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诗歌鉴赏复习(精选8篇)
1.高考语文诗歌鉴赏复习 篇一
总题数:3 题
第155题(2001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语文全国卷)题目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8~9题。
赋得暮雨送李胄
韦应物 楚江微雨里,建业暮钟时。漠漠帆来重,冥冥鸟去迟。海门深不见,浦树远含滋。相送情无限,沾襟比散丝*。*古人有“密雨如散丝”的诗句。
8.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首联两句写黄昏时分,诗人伫立在细雨蒙蒙的江边。这既点明了诗题中的“暮雨”,又照应了诗题中的“送”字。
B.二、三两联描写船帆被细雨打湿而变重,鸟翅因沾雨而无法轻巧地飞翔,天朦朦胧胧看不清通海处,远处江边的树却显得十分滋润。
C.尾联中将沾襟的别泪与散丝般的密雨交融在一起,十分含蓄地表达了诗人的送别之情,情与景巧妙地结合了起来。
D.全诗第一句直接点明“微雨”,而后面主要是通过对船帆、鸟羽、天际、大树的描绘来烘托蒙蒙细雨,这样更增强了诗的形象性和表达力。
9.这是一首写送别的诗,但主要篇幅却是写景,将离别之情寓于这些景中。下面几首写送别的唐诗中,与它写法相同的一首是„„„„„„()
A.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B.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荷笠带夕阳,青山独归远。C.闻道衡阳外,由来雁不飞。送君从此去,书信定应稀。D.满酌劝僮仆,好随郎马蹄。春风慎行李,莫上白铜鞮。
答案 8.C 9.B 第156题(2001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语文上海卷)题目
(四)阅读下面一首词,解答第16~19题。
摸鱼儿
淳熙己亥,自湖北漕移湖南,同官王正之置酒小山亭,为赋。
辛弃疾
更能消几番风雨?匆匆春又归去。惜春长怕花开早,何况落红无数。春且往!见说道,天涯芳草无归路。怨春不语,算只有殷勤,画檐蛛网,尽日惹飞絮。
长门事,准拟佳期又误,蛾眉曾有人妒。千金纵买相如赋,脉脉此情谁诉?君莫舞,君不见,玉环飞燕皆尘土?闲愁最苦。休去倚危阑,斜阳正在,烟柳断肠处。
[注]①长门事:汉武帝时,陈皇后失宠,别居长门宫。陈皇后闻司马相如文名,奉黄金百斤,请司马相如写《长门赋》代为陈情,武帝阅后深为感动,陈皇后复得宠幸。②蛾眉曾有人妒:屈原遭奸臣妒忌和排挤。被放逐后,屈原在《离骚》中将此事比成“蛾眉”(美貌女性)遭妒。16.作者辛弃疾,字幼安,号。
17.词的上阕,作者在借景抒情过程中所运用的主要修辞方法是 „„„„„„„„„„„„„„„„„„„„„„„„„„()A.设问 借代 B.设问 比拟
C.夸张 比拟 D.夸张 借代
18.杨玉环、赵飞燕曾以美貌受唐玄宗、汉成帝宠幸,但都死于非命,所以词中“玉环飞燕皆尘土”的寓意是
19.这首词的主题集中体现在一个“愁”字上。“愁”指什么?为什么说“闲愁最苦”? 答:
答案 ①
②16.稼轩 17.B 18.主和派(或:奸臣小人)没有好下场。(意思对即可)
19.“愁”指抗金主张不被采纳,报国无门的情绪。(意思对即可)这种想抗敌但又不能抗敌的空闲之愁最苦。(意思对即可)
第157题(2001年普通高等学校春季招生考试语文京皖蒙卷)题目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8—9题。
鸟 鸣 涧 王维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8.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诗人用花落、山空、月出、鸟鸣这些动态的描写,来反衬出春山月夜阒无人声的幽寂。B.第四句中诗人用“时”来修饰“鸣”,从听觉上给人动静的对比,起了更生动的烘托作用。C.全诗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淡雅而意境幽远的春山月夜图,真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D.全诗语言清新自然,不堆砌典故,但却细致地表现出自然界光色和音响的变化。
9.诗人将静与动巧妙地统一。在本诗中,共同构成动人的意境,颇有艺术辩证法。下列唐人诗句中没有运用动静相衬手法的一项是
A.桥响犬遥吠,庭空人散眠。(许浑《夜归丁卯桥村舍》)B.炉火照天地,红星乱紫烟。(李白《秋浦歌》)C.寒树鸟初动,霜桥人未行。(刘禹锡《途中早发》)D.鹤鸣楚山静,露白秋江晓。(柳宗元《与崔策登西山》)
答案
8.A 9.B
2.高考语文诗歌鉴赏复习 篇二
模式之一:鉴赏形象型。
1. 提问方式
这首诗塑造了诗人怎样的艺术形象?这首诗中所描画的形象是怎样的?
2.解答分析
这一题型主要是考查诗歌中的人物形象 (抒情主人公自身形象或作品刻画的人物形象) 、事物形象和景物形象, 考生要准确理解形象的基本含义, 概括其特征, 并揭示出作者蕴含于形象之中的情感。
3.答题思路
(1) 描绘出诗中的形象 (绘形象) 。
(2) 概括形象的特征 (明特征) 。
(3) 结合文章的主旨写出作者在这一形象中寄寓的情感 (析情感) 。
4.示例 (广东卷)
木芙蓉
吕本中
小池南畔木芙蓉, 雨后霜前着意红。
犹胜无言旧桃李, 一生开落任东风。
窗前木芙蓉
范成大
辛苦孤花破小寒, 花心应似客心酸。
更凭青女 (1) 留连得, 未作愁红怨绿看。
[注]①青女:传说中掌管霜雪的女神。
问:两首诗中木芙蓉的形象有什么不同?
答:吕诗着重描写的是逍遥闲适, 任由风吹雨打的形象 (绘形象、明特征) ;范诗写的木芙蓉孤苦、心酸, 处境凄凉, 但作者并没有把这花看作愁苦 (绘形象、明特征) 。前者是闲适之士的豪迈与大度的形象, 后者是在凄苦孤独的环境中的乐观者形象 (析情感) 。
模式之二:鉴赏意境型。
1. 提问方式
这首诗为我们展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2. 解答分析
这是一种最常见的题型。所谓意境, 是指寄托诗人情感的物象 (即意象) 综合起来构建的让人产生想像的境界。它包括景、情、境三个方面, 情景关系是答题的核心。
3.答题思路
(1) 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 (景) 。考生在描述时一要忠实于原诗, 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象加以再创造。
(2) 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 (境) 。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即可, 例如:明媚灿烂、恬静优美、雄浑壮阔、孤寂冷清、清幽寂静、萧瑟凄凉等。
(3) 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 (情) 。“一切景语皆情语”, 要结合意境氛围特点来分析。
4.示例 (全国卷II)
春日即事
李弥逊 (1)
小雨丝丝欲网春, 落花狼藉近黄昏。
车尘不到张罗地 (2) , 宿鸟声中自掩门。
[注]①李弥逊 (1085-1153) , 字似之, 吴县 (今属江苏省苏州市) 人, 历任中书舍人、户部侍郎等职。因竭力反对秦桧的投降政策而被免职。②张罗地:指门可罗雀、十分冷落的地方。
问:这首诗表现作者什么样的情绪?请进行简要分析。
答:表现了作者政治上失意后的寂寞和感叹世态炎凉的情绪。诗的一、二两句写了暮春黄昏之时, 小雨霏霏、落花狼藉的景象 (景) , 从这些凄冷 (境) 的景色可看出作者政治上失意的寂寞愁绪 (情) ;三、四两句写了诗人家门前冷落车马稀, 他只得在归鸟的鸣叫声中, 关上了自己的家门 (景) , 从这些凄清 (境) 的事物中可看出诗人对世态炎凉的慨叹 (情) 。
模式之三:鉴赏技巧型。
1.提问方式
请分析这首诗的表现手法 (艺术手法或艺术特色) 。诗中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试赏析其表达效果。
2. 解答分析
表现手法是诗人所用的能增强表达效果的手段方法, 考生要准确答题, 必须熟悉常用的一些表现手法。表现手法主要分修辞手法、表达方式技巧、其它表现手法、结构技巧四大类。
(1) 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夸张、对偶、对比、反问、设问、借代、双关、顶针、回环、互文等。
(2) 表达方式技巧
(1) 直抒胸臆、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用典抒情、借古讽今等。
(2) 正面描写、侧面描写、细节描写、动静结合、虚实结合、白描等。
(3) 其它表现手法:象征、用典故、烘托、衬托、对比、比兴、渲染等。
(4) 结构技巧:以景结情、卒章显旨、欲扬先抑或欲抑先扬等。
3. 答题思路
(1) 明确用了何种手法 (明手法) 。
(2) 结合诗句阐释这种手法如何在诗文中运用的 (阐运用) 。
(3) 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感情或刻画了什么形象 (析效果) 。
4.示例 (江苏卷)
登金陵凤凰台
李白
凤凰台上凤凰游, 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 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 一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 长安不见使人愁。
问:“总为浮云能蔽日”一句用了何种修辞手法?尾联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答: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明手法) , 将那些蒙蔽君王的奸邪小人比作“浮云”, 将皇帝比作“日” (阐运用) , 表达了诗人忧君王为奸邪所蒙蔽, 忧奸邪为非作歹;忧贤者包括自己不得任用, 忧国忧君忧民之情 (析效果) 。
模式之四:鉴赏炼字型。
1.提问方式
某字历来为人称道, 你认为它好在哪里?请分析某字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
2.解答分析
古人作诗讲究炼字, 考生在答题时不能把该字孤立起来谈, 得放在句中, 并结合全诗的意境、情感来分析。
3. 答题思路
(1) 表明看法并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 (释含义) 。
(2) 把该字放入诗句中展开想象描述景象 (绘图景) 。
(3) 该字营造了怎样的意境, 或表达了诗人 (作者) 怎样的感情 (点情境) 。
4. 示例 (全国卷I)
江间作四首 (其三)
潘大临 (1)
西山通虎穴 (2) , 赤壁隐龙宫。形胜三分国, 波流万世功。
沙明拳宿鹭 (3) , 天阔退飞鸿。最羡渔竿客, 归船雨打篷。
[注]①潘大临 (约1057—1106) :字邠老, 黄州 (今湖北黄冈) 人, 善诗文。曾随苏轼同游赤壁。②西山:在湖北鄂州西, 山幽僻深邃。③拳宿鹭:指白鹭睡眠时一腿蜷缩的样子。
问:第三联两句中各有一个字用得十分传神, 请找出来, 并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答:“拳”在诗中为蜷缩意 (释含义) , 用“拳”字形象地表现出鹭鸟在沙滩上栖息时的神态 (绘图景) 。“退”在诗中为飞翔意 (释含义) , 用“退”字别致、生动地表现出鸿鸟在天空中飞行的状态 (绘图景) 。这样写构成了作者江边所见的一幅动静结合的宁静而又开阔画面, 表达了作者对闲适生活的向往之情 (点情境) 。
模式之五:鉴赏语言特色型。
1.提问方式
请分析这首诗的语言风格。谈谈此诗的语言艺术。
2.解答分析
考生不能揣摩个别字词运用的巧妙, 而要品味整首诗表现出来的语言风格。诗的语言风格一般有:清新自然、质朴淡雅、朴实无华、平白如话、不事雕饰、简洁洗练、典雅绮丽、华美绚丽、雄浑豪放、含蓄隽永、活泼明快、欢快风趣等。
3.答题思路
(1) 准确点明语言特色 (明特色) 。
(2) 结合有关诗语句具体分析这种特色 (示例证) 。
(3) 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析感情) 。
4. 示例 (北京卷)
酬王处士九日见怀之作
顾炎武 (1)
是日惊秋老, 相望各一涯。离杯消浊酒, 愁眼见黄花。
天地存肝胆, 江山阅鬓华。多蒙千里讯, 逐客已无家。
[注]顾炎武, 明清之际著名学者、诗人。明末投身反宦官、权贵斗争。清兵南下, 参加人民抗清起义。入清后, 多次拒绝清廷征召, 流亡北方, 考察山川形势, 志存复明。
问:一般认为顾炎武的诗风接近杜甫。请指出顾炎武这首诗的风格特征, 并作简要分析。
答:风格特征:沉郁悲怆、深沉凝重 (明特色) 。这首诗是把深沉的爱国情怀“天地存肝胆”与自己的人生遭际、眼前的具体情境“江山阅鬓华”“逐客已无家”紧密结合在一起, 形成了沉郁、凝重的风格 (示例证) 。在抒写离情别绪之中, 又交织着对国家兴亡的深沉感慨, 表达了作者对清朝统治者的不满之情 (析感情) 。
3.湖北高考古代诗歌鉴赏复习策略 篇三
一、对湖北高考诗歌鉴赏试题的认识。
综合分析湖北近五年(2010—2014)的诗歌鉴赏题,可以得出如下几个结论:
1、从朝代来看,唐、宋平分秋色,时代与体裁大致交替出现。
2、从文本呈现形态来看,有1次同主题文本的比较阅读(11年),说明在以诗歌为阅读材料时,相对偏好于在比较中理解。
3、从具体试题来看,有2次涉及比较鉴赏,尤其是比较同一描写对象在不同文本中的不同内涵。2010年考两首“七夕”词的感情不同,2011考两首诗中“雨”的不同特点概況。
4、从命题角度看,考查手法和思想情感要偏多一些,近几年开始重视对具体语言的品味鉴赏。2012年、2014年都涉及对炼字的考查,这在前几年比较少见。
5、从题干语言看,指向具体,表述明确,范围限定清楚。
6、手法提示欠明确,涉及术语的题目得分率低,不被看好。
二、对诗歌鉴赏复习的几点思考。
1、在对诗歌内容的理解上多下功夫。古代诗词的语言具有独特性,许多地方的理解难度不在文言文之下,而表意的含蓄性更是古代诗歌的基本审美特质之一。如果学生对诗歌的基本意思不能准确理解,必然影响到答题质量。理解是鉴赏的前提与根本,但因为《考试说明》中只提出了对形象、语言、技巧、思想内容四个方面的鉴赏与评价,而并没有对诗句意思的理解提出要求,因此我们在复习中往往就有意无意地忽视了这一项基础工作。其实,从实际训练情况来看,很多问题恰恰都是因为不能准确理解诗意造成的。
2、跳出《考试说明》对考查点的描述,立足于文学本体的角度,更宏观、更本质地来看待诗歌作品,眼界要更开阔一些。《考试说明》的表述是对命题考查的角度的界定,但它和对文学作品本身的认识还是有很大的差距的。我们在尊重《考试说明》的同时,不妨换一种眼光,也从诗歌的本身特点出发来把握这一专题。但现在我们的复习现状是老师研究的点越钻越细,一些不具有代表性的技法也被大量发掘讲授。只要模拟题中出现一种手法,就为学生归纳一种,始终处于被动应付的状态。其结果是学生对诗歌的认识越来越零碎,基本不能从宏观上对诗歌有一个全面的把握。其实,各类文学样式,小说也好,诗歌也好,散文也好,都是借助故事或者景物等等为媒介来传达作者的某种情感或人生感悟。各体裁的手段与目的具有共同性。诗歌讲“一切景语皆情语”,散文也是借景抒情;诗歌常研究景物的写法与作用,小说的环境描写也与此相类。2010年江苏卷的小说阅读《溜索》,就要求分析环境描写的表现特色,与诗歌鉴赏中分析景物写法的答法基本一致。
3、复习要化繁为简,以一总万。任何方法,越复杂越难以掌握运用,在复习中,我们要把在复习训练中提炼、归纳出来的一些方法进行归类整合。比如,从诗歌本身来看,在研究所写的内容时,那么写人物无非是从正面、侧面进行分析。写景无非是研究从什么角度写、用什么手法写。在研究诗歌的表达技巧时,不妨先从大的方面看看是描写还是议论、抒情,描写是工笔细描还是白描勾勒;再看有什么具体的表现手法;然后看有没有精彩的词语。这样经常从宏观的层面为学生理一理思路,帮学生把零散的认识分层次联系建构起来,我想,这可以使一些学生在面对本专题时不再茫然无措,不知头绪。
三、复习的基本做法。
1、加强对历年高考试题与《考试说明》中题型示例的研究。这一点我在上面已经做了比较详细的介绍。比如,通读了湖北的诗歌鉴赏题,就可以发现从来就没有考查过生僻的手法,而且都指向都比较明确,那些大而无当猜谜式的试题就不符合我们湖北省的特点。
2、将考点复习与重要类别的分类复习结合起来。在复习中,我们一方面从考点的角度对诗歌的要素进行逐一训练,还对常见的、重要的诗歌类别就其共性进行研究突破。
3、精编高质量的练习。现在网络发达,各地模拟题浩如烟海,但问题是质量也就参差不齐。复习诗歌鉴赏专题时全部选用精编的近年来各省的高考试题为训练材料,因为高考试题命制最为讲究,是经过了专家长时间反复推敲、打磨过的。难度的把握最为恰当,细节的设计最为严密,题目的表述最为规范、准确,相应的训练的针对性也就最强,效果也就最好。
4、强调读题能力。前面说过,高考试题的表述指向明确、要求具体,因此,克服读题的粗放随意就显得尤为重要。是“概况”,是“简析”,是分析感情还是概况形象,都说得清清楚楚。善于读题的学生往往能根据题目明确答题的方向与大致内容,根据分值还能基本判断出答案应包含几个要点。尤其要强调的是,如果碰到那些难度太大,一时难以下笔的题目,一定要在读题上打开突破口。比如2013年的5分题:“前人评此词,称其‘飘逸’。请结合‘闻说阆山通阆苑,楼高不见君家’两句作简要赏析。”即使我们对“飘逸”不甚理解,但从这两句诗入手,根据诗句来相对把握其内涵,答题时解说诗句大意,再相应扣题作答,料想仍会有不错的分数。
5、反复强调答题的规范性。提出这一点,是从考试实战的角度出发的。主观题有主观题的相应特点,因此答题的规范性就显得尤为重要。答题的规范性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卷面的布局整洁与书写工整;二是分点作答,做到要点分明;三是结合文本分析,语言组织规范,不光是贴上标签。这一点也是说起容易做起来难,但不反复强调不行,我们希望学生呈现给阅卷老师的是卷面干净、条理明晰的答案。我们在月考中也影印张贴过漂亮的和糟糕的文面。
从我们训练的实际情况来看,有几点还做得不够:一是对诗歌复杂情感的把握。二是整合诗歌信息进行深入理解的能力。三是对于一些难以下手的题目合理回避难点的“取巧”的方法还研究指导不够。
4.高考语文诗歌鉴赏复习 篇四
钱塘逢康元龙① 明·谢肇淛
黄梅细雨暗江关,我入西吴君欲还。马上相逢须尽醉,明朝知隔几重山。
注:①钱塘:与诗中的“江关”都指钱塘江边的杭州城。康元龙:作者同乡诗友,“尝游历边塞,无所遇”而归故乡。
8.请分析此诗起句中的“暗”字对全诗有什么艺术效果。(5分)
9.请结合全诗,具体评析“马上相逢须尽醉”所表现出来的诗人复杂而丰富的情感。(6分)
答案 : 8.此诗起句用一“暗”字,就形象传神地描绘出黄梅时节,杭州城细雨纷飞暗淡凄迷的景象,渲染了一种低回迷茫的离别氛围,也给全诗蒙上一层依依惜别的感伤色彩(或:为全诗定下伤感的情调)。
9.诗人要与诗友一醉方休,表现了诗人异乡邂逅同乡诗友喜出望外的心情,以及刚见面又须分手的离情别绪(也表现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对不得志的朋友的劝慰,以及彼此羁旅漂泊的感慨等)。诗人想借酒表达感情,借酒化解悲愁,“须尽醉”率真豪爽,情感真挚热烈。
二.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8—9题。
齐安郡晚秋① 杜牧
柳岸风来影渐疏,使君家似野人居。云容水态还堪赏,啸志歌怀亦自如。雨暗残灯棋散后,酒醒孤枕雁来初。可怜赤壁争雄渡,唯有蓑翁坐钓鱼。
注:①齐安郡,即黄州。此诗为杜牧受权贵排挤,谪任黄州刺史时作。
8.诗题为“齐安郡晚秋”,诗歌借哪两个意象来表现“晚秋”的?颔联和颈联分别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5分)9.尾联运用了什么样的艺术手法?诗人的用意何在?(6分)
答案 : 8.柳影稀疏(或柳叶凋落);北雁南飞。颔联中诗人游赏山水,吟啸抒怀,看似闲适自得;但颈联中雨夜人散,酒醒闻雁,诗人倍感孤独寂寞。
9.手法:对比、用典、虚实结合。(适当分析)用意:以当年英雄在赤壁争雄,和如今只有蓑翁坐此钓鱼进行对比。用以表达自己虽有建功立业的雄心,却壮志难酬的不平之意。
三.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8—9题。
卜算子 曹组
松竹翠萝寒,迟日江山暮。幽径无人独自芳,此恨凭谁诉? 似共梅花语,尚有寻芳侣。着意闻时不肯香,香在无心处。
8.这首宋词是咏空谷幽兰之词,作者为什么要写“松竹梅”这三个意象?(5分)9.请简要分析“着意闻时不肯香,香在无心处”蕴含的丰富情感。(6分)
答案 : 8.因为古人称松、竹、梅为“岁寒三友 ”,以喻坚贞高洁的节操。作者正是以“岁寒三友”来映衬(衬托)兰花处幽谷独自坚守高洁志趣的节操。
9.“着意闻时不肯香”中“不肯香”写出幽兰的独特个性,其幽香不可有意强求,“香在无心处”进一步表明“无心”领略反而可以闻到兰花的幽香,抒写了作者甘于寂寞坚守节操以及不受束缚、对自由自在的隐居生活的向往之情。
四.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8—9题。
浣 溪 沙 苏 轼
游蕲水清泉寺,寺临兰溪,溪水西流。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萧萧暮雨子规啼。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注:这首词是苏轼谪居黄州时期,于宋神宗元丰五年三月游蕲水清泉寺时所作。8.词的上阕写出了景物怎样的特点,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怀,请简要回答。(5分)9.词的下阕以景取喻表达了深刻的人生哲理,请简要分析。(6分)
答案 : 8.写出了清泉寺优雅清新的风光和环境,表达了作者热爱自然的愉悦心情。
9.作者以“门前流水尚能西”体现出作者自强不息、积极乐观的精神以及希望人们不要徒发自伤衰老之叹。
五.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8—9题。
绝句 石柔①
来时万缕弄轻黄,去日飞球②满路旁。我比杨花更飘荡,杨花只是一春忙。
注:①石柔,宋朝人,他一生远离故土,辗转仕途,曾任密州教摇。②飞球:杨树籽
8.联系诗意,谈谈诗人抒发了什么情感。(5分)
9.对这首诗的艺术特色,选你感受最深的一点结合诗歌简要赏析。(6分)
答案 : 8.诗人借杨花的随风飘荡,不能自主,抒发自己离别家园,往来仕途而生活不得安定的感慨。或:诗人借残春飘荡的杨花,抒发了自己辗转仕途的无奈和乡思。
9.在借物(景)抒情、对比烘托、通感上任选一点赏析即可。①诗人借景抒情,托物言志。借杨花的随风飘荡,不能自主,比喻自己离别家园,往来仕途不得安宁。将旅愁离情融合在具体形象之中,贴切感人。②对此烘托:“来时”与“去日”的对比,更突出了驻留时间的短暂,奔波的辛劳。杨花“一春忙”与我“更飘荡”的对比,更加显得深沉感人。③通感:颜色无轻重,但能在人们心中有轻重感。浓重的颜色会使人感到沉重。而杨花的黄色淡到若有若无时,便给人“轻飘飘”的感觉。诗人运用通感的手法,用触觉来描写视觉感受,突出杨花随风飘荡的不能自主的无奈。(或答:此处的“黄”借代杨花。杨花随春风飘荡,给人一种轻飘飘的感觉。一个“轻”字便可体现出这样的一种感觉。)
六.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8—9题。
醉落魄·咏鹰
清:陈维崧
寒山几堵①,风低削碎中原路②。秋空一碧无今古。醉袒貂裘,略记寻呼处。男儿身手和谁赌?老来猛气还轩举③。人间多少闲狐兔。月黑沙黄,此际偏思汝。注:①堵:座。②削碎中原路:形容鹰掠地飞过。③轩举:意气飞扬。8.这首词的上片主要是用什么表现手法来写鹰的?请作简要分析。(5分)9.结合下片的句子,分析词人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6分)
答案:
8.主要运用了衬托的手法。 借用壁立的寒山、空旷的大地、澄碧的秋空等场景,来衬托鹰的形象。(把“衬托”答成“烘托”也算对)
9. “男儿身手和谁赌?老来猛气还轩举”,表达了猛气犹存、老当益壮的情怀。“人间多少闲狐兔。月黑沙黄,此际偏思汝”,表达了期待施展抱负、建功立业的志向。
七.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8—9题。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辛弃疾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注:兜鍪:即头盔,此处借指士兵。鍪,音móu。万兜鍪:千军万马。8.本词塑造了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5分)9.词人借这一人物形象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6分)
答案:
8.塑造了一个统帅千军万马,雄踞东南一方,奋发自强,战斗不息的英雄孙权形象。或塑造了一个年少有为,具有非凡胆识,盖世武功的不断征战的英雄孙权形象。
9.词人热情歌颂孙权的不畏强敌,坚决抵抗,正是反衬当朝文武的庸碌无能,怯懦苟安。
八.
阅读下面这首曲,完成8—9题。
双调: 殿前欢·观音山眠松 陈再思
老苍龙,避乖高卧此山中②。岁寒心不肯为栋梁,翠蜿蜒俯仰相从。
秦皇旧日封③,靖节何年种④,丁固当时梦⑤?半溪明月,一枕清风。
注:①观音山:指今扬州的观音山。②避乖:与世迕离,避离世乱。乖,抵触。③秦皇旧日封:秦始皇曾登泰山,在松下避雨,封其树为五大夫。④靖节:指陶渊明,私谥“靖节”。其《归去来兮辞》有句:“三径就荒,松菊犹存。” ⑤丁固:三国吴人,任尚书时曾梦到松树生其腹上,后封大司徒。
8.末句“一枕清风”的“枕”字用得很特别,请联系全曲,说说这个“枕”字的妙处。(5分)
9.这首元曲整体上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达了什么思想感情?(6分)
答案:
8.用一个“枕”字可以突出“眠松”形象,照应题目,这株苍松,睡卧山间,看明月,听清风,超尘拔俗,婆娑潇洒;再者,用“一枕”,很容易和“梦”联系起来,清风徐徐如梦,反映出诗人置身此境,心凝神释,与万物冥合,物我融一的境界。
9.借物喻人(托物言志);赞颂隐士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洁情操和淡泊情怀。
九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8—9题。
途中见杏花 吴 融
一枝红艳出墙头,墙外行人正独愁。长得看来犹有恨,可堪逢处更难留。林空色暝莺先到,春浅香寒蝶未游。更忆帝乡千万树①,澹烟笼日暗神州。注:①帝乡,此指长安。长安多杏树。8.请说明这首诗的首联有怎样的表达特色。(5分)9.这首诗中流露出诗人的哪些情感?请简要分析。(6分)
答案:
8.首联运用了反衬的艺术手法(或:以乐景衬哀情)。早春时节,一枝俏丽鲜艳的杏花伸出墙头,昭示着春天的生气,可是作者面对这美好的景象,却感到忧愁、苦涩。注:如果考生回答触景生情且言之成理,也可酌情给分。
9.①惜春之情(1分)。杏花开放了,带来春天的消息,却无蜂蝶采赏,只能自开自落(1分);自己行色匆匆,更无法等到花朵开尽(1分)。②流离之苦(或:身世之叹)(1分)。诗人飘零在外,纵逢赏心悦目之景也难停留(1分);杏花独自盛开于早春,无蝶欣赏,正是诗人孤独寂寞的写照(1分)。③故国之思(1分)。诗人由眼前鲜艳的杏花联想到当年在京城看到的千万树杏花盛开的绚丽景象,这幅长安杏花图代表着作者深心忆念着的长安生活(1分),与今日的流离在外形成对比,说明诗人虽然落魄飘零,却依然心系朝廷(1分),点出了自己的愁怀所在。(三点任意答出两点即可给6分,但每点必须附带分析。具体到每点,答出情感给1分,分析给2分)
十.
阅读下面这首清诗,完成8—9题。
壬戌清明作 清·屈大均
朝作轻寒暮作阴,愁中不觉已春深。落花有泪因风雨,啼鸟无情自古今。故国江山徒梦寐,中华人物又销沉。龙蛇四海归无所,寒食年年怆客心。注:屈大均,字翁山,番禺人。早年参加抗清斗争,后退隐不仕。其地位与顾炎武、吴嘉纪相比肩。屈大均一生跋涉山川,结交前明遗民志士抗清,冀求恢复。8.本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突出运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5分)9.本诗的颔联和尾联表现出怎样的语言风格?请任选一联简要赏析。(6分)
答案:
8.(本题考查考生赏析作品思想内容、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能力层级D。)主要抒发了作者反清无望的幽愤和悲怆。(2分)融情于景(或:比喻、对比)(1分)
9.含蓄委婉(或:深沉蕴藉)。(2分)颔联:作者用垂泪的“落花”比喻受打击的抗清志士,用得意的“啼鸟”来比喻为清廷卖力帮腔的小人,含蓄地表达了深沉悲怆的情怀。(2分)尾联:“龙蛇四海归无所”,比喻反清志士们因为大业难成而找不到自己的归宿;“寒食年年怆客心”,指包括自己在内的前明遗民志士在年年寒食节的时候都会产生悲怆之情,反清无望的幽愤之情表达得深沉蕴藉。(2分)
十一.阅读下面这首清诗,完成8—9题。
宿甘露寺 曾公亮
枕中云气千峰近,床底松声万壑哀。要看银山拍天浪,开窗放入大江来。
注:甘露寺是我国一座著名的佛寺,始建于三国吴时,在江苏省镇江市北固山上,面对长江,相传建寺时露水适降,因而得名。
9.这首诗在表达技巧的运用上很有特色,请结合具体诗句谈谈你感受最深的一点。(6分)
答案:
8.作者以甘露寺所处的地势为立足点,描绘了山川的雄伟壮阔。开头写小小的枕头却装着浩8.这首诗描绘了怎样的情景,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怀?请结合全诗作简要分析。(5分)然的云气,而由于云气,遥远的千山万峰也近在身边了;低矮的木床下面却响着松涛之声,而由于松声,仿佛千沟万壑的风声也都响在耳边了,这表现了崇山峻岭的雄伟。至于“要看银山拍天浪,开窗放入大江来”,更是突发奇想的神来之笔,以写“银山拍天”浪之大,以“开窗放入”写江之汹涌。作者正是以这样开阔的境界、宏大的气势抒发作者豪迈、进取的情怀。
9.虚实结合。前两句弥漫山巅云气直入枕中是实写,然而这却让人觉得好像千峰在侧,松涛就在床下轰鸣,让人觉得如临万壑之中,这是虚写。在这里,千峰万壑给人艺术体验之真,把人带入惊心动魂的艺术境界。诗歌后两句运用了夸张的手法,塑造了一种豪壮、崇高之美。为了欣赏那银山般的浪涛壮观,领略那拍天而来的江河气势,索性打开窗子放长江入室,以荡涤心胸。
十二.阅读下面这两首诗歌,完成8—9题。
村夜(唐)白居易
霜草苍苍虫切切,村南村北行人绝。
独出前门望野田,月明荞麦花如雪。
秋夜(宋)朱淑真
夜久无眠秋气清,烛花频剪欲三更。铺床凉满梧桐月,月在梧桐缺处明。
8.两首诗均写了夜景,又各有不同,请具体分析。(5分)
9.两首诗均写秋色秋味,但作者心境不同。试结合诗文简要分析。(6分)
答案: 8.白诗写了月下虫声、荞花如雪的景色,写的是室外景,景物有动有静。朱诗写了月下床席凉满、梧桐影乱的景象,写室内景,写的是静景。
9.白诗写的是恬淡适然的心境,一、二句动静结合,给人一种宁静感;
三、四句写月下荞花如雪,着色淡雅,全诗意境宁静恬淡。朱诗写的是凄凉孤寂的心境,一、二句写夜不成寐,三、四句写梧桐冷月,并巧妙的说明明月再“缺”(人不团圆)处朗照,意境凄清孤寂。
十三.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8—9题。
酒泉子(北宋)潘阆
长忆观潮,满郭人争江上望,来疑沧海尽成空,万里鼓声中。
弄潮儿向涛头立,手把红旗旗不湿。别来几向梦中看,梦觉尚心寒。
8.这首词的上片主要从哪两个方面来写观潮的?主要用了什么表现手法?(5分)9.结合下片的句子,分析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6分)
答案: 8.上片写“观潮”,以人与潮两个方面分开写。先写观潮人倾城而出,人山人海,争看江面潮水上涨;后写潮势潮声,潮水像一道道银白色的长城,排山倒海而来,简直让人怀疑大海的水,都被倒得一干二净,集中到钱塘江,声音轰隆轰隆,像万里战鼓同时敲打,真是天下壮观,人间奇迹!(也可回答为“以视觉和听觉两个方面来写观潮的。词人绘声绘色,描述观潮人人山人海,争先恐后的场面,表现潮水汹涌澎湃,排山倒海的气势以及传达潮声声如雷鸣,震人心魄的声威。)
主要用了夸张和描绘的手法。如“满郭”“沧海尽成空”“万里鼓声中”虽是夸张之辞,却也生动真实地写出了观潮的空前盛况,描写了潮水巨浪滚滚,势不可挡之势,特别是潮声声声震耳似万鼓齐鸣。
9.扣住所谓“弄潮儿”就是敢于在风口浪尖上向潮头挑战,戏弄潮头,藐视潮头的健儿。下片写“弄潮”,人与潮结合着写,写弄潮健儿迎向涛头手举红旗,英资飒爽,不可屈服。主要表现出健儿们敢于挑战大自然和与大自然搏斗的大无畏的精神面貌。
十四.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8—9题。
御街行 秋日怀旧
范仲淹
纷纷坠叶飘香砌,夜寂静,寒声碎。真珠帘卷玉楼空,天淡银河垂地。年年今夜,月如练,长是人千里。
愁肠已断无由醉,酒未到,先成泪。残灯明灭枕头敧,谙尽孤眠滋味。都来此事,眉间心上,无计相回避。
8.有人认为“寒声碎”的“寒”“碎”两字用得极妙,你同意吗?请简述理由。(5分)9.请从“情”和“景”交融的角度对这首词作一赏析。(6分)
答案 : 8.同意。“寒”意为寒冷,“碎”意为破碎。表现寒秋时节,秋叶纷纷坠地的无奈。体现了自己处境孤寒的感受,渲染出寂夜中悲凉寥寞的心情。
5.高考语文诗歌鉴赏复习 篇五
歌鉴赏
(衡阳市八中2012届高三第三次月考)10.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7分)
生查子•独游西岸①
辛弃疾
青山招不来,偃蹇②谁怜汝?岁晚太寒生,唤我溪边住。山头明月来,本在天高处。夜夜入清溪,听读《离骚》去。
注:①淳熙八年(1181)冬,辛弃疾被诬罢官,长期闲居于上饶城北的带湖之畔。西岩就在上饶城南,风景优美。这首词是他闲居期间的记游之作。②偃蹇:高耸、傲慢的样子。
(1)在诗人笔下,青山、明月是怎样的形象?(3分)
(2)简要分析“夜夜入清溪、听读《离骚》去”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
10、(1)貌似傲慢却又充满情意的青山,(1分)高洁而又善解人意的明月,(1分)是诗人想像中理想人格的化身,没有世俗偏见,高洁、正直而又纯洁,是作者被贬独游时的知音。(1分)(2)“夜夜”表非止一夜,“听读”写明月默默地听着词人读《离骚》。(1分)诗句表现诗人被贬独游的孤独、忧愤,(1分)对明月相伴的感谢之情(1分)以及和屈原一样的矢志不渝的爱国之情。(1分)
(湖南省师大附中2012届高三第二次月考)10.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题目。(7分)
虞美人•寄公度
舒亶
芙蓉落尽天涵水,日暮沧波起。背飞双燕贴云寒,独向小楼东畔倚阑看。浮生只合尊前老,雪满长安道。故人早晚上高台,赠我江南春色一枝梅。
【注】①舒亶:宋神宗时任御史中丞,获罪罢官,曾写此词寄赠江南友人公度。⑴ 词上阕点明了季节的句子是 ;“背飞双燕”一语,在词中的寓意是。(2分)⑵ 试从“虚实结合”的角度赏析本首词。(5分)
10.⑴芙蓉落尽天涵水/朋友离别。(2分)⑵要点:上阕实写日暮独倚楼头所见苍凉的秋景;(2分)下阕虚拟岁暮朋友登楼远眺,遥赠我江南春梅的情景。(或,下阕从对方着笔,想象朋友登高望远,赠我江南春梅的情景)(2分)虚实结合的描写中,见秋水冬雪、花
用心
爱心
专心
②
①
(澧县一中、岳阳县一中2012届高三11月联考)(共2小题,共12分)10.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问题。(7分)
南乡子 朱熹
落日照楼船,稳过澄江一片天。珍重使君留客意,依然。风月从今别一川。离绪悄危弦,永夜清霜透幕毡。明日回头江树远,怀贤。目断晴空雁字连。请任选一个角度,赏析本诗的首句“落日照楼船,稳过澄江一片天”或结句“目断晴空雁字连”。
答: 10.【答案示例】
首句:这首词的首句写景,景中含情,观景的眼界由远及近,又由近及远。以“落日”起笔,既点明黄昏的时间,又烘托气氛,重点落在“楼船”,点出别离主题。“稳过”的“稳”建立了“楼船”和“江天”的关系,也流露了作者对待离别的情绪基调。(3分)景物是壮观之景,情感是豁达之情。(2分)貌似与词人离情别绪无关,实则为写离别做好铺垫。(2分)结句:结句将人的视线上引于晴空,既照应首句的落日,又将感情向大境界升华。(2分)“目断晴空”这个特写镜头表达作者对友人深深的思念,突出自己与友人难舍难分之情。(2分)“雁字连”,是在一片清澄中显出的自然界景象,雁南飞,又将北归,人之离别,正处于自然界的物候大循环之中,反衬作者思念而不得与友人相见的惆怅。(3分)
(此题有一定的开放度,考生只要紧扣诗句,重点抓住诗歌之“情景”两大方面,或是从结构、语言等方面进行合情合理的分析即可)
(长郡中学2012届高三第二次月考)10.阅读下面的古代诗歌,完成题目。(7分)
鹧鸪天(元代)魏初
去岁今晨却到家,今年相望又天涯。一春心事闲无处,两鬓秋霜细有华。山接水,水明霞,满林残照见归鸦。几时收拾田园了,儿女团圆夜煮茶?
(1)综观全词,“心事”具体指的是什么?(3分)(2)词中用了哪种手法写“心事”?(4分)
10.(1)想家,想与家人团聚,安享天伦之乐;厌倦奔波与飘泊(仕途),希望归隐田园。
(2)用去年团圆的欢乐与今年分离的痛苦作对比写“心事”;用“两鬓秋霜细有华”“儿
用心
爱心
专心
女团圆夜煮茶”的细节写“心事”;通过写归鸦反衬自己的不归,来写“心事”。(答成写景烘托心事也可)
用心
爱心
6.高考语文诗歌鉴赏复习 篇六
随堂演练
1.阅读下面一首宋诗,回答后面的问题。泛吴松江(宋)王禹偁
苇蓬疏薄漏斜阳,半日孤吟未过江。惟有鹭鸶知我意,时时翘足对船窗。
【注】 此诗系作者第二次被贬时所作。
请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诗歌的后两句。
解析:由第三句的“知我意”可以看出诗人把鹭鸶当做人来写,这是拟人手法。指出手法后,还要分析手法的表达效果。
答案:拟人手法。诗人赋予鹭鸶人的情态、动作,写它如同知己一样知晓自己的心思,并频频翘足对窗,使诗人在孤寂中获得宽慰。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登金陵凤凰台 李 白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三山半落青天外,一水中分白鹭洲。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总为浮云能蔽日”一句用了何种修辞手法?试作简要分析。
解析:由下句的“长安不见使人愁”可知前句的“浮云能蔽日”是一种比喻的说法,而非实指。诗人希望到长安,受到君王的重用,但终因小人蒙蔽君王视听,使他难以如愿,徒愁绪盈怀。指出手法后,还要注意分析其表达效果。
答案:比喻手法。用“浮云”喻“奸邪”,用“日”喻君王。用“浮云能蔽日”喻君王为奸邪之人蒙蔽,生动形象地揭示了小人当道的社会现实,表达了自己难以受到君王重用的愁绪。
3.阅读下面一首小令,回答问题。水仙子·寻梅
乔 吉
冬前冬后几村庄,溪北溪南两履霜,树头树底孤山上。冷风来何处香?忽相逢缟袂绡裳。酒醒寒惊梦,笛凄春断肠,淡月昏黄。“忽相逢缟袂绡裳”,“酒醒寒惊梦,笛凄春断肠”分别采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
解析:词句写冷风中忽然闻到花香,原来梦寐以求的梅像一个美丽的女子一样出现了,但是酒醒之后现实却是令人“断肠”的。因此,从梦中梦醒的对比中写出了作者孤独、失落、凄凉的心情。修辞手法也很明确,把梅花写成白衣女子是拟人,“酒醒寒惊梦,笛凄春断肠”是对偶。
答案:“忽相逢缟袂绡裳”采用了比喻(或拟人)的修辞,把梅花写成了一位清雅飘逸的白衣女子,表达了终于找到梅时的那种喜悦心情。“酒醒寒惊梦,笛凄春断肠”采用了对偶(或夸张)的修辞,表现了从醉态回到现实后的万分孤独和失落。课案训练
1.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回答后面的问题。贺新郎 寄李伯纪①丞相 张元幹
曳杖危楼去。斗垂天,沧波万顷,月流烟渚。扫尽浮云风不定,未放扁舟夜渡。宿雁落、寒芦深处。怅望关河空吊影,正人间鼻息鸣鼍鼓。谁伴我,醉中舞。
十年一梦扬州路,倚高寒、愁生故国,气吞骄虏。要斩楼兰三尺剑,遗恨琵琶旧语。谩暗涩铜华尘土。唤取谪仙平章看,过苕溪②尚许垂纶否?风浩荡,欲飞举。
【注】①李伯纪:李纲,字伯纪,是著名的爱国英雄。他在公元1126年(钦宗靖康元年)金兵围攻京城的危急时刻,力主抗战,坚守开封,被钦宗任命为亲征行营使,最终击退金兵。张元幹当时是他的僚属,后来李纲被罢免,元幹也连带获罪,离京南下。②苕溪:在浙江省北部,此处借指归隐之地。
“用典”“比喻”是本词主要的表达技巧,请各举一例阐释其作用。
解析:回答该类题目,一是要弄清表达技巧的内涵,从基本的修辞手法入手;二是要明确该类题目的答题模板与得分点,表达技巧类试题的答题模板:技巧+具体分析+表达效果或作用。
答案:①用典:如“十年一梦扬州路”,化用了杜牧“十年一觉扬州梦”的诗句,表达了作者对统治者屈膝议和的不满及抵抗金人南下的决心。②比喻:如“谩暗涩铜华尘土”,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用宝剑被弃来比喻李伯纪等主战人物受到罢斥压制。2.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书湖阴先生壁二首(其一)王安石
茅檐长扫静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两山排闼送青来”一句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结合全诗看,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解析:题干有三问,其实可以合并为一个问题:分析其运用的修辞手法及其作用。回答时先点明用了什么修辞,再分析其作用。需要强调的是,要写明为什么是拟人。从“送”字可以看出是拟人的修辞。
答案:该句使用了拟人的手法。写开门见“山”,“两山”似迫不及待地把苍翠的山色“送”进门来。化静为动,化无情为有情,赋予山以灵性,生动地写出了田园风光的盎然生机。写出了诗人身处其间的愉悦,表现了诗人对这种美好的田园生活的喜爱之情。3.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归嵩山作① 王 维
清川带长薄②,车马去闲闲。流水如有意,暮禽相与还。荒城临古渡,落日满秋山。迢递嵩高下,归来且闭关③。
【注】 ①这首诗是王维仕途失意,辞官归隐嵩山途中所作。次年王维即在张九龄的荐举下结束隐居,出任右拾遗。②长薄:绵延的草木丛。③闭关:佛家闭门静修。
请简要分析颔联主要运用的修辞手法及其作用。
解析:找准颔联两句,抓住“流水”“暮禽”的动作行为可作出判断。
答案:①拟人。②这两句以“如”和“相与还”赋予“流水”和“暮禽”以人的思想感情,仿佛它们对诗人有深长的情意,在和诗人结伴而归。③表面写物,实则写人,旨在表现自己归隐嵩山时悠然自得之情。4.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问题。梅花落 刘方平
新岁芳梅树,繁花四面同。春风吹渐落,一夜几枝空。少妇今如此,长城恨不穷。莫将辽海雪,来比后庭中。
这首诗主要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试简要分析。
解析:诗题为“梅花落”,前四句写梅花灿烂一夜败落,第三联言“少妇今如此”,“如此”即是“像这梅花一样”,显然诗作是想借写花的凋落喻写征妇的幽怨。
答案:主要运用了比喻。这首诗以花喻人,借繁花凋落的景象写征妇幽怨。开头四句,写香浓花腴的灿烂美景一夜之间便凋零、败落。颈联写少妇欣赏院里的梅花,因花开花落而想到时光易逝、盛年不再,包含着不能与出征戍边的丈夫一起共度大好年华的幽怨。尾联重新归到落花。此时花都已谢了,飘飘扬扬落满了庭院,仿佛覆盖了一层白雪。观花人由满地的落梅联想到辽海的雪野,却硬要反过来说:请别用辽海的白雪来比喻满院的落梅吧,这样会勾起我心头的无限愁绪的。5.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绵谷回寄蔡氏昆仲 罗 隐
一年两度锦江游,前值东风后值秋。芳草有情皆碍马,好云无处不遮楼。山牵别恨和肠断,水带离声入梦流。今日因君试回首,淡烟乔木隔绵州。
【注】 诗中提到的锦江、绵州、绵谷都是四川的三个地名。诗题中的“蔡氏昆仲”,是罗隐游锦江时认识的两兄弟。在罗隐离开锦江,经过绵州回到绵谷后,蔡氏兄弟还在锦江。
颔联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对偶除外)?有怎样的表达效果?请作简要分析。
解析:颔联两句描写的对象分别是芳草、好云,但诗人却将其人格化,言其“有情”“碍马”“遮楼”,这是拟人手法的运用,这样写使诗句更生动形象。
7.高考诗歌鉴赏略谈 篇七
一、“景”。“一切景语皆情语”,在古代诗歌中,诗人常把要抒发的情感寄寓于所描写的景物之中,即人们常说的融情于景,借景抒情。
例1阅读下面两首古诗,然后回答问题。
秋夜独坐(节选) 唐王维
独坐悲双鬓,空堂欲二更。
雨中山果落,灯下草虫鸣。
夜深宋周弼
虚堂人静不闻更,独坐书床对夜灯。
门外不知春雪霁,半峰残月一溪冰。
(1)两诗中均写了夜景 ,又有所不同。请具体说明。
【答案】王诗写的是“秋夜”,写了山中果落、灯前虫鸣的景象;周诗写的是“春夜”,写了春雪初停、残月挂山、溪水成冰的景象。王诗描写的是动景,周诗描写的是静景。
例2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喜外弟卢纶见宿司空曙
静夜四无邻,荒居旧业贫。
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
以我独沉久,愧君相见频。
平生自有分,况是蔡家亲。
(2)前人认为全诗动人之处在“雨中黄叶树 ,灯下白头人”两句,请从情景关系的角度分析其独到之处。
【答案】以悲景写哀情 :“雨中黄叶树 ,灯下白头人。”树叶在秋风中飘落,和人的风烛残年正相类似,意境凄凉,树作为环境中的景物,起了衬托作用。
不着悲字而悲情自现:雨、黄叶树、孤灯、白头人,字字写景,又字字传情。即借景抒情,情景交融。
二、“情”。 情感是诗歌的灵魂,不管是写景还是叙事,都离不开“情”
例1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问题。
思远人晏几道
红叶黄花秋意晚,千里念行客。
飞云过尽,归鸿无信,何处寄书得。
泪弹不尽临窗滴,就砚旋研墨。
渐写到别来,此情深处,红笺为无色。
(1)这首词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 ?“红叶黄花秋意晚”一句对表达这种感情有什么作用?
【答案】这首词表达了对远方行人的深切思念。首句起兴,以红叶黄花染绘出深秋的特殊色调,渲染离别的悲凉气氛, 增添对远方行人绵绵不尽的思念情怀。
例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2)题古代诗歌阅读。
春日秦国怀古周朴
荒郊一望欲消魂,泾水萦纡傍远村。
牛马放多春草尽,原田耕破古碑存。
云和积雪苍山晚,烟伴残阳绿树昏。
数里黄沙行客路,不堪回首思秦原。
(1)这首诗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 ? 请简要分析
【答案】表现了怀古伤今之情。诗人春日眺望经水之滨,不见春草,只见古碑,行客之路尽是黄沙,想当年秦国何等强盛,看如今唐王朝的国势日衰,眼前一片荒凉,于是“不堪回首”之情油然而生。
三、“事”。 叙事不是中国古典诗歌的强项,诗歌中的事是通过细节描写体现出来的。 细节描写是刻画人物内心世界的有效途径。
例1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秋思张籍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王安石评论张籍诗歌的风格是:“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试析张籍此诗写了生活中哪个“寻常”的细节?表达了他什么样的情感?
【答案】诗中作者写了这样一个细节 :家书将要发出时,又疑惑和担心漏写了什么,故“又开封”。游子客居洛阳,见到秋风秋景,从而引起对家乡亲人无限的深切思念,所以又打开信封,验证自己的疑惑和担心。
例2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春夜洛城闻笛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前人在评论这首诗时曾说,“折柳”二字是全诗的关键。诗中“折柳”的寓意什么?你是否同意“关键”之说? 为什么?
8.高考诗歌鉴赏:比较鉴赏类 篇八
1.(2008年广东卷)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木芙蓉
吕本中
小池南畔木芙蓉,雨后霜前着意红。
犹胜无言旧桃李,一生开落任东风。
窗前木芙蓉
范成大
辛苦孤花破小寒,花心应似客心酸。
更凭青女①留连得,未作愁红怨绿看。
【注】①青女:传说中掌管霜雪的女神。
两首诗中木芙蓉的形象有什么不同?
2.(2011年湖北卷)阅读下面两首宋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登 城 望湖楼晚景
刘敞 苏轼
雨映寒空半有无, 横风吹雨入楼斜,
重楼闲上倚城隅。 壮观应须好句夸。
浅深山色高低树, 雨过潮平江海碧,
一片江南水墨图。 电光时掣紫金蛇。
(1)两诗均写江南雨景,但景色有异,《登城》写的是□□□□,《望湖楼晚景》写的是疾风骤雨。
(2)两诗第三句都描写相对静止的画面,请分别说说它们在原诗结构中的作用。
(3)以上两首诗,刘诗优美,苏诗壮美,请结合诗句赏析。
【名师指津】
近年来高考古诗词鉴赏题出现了一种新题型——比较鉴赏题。这种考题,信息容量大,综合检测性强,能更准确地考查学生的古典诗词鉴赏能力。2005年有4套高考试卷(上海卷、浙江卷、湖南卷、辽宁卷),2006年有3套高考卷(重庆卷、湖南卷、湖北卷),2007年有5套高考卷(重庆卷、湖北卷、江西卷、浙江卷、辽宁卷),2008年有2套高考卷(湖南卷、广东卷)……2011年有1套高考卷(湖北卷),均采用了这种题型。本类题型一般是两首诗词的比较阅读鉴赏,个别是3篇作品的比较鉴赏。
比较类古诗鉴赏题重在“比”。可以比遣词造句,可以比表达技巧,可以比思想感情,可以比观点态度,等等。回答此类试题,重在理解,重在分析,重在感悟。但也要注意用语准确,表达到位。在关注表现手法的同时,要学会答题,学会从动态、静态,正面、侧面等多方面去分析,从听觉、触觉、视觉等多角度去欣赏。
例1. 吕本中的《木芙蓉》诗中,明确点出歌颂对象是小池南岸的木芙蓉。借“南”暗示为金兵南渡后的河山。木芙蓉就成为爱国志士的象征了。诗中第二句指出木芙蓉开放在严霜袭来的秋季,其鲜艳的色泽显示出它不畏强暴的精神。诗中后句,诗人将“无言”和“一生开落任春风”来比喻桃李怯懦软弱,听任春风摆布而自己无言,来衬托木芙蓉霜后“着红”的英勇气概。将两种花比喻成对立的两种不同品格的代表,寓意深刻。《窗前木芙蓉》是诗人早期作品,写秋天盛开的木芙蓉花不怕寒霜,傲然怒放,没有一般的花那样纤弱,动不动就是“愁红怨绿”的可怜样子。作者借木芙蓉表现了自己少年时的意气风发、昂扬不凡的气度。
例2. 两首诗歌同为写景佳作,赏析时应抓住诗人描写的景物,品味景物的特点,结合诗人的诗歌特点,全面赏析。
参考答案:
1. 吕诗着重描写的是逍遥闲适,任由风吹雨打的形象;范诗写的孤苦、心酸,处境凄凉,但作者并没有把这花看作愁苦。前者是闲适之士的豪迈与大度的形象,后者是在凄苦孤独的环境中的乐观者形象。
2. (1)和风细雨(2)①刘诗第三句承接前两句,并与蒙蒙细雨叠加,以形成下句江南水墨图意境。②苏诗第三句从“横风吹雨”转入“雨过潮平”,为描写雷电蓄势,承上启下。(3)①刘诗通过写雨映寒空,山深树幽,倚楼眺望的一幅水墨画,运用白描手法,描绘出一幅江南水墨图。②苏诗通过写横风斜雨,潮江涌动,运用比喻手法,写出了雨前、雨后的壮观美景。
【应试方略】
一、提问方式和答题思路
提问方式:给出两首或几首诗词,要求学生比较阅读后,对其异同进行鉴赏评价。
答题思路:①要通读这几首诗(词、曲),把握其思想内容和主要的写法,包括作家作品的背景知识(包括注释)。②要结合题干中的比较角度(思想内容、感情、艺术手法、写法、修辞方法等)来寻求诗(词、曲)的差异性。③要注意点面结合,既有总体分析,又有具体分析。表述时要注意条理清楚,层次分明。
二、解题指导
1. 意象(意境)比较鉴赏。
意象就是物象与情思的组合。“象”即诗中的形象,不仅包含人物形象,也包括景象、物象、事件和抒情主人公形象,“意”就是作者的情思。
意境是诗人的主观情思与客观景物相交融而创造出来的浑然一体的艺术画面,又称为情景、境界、氛围。一般来看,意象与词句相关,意境则与全篇对应。离开意象,无以谈意境。故在古典诗词中,意象是起点,意境是终点。比较鉴赏时要注意:披“象”入“意”,由“象”至“境”。
2. 语言比较鉴赏。
鉴赏诗歌的语言主要抓两个方面:
一是品字析句抓关键字词,首先抓动词,其次抓形容词,再抓数词、副词和其他虚词。可从词法(词类活用)、句法(特殊句式)、修辞(拟人等辞格)、意境、音韵、心理感受等角度展开,言之成理即可。二是分门别类抓语言风格,或朴素自然,或婉约细腻,或清新明丽,或幽默讽刺,或沉郁顿挫,或悲壮慷慨等。
3. 表达技巧比较鉴赏。
一要熟知基本知识,如抒情方式有直接抒情、间接抒情,其中间接抒情多为借景抒情、托物言志、借用典故、借古喻今等;描写手法有比兴、对比、衬托、象征、联想、想象、虚实相生、动静结合等;结构安排常用的模式有首尾照应、开门见山、铺垫、层层渲染、先总后分、过渡照应、先景后情、卒章显志、铺垫伏笔、先抑后扬(欲扬先抑)等。此外还有各种修辞方法。二要了解各种表现手法、艺术技巧的作用和表达效果。
4. 思想感情比较鉴赏。
理解内容、把握情感,前提是读懂诗词,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①读诗的题目,题目往往点明了诗的主要内容,定下了感情基调。②了解作者身世及所处的朝代,即知人论世。同样的景物,因诗人境遇、心情的不同,会寓含截然不同的情感。③注意诗中的意象,诗歌要借助意象来表情达意。④注意诗的最后两句,古人写诗常常卒章显志,点明主旨。
当然,要提高比较类古诗鉴赏题的解题能力,单靠以上“方略”远远不够,考生还要在平时多读名作或自己感兴趣的诗词,多研读关于古诗赏析的文章,多从审美和评判的高度去审视作品,辨析考题,以增强阅读和应试的能力。
【误区警示】
1. 只比作者,不比作品,本末倒置。2. 只比内容,不比形式,或者相反。3. 只见差异,不见联系,倚轻倚重。
例如:(2007年江西卷)阅读下面两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金陵晚望
高蟾
曾伴浮云归晚翠,犹陪落日泛秋声。
世间无限丹青手,一片伤心画不成。
金陵图
韦庄
谁谓伤心画不成? 画人心逐世人情。
君看六幅南朝事,老木寒云满古城。
【注】高蟾、韦庄,均为晚唐诗人。
⑴这两首诗都写到了“伤心”,诗人为什么伤心?
⑵两位诗人一位说“一片伤心画不成”,一位说“谁谓伤心画不成”。请结合诗歌对此作简要分析。
关于第一问:第一首写眼前景,第二首写图中景,如果就诗歌内容来看,容易造成理解上的偏颇,会误读成寄寓了历史兴亡之感,以为诗人是发思古之幽情;或者以为是诗人遭逢不幸,仕途受挫,壮志难酬,于是“伤心”不已。诸如此类,望文生义,深陷误区,不能自拔。因此,考生一定要结合注释的提示,看作者生活的时代,才能把目光聚焦到现实中来。
关于第二问:前一首诗用陈述句表达“画不成”的意思,后一首诗用反问句形式,表达“画得成”的意思。于是,考生匆匆作答,以为两位诗人思想感情迥然不同。其实,“画不成”“画得成”在诗歌当中都有依据。前者认为由景生情,悲伤在诗人内心,画家是画不成的;后者认为“画人心逐世人情”,画家能体察世人的心情,用艺术手段,形象地表现国事衰微的情形,所以“伤心”可以描绘得出。但请注意,两位诗人站的角度不同,抒发的情感确实一致的,都是“黍离之悲”。因此,比较鉴赏类题目,一定要“同中求异,异中求同”,既看到它们的区别,也看到它们的联系,二者不可偏废。
参考答案:⑴诗人为唐朝的衰败而伤心。⑵这两首诗从不同的角度,表达了相同的思想感情。高诗,作者通过晚望金陵,从“落日”“秋声”等意象中,生出一片伤心之情,诗人认为这种深重的伤心,世上的画家是看不出来的。所以说,伤心是画不成的。韦诗,作者通过观看金陵图,认为画家用“老木”“寒云”等意象,足以表现出对国事衰败的伤痛之情,所以说伤心是可以画成的。
【高考语文诗歌鉴赏复习】推荐阅读:
高考语文诗歌鉴赏08-09
高考古代诗歌鉴赏题如何复习06-13
高考语文古诗词鉴赏08-09
2019语文高考复习策略07-15
2019高考一轮复习语文08-15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作业08-17
高考复习语文之病句08-21
高考语文第三轮复习10-31
高考语文类阅读复习试题0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