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工程质量验收规范

2024-06-17

城市工程质量验收规范(精选13篇)

1.城市工程质量验收规范 篇一

建筑工程质量验收规范目录

1、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 GB50300-20132、建筑地基基础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2-20023、砌体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3-20114、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4-2002(2011年版)

5、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5-20016、木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6-20027、屋面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7-20128、地下防水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8-20119、建筑地面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9-201010、建筑装饰装修工程质量验收规范 GB50210-200111、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42-200212、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43-200213、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303-200214、电梯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310-200215、智能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339-200316、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411-2007

2.城市工程质量验收规范 篇二

关键词: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绝缘测试,放电

《建筑电气安装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300于2002年颁布以来, 经过数年的实践, 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得到较好的控制。通过学习规范和建筑电气工程的实践, 结合本地区执行过程中遇到一些具体的操作问题, 本文就对规范的理解及施工质量和安全生产控制提出以下应注意问题。

1 母线、缆线绝缘测试、耐压试验后放电

《规范》第3.3.8条 (封闭、插接式母线每段母线组对接续前, 绝缘电阻测试合格, 绝缘电阻值大于20 MΩ, 才能安装组对) , 第3.3.12条 (电缆穿管前绝缘测试合格, 才能穿入导管; 电线、电缆交接试验合格, 且对接线去向和相位等检查确认, 才能通电) , 第3.3.12-4条 (电线、电缆交接试验合格, 且对接线去向和相位等检查确认, 才能通电) , 第3.3.8 -5条 ( 母线支架和封闭、插接式母线的外壳接地 (PE) 或零 (PEN) 连接完成, 母线绝缘电阻测试和交流工频耐压试验合格, 才能通电) , 以上条文都强调除在安装前要做绝缘检查, 以免最终系统测试不合格, 而造成返工外, 强调了交接试验的重要性。对于封闭、插接式母线、大截面电缆安装完成、投入使用前, 应进行交接试验, 测量其绝缘电阻值, 长线路、高电压、大截面电缆在耐压试验和绝缘电阻测试后亦须放电。但规范对试验前后须放电的要求不是很明确, 操作过程中施工人员往往根据自己的理解进行作业, 忽视耐压试验前后放电的作业环节而导致触电事故发生。

长电缆、封闭母线相当于一个电容器, 以电缆为例线间电容的计算如下:

以三相电缆为例, 三相导线可以看作三根并行的长导线, 如图1, a、b、c代表三相线路中的三根导线, D代表导线间的距离, H代表导线与对地距离, r为导线半径, C10为三相导线对地的部分电容, Cm为三相导线之间部分电容。

undefined

undefined

式中:

undefined, 三相导线间的几何均距;undefined, 三相导线与本身镜像间的几何均距;undefined, 三相导线与不同相导线镜像间的几何间距。

由公式可见, 导线间电容及对地电容与长度、线径、线间距、对地距离等有关系, 电容越大, 残余电量就越大, 如不进行放电, 人体接触缆线或母线时就可能发生人身伤害事故。因此就耐压试验后的放电问题应作为施工工序的重要的环节。

2 单芯电缆的固定

《规范》第13.2.3-2条 (交流单芯电缆或分相后的每相电缆固定用的夹具和支架, 不形成闭合铁磁回路) , 第15.1.1条 (三相或单相的交流单芯电缆, 不得单独穿于钢导管内) 及第15.1.2条 (不同回路、不同电压和交流与直流的电线, 不应穿于同一导管内;同一交流回电线应穿于同一金属导管内, 且管内电线不得有接头) 等条文都是为防止产生涡流效必须遵守的规定。其原理如下:

导线通过电流时, 在其周围产生磁力线, 磁力线与通过线芯的电流大小成正比, 单根导体周围如果有闭合的铁磁材料, 流过交流电时的交变磁场会在铁磁材料中产生涡流, 如图2。如果单芯导体穿钢管保护, 钢管内产生涡流, 形成磁轭现象, 造成电能损耗, 通过的电流大时钢管还可能发热, 损坏电缆。涡流还会造成保护装置灵敏度下降、电缆发热、寿命缩短, 严重可能引发火灾等问题。规范内明确同一交流回路要穿入同一金属管内, 其原因在于正常运行时多芯电缆由于流入流出电流相等, 回路周围不会产生电磁感应, 避免了涡流效应。

同样道理, 使用铁磁材料固定单芯电缆也会产生涡流效应。工程实际中容易忽视的情况还有单芯电缆穿楼板使用防火钢板分隔、单芯线缆进配电箱穿预留孔、用裸金属线绑扎单相线路等。

近年来预分支电缆由于现场施工方便、绝缘性能优越、可靠性高、防水性能好、适用范围广等优点, 已在建筑工程中广泛应用。《规范》第13.2.3.5条 (敷设电缆的电缆沟和竖井, 按设计要求位置, 有防火隔堵措施) 对防火措施作出了规定, 但对其固定未明确。施工中应注意预分支电缆的固定不应采用铁件, 防火隔断不应采用钢板, 以避免产生涡流。

3 结束语

3.工程质量的管理和验收 篇三

【关键词】工程质量

一、工程质量管理和验收的重要性

城镇化进程在不断的加快,工程项目建设在迅速增加,人们生活质量和水平也在逐渐提高。在基本的温饱问题解决之后,人们更多关心的是生活的品质,对工程质量的要求也就越来越高。工程质量不但关系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与建设企业的经济利益,也与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具有紧密的联系,所以,必须对工程质量进行管理和验收,才能满足工程建设的要求,提高工程建设的质量。

工程质量是工程建设之中的关键,一旦工程中的某一个环节出现质量问题,将会为整个工程造成十分严重的损失,同时也是对人们生命财产的严重威胁。随着工程数量的增加,工程质量问题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工程质量问题的频发,为企业带来了十分严重的经济损失,重建或者是修复工作也带来了资源的浪费。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必须采取有效的方法对工程质量进行管理和验收,在整个工程建设的过程之中去控制工程的质量,才能取得令人满意的结果。

二、工程质量管理和验收的工作内容

笔者曾经参加过电厂工程基建期的管理工作,也参加过电厂铁路专用线的铁路工程管理,对工程基建期的管理工作有一些经验和想法,下面对工程质量管理和验收工作的主要内容进行简要探讨。

工程质量管理和验收不只包括施工过程中的质量管理与工程竣工后的质量验收,而是需要对整个工程建设全过程的质量进行管理和验收。工程质量管理和验收需要从全局的角度出发,综合考虑各种因素,从工程项目的准备阶段开始,对工程质量进行科学系统的控制,达到规定标准的质量要求。决策设计阶段的质量管理和验收是要对工程的相关资料进行广泛的收集和整理,在调查分析的基础上判断项目的可行性。施工准备阶段的质量管理和验收需要对施工队伍的资质进行审查,对工程项目相关的文件、合同、报告等进行仔细的审阅,包括技术标准和图纸的完整性等,施工进度和施工方案也要进行全面的了解,以便在施工过程中对其进行控制。在项目施工开始之前,对施工条件进行全面的检查和验收,确保符合开工条件之后,才能开始施工。施工过程中的质量管理和验收需要对施工工序的质量进行控制,并且在工程施工难度较大的重点部位设置质量管理和验收的控制点,加大对其的控制力度。施工过程中要时刻注重对施工质量的检查,进行定期的巡视,分项目完成之后及时对项目质量进行验收,确保建设材料、配件、设备等方面的质量。工程完成之后的质量管理和验收是需要对已经竣工的工程质量进行检查和验收,对于工程中存在的缺陷和质量问题及时解决,并且要有竣工资料。

三、工程质量管理和验收的难点分析

工程建设项目在不断的增加,使得工程质量的管理和验收工作难度不断加大,工程建设数量比较大的地区,质量管理工作明显无法满足工程建设的需要,管理力度不到位。工程质量管理需要多个部门的协调配合,才能顺利完成质量管理的任务,但质量管理各部门的联系明显需要加强。工程质量管理的科学性不高,没有对工程质量进行科学、全面、细致的管理,管理质量低下。工程质量验收需要一定的计划和方案,但是在实际的工程质量验收过程中,缺乏統一的验收标准,质量验收工作缺乏相应的依据,使得质量验收工作比较混乱。一些质量验收方案之中的规定过于抽象和笼统,没有具体的质量验收要求,可操作性太低,并且存在一些不合理的规定,在工程建设过程中根本无法达到这样的质量要求,在验收过程中会出现很多争议,影响了质量验收的效果。

四、加强工程质量管理和验收的措施

4.1提高对工程质量管理和验收的重视

加大对工程质量管理和验收的相关宣传,使企业单位充分认识到工程质量管理和验收的重要性,提高其对质量管理和验收工作的重视。重视在工程建设之中的质量管理和质量验收,才能将工程质量管理和验收工作落到实处,使工程项目的质量达到要求的标准。

4.2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和制度

为了确保工程建设的质量,必须对工程质量管理和验收方面的法律法规和制度加以健全,做到在质量管理和验收的过程中有法可依。加强相关立法工作,对工程项目的质量管理和验收方面做出清晰具体的规定,明确工程质量管理和验收的地位,使其得到应有的重视。各个管理单位和部门也应该依据国家的相关规定,制定科学合理的管理和验收制度,并严格按照制度规定进行规范化的工程质量管理和验收。

4.3强化对施工过程中的质量管理和验收

工程施工过程对工程质量的影响是十分关键和直接的,必须充分重视对施工过程中的质量管理和验收,确保整个工程建设的质量。在施工过程中,对工程的原材料、设备、配件等相关要素进行严格的控制,对其质量进行检查和验收,合格之后才可以进入到施工现场。加强对分部工程的质量验收工作,当工程的分部工程完成之后,不能急于进行下一步的建设,而是要对质量进行严格的验收合格之后,才能继续。

4.4加强相关部门的协调与合作

工程质量管理和验收部门之间要进行充分的交流和沟通,在相互信任和相互理解的基础上共同完成对工程项目质量的管理和验收工作,确保整个工程保质保量的完成。明确各个管理部门的相关责任和义务,在管理和验收的过程中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并对其他部门的相关工作进行积极的配合,在共同努力之下完成质量管理和验收工作。加强各个部门之间的信息资源共享,避免由于信息闭塞造成的误会以及管理工作中的重复,浪费精力和资源。

结束语

4.建筑装饰装修工程质量验收规范 篇四

目录

0、关于发布国家标准《建筑装饰装修工程质量验收规范》的通知0、前 言

1、总 则

2、术 语

3、基本规定

4、抹灰工程

4.1 一般规定

4.2 一般抹灰工程

4.3 装饰抹灰工程

4.4 清水砌体勾缝工程

5、门窗工程

5.1 一般规定

5.2 木门窗制作与安装工程

5.3 金属门窗安装工程

5.4 塑料门窗安装工程

5.5 特种门安装工程

5.6 门窗玻璃安装工程

6、吊顶工程

6.1 一般规定

6.2 暗龙骨吊顶工程

6.3 明龙骨吊顶工程

7、轻质隔墙工程

7.1 一般规定

7.2 板材隔墙工程

7.3 骨架隔墙工程

7.4 活动隔墙工程

7.5 玻璃隔墙工程

8、饰面板(砖)工程

8.1 一般规定

8.2 饰面板安装工程

8.3 饰面砖粘贴工程

9、幕墙工程-

9.1 一般规定

9.2 玻璃幕墙工程

9.3 金属幕墙工程

9.4 石材幕墙工程

10、涂饰工程

10.1 一般规定

10.2 水性涂料涂饰工程

10.3 溶剂型涂料涂饰工程

10.4 美术涂饰工程

11、裱糊与软包工程

11.1 一般规定

11.2 裱糊工程

11.3 软包工程

12、细部工程

12.1 一般规定

12.2 橱柜制作与安装工程

12.3 窗帘盒、窗台板和散热器罩制作与安装工程

12.4 门窗套制作与安装工程

12.5 护栏和扶手制作与安装工程

12.6 花饰制作与安装工程

13、分部工程质量验收

14、附录A木门窗用木材的质量要求

15、附录B子分部工程及其分项工程划分表

16、附录C隐蔽工程验收记录表

17、本规范用词用语说明

关于发布国家标准《建筑装饰装修工程质量验收规范》的通知

根据建设部《关于印发一九九八年工程建设国家标准制定、修订计划(第二批)的通知》(建标[1998]244号)的要求,由建设部会同有关部门共同修订的《建筑装饰装修工程质量验收规范》,经有关部门会审,批准为国家标准,编号为GB50210—2001,自2002年3月1日起施行。其中,3.1.1、3.1.5、3.2.3、3.2.9、3.3.4、3.3.5、4.1.12、5.1.11、6.1.12、8.2.4、8.3.4、9.1.8、9.1.13、9.1.14、12.5.6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原《装饰工程及验收规范》(GBJ210—83)、《建筑装饰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301—88)中第十章、第十一章同时废止。

本标准由建设部负责管理,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负责具体解释工作,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组织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发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2001年11月1日饰面板(砖)工程

8.1 一般规定

8.1.1 本章适用于饰面板安装、饰面砖粘贴等分项工程的质量验收。

说明:8.1.1 饰面板工程采用的石材有花岗石、大理石、青石板和人造石材;采用的瓷板有抛光和磨边板两种,面积不大于1.2m2,不小于0.5 m2;金属饰面板有钢板、铝板等品种;木材饰面板主要用于内墙裙。陶瓷面砖主要包括釉面瓷砖、外墙面砖、陶瓷锦砖、陶瓷壁画、劈裂砖等;玻璃面砖主要包括玻璃锦砖、彩色玻璃面砖、釉面玻璃等。

8.1.2 饰面板(砖)工程验收时应检查下列文件和记录:饰面板(砖)工程的施工图、设计说明及其他设计文件。材料的产品合格证书、性能检测报告、进场验收记录和复验报告。后置埋件的现场拉拔检测报告。外墙饰面砖样板件的粘结强度检测报告。隐蔽工程验收记录。施工记录。

8.1.3 饰面板(砖)工程应对下列材料及其性能指标进行复验:室内用花岗石的放射性。粘贴用水泥的凝结时间、安定性和抗压强度。外墙陶瓷面砖的吸水率。寒冷地区外墙陶瓷面砖的抗冻性。

说明:

8.1.3 本条仅规定对人身健康和结构安全有密切关系的材料指标进行复验。天然石材中花岗石的放射性超标的情况较多,故规定对室内用花岗石的放射性进行检测。

8.1.4 饰面板(砖)工程应对下列隐蔽工程项目进行验收:预埋件(或后置埋件)。连接节点。防水层。

8.1.5 各分项工程的检验批应按下列规定划分:相同材料、工艺和施工条件的室内饰面板(砖)工程每50间(大面积房间和走廊按施工面积30m2为一间)应划分为一个检验批,不足50间也应划分为一个检验批。相同材料、工艺和施工条件的室外饰面板(砖)工程每500—1000m2应划分为一个检验批,不足500m2也应划分为一个检验批。

8.1.6 检查数量应符合下列规定:室内每个检验批应至少抽查10%,并不得少于3间;不足3间时应全数检查。室外每个检验批每100 m2应至少抽查一处,每处不得小于10 m2。

8.1.7 外墙饰面贴前和施工过程中,均应在相同基层上做样板件,并对样板件的饰面砖粘结强度进行检验,其检验方法和结果判定应符合《建筑工程饰面砖粘结强度检验标准》(JGJ110)的规定。

说明:8.1.7 《外墙饰面砖工程施工及验收规程》(JGJ126—2000)中6.0.6条第3款规定:“外墙饰面砖工程,应进行粘结强度检验。其取样数量、检验方法、检验结果判定均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建筑工程饰面砖粘结强度检验标准》(JGJ110)的规定。”由于该方法为破坏性检验,破损饰面砖不易复原,且检验操作有一定难度,在实际验收中较少采用。故本条规定在外墙饰面砖粘贴前和施工过程中均应制作样板件并做粘结强度试验。

8.1.8 饰面板(砖)工程的抗震缝、伸缩缝、沉降缝等部位的处理应保证缝的使用功能和饰面的完整性。

8.2 饰面板安装工程

8.2.1 本节适用于内墙饰面板安装工程和高度不大于24 m、抗震设防烈度不大于7度的外墙饰面板安装工程的质量验收。

主控项目

8.2.2 饰面板的品种、规格、颜色和性能应符合设计要求,木龙骨、木饰面板和塑料饰面板的燃烧性能等级应符合设计要求。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产品合格证书、进场验收记录和性能检测报告。

8.2.3 饰面板孔、槽的数量、位置和尺寸应符合设计要求。

检验方法:检查进场验收记录和施工记录。

8.2.4 饰面板安装工程的预埋件(或后置埋件)、连接件的数量、规格、位置、连接方法和防腐处理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后置埋件的现场拉拔强度必须符合设计要求。饰面板安装必须牢固。

检验方法:手扳检查;检查进场验收记录、现场拉拔检测报告、隐蔽工程验收记录和施工记录。

一般项目

8.2.5 饰面板表面应平整、洁净、色泽一致,无裂痕和缺损。石材表面应无泛碱等污染。

检验方法:观察。

8.2.6 饰面板嵌缝应密实、平直,宽度和深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嵌填材料色泽应一致。

检验方法:观察;尺理检查。

8.2.7 采用湿作业法施工的饰面板工程,石材应进行了碱背涂处理。饰面板与基体之间的灌注材料应饱满、密实。

检验方法:用小锤轻击检查;检查施工记录。

说明:

8.2.7 采用传统的湿作业法安装天然石材时,由于水泥砂浆在水化时析出大量的氢氧化钙,泛到石材表面,产生不规则的花斑,俗称泛碱现象,严重影响建筑物室内外石材饰面的装饰效果。因此,在天然石材安装前,应对石材饰面采用“防碱背涂剂”进行背涂处理。

8.2.8 饰面板上的孔洞应套割吻合,边缘应整齐。

检验方法:观察。

8.2.9 饰面板安装的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应符合表8.2.9的规定。

表8.2.9 饰面板安装的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

项次 项目 允许偏差(mm)检验方法

石材 瓷板 木材 塑料 金属

光面 剁斧石 蘑菇石立面垂直度 2 3 3 2 1.5 2 2 用2m垂直检测尺检查表面平整度 2 3 — 1.5 1 3 3 用2m靠尺和塞尺检查阴阳角方正 2 4 4 2 1.5 3 3 用直角检测尺检查接缝直线度 2 4 4 2 1 1 1 拉5m线,不足5m拉通线,用钢直尺检查墙裙、勒脚上口直线度 2 3 3 2 2 2 2 拉5m线,不足5m拉通线,用钢直尺检查接缝高低差 0.5 3 — 0.5 0.5 1 1 用钢直尺和塞尺检查接缝宽度 1 2 2 1 1 1 1 用钢直尺检查

8.3 饰面砖粘贴工程

8.3.1 本节适用于风墙饰面砖粘贴工程和高度不大于100m、抗震设防烈度不大于8度、采用满粘法施工的外墙饰面砖粘贴工程的质量验收。

主控项目

8.3.2 饰面砖的品种、规格、图案颜色和性能应符合设计要求。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产品合格证书、进场验收记录、性能检测报告和复验报告。

8.3.3 饰面砖粘贴工程的找平、防水、粘结和勾缝材料及施工方法应符合设计要求及国家现行产品标准和工程技术标准的规定。

检验方法:检查产品合格证书、复验报告和隐蔽工程验收记录。

8.3.4 饰面砖粘贴必须牢固。

检验方法:检查样板件粘结强度检测报告和施工记录。

8.3.5 满粘法施工的饰面砖工程应无空鼓、裂缝。

检验方法:观察;用小锤轻击检查。

一 般 项 目

8.3.6 饰面砖表面应平整、洁净、色泽一致,无裂痕和缺损。

检验方法:观察。

8.3.7 阴阳角处搭接方式、非整砖使用部位应符合设计要求。

检验方法:观察。

8.3.8 墙面突出物周围的饰面砖应整砖套割吻合,边缘应整齐。墙裙、贴脸突出墙面的厚度应一致。检验方法:观察;尺量检查。

8.3.9 饰面砖接缝应平直、光滑,填嵌应连续、密实;宽度和深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检验方法:观察;尺量检查。

8.3.10 有排水要求的部位应做滴水线(槽)。滴水线(槽)应顺直,流水坡向应正确,坡度应符合设计要求。检验方法:观察;用水平尺检查。

8.3.11 饰面砖粘贴的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应符合表8.3.11的规定。

表8.3.11 饰面砖粘贴的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

项次 项目 允许偏差(mm)检验方法

5.城市工程质量验收规范 篇五

(一)分户验收前根据分户验收的有关规定及房屋情况确定检查部位和数量;

(二)按照国家有关验收规范规定及分户验收内容进行检查、验收;

(三)填写检查记录,发现工程观感质量和使用功能不符合规范或设计文件要求的,书面责成施工单位整改并对整改情况进行复查;

(四)分户验收合格后,必须按户出具由建设(代建)、设计、施工、监理单位项目负责人签字或签章确认的《住宅工程质量分户验收表》(详附表),并加盖建设(代建)、设计、施工、监理单位公章。

第六条 建设(代建)、设计、施工、监理单位应对每户住宅的检查部位和项目认真进行检查,对不合格项目,由监理单位签发不合格项返修通知,施工单位应认真进行返修,返修后重新组织验收。经过返修或者加固处理仍不能满足安全使用要求的分部工程、单位(子单位)工程,严禁验收。

第七条 质量分户验收由建设单位(代建单位)组织,设计、施工、监理单位等单位参加,已选定物业公司的,物业公司应当参加质量分户验收工作。

第八条 住宅工程竣工验收前,施工单位要制作工程铭牌,并镶嵌在建筑外墙显著部位。工程铭牌应包括以下内容:

(一)工程名称、竣工日期;

(二)建设(代建)、设计、监理、施工单位名称;

第九条 住宅工程建设(代建)单位应当在《住宅质量保证书》中注明以下事项:

(一)保修范围和保修期限;

(二)施工单位工程质量保修负责人姓名、电话以及办公地点;

(三)物业公司名称、电话;

(四)工程质量保修程序和处理时限;

(五)建设(代建)单位工程质量保修监督电话。

第十条 住宅工程交付使用时,《住宅工程质量分户验收表》应当作为《住宅质量保证书》的附件一并移交给业主。

第十一条 本规定第九条所列事项及分户验收结论应当在住宅工程交付使用时,在住宅单元入口进行公示,公示期不得少于 3个月。

第十二条 工程质量监督机构应当在监督工程竣工验收过程中,对分户验收制度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主要监督检查《住宅工程质量分户验收表》的内容是否符合要求、结论是否明确以及质量分户验收中存在问题的整改情况。同时应抽查一定比例的户数,对分户验收工作进行检查和复核。

第十三条 工程质量监督机构应对质量分户验收工作加强监督管理,发现分户验收中弄虚作假、降低标准,将不合格工程按合格工程验收的,应督促整改合格后由建设(代建)单位组织相关单位重新进行验收,并对相关责任单位和责任人给予不良行为记录。

第十四条 本规定从2007年 5月 1 日起在本市所有住宅工程中实行。

住宅工程质量分户验收规范、标准

一、墙面、地面和顶棚面层质量

1、验收内容:

1)、地面空鼓、裂缝、起砂;

检查方法及数量:小锤轻击和观察。全数检查。2)、墙面和顶棚空鼓、裂缝、脱层、爆灰; 检查方法及数量:小锤轻击和观察。全数检查。

3)、有排水要求的建筑地面面层与相连接各类面层的标高差。检查方法及数量:钢尺检查每一处不少于2点。全数检查。

2、验收标准:

1)、地面空鼓面积不应大于400cm2,且每自然间不多于2处可不计;不得出现裂缝和起砂。(裂缝应按有关技术要求、规定进行整改处理)2)、墙面和顶棚无渗漏、空鼓、脱层、裂缝、爆灰。

3)、有排水要求的建筑地面面层与相连接各类面层的标高差应符合设计要求。二、门窗安装质量

1、验收内容: 1)、外窗台高度

检查方法及数量:钢尺检查,每一处不少于2点(每一窗台记录最低点)。全数检查。2)、外窗渗漏

检查方法及数量:观察。全数检查。3)推拉窗防脱落装置

检查方法及数量:观察、手扳检查。全数检查。4)安全玻璃认证标志

检查方法及数量:观察。全数检查。

2、验收标准:

1)外窗台净高不低于0.90m,不得有负偏差,否则应采取防护措施。2)外窗及周边无渗漏。3)推拉窗必须有防脱落装置。

4)应使用安全玻璃的,不得使用普通玻璃,玻璃上有安全认证标志。

三、栏杆安装质量

1、验收内容: 1)栏杆高度

检查方法及数量:钢尺检查,每片栏杆不少于3处(每片栏杆记录最小值)。全数检查。2)竖杆间距

检查方法及数量:钢尺检查,每片栏杆不少于3处(每片栏杆记录最大值)。全数检查。3)防攀登措施

检查方法及数量:观察。全数检查。4)护栏玻璃

检查方法及数量:观察,尺量检查。全数检查。

2、验收标准:

1)临空高度在24m以下时,栏杆高度不应低于1.05m,临空高度在24m及24m以上

(包括中高层住宅)时,栏杆高度不应低于1.10m。2)防护栏杆的栏杆垂直净间距不应大于0.11m。3)栏杆应防止攀登。

4)护栏玻璃的使用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并符合下列规定:承受水平荷载的无框架护栏玻璃必须使用钢化玻璃或钢化夹层玻璃,公称厚度不应小于12mm。当护栏一侧距楼地面高度为5m及以上时,必须使用钢化夹层玻璃。不受水平荷载的护栏玻璃应符合《建筑玻璃应用技术规程》(JGJ113—2003)的规定,且公称厚度不应小于5mm的钢化玻璃或厚度不应小于6.38mm的夹层玻璃。

四、防水工程质量

1、验收内容: 1)屋面渗漏

检查方法及数量:根据安全和功能检验(检测)报告或雨后观察。全数检查。2)有防水要求的地面渗漏

检查方法及数量:蓄水(蓄水深度为20~30mm,24h内无渗漏为合格)。全数检查。3)外墙渗漏

检查方法及数量:雨后观察或淋水检查。全数检查。

2、验收标准:

1)屋面不得有渗漏或积水现象。2)地面无渗漏、排水顺畅。3)墙面无渗漏。

五、室内空间尺寸偏差(表式见附表二)

1、验收内容: 1)室内净高

检查方法及数量:激光测距仪。每个房间(除厨房、卫生间等外)抽测5点(其中距墙、柱四角300~500mm处各测1点,中间测1点)。2)室内净开间、净进深

检查方法及数量:激光测距仪。每个房间(除厨房、卫生间等外)抽测2处,(其中距墙、柱四角300~500mm处各测1处)无墙体则测柱间净距(距柱边处各测1处)。3)地面水平度

检查方法及数量:激光水平仪。每个房间(除厨房、卫生间等外)抽测5点(其中距墙(柱)角300~500mm处各测1点,中心处测1点)。

2、验收标准:

1)净高负偏差不超过20mm,极差(实测值中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不超过20mm。2)净开间、净进深极差(实测值中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不超过20mm。

3)测量地面水平度,当开间(进深)5m以内不超过20mm,当开间(进深)超过5m时每延米不超过5mm。4)精装修标准另定。六、给排水工程质量

1、验收内容: 1)管道渗漏

检查方法及数量:根据安全和功能检验并观察。全数检查。2)管道坡向

检查方法及数量:水平尺检查。全数检查。3)地漏水封高度

检查方法及数量:试水观察或检查是否设置存水弯。全数检查。4)伸缩节、检查口、阻火圈(防火套管)设置 检查方法及数量:观察。全数检查。

2、验收标准:

1)给水管道、阀门、水嘴等无渗漏;排水管灌水后管道及接口无渗漏。2)管道坡向正确、无倒坡。

3)地漏的水封高度不得小于50mm或设置存水弯。

4)伸缩节设置必须符合设计或规范要求(间距不大于4m),高层建筑明设排水塑料管道是否设置阻火圈或防火套管。

5)、在立管上应每隔一层设置一个检查口,但在最底层和有卫生器具的最高层必须设置。七、电气工程安装质量

1、验收内容: 1)配电箱安装质量

检查方法及数量:观察和检查漏电保护装置、线路回路标志。全数检查。2)开关、插座安装质量

检查方法及数量:观察。全数检查。

2、验收标准:

1)漏电保护装置动作灵活可靠,动作电流不大于30mA,动作时间不大于0.1s;接线整齐,回路编号齐全,标识正确;接地连接可靠。

2)开关、插座面板应紧贴墙面,安装牢固;相位正确;接地可靠。

八、其它

1、验收内容: 1)烟道设置

检查方法及数量:观察。全数检查。2)空调孔、板设置

检查方法及数量:观察。全数检查。

2、验收标准:

1)烟道表面无裂缝,出屋面高度符合规范要求。2)空调孔、板位置、大小正确,排水坡向正确。九、公共部位、共用设施质量

1、验收内容: 1)外墙渗漏、裂缝

检查方法及数量:观察。在肉眼可见范围内全数检查。2)地面裂缝、空鼓、起砂;

检查方法及数量:小锤轻击和观察。全数检查。3)楼梯梯段宽度、楼梯平台宽度、扶手高度

检查方法及数量:激光测距仪或钢尺检查。全数检查。记录最小值。4)竖杆间距

检查方法及数量:钢尺检查。全数检查。记录最大值。5)防攀滑措施

检查方法及数量:观察。全数检查。

6)电梯门净宽、高层首层疏散外门净宽、走廊和公共部位通道净宽及净高 检查方法及数量:激光测距仪或钢尺检查。全数检查。记录最小值。7)地下室净高

检查方法及数量:激光测距仪检查。全数检查。记录最小值。8)地下室地面、墙面、顶棚渗漏、裂缝

检查方法及数量:观察。全数检查。9)地下室地面裂缝、起砂

检查方法及数量:观察。全数检查。

2、验收标准: 1)外墙无渗漏、裂缝。2)楼地面无裂缝、空鼓、起砂

3)六层及六层以下住宅,一边设有栏杆的梯段净宽不应小于1.00m。六层以上不应小于1.10m。

4)楼梯平台宽度不应小于梯段宽度,并不得小于1.20m。5)扶手高度不应小于0.90m。

6)防护栏杆的垂直间距不应大于0.11m。

6.城市工程质量验收规范 篇六

闽建建函[2011]92号 浏览次数:3524

各设区市建设局(建委),平潭综合试验区交通与建设局: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于2010年12月20日发布了《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2011年版),并自2011年8月1日起实施。为更好地执行新规范,现提出实施意见如下:

1、凡是2011年8月1日起开工的建筑工程,必须执行《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2011年版),其中关于钢筋分项工程修改的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2011年8月1日前已完成设计但2011年8月1日尚未开工的工程,应按照《混凝土结构工程设计规范》GB50010-2010进行施工设计修改后方可用于工程施工。

2、2011年8月1日前开工的房屋建筑工程,可执行原《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

3、各地要按照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建筑工程使用钢筋质量管理工作的通知》(建质[2011]26号)要求,加强建筑工程使用钢筋质量监督管理,督促建设、施工、监理单位严把钢筋进场关,加强钢筋加工过程控制,严格按照《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2011年版)要求进行钢筋分项工程验收,坚决禁止不合格钢筋用于建筑工程,确保建筑工程质量。

福建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7.城市工程质量验收规范 篇七

GB 50339-2013《智能建筑工程质量验收规范》中第7章《信息网络系统》名称与2003版第5章的名称相同,但章节内容却有较大的变化:对验收范围进行了明确界定,限定在计算机网络系统和网络安全两部分;将2003版中《应用软件检测》一节纳入到2013版第16章《信息化应用系统》。

信息系统是一个非常宽泛的概念,泛指与信息加工、信息传递、信息存储以及信息利用等有关的所有系统。而作为工程质量验收规范,我们必须要将每一个验收章节收敛、对应到某一个实际的智能化子系统上,且界限清晰不可有二义性。信息网络系统在本标准中强调的是“网络基础设施”,即指基于信息与通信技术,用于传递信息处理信息的通信网络体系,只是针对信息传递的部分,并不包含信息加工及利用等环节,因此本章主要是基础网络设施的通信性能和安全性能验收。

2 计算机网络系统验收内容的补充

信息网络系统是通信承载平台,会因承载业务和传输介质的不同而有不同的功能及检测要求,因此本次修编对信息网络系统进行了不同层次的划分以便于验收的实施。

随着IP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建筑物内部署局域以太网已成为通信基础设施的主流建设模式,与此同时,建筑智能化系统也逐步开始大量采用IP通信架构的设备。于是在智能建筑项目中,局域以太网不仅承载大厦内的数据交换业务,而且逐渐出现了用于承载智能化设备数据传输的智能化设备网。

智能化设备网是指在建筑物内相对独立的IP网络,用于承载安全技术防范系统、建筑设备监控系统、公共广播系统、信息导引及发布系统等业务。智能化设备网可采用单独组网或统一组网的网络架构,并根据各系统的业务需求和数据特征,通过VLAN、QoS等保障策略对数据流量提供高可靠、高实时和高安全的传输承载服务。因智能化设备网承载的业务对网络性能具有特殊要求,故验收标准应与业务办公网有所差异。因此本次修订中,根据承载业务的不同将计算机网络系统划分为业务办公网和智能化设备网。

随着人们对网络接入便捷性的要求越来越高,作为有线网络系统的补充,智能建筑中开始部署无线网络系统,并逐渐成为必备的网络基础设施之一。因此本次修编中,根据传输介质的不同将计算机网络系统的验收内容分为有线网和无线网,并单独设置了无线网络功能检测的内容,详见第7.3.10条。

3 网络安全验收内容的重新界定

随着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发展,对网络安全的要求也在逐步提高。根据现行国家标准GB/T 22239-2008《信息安全技术——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基本要求》的规定,本次修订对网络安全系统的测试内容进行重新定义。

GB/T 22239-2008中规定信息安全包括物理安全、网络安全、主机安全、数据安全和应用安全五个层面,而本章中提到的网络安全只是信息安全中的一个层面,是与物理安全、主机安全、应用安全等要素平等的维度关系。

网络安全验收的内容则包括对身份鉴别、自主访问控制、强制访问控制、数据流控制、安全审计、数据完整性、数据保密性、可信路径、网络安全监控、网络设备控制安全及端口安全等多个网络安全要素进行检测,以保证信息的保密性、真实性、完整性、可控性和可用性等信息安全性能符合设计要求。

根据GB/T 22239-2008,网络安全检验内容应该是上述多个网络安全要素的检测,而非物理安全、网络安全、主机安全、数据安全和应用安全的检测,两者的概念不宜混淆,因此本标准对第7.3节“网络安全系统检测”内容进行了调整。

4 检测项目的补充

2013版标准除了对信息网络系统的定义以及包含的内容进行重新界定外,对检测内容也进行了补充,这主要是因为本标准中增加了不同的网络类型,补充的测试内容主要有以下几项:

(1)增加网络时延和丢包率

传输时延和丢包率两个性能指标是衡量计算机网络性能的重要指标,直接影响未来各承载业务的传输质量,尤其像音视频等实时性要求较高的系统,对网络延时、抖动、丢包都非常敏感。因智能化网络要承载视频监控系统、公共广播系统等多媒体系统,所以计算机网络检测时应测试这两个指标保证达到承载业务的容忍范围之内。

(2)增加QoS功能测试

QoS是对重要业务进行有效传输保障的一个重要手段。通过QoS,网络系统能够对报警数据、视频流等对实时性要求较高的数据提供优先服务,从而保证较低的时延。在多业务融合在同一套网络基础设施之上时,QoS功能极为重要,它能有效保障关键业务在带宽有限的情况下被优先传送,保证业务的高可靠性。

(3)增加组播功能测试

智能化子系统中的视频监控系统、公共广播系统经常通过组播功能发送数据,所以智能化承载网需测试组播功能。

(4)增加无线网络的检测

(5)网络安全检测项增加了公安部对企业互联网的要求

互联网是目前企业网络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组成之一,但又是最容易引入风险隐患的网络入口,所以在本标准中对于互联网的检测要求进行了重点强调。

另外,也强调了业务办公网及智能化设备网与互联网连接时应遵循的公安部82号文的规定,以保障网络的安全。

5 标准修订前后的条文对比

GB 50339-2013第7章“信息网络系统”与2003版第5 章的条文对比详见表1,供参考。

6 小结

8.电梯安装土建交接质量验收规范 篇八

主控项目:

一、4.2.2主电源开关必须符合下列规定:

1、主电源应能够切断电梯正常使用情况下最大电流;

2、对有机房电梯该开关能从机房入口处方便地接近;

3、对无机房电梯该开关应设置在井道外工作人员方便接近的地方,且应具有必要的安全防护。二.4.2.3井道必须符合下列规定:

1、当底坑地面下有人员能到达的空间存在,且对重(或平衡重)上未设有安全钳装置时,对重缓冲器必须能安装在(或平衡重运行区域的下边必须)一直延伸到坚固地面上的实心桩墩上;

2、电梯安装之前,所有层门预留孔必须设有高度不小于1.2m的安全保护围封,并应保证有足够的强度;

3、当相邻两层门地坎间的距离大于11m时,其间必须设置井道安全门,井道安全门严禁向井道开启,且必须装有安全门处于关闭时电梯才能运行的电气安全装置。当相邻轿厢间有相互救援用轿厢安全门时,可不执行本款。一般项目:

一、4.2.4机房(如果有)还应符合下列规定:

1、机房内应设有固定的电气照明,地板面表上的照度不应小于2001x。机房内应设置一个或多个电源插座。在机房内靠近入口的适当高度处应设有一个开关或类似装置控制机房照明电源。

2、机房内应通风,从建筑物其他部分抽出的陈腐空气,不得排入机房内。

3、应根据产品供应商的要求,提供设备进场所需要的通道和搬运空间。

4、电梯工作人员应能方便的进入机房或滑轮间,而不需要临时借助于其他辅助设施。

5、机房应采用经久耐用且不易产生灰尘的材料建造,机房内的地板应采用防滑材料。

注:此项可在电梯安装后验收。

6、在一个机房内,当有两个以上不同平面的工作平台,且相邻平台高度差大于0.5m时,应设置楼梯或台阶,并应设置高度不小于0.9m的安全防护栏杆。当机房地面有深度大于0.5m的凹坑或槽坑时,均应盖住。供人员活动空间和工作台面以上的净高度不应小于1.8m。

7、供人员进出的检修活板门应有不小于0.8m×0.8m的净通道,开门到位后应能自行保持在开启位置。检修活板门关闭后应能支撑两个人的重量(每个人按在门的任意0.2m×0.2m面积上作用1000N的力计算),不得有永久变形。

8、门或检修活板门应装有带钥匙的锁,它应从机房内不用钥匙打开。只供运送器材的活板门,可只在机房内部锁住。

9、电源零线和接地线应分开。机房内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值不应大于4Ω。

10、机房应有良好的防渗,防漏水保护。

二、4.2.5井道还应符合下列规定:

1、井道尺寸是指垂直于电梯设计运行方向的井道截面沿电梯设计运行方向投影所测定的井道最小净空尺寸,该尺寸应和土建布置图所要求的一致,允许偏差应符合下列规定:

1)当电梯行程高度小于等于30m时为0~+25mm;

2)当电梯行程高度大于30m且小于等于60m时为0~+35mm; 3)当电梯行程高度大于60m且小于等于90m时为0~+50mm; 4)当电梯行程高度大于90m时,允许偏差应符合土建布置图要求。

2、全封闭或部分封闭的井道,井道的隔离保护、井道壁、底坑坑面和顶板应具有安装电梯部件所需要的足够强度,应采用非燃烧材料建造,且应不易产生灰尘。

3、当底坑深度大于2.5m且建筑物布置允许时,应设置一个符合安全门要求的底坑进口;当没有进入底坑的其他通道时,应设置一个从层门进入底坑的永久性装置,且此装置不得凸入电梯运行空间。

4、井道应为电梯专用,井道内不得装设与电梯无关的设备、电缆等。井道可装采暖设备,但不得采用蒸汽和水作为热源,且采暖设备的控制与调节装置应装在井道外面。

5、井道内应设置永久性电气照明,井道内照度应不得小于501x,井道最高点和最低点0.5m以内应各装一盏灯,再设中间灯,并分别在机房和底坑设置一控制开关。

6、装有多台电梯的井道内各电梯的底坑之间应设置最低点离底坑地面不大于0.3m,且至少延伸到最底层站楼面以上2.5m高度的隔障,在隔障宽度方向上隔障与井道壁之间的间隙不应大于150mm。

当轿顶边缘和相邻电梯运动部件(轿厢、对重或平衡重)之间的水平距离小于0.5m时,隔障应延长贯穿整个井道的高度。隔障的宽度不得小于被保护的运动部件(或其部分)的宽度每边再各加0.1m。

7、底坑内应有良好的防渗、防漏水保护,底坑内不得有积水。

9.城市工程质量验收规范 篇九

当前, 电力已经成为中国家家户户必不可少的资源, 从日常生活到精神生活, 电已经覆盖了整个社会生活。但电力同时又是所有人的梦魇, 每年因电力发生的事故不在少数, 夺取了许多人的生命。因此, 用电安全备受关注。电网建设关系着整个国家的电网系统, 维系着人们的生活和社会的运转, 其安全性对整个社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1]。而电网建设工程项目规范化验收则是安全的首要保障。规范合理的电网验收对整个电网建设工程至关重要, 对社会的安全和运转起到关键作用。可以说, 规范的电网建设工程项目验收是维护国家电网安全, 维护社会安全的保障, 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保障。

1 电网建设工程项目规范化验收重要性

110 k V及以下的电网建设工程项目的验收关系整个社会的安全。当前, 社会上的方方面面都不可缺少电力资源。个人需要电力资源方便生活, 例如用电做饭, 用电看电视、手机、电脑等电子产品, 获取信息资源, 促进自己的发展; 社会需要用电维系社会的繁荣稳定, 建筑施工、道路交通、广播电视等都需要依靠电力资源。“牵一发而动全身”, 如果电网出现问题, 则整个社会都会出现无法运转的局面。因此, 电网建设工程项目的验收作为第一重保障, 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只有做到电网建设工程项目验收的规范化, 严格依据标准进行验收, 保障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 个人才能够健康发展, 社会才能够繁荣稳定。同时电力资源作为国家重要的资源, 对于整个国家的进步必不可少。当前国家的电力资源比较缺乏, 电网建设还未全覆盖偏远山区, 对于国家的稳定和政策的执行不利。

2 110 k V及以下电网建设工程项目验收存在的问题

2. 1 责任不明

电网建设工程是多方参与的项目工程, 有建设方、验收方、供电方等多部门的参与。每个参与方的职能不同, 负责的方面也不同, 责任也相应不同。但当前电网建设工程的各方权责并没有明确划分, 关于电网的验收、运行、维护等方面并没有充分有效的协商, 一旦产生事故, 各个部门便相互推卸, 不肯承担责任。一方面造成安全隐患不能够得到有效解决; 另一方面造成事故的赔偿问题。究其原因, 在于电网建设的责任不够明确, 遇到事故不好区分责任, 因此造成电网建设工程的验收非常困难[2]。

2. 2标准不明

当前110 k V及以下的国家电网建设工程项目的验收标准虽然是国家制定的, 但还有许多小的方面国家并未作出规定, 这就对验收人员在验收时的标准产生分歧。不同的工程验收标准不同, 同一工程不同人员的验收标准不同, 没有做到统一规定, 造成验收标准的混乱, 验收人员在验收时也没有可供参考的标准。因此, 制定出统一的验收标准, 规范验收标准对于验收工作有重要的帮助。

2. 3验收流程混乱

验收人员在验收时应该按照既定的流程进行验收, 一方面方便项目的验收, 另一方面也对项目的责任区分有帮助。但当前110 k V及以下的电网建设项目验收流程比较混乱, 由于国家没有制定出统一的验收流程, 验收方也没有可供依据的流程, 在验收时需要验收人员凭借经验自己把握验收流程, 这就造成了新人没有流程可依据, 不知如何下手, 很可能会造成验收失误, 以后产生问题。一是不利于验收工作的合理有序进行; 二是不利于电网建设工程的及时运营。

3 110 k V及以下电网建设工程项目规范化验收措施

3. 1 规范项目验收的内容

110 k V及以下的电网建设工程项目的验收包括多个方面, 既有线路的验收, 又有启动供电的验收; 既有质量的验收, 又有后期的维护等[3]。验收人员如果对验收内容不了解, 势必会导致验收的疏忽, 少验收则可能会造成日后的安全问题。因此验收人员必须事先明确要验收的内容, 做好准备工作, 严格按照国家相关验收标准, 对照项目一一验收, 宁可多验, 不可漏验, 确保在验收过程中电网建设工程达到国家标准。对于没有达标的项目必须做好记录, 要求建设方严格按照标准再次建设, 同时做好下次验收准备, 在二次验收时重点验收首次验收不合格的项目, 做到验收无遗漏[4]。

3. 2 规范项目验收的流程

验收流程是验收工作规范化必须做好的步骤, 必须规范验收流程。首先要求需要验收的工程提前申请, 提交验收材料, 明确验收时间, 便于验收人员做好准备工作, 按时验收; 其次, 验收方要提前明确验收的范围, 在验收之前对材料严格审查, 确定验收的时间和比例; 最后, 验收方需要建立专门的工作小组, 对验收项目进行实地验收, 做好记录, 完成后开会讨论是否通过验收。只有规范验收的流程, 电网建设工程才能够适时有效的验收[5]。对于不按流程的验收项目, 必须严格监督, 加强管理, 确保电网建设工程的验收流程规范化, 保证电网的正常运转。

3. 3 规范项目质量验收的标准

电网建设工程的验收不仅要求内容和流程的规范, 对于质量验收标准的规范化更是至关重要。没有严格合理的验收标准, 对电网建设工程的验收就会出现问题。因此, 必须严格规范电网建设项目质量验收标准。必须严格按照国家制定的标准进行验收, 不能私自更改验收标准, 降低或者提高都违反验收纪律。例如, 110 k V氧化锌避雷器按GB 11032 及DL/T 804选型, 其110 k V氧化锌避雷器参数标准如表1 所示。

另一方面, 验收方也需要制定出国家尚未规定的相关项目的验收标准, 保证验收人员有标准可以参考, 避免产生不必要的争执[6]。验收标准的规范不是验收方单独的事, 需要国家相关机关的配合, 及时补充制定出欠缺的项目标准, 为安全规范验收提供依据。

4结语

110 k V及以下的国家电网建设工程的验收关系重大, 不仅是人们生活方便的需要, 更是人们前进发展的需要; 不仅是个人发展的需要, 更是国家前进的需要。做好验收工作, 规范化验收, 是保证电网安全、有效允许的关键。通过规范验收内容、验收流程、验收标准等, 保证电网验收的规范化、安全化, 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可靠的电力保障。未来, 电力必将覆盖到中国的各个角落, 更大地促进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精神生活的充实。

参考文献

[1]贾烁华.220 kV电网建设项目竣工环保验收探究[J].山西建筑, 2009, 5 (14) :67-68.

[2]徐霞.电网工程建设项目审计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J].现代经济信息, 2012, 24 (6) :115-116.

[3]梁毅.当前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项目进度管理问题的探析[J].科技资讯, 2011, 16 (14) :234-235.

[4]张进.试谈电网工程建设中的造价管理经验和教训[J].山西建筑, 2011, 26 (8) :134-135.

[5]李色刚.有关电网建设项目的工程造价管理与控制的探讨[J].当代经济, 2010, 2 (21) :46-47.

10.贵阳电信工程验收规范 篇十

一、避雷针:

1、安装牢固、端正,垂直度偏差≤0.5%;

2、用40X4mm镀锌扁铁(或≧95mm2多股铜线)与地网连接;

3、接地扁铁与地网焊接长度≧100mm;

4、接地电阻﹤0.1Ω(欧姆)。

二、走线架:

1、水平安装时,水平度偏差≤±2mm;

2、垂直安装时,垂直度偏差≤±5mm;

3、支撑加固螺栓余留5mm左右;

4、走线架材料须热镀锌或定期刷防锈油漆;

5、常用走线架规格为:400mm;

6、走线架联接处须做电气连通(加装接地跨接线);

7、室外走线架始末两端需作接地连接(用40X4mm镀锌扁铁与地网焊接);

8、在馈线窗口上方的垂直走线架,应单独引地线与地网连接;

9、走线架焊接处须涂刷防锈漆(如银粉漆);

10、室内走线架须用≧25 mm2多股软铜线与室内接地铜排连接。

三、天线安装:

1、天线分全向天线和定向天线两种;

2、天线安装指标:

①方位角,允许偏差≤5°;

②下倾角(又称俯仰角,一般在3°—5°之间)允许偏差≤1°; ③安装高度(指天线底部距屋面的高度)。

3、同一小区(扇区)天线方位角、下倾角应相同

4、常用固定天线设施:抱杆、铁塔、增高架;

5、全向天线与铁塔塔身距离≧2m(用支臂间隔),定向天线与铁塔塔身距离≧0.5m(用支臂间隔);

6、天线应处于避雷针45°保护角内。

四、GPS:

1、GPS天线应处于避雷针±45°保护角内;

2、GPS与发射天线在水平及垂直方向间距≧3m;

3、GPS与铁塔朝南一角间距≧1m;

4、GPS抱杆须装避雷针,抱杆须焊接地线;

5、GPS不能处于区域内最高点;

6、GPS至少与4颗卫星保持直线无遮拦连接;

7、GPS在水平45°以上无遮拦;

8、GPS安装角度误差≤±2°;

9、GPS馈线不许有大段盘绕;

10、GPS馈线与交流电源线部隔≧200mm;

11、GPS馈线无死弯、无损伤、无挤压变形。

五、馈线(7/8″馈线、1/2″跳线、3/8″GPS馈线、1/4″软馈线等):

1、硬馈线弯曲 半径≧20倍馈线外径(包括走线弯曲和防水弯制作),软馈线弯曲半径≧10倍馈线外径(包括走线弯曲和防水弯制作);

2、防水弯底部低于馈线窗下沿100mm-200mm;

3、馈线夹间距要求见下表:

4、室内外馈线须贴标签:

(1)注明内容:收发属性、所属小区(扇区)、编号;

(2)标签位置:

① 下塔(杆)1m内,②离开屋面前1m内,③馈线窗前1m,④7/8″转1/2″接头前,⑤主设备上部0.1m处。

5、馈线与交流电源线间距≧200mm;

6、无损伤、无变形、无扭曲;

7、天馈线电压驻波比(VSWR)≤1.5;

8、室外1/2″跳线长度标准为:3m;

9、馈线不许有大段盘绕;

10、天馈线接地位置:

(13处接地:①天线平台下1m内,②下塔后室外走线架前1m内,③

馈线窗前1m内;

(2)抱杆或增高架上安装时:有3处接地:① 下杆后1m内,②离开天面前1m处,③馈线窗

前1m内;

(3)铁塔高度超过60m时,在铁塔中间加1处接地,馈线在屋面长度超过20m时,每隔20m加1处接地;

(3)当馈线较短时:长度小于5m时,可1点接地;长度在5m到20m之间时,可采用2点接

地。

11、GPS馈线接地位置:

(1)靠近GPS天线处,接于铁塔地或屋面避雷带,(2)馈线窗前1米范围内,接于室外接地铜排上;

11、馈线接地要求:①接地线顺着馈线下行方向,禁止反向安装;②接地线与馈线

之间的夹角≤15°;③接地线弯曲角度大于90°,半径大于130mm;④接地点须做防氧化处理

(外部刷漆或涂抹黄油);⑤接地用双环式接地卡,外缠防水胶带。

六、有关电源部分:

1、电压单位:伏(V),电流单位:安(A),电池容量单位:安时(AH)。

2、交流电电压范围:220V±22V,即198V至242V,(标准电压为:220V);

直流电电压范围:-57V至-43V(标准电压为:-48V),每个电池电压为-2V,一组共24个,串联联接后总电压为-48V;

每组电池内各电瓶之间的联接方式如下图所示:

3、常用电瓶容量为300AH或500AH;

七、有关线缆:

1、馈线规格:主馈线7/8″,室内外跳线1/2″,GPS馈线3/8″(或1/4″同轴软电缆);

22、电源线规格: ①综合传输柜到开关电源:2.5 mm,②交流电源线:3X16mm2+1x10mm2电缆,③主设备到开关电源:16mm2,④电池到开关电源:50 mm2.3、接地线规格:①避雷器到汇流排、馈线接地:16mm2,②汇流排到室外接地铜排、走线架跨接线、主设备到室内接地铜排、综合传输柜

到室内接地铜排:25 mm2,③蓄电池到室内接地铜排、:35 mm2,④室内外接地铜排到接地母排(地面上的接地扁铁):70 mm2或95 mm2。

4、接地线标识:保护接地符号为PGND,工作接地符号为GND。

5、线缆布放要求:(1)信号线、控制线、直流电源线与交流电源线应分开布放;

(2)线缆顺直、平整无交叉,线缆余留长度一致;

(3)线缆两端要有标签;

(4)不允许在线缆中间接头,必须用整条线缆;

(5)电源线芯之间、芯线对地绝缘电阻R≧1MΩ(欧姆);

(6)电线终端连接要求:①10mm2及以下打接头圈并镀锡用螺母压接,②超过10 mm2用铜接线鼻子压接;

(7)电源工作地线保护地线与交流中性线(零线)须分开布放,不能相碰。

八、线缆绑扎要求:

1、室外扎带一律用黑色扎带,室内扎带用白色或黑色;

2、水平布线时,扎带平行于线缆,扎扣设于线缆上方;

垂直布线时,扎带间距为200mm,扎带垂直于线缆,扎扣设于背面;

3、扎带扣剪平无刮手感觉。

九、设备安装:

1、室外设备应从下方进出线,接头连接部位做防水处理,未用的孔须堵住;

2、机架安装垂直度不大于机架高度的0.1%;

3、各类螺栓露出螺帽的长度应一致,约3-5扣;

4、几台设备正面对齐成直线,误差不于5mm;

5、相邻机架须紧密靠拢,间隙不大于3mm;

6、机架须可靠接地,接地线规格见第七条第3款;

7、机柜未用模板插槽须装上假面板,不得空置;

8、基站内主要设备布置要求见下图:

十、防雷接地设施:

(1)铁塔、抱杆、支撑杆、GPS抱杆顶部的避雷针,(2)屋面四周或女儿墙上的避雷带;

(3)馈线上的双环式接地卡(避雷夹);

(4)室内7/8″转1/2″馈线接头处的避雷器;

(5)交流配电箱中的电涌保护器;

(6)开关电源柜中的交流电源进入端的电涌保护器。

(7)室外接地铜排(即馈线防雷接地排)。

十一、机房各种接地:

1、保证至少有2处连通。

2、基站接地和种类:(1)工作地GND(如开关电源工作地),(2)保护地PGND,(3)防雷地PGND。

3、工作地和防雷地(或称室内接地铜排与室外接地铜排)在地网上的引接点间距≧5米;

4、室内外接地铜排尺寸≧100mmX10mm,室内外接地铜排与室外走线架、铁塔及基站建筑等保持绝缘;

十二、关于天馈线电压驻波比(VSWR):

1、电压驻波比的概念:入射波的功率和反射波的功率比值称之为驻波比,驻波比是衡量天馈系

统性能的重要指标;

2、要求标准:VSWR≤1.5;

3、测试连线图:(图中测试仪表为:sitemaster)

4、驻波比过大的主要原因:

(1)1/2跳线或7/8馈线本身质量不好或有严重损伤或变形或扭曲;

(2)馈线头未做好或跳线未做好;

(3)某处接头或连接处有松动螺丝未拧紧;

(4)天线、避雷器、功分器、接头本身有问题;

(5)室外馈线外皮有损伤或室外接头处未做好防水处理,造成进水;

(6)馈线弯曲半径过小。

十三、接头防水处理程序

1、馈线接头处需做好防水处理:防水一般要求先包扎1层绝缘胶布、再包扎2层防水胶泥、然后包扎2层宽绝缘胶布、最后包扎1层窄绝缘胶布,最外层胶布包扎方向应与水流方向相反;每一层包裹需对前一层做好全面覆盖,特别是胶布对防水胶泥的覆盖;

户外防水接地需绑扎扎带,户外扎带一般余留5mm长度。

11.燃气工程设计及施工 验收规范 篇十一

一、总则

1、为了统一城镇燃气室内工程施工及验收标准,提高城镇燃气室内工程的施工质量,确保安全供气,制定本规范。

2、本规范适用于新建、扩建、改建的城镇居民住宅、商业建筑、燃气锅炉房(不含锅炉本体)、实验室、使用城镇燃气的工业企业(不含燃气设备)等用户室内燃气管道和燃气设备的施工及验收。

3、室内燃气管道所用的管材、管件、设备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的规定,并应有出厂合格证;燃具应采用符合国家现行标准并经国家主管部门认可的检测机构检测合格的产品。

4、术语:城镇燃气包括天然气,液化石油气,人工煤气。天然气主要成分CH4,成分较单一,是较好的燃料。液化石油气是提炼汽油、煤油、柴油、重油过程中剩下的尾气,加压使其变成液体,其主要成分是乙烯、乙烷。人工煤气是指用煤,石油,天然气为原料经转化制的的可燃气体其主要成分是一氧化碳。调压装置:将较高压力降至所需较低压力调压单元总称,调压箱(柜)指将调压装置放入专用箱体和柜。

二、施工工艺

1、用户室内燃气管道的最高压力和用气设备的燃气燃烧器采用的额定压力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城镇燃气设计规范》GB 50028 的规定。

2、燃气计量表具应有出厂合格证书,质量保证书,标牌上应有CMC 标志,并有计量检定结构出具的合格书,燃气计量表的安装位置符合相关规范要求。家用燃具应采用低压燃气设备。

3、燃气管道、管件、阀门等材料应符合设计文件的规定,并应按国家现行标准在安装前进行检验。室外埋地燃气管道采用SDR11聚乙烯管。SDR为公称外径与壁厚之比,分为SDR11和SDR17.6两个系列。燃气管道上的阀门应符合现行国家及行业有关规定,埋地阀门采用PE球阀,地上阀门采用钢制阀门,并选用燃气专用阀门。室内阀门采用快速式切断阀球阀。钢制阀门应在关闭状态下进行安装。采用的PE阀门安装应在开启状态下进行。

4、连接方式:聚乙烯(SDR11)管道管径大于等于De90的可采用热熔对接连接或电熔连接,小于De90的宜采用电熔连接。聚乙烯管道和金属管道连接需采用钢塑接头连接。镀锌钢管采用螺纹连接。室内燃气管道当设计文件无明确规定时,管径小于或等于50,宜采用镀锌钢管或铜管;燃气管道管径小于或等于DN 50 的燃气管道宜采用螺纹连接;管径大于DN 50 或使用压力超过10kPa的燃气管道宜采用焊接连接;铜管应采用硬钎焊连接。

5、燃气立管每层设置一个管卡,每根高层建筑立管中部设置承重支架。埋地燃气管道要做好防腐除锈工作,与其他管道的净距应符合相关规范要求。管道穿越墙壁、楼板等处应设置套管。室内燃气灶具与直嘴阀采用软管连接。

6、室内燃气管道安装完毕后,必须按本规范要求进行强度和严密性试验。试验介质宜采用空气,严禁用水。试验范围应符合下列规定:

强度试验压力为引入管阀门至燃气计量表进口阀门(含阀门)之间的管道;严密性试验范围应为引入管阀门至燃具前阀门之间的管道。严密性试验应在强度试验之后进行。试验压力与方法应符合规范要求。

7、根据<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燃气供气管道立管采取沿建筑物外墙敷设至屋顶,各层用户从立管处引出到厨房。

8、燃气管道在进出建筑物处,引入管、立管,屋面管及设备调压箱等处应做好防雷接地工作。

三、流量计算及管径选择

1、城市燃气输配系统的管径及设备通过能力应按燃气计算月的小时最大流量进行计算。小时计算流量的确定,关系着燃气输配的经济性和可靠性。确定燃气小时计算流量得方法有两种,不均匀系数法和同时工作系数法。

2、居民住宅室内和庭院燃气管道的计算流量一般按燃气用具的额定耗气量和同时工作系数K0来确定。

用同时工作系数法求管道计算流量的公式如下:

QhKtK0QnN

; Qh—— 庭院及室内燃气管道的计算流量(Nm3/h)

Kt—— 不同类型用户的同时工作系数,当缺乏资料时,可取1;

K0—— 相同燃具或相同组合燃具的同时工作系数;

Qn—— 相同燃具或相同组合燃具的额定流量(Nm3/h);

N ——相同燃具或相同组合燃具数。

居民生活用燃具的同时工作系数K0。仅使用燃气双眼灶的K0

值用K1表示,同时使用燃气双眼灶和快速热水器的K0值用K2表示,根据计算流量预选管径并计算阻力损失

·预选管径

预选管径可通过平均压降法或经济流速法来确定。本设计按照

3m/s的经济流速预选管径。公式如下:

d4QhvQhv0.7853600

; Qh——管段的计算流量(Nm3/h)

d—— 管道内径(mm);

v—— 经济流速(m/s);

根据计算流量以及预选管道的内径,确定实际流速。公式如下:

d2vQh/()4

v —— 实际流速(m/s);

; Qh —— 庭院及室内燃气管道的计算流量(Nm3/h)

d —— 管道内径(mm)。

3天然气替换的可行性分析

在此,仅对现有设计好的管道用天然气来置换人工煤气,在管道直径不变的情况下是否能满足输送天然气的压力及压损的要求。在燃气的互换性问题中,华白指数式衡量热流量(热负荷)大小的特性指数,可用下式计算:

WQH

s

W——华白指数;s ——燃气的相对比重,即为燃气密度与空气重力密度的比值。为了保证燃烧器具的燃烧稳定,华白指数的波动范围,一般不超过5%。

浙江省住宅小区燃气管道配套设施费相关规定

一、根据《浙江省燃气管理条例》和《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计委关于加强天然气利用工作意见的通知》(浙政办发[2002]41号)精神,管道燃气作为城市的重要基础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验收,对在管道燃气规划供应范围内的新建、改建住宅或需用燃气的非住宅,都必须根据规划设计要求同步配套建设安装燃气管网,并作为工程验收的必备条件。管道燃气配套设施建设必须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规定,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标准和技术规范,工程竣工验收合格后,应及时向城建档案管理机构移交完整的工程项目技术档案。

二、根据《浙江省定价目录》规定,全市住宅小区管道燃气配套设施建设,可收取管道燃气配套设施建设费,主要用于燃气工程的建设、安装和维护。具体价格管理形式区分不同情况分别实行政府定价、政府指导价和市场调节价。具体如下:

1、新建普通住宅小区内各类住宅管道燃气配套设施建设费实行政府定价。建设费分为小区管道设施建设费和户内设施安装费两项,小区管道设施建设费按每套住宅2000元计收,户内设施安装费按每套住宅1000元计收(含户内管线、阀门、计量表、中压进户的户内调压器等),经济适用房和廉租住房的管道燃气配套设施建设费按每套住宅2500元计收。

2、其他普通住宅(建成出售时无管道燃气配套的普通住宅)管道燃气配套设施建设费实行政府指导价,用户要求安装管道燃气的,管道燃气配套设施建设费按户计收,其收费标准为新建普通住宅小区管道燃气配套设施建设费的20%内下浮。管道燃气经营单位可根据建设成本和市场需求与开发经营企业协商确定。

3、新建别墅和排屋等高档住宅区的管道燃气配套设施建设费收费标准为:排屋3500元/户,别墅5000元/户。

4、管道燃气建设经营单位在收取管道燃气配套设施建设费后,根据开发商提供的设计图纸进行小区管道设施和户内设施的安装,包括一个计量表、两个用气阀门、中压进户的户内调压器和户内10米以内的管线,均免费提供安装;用户需增加或改装的,在规范允许的前提下,增加的材料及安装费按实结算。

三、管道燃气配套设施建设由管道燃气配套设施建设经营单位向住宅开发单位收取,并签订相关合同,计入住宅开发成本;住宅开发单位不得在房价外向购房户另行收取。

规范及技术标准

一、设计依据:

12.浅析土方工程施工质量的验收 篇十二

关键词:土方工程,施工质量,验收

在建筑工程施工的过程中, 土方工程作为整个建筑工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施工质量是否符合相关部门的规定, 将直接关系着工程施工活动的顺利进行以及工程的施工质量。由此就需要相关人员在土方工程施工中, 能够加强工程的质量验收, 在完善工程整体管理的同时, 还能为工程今后的投入使用奠定基础。在此, 本文从基地检验技术以及地基的局部处理方法等两个方面出发, 针对土方工程施工质量验收中存在的问题及完善途径, 做以下简要分析:

一、常用基地检验技术

在建筑工程施工的过程中, 土方工程质量验收与今后的施工活动以及工程的整体施工质量有着密切的联系, 在其对进行验收的过程中, 常用的检验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 轻便触探法

在土方工程施工之前, 工程的负责人应准确的掌握土方工程所在地的降水、排水措施, 并对其进行科学、完善的设计, 并在试运行合格后方可施工。在土方开挖的顺序、方法以及设计中, 必须严格按照工程的施工设计进行施工, 且在开挖的同时, 按照“开槽支撑, 先撑后挖, 分层开挖, 严禁超挖”的开挖原则进行施工。基槽与管沟在挖土时, 应按照相应的顺序分层进行, 在确定分层厚度的过程中, 则需要结合着工程的实际施工状况, 在开挖的同时, 避免在局部区域出现挖沟过深、欲载过速等现象发生, 以此来提高土体的稳定性, 确保基坑的安全。

(二) 标准贯入试验法

在对土方工程施工质量进行验收的过程中, 贯入实验法在实施的过程中, 其内部检验结构主要由标准贯入器、触探杆和穿心锤等部件组成。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 一般将其配合起来在工程的实地进行取土试验, 以此来确定钻孔的土层分布信息, 这种方式在使用的过程中, 适用对象为砂、粉土、粘土以及颗粒直径较小的碎石土。该设备在操作使用的过程中, 其核心优势在于操作简单, 能够探测深度高达50m以上的土层, 准确的对探测土方进行分层。在节省大量人力物力的同时, 还能从根本上提高验收结果, 确保结构的准确性与科学性。

(三) 载荷试验

载荷试验法在验收土方工程施工质量的过程中, 其主要验收对象为一级建筑物, 且通过对基坑下土的载荷性能试验来确定工程建筑的地基承受力。载荷试验采用50cm×50cm和70.7cm×70.7cm的标准压板, 在压板上加载, 根据每级荷载下压板的沉降作出p——s曲线, 借以判定土的承载力。在试验方法实施的过程中, 需要结合着工程土方的实际状况决定, 一般在设计荷载标准的过程中, 习惯性将其设置在设计荷载的两倍之上。确保载荷试验的可行性与准确性。

(四) 沉降观测

在土方工程施工质量验收中, 沉降观测作为检查建筑物地基极其施工基础的核心方式, 在实施的过程中不仅关系着工程的施工质量, 同时还关系着工程今后的投入使用。在工程实际施工中, 受工程隐蔽性、地基土质不均匀性以及上不结构荷载的不均匀性等因素影响, 在使用的过程中造成工程大幅度的沉降、房屋开裂, 甚至在情况严重的状况下会出现房屋倾斜等严重的质量问题。面对当前城市化进程的迅速发展, 高层建筑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重要居所, 若发生大规模的倾斜, 将直接关系着人们的生命安全及日常生活, 同时还会在原有的基础上浪费大量的资金进行维修。由此可见, 在土方工程施工质量验收中, 沉降观测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二、地基的局部处理方法

在地籍的局部处理中, 其处理方法主要包括坑内及坑外两个方面, 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 主要包括以下两方面的内容:

(一) 松土坑在基槽范围内

当土坑坑位于基槽范围之内时, 施工人员在处理的过程中, 需要结合着坑的实际范围, 将坑中存在的松软虚土清除, 指导坑底呈现出天然的土为止, 然后使用与坑边天然土压缩性相近的材料对土坑进行回填, 使其在保持稳定性的同时, 还能在原有的基础上避免基坑下沉的现象发生。在天坑材料的选择上, 需要相关施工人员结合着松土坑土质的实际状况, 选择与之相符的填坑材料。

(二) 松土坑范围超过基槽边沿

当松土坑范围超过基槽边沿时, 施工人员需要严格按照土质设计中的施工程序进行施工。尤其在坑的范围较大时, 施工人员应按照现场管理人员的指挥, 严格控制基槽的开挖宽度, 直到挖到天然土层为止。在整个开挖宽度决定的过程中, 需要结合着坑的回填材料以及坑内土质的实际状况。一般而言, 在实际施工的过程中, 若坑的实际宽度在2m之内, 且整个坑形呈现出较大刚度的条形基础时, 施工人员应谨慎放宽基槽的宽度, 同时需要使用灰土与松土壁接触处紧密夯实。

总结:

综上所述, 在我国社会发展的过程中, 工程建筑作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中的核心部分, 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而土方工程施工质量的验收在关系着工程质量的同时, 还关系着人们的生活, 需要相关部门能够引以重视, 为工程的施工质量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马华东:《浅论土方工程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科技风》, 2010, (15) 。

[2]齐顺利:《土方工程施工质量控制分析》,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09, (S1) 。

13.地下铁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摘录 篇十三

1、井点降水应使地下水位保持在基底以下0.5m。停止降水时,必须验算涌水量和明挖隧道结构的抗浮稳定性,当不能满足要求时,不得停泵。

2、降水井井点距基坑边缘不应小于1.5m,距暗挖隧道结构不应小于2m;

3、降水井井点应沿基坑或暗挖隧道布设,并应成封闭形,当不能封闭时,应延长1倍以上的基坑或暗挖隧道横断面宽度;

4、井点钻孔应符合下列规定:

1).钻孔的孔口处应设置护筒;

2)孔径应比管径大200-300mm;

3)孔径应垂直、上下一致,孔底比管底深0.5-1.0m;

4)钻进中应取土样并做好记录。

5、排渣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

1)粘性土中成孔,可注入清水,以原土泥浆护壁,排渣泥浆比重应控制在1.1-1.2;

2)砂土和较厚夹砂层中成孔,泥浆比重应控制在1.1-1.3,在穿越砂夹卵石层或容易坍孔土层中成孔时,泥浆比重控制在1.3-1.5;

3)泥浆选用塑性指数Ip≥17的粘土配制;

4)施工中应经常测定泥浆比重,并定期测定粘度、含砂率和胶体率,其指标控制:粘度为18-22s,含砂率为4%-8%,胶体率不小于90%。

6、清孔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

1)孔壁土质不易坍塌时,可用空气吸泥机清孔;

2)用原土造浆时,清孔后泥浆比重应控制在1.1左右;

3)孔壁土质较差时,宜用泥浆循环清孔,清孔后泥浆比重应控制在1.15-1.25;

4)清孔过程中必须补足泥浆,并保持浆面稳定;

5)清孔后立即吊放钢筋笼,并灌注水下混凝土。

7、成孔施工中如发现斜孔、弯孔、缩孔、塌孔或沿护筒周围冒浆及地面沉陷等现象时,应及时采取措施处理后方可继续施工。

8、钢筋笼制作允许偏差为:主筋间距±10mm;箍筋间距±20mm;钢筋笼直径±10mm,长度±50mm。

9、横撑安装位置允许偏差为:高程±50mm,水平间距±100mm。

10、横撑安装前应先拼装,拼装后两端支点中心线偏心不应大于20mm。安装后总偏心量不应大于50mm。

11、横撑及腰梁应随基坑回填自下而上逐层拆除,边拆边填,必要时应采取加固措施。

12、存土点不得选在建筑物、地下管线和架空线附近,基坑两侧10m范围内不得存土。在已回填的隧道结构顶部存土时,应核算沉降量后确定堆土高度。

13、基坑必须自上而下分层、分段依次开挖,严禁掏底施工。放坡开挖基坑应随基坑开挖及时刷坡,边坡应平顺并符合设计规定;支护桩支护的基坑,应随基坑开挖及时护壁;

14、基坑开挖接近基底200mm时,应配合人工清底,不得超挖或扰动基底土。

15、基底应平整压实,其允许偏差为:高程+10/-20mm;平整度20mm,并在1m范围内不得多于1处。基底经检查合格后,应及时施工混凝土垫层。

16、雨季施工应沿基坑做好挡水埝和排水沟,冬季施工应及时用保温材料覆盖,基底不得受冻。

17、基坑必须在隧道和地下管线结构达到设计强度后回填。基坑回填前,应将基坑内积水、杂物清理干净,符合回填的虚土应压实,并经隐检合格后方可回填。

18、基坑回填应分层、水平压实;隧道结构两侧应水平、对称同时填压;基坑回填高程不一致时,应从低处逐层填压;基坑分段回填接茬处,已填土坡应挖台阶,其宽度不得小于1m,高度不得大于0.5m。

19、基坑回填时,机械或机具不得碰撞隧道结构及防水保护层。隧道结构两侧和顶部500mm范围内以及地下管线周围应采用人工使用小型机具夯填。

20、基坑回填土采用机械碾压时,搭接宽度不得小于200mm。人工夯填时,夯与夯之间重叠不得小于1/3夯底宽度。

21、基坑回填碾压过程中,应取样检查回填土密实度。机械碾压时,每层填土按基坑长度50m或基坑面积为1000m2时取一组,人工夯实时,每层填土按基坑长度25m或基坑面积为500m2时取一组;每组取样点不得少于6个,其中部和两边各取两个。遇有填料类别和特征明显变化或压实质量可疑处应增加取样点位。

22、基坑雨季回填时应集中力量,分段施工,取、运、填、平、压各工序应连续作业。雨前应及时压完已填土层并将表面压平后,做

成一定坡势。雨中不得填筑非透水性土质。

23、基坑不宜冬季回填。如必须施工时,应有可靠的防冻措施。除按常规施工要求外,尚应符合下列规定:

1)每层铺土厚度应比常温施工减少20%-25%,并适当增加压实密实度;

2)冻土块填料含量不得大于15%,粒径不得大于150mm,均匀铺填、逐层压实。建筑物、地下管线、道路工程设计高程1m范围内不得回填冻土块;

3)基坑回填前,应清除回填面上积雪和保温材料;

4)集中力量,分段施工,取、运、填、平、压各工序应连续作业;

5)基面压实后立即覆盖保温,必要时可撒盐水;

6)加强测试,严格控制填料含水量。

24、模板支立前应清理干净并涂刷隔离剂,铺设应牢固、平整、接缝严密不漏浆,相邻两块模板接缝高低差不应大于2mm。支架系统连接应牢固稳定。

25、底板结构先贴防水层的保护墙应支撑牢固,结构梗斜和底梁模板支立位置应正确、牢固、平整。

26、顶板结构应先支立支架后铺设模板,并预留10-30mm沉落量,顶板结构模板允许偏差为:设计高程加预留沉落量+10/-20mm;中线±10mm;宽度+15/-10mm。

27、墙体结构应根据放线位置分层支立模板,内模板与顶模板连接好并调整净空合格后固定;外侧模板应在钢筋绑扎完后支立。模板支立允许偏差为:垂直度2‰;平面位置±10mm。

28、底板混凝土应沿线路方向分层留台阶灌注。混凝土灌注至高程初凝前,应用表面振捣器振一遍后抹面,其允许偏差为:高程±10mm,表面平整度10mm。

29、墙体和顶板混凝上灌注应符合下列规定:

1)墙体混凝土左右对称、水平、分层连续灌注,至顶板交界处间歇1-1.5h,然后再灌注顶板混凝土。

2)顶板混凝土连续水平、分台阶由边墙、中墙分别向结构中间方向进行灌注。混凝土灌至高程初凝前,应用表面振捣器振捣一遍后抹面,其允许偏差为:高程±10mm,表面平整度5mm。

30、混凝土终凝后应及时养护,垫层混凝土养护期不得少于7d,结构混凝土养护期不得少于14d。

31、在施工条件受到限制,边墙与底板防水层同时铺贴时,边墙

顶部应留置临时保护墙,或采取防止损坏卷材留茬的措施。

32、隧道喷锚暗挖施工应充分利用围岩自承作用,开挖后及时施工初期支护结构并适时闭合,当开挖面围岩稳定时间不能满足初期支护结构施工时,应采取预加固措施。

32、隧道施工中,应对地面、地层和支护结构的动态进行监测,并及时反馈信息。

33、盾构在工作竖井内组装和进出工作竖井前,应安装基座和导轨,并对隧道洞口土体进行加固和完成封门施工。

34、盾构基座应有足够强度、刚度和精度,并满足盾构装拆和检修需要。基座导轨高程、轨距及中线位置应正确,并固定牢固。

35、盾构掘进临近工作竖井一定距离时,应控制其出土量并加强线路中线及高程测量,距封门500mm左右时停止前进,拆除封门后应连续掘进并拼装管片。

36、盾构掘进中,必须保证正面土体稳定,并根据地质、线路平面、高程、坡度、胸板等条件,正确编组千斤顶。

37、盾构掘进速度,应与地表控制的隆陷值、进出土量、正面土压平衡调整值及同步注浆等相协调。如停歇时间较长时,必须及时封闭正面土体。

38、盾构掘进中应严格控制中线平面位置和高程,其允许偏差均为±50mm。发现偏离应逐步纠正,不得猛纠硬调。

39、土压平衡式盾构掘进时,工作面压力应通过试推进50-100m后确定,在推进中应及时调整并保持稳定。

40、钢筋混凝土管片拼装中,应保持盾构稳定状态,并防止盾构后退和已砌管片受损。举重钳钳牢管片操作过程中,施工人员应退出管片拼装环范围。

41、钢筋混凝土管片拼装成环时,其连接螺栓应先逐片初步拧紧,脱出盾尾后再次拧紧。当后续盾构掘进至每环管片拼装之前,应对相邻已成环的3环范围内管片螺栓进行全面检查并复紧。

42、管片拼装后,其质量应符合下列规定:

1)管片拼装允许偏差为:高程和平面±50mm;每环相邻管片平整度4mm;纵向相邻环环面平整度5mm;衬砌环直径椭圆度5‰;

2)螺栓应拧紧,环向及纵向螺栓应全部穿进。

43、衬砌管片脱出盾尾后,应配合地面量测及时进行壁后注浆。

44、注浆前应对注浆孔、注浆管路和设备进行检查并将盾尾封堵严密。注浆过程中严格控制注浆压力,完工后及时将管路、设备清洗干净。

45、注浆时壁后空隙应全部充填密实,注浆量应控制在130%-180%。壁孔注浆宜从隧道两腰开始,注完顶部再注底部,当有条件时也可多点同时进行。注浆后应将壁孔封闭。

上一篇:综合实践活动的意义下一篇:风险评价报告样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