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教学中提问艺术

2024-07-08

阅读教学中提问艺术(12篇)

1.阅读教学中提问艺术 篇一

记叙类文章阅读教学中的提问艺术

记叙类文章阅读教学中的提问艺术

文/倪东方

摘 要:在记叙文阅读教学的课堂上,教师会根据教学目的展开师生间问答、讨论、生成的语言交流活动。这里,提问是一种重要的教学策略。提问的目的是让学生思考问题,深化对所学知识的认识,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阅读教学中适时适度且富于艺术技巧的提问,能增强知识转化为语文素养的能力训练的实效性,是发展学生思维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途径。20世纪初期,教育界曾流行一句话:“知道如何提问就等于知道了如何教学。”可见,教师对教学问题的预设、遴选、生成、运用的智慧,就常常成为决定课堂教学成功的关键。

关键词:思“切”;求“精”;务“透”;凝“智”

一、思“切”:生成的问题切合学生的思维特点

“切”即切合具体的文本特点,切合学生的知识背景,切合学生的情感状况,切合学生的思维特点。首先,提出的问题应该是清晰和恰当的,教学中的实际情况是,教师备课时要把握阅读的走势和学生的能力发展方向,明了课堂上哪一步应该提出问题,提什么问题。问题的用语应该符合语文教学规范,不宜偏和怪;其内涵和外延应是确定的,忌大而无当,让学生不明所以无从下手;必要时,需提供思考方向和方法,并作相应指导;再进一步,应根据不同文本、不同学习阶段、不同教学目标,使用多样的提问类型,要有记忆性和知识性问题,更要有理解性、综合性问题,有时可将一个大问题分解为几个小问题。比如,教学《紫藤萝瀑布》时,若只用一个大问题:“作者写花要表达怎样的中心?”就显得空泛,没有思维形成过程,不利于学生能力培养,可设计几个小问题:(1)眼前的紫藤花有什么特点?(2)十多年前的紫藤花又是怎样的.呢?(3)作者由紫藤花的荣枯对生命产生了怎样的感悟?更进一步,进入课堂教学视野的问题,应该考虑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让学生的情绪在亢奋或沉静中积极思考,以前的课堂提问,多是要求学生重复已教学过的问题的答案或复述信息,即记忆性或知识性的问题,这类问题不具备思考的力度,不足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好的问题,既要找到能撬动学生思维的“语言点”,又要与其他训练任务自然而然地勾连起来,由点及面,以获得一箭双雕甚至一石三鸟之效。

二、求“精”:让学生的思维活动在核心问题上展开

从根本上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看,不分轻重主次的满堂问使学生不易抓住主要矛盾,难以把握一堂课的重点和难点,不利于培养学生整体把握文章的能力和总体评价能力。课堂教学提问应该倾向于提出一些理解性、运用性和分析性、评价性的问题,尤其要把握一篇文章的核心问题。所谓“核心问题”,就是课堂诸多问题中最能揭示文本教育教学价值的问题。在课堂有限的时间里,要获得最大限度的效益,势必要把学生的精力集中在对核心问题的探讨上。教师的智慧就表现在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把握重点和难点,并寻求突破,让学生的思维在核心问题上碰撞,以求得文本的透彻理解。在《孤独之旅》,“孤独”一词对于杜小康来说,包含哪些内容?小说中是从哪些方面体现出来的?《孔乙己》文章结尾写道“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孔乙己最后究竟死没死?这些就是文本的核心问题。《羚羊木雕》中,“我和父母的矛盾焦点是什么?为什么产生这样的矛盾?”对文本内容和中心有提挈作用。

三、务“透”:在追问中让学生步步上台阶

课堂教学的过程,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是问题连续跟进的过程。问题与问题之间应该存在内在的逻辑联系,促进学生思考,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问题的一步一步展开、推进与解决,就是教学任务和目标的一步一步的达成与实现。一个问题生成了,学生对这个问题的思考力能达到多深,问题能探讨和解决到什么程度,这是教师在提问时必须予以密切关注的事情。问题是帮助学生透彻地阅读文本的诱因,离学生太近或太远,都不能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古人曰:“提纲而众目张,振领而群毛理。”阅读中若能设计出环环相扣的一系列组合问题,引领学生对学习内容进行逐层深入的解读和把握,就会像整饬衣服时先提衣领一样,使整个过程贯通一气。教师必须掌控梯级提问层次,更可在一个问题上步步紧逼,利用追问促进学生将自己的思考明晰起来,深入下去,还能引导学生改善其语言表达,在合作探究中激发思考,形成能力。

四、凝“智”:有效捕捉并机智利用课堂上的动态问题

课堂中的细节、步骤并不完全按我们预定的完成,在师生对话中常常会有突发问题,我们称之为动态问题。能有效捕捉并机智利用课堂上的动态问题,巧妙引入或化解,常常能形成课堂教学的亮点。

记得自己那次上《我的叔叔于勒》一课,分析到人物形象时,有位同学发出感叹:“于勒好可怜啊!”马上有同学反驳:“他有什么可怜,有钱时,大把的挥霍,落到这个地步是他自找的!”还有同学说:“菲利普夫妇才真的可怜了呢!于勒花光他们的钱,使他们生活困顿,连女儿都嫁不出去!”我乘机提问:“到底谁可怜?”学生围绕这个问题进行争论,最后达成共识――“他们都可怜!”我乘胜追击问道:“到底是什么造成他们这么可怜?”学生情绪高涨,讨论激烈,最后都认识到:“社会的重压、生活的困顿导致人们道德的沦丧、亲情的淡漠。”在这样的教学活动中,教师的机智引导、提问激活了学生的思维,使得课堂灵动而又高效!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的技巧并不在于能遇见到课堂的所有细节,而在于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巧妙地在学生不知不觉中作出相应的变动。”对课堂动态问题的处理,在于语文教师因势利导的智慧,它是一种高层次的教学艺术,是教师综合素质的反映。我们应该孜孜以求。

我想,阅读教学中巧妙运用提问的艺术,做到了思“切”、求“精”、务“透”、凝“智”,语文课堂的灵动高效也就不远了。愿与诸同仁共勉之。

(作者单位 湖北省团风县但店中学)

2.阅读教学中提问艺术 篇二

一、牵一问而动全文

这“一问”即“主问题”。它是从课文中提炼出来而又能让同学们进入到全篇课文中去的“大问题”, 有利于学生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 有利于让学生的眼光进入到课文的每一个角落, 引导学生从整体上去理解课文的情节、脉络、人物、表情达意的手法等等。主问题就像一张网的总绳, 总绳一提, 就把课文的精华所在提炼出来, 把教学重点、学习难点拎出来, 提醒学生注意, 引导学生思考。

如教学范仲淹的《岳阳楼记》时可设置主问:

“览物之情, 得无异乎?一句中异在哪里?”以此问牵

动全文, 既触动了学生深层思维, 又把文章中岳阳楼一阴一晴的独特景象和迁客骚人一悲一喜的精神境界连缀起来, 迅速理清了文章的结构。

又如学习鲁迅的《孔乙己》, 恰如欣赏一部充满笑声的悲剧, 所以设计这样一个主问题:说说全文中的笑。一问激起千层浪, 它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 把学生引入了课文, 引到了专心致志的阅读境界。经过对课文整体的研读提炼, 学生找出了十多次笑, 并把它分成了四类:一是咸亨酒店顾客冷漠、无聊的笑;二是咸亨酒店掌柜冷酷、自私的笑;三是咸亨酒店小伙计解脱、解嘲的笑;四是咸亨酒店小孩子们天真、幼稚的笑。像这样“一问牵全文”的主问, 是教学过程的开始, 是思维炸药的引线, 学生在这个“抓手”的引领下, 体会到了“笑”犹如调料, “笑”出了世俗者的冷漠, “笑”出了孔乙己的可笑, “笑”出了科举制度的毒害。通过“笑”这个突破口, 读出了作者所揭示的主题, 强化了这悲剧带给人们的思索。

实践证明, 这些主问题的提出, 使学生明确了文章的学习目的, 把学生注意力牵引到了课文的重、难点上来, 能让学生认真阅读, 潜心思考。余映潮老师说:“主问题是教学中立意高远的课堂教学问题, 有着‘一问能抵许多问’的艺术效果。”所以, 教师在备课设计教案时, 要尽力找到一根可以把许多知识的“散珠”穿起来的线, 使教学过程显得形散而神不散。

二、打破砂锅问到底

这种提问方式即“追问”。它是以深入为方向, 以思维走向为路线, 发挥老师主导性, 调动学生主体性的过程。具体地说, 就是在学生回答了一个问题之后,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情况继续提问的一种教学方式。很多时候, 学生的回答是肤浅的、表面的, 这就需要教师通过不断地追问, 把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入、深刻, 类似于打破砂锅问到底, 一而再, 再而三, 让学生步步寻思, 将问题深化, 从而理解得更加完全、具体、透彻。

比如《木兰诗》的教学过程中, 我就采用了追问的方式。

师:用一句话概括全文的故事内容。

生:叙述了木兰女扮男装, 代父从军的故事。

师:木兰为什么要代父从军?

生:军书十二卷, 卷卷有爷名;阿爷无大儿, 木兰无长兄。

师:那她姐姐为什么不去呀?

生:没她勇敢。

师:那从中可以看出木兰有怎样的美好品质?

生:关心国家安危, 体恤父亲年迈体衰;深明大义, 忠孝两全。

这样的追问使学生始终处于积极的思维状态, 且追问内容出浅入深, 由具体到抽象, 促使学生的思维向广阔性和深刻性发展。

又如在《芦花荡》的教学中, 赏析老人这一形象时, 我设置的主问是:你最喜欢老人的哪一点, 为什么?学生结合课文讲得头头是道, 可总是在一个层面上打转, 为了激发学生的深层思索, 我又追问:老人有没有让人不喜欢的地方?有学生心中原本就存有这样的疑问, 认为老人过于自信自尊, 还害得小姑娘受了伤, 由此课堂自然进入了更深一层的研读。随着研读的深入, 学生发现了三个“不怕”, 再联系“柔和”一词以及文中对老人的外貌描写, 学生由衷地感慨:文中的老人的确自信, 但真正使小姑娘受伤的不是老人的自以为是, 而是老人对孩子的喜爱。也正是这一点使老人的形象更有立体感, 不但不应该成为让他们不喜欢的理由, 相反该是最让他们喜欢的地方。老师在课堂上这种看似轻描淡写的追问, 往往更能激发学生相互交流的兴趣, 而人物也随着对话的深入显得更加丰满, 学生对于作品的理解也就更加深刻。

总之, 采用“追问教学”, 可以有效地激活学生的思维, 从而营造出教师、学生、文本各方互动的教学氛围, 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叶澜教授指出:“课堂应是向未来方向挺进的旅程, 随时都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景。”教师面对这种“意外”要迅速进行反思:这个想法是否更有价值?顺着这个思考将会有什么样的情况出现?等等。运用教学机智及时对这些“意外”进行“过滤”“整合”“追问”, 从而进一步深入地推进教学。

三、另辟路径, 放飞思维

美国教育家布鲁纳说:“向学生提出创造性的问题, 可以引导学生发展智慧。”创造性问题的设计, 有利于让学生在教师的正确引导下尽最大可能去展开联想和想象的翅膀, 在个人思考的基础上发表每人不同的见解, 抒发个人的真情实感, 并通过联想和想象进行创造性的思考, 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如在《爱莲说》教学之后可以这样创造性提问;“作者非常喜欢莲, 因为它‘出淤泥而不染, 濯清涟而不妖’。生活中大家会对某些花草树木特别偏爱, 也同样会有一定的原因, 同学们可以畅所欲言, 谈自己的感想和认识。”于是学生在思考后纷纷发言:有的喜欢野草, 因为它有“野火烧不尽, 春风吹又生”的顽强生命力;有的喜欢腊梅, 因为它有顶风雪耐严寒的凛然之气;有的喜欢青松, 因为它有傲然挺立、不屈不挠的坚强品格……课堂气氛顿时异常活跃, 学生个个兴味盎然。这样的提问, 既延伸了学生的知识领域, 又使学生的表达能力得到了提高, 思想修养受到了熏陶。

又如教师在《孔乙己》教学后, 可以创造性地提问“孔乙己到底是死了还是活着”;在《皇帝的新装》教学后, 可以提问“游行结束后, 皇帝回宫想了些什么, 做了些什么”;在《斑羚飞渡》教学后, 可以提问:“飞渡场景中对于镰刀头羊的描写最让你感动的是哪一幕?我们人类自身有这样催人泪下的情感吗?”诸如此类的问题有利于学生在正确理解教学内容的前提下, 对教学内容进行加深和加宽, 对课文中的人物、情节等进行再造想象, 跳出课文, 走向生活, 从而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 培养他们的创造性思维, 使他们的思维能力不断发展、不断创新、不断提高。

3.阅读教学中提问艺术 篇三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提问艺术;调试手段;细致解析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有价值的提问能够促使学生创新思考,激发个体求知欲望,促进阅读技巧积累实效。透过实践调查结果分析,目前大多数小学语文教师秉承形式主义,片面地认为多设置问题就可收获丰厚的启发性功效,由此衍生各类瓶颈限制危机,长期制约学生多元化素质开发进度。

一、全面掌控课外材料本质内涵的提问方式

在日常教学活动中,尤其是语文课程需要基于文本结构进行富有现实意义问题设置,尽量杜绝表层性分析现象。单位篇章,总是需要透过中心思想树立进而影响学生,而涉及课文其余枝节问题,就顺势被定义为现象性问题。例如:《狼牙山五壮士》,深刻描述五位壮士不畏强权而英勇就义的故事,其中“冲锋”与“纵身”词汇体现着壮士非一般的心态状况,从中表现出的故事线索百般萦绕。尽管这两类词汇并不算是理解文章核心内涵的关键线索,同时五年级学生已经适应借助多媒体设备、书本等理解词语本身含义。因此,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利用本质意义角度进行细致阐述,辅助学生群体树立文章中心感受愿望,克制现象性问题设置迹象,学生经过全文阅读完成特殊语句筛选与联想解读,教师负责的只是后期精准校正与个体积极态度认同,为日后类似课程布置埋下深刻伏笔。

二、秉持“重辅相结合”的提问规则

结合科学阅读教学实践经验解析,教师总要利用重点性问题设置,督促学生自行提炼文本材料关键词汇以及语句,能够结合背景材料与个人主观思想完成复述任务。例如:在讲解《难忘的一课》环节中,这一课如何难忘以及事件滋生原委等都是需要重点解析问题,结合班级学生实际素质状况分析,教师会对应地提问饱含辅助特性问题,确保单位个体能够尽快梳理个中关键词汇。首先,最难忘的课程内容,需要学生迅速发现“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语句;其次,此类语句出现状况,可以安排学生自行演练当时情境,透过教师、学生以及作者不同角色的动作、语言表现,重复感受作者情感体会,必要时借助关键语句朗读获得情感品位提升机遇。学生经过课外内容明确掌握过后,能够发觉作者情感规则并令自身人文素质基础提升,整改关系始终维持递进性特征。因此,后续提到的“还有什么别的话比这句简单的话更能表达我此时的全部感情呢?”明确表达出台湾人民强烈的爱国主义与民族主义精神,并且与阶段提到的重要性问题产生明确呼应结果。就是说教师要精准掌控特定文本重点与辅助性问题处理关系,同时结合学生整体认知水准,完成重点问题直接提问任务,必要情况下可以依照既定程序提出相关辅助性问题,进而逐步完成因材施教规划指标,有助于将学生思维引向更加正确的空间架构之中。

三、布置形象与抽象相结合的提问

实际语文课程讲解环节中,由于低年级学生心理不够成熟,教师在提问时需要运用形象化手法进行内容表述方式改造,相比之下,繁多的抽象性问题不能迎合此类年龄段学生综合发展水准。具体来讲,任何提问都必须方便学生思考具体答案结果,不需要做出过度抽象的重复概括。特别是在面对低年级学生情境下,教师有必要先委派学生描述感官对象特征之后,再顺势进入后续抽象描述任务之中。至于高年级学生,对于某类关键性词汇理解相对透彻一些,此时形象性问题设置仍旧是不可或缺的。例如:《学会看病》存在词汇“艰涩”,此时切勿抽象地要求学生依据字典解释进行回应,实际上应该督促学生利用现实生活经验进行情境感悟,从中理解母亲角色一切不安与担心状况,进而更加深层次地掌握文章中心思想。

涉及抽象性和形象性问题,两者维持辩证统一关系,偏废任意一项都无法贯彻创新素质化教学指标。实际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有义务严格区分启示性、暗示性问题搭配特征,须知启发性问题能够适当激活学生思路架构形态,能够在其理解困境范围下提供明确指引,单位学生会顺着指导路径挖掘正确答案;而暗示性问题经常运用变相形式出现,教师的问题基本上已经包含答案,需要学生依照个人理解方式完成填充任务。由此发现,在实际教学活动中,教师应该尽量设置一些启发性问题内容,避免暗示性问题的广泛滋生。

四、结语

综上所述,提问作为一门艺术,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多角度、多层次、多途径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作用,是毋庸置疑的。因此,在日常课外阅读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师应注重磨炼自己提问的技巧,让提问成为其提高教学水平的一把金钥匙。

参考文献

[1]张静.人教版小学语文同步阅读教材使用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4.

[2]韩雪茹.小学语文微课程设计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4.

[3]吴金蕊.小学语文情境教学探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4.

4.浅谈语文课堂教学中提问的艺术 篇四

浅谈语文课堂教学中提问的艺术

袁长波 电话:***

重庆市綦江区三角中学

论文类别:学科教学类 学段:中学 学科:语文

摘要:本论文探讨了农村中学语文教学过程中问题式教法的技巧,恰到好处的提问,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关键词: 提问艺术 解决矛盾 抓住时机 启发教学

课堂提问是一种经常使用的教学手段和形式,是师生之间信息的交流。如果能够在教学中科学地设计并进行课堂提问,就可及时唤起学生的注意,创设积极的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从而展示教师教学艺术的魅力。物理学家牛顿因为树上的一只苹果熟透了掉下来砸在头上便对自己提了一问:“为什么苹果往地下掉不往天上掉了?”于是进行研究,结果发现了万有引力,由此可见提问的作用实在是不可忽视。语文教学实践证明,提问是教师了解学生,因材施教,集中学生注意力,推动学生积极思考的重要手段。提问还要善问,要根据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提问方法和提问角度。所谓善问者如撞钟,在一节语文中,有时一个恰到好处的提问,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在这里,我把几年来语文教学过程中关于提问的一点想法呈现给各位,不妥之处,还望批评指证。

一、在课题题眼处提问

所谓题眼就是题中的关键词语,中学语文课文中很多课题的关键词就隐含着课文的中心,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只要抓住了题眼,就抓住了课文的重点。如教《死海不死》一文时,开篇时可让学生思考:题目中两个‘死’是什么意思?“死”与“不死”矛盾吗?文末又说死海真的要“死”了,这个“死”又是指什么?这番题问,势必激发学生对课文的学习兴趣,并急切地研读课文找出答案。一篇看似枯燥无味的说明文学生却学得饶有趣味,关键在于教者如何结合实际抓住突破口,把它转化成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可见,抓住契机富于艺术技巧的提问,会让 1

学生学得主动、积极。

二、在内容矛盾处提问

矛盾是打开学生思维门扉的一把钥匙,互相矛盾或制造矛盾来进行提问,不但可以引起学生解决矛盾的兴趣,而且在解决矛盾的过程中可以得到乐趣和力量。不少课文在内容上有些地方看上去似乎自相矛盾,其实这正是作者独具匠心之处。由于中学生理解能力较差,因此教师的引导显然尤为重要。如魏巍《我的老师》一文中,写蔡老师从来不打骂我们,为什么又写仅仅有一次,她的教鞭还像要落下来,又打了呢?这句话看似矛盾,其实一点也不矛盾,它们是统一的。这样写跟能体现老师对学生的爱。又如讲《愚公移山》时,可设问:“愚公到低愚不愚?”为什么课文要称他为愚公?这种写法使人感到真是可爱,富于情趣。学生弄懂了就能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三、此意在彼,直题曲文的提问。

现在的语文教材深入浅出,可读性很强,如果教师只是照本宣科,平铺直叙的提问,学生就会感到索然无味。这就需要教师力求避免所提的问题太直太露,而要做到直题曲问,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主动求知的热情。这样提问,就活跃了学生的思维,也提高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并形成良好的课堂气氛,学生们争先恐后的来当导游。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讲三味书屋的教学方法时,就可这样问:三味书屋与百草园在学习环境、教课先生、学习的内容上各有什么不同?作者向往的是哪种儿童教育?这样提问,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积极寻找答案。

四、在文章结尾处提问

问题提的好不好,有个“时机”问题,俗话说:“提得早不如提得巧”,因此,在课堂上提问讲究时机。在教学过程的最后阶段,学生已对全文有了大致了解,对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也有了一定的体会,因此,此时提问犹如“画龙点睛”,对学生理解文章起了一个促进作用。而在一堂课的最后几分钟内,我们还需要给这堂课一个总结,即课堂结尾提问。它更是一门艺术,因为好的结尾提问会使整个讲述在归纳中得以升华,激起学生的共鸣,在描述中余音袅袅。古典章回小说就很注意文章结尾,每当关键处,戛然而止,写道“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云云。使人读到兴处,余味不绝,欲再睹为快。文章小说尚且入此,对于一 2

堂课而言当然也不例外,我们称好的结局提问为“豹尾”就是要使课堂收尾像豹子尾巴一样富有后劲,令人回味无穷,收获颇丰。因此,如果我们能巧妙的设计课堂结尾提问,则会使整个教学浑然一体,富有后劲,正如人们所说“结尾无定法,妙在巧用中”

课堂提问是语文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环节,它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始终,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的成败。采用问题教学法,其实际就是师生交流、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这正是新课程改革目标所要求的。因此,我们要大力提倡采用问题教学法进行语文课堂教学,从而使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工作顺利地向前推进。而且问题教学法对于改革和优化课堂教学,具有普遍的适用性,只要积极实践,努力去做,无论何种基础的学校和师生,其课堂教学都会收到实效的。语文课堂上适时适度、而且富于艺术技巧的提问,能加快把知识转化为语文素质能力训练的进程,是发展学生思维,保证和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为此,课前应精心设计好各种类型的课堂提问,形成有自己特色、适合学生口味的提问艺术风格,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综上所述,在教学过程中,问题提得好不好,关键是看是否围绕重点,有的放矢,是否建立在了解学生的基础上,是否具有启发性,只要是这样做的,大家就一定会发现,提问对上好一节语文课所起的作用实在是太大了。

参考文献:

[1] 衣华玲,浅谈语文课堂教学的收尾方法[J];吉林教育;2010年02期

[2] 谭振云,江苏省连云港市灌云县伊山第四中学 《阅读与鉴赏(下旬)》 2010年12期

5.浅论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提问艺术 篇五

很多语文教育大家都有这样的共识:语文教学是科学与艺术的结合。也就是说在语文教学过程中,除了探讨本学科自身规律的同时,还应根据具体的教学实际,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这就是一种教学的艺术。而在众多的语文教学方法中,课堂提问的诱导启发艺术显得尤为重要,因为一节语文课的优劣成败,与教师能否成功地诱导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教师的课堂提问将制约着学生思维训练的发展。

然而,在实际教学中,有部分教师由于没有抓准提问的契机,或者不懂提问的艺术,出现了不少提问的误区。如:

1、提问过于简单,没有思考价值。有些老师喜欢问“是不是”、“好不好”、“对不对”等,这样的提问毫无价值,只会让学生的思维得不到训练。

2、提出的问题空泛、难度大,让学生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如一开篇就问学生“课文写的是什么?”、“写作特色是什么?”,对学生只能启而不发,因为他们对课文内容还没有感性的全面的认识,怎么会回答上呢?

3、提问过于急于求成。有些教师发问后,还没有给学生足够的思考时间就要求立刻作答,这样只会压抑学生的思维训练。

4、提问没有新意,篇篇文章都是雷同的提问,“文章分几段?”、“各段大意是什么?”、“文章中心是什么?”,长此以往,让学生生厌。

5、提问对象过于集中,只顾优生,忽略差生,很容易挫伤差生的积极性。以上种种提问的做法,都是不科学的,它不仅收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还会扼杀学生学习积极性,更不用说锻炼思维能力了。

因此,有效的课堂提问应是从实际出发,根据教学的知识内容与思想内容,把握教材的重点、难点来精心设问、发问;另外,还应从学生实际出发,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与心理特点,找出能诱发他们思维的兴趣点来问,使提问真正问到学生们的心“窍”上。

下面谈谈语文课堂提问的几点有效做法:

一、抓住契机,设置矛盾,激活思维。

学生对每篇课文的学习,不是一开始就敢兴趣的,为此,教者应当深入钻研教材,抓住突破口,有意地给学生设置问题的“障碍”,形成他们心理上的一种“冲突”。当学生急于解开这些“冲突”(问题)时,也就意味着进行了思维训练,对课文重点、难点的理解自然也水到渠成。如《死海不死》一文,一开篇可让学生思考:题目中的两个“死”,是什么意思?“死”与“不死”矛盾吗?文末又说“死海真的要‘死’了”,这个“死”又是指什么?这一番提问,势必能激发学生对本文的兴趣,并急切地研读课文找答案。最后,当学生理解了“死”的三个不同含义时,也掌握了死海的特征以及形成过程。本来一篇看似枯燥无味的说明文却能使学生学得饶有趣味,关键在于教者如何结合教材实际,抓住突破口,把它转化成学生感兴趣的“问”。上海的于漪老师在教《孔乙己》一文时,就很注意发问的技巧。她一开篇就问学生,“孔乙己姓甚名谁?”这样一个看似简单却又难以一下子回答的问题,很自然迫使学生认真地研读课文。教者在此基础上,接着顺势利导学生认识孔乙己没有名字的深刻性,解决本文的教学难点。可见,抓住契机,富于艺术技巧的提问,会让学生学得主动、积极。值得一提的是,课堂上设置问题的“矛盾”,应从实际出发,不能故弄玄虚,把学生弄糊涂。

二、提问变直为曲,引人入胜。

课堂的提问如果只是一味地直来直去,启发性就不强,久而久之,学生对这样的提问会感到索然无味,并在一定程度上妨碍了思维的发展。假如我们把问题换成“曲问”、“活问”的方式提出,就能迫使学生开动脑筋,并且要求他们在思维上“跳一跳”才能回答上。如在《老山界》一文中,引导学生分析红军战士在第二天吃早饭“抢了一碗就吃”中“抢”字用法时,学生可能一下子难以理解,那么可以换个角度来问:“‘抢’字是否说明了红军战士不遵守纪律呢?”当学生给予否定回答时,又进一步启发学生:“‘抢’在这里该如何理解?例如小明今早起来晚了,当妈妈煮好早餐后,他抢了一碗就吃,然后急急忙忙上学去,小明的‘抢’又说明了什么?”到这里,经过教者设置的“曲问”和引导学生的类比分析,学生对红军战士“抢”这一动作的理解自然明确了。又如《小橘灯》一文中写道:我低声问:“你家还有什么人?” 她说:“现在没有什么人,我爸爸到外面去了……”如果让学生分析小姑娘话没说完的原因,可以这样问:“小姑娘话没说完就停住,是不是她不知道爸爸到哪里去了呢?”当学生给予否定回答时,又继续问:“既然知道爸爸的去处,为什么不直说?”有的学生会说“怕别人知道”、“当时不方便说”,在这个时候,就可以提出关键的一问:“文章这样写小姑娘,表现了她怎样的性格特点呢?”很明显,因为有了前面第一处的“曲问”,学生是比较容易理解小姑娘在此处“机警、乐观”的性格特点。所以说,这种要拐个弯才能找到答案的问法,不仅能激起学生思维的浪花,有时甚至产生“投石击破水底天”的教学效果。钱梦龙先生在教学中的“曲问”,可以说是创造了提问的最高艺术境界。他在讲授《愚公移山》一文中就有两处成功的“曲问”(就是关于“龀”字和“孀”字的理解),结果效果是明显的。因此,因势利导、富于技巧性的提问,能有效地培养学生思维的各种综合能力,极大地提高教学效率。

三、提问要注意分层次设计,化难为易,化大为小。

要上好一节语文课,单靠一两个提问是不够的,它需要教者站在高处,从整节课、从整篇课文来谋划,设计出一组有计划、有步骤的系统化的提问,这样的提问才有一定的思维深度,才能从多方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在实际操作中,教者可以根据教材特点,学生的实际水平,把难问题分解成易理解、更有趣的小问题,或者把大问题分解成一组小问题,层层深入,一环扣一环地问,逐步引导学生向思维的纵深发展,这样的提问处理,学生肯定乐于接受。如《变色龙》一文,可以采用这种分层设问的方式进行教学。教者先提出问题:奥楚蔑洛夫斯的基本性格是什么?这个问题学生较容易回答出来--“善变”;然后再问: 他“善变”的特征有哪些?这下学生的热情高涨,纷纷答“变得快”、“反复无常”、“蠢”、“好笑”等;在此基础上,教者继续问:他虽变来变去,但有一点是没变的,那是什么?学生由于有了前面的问题作铺设,可以不费劲地回答:“看风使舵”。最后,教者就顺势利导,提出下面有一定深度的问题:是什么原因使他一变又变?作者为什么要塑造这个形象? 请看,这样一组从易到难,环环相扣的设问,在教者的引导下,学生对本文重点难点的学习肯定容易解决。

四、提问还应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课堂中的提问,目的是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训练和提高思维能力,因而教者应注意提问的角度和问题的深度。善于从不同的角度启发学生,可以使学生掌握解决同一问题的多种解答方法,既拓宽思维的空间,又能培养发散思维能力。例如对一篇课文的段落划分,有时是不只一种划分的,那么就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假如按其它标准,又该如何划分呢?学生通过这些训练,就会明确原来解决问题的方法有时不是单一的。他们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自然会举一反三,灵活变通。

学生在掌握了课本知识后,我们如果引导学生把这些知识与课外相关知识联系起来思考,就能扩大知识的利用价值。如在学习了《爱莲说》一文后,可以引导学生思考:“莲”的精神品质可以与社会上哪些人联系起来呢?又如学习了“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这一诗句后,可以问学生:在实际运用中,它还包含着什么耐人寻味的哲理?再如学习了《卓越的科学家竺可桢》中竺可桢持之以恒的精神后,可让学生思考:哪些名人身上也具有这种精神?能具体说说他们的感人事迹吗?这几个思维发散的提问都是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通过“问”,让学生想得“深”,想得“广”,并把“问”与阅读、写作、做人联系起来,能有效地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纵向、横向的发展,有些还对学生加强了人文精神的教育。

纵上所述,可以看到:课堂上适时适度、而且富于艺术技巧的提问,能加快把知识转化为语文素质能力训练的进程,是发展学生思维,保证和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为此,作为语文教师,应精心设计好各种类型的课堂提问,形成有自己特色、适合学生口味的提问艺术风格,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很多语文教育大家都有这样的共识:语文教学是科学与艺术的结合。也就是说在语文教学过程中,除了探讨本学科自身规律的同时,还应根据具体的教学实际,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这就是一种教学的艺术。而在众多的语文教学方法中,课堂提问的诱导启发艺术显得尤为重要,因为一节语文课的优劣成败,与教师能否成功地诱导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教师的课堂提问将制约着学生思维训练的发展。

然而,在实际教学中,有部分教师由于没有抓准提问的契机,或者不懂提问的艺术,出现了不少提问的误区。如:

1、提问过于简单,没有思考价值。有些老师喜欢问“是不是”、“好不好”、“对不对”等,这样的提问毫无价值,只会让学生的思维得不到训练。

2、提出的问题空泛、难度大,让学生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如一开篇就问学生“课文写的是什么?”、“写作特色是什么?”,对学生只能启而不发,因为他们对课文内容还没有感性的全面的认识,怎么会回答上呢?

3、提问过于急于求成。有些教师发问后,还没有给学生足够的思考时间就要求立刻作答,这样只会压抑学生的思维训练。

4、提问没有新意,篇篇文章都是雷同的提问,“文章分几段?”、“各段大意是什么?”、“文章中心是什么?”,长此以往,让学生生厌。

5、提问对象过于集中,只顾优生,忽略差生,很容易挫伤差生的积极性。以上种种提问的做法,都是不科学的,它不仅收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还会扼杀学生学习积极性,更不用说锻炼思维能力了。

因此,有效的课堂提问应是从实际出发,根据教学的知识内容与思想内容,把握教材的重点、难点来精心设问、发问;另外,还应从学生实际出发,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与心理特点,找出能诱发他们思维的兴趣点来问,使提问真正问到学生们的心“窍”上。

下面谈谈语文课堂提问的几点有效做法:

一、抓住契机,设置矛盾,激活思维。

学生对每篇课文的学习,不是一开始就敢兴趣的,为此,教者应当深入钻研教材,抓住突破口,有意地给学生设置问题的“障碍”,形成他们心理上的一种“冲突”。当学生急于解开这些“冲突”(问题)时,也就意味着进行了思维训练,对课文重点、难点的理解自然也水到渠成。如《死海不死》一文,一开篇可让学生思考:题目中的两个“死”,是什么意思?“死”与“不死”矛盾吗?文末又说“死海真的要‘死’了”,这个“死”又是指什么?这一番提问,势必能激发学生对本文的兴趣,并急切地研读课文找答案。最后,当学生理解了“死”的三个不同含义时,也掌握了死海的特征以及形成过程。本来一篇看似枯燥无味的说明文却能使学生学得饶有趣味,关键在于教者如何结合教材实际,抓住突破口,把它转化成学生感兴趣的“问”。上海的于漪老师在教《孔乙己》一文时,就很注意发问的技巧。她一开篇就问学生,“孔乙己姓甚名谁?”这样一个看似简单却又难以一下子回答的问题,很自然迫使学生认真地研读课文。教者在此基础上,接着顺势利导学生认识孔乙己没有名字的深刻性,解决本文的教学难点。可见,抓住契机,富于艺术技巧的提问,会让学生学得主动、积极。值得一提的是,课堂上设置问题的“矛盾”,应从实际出发,不能故弄玄虚,把学生弄糊涂。

二、提问变直为曲,引人入胜。

课堂的提问如果只是一味地直来直去,启发性就不强,久而久之,学生对这样的提问会感到索然无味,并在一定程度上妨碍了思维的发展。假如我们把问题换成“曲问”、“活问”的方式提出,就能迫使学生开动脑筋,并且要求他们在思维上“跳一跳”才能回答上。如在《老山界》一文中,引导学生分析红军战士在第二天吃早饭“抢了一碗就吃”中“抢”字用法时,学生可能一下子难以理解,那么可以换个角度来问:“‘抢’字是否说明了红军战士不遵守纪律呢?”当学生给予否定回答时,又进一步启发学生:“‘抢’在这里该如何理解?例如小明今早起来晚了,当妈妈煮好早餐后,他抢了一碗就吃,然后急急忙忙上学去,小明的‘抢’又说明了什么?”到这里,经过教者设置的“曲问”和引导学生的类比分析,学生对红军战士“抢”这一动作的理解自然明确了。又如《小橘灯》一文中写道:我低声问:“你家还有什么人?” 她说:“现在没有什么人,我爸爸到外面去了……”如果让学生分析小姑娘话没说完的原因,可以这样问:“小姑娘话没说完就停住,是不是她不知道爸爸到哪里去了呢?”当学生给予否定回答时,又继续问:“既然知道爸爸的去处,为什么不直说?”有的学生会说“怕别人知道”、“当时不方便说”,在这个时候,就可以提出关键的一问:“文章这样写小姑娘,表现了她怎样的性格特点呢?”很明显,因为有了前面第一处的“曲问”,学生是比较容易理解小姑娘在此处“机警、乐观”的性格特点。所以说,这种要拐个弯才能找到答案的问法,不仅能激起学生思维的浪花,有时甚至产生“投石击破水底天”的教学效果。钱梦龙先生在教学中的“曲问”,可以说是创造了提问的最高艺术境界。他在讲授《愚公移山》一文中就有两处成功的“曲问”(就是关于“龀”字和“孀”字的理解),结果效果是明显的。因此,因势利导、富于技巧性的提问,能有效地培养学生思维的各种综合能力,极大地提高教学效率。

三、提问要注意分层次设计,化难为易,化大为小。

要上好一节语文课,单靠一两个提问是不够的,它需要教者站在高处,从整节课、从整篇课文来谋划,设计出一组有计划、有步骤的系统化的提问,这样的提问才有一定的思维深度,才能从多方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在实际操作中,教者可以根据教材特点,学生的实际水平,把难问题分解成易理解、更有趣的小问题,或者把大问题分解成一组小问题,层层深入,一环扣一环地问,逐步引导学生向思维的纵深发展,这样的提问处理,学生肯定乐于接受。如《变色龙》一文,可以采用这种分层设问的方式进行教学。教者先提出问题:奥楚蔑洛夫斯的基本性格是什么?这个问题学生较容易回答出来--“善变”;然后再问: 他“善变”的特征有哪些?这下学生的热情高涨,纷纷答“变得快”、“反复无常”、“蠢”、“好笑”等;在此基础上,教者继续问:他虽变来变去,但有一点是没变的,那是什么?学生由于有了前面的问题作铺设,可以不费劲地回答:“看风使舵”。最后,教者就顺势利导,提出下面有一定深度的问题:是什么原因使他一变又变?作者为什么要塑造这个形象? 请看,这样一组从易到难,环环相扣的设问,在教者的引导下,学生对本文重点难点的学习肯定容易解决。

四、提问还应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课堂中的提问,目的是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训练和提高思维能力,因而教者应注意提问的角度和问题的深度。善于从不同的角度启发学生,可以使学生掌握解决同一问题的多种解答方法,既拓宽思维的空间,又能培养发散思维能力。例如对一篇课文的段落划分,有时是不只一种划分的,那么就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假如按其它标准,又该如何划分呢?学生通过这些训练,就会明确原来解决问题的方法有时不是单一的。他们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自然会举一反三,灵活变通。

学生在掌握了课本知识后,我们如果引导学生把这些知识与课外相关知识联系起来思考,就能扩大知识的利用价值。如在学习了《爱莲说》一文后,可以引导学生思考:“莲”的精神品质可以与社会上哪些人联系起来呢?又如学习了“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这一诗句后,可以问学生:在实际运用中,它还包含着什么耐人寻味的哲理?再如学习了《卓越的科学家竺可桢》中竺可桢持之以恒的精神后,可让学生思考:哪些名人身上也具有这种精神?能具体说说他们的感人事迹吗?这几个思维发散的提问都是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通过“问”,让学生想得“深”,想得“广”,并把“问”与阅读、写作、做人联系起来,能有效地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纵向、横向的发展,有些还对学生加强了人文精神的教育。

6.阅读教学中提问艺术 篇六

一、提问技巧在语文课堂阅读中的重要性

语文课堂实践证明, 是否提出引导性的问题, 是决定教学任务能否顺利完成的重要因素。传统的语文课堂中, 教师常常按照一成不变的教学模式授课:首先介绍作品背景, 接着范读、齐读课文, 然后解释字词, 分析课文, 最后作业布置。整堂课都是教师在喋喋不休地讲, 课堂气氛死板、沉闷, 使得学生缺乏激情, 难以激发起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这样的课可以说只是在浪费时间, 根本不能完成预期的教学目的。

课堂上形象的提问对我们的教学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在语文课堂上, 学生每次上课都是处在一种半懂不懂的情况下, 他们自认为自己什么都懂了, 都听明白了, 这时如果教师加以追问, 就会引发学生的深思, 从而刺激他们的探索欲, 并能使他们积极主动地寻求答案。

二、如何有效提问

(一) 问题的设置要明确

教师要根据教材内容, 抓住文章的重点、难点来提出问题。只有这样才能明确目标, 抓住重点引导学生, 从而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课文中的难点主要是指学生在学习的路途中难以克服, 但教学上又必须完成的任务。它是教学中的绊脚石, 也是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必须解决的问题。抓难点, 体现了当今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 它要求我们教师从学生的角度来考虑问题。教师针对课文中的重点、难点来设置问题, 就好像写文章要开门见山, 简单利索。

(二) 问题的设置要具启发性

学生对每篇课文的阅读, 并不是一开始就感兴趣的, 因此, 教师要抓住他们的心理特征, 采用各种不同的教学手段来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设置一些学生感兴趣的问题, 以此来激活他们的思维, 拓展他们的思路。这样, 学生就能对自己原有的知识进行拓展, 并能在教师的引导下解决问题。这样解决问题有利于学生对文章内容的进一步理解, 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 使他们很自然地掌握文章的内容与中心, 从而很好地完成教学任务。

(三) 问题的设置要具创新意识

一般的课堂阅读教学, 提问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提出的问题复杂琐碎, 是课堂教学效率低的主要原因。设置问题的不全面, 实际上是课堂教学改革失败的表现。树立创新意识, 就要求教师不断探究课堂教学的主要问题, 用少量且具有引导作用的主要问题来代替繁杂细碎的次要问题。主要问题在课堂阅读教学中起主导和支持作用, 它贯穿于整个教学进程中, 能从整体上引导学生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

三、课堂阅读教学中提问需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 评判定型的问题

在设计问题时, 语文教师应注意判断提问能否激发学生的思维, 能否成为传授知识技能的重要方法, 并注意其和问题答案的评判是否有密切的关系。如果评判死板, 那么谈论提问技巧也就毫无价值了。

以大家熟悉的寓言为例:一只猴子摘了玉米, 往前走, 发现了前面地里的大西瓜, 于是扔掉了玉米去摘西瓜。走着走着, 猴子又看见了一只兔子, 于是又扔掉西瓜去追兔子, 但兔子跑得很快没有追到。最后, 猴子什么也没得到。这个中考题就是让学生就这则寓言写一篇议论文。大多数学生作文的论点都是指责猴子思想不坚定, 导致一无所获, 只有一篇文章则赞扬猴子积极向上、永不满足, 虽然历经挫折但其精神值得我们学习。这个论点可以说新颖、独特, 但评分教师却给了一个低分, 原因是后者不符合所谓的标准答案。

传统的考试题目中, 有些题目要么要求死记硬背, 要么出一些偏题怪题, 几乎和智力竞赛或字谜游戏差不多, 答题很容易偏离文章中心, 从而出现答题错误的现象。这种试题考查的不是学生的读写能力。因为这些题目的答案唯一, 也就导致了课堂提问的单一化。当教师提出问题后, 他们会诱导学生往唯一答案上说。倘若学生说不出标准答案, 那教师就只好照本宣科了。我们应当记住:提问的目的应当是了解和激发思维的过程, 而不是单纯地说出问题的答案就可以了。

(二) 难题中的问题

教师设置提问要能引起学生的积极思考。过于复杂、困难的问题, 学生都回答不了, 只能由教师自己回答。这虽然表面上看来完成了提问过程, 但其实是在学生的帮助下展现了一下教师的才智。而过于简单的问题又会养成学生不努力思考的习惯。课堂提问的“度”, 应该是既不能难倒学生, 也不能让学生不动大脑, 最好是让他们开动脑筋积极思考后得到答案。

总之, 初中语文课堂上适时适度且富有艺术性的提问, 能让学生快速地把固有的知识转化为自己的能力。因此, 它是拓展学生思维, 有效完成教学目标的有力保障。

摘要:在初中语文课堂阅读教学中, 提问是最重要且运用最多的手段之一。笔者结合近几年教学实践就语文课堂阅读教学中如何使提问更具艺术性浅谈几点粗浅的认识。

7.阅读教学中提问艺术 篇七

【关键词】新课程;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提问艺术

教学实践表明:教师教学效率的高低,大部分可以从教师所提的问题的性质和发问的方法查出来。中小学教师若不熟识发问的技巧,他的教学工作是不易收到成效的。由此可见,提问不仅是一种教学方法,更是一种比较复杂的教学艺术。这绝不是一篇论文所能涵盖得了的。这里仅浅谈自己平时在阅读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实际和教学的要求使用提问时的一点粗浅的体会。

一、重视提问艺术对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性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说:“思维从问题、惊讶开始。”可见问题与认识紧密联系,如果没有问题,认识也就停止了。因此注重课堂提问的艺术性是一项不可拖延的任务。语文教学实践表明,能否提出有启发性的问题,是决定教学效率的重要因素。传统的语文课,教师的教学步骤常常作如下安排:介绍作者→范读课文→齐读课文→正音解词→教师分析→布置作业,一节课中教师不由自主地唱了独角戏,课堂气氛往往显得沉闷,缺乏高潮,学生的思维积极性根本没调动起来。这样的一节课只能说是以失败告终,而失败的原因之一就是教师没有提出有价值的问题来。优秀语文教师的实践表明,教师提出问题的水平越高,教学效果越好,越能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语文学习的积极性。这说明了课堂上艺术地发问对于教学来说是多么重要,因为在语文教学中,学生每开始一次学习时,都不是从零开始,往往在一种似懂非懂的状况下,错误地认为自己已经读懂了,学明白了,这时教师于无疑处生出疑来,引起学生的思考,就会刺激学生的探究欲,激发研读兴趣。并且通过提问,充分发挥师生在教学中各自的作用:恰当的提问,使教师的教学目的明确地被学生掌握,教师也能凭此有效地控制课堂的进程;问题的解决,使学生在学习中不仅仅是被“填喂”的鸭子,更是有了自己的问题,自主地思考、品味、感悟,成为学习的主人。

二、初中语文教学中提问存在的问题

1.提问“面面俱到”

老师在课上问题设计过多,过于琐碎。学生根本没有多少时间思考,导致“碎问碎答”。这样一堂课下来,没有一个明确的课堂教学中心,学生盲目地被牵着鼻子走,在云里雾里中疲惫不堪,不仅思维受到压抑,而且收获甚少,仅走过场而已。

2.提问“泛泛而谈”

提问分层性不够,针对性不强,不能激发全体学生的有意注意和学习兴趣;要么问题过于简单,没有思考价值,仅以单纯的判断性提问形式:“是不是”,“好不好”,“对不对”等。要么问题过难,对学生只启不发。这种做法只图课堂表面热闹,而不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也收不到什么教学效果。

3.提问“步步为营”

单一的“预设”限制了种种的“生成”。一个个提问成为牵引着学生向教师的“教学”设计靠近的阶梯,“提问群”的接连出现成为帮助教师完成教学任务的桥梁,课堂提问随机应变不够,不能根据新情况及时调整纠偏……学生的求知欲无法得到扩张与满足,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就此止步与抹杀,发散性提问、开拓性提问也就无从谈起。

三、语文阅读教学中艺术提问的策略

1.提问要有启发性

学生对每篇课文的学习不都是一开始就感兴趣的,因此要针对学生的心理特点,采用不同的方法调动他们思考的积极性。课堂上设计一些学生感兴趣的问题,使他们思维活跃、思路开阔,能根据自己的知识辐射开去。如在教学《记承天寺夜游》时,文中对景物的描写“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尽管只此一句,但正是作者惜墨如金的体现。假如只是单纯的语句翻译理解,一则学生不容易准确地把握,二则无法体会其意境。于是教学中采用了增删法来理解:①原句改成“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行吗?②在原句后增上“远处蝉鸣鹊啼,近处蛙声阵阵”你以为合适吗?这样一来,学生马上从问①中明确了原句使用比喻的妙处:把月光比作碧水,把竹柏影比作藻荇;从问②中体会到了作者营造了一种幽远空明的意境,这两个问题的解决就加深了学生对作品思想内容的理解。这样的提问有利于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使他们自然地了解到作品的内容与主题,从而使教学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2.提问要有针对性

设置问题的目标要对准中心点。设计课堂提问要根据教学目标,扣住重点,抓住难点。这样也就抓准了方向,重点解决了教学的任务,扣住重点引导点拨,可谓事半功倍,难点主要是指学生学习过程中不易攻克而教学上又必须落实的地方。它是教学过程中的拦路虎,也是教师解疑的一个靶心。抓难点,体现了教师以学生为本的教学思想,它要求教师从学生的角度来思考问题,教师针对重点、难点,设计问题,犹如写文章之开门见山,直奔主题,比较干脆利落。如教学《记承天寺夜游》时,文末的“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中的“闲人”一词是文章的文眼,如何使学生正确理解“闲人”为教学中的难点。注释中译为“清闲的人”,但更应从中去领悟苏轼身遭贬谪却仍有如此闲情雅致的情怀,体现其乐观、旷达这一深意。教学中提出“从苏轼自比闲人中我们读出了什么?”学生从相关注释资料中就能明确这一点。

3.提问要有曲折性

课堂的提问如果只是一味地直来直去,学生就会觉得索然无味,并在一定程度上妨碍了思维的发展。假如把问题换成“曲问”、 “活问”的方式提出,就能迫使学生开动脑筋。所谓的“曲问”,就是变提问的角度,让思路“拐一个弯”,从问题的侧翼或者反面,寻找思维的切入口,朱熹说过“读书无疑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此方是长进。”阅读教学中,有时学生初读课文后就说“全懂了”,“没问题”,那么事实是否果真如此呢?此时就需教师能提出出人意料的的问题,使教学平中见奇。这样的提问与教师对文章详略得当的写法分析相比,其效果不言而喻。例如教学《愚公移山》一文时,在解释“孀妻、遗男”两个词语时,问学生:“这个孩子去帮助老愚公移山,那孩子的爸爸让他去吗?”类似于这样的巧问、曲问极大地调动了学生阅读课文的积极性,活跃了学生的思维,促进了课堂教学高潮的出现。

4.提问要有创新性

一般的课堂教学中,教学过程的延伸是靠提问来进行支撑的,提问的繁杂细碎,是课堂教学效率不高的重要原因之一,提问设计的不周,实质上是课堂教学改革没有力度的表现。树立改革提问设计的意识,就该提到“创新”的高度上来认识。这就要求教师进行课堂教学“主问题”的设计研究,用少量具有牵引力的“主问题”来代替数量众多的“碎问”,“主问题”是相对于课堂教学中那些零碎的、肤浅的应答式提问而言,它指那些对课文阅读教学起主导作用、起支撑作用,能从整体参与性上引发学生思考、讨论、理解、创造的重要的问题或提问。“主问题”在课文阅读教学中能减少无效、无谓、无用的提问,节省出一定量的课堂教学时间;能一线串珠地整体地带动课文的理解品读;能形成学生长时间的深层次的课堂学习活动。于是,课堂气氛将以学生的读、写、说、思为主要成分构成,课堂气氛因此而显得生动活泼。

总之,古人云“学走于思,思起于疑”,创新源于“好奇”与“质疑”,课堂上适时适度,而且富于艺术技巧的提问,能加快把知识转化为语文素质,是发展中学生思维,保证和提高语文阅读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赵荣林.初中语文写作教学方法探索[J].学周刊.2011年14期

8.j中学化学课堂教学中的提问艺术 篇八

摘要 科学探究从提出问题开始,提出问题是非常重要的环节.对于课堂提问我们都不陌生,课堂提问贯穿于整节课的教学过程中,课堂教学提问最关键是如何达到真正的效果。所以课堂教学中提问艺术就尤为重要。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强调科学探究,提倡学生主动参与探究式学习,在探究中体现差异、张扬个性,体现以人为本的文化教育模式.科学探究过程有: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进行实验、收集证据、解释与结论、反思与评价、表达与交流八个要素组成.科学探究从提出问题开始,提出问题是非常重要的环节.对于课堂提问我们都不陌生,课堂提问贯穿于整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有导入新课提问,巩固旧知识提问,针对重点、难点、疑点提问,围绕实验提问等等,而最关键的是如何使课堂提问真正的达到效果,在这里笔者要分四个方面来对中学化学课堂教学提问的思考进行说明.一、课堂提问的教学功能

1.有利于促进课堂上的交流

教师的提问可以为学生提供“畅所欲言”,阐述自己观点的机会,这不仅利于学生之间相互启发,取长补短,也有利于教师了解到学生的思维状态和真实想法,以更好地帮助学生学习,所以,一个好的问题就像一条纽带,将师生间的认识和情感紧密联系起来,架起师生之间交流的桥梁.2.有利于发展学生高水平的思维

思维总是在一定的“问题情境”中产生,思维过程就是不断地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问题不仅是思维的起点,也是思维的动力.好的问题可以调动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思维活动,发展高水平的思维.3.有利于引导学生获得新知识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提问把知识置于一定的问题情境中,给学生提供“通过问题解决来学习”的机会,使学生更主动、更广泛、更深入地激活自己的原有经验,理解分析当前的问题情境,通过积极的分析、推论活动,来丰富、充实,其至调整、改造原有的经验,对问题中所蕴含的关系和规律形成新的理解,实现新知识的建构.4.有利于教师调控学生的学习状态

这一点是现在教师普遍认识的,教师通过课堂提问,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发挥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主体性,获得反馈信息,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判断学生的进展以及与目标的差距,引导学生思维和学习的方向.二、目前中学化学课堂教学提问的主要问题

目前教师的提问多数是以一种居高临下评判者的身份,很少讲究策略与艺术,极易抹杀学生的个性;或者是把提问作为公开课的一种装饰,提出的问题没有质量,没有深度,表面看课堂轰轰烈烈,实际上学生是在随大流;或者以一种惩罚为目的

2.把握好问题的“度”

创设了恰当的情境并不一定就能激发学生的认知冲突,在教学中要充分发挥课堂提问的功能,还需认真把握好以下“五度”.(1)掌握好问题的难度

问题太简单学生会不屑一顾,问题太难会使学生丧失信心.例如,在对表格数据进行提问时,“它们的体积是否相同?”这样的问题过于简单;如果问:“通过观察你能得到什么规律性的结论?”这样的开放性问题,可以结合讨论进行,是在学生跳一跳可以获得的最近发展区上.(2)安排好问题的梯度

人类认识事物的过程是一个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循序渐进的过程,学习活动也必然遵循这一规律.在教学中,对于那些有一定深度和难度的内容,学生难以一下子理解、领悟,可以采用化整为零、化难为易的办法,把一些太复杂、太难的问题设计成一组有层次、有梯度的问题,以降低问题难度.(3)调节好问题的密度

提问虽然是课堂教学的常规武器,但是提问并非越多越好,如果提问过多过密,学生忙于应付教师的提问,精神过度紧张,容易造成学生的疲劳和不耐烦,不利于学生深入思考问题;提问过少过疏,则使整个课堂缺少师生间的交流和互动,并且不利于教师了解和调控学生的状态.所以,课堂提问要适度适时,既不要太多,也不要太少,要把握好提问的时机,使提问发挥最好的效果.(4)选择好问题的角度

问题设计要分别着眼于知识的不同侧面,还要根据具体内容,多种形式,可以是一下抛出所有问题也可以是步步紧逼式提问.(5)控制好评价的尺度

有的时候学生答题结果一样但思维过程却有很大的差别,还有一些情况,学生的答案是错的,但是他思维过程中存在着闪光的地方,这就需要教师不仅对结论进行“对或错”的评价,还要对其整体的思维过程进行分析评价:“见解很独特”,或者再进行追问,引导学生进行正确的思维.3.深化理解课堂提问的概念——引导学生独立发现和提出问题

传统的课堂提问常常是“教师问,学生答”的模式,忽视了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不重视引导学生独立地发现和提出问题.教师可以通过“以问促问”的形式,激发学生主动提出问题.比如,在讲阿佛加德罗定律后,清楚了“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气体有相同的分子数”,可追问“同温同压下,相同分子数的气体体积是否相同?”进而引导学生提出“任何三同能否确定一同”.学生在学习新知识时头脑中会产生认知冲突,形成心理上的困境,此时要留给学生自主探究、独立思考的时间和空间,给学生多一些关爱、多一些宽容、多一些鼓励,允许学生犯错误,使学生相信自己有提出问题的能力,这样学生就能够大胆质疑.四、课堂提问在具体教学中的实施情况

有关课堂提问最关键的是“什么样的问题能收到好的效果?”三种类型的问题效果最好.一种是引导性问题.比如,讲镁、铝与水反应时,不是直接讲授,也不是在直接问反应实质,而是问:“你所学过的哪些金属能和水反应?为什么能发生这

参考文献:

[1]〔美〕Jackie Acree Walsh、Beth Dankert Sattes著.优质提问教学法: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其中(刘彦译)[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9.1 [2]孔凡哲、李莹.新课程课堂教学中的有效提问[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8 [3]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全日制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致 谢:

本设计的完成是在我的导师杜正雄老师的细心指导下进行的。在每次设计遇到问题时老师不辞辛苦的讲解才使得我的设计顺利的进行。从设计的选题到资料的搜集直至最后设计的修改的整个过程中,花费了杜老师很多的宝贵时间和精力,在此向导师表示衷心地感谢!导师严谨的治学态度,开拓进取的精神和高度的责任心都将使学生受益终生!

9.阅读教学中提问艺术 篇九

在英语课堂教学中, 如何充分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已成为众多英语教师关注的话题。教学实践证明, 教师只有结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和教学内容, 优化课堂的提问方式, 讲究课堂提问设计艺术, 才能充分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

在英语教学中我发现, 有时在教师提问之后, 原本期待学生能够积极响应的课堂却出现尴尬的局面, 或者发言者寥寥无几, 根本没有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如何达到英语教学的高效性,通过自己几年的英语教学实践,应做到以下几点: 1.课堂提问艺术的作用

课堂提问能把学生带入“问题情境”, 使他们的注意力迅速集中到特定的教学内容上。通过提问引导学生去追忆、联想, 并进行创造性思维, 从而获得新知识。而且通过引导学生对问题的思索、回答, 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也可以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提问可以使教师及时得到反馈信息, 不断调整教学程序,搞好教学。适时的提问可为学生提供参与机会, 激励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2.优化课堂提问的过程

一个完整的课堂提问过程, 包括以下四个阶段:首先是设置情境。教师用指令性语言设置问题情景, 由讲解转入提问, 使学生在心理上对问题有所准备。其次是置疑阶段。教师用准确、清晰、简明的语言提出问题后, 给学生留有思考时间, 然后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 结合教学经验再要求学生回答。再次是诱发阶段。如果学生对所提问题一时回答不出来, 教师要以适当的方法鼓励、启发、诱导学生进行思索, 找出比较满意的答案。最后是评价阶段。教师应以不同的方式评价学生的答案。包括: 检查学生的答案, 估测其他学生是否听懂答案;重复学生回答的要点, 对学生所答内容加以评论;更正学生的回答, 就学生的答案提出新见解、补充新信息;以不同的词句, 强调学生的观点和例证。3.搞好课堂提问的设计艺术

(1)提问设计要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引导学生去积极探求真理, 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发表创新见解,放手让学生直接参与问题的设计。让学生自己参与提问, 充分体现了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通过这种方式, 课堂的气氛非常热烈, 学生把平时看起来深奥难懂的一篇阅读课上得有滋有味。

(2)问题要有启发性。教师要多设计一些能体现教学内容的内在矛盾及其变化与发展规律的思考题, 为学生提供思考机会,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教师在设计问题时要考虑以下三个方面的因素: 一是要创设问题情境;二是要揭示矛盾, 引起思索;三是要适当设计一些多向思维的问题, 培养他们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3)提问设计要适时、适度。教师应当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和课堂教学内容, 适时地提出符合学生智能水平、难易适度的问题, 提问设计要力求少而精, 问题能切入教学重难点, 教师要尽量避免平庸、繁琐的“满堂问”。

(4)设计的问题要具有趣味性、预见性和灵活性。教师的提问设计要富有情趣和吸引力, 使学生在思索答案时觉得有趣;教师要着眼于课文巧妙的艺术构思来设计提问, 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教师进行问题设计时要能事先想到学生可能回答的内容, 要能敏锐地捕捉并及时纠正学生在答复时可能出现的错误,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5)提问要与恰当的鼓励性评价相结合, 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提问应能给学生安全感, 让学生相信即使自己的回答不太恰当, 也不会受到教师的羞辱与嘲笑。相反, 会得到教师的尊重。学生都希望自己的回答是正确的, 绝大部分学生希望教师能对自己的回答给予明确的评价。合理的赞扬可使学生产生成功的喜悦, 增加学生的学习动机, 从而使学生更加积极地参与课堂问答活动。对于不能正确回答问题的学生,教师应尽可能地给予鼓励, 引导他们作出正确回答。4.适时提问的艺术

课前和课堂提问相结合。在上课之前, 教师要设法让学生作好准备并提出一些预测性的问题, 利用各种手段去获取相关的知识。课堂上教师将课文内容与学生的实际学习、生活融合在一起, 设计出学生感兴趣并且能引起学生共鸣的问题。只有这样, 教师的提问才不至于枯燥、单调, 才能使学生言之有物, 营造轻松、活泼的课堂教学气氛。对课文的提问,教师可以根据教材内容,由浅及深的提问。问题设计要体现出知识的严密性、条理性, 给学生以清晰的层次感, 引导学生逐步对课文理解。课后提问。这种情况通常以师生见面时互相寒暄的方式来完成, 它不但可以增进师生之间的感情, 增强教师的亲和力, 还可以使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所学的知识。

10.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提问艺术 篇十

以提问来引导学生阅读,要注重在情境中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进入文本。教师要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和教学内容来提出问题,要注重引导学生结合文本来生成体验和感悟,这样才能让学生理解文本内涵,在获得知识的基础上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进入阅读状态

学生在阅读过程中需要一个阅读准备状态,这不仅需要从课堂的学习氛围和师生关系上进行调节,还需借助情境来引导学生从休息状态进入阅读状态。在阅读教学中,创设情境不仅要让学生形成从生活向文本的过渡,还要借助问题来启发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快速地进入阅读状态。

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创设情境的方法多种多样,教师可根据实际需要来选择话题、故事、活动、游戏等不同方式来创设情境,同时通过情境来预设问题,引导学生阅读文本。如在《本命年的回想》的教学中,教师可借助多媒体播放过年时的情景,然后以朗诵节气歌来引出春节,以问题“作者是按照什么顺序描写过年的?分别记叙了哪些事件?”作为引导,让学生在初步阅读的过程中理清文章脉络,初步感知文章内容。又如在《社戏》的教学中,教师先以话题“我的童年生活”引导学生回忆童年生活,然后以问题“‘我’为什么要到平桥村?平桥村为何成为‘我’的乐土?在看社戏的过程中经历了什么波折?”引导学生进入文本阅读。

创设情境是语文阅读教学中不可或缺的部分。随着“课改”的不断推进和多媒体的应用,在阅读教学中创设情境的方式越来越多样化,但教师始终要注意一点,即创设情境并不是最终目的,目的是要通过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出问题,从而引导学生进入文本阅读,教学中不能本末倒置。尤其是在运用多媒体来创设情境时,更要注意根据教学需要选择图片、视频等资源,同时要将话题、问题等和多媒体结合起来,这样才能收到更好的效果。

二、联系生活提出问题,让阅读更贴近学生实际

语文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的课程,也是和生活有着紧密联系的课程。教师要在阅读教学中联系生活来提出问题,就要摆脱教材的束缚,灵活运用教材,将文本和学生的生活有机结合起来,让学生在阅读中不仅能更好地理解文本,还要能懂得体验生活。

如在《老山界》的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在阅读中体会了红军翻越老山界过程中虽然面临缺粮、路难走、环境恶劣等困难,但红军战士依然没有向困难低头,而是以积极、乐观的革命精神为信念,顺利翻过了老山界。而一些学生不能理解当时红军的困难,也很难体会长征精神对今天生活的重要性,于是,教师提出问题:“如果把初中学习生活看作一次‘长征’,你会遇到哪些困难?你将如何去克服这些困难?”通过这个问题的讨论、交流,不仅可让学生更好地体会红军所遇到的困难,也能更好地帮助学生树立艰苦奋斗的精神。

可见,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来提出问题,不仅可以更好地促进学生对文本内涵的理解,也能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升人文素养,为学生更好地发展奠定基础。

三、结合文本提出问题,在交流中生成体验、感悟

在教学中经常出现这样的问题,即当教师提出一个问题后,学生的讨论、交流往往会漫无边际,甚至脱离文本而变成自由对话,结果课堂看似生动有趣,实际上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并不深刻,导致了阅读的低效。新课改所提倡的合作交流,是基于文本而进行的,且讨论、交流是紧紧围绕文本语言进行的,不是脱离了文本的“自由发言”。因此,在组织学生进行讨论、交流时,教师就需及时引导学生围绕文本语言进行。

如在《范进中举》的阅读教学中,教师以问题“范进中举前后的生活状况发生了哪些变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来引导学生进行讨论、交流。在交流中,教师就需引导学生围绕如下三点进行:一是胡屠户对范进的态度,中举前胡屠户对范进是想骂就骂,而中举后则称范进为“老爷”“天上掉的星宿”“才学又高,品貌又好”。二是乡邻对范进的态度,从范进中举前揭不开锅也无人接济到范进中举后乡邻纷纷拿米提鸡来能看出乡邻对范进态度的显示变化;三是张乡绅的拜会,不仅拉关系、套近乎,还送来“贺仪五十两”,送“三进三间”的干净房子。引导学生从这三个方面分析后总结出封建社会科举制度下读书人的命运,感受那种人与人之间的势力关系和事态的炎凉,从而深刻地认识文本的主题。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尤其要注重引导学生围绕文本的重点句段来理解文章。如在《窗》的教学中,课文一开始用三句话就交代了故事发生的地点,在故事发展中以“靠近窗口的病人”为切入点描述他“所见到的窗外的一切”,同伴听了感到是一种“享受”,而不靠窗的病人却有了嫉妒心理,而高潮处通过对不靠窗病人的动作和心理描写来刻画其丑恶和冷酷的特点,最后以出人意料的结局收束全篇。抓住这些关键点提问才能更好地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了解故事情节,掌握人物特点。

11.教学活动中教师的提问艺术 篇十一

教师课堂提问的方法尤为重要。只有灵活的掌握提问方法才能更好地启迪学生的思维, 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我认为至少应做好以下几点:

一、注意提问的目的时机

课堂提问是为了启发学生的思维、落实教学目标而采取的师生互动, 是课堂教学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但课堂提问并不是越多越好, 而是要根据教学规律, 抓住学生心理特点来提问, 尤其是在学生原有的知识水平与新的求知需求发生碰撞、产生求知欲望时, 提问的效果最好。最佳发问时机要求教师敏于捕捉, 准确把握, 巧语引发, 善于创设。

课堂提问切忌盲目随意, 或心血来潮地“满堂问”, 或不看情况、不管需要与否盲目设问, 或无计划、无针对性地想问什么就问什么。盲目提问会适得其反, 不仅收不到应有的提问效果, 反而造成学生思维紊乱, 使学生疲于奔命, 穷于应付, 使课堂提问浮于表面。

二、注意提问的范围

提问必然涉及问题的范围, 问题范围可大可小, 一个简单的问题可能会牵扯到许多知识点, 所以在提问时对提问范围的界定就显得尤其重要了。特别是对于小学中年级的学生来说, 掌握的知识点较多, 却对知识结构没有系统的认识, 这时更需要教师在问题当中讲清范围条件, 引导学生针对问题得出准确的答案。

三、注意提问的角度

对于同一个问题, 从不同角度进行思考就会得出多种答案, 教师要想把学生“提问引导”到设计的思路上来, 就必须提出“具体”的问题。

要想得到预设的回答, 教师就必须在备课时对问题多下工夫, 使提问更加具体, 更加有针对性, 减少学生的理解障碍。

四、注意提问的深度

“小疑则小进, 大疑则大进”, 但并不是大问题就一定能够有大收获。课堂提问设计必须遵循知识建构原理, 要根据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来精心安排。问题要有适当的深度和梯度, 过于简单和肤浅的问题会降低学生对问题的兴趣和探求知识的欲望, 而如果提问太难、太繁、高深莫测, 又会使学生无从下手甚至望而却步。只有那种略高于学生原有水平, 经过学生主观努力后能够回答的题目, 才能最大限度地激活学生的潜能, 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确实要涉及繁复的问题时, 应当做到“无梯时架梯, 有梯时增加阶梯的密度”, 把繁复的问题分解成若干个学生可以分别解答的问题, 最后再引导学生将问题总结、提炼、升华到教师预设的程度。

五、注意提问的对象

课堂提问要面向全体学生, 要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出不同程度的问题。既要让成绩好的学生发言, 又要让成绩一般的同学和后进生回答问题, 尤其是要把注意力向后进生“倾斜”, 多鼓励、关心、爱护后进学生, 给他们创造机会和条件。因为后进生的发言是非常值得教师期待的, 是课堂中的“闪光点”, 所以, 对于他们发言中提出的见解, 哪怕是微不足道的进步都要及时肯定和表扬, 使他们找回自信, 尝试成功的喜悦, 进而充满信心地继续努力。

12.阅读教学中提问艺术 篇十二

课堂提问是任何课堂教学中不可缺少的教学手段,也是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最常用的一种方法。伟大的教育家陶行知说过:“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由此可见,课堂提问对于语文教学是多么重要。有效的课堂提问不仅能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了解学生掌握知识情况,而且可以开启学生心灵,诱发学生思考,开发学生智能,调节学生思维节奏,与学生进行情感上的双向交流。

一、巧设悬念,提问要“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的“提问”是学生感兴趣的内容,学生的求知欲会得到有效激发,就能够集中注意力,进入高效的学习状态,并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由被动的“要我学”变为主动的“我要学”。例如在进行《鸟的天堂》的教学时,有些学生感觉这株大榕树普通。我想:它真的普通吗?独木成林,高大茂盛,充满生机,它是大自然最神奇的树种之一,成群的鸟儿在此安家,其乐融融,这该是多么美好的画面!为了让学生们喜欢上这“鸟的天堂”,真正走入文本。上课伊始,我让学生充分自读课文,并思考作者几次经过“鸟的天堂”?分别看到了怎样的景象?我带领着学生充分感受了大榕树蓬勃的生命力和早晨热闹的场面,一静一动,对比鲜明。紧跟着我抛出疑问:为何作者两次见到的鸟的天堂会不一样呢?同学们的兴趣一下子被调动起来,此时下课铃声已响,同学们却似乎意犹未尽,课间也在积极地交流。原来,大榕树不仅枝叶繁茂,鸟儿们也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与周围的人们友好相处,“人爱鸟,鸟近人”!展现了一幅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画面。

提问激发了学生弄清未知事物的迫切需要心理,引发学生迫不及待地阅读探究的兴趣。兴趣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正如孔子所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二、突破重难点,提问要“准”

我们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提问大部分采用是非问、特指问、填空问,例如“这场雪大不大?”“从这句话看出是什么季节?”“雨来是哪个地方人?”“这篇课文写的是谁在哪里做什么?”这样的提问,没有思考价值。长此而问,让学生对文本依赖于老师的“启发”,这样的“问”没有给学生创设特定的问题情境,不能突破重难点,也不能培养良好的问题意识。因而,教师的提问要抓住知识的重点、难点,直奔主题,设计有思考价值和空间的问题,避免过于繁琐、直白。这样的提问才能够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探索新知的能力,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才可能成为有效的课堂提问。

一次在“同课异构”的课堂教学研究中,同是《 我的“长生果”》一课,为了突破作者写的“童年读书、作文的事”这一教学重难点,体会作者从读书中悟出的道理,当教到作者酷爱读书从中受益匪浅这一部分时,一个老师设计了一个问题:“同学们喜不喜欢读书?作者又是怎样喜欢读书的?作者在班上得到了什么?”结果得到的是学生的沉寂。

而另一位老师这样设计:“细读课文第7自然段,从哪些词看出作者很喜欢读书?”

生:如饥似渴、醉心。

师:作者由爱读书有什么样的收获?

生:写作上有很大的帮助。

师:从课文中哪里看出?

生1:我得到了报偿。

生2:拓展了我的想象力。

生3:构想了种种神话传说。

师:作者具体写了哪件事从中受益的?

生:《秋天来了》得了“优甲”,并在班上范读。

师:作者是怎样写出这篇作文的?

生: 是作者爱读书后别出心裁写出的。

师:怎么看出别出心裁?

生1:“我忽然掠过了不安分的一念:大家都这样写多没意思!”

生2:“用自己的眼睛去看秋天,用自己的感受去写秋天”。

师:由作者的作文你脑海里会出现什么画面呢?

生:有仙女的仙境、天高气爽的秋天、硕果累累的秋天、瓜果飘香的秋天„„

师:作者能写出美丽的秋天,写出那么美的作文,这是因为作者酷爱读书,悟出道理——

生齐:“作文,首先构思要别出心裁,落笔也要有点于众不同的‘鲜味’才好”。

该老师富有创意的提问设计,选准问点,指导学生品析课文内容时,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进行分析,把握课文的切入口,提问题精炼干脆,“体会„长生果‟的寓意,学习作者的读写方法”这个教学重难点很快就让学生把握了,体现浓浓的语文味。

三、引导思考,提问要“活”。

提问能够启发孩子的心智,激发孩子进行积极思考来解决疑问,课堂氛围就活跃、融洽了。我们可以从王崧舟老师《草船借箭》的课堂中领略到一番。

师:同学们,到底是哪个问题困扰着王老师呢?(师板书:诸葛亮在跟周瑜立军令状之前,到底想过些什么?生齐读)

师:要解决这个问题,可以用哪些方法?

生:可以看《三国演义》。

生:可以上网查询。

师:是呀,可咱们现在是在课堂上,身边既没有《三国演义》,又没有电脑,怎么办呢?

生:我们可以动动脑子。

生:我觉得最好的方法就是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后再来解决。

师:不错,反复读书,认真思考,也能解决这个问题。下面请同学们分组研究这个问题。王老师建议每个小组中的人员分好工:先是一人读课文,其余同学边听边想课文中哪些材料与解决这个问题有关,读完课文后互相交流,讨论,一人准备汇报,其余同学准备补充。

(学生读文讨论,教师巡视,点拨引导)

师:刚才同学们学习,研究得很投入,可见这个问题确实引起了同学们的兴趣。接下去我们来汇报,按照这样的规则:我认为诸葛亮在跟周瑜立军令状之前肯定想到(什么),我的根据是(读课文中的材料),然后再具体地说一说我是怎么根据这个材料想到这点的。

(学生说得有理有据)

王老师用“到底是哪个问题困扰着王老师呢?”这样一个自答式的问题开头,一下子就拉近了师生距离,使得学生们降低了对老师的畏惧之心,积极地投入到

问题的探讨之中。接下来,王老师用“可以用哪些方法”这一问题来启发学生们开动脑筋想办法。同学们的回答各式各样,王老师对于每个学生的回答都予以夸奖,直至得到他想要的问答——“理解课文内容来解决”,在此之后,王老师就以小组讨论的方式开始了问题的解答。王老师能在课堂中用灵活提问的方式启发学生自己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样,孩子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就被老师调动起来了,并激发孩子独立思考。

四、开发智能,提问要“有序”

“善问者,如攻坚木,先其易者,后其节目”问题的设计要先易后难,由表及里,由具体到抽象,有层次,有梯度。如登山一般,搭级而上,循序渐进,让学生有一个思考的过程,由易到难的回答问题,这样有利于让学生正确掌握所学知识,有助于学生克服畏难情绪,把学生的思维一步步引向新的台阶。

在教授《将相和》一课中,当教到蔺相如在渑池会“智斗秦王”的时候,我说:“从这个故事体现蔺相如什么品质?”学生一下子被我的这个问题问呆了。我知道这样的问题让学生一下子回答的确很难,需要用我的语言来为学生铺平道路:“秦王和赵王都是国家之君,秦王要赵王为他鼓瑟,这是要侮辱赵王的。‘记录下来’就是作为一种历史资料记载,这件事就流传给后人知道,这不仅侮辱赵王,也是侮辱赵国的,有损国家尊严和民族的自尊心,是不能容忍的。在这种情况下,蔺相如是怎样反击?”

接着我用课件展示课文语句:

就在这时,蔺相如捧着一个缶,突然跪在秦王面前,说:“听说大王善为秦声,请为赵王击缶。”

蔺相如忽地站了起来,声色俱厉地说:“你我现在相距只有五步。再不答应,我跟你拼了!”

再指导朗读,“哪些词是写他的神态、言行的?”学生再读课文后,很快找出 “捧着、跪、声色俱厉”等关键词。帮助学生理解“声色俱厉”,“谁能读出蔺相如的‘声色俱厉’?”“你从蔺相如的那些语言、行为中看出什么?”

生1:蔺相如很勇敢不怕强权,临危不惧。

生2:他很热爱赵国,敢于维护国家尊严。

生3:他对秦王的语言,表里彬彬有礼却不容质否、没得商量。

生4:他会利用自己的智慧维护国家尊严,有力反击秦王。

师:面对威震四海的秦王,从蔺相如的表现、语言、神态中我们可以看出蔺相如——

生齐:“智勇双全!”

这一个提问适时适度,在老师的语言引领下层层推进,通过教师的适时适度点拨,加深学生对人物的理解。因而,老师难易有序的提问,会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让学生源于文本而走出文本,预约课堂的精彩。

上一篇:我国以房养老几种模式下一篇:医师节会议议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