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生活的诗歌欣赏(精选16篇)
1.与生活的诗歌欣赏 篇一
自私与生活的诗歌
为我而活,
为他而余,
为你而眠。
人生就是一杯白开水
清白无痕。
生活就是五颜六色的汁
染色随已。
自私是人类的本能,
生活是维持生命的根本,
唯有我活才有一个完整社会。
富裕是一个家庭的.写真,
家庭是社会的分子,
分子无穷无尽,
等号并不是等于,
是剩余让社会充满生机。
自私不是愚昧,
而是活着的主题。
因为自私才有了动力;
因为自私才有了竞争和发展;
因为自私才有了社会的繁荣。
因为自私才有了他的路线;
因为自私才有了你的情思;
因为自私才有了五颜六色的世界。
2.与生活的诗歌欣赏 篇二
一、把生活经验内化为丰富的内心体验
引导学生融自己的情感于诗歌作品, 就是让生活经验内化为丰富的内心体验的过程。诗歌是激情的果实。诗人是在他内心不可抑制的激情的冲击下, 才拿起笔写出感情饱满的诗篇的。诗人的喜、怒、哀、乐, 每一种情感的产生都跟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判断和评价直接相关。如《雨巷》中的“我”, 满怀希望, 企图在雨的洗礼中, 滤尽日子里的纷纷扰扰, 而求得一份馨香静谧的心情。然而, 事与愿违。此时, 那日日走过的青石板的巷道, 在诗人的心里, 竟是如此失魂落魄。全诗笼罩着浓重的空虚、哀伤、惆怅的情绪。在教学中, 首先要让学生回想自己不开心的事, 并且找出情绪低落的原因。然后过渡到替诗人找原因。结合写作背景, 学生自然会发现, 没有阳光、生机和活气的“雨巷”其实是暗喻当时黑暗阴沉的社会现实。而抒情主人公“我”就是在这样的雨巷中孤独地ㄔ亍着的彷徨者。诗中“丁香一样的姑娘”则是一种美好理想的象征。
在诗歌中, 诗人的感觉和感情往往需要通过意象的传达才得以实现。所谓意象, 就是渗透了诗人思想感情的外在物象, 是建立在诗人主观想象之上的。例如《关雎》的开头, 为什么要用雎鸠鸟儿来起兴而不用麻雀呢?因为雎鸠鸟是一种感情专一的、出入成双成对的鸟。麻雀则显然达不到这个目的。显然, 为了表达纯真的爱情这一主题, 正是这一生活经验左右了诗人对意象的取舍。
二、运用生活经验品味诗人寄托在意象中的情怀
既然意象取材于自然, 来源于社会, 我们当然可以通过视觉、听觉、嗅觉、触觉、感觉等认知活动, 接受诗人的构思。把诗人用语言描绘的一切还原为生活中的画面, 还原为自己曾经有过的类似的生活体验, 以期与诗人心心相印。例如, 在《祖国啊, 我亲爱的祖国》一文中, 诗人运用了“破旧的老水车”这一意象。在教学中, 可试作如下引导:古老的取水工具“水车”与现代机械化的“抽水机”相比, 哪个的工作效率高?这样, 学生很快地弄清楚了, “破旧的老水车”象征着祖国的贫穷、落后与衰败, 其中流溢着诗人对旧中国的感伤的呐喊和虔诚的忠贞。而这一思想感情恰恰是诗人所要表达的感觉认知。
诗歌中, 完全用“情语”表达得“直露”的占少数, 而完全用“景语”含蓄传达感情的很多, “景语”和“情语”结合运用的就更加多。因此, 运用生活经验品味诗人寄托在意象中的情怀与美的印象, 是一条很重要的途径。没有生活经验, 读者很难适应诗歌的跳跃性, 也无法丰富经由诗人浓缩后的意象的内涵与思想。
三、感受诗人情趣, 重新体味生活
诗有特定的思想感情, 不同的人对诗歌感受的深度也各不相同, 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 基于这一点, 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勇于发表自己的独特见解, 一首诗的主题并非绝对的唯一。学生的见解, 只要是合情合理, 教师完全可以鼓励他们保留;即使不妥, 教师也要承认他们动了脑筋。运用生活经验欣赏诗, 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将大为提高, 而改变以往“一筹莫展”的状态, 对诗歌和诗歌意象的理解能够披情入文, 心领神会, 至少也能自圆其说。例如, 在学习《再别康桥》一文的时候, 有位学生对“那河畔的金柳, 是夕阳中的新娘”的理解, 就大胆地提出了自己的看法:“金柳”是“新娘”, 那么, “新郎”会是谁呢?诗人就是“新郎”!有楚楚动人、娇姿妩媚的“新娘”作伴, 其情也绵绵, 其乐也融融。然而, “多情自古伤离别”, 别离在即, 诗人把对康桥的依恋巧妙地浓缩、移就于新婚夫妇的柔情蜜意, 使得这一抒情主体新颖、别致而又可亲可感。正是这样, 读者在与诗人的相互交流中, 在对生活的重新体味中, 得到了艺术的享受。
3.生活真实是最好的诗歌 篇三
读诗歌《夫妻生活》,我们能看到徐晓宏作为小市民生活最真实而琐碎的一面;也可以看到他作为诗人对诗歌把握的过人之处。顾名思义,诗歌写的是诗人日常生活中鸡毛蒜皮之事,写的是小人物,记的是小事件,发的是小情感,譬如“夫妻冷战”、“朋友来访”、“家庭忿吵”和“家务杂事”等直接入诗,但下笔却显冷静而节制。初读或觉其牢骚,再读已感其贴心,后读更悟其味理……生活酸甜苦辣缠绕着舌尖的味蕾,久久不散。很多人以为只有雅得曲高和寡,才会萌生诗意,其实有时候生活的琐碎、猝不及防和俗不可耐,才恰是最真实的诗意所乐于栖居的。对这首诗歌,不可否认阅读时有窥视“私生活”的快感,但更多是被诗人所营造的氛围所吸引和引领,随着诗歌节奏,慢慢进入诗歌的内核,进入生活的内部,越读味道就越浓,也越涩,这样一种“私生活”的公众化和群体性也越来越明显。
有人说,爱到深处是平淡,人生恬静如水才是最高境界。但事实上,当一切真的都趋于平淡时,又有多少人能真正耐得住寂寞?生活因为平淡而变得枯燥乏味,一如白开水,每天重重复复的日子,千篇一律,消磨着曾经激情燃烧的情感和理想……最终“两个人话越来越少/房间里走动,越来越听不见声音”,这是夫妻间一种陌生而可怕的静默,是一种相敬如宾的情感压抑——诗人记录的笔触很细腻,也很谨慎,这种小心翼翼与诗歌中所营造的熟悉而陌生的氛围达成统一。夫妻日夜相对,表情却是“蜡质”的,蜡质代表一种人与人关系的冷漠和隔阂,而这种尴尬的关系,只有“朋友登门时剥落一点”——是“剥落”,而并非“融化”,夫妻关系的缓和只是暂时的,而且是几乎敷衍的,诗人用词显然拿捏得很准,那种生活的无奈和尴尬一览无遗。诗人继续把笔触深入,描述僵化的家庭生活:“阳台上伫立不成双对/身体摩擦难有激情/谈文论道是酒后失语”——表面依然是诗人对生活现状的勾勒,我们站在另一个角度进行观照和审视,或可看到诗人潜在的话语:这何尝不是对以往激情生活的怀恋?当平淡的生活风化了曾经的激情,岁月的沉淀让生活逐渐变成一种习惯和模式,执手或已不再有感觉,更多只有在对比中获取回忆的甜蜜、激情和理想。关于“谈文论道”也可怜地退缩到生活的背后,只有在“酒后失语”中才被谈及,这对于一个有着文学和生活理想的人来说自然是痛苦的,是一种精神折磨。
诗歌的第三节,“为孩子争吵,为家务烦心/这些年,理想就是把债还清/把日子过牢,温存保留一点”——看似依然是诗人执著于平淡琐碎生活的纷扰,事实上已经在不经意间实现了一种生活态度的转变,已经逐渐放开。与其与生活进行无休止的纠缠,换来无济于事的牢骚,在立竿见影的生活突围不可能实现的情况下,还不如寻找另一个精神视角去看待生活,正视生活,正视“为孩子争吵,为家务烦心”,正视为生活所欠下的债,努力“把债还清/把日子过牢,温存保留一点”——一个“牢”字用得可圈可点。其实在对现实生活的反观中,我们依然不难发现幸福,虽然生活平淡,甚至单调乏味,但这何尝不是一种真实的幸福本质所在?对这种矛盾中的“生活幸福感”,诗歌末节,诗人在回顾中对当下生活作出平静而公允的总结:“这些年两人一起/跟无聊又无定的人生做着斗争/相守的恩情,抵消掉彼此的怨憎”——最后告诉我们,夫妻生活其实是一个整体,无论面对怎样的生活和人生,都应该站在一起,有着共同的生活目标,并为此“做着斗争”,在一起面对平淡的夫妻生活过程中,彼此或有争执,或遇困境,或生恩怨,但所有这一切将与“相守的恩情”抵消,让平淡的幸福得以维系。
徐晓宏以自身小市民的身份介入诗歌写作,从生活表象深入生命实质,在《夫妻生活》中解构生活的谜团——他只真诚而朴实地说了一些真实,笔端触及生活细微之处都在我们身边,或身上,我们或能悟这诗,但更重要是悟自己真实的生活……
附:徐晓宏的诗《夫妻生活》:
4.与生活为敌诗歌 篇四
征服它们,
战胜它们,
你,
就是幸运的胜利者。
或许眼睛欺骗过你,
当一位美丽的姑娘从你身旁走过。
把谎言当作了承诺,
等候,期待。
让你,或许在那一刻,
怀疑生活。
或许感觉讽刺过你,
当一位虔诚的牧师从你身旁忏悔。
把过去搬移到现在,
烘焙,流泪。
让你,或许在这一刻,
放下以往,走向了泥穴,
不再羞愧。
支离了身躯的花瓣,
依赖着回忆的写照,
命运的玩笑,
不偏不倚,
打得正好。
翻开日记本,
推开阁楼的.板窗,
照进一种希望。
当生活与命运牵起手的时候,
寂寥的夜莺的歌唱,
遥远处,
5.生活的优美诗歌 篇五
生活是通俗的,我们总是脱离不了俗不可耐的日常生活,总是摆脱不了尔虞我诈的卑劣的政治。我们却总是希望我们的诗歌雅致,纯洁得不惹一丝尘埃,给人带来美的感受或者美的顿悟。这样的矛盾使我们的诗歌总是难免于流俗。这就如树上的落叶,在风中不断地飘落,你怎么也清扫不干净。网易女诗人绿水说:但是,我们可以静观,静观那些落叶的宿命,静观它们生命的阅历和过程。反正此生,无非是来来去去。静观,也是一种很美的境界,也是一首很美的诗歌。
我们卑劣,卑贱,平庸,平凡,势利,功利,浮躁的生活因为我们的静观而被我们享受成了一首首美丽的诗歌。这就是诗歌的美丽之处,也是诗人的境界。
6.与生活的诗歌欣赏 篇六
诗歌是用文字反映心灵的艺术,她是诗人用成熟的艺术技巧,按照严格韵律要求,用凝练的语言、绵密的章法、充沛的情感以及丰富的意象来高度集中地表现社会生活和人类精神世界的文学体裁。每首诗的创作,都是作者字斟句酌,反复吟诵,直到自己满意为止才呈现给读者的。可以说,每首诗都是诗人的呕心沥血之作。对于这样的诗,可以说字字珠玑,增一字则嫌多,减一字则嫌少,改一字则味变。所以,对于诗歌教学,不能简单地采取翻译、释词、续写、仿写的方式,这样只会破坏诗歌的整体美感。
那么,如何才能让学生在保持诗歌原味之美的基础上去解读诗歌的内蕴呢?我认为,不二法门就是踏实诵读、反复涵泳。
读是一门艺术,语文教学中,对文章的感知靠读,感悟靠读,理解靠读,情感的熏陶也靠读。语文味尤其是诗味是靠读出来的,反复地读、思考着读、美美地读。让学生听老师范读、自己静心默读、大声诵读,才能读出诗歌的情感美、意境美、音乐美和语言美。
一、初读,整体感受诗歌的情感美
古语云:诗以言志。“志”即情感,是诗歌的灵魂。这一灵魂就隐藏在诗人用丰富的意象所营造的意境中,渗透在凝练的语言和优美的音律中,只有通过不同形式的读方能悟得。传统教学中,绝大多数教师拿到一首诗首先云山雾海地讲一串诗歌常识、作者介绍、写作背景等,一节课连诗歌究竟要表达什么内容还未涉及,下课的铃声就响了。这种缺乏整体教学观的随意性教学方式,不仅肢解了一篇篇美文的整体美,更是对学生学习的极不负责。正确的做法是,在简单交代相关背景知识(知人论世——鉴赏诗歌的方法之一)后,引导学生带着问题有情有感地诵读或凝神倾听老师范读诗文,然后七嘴八舌说一说:诗歌究竟表达了怎样的感情。比如徐志摩在《再别康桥》中要表达的对康桥的无比眷恋之情,就寄托在诗歌所描写的景物之中,读着“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软泥上的青荇,在水底招摇”的诗句,学生是很容易把握诗人的那份依依不舍的。这些理解,需要学生反复诵读、吟咏、咀嚼,而不是靠老师对徐志摩在英国留学生活的滔滔不绝的介绍和“河畔的金柳”“色彩多艳丽”“夕阳中新娘多美”“多令人遐想”的无厘说教能够做到的。
诗歌的学习,如果学生能整体把握作者所表达的情感,就相当于把文学作品中关于内容方面写什么的问题解决了,学习的任务基本完成了一半。接下来要解决的是形式上怎么写的问题了。
二、精读,借助想象再现诗歌的意境美
“诗贵言境,以境表情”,在“读”上下功夫,“入境”地去读,透过字里行间,还原出深层的意象,抓住诗人的感情,从而达到再现整体意境美的目的。如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在诵读吟咏的过程中,我们先要把握诗人的感情旋律,这种旋律既不是哀丝幽竹,也不是繁弦急管,而像是小提琴奏出的小夜曲或梦幻曲,含蓄隽永。那种感情犹如脉搏跳动那样有规律、有节奏,诗的韵律也相应地抑扬回旋。从月之初上时的迷离美妙(高亢),到月光下遐思冥想(平缓),到楼上私服的愁情(低回),再到游子的梦回故乡(哀愁)。最后到梦醒后的更加孤寂(悠长),声情与文情谐和,婉转优美。这样在诵读中因声求气,涵泳诗韵,就能够再现出这一情、景、理、声交融的美妙诗境。真正的美诗只要这样去品读,那“情景交融”“一切景语皆情语”都了然于心了。诗歌的鉴赏就在于通过想象和联想,既要在作品中发现诗人的深层情感,又要敢于敞开自己的心扉,让自己的灵魂完全沉浸到作品的艺术境界里,与诗人神交,达到对作品内容超出表面意义的理解。
三、品读,涵泳诗歌的音乐和语言美
中国最初的诗歌是要借助声音来吟诵或歌唱的,像是一曲音乐,自然有节奏、音调和声情等方面的音乐美。
诗歌的节奏有其内在的规律,诗句按音节的组合形成稳定的顿,一般来说,四言二顿,每顿两个音节;五言三顿,每顿的音节是二二一或二一二;七言四顿,每顿的音节是二二二一或二二一二。必须指出,顿不一定是声音停顿的地方,顿不是声音停顿的地方,而通常是吟诵时的拖长,犹如深情的凝望,读起来活泼可爱。
押韵是形成诗歌节奏的重要要素。押韵能将涣散的声音组成一个整体,似曾相识的重复,便形成了美妙的节奏。
中国古典诗歌的音调主要是借助平仄组织起来的。平仄是字音声调的区别,平仄有规律地交替和重复,就造成音调的和谐。如杜甫的“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一句构成“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只要一读,音调上的美感立显。
诗歌的音乐美,还取决于声情的和谐。就是幽思时须宛转,激昂时须铿锵。如表现忧伤、优雅、深远时选用ou、iu、an、ian、uan等韵,而表现慷慨激昂之情宜选用ao、ang、uang、iang ong、iong等,才能声情并茂。如李白的《登金陵凤凰台》:“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韵脚字“流、丘、洲、愁”的合理运用,将心中情与眼中景浑然交织在一起,于山光水色之中,发思古之幽情,吟伤今之离恨,读来徐缓而悠长,流韵无穷,自然有声情并茂、回肠荡气的音乐效果。
诗歌深远的意境、生动的形象、真挚的情感都是通过千锤百炼的语言表现的。从狭义上说,中国古典诗歌的语言美除节奏和韵律外,主要表现在语言特色、修辞和炼字上。清新、质朴、典雅、含蓄、明快、豪放与婉约、严整与幽默等语言特色,比喻、拟人、排比、借代、夸张、通感等修辞的选用,动词、形容词、数量词、叠音词等的锤炼,都可以在反复的诵读与吟咏中获得理性的认知。如引导学生读《沁园春·长沙》一词中的“万类霜天竞自由”一句时,将“竞”字读出昂扬的音调,万事万物那种竞相过自由自在生活的画面就会再现在学生的眼前。
7.把生活变成诗歌 篇七
奶奶取出一滴清油,她说,往耳朵眼儿里滴几滴清油,就可以把飞虫的翅膀粘住,然后憋死它。
母亲却让我站起来,把耳朵对着明亮的灯泡,像变魔术一样附在我的耳朵边喃喃低语:虫儿虫儿快出来,给你光亮让你玩……果然,不一会儿,虫儿就慢慢爬了出来,围着灯泡快乐地旋转起来。母亲说,虫儿最喜欢的是亮光,哪里有亮光,它就会朝哪里飞。
对于两种不同的方法,诗人解释道:前者是生活,而后者就是诗歌。
奶奶去世的时候,我又伤心又害怕。一个疼爱我的人永远地走了,再也不回来,蓦然间令我感觉到生命的黑暗。父亲开导我,他摸着我的头说,奶奶出远门了,那个方向是通往天堂的,上帝正在花园里召唤她呢,因为上帝喜欢她。我知道奶奶是个很虔诚的基督教徒,这样的解释让我的心锁顿时打开。父亲把我的悲伤改编成了童话。
从此我微笑着生活,我知道奶奶希望我这样。无论走到哪里,我都会对自己,也对别人微笑,把手中的爱尽力播撒到世间的每一个角落。
一个小学三年级的学生,在作文中说他将来的志愿是当小丑。一个老师批之为:胸无大志,孺子不可教也!另一个老师祝愿道:愿你把欢笑带给全世界!
有一次到日本伊豆半岛旅游,路况很差,到处坑坑洼洼。其中一个导游连声道歉,说路面简直像麻子一样。另一个导游却诗意盎然地对游客说:诸位先生女士,我们现在走的这条道路,正是赫赫有名的伊豆“迷人酒窝大道”。
人生也是这样,当你被一件事情困扰的时候,想没想过换一种方法来解决它呢?我们每个人,无法主导生命,却可以“改编”生活。那个时候,你会觉得生活是一种很诗意的劳作,而并不仅仅是从一个肩膀到另一个肩膀的疼痛。
生活中没有导演,无法为自己的人生进行彩排,但我们可以是编剧。尽管每个人的生活都会是一本陈年旧账,但我们可以把它变成我们想要的体裁:那些风花雪月可以改编成诗歌,那些柴米油盐可以改编成散文,那些坎坷和灾难可以改编成小说……让你的人生时而像水一样流淌,悠闲而又充满诗意;时而又像山路一样跌宕起伏、峰回路转、柳暗花明。
生活是一座杂乱无章的素材库。我们要做的,就是努力使自己成为一个优秀的编剧。
赏 析
这是一篇寓含哲理的散文。
文章从“我”小时候耳朵里飞进小虫子,奶奶和妈妈用不同的办法取出它的事情写起,列举了奶奶去世、同学想当小丑、道路坑洼这几件事,说明从不同的角度看问题会有不同的结果。这告诉我们,面临生活中的诸多难题时,关键在于我们怎么样看待它。给世界微笑,世界就会给我们微笑,用积极的心态去改变生活中的不利局面,把生活变成诗歌、散文、小说,让生活绽放出耀眼的光彩。
8.诗歌生活的常态 篇八
有人说,生活像一首诗,每个人都可以从中读出不同的含义。
有人说,生活像一首曲子,每个人听完后都会有不同的感知。
我说,生活像一部永不停止的`机器,带领着所有物体一起向前,
而不管他们是不是真的愿意。
所以亲爱的读着,不要抱怨生活欺骗了你,
他其实对所有人都公平、合理。
每个人的人生都有高潮低谷,不会有人永远一帆风顺通畅到底。
啊,生活,对你的不同理解造成了每个人人生态度上的很大差异。
那些永不放弃的人往往取得了成功,而坚持到底者大都赢得了胜利。
所以每个人都要以积极的态度面对生活,
不要因为遇到挫折就自暴自弃。
而处于顺境时也不要放松大意,
要对顺境中的潜在危险时刻保持警惕。
同时要将顺、逆境中的各种应变之道学习,
这样才能尽力保护自己不受打击。
啊,生活,虽然有时你以不同的面目出现在我们面前,
但只要我们对你的态度始终积极如一,
9.描写生活的诗歌 篇九
而这种历程不同的是在生死中挣扎
那带着磷粉光彩的蝶子
正冲向那
灼热的烛火
煅烧着自己的薄翼
在生死着穿行
在死亡中蜕变
人类就象蝶子
可有几个人类
敢勇敢的奔向那灼热的烛火
每天只知道忙忙碌碌规律般的生活
梦想、理想、目标
也早已忘记
早已忘记那五颜六色的缤纷
规律般单调的生活掩盖了一切的色彩
生活中的许多事
许多无奈
让自己
心痛过、孤单过、悲伤过、喜悦过、也无比快乐过
回忆一直在脑海中上演
不知道脑海中的演出
是否该去留恋
还是去伤痛
时间能够抚平一切伤痛
这句话
在我眼里显得那么可笑
重复的上演
也只不过让伤痛更加伤痛
天空中的单调
依然只有单纯的色彩
眼眸里禁锢的
不只是内心呢深处的那份理想
也许还有那份很爱很爱的心
闭上眼睛
用心去聆听这世界
那丛林鸟叫的声音
也不过是
生活这部曲子的伴奏
隐隐约约的传出
一丝悲凉
一丝无奈
也不知道生活究竟是否有规则在约束
但仿佛这一切的大大小小
都是按部就班的进行
仿佛这一切都已成为事实
仿佛遥远的天那上的一本书
早已把我们过去、现在、以后的事写在里面
现在只不过在书中读阅罢了
都在规律般的`进行
人也不可能胜天
但天却可以弄人
在人与大自然的世界里
人类显得那么脆弱
不管大自然怎样的惩罚
人类都无力与大自然抗衡
人与人之间
肉弱强食的竞争
也只有强者骄傲的活着
就像人与蚂蚁之间
蚂蚁对人类的那份脆弱
那份无奈
人类又会怎样体谅蚂蚁的想法
生活中的规则
我无力改变
何不如继续以前的单纯
那份天真、那份无忧无虑
不过这些
也许永远也回不来了
也许这也是生活的规则
微笑着面对世界
你一直都在对我说
微笑着走在海边
海边倒映着我的脸庞
发现倒映中的自己
笑比哭还更难看
也许微笑早已忘记
也许这一切都只不过是规则
也许这只是奇幻里掌控着的一场游戏
也许是女娲的一个错误
即使是这样的世界
10.在赏析生活中赏析诗歌 篇十
面对如此情况,要想学好诗歌,特别是古典诗词、诗歌,还想像古人那样通过“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来学好,是不可能的了。只能是面对现实,寻找新的突破口。根据平日生活学习中的实际经验,大体可以寻找出以下几条学好古典诗词、诗歌的“捷径”。
一、化整为零,融入生活
把诗歌融入到平时的日常生活中去,在日常生活中去体会诗歌的情感与意境。古诗的内容包罗万象,其中山水田园、家国荣辱、风花雪月、离愁别绪等,这些都是先人情感的沉淀、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深厚文化的精髓,长久以来滋养着一代又一代中国人。但又因这些是一些高度凝练的东西,现代生活中并不是时时刻刻可感,而曾经的古诗教学就是放在“读——翻译——背”这样一个框架里,是为应付考试而走过场教学,因此学好很难。新的《语文课程标准》对古诗教学有了更明确的界定:“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因此,应改变以往的教法,以“有意识地积累、感悟和运用”、“提升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为目标,在日常生活中就把诗歌进行有意识性的理解与运用,从而把对古诗的学习与理解的时间在生活中拉长延伸。
诚然古诗并不像现代文一样明白晓畅,并且由于时空的跨度大,不但语言环境已经大相径庭,而且又有明显的古今差异。再加上许多古诗本身就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单纯的教学上的学习使得古诗教学大多只停留在浅表层面的感知上,使古诗教学列加简单枯燥。只有把它融入到现实生活中去,在生活中理解、体味,才能使古诗文在学生精神的提升、人格的塑造、情感的陶冶、文化素养的形成、语文能力的培养等诸多方面,起到积极的作用,才会有着不可估量的“润物细无声”的作用。所以,古诗教学必须重视生活理解的作用。化整为零,把诗歌融入到平时的日常生活中去,多留心观察周围的生活,把诗歌的意象或形象融入到生活当中去。以生活来体验或体味古典诗歌、诗词中所代表的含义,在日常生活中去体会诗歌的情感与意境,必将成为理解古诗歌的一条“必经之路”。
二、多去接触,多去体味
在有限的时间内,尽可能的多去接触,去体味诗歌,在熟悉的基础上才能对古典诗词有一个全面深入的理解。古典诗词是最丰富、最生动的语言,是传统文化的精髓,融合凝聚于其中的智慧、风骨、意境,已形成了一种民族化的文明素养,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和很强的艺术感染力。学生读熟了,背会了,自然就进入了一个诗情画意的境界,情操也就得到了陶冶,文化素养才能得到了提高。诗歌教学主要突出以下内容:语言、朗读、记背、情味、意味、趣味、想象、联想、意象、意境、意蕴。单纯地依靠教师教,是不可能做到对古典诗词的全面的理解的。所以,只有学生自己养成一种学习习惯,时时、处处去理解它,才能真真正正地提高自己对古诗的鉴赏能力。
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现”,“文章不厌百回读,熟读精思子自知”。古诗四声抑扬顿挫,韵律和谐,平仄错落,联绵词回环响亮,音词声情并茂,对偶句节奏和谐,等等,读起来犹如动听优美的音乐融入于耳,愉悦于心,何乐而不为呢?
在课堂上,可引导学生范读、跟读、听同学读、小声读、大声读、自由读、分组读、齐读等,反复地朗读,让学生读出兴趣,读出韵味,读出感情来。但是无论怎样读,都应力求“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语言的训练只能来自学生的自我阅读训练,而不是教师的分析讲解,更不是去做习题训练,语言学习最重要的是让学生愿意读、多读。通过多读,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熟读成诵,形成积累。
三、注重个体,注重感悟
诗歌鉴赏,不能单一地去强调明确统一的理解与答案,更不能进行模式化的理解与练习。诗歌是个人情感的外化,多的是个体的感悟,因此,在教学中应强调对诗歌的个体性了解与感悟。
诗歌作为一种语言高度凝练的艺术,在简单的言语中,蕴涵着作者的深情,必须通过学生的联想和想象来读取。对诗歌的鉴赏,主要是通过读者自己对艺术的感受来完成的,教师的讲解无法代替学生各自不同的探索。
11.与生活的诗歌欣赏 篇十一
诗因情生,亦以情动人。 美国当代桂冠诗人唐纳德·霍尔(Donald Hall) 把诗歌定义为:“ 一个人的心灵向另一个人的心灵的倾诉。 ”我国明初文学家宋濂也曾指出:“ 盖诗缘性情,优柔讽咏,而入人也最深。 ”诗人正就是凭借着感情的火焰而产生创作的灵感与激情,并借之点燃读者的情感, 使两者产生紧密地碰撞、交融和共鸣。 因而,一首好诗, 首先是能够走进你的内心, 并能与你产生情感共鸣的作品。 可以说,作品对读者所产生的情感碰撞、 交融和共鸣的程度越大,审美价值越高。
什么样的情能够激发诗人并感染读者呢? 西晋陆机的《 文赋》 概括说:“ 遵四时以叹逝,瞻万物而思纷; 悲落叶于劲秋,喜柔条于芳春。 ”也就是说,他以为现实生活中的时光流逝、外物变化所引起的一切情感反应,都是属于诗的。 对此问题,齐梁时期的钟嵘在《 诗品序》 中表述得更为具体, 他说:“ 若乃春风春鸟, 秋月秋蝉,夏云暑雨,冬月祁寒, 斯四候之感诸诗者也。 嘉会寄诗以亲,离群托诗以怨。 至于楚臣去境,汉妾辞宫。 或骨横朔野,或魂逐飞蓬。 或负戈外戍,杀气雄边。 塞客衣单,孀闺泪尽。 或士有解佩出朝,一去忘返。 女有扬蛾入宠,再盼倾国。 凡斯种种,感荡心灵,非陈诗何以展其义? 非长歌何以骋其情? ”其语中已涉爱情、 友情、 爱国、 思乡、 悼亡、 惜时、伤春、悲秋等多种情感,这些正构成了我国古典诗词所抒发或表现的主要情感内容。
情感的自然真实,是优秀诗歌作品对读者产生情感作用的基础, 也是我国古典优秀诗词作品的首要特征。 如唐人孟郊的《 游子吟》 一诗写道:“ 慈母手中线, 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 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 报得三春晖。 ”诗内无任何华丽的词藻与雕饰,仅从生活的细微之处入笔, 由“ 手中线”、“ 身上衣”,写出母爱的细腻、殷切与温暖, 一切都在缄默和无言之中, 虽无泪水和嘶嚎, 却扣人心弦, 催人泪下。 叙及夫妻间自然真挚的情感,唐代女诗人陈玉兰的 《 寄夫》 一诗说:“ 夫戍边关妾在吴,西风吹妾妾忧夫。 一行书信千行泪, 寒到君边衣到无? ”诗内写西风吹妾,却吹起了她作为妻子的忧伤和思念;她由自己的寒冷,不禁被勾起对戍守边关丈夫的问候,抒情主人公的情感如泉水般汩汩涌出,又如溪水般自由淌动、随物赋形,显得本色纯真而富于生活气息。 孟浩然的 《 过故人庄》 是唐诗中描写友情的上乘之作, 诗人由故人的 “ 具” 、“ 邀” , 写到与友人的“ 把酒”互话,再到分手、再邀,把一个普通的农家宴饮,写得素朴入微,生动如画。 明末思想家李贽曾大力倡导童心说,他提出“ 夫童心者,绝假纯真,最初一念之本心也。 若失却童心,便失却真心;失却真心,便失却真人”;以为如果童心常存,则“ 无时不文, 无人不文,无一样创制体格文字而非文者”。 这样的提法, 对 “ 真” 虽有强调过高之嫌, 但颇能见其在文学作品,包括在诗歌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情感总是内在而抽象的,要想感染读者,必须要将情感充分地具象化。 比如, 写送别之情, 李白《 赠汪伦》 一诗说:“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诗中把深逾千尺的桃花潭水比为相送之情,虽不言情之深而深情毕现。 另如写“ 愁”,南唐李煜的 《 虞美人》 词写:“ 问君能有几多愁?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宋代词人秦观的 《 千秋岁》 词写: “ 日边清梦断, 镜里朱颜改。 春去也,飞红万点愁如海”;贺铸的 《 青玉案》 词又写:“ 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南北宋之交的词人李清照《 武陵春》 词还有“ 只恐双溪舴艋舟, 载不动许多愁” 之句。 以上几例,把“ 愁”分别比成江、 海、草、飞絮、雨等,使抽象潜在的情感变为可以感知和称量的具体物,十分易于触动读者。
“ 诗是强烈情感的自然流露。 ”感人至深的情语,除去“ 情真”, 还需“ 意切”, 即需委曲深沉,一唱三叹。 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 诗经》 ,常采用将部分词句反复咏唱的复沓修辞方式, 如: “ 兼葭苍苍, 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 ( 《 蒹葭》 ) 其中的最后两句, 在句式和用词上就十分接近,构成了复沓修辞,把抒情主人公切盼而迷茫的情感不断引至深入。汉乐府民歌《 上邪》 描写相恋者永世不分的感情说:“ 上邪! 我欲与君相知, 长命无绝衰! 山无陵, 江水为竭, 冬雷阵阵, 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 ”全诗通过将自然界一连串不可能出现的现象叠加,把欲表达的情感无遮挡地倾泻出来,令人荡气回肠。著名词人李清照是写情的圣手,尤其以善写愁情著称。 她的 《 一剪梅》 词写道:“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词内既有愁情的具象化叙写,也有一层更深一层的情感倾诉, 不禁引人心伤。 又如,她和着血泪写下的《 声声慢》 ,更是抒情写愁的千古绝唱,全词先以 “ 寻寻觅觅, 冷冷清清, 凄凄惨惨戚戚”而起,连用七组叠词,反复吟咏,低迷徘徊,婉转凄楚;后又以一连串琐碎的生活细节,来写她枯寂无聊、寻觅无着的凄苦心情;最后又写:“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其既是一句充满困顿的反问, 也是一种无可奈何、 甚至带有深深绝望的沉重叹息。 数百年来,每读至此,很少有谁不为其情所打动。
12.生活的叹息诗歌(精选) 篇十二
像母亲鬓角的纯白
又似父亲突兀的躯体
*
远去了的流光
唤醒那不可复制的梦
我仿佛为了一生的辞藻
嗟叹半生的虚度
*
来自父辈的江湖传言
寻找在泛白的天际
且听我苍老的独白
诠释我无力的肉体
*
这是一个生产仁义的国度
而我,只是囚徒
困在污浊的酒里
醉死在天涯的无名地
*
望断目光的冷冷
古老的荒凉
沙漠还是海风?
倒是很像新掘的墓地
*
我种了一地的春天
却遗忘了青色的果实
我爱过的躯壳
腐朽的残缺胜过蛆的蚕食
*
我亲手挑断筋骨
这些漂泊
发生在二十几年的风雨里
彷徨已在犹豫中逝去
*
指缝间小住的一抹相思
还有几年不曾忘记的意识
嘴角的一丝苍凉
道尽无限落寞
*
我抬起是右手
触摸你眼角凝结的美丽
我不曾想起
也未曾忘记
*
睡了醒
醒了再睡
只缘没有见到想要的梦境
和从没谋面的相思
*
我的惆怅
像是来自天涯的嘘叹
没有回声
没有印记
*
寄存的包裹
在彼岸的岸边着陆
可以确定
13.音乐欣赏与文化的关系 篇十三
一、音乐的表现手段与文化的关系
音乐的表现手段比如和声、配器等,都是由声音构成的。这种声音能够对人的情绪起到激发作用,能够迅速地引起人的共鸣,支配人的情感。因此,声音就成为人们用来传达感情的媒介。正是由于声音的这种特征,使音乐具有巨大的情感表现力和感染力,能把人们带到情景交融的艺术意境中去。
东方与西方各国音乐的表现手段是不相同的。东方音乐艺术是东方各民族人民根据自己的审美标准创造出来的,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初听一些国家和民族的音乐,我们可能会觉得有些怪异和不习惯,这是因为我们用自己多年形成的听觉和审美习惯去衡量这些音乐的缘故。例如阿拉伯音乐使用的是二十四律,泰国音乐使用的是七平均律,用习惯了十二平均律的耳朵去听它们,自然会觉得不“准”、不美。但如果用这些民旅的审美标准去衡量,它们就是“准”的、美的。
比如印度音乐。600年前,全印度只有一种古典音乐体系。音乐与宗教、寺庙的关系十分密切,绝大部分古典歌曲都是颂扬神祉的。正是在这个时候北方文化开始受到穆斯林的影响,南方仍继续着原有的文化传统,从此开始了新的演化过程。经600多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北、南两种高度发展的、相对独立的古典音乐体系。它们来自同一根基,但是几百年来由于不同的地理环境、社会情况、哲学思想,形成了不同的心理素质、审美观和艺术形式。两种音乐也各自适应了当地人民的审美趣味并满足了他们的要求。
只有在我们掌握了理解音乐的工具时,尤其是在了解了音乐在原创及音乐的表现手段上有着极深的文化根源后,我们才会聚精会神地去聆听。研究某一部作品时,我们必须首先熟悉它的特殊音乐用语。事实上,这种用语对任何与作品、演奏 (唱) 或具备音乐素养的聆听发生关系的人来说都是一种方便的捷径。
二、音乐欣赏的主体性与再创造
音乐作品的生产是一种创造性活动,同样,音乐欣赏也是一种创造性活动,不同的是,音乐作品生产是在社会积累的基础上进行的,而音乐欣赏则除了生活积累以外,还要以音乐作品为依据进行创造,用法国思想家萨特的话说:“欣赏就是有指导的创造。”
音乐是听觉艺术,欣赏想象更容易偏重于视觉画面。所以,表面看来,音乐欣赏似乎只是一种被动的接受行为,是欣赏者对外界音乐刺激所做出的反应。实际上, 无论是欣赏之前对欣赏对象的选择,还是在欣赏过程中所产生的各种心理活动,都表明音乐欣赏并不仅仅是一种被动的接受行为,它同时还是一种具有主体性的创造活动。这就是说,音乐欣赏与欣赏者的心理感受与欣赏者的生活阅历、文化背景关系密切,而音响的实体,例如一个旋律,却是以感性事物的方式外在地向人们展示出来的。
现象学的音乐美学认为,音乐欣赏是欣赏者意象活动的产物,欣赏者在欣赏的过程中通过自己的意识活动填充和丰富了被构造的对象,即音乐作品的本体,这样就使得同一部音乐作品在不同的时代和不同的欣赏者那里显示出不同的面貌。从本世纪60年代兴起的接受美学,特别把研究的重点转向作品的接受环节,接受美学提出,任何作品的本文都具有未定性,它的意义的实现要靠接受环节使之具体化,有待接受者的感觉与知觉经验将作品的空白处加以填充。接受美学关于读者对本文的接受过程就是对本文的创造过程的理论,对于我们认识音乐欣赏的主体性和创造性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总之,音乐欣赏和其他艺术欣赏一样,都需要欣赏者调动起自己的感情,展开想象的翅膀,按照自身接受的文化特征去理解音乐作品,才能进入作品的艺术境界。
音乐欣赏,归根结底是欣赏者主体性的意识活动,欣赏者在欣赏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要把自己的主体意识渗入到欣赏作品中,从而在某种程度上改变着音乐作品本文的面貌。如同“有一千个观众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样,在音乐欣赏中,即使是同一乐曲的同一表演,不同的听众也会有不同的反应。虽然,人们现在还不能把经过欣赏者主观折射的不同反应用科学的图像或数字的方法显示出来,然而,由于欣赏者的生活阅历、思想感情、个性特征、艺术修养文化传统以及审美趣味的不同,他们在欣赏过程中的不同感受却是可以通过经验内省的方式得到证明的。这正如美国作曲家科普兰所说:“重要的是每个人都能使自己感觉到一个主题或整首乐曲所表达的特性。如果那是一首艺术巨作,每当你再听它的时候,不要期待它都意味着完全相同的事物。”
三、音乐欣赏者对音乐的文化诠释
人对音乐的感知过程是和思维过程分不开的。要理解音乐作品,只有依靠思维才能使知觉完整起来,得以深化。欣赏音乐,不仅需要丰富的音乐知识,还需要广泛的文史知识,只有依靠思维才能将音乐内涵的种种因素加以联系和组织,得到完整的认识和深刻的理解。
在音乐欣赏活动中,联想、记忆等心理活动总是与思维联系在起的。音乐语言的非语义性、音乐表现内在感情的隐喻性,都使联想活动在音乐审美中具有了广阔的范围。在欣赏声乐作品、有标题性的器乐作品时,因为与文学、诗歌等有关系,所以联想比较明确,比较容易。但在欣赏纯音乐作品时,联想的准确性就比较难于把握,因为没有文字的暗示与说明,只能根据作品中渗透着的作者本人的性格形象、时代印记、民族特点等,进行更高更深的联想。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音乐欣赏是在用文化诠释音乐。因为我们的物质生活、和情感生活都不断地受着周围的社会环境的影响。一个民族的历史观,他们与神灵之间的关系,生的欢乐与死的悲伤都由他们使用的音乐素材表现出来。音乐应该发出怎样的声音,它应该何时听,它应由何人来表演等,这些问题,都直接地联系到文化背景,简而言之,听者的“耳朵”在很大的程度上受他的文化的制约。
音乐欣赏能力是文化艺术修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文化、艺术修养义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音乐欣赏能力所达到的水平。音乐是社会现象,属于意识形态范畴。它与人文科学、自然科学有着这样那样的联系,要感知和理解音乐,需要广泛的文化知识,一种音乐形式,一部作品,背后都蕴藏着深广的文化精神,体现着一定时代、民族文化意识。文化素养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对音乐的感知力、联想力、辨析力和理解力。所以,我们要不断提高文化素质。欣赏主体以何种方式感受音乐,将取决于他自身的文化素质、音乐修养以及欣赏态度。大多数情况下的想象虽然是自由的,但却是有意识的,这种自觉的想象过程属于私人领域,它与个人的特殊经历有关。如果是集体的想象过程,很可能是人们曾经接受过某种文化的共同熏陶。比如在中国的某个特定年代,无论何时何地,只要《东方红》的旋律响起,一轮光芒万丈的“红日”的意象就会出现在人们的脑中。这正是特定的文化在诠解着这首《东方红》。
音乐审美就是对音乐表现手段的直接“接受”和体味。有时你会有沁人心脾之感,有时则“听若罔闻”,原因就在于音乐是否与你的深层的潜在的价值标准或文化底蕴相契合,有没有掀起你内心的波澜,带给你一定程度上的生活感悟。以摇滚乐为例。摇滚乐强调独立人格、强调对时代和社会的感受、强调一种不妥协的精神,在对立的年代里,摇滚乐勇敢地反映了现实,它反抗传统束缚、反抗政治强权、反抗文化专制;在商业的年代里,摇滚乐孤身一击,反商业、反建制、反媚众、反流行,堪称阻挡文化工业化的斗士。摇滚乐一方面作为“问题音乐”,特别关注社会性、重视歌以载道;另一方面作为音乐本身,特别关注原创、重视新风格的创立。摇滚乐刚一踏上国土,国人的回应异常强烈:老年人惊掉了仅剩的几颗牙,中年人隔岸观火似的雾里看花,只有青年人立刻踏上了摇滚的节拍狂歌劲舞。这虽然看似是不同年龄阶段的人对之的态度,实则是文化使然。
清朝后期,中国积贫积弱,终于被列强打开困门。洋枪洋炮被看成是失败的原因,于是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提出一个晌亮的口号“师夷之长技以制夷”但甲午海战我们以优势的海防最终败给了倭寇,于是国人猛醒:是我们的制度出了问题,于是“百日维新”亮相古老的中国。“百日”就被扼杀在古老的传统魔掌之下,于是中围激进的民主主义者挖掘到了我们屡屡落后挨打的根源———文化的守旧与落后。于是五四运动请进了“德先生、赛先生”,科学和民主成为时尚、潮流,到改革开放,尼采、叔本华、萨特在中国卷起了一股人本主义的旋风,摒弃桎梏,崇尚个性解放蔚然成风。因而摇滚传入中国之时正与文化相契合,才使中国青年毫不忸怩地踏上了摇滚的节拍。年青人用他们刚刚接受的西方文化在解读“摇滚”这一新的音乐形式。
从以上分析,我们可以得知,音乐就其本质而言,它和其它艺术一样,总是特定文化的产物,是特定生命形态与生命方式的产物;音乐欣赏是用文化诠释音乐是审美丰体自身的文化、音乐修养以及欣赏态度。文化是音乐创作和音乐欣赏之间的桥粱,欣赏音乐需文化诠释。
四、音乐欣赏对精神文化发展的影响
本文是在广义文化的基础上探讨音乐与文化的关系。并只对对精神文化的影响进行探讨。
当我们欣赏艺术作品的时候,总会有这样的体会:我们为作品中的情节、人物、风光以及情绪所感染,不知不觉地走进了艺术家所创造的审美境界,与作品中的人物同忧喜、共甘苦,甚至自己也变成了作品中的人物,参与其中的活动。在多数情况下,音乐欣赏的陶冶和教育功能是欣赏者本人意识不到的,他为作品所感染,却很难说出自己的思想境界有哪些提高,但久而久之,不期然地,心灵就得到了升华。
从感性体验上升到理性思考,是由艺术作品内容的丰富性、复杂性决定的,不调动我们的理智,就无法捕捉作品深层次的审美意蕴。毛泽东指出:“我们的实践证明:感觉到了的东西,我们不能立刻理解它,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更深刻地感觉它。”理性思考的过程远比感受体验艰难,许多作品往往需要欣赏者反复琢磨才能得其奥秘。—“用思有限者,不能得其神也。”人们可以通过对具有崇高意味的音乐的欣赏,培养其丰富的情感世界,并且可化解忧愁于欢悦,化暴怒为温柔,使精神获得平衡,情感得到调节与宣泄。贝多芬所说的“音乐当使人类的精神爆发出火花”,“音乐是比一切智慧、一切哲学更高的启示”,可以况是音乐欣赏的综合效应的最高体现。与此相关,音乐欣赏对人的身心健康所产生的综合效应也是不容忽视的,音乐对某些精神方面的疾病的治疗,电是在音乐欣赏的过程中实现的。总之,音乐欣赏拓展着我们的知识,从而使我们获得“真”;音乐欣赏陶冶我们的心灵,从而使我们接受“善”;音乐欣赏又给我们以心理愉悦,从而使我们享受“美”。真善美皆有所获,欣赏主体的精神领域就得到充实。从欣赏者个体的角度分析,音乐欣赏充实着欣赏主体的精神领域。而欣赏者又是社会的一员,所以,音乐欣赏是提高社会精神文明程度的重要手段。
14.生活化环境促进幼儿音乐欣赏能力 篇十四
用声音增强敏锐性
生活中的各种声音,可以提高孩子们对声音的敏锐性。每一种声音都有自己的特点,大自然里鸟儿的叫声清脆明亮。同样,生活中的声音非常丰富,非常美妙。走进美丽的幼儿园时,有孩子唱歌的声音,教师讲课的声音;走进教室时,有孩子们讨论的声音,窃窃的聊天声,还有画画的沙沙声,教室里的声音悦耳动听;走进操场时,有跑步的声音,各种球类的蹦蹦声,也有大哥哥大姐姐接力跑的呐喊声,操场是欢乐的海洋;走进动物园时,猴子上窜下跳的蹭蹭声,水鸟和鸭子的嘎嘎声,狮子吼叫的声音,狼的嗥叫和乌鸦并不算美妙的歌声,都各有特色,动物园里单单品味每种声音就乐趣无穷;走进树林时,小鸟在枝头叽叽喳喳地唱歌,小虫子在草丛中啾啾地鸣叫,微风吹过,树叶沙沙作响,树林里静中有动;走进彩色的花园时,五彩缤纷的花丛中,勤劳的小蜜蜂嗡嗡地飞来飞去,花朵的磬香在空气中飘荡,小朋友跑来跑去捉蝴蝶,欢快地做着游戏,花园里五彩缤纷……生活中,有许许多多的声音,如果用心去听,你就会觉得它们很悦耳、很生动。通过寻找声音,幼儿对自然界的观察兴趣浓了,时不时听见幼儿轻轻地说:“我听见××声音喽!”经常在活动中引导幼儿寻找不同的声音,能使幼儿对声音非常敏感。
巧选材提高分辨力
在生活中领略情境,能够提高幼儿分辨音乐的能力。在进行音乐欣赏时,教材的选择直接关系到幼儿对音乐欣赏的兴趣。选材应注意,应该是幼儿可接受的、生活化的音乐。在进行唱歌《小雨沙沙》教学时,笔者利用大自然的环境,让幼儿边感受边学习,孩子们听到了轰隆隆的雷声,呼呼的风声和沙沙的雨声,伴随着音乐的明快、柔美,笔者再出示了种子破土而出、生长全过程,如此,让孩子们真实的感知歌曲所呈现的优美。通过听音乐——看画面——再听音乐,孩子们在特定的情境中学习,一方面可以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另一方可以提高孩子对音乐的审美性。可见,音乐的选材必要贴近幼儿生活,能让幼儿有切身的体验,他们才能对音乐产生表现的欲望。
创机会激发表现力
借助生活展现自我,可以提高幼儿的表现力。幼儿不仅乐意看别人表演,也愿意积极参与到其中。动作和表情可以展现乐曲的丰富内涵,也可以让学习主体亲身经历。比如,学习《包粽子》时,教师根据孩子们的经验来模拟包饺子的情景,并配合小道具让孩子们自己表演、自己尝试,让他们在生活中享受乐趣,加强对音乐的审美性的意识。
在节日里,教师会鼓励家长给幼儿多提供在大家面前表现的机会。比如,带孩子参加公众的表演秀节目,让孩子给爸爸妈妈的朋友表演节目等,锻炼孩子。笔者班里的一个小朋友去参加模特表演秀活动,她表现得非常大方,还得了一等奖。这和她妈妈平时多鼓励她、多带她出去表现是有密切关系的。
设情景提升感受力
创设生活化的表演情景、生活场景、游戏情景,能够提高幼儿的音乐感受能力。通过实境的观察、情感的迁移、实践的尝试以及语言的暗示,让幼儿学会欣赏音乐,逐步提高幼儿的音乐欣赏能力。首先是表演情景的创设。如创设温馨的娃娃家场景,让幼儿在《扮家家》的音乐中玩娃娃家的游戏,幼儿一边操作着各种玩具,一边和家庭成员交流,对儿歌中的爸爸妈妈一起炒小菜,照顾宝宝的情景有了更深切的感受,还能随着音乐节奏一起表演。
其次,生活场景的创设,让幼儿在生活情景中理解音乐。生活场景的创设,将生活中的实景,引入到音乐活动中,使幼儿在再现的生活场景中感受音乐。例如,幼儿将爸爸妈妈的衣服、奶奶的老花镜、娃娃的自行车放在娃娃家中,让幼儿置身于实境中理解音乐的内容。
再次,游戏情境的创设,让幼儿在快乐玩耍中体验音乐。游戏情境的创设,就是以幼儿为主体,借助情景化的语言创设富有趣味的音乐游戏。例如,《拔萝卜》《母鸭带小鸭》《毛毛虫》《刷牙歌》等,让幼儿在生活化的游戏情景中,再次提高对音乐的感受。
结束语
教师必须发挥欣赏活动在音乐教育中的作用,用音乐艺术作品去陶冶情操、激发情感、开发智力,这也是当今素质教育所必需的。教师也要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创设相应的音乐环境,最大限度地提高幼儿的欣赏能力,促进幼儿的个性和创造力的发展。
15.以生活为题的诗歌 篇十五
怎见得如许春光
哪知晓偌美秋色
只赏玩
石榴花开红似火
哪经过
狂风大作摧龙舌
只羡他
生意兴隆财源广
哪料得
到了山前路翻车
啊!势巍巍的红楼绿瓦
啊!明晃晃的青堂瓦舍
一霎间:残垣春梦断星河
只叹哦
仙人掌抵得住阳光炽热
君不见
千里黄风卷大漠
只向往
海市飘渺景如画
却闻得
渔船沉江哭当歌
啊!啼不住的杜鹃声声
啊!望不尽的柔肩瑟瑟
写不完:房倾家毁拜伟佛
只读过
素质教育载来硕果一火车
殊不知
独木桥上熙来攘往扑灯蛾
只觑他
金榜题名功业就
哪想到
范进孔已己又复活
啊!道不完的科案历历
啊!讲不够的考殇多多
情未了:千辛万酸竟向谁人说
生活是一道揪心的坡
生活是一团燃情的火
生活是一味苦口的药
生活是一口豁沿的锅
16.与生活的诗歌欣赏 篇十六
一、音乐与文学的综合
文学与音乐有着极其密切的联系, 属于姊妹艺术。在高中音乐欣赏教学中, 适当地穿插一些文学知识, 有助于加深学生对音乐作品的理解。比如, 欣赏马思聪的《思乡曲》时, 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给学生展示台湾诗人余光中的《乡愁》, 学生欣赏《思乡曲》的同时, 朗读《乡愁》, 有助于加强学生对《思乡曲》的理解, 同时也复习了著名的诗篇《乡愁》。再如欣赏《十面埋伏》时, 为了更精彩的讲述这场战争, 可以引用项羽的《垓下歌》, 表现出项羽面临失败的焦虑与儿女情长。乐曲最后两段有“项王败阵”“乌江自刎”, 要让学生欣赏出其中蕴涵的悲哀与明朗交替的情绪是个难点, 这时可以在黑板上写出李清照的《绝句》“生当做人杰, 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 不肯过江东”。这样学生很容易就能理解乐曲最后出现明朗的情绪表现的是项王的最后英姿, 蕴涵着后人与项王的高度评价。在欣赏的过程中, 引入了两首古诗, 有助于增加学生与音乐的理解, 容易激发学生的兴趣。
二、音乐与历史的综合
不同时期产生的音乐风格各异, 这与历史背景有着密切的关系。在高中音乐欣赏教学中, 要适当贯穿历史知识及音乐创作的历史背景, 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音乐作品。比如欣赏《祝酒歌》时, 教师可以给学生讲述中国的十年浩劫, “文化大革命”给国家和人民带来了无法弥补的创伤。浩劫过后, 人民的喜悦无法言表, 晓光、施光南这两个不会喝酒的人一夜间用激情创作了著名的《祝酒歌》。学生明白了这段历史, 会更容易体会音乐的时代风格。
三、音乐与政治的综合
音乐属于文艺手段, 其宗旨是为人民服务, 为社会主义服务。著名的《义勇军进行曲》《延安颂》鼓舞人民投入到伟大的斗争中, 保卫家园。在特定的历史时期, 音乐也为当时的政治服务, 带有明显的政治烙印。如钢琴协奏曲《黄河》是经典作品, 创作的背景是抗日战争时期, 黄河象征中华民族, 颂扬的是中华民族勇于斗争的气概。此部作品创作于文革时期, 带有明显的政治烙印, 乐曲中加上了《东方红》曲调, 但未影响乐曲的价值。欣赏《黄河》时, 可以给学生介绍钢琴家殷承宗创作《黄河》时的情况, 引导学生了解当时的政治背景。
四、音乐与美术的综合
舒曼曾说:有教养的音乐家能从拉斐尔的圣母像中得到不少启发, 同样, 美术家也能从莫扎特的交响乐中受益匪浅。这表明音乐与美术有着密切的联系。在高中音乐欣赏教学中, 适当穿插一些美术作品, 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 加深学生对作品的感悟, 提高课堂效率。比如, 欣赏《伏尔加船夫曲》时, 可以借助多媒体给学生展示出列宾的油画《伏尔加河上的纤夫》, 学生在欣赏音乐的同时欣赏油画, 能加深学生的理解。又如欣赏《春江花月夜》时, 教师可以先给学生展示优美的画面:一条渔船漂在广阔的河面上, 上面有两个人, 明月悬挂在半空, 河边杨柳低垂……在欣赏画面的同时, 给学生播放音乐, 引导学生理解音乐表现的优美、宁静的意境。
五、音乐与舞蹈的综合
新《音乐课程标准》指出, 音乐与舞蹈是紧密无间的姊妹艺术。音乐与舞蹈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 音乐是舞蹈的声音, 舞蹈动作的节奏常以音乐的节奏为基础, 舞蹈是音乐的形体, 音乐的节奏又要通过舞蹈的动作展示出来。高中生比较好动, 在音乐欣赏中可以让学生和着乐曲的节奏进行律动, 通过体态流露出音乐, 这是高中生比较擅长并且喜欢的事情, 有助于活跃课堂氛围。民歌欣赏中, 可以借助民族舞, 引导学生把握住民歌风格, 扩充学生见识, 激发学生的兴趣。比如, 欣赏新疆维吾尔族民歌时, 可以先教给学生维吾尔族舞蹈中的一些基本动作, 再欣赏民歌。欣赏蒙古族的民歌时, 可以教给学生蒙古族舞蹈中的一些基本动作。
六、音乐与地理的综合
不同国家、不同地区的音乐作品, 有着各自的特色与风格。这说明音乐与地理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 在音乐欣赏教学中, 结合地理环境进行教学, 有助于学生了解民歌风格的成因, 更好地把握民歌风格。比如, 民间小调《茉莉花》, 歌词基本上是相同的, 但在曲调上有的相同, 有的不同, 有着很大的差异。江苏版《茉莉花》的曲调较细腻, 表现出柔美风格;北版《茉莉花》的曲调明快, 表现出爽朗风格。这两首《茉莉花》的曲调由于地理环境、民族风俗等存在差异, 表现出截然不同的风格。
总之, 高中音乐欣赏教学中, 教师要综合其他学科, 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但是要认识到以音乐欣赏为主, 其他的学科知识只是辅助说明。同时, 音乐与其他学科的综合也对教师素质提出了较高要求, 音乐教师要有扎实的专业基础, 宽而广的知识结构, 才能熟练地综合其他学科的优势, 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摘要:音乐是一门综合艺术, 与其他学科有着密切的关系。在高中音乐欣赏教学中把音乐与其他学科综合起来, 使音乐表现多元化, 加深学生对音乐作品的理解与感悟, 拓展学生的视野, 对提高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和文化素质起着重要作用。本文主要结合自身教学实践, 谈谈高中音乐欣赏课与其他学科综合的做法。
关键词:高中,音乐欣赏,学科,综合
参考文献
[1]赵富.高中音乐欣赏教学中多学科综合刍议[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 2008 (4) .
【与生活的诗歌欣赏】推荐阅读:
校园生活的诗歌08-24
生活随心的句子诗歌素材10-12
生活,需要心态来调整诗歌欣赏09-17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普希金诗歌08-31
诗歌与诗词的区别06-09
双语美文欣赏:改善你的生活08-17
关于内心生活的美文欣赏:源于心境10-26
与友情的现代诗歌09-14
品德与生活《快乐的节日生活》教案设计07-20
关于与暑假书的诗歌:有关暑假0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