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养成学生勤俭节约的好习惯(共20篇)(共20篇)
1.如何养成学生勤俭节约的好习惯 篇一
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
最近,我们这一带经常停电。爸爸说,现在是用电高峰期,电力不足,定期停电可以缓解用电紧张的状况。
我问爸爸,是不是我们国家的人太多了,所以电力才不够。爸爸说也有道理。咱们国家人口众多,资源不足,虽然现在生活条件好了,可我们还是要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不能铺张浪费。
听了爸爸的话我想,勤俭节约要从我们每一个人做起。房间没人的时候就尽量少开电灯,天气不是太热的时候也不要开空调,做作业的时候要爱惜每一张纸、每一根铅笔
我把我的想法告诉爸爸,爸爸高兴地笑了。
2.如何养成学生勤俭节约的好习惯 篇二
一、不节约现象,每天都在校园内发生,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当前社会中出现的大量奢侈浪费的现象和风气,已经影响到校园内,校园里浪费、盲目攀比现象比比皆是:讲节约会被认为是“土”,或是“抠门”。
2.现在大部分家庭的生活情况随着整个社会的发展而变得比较宽裕。家长都给了子女各个方面以最大的满足,新奇的玩具、名牌的衣服、高档的文具、充足的零花钱。就算是家庭条件一般的家长,也宁肯自己少用点,自己拘谨点也要尽可能地创造条件来满足孩子的愿望,可以说是有求必应。不应该再让孩子过自己童年时代的那种艰苦的生活,因此,许多家长尽量满足孩子的欲望,孩子们不愁吃穿,饭来张口,衣来伸手,大手大脚,毫不珍惜。由此,孩子的一些坏习惯渐渐养成,比如,灯开着人走了;用完自来水,水龙头不关紧就走了……诸如此类的现象,很多家长却认为这些都是生活小事,自己代替关掉就算了,殊不知这样养成了孩子浪费的坏习惯。其次,现在的家长对孩子的学习比较看重,而对孩子的习惯培养,他们认为无所谓,只要孩子学习好就可以了,疏忽了对孩子好习惯的教育。渐渐地使孩子觉得自己享有的一切都是那么的顺理成章,也就出现了好吃懒做、花钱如流水、浪费水电、浪费文具、浪费饭菜、浪费生活日用品等许多不文明的行为。
二、解决方法
针对上面因素,作为教育者的我们,应该如何培养小孩子的节约习惯?可以从下面几点着手:
1.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消费观。现在孩子追求名牌、 追求享受、过度消费、超前消费的现象已是屡见不鲜,教育孩子树立合理的消费观念,形成正确的消费行为。要帮助孩子树立珍惜资源和财富的现代意识。节约不仅是个人美德,还是社会发展对于每个社会成员的必然要求。世界上的任何财富,都是靠自己的心血和汗水创造的。珍惜别人的成果,不仅是对社会财富的爱护,还是对别人劳动的尊重。要运用道德手段培养孩子“合理消费,俭而有度” 的消费心理,消除节约是“抠门儿、小气”的错误意识,坚决反对攀比、炫耀性消费。
2.帮助孩子树立勤俭节约意识。树立孩子的节俭意识,必须从他们的内心深处入手,改变孩子错误的思想观念,教育他们从小事做起、从细节做起,从自我做起。朱柏庐的《治家格言》中有这样一句话:“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大意是即使一顿粥,一顿饭,也应当想到它来得不容易,即使是半根丝, 半缕线,也要想到劳作的艰辛。它提醒人们要时刻注意节约,珍惜劳动的果实。
3. 从小事着手,严格要求,引导孩子养成“ 勤俭节约 ”的好习惯。古人有一句名言:“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我们平时每天都会遇到很多小事,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都是从这样的小事做起的。比如,(1)要教育孩子珍惜自己和别人的劳动成果, 对家里、他人、集体的财物都要爱护。节约每一粒米,吃饭时不乱倒饭菜;节约每一度电,人走灯关;节约每一滴水,洗手后要关紧水龙头,洗衣水、淋浴水可用来冲厕所等;节约每一张纸,不要乱扔白纸,用过的纸反面可以写草稿等;爱惜书本,不乱撕书本;爱护桌椅、门窗、教学仪器和体育设备等。(2)要求孩子不要追求新奇时髦,更不要互相攀比。(3)教育孩子不要乱花钱,不随便向家长要钱。平时不挑食,不经常买零食吃,能节约的钱一定要节约。教师发现问题,及时引导,长此以往,习惯成自然。
4.与家长配合教育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勤俭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家长行为,可通过各种渠道与家长沟通,取得家长的支持与配合。如,家长会上从改变家长的教育观念入手,从怎样培养孩子的自立能力、吃苦精神、理财能力与孩子中普遍存在的自理能力差、吃苦精神差、花钱大手大脚、被过分溺爱等情况进行分析,要求家长在日常生活中多让孩子参加各种劳动,让孩子懂得劳动创造财富,让他们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
3.如何养成学生勤俭节约的好习惯 篇三
关键词: 培智学生 自信心 自主学习 习惯培养
有人说:自信心是一种非智力因素,它不仅具有动力价值,而且具有精神价值。一节调动学生学习情绪的课,一句鼓励学生学习进步的话,都会对学生学习的信心和自我审视产生巨大影响,这种影响力会促使一个人拼搏奋斗一生。
在新课程背景下,教育的公平性,要求人人都应该受到优质的教育,有些学生在学习中,存在自卑、对学习缺乏自信心的现象。所以我们要保护学生的学习热情,善于表扬,巧于批评。
我是一名中学教师,在我教的班级里有一名培智学生,知道他的情况后,在他的身上我也下了不少工夫,我认为培养培智学生自信心的条件是让他们不断得到成功的体验,这是非常重要的。因此,教师要根据培智学生发展的特点和个性差异,提出适合其水平的任务和要求,确立一个适当的目标,使其经过努力能够实现。如:好学生一遍做对了题目要表扬,而培智学生经过几遍甚至几十遍才做对的,也要表扬、鼓励。这样他才能有自信心完成下一次的测试。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我还会有意地创设情境让培智学生主动参与。
在以往的日常生活与学习中,这些学生常常因被人冷落、歧视、瞧不起的负面影响而缺乏应有的自尊心、自信心,经常无精打采、缺乏朝气;行为活动上表现出萎缩与压抑等。因此,他们很少与同学交往,经常独来独往,在心灵上蒙上了一层阴影,在他们的脸上很难看到微笑。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辅导过程中,尤其要注意心理辅导,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这些学生往往在家里也得不到应有的关心与教育,而且有的学生正是因为家庭的早期教育不重视,才造成智力低下。凡是培智学生,在我的课上不管他们个子的高矮,都无条件地把他们的座位安排在前面,这样,以便我能更好地关注到他们的听课情况和作业情况,发现有不良苗头立即制止,碰到困难及时提供帮助。这样也能拉近心灵的距离,这些学生往往胆小、孤独,各方面能力都较差,受同学歧视。在教学中,我与他们建立—种平等的对话关系,经常和他们坐在—起聊天。做游戏时,故意挑选有培智生的一组。与他们走得越近,越能了解他们学习生活中的喜怒哀乐,才能为他们排忧解难,提供帮助。
教师的鼓励和表扬就是兴奋剂,就是航标灯。正确的评价会大大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即使是最差的学生,只要时时鼓励他、欣赏他,给予他极高的期望,他的自信心会逐渐增强。我现在所教的班级里有这样一名同学,上课从不举手发言,也不完成作业,总是一个人静静地坐在那里,班级里的同学都不愿和他一起玩,我很奇怪,后来才知道他是培智生。我想培智生也是学生,代表着一个家庭全部的希望,于是我就给他留了一份特殊的作业,把水果画到一幅画上并用汉语注明,没想到他立即画完就交给了我,而且画得不错,就在班里及时表扬了他。后来我仔细观察发现,他对画画还是比较感兴趣的,于是我就抓住这点兴趣,每次都有针对性地给他单独留语文作业,他渐渐爱上了语文课。
父母在孩子学习中的作用不可忽视,也许有的家长对自己略有缺失的孩子会产生失望情绪,失去信心,从而放弃抚养与教育的责任,其实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也是教师的亲密伙伴,与教师互动合作,协调一致地教育孩子,尤其是培智生更需要家长和教师的关爱,这不仅必要,而且是可能的,通过共育,促进孩子的成长。学校和家庭相互协调,将发挥最大教育效能。让学生感到老师和家长在为自己的学习和生活而协同努力,他们的情绪及思绪可能会很简单,认为你们都对我很好,我就一定要听话。他们会因这种关注而受到极大鼓舞,产生向上的动力,当他们取得一点点的进步时,老师和家长互通信息,共同表扬,努力激发他们的成就感,使他们学得乐、乐着学,由此再转化为进取的实际行动。在特殊教育管理中,要求学校给这些特殊的孩子更多的关爱,老师上课要备个别教案,设计个别练习,辅导他们个别作业,为他们准备特制的学习卡,研究和关注他们的一颦一举,等等。学校不能放弃任何一个学生。我们生活在一个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新时代,国际经济、科技领域的竞争其实就是人才的竞争、教育的竞争,关系到我们祖国的未来。他们也是这其中的一分子。在科学教育中建立“家校合作”,已经成为科学时代和特殊学生本身的呼唤。
最后,成功的教育也是爱的教育,爱能激发学习的热情,能给学生以勇气和信心。一个人只有对自己充满自信,才会对取得成功充满渴望,才能去拼搏、去奋斗。培智生平时很难听到教师或同学的夸奖,对他们来说受责备几乎成了家常便饭,久而久之,就失去了自信心和自尊心。教师对教育培智生首先要有信心,要多给他们关心和爱护。对他们要多一些表扬,少一些批评和责备。平时多和他们谈心,了解他们的心理,倾听他们的心声。要常对他们说:“你能行,老师相信你。”“不要怕,大胆试一试。”这对培智生来说,就意味着老师的重视、关怀和期待,从而对培养他们的自信心理品质起到重要作用。
4.如何养成学生勤俭节约的好习惯 篇四
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勤偷节约能使孩子具备很多良好的品行,更有利于孩子健康成长和未来发展。因此,父母要从小就培养孩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
一、父母要做到勤俭节约
培养孩子勤俭节约的习惯要先从父母做起,生活在什么样的家庭孩子就会养成什么样的生活习惯,如果父母知道节俭,不浪费,孩子自然就能学会勤俭节约。如果父母根本不注意日常生活,总是在吃穿等方面与他人攀比,孩子自然也会学会攀比。
二、让孩子不浪费食物和学习用品
培养孩子勤俭节约的习惯就要从日常生活中的小事做起,从孩子小的时候就教起,不能等到孩子浪费的习惯已经养成再让他改,也不要认为小事情无所谓,只要不浪费大的东西就可以。俗话说“由俭入奢易,由奢人俭难”一旦养成奢侈的习惯就很难变得节俭了。
因此,爸爸在孩子小的时候就要严格要求孩子不要浪费食物,吃不完的东西留着卜次吃,在外面吃饭点食物的时候要按自己的饭量来确定,不能什么都要,到后来剩下。不能浪费纸张和铅笔等学习用品。衣服,鞋子能穿就行,不要总是和别人攀比。
三、让孩子用挣钱来懂得勤俭节约 让孩子学会节约最有效的手段就是让孩子直接参与到财富创造的过程,让孩子学会自己去挣钱,知道挣钱的辛苦和不易。
让孩子自己挣钱不是目的,而是通过这样的手段让孩子明白钱是怎么来的,并不是一张口就有的。体味到挣钱的辛苦,当然就不会随便浪费了。同时也会想到父母挣钱不容易,知道感恩父母,节约开支。
四、让孩子看到祖辈是怎样生活的
父母的行为可能给孩子的感触还不深,爸爸可以让孩子和祖父母,外祖父母多接触一下,让孩子从他们身上看老一辈人是怎么样生活的。祖辈们很多都经历过穷苦年代,他们更能做到勤俭节约,爸爸让孩子和他们接触,让他们给孩子讲一些早年间他们是如何生活的故事等,使孩子对铺张浪费现象有所反省,进而做到节约。
五、给孩子准备一个旧物收藏箱
父亲可以给孩子准备个旧物收藏箱,让孩子把暂时不用的东西都放进去,这样不仅能给孩子以后带来美好回忆,还能让孩子养成节约的习惯。
因为有了这样一个箱子,孩子可以盛放自己当前不想用的衣服,鞋帽,玩具、别人送的有纪念意义的东西等。当孩子需要买什么东西的时候,可以到箱子里找找或许能让这些东西再发挥作用。这样就会节约一笔买新东西的钱。如何对学生进行勤俭节约的教育?
小学生的节约意识和行为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我们家庭和学校,乃至社会共同努力才能做好的一件伟大的工程。从各方面出发培养学生节约的意识,并从行为中表现,从而让小学生从现在做起,真正创建“节约型”“和谐”的社会。
(一)培养小学生的节约习惯
1.利用各种机会,社会学校家长三管齐下,向小学生讲述中华民族勤俭节约的光荣传统,让小学生受到启发和教育。古今中外,有多少仁人志士,不追求吃喝玩乐,以勤俭节约为荣,克己奉公,一心扑在事业上,并取得了伟大的成就,在史册上写下了光辉的篇章,这些是教育学生的好教材。2.让学生真正认识勤俭节约的意义。使学生懂得改革开放虽然使祖国的经济建设取得了伟大的成就,但是与发达富裕的国家比起来,我们的国家还不是很富裕的。我们的资源也不是用之不尽的。教育他们知道勤俭节约是建设国家最起码的要求。让他们懂得乱花钱是一种犯罪,一种极大的犯罪。让孩子懂得节约一度电、一滴水、一分钱、一粒粮食。一滴水不算多,一滴一滴汇成河;一粒米不算多,一粒一粒堆成垛。节约好比燕衔泥,浪费好比河决堤。如从小不养成勤俭节约的习惯,将来一害社会,二害父母,最后还要害了自己。
3.是从小事着手,严格要求。教师应该与家长密切配合,共同做好培养小学生勤俭节约好习惯的工作。要求学生在打扮上不要过份;教育学生不要乱花钱;珍惜自己和别人的劳动成果。是父母要作孩子的榜样,以实际行动感染孩子。首先家长要具有良好的勤俭节约习惯,如不具备,就要自己与孩子一起来养成节约的好习惯,要勤俭治家,丰年莫忘歉年苦,饱时莫忘饿时难。只有在勤俭节约的家庭环境熏陶下,才能培养孩子节约的习惯。现在的孩子多数不懂得节俭。“成由勤俭败由奢。”很难想像,一个从小大手大脚随便浪费的人,将来能造就一番事业,建设好家庭。节约不是大人的专利,节约的习惯应从小培养。节约用水,“人类的最后一滴水将是自己的眼泪”的预言才不会成为现实。“全国每人节约一粒米,粮食堆得比山高”。全社会人人讲究“节约为荣,以不节约为耻”,把节约作为永恒的话题。我们要做到常常问自己:今天,我节约了吗?
(二)转变观念,严格要求
在家庭父母应做好培养孩子勤俭节约的习惯,从小事从眼前做起,言传身教,鼓励孩子节俭。不要乱花钱,该用的钱父母给,不该给的钱不给,即使小孩自己的压岁钱也不能乱花。珍惜食品、用具、玩具,节约粮食、水、电。人们的消费观念随着经济收入的增加而改变,吃讲营养,穿讲得体,用要顺心,这些都无可非议,但大人盲目花钱、随便浪费的行为往往会影响到孩子。想让我们的下一代继承、发扬“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就得从小做起。
1.再富也要“穷”孩子
父母不妨给孩子一些可以自主支配的零用钱,但要把握机会让孩子明白他想要的东西需要付出多少才能获得,这样他会很珍惜地货比三家,改掉冲动购买的坏习惯。当孩子想买一件梦寐以求的大宗物品时,你可以告诉他:“什么时候你存够钱时,我们就去买。”如果确有急需的大额支出,可以向父母借,但要从今后的零用钱中扣除。这样,孩子的自控能力就会提高。孩子稍大一点时,父母可以试着把家庭的财政管理大权交给他,父母花钱向孩子要,也可以像孩子那样经常要、多要,让孩子体验“不当家不知柴米贵”,也让孩子有换位思考和体验的机会,增进双方的理解。再富也要“穷”孩子。孩子稍大时要鼓励其通过自己的劳动或智慧获取财富,让孩子体会挣钱的艰难。2.别让孩子有攀比之心
这对孩子节约意识的培养十分地重要。孩子只有有了节约意识,才可能具有节约的行为,让大人不必每次耳提面命。家长的日常节约行为对孩子会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只有大人做好了,孩子在家长的影响下才会养成节俭的习惯。警惕孩子与同学攀比的心理。如在打扮上不要过分,不要与别的孩子比打扮,吃的,玩的等。
3.让孩子懂得量入为出 培养孩子节俭的品质。
(1)让孩子从小懂得钱是什么,钱是怎么来的,怎样正确地对待钱财,不义之财绝不可取。年龄小的孩子,联系实际生活给孩子讲解,多引用一些事例。年龄大的孩子,可以跟他专门讨论钱的问题。
(2)教孩子学会花钱。孩子消费行为是由被动逐步走向主动的,从小学低年级开始,就应教孩子买东西,如何找钱,如何选择物有所值的物品。教孩子把钱保管好,防止丢失、被窃。随着年级升高,要让孩子学会先认真思考再花钱,避免盲目消费。让孩子“一日当家”、“记收支账”,是教孩子学会理财培养节俭品质的好方法。
(3)教孩子学会积累。孩子手里的零用钱、压岁钱应该计划使用,适当积累。必需的东西才买,可买可不买的不买,把剩余的钱存起来。教育孩子懂得量入为出。要让孩子明白,花钱必须有经济来源。
当然,培养孩子节俭的品质,首先还是应该从家长做起。家长从认识到行为,都应给孩子做出好样子。节俭的美德是传家宝,在孩子身上应得到继承和发扬。
(三)家校配合,共同教育
共同做好孩子勤俭节约好习惯的培养工作。当孩子上幼儿班或小学、中学,要与学校教育取得联系,沟通信息,密切配合。家庭与学校的教育一致,有利于孩子节约习惯的形成。
父母、亲属、教师共同参加节约资源活动,向孩子和周围的小朋友宣传节约资源的重要意义,帮助他们提高节约意识,并带头在身边树立珍惜资源、节约资源的良好风尚。一起做老师,积极参加建设节约型社会的活动。大人制一个买菜用的布袋子,尽量少用塑料袋,减少白色污染,或用菜篮子买菜。从小事出发,给孩子一个很好的环境熏陶教育。牢固树立“节约资源,人人有责”的意识和良好行为习惯。要勇于创新,善于创造,积极参与节约的科技创造,通过学习生活中的小窍门、小创造、小发明,不断推动资源的节约。
(四)充分发挥学校少先队组织的作用
大队部发出倡议书,号召全体少先队员行动起来,从日常生活和点滴小事做起,积极投入到创建节约型社会的活动中来。利用手抄报、墙报、校广播、班队会等形式大力宣传,树立“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良好风尚,使节约成为学生的自觉行动。同时开展了“节约金点子”活动,将听到或学到的节约小窍门搜集起来,在全校宣传推广。学校在期末将评选出“节约班级”和“节约少年”。通过一系列活动,使学生逐渐养成自觉节约的良好习惯,并由学生带动父母牵动社会,形成全民共同节约的良好风气。开设 “环保节约课”,队员们想出了很多环保节约的好点子。尽量少使用一次性用品;五六年级的同学将使用过的课本交给低年级同学重新使用。课本的循环使用,不但能节省社会资源,减轻家长和社会的经济负担,而且更重要的在于它能培养学生良好的使用习惯,自觉树立起节俭、诚信和责任意识。既节省了开支,又避免了物资的浪费,同时也潜移默化地培养了学生的节约意识。每个人浪费一点资源,数额就非常巨大;每个人节约一点资源,就是一笔巨大财富!(五)指导学生进行自我教育
教育孩子珍惜物品,不浪费。让孩子懂得所吃、所穿、所用来之不易,都是人们用汗水和心血创造出来的,随意浪费是不珍惜劳动果实、不尊重劳动的表现。让孩子经常参加劳动,体会劳动的艰辛。
养成节俭的习惯
讲到节俭,我们不由得想起一首可能是普及率最高的古诗,“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首诗我们上小学前就会背诵了,但我问大家,你真的珍惜粮食吗?珍惜父母的劳动吗?珍惜你身边的一切吗?
《朱子家训》有句名言:“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但看看我们的身边,很多同学过着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日子,毫不感念这些都来之不易,学生间互相攀比、讲吃讲穿、不爱劳动、懒惰自私、花钱大手大脚。吃小吃,向广告看齐,流行什么找什么;人情消费,向大人看齐,过生日胡吃海喝、送贵重礼品;服装消费,向名牌看齐,要看球鞋是不是乔丹的、运动衣是不是阿迪达斯的。请同学们静下心来看看我们的食堂,每餐过后餐桌上一片狼藉,到处是剩下的馒头、饭菜;水龙头只管开,不管关,用水后让其随意畅流。同学们,这些可都是我们父母的血汗,这都是赤裸裸的浪费啊。
现在国家经济发展了,一些家庭富了起来,生活水平确实不断提高,这是家国之幸事。但是,一些人价值观扭曲,消费水平的提高,变成了奢侈浪费,甚至带来了一味追求金钱、享乐、挥霍无度的腐败风气。
可能有人知道,唐代著名诗人李商隐有句名言:“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古往今来,多少个繁荣昌盛的成功之事都是因为事之主人懂得勤劳检仆才做到的,而那些失败甚至是亡国、败家的也都是因为事之主人荒淫无德,挥霍财物,过分的享受才造成的。
从国家看,我国资源总量虽然很大,但我们是13亿人口的大国,人均资源极度匮乏,不节约行吗?节俭是以长远的眼光着眼未来,节俭是炼志的熔炉,节俭是心灵的陶冶、精神的锤炼,节俭是美德的基础。翻开历史,凡铁骨铮铮之人,无不是生活简朴之人。三国名相诸葛亮曾说“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明代著名清官海瑞,常以“俭以养廉”自勉,平时穿旧袍、吃蔬菜,为母亲过生日才买2斤肉。伟大领袖毛泽东,身为国家主席,穿的睡衣却打着无数个补丁!
亲爱的同学们,让节俭成为你的好习惯吧,你将因此终生受益。如果你是一个节俭的人,那么你就会更加快乐。这不仅仅是因为节俭降低了你奢侈的欲望,更重要的是当你挣到的多于你花费的,当你生产的多于你消费的,你的生活就是一种成功,你就会更加充满自豪、活力、雄心和善意。
当然,养成节俭的习惯需要你付出巨大的努力,表面看是管住自己的手,不乱花钱、乱买东西;管住自己的口,不乱吃零食,不浪费食物;但最根本的是,我们要有节俭的思想,有感恩的思想,有敢于不断完善自己、不断自我约束的意识和行动!
5.如何养成早起的好习惯 篇五
1、不要做太大的变动。慢慢地开始,一次只比原来早起15-30分钟。适应一段时间后,接着在提前15分钟。逐步地这样做直到你能够在设定的目标时间起床。
2、让自己睡的早一点。你可能习惯很晚才睡觉,可能是因为看电视或者上网。但是如果你继续保留这个习惯,要想起得早一点,你迟早得放弃其中的一个(看电视或上网),否则你就要睡到很晚才能保证充足的睡眠。我建议你早点上床睡觉,即使你认为你不能马上入睡,在床上读会书。当你累的时候(在床上读书很容易困),你会发现你比想象中入睡的要快的多。
3、把你的闹钟放在离床远的地方。如果它就在你的床边的话,你会不自觉的把它关上,然后继续打盹儿。千万不要打盹儿。如果它离你的床很远的话,你不得不离开床才能把它关上。但是这时候,你已经站起来了,你就不得不起床了。关上闹钟之后立刻走出卧室。不要允许自己再回到床上,强制自己走出房间。等到洗完脸后,我已经足够清醒来面对新的一天。
不要给自己找理由回到床上。如果你允许头脑中有个想法告诉你不要早起的话,你永远也做不到早起。不要给自己任何回到床上继续睡觉的理由。
4、给自己找个早起的理由。为早起准备点事情做是非常重要的。这个理由会给你早起的动力。我喜欢在早晨写作,因此那就是我的理由。同样的`,当我做完那之后,我喜欢阅读所有你们的回复。
5、给自己早起的奖励。是的,刚开始时强迫自己做一些事情是很困难的,但是如果你让它变得很愉快的话,很快你就会期盼着早起。一个不错的奖励就是煮一杯热咖啡或者茶,同时读本书。其他的奖励比如说一顿可口的早餐,或者是看壮丽的日出,抑或是坐下来冥想。找到一些令你愉快的事情,并把他们列为每天早晨起床后你要做的事情。
6.培养学生养成修改作文的好习惯 篇六
在作文教学中,我试行在学生中推行重视修改作文的做法。平时的一篇作文,往往第一稿经老师批改提出修改意见,作文讲评课分析后,再让学生自行修改自己的作文,老师再对修改后的作文评分。这种方法试行一段时间后,收到了一些效果,学生初步学会了如何去发现作文中的毛病,并如何着手去修改,学生尝到了修改作文甜头,再写作文的过程中也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重视修改作文
好的作文都是经过反复修改和推敲而写成的,确切地说:好的作文是经过多次的修改而改出来的,有的学生常说:学语文最怕写作文,往往是拿着作文题却不知从何入手,好不容易按老师要求的字数写完,根本不会考虑到去修改——多麻烦嘛。这种写前对作文的内容、结构、不推敲,写后又不修改的现象在学生中普遍存在。有的虽考虑了修改,也只是就几个不当的用词进行改动;有的学生不知如何修改自己的作文,总认为写出来的东西都是重要的,舍不得删除。
为此,我特地跟学生讲了“推敲”的故事,讲了自己当蛇口工业区领导秘书时,第一篇为领导写的发言稿被“砍”去三分之一的“惨局”。让学生明白作文前推敲的重要,修改作文的重要。要使自己的写作水平得到提高,必须从修改作文入手。要舍得删除,要学会根据主题选材。学生逐渐认识到:要写好文章,就要重视修改文章。
二、怎样修改作文
明确了修改作文的重要性后,我首先在平时的作文中推行修改的方法,指导学生在作文的立意上要明确,深刻。注重材料的取舍、选择和祥略处理。结构是否合理,是否缺少过程,段落及段内层次是否有一定的顺序。删除空洞罗嗦的字、词、句、段。
我认为:作文是一种独创性的精神生产,它的产物——文章,是反映了作者独特的生活经历,独到的感受和见解的。在作文中,要让学生充分反映自己的个性。所以,我力求帮助学生在寻找作文的共性后,表现自己的个性。平时教学中重视培养学生调整结构的能力。在调换材料能力训练中,要求学生去寻找或发现材料中的个性,在细微的事情中写处自己的感悟,选材是很重要的,它能充分反映学生不同于它人之处。如:我们在写《我和书的故事》一文中,大部分学生在指导后能从各个角度去选材,有个学生从我去卖书的故事中,发掘出人们爱书的内心。这种选材的角度就比较新颖,该文也获得了圣陶杯三等奖。还有个学生在《流在我心中的歌》一文中,从看到菜场里卖菜女子对待怀中孩子的言行中,体现了母爱是没有界限的这一主题,从而歌颂了母爱的伟大。这些选材角度都是我们加强观察、训练的结果。它充分反映了学生的个性,符合作文的“物——意——文”的规律。
修改作文主要从上述几方面着手,慢慢培养学生的修改能力,还要注重修改后的讲评。学生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尝到了修改的好处。在我的学生中,修改作文已是一个基本养成的习惯了。
三、坚持良好习惯,取得较好效果
在平时的作文教学中,由于重视了修改,学生的作文水平大有提高,刚开始学生的作文由于没东西写,所以文章是干巴巴的,学生对写文章的兴趣不大,现在,我的学生从不喜欢写到不怕写,再到已经有点喜欢写了。平时的大量训练,方法的指导,学生的作文现在已初步走上了正轨。慢慢地出现了好文章。每次考试,我班学生的作文平均分都有所提高,这种情况让我深深感到:作文训练要重视修改,提高作文水平要从修改人手。培养学生养成修改作文的习惯确实很重要。
7.如何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作业习惯 篇七
一、重示范, 抓细节, 从点滴做起
孔子说:“其身正, 不令而行, 其身不正, 虽令不从。”由此可见身教的重要意义。教师的书写习惯对于学生良好书写习惯的养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实践告诉我们, 哪位教师字写得好, 他的学生的字也会比较好。为给学生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 我每次在黑板上书写都是一笔一划, 不敢有丝毫的马虎与潦草。
(一) 干净、整洁从爱惜作业本开始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因此, 从开学的第一天, 第一次发作业本, 我就要求每个学生要轻拿轻放, 要像爱惜自己的脸面一样爱惜自己作业本。为了保证作业本自始至终干净、整洁, 我跟学生共同商量后确定, 给自己的作业本穿一件漂亮的“外衣”。同时, 我们也讨论了平时写作业的一些要求, 以及如何拿、放、交作业本, 从而最大限度地保护作业本的干净、整洁。
(二) 字体工整从写自己的姓名开始
为了向学生渗透工工整整地写每个字的意识, 第一天发作业本后, 我就要求每个孩子在练习本上练习写自己的姓名, 然后挑选出最满意的一个, 工工整整地写在作业本上。在这之前, 我已经先把自己的姓名写在黑板上, 以给学生良好的示范。看到老师一笔一划地写, 学生们也不敢马虎, 在往作业本上写自己的姓名时, 他们一个个坐姿端正, 神情严肃, 如同在做一件神圣而有意义的事情一样。
二、教方法, 严要求, 落实到位
(一) 教给学生正确的书写姿势
1. 坐姿端正。坐得自然, 两脚放平, 身板要直, 胸腔舒张, 头部略向前倾斜, 认真作好写字准备。
2. 握笔正确。
五指并拢, 斜推铅笔, 靠指力紧握笔杆, 指实掌虚, 手腕关节配合, 按笔画发展的方面, 上下左右灵活运转。
3. 写字做到“三个一”。即眼离书本一尺, 身离桌子一拳, 手离笔尖一寸。
(二) 告知学生数学作业要求, 统一书写格式
1. 作业本封面上应写明年级 (班) 、学生姓名、“第几本”, 封面和封底都需保持清洁, 最好包上书皮。
2. 每次作业开始都要写上“练习几”、题号、
要求, 然后写主题, 每做完一题要空一行, 每道习题要按课本顺序书写, 以便检查。
3. 如有错题, 及时改正, 提倡错题不过夜。
4. 订正的题目要在评分合格、改正之后重新做, 不要把原题擦去或在原题上直接涂改。
5. 作业中的直线要求用直尺画。
6. 作业中遇到两步以上运算题, 一般要用“递等式”书写。
7. 每人准备一个作业草稿本。
开学出, 我要求每个学生准备一个作业草稿本, 告诉学生草稿本草不得, 也要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草稿本可从上往下、从左往右写, 要求字迹清楚、规范。每月我还进行优秀草稿本的评选与展示。
(三) 万事开头难, 把好第一关
第一次写作业, 我只布置了一道题, 目的很明确, 就是为了让学生经历一下写作业的格式, 感受一下写作业的标准, 这是师生的第一次较量。这一次作业, 我要求得特别严格, 只要学生作业不干净、字体不工整、格式不符合要求 (如不写题号, 不抄题目要求) , 一律要重写。这次作业, 全班只有一个学生一次过关, 其他学生都返了工, 有一个学生甚至写了五遍才算过关。有了第一次“痛苦”的经历, 第二次作业时学生们谁都不敢掉以轻心, 一个个小心翼翼地写着每个笔画、每个数字。这样下来, 第二次作业比第一次好多了, 全班一半同学都能一次过关。
三、多维评价, 促进提高, 强化动力
(一) 教师人性化的评语, 强化学生写作业的积极性
为了保持学生写作业的热情, 每次改作业, 除批改符号与给定等级外, 我都尽量抽出时间写上自己的感受。如“你的作业给老师带来了好心情”“改你的作业真是一种享受”“你写得作业这么干净, 真了不起”“你是不是暑假练字了, 字体进步这么快”“别泄气, 找找原因, 下次写好”“优秀的小女孩, 你的作业一样的优秀, 希望课堂上也能看到你精彩的发言”“你的勤学好问令老师感动, 你一定能实现自己的理想”……每次评讲作业, 我都让学生把自己本上的批语读给全班同学听。渐渐地, 每个学生都把得到老师的评语看作一件光荣而幸福的事情。为了得到老师好的评语, 他们使出了浑身解数, 作业一次比一次干净, 字体一次比一次漂亮。同时, 如果学生的作业干净整洁或进步明显的还会被评为最优作业, 累积5次最优作业, 便可得到一颗作业星, 我会把它贴到教室作业栏里学生的照片后面。这样, 每次家长会, 只要看一看作业栏, 家长就可以知道孩子的作业情况。这一措施很好地激励了学生们写作业的热情。
(二) 同伴评价, 强化学生写作业的动力
对于高年级的学生来说, 可能更在乎来自于同伴的评价, 因此我们可以利用小组长收取作业时, 在每个同学的作业上画有意义的符号对作业进行评价。例如, 画笑脸, 表示写得好或者有进步;画哭脸, 表示写得糟, 还须努力。对写得好的作业, 老师允许再写一遍, 让他争取他的作业能以最好的书写获得在班级荣誉栏里展览的机会。同时, 我们每周进行一次作业展览, 每次都先以小组为单位选出本组的优秀作业, 再参加全班的评选, 人数不限。评委全部由学生组成, 评选时, 评委先评价再亮分。这样, 让学生们都学有榜样、赶有方向。最后, 写得好的将被评为最优作业, 凡是被选为优秀作业和最优作业的, 单元测试时将以加分的形式呈现到试卷上, 同时以校信通的形式告知家长, 让学生们切切实实地感受到成功的喜悦。
(三) 家长评价, 让孩子尝到成功的喜悦
每次开家长会, 让家长们阅读自己孩子的作业, 让他们从中看到自己孩子在书写上的点滴进步, 对孩子做出正确的评价。
良好习惯是一种能量的储蓄。良好的作业书写习惯的培养是一个长期而艰苦的过程, 也是磨练学生意志、性格、品质的过程。对此, 教师只有从自身、从一切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出发, 从严、从实、从点滴抓起, 才能使小学生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
8.让学生养成修改作文的好习惯 篇八
一、点拨引导,教给学生修改作文的科学方法
达尔文说:“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要培养学生养成修改文章的好习惯,就应该教给其方法。所以现在作文教学的改革,在很大程度上要在“改”字上做文章,而传统的作文教学中对“改”的工作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作文教学往往成了一种模式:“写作文——交作文——改作文——评作文——发作文——扔作文。”即使教师批改的再仔细、再认真,对学生来说也很难长进。而今天《新课程标准》和新的教育理念,大力倡导对作文的批改应该从教师的批改逐渐过渡到指导学生自评、自改。作为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对文章做好以下四个方面的认真修改:
其一、锤炼主题、统帅全文。主题是文章的灵魂和统帅。选材、构思、语言组织都得为它服务,主题在文章中起到了“定海神针”的作用。所以修改主题首先要斟酌文章的主题是否正确、深刻、鲜明;让学生检查中心思想是否明确的表达出来了,是否完美的体现了写作意图和构思的出发点,主题见解是否独特新颖、别具匠心。
其二、增删材料、字句生辉。在材料的增删方面,要引导学生无情地删去与主题不一致的材料,力求材料新颖,言简意赅,字句生辉。多层次、全方位地反映学生的精神世界和生活空间。
其三、调整结构、巧妙谋篇。调整结构,首先要从文章总体上看布局是否合理,段落的划分、层次的安排是否科学,段与段的衔接过渡以及照应是否连贯畅达。其次通过对文章结构的调整,力求做到主线清晰、层次分明、结构精巧、布局新颖。
其四、推敲语言、千锤百炼。苏联诗人马亚柯夫斯基说:“要像从百吨砂矿里提炼一克镭那样,去提炼精粹的语言。”可见要使文章内容表达更准确、严密、更畅达、完善,那么就得在文章语言的修改上力求字斟句酌、千锤百炼。教师在引导学生对文章语言的修改和推敲锤炼要力求做到三点:首先检查用词是否妥帖,每个句子是否正确地表达了内容;其次删去可有可无,重复罗嗦的字、词、句、段;再次调整或增补文字,使文意更加准确、畅达、凝练。
二、激发兴趣,作文修改力求精彩纷呈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作文教学由于长期受传统教育的影响,在学生中形成了一种批改作文是老师的天职,教师在他们心目中成了批改作文的“家庭保姆”。现在教师突然把修改文章的主动权教给学生,教师解放出来,学生一时不易接受,所以教师要多加引导,激发学生修改文章的欲望和兴趣。同时对文章的修改尽量采取学生喜闻乐见、精彩纷呈的修改方式,积极为学生搭建修改文章的平台。文章修改不妨采取这几种方式,效果甚好。诸如方式一:教师范改;方式二:分类修改;方式三:教师面改。此外还可以采用“诵读修改法”、“集体修改法”等多种作文修改的方式。当然,上述几种修改文章的方法并不是孤立的,有时可以灵活综合运用,要因人而异,切不可牵强附会,生搬硬套。
三、持之以恒,科学训练,循序渐进,终成习惯
任何一个好习惯的养成,都需要一个过程,这需要教师以百倍的信心和勇气,在教学中采取科学的训练方法,持之以恒,循序渐进,因材施教,激发兴趣,科学探究,从而让学生养成修改文章的好习惯。当然文章的修改是一项十分复杂和细致严谨的工作,在修改过程中还需注意三点:其一、遵循文章修改的一般程序,即:“审主题——选材料——析结构——评语言——赏写法”的程序,由主到次,从大到小逐一进行修改。其二、在文章修改中教师要有意识的培养学生团结协作、勤学思考的精神。其三、在文章修改中教师要积极倡导学生养成科学严谨、乐于合作探究的好习惯。
在这崭新的21世纪,作为一名语文教师,不但要敢于打破思维定势,改革传统中落后的语文教育教学模式,在新课程改革中大胆尝试,积极创新,解放自我,摆脱以往传统中教师批改文章的定势,在传统作文教学模式下寻找新思路,破解作文教学新难题,探索出一条高效、低耗的教学新思路、新途径,让学生作文这朵“心灵之花”,在学生的笔下也能散发醉人的清香。还给学生一块自由探究问题的发展空间,教给学生一串修改作文的金钥匙。
※ 基金项目:2014年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GS[2014]GHB1307)“农村寄宿制学校留守儿童生活素质教育现状及应对策略的研究”课题成果之一。
9.中学生养成有礼貌的好习惯演讲稿 篇九
中学生养成有礼貌的好习惯演讲稿1
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而我们的故乡—山东则是孔圣人的出生地,被人们称为“礼仪之邦”,所以,我们更要养成讲礼貌的好习惯。
六经是我国古代文化经典,其中一经就是《礼》。可见,从古代人们就非常重视品行修养了。
足智多谋的张良,小时候就十分讲礼貌。一天,张良经过一座小桥,一位老人的鞋掉进河里,老人让张良帮他把鞋捡起来,张良赶忙下桥把鞋拾了上来,老人又让张良把鞋穿上,张良出于礼貌,又给老人穿上了鞋,老人见张良很有礼貌,就把一部极为珍贵的兵书送给了他,后来张良苦读兵书,长大后成为了一位有名的谋士。
“孔融让梨”的故事想必大家都知道吧。孔融四岁时,家里来了亲戚,父亲让孔融给大家分梨,孔融把较大的梨分给了家人,最小的一个留给了自己,父亲对他这种做法大加赞赏。一个四岁的孩子就懂得如此讲礼貌,我们当今的小学生就更应该学会礼貌待人。
有一天,我随爸爸坐车去奶奶家,途中,车猛地停住了,我撞到了旁边的一位大姐姐,我赶忙说:“对不起,我不是故意的。”那位大姐姐笑着说:“没关系,谁知道车忽然停呢。”大家都用赞许的眼光看着我俩。这正如大哲学家孟德斯鸠所说“礼貌使有礼貌的人喜悦,也使那些受人以礼貌相待的`人们喜悦。”
同学们,作为祖国的花朵和未来,我们更应该礼貌待人,从小养成有礼貌的的好习惯。
中学生养成有礼貌的好习惯演讲稿2
大家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养成文明礼貌习惯》。
我们伟大祖国素以“礼仪之邦”著称于世,我们中华民族历来十分注重文明礼貌。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有多少名人志士以礼待人的故事至今还被人们广泛传诵,“融四岁,能让梨”的故事更是家喻户晓,妇孺皆知。毛泽东是上个世纪影响最大的人物之一,他从小养成了对长辈有礼貌的美德,后来当了,仍然能以礼待人。一九年,毛主席回韶山,曾专门邀请亲友的老人吃饭,毛主席给老人敬酒,老人们说:“主席敬酒,岂敢岂敢!”毛主席回答:“敬老尊贤,应当应当!”由此可见,文明礼貌是多么重要。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生活中最主要的是文明礼貌,它比最高的智慧、一切的学识都重要。我们共同生活在社会主义的大家庭中,文明礼貌地处事待人,是我们每个青少年成长过程中必修的一课。因此,我们一定要养成讲文明礼貌的好习惯。
为了做一个讲文明礼貌的社会小标兵,我们要养成哪些习惯呢?比如说,你在公共汽车上,不小心踩了别人的.脚,请先说声“对不起”;别人帮你做了事,要对别人道一声“谢谢”;在校内外,见到老师要热情打招呼问好;吃饭时,要把最舒适的座位让给长者,等等,这些都是讲文明礼貌的起码要求,有了这些习惯,才算具备了文明人的基本素质。但这些习惯不是天生就有的,需要逐渐养成。
你们也许会看到一些身强力壮的小伙子,旁若无人地坐在公交车的老弱病残席上;也许会听到两个高谈阔论的时髦姑娘,如何兴高采烈地发出“他 妈的”之声; 也许会遇到有人撞了你一下,不打招呼便扬长而去的情况。每当你看到这一切的时候,你一定会觉得这与我们物质文明的发展是多么不相称!但是,当前社会上仍然有些人对于这些不文明礼貌的行为不以为耻不以为怪,并且为之辩护说:区区小事,何足挂齿。难道这真的是区区小事吗?我们要向有这种思想的人大喝一声:“你们错了!如果任其这样发展下去,那么文明何在?礼貌又何在呢?”
那么怎样才能养成讲文明礼貌的习惯呢?首先要重视自身的道德修养。一个人的思想、行为,对别人、对社会是有益还是有害,要有一个衡量的准则,我们通常把这种衡量和指导人们思想、行为的准则,叫做道德。而礼貌与道德是互为表里的。礼貌是道德的外衣,道德是礼貌的内涵,因此,我们要认清哪些是我们应该做的,哪些是我们不应该做的,以此来规范我们的行为。其次,采取一些有效措施,来培养习惯。比如,在生活中我们常常看到在放置着“不准践踏草地”、“请您足下留情”告示牌的公园里、绿化带中,照样有人践踏青草。光靠布置告示来提醒,对有些人看来是无效了,他们对这些告示倒不一定是故意违反,因此,在没有养成好的习惯的时候,采取一些强制手段也是十分必要的。
同学们,我们是21世纪建设祖国的主力军,共同担负着创造物质文明的重要使命,更担负着创造精神文明的神圣职责。让我们从身边做起,做一个文明人,心中牢记文明礼貌,争做社会小标兵吧!
中学生养成有礼貌的好习惯演讲稿3
在一个国家中个人是主体。对于个人来说什么最重要呢?我想首先应该是具备文明素质,只有当每一个人都具备了文明素质,那么这个国家的整体素质才能提高。
不久前,曾看到这样一则报道,说的是新加坡,新加坡是一个通用英语的国家,这个国家的公共场所的各种标语大多是用英语书写。但其中的一些文明礼貌的标语,如“不准随地吐痰”、“禁止吸烟”、“不准进入草坪”等却用中文书写。为什么呢?人家回答:“因为有这些不文明行为的大多数是中国大陆的游客。”为此,到新加坡考察的一位中学校长语重心长地说:“不文明行为也是国耻。”不知大家是否记得,中央电视台曾经报道,国庆节后的天安门广场,随处可见口香糖残迹,40万平方米的天安门广场上竟有60万块口香糖残渣,有的地方不到一平方米的地面上,竟有9块口香糖污迹,密密麻麻的斑痕与天安门广场的神圣和庄严形成了强烈反差。
以上的两个事例表明,文明其实是由细节构成的,反思我们的所作所为可见文明离我们还有一段距离。在我们身边,在一部分同学身上,还存在着一些不文明的行为。例如,在我们的校园内、楼梯上总能见到与我们美丽的校园极不和谐的纸屑,教室里、校园内食品袋、方便面盒随处可见,甚至有的同学认为:反正有值日的同学和清洁工打扫,扔了又何妨;再例如有的同学在教学楼走廊上追逐打闹,走路推推搡搡习以为常;还有部分同学相互之间讲脏话、粗话,随意攀爬树枝,甚至还有个别同学故意损坏学校的公共财物。我们很多同学把文化知识的学习放在首位,而常常忽略了社会公德的培养,文明习惯的养成,而这恰恰从本质上展现出一个人的思想品质。事实上,良好的行为习惯,是保证我们顺利学习的前提,也是树立健康人格的基础。在学校没有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同学就可能目无纪律,不讲卫生,扰乱班级的学习环境。相反,如果我们养成了文明的行为习惯,学习环境就一定是良好的、有序的。我们知道:一个学校的学生具有良好的文明行为习惯,才能构建出优良的学习环境,创设出优良的学习气氛。现在,我们正处于人生中最关键的成长时期,我们在这个时期的所作所为,将潜移默化的影响到我们自身的心理素质,而文明的行为就在帮助我们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质,同时也完善了自身的道德品质,如果我们不在此时抓好自身道德素质的培养,那我们即使拥有了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于人于己于社会又有何用呢?所以,我们首先应该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人,一个懂文明、有礼貌的谦谦君子,然后才是成才,不能做一部单纯掌握知识技能的机器,而要成为一个身心和谐发展的人。文明就是我们素质的前沿,拥有文明,那我们就拥有了世界上最为宝贵的精神财富。
记得一位名人曾说:德行的实现是由行为构成的,而不是由文字。无数事例表明,走向事业辉煌、开创成功人生的关键是高尚的情操。代表民族未来的我们,需要学习和继承的东西有很多很多,然而最基本的问题是:我们究竟要以什么样的精神风貌,什么样的思想品质和什么样的道德水准去接过人类文明的接力棒。
南开大学校长在镜子上写了一句箴言:“面必争,发必理,衣必整,钮必结,头容正,肩容平,胸容宽,背容直,气象勿傲勿怠,颜色宜和宜静宜装。”作为一个中学生,我们必须明白自己的仪表起码必须符合学校的气氛和学生的身份,保持大方、得体的仪表,是对老师同学的一种尊重。
要养成良好的文明习惯,做文明中学生。那么请我们每一个人管住我们的口,不说粗话、不随地吐痰;管住我们的手,不乱扔垃圾、不打架斗殴;管住我们的脚,不践踏草坪。我相信,经过我们全体师生共同努力,一定会营造出一个文明美好的校园。试想假如全国每一个校园都共同创建文明校园,那么我们民族的整体素质将大大提高,国家的综合实力将会大大加强,祖国的未来一定是繁荣昌盛、灿烂辉煌!
文明礼仪是我们学习、生活的根基,是我们健康成长的臂膀。没有了文明,就没有了基本的道德底线。千学万学学做真人,说的就是学习应先学做人,学做文明人,学做社会人,清洁环境,文明校园,从我做起,从每一件小事做起,让文明礼仪之花在校园处处盛开。
一位母亲正骑自行车带着年幼的女儿迎面而来。孩子一不小心,手中的饼干掉在地上。母亲马上停下车,轻声对女儿说:“来,咱们把它扔到垃圾桶里去。”说着便把孩子抱下来,俩人弯腰一起去捡地上的碎饼干。就是这一普通的一幕,不由让人想起一句话:素质,是一种习惯。仔细想想,不是吗?无论这位母亲,还是将来的孩子文明素质如何,在这一细节中已有了答案。
而现实中,还有不少与“素质不高”对号入座的行为,都是因为不注意、不在乎而形成习惯后在举手投足间不经意就暴露出来的`。说到文明素质,其实,每个人内心都有向善、向美的天性,只是日复一日,因自我约束的态度、力度不同,才有了令人一目了然的区别。这一渐变,既与思想认识有关,更是一个行为习惯的养成过程。真希望我们在构建文明和谐社会的进程中,人人能抛掉坏毛病、养成好习惯,不容“小恶”,不拒“小善”,让不文明的画面、不和谐的音符,少些,再少些。
文明礼仪是我们学习、生活的根基,是我们健康成长的臂膀。没有了文明,就没有了基本的道德底线,那我们纵然拥有了高深的科学文化知识,对人对已对社会又有何用?千学万学学做真人,说的就是学习应先学做人,学做文明人,学做社会人,清洁环境,文明校园,从我做起,从每一件小事做起,让文明礼仪之花在校园处处盛开。
柳州要构建文明和谐社会我们作为学生应如何去做?这是八中在最近组织全校学生讨论该话题的一个阅读材料,学校要求每班每位同学针对自身、他人、班级找出与校园文明礼仪相违背的做法,用你手中的笔描述出来,用你的心声去倡议大家自觉讲文明礼仪并,用你的好点子去完善我们的文明条例。
10.如何养成学生勤俭节约的好习惯 篇十
我们早起的目的是为了调整自己的生物钟,把清晨的时间充分利用,而不是故意跟自己作对。如何每天不能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即便是早起,也是牺牲自己的健康为前提。
我们要每天保证7~8小时的睡眠时间,如果希望自己6点起床,那就要保证在23点前就应该睡觉;希望5点起床的话,在22点左右就要入睡,以此类推。到真正养成早起的习惯后,23点前我们就会很自觉地去睡觉,而且不会出现失眠的情况。
2、早起找点事情做
我们可以想象一下,我们在5点钟起床的时候,屋外一片漆黑,然而自己一个人坐着发呆。面对这种情形,我们一定会再次回到床上,睡个回笼觉。
所以我们起床的时候一定要强迫自己要有事情可做,这样的早起才是有价值的。在早起之前要有一个明确的目的,才能有持续早起的动力。
3、早起一定要有方法
既然要养成习惯,就要持续去做,中间最好不要有间断,这要求自己要有持久力。有些同学说“起床很难”,如果早起成功,不妨送自己一件平时不舍得买的礼物奖励自己。总之,给你的早起一点诱惑,那么它就便成一件高兴的事情了。
11.养成倾听的好习惯 篇十一
怎样才能改变这种现状,培养和训练低年级学生的倾听能力呢?为此,笔者在教学中做了以下尝试:
一、关注整体多鼓励
每一个孩子都是一个活生生的个体,他们的生活环境不同,原有的知识储备量不等,课外的阅读量不均,对某一个问题的看法也不同。即使成绩平平的学生,他们也爱动脑筋,也想发表自己的见解。此时,他们最需要的就是教师鼓励的目光。如果学生发现教师无心倾听自己的看法,他们的学习热情就会被浇灭。多给学困生一些时间,尊重他们的想法,尽可能多地给予他们肯定和赞扬,让他们在体验到参与的喜悦的同时,重拾自信。
在课堂上,我们不难发现:教师的注意力往往只集中在那些正在“读”或“说”的学生身上,冷落了大部分正在“听”的学生。为此,笔者常常有意坐到“听众”当中,和学生们一起听,让他们明白“倾听”不单单是教师的事情。在倾听学生发言的时候,笔者注意观察四周,以了解学生“听”的情况,及时表扬听得认真的学生,及时提点听得不认真的学生。“瞧,李政今天听得多认真啊!”“大家看,毛佳不仅听懂了别人的发言,还加进了自己的想法,多棒啊!”往往受表扬的是一个,但受益的却是一大片。笔者的这些评价就像兴奋剂,把学生们的积极性都调动起来了,他们一个比一个听得认真。
二、游戏是个好帮手
游戏是个很好的方法。虽然倾听是枯燥的,但加入游戏的成分,就能极大的激发学生的兴趣。笔者经常跟学生们一起做“有效口令”的游戏。规则是在口令前加上“有效”两个字,那么这个口令就是有效的、要执行的;反之就可以不执行。做这个游戏时,学生们都怕出错,所以听得特别仔细;又如“传悄悄话”的游戏,笔者对第一个学生说一句话,然后由他开始,依次往后传,如果最后一个学生能正确地说出这句话,本组就可以获得“小红花”奖章;再如笔者开展的简单而有趣的听记游戏。笔者先选择了一些字数少、意思浅显的词句进行听写训练,接着,听写的内容越来越丰富,字数也由四五十个增加至七八十个,由一句话到一段话,进而到一篇文章。这种潜移默化的训练,使学生形成了专注倾听的良好习惯,倾听意识也逐渐加强。
三、故事少不了
根据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结合课题引入故事,或以故事导入新课,或让学生看图说话,再根据故事情节提问、解答,并使故事贯穿教学始终,鼓励学生多讲、多说,学生的注意力便自然而然地集中于教学中。
用耳听、用嘴说的复述练习效果挺不错。笔者特意每周安排一次听说课,选择一些有趣的故事讲给学生听,听完故事后笔者请他们复述,这种复述不是一步到位的。起初,笔者只是提几个简单的问题,如故事的题目、故事中的主人公、结果等,以引导孩子们专心听、用心记。渐渐地,笔者提问的内容越来越丰富,由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引出一些精彩的对话。随着提问的不断深入,孩子们专心听的时间越来越长,专心记的内容也越来越多了。更为可喜的是,经过反复训练,学生的学习兴趣越来越浓,参与面越来越广。有精彩的故事做训练的载体,能使学生在复述时兴趣盎然,从而化难为易。由此,笔者带领学生向“专心倾听,并能简要转述”的阶段又迈进了一步。
学会倾听,也就学会了尊重别人、关心别人,也学会了与他人合作、真诚处事。培养学生的倾听能力,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倾听习惯,将有益于学生的一生。
12.班主任如何引导学生养成好习惯 篇十二
高中学生处在一个重要的转折和适应时期, 现在的高中生都是90后, 群体特征更加明显, 如以自我为中心、缺乏人际沟通能力, 缺乏学习动机和兴趣, 团体意识差, 班级的凝聚力和合心力的形成过程缓慢等。以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为突破口, 有助于促进班风班貌的整体发展, 同时, 也必将对学生的学习起到一个大的推进作用。因此, 在日常的班级管理过程中, 对学生进行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势在必行。作为一位班主任老师, 应该如何整体优化班风班貌?如何让学生养成一系列的良好习惯?我认为有以下几点。
首先, 要让学生知道多长时间才能形成习惯。习惯的形成大致分成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前1~7天左右, 这个阶段的特征是“刻意, 不自然”。你需要十分刻意地提醒自己去改变, 而你也会觉得有些不自然, 不舒服。第二个阶段是7~21天左右, 这一阶段的特征是“刻意, 自然”, 你已经觉得比较自然, 比较舒服了, 但是一不留意, 你还会回复到从前, 因此, 你还需要刻意地提醒自己改变。第三阶段是21~85天左右, 这个阶段的特征是“不经意, 自然”, 其实这就是习惯, 这一阶段被称为“习惯性的稳定期”。一旦跨入这个阶段, 你就已经完成了自我改造, 这个习惯已成为你生命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之后, 它会自然而然地不停为你效劳。
其次, 要让学生知道要形成哪些习惯, 比如以下几点。
品德优秀: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人将来作为社会成员的素质与层次, 高中生必须要培养优良品德的好习惯。
勤奋好学:学习是提高个人素质的唯一途径, 唯有学习才能由不知道到知道, 由弱到强。
关爱他人:现代社会是一个合作的社会, 社会分工越来越细, 需要的是团队精神。一个关爱他人的人同样会受到他人的关爱。
承担责任:要对自己, 对他人, 对社会负责任, 社会需要能够勇挑重担, 认真负责的人。
珍惜时间:谁能把握时间, 谁就会利用时间, 就能更早接近成功。
自主管理:要学会自己管理自己, 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减少对他人的依赖。
坚韧、顽强:人生的道路难免有许多挫折, 需要去克服、去战胜, 要有不怕困难, 百折不挠的精神。
勤俭节约: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节俭就是珍惜别人的劳动成果, 就是节约社会资源。
第三, 要怎样引领学生养成这些好习惯。
(1) 由全班所有学生一起探讨班级和个人长期 (三年) 和短期 (每个学期) 发展目标。引导学生把个人目标和班集体目标结合起来, 把自己成才和别人成才结合起来, 在自己发展、自我进步的同时, 为别人创造好的条件, 从而促进个人与集体共同进步、一起发展, 培养学生的奉献精神、团队意识、集体主义观念。
(2) 制定落实目标的具体细则, 由全体同学共同制定《班规》及《违规处罚细则》。
(3) 落实计划。实施要“从最细微最切近的事物入手”, 只有引导学生从自己身边的事做起, 才能做到其他的。比如爱自己的父母, 爱周围最亲近的人, 爱学校的老师和同学, 爱附近的街道和田野, 爱自己生活环境中的花草树木……, 才能逐步扩大到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 热爱祖国的每一寸土地, 并达到“成自然的地步”, 即:“不必故意做什么仿佛本来就是那样。”只有这样才算真正养成了良好习惯。在培养良好习惯过程中对学生要严格要求。但要注意:一要严得有理。要经过学生努力能够做到。二要循序渐进。好习惯的养成, “不是一会儿就能从无到有”, 而要由易到难, 由简单到复杂, 循序渐进。徒然从严, 会使学生过度紧张, 丧失信心, 只有循序渐进, 逐步提高要求, 学生才能不断进步。三要贯彻始终。“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养成一种好习惯非一日之功, 根据学生容易反复出错的这一特点, 在养成教育上做到了全面抓, 抓全面, 反复抓, 抓反复。四要启发学生自觉。叶圣陶先生曾强调, “教师之积极性固需鼓起, 而学生亦必鼓起其积极性”, 要让学生在教师的“相机诱导”下, 自奋其力, 自致其知, 自求得之。我让学生每天轮流带头喊班级的每日誓言, 负责当天的监督实施和记录在班级日志上, 第二天对昨天的情况进行点评, 每周评选出一条最佳誓言 (其实也是让学生对本周要求的一次再回顾) 。让更多的学生更加清楚的自己应该做什么, 认识到自己作为集体一名, 与班级同呼吸共命运。
(4) 班主任是班级的灵魂, 在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过程中班主任的作用至关重要, 班主任至少要做到以下几点: (1) 爱字当头。平时多关心爱护学生, 真诚地为学生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 (2) 多鼓励, 少批评。对问题较多的学生班主任决不能只盯住缺点不放, 而应以欣赏的眼光, 抓住其闪光点及时给予表扬鼓励。 (3) 身教大于言教。“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培养学生良好习惯的过程中, 教师要用自己的良好习惯去感染、熏陶、影响学生, 既重“言教”, 更重“身教”, 以身作则, 为人师表。 (4) 与家长配合。学校教育只是教育方式的一部分, 在教育的多元化的今天, 要求我们协调好各种关系, 利用好多方资源。班主任要与家长密切配合, 制定切实可行的计划, 家长也要以身作则, 并督促学生在家要严格执行, 养成良好的习惯。
13.养成读报的好习惯教案 篇十三
懂得读报的好处,学会读报的方法,养成每天读报,勤于积累的好习惯。
教学时间:
1课时
预习目标:
1、 会读“肴”、“瘾”、“垢”,并从文中标出这几个字的读音;
2、 借助工具书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魔力”、“着迷”、“上瘾”、“吸引”和“诱惑”。
3、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概括课文一、二两部分的主要内容。
教学过程:
(课前板书课题:25 养成读报的好习惯)
一、师生交谈,导入话题
师:“良好地开端,等于成功地一半”,养成良好地生活、学习习惯能让我们受益终生。还记得本学期中要求我们养成地良好学习习惯吗?
生:不懂就问,勤于搜集资料。
师:报纸是传播时事和知识地重要载体。因此我们要——
板书:读报
师:要成读报地好习惯。
生:齐读课题。
二、扶、放结合,有效阅读
1、初步感受读报的益处
(1)出示:课文第6、7两个自然段,学生齐读。
(2)指名说说读报的好处。
师板书:乐趣无穷 开阔视野 陶冶情操 走向成功
过渡:读报的好处可真不少,我们得好好学习学习。下面请同学们围绕预习目标自学课文一、二两部分。
2、围绕目标,展开阅读
(1)出示:预习目标,指名读。
(2)学生自学课文一、二两部分。
3、检查自学,随机拓展
(1)指名认读词语,随机正音。
出示:佳肴 上瘾 污垢
齐读词语。
(2)小组交流词语地意思,说说从中发现了什么。(报纸对人们产生地重要影响)
出示:魔力 着迷 上瘾 吸引 诱惑
过渡:报纸怎么会有这么大得魔力,使成千上万地人着迷、上瘾呢?再次走进课文第一部分(1至3自然段)就能找到答案,就能感受到报纸所产生的巨大吸引力、诱惑力。
(3)生默读课文1至3自然段,思考:“这么大地魔力”在文中指什么?
①指名回答,并结合相关内容说说感受。(搞笑)
②指导朗读,读出搞笑语气。
(4)出示句子:
报纸竟有这么的魔力吗?
报纸上有什么东西这样令人着迷呢?
①指名说说这是什么句子,(疑问 设问 反问)有何作用。(强调读报的重要性)
板书:重要
谈话:为了更加形象生动地说明读报地重要性,作者采用两个比喻句。
②生用浪线画出文中的比喻句,并说说分别把什么比作什么?
过渡:报纸的诱惑力如此之大,不可一日不读。是什么让报纸成为人们必不可少、不可不读的精神食粮?
板书:必不可少 不可不读
③生读第3自然段,小组交流报纸丰富多彩的内容。
④指名回答,师小结。(新人 新事 新科技)
⑤集体齐读。
报纸的内容异彩纷呈,而我们却因种种原因不得不忍痛割爱。因此,读报也要讲究方法,也要注重要求。
板书:方法 要求
(5)学生自由阅读课文第二部分(4至5自然段)。
①自己喜欢的方式标出读报的方法和要求。
②指名回答。
板书:扫描 细读 讲究文明
三、回顾板书,总结全文
指名说,师小结: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儿,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作为一名小学生,我们要从小养成读报的好习惯,不能“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
四、练习巩固,适度延伸
14.养成合作的好习惯作文 篇十四
养成合作的好习惯作文
养成合作的好习惯今天,老师布置我们写如何养成好习惯的作文。在课后,我和同学们讨论了很久,最终都未能得出一个肯定的`答案。放学后,我边走边沉思,自己却得出了这样的结论。 我的结论是这样的:在学校召开联欢会时,我们都把家里好吃的食物带回到学校与同学们共同分享;还有,今天是我扫地,我们检查完教室的门窗后,才最后才离开;还有一次我记得学校开展览会,同学们都非常踊跃地把自己在美术课上最美的画都贴在墙报里。 单单从这几件事里,就可以充分的体会出:我们将来走进社会,会有许多事情需要与他人共同合作才能完成,我们现在学会合作不仅能帮助我们提高效率,还可以使我们结识更多的朋友,在生活中得到更多的乐趣。 啊!合作的力量真大啊!
15.如何养成学生勤俭节约的好习惯 篇十五
一、培养学生主动做事的习惯
孔子说“少成若天性, 习惯成自然”。习惯是一种下意识的、自动化了的行为方式。培养学生主动做事习惯, 就是要让学生做某事达到条件反射的程度。心理学告诉我们, 人的主动性是与生俱来的, 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都应该去开发学生的这种潜能。
首先, 在思想上应把学生看成是具有自主性的人, 要给学生营造安全、宽松、支持性的成长环境。尊重、理解、关注、帮助他们, 使他们愉悦、自由地成长, 以达到激发其自主意识和创造潜能的目的。教师要积极培养全体学生的主体意识和自主能力, 使他们逐步养成以主体精神为核心的现代公民素质, 只有这样, 才能对学生的现在和未来负责, 对社会发展负责。如“班干部轮换制”, 就是一个很好的培养学生自主参与能力的载体。
其次, 要遵循学生心理发展的规律。学生主动做事习惯的形成有一个由弱到强的过程, 不要一味埋怨学生主动性差,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乐之者, 乐之者不如好之者”, 培养学生主动做事习惯可以从爱好、兴趣入手, 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 让学生担任自己喜欢的角色, 充分体验角色完成任务时的喜悦之情。对学生不愿做的事, 要有所取舍, 有所放弃, 有所调整……然后因势利导, 使学生主动做事成为习惯。
再次, 要培养全体学生的做事能力。学生的发展应是“万紫千红”的, 要以人为本, 面向全体, 充分发挥各类学生的主动性, 让学生真正成为学校的主人。学生在能力、个性、行为习惯、意志品质等各方面都存在差异, 对于那些能力强、会做班干部的学生教师要给他们实践机会, 而对于一些能力不强、不会做班干部的学生, 教师更应该关注他们, 给他们创造实践提高的机会, 增强他们的信心, 培养他们的能力。
二、培养学生有计划做事的习惯
养成有计划做事的习惯, 可以帮助学生有条不紊地处理应该处理的事而不会手忙脚乱。培养学生做事有计划, 要做到这样几点:
第一, 做事要有条理。日常生活中, 不管做什么事情, 都要让学生做得有条有理。例如, 房间摆设井井有条, 用过的东西放回原处;睡觉之前, 整理好书包, 准备好第二天要穿的衣服等。
第二, 教学生订计划。做事之前要制定计划, 计划的内容包括做什么, 怎么做, 需要准备什么东西, 先做什么后做什么, 达到什么样的要求和规格等, 不能胡子眉毛一起抓。在做事过程中, 要求学生按计划办事, 既不能半途而废, 又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如写完作业以后才能去玩;做事要有责任心, 把握好进度等。
第三, 要培养学生坚持做好每一件事的习惯。善始善终、坚持到底既是一种优秀品质, 又是良好的习惯。一旦着手做某事, 就要克服困难一心一意去完成, 不能做计划的巨人、行动的矮子。教师和家长应不断提高学生抗干扰的能力, 自觉排除各种诱因;督促学生一件一件事情去做, 不能虎头蛇尾、东一榔头西一棒槌;不断鼓励学生“你能行”, 使学生保持持久兴趣。
三、培养学生高效率做事的习惯
讲求高效率, 是当今社会和未来时代的人必须具备的素质之一。缺乏速度、效率意识的人将失去竞争力, 甚至被淘汰。从小培养学生快节奏、高效率做事, 对他们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会有极大的帮助。培养学生高效率做事, 应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第一, 教育学生专心做事, 有“八风吹不动, 独坐紫金台”的冷静与执著, 做事时经常暗示自己:“尽快把事情做完, 没准还会有其他的事情;该做的事情总得自己去做, 晚做不如早做, 终究要完成”。分神的时候, 告诫自己:“坚持一下, 等一会儿, 面包、音乐、游戏会有的, 这些事情早晚还不是要做?”以此来提高学生抗干扰的能力。
第二, 培养学生管理时间的能力。学会管理时间, 就是学会管理快乐, 就是怎样把今天的分分秒秒过好, 要始终抓住重要的事情去做。要让学生明白:要想有好的明天, 必须从今天开始克服做事拖拉的习惯, 调整自己的步伐和行动, 养成做事快节奏的习惯。
第三, 培养学生具备竞争心理。未来社会是机会与挑战同在, 是“快鱼吃慢鱼”的时代, 做事磨蹭将会被淘汰, 要时常让学生体验磨蹭导致的后果, 增强高效意识。
16.让孩子养成爱刷牙的好习惯 篇十六
孩子从两三岁开始,就应该学习自己刷牙,并逐渐使之成为一种习惯。刷牙不仅会让孩子有一副健康洁白的牙齿,而且从小养成刷牙的卫生习惯,将会使孩子受益终生。可是一般来说,大多数孩子都不喜欢刷牙。
为了让孩子爱刷牙,这里建议家长们不妨试试以下办法。
给孩子看小朋友刷牙的图画、图书。比如一张色彩鲜艳的图画上,一个小朋友在刷牙,妈妈在一旁笑眯眯地看着他。美丽的图画使孩子感到愉悦,同时使他产生刷牙是值得赞许的事情的印象。这样一种愉快的体验印在他的脑海中,他就会从心理上慢慢接受刷牙是好的、应该做的事情。
多赞扬爱刷牙的小朋友。当孩子与其他小朋友一起玩耍的时候,如果家长知道其中有小朋友有天天刷牙的好习惯,就可以当着孩子的面夸奖这个小朋友说:“你看他天天刷牙,牙齿又白又好看,如果你像他一样天天刷牙,牙齿也会这么好看。”孩子从中受到积极的暗示,同时激发起内在的好胜心,也会学小朋友的样,主动去刷牙。
与孩子一起刷牙。家长可以在早晨抽出一个固定的时间,与孩子一起刷牙。教给孩子刷牙的正确方法,与孩子比一比谁的牙齿更白。这时家长一定不要吝惜自己的溢美之辞,要对孩子多夸奖、多鼓励,可以对孩子说:“孩子刷牙后,牙齿更白了,口气更清新了。”或者说:“孩子真棒,学会自己刷牙了。”孩子受到夸奖,心里自然高兴,下次刷牙就有了积极性。而且孩子看到家长天天刷牙,就会认识到刷牙是一件天天要做的事情。
经过以上种种方法的引导,孩子就会慢慢地从讨厌刷牙到喜欢刷牙,从每天需要家长督促才刷牙,到自己自觉主动地刷牙。经过这样一个过程以后,刷牙就会成为孩子的习惯。
17.养成课间文明休息的好习惯 篇十七
张小忠
课间十分钟休息,其目的是消除长时间静坐、学习的疲劳,调节大脑和身心,使下一节课能有更充沛精力去学习。
有些同学一下课就如脱笼之鹄,在教室或楼道里,有的嘻嘻哈哈,相互推拉打闹追逐;有的兴奋过度,无所顾忌地大声喧哗尖叫;有的一言不和,拳脚相加;有的前追后堵,敲门踢门……种种不安全不文明的休息,往往带来各种隐患,轻则影响他人,让人心生厌恶,重则被撞倒绊倒,造成皮肉之痛,意外伤害。我们有这方面的深刻教训。
课间意外伤害事故,在其他学校时有发生。有的开玩笑,笔尖不慎戳进他人眼睛,有的下楼梯发生拥挤,导致踩踏致人伤亡;有的因绊倒造成骨折;有的被玻璃割断手筋……血的教训,应当引起我们的警醒。
课间休息应当文明高雅,起到调节身心的作用。或者眺望蓝天白云,近赏花香鸟语,放松视觉;或者相互细声研讨题目,探究问题,解决疑难;或者背诵一两句名言警句,哼一段小曲,赏一幅画,猜一个谜语;或者做一个小游戏,动一动,笑一笑,轻松一下大脑。
课间休息应当注意安全,不妨碍他人。在操场活动要适量、轻松、愉快,不宜过于剧烈,不能累得满头大汗,以免影响下一节课。上下楼梯应靠右慢行,避免相撞的危险。上厕所应讲文明,保持室内干净整洁,不能水溅地上,留下滑倒隐患。不要无故串班,更不能串班追逐。
到电脑房、实验室、音乐教室等专用教室上课时,必须在预备铃响之前整队前往,行进过程中必须安静,保持队伍整齐。
两分钟预备铃响起,就应立即进教室,安坐于位子上,做好下一节课的课前准备工作,做好预习工作,静待老师上课。
18.如何养成学生勤俭节约的好习惯 篇十八
点评:理财师给小陈的建议主要有三:
首先,“开源节流”。目前小陈的收入主要用于房租和日常与朋友们的聚会吃饭,基本占了工资的七、八成,剩下的钱除了孝敬父母外,储蓄率基本为0。所以,在有限的收入来源的前提下,如何做到“节流”十分关键。类似于小陈这样的年轻人很多,小陈完全可以通过与同事或朋友合租的方式来减少一半的房租支出,
一般的饭局,能推则推。其实自己动手做饭,卫生又实惠,何乐而不为呢?
其次,“强制储蓄”。如果做到了第一步,每个月就能省下二,三千元左右,建议小陈不妨到银行签署三年的“基金定投”协议。银行连续三年每个月从工资卡中扣除元购买基金,这样一来不但使平时莫名其妙花掉的钱“时了下来,更可以在三年后为小陈的婚姻大事提供一笔不小的现金流。至于剩下的钱,可以作为紧急预备金。
最后,建议小陈办理可以透支又有免息期的贷记卡作为自己的资金周转工具。在平时的消费中,享受拉卡消费便捷的同时,充分利用免息期,达到资金的最大利用率。为了避免忘记还款的尴尬,可以到发卡行办理自动还款业务,每个月的还款日前自动从工资卡中扣除透支金额。
19.如何培养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好习惯 篇十九
学生的求知兴趣一旦被调动起来, 他们就会积极参与, 努力探索, 专心倾听的学习习惯是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 提高课堂学习效率的前提, 兴趣是专心倾听的根本。因此, 针对低年级学生活泼好动、控制能力差、精神集中不持久等特点, 在课堂上, 教师尽可能把枯燥乏味的单纯的知识教学变得生动、有趣, 充分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为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使他们上课专心听讲, 教师上课时一定要精神饱满, 力求语言生动有趣, 条理分明, 使课堂引人入胜, 使每个学生乐意听。学生比较容易做到专心倾听老师的语言, 但是一旦指名发言或小组员讨论发言时, 大部分同学又会受到其他因素的干扰, 未能做到专心倾听同学的发言。针对这一情况, 我常常利用学生喜欢表现的年龄特点, 让他们都来做小老师, 对发言的同学作一个评价。如说一说, 你认为发言的同学说得好在哪里?不足在哪里?你给他什么建议等等。很多时候, 都是由于这一环节, 让学生能够做到坚持专心倾听, 并在专心听讲的基础上, 让学生能更快更牢地掌握课堂知识, 让学生的语言和表达能力也得到更大的提高。
课本是学生获得系统数学知识的主要源泉。在引导学生阅读课本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思维方法、良好的思维习惯, 更重要的是使学生从阅读教材中, 通过分析、想象、概括、推理等有规律的思维活动, 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学生没有认真阅读的好习惯, 会在多方面体现到其弊端:如做练习时不会审题, 读题目时只读一半, 不会分析问题、不能理解概括题意, 导致不能正确完整地解决他完全有能力解决的题目。如:我记得在一次测验中, 其中一题目为:请在下面的方格纸中画一个直角, 再标出它的各部分名称。对于后面一个问题有三分之一的同学未能完成, 原因在于没把题目读完。对于解决问题的题目, 大多数同学只读一遍, 更有甚者只看数字或个别词语做题, 不作深入思考, 而是凭着感觉做。如:在解决问题的题目中, 看两个数字相加超过一百肯定不对, 一定用减法做了, 因为1-3册只学了100以内的加减法。又如:在求两数相差的题目时, 看到“多”就用加法, 看到“少”就用减法。由此可见培养学生认真阅读的习惯是多么的重要。
二、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的好习惯。
赞可夫有句名言:“教会学生思考、对学生来说, 是一生中最有价值的本钱。”数学是思考性极强的学科, 在数学教学中, 必须使学生积极开动脑筋、乐于思考、勤于思考、善于思考, 逐步养成独立思考的好习惯。
低年级的学生容易受到外界的干扰, 主观意识差, 在课堂上容易跟随大流, 别人说什么, 他也跟着说什么, 不经过自己的思考。因此, 在课堂中, 教师要创设思考的情景, 在提供思考材料的同时, 要给学生留足够的思考时间, 提问学生时, 要多方考虑, 照顾各种层次的学生。对于有一定难度的题目可以让优生多发言, 鼓励他们多开动脑筋, 让他们的思维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对于显而易见容易解决的题目, 多把机会留给一些稍微差的弱势群体来回答, 及时鼓励他们, 只要他们答对或答对一点, 都给予及时的表扬, 让他们感受到成功的乐趣, 激发他们动脑筋的欲望。学生的潜能是个不竭的宝藏, 你对他有多大的信心, 他们就能给你多大的惊喜。
合作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协助精神, 团队观念和交流能力, 在思想的碰撞中碰出创新的火花。如我在教学《统计》时, 先给学生播放一段路口视频, 让学生统计在一分中之内过往的车辆有几辆货车、几辆面包车、几辆小汽车, 几辆公共汽车, 一遍放完后, 很多他同学都说:“老师, 太快了, 再来一次。”我不吭声, 满足了他们的要求, 再播放了一次, 播完了以后, 同学们还是来不及记录。然后, 我问学生:为什么看了两次都为未能记录下来呢?你们在小组里讨论一下, 有没有办法能又快又准确地记录下来呢?同学们各抒己见, 很快就想到了分工合作, 有的组员记录面包车、有的记录货车、有的记录小汽车、有的记录公共汽车, 1分钟视频播完后, 各个小组都有了统计结果。在这样的活动中, 学生明白了一个人的能力有限, 自然而然就进行了小组合作, 从而使合作成为学生的一种需求。
三、培养学生从生活中发现数学和应用数学的好习惯
数学来源于生活。本着“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 并把数学应用于生活”的思想, 要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给学生提供充分参与数学活动的机会, 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使学生在数学活动中体会数学的价值, 教师要培养学生学会从生活实际出发, 从平时看得见、摸得着的周围实物开始, 在具体、形象中感知数学、学习数学、发现数学和实践数学的兴趣。如, 我在教学《观察物体》中“镜面对称”的内容时, 先让同学都去照一下镜子, 然后在小组立交流:人在镜子里的特点, 镜子内外人的前后、上下、左右的位置有没有变化, 学生通过活动和交流能总结出:照镜子时内外的人上下、前后不会发生改变, 而左右位置发生对换。
小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非一朝一夕之事, 由于低年级学生的思维活跃, 接受新鲜事物快。因此, 只要教师引导得法, 训练效果好, 就可以使良好的学习习惯形成的速度加快, 并使良好的学习习惯在孩子们的学习生活中扎根、结果。
参考文献
20.如何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篇二十
教师如果能树立好正确的观念,就能采取正确的策略,改革小学中低年级的语文课外作业,我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来做。
1 帮助学生明确三种思想
让学生明确:“自己是作业的主人”、“作业即自学”、“语文无处不在”,而“作业即自学”则是三种观念的核心。要让学生从传统的“作业即按老师的要求巩固课堂上已经学过的知识”这一认识误区中走出来,明白作业是为了提高能力自身能力,作业过程完全是自我学习过程。这样学生就能避免逃避作业、应付作业等无效劳动。
2 培养学生养成三种习惯
2.1 自我检测的习惯。课本知识巩固作业在低段来说,适量的抄写记忆还是很有必要,是为了避免重复劳动,老师在设计作业上可以投其所好,以趣味取胜。
2.2 阅读课外书籍的习惯。叶圣陶老先生指出:教是为了不需要教。我们语文教学归根到底是为了培养学生自能读书、自能学习的能力,这一能力无疑要通过大量的阅读训练实践,日积月累地形成。教师要引导学生广泛地阅读课外书籍,尤其要引导学生读好三类书:一是与教材密切相关的文章,二是优秀的少儿读物,以这些优秀的文学作品来充实学生头脑,增加学生文化底蕴;三是科普读物,包括当今世界最新科技动态,以丰富学生知识,开阔学生眼界,促使其树立远大理想。要教给学生阅读课外书的方法,培养不动笔墨不看书的习惯,让学生在阅读的同时作好摘录,并写好读书笔记,真正让学生在课外阅读中获取知识、提高能力。
2.3 在生活中学习语文的习惯。生活处处有语文,教育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首先要学会观察生活,人们的生活离不开浓浓的文化氛围,观察生活可直接丰富知识,提高语文水平。在日记本上能将观察所得记录下来,生活经验就成为学生的财富。
3 引导学生做好三类作业
如果一个农民在自留地上只种青菜,那么,他即使天天锄草、施肥,所获也就只是青菜。同样,有了作业自主权的学生如果天天都只抄写词语,那么他就只是掌握了些词语。种青菜、抄词语固然简单易行,但所获也就有限,相对来说,也就造成了资源浪费:浪费了土地,浪费了时间。所以学生作业也要像农民种地一样搞多种经营。我认为要引导学生耕作好“三方田园”,相应地就要引导学生设置好三种作业本:一是“基础田园”——教材同步作业本,学生在学习每篇课文前后根据自身实际适量有效地作好预习、巩固作业,以此来保证完成课本内容的学习。二是“增产田园”——课外学习摘抄本,学生在广泛阅读课外书籍、观察生活的基础上摘抄优美词句、片段,摘录知识、辑录学习资料,以此来增加积蓄,这主要在双休日完成。三是“试验田园”——课外练笔或日记本,可要求学生根据生活实际情况每周完成一到两篇小练笔。这样由阅读到练笔,由积蓄到表达,学生生活上、心理上有准备,技能上有积累,持之以恒学生定能言之有物。
4 教师要树立好三种观念
4.1 学生是主人的观念。学生不仅仅是课堂学习的主人,更毫无疑问应是自己作业的主人,课外作业则更应是学生的自留地。学生只有真正获得了自主权才会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认真地、有创造性地耕种它。这比起不切实际的“一刀切”作业来,必然事半功倍。所以,教师要在思想上充分尊重学生,充分信任学生,把驾御课外作业的自主权交还给每一个学生。
4.2 作业即自学观念。当今世界,知识庞杂,而我们的课时有限,如果我们的课堂只是传授知识,作业只是巩固课堂所学知识,那只能教出一批知识面狭窄、目光浅薄的学生。所以说课堂主要是让学生学习方法,为学生打好基础,课后才是运用方法,获取知识,形成能力。所谓“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也就是说,作业决不能只为课堂拾漏补缺,作业该是实打实的学生自我充电、自我发展的自我学习过程。
4.3 大语文教育观念。语文无处不在,而一本薄薄的语文课本其内容是何其有限,所以说教材只是例子,而教学是要通过这些例子让学生举一反三,真正学会学习。因而我们教师要树立大语文教育观念,认识语文教育全面性、综合性、广泛性的特点,教学决不能仅仅满足于让学生学好一本语文书,作业则完全可以、也完全应该让学生跳出语文课本,到语文知识的大海中去遨游。
另外,为了保证学生作业态度端正、方式有效、内容安排合理,自主作业也要及时反馈。一般每周检查一次,这样便于学生统筹安排。同时,自主作业更要允许差异。学生作业质量必然不相同,但只要学生在自己原有基础上认真地做了,学生自身在作业过程中得到了发展,都应予以肯定和鼓励。这样学生才能更积极自主地做好作业,作业才能真正有效地促进每个学生的发展。
【如何养成学生勤俭节约的好习惯】推荐阅读:
如何让亲子班的孩子养成吃饭的好习惯07-04
小学阶段如何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11-09
如何养成幼儿良好的习惯08-12
如何让孩子养成学习的习惯08-26
如何养成孩子自觉学习的习惯10-17
养成写日记的好习惯06-10
养成读报的好习惯教材08-01
初中生演讲稿:养成积极主动的好习惯12-03
培养学生习惯的养成0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