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与和平观后感

2024-06-22

战争与和平观后感(精选15篇)

1.战争与和平观后感 篇一

《战争与和平》读后感

西交口中学 崔忠华

有人说,托尔斯泰写《战争与和平》的契机是为了探寻俄国社会的出路,我却始终觉得这种观点过于片面。我认为,一部真正伟大的小说,应该是包罗万象的,而不仅仅局限于一个小小的目的。所以,凡是读过《战争与和平》的人,都在心里构造了一部属于自己的《战争与和平》。

应该说,《战争与和平》这部书最大的成就在于其思想性,那是无与伦比的。但是,在其它方面,它的成就也同样不凡。

结构安排方面,要处理好这样一部浩瀚的作品原本是非常困难的,托尔斯泰却能够凭借自己的艺术天才,在战争与和平之间穿来插去,井然有序,分毫不乱。而且,托尔斯泰似乎特别擅长描绘那种高难度的大场面,战争、舞会、宴席,他可以用极简短的话把每个人的性格及心理和盘托出,却从无顾此失彼杂乱无章的感觉,这是其他任何作家都望尘莫及的。

语言方面,《战争与和平》始终保持一种质朴大气且与众不同的风格,它并不旗帜鲜明,但内蕴深邃,使人一看便知是托氏文字,比起莎士比亚的雕章琢句来,要强出许多。

人物性格方面,《战争与和平》也有其高超过人之处。首先,书中几乎每一个人物,包括那些并不重要的配角,如伊波利特、莫特玛、小尼古拉等.其次,书中许多人物的性格,都在不断变化。

《战争与和平》给了我许多东西,包括宇宙万物运行的道理、人生的启发以及心灵上的慰籍。一直以来,我都很喜欢皮埃尔这个人物,并在精神上把他当作一个知心朋友来对待。他随和、善良、落拓不羁、贪享受却又没有贵族老爷的架子,常常沉浸在精神世界里以至于显得魂不守舍,这些特点都让我感到亲切。娜塔莎很可爱,不过略显轻浮了些,所以一经阿纳托里诱惑便放弃了对安德烈的爱情。经历了战火洗礼后的娜塔莎沉稳多了,成熟多了,但同时她又失去了以往的活泼与快乐。安德烈则是另一种性格,他冷峻、聪明、善良、敏感,但遇事往往缺乏皮埃尔的那种宽容气度,所以常常后悔。安德烈的死很可惜,但除此以外,我们找不到一个更好的结局来安排他,毕竟在临死时他彻悟了。

《战争与和平》里面有很多精彩的片段,值得我们咀嚼回味,如罗斯托夫一家因战乱迁出莫斯科时娜塔莎与皮埃尔告别的场景。娜塔莎从车窗里探出头来,看到穿着邋遢匆匆走过的皮埃尔,就向他打招呼。他们简单聊了几句,皮埃尔因为痴恋娜塔莎又考虑到自身的处境而显得漫不经心,最后他向娜塔莎挥手道别:“明天,不!再见,再见了。”随即停下脚步落在了马车后面。娜塔莎则好一阵子还把头伸出窗外,对渐渐远去的皮埃尔露出亲切、快乐的微笑。

这一段特别使我感动,虽然他们之间的谈话非常平淡,几乎没有什么出奇的地方,但我仍然可以感觉到战争阴影下人与人之间的依依真情。尤其是皮埃尔那句:“明天,不!再见,再见了。”更加可贵。他似乎觉得这一分别,与娜塔莎将永无再见之日,战争逐渐临近,明天风雨不定,所以说出这么看似不经意却沉痛之极的话来。有人说,托尔斯泰那种僧侣式的不抵抗主义使得他像个可笑的懦夫;又有人说,托尔斯泰属于农民阶级,他所提倡的农民宗法制观点带有很大局限性。对此,我要说,我们这个世界所缺乏的正是托尔斯泰的不抵抗主义。因为人类太好胜了,他们不但要超过自己的同胞,还想进一步征服那生养自己的大自然。很明显,人类是不可能征服自然的,他们将为自己的好胜付出代价,酸雨、臭氧层空洞、大气变暖,这一系列的事实难道不正说明了这一点吗?至于所谓的农民阶级局限性,那是不值一哂的,如果拿阶级来划分托尔斯泰这样一个伟大而超前的人物,就好比用米尺丈量地球,可笑透顶。

不管怎么说,托尔斯泰都是一位伟大的人物,他的思想是很多人无法理解的,所以,我们没有资格站在这么一个伟人面前指手画脚。尽管他不抵抗,偏向农民,但这毕竟是他自己的个性,像很多其他人的个性一样,我们没有理由不尊重。而且,我更认为,正是因为这种独特的个性,托尔斯泰才成其为托尔斯泰,否则他只是一介庸夫罢了。

《战争与和平》究竟是一部什么样的作品呢?托尔斯泰曾经说过:“它不是传奇,不是长诗,尤其不是历史记事。《战争与和平》只是作者想借以表达和能够在其中表达他所要表达内容的那种形式。”他说的是实话。孟子也曾有过类似的言语:“吾辞达而已矣。”辞能达意,就这么简单。托尔斯泰认为,文学只是表现思想的一种形式,作为形式,它远不如内在的灵魂重要。后人读《战争与和平》,往往呼为史诗,那样其实正好违背了托翁的意愿。真正读懂《战争与和平》的人,最终会发现,这是一部思想的结晶,却非文学。而小说的作者托尔斯泰,则纯然是一位伟大的思想家了。

2.战争与和平 篇二

对历史的回顾是一种唤醒,它引领人们反思历史深处承载的苦难和抗争,规导我们发现生活的目的与方向,给人以面向未来的启迪。这种唤醒可以通过言说或文本获得,更可藉由直观的视觉图像触发。黑龙江省美术馆执著于具有历史意义的图像内涵的追索,而苏俄时期反法西斯战争题材美术作品恰好为我们提供了品鉴的样本。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的庄严时刻,黑龙江省美术馆围绕“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的主题,依托地缘优势,整合俄罗斯与中国两地的藏品资源,尽力探寻有代表性的历史图像的本真表达。“战争与和平——二十世纪苏俄战争题材美术作品展览”是这一努力的结晶,包括画集的出版。

这个展览三年前开始筹划,现在得以呈现,是我馆长期关注、收集俄罗斯经典艺术作品的阶段性成果。在展品架构上,包含了俄罗斯圣彼得堡炮兵、工兵、通讯兵军事历史博物馆和上海苏俄造型艺术馆两馆的珍藏,均为苏俄艺术家创作,是两馆苏俄时期战争题材艺术作品的首次联袂展出,给予黑龙江美术界和社会公众现场目睹经典原作的宝贵机会。这些难得一见的原作,形象地反映了特定历史时空下,一个民族面对外敌的入侵奋起反抗,不屈不挠,最终获得光荣胜利的感人情境。这里不仅有男人,也有女人;不仅有对撞,也有温暖;不仅有厮杀,也有爱情。可以说,展品描绘的撼人心魄的战争场面,又一次刷新了人们对战争的认知:在打击外敌时,战争已不再是男人的专属,女人们同样战斗在保卫祖国、捍卫和平的疆场上,同样坚毅勇敢,同样奋不顾身。因为祖国与和平,是每个民族发自心底的向往。

黑龙江省美术馆借助中俄双方博物馆的馆藏,甄选、聚合其中的近200件优秀作品,以“战争与和平”这一人类永恒的主题奉献给广大观众,这在国内美术馆界或许是首度尝试。这是我馆、是黑龙江人民向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的敬礼,更希望透过这些战争题材作品的感召,激发人们对祖国、对和平的珍视。

3.《战争与和平》读后感 篇三

《战争与和平》读后感

《战争与和平》是一部宏伟巨著,它以战争问题为中心,以库拉金、保尔康斯基、劳斯托夫、别竺豪夫四家贵族的生活为线索,展示了19世纪最初15年的俄国历史,描绘了各个阶级的生活,是一部再现当时社会风貌的恢弘史诗。作品中的各色人物刻画精准细腻,景物如临眼前,虽是19世纪的小说作品,但流传至今,却没有任何隔阂感,其中流露出来对人性的悲悯情怀,穿越时空背景,仍旧撼动人心。

以保尔康斯基、别祖霍夫、罗斯托夫、华西里四大贵族家庭在战争与和平年代里的生活为情节线索,生动地展现了1805年至1820年间,俄奥联军同法军在奥斯特里茨的会战、法军入侵俄国、莫斯科大火、拿破仑军队溃退等一系列重大历史事件,表现了战士们的爱国主义和英雄主义精神,歌颂了俄国人同仇敌忾精神和人民力量的伟大胜利。场面壮观,结构清晰,具有强烈时代感。体会最深的是,这部小说人物形象非常鲜明、富有个性。如安得烈性格内向,意志坚定,有较强的社会活动能力;彼埃尔心直口快,易动感情,缺少实际活动能力,更侧重于道德理想的追求;女主人公娜塔莎则是个情感丰富,生机勃勃,热爱大自然,接近人民,具有民族气质的女人。他们在保卫祖国的战争中得到了锻炼和成长,这几个主要人物形象都具有较高的认识价值和审美价值。而以库拉金为代表的宫廷贵族的贪婪、虚伪和堕落的个性,也被赤裸裸地刻画出来,并进行了无情的鞭笞。

有人说,托尔斯泰写《战争与和平》的契机是为了探寻俄国社会的出路,我却始终觉得这种观点过于片面。我认为,一部真正伟大的小说,应该是包罗万象的,而不仅仅局限于一个小小的目的。从《战争与和平》里面,我们可以学到很多东西,包括哲学、历史学、政治学、经济学、军事学甚至宗教学等等,这一切综合起来,就构成了一个庞大的思想体系。这个体系既是主观的,同时又是客观的。说它主观,是因为他来源于托尔斯泰的思考与总结,很多地方都打上了“托氏烙印”;说它客观,则是因为他并不强加于人,而是对人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使人在“托化”的同时又逐渐凸显出自己的个性来。

另一方面,我又认为,以托尔斯泰的眼界之高、目光之远,他未必会把人类的所谓政治放在眼里。从根本上讲,托尔斯泰所关心的,应该是更广阔的精神与永恒。《战争与和平》里面,托尔斯泰曾不止一次地借皮埃尔、安德烈的大脑来探讨这个问题,探讨的最终结果,他没有告诉我们,这也正是其客观之处。他似乎希望我们去独立思考,并找出答案来。然而,人的思想是不同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观点与见解,所以,凡是读过《战争与和平》的人,都在心里构造了一部属于自己的《战争与和平》。

应该说,《战争与和平》这部书最大的成就在于其思想性,那是无与伦比的。但是,在其它方面,它的成就也同样不凡。

结构安排方面,要处理好这样一部浩瀚的作品原本是非常困难的,托尔斯泰却能够凭借自己的艺术天才,在战争与和平之间穿来插去,井然有序,分毫不乱。而且,托尔斯泰似乎特别擅长描绘那种高

难度的大场面,战争、舞会、宴席,他可以用极简短的话把每个人的性格及心理和盘托出,却从无顾此失彼杂乱无章的感觉,这是其他任何作家都望尘莫及的。

语言方面,《战争与和平》始终保持一种质朴大气且与众不同的风格,它并不旗帜鲜明,但内蕴深邃,使人一看便知是托氏文字,比起莎士比亚的雕章琢句来,要强出许多。

人物性格方面,《战争与和平》也有其高超过人之处。首先,书中几乎每一个人物,包括那些并不重要的配角,如伊波利特、莫特玛、小尼古拉等,都有他们自己的性格(要做到这一点是比较困难的,其它小说如《红楼梦》、《水浒传》也有类似成就)。其次,书中许多人物的性格,都在不断变化。如皮埃尔,从单身到结婚、从私生子到继承人、从海伦到娜塔莎、从雅各宾派到共济会、从战争前到战中到战后、从贵族老爷到俘虏再到释放、从初出道时的年轻气盛到后来的好学深思,他的性格一直处于一种无法停止的状态,每经历一件事情,他都会产生一些新的想法,并在不知不觉中完成自身的转变。再如安德烈,他的一生经历过很多大的变故,从军、负伤、丧妻、对娜塔莎的爱情及娜塔莎的变心、还有死亡。相比皮埃尔而言,他的性格的变化是比较突然的,这与他所处的环境及自身特点有关。娜塔莎的变化最大,尤其是与皮埃尔结婚后,她由原来那个活泼、快乐、爱唱爱跳的小姑娘变成了一位不修边幅、甚至有点吝啬的母亲,以至杰尼索夫再次见到她时,竟会大吃一惊。但,无论这些人物的变化多么不可思议,我们都会觉得它合情合理,提不出任何异议,似乎一切事情就应

该这样。而且,无论他们怎样变化,皮埃尔还是皮埃尔、娜塔莎还是娜塔莎、安德烈还是安德烈,他们天生具有的根本性特点是永远不会改变的。这就是托尔斯泰的高明之处,他总是能够站在一个客观的高度,从客观上描述并观察人物的性格,而不因为任何主观因素来刻意创造。表面上看,这种旁观者的白描手法似乎缺乏情感,太过冷峻,但如果往深处挖掘,你便会发现,托尔斯泰其实在他笔下的人物身上寄寓了很多东西,包括这个世界上最为深沉的感情和悲悯。也正是这种最深沉的感情,才使得托尔斯泰与他所热爱的东西始终保持着一定距离,他可以客观地评判,却很难一厢情愿地投入。记得高尔基在致契可夫的一封信中说:“您可知道,在您的戏中,我觉得您处理人物比魔鬼还要冷酷,您对待他们像雪,像风雪一样的冷。”可就是《万尼亚舅舅》这部戏却使高尔基感动得哭了。读《战争与和平》也让我有类似的感受。

《战争与和平》给了我许多东西,包括宇宙万物运行的道理、人生的启发以及心灵上的慰籍。一直以来,我都很喜欢皮埃尔这个人物,并在精神上把他当作一个知心朋友来对待。他随和、善良、落拓不羁、贪享受却又没有贵族老爷的架子,常常沉浸在精神世界里以至于显得魂不守舍,这些特点都让我感到亲切。娜塔莎很可爱,不过略显轻浮了些,所以一经阿纳托里诱惑便放弃了对安德烈的爱情。经历了战火洗礼后的娜塔莎沉稳多了,成熟多了,但同时她又失去了以往的活泼与快乐。安德烈则是另一种性格,他冷峻、聪明、善良、敏感,但遇事往往缺乏皮埃尔的那种宽容气度,所以常常后悔。安德烈的死很可

惜,但除此以外,我们找不到一个更好的结局来安排他,毕竟在临死时他彻悟了。

《战争与和平》里面有很多精彩的片段,值得我们咀嚼回味,如罗斯托夫一家因战乱迁出莫斯科时娜塔莎与皮埃尔告别的场景。娜塔莎从车窗里探出头来,看到穿着邋遢匆匆走过的皮埃尔,就向他打招呼。他们简单聊了几句,皮埃尔因为痴恋娜塔莎又考虑到自身的处境而显得漫不经心,最后他向娜塔莎挥手道别:“明天,不!再见,再见了。”随即停下脚步落在了马车后面。娜塔莎则好一阵子还把头伸出窗外,对渐渐远去的皮埃尔露出亲切、快乐的微笑。

4.《战争与和平》读后感 篇四

生活在和平年代的我不能深入骨髓得了解战争给人们带来的伤害。我只能停留在纸上谈兵的阶段,不过我宁愿我一直停在这个阶段。但从电影展现的几个并不血腥的镜头中,我深刻体会到战争的恐怖,原来不流血也可以令人战栗不已。

拿破仑波拿巴的野心太大了,已经占领欧洲的他,想让世界上最大的国家也臣服与他。于是盲目出兵莫斯科,20万的士兵,同样的野心勃勃,一路上所向披靡,这更膨胀了拿破仑的野心。在俄国阵营中,老将库图尔克顶着所有压力,下令撤离莫斯科,留给法国人一座空城。拿破仑的确占领了它,但他没有打败俄国人。随后,严寒饥饿像魔鬼一样附在了法国士兵身上,蚕食着它们的士气。拿破仑只好撤兵回国,但在过河时,他遭到了俄军的反击,无数年轻士兵,魂断在这离家英里的皑皑雪地上。

撤军的过程不是几个词可以形容的,艰辛?悲苦?还是惨壮!在雪地上没有任何遮掩,寒风渗入骨髓,路上不是泥泞不堪就是积雪深厚,每走一步都是一个胜利。早上能醒来就是上帝的恩赐了,跟不上队伍的就地枪决,而他的衣服马上就会被别人拿走。茫茫的雪地里,人变得无比卑微。

我看到这一场景内心很痛。我不愿意相信历史上发生过这么残酷的事情,而且这只是电影,真实的历史肯定比电影残酷万倍。人是最美好的事物同时也是最丑恶的,因为人的野心,可以将数万同胞的生命视如草芥。在司令部,军官们把战争当做一场游戏,因为他们不在最前线,他们最后才受到伤害,或许还不会呢!

拿破仑眼看着他的军队被围困,被消灭,眼睛里闪出了泪光,他是在为同胞的死难过?还是为自己霸业不成而伤心?在国旗燃烧跃动的火焰中,他的法兰西帝国,他最引以为傲的骑兵,即将灰飞烟灭。只因一份无法满足的野心。多少悲怆,多少悔恨!只能有历史回答。

战争,给妇女和老人小孩的伤害同样巨大。女主角娜塔莎悲伤地在士兵出征前的检阅上说:“又有成千上万的士兵到战场上送死了!”出战前,没有人知道自己是否可以活着回来,一次告别,也许就是永别了,让我想起了杜甫的“爷娘弟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同样令人心痛欲绝。国难当头,总会有有志青年希望为国出力,亲赴前线。娜塔莎的弟弟就是如此。没有任何经验,结果一上战场就被敌人射杀了。空有一腔报国热情,不仅丢了性命,更给家人带来了无可愈合的创伤,这不值得啊!当我还是为他的死感到伤心。

最后,战争结束后,人们回到莫斯科,由于法国人的践踏,已成一片废墟。但是在这一片废墟之上,仍有绿色的生命,生命不会因战争而枯萎!和平的一刻,是不用担心没有明天,是和亲人团聚在一起,是面对困难险祖仍不失勇气和信心。

5.战争与和平读后感 篇五

《战争与和平》描绘的不是一年或几年间的社会变迁,它的伟大在于将俄国19世纪初的社会历史全部囊括在内。无论是对四大家族的描写,还是对各种战争的叙述,都堪称经典。

从人物来看,《战争与和平》上至皇帝、贵族,下至士兵、平民,全书共五百多个人物。坚持自我的安德烈,勇于探索的皮埃尔,爱国为民的库图佐夫・・・他们都是众多人物中的一员,但他们的个人光辉却不容忽视。从思想内容来看,历史、哲学、婚姻、宗教等方面,《战争与和平》都有涉猎,并且十分精彩地将众多因素融为一体。

就列夫・托尔斯泰本人来说,他是上过战场的。所以,在对战争的描写中,有着不同的视角和真实经验。在他的笔下,我们可以看到一些不同的战争场面,不同的作战士兵,使读者能够真实地感受并产生共鸣。

首先,书中所说的四大家族代表的正是那个时期的四种贵族。贪婪无耻、毫无责任感的库拉金家族;充满欢乐、真实淳朴的罗斯托夫家族;正直刚烈、一心为国的保尔康斯基家族;以及富裕、爱国的别祖霍夫家族。整部书从四大家族及其成员展开剧情,描绘属于那个时期的俄国历史。

其次,其历史性还在于对战争的描述。以拿破仑战争为背景,从拿破仑称帝,到败走俄罗斯。其间各种战役和事件,如申格拉伯恩战役、莫斯科的大火、塔鲁季诺战役,都高度还原了当时的历史,让我们读起来大开眼界,回味无穷。

6.十年战争与和平 篇六

2003年3月20日,以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以萨达姆·侯赛因拥有并隐藏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为理由,发动了伊拉克战争。不过这个理由后来被证实是虚假的。

这支多国部队不到三周就占领了巴格达,并于2003年年底将萨达姆捕获。萨达姆被处决于2006年12月30日,而早在2003年的5月1日,当时的美国总统小布什便在“林肯”号航母上宣布伊战的“主要战斗行动”已“确定无疑地结束”。只是和平迟迟没有到来。

伊拉克战争从打响之初,就饱受争议,并十年不绝。支持者认为,伊战帮助伊拉克在政治上实现了民选政府,经济上实现了近9%的年度经济增长以及超过战前的石油出口。而反对者则坚信这场战争的好处根本无法掩盖所付出的代价—数十万伊拉克人和4000多名美军士兵的丧生和上万亿美元的经济损失。“不管是五周年、十周年或者多少年,伊拉克战争如同沙漠之风裹挟而来的鬼魂,如影随形。”从伊战退役的英军中尉詹姆士·杰弗在十年之际撰文表述了他心目中这场战争的模样。在他的字里行间,也充满了对这场战争的矛盾,“一位电工顺道路过。我告诉他我曾在他的国家服役,他收起工具箱,有力地跟我握了握手,对我表达感激。我又想起了伊拉克战争,内心深深自责,只好转过身,怕被他看到我脸上的泪水。”

根据联合国统计数字,伊拉克总人口3000多万,其中大约1800万人年龄小于25岁。他们未来还有很多个十年,他们将用自己的双手创造伊拉克的和平与富饶。或许如一位伊拉克少年所说,生活正在不断好起来,只是慢了一点而已。

7.战争与和平读后感 篇七

我爱读书,今年暑假,我在图书馆买书时,看到了《战争与和平》名著,这本书是我早就梦寐以求的,于是买了回来,如饥似渴地拜读起来。这本书是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写的,是世界上最伟大的长篇小说之一。读后,我遐想无穷,了解了社会的千变万化,人间真情。

这本书主要写了1863年至1869年间的俄国社会生活,其主要内容是:以四大家族的相互关系,生动的故事情节展现了当时俄国的社会治安,方针制度和对外措施。它将历史融入书中,仔细介绍了俄法战争的过程,是一副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

这篇小说人物众多,情节丰富,将理想、哲理、爱情充分联系起来,让我看时仿佛身临其境,成为书中人物。

这次我读了这本书,令我受益匪浅,知道了战争的血腥与残酷,知道了和平的幸福与美好,知道了人们的期盼与心愿,知道了历史的真实与浩瀚……而这些,不正是人类灵魂的展现吗?“战争”与“和平”这两个词有各自的魄力,野心勃勃的人喜爱战争,心地纯洁的人喜爱和平,回顾历史,战争是极少数人的嗜好,而爱好和平是人类绝大部分人的追求和向往。出生在当今和平时代的我们,则当然一如既往地爱好和平,反对战争,我希望世界上永远没有战争,不要出现继二战之后的三战了。要知道,人的生命只有一次,失去了,将永远不会再得到,何不乘有限的生命,来绘画人类美丽、和平、幸福的新的历史画卷呢?所以,现在的我们要更加爱惜时间,珍惜生命,好好学习,为祖国的强大而努力,为世界的和平安定贡献一份力量,让人类不要在相互残杀,而要友好相处。

8.战争与和平名著读后感 篇八

这本长长的战争与和平大名不知道是小学还是初中就听到了,反正真正的阅读是听到这本书的十多年以后,书中的内容说来也不复杂,复杂的是俄国作品中类似欧洲的人名地名让人头疼。很多时候除了关注书的内容本身,还要花心思去记和分辨这些人名。

这本书虽然不是历史书,(作者好像也不认为它是小说,但是我们归类还是会把他归为小说。)但是我阅读完感受最深的二点确实关于历史的,其一就是之前了解到的拿破仑进攻俄国失败因为资源短缺,这本书让我看到的正好相反,法国占有各种优势,一度让俄国首都迫使莫斯科的大部分人撤离莫斯科。其次,就是关于拿破仑的形象,通过作者的一些观点描述,让我了解到,拿破仑或者其他一切容易让人膜拜的形象,更多的可能是不断去强化其光辉形象的结果。我们了解的真实,未必是真实。(当然这两点是基于本书给我的认识。)

9.二马的战争与和平 篇九

战争

周五。晚9时45分,老马和小马敲门。

“回来啦!”“嗯,回来了。”二马如常应答。我榨好果汁,刚走到客厅就听见激烈争吵。我跨进书房,二马正脸红脖子粗,四目怒视,眼看要发生肢体冲突。

“哎呀,刚才好好的,转脸就雷声滚滚,邻居都休息啦。”我边说边拉走小马,关严书房门,先隔离。

“学了一周,放松下不行吗?”小马一屁股坐到床上,气愤又委屈。“我一首歌还没听完,他就催了两次,我心烦,说‘快不了,结果他一下子就把电脑关了,太不尊重人了!”估计是小马的态度激惹了老马的情绪,但这茬先不提。我只赞同地说:“嗯,爸爸有点过分。”“不是有点,是太过分了!我忍他不是一年半载了!”小马满脸怒气一腔愤慨。“哟,潜伏期还挺长,可以做特工了。”我笑着调侃,小马翻翻眼睛没理我。

我稍微停了停,语调缓慢地说:“这个吧—要从一个人的生长环境来看,你看爸爸和姑姑们在爷爷面前是不是很顺服?”“嗯。”“老马家的家风就是长辈有绝对权威,小辈完全服从,所以,爸爸不能容忍你态度差。”“我一次态度差他就不能容忍了,他总居高临下教训人,我还无法容忍呢。”“对,人人都有不能容忍触碰的软肋,彼此间发生摩擦也正常,只要相互多宽容理解,矛盾会慢慢化解的。”“我和他的矛盾没法化解,他不讲理。”小马执拗地说,但情绪已经不像刚才那般激愤,音调也降了下来。

“确实,爸爸不民主不讲理,你既然这么了解,就别跟他讲理了,咱们今晚不理他。”抬头看看钟,快11点了,我拍拍小马的背,转移了话题。

安抚了小马,去看老马。他正沉着脸抽烟,我赶紧八卦了会儿足球和彩票,老马脸色渐渐缓和。我打着哈欠往外走:“困了,先睡了。”门口处转回身,不经意地说:“对了,小马现在长大了,以后咱俩不能再把人家当小屁孩儿了。”大男人爱面子,点到就好。

僵持

周六。

小马有了难题,平时,他那套大校服都是老马手洗的,现在当然没法张口了。餐桌上,二马做不识状。饭后,小马“吭哧吭哧”地把校服搓洗了,看起来累得够呛。

午后,小马因顺畅做出两道压轴题,精神明显振奋了。我借机问:“生活,有时也不错,是不是?”“是。”“可你俩昨晚的架势,很有种鱼死网破的感觉。”“嗯,昨晚大吵那会儿真想跟他拼了。”

“冲动是魔鬼啊,以后要学着控制情绪,不成熟的人才动不动就跟人拼呢。”“呵呵。”小马不好意思地笑了。“其实,有些细节你可能没在意,以前爸爸习惯晚饭后去泡三四小时澡,自从你有晚课,他都不泡澡了;他还推掉不少应酬,爸爸挺在意你。”“哦,是吧。”小马犹疑地应着。“有时,爸爸加完班七八点了,还饿着肚子去接你。”“嗯,是。”这次小马口气肯定了。“爸爸常跑老远买你爱吃的面包,为了新鲜,总现吃现买,不嫌烦。”小马没吱声,脸上现出惭色。我趁势小结:“当别人不小心对我们做了错事后,我们要多想想他对我们做过的好事。”小马微低着头默默静听着。

晚上,我问老马何时能恢复邦交,他闷声答:“顺其自然。”

显然,尽管情绪都平复了,但打破僵局,还需契机。

和平

周日。冷战进行中。

我问小马:“明天周一,面包怎么办?”“在楼下面包店买。”“你俩何时能对话?”“明早再说。”忽然间,原先那个爱依赖、常常没主意的孩子就长大了。看来,父子危机也可成为孩子成长契机。

傍晚,老马出去了一趟,回来时手里拎着袋面包,小马看到了,眼里一亮,但没说什么。

老马往冰箱里放面包时,发现冰箱里漆黑一片。“冰箱坏了吗?”“不能吧,刚才还好好的呀。”我答。“灯不亮了,也不制冷了。”“是不是插排坏了。”我边说边找出个新插排换上,依然不亮。老马把冰箱拉出来,想卸后盖,但只找到把一字螺丝刀,而冰箱上的螺丝是十字形。正挠头呢,小马无言地递来个木盒,里边齐全地码着各式螺丝刀头。

父子俩搭着手卸开后盖,看来看去,啥毛病没有。“再插上电源试试。”我把电源插上了,“咔哒”一声响,冰箱竟然启动了。“莫名其妙啊!”二马瞪着眼,诧异对望。然后,我听到了简短对话:“爸,你给我买面包啦?”“嗯,买了。你这套工具不错啊!”“那是。”僵局打破了。

矛盾化解不好,就会成为洪水猛兽,让亲情疏离,还会在孩子心灵留下伤痕;化解好了,父子会更了解对方,他们的关系也会升华。

10.战争与和平的读后感优秀 篇十

公爵的确算不上一个可爱的人物。他太完美,太理性,太深刻,太高贵,太冷傲,其实他也根本没必要成为一个可爱的人物。他甚至不完全是个人,他是思想,是质问,是象征,是托尔斯泰创造出来的一个俄罗斯知识分子的代表。

但这并不妨碍我爱他。爱一个人,一个根本不存在的虚幻的人,常常和现实生活无涉。只表示一种认同,或者,从他身上看到了自己追求的某种理想人格的影子。

想起这件事,是因为前些天整理书,又看到了《战争与和平》,两部,81年高植译上海译文出版社版和89年刘辽逸译人民文学出版社版。都是二十年前的版本了,现在已经很难看得到了吧?只翻看了一下,就进入了当年读这本书时的沉迷与震撼。很想再读一遍,又觉得太费时,于是就想到了看电影这个偷懒的办法。从迅雷上下载了电影,却是1956年美国赫本、亨利·方达版的,看了。男女主角都很美,养眼。但总觉得电影缺少了点儿什么。于是,又用电驴下载了1968年邦达尔丘克的电影。看看这部1969年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的著名影片。

看前苏联电影是相当费时费力的事,我到现在都记得当年上大学时,在大学礼堂里看前苏联那些战争大片的事,五六个小时的一部电影,看得人肚子都咕咕叫。这部邦达尔丘克的《战争与和平》也很长,四集,六个多小时,是上海译制片厂的经典之作。

两相比较,高下立判。

从人物的造型上来说,也许美国版的亨利·方达更帅,赫本的娜塔莎也够漂亮,但美国人太爱他们的明星了,给了赫本太多时间,将一部气势恢弘的名著改编成了一个爱情故事。这个爱情故事,去掉了太多历史背景,太多深沉的思考,太多战争场面,让几个主要人物尤其是安德烈公爵和娜塔莎的性格发展都没有了根基,来得有些莫名其妙。这一方面,除了电影时间短,容量有限外,我总觉得,天性乐观的美国人,在理解那种既深沉又敏感,既理性又感性的俄罗斯性格方面,恐怕是有些障碍的。

11.战争与和平读后感200字 篇十一

即使托尔斯泰有一些思想,但我认为那是他体现人道主义和博爱精神的载体。

现在凡是看到带有旁白的影片像看过的《柏林苍穹下》和《细红线》所拥有的那种难以言说的气质都会让我回想起《战争与和平》。

影片由前苏联莫斯科电影制片厂出品 获得1969年41届奥斯卡外语片奖。

导演谢尔盖邦达尔丘克也是主演之一。

影片分四集,共六个多小时。

影片充分调动了电影的特殊表现手段,以恢宏的气势和细腻的心理刻画,再现了十九世纪初俄法战争的宏大画面,不仅表现了遥远的过去,每个时代的人都能从这些故事和这些画面里获得关于生命的意义和爱情的价值等永恒命题的不同感悟。

演员的外形和气质都很符合原著特别是里面的娜塔莎,温润美丽,活泼善良,我认为比美国版里奥黛丽赫本饰演的娜塔莎更有说服力。

影片的战争场面壮观,特别是“莫斯科大火”一场大中见小,小寓于大,结构完美。“鲍罗季诺战役”一场有3万多名群众演员参与演出,摄像机架在上千米长的钢缆上滑动,在没有什么特效的时代,拍摄工程的浩大可见一斑。

12.《战争与和平》死亡体验分析 篇十二

一、对生命的眷恋

“死亡体验”在此并非专指濒死或见证死亡的体验,它还包括在极端环境下人的情感崩溃乃至对死亡或生命的沉思。卢梭认为,人生而有两个“先于理性而存在的原理”,即“关切生存”和“厌恶死亡。但在现实环境中,人们往往因过于关切生存的繁琐而忽略了生命的美好,或者过度惧怕和憎恶死亡而遮蔽了死亡的意义。正如段德智所言:“人是有惰性的,只有在他面临死亡的情势下,他才有可能有效地破除自己的惰性,以其高度紧张的身心活动踏上自我认识的思想之旅。”因为死亡使人们联想到黑暗、腐烂、孤独和寂灭,因而它能引起人无限的恐惧之感;而生命和大自然意味着光明、鲜活、繁华及自由。如此这般,对死亡的恐惧和厌恶与对生命的渴望和追忆就构成了死亡体验的最初意向。1805年10月23日,俄国军队通过恩斯河。为阻挠法军的步步紧逼,罗斯托夫等人奉命前去炸毁桥梁。在面对纷乱流血的战场时,他注意到多瑙河对岸呈天蓝色的远山、太阳、天空,以及树梢都笼罩着雾气的松林。这种鲜明的视觉对比使其产生了强烈的情感震动,“对死的恐惧和对担架的恐惧,对太阳和生活的爱——这一切汇合成为病态的惊慌不安的感受。”而罗斯托夫在茨纳伊姆战役中的负伤则更强化了这一体验,“一种害怕失去自己年轻幸福的生命的恐惧感控制了他的整个身心”,对温情的眷恋、对鲜活生命状态的钦羡——“爱,可以使他们免遭绝望的抛弃”,成为恐慌中的罗斯托夫唯一的精神渴望。

由此以往,对过往生活和生存意义的反思就构成死亡体验的另一维度。在俄国现实中,贵族青年们在荣誉、财富、权势构建的幻境中钻营,以致把鲜活的生命变得虚伪和无聊,是以安德烈、皮埃尔等人才深切地感受到一种孤独。而直面生存与死亡的冲突,无疑就会屏蔽掉外在的浮华,使人更贴近自己的灵魂。当安德烈负伤躺在草地上时,“我现在终于见到了,我是多么幸福啊,是的,除了看到无限的天空外,一切都是空的,一切都是骗人的,除它之外,什么,什么也没有”,其所展露的即是对生命以外的东西的否定,也即对生命本身的肯定。

安德烈的父亲伊万·伊里奇曾是一位严苛冷漠的父亲,直到临终前,他才断断续续地说出“领他走,我心疼他,还有你”这样一句话。这时,“突然间压抑在他心头的东西都烟消云散了”。这种临终的醒悟,使女儿玛丽亚生平第一次有了深刻的爱的体验,也使其自身从孤苦的状态中解脱。“弗克兰在《人的存在的形而上学》说:“人的心灵走向神,走向最终的和谐和幸福的道路,必定要经过死亡。”因此,安德烈及其父亲的醒悟实际上就是其人性的回归和对生命本真的回复。

二、对战争和人性的反思

战争是人类原始暴力本能最极端的表现形式,它使人类群体相互了解、共生的信念从头脑中消失,取而代之的则是一个群体对另一个群体的诅咒、仇恨乃至杀戮。《战争与和平》描述了一场又一场的战争,透过其中的杀戮和沉思,我们不难审视到战争环境下世界秩序的崩塌和人性的扭曲。

多纳·奥文在《军事视角下的〈战争与和平〉》中坦言,战争唤起参战者“自我保全的自然本能以及相对的责任感,这种责任感基于荣誉和‘无法言说但是完全人性’且自愿的冲动,渴望直面危险并取得胜利”。也就是说,战争首先唤起个体的自我保护本能,紧接着,这种个体本能又演变为群体的自我保护本能,由此产生出一种责任感和荣誉感。而在双重本能的驱使下,杀戮就具有了某种合法性,这就是战争对人性的根本扭曲。安德烈曾高谈阔论地讽刺过这种杀戮,但旋即他又表示:“不抓俘虏——全部杀戮!”人的扭曲和分裂由此可见一斑。因此,如果说罗斯托夫第一次面对将被杀戮时的想法——“要杀死我这个大家都喜欢的人吗”,是对战争的懵懂无知,那么在奥斯特罗夫纳战役中他准备施加杀戮时的犹疑——“难道这种被称为英雄行为的东西只不过如此?难道我是为保卫祖国这样做吗”,正是对这种杀戮以及战争荒谬本质的拷问。

士兵实际上也是活生生的人,他们也有自己的妻儿老小,也有自己的情感和爱恨。因此,我们看到战争开始前,敌国的士兵能聚在一起抱怨战争和死亡;而皮埃尔被囚期间,法国士兵也乐于和作为阶下囚的皮埃尔及普拉东等人交往。但一旦进入战争状态后,所有士兵就立刻变得没有丝毫同情心和怜悯心。对此,皮埃尔不禁怀疑:“究竟是谁干的?他们大家也和我一样感到痛苦,究竟是谁?”这无疑就揭露了战争的另一重荒谬性:使人丧失人性。士兵如此,平民百姓亦是如此。战争期间,他们的一桩桩“毫无悔意的大众暴力行为”,这些暴力行为针对所有看起来像外国人的人,甚至还包括许多俄国人。韦列夏金正是这一暴行的被害者,他莫名其妙地被煽动起来的民众处死。在临死前,韦列夏金惊呼:“我的天,人都变成了野兽,哪里还有活人待的地方!”直指战争唤起的“人类精神层面可怕而混合的力量(多纳·奥文)”这一暴行。如此这般,透过这可怕的由战争导致的扭曲的人性,我们再也感受不到胜利所带来的喜悦和荣誉,而只有对人性和人类世界的深深忧虑。

三、对尘世的超越

死亡给生命提供了一个限度和反思,《论西方古典悲剧中的死亡之美》中有这样一句话:“生命的意义与死亡以这样一种方式紧密相连,以至于一个人不引起对自身死亡的思考就不能思考生命的意义。”但即使是领悟生存意旨和人性凉薄的安德烈等人也终有一死。因此,死亡或者生命的终极意义究竟是什么?对此,托尔斯泰通过《战争与和平》给了我们回答。

中世纪的炼狱信仰使得灵魂的最终去向扑朔迷离,它既给人提供了一种关怀,又导致一种恐惧。丽莎·梅南的死在玛丽亚心里留下了不可抹去的痕迹,因为丽莎是一个纯洁的人,况且她还未能看到尼科连卡的成长及安德烈的转变,这对玛丽亚来说无疑是可惜且可怕的。作为虔诚的基督徒的她,只能通过把丽莎的死归结为造物主无穷尽的仁慈的表现,才排遣了这种死亡阴影下的惆怅。

把死亡作为生命的一个组成部分甚至爱死亡,是托尔斯泰赋予皮埃尔的对死亡的另一种解读。爱是皮埃尔在共济会所接触的并为后来的生活所证实的一个“美德”。在这里,“爱死亡”并非其字面意思,而是希望通过死亡获取现世生活的真谛和来世生命的安宁。皮埃尔此前曾致力于寻找一种安宁的生活,但未如愿,却通过从卡塔耶夫,通过濒死的恐惧,通过忍受艰难困苦得到了启示,终于得到了这种安宁和内心的和谐,并最终帮助其摆脱了充满灾难的生活,赢得了新生。“生命就是一切,生命就是上帝,只要有生命,就有自我意识到的神性的喜悦”,而这也可以说是生命和信仰的真谛,“爱死亡,爱生命,爱上帝”共同构成了一个运动的、向善的生命认知。

如汪堂家所言:“精神是在最终离开现象界的时候才能彻底地把握现象界,并将世界赋予意义与价值。”安德烈临终时刻对生命的思索最终超越了生命本身,获得了充满爱和幸福的永恒体验。他的觉醒就是对“爱”的觉醒:对所有人的爱,爱生活,爱青草,爱这土地和空气,爱自己,爱亲人,甚至爱仇敌。最终,当死亡在他的门外“努力挤了进来时”,他体验到了一种奇怪的轻松感,死亡意味着他作为一个爱的微粒回到了共同的、永恒的源头。

《战争与和平》给出了生命和死亡的终极意义,那就是爱和对爱的永恒回归。个体对死亡的恐惧或对生命的眷恋,对战争的厌倦或对人性的悲鸣,对造物主的信仰或是爱一切,都是这一终极意义在尘世的种种回响。

(西南大学)

13.经典名著战争与和平读后感 篇十三

《战争与和平》这本书是俄罗斯作家托尔斯泰的著作。虽然书名是战争与和平,但书中的主角并不是有名的战争人物拿破伦、亚历山大三世,而是几个平凡人物:从小被父母宠爱过度,养成了任性、热情的性格的娜塔沙,可怜的索妮亚,爽直、俊美的尼古拉,武功显赫的安德列公爵,纯洁的玛莉亚,正义感强的彼埃尔……述说着他们在**中的爱与缘:

伯爵一家人原本是要回乡下的,但是伯爵的女儿娜塔沙、索妮亚(伯爵哥哥的女儿,由于她的父母双亡,就把索妮亚当成亲生女儿养)已经到了进入社会交界的年龄,所以伯爵不惜一切代价的留了下来,刚好皇宫准备举行一次盛大的舞会,所有妇女都可以来参加。在舞会上,娜塔沙和安德列公爵相爱,并马上定了婚。可是在结婚前,玩女人本领高强的流氓出现了,害得他们破除婚约,娜塔沙差点被爱的诱惑吸引——与流氓私奔。由于伯爵热情好客,所以家产都差不多给他用光了。伯爵的大儿子尼古拉与索妮亚相爱,但由于索妮亚没有财产,所以尼古拉的父母一直不答应他们的婚事。后来由于家境所迫,尼古拉就娶了纯洁、富有的玛利亚为妻,久而久之他们相爱了。安德列公爵在战场负了重伤,却刚好和正要逃亡的伯爵家人奇遇,在娜塔沙的悉心照顾下死去。后来,战争结束后,娜塔沙与正义感强而又慷慨的彼埃尔相爱,并结了婚。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在这些主人公所居住的地方——莫斯科,弥漫着战争的硝烟,但这些平凡人物在这种环境下的爱情与缘分,却是多么的感人。为了国家的和平,多少人献出了自己的鲜血、生命,为了国家的和平,多少人要忍受别离的痛苦,为了国家的和平,多少母亲失去了她们的儿子,多少妻子失去了她们的丈夫,多少个孩子失去了他们的父亲。我又想到小学生语文课本第八册第二十二课《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雷利的父亲倒在了维护世界和平的圣坛,他呼唤和平,他渴望和平之神能永驻人间,他希望全世界能一致行动起来,维护和平,制止战争。我从《战争与和平》这本书中明白了一个道理:“我们要热爱和平。虽然我们只是一个小学生,不可能做到勇敢地把自己的生命保卫和平,但我们能做到的就是从小不要养成有强烈的报复心态,好好努力学习,长大建设祖国。”

14.战争与和平读后感 篇十四

“我倒下了么……我只明白,我再也不用举着旗子奔跑……再也不用为战争而烦恼了……”安德烈公爵静静地躺在地上。这是战争,为了信仰而有的战争,也许帝王以为这只是一场有关荣辱的如同过家家般的战争的话,那么就错了。如果只是认为受了屈辱,而不和拿破仑议和的斗争,就不是战争了,别人在战场上流血牺牲,而帝王却很无耻的说上一句,“我将准备酒肉。你们准备战争。”这一点,是最令人痛惜的。帝王——是历史的奴隶。那么,真的是吗?别人在牺牲,他能够说出这种话。

“桥炸掉了吗?”军官发问。“当然。”另一个军官洋洋得意地说。“代价是多少?”“不值一提,两伤一亡。”军官无所谓的耸耸肩。看到那里,不由自主地捏紧了拳头,有这样把生命当做是儿戏一样吗?可是转念又想,这不就是战争吗?死伤是肯定要有的,可是,这种将生命当做儿戏,漠不关心他人死活的事情,不就是仅有军官阶级的人才做得出来的么?今日,在战场上,你冲锋陷阵,明天的今时,你就有可能沉睡在这个洒满了鲜血的修罗场。

战争本就是丧失人性的最野蛮的行为,为何还要想到什么爱、诗、哲学等人类最礼貌的东西呢?我认为这句话说的一点都没有错。已经是为了信念组成的不是战斗的战争,再谈到完美的东西,正是抵触的东西。可是,我又认为,在这时候,谈谈这些完美的东西没有错。说实话,本人是很佩服彼埃尔的。在任何情景下,温和却不懦弱。他看上去,是一种完美的结合。在最危难的时候,想到的不是绝望,而是完美的余辉。摇身一变成为别霍斯夫公爵的他,人生充满了戏剧性。

这一部穿插在上流社会,不局限于一隅的小说,场面的波澜壮阔,是他成为经典的原因。里面的人物个性鲜明,让人难以忘怀。彼埃尔、安德烈、尼古拉等等,仿佛只要穿越时空,仍然能够触摸到,那些热血,那些真正的悲伤以及对未来的期望,就这样展此刻人们的眼前。生下来,人的各种欲望、丑恶一面尽情展现。情欲、贪欲,更多。库图拉夫也是一样,毫不在意地听别人说他是独眼龙,在军事上,兢兢业业,为国家效忠,尽犬马之力。最终,却因为别人的不满,军权移交。却竟然只呢喃一句,“我的时代,最终过去了……”。也许,就像列夫·托尔斯泰在《战争与和平》所说:每个人都会有缺陷,就象被上帝咬过的苹果,有的人缺陷比较大,正是因为上帝异常喜欢他的芬芳。也许他是被上帝咬得异常多的那个苹果,所以,他是最被上帝所最爱的那人。

和平的前奏,总是需要流血和牺牲换来。明天太阳是否能依稀升起,没有人明白。狭小的车间中,娜塔莎和安德烈互相人性的宽恕。当战争结束,拿破仑的时代彻底过去,奥军取得胜利的时候,所有人都明白,真正的黎明,最之后临了。是的,来临了,经过战争的洗礼,这和平的曲调奏响之时,那旋律格外的欢快和动人。

15.李保田父子的“战争与和平” 篇十五

儿子执意弃画从艺

1988年夏天,天气炎热,李保田风尘仆仆地从北京坐火车回到徐州。一进家门,还没喘过气,儿子李彧对他说:“我想退学演戏。”李保田对着儿子就是一顿揍。可无论他怎样打骂,李彧就是一副死扛到底的样子,大声说了句“你打死我,我也不学画画了,我要演戏”,便头也不回地跑出了家门。

1971年3月,儿子呱呱坠地。李保田给儿子起名李彧,“彧”是有文采的意思,他希望儿子长大成为一个有文化、有内涵的人。李保田擅长画画,他一直希望李彧能朝绘画的方向发展。于是,他给李彧讲达·芬奇、毕加索、凡·高的故事,还亲自画好米字格逼着李彧练字。8岁时,李彧临摹了凡·高的名画《向日葵》,李保田看着喜笑颜开,把画镶上框挂在客厅最显眼的位置,只要有亲戚朋友来,他都会炫耀一番。

对于父亲为自己选择的绘画之路,性格活泼的李彧并不喜欢,他觉得每天坐在画布前是一件特别枯燥乏味的事情。为了能让他坐下来,李保田没少打他。高二的寒假,李彧到北京看望父亲。当时,李保田正在参演电视剧《师魂》,他跟随父亲到剧组观摩。看着一向沉默少言的父亲在聚光灯下突然像变了一个人,嬉笑怒骂、神采飞扬,李彧既惊讶又好奇。见李彧充满兴趣,导演就安排他参演了一个小角色。李彧激动得一晚上睡不着觉。从未有过的新奇与激动让李彧深深地喜欢上了演戏。因为爱得癡迷,李彧不想再在自己并不喜欢的绘画上耗费时间与精力。虽然明知会被父亲骂,他还是坚决地向父亲表达了自己的想法。结果,一如他所料,父亲回家后一听说他要弃画从艺,就开始揍他。

李保田黑着脸对儿子说:“爸爸就是演戏的人,常年失眠、胃疼,我们家一个人受罪就够了,你还有一年就高中毕业了,好好学习,好好学画,不要再想着半途而废。”李彧摇头说:“我不画画,我要做演员。”李保田火冒三丈,指着李彧的额头厉声说:“你这是虚荣心作祟。就你这副模样,去剧组谁要你?你别说我是你爹,别坏了我的名声。”父亲的狠话深深刺痛了李彧,他回击了一句:“你放心,我靠自己,绝不坏你名声,绝不求你。”

李彧毅然拿着简单的行李北上了。临走前,李保田没有祝福和叮嘱,只留给儿子一句话:“总有一天,你会后悔。”

儿子在“狼爸”的阴影里跌撞前行

李彧在北京的地下室租了一套房子,开始到各个剧组“趴活”。

李彧身高162厘米,又黑又瘦,在演员堆里非常不起眼。通常,一天等下来,跟他一起“趴活”的群众演员都一个个被挑走了,他还孤孤单单地在地上蹲着。

因为没有收入,李彧从家里带的钱很快用完,只好饥一顿饱一顿。有一次,实在饿得不行了,他给家里打电话,电话那头是父亲的声音,父亲接连“喂”了好几声,他也没有勇气说话。李保田等了好一会儿后,说了句是不是打错了,便挂断了电话。其实,从对方不挂电话又不说话的异常举动里,李保田已经猜出是李彧的电话。他知道,李彧不遇到难事,是不会低头与他联系的。但他决定不管,想让儿子在碰壁中反省,老老实实回去读书。

走投无路的时候,李彧只得放低梦想,甚至是面子和尊严。有副导演来挑选群众演员时,李彧会第一个冲上去问:“有没有适合我演的角色?”有一次,他还真的被选上扮演一个被箭刺死的清兵甲。他美滋滋地穿上戏服,副导演安排他说:“你的位置在这儿,男主角一说完台词,你就立即倒地,演一死人,懂不懂?”李彧频频点头。等正式开拍的时候,李彧一听男主角说完台词,“嗖”的一下倒在了地上。突然,男主角骑马从他身边经过时,马受惊,一下踢到了他的肚子,他忍不住喊出了声。坐在一旁的导演站起来大喊:“人都死了能出声吗,有病啊?”李彧忍着疼痛,站了起来给导演赔不是。然而,导演不由分说换了人。

走出片场,李彧坐在路边想哭却又哭不出声。此时,他分外想念父亲,更确切地说,是希望父亲能对自己施以援手。晚上,实在撑不下去的李彧给父亲写了一封长长的信,求他给自己一个机会。

当时,李保田已是家喻户晓的明星。1988年,他凭借《葛掌柜》荣获第八届中国电视剧飞天奖最佳男主角奖。

三天后,李彧收到了父亲的回信,信里只有一个剧本。翻开后,李彧惊呆了:父亲在剧本的空白地方甚至是每一句台词下面都写上了密密麻麻的注释,包括对角色的理解和对表演的想法。看着剧本,李彧的失望很快被震撼所取代,他从没想过父亲为一个角色付出那么多心血。再想想自己只想演戏,却从不想如何演,顿时羞愧不已。李彧决定改变思路,像父亲一样揣摩每一个角色,用思考去赢得角色。

此后,李彧常找机会看别人怎么演戏,琢磨如何表演,然后找机会主动与导演、演员和工作人员沟通。他的改变起到了效果,有一次,导演为一个群众演员演不到位的哭戏恼火,李彧在一旁说:“他不应该直接哭,该一边做菜一边流泪,来反衬他内心有苦说不出。”导演听罢,当即决定让李彧演。就这样,李彧获得了自己的第一个角色。导演感觉李彧领悟力不错,此后有角色经常找他;而通过这位导演的介绍,他又经常参演一些其他导演的戏。

一年后,李彧的戏路慢慢打开了。有一次,一直没与儿子见面的李保田到横店拍戏,顺便到李彧所在的片场看望。那天,李彧饰演的是路人甲,需要多次进行表演。旁边有两名群众演员指指点点地说:“这人有病,没对白,不露脸,还那么认真,真以为自己是大腕啊?”李保田听在耳里、疼在心里,看着儿子眼眶直发红,儿子对戏的痴迷程度让他看到了自己的影子。

正在李保田发愣之际,有工作人员认出了他,导演马上过来打招呼,许多演员也围了过来。李彧则停在原地,远远地看了父亲一会儿后,又埋头看剧本。李保田尴尬地笑道:“你们忙吧,我来看看我儿子李彧。”一听这话,大伙儿一阵惊叹。导演不好意思地说:“您怎么不早说呀……要不,给他换个角色?”李保田连连摆手,走出人群,拉着李彧到外面吃了一顿饭。那顿饭,父子俩吃得沉默,仿佛有好多话想说,却都说不出口。

李保田离开后,李彧是“星二代”的传闻在横店传开了。大家惊讶之余也充满了不解,纷纷说:“守着这样一位星爸,李彧何苦从最底层爬起?”李保田的朋友也纷纷责备他对儿子太狠。可李保田只是笑笑,并不解释。因为这个原因,李彧被称为娱乐圈“最惨星二代”。

父子冰释前嫌合作演戏

凭着自己的努力,李彧开始在电视剧中崭露头角,他在《射雕英雄传》里饰演的裘千丈得到了同行的肯定。随着李彧演艺事业的发展,他和父亲之间也有了更多的共同语言,但他们之间还是客气如初。

一天,李彧拍完戏回家,发现餐桌上父亲给他留的一碗炸酱面的碗底下压着一张中戏的招生简章。李彧心中五味杂陈。几年前,他曾经报考过中戏,三试时被刷了下来,他心里特别难受。有朋友让他求父亲帮忙,可李彧没开口,而李保田也从没主动提出帮忙。这样一来,中戏就成为李彧心中的块垒,父子俩从不提这两个字。

经过在演艺圈的摸爬滚打,李彧渐渐明白了父亲的苦心。以前在公开场合,李保田不愿意和儿子一起让记者拍照。每当这时候,李彧总是恨恨地走开。再遇到记者要求他们父子合影,李彧会冷嘲热讽地说:“我爹的腕太大了,我不敢和他站在一起。”直到现在他才明白,父亲这样做,真是煞费苦心。父亲是想主动摘掉他身上的光环,有意让观众认识他的戏,而不是他身后的父亲。

这天,李保田很晚才回到家。他从包里拿出厚厚一摞考试资料,给儿子圈重点、作分析,针对一些考题还给出了合理性的建议。李彧看到父親灯下花白的头发,有些心酸,问:“爸,当初我没有选择你设计好的路,你是不是特遗憾啊?”李保田眼里有些湿润,说:“当初,我是想让老天赏给你一碗安稳饭吃,谁想到你偏偏痴迷演戏。你的路还是你自己走吧。”父亲的话里,有掩饰不住的沧桑。李彧第一次正视了父亲的眼睛,说:“爸,对不起。是我让你操心了。”“你不恨老子就行了。”李保田站起来,背着手走出了书房的门。父亲的背有些驼了,李彧鼻子一酸,掉下泪来。

经过一年的刻苦学习,李彧考上了中央戏剧学院的导演系。

在学校,李彧认识了比他小16岁的南充女孩陈燕琳,并很快坠入爱河。当李彧恋爱的消息传到李保田耳朵里时,李保田的态度鲜明,反对儿子恋爱。可李彧和陈燕琳恋爱8个月后,就和陈燕琳在北京登记结婚。2009年6月,陈燕琳怀孕,李彧推掉大部分工作在家里陪着妻子,买菜、洗衣、做饭,对妻子呵护备至。儿子的这些转变,李保田表面上不以为然,心里却百味交织。

2010年春节前夕,李保田终于拨通了儿子的电话:“小子,爹今年在你们家过春节。”李彧喜出望外。过年时,看着夫妻俩在厨房忙得不亦乐乎,幸福之情溢于言表,李保田的眼睛湿润了。饭后,儿媳妇端上水果说:“爸,您很快就升级当爷爷了,还得请您给孩子取个名字。”李保田看看红红的草莓笑着说:“我现在的心就跟这草莓一样甜,女孩就叫草莓吧,男孩就叫果果。”

2011年4月,陈燕琳生下了一个胖嘟嘟的女婴。李保田抱着孙女,爱不释手。他乐呵呵地说:“以前,我就是一个倔老头儿。现在有了孙女,老头儿要开始改变,争取做一名合格的爷爷。”一旁的李彧和妻子被幽默的父亲逗得哈哈大笑。

此后,李保田经常带着儿子拍戏。李彧第一次真正和父亲合作演戏,是出演安战军导演的电视剧《警察李酒瓶》,李保田演父亲,李彧演儿子。按理说,他们就是父子,李彧演起来应该得心应手。可没想到,这对于李彧成了灾难的三个月。

拿到剧本后,李保田和李彧对角色的理解产生了分歧。在片场,李彧常常被父亲劈头盖脸训一顿。结果,弄得李彧只要一跟他演对手戏就感到莫大的压力,把李小山演得呆头呆脑。

正是因为这部戏,李彧才真正见识了父亲的表演功力。有一场戏是李保田扮演的李酒瓶刚得知自己的老婆得了癌症,不敢把真相告诉她,还得强作欢颜。父亲扮演的李酒瓶在厨房里煮面条,一边煮一边问老婆:“面煮熟了,再打个鸡蛋吧?”可说着说着,眼泪却刷地流下来。李彧在一旁看着父亲的表演被感动得流下眼泪,但他又不想让父亲看见,急忙跑到一边去了。受到父亲表演的启发,李彧也很快进入了角色。而在合作中,李彧更进一步地感受到了一个不一样的父亲,也慢慢地读懂了父亲“狼爸式”教育方式后面那异常浓烈的爱。

弃画从艺十多年后,当自己从狂热的门外汉、默默无闻的演员转变成独具特色的喜剧演员时,李彧才发现他最感激的人就是父亲。原来,李保田一直用他独特的父爱陪伴着儿子前行,正如最亮的灯永远在暗处一样……

2012年,央视热播剧《丑角爸爸》中,由李保田饰演的赵青山对女儿赵小萍实行刚柔并济的教育政策,在百般疼爱的同时,严厉打压女儿的学戏梦想,甚至大打出手,使得赵小萍委屈之下离家出走。对此,李保田坦言:“剧中的父亲打小萍是因为太爱女儿,知道演员这条路不好走,怕女儿受伤害,所以才禁止女儿学戏。但小萍也有自己的梦想和叛逆,所以两人发生冲突在所难免,这也是爱的体现吧。”而这正是他与儿子在现实中的生活写照。

上一篇:写爷爷的叙事作文:“电脑王”爷爷下一篇:软件工程嵌入式就业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