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急救中心管理方案

2024-08-01

120急救中心管理方案(共13篇)

1.120急救中心管理方案 篇一

120急救中心管理制度

1、急救中心实行主任负责制,对急救医疗管理、人员管理、车辆管理等全面负责。

2、急救站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

3、值班人员必须遵守各项劳动纪律,按时上班,不迟到,不早退,不出现脱岗现象。

4、上班要做好出车准备,待命期间坚守工作岗位,不离岗外出。

5、遵守电话的使用规定,使之时时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6、值班人员负责随时接受并记录调度指令后按规定时间迅速出车。

7、救护车辆未经中心领导批准,一律不得挪作他用;行政用车必须经医院院长批准。

8、出车人员对待患者及家属要文明礼貌,廉洁正派,热情服务。

9、司机行车要坚持安全第一,安全与速度相统一的原则,遵守交通规则。

10、医师负责抢救药品、物品、仪器设备的应用、补充和维护,并遵守相关制度和操作规程,药品、药品、氧气等当班使用,当班补充,仪器设备保持性能良好。

11、司机负责救护车的使用,维护和保洁。医师负责车辆消毒。

12、爱护急救中心内一切物品,各种物品的管理要负责到人,保持室内整洁,保持室外的环境卫生。

13、在日常急救工作中,如有违反救护车使用制度及院前急救工作制度者,责令其书面检讨、将列入医院医疗考核指标。

120医护人员岗位职责

1、热爱本职工作,刻苦钻研业务知识,提高专业技术水平和抢救成功率。

2、在急救单元中实行医师负责制,充分发挥团队精神,以患者为中心,做好院前急救工作。

3、熟练掌握本专业知识和操作常规,积极妥善处理好院前危重患者抢救工作,医师要将病情、治疗方案、转送医院及时告知病家,请患者或家属签字。转送中做好途中监护工作。

4、患者转送至医院急诊科后,必须与当班医务人员交代患者病情和用药情况,写好院前急救病历,严格遵守病案管理制度。

5、遇重大抢救和灾难事件应及时向中心领导报告。

6、保障设备完好,提高使用率,及时补充药品和器材,保证患者得到有效的救治,按常规进行器械与车厢消毒。

7、严格遵守本单位各项规章制度,忠于职守,杜绝各类事故发生。

120驾驶员职责

1、急救驾驶员遵守交通法规,遵守中心各项规章制度,热爱院前急救事业,认真做好院前急救运输工作。

2、保护救护车内各种配套设备,做好出车前检查和日常保养清洁,保证救护车完好。

3、熟知本地区交通道路情况,服从调度室下达的各种急救指令,应在规定时间1-5分钟内出车。

4、主动配合医师、护士,共同完成急救任务。

5、严格遵守物价规定、合理收费。

6、不准私自动用救护车。

7、积极主动参加安全学习和教育活动,不断增强安全意识,提高驾驶技能。

8、车辆发生故障时及时报修,不合格的车辆不准上路。

9、完成上级领导交办的各项任务。

2.120急救中心管理方案 篇二

1 存在的问题

1.1 急救药箱管理比较混乱

刚开始急救药箱固定在车上, 护士每班上车交接药箱, 药箱和护士不固定, 药箱管理比较混乱, 同时, 当班“120”急救车停在户外, 风吹日晒, 车内温度, 湿度不稳定, 达不到药品的存放条件, 易造成药品的药效降低。

1.2 药品物品基数不合理

急救药箱原有的药品物品均为5支, 工作中出现部分药品 (如阿托品, 氯磷定) 5支不能满足抢救的需要, 不利于抢救工作的顺利进行易引起纠纷, 而对于不经常使用的药品 (如西地兰, 氨茶碱, 利血平) 5支又太多, 易造成浪费, 部分传统的急救药品 (如灭吐灵, 解磷定) 面临着被淘汰使用。口服药、吸氧管、吸痰管、注射器、一次性物品基数不固定。

1.3 药品物品摆放方法、位置、使用原则不统一

成组药品 (如新三、呼三、止血三联) 等药品采取捆绑式摆放, 车辆的行驶增大了针剂之间的摩擦, 易致药品破裂、字迹脱落或不清晰, 只能废弃, 造成浪费。一次性物品散乱放置不利于清点和取用。摆放位置不固定, 不同药品没有固定的摆放顺序, 同一药品的摆放与使用原则也不统一。

1.4 药品有效期和失效期不详

大部分针剂有效期和失效期印在外包装上, 针剂上只有生产批号, 而急救箱内的针剂是散装存放, 即使同种药品, 同一厂家批号也有不同, 生产日期也不同, 还有部分针剂有的标明有效期, 有的标名失效期, 使护士不能明确药品的有效期和失效期。

1.5 交接与检查时间长, 反而易造成交班流于形式

抢救药箱内药品品种和数量多, 护士每班交接时程序繁琐, 时间长达20~30min。“120”急救车出车时间紧迫, 护士交接不全, 匆忙出车, 难以保证抢救药品物品完好率达100%抢救药品、物品管理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

2 对策

2.1 急救药箱进行编号 (如1、2、3、4、5、6)

每天护士的出诊班次顺序和药箱编号与“120”急救车出车顺序编号一致。每班护士在科内交接药箱, 护士出诊时随时提取, 出诊结束后提回科内, 一个班次护士始终固定同1只药箱, 并保障了药品在有效期内的有效性。

2.2 确定合理的药品物品基数

征得护理部的同意, 根据我科的实际工作需要, 增加了用量大的药品, 出诊中如有使用, 回到医院后立即补齐。

2.3 统一摆放方法、位置与使用原则

设计急救药品管理盒[1], 利用原盛放麻醉药品的棕色塑料空盒, 盒内药盒的上端从左至右上依次编号序号如 (1、2、3、4、5……) 1个药盒内固定装1种抢救药品, 摆放方法按照急救药品失效期的先后从左向右依次摆放, 药品的使用原则遵循先入先出的原则, 便于查看。

2.4 严格有效期标志

在急救药品管理盒外贴一粘贴纸, 粘贴纸上标明药品的名称, 剂量, 该药品编号与抢救药盒内上端编号及抢救药品交班本上的编号一致, 即“三编号一致”。谁使用或更换, 谁补充和记录。

2.5 使用率低的药品用简易封条管理[2]

使用率低的药品外口正中用粘贴纸封口, 封口纸上注明封口日期并签名, 若封口未开封, 可不必逐支查询, 这样可节省护士查对的时间。

2.6 核对本的应用

除了每班护士的抢救药品交班本, 科内设有抢救药品物品核对本。科室质控员每周进行总核对1次并记录, 内容包括药品物品的数量、质量、以及是否有近期失效等项目, 失效的药品要记录在登记本上, 并做好记录。这样加强了抢救药品物品的管理, 确保抢救药品物品完好率达100%。

3 体会

通过对我院“120”急救车内的抢救药品物品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调研, 实施了针对性的改进措施, 节省了护士的工作量, 缩短了护士的交接班时间, 交接班查对时间由原来的20min缩短至3~4min。减少了药品物品过期, 标识模糊造成的浪费, 避免了药品物品使用中的不安全因素, 保障了抢救质量, 通过临床应用取得满意效果。

摘要:目的 探讨“120”急救车内的抢救药品、物品管理中的问题和对策。方法 对我院“120”急救车内的药品、物品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调研。实施针对性的改进措施“:120”急救箱实行编号管理, 确定箱内合理的药品、物品基数, 应用急救药品管理盒, 统一摆放位置和使用原则, 严格有效期标志, 对于不常用的药物采取简易封存管理, 提高了药品物品的管理质量。结果 减少了药箱内药品物品过期、标识模糊及药效降低等造成的药品的浪费和使用中的不安全因素, 大大缩短了护士交接班查对药品物品的时间, 提高了工作效率, 满足了急救时间紧迫的工作需要。结论 通过对“120”急救车内的抢救药品、物品管理的不断改进, 实施规范化管理, 保障了急救药品、物品完好率为100%。

关键词:急救车,护理管理,对策

参考文献

[1]罗菊香, 朱俊英, 蒋小芳, 等.急救药品管理盒的设计与应用[J].中国民康医学, 2008.

3.120急救中心管理方案 篇三

120救护车上急救设备的管理实践

【摘要】 探讨120救护车上急救设备的管理方法,有效保证急救设备消毒灭菌质量,保持设备的良好性能。通过建立健全急救设备管理档案,进行分组管理,专人负责,规范培训,定期检查,建立健全清洗消毒流程,对急救设备实施综合管理,提高了院前急救设备性能的完好率,并明显减少了设备维修、报损的次数,提高了急救设备的管理水平。【关键词】院前急救 急救设备 设备管理

随着院前急救技术的不断提高和急救中心条件的不断发展,急救设备不断更新,各种急救设备如多功能监护仪、心脏急救仪器、心电图机、车载呼吸机、吸痰器、除颤器等都可用在120救护车上,并广泛应用于院前各种危重病人的抢救和转运工作中。以往急救设备少,管理通常由护士长监管,设备的清洗、消毒、保养由120值班护士完成,未设置专职管理人员,难以保证设备质量和安全管理,设备性能不良,寿命短。由于车载设备日益增多,其科学管理尤为重要,现将我们对院前急救设备的管理体会报告如下。

急救设备的管理

1.1建立健全急救设备管理档案 建立设备档案,设急救设备管理本,一式两份,分别置于设备科与120急救中心,内容包括急救设备中英文名称、批号、生产厂家,说明书,购置时间,价格,设备配置目录及责任保管人,将急救设备的所有档案资料输入电脑,可供随时了解设备使用情况。另外,对设备附带的全部资料集中保管,包括使用说明,操作手

优秀文档,值得珍藏!

优秀论文,值得拥有!

册,维修手册,电路图等,便于维修时查询。每年由护士长及工程技术人员清点,再与急救中心设备科清点审核1次,将设备简单易懂的操作流程制成卡片,贴于设备表面适当位置,以便使用者参考操作。护士长负责急救设备的领取、监督使用及报废等管理工作。

1.2规范培训工作 对新引进的急救设备,组织120急救人员学习设备的使用,介绍急救设备的用途、使用方法、清洁消毒灭菌方法、注意事项、保养方法,120护士必须熟练掌握急救设备正确的装配、放置位置及管理,能够随时随地自主操作或配合医生在院前实施急救操作,保证急救设备得到正确的使用,避免因使用不当而损坏。对常用急救设备定时培训,反复练习操作,达到人人熟练掌握。

1.3实施分组管理,专人负责 每车值班护士分成一组(早、中、晚、二线),并设立小组长一名,小组长由高年资主管护师以上职称护士担任,无出诊任务时,小组长负责检查设备性能、清洁消毒状况、设备数量、使用时间、保养维修、充电状况等,并将检查结果详细登记在册。救护车上设备固定放置位置,尽量减少搬动。使用后擦去仪器表面尘土,清水擦去污物,用5000ppm(0.5%)的有效氯消毒液擦拭急救设备表面[1],晾干后再用清水擦拭,用布套盖好。每班接班时按照救护车上的设备交接卡片一一查对,有特殊情况须及时登记,联系维修人员进行维修,并及时汇报小组长。小组长负责把设备的操作流程及注意事项制作成卡片,塑封后挂于或贴在设备醒目位置。每季度定期保养、登记,并负责对护士进行相关知识的培训工作。培训须有记录及考核,考核合格者才可上岗使用。1.4保养与维修 由护士长统一领导,各组长负责定期检

优秀文档,值得珍藏!

优秀论文,值得拥有!

查各种设备的使用情况、清洁消毒、充电保养、固定位置、数量清点情况,护士长不定期随时抽查,并将其作为一项对护士工作考核的主要项目。组长对护士长汇报并做好相关记录。由急救中心的物品管理护士每周再专门负责进行一次彻底清洗、消毒和日常保养。护士长要将随机进行抽查结果做一详细记录。出现故障联系设备科,及时维修,保证正常使用。急救设备的故障维修工作,由设备科的工程师专职定岗负责,保证各种设备处于完好备用状态。建立定期保养维修制度,与生产厂家保持联系,定期维修与保养。建立维修配件库,保证常用维修配件的供给,保证急救设备性能完好。2 效果

在实施规范管理前的2007—2008年,我院维修心电图机、电除颤仪、车载呼吸机、电动吸痰器、心电监护仪器等设备31次,报损心电图机1台,报废电除颤仪电池1块。2008—2009年,在总使用次数增加的情况下,维修上述设备全年共14次,无急救设备报损,无电池报废。

急救设备是抢救危重病人的必备仪器,设备的性能直接影响到患者的生命安全。急救设备的管理是急救中心护理质量和护理管理水平的体现,是保证抢救危重患者成功的关键。设备管理的模式要顺应现代医学科学的发展[2],适应当今院前急救新技术的需要。通过科学管理,提高了急救中心护理人员的自身素质和急救中心的整体工作质量,使设备损坏有专人管理和送修,使用后有及时登记,班班交接有交接记录,责任明确好查找对人,基本杜绝了设备不按时充电、电池寿命短、设备车载震动损坏不能及时修理、设备不及时清洁消毒、设备性能失灵、使用寿命缩短等现

优秀文档,值得珍藏!

优秀论文,值得拥有!

象,保证了正常院前急救工作顺利进行。参 考 文 献

[1]谷继荣.表面消毒剂在医院感染中的重要性

4.120急救中心管理方案 篇四

一、系统工作模式

工作模式可有三种:集中接处警模式、集中接警、多级分布式处警模式和集中管理与多级分布式接处警模式。

集中接处警模式,适合县级或小城市120报警指挥中心; 集中接警、多级分布式处警模式,适合有较完备通信网络和计算机网络的大中城市120报警指挥中心;

集中接处警与分类、多级分布式接处警模式,适用于有较完备的通信网络和计算机网络的大城市的社会联动(紧急救援)中心;

集中接处警模式,分布式处警。120指挥中心可同时受理110、119和122报警电话,方便市民报警,系统的设计同时考虑未来城市应急指挥系统建设的要求。

二、系统构成

急救指挥调度系统采用开放式、模块化的设计方法,将系统划分为:电话通信调度子系统、计算机网络信息子系统、接警处警调度子系统、数字录音录时子系统、网络医院调度反馈子系统、领导查询子系统、GIS地理信息子系统、GPRS车载信息子系统、多媒体大屏投影子系统、LED图文显示子系统等多个子系统组成。

各个子系统可以单独建设,但各自之间具备完善的标准接口协议,保障互连互通,资源共享、操作简便。

三、设计要求

指挥中心系统建设包含通信部分和接处警系统的建设。通信部分是基于调度机为核心的通信主体,是系统建设的关键。通信主体选用数字 1 调度机或数字板卡作为通信的主体。从电信局到急救指挥中心的机房,通过光纤连接,用一或多条数字中继线(采用1、7号或PRI信令),分别作为局外部通信、接警线路和调度专线。每条数字中继线相当于30路双向模拟电话线。根据使用单位的实际情况,也可以直接架设模拟信号的电话线路。

考虑今后升级与安全,本次建设通讯主体选择数字程控调度机,基本配制如下图。2个7号信令做120报警电话呼入,其中1个7号信令做主链路,另外一个做备链路,一但主链路发生故障,自动切换到备链路上。1块环路中继做紧急专线调度

二块电源主备板,在出现故障时,自动切换;

二块七号信令板,组成主备链路,当其中一路出现故障,自动切换到备链路,并自动发送报警消息到接警席,如两个都出现问题,自动切换到环路中继,并发送最高级别的报警信息;

两块主板自动切换,当系统检测到故障,自动切换到另外一块,并自动报警,如都出现故障,发出最高级别报警;

所有板卡都可带电插拔,无须关机操作,确保报警电话畅通; 调度机重要程序可以在线或远程升级;

19英寸标准机架式结构,全分散控制、模块化结构,单层6U高度,外型大方美观,内部电路贴片元器件工艺。

集用户机、端局机、汇接机于一体,适用于社区、单位、企业团体作公网的接入设备;

具有Z、S/T、U、E1、E&M、载波等多种中继接口; E1中继有中国NO.1、NO.7、R2、ISDN(PRI)、V5信令;

无缝连接的热备份主机控制系统,热备份的二次电源与音源系统; 各种线路板都可带电拔插,给日常维护工作带来极大方便; 人性化语音信箱,根据电话操作过程,自动发出各种语音,指示用户使用;

故障自诊系统,在线自动(人工)诊断调度机各种故障,诊断精度为具体某一器件。中继诊断确保任一中继(环路/2M)都能正常工作,调度机可以根据诊断结果,自动关闭或开启外线。分机故障自诊功能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判别分机端断路、短路等故障;

具有Caller ID主叫识别功能,内外线主叫号码来电显示,环路中继DTMF与FSK制式兼容,E1中继信令主叫显示;

具有无限个发号器的发号系统,无一次与二次拨号区分,用户可任意重拨;

提供双话务台、调度台接口。话务台多种话务功能按键的使用使话务员操作更加方便。调度台具有内外线电话会议、群呼、组呼、一键呼、提机呼(热线)等各种调度功能;

具有IP电话,IP超市(公话)功能。IP出局可以多局向、多IP字冠、单IP字冠密码整机共享等;

具有汇接局机功能。进行接口与接口,环路与接口,环路与环路(即进环路—环路出)汇接。

四、数字程控调度功能 丰富的路由功能

自动IP出局、热线出局、汇接出局、二次拨号出局、1024个指定市话号码出局、768个指定手机号码出局;

4X100个限用号码组、4X100个能拨号码组、4X32个郊区限用字头 3 组;

32个专向局、11组等位局、100组用户-中继分组;

补网(无IP区自动从公网出局补网)、迂回(IP号码区无法接通将自动返回,选择第二路由)。

强大的号码处理能力

具备3套用户号码、10种发送主叫号码方式;

32组专向局号发/不发、32组专向局首位发/不发、128出局局号发/不发、入局局号收/不收;

系统具备4X100个号码替代组,根据需要自动改变分机向外呼叫的显示主叫号码或外线呼入的被叫号码;

非本地手机自动加0、本地号码加发字冠。齐全的业务及控制管理

分机级别管理、分时段等级控制、帐号密码管理;

通话限时、来电全转移、无接听转移、遇忙转移、热线呼叫、单键呼叫;

来电显示、循环振铃、来电选接、转接催挂、转接强插、监听、催挂、强插。

人性化的语音功能

多级IVR语音引导,外线呼入时听引导语音后直拨分机,当分机忙时,可改拨其它分机号码或对该分机进行留言;当分机无人接听可改拨其它分机号码或对该分机进行留言。同时每段引导语音又提供了多达5种选择,使得系统更具人性化,用户可自定义每段引导语音内容;

智能预付费语音引导,系统注册用户呼入时听预付费使用流程,实现全自动呼叫过程。同时用户可自定义预付费语音引导内容; 支持语音报时间、日期、分机号码; 提供语音查话费、分机参数、分机状态;

实现呼入中继提示、错号提示、遇忙提示、话务处理提示。灵活的时间参数设置

支持拨号音、听语音、催挂音、听忙音等时间参数调整; 内线呼叫分机振铃、外线呼叫分机振铃、转接失败提示音等时长的参数可灵活设置。

专用的调度、处警、呼叫中心功能 提供CTI呼叫中心接口;

群呼、排队、转接、选接、多方通话、强插、强拆; 恶意电话追踪、录音、应用编程接口(API)。强大的程控功能

彩铃: 在被叫分机没有接听时,系统让主叫听设定的音乐,每部分机可以设定自己的个性化音乐;

短信: 具有收发短信息功能。用户与分机、手机、小灵通、信息电话等互发短信息;分机无人接听或分机遇忙时,选择短信通知分机方式;

广播: 向带广播功能的多功能话机发起呼叫,多功能话机将自动摘机应答(多功能话机上可外接扩音设备),实现广播,方便发布通知或召开电话会议;

驻留: 当话机正在通话时,又有第三方电话呼入,可将第三方电话转入驻留区,可转入多个通话,并在多功能电话上显示驻留序号,可随时选择与哪个通话;

保留: 当话机正在通话时,又有第三方电话呼入,可对当前的通话 进行保留,从而与第三方通话;

保持: 当话机正在通话时,又有第三方电话呼入,给第三方送等待语音,当前通话结束后可与第三方通话;

选答: 话机作为话务总机使用,正在通话时,又有多人同时呼入,可根据来电号码重要程度进行选答,并将原来与本机通话的一方转入保留区里;

留言: 分机无人接听电话时,自动启动语音信箱留言功能,留言指示灯亮提示用户有新留言,分机主人回来后听取语音信箱留言内容;

叫醒服务:预设定时叫醒或一次、多次叫醒,预设时间到时分机振铃,语音提醒用户时间到;语音可自行录制;

电话会议:同时召开三组(120方/组,每组8方全双工)电话会议或六组(120方/组,每组4方全双工),支持召开内外线的电话会议;

夜服: 总机值班员下班后,将总机转移到其它分机上,由其它分机代行总机功能,此代总机的权限可设定;

手机伴侣:分机来话时,同时向登记的手机发起呼叫,用户可选择手机或分机接听来话,实现移动办公的全新功能;

外线连选: 利用若干条普通电话线(称外线)中的一条(对外公布的总机号)申请来电转移功能后,每当外线用户连续呼叫该总机号时,将来电逐一转移到其它空闲外线呼入,使多条呼入外线绑定在1个号码(对外公布的总机号)上,实现虚拟中继功能;

经理秘书: 所有呼叫经理的电话,均转为呼叫秘书分机,秘书预处理后再有选择地向经理转接电话;

录音: 预设录音分机的通话进行录音,记录重要通话作为商务凭证和管理依据; 代接: 邻近电话无人接听时按单键将来话转接过来; 转接: 将呼叫转移给其它分机; 绝对转移:将所有来话转移到指定分机;

离位转移:有来话时,若超时无人接听,将来话转移到指定分机; 遇忙转移:有来话时,若分机正忙,将来话转移到指定分机; 遇忙回叫:若被叫用户正忙,待主、被叫用户空闲时由交换机向双方发起呼叫;

免打扰: 可设6种免打扰方式,限制内外线呼叫本分机; 群呼: 当外线呼入时,向与该外线同一组的所有空闲分机振铃,任一分机摘机可与来电通话,其余分机停振;

话务分配: 总机循环振铃或序号在前的空闲总机先振铃; 短号冲突解决方案: 当内部分机号码与公网号码冲突时,可通过拨号位长、完号时间或#号来识别是内部分机号码还是公网号码,方便用户任意分配内部小号码,且无需二次拨号出局;

热线: 用户摘机后无需拨号,等待设定热线时长后,自动呼叫设定号码;

总机功能: 夜服、转接、总机互答、选接、强插、强拆、催挂、插话、代拨、监听、保留、保持等。

五、免费120线路实现行政电话

考虑到报警电话特点,除完成固定电话、移动电话等拨打120报警正常受理功能外,各管辖网络医院、急救站、区卫生院等医院系统内、外部人员可直接通过拨打120电话,通过自动或人工转接至相关科室。“120报警平台” + 行政办公电话,每年可节省几万元电话费。

六、接处警设计 接处警系统由调度机一台、服务器一台、接处警席若干个组成。其中调度机完成呼入电话分流、话音转接、排队、调度等功能;服务器主要担任调度机、接警席之间沟通联络,分配接警席有序接警、送三元信息(主叫号码、装机地址、户主姓名),向地理信息系统发送三元信息,存储接警记录、录音资料等;接警席完成接警、处警任务,自动录音,案件调阅、统计等功能。

七、CTI服务器系统

1、设计要求

服务器是整个系统的联络中枢和数据存储中心,系统必须每天24小时不间断工作,其稳定是十分重要,但由于服务器的工作事务不是十分繁重,所以硬件选用中低档型HP服务器。对于同时有数据库、CTI、语音等服务器的单位,建议使用机架式服务器,这样大大节约占地空间。

服务器操作系统选用微软公司的Win2003企业版,也可用Win2000Server,数据库选用微软公司的SQLServer2005企业版也可用SQLServer2000企业版或ORACLE9i企业版,数据库用Sybase公司的PowerDesinger9.0建模。

接警服务器软件用Inprise公司的面向对象Delphi7.0的高级语言开发,三层C/S结构,确保系统的稳定性、开放性和扩展性。

2、设计要求

接警席是报警系统的终端,直接实现人机对话。工作事务比较繁重,也是24小时不间断工作,稳定性也是设计的第一考虑,又由于接警时界面显示内容比较多,所以主机选用P4.0以上,显示器应17英寸以上。接警席操作系统选用微软公司的WIN2000或WINXP,接警软件选用Inprise公司的面向对象Delphi7.0的高级语言开发,三层C/S结构,整个系统界面统一风格,操作简洁易学;也可根据需要设置成单警种系统使用;接警资料统一放在服务器的GB_120的数据库中。

根据报警电话字头,实现调度电话自动快速绑定,接警员根据需要点击一下,实现快速调度到网络医院或卫生所等;

可以实时改变出警人员的上下班状态,“笑脸”表示出警人员在上班、“哭脸”表示下班,接警员根据上下班状态,有目的快速调度。

电子电话薄采用树状结构,可以动态改变单位类别、单位名称、人员名称和联系电话。

3、系统功能

实时自动接警,自动主、被叫号码识别

拨打报警电话,能立即显示报警电话号码、装机地址、装机姓名或单位名称等信息在接警席上。后台处理存储接警资料、录音信息。整个系统维护可设置自动或手动模式;

打入、排队语音提示

当报警电话进入报警平台,自动播报语音提示:“您好!XXX120报警台,有事请稍等,拨错请挂机”,系统自动循环播报语音;

自动播报值班警员编号,便于群众监督; 电脑语音播报来电号码,提示接警员接警; 同步数字录音、任意检索 当接警电话进入后,接警员提机接警时,录音系统自动启动,实时录下通话内容;录音资料统一存放在服务器上,可在任一台接警席上,按日期、录音号对录音资料进行检索,也可远程利用电话播放;

三方通话,重大事故、突发事件快速转移和传递

接警员根据接警的需要,可直接点击指定外线或内线电话号码按钮,即“一键”呼出,实现报警方、接警方、出车救助方的三方同时通话,即实现接警信息快速相互转移与传递;

内线、外线电话调度(一键调度);

有线电话和无线接入设备统一综合集中调度; 环路、数字中继、专线等位调度; 来电号码通过环路或数字中继快速回拨; 接警席强插、强断、监听、任意接听

接警席之间可以相互实现强插、强断、监听,一个接警电话振铃,可在另一接警席提机接听;

多个接警席可以同时并行接警、指挥调度、数据快速查询; 自动定位地理信息

对一机双屏的系统,当报警电话进入接警席时,根据电话装机地址,自动在电子地图中定位报警电话目标;

作战单位和协作单位电话快速查询与调度

点击电子电话簿单位名称或调度按钮,可快速查询或调度作战单位或协助单位的电话,供接警员快速接、处警使用;

恶意、骚扰电话拦截

如某一路电话经常恶意或骚扰报警,接警员将此号码存入骚扰电话库,并设置拦截时间和次数,此路电话在设定的时间内将被自动拦截,报警不再进入接警席,拦截信息通过语音和文字及时显示;

恶意、骚扰电话锁定

如恶意或骚扰电话报警,接警员可点击锁定按键,将此路电话挂起,在设定的时间内,使该电话无法正常使用,对方摘机即可听到系统设定的语音“您的电话由于恶意报警已被锁定,请到指挥中心接受处理,如真实要报警,请使用其它电话”,接警员可随时解除锁定;

呼叫自动分配与排队

在实际工作中,报警电话按1-N号接警席顺序分配,即1号接警席忙,则报警电话来时自动分配给2号接警席,1、2忙则报警电话来时分配给3号,以此类推;当其中某号接警席空闲时,则下一路报警电话来时自动填充该接警席;

病历按日期自动生成病历编号、接警日期自动生成接警编号 接警、调度重复报警给予提示

当同一路电话报警时,系统自动给出报警次数;当不同或相同电话报相同病历时,通过相同病历编号绑定,实现一个病例在多次重复报警后,处警、调度、反馈、录音资料的统一;

专家推演辅助决策

根据病历类型,系统根据设定的工作预案,自动检索相关的工作预案,为接警员接警处警提供辅助决策;

电话点名

各出勤单位定时拨打 120 进行报到,自动对出勤情况进行统计; 坐席电话没有挂好,系统自动语音提示接警员将电话挂好; 预定电话自动跟踪;

一机双屏或三屏(接处警、调度信息、地理信息); 接警电话没有挂好,系统自动语音提示警员重新挂机; 密码认证查询或编辑案件资料; 自动生成并显示接处警记录表;

接处警记录通过C/S和B/S结构实时自动发布;

自动生成出车单、病历单,自动生成各种日、周、月、季、年报表; 自动生成病例的24小时、日、月、年等图形分析; 送到各科室的就诊病人人数统计; 重大伤亡事故统计与打印; 常见病例统计与打印; 司机出车次数统计与打印;

接警员接警次数统计与打印; 骚扰电话统计与打印;

卫生部和国家统计局的日、月、年报表自动生成; 简单快速多条件和综合多条件查询;

原始来电号码、日期、时间、录音、接警状态警员无权修改; 今日求助自动快速显示; 系统统一使用服务器时间计时;

系统出现异常,服务器、接警席自动及时报警; 警员根据自己喜好,设置个性化的界面。

八、网络医院调度与反馈系统

1、警情调度与受理求助

自动接收指挥中心派车单,电脑音箱报警提示值班人员; 自动编制接处警单、派车单; 病历资料在线反馈;

受理群众上门求助、信息上传。

2、远程数据查询与反馈系统

在指挥中心机房配置好Web服务器,为接处警系统提供WEB服务。120接处警资料是要严格保密的,对广域网的浏览信息包含:重大警情、当日接处警信息、月报、年报等;底层单位可以通过身份和密码认证,查询病历详细资料。

底层单位现场出警资料,可以通过Inte网或专网连接登录接处警Web服务器,在本地反馈出警病历的详细信息。登录反馈系统需要身份和密码认证,每个出警单位,只有查询与反馈本单位出警资料的权限。

九、短信平台

1、功能介绍

接收报警短信; 短信报警用户追户;

短信的模糊查询与分类统计,日、月、年报表; 短信息群发、组发; 短信息会议通知; 短信息点名; 短信息报到; 短信息病例反馈。

2、短信接入模式

短信报警平台需要通过无线网络或者有线网络完成短消息的协议适配和接收发送。无线接入方式采用GSM/GPRS/CDMA空中接口,通过移动网络和短消息中心建立收发连接;有线接入方式利用互联网或专用网络直接接入短消息中心或短信网关。目前可以选择的短信接入方式主要有如下几种:

通过互联网或专线接入移动运营商短信中心或短信网关

运用方式是通过自己的服务器直接接入移动运营商的网络,由于运营商对直接接入的设备有一定的要求,并限制了最低业务量,而且涉及多个运营商网络(如中国移动、中国联通),还需要分别接入,服务器的价格通常也较贵,因此该种方法仅适用于具有超大型业务量的单位,对于一般的中小型应用不适合。

通过互联网或专线接入中间运营商的短信中心 通过拥有移动梦网授权牌照的中间运营商收发短消息,无需涉及多个运营商网络,设备投入比较少,但需要与中间运营商签订合作协议,存在依赖于中间运营商等问题,且所有信息必须经过服务提供商,信息的安全和服务的质量得不到保证。

通过手机模块或短信猫收发短消息

这种方法是通过串口利用手机模块收发短消息,一个模块支持一个运营商,可使用单模块或将多个模块串接,构建简单,可独立使用,缺点是速度慢、可靠性低,不能使用特服号。

考虑到安全可靠、实时高效、建设运营费用和简单方便等诸多使用要求,用户选用短信猫方式。

急救电话是一个涉及到人命关天的大事,所以急救过程中的每一步,对呼救者和急救中心都是非常重要的交互资料,而最直接,也是最重要的就是双方通话录音,通过对急救过程中的对话,进行全程数字录音,将为急救的当时(当需要进一步明确呼救者的呼救内容)和以后的事故查询提供最真实、最直接的依据;同时将数字录音与呼救事件相结合,能在急救信息系统中全面地勾画出呼救及处置的现场影像(图形,文字,录音)。

3、录音卡性能要求

支持PCI2.1总线:符合PCI2.1总线标准,突发数据传送速率高达133 MB/s;支持即插即用(PNP),无需任何跳线设置。

具备模拟电话线接口:板载RJ11插座可直接连接电话线,无需外置接线盒,连接方便可靠,故障率低。

2~8路高阻模拟线路监听:可以根据需要灵活设置监听接入点。如电信局nPBX之间、电信局n电话之间、PBXn电话之间,以及任何模拟音频信号,例如无线电台的音频信号。适用于各种环境下密度高低不同的场合,可广泛地应用在电话录音系统、呼叫中心监控和麦克风录音系统。

可编程的信号音检测器:可编程的信号音检测器,可检测任意频率的单/双音频信号音,方便地与各种型号交换机和集团电话配合使用。

高阻抗录音:录音阻抗高达10KΩAC/2MΩDC,不影响被监控信号的传输。

支持多种语音编解码格式:支持A-law(G.711)、μ-law、16-bit linear PCM、IMA-ADPCM、VOX以及MP3格式的编码和解码,支持WINDOWS标准的WAV文件,录制的语音文件可以通过Cooledit等声音工具进行编辑和播放。

具备音频输出接口:板卡上的0#通道集成了模拟音频放大电路及输出插座,可直接连接耳机或音箱,通过简单的函数调用就可以实现对指定通道上的声音进行实时监听。

具有唯一的硬件序列号:每片录音卡上的固件中均写入了唯一的硬件序列号,可用于在多卡系统中区别不同的卡,应用系统通过简单的函数调用即可获得。

具有硬件授权号识别电路:具有序列号授权识别电路。用户可申请设定唯一用户授权号,保护用户软件安全。

数字录音系统提供8路实时、并行数字录音和放音功能(根据需要可以灵活扩容至64路)16 与电信或网通等交换机同步耦合,对每一个呼救电话及调度电话,由交换机的振铃、摘、挂机信号控制,进行实时录音;录时提供四种录音方式:声控、压控、码控、程序控制;

录音存储文件支持Wav、Mp3、Dat等多种格式,支持多种压缩方式,如:A-Law、u-Law、ADD 等;

可对数字、模拟电话机进行同步录音,数字电话采用声控方式,也可对无线对讲系统进行在线录音;

录音控制台操作界面灵活,可在线显示各通道工作状态、当前状态保持时间、通道的设置方式等信息;

接警席提供按日期、时间、主叫号码、被叫电话、接警席号、病历编号、病历类型、调度单位、调度人员、坐席号等多种检索方式的查询;

对重大事故和灾害,通过病历编号将多次重复报警电话与多次调度通话录音绑定在一起,方便查询;

在接警席与病历绑定播放录音,可进行快进、快退、重复播放,可在播放录音段中任意定位当前播放位置;

对于无法确定具体条件的记录,可按多种方式,进行模糊查询,将符合条件的记录锁定到最小范围;

数字录音系统对通话语音进行实时压缩存储,录音磁盘空间满时,在接警席自动给出报警提示,可以设置成由系统滚动删除,自动维护磁盘空间,也可将磁盘上的录音文件通过备份设备刻录转储;

系统可自动、实时按设定的网络路径,实现录音文件异地双机备份,确保录音文件不会因为病毒或计算机硬件毁坏而丢失;

对录音文件有完整的维护管理功能,包括对录音资料的删除、备份、查询、统计、病历录音取证等,录音文件的维护由系统管理员进行;

可以根据白名单或设置特殊功能键强制停止录音,录音系统没有任何录音资料,可以满足特殊要求;

录音控制台软件可以在Windows操作重新启动后,自动加载运行,当外界电源突然断电,重新来电后,系统会以最快的速度自动恢复正常工作;

关闭录音控制台,要求操作员录入对应的密码,密码错误,无权退出;

整个网络统一以数据库服务器时钟为同步时钟; 支持标准的TCP/IP、UDP网络协议。

4、录音系统容量要求

按每天有效接、处警100次计算,一个呼救受理或调度过程按3分钟左右计算,通话录音占用存储空间约1.2M(压缩存储),每月31天计算,一个月需要存储空间约3.8G,一年需要约50G左右的存储空间,如果服务器是1块160GB的硬盘,应该可以支持录音存储在3年左右。

十、地理信息子系统

电子地图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基础数据,利用它我们可获得各种信息及进行快捷的定位,地理信息子系统由电子地图的操作平台和电子地图 18 组成。

地理信息系统是基于MapInfo公司的MapInfo7.0,地图用MapInfo Professional7.0绘制,电子地图根据需要可以设置20多个层,分别是:背景、行政区域、河流与湖泊层、道路与桥梁层、自然村层、行政村层、乡镇层、作战单位、协助单位、重点单位层(水电站、发电厂、工矿企业)、危险物品、文字层、卡点层等。接警软件、数据库与电子地图可以“一机双屏”实现无缝连接,实现快速定位、显示等。

1、功能要求(1)定位功能

通过文字定位地图:在地理信息平台录入的地址,直接在地图上定位;

通过地图确定文字:点击地图信息点,自动提取地点文字到文字框内;

通过鹰眼图定位:在鹰眼图大范围的移动地图,在大图上精确定位; 汉字模糊定位功能:输入想定位点的部分汉字,系统即自动搜索出包含这些汉字的地理信息,直接选择即可定位;

根据最短距离原则,系统自动推荐距离报警点最近的3个作战单位,分别以不同的颜色、线条粗细连接作战单位和报警点,同时显示距离多少;

根据电话局向定位:由于各地电信目前一般不提供电话三字段信息, 除老用户可被精确定位外,新用户呼救一般不能被精确定位,但可通过电信的局向分布定位到一个较小的区域(片区或乡镇),然后再通过漫游进行精确定位,建议采用这种方式比较准确有效;

“能量放射”显示定位信息:当报警电话定位在电子地图上时,定位点发出定位信息标记,好似电视塔“发射的能量”一样的闪动,接警员看到闪动标记,立即知道事发地点,和救援力量部署情况,这对120快速反应有很大帮助。

2、缩放功能

系统支持无极放大,缩小功能,也可直接输入所需比例尺,以鼠标单击位置为中心进行相应的放大缩小,并可将所选框区域放大到全屏;

系统的无极缩放功能与地理信息的可视性紧密结合,当地图放大缩小时,地图上相应的信息可根据实际自动取舍,避免地图缩小时信息过度密集,地图放大时信息量过少而影响视觉效果,而不能有效地辅助调度员操作。

3、查找功能

提供四种查找方式:按行政规划区域的面积查找、按鼠标拖放的四边形面积查找、按鼠标拖放的圆形面积查找,鼠标点击的点查找。

4、动态漫游

提供详细和鹰眼两个窗口,鹰眼图作为小窗口分布在详细图右下角,便于充分利用屏幕空间。

5、测量距离

系统提供测量2点或多点之间的距离,可测量道路长度,路线长度等。

6、图层控制

可以设置地图图层是否可视、可编辑等,一方面,接警员对地图进行操作时,系统自动控制地图图层是否可见,另一方面,为及时更新地图,维护人员也可手动控制图层,并根据需要及时进行增,删,改,以保障地图可用性,增强其实用力。

对作战与协作单位做醒目标志:对网络医院、急救站、卫生所等作战单位作醒目标注与管理,对重点保卫单位如市政机构、医院、120急救中心等协作单位作醒目标注与管理。

十一、电子地图信息数据

1、地图的标准

比例尺:城区1:5000,辖区:1:10000或1:100000; 基准:用经纬度坐标系(WGS 84),以利GPS定位和距离计算。

2、地图的来源

一般从测绘局购买图纸,由施工单位进行矢量化加工整理,包括:拼接、休整、调色、文字信息补充等。

十二、GPS车辆全球定位系统

GPS系统经过多年的发展,技术日趋成熟,目前的GPS系统主要以GSM/GPRS或CDMA 1X 为基础,利用GSM/GPRS或CDMA 1X数据传输功能建立传输通道。

1、车载系统通讯方式

急救中心需要有一台服务器能够连接Internet,并且具有静态IP地址,车载终端系统通过GSM/GPRS方式连接互联网,中心和车载系统在基于互联网的链路上进行通信。车载终端系统利用GSM/GPRS传输通道,自动建立和互联网连接,向中心发送信息,建立通信。

2、车载终端设备

车载终端包括:车载主机、GPS及GSM天线、通话手柄、信息显示屏、语音播放模块等。信息终端功能齐全,操作简单,操作面板按键设计合理,简洁,明了,LCD和键盘装配有绿色背光灯,即使在晚上和光线昏暗条件下同样可以操作。具有菜单热键和遥控小键盘功能,使操作非常简便灵活。终端监控范围广,使用中国移动或中国联通,可以实现全国漫游。终端数据传输采用专用的纠错技术,误码率低,稳定可靠。

3、车载终端功能介绍 可通过手柄和耳麦通话;

通过中心下发指令设置电话热键,通过热键直接拨号通话; 接收中心的调度指令,包含:患者姓名、现场地点、患者主诉、等车地点、患者性别、患者身份、病情轻重、主叫电话、年龄、联系电话、联系人、来电时间等等;

可上传定位信息,如经纬度、高度、速度、方向等

可通过按键上传命令执行时救护车状态信息,救护车状态,根据调度指令变化的状态随带上传,这些状态包括:未上班,站内待命,收到指 22 令,驶向现场,抢救转送,途中待命,暂停调用等;

车辆熄火/启动标志; 车载终端电源打开标志。

十三、系统接口与协议

120急救指挥系统是一个多专业,多设备,多系统的复杂系统,作为一个单独的子系统,都有其缺陷,因此必须将作好各个系统之间的接口,为今后系统扩展和对接提供方便。

1、CTI接口

系统通过接口实现有、无线的通信基础集成,实现对话机/无线设备的状态监控,对有线/无线调度机的控制,并实现软电话的功能;

系统可以提供数字中继接口、环路中继接口、E&M中继接口等,根据要求不同,选择调度机的不同配置,如:数字中继板(1号、7号信令)、环路中继、E&M中继;

接口主要功能:签入、签出、座席状态设置、查询话机状态信息、外拨、挂机、电话会议、电话转移、会议拆除、电话保持等;

采用 RS-232C串行连接,也可采用Ethernet网络(RJ45)连接。

2、GIS接口

电子地理信息和接处警系统实现无缝耦合,地图上所有信息,用户可以根据需要更改维护,以适应城市发展变化的需要;

电子地图子系统应基于指挥中心地理信息应用作统一规划,系统应能够满足接处警实时性高、信息量大、调用频繁的需求;

3、GPS接口

功能:发送命令、发送/接收文本短消息、发送/接收图形消息、车辆状态查询、实时跟踪、车辆轨迹回放等;

4、视频接口

功能:视频点的查询、历史视频播放、即时视频播放、云台操作等。可以根据不同厂家的监控系统提供的接口进行对接,实现报警联动;

5、一打一送接口

当公网(PSTN)电话或短信网关打入系统后,系统通过此接口可以得到打入电话的三字段信息。三字段信息包括:机主姓名、装机地址、主叫号码。接到三字段信息后,根据数据库中是否存在该记录及该记录是否是最新数据,系统自动在数据库中更新或添加数据;

接口形式:系统物理上通过外置调制解调器建立与电信局的连接,当系统有呼叫到达时,电信局(中国电信、中国网通、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等)主动向此连接发送打进系统的报警电话的三字段信息。

6、手机定位接口

手机求助报警,一直无法确定报警人的位置,是困扰快速出警的原因之一。指挥中心与移动公司达成协议后,可以通过光钎或ADSL与移动公司的机房设备联网,通过固定的端口,实时的将报警手机的经纬度传送到指挥中心,在指挥中心的电子地图和大屏就能显示报警的位置。

7、短信报警接口

8、计算机网络的协议

整个网络系统,计算机与计算机之间,各个软件模块之间的数据交换,都是基于TCP/IP协议。

十四、指挥中心网络设计要求

1、网络架构

指挥中心各项功能的实现主要基于高速网络通信技术,作为系统的通信平台,网络系统的设计将直接影响到指挥中心系统的性能。指挥中心组网方案主要要素有:局域网、与公安专网连接、网络管理和安全性等。

网络解决方案实现应用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资源共享,网络内的各个桌面用户可共享数据库、共享打印机,实现办公自动化系统中的各项功能;其次是通信服务,最终用户通过与公安专网连接可以接警数据的自动收集、自动备份,收发电子邮件、实现Web应用、进行安全的互联访问;再次是多媒体应用,该方案支持多媒体组播,实现数字视频的共享。

2、网络安全设计

下面是针对中型网络的一种安全解决方案,该方案适用于多个用户的网络应用,通过防火墙实现内外网络的安全隔离,并采用集成的思科合作伙伴产品实现网络病毒检测和网站过滤的功能。

在内网与外网的接入处,放置路由器和防火墙,其中路由器的访问 25 控制列表(ACL)对访问数据流进行初步检测,只允许合法数据流进入,对内部网提供了基本的安全保障,如:对私有IP地址的过滤、对蒙骗IP地址的过滤、对网络探测数据流的过滤等。防火墙对经过路由器过滤后的有效数据流进行进一步检测,提供更加细化的安全措施和更强大的保护处理能力,如禁止非法数据流进入内网;将进入的数据流分类到所访问的相应服务器;防止内部网的用户非法访问和攻击外网的计算机;针对某一IP地址或MAC地址进行访问控制等功能。

5.120急救医生年终总结 篇五

1、在过去的一年里,我急诊科在接收轮转医师后,每周举行一次教学查房,根据其急诊科工作制度及特色要求制定了具体轮转学习计划,制订相关的值班计划,做到尽量满足轮转要求,保证教学质量,完成轮转计划。

2、住陪医师报到后,为做好轮转医师的岗前培训工作,由科内组织三次课时的上岗前培训,培训内容为:医德医风教育、工作制度学习、岗位职责学习、急诊医疗文书书写,医疗事故防范、医院感染管理、医德医风教育、医院的各项规章制度等内容。

3、制定规范化、标准化的急诊科教学实习方案。为了提高各学员的临床实践技能的掌握和学习,提高具体操作的动手能力,我科建立了完善的教学课程、教学方案、教学考核的设置,建立系统的实习轮转各急诊专业、科室的表现和能力考核档案。有针对性的加大各学员的临床实践技能的培养和考核,每周举行一次临床教学。各急救技能培训采用模拟人及声、图、文并茂的多媒体形式,限度的调动了轮转医师的兴致和积极性,由科主任严抓科室内小讲课,讲课备有教案,有记录,不定期进行监督,组织科内大讲课;开展了教学大查房,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独立工作的能力。

4、严格执行考勤制度和请假制度。由各带教老师对各学员实行日考勤,由教学秘书汇总考勤结果并及时上报科教科。科教科对表现优秀的实习生给予表彰奖励,对违反轮转医师管理条例的人员,视情节给予书面检查、公开检讨或退回学校。

5、积极参加科教科组织召开的教学工作会议,由教学秘书参加,以解决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并做好各学员出科后的反馈意见,以进一步完善我科的教学管理体系。

6、20xx年我急诊科顺利通过广东省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的评审工作,成立了急诊科住陪医师的教学基地,从而大大加大了急诊科的教学信心。

二、进一步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

我科一直提倡“以学员为中心,以教师队伍为主体”的教学管理理念,坚持以教学改革和教学研究为动力,带动教学工作。同时优化教师队伍,通过多种形式加强对教师队伍的培养工作,拓宽教师的教学思路,提高教学能力和学术水平,跟踪国内外最新教学研究动态,加强同国内各急诊系统的技术交流和合作,吸收先进的教学及技术理念,采取走近来,走出去的办法,多次派多位教师前往参加各急诊交流会议,回来后通过互相学习及授课来规范各项急救技能。切实加大宣传的力度,让教师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教育观及质量观,增强工作责任心,加强医德医风教育,转变工作作风,做到教书育人,言传身教,为人师表。

三、加强教学基地建设以满足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的需要:

随着医院对急诊工作的重视程度的逐步增加,20xx年4月份开始正式运行急诊ICU,并在我院综合ICU的教授领导下,积极开展各项危重症病人抢救技术,以及抢救设备的完善,均可以满足教学改革及人才培养的需要。并20xx年开始筹备建设急诊病房,争取增收更多的病种,以及以住院部要求,对轮转医师进行相应的.培训及学习。

四、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急诊留观室及急诊病房床位数还未达到教学需要。教学激励制度及相关各种制度还待进一步完善。教师队伍师资还待提高,特别是拥有高学历的教师不足,教师师资结构还有待优化。

急诊手术室的投入使用还待进一步完善。目前急诊科急诊量在300人次/日的情况下,医护人员相对缺乏,在繁忙的临床工作下,有时总免不了对教学工作的疏忽。

五、今后急诊科教学工作的整体思路和工作目标:

按照医院的规划和要求,积极做好招收住陪医师的工作。完善急诊留观室、急诊病房、急诊ICU及急诊手术室的配备设置。

加强教学体系的改革,完善各项培训教育手段及方法。

6.120急救中心管理方案 篇六

关键词:高血压脑出血,急救,急诊

高血压脑出血发病急且危重、病情进展迅速,如果不能及时救治,患者可能在较短时间内发生中枢性呼吸衰竭或者循环衰竭而危及生命。所以,及时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及时抢救治疗至关重要。但是,在急救过程中,如果急救措施不妥当或者对患者进行盲目搬运,将会加重病情,不利于患者预后。本文选择我院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分析院前急救措施和救治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09年12月至2010年12月高血压脑出血患者120例,以上均为我院急诊科院前抢救的患者。以上患者中男72例,女48例,年龄为38~81岁,平均年龄为59.1±10.3例,其中51例为病情急危重症患者。以上患者均为院前急救由急救车接到急诊科就诊。以上患者发病时间在3h以内患者96例,4~8h15例,大于8小时9例。

1.2 症状和体重

其中血压高于200/110mmHg患者有99例,意识障碍患者71例,瞳孔出现不等大患者41例,瞳孔缩小患者55例,出现抽搐患者13例。

1.3 院前诊断

根据患者突然发病、病情进展快、有高血压病史,患者血压显著升高、出现意识障碍、偏瘫症状确诊。

1.4 急救措施

急诊科接到120后,成立急救小组,急救小组成员由急诊科医生、护理人员和急救车司机等成员组成,急救车车达到现场后,护理人员协助接诊医生立即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进行生命体征及体格等方面检查,了解患者病情,及时作出正确诊断,随即开展急救工作。首先将患者的头偏于一侧,以有利于口腔呕吐物清除,避免出现误吸而导致窒息;要确保患者呼吸道通畅,给患者吸氧,同时建立静脉通道;给予20%甘露醇250mg静脉滴注,根据患者具体情况给予呋塞米40mg利尿;对于呼吸不规则、浅慢等患者进行气管插管;在现场对患者做好急救工作后,要把患者立刻送入院内治疗,在运送过程中,患者头要偏向一侧,保持患者头部稳定,严密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和瞳孔等临床症状的改变情况,一旦发现异常要立即给予处理;在院前急救过程中,要有处理意外的相应方案,对可能要出现的意外要有具体的应对措施,缩短患者急救时间,为患者预后赢得时间。

2 结果

本组患者中,行现场气管插管者21例;5例患者由于病情进展迅速而抢救无效死亡;115例患者顺利安全地运送到急诊科,得到及时救治。患者在转运途中无一例死亡。患者入院后实施院内治疗。

3 讨论

高血压脑出血病情危急,病情发展迅速,需要马上急救。但是在急救现场中,没有医院内良好设备,比如影响学检查设备CT等,对高血压脑出血的现场诊断需要根据患者的病史、临床症状和体征等,所以现场急救工作人员要熟悉掌握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表现,同时要有脑血栓形成和血栓栓塞性脑血管病进行鉴别,以免发生误诊误治。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表现主要为头痛、头晕、恶心呕吐、意识障碍、运动障碍、语言障碍等。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可因情绪激动、用力排便、用力持重物等诱因而使血压发生骤然升高而发病。患者病情常在数分钟至内迅速进展,可能发生肢体瘫痪以及意识障碍等。而脑血栓患者多在安静状态下发病,患者多在睡醒后发现临床症状,病情进展较为缓慢,而偏瘫症状在数小时后更明显,患者意识多清醒。

对高血压脑出血现场急救中,患者可因为治疗不及时,没有及时给予控制血压和降低颅内压治疗使颅内压持续升高,发生脑循环障碍、继发性脑水肿,从而患者出现脑疝。当接到120电话后,急诊人员达到现场后,要迅速根据患者病情、临床症状和体征等做出正确诊断,立即实施治疗。在院前急救中,护理人员要协助好接诊医生,及时开展急救工作。要把患者头偏向一侧,清除口腔呕吐物,保持呼吸通畅,给患者吸氧,建立静脉通道,输注甘露醇或者呋塞米等。对于呼吸不规则、浅慢等患者进行气管插管。当患者病情趋于稳定后,要把患者及时送到院内救治。在搬运过程中,采用四人搬运法,对于患者居住楼层较高的患者,在下楼过程中,要保持患者头高脚低位下楼。转运途中要使患者头朝向前方,避免头部发生晃动,要固定头部,头偏向一侧,避免发生舌后坠,防止呕吐发窒息。要根据路面情况,保持车速,尽量让患者运送过程中保持平稳;在运送途中,医护人员要守候在病人旁,严密观察患者病情变化,注意生命体征、瞳孔等改变。随时做好对意外情况处理。其次,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人院后,应迅速启动高血压脑出血急诊救治通道,院前急救人员在短时间内迅速,准确地向急诊科医生交接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病情、以及在现场及转运途中对患者的用药等治疗措施,急诊科医护人员应接替院前急救人员继续对患者病情进行密切观察,采取各种急救措施,确保患者顺利进入病房。

在本文院前救治中,根据患者临床情况及时作出诊断,并给以相应院前急救措施,虽然5例患者由于病情进展迅速而抢救无效死亡;115例患者顺利安全地运送到急诊科,得到及时救治。患者在转运途中无一例死亡。院前急救效果较好。所以,及时实施院前急救和顺利安全转运能够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赢得治疗时间,提高患者预后,提高急诊效果。

参考文献

[1]陆士奇, 余志华, 刘源.高血压脑出血早期死亡危险的多因素分析[J].中国急救医学, 2008, 28 (12) :1069-1070.

[2]苏一家.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 2010, 8 (20) :79-80.

[3]何嗣华, 阮海林, 王承辉.高血压脑出血急诊抢救200例分析[J].华夏医学, 2007, 20 (1) :71-72.

[4]张鹏, 宋来君, 保建基.198例高血压脑出血的治疗体会[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0, 13 (15) :59-60.

7.120院前急救医生年度个人总结 篇七

1、积极减轻护士心理压力。通过组织学习理论知识和现实先进事迹的教育,培养护理人员高尚的道德感和真挚的同情心,爱岗敬业,使护士利用防御机制,改变认知评价,学会自我放松和自我调控。

2、提高急诊科护士专业技能。通过组织情景模拟教学,制定急危重病患者的常规抢救护理流程,加强低年资护士的急救理论学习和技能培训,使他们能够熟练掌握常用急救药物和现代化仪器的使用,急诊科护士的综合素质也得到提高。

3、采用先进管理机制,更新护士的护理理念,坚决杜绝“急诊不急”现象。组织全科人员进行医德规范学习,让每一名急诊护士知道面对急危重患者,应救死扶伤,实行人道主义精神,把思想工作和职业道德教育贯彻到业务中去。根据护理部在护理队伍中进行分配制度、个人业绩考核制度和晋升制度的改革,急诊科充分体现“奖勤奖优”“罚懒罚差”,利用激励机制进行管理工作,激发护士工作的积极性,改善服务态度。

4、加强护患沟通。良好的护患关系是医疗活动顺利开展的基础,融洽的护患关系能营造良好的氛围且平缓患者的情绪。急症护理应掌握与患者和家属沟通的艺术和技巧,首先要理解患者看病的急切心情,其次对其提出的问题要耐心、细心、认真地讲解,在进行各种治疗护理过程中,通过沟通使得患者或家属明白接受治疗护理的名称、目的、注意事项、副作用等,从而使护患间相互配合、护理工作才能顺利地进行。为加强护士与急诊病患的有效沟通,急诊科还开展患者评选“明星护士”活动。

5、“服务剧本”使每名护士成为合格的“演员”。护士长根据病人病情分级做出文字记录,进行总结后装订成册,分发到每个护理人员手中,大家利用业余时间阅读,深刻体会、灵活运用到实际工作中,使每位护士都扮演好自己的角色,成为优质服务的有心人。

8.120急救车司机工作制度 篇八

2、驾驶员必须落实好车辆的“三检”“三勤”制度,使车辆始终保持良好的运转状态。驾驶员必须遵守各项交通规则,严格遵守特种车辆行驶规定。

3、要求救护车驾驶员爱护车载通讯设备,做好日常维护,严格设备交接制度,发现问题,及时报修。要严格按使用操作规程进行操作。4、120救护车长途及收费由主管院长签字,120主任及车方商定,但不得影响医院工作。120急救车必须无条件服从国家及区域性重大事件如地震、洪水、疫情、重大车祸等灾难性事件的处置要求。

9.120急救中心管理方案 篇九

关键词:院前急救,疾病谱,变化规律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生活方式的改变,人民的饮食结构及生活环境均发生了巨大变化,院前急救的疾病谱亦随之发生改变[1]。为了解本地区院前急救疾病谱的变化及规律,以指导急救实践,笔者整理了2000~2010年保定市区拨打“120”急救电话进行院前急救的患者资料,并选取了2000、2005、2010年3年院前急救患者的有关资料进行分析、比较,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资料来源于2000、2005、2010年3个年度保定市区拨打“120”电话呼救,由保定市急救中心出诊进行院前急救的患者,共32 799例,其中2000年9 726例,2005年10 346例,2010年12 727例。

1.2 方法

由课题组成员将保定市急救中心2000、2005、2010年3年的出诊记录进行整理,将患者资料填写院前急救调查表,调查内容包括患者年龄、性别、呼救及救治时间、诊断或主诉、转归及去向等,再进行整理、分析。

1.3 统计学方法

将调查表内容输入Excel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院前急救患者性别分布比较

3年中院前急救患者例数逐年增加;男性均多于女性;女性比例逐年增长。见表1。

2.2 院前急救患者的年龄分布比较

各年度均以20~29岁组患病比例最高,60~69岁组由2000年的第三位上升为2005、2010年的第二位,30~39岁组患病比例呈逐年增多的趋势。见表2。

2.3 院前急救患者主要疾病的构成比较

创伤的患病比例快速增加,超过心血管疾病而位于疾病谱首位,急性中毒的患病比例呈下降趋势。见表3。

2.4 院前急救患者的月份分布比较

3年中下半年均高于上半年,第四季度患病比例逐渐增加,成为院前急救高发期。见表4。

2.5 院前急救患者呼救时间分布比较

3年中每天院前急救呼救高峰均为20:00~22:00,且均以2:00~6:00发病比例最低,22:00~2:00时间段发病比例逐渐增高。见表5。

3 讨论

本组资料中院前急救患者逐年增加,其原因:①由于城市的扩张和发展,保定市区的常驻人口和流动人口逐渐增长;②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习惯和生活环境的变化,院前急救发病率增加;③随着急救知识的宣传普及和急救中心的发展,“120”急救品牌的影响力不断扩大。3年中院前急救患者男性均多于女性,其原因与性别的遗传学差异,职业危险因素,社会定位不同导致心理压力大以及男性不良生活习惯有关。3年中女性患者比例逐年增加,说明随着社会发展,女性更多的参与各种社会活动,院前急救的发病率也随之增高。3年中院前急救患者均以20~29岁年龄组最多,这与青年人的性格特点和生活习惯容易导致意外伤害有关;其次是60~69岁年龄组,其患病比例稳定在15%~16%,在2005、2010年居第二位,2000年居第三位;需要注意的是30~39岁年龄组,其患病比例2000年11.94%居第五位,2005年14.60%居第四位,2010年15.09%居第三位,呈逐年上升的趋势,此年龄段正值青壮年,是社会的中坚力量,承受着社会、工作、家庭各方面的压力,很多人处于亚健康状态,致使许多疾病(如心血管疾病)呈“年轻化”趋势,另外,此年龄段人群创伤患病比例也很高。30~39岁组人群健康状况值得关注。

院前急救疾病谱中,创伤的比例逐年明显上升,由2000年的第二位(26.08%)到2005年(32.18%)、2010年(34.95%)的第一位,已成为日益严重的医学和社会问题[2],将创伤作为院前急救工作和研究的重点,加强创伤急救技术的培训,提高创伤的救治水平成为当务之急。心血管系统疾病每年的患病人数相对稳定,但所占比例逐年下降,已由2000年的第一位,降至2005年、2010年的第二位;脑血管系统疾病的患病人数有所增加,但所占比例相对稳定,心脑血管疾病仍是中老年院前急救的主要疾病,仍是院前急救工作的重点之一。急性中毒的患病比例逐年下降,得益于人民工作和生活环境改善,CO中毒、有机磷农药中毒等减少。呼吸系统疾病增加与大气污染,气候反常有关。

本组资料院前急救患者发病率下半年均高于上半年,2000年第三季度最多,2005年、2010年第四季度发病率逐渐增高,超过第三季度,成为院前急救高发期,其原因尚待进一步研究。3年中每天院前急救呼救高峰均为20:00~22:00,形成原因:(1)很多人在此时间段外出参加社交、健身等活动;(2)晚餐暴饮暴食导致消化系统及心脑血管疾病;(3)饮酒导致酒精中毒及酒后意外伤害。均以2:00~6:00患病比例最低。值得注意的是22:00~2:00,该时间段患病比例呈逐年增加的趋势,可能与本地区居民夜生活逐渐丰富,夜间外出活动逐渐增多有关。

近十年来保定市院前急救患者的性别比例、年龄、疾病构成、高发月份及时间段均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医疗机构及卫生主管部门应根据疾病谱变化,做好院前急救预案,增强急救工作的主动性和可预测性[3];对医护人员有针对性地进行学习、培训和调配医疗设备;并根据高发月份及时间段,科学地安排人员、班次,合理地配置急救资源;同时积极识别易感人群,通过加强对易感人群的健康宣教,减少院前急救疾病的发病率。

参考文献

[1]潘爱群,马福来,张贵田.1998~2006年唐山市院前急救疾病谱的变化原因分析和应对措施探讨[J].中国急救医学,2007,27(10):952-953.

[2]唐锐先,王秀洁.急诊疾病谱规律研究与分析(附30114病例分析)[J].中国急救医学,2007,27(10):901-904.

10.120急救中心管理方案 篇十

兴安盟120急救中心:

2012年上半,归流河卫生院120急救中心紧紧围绕“质量第一,患者至上”的发展理念,始终坚持“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宗旨,内强素质、外树形象,不断更新服务观念,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强化卫生应急和院前急救管理。通过努力,上半年,归流河卫生院120急救中心共接到报警电话23个,出诊 23车次,急救25人次,抢救成功率达97%,真正成为了全县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的守护神,受到了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下面将上半年归流河卫生院120急救中心工作汇报如下:

一、加强急救队伍建设,不断提升急救工作整体水平。

建立一支高素质的队伍是做好急救工作的基础,对急危重症患者的抢救,交通事故、自然灾害、传染病暴发等公共卫生事件的及时救治都起着重要的保障作用。因此,120急救中心把队伍建设放在首位,从“急救组织建设、人员配置、业务培训”三个方面入手,不断提升急救队伍的业务素质及技能。

1.高度重视急救工作,不断健全组织建设。我院领导高度重视120急救工作,时时关注120急救中心的建设与发展。成立了急救工作领导小组,院长为工作小组第一负责人,各专业高年资医师为领导到小组成员,为急救工作提供了强大的后备力量支撑。急诊科作为120急救工作的具体责任科室,积极从质量管理组织建设方面入手,提升急救工作能力与水平。

2.优化人力资源配置,加强急救队伍建设。为提高急救队伍的整体素质,医院统筹考虑,抽调精兵强将,建设成一支强有力的急救队伍。目前,120急救中心共9人,其中,主治医师2人,助理医师2人;护士3人,救护车司机2人。

3.强化业务培训与学习,提升队伍急救技能。120急救中心把对专业技术人员的培训放在重要的议事日程,年初即制定了详细合理的培训计划。上半,共举行急救专业知识培训讲座2次,进行了1次“三基”理论考试,选拨了1名专业技术人员到上级医院进修学习。通过以上措施的实施,120急救中心专业队伍的急救技能不断提升,医疗急救服务水平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二、高度重视院前急救管理,努力实现“一缩二增三提高”目标.院前急救对于突发疾病或者遭遇意外创伤的病员来说,至关重要,甚至关系到病员的生命能否延续。120急救中心高度重视“院前急救”阶段的管理,为牢固树立“为生命赢取每一秒,为患者守护每一天”的服务理念和秉承“呼叫就是命令,时间就是生命”的宗旨,采取多种措施,努力实现“一缩二增三提高”的目标.1.“一缩”就是要缩短医疗急救的平均反应时间。对于急救工作来说,时间就是生命。120急救中心千方百计的在缩短医疗急救的平均反应时间上下功夫,制定了“接到呼救后白天3分钟内、夜晚5分钟内出车”的目标,为保证这一目标的实现,急救中心对各个环节耗时进行了合理的划分,对接线员、医生、护士及司机等各环节的专业

技术人员进行了严格的培训及考核,要求人人达标,考核上岗。

2.“二增”就是要增强专业人员的医疗救护能力、增强应急能力。医疗救护能力对院前急救效果起着极大的影响,急救中心把增强专业人员的医疗救护能力当成中心任务,常抓不懈,通过开展“业务学习、培训考核、技能练兵”等各类活动,使急救中心的医疗救护能力大幅度提升,取得了上半内无急救事故发生的佳绩;120急救中心在重大自然灾害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往往是医疗救援的主力军,共举办了1次大型应急救援演练,极大的增强了专业技术人员的应急能力。上半,共处理突发公共卫生应急事件1起,归流河卫生院120急救中心的快速急救反应速度及反应能力,受到了旗委旗政府的认可。

2.“三提高”就是要提高现场处置率、提高CPR成功率、提高急救物品的使用率。为实现“三提高”的目标,急救中心通过规范院前急救的各项规章制度和操作流程,制订了《归流河卫生院120急救技术指南及操作规程》、《急救药品通用配置》、《120急救驾驶员车辆管理暂行规定》、《院前急救规范用语》等管理制度和规范性文件,使院前急救工作做到有章可循、有据可依。上半,120急救中心现场处置率达100%,急救物品的使用率达95以上。

三、大力购置急救设备,严格做到“一畅通二良好三完备”的配置标准。

急救设备是急救工作得以实现的重要保证,极大的影响着急救效果。上半,120急救中心积极筹措资金1余万元,大力更新购置

急救设备,确保急救设备性能良好,配置完好。

1.“一畅通”就是要做到急救通讯方式的畅通。上半,急救中心新添置了急救通讯电话机1部,从而做到了急救电话专机专用,通讯无阻。

2.“二良好”就是要确保急救车辆性能良好、警灯警报使用良好。急救中心严格按照《内蒙古自治区卫生厅救护车配置与使用管理办法》的有关要求,对救护车进行了彻底维修,1辆救护车处于性能良好、警灯警报使用正常状态。

3.“三完备”就是要抢救室设备完备、急救药品配置完备、车载急救设备完备。目前,急救中心抢救室拥有心电监护仪、洗胃机、多功能抢救床等设备;配置有完备的急救药品,并且对急救药品实现了“专柜、专人”管理;1辆救护车配置了完备的轮式担架、氧气袋、急救箱、夹板、等设备。

四、外树形象,不断提升120急救中心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归流河卫生院120急救中心中心的宣传工作紧紧围绕医疗卫生改革的宣传导向,以病人为中心,以群众满意为目标,弘扬医务工作者救死扶伤、爱岗敬业、开拓进取、无私奉献的精神。积极联合初高中学校,举办了1次预防中毒、传染病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演练;开展“急救知识进社区、下乡、进村”等活动,在全镇各社区、行政村卫生室悬挂宣传牌,宣传急救知识,公布120急救求援联系方式,累计发放宣传品300余份,免费培训群众达500多人次,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

2012年上半,归流河卫生院120急救中心在上级主管部门的关心和指导下,在全体员工坚持不懈、艰苦奋斗下,圆满完成了各项工作计划及任务。在新的一年里,我们将继续发扬成绩,总结经验,争取开创新一急救工作的新局面。

11.120急救中心管理方案 篇十一

报告

急救是医疗卫生事业重要的组成部分,标志着一个地区医学科学管理水平、医疗技术水平与医疗保健水平。急救是一个城市的窗口,是我市改善投资环境和创建旅游城市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市地处淮海经济区中心,是较大城市,被省政府列为全省三大城市圈之一。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城区规划区面积将扩大到1380平方公里,城市人口XX年将达260万,急救工作越来越重要。作为特大城市必须要有健全的城市急救网络,完善的急救医疗服务体系,高度灵敏的急救通讯调度指挥中心,确保在事故突发时快速反应,高效率、高质量地就近抢救各种急、危、重病人,维护人民生命安全,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

目前,我市急救网络不健全,急救工作远远不能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群众医疗保健的需要。因此,尽快健全和完善我市的急救服务网络,已是当务之急。为此,我委组织部分卫生界的委员进行了专题调研。委员们先后到市卫生局、公安局“110”指挥中心、“120”救护站,以及市区11所医院急诊小区进行了实地考察,并赴__、__等地参观学习,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__、__两地急救网络建设情况

委员们一致认为,__、__两地急救网络建设有以下几个特点,具有很好地借鉴作用。

1、政府重视,合理规划,建设起点高,具有示范作用。__、__急救网络是由一个中心、多个分站、多条绿色通道组成。分站为急救中心派出机构,与医院急诊科共同组成区域救护中心和绿色通道。急救中心、分站、绿色通道密切配合,保证急诊抢救各个环节畅通无阻。急救半径小于5公里,急救反应时间不超过10分钟。

2、政府投入与利用现有卫生资源相结合,少花钱、多办事。在基建方面,__市政府批准急救中心扩建征地5亩,投入资金XX万元,建设总建筑面积3500平方米的急救中心综合楼;__市政府投资2200万元,征地16.5亩,新建总建筑面积4000平方米的急救中心综合楼。在车辆配备方面,两市能按照国家卫生部规定的5万人口配备一辆救护车的要求,配备高档进口救护车各30辆。车载设备有无线通讯、GPS卫星定位发射电台、起搏除颤器、心电图机、心肺复苏器、气管插管、胸穿、供氧等。通讯设备方面,两市均装备了800兆集群通讯指挥系统,该系统实现“120”有线专线计算机联网数据化,并通过卫星完成监控、定位、大屏幕显示,形成以急救中心为主体,急救分站、急救车辆和医院急诊科为网点,覆盖全市的指挥调度系统。在市内设有3个发 射基站,信号覆盖率达98%以上。急救中心在对分散执行急救任务车辆实施不间断监控指挥的同时,又保持与政府有关部门、各医院间信息传递的畅达。遇有大型事故,可实现通频同播,做到一呼百应。

急救分站建设,两市在设立分站时,都采取依托医院急诊科,利用现有的卫生资源,投入并补充一定设备的办法实现。__市六个分站只增加XX万元设备投入,就盘活了上亿元资产。六个分站都形成了自己的抢救、监护、手术、辅助检查体系;只增加10万元通讯设备投入,就与13个医院急诊科保持24小时联系,协调指挥400名急诊工作人员参与急救工作。

3、院外与院内分开管理,急救流程一体化。__市将急救中心工作范围界定为院外急救,将各医院急诊科工作范围界定为院内急救。虽然急救分站设在各医院,但院外急救归属于急救中心管理,根据伤病员的病情,由急救中心统一指挥调度就近抢救,并结合各医院的专科特点,合理运送伤病员。医院在接诊、辅助检查、抢救各个环节畅通无阻,避免了相互扯皮的现象,也扼制了不规范的医疗行为,最大限度发挥了各自的工作优势。

4、政府政策倾斜,稳定急救队伍。因急救中心替政府承担了一部分社会救援职能,不是纯医疗机构,所以,__、__两市把急救中心都核定为全额事业单位。__定编80人,__定编120人。医护人员中,有三年以上临床工作经验,具有中高级技术职称的占60%。凡从事急救工作的医护人员,在职称晋升上给予特殊政策照顾,放宽条件。准予发放急诊补贴:副高300元/月、中级200元/月、初级100元/月。这样,对稳定急救人员队伍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二、当前我市急救医疗服务工作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市市区只有一所救护站,承担全市的急救工作。多年来,市救护站在市委、市政府及市卫生局的领导下,较好地担负起了院前急救、社会急救、伤病员转运以及重大灾害抢救等任务,为挽救急症患者的生命,维护社会稳定做出了积极贡献。

市救护站1963年建站,为科级差额事业单位,现办公地点设在市卫生局一楼,有9间办公及业务用房,6间车库,建筑面积270平方米。现有人员编制43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10人,且学历、技术职称较低,最高学历为大专,最高技术职称为中级;有国产救护车10辆,心电图机3台,简易呼吸机3台,车载氧气瓶10个,2部普通型急救电话。日常实行3台车24小时值班,急救半径平均20公里,反应时间:市区平均10分钟以上,三环路以外平均20分钟左右。1994年4月,与“110”联动,共同组成服务社会化体系。

全市二级以上医院多数设有急诊科,医院内基本都能形成急诊小区。急诊工作有组织领导,有相对固定的医护人员。从医疗用房、医疗设备及床位设置来看,三级医院基本上能满足接收大批急诊抢救病人的需要,有的二级医院受客观条件的限制,接收大批急诊抢救病人的能力较差。各医院均配备急诊救护车,但与“120”救护站,医院之间没有形成统一指挥调度网络。大多数医院救护车基本上作为办公用车使用,有的也用于本院病人接送,出车率不足10%,造成人员、车辆闲置。

目前我市遇有突发事故需要急救时,主要由市卫生局临时调度市区“120”救护站和各医院急诊科紧急出动,快速反应能力和现场通讯指挥能力不强。

鉴于我市急救工作的现状,委员们认为:我市急救工作发展缓慢,与同等城市相比差距较大,远远不能满足人民群众的急救需要,与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和建设特大城市的要求极不适应,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硬件设施落后。市救护站建站已有37年的历史,至今还没有独立的办公用房,而我省其他城市都相继建设了独立的急救中心综合楼。抢救设备陈旧落后,救护车配备与卫生部规定的每5万人口1辆差距较大。通讯设备没有形成指挥网络。

2、急救专业人员结构不合理。市救护站医护人员紧缺,现有编制已不能适应实际工作需要,人员经常超负荷运转。医护人员仅10人,年龄偏大,平均年龄46岁,50岁以上的 就有5人,学历、职称偏低。

3、没有形成有效的急救网络体系。目前我市急救工作主要依靠救护站,由于急救服务半径太大,反应时间太长,虽然多家医院都有急诊科和救护车,但由于没有统一急救调度指挥系统,直接影响社会救援伤病员和院前急救的快速应急反应。

4、投入不足,急救经费困难。急救中心应由政府投资建设,但我市一直未能列入市政府财政预算为差额拨款单位。__、__和其他同等城市政府对急救中心都拨出专项建设资金,每年还向急救中心投入200—300万元。由于我市救护站是差额补贴单位,每年的财政拨款和业务收入只能维护一般运转,基本建设、更新车辆、增添设备困难重重。1999年市卫生局向救护站拨事业费51万元,向市财政申请到用于更新车辆、设备的专项拨款48万元,全年拨款总计99万元。

5、“目前,徐州市交通事故抢救中心”设在某一所医院,不符合就近急救的原则,也不利于伤员的及时抢救。

三、建议

市卫生局根据全市区域卫生规划,对我市急救网络提出了规划目标,具体规定了建立有区域特点的市、县、乡三级急救网络和面向淮海经济区的急救网络。在加强急救基础设施建设、配备急救车辆、急救通讯联络系统方面也提出了总 体规化。委员们认为,市卫生局的规划目标和总体思路基本上是可行的。根据我市的实际情况,同时借鉴外地的先进经验,特提出具体建议如下:

1、建立健全全市急救医疗服务网络,形成以急救中心为核心、急救分站为枢纽、网络医院为基础的急救服务网络体系。以市救护站为主体,迁址组建徐州市急救中心,急救中心应为直属市卫生局领导的独立机构,不宜挂靠在某一所医院。为有效缩短急救半径,提高快速反应能力,根据市行政区域划分,充分利用现有的医疗卫生资源,分别在市区东、南、西、北、中几个方位设立急救分站。急救分站应选择人口密度大,交通便利,规模较大、水平较高的二级以上综合医院为依托,科学定点,合理布局,减少开资。各分站应为急救中心派出机构,实行垂直管理和运行。我市的厅直、市属、区属、企业医院,以及驻徐部队医院都应纳入急救网络,急救网络医院要突出专科特色。三级医院应为急救网络的主体,指导并直接参与下一级网络医院危重病人的救治工作。网络医院内应形成急诊小区,开通绿色通道。组建县急救站和急救分站,县急救站应设在县人民医院,县急救分站应设在中心乡镇卫生院。市卫生局应对急救分站、急救网络医院进行评估和资格认定,以保证急救医疗技术水平和质量。

2、搞好基础设施建设。市卫生局规化在市第四人民医院正在建设的门诊大楼西南部分楼层,建4000平方米的急 救中心办公楼,并在门诊大楼顶层建直升飞机停机坪。委员们认为,市卫生局的整体规划是可行的,在整体设计时,要有超前意识,急救中心应形成相对独立的单元,并将行政办公、值班、调度指挥、通讯设备、急救培训用房,以及车库、仓库、汽车修理车间一并考虑,使其形成功能完善的急救中心综合楼。

3、完善急救通讯联络系统。建立全市急救微机联网程控系统,市区设急救“120”专线电话并入市话网,装备800兆以上无线网络集群化系统和GPS卫星定位发射电台,此项资金缺口较大,可分步实施,逐步到位。在各分站和救护车上设基地台和车载台,形成以市急救中心为主体,急救分站、救护车和网络医院为网点,覆盖全市的通讯指挥系统。

4、增配急救车辆。根据卫生部按5万人口拥有一辆救护车的规定,目前尚需配备20辆救护车,1辆指挥车,其中需配备2台多功能救护车,一般应选择进口或国内合资生产的车辆。

5、增加急救人员编制、经费投入及设备。现代院前急救医疗必须做到现场抢救和监护,逐步使院前急救由过去的单纯转运型向医疗急救型转变。为此,急救中心需配备专业技术水平较高的医护人员,人员编制需增加到90人,才能满足实际工作需要。为稳定急救专业队伍,政府应加大急救经费投入,在待遇上要给予政策倾斜,如晋升职称、发放急 诊补贴等要制定特殊优惠政策。为保证急救中心正常运转,不仅要增加财政拨款,还应把急救中心核定为全额事业单位,为急救工作提供坚强的财力保证。按急救出诊需要,每辆救护车内需配置心电图机、氧气瓶、简易呼吸器、吸引器、除颤监护仪等抢救检查设备及60种以上抢救药品。

12.120急救中心管理方案 篇十二

1耳轴轴承调整施工技术方案

1.1转炉简图及整体重量

120t转炉本体主要由非传动侧轴承、非传动侧耳轴、托圈、炉体、传动侧耳轴、倾动减速机6部分组成, 以两侧轴承座为支撑点, 减速机转动传递力矩进行炉体转动的系统。查阅转炉原设计图纸得知各部重量分别为:托圈总重:300.15t;炉体总重:209t;轴承单重1820kg;倾动减速机 (4个) 总重:126t。如图1所示。

1.2施工方案一

方案一, 采用两侧分体式顶升旋转轴承180°的施工方式, 即传动侧和非传动侧分别顶升使转炉倾斜1°~2°, 从而使单侧各轴承与其轴承座脱离, 完成旋转。

1.2.1传动侧顶升

在传动侧轴承座底部支座上搭设承载量160t以上的小平台, 用油压千斤顶和U型座 (如图2所示) 将传动侧耳轴顶升50~100mm, 然后进行耳轴轴承旋转。

1.2.2非传动侧顶升

将旋转接头拆除后, 在其位置安装假轴 (假轴结构尺寸如图3所示, 耳轴装配结构如图4所示) , 用油压千斤顶和U型座将传动侧耳轴顶升50~100mm, 然后进行耳轴轴承旋转。

1.2.3假轴所受剪切力分析

假轴受力如图5所示。

连接假轴处受力的计算方法为:

式中:F1———连接假轴处受力;

F———重心处的合力;

m1———托圈装配重量;

m2———炉体重。

查阅图纸得:m1=185t, m2=209t

因此, F=m1g+m2g=3940k N F/2=1970k N

非传动侧连接假轴所使用的螺丝孔为原耳轴端面安装旋转接头的螺丝孔为φ36mm。

受力的是12条M36螺杆, 螺杆半径r为18mm, 其横截面A为:

连接假轴截面的剪切应力计算方法为:

式中:τ———连接假轴截面的剪切应力;

A———连接假轴的螺栓横截面。

因此, τ=F1/A=161.343MPa

螺栓材料的许用应力计算方法为:[τ]=σs/ns式中:σs———材料的屈服极限;

ns———安全系数。

螺栓材料为合金结构钢, 其许用应力[τ]’=0.6~0.8[τ], 为了提高安全系数, 查阅手册ns取2, [τ]’取0.6[τ], 且τ<[τ]’

满足需求的螺栓材料屈服极限为:

式中:σs———材料屈服极限。

(τ/0.6) ·ns=537.81MPa

因此, 所需螺栓材料的屈服极限必须大于537.81MPa。

1.3施工方案二

方案二, 采用炉体整体式顶升旋转轴承180°的施工方式。需制作顶升装置, 从转炉炉底正下方将转炉顶起50~100mm, 传动侧辅助顶升, 从而使两侧轴承与其轴承座脱离, 完成旋转。施工方案如下:

1.3.1顶升装置

顶升装置如图6所示, 顶升架主要受力在底部四个支撑柱上, 所承受的重量为394t (不包括转炉耳轴轴承包及底座重量) 。顶升架承重截面面积A确定方法:由于4根立柱所受力F=3940k N, 而材料Q235的屈服点为σs=200MPa, 材料的许用应力[τ]=σs/ns=100MPa。按照安全切应力[τ]’=60MPa计算, 承重截面面积A=F/[τ]’=0.0657m2。所以, 每根柱子所需称重截面A1=A/4=0.0164m2, 4根立柱用中厚板制作, 截面尺寸为长70mm, 宽60mm, 厚20mm, 各支撑结构要焊接剪刀衬。

1.3.2转炉顶升

转炉顶升示意图如图7所示。

转炉顶升过程简述:将200t四同步电动液压千斤顶和顶升支架安装到炉底顶升车上, 然后将顶升车吊运到转炉炉下轨道上, 接通电源, 开至炉体下方顶升位置, 同时在顶升立柱正下方, (顶升车与轨道之间) 加600mm×225mm厚的支撑。顶升前, 在炉底、传动侧、非传动侧做起升高度测量标记, 先启动四同步电动液压千斤顶开始顶升, 同时传动侧两辅助千斤顶同步起升起保护作用, 当炉体向上顶升约5mm后停止, 检查各支撑点情况, 然后每起升20mm, 对炉底四点、传动侧与非传动侧轴承下部外圈与轴承座两点进行测量, 顶升距离达到100mm后立即停止, 准备旋转。

1.4施工方案的比较确定

方案一中所要加工的备件有12条M36高强螺栓和与轴头螺栓孔配套的假轴, 其假轴需要特殊材质的锻造坯料, 需要单独锻造, 加工时间较长, 加工难度比较大, 精度要求较高, 年修开工时间不允许。同时假轴螺栓孔加工尺寸较大时, 可利于螺栓安装, 但会出现12条螺栓受力不均匀而发生依次滑扣或断裂现象, 风险较大。

方案二中仅需普通材料并按照图纸焊接制作顶升支架和支墩, 然后用200t一托四电动液压千斤顶将转炉顶起, 同时使用辅助顶升就可完成旋转。

因此, 综合两个方案的情况选择方案二。

2 施工方案的实施

2.1 顶升时需注意的问题

1) 由于炉底筋板与液压千斤顶接触面较小, 稳定性不足, 需在顶升位置两侧焊接250mm×300mm×25mm钢板, 保证稳定性;

2) 由于托圈和炉壳有150mm的间隙, 若出现托圈存在偏重, 可能导致托圈微量旋转, 耳轴也就随之发生旋转。因此顶升前, 在托圈与炉体之间 (南北侧) 各加三块20mm厚的钢板定位;

3) 顶升过程中, 由于三个球铰间隙不同, 可能出现三个球铰受力不同, 导致炉底带动托圈, 此时需利用液压千斤顶单动顶升进行调节。

2.2 转炉耳轴轴承旋转施工步骤

1) 转炉停炉后, 将非传动侧旋转接头拆除, 耳轴轴承铰支座用320mm槽钢进行加固, 防止托圈在顶升或回落过程中出现偏差;

2) 洗炉完成后, 安装传动侧辅助顶升装置和2台320t电动液压千斤顶;

3) 炉体摇至零位, 炉口向上;

4) 倾动系统、挡火门停电;

5) 作业人员分3组, 分别对传动侧、非传动侧、炉体挡火墙进行拆除;

6) 使用12t吊车将东西两侧挡火墙拆除;

7) 将东侧挡火墙吊出放到9.1m平台, 用5t倒链将西侧挡火墙固定在炉体上, 便于回装;

8) 利用18m平台横梁做吊点, 安装5t倒链, 拆除非传动侧耳轴轴承座两侧边盖 (螺栓M42×120mm) 、轴承包上盖 (螺栓M90×6.8级) ;

9) 拆除倾动一、二次减速机扭力杆连接座螺栓, 将南北两支撑座脱开 (螺栓M65×400mm) , 托圈顶起50mm时, 用50mm的钢板在橡胶缓冲座处进行支垫防护;

10) 顶升车安装前, 使用转炉偏跨50t天车将200t四同步电动液压千斤顶及所用工具倒运到顶升车平台, 再将顶升车吊至炉下轨道上, 电源接通后, 将顶升车开到顶升位;

11) 在顶升立柱正下方 (顶升车与轨道之间) 安装600mm×225mm厚的支撑, 同时安装阻车器;

12) 顶升前在炉底、传动侧、非传动侧做起升高度测量标记, 并安排专人对3处标记进行随时监测。先启动主起升四同步电动液压千斤顶开始顶升, 同时传动侧两辅助千斤顶跟上起升起保护作用, 炉体向上移动3~5mm后停止顶升, 检查各支撑点情况后, 每起升20mm, 对炉底四点、传动侧与非传动侧轴承下部外圈与轴承座两点进行测量, 直到顶升100mm停止;

13) 轴承外圈做标记, 用1t倒链及专用卡子将轴承外圈固定后, 开始旋转180°;

14) 轴承旋转完成后, 各部千斤顶缓慢泄压, 炉体轻轻下落到原始位置后, 进行检测, 保证轴承的位置不变, 同时对轴承间隙进行测量 (轴承:NSK:249/1180CABg4E4C3) ;

15) 使用高压清洗泵对其进行清洗, 清洗完成净后, 再用氩气吹扫;

16) 回装传动侧、非传动侧及其它各部件, 其步骤与拆除相反。

3 实施效果

1) 通过旋转转炉耳轴轴承180度后, 延长了轴承的使用寿命约6~8年, 同时也间接的节省了备件费用约300万元 (1盘耳轴轴承约45~50万元) ;

2) 该施工方案解决了整体顶升偏重问题, 在不拆除倾动减速机的情况下进行施工, 缩短了检修工期72h。

4 结束语

对两侧分体式顶升旋转轴承方案和底部整体式顶升旋转轴承方案进行分析和对比, 确定最经济的实施方案。该方案中, 备件制作精度低, 操作简单易行, 有效地解决了转炉耳轴轴承旋转180°的问题, 同时转炉耳轴轴承更换也可借鉴该方案, 但由于时间仓促, 不足之处, 敬请批评指正。

摘要:主要针对酒钢碳钢薄板厂炼钢工序120t转炉耳轴轴承调整180°施工方案进行了研究与探索, 通过对两种施工方案的对比, 找出一种既经济又可行的施工方案, 有效地解决了120t转炉耳轴轴承调整或更换。

关键词:转炉,耳轴轴承,调整180度,施工方案

参考文献

[1]孙爱新.转炉本体设备安装技术探讨[J].科技资讯, 2011, 20 (4) :159-161.

[2]杜军科, 李国玉.转炉耳轴轴承更换技术初探[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11, 23 (2) :211-213.

[3]李刚.转炉球铰支承和耳轴轴承的改进[J].中国设备工程, 2009, 17 (12) :114-116.

[4]王隆寿.300t转炉炉体更新技术[J].宝钢技术, 1998, 6 (1) :99-102.

13.物业中心策划管理方案 篇十三

2019年4月30日

一、大楼的日常使用、维护、管理工作

1.负责大楼的各项安全生产工作和物业工作人员的管理;

2.负责大楼入驻单位房屋的使用状况、装潢、维修、养护工作;

3.负责大楼消防管理、供电、供水、排水、供暖、电梯、照明设备的安全使用、监控设备的正常使用;

4.负责大楼外围和楼内设施设备的维修和养护,及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

5.负责巡查大楼门窗、卫生间设施是否正常使用,有无故障及时报修;

6.负责电梯操作管理,及按时督促做好每月2次的电梯维保;

7.负责大楼绿化带的花草、树木的修剪、浇水及有关事务;

8.负责大楼十一楼活动室、四楼露天平台和楼顶平台的日常管理维护等工作;

9.在发生故障时,及时维修、保证质量、排除隐患。

二、保洁管理制办法细则

1、由保洁员负责,以每天2次清扫为主,另每天安排一人带班,逐层保洁公共区域卫生;

2、负责做好每天公共场所的清洁工作,保持办事大厅、楼梯、楼道、洗手间、电梯轿厢卫生整洁干净;

3、负责监督管理,严禁公共区域堆放杂物、乱扔烟头、果皮和随地吐痰;及时清理垃圾桶、纸篓,茶渣桶,按时清倒垃圾车回收的垃圾;

4、负责公共区域门窗和会议室隔断玻璃墙面的定期清理和玻璃擦拭;

5、负责公共区域水电、照明的使用情况检查,随手关闭长明灯,发现故障及时上报;

6、负责会议室、活动室、教室,每星期清扫一次,另随时使用随时打扫;

7.附:保洁日常工作流程表

时间

工作流程

工作内容

8:20

14:20

换工作服

服装整洁、干净、工具齐全,做好准备工作

8:30-9:00

15:00-16:30

一楼大厅保洁

地面无垃圾、干净整洁,电梯地面无垃圾、电梯墙面无手印,门保持干净无污渍,玻璃保持干净无手印,卫生间保持地面干净无积水、无垃圾、垃圾桶(大厅内、电梯口、楼梯口)保持干净垃圾常清理,(面盆、镜面、洗手台、小便器、便池、拖把池)保持干净整洁。

9:00-10:40

2楼-10楼

洗手间卫生情况(洁具无污渍、无水锈、无异味,垃圾桶及时清理、茶渣桶保持干净、地面无积水、清洁工具摆放整齐)走廊、楼梯(无烟蒂、无浮沉、无垃圾)

11:00-12:00

17:00-18:00

按楼层分配区域

1、楼梯间:楼梯清洁干净无垃圾、无浮沉,地脚线无浮沉,扶手擦干净无浮沉。

2、过道:过道清洁干净无垃圾、无浮沉,地脚线无浮沉,窗台擦干净无浮沉。防火门擦拭干净,电梯外门擦拭干净无手印。

3、卫生间:地面清洁干净整洁,门干净无污渍及手印,镜面擦拭干净无水印,洗手台面清洁干净不留污渍水印,面盆清洁干净无污渍,拖把池清洁干净无污渍,小便器、便池清洁干净无污渍及尿渍,便池隔断及隔断门清洁干净无污渍、尿渍、水渍,窗台擦干净无浮沉,墙面保持干净无污渍,茶水桶经常清洗不散发异味,大小垃圾桶保持干净,垃圾常清理不过夜。

三、安全保卫工作

(一)值班岗保安实行24小时值班制

(二)班次:早班8:00—14:00,午班14:00—19:30,晚班:19:30—8:00(次日)

(三)大厦巡逻:

1.巡逻周期:早班、午班人员巡查2次,晚班人员每隔2小时巡查1次。

2.巡逻规律:不制定固定路线,但不留“死角”、“偏角”。先从11楼起,自上而下,从每楼层依次巡查到地下室,最后到室外。

(四)巡查内容:

1.指挥车辆有序停放,外来车辆一律不得在大楼院内停放。

2.巡视大楼外有无可疑、乱摆卖、发广告人员,一旦发现,及时制止。

3.检查防火、防盗、水侵入室等情况,发现隐患及时报告。

4.检查水电暖安全,用水设备、地下室供暖设备是否正常。

5.检查消防设施、消控室设备是否运转正常,消防通道是否畅通。

6.观察安全指示灯、应急灯及报警系统是否正常工作。

7.对大楼内打闹、大声喧哗、随地吐痰等不文明现象应及时遏制。

8.遇到集体上访群众时,因及时遏制进入大楼内,指引上访群众去接待厅反映情况。

9.各班人员要认真填写安全检查记录表,执勤中遇到疑难问题解决不了时,及时向部门主管汇报。

10.附:人社大厦安保工作流程表

时间

岗位

工作内容

08:00-10:00

一楼门厅/大楼前院

交接班/指挥车辆有序、安全停车泊位,外来车辆不得驶入后院

10:00-12:00

楼面

楼层巡视(设施,通道,异常人员)/检查消防设施、消控室设备是否运转正常

12:00-14:00

一楼门厅/楼面

关闭正门楼门/打扫前后院卫生/按日志巡检并填写各类所需记录表。/换班人员吃午餐

14:00-16:00

一楼门厅/大楼前院

交接班/开启正门楼门/环境卫生维护/指挥车辆有序、安全停车泊位,外来车辆不得驶入后院

16:00-17:00

楼面

检查地下室暖气泵、水泵,有无漏水现象并填写记录单/楼层巡视(设施,通道,异常人员)

17:00-18:00

一楼门厅

按各类日志要求巡检并填写各类所需记录表。

18:00-19:30

一楼门厅/大楼前院

关闭正门楼门/指引楼内工作人员有序下班/环境卫生维护/换班人员吃晚餐

19:30-21:00

一楼门厅/楼面

交接班/指挥车辆有序、安全停车泊位,外来车辆不得驶入后院/环境卫生维护/楼层巡视(设施,通道,异常人员)/检查地下室暖气泵、水泵,有无漏水现象并填写记录单

21:00-23:00

一楼门厅/楼面

按各类日志要求巡检并填写各类所需记录表/检查大楼所有办公室灯光是否关闭,楼内是否还有人员逗留

23:00-24:00

楼面

楼层巡视(设施,通道,异常人员)/检查地下室暖气泵、水泵,有无漏水现象并填写记录单

00:00-01:00

楼面

楼层巡视(设施,通道,异常人员)/观察安全指示灯、应急灯及报警系统是否正常工作

01:00-02:00

楼面

楼层巡视(设施,通道,异常人员)

02:00-08:00

楼面

楼层巡视(设施,通道,异常人员)

四、保安管理制度(总则)

一、遵守国家和地方政府的法律法规以及大楼内部的各项规章制度。

二、服从管理,听从指挥,维护大楼的财产、人身安全。

三、坚守岗位,忠于职守,严格执行岗位责任制。

四、仪容整洁,精神饱满,文明礼貌执勤。

五、值班时严禁睡觉、串岗,不准做其他与值班执勤无关的事。

六、爱护各种器具装备,不得丢失、损坏、转借或随意携带外出。

七、严格执行请、销假制度。

第一章保安值班制度

一、保安员值班实行24小时三班轮值制,做好门前和大楼内安全防范工作。

二、门前值班与园区内巡逻执勤实行岗位轮换交接制,各岗位保安人员应相互配合,密切协作,共同做好整个区域的安全防范工作。

三、门卫值班必须严格大楼内人员、物品和车辆的出入管理,严格执行出入登记手续,发现可疑情况应及时报告。

四、当值保安员必须严格履行职责,按照岗位要求,认真完成各项任务,规范填写各种登记资料,做好交接班记录,向接班人员汇报工作情况;

向领导反映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并提出处理意见。

五、保安员必须服从管理部门的领导,服从上级领导的指示和本部门领导的工作安排。

非紧急情况不得擅离职守。

第二章门岗管理制度

一、门岗值班室是保安员工作执勤场所,非工作人员禁止入内滞留。

二、保安员实行24小时全天候三班轮值制度。

当班人员须按时交接班,并做好交接班记录。

三、门岗应严格执行有关规定。

保持室内及周边环境清洁。

四、对进出大楼的各类车辆及人员,应先敬礼再履行执勤程序,保持交通秩序通畅。

五、发现重大问题及时上报,并协助有关部门处理。

第三章巡逻管理制度

一、巡逻人员必须熟悉大楼内外环境,熟悉楼内各类设备、物品所处的位置,发现设备物品移动的可疑情况,须立即查明。

二、日常巡查监控室、水泵房、配电室、地下室、高低压配电室有无异常,填写巡查记录,及时上报;

三、巡逻过程中,闻有异味,听到可疑声响,发现异常情况应立即查明,及时通知有关部门。

四、注意观察来往人员的动向及携带的物品。

发现可疑的人和物品时,要选择适当的位置加以监视并及时处理并报告上级。

五、巡逻时注意检查消防栓、道路、清洁卫生、昧化、公共设施的完好情况,发现故障应及时登记、汇报。

六、发现打架、吵架、斗殴时,应予以劝止,遇有偷盗、流氓等违法犯罪分子,应立即报警,设法擒获,并及时上报领导。

七、发现火灾,漏水等重大事故应迅速上报,并立即组织扑救。

八、巡逻队员下岗后应将巡视器材进行交接,并做好相关记录。

第四章岗位交接班制度

一、保安员应提前10分钟着装上岗接班,在交接班记录表上记录接班时间。

二、交接班时,交班的保安员要把值班过程中须继续注意或处理的问题以及警械器具等装备器材向接班保安员交接清楚。

三、交班保安员要等接班保安员对管区巡逻一遍进行验收后才能下班,接班保安员验收时间无特殊情况下不得超过30分钟。

四、接班保安员验收时发现的责任问题,由交班保安员承担责任;

验收完毕,岗位所发生的问题则由当班保安员承担责任。

五、所有移交事项交接清楚后,交班人员在离开岗位前在登记簿上记录下班时间并签名。

接班人员未到岗,交班人员不得下班,否则,期间发生问题,两人共同负责。

五、问责管理办法

1.对违纪违规行为,按其性质,情节严重,按中心处罚制度规定,处以口头批评警告,现金处罚、开除,追究其责任。

2.作为大厦内安保人员,有责任、有义务遵守《保安管理制度》,如违反,将对其进行问责。

3.对履行职责不认真、不到位、不作为、慢作为,致使工作不能保质保量完成的,处以口头批评警告,连续3次批评仍犯的,将给予现金处罚。

4.安保人员遇突发状况,如楼内外来人员盗窃、集体上访群众不遏制造成不良影响的,将给予现金处罚。

5.大楼内出现重大安全事故时,如漏水、火灾、监控摄像头损坏等,安保人员没有及时发现跟踪处理汇报,造成严重后果的,将给予现金处罚。

6.对擅离职守、脱岗、不按时交接班,导致日常工作不能正常进行的,处以口头批评警告,因脱岗造成严重事故的,将进行问责并处以现金处罚。

上一篇:淘宝商城系统需求分析下一篇:感受航天情优秀作文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