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教学研修心得体会

2024-11-21

初中地理教学研修心得体会(20篇)

1.初中地理教学研修心得体会 篇一

“初中英语词汇教学”研修心得体会

这次的研修学习,提高了我对如何更有效地进行初中英语词汇教学的认识。观看微课,研读别的老师的有关英语词汇教学的文章,同QQ群里的同行们探讨英语词汇教学的方法,我感到这次的学习很扎实、有效而且快乐。

下面我从英语词汇教学的重要性、当前初中英语词汇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以及初中英语词汇教学的几种方法三个方面作个总结。

一、英语词汇教学的重要性

在初中英语教学中,词汇的学习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众所周知,要学好一种语言,词汇是关键。词汇是语言的三要素(语音、词汇、语法)之一,是语言的基本材料,就像建筑不能没有沙石、砖瓦、木材等基本材料,离开词汇就无法表达思想。词汇教学在语言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它贯穿于整个英语教学的始终,是英语教学成功与否的关键。词汇量的扩大是提高学生听、说、读、写四种技能的前提。事实上,一个人词汇量的大小也在一定程度上表明这个人英语水平的高低,由此可见词汇的重要性。但有些学生因为记不住词汇而失去了学习英语的兴趣。因此如何有效地进行词汇教学,在词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使学生主动、自觉地记单词,是我们每个教师应该认真思考的一个问题。

二、当前初中英语词汇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1、忽视“等级”,一律要求“四会”

初中的英语词汇通常由常用词、词根等组成,而这些词在英语总词汇量中只占一小部分,这些词数量虽少,但用途却非常广泛,要求学生掌握这些词的本义、转义、比喻义、引申义、修辞义等。但有的教师在教学中没有依据大纲对单词听、说、读、写四个方面作出的不同等级的要求,而是对每个单词都同等对待,没有明确地告诉学生哪些单词只要求能听懂,哪些单词要求能听、说、读,哪一些是最重要的,要求听、说、读、写都行,这样无疑给学生的学习增加了难度,加重了学生的负担,对掌握词汇失去信心,甚至使他们产生逆反心理。

2、忽视语境,孤立讲解词义

在初中英语词汇中,有许多单词在不同的句子和语境中表达出来的意义也完全不同,正是由于词汇的多义性,讲授单词一定要放在一定的语境中。然而在实际教学中,有的教师为了贪图方便,只按照单词表一字不漏地教授单词,这种把单词单独讲授,而与一定的语境脱离的教学方法,使许多学生觉得学习单词太枯燥无味,久而久之,学生便产生了厌烦的心理。尤其在遇到困难时,就会产生抵触心理,接受不了教师输入的信息,导致成绩下降,成绩下降又反过来加重了学生厌烦、抵触的心理。整个学习过程便由于教学方法的不当和不正确的学习态度而陷入了恶性循环。

3、忽视文化内涵,只注重词汇的字面意义

语言是交际的工具,但即使有一口流利的英语,在许多情况下,也会出现与别人沟通不了或出现尴尬的场面。这是因为习俗是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文化更是语言的深层基础。然而有的教师只按照课后的词汇表教单词详细地讲解单词的拼写、音标、词性和搭配等,觉得单词的文化背景不重要,只字不提,殊不知,多讲解一些文化习俗的知识,既开阔学生的视野,更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我曾读过这么个一个故事:民国时有位领事携带夫人及翻译去会见外使,外使对其夫人说:“You are very beautiful , Madam.”外使听翻译后,忙谦虚地说“哪里哪里。”可那翻译是个“半桶水”,没按西方文化习惯说“Thank you.”而是直接向外使翻译:“Where? Where?”害得那外使只好说“Everywhere.”由此可见词汇的文化内涵是多么重要。

三、初中英语词汇教学的几种方法

1.利用实物、图片呈现词汇

用实物、图片教词汇,既形象、生动,又可节约时间,同时还可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在适当的时候教师采取直观教学,能起到“催化剂”的作用。对于一些表示具体事物的名词、表示具体动作的动词、表示情感的动词及形容词一般可采用直观教学,这样不但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还能使他们积极参与。如学习pencil这个单词时,教师可举起一支铅笔,口中问到:“What’s this? It’s a pencil.”再举起两个铅笔问:“What are these? They are pencils.”自问自答,再展开教师问学生答,学生问学生答,这样反复操练,学生不但掌握了pencil这个单词的词性、单复数,而且在运用时也琅琅上口,教师如能在学生回答正确之后把铅笔奖给学生,那课堂气氛就会更好,从而激励学生积极参与学习。2.根据科学规律记忆单词

英语词汇总量虽上百万,但基本构词成分却是有限的。在教学中利用拼读规律和联想记忆单词;利用派生词、兼类词、合成词、同类词、缩略词等,归纳、总结词汇。这样可帮助学生提高自学能力,训练他们的科学记忆和联想能力,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若有问题,教师可补充说明,但不要把结论直接告诉学生,使学生养成爱动脑筋的好习惯,为终身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如学习有关天气的单词sun-sunny rain-rainy snow-snowy wind-windy等,让学生自己观察、归纳:名词加后缀y构成形容词。再如学习luck这个单词,可用构词法,引申出luck–lucky-luckily-unlucky-unluckily,这样不但减轻了学生记忆的负担,也学得了词汇的知识,再如集中学习单词时,可把形音相近的单词,如window-low-blow-grow-know-flow-borrow;lake-face-date-page-gate-name;bird-first-third-thirsty-birthday等归纳在一起学,从以上的单词可看出,它们不但词形大致相同,发音也一致,特别是元音字母a的发音[ei]后都有是元音字母+辅音字母+不发音字母e构成,这样的规律也教会了学生用音标记单词,对于单词,学生自然也不会那样恐惧。

3.、用简单英语解释新单词

用简单的、学生们已学过、熟悉的词汇来解释新的单词,使学生利用自己原有的知识掌握新单词的听、说、读、写。这样用简单英语解释单词,不但训练了学生的听力,而且对于旧的单词能得到反复重现,也使学生找到了同义词,了解更多的词汇知识。学生对于教师所说的英语能听得懂,又知道新单词的意思,这样增添了学生学习的信心,厌烦心理也自然消失了,自然也提高了学生参与学习、积极学习的信心。当然用简单英语解释英语单词,要求教师在课前做一定量的收集工作去查找最简单的词汇。

4、通过语境教词汇

词汇教学不宜脱离句和和文,孤立地让学生读、译、背词汇表。如果没有一定的语境,任何词汇也将变得没有意义。在语境中讲解新单词,讲解尽量用英语,培养直接用英语思维,力求生动形象。学生通过语境能更加深刻地理解单词的用法和多种意义,从而对于单词的记忆更加牢固。e.g.可通过语境来教学find out。T:Tom, what fruit do you like best? Tom: I like apples best.T: Very good.Please find out what fruit Mike likes best.Tom:: Mike, what fruit do you like best? Mike::I like oranges best.Tom: Mike likes oranges best.然后让学生三人一组用subject,sport,colour,food等替换fruit, 练习find out的用法。5.在“游戏”中学词汇

教学游戏集智力、活动和竞争于一身,是组织、课堂模拟实际活动的有效辅助手段,是实现多样化、趣味性以及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途径,也是学生偏爱的一种学习方式。课堂上做游戏可帮助学生在轻松有趣的活动中掌握一些较难掌握的词汇。调查表明, 95%的学生喜欢上课时多做游戏,通过游戏来学习词汇。例如,在学习了身体部位名称后,可做Polly says游戏。先练习已学过的知识,e.g.Put on your hat.Take off your coat.Open your eyes.Close the window.Touch your ears.等。先四人小组做这个游戏,再让各小组中做得最好的同学到全班同学面前表演,看谁是最棒的。每次可以从下列句子中补充两个新单词。教师可边说边做动作,先让学生明白这句话的意思,然后教师发指令,先全班,再个别学生做动作。经过几次反复练习后,再让学生小组做这个游戏。句子学得越多,这个游戏就越精彩。关于词汇的游戏是多不胜数的,如Add-on这个游戏可结合图片、实物来做,学生1:“I see a bed.”学生2:“I see a bed and a desk.”学生3:“I see a bed,a desk and a chair.”如此类推,看谁坚持说得时间最长、词汇最多,以此来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复述能力。

6、通过“写”来巩固词汇

尽管口头进行了大量练习,没有笔头练习很难巩固。可补充默写单词、翻译短语,并用短语造句。听写也是综合性很强的练习形式。还可让学生根据所给的几个关键词,自由发挥编写故事,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总之,在英语教学中教师要重视词汇教学,注意词汇教学的趣味性和多样化.要让学生善于思考,教师首先要勤于思考,勇于创新。教师认真地分析学生学习英语词汇时存在的问题,根据不同的情况,采用不同教学方法,要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更新教学观念,注意培养学生的观察、记忆、思维、想象和创造能力,培养学生独立解析、扩展词汇的能力,使学生在初中阶段为今后的英语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2.初中地理教学研修心得体会 篇二

由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组织, 在全国高等职业院校内选拔一批一线教师, 赴德国德累斯顿工业大学参加为期3个月的“高等教育教学法研修项目”培训。旨在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 》精神提高地方高职院校教师的教学能力。

德国以工业发达著称, 经济实力居欧洲首位, 并率先进入工业4.0时代。1871年德国统一, 唯独教育、文化由各州自治, 因此德国16个州的教育文化各具特色。德累斯顿工业大学位于萨克森州城市德累斯顿, 成立于1828年, 是德国11所精英大学之一, 现有14个系 (类似于国内学院) , 113个学院 (类似于国内专业) 和研究中心。1924年其成立职业教育学院, 并获得第一工程教育硕士学位授点。在每年的教育发展排名中, 德累斯顿每年排名第一, 可见其教育的先进性。通过分析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现状, 结合“双元制”的教学特点提出几点适用于我国职教改革的建议和意见。

二、国内高职院校教学现状

从2002年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以来, 国家加大对职业教育的领导和支持, 使得我国的职业教育有了长足发展但是职业教育的社会地位仍然较低, 生源成绩普遍较差, 进入职业院校成为无奈的选择。职业院校的吸引力不足, 除了家长对职业教育认知的偏差之外, 我国高职院校在教学中也确实存在一些不足。

1. 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脱节。

职业院校毕业生最广阔的就业场所大多是各行各业的一线工作场地, 企业希望毕业生能够在短期内具备工作所需的各项技能和能力。而在对企业的调研中发现, 新入职的毕业生需要经过一段时间的培训才能上岗, 短期3个月, 长达1年。毕业生问卷调查反馈也反映, 学生在校期间学的一些知识很少用到, 或根本用不到。我国虽然提出实现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 但在实际教育工作中仍然只重视书本知识的灌输, 考试也是课堂知识为主, 许多课程仍与实践脱节。学生局限于课堂知识的学习, 与社会接触太少。这些现象表明学生培养过程并没有做到“按需培养”。

2. 教学面广且知识缺乏融合。

以一般高职院校机电专业中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为例, 课程结构主要分为三大块, 包括通识课程、专业课程、综合实践课。通识课包括思政课文化基础课、体育课、公选课等;专业课分为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专业拓展课;综合实践课主要有金工实习、课程设计、顶岗实习等。课程种类多, 知识面广, 但相互间联系较弱。教师传授的知识以课程为单位, 教学目的以掌握知识为主, 知识的应用要求或实践机会相对较少。这样安排教学没有以实际工作任务为导向, 不能体现生产实际的需求。教师虽然教了学生很多知识, 但由于知识是零散的, 因此学生很难在实际应用中灵活使用。

3. 人才培养缺乏创新性。

自1901年诺贝尔奖设立以来, 德国人 (含移民美国、法国等国的德裔) 获得的诺贝尔奖人数接近总数的一半, 其根本原因在于德国教育的成功。我国的教育目前存在的问题之一是不利于创新人才培养, 密集的知识灌输导致学生的想象力和思考能力被削弱, 由此形成学生被动接受知识而疏于主动思考的习惯。学生在日后的工作中, 可能因其创新动手能力较差, 团队意识薄弱和人际沟通能力不强等弱点, 难以发挥更大的个人价值。

三、德国双元制教学特点

“双元制”最早出现于德国职业学院, 在组织和教学上的结构包括多个一一对应的基本要素, 如企业与职业学校、实习车间与课堂、培训企业的培训大纲与课堂教学的教学计划、学徒与学生、职业教育法与学校法、培训合同与义务教育法等。“双元制”为三年制, 学生在学习期间, 需要参加两次由工商联合会 (IHK) 组织的考试, 一次在1.5年, 另一次在3年后, 两次考试均以解决实际工作任务为目的。学生考试合格可以获得IHK颁发的职业资格证书。职业资格证书是“双元制”院校学生毕业后参加工作的凭证。“双元制”教育有以下特点。

1. 企业和学校联合培养学生。

“双元制”由企业招生, 企业与学生签订劳动合同, 并按月付给学生工资, 同时企业选择相应院校联合培养学生。企业与职业院校协商制订学生的培养方案, 根据企业实际, 按岗设需地培养学生。学校负责学生的理论知识传授, 企业负责学生实践技能的提高。学生毕业后还必须根据合同要求在企业服务2年及以上时间这样的培养模式完全从企业实际需要出发, 企业、学校、学生三方互动频繁, 沟通良好, 既解决学生的就业问题, 又使企业得到所需的员工。

2. 以工作任务为导向安排教学。

“双元制”的授课内容设置弱化了独立的课程, 而是以完成某一具体任务为导向, 整合相关知识, 搭配相应实践设备, 实行模块化教学。在教学中设立典型工作任务, 按照执行过程, 重在分析工作委托工作流程、工作方法及工作中的工作对象和工具。提炼各环节需要的知识, 教给学生, 再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完成典型工作任务。学生每周有2天时间在学校学习, 3天在企业实践先学习理论知识, 再在实践中将知识内化, 理论联系实际做到学以致用。

3. 注重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

德国职业院校教育对学生的期望值分析中, 不仅希望学生能够对典型工作任务进行任务分析、执行、检查, 更提出学生应该获得对工作评价和自我反思的能力。例如完成一个简单的“订相框”的工作任务, 学生应具备分析订相框的具体要求, 使用合适的工具执行订相框的动作操作, 检查相框是否牢固的能力;除此之外, 还需要进行反思, 是否有其他方法或者工具, 怎样操作能够节省体力、节省材料, 是否可以发明一种设备使订相框这项工作变得更加轻松, 等等。引导学生反思, 其实是在培养学生的发明和创新能力。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 在以后的工作中不仅能获得自身经验的总结, 更有可能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四、值得借鉴的方面

我国从2002年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以来, 逐步加强职业教育工作的领导和支持。在2005年颁布《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 加速高素质技能人才的培养力度。其中一个重要内容是“坚持以就业为导向, 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 提出大力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培养模式, 同时第一次提出“顶岗实习”的要求。即要求学生最后一年要到企业工厂顶岗实习, 完成理论与实践的对接, 学校和企业联合对学生进行培养, 共同组织学生的专业知识学习和操作技能训练。但在实际操作中, 遇到一些问题, 比如学校与企业没有良好的沟通机制, 学生实习期间, 学校很难与企业共同安排学生的专业知识学习。针对我国职业教育现有情况, 并借鉴国外先进教学模式, 提出几点建议。

1. 政府鼓励企业展开“双元制”招生。

德国“双元制”的一个独有之处是企业招生, 将学生送到职业院校培养, 因此学生培养完全按照企业需求进行, 从而避免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的脱节。德国法律要求德国所有企业参加德国工商会 (IHK) , 工商会具有立法和主权职能, 对专职人员惩戒管理负责组织和制定职业教育的标准并负责考试等。“双元制学生毕业要从IHK取得职业资格证书。可见IHK对企业和学生具有双重约束作用。我国可以效仿德国成立工商会, 为企业提供政策支持和优惠引导, 鼓励企业开展“双元制”招生企业作为用人单位, 按照自己的需求联合高校, 培养适合企业生产、管理需求的毕业生。按照这种模式培养的学生, 一定是符合企业需求的, 也一定是有利于社会发展的合格高技能人才。

2. 改变教学模式与市场接轨。

我国众多高校在积极寻求适合我国职业教育的教学模式, 改变之前以“教师为主体”的满堂灌模式, 积极学习国外先进的职教模式。除了前面提到的“双元制”模式外, 还有问题导向 (PBL) 模式, CDIO模式, 新加坡教学工厂, 等等, 并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顶岗实习教学模式。建立了一批国家示范型高职院校, 如青岛职业技术学院, 2006年创立“实境耦合”人才培养模式, 2012年创立突出学生主动性的“学教做合一”人才培养模式。天津中徳职业技术学院, 与德国、日本、西班牙三国深入合作, 引进上万套先进设备和实用仪器, 以国际合作为依托, 校企合作为支撑, “订单班培养为手段, 为企业培养了大批高技能人才。宁波职业技术学院, 其不断探索“项目化教学”、“学工交替”、“订单式培养等教学模式, 创立学校、企业、学生为主的“三位合一, 三方联动”的办学模式, 为社会培养了大批优秀的实用型人才。纵观教学改革取得显著成绩的高校, 它们的共同特点是加强与企业的合作, 缩小教学理论与企业实践的差距, 这也是教学模式改革成功的关键。

3. 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

创新是社会进步的动力和源泉。爱因斯坦说过, 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现在社会越来越需要创新思维, 国家需要创新思维来发展和进步, 企业需要创新思维来生产出让生活更加美好的产品, 每个人需要创新思维来发挥自己的人生价值。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 要打破常规的思维习惯, 采取多向思维法, 可以是按照逻辑规律的顺向思维, 也可以是倒着来的逆向思维, 还可以是抓住人们追求的心理思维, 如, 替换思维、发散思维、否定思维, 等等。在日常教学中, 更多地关注学生创新思维的训练, 比如在课堂中进行头脑风暴, 激发学生思考;使用曼陀罗法, 利用像九宫格一样的图片, 将主题写在中间, 由主题引发八个联想;其他训练方法还有优点列举法、缺点列举法、检查表法、目录法, 等等。把创新培养作为学生培养的一个重要方面, 从而会为社会进步作出贡献。

(感谢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为高职教师培训所作出的努力, 感谢衢州职业技术学院的支持。)

摘要:德国“双元制”是闻名世界的先进教育模式。通过三个月的短期研修, 作者深入学习了“双元制”教学模式, 并结合我国职业教育现状, 进行了反思。

关键词:双元制教育,职业教育,启示

参考文献

[1]夏成满.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制度及其启示[J].江苏高教, 2005 (1) .

[2]郑炎华.德国“双元制”教育对我国职业教育的启示[J].职教新观察, 2009 (9) .

[3]王名, 李勇, 黄浩明.德国非营利组织[M].清华大学出版社.

3.谈初中语文校本研修的有效策略 篇三

一、开展集体备课,提升教学水平

初中语文教师要始终保持高度的学习热情和勇于拼搏的精神,能够不断汲取新知识,拓宽专业视野。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正确把握教改方向,不断走上新的台阶。同时,学校要注重学习型教师队伍的打造和语文教师终身学习力的激发,开展有效的集体备课,为教师进行创新型教学提供帮助。语文教研组围绕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准备、教学过程、板书设计、教学反思等进行备课。通过讨论,《夜雨寄北》的教学目标是了解有关李商隐的文学常识,有节奏地诵读诗歌,整体感知诗歌意蕴。理解诗句的含义,体会所创造的意境,正确理解认识朋友间的友情等。集体备课并不是限制语文教师的个性化思维,教师可以结合语文教材和学生的实际认知水平,及时调整教学方案,合理开发教学资源。初中语文教师还要认识到与学生互动的重要性,在集体备课时应该预先设计出一些探究性问题,如诗中的“秋”字除了交代季节外,还起到了什么作用?成语“剪烛西窗”源自本诗,请说明具体含义?

二、设计驱使任务,拓宽教学资源

初中语文教师应该把设计教学驱使任务作为校本研修的重要内容之一,提高对执行教学计划的认识,明确课堂教学的目标和底线,拓宽教学资源,把集体智慧变成个体发展的动力,取长补短,促进语文教学走向成功。《夜雨寄北》这首诗从空间上看,此地——彼地——此地,即巴山——西窗——巴山,往复对照;从时间上看,今宵——他日——今宵,回环对比,虚实相生,情景交融,构成奇诡的意境。我鼓励初中生进行合作探究学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二句有什么意蕴?作者用何种方式表达自己的心情?

三、选择典型示范,开辟教学空间

初中语文校本研修应该是一项永无止境的工作,随着素质教育和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语文教师更应该常教常新,保持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在进行校本研修时应该选择典型示范,为初中语文教学开辟新的空间。我校根据实际办学条件,建立了以内控为主、外控为辅的校本研修活动管理运行机制,为语文教师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平台。学校可以选择教学经验丰富和教学水平较高的语文教师开展示范课,积极组织教师听课,并且在听课结束以后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达到语文教师的共同进步。还可以树立典型,发展和培养一批能运用新课程理念教学的优秀教师,整体推进语文课改实验深入发展。比如人教版初中语文《夜雨寄北》,在校本研修后,我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和改进,通过微课和多媒体等形式丰富了教学内容,微课教学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不仅能够激发初中生的求知欲和探索欲,还能够培养初中生的自学能力和创新精神。

四、鼓励校际联合,优化教学活力

在实施校本研修过程中,校际联合成为了至关重要的环节,不仅能够解决学校和教师面临的问题研训,还让学校享有了充分的自主权,调动了教师再学习再创造的激情,有助于教学科研能力的提高。校际联合主要以名师、骨干教师为主,推动学校间的资源交流和融合,实现区域间的协调发展。还可以建立人才资源库,实现专业人才的本地化和骨干教师的综合化。学校要从多角度和多方面整合力量,创造出更适合初中语文教师的校本研修环境,尤其是提高中青年语文教师的科研意识和工作效率。在校际联合实施后,我学到了很多,也改变了很多,我学会了用发展的眼光看待自己在教学实践中遇到的问题,认真写好每天的教案和札记。还要对具有代表性的语文课进行摄像,然后与语文教研组的成员进行互动交流,共同剖析教学中需要改进的地方,发挥集体的力量。

总之,初中语文校本研修任重而道远,并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全体语文教师和初中生的共同努力,踏踏实实的走出一条具有本校特色的校本研修之路。

4.初中研修活动心得体会 篇四

名师工作室的功能:引领教师成长;促进教学改革;提升教研水平;产生品牌效应。从这几点功能来说,对我们青年教师是非常有利的,我们应该在学习老教师的一些方法同时用于创新探索属于自己的方法,和找到适合现阶段这批孩子的心灵特点。因材施教,努力的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其次,听了名师给新华中学的学生上的那堂课,让我受益匪浅,回想自己以前给学生上时实在是存在很大的不足点。语文这个学科本来就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如果我们过于注重人文性的东西,就会忽略语文工具性。迷失了方向,丢了语文这学科应该承担的任务。发现自己以前就想着如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兴趣,但是现在沉下来想想,有些课堂的话没有必要过于注重人文性的东西而丢了工具性。在上好每一课前应该想好这两者的关系,即做到不能忽略二者关系,也要把握好本篇课文更注重的点。

在与归朝中学的陶老师交流,让我又悟出了一个点。她说你不要想着如何按墨守常规来上一篇课文,而是自己找到一个点一个角度来解析进行教学。如果一个学期一个单元能够这样做并把它做好,那就是你自己的创新教学法。我认为她这种想法确实很好。

听了玉老师给我们分享他对语文课程的本质属性的讲解,领我难以忘怀。我特别赞同他所说的观点,有些时候我们为了把课堂搞得特别的活跃,注重人文就丢了原本的工具性。语文课程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

语文课程应激发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引导学生丰富语言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初步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具有适应实际生活需要的识字写字功能、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结合这些要求,我觉得我的`学生现阶段特别的缺乏自主学习能力,和阅读能力不够,口语交际也不理想,写作能力也是不行。称对于这些问题不是我们一两天就能解决,而是要靠我们现在逐渐的对他们进行引导和给予相应的要求。

书写也是一个特别严重的问题,现在绝大部分学生连字都写不完整。更达不到写得好,平时作业都是粗心大意,乱写乱画卷面脏乱,让人看了厌烦。此问题也是我们必须加大力度严管他们才行,让他们养成练字的好习惯。

5.初中英语远程研修心得体会 篇五

那些年,我们一起走过的时光,通过指缝调皮地划过,苍白了手心只搁下岁月的掌纹,杂乱无章。暮然回首,那年、那人、那事,循着回忆的胶片,曾经的画面,只有模糊的影光在脑际处明明灭灭。原来,淡忘也会成为一种怀念,萦萦,穿越陈年素影,然,在脑海里徐徐回放。那些懵懂的情怀,那些青

涩单纯而真挚的情感,始终印在心底保存的完好无缺……

纯净而美好的记忆划过夜空,随着指尖的舞动,精灵般跃入心怀,忘不了的曾经,我们用青春谱写了一首爱情交响曲,让无悔的初恋刻上了珍贵的光环。而今,我用墨香把这份纯洁的礼物小心翼翼的拆开,呈现在眼前的是腼腆的心、纯洁的爱,从未忘记的温情悠幽然而来,犹如一朵绽放在深谷里的野百合,清新脱丽、淡雅飘香、沁人心脾……

往事,不堪回首,在这静谧的阑珊里,柔柔的情,唤醒了思绪,惹了怀念。夜,便也为想你而深、深、深!闭上眼,思绪不断、画面涌现,忘不了我们一起的时光,我们在西子湖畔的情景,历历在目;忘不了我们俩载着小舟并肩踩红莲;忘不了,我们俩坐着乌篷船一起唱着小调;忘不了,我们俩站在西湖断桥上看人来人往;忘不了、忘不了、忘不了我们俩一切的一切……不曾想,到如今,你我一别十余有载。

十年,回首,仿佛就在弹指一瞬间,流水匆匆,红尘如梦。静坐、独思。这些年,我一直觉得惭愧至极,对你不住。而今,不知你是否还在怨恨我当年的选择,对你无情。忘不了,当初我坚硬如铁的决绝,我知道,当初伤你太深,难以自控,你一直不明白,对我那么好,为什么没有选择你,害的你到了吐血的地步。每每想起,都让我很自责、很心疼。这,也许就是命吧!就是所谓的缘分吧!

而今,我们都告别了青春的门槛,进入了成熟,伸长的岁月碾碎了年少无知的轻狂,那个时候再也不会有了……

静谧的夜,独品一缕孤独,细数流年,打开心扉。诉尽我的初恋心事,把那份纯洁的一尘不染的爱诠释成平凡是真,蘸点笔墨,挥毫写下你我青春的记忆;将这些碎碎念,用文字熬成一碗浓浓的香汤润染成心扉深深藏……

芳华蹉跎,红尘一梦。拟或许,注定这就是一段恋歌,痴恋了红尘缠绵了泪痕。如今,念起,依然只是长叹哀哀,用心铭。用苍念。一念寄怀,为倾。为城。为念。为安。为岁月静好。为青春不老。无怨无悔。爱情不再,友情常在。为青春、为友情而干杯!

当多少逝水流年悄然滑过,友情依然只有十八岁。让我们携上彼此的祝福享受各自所拥有的幸福生活吧!祝福!祝福!永远祝福!!珍重!珍重!永久珍重!!

婉约这份初恋情怀,永远珍藏在内心的某个角落,浅浅藏,深深念!……

6.初中英语研修心得 篇六

如果说第一天的课是相对的比较纯理论的话,那么,第二天程老师的课就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程老师很谦虚,能够把理论的东西深入浅出的讲到我们明白,又结合了实打实的教学设计,实际上就已经是个专家了。程老师从备课,上课到课后反思,都给我们具体分析了。在备课时要单元整体设计,分析教材,注意主题语境,分析学生想做的、能做的、该做的来架构活动。活动设计必须是和主题相关联的、可操作的,能体现学科核心素养的。在具体教学设计的例子中,程老师还给我们讲了非常实用的一些活动设计,比如chant、看图猜测、背景知识、表演、头脑风暴等;在写作上知识结构化,把书上的教材变成文章,填完词当场记忆;听说时,用图片解决听力中的词汇问题等。她毫无保留的把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与研究教给了我们。

本来培训的第三天应该是很疲惫的,但是星星老师真的是集智慧,美貌和努力于一身的老师。课程的导入,从“剧怒症”到“课怒症”瞬间引起所有老师的兴趣,激发学习热情。如果我们的课也有国产剧的缺陷那么学生是不是也有“课怒症”呢?这样的问题值得老师深思。接下来她抽丝剥茧,从立足文本出发,对文本解读的类型进行详细的解答,并一一列举相对应的策略。在谈到情境创设的时候,讲了三大方面,印象最深的是情境创设贴近生活,比如找真实的、时效性很强的素材,微博,微信朋友圈的导入,有趣又有意义。还有设计活动时,进行一些图片的PS,小游戏的设计都非常的实用,当然这也要求我们要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星星老师还很用心的跟我们建了个Activity Bank,让我们更有上好每一堂课的底气。

“以终为始,始终结合”,第四天的学习中林老师分四大部分讲了教学设计及教学实施,每一部分内容都是理论和真实的案例相结合,分析得详细到位。同时,她谈到一个设计的“大观念”,第一次了解到pre―task 、while―task and post ―task原来是这样设计的。林老师还让我们实际操练,把所学的理论立刻运用到实际教学中。在叫我们学员分享设计的时候,由于时间仓促,有的学员的设计并不是那么理想,但是林老师善于发现学员的优点,鼓励表扬学员。这也给我们启发,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给予肯定,多鼓励,相信学生会越来越好。一个优秀的老师,她的言行举止都会影响到学生。向谦虚优秀的林老师学习,因为上课前和课程结束时候她对学员的鞠躬让我印象深刻。

用心的教学设计,完整的呈现,还要有反思,才会不断的成长。最后一天的课程郭老师通过让我们观摩课堂,正反案例的对比等进行了一系列评价与反思,在不断反思的过程中进行调整、实践,达到最好状态。

7.初中地理教学研修心得体会 篇七

一、制道———学校管理的方法

走进安徽铜都双语学校, 李成凯校长的学校管理方法介绍让所有参加研修的校长耳目一新, “扁平自治型管理”———两委四中心八部委共同构建成了年级发展共同体。两委:即学校教师管理委员会 (由校长、中层领导和教师组成) 和学生自主管理委员会 (由学生组成) , 分别负责教师和学生两个层面的管理。四中心:即学道中心、德道中心、生活服务中心和学生发展中心, 中心负责人由教师担任。学道中心即负责课改研究和学科发展, 由“教学校长—主备校长—学科组长—教师”组成;德道中心即负责学生常规、路队文化、课间文化、仪容仪表、出勤、班级及公区卫生等管理考核;生活服务中心即负责就寝、就餐和学生零用钱的管理;学生发展中心即负责学生心理情感和文化建设。八部门:课研部、质评部、风纪部、运动卫生部、生活部、财政部、文化部及情感部, 每部配一名指导导师, 由学生担任部长, 以建设“八好班团”为抓手, 每天发检查通告, 即时点评。两委四中心八部委的构成让学校首先成为服务型学校, 然后才是学习型学校。这种管理模式让学校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人人能做事、事事能做成, 让教师们有归属感、优待感和集体荣誉感。

二、课道———课堂的常规

“五环大课堂”是安徽铜都双语学校的课堂主旋律, 主要由五个环节策略组成:一是在课前准备阶段, 以周前预习和日前预习为方式, 让学生在独立探索新知识的过程中完成认知准备和情感准备;二是课堂导学阶段, 以定向导学、互动展示、当堂反馈的方式, 坚持“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 以训练为主线”的原则, 合理安排“学”、“教”、“练”, 积极引导, 提高课时效益;三是课后训练阶段, 以晨读、课外阅读、日日清检测、大自习自练等方式, 让学生将知识转化为能力, 并适当拓展训练的广度和深度, 巩固学生知识, 实现“知能转换”和“知能并举”;四是在课后培辅阶段, 以自主反思、个别培辅、集中培辅等方式, 以“面向全体, 尊重个体”为原则, 做好培优辅差;五是在课后检效阶段, 以单元自测、周清过关检测、培辅绩效月验收、月度考核验收等方式, 对学生进行过程性评定和结果性评定, 加强目标管理。

三、学道———导学案的运用

导学案是教学的抓手, 导学案设计的好坏决定了一节课教学的成败。首先由教师先进行课程的导入, 在教师的引领下齐读学习主题, 明确学习目标, 这属于新课前的热身活动。

自学要求:学生做到静、专、思、自。静是安静, 专是专心, 思是思考, 自是自主。进行自学环节的时候要先引导学生用30秒的时间浏览教师归纳出的自学要求再开始独学, 学生根据独学情况在书上做标记, 把自研成果填入随堂笔记中。整个过程要求教师关注学生, 了解学情, 在这个环节中教师只看完成情况, 不看完成结果 (重点关注学困生的完成情况) , 先完成的同学举手示意后就可以开始读教材。独学结束要根据标记, 完成情况和独学过程中是否做到静、专、思、自进行评价, 评价自学环节时, 教师要做到表扬到个人, 批评到小组。

对学要求:真实有序。尽量同桌对学 (也可突破地点, 与同质同学任一组成对学小组) 交流时两份导学案重叠露出笔记部分, 进行时要先齐读对学要求, 交流独学的问题和笔记答案, 先完成的学生举手示意后就开始读教材。对学过程中, 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 看他们是否能够结合导学案进行交流、补充。

互学要求:由小组长负责, 学生快速找到自己的站位, 组员围成半圆面对组长, 互学进行的时候要先齐读互学要求, 组长负责调控顺序, 按组长安排的顺序交流答案。结束后由大组长抽签确定展示组次。

群学要求:群学可以分为三种情况:2人、5人、10人, 即2人对学, 5人互助, 10人共同体。在10人共同体时, 先要进行任务划分:板书组、预展组、过关组。其中板书组设有2-3人, 内设一名副组长, 安排版面, 版面要做到有色彩、有内容;预展组3-4人, 内设一名组长, 结合板书进行任务分工;过关组2人, 由一优等生一学困生组成, 由优等生帮助学困生学习较难的知识点, 也就是说这一优一困组合再次进行了对学环节。群学结束后教师要根据板书及互动过程的参与情况进行评价。在群学过程中教师要适时地参与到学生当中, 适当点拨知识点。

板书要求:提纲式, 要有单元名称, 合理运用彩色粉笔 (白, 书写内容;黄, 书写重点内容;红, 改错) , 要先写内容后装饰。板书进行之前, 组长要带领组员先齐读展示单元的要求, 再进行展示。值得注意的是板书时展示同一方案的两个组要安排在相邻的版块进行板书, 便于比较和补充。

展示要求:精彩、有创生性。进行时预展组的同学要有开场白和过渡语, 一般由组长负责。要设计互动吸引班内所有学生的注意力:如大家要仔细听我们的展示, 一会有一个问题等等。展示过程中教师要把握好时间, 展示结束后要有质疑解惑的环节, 这个环节中组长或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拓展, 也可以是其他小组针对该组的展示提出疑问, 教师可以利用这个时机进行知识点的补充及点拨。质疑结束后由其他小组的同学打分, 并说清给分理由。值得注意的是:展示时学生不要完全按照黑板上的内容念, 也不可照着书本读, 要讲出自己的想法。教师的介入也可分为及时性介入和总结性介入两种方式, 一般情况下, 对于教学的重点难点问题, 教师都应选择及时性介入, 以便学生加深印象。

最后是同类演练 (相当于每节课的课堂练习) , 演练之后教师组织学生结合导学案上的正确答案, 用红笔修改自己的练习成果, 最后由小组长负责检查。

8.初中体育教学的心得体会 篇八

体育老师比其他学科的教师更能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因为爱玩是孩子的天性,而这一特点在文化课的教学中很难得到施展。体育老师应与学生建立平等、尊重、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让学生感受到课堂的温馨,让体育课堂成为学生的课堂,自然学生就喜欢上体育课。初中生更喜欢朋友式的老师,教师的和蔼可亲、宽容豁达甚至敢于承认自己的不知都会让学生体验到信任、信心,朋友式的交流和沟通更能起到身教胜言教的作用。

2.教师要认真研读新课程标准

首先明确教学目的是培养健康的学生,即要以学生为本开展教学。体育老师要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激发运动兴趣,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等等。体育教师要转变观念,从学生角度、健康角度、兴趣角度、终身角度认识体育课和上好体育课。

其次要通过体育理论的学习,让学生转变对体育的传统认识,用理论指导竞技,让学生认识到体育理论学习的重要性及对终身学习的帮助。

再次要恰当选择教学内容,田径进行跑、跳、投的学习,基础内容的学习要增强其趣味性;在球类教学中,以基本动作技术和教学比赛为主,学生的积极性是教学重点。

3.注重集体合作,增强学生的团队意识和集体荣誉感

在体育教学内容中,最容易通过发挥个人的体育才能增强集体的感召力和凝聚力。因此,在体育课教学中,如将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与发展学生个性的教育结合起来,就可有效地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正如学科学习的特点一样,体育技能的两极分化在每个班级中都有体现,对于因身体肥胖、瘦弱、胆小或对体育缺乏兴趣等身体、心理原因而导致的体育技能落后者,要积极创造教师个别辅导、同学帮教练习、分组激发斗志、创设比赛情境等条件,让部分学生时时感受到集体对自己的关心、自己的行为和形象对集体的影响,等等。坚持不懈,将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作为体育教学的长期任务,一定能不断提高学生的进取意识和集体荣誉感,养成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

4.创设情境,激发情感

人的情感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的,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对学生学习情感的产生具有很大作用,体育教学也不例外。有了良好的教学情境就能激发其强烈的好奇心。强烈的好奇心是保持旺盛学习动机的重要因素,是取得成功的重要条件。比如在一节前滚翻教学中我这样讲道:“同学们,今天我们来看天。”学生一听这有什么稀奇的,都仰头望着天空。这时我又说:“只不过今天我们看天的方式有点特别。”强烈的好奇心把孩子们吸引住。“怎样看天呢?”我说:“我们从胯下看,谁能双手着垫翻过去,并能看到天,谁就是这节课的英雄。”听了我的讲述,学生个个欲试,谁也不甘落后。因此,激发学生体育兴趣,创设情境满足他们的学习愿望,发挥他们的创造性学习,为终身奠定快乐体育培养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

5.加强平时的教学管理

在组织纪律方面,教师必须严格考勤,严格管理。遇到违纪现象如无故迟到、旷课、练习不认真者,应严肃、认真处理。但是,教师应尽量避免以惩罚作为法宝,不能动辄就罚,先要了解原因,再采取适当的措施。尝试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让学生明白教师的出发点是为全体学生着想,是善意的。应从动机的激发入手,多鼓动大家,多运用表扬。多安排一些必须相互合作的集体练习,对自私自利者可尝试让其品尝孤独的滋味。但应以惩罚为辅,说服教育为主,如有屡教不改者可采用隔离和单独教育等方式。

6.加强同学间的相互鼓励,创造有利于培养学生优良意志品质的学习环境

在某种程度上同学间互相鼓励所取得的效果,更胜于教师鼓励取得的效果。如在比赛前先让学生准备几分钟,在准备过程中,同组学生为了取得更好的成绩会相互学习,相互鼓励,相互帮助,形成好帮差、共同提高的学习风气。在比赛时,同组成员会互相呐喊助威,这种同学间的相互信赖,不仅会增强他们的自信心,而且会营造一种适宜他们练习的优良环境,让这些同学放开手脚,振奋精神,在没有任何心理压力和负担的情况下,大胆练习,一方面有效地完成练习,另一方面培养不畏艰难、不怕失败的优良品质。

7.开展武术教学时可以用音乐渲染,激发热情

武术最明显的特征是具有攻防技术性,主要表现形式是武术的具体动作,其所表现出来的速度、力量、节奏使武术的风格特征得以显现。在武术教学中如果配以音乐,再结合教师的示范和讲解可以使学生更深入地了解武术的内涵和神韵。为了让学生充分了解武术的劲力特点,可以选用一些节奏感特别强烈的音乐,配合动作的发力特点,使之巧妙地结合在一起。不妨选用一些常见的影视配乐诱导和启发他们练习。在起初的武术教学课堂中,学生在练习中武术教学是比较枯燥单调、趣味性不强,甚至站在原地不学。这种现象严重影响教学计划,通过网络这个很好的载体我了解到,将音乐融入武术教学的课堂中,如用《中国功夫》中的歌曲和歌词“卧似一张弓,站似一棵松,不动不摇坐如钟……”学生嘴里唱着,做动作更有劲,也相当整齐,有效激发学生的兴奋性,促进其想象力和表现力的发挥,烘托表演气氛和艺术感染力,使音乐的美感与动作的美感得到完美统一,从而营造出良好的教学氛围。

8.对后进生要注意培养学生主动参与练习的意识

9.初中数学远程研修心得体会与总结 篇九

初中数学远程研修心得体会与总结

我参加了2013初中数学远程研修,这是我第二次参加初中远程研修,总结此次研修活动,我收获颇丰,下面我总结一下此次远程研修活动的心得体会。

一、主动才能得到收获

课程团队给我们组织了这么好的一个平台,我们没有理由不好好利用。唯有主动才能抢占先机,唯有主动才能取得丰硕的研修成果。这种主动包括主动学习课程视频和文本资料,主动参与在线研讨、班级研讨,主动学习、收集、整理平台上每日发表上传的好资料,同时主动做出自己的评价,在这一过程中还要主动接受专家的引领,主动与同行交流等等。

二、交流才能常进步

学习,需要耐得住寂寞,关起门来用心钻研是必要的。但不能永远关起门来搞建设,我们还要尝试走出去和引进来,这种走出去和引进来就是交流的过程。而交流是我们学习成长的催化剂,很多平时百思不得其解的问题,可能因为对方的一句点拨就有如醍醐灌顶,豁然开朗。

在研修中这种交流就包括很多种,比如你读文本资料,从文本资料中获得知识和思想,你将写出的文章发表出去,别人读你的文章而与你的思想交流有了他自己的收获;又比如我们给别人评论,会吸引来作者或其他学员回复,然后再回复下去,或者参与班级研讨和在线研讨,这种交流就是一种非常及时的交流;甚至我们还可能由此而结交些许好友,大家相约着面对面交流。总之,交流让我们们学到更多的知识,让我们收获更多的思想,也让我们结交更多志同道合的好友。当然,在主动学习和主动交流之后我们还要学会主动反思和总结,这个过程也是非常重要的。

三、研修之路是鼓励之路,温情之路

10.初中数学国培计划研修心得体会 篇十

得 体 会

连 岗 中 学张国鑫

国心

通过“国培计划”的学习,我全面提升了自己的基本素养和业务综合能力,对于个人今后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下面作简单的小结。

在研修期间每天,我坚持观看视频讲座、学习案例、积极参与在线研讨、相互交流评论、撰写研修感言、认真完成作业,忙得不亦乐乎。在这次网络研修中,完成了作业。在进行学习的同时,我还结合自己学习的实际,将所学与班级情况进行对比,积极进行反思,查找自己工作中的不足,同时和其他学员进行了充分的讨论交流,努力提高自己各方面的能力。

虽说我已经工作近10多年,一直从事初级中学数学教学工作,但从未接受过这样正规的培训,这次研修对我来说是一次很大的帮助。无论从教学的理念还是教学方法上都有很大的触动,无论是一线的优秀教师对案例的生动解析,还是专家导师对理论的生动讲解„„都深深的触动了我的内心,产生了情感的共鸣。这次培训让我对数学教学有了全新的认识,数学它不并是枯燥无味的数字算式教学,它是一门集生活、方法、情感在一起的一门很有趣的实用学科。老师作为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着和引领者,只有与学生心灵沟通,贴近学生,贴近生活,才能使数学教学走进学生的心理,使数学教学日趋生活化。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我非常关注专家们的先进教学理念,听了一遍又一遍,每次听完,总会有收获。通过研修,促进了我对教学的重新认识和理解。

通过对教育专题的认真学习和研讨,收获的确不小,同时也给自己的教学理念带来很多新的思考:

1.对新课程理念下空间与图形教学的研讨学习的收获是:对于涉及此问题的教学,我们尽量把数学教学生活化,重视学生的生活体验,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能力,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2、对“应用题”教学及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学习的收获是:理解了应用题的教学流程,教学应用题应注重解决问题的过程和方法,以及教学的策略,而不是单纯地让学生记住解题的步骤。

3、对新课程理念下统计与概率教学研讨学习的收获是:在教学统计中,我们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注重空间概念的建立,以多种方式、多角度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对于概率的教学,注重偶然性与必然性之间的联系,注重联系生活实例,引导学生多实践、多推理。

4、对运用多种教学方式提高教学有效性学习的收获是:鼓励学生自主探索,提倡合作交流,以多种教学方式探求教学的有效。

5、对课堂观察和如何评价一堂课学习的收获是:课堂观察能够有效的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发现学生对教学的反应,发现问题,进一步改进教学方法和策略;一堂好的课即要有意义、有效率、有创新性,又要让学生能够接受并喜欢。

此次国培开辟了一条普通教师与全国知名教育专家,紧密接触的通道。通过聆听专家的讲座,领略专家科学的教育理论和先进的教学方法,从根本上转变了教育观念。同时,远程研修为学员搭建了广阔的交流平台。学员与专家之间,学员与学员之间通过网上研修平台,进行了充分的学习、交流,自己从各方面有了新的提高。下面谈几点自己的研修体会:

1、进一步努力提高自身专业素养。通过研修学习,我认为要想驾驭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的课堂,教师不仅要具备高尚的师德,还要有渊博的学识,同时也要有一套行之药效的方法。这是我们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基础。我要以这次远程研修培训为契机,利用各种形式广泛收集课程资源信息,认真向课程专家团队和同行学习,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努力提高自身理论水平。

2、进一步关注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课堂教学应在充分了解学生,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的基础上出发,关注每一位学生,给每位学生充实提高发展的机会。教师的教学从本质上说是一种教师教学生学习的过程,而不是单纯的教师教、学生学。学生才是课堂教学真正的主角,一节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是通过学生体现出来的。

3、进一步加强师生之间的合作交流。通过这次的研修我深感合作的重要性,尤其在当今社会更需要广泛的合作与交流,同事之间通过交流,讨论与学习,在同一个问题上折射出不同的智慧,把知识、经验与问题有效地联系起来,解决教师在日常教学中遇到的难题,从而促进教师改善自己的教学方法。

4、进一步加强对教学策略的学习和运用。通过学习,我进一步认识到:教学策略的有效运用对提高教学效率、激起学生兴趣、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是非常重要的。

5、进一步加强对教学工作的反思。对自己的教学及时反思,认真听取学生的反应和听课教师的评课建议,及时修改、完善自己的教学设计和教学策略,并结合理论反思自己的实践,在反思中真正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在实践中不断总结与升华自己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理论水平。

最后,我要感谢远程研修平台,在这里,我听到了那么多默默无闻的教育工作者实践探索的脚步声;看到了那么多的同行为了梦想在孜孜不倦的追寻着;读到了一篇篇精彩的评论和一份份饱含学员心血的很有见解的文章,我体会到了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具有的无限的人生,无限的风景,无限的未来!要做一个学者型的教师。不断更新知识,积淀自己的综合素养,为教育事业奉献终身!

连岗中学张国鑫

11.初中地理教学研修心得体会 篇十一

关键词:自我研修;他我研修;和合文化;元认知;教学实践专业化

中图分类号:G72 文献标识码:A

在高校教师自我研修和他我合作研修的建构发展过程中,吸取我国和合文化中和为贵、和而不同等精髓,遵循整体和谐、有序对称、平衡互动等原则,参照目标和合原理、元素差分原理、融会贯通思想等和合学的现代意蕴;同时从创新型共同体框架的搭设以及共同体意义的现代更新两方面重申共同体精神,分析共同体的信息交流、伦理约束、社会强化功能,剖析共同体的特质,包含共同体主体的自愿性和平等性、共同体运行目的指向性和同一性、共同体运行过程的自发性与超越性、共同体运行结果的不可预测性和创新性;并且还关注到合作教育学等相关理论,为构建教师自我研修和他我研修打下扎实的理论基础。

一、自我研修与他我研修实践定义

自我研修是个人情境化探究、批判性协同研究、提高个性化学识的活动,是一个透明的、系统化的教学实践专业化成长研修过程,是青年教师职后知识生产与实践能力陈述的活动。他我研修是个体在先进教育教学理论的指导下,积极参与集体研修过程,并主动与他人交流、分享自己的教与学经验得失,主动听取对方的中肯建议,修正或补充自我研修理论与实践,以提升自我研修的层次、价值观认同和内涵素养。自我研修不只与个人反思与知识管理有关,更需要在团队的协作下开展互惠共赢研修状态下的专业发展学力与成长力历练。

著名学者高海青教授说:人的“自我”是以他我为自身的内容的,表现的是人类的本性和规定,其实也可以说,所谓的自我不过就是“大我”(类本性)集结于生命中的个性化(加上个人的发挥和创造)的体现而已……我们讲自我,却必须从他我去了解、由他我来规定;一个人要建立自我,必须首先放下自我,去向他我学习、以他人的能力来充实自己。人的可怪处就在这里:不能走出自我的人,他也就不会有他的自我。自我研究也是一个促进双路径学习的方式。“‘双路径学习与‘单路径学习的不同之处在于:在‘单路径学习中,教师在采取一个行动后,如果发现行动的效果不尽如人意,通常只调整行动本身;而在‘双路径学习中,教师不仅回环到行动策略,而且回环到自己的‘主导价值观,即‘信念。如果教师在调整自己行动的同时,反思并改变自己的信念,其整体变化无疑会更加彻底、深刻、持久”。现在我国的教育正处在积极意义背景下的“衔接期”,一些传统的教育教学支撑力量正在消退,与此同时,一些新的教育教学新生力量则在成长,有的新教学业态新教学方式呈爆发式成长,但目前新旧教育教学反思方法与动力转换还没有衔接到位,这就需要高校青年教师积极地调整和发展自我,利用互联网+的优势,为我国高校教师教学实践专业化发展注入新的教育教学研究和成长研修思想和理念。

二、自我研修与他我研修的实践特征

(一)自我研修和他我研修需要理论学习与实践指导相互支撑

从古代的“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到今天的大教学专业集体备课和适应新时期新发展改革提倡的综合学科课程,无一不在解读着高校青年教师之间自我研修和他我研修相互支撑的理念。以雅斯贝尔斯、哈贝马斯、马克思等为代表的“交往理论”,都赋予了人际交往极大的意义与价值。人们在交往中,交往的双方在认识自己、完善自己的同时也使对方得以完善。他们都把交往看作人的一种存在方式,人只要存在着必然就会交往着,孤立的个人是不存在的。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指出社会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是激励现代人行为的主要因素,而这些都是在人际交往和互动支撑中实现的。社会建构主义认为每个人都以个人的学习、经验为背景来建构对事物的理解,每个人只能理解事物的不同方面,不存在对事物唯一正确的解释。因此,只有通过不断的理论学习和实践探索,相互沟通和交流,相互争辩和讨论,共同解决问题,才能形成更丰富的认识、更深刻的理解、更真实的应用、更实用的创新。

高校青年教师之间的隐性知识不能通过物质性的传播媒介进行直接传播,一般要通过实践团体,通过面对面的接触进行隐性教学知识的分享。我们在践行个性化研修、参与集体培训研修的时候,通过他人对某些事物或现象的看法来反思自己,因此在这时他我研修和自我研修这两者就同时发生。个人的自我反思,恰恰不是反思自己,而是从他者(包括他人和外物)那里寻找反观自己的镜子,正如阿纳斯塔西娅?P?萨马拉斯所言:“……什么叫反思呢?就是照镜子,reflection,意思就是镜子的反射。西方文化基本上是一种反思文化,也就是把对象世界,把整个宇宙看作是人心的一面镜子,把整个宇宙看作是反映人心、反映人的主体的一面镜子……如何认识你自己呢?要通过外部世界,人要认识自己只有到对象世界中去寻找才能够像照镜子一样地反映出他自身。”

(二)自我研修和他我研修需要青年教师在教学实践专业成长中打破藩篱

在自我研修和他我研修实践中,高校青年教师之间既是局内人,是研究工具,也是被学习、被研究的对象。作为个体,他们都有成长与发展的多元诉求,都有个性化的成长衍生基因;而作为学校团队中的一员,他们中的每一个人的发展与进步都与学校的可持续发展息息相关。要把这二者融为一体,就需要青年教师在自我研修和他我研修中打破教学实践专业成长中的藩篱,互相之间带着彼此进取的心智和坚定的信念,通过个性化发展和共同成长的生态情境激活,即工作、学习、生活环境中相似地看(seeing-as)和学习行动中去相似地做(doing-as),以实现生活经验性知识向科学实践性知识的迁移以及新的成长研修情境的进步,并丰富自己的实践性知识获得的“真”过程、“真”获得、“真”成长。

按照知识的定义,“知识构成的三个条件分别是:信念、真和证实”。如笔者在参与高校青年教师网络交流、研讨行动之前,从其他青年教师的听课交流感想中获得了他我研修所获得的新的自我研修的信念,虽然这种信念还只是自己相对“狭隘”的学习或生活经验,还不是“真”的教学实践性知识,在笔者带着学习与成长的坚持信念进入“真”自我研修和他我合作研修“课堂”行动时,笔者便在学习和成长中“实践”着新的行动信念。于是,在基于教学实践中,其教学产生了“效果”,学校督导处领导、老师和学生都从我的教学中感受到笔者的成长和进步;笔者也在与其他青年教师的共同学习、交流中“反映”出大家共同的认识提高程度。这作为自我研修和他我研修实践“被证实”的信念,笔者的教育教学实践性知识在这个过程中就真正地获得了。

(三)自我研修和他我研修需要高校青年教师和谐成长中的双赢互动

研修实践告诉我们,教师在一起工作,一起交流,一起研讨,一起学习新的教育教学理论,进行有意义的协同教学研究、实践和思考,并走向积极自律式的自我研修和他我研修,可以为教师、学生提供更丰富、更美丽的教育教学环境,并在一定意义上丰富学校教科研文化的内涵,提升高校青年教师的教育教学素养。自我研修过程中研究者与网(群)友的合作,通过系列的网(群)友探究活动,拓展研修者的批判性思维,形塑其与他我研修的合作意识,使自我研修不再局限于个人的认知架构。

人是一个既具有自然性,又具有超然性,既能容纳多样性、差异性、对立性和个性,又能在多样性、差异性、对立性、个性中达成统一的“否定的统一体”,这就要求我们从包容中见胸襟,从定位中显边界,从融合中出整体,自觉地用整合视野来对待自己的人生。想拥有健康、进取、完美的自我,欣赏朋友的时候也不妨容得下异己和他我的存在与成长。事实上,自我的未来将是人们自觉地将自我的过去和现在进行着的合理地延伸与扩展。无疑,在自我研修和他我研修学习的延伸、拓展的旅程将是“路漫漫而其修远矣”,但是自我必将在与无数他我的坦诚相拥下绽开人世间最美的教育之花。

(四)自我研修与他我研修应该具有时代发展的宽泛性

高校青年教师自我研修与他我研修的对象,既包括各专业教师,也包括学校管理者、院系科管理人员、教辅人员、群团工作者、后勤服务人员等等。在愈加重视知识产权、整顿学术腐败与追求学术规范的当下,教师严谨而系统化地开展在网(群)友参与下的自我研修,既可提升教学实践水平,推进自我专业发展,也能促进与网(群)友彼此间的互动、理解与帮助。此外,青年教师的自我研修和他我研修,在当下教师教学观念、师生关系观念尚待改变之时,显得尤为重要。

这种与网(群)友协作开展自我改革的自我研修,为教师个体、群体共同对话与进步提供了美好的愿景。除了“以师带徒”“名师工作室”“学术研究室”“教授工作室”等常态式的培育培养高校青年教师途径外,如何让不同院系级部、不同学科甚至不同学校的青年教师同辈们建立网(群)友关系,形成良性的他我研修氛围和学术研究环境,创新高校青年教师教学实践专业化发展合作研修共同体,还需要在学校层面的亲切关怀和引导下,高校青年教师自身具有强烈的“科学报国”和实现富强“中国梦”的自觉、自省、自悟、自进的专业品质发展意识和创新意识。

三、高校青年教师自我研修与他我研修的实践意义

高校青年教师的自我研修和他我研修实践证明,青年教师合作研修共同体有效践行的和合思想,彰显中华民族“和为贵”“和生万物”“和而不同”的传统和合思想精髓,体现和合学的现代意蕴,是有中介的和合、有差分的和合、注重融突和合以及共同体成员精神生活的差异中和。高校青年教师自我研修和他我研修的合作研修共同体的建构表征了我国高校青年教师成长发展的和合思维的积极意义,体现了高校健康智能可发展的整体性、信息的开放性和文化创生性。研修实践告诉我们,高校青年教师自我研修和他我研修的合作研修共同体沿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科学社会文化的研究路径,强调高校文化建设、创新与社会习俗的双向有益驱动;高校青年教师自我研修和他我研修中的重视共同体成员社会身份重建,使其成为高校社会文化中成熟的实践者和创新发展者;高校青年教师自我研修和他我研修积极倡导嵌入式的高校进步文化交往方式,强调成员之间在中华文明文化传承中的延续性和创造性,关注代际之间的交往与多层次的参与,研修机会更多,研修内容更丰富,使高校青年教师的自我研修和他我研修的合作研修从个性化、特色化的“合之境”升华至中华民族振兴富强的“和合之境”。

倡导高校青年教师自我研修和他我研修的合作互动是教育本质属性的要求。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这种活动的目的在于“使每个人都得到他所能达到的充分完善”,高校青年教师各种能力的全面和谐发展决定了高等教育对象所接受的教育必须是连续的、一致的,即作为高等学校教育者的青年教师对学生实施的教育必须是同向的、相互促进的,这就需要青年教师本人和其他优秀教师之间的合作和交流。

高等学校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知识经济时代对高等教育提出的新任务。创新能力的培养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工作,需要青年教师们及时关注学生在各方面的发展变化,以便采取适当的措施。高等教育课程改革是我国正在进行的一项规模巨大的、全国范围的课程教育改革,课程综合化是新课程改革的主要内容之一,它改变了以往的分科课程模式,打破了各学科之间的界限,形成了各学科知识的相关化、融合化、广域化、创新度。因此倡导高校青年教师积极践行自我研修和他我研修,以及教师之间的互动、合作,发挥教师群体的力量,已然成为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而且,高等教育课程提出了动态课程的概念,教师不再是课程的复制者、执行者,而是课程的开发者、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教师要从“教书匠”转变为研究型、反思型、专家型教师,这就要求教师改变课程意识,并提高自己课程开发的能力。实际上,课程的开发仅仅靠个人的力量是难以完成的,教师之间必须联合起来,通过自我研修和他我研修的多元形式,充分利用互联网+功能,变知识消费者为能力生产者,组成研究共同体,共同学习、相互促进,才能开发出具有本校特色的校本课程。

参考文献

[1]Samaras, Anastasia P. Self-Study Teacher Research: Improving Your Practice Through Collaborative Inquiry. Sage Publications Inc,2011.

[2]孟繁胜,于伟,梅秀娟.内生式培训理念及其实践模式解析[J].中小学教师培训,2014(11).

[3]侯建成.分享 互动 公益式网络地理教研平台的探索[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15(3).

[4]刘良华.研究教师个人知识的困难与路径选择[A].质性研究:反思与评论[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8.

12.初中地理教学研修心得体会 篇十二

一、看见:思考的力量

研修活动第一天, 我们聆听了刘濯源教授的《基于“思维可视化技术”的教学效果提升策略》讲座。他讲课思路清晰, 实例生动, 语言通俗而幽默, 讲座内容信息量大, 密度高。他言简意赅地指出教育改革思路与应试教育现状, 随即层层深入地揭示出优差生之间出现差距的根本原因, 进而展开讲述思维方式与教育教学的层级关系, 最后讲解思维导图的作用及正确的绘制方法。

印象最深刻的, 是那一张张神奇而充满智慧的思维导图, 无论是英语语法、数学公式还是生涩难懂的文言文, 都能在思维导图的指引和帮助下, 化繁为简, 轻松把握, 真让人不得不惊叹智慧的力量、思考的力量。

二、体验:行动的魅力

第二天上午, 我们来到美丽的上海市青浦区华新中学参观学习, 聆听上海市特级教师关景双的《主题式研修活动》专题讲座。

在近三个小时的讲座中, 关老师自始至终都是以站立的讲姿进行的。他饱满的激情、睿智的语言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与我们分享了如何做“主题式课例研修”的方法。“课例研修”是一种重要的行动研究方法, 通过课堂教学, 采用课堂研究的方法与技术手段, 进行持续学习与持续实践。课例研修可以让教师养成一些研究型教师的专业素养:悉心观察、善于学习、勇于实践、勤于反思。这样的打磨可以让我们在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路上越走越远, 越走越宽。

关老师提到, 这个研修活动他已经进行了数十年, 而且还准备继续研究下去。对比关老师, 我们的许多课题研究都是两年, 最多三年就匆匆结束, 很多研究都是流于形式、敷衍了事, 我们真的要向关老师多学习。“板凳要坐十年冷, 文章不写一句空”, 只有拥有这样执着的研究精神, 沉下心去, 付诸行动, 才能真正成为一名研究型教师。

三、迈进:课改的洪流

如果要问我本次研修活动对我影响、触动最大的, 那无疑是著名基础教育大家钟启泉教授的讲座, 钟教授是一名和蔼可亲却又不乏锋芒与个性的学者, 精神矍铄, 谈吐高雅。他的讲座既促人深思, 又催人奋进。听他的讲座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 好多我以前一直感到疑惑的问题都得到了解答。

钟教授说:真正的教育不是关注孩子的成绩, 而是关注孩子的发展, 教育要教会学生学会关心、关爱、关切、关联。要发展学生的智慧, 更要培养他们健全的人格。

针对当下一些不良的改革风潮, 钟教授更是毫不留情、一针见血地指出当下教育改革的“三股妖风”和“三种乱象”, 也让我们真正懂得了什么才是真正的课改。

钟教授还说:好的学校不是没有问题的学校, 而是敢于挑战的学校, 好的老师不是没有问题的老师, 而是敢于挑战的老师。课堂变了, 教师变了, 学生才会变。是啊!那就让我们在大师的指引下, 迈进这场“静悄悄的革命”的课改洪流中吧!努力创设一个平等、自由、公正的课堂, 化信息为知识, 化知识为智慧, 化智慧为德行, 做一名勇于课改的弄潮儿!

13.初中地理教学研修心得体会 篇十三

苏建庭2013.9.1 最近,我通过网上远程研修学习,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在教学方面有了许多新想法,整理如下:

生物教学首先贵在启发学生,使学生有明确的学习目标。比如我们一开始给学生上生物课,就讲一下“生物科学和我们”两者之间的关系。比如,让学生共同来探讨一下我国随着人口增长而接踵而来严峻的粮食问题、有效解决粮食问题的现代农业生物技术、转基因产品……来进行教学,使得学生对课本的内容有大致的了解与憧憬,让他们知道整个学期都围绕《遗传与进化》进行学习,生物科学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这些都为后续的课程开设打下坚实的基础。

生物课堂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经常联系课本上一些相关的内容,适当的拓展,开拓学生的视野,陶冶他们的情操。比如,我们在上课时,可以适当举些例子,例如“„猫不吃老鼠便成为变瞎猫”,“松土也是造成是目前环境污染的罪魁祸首”、“质壁分离一定发生在有液泡的植物细胞?”等例子,激起他们的求知欲,开拓他们的思维空间,让他们积极参与到生物教学的互动平台,可以让学生联系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生活实际,发表一下个人的观点和看法。最后,把学生的正确观点总结在一起,给他们的观点作进一步的筛选和凝炼,并给出一个正确的诠释。这样,整个课堂教学过程既使学生们听得津津乐道,也使他们的思想观点在争论中得到碰撞与升华,从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观察日常生物现象的能力,而我们以生为本的课堂教学也得到了进一步的体现。

积极开展课外活动,引导学生做调查报告。新课程理念比较强调学生实际动手操作能力,并且积极倡导探究式学习。为此,我们生物学教师可以适当地开展一些课外活动,丰富学生的学科知识和实际操作能力。开展一些小课题研究,充分调动学生上网去搜索资料,查找、分析与汇总信息。上个学期,我指导学生开展了一些比较具有实际意义的实际活动,比如《校园植物的调查和统计》、我县特有生物物种的调查》、《在校学生高度近视比例的调查分析》、《灵山的植被的考察》、《我校学生在校吃零食情况的调查》等等,虽然这些调查报告显得有点稚嫩和不够完善,但却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更重要的是给学生一个开拓的视野和自我能力 提升的平台。使得我们的生本教育理念真正实现了“以生为本”的思想。

要善于培养学生的能力。对于一些学有余力,对生物很感兴趣的学生,我们可以进行适当的辅导和培优,目的是为了使学生更多地学习生物学知识,拓宽知识面,为中考的生地综合考试作准备,同时也为学生今后学习“高中生物”打下坚实的基础。在于如何通过生物的教学来提高学生的理科综合素养和辨证思维能力,以及如何在信息万变的时代中,及时地获取信息,分析信息,处理信息。这些都是非常重要的,这样才有利于我们学生的终身可持续发展。

加强生物学与各学科之间的联系。20世纪后期,生物科学在物理学和化学等学科发展的基础上取得了长足的进展,已经深入到分子水平探究生命活动的本质。一般来说,新生的交叉学科在很大程度上是未来科学的先驱,而生物科学的研究领域正是产生这些新生科学学科启蒙思想的沃土。因此,我们一线教师更应在日常的生物教学中力求站在一个高的视点来纵横生物学与其它各门自然学科的联系。比如,比如说学习生态系统中就有关于了解生态系统知识的综合性问题。关于这方面的知识必须结合初中地理知识进行学习,效果会更好。

充分利用有限课时,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由于生物学课程的新课标教材容量大,涵盖了必修1.2.3.4册四本教材内容,但课时安排相对较少,每周只有两节,我们教师根本没有时间对学生进行阶段性复习。而学生本身在生物方面花的时间就很少,也不太重视。经常是学了后面忘了前面,对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固,导致成绩不理想。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广大的一线教师只有抓住40分钟的课堂这块主阵地,才能获得主动,取得好成绩。因而,我们可以在上新课前的5分钟对前面所学的基本概念、原理、生理过程等加以温故,疏通整个知识章节的脉络结构,以求达到巩固基础知识的效果。

2014学年初中生物教师远程研修学习心得体会

苏建庭2014.9.1 这次网络研修,给我提供了一个自由的学习的平台,这次培训让我开阔了视野,能和同行进行教育教学的交流,聆听教育专家的指点,能学到许许多多的知识。这次研修培训,使我视野大开, 把心中的困惑,经过网上研讨,倍感培训确是及时雨。百年大计,教育为本。研修中,有一线教师的课堂实录来弥补理论的空洞,有专家教授的理论为我们导航,有各地同仁的精辟点评指导,有长期积攒的疑难困惑的解答,有鲜明热烈积极的在线研讨……每一天都在感受着百家争鸣,每一刻都在欣赏着异彩纷呈,每一秒都有一家之言,每一个专题都会有独特的声音……

通过看视频,听专家讲座我领悟了应该怎样处理初中生物学教材,怎样设计教学流程,怎样选择教学方法,以及不同类型的课,我们应该注意把握哪些重点…… 网络研修让我也让我懂得了思考与总结。通过学习与实践,使我清醒地认识到:教无定法,贵在得法。通过研修,也让我明白了:教学中缺少的并不是经验,而是及时的反思、总结。也有人说的好,与其写三年的教案,不如认真写好一年的反思与总结,我觉得道理也在其中。

这次远程研修给我的生物学教学思想注入了新的理念,通过专家的视频讲解,丰富的理论指导及鲜活的案例让我开拓了视野,增长了知识。远程研修平台的课程资源当中的一些新的教育方法和理念,我以前是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的。这些课程资源给了我很大的启发,也给了我很大的帮助,让我认识到自己在教育教学和新方法理念运用上的不足,让我对新课程有进一步认识,新课程改革追求的不仅仅是一种新的教育教学模式,而更重要 的是通过这种模式更新我们原有的陈旧教育观念,以新的教育理念来指导教学工作,来更好的培养适应新时代下的接班人。

在和其他学员交流的过程中,我深深感到自身的浅薄,感到加强学习的重要性。所以远程研修的过程中,我一直抱着向其他老师学习的态度参与的,多学习他们的经验,结合自己的教学来思考,反思自己的教学。那些经验和教训,对我来说真是弥足珍贵。

在这次远程研修学习中,我按时观摩学习了每一个专题的讲座,认真听取了专家们的指导和解读。对每一个专题的问题都和本校的同行们进行了探讨和讨论,同时按时完成了作业。积极参与交流,广泛阅读了同行们发表的文章并及时做出评论。认真阅读了每一期班级简报。反复研究了各个专题中的每一个案例,对案例中教师所讲的内容和授课形式都作了认真的记录。这次研修,许多东西对我们来讲,新颖、别致,专家的讲解,同仁的点评,指导教师的一字一词,无不在无声无息中让我们成长,让我们进步。与此同时,这次远程培训,为我营造了一个崭新的学习环境,从根本上改变了我原先的传统学习模式,更给我带来了新的学习观念、学习方式和教学理念,为我今后的教育事业开辟了新环境。我要把吸取到的先进理念、思想运用到工作中行动起来。

2015学年初中生物教师远程研修学习心得体会

苏建庭2015.9.1 暑期远程研修心得体会远程培训就要结束了,回顾这段日子,更多的是喜悦、欣慰和收获。远程培训为我提供了一个学习先进教学方法的平台。

远程培训让我转变了学习观念,更加了坚定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远程培训使我开阔了眼界,丰富了知识,结识了许多良师益友,感受到名师就在身边,让我受益匪浅。通过学习,使我重新认识了自己的责任,树立了科学的教育观。

现代远程教育不仅仅是教师的工作,还应是教师的事业,实施现代远程教育的教师不仅是照亮别人的“蜡烛”,更是不断充电的“长明灯”。在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中,我们利用现代教育资源,摆正了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师形象,教师不再只是课程的执行者,而且还是课程的建设者、开发者、创造者,是课程实施中问题的协商者、解决者,改变了传统的援业、解惑的角色,以适应新时代的挑战。

教师要给学生一碗水,不能满足于自己的一桶水,更要成为“长流水”,长流常新,永无止境,具有自我诊断、自我激励、自我调控和自我改进学习的功能。远程培训为我们提供了各类丰富的专题讲座等,使本来枯燥的学习、抽象的内容变得生动、易懂,提高了学习的效率,拓展了自主学习的空间。而实时视频教学更是使远在千里的同学都能感受到课堂上课的氛围。通过网络,无论在何时何地我们都可轻松地学习,参与网络评论给我们增添了许多乐趣,上面不但可以学 5 到很多知识,同学和同学之间、同学和老师之间还可以互相交流、互相讨论。远程培训为教师提供了一种终身学习的机会,这个机会来自于专业发展所蕴含的学习精神—一种探究的精神,对教学实践的探究,对学习的探究,对更广泛的领域的知识和理解的探究。有了这种探究的精神,学习必然能够是终其一生的。

在今后的教育教学中,我会不断学习,运用现代远程教育资源,将新课程的基本理念落实到教育教学实践中,相信课改终将会结出累累硕果!

14.初中历史国培课例研修心得 篇十四

2010年11月开始,我有幸参加了国家培训远程教育,作为新疆兵团的一名普通教师,我深深地感受到了国家教育部对我国教育事业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尤其对我们西部的教育特别重视。我十分珍惜这次不断完善和提高自我的机会,积极认真地参与了培训的全过程。在培训中我聆听了数学教育专家的精彩讲座,领略了他们幽默风趣的教育风格、先进的教育理论;也与全国的各位优秀的教师一起在网上进行交流,不但加强了理论和专业知识的学习,又和本年级组的教师一起进行了课例研究。可以说此次培训收益颇丰、获取匪浅。1998年首先,为期一学期的培训学习,让我把埋着苦干的头抬了起来,发现教育是需要远见卓识的。在本次培训中,很多老师给我们做精彩的讲座。各位专家老师的讲座,阐述了他们对教学的独特见解,对新课程的各种看法,对数学思想方法的探讨,并向我们介绍了比较前沿的教育理论知识,以及如何开展课例研究。从各位专家的亲身体验,从国内教育到国外理念,让我犹如呼吸到清新的空气,为之振奋。

其次,要把课堂参与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因为我们都知道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课堂是学生的天地。教师要充分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主动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主动参与是创新学习的前提和基础。学生在这种主动参与学习的全过程中,既提高了语言表达能力,同时又激活了思维,充分发挥自身的潜能,从而调动了学习语文的积极性,真正把“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这一课堂教学的主题策略落实到实处。1999年课堂上要把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

最后,作为一名骨干教师,我努力把学习的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动能,使之有效地指导平时的数学教学工作。在课例研修中,我把自身对殖民废墟上的重建一课的理解与组内的老师交流,并在课例跟进后,用新的练习设计理念指导我的这节课课,在不断总结的基础上重新发现,如此用心的循环往复,是因为研修班的课例研究让我从有力,变得更加有心。1997年课例是教师课堂教学“轨迹”的真实反映。

以课例为研究对象开展课例研究,是教师从事教学改革研究的重要方式,有利于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教师的职业成长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自然成熟过程,有目的、有计划的开展教学研究及课例研究,能有效缩短教师成长周期。

15.教学研修的三个途径 篇十五

就是以“教”为主线, 以“学”为“教”的两翼, 实行同步发展, 形成相互作用的格局。从课前备教材、备学生到课堂讲授的—系列过程, 就是“教”;再由此扩展为两翼:—翼是博览与教学有关的研究资料, 另一翼是搜集研究名师处理本课的教学成果。这样一课一课地“教”, 一课一课地“学”, 日积月累, 定有长进。

途径二:以“小试验”为突破口, 提高研修的效率。

可抓住语文教学中的某一环节, 搞点“小试验”。可研究学生造句, 研究学生写字, 研究课堂提问, 研究—课的板书, 等等。这样做一方面能了解相关的教学理论;另一方面, 通过实践, 有助于自己的研究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例如在阅读教学中, 我发现学生的阅读水平提高是重点, 也是难点。为能更好地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我进行了阅读能力培养“小试验”, 将阅读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一一分类, 研究学习, 分别对学生进行记叙文的表达方式、写作顺序、写作技巧和议论文的结构、论证方式、议论要素、语言特点及说明文的说明方法、结构等方面的集中训练, 效果非常好。

途径三:建立自己的“研修履历档案”。

每学期, 除了写备课笔记外, 教师可准备一个本子, 专门记录自己的读后感、教后感以及其他方面的认识与体会。不一定天天写, 但一个星期总要写上二三段。一学期写一小本, 建立自己的“进修履历档案”。一段时间后, 拿出来分析分析, 知道自己到底学到了哪些东西, 还有哪些问题没有搞通。通了, 就放下;未通, 再继续学习, 继续思考。这样的研修是主动的, 可避免学习上的重复。

途径四:抓住—切学习机会。

就是要走出去, 请进来, 多角度、多侧面学习先进的经验, 积极主动参与教研活动, 不断完善自己, 充实自己。

16.初中语文教学心得 篇十六

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就犹如一股暖流融化了僵硬的、传统的教育思想,它使师生在更加融洽的氛围中互动交往。打开学生的心窗,走进学生的心扉,感悟学生的真情,使笔者越来越深刻地感觉到近几年来我们的教育生活犹如丁香般悄悄地绽放。

二、小班教学有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

小班化教育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准、人口增长呈下降趋势后,在教育领域必然出现的现象,有人称之为“教学领域的一场革命”。近十年来,作为国内外研究的热点,有关小班化教学的课题已经成为一个新的专门研究领域。但是,针对初中语文学科的小班化教学研究则较少。笔者试图通过实验的形式,对初中语文小班化教学进行研究和探索。通过问卷调查,笔者发现目前有些小班语文教学存在着“形”“神”不一致的弊端,依然是因袭传统的大班教学方式,小班教学的优越性并未完全体现。因此,笔者首先确定了初中语文小班化教学实验的方案,明确了实验的目标、原则、基本策略和基本步骤。然后着重对教案设计、课堂教学、作业设计、考核评价这四个小班化语文教学环节进行实验研究。其中,小班化语文教案设计应强调教学设计个案化、座位编排灵活化、教具准备多样化;小班化语文课堂教学应强调差异教学和小组合作学习;小班化语文作业设计应强调作业设计的多样化、分层化、融合化;小班化语文考核评价应强调评价内容。

三、提高教师的教学技能,充分发挥情感效应,通过声情并茂的朗诵创造一种情境,让学生达到“悟”的境界

这种感悟,有的可以通过语言表达出来,使人能够深切领会文章的妙处,有的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它作为一种情绪记忆在思维的深处。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学校里的学习不是毫无热情地把知识从一个人的头脑装进另一个人的思维。”因为学生智力因素不等,对同一难度的阅读题目理解掌握的程度不同,但同一环境中的学生非智力因素相近,在阅读教学中首先抓住学生非智力因素施教,保证全体学生都能“吃饱”。然后提出一些能体现梯度性的阅读思考题,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吃好”,并鼓励思维敏捷的学生进行阅读理解或分析时敢于突发奇想。这样,就能增强学生整体的阅读教学活动参与意识,激发学习兴趣。阅读教学形式多样,且具有相对广阔的抽象空间,为活跃学生思维提供了一个良好环境。因此,学生在阅读教学活动中存在着表现自我意识,有时也不可避免地出现一些过激言行。但是,中学生的自尊心强,又十分敏感,教师不可动辄就训斥学生。教师任何向学生心灵施暴的行为都极可能促使他们产生逆反心理,其结果必然是施教活动的失败。相反,“情感交流”则可以吸引学生注意力,语文课文大多具有浓郁的感情色彩或严密的逻辑推理。有的或喜或悲,有的或褒或贬;有的气势磅礴一泻千里,有的娓娓道来如话家常;有的洋溢着诗情画意令人神往,有的说理有力无懈可击。师生共同相融在强烈而鲜明的情感意境中。一盆花草,一幅图画,一个谜语,一声问好,一个比喻或笑话,一段诵读或吟咏……只要是为具体的阅读教学主题服务的,且运用得当,都能给教学创造出一定的情感意境。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为拓展课外阅读做好准备。

四、把复述故事作为学生课外阅读教学的辅助手段,以巩固学生的阅读效果,发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思考能力

因为学生的复述不是对原文一字一句不变的背诵,就是较详细的复述也只能是较接近原文。所以,学生要在对原文的理解和领会的基础上,进行适当取舍、概括和改动。而这种取舍、概括、改动本身就是一个思考过程。有些复述还需带有创造性。这样通过复述就能让学生的思维得到发展,使他们的想象力和思考力得以培养。通过复述更重要的是能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因为,复述要求学生在掌握课文思路、理解和记忆课文内容、领会作者思想感情的基础上,通过自己的语言正确的表达出来。所以,复述是朗读、回答问题等结合起来的口头语言表达能力的表现。另外,复述还能使学生吸收运用原文中的优美语句,使语言发展为自己的书面语言,对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有很大的帮助。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复述训练,应采取多种形式,循序渐进地进行。每节语文课前的五分钟让一位同学复述读过的故事,看过的电视节目,发生在身边的事。先让学生复述故事中的优美句子,训练一阶段后再让学生从头到尾把故事讲述一遍,以免使学生失去复述的兴趣和勇气。等练熟了,再让他有表情、有情感地复述一遍故事。最后,再让学生谈一谈对这个故事的看法和感悟,这样,学生就会变得爱思考、会思考,思维能力也能发展起来,从而达到语文阅读教学的最终目的。也许你会认为这是小学语文教师的事,其实不然,农村初中的学生文化积淀不深,知识面不广,再加上农村条件的限制,复述故事仍然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手段。

17.初中地理研修总结 篇十七

2012年地理远程研修的模块有:

1了解修订后的初中地理课程——初中地理课程修订解读

2地理课程内容的理解与教学——地球与地图

3地理课程内容的理解与教学——区域地理总论

4地理课程内容的理解与教学——区域地理中的“认识区域”教学

5初中地理教学建议

6初中地理教学评价建议和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通过这6个模块的学习,我认清了课程修订的内容,把握好不同知识点的难易程度,学习了很多常用的教学法,进一步开阔了自己对评价建议和课程资源的开发视角。

一、不断提高业务水平

我以后要树立优良学风,刻苦钻研业务,不断学习新知识,探索教育教学新规律。钻研教材,写好每一个教案,上好每一堂课,多听同组同事的课,多学习别人的优点和长处。另外,为业余时间多学习信息技术,适应现代教学的要求。

二、不断加强学习

只有学习,才能不断进步和成长,让学习成为提高自己的渠道,让学习成为我一生的精神财富,做一名学习型教师。所以,我就多读书,多学习,多写读书笔记。

三、学习运用科学的教育教学模式

在课改的课堂教学中,不断探索适合学生愉悦学习的好的教学模式,向同组的老师学习先进教学方法。

四、积极参加上级领导组织的各项教育教学学习活动,提高自己的教研能力。积极订阅对教育教学有帮助的刊物,学习其中先进的教育教学经验,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在课改中,多和同组的老师一起备课,一起商量课堂中出现的问题。

五、勤思考,多动笔

18.初中数学研修学习心得 篇十八

在学习中,感想很深,体会很多,有了一定的收获。

一、教育教学的理论得到转变。

通过培训学习,我深刻地认识到:要以学生为本,将学生看成是学习的主体,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学不再只是忠实地传递和接受的过程,而是创建与开发的过程;教学是师生交互、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让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不仅教师的观念发生了变化,而且教师的角色也发生了变化,教师应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自己也体会到,要转变观念,解放学生,让学生学会生活,引导学生追求崇高的精神境界,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并用人格力量的去引导学生,去感染学生才是我们应有的教育价值观。新时期师生关系在业务上应是双方积极性、创造性都得到充分发展的业务组合。在理论上应充分体现个性、民主和发展精神;而情感上应在个性全面交往基础上情感联系,是师生个性魅力的生动体现,是师生相互关爱的结果。在教学评价上,应着眼于学生,注重长期的效应,注重过程的评价。评价的目的不是为了证明,而是为了发展。

二、课堂教学的能力得到提高。

在课堂教学中,学会了更好地设计教学,选择适当的教学模式,如何上好各种类型的课,怎样追求课堂教学的艺术。通过讲解与交谈,我体会到,教学是科学,也是艺术。既然是科学,就要按规律办事,改革课堂教学,以学生为主体,提高教学的质量。同时要讲究艺术性,尽量上好每一节课。在这一阶段里,我努力学习,不断地充实自己,煅炼自己,对课堂教学有了很深的体会和思考。体会一:课堂教学要注重教学的有效性,有效的课堂才能保证有效的教学。体会二:要处理好两个关系,第一,教材、教师、学生之间的关系,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合作者,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第二,课前、课内、课后的关系,课前要吃透教材和学生,课内要重示范、点评、变式的教学,课后要及时跟踪、反馈,暴露学生的错误。体会三:课堂教学中要体现如下几条原则,第一,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课堂教学中要给予学生充分的动脑、动手、动口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去经历、去感受,建构自己的数学知识;第二,要能够创设情境,让学生在问题的情境中学习,去解决问题,提示矛盾;第三,教师要形成自己鲜明的个性化的教学风格;第四,教学中要有创新精神,要常教常新。

三、多媒体教学的能力得到培养。

19.初中语文教学心得 篇十九

一、加强实践活动

实践出真知, 实践促进能力的形成和发展, 实践是一种知识转化为行动的过程。学生学到的知识要转化为技能, 没有在一定实际活动中反复练习和运用, 是不可能实现的。语文作为交际工具, 就像木匠手中的工具一样, 要熟练地掌握它, 就必须进行反复的训练, 在长期的实践中逐步把握要领, 形成技能, 进而达到游刃有余的境界。

二、重视作文

从事语文教学, 我认为作文的作用非常重要, 而初中作文教学存在诸多弊病, 积弊成习, 效率低下。学生积极性差, 常是完成任务了事;目的不明确, 就文写文, 就文改文, 没有解决问题;重改不重写前指导, 写后讲评, 改时不是就某个明确的训练目标集中笔墨, 讲评也不是围绕某个明确的训练目标讲评, 常是胡子眉毛、芝麻绿豆一把抓, 错字别字, 标题标点, 构思立意, 开头结尾, 照应衔接, 语言表述, 等等, 无一不及, 每次都是全方位批改, 全方位讲评, 什么问题都涉及到, 什么都没解决。教师要彻底改变学生见作文即头疼, 视作文为畏途的现状, 使他们练得明白, 练得高兴, 练得有收获, 以全面提高学生写作能力。

三、尊重学生

改变教师是师长的传统专一形象, 做到教师和学生是朋友关系。和他们融洽相处, 特别是在课堂以外的生活中, 教师不是高高在上的“师道尊严”者, 而是学生的知心朋友, 是可以倾诉包括学习在内的任何内心体验的人, 教师是理解、支持学生的人, 是温暖学生心灵的人, 是慰藉学生灵魂的人。再者, 教师是指导者、引导者、辅导者, 学生不能领悟的, 在生活中解决不了的, 需要教师帮助的, 教师在鼓励的同时, 给予学生以帮助, 使他们走出学习的“困境”、心灵的“困境”, 获取更多的乐趣。

四、创新教学

语文教学, 学生情感和思想要有一定的激发和调节的手段。让学生学会创新思维, 形成成熟的思想, 有听读说写的能力, 拥有理解与表达思维的工具。但不能仅仅停留在让学生拥有理解与表达思维、情感的工具阶段, 即历来所说的语文的工具性上。要学会思维、形成思想, 体会和内化情感。让语文教学充满活力和生机。

20.初中语文教学体会 篇二十

关键词: 初中语文 重视积累 加强阅读 强调表达 学习别人

初中语文分为三大部分:基础知识、阅读部分和作文部分,主要考查学生的知识量及对知识的掌握和理解能力。基础知识是指从大约1500个生字词中挑选八个、文学常识、语病或对联,通常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另外,有默写十句古诗词,都是从课文中挑选出来的重点。阅读部分在中考中共有四篇阅读,两篇课内阅读和两篇课外阅读。课内阅读一篇为现代文重点阅读,一篇为古文比较阅读,现在常见课外古文与课内古文的比较阅读,主要考查对重点字词句的意思及对文章的理解。课外阅读一篇为记叙文阅读,一篇为说明文阅读或议论文阅读,主要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现在的中考作文以半命题或开放性命题为主,即出示一段材料,要求学生根据材料找出自己感觉最深的进行作文,难度较大。在中考中,议论文容易得分,记叙文不好得分,但如果功底深厚就可以得高分,否则会“失足”。说明文不推荐写,因为既无法把握中心又不具备知识储备的准确性。诗歌和戏剧更不赞同,因为对于初中生而言,这两种文体都只是作为了解,水平达不到,无法掌握其神韵,无从下手。总之,只要学好课本,重视课外,中考语文就能取得高分。笔者结合多年教学实践,认为应从重视积累、加强阅读、强调表达和学习别人四方面增强初中语文教学效果。

一、重视积累

语文能力的提高不是朝夕之功,基础尤为重要,这就要求学生重视积累,在词语、名句和常识方面下狠工,重视背诵。背诵是丰富知识、培养语感的重要途径。在初中语文学习中,学生要注意六册教材的生字词、人物及其事件或著作的搭配、名家名篇的重要内容,认真记忆,烂熟于心。除了强化背诵外,初中生还应准备两个本子:杂记本和知识本。杂记本主要针对语文知识多条木乱的特点设置的,可以随时随地地摘抄妙词佳句、民间俚语、历史典故、精美文章。知识本主要用来记录语言和文学方面的基础知识,用于随堂记录和个体整理。初中生限于理解能力不强,对知识一知半解,有必要进行整理,即借鉴相关的讲解,归纳字形、词语、标点、句法、修辞,搜集文学常识和写作技巧等,构建语文知识框架体系。米卢说:“态度决定一切。”这句话不仅适用于足球,对语文学习也同样适用。积累受态度的影响。学习中的态度包括主动、进取和奋斗。主动学习非常重要,可以说“天才,就是主动性的爆发”。碰到问题迎头而上,毫不退缩,积极地做,这就是主动的态度。主动使你比别人多许多学习的时间,使你比别人多做许多需要做的事,那么相信你比别人得到的也将更多。进取让你不停地向上,避免滞留不前或者堕落。奋斗就是所谓的努力,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对于学习来说至关重要。只要重视积累,就可以夯实基础,开阔眼界,扩大知识面,提高语文学习效率。

二、加强阅读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这一理念明确了学生的阅读主体地位,要求教师发挥主导作用,充分利用文本阅读多方面多角度地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要学好语文,只读计策教材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大量阅读课外书籍,从而汲取丰富的精神养料。教材中的好文章必须精读,课余时间阅读中外名著、报纸杂志。随着阅读量的增大,学生会逐渐增强语感,提高语文学习兴趣。笔者认为重视阅读要在以下两个方面入手。

1.激发兴趣。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其深刻地阐释了学习兴趣对学习的作用。兴趣能够调度人的精力,如果把兴趣集中到学习上,就会比别人精力更多。培养兴趣有两种方法:一是多加赞扬和鼓励。得到别人的鼓励,自然就愿意学习,激发学习兴趣。二是利用条件反射。如果在疲劳的时候学习,一学习就想睡觉,久而久之,学习和睡觉就建立了条件反射,学习时无精打采。但如果学习前做些愉悦的事情,学习的时候就会保持快乐的心情,久而久之,愉悦与学习就建立了条件反射,一学习就愉悦,一愉悦就学习。

2.调动主动性。

学习不是苦差事,做好学习中的每一件,就会发现“学习是一块馍,你能嚼出它的滋味来”。苏霍姆林斯基说:“在每一个年轻的心灵里,存放着求知好学、渴望知识的火药。”教学中应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勤思多问,学以思为贵。学问学问,问是读的钥匙,是思考的起点,是钻研的体现。只有会思、会问、会学,才能挖掘个体潜能,提高自主学习能力,提高语文学习能力。

三、强调表达

日常人际交往、课堂回答问题是训练口头表达能力的最好方式,因此,要重视语言的完整性、连贯性和简洁性,用简练的语言表达丰富的内容,而作文练习则要将集中训练和日常随笔相结合。这对作文部分的意义重大。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就揭示了务实和求道的关系。务实就是学知识学本领学技能,求道就是通过学习进一步思考得来的有关事物一般规律的普遍真理。务实与求道又可以理解为理论与实践的关系。获取了知识,内化了知识,如果仅仅如此,不会运用,那么只能“烂于心”。因此,必须重视表达,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使思考与实干相结合,真正臻于完美。

四、学习别人

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王羲之采众家之长,才尽变古体,被世人尊为书圣。发明者、创造者都没有留下姓名,只有集合了那些发明创造创新出巨大价值的,才是成功的人。我们应该学习所有学习方法,尽为己用,才能有质的飞跃。初中生一定要有主见,通过实践总结出适合的学习方法,才能有所获。

当前初中新课程改革已经全面展开,教师和学生要克服教与学过程中的困难,不惧艰辛,勇往直前,开辟新天地,使教学更上一层楼。

参考文献:

[1]陈艳霞.让语言回到语文课堂重视表达.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中国名校卷),2009.

[2]徐慧波.新课程理念与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实施[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上一篇:小学教师激励性语言120条和教师下一篇:移动电源十大优质品牌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