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反应原理解答题

2024-09-20

化学反应原理解答题(精选8篇)

1.化学反应原理解答题 篇一

1、以建筑热湿环境为主要控制对象的暖通空调系统,按承担室内冷、热、湿负荷的介质不同可分为哪几类?带独立新风系统的风机盘管空调系统属于哪一类?

答:可分成全水系统、蒸汽系统、全空气系统、空气—水系统和冷剂系统五大类。带独立新风系统的风机盘管空调系统属于空气—水系统。

2、HVAC的含义?

答:采暖(Heating)——又称供暖,是指向建筑物供给热量,保持室内一定温度。

通风(Ventilating)——用自然或机械的方法向某一房间或某一房间或空间送入室外空气,和由某一房间或空间排出空间的过程,送入的空气可以是经过处理的,也可以是不经过处理的。

空气调节(Air Conditioning)——对某一房间或空间内的温度、湿度、洁净度和空气流动速度等进行调节与控制,并提供足够量的新鲜空气。

作为建筑环境控制技术的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三个分支,既有不同点,又有共同点。它们经常被联系在一起,缩写HVAC已被世界业内人士熟知。

3、影响人体舒适感的主要因素有哪些?我国《规范》规定的舒适空调,室内设计计算参数冬夏季各为多少?

答:主要因素首先是室内空气的温度、湿度、室内各表面的温度和空气流动速度,其次是衣着情况、空气新鲜度等。计算参数如下:

夏季:温度 应采用22~28℃;

相对湿度 应采用40%~65%;

风速 不应大于0.3m/s 冬季:温度 应采用18~24℃;

相对湿度 应采用30%~60%;

风速 不应大于0.2m/s

4、北京、南京夏季空调室外计算干球温度各为多少度?夏季空调室外计算湿球温度各为多少度?冬季空调室外计算温度各为多少度?冬季采暖室外计算温度各为多少度?

答:北京、南京夏季空调室外计算干球温度各为33.2℃、35.0℃;夏季空调室外计算湿球温度各为26.4℃、28.3℃;冬季空调室外计算温度各为-12℃、-6℃;冬季采暖室外计算温度各为-9℃、-3℃。

5、冬、夏季的新风负荷计算是否可用同一公式计算?为什么?试分别写出其计算公式。

答:冬、夏季的新风负荷计算不可以用同一公式计算。因为夏季室外空气焓值和气温高于室内空气焓值和气温时,空气系统为处理新风势必要消耗冷量;而冬季室外气温比室内气温低且含湿量也低时,空气系统为加热、加湿新风也要消耗能量。夏季:Qc.o =Mo(ho-hR)冬季:Qh.o =Mocp(tR-to)

6、什么是得热量?什么是冷负荷?两者是否相等?为什么? 答:得热量—某一时刻从室内、室外热源进入房间的热量总和;

冷负荷—维持室内恒温恒湿而需从室内除去的热量;

两者不一定相等;只有在①无辐射换热形式②围护结构、室内物体无蓄热能力的情况下两者才相等。

7、写出制冷系统负荷与空调室内冷负荷之间的关系式。

答:空调制冷系统的冷负荷=室内冷负荷+新风冷负荷+再热冷负荷

1.全水系统的末端装置有哪几大类?

2.风机盘管按出口静压分成哪两类?若要接一段风管在顶棚上用散流器向下送风,应选用那类盘管?风机盘管额定供冷工况(夏季)的供回水温各为多少度?冬季额定供热工况的热水供水温度为多少度?

3.什么是单管系统?什么是双管系统?各有什么特点?,风机盘管属于单管系统还是双管系统?

4.什么是同程式系统?什么是异程式系统?各有什么特点? 5.按供水温度高低分,热水采暖系统如何分类?《民用规范》规定散热器集中热水供暖系统供回水设计温度为多少度?

6.按供汽压力分,蒸汽采暖系统可分为哪几类?供气压力范围各为多少?

答:末端装置是指采暖空调系统中,置于室内的释放热量或冷量的终端设备或器具。常用的末端装置有散热器、暖风机、风机盘管和辐射板。

末端装置按与空气换热的方式可分为对流型(暖风机、风机盘管)和辐射型(辐射板)两类。

按与空气对流换热的方式可分为自然对流型(散热器)和强迫对流型(暖风机和风机盘管)两类。

答:风机盘管按出口静压分成低静压型和高静压型两类。若要接一段风管在顶棚上用散流器向下送风,应选用高静压风机盘管。风机盘管额定供冷工况(夏季)的供回水温为7/12℃。冬季热水供水温度以60℃为宜。

答:单管系统是用一根管道将多组散热器一次串联起来的系统,特点是节省管材、造价低、施工进度快,顺流式单管系统不能调节单个散热器的散热量。双管系统使用两根管道(一根供水、一根回水)将多组散热器并联起来的系统,特点是可单个调节散热器的散热量,但管材消耗大、施工麻烦、造价高、易产生竖向失调。风机盘管属于双管系统。

答:沿各基本组合体热媒流程基本相等的系统称为同程式系统,特点是易于平衡、水利失调较轻,但是有时可能要多耗费些管材,其耗量决定于系统的具体条件和布管的技巧,不知管道合理时管材耗量增加不多。异程式系统是指沿各基本组合体热媒的流程长度不同的系统,特点是可节省管材、降低投资,但由于各环路的流动阻力不易平衡,常导致离热力入口近处立管的流量大于设计值,远处立管的流量小于设计值的现象。

答:按供水温度的高低,将热水采暖系统系统分为高温水采暖系统和低温水采暖系统。《民用规范》规定散热器集中热水供暖系统供回水设计温度为80/60℃。

答:按供气压力P可分为高压蒸汽采暖系统(供气压力P(表压)>0.07MPa)、低压蒸汽采暖系统(供气压力P(表压)≤0.07MPa)和真空蒸汽采暖系统(供气压力P(绝对压力)<0.1MPa)。1.画出溴化锂吸收式制冷的工作原理图(在图上注明主要设备的名称)。

并回答:(1)该制冷循环中,什么是制冷剂?什么是吸收剂?

(2)该制冷循环中,在什么设备内制取冷冻水? 什么设备内需要冷却水来排出系统的热量?

(3)该制冷循环组成的冷水机组,夏季空调设计工况下,冷冻水供、回水温度各为多少度?冷却水供、回水温度各为多少度?(4)写出该制冷循环的性能系数表达式。

2.画出蒸气压缩式制冷的工作原理图(在图上注明四大主件的名称)。并回答:(1)该制冷循环中,在什么设备内制取冷冻水?什么设备内需要冷却水来排热?

(2)该制冷循环组成的冷水机组,夏季空调设计工况下,冷冻水供、回水温度各为多少度?冷却水供、回水温度各为多少度?(3)该制冷循环组成的冷水机组,按压缩机的形式分,空调工程中常用的冷水机组有哪几种形式?(4)写出该制冷循环的性能系数表达式。

(5)该循环可否用于供热?为什么?如果可以,写出其其性能系数表达式。

3.若按低位能源的种类进行分类,热泵可分为哪几类? 4.VRV、VAV、VWV的全称?分别代表什么意思? 5.空调工程中最常见的冷剂式系统有哪几种?

1.(1)水为制冷剂,溴化锂为吸收剂

(2)蒸发器中制取冷冻水,冷凝器中要冷却水排出热量

(3)冷冻水供、回水温度7/12°C,冷却水供、回水温度32/37°C(4)COP=ξ=收益/代价=制冷量/耗热量=Q0/Qg

2.(1)蒸发器内制取冷冻水,冷凝器中排热(2)7/12°C,32/37°C(3)活塞式 螺杆式 离心式、模块式(4)COP=ξ=收益/代价=制冷量/耗功量=Q0/Nb(5)不能

3.空气热泵,水源热泵,水环热泵,土壤源热水泵 4.VRV,变制冷剂流量系统 VAV ,变风量空调系统 VWV,变水流量系统

5.房间空调器系统、单元式空调机系统、变制冷剂流量空调系统、水环热泵空调系统

1.室内气流分布的作业影响因素有哪些?

答:不同形状的房间、不同的送风口和回风口形式和布置、不同大小的送风量等。

2.按送风口的位置和送风气流的流动状况进行分类,可分几类? 答:按送风口位置可分为侧送风、顶送风、下部送风、工位送风;按空气流动的状况可分为单向流、非单向流、两种流态混合存在的情况。3.民用建筑防排烟设计主要遵循那两个规范?

答:《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4.烟火控制的目的、实质是什么?烟火控制有那三种主要方法? 答:烟火控制的主要目的是在建筑物内创造无烟或烟气含量极低的疏散通道或安全区。烟气控制的事只是控制烟气合理流动,也就是不使烟气流向疏散通道、安全区和非着火区,而向室内流动。主要方法:(1)隔断或阻挡;(2)疏导排烟;(3)加压防烟。

5.什么叫防火分区?什么叫防烟分区?防火分区和防烟分区的关系?

答:防火分区是指用防火墙、楼板、防火门或防火卷等分隔的区域,可以将火灾限制在一定的局部区域内(一定时间内),不使火势蔓延,对烟气也有隔断作用。防烟分区是指在设置排烟措施的过道、房间中,用隔墙或其他措施(可以阻挡和限制烟气的流动)分隔的区域。6.什么叫排烟?有那两种形式?其排烟的部位和目的是什么? 答:利用自然或机械作用力,将烟气排到室外,称之为排烟。分为自然排烟和机械排烟两种。排烟部位有两类:着火区和疏散通道。着火区排烟的目的是将火灾发生的烟气(包括空气受热膨胀的体积)排到室外,降低着火区的压力,不使烟气流向非着火区,同时也排走燃烧产生的热量,以利于着火区的人员疏散及救火人员的扑救。对于疏散通道的排烟是为了拍出可能侵入的烟气,以保证疏散通道无烟或少烟,以利于人员安全疏散及救火通行。

7.什么叫加压防烟?目前主要用于建筑的什么部位?为什么? 答:加压防烟是用风机把一定量的室外空气送入房间或通道内,使室内保持一定压力或门洞处一定有流速,以避免烟气侵入。目前主要用于建筑中的垂直疏散通道和避难层(间)。加压防烟是一种有效的防烟措施,但他的造价高,一般只在一些重要建筑和重要的部位采用这种加压防烟措施。

2.化学反应原理解答题 篇二

行测考试中,言语理解题中寓言故事类题如何作答呢?中公为考生带来行政职业能力测试答题技巧:巧解寓言故事类题。

首先从这类题型的特点出发,寓言故事类需要各位考生得出的正确答案,往往是我们从文段给出的小故事里得到的启示,所以,寓言故事类正确答案往往是一个寓意深刻的道理。

【例题】有一次,苏格拉底淌水过河,脚一划,落水了。他拼命挣扎,大喊救命,不远处有个钓鱼者不但不救他,反而转身就走。最后是他的学生救了他。后来那个钓鱼者淌水过河,也落水了,苏格拉底和他的学生正巧在河边散步,便用竹竿把他救了上来。当学生们知道救上来的就是那个钓鱼者时,都后悔了,但苏格拉底却说:“不对,我们应该救他,这正是我们和他的区别。”

这段文字告诉我们:

A.莫以善小而不为

B.善有善报,恶有恶报

C.做人原则应以一贯之

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

D.普度众生是哲学家的使命

【解析】在题干中,我们发现文段中有两种相同的行为,即“学生救了苏格拉底”,后面,“苏格拉底要求学生救坏人”为什么会产生两种相同的行为呢,在于这是应该始终坚持的“做人的原则”,故正确答案为C。

3.【统计学原理】简答题汇总 篇三

1.品质标志与数量标志有什么区别?

答:统计标志通常分为品质标志和数量标志两种。品质标志表明总体单位属性方面的特征,其标志表现只能用文字表示,如学生的性别、职工的文化程度等,品质标志不能直接汇总为统计指标,只有对其标志表现所对应的单位进行汇总综合才能形成统计指标即总体单位总量;数量标志则表明总体单位的数量特征,其标志表现用数值来表示,即标志值,如学生的成绩、职工的工资等,它们从不同方面体现出总体单位在具体时间、地点条件下运作的结果。数量标志值可直接汇总综合出数量指标。

2.举例说明统计标志与标志表现有何不同?

答:标志是总体中各单位所共同具有的某特征或属性,即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属性和特征的名称。标志表现是标志特征在各单位的具体表现,是标志的实际体现者。例如:工人的“工资”是标志,而工资为“1200”分,则是标志表现。

3.一个完整统计调查方案应包括哪些主要内容?

答:一个完整的统计调查方案包括发下主要内容:(1)确定调查目的;(2)确定调查对象和调查单位;(3)确定调查项目,拟定调查表;(4)确定调查时间和时限;(5)确定调查的组织和实施计划。

4.举例说明如何理解调查单位与填报单位的关系?

答:调查单位是调查项目的承担者,是调查对象所包含的具体单位;填报单位是负责向上提交调查资料的单位。两者在一般情况下是不一致的。例如:对工业企业生产设备进行普查时,调查单位是每一台工业生产设备,而填报单位是每一个工业企业。但调查单位和填报单位有时又是一致的。例如:对工业企业进行普查时,调查单位是每一个工业企业,而填报单位也是每一个工业企业,两者一致。

5.调查对象、调查单位和填报单位有何区别?

答:调查对象是应搜集其资料的许多单位的总体;调查单位是构成调查对象的每一个单位,它是进行登记的标志的承担者;报告单位也叫填报单位,它是提交调查资料的单位,一般是基层企事业组织。

6.简述什么是普查及普查的特点。

答:普查是专门组织的、一般用来调查属于一定时点上社会经济现象数量的全面调查。例如:人口普查、经济普查、基本生产单位普查等。

普查的特点:(1)普查是一种这连续调查。(2)普查是一种全面调查。(3)普查能解决全面统计报表不能解决的问题。(4)普查要耗费较大的人力、物力和时间,因而不能经常进行。

7.简述变量分组的种类及应用条件。

答:变量分组包括单项式分组和组距式分组。离散变量变动幅度小,分组可以选择单项式分组。如果离散变量的变动幅度较大,分组应该选择组距式分组。而对于连续变量只能用组距式分组。

8.某地区对占该地区工业增加值三分之二的10个企业进行调查,你认为这种调查方式是重点调查还是典型调查?为什么?

答:首先,从该题内容可知该地区对工业企业进行的是一种非全面调查;第二,非全面调查包括抽样调查、重点调查和典型调查。这三种非全面调查的主要区别是选择调查单位的方法不同,抽样调查是按随机原则抽选单位,重点调查是根据单位标志总量占总体标志总量的比重来确定调查单位,而典型调查是依据对总体的分析,有意识地选取调查单位。因此,根据本题选择调查单位的方法可判断出该地区对工业企业进行调查,采用的是重点调查方式。

9.简述抽样调查的优点和作用。

答:抽样调查的优点有:经济性、时效性、准确性和灵活性

抽样调查的作用表现为:

(1)解决全面调查无法或很难解决的问题;(2)补充和订正全面调查的结果;

(3)应用于生产过程中产品质量的检查和控制;(4)用于对总体的某种假设进行检验。

10.简述结构相对指标和比例相对指标有什么不同并举例说明。

答:结构相对指标是以总体总量为比较标准,计算各组总量占总体总量的比重,来反映总体内部组成情

况的综合指标。如:各工种的工人占全部工人的比重。比例相对指标是总体不同部分数量对比的相对数,用以分析总体范围内各个局部之间比例关系和协调平衡状况。如:轻重工业比例。

11.简述抽样推断的概念及特点?

答:抽样推断是在抽样调查的基础上,利用样本的实际资料计算样本指标,并据以推算总体相应数量特征的统计分析方法。特点:(1)是由部分推算整体的一种认识方法论(2)建立在随机取样的基础上(3)运用概率估计的方法(4)抽样推断的误差可以事先计算并加以控制。

12.简述在综合指数计算中对同度量时期的要求。

答:在综合指数中,无论是数量指标综合指数还是质量指标综合指数,都要求其作为同度量因素指标不变,即同一时期的。例如,数量指标综合指数都是以基期质量指标作为同度量连带关系质量指标综合指数都以报告期数量指标为同度量因素。因为,只有将作为同度量因素的指标固定在同一时期,才能考察另一个指标的变动情况。

13.什么是同度量因素?在编制指数时如何确定同度量因素的所属时期?

在统计指数编制中,能使不同度量单位的现象总体转化为数量上可以加总,并客观上体现它在实际经济现象或过程中的份额这一媒介因素,称为同度量因素。

一般情况下,编制数量指标综合指数时,应以相应的基期的质量指标为同度量因素;

分)而编制质量指标综合指数时,应以相应的报告期的数量指标为同度量因素。

14.时期数列与时点数列有哪些不同的特点?

答:时期数列的各项指标值具有连续统计的特点,而时点数列的各项指标值不具有连续统计的特点;时期数列的各项指标值具有可加性的特点;而时点数列的各项指标值不能相加;时期数列的各项指标值的大小与所包括的时期长短有直接关系,而时点数列的各项指标值的大小与所包括的时期长短无直接关系。

15.什么是环比发展速度和定基发展速度?两者的关系如何?

答:环比发展速度是报告期水平与报告期前一期水平对比的结果,反映现象在前后两期的发展变化,表示现象的短期变动。定基发展速度是各报告期水平与某一固定基期水平的对比的结果,定基发展速度是各期内发展的总速度。两者的关系是:环比发展速度的连乘积等于定基发展速度。

第一章

1.怎样理解统计的不同涵义?它们之间构成哪些关系?

参考答案:“统计”一词的涵义指统计工作、统计资料和统计学。

统计工作即统计实践,它是对现象客观存在的现实数量方面进行搜集、整理和分析的活动过程。统计资料指统计实践活动过程所取得的各项数字资料及与之相关的其他实际资料的总称。

统计学是关于认识客观现象总体数量特征和数量关系的科学。

统计工作与统计资料是统计活动与成果的关系,统计工作与统计学是统计实践和统计理论的关系。

2.统计学研究对象有哪些特点?

参考答案:(1)数量性:从数量上认识事物的性质和规律,是统计研究的基本特点;统计研究的不是抽象的数量,而是有特定内容的具体数量。统计是在质的规定性下研究与所研究现象内容性质密切联系的具体数量。

(2)总体性:统计是以现象总体的数量特征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统计要对总体中各单位普遍存在的事实进行大量观察和综合分析,得出反映现象总体的数量特征。

(3)变异性:总体各单位的标志特征由于复杂的随机因素而有不同的表现,它是统计研究的前提。⒊什么是标志和指标?两者有何区别与联系?

参考答案:

指标与标志的区别:

(1)指标是说明总体特征的,而标志则是说明总体单位特征的。

(2)标志有不能用数值表示的品质标志与能用数值表示的数量标志,而指标都是用数值表示的,没有不能用数值表示的统计指标。

指标与标志的联系:

(1)有许多统计指标的数值是从总体单位的数量标志值汇总而来的,如一个煤炭工业局(公司)的煤炭总产量,是从所属各煤炭工业企业的产量汇总出来的。

(2)指标与标志(数量标志)之间存在着变换关系。由于研究的目的不同,原来的统计总体如果变成总体单位,则相对应的统计指标也就变成数量标志,反之亦然。

(比如:如果调查研究各分支煤炭工业企业的产量情况,那么分支企业是总体指标,如果转为研究煤炭工业局的总产量情况,那么各分支公司就成了个体标志)

4、什么是数量指标和质量指标?两者有何关系?

参考答案:数量指标是反映现象总规模水平或工作总量的统计指标。一般用绝对数表示。其特点是指标数值随总体范围的扩大(缩小)而增大(减小)。质量指标是说明总体内部数量对比关系和一般水平的统计指标。一般表现为相对数和平均数。其特点是指标数值大小不随总体范围的变化而增减。两者的关系表现为:它们从不同角度反映总体的综合数量特征。数量指标是计算质量指标的基础,而质量指标往往是相应的数量指标进行对比的结果。

5、为什么说有变异才有统计?

参考答案:统计中的标志与指标的具体表现各不相同,这种差异称作变异。个体必须在某方面是同质的,这是构成总体的前提,但在其他某些方面又必须是不相同的,即各个个体之间必须存在差异。变异是一种普遍现象,有变异才有必要进行统计,变异是统计存在的基础和前提;如果没有差异,所要研究的内容都完全一样,那就不需要统计、不需要综合分析了。变异对统计以及具体的统计工作,都是十分重要的。

第二章

1.完整的统计调查方案包括哪些内容?

2.重点调查、典型调查、抽样调查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参考答案:三种非全面调查的区别主要表现在:

(1)选取调查单位的方式不同。重点调查中,重点单位的选取是根据重点单位的标志总量是否占全部单位标志总量的绝大比重这一标准来确定的,这一标准是客观存在的,所以易于确定。抽样调查中的调查单位是按随机原则从全部总体单位中抽选出来的,不受人的主观因素所影响。典型调查中的典型单位是在对总体情况分析的基础上有意识的抽选出来的。

(2)调查目的不同。重点调查的目的是通过对重点单位的调查,掌握总体的基本情况;抽样调查的目的则是通过对部分单位的调查结果来推算总体的数量特征;作为统一意义上的典型调查,其目的类似于抽样调查。

3.为什么说抽样调查是所有非全面调查中最科学的调查方式?(抽样调查的特征)

参考答案:按随机原则抽取样本;具有科学的理论基础,以样本的数量特征推断总体的数量特征,其估计结果具有可靠性;存在估计误差,并可加以控制。

4.统计资料整理的作用是什么?主要内容有哪些?

5.什么是统计分组?统计分组的作用是什么?如何选择分组标志?

第三、四章

1.强度相对指标与平均指标的区别是什么?

参考答案:强度相对指标与平均指标的区别主要表现在以下两点:

(1)指标的含义不同。强度相对指标说明的是某一现象在另一现象中发展的强度、密度或普遍程度;而平均指标反映的是现象发展的一般水平。

(2)计算方法不同。强度相对指标与平均指标,虽然都是两个有联系的总量指标之比,但是强度相对指标分子与分母的联系,只表现为一种经济关系,而平均指标分子与分母的联系是一种内在的联系,既分子是分母(总体单位)所具有的标志,对比结果是对总体各单位某一标志值的平均。

2.实物指标与价值指标各有什么特点?

参考答案:根据事物的属性和特点而采用计量单位的指标为实物指标,实物指标能直接反映事物的使用价值或现象的具体内容,因而能够具体地表明事物的规模和水平。是计算价值指标的基础。但实物指标缺乏对不同类现象的综合性能。

用货币来度量现象计量单位的指标为价值指标,价值指标具有最广泛的综合性能和概括能力,用途广泛;但价值指标脱离了物质内容,比较抽象,有时不能准确反映实际情况。

3.时点指标和时期指标有什么区别与联系?

参考答案:时期指标和时点指标都是反映经济发展总量的综合指标。二者的区别是:时期指标主要说明现象在一定时期内所累计的总数量,并且时期指标数值的大小受时期长短的制约;时点指标说明的是现象在某一时刻上状况的总量,因此时点指标的数值不能累计相加,时点指标数值的大小也不受时间间隔长短的制约。

4.简述变异指标的概念和作用?(为什么要研究标志变异指标?什么是标志变动度?测定它的方法有几种?

参考答案:变异指标是反映现象总体中各单位标志值变异程度的指标。以平均指标为基础,结合运用变异指标是统计分析的一个重要方法。变异指标的作用有:反映现象总体各单位变量分布的离中趋势;说明平均指标的代表性程度;测定现象变动的均匀性或稳定性程度。

第五章

1.什么是抽样推断?抽样推断有哪几个方面的特点?

参考答案:

抽样推断是在抽样调查的基础上,利用样本的实际资料计算样本指标,并据以推算总体相应数量特征的一种统计分析方法。

抽样推断是在根据随机原则从总体中抽取部分实际数据的基础上,运用数理统计的方法,对总体某一现象的数量性作出具有一定可靠程度的估计判断。

抽样推断具有以下特点:

(1)抽样推断是由部分推算整体的一种认识方法;(2)它是建立在随机取样的基础上;

(3)它是运用概率估计的方法;(4)它的误差可以事先计算并加以控制。

2.什么是随机原则?在抽样调查中为什么要坚持随机原则?

3.什么是抽样误差?影响抽样误差的因素有哪些?

第六章

1.相关关系与函数关系有何区别与联系?

2.相关分析与回归分析有何区别与联系?

参考答案:二者的区别是:(1)相关分析仅能观察相关的方向和密切程度,但不能指出两变量之间相关的具体形式。而回归分析可以根据回归方程用自变量的数值推算因变量的估计值。(2)相关分析中的两个变量是对等的。都是随机变量,不区分自变量和因变量。而回归分析中两变量不是对等的,要区分自变量和因变量,且因变量是随机变量,自变量是给定的量。

二者的联系是:相关分析需要回归分析来表明现象数量关系的具体形式,而回归分析则应建立在相关分析的基础上。

3、什么是估计标准误差?其作用是什么?

参考答案:是因变量各实际值与其估计值(回归值)之间的平均差异程度,表明其估计值对各实际值代表性的强弱;其值越小,回归方程的代表性越强,用回归方程估计或预测的结果越准确。

第七章

1.时间数列的构成要素及编制时间数列的原则?

参考答案:时间数列是由相互配对的两个数列构成的,一是反映时间顺序变化的数列,二是反映各个时间指标值变化的数列。

编制原则:(1)时间长短应该前后一致,(2)总体范围应该一致,(3)计算方法应该统一,(4)经济内容应该统一。

2.什么是时期数列和时点数列?二者比较有什么特点?

3.序时平均数与一般平均数的区别和相同之处。

参考答案:

区别:① 两者所说明的问题不同:序时平均数是从动态上表明整个总体在不同时期内的一般水平;一般平均数是从静态上表明总体内部各单位的一般水平;

②计算依据不同:序时平均数是根据时间数列计算的,而一般平均数通常是根据变量数列计算的。③计算方法不同:序时平均数是根据不同时期的指标数值和时期的项数计算的;一般平均数是根据同一时期的标志总量和总体单位总量计算的。

共同点:它们都是将各个变量值差异抽象化。

4.水平法和累计法计算平均发展速度有什么不同?

5.什么叫长期趋势?研究长期趋势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第八章

1.简要说明指数的概念及作用

参考答案:指数是反映复杂现象总体数量综合变动(差异)程度的(特殊)相对数。

综合反映复杂现象总体的数量变动方向和变动程度;分析在现象总体的变动中,各构成因素影响的大小;通过指数数列,可以显示现象在较长时间内发展变化的趋势和规律

2.什么是同度量因素?同度量因素的作用?在编制指数时,如何确定同度量因素的所属时期?

参考答案:在统计指数编制中,能使不同度量单位的现象总体转化为数量上可以加总,并客观上体现它在实际经济现象或过程中的份额这一媒介因素,称为同度量因素。一般情况下,编制数量指标综合指数时,应以相应的基期的质量指标为同度量因素;而编制质量指标综合指数时,应以相应的报告期(计算期)的数量指标为同度量因素。

2.综合指数和平均指数有何区别与联系?

参考答案:平均指数和综合指数之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区别表现在三个方面:(1)解决复杂总体不能同度量问题的基本思路不同。综合指数的特点是“先综合后对比”,平均指数的特点是“先对比后综合”;(2)运用资料的条件不同。综合指数要求全面的资料,平均指数既可用于全面资料,也可用于非全面资料;(3)在经济分析中的作用不同。平均指数除作为综合指数变形加以应用的情况外,主要是用以反映复杂现象总体的变动方向和程度,一般不用于因素分析,综合指数因用以对比的总量指标有明确的经济内容,因此在经济分析中,不仅用于分析复杂现象总体的变动方向和程度,而且用以因素分析,表明因素变动对结果变动影响的程度。

平均指数和综合指数的主要联系表现为在一定的权数条件下,两类指数之间有变形关系,平均指数可以作为综合指数的变形形式加以应用。

3.什么是指数体系?因素分析与指数分析的关系如何?因素分析内容有哪些?

参考答案:由三个或三个以上有联系的指数所组成的数学关系式叫做指数体系。因素分析只有借助于指数体系,才能来分析复杂现象变动中各种因素变动发生作用的影响程度。因素分析的内容包括相对数分析和绝对数分析。相对数分析是指数体系间乘积关系分析,指数分析一般就是指这种分析;绝对数分析是指指数体系中分子与分母差额关系的分析。

4.指数体系中指数之间的数量对等关系如何理解?

在指数体系中,总变动指数与各因素指数之间的数量对等关系表现为两个方面:

从相对量来看,总变动指数等于各因素指数的乘积

从绝对量来看,总变动指数对应的绝对变动量等于各因素指数引起的绝对变动量之和

(2)(pqpq)1100

4.因果原理的石里克解 篇四

寻求事物之间的因果联系是自然科学家进行科学研究的基本信念之一,但哲学家的任务在于探寻因果原理的形而上学基础及关于它的最深刻意义.本文详细评析了石里克对因果原理的基本观点,他认为不存在单独的因果律,因果联系只蕴涵于表示自然律的数学函数中.建立在人们能够对量值进行准确测量假设之上的传统因果原理,在理论上是自我矛盾的.统计的`研究方法似乎为传统因果原理走出困境找到了出路,要想根本摆脱传统因果原理的困境,只有放弃传统因果原理的绝对真实性而满足于概率性的预测.

作 者:张善信 程志波 作者单位:中国矿业大学,文法学院,江苏,徐州,221008刊 名:自然辩证法研究 PKU CSSCI英文刊名:STUDIES IN DIALECTICS OF NATURE年,卷(期):20(12)分类号:B521 B025.2关键词:石里克 因果原理

5.化学反应原理解答题 篇五

绪论

1.如何全面理解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特征? P16 2.如何全面理解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P20最后一段至21页 第一章 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

1、为什么说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和源泉?P58—P60

2、为什么说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P56(重要)

3、运用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的原理,说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的正确性。P61最后一段至P62

4、如何把握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的辩证关系?P85 5.什么是内外因辩证关系? P60(重要)第二章 认识的本质和及其规律

1、如何理解实践及其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P94

2、为什么说认识过程的第二次飞跃比第一次飞跃意义更加重大?P109

3、简述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的辩证关系? P115运用这一原理,说明为什么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既要坚持又要发展。P117 5.如何正确认识真理和价值的关系?P120(重要)第三章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1.为什么说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P154最后一段 2.如何正确理解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功能?P168 3.如何全面理解马克思主义对人的本质的观点?P169(重要)

4.运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的原理,说明当前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必要性、重要性 P140 5.如何认识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的决定作用?P173 第四章 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

1、价值规律在私有制商品经济中的作用是什么?

2.为什么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197 3.为什么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劳动过程和价值增值过程的统一?199 4.资本的本质是?划分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的依据和意义是?200 5.资本主义积累的实质、后果、作用和历史趋势是?(重要)206--208 第五章 资本的流通过程和剩余价值的分配 1.影响资本周转速度的因素有哪些?228 2.资本周转速度对剩余价值生产有什么影响?(重要)230 3.商业利润的形成和来源是这样的?

4.级差地租产生的条件、原因和源泉是什么?(重要)

5、绝对地租产生的条件、原因和源泉是什么? 第六章 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

1.垄断是怎样形成的?垄断组织有那些形式?267 2.什么是垄断利润和垄断价格?273 3.什么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为什么在二战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有大的发展?275 4.为什么会出现经济全球化趋势?其具体表现是怎样的?291 5.当代资本主义在生产力、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方面有那些新变化?(重要)293 第七章 社会主义社会及其发展

1、列宁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转变对社会主义本质有怎样的再认识?311

2、空想社会主义经历了哪三个发展阶段?它们的异同之点何在?304 3.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社会主义基本特征有那些论述?321 第八章 共产主义是人类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1.为什么国家在共产主义社会将自行消亡? 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哲学的两个基本派别是()

A.可知论与不可知论 B.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

C.辩证法与形而上学D.一元论与二元论

2.从研究对象上看,马克思主义哲学是()

A.关于客观世界发展规律的科学

B.凌驾于一切科学之上的“科学之科学”

C.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普遍规律的科学

D.关于人和人生问题的科学

3.马克思主义哲学区别于一切旧哲学最显著的特点在于它具有()

A.社会性B.民族性

C.实践性D.时代性

4.物质的唯一特性是()

A.客观实在性B.运动变化性

C.可知性D.广延性

5.运动和静止的关系属于()

A.内容和形式的关系B.本质和现象的关系

C.原因和结果的关系D.绝对和相对的关系

6.“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这表明()

A.人脑是意识的器官和源泉 B.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C.观念和物质没有本质区别 D.意识是人脑产生的特殊物质

7.在人与客观规律的关系问题上,人的主观能动性表现在()

A.人可以创造客观规律 B.人可以改变客观规律

C.人可以认识和利用客观规律 D.人可以消灭客观规律

8.庄子提出:“是亦彼也,彼亦是也。”他只强调事物的联系,否认事物之间的区别。这是一种(A.唯心主义观点 B.唯物主义观点

C.相对主义观点 D.形而上学观点

9.矛盾的两个基本属性是()

A.普遍性和特殊性 B.斗争性和同一性

C.绝对性和相对性 D.变动性和稳定性

10.在唯物辩证法的科学体系中,揭示事物发展状态和形式的规律是()

A.否定之否定规律 B.对立统一规律

C.质量互变规律 D.内容决定形式的规律

11.下列选项中,体现坚持适度原则的是()

A.掌握火候,适可而止 B.知彼知己,百战不殆

C.兼听则明,偏信则暗 D.城门失火,殃及池鱼

12.下列选项中,正确表述事物之间必然联系的是()

A.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生产关系的变革

B.人口的增长速度决定社会形态的更替

C.社会意识的变革是社会革命的根本原因

D.地理环境决定社会政治制度的性质

13.两条根本对立的认识路线是()

A.主观唯心主义认识路线和客观唯心主义认识路线

B.唯物主义反映论的认识路线和唯心主义先验论的认识路线

C.可知论的认识路线和不可知论的认识路线)D.能动革命反映论的认识路线和直观被动反映论的认识路线

14.实践是认识的来源表明()

A.只有直接经验来自实践活动 B.只要参加实践活动就能获得正确认识

C.一切知识都直接来自实践活动 D.一切知识归根到底都是从实践中获得的15.在检验真理的标准问题上,正确的说法是()

A.多数人的意见是检验真理的标准 B.统治者的意志是检验真理的标准

C.社会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 D.以往的理论是检验真理的标准

16.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是()

A.一切从实际出发 B.理论联系实际

C.实事求是 D.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17.联结人与自然的中介是()

A.地理环境B.生产劳动

C.社会关系D.科学技术

18.地理环境对社会发展的作用主要通过()

A.对人的体质的影响来实现 B.对人的心理的影响来实现

C.对人的生存条件的影响来实现 D.对生产过程的影响来实现

19.人类历史上出现的各种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可以分为两大类型。这两大类型是()A.原始社会的公有制和共产主义社会的公有制B.个体生产的所有制和社会化生产的所有制

C.资本主义私有制和社会主义公有制 D.生产资料公有制和生产资料私有制

20.从本质上说,国家是()

A.管理社会各项事业的机关 B.保卫社会秩序安定的机关

C.保卫领土主权完整的机关 D.统治阶级压迫被统治阶级的机关

21.按社会意识构成的高低层次,可以把社会意识划分为()

A.个体意识和群体意识 B.社会心理和思想体系

C.先进意识和落后意识 D.意识形态和非意识形态

22.否认主体选择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的观点属于()

A.历史唯心主义观点 B.机械决定论观点

C.辩证决定论观点 D.庸俗唯物主义观点

23.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

A.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

B.走社会主义道路和走资本主义道路之间的矛盾

C.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D.计划经济体制和市场经济体制之间的矛盾

24.改革不仅存在于社会主义社会中,而且存在于有史以来的各种社会制度中。这说明改革(A.具有社会性 B.具有普遍性 C.具有现实性 D.具有历史性

25.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活动受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这种观点是说()

A.人民群众不是推动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 B.人民群众不是历史活动的主体

C.人民群众没有杰出人物的创造能力强 D.人民群众不能随心所欲地创造历史

26.从根本上说,科学活动的生命力在于()

A.在实践的基础上不断创新 B.继承前人创造的优秀成果

C.科学家之间合理的分工协作 D.引进先进国家的科学技术成果

27.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交往属于()

A.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 B.人与自然界之间的物质变换关系

C.社会与自然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 D.主体与客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

28.衡量社会进步的根本标准是()

A.社会经济体制的状况 B.社会政治制度的性质

C.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D.社会道德的水平)

29.“人性自私”观点的错误在于()

A.违背人性善的观点 B.违背人有追求自由、平等、幸福的天性

C.违背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的观点

D.违背人的自然属性是人的根本属性的观点

30.个人的社会价值的大小主要取决于()

A.个人对社会奉献的多少 B.个人社会地位的高低

C.个人知识的多少和才能的高低 D.个人所从事的职业是否重要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31.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有()

A.近代资本主义社会化大生产

B.现代无产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

C.以三大发现为代表的近代自然科学新成就

D.资本主义社会矛盾日益尖锐化

E.现代西方哲学

32.下列各项体现社会的物质性的有()

A.物质生产是社会产生的前提

B.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C.物质生产关系是一切社会关系的基础

D.一切社会关系都是物质关系

E.社会是物质存在的一种特殊形态

33.事物的发展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割裂二者的统一会导致()

A.循环论 B.激变论

C.朴素唯物论 D.庸俗进化论

E.庸俗唯物论

34.下列选项中,属于因果联系的有()

A.原始森林的破坏与生物物种的减少

B.工业污水的排放与水质严重污染

C.彗星的出现与海啸的发生

D.过度放牧与草原荒漠化

E.毁林开荒与严重水土流失

35.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对认识起决定作用,表现在()

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B.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C.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

D.实践是认识的唯一对象

E.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36.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这是因为()

A.生产方式决定社会制度的性质 B.生产方式是社会关系的总和

C.生产方式是社会生活的全部内容 D.生产方式决定社会制度的更替

E.生产方式决定整个社会的面貌

37.下列各项属于生产关系内容的有()

A.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

B.劳动产品的分配形式

C.人们在政治上的统治和被统治关系

D.历史主体和历史客体的关系

E.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及其相互关系

38.下列各项正确说明国体和政体关系的有()

A.国体和政体处于同等重要的地位

B.国体和政体的关系属于内容和形式的关系

C.国体决定政体,政体必须与国体相适应

D.政体对国体有影响作用

E.国体相同的国家,政体也必定相同

39.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其表现有()

A.人民群众的任何活动都能推动历史进步

B.人民群众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C.人民群众是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D.人民群众是实现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E.人民群众是社会发展规律的自觉创造者

40.下列各项中体现正确人生价值观的有()

A.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B.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C.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D.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

E.把困难留给自己,把方便让给别人

一、单项选择题(1.历史观基本问题是()A.个人和社会的关系问题 C.经济和政治的关系问题

B.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关系问题 D.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

2.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直接理论来源是()A.古希腊罗马哲学 C.法国唯物主义

B.德国古典哲学 D.英国唯物主义

3.我国宋朝的朱熹提出“理在事先”,这种观点属于()A.主观唯心主义观点 C.不可知论观点

B.客观唯心主义观点 D.形而上学观点

4.设想没有运动的物质的观点属于()A.朴素唯物主义观点 C.形而上学观点 5.空间是()A.物质运动的规律性 C.物质运动的广延性

B.物质运动的持续性 D.物质运动的顺序性 B.唯心主义观点 D.庸俗进化论观点

6.下列选项中,正确表述人脑与意识关系的是()A.意识是人脑的分泌物 C.意识是人脑自生的

B.意识是人脑的机能 D.人脑是意识的源泉

7.人们正确发挥意识能动作用的根本途径是()A.参加社会实践

B.掌握科学理论 C.依靠广大群众

D.认识客观规律

8.唯物辩证法认为,发展的实质是()A.事物位置的改变 C.事物性质的变化

9.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是()A.辩证否定的观点 C.量度和质变的观点

10.否定之否定规律是在()A.事物发展经过一次辩证否定后表现出来的 B.事物由可能性变为现实性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 C.事物经过量变向质变的转化后表现出来的 D.事物发展经过两次否定表现出来的

11.2005年10月11—17日,中国“神舟六号”载人飞船的发射成功,显示了中国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威望,增强了全国人民的民族自信心和凝聚力,振奋了全国人民振兴中华的斗志。从因果关系上看,这属于()A.一果多因 C.一因多果

12.真象和假象区别的表现是()A.真象是客观的,假象是主观的

B.真象从正面直接表现本质,假象从反面歪曲表现本质 C.真象是内在的、稳定的,假象是外在的、多变的 D.真象表现本质,假象不表现本质

13.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区别于旧唯物主义认识论的根本特征,在于它坚持()A.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的观点 C.实践是认识的基础的观点

B.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的观点 D.世界是可以认识的观点 B.同果异因 D.同因异果 B.联系和发展的观点 D.对立统一的观点 B.事物数量的增减 D.新事物取代旧事物

14.一个完整的认识过程需要经过两次飞跃。下列选项中属于第一次飞跃的是()A.从感觉到知觉 C.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

B.从判断到推理 D.从理性认识到实践

15.在真理观上坚持辩证法,就必须承认()A.真理具有客观性 C.真理具有永恒性

B.真理具有绝对性 D.真理具有相对性

16.检验认识的真理性,就是检验认识是否同()A.已被证明的理论相符合 C.大多数人的意见相符合 17.生产方式包括()

B.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相符合 D.原有的书本知识相符合 A.劳动者和劳动工具两个方面 C.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两个方面

B.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两个方面 D.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个方面

18.对社会发展最有利的地理环境是()A.草木繁茂的热带 C.气候适中的温带

B.土地肥沃的平原

D.自然条件的差异性和多样性

19.下列概念中,反映人与自然界之间的关系的是()A.生产资料 C.生产力

B.生产方式 D.生产关系

20.下列各种社会意识形式中,属于意识形态的是()A.自然科学 C.语言学

B.逻辑学 D.宗教观点

21.国家有政治职能和社会职能两种职能。下列各项属于国家的政治职能的是()A.组织领导社会生产活动 C.建设和管理各项公共设施

B.镇压敌对阶级的反抗 D.调整各种社会矛盾

22.下列各项属于经济社会形态系列的是()A.农业社会、工业社会、信息社会 C.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

B.古代社会、近代社会、现代社会 D.蒙昧社会、野蛮社会、文明社会

23.“每一代人在社会上开始生活时,所遇到的都是现成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任何人都不能自由地选择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这是一种()A.历史唯物主义观点 C.历史宿命论观点

24.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是()A.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的矛盾 B.个人与集体、集体与国家之间的矛盾 C.政治与经济、生产与消费之间的矛盾

D.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

25.下列各项中,正确说明阶级斗争在社会发展中作用的是()A.它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C.它是阶级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26.社会改革是()A.改变社会经济制度 C.对社会体制进行改善和革新

B.改变社会政治制度 D.改变人的思想观念

B.它是一切社会发展的最终动力 D.它是一切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 B.历史唯心主义观点 D.机械决定论观点

27.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交往是()A.人类特有的存在方式和活动方式 C.社会与自然之间的相互依赖形式

B.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交换方式 D.历史主体与历史客体的相互作用形式 28.社会进步最根本的标准是()A.社会秩序的稳定 C.生产力的发展

29.在对社会历史的说明上,资产阶级人性论最根本的缺陷是从()A.人的政治地位出发 C.抽象的人出发

B.人的思想观念出发 D.现实的人出发 B.民主程度的提高 D.社会风尚的改善

30.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的关键是()A.处理好自然与社会的关系 C.处理好政治与经济的关系

B.处理好贡献与索取的关系 D.处理好理论与实践的关系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31.一切唯物主义都主张()A.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 C.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 E.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32.下列选项中正确表述辩证唯物主义时空观的有()A.时间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 C.时间空间是整理感觉材料的工具 E.时间空间是无限性和有限性的统一

33.下列命题中,反映事物之间客观联系的有()A.森林覆盖面的减少引起气候的恶化 C.天空出现彗星预示社会将要爆发战争 E.纸币发行量过大引起通货膨胀

34.割裂量变和质变的辩证统一会导致()A.庸俗进化论 C.庸俗唯物论 E.循环论

35.真理具有客观性。真理的客观性是指()A.真理中包含着不依赖于人的客观内容 C.真理由语言文字这种客观形式来表达 E.真理是不依赖意识的客观实在

36.地理环境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表现为()A.地理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场所

B.地理环境为人类提供生活资料和生产建设的资源 C.地理环境影响劳动生产率的高低 D.地理环境决定社会发展的方向

B.物质世界是可以认识的 D.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

B.时间空间与物质运动不可分割 D.时间空间是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

B.汽车尾气排量的增加引起大气环境污染 D.汽车数量的急剧增加造成交通拥堵

B.激变论 D.直线论

B.检验真理的标准是客观的社会实践 D.真理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 E.地理环境决定社会制度的性质

37.下列各项属于现代生产力系统的要素的有()A.独立的实体性因素 C.渗透性因素

B.运筹性的综合因素

D.准备性因素 E.政治性因素

38.下列各项属于党的群众路线的内容的有()A.一切为了群众 C.一切按群众的要求办事 E.群众运动天然合理

39.我国目前正在进行的改革是()A.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过程

B.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有计划、有步骤地逐步深化的过程 C.在安定团结的政治环境中循序渐进的过程 D.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力的变革过程 E.根本改变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的过程

40.下列选项中体现个人与社会关系的有()A.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B.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C.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D.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E.把困难留给自己,把方便让给别人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1.马克思主义哲学批判地继承的费尔巴哈哲学的“基本内核”是()A.辩证法思想 C.可知论思想

B.唯物主义思想 D.决定论思想

B.一切依靠群众

D.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2.在哲学基本问题上,唯心主义的主要错误是()A.认为世界是不可认识的 C.否认物质对意识的决定作用

B.主张物质和意识都是世界的本原 D.抹煞意识对物质的能动作用

3.马克思主义哲学区别于其他哲学的最显著特点在于它具有()A.社会性 C.系统性

B.历史性 D.实践性

4.辩证唯物主义所说的静止,是指运动的()A.必要准备 C.一种特殊状态

B.外在表现 D.一种必然结果 5.“机不可失,时不再来”。这句话强调的是时间的()A.客观性 C.方向性

6.任何意识都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A.主观反映 C.虚幻反映

B.歪曲反映 D.正确反映 B.无限性 D.一维性

7.在世界的统一性问题上,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共同之处在于二者都认为()A.世界万物有一个共同的本原 B.世界万物的本原是主观精神 C.世界万物的本原是物质

D.世界万物的本原是客观精神

8.“天不变,道亦不变”。这是一种()A.主观唯心主义观点 B.朴素辩证法观点 C.相对主义观点

D.形而上学观点

9.矛盾具有两个基本属性,其中一个是斗争性,另一个是()A.同一性 B.普遍性 C.绝对性

D.客观性

10.在唯物辩证法的科学体系中,揭示事物发展动力和源泉的规律是()A.质量互变规律 B.对立统一规律 C.否定之否定规律

D.本质决定现象规律

11.下列选项中,体现量变引起质变哲学道理的是()A.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B.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 C.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D.月晕而风,础润而雨

12.下列选项中,属于内容与形式关系的是()A.世界观与方法论的关系 B.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 C.实践与理论的关系

D.国体与政体的关系

13.下列命题中,正确阐述了实践含义的是()A.实践是个人的日常生活活动 B.实践是主观创造客观的活动 C.实践是主体改造客体的活动 D.实践是主体应付环境的活动

14.概念、判断、推理是()A.社会心理的三种形式 B.社会意识形态的三种形式 C.感性认识的三种形式

D.理性认识的三种形式 15.下列选项中,属于感性认识不同于理性认识的特点的是()A.形象性 B.间接性 C.全面性

D.主观性

16.在真理观上坚持辩证法,就必须承认()A.真理既具有绝对性,又具有相对性 B.真理既是正确的,又包含错误因素 C.真理既具有统一性,又具有多样性 D.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形式是主观的 17.人口因素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表现为,它可以()A.决定社会制度的性质 B.决定社会形态的更替 C.决定社会进步的程度 D.制约和影响社会发展

18.物质资料生产方式是()A.主体与客体的统一 B.自然与社会的统一 C.生产与消费的统一

D.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统一 19.生产关系概念反映的是()A.人们在物质生产中的经济关系 B.人们与自然界之间的关系 C.人们之间的领导与被领导关系

D.人们之间的压迫与被压迫关系 20.下列各项属于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表现的是()A.阶级性 B.继承性 C.社会性

D.主观性

21.马克思主义认为,国家的本质是()A.维护社会安定的机关 B.保卫国家领土主权的机关 C.阶级压迫的机关

D.管理社会各项事业的机关

22.在经济社会形态的范围内,有两种基本的划分方法,它们是()A.农业社会和工业社会划分法 B.传统社会和现代社会划分法 C.进步社会和落后社会划分法

D.五种社会形态和三种社会形态划分法

23.在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这对矛盾中()A.上层建筑决定经济基础的性质 B.上层建筑决定经济基础的变革要求 C.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

D.上层建筑各部分随着经济基础的变更立即发生变化 24.阶级斗争根源于不同阶级之间()A.政治态度上的根本对立 B.物质利益上的根本对立 C.意识形态上的根本对立

D.社会分工中的不同角色

25.社会革命的根本问题是()A.争取民主自由问题 B.争取人类解放问题 C.争取公平正义问题

D.夺取国家政权问题 26.从本质上看,科学是()A.知识的理论体系 B.生产力发展要求的反映 C.社会意识形态的一种形式

D.一切知识的总汇 27.要正确认识杰出人物的历史作用,就必须坚持历史主义的观点,这是因为(11)A.杰出人物总是一定阶级的代表

B.杰出人物的出现是必然性和偶然性的统一 C.杰出人物是一定历史条件的产物 D.杰出人物既有功绩又有错误

28.衡量社会进步的根本标准是()A.社会经济制度的性质 B.社会政治制度的性质 C.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D.精神文明的发展水平

29.从总趋势上看,人类历史发展是()A.周而复始的循环过程

B.前进的、上升的、由低级到高级的过程 C.有时前进、有时倒退的过程 D.有时进步、有时落后的过程

30.资产阶级人性论最根本的缺陷是()A.从现实的人出发 B.从抽象的人出发 C.从经济的人出发 D.从政治的人出发

二、多项选择题

31.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自然科学前提有()A.控制论

B.细胞学说 C.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 D.生物进化论

E.信息论

32.运动的基本形式有()A.机械运动 B.物理运动 C.化学运动 D.生命运动

E.社会运动

33.下列选项中,体现矛盾特殊性的有()A.量体裁衣 B.对症下药 C.声东击西 D.因地制宜

E.因材施教

34.必然性和偶然性是辩证统一的,割裂二者的统一可能导致(A.激变论 B.庸俗进化论 C.机械决定论 D.庸俗唯物论

E.唯心主义非决定论

35.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主要表现在()A.实践不断满足人们各种物质生活需要 B.实践不断给人们提出新的认识课题 C.实践不断为人们提供新的认识工具)D.实践不断为人们认识的发展提供经验材料 E.实践不断提高人们的认识能力

36.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这是因为()A.生产方式是生活资料的谋得方式 C.生产方式是各种社会关系的总和 E.生产方式决定社会制度的更替

37.生产资料所有制在生产关系体系中起决定作用,表现为()A.它决定生产力的发展程度 B.它决定整个生产关系的性质

C.它决定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及其相互关系 D.它决定产品的分配方式 E.它决定劳动生产率的高低

38.下列各项属于技术社会形态序列的有()A.渔猎社会 C.工业社会 E.现代社会

39.下列各项正确说明我国当前的改革的性质和特点的有()A.我国的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

B.我国的改革是在党的领导下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的 C.我国改革力量的最深厚的根源存在于人民群众之中 D.我国的改革是在安定团结的政治环境中进行的 E.我国的改革是以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为前提的

40.下列各项属于衡量社会进步标准的有()A.生产力的发展和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 B.先进的生产关系代替落后的生产关系 C.一种经济体制代替另一种经济体制 D.一种政治制度演变为另一种政治制度 E.良好的道德风尚代替腐朽的道德风尚

一、单项选择题

1.马克思主义哲学批判地吸取的黑格尔哲学的“合理内核”是()A.唯物主义思想 C.可知论思想

B.辩证法思想 D.决定论思想 B.农业社会 D.信息社会

B.生产方式是社会生活的全部内容 D.生产方式决定社会制度的性质

2.世界观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A.对于自然现象的基本观点

B.对于整个世界的根本观点 C.对于人生意义的独特见解 D.对于社会问题的具体看法

3.一切唯物主义都坚持()A.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具有能动性

B.物质是运动的,运动形式具有多样性 C.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 D.社会存在第一性.社会意识第二性

4.认为原子是构成物质世界一切事物的最小单位,是堆砌宇宙大厦的“宇宙之砖”。这是一种()A.朴素唯物主义的物质观 B.庸俗唯物主义的物质观 C.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

D.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物质观

5.运动和静止的关系属于()A.必然和偶然的关系 B.内容和形式的关系 C.本质和现象的关系

D.绝对和相对的关系 6.时间是指物质运动的()A.广延性 B.持续性 C.绝对性

D.规律性

7.从本质上说,意识是()A.绝对精神的表现 B.人脑的主观创造 C.人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

D.人脑分泌的特殊物质 8.《诗经》上说:“高岸为谷,深谷为陵”。就是说,高的堤岸可以变为深谷,深谷也可以变成丘陵。这是一种(A.朴素辩证法观点 B.客观唯心主义观点 C.形而上学观点

D.相对主义观点

9.矛盾具有两个基本属性,其中一个是同一性,另一个是()A.普遍性 B.特殊性 C.斗争性

D.客观性

10.在唯物辩证法的科学体系中,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A.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 B.事物发展的状态和形式 C.事物发展的趋势和道路

D.事物发展的顺序和形式

11.下列选项中,体现矛盾双方相互转化这一哲学道理的是()A.乐极生悲,苦尽甘来 B.月晕而风,础润而雨 C.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D.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12.下列选项中,属于因果联系的是()A.风来雨至 B.冬去春来 C.摩擦生热

D.电闪雷鸣

13.下列活动中,属于最基本的实践活动的是())A.歌手演唱歌曲 C.球员参加比赛

B.农民收割水稻 D.法官审理案件

14.人类认识发展的根本动力在于()A.人类需要和欲望的不断增长 B.人类社会实践的不断发展 C.人类认识器官的逐渐发达 D.人类道德水平的不断提高

15.感觉、知觉、表象是()A.感性认识的三种形式 C.社会心理的三种形式

B.理性认识的三种形式 D.社会意识形态的三种形式

16.下列选项中,属于理性认识不同于感性认识的特点的是()A.直接性 C.摹写性

B.主观性 D.抽象性

17.人类最终从动物界分化出来的根本标志是()A.能够直立行走 C.表达喜怒哀乐

B.制造使用工具 D.区分长幼尊卑

18.人类全部社会关系中最基础的关系是()A.生产关系 C.政治关系

19.生产力概念反映的是()A.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B.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C.人与生产工具之间的关系 D.人与劳动产品之间的关系 20.社会意识是()A.对社会存在的反映 C.统治阶级意志的表现

B.对政治状况的反映 D.人民群众愿望的表现 B.家庭关系 D.思想关系

21.区分不同类型的国家的根据是()A.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 B.民主的发展程度 C.法制的健全程度

D.国家政权掌握在哪个阶级手里

22.下列各项属于技术社会形态序列的是()A.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 B.古代社会、近代社会、现代社会 C.农业社会、工业社会、信息社会

D.自然经济社会、商品经济社会、产品经济社会 23.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这对矛盾中()A.生产关系的性质决定生产力的性质 B.生产关系的变化决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C.生产力的发展变化决定生产关系的改变 D.只有不断变革生产关系生产力才能发展

24.阶级斗争是推动阶级社会发展的()A.根本动力 C.最终动力

B.直接动力 D.唯一动力

25.社会革命的最深刻的根源在于()A.人口过多和资源匮乏的矛盾 B.先进生产力和落后生产力的矛盾 C.先进文化和落后文化的矛盾 D.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

26.坚持无产阶级政党的群众观点,就要坚信()A.群众有自发的社会主义觉悟 B.群众有高度的改革开放自觉性 C.群众运动具有天然合理性 D.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

27.从本质上说,科学既是知识的理论体系,又是()A.获得知识的社会认识活动 B.改变人们思想观念的社会活动 C.改变人们生活方式的实践活动 D.改变客观世界的物质生产活动

28.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的本质属性在于()A.人的自然属性 C.人的社会属性

29.社会进步的内在根据是()A.社会物质财富的增长 C.社会政治制度的变革

30.人的社会价值是指()A.人的社会地位和威信

B.人的社会职务和权力

B.人的道德属性 D.人的精神属性

B.社会道德水平的提高 D.社会基本矛盾运动 C.人对社会做出的贡献

D.人对社会提出的需求

二、多项选择题

31.历史唯物主义创立的意义在于()A.它结束了唯心主义在社会历史领域的统治 B.它克服了旧唯物主义的不彻底性 C.它揭示了社会历史发展中的各种具体规律 D.它促成了社会主义由空想到科学的转变 E.它提供了正确认识社会现象的观点和方法

32.下列说法中,符合辩证唯物主义一元论要求的有()A.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 B.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 C.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D.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 E.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

33.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对立表现在是否承认()A.世界的本原是物质 B.世界是可以认识的 C.世界上的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D.世界上的事物是运动发展的 E.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

34.下列选项中,体现量变引起质变这一哲学道理的有()A.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B.水滴石穿,绳锯木断 C.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D.不积细流,无以成江海

E.祸福相因,有无相生

35.在真理标准的问题上,下列说法中属于唯心主义观点的有(A.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 B.统治者认为正确的就是真理 C.多数人认为正确的就是真理 D.经过实践反复证实的就是真理 E.能满足人们需要的就是真理

36.下列选项中,属于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有()A.人口因素 B.民族构成 C.生产方式 D.地理环境

E.政治制度

37.下列各项属于生产关系内容的有()A.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

B.产品的分配形式)C.生产工具的发展程度

E.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的地位和相互关系

D.生产力的发展速度

38.下列各项属于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表现的有()A.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变化发展的非完全同步性 B.社会意识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平衡性 C.社会意识的发展具有历史继承性 D.社会意识各种形式之间相互作用 E.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39.下列各项属于改革的社会作用的有()A.改革可以改变社会制度的根本性质 B.改革可以巩固新生的社会制度 C.改革可以使原有的社会制度持续存在

6.化学反应原理解答题 篇六

1.简述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理论特征。2.简述意识的本质。

3.简述级差地租两种形态的形成条件及本质 4.简述垄断利润及其来源。

5.简述实现共产主义需要具备的基本条件。

09 04 41.简述列宁的物质定义及其重要意义。

42.简述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含义及二者的关系。43.简述划分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意义。44.简述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基本形式。

45.简述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艰巨性和长期性。

46.用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辩证关系的原理,说明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意义。47.试述资本周转速度对剩余价值生产的影响。

09 10 41.简述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理论特征。

42.简述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的含义及二者的辩证关系。43.怎样理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44.简述在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中价值规律的作用。45.加快资本周转速度对剩余价值生产有什么影响? 46.为什么说我国的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 47.试述利息率的决定因素。

10.01 41.简要说明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内涵。42.简述联系的复杂多样性。43.简述劳动二重性及其相互关系。44.简述垄断与竞争的关系。

45.简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关系。

46.说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及我国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的意义。47.平均利润是如何形成的。04 1.2.3.4.5.1.2.简述真理及其客观性的含义。

简述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的含义及主要表现。简述价值规律的内容及作用。

简述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基本形式。简述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多样性的原因。

试述辩证否定观的内容,并用以说明应怎样对待我国传统文化和外国文化。试述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历史进步性和阶级局限性。

07 41.简述马克思主义科学体系的三个组成部分及其直接理论来源。42.简述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对立的主要表现。

43.超额剩余价值是怎样生产出来的?单个企业能够稳定长期地获得吗? 44.简述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实质。

45.为什么说社会主义是在曲折中前进的?

46.用认识反复性的原理,说明我们对社会主义建设的认识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47.试述级差地租产生的条件、原因和源泉。10 41.简述认识的主体和客体的关系。

42.简述生产方式的含义及其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43.简述利润率与剩余价值率的区别。

44.简述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主要形式。45.简述“全人类彻底解放”的内容。

46.试述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关系的原理及其现实意义。47.试述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历史进步性与阶级局限性。01 41.简述学习马克思主义的目的和根本方法。42.简述真理和真理的相对性的含义。

43.简述上层建筑的两个组成部分及其相互关系。

44.如何理解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

45.资本主义垄断阶段的竞争与自由竞争阶段的竞争有什么不同?

46.试述必然性和偶然性的辩证关系的原理,并说明这一原理对科学研究的指导意义。47.试述社会主义的本质和基本特征。04 41.简述意识的本质。

42.如何理解人民群众范畴?简述人民群众推动历史发展的作用。43.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和根源是什么? 44.简述私人垄断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特征。

45.为什么说社会主义是走向共产主义的必由之路?

46.试述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原理,并说明中国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的意义。47.试述商品的价值量是如何决定的。07 41.如何理解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42.为什么说认识过程的第二次飞跃比第一次飞跃意义更加重大? 43.简述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 44.简述资本积累的实质? 45.平均利润水平的高低取决于什么因素? 46.试述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及其现实意义?

47.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为什么能取得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

10 41.简述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内涵和理论品质。0-14-19 42.简述本质和现象的辩证关系。1-77

43.简述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的含义。2-115-116 44.相对剩余价值是怎样生产出来的? 4-202 45.简述借贷资本的形成和本质。5-250

46.试述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与党的群众路线的一致性以及坚持群众路线的重要意义。2-128

47.试述资本主义国家对外输出资本的必要性、可能性及其对经济落后的资本输入国的影响。6-284 01 41.简述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以及唯心主义、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在这个问题上的错误。42.简述认识的主体和客体的含义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43.简述资本家生产剩余价值的两种基本方法。44.简述经济全球化的主要内容。

45.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政党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

46.试述我国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特点,并说明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47.试述影响资本周转速度的因素。04 41简述必然性和偶然性的辩证关系。42.简述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43.简述资本积累的实质和后果。

44.简述绝对地租形成的原因和源泉。

45.简述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多样性的原因。

46.根据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原理,谈谈你对以人为本的理解是什么。47.论述经济全球化的本质、原因及主要内容事什么。

浙江 01 41.简要说明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内涵。

42.简述联系的复杂多样性。

43.简述劳动二重性及其相互关系。44.简述垄断与竞争的关系。

45.简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关系。04 41.简要说明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内涵。42.简述真理的相对性的含义。

43.简述社会革命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44.简述劳动力商品的价值和使用价值以及劳动力商品的特点。45.简述“各尽所能,按需分配”的原则。46.试述本质和现象关系的原理及其意义。

47.试述马克思主义政党在社会主义事业中的地位和作用 07 41.简述实践的含义及其基本特点和基本形式。

42.简述真理的相对性的含义。

43.简述社会主义社会改革的特点。

44.什么是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45.简述********社会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特点。

46.试述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辩证统一的原理及其现实意义。

47.试述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及其主要内容。07 41.简述度的含义及掌握事物的度的意义。42.简述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

43.简述生产力的含义及现代生产力系统的要素。44.简述商品经济产生和存在的条件。

45.简述共产主义社会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特点。46.如何理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7.化学考试答题技巧 篇七

在答题过程中应当严格按照题目要求规范答题,用科学、严谨、简练、准确的化学用语进行表达。落笔之前,应看清要求:①填“化学方程式”还是“离子方程式”;

②填“名称”“元素符号”还是“代号”“序号”等;

③填“大于”还是“>”,“增大”还是“变大”等;

④填“化学式”“分子式”“结构式”“结构简式”“实验式”还是“电子式”等;

⑤书写化学方程式时要注意配平、注明反应条件以及“→”“=”“→”“↑”“↓”等;

⑥书写热化学方程式时要注意:(1)物质状态,(2)“+”“-”,(3)“kJ/mol”,(4)系数与热量值的对应;

⑦所填数值的单位、所填计算式中的数值的单位;

⑧一些容易写错的化学名词或术语中的字:“羟、羧、醛、羰”、“脂”和“酯”、“氨”和“铵”、“溶”和“熔”、“溢”和“逸”、“汽化、水浴、萃取、坩埚、蒸发、分馏、过滤、戊、苯、蓝、褪、褐”等。

此外,解题中还须注意的一些问题有:①要忽略体积变化(加倍、减半、稀释等)对溶液中粒子的浓度或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②所填空白区域的大小与应填入内容之间的关系;

③注意角标的处理(如pH计算时的H2SO4、配平时K2Cr2O7等中的“2”);

④题目中所给或所求数据是物质的量(n)还是物质的量浓度(c)等;

⑤有机物的结构简式的书写(原子的连接和H原子数);

⑥有效数字问题。

高考化学答题注意什么

1、专有名词书写要准确

做填空题时,考生最需注意的是书写。不仅字迹要清楚,答案也要写在规定的范围内,方便阅卷老师查阅。

在书写化学专有名词时一定不要写错别字。按规则,专有名词出错不能得分。值得注意的是,化学量是有单位的,不要漏掉。

2、实验题作答别随意

答题时,考生首先要多审几遍题,充分理解题目的要求,明确实验目的。

8.化学实验答题技巧 篇八

1、瞄准实验原理或实验目的,它是实验的灵魂;只有充分解读透了实验原理或目的,再结合题中所给装置的作用,才能顺利解答实验仪器的连接问题;只有充分解读透了实验原理,才能结合装置内的试剂,回答装置的作用或实验现象。

2、反复阅读,提取有效信息,不要企望读一遍题目,就能很顺利的完成作答,有时答案就在题目信息中寻找,通过反复阅读,找到题目的答案与已知信息之间的联系。

3、要善于联想,前后联系,以前是否做过相同类型的题目或者相同的解题思路,任由思维的翅膀自由的飞翔,忌思路不开阔、僵化。

4、实验题是考查语言表达能力的窗口,在回答实验现象或每一步的作用时,要全面、准确、规范,避免词不达意,掉以轻心。

化学实验操作要点总结

一、浓稀关系

1、制氢气时,用稀HCl或稀H2SO4与锌反应。

2、制氯气时用浓HCl和二氧化锰共热。

3、制氯化氢气体时,用浓H2SO4与食盐共热。

4、制二氧化碳气体时,用稀HCl与大理石反应。

5、制硫化氢气体时,用稀HCl或稀H2SO4与硫化亚铁反应。

6、制二氧化硫气体时,用浓H2SO4与亚硫酸钠反应。

7、制二氧化氮气体时,用浓HNO3与铜反应;而制一氧化氮时则用稀HNO3与铜反应。

8、制乙烯、硝基苯、苯磺酸,酯化反应、蔗糖脱水,都要用浓H2SO4;而酯的水解、糖类的水解则要用稀H2SO4。

二、先后关系

1、点燃可燃性气体时,先验纯后点燃。

2、除杂质气体时,一般先除有有毒气体,后除其它气体,最后除水蒸气。

3、制备气体应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后加药品,加药品时应先放固体,后加液体。

4、拆除装置时,先把导气管撤出液面,后熄灭火源。

5、用H2、CO等还原金属氧化物时应先通气后点燃酒精灯。停止实验时应先熄灯,后停止通气。

6、给试管中的物质加热,应先给整个试管预热,后集中火力加热装有药品的部位。

7、如果浓硫酸不慎沾在皮肤上,应先迅速用布或纸拭去,然后用大量水冲洗,最后涂上质量分数约为3%的小苏打溶液。

8、配制银氨溶液时,应先取稀AgNO3溶液,然后慢慢滴加稀氨水至最初产生的沉淀刚好消失为止。

9、制备Fe(OH)3胶体时,先将蒸镏水加热至沸,然后滴入饱和FeCl3溶液,继续加热至溶液显红褐色后即可。

10、制备硅酸溶胶时,先注入5~10mL1mol/LHCl,后加1mL水玻璃,然后用力振荡。

11、制备溴苯时,应先加入苯,再加溴,最后加入少量催化剂铁屑(实际起催化作用的是FeBr3)。

12、制备硝基苯时,先加入浓硝酸,再加浓硫酸,摇匀,冷却到50~60℃,然后慢慢滴入1mL苯,最后放在60℃的水浴中即可。

三、左右关系

1、使用托盘天平左盘放称量物,右盘放砝码,即左物右码;游码刻度从左到右,读数时读其左边刻度。

2、调整天平时,左边轻时,平衡螺母向左旋,右边轻时,平衡螺母向右旋。

3、制备气体时发生装置在左,收集装置在右,气体流动的方向从左到右。

4、组装仪器时先低后高,从左到右将各部分联成一个整体,拆卸仪器时顺序则相反。

5、中和滴定操作时,左手控制旋塞,右手摇动锥形瓶,即左塞右瓶。

6、用移液管取液时,右手持移液管,左手拿洗耳球。

化学实验室安全制度

一、在实验室工作的所有人员都必须坚持安全首位、预防为主的原则,都应熟悉实验室安全制度和其他有关安全的规章制度,掌握消防安全知识、化学危险品安全知识和化学实验的安全操作规程。实验室安全负责人应定期进行安全教育和检查。实验课指导教师和研究生导师都有责任对学生进行实验前的安全教育,并要求学生遵守实验室的安全制度。

二、未经学院批准,实验室不得擅自安排院外人员做实验。新进实验室做实验的人员(含研究生、本科生、临时人员等)均须经过安全培训和考核。实验室短期聘用院外人员需填写“化学学院短期聘用人员登记表”,经院部批准后方可进实验室做实验。

三、实验人员应熟悉室内天然气、水、电的总开关所在位置及使用方法。遇有事故或停水、停电、停气,或用完水、电、气时,使用者必须及时关好相应的开关。

四、实验人员应熟悉安全设施(如灭火器、石棉布、紧急洗眼器、急救药箱等)的位置及使用方法;灭火器使用后不可放回原处,使用者应及时报告院安全员或院办公室进行更换;应熟悉化学楼的疏散通道和自己所在位置的疏散方向。

五、进行具有危险性的新实验的任何人员都必须事先制定缜密的操作规程并严格遵守,应熟悉所用试剂及反应产物的性质,对实验中可能出现的异常情况应有足够的防备措施(如防爆、防火、防溅、防中毒等);进行具有危险性实验(如剧毒、易燃、易爆等)的过程中,房间内不应少于2 人;操作者必须佩戴防护器具(防护镜、口罩、手套等);危险性很大的实验(如高压实验、放大试验以及能产生危险气体而危及本人或周围人员人身安全的实验)不可在化学楼内进行。

六、实验进行中操作者不得随意离开实验室,具有安全保障和仪器运行可靠的实验可短时间离开,但离开时必须委托他人暂时代管实验。

七、非工作需要不得在实验室过夜。学生因工作需要过夜时,必须将导师或实验室主任批准并签字的材料预先交门卫值班室备案,深夜做实验时尽可能有2 人或2 人以上同在。

八、实验室严禁吸烟。

九、在化学实验室不准穿拖鞋、凉鞋,禁止佩戴美瞳。

十、实验室化学试剂管理应按化学学院《关于实验室化学试剂管理的若干规定》进行。所有化学试剂及其溶液均不得敞口存放,均须保持清晰的标签。严禁往下水口、垃圾道倾倒有机溶剂和有毒、有害废物,有毒有害废液和废旧试剂按须化学学院的规定进行收集和处理。

十一、贵重金属、贵重试剂、剧毒试剂及放射性同位素,都应有专人负责保管。

上一篇:省级优秀大学毕业生先进事迹下一篇:员工消防安全常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