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卫生规范试卷(精选14篇)
1.手卫生规范试卷 篇一
手卫生知识竞赛试卷参考答案
科室: 姓名: 得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可通过直接接触患者或被污染的物体表面时获得,随时通过手传播,与医院感染密切相关的是(C)。
A病毒 B支原体 C 暂居菌 D 常驻菌
2.实习生赵某在进行戴无菌手套的练习,老师应给予纠正的操作是(C)。A 戴手套前先洗手、戴口罩和工作帽。B 核对标签上的手套号码和灭菌日期。C 戴上手套的右手持另一手套的内面戴上左手。D 戴上手套的双手置腰部水平以上。
3.控制医院感染最简单、最有效、最方便、最经济的方法是(C)。A 环境消毒 B 合理使用抗菌素 C 洗手 D 隔离传染病人 4.手消毒效果应达到的要求:卫生手消毒监测的细菌数应(A)。A ≤10cfu/cm2 B ≤5cfu/cm2 C ≤15cfu/cm2 D ≤8cfu/cm2 5.手消毒效果应达到的要求:外科手消毒监测的细菌数应(B)。A ≤10cfu/cm2 B ≤5cfu/cm2 C ≤15cfu/cm2 D ≤8cfu/cm2 6.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国际洗手日为哪一天?(C)
A 10月5日 B 10月10日 C 10月15日 D 10月25日 7.严格实施正确的洗手规则,可减少百分之多少的医院感染?(D)。A 10% B 15% C 5% D 30% 8.下列哪项不是控制MRSA的主要措施(D)。A 严格手卫生 B 隔离MRSA携带者 C 戴手套 D 穿鞋套
9.调查显示我国ICU使用中的固体肥皂细菌污染量可(D)cfu/g。
A 1千~1万 B 1万~10万 C 10万~100万 D >100万
10.根据卫生部印发的《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关于手卫生效果的监测,下列说法 错误的是(A)。
A 每月对重点部门的医务人员进行手卫生效果监测。B 每季度对重点部门的医务人员进行手卫生效果监测。
C 当怀疑医院感染暴发与医务人员手卫生有关时,应及时进行监测,并进行相应 致病性微生物的检测。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关于皮肤暂居菌的描述正确的是(ABCD)。
A 机械清洗容易被去除。
B 通过直接接触病人或被污染的环境表面获得。C 存活时间较短,会自行消亡。D 具有致病性,与医院感染有很大关系。E 不具有致病性,与医院感染没有很大关系。2.下列哪些情况医务人员应认真洗手(ABCDE)。
A 接触病人前后。B 进行无菌操作前后。C 进行介入治疗前后。D戴口罩和穿脱隔离衣前后。E进人或离开隔离病房、ICU、母婴室、新生儿病房、烧伤病房、感染性疾 病病房等重点部门。3.手卫生包括(ABC)。
A 洗手。B 卫生手消毒。C 外科手消毒。D 消毒剂泡手。E 手消毒剂使用。4.手消毒指征(ABCD)。
A 进入和离开隔离病房、穿脱隔离衣前后。B无菌操作前。
C 接触血液、体液和被污染的物品后。D接触特殊感染病原体后。E接触消毒物品后。
5.关于手卫生设施的配备正确的是(ABCE)。
A 水池应方便医务人员使用,重点部门应当采用非手触式水龙头开关。B 尽量使用皂液洗手,使用的固体肥皂应保持干燥。C 干手物品或者设施应当避免造成二次污染。D 科室内可以设公用擦手毛巾方便医务人员。E 科室内擦手毛巾应一人一巾。6.关于戴手套的描述正确的是(ABC)。
A 进行侵入性操作时应当戴无菌手套。B 戴手套前应当洗手。C 摘手套后应当洗手。D戴手套前不用洗手。E 若不是无菌操作不同病人之间可以不换手套。7.医务人员在下列哪些情况下应当洗手?(ABDE)A 直接接触病人前后。B 接触特殊易感病人前。
C 从同一病人身体一个部位移动到另一部位时。D 接触不同病人之间。E 摘手套后。
8.外科洗手与手消毒应遵循的原则,以下错误的是(ABC)。
A不用洗手,消毒就行。
B不同患者手术之间,仅需进行外科洗手,不用进行手消毒。C手套破损或手被污染时,不需要外科洗手,只需进行手消毒。
D不同患者手术之间、手套破损或手被污染时,应重新进行外科洗手与手消毒。9.什么情况下必须先用流动水冲净双手,然后再使用手消毒剂消毒双手?(ABC)
A 手被感染性物质污染时。B 处理传染病病人污染物之后。
C 直接为传染病病人进行检查、治疗、护理时。D 为病人进行身体检查前。E 接触特殊易感病人前。
10.医务人员在下列哪些情况下必须洗手?(ABCDE)
A 穿脱隔离衣前后。
B 处理清洁、无菌物品之前,处理污染物品之后。C 进行无菌操作前后。
D 当医务人员的手被病人的血液、体液污染时。E 戴口罩和穿脱隔离衣前后。
三、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
1.哪种措施是减少与卫生保健有关的感染和提高抗菌能力的最基本措施? 手卫生。
2.用简单的措施拯救生命,指的是哪那种措施? 手卫生。
3.医务人员用速干手消毒剂揉搓双手,以减少手部暂居菌的过程,称 卫生手消毒。4. 手卫生 为医务人员洗手、卫生手消毒和外科手消毒的总称。
5.暂居菌寄居在皮肤表层,常规洗手容易被清除的微生物。直接接触患者或被 污染的物体表面时可获得,可随时通过手传播,与医院感染密切相关。
6.免冲洗手消毒剂主要用于 外科手消毒,消毒后不需用水冲洗的手消毒剂,包括水剂、凝胶和泡沫型。
7.医疗机构应加强对医务人员手卫生工作的指导与监督,提高医务人员手卫生 的 依从性。
8.手术室、产房、导管室、层流洁净病房、重症监护病房、新生儿室、母婴室、血液透析病房、感染疾病科、口腔科、消毒供应中心等重点部门应配备 非手触 式 水龙头。有条件的医疗机构在诊疗区域均宜配备非手触式水龙头。9.应配备干手物品或者设施,避免 二次污染。
10.《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的颁布日期是2009年4月1日,实施日期是2009 年 12 月 1 日。
四、判断题(每题2分,共30分)
1.洗手与卫生手消毒应遵循以下原则:(1)当手部有血液或其他体液等肉眼可见的污染时,应用肥皂(皂液)和流动水洗手。(2)手部没有肉眼可见污染时,宜使用速干手消毒剂消毒双代替洗手。(√)
2.医务人员在下列情况时应先洗手,然后进行卫生手消毒:(1)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和分泌物以及被传染性致病微生物污染的物品后。(2)直接为传染病患者进行检查、治疗、护理或处理传染患者污物之后。(√)
3.只要手套没有破就不用担心有害微生物会污染到手。(×)
4.手术室洗手池及水龙头的数量应根据手术间的数量设置,水龙头数量应不少于手术间的数量,水龙头开关应为非手触式。(√)
5.当手部有血液或其他体液等肉眼可见的污染时,可使用速干手消毒剂消毒双手代替洗手。(×)
6.外科手消毒应遵循先消毒,后洗手的原则。(×)
7.不同患者手术之间、手套破损或手被污染时,应重新进行外科手消毒。(√)8.医务人员留长指甲、戴戒指不利于手的卫生。(√)
9.接触病人黏膜、破损皮肤或伤口之前可以不洗手,接触之后必须洗手。(×)10.口腔科医生给病人进行口腔治疗时必须戴手套。(√)
11.医生为病人查体前可以采用速干手消毒剂进行手的消毒然后为病人查体。(√)12.医务人员为病人换药前必须进行洗手或手消毒。(√)13.检验人员进行检验操作时必须戴手套。(√)
14.速干手消毒剂比普通洗手省时、方便、对手的伤害小,故应推广。(√)15.戴手套可以代替洗手。(×)
2.手卫生规范试卷 篇二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研究选择康复科医护人员38人作为观察对象。其中男性2人,女性36人,医生7人,护士26人,技师5人,年龄在23~57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4.8±6.7)岁;本科及以上学历者28例,大专及以下学历者10例;具有初级职称者11人,具有中级职称者7人,具有高级职称者11人;工作年限在8年及以上者29人,工作年限在8年以下者9人,30岁以上25人,30岁以下13人。对所有的观察对象分两个阶段进行调查,第一阶段是2014年10月,对康复科医护人员手卫生执行情况进行基线调查与监测;第二阶段是在手卫生行为干预实施3个月后进行调查和手卫生质量监测。
1.2 研究方法
对康复科38名医护人员实施手卫生行为干预,分析干预前、后医护人员的手卫生执行率以及相关的影响因素。并由特定的人员隐蔽观察每位研究对象的相关情况,确保观察对象不受干扰。每一位对象均观察2小时,时间选择在工作日的上午8~12时,评估观察对象是否符合手卫生合格标准《医疗机构手卫生规范》的相关规定:六步洗手法,每次洗手时间≥15s,使用一次性的纸巾或感受器进行干手。记录观察对象应该洗手或卫生消毒次数(记为标准手卫生次数),同时记录实际洗手次数,统计手卫生执行率,然后计算医护人员平均的执行率,并对职称、工作年限、教育程度等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其中手卫生执行率=实际手卫生次数/标准手卫生次数×100%。
1.3 手卫生行为干预方法
手卫生行为干预方法的干预措施从个体到环境等多方面进行设计,来加强手部卫生行为。①加大改善设施的投入,对原有的洗手条件进行了改进,将原有的一般洗手液改为含护肤成分的洗手液,将原有普通水龙头改为脚踏式洗手池,在洗手处添置了自动干手器。②明确洗手指征:在接触患者前后,接触患者黏膜、伤口或破损皮肤前后,进行无菌操作前后,接触患者周围物品前后以及穿脱隔离衣前后。③反复宣传和定期培训,开展手卫生知识的讲座,对六步洗手法进行现场培训,从理论到实践全方位提高医护人员对手卫生的意识。④建立完善的手卫生监督管理机制,科内设立手卫生监督小组,每隔一段时间对本科室的医护人员的手卫生规范进行抽考,并将考核成绩与本月绩效挂钩,对检测手卫生不达标者及时分析原因,予以指正。⑤通过评奖加强认知程度,并对不符合手卫生标准的医护人员进行惩罚,使奖罚制度共同发挥作用。
1.4 观察指标
(1)干预前、后康复科医护人员手卫生执行率比较;(2)康复科医护人员手卫生知识培训考核结果比较;(3)不同因素对手卫生执行率影响的分析,包括教育程度、职称、工作年限、工作性质和年龄。
1.5 统计学分析
本次采用Excel 2003进行数据的双人双录入,采用SPSS18.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计数资料采用率进行描述,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干预前、后康复科医护人员手卫生执行率比较
对康复科医护人员手卫生行为干预前、后手卫生执行率进行比较发现,干预前康复科医护人员的手卫生执行率为35.0%,而干预后医护人员的手卫生执行率为63.8%,干预前、后手卫生执行率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康复科医护人员手卫生知识培训考核结果比较
对康复科医护人员手卫生知识培训考核结果进行比较发现,实施培训后康复科医护人员对洗手指征及注意事项以及六步洗手法的理论知晓率高于实施培训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实施培训前、后康复科医护人员对手消毒指征及消毒方法方面的知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不同因素对手卫生执行率影响的分析,见表3。
3 讨论
手卫生在控制和预防医院感染的成本-效益较高,但当前其依从性较低,从而影响手卫生的效果[5]。相关的调查研究显示,医务人员自我防护的意识强于预防交叉感染,护士的手卫生执行率好于其他人员[6]。医生的手作为医院感染病原体传播的重要媒介,却并未完全受到临床医生的重视,大多数医生在接触患者后洗手,而在接触患者前手卫生执行率较低[7]。另一方面手卫生的执行率还受到科室和工作负荷的影响,工作越繁忙、操作越多的科室,医护人员的手卫生执行率越低。张丽英等[8]通过规范医务人员的手卫生方法,提高了医务人员的手卫生依从性,降低了重症监护室院内感染的发生率。陈莲芳等[9]的研究发现,集束化手卫生行为干预能提高MICU医护人员的手消毒依从性。此外,当前手卫生的执行率还存在科室间的差异,ICU、小儿科等重点科室的医护人员对手卫生的重视程度较高,其他科室医护人员对手卫生的重视程度较低。而康复科作为一个侵入性操作较少的科室,患者的医院感染率的发生率较高。徐云霞等[10]调查了康复科患者医院感染的发生率发现,在5240例康复科患者中发生医院感染的病例有325例,医院感染的发生率为6.2%。因此提高康复科医护人员手卫生执行率有较大的现实指导意义。
本研究发现,对康复科医护人员手卫生知识实施培训后康复科医护人员对洗手指征及注意事项以及六步洗手法的理论知晓率高于实施培训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且对康复科医护人员手卫生行为进行干预后医护人员的手卫生执行率为63.8%,高于实施干预前的手卫生执行率35.0%,说明手卫生行为干预对提高康复科医护人员的手卫生依从性具有较好的效果。可能与以下几方面原因有关:①手卫生的相关设施更加完善和人性化,提高了医护人员洗手的积极性;②通过培训和现场演练,更加增强了医护人员的手卫生意识;③将手卫生执行率与绩效考核联系起来,实行奖惩制度,更好地激励了该措施在本科室的落实,真正做到从知信行三方面的认知行为促进措施[11,12]。另外本研究还发现,本科及以上学历者的手卫生执行率高于大专及以下者,中级及以上职称者的手卫生执行率高于初级职称者,工作年限在8年以上者的手卫生执行率高于工作年限在8年以下者,护士的手卫生执行率高于医生,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因此在以后的手卫生指导、督查、考核以及培训等过程中应该更加重视这些人群,从而进一步提高手卫生执行率,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率。
综上所述,手卫生行为干预可以提高康复科医护人员手卫生执行率,从而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率,推荐在临床上应用。
参考文献
[1]宋丹.医务人员手卫生影响因素及改进措施研究进展[J].中国消毒学杂志,2013,30(01):53-55.
[2]张孝英,杨俐.综合干预对医护人员手卫生执行率的影响[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0,20(09):1274-1275.
[3]Lohiniva AL,Bassim H,Hafez S,et al.Determinants of hand hygiene compliance in Egypt:building blocks for a communication strategy[J].East Mediterr Health J,2015,21(9):665-670.
[4]韩英.综合干预措施提高康复医学科医护人员手卫生效果的观察[J].中国消毒学杂志,2014,31(08):898-900.
[5]Skodova M,Gimeno-Benitez A,Martinez-Redondo E,et al.Hand hygiene technique quality evaluation in nursing and medicine students of two academic courses[J].Rev Lat Am Enfermagem,2015,23(4):708-717.
[6]黄梅,李蓉琼.干预措施对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的影响研究[J].华西医学,2010,25(07):1375-1376.
[7]Rodriguez V,Giuffre C,Villa S,et al.A multimodal intervention to improve hand hygiene in ICUs in Buenos Aires,Argentina:a stepped wedge trial[J].Int J Qual Health Care,2015,27(5):405-411.
[8]张丽英,沈彩燕.医务人员手卫生行为干预对降低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院内感染率的作用[J].中国基层医药,2012,19(23):3630-3631.
[9]陈莲芳,谢配云,林真凤,等.集束化手卫生行为干预对医护人员手消毒依从性的效果[J].现代医院,2013,13(11):103-105.
[10]徐云霞,周泉,朱静芳,等.康复科患者医院感染的调查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4,24(19):4826-4827.
[11]李楠,轧春妹.临床医护人员手卫生现状及研究进展[J].当代护士(下旬刊),2012,(11):11-13.
3.病房手卫生现状调查及对策 篇三
【关键词】 医院感染 手卫生依从性 对策
【中图分类号】R722.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4949(2014)09-0670-02
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和医学模式的转变,医院感染在医院管理中占据重要位置。而手卫生是一种最基本、最简便、最易行的有效预防病原微生物传播的手段,是降低医院感染最重要的措施。为了探讨病房医护人员对手卫生的依从性及其影响因素,为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提供依据,我院采用院科两级手卫生检查来加强监督检查力度。抽取本院病房100名医务人员进行了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从2013年6月-2013年12月对某医院100名医护人员进行调查,其中医师44人,护士56人。通过自查与督查,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
2结果
在本次调查的100名医护人员中,手卫生情况自查医生洗手依从率为80.9%,护士为89.6%,护士洗手依从率明显高于医生;不同手卫生时机依从率也明显不同:如接触病人后与接触污物后洗手依从率明显高于接触病人前、摘手套后与无菌清洁操作前;手卫生情况督查医生洗手依从率为88.9%,护士为94.3%,依从率明显高于自查。
3影响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的原因
3.1对医院感染传播环节认识不足:大部分医务人员自我保护的意识强,只重视操作后洗手,但在接触了患者后往往忽略了洗手,没有充分意识到手是医院感染传播的重要途径。
3.2 对六步洗手法的标准流程不熟悉:部分医务人员尤其是医生,对六步洗手法的标准流程不熟悉,不能按标准进行洗手,或时间太短,以至于手衛生不合格。
3.3对洗手指证的认知存在误区。比如有的医务人员认为戴手套可以代替洗手,觉得戴手套前和脱手套后无需洗手;接触免疫力低下的病人前后不需洗手;医务人员在进行同类型的无菌技术或侵入性操作时,如静脉注射、肌肉注射、静脉输液等,往往忽略在处理两个病人之间洗手这一环节。往往操作前洗手率较低,而下班前、喝水和就餐前洗手率往往较高。
3.4工作繁忙是影响医务人员洗手依从性因素。繁忙的工作使护理人员来不及洗手或匆匆洗手,洗手方法不规范,时间不足。
3.5 手卫生设施不够便利,从而限制了手部卫生的依从性。
4对策
4.1应加强全员培训,强化无菌观念和卫生消毒知识,提高认识,使医务人员明白手是医院感染传播的重要途径,应通过洗手达到保护患者和自己不被感染的目的。要经常有针对性的开展院内感染相关知识的培训,逐渐改变认识上的误区,从而提高洗手依从率。
4.2 推广普及六部洗手法 科室洗手池上方张贴六部洗手法示意图,由院内感染管理人员和科室质控护士专人负责,示范讲解,督导执行,使人人过关。
4.3 更新洗手设施,装备非触摸式水龙头,干手机;将洗手肥皂改为干式悬吊法,坚持流水洗手;采用消毒卫生纸巾擦手;配备快速手消毒剂,使医生在查房、护士在集中治疗护理时方便使用。有效控制院内感染的发生。
4.4 加强院感的环节质控 加强微生物采样监测,并将检测结果及时反馈。对多次不合格者给与经济处罚,使其牢固树立规范洗手的行为。
5讨论.
4.手卫生规范培训总结 篇四
为了加强医院感染管理,有效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提高医疗护理质量,保证医疗安全,我院于2016年8月27日在会议室举行院感管理知识培训—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
培训时间:2016年8月27日 培训地点:会议室 主讲人:邴霜
参加人员:全体医护人员和保洁人员
2016年8月27日14:00时,全院职工集中在会议室进行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知识培训,邴霜主讲《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其内容为:
1、手卫生的重要性,2、手卫生与医院感染,3、手卫生的管理与基本要求,4、洗手与手卫生消毒应遵循的原则,5、洗手的方法与要求。
5.《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制度》 篇五
一、卫生手消毒:医务人员用速干手消毒剂揉搓双手,以减少手部暂居菌的过程。
二、外科手消毒:外科手术前医务人员用肥皂(皂液)和流动水洗手,再用手消毒剂清除或者杀灭手部暂居菌和减少暂居菌的过程。
手卫生的管理与要求:
1、应制定并落实手卫生管理制度,配备有效、便捷的手卫生设施。
2、应定期开展手卫生的全员培训,医务人员应掌握手卫生知识和正确的手卫生方法,保障洗手与手消毒的效果。
3、应加强对医务人员手卫生工作的指导与监督,提高医务人员手卫生的依从性。
手消毒效果应达到如下相应要求:
卫生手消毒:监测的细菌数应≤10cfu/cm2
外科手消毒:监测的细菌数应≤5cfu/cm2
手卫生设施
一、洗手与卫生手消毒设施
1、设置流动水洗手设施。
2、手术室、口腔科、检验科等重点部门应配备非手
触式水龙头。有条件的医疗机构在诊疗区域均宜配备非手触式水龙头。
3、应配备清洁剂(卫生部卫生许可批件)。
4、应配备干手物品或设施,避免污染。
5、应配备合格的速干手消毒剂。
6、手卫生设施应方便医务人员使用。
二、外科洗手与手消毒设施
1、应配备洗手池。
2、洗手池与水龙头的数量应合适,水龙头数量应不少于手术间的数量,水龙头开关应为非手触式。
3、应配备清洁剂。
4、应配备清洁指甲用品:可配备手卫生的揉搓用品,如手刷,刷毛应柔软,并定期检查,及时剔除不合格手刷。
A、应配备取得卫生部卫生许可批件的外科手消毒剂,有效期内使用。
B、手消毒剂的出液器应采用非手触式。消毒剂宜采用一次性包装,重复使用的消毒剂容器应每周清洁与消毒。
C、应配备无菌干手物品。无菌干手物品应每人一用,用后清洁、灭菌;盛装消毒巾的容器应每次清洗、灭菌。
洗手与卫生手消毒应遵循以下原则:
1、当手部有血液或其他体液等肉眼可见的污染时,应用肥皂(皂液)和流动水洗手。
2、手部没有肉眼可见污染时,宜使用速干手消毒剂消毒双手代替洗手
下列情况下应先洗手,再进行卫生手消毒
1、接触患者血液、体液和分泌物以及被传染性致病微生物污染的物品后。
2、直接为传染病患者进行检查、治疗、护理或处理传染病患者污物之后。
—
END
6.手卫生管理制度及实施规范 篇六
手部卫生管理制度:
1、手卫生为洗手,手消毒和外科手消毒的总称
2、全院必须配备合格的手卫生设备和设施,必须用流动水,提倡用洗手液洗手
3、重点部门如ICU、血液病病房、血透室、手术室、产房、急诊室、消毒供应室、口腔科以及内镜室,必须安装非手触式水龙头开关
4、洗手液的容器定期清洁和消毒,禁止将洗手液直接添加到未使用完的出液器中,必须在清洁,消毒取液器后再添加洗手液
5、手消毒剂的包装和洗手后的干手物品(毛巾)或设施应避免造成二次污染
6、每个月对重点部门进行手卫生消毒效果的监测,当怀疑流行爆发与义务人员手有管时,及时进行监测
7、所有医务人员必须掌握正确的手卫生方法,保证洗手与手消毒效果
8、医务人员正确掌握洗手及手消毒指征
9、医务人员手无可见污染物时,可用速干手消毒剂消毒双手代替洗手
10、医务人员手被感染性物质污染以及直接为传染病人进行检查,治疗、护理或处理传染病病人污染物之后,应先用流动水冲净,然后使用手消毒剂消毒双手
手部卫生实施规范
一)
医务人员在下列情况下应当洗手(洗手指征)
1、直接接触病人前后,接触不同病人之间,从同一病人身体的污染部位移动到清洁部位时,接触特殊易感病人前后
2、接触病人黏膜、破损皮肤或伤口前后,接触病人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伤口敷料之后
3、穿脱隔离衣前后,摘手套后
4、进行无菌操作前后,处理清洁、无菌物品之前,处理污染物品之后
5、当医务人员的手有可见的污染物或者被病人的血液、体液污染后
6、进入或离开病房前后
二)医务人员洗手的方法
1、采用流动水洗手,使双手充分浸湿;
2、取适量肥皂或者皂液,均匀涂抹至整个手掌、手背、手指和指缝;
3、认真揉搓双手至少15秒钟,应注意清洗双手所有皮肤,清洗指背、指尖和指缝,具体揉搓步骤为:
1.掌心相对,手指并拢,相互揉搓;
2.手心对手背沿指缝相互揉搓,交换进行;
3.掌心相对,双手交叉指缝相互揉搓;
4.右手握住左手大拇指旋转揉搓,交换进行;
5.弯曲手指使关节在另一手掌心旋转揉搓,交换进行;
6.将五个手指尖并拢放在另一手掌心旋转揉搓,交换进行;
7.必要时增加对手腕的清洗。
1.掌心对掌心搓揉
2.手指交叉,掌心对手背搓揉
3.手指交叉,掌心对掌心搓揉
4.双手互握搓揉手指
5.拇指在掌中搓揉
6.指尖在掌心中搓揉
4、在流动水下彻底冲净双手,擦干,取适量护手液护肤。
三)医务人员在下列情况时应当进行手消毒:
1、检查、治疗、护理免疫功能低下的病人之前;
2、出入隔离病房、重症监护病房、烧伤病房、新生儿重症病房和传染病病房等医院感染重点部门前后;
3、接触具有传染性的血液、体液和分泌物以及被传染性致病微生物污染的物品后
4、双手直接为传染病病人进行检查、治疗、护理或处理传染病人污物之后;
5、需双手保持较长时间抗菌活性时。
四)医务人员手消毒的方法
1、取适量的速干手消毒剂于掌心
2、严格按照洗手的揉搓步骤进行揉搓
3、揉搓时保证手消毒剂完全覆盖手部皮肤,直至手部干燥,使双手达到消毒目的五)医务人员手卫生标准
不同环境下工作的医务人员,手卫生应达到如下要求
1、Ⅰ类和Ⅱ类区域医务人员的手卫生要求应≤5cfu/cm2。Ⅰ类和Ⅱ类区域包括:普通手术室、产房、供应室洁净区、重症监护病房、层流洁净手术室、供应室洁净区等
2、Ⅲ类区域医务人员的手卫生要求应≤10cfu/cm2。Ⅲ类区域包括母婴同室、妇产科检查室、注射室、换药室、治疗室、供应室清洁区、急诊室、化验室及各类普通病房和房间等
3、Ⅳ类区域医务人员的手卫生要求应≤15cfu/cm2。Ⅳ类区域包括感染性病科、传染病科及病房。
4、各区域工作的医务人员的手,均不得检出致病微生物
六)手卫生设施和用品的配备
1、处置室、换药室、病房等应设有流动洗手设施,手术室、产房、重症监护室等重点部门应当采取非手触式水龙头开关
2、用于洗手的肥皂或皂液应当置于洁净的容器内,容器应当定期清洁和消毒,使用的固体肥皂应保持干燥。提倡使用皂液,如使用固体肥皂,应保持肥皂干燥,盛装肥皂的容器保持清洁
3、洗手后的干手物品或者设施应当避免造成二次污染。尽可能使用一次性纸巾,干净的小毛巾擦干双手。小毛巾应一用一消毒
—
END
7.感染科医务人员手卫生管理 篇七
1 整改前感染科医务人员手卫生状况
1.1 硬件设施差
房间小、水槽小而且仅有1个, 只有冷水。全科医护人员及实习生每天大约有30人在病房工作, 但洗手房间狭小, 在不足2 m2的房间角落有40 cm×60 cm的搪瓷水槽, 安装红外线和手拧式水龙头各1个。我院处于南方, 冬天气温可低至3 ℃, 无热水洗手。全科公用擦手毛巾, 或在自身的白大衣上擦干。洗手池旁未放置快速手消毒剂, 只在治疗车上放有快速手消毒剂, 使用的人很少。
1.2 医务人员对手卫生认识不足, 依从性低
虽然墙上贴有卫生部六步洗手法示意图, 但不少人洗手后接触污染物品或者接触病人后没洗手, 接触病人前洗手人数更少, 没有掌握洗手的指证。认为戴了手套给病人检查或治疗后脱了手套, 手是清洁的, 不用洗手, 或者随便冲洗一下, 未认真洗手。
1.3 手卫生方法不正确
没有掌握或者按照六步洗手的方法洗手。主要表现为洗手不用清洁剂仅用流动水冲洗, 洗手时间短、洗手步骤不符合要求, 如遗忘清洗指尖、大拇指;干手方式不对, 造成洗手后的污染, 如在白大衣上或公用毛巾上擦干双手, 搓揉强度不够, 指甲过长。
1.4 手细菌培养结果
感染科属于Ⅳ类环境, 医护人员手细菌培养结果应≤15 cfu/cm2。感染科护理人员每次手细菌培养合格, 医生长期培养不合格, 经常受到感染管理科经济惩罚, 每次感染管理科采样, 医生都极不愿意配合。
2 整改措施
2.1 提高科室管理者对手卫生的认识
2006年10月医院派出护士长参加全国《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培训班, 科室管理者提高了对医院感染管理的认识, 对手卫生工作的重要性也有更深的认识。参观学习了大医院尤其是专科医院和感染科的洗手设施及方法。
2.2 加强宣传培训, 提高手卫生意识与知识水平
组织学习医院制定的《医院感染管理手册》中的医务人员手卫生消毒规范, 在科室对全体医生、护士、工人分层次进行培训。实习医生、护生到科室由专人进行手卫生培训。
2.3 改建洗手设施
在医院领导的支持下, 2006年12月把洗手槽改建在宽敞的地方, 能同时容纳3个人洗手, 不锈钢制作, 便于清洗消毒;配置电热水器, 以方便冬天洗手;并配置干手机。 在洗手显眼处墙上贴卫生部六步洗手法示意图, 配置洗手液, 洗手处放置快速手消毒剂, 以方便医务人员洗手及手消毒。
2.4 使用速干手消毒剂
速干手消毒剂具有作用快速、杀菌效果好、使用方便、具有护肤功能, 可以节约医务人员大量的工作时间, 提高工作效率等优点, 同时速干手消毒剂还不受水源、水池、场所等的限制, 非常方便医务人员的使用, 当手没有受到病人血液、体液等有机物明显污染时, 可以使用速干手消毒剂消毒双手来代替洗手。
2.5 加强管理、监测、控制的力度
定期对洗手法操作考核, 对医务人员的手进行定期或不定期随机抽样监测, 并将以上结果与目标管理挂钩。
3 整改后结果
医生、护士及实习学生手细菌培养在以后这一年半都合格, 达到≤15 cfu/cm2要求。
4 讨论
近年来的流行病学研究表明, 由医务人员手传播细菌而造成医院感染占30%[1], 医护人员手已成为医院感染的重要传播媒介。手卫生是洗手与手消毒的总称。手卫生是有效预防和控制病原体传播, 从而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的最基本、最简单且易行之有效的手段。医务工作者每天坚持高质量的洗手消毒可使医院感染发生率降低25% ~50%[2]。科室管理者重视加强手卫生知识培训, 采取必要措施, 加强管理、监测、控制的力度, 提高医务人员对手部卫生的认识, 使临床医务人员充分认识到手部卫生是降低医院内交叉感染的基础环节, 自觉贯彻洗手的规定, 从而减少外源性疾病传播的机会, 降低医院感染的风险。同时医院也应结合各自的实际情况改善手卫生设施, 包括增加洗手池, 提供清洁剂如洗手液, 完善干手设施, 如为医务人员安装干手机, 提供干手纸巾等, 使洗手设施方便、实用。文献报道, 无水洗手液使用快速、方便、节约工作时间、提高效益、具有出色的杀菌效果、可以保持皮肤的完整性;干手消毒剂的使用, 可直接提高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3]。通过以上措施, 使手卫生工作能够更加科学、规范, 更好地为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服务。
参考文献
[1]牛修成, 张树德, 周桂珍, 等.医务人员洗手技术与手再污染研究[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1998, 8 (2) :88.
[2]王荣之, 龚明勋, 放淑清, 等.医务医务人员手微生物监测及消毒方法[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00, 10 (1) :46.
8.医务人员手卫生管理与医院感染 篇八
【关键词】医院感染、手卫生、依从性、七步洗手法
【中图分类号】R722.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4949(2014)09-0746-02
日趋严重的医院感染至今仍然是全球医疗卫生界关注的公共卫生问题,由于我国人口众多,医疗资源有限,在大型医疗机构,患者密集,医务人员在繁忙的工作中进行医疗活动,他们的手既要进行无菌操作技术,又要与患者和污染品直接或间接接触,往往忽视或者来不及手部卫生,以致细菌传播,污染情况严重,直接导致了医院感染。因此,医务人员的手是医院感染的重要传播媒介。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曾光专家指出:手部卫生关系到医患安全,提高医院医疗水平,保证医疗质量的大事。而洗手是一种最经济、简便易行的、基本的有效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病原体的重要手段。因此,必须强化手部卫生管理,强化手部清洁与消毒,以切断病原菌的传播途径。为探讨手部卫生管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对某院医务人员手衛生的现状进行了调查和分析,现报告如下。
1 手部污染是医院感染传播的重要危险因素
1.1 医务人员的手是医院感染传播的重要途径 研究证实,病原菌从感染源排出后,需要经过连续的5步才能到新的宿主体内定植或感染,第1步病原菌生存于患者的皮肤或患者周围的环境中;第2步病原菌传播到医务人员的手部;第3步病原菌在医务人员的手上生存至少几分钟;第4步如果这双带菌手执行手卫生做得不够,进而又去进行其他的医疗活动;第5步病原菌就会从这双污染的医护人员的手传播到新接触的患者,就很有可能导致医院感染的发生,调查结果正是如此。
1.2 手部污染的原因调查
1.2.1 医疗操作 医护人员在诊疗、护理中极易造成手污染,医护人员与患者的接触,患者的排泄物、分泌物、血液、体液、伤口敷料等都可造成医务人员手的污染。
1.2.2 接触物品 在医院诊疗环境中易受病原菌污染的各种环境物品,这些物品医务人员手接触频率最高,往往是造成医源性传播的重要途径。洗手用具的污染也可导致医护人员手污染。
2 手卫生管理是切断医院感染重要对策
2.1 医院领导应重视感染管理工作 医院的各级领导均应接受医院感染管理学的教育,充分认识到医院感染管理是医疗安全的关键环节。建立健全医院感染管理体系,建立各项制度,协调和解决有关医院感染管理方面的问题。
2.2 提高医务人员手卫生的理念 可反复多次培训,利用专题讲座、示范洗手方法、下发洗手示意图及手消毒技术资料,使医务人员充分认识到洗手的重要性,掌握洗手指征与方法,做到人人重视,并将七步洗手法图文粘贴于各洗手池旁,时刻提醒医务人员规范洗手。
2.3 更新洗手设施 医院领导应投资一定的资金,购置非触摸式水龙头[感应式或脚踏式]、烘手机、快速手消毒剂,或者用消毒卫生纸擦手。
2.4 坚持佩戴手套 医用手套可避免操作者的手被污染,降低了职业暴露的风险。
9.手卫生规范试卷 篇九
【关键词】 血透室 手卫生 管理干预 临床效果
【中图分类号】 R 33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8801(2014)09-0321-01
血液透析,是一种将患者体内血液利用相应透析器引导到体外,经过清除、过滤、净化等处理,将血液再次引回到患者体内的一种临床替代治疗方法[1]。由于这一方法对环境卫生情况的要求性较高,因此,必须要保障血液透析室内的环境消毒和医护人员手卫生清洁,从而有效保障患者血透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避免出现交叉感染、院内感染等问题[2]。本文对我院血液透析室中的21例医务人员实施手卫生干预管理措施,并对他们进行干预前后的问卷调查。统计、分析和比较血透室医务人员实施干预前后的手卫生情况,现将具体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血液透析室的21例医务人员。其人员年龄基本在21岁~43岁之间,平均年龄为29.4±3.5岁;男性医务人员6名,女性医务人员15名;工作时间基本为1年~11年之間,平均工作时间为5.9±1.4年;文化程度中,10例为大专学历,7例为本科学历,4例为硕士学历;人员职称中,8例为护士,6例为护师,7例为主管护师。经过临床对比,21例医务人员基本资料(年龄、性别、工作年限、学历、职称等)的情况比较均不存在明显的差异性,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1.2.1 手卫生干预管理
①结合我院血透室的实际情况,制定全面、严格、规范、细致的手卫生管理制度,并加强执行管理的力度和监督效率。②定期组织医务人员进行教育培训,加强他们对手卫生相关知识的了解、认识和掌握,提高手卫生清洁的自觉性。③加大血透室在手卫生设备上的支持和投入,完善卫生清洁的配套设施[3]。
1.2.2 问卷调查
对血透室的21例医务人员进行手卫生相关情况的问卷调查。具体内容包括:①干预前手细菌检测是否合格?干预后手细菌检测是否合格?②干预前在血液透析操作前、操作过程中、操作后是否洗手?干预后在血液透析操作前、操作过程中、操作后是否洗手?③干预前是否存在医院感染?干预后是否存在医院感染?[4]。
1.3 统计学分析
利用SPSS16.0软件对21例血透室医务人员手卫生在干预前后的情况进行对比、分析和统计,并进行X2检验。当差异值P<0.05时,比较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临床统计对比显示,经过手卫生干预管理后,血透室医务人员的手细菌合格率(90.48%)和洗手率(60.32%)同干预前(52.38%,31.75%)相比明显升高,医院感染率(4.76%)同干预前(14.29%)相比明显降低,前后比较的差异性明显,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在血液透析治疗过程中,血透室的消毒以及医务人员的手卫生清洁是患者血透治疗安全性和有效率的重要防范和保障措施。由于医务人员在工作过程中,会直接或间接的同血透患者及其污染物进行接触,导致病原菌侵入诱发院内感染和交叉感染[5]。所以,加强和提高血透室医务人员的手卫生水平是尤为重要的。本次临床研究表明,血透室的21例医务人员在经过手卫生干预管理后,其手细菌检测的合格率为90.48%,洗手率为60.32%(血透前57.14%,血透中47.62%,血透后76.19%)明显高于干预前(52.38%,31.75%),且干预后的医院感染率(4.76%)较之干预前(14.29%)有显著的下降,前后比较均存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见,对血透室医务人员实施手卫生干预管理,能够极大的提高医务人员的手卫生合格率,帮助和促进医务人员养成随时洗手的良好工作习惯,从而有效降低医院感染率,确保血透患者临床治疗的效果和可靠安全。
参考文献
[1] 贾会学,李玲,任军红,贾建侠,赵艳春,赵秀莉,姚希,李六亿.提高医务人员手卫生正确率的干预效果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3,11(07):1648-1650.
[2] 武向兰,檀敏,赵慧萍,雷娟,王颖,杨洪杰.血液透析室护理人员手卫生现状调查[J].中国血液净化,2011,08(04):216-218.
[3] 程莉莉,张秀月,臧彬,李国福,于晓江,赵鹤,张丹晔.加强医务人员手卫生干预对医院感染发生率的影响[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2,10(15):3300-3302.
[4] 许红梅,黄莉莉,朱晓星,褚小玲,熊德华.应用持续质量改进的方法提高血液透析室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J].中国血液净化,2011,04(11):636-638.
10.产房医务人员手卫生现状的调查 篇十
1 对象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产房医务人员15名, 医生5名, 助产士10名;参加工作年限:3年~10年;年龄:22岁~45岁;职称:初级~高级。
1.2 调查方法
1.2.1 随机观察
随机观察过程包括产妇进入待产室待产到产妇进入分娩室分娩全过程, 产房助产医务人员在产前检查及接产前按照《手卫生规范》的要求进行洗手, 完成每一次洗手或手消毒的方法、步骤及洗手时间是否符合要求。观察时不对医务人员提供任何手卫生的相关信息。
1.2.2 采集手标本, 细菌培养
对准备助产的医务人员按《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附录B中《手卫生效果检测方法》进行标本采样, 由专业检验人员严格按照检查方法进行接种培养。整个操作过程, 检验人员衣帽整洁, 无菌观念强, 严格执行六步洗手法。
1.2.3 手卫生合格率计算
细菌菌落总数 (cfu/cm2) =平板上菌落数×稀释倍数/采样面积 (cm2) 。
1.2.4 手卫生依从性计算
手卫生依从性=医务人员实际进行手卫生次数/附合手卫生指征要求次数×100%.
2 结果
随机调查结果显示, 产房医务人员在接触产妇前洗手8例, 占53%, 接触产妇后洗手14例, 占93%.洗手时间≥15 s者5例, 占33%, 手卫生细菌监测合格率约44% (按标准≤5 cfu/cm2) 。
3 讨论
有循证医学证据证实, 医务人员的手上带有大量的细菌, 特别是产科, 作为医院感染的高危科室, 病原体多而复杂, 助产过程中侵入性操作较多等多种因素, 产房医务人员在操作过程中如不提高手卫生水平, 产妇交叉感染的概率就会明显增高。本组随机抽样调查结果表明, 接触产妇前的洗手率约为53%, 此结果令人担忧;接触产妇后洗手率为93%, 说明产房工作人员的自我保护意识强于对产妇的保护。产房医务人员手卫生观念淡薄, 依从性较差, 尤其在接触产妇前, 接触两患者之间的依从性更低。护士接触患者前执行手卫生预防交叉感染, 是保护患者至关重要的措施[3]。洗手是非常必要的, 是最简单、最基本的、易行的预防和控制病原体传播的手段之一[4]。本组洗手时间≥15 s, 占33%, 手消毒后细菌检测合格率为44%, 洗手达标率不高, 说明产房医务人员洗手操作方法和时间把握不正确。主要表现为洗手仍用固体肥皂而未使用避免二次污染的抗菌皂液, 有时仅用流动水冲洗;洗手的步骤也不符合要求, 遗忘清洗大拇指、指缝等部位;擦手时也存在问题, 共用毛巾、工作衣擦手等导致再次污染, 并在管理方面也缺乏相应的指导和监管。
手的清洁和消毒是降低医院感染最基本、最简单和最重要的措施之一, 提高医务人员手卫生的依从性可以有效地降低医院感染率[5]。以2003年传染性非典型肺炎 (SRAS) 的流行、2009年西安大学附属医院新生儿医院感染事件的教训为例, 暴露出手卫生是医院感染控制中的最重要环节, 产房医务人员做好手卫生工作是首当其冲之事。从调查中凸显出医院内应加强手卫生管理, 严格按照《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6], 制定有力的制度措施, 快速提高手卫生的依从性与正确率, 加强医务人员手卫生的管理。
结合医院的实际情况, 应从以下方面着手: (1) 强化宣传培训, 提高手卫生知识水平。根据不同的人群与需求, 利用专家授课, 用大量的事实、数据, 讲授手卫生的重要性。平时利用制作图谱、简报的方式进行宣教, 并制定相应的考核制度, 将手卫生纳入三基三严考核内容, 提高医务人员手卫生责任心与依从性。 (2) 领导提高认识, 积极改善手卫生措施。在手卫生方面给予必要的投入, 提供必要的清洁用品, 手消毒剂、干手设施, 最好使用一次性纸巾。据有关资料显示, 使用一次性纸巾比使用消毒小毛巾、吹风成本最低、最合算。 (3) 开展手卫生成本效益分析。手卫生需多少成本?能给医院带来多少成本效果?对医院有何影响?对医务人员有哪些好处?通过国内外相关报道资料数据对手卫生成本与效益进行分析, 以提高医务人员的手卫生意识。 (4) 感染管理科认真履行职责, 做好监管工作。卫生部《医院感染管理规范》对手的清洁与消毒作出了明确的规定, 医院感染管理科根据规范制定相应的管理措施并定期进行检查、考核与反馈。根据科室实际情况可将手卫生的用品科室与院方各承担50%成本, 每月对科室使用手卫生用品的消耗量进行统计、反馈, 以此来提高医务人员手卫生的依从性。
4 小结
手卫生对于干预和控制医院感染的作用已越来越受到医务人员的重视, 医院感染管理者应有计划地强化手卫生知识培训, 提高医务人员手卫生意识与知识水平, 并将其纳入三基三严考核内容, 依照《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 结合医院实际情况, 制定切实可行的管理制度, 积极改善手卫生设施, 提高医务人员手卫生的依从性, 以控制医院感染, 提高医疗质量, 保障医疗安全。
参考文献
[1]韩黎, 朱士俊, 郭燕红, 等.中国医务人员执行手卫生的现状调查[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06, 16 (2) :140-142.
[2]熊薇, 赖晓全, 徐敏.医务人员手卫生现状的调查[J].中国消毒学杂志, 2007, 24 (3) :276.
[3]韩黎, 张高魁, 朱士俊, 等.医务人员接触患者前手卫生执行情况及其相关影响因素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06, 16 (10) :1135-1137.
[4]马文波, 韩静, 李魏华.临床医护人员的手卫生研究进展[J].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2009, 8 (1) :65-67.
[5]冯吉, 周待春, 孙立英.医护人员手卫生的依从率现状调查与相关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消毒学杂志, 2008, 25 (3) :278-280.
11.手卫生知识 篇十一
医务人员洗手、卫生手消毒和外科手消毒的总称。
2、医院感染致病菌是如何从医务人员的手传播至患者的? 第一步,微生物附着于患者的皮肤或衣物、床单及周边环境; 第二步:通过直接接触,微生物到达医务人员的手; 第三步:微生物在医务人员的手上至少存活数分钟; 第四步:忽略手卫生或手卫生不到位,手部微生物持续存在;
第五步:受污染的医务人员手又直接接触另一位患者,或者是接触患者需要接触到的周围物品或相关医疗用品。
3、手卫生该如何做?
可以使用含酒精配方的速干手消毒剂揉搓双手,也可以使用洗手液和水洗手。
4、何时需要进行手卫生?
①、进行无菌操作,接触清洁、无菌物品前
②、接触患者前后,或从同一患者身体的污染部位移动到清洁部位时 ③、接触血液、体液及污物等之后 ④、穿脱隔离衣前后,摘手套后 ⑤、接触患者周围环境及物品后 ⑥、处理药物或配餐前
5、WHO推荐的手卫生5个重要时刻?
即二前三后:接触患者前、清洁无菌操作前、接触患者后、接触患者周围环境后、接触血液体液后。
6、洗手包括哪些步骤?
1、在流动水下,使双手充分淋湿
2、取适量皂液,均匀涂抹至整个手掌、手背、手指和指缝
3、按照六步洗手法认真揉搓双手至少15秒
4、在流动水下彻底冲净双手
5、使用一次性纸巾干燥双手
6、取适量护手霜护肤。
7、六步洗手法的具体方法是什么?(1)掌心相对,手指并拢,相互揉搓;(2)手心对手背沿指缝相互揉搓,交替进行;(3)掌心相对,双手交叉沿指缝相互揉搓;
(4)弯曲手指使关节在另一手掌心旋转揉搓,交换进行;(5)右手握左手大拇指旋转揉搓,换进行;(6)将五个手指尖并拢在另一手掌心揉搓,交换进行。
8、如何进行卫生手消毒? ① 取适量的速干手消毒剂于掌心。② 严格按照六步洗手法进行揉搓。
③ 揉搓时保证手消毒剂完全覆盖手部皮肤,直至手部干燥。
9、洗手与卫生手消毒应遵循什么原则?
a)当手部有血液或其他体液等肉眼可见的污染时,应用肥皂(皂液)和流动水洗手。b)手部没有肉眼可见污染时,宜使用速干手消毒剂消毒双手代替洗手。
10、医务人员在什么情况时应先洗手,然后再进行卫生手消毒?
a)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和分泌物以及被传染性致病微生物污染的物品后。b)直接为传染病患者进行检查、治疗、护理或处理传染患者污物之后。
11、外科手消毒应遵循哪些原则? a)先洗手,后消毒。
b)不同患者手术之间、手套破损或手被污染时,应重新进行外科手消毒
12、外科手消毒设施包括哪些?
洗手池、非手触式水龙头、清洁剂、清洁指甲用品、手消毒剂、非手触式出液器、干手物品、计时器、洗手流程及说明图。
13、外科手消毒方法步骤是什么?
一、洗手方法:
①、洗手之前应先摘除手部饰物,并修剪指甲,长度应不超过指尖。②、取适量的清洁剂清洗双手、前臂和上臂下1/3,并认真揉搓。③、流动水冲洗双手、前臂和上臂下1/3。
二、干燥:无菌巾干燥双手及前臂和上臂下1/3.三、外科手消毒方法(现医院多采用免冲洗手消毒方法):
取适量的免冲洗手消毒剂涂抹至双手的每个部位、前臂和上臂下1/3,并认真揉搓直至消毒剂干燥。手消毒剂的取液量、揉搓时间及使用方法遵循产品的使用说明。
14、外科手消毒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a)不应戴假指甲,保持指甲周围组织的清洁。
b)在整个手消毒过程中应保持双手位于胸前并高于肘部,使水由手部流向肘部。c)洗手与消毒可使用海绵、其他揉搓用品或双手相互揉搓。d)术后摘除外科手套后,应用皂液清洁双手。
e)用后的清洁指甲用具、揉搓用品如海绵、手刷等,应放到指定容器中,揉搓用品应每人使用后消毒或者一次性使用;清洁指甲用品应每日清洁与消毒。
15、手卫生采样方法是什么? 答:采样时间:在接触患者、进行诊疗活动前采样
采样方法:被检者五指并拢,用浸有含相应中和剂的无菌洗脱液浸湿的棉拭子在双手指曲面从指根到指端往返涂擦2次,一只手涂擦面积约30cm2,涂擦过程中同时转动棉拭子;将棉拭子接触操作者的部分剪去(建议采用采样拭子与帽盖接合在一起的运送培养基管),投入10ml含相应中和剂的无菌洗脱液试管内,及时送检。
16、手消毒效果监测标准?
卫生手消毒:监测的细菌菌落总数应≤10cfu/ cm2。外科手消毒:监测的细菌菌落总数应≤5cfu/cm2。
17、哪些部门应配备非手触式水龙头?
手术室、产房、导管室、层流洁净病房、骨髓移植病房、器官移植病房、重症监护病房、新生儿室、母婴室、血液透析病房、烧伤病房、感染性疾病科、口腔科、消毒供应中心等重点部门应配备非手触式水龙头。有条件最好诊疗区域均配备。
18、手消毒剂有什么要求? a)符合国家有关规定。b)宜使用一次性包装。
c)医务人员对选用的手消毒剂应有良好的接受性,手消毒剂无异味、无刺激性等。
19、什么情况下可以戴手套?
1、当可能接触到血液或可能污染的体液的病人护理工作时,均要戴手套。
2、接触潜在感染性物质、粘膜和非完整皮肤时,应戴手套。
3、对于接触血源性传播疾病病人时、接触大量血液或体液或做一些高风险的骨科手术时,应戴双层手套。
20、什么情况下须更换手套?
①、在病人和病人之间的诊疗、在同一病人身上由污染部位移动清洁部位时必须更换手套。②、接触污染部位后、接触清洁部位或周围环境前要更换手套。③、摘除手套后必须洗手。④、避免重复使用手套。⑤、戴手套不能替代洗手。
12.手卫生、无菌技术试题 篇十二
一、单选题:
1、手消毒效果应达到的要求:卫生手消毒监测的细菌数应(A)。护理技术规范P464 A ≤10cfu/cm
B ≤5cfu/cm C ≤15cfu/cm
D ≤8cfu/cm
2、手消毒效果应达到的要求:外科手消毒监测的细菌数应(B)。护理技术规范P466 A ≤10cfu/cm
B ≤5cfu/cm
C ≤15cfu/cm
D ≤8cfu/cm
3、关于七步洗手法中认真揉搓双手至少(D)秒钟。护理技术规范P463 A 30s B 60s C120s D15s
4、无菌持物钳的使用方法,错误的是(E)护理技术规范P468
A、无菌持物钳的前端不可倒转向上
B、无菌持物钳的前端不可触及容器口的边缘 C、无菌持物钳的前端应保持在胸腹部水平D、无菌持物钳只能夹取无菌物品 E、无菌持物钳可直接夹取远处无菌物品
5、无菌盘的有效期不超过(A)护理技术规范P469 A、4h B、24h C、3d D、7d E、14d
6、戴无菌手套的操作方法,错误的是(C)护理技术规范P468 A、手套外面为无菌区,应保持无菌
222
2B、戴好手套的手不可接触手套的内面 C、末戴手套的手可触及手套的外面 D、发现手套破损应立即更换 E、不可强拉手套边缘,以免破损
7、下列不符合无菌技术操作原则的是(D)护理技术规范P468 A、无菌包须有标记和消毒日期 B、无菌操作时手臂位于腰部水平以上 C、无菌物品与非无菌物品分别放置 D、无菌持物钳可夹取所有无菌物品 E、一份无菌物品公供一位病人使用
8、干式无菌持物筒开启后其有效时间为(C)护理技术规范P471
A、8h B、6h C、4h D、2h E、1h
9、长28cm的持物镊,浸泡消毒时,容器内消毒液面的高度应为(C)护理技术规范P470 A、10cm B、12cm C、14cm D、18 cm E、20cm
10、卵圆钳浸泡于无菌容器中,消毒液面高度应 :(D)
护理技术规范P470 A、钳长的1/2处 B、轴节下2cm C、轴节处 D、轴节上2-3cm E、轴节上5cm
三、多项选择题
1、进行无菌操作时,无菌手套不慎被刺破或污染应:(BE)护理技术规范P468 A、立即消毒破口 B、立即更换
C、再加戴一副无菌手套
D、小心操作,不让破口碰及无菌物品 E、立即停止操作
2、手卫生包括(ABC)护理技术规范P462 A 洗手 B 卫生手消毒 C 外科手消毒 D 消毒剂泡手 E 手消毒剂使用
3、手消毒指征(ABCE)护理技术规范P463 A 进入和离开隔离病房、穿脱隔离衣前后 B 接触特殊感染病原体后 C 接触血液、体液和被污染的物品后 D 接触消毒物品后 E 无菌操作前
4、关于戴手套的描述正确的是(ABC)护理技术规范P468 A 进行侵入性操作时应当戴无菌手套
B 戴手套前应当洗手 C 摘手套后应当洗手 D 戴手套前不用洗手
E 若不是无菌操作不同病人之间可以不换手套
5、医务人员在下列哪些情况下应当洗手?(ABCDE)护理技术规范P463 A直接接触病人前后 B 接触特殊易感病人前 C 从同一病人身体一个部位移动到另一部位时 D 接触不同病人之间 E 摘手套后
三、简答题
1、何谓七步洗手法?护理技术规范P46
3答:
1、掌心相对,手指并拢,相互揉搓
2、掌心相对,双手交叉指缝相互揉搓
3、手心对手背沿指缝相互揉搓,交换进行
4、弯曲手指使关节在另一手掌心旋转揉搓,交换进行
5、将5个手指尖并拢放在另一掌心旋转揉搓,交换进行
6、右手握住左手大拇指旋转揉搓,交换进行
7、握着手腕回旋摩擦,交换进行
四、问答题
1、医务人员洗手指征有哪些?护理技术规范P463 答:
1、接触患者前;
2、过行清洁(无菌)操作前;
3、接触患者体液后;
4、接触患者后;
13.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的差异研究 篇十三
关键词:医院,手卫生,依从性
手卫生是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最有效的方法,加强医护人员手卫生干预对控制医院感染发生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1]。但长期以来,医护人员的手卫生相关知识认知的正确率和手卫生依从性普遍较低,且在不同科室、职业的医护人员间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异[2]。但目前针对医护人员的手卫生依从性干预方案是基本相同的,未区分医护人员的差别造成干预的效果较差、手卫生依从性提高不大[3]。鉴于此种情况,本研究对杭州钢铁集团公司职工医院在院医生、护士共计100人手卫生相关知识和5个手卫生指征时的依从性进行调查,从而为医护人员手卫生知识培训和手卫生依从性提高提供一定的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3年7月至2014年6月杭州钢铁集团公司职工医院在院医护人员共计100人。其中医生组50人,年龄24~56岁,平均(40.2±4.6)岁;护士组50人,年龄23~52岁,平均(37.9±5.2)岁;医生组与护士组一般资料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调查方法
在查阅相关文献的基础上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手卫生相关知识(六步洗手法)和5个手卫生指征(参照WHO《医疗机构手卫生指南》[4])即接触患者前、无菌操作前、接触体液后、接触患者后、接触患者周围区域后时的手卫生依从性进行调查。问卷调查由接受延续护理专业培训的相关团队人员进行,以统一的指导语指引被调查者完成调查问卷的所有项目,现场检查正确后回收问卷。医生、护士两组共回收有效问卷100份,其中医生组回收有效问卷50份,护士组回收有效问卷50份,回收率均为100%。
1.3 统计学分析
调查结果均以构成比进行统计描述,并以SPSS20.0软件进行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医护人员手卫生相关知识认知比较
表1显示,医生对手卫生相关知识认知正确为14人(28.0%),错误为36人(72.0%);护士对于手卫生相关知识认知正确为24人(48.0%),错误为26人(52.0%)。护士的手卫生相关知识认知正确率高于医生,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245,P<0.05)。
2.2 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的比较
表2显示,接触患者前、无菌操作前、接触体液后、接触患者后、接触患者周围区域后手卫生依从性方面,医生的手卫生依从性分别为25人(50.0%)、41人(82.0%)、45人(90.0%)、34人(68.0%)和6人(12.0%);护士分别为43人(86.0%)、37人(74.0%)、48人(96.0%)、16人(32.0%)和8人(16.0%)。接触体液后医生、护士的手卫生依从性均最高,无菌操作前两组的手卫生依从性也较高,而接触患者周围区域后两组的手卫生依从性均最低。其中,护士在接触患者前的手卫生依从性(74.0%)明显高于医生(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890,P<0.05);医生在接触患者后的手卫生依从性(68.0%)明显高于护士(3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960,P<0.05)。
3 讨论
医护人员的手是外源性医院感染的最主要传播媒介,手卫生依从性的增加在医院感染的预防和控制中有重要的作用,能有效保护医务人员与患者双方[5]。六步洗手法是目前广泛推荐的洗手方法,其洗手后的微生物数量显著低于常规洗手法,正确的洗手方法对院内感染的控制具有重要的作用[6]。职业对于手卫生相关知识认知具有很大的影响,不同职业间相差较大,如周桂莲等[7]对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的影响因素及措施进行了研究,结果指出手卫生相关知识认知正确率从高到低分别为护士(28.79%)、医生(12.66%)、实习生(7.14%)、医技人员(3.33%)和保洁员(0.00%)。在本研究中,医生对手卫生相关知识认知正确为14人(28.0%),护士对手卫生相关知识认知正确率为24人(48.0%),护士对于手卫生相关知识认知正确率明显高于医生,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245,P<0.05)。医生、护士两组对于如何正确地运用六步洗手法较前人的研究高,说明随着近年来的持续宣传,医护人员对手卫生依从性的重要性认识不断加深;但两组对手卫生相关知识认知正确率均不高(正确率<50%),说明有必要在医院洗手区域粘贴六步洗手法的详细操作步骤并标注如“内外夹弓大立完”重点步骤提示[8],从而有效地提升了医护人员洗手正确率(≥90%),达到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中关于手卫生的相关规定。
手卫生依从性体现了医护人员主动洗手的意识,其在不同职业、年龄、工作年限的医护人员中存在着较大差别,如罗艳君等[9]对多家医疗中心工作人员手的卫生依从性进行了调查,结果指出416名医务人员中,护士手卫生总的依从性最高(58.95%),医生手卫生总的依从性较低(41.96%),医护人员在5个卫生洗手指征时的手卫生依从性为27.59%~63.37%,其中重症加强护理病房等重点科室的手卫生依从性要高于一些普通的临床科室,硬件设施不足、管理缺失和手卫生意识较差造成了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较差。刘芙蓉等[10]对手卫生依从性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指出手卫生依从性与操作类别、手套种类和习惯性认识密切相关。
在本研究中,医生、护士5个卫生洗手指征时的手卫生依从性结果表明接触体液后医生、护士的手卫生依从性均最高,无菌操作前两组的的手卫生依从性也较高,而接触患者周围区域后后两组的手卫生依从性均最低。其中,护士在接触患者前的手卫生依从性(74.0%)明显高于医生(5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4.890,P<0.05);医生在接触患者后的手卫生依从性(68.0%)明显高于护士(32.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2.960,P<0.05)。说明医生、护士对于接触患者体液后的暴露风险均有深刻的认识,需要继续保持;而对接触患者周围区域后的暴露风险的认识尚且不足,在今后的培训中要加强医护人员该方面的认识。医生、护士的手卫生依从性的影响因素差异与其职业特点紧密相关,两组在不同卫生洗手指征时的手卫生依从性差异明显。其中,医生对不同患者进行诊治间的手部卫生较为重视;而护士负责的对患者进行具体治疗,对接触患者前的手部卫生较为重视,而在接触患者后的手卫生敏感性较差。说明在进一步的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和正确性提高中,采用多模式手卫生促进策略,需要针对性结合医生、护士在手卫生依从性方面的差异,进行系统化、个性化的教育培训和手卫生文化提升,综合提高医生、护士的手卫生依从性[11]。
参考文献
[1]程莉莉,张秀月,臧彬,等.加强医护人员手卫生干预对医院感染发生率的影响[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2,22(15):3300-3302.
[2]邾萍,付菊芳,刘冰,等.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现状调查[J].中国感染控制杂志,2015,14(2):120-123.
[3]赵庆华,何蕾,高岩,等.直观教育对提高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的效果研究[J].中国消毒学杂志,2012,29(3):209-211.
[4]贾会学.《WHO医疗机构手卫生指南》解读[J].中国护理管理,2009,9(6):7-9.
[5]张翔,张卫红,喻荣彬,等.WHO“多模式手卫生促进策略”对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影响[J].中国感染控制杂志,2014,13(12):757-759.
[6]李光香,王惠青,程伟荣.不同干手方法对医护人员手二次污染的研究[J].中国护理管理,2012,12(6):55-58.
[7]周桂莲,刘小金.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的影响因素及措施[J].实用临床医学,2013,14(7):127-129.
[8]李艳明.总结性重点提示在六步洗手法中的应用[J].中国消毒学杂志,2013,30(12):1158.
[9]罗艳君,罗艳姣,周丹,等.多个医疗中心工作人员手卫生依从性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J].现代医学,2013,41(5):289-293.
[10]刘芙蓉,张跟东,栾玉杰,等.手卫生依从性影响因素的研究[J].河北医科大学学报,2012,33(7):759-762.
14.手卫生规范试卷 篇十四
【摘 要】本文首先对严格执行手卫生对社区卫生医疗服务机构的意义展开探讨,并分析了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手卫生文化建设的影响因素,最后从伦理学讨论了手卫生文化建设对手卫生依从性的影响,为社区卫生医疗机构手卫生管理水平的提高提供资料参考。
【关键词】伦理学;手卫生;文化建设
社区卫生服务工作是社区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社区卫生服务作为集预防、医疗、保健、康复、健康、计划生育于一体的基层卫生服务,对我国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社区卫生服务虽然对手卫生的要求没有医疗机构严格,但社区医疗机构作为基层卫生和医疗服务机构,开展手卫生文化建设,对基层医疗机构的服务水平和质量,以及基层卫生工作的开展仍然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从伦理学的角度,探讨受卫生文化建设对社区医疗机构工作人员手卫生依从性的影响,力求探索出一条更加适合社区服务机构推行的手卫生文化建设方式。
一、严格执行手卫生的重要意义
(一)提高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管理水平
虽然社区医疗服务机构并不是以治病救人为主要工作的卫生服务机构,但也承担着社区医疗、保健、防疫、康复等任务。提高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手卫生管理,作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日常管理工作中的重点内容,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日常管理工作的开展具有重要意义。抓好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手卫生管理,对提高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管理专业化水平,提高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医疗服务水平更是意义重大,并影响着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社会声誉和社会影响力,影响着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能够更好的开展社区卫生服务的各项工作。
(二)提高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医疗服务水平
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是为社会提供基础医疗和保健服务的重要单位,虽然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不会承担诸如手术、化疗等重要医疗工作,但仍然会承担基础医疗服务和卫生保健服务。优秀的手卫生管理,是社区医疗服务机构提高医疗服务水平的重要途径,也是降低社区居民罹患传染性疾病的重要方式。对于在社区医疗机构进行康复理疗的患者而言,由于这些患者的身体抵抗能力较弱,在开展康复理疗工作时做好手卫生管理工作,还能够降低康复理疗患者的患其他疾病的几率,促进康复理疗患者疾病的早日康复。
(三)节约卫生资源
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虽然医疗事业近年来进步较大,但卫生资源仍然比较缺乏。一旦患者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享受医疗或康复理疗服务的过程中,由于手卫生管理不到位导致罹患疾病,将会加大患者的病痛,病情的加重还会增加患者的经济负担,并造成公共卫生医疗资源的消耗,增加治疗成本的投入。
(四)执行手卫生是社区医疗服务机构工作人员专业性的体现
手卫生是医疗服务机构重点的工作管理内容,是否注意手卫生也是体现医疗服务工作人员专业性和职业精神的重要体现。加强社区医疗服务机构的手卫生管理水平,能够体现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工作人员的专业性,从而提高社区卫生服务人员专业素养的公信力,帮助社区卫生服务人员更好的开展各项社区卫生医疗和服务工作。
(五)保证社区卫生服务人员的个人安全
社区卫生服务工作作为基础医疗保健工作,需要与广大的社区群众近距离接触。由于社区人员流动频繁,在卫生服务人员的工作中必然会接触到一些病毒和病菌。社区卫生医疗服务人员养成手卫生的习惯,能够保护医疗服务人员在与病源的频繁接触中尽可能的降低罹患传染性疾病的概率,保证社区卫生服务人员在工作中的安全性。
二、手卫生文化建设的影响因素
(一)手卫生文化建设需要社区卫生医疗服务机构领导的重视
社区卫生医疗服务机构规模小,工作人员数量也相对较少。由于社区卫生服务工作人员少、任务重,很多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在工作中为了完成工作任务,忽视了手卫生文化的建设。想要有效的提高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手卫生文化建设水平,首先要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领导能够提高对手卫生的重视,并做好示范带头作用。只有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领导能够做好手卫生工作,必然能够以榜样效应,激发社区卫生服务人员对手卫生文化建设的重视,从而养成重视手卫生管理的风气。
(二)保证手卫生设施的配备和手卫生用品的发放
完备的手卫生设施是保证社区在医疗和健康服务工作中做好手卫生管理的前提,因此社区医疗服务机构一定要加大对手卫生设施和设备的资金投入,保证手卫生设施配置的合格、合理。除此之外,还要保证洗手池、清洁剂、干手纸巾、快消手巾等卫生服务用品的充足,并保证个人手卫生用品发放到位,保证手卫生管理工作的开展效率。
(三)提高手卫生文化建设的培训和培育力度
由于社区医疗服务机构的工作人员相比医院的医疗人员其接触专业知识的几率较小,因而为了弥补社区卫生医疗服务机构工作人员手卫生知识不足的问题,就要加大对社区卫生医疗服务手卫生管理的教育和培训。只有让所有的社区卫生医疗服务人员都能够牢牢掌握手卫生管理知识,重视个人手卫生管理,才能有效的提高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手卫生管理水平的提高,提高社区卫生医疗服务机构的手卫生文化建设水平。
(四)监督和考核是手卫生文化建设的重要保证
为了促进手卫生管理工作水平和手卫生文化建设的成效,还要建立系统的监督和考核机制。只有将社区医疗服务机构的手卫生管理工作制度化,才能从根本上提高社区卫生医疗服务人员对手卫生的重视程度。因此,社区卫生服务医疗机构应该将手卫生纳入日常的管理和医疗服务工作质量管理体系,并及时的抽样检查,并把检查结果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个人绩效考核相挂钩,保证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手卫生管理水平稳步提高。
三、手卫生文化建设对手卫生依从性的影响
从伦理学角度开展的手卫生文化建设,强调医学道德修养必须坚持高标准,达到“慎独”境界。“慎独”是我国古代伦理思想中的一个独特的概念,指人们在独自活动、无他人监督的情况下,按照一定的道德规范,自觉履行义务,出色地完成本职工作。倡导“慎独”的精神境界,取得社区卫生医疗服务人员从精神层次上的高度认同,是提高社区手卫生管理水平的重要途径。经过医学伦理学教育后,接触患者之前、清洁无菌操作之前和接触患者周围环境后这三个时点的手卫生依从性显著提高,说明社区卫生服务工作人员对患者的尊重与保护意识显著增强;而接触患者后依从性没有显著提高,说明社区卫生服务工作人员可能由于工作繁忙、长期习惯于流动水洗手、对快速手消毒剂的使用存在误区等导致接触患者后没有及时落实手卫生,提示应当进一步加强医务人员的手卫生意识教育,使之将手卫生贯穿于临床常规诊疗护理始末。
综上所述,从伦理学的角度开展手卫生文化建设,是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提高手卫生管理水平的重要方法和途径。在社区卫生医疗服务机构的手卫生文化建设中,只要抓住了手卫生管理的重要意思,并把握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影响手卫生管理水平的几点因素,必然能够提高社区医疗服务机构的手卫生文化建设水平,提高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工作质量。
参考文献:
[1] 向鸿梅,马春梅,李树森,等.培养医学生医学伦理职业操守的探究[J].中国医学伦理学,2012, 25(6):702-704.
[2] 王炳花,赵艳娟,魏青,等.手卫生医学伦理学教育干预研究[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1,21(12):2552-2553.
项目来源:
【手卫生规范试卷】推荐阅读:
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知识问答07-07
手卫生表调查10-22
手卫生培训考试07-11
应知应会手卫生07-07
医护人员手卫生培训总结分析09-01
手卫生原因分析与整改10-15
手卫生考试题及答案10-30
手卫生院感知识培训11-14
内分泌手卫生管理制度09-10
手卫生宣传月领导讲话稿0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