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社农机安全制度

2024-09-08

合作社农机安全制度(12篇)

1.合作社农机安全制度 篇一

红耀农机专业合作社财务管理制度

为了加强合作社财务管理,经理事会提议,成员大会讨论通过,制定财务制度如下:

第一条 :本社用于服务的资金来源包括以下几项

(一)成员会费

(二)在业务范围内开展活动或服务的收入

(三)政府资助

(四)贷款

(五)存款利息

(六)其它正当收入

第二条:本合作社按照国家规定收取会费。

第三条:本合作社经费必须用于章程规定的业务范围和事业的发展,不得在会员中分配。

第四条:本合作社接受的政府资助或社会捐赠均按收时的现值如帐,作为本组织的共有资产,接受审计机关的监督,并予以公布。

第五条:本组织必须根据国家财务规定帐目,配备有专业资格的会计人员。会计人员必须进行会计核算,实行会计监督,会计人员调动或离职时必须与接管人员办理交接手续。

第六条:开支审批权限,一千元以下有理事长审批,一千元以上有理事会集体研究决定,一万元以上须有成员大会讨论通过。

第七条:每半年向成员大会公布收支情况,接受成员监督。第八条:对模范成员的物质奖励,其金额计入服务成本。第九条:本组织换届或更换法定代表人之前,必须接受社团登记管理或业务主管单位组织的财务审计,本组织实行独立核算并作为产权单位,使成员享有监督权、受益权。

红耀合作社成员盈余分配管理制度

一、设立社员分户账(股份明细表),社员入股的股额、扩股、退股的时间均以为限,其原股指保持不变。

二、成员与本社的所有交易实名记载于各该成员的个人账户中,盈余按交易量(额)的60%返还。

三、按盈余的20%提取公积金,用于本合作社的扩大经营服务能力或弥补亏损。

四、按盈余的10%提取公益金,用于社员、志愿的福利事业。

五、按盈余的10%提取风险基金,用于次后弥补亏损。

六、国家扶持基金、社团捐赠等款项,作为公共积累,不纳入盈余分配。

红耀农机专业合作社议事制度

一、议事程序

凡需要商议、决定的事项,先由各成员提出初步意见,由负责人如集全体成员商议。

二、议事原则

议事应遵循有利于发展的原则进行,各成员应积极表意见和建议,凡经全体成员或三分之二以上成员决定通过的事项必须严格遵循执行。

三、议事范围

1、新添置购买农机具事宜。

2、讨论作业路线事宜。

3、商议维修、更换、购买零部件事宜。

4、油料储备事宜。

5、农机具的淘汰、报废事宜。

6、讨论决定新入社人员、退出人员和负责人更换事宜。

7、需要商议的其它事宜。

红耀农机专业合作社理事会工作职责

一、带领全社员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服从地方党委政府的领导,接受上级业务主管部门的指导和工作部署,依法经营,诚信经营,增强合作社的凝聚力。

二、组织召开成员大会并报告工作,制订本社发展规划、经营计划、内部管理规章制度、执行成员大会决议。

三、定期召开理事会议,邀请执行理事和社员代表参加,审议社员对各项制度、岗位职责的落实情况,决定社员入社、退社、继承、除名、奖励、处分和内部职员的聘用事项。

四、管理本社资产和财务,制定财务决算、盈余分配和亏损弥补等方案,保障本社的财产安全。

五、接受、答复、处理执行监事提出的有关质询和建议,决定成员入社、退社、继承、除名、奖励、处分等事项;决定聘任或解聘本社经理、财务会计人员和其他专业技术人员。

六、组织开展成员技术培训和经验交流活动,搞好农机作业、推广和使用等各项工作。

红耀农机专业合作社成员行为守则

一、遵守本社章程和各项规章制度,执行成员大会和理事会决议

二、积极参加本社各项业务活动,接受本社提供的技术指导,按照本社规定的标准为社员提供农业机械作业、新技术引进、新机具推广等环节服务,维护成员的合法权益,履行好与本社签订的业务合同,发扬互助协作精神,谋求共同发展。

三、爱社敬业,甘愿奉献,维护本社利、爱护生产经营设备、保护本社成员共有财产。

四、诚信为本、规范经营、不从事损害本社成员共同利益的活动。

五、相信科学、勇于创新、自觉搞好生产和科技推广,争做致富能手和技术标兵。

六、团结协作、促进发展,积极反映有关情况,提出改进本社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红耀农机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工作职责

一、理事长是合作社的法人代表,主持合作社全面工作,研究决定本社重大事项,负责召集并主持理事会议,主持成员大会,代表理事会向成员大会报告工作。

二、遵守合作社章程,组织实施成员大会和理事会决议,检查决议实施情况,履行成员大会和理事会授予的各项工作职责,接受成员和执行监事的监督。

三、签署本社成员出资证明;签署聘任或者解聘本社经理、财务会计人员和其它专业技术人员聘书;代表本社签订合同等。

四、负责理事会的日常管理,执行财务管理的有关纪律,对全体成员负责。

五、经常检查、了解各部门的工作和生产经营情况,广泛听取意见和建议,根据成员要求和生产经营情况,积极开展各项服务活动。

六、认真组织市场调研,研究制定合作社的发展计划和中长期发展规划。

七、带头搞好农机作业和农机推广工作,敢于承担责任和风险,求真务实,勤俭兴社,起到合作社领头人应有的典范作用。

红耀农机合作社执行监事工作职责

监督理事会对成员大会决议和本社章程执行情况;监督理事长、理事会成员履行职责情况。及时收集成员的意见和建议,不断改进工作。

一、监督检查本社生产经营业务情况,负责本社财务审核监察工作。列席理事会会议,向理事长或理事会提出工作质询和改进工作的建议。

二、提议召开临时成员大会。

三、代表本社负责记录理事与本社发生业务交易时的业务交易量(额)情况,监督成员依法经营、诚信经营、文明经营情况,发现问题及时汇报,并协助理事会及时解决。

四、向成员大会提出监察报告。

五、切实加强自身建设,带头执行合作社章程、成员大会决议和有关规定,为成员办好事、办实事。

2.合作社农机安全制度 篇二

1 加强对农机合作组织安全管理重要性的认识

1.1 加强安全管理是农机合作组织自身发展的必然要求

农机合作组织往往实行规模作业、订单作业, 时效性要求特别高, 机具数量多, 库房保管相对集中, 一旦在作业或日常管理中发生事故, 对生产和合作组织本身带来的影响往往是无法估计的。因此, 农机合作组织要实现自身的良性发展, 必须加强对各个作业环节的安全管理, 强化日常安全管理, 将安全管理作为其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 抓紧, 抓实, 抓好。

1.2 农机合作组织已成为农机安全监管服务的重点对象之一

农机合作组织使农机由过去的个人拥有转为合作组织成员共同拥有, 由单人单机的独立作业转为组织成员间的协调作业。农机合作组织拥有的机具类型复杂, 有拖拉机、收割机、插秧机、植保机械、烘干机械, 还有打捆机、起垄机等各类特色机械;机具数量较多, 少则10余台, 多则数十台, 上百台;作业内容较广, 涉及的农机安全操作要求较多, 无疑是农机安全监督服务的重点对象之一。因此, 农机合作组织应在农机安全监管部门的指导下, 尽快落实各类安全管理措施, 提高自身管理水平和形象。

1.3 农机合作组织应成为“平安农机”示范建设的重要主体

农机合作组织拥有的机具多, 涉及的机手多, “平安农机”示范建设首先应在农机合作组织中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 有效提升合作组织中拖拉机、联合收割机等农业机械的牌证率、检审率和驾驶操作人员的持证率、受教育率, 从而发挥其对面上农机安全管理的带动作用, 使其在成为农机化发展的引领者的同时, 也成为农机安全生产的示范点。

2 存在问题

2.1 机具、人员安全管理不到位

一些农机合作社存在拖拉机、联合收割机机具无牌证、人员无驾驶证, 插秧机等危及人身财产安全的农业机械未进行备案登记、实地检验的现象。如某机插秧合作社, 21台插秧机均未按要求纳入备案登记, 运送插秧机进行跨区作业的4台运输型拖拉机均未办理牌证, 机具安全技术状况不符合要求。某农机大户熊某, 正准备筹建成立合作社, 但2011年因雇用的无证机手在驾驶收割机时, 造成机毁人亡事故, 赔偿了40万元, 使得成立农机合作社的事情无限延期。

2.2 安全操作规程没有落实

农机合作社机具类型较多, 涉及的安全操作规程要求复杂。一些新成立的合作社, 没有建立相应的安全管理制度, 没有对社员落实安全操作岗位责任制和安全生产奖惩措施。如某合作社收割机驾驶人在将收割机开上卡车装运时, 违反操作规程, 中途停机, 导致机械滑落, 将驾驶人腿轧断;再如某合作社插秧机栽秧时, 驾驶人口刁香烟, 适逢油管滴油, 引发火灾。

2.3 农机库房建设滞后

有的合作社没有机库, 机具露天存放, 简单覆盖, 导致机具锈蚀严重;有的合作社在厨房边加盖房屋做机库, 平时油烟熏烤, 一旦厨房失火, 将会殃及机械;有的合作社将机具分多地存放, 难以落实管理要求;有些合作社建了机库, 但安全管理制度落实不到位, 没有配备相应的安全设施和装备。

2.4 安全管理制度不健全

部分农机合作社重生产、轻管理, 没有落实安全管理责任制和安全管理奖惩制度。合作社内没有明确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没有形成规范的组织文化。如某合作社库房、办公用房等硬件设施都很齐全, 就是安全氛围不浓, 拖拉机、收割机牌照悬挂不符合要求, 场院、库房没有一条安全标语, 驾驶操作人员的证件管理不规范, 安全奖惩制度不明确。

2.5 农机安全管理台账资料不健全

一些合作社忽视软件建设。有些合作社负责人知道合作社有多少台机具、多少会员, 但对于机具的具体情况、驾驶员对应的驾驶操作机具情况掌握不细。有的合作社甚至连起码的农业机械台账、驾驶操作人员台账都没有;有的合作社管理台账存档不规范, 难以查找。

3 努力提高农机合作组织安全管理水平

3.1 加强安全管理服务指导工作

引导农机合作社加强安全管理, 确保安全措施落实到位。将星级合作社评比、机库项目建设、合作社文化建设同安全管理结合起来, 做到同部署、同要求、同考核、同验收。

3.2 规范农机合作组织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和措施

一是建立牌证管理和实地检验制度。拖拉机、联合收割机及驾驶操作人员应全部挂牌持证, 做到机有牌、人有证。插秧机、机动脱粒机、机动植保机械、饲料粉碎机、铡草机等危及人身财产安全的农业机械应主动接受农机安全监理机构的备案登记、实地检验。星级合作社应对号牌悬挂位置、机具检验检测作统一要求。二是强化内部安全管理制度建设。合作社理事长为安全生产主要责任人, 还应在合作社核心成员中明确一名安全生产专管员, 与全体合作社成员订立安全生产责任状, 形成安全生产群管态势。三是落实机具安全操作规程。将机具的安全操作、安全管理明确到驾驶操作人员。建立健全机具、人员台账, 每一台机具由谁驾驶操作, 何时在何处作业, 平时维修保养情况, 农闲时停放在哪个机库, 都要有记录, 可查寻。四是健全机具安全保管制度。特别是机具库房管理、消防器具器材的配备及防火防盗的制度措施要落实到位。

3.3 加强对农机合作组织的安全监管服务

3.发展农机合作社破解四难题 篇三

一是在解决农民购不起农机具的问题上更具优势。合作社实行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原则,是成员之间的互助性组织,具有较强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在这种吸引力和凝聚力的作用下,农机合作社除了通过向金融部门贷款和获得政府农机具购置补贴外,还可通过合作社的积累和向成员筹集资金等方式,从而能解决购置大中型机具、高性能机具和配套机具的资金短缺难题。

二是在提高农机具利用率和经济性上更具优势。农机合作社的发展,可以在很多方面提高农机具的利用率:(1)合作社统筹购置,可以解决重复购置问题,实现机具的配套,有利于提高农机具的利用率;(2)由于合作社与成员之间是利益一致的经济共同体,与成员之间关系紧密,使农业机械作业市场稳定,有利于提高农机具的利用率;(3)随着农机合作社实力的增强,市场信息获取能力和市场开拓能力也会增强(一些农机合作社开展跨区作业就是很好的例证),也有利于提高农机具的利用率。这些,都使得农机具的使用变得更加经济。

三是在促进农民增收上更具优势。农机专业户或农机作业公司给农民提供机械作业服务,因为机械作业促进农业增产、节本而促进农民实现增收。

四是促进农机与其它生产要素实现更优化的配置。农机合作社的互利合作机制有利于协调成员之间的关系,更好地发挥农业机械化的作用;农民在发展农机合作社的基础上,还可以开展农资购买、农产品销售、金融、土地规模经营等方面合作,实现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更好地满足农民对农业社会化服务的需求,在这一过程中也可以增强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经济实力、服务能力和持续发展能力。

五是在促进职业农民队伍发展上更具优势。一方面,由于合作社是一所科学技术、民主管理和市场经营的培训大学校,可以提高职业农民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另一方面,由于农机合作社实现了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解决了农业生产经营中的社会化服务问题,一部分农民可以专门从事非农产业,而从事农业的农民也可以实现专业化分工,这有利于先进实用技术的应用,有利于提高农民从事农业生产经营的技能,进而有利于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的形成和发展。

六是农机合作社是财政支农的重要载体。由于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农业组织化的重要形式,在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农民增收上的绩效显著,因而国家可将其作为财政支农的重要载体。《农民专业合作社法》还作出了国家财政直接补助所形成的财产可平均量化到每个成员的法律规定。这一法律保障和制度创新,将有利于合作社

的发展,也为国家财政支农政策的实施提供了操作性强的法律保障和依据。正因为农机合作社的上述优势。

存在的问题

一是购不起。随着经济的发展,农户的经济实力逐步增强,加上2004年起国家开始实施农机具购置补贴政策,农户购不起农机具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得到缓解。现阶段农民购不起农机具,与改革初期的表现形式有所不同,即不是绝对购买不起农机具,而主要表现在高性能农机具、大中型农机具购置费用高和配套设备难以齐备等方面。因而,现阶段农业机械化发展存在结构性问题,农机装备“三多三少”的问题较为突出,即小型机械多、大中型机械少,动力机械多、配套农具少,低档次机械多、高性能先进适用机械少,不能满足农业发展的需要,不能满足节能减排和发展循环经济的需要。

二是使用效率低和不经济。农户购“小农机”自用,或是为周边少数农户服务的现象普遍,低档次机具重复购置,机具利用率低,闲置浪费比较严重。2007年,全国共有3600万个农机户,平均每个农机户拥有农业机械原值1.2万元,只相当于一部手扶拖拉机和基本配套农具的价值。笔者调研中农民普遍反映,农户购买农业机械后,单家独户经营农机具,作业量难以饱和,不仅导致农机具资源的浪费,还导致使用农业机械不经济。一些经济实力强的农机专业大户,也是因为担心高性能和大中型农机具作业量不饱和、投资回报预期不明而不愿意购买高性能和大中型农机具,这严重影响了农业机械化的发展。

三是机耕道、机具场库棚、维修网点等配套基础设施建设落后,普遍存在“有机无路走、机闲无处放、机坏无处修”的现象,且田块细碎化,约束了农业机械的使用,农机效能不能充分发挥,也影响农机作业的收益。

四是使用质量不高的农机具,由于单位作业量油耗高和滴漏问题的发生,导致农机作业污染。

建议

4.农机作业安全制度4 篇四

1、作业开始前,负责对所属农业机械进行全面检查、维护,保证机械安全。

2、作业过程中,负责定期对所属农业机械进行检查、保养,保证机械正常运行,排除安全隐患,并填写相关记录。

3、作业完毕后,负责对机械进行彻底清洗和保养,重要配件办理入库手续。

4、负责对所属机械重要配件进行登记,并建立台帐。

5、负责完成领导安排的其他临时性工作。

6、负责核算农机作业单耗,并按要求及时上报。

7、每天按时出车作业,作业完毕按时停放在指定地点,服从车辆调配。

8、农业机械作业启动前要鸣笛,尤其是夜间及倒车时注意前后及下部没有人畜才行走。

5.观阁镇农机安全生产工作制度 篇五

一、安全学习制度

强化安全生产领导组成员和农技站干部职工的安全学习,学习形式采取集中学习和自学相结合,学习和交流相结合,总结和提高相结合。加强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培训工作,农机人员安全教育率达100%。

二、工作例会制度

农机安全生产领导小组每季度召开一次安全生产例会,总结季度工作,分析安全生产形势,研究解决重大农机安全事故隐患整改措施,部署季度工作,形成决议和会议纪要。

三、信息反馈制度

(一)事故报告制度。农机交通、作业发生重伤以上的伤亡事故,各村必须以最快的侧速度向农机监理工作人员报告,最迟不得超过事故发生后的12小时,严禁迟报、不报、漏报,局、所、站要迅速达到事故现场,组织指挥抢救,做好善后工作。对故意拖延上报,隐瞒事实真相者,一经查实将严肃处理。

(二)工作汇报制度。各村每月月底前须农机安全生产领导小组汇报一次安全工作情况,遇有特殊情况必须及时专题汇报。

(三)信息传递制度。农机安全生产领导小组办公室必须将市及市以上有关安全生产方案的法律法规、批示文件、工作会议精神及时及时向基层传递,拟定观测落实措施。

四、安全检查和事故隐患整改制度

安全生产领导组制定安全生产工作方案和专项治理方案,认真组织实施,确保取得实效。每月组织进行一次农机安全生产检查;主要领导组织参加的安全生产检查每季度不小于一次。元旦、春节、五

一、国庆四大节日期间组织进行安全检查,加强对拖拉机的专项整治,严格按市政府规定,严禁无牌无证或为检验拖拉机行驶。对检查中发现的事故隐患及时提出整改意见,督促相关单位和相关人员限期整改到位。

五、安全生产目标考核制度

每年年初农机安全生产领导小组根据上级确定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目标,分解下达给村。

2、每年年初由农机安全生产领导小组与村签订的安全生产责任书(状)。

3、每年年底要进行一次安全生产工作总结和考核评比,考核结果与各单位年终评比先进挂钩,对安全生产工作差的单位实行一票否决,单位不得评为先进单位,负责人不得评为先进个人。

观阁镇人民政府

6.说说农机专业合作社与农机大户 篇六

【作者:张蓝水】 【本站发布时间:2010年03月16日】 农机专业合作社应该强调专业性

专业合作社应该强调专业特点。农机专业合作社应该强调农机化的特点,把工作重心放在扩大农机作业和经营上,即提高农机作业量和提高机器利用率,使农机经营者获得尽可能的高效益,最终达到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的目的。农机专业合作社应该是围绕农机技术和农业生产过程而运作的组织,不是农村行政自治组织和农村经济管理组织。“专业而非全面”,“技术而非行政”。不要一提合作社,就混同于改革开放前的“人民公社”和“农业生产合作社”。农机专业合作社与他们应该有本质的区别。农机专业合作社不应包揽农机化以外的许多事情,特别是不应该在财产上“归大堆”,搞那种含糊的财产集体所有制。没有强有力的、有经济学头脑的、道德水准高的经营管理者,不应轻易涉足土地的入股、金钱的集资。1948年12月22日,针对有人要办手工业条件下的合作社,刘少奇说:“如果一定要办这样的合作社,则除非有热情的社会主义者领导,如欧文办过这样的合作社,但他死了便垮了。现在如有欧文一类的社会主义者,可以搞,而现在还没有那么多的好干部去搞那样的大合作社。”众所周知,欧文是热情的空想社会主义者。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我国强收农民财产的“农业生产合作社”和“人民公社”,的确是如人们所批评的那样“办早了”“超过了农民觉悟水平”,所以也就没有站得住,充其量是中国牌的欧文式试验。

农机专业合作社主要职能就是为成员“开好自己的机器、耕好他人的田地”的作业运作。农机社的“专业”就是专在“农机作业”上,是农业生产“过程”的合作,不是财产和金钱的合作。

农机专业合作社一般要处理2种关系。一是农机户之间。这应该是一种兄弟关系。各自保持自己“小家庭”财产的独立。各开各的机器,各挣各的钱;二是与非农机户之间。这是一种作业关系,即农业内部的劳动替代关系。这有几种层次:一是雇用关系。与农户之间只是作业雇用关系。签订排他的长期合同,合作社为农户提供机械作业,农户交付作业费;二是代办关系。通过合同确认,合作社代办种子、肥料、农药,及从种到收的全部作业。农户向合作社付农资和作业费用;三是租赁关系。与农户签订合同,转包土地,支付转包费,合作社全权经营。这实质是一种财产租赁关系,并不是“归大堆”的产权不清的集体所有制。

大多数农机户是农机技术出身的人,而不是经济管理型人才。因而对资本经营与财产经营多不在行。要做自己“熟习而非生疏”的事情,不要把自己的合作社搞成“大包大揽”的大社会,增加自己的负担。

办协会式的农机合作社并无不妥

在对农机合作社的议论中,有人说,不能把“协会”混同于合作社。这就要问:协会与专业合作社究竟该有什么区别。建立农机专业合作社,农机户有其具体目的:第一,提高社会地位,与社会体面交往,提升谈判身份;第二,资源整合,相互支撑,抵御市场风险;第三,集约化经营,获得团购利益,降低经营成本;第四,解决联系业务难、机器维修难、作业收费难、外出作业难等难处,共保安全;第五,政策信息共享,获得国家优惠待遇。

众所周知,协会重在行动中、运作中的联合和共享。从性质和功能方面来看,协会与合作社并没有什么不同。只是协会是社团法人。农机户协会多在县、乡、村建立。一个人可以同时是不同层次的协会会员。农机专业合作社是企业法人,建立在村,也有联村的实体合作社。同一个村的县农机户协会会员,只是独个的会员关系。一个村的县协会会员可以组成农机专业合作社,其间的利益紧密程度,比县协会会员之间的关系大大提升了。吉林省敦化市创造了县级农机户协会组织领导村农机专业合作社的体制。县协会对会员的功能与村合作社对成员的功能,并没有多大区别。应该说,协会就是合作组织。农机户协会就是农机合作组织,协会与合作社并不排斥。2009年末全国农业机械化工作会议提出,支持鼓励农机户和农业生产经营者创办农机合作社、农机作业公司、农机协会等新型农机服务组织。很清楚,农机专业合作社只是农民的农机化合作组织的一个类型,不是唯一的。并不是有了合作社,就不要农机户协会了。从这个角度说,农机专业合作社“混同”于协会,并没有什么不好。在目前,应该提倡首先办好协会式的农机合作社。

农机合作社是农机私有制的联合 联合而非合并”。农机专业合作社应该是农机私有制的联合,像民营企业的联合会,实际也就是协会。协会成员各自仍然保持自己的资产所有制和独立经营,不是把资产加入或入股到协会中,由“会长”统一经营。农机专业合作社也应该实行协会的组织原则。农机专业合作社不是对农机大户的否定,不是非要在财产合并或入股,应该重在联合合作,多找活多干活。保持各自财产独立,“各开各的机器”,“各干各的活计”,“各得各的报酬”。合作本身并不改变成员资产私有的性质,而是私有者的联合。

农机专业合作社也不宜搞资本(金钱)入股。这缺乏法律支撑,而且有民间集资之嫌。农机专业合作社因为各自有农机资产,都能正常运营,用不着用金钱入股集资,作为成员只向合作社交纳公共运作费即会费。况且,如果资本管理水平差,经营亏损了怎么向投资者交代?资本极易诱发意志薄弱者的贪欲心理,如果有道德水平不高的人参与运作,弄不好还容易出乱子。没有银行的介入、监督,很容易出现意想不到的风险,会给好心的资金入股者造成损失。

农机合作社内部有3种形式的合作:一是农具合作。农机户成员之间可以互相配套、借用;二是作业合作。农机户相互帮助寻找作业项目,或独个不能按期完成的项目,开展共同作业;三是社内服务业。社董事会应该大力兴办社内服务业,包括提供政策、信息、市场、作业项目、贷款、补贴、作业结算、合同等项活动。同时组织农机修理、农机供油、配件供应等实业,这些实业应该由有特长的私人承办或承包,不宜搞“集体经营”。

不要被股份、资本入股、分红等缠绕在里面。对农户土地使用权入股、分红,应慎之又慎。若只是为了扩大农机作业,宁可与农户签订多年作业合同,只获得农机作业收入。土地本身经营的风险,还是应该由土地承包者的家庭来掌控。没有农业技术人员、农业经济人员指导,农机人搞土地经营、入股分红,能保证搞得好吗?

农机大户仍然是农机化组织的主体 农机大户是改革开放、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民自然发展起来的。以农机大户为主体的我国农机化组织模式没有改变也不应改变。为了达到共同使用,提高资源利用率的目的,目前有两种形式。一是农机大户经营农机进行社会化、市场化运作。二是农机合作社。通过合作社为农户的农业生产提供机械化作业,提高共同使用效率。合作社是农机大户在新时期向高一级经营发展的联合,是农民自主经营农机的选择过程,应该是一种自然的归宿,不应作为行政业绩,人为地揠苗助长。不应对组建农机专业合作社搞摊派、下指标,以此考核干部,甚至越俎代庖。更不应搞强迫命令。《农民专业合作社法》规定,合作社是农民“互助性经济组织”。这种“互助性”应该体现在各自保留自己的财产所有权,农民自己经营管理自己的财产。因此,农机合作社的发展,不是农机私有制的消失,不是消灭农机大户。农机大户是合作社的核心。农机合作社对农户的信誉正是靠农机大户的实际工作来体现的。农机大户的发展,是农机专业合作社的壮大。这两者是互相依存、互为表里的关系。从这个角度讲,农机大户是我国农机化组织主体的状况,并不因农机合作社的发展而改变。

有规模的农机大户应该形成企业法人,与合作社法人并存。农机合作社应该支持农机大户在社内的经济独立,而不是搞均贫富来削弱它。同时应允许农机大户的并购,做大做强,强化农机大户对周围区域的辐射力。合作社所需要的特殊、特大、必用而又少用的机器,首先应鼓励农机大户购置、经营,不一定用合作社经费购置,更不宜由董事会直接经营。

农机合作社不应该排斥独立经营的社外农机大户,两者应该在社会上并存。2009年末召开的全国农业机械化工作会议提出,引导政策、资金和技术指导,向农机专业合作社和农机大户倾斜。因此,在解决资金筹集、用地保障、油料供应、库棚建设、购置农机补贴等方面,农机大户与农机合作社应该一视同仁。应杜绝出现事事借“合作社”才能获得优惠的情况。农机大户是本地农业生产的主要依靠力量,其建设影响着当地农业发展。

7.合作社农机安全制度 篇七

这次东风襄州农业生产全程社会化服务体系农机装备购机仪式活动是由襄州区委区政府,东风井关公司共同发起和策划,襄州农业局、农机办等职能部门具体推进,根据国家新调整的插秧机购机补贴办法,补贴对象为农机专业合作社这一情况,为了用足用活补贴资金,发挥其最大效益,联合东风井关公司构建共建体系。在创新购机补贴模式的同时,整合区域优势资源,提高全区插秧机利用率,加快各农业合作经营组织规模化发展。

为减轻合作社购买农机装备的经济压力,襄州区改变了传统的购机补贴方式,通过企业让利奖励补贴,导入金融信贷支持,技术培训,专项服务保障等措施,让各合作社买得起、用得好、效益高。合作社等组织前期只需要付出较少的资金成本,便可拿到心仪的先进农机装备投入农业生产,用农业创收偿还装备贷款,从而实现农业生产全程机械化。这种模式的创新,有效解决了合作社购机难的问题,把对合作社的扶持落在了实处,充分调动了各合作社的积极性,对全区加速土地流转规模,彻底转变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实现了农民增收、农业增效。

8.把农机合作社做大做强 篇八

一、农机合作社特点、经营内容及扶持策略

(一)特点:组织形式多样化。一是由农机经销商牵头领办。二是由农机户联合组建。三是村干部牵头领办。四是农机经纪人以跨区作业为纽带联合组建。五是以种粮大户领办。全县18个农机专业合作社已全部在当地工商部门注册登记,且都有明确的章程。

(二)经营内容。合作社以为会员服务为宗旨,市场为导向,效益为目标,围绕固始主产水稻的优势,宜专则专、宣宽则宽,既有专业合作社,又有综合经营合作社。如城郊久保田农机合作社主要以小麦、水稻跨区机收为主要经营方式,鑫保田农机合作社则是以农机零配件的销售、维修和农田作业等多种内容的经营方式。

(三)指导扶持策略。县农机局坚持选有能力、有实力、有积极性的“三有”人员当带头人,即以农村能人为抓手,发挥创造力;以农机大户、种粮大户为抓手,发挥带动力;以村干部为抓手,发挥号召力。去年,县农机局争取省级财政资金18万元,扶持了4个农机专业合作社,主要用于库棚、场院、办公自动化和维修车间的建设,在强基础的过程中,重于规范管理,重于发挥其在农机社会化服务中的示范带动效应。农机户参社愿望强烈,大多数农机户都对入社持积极态度,报名入社踊跃,如往流农机专业合作社入社人数达一百多人。

二、农机合作组织的优势

(一)促进了农机管理和服务的机制体制创新。农机合作社的成立与发展,将分散的农机户组织起来,变单兵作战为集团作战,提高了组织化程度和市场竞争力,在一定水平上实现了规模经营和“一条龙”作业,既方便了农户,又提高了机手的收益,更便于农机部门统一管理,得到了越来越多农机手的认可和接受。而农机服务组织之间相互联系,互通信息,实现了信息资源共享,有效地提高了机械的利用率和农机户的经济效益。

(二)加快了农村土地流转。农村土地流转对农业机械化提出了新需求,而农机专业合作社的发展,又进一步促进了农村土地流转。

(三)促進了土地的规模经营。在洪埠乡高皇、倪岗村,张广乡九龙村,徐集乡文塔村采取了统一购种、统一机械化育秧、统一机插的形式,创办了近5000亩的机械化育插秧的示范园区。规模经营起到了良好的示范、带动作用,为水稻耕、育、插、收全程机械化探索了新路子。

(四)促进了农民增收。从全县合作社运行情况看,在生产经营中其单机作业量平均比个体农机户高出30%,纯收入提高30%至50%。如泉河乡农机户李康宇往年收割机单机作业收入8万元左右,加入农机专业合作社后,跨区机收到东北,年跨区单机作业收入达12万元。农机服务已经成为农村中带动农民发家致富的一个新兴产业。

(五)促进了农机结构优化及农机装备水平的快速发展。农机服务产业化良好的发展前景,大大提高了农民兴办农业机械的积极性,良好的经营效益又增强了农机合作组织购置农机装备的实力。在国家政策的扶持下,买先进农机、买大型农机、买新式农机成为趋势。

9.农机合作社事迹 篇九

桂平厚禄乡绿色田园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经过几年的发展,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先后被评为“市级合作社示范点”、“省级合作社示范点”,多次被评为市级“十佳”优秀合作社。合作社企业法人莫栋源,被评为“全省农机先进个人”,桂平市百名农民“创业标兵”,厚禄乡“十佳”农村科技致富能手以及被列为厚禄乡“三培两带”的带头人和“种植能手”。

一、合作社发展

厚禄镇是个种粮大镇,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农村大部分年轻强壮的劳动力外出务工,在家务农的绝大多数是些老弱病残者。特别是农忙双抢季节,原来的牛耕木犁原始耕作方式给农民增产增收带来很大困难,并有撂荒现象。针对这一矛盾,认为机械化耕作势在必行,也是今后的发展方向,在中央出台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的大背景下,为排民忧,解民难,于2013年08月,在桂平市工商局登记注册挂牌成立了农机专业合作社。同时办理了组织机构代码证并依法进行税务登记,由莫栋源任法人代表和合作社董事长,购买了一台中型拖拉机(554型)、一台收割机为农户耕地、收割。特别是一些老弱病残者优先照顾,价格优惠,得到群众的好评。注册资金100万元,共扩展社员129名,该社全部农民、社员取得了合作社颁发的社员证,合作社目前80%的社员拥有农业机械。合作社拥有大型耕作拖拉机5台、收割机34台、旋耕机6台、开沟机3台、挖掘机1台、打穴机1台、开荒玉华犁1台、手扶拖拉机、耕整机28台、插秧机5台(其中4台高性能乘坐式插秧机)、育秧大棚2座、育秧播种机流水线1套、育秧硬盘24000个、机动式喷雾器7台(其中1台大型轮式喷雾器)、灭虫灯60多盏,农业机械总价值280多万元。2015年合作社着手建立一栋办公大楼、机具车库、维修车间,共计1500多平方米,做到农机闲时有地方停放,农机故障有地方维修、有人维修,机械操作有地方培训,解决了农业机械停放和维修的一大难题。

二、加强内部管理,规范市场运作行为

1、规范运作。一是农机合作社的财务公开,每季度向社员公开财务收支情况,让社员明白放心;二是合作社所有农机具对外作业,统一由合作社负责业务联系和财务收支管理;三是出台了社员自有耕地作业优惠条件,合作社社员每亩机收、机种、机耕的价格比市场价优惠10元。

2、完善制度。理事会、监事会由社员通过社员代表大会选举产生,推选刘汉湘为合作社理事长,同时制定了《厚禄绿色田园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章程》,完善了合作社内部管理制度,实行社员大会、社员代表大会、理事会和监理会“四会制度”,重大事项执行“一人一票”表决制度。

3、强化服务。一是聘请市农机局专家和生产厂家的技术人员给

社员授课,对社员进行农机操作技术维修培训,多次举办培训班;二是为社员提供机耕、机收、机插、农机维修等服务,为农业生产提供了有力保障。

三、拓展服务范围,提高经济效益

2015年,合作社在厚禄乡标村建立650亩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生产示范基地,做到统一耕种品种、统一浸种育秧、统一病虫害防治、统一机耕机收、统一配方施肥的“五统一”工程。从提供种子至机耕、机收、机插、病虫害防治、机喷,为群众每亩降低成本50元,其中,种子优惠2元/斤,优惠10元/亩;机耕、机插、机收分别优惠10元/亩;病虫害综合防治只收取燃油费4元/亩,群众可节省资金10元/亩。基地农民全年种粮增收13万元,合作社带动受益农户280多户。

2014年,为进一步提高农机合作社机械化作业能力,加大服务力度,我社又购进乐星554拖拉机1台、东方红大拖1304拖拉机1台.1.8米旋耕机2台、手扶拖拉机3台、收割机3台、插秧机3台。2010年,在国家农业部推行水稻机械化育插秧技术和江西省推动“推进机插秧 创建高产县”活动的深入开展的倡导下,该合作社作为省级20个工厂化育秧示范基地之一,按照青原区水稻工厂化育秧技术示范试点方案要求,做好了如下工作:

(一)深入学习,探索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技术服务模式。该社年初安排技术人员到省农机局参加水稻工厂化育秧技术理论学习,同时聘请省、市、区农机局技术专家进行实地指导,培训专业大户,让农民亲自了解水稻工厂化育秧技术。采取基地带大户,大户带农户的基本形式,发展基地育秧种植面积700亩,大户育秧种植面积500亩,农户育秧种植面积200亩。以整村示范试点逐步向全镇乃至全区推广。

(二)精心组织,制定了一系列职责分明的工作措施。炉下农机合作社以村党支部书记刘汉湘同志带领的村级班子做基础,分工明确,职责分明。行政管理由党支部书记刘汉湘负责,技术管理由刘文均负责,财务管理由易宇航负责。其他同志分别负责相关协调工作。

(三)超前准备,做好了一系列基础设施、配套设施建设。该社选择了育秧温室大棚和简易大棚相结合的形式,综合了水稻育秧与蔬菜栽培。既减少了成本,又充分利用了空间。

(四)制定进度,确保了一系列项目实施的进度。在水稻机械化育插秧项目的带动下,合作社的1500多亩地实现了粮食增产,切切实实的增加了社员的收入。

到目前为止,农机合作社为农民收割水稻43500亩,耕地27210亩,机插2640亩,作业纯收入212.16万元。合作社处在起步阶段,功能、设施还不完备,走发展规范化建设合作社之路,还有很多问题需要逐步解决:一是资金不足,实现机械化全程服务的设备配型、数量满足不了农业生产的需要。二是合作社管理工作尚需完善,特别是

10.农机专业合作社典型材料 篇十

一、合作社概况

1、基本情况。该合作社组建于2013年中旬,是由小城村王利丹、王志宾、王志红、石喜明、刘延军等5名村民发起。现入社成员57户,辐射带动农户80余户。注册资金 万元。本社以从事农业生产和各类农机作业服务的农民为主体,主要业务内容是:依法从事农作物种植中耕、耙、播、收各种农田机械化作业服务;组织采购、供应成员所需的农业生产资料;农机具作业技术的培训,技术交流;引进新技术、开展与农业生产经营有关的信息咨询服务;农机维修及配件供应等服务。现有办公室2间、厂库房1500平方米,共有手扶拖拉机20台、宁波504拖拉机1台、雷沃554拖拉机4台、雷沃404拖拉机2台、东方红550型等轮式拖拉机3台,中凌4YZ-2等玉米联合收获机3台,佳联收割机1台,自走式液体喷药机3台,联合整地机、免耕播种机、深松机等农机具25台套。

2、建章立制。合作社有牌子和固定的办公场所,设立了信息、维修、培训等服务机构,有健全的财务制度、管理制度,组织机构民主选举产生,有成员大会记录,股金设臵合理;合作社有57名社员,其中技术人员15名,均在农机部门取得了操作证。

二、主要做法及成效

合作社在不改变农户土地承包权的前提下,提供三种服务模式供农户自主选择:一是农户将承包地几年或一年出租

给合作社经营,租赁款可以结算现金由合作社交给农户。二是农户承包田自主经营,由合作社提供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服务,农户向合作社交纳相应的服务费。三是农户在粮食生产过程中,可选择合作社为其提供部分作业环节的机械化服务,并按市场行情交纳相应的服务费,日常田间由农户自已承担。

三、基本经验

合作社始终抓住增收这条主线不放,本着要提高农民收入的决心,创新生产经营模式,才能真正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回顾合作社筹备、成立至今,取得的经验如下:

(一)必须要改变传统的农业生产经营模式。这么多年来,农民仍处于传统的生产模式,土地一家一户一小块再加一点钱,仍是单家独户经营、单打独斗的生产模式,收入低、致富能力弱,抗风险能力差,辛辛苦苦一年仅能解决温饱。农民还是困惑于“赶猪鸡好卖,挑鸡猪好卖”的市场怪圈中。农民在自己的那一分地里种植玉米,附加值很低。而成立合作社,可将分散于农户手中的资金、土地等有限的资源进行整合,壮大生产力量,组织农户们联合进行产业化的生产,发展优质高效的现代农业,找准发财路子,什么赚钱本社发展什么,走规模化、产业化、现代化农业发展之路,才能切实加快经济发展的步伐。

(二)政府的扶持和引导是我们成立合作社的基础。在合作社的成立过程中,感到最难的就是资金问题。虽然农民现在手中有了一点钱,但要发展产业化的农业,完全依靠农民自行解决资金问题难度很大。在我社成立过程中,政府给予了大力的支持。

四、合作社今后的工作思路

通过去年的初步实践,在合作社今后的发展上,也逐步明确方向和内容,利民农机专业合作社就是全心全意为老百姓改善本地农村环境、加快农民致富服务。2016年合作租种经营土地8000亩,其余机具主要进行农业生产代耕服务,其主要目的是让农民接受认可合作社的生产模式,并达到农民思想上的转变。同时,合作社进一步将社员土地进行流转,科学合理的安排种植结构,有效整合土地资源,提高土地利用率,为今后健康的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五、合作社的困难与问题

第一,土地流转困难成为阻碍本合作社发展的瓶颈。土地连片适度规模经营是保障农机合作社运转和增收的重要前提。受原有土地分配制度制约,人均耕地相对较多,小型机械作业比较普遍,加之耕作方式简洁化、耕作时间短小化,有相当一部分群众认为自己种植要比土地流转效益高,而且不耽误从事非农生产,不愿意流转;也有部分农民对土地流转政策不理解,害怕失去承包权没有“依靠”,更害怕以后政策有变化,失去土地承包经营权,不敢流转。

第二,缺乏金融支持导致农机合作社发展后劲不足。目前,本合作社的投入仍以国家扶持为主,尚没有金融资本进 3

入农机合作领域,同时,受贷款抵押条件限制,农机合作社发展很难得到银行资金的支持。

11.小农机合作社撬动土地大经营 篇十一

多措并举探新路

克山县主栽农作物为大豆、马铃薯、玉米、水稻等,实行一年一熟耕作制,是国家重要商品粮基地县。该县利用国家级农村改革试验区的平台,通过财政支持、金融创新、规范经营等有力措施,培育发展了一大批规模大、实力强、效益好的农机合作社,全县大中型农机装备总数达1.6万台,田间综合机械化程度达98.8%。

(一)加大财政投入。黑龙江省近年来大力实施大农机发展战略,按照财政配套投入与个人投资6:4的比例,着力打造千万元以上级别的现代农机合作社,克山县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从调研情况看,仁发农机合作社2009年10月组建以来,已先后两次得到省财政补贴共计1200万元,目前固定资产3789万元,拥有一批200~400马力的现代大型农业机械。更好农机合作社、新兴农机合作社也多次得到省财政补贴支持,固定资产分别达到3200万元、2310万元。

(二)发展规模经营。经过实践探索,克山县农机合作社找到了合适的经营模式,就是占有土地、经营土地,通过规模经营,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如仁发农机合作社在2010年成立之初,主要以帮助农户代耕代收为主,虽直接获利13万元,但扣除折旧费后全年亏损187万元。从2011年开始,仁发农机合作社开始转变经营模式,鼓励引导农民带地入社,由合作社对土地进行统一经营管理,当年就盈利1342万元,社员每亩收益710元,是土地流转收入的近两倍,是一家一户耕种的1.5倍。从2013年开始,进一步建立了农户与合作社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机制,走上了健康发展的轨道。目前,克山县农机合作社已实现土地规模经营面积100万亩以上,占全县规模经营面积的三分之一以上。

(三)创新分配机制。克山县农机合作社采取了两步走的办法,实现了从吸引农户带地入社到与合作社风险共担的转变。如仁发合作社,第一步在2012年以前采取“土地保底和二次分红”的分配机制,规定土地保底金每亩350元,比农户自行流转的最高价还要高110元,并且秋后还可按比例分红,对农户入社具有很强的吸引力,2012年入社成员达到1222户,实现规模经营土地3万亩,社员每亩土地收益达到730元。第二步在2012年以后,建立了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分配机制,取消土地保底金,把土地面积作为交易量进行分配,将财政资金投入产生的盈利平均分配给每个社员,并把公积金按分红比例记入社员个人账户,视为个人追加投资。2013年农户入社土地每亩平均收益达到922元,比上年增加192元。创新分配机制吸引了更多农户带地入社,现在仁发农机合作社入社成员达2436户,规模经营土地面积达5.4万多亩。

(四)实施高效管理。克山县农机合作社建立了一套高效完备的管理体制机制,他们按照合作社法的要求,选举产生了理事会、监事会,主要负责日常生产经营决策管理和监督约束。在管理人员、农机驾驶员等选择使用上,坚持精干高效的原则,日常工作人员一般只有几十人。在重大事项表决时,召开全社代表大会表决,严格执行一人一票制度,让社员充分行使民主权利参与合作社管理,杜绝出资人和少数人说了算的现象。克山县纪委监察局还向农机合作社派驻了纪检组,由合作社所在乡镇纪委书记担任组长,主要负责合作社生产经营、国投资产管理使用、反腐败工作等。

(五)强化金融支持。为满足农机合作社规模经营的资金需要,克山县一手抓“政府做环境”,一手抓“银行做产品”,有效解决了农机合作社“贷款难、贷款贵”问题。在抓政府环境上,一是按照“先评级、后授信、再用信”的要求,合作社由县信用信息中心评定信用等级,作为申请贷款的重要依据。二是申请贷款的合作社必须做到“四有”,即有账目、有农业保险、有公积金留存、有农机具折旧,确保具有较强的还贷和再融资能力,使得金融机构能够有效规避信贷风险。在抓银行产品上,一是推出“银行+企业+合作社”的新型贷款模式,银行除直接向企业发放贷款外,还向与企业有关联的合作社放贷,并由企业担保,到期由企业负责收回。二是将土地经营权、种植作物预期收益权、农村集体资源使用权和不动产产权纳入银行贷款的抵押范围,银行按照评估认定值的70%进行放贷,并由农业、司法、工商和行政村全程监督。

(六)完善服务保障。克山县着力从三个方面为农机合作社提供有效的服务保障。一是在县公共行政服务大厅设立土地流转服务窗口,开设土地流转信息网,在乡村两级分别建立服务中心、服务站,为土地流转提供政策宣传、信息咨询、合同范本等服务。二是鼓励科技人员与合作社双向选择,通过签订包保合同,互交保金、明确责任,结成利益共同体,提供从种到收全程包保服务。根据秋后实地测产,合作社给予科技人员相应报酬,对于成绩突出的县政府还给予奖励。三是为解决农村弱势群体对土地的依赖,促进土地流转,克山县将所有符合条件的农村弱势群体纳入低保救助和社保范围,并全部免费享受农村合作医疗。

规模经营见成效

通过扶持农机合作社快速发展,克山县在较短时间基本实现了土地规模经营,促进了农民持续快速增收,也培养了一批新型职业农民,农业农村发展呈现良好势头。

(一)土地实现规模经营。我们实地调查的仁发、更好、新兴3个农机合作社经营土地面积都已超过5万亩,实现了农业生产经营的区域化、专业化、集约化。目前,克山县经营土地在1万亩以上的合作社达41个,其中5万亩以上有5个,全县533个农业种植合作社共经营土地189万亩,占规模经营总面积的70%,其中五年以上稳定规模经营面积达到40%。

(二)农民收入快速增长。通过农机合作社带动,入社农户每亩土地可增收约500元以上;通过土地规模经营,全县消除了20多万条耕地垄沟,新增2.8万亩耕地,每年可直接增加粮食产量1000万斤以上,增加收入2000万元以上;通过发展订单农业生产,全县农民可增收2.1亿元,人均增收572元;通过推广种植高效农作物,每亩纯收益可达到1000多元。同时,从土地上“解放”出来的农民还可以通过外出务工、发展畜牧养殖或从事二三产业等实现二次增收,全县每年劳务收入达到15亿元以上,人均增收3968元。

(三)农业生产水平提高。土地规模经营也推动了大型农业机械的广泛应用,促进了农业标准化生产水平提高。大型农机能够使整地的松、翻、耙、旋相结合,不仅改善土壤耕层结构,还提高了土壤通透性,使土地产出率明显提高。同时,大垄、良种、防病以及测土配方施肥等先进技术也得到广泛应用,实现从种植、管理、收获、储运到销售全程标准化,能够缩短播期5~9天,每亩节省种子1.5公斤(以大豆为例),节约生产费用2%~10%。

(四)农民带头人素质提升。农机合作社的快速发展,也锻炼培养了一批熟悉农业生产情况、了解当地民俗民情、具有较强经营管理能力和市场眼光的合作社带头人、经营管理人员、大型农机作业手等新型职业农民。目前克山县已有农业种植合作社理事长533人,千亩以上种植大户299个。

(五)农村面貌明显改变。由于农民加入农机合作社后收入持续快速增加,越来越多的农民愿意投入更多资金来改善自己的生产生活条件。一些领办了合作社的村集体经济,也有了实力能够为村民操办公益事业、提供更多公共服务。我们所调查的北联镇新兴村领办了新兴农机合作社,合作社3年内实现纯利润287万元,有了收入,新兴村不仅承担了全体村民的水费,还统一规划建设了农民住宅新区,其中近300平方米的别墅型二层小楼农民个人缴纳12万元即可居住。

引领发展有启示

克山县小农机合作社撬动土地大经营的成功路子,对于河南省加快发展农机合作社、推进土地规模经营具有许多有益的启示。

(一)解放思想是前提。调研中,我们深切感受到克山县“三农”系统广大干部思想解放、锐意进取,具有很强的改革创新意识,做到了真正用足用活用好相关政策。尤其是对于现行政策法律规定未明令禁止的,克山县坚持从实际出发、敢于探索、勇于实践。正如副县长杨旭东在座谈时说,不要在条条框框中打转转,而要在改革创新中闯路子。当前河南正在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必将碰到各种复杂棘手的难题,各级“三农”干部应学习克山县敢于改革、善于改革的精神,努力破除体制机制障碍,加快推进现代农业大省建设。

(二)农机合作社是重点。新形势下如何破解农户分散经营与推广应用大型农业机械的难题,克山县探索的农户带地入社、土地规模经营的模式,使农机合作社拥有了经营土地自主权、大型农机使用权等其他合作社所不具有的独特优势。正是由于农机合作社的突出作用,黑龙江省将其作为重点扶持对象,改变传统撒胡椒面式的农机补贴办法,集中财力向农机合作社倾斜,今年将再拿出20亿元资金重点扶持全省200个合作社,平均每个合作社投入1000万元。对于河南来说,目前仍有三分之二左右的耕地还采取分散经营方式,如何加快推进土地规模经营,应借鉴黑龙江省做法,出台专门的政策措施,集中有限的财政资金重点扶持农机合作社发展,同时在土地、税收、用水、用电等方面给予倾斜支持。

(三)金融保险是保障。土地规模经营面积和资金等各种投入的加大,农业生产经营面临的自然风险、市场风险和质量风险也在增加,一旦出现不可预料事件,损失往往十分巨大,单靠经营主体本身根本无法承受。克山县创新农村金融保险,有效解决了资金支持、保险服务的迫切问题。河南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发展过程中,也程度不同地存在金融贷款难贷款贵、保险不“保险”的问题,成为制约土地规模经营的突出瓶颈。应学习借鉴克山县做法,在扩大金融贷款有效抵押物上深化改革,将耕地承包经营权、农民宅基地使用权和大型农机具的使用权等作为融资贷款的抵(质)押物;扩大保险覆盖面,提高保险赔付率;引导鼓励金融机构开发推出更多的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加快农村普惠金融建设,并给予相应的财政补贴支持。

(四)规范发展是根本。农机合作社的收益效应是一种连锁效应,一旦出现经营失误,就会给数量众多的农户带来重大损失,甚至诱发一些社会稳定问题。克山县非常注重农机合作社规范发展,从带头人选择到经营管理人员聘用再到监管监督机制的建立,都有一套比较严格的制度与规定。河南在发展农机合作社的过程中,应从一开始就加强规范引导,避免先发展后规范、边发展边规范。对于有条件的合作社,要积极建立党组织,加强对合作社生产经营的监督管理。

(五)完善服务是条件。加快农机合作社发展,需要各级党委政府提供必要的政策支持、行政服务。克山县专门成立发展农机合作社领导小组,及时研究解决农机合作社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营造鼓励发展、鼓励创新的政策环境。河南也应进一步加强农机合作社的组织领导,加大财政投入和政策引导,尤其要在财政支持、项目安排、职称评定等方面给予倾斜支持。

12.合作社农机安全制度 篇十二

农机专业合作社是按照《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农民专业合作社登记管理条例》、《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章程》和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章程, 依法成立的以农机服务为主的农民专业合作社。以服务成员为宗旨, 遵循着“入社自愿、退社自由”的原则为合作社成员和其他个人或团体提供服务的组织。近年来, 特别是《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公布实施以来, 我国农机专业合作社快速发展, 组织化、规模化、产业化程度不断提高, 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 为推进农业机械化, 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做出了积极贡献。

今年以来, 广东省把发展农机专业合作社作为整合农机资源, 活化农机经营形式, 提升农机社会化服务水平的一项重要举措, 明确目标, 强化措施, 落实责任, 全力扶持, 培强做大, 农机专业合作社健康有序、快速增长, 有力地推进了全省农机专业合作社的快速发展和农业机械化水平显著提升。

为促进农机专业合作组织不断发展壮大, 广东省农机部门对已发展成功或符合培育发展条件的农机专业合作组织给予多方面扶持, 促进其发展。把农机购机补贴政策向农机合作组织、农机大户倾斜, 在操作中把农机合作服务组织、农机大户作为重点补助对象。凡增加新机具和作业项目都把扶持农机服务组织、农机大户放在首位。对他们采取优先购机、优先培训、优先组织作业、优先提供技术服务等“四优先”, 有针对性地培育了一批农机服务组织和农机大户。

在发展农机专业合作社过程中, 他们以制度健全, 管理规范, 服务质量好的农机大户、农机中介组织为切入点, 严格按照《农民专业合作社法》要求把好准入关。在一些农机管理基础好, 服务体系健全的乡镇, 制定发展规划, 选准发展方向和培育重点, 严格标准要求, 确保农机专业合作社管理、技术、质量、服务、市场全部到位, 形成一套自我发展、自我壮大的“造血”机制。同时, 市农机部门准确把握农机市场规律, 了解作业需求, 积极组织他们主动参与到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山区综合开发以及其它机械化工程项目中去, 拉长农机服务链, 提高农机作业效益。在稳步推进农田作业市场的同时, 进一步创新方式方法, 组织专业合作社开展畜牧养殖业种养加、农产品加工产运销等“一条龙”作业服务, 实现与农业大市场的有机对接。

农机专业合作社大部分是由农机户或种粮大户在自愿的基础上, 组合创办起来。建立之初, 他们除了拥有自己的农机或承包田外, 多没有专门的办公、经营场所。然而, 自1998年广东省实施了农机购置补贴政策以后, 他们看到了农机化发展的前途和希望, 不仅把通过服务取得的积累用于建设合作社, 而且不惜举债增加合作社建设的投入。

为增强农业机械化基础支撑, 广东省着力建设“三大体系”。一是扶持建设农机科研推广体系。扶持建设广东现代农业装备工程技术中心, 扶持建设了80个区域性农机推广站。二是健全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在珠三角、粤东和粤西扶持建设了3个大型区域性农机专业市场, 推动了农机销售专业化的发展。初步建立了省、市、县三级农机化信息网络和农机销售、维修、培训服务网点。扶持发展农机专业合作组织, 农机专业合作社的作业范围不断扩大, 服务能力不断增强, 成为推动农机化发展的生力军。三是健全农机质量与安全监督管理体系。强化农机质量与安全监督管理, 建设省农机鉴定检验检测中心, 建立了省农机产品质量投诉站和129个投诉点, 畅通了农机质量投诉渠道, 维护了农民权益。加强农机安全监理装备建设, 强化检测手段, 确保农机安全生产。2008年以来连续3年实现零死亡。

他们已有部分合作社建起了农机大院, 合作社有了自己的经营场所, 有办公室、有机库、有农资仓库。有的已初具规模, 并拥有自己轿车, 成为当代新型农民的代表。部分合作社受到了省、市、县区政府的表彰, 获得优秀服务组织、示范合作社等荣誉。

粤东篇

广东东部沿海地区农业发展基础相对较好, 也为整个广东农业发展作出了很大贡献。近年来不断探索创新农机服务模式, 大力培育、发展各类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 把分散的农业机械与分散经营的农户紧密联系起来, 实现了农业机械的共同利用, 成为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新生力量。目前, 形成了“企业+种粮基地+农机服务+农户”、“种田大户+农机服务+农户”、“农机服务组织+农户”、“农机合作社”和“社企农机服务共建点”五种主要服务模式。各个合作社发展的一系列数据成为促进农民增收的新亮点。笔者走访了粤东几家各具特色的合作社, 一起来分享他们的风采。

“五统一服务”发家致富

2007年, 钟振芳以种粮16800亩、年产粮食1.3万吨, 被评为“全国粮食生产大户十大标兵”之一, 并且是“状元”中的“状元”——年龄最小, 种植面积和产量最大。更有意义的是, 他来自珠三角经济发达区, 并非粮食主产区。

2008年12月, “惠州市海纳惠民粮食全程生产专业合作社”成立了, 在原有的产业化经营模式基础上转化为“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机+科技”的经营模式。主要开展成员所需的粮食机械化生产、加工、销售、储藏, 及提供农机服务、粮食生产技术咨询服务。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 使该公司形成一套和农民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机制。

他们以合作社的形式向农户提供“五统一”服务, 即统一种子、统一肥料农药、统一栽培技术、统一机械化耕作、统一保护收购价格, 再加上年终红利待遇, 充分调动起农户的生产积极性, 促进了周边地区优质稻和绿色稻生产的发展和粮食结构调整, 加快了粮种优化步伐, 辐射带动了惠州市两区一县优质粮的种植。

同时, 通过合作作社的形式使得产品机械化、科技化、品牌化发展, 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机+科技’的模式是一个双赢的产业化经营模式, 既为企业生产经营规模的快速扩大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为更好地落实国家的支农惠农政策, ‘尊上扶下’帮助更多的农民百姓发家致富提供了可靠的保障”, 钟振芳说。

2010年11月15-16日, 海纳公司和惠州市农业局承办了在惠州召开的《全国水稻生产机械化技术研讨会》。海纳公司基地作为现场演示地点, 共有20多台先进的农业机械参加此次现场演示, 包括由华农工程学院罗锡文团队研制, 在海纳公司安装调试的无人驾驶水稻精量穴直播机。

据海纳公司钟振芳介绍, 由于长期以来广大农民一直采用传统的水稻种植模式, 这种传统的种植模式已成为他们的一种习惯, 要让他们在短时间内改变这种习惯采用规模化、标准化、机械化、绿色化、现代化的水稻生产技术, 必须要给予他们一定的技术培训。通过专家的讲解、培训使他们认识到传统种植技术的不足和学习、采用规模化、标准化、机械化、绿色化、现代化种植技术的必要性, 进而指导农民掌握和使用这种技术。只有是真正让广大农民掌握了这种先进的种植技术, 才能充分调动起农户的生产积极性使我们的合作社进一步发展壮大, 才能促进周边地区优质稻和绿色稻生产的发展和粮食结构调整, 加快粮种优化步伐。

据了解, 海纳专业合作社自2009年起实施农民规模化、标准化、机械化、绿色化水稻种植技术培训项目, 设立培训中心, 邀请中国科学院农业项目办公室、华南农业大学、中山大学、广东省研究所、惠州学院等这些合作单位的专家、教授到培训中心对合作社的农民进行相关技术的培训, 包括水稻生产的标准化技术、水稻病虫害防治技术、水稻鸭稻共作技术等。“提高农民素质, 也有利于标准化生产, 以后每个农民到基地工作都要经过培训。以前很多农民对有些新技术都不信, 现在对机械化已经相当认可。农民懂得道理后, 有了食品安全等各种意识, 再参与经营, 我以后也不用那么累了。”钟振芳说。海纳专业合作社主要负责农机方面的技术培训, 培训教师主要为企业资深的农机操作手及相关农业机械厂的专门技术人员。2010年举办各类型技术培训8期, 培训人次1000人以上, 同时, 辅助开展科技下乡活动, 送科技进村入户。通过培训使1000多名农民掌握规模化、标准化、绿色化的水稻种植技术, 直接带动1000多户农民种植优质水稻为国家提供优质水稻2400吨, 另外还间接带动5000多户农民进行优质水稻生产。

“政府有各种机械补贴, 各个方面都能感受到政府的扶助和温暖。争取把农民都带上发家致富的路。”钟振芳说。

完美机制互利共赢

惠东县好收成农机专业合作社是按照农机社会化服务、产业化发展的思路, 以发展经济为中心, 坚持“民办、民营、民受益”的原则, 实行统一管理, 分开经营, 单独核算, 定期培训等方式, 立足农业, 面向农村, 服务农民。

据了解, 惠东县好收成农机专业合作社不断探索完美组织的内部运行机制和利益联结机制, 建立合理分配机制, 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经济共同体。合作社实行独立核算, 自负盈亏, 利益共享, 风险共担的市场运作机制。合作社的利润, 实施盈余返还的原则, 按交售单机服务作业量和股份相结合的返还利润进行二次分配。实行年终二次返利制, 在收益中扣除经营成本后, 提取可分配盈余的10%为公积金, 用于合作社扩大再生产。提取5%为公益金, 用于合作社的公益事业和成员福利。提取5%为教育基金, 用于合作社成员培训。提取20%为风险金, 建立风险基金, 用于合作社成员生产经营遭遇重大经济损失时的补贴, 然后对可分配盈余按作业量和股金分别占50%和10%的比例进行分配。合作社建有严格的会计和审计制度, 定期向成员大会公布, 做到民主理财, 接受监督。

在管理上, 惠东县好收成农机专业合作社采取科学的管理方式:一是民主选举, 理事长由成员大会选举产生, 理事会由三名成员组成, 监事会由二人组成, 设监事长一名, 并讨论通过了监事会制度, 考核奖惩制度以及重大事项报告制度等;二是民主决策, 定期召开成员大会和理事会会议, 听取工作情况并安排下一步工作, 重大事项和紧急情况随时召开。对合作社内部重大事项, 由理事会民主协商或成员大会集体决定;三是民主监督, 监事会成员代表成员对理事会及合作社负责人履行章程及职责情况落实成员大会议决定情况及合作社内重大事项, 工作开展情况等进行监督;四是财务公开, 合作社定期向成员公开财务性收支情况, 接受成员监督, 通过以上各项规章制度的实施, 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五是定期培训, 为保证农机作业达到安全优质服务, 定期对农机作业人员进行技术培训, 提高农机作业人员的技术水平。

据惠东县好收成农机专业合作社负责人介绍, 在各级政府和农业部门的大力支持下, 惠东县好收成农机专业合作社经过的不断探索和发展, 至2010年, 实现服务农户186户, 机耕整地面积2000亩、机插面积2000亩、机收面积2000亩、机植保面积2000亩, 营业收入100万元、可分配盈余32万元, 实现了农业增效、农户增收、合作社盈利“三赢”。

和谐发展再创辉煌

龙门县良好农机专业合作社是以发展现代农业, 以推进农业机械化科学、协调、可持续发展为目标, 以全面提升农机社会化服务水平为宗旨, 社员共23人, 现有资产130万元, 机具9台套, 拥有约800平方米的机库房, 作业服务面积约1佰万亩, 服务总收入800万元, 净利润约60万元。

据了解, 农机专业合作社为农民增收主要做法是, 首先将农机与作业市场连结起来, 提高机具利用率, 增加农机收入, 通过合作社, 把本地区的农机服务组织起来, 实现规模化生产。其次, 农机专业合作社提高了农民的协作意识, 维护了农民的合法权益。合作社为农民提供了交流的机会, 使合作社成员在技术上互帮互学, 利益上互助互利, 信息上争相传播, 增强了农民的自我保护, 争取平等权利的意识, 避免了自身利益受到侵害。再次, 经济效益和社会效果明显。农机专业合作社失去了农牧业产业化和订单农牧业的发展。实现了作物品种的统一, 即可按订单生产, 也可以按市场需求整体出售, 从而提高了农畜产品增加值, 促进了农业的增产增收。

龙门县良好农机专业合作社以农业机械化发展的新思路, 经过一段时间的探索和努力, 合作社的发展取得了初步的成效, 组织化、规模化、产业化程度不断提高, 较好地解决了小农户作业的问题, 有利于减轻农户劳动强度, 解放了农村的劳动力, 有效地增加农户的收入率。同时, 为广东省农机专业合作社进一步更好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天作之合皆大欢喜

海丰县长威农机专业合作社是在汕尾市金长农机有限公司牵头发动下, 于2011年2月由汕尾市金长农机有限公司等15位成员按公司+农户的模式组建的农机专业合作社。经过近一年的摸索探讨和实践, 取得了一定的办社经验和效益, 今年有了大发展。据了解, 到八月底, 合作社成员已达52户, 共有农机具64台。今年已服务农户1300户以上, 作业面积近万亩, 营业收入 (含机具挂靠入社和承包、租赁机具社员收入) 超60万元。

据了解, 海丰县长威农机专业合作社成员入社方式有三种:一是现金出资入社;二是机具作价出资入社;三是机具挂靠入社。出资成员按出资额享受利润分红或承担企业风险, 以机具挂靠入社的成员自负盈亏, 可自行承揽农活或由合作社介绍农活, 每月只按挂靠机具营业收入的5%上缴合作社管理费, 不享受企业利润分红。所有合作社成员均有优先承包租赁本社机具的优惠权。成员的机具维修或向汕尾市金长农机有限公司购买用于此类机具的配件可享受八折优惠, 在机具出现大故障维修期间, 可向本社借用机具使用, 以防止耽误农时。所有成员都可享受以本社名义获得的政策收益, 在社务中都有平等权益及义务。

海丰县长威农机专业合作社以“服务、推广、促发展”为方针, 带头购买先进适用的农机具, 到农机发展落后的地方示范作业, 让农民认识农业机械化的好处。对于一些农民不相信能用机械作业的农活, 只收工本费, 甚至免费为农户服务, 所有机械作业服务都是低于市场价收费, 竭尽全力推广先进农机具。据当地农民也是合作社的成员透露, 海丰县长威农机专业合作社为了打开当地机械化插秧的局面, 不厌其烦的做农户的思想工作, 免费提供秧盘、机械上门为农户育秧、插秧, 让农户见识机插的长处。仅今年就为农户无偿育秧300亩以上, 起到了良好的推广宣传效果。海丰县长威农机专业合作社成立以来, 免费上门示范作业和参加有关部门组织的各类演示会超过150场。通过现场演示或培训, 向农民灌输农业机械化知识, 提高农民购机用机的积极性。

据了解, 目前本地的农业机械化已有了较快的发展, 要买机用机的农户多了, 为公司经营带来了商机。机械化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 解放了农村劳动力, 促进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 加快农民脱贫致富进度。同时海丰县长威农机专业合作社也从中获得了效益和发展。互利共赢, 皆大欢喜。

海丰县长威农机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向笔者透露, 将继续做好农户服务和示范推广工作, 完善经营管理, 提高机具工作效益, 增加社员收入, 把合作社办成农户信赖, 政府满意, 社员创收大有所为的示范社。

粤西篇

粤西地区自然资源优势明显, 发展农业、矿产开发、海洋产业等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目前, 农业机械专业合作社这项在全国率先实施的支农强农惠农重大决策, 恍若一声惊雷带来了广东农业机械化发展暖春的气息, 受到广大农民的热烈拥护和欢迎, 在粤西全国农机化领域也引起了极大的反响和震动。接下来, 我们一一了解粤西几家合作社的具体情况。

“三民”主义发展“80”后核心战斗力

廉江市良垌兴旺农业机械专业合作社是2008年9月组建成立后, 于2010年1月正式运营操作。合作社在新农种植基地的基础上, 结合现代农业发展现状和农民的实际愿望, 以科学的发展观, 依照党和国家的相关政策, 本着“民办、民管、民受益”的自发组建合作社组织。

据了解, 廉江市良垌兴旺农业机械专业合作社由2008年的几台小型手扶拖拉机发展到现丰拥有大小型各种农业机械共43台 (套) , 社员从初组建的13人发展到现今有108人。常年聘用机手就有8人, 合作社建筑面积925平方米, 其中机库大棚583平方米, 社员办公室180平方米。据了解, 合作社大多数为曾在外打工而今返乡的“80后”, 他们看中了农业这个项目同时被政府的政策支持所吸引, 纷纷回乡与土地打成一片。据廉江市良垌兴旺农机专业合作社主要负责人全王新社长介绍, 为了更好为社员、为农民服务, 合作社09年租用了130多亩闲置土地作为机手训练场, 让机手更好熟练地掌握机械技术。合作社为社员提供服务项目多种多样, 主要的有:打田、育秧、插秧、收割、犁田、开沟、起略、深耕松土、组织收购、机械维修、技术培训等。合作社年服务面积12000多亩 (其中五保户、贫困户、单亲家庭户所有服务费全免) 。2009年合作社自行投入研发的淮山薯松土机研发成功。2010年被省证明为守合同重信用企业, 2011年被市农机局评为水稻插秧机械化工作“先进单位”。

据了解, 合作社组织机构完善, 各项管理制度健全, 经营运行机制规范, 严格把好农机服务质量关, 年内也有服务投诉, 几乎没有农机事故发生。合作社本着“以人为本、机械为力、发展为计、服务为主”的四为方针。在这个现代的发达社会, 劳动力迈向老年化的一线农民, 更突显出合作社的未来价值, 培育年轻骨干是合作社未来的重点, 建立一支有特色、有战斗力的年轻合作社队伍。为促进“三农”发展作出贡献。

打造社企与社员鱼水之情

吴川市禄丰农业机械专业合作社成立以来, 本着一切为农民, 为了农业生产的根本出路——实现农业机械化的宗旨。为了农业生产的增产, 农民增收的意念, 合作社先后投入390多万元的资金。承包土地25亩, 租期30年, 建厂房900多平方, 其中凶手机库、生产车间、办公室、工人宿舍、饭堂, 其余用作继续扩建厂房和机械化喷灌育秧基地;购买了大型耕机2台、收割机3台、高速插秧机4台、播秧机3台、秧盘生产机1台、粉碎机1台、搅拌机1台、包装机1台、抽水机5台、灭虫器5台, 报装100千瓦变压器1台。

然而, 吴川市禄丰农业机械专业合作社自成立以来, 得到市委、市农机局、市农业局、镇政府等各级领导的支持和广大农民群众积极拥护。由于农机专业合作社是初成立, 农民对农业机械化的了解还不多的情况下, 吴阳镇府和合作社于今年农历七月七日召开了一次插秧会议。会议上, 吴川市市长、市农机局、市农业局领导参加了会议, 吴阳镇委书记、镇长主持了会议, 各村委书记、主任参加了会议, 还有广大群众到插秧现场观看。会议上各位领导为合作社的发展作了重要指示, 为农业机械化发展出谋献策, 同时, 在会议上合作社理事长宣布合作社对农民服务的具体内容:一、为农民推荐优良的水稻种子;二、为农民提供秧盘、机械播秧、秧苗机械化管理;三、为农民机械耙田整地;四、为农民机械插秧;五、为农民机械收割的一条龙服务, 每亩收费300元。而按现在农机服务市场收费, 合作社至少为农民每亩节省100多元 (如人工整地、播秧、淋水、施肥、拔秧、肥料、虫药等费用) 。据了解, 会后各个村委书记和主任回到其本票都大力宣传本次的会议精神和内容, 吴川电视台也连续几天实播插秧现场会议, 使吴川市各镇农民都知晓机械化插秧的优势。经过现场示范机械插秧后, 更加证实机械化插秧方案能使广大农民得到实实在在的利益。因此, 其后在短短一天时间内报名申请的农户达到8000多户, 因为此次合作社是初次机播、机耕、机插、经验不足, 只敢接收了约三分之一的农户进行服务, 但有些排不上的农民已经要求下明年春耕的订单了, 效果可见一斑。此外还有很多因为农民无力耕种而荒废的土地得以复耕。据有关数据了解, 如果吴川的2万多亩地得到复耕, 按每亩产量800斤计算, 那么一季吴川就增加粮食1600万斤, 一年就是3200万斤。

经介绍, 整个机插过程中农民处处表现对合作社的支持、拥护和配合, 例如农民一早就自觉搬秧到田边, 顶着烈日在田边送秧到机上。这样大大减少了停机的时间, 提高了工作效率, 使得每台机每天能作业70多亩, 为那蒙、限口、三柏等地5000多户农民服务, 总作业面积达到上万亩。

然而为了满足机械插秧需要秧盘播秧的需要, 秧盘生产线每天24小时工作, 日产秧盘2000多块, 年产70多万块。

由于机播、机插、机耕、机收都需要大批能干的机手, 所以合作社培养了一批业务过硬, 吃苦耐劳的机手, 这样既储备了一批人才资源, 又解决了一批农村青年的就业问题。

机插的稻禾已经生长了一段时间, 与传统的手插稻禾比较, 机插的确实有了明显的优势。正值秋收时节, 应广大农民的要求, 在有了今年夏种经验的基础上, 专业合作社又计划以使馆的形式 (即包今年的秋收, 明年的春耕、春播、春插、谷种) 再为农民服务一万亩。地址选在吴阳、黄坡两镇。

初次起步, 合作社工作人员表示:“这些日子来虽然做了很多工作, 也很辛苦, 但有广大农民的积极拥护, 有各级政府和农机农业部门的指导、支持, 我们完全有信心, 有能力去打好农机服务这一仗。我们更加坚信, 用我们的心血和汗水必定会打开当地农业机械化的新局面!”

后起之秀的人性化管理

吴川市覃巴镇龙田村委会祥龙农业机械专业合作社成立已经一年多了, 在发展过程中, 合作上不断提高机械化作业效率, 促进农机社会化服务水平提升, 发展社员50余人, 拥有各种型号农机具36台套, 资产总额近150万元。合作社有比较完整的制度和章程, 基本上能按章程运作。在组织制度上, 基本上按照《合作社法》确定的组织机构, 设置理事会和监事会, 实行社员代表大会制度, 对社员实行入社自愿、退社自由。在内部管理上, 实行民主管理、民主决策、民主监督;每月召开一次理事会, 每半年召开一次社员大会, 共同研讨重大事项并通报运作情况。通过规范运作, 在服务上, 社员能够无偿享受技术培训、技术辅导和信息咨询等, 基本上符合“民办、民管、民受益”原则。

据了解, 在过去的一年里, 合作社为社员和农户机耕、机种、机收近1.6万余亩, 提高了劳动生产效率, 农业机械化水平的提高, 减少了田间作业环节, 有利于抢抓农时, 使粮食作物能够在最适合的季节进行生产。因此获得了显著的成效, 首先是缓解了政府和龙头企业的压力。过去, 农机作业的发展主要靠政府发动和龙头企业带动, 牵涉了政府和龙头企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 农机合作社成立后农机作业过程中的各项服务转由合作社承担, 减轻了政府和龙头企业负担, 走出了农业产业化发展过程中由合作社带动基地发展的新路子, 实现了农民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自发组织、自我发展。其次是加快了农机基地建设步伐。合作社成立后, 在为入社农机提供优质服务的同时, 也为社外农户提供系列农机服务, 规范了农机作业市场, 降低了农机户各自分散经营的成本, 节省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 实现了规范经营, 保护了农机户利益, 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三是通过合作社运作, 减轻困难户和残疾人户的负担。在农机作业时对困难户、低保户、残疾人户进行低价或免费服务, 创造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互利互助推动农机进程

遂溪县吉塘农业机械专业合作社于2009年10月成立, 前身是将本村委会所属的各条自然的拖拉机通过重新整合在一起和鼓励农民自购新机, 带机入股组成合作社, 现拥有大中型拖拉机68台及配套设备, 及相应的维修、保养、保障等一大批设备和设施, 并建造130平方的办公楼105平方的仓库及250平方的钢结构的停机棚, 去年, 合作社将获得的利润150万元, 承包了一百七十多亩地作为合作社的基地, 以股份制的形式种植红心火龙果, 以纵横现身多种经营的模式不断发展壮大合作社, 合作社现有社员54人, 固定资产485.6万元, 年耕作4.8万亩, 2010年收入452万元, 实现利润152万元, 今年重新投入设施设备100多万元种植红心火龙果。

2009年10月, 遂溪县吉塘农业机械专业合作在县农机局的大力支持下, 不断完善自身的建设, 在县工商局登记注册, 通过民主选举产生了理事会, 监事会, 并相应选举了业务员, 财务人员, 建立了一个“管理规范, 结构合理, 制度健全, 机制灵活”的农业机械专业合作社, 合作社本着兴农惠农的宗旨, 坚持以兴农惠农为服务理念, 将农合作社制度建设, 运行机制放在了重要的位置, 完善了民主决策制度, 收益分配制度和财务管理制度全面规范动作, 依靠民主管理, 民主决策, 民主监督, 最大程度地实现和维护好社员的利益, 不断扩大合作社的影响力, 大力推动农业机械化的进程。

然而, 在抓好组织建设的同时, 合作社经常组织社员和司机学习, 不断提高社员的服务意识和操作技能, 对新入的司机严格抬头, 必须百分百的持证上岗和实际操作考核, 将安全生产放在首位, 合作社成立至今, 未出现过安全事故。

据了解, 遂溪县吉塘农业机械专业合作社比较注重后勤服务工作, 2010年合作社聘请了几位专业维修人员, 购买了一大批维修设备和保障车辆较好地解决了社员的保养维修难的问题。

上一篇:闻雁韦应物翻译下一篇:古代游记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