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1 第12课《鸦片战争》教学设计

2024-12-08|版权声明|我要投稿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1 第12课《鸦片战争》教学设计(共12篇)

1.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1 第12课《鸦片战争》教学设计 篇一

第一单元 第1课 孔子与老子教案 岳麓版必修3 【教材分析】

本课选自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一课。课标要求:知道儒家和道家,了解孔子和老子两位思想家,了解儒家思想的形成。

教材内容和地位:关于春秋战国时期的诸子百家,教材分两课介绍,第一课介绍孔子和老子的主张及其地位;第二课介绍了百家争鸣出现的社会背景,以及战国时期主要学派的代表人物及其主张。本节课要学习的是第一课《孔子与老子》,它包括两部分,其一介绍孔子的主要思想主张及其地位;其二介绍老子的主要思想及其地位,层次分明,条理清楚。可以以此为基本框架组织教学。因为本专题着重讲述“中国古代主流思想的演变”,所以本课的教学重点应放在第一部分。

【学情分析】对于孔子和老子这两位思想家,学生在以往的学习中稍有涉及,有所了解,但未必有深刻的体会。本课的学习将使学生温故知新,对这两位思想家的主张有较深的理解,领会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以及尝试着将书本知识运用于现实。

【设计思想】本节课采用体验式教学法,具体做法是:通过看图学史,体会论从史出;通过模拟孔子问答,理解孔子的主张;结合现实分析孔子和老子思想在现代社会中的运用,认识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价值。【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知道孔子和儒家、老子和道家,理解孔子和老子思想的主要方面及其内在关系。过程与方法:通过对历史图片的解读和对《论语》《道德经》摘录的阅读分析,获取有效的历史信息,理解孔子和老子的主要思想;通过模拟孔子和弟子、国君的问答,体会孔子的主张;通过对今天城市管理问题的思考和对1987年美国国情咨文引用老子话语的分析,领会孔子、老子的思想对社会现实的作用。

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儒家的仁爱思想和以德治国主张,领会道家的智慧,认识孔子和老子两位思想家对后世的深远影响,培养对民族文化的自豪感。【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知道孔子的主要思想;理解孔子思想的现实意义。

难点:理解“仁”、“礼”、“道”等概念;体会老子思想的智慧。【教学过程】

【课前】播放背景音乐,展示本课相关图片,让学生提前进入学习氛围。【导入新课】近代学者夏曾佑说过:“中国之教,得孔子而后立;中国之政,得秦皇而后行;中国之境,得汉武而后定。三者皆中国之所以为中国也。”这话道出了孔子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这节课,我们将了解孔子和与孔子同时代的思想家老子,他们一个创立了儒家,另一个是道家的鼻祖。【新课学习】

一、孔子及其思想

(一)孔子的主要活动和历史地位

看图学史:师生共同解读一组图片(孔庙、大成殿、杏坛、牌坊、孔子墓碑、世界各地的孔庙、孔子周游列国图等),了解孔子的主要活动和历史地位。

走进山东,它的自然风光令人着迷,比如五岳独尊、蓬莱仙境、大明荷花、微山芦苇,但是它的人文景观更胜一筹,它承载着历史的厚重,给人以智慧的启迪。认识这片金壁辉煌、规模宏大的建筑吗?这是孔子故里曲阜的孔庙,它与孔府、孔林并称为“三孔”,1994年1

2死后的孔子倍享殊荣,生前的孔子却十分落魄。这张图片反映了孔子生命历程中的一件大事——周游列国,55岁时他率领一群弟子周游列国推销自己的政治主张,但没人理睬他,这时的孔子像一只流浪狗。但他坚持了十四年,直到68岁才回到鲁国,然后把主要精力用于教育,同时整理了《诗》、《书》等古代典籍,为文化传承做了很大贡献。如果我们要了解孔子的思想,当读什么书?(《论语》)下面让我们根据《论语》摘录了解孔子的思想。

(二)孔子的思想

1. “仁者爱人”和“为政以德” 模拟对话 情境体验:

幻灯展示三则与“仁”有关的材料,学生在诵读的基础上模拟孔子和学生的对话。樊迟问仁。子曰:“爱人。”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教师引导:从刚才的对话,可以看出“仁”的本质和基本内涵是什么?(仁,指仁爱,关爱别人。)教师:从文字学的角度看,“仁,从人,从二”,反映人与人的关系。怎样“爱人”?(孔子说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也就是应将心比心,推己及人,设身处地考虑他人的需求,帮助别人实现其需求。)孔子是在什么样的社会背景下提出“仁”的学说的?(春秋之际,战争不断,孔子寄希望于仁爱挽救社会。)统治者心存“仁”的话会怎么做?(体察民情,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仁者爱人的思想在政治上的反映是“为政以德”,解读材料: 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孔子对执政者的要求是什么?(以德来治理国家,用德教化人民,爱惜民力。)“为政以德”有什么积极作用?(政府有很强的凝聚力,社会稳定、和谐。)案例思考 学以致用:

崔英杰案

案件中的崔是一个小贩,一个从河北来到北京的23岁的年青人,这之前他曾是个军人,荣获“优秀士兵”称号,复员后找了份保安工作,但连续几个月没有领到工资,父母又身患疾病,于是就在马路边摆摊卖烤肠。案件中另一个人是北京市海滨区城管监察大队副队长李志强。2006年8月11日,李志强带领十几个人到中关村路段执法,遇到了卖烤肠的崔英杰,执法人员扣押了他的三轮车。事后,崔英杰回忆当时的情况,“我哀求他们,什么东西都可以拿走,就是请把我的三轮车留下,因为那是我头天刚刚借钱买的。”但是城管还是把三轮车装上卡车,准备拉走,于是崔英杰冲上去想要回他的车,这时,他的手和李志强碰了一下,他以为李志强要抓他,随手一扒拉,不料切烤肠的刀刺中了李志强的颈部,造成李志强死亡,这是他始料不及的。2007年4月10日,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对这一案件作出一审宣判,被告崔英杰犯故意杀人罪被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剥夺政治权利终身。一次城管执法行动,改变了两个人的命运,使两个家庭陷入无尽的痛苦。而类似的城管与小贩冲突事件屡见不鲜,在中国许多城市每天都在上演着猫和老鼠的游戏,你来我跑,你退我进。

学生活动:试着以孔子的“仁者爱人”、“为政以德”的思想来看待城市管理问题,应该怎么做才能避免悲剧的重演?(学生可能会回答如果城管执法态度温和一点,血案不至于发生;如果政府职能部门多一点服务意识,多一点底层情怀,考虑到在这些人中,很大一部分是外来人员、下岗职工,他们没有稳定的收入来源,得不到社会保障机制的救济,只能做点小生意来维持生计,对他们来讲这点小小的经营就是他们赖以生存的“饭碗”,在城市里规划一些地方让他们卖水果、卖糖炒栗子、擦皮鞋,完全可以实现城市管理与小贩、市民利益的共赢,这便是仁爱。学生回答也可能偏离主题,这需要教师的及时引导,让学生学会关注默默不语的芸芸众生,意识到建立洁净文明的大都市不应该以牺牲弱势群体的生存权利为代价,以此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2.“礼”的学说:等级与秩序 模拟对话 情境体验:

幻灯展示三则与“礼”有关的材料,学生在诵读的基础上模拟孔子和学生、诸侯国君的对话。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

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公曰:“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虽有粟,吾得而食诸?”

教师引导:从对话中我们可以看到孔子的“礼”是什么意思?(礼是指周礼,指西周的等级名分制度,是礼仪规范和良性化的社会秩序)

“仁”和“礼”是有什么内在关系?(“礼”是实现“仁”的手段)

孔子关于“礼”的主张值得肯定吗?(学生可能肯定它也可能否定它,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应做必要的引导,指出孔子希望回到西周时的社会等级秩序,维持贵贱有序,有保守之处;但是,这一主张也有很大的积极性,因为它非常重视每个人的责任,要求人们按照自己的身份去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履行相应的社会义务,这样,天下便会仁爱和睦。孔子关于个人责任的主张,后人把它阐发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是多么完整而远大的人生理想,正是在这种文化的熏陶下,有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范仲淹,有了“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林则徐,有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和脚踏污泥,心忧天下。)

3.鬼神观:重人事,远鬼神

季路问事鬼神,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

樊迟问知。子曰:“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

从材料可知,在鬼神观上,孔子主张敬天地远鬼神,其关注点放在人事和现实社会上。

4、孔子的教育思想 学生列举:孔子一生用了大量的精力来办教育,成绩斐然。他在教育中总结了不少精彩的话。由一个小组的同学列举孔子的教育主张,每人一句,不重复。如 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怠。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当仁不让于师。有教无类。因材施教。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与一隅而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教师引导:2500多年过去了,孔子的教育主张是否还有指导意义?

过渡:现在,我们来做一道选择题,以下四种政府,你们认为哪一个是最好的? A.人民只知道政府的存在,但不知道它做了什么事情 B.政府的执政得到广大人民的赞扬

C.政府充满威严,人民因为对它畏惧而安分 D.被人民轻视、打心眼里瞧不起的政府

如果是孔子,他会选择第二种,但在老子的眼中,最好的政府是第一种,这出乎一般人的意料,老子的思想真是非同寻常。

二、老子及其思想

(一)老子其人

结合教材简要了解老子其人:姓李,名耳,楚国人(今河南人),曾做过东周王室管理典藏的史官。

结合清源山老君岩图片了解老子的精神。全国老子像有几千尊,以清源山的最为著名,同学们能理解其中的缘故吗?(因为一来它的历史悠久,是中国最大的宋代道教石雕,至今已有上千年;二来它雕琢得十分传神:特别是它的眼睛,它的眼神空空的,正应了老子的自然、无为、大象无形的思想,空洞的眼神实则洞察一切;这个老子在做什么呢?他什么都不做,甚至也不思考,他是无为的,不象其它的老子像或忙着炼丹,或骑着青牛匆匆赶往哪里。)

(二)老子的思想

学生活动:一边阅读教材,一边结合幻灯出示的《老子》摘录,归纳老子的基本思想。道可道,非常道。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治大国若烹小鲜。

1、“道”的哲学概念

2、辩证法思想

3、无为而治的政治思想

解析:道是什么?(道是抽象的,难以用语言表达,只能体会,它是天地万物的本源。道是老子哲学的最高概念。)

老子的思想有什么内在关联处?(比如,老子为什么认为世界上最柔弱的东西可以驾驭最刚强的、无强于有呢?因为他在发现辩证法时洞察了物极必反的规律,所以他还说,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刑,大成若缺,大直如诎,大巧如拙;老子为什么主张无为而治?因为他看到自然界中无为、不争的作用,柔弱胜于刚强,那么,人也当效仿自然,不要妄为。)古为今用

如果说孔子的学说对今天的以德治国有指导意义,那么老子的观点能否运用于今天呢? 1987年美国总统里根在国情咨文中引用了老子的“治大国若烹小鲜”,引起了强烈反响,《老子》一书畅销美国,一时“纽约纸贵”。同学们结合必修二所学的20世纪70年代美国的经济状况和80年代里根的执政措施,想一想里根为什么会引用老子的治国主张?(1980年,里根当选,当时的背景是,因为二战后运用凯恩斯主义指导经济,70年代出现了经济“滞胀”,主张减少政府干预的新自由主义抬头。里根执政,实行“三个少”的改革,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干预,放松政府对企业的管制,减少税收,减少福利开支,政治无为的思想使美国经济迅速好转。)

【教学反思】

1.看图学史是本课的一个特色。图片比文字更直观,且富有历史感。在学习第一目“孔子及其学说”时让学生先解读一组图片,初步形成对孔子生前身后的感性认识,为理性分析孔子思想做个铺垫;在学习第二目“老子及其思想”时让学生观察“泉州老君岩”图片,在教师的点拨下,学生都能感受到这尊雕像的精妙和老子的“无为”思想。

2.历史学是严谨的,但学习历史的方式可以活泼一点。学习孔子和老子的思想,少不了解读《论语》和《老子》。本课解读《论语》不用平常的古文今译,而是全班同学集体诵读《论语》摘录,了解其内容,再由两个学生用现代文模拟对话。因为《论语》本是对话体例,模拟对话有助于学生理解其含义,又身临其境,领略到孔子的谆谆教诲。在第一目向第二目的过渡中采用做一道选择题的方式,用不多的时间让学生在回顾儒家以德治国时发现另一种治国主张,在思想冲突中接触老子的智慧。

3.为什么引入两个案例分析?孔子和老子思想的价值在于它能指导当代的治国。在有限的课堂时间里,引入的案例应当是典型的。崔英杰案是今天中国城市管理不和谐的一个缩影,也许夏霖律师的辩护词有助于我们理解它,“贩夫走卒、引车卖浆,是古已有之的正当职业。我的当事人来到城市,被生活所迫,从事这样一份卑微贫贱的工作,生活窘困,收入微薄。但他始终善良纯朴,无论这个社会怎样伤害他,他没有偷盗没有抢劫,没有以伤害他人的方式生存。我在法庭上庄严地向各位发问,当一个人赖以谋生的饭碗被打碎,被逼上走投无路的绝境,将心比心,你们会不会比我的当事人更加冷静和忍耐?”通过对这个案件的分析,有利于学生培养关心社会底层的仁爱的意识以及理解政府如何“为政以德”,真正做到学以致用。而学习老子思想时用的是2500多年后大洋彼岸的一个超级大国引用老子的“治大国若烹小鲜”的例子,这使学生在惊讶中思考老子思想的现实意义,发现原来“无为而治”能解决一些难题。

2.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1 第12课《鸦片战争》教学设计 篇二

第1课主要从宏观角度概括,时间跨度几千年,因此学生必须具有宏观概括能力。同时应该加强微观能力的培养,介绍每个朝代农业发展的情况,可以结合历史地图册,分为原始社会时期、春秋战国时期、两汉时期、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唐代、宋代、明代。原始社会时期,通过重要考古遗址,如黄河半坡遗址、河姆渡遗址等,证明中国是最早种植水稻、粟的国家。这些遗址都在大河流域,体现出大河文明的特点。

春秋战国时期,由于铁农具的使用,以及“废井田、开阡陌”这种新的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建立,再加上水利工程都江堰、郑国渠的兴建,这些都促进农业的进步。

两汉时期,有二牛一人耕作方式、代田法,这些都促进了农业的进步。两汉时期农业主要分布在山东、山西(山为崤山)、巴蜀地区,北方还有许多地区是畜牧区或者半农半畜区,整体上农业发展极不平衡。

在东汉末年,由于战乱和饥荒,人口大量南迁,江淮地区和益州地区成为南迁的主要地区。南迁带来新的劳动力和先进技术经验,促进了江南的开发。人口迁移对农业的影响是一个重要的专题。之后三国两晋的南迁、唐末南迁都促进江南进一步的开发,也改变了中国经济的结构。到了宋朝,南方成为中国的经济重心。

唐朝农业比以前发展更快,长江流域和黄河下游(河北)发展很快,桑、茶广泛种植,成为主要的经济作物。

宋代在农作物方面主要增加了棉花,插秧图说明统治者对农业生产依旧重视。

明代,农作物品种有所增加,除了传统的桑、茶、棉花外,还增加了玉米、甘薯、花生、烟草等,为什么这些作物大量地从东南亚传入呢?这与当时新航路的开辟有关。

第2课《古代手工业的进步》主要从宏观角度来概括,从官营手工业、家庭手工业、民营手工业三类分别来讲述,最后总结手工业的特征,其中包括最后三段的手工业享誉世界。官营手工业素来发达,在古代占据主导地位,官营手工业部门有冶炼业、制瓷业、丝织业等;家庭手工业简单地讲述,之后讲述民营手工业过程,其中重点是资本主义萌芽。

第2课也需要从微观方面来讲述,从各个时期来讲:

原始社会就有了陶器,如仰韶文化的彩陶,到了商周最重要的为青铜业,有司母戊鼎——至今最大的青铜器。

春秋战国时期主要的手工业为冶炼业、制盐业、丝织业,其中冶铁中心主要为各国的都城,如齐国的临淄、赵国的邯郸、楚国的宛等。

汉代的手工业部门分布从北方扩展到江南一带,如益州,手工业部门也增多了,包括制铜业、器具业等。东汉杜诗水排(水力鼓风冶铁的工具),《后汉书》中记载:杜诗任南阳太守,造福一方百姓,造作水排,铸为农器,用力少,见功多,百姓便之。

唐代手工业发达,丝织业遍及全国,丝织业产品十分精美,陶瓷业中的精品是唐三彩,以造型生动逼真、色泽艳丽和富有生活气息而著称。同样采矿业、冶金业、金银制造业等发展很快。制瓷业形成了“南青北白”的局面。

宋代制瓷业(五大名窑、八大窑系)、采煤业(太原)、造船业、印刷业、丝织业十分发达。宋代瓷器在当时具有世界影响。英语的china意思是瓷器,其发音是由“昌南”而来。昌南即今天的景德镇,宋真宗景德元年(公元1004年),因其盛产瓷器,以皇帝的年号将昌南更名为景德镇。唐代,江西省昌南镇出产一种青白色瓷器,这种瓷器巧夺天工,享誉海内外,很受欧洲人欢迎。从此,欧洲人就以china来代称昌南和它的瓷器。逐渐China就成了“中国”的英文。

明朝的青花瓷、清朝的彩瓷,在当时大放异彩,如明代宣德年间的青花海水白龙纹扁瓶,简洁高雅,清代道光时期彩瓷百鹿尊,画面中群鹿活现,树枝枝干苍劲,笔绘十分生动、犀利、细腻。

3.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1 第12课《鸦片战争》教学设计 篇三

知识与技能

能够分析文化大革命发生的原因;识记“文革”中民主法制遭到破坏的史实;列举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民主与法制建设的主要成就及我国基层民主选举制度的建立、实施情况;结合事实分析依法治国的重大意义。通过阅读、分析各种历史材料,训练从历史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以及论从史出的能力。过程与方法

通过各种历史资料的举例、分析,了解新时期我国民主法制建设的主要成就。鼓励学生开展社会调查,了解文革基本史实和我国目前基层民主选举的有关情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文革”发动及“文革”期间我国民主法制遭到破坏的学习和新时期民主法制建设取得成就,加深学生对民主法制建设重要意义的认识。通过开展社会调查,认识我国的基层民主建设取得了一些重大成就,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继续改进和提高。【 教学重点 】

“文革”对民主法制的破坏;新时期民主法制建设的巨大成就。【 教学难点 】

新时期加强民主法制建设、“依法治国”的重要意义。【 教学方法 】

探究式、启发式、归纳法和讨论法。教 学 过 程 【 复习巩固】

新中国民主政治的基本特点、新中国成立后的十几年间,我国的民主法制建设取得了哪些突出成就

【 引入新课】

导言:新中国成立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并非一帆风顺,尤其是文革对民主法制造成了严重的破坏。文革结束后,中国的民主与法制建设不断取得了进步。补充概念:

民主:人民掌握国家权力,管理国家;

法制:The rule of law;法律制度,静态的法律法规;

法治:The rule by law;法律治理,不但包括静态的法律法规也包括动态的立法、执法、司法、守法等活动,它体现的一种依法办事的良好社会状态。

一、文革对民主法制的破坏

1、性质:文革,1966-1976年,由领导者错误发动的,被反革命集团利用的,对党、国家、人民带来巨大灾难的内乱。

2、文革发动的原因:

历史根源: “左”倾错误,最终发展到以阶级斗争为纲 其它原因: 毛泽东错误地估计了当时国内的阶级斗争形势野心家林彪、江青等的推波助澜。狂热的个人崇拜破坏了党内的民主决策。

毛泽东犯了什么错误?认为中央出了修正主义,出现了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党和国家面临着资本主义复辟的危险。

注:修正主义 修改马克思主义;否定无产阶级、资产阶级区别,否定社会主义、资本主义的区别;反对无产阶级革命,反对无产阶级专政。是一种资产阶级思想。反革命集团利用中反革命集团指的是? 林彪反革命集团和江青反革命集团。利用人们对毛泽东的崇拜,对文革的发动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毛泽东决定发动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来维护社会主义制度。毛泽东的错误个人决定成为了党和政府的决定而且无法更改。这是为什么??

个人专断个人崇拜盛行,民主集中制、集体领导制造到破坏。中国是个有着几千年封建社会的国家,人治传统影响深远。我们来看文革是对党、国家、人民带来巨大灾难的内乱。

3、经过:在毛泽东的“革命无罪造反有理”得鼓动下,红卫兵运动兴起,文革全面发动,全国陷入一片混乱当中。

4、文革的危害

政治上:社会处于无政府状态,民主法制遭到野蛮践踏、民主政治建设严重倒退; 经济上:国民经济发展缓慢; 科教文上:对文化的摧残

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宁要社会主义的草,不要资本主义的苗。(出身唯成分论)

大学 大学 大家都来学。大家指的是工农子弟兵。工农兵大学。拉大了中国与发达国家的差距。

5、文革对民主法制的破坏表现:举刘少奇案。(1)、人民的生命财产得不到任何保障;(2)、社会秩序极端混乱;(3)、人大制度、多党合作和政协制度遭到破坏;(4)、中共各级组织遭到破坏,党的规章制度被践踏。

6、文革的教训(1)、必须正确认识社会主义条件下政治与经济的关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正确处理阶级和阶级斗争问题。(2)、必须花大力气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3)、必须坚持国家工作中的民主集中制和集体领导原则,禁止和克服任何形式的个人崇拜。

二、新时期的民主法制建设

1、历史的转折——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

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停止“以阶级斗争为纲”,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决定改革开放。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成为新时期民主法制建设的指导思想。

2、新时期民主法制建设的成就

(1)平反冤假错案;(民主政治建设的首要环节)

(2)进行政治体制改革,改进人大制度和政治协商制度,加强基层政权和基层民主建设;(3)颁布1982年新《宪法》并多次修订,相继出台各种法律法规,建立比较完备的法律体系;(4)颁布《行政诉讼法》、《行政复议法》,规范政府行为,使“民告官”有了法律保证;(民主政治建设一大进步)(5)1999年,“依法治国”被写入宪法。(民主政治建设进入新时期)强调:“依法治国”写入宪法。人民在党的领导下,依据法律规定治理国家。

“依法治国”的前提是有法可依,建立完善的法律体系,一国法律体系的基础是根本大 法宪法。

三、基层民主选举制度

1、必要性。基层民主选举是我国落实宪法赋予人民的权利、进行民主建设、保证人民投票表决的方式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的重要举措,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基础的一环。内容:城乡居民依法直接选举居委会、村委会。198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 199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

基层民主选举的示意图

上级政府指派

(前)城镇居委会

干部

农村村委会

(后)

根据选举法由人民选举

思考:根据基层民主选举的示意图,性质、职能转变? 性质:自治组织,职能:由监督管理转变为人民服务。

2、居委会、村委会的性质、职能

村民自治权的核心内容: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

3、意义:中国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重大建设的重大进展。是中国政府为贯彻“依法治国”精神,保障群众的民主权利所进行的卓有成效的努力。

总结:新中国成立后,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在文革期间遭受巨大的挫折,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民主法制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中国向社会主义法治化国家目标前进着。

一、文革对民主法制的破坏

1、性质:

2、文革发动的原因:

3、经过:

4、文革的危害

5、文革对民主法制的破坏表现:

6、文革教训

二、新时期的民主法制建设

三、基层民主选举制度

1、必要性。

2、居委会、村委会的性质、职能

4.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1 第12课《鸦片战争》教学设计 篇四

课标要求

了解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特点和影响,认识罗斯福新政的历史背景;列举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认识罗斯福新政的特点,探讨其在资本主义自我调节机制形成中的作用。

落实课标

一、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

1、原因:

① 根本原因: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资本主义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②具体原因:贫富分化严重,群众贫困购买力低,而企业却盲目扩大生产,生产与销售矛盾激化;分期付款和银行信贷刺激了市场的虚假繁荣。③直接原因:股票投机过度,导致股市崩溃。

2、标志:纽约证券交易所股市崩溃

3、特点:来势凶猛;范围广;持续时间长;破坏性强

4、影响:

①引发经济危机: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遭到空前严重的破坏,出现经济大萧条,世界贸易额锐减。

②引发政治危机:人们对整个资本主义制度产生怀疑和绝望情绪,法西斯主义在一些国家开始泛滥,社会动荡不安。资产阶级民主制度摇摇欲坠。

③造成世界局势紧张: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为了摆脱困境,纷纷采取了以邻为壑、转嫁危机的办法。导致世界经济进一步陷入混乱,国际关系也日趋恶化。

二、罗斯福新政

1、背景:

①大危机给美国以空前严重的打击;②时任总统的胡佛及其政府仍奉行自由放任的传统经济政策,使危机迟迟得不到解决;③罗斯福在1932年大选中获胜。

2、内容:

① 整顿财政金融;② 调整工业生产(中心措施);③ 调整农业生产;④ 社会救济和以工代赈。

3、特点: 在确保自由企业制度的前提下,采取政府对经济全面干预的办法,扩大消费,调整供给与需求矛盾。

3、影响及评价:

①直接影响:取得显著成效,社会生产力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恢复;

②间接影响:缓和了社会矛盾,巩固了美国资本主义制度。

③历史影响: 新政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发展的新模式,并被其它资本主义国家借鉴,标志着资本主义进入了政府大规模干预经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时代。

三、凯恩斯主义———资本主义经济理论的革命

1、产生的背景:

20年代末30年代初的经济大危机促使人们进行反思,自由放任的经济理论开始受到人们的质疑。

2、基本主张——国家应当对经济生活进行干预和调节。

3、评价:

①积极作用: 取代了过去自由放任的经济理论,成为西方各国制定经济政策的主要依据,有力地推动了经济的发展。

5.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1 第12课《鸦片战争》教学设计 篇五

1.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夏商时期的国家政治制度的内容和特点;西周的分封制、宗法制与礼乐制度的基本内容。

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回忆所学知识,了解夏朝和商朝统治的制度和思想,探究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问题教学,通过“设疑——探疑——释疑——解疑”的方式引导学生学习分封制和宗法制。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中国古代早期政治体制的形成过程,培养运用历史的、辨证的眼光看待历史上政治体制的变革的能力;通过感悟古人的制度创新既是历史发展的结果,又是推动历史前进的动力之一,增强学生对源远流长的华夏文明的民族自豪感。2.学情分析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这是新教材的第一堂新课,学生感觉新鲜。通过准备课,学生对新高中历史教学有了初步认识,事先在心理和知识上有所准备,拿到新教材更有趣味,教师要因势利导。但第一课的史实比较遥远和神秘,在理解上带来了困难。各类班级的学生程度差异明显,一些同学不能适应,要引起高度重视。评论(0)3 3.【教学重点】: 西周的分封制与宗法制 4.【教学难点】:

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4教学过程4.1 第一学时教学活动评论5.教学设计 同学们,你知道中国的第一个政权是什么吗?它有什么特点?(学生答)夏朝:出现公共权力和继承的传子制度。[公共权力就是大家所赋予的管理公共事务的权力] 过渡:夏朝经历了400多年后到了桀时,由于他的凶狠、残暴等原因导致了人民的一致反对,于是大约在公元前1600年商族首领成汤把夏给灭了,建立了商朝。

商朝建立以后,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商部族完善了政治制度,那就是内外服的政治制度。

那么什么是内服,什么是外服呢?

(学生答)内服是王畿,即商王直接统治的地区,外服是附属国管辖的地区。[附属国就是活动在一定区域、血缘纽带牢固的部落集团] 商王与内外服的关系:一方面,商王控制着支配内服和外服的实际权力,与附属国形成了支配与被支配的关系,商王可以要求附属国承担义务;另一方面由于附属国基本保持原有的社会结构,商王的控制力是有限的,附属国有很大的独立性和自主权,有时还甚至与商王发生战争。除了内外服制度外,商朝还有没有其他的统治手段呢?(学生答)利用宗教神权来统治国家,即通过神权来强化王权。解析:商朝是一个弥漫着神权色彩的王朝。商朝人崇信各种鬼神,认为神灵主导着人事。所以,商朝统治者“尚鬼”、“尊神”,依据鬼神的意志来治理国家。这其实是一种君权神授的思想。

在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东征,灭商建周,史称西周。周武王在灭商后的第二年就病死,年幼的周武王继位,由周武王的弟弟周公(周公姓姬名旦)摄政,周公摄政七年后还政与周成王,在他摄政期间,他进行了一系列的政治制度的创新,如周公修改了商王朝的内外服制度,实行了分封制。那么,什么是分封制呢?

(学生答)分封制又称封邦建国,是在保证周王室强大的条件下,将宗族姻亲和功臣派到各地,广建封国,以拱卫王室。

那么周公又是怎样实行分封的呢?结合西周分封形势图进行分析:

从图中我们可以得知,周王是国家的最高统治者;同姓亲族是分封的主体,他们的封地或居于富庶之地,或处在战略要地,分封时除土地外,还得到大量的物资、武装和人口等。

周公的这种分封制能起到什么样的作用呢?

(学生答)1.周人的势力范围不断扩大;2.西周各诸侯国与王室的臣属关系更加明确,周王确立了天下共主的地位,统治效果得到加强;3.使西周贵族集团形成了“周王——诸侯——卿、大夫——士“的等级序列。

过渡:分封制使西周王朝确立了严格的统治秩序,这一统治秩序在面临周王、诸侯等人生命终结的时候由谁来继承其土地、财产和权力呢?周公对这个问题也进行了思考并加以解决,这就是实行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的宗法制度。

嫡:正妻 嫡长子:正妻的大儿子,也称宗子

那么,实行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的宗法制度的目的是什么?宗法制的特点是什么?(学生答)目的:为了巩固统治秩序,解决贵族之间的矛盾;特点:血缘纽带同政治关系相结合

宗法制度确立了严格的大宗、小宗体系,那么两者存在着怎样的关系呢?

对图表进行分析得知:大宗与小宗的关系是相对的。大宗与小宗之间既是兄弟关系,也存在政治上的上下级关系,也就是说大宗与小宗的关系不仅是家族等级的关系,也是政治隶属关系。

宗法制度的作用是什么呢?

(学生答)1.宗法制度通过血缘的亲疏,确立起一整套土地、财产和政治地位的分配与继承制度,保障各级贵族能够享受“世卿世禄”的特权;2.宗法关系有利于凝聚宗族,防止内部纷争,强化王权,把“国”与“家”密切地结合在一起。

为了维护宗法制度,周公制定了什么制度?这种制度有何作用呢?

(学生答)各种礼乐制度,它作为各级贵族的政治和生活的准则,成为维护宗法分封制度必不可少的工具。

综合探究:中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是什么?

6.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1 第12课《鸦片战争》教学设计 篇六

本文结合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第23课“新中国初期的外交”的教学, 具体谈谈如何利用图表进行教学重、难点的探究。

一、环环紧扣, 按图索骥

图表教学法要因题而设, 使解决教学重、难点的思路一目了然、条理清楚、层次分明, 可让学生借助图表细心领会教师的解题思路, 有条不紊地整合新旧知识, 作为开启历史思维的钥匙, 从而提升运用图像语言认识相关历史现象、事实、规律的能力。在“新中国初期的外交”一课教学中, 笔者采用了集合性图表教学法对问题进行了探究, 环环紧扣、按图索骥, 顺利地解析了“新中国初期外交政策为何选择‘一边倒’”的原因。

【探究一】十字路口的中国———新中国初期外交政策将面临怎样的抉择? (提示:从国际环境、美国对华态度、新中国国家性质、国家利益等因素着手考虑。)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世界形势发生了深刻变化, 美苏两极格局成为国际形势最突出的特点。在这样的国际形势下, 刚诞生的新中国对外关系面对着四种道路的抉择。 (见图1) 这考验着新中国领导人的外交智慧。

选择一:半殖民地外交道路

新中国领导人首先放弃的是四条道路中的第 (1) 条路———半殖民地外交道路。因为第 (1) 条道路是跪着的半殖民的屈辱外交老路, 一旦选择走这条路, 就意味着新中国的外交“换汤不换药”, 将继续承认国民政府建立的一切旧的屈辱的外交关系, 继续沦为“洋人的朝廷”。显然, 那是一条不独立不平等的老路, 也违背了近代有志之士和革命大众反侵略、求民主的振兴民族的人生追求, 必须放弃。

选择二:“附美”之路

放弃了半殖民地外交道路, 新中国的外交应淘汰的第二条道路是哪条道路?是第 (2) 条———“附美”之路, 即放弃依靠美国, 不与美国结为盟友关系。二战后, 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霸主, 从本国国家利益出发, 对外推行霸权主义政策, 与以苏联为主导的社会主义国家形成了冷战对峙的局面。而新中国是新民主主义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 所走道路与资本主义的美国截然不同。“道不同不相为谋”。同时, 美国对刚刚成立的新中国还采取孤立敌视的态度, 即对新中国政治上不承认, 经济上封锁禁运, 军事上包围威胁, 企图把新中国扼杀在摇篮里。

选择三:中间道路

剩下的两条道路中, 我们走不“联苏”也不“附美”的中间道路, 两个大国都不得罪, 行不行?不行!对新中国———一个国民经济全面崩溃、人民生活十分困苦的“新生婴儿”而言, 无法扶墙走路, 没有大人牵手, 天生能力欠缺, 后天实力不足。在冷战格局背景下, “树欲静而风不止”, 新中国权衡利弊, 深感我行我素的中间道路 (3) 行不通, 因为你想两个大国都不得罪, 不惹人家, 人家却会惹你。即使选择走中间路线, 既不可能改变美国对华的霸权主义封锁政策, 又不可能换来苏联的倾情援助。正如毛泽东说, 中国人不是倒向帝国主义一边, 就是倒向社会主义一边, 绝无例外, 骑墙是不行的, 第三条道路是没有的。

选择四:“联苏”之路

这是剩下的最后一条道路——— (4) 联苏。这可行不可行?众所周知, “新生婴儿”学走路没有不靠大人牵或不扶墙的经历, 于是, 新中国领导人智慧地选择了“一边倒”的外交政策是历史的必然, 维护了新中国国家利益的最大化。何谓“一边倒”?“一边倒”就是中国政府在外交上坚定地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 使新中国在保障人民革命胜利成果、捍卫和平以及维护独立与主权的斗争中不致处于孤立地位。后来尽管“一边倒”也存在一定的副作用, 但就当时国际环境、美国对华态度、新中国国家性质而言, 仍然是最佳选择。

二、连类比物, 见微知著

历史是变化中的历史, 历史的教学经常要求学生透过变化, 发现历史表象背后深层次不变的本质和变的规律。常言道, 没有比较就没有鉴别, 对此, 图表比较教学法较强的可比性和说服力, 能使问题由复杂到简单、由抽象化为具体, 见微知著。教师课前设计的比较型图表, 要整齐、对称、均匀、清晰、明了, 选取几个空格填入相应的内容, 有意识地留出空白, 引导学生在历史教材中找出相应的内容对号入座、正确填充, 从被动的接受者转变成主动的思考者。基于此, 对第23课“新中国初期的外交”中的关键词“基本准则”“标志成熟”的解读和把握, 可用比较型图表来予以达成。

【探究二】为什么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能成为国际外交的基本准则, 并标志着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

思维拓展一: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之所以能成为国际外交的基本准则, 是因为它具有包容性、开放性和开创性, 表明相同或不同性质的国家可以和平友好交往, 有利于建立公正、合理、平等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反对霸权主义、强权政治, 维护世界和平。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认识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的国际意义, 笔者以表格图示形式, 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内容与国际关系旧秩序的表现来个PK (见图2) 。通过一一对应比较, 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符合联合国宪章和国际法。另外, 历史发展也证明,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经受住了岁月的检验, 为相同或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建立和发展关系提供了正确的指导原则, 已被国际社会所广泛接受, 表明它的提出既有利于亚洲和世界的和平与稳定, 也有利于世界健康和谐地发展。

思维拓展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为什么标志着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这一问题比较难回答, 教师可设计出一个对称性的表格 (见图3) , 留出几个空格让学生通过对比来填充, 并思考相关问题。

填空参考答案及思考: (1) 对应新时期的不结盟, 新中国初期我国与苏联在莫斯科签订的《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显然是“一边倒”的结盟外交关系; (2) 针对新中国初期阶级斗争与无产阶级革命意识较浓, 对应新时期意识形态渐趋淡薄, 取而代之的是注重国家利益至上; (3) 针对建国初期的阶级革命外交, 对应新时期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和平外交、合作外交; (4) 针对新时期全国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 与此对应的新中国初期为巩固新生政权而重视国防安全建设; (5) 因为国家利益和意识形态不同, 新中国初期采取的外交是封闭半封闭的外交,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就是新中国外交政策的突围与新发展, 新时期我国则开展了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和全方位外交。

见微知著:通过对新中国初期与新时期两个时期外交思想的比较, 让学生认识到新中国的外交理念在不断与时俱进, 发生了重大转变。这些转变的转折点就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这些外交理念中最先发生的也是最关键的转变, 表现为超越意识形态、社会制度, 意识到国家利益既是外交的立足点和出发点, 又是外交的归属和魂魄, 即注重国家利益至上, 将外交的首要目标调整为服务于新时期的国家现代化建设。所以,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标志着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

三、柳暗花明, 探赜索隐

图表教学设计要充分研读教材, 挖掘深意, 精心设疑, 并通过富于情趣的视图设计, 以图象与表格彼此交融渗透的形式, 激发学生灵感的火花和寻求问题解答的好奇心、迫切性和求知欲, 学生始终保持着高度的兴奋点, 在风云突变的历史事件中探赜索隐。因此, 教学人教版必修1第23课“新中国初期的外交”导言部分时, 可围绕周恩来所讲的近代中国“跪在地上办外交”与新中国初期“站着外交”取得辉煌成绩形成的鲜明对比, 让学生思考、探究“弱国无外交”果真是一条颠扑不破的真理吗?

【探究问题三】中国近代屈辱的外交似乎一再证明着一条颠扑不破的真理———“弱国无外交”。然而, 新中国初期, 国力依然弱小, 却走出了这一怪圈, 取得柳暗花明的辉煌成就, 试举例证明。请你结合本节课的学习, 说一说有哪些促进新中国实现这一重大转变的举措? (见图4, 提示国际环境、外交家的智慧、民族的凝聚力、政权性质等因素)

对比理解一:近代中国屈辱的外交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第23课“新中国初期的外交“的导言部分中有这样一段表述:在近代中国历史上, “外交”同“屈辱”总是联系在一起的。周恩来曾义愤填膺地说:中国的反动分子在外交上一贯是神经衰弱怕帝国主义的。清朝的西太后、北洋政府的袁世凯、国民党的蒋介石, 哪一个不是跪在地上办外交的呢?中国一百年来的外交史是一部屈辱的外交史。

对比理解二: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成就

新中国的成立, 使中华民族获得独立自主, 站起来的中国人才真正开始以平等的身份登上历史舞台, 以超凡的智慧定大政方针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和三个外交政策“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一边倒”) 、破孤立封锁 (与苏联等17国建交) 、创外交准则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入世界舞台 (日内瓦会议) 、展大国雄姿 (万隆会议) , 终于迎来蓝天白云艳阳天。

探赜索隐:有人说, 外交是智者的游戏, 外交是和而不同的艺术, 外交更是一个国家实力强弱的晴雨表。新中国初期, 中国百废待新, 国力不强, 但外交依然取得辉煌的成就, 打破了“弱国无外交”的一贯定律。其促进新中国外交实现重大转变的原因有:新中国的外交是站着的外交, 政治上实现中华民族的真正独立, 维护了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执政党中国共产党代表中华民族的利益, 以祖国和人民的利益为重;外交上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国家领导人毛泽东、周恩来等政治家展现出杰出的外交智慧。

7.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1知识点 篇七

商朝的主要政治制度是内服与外服制度。宗法制的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大一统。秦中央集权制度:A皇帝制度B中央三公九卿制C地方郡县制。三公是指丞相、御史大夫和太尉。

唐三省六部制。三省是中书省(起草)、门下省(审议)、尚书省(执行)。元只设中书省。地方实行行省制度。

明太祖废除丞相制度。明成祖设立内阁。

清军机处的设立,是专制皇权高度发展的标志。

古希腊爱琴文明包括克里特文明与迈锡尼文明。古希腊城邦的主要特征是小国寡民,各邦长期独立自治。古希腊城邦政体,贵族制和民主制最为流行。

古希腊城邦雅典是民主政体的发源地。公元前594年,梭伦改革,引上民主的轨道。公元前509年,克里斯提尼改革,确立民主制。

雅典民主制的基本特点是人民主权与轮番而治。公民大会、五百人议事会和民众法庭是雅典民主政体的充分体现。

古罗马共和制由执政官、元老院、公民大会三层机构组成。平民维护自身利益,和贵族斗争,设立保民官。

公元前27年,屋大维建立元首制。元首制实质上是披着共和外衣的君主专制。戴克里先实行公开的君主统治。

罗马法:《十二铜表法》为开端、《查士丁尼民法大全》为总结。

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从《大宪章》到1689年《权利法案》,确立议会主权,限制国王权力,英国实行议会与国王集体统治,人治转向法治。沃波尔是英国历史上第一任首相。英国的君主立宪制是以代议制为基础,以责任内阁制为核心。

“美国宪法之父”:麦迪逊。

1787年宪法三原则:联邦制原则、三权分立原则、人民主权原则。

三权分立:立法权、行政权、司法权,分别由国会(参、众两院)、总统和最高法院行使,又互相制约。

1787年宪法是近代世界第一部成文宪法,根据这部宪法,美国成为实行联邦制的总统制共和国。

美国两党制:民主党和共和党。

1875年宪法(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确立了法国的共和制。

俾斯麦完成德国统一。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确立了德国的君主立宪制。专制主义和军国主义传统。

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的直接原因是林则徐虎门销烟,根本目的是打开中国市场。

1842年,中国近代历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中英《南京条约》。

鸦片战争的影响:中国的历史进程发生了重大转变: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破坏,独立发展的道路被迫中断,并被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英法1856年第二次鸦片战争,火烧圆明园,1858年和1860年分别签订《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

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影响:清政府的权力结构发生变化,一部分官绅开始认识到中国的新变局,主张学习西方“长技”,自强求富,兴起了旨在推动王朝中兴的洋务运动。

洪秀全创立“拜上帝会”。太平天国运动开始:金田起义。天平天国全盛:

军事上北伐和西征。政权建设上颁布纲领性文件《天朝田亩制度》。

镇压太平天国的主要力量:曾国藩的湘军、李鸿章的淮军。太平天国由盛转衰:天京事变。

洪仁玕提出了近代中国第一个具有资本主义色彩的发展方案《资政新篇》。天平天国失败:天京陷落。

中日甲午战争,1895年《马关条约》内容:A中国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B赔偿日本军费2亿两白银C开放重庆等通商口岸D允许日本在华设厂

义和团口号:扶清灭洋

第一个全国性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同盟会。宗旨:“驱除鞑虏,恢复中华(民族主义),创立民国(民权主义),平均地权(民生主义)”,即三民主义。

1912年《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近代中国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宪法。

五四运动的直接原因(导火索):中国在巴黎和会上的外交失败。

空想社会主义主要代表人物:法国的圣西门、傅立叶和英国的欧文。

1848年,马克思、恩格斯发表《共产党宣言》,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第一个工人政权。

俄国二月革命,推翻罗曼诺夫王朝,建立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列宁《四月提纲》是布尔什维克党的纲领。俄国十月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1921年,中共“一大”宣告中国共产党成立。1922年“二大”,奋斗目标是反帝反封反军阀。“三大”确立同国民党合作的方针。1924年国民党“一大”,标志着国共第一次合作正式形成。孙中山重新阐释三民主义,确定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

国民革命举行北伐,目标是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

1927年,蒋介石“四一二”政变和汪精卫“七一五”政变,屠杀共产党,国共合作破裂。

1927年八一南昌起义,打响了中国共产党武装反抗国民党的第一枪,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和建立人民军队的开始。

1927年“八七会议”,确立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毛泽东开辟的井冈山道路,是工农武装割据,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政权的正确道路。

1931年九一八事变,日本侵占东北,蒋介石坚持“攘外必先安内”政策。1935年遵义会议,毛泽东回到领导岗位,革命转危为安。

1935年,中国共产党发表《八一宣言》,提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张。1936年,红军在甘肃会宁会师,长征结束。

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和全民族抗日打下重要的基础。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抗日战争开始。红军改编为八路军和新四军。抗日战场存在国民党为主的正面战场和共产党为主的敌后战场。彭德怀指挥“百团大战”。1945年8月15日,抗日战争结束。

重庆谈判,国共签署“双十协定”,确立和平民主建国的方针。

全面进攻、重点进攻陕北和山东解放区。

战略决战:三大战役(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

河北西柏坡七届二中全会,决定把党的工作重心由乡村转移到城市。

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新中国的政治制度:人民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1947年3月12日,“杜鲁门主义”,标志美苏“冷战”开始。

1955年,北约和华约对峙,标志着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正式形成。

世界多极化趋势:1967年欧洲共同体的形成、日本成为世界经济大国、不结盟运动的兴起。

新中国三大外交政策:“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一边倒”。新中国外交成熟的标志,国际社会广泛认可的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8.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1 第12课《鸦片战争》教学设计 篇八

⑵经济和阶级基础:辛亥革命到一战期间,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获得较快发展,工人阶级在一战期间得到壮大。

[讲解]一战期间,中华民族工业得到较快发展,我们把这个时期称为“短暂的春天”。随着民族工业的发展,工人阶级也迅速发展壮大起来,这就为运动提供了阶级基础。

[过渡]:此外,早在运动前的1915年,中国发生了一场新文化运动,同学们还记得它是由谁首先发起,提出什么样的口号? [提示]:陈独秀上海创办《青年杂志》(后改名《新青年》)标志着运动的开始。运动提出了德先生(民主)和赛先生(科学)。这一场思想启蒙运动的开展,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尤其是知识分子,是民主和科学观念深入人心,从而为五四运动提供了思想基础。

(3)思想基础:新文化运动起了思想解放的作用

新文化运动高举民主科学两面大旗,解放了国人的思想。

以上我们分析了中国面临的国内外局势,五四运动前夕中国的社会情况可以说是“山雨欲来风满楼”。此时中国的民族矛盾、阶级矛盾逐渐激化,就像一堆干燥的柴,只需一点火星,就能燃烧起来。这时这点火星出现了,这就是----中国外交在巴黎和会上的失败。3.导火线: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1)巴黎和会上中国代表提出了哪些正义的要求?

答:废除帝国主义国家在中国的一切特权;取消“二十一条”;收回日本在大战时夺去的德国在山东的特权。

(2)中国在巴黎和会上失败 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答:因为当时中国不是一个独立自主的、富强的国家。(3)中国的外交失败 说明了什么道理?答:弱国无外交。

代表学生界;还有一个关头写有“商”字,代表商业界。三个拳头结合在一起,狠狠地打击了写有“曹、陆、章”字的三个小丑人物——曹汝霖、陆宗兴、章宗祥。作品醒目地号召工人、学生、商人团结起来,结成有力的同盟,打倒反动军阀政府卖国贼曹汝霖、陆宗兴、章宗祥

五四爱国运动已突破了知识分子的范围,发展成为以工人为主力、有小资产阶级和资产阶级参加的全国范围的群众爱国主义运动。工人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政治舞台。在五四运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五四运动在广度上和深度上的迅速发展,由北京到全国,由学界到各界形成一股巨大的潮流,吓坏了北京政府。五四运动因此也取得了初步成果。五四运动取得了什么直接成果?

2.结果:释放、罢免、拒签——初步胜利(1)释放被捕学生

(2)罢免了曹汝霖、章宗祥和陆宗舆三人的职务

(3)中国代表拒绝在和约上签字,捍卫了国家主权和尊严。

(这次拒签的意义是重大的,是中国近代外交史上

得的信息是()A.表达了当时爱国青年的强烈愤怒和对国家命运的高度责任感 B.“外争主权,内惩国贼”反映了五四运动的性质

C.把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和反对封建主义的斗争联系在一起 D.在巴黎和会上中国代表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解析:选D。正确理解材料是解题的关键,其中A、B、C三项是对材料的正确理解,D项符合史实,是五四运动取得初步胜利的表现之一,不符合题意。

3.当代学者提出了“五四运动是第一次历史巨变的补课,又是第二次历史巨变的起点”的观点,这是对五四运动历史地位的一个新提法,但究其实质,其主要认为五四运动是中国()A.旧民主主义革命完成和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的标志 B.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的开端 C.资产阶级共和国向人民民主专政过渡的开始 D.政治制度与思想文化由古代向近代转变的起点

解析:选B。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问题的能力。五四运动是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的开端,A、C、D三项表述均不符合史实。

4.五四运动的中心转移到上海后,发展成为全国性的群众爱国运动,这充分说明()A.上海是最早的工人罢工的城市 B.五四运动属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C.五四运动具有反帝反封建的性质 D.五四运动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解析:选D。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的尖锐引起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关注,并积极投入到这场运动中,因而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5.我们通常所说的“五四精神”的主旋律是()A.民主和科学精神

B.勇于解放的精神 C.追求真理的精神

D.爱国主义精神

解析:选D。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五四精神”的准确理解能力。五四爱国运动是一场反帝爱国运动,爱国主义精神贯穿运动的始终。A、B、C三项虽然属于“五四精神”的内涵之一,但不属于其主旋律。

6.(2011年贵州省普通高中毕业会考)下列属于五四运动成果的是()①军阀政府被迫释放被捕学生 ②罢免曹汝霖、章宗祥、陆宗舆三人的职务 ③出席巴黎和会的中国代表没有在和约上签字 ④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

A.①④

B.①②④ C.③④

D.①②③

解析:选D。五四运动结束时,中国仍面临着外国帝国主义的侵略和本国封建势力的压迫,反帝反封建的任务仍很艰巨,故④的说法错误,排除所有含④的选项。

7.1915年1月,日本驻华公使日置益递交“二十一条”密约的中国政府是()A.清政府

B.袁世凯政府 C.段祺瑞政府

D.蒋介石政府

解析:选B。本题考查对教材基础知识的掌握能力。关键信息:时间1915年,当时政府为袁世凯政府。

8.五四运动中,北京爱国学生喊出“外争国权,内惩国贼”的口号,引发这一事件的导火线是()A.袁世凯接受“二十一条”

B.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C.日军制造“九一八事变”

D.北平学生抗议美军暴行的武装起义

解析:选B。五四运动的导火线是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9.2011年是五四运动92周年,那么五四运动中,起先锋作用的阶级或阶层是()A.农民阶级

B.工人阶级 C.青年学生

D.民族资产阶级

9.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1 第12课《鸦片战争》教学设计 篇九

一、基于岳麓版高中历史教科书知识体系的高考题解答

2013新课标全国Ⅱ卷25题:

汉唐制定土地法规限制私有大土地的发展, 宋代一改此法, “不抑兼并”。据此可知宋代 ()

A.中央集权弱化B.流民问题严重

C.土地兼并缓和D.自耕小农衰退

该题旨在考查宋代“不抑兼并”土地政策的原因。题干中没有给出相应的信息, 因此只能根据所学知识做出判断。关于中国古代土地制度和土地兼并问题, 人教版必修2第4课“古代的经济政策”中, 谈到了封建土地私有制确立后的土地兼并, 并说“面对土地高度集中, 政府大多采取措施抑制兼并, 以维护小农经济, 巩固统治。”但却没有提到政府的“不抑兼并”政策。岳麓版教科书对土地兼并问题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特别提到“宋初‘田制不立’, ‘不抑兼并’, 使两极分化更为激烈。”另外, 岳麓版教科书还提到了地主土地私有以外的自耕农私有土地, 并说“宋代土地兼并激烈, 租佃关系日益普遍化, 租佃经营成为仅次于自耕农形式的重要经营方式。”根据岳麓版教科书的基本表述, 不难选出正确答案为D。

2013新课标全国Ⅰ卷第41题:

阅读材料, 完成下列要求。

历史地图包含了政治、经济、文化等多种信息。

图见相应高考试卷, 在此省略。

图9为东汉十四州示意图;图10为唐开元十五道示意图。

比较图9、图10, 提取两项有关汉唐间历史变迁的信息, 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

该题从汉唐地方管理行政区划变化入手, 考查学生从地图中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要正确解答该题, 需要有汉唐地方行政区划和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相关背景知识。对此, 人教版历史教科书没有丝毫的涉及。但是, 岳麓版历史教科书必修1第3课知识链接部分提到了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另外, 必修2第3课区“域经济和重心的南移”, 详细讲述了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有了这些知识储备, 解答该题也就胜券在握。

区域经济和经济重心南移, 是中国古代经济发展中的重大历史现象。因此, 也就成为历年高考的主干知识之一。

如2013新课标全国Ⅱ卷第26题:

明朝有人描述在广东大灰岭所见:“盖北货过南者, 悉皆金小轻细之物:南货过北者, 悉皆盐铁粗重之类。过南者月无百驮, 过北者日有数千。这表明当时:

A.岭南经济发展程度高于北方B.岭南是商人活动的主要地区

C.以物易物是商贸的主要方式D.区域差异造成长途贸易兴盛

如2011年全国新课标卷第25题:

图四是依据《隋书·食货志》等制作的南北朝时期各地区货币使用情况示意图。该图反映出 (图见相应高考试卷, 在此省略) :

A.长江流域经济水平整体上高于黄河流域

B.河西走廊与岭南地区经济发展速度最快

C.黄河流域的丝织业迅速发展

D.长江流域经济发展相对稳定

关于区域经济和重心南移问题, 只有岳麓版高中历史教科书进行了讲述, 其他版本高中历史教科书均未涉及。因此, 使用岳麓版高中教科书的学生解决诸如此类的高考题就容易多了。

另外, 岳麓版教科书对《课标》必修部分确立的25个专题, 在坚持“古今贯通、中外关联”的原则下, 对中外历史的编写顺序做了一定的灵活调整和精心处理, 采取了中外混编、中外对应的编写原则, 将中外历史放在同一特定的时空背景下去体现。因此, 在解决中西交往和中西比较的问题时, 也就更具宏观的视野和全局的观念。

如2013新课标全国Ⅱ卷第40题第 (2) 问:

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 指出当时中国知识界对西方科学的态度, 并予以评析。

根据岳麓版第16课综合探究:破解‘李约瑟难题’”中, 西方近代科技与中国古代科技的比较的论述和第30课批判继承与开拓创新———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文化中对待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的态度, 就可以得到很好的解答。

此外, 岳麓版高中历史教科书最大限度吸收史学研究新进展、新观念、新成果, 紧跟历史学科研究的趋势。因此, 在解读高考题中的一些新材料, 评述一些新观点时也就有了史实依据。

例如, 2011年全国新课标卷41题:评材料中关于西方崛起的观点。

如果注意到岳麓版教科书必修2第6课“近代前夜的发展与迟滞”中, 关于“14~18世纪, 在明清两朝的鼎盛时期, 出现了社会经济的全面高涨的局面”的相关论述, 特别是课本提到“在1720~1820年间, 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在世界总值中所占的比重的年增长率远高于整个欧洲地区”。这些事实正好可以用以论证“西方崛起是比较晚近才突然发生的, 这在很大程度上都要归功于其他文明的成就, 而不仅仅取决于欧洲本土发生的事情。”

以上所举仅仅是近3年全国新课标卷的部分试题, 而分省命题的高考题中此类情况也很多, 在此不一一列举。

岳麓版高中历史教科书比较适应高考, 使用地区的学生在高考中取得的优异成绩也是有力的证明。对此, 《中国新闻出版报》在2010年8月27日做了相关报道。

二、岳麓版高中历史教科书与高考适应性原因探析

从上文分析来看, 岳麓版高中历史教科书相对来说与高考确实有较好的适应性。综合分析, 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 教科书本身具有鲜明的特色。岳麓版高中历史教科书的特色主要有两点:

一是深刻领悟《课程标准》精神, 依据《课程标准》, 但不刻板僵化。教科书创新体例建构起了“以时间为经, 空间为纬, 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为主轴”的教科书结构体系。各册单元在排列顺序上独具匠心:“开始分列中外古代农业文明时期的相关历史, 然后叙述西方率先近代化的轨迹, 继而在描述欧美发达国家发展进程的同时, 展现中国等国家与地区在自身内因与西方冲击影响下独特的近现代化历程。”教科书的结构体系对《课程标准》内容标准所提出的的专题进行了科学的整合和重组。一方面, 重视历史发展的时序性、阶段性与连贯性;另一方面, 重视历史发展的共时性和中外交往, 对共同的历史专题进行中外比较, 从而体现出历史内在的发展、互动关系和逻辑顺序。使全套教科书真正体现《课程标准》要求的“多视角, 多层次”“古今贯通, 中外关联”“从不同角度认识历史发展中全面与局部的关系, 辩证地认识历史与现实、中国与世界的内在联系”“在分析重大历史问题的基础上, 揭示历史发展的整体性和规律性”的精神。

二是以历史学科和史学研究为基础, 具有浓厚的学术气息。许多在学术上有一定影响的大学教授和专家参与了教科书的编著工作。如曹大为教授、赵世瑜教授、刘北成教授、曹文柱教授、杨宁一教授、郭小凌教授等。他们有扎实的史学素养和较强的研究能力, 有丰富的历史著作经验, 熟稔历史学科知识, 深谙史学研究动态。因此, 岳麓版高中历史教科书反映了史学研究的的新进展、新观念和新成果。教科书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指导下, 努力用整体史观、现代化史观、全球史观和文明史观等多角度来解读人类历史发展的进程。正如岳麓版高中历史教科书总主编曹大为教授指出的“人类历史的发展, 总体上呈现出纵向由低级到高级、从农业文明到工业文明, 横向从分散到整体的趋势。现代化成为近现代历史发展的主线。从全球文明进程的宏观视野观察历史, 特别是从现代化进程的视角重构现当代史的学科体系, 已愈来愈为学术界所认同。”按照史学研究所达成共识的社会发展进程的主轴, 岳麓版高中历史教科书各册单元在排列顺序上独具匠心:“开始分列中外古代农业文明时期的相关历史, 然后叙述西方率先近代化的轨迹, 继而在描述欧美发达国家发展进程的同时, 展现中国等国家与地区在自身内因与西方冲击影响下独特的近现代化历程。”就具体知识点来看, 教科书引入了大量为史学界所公认的一些史学研究成果, 而这些成果正好反映了当下史学研究趋势和社会热点, 有一定的前瞻性。如必修1中监察与谏议制度, 五四精神等, 必修2租佃关系的发展, 司马迁的区域经济思想, 明朝中期至清朝前期, 中国世界经济和贸易中心地区之一的地位, 战后资本主义国家“人民资本主义”和“经营者革命”的新变化等。必修3中荀子礼法并施的思想, 破解“李约瑟难题”, 等等。另外, 教科书还以“综合探究”“知识链接”“阅读与思考”“解析与探究”等栏目, 进入了大量史学研究的新成果、新动态。让人耳目一新, 求知欲激扬。

近几年, 高考题大量引入的史学研究新观念、新成果和社会热点问题。在这方面有明显优势的岳麓版高中历史教科书自然就适应高考。

其次, 参与岳麓版高中历史教科书编写的不少专家本身还参与了国家课程标准的制定。另外, 有多位专家还是国家或省级考试中心特邀研究员。参与教科书编著的杨宁一教授、曹大伟教授和李少兵教授还是近年来高考全国文综历史学科命题人员。这就有效保障了教科书的编写理念契合国家课程标准和高考理念, 从而也就保障了岳麓版高中历史教科书与高考的适应性。

岳麓版历史教科书与高考的适应性, 还在于它所构建的学科知识契合高考考试测量的要求。近年来, 高考全国文综历史学科命题组负责人杨宁一教授特别强调高考中学科知识的测量, 他指出“学科知识是考试测量的内容, 它即是考试测量的对象, 也是考试测量的基础。”历史学科的学科知识包括学科体系和基本知识点等。而“解决新课标下考试测量的学科知识体系问题, 首先需要史学观念的更新。在这个基础上, 用文明史的观点整合新课标的模块和专题, 构建学科体系。”。显然, 岳麓版高中历史教科书在构建新的学科知识体系方面, 具有优势。基本知识点则是历史学科体系的构成要素, 包括了基本史实、重要的历史事件和人物、基本概念等。由于一标多本, 一省多本, 使得基本知识点的确定非常困难。命题时虽有变通的办法避免基本知识点的确定, 但是却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所以, 他建议“应该在新课标模块和专题的范围内确定基本知识点, 而且必须经过有专家的论证。”很明显, 岳麓版高中历史教科书的专家组是有一定分量的。

三、研究教科书与高考适应性意义考察

新课程改革后, 高中历史教科书与高考命题的关系问题, 普遍受到关注。研究教科书与高考的关系, 有利于教科书革新、有利于高考命题、也有利于整个新课程改革。

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试行) 指出:“国家课程标准是教科书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 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这就明确了课程改革中《课标》、教科书与高考命题的基本关系。高考命题要以《课标》为依据, 教科书又是《课标》的具体体现, 因此, 高考命题自然也要以教科书为依据。但是在“一标多本”局面下, 高考命题需要在多个版本高中教科书中做出一定的选择, 这种选择不是选择某版本教科书的问题, 而是选择各版本教科书中更能体现《课标》精神和史学研究趋势的部分。当然, 选择的不仅是学科知识体系, 也包括具体知识点, 也包括能力培养层面的东西。这就要求教科书编写时要深刻领悟《课标》精神, 要更好的适应《课标》。另外, 教科书编写者也要研究高考, 使教科书适应高考, 体现高考测量的要求。试想, 一部不适应高考的历史教科书怎么可能得到广大中学生和教师欢迎呢。当然, 教科书编写在前, 高考命题在后, 起初高考命题会迁就教科书, 但是如果教科书编写如果不能与时俱进, 不能满足高等学校选拔人才的需要, 高考命题自然要弃教科书而去。这就要求教科书编写要建立起合理的修订体制, 随着新课程的改革不断改进。另外, 各个版本的教科书也要形成良性的竞争机制。各个版本教科书要依据《课标》与时俱进, 取长补短, 不断创新。一方面, 要满足普通高中教育学业水平测试的要求;另一方面, 也要符合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的需要, 从而全面实现课程改革对学生培养的要求。

参考文献

[1]曹大伟, 赵世瑜, 李伏媛.积极构建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的高中历史教材体系[A].车华玲.改革与创新——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研究与使用[C].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6.

[2]曹大为.关于《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 (实验) 》教材建设的对策与思考[J].历史教学, 2004, (8) .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 (实验)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4]曹大为.关于《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 (实验) 》教材建设的对策与思考[J].历史教学, 2004, (8) .

[5]穆易宁.新课标下高中历史学科考试测量命题改革[J].历史教学, 2005, (4) .

10.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1 第12课《鸦片战争》教学设计 篇十

一、选择题

1.神权与王权的结合是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基本特征之一。其中将王朝的一切政治事务都通过占卜进行决策的是()A.黄帝

B.尧

C.禹

D.商王 【解析】 商朝是个弥漫着神权色彩的王朝,商王每日必定要占卜,遇事也必定要占卜,并以人为祭品,以敬酬鬼神。

【答案】 D 2.(2013·东营高一检测)商朝主要的政治制度是内外服制度,其中内服制主要管理()A.商族活动区域

B.商族以外的活动区域 C.黄河中上游地区

D.长江流域地区

【解析】 商朝外服制主要管理商族以外的活动区域,内服制主要管理商族活动区域。【答案】 A 3.《诗经·鲁颂·閟宫》记载“王(周成王)曰:叔父(指周公),建尔元子,俾侯于鲁。大启尔宇,为周室辅。乃命鲁公,俾侯于东。锡之山川,土田附庸”这段材料主要反映()A.西周初年分封诸侯 B.周成王灭商之后建周C.分封制被郡县制取代 D.周王赏赐亲族大量土地

【解析】 从材料中“俾侯于鲁”、“俾侯于东”、“土田附庸”这三个关键信息可以判断,其说明的是西周分封诸侯的情况。

【答案】 A 4.“良夜颐宫奏管簧,无端烽火烛穹苍。可怜列国奔驰苦,止博褒姒笑一场。”诗中体现当时实行的政治制度是()A.宗法制

B.分封制

C.嫡长子继承制

D.世袭制

【解析】 材料中反映的事件是指在分封制下,周王通过烽火这种形式传达军事信息,使诸侯前去保卫周王室的安全,体现的是诸侯对周王应尽的义务,故B正确。

【答案】 B 5.同姓亲族是西周分封的主体,这些同姓亲族受封时,周王主要给予他们()A.封号和耕牛

B.土地和耕牛 C.土地和人口

D.人口和铁犁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周朝分封同姓亲族以巩固周朝对全国的统治,土地和人口是分封的主要内容。

【答案】 C 6.(2013·日照检测)从商朝推行内、外服制度到西周分封制,其发展趋势体现了()A.中央与地方地位趋于平等

B.中央对地方的控制能力大大加强 C.地方对中央的干预能力大大加强 D.嫡长子的地位牢固确立

【解析】 在内外服状态下,商王对外服的控制力是有限的,但分封制下,诸侯国必须承认周王的权威,并承担各种义务,体现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力不断增强。故B项为正确答案。A、C两项表述不符合史实;D项和题干没有必然联系且不属于发展的“趋势”。

【答案】 B 7.(2013届广东惠州调研·T12)“坟对中国人来说,不是一片平常无奇的土堆。而是社会关系、人生价值之所以维系的一个坐标。不像基督教等文明,中国人信仰自己的祖先。”这种现象的出现渊源于古代的()A.分封制

B.宗法制 C.礼乐制

D.禅让制 【解析】 材料中“中国人信仰自己的祖先”是解答的关键信息。这体现出浓厚的血缘宗系色彩,从这一角度考虑,与之关系最为密切的是宗法制。

【答案】 B 8.维系中国古代宗法制的纽带是()A.血缘关系

B.地缘关系 C.上下级关系

D.君臣关系 【解析】 本题考查宗法制的含义。宗法制是周人把血缘纽带同政治关系结合起来的一种制度。

【答案】 A 9.一历史学者指出:“西周宗法制是一种以父系血缘为准绳的遗产继承法。”这些“遗产”不包括()A.王国统治权

B.财富和爵位 C.指定继承人

D.土地和人口

【解析】 结合对宗法制度的理解,从宗法制下诸侯—卿大夫—士的继承关系来看,王国统治权、财富和爵位、土地和人口均是其遗产,但指定继承人错误,宗法制下实行嫡长子继承制。

【答案】 C 10.春秋时期,齐桓公在葵丘会盟诸侯,盟约的第一条是:“毋以妾为妻”,其目的是()A.提倡一夫一妻

B.维护母系家长的地位 C.维护宗法制度

D.规范诸侯们的婚姻 【解析】 西周建立的宗法制不仅明确了家族内部的长幼有序关系,而且在财产、土地、权力继承方面确立了嫡长子继承的原则,有利于防止统治集团内部的纷争,维护和睦的关系。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毋以妾为妻”可判断答案为C项。

【答案】 C 11.据《史记》载,周武王灭商后“封弟周公旦于曲阜,曰鲁”。周与鲁的关系是()A.依附

B.兄弟

C.平等

D.大宗与小宗 【解析】 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封弟周公”说明周公是分封的对象,而周王是分封者,周公是大宗,鲁国是小宗。

【答案】 D 12.《吕氏春秋·宰分览·慎势》言:“立嫡子,不使庶孽疑焉。疑生争,争生乱。”这表明宗法制的目的是()A.维护宗族内部的稳定与团结 B.消除诸子矛盾

C.保证各级贵族的特权 D.实现长治久安 【解析】 “立嫡子,不使庶孽疑焉。疑生争,争生乱。”大意是立嫡子不让庶子僭(jiàn)越,僭越就会产生争夺,争夺就会产生混乱。材料表明宗法制的目的是维护宗族内部的稳定与团结。

【答案】 A

二、非选择题 13.西周时期是我国奴隶制国家制度日益完善和成熟的时期。结合下列两幅图片及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图一 西周分封制示意图

图二 黄帝陵祭祖大典

(1)阅读图一,分封制对当时的周政权产生了什么影响?你认为后世统治者能仿效西周分封治国吗?试说明理由。

(2)图二反映了西周的哪种制度?该制度的最大特点是什么,有何作用?在当代生活中我们还能看到该制度的哪些影子?请举例说明。

(3)根据你的理解,图一和图二反映的两种制度之间有何联系?

【解析】 第(1)问从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两方面组织答案。第(2)问前两小问需结合图片和课本知识得出答案,第三小问属于开放型问题,联系现实生活中的实例不难回答。第(3)问的答案在教材中无直接表述,需依据所学知识概括分封制和宗法制之间的联系。

【答案】(1)有利于稳定当时的政治秩序,加强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扩大西周的疆域。不能。因为在分封制度下,诸侯有相当大的独立性,不利于中央集权的巩固;依靠血缘关系维持的政治联系也难以长久。

(2)宗法制。特点:嫡长子继承制。作用:有利于凝聚宗族,防止内部纷争,强化王权,把“国”和“家”密切结合在一起。例如:认祖归宗、修家谱、子随父姓等。

(3)相辅相成,互为表里。分封制确立了西周的统治秩序,宗法制巩固了分封制。14.(2012·泰安高一测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宗法制最早可追溯到原始社会父系家长制时代。经过夏、商的衍化,到西周时最后形成严密的制度即宗法制度——从整个中国历史的角度看,西周作为短暂一瞬消失了,但创始于斯的宗法组织和宗法结构并没随之在政治制度上一起消失。自秦以后的中国社会,承袭了宗法观念和宗法传统,使中国封建政治中的等级制源于原始的血缘宗亲关系,它表现为绝对的君臣隶属原则和极端的皇权主义——中国封建政治还有一个宗法特征是亲贵合一和裙带作风,最终导致中国封建政治统治中反智主义倾向。即反对理性,经验守旧,这是封建宗法又一特色。

——《中国历史纵与横》

材料二 宗族制群体作为一种松散的利益群体,在广大农村普遍存在,而由宗族群体所形成的宗族势力,虽与过去相比有了本质性的变化,但作为封建残余仍对农村社区起着一定的破坏性作用,成为农村基层社区生活中一股不可忽视的潜在的破坏力量。

——陈永平、李委莎《宗族势力:当前农村社区 生活中一股潜在的破坏力量》(《社会学研究》1991年第5期)材料三 家族组织与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有着天然的联系,与中国国家政权之间具有较为广阔的合作空间,与现代化的主潮流并不处于截然对立的状态。然而,家族组织又是一柄双刃剑,以它为表现形式的族际冲突制(编者注:农村宗族械斗),以及由于政府处置不当而引发的普遍不满,很可能在家族组织复兴中成为某种破坏性力量。

——杨平《湛江农村家族宗法制度调查》(《战略与管理》1994年第1期)(1)根据材料一概括宗法制对中国封建社会的影响。

(2)评价材料中关于宗法制的复兴或重建的观点。(要求:围绕材料二或材料三中的任一种观点展开评论;观点明确,逻辑严密,表述清楚。)【解析】 第(1)问根据材料归纳概括。第(2)问围绕材料二或材料三中的任一种观点,结合材料以及宗法制的影响展开评论。

【答案】(1)中国封建政治呈现出宗法色彩;表现为等级制、绝对的君臣隶属原则、极端皇权主义、亲贵合一、裙带作风。

11.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1 第12课《鸦片战争》教学设计 篇十一

【思维激活】

右面1955年美国《时代周刊》封面,人物是蒋介石,名字前面没有任何头衔。背景是一个国民党的士兵孤单的守望着大海,对岸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土地。蒋的脸上是无奈,还是失望?

请思考:中国共产党是怎样领导人民打败蒋介石反动派,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有何历史意义?

【课标点击】概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史实.认识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伟大意义。【基础梳理】

一、内战的爆发

1.争取和平民主的斗争(1)背景:①国内外要求和平。②由于内战准备尚未完成,蒋介石采取“假和平、真内战”的策略,邀请毛泽东赴重庆,“商讨”国内和平问题。(2)表现:①重庆谈判: 目的:中共为争取和平。时间:l945年8月底。

结果:国共双方签署会谈纪要。即《双十协定》。规定和平建国,坚决避免内战,召开政协会议,保证人民权利等。②政协会议召开 时间:1946年初。地点:重庆。

意义:通过有利于人民的政协协议。2.全面内战爆发

(1)标志:1946年6月,国民党军队大举进攻中原解放区。

(2)粉碎国民党的全面进攻:采取运动战方式。集中优势兵力,打歼灭战。国民党军队被迫转为重点进攻。

(3)粉碎国民党的重点进攻:从l947年春开始,国民党军队重点进攻陕北和山东解放区,被人民解放军粉碎。【阅读思考】

想用软的一套手法,把共产党吃掉谈何容易!可是,国内有厌战情绪,国际形势也不允许中国打内战,一打起来我们更被动,利用谈判拖一拖也好。共产党拒绝谈判,我们更有文章好做!

——蒋介石谋士陶希圣原话

蒋介石三次电邀毛泽东到重庆谈判的原因有哪些? 答案:和平舆论的压力;内战准备工作尚未完成。

二、战略反攻和三大战役 1.战略反攻

(1)时间:1947年6月。

(2)标志:刘伯承、邓小平率晋冀鲁豫解放军主力渡过黄河,挺进大别山,揭开战略反攻序幕。

2.战略决战

用心

爱心

专心

(1)概况:①辽沈战役:1948年9月.东北解放军首先攻占锦州,后长春解放;11月初,解放军攻下沈阳.东北全境解放。②淮海战役:以徐州为中心。人民解放军首先在碾庄地区歼灭国民党黄百韬兵团十余万人,在宿县西南围歼援敌黄维兵团十余万人,1949年1月发起总攻,淮海战役胜利结束。③平津战役:辽沈战役结束后,东北解放军同华北解放军一起发动。北平国民党军队在总司令傅作义率领下接受和平改编,l949年1月,北平和平解放。(2)意义:三大战役从战争的规模和取得的战果上看,在中国战争史乃至世界战争史上都是空前的。国民党军队的主力基本上被消灭。【阅读思考】

陈毅在《吟反攻形势》中写到: “江汉飞传刘邓捷„„辽吉猎虎布火雷。”(1)涛句反映的主要史实有什么?(2)这些史实有什么意义? 答案:(1)挺进大别山;辽沈战役。(2)挺进大别山揭开战略反攻序幕;辽沈战役解放东北全境,为淮海、平津战役胜利奠定基础。

三、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 1.北平谈判

(1)背景:战场上的大溃败,迫使蒋介石发出“求和”声明。中国共产党为迅速结束战争,减少人民痛苦,提出了和平谈判的条件。

(2)结果:双方达成《国内和平协定》最后修正案,但南京国民政府拒绝在协定上签字,和谈破裂。

2.渡江作战:l949年4月21日,横渡长江;23日,占领南京,国民政府覆灭。接着,人民解放军向全国进军,追歼国民党残余军队。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基本胜利。3.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意义

(1)结束了中国近代百年来屈辱的历史。

(2)改变了世界政治格局,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力量,鼓舞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人民解放斗争的士气。

(3)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胜利,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毛泽东思想的胜利。【阅读思考】

国民党和谈代表刘斐对中共和谈态度存有疑虑,就找个话题试探毛泽东:“毛先生,您会打麻将吗?”毛泽东不知他话中的含义,随口答道:“晓得些,只是晓得一些。”刘斐问:“您是爱打清一色呢,还是喜欢打平和?”毛泽东明白了对方的用意,大笑起来,话中有话地说:“平和,只要平和也就行了。”毛泽东不仅在口头上多次表示出和谈的诚意,而且电令处于长江沿线的人民解放军缓期渡江,勿攻安庆,和谈期间不发生任何进攻性战斗。

从当时的兵力和民心看,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必胜无疑,为什么还要与国民党和谈? 答案:为迅速结束战争,实现和平,减轻人民痛苦。【核心突破】

1、抗战胜利后中国社会性质和主要矛盾的变化(1)社会性质:中国仍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主要矛盾:由民族矛盾转变为阶级矛盾,由中日矛盾转变为中国人民与美帝国主义支持的国民党反动派之间的矛盾。

2、重庆谈判与北平谈判的不同。

(1)背景不同。前一次国民党在政治、经济、军事和外交上占有较大优势,迫于国内要求和平、反对内战独裁的舆论压力和内战准备工作尚未完成的现状,于是三次电邀毛泽东到重庆谈判;后一次人民解放战争即将取得胜利,国民党内部分裂,败局已定,不得不发出求和声明。

用心

爱心

专心

(2)目的不同。前一次国民党是为发动内战争取准备时间,共产党则是为了尽力争取国内和平,揭穿蒋介石假和谈的阴谋,团结和教育人民;后一次国民党是为争取喘息时间以继续进行内战,共产党则力图尽早结束内战,减少人民痛苦,并揭穿蒋介石假和平的面目。(3)内容不同。前一次谈判的焦点是解放区政权和人民军队的合法地位问题;后一次焦点是革命是否进行到底的问题。(4)结果不同。前一次签订了有利于人民的决议,但最终都被国民党撕毁;后一次达成了《国内和平协定》最后修正案,但被国民政府所拒绝。

3、人民解放战争迅速胜利的原因

(1)客观上:国民党政治孤立,失去民心;军队厌战,士气低落;统治腐败,贪官横行;美援断绝,蒋桂分裂。

(2)主观上: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有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指导;走经过新民主主义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发展的道路;掌握了革命武装,并坚持武装斗争;组成了最广泛的革命统一战线;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典例剖析】

考向一 对抗战胜利全国人民愿望的考查

【例1】 “胜利到来的当时,我们喘一口气,情不自禁地在心头描画着三五年后可能实现的个小康时代。„„但是胜利的欢呼闪电似的过去了,接着是一阵阵闷雷响着。这个变化太快了,幻灭得太快了。”(朱自清语)这说明当时人们的愿望是 A.“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B.“要和平,争民主”

C.“还我河山,守土抗战” D.“打倒列强,除军阀”

解析:材料信息反映的是抗战胜利后,中国人民要求和平、民主的愿望。答案:B 考向二 对重庆谈判的考查

【例2】2009年,影片《建国大业》热播,一个个动人的场面,一句句经典的台词,一个个熟知的人物让人久久不能平静。电影中出现了毛泽东与蒋介石在一起的画面(如右图),当时二人讨论的主要问题是

A.合作抗日 B.军队国家化

C.和平建国 D.政治民主化

解析:图中照片拍摄于1945年重庆谈判期间,国共双方谈判的主要话题为和平建国的问题。政治民主化和军队国家化问题是双方争论的焦点。答案:C 【纠错笔记】

易错点一 对抗战胜利后国内两党斗争的主题本质认识不清 典例1 1945年8月毛泽东指出:“抗日战争的阶段过去了,新的情况和任务是国内斗争。”毛泽东所说的“斗争”的实质是

A.国共两党的斗争 B.内战与和平之争

C.建设什么性质的国家之争 D.统一战线是否继续存在之争

解析:抗战胜利后,中国面临两种命运的选择:一是国民党的独裁、内战建国,一是中共和中国人民要求和平民主建国。因而中共为了减少人民的痛苦,争取国内和平和民主,两党进行了重庆谈判,表明看是内战与和平之争,实质上是可是建立什么性质国家的斗争。A明显错误,D在抗战结束后就不存在了,故答案为C。答案:C 【名师点拨】抗战胜利后,中国人民同美帝国主义支持的国民党反动派的矛盾又上升为中国

用心

爱心

专心

社会的主要矛盾。由于蒋介石发动内战的准备工作尚未完成,为欺骗舆论,他们一开始就采取“假和平、真内战”的反革命策略。为了尽力争取和平,揭露美蒋反动派的真面目,中国共产党同国民党在重庆举行了和平谈判,并签署了包括坚持避免内战等内容的《双十协定》;1946年初召开了重庆政治协商会议。争取和平民主,反对内战独裁,是这一阶段政治斗争的基本内容,而斗争的焦点在于建立一个什么样的国家的问题。易错点二 错误地理解中国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的标志性意义 例2 右图是某历史学习小组在研究性学习中使用的一幅照片。据图中反映的历史信息判断,你认为这件事的主要意义是

A.标志着解放战争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 B.表明了解放战争的战略总决战的伟大胜利 C.表明了统治中国22年的国民党政府的覆灭 D.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了完全的胜利 解析:解答此题首先要分析判断这副图是反映的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的史实,南京是国民党反动政府的所在地,这表明了国民党反动政府的垮台。但全国并没有全部获得解放,故D说法是错误的,A、B明显错误。答案:C 【名师点拨】为了彻底揭露国民党假“和谈”真“内战”的政治阴谋,我党从1949年4月1日开始在北平与国民党的代表团进行谈判。4月20日,南京国民政府拒绝在和平协定上签字。4月21日,毛泽东和朱德发布了《向全国进军的命令》。4月23日午夜,红旗插上了总统府,人民解放军占领了南京,南京宣告解放。南京的解放标志着统治中国22年的国民党政府覆灭,标志中国的人民解放战争基本结束,标志着新民主义革命的基本胜利。【优化考题演练】 【夯实基础】

1.1945年8月到1946年6月的中国

①处在民族战争向国内战争的过渡阶段 ②国内阶级矛盾迅速上升为主要矛盾 ③政治斗争的基本内容是争取和平民主、反对内战独裁 ④斗争的焦点是建立一个什么样的国家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解析:D本题考查抗日战争结束到解放战争爆发前这一时期的历史特征,结合教材分析即可。2.1946年,中国各党派和无党派人士的代表,在重庆参加了政治协商会议,这次会议确认避免内战及和平建国方针。并确定了走政治民主化,军队国家化等的建国道路,这说明,A.中华民国政府以法律形式确立了民主政治制度 B.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在努力争取和平建国 C.中国共产党建立了与民主党派合作的政治制度 D.共产党和人民对国民党抱有不切实际的幻想

解析:B 解答本题注意时代背景。1946年,抗日战争刚刚结束不久,和平民主是中国人民的一致呼声,中国共产党代表中国人民的利益,为争取和平民主与国民党反动派进行一系列的斗争,重庆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就是其中之一。A项是指1912年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C项是1949年的政治协商会议;D项应为“民主党派”对国民党抱有不切实际的幻想。正确答案为B项。

3.“孟良崮上鬼神号,七十四师无地逃。信号飞飞星乱眼,照明处处火如潮。„„”陈毅这首诗所指战役的意义是

A.找到了中国革命的正确道路 B.使抗日战争进入到相持阶段

C.粉碎了国民党对山东解放区的重点进攻 D.结束国民党政府在中国大陆的反动统治 解析:C 此诗写的是1947年5月孟良崮战役,全歼国民党军整编74师3.2万余人,击毙

用心

爱心

专心

敌中将师长张灵甫,粉碎了国民党对山东解放区的重点进攻。

4.江苏是革命老区,江苏人民积极支援革命战争,为民主革命的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下列战事发生在解放战争时期并与江苏有关的是

①淞沪会战 ②徐州会战 ③淮海战役 ④渡江战役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③④ 解析:C 淞沪会战是在上海,排除①,徐州会战尽管是在江苏,但那是发生在抗日战争时期,排除②。

5.读右图,你得出的历史信息是 A、揭开了解放战争战略决战的序幕 B、追歼国民党残余军队的任务已经完成 C、基本上消灭了国民党主力 D、南京国民政府覆灭

解析:D 图示是渡江战役的相关内容,1949年4月渡江战役结束后,4月23日南京国民政府覆灭。

6.1945年—1949年,国共两党强弱易位、政权易手,其中起了决定作用的因素是

A.内部是否团结一致 B.外援是否始终一贯 C.政治基础是否广泛 D.军事决策是否正确

解析:C 共产党主张建立民主联合政府,符合大多数人的利益,因而具有广泛的政治基础。

【能力提高】 8.中国国民党党史馆为迎接大陆观光客,与厂商制作一系列历史人物玩具,其中包括蒋介石与毛泽东“欢笑言和版”。历史上蒋介石与毛泽东“欢笑言和”所取得的最大成就是

A.确定“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

B.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

C.签署了“双十协定”

D.第一次取得了反帝斗争的完全胜利

解析:D 蒋介石与毛泽东欢笑言和的经典成就应该是第二次国共合作完成抗日斗争的全面胜利,这是中国人民取得的第一次反对帝国主义斗争的完全胜利。9.毛泽东说:“蒋介石两个拳头(指陕北和山东)这么一伸,他的胸膛就露出来了。所以,我们的战略就是要把这两个拳头紧紧拖住,对准他的胸膛插上一刀。”“插上一刀”的军事行动指的是

A.粉碎国民党的重点进攻 B.千里跃进大别山 C.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 D.渡江战役

解析:B依材料可知是千里跃进大别山,解放战争由战略防御转向战略进攻。

10. 1948年底,著名的建筑学大师梁思成先生曾写信给中共中央,提出要尽可能地保护中华民族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如故宫、颐和园、雍和宫等。据所学知识判断,这与当时正在进行的哪一战役有直接关系

A.渡江战役 B.辽沈战役 C.淮海战役 D.平津战役

解析:D 故宫、颐和园、雍和宫都在北京,联系时间1948年底可判断是平津战役(1948年11月29日开始,1949年1月31日结束)。

11. 1949年4月,陈毅欣然写道“旌旗南指大江边,不尽洪流涌上天。直下金陵澄六合,万方争颂换人间。”该诗描写的历史事件是

A.强渡长江,推翻国民政府 B.民众支前,淮海战役胜利

用心

爱心

专心

C.瓦解敌军,和平解放北平D.挥师南下,基本歼灭残敌 解析:A本题的关键词是“1949年4月”、“大江”和“ 金陵”。故选A。

12. 2010年是人民英雄纪念碑落成52周年。当年,由中国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所长范文澜领导,研究浮雕图片所需的史料题材。经过精心选择,确定了八幅汉白玉大型浮雕,来表现近百年来中华儿女走向独立、走向解放的革命历程 请根据下列四幅浮雕图片回答问题。

(1)请分别 指出图片所反映的重大历史事件的名称。(2)图

一、图二的共同点是什么?有何重要历史意义?

(3)根据图

三、图四提供的信息,说明中国革命斗争的对象发生了什么变化?产生这种变化的原因是什么?图四所反映的史实对中国历史的发展产生了什么重大影响?

(4)请依据改革开放以来表现中华民族走向富强的重大历史事件为题材,设计一幅浮雕作品(只要求提供作品名称)》并说明理由。解析:本题以近代不同历史时期重大历史事件的图片为切入点,考查了学生读图识图的能力、比较历史事件的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答案:(1)虎门销烟;五四运动;抗日战争;渡江战役。

(2)共同点:都反映了中国人民反对外来侵略。意义:虎门销烟:显示了中国人民反对外来侵略的决心;五四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3)斗争对象的变化:由反帝到反国民党反动统治。

变化的原因:抗战胜利后,蒋介石坚持独裁内战的方针,中国人民同国民党反动派的矛盾上升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影响:南京国民政府覆灭,为新中国的成立奠定了基础。(4)(符合题目要求,言之有理即可)【教材问题全解】 [学思之窗] P79答案提示:①土地改革激发了农民革命和生产的积极性,广大农民踊跃参军,支援前线,成为解放战争胜利的重要保证。②土地改革巩固了人民民主政权,使解放战争有了稳固的后方基地。

一、本课测评

答案提示:抗战胜利后,中国共产党通过重庆谈判和政治协商会议,粉碎了国民党“假和平、真内战的阴谋”。全面内战爆发后,先后粉碎了国民党的全面进攻和重点进攻并取得战略反攻和决战的胜利,基本消灭了国民党主力。在北平谈判破裂后,发动渡江战役,占领南京,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基本胜利。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标志着中国屈辱和分裂的历史从此结束。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是具有世界意义的伟大胜利。它改变了世界政治格局,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力量,鼓舞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人民解放斗争的士气。它也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胜利,是马

用心

爱心

专心

列主义的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毛泽东思想的胜利。

二、学习延伸

答案提示:“两个务必”有利于加强党的建设,保持党的先进性,增强党的执政能力。(言之有理即可)

用心

爱心

12.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1 第12课《鸦片战争》教学设计 篇十二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掌握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熟悉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内容及历史意义。2.能力目标

结合前面学习的有关“文革”的历史史实,评价“两个凡是”方针,引导学生完整、准确地理解毛泽东思想,培养学生运用比较的方法分析历史事件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的伟大转折。重难点:

重点: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难点: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与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内在联系。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制作课件,收集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小岗村的资料。

学生准备:预习课文,收集图片;询问长辈关于改革开放前后社会的差异。教学过程

导人新课:

歌曲《走进新时代》中唱道“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做主站起来,我们讲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

哪一重大历史事件标志着歌曲中“新时代”的开始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

讲授新课:

一、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1.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

(教师出示《光明日报》发表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图片)

教师:同学们,这幅图片反映的是哪一历史事件? 学生: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教师: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我们需要学习掌握的知识要点有背景、经过、结果和影响,现在请同学们带着学习目标独立阅读教材P62第一段小字,找出并标注关于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的背景、经过、结果、性质和影响等知识要点,然后以学习小组为单位交流展示学习成果,最后推荐一名同学代表本学习小组汇报学习成果。

学生带着学习任务自主学习、小组交流,老师巡视,并指导学生善于抓住知识要点中的关键词加以识记、理解与掌握。

老师按以下层次抽出1至5名不同学习小组的同学展示学习成果,其他同学认真听,并适时完善自己的答案。

(1)背景:①粉碎“四人帮”后,人们迫切要求平反冤假错案,纠正“文化大革命’’的错误。②由于当时党中央的主要领导坚持“两个凡是”的方针,使得拨乱反正工作遇到严重障碍。

(2)经过:(1)1978年5月11日,《光明日报》发表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强调检验真理的标准只能是社会实践;②邓小平支持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提出要完整、准确地对待毛泽东思想。

(3)结果:打破了长期以来的个人崇拜和教条主义的束缚,形成一场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

(4)性质:思想解放运动。

(5)影响:为实现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伟大转折奠定了思想基础。

我们学习了真理标准问题的讨沦,而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为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奠定了思想基础。现在我们一起来学习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2.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教师出示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会场的图片)

(1)1978年的初冬是一个特别的季节,在这个特别的季节里,是什么消息让世界惊叹? 学生结合教材回答: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了。(2)内容

材料一(十一届三中全会)坚决批判了“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充分肯定了必须完整、准确地掌握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高度评价了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确定了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指导方针。

——《中国共产党历史》

从材料一中,可以看出指导方针发生了怎样的改变? 学生讨论得出:中共十一届j中全会批判了“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的实质是“左”倾错误的继续.否定了“两个凡是”错误方针,即冲破了长期以来“左”倾错误的严重束缚。

材料二 全会(十一届三中全会)认为,适应国内外形势的发展,及时地、果断地把党和国家工作的着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反映了历史的要求和人民的愿望,代表了人民的根本利益。全会作出的工作中心转移的新战略,抛弃了以“阶级斗争为纲”这个“左”倾错误方针。

—— 摘编自何沁《中华人民其和围争》

为什么要把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 学生讨论得出:适应国内外形势的发展,尊重历史的要求和人民的愿望。

材料三 实现四个现代化,要求大幅度地提高生产力,也就必然要求多方面地改变同生产力发展不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改变一切不适应的管理方式、活动方式和思想方式,因而是一场广泛、深刻的革命。……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积极发展同世界各国平等互利的经济合作,努力采用世界先进技术和先进设备,并大力加强实现现代化所必需的科学和教育工作。

——一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公报

材料三告诉我们要采用什么样的政策来发展经济呢? 学生阅读材料得出:改革开放。

改革什么?开放的目的是什么? 由材料得出:改革同生产力发展不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改变一切不适应的管理方式、活动方式和思想方式。开放的目的是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积极发展同世界各国平等互利的经济合作,努力采用世界先进技术和先进设备,提高生产力。

材料四 为了加强党的领导机构,(十一届三中全会)全会增选陈云为中央委员会副主席……在这次会议上,虽然华国锋仍担任党中央主席,但就确定党的指导思想、决定改革开放的重大方针政策来说,邓小平实际上已经成为党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

——唐正芒《中共党史简明教程》

政治路线确立了工作中心,如何保障这个中心不动摇,需要一个强有力的党中央的领导集体。由材料四可看出这次会议实际形成了以谁为核心的第二代领导集体? 学生阅读材料得出:邓小平。

师生共同总结:在思想路线方面,1958年中共“八大”二次会议后到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特别是“文革”时期.大搞个人崇拜,把毛泽东的只言片语作为党和国家工作的思想准绳,严重地违背了客观实际,以致出现了一系列错误。而在该会以后,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根据我国的基本国情和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来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在“文革”时期,坚持“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政治路线,主张“打倒一切,全面内战”“造反有理”,一大批的开国元勋、文化学者等遭受打击、迫害。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根据对我国国情的正确分析,指出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不再是阶级矛盾.而是落后的社会 生产力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之问的矛盾,作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的决策,实行改革开放的总方针.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领导集体。1978年,邓小平向全党、全国人民振臂高呼:“如果现在再不实行改革-我们的现代化事业和社会主义事业就会被葬送。”

这是一位长者对全党的呼吁,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次把改革和党、国家的命运相联系。所以说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一场伟大的历史转折.它对于中国人民最根本的影响是什么? 学生讨论得出:十一届三中全会不仅作出了符合中国国情的重大决策,而且倡导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作风。而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作风的倡导,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符合中国国情重大决策的重要前提。从这一点说,其对于中国人民的根本影响在于求真务实,敢于改革,敢于尝新,敢于走前人没有走过的路。(3)意义

材料一 这次全会是中国走向现代化的正式开端。

——日本共同社的报道

材料二 这次会议作出的一系列决定,对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历史产生的影响比l949年建国以来的任何事件的影响都要大。

——美国联合通讯社的报道

结合材料和教材概括,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有何意义?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文化大革命”结束后.中国在面临向何处去的关键历史时期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的伟大转折,标志着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二、小岗村的创举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改革又是如何进行的呢?这就是我们即将学习的内容——小岗村的创举。实际上学习的是农村经济体制改革。1.改革先从农村开始

材料一 到l978年还有2亿多农民没有解决温饱问题……

材料二 在中国,一个很长时期内,农民是人口的主体.农业是整个国民经济的基础,农村和农业的状况如何,与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关系极大。

材料三 人民公社……高度行政化,经营管理过于集中,排斥市场机制,农民缺少自主权。

结合材料,分析中国的改革之路为什么首先从农村开始。

学生讨论得出:

(1)中国农村人口多,没有解决温饱问题,农村的稳定关系到整个政局的稳定。(2)农业是整个国民经济的基础。农村和农业的状况关系到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3)农村改革以前,人民公社实行政社合一,统一经营,集中劳动,统一分配,吃大锅饭。农民缺少生产自主权,收入不多,生产积极性不高,造成农业生产发展缓慢。2.农村改革的目的

中国农业集体化后,由于农村经济体制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受到压抑,农业生产发展缓慢,农民的收入和生活水平徘徊不前。

结合材料和课本内容分析得出:由此可见,农村改革的目的是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农村经济发展。3.农村改革的措施

在土地公有制的基础上,把集体所有的土地长期包给各农户使用,分户经营、自负盈亏,把农民的责、权、利紧密结合起来,克服了以往分配中的平均主义。简单地说就是:“保证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农民生产积极性空前提高。

结合材料和课本内容分析,农村改革的措施是什么?这一措施有何特点?其基础是什么?农民的责、权、利分别指什么? 学生阅读分析得出:措施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特点是包产到户,自负盈亏。基础是土地公有制。“责”指“保证国家的,留足集体的”;“权”指土地的使用权(而没有所有权);“利”指“剩下都是自己的”。4.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材料一 1978年12月24日夜里,安徽凤阳县梨园公社小岗村各家的户主在村西的严立华家召开了秘密会议。20户人家除有两户仍在江西要饭,有l8户到场。会上社员们一致通过了分田到户的决定,如若成功,择时向党如实汇报,如遏其他变故,全部责任由干部们承担。干部们要是为此坐牢,各家要轮流送牢饭,若被杀头,各家也要负责将其子女抚养到18岁。最后严宏昌在一张计工用的纸上写下了生死契约。l8家户主分别签下了各自的名字,并按上了鲜红的手印。几天后,土地便在悄然无声中分下去了。

材料二 小岗农民苦干一年,l979年的粮食产量相当于1966年至l970年五年的总和,人均收入是l978年的20倍……之后,这种建立生产责任制的做法得到了中央的肯定与推广。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以小岗村为代表的生产责任制的做法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关系。

学生分析讨论得出:1978年12月,安徽凤阳小岗村的l8户农民做出了一个大胆的举动——分田包产到户,自负盈亏,开始了自己新的劳动之路。这种建立生产责任制的做法得到了中央的肯定。在中央的支持和倡导下,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逐步在全国推开,到l983年,已经基本在全国农村普遍实行。

教师提问: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起到了什么作用? 材料一 凤阳县农业生产三年跨了三大步

材料二 改革后的凤阳花鼓词:说凤阳,道凤阳,改革鼓点先敲响,三年跨了三大步,如今飞出金凤凰。

材料三 大包干、大包干,直来直去不拐弯,保证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

材料四 截至2001年,乡镇工业企业约有672万个。农村经济结构的70%都是乡镇企业创造的。实践证明,发展乡镇企业是实现我国农村工业化的必由之路。乡镇企业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

结合材料和表格分析,上面的材料反映了什么情况?“三年跨了三大步,证明了什么?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有何作用? 学生讨论回答:反映了改革使农村发生了巨大变化,证明实行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是正确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激发了农民的劳动热情,带来了农业生产力的大解放,农业生产和农民收入均有很大提高。随着大量剩余劳动力的出现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加上国家的政策鼓励,乡镇企业全面发展。它的崛起改变了农村单一的产业结构,推动了城镇的发展,促进了国家的工业化进程。

小结: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的一次伟大转折,改革开放在是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前提下进行的,其根本目的是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农村经济体制改革调动了人们的生产积极性,克服了分配上的平均主义。

板书设计

一、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1.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 2.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二、小岗村的创举 1.改革先从农村开始 2.农村改革的目的 3.农村改革的措施 4.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教学反思

注:本文为网友上传,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iwenmi@163.com

上一篇:计量经济学解析下一篇:酒店管理系统系统分析

付费复制
学术范例网10年专业运营,值得您的信赖

限时特价:7.99元/篇

原价:20元
微信支付
已付款请点这里联系客服
欢迎使用微信支付
扫一扫微信支付
微信支付:
支付成功
已获得文章复制权限
确定
常见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