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规教学检查方案

2024-07-16

常规教学检查方案(精选6篇)

1.常规教学检查方案 篇一

教学常规检查方案

学校倡导并支持教学改革创新,而教学改革都必须建立在抓好教学常规环节的基础上。加强教学常规管理,实现教学管理的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是建立正常教学秩序,提高教学质量,完成学校教育教学任务的基本保证。为进一步促进各项教育教学常规工作的达成度,使每位教师的工作实绩得到客观评价,特制定此检查量化实施细则。

此外,为加强教学常规检查作为过程性考核的权威性,每学期教师的教学常规检查结果将存入其个人业务档案,同时作为学职务考评和考核的依据。

一、检查办法:

学校将以不定期抽查与定期全面检查相结合的方式,由学校行政人员和教研组长对每位教师的常规工作进行督导检查、量化记分,并将检查结果及时汇总总结。检查分教学计划、备课、上课、作业与测验、辅导、听课六个大类,每个大类细分为多个细目,构成一定比例。

评价采用百分制。评分时先根据每个检查项目的优劣一次性确定成量化等级,分0~10个等级分(0分不填),再根据该项目在百分制所占分数重新折算成实际分。

根据总分列A、B、C、D、E五个等级:90~100分A级,80~89分B级,70~79分C级,60~69分D级,60分以下E级。

二、检查细则:

(一)教学计划(10%)

检查内容:

1、外在指标:学期授课计划和教学进度表是否及时、完整、具体;

2、内涵指标:学期授课计划和教学进度表是否具有科学性和可操作性;是否对教学实际工作开展具有指导性。

评分标准:

1、学期授课计划和教学进度表的外在指标占30%;

2、学期授课计划和教学进度表的内涵指标占70%;

(二)备课(25%)

检查内容:

1、实际上课与期初教学计划和教学进度表是否匹配;

2、课时计划即教案的撰写基本要素是否齐全:

①上课班级、时间、课题、课型、课时顺序、执行日期;

②教学目标要求和阶段任务的确立、教学重点和难点的分析、教具媒体;

③教学设计环节包括板书设计和演示、教学双向活动和反馈(主体参与的问题、讨论、当堂练……)、重点和难点处理等;

④作业和教学后记(教龄五年(包括五年)以下的青年教师每课教案都要写教后感,教龄五年以上的教师要求按单元进行教学反思并写好教后感)等内容;

3、是否恰当运用教具和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幻灯、投影、影音、网络、多媒体);

4、教案是否整洁清楚,是否具有预先提前量。

评分标准:

1、课时计划与总计划的匹配占20%;

2、教案的完整度与设计质量占60%;

3、现代教育手段占5%;

4、教案的整洁度和提前量占15%。

(三)上课(25%)

检查内容:

1、教学目标要求是否具体、科学,阶段任务是否完成,教学内容是否重点突出,难点处理恰当;

2、教学观念是否先进(教师角色、教法、学生主体、学习方式、教学评价);

3、教学设计过程是否安排合理;教学结构是否严谨有序;

4、是否恰当运用了教具和现代教育技术手段;

5、教师形象状态是否良好,教态是否自然亲切;

6、课堂组织管理是否有效,是否全程控制课堂局势。评分标准:

1、教学目标、任务、重点和难点占20%;

2、教学观念占30%;

3、教学设计过程占30%;

4、教具和现代教育手段占5%;

5、教师形象和教态点5%;

6、课堂组织管理和控制占10%。

(四)作业、测验和考试(20%)

检查内容:

1、作业布置内容形式是否合当,布置数量是否适当,布置次数是否适当;

2、作业的批改是否及时,是否全批改。是否有错题纠正和相应批阅评价(如作文类);

3、学生作业是否及时上交,人数是否齐全,书写是否认真,是否订正;

4、测验内容是否科学适量,是否达规定数量(每学期不少于2次),是否认真批阅;

5、教师是否根据作业或测验情况进行导优辅差。

评分标准:

1、作业布置占25%;

2、作业批改占25%;

3、学生作业情况占20%;

4、测验内容、数量和批阅占20%;

5、导优辅差占10%。

(五)课外辅导和第二课堂(10%)

检查内容:

1、是否能对学生自习课进行辅导;

2、是否能对后进生进行课外辅导;

3、是否能组织学生通过课外活动予以辅导。

评分标准:

1、自习辅导占30%;

2、后进生辅导占40%;

3、课外活动辅导占30%。

(六)教育科研活动(10%)

检查内容:

1、听课(观课)是否完成规定数量(教师每学期不少于4节,教研组长和行政每学期不少于8节);

2、听课(观课)是否认真规范(按时到达教室、遵守课堂纪律、不影响上课),是否做好听课记录,是否认真评课(随堂听课做简评,公开课填写评价记录);

3、积极是否参加各组内教研活动开展其它教研活动。评分标准:

1、听课占60%(听课得分=听课满分×听课数量完成率×听课质量);

2、参加和开展教研活动占40%。

2.汽车常规检查有哪些 篇二

事实上,一趟长途旅行的事先准备工作远远不止洗车这么简单。一次简单的车辆状态检查,会使得我们在路上更加安心。

普通的车辆状态检查不比全面保养,没有那么复杂的过程以及那么多需要更换的零件。所以你大可不必非千里迢迢奔向4S店,一些特约维修店和维修连锁店,都是很好的选择。

即便你并不想去维修店中进行检查,一些简单的项目也可以自己在家完成。所以让我们看看专业维修店中都包含什么项目,这样,至少在以后使用时,也能做到心中有数。

出行前的车辆检查,可以降低我们车辆在旅途中出现问题的可能。大致检查范围包括车辆各种油液是否充足且有无外露迹象,轮胎是否完好,补充胎压,各种易耗品是否充足等。

常规的车辆检查也与正常的保养流程一样,工作人员会先记录车辆的行驶里程,检查车辆的自检情况,从而初步确定车辆是否存在问题。

在检查的过程中,工作人员也会捎带手的清理一下发动机舱,这是为了在接下来的检查时,可以更加方便地查出问题。

我们知道,在高速公路上行驶一段时间后,总会有一些虫子黏在前挡风玻璃上。所以充足的玻璃水在长途旅行中,也是十分必要的。并且这一点,也是大部分车主都会忽略的。

等到这一切都完成之后,工作人员才会将车开上架子,对车辆进行进一步检查。这一部分主要包括轮胎、底盘、悬架等方面,因为它们将直接影响到驾驶的安全性。

在本次检查中,比较贴心的一点是,工作人员不仅仅只检查了轮胎的胎压和胎面情况,同时也仔细地把轮胎中卡到的石子一一剔除。

一次简单的车辆维护检查,基本就包括了以上这几个项目。其实,自己在家中也可以完成大部分工作,只要确保发动机舱内没有明显油污,各种油液充足,轮胎无破损,就基本不会有太大问题。

3.教学常规检查实施方案 篇三

为了有效地调控我校师生的教学行为,充分实现教学管理规范化,使各项常规教学抓好、抓细、抓实,从而促进我校教学质量全面提高,特建立我校教学常规检查小组,开展教学常规检查。

一、成立教学常规检查小组

组 长:孟晓莉

副组长: 王英旭、焦可心

成 员: 刘月梅及各教研组长

二、职责范围

1、组长全面负责检查的开展工作。

2、副组长负责检查工作的组织实施工作。

3、各成员根据分工安排开展具体的检查工作。

4、教学常规检查小组每月一次对全校的教学常规工作进行全面检查。

三、检查项目(检查内容详见各分类说明)

备课:教案或备课本。(包括作文备课以及各种地方课程备课)

作业:作业种类、作业量、批改情况、学生订正情况

辅导:辅导学生名单、开展辅导情况

质量反馈:根据教学进度开展单元及阶段性检测情况、成绩填报情况、质量达标情况

听评课:听课节数、听评课记录

第二课堂;活动记录(小组名单、活动计划、活动记录)

教学随笔及经验文章:根据学校安排,以学期为单位按规定数量完成情况。

四、检查的形式

严格以《县教育局教学“三〃六常规”常规基本要求》为依据,每次所有教学常规材料累计总分30分,学期结束将每次检查成绩相加,求出平均数,然后折分加入教师学期综合考核。

五、几点说明

1、常规检查是学校教学管理的正常工作,也是学校规范管理的必要工作,全体教师务必理解、配合、支持。

2、通过常规检查,及时了解我校教学工作存在的经验和不足,以便我校能及时推广好的经验做法,及时查找和克服存在的不足,扬长避短,提高我校的教育教学工作效率。

3、检查人员在检查过程中要严肃认真,记载详细,及时发现、总结典型,及时填写检查报告单。正反两方面的典型案例具体到人,记分客观准确。

4、各检查组在规定的时间内上交下列材料:

①、检查情况反馈材料,问题陈述具体,经验典型有案例。②、检查记录表。③、记分统计表。

小学教学常规检查实施细则

一、各种工作计划的制定

(一)要求及扣分因素

1、教师应于开学前一周内制定出相应的教学、教研、活动课、班主任工作计划,各教研组制定出本组的教学、教研工作计划,逾期者扣0.1分,不按时补写者或不写的扣0.5分。

2、教学工作计划内容应包括指导思想、情况分析(学生、教材等)、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措施或应注意的问题、单元授课安排、教学进度等,每缺一项扣0.1分。

3、教学工作计划必须根据实际情况拟定,要具体、实用,上、下学期衔接性强,并注意训练的延续性、梯度性,否则重写,并扣0.1分。

4、教师必须严格执行教学工作计划,不执行者扣0.2分。

(二)检查办法

各种工作计划应在学期开学一周内各教研组长收取上交学校教导处,教导处负责根据以上要求及标准进行检查、总结反馈,不符合要求的及时进行修订(一周内上交);对与各种计划的执行情况结合平时的课堂教学和有关工作进行不定期检查。

二、备课

(一)要求及扣分因素

1、各科教学要达到周前备课,要有单元备课,语文、数学每少于一课一节扣0.5分,每缺少一个单元备课扣0.2分,其它学科每少一课时扣0.2分。

2、教师无教案不能进课堂,发现一次扣1分。

3、教案要具体、实用,特级教师教案仅供参考,不能原本抄袭,也不能抄袭以前教案或其他教师教案,案例应与课堂教学基本一致,否则发现一次扣0.2分。

4、教案的内容应包括教学目的、重难点、教具准备、课时安排、教学过程、板书设计、作业布置、教学后记等,每缺一项扣0.1分。

5、每课时后记不少于30字,要切中要害,是真实的感受,对以后的教学要有指导性,不能不着边际,泛泛空谈,达不到要求者每次扣0.1分。

6、教案要书写工整,排列整齐,教学环节清晰,否则每次扣0.1分。

7、教案要体现本学科特点,以学生为主,以学为本,重在培养学生的能力,达不到要求的根据情况酌情扣0.1-1.5分。

(二)检查办法

对教学案例学校将根据以上要求标准实行不定期进行检查的办法,检查人员为教学常规检查小组成员。

三、课堂教学

(一)要求及扣分因素

1、要严格按教学进度上课,左右教学进度不得超过一周,不符合要求者,发现一次扣0.3分。

2、教师要严格按学校课程表上课,不得随意调课,未经教务处批准而随意调课者,发现一次两位当事人各扣0.3分。

3、上课期间不得使用通讯工具,发现一次扣0.5分。

4、无故旷课者每节课扣3分。

5、教师在预备铃响后应立即走向教室,候于教室门前或督促学生做好上课准备,上课铃响后立即组织上课,做不到者发现一次扣0.1分。

6、教师上课必须拿教案,无教案者发现一次扣1分。

7、教师要充分利用学校设施如挂图,投影等进行教学,并填好使用记录,记录要与教案、上课时间相符,否则每次记录扣0.1分。

8、任课教师要保证实验课、阅读课开设,并做好相应记录,否则每发现一次扣0.2分。

9、任课教师在上课时间不得早退,发现一次扣0.5分。

10、教师上课的主体思路应与教案基本相符,并要脱离教案授课,否则发现一次扣0.2分。

11、教师不能坐着上课,发现一次扣0.5分。

12、教师授课应用普通话,不用者发现一次扣0.5分。

13、教师板书要设计合理,用楷书书写,不用楷书者发现一次扣0.2分。

14、下课铃响完后应立即下课,发现拖堂者一次扣0.1分,超过两分钟加扣0.2分。

15、当堂上课教师负责督促学生做好眼保健操,不得讲课或离开教室,发现一次扣0.2分。

16、教师不得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发现一次根据情节酌情扣1-3分,情节特别严重者且造成不良影响者加扣5分。

(二)检查办法

1、课堂教学行为检查:

(1)由学校值班领导和教学常规检查小组成员平时进行,检查人员对违反以上规定的教师的情况做好详细记录,由本班学生签名确认。

(2)定期召集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一般一期进行一次)。

2、课堂教学质量检查:

每学期各任课教师可根据自己的情况准备一节能代表自己高水平的课,由听课教师及教学常规检查领导小组进行评价。

四、作业布置与批改

(一)要求及扣分因素

1、作业次数与数量要符合学校规定,不符合者发现一次扣0.2分。

2、布置作业的目的要明确,提倡针对不同学生的实际布置不同的作业和,作业难易适中,时间控制准确,严禁避免大量的机械重复性作业,否则发现一次酌情扣0.1-0.5分。

3、作业批改要及时,认真,做到全批全改,严禁只布置不批改的错误做法,否则发现一次扣0.5分,次数不达标每两次扣0.5分。

4、教师要尽量避免批改错误,若有错,同一作业批改错误每生不得超过一次,超过者发现一次扣0.3分。

5、一、二年级一般无书面家庭作业,其他年级作业次数适量,布置要典型,批改及时,评价有层次性和鼓励性。对于违反规定的视其情况扣1--3分。

6、作业批改记录填写要齐全,内容应包括作业内容、整体情况、出现的共性问题、其中的原因分析或对哪些学生提出表扬、批评、对出现问题的处理措施等,不符合上述要求者每次每项扣0.3分。

(二)检查办法

根据以上要求标准实行不定期进行检查的办法,检查人员为教学常规检查小组成员。

五、理论学习

(一)要求及扣分因素

1、教师平时要加强对业务理论的学习,并做好学习笔记,防止为了检查而突击完成,应付了事,一经查处,扣0.2分。

2、笔记量要达到规定的页数(每周各不少于一页),每少100字扣0.2分。

4、所记内容要有实用性,有利于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水平和业务素质,若为了应付检查,草草了事,扣0.3分。

(二)检查办法

根据以上要求标准实行定期进行检查的办法,检查人员为教学常规检查小组成员。

六、辅导

(一)要求及扣分因素

1、要根据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辅导计划,其中应包括优等生和后进生的辅导,没有者扣0.1分,内容不详者酌情扣0.1-0.3分。

2、教师要建立后进生转化档案,做好转化记录,没有者扣0.1分,不全者酌情扣0.1-0.3分。

3、教师在下一节课不是自己所教科目的情况下不得对学生进行辅导,否则发现一次扣0.3分。

4、在正常办公时间内,教师一般不能在办公室进行辅导学生,如需辅导,所辅导学生不能超过3人,超过者发现一次扣0.2分。

5、其他教师不能占用体育、美术、劳动、微机等科目的时间对学生进行辅导,否则发现一次扣0.2分。

(二)检查办法

根据以上要求标准实行不定期进行检查的办法,检查人员为学校值班领导。

七、质量检测

(一)要求及扣分因素

1、各学科教师应根据教学进度进行单元或阶段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一般每学期进行4次(不包括期中和期末),每少一次扣0.2分。

2、阅完试卷后,教师要及时做好质量分析,质量分析的内容应包括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改进的措施等。质量分析要详尽,切中要害,不能寥寥数语,应付了事。达不到要求者每次酌情扣0.2-0.5分。

3、教师不得对学生进行成绩排队,给学生排队者每次扣0.2分。

4、对于考试科目,在学期末教师要做好质量分析,要求同2。做不到者每次扣0.2分。

5、对于非考试科目,任课教师要组织好质量检测,无者每次扣0.2分。学校在学期末抽学生进行检测,检测结果计入考评。

(二)检查办法

根据以上要求标准实行定期进行检查的办法(月查),教导处负责进行检查。

八、听评课

(一)要求及扣分因素

1、教师一般每月听课不少于4节,有关领导不少于8节,每少一节扣0.5分。

2、教师听课时要做好记录,表头栏目填写齐全,教学过程记录详细、完整,有针对性合理的评析意见,达不到者每节课酌情扣0.1-0.3分。

3、对于学校安排的公开课,观摩课,教师要提前写好教案(上课后上交),不按时写好者每次扣0.1分,不写者每次扣0.3分。

4、听课后,教研组长要组织听课教师做好评课,写好评课记录,然后将说课和评课上交教导处,不按时上交者每次扣0.1分,不上交者扣0.3分。

(二)检查办法

根据以上要求标准实行定期进行检查的办法(月查),教导处负责进行检查。

九、教学常规检查

1、常规检查分为定期检查和不定期检查两种形式,检查根据以上规定处理。

2、检查人员要据实检查,不得徇情,违者发现一次扣检查人员5分。

3、对于以上所检查或要求上交的各种材料,要按时上交,每拖延一课时扣0.3分。

说明:

1、此办法与学校各类考评挂钩。

4.教学常规检查实施方案 篇四

贯彻落实滨海县《中小学学科教学指导意见》实施方案

为强化我校教育教学常规化管理,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借鉴外地经验,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制定检查实施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

在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化的今天,我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各学科《课程标准》、以《滨海县小学学科指导意见》和县教育局《关于在全县开展“提高小学教学效率活动”为依据,从学校实际出发,加大力度强塑学校教学质量意识,向管理要质量,以质量求发展,扎扎实实抓好教育教学工作。鼓励竞争,倡导创新,在全校形成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促进我校教学质量的迅速提高,为我校的和谐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撑。

二、具体措施与评估标准

(一)教学计划

学校对教师教学计划、教学进度表在开学一周内进行全面检查,做好记录。检查结果分三等,一等赋分5分,二等赋分4分,三等赋分3分,并存入业务档案,作为考核评优的依据。

(二)备课

1.坚持集体备课制度,认真研究《课程标准》,研究教材、研究学生,做到定时间、定地点、定人员、定内容、定目标,克服随意性和盲目性。

2.备课环节齐全、实用,具有创新性,做到备目标、备学生、备方法、备板书、备检测、备教具。

3.备课做到一课时一教案,超前拟好。教案应包括教学课题、教学目的要求、教学重点和难点、授课时数、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过程、板书设计、作业布置等。要求复习课、习题课、试卷讲评课都应有教案。

4.按照“当堂达标教学”模式进行备课,符合新课改的要求,个人备课要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体现自己的教学特色。

5.学校随机对教师备课检查。每次检查后要写出检查记录,并按优秀(5分),良好(4分),一般(3分),分档次记分。

(三)上课

1.导课新颖。能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增强课堂的吸引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2.运用适当方式(如口述、小黑板或课件等)展示学习目标,使学习目标明确,具有针对性。

3.授课体现新课改的要求,符合“当堂达标”教学模式,根据不同课型采取灵活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进行教学,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能力。

4.本着实效性的原则,对学生易混、易错、易漏的问题讲深讲透,学生已会或通过自学能够会的问题坚决不讲,减少课堂无效劳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5.“精讲多练”,控制好“讲”与“练”的时间,“讲”的时间不超过25分钟,“练”的时间不少于15分钟,努力实现“堂堂清”。

6.注重写好课后教学反思,每课必写,课后反思要结合教学实际,记录自己的教学得失,如教学设计的实践情况、有何创新、有何遗漏

待补等。进行反思,有所感悟,对教学设计再重建、再改进。反思内容作为教案的一部分,作为检查、评定的内容。

7.教师在第一遍上课铃响前,应到达教室。上课时,非特殊事故,不得中途离开教室。不要做与上课无关的事情,如接打手机、看与教学内容无关的报刊等。

8.教师应严格按照教学计划和课程表上课,上课不迟到、不早退、不拖堂,有事先请假,非经学校同意,不能随意调课,课程有着落才能离校。

9.上课期间,检查人员发现学生睡觉一人次,扣授课教师0.1分。

(四)作业布置与批改

1.作业布置具有自主性、层次性、开放性,使所学知识能够及时得到巩固。

2.作业布置做到适时适量。每周作业一至二年级语文、数学每周各三到四次,三到六年级语文、数学每周各三次,作文间周一次,各年级要扎扎实实抓好写字工作,严格抓好学生的写字姿势、写字质量。作业分课内、课外作业,作业内容要精选,份量要适度,课内作业当堂完成;课外作业,一、二年级不留家庭作业,三至六年级作业时间不超过60分钟,让学生有较多的时间进行自学,参加队活动,以及科技、文娱、体育、社会实践等课外活动,严格执行教育部减负精神。

3.作业批改做到及时认真,采取批改和讲评相结合的形式。作文精批要先通览后细改,有眉批、间批、总批;略批要通览全文,划出错别字、病句,适当提示。精批与略批轮换进行。在精批中选准佳篇,在略批中择取共性问题,以供评讲。批改作业要认真,书写要端正。

评分要恰当,评语批语应以表扬为主,指出错误、缺点为辅,注意指出努力方向。语言要通俗易懂,严禁让学生代劳,要从认真批改中掌握教学反馈信息。

4.学校对任课教师布置的学生作业随机检查,每次检查后,写出检查记录,根据检查结果每学期按优秀(3分)、良好(2分)、一般(1分),分档记分。

(五)辅导

1.根据课堂提问、作业批改、成绩检测中学生出现的问题,帮助学生分析原因、给予方法指导,从最后一名学困生抓起,及时解决问题。

2.根据因材施教的原则,教师要确定辅导对象、制定好辅导计划、记录。

3.自习辅导课,教师应坚持集体或单独辅导,教师应重视个人差异,主动、及时地对学生进行辅助。以期较快提高学生的成绩。

4.学校对教师的课后辅导不定期进行抽查,做好检查记录。

(六)检测

1.各年级组要认真做好段考、单元检测,精选试题,强化训练。所用试题、练习题必须经过精选剪贴,真正选出新颖的,具有代表性的题目。

2.做到“有卷必发,有发必做,有做必收,有收必改,有改必评,有错必纠”。一环扣一环,严格要求,规范管理。及时反馈信息,及时弥补缺漏,稳扎稳打,步步为营。坚持错题重做,一题多做,规范答题,提高成绩。

3.要认真做好期中、期末检测工作。期中、期末考试后,教师要认真写出试卷分析,做好试卷讲评。

4.学校对各年级学生每学期进行一次抽测,抽测结果分三等,一等赋分5分,二等赋分4分,三等赋分3分,并存入业务档案,作为教师考核评优的依据。

(七)听课

1、采取推门听课。每学期学校领导(分管教学)听课不少于20节,教师不少于8节。做好听课记录(有时间、地点、授课教师、学科、内容、评课意见),做到听后必评,讲求实效,避免听而不评、闲聊一通的形式主义现象。

2.对教师参加县以上交流的教科研材料及各种外出学习材料要及时上交,以便整理归档。

(八)教学成果

1.注重骨干教师培养。教师获省、市、县教学能手或教坛新星分别记3分、2分、1分;教师在优质课评选中获省、市、县优质课分别记2分、1分、0.5分。以上均只记最高分,不重复记分。

2.注重教师理论水平提高。省级以上教育报刊发表的论文每人次记3分;优秀教学论文评选省级每人次记2分,市级每人次记1分,县级每人次记0.5分。以上均只记最高分,不重复记分。

3.注重教师科研水平提高。所承担的省级以上课题通过专家组结题鉴定,课题组长记4分,课题组成员记2分。获省教育科研成果三等奖以上者加6分。

4.注重优秀学生的培养。学生在奥林匹克竞赛中,获国家一、二等

5.中心小学教学常规检查实施方案 篇五

为加强学校教学工作的过程管理,规范教师教学行为,提高教师做好教学常规工作的积极性和自觉性,提高教学效益。同时,为实事求是地评价各教师的常规工作质量,提供真实、可靠的依据。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促进教师积极、主动地学习业务,抓好教学常规工作,提高工作实效;客观、公正地评价教师的工作业绩。

二、工作目的

1、落实学校教学常规管理工作措施,全面了解教师常规工作情况,规范教师教学行为;

2、促进教师自觉、认真地抓好教学常规工作,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3、客观、公正地评价教师的工作业绩,为教师的工作积分量化提供依据。

三、检查小组

教学常规检查小组,由校长以及教导处有关人员组成。具体人员如下:

组 长: 曾小成

成 员: 申卫军 王晓高 曾晶

四、检查小组的职责和分工

1、工作职责:检查小组全体成员负责对全体教师的教学常规工作进行检查和考评,并对检查情况进行总结、交换和通报。

2、分工情况:常规工作检查分工,检查人员按语、数教研组两类检查。

五、检查内容

学期授课计划、备课笔记、作业批改、听课笔记、校本研修、班主任工作手册。

六、检查原则

检查过程坚持实事求是、公平、公正的原则。

七、检查要求

1、备课:

1)要有明确的思想教育目标,知识教育目标,能力培养目标,符合大纲要求,符合学生学习水平,与教学同步,课后要写教学反思。2)教案的内容应包括教学目的、重难点、教具准备、课时安排、板书设计、作业布置、教学反思等。教案的节次要达到课表量的百分之九十,一节课时对应一节备课。

3)教师的授课计划与备课笔记要一一对应,无教案不能进课堂。

2、作业批改:

1)要求教师全批全改,批改符号规范,要求学生要有纠错,批改后有错的必须要求学生纠错,确实达到查缺补漏之目的。

2)作业次数与数量要符合学校规定,语文作业要求一课一次,作文8篇,数学作业要求一节课时一次作业。

3)作业的批改要及时,认真,做到全批全改,严禁只是布置不批改的错误做法。

4)教师要尽量避免批改错误。

3、教研:一学期不少于15节次并有评价的听课,每月不少于2000字的政治及业务学习笔记。

4、课堂教学

1)教师要严格要求按学校课程表上课,不得随意调课,如有公假代课,请在教导室拿取并填好临时代课调课单。

2)第四节课上课的老师应监督学生做好眼保健操,不得空堂或讲课或离开教室。

3)教师不得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

八、检查形式

教学常规检查实行定期检查。(每月的下旬进行检查)

6.如何看血常规检查一报告 篇六

人体的血液中有三种有形成分: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人体组织器官发生变化,都可以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血液成分的改变。我们查血象的目的,就是要通过血液成分的变化来判断疾病、指导治疗和推测疾病的发展趋向。

血常规检查的内容包括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测定、白细胞计数与分类,有时也包括血小板计数检查在内。

红细胞和它所含的血红蛋白,是人体生命活动所需的氧和所排出的二氧化碳的运输者。根据我国的综合统计资料,正常成人每立方毫米血中,男性含有红细胞400~550万个,女性350~500万个,每100毫升血中含有的血红蛋白量,男性为12~16克,女性11~15克。临床上把红细胞和血红蛋白计数低于正常值的低限,称为红细胞和血红蛋白减少。它是诊断贫血,查明贫血原因和程度的关键检查,是确定此项治疗方案和进行疗效观察的重要依据。红细胞、血红蛋白计数高于正常值的高限,称为红细胞和血红蛋白增多。当环境缺氧或有严重的心肺疾患时,这种情况较为常见。

白细胞是人体忠诚的卫士,对于外来感染起防御作用,对免疫有重要的意义。正常成人每立方毫米的血液中,白细胞总数在4000~10000个之间。白细胞分类计数(简称血白分)是指在白细胞总数中,各种白细胞所占的百分比。白细胞分类的正常参考值是t中性粒细胞(外文缩写N)占50~70%、嗜酸性粒细胞E)占0.5~3%、嗜硷性粒细胞(B)占0~1%、淋巴细胞(L)占20~40%、单核细胞(M)占3~8%。

白细胞的计数和分类是临床上最常用的化验指标。人体如受到炎症感染,或组织损伤,或得了白血病等等,常引起白细胞数量和质量的变化。如果白细胞计数高于10000/立方毫米,称为白细胞增多。但是应该指出的是,新生儿、妊娠5个月以上的妇女、剧烈运动或劳动后、较长时间受冷,白细胞计数可以增加将近一倍,这是生理性的增多。至于病理性的增多则多见于受到急性感染,如细菌性感染(葡萄球菌、链球菌感染引起许多种疾病、脑膜炎双球菌,痢疾杆菌等感染),少数病毒感染(乙型脑炎、流行性出血热),钩端螺旋体感染或急性血吸虫感染等。尤其当受到急性化脓细菌感染(如金葡菌败血症、流行性脑脊髓膜炎、化脓性扁桃体炎、大叶性肺炎)时,白细胞增多最为明显。另外在较严重的组织损伤如严重烧伤、大手术后,大出血后,急性中毒,恶性肿瘤及白血病时,白细胞计数也可以增多。

一般白细胞低于d000/立方毫米时,称为白细胞减少。白细胞减少,多见于一些病毒感染(如流感、肝炎)、某些革兰氏阴性杆菌的感染(如伤寒、副伤寒、结核),某些原虫感染(如疟疾、黑热病等),以及慢性物理或化学性损伤(如铅中毒、汞中毒,接受放射线照射过多等),某些白细胞减少性白血病及血液病,系统性红斑性狼疮,脾功能亢进、或者使用某些药物(如氯霉素、合霉素以及含苯环的合成药)后,均可引起白细胞减少,

白细胞的分类计数(血白分)也有很大的临床重要性。由于中性粒细胞是白细胞的主力军,因而白细,胞总数的多或少,通过中性粒细胞的增多或减少可得到反映,其意义相同。嗜酸性粒细胞的增多,常见于有过敏性疾病(如支气管哮喘、药物过敏),或寄生虫病(如血吸虫病、丝虫病、钩虫病、蛔虫病);而嗜酸性粒细胞减少或消失可表明有严重感染(如伤寒、败血症等)。淋巴细胞在某些病毒感染(风疹,腮腺炎、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及结核病时,可以明显增多,在淋巴细胞性白血病时也可增多。此外,淋巴细胞减少以及嗜硷性粒细胞的减少,一般不说明什么情况,后者的增多也较少见,故不赘述。

血小板是血液中形状和大小很不规则的小体。当人体组织受伤出血时,血小板常成群聚集,促进血液凝固。正常人每立方毫米血中有10~30万个血小板。血小板低于6万,即使无明显外伤也易出血,当降至3万以下时,则常有自发性出血倾向。血小板减少常见于特发性和症状性紫癜。血小板过多则多见于血小板增多症。

上一篇: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培养下一篇:德育安全线工作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