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乡市教师进修学校创建嘉兴市绿色学校总结(精选12篇)
1.桐乡市教师进修学校创建嘉兴市绿色学校总结 篇一
嘉兴经济开发区实验小学创建绿色学校规划
一、创建目的:
环境保护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是保护和改善环境、维护生态平衡、科教兴国和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根本措施之一。通过创建“绿色学校”活动,更好地提高学校师生的环境意识,树立良好的环境道德和行为规范,培养可持续的消费观念,大力推进环境宣传教育,增强学生参与环境保护的积极性。
二、创建目标:
2007年9月——2008年9月,创建区“绿色学校”
2008年9月——2010年创建嘉兴市“绿色学校”
2010年——2012年争创浙江省“绿色学校”
三、创建特色:
学校始终把环境教育作为大事来抓,不断改善学校环境建设,丰富学校环境教育活动,努力探索、形成“四结合”的环境教育模式:环境教育与课堂教育相结合;环境教育与少先队活动相结合;环境教育与学校环境建设相结合;环境教育与综合实践活动相结合,使学生树立环境保护的绿色文明意识,并为我们的家园添一份绿。
四、具体措施:
1、成立创建领导小组:
根据上级“关于创建‘绿色学校’规划及“‘绿色学校’考核管理办法”,成立了创建工作领导小组,由校长、德育主任及班主任等人组成,全面负责制定学校环境教育计划,组织和管理学校环境教育活动,在抓教育质量的同时,注重把环保教育融入学校教育之中。
学校“绿色学校”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名单: 组长:姚顺林 副组长:莫雨勤
成员:沈惠华
吴王坚 周军 张辉及全体班主任
2、完善绿色学校创建队伍建设
(1)、定期组织教师开展环保教育学习活动,增强教师环保意识,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
(2)、邀请一些环保领导来校作专题讲座,促进全校师生环保意识的增强。
3、环境教育与课堂教育相结合工作
学校教导处严格按照教学大纲及上级部门有关环境教育要求,对必修课、选修课、活动课中的环境教育内容作出具体安排,细化要求,一一落实。通过环境教育公开课、渗透环境教育教案讲选、环保知识测试、环保社会调查、环保主题活动、环保实践等形式,提高学生参与可持续发展实践所必要的认识、技能,渗透可持续发展思想,养成可持续的生活、学习和工作的习惯。我们以绿色概念及环境问题为主线,以小学学习能力的提高和学习体验的积累为顺序来编排教学内容,实现思想品德、常识语文、生活劳动等多门学科在一个主题下通过学生多项活动的结合。
4、环境教育与少先队活动相结合
学校将环境教育寓少先队为主阵地,开展以少年儿童自主性活动为途径,形式多样的少先队活动中,构建以主题活动为主要方式的综合性活动,实现多方面的有机结合,要结合世界环境日、地球日、水日、植树节、爱鸟周等与环境有关的重大纪念日,举办主题班会活动课,举行演讲、征文、征画、知识竞赛、小论文比赛等活动,扩大学生的参与面。使学生树立可持续发展的“绿色观念”和参与环境保护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形成科学的环境价值观,并以此影响家庭和其他社会成员,让每一名同学都为校园建设、为环保事业做出贡献。使少先队员树立“基本国策观念”、“环境价值观念”、“可持续发展观念”、“社会公德观念”。全体队员参加,解决全校的重要环境保护问题。丰富队员的课余生活,提高队员的能力,增强少先队的凝聚力。
5、环境教育与学校环境建设相结合
环境是教育人、引导人的隐性课程。为了营造优雅的育人环境,使我校的校园建设再上一个新台阶,我们要注重建设,狠抓落实,进一步加强校园的“绿化、美化、净化”工作。(1)、绿化校园。加强管理,组织人员定期对校园内的花草树木进行修理。(2)、美化校园。加强校园环境整洁,美化校园环境。建立“环境教育专栏”一块,定期更换。设立长期的环境保护宣传教育标语牌。学校宣传媒体定期刊出或播放环保内容的文稿,努力营造环保氛。(3)、净化校园。加强学校环境卫生建设,做到校园净化、教室整洁、厕所清洁。为保证良好育人环境的建设,要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制定有关规章制度,如:校园清洁及保洁制度、食堂卫生管理制度、花木包干管理制度,发动学生不用或少用难降解塑料袋等文明活动,在校内推行垃圾分类收集,提倡不用或少用不可再生的学习用品;组织集体劳动,教育学生爱护公共绿化地,使真正学生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严格遵守《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中学生守则》,做到环境教育与学校日常行为规范教育、与公民意识的教育有机地结合;在校内全面禁烟,建立良好的校园氛围。
6、环境教育与综合实践活动相结合
结合学生实际,充分利用本地环境教育资源,开展有针对性的环保教育实践活动。办好红领巾劳动实践基地,让孩子在自然体验、社会体验、生活体验中交流和思考,并向周围人们进行宣传。
7、做好环保教育工作总结,注重实效和档案管理。
(1)、加强环保教育工作的总结和交流。建立创建“绿色学校”专题网页,宣传各级政府关于环境教育的方针、政策,介绍学校班级环保活动的动态。
(2)、做好环保档案的整理工作。对有关环境教育的文件、计划、总结、论文、书刊和音像资料进行妥善管理。
五、创建时间安排:
(一)、准备阶段:2007年7月至2007年9月
1、制定学校创建“绿色学校”规划;成立“创建绿色学校领导小组”。
2、组织教师学习“绿色学校”评估标准。通报相关工作,并对资料整理的问题作出相应布置。
(二)、实施阶段:2007年9月至2008年6月
1、向全校发出创建“绿色学校”倡议,向有关部门提出申报“绿色学校”报告。
2、全面启动学校环境教育和创建“绿色学校”的工作。
3、启动环保教育月活动,开展系列环境教育活动。
4、完成校内环保类宣传品的布置工作。
5、强化校园的行为习惯教育和管理,加强学生环境道德教育。
(三)、检查巩固阶段:2008年9月至2008年11月
1、收集检查所要求的各项资料完成情况,做好督促工作。
2、查学校环境建设情况,及时整改,优化校园管理和建设质量。
3、完成学校申报“绿色学校”自评报告。
4、做好资料归档工作。
5、加强校风建设和管理力度,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环境意识。
6、提请社发局和环保局到校评估验收。绿色是生命和希望的象征,更是一所学校得以兴旺发达的动力,创建“绿色学校”是我们实践和追求的共同目标,让我们为创建一个绿意融融、清洁优美、文明健康的“绿色学校”而努力
2.桐乡市教师进修学校创建嘉兴市绿色学校总结 篇二
南湖创业学校是一所九年一贯制国有公助民营学校, 在各级政府的关心下, 从2004年建校以来到现在已经走过了10个春秋。现在校学生1400人左右。近年来, 学校本着培养健康活泼人才的育人目标, 不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特别在近几年, 学校不断改善学生的活动空间, 扩大了运动场所, 增加了乒乓球台、单杠、篮球架等器材, 师资上每年都有公办体育教师来校进行对口支教交流, 在教学上正趋向规范和提高。学校每年安排一次学校体育节, 由于全校只有一片篮球场, 因此往往要历时2个月, 但全校的学生却非常享受, 积极参与到各项体育比赛中去。为了保证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 学校体育组精心安排大课间, 安排适合学生身体发展的项目, 学生在有限的空间里得到了充分的锻炼。但由于学校场地、专职体育教师缺乏等问题, 体育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也成了学校面临的问题和挑战。南湖区教育研究培训中心看到了这些瓶颈, 在浙江省体育特级教师、南湖区中小学体育教研员曹强老师的组织下, 本着发展新居民学生身体素质, 使其更好地掌握技术水平能力, 不断提升学生的情意发展水平, 专门组织了南湖区体育名师、骨干教师来到南湖创业学校进行课堂教学的研讨和展示, 旨在提高学校体育教学的规范性、有效性和实效性。
同课异构突主题
三位教师针对同一内容 (排球正面下手发球) 进行不同的设计, 突出了在身体练习中掌握技术的主题, 把技术、能力和体能融为一体。特别是面对新居民学校的学生时, 运用了大量的练习手段引导学生们进行学习, 运用托球、夹球、不同部位触球等辅助练习方法, 让学生们体会不同部位的击球效果, 运用直臂摆臂踏步、直臂抛球、直臂俯撑等练习让学生们感知直臂的动作;在击打形成直臂摆动的动作时, 通过简易直观的方法, 学生较快地掌握了发球的动作。练习中, 针对小学生和中学生的特点, 三位教师用攻防大战, 比谁发的高、发的远、发的准等游戏, 采用任务驱动的方法, 让学生在游戏中建构不同的击球部位与击球高度、远度和准度的关系。课堂中学生们不断击打着排球, 看着排球在空中飞翔的轨迹, 学生脸上洋溢着欢快的笑容。
器材运用重效果
由于新居民学校财力的限制, 场地方面受到了较大的制约, 南湖创业学校有将近1400人的学生, 但活动场地就只有一个篮球场, 学生平时做操只能分批进行, 因此如何让学生在有限的场地达到锻炼身体的目的, 正是教师设计教学的重点, 这三节课, 教师们动了不少脑筋, 例如排球里的气排出一些, 在实际的练习中球不会滚得太远, 可以增加学生练习的次数;用网袋球的方式练习不同方式的击球, 练习密度得到大大增加, 学生体验和学习的时间也大大增加, 提高了学生练习的能力和水平。此外, 考虑到学生班额为60人以上的实际情况, 教师在设计教学计划时, 尽量少调动学生的队形, 组织讲究快、近、稳。让学生看得清、听得明、练得好。在器材的准备上, 大家都本着器材的实用性、简洁性进行准备, 让学生充分使用了教学器材, 提高了利用效率。
学生发展重能力
三位教师的课堂教学展示, 不仅引领学生上了节丰富多彩的体育课, 更增强了学生合作、自主、探究的能力。在八年级的教学中, 通过发球接球、发球垫球的练习, 提高了学生相互配合的能力, 在要求不能落地的条件下, 学生之间通过打招呼、相互的移动、相互的提醒, 增加了学生在练习中的交流, 并提高了在一定距离中发球的稳定性和准确性。在学生练习网袋球击球时, 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 运用手的不同部位击球, 体验了各个部位击球的感觉, 体会到了击球的远近是否稳定, 并逐渐选择最好的击球方式。在对目标进行发球时, 学生通过前后的位置移动, 摆臂的力度大小, 手臂掌根的击球方向, 能自觉积极地进行调整, 提高了学生发球的主观能动性。三节课不仅围绕技术目标进行大密度的操练, 还注重了学生多方面的能力。
3.桐乡市教师进修学校创建嘉兴市绿色学校总结 篇三
摘要: 本文根据国家教育部关于加强县级教师进修学校建设的文件精神,结合自己的实践和认识,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强山区县级教师进修学校建设,创建优质教师培训基地的建议。
关键词:山区;县级教师进修学校;教师培训基地
我国已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时期,教师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着数亿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关系着民族素质的提高。“国运兴衰,在于教育;教育大计,在于教师。”作为教师教育体系重要组成部分的教师进修学校,多年来,在提高中小学教师队伍素质和提高基础教育质量上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随着基础教育的发展,教师教育办学层次的逐渐提高,县级教师进修学校面临新的问题,特别是处于山区欠发达地区的更显突出。
一、问题的提出
知识经济和信息化的时代,教师的工作性质与工作职责要求教师必须成为终身学习的先行者。目前中小学教师的层次、专业化程度和综合素质仍然不能适应基础教育的改革与发展,特别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需要。尤其是分布在农村和边远山区的教师学历层次偏低,教育思想和观念陈旧,知识老化,教学方法和手段落后。而当前山区县级教师进修学校总体上还比较薄弱,培训功能单一,师资力量不足,培训内容、培训方式和手段缺乏针对性和实效性,不能很好地适应新时期开展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需要,相当部分教师进修学校表现出了萎缩的趋向,甚至陷入生存困境。因此,我们必须进一步加强县级教师进修学校建设,创建优质教师培训基地,以适应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需要,为教师终身学习提供有力的支持和服务。
同时,加强县级教师进修学校建设也是国家政策的要求。教育部颁发了《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规定》,明确了中小学教师培训每五年一个周期的制度;出台了《关于加强县级教师培训机构建设的指导意见》,对加强县级教师培训机构建设的必要性、性质和主要任务、基本原则和要求、领导与管理等方面都作出了明确规定,并制定了《全国示范性县级教师培训机构评估标准》;2005年又正式下发了《关于加快推进全国教师教育网络联盟计划,组织实施新一轮中小学教师全员培训的意见》,明确指出县级教师培训机构承担着教师培训的组织、协调、指
导、管理和服务等功能。这些文件为县级教师进修学校的建设与发展提供了政策,指明了方向,明确了任务。
二、关于县级教师进修学校创建优质教师培训基地的思考
县级教师进修学校如何创建优质教师培训基地,让每位中小学教师都能享受到优质教育呢?下面,结合我校情况谈谈几点看法。
(一)提高认识,高度重视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
继续教育尽管已经成为世界潮流,各个国家都把教育当作提高本国人才竞争力的一个突破口,给予了高度的重视。但我国是在20世纪90年代以后才将教师培训的重心由学历补偿教育转向继续教育,对它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这使各级教育部门对继续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一些领导观念滞后,认为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不是当务之急,不是国家的义务,是教师自己的事情,所以对继续教育的投入很少,在一些地方几乎没有,这影响了教师接受继续教育的积极性。因此,我们必须转变观念,提高认识,将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作放在教师专业化发展和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高度上来重视,进一步强化教师继续教育的政府行为意识,全面贯彻落实《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规定》,从继续教育的法规制度建设入手,确保中小学教帅继续教育工作的全面有效展开。要将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与提高教师素质、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普九”的效益等结合在一起进行宣传。中小学校的校长应该对接受继续教育的教师给予鼓励,提供方便。教师本人应该正确认识自己的职业特点,抓住一切学习机会,不断提高业务能力和水平。另外,政府要增加教育经费投入,切实保障教师培训经费,确保教师培训顺利开展。
(二)改善办学条件,推进学校标准化建设。
根据《全国示范性县级教师培训机构评估标准》要求,按照先进性和实用性结合的原则,以“小实体、多功能、大服务”为主导思想,加强县级教师进修学校的标准化建设。硬件建设要突出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特点,重点要建设卫星电视接收系统,以及能与互联网连接,并与所辖区域内中小学连通的高效实用的计算机网络系统。加强与培训工作相适应的普通教室、计算机教室、多媒体教室、图书资料室、学术报告厅等建设,使县级教师进修学校具有本地最好的办学条件、最先进的教学设备和教育资源。积极与高校合作,建立上挂高校、下联中小学的现代远程教育校外学习中心,为本县中小学教师利用网络技术开展自主学习提供支持和服务。
(三)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优化培训队伍。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建立一支专、兼结合,集培训、教学、科研于一体,整体结构合理,具有较高水平的培训队伍是搞好培训工作的关键。专职教师要达到如下要求:一要掌握现代教育理论和现代教育技术,具有较高的教育理论水平;二要了解本学科最新发展趋势,具备一定的学术水平,较强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教育教学研究能力;三要熟悉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特点、规律,善于组织教师开展有关继续教育教学活动;四要熟悉基础教育,能够深入中小学课堂,参与和指导中小学教师进行教学改革和研究。兼职教师要逐步规范化和制度化,根据县级教师进修学校的性质和任务,建立相对稳定的兼职教师队伍,广泛聘请高等学校、科研单位的专家学者,社会各行业专业人才以及优秀中小学教师作为兼职教师和顾问,参与中小学教师的继续教育工作。要充分发挥专兼职教师各自的优势,努力建设一支集培训、教学、教研于一体的具有较高水平的县级教师进修学校师资队伍。
(四)创新培训模式,提高培训实效。
由于接受继续教育的中小学教师的文化背景不同、经历不同、教育观念和知识结构不同,他们对继续教育的内容需求也呈现多样化。这就要求承担继续教育的教师进修学校要探索多元化的培训、教学模式,以适应各类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需要。对于不同类型的培训班,根据培训内容和教师的实际,提出不同的要求,形成个性化培训模式。例如,全面提升中小学教师基本素养和能力的通识培训;组织教师到师范院校和教育学院进修和学习的院校培训;基于学校和教师实际,促进教师发展的校本培训;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突破时空限制,实现教育资源共享的远程教育模式;还有案例教学模式、研究性培训模式、现场诊断模式、自修反思模式、任务驱动模式、参与交互培训模式等,这些模式为继续教育提供了多种选择。但是,在具体的实践中仍然需要依据客观实际,针对性、创造性地运用模式,保证继续教育的高质量。
(五)加强培训管理,规范培训过程。
加强管理是提高培训质量的机制保证。在培训管理工作中,要认真做好以下四个环节。一是建立和健全各种培训管理制度。根据有关教师培训文件的精神,结合实际情况,建立和健全教师培训质量监控、检查及评估制度,建立完善的学籍管理档案制度、学分登记制度等。二是加大执行和落实制度。配备精干的专职管理人员,每个班级专门配备一名班主任,负责学员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管理工作。建立自主管理的班级组织,重视发挥班委会和学习小组在参与教学过程、开展实践活动以及民主管理中的作用,形成自评自主的评估调控机制。三是强化检查和监督机制。首先各工作人员要明确各自职责,加强沟通协作,相互监督,相互配合,齐抓共管,形成培训合力。其次要健全和完善信息反馈制度。通过随堂听课、召开学员座谈会、追踪学员工作情况等方式,了解培训教师的教学情况和学员的学习情况并认真加以研究,提出相应的改进要求。四是加强考核评估。通过考核评估,激发教师和学员的积极性,进一步提高培训的效果。
总之,加强县级教师进修学校建设,创建优质教师培训基地,对于提高教师教育教学水平,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扎实推进素质教育,迎接课程改革挑战,意义重大。只要我们切实把教育摆在了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确实重视了县级教师进修学校的建设,那么县级教师进修学校就一定能胜利完成历史赋予的使命。
(作者单位:封开县教师进修学校)
4.桐乡市教师进修学校创建嘉兴市绿色学校总结 篇四
培训总结
获嘉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崔福玲
我有幸被学校推荐参加2015新乡市中等职业学校学科带头人培训,在这十天的学习中让我有很大的收获,即开阔了我的视野也学到了很多的知识,同时也了解了中职教育的教育思想和理念。现将这几天来的培训总结如下:
在这十天中有幸聆听了几位领导,专家的讲座,学到了很多新的以前从未听过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也使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有了很大的提升空间,同时也得到锻炼。
在培训中,张士平教授就影响中职院校教学质量的因素进行了分析,其中招生难,上课难是新乡地区所有中职院校共同遇到的难题,该如何改善,如何提高,如何管理,张教授作了深刻分析,使我了解到这和我们目前的教育教学方式有很大的关系,要想改变,需要从我们自身做起。而让我印象最深的却是宋飞琼教授在关于职业教育教学改革项目研究的基本方法中关于文献查阅与文献的研究法,作为一个中职老师,要想实现教学课堂的改革,就必须先丰富自己的文化知识,获得更多的教学资源。而这些教学资源主要分布在一些学术期刊、专著、专业会议论文、学位论文、研究报告、政策文章等有关的教育研究文献上,要找到这些文献上的资源,我们就必须清楚了解文献的检索与查阅,从而得到自己想知道的想要获得新的知识。但针对中职院校学生文化基础差、缺乏理想、失去自信的这种普遍现象,河南师范大学的卜彩丽教授就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如何让他们对新兴事物看提见、看得懂、看得起,卜教授很详细的讲解了翻转课堂的使用与微课设计与开发,并列举了大量的事例。微课的使用,改变了传统课堂一张嘴、一根粉笔的枯燥模式,提高学生了解新知识的兴趣,也使学生在短时间内了解教师的教学目标,明确知识点,在课堂上即时的解决学生遇到的所有问题,从而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而翻转课堂使学生在家里通过视频与动画的形式接懒得新知识,再回到课堂上通过师生面对面的交流完成作业,解决问题,从而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这些方法的使用也使老师明确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要求,也能很快的在明确自己教学目标的同时,就学生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难以解决的问题即时的做出相对应的策略。使中职院校的学生在提高学习兴趣的同时,掌握过硬的专业技能,捡回自信,燃起理想,从而满足用人单位的需求,使学生能够找到满意的工作,有了满意的收入。同时也解决了中职院校招生难的问题。我们中职院校的老师做到了------教得好、送得出的自信和满足产。
5.创建“绿色学校”总结 篇五
创建“绿色学校”工作总结
本学年是我校实施创建“绿色学校”的一年,经过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基本完成了规划规定的工作任务,实现了预定的年度创建目标。
本学年,我校围绕创建“绿色学校”,主要开展了以下几方面工作,取得了一定的阶段性成果。
一、健全了组织领导机构
我校成立了创建“绿色学校”的领导小组,并进行了人员分工,xx校长担任组长,全面负责绿色学校的创建工作。Xx主任负责组织开展学生环保教育活动,xx主任负责在课堂教学中组织开展环保教育,xx主任负责在艺术教育领域开展环保教育的工作,xx主任负责在学校的后勤管理中落实绿色学校创建规划,并协助校长做好规划的制定和协调工作。
二、制定了工作计划认真落实规划
为了将创建上海市绿色学校的工作落到实处,与学校的日常工作真正的融为一体。学校分学期制定了落实计划,教务处、政教处、总务处等部门,都根据规划和学校的分学期落实计划分别结合各部门的常规工作,在学期工作计划中围绕绿色学校的创建工作,制定出具体的实施方法,并将这些环保教育活动单列。
三、加强了教师的环保意识的教育
我校利用教工政治学习时间,对全体教师进行了环保基本知识的教育,增强了教师的环保意识。学校出现水、电费支出比以前有较大增加的情况,引起了学校领导的高度重要。广大教师和学生的节能意识不强,使用方法不当是造成水、电费支出失控的主要原因。为此,学校制定了学校的节能公约,规范了广大师生的用电行为,取得了很好的节电效果。
四、开展了环保教育拓展型课程教学
本学期,我校各教研组开展了“如何在课堂中渗透绿色环保教育”的专题讨论活动,生物、地理、化学等环保教育主渠道学科在课堂中进行了绿色环保教学活动。充分利用拓展选修课,开设了《新能源与节能》、《环境保护》等多门环保教育选修课。
6.桐乡市教师进修学校创建嘉兴市绿色学校总结 篇六
半年来,我校认真贯彻执行《全国环境宣传教育行动纲要》、县环保局关于创建“绿色学校”工作精神,积极开展绿色学校创建和环境教育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现将主要工作向各位领导汇报如下。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建立组织,积极创建“绿色学校”
当今世界,经济高度发达,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矛盾也越来越突出。在我国,解决环境保护与经济可持续发展问题也越来越引起全党、全社会的普遍关注。对学生进行环境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是提高国民素质,保持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为使环境教育工作落到实处,学校注意引导师生提高对环境保护重要性的认识,制定了《环境教育工作计划》和《学校环境规划》,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创建“绿色学校”工作领导小组,并明确了各自的职责,做到了分工明确,职责到处、室、组。教导处、年级组负责课内环境教育,以语、数、英学科为龙头,带动其他学科,在教学过程中自然渗透环境教育;少队部负责教室“绿化”和课外环境教育活动;总务处负责校园环境建设;办公室负责总协调,以落实好学校环境教育工作计划,并将环保材料搜集存档。学校定期研究、检查环境教育工作。由于职责明确,措施得力,学校的环境教育工作搞得有声有色,扎实有效。加强环保培训,积极参加上级有关部门组织的环境教育培训,认真组织开展校内环境教育学习研究活动。学校在环境教育方面舍得花钱,有环境教育专项经费。
二、课堂教学积极渗透环境教育,提高了师生的环保意识
我们在学校教学计划中明确规定:“所有学科都要渗透环境教育”。为此,学校制定的课堂评估细则中,增加了环境教育方面的权重,规定在语、数、科学等学科中,任课教师要把教科书中有关环境教育的内容自然地与社会环境现实联系起来,给学生指出环境污染的危害,点明环境保护的意义,进行渗透性的教育。为激励教师在课内自觉进行环保教育,学校每学期都举办一次“环保优质课比赛”和“优秀环保教案比赛”,这些活动的开展,有力地促进了学校环保教育的开展,提高了师生的环境保护意识,推动了素质教育的开展。
除此以外,我们还利用主题班会、地方课和活动课程进行环保教育。《活动课实施方案》中我们明确规定:“在身心健康教育系列活动中进行环境教育”,各个班级的环保小组开展“自捡废纸,收旧利废”的活动,既为环保活动的开展筹集了费用,又增强了学生的环保意识。通过以上教育措施,强化了学生的环保意识,对学生进行了生动活泼的环境教育。
三、建立学校、家庭、社区环境教育网络,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环境教育活动
在课外环境教育方面,我们采取了校内教室绿化、建立固定的宣传阵地和校外开展形式多样的环保活动相结合的方式对学生进行环境教育。我们制定了切实可行的课外活动计划,建有环保课外活动小组,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环保教育活动。
(一)开展“绿色班级”创建活动
半年来,我们开展了“绿色教室”评选活动。每个班级都养花种草,以达到教室的绿化、美化。本学期,我们在“绿色教室”评选的基础上,又开展了“绿色班级”创建活动,将其纳入了《“文明班级”评比细则》,增加评比内容,不仅包括养花种草、绿化教室、净化环境,更重要的是以此促使学生达到语言、行为及心灵的净化,倡导学生语言行为也要做到“绿色洁净”。通过开展这项活动,一方面使学生学以致用,学到了养花种草的技术,也使学生体会到了“育花”的艰难,更使学生紧张学习的身心在养花赏花过程中得到放松,达到自我调节的目的,强化了学习知识的效果,陶冶了学生的情操,净化了学生的心灵。
(二)开展“一日两扫活动” 我们针对学生劳动锻炼少,环保意识淡薄的特点,在全校开展一日两清扫活动,美化校园。通过开展此项活动,让学生亲身体会环卫工人那种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精神,树立起环保意识和文明意识。
(三)积极开展植绿护绿活动
我校每年都参与镇政府发动的植树造林活动,参加了政府的“植绿护绿基地”。学生通过参加“植绿护绿”活动,培养了热爱劳动的习惯和自觉服务于社会的精神,增强了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建设家乡、爱我和顺的社会责任感。
环境保护作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被写入《宪法》,应当受到全社会的高度重视。保护环境已成为21世纪的重大课题,作为现在的学生、21世纪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必须树立保护环境的意识,增强环保社会责任感。县环保局领导亲自为我校学生作环保知识讲座,使学生受到了系统的环保知识教育,真正感受到了环保的重要,受到了深刻的教育。学生不仅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增长了见识,而且增强了同学们的忧患意识,更重要的是坚定了同学们保护环境的信心和决心。
(四)开展兴趣探究活动
我们组建学生兴趣活动小组,开展环保研究性学习活动,其中许多学生以环保调查为课题进行更加深入的调查研究,以丰富翔实的资料和较为科学的研究方法,他们明白了我县近年来水质污染的情况及危害、我镇水质污染的原因并提出了对于防治水源污染的建议。
(五)学生开展环保宣传活动
我们利用主题班会、宣传栏、黑板报等形式,开展环保宣传。通过举行“我们只有一个地球”手抄报比赛,普及环保知识,提高学生学习环保知识的兴趣,培养锻炼了学生的多种素质和能力。为了扩大环境教育的效果,发挥舆论的导向作用,我们还建立了固定的环境宣传阵地,这些阵地很好地发挥了宣传教育作用。
我们还经常开展家庭绿色行动,通过致家长的一封信,向学生家长宣传环保知识,倡导绿色消费,以实现“通过一个学生,带动一个家庭,影响整个社会”的教育作用。
四、科学合理地搞好“绿色校园” 建设,做到环境育人
新建13间两层综合楼和5间两层公办幼儿园用房,使学校的面貌焕然一新,从此彻底摆脱了危房校舍困扰。工程于2010年动工,2012年竣工。工程总建筑面积为1020平方米,总投资150余万元。目前学校有教职工18人,在校学生169人,其中住宿生71人。
我们又加强了校园文化建设,设立了警示牌,校园清洁优美,教室盆花妆点,厕所洁净卫生,校园内无污染源,无违犯环保法现象。可以说,整个校园建设达到了绿化美化效果,实现了环境育人的目的。另外,学校还将加强生物园建设,学校综合办公楼建成后,楼前空地将建成绿地、花木、假山、水池、鱼虫为主的生物园。
五、环保意识增强,教育效果显著
通过以上环境教育工作的开展,促使了师生环境教育工作开展的积极性,师生的环保意识不断增强,体现在不吸烟、不乱扔垃圾、不随地吐痰、节约用水、随手关灯等日常文明习惯。
7.“绿色学校”创建工作总结 篇七
一、学校概况
西流河一中是历史悠久的中学。创建于1949年
学校位于美丽的西流河畔,东倚大武汉,南临西流河河畔,西对仙桃市城区,北接318国道。精致典雅的校园错落有致,园林式的建筑和周边环境浑然一体,散发着浓郁的自然和人文气息。
学校校园总面积4XX平方米,建筑总面积24654平米,教学设施齐全,各种教学仪器均按标准配备。全校共有16个教学班,学生706人,专任教师100人,其中高级教师4人,有湖北省劳动模范,全国、省、市优秀班主任和教师,学校秉承了 “求是”传统,形成了“艰苦创业,科学务实,团结进取”的校风,弘扬“求知、求真、求实、求新”的学风,坚持科学与人文并重、规范和个性共存、基础和特长兼顾,促进学生形成崇高的社会责任、良好的行为习惯、扎实的知识技能、健全的心理体魄。已形成了科研兴校、科研促教,以课题研究带动教研组建设,在“教学中研究、研究中教学”的办学特色和以“学会做人、学会负责”的责任感教育为核心的德育工作体系。
经过一代代一中人矢志不渝的执着追求和坚韧不拔的卓越努力,用自己的心血和智慧铸就了丰硕的办学成果。今天的一中名师荟萃,设施精良,理念先进,特色鲜明,学风优良,桃李怒放。近年来,学校先后获得了市级以上40多项荣誉称号。
西流河秀美的湖水情怀,深厚的文化积淀,四方才俊的勤奋智慧,铸就了学校的优秀品格。半个多世纪风风雨雨,六十年业绩历历在目。继往开来,追求卓越,一中正向着“教学理念先进,教师队伍结构合理,学校管理优质高效,学生人格和学力和谐发展”的现代化、高标准、高质量的学校迈进。
二、创建绿色学校的基本理念
“绿色学校”是指在实现其基本教育功能的基础上,以可持续发展思想为指导,在学校全面的日常管理工作中纳入有益于环境的管理措施,并持续不断地改进,充分利用学校内外的一切资源和机会全面提高师生环境素养的学校。它是1996年《全国环境宣传教育行动纲要》中首次提出的。它强调将环境意识和行动贯穿于学校的管理、教育、教学和建设的整体性活动中,引导教师、学生关注环境问题,让青少年在受教育、学知识、长身体的同时,树立热爱大自然、保护地球、保护家园的高尚情操和对环境负责任的精神;掌握基本的环境科学知识,懂得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的基本理念;学会如何从自己开始,从身边的小事做起,积极参与保护环境的行动,在头脑中孕育可持续发展思想萌芽;让师生从关心学校环境到关心社会、关心国家、关心世界,并在教育和学习中学会创新和积极实践。这一活动不仅能带动教师和学生的家庭,还通过家庭带动社区,通过社区又带动公民更广泛地参与保护环境的行动。它不仅成为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而且也逐渐成为新形势下环境教育的一种有效方式。
“绿色”象征着文明、民主、科学、公平、关心、尊重、包容、安全,象征着和平、人际关系和谐、可持续发展。现代学校管理是一种系统管理,管理者应把对象作为一个动态的系统,以整体优化的观点协调各基本要素间的关系,使之向共同的管理目标逼近。许多管理学家提出“绿色管理”的现代学校管理理念和模式。把为师生的最大发展创造宽松、和谐的环境作为管理最高境界,更充分地发挥管理的效能,从而获得办学的效应最大化。以人为本是教育的真谛所在。可持续发展为宗旨的绿色管理已成为学校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的根本途径。管理从科学管理到今天的人本管理是人类管理学上的重大进步。近年来,我校以可持续发展理念为指导,立足学校长远发展,保持学校持续发展潜力。坚持正确的教育导向,关注人的发展,最大程度地满足学生各方面的需要。通过实施民主管理、规范管理、分层管理等绿色管理策略,将环境保护的观念融于学校管理之中,注重对生命、资源、环境的管理。在管理目标的追求上,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尊重人的地位、发挥人的作用、关心人和发展人,坚持把发展人置于学校管理工作的核心,通过各种手段和方式来满足人的发展的要求和实现人的发展的最优化。使教师全面展显智慧,学生愉快地体验成功,自由地张扬个性。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保护环境,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已经成为全人类的共识。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形成环保意识,养成环保习惯是社会和谐发展的需要。学校是学生成长的摇篮,是传承社会文明的圣地,进行环境教育,培养环境意识,责无旁贷。
在创建工作中,我校认真落实党中央关于建设生态文明的战略部署,依据湖北省创建“绿色学校”的精神,从理念到实践不断推进和深化绿色学校创建活动,积极开展学校的生态建设,提高师生的环境意识,建立和完善环境保护公众参与机制,促进青少年的环境教育工作,全面提高人的素质和提升学校办学水平。并在创建中注重创建工作的群众性、实效性、教育性、可持续性,将环境教育与学校的日常工作和管理紧密联系在一起,通过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寓教于乐的环境教育系列活动,取得了可喜的创建成果。
三、创建绿色学校的主要工作及成绩
1、成立“创建绿色学校”领导小组,落实各项制度。
2011年3月,学校组织成立了“创绿”领导小组,形成了由校长总负责,副校长具体分管,德育办具体实施,各部门齐抓共管的管理机制。为了进一步增加教育的活力,激发全校师生参与绿色教育活动的积极性,全校各班还相继成立了的绿色小队,形成了全校师生“人人参与”的绿色教育新格局。学校各部门层层制订创绿计划,制定创绿制度,开展相应的活动,使学校创绿教育工作走上规范化、经常化和制度化的轨道。
2、确定运行机制。学校根据上级要求,结合本校实际,立足长远,把绿色教育列入学校总体发展规划中。各部门分工明确,通力合作,共同推进绿色教育的深入开展。首先由德育办制定总体计划,确定评价激励机制,然后由各处室、各学科根据学校总体计划,制订了相应的学科绿色教育计划和职责。德育办总体负责各部门的绿教工作,并且负责培训学习,更新全体教师的绿色教育理念,负责整体环境布置,形成浓郁的绿色教育氛围,负责建设和完善绿色教育的各项阵地;教导处落实在学科中渗透绿色教育及开展以“环保教育”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学校组织开展绿色教育系列活动和负责各班活动;总务处负责校园环境规划、设计、设施增设;信息处做好各项活动的拍摄及提供活动所需的技术支撑;校长室负责各部门的协调,及时发现问题,制定相应措施。
3、订阅绿色教育相关资料。鼓励学生订阅各类有利于绿色教育的报刊杂志,如《小哥白尼》、《少年科普》、《发现号趣味科学》、《少年科普》、《科学画报》等有关环境教育的书报、杂志以及相关的影象资料,为绿色教育提供强大的物质支持。
二、营造氛围,优化环境,染绿校园,创建绿色校园文化。
1、绿化建设。学校占地面积达4XX平方米,绿化面积就达16250平方米。校园内外,绿树成阴,芳草似毯,随着季节的变化,各种时令的花草给美丽的校园锦上添花,为孩子们创造了一个舒适优美的学习环境。目前校园拥有植物园等大面积绿化带,除了道路及建筑物所在地,所有土地都被绿意浸染。
2、美化建设。学校以高标准、高起点的理念,对校园绿色工程进行规划和设计。目前,我校校园环境中树林、草坪绿篱、生机勃勃,俨然一座“花园式”校园,纵观全校环境建设,的确处处体现其人文性,处处给人以美的享受。美的环境激发了全校师生对学校,对生活的热爱之情,掀起了我们积极工作,努力学习的热潮,全校上下一片欣欣向荣。
3、净化校园。净化校园有利于学生文明行为的养成。学校把校园划分成若干区域,由各班专门负责净化,针对教室、包干区、及个人卫生、行为习惯、仪表等内容组织学生会干部每日进行“五项常规检查评比”,并且每周颁发流动红旗,每学期再进行一次总评比。还把五项常规检查结果作为评选“绿色中队”、“红旗中队”的重要条件。总务处负责组织好灭蚊、灭蝇、灭鼠和防病各项工作,做到校舍净化,无卫生死角,厕所无臭味,食堂符合卫生要求,餐具每餐高温消毒,以保证教工、学生的身心健康。
4、教育设施建设。为了进一步营造创建绿色学校,强化绿色教育的氛围,学校十分注重校内绿色教育设施设备的建设,以丰富和拓宽学校绿色教育宣传途径和形式。田径场、篮球场、乒乓台、教工活动室、图书馆、电脑房等设施一应俱全,由专人负责,职责明确,管理到位。全面的设施使全校师生在工作学习之余劳逸结合,为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5、创绿基地建设。为了营造浓厚的创绿文化氛围,我校先后开辟“绿色教育”宣传专用橱窗”、艺术品位极高的“文化走廊”,成立了集中进行绿色教育宣传的“绿色展厅”、实行垃圾回收分类工作的“绿色银行”和劳动实践基地
建立了心理疏导室,创建了《绿色教育在线》的绿色教育校园专题网站,此外,校园广播站也为绿色教育提供了有力的宣传保障。学校还巧妙利用草坪、墙面、走廊等学生活动的各个区域张贴各种形式的标语,进行绿色教育宣传,使绿色教育深入人心。班级黑板报,“红黄蓝”园地成为富有特色的创绿宣传阵地。为了方便全校上下的联络,及时了解绿色教育动态,更快更新地沟通信息,学校在网络建设方面加大投入,通过对原有设施的改造、新建,使网络资源得到共享,极大地提高了教育教学的效率,更为创绿教育提供了有力的物质保障。
7、绿色形象设计。绿色教育为学校一大特色。为了使绿色教育更为学生所接受,更加深入人心,我们创作了以环保为主体形象的校园环保标记,告诉同学们要“保护环境,富有爱心,积极向上,勇敢进取,乐观豁达,富有责任”,这种宣传不像一般的标语那样刻板,而是兴趣盎然,十分符合中学生的年龄特征,并且透着浓浓的人文性,使人易于接受,也创设了特有的绿色教育文化氛围。
三、绿色课程,绿色评价,强化意识,保障绿色教育的深入开展。
课堂教学是对学生进行各种教育的主渠道,也是绿色教育的主渠道。绿色教育工作不是孤立的,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教学工作相互联系,相互促进。因此我们坚持以立足课堂、了解知识、增强意识、提高实效为指导思想,在不增加课时,不增加学生负担,不影响正常教学的情况下,针对学生求知欲,好奇心强的特点,积极实施绿色教育教学。初步形成了学科课程渗透—校本课程强化—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支撑三者相结合的课堂教学课程体系。
1、学科课程渗透。立足主渠道,注重各学科中绿色教育的内容和知识的渗透。环保教育是绿色教育重中之重,在学科教学中所占比重最多。丰富学生环保知识是提高学生环保认识和自觉性的重要途径,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激发学生爱护家园的情感是绿色教育成功实施的保障。为此,学校根据各学科特点和教学要求,结合学校提出的各年段绿色教育目标,对有关的教学内容进行全面规划和整合,制订了各年级绿色教育计划,在各学科中渗透绿色教学,形成庞大的学科渗透体系。例如:对理科学科主要渗透对学生进行系统的空气污染、安全用火、节约用水、水的消毒、水域污染、食物链、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水土流失、地球、地理知识等。思品与社会课主要渗透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方法、行为和法律法规要求等。语文课渗透环保的情感教育,指导写好环境调查报告、环保征文、种植日记;数学课则在应用题上巧妙渗透环保的教育思想;音乐美术等艺术课程更用艺术的形式围绕“绿色教育主题”让学生唱、画、演、做,深受学生的欢迎。各任课教师根据学科渗透目标和要求,进行有机的学科环境教育渗透,全方位地提高了学生的环保意识,加强了学生的环保行为,大大增强了绿色教育的力度。
2、校本课程强化。我校集中师资,根据本校的特点,以环境教育为主题,自编《人与自然》的环境教育系列校本课程,为我校绿色教育的深入开展提供了有效措施。校本课程由班主任及其他任课老师亲自执教,每周一节课,每学期两堂校本教研活动课,为校本课程的有效实施提供了保障。
3、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支撑。我校综合实践活动课与班队课相结合,与课外活动相结合,与学科教育相结合,在年级组老师的精心安排下,定期活动,定期展示。活动课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寓教于乐,寓教于玩,激发学生热爱生活,保护环境的热情。2011——2012本校先后开展了《环境污染的危害与措施》《保护水资源》等镇级综合实践活动,并且积累了丰富的图文资料。
四、创意活动,倡导实践,突出实效,班团队活动为创绿更添精彩。活动是提高绿色教育实效性,增强师生全员参与绿色教育的最有效形式。几年来,在学校德育处的统一规划下,学生活动形成了一定规模和体系,已经成为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支撑力量。2011年以来,学校利用一年一度的艺术节,结合节假日及时令特点以及班团常规活动,以绿色教育为核心,开展一系列切实有效,令人难忘的活动。
1、“爱鸟周活动。最近几年,每到春季,小鸟就频频出现在我校周围,并且在校园的香樟树上垒巢孵卵。2011年我们抓住这一绿色教育契机,有针对性地开展了“爱鸟”系列活动:如:开展了“鸟儿的故事”讲演大赛,“鸟巢工程”大赛,大家群策群力,利用废旧物品给鸟儿亲手设计制作了各式各样的鸟巢,草编的、纸制的、木头的、塑料的,各种材质的鸟巢处处体现着孩子们对鸟类家族的关爱之情,绘制了“爱鸟手抄报”。因为去年有许多鸟儿在我校香樟树甚至窗台安家落户,并且真值鸟儿的孵化期,所以我们马上成立爱鸟小分队,随时监督鸟巢的动静,并且利用作操集会的时间,进行爱鸟宣传。这一系列活动得到了全校师生的认可和欢迎,活动中,全校师生沉浸在浓浓的“爱”的氛围中,活动取得了良好的教育效果。
2、“环保月活动”。2011年5月,在校团委的精心组织和策划下,全校学生开展了“环保月系列活动”,活动精彩纷呈,“环保歌曲大赛”中,同学们自编自唱的,用各声抒发美好的心愿;“环保标记大赛”中,学生奇思妙想,水平难分高下;“环保展板”比赛中,队员巧用材料,精心制作,美不胜收;“环保手工作品”比赛中,队员充分利用废旧物品,件件作品充满灵气;“石头泥巴特色创作”比赛中,队员们更是心灵手巧,涌现出了一大批优秀作品。环保月系列比赛不但增强了队员的环保意识,并且陶冶了学生美的情操,激发了他们对自然的热爱之情。环保月活动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活动中,全校师生献计献策,人人参与。激发了学生关心自然、关心环保的热情,而且还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应,提高了全体学生的综合素质。
3 “节约行动”。绿色教育环保主题的重中之重就是“节约”。我国也正在积极倡导节约型社会。为此,我校每学期都有所侧重地开展节约活动。2011年5月下旬,大队部精心组织策划了“义卖”活动,全校共卖得书籍册,衣物件,玩具件,其他物品件,义卖物品的价格由校团委要求统一划价,佳廉物美的物品经过周转又得到了再利用,并且还周济了家境困难的同学。这次活动既培养了学生的爱心意识,而且培养了“节约、资源再利用”的理念,受到了全校师生及家长的欢迎。2011年11月,成立了“绿色银行”,并且已经开始营业。“绿色银行”是我校回收垃圾,实行垃圾分类的阵地。学生将收集的废品分为“金属类”“废纸类”“废塑料瓶、易拉罐类”“废电池类”送到绿色银行,所得费用的70%作为班费,30%捐给“校团委基金会”。这样的活动既增强了学生的环保意识,又增强了学生的爱心意识。
4、“植绿护绿行动”。学校开辟了劳动实践基地,制定了实践基地轮值表,学生轮流到指定区域进行种植护理等活动,在辅导员的指导下,队员们学习到蔬菜的栽种技术,并且记录下种植的全过程,写下了种植日记和种植心得。各教室里还布置了“多趣生物角”,饲养花鸟虫鱼。在理科老师的鉴别指导下,校园花木都挂上了牌,我校植物标牌美观实用,知识系统,凝聚了老师的心血,学校相应发起了 “认认我校的植物”等活动,这些活动通过学生亲手种植养殖,亲自参与实践,增强了学生的责任感,品尝到了成败的乐趣,增强了我校绿色教育的实效性。
5、“各类竞赛活动”。2011年以来,我校先后开展了“电视环保知识竞赛”“未成年人保护法知识竞赛”,“环保书信比赛”等竞赛活动,全面提高了学生的环保意识和法律意识。
6、“家校联系一报通”。绿色教育不仅需要学校的努力,更需要家庭社会的参与,只有全社会达成共识,才能使绿色教育深入人心,取得良好的社会效应,使全民受益。因此,我校非常注重家校的联系合作。学校利用致家长的信发出创绿倡议,宣传环保知识和节约行为,播报我校创绿动态。每学期一期,学生人手一份,提倡父母与孩子一起看,使家庭也自觉地加入到学校的创绿活动中来。孩子们既是绿色教育的受教育者,也是向成人进行绿色教育的小老师。很多孩子回家成了建设绿色家庭的生力军。通过孩子们的言行,扩大了学校的影响,提升学校的声誉,加强了我校创绿工作的社会效应。
7、“爱心教育。”几年来,我校全体师生怀着颗颗爱心,关心着身边的每一个人。为四川汶川、玉树地区捐款,为社会贫困生、残疾生捐款,发动社会力量为学校贫困生捐款,各类捐款活动中感人的事迹高潮迭起,爱心教育一直是回荡在我校上空的主旋律。学校特地成立了“校团委基金会”,义卖活动及绿色银行废品收购后的一部分钱款即是基金的来源,这样的活动大大地促进了全校师生的环保行为,增强了学生的爱心意识。
8、“评价激励机制”。为了肯定师生在创绿活动中的辛勤付出,我校制定了“绿色中队”“绿色家庭”“绿色少年”的评比细则,这些评比活动使个人、集体、家庭都积极参与到学校绿色教育的各项活动中来,使活动得以保质保量。
8、“投身社会大课堂,环境体验教育效果突出。”我校充分抓住环境教育的契机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环保能力。每年3月12日植树节、4月22日的世界地球日、6月5日的世界环境日以及世界人口日、世界粮食日组织学生参加植树护绿活动、爱护环境、“环保从我做起”网络签名等活动;积极参加 “植绿护绿”活动各项评比,历年来积极参加仙桃市组织的“环保知识”竞赛,在这些比赛中我校学生在老师的辅导下,均取得了良好的成绩,培养了青少年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我校还邀请城建部门定期为学生做环保、法制等讲座,学校还经常组织学生参加社区开展的环境保护活动,通过不同方式向群众宣传环保知识、节约水电、节约用纸,美化、绿化、净化环境等活动,促进全社会都来保护我们的生存环境。
五、成果和 体会
“绿色学校的创建,不仅培养了孩子们的环境意识,提高了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使学校找到了素质教育的突破口。在“创建绿色学校”的活动中,广大师生从身边做起、从自己做起、从小事做起,培养学生爱绿、护绿、培绿的意识。环境教育和环境保护活动的开展,使德育、美育自然融为一体,开拓了学生的视野,扩大了知识面;陶冶了学生情操,激发了他们爱绿、爱美的高尚志趣;培养了爱学校、爱动物、爱大自然,爱一草一木的美好心灵。
8.创建绿色学校工作总结 篇八
一、基本概况
龙集中学创建于1959年,2004年晋升为“江苏省教育现代化示范学校”,是泗洪县九所省级“示范”学校之一,教育教学质量始终名列宿迁市同类学校前茅.学校环境幽雅、林木葱翠、花团锦簇、四季常青,绿色校园建设取得了显著成绩。龙集中学的教育教学质量在本县久负盛名,中考成绩一直名列本县同类学校榜首,2002年中考综合评估为宿迁市乡镇中学第三名。2005年中考高分人数和重点中学录取人数均居本县乡镇中学首位,同时“六有”工程和“校校通”工程获得县政府奖金30000万元。2006年中考,各项指标均居乡镇中学前茅,中考综合评比乡镇中学第二,主科均分都在前两名。07中考高分人数超过本片5所乡镇中学总和,中考综合评比乡镇中学第一,荣获县级“教育质量管理”一等奖,同时被县政府授予县级“文明单位”称号。
龙集中学现有正式在编教师94人,专职教师76人,专任教师学历全部达标,14人取得本科学历,有中学高级教师1人,中学一级教师35人。三个年级25班,共有在校生1243人。校园占地85亩,建筑面积,绿化面积超过40%,超过上级规定标准。
二、创建过程和成果
(一)提高思想认识,完善教育体系。
学校领导着眼学校长远发展,深谋远虑,充分认识到创建绿色学校的重要意义。坚持以面向可持续发展的环境教育的思想为指导,构筑起以学校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课堂和社会为载体,学校和环保部门共同参与的学校环境教育体制。成立了由校长邓纯林任组长,分管校长为副组长,各处室负责人和年级组长为成员的创建“绿色学校”活动领导小组。坚持以绿色观念教育学生,在全校范围内渗透可持续发展意识、环境价值观、环境道德观、环境参与意识与环境建设及创新意识。形成“绿色校园”-“绿色教育”-“素质教育”-“可持续发展教育”的教育链条,把创建“绿色学校”、实施“绿色教育”作为落实整体素质教育、推进可持续发展教育的切入点,把开展环境教育创建“绿色学校”作为推进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工作常抓不懈。
(二)多种形式渗透观念,提高绿色教育水平。
(1)把环境教育渗透到各科教学之中。环境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采取多种方式把环境教育渗透到学校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之中,各教研组把环保教育列入教学计划,在教学过程中挖掘渗透环境教育的观点。各学科考试中有环境教育内容的题目,有比分,加强对学生进行环境教育。努力提高环境教育的质量和效果,促进师生进一步认识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重要性与迫切性,发挥了环境教育的辐射作用。构建起环境教育的课程体系。
(2)充分利用多媒体等现代化的手段开展环境教育。充分利用广播站定期广播环保知
识,利用宣传栏定期出专刊宣传党和国家的环境保护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张贴环保标语等。
(3)加大投入,狠抓管理,加快校园绿化美化净化的建设进程。学校利用“三新一亮”、“六有”、“四配套”等契机,对校园进行了全面规划,定出美化的近期和远期的实施目标,投入巨资,建成了学生宿舍楼、食堂和餐厅,配备了多媒体教室、电脑室、图书阅览室、音体美活动室等,建成了400米标准运动场、篮球和排球场等。有计划购买花草树木在植树节、青年节、妇女节等节日中种植。由于有科学规划,有每年持续植树和有效的管理,我校的绿化工作取得显著成效。学校把校园划分成若干区域,由各班专门负责净化并进行检查评比。每周一小结,每月一总结,每学期一次总评比,把环境教育和爱护校园列入评选文明班级的重要条件。做好灭蚊、灭蝇、灭鼠和防病各项工作。做到校舍净化,无卫生死角,厕所无异味,食堂符合卫生要求,餐具每餐高温消毒,保证教工、学生的身心健康。
(4)投身社会大课堂,环境体验教育效果突出。我校通过以生活为中心,以解决问题为导向,采用多种环境实践的课外、校外及社区活动促进学生环境道德和环保行为的养成。每年3月12日植树节、4月22日的世界地球日、6月5日的世界环境日以及世界人口日、世界粮食日组织学生参加爱护环境,从我做起等活动;通过讲座、诗歌朗诵、知识竞赛、征文比赛、绘画比赛、演讲辩论、科技活动等丰富学生的环境科学知识和环境法律知识;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植绿护绿、垃圾分类、废电池回收、爱鸟护鸟、绿色消费、对周边环境进行监督等一些力所能及的保护环境的行动;鼓励学生撰写环境论文、调查报告进行环保方面的小发明、小设计,鼓励学生参加各种环保知识科普小制作竞赛。培养了青少年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学校还经常组织学生参加社区开展的环境保护活动,通过不同方式向群众宣传环保知识,进一步增强了环保意识,培养了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高尚情操,同时也用自己的模范行为否定并批判了污染环境、破环生态的不文明行为,促进全社会都来保护我们的生存环境。
三、成果和体会
(一)提高思想品德,养成良好习惯。“绿色学校”的创建,不仅培养了孩子们的环境意识,提高了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使学校找到了素质教育的突破口。在“实施环境教育,创建绿色学校”的活动中,广大师生从身边做起、从自己做起、从小事做起,培养学生爱绿、护绿、育绿的意识。学校通过养成教育和环境教育,校园更绿、更美了。学生养成了自觉保护环境的良好习惯。学校花草树木郁郁葱葱;道路、运动场、教室地面洁净无纸屑杂物;宣传栏、牌匾设计新颖内容生动、醒目;草地、花圃有维护栏、花草树木有知识简介牌;公共场所摆放鲜花;学生不吸烟、不乱扔杂物、不随地吐痰;爱护花草,不乱折乱踏;不高声喧哗,不干扰他人学习;做到了“地面无纸屑、门窗无乱画、墙壁无鞋印、桌面无乱摆、室内无高声、人人衣冠整、个个讲卫生”的要求。
(三)增强环保意识,陶冶道德情操。环境教育和环境保护活动的开展,使德育、美育自然融为一体,开拓了学生的视野,扩大了知识面;陶冶了学生情操,激发了他们爱绿、爱美的高尚志趣;使学生自觉爱护校园的一草一木爱学校、爱动物、爱大自然,培养其纯洁的爱心。学校还经常组织学生参加社区开展的环境保护活动,通过不同方式向群众宣传环保知识,节
约水电、节约用纸,美化、绿化、净化校园。在这些活动中全体学生不怕脏、不怕累,认真仔细地清除垃圾、清污、除尘,进一步增强了环保意识,培养了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高尚情操;同时也用自己的模范行为否定并批判了污染环境、破环生态的不文明行为,促进全社会都来保护我们的生存环境。这些活动的开展增强了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扩大了社会影响,使得一名学生影响一个家庭,一个家庭辐射一个小社区,净化了环境,提高了学生的文明素质,带动和影响家庭、社区的精神文明建设。本资料权属文秘资源网,放上鼠标按照提示查看文秘写作网更多资料
龙集中学环境教育锐意改革,勇于创新,以“环境教育”为办学特色,做到“环境教育在学校,环境意识进家庭,环境行动到社会”。孩子们既是“绿色教育”的受教育者,也是向成人进行“绿色教育”的“小老师”。很多孩子回家成了建设“绿色家庭”的生力军。通过学社的言行,扩大了学校的影响,提升学校的声誉。优美的环境,先进的设备,科学的管理,优秀的教师和良好的校风使我校各项工作成绩显著,引起了上级领导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我们认为创建“绿色学校”既是提升学校品位,加速学校发展的良好机遇,也是向全社会推广环境教育的一条捷径。通过学生带动家庭,通过家庭带动社区,通过社区带动公民,更广泛地参与保护环境的行动,产生有益的社会影响。这是有益于学校的发展,有益于学生的成长,有益于社会的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
泗洪县龙集中学
9.创建绿色学校工作总结 篇九
一、学校基本情况:
学校地处市中心,现有教学楼两幢,学生科艺体活动楼两幢,南北操场两个。现有学生1027人,教职工116人,教学班28个。学校有科技总指导员1人,负责开展校内科技和环境教育活动,并积极组织学生区级以上竞赛活动。
二、学校开展环境教育的主要情况:
(一)加强领导,注重管理
1、领导重视,职责到人
学校领导充分认识到开展环境教育工作对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性。为了更好地开展环境教育,学校积极争创区绿色学校,成立了校环境教育领导小组,校长任组长,分管校长任副组长,下设办公小组,由科艺体卫教导主任、教导主任、科技总指导、团委书记、大队辅导员、总务主任和生物、化学教研组组长等教师组成,明确职责,落实到人。首先在校长制定的学校工作计划中提出创建的任务和要求,由科艺体卫教导主任负责对学生开展环境教育的专题教育、社会实践活动;教导主任负责环境教育的课程建设;科技总指导负责科技月的活动和学生参与市区活动的工作;团委书记和大队辅导员积极发挥学生骨干的作用,成立环境社,组织学生会、团委和大队部的干部积极开展校园环保行动教育活动;总务主任负责校园环境的绿化、保洁和节能减排工作;生物、化学教研组长负责教研组内教师开展环境教育的校本培训和课堂渗透环境教育主渠道的工作。
2、加强管理,循序渐进
在学校领导的高度重视下,每学期均能将环境教育工作作为德育重点工作来抓,进行专项研究,学校制订了《零陵中学创建绿色学校三年环境教育规划》,并制定每学期落实的实施计划。每学期召开2次以上环境教育领导小组会议,在学期初开会商量布置学校开展绿色教育活动的方案,学期末及时对本学期创建绿色学校工作进行总结,并在教工大会上加强教育和宣传。组织推荐科技总指导参加区“十一五”环境教育岗位培训和市青少年活动中组织的“节能减排”行动的培训活动。学校制定了《零陵中学教师指导学生竞赛活动奖励制度》,投入了一定的经费用于指导学生参与校级以上竞赛的教师奖励经费,还对一些环境布置优美,学生环保意识较强的班级给予经费奖励,并对科技月活动中表现突出的学生给予表彰奖励。
(二)加强教育,培养环保意识
1、专题教育:
(1)学校每年结合“世界环境日”的主题,邀请专家来校为全校师生作环境专题教育的讲座。5月12日邀请上海植物园的高级工程师邬志星老师作了《生态城市与我们的生活》的讲座滤布,5月11日,邀请区青少年活动中心的叶红老师作了《绿色学校带给我们的思考》报告,通过详实的文字图片资料,向全校师生介绍了绿色学校的含义、保护环境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收到了师生们的欢迎。
(2)加强科技委员培训。为了更好地开展环保教育,学校加强了学生干部的培养力度,提出在每一个班级增设一个科技委员班委的名额,主要负责班级科技、环境教育活动的组织安排工作,并在4月组建了一支科技委员队伍,由科技总指导对他们进行不定期的培训,明确了他们工作的职责和要求,发挥了他们在班级教育活动的主体作用。
10.创建“绿色学校”工作总结 篇十
截至目前,我省已有国家级“绿色学校”15所、省级“绿色学校”312所、市级绿色学校700多所。在省环保、教育部门的大力推动下,“绿色学校”的创建已成为带动学校开展环境教育的有效形式和对未成年人进行环境道德教育的主要载体,社会影响越来越大,越来越多的学校自愿参加到创建活动中来,发展势头良好。
一、基本情况
1、加强领导,部门协作。为保证“绿色学校”创建工作规范有序开展,创建之初,省环保局与省教育厅就联合成立了省级“绿色学校”表彰领导小组,由分管领导担任组长,负责标准的制定以及“绿色学校”的表彰和命名。各市也都成立了相应机构,领导市级“绿色学校”的创建工作。为进一步加强领导,促进环境教育的广泛深入开展,我们把环境教育普及率作为一项重要内容,纳入省市长环境目标责任制考核范围,每两年考核一次,成绩向社会公布,接受公众监督。各市也按照这个模式依次签定了责任书,将环境教育情况统一纳入对领导干部的业绩考核中。
2、完善标准,鼓励创建。为提高各级中小学校的创建积极性,确保创建质量,我们不断完善《省级“绿色学校”创建标准》,细化各项考评指标,增强操作性,便于学校对照自查和组织申报。省里检查验收时也以《标准》为依据,逐条打分,及时发现问题,指出努力方向。另外,我们借鉴国家局做法,采取按比例分配省级“绿色学校”名额的办法,鼓励各市积极创建市级“绿色学校”,以此为龙头,带动各市中小学环境教育工作的开展。
3、严格验收,确保质量。为确保高质量创建,体现出先进性和示范性,我们对申报学校高标准、严要求,在各市自查的基础上,由省环保、教育部门联合组成检查验收小组,随机挑选学校,现场检查验收。验收组每到一市,有的放矢地开展工作,通过听取学校负责人情况汇报、查看学校创建档案资料、问卷调查师生环境意识、实地考察校园环境等形式,亲身感受学校环境教育氛围,对学校的环境教育情况进行综合评定,增强了命名的准确性和权威性。
4、加强培训,优化师资。实践证明,创建绿色学校,不仅需要环保和教育部门的领导重视,学校有积极性,更需要有一批掌握环保知识、热衷于环境教育的教师骨干。因此,我们非常重视培训工作,利用参加国家培训、省里统一集训、会议典型发言等形式,有重点、有组织地对省级“绿色学校”领导和主管教师进行环保培训,并将培训情况作为省级“绿色学校”考核验收的指标之一。20xx年我省举办的省级“绿色学校”环境教育培训班,有幸请到了国家局“绿色学校”项目负责同志前来授课,专家的讲解对参训人员帮助很大,120余名中小学校领导和教师受到了一次专业、系统的环境教育培训,大家表示受益匪浅,对环境教育工作目标更加明确、更有信心。
5、拓宽渠道,辅助创建。为推动环境教育的深入开展,提高中小学生学习环保知识的兴趣,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创造精神,20xx年,我们和山东师范大学附属中学联合开设了网上环保课堂,利用网络教学信息量大、普及面广、传播迅速的优势,对我省的中小学生进行环保知识教育。各级“绿色学校”的中小学生成为网上环境教育的参与者和受益者,他们认真学习、积极思考、努力实践,切实提高了环境意识和环保知识水平,成绩突出的还被授予“环境小行家”称号,极大地调动了中小学生学习环保知识的热情,丰富了我省中小学环境教育的形式,推动了“绿色学校”创建工作的开展。
二、主要特点
1、创建覆盖面广,学校积极性高。我省的“绿色学校”既有义务教育阶段的小学和初中,也有面临高考压力的高中学校;既有拥有百年历史的老学校,也有迎着新世纪朝阳诞生的新学校;既有国家出资的公办学校,也有个人出资的民办学校。各级各类学校对“绿色学校”创建工作热情高涨,在创建方面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充分挖掘环境教育资源,拓宽环境教育渠道,把创建“绿色学校”作为开展素质教育的有效形式,成功构筑起以学校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课堂和社会为载体,学校和主管部门共同参与的学校环境教育体制。
2、课堂渗透充分,专题教育扎实。我省各级“绿色学校”以提高中小学生的环境意识和环保认同感,推动绿色理念的普及为重点,利用课堂教学的主阵地,在实施环境教育过程中紧扣教材、自然贴近、点滴渗透、潜移默化,把环保知识普及与课堂教学有机地融为一体。为有力地补充课堂教学,各学校广开思路,积极开展专题环境教育,有的学校在校园网站中开设环保教育网页,有的学校编写了环境教育校本教材,还有的学校开展了教师环境教育教案及多媒体课件评比,收到很好的教育效果。
3、活动形式多样,实践富有特色。我省各级“绿色学校”把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作为课堂教学的延续,围绕“世界环境日”、“地球日”等环保纪念日,积极创新活动形式,吸引学生参与环保实践,增强了孩子们参与环保公益活动的兴趣和责任心。日照市第三实验小学在原有的12枚雏鹰奖章基础上,增设了“环保章”,在全校掀起了争做“环保小卫士”的热潮。青岛市福林小学举行的“我与绿色同行”宣誓活动,在孩子们幼小的心灵播洒绿色的希望,引领他们走向“绿色人生”。兖州一中不仅在校园内开展环境教育活动,而且要求每个学生向家长传播环保知识,许多学生既是学校爱护环境的模范,又是家庭环境监督的使者。
4、校园环境优美,内涵更加丰富。我省各级“绿色学校”都十分重视校园建设,整体规划、分布实施,营造绿化、美化、净化、现代化的校园环境。各学校在加强校园绿化美化,努力营造良好的教书育人氛围的同时,赋予“绿色”更深的内涵,由自然环境的绿色扩展到设施环境、人文环境的绿色,发扬健康向上而又充满生机的“绿色”精神,利用先进的办学条件和文明的教学手段,精心打造一条龙的“绿色”育人环境,为“绿色学校”注入新的活力。
我省“绿色学校”创建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也存在不足之处:如有的学校领导对创建认识不到位,理解有偏差;有的学校档案不齐全,管理不规范;有的学校领导和环境教师未参加过相应培训,环境教育管理和教学水平有待提高;有的学校未按《中小学环境教育教学大纲》的相关要求开展专题环境教育,对环境教育情况的考核机制还不健全;东西部“绿色学校”发展不平衡,地区间的经验交流还比较匮乏等。
三、今后打算
11.桐乡市教师进修学校创建嘉兴市绿色学校总结 篇十一
一、创建“绿色学校”的意义和目的
1、通过创建绿色学校活动,提高全体师生的环保意识,掌握有关环保的基础知识,加强环境管理。
2、通过开展活动,培养学生积极参与环保的意识,养成自觉主动保护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习惯。
二、如何创建绿色学校
1、建立健全领导机构和各项规章制度。
2、有计划、有实施、有总结的开展各项关于环保的各项活动。
3、规范校园环境建设。
4、注重宣传教育活动的效果,使其达到关爱地球、关爱人类、关爱人类社会的健康发展,贯彻如何保证大自然和人类社会的可持续性发展的理 念。
三、领导小组
组长:陈茂林 副组长:周信贤
成员:叶英能、彭鹏、陈奕昌、叶润强、陈建新、王威 设立三个创建绿色学校工作组:
(1)学校管理和宣传教育组 组
长:周信贤
副组长:彭鹏、叶润强、陈建新、王威
成员:各年级级长、学科科组长、班主任、学生会干部
主要任务:建立制度,开展环保教育系列活动,完成班级创绿色学校的任务。
(2)环境建设组 组
长:周信贤 成员:陈奕昌
主要任务:完成校园环境建设、绿化、美化及净化工作。“两园”建设。
(3)资料建设组 组
长:彭鹏、成员:叶润强、陈建新、王威 主要任务:收集和整理与创建绿色学校相关的文件、资料档案(资料收集时间:2000年10月——2001年5月)
四、各处室工作要求
1、教导处:
(1)要求教师在每学期教学中结合教学内容知识点开展环境环保教学课,每学期可将分散的知识点或集中一个知识点写出一篇环境教学课的专题教案。教案要求:目的、内容、课后小结、效果等。
(2)要求各学科教研组拟定学期工作计划时将环保、环境教学课列入学科计划中,每个科组每学期要有环保环境教学课的专题计划,将开展的一些活动列入计划中,学期末上交教导处。
2、政教处、团委:
(1)主要是以学校、班级开展创建绿色学校,进行环境环保教学的系列活动,每学期将工作计划、实施办法、具体要求及师生的专题讲座。
(2)要求每学期以班级为单位开展环境教育,如:主题班会、黑板报、社会调查、班级组织的活动,班级要有计划、活动后的记录、资料收集等。
(3)以学校组织的一些环境教育的专题活动:如:走出去进行社会调查活动、专刊、小论文、黑板报、专题讲座、画展、摄影等,要求:有计划、记录、小结、图片资料的保存的交学校存档。
3、总务处:
规划校园环境,抓好两园建设,以增强校园环保氛围为主题进行环保教育,如:校园的美化、绿化、净化,设立环保宣传牌、标志牌、对校园树木分类挂牌等。
4、学校领导小组对创建“绿色学校”的工作安排
(1)学校对创建“绿色学校”工作作总体规划,时间:2000年9月至2001年5月;
(2)召开全体教职工动员大会;
(3)计划安排的系列活动:A、对师生进行一次环保教育的专题讲座;B、各处室、科组安排以环保为主题的一系列活动。
(4)收集整理资料:资料整理时间:2000年10月至2001年5月,以下一些系列资料:
A、学校及各处室的环保工作计划、总结;
B、各学科组的计划、小结、每学期开展活动的记录、资料、图片、小论文;
C、班级开展活动的记录,如:主题班会、发言稿、黑板报、校内外活动等。
洪梅中学 2000年10月
洪梅中学创建“绿色学校”工作总结
为了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提高全民族的综合素质,使教育“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我校根据上级行政部门的要求和布置,于2000年10月开始全面启动,在全校范围内开展了争创“绿色学校”达标工程的各项活动。通过半年多的不懈努力,我们虽然取得一些可喜成绩,但也存在一定的不足。回顾半年多的工作,我们可归纳为以下几点:
一、组织发动
几年来,在镇委和镇政府的大力关怀和支持下,通过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学校的绿化、美化工程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校园基础设施建设日新月异,校园文化建设取得飞速发展。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和社会的要求,我们认为我校申报“绿色学校”的条件基本成熟。为此学校行政会讨论,确立了由2000年10月开始全面开展争创“绿色学校”达标活动。(1)成立了由校长负全责,教导处、政教处、总务处、校团委分工负责的创建“绿色学校”工作领导小组;(2)指派专业教师,对全校的教职工进行专门的环保知识讲座,做到让每一个教育者了解环保的意义和目的,掌握一定的环保知识,提高环保意识;(3)由政教处和团委组织学生干部进行环保知识宣传,并召开全校师生大会,进行全体总动员,在全校范围内营造一种轰轰烈烈的环境保护氛围。保护环境,从我做起;珍惜资源,从身边做起已成为广大师生的行为准则。人人参与,为创办“绿色学校”活动争做贡献。
二、计划实施
学校行政会按照“绿色学校”的评估标准,制定出争创“绿色学校”工作的整体计划,各处室、各年级组和各科组在学校计划的基础上分头制定出各自详细的工作计划,并按照计划认真组织实施。做到学期初有计划,学期中有落实,学期末有总结。使环保教育工作层层落实,有条不紊的向前开展。到目前为止,校园已绿化面积43700平方米,校园绿化率达100%,“地理园”、“生物园”两园建设基本完成,并在教学活动中投入使用。学校设置了创建“绿色学校”办公室和环保宣传活动展览室,购置了各种环保教育警示牌,各科组结合本学期教材内容,开展了相关知识点的研讨会。语文科组、地理科组组织学生到社区进行调查,参观了洪梅纸厂和洪梅自来水厂,学生通过实地参观调查,写出了多篇水平较高的调查报告和专题小论文。地理科组组织学生成立了气象观测小组,利用学校的地理园的观测设备,每天进行气象观测,并将观测记录公示于全校。校团委利用各种契机组织学生到敬老院社区,开展环保宣传教育活动。在校内,每学期按计划组织学生开展环保知识竞赛、演讲、黑板报比赛、手抄报比赛、环保摄影作品展、环保手工制作展等活动。各相关科组利用宣传长廊定期向学生宣传环保动向、环保作用和环保要求等知识内容。政教处利用校内广播系统,定期对学生进行环保知识专题讲座,重点抓好学生日常行为习惯地培养。饭堂、宿舍和各专用课室都制定出详细的规章制度来约束学生的行为,使之规范化,如学生宿舍制定出节约用水、用电和物品摆放及环境卫生轮值制度。饭堂制定出卫生管理制度。整个学校的环保教育工作在各种计划和制度的建立下有序地开展进行,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各项制度在不断地完善和补充,使工作正在朝着制度化、系统化迈进。
三、创建工作目前所取得的成效
1、通过长期的宣传教育,使全校师生明确了创建“绿色学校”的目的、任务和意义,都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各项活动当中,从意识到行为,从量变到质变。
2、通过各种专题讲座和课堂渗透,使学生掌握了一定的环保知识内容,了解了保护大自然、保护生态平衡、保护自然和人文环境,对人类健康发展所产生的巨大影响。
3、通过各种制度的制约,使学生养成了自觉讲究卫生、爱护校园、讲究文明的良好习惯。在校园不乱丢垃圾,讲究衣着文明整洁,仪表端庄,不吃对环境造成污染的食物,爱护花草树木。
4、通过社会调查和开展社会活动,使他们进一步了解到环境污染给人类社会所造成的危害,自然环境的破坏给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可能带来的巨大阻碍和破坏作用。
5、通过各项环保活动的开展,促使广大师生员工积极参与,使他们提高了对环境保护认识的理论水平,认识到自然环境的破坏给地球和人类及自身的健康成长所造成的深远影响,如果人类不去积极保护人类本身的生存环境,只顾追求眼前的经济利益,人为地恶意去破坏自然环境,将会引发多种自然灾害的发生。由于不断学习,使师生们的环保意识加强了,保护自然、拯救自然的心情迫切了,深深地了解到自然环境的保护和人类可持续发展是相辅相成的必然联系。
随着创建工作的深入,在全校师生中发生了巨大的深刻的变化,学生开展环境教育的自觉性提高了,由宣传型向参与型转变;学生接受环境教育的积极性提高了,由被动型向主动型转变;师生参与环境教育的热情提高了,由个别化向群众化转变;学校开展环境教育的持续性提高了,由阶段性向经常性转变。
创建“绿色学校”活动开展以来,我们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存在一定的问题,在学生当中的宣传教育还不够经常,各项活动的开展还缺乏艺术性,组织和开展活动的能力和水平还有待于提高,各种硬件设施的建设档次还比较低,宣传力度还不能对社区产生巨大影响,宣传和活动范围还有一定的局限性。各种活动的开展记录总结的材料跟踪不及时、不到位等等。这些过失和不足使我们离争创“绿色学校”上档次、上水平还有一定的差距,所以我们一定要认真总结经验,多做自我反省,开展环保教育要做到经常化、系统化、广泛化,在全校范围内再掀创建“绿色学校”的高潮,争取早日建成市级“绿色学校”。积极努力向省级和国家级“绿色学校”迈进。
东莞市洪梅中学
12.绿色文明学校创建总结报告 篇十二
——岐山县益店高级中学市级绿色学校创建活动总结
岐山县益店高级中学始建于1956年,位于关中西部的益店镇。校园占地83亩,建筑面积3万多平方米,学校绿化面积已达9089.5平方米。校园布局合理,建有教职工宿办楼4栋、学生公寓楼2栋,教学楼、办公楼、实验楼各1栋,设有微机室、多媒体教室、图书阅览室、理化生实验室、音乐美术室等专用教室。现有教职工155名,其中高级教师30余名,省部级、市级、县级优秀教师及教学能手50余名,41个教学班,2200余名学生。
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和科教兴国战略,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努力改善办学条件,美化教育环境,进一步推进青少年素质教育和学校精神文明建设,近年来,我校积极开展“绿色学校”创建活动,加大育人环境建设力度,以“学校规划科学化、校园环境花园化、办学条件标准化、教学条件现代化”为目标,不断加大校园绿化美化建设工作力度,提高师生文明素养,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创建绿色学校使我校师生环保意识明显增强,环保素养进一步提高,绿色文明行为习惯在逐步养成,不但形成独具特色的校园文化,而且美化了全体师生的心灵。
现将我校三年来所开展绿色学校创建工作汇报如下:
一、重视过程深抓落实,认真搞好创建工作
近年来我校在全体领导班子的带领下,狠抓基础建设和教育教学质量,外树形象,内强素质,全体益中人工作努力,赢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我校一贯注重发挥环境育人的教育功能,大力优化育人环境,积极开展创建工作,加大投资力度,绿化美化校园环境,整治环境卫生,对师生开展绿色教育,培养绿色文明行为习惯。
(一)加强组织领导,突出环境教育 1.加强领导,确保学校环境教育持续发展。
学校领导十分重视环境教育和绿色学校的创建工作。2009年3月,我校成立了学校“创建绿色学校”工作领导小组,并及时制定出我校《创建“绿色学校”活动的实施方案》,把创建“绿色学校”作为学校发展的一项长远目标,把对学生进行生态环境教育,创建生态学校,增强师生的环境意识,提高师生的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以及整个学校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
2.以学生发展为本,营造良好环境教育氛围
环境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每学期初我校都要召开学校环境教育发展工作专题会议,根据实际制定环境教育工作计划,要求每位任课教师把环境教育渗透到课堂中,让每个学生都认识到环保工作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各年级和备课组均制定了环境教育渗透计划及共享资料,在研究性学习课程中,将环保兴趣小组活动纳入研究性学习课程,并配备专门的指导教师指导环保兴趣小组进行活动,并进行了全校性的环保知识测试等活动,环境教育己纳入学校教学管理的主渠道。
(二)加大投入力度,建设花园式校园
建设花园式学校是我们益中人不懈的追求。为了充分发挥环境育人功能,培养师生生态文明理念,增强师生环保素养,进一步开展创建工作,我校聘请专业人员对学校绿化进行规划设计,加大投资力度,分三次投资8万余元绿化美化校园,新建小型花园8个,制作古树名
木、花草介绍牌,栽种花木1.5万株,绿化覆盖率达到40%以上,生均绿地面积3.5平方米,并在校园和教学楼醒目墙壁处张贴了环境宣传标语,一个“墙壁说话、花卉育人”的良好环境已初具雏形。
(三)拓宽环境教育渠道,培育绿色环保意识
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是素质教育中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内容。我们充分利用课程教材改革的机遇,大力加强环保课程的渗透、开设选修和研究型活动课。我校的做法是:
第一,在组织管理上,学校坚持“重在渗透”的原则,讲求方法,注重潜移默化和全方位参与。学校要求渗透必须达到三个要求的统一:一是全员渗透,学校的每一位教育工作者,从校长到任课教师、职工,都要心存环境教育;二是环境教育渗透到学校工作全过程,环环紧扣,相互衔接,密切配合而分工明确;三是实行全面渗透,学校首先本身给学生营造成一所“绿色学校”,这样给学生接受环境教育创造出一个良好的“硬件”环境。
第二,在学科教材中力求透“绿”。化学、地理、生物、物理等学科,将与环境科学相关的内容凸现出来,使学生清醒地认识到,人类要正常地生存,就必须维护他们所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必须亲近自然、爱护自然;一切违反自然规律的做法,不仅是愚昧无知的,而且也是唯心主义的,到头来必将遭到自然界的惩罚。
第三,每周开展一次环保兴趣小组活动,根据课题需要,增加课时,灵活安排,把环保兴趣小组活动同其他学科一样看待,作为学校整个课程体系的必要组成部分。
第四,重视创建活动档案的建设工作。每学期末,我校由专人对环境教育方面的文书、图片、照片、教案、录影等档案材料进行分类、整理、归档。
(四)组织多种形式活动,积极参与环保实践
学校的环境教育的目的是为了普及环境知识,提高环境意识,参与环保实践,学会环保动手技能。我们积极开展环境保护实践,由于领导重视、组织精心、注重实效、学生参与面广、活动内容丰富、社会反响好,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1、开展环保知识竞赛活动。学校举办了生物、物理、化学、地理学科的环保知识竞赛,把科学教学与环境教育很好地结合起来,使全校师生都受到了深刻的环境教育。
2、开展环境教育宣传活动。环境教育的根本目的是要使广大学生接受环境教育,所以我校始终把广大学生作为宣传教育的主要对象。学校政教处、团委、学生会、各班级以重大环境日为契机,开办宣传专栏,介绍环境知识,提倡环境道德;此外,各班级以环境保护为主题,采用多种形式,组织专题班会、演讲赛等,表达同学们对生存环境的关注和保护环境的愿望。
3、积极参与社区环境建设。我们认为,环境教育当务之急是使学生具有“绿色头脑”,所以我们主要通过对学生创设环境情境教育,制定系列环境行为准则,组织学生自觉参与有计划的环境实践活动,从而提高环境意识和道德水平。我们注重发挥学生的自主作用,团委经常组织环保志愿者进社区进行环保宣传和社区环保活动,受到了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
二、重视环境教育作用,收获绿色文明硕果
环境教育给学校教改不断带来新的成果。在环境教育的实践中,我们认为坚持环境教育的方向是正确的,成果是丰硕的,在育人中的作用也是积极的。两年多来,我校坚持以绿色学校标准及创建方案实施创建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目前,学校环境优美、三季有花,四季常绿,校园内无卫生死角,无乱堆放杂物的现象,校园布局合理,环境优雅,硬件设施齐全。
1.促进了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通过环境教育活动使学生的整体素质和环境意识得到了提高,具有维护清洁环境的自觉意识,养成了良好的环保卫生习惯。全体学生无吸烟、乱倒垃圾、乱吐痰、高声喧哗、破坏绿化等不良行为。
2.促进了校园文化建设。学校文化是学校通过校园环境和精神氛围对学生施加影响的教育因素,它包括学校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等多方面的内容,其中绿化、净化、美化校园则是显性的物质环境。在实现校园绿色化的基础上,在学校环境教育的推动下,我校进一步加强了精神文明建设。同时,校内的文化生活如课余文化活动、兴趣小组都蓬勃发展,黑板报、宣传栏、文学期刊等使学校增添了教育气氛,这些都使学生在学校特有教育环境中陶冶情操,产生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力量。
3、促进了教育教研工作。绿色教育采用探究式的教学方法及民主化教学思想大大推动了我校各学科的课堂教学改革,有效落实了素质数育。在全校,绝大部分教师都注意运用启发式、讨论式教学方法,教学中采用小组讨论、学生质疑问难、师生互学互助、重视动手实践 5
等形式和环节,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较好体现了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原则。
三、存在问题及今后打算
我校在环境建设和教育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仍有一些不足之处:
1、资金缺乏,绿色硬件设施不尽完善。
2、师生绿色环保意识有待进一步提高。
3、绿色实践活动需进一步丰富。
当然,困难就是机遇,问题就是突破口,创建绿色学校是我们永远追求的目标。今后,我校将认真总结,改进不足,一要多方面筹措资金,加大校园绿化、美化的资金投入,加快校园建设步伐;二要发挥理、化、史、地、生物等科教师的作用,积极开展环境教育研究性学习;三要进一步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内外环境教育活动,不断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和环保能力,带动和影响家庭、社区环保行动,将我校的环保活动深入持久地开展下去。
我校的“绿色学校”创建活动将继续坚持宣传和实践相结合的特色,以创建活动促进校园文化建设和教育教学质量。相信在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下,我们将不断改善办学条件、美化教学环境、提高教育质量,促进学校全面持续发展。
【桐乡市教师进修学校创建嘉兴市绿色学校总结】推荐阅读:
新乡市私人调查09-26
湘乡市检查验收通知11-16
关于新乡市薪资调查问卷08-18
新乡市生态旅游资源调查08-20
萍乡市武功山的导游词09-28
2023年新乡市环保局面试真题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