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信息上学期教案 第7课 滤镜与变形(4篇)
1.二年级信息上学期教案 第7课 滤镜与变形 篇一
三年级信息上学期教案 第7课 轻轻松松学打字
第7课 轻轻松松学打字 教学目标: 1.掌握输入字母和数字的方法。 2.体验用键盘与计算机交流的过程。 3.在游戏中感受成功的喜悦,保持学习的热情。 教学重点: 掌握输入字母和数字的方法。 教学难点: 体验用键盘与计算机交流的过程。 教学过程: A导入 B新课 一、认识键盘 1.分区:功能区+主键区+编辑区+小键盘区 2.观察键盘,看一看26个字母的位置,记下来,填入P39图中。 3.找一找10个数字键的位置。 4.找一找Shift键的位置。 5.姿势要求:P39 二、输入字母和数字 1.启动记事本软件。 2.按照自己名字的汉语拼音,敲键盘上的.字母键。 3.输入自己的学号。 练习:P40练一练 三、初识打字软件。 打开“金山打字通”窗口。 1.双击桌面上的图标“金山打字通”,启动。 2.输入用户名,打开“金山打字通”窗口。 拼音打字练习: 1.单击主界面“拼音打字”按钮。 2.单击“音节练习”或“词汇练习”标签,练习输入拼音。 四、玩打字游戏 鼹鼠的故事 1.打开鼹鼠的故事游戏窗口。 2.单击“开始”按钮。 3.根据字母牌,快速敲键盘上对应的键。 五、拓展:P43游戏与学习。 C小结 D巩固:P43思考与练习
2.二年级信息上学期教案 第7课 滤镜与变形 篇二
四年级信息上学期教案 第12课 认识WPS
四年级信息上学期教案 第12课 认识WPS 教学目标 1.学会启动与退出WPS 的方法。 2.初步了解WPS 2000窗口的结构及其主要功能。 3.学会新建文件、打开已存盘文件。 教学重点和难点 (1)学会启动与退出WPS 2000的方法。 (2)初步了解WPS 2000窗口的结构及其主要功能。 教学过程 一、引入 二、新授 1.启动WPS 2000的方法 启动WPS 2000的操作步骤:单击任务栏上的“开始”按钮,依次指向“程序(P)”、“金山WPS 2000专业版”,单击“WPS 2000集成办公系统”,启动WPS 2000。 练一练: 讨论它的窗口和我们以前学过的“Word 2000”窗口有什么异同。 2.认识WPS 2000窗口(板书:WPS 2000窗口的组成) 学生观察、讨论, 练一练:同桌互相说一说WPS 2000窗口的组成,并选择一个喜欢的界面,教师巡视指导。 3.WPS文件的新建、打开 (1)新建文件教师:当我们打开WPS窗口时,WPS会自动建立一个名称为“新文件1”的.文件。如果我们还要建立新文件的话,WPS又会给这个起名为“新文件2”,以此类推。根据以前学过的知识,同学们还能说出哪些建立新文件的方法呢? 试一试:建立新文件的其它几种方法。 ①单击“F.文件”菜单中的“N.建立新文件...”子菜单。 ②单击常用工具栏上的“建新文件”按钮。 ③在WPS窗口中按Ctrl+N 键。 (2)打开文件教师:我们把文件保存在计算机里,需要用的时候要把它拿出来看,该怎么办呢? 4.WPS 2000的退出 ①单击“F.文件”菜单中的“X.退出”命令。 ②如果我们没有对文件进行任何操作,那么将直接退出WPS 2000。 ③如果我们对文件进行了任何一项操作,那么将会弹出如下对话框。如果单击“是(Y)”按钮将对文件进行保存;单击“否(N)”按钮文件不存盘,退出WPS 2000,单击“取消”按钮,继续对文件进行编辑。 议一议:还有哪些关闭WPS 2000的方法呢?还有如下方法: ①单击“标题栏”右端的“关闭”按钮。 ②在“标题栏”上右击,选择关闭菜单。 ③单击“标题栏”图标,在下拉菜单中选择关闭菜单。 ④双击“标题栏”图标。 ⑤右击Windows 98任务栏上的“WPS 2000”窗口选择关闭菜单。 三、学生巩固练习同桌互相说一说WPS 2000窗口的组成及其主要功能,并练习本课所学内容。
3.二年级信息上学期教案 第7课 滤镜与变形 篇三
第14课 我让图形变变变 教学目标: 1. 掌握翻转、旋转、扭曲图形的基本操作方法。 2. 学会根据需要,对图形进行适当变形。 3. 体验利用计算机使图形变形的优缺点 教学重点: 掌握翻转、旋转、扭曲图形的.基本操作方法 教学难点: 学会根据需要,对图形进行适当变形 教学过程: 一、翻转与旋转图形 1.打开haidi图画文件,单击图像菜单中翻转/旋转命令,出现一个对话框。 2.选择其中任意一个选项后确定,观察图形的变化。 3.选定任意裁切工具,在小鱼图形周围拖动指针,圈住小鱼后,松开左键,图形周围出现编辑框,小鱼就被选定了。 4.用复制命令,复制更多小鱼,利用翻转或旋转命令,让小鱼变样。 二、拉伸与扭曲图形 1.打开haidi图画文件,单击图像菜单中拉伸/扭曲命令,出现一个对话框。 2.在各个输入框中输入一些数值后确定,观察图形变化。 3.复制一条小鱼,对它进行拉伸或扭曲。用类似的方法,再复制几条小鱼。 三、制作创意图画 1.利用曲线工具等绘制一颗“心”。 2.选定“心”,利用复制命令,复制多颗“心”然后进行旋转、拉伸、扭曲等操作。 3.重新为每颗“心”填色,使图画五彩缤纷。 四、图形反色 1.打开fengjing的图画文件 2.单击图像菜单中的反色命令,观察效果。 C小结 D巩固
4.二年级信息上学期教案 第7课 滤镜与变形 篇四
一、教学目标:
1、学唱《跳竹竿》,能自信、自然地歌唱,能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表现歌曲轻快、欢悦的情绪。
2、通过学习跳竹竿舞,获得愉悦的感受与体验,在活动中增强合作意识和在群体中的协调能力。
3、通过歌曲的欣赏与学习,感受音乐与舞蹈的完美结合,对黎族的歌曲、舞蹈和文化习俗产生浓厚的兴趣。
二、教学过程:
(一)、导入及熟悉歌曲
师:大家好!欢迎来到今天的音乐殿堂,希望我们合作愉快!共度美好音乐时光。师:瞧,老师手中拿的是什么? 生:跳绳、皮筋。
师:你们会跳吗?(会)
老师请两位同学上来跳绳,五位同学跳皮筋。
师:今天请你们跳绳、跳皮筋,要求你们必须边听音乐边跳绳,最好用不同的跳法(学生跟着音乐跳绳、跳皮筋)
师:其他同学观察一下哪位同学跳得最好(电子琴伴奏)哪位同学跳得最好啊?生:„„ 师:他们为什么跳得这么好? 生:跟着音乐的节奏。
师:很好,心中有音乐,才能够把绳跳好。请在座的同学们全体起立,一起体验一下跟随音乐节奏跳绳、跳皮筋的感觉。(师奏生演)
师:看着同学们跳得这么开心,老师也想跳了,不过要八位同学配合老师
师:我们先把绳子放在地上敲击一个八拍,然后绳子一开一合,清楚了吗?
生:清楚了。
(进行试练,在老师的引导下然后加进音乐。请八位学生用跳绳代替竹竿进行师生表演,老师模仿跳竹竿不同跳法,从中自然地让学生了解有几个乐句。)师:谁来说一说老师跳得怎么样? 生:老师跳得很好。
师:老师只成功了一半,有一半的成果是这八位同学的,我们一起掌声送给他们。师: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跳竹竿》(出示课题)也叫“打柴舞”、也叫“竹竿舞”。学习竹竿舞,首先要学习敲击方式,刚才这八位同学已经学会了,我们请这八位同学当小老师,好不好?生:好。
师:两边分别上四位同学,看哪位同学的姿势最漂亮(跟着音乐的节奏每位同学轮流都来试一试敲竹竿的动作)
师:谁的姿势最优美啊?生:„„
师:其他同学要比他做的更漂亮才行。分组准备。(学生学敲竹竿)师:同学们都学会敲击了吗?生:会。
师:刚才伴随我们敲击竹竿的音乐美不美啊?生:美。
(二)、学唱歌曲
师:这段音乐的歌更美,现在我们来学唱这首歌曲。先听老师范唱一遍。(教师自弹电子琴范唱歌曲)师:这首歌曲美不美啊?生:美。师:你们想唱吗?生:想。
师:先用 “la”来唱一次,再用 “l u”来唱一次。(带着学生进行模唱)师:同学们看一下歌词有几句?(出示歌谱)生:四句。
师:太容易了啊。老师唱一句,你们学唱一句。(分句教唱,教师进行带有情绪的范唱,提示情绪高兴地唱。)
师:老师已经从相当一部分人的眼睛中看出了喜悦的心情。师:同学们看第一句的歌谱跟第二句的歌谱有个什么特点呢? 生:小附点。
师:这是黎族人民的传统节日,我们要把欢乐的歌声唱得怎么样呢? 生:高兴地。师:要热闹的。(老师进行有情绪范唱)
唱轻声一点,我们高兴的心情不是单表现在外表,要从内心发出来。我们再来唱一次。(学生齐唱)
(三)、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师:现在我觉得一台电子琴伴奏太单调了,我们能不能想想用别的乐器来为乐曲伴奏呢? 生:敲竹子。
师:这位同学你准备怎么敲击这个竹子?同学们仔细听一听,看一看。
这位同学敲得美不美啊? 生:美。
师:同时我们要注意“强弱”的特点。(学生敲击竹子,非常有创造力,两位同学并合作敲击)
师:地上有一排椰壳,你准备怎么敲?(学生示范敲击椰壳)
(并叫多位同学进行不同形式的敲击椰壳,发挥自己的创造力与想象力。)
师:他们用了不同的方式去敲,还有些椰壳,再请些同学来表演,想好自己的敲击方式,一起表演。(让学生互相了解别人的敲击方式)
师:我们再请一位同学来敲一敲鼓,看看他是怎么敲的?
进行了不断地变化,我们给他掌声。
师:请前面伴奏的同学你们来合作一下(师生合奏并演唱)。
我们来表扬一下,有两位同学没有乐器,用身边的事物来为乐曲伴奏,你们也来想一下。(其他同学用拍打地面,拍手等方式为乐曲伴奏)
师:有些同学唱的还不够高兴,发自内心的带有点弹性的唱。我们再来一次。(齐唱)
师:老师感觉到了黎族的传统节日里面它的热闹气氛,谢谢前排为我们伴奏的同学(鼓掌),也表扬后面的同学,在没有乐器的情况下,能利用身边的事物为乐曲伴奏,我们也给他们掌声。
(四)、拓展欣赏及分小组练习跳竹竿
师:我们来看大屏幕(播放黎族人民跳竹竿的音乐视频)。师:黎族人民跳的竹竿舞美不美啊?生:美。师:告诉老师,你现在想做什么?生:跳竹竿。学生体验,学跳竹竿舞。
师:老师可以满足大家的要求,不过你们要遵守老师提出的两个要求:(1)各小组跳竹竿的时候,听到音乐声停止,你的活动也必须停止。
(2)我们各组来个小小的比赛,看哪个小组的同学纪律最好,跳得最好。
大家能不能遵守?可不能跳着跳着就忘了噢。(进行竹竿舞分组)师:小组长将竹竿摆好。(分好小组位置)
(播放音乐,学生跟着音乐的节奏,同学之间配合并有秩序地完成竹竿舞。)师:好,各小组的活动立刻停止,回到位置坐好。(我们来表扬这两个组的同学,没有任何声音纪律非常好。)
(五)、小组展示及布置作业
师:现在我们来个小小的比赛,好不好?生:好。学生展示表演
师:每小组共选出六位同学。讨论好了吗?现在上场的是这组的同学,其他在一边同学欣赏。(学生小组竹竿舞比赛)师:好,下一组的准备。
师:那组跳得最好啊?生:......师:每个小组都有跳得很棒的同学,他们为什么能跳的这么好啊? 生:心里有音乐。
师:对了,心里面有音乐,才能跳得好。今天我们学唱了黎族的民歌《跳竹竿》,还跳了什么舞蹈?(竹竿舞)
师:今天,同学之间发扬了集体友谊精神,团结合作的能力又得到了提高。下节课啊,我们要继续学习黎族民歌和竹竿舞的创作练习,请同学们回去收集一些有关黎族风俗人情的知识卡片,下节课带来,我们共同一起学习、研究,好不好?生:好。师:下课。同学们再见!生:老师再见!【教学反思】 《跳竹竿》是一首根据海南黎族民歌改编而成的歌曲,师从学生课间跳绳、跳皮筋活动入手,要求学生跟随音乐跳绳、跳皮筋,把握音乐节奏,初步体验随音乐跳的乐趣。接着学习敲打竹竿,学唱歌曲。层层深入,逐步突破完成。跳竹竿 教学目标:
1、熟悉乐曲旋律和结构特点,尝试看图谱学习竹竿舞的基本步伐。
2、感受竹竿舞的舞蹈风格,体验跳竹竿舞的乐趣。教学准备:竹竿、鼓、竹竿舞音乐《跳竹竿》。教学重点:指导学生跟着音乐熟悉竹竿舞。教学难点:
充分调动学生的表现欲望,让每孩子都能大胆的尝试、积极的投入表演,而且想方设法表现的与众不同。教学过程:
一、情景表演导入。
1、观看表演。
提问:你们知道这叫什么舞吗?他们是用什么东西来跳舞的?你们想不想也来学一学竹竿舞?
2、听音乐。
提问:那我们先来听一听竹竿舞的音乐,听一听音乐中有哪些乐器的声音?
二、学习竹竿舞。
1、看图谱,学习动作。提问:你能看懂吗?请你说说图谱上的意思?请你来学一学。
2、看图谱,在地面贴好的静止平行线上练习。
3、教师敲鼓,听鼓声节奏在静止平行线上练习。刚才小朋友学的都很棒,现在老师要请小 朋友听着老师的鼓声来跳一跳。
4、学生听音乐,在静止平行线上练习。
三、看整体学习。
1、学习铃鼓动作。
出示图谱,铃鼓的声音我们可以做拍手的动作。
2、教师敲鼓,学生听鼓声节奏在静止平行线上练习。师:现在我们要看着图谱,听着老师的鼓声,把铃鼓的动作一起来做一做。
3、听音乐,在静止的平行线上练习。师:这次我们跟着音乐来跳一跳吧。
4、在静止的竹竿上练习。
师:小朋友学的真棒,刚才我们在像竹竿一样的线上跳了竹竿舞,你们想不想在真正的竹竿上去试一试啊?
5、教师敲鼓,在活动的竹竿上练习。师:小朋友刚才看到的竹竿舞,竹竿是怎么样的?你们想不想挑战一下在敲打的竹竿上跳竹竿舞呢?
6、听音乐,跳竹竿舞。师:让我们跟着音乐一起跳起来吧。
四、集体表演
邀请客人老师一起参与。今天来了这么多客人老师,我们请客人老师和我们一起来跳吧。
五、活动延伸。
【二年级信息上学期教案 第7课 滤镜与变形】推荐阅读:
三年级上学期信息技术教案09-10
信息技术教案六年级第一学期11-17
六年级下册信息技术教案《第8课走近机器人》教学设计03-25
七年级信息技术上学期教学计划12-24
六年级电子信息课教案07-19
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第8课分数的意义与分数与除法关系的练习教案07-01
三年级下学期信息教案 第二课 查找信息07-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