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园共育工作计划

2024-08-06

家园共育工作计划(14篇)

1.家园共育工作计划 篇一

*******幼儿园

2017~2018学年第二学期家园共育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幼儿园新《纲要》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 家庭教育指导的本质是家长认识提高的过程,根本目标是促进幼儿发展。将家庭教育融入幼儿教育范畴,是为了促进幼儿园办园水平提高;增强家长对幼儿园的信任感;提高家长对幼儿关心的程度;强化家长教育动机;提高家教素质和家教质量,为家园共育提供基础。

二、情况分析:

上学期,我班开展了较多的家长工作形式,如:家长会、家长义工进课堂、家长讲堂、及亲子活动,取得了较好的成绩经过一学期的家长工作,原先对幼儿不关心、无所谓的观念已有很大改变,家长们纷纷主动向老师询问孩子在园的生活学习情况。对目前开展的主题活动、活动区活动都有了一定的了解。同时也给予了我们许多的配合。对一些不明白的事能进行电话联系,请假制度也开展得很好。但了解到班里有很大一部分幼儿家长工作繁忙,都由祖父母带,存在依赖性强,自理能力差,节假日不午睡等一系列不良习惯。这样就影响了教学活动的开展。各方面能力还待培养。针对上述情况加强家园合作显的尤为重要。

三、目标:

(一)针对不同层次的家长进行不同的联系、交往,力争让每位家长都能时刻了解孩子在园的情况,让家长满意放心。

(二)根据教学活动的需要,请家长务必关心家园栏,关心主题教学,做好家园配合工作,使教学活动得以顺利开展。

(三)请家长献计献策,共同商讨教育良方。

(四)根据家长的需要,提供便利服务。

四、本学期家园共育工作安排:

(一)召开新学期家长会,对本园的教育理念和主要活动安排对家长进行宣讲;公布热线电话,对家长关注的热点问题及时了解,及时解决。

(二)班级教师对每一位幼儿家长进行恳谈,了解幼儿在家的情况,根据每个幼儿的特点进行因材施教,更好的发展幼儿潜能。

(三)成立家长委员会、伙食委员会。使家长在遇到困惑和疑难问题时,及时的与园方沟通,对幼儿园工作起到监督和检查的作用,促进幼儿园不断的发展。

(四)继续开展家长义工工作。对有意向参加义工的家长安排时间进班进行保育员工作,了解幼儿园工作,更加理解幼儿园老师。

(五)开展幼儿园半日开放活动,把家长请进课堂,了解幼儿在园情况。

(六)开展多种形式的亲子活动,比如:亲子户外拓展活动、21天读书计划等增进亲子关系,让更多的父母参与到幼儿的教育中来。

******* 2018年4月5日

2.家园共育工作计划 篇二

一、家园共育的现状与分析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 (试行) 》明确指出, 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 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 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 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要做到这一点, 我们就必须根据家长的需要不断创新家园共育形式。目前我们工作中的家园共育形式很多, 有家园栏、家长约谈日、组建家委会、发放宣传页、家访、家教讲座、联系信等。但是我们发现, 精心设计的家园栏, 忙碌的家长很少驻足;联系信给了家长, 几天也不见回信;家长约谈日的预约表上, 报名的寥寥无几……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难道是家长不关心孩子的成长?通过和家长交流我们发现, 工作压力令家长们忙得几乎没有时间来开家长会, 他们只能偶尔匆匆忙忙地接送, 更多的时候都是家里的老人接送孩子。面对这种现状, 我们开始利用信息技术的便捷性着手解决这一问题。

二、信息技术的基本概念

教育信息化对每一位幼儿园教师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要想更好地应用信息技术, 首先要提高对信息技术的了解。

1. 信息技术的定义

信息技术主要是应用计算机科学和通信技术来设计、开发、安装和实施信息系统及应用软件。信息技术的应用包括:计算机、网络、通讯、多媒体、各种电子产品和各种应用软件。

2. 信息技术的基础和准备

信息技术以其便捷、直观、形象的特点, 已经开始在中小学、幼儿园广泛应用, 很多幼儿园都配备了信息设备。我园每个班都有宽带, 每个班级配有实物投影、数码照相机、电脑、电视、DVD、录音机、复读机, 每个年级都配有1~2个录像机, 有大屏幕和投影的专用教室就有3个, 这些都为信息技术的应用提供了条件。

同时我们通过对全班33名家长调查发现:90%的家庭都有电脑, 都能上网;100%的家长都有手机;60%的家长拥有电子信箱;80%的家长有QQ号;30%的家长拥有MSN。由此不难发现家长们有着良好的信息技术应用素养, 这更加坚定了我们利用信息技术开展家园共育工作的信心。

三、信息技术的应用和实践

1. 开通移动飞信, 让家园沟通更便捷

2006年中国移动推出了飞信业务, 这项业务可以邀请好友加入飞信, 并通过飞信给全体家长或个别家长发短信。即使不在线的情况下, 也能将短信内容发到家长的手机上。而且飞信不收费只计流量。于是我们很快下载了飞信的客户端, 安装了飞信软件, 这样一来与家长的沟通就很便捷了。

(1) 发送通知效果棒

在幼儿园几乎每天都会有各种大大小小的通知, 以前教师会将通知贴在比较显眼的通知栏内, 可是有的家长着急接孩子, 就有可能看不到, 而有的是老人来接, 不是看不清文字, 就是记不住内容, 通知的效果大打折扣。自从开通飞信以来, 大大提高了通知的实效性。需要家长配合完成的任务, 都能按时完成;一些临时的通知, 家长也都能第一时间收到。教学活动需要前期经验准备, 我们就发飞信请家长在家帮助丰富经验;为了让家长更好地指导孩子的作业, 我们还会把一些指导方法通过飞信发给家长;当天有什么临时安排或变动, 我们也会通过飞信通知家长。在手足口病高发的5月, 有的幼儿在家休息, 有的幼儿生病, 只有一半孩子入园, 每天我们针对这三种不同的家庭分三次群发短信:对于在家休息的, 先简单说明班级没有发病幼儿, 然后介绍班内的消毒措施, 最后将当天的作业内容告知家长;对于生病感冒在家的, 先表示问候, 再介绍班内情况, 最后告知作业;对于当天来园的, 先告知孩子情况良好, 再介绍我们的消毒措施, 最后再告知作业。如此一来, 不同情况的家长逐渐正确认识了手足口病, 并对教师的细致工作予以肯定。飞信最大限度地发挥了短信通知的效果, 家长对此十分欢迎。

(2) 询问情况帮大忙

每天早饭后, 我们都会统计幼儿的入园情况, 对于那些没来的幼儿以往是到传达室逐一打电话询问, 现在则会通过群发短信给没来的幼儿家长, 省去了拨打电话和询问的时间, 多了照顾孩子的时间。教师只需稍后将家长的反馈逐一记录到交接班本上即可。

(3) 温馨提示省纸张

每当要放假时, 我们都会将一些过节的提示、祝福以及作业, 打成小纸条的形式发给家长, 既不利于保存又浪费纸张。自从有了飞信, 我们会把节日的注意事项和祝福及作业, 通过群发短信发给家长, 节约了不少纸张, 被我们称为“最环保的祝福”。

2. 创建班级博客, 让家园互动更及时

很多幼儿园都有自己的网站, 但是相对于博客来说, 网站内容的制作、上传, 都有一定的约束性。而博客更便于教师操作, 教师可以随意更换博客的主题, 随意为日志建立分类, 上传图片、视频也非常简单。更主要的是看完每一篇日志, 家长可以评论、留言, 提高了家园工作的互动性。班级博客日志共分教育教学、健康快车、热点关注、反思中成长、教子有方五个版块。我们会及时更新各个版块的内容, 及时回复家长们的评论和留言。

(1) 再现课堂教学

在教育教学版块中, 把孩子们在环保活动中找到的各种环保设施和孩子的环保宣言上传到日志里, 家长看后先对活动进行评论, 然后和孩子一起制订家庭节能环保措施, 并将其放到留言板中。通过这样的家园共育有效地提高了孩子的环保意识。

(2) 倡导健康生活

在健康快车版块中, 除了有为家长提供的健康生活、饮食的小知识外, 我们还会就某个家长在健康方面的困惑组织家长们群策群力想办法。例如:春季容易上火, 可可的妈妈对此很困惑, 觉得孩子的情绪不稳定, 而且容易生病, 于是我们在健康快车中写下了可可妈妈的困惑, 一时间众多家长纷纷帮忙。有的家长建议适当增加活动量, 释放能量;有的家长说要适当增加幼儿饮水;还有的家长建议早晚喝一杯蜂蜜水, 防止便秘……从幼儿的营养保健到心理保健, 大家简直都是教育“专家”。当然我们也从中吸取了一些好的方法在班里实施, 效果还不错。

在其他版块中我们也撰写互动性较强的日志, 这样家长们每次登录博客都会看到新内容、新评论, 我们的班级博客周访问量一直保持在270左右, 极大地提高了家园共育的互动性。

3. 建立QQ群, 让家园交流更个性

在建立QQ群时, 我们也曾考虑过, 如果只是用QQ群来发送各种各样的活动快讯、通知、问候, 就没有建立的必要。但是我们仔细分析发现QQ与飞信不同, QQ的功能更多, 能传课件、文件, 能进行视频, 还能在群平台上讨论交流。于是我们班建立了QQ群, 让家园交流更具个性化。

(1) 互传好课件, 资源共享

尽管飞信、博客十分便捷, 但是它们在功能上还不够完善, 例如一些好的PPT, Flash等课件不能上传。而QQ则可以弥补这些遗憾, 我们可以把活动中好的课件传给家长, 也可以请家长给我们传好的课件。

(2) 视频开放日, 个性观察

有些时候家长由于出差或工作忙没时间带孩子, 在和这些家长交流的过程中我们发现, 他们并不满足于简单的语言介绍, 而是想自己看看孩子在园的情况。于是我们购买了分辨率较高的摄像头和麦克, 安装在睡眠室的电脑上, 通过QQ视频让家长看到自己孩子在园的活动, 这一新举措的推出赢得了很多忙碌家长的欢迎。即使有的家长在视频开放时不能在线, 我们也会用QQ视频将孩子的活动录下来, 传给家长。

(3) 平台同交流, 相互学习

在QQ群这个平台中, 家长们不管是在单位还是在家, 都能及时、便捷地参加到相关的讨论中, 在这里交流育儿心得, 讨论育儿困惑, 相互学习, 共同提高。

4. 公布电子信箱, 让家园指导更有效

传统的家园联系信既废纸也跟不上家长快节奏的生活步伐, 于是笔者公布了自己的电子信箱, 方便对家长进行个性化指导。例如对班级里攻击性较强的孩子, 对其的指导必须是个性化且持续的。所以我们就通过电子信箱及时、有针对性地告知并指导家长, 有效提高了对个别儿童教育的效果。

5. 制作活动光盘, 让家长对工作更支持

除了班里电脑外, 还为每个班长配备了笔记本电脑。笔记本电脑有刻录功能, 于是我们安装了相应软件, 把一些大型活动, 如:运动会、新年联欢会、艺术节、毕业典礼等录成视频资料, 并刻成光盘。同时为每个孩子建一个文件夹, 用来收放自己的资料, 或是制作简单的电子相册, 让孩子们能够留住在幼儿园美好的回忆。从一段段有趣的视频中, 家长们逐渐感受到了教师工作的良苦用心, 从而对班级的工作更加支持。

四、结束语

3.如何高效开展家园共育工作 篇三

【关键词】幼儿教育 ; 高效开展 ; 家园共育

【中图分类号】G61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7-0060-01

家园共育顾名思义是家庭、幼儿园与社会共同构成的,而家庭的影响力是最大的,它对幼儿的发展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也是其他教育所无法替代的,这是家庭与幼儿园共同的责任。《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提出的“理解幼儿的学习方式和特点”,首先必须要全面、细致、准确地了解幼儿,单靠幼儿教师在幼儿园期间的观察和了解是不全面、不完善的。所以,教育孩子离不开家长。家长对孩子的个性、爱好和成长中出现的问题都了如指掌。教师只有与家长密切配合才能准确了解幼儿的个性、发展水平、特点和发展情况,同时了解不同的家教环境,了解幼儿在幼儿园和家庭中的不同表现,关注幼儿的变化和进步,以便有的放矢,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满足幼儿发展的需要。

一、当前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望子成龙,望女成凤”。

由于缺乏科学的教育观念和知识,一些家长在家庭教育投入方面表现出较大的盲目性,如投资给幼儿购置高档的诸如钢琴、古筝等音乐教具、给幼儿报名参加各种特长学习班等。这种情况的盲目性投入,不仅浪费了一个家庭的有限的财力和精力,更有可能挫伤幼儿对知识的渴求和探知的兴趣,过高的、不切实际的要求,只会给幼儿的身心造成巨大的精神压力。

(二)枯燥乏味,内容片面。

目前许多父母对幼儿家庭教育的认识仍然存在较大的片面性,他们把幼儿家庭教育等同于智力开发教育,把背诵唐诗宋词、计算、拼音、识字、学外语当作幼儿家庭教育的主要内容,认为有了知识就有了未来的一切,而忽视了对幼儿的品德、兴趣、性格、意志等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在现实生活中,非智力因素对于一个人未来事业的成功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

(三)教育的度的把握无法平衡。

在偏颇的家庭教育观念的影响下,父母的教育方法和手段也极容易走入误区。一是过度娇宠。父母的关爱和无原则的包办、代替,严重损害甚至剥夺了幼儿自主意识的确立和自立能力的锻炼机会。二是过度严厉。不少父母对幼儿要求过多、期望值过高、限制过多。

二、家园共育幼儿园的应对措施:

目前存在着家园工作脱节、家园缺乏沟通的问题,家园必须同步同辙,共同协作。在合作中不断更新教育观念;在沟通中相互切磋教育方法;在配合中共同提升教育实践的科学性、合理性。

(一)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与家长建立良好的关系。

1.家长会

我们每学期都会定期召开家长,向家长们介绍班级教师个人基本情况及班级教育工作计划,使家长明白班级孩子的大致发展状况、教育工作的目标、内容、进度安排和具体干预措施等。对于家长提出的意见或建议,我们教师会及时商讨,认真考虑这些意见和建议,对于合理、有效的建议我们便会积极采纳,付诸于行动。

2.亲子活动

我们班经常开展一些亲子活动,要求家长与孩子一起参加。我们的亲子活动可谓别出心裁,亲子游戏不仅让家长和孩子共同体验到了节日的欢快,在互动的过程中更加深了亲子之间的感情。我们在家园联欢活动中还穿插了歌舞表演、特色活动的展示,让孩子们与家长一起充分体验节日的快乐。

3.家长开放日

我们每个月都会确定一天为家长开放日,提前通知家长,让他们能够妥善安排好自己的工作。参与者在参与前要事先做好各项准备工作:教师和参与者商议策划、共同安排活动计划、做好教育教学的精神准备和物质准备。活动中,教师和家长分工合作。家长可以当老师组织教学活动,也可以当老师的助手,家长和教师一样进入游戏角色,一同为幼儿分餐。幼儿之间发生矛盾,家长可参与处理。

(二)邀请家长参与教育教学活动,体验合作的乐趣。

从家长资源信息库中挖掘可利用的教育资源,发挥家长的职业专长来补充幼儿园教育。我园开展了“爸爸课堂”助教活动。在助教活动中各班邀请了具有专业特长的爸爸,来孩子所在的班级担任“爸爸老师”。在本次助教活动中,家长根据自己的工作性质选择上课内容,所选活动内容新颖别致,深受小朋友喜欢。活动中,家长将自己的职业技能融入到孩子们的教学中,如交通警察爸爸带来了“文明交通我参与”活动,让孩子们了解交警的工作并积极参与文明交通。医生爸爸给孩子们讲解了保护眼睛的知识, 英语教师爸爸带领宝贝们大声说英语……丰富多彩的家长助教活动,让孩子们体验到了不同于老师日常教育的活动,让孩子们更加崇拜自己的爸爸,让爸爸感受到自己对孩子成长的重要,这个活动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效果。

(三)建立平台并充分利用,及时与家长沟通。

家长与幼儿园老师之间要定期和不定期的进行多种形式的沟通交流活动,建立完善的平台,家长要及时向老师了解小孩在幼儿园的状况,了解孩的优缺点,以便在日常生活中有效地进行教育。老师要及时将幼儿在园情况与家长沟通交流。

1.家园联系栏——家园共育的重要窗口

家园联系栏是家长了解幼儿在园的一个重要窗口,所以老师们要努力挖掘它的潜力,充分利用家园联系使家长关注幼儿园的教育工作。

2.QQ群、微信——家园共育的有效途径

4.幼儿园家园共育工作总结 篇四

家园共育是新《纲要》的一个重要内容,做好家长工作是幼儿园各项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家长工作开展得好,能使幼儿园的教育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本学期我们建立了《家园联系册》,通过这个纸质的平台与不方便经常沟通的家长进行联系,形成幼儿园与的双向互动,及时反馈幼儿的在园情况以及家长在孩子教育等各方面的疑难问题,在家长与教师中形成良好的氛围。

利用本班走廊的三块宣传墙,我们开辟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家长园地”专栏。及时张贴每周的教育计划,每周二、五的英语课主要内容也展示在专栏中,让家长及时了解幼儿在园的教育活动内容,有利于家长更好的配合幼儿园对幼儿各方面能力的培养。结合本学期幼儿园开展的“读书节”活动,我们通过“家长园地”来吸引家长积极的帮助幼儿参与活动,分别以出海报、开设“读书小舞台”活动以及活动纪实和互动话题等多个栏目让家长们更加深刻的认识到孩子从小养成读书习惯的益处。

在这些活动中,我们不忘及时为家长补充教育技能和教育知识,通过便于阅读的大号字体用大版面向家长介绍亲子阅读的一些相关知识,得到家长的好评。同时,我们积极开设每月话题栏目,争取在每个月都征求家长关注的话题进行讨论,家长可以将自己的经验和困惑写出来张贴在“各抒己见”的小栏目中,供大家借鉴和商讨。

在幼小衔接方面,我们积极培养孩子的坐姿和书写姿势,培养孩子在各方面的坚持性,特别是在书写方面,我们请家长关注孩子的书写情况,并通过量化的方式将每个幼儿的作业完成情况展示出来,以展览的形式在“妈妈更爱进步的我”专栏中促进家长在幼儿学习时的督促及纠正作用,帮助幼儿更好的形成正确及良好的读写习惯。在“家长园地”的作用下,我们班的家长几乎能做到人人参与,不但调动了育儿积极性,也在点点滴滴中掌握了一些育儿技巧,形成了良好的家园共育的局面。

我们除了以上述方式积极与家长沟通,还利用电话交谈的方式,细心了解部分幼儿的情况,与家长讨论培养幼儿各方面能力的最好方法,既争取了家长的配合,又便于在幼儿园与家庭之间形成一座桥梁,让幼儿通过这座桥梁,时刻接收到恰当且适宜的教育,真正使教育符合幼儿个体自身的需要。同时我们利用晨间、离园前的时间与个别家长交流,双向了解幼儿的最新发展情况,及时反馈到教育方法与策略中,以帮助幼儿更好的发展,而热情、周到、细致的服务也进一步赢得了家长的信任,更加放心的将孩子交给我们,更加热心的参与到家园共育中来。

与此同时,我们巧妙运用“家校通”这个工具,将一些通知及活动要求等详细而准确的传达给每一位家长,既让家长对幼儿园相关活动明了清晰,又方便了家长的主动参与,一举两得。

5.家园共育工作计划 篇五

2018年秋季大(2)班家园共育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本学期的家园共育工作,以全园工作思路为指针,认真落实《幼儿园 教育指导纲要》精神,积极创建良好的育人氛围和环境,向家长搭建 家园之桥。

二、工作目标

为继续办好我园,宣传科学的育儿理念,育儿方法和策略,提高家庭育儿水平。加大沟通与宣传力度,鼓励教师走进家庭,提高家教质量,引领家庭与幼儿园教育一体化,做到家园共育,促进 幼儿和谐、健康、全面发展。

三、具体工作:

1、引导家长参观幼儿园的环境,让家长了解班级幼儿学习、生活的条件,让家长放心、满意。

2、为家长创造学习的机会。本学期将开展教育教学风采展示暨家长开放日、游戏比赛、等活动,邀请家长参与幼儿园的多种活动,更好的了解幼儿一日在园的教育教学活动,达到家园配合,同步育儿。

3、充分发挥家长委员会的作用。班主任积极与本班家长委员会成员经常沟通,让家长监督员发挥作用,了解收集并反映家长对班级老师工作的建议和意见,积极参与班级的管理,为班级及幼儿园的发展献计献策。

4、利用幼儿离园时间交谈、电话联系、微信群等方式及时向家长反馈幼儿在园的情况,并及时了解幼儿在园身体状况和情绪反应,使家长感受到老师的用心和对幼儿园的放心。

5、大力传播解科学合理的幼儿知识,让家长真正的了解幼儿园,了解幼儿教育,积极倡导家长配合班级的教学活动,进一步提高家长得助教水平。

6.家园共育工作计划 篇六

有一部分家长在家园共育方面存在着一定的困惑和误区,导致了不良的教育效果。那么,作为家长应如何配合幼儿园做好家园共育工作呢?

第一,家长要不断学习育儿知识,掌握一些科学的育儿方法。建议家长朋友们在工作之余牺牲一点娱乐、聚会时间,一是学学一些幼教文章,了解一些新的幼教理念,了解现在的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自己怎样做才和老师配合好,共同教育好孩子。二是通过阅读刊物或网上的家教文章、参加幼儿园的家长学校专题讲座,学习幼儿园发放的家长学习材料,与同事朋友交流一下育儿心得等等方式,来学习一些家教知识,提高自身的育儿素质。

第二,家长要通过孩子的表征和讲述了解幼儿仿园的情况。家长要不断询问并倾听孩子讲述他一天在幼儿园里看见、听见和所做的事情,欣赏孩子在幼儿园学的歌曲、故事、舞蹈以及手工、图画作品等。孩子在描述和表征时,可能不是那么完整,但家长一定要耐着性子倾听并鼓励孩子表达完,否则会扼杀孩子的表达欲。有些孩子在家里喜欢模仿老师,让其他家人来当小朋友做操、做游戏等,这时家长一定要配合孩子,满足他的这种表现欲,这样一是能培养孩子的表达能力和模仿能力,二是家长也能从中来了解幼儿园的情况和孩子的幼儿园生活。

第三,家长要积极参加幼儿园组织的一些活动。只要时间允许家长朋友们就要按时参加幼儿园组织的一些活动,比如:节日联欢、运动会、家长会、开放活动、亲子活动等,这样家长们能亲自参与到幼儿活动中,以此来了解幼儿园的性质、课程设置、目标等。并可以全面直观地了解孩子在幼儿园的学习、生活、游戏及与其他小朋友的交往情况,同时也培养了亲子情感。也可以从中发现孩子的不足,有针对性的与老师配合,给孩子以帮助和教育。

第四,家长要积极主动地配合幼儿园的工作。早在1927年,陈鹤琴先生就说过,“幼稚教育是一种很复杂的事情,不是家庭一方面可以单独胜任的,也不是幼稚园一方面能单独胜任的,必定要两方面共同合作方能得到充分的功效。”为了孩子的发展,当家长在幼儿园的公告栏上看到,要求您做出配合时,比如,配合幼儿园收集废旧物品、与孩子一起观察、记录、查找资料、有特长的家长主动的到幼儿园进行帮教活动等等。家长朋友们一定要积极主动地配合幼儿园的工作。这样扩大了幼儿园的教育资源,丰富幼儿的教育活动。

第五,家长要主动与教师沟通了解孩子的在园情况。要经常不断地通过口头交流、电话、短信、QQ、电子邮件和老师取得联系,向老师全面了解孩子在幼儿园的成长与表现,并主动向老师介绍孩子的优缺点、个性特征以及在家的表现,与老师相互配合,共同做好孩子的教育工作。

第六,家长的教育观点应与教师一致。幼儿园的教育目标主要是对孩子进行情感教育、能力培养、习惯养成等一些素质教育,让孩子有一个良好的人生开端。有一部分家长不检点自己的言行,为人处世斤斤计较;不孝敬老人,甚至直接对孩子说“你爷爷奶奶不好,你姥娘姥爷才好呢!”还有的家长生怕孩子受委屈,不让与别的小朋友玩;也不让孩子接受熟人给的零食;有的家长看到自家孩子在幼儿园受一点小委屈,就教给孩子说“他要再给你闹,你就咬他”这样一句让家长出气话,时间一长孩子就会形成不会忍让的性格。这些家长的教育与幼儿园的教育是背道而驰的,会使幼儿园的教育大打折扣。为了孩子的身心健康,家长朋友们要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不要让自己的不良行为给孩子带来负面影响。

7.家园共育,提高合作效率 篇七

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幼儿园的教育教学活动很多时候需要家长的支持和参与。《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 “幼儿园应为家庭、社会密切配合,共同为幼儿创造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作为从教近十年幼教工作的教育者,全面贯彻落实《纲要》的精神,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促进家园合作,加强家园教育的一致性,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 促进孩子走向人格的至真、上善、完美,是目前摆在广大幼教工作者面前的一项亟待解决的课题。

二、家园合作的现状

1. 家园合作中,普遍存在走过场的现象。我们的幼教工作中基本上是家长把孩子送到幼儿园交给老师教育,大多家长认为,教育是学校的事,家长不需参与其中。与此类似,有些教师把幼儿园当做自己的地盘,不愿意家长参与到幼儿园的教育中来,认为家长的参与会打乱甚至于破坏教师的正常教学。有限的一些家园合作也大多是被动接受工作安排,作为一项任务不得不去加以完成,摆形式、走过场。

2. 家园合作中,教师和家长交流地位不平等。平等是合作的基础,缺乏了平等,教师和家长间就不能进行充分的交流和合作,家园合作就失去了实施的基础。不平等倾向的出现,使得家园合作中的互动环节完全成了 “独角戏”,最终是家园合作趋于表面化、形式化。

3. 家园合作中,家长老师忙的不亦乐乎,造成幼儿自我教育的缺失。 家园合作的初衷是为了幼儿能够更加健康的成长,而现今所出现的家园活动,则往往将幼儿排除在场,单纯的成为了教师和家长间的交流,没有了幼儿的参与,家园活动的成功与否完全凭借着教师和家长的主观判断,这样的判断就脱离了实际,而家园合作所能取得的成效就值得商榷了。

三、家园合作的几点尝试

1. 宣传家园合作理念,加强教师和家长的家园合作意识。由于传统幼儿教育理念的束缚,不论是幼儿园还是家长,对家园合作这种新型的教育理念都有一定的排斥,缺乏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了更好的开展家园合作的各种活动,调动幼儿园和家长的积极性就显的尤为重要和迫切。因此,在开展家园合作之前,必需先对教师和家长进行理论培训,加深对家园合作的了解,有条件的幼儿园甚至可以组织部分教师和家长到国外优秀的幼儿园进行实地考察,最终加强教师和家长对家园合作的认同,为后续家园合作活动的开展扫清障碍。

2. 建立民主平等的合作关系。新颁布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 ( 试行) 》在组织与实施中指出: “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 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开学的第一周教师可以利用家长接送孩子的时间,分批的对家长进行了解,如家长的工作情况、家长的需求、以及对幼儿园开放日的一些想法、家长开放日时间,等等,制定本班的开放日计划,制定好可以把计划发给家长,征求他们的合理意见,转变了以往就事论事的讨论以及事事由教师来做决定的程式化做法,充分发挥家长的主体性。幼儿园可以充分发挥家长特长,请有专长的家长或在特殊岗位工作的家长来为班内幼儿讲课。同时拉近老师和家长的距离,构建一种平等民主的家园合作伙伴关系。

3. 搭建家园合作的平台、充分发挥家庭的主动性、创造性。要真正实现家园共育,需要改变以往“任务式”的家长参与方式,吸引家长主动参与。 教师首先要为家长搭建一个参与的平台,考虑不同家长能力上的差异,寻找他们共同的兴趣点,实现多种形式的合作。比如组织多种形式的家长学校活动、召开班级家长会,建立家长委员会、开展家长助教活动、巧用家园联系栏,征集金点子,等等。

4. 探索家园合作新途径:

( 1) 组织家庭小组活动,促进家长互助活动。传统的家长会、家长开放日等家园合作活动形式都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如活动地点通常都在学校, 统一活动时间,赋予家长同一活动内容,而家长是不同的个体,他们的需求、感受不同,导致这些家园合作形式缺乏家庭教育的针对性,而家长沙龙、家长学校等活动往往没有孩子参与,即少了合作教育的目标。我们按照幼儿的居住地,同时也为了使临近的幼儿家庭密切程度增加,组建了家庭活动小组,由各小组推选出“小组长”,每次班级有活动时,老师会把自己的想法说给这些小组长听,听取他们的合理意见,对于他们不懂得的地方再对他们进行指导,各位组长可以利用接孩子前在门口等待的时间和组员交流,形成共识,促进学校教育活动的开展。同时成立“周末家庭活动小组”,可以以居住地分组,也可以由家长征求孩子意见自由组合或家长与孩子自愿参加,在老师指导下,由自愿发起的家长负责发布承担活动组织的信息,教师、幼儿和家长共同策划活动,在小组内通过网络、家园联系栏发布信息,指导孩子自制邀请函,家庭和孩子共同组织活动,活动结束后孩子们分享活动的快乐,家长交流活动感受。

( 2) 建立网络联系平台,实现远程合作。现代农村,幼儿家长大多外出打工创业,城市生活拓宽了家长的视野,迫切需要提高孩子的受教育水平, 而生活压力又不得不让他们离开幼儿,家园合作交流变得困难。信息化时代的到来,给人们生活带来无尽的便利,拉近了时空距离,为教育的多元化、个性化及家园远程合作提供了更为丰富的物质基础。

推倒“围墙”,开放办学。为了家长能够更及时,全面了解幼儿园情况, 我们在创建了自己幼儿园的网站,除了及时发布学校情况,上传教育资源, 老师间交流教育随感外,还增设即时反映孩子的童言趣稚语“童心驿站”、 方便家长和教师以及家长间沟通交流和接受社会及家长建议和意见的“家教论坛”,聘请具有网络操作特长的家长和学校的信息主任作为论坛管理员,园领导和老师们每天上论坛和家长交流育儿经验,分享育儿心得,增强了网站作为家长教师互动的交流平台作用,促进家园共育。“QQ”聊天软件因其简单、方便、易操作成为为网络上使用人数最多的一种交流平台,可以更方便地为家长和学校搭建一个联系的桥梁,充分发挥网络教育的功效,我们要求以班级为单位,组建家教QQ群,便于家长委员会召开网上会议以及对各项大型活动及时进行交流、讨论,提高了沟通的有效性。

8.如何做好家园共育 篇八

那么,怎样调动家长的积极性,使他们重视、关心和积极配合参与幼儿园教育呢?怎样才能合理地利用家长这个幼儿教育的“活的资源”呢?下面我就自己多年的工作经验,浅谈一下在家园共育中的一些有效方法。

一、积极更新教育观念,担当家园共育的引导者

在实际的工作中,我们知道,幼儿不仅仅是父母的孩子、幼儿园的学生、更是社会的、国家的一个独立的主体。如果我们还徘徊在“在家是父母的,在园是老师的”,就脱离了教育的本质。因此,教育不仅仅是教师的职责,也是家庭、社会的责任。

在高速发展状态下的今天,我们的教育观念不彻底转变,不仅会继续制约家长工作得顺利开展,而且对幼儿园整体教育工作也会产生负面影响。而转变家长工作的唯一途径就是用《纲要》的新理念引领我们反思过去的工作,尽快完成角色转换。

首先,把家长和教师作为共同促进幼儿发展的主体来看待。在共同教育幼儿的问题上,双方要互相尊重、互相信任、平等合作,真诚沟通,同心同德完成育儿的使命。

其次,在家园沟通问题上,教师要能切实树立为家长服务的思想,把家长作为平等的合作伙伴,真心实意做家长的朋友,耐心倾听他们的意见,切实帮助家长解决在育儿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同时要换位思考,对家长产生的急躁情绪及冲动要冷静思考,学会体谅。只要我们态度诚恳,方法得当,就一定能赢得广大家长的拥护、支持。

二、在交流、沟通中,让家长成为真诚的理解者

家园共育的本质特点就是一个“共”字,即幼儿园与家庭、教师与家长配合,共同促进幼儿发展。家庭与幼儿园同是培育幼儿的重要环境,家长与教师都是教育孩子的主体,是合作伙伴的关系,应该携手合作共同担负起教育幼儿的任务。教师教育的思想要得到家长的认同、支持和参与,这就要求我们将家长工作的重心从“教育家长”转变为“家园平等合作”。

在开学初期,孩子们刚入园,不免发生一些碰撞或抠、咬的情况。有些家长看着非常心疼,对教师也是不停地指责。我们本着从家长的角度出发,理解家长的心情,当家长发泄不满的情绪后,向家长解释事情的经过和教师的处理方法。同时召开家长会,充分让家长了解老师的工作,对于发生小碰撞的事情,多相互理解、宽容。

三、在互动、参与中把家长树立成为积极的响应者

有了家园间的沟通和理解,家长们开始积极地参与教育活动的实施。每个家庭与幼儿都积极参与主题环境的布置与表现。家长们帮助孩子搜集信息,他们或去图书店查阅,或上网查询,或参观访问,或亲身实践。

我们小班的家长对幼儿园的活动还不是很了解,因此,我们在组织活动前都会提前让家长为幼儿准备好。例如,我们小班组开展的“我爱运动”活动邀请家长与幼儿一起到奥运公园参加活动。开始有的家长问:“孩子们去,家长还用去吗?”我们的回答是“是的,活动是亲子活动,家长必须参与。”在活动的当天,全小班组共来了近70多个家庭。在奥运公园里,家长带领自己的孩子一起参观了奥运公园的特色,了解了一些运动项目,还有些孩子在奥运公园的名人走廊里,和奥运会明星的手一比大小。不仅孩子们玩得很高兴,连家长们也是兴致勃勃的。这次活动让第一次参加幼儿园活动的家长们感到很高兴,他们在反馈问卷中提出:“这样的活动有趣、开心,希望老师能多组织一些这样的活动。”“幼儿园举办的亲子活动太好了,不仅培养孩子的运动能力,而且增强了家长与孩子之间、家长与老师之间、家长与家长之间的交流,希望多多举办。”

四、在平等对话、交流的平台,增进家园之间有效的沟通

在现实生活中,家园之间往往存在一定的距离和各种不协调,教育效果必然受到影响。

平等对话是在教师与家长同处于一个平等的层次上的交流。这就要求,教师要把握好自己的角色,在与家长谈话时尽量把握好“度”。我们知道,现在的父母基本上是80后,他们大多数本身就是一批独生子女,而自己的孩子更是四个老人围着转的“核心人物”,因此,娇生惯养是必然的现象。作为教师无论是与幼儿的爷爷奶奶还是父母,都要从他们的角度出发谈论孩子的一些问题。例如,针对某些吃饭挑食的孩子,不妨先用自己的孩子做个“范例”,引起家长的共鸣,再把自己教育孩子的窍门委婉的转达给家长,让他们在平和的状态下,得到一些启发。这种暗示的效果往往比教师直接的表述更能引起家长关注孩子。

五、充分利用家长资源,打造家园共育的新局面

家园沟通的根本目的在于充分利用家长资源,实现家园互动合作共育,这是幼儿园家长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在开展班级主题教育活动中,我们就很好地利用了家长资源,让家长参与教育活动。如在迎新年主题活动中,我们发动家长把搜集的各种装饰材料和孩子一布置环境,充分地让孩子们感受新年的快乐气氛。这种教育效果是老师单靠说教的方法所不能达到的。十一月,我们小班组成功举办了“情系亚运,我爱运动”,活动中家长和孩子一起运动,其乐融融。

实践中我更充分认识到我们与家长密切联系和合作都是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孩子健康地成长。我们与家长的关系应是合作的关系,而不是教师指挥家长做。其实有许多家长的素质相当高,有很丰富的专业知识,这是我们教师需要学习的。教师也要理解和体谅家长,要知道家长都有自己的工作,自己的生活,所以当要求家长配合教学工作时,要站在家长的立场考虑,分清楚哪些工作需要家长的全力支持,哪些工作只需家长协助,哪些工作只需家长帮忙收集材料,还应虚心听取意见和建议。在与家长交流情况,特别是谈到孩子存在的问题时,要改变那种告状式的做法,要注意语言的艺术,与家长共同探讨好方法,使家长觉得教师对孩子是关爱的,对家长是尊重的,这样才能换来家长的信任和支持。

幼儿教育不只是幼儿园教育,幼儿园应充分发挥家庭的各种教育资源,家长们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成功的育儿经验。不同的知识与职业背景,不同的家庭环境都为幼儿提供了丰富的教育资源。为了孩子们健康、快乐、活泼的成长,我们应抓住各种有利资源,共同培育好祖国的未来。

9.家园共育探究(论文) 篇九

家园共育一直是我们班级工作的重点之一。如今我们把家长工作的切入点放在孩子身上,让家长看到孩子的进步,让孩子影响家长的观念与行为;同时,使家长感受教师工作的辛苦与用心。通过孩子的表现和教师的教育行为来吸引家长主动参与教育活动,并逐渐内化成教育子女的能力。

1.了解家长需求,变“希望家长做”为“指导家长做”;

2.发挥幼儿的纽带作用,从“欣赏”到“分享”;

3.让环境与家长对话,变“被动了解”为“主动参与”;

4.整合教育资源,由“双方互动”为“三方互动”。

家园共育是幼儿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幼教工作者不仅认识到它的重要性,也尝试了一些具体的做法。但是,多数幼儿园的家长工作存在着走过场、实效性差等问题,出现了“教师指挥多,家长参与少;教师说得多,实际做的少;单向灌输多,双方互动少”的不良倾向。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还是脱离不开以幼儿园教育为中心的思想,单方面要求家长配合工作,没有考虑家长的需求与处境。

2、当我们提到家园共育时,总是把切入点放在家长这一方,家长会、家长学校、家委会、请家长参与幼儿园的活动等等,却忽略了幼儿在家长主动参与教育中的作用。

3、家长对幼儿园的教育内容、方式方法不太了解,只通过家长开放日和有数的几次教育活动达不到目的。

4、幼儿园、家庭在教育孩子方面各行其是,有合作的意识却没有实际的行动。针对以上原因,我们的家园共育工作从以下四方面入手:

1、建立在家长需要基础上的家长工作。

2、把搞好家园共育的切入点直接 放在了幼儿身上。

3、通过日常活动、环境影响家长的教育观和教育行为,使家园共育日常化。

4、由教师、幼儿、家长三方形成互动的良性循环,创设赏识的大环境。

一、了解家长需求,变“希望家长做”为“指导家长做”

案例1—“小贴画”:在刚入园的家长会上,我就用小贴画奖励孩子们的例子指导家长:“一定要重视孩子得到的奖品,对孩子的成绩及时给予赞赏和鼓励。您可以把它贴在当天的日历上保存起来,就像冠军保存奖杯、奖牌一样。表示

对孩子的成绩很在意,激励孩子还想再次得到。”过了一段时间,有些家长主动

反映说:“我和孩子已经攒了18个小贴画,如果孩子在家表现好,也会得到我们的奖励。”“孩子现在本事大了,开始评价爸爸、妈妈、爷爷、奶奶了。有时他觉得我们表现好,还给我们奖励小贴画,真有趣。”“孩子现在可积极呢,你们老师真有办法,谢谢啊!”不仅如此,孩子们意外的认识了日历。老师每天点名时,很多孩子能包出当天的日期:某年某月星期几。

以往我们经常对家长讲:“要重视孩子的成绩,要多鼓励孩子”。但家长不知道怎样重视、怎样鼓励。通过调查我们发现,对家长工作给予具体指导是家长在教育子女中最需要的,也是幼儿园教师应尽的义务。我们让家长把小贴画贴在日历上,方法简单有趣,可操作性强。既增强了幼儿的自信心,又认识了日历。家长即容易做到,又能从中得到启示。

其实,教师奖励孩子小贴画、五角星、小红花是常有的事。但一般情况下,教师认为奖励了,自己的工作也就完成了。至于是否给家长看、家长看了怎么办、与自己工作无关。如今我们增加“指导家长保存”这一环节,却无形中对家长的家教水平起到了启示与提高的作用。

二、发挥幼儿的纽带作用,从“欣赏”到“分享”

案例2—“幼儿作品展示壁”:一天,辛可颖小朋友带来她制作的沙画送给我们。我请她把沙画展示给大家看。孩子们高兴地鼓起掌来。我拥抱着她说“你真棒!”,并把沙画郑重地贴在墙壁上。之后告诉小朋友们也可以学着做。第二天,有很多幼儿带来了不同图案的沙画,我都一一展示在墙壁上。有一天,辛可颖小朋友奶奶还告诉我,说她在家里制作时的认真劲、睡觉时都放在枕边、她是多么地看重自己的作品。当我把这件事以后告诉小朋友听时,小朋友们又响起了热烈的掌声。那种肯定与鼓励是我意料之外的,辛可颖更是一脸的自豪与满足。在以后的日子里总会有孩子带来在家与父母制作的各种小作品。墙壁上也经常会贴上各种作品,孩子与家长的参与热情空前高涨。

在案例2中,我们让幼儿展示了自己的作品,表明我们对他们的作品非常重视,也表明了我们对孩子的尊重和对作品的赞赏,给孩子提供了一个成功的机会,足以让其他孩子羡慕不已。正因为这种对幼儿作品的重视与赞赏激发了

孩子的积极性,孩子的积极性又感动了家长,带动了家长的参与。可以看出,一个人的成绩让大家来分享,会在家长与孩子之间产生共鸣。因此,对于幼儿的成绩不能只是单纯欣赏,要让大家一起分享。

其实,孩子经常会带作品给老师看,以往我们总会说:“好,不错。”就随手处理了,而如今多了“请大家分享”这一环节,却可以大大提高家长主动参与的积极性。

三、让环境与家长对话,变“被动了解”为“主动参与”

案例3—“展示时间”:我们利用家长接送孩子的一点时间向家长表演刚刚学会的各种本领,如:儿歌、歌曲、手指游戏、音乐游戏,虽很不成熟,家长却看得有滋有味。家长纷纷说:“要不是亲眼看见,真不知孩子会这么多东西。”“还是在幼儿园好”“每天一到时间赶紧跑,生怕来晚了看不到”。许多家长还会主动抄下我们教的内容,回去进一步指导,或者与孩子一起在家玩幼儿园教的游戏。

不变的环境会让家长熟视无睹,而经常变化又反映教学内容的环境一定能吸引家长主动参与教育活动。从以上案例不难看出,家长看到孩子的表演,就会激动。家长把孩子送到幼儿园,最大的愿望莫过于孩子的进步,我们抓住了家长这一心理,让家长尽可能多的了解幼儿在园活动情况,于是家长就会情不自禁地主动参与到教学中来。

其实,利用一些节日、开放日展示幼儿活动是幼儿园的常见形式,但这毕竟向家长展示得还太少。我们利用接送孩子的点滴时间,随时向家长展示最新的教育活动,让家长天天能看到自己孩子的表现,是最真实可信的。不像以往只有在幼儿园组织演出等集体活动时才能见到孩子的表演。虽然我们只是多了“随机展示”这一环节,却让家长清楚地了解了幼儿每天在园的学习情况。了解的多了,自然也就参与了。

四、整合教育资源,由“双方互动”为“三方互动”

案例4—“神州五号” 剪报:一天早晨,周佳煊小朋友的奶奶带来“神州

五号”的自制剪报说:“老师,这是昨天佳佳和爸爸妈妈一起做的”。原来他和爸爸看到了大班哥哥姐姐的剪报做的 特别漂亮,所以也做了一张。于是全班孩子开始讨论“神五话题”。许多孩子都坚定地说:“以后我也要当宇航员。”以后的一段日子,孩子和家长共同搜集了许多有关神五的资料。每当家长带来信息和材料时,我们都会利用集体谈话时间表扬,请孩子带一朵小红花送给家长,以表示我们的感谢。之后家长总是积极配合各项活动并主动的提供他们认为对孩子有益的材料。许筱春的奶奶拿来了去上海野生动物园拍摄的动物照片、王涛的爸爸拿来了香港海洋世界的照片等等。我们也经常会因此改变原教学计划而临时改为由家长提供、孩子喜欢的有益活动。

教师和家长都是重要的教育资源,我们之间的合作与配合,直接影响着幼儿的发展。从案例4不难看出,家长已经主动参与到幼儿教育活动中来,开始向我们提供教育信息,而我们又适时地抓住了教育契机,生成了教育活动。可见,教师的教育行为吸引家长参与到了幼儿园的活动中,家长感受到因他们的参与使孩子的进步更明显,孩子明显的进步带动了家长的积极性,家长的积极参与又激励了教师的工作热情,实现了教师、幼儿和家长之间的三方互动,形成家园共育的良性循环。

其实,家长提供信息在幼儿园也都会遇到。通常我们会说声:“谢谢”。但如今我们重视家长参与,把家长提供的信息转化成了教育内容,满足了家长的需要,让家长体会到了参与的成功。

10.家园共育论文 篇十

关键词:家园共育;幼儿教育

一、组织学习,转变教育理念

(一)召开家长会。通过召开家长会,组织家长学习《幼儿园工作规程》、《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让家长懂得良好的行为习惯使孩子受益终身的道理。

(二)利用橱窗,为家长提供学习的机会。向广大家长宣传学前教育的重要性,幼儿身心发展规律等,同时也成了家长和老师沟通的渠道。不少家长利用接送孩子的时间,认真阅读,接受信息并付诸实践。

(三)书刊材料宣传。向家长推荐订阅《早期教育》家教版、《走进童心》等有关幼教书刊,组织专家宣讲团来园讲课,开拓了家长的视野,增长知识。

二、开展丰富的活动,促进家园合作共育

(一)成立“家长委员会”。充分利用家长中高学历、高素质、理念新的特点,采用参与、交流等方式,吸纳家长参与幼儿园的管理与教育,成立“家长委员会”,定期开会、座谈,探讨家庭教育工作、幼儿园的管理工作和家园联系等情况,广泛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家园互动。

(二)定期开展家庭教育讲座。针对目前家庭教育存在的重视教育、轻视德育、超前教育、滥用奖励、关照过渡等现象,必须从更新家长的观念入手。为此,每学期都邀请家教专家来园,通过讲座、报告等形式向家长进行指导。

(三)定期开展半日开放活动,引导家长、了解幼儿园的教育活动。这个活动被固定在某一天,通过家长欣赏幼儿园精心策划的“表演”,孩子开心,家长也开心。通过精心设计有家长可以参与的游戏,组织家长讨论活动的目的、活动的过程、活动中的重难点以及教师在活动中与孩子的互动等,让家长“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

(四)吸引家长参与幼儿园的教育活动,搭起家园共育的平台。

1、通过班级的“家庭资源调查表”和日常的交流中,象熟悉每一个孩子一样熟悉每一位家长,充分利用家长的教育资源,弥补幼儿园教育资源的不足;

2、合作参与。合作参与主要表现在把一些有专业特长的父母作为嘉宾请进课堂,和老师一起组织活动;

3、直接参与。基于对各位家长的了解,请父母直接走进课堂。教师与家长一起备课,家长在受到邀请后,及时写来教案,教师和家长在语言组织和交流方式上共同修改,使活动时能够收到良好的效果。

(五)多种形式的家园联系。家长很希望多一点了解孩子在幼儿园的学习、生活及一切。每学期一次的家长开放日并不能满足家长的要求,小型多样的家园联系可以让是家长与幼儿园彼此了解的最好方式。

1、“心语栏”。“心语”,是希望能用心和家长交流,用心求得家长的支持与配合。通过“心语栏”把幼儿园的项目活动安排、大活动组织、一些需要家长了解的收费情况,幼儿体检情况等以表格、海报、短信等形式张贴在“心语栏”内,使家长能够及时了解幼儿园的日常教育活动。班级幼儿有美术、书法作品获奖,“心语栏”也是张贴“喜报”的地方。“心语栏”就象一座桥,使家长们自发地靠近幼儿园、支持幼儿园、宣传幼儿园。

2、交流。语言能让人与人之间互相了解,交流能使心与心之间互相沟通。晨间、离园是教师与家长交流的最好时机。教师可以把孩子的一日行为、学习中遇到的困难等汇报给家长,把一些需要配合的内容及时转告给家长,也把一些可能产生的误会及时解释清楚,更把老师们的感谢及时传送出去。教师的诚心、真心、使许多家长把原先还仅存的一点不舍得、一点不信任都丢掉了。

3、“我在长大”。这是教师们与家长交流、沟通的另一种形式。一些家长由于工作忙,无暇来园,教师可以记录孩子的学习情况、轶闻趣事,让家长放心。如果有孩子在某一阶段出现问题,教师也可以利用家园联系本进行跟踪记录,使家长及时了解孩子的转变。

4、发放家长问卷。每学期末幼儿园都可以以书面的形式向家长进行问卷调查,包括:教师的工作责任心、对幼儿的关心爱护程度、幼儿在园各方面能力的发展、老师的工作方法、家长对老师的满意度等,并及时收集反馈信息,从中了解幼儿园教育存在的问题和整体水平,适时调整教育目标。

5、进行家访,了解孩子们在家表现情况,并向家长及时反馈孩子在园的情况,有的放矢地实施教育。

三、家长在家园共育教育活动中的`突出作用

(一)家长的大力支持使得幼儿园的各项主体教育和实践活动展现勃勃生机。

(二)家长的大力支持使得幼儿园的各项活动得以顺利进行。他们为幼儿园提供了大量的物质和精神方面的资源,为孩子做了充分的知识准备,使幼儿在活动中有说、敢说、能说。

(三)家长的大力支持使得幼儿园特色教育更趋明显。幼儿园中老师们带领孩子画画,动手做各种美术作品。而在家里,有些家长也带着孩子一起动手,有自己做的花灯、自己雕的萝卜花、自己捏的小泥人等各种手工作品。虽然并不精美,但孩子们却很自豪,毕竟是自己做的,使得孩子的动手能力得到了大大的发展。

(四)家长的大力支持使得孩子们的发展更具个性,使得孩子们能很自信、很大胆地在幼儿园中甚至在社会上的比赛中表现自己。

11.家园共育 篇十一

【关键词】家庭 ; 幼儿园 ; 衔接

【中图分类号】G6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22-0043-01

《纲要》中明确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如何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幼小衔接,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提高家长的科学育儿水平,在教育上才能达成共识,形成教育合力,从而提高幼小衔接的实效性。

一、建立平等合作的伙伴关系,是实现家园共育的基本前提

家庭和幼儿园是影响幼儿发展最主要的两大环境,家长和教师分别是这两大环境的施教者。从这个意义上说,教师与家长本来就应该是一种平等合作的伙伴关系。【1】但长期以来,受狭隘教育观的影响,教师往往自以为是教育孩子的行家能手,把家长看成是单纯的受教育者,是幼儿园旨意的执行者。这就不能发挥家长的作用,达成教育孩子上的双向互动,也不可能使家园共育取得良好效果。

家长从孩子出生后,就看着他(她)成长,对孩子的了解比教师要深刻得多,并且在家庭教育实践中,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这又是许多教师所欠缺的。实践还表明,当今有不少幼儿家长不仅有较高的文化层次和阅历,而且具有较正确的儿童观、教育观。因此,家长和教师应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互相学习,共同提高。只有建立了平等合作的伙伴关系,家园双方才能互相沟通,密切配合,这是实现家园共育的基本前提。

二、家园共育,架起幼小衔接的桥梁

幼小衔接是幼儿教育的终结阶段,是小学阶段的开始阶段,它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价值。家园共育,是帮助幼儿较好地适应小学生活的基础。【2】

1.家园共育,培养孩子生活自理能力

现在的孩子都是大人的掌上明珠,事事都由家长包办,养成“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坏习惯。家长及家人的照顾可以说是无微不至,但却忽略了劳动习惯和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进入小学后,许多无法替代的学习任务和劳动任务都须自己独立完成。为此,我们与家长密切合作,统一认识,要求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如:自己穿衣、刷牙、整理床铺、自己吃饭、自己整理书包、整理玩具、图书。除了做好自己的事情外,还要学会为集体服务,如:每天的值日生工作、收拾整理玩具,学习简单的植物管理、整理杯子、分发碗筷、轮流当小值日生,使他们的自理能力有所提高,在入小学后就会很快地适应小学的集体生活。

2.家园共育,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

良好的学习习惯能让孩子受益终身。在幼儿园的学习活动中,教师都是以游戏的形式来组织活动。特别在大班的下学期,我们再也不会像小、中班那样用小红花来表扬他们,而要激发幼儿对事物的兴趣和专注力,培养他们内在的学习兴趣和动力。对此,我们及时和家长沟通,采用正面的引导和鼓励,对于他们的进步,我们要及时给予表扬。

另外,我们特别注重培养孩子们的任务意识。让孩子当小传令兵,把任务转达给家长听,培养幼儿准确转述他人意图的能力。入小学后,孩子们就能清楚地向家长传达学校信息,并能很好地完成学校老师布置的任务。

3.家园共育,培养孩子的自信心与独立性

孩子们如果对自己有自信,那么他们就愿意尝试和挑战新的事物,在幼儿园里,我们根据不同的环境创设给他们提供不同的障碍,让他们不断地去克服种种困难,从而对自己充满自信,而不要急于去帮助他,否则会适得其反。进入小学后,许多孩子的知识、能力等各方面也都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做事情也没有自信,所以教师要经常性的鼓励孩子,用“你能行、你真棒”这些话去鼓励他,那么孩子的自信心会大大加强。

三、家园共育,有效发挥家长教育资源的作用

《纲要》中指出:家长是幼儿园教师的重要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的原则,吸引家长主动参与幼儿园的教育工作中。要重要的是,不能让家长做旁观者,而是重在参与,发挥家长这一重要教育资源的作用。【3】

家长参与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如请各行各业、有才能和特长的家长,到园里来当“老师”,请进课堂给孩子讲述、表演。还可以请家长来班上与孩子共同制作食品、手工,一起开展游戏、制作及体育竞赛活动等等。教师在引导家长参与活动的过程中,不仅从家长处获得了有关的教育物质资源方面的支持,而且也使家长在参与过程中,学会了如何引导幼儿主动学习。家长的参与还提高了幼儿学习与探索的积极性,丰富了幼儿园的教育活动。这种参与能大大提高家长和教师双方的教育水平,共同提高幼儿教育质量,达到家园共育。

总之,做好幼小衔接工作,是老师和家长共同的责任,需要家园携手,相互配合,共同努力,帮助幼儿形成良好习惯,掌握丰富的知识和技能,调整好自己的心态、情绪,顺利完成幼儿园到小学的过渡阶段,使其较好适应小学生活,成为一名优秀的小学生。

参考文献

[1]《幼儿园教育与家庭教育》 倪牟双 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0年

[2]《幼小衔接,你准备好了吗》 郑懿 人民邮电出版社 2012年7月

12.架构网络桥梁 携手家园共育 篇十二

●更新观念, 提升教师信息素养

我园是省示范性幼儿园, 开展家庭教育指导工作的探索研究已有多年, 教师们积累了较为丰富的家教及指导经验。但随着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 有很多教师已经深刻体会到, 传统的家园沟通方式已经比较落后了, 体现不出时代的特征, 已经不能满足各种层次家长的需求。必须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更新指导形式, 拓宽家园互动的领域, 才能适应新时期的幼儿发展要求。

于是, 我们开始重视信息技术的应用培训, 先后组织全园教师参加电脑初中级、办公自动化培训;组织部分骨干教师参加课件、网页制作培训。使每位教师对上网浏览、收发E-mail、使用QQ聊天等工具均能较熟练地掌握。这一切为家庭教育指导形式现代化模式的探索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依托网站, 构筑家园共育平台

幼儿园网站的建立, 为宣传、交流搭建了平台, 提供了方便。在网站上, 我们根据具体情况和要求, 主要设置了园所概况、活动快讯、教师风采、教育科研、幼儿乐园、班级博客、家园互动等版块, 实现了幼儿园教育向社会辐射的功能。下面对一些主要的栏目功能进行介绍。

1. 建立宝宝家园

我们在网站上班级博客里面开辟了“宝宝风采”的专栏。除了经常性地将孩子们在幼儿园活动的照片、制作的作品图片在上面发布, 让家长了解宝宝在幼儿园活动中的表现外, 还定期拍摄录像, 将宝宝在幼儿园活动的情况动态地展现在家长们眼前, 帮助家长了解自己家的宝宝, 也了解班级中其他宝宝。当然, 也有众多的家长在网站上贴出了自家宝贝的照片, 展现他们的风采, 老师们也学会从家长的角度去了解和欣赏孩子。这样, 利用网络资源, 通过文字、图片及动态演示等创设开放式的学习环境, 将幼儿教育的精髓延伸到家庭教育之中, 提高家长对幼儿园教育情况的了解, 以便在家对孩子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

2. 挖掘家长资源

家长中蕴藏着丰富的教育资源, 家长来自各行各业, 具有不同的社会背景, 这些都能成为我们优良的教育资源。幼儿园网站使家长对班级工作的参与性大大加强, 多位家长自愿组成了“家长志愿者”队伍。只要幼儿园和班级在网络上寻求帮助, 这支志愿者队伍就会出现, 根据个人的能力提供相应的支持和帮助。如学校开展“时装秀”活动, 就有卖服装的家长为活动出谋划策, 出了许多自制时装的金点子;开文教店的家长则免费为活动装饰舞台;开照相馆的家长前来拍摄, 宣传幼儿园的活动等。通过家庭与幼儿园之间的合作, 各种教育资源和力量能够得到有效的组织和合理的利用, 从而为幼儿教育过程注入新的蓬勃生机和活力。

3.展示教师风采

教师的日常工作也需要家长的理解, 只有真正理解了, 才能从内心里真正支持幼儿园的工作, 同时, 家长也更为关注当前的教师行为, 所以, 网站也成为家长接近和了解老师的平台。我们在网站上开辟“教师风采”栏目, 介绍每位教师的学历水平、教学经验以及该教师所获得过的荣誉奖项。开辟“教育科研”栏目, 在课改主题活动开展的系列活动中, 告诉家长老师目前正在做的事情。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 我园许多家长都已对教育形势有了较充分的认识, 因此, 家长们对于我们的活动给予了充分地支持, 他们会按照老师的要求让孩子带来与活动有关的资料、物品等。

●网络互动, 更新家园对话形式

如果说幼儿园网站的构筑为家园共育提供了一个全体参与的平台, 解决了家园共育中的许多共性问题, 那E-mail、MSN等手段因其能一对一、一对多、多对多沟通的特性, 而更有利于解决家园共育中的个性问题, 使家园沟通更有针对性。

1.利用电子信箱, 进行一对一的双向沟通

孩子父母辈的家长年龄都比较年轻, 电脑的使用技术较为熟悉, 传统的电话、书信等沟通形式已不能满足实际需要。而利用电子信箱与家长沟通具有快捷、方便、省钱、不受时空限制等特点。

我园首先要求每位教师把各自的E-mail信箱地址向家长公布, 其次了解家长拥有E-mail信箱的具体情况, 并收集家长信箱地址。在此基础上, 主动向家长发送信息, 提醒家长收看, 鼓励家长回复。

2. 运用通讯工具, 进行一对多的即时约谈

针对本园有相当一部分的父母因工作关系不能自己接送孩子, 但他们又很想与老师共同探讨孩子的教育问题, MSN、QQ、网易泡泡等即时聊天软件为家长提供了方便。这些工具传送快、技术成熟, 便于沟通。于是在征得了家长的意见后, 老师们开通了MSN专线, 建立了QQ群, 父母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 和老师约定在网上交流的时间, 谈谈孩子, 话话家常, 讨论彼此不同的教育观, 加强了与家长的沟通和理解。这种交流方式消除了家长和老师的距离, 使“天涯若比邻”成为现实, 家庭教育的双向互动在这里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发挥。

3. 使用班级论坛, 进行多对多的异步交流

每个班级都建立了自己的论坛, 教师可以在上面, 发布一些本班幼儿的活动信息、提出研究话题等;家长遇到了问题可以在网上与教师, 与其他家长之间一起讨论、交流、分享。通过交流, 家长能及时了解孩子在幼儿园的一些发展, 有助于家园同步教育等, 家长能随时了解到自己孩子在幼儿园的日常情况, 对孩子在幼儿园的生活会感到放心。教师、家长之间建立了融洽的感情, 反过来会促进了家长工作的开展。这样, 教师和家长的距离拉得更近了, 也使每位家长都能参与到我们的工作中, 为我们的教育出谋划策。

13.家园共育发言稿 篇十三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在指导要点中指出:“社会学习是一个漫长的积累过程,需要幼儿园、家庭和社会密切合作、协调一致,共同促进幼儿良好社会性品质的形成。”

有位名人曾说过“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可见家长在教育中的地位是多么的重要,对于孩子成长过程中的影响有多大想要培养孩子完善的品格,家长就一定要走到孩子的内心世界,真正的用心去了解孩子,尊重孩子,才能得到孩子的信任更全面的认识自己的孩子,也才能更好的教育自己的孩子。

一、转变以往旧观念,配合老师的工作

幼儿教育是一项很全面很繁琐的工程,它的成功注定这个孩子的未来。有教育者研究:孩子在0-6岁所学到的一切将有可能影响孩子的一生,由此可见幼儿教育是多么的重要,所以不管是老师还是家长都应该重视孩子的学前教育。

1、有些家长对幼儿期家庭教育的重要性缺乏认识,认为将孩子送到学校就觉得他终于清闲了,出了什么事情就是老师的责任了,跟自己没有关系了。对孩子身上存在的问题不闻不问,甚至不了解自己的孩子处于什么样的发展水平,孩子需要什么。

2、大部分家长对孩子的教育上存在着重知识技能(只重视孩子的身体健康与智力发展),忽视孩子的心理需要、良好的性格和品德、行为习惯的培养。

3、绝大部分家长对孩子过分溺爱娇纵,过度保护,样样事情包办代替等等,个个都是“小皇帝”、“小公主”。现在上大班了,多数孩子已经会自己穿鞋子、穿衣服了;可还有部分孩子,到现在还是个生活上的低能儿。有些孩子还将家里的一些坏习惯带进幼儿园,两手一伸等着老师来帮忙,两嘴一张等着老师来喂,这种“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习惯,对孩子能力的发展十分不利。

有上述现象的孩子家长实在要反省一下了,这难道不是家长的责任吗?这个时候家长应该积极地跟学校老师配合,了解孩子在学校的情况,在家鼓励孩子发

扬他的的优点,和老师一起探讨如何弥补孩子的缺点,让孩子在老师和家长的正确引导下一步步的健康成长。

二、共同营造良好的环境

幼儿从不同的家庭来到幼儿园,面对新的环境,在心理上会有一定的压力。特别对于现在的孩子,大多数是独生子女,在家中是一家人围着转的核心人物,但到了幼儿园他就要考虑别的同伴的喜好与意见,独生子女的增多导致孩子们的同伴也越来越少,这种现象也导致他们在人际关系中无所适从,正如我国心理学家丁瓒教授所说:“人类的心理教育最重要的就是对人际交往的适应,所以,人类的心理病态主要是由于人际关系而来的。”良好的环境少不了幼儿园、家庭的共同努力。幼儿原始生态环境中学前教育系统的支柱,对学前儿童的教育起着导向作用。家庭是幼儿生存和发展的社会组织,家庭环境的教育功能会影响儿童的健康发展。因此要向孩子健康发展,除了老师的努力以外家长也需要努力。

三、共同创造爱的氛围

爱是拉近人与人之间的一条链带、爱是构建社会文明的支柱,同样,孩子更需要我们用心去爱他们,孩子的健康成长离不开身边每一位亲人的关爱。实践证明,一个充分受到成人有理智的爱的孩子,总是充满自信、朝气蓬勃、积极向上的;反之,被成人厌弃的孩子则常常自暴自弃,形成自卑、逆反的心理。由此看来,我们要懂得一些向幼儿表露爱的技巧。如一个拥抱、一个鼓励的眼神、一句赞扬的话,能让孩子开心一天,甚至能让孩子受益终身。但我们也要知道我们要爱得理智而不是溺爱,现在的孩子少了,孩子们要什么家长们就给什么,产生了不给就哭,哭了就给的现象。家长们认为这就是爱,这真的是爱吗?答案是否定的。这样不但不会让孩子受益而且会让孩子养成许多不良的习惯。所以,家园共同用正确的爱会让孩子在爱的环境中健康成长。因此,家长和老师平常应该通过需多种方式向孩子们表示爱意,让孩子在爱的氛围里健康成长。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对幼儿来说是重要组成部分。幼儿的健康成长离不开家长的用心陪伴,孩子成长的每一步都记载着父母一点一滴的辛

劳,所以创设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对幼儿来说是必不可少的,也是孩子迈向成功的一个坚定的垫脚石。

幼儿教育不是家庭或幼儿园哪一单方面可以单独胜任的。幼儿教育是一个系统的工程,需要幼儿园、家庭、社会的共同努力。

其实,家园共育对于家庭和幼儿园而言是一个共同受教育的过程。家长的教育知识与能力也需要有一个学习和实践的过程,整合家庭教育资源,达成有效地家园合力就为家长提高教育水平提供了一个学习的机会,能够帮助家长树立教育好子女的信心,获得教育的知识经验,就幼儿园教育而言,在整合家庭教育资源,达成有效的家园合力的过程中可以帮助教师不断改进和修正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同时,整合家庭教育资源,达成有效的家园合力,就能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最大限度地利用已有的教育资源并发挥其作用,形成教育合力,促进儿童身心健康发展。

14.家园共育发言稿 篇十四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在指导要点中指出:“社会学习是一个漫长的积累过程,需要幼儿园、家庭和社会密切合作、协调一致,共同促进幼儿良好社会性品质的形成。”

有位名人曾说过“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可见家长在教育中的地位是多么的重要,对于孩子成长过程中的影响有多大想要培养孩子完善的品格,家长就一定要走到孩子的内心世界,真正的用心去了解孩子,尊重孩子,才能得到孩子的信任更全面的认识自己的孩子,也才能更好的教育自己的孩子。

一、家园共育工作目前存在的问题

1、家园合作中教师、家长的地位不对等,表现为以幼儿园教育为中心,要求家长配合幼儿园工作,很少考虑家长的需要和想法,使家长处于服从的位置上。幼儿园老师在教育活动中常常让家长带废旧材料、实物入园便于孩子开展游戏、进行教学活动,但家长并不知道老师组织活动的目标、要求,有时会让家长感到厌烦,存有抵触情绪,易使老师、家长的距离在不知不觉中拉开了。

2、家庭教育重视早期智力的开发,忽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尤其是忽视对幼儿进行做人教育。突出表现为家庭教育小学化问题严重,家长认为对孩子只有过早地进行认字、加减运算、认读汉语拼音、背诵古诗等,亲朋好友聚会时好让孩子有展露才艺的机会,为自己的“面子”增光添彩,只重视眼前智力的培养发展;忽略了培养孩子的学会生存、学会做人、学会合作、学会交往的能力,生活中一味的迁就孩子、保护孩子,必然导致幼儿片面地发展。也可能是性格执拗孤僻。许多家长不能理解一个问题,就是幼儿在未来社会的生存质量取决于生理、心理和道德品质等因素,未来社会情商重于智商。

3、家庭教育指导过程中,教师仅仅把书报杂志上的有关文章摘抄一些贴到“家长园地”里,或者教师把家长当作听众,以单向的讲授为主,不给予家长更多思考的时间,更没有留给家长充分的时间发表自己看法的机会,使得指导内容缺乏针对性,结果很难被家长真正接受并内化为今后教育子女的能力,影响了家长参与合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4、重视特长教育的培养,忽视身心的全面发展。不少家长片面地认为:素质教育就是特长教育,就是通过一些社会上开办的培训中心、活动中心对孩子进行体育、舞蹈、或琴棋书画方面的专门训练,使孩子掌握一技之长。于是不管孩子兴趣如何,一味地奔忙于幼儿园、家庭和培训中心之间,盲目地参加各种兴趣班,弄得孩子疲惫不堪,丧失了学习的兴趣。

二、家长如何同教师进行交流

1、家长和教师应利用接送孩子的时间多交流沟通,不要等到孩子有了问题才去找老师。在轻松气氛下互相认识的老师和家长,在对孩子的问题交换看法时,相互之间很少保留意见。老师和家长经常交换意见有助于双方更好地了解孩子,教育好孩子,但要注意不宜作长时间的交谈,老师要顾及其他孩子和父母,只有在班内的孩子全被接走时,此时是最佳沟通时机,你可以跟老师较详细地交谈。通过这样的沟通和交流,师生之间更加了解,也能更好的帮助孩子适应幼儿园。

2、将心比心,换位思考。请家长们不要忘记,老师负责的不是一个孩子。凡是对这种情况表示理解的家长从一开始就会赢得老师的好感,老师会认为这种家长是通情达理的,也喜欢和这种家长沟通。想一想我们只照看一个孩子有时都会手忙脚乱,更何况老师要天天看护那么多的孩子呢!所以平时在跟老师沟通时,家长应更多的从老师的角度考虑问题,主动了解老师的需求,积极配合她们的工作。即使真的老师这次做错了,家长很生气,而且家长是有道理的,但是在家长同老师交涉之前也要认可老师的工作,对老师好的一面加以肯定,这样老师会感到她以前对孩子的关心、爱护没有付之东流,会对自己这次的疏忽深感歉疚。

3、通过意见信或网络平台与老师搭起一座沟通的桥梁,对孩子很快适应幼儿园的生活会起到关键的作用。特别是当家长希望老师听取自己的意见时,尽量用意见信或网络的形式委婉的提出,既不耽误时间也不伤老师的面子。首先要让老师感觉到,家长的看法是正确的。当老师真正意识到家长的看法有道理时,老师是能够认真听取家长意见,并积极采取行动的。这种方式也很适用于对孩子所在幼儿园提意见或建议时,能直接把一些当面不好说的话写出来,如果你的意见比较中肯和实际,幼儿园会采纳的。

4、把老师当作自己的朋友。人活在世上是需要朋友的,幼儿园老师当然也不例外。对一个妈妈来说,这句话意味着对宝宝的放手和对老师的信任。信任是人与人成为朋友最基本的条件,有了这样的基础,就很容易和幼儿园老师成为朋友,也就很容易和老师交流沟通。

三、共同创造爱的氛围

爱是拉近人与人之间的一条链带、爱是构建社会文明的支柱,同样,孩子更需要我们用心去爱他们,孩子的健康成长离不开身边每一位亲人的关爱。实践证明,一个充分受到成人有理智的爱的孩子,总是充满自信、朝气蓬勃、积极向上的;反之,被成人厌弃的孩子则常常自暴自弃,形成自卑、逆反的心理。由此看来,我们要懂得一些向幼儿表露爱的技巧。如一个拥抱、一个鼓励的眼神、一句赞扬的话,能让孩子开心一天,甚至能让孩子受益终身。但我们也要知道我们要爱得理智而不是溺爱,现在的孩子少了,孩子们要什么家长们就给什么,产生了不给就哭,哭了就给的现象。家长们认为这就是爱,这真的是爱吗?答案是否定的。这样不但不会让孩子受益而且会让孩子养成许多不良的习惯。所以,家园共同用正确的爱会让孩子在爱的环境中健康成长。因此,家长和老师平常应该通过需多种方式向孩子们表示爱意,让孩子在爱的氛围里健康成长。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对幼儿来说是重要组成部分。幼儿的健康成长离不开家长的用心陪伴,孩子成长的每一步都记载着父母一点一滴的辛劳,所以创设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对幼儿来说是必不可少的,也是孩子迈向成功的一个坚定的垫脚石。

上一篇:班级文化布置资料下一篇:企业表彰大会的员工主持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