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答案

2024-12-04

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答案(共9篇)(共9篇)

1.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答案 篇一

福师1108考试批次《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复习题一及参考答案

一、辩析题(40分)

1.当前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考核知识点: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参见P152—155

计划和市场的关系,参见P1442.计划和市场是调节经济的手段,不是国家经济制度的范畴。考核知识点:

—146

3.邓小平理论的主题是和平与发展。考核知识点:邓小平理论的主题,参见P11、P248

4.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是无产阶级专政。考核知识点:人民民主专政,参见P171

二、论述题(60分)

1.试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及其重大意义。谈谈学习体会。考核知识点:马克思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及意义,参见P4、P5

2.如何正确认识和理解在个人收入分配领域,我们强调的重点从“效率优先、兼顾公平”转向“更加注重社会公平”。结合具体事例,谈谈你的看法。考核知识点:个人收入分配坚持的原则,参见P16

5福师1108考试批次《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复习题二及参考答案

一、辩析题(40分)

1.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实现市场机制和宏观调控的有机结合。考核知识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参见P148-149

2.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考核知识点:马克思主义,参见44-46

3.发展生产力必然导致两极分化。考核知识点:两极分化,参见P96-97

4.区域发展不平衡是个普遍规律,因此对东西部差距拉大问题无需特别关注。考核知识点:区域协调发展问题,参见P140

二、问答题(20分)

1.简述实现发展方式转变的必要性?考核知识点:发展方式转变的必要性,参见P135—137

2.如何理解新民主主义革命三大法宝及其相互关系?考核知识点:三大法宝,参见P72-74

三、论述题(40分)

1.试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极其重大意义。谈谈学习体会。考核知识点:马克思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及意义,参见P4、P5

2.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为什么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考核知识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参见P198-199

福师1108考试批次《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复习题三及参考答案

一、辩析题(40分)

1.“一国两制”构想的前提是坚持“一个中国”。考核知识点:“一国两制”,参见P235-236

2.工人阶级是社会主义事业的主要依靠力量。考核知识点:社会主义事业的依靠力量,参见P283-285 3.改革是社会主义发展的直接动力。考核知识点:改革,参见P126-127

4.公有制经济是指全民所有制(国有)经济和集体所有制经济。考核知识点:公有制经济,参见P152

二、论述题(60分)

1.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按劳分配的特点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考核知识点:按劳分配,参见P158-159

2.我国实施“走出去”战略的必要性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考核知识点:“走出去”战略,参见P134-135

2.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答案 篇二

一、“中国梦”具有多维内涵

习近平强调, “中国梦”是为了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中国梦具有多个维度, 实现中国梦, 不是增强国家实力的单项推进, 而是国家、民族、社会、个人的多维发展。”

(一) 国家富强

评判一个国家是否富强, 不仅仅要看经济是否强盛, 而是要从政治地位、国防力量、文化建设、人民幸福指数、全民素质等各个方面去考量。“国家的富裕就是拥有强大的工业。要拥有强大的工业, 国家就要拥有完成工业化道路的全面的资源和动员这些资源的绝对权力。但推行了几十年的国家工业化, 打开了国门之后人们却发现国家并没有变得富裕和强盛, 反而跟那些强国的距离还在拉大, 而人民为国家却做出了太大的牺牲。”

于是, 在沿袭邓小平提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最终要达到共同富裕之后, “中国梦”的提出则更进一步突出了“以人为本”这个重点。尽管我国近年来的GDP指数逐年增高, 虽然经历了几次大的世界危机, 由于政策和宏观调控的缓解, 并没有受到毁灭性的冲击。但是, 就人均资源占有量和人均收入及就业形势来看, 我国的发展还不容乐观。既然社会主义的本质是共同富裕, 那么实现从“国富”到“民富”的转变, 才是中国经济发展趋于成熟的体现, 如果财富掌握在少数人手里, 那么这种不“以人为本”的生产力发展, 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

(二) 民族振兴

每个民族都有着属于自己的梦想, 历史上这样的例子也屡见不鲜, 如“美国梦”“土耳其梦”“非洲梦”等, 可“中国梦”更有其特殊的历史意义。“我们所说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就是指在经济实力、政治实力、文化实力、国防实力、外交实力和国际影响力等方面, 重新回到中国曾有过的世界领先地位”。回顾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历史, 是厚重而又波折的, 蕴藏着灿烂的文明, 曾盘踞世界之巅, 为整个人类历史文化的推进都做出了积极的贡献。而在经历了近代以来的磨难以后, 中国又变成了满目疮痍的样子, 为了一心搞建设, 也曾走了很多弯路, 使得曾经的文化文明与这个时代产生了断层, 虽然经济搞上去了, 可是精神文明和文化软实力建设却也成为不容忽视的软肋。要改变这种局面就要从建立一个理想信念开始, 振兴中华的口号增强了我们每一个人的民族自尊心, 为建立强大的中华民族, 重拾中华民族的领先地位而努力奋斗。

(三) 人民幸福

“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 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 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这是习近平在讲话中特别提出的, 这不仅阐明了中国梦和人民之间的关系, 更指明了人民是中国梦的动力源泉。近几年, “幸福”一词在中国可谓是提及率相当高, 建设和谐社会, 把提高国民幸福指数列为重要目标, “中国梦”将家国梦与个人梦联系起来, 使得改善民生这个措施深深植入每个人的信念之中。说起来, 人民的梦想就是与自己生活息息相关的切实利益得到满足, 这不仅仅是物质上得到保障, 更多是要让人在精神层面觉得生活有价值。这就要求不要只把关注点放在GDP上, 使人民过得舒适安心, 有自尊自信才能有幸福可言。

二、“中国梦”遵循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指导

(一)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马克思主义提出: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 是历史的创造者。依据社会发展历史发展的基本规律, 社会革命、社会改革根源于社会基本矛盾,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协调发展时不会产生这样的矛盾, 可一旦生产关系已经不能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就需要社会变革来调节, 这调节只有通过人民群众的力量才能实现。中国古语云: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一个国家只有使得人们的利益得到保障才能安定和谐地搞建设。

“中国梦的实践主体是群众”。刘云山在深化中国梦宣传教育座谈会上强调“中国梦是你的梦、我的梦、大家的梦, 是13亿人共同的梦。每个中国人都是‘梦之队’的一员, 都是中国梦的参与者、书写者, 大家心往一块想、劲往一处使, 就能汇聚起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力量。”这不仅是对中国梦和个人梦关系的经典诠释, 也是对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深刻理解。一个社会的物质财富、精神力量、文化文明都是由人民群众创造的, “中国梦”把全民族的梦想分享在每个群众个体身上, 正是因为深深把握了这个原理。

“中国梦”就是让人民成为历史的创造者。“如果说中国共产党是一艘航船, 那么人民群众就是汪洋大海, 正是有了大海, 航船才能够乘风破浪, 不断前行。”由此可见, 来自于人民、根植于人民、服务于人民才是一个党的立党之本, 是一个国家进步的基本保障。“中国梦”的提出, 进一步指出:中国社会的发展道路, 首要目标就是改善民生, 把实现和发展最广大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 为每个中国人实现梦想提供良好的机遇和公平的舞台。这预示着党和国家不仅仅要关注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 改善社会基础建设, 为人民生产生活提供良好的物质条件, 更要把关注点放在人民的精神领域, 让人民通过实现梦想, 对生活充满美好的向往, 让人活得更加有尊严。唯有这样, 才能真正使人民发挥出创造历史的积极作用。

(二) 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作用

马克思主义提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社会意识也会在一定条件下反过来对社会存在起到能动作用, “中国梦”就是运用了这个观点。

“中国梦”就是一种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 它必须借助人们之间的精神交往才能形成。“中国梦”正是这样, 将梦想作为一个理想信念, 来增强每个中国人的民族自信, 凝聚中国力量。

“中国梦”对社会的发展具有促进作用。“梦想只有成为一种清晰的思想意识和坚定的理想信念, 才能走上向现实转化的道路。梦想一旦成为人民群众的思想共识和具体行动, 就会决定和引领着社会发展的方向”, 这个梦想如果汇聚成一股强大的精神力量, 且付诸行动, 就会成为强大的民族意志, 从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发展建设起到积极的作用。

(三) 关注人的本质、人的生存价值和全面发展

马克思主义不止一次地提到了关于人的本质问题的思考, 认为“人的本质就其现实性而言是社会关系的总和”, 而这社会关系中, 人的劳动、价值、精神、意识占据很重要的地位,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指出:“有意识的生命活动使人是类存在物”, 也就是说离开人的精神的推动作用, 劳动既不可能产生也不可能对人的发展起任何作用。而这种有意识的活动就具有了目的性、计划性, 同时, 这种意识如果是经过完备的思考, 明白自身的生存价值, 找准计划的制定方向, 是合理的积极的精神力量, 才能对人自身的劳动和社会关系起到积极作用。归根到底讲, 马克思研究社会发展的规律, 解决经济问题, 就是为了解决人的生存和发展的问题, 希望人能拥有一个健康全面自由的发展。

三、“中国梦”为中国化道路选择进一步指明了方向

新中国成立以来, 我国建设走向计划经济集体经济的道路, 以经济建设为首要目标, 集体利益集体意识也是这一代中国人思想中较为重要的行为标准。可事情往往矫枉过正, 我国长期发展强调了这种集体的重要性, 忽略了个人的特点和力量。“中国梦”的提出, 首次在理论上将国家、社会的道路选择与人民、个人联系起来, 这无疑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建设上“以人为本”“人文关怀”的重大理论突破。关注个人梦想的实现, 关注个人力量的实践, 的确也是一个社会发展是否趋于成熟的表现, 也是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精髓的领会。

综上所述, “中国梦”的提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又一次重大的理论突破, 为中国走好具有中国特色的道路进一步明确了目标, 指明了方向。但是, 正如马克思主义实践观所说的那样, 唯有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在实践中不断锤炼, 才能看到效果。如果仅仅是纸上谈兵而不真抓实干, 再好的梦想也是纸上谈兵。就像习近平在讲话中提到的, 坚持走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 13亿人心往一处想, 劲往一处使, “中国梦”成为现实也就指日可待。

参考文献

[1]林培雄, 刘光明.奋力实现民族复兴的“中国梦.[N].人民日报, 2012-12-12.

[2]王英梅, 王普京主编.中国梦党员干部读本.北京:研究出版社, 2013.4.

3.浅析马克思主义创新的中国化 篇三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创新;中国化

中图分类号:D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09)19—0015—02

胡锦涛同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代表大会上所作的报告,高瞻远瞩,意义深远,不但是一篇极其重要的马克思主义文献,而且处处体现了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在新时期的理论创新,特别是报告中提到的“大力推进理论创新,不断赋予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鲜明的实践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从十七大报告中,我们可以看出,推进马克思主义创新的中国化,既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自身的需要,又是世界社会发展进程中必须提出的问题,值得我们大力探讨、全面推进。

一、马克思主义创新的中国化的涵义

马克思主义创新的中国化,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用以指导中国的实践。马克思主义创新的中国化,首先是用马克思主义来实现创新,也就是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指导中国实践以实现创新;同时马克思主义创新的中国化,又是创新的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践的结合,即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为我们作出了理论联系实际和理论创新的光辉典范。这体现了经典作家对待马克思主义的严谨态度,反映了马克思主义在实践中的丰富和发展。恩格斯说:“从历史的观点来看,这件事也许有某种意义:我们只能在我们时代的条件下去认识,而且这些条件达到什么程度,我们才能认识到什么程度。”“我们的理论是发展着的理论,而不是必须背得烂熟并机械地加以重复的教条。”在此基础上,列宁进一步指出了“只有不可救药的书呆子,才会单靠引证马克思关于另一历史时代的某一论述,来解决当前发生的独特而复杂的问题。”在社会主义革命、社会主义建设和现代科学技术的推动下,中国人民遵循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发展特点和历史趋势,形成了具有民族特色的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十七大报告中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正是马克思主义创新的中国化的运用与发展,是对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实践的最新科学总结。

二、马克思主义创新的中国化的必要性

1.马克思主义发展的必然要求。推进马克思主义创新的中国化,是马克思主义发展的必然要求,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科学性与发展性的统一。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它深刻地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科学地表述了对整个世界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马克思主义从产生到发展,表现出了强大的生命力,这科学的生命力根源在于它是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与发展性的统一。同时,创新也是马克思主义重要的理论品质。它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发展性、承继性。推进马克思主义创新的中国化,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实践、历史与现实、科学与价值相统一的本质特征。

2.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内在需要。胡锦涛同志指出:“新的时代呼唤新的理论,新的理论指导新的实践。”改革开放以来,当今世界局势出现了一系列新变化、新问题、新矛盾,中国的发展也面临一系列全新的课题。不仅现实的发展和时代的问题迫切要求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发展和创新;而且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也强烈呼唤进一步加强马克思主义创新的中国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面临的新任务、新情况、新课题,既给马克思主义创新的中国化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也对马克思主义创新的中国化的研究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只有推进马克思主义创新的中国化,才能紧跟时代趋势,把握时代脉搏,才是在新时代中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才能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步伐,才能积极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

3.传统经验的有效借鉴。早在20世纪初期,以艾思奇、胡绳、李大钊等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理论革命宣传家,就在中国大地上掀起了马克思主义创新的中国化的运动。中国最早的一批马克思主义信仰者,就产生于这个时期。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后,先进的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同时,创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形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四次飞跃:

毛泽东思想:马克思主义创新的中国化的第一大理论成果。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践结合起来,创立了毛泽东思想,实现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一次理论飞跃。

邓小平理论:马克思主义创新的中国化的第二大理论成果。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以邓小平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形成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方针路线,开辟了社会主义事业建设发展的新时期,创立了邓小平理论,实现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二次理论飞跃。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马克思主义创新的中国化的第三大理论成果。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以江泽民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创立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十六大以来的重大战略思想:马克思主义创新的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先后提出了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创新型国家以及建设和谐世界等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

马克思主义创新的中国化的四次理论成果既是历史的总结,又是承启未来的理论支柱,为马克思主义创新的中国化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三、马克思主义创新的中国化的重要方法

马克思主义创新的中国化,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换而言之,要推进马克思主义创新的中国化就是要秉持实事求是的精神、与时俱进的品质。在一定意义上讲,这就是中国传统的思维方式——《易经》所讲的“通变”的思想。用这种思想作为总的遵循原则来解读马克思主义,使之推进马克思主义创新的中国化。具体来讲:

1.理论联系实际:实践特色。马克思主义是实践的科学,马克思主义首要的基本观点是实践的观点。自马克思主义诞生之日起,实践便是马克思主义源源不断的生命力所在。正确的理论不仅来自于实践,而且要时刻接受实践的检验并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因此,我们既要从实践发展的需要出发,对马克思主义的要义和精髓进行准确的把握和运用,又要结合最新的实践情况,在现实问题中推进理论创新。同时把创新的理论成果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的理论成果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并且同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现实问题有机地结合起来,真正做到理论来源于实践,又反哺实践。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创新中国化的最新成果,科学是第一前提,发展是第一要务,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干部头脑,从而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2.世界联系中国:民族特色。马克思创新的民族性,实质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国情上的实事求是。它体现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的有机结合,并表现出中国特色和中国作风。坚持立足中国国情,首先从中国传统文化中汲取智慧和养分,其次要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和新鲜经验中汲取营养。同时不断赋予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鲜明的民族特色。马克思主义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普遍真理,它具有最普遍、最广泛的指导意义。但每个民族和国家又有其特殊性,马克思主义只有同具体实际相结合,才能发挥其应有的指导作用。因此,马克思主义要想在中国大地上生根发芽,就必须充分考虑中国的特殊国情和文化特质,使之具有中国气派和中国风格。具体来讲,就是要坚持从实际出发,着眼于解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面临的实际问题,为现代化建设提供科学理论指导。赋予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鲜明的民族特色,意味着要置身于世界进步潮流之内,紧跟时代步伐,同时密切关注世界形势,从世界与中国的双重角度去观察、思考和解决问题,善于汲取不同国家、文明的先进、合理成分。

3.创新联系现实:时代特色。马克思创新的时代性,实质就是正确的理论加实事求是,从而体现为对时代课题的回应和对时代精神的升华。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理论品质。每个时代都有属于它自己的特色,属于它自己的问题。时代在变化,实践在前进。对变化了的时代和实践做出科学准确的判断和分析,使理论符合实际情况,并且指导新的实践,是时代赋予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使命和重任。当今世界每天都在发生日新月异地变化,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许多新的实践问题需要我们做出新的解释和回答。因此,我们必须把时代要求摆在十分突出的位置,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把马克思主义同时代发展、时代特征有机地结合起来,在正确认识和把握现实世界的基础上,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创新的中国化的广阔空间。只有不断赋予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鲜明的时代特色,才能与时俱进、历久弥新。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37-681.

[2]列宁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62.

[3]汪青松.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4][美]田辰山.中国辩证法:从易经到马克思主义[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5.

[5]邓剑秋.理论创新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灵魂[J].武汉:湖北行政学院学报,2006,(6).

[6]薛俊超.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J].济南:山东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5).

[7]梅荣政.加强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研究[J].武汉: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1).

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课后答案 篇四

如何从理论上认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关系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第一,就其联系而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都具有市场经济的一般特征和要求。从资源配置方式看,都是以市场为基础性配置手段;从微观层面看,企业都是独立的市场主体和法人实体;从经济活动看,市场经济规律起着支配作用;从宏观层面看,政府的宏观调控主要是通过经济手段来实现的;从经济运行看,法治起着基本的保障作用。第二,就区别而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又是两种不同的社会制度与市场经济的结合,它们体现的是不同社会经济制度下的市场经济。市场经济与不同的经济制度结合就会体现出不同的制度特征。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制度结合,就要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坚持以实现共同富裕为目标。离开了这些特征就不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而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则不具有这样的特征。坚持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道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最重要的就是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与市场经济的结合。这是我们的创造性和特色所在。如果离开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就会走向资本主义。

2.结合现阶段个人收入分配制度和按劳分配的理论,对现实经济生活中个人收入出现差距的现象进行分析。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决定了个人收入分配实行的是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的分配原则。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个人收入分配制度,必须坚持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坚持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体现在按劳分配是全社会分配领域中主体的分配原则,也体现在它是公有制经济内部主体的分配原则。

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公有制在分配方面的体现,只有坚持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才能体现公有制的主体地位的最终实现和社会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社会主义性质,才能保证人们相互之间在平等的经济关系基础上建立和谐的经济利益关系,才能保证共同富裕这一目标前进。当然,也只有始终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才能保证按劳分配主体地位的实现。按劳分配以外的多种分配方式,其实质就是按对生产要素的占有状况进行分配。按生产要素分配有着多种不同的分配方式,一是以劳动作为生产要素参与分配;二是劳动以外的生产要素所有者参与分配;三是管理和知识产权类的生产要素参与分配。个人收入差距结合现实生活中每人付出的劳动的多少,占有生产要素的多少,所在职位等多个方面进行分析。

10.1945年,在回答黄炎培先生如何使国家政权跳出:“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历史周期率的提问时,毛泽东明确指出:“只有让人民来监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只有人人起来负责,才不会人亡政息。”请结合我国民主政治的发展历程,谈谈对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的理解。答:中国的民主政治,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在长期的革命实践中,根据社会主义民主的普遍原理和中国的具体国情而创造、发展和完善起来的,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其本质和特点主要有: 第一,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作为国家的根本政治制度,作为实现人民当家作主和保障公民政治权利的主要形式。第二,实行在长期革命和建设中发展起来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并以这种符合中国国情的政党制度,保障社会各阶层、各人民团体和各界爱国人士在国家政治生活、社会生活中发挥重要作用。第三,以人民政治协商会议这种爱国统一战线组织的形式,将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和社会各方面代表团结在一起,让他们通过政协对国家大政方针和社会生活的重大问题进行协商,并通过建议和批评充分发挥民主监督作用。第四,建立社会协商和对话制度,提高各级机关活动的开放程度,让人民了解国家、社会的重大情况,并将重大问题交由人民讨论。第五,实行民主选举制度。公民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人民当家作主、行使国家权力的重要标志,也是公民一项最基本的政治权利。第六,加强基层民主制度建设,并将此作为保障中国公民直接、充分行使自己的民主政治权利的重要途径。第七,实行民主监督制度。公民的监督权是人民当家作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公民政治权利的一项重要内容。中国宪法和法律为公民切实行使民主监督权利提供了有效保障。第八,根据社会主义民主原则,建立人与人之间、民族与民族之间的平等关系,并建立个人与社会、集体之间的正确关系。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是人民当家做主,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核心是以民主集中制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社会主义的本质就是人民当家做主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社会主义的一部分,所以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是人民当家做主。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表现形式,所以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核心是以民主集中制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要求,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共产党执政就是领导和支持人民当家作主。全国各族人民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主体,能否真正实现人民当家作主,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创造性,是检验党的领导是否正确和执政能力的根本标准,也是检验社会主义民主实现程度的根本标准。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是通过党的领导体制实现的,集中反映在党与国家以及人民群众关系的具体形式上。党也只有领导人民创造各种有效的当家作主的民主形式,坚持依法治国,才能充分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才能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才能巩固和发展党的执政地位

第一,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实现人民当家作主,这是政治文明在人类发展史上一次质的飞跃。人类社会发展史表明,不同性质的国家,民主的本质是不同的。社会主义国家的性质决定了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社会主义民主是一种新型的、为绝大多数人享有的民主,这与历史上任何剥削阶级占统治地位的、少数人的民主有着本质的区别。新中国建立后,我国在政治制度上,确立了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的国体,确立了与国体相适应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政体、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实践证明,这些制度是最适合中国国情、最能够把13亿中国人民的意志和力量凝聚起来的政治制度安排,集中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点和优势,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必须长期坚持并不断完善。

第二,实践“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的科学论断,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切实保障人民当家作主。要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拓宽民主渠道,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保障人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这是人民当家作主的基本要求。要加强法制建设,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依法治国不仅从制度上、法律上保证人民当家作主,而且也从制度上、法律上保证党的执政地位。要坚持以人为本,尊重和保障人权。这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内在要求,是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

第三,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保证。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必须切实加强党的领导,必须在党的领导下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作为我国全面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随着经济社会发展而不断深化,努力与人民群众政治参与积极性不断提高相适应。要把人民当家作主这一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作为政治体制改革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

11请结合我国应对四川汶川特大地震、青海玉树地震等自然灾害,以及成功举办奥运会、残奥会和上海世博会等重大活动,谈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优越性。

答:判断一种政治制度是否优越,不能从任何理念、原则或框框出发,而只能从实际出发,坚持实践的标准。主要应看两方面:一是在社会常态方面,能否保证经济社会较快、协调、可持续发展,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二是在社会非常态方面,能否保证对各种突发事件和危机作出及时、有效处理,最大限度减少人民的生命财产损失。由此来看,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的实践——经济保持平稳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各项社会事业发展迅速,政治安定,民族团结,国际合作广泛;在应对亚洲金融风暴、九八抗洪、抗击非典以及抗击今年初南方冰雪灾害、当前四川汶川特大地震灾害等种种突发事件方面,党和政府处理及时,措施得当,成效显著,把损失降到了最低限度。所有这些,国内外有目共睹。我们党和政府能够对常态的社会发展管理得好,对非常态的突发事件处理得好,这充分表明我国政治制度是好的。疾风知劲草,烈火见真金。汶川大地震的救灾工作再一次彰显了我国政治制度的优越性。我国政治制度的优越性,不仅体现在这一制度的本质上,而且体现在它的发展趋势上。事实证明,我国政治制度具有旺盛不竭的生命力。我国的政治制度是以中国共产党为领导核心的制度,党对抗震救灾工作坚强、有力、富有成效的领导,彰显了我国政治制度的优越性。正如国外一些媒体所讲的,如果没有共产党和人民政府这种坚强、有力的领导,想组织好这么大规模的抗震救灾是不可想象的。这正是中国政治制度优越性的生动体现。我国的政治制度是人民利益至高无上的制度,人民的生命得到及时抢救,受灾群众生存条件得到最大限度的保障,彰显了我国政治制度的优越性。“以人为本”是我们党的执政理念,也是我国政治制度的精髓我国的政治制度是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能够在短时间内举全国之力投入抗震救灾,彰显了我国政治制度的优越性。海外有媒体指出,四川汶川大地震之后,在中国制度体系很多方面的优越性中,最显著的莫过于其“动员能力”。我国的政治制度是开放的制度,抗震救灾工作高度公开和透明,向国际社会的援助敞开大门,彰显了我国政治制度的优越性。坚定不移地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必将不断得到自我完善和发展。

12有人认为,30多年来,中国经济的改革和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而政治的改革和发展相对滞后。请谈谈对这一观点的认识。

答: 我国政治体制改革滞后于经济体制改革,其主要原因有四个方面:首先,把政治体制改革与社会稳定对立起来的固有思维模式的影响。长期以来,在许多人的头脑中似乎有一种误区并形成了思维定势,即一说到政治体制改革,就认为会影响社会稳定,就会导致“西化”甚至国家政权颠覆。其次,始终没有摆脱姓“资”姓“社”的困扰。第三,政治体制改革往往是缺乏具体步骤的规划设计。最后,政治体制改革最大最直接的阻力来自权力主体。政治体制改革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对权力的重新配置特别是强化对权力的监督制衡,而这也就意味着某些既得利益的丧失。

5.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答案 篇五

答:国际局势和世界格局的深刻变化时“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20世纪末,国际局势最重大的变化是持续了近半个世纪的冷战结束,世界格局由两极转向多极。80年代末90年代初,苏联解体,两德统一,两霸争斗局面结束,世界多极化进程加快。国际格局走向多极化,是时代进步的要求,符合各国人民的利益。

当今时代的主题是和平与发展,这是邓小平同志作出的科学判断。和平问题是东西问题,发展问题是南北问题。在邓小平提出这一论断后,党的十三大正式将“关于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的主题的观点”,作为构成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对当今世界影响最大的莫过于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高新技术的蓬勃发展。新技术革命使人类开始进入“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经济是建立在信息化、数字化和全球知识共享之上的,它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和国际经济、政治关系。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正是在科学判断上述国际局势深刻变化的基础上形成的。新的时代条件,要求我们党顺应时代潮流,以世界眼光去把握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和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二、为什么要提出科学发展观?内容是什么?

答:首先,科学发展观是针对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和矛盾提出来的。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但不可否认,也存在一系列突出的矛盾和问题,发展不够全面,也不够协调,持续发展能力较弱。针对发展中实际存在的问题,提出树立和落实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和紧迫性。其次,科学发展观是实现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客观要求。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难点在农村,特别是在中西部地区的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不光是追求GDP的指标,它还应包括社会的发展、环境的改善、文化生活和精神道德水平的提高,推动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的全面发展。按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和要求,需要我们转变过去的发展观念。

再次,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在总结了过去各种经验教训后做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在新中国成立50多年来的发展历程中,我们有一些比较成功的经验和做法,如建立社会公共卫生体系、加强农村义务教育等,然而这些好的做法却在体制转轨过程中有所流失。与此同时,社会、文化等领域的一些新的体制、机制没有真正建立起来。相对于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的水平,社会领域的发展明显滞后,不能适应经济发展的要求,更不能适应人民对物质、文化生活改善的要求。根据历史的经验教训,我们一定要走降低能源消耗的路子,靠高投资、高消耗来实现经济增长是不可持续的。

可以说,新的发展观既符合时代发展潮流,又符合当代中国国情;既体现出鲜明的时代特征,又包含着深刻的人文精神;还体现了中国共产党这个世界上最大的政党,中国这个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大国,对全球、对人类的负责态度。如果将这一发展观付诸实践,将对中国的改革和发展产生巨大而深远的影响,将对全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做出巨大贡献!

(2.2)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三、联系中国近30年的改革与实践,谈中国模式的八个特

点。

答:中国模式八大特点:

1、实践理性,实践理性也就是实事求是。

2、强势政府,我们有比较中性、现代化导向的强势政府,它能制定并执行符合自己民族长远利益的政策。

3、稳定优先,我们比较好地处理了稳定、改革和发展三者的关系,实现了人类历史上罕见的跨越式发展。

4、民生为大,我们坚持把民生放在第一位。

5、渐进改革,实践证明“共产党+市场经济”比西方的市场经济制度更有作为。

6、顺序差异,改革不求一步到位,但求持续渐进、讲究轻重缓急。我们大致是先易后难,先农村后城市,先沿海后内地,先经济后政治。

7、混合经济,中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力求把市场优势和宏观调控优势结合起来。

8、对外开放,在国际竞争中提升自己、发展自己,但以我为主,有选择地适应外部世界,学习别人的经验。中国模式有极强的竞争力,因为它源于激烈的国际竞争。

四、中国作为文明型国家的特点。

答:中国“文明型国家”八个特征:

1、超大型的人口规模,我们有占世界1/5的人口。中国发展模式的一个特点就是:学习+ 创新 + 巨大人口产生的规模效应 + 影响中国和世界。

2、超广阔的疆域国土,这使我们具有其它国家难以比拟的地缘优势和战略纵深。我们可以在超大规模的范围内进行空间战略布局,推动大规模产业梯度转移。

3、超悠久的历史传统。

4、超深厚的文化积淀,中国具有自己独立的思想体系和文化内源性,在人类主要知识领域内都有自成体系的东西,如政治、哲学、宗教、语言、建筑、文学、美术、音乐、军事、教育、体育、医学、饮食等都是这样。

5、独特的语言,我们使用的是历史悠久、生生不息的汉语。一个民族的语言文字是本民族文化的精神血脉,也是民族认同的利器。

6、独特的政治,中国政权的合法性来源于“民心”,即“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民心”指的不是一时一刻的“民意”,而是指实现人民的整体和长远利益。

7、独特的社会,我们创建的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社会,而不是照搬的苏联模式。

8、独特的经济,我们不仅掌握了西方的“数目字管理”,并在这个方面有所创新和超越,同时我们还发展了自己的“宏观整合力”。

9、五、七个途径:

1、丰富建设主体:国家、社会、民众。

2、加强六大举措:教育、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医疗卫生、社会管理。

3、优化社会结构:橄榄球型社会。

4、加强党的建设与民主法治:为促公平正义。

5、转变发展观念:藏富于民。

6、加强心灵与道德建设:心的安顿。

7、落实以人为本:从理念到实践。

六、结合实际谈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意义。

答: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胡锦涛指出,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和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领导人民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推向前进的必然选择。(1)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必然要求。我们党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体部署,为我们认识和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出现的各种矛盾和问题,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指明了方向、明确了路径。(2)是把握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有力应对来自国际环境的各种挑战和风险的必然要求;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利于我们在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下,应对来自外部的各种挑战和风险,把国内的事情办好,始终保持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社会稳定的局面。这是集中全党全民族的智慧和力量、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保障。

(3)是巩固党执政地位的社会基础、实现党执政历史任务的必然要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必然要求,是我们党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重要体现,也是我们党实现执政的历史任务的重要条件。

七、中美关系的实质与未来。

答:中美关系的实质就是民主与集中之关系,中美两国的根本不同和分歧就在这儿、其他一切的不同和分歧(贸易、人权等等的不同和分歧)都是由这一根本不同和分歧而派生出来的。

中美是两个有世界影响的重要大国。两国既有日益增多的共同点,也有不少复杂的分歧点。中美之间在广泛领域里具有共同的或并行不悖的利益,但也存在一些实际利益的冲突。利益需求决定双方的积极合作与协调,分歧和矛盾导致相互斗争与摩擦,这使中美关系必然带有双重性。当双方强调合作,并致力于拓展两国利益的最佳汇合点时,中美关系就能够顺利和平稳;而当突出分歧时,中美关系就出现麻烦和波折。合作与协调是中美关系的主导方面,分歧与摩擦是次要方面。但次要方面如处理不当,也会成为主要矛盾,在一个时期给中美关系带来严重损害。

中美关系从来不是单纯的双边关系,而是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促进全球发展的重要因素。国际局势演变带来一系列全球性问题,是中美共同面临的严峻挑战。双方国际责任加重,利害相关,更需要加强合作。良好的中美关系既符合两国和两国人民的根本利益,也有利于亚太乃至全世界的和平、稳定和发展。中美合作,对双方和世界都有利,中美对抗,对谁都没有好处。过去如此,现在更是如此,这就是中美关系的大局。

当务之急,是中美双方都能以大局为重,站在战略的高度,用长远的眼光看待和处理两国关系,妥善处置双方的分歧,共同努力建设21世纪积极合作全面的中美关系,同时与世界各国一起“塑造21世纪”。

八、日本政坛“右”转的趋势及我国的对策。

答:日本首相野田佳彦宣布解散国会、提前大选后,日本政坛再次进入动荡期。不论政权如何组合,未来的日本政权都不可避免地带有极其浓厚的右翼色彩,当前的军国主义言论和宣示很可能在不远的将来,成为引领日本发展的国策。届时,日本将成为亚洲动荡之源,不仅

周边国家安全面临挑战,整个亚洲和平及战后国际秩序将面临严峻威胁。

日本政坛右倾化植根于当前畸形发展的社会。在日本国内,经济已持续二十年在低谷徘徊,被称为失去的二十年,人们不满情绪的日积月累,催生一种以民族主义、排外主义为特征的畸形爱国主义。在中国迅速崛起并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后,这种不健康的情绪达到登峰造极的地步。在恐惧与不安、羡慕与嫉妒复杂心态驱使下,日本民众把不满迁怒于外界,在虚无的强国梦支撑下,企图通过对外强硬寻回久违的自尊,主张扩大自卫队作用及修改宪法第九条的呼声也越来越高涨。

日本整个国家将会在未来更加积极得向右走,突出强调安全保障,也就是我们中国常说的军事问题。更重要的是,日本会强化同美国的军事同盟关系。在与周边国家的关系问题上,日本也将会更积极地迎合国内民众的心理,强硬处理与周边国家的岛屿争端。接下来这段时间,东亚地区的紧张局势还有可能持续升温,我们必须做好积极应对的准备。

面对纷繁复杂的国际形势,在党中央和国务院正确领导下,中国外交坚定服务大局,妥善应对乱局,积极开创新局,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准确把握和平发展与科学发展的互动关系,特别是积极运筹大国外交,全力推动大国间双边和多边合作,为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创造有利外部环境。

九、两岸“走向双赢”的内涵及实现的基础是什么?

答:两岸同胞一起携手,共同争取两岸关系和平,稳定,发展的前景,共同开创中华民族的伟大振兴。要坚定不移走两岸关系和平发展道路。我们必须坚持这条务实道路,保持这一正确方向,加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制度化建设。这一观点,是对过去60多年来两岸关系发展历程的总结,进一步阐明了两岸合则两利,分则两害的历史经验。

和平统一,共创双赢,是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全体中国人民共同企盼。目前,海峡两岸在政治上仍然存在一些分歧,和平统一祖国的道路也会有许多曲折,但海峡两岸关系的曙光已经出现。我们一定要认真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建立互信、搁置争议、求同存异、共创双赢”的十六字箴言,充分发挥两岸同胞的聪明才智,为实现和平统一,共创双赢的目标而努力奋斗。

十、为什么说“分裂无稳定,台独无和平”?

答:台湾是我国领土神圣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中国人民是绝对无法容忍台湾从中国中分离出去的。中国政府虽然承诺用“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方针来解决台湾问题,但针对台湾岛内少数政治势力企图分裂台湾的图谋和一些外国势力插手台湾问题的动向,中国也并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因为这涉及中国的主权问题,中国政府有权决定采用自己认为必要的手段包括军事手段解决国家统一问题,没有义务对台湾的分裂势力和国际反华势力作出承诺,任何国家都无权干涉属于中国内政的台湾问题。一个独立的台湾将极大地恶化中国的安全环境和损害中国的经济利益。台湾如果独立,将不可避免地充当国际反华阵线的不沉的航空母舰。这样,世世代代都为中国领土的宝岛不仅不能有益于中国,相反它却会变成插在中国心脏上的一把匕首。台独一旦成为事实,还有可能引发中华民族分裂的多米罗骨牌,导致中国的全面解体,酿成空前浩劫,这绝不是危言耸听。因为到时候西藏、新疆、内蒙古都有可能会闹独立。所以大陆当局如果不能贯彻这一意志,将难逃政权覆灭的危险。能否阻止台独事关正在崛起中的中华民族的尊严和伟大复兴大业。如果成功,中国就会以更大的自信心勇往直前;如果失败,中国大陆可能从此沉沦下去。在香港、澳门的回归以后,台湾能否回到中国的怀抱,是中国维护国土完整最后一个也是最关键的考验。中国如果失去台湾,不仅中国的民族

感情不能接受,中国的民族利益更不允许!台湾如果不能回归,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也只是一场梦而已。

十一、东西方的传统观念为什么把计划经济等同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等同于资本主义?

答:完整的资本主义体系起源并形成于西方,基础是重商主义、产业革命后的市场经济,统治阶级既是管理者,也是市场参与者,这种状况长期形成了一种观念——市场对于经济的绝对调节是理所当然的,而政府的作用仅限于仲裁、征税等基础功能。

而马克思主义出现,将其归纳为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则是最重要的特征。马克思主义指出了资本主义的弊端,批判并提出了人类社会的第五个形态设想,即社会主义,在社会矛盾激烈的时代,出现了大批的追随者,并且最终开始组建国家,同资本主义进行对抗。饯行这种理论设想,社会主义的显著特征是由政府对市场资源进行调控,即计划经济。

所以传统观念将两种意识形态用他们最显著的特征——对市场资源进行调控的不同手段等同起来是可以理解的。因为历史上两种不同的意识形态确实中规中矩的延续着这种不同针对这种观念,邓小平早在1979年就明确指出,说市场经济只存在于资本主义社会,只有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这肯定是不正确的。1992年,邓小平进一步指出:“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

十二、计划与市场的优势与缺陷各是什么?

答:计划经济在资源匮乏的特殊年代,也不失为一项适应特殊时期特殊状况的特殊经济模式。市场经济是以自由交易、贸易为基本的经济模式。它有利于资源的最优化配置,但是也会造成资源的浪费。

计划经济的优点主要是: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有利于公益事业的建设;有利于经济的有序运行。其缺陷主要是:容易产生统得过死、瞎指挥和官僚主义;缺乏活力,降低经济运行效率。

市场经济的优势——有利于调动众多的微观经济主体的积极性,把经济搞活;有利于及时地实现社会资源的流动和优化配置,提高经济效益;有利于较快地提高社会总的生产水平和生活质量。其缺陷主要是:在资源的配置上,存在盲目性和局限性,引发恶性竞争、短期行为,导致经济危机;在收入的分配上,会造成社会分配不公,加剧贫富的矛盾;在意识形态和社会生活方面,会产生拜金主义等消极现象。

十三、如何认识党的建设面临的新形势?党的建设的新任务、新要求是什么?

答:当代中国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革,党所处历史方位和执政条件、党员队伍组成结构都发生了重大变化,来自外部的风险前所未有。党所面临的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更为复杂严峻,党所面对的精神懈怠危险、能力不足危险、脱离群众危险、消极腐败危险更为尖锐迫近。党的建设方面特别是党员、干部队伍出现了许多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加强党的建设的任务,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繁重、更为紧迫,要求我们

充分认识加强党的建设的极端重要性,深刻把握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要求,在新起点上继续推进这一伟大工程。

必须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以坚定理想信念为重点,加强思想建设;以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为契机,加强组织建设;以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为核心,加强作风建设;以坚定不移反对腐败为准则,加强反腐倡廉建设;以积极发展党内民主为基础,加强制度建设。大力抓好这“五大建设”,就能更好地保持党的先进性、纯洁性,更好地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强领导核心。

面临着复杂环境和挑战,肩负着执政兴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重任,离开严格的纪律、统一的意志,一切都无从谈起。这就要求我们严格遵守党的纪律特别是政治纪律,坚决维护中央权威,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决贯彻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切实做到制度面前没有例外、纪律面前人人平等,建设一个更加团结统一、组织严密、纪律严明的马克思主义政党。

十四、如何理解我国的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

答: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解决的是应当具备什么样的精神状态和精神风貌的问题。它是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精神条件。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在长期共同社会实践中形成的民族意识、民族心理、民族品格、民族气质的总和,是民族文化中固有的并且延绵不断的一种历史文化传统,是民族文化最本质、最集中的体现。

进入新时期,我们在实践中不断培育、积累和形成了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与时俱进、开拓进取、求真务实、奋勇争先的时代精神。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相互交融,共同构成中华民族自立自强的精神品格,成为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动力。

十五、为什么要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多样化的思想观念和社会思潮?

答: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制度在价值层面的本质规定,是全党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的思想基础,是实现科学发展、社会和谐的推动力量,是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核心内容,反映了我国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本质要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这四个方面的内容相互联系、相互贯通、相互促进,是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

6.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答案 篇六

一、单项选择题(共20题)

1.毛泽东思想形成的时代条件是(B)A.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十月革命开辟的世界无产阶级革命新时代 C.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D.中国工人阶级的成长壮大 2.在中国共产党七届二中全会上,毛泽东告诫全党:“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其原因主要是(A)A.中国共产党即将成为执政党 B.党的工作方式发生了变化 C.全国大陆即将解放

D.中国将由新民主主义社会转变为社会主义社会

3.中共八大前后,毛泽东在探索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中提出的重要思想不包括(A)A.经济建设必须坚持既反保守又反冒进的方针 B.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建设社会主义伟大国家 C.走出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中国工业化道路

D.把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作为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

4.中共十六大报告指出,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是(A)A.创新 B.改革 C.革命 D.发展

5.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关键在(A)A、坚持与时俱进 B、坚持党的先进性 C、坚持执政为民 D、坚持党的领导

6.邓小平理论的精髓是(B)A、解放生产力 , 发展生产力 B、解放思想 , 实事求是 C、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D、“ 三个有利于”标准

7.消灭剥削的物质前提是(B)A、实行公有制 B、生产力的高度发达 C、实行人民民主专政D、实行按劳分配

8.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B)A.工人阶级与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

B.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C.促进效率提高与体现社会公平之间的矛盾 D.人口增长与经济发展不相适应的矛盾

9.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时间跨度是指(B)A.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基本实现 B.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基本实现 C.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D.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到实现发达的社会主义

10.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的关键是(A)A、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

B、坚持“两手抓 , 两手都要硬 ”的方针不动摇 C、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不动摇 D、坚持改革开放不动摇

11.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重点和难点在(D)A、大城市 B、中等城市 C、小城镇 D、农村

12.改革开放以来,对社会主义可以实行市场经济在理论认识上重大突破是(D)A、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

B、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 C、市场经济是国家宏观调控的经济 D、市场经济不属于社会基本制度的范畴

1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机制(A)A、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 B、能确保经济总量的平衡 C、可以实现经济结构的平衡 D、可以保障社会公平

14.私营经济中的劳动者的收入属于(C)A、按劳分配收入 B、按资分配 C、按劳动力价值分配 D、按经营分配

15.我国的政党制度是(c)A.共产党的一党制 B.共产党和民主党派的多党制

C.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D.共产党和民主党派共同执政的两党制 16.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决定实行这一制度的理论依据是(D)A.生产力发展和生产关系性质 B.所有制结构和分配结构

C.发展市场经济和扩大对外开放 D.社会主义性质和初级阶段国情

17.现阶段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是(A)A.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B.实现祖国统一

C.建立各尽所能,按需分配的共产主义社会

D.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到2000年翻两番,实现小康

18.实现“一国两制”的前提和基础是(c)A.台、港、澳享有高度自治权 B.中国坚持社会主义 C.一个中国

D.台、港、澳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不变

19.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增强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的保证是(D)A.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B.贯彻民主集中制原则 C.发扬党内民主 D.坚持从严治党

20.当前国际间的经济竞争实质上是(D)

A.产品质量的竞争 B.经济资源的竞争 C.产品价格的竞争 D.科技和人才的竞争

二、判断题(共10题)

1.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只有当民族资产阶级拥护革命时,才要保护民族资本主义。(×)

2、公有制是实行按劳分配的前提,所以,公有制企业职工的收入是按劳分配的收入。(×)

3、我国宪法规定公民政治权利不受教育程度的限制,列宁却说:“文盲是处在政治之外的。”(×)4.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因此,毛泽东思想 不完全是马克思主义的。(×)

5.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独立的社会形态。(√)

6、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论断反映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的特殊性。(√)7.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进行,我国所有制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非公有制经济比重有所增加,公有制经济的比重有所减少。这势必会影响我国社会主义的性质。

(×)8.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因此,在市场经济中人们的经济行为可以不受道德规范。(×)9.市场对于社会资源配置有灵活而有效的导向作用,能保证社会生产各部门的持续协调发展和整个经济的稳定增长。(×)10.繁荣我国社会主义文化的惟一途径是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

三、简单题(共5题)

1.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答: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具体地说就是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更进一步地和中国实践、中国历史、中国文化结合起来,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实现民族化和具体化。

2.简答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含义

答: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包括两层含义,第一我国社会已经是社会主义,我们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第二我国的社会主义还处在初级阶段,我们必须从这个实际出发而不能超越这个阶段。

3.什么是民族区域自治

答:民族区域自治是在统一而不可分离的国家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实行区域自治。

4.和谐文化是什么?

答:和谐文化是以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为核心,以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以崇尚和谐、追求和谐为价值取向的思想文化,它融思想观念、思维方式、行为规范、社会风尚为一体,反映着人们对和谐社会的总体认识、基本现念和理想追求。

5.简述改革、发展、稳定三者的关系。

答:(1)改革、发展、稳定是相互依存和相互促进的。(2)发展是硬道理,是目的;改革开放是推动发展的动力,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必由之路;社会稳定是发展和改革必不可少的条件,是发展和改革的前提。

四、论述题

试述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大力发展生产力。答案要点:(1)大力发展生产力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思想,发达的生产力是实现共产主义的物质基础。

(2)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本质的内在要求。只有不断发展生产力,才能为实现社会主义的最终目标即共同富裕创造条件。

(3)发展生产力,是显示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和巩固社会主义制度的需要。只有创造出比资本主义更高的生产力,社会主义才有吸引力,社会主义才能从根本上得到巩固。

7.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答案 篇七

中国共产党既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的主体,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践的主体。习近平在会见全国党史工作会议代表讲话强调:“坚持实事求是研究和宣传党的历史,要牢牢把握党的历史发展的主题和主线、主流和本质,旗帜鲜明地揭示和宣传中国共产党在中国的领导地位和核心作用形成的历史必然性,揭示和宣传中国人民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必然性,揭示和宣传通过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必然性,揭示和宣传党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领导人民所取得的伟大胜利和辉煌成就,揭示和宣传党在长期奋斗中积累的宝贵经验、形成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坚决反对任何歪曲和丑化党的历史的错误倾向。这是党史工作必须遵循的党性原则,也是每一个党史工作者应该履行的政治责任。”[2]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把马克思主义思想传送到了中国,使得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是,马克思主义不能解决中国所有的问题。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要中国化,就是因为马克思主义只是普遍的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必须要与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地在实践中摸索,适应中国的时代主题,才能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才能在中国不断地发展和丰富。中国共产党从1921 年成立以来,所有的探索都是围绕着解决中国不同时期不同的时代主题所展开的。毛泽东说:“马克思列宁主义来到中国之所以发生这样大的作用,是因为中国的社会条件有了这种需要,是因为同中国人民的革命实践发生了联系,是因为被中国人民所掌握了。任何思想,如果不和客观的实际的事物相联系,如果没有客观存在的需要,如果不为人民群众所掌握,即使是最好的东西,即使是马克思列宁主义,也是不起作用的。”[3]

一、中国的时代主题规定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任务

不同的时代主题规定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不同的任务,中国的国情决定了中国近现代的时代主题在不断变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立足点就是中国的时代主题。他的历程从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军阀在中国的统治,结束中国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一直到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之后,是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走上社会主义道路,建设社会主义新中国,实现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繁荣。在社会主义改革开放时期,就是要指导中国的改革开放取得巨大的成果,实现这一个阶段的目标,建立和完善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根据具体国情,中国的时代主题不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要解决的问题和实现的任务也不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程就是解决中国不同时代的具体问题的发展史。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马克思主义指导中国革命,其任务就是要指导中国的革命取得胜利。马克思主义及其经典作家所描述的只是欧洲国家的革命,作为中国这样社会情况复杂的国家并没有涉及,但是,马克思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给了党和人民解决中国具体问题的方法,如何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分析中国的实际情况,解决中国的实际问题。在这一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任务就是要解决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问题。围绕着这一问题的解决,形成了毛泽东思想,毛泽东思想是中国革命实践证明的真理,是与马克思主义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理论,它成功地解决了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的革命问题,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巨大胜利。

新中国建立以后,是走资本主义道路还是走社会主义道路,如何走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的实际给马克主义的任务。马克思主义在这一实际与中国的实际相结合,就是与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实际相结合,如何从新民主主义社会转变到社会主义社会。经过艰苦的探索,终于走上了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在这一时期,由于马克思主义没有现成的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而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与中国的实际又有极大的差别,因此,照搬照抄苏联模式使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走了弯路。但是,失败的经验告诉党和人民,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指导,就是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精髓,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形成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理论,这些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成果,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和丰富。这些理论的形成,是在不断地解决中国问题的实践基础上形成和发展的。

二、中国的时代主题规定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特点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是与德国、俄国不尽相同的,有自己的特点,也就是具有中国气派和中国风格。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特点是与中国的国情分不开的,中国的时代主题决定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具有与其他国家的不同之处。在俄国,马克思主义的传播的最大特点是与修正主义和民粹主义的思想斗争交织在一起的,这是俄国的特定环境决定的。马克思主义在俄国传播,其知识界和思想界就掀起一股修正马克思主义风。例如波格丹洛夫、车尼尔雪夫斯基等。

马克思主义指导俄国取得了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过程中得到共产国际的支持和帮助才建立了中国共产党。在苏联之前没有社会主义革命成功的先例,因此,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苏联经验神圣化。在整个革命实践中,中国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大特点就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与传播俄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想交织,同时与国内“左”、“右”倾思想作斗争的过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具有的这一特点是中国的历史时代主题所决定的。革命的条件和环境的复杂,使得中国共产党在幼年时期不能正确地对待马克思主义和俄国的经验,从而出现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中国是一个半封建半殖民地国家,在中国搞革命,不像在欧洲其他国家革命的对象是资本主义,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一开始就是指导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而不是反对资本主义。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特点随着中国的时代主题的不同而具有不同的特点,需要解决的历史问题决定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的结合,决定了马克思主义的前进道路。

三、中国的时代主题规定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条件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在资本主义的时代背景下创立的,同样,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也离不开中国的时代背景。毛泽东说:“马克思列宁主义来到中国之所以发生了这样大的作用,是因为中国的社会条件有了这种需要。”[3]正是中国社会的这种条件,使得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为传播,给中国的革命和建设带来翻天覆地的影响。这种条件和需要就是中国的时代主题。

自1840 年鸦片战争以来,中国逐渐论为一个半封建半殖民地国家,中国人民处于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的压迫剥削之下,内无民主制度,外无民族独立;经济落后,政治腐败,国力衰微,社会混乱,人民贫困,都达到了极点。马克思主义之所以传入中国,是因为在十月革命之前的广大爱国志士寻求救国强国的愿望没有实现,中国需要新的理论来指导中国的革命。之前的探索没有科学的理论作为指导,因此不能正确地分析中国的实际情况,实践证明,走资本主义道路是行不通的。正是在这种情况下,产生了几次马克思主义的论战,让中国的广大爱国志士认识了马克思主义。近代中国的国情以及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决定了近代中国人民始终面临着两大历史任务:一是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二是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和人民的共同富裕。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根据中国复杂的实际国情,没有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对其是难以认识的,从而制定出正确的革命和建设道路。在革命和建设道路上,正确地使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作为指导都取得了胜利,而教条、机械地使用马克思主义原理都使得革命和建设走了弯路。中国的时代主题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时代背景,决定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发展的条件。

任何一部历史都是由进程和结果两部分构成。历史留给后人的启示又不全然只是成果,还有失败的经验教训。从大革命失败的经验,到五次反围剿的失利被迫长征,到建国以后的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到文化大革命的全面爆发。历史是一个波浪式前进,螺旋式上升的过程。反复和失败都在所难免,失败的教训比起收获理论成果更能给人民以启示。一些失败,往往让党和人民认识得更加透彻和反思得更加彻底。从离我们最近的文革算起,对于阶级斗争的狂热,让我们更加明白和清楚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重要性,果断地抛弃以阶级斗争为纲、造反有理的错误口号。没有文革,我们在这个问题上的认识和转变可能要迟疑几年。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中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教训,不论成功也好失败也罢,这些经验教训都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中得到人民群众和和实践的检验,我们党也正是在这两种经验之上不断总结自身、提升自己,最终引导人民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并且朝着人民幸福和生活富裕迈进。

摘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历史赋予中国共产党人的神圣使命。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的历史表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不同时代的实际相结合,先后形成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形成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两大理论成果。这些都表明了中国的时代主题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不竭动力。

8.马克思主义法治理论中国化的思考 篇八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法治理论;中国共产党

党的十八大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和建设美丽中国的思想。这是我党积极应对国际国内新形势而提出的新的治国理念。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而以人为本又是法学的根基于源头,发展要以人民群众为核心,发展的成果要与全体人民共享。习近平同志强调以人为本就是要始终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放在第一位,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利益需求,对于和谐社会,习近平同志特别强调了要大力加强民主法制建设,要充分发扬社会主义民主。要切实落实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习近平指出要尊重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创造愿望,在安定有序方面要求社会保持安定团结、人民群众安居乐业。在人们内部发生矛盾时要切实维护社会公平和正义,解决好人民内部矛盾,妥善协调社会各方面的利益。法的和谐价值在于法有协调不同主体或同一主体之间多种、多样、多变的价值追求、从而促进人们之间的和谐、促进社会和谐的价值。

1马克思主义法律思想的中国化

1.1不能完全反映中国社会实践

马克思主义法律思想主要来自于西方国家的历史经验的总结和提升,只反映西方国家当时的社会现实。因此,单纯的马克思法律思想既然没有总结中国过去的法律实践经验,对中国当前的法律实践的指导也就缺乏针对性,所以不能当然地适用于中国。如果要确立马克思法律思想对中国当前的法治实践的指导地位,马克思主义法律思想必须要中国化。

1.2马克思主义法律思想缺乏建构性

马克思主义法律思想缺乏建构性表现在其创立目的是“革命”。资产阶级是被“革命”的对象,资本主义法律是资产阶级意志的体现,资产阶级所提倡的“自由”、“平等”的法律价值是欺骗无产阶级的,是“锁链”,都是无产阶级革命的对象。马克思主义法律思想对如何构建社会主义特别是构建社会主义法律鲜有涉及,而我国当前早已经完成革命的历史任务,走在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上,当前中国的基本任务,是稳定和发展,“稳定是第一责任”、“发展是第一要务”。实践需要正确理论的指导,我国当前正在进行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实践需要马克思主义法律思想的指导,但已经变化的法律实践要求马克思主义法律思想必须与时俱进,即从原先的革命、批判性质走向建设,建构性质。只有这样,马克思主义法律思想才能对我国“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进行有效地指导,促进中国法治更好的向前发展。

1.3不能完全反映当代的社会现实

马克思主义法律思想的实践基础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生活的时代的社会实践及其以前的社会历史实践,随着时间的推移,许多新的社会实践渐次产生和发展,许多新的法律问题也应运而生,这是马克愚主义经典作家没有预料到的。如:当今我国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经济社会飞速发展,体现了社会主义的优越性。但我国当前在进入社会转型的新时期后,社会矛盾凸显,人民内部矛盾在一定地区、一定领域还比较突出:而当今的资本主义国家在继续大力发展经济的同时采取了一些缓和阶级矛盾的措施,效果明显,这些措施是值得我们社会主义田家学习。因此,马克思主义法律思想要想对当代中国社会实践发挥积极地促进作用,则必须要反映当代中国的社会现实,必须要中国化。

2推进马克思主义法治理论中国化

在社会主义法治建设过程中,如何有效借鉴西方法治建设经验和理论,完善社会主义法治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法治理论中国化的重大课题和使命。当然,借鉴需要批判和科学取舍,而不能采单纯的拿来主义。在充分借鉴和移植对西方国家现有行之有效的法治理论和法律制度时,要避免生搬硬套、生吞活剥的机械做法,要进行批判性地借鉴与吸收,避免出现水土不服的问题。

借鉴西方法治经验必须与中国国情与法治规律相结合。我国的国情,无论在政治制度、经济制度和社会制度,还是在历史传统和现实情况,以及人们的知识水平、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等方面,都与西方国家存在很大的差异。所以,在借鉴西方法治经验的时候,必须充分考虑我国的实际。离开中国国情去谈论法治的现代化,去简单地移植西方国家法律制度,带来的只会是混乱。

借鉴西方法治建设成功的经验,我国的法治建设要以形式法治为基础,以实质法治为导向,坚持形式法治与实质法治的协调和统一。所谓形式法治,就是指在法治建设中,更多地注重形式正义,强调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政府依法行政、公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和程序公正等合法性问题。而所谓实质法治,则是指在法治建设中,更加注重实质正义,强调公民权利的有效保障和社会的真正公平、公正等合理性问题。在法治建设过程中,要根据不同阶段的不同社会需求,由着重推行形式法治逐步过渡到重视实质法治,并使形式法治与实质法治相互推动,相互促进。考察西方国家社会转型时期,都是比较好地兼顾了形式法治和实质法治,才建立起了成熟的法治国家。在形式法治建设方面,要首先突出程序正义的重要性。程序正义是形式法治的基本要素。目前,在法律制度的建设上,要加快程序法的立法进程,进一步完善刑事、民事特别是行政等领域的程序立法,尽早出台行政程序法典,以程序确保公权力的公开、公正行使。其次,要确保法律平等保护原则的有效实施。平等保护是形式法治的基本要求。目前,要把法律平等保护作为解决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发展中出现的重大问题的基本原则,要通过完善立法和公正司法、执法解决社会治理过程中存在的不平等对待问题,让每一个公民都获得法律的平等保护和尊重。

3结束语

在中国法治实践中树立马克思主义法律思想的指导地位,必须要实现马克思主义法律思想中国化。只有这样,才能不断修正、丰富、發展马克思主义法律思想,也才能不断推进我国“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历史进程。

参考文献:

[1]付子堂.马克思主义法律思想中国化的基本历史轨迹[J].法制日报.2011年7月6日.

9.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答案 篇九

1.(C)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系统阐述了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要求、重点任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理论和实践都达到新的水平。

A.党的十五大

B.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

C.党的十八大

2.20世纪70年代末,中国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根据国内外情况的变化,党和政府审时度势,为解决台湾和香港、澳门问题,提出(B)方针。

A.解放台湾,统一祖国

B.“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C.收复香港澳门,实行社会主义制度 3.2007年10月,党的(B)报告第一次将”两岸签署和平协议”写进党的文献,郑重呼吁,在一个中国原则的基础上,协商正式结束两岸敌对状态,达成和平协议,构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框架。

A.十六大

B.十七大

C.十八大 4.1985年邓小平指出我们必须坚持的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是(CD)。

A.坚持对内改革

B.坚持对外开放

C.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

D.坚持共同富裕

5.1992年,代表海峡两岸达成各自以口头方式表述“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一的“九二共识”的是(AC)。

A.大陆的海峡两岸关系协会(简称海协会)

B.大陆的海峡交流基金会(简称海基会)

C.台湾的海峡交流基金会(简称海基会)D.台湾的海峡两岸关系协会(简称海协助)

二画

1.十八大报告提出,继续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主要包括(ABCD)。

A.优先推进西部大开发

B.全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

C.大力促进中西部地区崛起

D.积极支持东部地区率先发展

三画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形成的理论成果是(B)。

A.毛泽东思想

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C.科学发展观 2.“三个有利于”标准是(A)。

A.判断改革得失成败的标准

B.判断姓“社”“资”的标准C.实用主义的标准 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进程中发生了两次历史性飞跃,产生的两大理论成果是(AD)。

A.毛泽东思想

B.邓小平理论

C.科学发展观

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

四画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依据是(C)。

A.社会主义

B.新民主主义

C.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布局是(C)。

A.三位一体

B.四位一体

C.五位一体 3.中国共产竞对各民主党派的领导是(C)。

A.思想领导

B.组织领导

C.政治领导 4.日本是通过侵华战争强迫清政府签订不平等的(B),割占我国台湾的。

A.《北京条约》(1860年)

B.《马关条约》(1895年)

C.《二十一》(1915年)5.中国政府恢复对香港、澳门行使主权的时间是(C)。

A.1997年12月01日和1999年07月20日

B.1997年02月01日和1999年07月12日

C.1997年07月01日和1999年12月20日

6.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指包括(BCD)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

A.毛泽东思想

B.邓小平理论

C.“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D.科学发展观 7.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由(ABC)三个基本方面构成的。

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 8.从党的十二大开始,《中国共产党章程》一直明确规定:“党的思想路线是(ABC)。”

A.一切从实际出发

B.理论联系实际

C.实事求是

D.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五画

1.民族区域自治的核心是(C)。

A.实行各民族平等、团结、合作和共同繁荣

B.按照传统风俗习惯生活及进行社会活动的权利和自由

C.保障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管理本民族、本地方事务的权利

2.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中固有的并且延绵不断的一种历史文化传统,是(B)最本质、最集中的体现。

A.先进文化

B.民族文化

C.经济发展 3.加强社会建设的重点是(B)。

A.基础建设

B.保障和改善民生

C.生产效率

4.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中反映人类进步与(B)存在和谐程度的状态。

A.社会

B.自然

C.人类 5.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的一部分,生态问题具有全球性,解决生态危机对人类的威胁和挑战,需要(B)的共同努力。

A.发达国家

B.全世界

C.发展中国家 6.加强社会建设的重点是(B)

A.基础建设 B.保障和改善民生 C.生产效率

7.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基本要求是(A BCD)。

A.有法可依

B.有法必依

C.执法必严

D.违法必究

8.加强对文化产品创作生产的引导,贯彻(ABCD)的方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立足发展先进文化、建设和谐文化。

A.为人民服务

B.为社会主义服务

C.百花齐放

D.百家争鸣

9.只有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才能形成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筑大军。这是因为:(AB)。

A.中国共产党是一支具有极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的核心力量,自身具备这种领导能力. 其领导能力是经过了无数次实践的检验的

B.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这是全中国人民根据长期的历史经验而作出的自觉选择,是庄严地写进了我国宪法的

C.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伊始就是执政党,有长期的执政经验

D.中国共产党与时俱进,是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必须选择的领导者

六画

1.在新的形势下坚持实事求是,做到与时俱进,关键在于(B)

A.创造

B.创新

C.创立

2.当今时代,(A)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A.文化

B.文明

C.经济 3.在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中,把利用(C)修复生态系统放在首位。

A.人工造林

B.科学技术

C.自然力

4. 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为了坚持党的领导,必须努力(A)党的领导。

A.改善

B.服从

C.统一 5. 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适应经济全球化新形势,必须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完善(ABC)的开放型经济体系。

A.互利共赢

B.多元平衡

C.安全高效

D.对内改革

6.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党和国家必须认真贯彻落实的四字尊重是(ABCD)。

A.尊重劳动

B.尊重知识

C.尊重人才

D尊重创造

七画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C)。

A.任何一个国家进入社会主义社会所要经历的起始阶段

B.发展中国家进入社会主义社会所要经历的特定阶段

C.我国在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所要经历的特定阶段 2.社会主义的首要任务是(C)。

A.对外开放

B.坚持党的基本路线

C.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3.我国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时时间是(C)。

A.2010年

B.2020年

C.2l世纪中叶 4.我国改革的性质是(A)。

A.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B.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根本变革C.社会主义原有体制的修补

5.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宏观调控下的市场经济,能利用(B)两种手段的长处,既注重发挥市场的调节作用,又注重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

A.市场和法制

B.计划和市场

C.计划和法制 6.社会主义的分配原则是(B)。

A.按需分配

B.按劳分配 C.按贫富分配 7.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是(A)。

A.人民当家作主

B.政治文明

C.社会和谐 8.我国革命的爱国统一战线是(A)。

A.工人阶级领导的、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广大社会主义劳动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的最广泛的联盟

B.以工人阶级为核心的广大社会主义劳动者的联盟

C.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的联盟 9.我国经济建设的战略部署大体分为三步走,即(ABC)。

A.1990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

B. 到20世纪末.使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在增长一倍,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

C. 到21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比较富裕

D. 到2l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十分富裕 10.改革开放以来党在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方面积累起来的经验和主要原则包括(ABC)。

A.保持改革、发展、稳定在动态中的相互协调和相互促进

B.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以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

C.把不断改善人民生活作为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重要结合点

D.把实现社会稳定作为促进改革、发展的根本出发点

11.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形成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分别是

(ABC)。

A.突破完全排除市场调节的大一统的计划经济观念,提出“以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方针

B.突破把计划经济和商品经济对立起来的观点,提出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体制是“计划和市场内在统一的体制”

C.突破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是社会制度属性的思想束缚,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

D.突破计划经济是社会主义制度本质属性的认识,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观点 12.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是(ABC)。

A.民族平等

B.民族团结

C.各民族共同繁荣

D.民族区域自治 1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包括(ABCD)。

A.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

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C.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D.杜会主义荣辱观

14.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要求是(ABCD)。

A.民主法治

B.公平正义、诚信友爱

C.充满活力、安定有序

D.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15.努力让人民过上更好生活是指(ABCD)。

A.学有所教

B.劳有所得

C.病有所医、老有所养

D.住有所居

八画

1.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A)。

A.以人为本

B.前面协调可持续

C.发展

2.经过延安整风,党内普遍认识到(C)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甚至把它看作的党的思想路线的代名词。

A.解放思想

B.理论联系实际

C.实事求是 3.实现奋斗目标的根本立足点是(C)。

A.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B.坚持改革开放

C.自力更生.艰苦创业 4.实现“中国梦”,必须要坚持走(B)。

A.新型工业化的道路

B.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C.资本主义道路 5.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C)明确提出的。

A.邓小平

B.胡锦涛

C.习近平6.国有经济起主导地位,主要体现在(C)。

A.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

B.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C.对国民经济的控制力上 7.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既是丰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的迫切需要,也是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高国家文化(B)的必然要求。

A.硬实力

B.软实力

C.吸引力 8.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贯彻始终的是(A)。

A.以人为本

B.以学为本

C.以物为本 9.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要动力是必须坚持(B)。

A.和平发展

B.改革开放

C.民主法制

10.现阶段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重要依靠力量,同时又是人民民主专政的坚强柱石的是(B)。

A.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

B.中国人民解放军

C.广大的工人阶级和农民阶级 11.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要求树立的生态文明理念是(ABC)。

A.尊重自然

B.顺应自然

C.保护自然

D.开发自然 12.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包括(ABCD)。

A.个体经济

B.私营经济

C.外资经济

D.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非公有制经济成分

E.公有制经济对其他经济成分进行监管 13.依法治国是(ABCD)。

A.社会文明进步的显著标志

B.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

C.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要求

D.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14.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要求树立的生态文明理念是(ABC)。

A.尊重自然

B.顺应自然

C.保护自然

D.开发自然

15.“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提出的第三阶段的标志性事件是(ABCD)。

A.1983年6月26日,邓小平会见美国华人学者谈和平统一设想

B.“邓六条”

C.1984年2月22日,邓小平会见美国某大学代表团的谈话

D.-系列法律文件的制定

九画

1.思想路线指的是人们的认识所遵循的(B)

A.路线、方针、政策

B.方向、途径、原则和方法

C.认识方法 2.贯彻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根本途径是(C)。

A.一切从实际出发

B.实事求是

C.理论联系实际

3.首次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的基本范 畴是党的(B)

A.十六大

B.十七大

C.十八大

4.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A)

A.以人为本 B.全面协调可持续 C.发展

5.要实现理论创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BCD)。不确定对错

A.把思想认识从那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中解放出来

B.把思想认识从对马克思主义的错误的或教条式的理解中解放出来

C.把思想认识从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桎梏中解放出来

D.使思想和行动更加符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和时代发展的要求

十画

1.党的十三大,制定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A)。

A.基本路线

B.基本纲领

C.基本方针 2.党的十八大指出,(C)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

A.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B.加快实现农业现代化

C.城乡发展一体化 3.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的主要内容是(ABD)。

A.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B.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C.发展生产力

D.坚持改革开放 4.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奋斗目标是把我国建设成为(ABCD)的社会主义现代化过家。

A.富强

B.民主

C.文明

D.和谐 5.党的十八大从战略的高度出发,向全党提出的建设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重大任务,包括(BCD)。

A.建设纯洁型马克思主义执政党

B.建设学习型马克思主义执破党

C.建设创新型马克思主义执政党

D.建设服务型马克思主义执致党

十一画

1.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动力是(B)A.科技

B.改革开放

C.阶级斗争

2.着力推进(ABC)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途径和方式。

A.绿色发展

B.循环发展

C.低碳发展

D.经济发展

3.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个长期的过程,要坚持把(AD)作为根本动力,建立和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形成生态文明建设长效机制。

A.改革开放

B.文化建筑

C.社会建筑

D.科技创新

十二画

1.提高全民(C)素质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基本任务。

A.体育

B.文化

C.道德

十三画

1.新形势下建设(B)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就是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理念。

A.科学型

B.服务型

C.学习型

1.简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和发展的实践基础。

(指导书12页简答题2)实践是理论形成和发展的基础。党领导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生动实践,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和发展的基础,主要表现在: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提出了理论创新的要求,理论在研究新问题、总结新经验的过程中逐渐形成和发展;

2)人民群众的伟大创造提供了理论创新的不竭源泉,理论从人民群众的实践经验中吸取智慧而形成和发展;

3)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提供了理论成果真理性的有力证明,实践是检验理论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2.为什么说在新的形势下坚持实事求是,做到与时俱进关键在于创新?

(指导书23页简答题5)因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一是理论创新,二是实践创新。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理论创新是为了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总结新经验,但理论创新不是最终目的,必须转化为改造社会的实践创新。理论创新的成果要通过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的创新去贯彻落实,并在贯彻落实的实践中进一步使理论创新获得检验、丰富和发展。

3.简述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

(指导书37页简答题3)根据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党的十五大明确制定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基本纲领,阐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的基本目标和政策,党的十七大、十八大又根据党的基本路线的新表述对基本纲领加以完善,进一步补充了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容。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

(考试时要求写完整)

上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的基本目标和基本政策,有机统一,不可分割。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是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在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的的展开。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毫不动摇地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必须同时毫不动摇地坚持党的基本纲领。

4.为什么说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指导书49页简答题2)

第一,注重发展生产力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

第二,高度重视发展生产力是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经验;

第三,不仅要发展生产力,而且要解放生产力,这是邓小平的一个重要观点;

党的十八大把“必须坚持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概括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要求之一。

四、论述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1.如何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指导思想地位?(指导书13页论述题2)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我们从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中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与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一道具有党的指导思想的地位。因为:第一,这个理论体系中的哲学思想,即关于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理论,具有长久的和普遍的指导意义,不会因为今后情况的变化而过时;第二,这个理论体系所包含的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经验和基本要求,对于今后长期的实践探索和理论创新具有指导意义,它将适用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全过程,适用于工作的各个方面。

2)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指导作用,应取辩证的实事求是的态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所建立的基本原则是思想和行动的指南,不是教条。实践中,应以这一理论体系为指导,不断从历史实际和现实实际的认真研究中,作出合乎新的实际需要的理论性创造,推动理论与实践发展。

2.试述我国当今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

(指导书38页论述题1)

进入新世纪新阶段,随着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一系列新的阶段性特征:(1)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同时生产力水平总体上还不高,自主创新能力还不强,长期形成的结构性矛盾……(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同时影响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依然存在,改革攻坚面临深层次……(3)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同时收入分配差距拉大的趋势还未根本扭转,城乡贫苦人口和……(4)协调发展取得显著成绩,同时农业基础薄弱、农村发展滞后的局面尚未改变,缩小城乡、区域发展……(5)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不断发展,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扎实贯彻,同时民主法治建设与扩大人民民主和经济……

(6)社会主义文化更加繁荣,同时人民精神文化需求日趋旺盛,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

(7)社会活力显著增强,同时社会结构、社会组织形式、社会利益格局发生深刻变化,社会建设和管理……(8)对外开放日益扩大,同时面临的国际竞争日趋激励,发达国家在经济科技上占优势的压力长期存在……(考试时要求写完整)

1.简述我国改革开放的成功经验。

(指导书64页简答题5)成功经验: 1)必须始终坚持改革开放的正确方向;

2)必须坚持正确的方法论,在不断实践探索中推进改革; 3)必须坚持全面改革,在各项改革协同配合中推进; 4)必须坚持尊重人民首创精神

2.简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

(指导书85页简答题2)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把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制度结合起来,既体现了市场经济的普遍原则,又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要求,其基本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体现在所有制结构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在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基础之上,一方面有利于提高资源配置率,另一方面有利于促进社会公平。

(2)体现在分配制度上。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坚持的是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实现了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

(3)体现在宏观调控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能利用计划和市场两种手段的长处,既注重发挥市场的调节作用,又注重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既可提高资源配置的效率,又可克服市场经济的自发性和盲目性,把人民的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结合起来,显示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优越性。3.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指导书104页简答题4)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基本原则包括:

(1)坚持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提高党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保证党领导人民有效治理国家。

(2)坚持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拓宽民主渠道,保证人民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

(3)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在全社会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不断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进程,实现国家各项工作法治化。

(4)坚持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特点和优势,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为党和国家长久治安提供政治和法律制度保障,更好地保证人民当家作主,巩固和发展民主团结、生动活泼、安定和谐的政治局面。4.如何理解民族精神?

(指导书118页简答题4)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在长期共同社会实践中形成的民族意识、民族心理、民族品格、民族气质的总和,是民族文化中固有的并且延绵不断的一种历史文化传统,是民族文化最本质、最集中的体现。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的民族精神。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是把中华民族坚强团结在一起的精神力量。

四、论述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1.如何认识坚持公有制经济的含义和公有制经济主体地位的体现?

(指导书87页论述题1)公有制主体地位:

(1)公有制经济的含义。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公有制,是指社会全体成员或部分成员共同占有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公有制经济不仅包括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还包括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2)公有制主体地位的体现。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必须正确认识公有制主体地位的体现。党的十五大指出,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

第一、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量、质

第二、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第三、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全国、地方、行业(3)对公有制经济质和量的统一把握……(考试时要求写完整)

2.为什么说教育和科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

(指导书120页论述题3)为什么说……重要内容?

(1)教育和科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对于提高民族素质、提高社会文明程度、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具有重要作用。

(2)发展教育和科学,营造良好的文化环境,是加强文化建设、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条件。主要表现在:

第一、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对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现在和未来的发展具有决定性意义;

第二、哲学社会科学是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重要工具,是推动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 第三、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根本任务。

三、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简述社会建设的新目标。

(指导书132页简答题4)新目标:

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总体实现;全民受教育程度和创新人才培养水平明显提高,进入人才强国和人力资源强国行列,教育现代化基本实现。就业更加充分;收入分配差距缩小、中等收入群体持续扩大,扶贫对象大幅减少;社会保障全民覆盖,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住房保障体系基本形成,社会和谐稳定。

2.如何加强生态文明的制度建设?

(指导书145页简答题3)生态文明制度建设:

建立和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就是要形成生态文明建设长效机制,主要:

(1)建立科学评价体系。把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与此相应,建立体现生态文明要求的目标体系,考核办法、奖惩机制。

(2)建立国土空间保护开发制度。完善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水资源管理制度、环境保护制度。

(3)深化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和税费改革。一是合理调整资源性产品价格,引导资源节约利用。二是加大资源环境税费改革。积极探索运用税费手段提高环境污染成本,降低污染排放。三是健全资源补偿和交易制度。深化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制度改革。四是加强法律法规建设。五是形成有利于生态文明建设科技创新体制。

3.简述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原则。

(指导书165页简答题4)基本原则:

(1)独立自主是我国对外政策的根本原则。坚定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首要的一点就是坚决维护国家的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绝不会屈服于任何外来压力。

(2)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我国处理同一切国家关系的基本准则。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中国坚持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全面发展同各国的友好合作。(3)弘扬平等互信、包容互鉴、合作共赢的精神,共同维护国际公平正义是我国处理国家间关系的基本战略原则和主张。中国这样主张,也这样付诸实践,为我国改革发展稳定营造了有利的国际环境,也为世界和平稳定发展繁荣做出了重要贡献。

4.简述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的主要特点。

(指导书179页简答题1)主要特征

1)具有空前的广泛性,已经成为工人阶级领导的、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广大社会主义劳动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的最广泛的联盟。

2)赋予了新的历史任务,就是要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努力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同心同德、群策群力,维护和发展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为把我国建设成为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强国而奋斗,为促进台湾回归祖国,完成祖国统一大业而奋斗。

四、论述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1.如何认识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指导书146页论述题1)

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把它放在突出地位具有战略重要性与现实紧迫性。

1)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是缓解资源环境压力、破解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资源环境制约难题的迫切需要。我国人口众多,资源相对短缺,很多重要资源人均占有量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2)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是满足人民群众对生态环境的愿望和诉求、实现中华民族世世代代永续发展的迫切需求……

3)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促进人类生态文明进步的迫切需要……(考试时要求写完整)

2.结合实际,谈一谈新时期如何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党的十八大强调指出:形势的发展、事业的开拓、人民的期待,都要求我们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首先,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必须牢牢把握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这条主线。一方面,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是执政能力建设的基础和前提;另一方面,执政能力建设是党的一项基本建设,它是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的现实要求和具体体现。

上一篇:最新全市政协系统反映社情民意信息暨新闻宣传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下一篇:组织委员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