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民族音乐课件

2024-12-12

中华民族音乐课件(共11篇)

1.中华民族音乐课件 篇一

中华民族的最强音课件

设计思路:

1、指导思想:本着《新课程理念》中全面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宗旨,在课堂教学中注重体现对学生听说读写多方面的能力训练,突出对学生自主学习的指导,运用自主合作的学习方式,为学生搭建交流展示的平台,培养学生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2、设计理念:

(1)少教多学: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凸显教师的主导地位,将课堂营造成学生阅读、思考、倾听、交流的平台,指导学生总结运用已经掌握的学习方法,自主学习字词,提升理解和朗读

(2)主题教学:本单元的主题是“音乐”,结合文本让学生体会音乐的感染力,更能够通过自己的理解和感悟述说国歌震撼人心的力量。

(3)以读代讲,读写结合:通过指导学生抓课文关键词句提升朗读能力,在读中学习和感悟,用读展示学习成果,进而在多层次体验的基础上写写自己对国歌的领悟和情感。

3、教材解析:《中华民族的最强音》是北师大版语文第七册第九单元“音乐”的第一篇主体课文,是一篇说明性的议论文,介绍了国歌创作的背景、歌曲的特点、产生的历史作用,以及被定为国歌的历史现实意义。作者怀着对词曲作者的缅怀敬仰之情所写,以抒情议论开头,以抒情议论结尾,论述的中心是:《义勇军进行曲》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它激发着每一个中国人的民族自豪感,激励着中国人民为保卫祖国建设祖国而奋斗。

4、生情分析:四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较强的自主识字能力,能够运用多种方法识记字形,具有自主诵读的能力,能够通过朗读、联系生活实际、对比辨析等方式自学新词,对于课文的诵读和内容理解已经具备较强的能力,对历史故事有着浓厚的兴趣,有一定的历史认知基础,易于激发爱国情感和引起集体共鸣。

教学目标:

1、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抓关键词句、结合历史认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情感,提升朗读能力。

2、结合“音乐”的主题,进行文字和乐曲交互式的理解和感悟,体会国歌所富有的震撼人心的力量,激发爱国之情和民族自豪感,奋发图强建设祖国。

3、通过自主学习与交流、小组合作与展示的学习方式,指导学生运用恰当的方法学习,提升学生诵读和理解的习能力。

教学重点:

1、能够在理解的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抓住重点词句理解内容,体会情感,提升诵读能力。

教学难点:

将文字和音乐有效结合,帮助学生理解文本,激发情感。

教法:资料筛选法、理解诵读法、拓展深化法;

学法:自主阅读法、诵读品味法;

教师准备:教学课件。

学生准备:搜集关于国歌的历史资料。

课时安排:一课时

学习过程:

一、 歌曲导入:

(课前播放《义勇军进行曲》)

同学们,这是我们的国歌,它的歌词和曲调带给我们怎样的感受?

(学生自主发言,初步体会歌曲激动人心的力量。)

这样的感觉奏出了“中华民族的最强音”。(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内心的强烈情感,为新课学习做好铺垫。】

二、 初读课文,练习资料整合:

1、对于国歌,我们需要了解它的基本资料,请大家自读课文,把你认为重要的时间、人物、有关国歌意义的词句用横线勾画下来。

(学生自主读文)

2、尝试把自己所勾画的主要内容连缀起来,说成一段话,简要说说国歌的基本资料。

3、谁来简单介绍一下文中所讲的国歌,让我们比较清晰、完整地了解一下。

(指名交流,检查资料筛选情况。)

4、大家的介绍顺序和内容都来自课文,我们选择了具体的资料进行说明。其实,我们还可以为课文设计一个结构图,了解国歌的产生过程。

从国歌的名称变化可以分为两个阶段,《义勇军进行曲》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请大家快读默读课文,找找不同的段落分别从哪些方面介绍国歌?

(学生自读概括。)

交流:1、2自然段抒发人们听到国歌的感受。第3自然段写《义勇军进行曲》的创作过程。第4、5自然段写《义勇军进行曲》在国内和国际上的影响。第6、7自然段写《义勇军进行曲》被定为国歌。

【设计意图:让学生初步了解课文内容,联系筛选主要资料,并进行语串讲,锻炼语言表达能力,对国歌有初步的了解,为后文学习做好铺垫。】

三、 学词读句,体会国歌力量:

1、请大家再读课文,从语文学习的角度出发,重点的词语用三角标注,重点的句子下划波浪线。

(学生自读勾画。)

2、和同桌交流你所画的词语和句子,说说你的理解。(同桌交流学习)

3、老师也找了一些词句,看看和你的选择一样吗?

(课件出示本课重点词句,交流学习。)

(1)无论走到哪里,只要听见这歌声,每一个中国人都会激动起来,中华民族的自豪感就会油然而生。

(2)1935年,日本帝国主义侵占我国东北三省之后,又把魔爪伸向了华北。人民群众自愿组织起义勇军,奋起抗战。

(3)这首歌曲高昂激越,催人奋进,尤其是结尾句:“我们万众一心,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前进!前进!进!”坚定有力,反映了中国人民在反侵略战争中万众一心、勇往直前、誓死保卫祖国的伟大精神,唱出了中华民族的最强音。

(4)周总理说:“我们面前还有帝国主义反动派,我们的建设越有进展,敌人越嫉恨我们,就越想法破坏我们,你能说不危险了吗?倒不如留下这句词,使我们耳边警钟长鸣。”一席话使人豁然开朗,全体政协委员一致通过:以《义勇军进行曲》作为代国歌。

(5)今天,我们唱起它,就会想起祖国被侵略、受压迫的历史,想起前辈们不怕抛头颅洒热血、一往无前的英雄气概;唱起它,就会居安思危,振奋精神,为保卫伟大的祖国、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而奋斗。

(学生结合自己的学习成果,对照重点词句,说说自己的理解。在此基础上练习有感情地朗读重点词句。)

小结:一篇课文的感情力量,往往就在富有情感的词句中间,我们抓住这些词句,就可以走进作者的心里。

4、我们找的句子中重点词语都有一个特点——四字成语,这样的词语多了,会有什么样的表达效果?

(引导学生体会文本语句的诵读节奏感,再次练习有感情地朗读。)

【设计意图:通过生生合作、师生合作学习本课的新词,突破理解的难点,指导有感情地朗读,掌握通过关键词解读文章的方法。】

四、聚焦亮点,体会人物情感:

1、文中还有一些词句,虽然没有什么华丽的词语,但是,情感依然很深厚。你能找到哪些平凡却饱含深情的词句吗?试着用你的标志把他们划出来,可以写一两个词记录自己的感受,一会和大家交流。

(学生快速默读课文,标注词句,教师巡视指导。)

2、把你找到的词句和小组同学交流一下,先读给大家听,在分享你的发现和感受。

(小组交流、共享。)

3、全班交流:

选出一位中心发言人,说说自己的阅读收获。

预设语句:

(1)聂耳看到这振奋人心的歌词,激发起极大的创作热情,立即动手谱曲。他把自己关在简陋的`住房里,一会儿弹琴,一会儿高唱,一会儿按着节拍走动。他把对祖国和人民的爱,对敌人的恨,都倾注到每一个音符中。

(抓住“极大”、“立即”、“倾注”等词语体会聂耳对祖国人民的爱,对敌人的恨;抓住“一会儿······一会儿······一会儿······”体会聂耳的创作热情。)

(2)1935年7月,电影《风云儿女》上映,这首歌迅速传遍全国,长城内外,大江南北,无数爱国志士唱着它,走上抗日救亡前线,这首歌成为鼓舞人民的战斗号角。

(抓住“迅速”、“无数”体会人对歌曲的认同和喜爱,抓住“战斗号角”体会歌曲鼓舞人的情感力量。)

(3)于是,这首歌又传遍世界,成为世界反法西斯战线一首高昂的战歌。

(抓住“高昂的战歌”体会歌曲的巨大影响力。)

(4)1949年9月,新中国建立前夕,全国政协讨论国歌时,著名画家徐悲鸿和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力荐用这首歌作为新中国的国歌。毛主席、周总理都支持他们的意见。

(抓住“力荐”体会人们对歌曲的钟爱和肯定,从“支持”体会国家领导的认同感。)

(同时突破本文理解重点:为什么将《义勇军进行曲》定为国歌?指导学生联系上下文全面解读。《义勇军进行曲》不但在战争年代鼓舞着中国人民誓死保卫祖国,在和平建设年代可以让我们不忘历史,警钟长鸣,发展国家,不断强大。)

小结:原来不管词句的形式如何,都可以表达同一种情感,那就是——对《义勇军进行曲》的喜爱,因为这首歌奏出了中华民族的最强音。乐曲的节奏和曲调最强,却代表了中华民族的( )强。(学生补充,体会国家、民族和人民的坚强、顽强、强大。)

这一个个的强音就是每一个中华儿女,才合奏出了这样的一首民族崛起、催人奋进的乐曲。

【设计意图:通过自主合作学习和交流,迁移抓词句促理解的学习方法,让学生进一步体会词曲作者和社会各界人士对国歌的喜爱,体会“中华民族最强音”的真正含义。】

五、 议歌曲,落实读写结合:

1、在整篇课文中,作者用极富情感的词句表达了对国歌的感受和评价,你可以用上本文的新词谢谢自己对国歌的感受吗?

2、课件出示本课情感词语,学生落实书面写作。

3、知名交流,师生共评。

【设计意图:通过小练笔内化学生对于国歌的情感体验,同时做到学以致用,将本课的新词落实书写和运用。】

六、合唱歌曲,升华感情表达:

1、最后,让我们一起合唱国歌,表达中华民族的最强音!

(师生齐唱国歌)

2、现在是和平发展时期,我们如何在国歌的鼓舞下演奏“中华民族的最强音”呢?

(学生自主发言,教师点评引导,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

【设计意图:师生合唱,展示中华最强音;奋发图强,表达浓浓爱国情。】

七、布置作业:

1、给家人朋友讲讲国歌的诞生故事。

2、收看电影《风云儿女》,了解国歌背后的故事,可以阅读影评或者写写自己的感受。

2.中华民族音乐课件 篇二

1. (2012·天津文综卷·2) 初到台湾的大陆游客, 常会因台湾民众把“花生”叫“土豆”, 把“熊猫”叫“猫熊”, 把“公共汽车”叫“公车”, 把“窝心”解释为“温馨、贴心”, 而引发一些“美丽的误会”。两岸民众对词语使用的差异反映了

A.两岸文化同根同源

B.中华文化底蕴厚重

C.一方水土, 一方文化

D.汉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中华文化特点的有关知识。从材料中可以看出, 大陆和台湾对于同一事物的称谓有明显的区别, 表明不同的区域有不同的文化, 体现出中华文化的区域性特点, 在试题中表现出来就是“一方水土, 一方文化”, 所以选择C。

2. (2012·全国文综新课标卷·21) 在澳门, 道教、佛教、天主教、基督教、伊斯兰教等几百年来和睦相处, 中式建筑与西式建筑比肩而立, 中式婚礼与西式婚礼、中餐与西餐相映成趣。这表明

(1) 澳门文化的内容和形式具有多样性 (2) 澳门文化的性质是由其地理环境决定的 (3) 澳门文化以中华文化为主以西方文化为辅 (4) 澳门文化具有包容性、开放性

解析:本题考查文化的多样性及包容性。澳门不同宗教的和睦相处, 建筑、婚礼、饮食等方面的中西借鉴、交流, 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开放性和包容性, 体现了澳门文化的多样性, 也说明澳门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因此, 本题 (1) (4) 符合题意。 (2) 表述错误, (3) 的说法不符合题意。答案为B。

3. (2012·天津文综卷·11) 由我国著名艺术家杨丽萍领衔的《云南映象》在澳大利亚演出, 引起轰动。这个蕴含现代文化观念、充满美丽安宁意境、具有浓郁民族风情的歌舞剧, 在澳大利亚观众中产生了认同感和亲切感。该剧引发澳大利亚观众共鸣的根本原因是

A.世界文化是由不同民族文化构成的

B.中华文化与澳大利亚文化具有巨大的反差

C.不同国家的人民具有共同的人文情怀

D.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文化作品能得到世界认可

解析:本题考查中华文化与世界文化关系的知识。A虽然正确表达了世界文化与各民族文化的关系, 但并不是《云南映象》引发澳大利亚观众共鸣的原因;B虽然表述并无明显错误, 但与题干强调的相反, 如果强调“巨大的反差”, 就说明澳大利亚观众不能接受我国文化, 更谈不上引起共鸣;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文化, 可能得到世界认可, 也可能得不到世界认可, D排除。答案为C。

4. (2011·广东文综卷·31)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或一个地区的经济强弱是动态的、可以浮动的, 但是民族的文化却是自己国家永远的一张王牌, 尤其是拥有五千年历史的中国。”这段话的合理内涵有

(1)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 (2) 文化有顽强的生命力 (3) 传统文化不因时而变 (4) 文化与经济相互促进

解析:本题考查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传统文化的特点以及文化与经济的关系。传统文化能因时而变, 故 (3) 错误。优秀文化能促进经济发展, 落后、腐朽文化则阻碍经济的发展, 故 (4) 错误。“拥有五千年历史的中国”体现了中华文化源远流长, 生生不息, 有顽强的生命力, 故 (1) (2) 正确且符合题意, 选A。

5. (2012·安徽文综卷·7)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 民族文化是民族身份的重要标志。京剧、文房四宝、剪纸……这些极具传统特色的“中国元素”, 在历史的演变中已成为人类文化宝库中的瑰宝。这些“中国元素”

(1) 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内容 (2) 是中华文化发展的力量源泉 (3) 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4) 显示了中华文化的个性特征

解析:本题考查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及作用、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内容等知识。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内容是爱国主义, 故 (1) 错误。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是中华文化发展的力量源泉, 故 (2) 错误。“中国元素”体现了中华文化的独特性, 独特性是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表现之一, 故 (3) (4) 正确。答案为D。

6. (2012·江苏政治卷·22) 《感动中国》走过了十年的历程, 通过它, 100多位人物和群体的事迹超越了国界、民族和语言, 走进人们的精神世界, 挺起民族的精神脊梁。这说明, 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就要

A.推动中华民族走向振兴

B.提升我国的国际竞争力

C.发挥先进模范的榜样作用

D.确立新的道德评价体系

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弘扬中华民族精神。《感动中国》中的100多位人物和群体的事迹, 都体现了民族精神, 评选的目的是发挥他们的模范作用。故选C。题干没有体现推动中华民族走向振兴、提升我国的国际竞争力、道德评价体系, A、B、D不选。

7.[2011·福建文综卷·39 (1) ]郑和下西洋, 祈“和顺万方, 共享太平之福”, 同时进行不以盈利为目的的朝贡贸易;林则徐冷眼向洋看世界, 魏源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孙中山考察各国兴衰, 指出“国力之盛衰强弱, 常在海而不在陆”。

早期西方海上列强通过殖民扩张和掠夺性贸易争夺海外市场和资源, 大力开发和经营海洋。美国海权论创始人马汉指出:“所有帝国的兴衰, 决定性因素在于是否控制了海洋。”

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 中国以博大的胸襟面向世界, 主张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

根据材料所给的信息, 请你运用中华文化包容性的知识, 就树立正确的海洋意识提出建议。

解析:本题设问的规定性十分明确, 要求考生运用中华文化包容性的知识做答。首先回答中华文化包容性的内涵, 然后根据材料中郑和七下西洋, 祈“和顺万方, 共享太平之福”, 答出和睦相处, 求同存异;根据林则徐“师夷长技以制夷”答出兼收并蓄, 借鉴、吸收其他民族文化的优秀成果。

参考答案: (1) 中华文化的包容性即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 (2) 要求我们能与其他民族文化和睦相处, 求同存异, 建设和谐海洋, 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 (3) 要求我们在文化交流中兼收并蓄, 吸收、借鉴其他民族文化的积极成分, 批判地吸收西方海洋文化中的积极因素, 反对海洋霸权主义。

8.[2010·北京文综卷·40 (3) ]一个民族在灾难中失去的, 必将以民族的进步获得补偿。中华民族历来具有在艰难困苦中不屈不挠、团结奋战的光荣传统。不论多大的灾难, 都压不弯她挺拔的脊梁。1998年抗洪抢险, 几十万官兵和百万民众同洪水展开殊死搏斗, 形成了伟大的抗洪精神。2003年“非典”疫情蔓延, 党和政府带领全国人民群防群控、共克时艰。2008年冰雪“封冻”半个中国, 全国人民用爱心将冰雪融化。汶川、玉树特大地震撕裂了大地, 全国人民心手相连, 奋力救灾, 形成了“万众一心、众志成城, 不畏艰险、百折不挠, 以人为本、尊重科学”的伟大抗震救灾精神。灾难考验了中华民族, 也冶炼了中华民族。“任何困难都难不倒英雄的中国人民”。

运用《文化生活》中的相关知识, 指出上述材料体现了什么精神, 并说明这种精神在中国人民战胜灾难的过程中所起的作用。

解析:本题通过中华民族历经灾难而不屈的事实, 要求说明中华民族精神的作用及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意义。

参考答案:中华民族精神。中华民族精神是团结中华各族人民的精神纽带, 是中华民族战胜灾难和困难的精神支撑和精神动力;能够转化为激励中国人民战胜灾难和困难的强大力量;在战胜灾难和困难的每一次过程中, 中华民族精神都得到了丰富和发展, 成为任何困难都难不倒中国人民的不竭力量源泉。

【考情分析】

1.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

近三年来, 全国文综新课标卷、广东文综卷、江苏政治卷、福建文综卷、天津文综卷等, 都有考查中华文化特征的客观题和主观题, 题目一般以历史史实或当年的时事热点作为背景材料。

2.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

近三年来, 全国文综新课标卷、安徽文综卷、福建文综卷、天津文综卷等, 都出现了考查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的题目。题目一般以当年的时政热点作为背景材料, 角度涉及爱国主义、自强不息、团结统一等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从考查趋向上看, 将会侧重于以当年重大的时政热点为载体, 或结合名人名言来考查。

3.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途径、意义

近五年来, 全国文综新课标卷、北京文综卷、江苏政治卷等考查了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途径和意义。而且本考点在近几年高考中经常出现在主观性试题这种分值较高、又能拉开考生成绩的题中。如2012年江苏政治卷以《感动中国》十年历程为载体考查了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的意义;2010年北京文综卷以汶川、玉树特大地震为载体考查了中华民族精神在中国人民战胜灾难的过程中所起的作用等。

【考点精讲】

1.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

(1) 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 (从历史看) 。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重要见证是汉字与史书典籍。汉字文化内涵丰富, 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汉字为书写中华文化, 传承中华文明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丰富的史书典籍, 是中华文化一脉相传的重要见证。

(2) 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 (从内容看) 。

(1) 独树一帜, 独领风骚———独特性。中华文化中的文学艺术, 以其辉煌而悠久的历史、丰富而绚丽的内涵、鲜明而独特的风格, 展现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向往和美好追求, 在世界文学艺术宝库中占有重要位置。科学技术是一个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我国古代科学技术注重实际运用, 具有实用性和整体性的特点。

(2) 一方水土, 一方文化———区域性。我国幅员辽阔, 各地自然条件千差万别, 经济社会发展程度不同。受历史、地理等因素的影响, 各地区的文化带有明显的区域特征。不同区域的文化长期相互交流、借鉴、吸收, 既渐趋融合, 又保持着各自的特色。

(3) 中华之瑰宝, 民族之骄傲———民族性。

中华各民族的文化, 既有中华文化的共性, 又有各自的民族特性。它们都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瑰宝, 都是中华民族的骄傲。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 各兄弟民族的文化相互交融、相互促进, 共同熔铸了灿烂的中华文化。各族人民对共同拥有的中华文化的强烈认同感和归属感, 显示了中华民族厚重的文化底蕴和强大的民族凝聚力。

注意:中华文化和中华各民族文化之间是共性与个性, 一般与个别的关系, 而不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不能简单认为中华文化就是中华各民族文化, 也不能理解为中华文化就是中华各民族文化的简单相加。

(3) 中华文化之所以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于它所特有的包容性, 即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求同存异, 就是能与其他民族的文化和睦相处;兼收并蓄, 就是能在文化交流中吸收、借鉴其他民族文化的积极成分。这种文化的包容性, 有利于各民族文化在和睦的关系中交流, 增强对自身文化的认同和对其他民族文化的理解。

2.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

(1) 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 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 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2)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

(1) 爱国主义贯穿民族精神的各个方面。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精神, 相辅相成, 无不体现着爱国主义这个主题。无论什么时候, 爱国主义都是动员和鼓舞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 是各族人民风雨同舟、自强不息的精神支柱。

(2) 爱国主义不是抽象的, 而是具体的。在不同的历史时期, 爱国主义既有共同的要求, 也有不同的具体内涵。在当代中国, 爱祖国与爱社会主义本质上是一致的。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拥护祖国统一。

3.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途径、意义

(1) 为什么要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 (意义)

(1) 中华民族精神始终是维系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 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 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 是中华民族永远的精神火炬, 是中华民族之魂。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就是铸造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 为中华民族的生存和发展强基固本。

(2) 当前, 面对世界范围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 要使全体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 必须更高地举起民族精神的火炬, 把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

(3) 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 是提高全民族综合素质的必然要求。

(4) 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 是不断增强我国国际竞争力的要求。

(5) 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 是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需要。

(2) 如何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 (途径)

(1) 加强爱国主义教育, 把弘扬民族精神贯穿到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去, 增强公民对国家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2) 最重要的是发挥“主心骨”的作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 是我们应对世界范围相互激荡的各种思想文化的“主心骨”。

(3) 必须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既要珍惜和爱护中华民族历史上形成的优秀文化传统, 又要继承和发扬我们党在长期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中形成的优良传统。

(4) 必须正确对待外来思想文化。既要借鉴世界各国人民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 汲取各民族的长处, 又要警惕西方敌对势力对我国进行西化、分化的图谋。

(5) 必须与弘扬时代精神相结合。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相辅相成, 相互支撑, 统一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

【新题速递】

1.近年来, 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呼吁要“加强写字教育”, 要重视当前存在的“汉字书写文化没落”现象。之所以要“加强写字教育”, 是因为

(1) 文字是文化的基本载体, 记载着文化发展的历史轨迹 (2) 汉字文化内涵丰富, 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 (3) 汉字是中华文化得以延续的根本原因 (4) 汉字为书写中华文化, 传承中华文明发挥着决定作用

2.中国菜如今有了官方标准英文译名。如“红烧狮子头”的标准译法为Braised pork ball in brown sauce, 而不能译成Red burned lion head (红烧狮子脑袋) 。“如果外国客人看到菜单中有狮子的脑袋, 一定会向动物保护组织投诉的。”这体现了

(1) 中西方文化具有趋同性 (2) 世界文化具有多样性 (3) 文化在交流中相互借鉴 (4) 中西方文化在竞争中共同发展

3.2011年4月15日, 金砖国家领导人第三次会晤在海南省三亚市举行。胡锦涛提出, 中国将继续高举和平、发展、合作旗帜, 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 始终不渝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这体现了中华民族

A.高扬爱国主义旗帜

B.爱好和平的民族精神

C.左右着国际政治格局

D.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原则

4.岭南文化是指岭南地区的地域文化。它以本土农业文化和海洋文化为源头, 在其发展过程中不断吸取和融汇中原文化和海外文化, 逐渐形成务实、开放、兼容、创新的特点。岭南文化的形成从一个侧面反映出

A.各地区的文化带有明显的区域特征

B.中华文化的包容性

C.不同地区的文化有鲜明的民族特色

D.中华文化源远流长

5.中国文化的形成和发展过程, 是一个以各国人民为师, 不断学习和创造的过程。汉朝的张骞、班超出使西域, 唐代的玄奘到“西天”取经, 明代的郑和下西洋, 都带回了其他国家和民族的特色文化。这体现了

A.中华文化源远流长

B.中华文化具有巨大的包容性

C.中华文化一脉相传

D.继承性是中华文化的最大优点

6.2011年9月16日至12月29日, “和平方舟”号医院船跨出国门, 赴古巴、牙买加、特立尼达和多巴哥、哥斯达黎加等拉美四国, 执行代号为“和谐使命-2011”的出访暨医疗服务任务。微笑服务, 视患如亲, 全船官兵深怀对拉美人民的深情厚谊, 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和谐使命”的深刻内涵。从《文化生活》角度看, 材料体现了

(1) 中华民族爱好和平的民族精神 (2) 中国高举和平发展的大旗, 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3) 中华民族以崇尚交流著称于世, 以“礼仪之邦”享誉于史 (4) 中国始终不渝地走和平发展道路, 赢得世界人民广泛赞誉

7.2012年3月14日,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应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大会发言人的邀请, 回答了中外记者的提问。在谈到台湾问题时, 温总理说:“只要全体中华儿女共同努力, 祖国统一和民族振兴的大业一定能够实现, 这是整个中国人的骄傲。”材料蕴涵的中华民族精神是

A.爱国主义B.勤俭节约

C.英勇顽强D.风雨同舟

8.天宫一号与神舟九号成功完成手控交会对接, “蛟龙”号下潜首次突破7000米……无论是面对自然灾害的严峻考验, 还是人类社会发展带来的新课题、新挑战, 世界总能从中国人身上感受到一种巨大的力量, 那就是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这告诉我们中华民族精神

(1) 彰显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事业中 (2) 随着时代的变化而不断丰富 (3) 是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 (4) 是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

9.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 是汉族与各兄弟民族文化交融演化的历史产物, 在长期的交流、渗透、竞争和融合中演进发展, 从而不断增强了民族文化的凝聚力和创造力。在向现代国家转型的历史过程中, 有着56个民族的中国, 却始终保持着国家统一, 民族和睦。国家不断走向富裕、走向文明的现代化进程, 使各族人民对中华民族的归属感、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对伟大祖国的自豪感极大增强。

结合材料, 运用《文化生活》的相关知识, 简析中华民族团结统一具有牢固纽带的原因。

参考答案:

1.A汉字与史书典籍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文字是文化的基本载体, 记载着文化发展的历史轨迹;汉字文化内涵丰富, 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 故 (1) (2) 正确。中华文化得以延续的根本原因应在于它所特有的包容性, 故 (3) 表述错误。数千年来, 汉字为书写中华文化, 传承中华文明, 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但不能夸大为决定作用, 故 (4) 表述错误。

2.C材料列举了中西方文化存在的差异, 表明了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同时也说明了不同文化相互交流的必要性。 (1) (4) 不符合题意。

3.B金砖会议上, 胡锦涛强调中国将继续高举和平、发展、合作旗帜, 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 这体现了中华民族精神中的爱好和平精神。

4.B从岭南文化本身看, 文化带有区域性和鲜明的民族性。但从岭南文化的形成看, 它既以岭南地区农业文化和海洋文化为源头, 又吸取和融汇了中原文化和海外文化, 这体现了它的包容性。

5.B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是汉字, 中华文化一脉相传的见证是史书典籍, 中华文化的最大优点应是它特有的包容性。

6.C“和平方舟”号跨出国门, 执行代号为“和谐使命—2011”的出访暨医疗服务任务体现了 (1) 。微笑服务, 视患如亲, 深怀对拉美人民的深情厚谊, 体现了 (3) , (2) (4) 均为《政治生活》角度。

7.A勤俭节约、英勇顽强、风雨同舟均不是中华民族精神内涵的准确表达。符合题意的答案为A。

8.A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拥护祖国统一, (4) 表达错误。

9. (1) 经济对文化具有决定作用, 国家富强、人民富裕、社会文明能够增强各族人民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2) 中华文化具有包容性, 有利于各民族文化在和睦的关系中交流, 增强对自身文化的认同和对其他民族文化的理解; (3) 团结统一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的重要内涵, 它是千百年来形成的整体意识在全民族的普遍认同和升华。

3.民族根 中华情 篇三

一、“理论篇”的中华情怀与国际视野

(一)理论探究的中华情怀

金湘的理论观点主要集中于五个方面:

1. 作曲技术理论的学科应该划分为旋律学、多声部学、结构学、载体学和织体学五类,替代传统的和声、曲式、复调与配器“四大件”分类。多声部学是和声与复调的综合,并相应增加现代和声与对位及民族和声与对位的内容;结构学是在曲式学基础上相应增加现代结构分析及民族乐种学的内容;载体学是在配器学基础上相应增加现代配器法及合唱、民族乐队、爵士乐队和电声乐队配器的内容。将作曲教学所忽视的旋律、织体写作单列学科,旋律学是将传统与现代的旋律分析法相结合,对古今中外的音乐旋律进行分类研究的学科;织体学是对古今中外各种音乐体裁的织体和各种类型织体进行分类研究的学科。

2. 歌剧创作区别于其他音乐体裁的“歌剧思维”及其在结构、语言、技术和观念上的体现。即剧作家写作歌剧剧本要具有音乐化的剧本结构、音乐化的剧本语言、音乐化的写作技术和音乐化的创作观念。而作曲家创作歌剧音乐要具有戏剧化的音乐结构、戏剧化的音乐语言、戏剧化的作曲技术和戏剧化的创作观念。

3. 东方音乐美学的五种特色。即音乐空间、时间上的“满”与“空”;音乐本质的“实”与“虚”;音乐结构的“规”与“散”;音乐能量的“宏”与“含”;音乐音响的“合”与“离”,并侧重于每一对美学特征中后者的音乐表现力,以区别于侧重前者的、用“场”和“域”(例如德国哲学家马丁·海德格尔)或者“力”(例如德裔美籍美学家鲁道夫·阿恩海姆)来阐释的西方艺术美学观。

4. 民族音乐传统的“上层”形态学、“中层”结构学和“底层”美学/哲学三个层面。并强调对于民族音乐创作思想“灵魂”的中华音乐美学和哲学的重视与研究。

5. 建设中华乐派的愿景与设计。从创作、表演、理论、教育四部分着手,建设一个中华音乐的完整系统,包括中华音乐创作体系、表演体系、理论体系、教育体系及其评价标准。

金湘说:“这五个方面的理论综合在一起,就是中华乐派的完整理论框架。”

(二)理论探究的国际视野

金湘在日本接受NHK记者宝田俊幸和裕香贯奈采访时,被问到对日本作曲家武满彻创作风格的感受,他总结为:“东方哲学/宗教的神秘性与当今世界人性复苏的原动性的结合;大气而悠长的深远意境与细致入微的音乐脉动的结合;横向线条的起伏缠绕与纵向结构的散状自为的结合;日本本土乐器特征的音色描绘与偶然音乐的洒脱浑然一体;张力极强的和音结合与无重音轨迹节奏的反差;开掘并运用大量新的音源、音块;调性、泛调性与无调性,民族性与世界性非常自然地融为一体。”{2}这一评价准确而具体地表达出了“武满彻音乐中的‘灵性”{3}特征。“理论篇”还收录有:金湘与美籍学者、诗人邹长华探讨歌剧的文章;在香港中国歌剧论坛上的发言稿;在台北室内合唱团的讲座提要;对美籍作曲家谭盾歌剧《茶》的评论;对美籍作曲家周龙交响乐作品音乐会的评论等,体现出金湘理论探究的高屋建瓴和国际视野。

在《音乐是歌剧的灵魂,旋律是音乐的灵魂》一文中金湘谈到:“正是因为我有清醒的认识,并且能够坚持己见,才能够在西雅图华盛顿大学讲学,在华盛顿歌剧院担任驻院作曲。从1990年到1994年在美国的经历给我最大的收获就是:在完成了多层面纵向和横向的了解与比较之后,我真正看清楚了自己应该走什么样的路。”{4}而他所主动选择的,是一条以仁德大爱的正能量教化大众、温润心灵的“人民作曲家”之路。“在创作中澎湃着激情并着力表现人性之美是金湘作品给人的第一印象,所以,只要他的音乐一响起,立刻就揪住人心,富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5}。这种特色在他的歌剧作品中尤为突出。美国理论家肯特·威廉姆斯在其著作《二十世纪音乐的理论与分析》{6}中将音乐作品划分为三种类型:Tonal、Neotonal和Atonal,即调性类、新调性类(等同于“Pantonal”,即泛调性)和无调性类。这种划分方式同样适用于中国当代歌剧创作:

1. 以调性创作为主(见图1)。例如:肖白的《霸王别姬》、徐占海的《苍原》、莫凡的《雷雨》、郝维亚的《一江春水》和《大汉苏武》、雷蕾的《西施》《赵氏孤儿》和《冰山上的来客》等。民族歌剧如新版《白毛女》、新版《洪湖赤卫队》和印青的《运河谣》等。占新创作歌剧的绝大多数,有利于歌剧的普及。

图1

2. 以无调性创作为主,部分音乐渗透到泛调性领域(见图2)。例如:郭文景的《狂人日记》、周龙的《白蛇传》、温德青的《赌命》、叶小钢的《咏·别》和《永乐》等。虽然数量少,但有利于歌剧事业的发展,应该积极地鼓励与提倡。

图2

以上两种歌剧创作类型在图示上各“执其一端”,主要原因大致有二:作曲家个人的学习经历、技术风格、美学观念与艺术追求;并力求避免在所有音乐体裁中演出时间最长的歌剧中风格不能保持统一。

3. 以泛调性创作为主,部分音乐渗透到调性、无调性领域(见图3)。例如:谭盾的《马可·波罗》和《茶》,金湘的《原野》《楚霸王》《杨贵妃》《热瓦普恋歌》《红帮裁缝》和《日出》等,属于中间类型。

图3

这一类歌剧以泛调性为主基调,在唯美的场景和纯情的咏叹中出现调性段落,在戏剧性场景和情绪滥觞的宣叙或咏叙中出现无调性段落。而金湘将之称为进入“自由王国”的歌剧作曲技术风格,是“歌剧思维”观在创作观念和作曲技术上的鲜明体现。

当然,这三种类型并没有高雅、低俗或先进、落后之分,关键在于作曲家能否创作出优秀的经典传世之作。

二、“创作篇”的民族根基与艺术创新

(一)民族音乐的浸染与滋养

儿时吸引金湘的浙南乡村的山歌、渔歌和插秧歌,中央音乐学院少年班学习阶段吕骥的引导,中国艺术研究院音研所收集整理河曲民歌的工作经历都“在他的血肉、情感中,深深地扎下了民族的根!”{7}下放新疆期间他坚持采风,为了去塔里木学习刀郎木卡姆,搭上拉棉花的卡车,去程是空车,返程时装满棉花,就在棉花堆里掏一个洞钻在里面,随时有坠落的危险。1979年回到北京之后,他仍然有意识地到民间采风。金湘直接引用民歌如交响大合唱《金陵祭》中《孟姜女》的旋律;将民歌进行修改发展如歌剧《红帮裁缝》中《马灯调》的素材;运用民间音乐的气质特色如民族交响组歌《诗经五首》中的刀郎木卡姆素材以及歌剧《楚霸王》中的湖北兴山三度音调;自己创作民歌风格的旋律如歌剧《原野》中的《大麦黄》等。

(二)民族作曲技法的探索与创新

金湘在民族结构逻辑上的探索,如运用“凤点头”“龙摆尾”“蛇脱壳”和“鱼咬尾”等民族音乐乐思发展所特有的逻辑思维。在民族性和声语言上的探索,从“五正声纯五度复合和声”(见其艺术歌曲、合唱作品)、“七声性纯五度复合和声”(见其交响组歌、歌剧、音乐剧作品)到“现代性纯五度复合和声”{8}(见室内乐、交响合唱、歌剧、交响乐、民族交响乐作品)。在民族性对位手法上的探索,如运用民族七声性旋律的多调性对位,双调性和三重调性在他的歌剧重唱与合唱中很常见,较为极端的例子如:歌剧《楚霸王》第二幕中的六重唱,六个对位声部分别在C宫、G宫、D宫、A宫和E宫系统调上依此进入,推动戏剧性场景达到高潮。

(三)“歌剧思维”在创作中的应用

笔者作为歌剧《日出》的配器助理有幸见证了金湘创作歌剧的全过程,从开始构思到作品首演,他既没有使用电脑,也没用使用钢琴,只是有时唱一唱,无论是调性段落还是无调性段落,都完全靠自己的内心听觉去寻找音高与和声。金湘说:“在歌剧创作状态中,十二个半音都是我的创作材料,它们的地位是平等的。根据剧情的发展需要,我的音乐感觉到哪个音就用那个音,无论是无调性段落、泛调性段落还是调性段落,我不会受任何束缚,完全根据剧情、根据音乐感觉进行结构构思和音乐创造。”也就是在调性、泛调性和无调性领域自由穿梭,他超强的音乐感觉毫无羁绊地贴合剧情发展。正因如此,观众既可以听到他脍炙人口的调性唱段(如《原野》第二幕金子的咏叹调《啊!我的虎子哥》),可以听到他极富戏剧性的泛调性唱段(如《红帮裁缝》第二幕男声合唱《海盗之歌》),还可以听到他充满张力的无调性唱段(如《楚霸王》第一幕混声合唱《我们胜利了》)。即使是调性唱段,也因为这种特殊的创作方式而带有极其鲜明的个人特色。在他的作品中听不到很刻意的各种创作观念和作曲技法的痕迹,形成了以泛调性为主、兼具调性和无调性创作的歌剧作曲技术风格。这样,就出现了一种特殊的现象:金湘的歌剧演出时很多人都在抹眼泪,或者哽咽、抽泣,散场时观众久久不愿离去,歌剧厅中都在哼唱着唱段,连洗手间的口哨声都是剧中的音调。但随后就会有评论文章或委婉、或直接地批评作品中不协和因素太多,甚至刺耳。这些评论家从他们接受的教育和审美习惯出发感受到的“刺耳”的音乐,大多数观众似乎并没有感觉到。究其缘由,正是因为以上提到的金湘歌剧的戏剧化结构、戏剧化音乐语言、戏剧化作曲技术和戏剧化创作观念。还因为有为数不多但“美丽诱人”的调性唱段如“草蛇灰线”般迂回穿插于整部歌剧之中,成为了“可听性”的支持。就像我们研究瓦格纳的总谱,觉得非常复杂、不协和,但观看瓦格纳歌剧演出时感受到的却是传统、保守的功能和声音响一样。这也体现出金湘“既有群众性、又有专业性”的歌剧创作理念,但却从来没有人批评金湘歌剧唱段的风格不统一,保持风格一致的根源是他所运用的纯五度复合和声,通过复合纯五度底音关系的变化和数量的增减,可以使音乐自由地穿梭于调性、泛调性和无调性领域。他彻底抛弃了功能和声,作品中没有“I—IV—V—I”和声进行,没有大小七和弦(V7),因而也就没有“V7—I”的终止式。其民族性纯五度复合和声“在历史性和逻辑性的基础上对似乎已形成定势的民族和声研究现状寻求一点突破,使其更接近民族传统音乐的精神和风貌”{9}。

(四)东方音乐美学在创作中的体现

金湘民族交响音诗《曹雪芹》中纵向音乐空间与横向音乐时间上的“空灵”气韵;为箫与室内乐队而作《冷月》中音乐本质的“虚清”抽象;琵琶协奏曲《琴瑟破》中音乐结构的“散逸”精琢;为中胡与民族乐队而作《花季》中音乐能量的“含微”缠绕;歌剧《热瓦普恋歌》中音乐音响的“离远”穿越等,无不渗透着东方音乐美学的深刻影响。

三、“回响篇”的碰撞争鸣与艺术提炼

(一)思想的碰撞与争鸣

金无至纯,在“回响篇”中收录了对金湘音乐创作和理论进行探讨、直言与争鸣的文章。有明言《对〈困惑与求索·一个作曲家的思考〉的批评》、石惟正《歌剧〈原野〉的音乐创作对声乐表演的良好导向》、黄晓和《歌剧〈八女投江〉观后感》、周勤如《重振阳刚,直虑血性》和《歌剧〈八女投江〉座谈会记录》等。还收录有曹禺、乔羽、万方、周小燕、黎英海、严良堃、朱践耳、苏夏、张国勇和程大兆等剧作家、词作家、教育家、作曲家、指挥家和理论家与金湘进行探讨的信件。其中的批评意见对于80岁仍孜孜不倦探究求索的作曲家金湘而言是非常好的提醒与激励,大家爱其乐、爱其才、爱其人,愿助其一臂之力。从而形成完整的“创作——演出——研讨——求索——再创作”的良性互动、螺旋上升的创造过程,也使金湘的思想境界在汇聚“大家”智慧的基础上不断提升。

(二)作曲技法和美学理念的提炼

“回响篇”对金湘作曲技法进行提炼的文章有:冯广映《论金湘音乐语言》、魏扬《金湘创作中的纯五度复合和声体系探究》、徐文正《金湘〈第一弦乐四重奏〉分析》、赵冬梅《金湘交响作品音乐会观感》和刘诚《金湘〈国画集·松、竹、梅〉和声技法解析》等。总结出音乐结构上的创新,如“凤点头”“龙摆尾”的结构构思,又如“《琴瑟破》以两个核心音程向位为中心,11种旋律音程向位颠倒变幻连接成章,并借鉴琴、瑟、琵琶等乐器的特有意韵和唐大曲‘破部的结构特色,创造出跌宕起伏、引人入胜的音乐情境”{10}。在民族和声技法上的创新,如纯五度复合和声“在不同纯五度结合的过程中自然产生许多不协和音程,它们既不属于西方传统和声中需要‘预备、解决的不协和音程,又不属于现代音乐各门各派和声体系中的不协和音程,它们完全建构在纯五度基础之上,其中蕴含着深厚的东方美学、哲学思想”{11}。

“回响篇”对金湘美学理念进行提炼的文章有:居其宏《歌剧思维及其在〈原野〉中的实践》、崔宪《金湘歌剧创作的又一个里程碑·听中央歌剧院原创歌剧〈热瓦普恋歌〉》、李稻川《歌剧思维体现下的现代审美意识》、梁茂春《寻找史诗·评金湘交响合唱〈金陵祭〉》、周勤如《在中国音乐评论学会第三届年会上参加金湘歌剧〈原野〉对话的发言》、孙禹《歌剧思维下的导演行为》、满新颖《金湘歌剧思维论观产生的背景、实质及其价值》和曹桦《歌剧史上的一座里程碑·写于〈原野〉诞生20周年纪念之际》等。

结 语

在文集“其他篇”中金湘抒发了对人生、恩师、亲朋和老友的感怀。如《往事三则》回忆抗美援朝时期彭德怀看望少年班给每个人题字的情景;回忆与巴金的交流;回忆与美国著名作曲家弥尔顿·巴比特的畅谈等。这些史料能够帮助我们理解金湘成长的心路历程,理解这位一生实践在创作与理论探求中的双栖音乐家人生观、世界观和创作观的形成过程。文集最后附“金湘作品目录”,是研究金湘创作的史料参考。《探究无垠》必将成为中国近现代音乐史非常重要的一笔,更留待后人评说。

借用金湘2012年创作的歌剧《红帮裁缝》中一段唱词来看金湘:“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则昌逆之则亡。振兴吾土吾族,崛起世界东方。一腔热血为信仰,‘中华太阳光芒万丈。”金湘对中华民族深沉的爱、炙热的情,毫不掩饰地在文章和作品中表露出来。在党和政府大力提倡民族创新精神的今天,金湘音乐理论在民族音乐“上层”形态学、“中层”结构学和“底层”美学三个层面上的创新与成就,值得中华音乐人学习与发扬。对金湘音乐理论和作品的研究方兴未艾,“到底其音乐结构的‘内核是什么样的?其深层的结构规律又有着怎样的逻辑性?这就需要借助更为微观的分析方法进行研究。”{12}老骥伏枥,志在千里。值此国家大剧院委约的歌剧《日出》连续5场成功首演之际,祝金湘身体健康,在迈入作曲“自由王国”的成熟期再创作几部巅峰力作,福泽后人。

{1} 金湘《困惑与求索·一个作曲家的思考》,上海音乐出版社2003年版。

{2} 金湘《探究无垠·金湘音乐论文集之二》,人民音乐出版社2014年版,第126页。

{3} 魏扬《武满彻〈诗篇幻想曲〉和声排列的三维构架》,《音乐研究》2012年第2期。

{4} 同③,第151页。

{5} 同②,第32页。

{6} J. Kent Williams, Theories and Analyses of Twentieth-century Music. Harcourt Brace & Company. 1997. p. 1.

{7} 同③,第308页。

{8} 魏扬《五正声纯五度复合和声的和弦体系》,《音乐研究》2014年第1期。

{9} 魏扬《金湘创作中的纯五度复合和声体系探究》,《音乐研究》2013年第3期。

{10} 魏扬《论金湘琵琶协奏曲〈琴瑟破〉“旋律音程向位”的结构力》,《中国音乐》2010年第1期。

{11} 魏扬《金湘民族交响乐作品的文化思考》,《人民音乐》2011年第11期。

{12} 魏扬《鲁托斯拉夫斯基〈第四交响曲〉双主题群交替衍展的“透视性”结构》,《音乐与表演》2013年第2期。

[本文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青年项目《音乐创作中纯五度复合和声体系研究——以金湘音乐作品为例》(项目编号:12CD080)成果之一。]

魏扬 博士,华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教授

4.中国少数民族音乐课件 篇四

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通过鉴赏四首中国少数民族音乐,使学生对我国少数民族民间音乐的风格特点有所了解和认识。

能力目标:① 能辨别授课内容中四首音乐作品所属民族,并能在分组讨论后归纳出音乐作品中民族风格的音乐要素。

② 能从地理环境、社会生活、语言文化、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等方面搜集一至两个少数民族的图片、服饰、音像资料等,然后在课堂上相互交流、展示、演唱、演奏。

情感目标:① 激励学生主体参与讨论,积极探索的热情。

② 在聆听、体验少数民族音乐同时,激发热爱我国的少数民族音乐艺术的情感。

操作目标:通过提问、讨论、参与、鉴赏、体验、总结等教学手段达到预定教学目的。

教学内容:湖南文艺出版社,《音乐鉴赏》第三单元第一课。

鉴赏中国少数民族音乐作品《酒歌》、《赞歌》、《玛依拉》、《跳月歌》。

教学重点:鉴赏并分析中国少数民族音乐作品。发现中国各少数民族音乐的特点。

教学难点:从音乐的要素入手来分析中国少数民族音乐作品。

教学方法:启发引导式、讲述分析式、探究讨论式、参与体验式

教学用具:多媒体播放器、辅助服装道具。

课前准备:教师通过各种渠道搜集与本课有关的音响、图片、视频等资料,再将材料加以整合制作教学课件。预先给学生布置课前准备作业。

教材分析:

感受体验音乐的民族文化特征,认识理解音乐与人民生活劳动习俗的关系是《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在音乐鉴赏中的一项重要学习内容。本单元以中国少数民族的民歌和民乐为切入点,在音乐鉴赏和探究活动中不但让高中学生进一步体验我国不同民族民间音乐的风格特点和韵味而且能对少数民族音乐文化进行初步的研究树立平等多元的文化价值观。本单元介绍的六首音乐作品为蒙古族、藏族、朝鲜族、维吾尔族、乌兹别克族、苗族等少数民族常用的歌曲或乐曲都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典型性。以下四首作品有一首是选用教材中的,其它三首是教师个人选材的。

1、《酒歌》:整首歌曲在高音区一个欢呼般的同音反复之后,藏族音乐特有的抒情曲调便随之向开闸的流水尽情奔涌而来。这首短小的歌曲由四个不规整的长短句组成,落音分别为1、5、3、1,属典型的五声调式,旋律大多级进,并伴随有细腻的装饰音。歌中衬词含有一定的寓意,深化了歌曲的主题思想,勉励不怕劳苦的年轻朋友,要象坚实的嫩苗一样茁壮成长,四季常青。

2、《赞歌》:这首根据蒙族民歌改编的长、短调相结合的歌曲,采用了三段体的曲式结构。前后两段吸收了草原牧歌这一长调民歌的旋律特点。曲调悠长,节奏自由,富于辽阔草原的独特风情。中段的曲调短小,节奏规整,结构紧凑,旋律带有歌舞特点,具有短调的风格。歌唱家豪放中见优美,洪亮中见深情,刚柔相济的演唱,更增添了歌曲的感染力。

3、《玛依拉》:此曲高亢、嘹亮、富有草原风味。旋律上贯穿始终的回旋音型是哈萨克音乐的惯用词汇,歌中显示出玛依拉的热情、自豪和她活泼可爱的天性。全曲轻盈明快,把这位美丽的姑娘的形象表现得惟妙惟肖。

4、《跳月歌》:“跳月”是彝族阿细人民在初春或暮春时,未婚男女青年于明月之夜聚集在野外尽情歌舞叫做跳月,小火子们手拿竹笛、月琴、三弦等乐器边奏边舞,姑娘们随着音乐击掌欢跳,至兴高采烈时唱起此歌。此曲由1、3、5三音组成,采用5/8拍,旋律活泼跳荡,富于动感,很具特色。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一)先后播放预先准备的两个音乐片段。(韩红演唱的《天路》、腾格尔演唱的《天堂》中节选的音乐片段)

(二)教师提问(以上听到得两个通俗音乐片段分别具有哪些音乐特征?)。

(三)学生思考回答问题。由此引入本课的新课学习。

二、新课教学

(一)《酒歌 》

1、教师播放音乐,并合着音乐进行舞蹈表演。

2、学生一边欣赏一边随节奏摆动身体。

3、教师提问。(音乐中表达了哪些内容与情感,结合老师的舞蹈表演回答。)

4、学生通过分组讨论回答问题,从而进行作品简介。

酒歌是西藏城乡人民非常喜爱的一种艺术形式。每逢亲朋好友欢聚一堂、相互敬酒时,人们都会唱起酒歌,还常常伴以简单的舞蹈动作。其歌词内容包括祈祷、祝贺、喜庆、爱情等。老师也随着优美流畅的旋律跳了起来。

学生谈对欣赏教师舞蹈表演的感受。动作是用藏族舞中的旋子表现的,动作中有,喝酒、敬酒、献哈达等动作。

(二)《赞歌》、《玛依拉》、《跳月歌》

1、比较鉴赏《赞歌》、《玛依拉》、《跳月歌》三首民族音乐作品。提示学生从节奏、节拍、旋律、情感等方面体会各民族音乐的不同特点。

2、教师课件播放《赞歌》、《玛依拉》、《跳月歌》三首音乐的视频音频资料。

3、学生分组探究讨论。

4、学生个人舞蹈展示。(用舞蹈来表现《玛依拉》中所描绘的.热情大方的姑娘)

4、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自己总结:

《赞歌》曲调悠长,节奏自由,富于辽阔草原的独特风情,旋律带有歌舞特点,歌唱家豪放中见优美,洪亮中见深情,刚柔相济的演唱,更增添了歌曲的感染力。

《玛依拉》此曲高亢、嘹亮、富有草原风味。歌中显示出玛依拉的热情、自豪和她活泼可爱的天性。全曲轻盈明快,把这位美丽的姑娘的形象表现得惟妙惟肖。

《跳月歌》“跳月”是彝族阿细人民在初春或暮春时,未婚男女青年于明月之夜聚集在野外尽情歌舞叫做跳月,小火子们手拿竹笛、月琴、三弦等乐器边奏边舞,姑娘们随着音乐击掌欢跳,至兴高采烈时唱起此歌。旋律活泼跳荡,富于动感,很具特色。

三、拓展与体验

(一)课件出示学生课前准备题目:

课堂展示你对我国少数民族的了解。(图片、音乐、视频、个人演唱及表演等方面)

(二)学生积极参与并开展艺术创作。通过图片和视频欣赏、民族服装和音乐舞蹈展示来相互进行交流。以及交流个人的旅游经历等。

(三)师生共同探索发现:音乐民族风格的形成与地理环境和自然环境;社会生活和风俗习惯;语言文化和民族性格等因素有关。

(四)教师课件播放图片,同时用葫芦丝演奏乐曲《月光下的凤尾竹》。

四、小结

综合对比鉴赏了这几首少数民族音乐后,我们发现,我们的祖国不仅幅员辽阔,而且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民歌,也各具本民族的风格特色,从而成为该民族音乐特征的重要标志。不同民族的音乐风格特征不是抽象的,而是可感的。它主要体现在构成音乐作品的音阶、调式、音调、节奏、节拍、音色、演唱、、演奏和表演形式等方面。音乐离不开人民和以人为主体的社会生活和表演形式等方面。因此,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音乐作品往往具有其不同的民族风格特点。

五、作业布置:

5.音乐《中华民族歌》教案 篇五

教学内容:学唱《中华民族歌》

教学目标:

1、了解我国少数民族的一些基本概况。

2、通过学唱歌曲,能让学生记住56个民族。

3、能感受生长在祖国的怀抱中的幸福快乐之情,可以用轻巧、圆润的声音来表现歌曲。

4、能小组配合完成歌曲的的演唱。

教学重点、难点:唱准弱起小节。

教学准备:图片音响资料、打击乐器、电子琴

教学过程:

一、课前感受

看幻灯(祖国风光)

二、揭示课题:《中华民族歌》(板书)

听示范歌曲

三、节奏练习:(幻灯)

三条节奏从易到难进行练习,让学生掌握弱起小节。

四、熟悉歌词:(看课本)

1、分组介绍课前搜集有关我国56个民族的资料。

2、熟悉56个民族的名称

3、找出歌词的规律,方便记忆歌词。

五、学唱歌;(看课本)

1、第一段的学唱

2、第二段的学唱

3、引导学生说出歌曲的情绪和演唱形式。

六、讨论设计:

分组讨论如何设计具体的演唱环节。

七、学生展示。

6.《民族团结》课件 篇六

1、知道民族团结的含义

2、知道党和国家的民族团结政策的含义

能力目标:懂得祖国统一、民族团结,是各族人民之福;祖国分裂、民族离乱, 是各族人民之祸。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深刻认识到各民族的团结合作是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必由之路。

教学重点:

认识到各民族的团结合作是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必由之路。

教学难点:

认识到各民族的团结合作是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必由之路。

教学方法:讨论法

课时安排:1课时

学情分析:从学生的社会生活环境看,对青少年进行民族间互相尊重、平等相待、和睦相处的教育很有必要。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因此民族的问题一直是我国的一个重要问题。作为七年级学生应从小了解我国在民族的问题上的基本立场。随着社会的不断开放各民族间交往日益频繁因此对学生加强民族团结的教育有十分必要的现实意义。从中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程度上分析由于学生年龄特点和认知层面的理解有限要真正让学生懂得在社会主义建设中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也离不开汉族的思想有一定难度必须要收集大量的资料回顾本单元的学习要点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让学生了解各民族间的团结统一相互融合的重要。

教学过程:

导入:“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56个民族,就像56朵鲜花,只有56朵民族之花一起盛开,中华民族这个美丽的大花园才会春意盎然,满园花香。所以为了祖国的稳定和发展,我们就需要维护好民族团结。下面我们就一起接着探究关于民族团结政策的内容。

讲授新课:

一、民族团结的含义提问:首先我们要弄清楚什么是民族团结?(学生回答)

教师:民族团结是指各民族在社会生活和交往中,相互尊重、平等互助、友好合作。它在党和国家民族政策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

多媒体展示:我国宪法规定:“国家……维护和发展各民族的平等、团结、互助关系”,“禁止破坏民族团结和制造民族分裂的行为”。

二、党和国家的民族团结政策的含义

学生活动:阅读课本P10,并回答党和国家民族团结政策的含义包括几个方面?(学生回答,老师板书)

教师:

1、反对民族压迫和民族歧视

2、维护、促进各民族之间和民族内部的团结

3、各民族人民齐心协力,共同促进祖国的发展繁荣

4、反对民族分裂,维护祖国统一(板书)

三、民族团结的重要性 学生活动:请谈谈你对民族团结重要性的理解。(学生各抒己见,教师注意引导和归纳)

教师(归纳):民族团结对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是至关重要,它关乎国家的统一和民族的发展。在我们这样的多民族国家,如果没有各民族的团结与合作,不仅不可能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就是国家的统一甚至生存也难以保障。各民族的团结是我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前提条件,也是各民族共同发展的基础。另一方面,各民族的团结合作,不仅推进了本民族的发展,而且促进了整个中华民族的发展,是各民族共同繁荣繁荣的必由之路。

四、课堂小结:学生总结通过今天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今天我和你们一样感触很深,我更相信这次课无论是民族同学还是汉族同学,我们都会更理解对方,因为我想大家一定和我一样更加坚信各民族是一家人,只有各民族之间彼此团结,相互帮助,相互尊重,共同繁荣昌盛,共同浇灌民族团结之花,我们伟大祖国繁荣富强的脚步才会更强、更快、更有力!

五、作业设置:教材P12的思考题

六、板书设计:

七、【课后作业】请通过网络、书刊、音像制品查找民族团结相关资料。

7.传承中华文明 共筑民族和谐 篇七

展览分为“满族历史”、“风俗习惯”、“宗教信仰”、“语言文字”等四个部分, 16块版面, 有120余张照片、图片并配以文字说明, 根据展出内容编写了“满族历史与文化问答题”, 现场由解说员讲解, 还免费发放了走进档案国际档案日介绍、家庭建档指南、省档案馆征集指南、省档案馆馆藏介绍、省政府信息查阅中心介绍等宣传资料。

在省委院内展出时, 各部委同志参观踊跃, 很多同志观看展览后还欣然提笔留下自己参加活动的感受和体会。张玉珠常务副部长在活动现场认真听取了工作人员的讲解, 并在留言簿留言:“民族历史, 愈久弥珍。”在省政府院内展出时, 很多厅局同志驻足观看, 细听讲解。张征副秘书长不仅认真听, 还不断提出问题。大家对展览所呈现的丰富多彩的满族文化表现出了浓厚兴趣, 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和平区文安路社区, 展板前听讲解的、咨询台前咨询提问的居民人头攒动, 无论是白发苍苍的老者, 还是风华正茂的少年都兴致勃勃。文安路社区工作人员李宁宁在留言簿上写到:“我被展览的丰富多彩的图片和璀璨的满族历史文化深深地吸引住了, 精彩的展览介绍了满族历史、风俗习惯、宗教信仰及语言文字, 让我印象深刻!希望今后多举办这样的活动!”

8.中华民族开天史 篇八

世界所有古老民族都历经文明初始,都从初始文明走到今天。因自然条件不同,各民族文明历程亦不尽相同。据考,中华民族初始文明肇启于天地合一的和谐大道,早于伏羲时代便在中华大地上诞生了以正统伦理、和谐包容为核心的大道理念。

和谐大道理念指引着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前行路程。在分分合合的历史长河之中,是和谐大道无数次拯我中华于险难之中,成为世界唯一将远古文化一脉相承至今的伟大民族。世人赞叹:“洪水图腾蛟龙,烈火涅槃凤凰。文明圣火,千年未绝者,惟我无双;和天地并存,与日月同光。”(《中华世纪坛》)

不过,关于文明时代之概念,我国学界存在诸多歧见,主要反映在四个方面:文明起始点;文明发祥地;文明时代标志;开创文明的代表人物。

其一,关于中华文明起始点。概略统计约有八种说法:

①二千年文明说。《中华二千年史》和《剑桥中国史》认为中华民族始于秦始皇统一中国,故中国史首卷是秦汉史。

②三千年文明说。《东周以上无史论》认为中国历史纪元始于西周共和元年(前841),故公元前841年之前的历史不可信,《诗》、《书》、《礼》、《乐》、《春秋》、《左传》所述多虚假。由此认为中华文明为三千年。

③三千六百年文明说。学界公认文字的发明和应用是进入文明时代的重要标志,百年前从河南安阳殷墟出土的中国甲骨文,推定刻于三千六百年前的盘庚至三千一百年前的纣王时期。故西方学者称中华文明为三千六百年。

④五千年文明说。此说始于民国初年。

因《史记》记自黄帝,黄帝战胜炎帝、蚩尤一统天下建立华夏部落联盟,部落联盟的建立通常认为是进入文明时代的标志之一。所以,我国史学界于辛亥革命期间多主张以黄帝元年(《民报》:公元前2698年)作为中华文明起始点,谓之“黄帝纪年”。由此,孙中山先生赋诗赞:“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创造指南针,平定蚩尤乱。世界文明,唯有我先。”

⑤六千五百年文明说。近几十年来,有学者认为伏羲文明比黄帝文明早若干千年,应以伏羲文明作为中华文明之始。由此应鼎成先生在《伏羲甲历为前4495年》一文中运用“七曜会聚”、“以齐七政”等天文现象,推得伏羲纪年为公元前4495年。

《太昊伏羲时代》一书以《左传》:“太皞以龙师而龙名”,认为以出土最早的龙形文物所处年代便可认定伏羲所处年代。据考濮阳西水坡文化遗址M45号墓的“蚌塑龙”距今6400余年,安徽含山玉豖龙距今亦6500年,由此认定伏羲开创的中华文明为公元前4500年。

⑥八千年文明说。伏羲纪年的另一说亦记在《太昊伏羲时代》一书中。认为伏羲出生于西方的甘肃天水,而太昊族是东方氏族。据考古挖掘,西方的天水大地湾文化距今约8000~4800年,东方山东后李文化距今约8200~7800年,大汶口文化距今约6300~4700年。由此认定大汶口文化为少皞时代,大地湾文化和后李文化为太皞(后讹义为太昊)伏羲时代,于是得结论伏羲所处年代为公元前6000年。

⑦九千年文明说。《三皇五帝时代》一书中运用所谓“一天内日月双蚀”得知伏羲所处年代为公元前7000年以前。

⑧年代不确切的四千年至五千年文明说和五千年至八千年文明说。《走进伏羲》一书中据道儒法三家对伏羲的记录,推测伏羲所在年代为距今四千至五千年。《易经图典精华》一书中据“河图洛书”数理标志,认为伏羲所在年代为距今五千至八千年。

以上,从二千年至九千年文明说。中华文明起始年代不可能如此混乱!

其二,关于中华文明发祥地。主要存有两种说法:

①文明多源说。近几十年来,随着地下文物考古的深入,北起辽河流域,经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南至珠江流域,各地多有出土龙形文物,同时也出土大量房址、墓葬、灰坑、灶台,骨、石、陶器和各式生活器物等。于是当前学界主流观点认为中华文明广泛肇启于以上各大流域,从而推翻先前的中华民族发祥于黄河中下游的学说而提出了中华文明多源说。

②文明一源说。持此观点的学者认为,一个民族的文明不可能违背事物和历史发展规律而同时开创于多地。认为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是推动一切社会(包括原始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而科学是第一生产力。认为在原始时代,各地自然条件不同,原始科学和生产力发展水平参差不一,不可能同时进入文明时代。故认为文明多源说有悖逻辑,有悖社会发展基本规律。认为中华文明只有也只能有一个开创地。

其三,关于文明时代标志。文明时代标志或可称人类社会进入文明时代的判定标准。学术界对此同样存在各种各样的歧见:

①摩尔根说。文明时代一词,最早是美国民族学家摩尔根在《古代社会》(1877年)使用的一个术语。指“继蒙昧时代、野蛮时代之后的人类社会发展的第三个时期”,“以文字的发明和使用为其始点”与标志。

同一书中定义蒙昧时代为“人类社会发展的第一个时期,以采集天然食物为主的时期,始于人类和人类社会的产生……弓箭的发明是进入高级阶段的标志。”定义野蛮时代为“继蒙昧时代之后的人类社会发展的第二个时期。始于制陶术的发明,止于文字的出现。”

②恩格斯说。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中援用摩尔根文明时代定义并增其义:“指随着劳动分工与生产领域的扩大,出现真正工业与艺术的时期。人类进入文明时代,大体上也就是阶级社会的开始。”

③青铜器说。西方有学者提出文明时代标准为文字、城市、青铜器的出现,并把国家的出现作为文明的准则。我国亦有学者仿照上述西方文明标准,并另加一条标准——交易的出现。

④龙网说。《太皞伏羲》一书归纳中华民族进入文明时代标志有六:发明网开创性完成了古人类生存工具的超越;画八卦开创了中国远古和谐“治天下”的文明;中华龙“内圣外王”开创了治天下大统一文明;制嫁娶超越了千古群婚乱婚,完成了人类自身的文明;始建都出现了中国远古时代第一个“原始政权”;造书契开启了中国方块字的文字文明。

⑤周易河洛说。《易经图典精华·河图与洛书》认为:“河图洛书是伏羲时代的产物。那么中国文明史再不能以文字时代来划定了,而应以河洛数理为标志上溯新的文明史。这就是说,早在七千年至一万多年以前(伏羲诞生的时代),华夏土地上就有了高度发达的文明。不论五千年文明也好,一万年文明也好,其源头活水就是河图、洛书。”

以上各种文明时代标志说,除摩尔根和恩格斯两说外,似乎忽略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辩证发展在文明开创和文明进程中的决定性作用。

其四,关于开创文明的代表人物。文化是由具体的人开创的,文明也是由人开创的。传说开创中华文明的有两个人:即开创华夏文明的黄帝和开创中华文明的伏羲。到底哪位更能代表初创时期的中华民族,学界至今各说各话。

文明起始点、文明发祥地、文明时代标志和开创文明的代表人物,是包括中华民族在内的任何一个民族文明初创时期所必然具备的四大要素,不具备这些要素则无法判断该民族进入了文明时代。

以下就四大要素中最具根本性、决定性意义的“文明时代标志”从理论与原理上展开讨论。一当正确阐明了文明的产生机理和发展过程,并有文明初创的遗址、遗迹、遗物等大量实物证据,那么其他要素及至中华文明开创史定将大白于天下。

任一民族初始文明的产生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也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乃至突变的过程。中华民族由蒙昧、野蛮进入文明开化,同样是一个渐进而漫长、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韩非子》曰:“上古之时,人民少而禽兽众,人民不胜禽兽虫蛇。有圣人作,构木为巢,以避群害,而民悦之,使王天下,号之曰有巢氏。民食果蓏蜯蛤,腥臊恶臭,而伤害腹胃,民多疾病,有圣人作,钻燧取火,以化腥臊,而民悦之,使王天下,号之曰燧人氏。”此记表明有巢、燧人时代,人类已有挣脱大自然束缚的意识与行为,且在与大自然的抗争中,与凶猛野兽搏斗中学会了保护自己,告别了茹毛饮血。这是一次了不起的进步。但是,无论在生产力发展水平、社会结构和思想意识等多个方面,有巢、燧人时代的人类社会仍处于不断上升的量变过程,尚未进化到质变阶段。唐张九龄《龙池圣德颂》:“巢燧之纪,寂寞无记。”明确巢燧时除构木为巢,燧石取火外尚无社会形态,社会理念和社会管理等等质的变革。语丝·古人有“四观”来看人是否可交:“观人于临财,观人于临难,观人于忽略,观人于酒后。”

这深入人性的四个方面:爱财是否取之有道,临难是否从容镇定,办事是否漫不经心,酒后是否放任自流。

有分寸感就不貪,有意志力就不怕,有责任心就不懒,有自控力就不乱。这对于自我修养也适用。

9.音乐种太阳课件 篇九

1、初步欣赏歌曲,感受歌曲活泼欢快的情绪及充满幻想希望的情感,并尝试用语言进行表达。

2、通过图片理解歌曲内容,并能根据歌曲内容大胆地想象。

3、激发对生命的关注和热爱。

活动准备:

1、幼儿知道南极、北冰洋的地形及其气候特点。

2、幼儿用书、教学挂图60-33、磁带/CD

活动过程:

1、谈话导入活动,教师调动幼儿学习兴趣。

(1)、教师:你们喜欢太阳吗?为什么?

(2)教师小结:因为有太阳的地方就会变得温暖又明亮,所以大家都很喜欢太阳。

2、教师引导幼儿欣赏歌曲《种太阳》

(1)、教师播放原声磁带,请幼儿欣赏。

教师:世界上有几个太阳呢?有个小朋友认为一个太阳不够,他想种太阳,为什么呢?我们一起来欣赏歌曲《种太阳》

(2)教师出示情境图,引导幼儿探讨歌曲内容。

教师:小朋友的愿望是什么?他为什么要播种太阳呢?他想把太阳都送给谁呢?为什么?(3)教师再次引导幼儿歌曲,帮助幼儿感受歌曲活泼欢快的情绪及充满幻想希望的情感。

教师:这首歌曲听上去,感觉怎么样?请你猜一猜歌里的小朋友在幻想种太阳的时候,他的心情怎么样?

(4)、教师引导幼儿再次欣赏歌曲,并鼓励幼儿大胆跟唱。

3、教师鼓励幼儿根据歌曲内容展开想象,并大胆表达。

(1)、教师鼓励幼儿用画笔表达自己的想法。

教师:如果你来种太阳,你想种出什么样的太阳呢?请你用画笔把它画出来。

(2)、教师:你想把种的太阳送给谁呢?为什么?

4、教师根据幼儿的想象,改编歌曲部分歌词引导幼儿欣赏。

(1)、教师:现在我把你们的想法唱到歌曲里,大家可以和我一起唱一唱。

10.《中华五十六民族》 篇十

怒族有自己的语言,怒族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怒族人无自己的文字,解放后使用汉语。怒族过去崇拜图腾,信万物有灵。部分怒族信仰喇嘛教或天主教。怒族人主要從事农业、手工业和商业。

怒族历史

怒族是生活在怒江、澜沧江两岸古老的民族之一。他们有两个不同的来源。住在福贡、贡山一带的怒族人是那一地区最早的土著,他们自称“阿怒”、“阿龙”;住在碧江、泸水一带的怒族人则是从丽江、剑川以东陆续迁徙而来的,他们自称为“怒苏”,与生活在大小凉山的彝族有很深的渊源关系。在长期的交往中,这两部分人相互融合,在怒江区域逐渐形成一个民族。过去汹涌奔腾的怒江阻隔了怒族人民与外界的联系,他们靠溜索和独木舟过江,十分危险,所以社会经济发展缓慢和不平衡。20世纪中叶,还有一部分地区的怒族人仍保留着较多的原始公社制残余。近几十年来,一座座钢索大桥跨越滚滚的怒江,现代化的公路已经打开了山封江锁的怒江地区,怒族人民已经过上了幸福安定的生活。

怒族饮食

怒族习惯于日食两餐。其主食绝大部分以玉米为主。玉米的食用方法从爆米花逐渐发展为煮焖成咕嘟饭(类似玉米面稠糊)、包谷稀饭,做成包谷粑粑,石板粑粑最有特色。少数信奉喇嘛教的怒族也吃酥油糌粑。

常见的蔬菜有青菜、白菜、萝卜、瓜豆、辣椒等。每年五、六月还需到山林中采集野菜。常采的有竹笋、野百合、各种块根类及蕨类植物,以及做调味用的姜、葱、花椒等。含淀粉为主的植物当粮或制成粉做粑粑而食。

肉类来源靠饲养的牛、猪、鸡、狗、羊,常捕鱼和打猎。怒族男子一成年就开始捕鱼和狩猎,经常猎获的野物有野牛、野猪、鹿麂子、岩羊和山鸡等。怒族食用狗肉者不普遍。儿童还要禁食熊、虎、豺肉,禁食鸡爪、鸡血,

妇女在40岁前不吃心肺。善于酿酒。以贡山怒族的咕嘟酒最有特色。饮用时,对入蜂蜜,清醇香甜、开胃可口。不论男女,都能豪饮,而且饮酒必歌,每饮必醉。怒族饮茶是仿制藏族的酥油茶而制作的漆油茶。常可作为产妇或体弱者食用的补品。

典型食品主要有:漆油焖鸡、烧羊肚、漆油茶、咕嘟酒等。

11.中华民族音乐课件 篇十一

一、晚清边疆少数民族抵抗外来侵略与中华民族的初步觉醒

早自1489年达迦马发现新航路之后,西方殖民者就竞相东来,并纷纷把中国作为他们侵夺的对象。此时各族人民抵抗外辱的共同经历就使中华民族作为“共同历史命运共同体”存在的性质逐渐彰显。在边疆各少数民族同胞积极参与下,抗击沙俄侵略胜利条件下所签订的《尼布楚条约》具有时代意义。因为签订这个条约时,我们用的是各族人民共同的名字“中国”。例如,订立条约的主体是清政府,但使用的国名却为“中国”;决策人为康熙皇帝,但却被表述为“中国大皇帝”或“中国大圣皇帝”;订约代表索额图的身份是“中国大皇帝钦差分界大臣”。条约规定双方以格尔必齐河为界“凡岭阳流入黑龙江之河溪尽属中国;其岭阴河溪尽属俄罗斯。”[1]

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的爆发,意味着“中国”作为一个整体与外来侵略全面抗争的开始。从第一次鸦片战争到辛亥革命清政府灭亡前,边疆少数民族同胞对“中国认同”的主要表现形态大概体现在两方面:一是对东南沿海抗击外来侵略战事的万里赴戎机,例如两次鸦片战争中英勇抗敌的各少数民族英烈;二是抵抗外来侵略时对自己家乡的坚决守卫,例如这一时期西北东北各族人民的抗俄斗争,高山族人民保卫台湾的斗争,各族人民的抗法斗争、西南边疆各族人民的抗英斗争等。

我们认为,由于有着对伟大“中国”祖国的认同,各族人民才团结一致,自觉地抗争外来侵略;各边疆少数民族同胞对于外来侵略的抗争其本身就是他们认同“中国”在这一历史阶段的具体表现形式。也正是在这样一个相辅相成的进程中,中华民族作为一个整体逐渐走向觉醒。

二、帝国权威体系的崩塌与边疆少数民族“中国认同”的危机

近代以来,清政府抵抗外辱的不力严重影响了其统治的法统权威,从而引发了其自身“中国代表权”的重大危机,这也是晚清时期边疆少数民族抵抗外辱与反抗清王朝斗争交相辉映的原因。剥夺“清”的“中国代表权”已经成为社会各界的共识,但通过什么样的路径来完成这一历史任务,则又充满了博弈和分歧。

资产阶级革命派认为,“中国”抵抗外辱的不力,“中国”的不幸,完全是缘于“满清”政府的腐朽统治,而若不通过激烈的暴力革命,则无以彻底剥夺“满清”的“中国代表权”,并改变“中国”的种种颓势。资产阶级革命派选择了充满激情的民族主义作为自己的社会动员武器。在陈天华的《警世钟》、《猛回头》和邹容的《革命军》等充满大汉民族主义色彩的社会动员的基础上,孙中山也以大汉民族主义作为自己的革命旗帜。例如1894年在创立“兴中会”时,“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合众政府”的口号,在《中国同盟会革命方略》中所说的“驱逐满人,恢复河山”[2]。

不同于革命派高举“民族主义”大旗,力求达到对旧有帝国完全彻底地“破”,资产阶级改良派代表人物梁启超对一切“破”的活动提出了一个前提和宗旨,这就是“中国的统一”。为了维护这一前提和宗旨,梁启超反对与旧帝国体制的彻底割裂,而主张在旧体制和新体制之间寻找一个平衡点。最终,他选择了“虚君共和”。梁启超认为,在晚清剧烈的社会变革中,只有重视并借助于旧帝国体制的权威体系,才能保持中国的统一,而清王室,不过是一个传统权威的象征和符号而已。梁启超所要追求的本质其实并不是什么帝制和皇权本身,而是要继承清王朝时“统一多民族中国”的现实,要追求“多民族中国”“大一统”的政治价值伦理。

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告诉我们,人类社会在取得每一次进步的同时,往往都伴随着某种或者某方面的失去。历史在选择了革命派摧枯拉朽的威力的同时,也必然要承担它所带来的社会熵流。尽管孙中山在清王朝一被推翻就立刻用“五族共和”代替了“驱除鞑虏”,但是由于实践中,革命派的“五族共和”更多还是考虑如何将其他四族化入到汉族之中。再加上传统权威的崩塌,各个政治派别斗争中领袖魅力权威的不足,法理权威的尚待构建等,清末民初,社会转型期,旧的权威体系已经不复存在,而新的权威体系尚未形成,中国社会出现了权威真空。边疆少数民族的“中国认同”此时出现了严重危机。

帝国体制崩溃后,边疆少数民族对于“中国”的认同危机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是革命过程当中,蒙、回、藏等地方政权,对革命派高举大汉民族主义旗帜所进行的动员,不仅心存恐惧,更在政治上尽力排斥[3]。其二是一些少数民族地区纷纷要求独立。

清末民初,传统帝国权威体系崩塌后边疆少数民族“中国认同”所出现的危机生动地说明,历史从来都是连续的,任何传统和现代之间的断裂都会造成对历史本身的伤害。传统与现代的整合,是任何一个民族和国家都要面临的永恒的历史主题。

三、边疆少数民族投入抗日战争与中华民族的完全觉醒

边疆少数民族自觉积极参与下的整个中华民族的全民抗战,是中华民族觉醒的标志性事件,这种标志性主要体现在中华民族对自我认知的深入上。

第一,抗日战争使得中华民族等同于汉族的狭义逐渐消失,而中华民族是中国各民族共同称谓的涵义得到彰显和确立。例如,1937年民族学家江应樑指出:“今日之中华民族, 绝对不是以一般所谓之汉民族可以概括一切的, 也不是如一般所谓之汉满蒙回藏五族可以概括一切的, 把汉族看作主人翁来代表中华民族是绝大的错误, 把中华民族分为汉满蒙回藏五族更是绝大的荒唐。”[4]1941年,张大东指出“中华民族者, 非吾族以往历史上之名词, 乃中华民国以内之数个民族, 结合而成为一个民族之总名词。”[5]1942年,学者芮逸夫指出, 中华民族“由国家的意义说, 它现在拥有1100万余公里的国土, 四万万五千万人民。由民族的意义说, 它现在包含华夏、通古斯、蒙古、突厥、土伯特、倮倮、么些、佧侵、摆夷、撞、仲、黎、苗、瑶等族”[6]。

第二,包括边疆少数民族在内的整个国人,对于中华民族的“一体”性,有了深刻的认识。这主要是由于日本帝国主义侵华以来,有大量沦陷区和战区的国人涌向了像西南这样的边疆多民族地区,这些难民中受教育者又占有相当的比例,他们能以多种形式有效地宣传自身的遭遇和抗日的重要[7],这让百年抵抗外辱的经历所积蓄的中华民族作为一个“历史命运共同体”的意识不断高涨。国人对中华民族“一体”的认识的深化又反映在抗战期间知识分子阶层对此认识的高度一致和大力宣传上。例如,1937年民族学家江应樑说:“今日之中华民族,实是整个的,同一的,而无所谓分歧的。能对于中国领土中全部民族的各个分子均有一个彻底的明了认识,方能说了解我们自己,方能说复兴中华民族之道。”[4]1937年, 《禹贡》出刊三周年《纪念辞》中指出:“我们要把我们祖先冒着千辛万苦而结合成的中华民族的经过探索出来, 使得国内各个种族领会到大家可合而不可离的历史背景和时代使命, 彼此休戚相关、交互尊重, 共同提携, 团结为一个最坚强的民族。”[8]

第三,包括边疆少数民族在内的整个国人对于中华民族的内在本质和中华民族真正边界的正确认识。长期以来,人们对于中华民族内在本质的认识总是难以突破种族的界限,总喜欢从血缘的角度来探讨这一问题。而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的百年抗争史,也在一定程度上被一些人认定为是“白种”与“黄种”之间的斗争与对抗。然而,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和为害之甚,让国人对中华民族的内在本质和真正边疆开始了重新的思考,因为日本人和我们一样同为黄种,而日本又是我们真正的“民族之敌”。从此,中华民族对于自身内在本质和真正边界的认识开始突破了种族的层面,而开始在共同的地缘、共同文化、共同历史、共同政治价值传统,尤其是共同的历史命运和休戚相关的共同利益关系等多个角度不断地深入开来。

过去中国人在传统“天下”观的影响下,只谈“古今”,不辨“中外”,历经百年对外抗辱,不断觉醒的中国人将在“古今中外”的视域中努力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摘要:边疆少数民族的“中国认同”是指边疆少数民族同胞对自己“归属”与“中国”的认知、强烈的情感寄托及由此而产生的自觉维护“中国”利益的行为取向。在不同的历史背景下, 边疆少数民族“中国认同”会有不同的具体表现形态和方式。

关键词:边疆,少数民族,中国认同,觉醒

参考文献

[1]王铁崖.中外旧约章汇编 (第一册) [M].北京:三联书店, 1957.

[2]孙中山.孙中山全集 (第一卷) [M].北京:中华书局, 1986.

[3]王春霞.“排满”与民族主义[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5.264.

[4]江应樑.广东瑶人之今昔观[J].民俗, 1937 (1) .

[5]张大东.中华民族释义[M].军训部西南济南干训班印, 1941.

[6]芮逸夫.中华民族解[J].人文科学学报, 1942 (12) .

[7]刘新华.论抗日战争时期民族意识的空前觉醒[J].湖北社会科学, 2006 (4) .

上一篇:数学课堂教学环节下一篇:三年经科学教学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