、生动、直观,更大程度上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开拓学生的视野,有利于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我们每位教师要根据语文教学的需要,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优势,在语文教学中做到合时宜,使其真正起到“画龙点睛”的效果。

9.多媒体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篇九

瑞昌五中 陈涓涓

摘要:随着多媒体技术的发展,以及课堂教学的需要,交互式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应运而生,出现在初中英语教学课堂上。既传承了传统教学的特点,又弥补了传统教学的不足。使单一的课堂变得生动形象,为课堂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支持。克服了课本知识有限的弊端,为教学提供了广阔平台和无限资源。使课堂效率得到有效的提高。诸多优点,为初中生在课堂上实现交互式学习、探究式学习提供了条件。

关键词:交互式多媒体技术 辅助教学 初中英语 提高效率

随着社会发展,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以及学者们不断地探索,新型的教学手段不断出现在我们的课堂上。信息技术时代使多媒体技术出现在我们的课堂上。应运而生的交互式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出现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克服了传统教学形式单一的弊端,为现代教学提供了有效空间,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了有效条件。并且交互式多媒体技术相当一个云端,你可以在里面无限存储资料,也就是为课堂教学提供了无限资源和广阔平台。有利于课堂上师生互动,学生交互式学习、探究式学习。

一、交互式多媒体技术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应用的前提

初中英语课堂中,教师与学生的互动越来越多。课程改革,教学方法由以教师为主的灌输式、学生被动接受的教学方式转变成“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探索性学习方式。逐步的改变以及对教与学要求的提高,我们在课堂中不仅要培养学生的积极互动性与独立性,而且还要引导他们积极地提出问题、探讨问题、解决问题。并且,“一母生九子,九子各不同”,学生都有个体差异,我们需要注意如何满足他们不同的学习需求,培养他们学习知识、运用知识的能力与态度,异中求同、同中求异,达到共赢。交互式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则给我们创设了良好的学习环境。

二、交互式多媒体技术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一)初始运用

2012年,瑞昌市各中小学普及多媒体教学。是教学上的一大投资与进步,同时也给部分老师带来考验!由于多媒体知识薄弱,面对多媒体时无从下手,急需技术上的指导。而大多老师对多媒体的运用主要表现在:抛开传统的黑板,由电子白板代替它。在多媒体屏幕上进行板书、擦除等功能。

多媒体知识薄弱和形式上的改变使部分老师一时在心理上难以接受,很少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众所周知,一堂初中英语课45分钟,在这45分钟内要根据自己的教学计划完成教学内容,达到自己的预期教学目标。环环相扣,不容出现太大问题。因此,面对多媒体时,突破多媒体技术问题是我们必须解决的问题。正因如此,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二)有效运用

这一阶段,我们相对能够熟练地掌握多媒体技术。相对了解并熟悉其特性,能够敞开心扉接受它。课堂上频繁使用,甚至是依赖。能够熟练地在操作台上进行操作。需要注意的是,我们在操作台操作时,尽量避免将多余信息传递给学生,避免分散学生注意力。在操作时面向学生,能更好地关注学生,适时地与学生互动,共同地参与到教学中。在《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中曾提到:一个老师的手势,五指并拢掌心朝上指向学生,则给学生暗示是:鼓励其积极参与。而相反掌心向下,给学生的暗示是:抑制其参与。面向学生拉近了与学生距离,不再是躲在背后操作多媒体的操作者,而是共同学习,学生达到更多情感上的交流与体验。

此时,由于对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掌握得相对熟练,我们不再停留在电子白板的应用上了。而是,可以根据自己的构思设计教学,在多媒体上展示出来。例如常用的PPT。人类获取信息主要依靠眼、耳,而多媒体则很好地将语言、声音和图像三者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将抽象的内容转化成生动形象的画面。在英语课堂中采用多媒体课件教学,不仅激发了学生学

【1】习英语的兴趣,而且还调动了学生课堂学习的主动性和参与性。

(三)高效发挥

教师能够熟练掌握多媒体技术,并且可以在电脑上设计自己的教学计划。随着不断的探究,我们更深层次地去挖掘交互式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的作用,开始有意识地将交互式多媒体辅助教学贯穿到自己的教学理念中,使交互式多媒体辅助教学更好地融合到我们的课堂教学中。更加关注交互式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创造最优化。由表象到本质,挖掘交互式多媒体辅助教学的巨大潜能,寻找更好的教学策略,培养学生的积极参与性和自主性。使交互式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的作用高效发挥。

三、交互式多媒体技术给初中英语教学带来的影响

交互式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克服传统教学单一的弊端,使课堂生动形象、课件更加丰富多彩、学生积极性提高、教师解放出来。

(一)课堂生动形象

交互式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将初中英语相关语言、声音、图片有机结合起来,给学生的是一堂视觉、听觉上的盛宴。课堂上不再只是口头上的传输,而是动画、视频等有机结合的传导,图文并茂,生动形象。

(二)课件丰富多彩

简单文字的描述显得枯燥,并且,对于部分基础知识薄弱的学生,看懂光文字的英语课件可能较难。但是,交互式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则可以利用相关图片、flash动画或视频等来制作课件帮助学生理解。由单一的文字、黑白色和静态到图文并茂、五颜六色、动态的转变,以及此平台提供的无限资源,帮助我们制作课件,集思广益。更加的丰富多彩。

(三)师生积极互动

教师在课堂上应尽可能提供学生乐于参与的、丰富多彩的语言实践活动,使他们在有限

【2】的课堂时间里获得更多口、笔语实践的机会。交互式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则提供良好的条件。教师可以直接在白板上操作,可以更好地施展个人魅力,和学生互动起来。丰富多彩的内容,声形并茂的课件可以激发学生的参与欲望,“活”的教学设计使教学方式灵活,更贴近学生需求和实际。帮助师生更好地互动。

总之,交互式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作为新型的教学手段,为生动形象的课堂、丰富多彩的课件、师生互动提供了技术支持。有利于初中生在课堂上实现交互式学习,探究式学习。

参考文献:

[1] 张玲玲,高升.浅谈多媒体课件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3(04)

[2] 初长院.初中英语教学过程中师生互动探讨[J].科技创新导报.2010(15)[1]张玲玲,高升.浅谈多媒体课件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3(04)

10.多媒体课件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篇十

在科技日新月异的今天,多媒体技术越来越多地应用在教育教学中。初中语文教师要正视多媒体带来的优势,通过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使学生更好地掌握语文知识,提高语文能力。但需要注意的是,多媒体辅助教学要根据语文教学内容而定,并不是所有的语文课都要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更不是在每节课语文课中多多地使用多媒体。要利用多媒体有效地突破教学重点和难点,改善课堂教学结构,发挥其在语文教学中的最大作用。

一、运用多媒体课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多媒体课件以图片、声音、视频等多种形式带给学生感官上的刺激,让学生更容易进入到教学情境之中。为此,教师要制作符合本班学生实际情况的课件,使学生在学习中获得最大程度的帮助。如《观潮》一课,将钱塘江大潮来临时雄伟壮观的景象描写得淋漓尽致,又展现了南宋都城的风景画、风俗画,使人如临其境。教学中,教师可借助多媒体课件,将钱塘江大潮的壮观景象展示在学生面前,会马上吸引学生去读课文,感受潮来时如千万匹战马齐头并进的壮观之美,更好地体会文章着眼点在“潮” 上、立足点在“观”上,了解文章写景与记事相结合的方法,理解作者在南宋王朝灭亡之后对过去生活的留恋之情。

二、运用多媒体课件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多媒体课件辅助语文教学,使枯燥的语文课堂变得生动有趣,激发起学生对语文学习的浓厚兴趣。教师要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其语文应用能力。如在《桃花源记》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观看桃花源景色的课件,结合文本对桃花源的描写,谈一谈自己心中感受到的桃花源,再用语言描述出来,谈对所见景物的感受,从而更深入地理解作者的心境。整个教学过程主要以课件为纽带,以桃源美境为主线,以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创新能力为核心。另外,结合多媒体课件以及课本的景物描写,加强对学生的朗读指导,让学生在朗读中产生愉悦感,提升语文学习能力。

三、运用多媒体课件改善课堂教学结构

多媒体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使学生通过多种感官获得了丰富的信息量,有效地改善了课堂结构,加大了教学容量,获取了更多的知识。在课件的辅助下,课堂教学更趋于开放性,课堂也变得更有活力。多媒体课件将课本上的内容生动地呈现给学生,并且把课文相关的阅读文本、资料呈现给学生,让学生可以更为自主地进行拓展学习,其语文能力在阅读中延伸,在学习中发展。

四、运用多媒体课件突破教学重点和难点

如何突破一篇文章的重点和难点,是每一名语文教师都要面对的问题。随着多媒体课件走进课堂,这个问题得到了很好的解决。如教学朱自清的《背影》一文,为了更好地表现父子情深这一重点,我把“父亲过铁道,攀栅栏,买橘子”的场面制作成课件,要求学生边观看边思考,然后根据自己的思考表达画面的内容。学生再结合课文,就能够准确地理解作品的主旨,把握人物的形象。因此,教师有效地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对突出教材重点、突破教学难点、提高教学质量有着重要的作用。要发挥多媒体课件能将文字、图片、动画、声音、视频等直观信息同步进行的优点,变抽象为直观,变静为动,使学生很快地进入教学情境,把握文本的重点和难点,有效地完成教学任务。

五、运用多媒体课件优化语文作业方式

多媒体课件延伸了课堂教学,拓展了学生的视野,使学生积极思考、主动探究,提高了学习效率。因此,很多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需要学生在课下完成的语文作业,可以在课上通过多媒体课件解决,教师可以当堂批改,有效地加深了学生的记忆。

六、运用多媒体课件要适当高效

多媒体是为教学服务的,是教学的一个辅助。合理地运用多媒体对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具有极大的推进作用。因此,合理有效地运用多媒体课件是教师应该认真思考的问题,而不是为了课堂花哨或完成规定的任务盲目地使用多媒体,这样就失去了多媒体应有的作用。教师只能把多媒体课件放在辅助的地位,决不能因为多媒体的使用而忽略了课文本身的阅读。还要注意给学生预留想象的空间,使其以自己独特的想象感受文本的内涵,并通过师生、生生间的相互交流以及独立思考完成语文能力的提升,决不可让多媒体课件代替学生思考,或出现多媒体课件使用过多过滥的情况。

总之,要想让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得到有效应用,教师应加强信息技术和语文课程的整合,根据教学内容以及本班学生的课堂教学实际,严格遵循实用性原则、恰当性原则、综合性原则、辅助性原则和启发性原则,通过多媒体课件活跃课堂,扩大课堂容量,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和应用能力。

11.多媒体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篇十一

因循守旧的思想,不管干什么,都会影响所干事情的发展趋势。同样初中语文教学因循守旧的思想也影响着语文的良性发展。现代化教学手段能使语文教材更具体直观化,从而增加了教材的形象性、生动性,有利于教学,并且在潜移默化地改变着我们的学习方式、工作方式和生活方式。但是,由于经验不足和其他种种原因,部分教师不可避免地进入电教误区,下面就本人在教学过程中的实践经验和教训,谈几点认识,以便和同仁们共同探讨。

一、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是教学目的服务的

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是形式,是为轻松而又快捷达到教学目的服务的,有些教师为了突出其教学手段的现代化,根本不顾及教学目的、内容、对象和效果,一味地追求教学的形式,哗众取宠,忽视了对传统教学媒体的充分利用,甚至鄙弃传统媒体,完全抛弃了黑板、粉笔,刻意追求新奇特,使得课堂教学成为时尚的展示。自以为有了比较精美的课件,就可以保证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于是只管坐在操作平台前手持鼠标,口若悬河,一人霸占课堂,根本没有注重学生的反馈,剥夺了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穿新鞋走老路,再次回到“填鸭式”“满堂灌”的旧模式上,一节课就像是一个专题讲座,曲高和寡,知音稀少。结果,事半功倍,甚至出现了负效应。比如,在运用幻灯进行教学时,有些教师把片子设计得“丰富多彩”“妙趣横生”,这样,有些学生就会被有趣的画面所吸引,而忘记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从而“喧宾夺主”,学生只看热闹,不看门道。

因此,教师在制作和运用多媒体课件时要按照教学内容的需要而定。首先,要按照新课程标准的要求确定教学目的、教学方法,选择教学手段和媒体运用;其次,要考虑到教学设计的需要与否,能否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最后,选择一些既符合本课内容又具有趣味性的素材来制作,帮助学生消化传统教学难以讲透或难以理解的抽象内容,达到释疑解难的目的。

成功地运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应该是把教师主导下的现代技术手段巧妙灵活地运用到更加广泛的学生主体参与过程中,教师切勿脱离学生单纯地操纵机器,坐讲课堂,而应当在语言和行动上都融入到学生的学习活动中,指导学习、活跃气氛、激发思维、培养感悟,切勿把课堂讲授变成学术报告,深奥难懂,而应当充分照顾教学对象和教学内容,科学处理好媒体素材、教学内容和学生认知水平的关键。教师切勿充当“解说员”,大搞“一言谈”,而应当对教学过程和媒体进行设计,使媒体为学生的思维服务,让学生自行解读媒体内容,把课堂变成“群言谈”,这样才符合现代教育教学理念和原则,才能有效地激励学生思维,提高学生的创造力。

教师应当把主要精力放在如何发挥多媒体作用,启迪学生思维,突破学生思维难点的关键之处。即该用则用;在使用中起不到实效,对教学毫无优化之处的,坚决不用。

二、精心设计,适时播放。

媒体的设计和使用时机,不仅要遵循学生认知规律,为学生提供足够的感知机会,而且要注意观察学生的心理需求和感情高潮,只有这样,才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发散思维及各种能力,使其发挥最佳效果。

例如,科学的运用投影教学,可以把抽象的内容形象化、具体化,把枯燥无味的内容转化为生动,直观的形象,以加深学生的感性认识,拓宽学生的想象空间。在语文教学中,有些课文所刻画的人物形象,在学生的大脑中已栩栩如生,有的甚至比教师准备的投影片更形象、丰富。若教学时,一开始就展示投影片,则会禁锢学生头脑,形成思维定式,不利于发散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有人如是说:“一百个人读《红楼梦》,就会有一百个不同的林黛玉”。由于各个人的理解、想象、知识面的不同,再加上性别、性情、处境等各方面的差异,对于事物必定有不同的认识。因此,教学中有些课应先让学生充分品味、想象,当同学们从作品中发现并进入一定情景,感情达到高潮,内心迫切需要验证时,教师再把投影展示出来进行对照。这样做,一方面可以使想象力不丰富的学生得到补充;另一方面,还使另一部分同学获得成功体验,认识到自己的价值,增强其自信心和成就感,使学生的身心得到满足。

三、敢于取舍,灵活运用。

电教媒体形式多样,在教学中应具体情况具体对待,要根据学生特点,教材内容以及教师自身优势,选择恰当媒体,力求机动、灵活的运用,善于做到三大舍弃:

首先,不要过分热衷于先进的媒体。在课堂上运用电教媒体为了更好的完成教学任务,而不是为了展示媒体本身。在先进的电教媒体也是为课堂服务的。最先进的媒体不一定能取得最好的教学效果,有的课堂用录音机会比幻灯机效果更佳,有的课堂用一种媒体会比用几种媒体更强。因此,在使用媒体时千万不能牵强附会。

其次,在教学过程重要适时取舍。比如《安塞腰鼓》一课,为了使同学们把握感情基调,我想通过听录音以来解决。结果,录音还没放完,大部分同学已经体会到文中粗犷强悍、奔放洒脱的情感,并情不自禁的朗读起来。此时,我干脆关闭录音机。让学生充分表现,以自己的方式去感受文中的律动,既提高了学生的朗读能力,也鼓励了学生的创新精神。

再次,随机应变,甘心“忍痛割爱”。只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学习和发展,课前准备的再好的媒体也应舍弃。讲授《核舟记》一文时,我准备先让学生根据内容自己动手画,然后展示有关制作核舟的课件。在实际操作中,有一位同学竟然画的惟妙惟肖,而且其他同学正向他投去羡慕的目光,部分同学也积极模仿,我决定忍痛割爱,将课件收了起来,并及时鼓励同学在此技术基础上有所创新。此时,全班同学热情高涨,教学效果已然很好,我又何必罗嗦,更何况按计划进行或许还会挫伤学生们的积极性呢?

12.多媒体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运用 篇十二

●●利用多媒体, 创设情境,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多媒体课件可以创设出一个生动有趣的课堂教学情境, 化无声为有声, 化静为动, 使学生进入一种喜闻乐见的、生动活泼的学习氛围。如在学习《北京市》、《祖国宝岛——台湾省》等课的前2分钟, 可以播放与本课有关的影视片段, 悦耳的音乐、清晰美丽的画面、优美动听的解说, 使学生犹如亲临其境。用影视片段来导入新课, 一方面通过对学生的感官刺激, 增强学生的注意力;另一方面影视片段的形式新颖, 可以一下子把学生分散的心集中到课堂来, 让学生觉得轻松、自然, 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调动学习积极性。

●●利用多媒体把教学内容制作成动画、展示实地情景, 使教学内容简单化

地理教学中的一些重点难点知识, 传统的地理教学通过语言讲解很难使问题简单化, 但是利用多媒体地理课件, 就可以使问题化繁为简, 解决学生难以理解的地理问题。如讲《亚洲》一课的河流特征时, 可让学生观看在亚洲地形图上模拟亚洲大河如长江、黄河、湄公河、印度河等河流的流向的动画, 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很快就能说出亚洲河流的特征及原因, 而且各大河的名称、位置在学生的脑海中会留下很深的印象。如果没有多媒体的演示, 单凭教师的讲解是很难使学生在短时间里记住和掌握的。

●●利用多媒体的动态方式, 使教学内容形象化

课堂上教师提出问题, 学生讨论问题进而开展小组活动是现代教学的模式, 它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探究式教学。利用课件中文字的移动、大小变化和闪烁等方式来突出重点要点, 插入一些基本图形如云彩方框, 再加入动画语言展示要讨论的问题, 学生可以清楚地知道要讨论的问题是什么, 有利于开展小组活动, 而不是学生对问题含糊不清, 没记住教师所提出的问题。教师不必把问题写在黑板上或读上两三遍, 从而克服了传统教学中学生面向静态呆板的板书的缺陷, 为课堂赢得了时间, 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思维空间。如在教学《西南边陲的旅游胜地——西双版纳》时, 首先出示中国政区图, 再突出云南省, 再突出西双版纳, 就可以充分利用课件中图片大小变化、闪烁等动态效果, 既突出了重点、要点又节省了时间, 留给学生充分的讨论时间, 达到了很不错的效果。

●●利用多媒体进行复习, 使教学内容系统化

要进行系统的复习可以说是每一个地理教师的一大难事, 知识点多而且衔接性强, 如果能够图文并茂就更好了, 但45分钟内不易完成。而计算机多媒体课件具有可存储性, 可以使教学资源的利用更为充分、使教学更具开放性。上复习课时, 可把这一阶段的课件在计算机上共享, 学生通过多媒体根据自己的需要调用有关课件进行复习, 不但减轻了教师的劳动, 而且学生的学习效率也大大地提高了。

●●利用多媒体的交互性,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在教学中, 我们强调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因此我们不仅要开展多种课堂活动, 而且要不忘说一些鼓励的话语, 如你说得真好、你真不错等来调动学生的参与性。地理课件的设计和使用也要体现这一观点。如在讲解《中国行政区划》这一节课时, 教师播放我国34个省级行政区划的位置、轮廓特征及轮廓像什么等课件, 然后学生开始小组活动, 进行省级行政区划的拼图游戏, 学生在行政区划的拼图课件上利用鼠标左键拖动省区到该省区的所在位置, 如果放对了位置, 计算机将给予鼓励“恭喜你, 拼对了”, 如果放错了位置, 计算机也给提示“对不起, 你放错了位置, 请继续努力”。该省轮廓又回到了原来的地方。通过这样简单的人机交互和交流, 多次反复练习, 学生能够在中国行政区划空白图上熟练找到各省的位置, 说出其轮廓特征及简称, 达到了预期目的, 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增强了学生对教学的参与, 培养了学生的学习主体意识。

13.多媒体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篇十三

一、在课堂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我们知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课堂上如果能够把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起来,学习效果肯定好。一次听一位教师讲《圆明园的毁灭》一课,课文第三、四自然段描写的是圆明园昔日的辉煌,在指导学生朗读时,应该让学生读出骄傲和自豪,而小学生注意力集中时间不甚太长,连续读了几遍,就觉得乏味啦!眼见学生没什么兴趣了,甚至个别学生在下面做小动作,此时,执教者及时地把课文中所提到的景观,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给同学们看,同学们一下子来了兴趣,一边津津有味地欣赏课文中的景观,一边发出啧啧的赞叹--“真美呀!”我相信这并非学生在作秀,而是发自内心的感受。接下来,执教者又重新组织学生朗读课文,学生经过画面的熏陶,感受加深了,明显比以前读得好多啦!由此可见,多媒体技术应用在课堂上,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大有裨益。

二、在课堂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有助于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

我们知道,多媒体技术可在教学中为学生提供大量直观、形象的感性材料,这些材料有助于学生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比如:我在教学新课标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新型玻璃》一课时,讲到夹丝玻璃的特点时出现了一个词“藕断丝连”,如果只凭教师空洞的说教,学生理解起来难度就较大,于是,我采用多媒体技术,把生活中的藕被切断后里的丝还是连着的画面呈现给了同学们,同学们看后心境豁然开朗,对夹丝玻璃的特点也有了更深的理解。

三、多媒体应用于语文辅助教学,弥补了其它教学媒体的不足

以往教学中,我们应用的录音机、幻灯机、投影仪、录像等都有一定的局限性。它们在教学中显得极其单调,现在正在被多媒体技术所代替。传统的教学多媒体在教学演示或单调、或间隔,甚至不能演示一些声像结合的教学程序,而多媒体就弥补了这些媒体的不足之处。它能设计出图形、图像或动画等手段,使抽象的事物具体化,艰涩的内容形象化,枯燥的内容趣味化,从而便于学生的学习。同时多媒体技术运用于课堂既减轻了教师在教学时的劳动强度,又增加了教学密度,提高了教学质量。

四、应用多媒体还能帮助教师自我教育、自我提高,进一步搞好课堂教学

利用多媒体,教师可以收集到最新最好的图文并茂的教学资源,可以了解到最新的教学动态的信息,可以掌握最新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可以方便地根据教学效果对教学进行动态组织和修改,对学生也可根据掌握程度调整进度,从而做到“因材施教”。

14.多媒体运用在语文教学中的利与弊 篇十四

富宁县第二中学 农永辉

多媒体运用是以现代教育理论为基础的,现代教育理论要求必须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多媒体的运用,要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要努力创造学习者的可参与的环境。然而多媒体手段在教学实践中的运用,既有有利的一面,又有不利的一面,本文就多媒体教学手段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优缺点进行阐述,以便在实际教学中更好地运用多媒体。

一、多媒体运用于语文课堂中的优点

运用多媒体教学,不仅给学生提供了丰富的感性知识,也使课堂教学目的完成,教学难点的突破更省时,更省力,更有效。多媒体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可以促进阅读教学质量的提高。

1、有储信息量大,提供大量阅读材料。

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是阅读教学。小学语文教学课程标准规定了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任务是加强基础知识和能力的教学,为学生的学习成长打好基础。在传统教学中,阅读教学的目标是通过“预习、讲解、默读、朗读、查字典、小组讨论和总结”等环节实现的。由于班级集体授课,课时及授课进度的影响,教师让学生自己默读、朗读的时间很少,更谈不上大量、有效的阅读。这对小学生阅读理解的能力提高产生了不利的影响,多媒体计算机是具有提供文本、图形、静止图像、动画、声音、视频等教学信息的能力,在教学设计的指导下,教学内容可以按照知识点进行划分并实现超媒体链接,非常适合学生学习。多媒体计算机具有储存大量教学信息的能力,可储存大量的阅读材料,并可以随时让学生以查字典的方式检索到阅读中的生字、生词、难句等;根据需要,还可以提供标准的朗读示范音。多媒体计算机储存的教学信息具有生动、形象、直观、感染力强等特点,符合小学阶段学生的认知特点。

2、多媒体教学给学生提供一个轻松、丰富的学习氛围。

小学语文课堂多媒体教学以一种全方位的方式向小学生展示一个美好的世界。在多种感官的刺激下,能更好地开发学生的创造力、想象力,给学生一个更好地学习空间,在音乐的带领下,在动画的生动形象的演示下,在多姿多彩的图片展示下,学生犹如身临其境的感觉,更能体会教学内容,这样的新鲜感也可以

在一定程度下消除小学生由于长时间坐着上课而带来的疲倦,也能调动小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参与性。多媒体教学是综合多种教学手段的,它所反映的教学内容有很多方面,如音乐的欣赏,色彩的视觉效果等方面,能传递信息,从而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3、利用多媒体课件的图文并茂化解课文的教学难点。

人类对于知识地掌握总是以感性过渡到知性。而借助多媒体课件,就可以化抽象为具体,变理性为感性,有效地弥补传统教学的一些不足,让学生通过视听等直观功能,形象地把握教学内容。作为小学生,理解能力相对较弱。一些以往要通过大量语言文字分析归纳,就可以以感性的方式展示在学生面前,其中难理解的问题也随之迎刃而解。比如对一些诗歌,从分析诗的语言入手,讲解诗句含义,再现诗中形象,并感受诗人的感情,把读者引入诗歌开创的艺术境界之中,最后要学以致用,掌握如何欣赏诗歌。这些光从语言上讲,对于小学六年级的学生而言,的确理解上会存在困难,如果在讲授这些内容的时候,试着借助多媒体技术,先配乐朗诵,然后展示一组有关图片,创造一些相关的情景,就有助于学生理解、领会。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适当地运用多媒体技术会产生锦上添花的效果,它使抽象的概念、难懂的文句转化为形象直观的画面,成为学生理解验证文章表达内容的有效途径,也能弥补教师言传的不足,化解常规教学中的难点。

4、利用多媒体课件的大信息量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

在当今这样一个信息高速发达的社会,对教育的要求也越来越严格,课堂教学不仅要重质量,也要求有足够的信息量。尤其是小学语文教学。因此,我们就必须不断更新自我的知识构成,积极地在教学实践中推进运用先进教学设备,让多媒体技术更多地进入我们的课堂。现在我们都采用了新教材,学生也许还不适应这种教学方法,教材的信息量也不少,所以借助多媒体技术的使用,无疑就增多了课堂信息的传递渠道,既节省了大量的板书时间,又提供了包括图文声在内的大量信息。而无论是学生得到信息,还是教师掌握反馈信息,都能在此基础上提高单位时间内的传递容量。因此,多媒体课件在教学过程中的运用绝不是赶时髦,而能被实践证明是语文教学手段的一个法宝,应得到更多的推广、运用。

二、多媒体教学手段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弊端

世界上的万事万物都具有两面性,有利必有弊。我们应该一分为二地看待问题,多媒体教学也有它的缺点之处。

1、限制了思维想象的空间。

多媒体能给语文教学带来直观和生动的“画面式”教学方法,但对于语文课而言,不是任何时候都需要,都能用多媒体技术来“形象生动”一下的。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是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这种能力主要指那种“由远及近,以所见知所不及”的想象能力。文字在每个人体的大脑中所“撑起”的形象,是文字之外的手段所不能代替的。中国文字博大精深,它带给学生的是无限的想象空间。探究语言的过程就是理解和感悟的过程。课堂上老师引导学生通过想象感悟文采,感悟其深意,体会其意境,学生在脑海里进行再思索再创造,于是就有了自己的体会和认识。这就培养了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如果老师用多媒体把自己或他人的感悟用画面、音乐直观地呈现在学生面前,以为这是在帮助学生理解,殊不知老师这种教学是把自己的意思和理解强加到学生的思维当中使学生省去了思维活动的感悟过程。说到底这只是一种变相的填鸭式教学。语言文学吸引人的地方,在于它有一定的模糊性,有广阔的思维想象空间。因此,我们尽可能利用多媒体教学来营造气氛,唤起感情,引导想象,但决不能用屏幕、画面这种虚拟的想象代替文字的意境。文字的想象远远大于屏幕。

2、忽视了学生的语感培养。

汉语教学的规律告诉我们:语文能力的培养必须通过传统的“咬文嚼字”的方式来实现。如“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包含的诗意,只可“意会”,是很难用声音和画面来表现的。所以传统语文教学强调“书不尽言,言不尽意”这一点。应该把无声的文字变成有声的语言,再现作品的意境美和形式美,从而深刻体会文章的文意、文思、文气,培养“语感”。所谓“语感”,是一种近乎直觉的语言感知和表述能力,是一种语言经验的反映。作为语言经验的这种“语感”的可得,当然得通过反复的语言实践来实现。语文课不是政治课,也不是艺术欣赏课。它和数、理、化等别的学科不同,其他学科,师生双方主要是在课上研究语言媒体所承载着的各种知识信息,而语文则是研究承载各种信息的语言媒体本身,研究语言媒体的组合规律。语文教学的终极任务是培养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语文课的主要媒介只能是传统的语言文字。多媒体技术中的声、像、画永远代替不了教材、文章以及师生双方的语言交流。课堂上学生读书的时间越

来越少,读书声越来越稀少,以前的那种书生朗朗的语文课堂在现在的多媒体辅助教学的冲击下日渐下降。

3、淡化语文课堂上师生情感的交流。

语文课堂教学的精妙在于艺术性地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使其产生顿悟,迸发出创造性的思维的火花,而不是把预先设计好的教案表现的如何淋漓尽致,纵观教育名家的实践操作,无不体现一个“活”字。表现出非常高妙的教学机智和导控艺术。既教师的导控,学生的学思,不断优化重组,形成中心始终在学生的动态调控。滥用多媒体手段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课堂师生之间的交流。每个有经验的教师都能从学生的眼神和面部表情接受信息,然后做出相应的反映;而学生也可以从教师的面部表情和手势得到鼓励,受到启发。这种交流是无声却必不可少的,教师手不离鼠标,学生眼不离屏幕就隔断了这种无声的交流,课堂上所谓的“人气”,师生面对面教学相长的热烈与融洽的交流气氛大减。

15.多媒体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运用 篇十五

一、运用多媒体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

伴随着上课铃声, 学生们踏入课堂, 但他们的思绪也许还停留在户外的活动中, 如何帮助他们迅速调整好学习状态, 将注意点、兴趣尽快转移到课堂教学上?在教学中, 笔者常常用课前的2分钟编辑一段与本节课教学内容相关的影视片段和音乐播放。例如, 在《青藏地区》一课教学中, 上课伊始, 用多媒体播放雪域大草原风光和西藏民俗风情画面及歌曲 《青藏高原》, 悦耳的音乐、美丽的画面、优美动听的解说, 一方面给学生以美的享受, 另一方面又可以把学生的心思集中到课堂上来, 并且激发了他们急于想进一步了解西藏的求知欲望。可见, 多媒体可以创设出一个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 化无声为有声, 化静为动, 易于使学生进入一种喜闻乐见、生动活泼的学习氛围。

二、运用多媒体可突出重点、化解难点, 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地理课中有许多重难点, 有时单靠教师讲解, 学生不易理解, 而多媒体教学无疑较形象、较直观, 效果自然也较好, 它可将抽象的知识形象化、具体化, 既可增加生动感, 又利于知识的传达, 从而突出重点、化解难点。例如, 在学习《北美洲》这节课时, 笔者在多媒体课件中插入了一段剪辑科教片, 尤其是加入了一段“美丽的科罗拉多大峡谷”, 让学生仿佛身临其境, 从而解决了无法实地考察、无法感知遥远地理环境、无法了解地理演化的问题。看完剪辑片段后, 再让学生分析归纳北美洲地形的基本特征, 他们都能较好地完成。结合著名的“科罗拉多大峡谷”片段, 笔者还设计了两个问题: (1) 科罗拉多大峡谷是如何形成的? (2) 为什么说它是一本活的地质教科书?学生也都能较好地回答。就这样, 通过多媒体, 把教材中枯燥抽象的知识转化为具体的视觉图像, 变难为易, 变枯燥为生动, 使难以理解的重难点变得形象具体生动、清楚易懂, 令学生乐看、乐听、乐学、乐思。

三、运用多媒体可及时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 帮助学生当堂巩固所学知识

教学过程不仅仅是单纯的教师向学生发送信息的过程, 教师还必须进行监控, 及时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帮助学生当堂巩固所学知识。因而教学过程实际是发出信息———回收信息———再发出信息的过程, 它离不开学生的参与, 否则就会由过去传统手段的“满堂灌”变为今天现代化手段下的“满堂演”。多媒体教学手段可以充分发挥其多功能优势, 将课堂知识重组, 以图表、选择、判定、连线等多种形式进行再现, 让学生讨论、判定或直接上机操作, 而后显示答案, 并可用不同的声音和图像对学生的解答加以鼓励或鞭策。这是传统教学手段难以达到的。例如, 在 《北美洲》这节课的教学中, 笔者在课件中采用了一张北美洲空白地图, 要求学生把这节课学习到的有关知识 (北美洲濒临的海洋、海湾, 附近的岛屿、群岛, 主要国家、山脉、河流、湖泊, 北美洲和其相邻洲分界线等地理事物名称) , 用鼠标拖入到空白图中相应的位置上。这时课堂气氛空前活跃, 学生都踊跃参加, 笔者随意抽取一个组参与, 结果仅一个学生出现错误。当请别的学生上来订正时, 连平时对地理课反应冷淡、成绩最差的学生也都举手要求一试。这样, 笔者就及时了解了学生对这节课知识的掌握情况, 并帮助学生当堂巩固了所学知识。

四、运用多媒体可减少板书、板画时间, 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利用多媒体课件教学, 还减少了板书、板画的时间, 在有效的时间内, 加大了课堂教学信息的传输密度, 也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在设计课件时, 笔者时常把需要板书的内容文字设计成不同的颜色和不同的大小, 或左右飞入, 或中间展开, 或整条出现, 或逐字出现, 并配上不同的声音, 有声有色地刺激着学生的各个感官, 引导学生掌握要点, 把握教学目标和要求。可见, 多媒体课件变静为动, 克服了传统教学中学生面向静态呆板的课文和板书的缺陷。

摘要:多媒体无疑为地理教学提供了最理想的教学环境, 它打破了“粉笔加黑板, 教师一言堂”的传统教学方法, 不但在教学上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而且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16.多媒体教学在初中语文课中的运用 篇十六

【关键词】多媒体教学 语文课

近年来,多媒体技术迅速兴起,并逐渐进入课堂,它以图文并茂、声像俱佳、动静皆宜的表现形式,以跨越时空的非凡表现力,大大增强了人们对抽象事物与过程的理解与感受,从而将课堂教学引入全新的境界。然而,我们也应清楚地看到:我们的一些语文课却不是真正根据课堂的需要来使用多媒体,而是在为“多媒体”而“多媒体”。从而,造成一种“多而不华、华而不实”的语文课。那么,在语文课堂应如何使用好多媒体呢?《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为解决与学习和生活相关的问题,利用网络等信息渠道获取资料”。因此,教师必须充分认识多媒体教学的利弊,灵活多样地运用各种手段,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使学生在轻松、愉悦中获取知识。

一、多媒体的运用给初中语文课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

(1)中学生在学习中仍然是以形象思维为主的,运用多媒体这一新的学习方式,可以紧紧抓住这个特点,同时以声音、光、像等多种功能,它能够使学生产生兴趣,真正让初中语文课堂“活”起来。兴趣是学生主动学习的内在动力,引入多媒体教学使学生对学习感兴趣,教学就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多媒体教学给学生带来了美的享受,提高了他们的审美能力。语文课的许多内容,都属于艺术的范畴。语文课堂应该是美的殿堂,充满魅力、丰富多彩。但长期以来,语文教学都被单调乏味、低效率、死板所困。用一本教案、一张嘴皮、一块黑板、一支粉笔的教学,怎么不单调乏味呢?而多媒体教学利用视、听、说向学生提供声、像、图、文等图文并茂的综合信息,通过有声画面、再现行动的形象,很轻易把学生引入到课文所描绘的意境中。

二、多媒体的运用拓展了初中语文教学课堂内容的空间

语文课就是进行语言信息吸收和表达的课,语文教学过程,也是信息传导的过程,或者说是语文信息的变换过程。这个过程是通过一定的信息传递、交换、储存、处理而实现的。语文教学要提高质量,就是要大面积、大容量、高速率地使学生掌握更多的知识。用信息论的观点来看,就是在一定时间内给学生传导最多的信息,使他们提高语文学习的效率。多媒体的运用增多了课堂信息传递通道,拓展教育空间,使学生在单位时间内获取更多的信息。多媒体教学可以配合课文适当地补充一些有关的材料和时代背景的介绍,降低学生对知识理解的难度,通过有声的画面、再现生动的形象,则很容易把学生引入文章所描绘的意境,体现文章的主旨,获得深刻的印象,既陶冶了情操,又提高了审美能力。

三、多媒体的运用易于创设情境、丰富表象、拓宽思维

教育学理论指出:教学过程是由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组成的双边活动过程。对学生来说,教学过程是教师引导下的学习过程,所以在教学中确定教师的主导地位的同时,也要认定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在教学中要善于启发和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让学生“会学”。在整个初中阶段,学生的思维由直观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过渡。多媒体的运用,将文字、图画、视频图像、动画、声音、音乐等融合在一起,创设了课文的情意。

四、多媒体的运用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存在的局限性

(1)限制了学生的思维想象空间。指导学生学习语文,核心是培养学生的语感。而语感不是一种直观的东西,课堂上老师引导学生通过想象感悟文采、感悟其深意、体会其意境,学生在脑海里进行再思索再创造,于是就有了自己的体会和认识。这种过程是任何东西都代替不了的。如果老师用多媒体把自己或他人的感悟用画面、音乐直观地呈现在学生面前,以为这是在帮助学生理解,殊不知老师这种教学是把自己的意志和理解强加到学生的思维当中,使学生省去了思维活动的感悟过程。说到底,这只是一种变相的填鸭式教育。

(2)缺乏灵活性,造成课堂教学的公式化。教育要因材施教,可是制作一个多媒体课件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此,教师在教学准备时,不可能根据每个班的特点来分别设计不同的多媒体课件。多媒体课件一般是事先做好,其教学过程基本是定了型的,教师在授课过程中的教学思路受到了多媒体课件的很大限制。而实际情况往往是,上课时教师本应有更好的发挥,这种课堂上机动灵活掌握的情况是非常普遍的。但多媒体教学却缺乏这种灵活性,学生只是按照教师设计好的思路学下去,影响了互动互学的教学过程。

(3)忽略了教师自身的影响和示范。教师在课堂上的语态是传递信息的重要手段,能增强教学效果,增进师生的感情交流。可是,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容易忽视教师自身的书写和示范,这不但降低了学生对语言文字的追求,还影响了师生的交流。同时,学生的注意力只集中在显示屏幕上,交流基本上是在学生和屏幕间进行。而语文学的是如何从语言中体会感情,如何用语言表达感情。如果语文课上没有了教师的激情引导,缺少了语文课应有的思想、感情上的交流和沟通,师生情感的纽带被割断了,这样的语文课还有什么意思?

17.多媒体在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篇十七

内黄县高堤乡第一初级中学

单艳敏

摘要:随着网络和远程教育的发展,多媒体教学方式逐步深入到农村学校课堂。我们在日常教学中,把多媒体技术运用到初中英语学科教学中,它以趣味性、互动性、大容量性等传统教学不可比拟的优势,受到了广大师生的欢迎。这就要求我们广大教师加强自身学习,提高电化教学水平,将传统教学与现代媒体技术有机结合起来,优劣互补,扬长避短,将初中英语教学水平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关键词:多媒体 英语教学 趣味性 互动性 大容量性 随着科学的发展,时代的进步,计算机网络和远程教育的普及,多媒体教学方式逐步深入到农村学校。将计算机引进课堂,无疑是改进教学手段的一种突破。它以趣味性、互动性、大容量性等传统教学不可比拟的优势,受到了广大师生的欢迎。它集声音、图象、动画、文字于一台体的多种信息功能,使教学手段趋于全方位,多层次,创造了一个更合适学生学习的开放环境。促使教学效果达到最优化,培养了学生听说能力和运用英语交际的能力。我校几名英语教师,结合初中英语课程特点,利用多媒体教学,取得了较好的效果。通过几年来的教学,与传统教学相比,我认为在初中英语课中运用多媒体教学,有如下特点:

一、趣味性

正如古人所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所以 在教学中,提高课堂的趣味性应该是至关重要的。初中英语课的教学,有人认为只要“讲、听、读、写、背”这四个字就可以了。即:教师讲一讲,学生听一听,读一读,写一写,背下来。这种教法是完全错误的,是应试教育的产物。初中英语课肩负着培养学生学会世界通用语的重任。在教学中,让学生在学到知识的同时,了解世界博大精深的语言文化,认识到做人道理和建立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按传统方式教学,只能让学生死记硬背,再加上教学方法单一,很容易让学生厌倦,最后甚至是厌恶这门学科。而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利用图形、图像、声音、动画技术等综合手段,将抽象问题形象化,把枯燥的英文字母变得生动有趣。同时,通过动画模拟可以将事物发展过程及其内在联系动态地展示在学生眼前,增强了教师讲解的可信度。优美的画面,动听的音乐,配上教师简练语言的讲解,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枯燥乏味的学习变得轻松愉快,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能直接培养学生主动探索的能力,能加大教学内容的密度并提高学习效率。正如托尔斯泰所说:“成功的教学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

如在讲解八年级英语 Unit8 How was your school try?这一课时,传统的教学都是以说讲的形式叙述:我的学校旅行怎么样,我在哪儿旅行,怎么去的,玩了什么,等等。既枯燥,又乏味。然而使用多媒体 将一次完整的学校旅行播放出来,便立刻吸引学生的眼球,然后以一句Who can talk about this trip in English?很自然的便调起了学生的求知欲那么这节课的教学任务就在轻松的观看 影片的活动中完成了。

二、互动性

传统的英语教学,多是单向活动,即教师讲,学生听、读、背,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要在教学中充分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参与意识是学生主体意识中的一个重要构成部分。只有学生有强烈的参与意识,主动地全身心地投入并参与教学活动,学生才真正地成了学习的主人,学生主体才有生机和活力。英语课与物理、化学等其他课程相比没有实验、实习,因而学生直接参与教学过程的机会不多,仅有的课堂学生发言也只是少数同学的事,多数同学上课习惯于被动地听老师讲授,学生的主体作用难以发挥。多媒体课件具有较强的人——机——人的交互作用,这种交互作用可以使学生充分地参与教学活动过程,使学生的学习由被动变为主动,学生成了学习的主人。最关键的是采用多媒体教学可以创设很浓厚的文化背景,接近现实的语言环境。同时,教师在设计多媒体课件时,还可以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不同难度的授课内容和问题,学生根据自己的接受能力以及兴趣,选择不同难度的内容和问题进行学习,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均能参与教学过程,让他们各有所学,各有所得。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引导课堂教学的开展,而学生则主动的参入到学习探索中,真正的起到了教师的主导、学生主体的作用,同时也变学生被动听课到主动学习,教学效果自然就好了。

三、大容量性

初中英语课,内容广泛,从涉及的学科看,文理兼有;从游历的空间看,遍及全球;从延展的时间看,更是历时上下几千年。尤其是各国的风俗习惯,几乎在英语课教学内容的各个部分中均有渗透,这部分内容前溯远古,后至现今,信息容量很大。在课堂教学中,如果详讲,教时不够,如果不讲或者过于略讲,又会影响教材的系统性、完整性,甚至会妨碍学生对后续教学内容的准确把握。而多媒体课件则可以浓缩教材精华,再现各国风俗场景,使学生在几分钟内能跨越地界,纵横跋涉于广袤的多种学科领域,从而有效扩大了教学容量。如我在八年级下册Unit 8 Topic3 Let’s go and watch the fashion show.的教学中,在创设情景的环节时,从中华传统服装唐装、旗袍以及丰富色彩,精巧技艺,深厚文化内涵的少数民族服饰到牛仔裤、和服等有代表性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运用多媒体呈现在同学面前。时间跨越几千年,范围包括语言文字、文化典籍、科技工艺、文学艺术等,时间之长,范围之广,不需太多的言语,使学生自己感受到世界文化的两个特点: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在英语课教学过程中,教师常听学生反映语法太难记忆。确实,英语课有许多语法概念需要学生理解、记忆。数量过多,使学生难于记忆;时态、语态似是而非的东西又使学生难于清楚地辨析。多媒体课件声、图结合,将学生的眼、耳、手、脑等感觉器官均充分调动起来,强化了学生对知识的记忆和理解。同时,多媒体课件可以让学生深入地理解各个知识点,从局部分析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 系,再到全局综合,便于学生形成一个缜密的知识网络结构,使学生对所学知识更容易记忆、理解、掌握。多角度、多层次的信息刺激,强化学生对知识的记忆和理解,增加了学生理解记忆的容量。

多媒体课件因为它的内容浓缩、容量极大,因而在使用的过程中能使学生获得大量的感性认识。也能给教师提供灵感,有利于教师进行课堂教学设计,使教师施教更具主动性,又给学生留出更大的发展空间。幽默可爱的卡通形象,简练生动的语言,新颖、有趣且贴近实际生活的对话,突出主题、富有真实感的场景,能使学生快速进入情景、进入角色、进入思考状态、投入感情;使学生思路清晰,易于理解、接受语言,乐于积累语言材料,从而开成语感;让学生毫无杂乱之感,学习中倍感轻松,从而激发他们的英语学习兴趣。

上一篇:工程师兼职协议模板下一篇:练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