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组成本核算制度

2024-07-09

班组成本核算制度(共8篇)(共8篇)

1.班组成本核算制度 篇一

班组成本管理办法

对于维修型班组而言,作业前要做好准备工作,尽量减少浪费。班组成员之间应开展同业务竞赛活动,增强员工成本节约意识。为了更好的节约能源及材料,班组结合实际制订以下办法:

1、强化成本意识。既要抓设备管理,又要切实重视维修成本费用管理。

2、建立健全维修成本费用管理机制。

3、宏观控制,微观把握。要抓住单位价值大,且占材料成本比例大的材料物资,作为降低材料费的切入点。

4、加大修旧利废力度。建立有效的奖惩机制,节约有奖,超支有罚,奖惩到位。

5、加强材料物资流通领域的有效管理。

6、班组核算要坚持自我约束、自我控制。保证核算指标顺利完成。

7、班组成本管理要实行核算制。核算之前,班组同库房要核对班组物资消耗情况,为班组核算提供可靠依据。

8、班组要制订班组成本核算制度。

9、班组要加强班组经济活动分析会例会制度。充分调动员工主动参与班组管理的积极性,探讨降低成本,提高经营效益的新途径。

2.班组成本核算制度 篇二

一、班组成本核算发展现状

班组成本核算是指以班组为管理单位, 运用科学的方法对生产劳动消耗及成果进行归集、整理、比较、分析, 促进企业不断降本降耗、提高经济效益的一系列经营管理活动。它对企业发展进步有着特殊且重要的意义。炼化生产企业班组成本核算经历了“投入产出日经济核算”模式到“规范化运行”模式再到“标准化运行”模式几个阶段, 其在组织形式、内容、方式、方法等方面也发生了深刻变化, 企业加工成本、消耗指标都实现了不同程度降低。但是由于炼化生产企业自身特殊性, 使得班组成本核算还存在一些问题, 表现在: (1) 企业领导对班组成本核算不重视, 班组成本核算缺乏有效推动力; (2) 宣传、检查、激励、考核等工作不到位, 使基层员工对班组成本核算不理解、不支持, 缺乏自主意识和主动性; (3) 生产装置计量仪表不完善, 计量与分摊准确性差, 甚至存在人为分摊的情况; (4) 统一、完善的班组成本核算体系还没有真正形成, 其制度化、流程化、标准化、精细化还需不断完善; (5) 应积极利用计算机网络及信息技术, 增强核算信息准确性、实效性, 促进其与生产、统计、财务数据相互印证。

二、班组成本核算与企业成本管理的关系

随着炼化生产企业集约化、精细化程度不断提升, 成本管理体系也逐渐完善, 逐步形成了四级成本管理体系, 即公司级、厂级、车间级、班组级, 由于管理需求和管理目标不同, 各层次成本管理工作都有鲜明的特点。班组成本核算处于企业成本管理最底层, 其处于企业成本管理的前沿阵地, 服从和服务于班组管理工作, 所获得的全是第一手生产经营资料, 最能反映成本管理本质, 也是支撑其他三个层次成本管理的重要基础, 搞好班组成本核算也是解决企业成本管理粗放的有效手段, 而且班组成本核算开展的好坏, 关乎工人的切身利益, 影响工人潜力发挥, 也会对班组管理乃至整个企业管理产生深刻影响。

三、班组成本核算需要注意的几个关键环节

从炼化生产企业成本构成来看, 材料、动力、劳动力三项成本合计在装置总成本中占绝对优势地位, 如2011年某企业蒸馏装置的成本构成中原材料、动力、员工费用三项成本合计占总成本99%以上, 乙烯装置的成本构成中原材料、动力、员工费用三项成本合计占总成本97%以上。因此, 在班组成本核算过程中就必须围绕这些重要因素来开展工作, 抓好关键指标和关键环节, 促进整个核算过程顺利进行。

(一) 做好宣传和员工培训

必须充分发挥企业报刊、杂志、网络、电视等媒体在班组成本核算中的作用, 开辟专栏介绍班组成本核算工作, 召开座谈会、辩论赛、研讨会等深化对班组成本核算的认识, 选树典型人物, 倡导优秀做法, 以此来增强员工成本效益意识。组织班组成本核算培训, 以财务人员和专业技术骨干为老师, 对关键岗位人员、核算员、计量员、材料员、人事员、仓库管理员等进行培训, 培训内容涵盖生产工艺流程、生产计量、财务基础知识、成本知识以及班组成本核算考核、分析等, 增强员工操作、分析和协调的能力。

(二) 做好核算指标体系设计

在核算指标体系设计中, 首先企业职能管理部门按照“定性指标定量化、定量指标精细化”的原则, 做好成本指标向技术经济指标的转换, 其主要包括:原料加工量、产量、原料单耗、催化剂单耗、动力单耗、燃料单耗等;其次将技术指标量化分解为各项工艺控制指标, 确定出保证完成各因素控制值的工艺参数值, 完成技术指标向工艺控制指标的转换, 这些指标包括:产品回收率、污水排放合格率、设备完好率、产品合格率、产品优级品率、装置平稳率等。同时将成本指标和技术指标分解量化为员工业绩指标, 保证指标的直观性、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这类指标主要包括:出勤率、操作平稳率、安全管理等。

设计核算指标要参照装置设计值、装置历史资料以及行业发展水平, 将班组能够控制的原辅材料、动力、员工费用等作为指标设计重点。企业财务、生产、机动、计划、安全、人事以及生产车间等部门要将财务指标与工艺、生产、设备、安全等工作有机结合起来, 将不易考核的指标转换成相应的生产、工艺、设备、安全等指标, 提高指标的可控性与可操作性。另外, 各个企业实际情况有所差别, 应根据生产经营管理需要, 灵活地增减相关指标, 完善班组成本核算指标体系, 增强核算结果的可靠性、科学性。

(三) 做好基础数据采集工作

基础数据真实、可靠、完整, 核算结果才更加具有科学性、指导性。按照规定统计口径和时间, 班组成员每天做好投料量、产量、物料消耗、动力消耗、其他费用消耗的计量工作, 同时要统计污水排放合格率、设备完好率、产品合格率、产品优级品率、装置平稳率、出勤率等指标;在数据采集过程中, 原辅材料投入产出量、动力投入量、产品质量、优级品率、温度与压力操作平稳率等数据要与车间、生产部门的数据保持一致, 提高核算结果的质量;班组核算员每天将采集的数据录入到班组成本核算台账中, 做到日清日结。同时, 班组要做好生产运行记录、交接班记录, 真实、准确反映本班组当班期间生产装置运行情况, 为班组经济活动分析、考核提供参考依据。

(四) 做好班组成本核算工作

炼化生产企业综合性、一体化特征决定了内部结算价格体系的复杂性, 从市场直接采购的物资采用市场价格, 对企业内部互供物资要以采用市场价格为参照, 企业各职能部门联合确定合理的互供价格, 合理的内部结算价格既可以提高劳动生产效率, 也可以调动内部各生产企业的积极性, 实现公司整体效益最大化。

班组成本核算员以内部结算价格体系为基础, 对每天消耗的原材料、辅助材料、动力等费用归集整理, 及时反映班组相关成本指标变化情况, 为生产决策提供分析数据;并对每天出勤情况、产品质量情况、装置操作平稳情况、污水排放合格率、设备完好率进行汇总, 将其与成本要素变化结合起来分析生产、工艺、班组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并为班组考核和奖金分配提供参考依据。

(五) 做好班组经济活动分析

班组经济活动分析是班组成本核算的重要组成部分, 只有深入分析, 才能真正发现班组管理的优势和不足, 促进业绩考评有效实施。在炼化企业中通常采用以下几种分析方法: (1) 比较分析法。比如对加工量、产量、单耗、能耗等指标, 做好当期与上期、当期与同期、当期实际与标准的比较分析, 找出差距, 剖析原因。 (2) 重点专项分析法。对企业生产经营中制约因素或突发问题及时开展有针对性地专项分析。重点专项分析包括产品质量分析、装置操作平稳率分析、设备完好率分析等。 (3) 综合分析法。班组从生产、工艺、质量、安全、费用控制等全方位开展分析讨论, 研究班组成本变化原因, 探求解决问题的途径。

在班组经济活动分析中, 多采用趋势图和柱状图表等方法将成本、能耗、单耗、质量等主要因素变化趋势反映出来, 更加简洁明了, 有利于发现各班组成本管理的问题, 明确制约班组成本核算的因素, 抓住成本管理的主要矛盾, 及时采取措施加长制约装置运行及成本控制的板块, 推动班组成本管理向纵深发展。

四、细化班组成本考核工作

班组考核是细化成本管理的有效途径, 既能满足内部管理需要, 又能促进企业成本管理水平不断提高, 因此要抓好以下工作:

(一) 必须建立规范的考核机构

车间要建立以车间主任为主体、主要管理人员参与的班组成本核算领导机构, 指导和考核各班组成本核算落实情况;班组要建立以值班长 (班长) 为主的班组成本管理实施机构, 明确成员职责分工, 建立健全班组成本核算职责, 落实核算工作, 做好班组成员的考核。

(二) 必须完善班组成本核算制度

搞好班组成本核算要在制度规范上下功夫, 建立《××班组核算实施方案》、《××班组核算考核办法》、《原料使用管理规定》、《辅助材料管理规定》、《三剂使用管理规定》、《动力使用管理规定》、《产品质量管理规定》、《设备操作管理规定》、《月度物料消耗分析报告制度》、《合理化建议奖励制度》、《班组统计数据管理》等, 并做好落实和跟踪检查, 确保班组成本核算的工作质量。

(三) 必须严格考核和兑现工作

在班组成本核算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制定完善的考核指标体系, 将财务指标、技术指标分解为若干操作控制指标, 明确每个指标在指标体系中的权重和考核分值, 每个班组所有考核指标总分值为100分, 班组成本核算领导小组每月召开一次考核会议, 依据各班组指标完成情况进行评议、打分, 并公布考核结果, 确定各班组奖金分配情况, 并设立专项奖金, 对有特殊贡献的班组和个人实施专项奖励。各班组根据成员所负责操作指标的完成情况以及日常表现、现场管理、安全管理等因素, 按照“公平公正, 注重实效”的原则实施奖金再次分配, 真正体现谁创效, 谁受益, 进一步激发员工积极性和创造性, 促进成本效益意识不断深入人心, 逐步形成个人保班组、班组保车间、车间保工厂、工厂保公司的良好态势。

班组成本核算是一项关乎企业发展进步的系统性工作, 对企业精细化管理、低成本战略实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因此, 企业从上到下必须高度重视, 全力支持, 为企业开辟一条内生增长、集约发展的新路。J

参考文献

[1].董孝华.企业开展班组核算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外资, 2010, (231) :100-100.

[2].于汪洋, 张永平, 李红.化工企业班组成本核算工作方法研究[J].沈阳工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0, 3 (1) :66-69.

3.班组成本核算制度 篇三

关键词:会计新制度;会计核算;成本核算;医院

一、引言

社会的发展、经济体制的变革、居民生活需求的提高以及医疗体系的成长对现行的各种社会制度提出了更为全面的要求,新的医疗体系下,医院的会计制度也面临着新的变革。不同于企业的会计核算,医院的会计核算工作主要是为了向政府、医院管理人员以及其他相关利益的主体人员提供最真实、最完整的会计信息。在这种特殊的会计核算性质下,1998年我国针对医院的会计核算问题颁布了《医院会计制度》,对医院的会计行为进行规范和指导,但随着我国医疗体系的不断革新,该体系已经无法满足新形势下医院的财务发展需求,在资本性的支出处理问题、修购基金的提取问题、对外投资以及存款利息之类的其他收入的核算范围等问题上都存在一定的漏洞。

二、原医院成本核算中存在的问题

(一)核算科目不全面

医院要承担政府指令性任务、医疗支援救助、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等活动,还会发生医疗费用的政策性减免、医疗纠纷赔偿等行业风险支出,这些费用和支出没有专门的会计科目核算。一般情况下,医院将这些支出都作为成本予以反映,从而造成成本不实、结余失真,也不利于医院之间的对比分析。

公立医院现有的固定资产不计提折旧,虽然通过计提修购基金来满足报废时的重置需要,但报表中的“固定资产”账户和“固定基金”账户在报废前一直以购入时的原值反映,且修购基金不是固定资产的抵减科目。造成资产和基金同时虚增,修购基金实际上是按固定资产完全折旧法来计算的。固定资产的增减变动会大大影响当月的利润、总资产及净资产,使单位考核结果出现很大偏差。这种做法既违背了权责发生制和配比原则,同时也严重影响了成本的核算。

(二)成本核算方法不规范

现有的《医院财务制度》规定,医院应该实行成本核算,包括医疗成本核算和药品成本核算。由于药品成本单独核算,某种程度上刺激了高药价的产生。该制度还规定成本费用分为直接费用和间接费用。其中间接费用包括医院行政管理部门和后勤部门发生的各项管理费用,并规定按医疗科室和药品部门的人员比例进行分摊。这种方法并不能反映管理成本的高低,也不能有效控制管理费用。而且管理费用与医疗服务没有直接相关性,对其进行强制分摊,不能清晰地界定责任中心,不利于公立医院内部的管理。

三、新会计制度下成本核算的主要变化

新制度调整了适用范围,制度设计上体现了财务、预算双重管理需求,增加了财政预算改革相关核算内容,包含基建核算内容,合并了医疗药品收支核算,强化了成本核算,建立固定资产折旧制度,规范了科教收支、医疗收入确认、坏账准备、计提医疗风险基金等的会计处理,科目体系及核算内容更加完善,增加了现金流量表等内容,财务报告体系更加完善,并引入注册会计师审计制度。具体来说,新制度在会计成本核算方面主要有以下改变。

(一)调整适用范围

新制度中,考虑到基层医疗机构在财务管理、职能定位、资金补偿政策等方面与一般医院不同,对基层的医疗机构单独制定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会计制度》予以规范,而不纳入新制度的范围内。规范集中支付会计核算新制度,增设了“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和“财政应返还额度”会计科目,规范了纳入国库集中支付体系医院的会计核算。

(二)把科教资金作为收支项目进行管理,解决医院净资产不实的问题

在原制度中,医院对科教资金的管理,是不列入收支项目的,而是作为专用基金项目进行管理,或作为不定款项进行核算。新制度则对这类问题进行了有效处理。例如,要求对固定资产进行全面计提折旧,并增设了“累计折旧”和“应付福利费”科目。

(三)完善医院成本核算体系

新制度对医院自制的物资成本项目和成本归集核算方法提出相关要求,还要求医院对业务活动的耗费按成本核算对象分四类归集和再按受益原则进行多次分配,最后形成财务核算中的成本报表,医院也应将各种成本通过成本报表的形式展示。配合新医改,药品取消差价,药品收支不进行单独核算,新制度将原来的“医疗收入”科目与“药品收入”科目合并为“医疗收入”科目,将“医疗支出”科目与“药品支出”科目合并为“医疗业务成本”科目。该新规定与新医改方案中取消药品的加成、避免“以药养医”的理念是相一致的。

四、成本核算工作实例

医院应当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在日常的会计成本核算工作中提高要求,注重细节工作,提高医院会计成本核算工作的质量及财务信息的真实性。本文将列举若干具体实例说明成本核算中要注意的事项。

第一,按照固定资产所包含的经济利益或服务潜力的预期实现方式,一般选用年限平均法作为折旧方法,并计入相应的费用类账户,使成本核算更加全面完整。“管理费用”中归集的费用将不再分摊至“医疗成本”中,期末计入“本期盈余”科目,一方面简化了会计人员会计核算的繁杂工作,另一方面“医疗成本”科目更能真实、客观、单纯地反映出公立医院从事医疗服务活动所需的耗费,便于界定责任中心,进行内部管理。

第二,医院应该对其固定资产的分类进行明确和统一,重新设定固定资产的二级科目;建立起医院的基建拨款及基建工程的明细科目,确保医院在基建方面的会计核算工作更加清晰。医院收入方面的一级科目中,增设横向收入这一科目,以避免外院送检等收入的重复计入,如果医院方面不想添加此项科目,则可以允许本院在向其他医院支付相应的送检费用时进行相关费用的冲抵;而在二级科目中,建议医院将卫生材料的收入纳入其中,以便财务信息对医院收入结构和服务成本构成进行真实的反映。

第三,注意会计要素名称和会计科目分类的变化。将旧制度中的支出要素改为费用要素,因此“收支结余”科目改成“本期盈余”科目和“累计盈余”科目,更好地体现了配比原则。新增成本类科目,专门核算医院自制药品、卫生材料等所发生的各项生产费用,以满足定价需要。

第四,医院经营不能没有资本金,旧制度中只是没有明确资本金的名称和存在形态,旧制度中的“事业基金”和“固定基金”,事实上就是医院的资本金。因医院固定资产不折旧,“固定基金”被锁定在固定资产历史成本上不能流动,失去资本金的意义。现在新制度固定资产实行折旧,固定资产历史成本随折旧而转化为流动资产,“固定基金”科目便失去了存在意义,因此,旧账“固定基金”在新账上回归资本金顺理成章。作为代表医院资本金的科目,仍可以使用“事业基金”名称,但必须对科目性质重新定义。

第五,医院应该对无形资产进行合理安排,明确无形资产的界定范围,避免无形资产对当期费用的影响;而对于药品的支持,则应该进行内部零用与外部销售的区分,明确医院收入的分类配比情况。要制定完整的资金使用制度和使用途径,考虑到资金的每一项流动,从整体上把握资金的大致流动方向。科学地制定资金的核算,根据医院上一年的具体情况和总收支,总结经验教训,同时对下一年的资金使用加以分析,权衡利弊,避免曾出现过的问题,全方面地考虑资金核算标准。

第六,在新会计制度中,固定资产的单位价值提高到1000元及以上,其中,专用设备单位价值提高到1500元及以上,医院固定资产分为房屋及建筑物、专业设备、一般设备和其他固定资产四类,建立固定资产折旧制度,除图书外的固定资产均要求在预计使用年限内计提折旧。

第七,新会计制度中固定资产价值标准提高,并要求对固定资产计提折旧。医院固定资产管理部门要对固定资产采取电子信息化管理,在新制度实行前同财务部门对固定资产作一次全面清查,摸清固定资产家底,及时处理盘盈、盘亏固定资产,确保固定资产账账、账实、账卡一致。对符合新制度中固定资产确认标准且未转人清理的,应核实每项固定资产的原价、形成的资金来源、已使用年限、尚可使用年限等,采用平均年限法或工作t法计算截至新旧账结转日每项固定资产应计提折旧额,并根据财政补助、科教项目资金占该项固定资产入账成本的比例,计算应追溯确认的待冲基金金额。

参考文献:

1.张新慧.浅谈新旧会计制度下医院会计核算的差异[J].财会研究,2011(10).

2.李超,马志勇.医院内部会计控制优化初探[J].财政监督,2011(2).

3.王平.解析新医院会计制度[J].商情,2011(13).

4.黄鹏.浅谈医院会计工作面临的新挑战[J].吉林财税,1999(8).

5.谢丹丹.浅谈医院在新旧会计制度下的会计核算问题[J].当代经济,2011(4).

6.陆红娟.对新旧医院会计制度核算差异的探讨[J].会计师,2011(10).

(作者单位:广东省韶关学院医学院附属医院)

4.物资成本核算制度 篇四

一、管理目标

规范物资按队伍或分工号核算物资量价盈亏,编制物资成本分析报告,作为当期结算物资奖罚和当期经济活动分析的直接依据等管理。作为公司掌控项目物资管理水平和状况的依据。

二、职责分工

(1)项目经理部工程部负责对实物工作量和材料需用量的提报、监督;

(2)项目经理部工经部编制下达主要材料预算和辅助材料总额控制预算;

(3)项目经理部物机部负责根据材料预算确定的规格、型号、标准进行采购、验证、保管、发放、盘点、分析消耗盈亏。

三、材料预算编制

(1)材料主要指:钢材、水泥、商品混凝土、土工材料、锚具、外加剂、防水材料、线上料、粉煤灰以及砂石料等(各单位可根据项目实际进行细化)。

(2)工程项目施工准备阶段,项目经理部工程部根据施工图及现场实测工程量提供分部、分项工程材料用量计划。

项目实施过程中发生变更设计,工程部应及时追加或核减材料需用计划,材料需用量计划不得高于工程总需求量。

(3)项目经理部物机部牵头组织,工经部参与,调查施工当地市场材料单价。

(4)项目经理部工经部根据施工当地市场材料单价和分部、分项实物工程量编制下达主要材料预算和辅助材料总额控制预算。

(5)根据不同工程项目,主要材料原则上应比预算定额消耗量降低1%-3%。各单位根据实际情况确定主要材料消耗降低率。

(6)特殊原因造成材料数量发生较大变化、材料市场价格出现大幅度涨价等因素,由项目经理部工程、物机部根据实际情况向公司提报并说明原因,经公司批准后调整材料预算,项目经理部根据调整后的材料预算实施过程控制。

四、材料预算控制

(1)工程部按队伍或工号提供物资设计消耗量和周转材料消耗量。

(2)工经部提供材料预算单价和控制损耗系数。(3)物机部要及时了解、掌握市场价格信息,通过批量、集采等采购方式降低材料采购成本。

(4)局指挥部所供材料要根据施工生产进度、工期等要求,按照局指挥部的限价,积极组织货源,减少倒运次数,保质、适量、合理配送到施工现场。

(5)材料发放严格执行限额(按计划控制发料)和有权领料人制度,严肃余料退库和假退规定,实施以旧换新、修旧利废、综合利用等节约用料的方法,降低单位消耗。

(6)因毁损、报废等原因造成库存材料减少的,应编制库存材料盘点报告。

(7)材料使用部门对已领未用的多余材料要及时办理退库手续。

(8)各单位要不断优化施工方案、施工工艺,努力降低原材料、周转材料的消耗率,提高周转材料的周转次数,积极采取低成本材料替代措施,降低工程成本。

五、甲供材料核算管理

(1)甲供材料料款的结算按照甲方实际供应的价格结算,数量按照向甲方实际供应的数量结算。

(2)甲供料的价格风险由业主承担,材料的数量风险由施工单位承担。

(3)项目经理部物机部每月根据向业主上报的材料需用计划,办理相关进货材料验收手续。

(4)项目经理部对甲供料控制材料消耗量,材料需用量提报和材料消耗数量不得大于设计数量。

六、材料核算与分析

(1)材料的核算按照采购过程中发生的实际成本计价,材料的入账价值包括买价、运杂费和税金等。

(2)各种材料的发出按照先进先出法确定其发出成本(以当月或季实际发生的支出材料单据、凭证确定实际消耗量),为正确核实消耗成本,月度末对未消耗的材料进行实物盘点,核实分部、分项工程实际材料消耗。

(3)根据月份由工程、工经、物机等部门进行的内部当月验交实际完成的形象进度和实物工作量,核实材料应耗量,比较实际消耗的材料量。

(4)根据工程开累实际完成工作量,核实材料总消耗量,比较材料实际消耗量,采用材料预算与实际消耗对比。

材料预算成本=∑(工程分部或分项材料预算数量X材料预算单价)

材料实际消耗成本=∑(材料实际消耗量X实际采购材料单价)

材料费用盈(+)亏(-)=∑(材料预算成本-材料实际消耗成本)

消耗量盈(+)亏(-)=∑(材料应耗量-材料实耗量)材料单价盈(+)亏(-)=材料预算单价-材料采购单价(5)物机部按季对材料成本的量、价盈亏情况进行分析。附件物表18 《项目(分部/分项)材料预算消耗台帐》(0915)

七、分包工程材料节超核算

(1)工程部按队伍或工号提供物资设计消耗量和周转材料消耗量。

(2)工经部提供材料预算单价和控制损耗系数。(3)物资设备部负责月末盘点和计算当月施工队伍实耗材料数量.(4)具体工作内容和要求

①每月20日项目经理部分管成本的领导牵头组织,工程部、工经部、安质部、物机部、财务部负责人参加,现场作业队队长、技术主管和分包队伍现场授权负责人全程参与,对分包队伍当月和开累完成的合格工程数量进行现场验收,23日前完成现场勘验和盘点工作,各参与方签字确认。被评定为不合格或需返工项目,不得收方。并且根据工经部劳务合同交底,对应扣材料填写统计计算。

②每月27日前,工程部门负责提供已完工程材料应耗数量,物机部根据实耗数量,对当月物资、机械进行核算,提出分包队伍当月物资使用超耗扣款、应扣机械使用费、燃油费、周转料、二三项料等扣款清单,由分管成本的领导签字后,转项目工经部。

5.医院成本核算管理制度 篇五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加强成本管理,降低成本耗费,提高医院的经营管理水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医院的财务制度和哈医大三院的财务管理制度并结合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 医院成本核算管理的目的是通过建立健全医院成本核算管理组织体系、工作制度和规范标准,增强全院人员的经济管理责任,合理改进成本核算工作流程,完善经济核算手段与方法,正确核算分析医疗服务成本,从而客观地反映医疗经费需求,合理计划与分配医疗服务收益,保证服务质量,减少消耗,提高效益,使医院更加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长远发展需要。

第三条 医院成本核算执行制度执行制造成本法,实行权责发生制。

第四条 成本管理的基本任务是:通过成本预测、成本计划、成本控制、成本核算、成本分析和成本考核,反映医院的经营成果,挖掘降低成本的潜力,努力降低成本。

第五条 在成本核算的过程中要遵守国家的财政法律、法规,贯彻执行国家有关的方针、政策,做到规范化、标准化。

医院全体员工依据所承担的工作职责,承担相应的成本责任,实行全过程的成本管理责任制。

第二章 全院成本管理责任制

第六条 医院在院长领导下,按分工职责实行成本管理责任制。第七条 院长对成本管理的主要责任:

① 贯彻执行国家以及医院有关成本管理的制度,对医院的效益负完全责任。② 组织建立成立管理责任制,将成本费用指标分解下达到各职能部门和有关科室、班组,实行归口管理。

③ 组织与领导各职能部门,提高服务质量,降低成本,完成各自成本计划。

④ 定期组织经济活动分析会,检查成本计划执行情况,针对管理中存在的问题,采取措施,改进经营管理。第八条 行使总会计师职能的副院长对成本管理的主要职责:

① 协助院长组织领导医院的成本核算管理工作,组织编制、执行成本计划、控制成本开支、健全成本核算制度、开展成本预测、分析工作。

② 宣传国家和医院有关成本管理政策和制度,严格执行财经法纪,参与重大经济合同和经济协议研究和审查。

③ 定期检查成本计划和执行情况,及时提出医药经营中需解决的问题,并向院长报告,协调解决。

④ 协助院长协调各业务部门之间的关系,解决成本核算中的交圈对口问题。第九条 医院财务处作为成本核算的责任部门,其管理职责是: ① 制定医院的成本管理制度,以及有关的成本核算办法。② 监督和指导部门成本核算。

③ 核定、考核单位部门成本计划执行情况。④ 汇总编制各部门的财务成本计划。⑤ 参与制定医院内部各种定额和价格。⑥ 进行成本的预测、控制、分析工作。第十条 医院各部门对成本管理的主要职责是:

1、医疗医技科室的管理职责:

① 以降低成本、增加效益为成本核算管理的重点。

② 加强科室内部事务管理,各种仪器设备、医用消耗材料、药品、试剂、卫生被服等实物要有专人负责登记、保管,交接班时清点数量;科室内物品定期盘点、报损、核销,并于规定时间向有关部门报送报表。

③ 严格遵循计算网络操作规程。及时、准确登录或统计医疗信息,保证各项医疗基础数据的完整、准确。

2、物资供应科室的管理职责:

①各项实物支出必须符合医院有关规定,严格按计划采购。②建立健全实物管理制度。

③健全物资和固定资产实物帐,并按有关规定进行核算。④限期报送上月各单位实物消耗成本核算报表。

3、对后勤技术维修科室的管理要求: ① 提供的劳务资料等服务,根据核定的对内服务价格按项目统计,并实行供需双方签字验收制度。

② 设专人负责内部仪器设备、库存维修材料、工时材料消耗统计等实物保管工作,做好实物入、出库的登记统计工作。③ 限期报送上月各单位消耗统计表。

4、对行政管理科室的管理要求:

① 根据上成本费用开支情况,制定本的费用预算,经批准后进行全程控制。

② 严格控制各项行政管理费用,按审批权限开支。③ 厉行节约,努力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④ 按规定对医院投入的人员工资,水电,固定资产折旧等成本进行核算,制定院内服务价格,对所有服务项目均实行有偿服务。

⑤ 按规定期限向院内、外主管部门和领导报送成本核算各类报表及有关分报告。

第三章 成本核算的任务和要求

第十一条 医院成本核算的基本任务是:执行国家有关成本开支范围,费用开支标准和医院的成本计划,核算医药经营过程中所发生的各种费用,计算医药的经营成本,提供成本报告和有关资料。

第十二条 执行国家的物价政策,严格执行北京统一医疗收费标准,测算医院成本核算的内部价格,促进医院成本管理标准化、制度化。第十三条 实行计量管理

建立各种物资的计量、收发、领退和盘点制度,各种计量设备应齐全、有效,并有专人负责,保证计量用具的正确使用。第十四条 原始记录管理。

在医药经营过程中的各种原始记录,应予以严格管理,保证准确、完整,并按规定流转后,在最终部门予以保管。第十五条 必须按月计算医药经营成本。

计入当月成本的材料消耗,费用开支与医药经营收入、起讫日期必须一致,不得提前或延后。第十六条 必须根据计算期内完成的医药经营收入实际消耗和实际价格,计算医药经营的实际成本,不得以后计成本或计划成本代替实际成本。

第十七条 医院应当按照权责发生制的原则计算成本,凡是本期成本应负担的费用,不论款项是否支付,均应计入本期的成本;凡是不属于本期成本负担的费用,即使款项已经支付,也不应计入本期成本。

第十八条 成本核算必须划清本期成本与下期成本的界限、已完项目与未完项目的界限。

第十九条 单位成本核算中各种处理方法,包括存货计价,价差的调整,费用的分配,已完、未完项目成本的计算,以及医药经营成本计算等等,前后期必须一致,不得任意变更。如需变更,要报经财务或核算主管部门批准,并将变更的原因及其对成本和财务状况的影响在当期的会计报告中加以说明。

第四章 成本开支范围

第二十条 下列费用可列支成本或费用:

① 人工成本:直接或间接为医院医疗活动提供的各种劳务报酬,包括各种正式人员、合同工、临时工、返聘人员工资、津贴、补贴、职工福利及社会保障费等用于个人部分的各项支出。

② 医用设备成本:直接或间接用于医院医疗的仪器设备,包括医用仪器设备类的折旧费、租赁费、医用车台、柜、架类的修理和摊销费用。

③ 医用器材成本:即小型器械和消耗材料,包括手术、介入、诊疗等器械和耗材,以及透析材料、低值易耗品、卫生材料、医用气体、医用仪器维修配件、医用教学和科研等其他器械及耗材等。

④ 血液成本:用于医疗的血液及其自制品,包括外购血液,自采血液、自制成份血等

⑤ 保障服务成本:包括水电费,取暖制冷费,房屋使用及维修费,被服使用及洗涤费,给氧,通讯使用及维修费,车辆使用费,自养管理费等。⑥ 科研教育成本:包括科研费、教育费等。

⑦ 管理费用成本:指行政管理部门为组织和管理医院所发生的,按一定方法分摊到科室的成本费用。包括直接和间接发生的行政管理,如业务招待费、技术转让费、无形资产推销费、咨询费、诉讼费、坏帐准备、报刊杂志费、外诊费、镶配费等;经营费用,如业务宣传费、展览费、租赁费等;财务费用,如利息支出、汇总净损失、金融机构手续费和筹资发生的费用等;开办费,其他管理费如绿化、保洁等费用。

⑧ 其他成本:包括直接或间接发生的社会公益性支出,如特殊保健费、义务咨询费、捐助支出等;罚没财产、罚扣、财产物资盘出等特殊损失等;其他特殊支出如行政事业费支出、党团费支出、太平间费用等。⑨ 药品成本:各科室领用的各类药品,试剂等。第二十一条 下列支出不得列支成本费用。

① 为取得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资产而发生的资本性支出及其利息。② 向其他单位的投资。

③ 应在专用基金中列支的集体公共福利支出。④ 按规定购置国债的支出。

⑤ 国家法律、法规规定以外的各种付费。⑥ 与医院经营活动无关的其他支出。

第二十二条 医院拒绝支付除国务院、市政府有文明规定的必须支出款项以外的一切摊派。

第二十三条 药品成本,包括药品费、采购费、储存费和损耗费、降价损失费和在加工制作过程中发生的原材料费、包装材料费、药检费等。其他成本同第二十二条。

第五章 成本预测及降低成本计划

第二十四条 成本预测的目的是为挖掘降低成本的潜力指明方向,作为计划期内降低成本决策的参考,成本预测是制定成本计划的选择达到目标成本的最佳途径的重要手段。

第二十五条 为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参与竞争,在新项目引进前,设备的采购前,都必须进行成本预测,提出成本最优方案,确定目标成本,减少浪费,提高经济效益。

第二十六条 成本预测的基本程序是:

① 确定预测目标

② 收集和分析所需的历史资料的数据。③ 掌握市场信息 ④ 确定预测模型 ⑤ 提出预测目标 ⑥ 计算预算误差

⑦ 分析内部外部的各种因素的影响。第二十七条

成本预测的主要内容。

① 新项目、新设备投资前,成本、利润可行性预测。

② 完成医药经营收入能达到的利润的预测和成本降低额的预测。③ 完成目标利润的成本降低额所应达到的总收入的预测。④ 项目、单病种降低成本和利润的预测。⑤ 单位保本点的预测。

第二十八条

成本预测的方法以本、量、利分析法为主,也可采用直观法、专家预测法进行。采用本、量、利分析法的预测公式是: ① 保本点=固定费用/(1—变动费用率)。

② 实现目标里运营完成的经营总收入=(固定费用+目标利润)/(1—变动费用率)。③ 变动费用率=变动费用/经营收入*100% 第二十九条 在经营过程中,尤其是发生重大问题对成本产生影响时应当对目标值进行修订,以保证预测目标的准确。

第三十条 在条件许可情况下,可以按成本项目、成本对象、对保本点、目标成本、目标利润应完成的经营收入进行预测。

第三十一条 医院在运作成本预测的基础上,分季按年编制成本降低计划。第三十二条

降低成本计划的编制内容:

间接费用计划

技术组织(管理)节约措施 医药成本支出计划 管理费用计划 财务费用计划 经营费用计划

第三十三条 降低成本计划编制的依据和分工应根据医院的医药经营任务和消耗水平,在确保主管部门下达的任务指标的前提下,依据各部门确定的计划经营收入,各部门提出的技术组织节约措施,各部门管理费用开支计划以及各部门所辖降低成本任务等,最后由财务部门汇总编制。

第三十四条 降低成本计划应有具体计算依据,不得任意填报或只列项目、金额,没有计算过程。

第三十五条 降低成本计划编制后,财务部门负责汇总工作。对于执行结果应定期检查,防止流于形式。

第三十六条 降低成本计划经原审核后以文件形式批准下达。

第六章 成本核算

第三十七条 医院按国家有关成本管理方针以及本制度进行成本核算,并结合医院特点确定成本核算的程序和具体方法。第三十八条 成本核算对象:

① 医疗业务部门以临床、医技科室为对象归集分配费用,并计算成本。② 保障服务部门的成本核算对象以单位(或班组)为主体核算各种成本项目的费用消耗

③ 药品部门的成本核算对象可以根据药品的性质和种类分西药、中成药、中草药为对象归集和分配成本费用。

④ 行政管理科室作为医院的机关部门,以整个行政管理科室为核算对象进行各种费用的归集,最后以一种间接成本摊入各有关医疗业务科室 第三十九条 成本项目按下列原则划分: ① 人工费 ② 医用器材费 ③ 医用设备类成本 ④ 保障服务成本 ⑤ 管理费用 ⑥ 其他成本 ⑦ 血液成本 ⑧ 药品成本

第四十条 各项目成本的收入与实际成本核算的范围和计算口径必须一致,以保证成本项目的可比性。

第四十一条 核算医药经营成本一般以月为计算期。

第四十二条

实际成本中耗用的库存物资数量,必须以实耗为准,不得以领代用。已领未用的材料,要及时办理推料或办理假退料,购入卫生器材要及时办理入库手续,月末卫生器材已入库,货款未结时应及时办理暂结入帐手续。

第四十三条 实际成本中耗用的器材价格,必须按实际价格计算。器材核算按计划价格进行核算的,核算期末要将差异还原成本,不得任意少摊或多摊。第四十四条

待摊(预提)费用应按照费用项目的受益期限,确实分摊(预提)数量,按期分摊(预提),一般不得超过十二个月(可以跨年)。第四十五条 人工成本核算:

① 人工费的组成:医院的人工费指支付给医药经营人员的工资总额及按人头计提的职工福利费和社会保障费。具体内容包括:计时工资、奖金、加班加点工资,工资性津贴和补贴,特殊工资如工伤工资、产假工资、婚丧假工资、探亲工资等,以及职工福利费,社会保障费等。

② 人工费分配:根据不同的工资支付方式,人工费按照有关受益对象计入相关的成本。如果涉及的科室或成本项目明确可直接计入,如果工资费用涉及两个以上科室或成本项目时,应采取一定分配标准后计入。公式为:

工资费用分配率=(工资费用总额/各科室实际工时总数)*100%。

某科室或成本项目工资分配=该科室或成本项目实际工时*工资费用分配率。第四十六条 固定资产折旧费

一、使用年限:

1、医用仪器设备折旧年限: ① 电子设备:折旧年限 ② 机械设备:折旧年限

2、一般设备、家具折旧年限

3、布类(被服)折旧年限

4、房屋、建筑物折旧年限。

二、折旧基数

1、计算固定资产折旧的基数为取得固定资产的原始成本。

2、固定资产净值。

三、固定资产折旧费的计提范围

1、房屋及建筑物。

2、在用的医用设备

3、非医用设备

4、季节性停用

5、大修理停用的设备

6、融资租入固定资产

7、经营租赁方式租出的固定资产

8、当月减少的固定资产

四、不计提固定资产折旧费用:

1、未使用,不需用的设备

2、已经营性租赁方式租入的固定资产

3、在建工程未完工交付使用前的固定资产。

4、已提足折旧继续使用的固定资产

5、未提足折旧提前报废的固定资产

6、国家规定不提折旧的其他固定资产,如图书类不提折旧。

五、固定资产折旧费的计提方法

1、平均年限法(直线法)

2、工作量法

3、适当时采取双倍余额递减法。

六、其他:

本月新增的医疗设备,当月不计提折旧。本月内减少的医疗设备,当月仍提折旧。提前报废的固定资产,不补提折旧,其净损失计入当期损益。

七、固定资产折旧费的核算方法:

借:医疗支出--固定资产折旧--**科

药品支出—固定资产折旧--**科

在加工材料—固定资产折旧费--**科 辅助费用—固定资产折旧费--**科

管理费用—固定资产折旧费--**科 贷:专用基金—修购基金 第四十七条 固定资产修理费

1、医用仪器,一般设备,房屋建筑屋的维修费折旧额 % 计算。

2、中、小修理费一次计入当期有关成本。借:医疗支出—固定资产修理费 **科

药品支出—固定资产修理费 **科

贷:银行存款

3、大修理费用先计入“待摊费用”分期摊入各期。计算公式:

某科室房屋修缮费=全院医疗用房修缮费*该科室房屋面积占全院工作用房总面积的百分比。

支付时 借:待摊费用—固定资产修理费

贷:银行存款

分摊时 借:医疗支出—固定资产修理费**科室

药品支出—固定资产折旧费 **科室

贷:待摊费用—固定资产修理费 第四十八条 低值易耗品按下列方法列入成本

① 一次摊消法:凡单位价值在800元以下的可以一次摊销。② 分期摊消法:凡单位价值在800元以上的可以分次摊销。

③ 对于多个单位公用的,采取按一定标准分摊的方法计入使用单位成本。如:氧气可按管头分摊,器材按床位比例分摊。第四十九条 辅助费用按下列方法计入成本。

1、水电费:

① 用水用电大户要单独安装水电表,单独计量。

② 科室没有设计量器具的,可按科室人均用水、电计算成本。

③ 电费可按照明、仪器设备总功率计算用电量,按内部确定的单位成本计算科室水电费成本。④ 计算公式:

待分配水电费=全院水电费总额-单独计费

水电费单位成本=待分配水电费/各科室水电费用消耗总量

某科室水电费=该科室水电费消耗量*水电费单位成本

2、车辆使用费和通讯费:

① 车辆使用费按科室车公里数和内部测算的车公里价计入各科室 ② 通讯费可按各科室通话时间和每分钟通话成本计入各科室。

3、被服使用费:

包括被服购置、洗涤、洗衣设备的购置、维修、洗衣业杂支和人工成本等。各科室洗涤费用=∑(科室各品种被服×折旧总数)×标准洗涤成本 第五十条 医疗服务项目成本核算。

医技科室,化验项目,放射检查项目的成本分摊,可根据其向临床科室所提供服务量及金额的大小进行分摊。第五十一条 药品费成本核算

1、医院药品采取售价金额核算法,即药品的购、销、存均按售价核算,其进价和售价的差额通过“药品进销差价”核算。

2、药品成本计算方法采用药品的综合差价率或药品综合加成率。药品综合差价率=期初药品进销差价余额本期药品进销差价贷方发生额100%

期初药品余额本期药品借方发生额本期药品成本=本期药房药品销售额×(1-药品综合差价率)本期药品实现的差价=本期药品收入-本期药品成本

3、药品采购费的核算。

药品采购费主要指药品采购过程中发生的差旅费、运输费、装卸费、中转费、劳务手续费、检验费、包装费、药品损耗、佣金、保险费、入库前的整理费等。药品采购费不能直接计入药品成本,要单独设立“药品采购费用”明细科目核算。

期末与采购计划费用指标比较,计算出“药品采购成本差异”,作为考核和控制指标。

药品采购成本差异率=(实际采购成本/标准采购成本)×100% 药品采购成本差异额=标准采购成本×(1—药品成本差异率)

4、药品管理费的核算

药品管理费主要指各类库房业务费、药品储备费、药品损耗费等。

药品管理费属于药品管理部门的期间费用,要单独设立“药品管理费”明细科目核算,不能直接计入药品成本,其核算办法同“药品采购费”。

5、药品销售成本的核算

药品销售成本主要计算各类药品在销售过程中发生的各种费用,核算西药、中成药以及制剂管理销售部门的经营业绩。百元药品销售费用=

药品支出按综合差价率计算的药品进价成本100%

按零售价计算的药品收入第五十二条 间接费用的分摊方法

可以按照直接费用(或人工费)比例法进行分配。间接费用分配率=

当期发生的全部间接费用100%

按当期各成本对象发生的直接费(或人工费)之和第五十三条 医院应在年终对物资进行盘点,对盘盈盘亏,经批准后,分清责任,调整成本。

第五十四条 成本核算资料必须标准完整,如实反映医疗经营过程中各种耗费,有关成本的原始记录、凭证、账册、费用汇总和分配表、统计资料等内容必须齐全、真实、记载和编报必须及时。

第七章 成本考核与分析

第五十五条 医院定期考核各科室成本计算完成情况,一般每月一次。第五十六条 成本计划考核的依据,经医院确认后,以文件形式批准各科室的成本计划为准,同时辅之以相关的内容,各项指标均以财务报表为准。第五十七条 成本考核的主要指标

1、成本降低率=(本期成本降低额/本期总收入)×100%

2、人均管理费用=管理费用总额/平均人数

3、降低成本额

4、人均创收额=业务总收入/医院定编数

第五十八条 成本考核方法:采取每月初检,半年考核,年终总考核。第五十九条 成本分析是经济活动分析的重要内容。通过检查医院降低成本计划完成情况,找出节超原因,从而挖掘降低成本的潜力,提高管理水平。第六十条 医院院每季召开成本分析会,通报各科室主要指标完成情况,找出管理中的问题。

第六十一条 成本分析的资料要根据成本责任分工原则,由各业务口提出分析,财务部门汇总。对于管理中出现的重大问题,可事先确定分析内容,书面通知有关单位进行专题分析。

第六十二条 成本分析的方法、内容。

1、由于成本的降低(或超标)对完成经营指标的影响。

2、贯彻执行降低成本计划,对降低成本的主要影响。

3、分月、季降低成本计划地完成情况,以及预计完成情况。

4、计划成本与实际成本的比较。

第六十三条 成本项目的分析:科室部门要对成本支出与计划成本进行对比,找出升降原因。个别病种成本项目,可进行收支对比,找出节超原因。

第六十四条 成本分析应将降低成本计划地完成情况作为分析的一个主要内容,借以检查各职能部门计划完成程度,找出为完成计划的主的原因。第六十五条 成本分析对于自己运用方面也要进行跟踪揭示,检查医院的资金运作是否正常,有无浪费现象,由于资金使用不当加大成本,应列示具体数字。第六十六条 价格管理应列入成本重点监控范围。分析中应有价格变动给成本带来的影响,并进一步完善价格管理岗位与市场经济相配套的运行机制。第六十七条 减利因素是医院加大成本开支的一项金额较大的内容,他对成本又直接影响,在分析应具体列示。

第六十八条 增收节约是医院降低成本的主要手段。在经营过程中由于员工合理化建议,给医院带来成本降低的内容,在分析中应有所体现。

第六十九条 医院在经营过程中,有关职能部门都要结合所辖业务对成本升降原因进行分析,尤其是对成本影响数额较大的项目,要进行专项分析。

第八章 成本报告与台帐

第七十条 成本报表的种类:

1、管理费用表

2、科室收支成本表

3、间接费用表

4、单病种成本表

5、药品供销成本表 第七十一条 报表编制说明

1、管理费用表适用于医院填报。

2、科室收支成本表适用于各科室填报。

3、间接费用表或者称之为“制造费用表”,适用于各科室填报。

4、单病种成本表适用于科室填报。

5、药品供销成本表适用于医院及科室填报。

第七十二条 各种成本报表的填列内容由医院统一规定。填报单位不得随意删、加、改报表项目内容。

第七十三条 关于上报年、季、月成本报表的规定。① 各科室每月上报收支成本表 ② 上报时间为每月5日

③ 医院每季结转盈余,编制成本报表。

④ 报表、季度报表报表时间为每季次月15日前上报。第七十四条 医院各科室应本着以下原则设计成本台帐。① 适合医院医疗经营的特点。② 适合各单位成本核算内容。③ 便于提供成本资料 ④ 利于成本分析。

第九章 成本监督与惩罚

第七十五条 医院对各单位的成本实行下列监督:

① 进行经常性的检查与监督。一般每季应有重点地检查一些科室,促进改善经营管理,努力降低成本。

② 定期会审各单位报表,并提出审核意见。③ 对一切违反财经纪律行为要及时制止。第七十六条 医院院长、履行总会计师职能的副院长对成本进行下列监督: ① 审查成本计划。

② 定期召开成本分析会、总结经验、解决成本核算中存在的问题。③ 监督执行成本开支范围的成本核算的规定。④ 执行财政机关和卫生局对违法行为的处理决定。⑤ 审核成本报表,在保守医院机密的前提下签署上报。

第七十七条 科室在接受监督与检查时,必须如实反映情况,提供有关检查资料,不得弄虚作假。

有下列行为之一,应按照有关规定处理。① 擅自提高开支标准,扩大开支范围的。② 随意摊提成本费用,截留收入。③ 弄虚作假,成本严重不实的。

④ 经营管理不善,造成医院成本管理质量下降或其他严重损失浪费的。⑤ 损公肥私,挥霍国家资财,增加成本开支的。

第七十八条 对在成本核算中做出突出成绩,创出效益的管理人员,医院应根据具体情况给予奖励。

第七十九条 对强迫或指使他人违犯成本管理制度以及国家成本管理有关规定的,要从重处罚。

第十章 附则

第八十条 本制度解释权属哈医大三院

6.车间成本核算制度(修改回复稿) 篇六

第 一章、总则

第一条:湖南国发精细化工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为了进一步加强公司成本核算工作,保障公司生产经营活动健康、有序的进行,不断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公司的盈利能力,全面推进三级核算,根据《会计法》、《企业会计准则》、《公司财务管理制度》和公司目标责任书的有关规定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制定本制度的目的通过加强车间或项目部(以下统称为车间)成本核算工作,为公司分析、考核成本指标提供最基础信息,为公司全面绩效考核提供依据。

第三条:公司根据生产经营的特点和管理要求,确定适合各车间的成本核算对象、成本项目和成本计算办法。车间成本核算制度经公司总经理办公会议批准后执行,不得随意更改,如有确需修改的条文,由数据评价考核中心审订后报请公司总经理办公会议批准。

第四条:车间成本核算制度是公司管理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各职能部门和车间应结合本制度完善内部管理流程,明确责任,确保本制度的贯彻实施。

第五条:公司成本核算体系分为三级核算。第一级,由财务审计部组织实施的全公司范围成本核算。第二级,由公司各部门在本部门职责职能范围内组织实施的成本核算。第三级,由各独立车间在本车间范围内组织实施的成本核算。第六条:车间成本核算是指用货币计量的形式,以车间为核算单位,进行财务成本核算,进而真实反映车间生产成本。第二章:机构设置及核算员职责、工作内容

第七条:公司数据考核评价中心负责各车间成本核算工作的管理并组织实施,同时负责公司各类物资采购价格的调查。

第八条:公司绩效考核考评委员会是车间成本核算工作的考核机构,数据考核评价中心向绩效考核委员会提供考核依据。

第九条:各车间或项目部设立车间成本核算岗位,由各车间主管或项目部主管兼任核算员,暂不设立专职核算员。第十条:车间核算员的主要工作职责包括:

1、核算车间产品的生产成本;

2、编制产品成本和制造成本预算;

3、负责本车间固定资产和低值易耗品管理;

4、编制报送各种报表。

第十一条 车间核算员工作内容:

1、计算原辅材料、包装材料等实际成本,按时编制完成原材料成本计算表;

2、按时上报劳动用工报表;

3、按时编制完成车间制造费用分配表;

4、按时编制完成车间成本计算表;

5、按时登记原(燃)、辅材料和制造费用台帐;

6、按期编制产品成本、制造费用预算和车间成本费用预算;

7、报送车间成本核算表,进行成本项目分析;

8、登记车间固定资产明细账和低值易耗品台账,并与财务部门、设备管理部门进行核对。

第三章:车间成本核算的对象、项目、范围

第十二条:车间成本是指在计算期(报告期)内已经验收入库的产成品、半成品总成本和单位成本。

第十三条:数据核算评价中心根据各车间的特点,可以设置以下明细科目对车间成本进行归集、汇总、分配。各车间可以比照数据考核评价中心设置的会计科目设置相应的成本台帐。具体核算的项目包括:

1、直接材料:指在生产过程中耗用的原材料、辅助材料、半成品等费用。

2、包装物:指在生产过程中,构成产品实体所耗用的桶、袋、商标、等费用。

3、维修费用:是指生产车间为保证正常生产,对固定资产、低值易耗品等进行中小修理所耗用的材料、备品备件等费用。

4、劳动保护用品:指各车间发生的劳动保护费用,包括不属于固定资产的安全防护装置、工作服、鞋、帽、眼镜、面具等。

5、机物料:是指生产车间在仓储部门领用的(或由维修车间领用能直接归属到具体生产车间的)除上述以外的材料物资费用。

6、电力费用:指生产车间根据电能计量器具计量并直接计算所消耗的电力费用及未安装电能计量器具的车间根据恰当的分配比例计算应承担的电力费用。

7、热力费用:指根据恰当的分配比例计算应承担的热力费用(按消耗的燃煤折合计算出总的热力成本后进行分摊)。

8、工资费用:生产车间的工资费用包括基本工资、绩效工资、加班工资、临时工工资。生产车间上报劳动用工记录,由人力资源部计算基本工资、加班工资、临时用工工资。人力资源部根据公司绩效考核考评委员会考核结果计算发放绩效工资。各车间应加强加班和零时用工的考核记录工作。

9、办公费用:指生产过程中发生的办公用品、记录本、电话费、低值易耗品等,由公司办公室集中管理,按月划分到各生产车间。

10、产品盘亏、毁损:是指在生产过程中发生的产品损失或因发生意外事故造成产品报废等损失。

11、其他费用:是指除上述以外发生的与生产相关的费用。第十四条:生产成本的组成:

1、期初在产品成本,是指按约当产量法(其他方法)计算期的期初在产品成本定额。

2、本月增加数:指凡从仓储部门领用或根据恰当的方法分配过来的当月费用,从仓储部门领用的实物,未投入使用的应办理假退料,减少领用数量。以及按规定计算的工资成本、办公费用以及经分配应计入当月生产成本的费用等。

3、期末在产品成本:是指按约当产量法(其他方法)计算期的期末在产品成本定额。

4、本月生产成本=期初在产品成本+本月增加数-期末在产品成本。第十五条:在连续管道、储罐中不能可靠计量的原材料,先按消耗定额加上合理损耗计算,当能够准确核算时,再进行调整。同时分析差异原因,调整下一的定额和合理损耗率。

第十六条:修理用工具、用品及大额设备配件的消耗,暂不作为车间成本考核内容,具体由生产计划部提交相关目录。

第十七条:固定资产折旧列入车间成本,但暂不作为车间成本考核内容。第十八条:严格控制车间返工品成本支出。

第十九条:废旧设备(已经提足折旧)经过修复后达到可使用状态后重新投入使用,应重新估价并计算折旧费用计入车间成本。

第二十条:根据总经理办公会议决议进行的车间设备更新、技术改造、大修理等发生的支出,不直接计入车间成本。由基动部核准、公司财务审计部单独进行核算。

第四章 核算方法和程序

第二十一条:各独立主体车间成本应分别单独核算,生产车间是生产成本核算的重点,主要原辅材料消耗水平的高低是公司进行车间成本核算所关注的重点内容,也是公司用于核发生产消耗工资和奖金的基本依据。各辅助车间包括仪电车间、动力车间、机修车间和生产管理部门应认真核算好为生产所发生的制造费用。

第二十二条:各车间成本核算过程中不单独设立会计账簿,统一由公司财务审计部集中管理。生产车间设置相应台帐,分别记录各种材料物资的领用和消耗量及成本额。车间对于原辅材料、低值易耗品、劳保用品、包装材料、机物料等其他费用应做到当日领用发生当日登记并计算出金额,作为当日车间成本费用。第二十三条:每月25-28日为公司盘点、对账、结算日,车间、数据考核评价中心、财务审计部材料会计相互间对账确认后,由车间核算员填报当月车间成本报表,经车间主管审核后交数据考核评价中心汇总,作为当月考核依据。

第二十四条:财务审计部材料会计于每月25-28日,汇总核算材料消耗及各项物料消耗,成本会计于每月29-30、31日,汇总核算车间工资、材料成本、办公用费用、并归集分配车间公共费用(如电力、热力等)。根据公司发展的需要,公司财务审计部成本会计应按旬或每星期定日向公司管理层提供生产成本简报便于公司管理层决策。

第二十五条:由车间核算员每天向数据考核评价中心报送各车间或项目部投入产出日报表,仓储部门向数据考核评价中心报送主要原辅材料、产成品的进、出、存日报表,数据考核评价中心汇总后每天向财务部、财务总监、总经理等相关部门报送汇总报表,另外还需报送月报表及报表。

第二十六条:车间成本核算的主要流程。

1、生产车间根据生产计划部下达的生产计划组织生产,根据生产的需要填制材料物料领用申请表报生产计划部等相关部门批准;

2、各部门、车间根据实际需要申请填制材料领用凭证;

3、各部门、生产车间到仓储部门领用实物;

4、仓储部门凭各部门、车间的材料领用凭证发放实物并标明单价;

5、数据考核评价定期核定材料领用单价,计算材料成本并编制材料领用会计凭证,将材料成本归集到相应的生产车间。对于能按产品继续分类核算的车间,还应归集到相应的产品上;

6、车间、数据考核评价中心、财务定期核对材料成本;

7、数据考核评价中心归集并分配车间公共费用、工资、福利、社会保险和办公费用。

8、根据公司绩效考核考评委员会考核结论,调整车间绩效工资并落实到责任人。

第五章 车间成本核算中各部门的配合

第二十七条:车间是成本核算工作的基础和重点对象,是降低成本的落脚点,应严格按技术开发部制定的工艺和生产计划组织生产,并及时完成成本核算和报送各种报表。

第二十八条:技术开发部是生产工艺和定额制定的管理部门,制定先进、合理的生产工艺和原辅材料耗用定额,并定期进行检查、分析和修订,为车间成本核算提供准确的依据。

由数据考核评价中心负责编制生产统计报表,指导并监督各车间做好生产统计工作,配合财务审计部做好成本分析工作。

基动部是设备管理部门,是公司生产用设备使用、维修、保养、更新的管理部门与监督部门,负责设备使用、维修及更新费用的核算和设备运行状态的鉴定工作。严禁野蛮使用设备,减少设备人为故障,延长设备使用期限,提高设备的完好率和利用率,及时准确的提供设备使用情况和费用分析资料。

第二十九条:仓储部门是车间成本核算环节的物资供应部门,负责物资的发放、收回、计量等工作,配合财务审计部做好材料物资的计价工作。仓储部门发放、收回的物资应使用统一的计量单位、单价,确保不同车间领用相同材料物资的计量与计价一致。

第六章 费用考核管理办法

第三十条:本费用指为生产提供管理和服务的部门所产生的费用,被考核部门与车间为生产计划部门、技术开发部、基动部、质监部、安环部、仓储科、机修车间、仪电车间。第三十一条:考核项目。

1、五项费用;

2、人员工资;

3、劳保用品;

4、其他费用:指与生产经营有关的发生的所有费用。第三十二条:考核办法。

1、依据各部门年初的目标预算,严格控制各项开支。做到没预算的不开支,超预算的不开支。

2、各部门要及时、准确的将本部门每天发生的所有费用报送给数据核算评价中心,保证数据真实,不发生遗漏。

第七章 成本分析

第三十三条:及时准确的进行成本分析,可以全面总结经验,找出差距,解决问题,因此,成本分析是车间成本核算的重要环节,是降低成本提高利润的重要管理手段。

第三十四条:车间成本分析必须坚持实事求是、全面、系统、科学的原则,做到准备充分、分析透彻、目标明确、措施得当、真实有效。第三十五条:公司每月定时召开车间成本分析会议,根据需要可以不定期召开专题成本分析会议。成本分析会由公司财务审计部、数据考核评价中心牵头,生产计划部和各车间主管、核算员参加,技术部门主管领导主持,做到有领导、有准备、有措施的开展车间成本分析工作。根据需要,车间成本分析会可以和预算执行情况分析会议一并举行,要求形成会议纪要,整改落实到位。第八章 奖罚

第三十六条:车间核算员要认真对待车间成本核算工作,公司给予每人每月补助200.00元,由财务审计部每半年制表下发一次。第三十七条:各车间或项目部的车间成本核算工作纳入到公司绩效考核日常工作范围,以强化成本核算的重要性。财务审计部进行半年一次和全年一次的检查评比,加以适当奖罚,并进行通报。

第九章 附则

第三十八条:本制度报公司总经理办公会议审批通过,从2015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

7.班组成本核算制度 篇七

关键词:成本核算制度,成本信息,质量,保障

为了加强企业产品成本核算, 保证产品成本信息的真实、完整, 促进经济社会和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财政部于2013年8月16日颁布了《企业产品成本核算制度 (试行) 》 (简称“新成本核算制度”) , 要求自2014年1月1日起在除金融保险企业以外的大中型企业范围内实施, 鼓励其他企业执行, 同时规定执行该制度的企业不再执行1986年颁布的《国营工业企业成本核算方法》。

一、新成本核算制度的成本信息质量提升指向

1. 可比性。

在实际成本核算中, 不同企业单位根据各自的需要进行成本内涵 (列支范围) 的规定:有的采用现代的“制造成本法”观点, 将与产品生产或劳务提供关系密切的生产经营耗费作为产品成本;有的依据“产品生命周期”观点, 将产品生产之前、之中、之后凡是与产品生产有关的生产经营耗费均作为产品成本。由于成本内涵各不相同, 不同企业成本核算的口径不一致, 造成企业之间产品成本信息不可比, 不能正确评价其管理水平和经营业绩。

以上情况是对“成本”概念的理解不同所致。在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 对“成本”概念存在不同的理解是正常的, 但是在一定阶段, 应该规定一个适应当前经济形势的统一口径的“成本”概念。笔者认为, 当前对成本内涵的理解, 除了应明确“成本是对生产要素的消耗”这一特点之外, 还应着重强调“成本要有一定负担对象”这一特点, 也即作为成本的生产耗费必须是为围绕某一对象 (如产品、劳务) 直接或间接消耗的, 与该对象的生产经营关系密切。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生产耗费并不都属于成本范畴, 只有与一定的对象的生产密切相关的生产耗费才属于成本。所以, “成本”的内涵应采用“制造成本法”观点进行界定, 也即发生在产品生产制造过程 (或劳务提供过程) 的生产耗费才构成成本的内容。

新成本核算制度对“成本” (统称产品成本, 这里的产品包括产成品、商品、提供的劳务或服务) 的定义是:“企业在生产产品过程中发生的材料费、职工薪酬等, 以及不能直接计入而按一定标准分配计入的各种间接费”。这与笔者的观点不谋而合。不同企业都按照制度规定的口径进行成本核算, 成本信息的可比性就可以得到保障。

那么, 与一定对象没有关系或者关系不密切的生产耗费作为什么处理呢?这就引出了另一个与“成本”概念有一定关系的“费用”概念。根据我国现行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 费用是指企业日常活动中发生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流出。可见, 企业会计主体日常生产经营活动中流出经济利益的生产耗费属于费用范畴。另外, 费用强调与一定期间收入的配比性, 即凡是能与一定期间的收入配比的生产耗费即为费用, 所以费用又称为“期间费用”。

2. 真实性。

《国营工业企业成本核算办法》要求我国企业采用以实际成本制度为基础的成本核算模式, 这导致成本核算模式太过单一, 不能满足现代社会经济环境下企业对产品成本信息精确性的需求。这种需求既有来自企业内部成本管理的需求, 也有来自企业出口产品应对反倾销调查的需求。单一的成本核算模式不利于我国企业成本核算管理水平的提高, 更不利于成本核算管理与国际惯例接轨以及减少国际贸易摩擦。另外, 生产耗费的分配方法简单, 如对制造费用的分配, 虽然规定可以以机器工时、人工工时、产量、生产人工工资等为标准进行, 但是制造费用内容众多、性质各异, 采取上述单一的标准进行分配, 分配结果的真实准确性可想而知。

为了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以及对外开放的深入, 我国企业应该采用灵活机动的成本核算模式。对于劳动密集型且产品或劳务技术含量不高、没有对外出口业务的企业, 成本信息的准确性是指在特定的成本计算方法 (品种法等) 和特定的生产耗费分配标准下所归集分配的成本是唯一的, 即无论谁来计算, 只要按照规定的程序、方法进行, 结果都会相同。所以, 可以采取以实际成本为基础的成本核算模式。但是, 生产耗费的分配方法应结合不同的情况进行选取, 不能“一刀切”。而对于技术资本密集型且产品或劳务技术含量高、对外贸易频繁的企业, 成本信息的准确性不仅要考虑计算程序和结果, 而且要考虑成本分配标准是否合理, 所以应采取标准成本核算模式, 辅之以作业成本分配核算方法。

3. 完整性。

成本信息的完整性是指按照规定的成本项目将发生在会计期间和生产过程的各项生产耗费都归集起来, 分配给不同的成本对象, 不能遗漏。当前企业成本信息完整性不够主要表现在间接成本——制造费用的内容界定上。例如, 一直以来没有将与产品生产密切相关的无形资产价值摊销、环境保护费等列入制造费用, 影响了成本信息的完整性。成本信息的完整性还表现在对产品整个生命周期成本信息的提供上, 包括产品设计成本、生产成本、销售成本、售后成本等的提供。我国企业目前在这些方面做得显然是不够的。

此外, 成本信息的完整性还表现在成本项目的确定上, 即应该精细设计产品成本项目。当前企业一般只设置“直接材料”、“直接人工”、“燃料和动力”、“制造费用”等成本项目, 显然是将产品生产中众多的生产资源耗费进行了高度的整合。为了充分体现产品的生产耗费, 应该对成本项目进行细化。比如将“直接材料”成本项目中包含着的额度较大的自制或外购的半成品、包装物等分设成不同的成本项目;“燃料和动力”项目分列为“直接燃料”、“直接动力”, 尤其是当各自发生的数量都较大时。

4. 时效性。

一般来讲, 企业都是按月定期报出成本信息。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 这种传统的报出方式已经满足不了企业成本管理、经营决策的需要。因为生产经营决策会计也即管理会计的运用借助的主要会计信息就是成本信息, 而生产经营决策是随时的, 而不是按月定期进行的, 这就要求成本信息随时报出。所以, 对于产品生产经营比较稳定、竞争不激烈的企业, 可以按月定期报出成本信息;而对于产品竞争激烈的企业, 要考虑按决策需要不定期报出信息。

5. 有用性。

会计信息的有用性是指能够满足信息使用者进行经营决策。成本信息在企业筹资决策、投资决策、定价决策、存货决策、营销决策、成本决策、并购决策等一系列决策中, 是不可或缺的基础信息。成本指标是企业经济效益的综合反映, 是除利润指标外, 综合程度最高、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最敏感的经济指标。但是, 传统的成本信息仅仅是产品生产成本或劳务提供成本等核算信息, 与生产经营决策相关的诸如资金成本、设计成本、固定成本、变动成本、边际成本、沉没成本等均较少提供, 因此, 成本信息的有用性不大。

二、新成本核算制度对成本信息质量的保障机制

1. 遏制成本核算工作的随意性。

新成本核算制度将在全国范围内形成统一的能对企业会计人员具有强制约束力的规则体系。该制度通过有机整合零散分布在存货、固定资产、借款费用、无形资产、职工薪酬等具体会计准则中关于产成品成本要素的内容, 进一步细化成本核算方法, 统一规定成本核算项目, 从而减少了企业产品成本核算工作的随意性。

2. 促进成本核算工作的规范性。

提高规范性是解决产品成本信息质量不高问题的根本。新成本核算制度的精髓在于产品成本核算工作与产品成本信息的规范化。而规范化也就意味着可比性。新成本核算制度通过规范成本核算对象、成本核算项目、成本归集分配结转方法等, 使得不同企业之间的成本信息具有可比性。统一规范的产品成本信息不仅有利于国内企业之间的经济交往, 更有利于我国企业与国外先进企业的产品成本信息的对接, 促进对外贸易的发展。产品成本信息在我国企业“走出去”战略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是外国政府对我国企业产品价格的合理性进行判断的重要依据。

3. 加强成本核算的精细化。

新成本核算制度在成本核算精细化方面做了大量的制度设计。对包括采矿企业在内的十种行业企业的成本核算分别做出了规定;在成本核算对象、成本项目、成本的归集分配结转等方面, 特别提出可以按照现代企业多维度、多层次的管理需要, 确定多元化的产品成本核算对象、成本核算项目以及在多维度、多层次的基础上, 对有关生产耗费进行归集、分配和结转。这体现了很多前沿管理会计的做法和经验。此次新制度的公布实施, 将使企业产品成本核算工作更加精细化, 从而使成本信息质量得以提升。

三、新成本核算制度保障成本信息质量的措施

1. 可比性的保障。

首先, 成本的内涵要保持一致。新成本核算制度第一章第三条对此做出了规定:“本制度所称的产品, 是指企业日常生产经营活动中持有以备出售的产成品、商品、提供的劳务或服务”, “本制度所称的产品成本, 是指企业在生产产品过程中所发生的材料费、职工薪酬等, 以及不能直接计入而按一定标准分配计入的各种间接费用”。这一规定明确了成本信息所包含的内容, 也即与产品生产过程相关的生产耗费, 除此之外的发生在生产之前、生产之后的耗费不计入产品成本, 也即上文述及的“制造成本法”下的成本内涵。这就保证了成本信息内容上的一致可比。

其次, 应采用一致的成本会计政策和估计, 使成本信息形成的口径保持一致。新成本核算制度第一章第六条对此的规定是:“企业产品成本核算采用的会计政策和估计一经确定, 不得随意变更”。

2. 真实性的保障。

首先, 新成本核算制度第一章第五条规定:“企业应当根据所发生的有关费用能否归属于使产品达到目前场所和状态的原则, 正确区分产品成本和期间费用”。这一条款要求只有那些促使产品达到目前场所和状态的生产耗费才能计入产品成本中, 保证了产品成本内容的客观真实性。

其次, 新成本核算制度第四章第三十四条第二款规定:“企业应当根据生产经营特点, 以正常生产能力水平为基础, 按照资源耗费方式确定合理的分配标准”。由于成本核算中经常要在不同成本对象之间进行成本的分配, 为保证分配结果的客观真实性, 分配标准的选择尤其重要。按照资源耗费方式进行分配能够保证分配结果的客观真实性。该条款的规定, 避免了以往由于分配标准选择时的随意性所造成的成本信息失真。第三款规定:“企业应当按照权责发生制的原则, 根据产品的生产特点和管理要求结转成本”。权责发生制要求划清成本的期间界限, 这样不属于当期的生产耗费就不可以计入当期产品中, 保证了成本信息的客观真实性。

再次, 新成本核算制度倡导采用先进的成本核算方法来提高成本信息的客观真实性。第四章第三十六条第三款规定:“制造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经营管理特点和条件, 利用现代信息技术, 采用作业成本法对不能直接归属于成本核算对象的成本进行归集和分配”。作业成本法的引入, 可以极大地提高间接成本分配的准确性, 从而提升成本信息的客观真实性。

3. 完整性的保障。

一是顺应社会经济形势的变化, 将一些以前没有纳入成本范畴的生产耗费规定计入产品成本, 如对产品的生产经营起着很大作用的无形资产摊销、产品生产经营中必须负担的一些社会责任如国家规定的有关环保费用等。二是通过成本项目的划分确定, 充分、完整地反映成本的构成。三是规定可以按照多维度、多层次的成本管理要求, 对有关成本项目进行组合, 目的是从不同方面更加完整地反映产品成本的构成。

4. 及时性的保障。

虽然新成本核算制度第一章第七条规定:“企业一般应当按月编制产品成本报表, 全面反映企业生产成本、成本计划执行情况、产品成本及其变动情况等”, 但是其并没有禁止按照短于一个月的期限进行成本报表编制, 也即是说, 企业可以根据管理需要适时进行成本报表编制以及时提供成本信息。而且新成本核算制度多处提到企业应当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成本核算与管理, 这也为成本信息的及时性提供了保障。

5. 有用性的保障。

新成本核算制度通过引入作业成本法, 以及多维度、多层次成本核算等管理会计理念、工具和方法, 使得提供的成本信息对有关各方的经营决策具有有用性。另外, 新成本核算制度从加强企业成本管理入手, 探索推进管理会计的研究和应用, 通过面向企业内部管理活动, 渗透到企业组织的各个部门和层面, 为企业开展战略规划、经营决策、业务计划、过程控制、业绩评价等管理活动提供相关信息和方法, 能够有力促进企业管理升级, 切实增强企业的价值创造力。

四、新成本核算制度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1. 成本核算模式仍显单一。

新成本核算制度仍然要求企业采取实际成本核算制, 也不要求对成本习性进行分类。这样计算出的产品成本会随期间或批次的不同而发生波动, 这种波动在产品定价、增加或削减产品产量决策以及业绩评价方面会产生严重问题;大多数间接成本只能在期间末或期间后而不是该批产品完成时被确知, 因此, 不能提供准确的产品成本信息;只有成本核算, 没有成本管理;企业成本核算系统难以采取ERP技术。实际成本核算模式下提供的成本信息不及时、不准确, 尤其是不能有效地应对出口产品反倾销调查。

所以, 先进的标准成本核算模式应该被倡导使用。该模式可以加强成本控制、正确地评价业绩和及时完善工作流程。另外在成本核算方面, 既合理又简便, 能与分步法和分批法很好地结合;标准成本法下需要区分成本习性制定详细的成本项目, 如此可细化成本核算;便于成本核算系统采用ERP技术, 这样不但可以保证标准成本制度切实运转, 而且还确保了成本数据的一致性和准确性, 实现了生产中各项成本数据的实时收集, 即产品成本的原始构成信息能从现有成本会计系统中快速提取, 保证了成本信息提供的及时性。

2. 成本核算项目简单且显陈旧。

新成本核算制度中关于成本核算项目的规定与旧制度没有大的区别:直接成本项目有直接材料、直接人工;间接成本项目则是制造费用。笔者认为, 随着国家经济结构调整的深入, 资源消耗型、劳动密集型企业将逐渐向高科技、低能耗企业转型。因此, 其产品成本的构成也将发生变化, 材料成本、人工成本在产品成本中所占比重将逐渐降低, 不应该再将其作为主要的成本项目出现, 倒是那些提升产品品质按规定可以计入产品成本的生产耗费如“研发费”、“专利费”、“折旧费”等, 应该作为独立的直接成本项目, 而不是简单地列入“制造费用”项目而遭到“埋没”。

参考文献

[1] .万寿义, 崔建华.我国企业应诉反倾销成本信息采纳障碍原因探究.企业天地, 2011;6

8.班组成本核算制度 篇八

关键词:医院;财会制度;成本核算

前言

随着近几年来我国医疗改革的不断深入,整个医疗服务市场的竞争也变得越来越激烈。其中医院作为医疗市场的主体,其成本核算工作也需要进行全面的转变。与旧财会制度相比,新财会制度对医院的成本核算相关事宜作出了进一步完善,使医院能够更加明了每一步核算的步骤,从而能够对医院各方面的成本费用以及支出都做出准确的核算,促进医院的成本核算工作逐步趋向成熟。

一、新医院财会制度之下转变成本核算工作的必要性

由于在新医院会计制度的改革之下,促进了医院的内部管理,逐步改善了医院的医疗服务条件,为医院提高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均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是,很多医院在成本核算工作上还是存在着很多的问题,转变医院的成本核算方法就显得非常必要。

(一)医院的成本控制观念相对淡薄

医院的成本核算工作会涉及到很多不同的方面,需要医院内部各个部门的配合与合作,但是在现在的情况看来,大部分医院的管理者的成本控制观念都很薄弱,缺少对成本内部控制的建设,有些管理者还受到传统理念的影响,只重视医院的运作、经营与发展,却忽视了医院的效益工作,这样会阻碍医院内部成本控制体系的建立与发展。近年来,我国的经济发展与科技水平都在不断提升,国家对医疗单位的投入与支出也在日益加大,这样使得许多医疗单位相互攀比,在购置设备时只是注重求大求全,并没有注重设备的实用性,导致资金严重的浪费。由于这些医疗单位没有对单位的设备成本以及预期可能带来的经济效益与实用价值做出分析就购买,导致单位的资金以及资源都浪费严重。除了这些情况以外,在医疗单位进行资产清理的时候,对许多设备的估价不实、回收不及时、随意对单位的资产进行变卖,这些情况都会造成医疗单位的固定资产与实际的账目不符。除此之外,医疗单位在进行固定资产的盘点时,基本都是形式主义,没有做到对单位的重点、定期和全面的盘点。

(二)医院内部的成本监督机制不够健全

目前许多的医疗单位都没有建立与财会相关的内审机构,有些虽然建立了,也用的是单位领导担任内审人员,这种做法导致会计内审人员的监督能力很低,会造成资产流失非常严重的现象。对于医疗单位会计内部需要定期进行审计;对于医疗单位会计内部的控制制度也要做出合适的效果,并对其做出正确的判断和客观的评价,一旦发现问题要及时改正,争取能够做到使财务制度更加健全、会计审核制度更加规范,真正能够通过会计内部的控制来提高整个医疗单位的管理水平。医院如果外部监督能力下降就会使医院内部控制的实效性减弱,换句话说就是医疗单位在实际的工作当中财政、审计等属于监督机构的工作往往不能合作,使医院的管理工作难以进行。

二、新医院财会制度下转变成本核算工作的措施

在新医院财会制度的试试下,医院的成本核算方法也有所转变,医院应该通过以下几项措施来逐步完成成本核算工作的转变。

(一)构建良好的医院内部核算环境

要想做好医疗单位的会计与财务的经济管理工作,就应该先控制好医院各方面的环境,因为医院的环境与财务管理内部的控制是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的。要想建设一个良好的成本核算环境,首先需要深入贯彻医疗单位内部的成本控制思想,制定好成本核算管理相关的措施。要对医疗单位的成本风险控制环节进行严格的监督,切实落实医院内部的管理职责与风险管理责任,使医院内的每一位员工都能够提高防范风险的能力,营造出良好的会计经济管理环境。一旦发现对医院的不利因素和核算不对的情况,就要及时修改,把每一个环节都做好,实现医院的管理目标。

(二)加大对医院成本核算管理的监督力度

医疗单位内部的成本核算与管理监督工作,不仅需要独立,又是一项服务工作,是整个医院经济管理体系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财会管理制度的建设是医疗单位内部管理人员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管理人员需要找到制度中的缺陷与不足,对整个制度体系进行全面有效的评估,然后给出改进措施,使医院的会计经济管理体系与成本核算制度能够不断完善。首先,要确保医疗单位里科学和合理的监督机制,做到程序的规范;其次,需要加强医疗单位内部审计制度与成本核算制度的建设,利用审计部门的监督作用,同时也要实施一些奖励和惩罚制度,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与主管能动性,提高医院内部的成本管理水平与预算水平。

结语

总而言之,在新医院财会制度之下,对医院进行成本核算方式的转变需要经历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医院在这个新制度的引领之下,就能够不断的提高医院的竞争力。但是,在进行医院成本核算工作中数据分析工作时,并不能仅仅是分析表面的数字,而是要关注这些数字之后是否隐藏着别的信息。医院应该通过这项新的财会制度与财务制度,逐步弯身自身的成本核算工作以及成本控制工作,这样才能够不断提升医院的竞争力,确保医院的可持续性发展,同时也能够推动我国医疗事业的不断前进。

参考文献

[1]魏华东.论新医院财务会计制度下公立医院财会制度的完善[J].中国外资,2011,17:17-18.

[2]陈敏.新医院财会制度下的成本核算实施[J].现代经济信息,2012,15:129.

[3]徐利.新医院财会制度下对成本核算的思考[J].财经界(学术版),2013,05:208.

上一篇:改进工作作风创优发展环境下一篇:a股ipo法律意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