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辅导与治疗论文

2024-11-23

心理辅导与治疗论文(精选8篇)

1.心理辅导与治疗论文 篇一

利用心理剧治疗心理创伤探索与实践论文

关健词:创伤 替身 心理剧

在过去超过半个世纪以来,心理剧一直被认为是治疗受创伤人们最有威力的方法之一,理由很简单,因为对于面对日常困难、不幸、危机和生活灾难的这些人们而言,心理剧直通他们的内心深处。(Zerka Moreno)

心理剧,是一种治疗方式,是随着人们进入他们的内在现实,让他们描述这种内在,并以他们看到的情形去运作,透过戏剧行动,做心理剧的人将长期埋藏的情境带到表面,以释放情绪压力。通过分享、支持与接纳创造一个能够掌控的环境,然后就让心灵的自然疗愈能力与情绪上的自我继续运作。

创伤可以定义为一种亲密联结的破坏(Lindemann,1944),其结果是:信任与信息的丧失、自己与他人联结的丧失、失去做梦与心灵构图的能力,并且也没有办法对内心渴望的目标采取步骤。 因创伤而造成的症状可以造成内在世界的侵蚀,以至于失去形成健康的人际关系的能力、失去调节情绪状态的能力、失去对未来乐观的信心,及失去建立及维持个人关系所需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心理创伤是在人生发展的各个阶段, 由于生活事件打破了人的安全感、满足感所造成的心理伤害。心理剧与它附属的方法可以提供如家庭般支持的团体结构,使得彼此得以分享经验,特别是关于失落与剥夺的经验,让个案在同样受到苦难的人的陪伴下获得精神上的治愈(Herman,1992)。

案 例

夏女士,年龄46岁,五官端正,衣着整齐,较为干练,现为单身,经济状况良好。晓晓,夏女士的女儿,年龄23岁,现在外国读大学。

夏女士曾离过一次婚,后又经历过一段八年的恋情,但最终没有结婚。因此她对男人非常失望。三个多月前,偶然的机会她遇到的现在的女友,两人建立的同性恋关系。夏女士之前与女儿的关系还算不错,虽然一直没有一个完整的家庭,但女儿还是比较能理解母亲。由于性格和观念上的不一致,母女之间的有效沟通并不是很多。

近期女儿放假回家,看到家里的阿姨及其对母亲的态度,就感觉到她们之间有某种不正常的关系(指同性恋),女儿警告过母亲,并要求让阿姨搬出去。母亲向女儿解释她们的关系是正常的,是女儿误会了,同时母亲也决定不再继续这种同性恋关系。不久前,母女俩和夏女士的女友一同参加了某课程班的学习,女儿和其女友成了好朋友。可是在女友将离开夏女士家的那天早上,夏女士去女友的房间准备帮她收拾东西,女友又情不自禁地与夏女士发生亲密的行为,恰巧这一幕被刚刚起床的女儿看到。女儿难以接受这样的现实,顿时情绪失控,哭闹不止,摔砸东西。

从那时起到现在一个月左右的时间,女儿变得很冷漠,几乎不与母亲说话,也不愿意与别人交流,经常把自己一个人关在房间里。情绪很不稳定,敏感、易激惹,有时母亲不经意的一句话或是一个动作就会让她哭闹不止,大发脾气。女儿说:“这一段时间经常失眠,还总是做恶梦。每天会感到心神不宁又及其无助,即使躺在床上什么都不做,什么都不想,也放松不下来,但又不知道是什么原因。那天看到的一幕总会不经意地在反复在脑海里闪现,让我很痛苦不已。我想不通母亲为什么这样做?我想得好累,什么都不想做,只想一个人呆着,等着开学,赶快逃离这里。我觉得之前自己的憧憬好像一下子被打碎了,连自己最亲近、最信任的人都欺骗自己,世界上再没有什么值得信任和在乎了,任何人对我来说都不重要了,我觉得自己做什么都毫无意义……”

母亲担心女儿因此而留下严重心理创伤,影响未来的生活,带女儿一同进行过心理治疗,但效果不佳,于是前来咨询。

诊断:心理创伤

国际上关于精神疾病的诊断标准常用的有2个:一个是世界卫生组织颁发的《国际疾病及相关健康问题分类——精神与行为障碍分类》;另一个是美国精神病学家协会颁发的《心理障碍诊断和统计手册——第四版》。在这2种诊断标准中都提到了“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虽然创伤后应激障碍是一个阶段性的诊断,而且诊断也不是创伤后必然发生的单一病族,但这一诊断标准对于我们理解创伤的发生和进程非常重要。 其症状和诊断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点:

(1)创伤性事件

(2)再体验

(3)回避

(4)防御性的遗忘或警觉

(5)时间的界定(发生在创伤事件后的1~6个月内)

本案例中,女儿看到母亲的同性恋行为这一创伤性事件所引发的伤害和痛苦已超出了当事人的最大心理承受能力,使用心理防御机制已不足以使内心平静下来,当事人在该事件中体会到无助感。创伤事件的片段在当事人脑海中反复闪现,其感受十分痛苦;且当事人会反复做一些与创伤经历有关的噩梦,使其感到不安,这些都是再体验的表现。创伤性事件后,当事人出现失眠,对别人不容易信任,离群索居,避免与他人发生任何形式的情感反应,这是回避的表现。创伤事件发生后,当事人出现易激惹,睡眠障碍,逃避思考等问题,这是防御性遗忘或警觉的表现。另外当事人的反应出现在创伤性事件发生后一个月内。综上所述,本案例可以诊断为心理创伤。

治疗方法:心理剧

心理剧是由莫雷诺(Moreno)在20世纪代创立的,是一种创造性治疗的一种形式,它强调个体的自发性和创造性的发展,运用演出的方法,促进个体成长并且使个人的创造潜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它旨在最大限度地激发个体的创造性潜能,从而有效地面对生活中的挑战与机遇。

心理剧是一种关系治疗,它经由戏剧表演的过程来治疗人际关系。透过生活中的场景(过去、现在或未来),参与者投身于戏剧表演来体验或重新体验他们的想法、感觉、梦境或人际关系。这个过程包括暖身、操作和分享。其方法论基础包括社会计量、角色理论和团体互动。心理剧的组成部分包括舞台、导演、主角(剧中的男主角或女主角)、辅角和团体成员。它可以用于小组、夫妻、家庭心理治疗或者心理咨询。

心理剧技术有空椅技术、角色扮演、角色互换、镜子技术、未来景、替身技术以及辅助的音乐治疗和催眠。本案例中主要运用的是替身技术。替身技术是指:辅角站在主角的身后与主角同台表演,或替主角说话,这个辅角即是替身。替身可以模仿主角的内心思想和感受,并时常表达出潜意识内容。替身帮助主角觉察到内部心理活动过程,引导主角表达出非语言思想和感受。替身可以发挥整合作用,加强主角与辅角的相互影响,从而帮助主角更清楚地觉察到他们自己。

心理剧将个案放在他们自己的剧、自己的人生故事及自己的心理和情绪过程当中。主角只要愿意,可以选择替身演出,就像他们在看属于自己的剧一般。他们可以通过角色交换来进出这个场景,也可以选择让导演冻结这个场景,这样,他们可以抽身出来,更清楚地看出究竟在他们的生活交接之处发生了什么事情。心理剧的特色就是,以角色为基础让个案来探索在生命中某一个特定角色中发生的创伤,而同时也保留了在其他生活角色上的力量及复原能力。在心理剧里,有很多种治疗的方法可以用来检视及重建已经被内化的受创关系模式。心理剧可以帮助一个人获得矫正性经验,并对他们的环境再度获得主控感,藉此来对抗创伤受害者内心那种习得性无助。

心理剧的目标是要提供一个机会给那些而在创伤化解过程中卡住的主角来记得、重复和修通来自过去的痛苦事件。这样的一种重新演出的过程被认为是有治疗性的,因为它可以帮助主角对难以招架的失落做情绪上的重新整合以及认知上的处理(重新认识),是自发性得以成长,进而减轻创伤的心理冲击。

治 疗 过 程

治疗过程:本案例家庭治疗,母女求助,妈妈由于自己婚姻情感问题出现同性恋倾向,被女儿回国看见,害怕伤害女儿而求助,效果不佳,转诊接受个体治疗后,和女儿一块接受家庭治疗,运用心理剧开展治疗。

治疗次数:心理剧治疗二次。

暖身

其作用是用来催化创造性的潜能,了解咨询者的心理状态,建立咨询者对咨询师及心理剧的信任感,并由此将咨询者的情绪引导到最佳状态,使主题浮现出来,此时即可以准备演出。

第一次访谈,收集资料、建立信任 时间:8月22日

夏女士单独来访

咨询开始,首先对咨询者进行了五个维度的测试,由此可以初步判断来访者的工作和经济状况都不错,主要是人际关系和婚姻情感存在问题。继而,利用箱庭疗法及HTP引导咨询者将现实的状况、内心的想法及压抑的情绪叙述出来。

夏:从小我们家里的气氛就很不融洽,父母经常吵架,这种家庭环境对我影响很大,使得我的性格一直比较强势。毕业工作后,通过姐姐的介绍,我与第一任丈夫结婚。当时根本不懂什么是爱情,可以说我们的`婚姻没有任何感情基础,我只是觉得的他的父母和家庭比较和睦,那种状态是我想要的。然而,婚后的生活并不是我想象的样子,他们家里的为人也不是我认可的。婚后我们经常吵架,在我怀孕的时候,一次吵架吵得特别凶,他居然打了我,我当时就下定决心,一定会和他离婚。在我怀孕期间,由于他的不负责任,把我的工作弄丢了,之后我费了很大劲才找回来。从那之后,我就更恨他。在我女儿九岁时,我们离婚了。经过这段婚姻,我觉得理想中宽容、大度、细心、责任感强、能呵护自己的男人是不存在的。我从此变得更加坚强。

后来认识了第二任“丈夫”(未结婚),也就是我女儿的养父,我们在一起生活了八年。他是那种比较豁达、大气的东北男人。他有自己的家庭,我们相恋时他还没有离婚,我们会经常为婚姻的问题吵架,这对各自内心的伤害都很大。我们在一起大概生活了六年左右的时候,他离婚了,可以说是为我离婚的,工作也放弃了。可是他却不和我结婚,原因是他觉得我们这样吵架让他对于未来的生活没有信心。他离婚后,我们又在一起生活了近两年,直到去年,女儿出国上大学,我们才正式分开。我觉得一个男人和你生活八年,他却不能给你一个稳定的婚姻,你还要他干嘛,所以我毅然决定放弃。这样不用在吵架,两人都觉得轻松了。我对男人彻底的失望,他们都是自私的,不负责任的,不会包容你。

咨询师:女儿和他的关系怎么样?

夏:女儿和他的关系很好,也比较认可他。分开后,女儿经常会去看他,这一点我并不反对,这毕竟是女儿与他之间的情意。

咨询师:你的女朋友是什么时候认识的?

同性关系是从今年三月分开始的,我们在一起共事,彼此都非常欣赏对方的才华和能力。由于某些原因,我提议让她暂时到我家里住一段。一次我因为和新交的男朋友闹矛盾,特别伤心,就向她哭诉,她便表现出同性相恋的意愿。其实从我内心来讲,我对同性恋是没有概念的。但她很关心我,能够包容我,能够满足我身心的、被保护的需求,我也就不由自主的接受了。

咨询师:你与女儿的关系如何?

夏:我是很要强的人,所以对女儿的要求也比较高,我的大部分精力都用在女儿身上。可是女儿各方面做的都不够好,不上进,我会因为学习方面的问题打女儿。尽管如此,女儿还是知道我为她好。为了让女儿过得舒适,不受委屈,我给她安排最好的生活方式,但女儿却认为我是在控制她。我与女儿之间的沟通不少,但彼此之间的深入沟通往往很难进行下去。女儿一直希望我能够给她一个完整的家,我尝试过,可是我很难找到我想要的男人,很难实现女儿的愿望,我会因此而矛盾和自责。让我感到比较欣慰的是女儿对自己很关心,她也比较能理解我的辛苦,希望我能过得幸福。可是现在她……(夏女士情绪激动、不住流泪),我害怕这件事会给她造成阴影,影响之后的生活。

第二次:认知改变、情感接纳 时间:208月27日

母女二人来访

起初女儿有些紧张,并表现出不屑的神情。咨询师利用箱庭游戏,消除女儿的紧张和抵触,建立起与咨询师的信任关系。通过与女儿的交流,将积蓄在女儿内心的情绪激发出来。

演出

剧情设计:通过替身的演出和对白,将女儿的困惑、疑问和妈妈的委屈、矛盾、自责等内心感受表达出来,真实地呈现在主角面前,引发母女的思考。以此改变女儿的认知,使其接纳现实存在的合理性,接受自己看到的事件只是个偶然,理解母亲、原谅母亲、接受母亲,进而达到治愈创伤的目的。

导演:咨询师;主角:母亲、女儿;辅角:妈妈内心替身、女儿内心替身。(考虑到咨询的保密性,没有观众。)

(演出开始。女儿和妈妈相对而坐,女儿开始说话)

女儿(情绪激动,质问妈妈):你为什么要做那样(指同性恋)的选择?

(积蓄在女儿内心的责备、困惑、无助等负面情绪顷刻爆发出来,女儿伤心地哭泣)

妈妈:(一直站在旁边,不想说话,也无话可说。)

(由替身自发地表达妈妈的感受和想法)

妈妈内心替身:我、我并没有做选择,那也不是我的选择,那只是一个特定情景下的偶然。同性恋对我来讲也是个模糊的概念。从我内心来讲,我是不认可同性恋的,我也根本不会选择同性恋。

(此时,母亲表情严肃,点头表示赞同。女儿没有讲话,一直在哭。)

女儿内心替身:那你如何解释我看到的一切?

妈妈内心替身:我说过了那只是个偶然事件,那完全是理智控制范围之外的、被动的行为。起因也是因为我和男友吵架,伤心向她哭诉,才会引起她的误会。事实上我对这件事一直是矛盾的,也是持否定态度的。

(母亲略显紧张,眉头紧缩)

女儿内心替身:你为什么不找男人,为什么要喜欢女人?

(女儿情绪激动,流泪)

妈妈内心替身:我没有、也不会喜欢女人,我说了,这件事就是个偶然。我想要选择的当然是男人,我也曾经憧憬过美好的爱情,希望有人关心、疼爱、包容、理解,可是经历了失败的婚姻和情感,我彻底的绝望了,男人都是自私的,他们最爱的只有自己,所以我不再对男人抱有希望。

(母亲目光锐利,表现出较为愤恨的情绪)

女儿内心替身:对男人失望,你就要去找女人吗?

(女儿低头,流泪)

妈妈内心替身:我没有,发生这样的事并不是我的本意。作为一个人,尤其是一个女人,无论她多么坚强,都会有疲惫、孤独、无助的时候,都会有人的本能需求,都会有最脆弱的一面,这时恰有一个人具有男人身上应该有的宽容、细心、豁达,能给予自己期待已久的关怀,自然就会不由自主。

(母亲向后靠住椅子,双手放在头后,眼中含泪,但勉强抑制。)

女儿内心替身:你是说她身上具有男人应该具有的特质,所以你会选择她是吗?

妈妈内心替身:我没有选择她,我只是觉得她具有我期望中男人应该有的东西,才会一时冲动。

女儿内心替身:这么说你还是喜欢男人的?那你为什么不能和爸爸(指养父)在一起?

(女儿抬起头,目光直视母亲)

妈妈内心替身:一个男人和你一起生活八年,却不给你稳定的婚姻,除了放弃我还能有其他的选择吗?

(母亲望着女儿,表现出委屈和不解,)

女儿内心替身:他不和你结婚是因为你总和她吵架,让他对婚姻没有信心。

妈妈内心替身:我们吵架的原因多是因为婚姻。从开始认识的时候,我就是这个脾气,甚至比现在吵得还凶,那时他怎么没有和我分开,八年了,从三十多到四十多,现在他才觉得不能和我生活在一起,这难道不是自私吗?我会感到被欺骗、被伤害、被轻视。所以我只能放弃这种内心的折磨,不再反复的矛盾挣扎,让心灵彻底的放松。哪个女人不希望自己有美满幸福稳定的婚姻和家庭,可是我没有遇到这样的人,我也觉得无奈。

(此时母亲感到愤怒和委屈有人理解,不停点头)

我知道你希望我给她一个完整的家,我也希望自己有一个避风的港湾,我不止一次地为此而自责,觉得亏欠你的,我努力尝试过,可是却无能为力。所以我希望你可以幸福,为了补偿你生命中的缺失,我要尽力给你创造最好的生活,希望你少走弯路,避免受到伤害。即使打你,也是希望你能自强,希望你能更加优秀。

(母亲忍不住留下了眼泪)

女儿内心替身:你不认为给我安排好一切,是对我的控制吗?

妈妈内心替身:因为我这一路走的很艰辛,我知道哪些是好的,哪些是坏的,所以我才会尽力为你安排好一切,让你轻松自在的生活,这并不是在控制你,这只是我关心你的方式呀。或许是我的性格强势,让你感觉我是在强迫你、控制你,可是我并没有这样想过。我只是希望我的女儿能过得好。

(母亲变得很严肃,并表现出对替身所言的认可)

女儿内心替身:我知道你爱我,可是我同样也希望你过得好?

妈妈内心替身:我觉得现在自己的生活就挺好的,我自己有房、有车,想工作可以工作,不想工作可以休息。自己可以自由地安排自己的生活,很轻松,很自在。不再触及感情,我的身心更加健康,不用再受心灵的痛苦。和他在一起时,我们俩都生气,甚至气得心脏出现问题,每天都感觉筋疲力尽。现在分开了,我们都感觉状态不错。我们俩都解脱了,这样挺好的。以后如果遇到我理想的人,我自然会建立家庭。我看到女儿开心、快乐、平平安安,就是我最大的幸福。

(此时,母亲的头稍抬起,略显自信的神情)

女儿内心替身:如果遇到同样符合你标准的男人和女人,你会怎么选择呢?

妈妈内心替身:我怎么会选择女人呢?我已经解释过了,你所看到的只是个偶然事件,如果有我理想中的男人出现,我当然会选择和他在一起。

女儿内心替身:我之前那么对你,责怪你、不理你,你不会怪我吗?

(母亲摇头)

妈妈内心替身:天下任何的父母都不会真正地责怪自己的儿女,他们只希望自己的儿女幸福、快乐。妈妈怎么会责怪女儿,这些天来,我所担心就是你接受不了现实,害怕因为误解给你的心里留下阴影,影响你将来的生活。我一直在责怪自己,让你受到伤害,我也想尽办法打开你的心结,希望你能高高兴兴地去上学。

(女儿哭)

女儿内心替身:女儿现在能理解和原谅妈妈吗?

女儿:(点头、流泪)

妈妈:女儿还有什么要问的吗?

女儿:(摇头)

(看到女儿摇头,母亲感到很诧异)

妈妈:真的没有了,有就问吧,没事。

女儿:(摇头)

(整个过程中,妈妈虽然没有说话,但一直不住点头,支持替身自发而比较反应内心感受的表达。)

导演:女儿给妈妈一个拥抱吧。

(妈妈和女儿紧紧抱在一起,流泪,许久才分开。)

(至此,演出结束。)

当演出结束后,辅角要做一个特定的行动去掉自己扮演的角色。这是心理剧治疗里一个重要的环节,有助于“演员”从主角的“剧情”里走出来,避免移情与反移情的伤害。

导演提醒所有的演员,对主角说一句话: “我是×××,我不是你的内心。”

分享

咨询师:请妈妈谈谈自己感受。

妈妈:在进行心理剧治疗之前,女儿已经见过几位咨询师,但每次咨询过后都是哭着离开。咨询师为了解决问题,都会问女儿一些尖锐的问题,女儿会无从回答,而且情绪比较激动,回家后情绪也很难平复,其内心的疑问依然无法解开,因此,女儿拒绝再接受心理治疗。今天来访之前,她也非常抗拒,我告诉她这次不会在问她问题,这次是演剧。

咨询师:那么现在的感觉呢?

妈妈:令我感到很奇怪,这次心理剧结束后,女儿没有问题要问了。而且也不再表现出那么强烈的反抗情绪。

咨询师:晓晓,你现在的感觉如何?

女儿:现在感觉轻松了好多,好像放下了很多东西,突然觉得我计较的好多东西都没有意义了。我理解妈妈的压力和担心。我也担心我走后妈妈会孤独,我只希望妈妈能够照顾好自己。

咨询师:此次心理剧治疗的效果还是很好的,心理剧独特的优势就是可以不需要来访者说话,借由替身将其内心想要表达的思想表达出来,来访者只需要用心观看,便可以从中获得治疗的效果。

随访:成效观察。

咨询结束后,女儿晓晓即将飞往国外继续学业,咨询师及主角的替身特地挑选了礼物,去机场送她。女儿见到送行的朋友非常开心。谈笑间,可以看到女儿的精神状态很好。女儿即将离开的时候,和妈妈紧紧地抱在一起,眼泪止不住留下,她趴在妈妈肩头小声地嘱咐,吻着妈妈的脸颊。进入登机口,女儿任然依依不舍地回头。

女儿走后,妈妈与咨询是进行了简短的谈话。

妈妈:上次咨询回来以后,女儿与我的感情好像比以前更深了。除了关心我,她还能和我进行深入地交流。有一天她突然对我说:“现在妈妈健健康康的在我身边,我就要珍惜这种幸福,如果有一天妈妈离开我,我所计较的那些东西还有什么意义呢。”我听后感到很欣慰,女儿好像一下子长大了。

咨询师:(点头)今天看到晓晓的状态很好,她不是急切的想要逃离这里,而是舍不得离开家,舍不得离开妈妈,不放心妈妈一个人的生活。这就表示她与您的心结已经打开了,她可以理解妈妈,体谅妈妈。

讨 论

女儿之前见过很多咨询师,治疗效果都不好,是因为每一次向女儿提问,都是对她的又一次伤害,会强化她的错误观念,加深她的心理创伤。而通过替身角色,替代女儿提出了她的所有疑问,女儿可以不用说话就把内心的情绪释放出来。“妈妈内心替身”的回答恰恰解答了她的疑惑和不解。心理剧将母女二人的内心对白直观的展现在她们面前,女儿通过表演可以理解母亲、体谅母亲,接受现实的合理性,心结自然会打开。由此看来,用心理剧治疗心理创伤是快速有效的方式,同时也是避免对当事人的再次伤害。

心理剧主题的巧妙设置。本案例是由于母亲的同性恋行为对女儿造成了伤害,但解决问题的关键并不是改变女儿对同性恋的认识,而是母女关系的处理。心理剧的演出过程中,不涉及同性恋的细节问题,只是将其当作“偶然”事件。而重点是要表达母亲的无奈、委屈、自责、担心,让女儿理解母亲行为的合理性。至此,女儿可以完全的包容母亲,理解母亲,原谅母亲,接受母亲的生活方式。“偶然”事件当然也就会被接受。这种观念一旦在女儿的头脑中形成,不仅“偶然”事件可以被接受,即使母亲真的有同性恋的行为也是可以被接受、被理解的。

通过心理剧转变对“同性恋”的认知和看法,是比较重要和关键环节,也是特别的地方。在心理剧的演出过程中,反复强调同性恋是个偶然事件,这一细节的设置,目的是淡化和纠正母亲的同性恋行为。从母亲的自述中我们可以看出,母亲确实是有同性恋行为的,但是,辅角(妈妈内心替身)在演出的过程中,并没有着重向女儿解释同性恋是什么,同性恋行为是否正确,而是使用“偶然”将其一笔带过,让母亲感觉自己并不是同性恋,这样就会淡化她的同性恋倾向。所谓无患者治疗,就是不把咨询者当作有心理问题的人来治疗,而是将其视为正常的人,强化其正想观念,淡化错误观念,以此达到治疗的效果。

参考文献:

1.邓旭阳,桑志琴,费俊峰,石红.心理剧与情景剧理论与实践.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2.Peter Felic Kellermann , M.K. Hudgins主编.陈信昭,李怡慧,洪启惠译.心理剧与创伤.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3.Adam Blatner著.张贵杰等译.心理剧导论——历史、理论与基础.台北:心理出版社,.

4.Marcia Karp, Paul Holmes, Kate Bradshaw Tuvon著.陈镜如译.心理剧入门手册.台北:心理出版社,.

5.石红.心理剧与心理情景剧实务手册.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6.Eva Leveton著.张贵杰等译.心理剧临床手册.台北:心理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2004.

7.胡佩诚著.心理治疗.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6.9.

8.(英)赫伯特(Herbert, C.),(英)韦特莫尔(Wetmore, A.)著;周晓林等译.

2.心理辅导与治疗论文 篇二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5年8月~2006年2月肿瘤医院放疗科收治218例肿瘤患者, 男124例, 女94例。鼻咽癌28例, 喉癌18例, 上颌窦癌11例, 食管癌16例, 肺癌21例, 肝癌8例, 恶性淋巴瘤13例, 皮肤癌10例, 宫颈癌24例, 乳腺癌38例, 其他肿瘤31例。

1.2 方法

本组病例经统一发放问卷调查表, 对患者进行讲解后, 由患者或家属填写。对文化程度低或者文盲患者, 则由笔者代填。发放218份, 收回218份。接受集体心理治疗的患者10~12名为一组, 每周1~2次。每次1~1个半小时。

2 放疗患者心理特征

根据问卷调查结果显示, 肿瘤患者放射治疗 (下简称放疗) 时其心理除具有一般依赖性增加, 自尊心增强, 主观感觉异常, 情绪易波动外, 其突出心理特征为恐惧、猜疑、焦虑不安和绝望。

2.1 恐惧心理

本组184例有恐惧心理, 占84.4%。患者由于平时身体健康, 突然得知患癌, 毫无思想准备, 加之周围人的紧张和过分关心, 使其忧心忡忡, 整日惶恐不安, 加重了其心理负担。患者害怕癌症治不好和受病痛折磨, 害怕放疗的不良反应及并发症的发生难以完成放疗计划, 忧虑放疗效果而出现恐惧、悲观、绝望心理, 失去战胜癌症的信心。表现为愤怒、抗拒和抵触情绪。有的同时具有2种或2种以上的心理反应。

2.2 猜疑心理

201例 (占92.2%) 患者有不同程度猜疑心理, 在疾病确诊前, 既想了解自己的病情和愈后, 又害怕知道真相而对医务人员和亲属的言行、表情特别敏感, 怀疑对自己不讲真实病情;有的抱多疑及侥幸心理, 自认为可能是误诊或癌症尚属早期;有的将放疗反应猜疑为病情恶化或癌转移, 甚至将自己与病情较重的患者不加分析地对照或查阅有关书刊, 造成过度紧张加重心理负担。

2.3 焦虑不安

201例有猜疑心理的患者中, 同时存在焦虑不安心理。患者感觉有极度紧张、恐惧伴有难以忍受的不适感, 有的表现为严重自卑。他们害怕因患癌失去职业、地位, 减少或失去经济来源, 由当初恐惧或侥幸转为自怜和怨恨, 愁闷不已, 情绪极度消沉。

2.4 绝望心理

87例 (占39.9%) 属癌症晚期患者, 肿瘤侵犯神经有难以忍受的疼痛或广泛转移呈恶液质, 患者极度痛苦, 而产生绝望心理。表现为焦虑不安、易激动、暴躁、孤独消沉, 丧失治疗信心或拒绝治疗, 甚至产生轻生念头。

2.5 不同个体心理特征

癌症患者常因年龄、性别、经济状况不同而产生截然不同的心理反应。患者的中、青年患者其精神极度紧张, 思想包袱沉重, 情绪低落。但他们对未来充满希望和信念, 求生欲望强烈, 迫切希望早日治愈。老年患者对疾病治疗很大程度受经济状况的制约, 因为癌症是一种难治疗、经济耗费大的疾病, 相当长的治疗过程及昂贵的医疗费用, 使相当一部分患者和家庭在精神、心理、经济上不堪重负, 曾有41例患者想放弃治疗。女性情感脆弱、思想负担重, 而男性则相对较开朗。

3 肿瘤放疗患者心理护理

3.1 有目的地做好宣教工作

针对放疗前多数患者对肿瘤及放疗缺乏正确认识而产生恐惧、焦虑的心理特点, 我们采用广播、办健康宣教栏、咨询等形式宣传肿瘤及放疗常识, 并与患者和家属进行交谈, 讲清肿瘤放疗的必要性, 介绍其原理、方法, 放疗过程中可能产生的副作用, 预防措施和处理方法。使之对放疗有一定的了解, 鼓励患者保持乐观情绪, 树立治疗信心, 消除不良心理, 保证放疗计划的顺利进行。

3.2 注意保护性治疗

医疗人员切记在患者面前讨论病情, 谈话时语言要谨慎, 避免过早泄露诊断结果, 避免或减轻不良刺激及恐惧、猜疑心理。

3.3 根据不同病程, 给与相应的预见性处理

在放疗过程中不同程度的全身或局部反应, 如血象下降、皮肤反应等等。特别是晚期癌性疼痛, 一般药物难以控制而产生精神疑虑和恐惧心理。医技人员应具有预见能力, 充分估计可能发生的问题, 并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 如局部预防性照射等减轻患者的痛苦及心理负担, 稳定情绪, 增强信心。

3.4 充分发挥放疗的抗癌作用

扎实的基础理论, 娴熟的医疗技能与操作是做好心理护理的基础。治疗前应认真核查放疗条件, 操纵治疗机时各种数据和治疗附件的应用应准确无误;严格杜绝治疗摆位过程中的误差, 技术操作要做到稳重、准确、熟练迅速。应不断提高放疗技术人员素质和责任感, 保证放疗精确度, 提高疗效, 使患者增强治愈信心, 消除对放疗的忧虑心理。

3.5 创造良好心理环境与患者建立信赖关系

良好的医德、热情和蔼的工作态度可使患者产生安全和信任感。我们在病区开设音乐康复区, 在不影响治疗和休息的前提下, 利用播音形式宣传肿瘤防治科普知识;播放轻音乐, 使患者精神有新的寄托, 减少忧虑及痛苦。

3.6 有选择的采用五种集体心理治疗方法

"认识癌症":由肿瘤专科医生深入浅出地讲解癌症的有关知识, 是病人了解癌症的基本知识, 改变错误认识, 从而改变自己固有的观念和心态。"明星座谈":组织癌症病人与抗癌明星座谈, 请明星讲述自己治疗肿瘤、与疾病作斗争、身体康复的经历和经验。明星的现身说法往往会使病人得到很好的心理支持和治疗, 增强病人战胜疾病的信心。"冥想放松训练":启发病人通过沉思冥想、放松心身的行为训练方式, 达到改善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的目的。"气功与康复知识讨论":让病人讨论和交流如何通过气功和其他康复方法进行功能锻炼, 一方面逐渐恢复体能, 一方面获得良好的心境。"面对自我":引导患者紧密结合自己的情况, 积极参与讨论, 说出自己所面对的问题, 如生活方式与肿瘤的关系, 如何提高自己的生存质量等。

4 讨论

近20年来国内外大量研究表明, 社会心理因素在癌的发生、发展和转移过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世界卫生组织明确的将癌症归为一种生活方式的疾病[1]。祖国医学强调七情 (喜、怒、忧、思、悲、恐、惊) 不和, 是致病的主要因素[2]。患者心理障碍必然影响放疗效果。我们针对患者不同个性及共性的心理特征, 按照上述心理护理方法, 在放疗前、中、后分别给给予心理护理后, 恐惧心理减轻72例, 消除112例;猜疑、焦虑心理减轻53例, 消除148例;绝望心理减轻32例、消除55例。

心理活动过程是内外因素作用下, 高级神经中枢作出的复杂反应, 即人脑对客观现实的反应过程。肿瘤放疗患者猜疑心理来源于恐惧, 而恐惧又加重猜疑心理。焦虑不安也是一种心理异常表现, 是一种精神症状。个性心理因性别、年龄、职业、经济状况等因素不同而产生截然不同的个性心理特点。我们根据患者个性心理特点, 有的放矢的进行暗示诱导、宣教等帮助患者正确的认识疾病和了解放疗;用防癌、抗癌科普知识开展咨询活动, 以帮助患者克服恐癌和疑虑心理, 树立战胜癌症的信心和勇气。

在制定、执行放疗计划过程中, 严谨认真, 一丝不苟, 以保证计量和摆位准确。以良好的工作作风和过硬的技能取得病人的信任, 增加安全感, 使之乐于接受治疗。

一般经过一个月左右的集体心理治疗, 癌症患者的心理反应状态和认知程度会有明显改变, 负性情绪得到缓解;可以改善他们的无助、绝望、焦虑和抑郁状态;表现为与疾病作斗争的精神增强。病人对上述方式容易接受, 良好的医患关系的建立, 又进一步促进了病人对治疗的依从性, 增强了病人战胜疾病的信心, 有利于疾病的康复。情绪焦虑、抑郁、恐惧和担忧等痛苦是癌症患者最常见的心理反应, 而且贯穿于生病的始终。

参考文献

[1]张天泽, 徐光炜.肿瘤学[M].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6.2695.

[2]舒耀荣主编.肿瘤预防与护理[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1989.7-11.

[3]彭慧.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周红[J].浅谈临终患者的护理原则, 2005.5.

[4]李军, 王群.临终患者的心理过程及临终护理[J].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 2005, 3 (8) .

3.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九大误区 篇三

心理咨询或心理治疗就是聊天

心理咨询或心理治疗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聊天,尽管心理咨询或心理治疗的方式主要是谈话,但心理咨询或心理治疗利用心理学的专业理论知识,还有社会学、医学等方面的知识。有严格科学的理论体系和操作规程。从而达到解决心理问题的目的,帮人解除心理危机,促进人格的发展。这完全不同于朋友聊天、亲友的劝解安慰、老师的教育、领导的思想政治工作。

误区二

谁都能当心理咨询或心理治疗师

如同谁都不能随便开汽车一样,心理咨询或心理治疗师应经过严格的训练与考核。取得管理部门的许可证才能上岗。按照发达国家的要求,一名合格的全职心理咨询或心理治疗师应基本具备心理学、医学博士学位,经过严格的实习训练,具有一定的实践经验,通过认证资格考试,在上级督导老师的指导下才能独自开业。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我国目前尚没达到发达国家的要求,差距非常的大,只能降低标准启用一些热爱心理咨询或心理治疗并基本具备心理咨询或心理治疗素质的人才。逐步培养心理咨询或心理治疗高级专业人才,争取早日与国际标准接轨。

误区三

我的心理素质好,不需心理咨询或心理治疗

心理咨询或心理治疗不仅仅是解决你的心理危机和一大宗的心理问题。无论你多么的坚强、聪明、正直、热情和博学多识,你都不可能十分地了解自己,你需要从其他人那里了解自己。你不可能每时每刻地反省自己,也不可能始终站在局外人的立场审视自己。从别人那里了解自己可能得到错误的暗示。心理咨询或心理治疗是一面比较标准的镜子,可以不变形地从各个角度正确了解自己。正确地了解自己可以扬长避短,促进人生发展与成功。

误区四

心理咨询或心理治疗师能看透我的想法,知道我的过去和未来

有人会把心理咨询或心理治疗简单化,也有的会把心理咨询或心理治疗过分复杂化和神秘化。个别人把心理学等同于神秘学说,如同算命先生的占卜和特异功能等,有的人会故意让心理医生去猜测自己的心理活动,并以此来衡量心理医生的水平高低等等。心理医生除了心理学方面的专业知识与一般人不同外,并无其他特别之处。心理医生有经过训练的良好观察力,知道心理活动的科学规律,并有非常客观的逻辑分析能力,可以判断某些潜意识的心理活动,但这一切都必须来自真实、客观、全面的资料。心理医生自己不能、也不能借助高科技的仪器了解到具体的想法。最先进的测谎仪也无法测出具体的思维细节,人们对大脑的认识远远落后于对最最复杂的电子计算机的认识,心理世界的复杂程度不是现代人所想象的。对待心理咨询或心理治疗必须有科学的思想。

误区五

去做心理咨询或心理治疗是件丢人的事

由于历史的原因和许多客观因素的限制,人们对自己的心理世界还不太了解,许多人还分不清“神经”与“精神”、“精神”与“心理”以及“思想”的区别。对心理咨询或心理治疗的惧怕与怀疑可能源于对“精神病”的无知,去心理咨询或心理治疗怕被当成“精神不正常”看待,心理问题当成“心理病态”“思想问题”。有时可能轻微的心理问题却不加以科学解决,最后发展成重型精神病。一味地“捂”着、“瞒”着让心理问题任其自由发展实在令人悲哀。心理咨询或心理治疗是促进人的成长与发展的最佳途径之一,是预防心理障碍的有效方法,是提高生活质量实现人生成功的必由之路。心理咨询或心理治疗的最基本原则里面包括“绝对保密”,你可以把内心世界坦陈给心理医生,心理医生会给予精心的维护保养。心理咨询或心理治疗将使你远离愚昧及封建迷信,接受现实、挑战自我。认为“看心理医生丢人”的人是软弱的人,是不敢接受自我与现实的人,其心理也不太健康。现代有进步思想的人已经毫无顾虑地走进心理咨询或心理治疗室,充满信心地走向成功的未来。

误区六

心理咨询或心理治疗不应该收费或少收费

心理咨询或心理治疗是助人的事情,是为了帮助人们解除心灵的痛苦,是做善事,而且没有多大外在的成本,所以不少人认为应该是不收费的。现代人尽管理论上知道时间和知识是有价值的,但由于这些是无形的东西,加上内心深处传统思想影响,许多人需要心理咨询或心理治疗,但是却不愿付费。国外心理咨询或心理治疗是非常昂贵的消费,我国的收费却很低廉,以至许多心理医生不能以此为生,成为影响我国的心理卫生事业发展的原因之一。

误区七

心理咨询或心理治疗应该一次性解决问题

许多初次进行心理咨询或心理治疗的人都幻想心理医生能够一次把自己长期的压抑与痛苦一扫而光,拨开心灵迷雾,远离烦恼与困惑,重见真我的蓝天。还我轻松心情与振奋的斗志。然而心理医生不是什么神仙,更无什么超出常人的功夫,“解铃还须系铃人”,心理咨询或心理治疗是帮助人自己解决自己的问题,心理医生不可能包办解决问题,只是提供一些正确的认识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具体方法,必须由求助者本人多次具体实践才能解决。除非是非常简单的心理问题,可以通过一次心理咨询或心理治疗能达到理想的效果。许多问题是“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有性格方面的问题。有些现实问题还可能涉及方方面面,心理咨询或心理治疗也不可能一次解决。心理咨询或心理治疗是帮助求助者认识自己、接受现实从而超越自我。所以心理咨询或心理治疗需要一个了解的过程,一个讨论、分析、操作、反馈、修正、再实践的程序,一般不可能一次解决问题。并且心理咨询或心理治疗每次有时间的限制。过去心理咨询或心理治疗需要很长时间(几个月至几年)才能解决的问题,现在由于理论和技术的改进大大缩短了疗程,但绝不可能都一次解决问题。

在我国,心理咨询或心理治疗相对来讲还算刚起步,无论是从事这项事业的人,还是广大需要心理咨询或心理治疗的民众都需要有一个相当长的认识与接受过程。不可否认的是心理咨询或心理治疗有广大的市场与美好的发展前景。毫无疑问,健康的心理对个人和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来讲都是非常重要。

nlc202309030048

误区八

名头越多,心理医生越高明!年龄越大,心理医生越有经验!

在这里,引用中日友好医院心理专家李子勋(中央电视台《心理访谈》特约心理专家)的文章,作为说明。

下面的方面是最不可靠的:

1.职称:比如教授或主任医师,甚至博士的头衔也不能代表什么,这只说明他们在某些学识上有造就,但不能代表他做心理专业就在行。(心理治疗是实践性很强的工作,光有理论永远不够)

2.心理学会的领头人:如协会主席、理事、全国委员等,忙于事务工作的人,不可能静得下心来做个案。

3.收费昂贵的人:收费贵的人不代表他的水平高,自以为是的人总过高地估价自己。

4.海外镀金的人:有海外求学的背景固然很好,但要搞清楚求的什么学,镀的什么金。有些人回国来,以为国内的人都是乡巴佬,随他们怎么摆布。我就遇到几个自觉很牛的人,真心地希望她来做一次个案督导或讲讲课,才发现是牛头不对马嘴。

5.出书的人:千万不要以为能写书的人咨询水平就高,十本中国医生写的东西,九本都没法看,让好人也会看出满身的毛病来。

6.年老的人:心理咨询或心理治疗是一个极具挑战性的工作,要求咨询师必须精神饱满,精力充沛,一定是思想开放、灵活、超前,并有多元文化的价值取向。而老年人的思想很难不僵化,自以为自己吃的盐多,也很难克制得住不去教育人。

误区九

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以吃药为主,心理疏导为辅

目前很多医院的心理科都是精神科医生兼任或转任,不知不觉之中,总以精神科的观点去看心理障碍,往往动不动就给患者开药吃,每周费用二三百,而极少进行心理疏导。也难怪,现在医院的心理科病人多,每天少则十几人,多则三四十人,如果每人给予1小时的心理辅导。看也看不完……

真正的心理障碍是无需用药的(或仅在急性期少量用药),原因有四:

1.心理障碍均为心灵暂时无法面对压力引起,属于心灵调节功能障碍,心病还是靠心理辅导来调节。

2.吃药可能会让症状很快得到控制,但因为导致心理症状的根源未去除,一旦停药,就容易复发,这样治标不治本的方法,是不可取的。

3.部分临床心理医生相信心理症状是化学物质不平衡的结果,即某种神经递质过多或过少,进行药物治疗是可以解决的方法。在这种情况下,在促进来访者恢复的过程中没有起到什么积极的作用,来访者成了生理失调的牺牲品。

4.部分来访者把心理障碍当作一种生理疾病来看,总觉得医生看病不给药不合常理,这也从反面误导了医生。所以,看心理障碍,医生开药患者吃药便顺理成章地成了“周瑜打黄盖”。

4.心理辅导与治疗论文 篇四

〔关键词〕社交焦虑;异性恐惧;心理治疗

一、引言

社交焦虑障碍(SAD,也叫社交恐怖),是指患者持续极端地恐惧社交情境或在他人注视下的行动,他们认为在这些情境中受到别人的监视或评价,因此感到窘迫或害羞(APA,2000)。大量流行病学研究表明:SAD是最普遍的焦虑障碍,是美国第三常见精神疾病,其终生患病率为13%。社交焦虑障碍大多起病于青少年期(13~24岁),平均在20岁左右,是一种慢性起病、严重损害社会功能、非经治疗自发缓解可能极小的精神障碍。

异性恐惧症是社交焦虑障碍的一种,是指患者一方面在潜意识里有与异性接近的强烈愿望,另一方面也因此有着严重的焦虑情绪,于是表现出在异性面前感到异常紧张和恐惧的症状,有的甚至出现异性关系妄想等心理症状。异性恐惧主要表现为不敢与异性目光接触,更不敢与异性交谈,即使交谈也会面红耳赤,言语不清,一看见异性向自己走来,则全身紧张、流汗。本文介绍了一例有异性恐惧的女生接受心理分析与治疗的过程,希望能够为从事心理治疗的人们提供一个实践参考,也希望能够丰富社交焦虑障碍的治疗研究。

二、研究对象、心理测验及典型行为表现

(一)研究对象的基本情况

1.来访者的基本情况

小丽(化名),18岁,相貌普通,肤色稍黑,身材适中。最近半年多来,不敢与陌生男性交往,一遇到陌生男性就会面红耳赤,心跳加速,浑身颤抖不自在,想要逃离交往情境。

2.来访者个人陈述

大约一年多前,来访者因为一个误打的电话而认识一个陌生男性,也就是来访者的前男友,一个远在南方打工的男孩。两人自此通过网络和手机进行交往,慢慢地双方产生了感情,虽然因为地域遥远从未在现实中谋面,但二人还是确立了恋爱关系。男友感情细腻,也很关心来访者,未分手前,几乎每天晚上都要打一个电话,细心询问来访者的生活起居,来访者对男友也一往情深。父母知道情况后,觉得网络认识的人不可靠,坚决反对她与男友的交往。来访者因此多次与父母发生争执,甚至断言即使放弃与父母的关系,也要与男友在一起。说到这里,来访者很伤心,觉得愧对深爱自己的父母。

然而,就在半年前,在男友的再三要求下,她与男友进行了视频聊天。视频后不久,男友突然提出了分手,并说自己另有所爱。来访者为此痛苦万分,焦虑、失眠、愤怒,生了一场大病,且多次想到过自杀,在家休学一个月左右。失恋后,来访者一蹶不振,自尊心也受到严重伤害。

与男友分手后不久,来访者突然间莫名其妙地害怕陌生的男性,只要一见到陌生男性,来访者就会心跳加速,面红耳赤,并且浑身不自在,恐惧地想要逃离。自此,除了熟悉的校园外,来访者几乎不敢外出,担心遇到陌生男性。交往方面的问题,也影响了来访者其他方面的发展,出现这种情况后,来访者情绪极度悲观消沉,人也非常懒散,做什么事情都无精打采,学习更是难以集中注意力,睡眠状况也受到了严重影响。为此来访者陷入极度苦恼之中,前来寻求帮助。

3.来访者成长经历

来访者成长于苏北某个小山村,父母都是老实忠厚、善良勤快的农民。家中有兄妹四人,来访者上面有两个已出嫁的姐姐,弟弟初中在读。母亲体弱多病,家中主要劳动力是父亲,母亲只能做些家务活,家庭除了种田无其他特别收入,再加上家庭人口多,有两个孩子读书,因而家庭经济状况较差。家庭生活的贫困让好强的她感到自卑,但同时也造就了来访者隐忍、勤奋和不服输的个性。

此外,由于来访者手腕上生下来就有一大块白色的印迹,小时候常常受到周围小伙伴的嘲笑和疏远,这也曾让她陷入深深的自卑中。来访者说,小学时的一位老师为了消除周围同学对她的歧视,当着全班同学的面亲热地拉着她的手,并告诉周围小朋友说这块印迹是不会传染的。来访者内心充满温暖和感动,也就是从那时起她逐渐学会磨炼自己,培养自己的信心。

入中学后,来访者努力读书,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在各方面表现都不错,来访者也慢慢地积累了一些自信。但是在内心深处,童年时代的生活经历造成的自卑还是常常萦绕在心底无法排解。尤其是当她回到老家,看到同龄的女孩有的结婚,有的外出打工并且经济上小有积蓄,而自己一无所有时,内心就会感到无比苦闷和自卑。

(二)心理测验与典型行为表现

1.心理测验

SCL-90:评分结果见第29页表1。SDS(标准分):56分,轻度抑郁。SAS(标准分):64分,中度焦虑。

2.典型行为表现

根据美国《精神障碍诊断统计手册》第四版DSM-Ⅳ-TR对社交恐惧或社交焦虑障碍的诊断标准,社交焦虑有两个核心症状:一是对社交场合存在持续的恐惧,当暴露于公共场合时感到极度焦虑;二是患者本人认识到这种恐惧是不合理的(龚银清等,2005)。社交焦虑患者在与自己认识的人相处时社交功能良好,但与陌生人交往或当他们处于自己认为会得到负面评价、会丢脸或困窘的场合中,就会引起社交恐惧;当他们遇到上述社交情境时,个体通常会发生惊恐或表现出惊恐的症状;社交恐怖症患者能够认识到自己的恐惧是不合理的,但是当他们面对不能回避的社交场合时仍然感到极大的痛苦;回避及焦虑严重妨碍个人正常的生活、工作和学习、社交活动,或存在明显的社交痛苦;该症状持续至少在6个月以上,不是直接由于物质(如药物滥用)或一般药物条件引起的,也不是由于另一种精神障碍引起的。小丽的行为表现符合DSM-Ⅳ-TR中的社交焦虑障碍诊断标准,且排除了其他焦虑障碍。

三、原因分析

Beidel、Turner及Morris等学者研究发现,高唤起情境适应的生物易感性、家庭因素、充满压力的生活事件及儿童自身的个性特征(如社交预期、无法控制、行为抑制、神经质和内倾)等方面的综合作用可导致青少年的社交焦虑。李波等学者从对社交焦虑的多种因素回归分析和结构方程模型的建构中发现,羞耻感、父母教养方式、自尊、朋辈关系、人格中的内向和神经质因素等都对SAD的产生有一定的影响。本案例中对收集到的资料进行分析整理,发现导致来访者社交焦虑的主要因素有以下几个方面。

1.不良的教养方式

家庭作为儿童成长的最重要和持久的环境,家庭不完整、经济状况差、父母教育水平低和不良养育方式,都会影响个体的自尊和自我接纳的发展。父母的抚养方式,特别是不良的抚养方式与焦虑症状的出现有关。新精神分析论者霍妮认为父母不良的抚养方式,如管制、过分保护、威胁、冷漠、拒绝、溺爱等,容易使儿童产生不安全感、不被喜爱感或者不受重视感,因而产生人际基本焦虑,使儿童无法形成一种归属感,无法形成“我们”这样的同在感,个体逐渐形成迎合、对抗与远离人群的应对方式。

来访者成长于一个贫困的家庭,其父母都是文化水平较低、老实巴交、沉默寡言的农民。由于家庭生活拮据,父母整天为生存而奔忙,疲惫不堪,无暇顾及子女的精神需求,更是少与子女沟通。在小丽的印象中,自己从小就处于被忽略状态,是家庭中可有可无的一个人,父母很少注意到自己的存在,渴了、饿了、害怕或难过都是一个人独自默默承担。

另外,心理学家证实,当一个人总是在心情愉快、积极交往的人群中出现时,这个人会逐步在与人群交往中感到安全,获得愉快的体验,与他人建立稳定的关系。相反,如果一个

人经常与焦虑不安的人在一起,就会产生消极的情绪状态,从而影响他与其他人的交往方式。由于生活贫困,小丽的妈妈自觉在别人面前矮人一等,整天围着家务活转,很少走出家门与别人交流沟通。焦虑的父母易培养出焦虑的子女,父母的不擅交往及与陌生人交往时常表现出的焦虑,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小丽的社交焦虑。

2.气质类型

国外的一项大样本研究显示,88%的SAD患者具有这类人格特征:内向、害羞、胆怯、压抑、自我否定、易紧张、敏感多疑、被动退缩。经过观察访谈发现,小丽是典型的抑郁质,内心极为敏感、脆弱,常为一点小事而流泪伤心,做事小心谨慎,喜欢自我否定、自我贬低。

3.消极的自我评价

自尊对情绪情感有直接制约作用,是影响个体社会适应性的核心因素。自尊影响着个体在不同社会情景中与他人相互作用的自我评价。低自尊个体无法正确地对待自己和他人的评价,不能适时适度地对社会环境的要求作出合理反应,无法及时缓解生活中的基本焦虑,因此也就最终难以正常地融入社会生活。

来访者相貌普通,肤色较黑且脸上长有许多雀斑,童年时代周围的人总是戏称她为“小黑丫”或“小丑丫”,有时连小丽的家人也这样称呼小丽,亲人和周围人的负面评价导致小丽自尊心较脆弱,为此小丽较自卑,总觉得自己一无是处。在咨询过程中小丽也反复强调对自己的外貌、能力及各方面都感到非常不满意。而自卑感一旦产生,就会渐渐地蔓延、扩散,产生极大的危害,而最大的危害就是导致人际关系紧张。

4.创伤性事件

研究发现,不良的人际关系状况,往往与痛苦的交往经历相联系。创伤性经历在当时能够使个体感到极度痛苦,也会影响个体将来的生活。童年时代来访者曾因手腕上一大块白色的胎记遭遇过小伙伴的嘲笑和疏远,那时的她内心充满了被排斥感和不安全感,整天独来独往,不敢与人交往。

升入高中后,与初恋男友交往的失败,让来访者再次对自己产生了怀疑,同时也对男性产生了一种强烈的不安全感和防备心理,觉得男性会因自己丑陋的外表而瞧不起自己。

5.消极的社交预期

SAD患者存在特殊的认知图式或偏见,即将事件看成是危险的、超出了个人应对能力的。由于将境遇或社交场合看成是一种威胁或危险,因而会使人产生情感、行为及生理上的一系列反应。因此,对于社交焦虑患者来说是个体的想法而不是社交情境引起了焦虑,社交焦虑患者通常以假想的别人看待自己的角度来审视自己,但是他们对别人如何看待自己的观念常常是扭曲的。在小丽的内心深处,总觉得男性都是一样的,都会以貌取人,自己外表丑陋,男性自然不会给自己什么好的评价。小丽头脑中这些消极的社交假设导致其在社交场合感受到不适并采取回避行为。

四、治疗过程和效果分析

1.心理教育

向来访者介绍社交焦虑的一般知识,强调自动想法、负性核心信念和对社交情境的回避在提高焦虑、维持焦虑上所起的作用,并让来访者意识到自身在治疗中所起的关键作用。

2.调整来访者头脑中不合理的认知

国内外研究结果均表明,SAD患者具有特征性的认知模式,如负性的思维、负性的自我评价、公我意识与自我关注等,特别是负性思维与社交焦虑有着密切的联系。社交焦虑障碍患者头脑中有大量的自动想法,其中大部分是有关自己的消极评价。而这些大量的自动想法来自于个体所具有的核心信念和潜在的假设,这些负性核心信念包括对自己的负面消极的评价,如认为自己的行为是不恰当的,或者自己的表现缺乏吸引力,这些负性信念易引发患者在社交情境中的焦虑反应。

经过交流发现,小丽头脑中存在这样几个错误的不合理信念:一是外表决定一切,我的外表很丑,所以我一无是处,不被别人欢迎;二是因为自己外表长得丑,男友才和自己提出了分手;三是天下所有男人都是一样的,都会以貌取人,我的外表很丑,男人都会因自己外表丑而鄙视自己、伤害自己。

接着就小丽头脑中不合理的信念采取积极主动的提问,启发和引导小丽和头脑中的不合理信念进行辩论。通过辩论让小丽确信:评价一个人的好坏,不是看外表而是看其心理品质,外表只是影响交往的浅层次的因素,随着交往的深入,人们更看重的是对方的内心世界;男友提出分手,原因可能有许多,外表并不一定是主要原因;不能“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认为天下所有的男人都是一样的,都会因为自己外表丑而不喜欢自己、伤害自己。为了继续强化对小丽头脑中不合理的信念的调整,布置两项家庭作业:让小丽采访家人、朋友、老师、同学或QQ上的陌生人,了解在交往中人们更看重对方的外表还是人格品质;让小丽根据自己的情况写出RET自助量表,继续与头脑中的不合理信念辩论。

3.实施暴露练习

认知行为疗法认为患者需要在社交情境中有更加真实和客观的体验,要求患者坚持待在所恐惧的情境中,同时注意真实的情境,以改变引发焦虑的不合理的想法。暴露疗法以三种方式破坏社交焦虑螺旋式上升的恶性循环网络。第一,让患者暴露于能引发其焦虑的社交情境中,并在这个情境中待足够长的时间,以使其体验到焦虑的自然缓解(习惯化)。第二,提供给患者一个机会,练习一些社交情境中所需要的行为技巧。第三,暴露给他们另一种机会,来检验他们的非理性信念是否真实。

在实施暴露前,向小丽简要介绍回避行为的致病机理和进行暴露练习的重要性,并教会小丽使用情绪监控表,以便记录在暴露的练习中自己焦虑的情绪变化。暴露同时告诉小丽,人的焦虑水平并非一成不变和永远处于非常高的水平的,而是随着暴露时间的延长,焦虑有下降趋势,因此无论如何焦虑都要坚持下去,直到焦虑自行缓解为止。暴露地点选在人数相对集中的学校大草坪、餐厅或校外大型商场购物中心,每周2次,让小丽与陌生男性近距离接触并主动打开交往话题,期间每隔5分钟记录自己的主观焦虑水平。事后小丽说,刚开始接触异性时浑身颤抖、心跳加速,想要快速逃走,可是坚持下来后发现事情并没有自己想像得那么可怕,交往的男性对自己都很客气,并能礼貌地回答自己的问题,自己的焦虑水平在慢慢下降。

4.通过塑造良好的仪表形态和人格素养来提升来访者的人际吸引力

对于小丽来说,强烈的自卑心理,尤其是对外表的自卑是导致她对陌生男性产生恐惧心理的一个重要因素。这也是青春期的女孩心理发展的一大特点,青春期女孩的自尊往往比男孩更低、更脆弱,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除学业成就外,女孩往往对外表和社交成功更加在意。虽然我们不赞同学生过分强调和关注外表,但是良好的仪表风度的确在社交中尤其是交往初期能给人一个好的印象。当然相貌是先天的,无法改变的,但是可以通过适当的着妆技巧提升个人的仪表风度。对于来访者来说,五官较端正,只是肤色稍黑,脸上雀斑较多,可以通过化些淡妆来掩盖;身材适中,只要在衣着上稍加注意,来访者在外形条件上还是不错的。

个人的能力素养也是塑造个人气质和形象、提升个体人际吸引力的一个重要条件,对于来访者来说,学习态度认真踏实、有较强的组织管理能力和出色的语言表达能力,这是她个性上的优势,可以充分加以利用和发挥,以提升来访者的信心。

5.效果评估

经过每周2次,每次50分钟,共10次的认知行为干预,用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和SCL-90复测,SDS标准分为49;SAS标准分为46,SCL-90测试结果见表1,结果显示没有焦虑和抑郁症状。小丽对异性的恐惧心理已有所缓解,面对陌生男性时

不再有当初那种心慌、紧张、浑身不自在、想要逃离的感觉,能坦然自若地和他们正常交流。心情不再抑郁、低落,已给自己确立新的学习目标,并参加了一个舞蹈兴趣小组,来培养自己的生活情趣和艺术气质,睡眠状况也有所改善。

五、结论

对于小丽来说,通过认知行为疗法初步调整了其头脑中不合理的信念,消除了其对异性的恐惧心理。但是初恋的失败、头脑中的不合理信念只是异性恐惧的一个诱因,在家庭环境、父母的个性特征及教养方式综合影响下形成的自卑而敏感的个性特征才是小丽恐惧异性行为的一个根源,要想真正完善和改造小丽的个性特征,还需要在生活实践中慢慢加以引导和培养,这些都需要心理咨询师和小丽以足够的耐心和信心去等待。

参考文献:

5.心理辅导与治疗论文 篇五

作为家长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帮助孩子摆脱胆怯的心理:

1、给予孩子更多的关心体贴。

内向胆小的孩子对别人的态度特别敏感,他们在外不能充分表现自己,较少获得关注和满足,在家里就更需要家长的关心和爱护。

2、重视孩子的情绪反应。

胆祛的孩子多自卑,面对机会容易退缩,这样容易导致一个消极的循环,最终导致自信心的丧失。这会使孩子更胆小、退缩,心中充满了压抑感、自卑感。这时,家长应注意在平时仔细观察孩子情绪的变化,多交谈与沟通,鼓励孩子大胆说出自己心里的想法,并循循善诱,帮助孩子摆脱自卑、建立自信。使孩子能够以豁达的态度接受生活中的成功与喜悦。

3、多给孩子创造表现的机会。

孩子胆小,锻炼的机会必然少一些,而能力的发展是需要锻炼的。在家里,最初,家长可以鼓励孩子表现自己,比如表演唱歌、跳舞、背诗,说说学校发生的趣事等。然后逐步扩大范围,给孩子同样的表现机会,这样逐渐锻炼,是会有效的。

4、帮助孩子掌握一技之长,使孩子增强自信心。

因为胆小内向的孩子生活空间相对较小。这使他们的精力相对集中,观察事物仔细认真.做事情相对有耐心,喜欢做一些深人思考,而且往往感情细腻。这样,家长可以帮助且鼓励孩子根据自己喜好学习一技之长,如:书法、下棋、演奏等,一有机会,就让孩子在众人面前展现自己的特长,达到锻炼胆量的目的。

5、以尊重孩子的个性为前提。

每一种个性都有它的优点与不足,家长可诱导孩子,但一定要以尊重孩子个性为提前。任何的埋怨,强行扭转都有可能适得其反,使孩子无所适从,甚至会更自卑,完全失去自信,这无疑把孩子推进了一个深渊。

三个方法治疗孩子焦虑心理与焦虑症

焦虑心理是青少年患病比较多的一种心理障碍,这是由于持续紧张或发作性惊恐的状态,一般由于烦心事情而引起的,常表现为易暴易怒,躁动不安,情绪脆弱等心理反应,常伴有自主神经功能失调表现(厌食、出冷汗、胸闷、双手震颤、便秘)。有时孩子在做自己认为荒.唐的事时却找不到一个合理的理由。当孩子做一件正当的事,甚至很平常的事,却带着不正常的心态和认知。很多时候,孩子会被自己的这种感觉,这种思维、认知的局限性牵绊得很紧。像这种情况,我们要告诉孩子,不能对自己过多地抱怨和自责。应该明确地认知,慢慢地疏导自己,同时也慢慢地宽容自己,因为并没有做错事,这只是一种心理不正常的表现。

焦虑心理

那么,如何解除孩子这种焦虑的心理呢?

一、帮助孩子调整自己的期望值,给自己正确定位。

很多孩子自视甚高,但结果与愿望往往相差较大,尤其是结果相差较大,或连续几次都不奏效之后,心理就很容易失去平衡,背上包袱,并随着事物的发展不利而紧张。因此,只有实事求是地给自己定位,心情才能趋于正常,才会轻松。

二、学会转移注意力,缓解紧张情绪。

在考试、升学、毕业分配及其他竟争、拼搏面前.对青少年来说的压力是不言而瑜的。尽管心里有许多问题,但有很多孩子碍于面子而不表现出来,自己憋着,自己堵住了释放烦恼的途径,这样做容易造成恶性循环。对此,应告诉孩子应像对洪水一样,宜导不宜堵。应采取转移注意力的方法把烦恼、愤怒释放或发泄出来。如参加文体活动,进行亲子沟通,改变生活或学习环境,寻找知心朋友叙述等。

三、是以平常心对待一切,不自寻烦恼。

青少年的不良情绪,大都是由于把事情看得过于神秘或复杂造成的。家长可以告诉孩子,其实大可不必,无论任何事情都要从自己的实际考虑,切不可与他人盲目攀比,一决雌雄。只要自己尽了努力.认识到客观规律是不可抗拒的,各种事物是错综复杂的,这样心里就坦然了。

6.心理辅导与治疗论文 篇六

以后现代为背景,根据叙事疗法在西方及港台的发展,探讨了叙事疗法的心理治疗观及其在中国发展的重要意义.概述自我观在西方思想传统中的转变及作为叙事思想在心理治疗中的.运用,提供了当前叙事疗法的雏形,提出简明叙事疗法模式.

作 者: 李明 孙文宁   作者单位: 李明(烟台师范学院,山东,烟台,264025)

孙文宁(福山高职,山东,福山,265500)

7.少年儿童心理问题的预防与治疗 篇七

据调查, 我国18岁以下的儿童青少年, 至少有3000万人受到各种情绪障碍和行为问题的困扰。而据威海市统计局的最新数据统计, 户籍在我市的6-18岁青少年269, 855人, 加上未统计在内的日益庞大的流动人口队伍, 按照国家统计的发病比例, 估计我市约有7~9万名儿童青少年处于心理不健康状态。

一、少年儿童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

现在的少年儿童多数是独生子女, 容易形成情感的“自我中心”。加之家长为了孩子的安全, 常常把孩子“圈”在家中, 与其他孩子共处的时间相对较少, 生活环境寂寞单调, 容易形成孩子的孤僻、胆小、不合群等性格特点。久而久之, 导致孩子缺乏待人处事的勇气和智慧, 社会适应能力差, 缺少协作等性格特点。当意外发生或环境突变时, 由于长期形成的脆弱性格, 使他们承受不了而陷入苦恼, 如不及早干预和预防, 可能成为产生心理问题的隐患。

此外, 有些影响心理的因素, 则是由于生理和生活环境的变化引起的。比如有些青少年在发育的过程中常常会被萌动的性欲所困扰, 由于传统文化保守性的影响, 有些家长疏于对他们进行引导, 内向的孩子又不愿与同学交流, 便会苦闷、焦虑, 并影响到学业和人际交往的情绪等。另外, 父母的死亡、离异、失业, 乃至搬家、换学校, 都会导致孩子中断友谊、改变生活习惯、学习不适应等, 使孩子的情绪发生波动。正确对待及时“松绑”。

二、关注每个学生健康全面的发展, 是时代付与教育的责任

1. 转变教育观念

转变多年形成的教育观念, 使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应作为教育的实实在在的行动。长期以来, 不论是学校教师还是学生家长, 都认为学生只有上大学才是惟一的出路, 致使我国从小学教育就只强调考分, 而不顾个性、人格的完美成长。为了考高分, 家长不顾孩子的身体健康, 不让孩子有一时休闲的时光, 无休止地补各种文化课, 使孩子四体不勤, 性格冷漠自私, 追求考试名次, 一旦考试失利, 便哭闹不休, 经不起失败的考验。因此, 现代教育必须认真实行素质教育, 培养学生全面发展, 培养少年儿童积极乐观的生活体验和人生态度, 让他们懂得, 无论将来做什么, 只要对社会有用, 就是成才。

2. 面向全体, 正确引导

坚持正确引导, 是少年儿童心理特点所需求的。首先, 针对少年儿童共有的带有普遍性的心理问题, 根据学生实际及少年儿童迫切需要解决的或潜在的心理问题, 进行正确引导, 培养和提高少年儿童共性健康的心理品质, 预防行为偏差和心理障碍的产生。其次, 针对不同年龄层、不同类型以及不同环境中的少年儿童所特有的心理偏差进行正确指导。如培养后进生的自尊心、上进心, 培养优等生心理承受能力以及家庭条件优越学生的自立意识, 培养家庭条件差的学生的自信心, 以塑造各种少年儿童的健康人格品质。这里所说的面向全体, 就是共性的心理健康教育与个性的心理指导相结合, 使每个少年儿童都得到健康发展。

3. 优化校园的心理环境, 加强心理指点

少年儿童随着生理、心理的发展变化, 困惑会越来越多, 因此他们希望得到指点, 或老师、同学、家长的指点, 或通过各种报刊、图书的指点。但从一定意义上讲, 少年儿童心理素质还是以集体心理为中介而内化发展的。所以, 学校应该重视校园心理环境建设, 在学校中开展各种有意义的活动, 让每一位少年儿童都能自由健康地交往, 从而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发挥、完善少年儿童的自主性、创造性, 培养他们自我管理能力。对他们遇到的心理疑惑, 学校、社会各方面都来关心他们, 通过心理辅导, 教会他们自我调节的方法, 指导他们正确看待现实, 处理好师生关系、同学关系、父 (母) 子 (女) 关系, 培养乐观的进取心, 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

三、丰富多彩的队活动引领少年儿童走出童年误区

1. 以真诚的爱打动他们。

那些产生心理问题的学生在行为表现上可能不尽如人意。他们或者自以为是, 自私自利, 或者胆小怕事, 缺乏进取心, 或者意志脆弱, 经受不了挫折。作为少先队组织和广大教育工作者, 首先要认识到少年儿童的可塑性特征, 做到不对他们另眼相看, 不以学习成绩的好坏、在校表现的优劣来论学生。对待“问题学生”, 以亲切、温暖的话语代替生硬、刻板的说教, 以真诚、无私的关怀代替粗暴、冷漠的训斥, 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 让他们感受到教师的爱。对于那些特困生家庭的学生, 辅导员要从感情上贴近他们, 以师爱打动他们的心, 帮助他们树立克服和战胜困难的信心, 教育其他学生从学习、生活上主动关心他们, 不允许讥笑、挖苦他们, 让他们真正感受到集体的温暖。

2. 以丰富多彩的活动吸引他们

少先队组织以其特有的丰富多彩的活动内容吸引着大多数队员, 辅导员也不要忘记那些躲在角落里默默无闻的队员, 要尽量鼓舞他们, 既给他们参予的勇气和信心, 又给他们提供必要的成功的机会, 一次体育竞赛, 一次手工小制作, 一次主题中队会, 一次校外劳动, 都可能成为他们走出心理阴影的契机。有一位女同学, 在单亲家庭中长大, 性格孤僻, 很少与同学交往, 不愿参加集体活动。怎样使她融入少先队组织温暖的怀抱呢?中队辅导员经过了解, 得知她手工做的好, 便和队干部商量, 以小队为单位, 在中队举行一次手工制作比赛, 结果这位女同学为她的小队赢得了第一名。她第一次登上讲台为小队领取奖状, 内心的激动难以言表。此后, 她在队干部和队员的关心帮助下, 逐渐变得开朗、活泼, 与同学们打成了一片。

3. 协调家庭教育

辅导员通过与家长联系, 了解队员的家庭情况, 要求家长配合学校的教育, 共同培养孩子健康向上的心理。

首先, 家长要为孩子创设愉快、温馨、民主的家庭环境, 使他们在家里也有一个良好的心理环境。

其次, 家长要帮助孩子树立学习的自信心, 激发孩子的进取心和成功欲, 但不能对孩子要求过高过急, 不能采取粗暴的手段, 否则会造成孩子过度焦虑等心理疾患。

再次, 家长要创造各种实践机会, 锻炼孩子的多方面能力, 提高孩子的自信, 并在与孩子共同完成的实践活动中, 教育孩子学会做人, 学会共处。

少先队组织和广大教育工作者对少年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 让我们利用少先队这块阵地, 把学校、家庭、社会有机地结合起来, 共同为少年儿童营造一个健康良好的身心成长环境, 让明天的太阳更加绚烂多彩。

摘要:青少年儿童心理健康问题, 一直以来都是社会最关心的问题, 关注每个学生健康全面的发展, 是时代赋与教育的责任。儿童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在哪里, 如何才能有效地进行辅导及治疗, 学校少先队在对少年儿童心理健康辅导中能起到什么作用·笔者将在下文中对此作简要的分析。

8.高职生抑郁症心理分析与心理治疗 篇八

一、高职生抑郁症的症状表现

人的心理与行为主要是由心境决定的。抑郁是人类的正常情绪体验,但是如果有以下几种症状表现时,就属于非正常的情绪体验即抑郁症:

1.情绪表现强烈且持久

在情绪上表现出强烈而持久的悲伤,觉得心情压抑和苦闷,并伴随着焦虑、烦躁及易怒等情绪反应。

2.自我意识偏差

在认识上表现出负性的自我评价,夸大自己的缺点、自卑、内疚,常回忆不愉快的往事或遇事往坏处想;对生活的兴趣明显减退,甚至丧失了业余爱好,不愿参加娱乐消遣;不愿与他人过多交往,社交时缺乏自信,严重者悲观失望甚至产生自杀念头。还有明显的食欲不振、失眠等症状。

3.学习状态不佳

在学习上懒散被动,言语动作迟缓,思维迟钝,反应慢,对学习缺少信心,导致成绩下降。

4.非此即彼的绝对化思维方式

这种非此即彼的绝对化思维方式表现为追求完美,害怕任何挫折和缺点。一旦有一点挫折和缺点,就会把自己看成是个彻头彻尾的失败者,觉得自己一无是处,在解决问题时也不易找到合适的办法。

二、高职生抑郁症产生的原因及心理分析

1.人格特质是形成抑郁症的基础

大多数有抑郁倾向的人多表现出性格内向,感情不外露,社会交往少,给其他人的印象是少言寡语,心事重重。当然,并不是说有以上那些人格特质的人就一定会抑郁,只是说有此人格特质的人更容易发展为抑郁症。

2.外部严重负性事件的刺激或压力易导致抑郁症

外部的负性事件落在任何人身上都会引起不同程度的消极情绪,这种程度的差异主要取决于事件对于当事人意义的大小和人格特征。在抑郁性质的人格基础上,一旦有严重的负性事件(如考试失利、恋爱受挫、人际关系紧张、就业受阻等等)发生,抑郁症状就会显现,加上人格特征的作用,会使得病情迁延不愈。

3.自我调控系统失灵,是导致抑郁症的重要原因

按照艾里克森的自我发展理论,高职生正处于获得自我同一感,并进入获得友爱亲密感的交叉阶段。有抑郁倾向的高职生不能正确地认识自我、评价自我,以至于根本不能接纳自己,从而产生了一种主观无能感,于是开始疏远同学、朋友、老师甚至亲人,自我孤立起来,极易陷入抑郁。

4.高职生的年龄特征也是产生抑郁症不可忽视的因素

高职生正处于心理断乳期,在这个特殊的年龄阶段,他们大都已具备完全而真实感知社会的能力,但由于还没有真正步入社会,认识上有相当多的概念化成分和片面性。因而他们往往情感脆弱,心理承载能力差,在这种矛盾的心理状态下,一旦受挫就极易导致自我调控系统失灵,心理健康亮起红灯。

三、高职生抑郁症的心理治疗

1.认知疗法

认知疗法是通过改变人的认知过程以及认识观念来改变不良的情绪,它对抑郁治疗有明显效果。其具体治疗程序包括:教会有抑郁倾向的高职生正确进行自我监督;教会有抑郁倾向的高职生自行安排行为活动;使有抑郁倾向的高职生学会辨认特殊的思想和基本的假设;使有抑郁倾向的高职生在自我改变认知和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建立有信心的活动程序;帮助有抑郁倾向的高职生掌握松驰的方法。在咨询过程中,采用系统、活跃的、能使学生充分合作的调整干预方式,运用语言和行为策略,帮助学生纠正对外界信息的不良反应,积极改善学生的抑郁症状并增强他们的适应能力。

2.行为疗法

行为学习理论认为抑郁症的产生不仅与适应性、积极的行为减少有关,而且与适应不良行为的增加有关。因此在行为治疗中,还要让有抑郁倾向的高职生学会改变和矫正不恰当的行为。

(1)社交技巧和自信心训练。社交技巧训练着重改善高职生的人际交往缺乏状况,如学会表达自己的主张、拒绝不合理的要求以及主动承担责任等。帮助抑郁倾向高职生用社会认可的方式来表达思想和感情,可应采用角色扮演的方法。

(2)模仿学习。其原理主要来自社会学习理论。咨询的最初两周主要进行行为诊断,监察记录每一天的情绪和活动;然后制定咨询计划,多做一些高兴的事,进行自信心训练、放松训练,增加社会活动,提高抑郁倾向高职生的活动能力和社交技巧。

上一篇:快乐使我难忘作文范文下一篇:吉林省房地产经纪人:申请设立房地产经纪机构的条件模拟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