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发软件工作流程(精选14篇)
1.开发软件工作流程 篇一
开发流程
第一步:需求调研分析1相关系统分析员和用户初步了解需求,然后用WORD列出要开发的系统的大功能模块,每个大功能模块有哪些小功能模块,对于有些需求比较明确相关的界面时,在这一步里面可以初步定义好少量的界面。2 系统分析员深入了解和分析需求,根据自己的经验和需求用WORD或相关的工具再做出一份文档系统的功能需求文档。这次的文档会清楚例用系统大致的大功能模块,大功能模块有哪些小功能模块,并且还例出相关的界面和界面功能。3 系统分析员和用户再次确认需求。
第二步:概要设计首先,开发者需要对软件系统进行概要设计,即系统设计。概要设计需要对软件系统的设计 进行考虑,包括系统的基本处理流程、系统的组织结构、模块划分、功能分配、接口设计、运行设计、数据结构设计和出错处理设计等,为软件的详细设计提供基础。
第三步:详细设计在概要设计的基础上,开发者需要进行软件系统的详细设计。在详细设计中,描述实 现具体模块所涉及到的主要算法、数据结构、类的层次结构及调用关系,需要说明软件系统各个层次中的每一个程序(每个模块或子程序)的设计考虑,以便进行编码和测试。应当保证软件的需求完全分配给整个软件。详细设计应当足够详细,能够根据详细设计报告进行编码。
第四步:编码在软件编码阶段,开发者根据《软件系统详细设计报告》中对数据结构、算法分析和模块实现等方面的设计要求,开始具体的编写程序工作,分别实现各模块的功能,从而实现对目标系统的功能、性能、接口、界面等方面的要求。
第五步:测试测试编写好的系统。交给用户使用,用户使用后一个一个的确认每个功能。
第六步:软件交付准备在软件测试证明软件达到要求后,软件开发者应向用户提交开发的目标安装程序、数据库的数据字典、《用户安装手册》、《用户使用指南》、需求报告、设计报告、测试报告等双方合同约定的产物。《用户安装手册》应详细介绍安装软件对运行环境的要求、安装软件的定义和内容、在客户端、服务器端及中间件的具体安装步骤、安装后的系统配置。《用户使用指南》应包括软件各项功能的使用流程、操作步骤、相应业务介绍、特殊提示和注意事项等方面的内容,在需要时还应举例说明。
第七步:验收用户验收。
2.开发软件工作流程 篇二
1 国内外软件工程理论应用现状
国外的软件工程理论的应用相对比较成熟,其中表现最为突出的是印度。印度作为亚洲最大的软件外包大国之一,其软件工程的思想在软件开发流程中的应用是比较好的。整个软件开发过程已经完全成为一个流程化的过程。其软件开发行业30%以上的编程人员的流动性对软件开发工程不会造成什么影响,可见他们的编程规范及流程规划的水平。从以下特点之中可以找到其软件开发行业发展如此成熟的答案[2]。(1)流程重于项目;(2)软件质量管理独立于研发部门,专门检查研发部门的开发流程是不是按照既定流程走,如果软件质量管理人员觉得流程不对,会直接上报高层,项目肯定就此停止;(3)所有的东西(包括草稿)都有文档,详细文档要求达到只有这个文档就可以编码的程度,一般写文档时间占60%,编码时间极少;(4)有各种详细的同行评审,包括项目组内,项目组件以及与客户之间的沟通。而中国相对于印度而言差距很大,这种差距不在于研发技术是否先进,而是在于软件工程的思想重视与运用水平的差距。从开发团队上来看,中国的开发团队人员过少,仅仅是″作坊式″的开发方式,软件的生产速度、产量和品质上都与印度等国家差距日渐变大[3]。因此,从根本上重视软件工程的开发思想,严格执行软件开发的规范流程,将是改变我国当前软件开发现状的有效途径。
2 软件系统开发流程分析
典型的软件过程有Waterfall Model(瀑布模式)、Iterative&Incremental Model(反复渐进模式)和Spiral Model(螺旋模式)[4],无论采用哪种模型方式,软件开发过程最起码要包括支持软件整个生命期的活动。基本的生存周期包括软件计划、需求分析、总体设计、详细设计、编码及单元测试、综合测试、移交及软件维护。
由此可以看出,需求分析阶段是软件开发流程的第一步,是软件开发最首要的工作,直接影响到软件设计和开发的一切流程。如果需求分析工作不到位,将会导致与用户要求存在偏差的严重后果。国内软件企业对需求分析工作的重视程度普遍低于流程中的设计和开发。国内大部分企业特别是小软件企业将70%的时间花在软件设计开发上,需求分析过程只占整个流程中的l5%。相比之下,国外开发企业是40%的时间进行需求分析,比设计开发时间还多10%[5]。需求分析阶段要根据软件开发需求特点确定采用何种软件工程方法进行设计。目前比较典型的方法有结构化的方法、面向对象的方法、基于构件的方法、基于A-gent的方法、基于净室技术[6]以及基于敏捷技术的方法等。由于后三种方法相对是针对某些特殊用途而产生的,适用性上有很大的局限性,有待进一步完善,因此,仅对主要的三种方法在操作单位、方法特性等方面进行了比较,如表1所示。
从表中可以看出,基于组件和面向对象的方法更适合于当前复杂的开发应用,成为当前的主流方法。如图1所示需求分析阶段还包括可行性研究,需求确认和需求复合等工作。对于设计阶段而言,包括总体设计、概要设计、详细设计,同时形成相应的文档。然后进行编码的实现,综合全面的测试,包括单元测试、系统间测试、系统整体测试、性能测试、极限测试以及上线的运行测试等,最后进行文档、培训和维护的工作。中间某些环节会根据实际的用户需求的改变进行反馈,修改和完善。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软件工程技术和方法在不断发展。为了设计出大规模、复杂度高的软件,必须有更高水准的结构设计技术。目前越来越受到软件工程研究者关注的是把对象群作为角色、将各种角色进行拼装组合的技术。不管是已经出现的技术,还是行将推出的方法,十全十美的软件开发方法是难以寻觅的,真正实用的技术或方法往往是多种开发方法的结合。
摘要:首先对国内外软件开发理论的应用现状作了比较,然后重点分析软件系统开发流程,综合分析比较软件开发流程的各个阶段。
关键词:软件工程,软件开发,流程
参考文献
[1]Meyer B.Object-oriented Software Construction.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8.
[2]姜火文.软件工程方法的演进.北京:科技广场,2005,(5):114-115.
[3]李蕾.企业未来的软件架构—面向服务的体系架构.北京:电脑知识与技术,2005(33):60-62.
[4]李松领,金蓓弘.软件过程的比较框架研究.北京:计算机科学,2004,31(5):72-76.
[5]伍晏.软件开发结构化处理初探.北京:企业技术开发,2005,24(10):55-56.
3.开发软件工作流程 篇三
关键字:工作过程 软件测试 课程开发
【中图分类号】TP311.53-4
一、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开发方法
工作过程是在企业中为完成特定的工作任务并获得工作成果而实施的完整的工作程序。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应以企业的实际工作内容作为课程内容的组织范围、以工作过程为课程内容的组织逻辑、以完成工作任务为课程目标、以工作过程的行动导向为课程的实施原则。确保教学领域与实际应用领域吻合;教学过程与实际工作过程吻合;教学任务与实际工作任务吻合。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内容以受众对象为中心,注重通过直接经验的形成来掌握蕴含于工作过程中的知识、技能和技巧。
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的设计,是以工作过程为主线,提炼出由实践情景构成的过程逻辑,让教学课程的过程成为基本符合企业的实际工作过程的过程。课程设计时,要遵循由浅到深,由易到难,由单一技能到综合技能的认知规律。由生疏到熟练,由新手到专家的职业成长规律。图1是我国学者在研究国内外职业教育的工作过程导向的实践与理论成果的基础上提出的课程模式,我们在此模式的基础上探讨工作过程导向的具体开发方法。
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模式,是一个二维矩阵,纵向是学习领域,每一个领域都是一个完整的工作过程,学习领域是理论和实践的有机结合、遵循认知学习规律和成长规律的课程单元,一个学习领域对应一门课程,一个专业由若干学习领域组成,一个学习领域由一个或若干个学习情境组成。
横向是学习领域的学习情境,学习领域课程的教学内容,即案例化的主题学习单元。它把理论知识、实践技能与实际应用环境结合在一起,是学习领域这一宏观计划的具体化。它将学习领域中的目标表述和学习内容进行教学论和方法论的转换,构成在学习领域框架内的“小型”主题学习单元。学习情境可以表现为具体教学项目,在软件测试技术专业,教学项目多为测试一个应用软件,一个WEB系统等。
基于工作过程课程的开发可分解为如下几个流程;
工作任务分析:根据本专业对应的工作岗位及岗位群实施典型工作任务分析。
行动领域归纳:根据能力复杂程度整合典型工作任务形成综合能力领域
学习领域转换:根据认知及职业成长规律递进重构行动领域转换为课程
学习情境设计:根据完整思维及职业特征分解学习领域为主题学习单元
以上是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设计方法,接下来我们来针对高职院校软件专业的重要课程《软件测试》进行工作导向的设计。
二、软件测试的工作过程分解
1.获取,归纳,整合实际软件测试工作中的典型工作任务
通常在企业中,普通测试人员的主要工作任务是依据测试用例,设计测试数据,实施测试,取得测试结果,进行测试结果的检证,进行缺陷报告,回归测试等;高级测试人员的主要工作是,依据测试计划,方针,设计测试用例,指导普通测试人员进行测试,进行缺陷跟踪,进行测试的评审等;测试管理人员(如:测试经理)的主要工作是,依据项目整体计划,特别是质量计划,制定测试计划,测试方针,进行测试管理,分析测试结果,质量评估等。
另外,某些情况下还要进行测试开发,如:用JUNIT对JAVA类进行测试时,要进行JUNIT测试代码的开发;测试环境的搭建;自动化测试设计、实施等。
由此,我们可以将实际企业中的软件测试工作,归納,整合为如下几个工作任务:测试项目管理、测试计划、测试设计、测试准备,测试实施、测试报告、缺陷跟踪、测试评审、测试评估。
2.分类,排序典型工作任务
按照上面阐述的认知规律和职业成长规律,按照由简单到复杂,由单一技能到综合技能;由新手到专家的规律,把通过软件测试人员职业分析得到的典型工作任务分类,筛选,排序将客观的工作任务,同时也是学习任务按照一定的主观标准进行了系统化的处理。上面的典型工作任务中,我们将测试准备、测试实施、测试报告划分到基础级别的软件测试工作任务;将测试设计、测试跟踪、测试评审划分到高级级别的软件测试工作任务;将测试项目管理、测试计划、测试评价划分到管理级别的软件测试工作任务。
3.确定学习领域
依据上面典型工作任务的分析结果,我们为软件测试课程设计三个学习领域,即:基础软件测试、高级软件测试、软件测试管理。培养符合企业需求的软件测试实施人员是本课程的主要课程目标。所以,将基础软件测试和高级软件测试作为本课程的重点。其中,不同的企业、不同的项目对测试准备和测试评审的要求和作业内容也不尽相同,行业也没有统一的标准,所以我们介绍较为常见的作业内容,学生也只需了解该部分内容即可。这样可以得出各学习领域的内容和要求,如表1所示:
三、《软件测试》课程教学实践
《软件测试》本身是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一门技术性课程,笔者所在院系的此课程共128课时,共计8学分。根据工作工程导向的设计结果,结合实际教学实践,为每个学习情境分配具体课时,如表4所示。
4.软件开发工作总结 篇四
2、 一定要确定自己的发展方向,并为此目的制定可行的计划。不要说什么,“我刚毕业,还不知道将来可能做什么?”,“跟着感觉走,先做做看”。因为,这样的观点会通过你的潜意识去暗示你的行为无所事事、碌碌无为。一直做技术,将来成为专家级人物?向管理方向走,成为职业经理人?先熟悉行业和领域,将来自立门户?还是先在行业里面混混,过几年转行做点别的?这很重要,它将决定你近几年、十年内“做什么事情才是在做正确的事情!”。
3、 软件开发团队中,技术不是万能的,但没有技术是万万不能的!在技术型团队中,技术与人品同等重要,当然长相也比较重要哈,尤其在MM比较多的团队中。在软件项目团队中,技术水平是受人重视和尊重的重要砝码。无论你是做管理、系统分析、设计、编码,还是产品管理、测试、文档、实施、维护,多少你都要有技术基础。算我孤陋寡闻,我还真没有亲眼看到过一个外行带领一个软件开发团队成功地完成过软件开发项目,哪怕就一个,也没有看到。倒是曾经看到过一个“高学历的牛人”(非技术型)带一堆人做完过一个项目,项目交付的第二天,项目组成员扔下一句“再也受不了啦!”四分五裂、各奔东西。那个项目的“成功度”大家可想而知了。
4、 详细制定自己软件开发专业知识学习计划,并注意及时修正和调整(软件开发技术变化实在太快)。请牢记:“如果一个软件开发人员在1、2年内都没有更新过自己的知识,那么,其实他已经不再属于这个行业了。”不要告诉自己没有时间。来自时间管理领域的著名的“三八原则”告诫我们:另外的那8小时如何使用将决定你的人生成败!本人自毕业以来,平均每天实际学习时间超过2小时。
5、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对软件开发人员尤其如此。书籍是学习知识的最有效途径,不要过多地指望在工作中能遇到“世外高人”,并不厌其烦地教你。对于花钱买书,我个人经验是:千万别买国内那帮人出的书!我买的那些家伙出的书,!00%全部后悔了,无一本例外。更气愤的是,这些书在二手市场的地摊上都很难卖掉。“拥有书籍并不表示拥有知识;拥有知识并不表示拥有技能;拥有技能并不表示拥有文化;拥有文化并不表示拥有智慧。”只有将书本变成的自己智慧,才算是真正拥有了它。
6、 不要仅局限于对某项技术的表面使用上,哪怕你只是偶尔用一、二次。“对任何事物不究就里”是任何行业的工程师所不应该具备的素质。开发Windows应用程序,看看Windows程序的设计、加载、执行原理,分析一下PE文件格式,试试用SDK开发从头开发一个Windows应用程序;用VC++、Delphi、Java、net开发应用程序,花时间去研究一下MFC、VCL、J2EE、net它们框架设计或者源码;除了会用J2EE、JBoss、Spring、Hibernate等等优秀的开源产品或者框架,抽空看看大师们是如何抽象、分析、设计和实现那些类似问题的通用解决方案的,工作总结《软件开发工作总结》。试着这样做做,你以后的工作将会少遇到一些让你不明就里、一头雾水的问题,因为,很多东西你“知其然且知其所以然”!
7、 在一种语言上编程,但别为其束缚了思想。“代码大全”中说:“深入一门语言编程,不要浮于表面”。深入一门语言开发还远远不足,任何编程语言的存在都有其自身的理由,所以也没有哪门语言是“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编程语言对开发人员解决具体问题的思路和方式的影响与束缚的例子俯拾皆是。我的经验是:用面对对象工具开发某些关键模块时,为什么不可以借鉴C、C51、汇编的模块化封装方式?用传统的桌面开发工具(目前主要有VC++、Delphi)进行系统体统结构设计时,为什么不可以参考来自Java社区的IoC、AOP设计思想,甚至借鉴像Spring、Hibernate、JBoss等等优秀的开源框架?在进行类似于实时通信、数据采集等功能的设计、实现时,为什么不可以引用来自实时系统、嵌入式系统的优秀的体系框架与模式?为什么一切都必须以个人、团队在当然开发语言上的传统或者经验来解决问题???“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8、 养成总结与反思的习惯,并有意识地提炼日常工作成果,形成自己的个人源码库、解决某类问题的通用系统体系结构、甚至进化为框架。众所周知,对软件开发人员而言,有、无经验的一个显著区别是:无经验者完成任何任务时都从头开始,而有经验者往往通过重组自己的可复用模块、类库来解决问题(其实这个结论不应该被局限在软件开发领域、可以延伸到很多方面)。这并不是说,所有可复用的东西都必须自己实现,别人成熟的通过测试的成果也可以收集、整理、集成到自己的知识库中。但是,最好还是自己实现,这样没有知识产权、版权等问题,关键是自己实现后能真正掌握这个知识点,拥有这个技能。
9、 理论与实践并重,内外双修。工程师的内涵是:以工程师的眼光观察、分析事物和世界。一个合格的软件工程师,是真正理解了软件产品的本质及软件产品研发的思想精髓的人(个人观点、欢迎探讨)。掌握软件开发语言、应用语言工具解决工作中的具体问题、完成目标任务是软件工程师的主要工作,但从软件工程师这个角度来看,这只是外在的东西,并非重要的、本质的工作。学习、掌握软件产品开发理论知识、软件开发方法论,并在实践中理解、应用软件产品的分析、设计、实现思想来解决具体的软件产品研发问题,才是真正的软件工程师的工作。站在成熟理论与可靠方法论的高度思考、分析、解决问题,并在具体实践中验证和修正这些思想与方式,最终形成自己的理论体系和实用方法论。
10、心态有多开放,视野就有多开阔。不要抱着自己的技术和成果,等到它们都已经过时变成垃圾了,才拿出来丢人现眼。请及时发布自己的研究成果:开发的产品、有创意的设计或代码,公布出来让大家交流或者使用,你的成果才有进化和升华的机会。想想自己间开发的那些Windows系统工具,5、6年之后的今天,还是那个样子,今天流行的好多Windows系统工具都比自己的晚,但进化得很好,且有那么多用户在使用。并且,不要保守自己的技术和思想,尽可能地与人交流与分享,或者传授给开发团队的成员。“与人交换苹果之后,每个人还是只有一个苹果;但交换思想之后,每个人都拥有两种思想”,道理大家都懂,但有多少人真正能做到呢?
11、尽量参加开源项目的开发、或者与朋友共同研制一些自己的产品,千万不要因为没有钱赚而不做。网络早已不再只是“虚拟世界”,网上有很多的开源项目、合作开发项目、外包项目,这都是涉猎工作以外的知识的绝好机会,并且能够结识更广的人缘。不要因为工作是做ERP,就不去学习和了解嵌入式、实时、通信、网络等方面的技术,反过来也是一样。如果当他别人拿着合同找你合作,你却这也不会,那也不熟时,你将后悔莫及。
12、书到用时方恨少,不要将自己的知识面仅仅局限于技术方面。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西蒙教授的研究结果表明: “对于一个有一定基础的人来说,他只要真正肯下功夫,在6个月内就可以掌握任何一门学问。”教育心理学界为感谢西蒙教授的研究成果,故命名为西蒙学习法。可见,掌握一门陌生的学问远远没有想想的那么高难、深奥。多方吸取、广泛涉猎。极力夯实自己的影响圈、尽量扩大自己的关注圈。财务、经济、税务、管理等等知识,有空花时间看看,韬光养晦、未雨绸缪。
13、本文的总结与反思:
A:不要去做技术上的高手,除非你的目标如此。虽然本文是关于提高软件开发知识的建议,做技术的高手是我一向都不赞同的。你可以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但能胜任工作即止。
B:提高软件知识和技术只是问题的表面,本质是要提高自己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想高度。软件专业知识的很多方法和原理,可以很容易地延伸、应用到生活的其它方面。
C:在能胜任工作的基础上,立即去涉猎其它领域的专业知识,丰富自己的知识体系、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尤其是那些目标不在技术方面的朋友。
5.软件开发首月工作总结 篇五
不知不觉,进入XX公司网络部就职已经有接近一个月的时间了,在这段时间里最大的感觉是:我当初的求职选择是正确的!XX公司是一个与我的期望相当,甚至超越我期望的公司,公司有壮实深厚的基础事业做根基也有蓬勃争辉的枝叶,立于其中,满是稳健勃发的气息。
关于公司
第一次对公司有了初步的了解源于人事部组织的入职介绍。在入职介绍中,我了解到集团是以房地产开发为主导,集零售、B2C、C2C、公众信息、网络销售等于一体,多元化、全方位、大规模的拓展公司,并对公司的主要组织构成和荣誉有了初步的了解。其中,陈主任简介中的信条让我印象深刻:无论做什么,一定要做到最好。我想正是这种对事物的高要求,才会点滴成就了如此庞大而又卓越的组织,而在这样高要求的XX公司里面,我确信会有很多值得我服务与学习的地方。
关于部门与职责
我所任职的部门是XX公司属下的网络部,部门经理是赵温涛先生,部门主要负责集团信息化建设与相关的维护工作。因前岗位同事已离职,期间工作由负责实施同事兼任,部分工作文档交接有欠加之对新的工作环境的磨合,故对职责事务的熟悉和接收资料的整理难度加大及需较多时间,但经过一个月的实践,在部门经理和同事们的指引帮助下基本掌握所在岗位各项工作的方法与技巧。网络部是一个技术性的部门,内部相互间交流不算太多,感觉各位同事都踏实工作,对各自的责任和工作都积极接受和执行,部组之间对任务的分工合作都较有默契,在刚刚接受工作的过程时,在部门经理的指导下,能够快速的熟悉开发框架,以及对基本模块和功能的运用上能够快速上手,另外,部门工作中涉及到较多电脑方面的设备与知识,这是我之前较少接触和了解的,导致在一些工作的话题理解中还是有所欠缺的,所以在接下来的这个月里,在空闲时间会加大网络类知识的学习,以更好地完成本职工作。
关于自我的要求
6.软件开发个人工作总结 篇六
2、加强自己工作中阐述问题的能力和分析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3、不断学习新的技术与知识,让自己更能适应新的需求发展变化,给自己制定一个短期目标以计划。
4、努力更正自己开发习惯,提升自己开发技巧。
5、了解技术以外的知识,摆脱自己“机器人”的概念。
个人职业生涯规划
一、短期目标(提升专业技术水平、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
合理规划自己时间,给自己制定一个工作之余的学习计划,学习目标,在工作不断吸取经验教训加以总结汇总,不断更正自己工作习惯。
二、长期目标(专注改进薄弱环节,掌握提升效率的技巧,深化业务理解)
7.开发软件工作流程 篇七
伴随着计算机应用领域的逐步扩大,软件需求量迅猛增加,随之带来的是软件系统规模日渐增长。而软件规模的增长意味着软件的复杂度也大大增加,这种复杂度除了代码的量以外,还包括代码段之间的关系。要想获得高可靠性、高质量的软件,必须严格遵循软件开发过程管理,为软件开发提供有力保障。
近些年来,为适应市场需求,软件在功能设置、开发周期和生产成本三个方面又有了新的要求,即为不同用户提供特色定制功能,在最短的周期内、低成本地完成软件维护和扩展,还要考虑到继承和兼容用户现有软件系统和历史数据。而软件开发所采用的过程管理也慢慢向软件开发产品化过渡,更加注重新的开发模型和生产技术的研究。与此同时,软件产品开发的智能化、自动化成为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为实现这样的目标,就要求软件在短周期、低成本的前提下可以敏捷应对市场需求变化,传统的以功能分解为主导的分析设计思想已成为软件系统开发的瓶颈,软件的功能实现也不再是一成不变,这样才有助于提高软件产品的生产效率,并迅速占领市场。
1 软件柔性概念
为增加软件功能的灵活性,降低软件开发中不稳定因素的影响,采用柔性思想成为一种选择。“柔性”是相对于“刚性”而言的,传统的“刚性”软件开发是建立在静态功能模型的基础上,一旦软件开发完成,用户必须在已有功能的限定范围内操作,其优点是软件开发的成功率高,功能实现的固定,设备利用率也很固定,可以迅速提高办公效率、降低办公成本;其存在的缺点是无法应对用户需求不明确或者隐性需求发现较晚的情况,系统的适应能力非常弱,用户只能维持在软件已有的功能基础之上工作,新需求、新变更只能在软件升级或者新产品开发的过程中重新提出,这样导致了用户的工作受到软件功能的限制,甚至产品根本无法得到很好的应用,无形中增加了用户对软件产品的抵制。
1.1 柔性软件系统的概念
对于软件系统来讲,运行环境和用户需求可以看作是外界影响,外界的作用力。所谓柔性软件系统是指在一定范围内能够满足和适应外界作用力影响软件系统,当这样的影响产生时,对现有的系统能够不修改或仅施加参数修改就能够满足实际的需要。软件的柔性可以表述为两个方面:第一方面是系统适应外界作用力的能力,可通过软件系统满足不同运行环境、不同用户乃至于不同行业新需求的程度来衡量;第二方面是系统适应内部变化的能力,可通过在有变更情况下软件的工作效率与无变更情况下的工作效率期望值之比来衡量。
1.2 柔性软件系统的内容
目前软件开发正从针对用户需求逐步向适应市场动态变化过渡,一个软件系统的生存能力和竞争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是否能在很短的开发周期内演变出较低成本、较高质量的不同品种产品的能力,因此柔性思想已占有相当重要的位置。软件系统的柔性主要涵盖了以下几个方面:
(1) 软件功能的柔性实现,即要求处理相互关联的一系列不同类型的事务时,软件系统功能变化的难易程度。
(2) 许多事务流程本身就具有相当的柔性,一方面是指处理流程不变时自身适应流程内部各个工作环节调整的能力;另一方面是软件系统内为工作流程变更而改变相应流程的难易程度。
(3) 软件系统的柔性,首先是事务处理流程更新或完全转向后,系统能够非常经济和迅速地应对新变化;其次是软件更新后,对旧系统的继承能力和兼容能力。
(4) 软件系统维护的柔性,无论用户还是开发者,可以采用多种方式查询、处理软件故障,保障系统的可靠性。
(5) 软件系统扩展的柔性,当环境需要的时候,可以很容易地扩展系统结构、增加模块,使得软件具有相当迅捷的扩展能力。
(6) 软件系统运行的柔性,可以利用不同的手段、技术、流程来处理一系列事务的能力,或者对同样的事务换用不同流程处理的能力。
综上所述,软件系统的柔性技术是对各种不同流程的事务加工对象实现程序化柔性加工处理的各种技术的综合。
1.3 软件系统柔性实现的层次
软件的柔性主要体现在软件的可操控性上,为方便软件使用者按照既定目标构造功能、界面、数据等模型,通常将软件系统实现的柔性分为三个层次:
(1)面向用户的柔性,即用户可以根据软件提供的功能,对工作需要或者流程的变更等因素影响来适时调整软件,对于不同知识水平的用户可以区分对待。但是这样的开发在实际应用中有一定的困难,毕竟用户使用软件来处理日常事务就已经是一种障碍了,若用户还需掌握调整软件系统,过大的压力会导致用户的抵触心理。通常情况下,针对用户的柔性可以集中在一些经常需要变化的方面,比如界面调整、报表格式、数据信息收集、简单业务处理流程调整等。
(2)面向开发者的柔性,开发者通过调研分析,建立一个完备的组件库,通过组件拼装可以实现软件的构建。这样,无论是用户需求发生变更,还是系统因环境等因素被迫需要调整,都可以快速根据要求构建一个新的软件系统。这个层次的柔性通常需要开发者编写或者修改一些程序,所以不管是从技术上考虑还是安全上考虑用户都无法胜任。
(3)软件自身柔性,即软件在运行时,可以根据环境变化、用户喜好变化、用户行为习惯等因素,适当进行自我调整,方便用户使用,这种方法对用户来讲是透明的,即用户不知道调整的过程,但是可以感知调整以后的结果,这在技术上要求更加高,从目前的软件开发水平来讲,无法完全感知到软件运行环境的变化,所以在开发实现上有很大的困难。
2 影响软件柔性的要素
2.1 软件系统的柔点
软件的柔性开发主要体现在分析、设置软件柔点,所谓柔点是指软件形态的变化点,也是软件系统中容易受到外界影响而发生变更的因素。对于软件柔点的定义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个是柔点的范围控制,即受影响的柔点不能无限制多、无限制大、无限制变更;另一个是柔点的粒度控制,即柔点的粒度规模越小,影响柔点变更的因素相对要少,柔性实现就越简单,软件系统越容易适应变化,但是粒度太小又会导致柔点之间的关系过于复杂,反而难于实现。软件系统正是由上述定义的柔点组成,柔点是构成软件系统的最基本的元素之一,是软件系统的基本构件。柔点可以是特定功能的代码段,也可以是一个抽象的数据类型,还可以是人机界面的某个组成部件。
2.2 柔点之间的关系
因为软件系统是由这样的柔点及相互之间的关系构成,所以软件系统的开发过程实际变成了软件构件柔性的分析、设计和实现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除了柔点自身,柔点之间的关系也是系统开发关键,因为柔点的存在是依托于系统或者是系统中的其他柔点。根据系统中柔点之间的关系,柔点可以分为三种类型:
(1)孤立柔点,该柔点孤立存在,所实现的功能相对比较独立、单一,并且该柔点与系统其他柔点接口也非常固定,相互之间不通过数据变换或者代码共享产生联系。一旦受到外界影响,孤立柔点的形态变化对其他柔点的形态不产生影响,或者影响非常微弱,在软件系统中可以忽略不计。
(2)单一关联柔点集合,即当外界变化影响到一个柔点形态的时候,会同时激发另一个柔点的形态变换。这种关系从作用方向上来讲又分为对称和非对称两种,所谓对称是指任何一方形态的变换都会影响到对方,假设X为柔点集合,R为定义在X之上的关联关系,对每个属于X的元素a和b,若存在aRb,则必然存在bRa,这种关系R称作对称关联关系;而非对称是指两个关联着的柔点形态变换影响只是单向的,这种作用力是不可逆,即对于柔点集合Y,R为定义在Y上的关联关系,对任何属于Y的元素c和d,若存在cRd,必然不存在dRc,则这种关系称作非对称关联关系。
(3)集群关联柔点集合,这样的柔点变化性能比较活跃,属于软件系统中的不稳定因素。也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系统受外力作用影响某个柔点形态变化,而该柔点的形态变化又会激发系统其他多个柔点的形态发生改变;另一种是系统受到外界某个特定影响的时候,发生形变的不只是某个特定柔点,而是某个子系统中所有关联柔点的形态都会发生改变,并且这些柔点的形态变化会导致更多的柔点形态产生变化,也是系统实现柔性化的关键所在。
2.3 柔点柔性的度量
在柔性软件系统开发过程中,影响软件柔性的要素的除了柔点、柔点之间的关系以外,另一个要素就是柔点一旦承受外力作用时所变化量的度量,或者是柔点形态变化的体现方式和规则,最简单的变化是通过接口参数调整实现,比如人机界面中控件的位置、颜色等等;其次是在柔点的实现形式上提供多种样式,比如柔点代码的执行流程、算法选择都属于这一类;最好的也是最复杂的方式是利用操作平台或者公共数据区域对柔点的形态进行控制,系统需要调整的时候,可以直接通过操作平台对柔点进行修改和装配,无须修改源代码。对于不同的柔点其形态变化必须经过严格论证,在遵从用户和市场约束的前提下,在既定周期和成本内为软件系统的结构和形态选择一种合适的实现方式。
3 软件柔性的实现
3.1 柔性工作流系统的概念
柔性软件系统结构的建模方式有很多种,在选择时必须考虑模型的成熟度、复杂性和表达能力。柔性工作流技术是为了解决现代企业中流程的动态性问题而提出的。因为企业的许多业务流程事先无法给出每个环节准确的、完整的定义,也无法精确描述流程各个环节之间的逻辑关系,只能在流程实例的运行过程中,根据运行时的实际情况逐步完善。不同实例运行的路径和执行的环节可能不同,通过柔性技术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目前柔性工作流模型已经日臻成熟,而且工作流系统本身就是一种为支持企业经营过程高效地执行并监控执行过程的计算机软件系统,可直接移植于软件产品开发中。
柔性工作流技术是将建模对象进行分层,模型分为多个执行流程,每个流程又有活动节点和连接弧两类元素组成,活动结点在系统中承担了不同性质的执行任务,按照其任务类型总共有十五种不同的活动节点,可以方便表达事务处理过程中各种类型的活动和任务。连接弧有三种,分别是普通控制连接弧、条件连接弧和条件设定连接弧,前两种连接弧是针对活动结点间关系和执行过程非常固定的事务处理流程,而条件设定连接弧只能由条件设定节点出发,通过动态定制活动执行条件、完成条件和时间要求等因素,实现事务处理流程,大大提高了流程执行的柔性。
3.2 柔性软件系统的开发过程
在柔性软件开发过程中,将柔性工作流的建模思想与软件分析设计过程和模型有机结合起来成为关键。在现有的标准软件过程中,将需求分析、建立需求分析模型和设计实施过程进行重新整合,为实现软件柔性化服务。新的过程也分为三个阶段。
(1)抽象阶段(Abstraction Phase):
这个阶段完成传统的需求分析和建模两个任务,可以采用现有的分析、建模工作方法和流程,主要对软件要实现的功能和非功能需求以及性能限制进行描述,毕竟满足市场和用户对软件的需求才是软件开发的基本出发点。
(2)转移阶段(Transfer Phase):
这个阶段的主要工作只有一个,即对软件功能模型进行分解细化。细化的目标不再采用传统的功能分解方式,而是参考用户实际的工作过程和计算机执行流程,使用工作流技术中某种类型的活动节点,描述功能执行过程中的一个环节。每个活动节点完成特定的功能,由不同的角色控制活动节点的启动、执行和检查。活动节点之间的关系先通过普通控制连接弧和条件连接弧进行预制,建立一个可以执行的工作流程,在此基础上构造功能原型,进行仿真迭代,逐步完善软件的功能模型。
(3)重构阶段(Rebuild Phase):
重构阶段的工作基础是转移阶段的工作结果。在前一阶段,已经建立了固定的流程执行过程,但这个执行过程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为了适应外界作用力的影响,对每个流程的各个活动节点进行重新评估,去除人为设定的活动节点之间的关系,保持活动节点独立执行能力,并将可变的因素引入受影响的活动节点中,兼顾到用户需求发生变更时流程或者执行活动节点可能的变化。通过这一阶段的工作主要完成事务处理流程和活动节点的可柔化操控,引入条件设定连接弧,供用户或者开发者对流程的活动节点进行重新设定,并通过工作流引擎的解释和执行,实现软件的柔性。
上述过程也适用于软件系统非功能性部件的开发,比如人机界面、数据访问等等。在开发过程中只需遵循抽象、转移和重构三个阶段的工作,对不同的任务进行区别对待,寻找软件系统的柔点,有效实现软件的柔性。
4 结束语
虽然软件的柔性化思想提出已经十多年了,但是目前还不成熟,需要进一步发展和完善。并且在初次开发的时候不但不能减轻开发者的工作量,相反可能会大大增加软件开发的工作量和难度。如果开发成功,其直接作用是增强了软件的适应能力,延长了软件的生命期,为各种商业开发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柔性化思想并不是软件行业的灵丹妙药,但是在解决软件产品的智能化、自动化问题上完全可以提供一些借鉴。
摘要:软件柔性技术是目前软件开发研究的热点之一,通过对软件系统中柔性要素的分析,引入柔性工作流技术模型,建立了一个柔性软件开发过程,即通过抽象、转移和重构三个阶段对软件的系统进行柔性开发,并结合多年实际开发工作,对软件系统的柔性化进行了详细阐述。
关键词:软件工程,软件过程,柔性,工作流系统,工作流管理系统
参考文献
[1]申利民.柔性软件开发技术[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3.
[2]范玉顺.工作流管理技术基础[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
[3]申利民,穆运峰.软件柔性的概念和度量[J].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2004,10(10):1314-1318.
[4]范玉顺,吴澄.一种提高系统柔性的工作流建模方法研究[J].软件学报,2002,13(4):833-839.
[5]赵庆水,申利民.面向对象软件柔性的度量[J].计算机工程,2006,32(13):82-84.
[6]朱文华,王茜.企业动态联盟中柔性工作流的研究与实现[J].小型计算机系统,2003,24(4):758-762.
[7]阮观润,卢正鼎.基于C/S模式的MIS柔性化研究[J].微计算机应用,2004,25(2):170-176.
8.MIS系统的开发流程综述 篇八
MIS系统的开发一般包括六大部分:规划阶段、分析阶段、设计阶段、实施(编码)阶段、测试阶段和支持阶段。它的开发方法分为两种:结构化方法和面向对象方法,结构化方法是指使用结构化分析、结构化设计与结构化编程的系统开发方法。面向对象方法是指使用面向对象分析、面向对象设计与面向对象编程的系统开发方法。在这里,MIS系统的开发综述主要是针对第一种方法:结构化方法。
【关键词】
MIS系统;结构化方法;面向对象方法
中图分类号:TP311 文献标识码:A
1 系统规划阶段
系统规划阶段目的是规划项目范围并做出项目计划。在这阶段主要包括:项目目标、可行性分析、人员分工三部分。
在开发MIS系统时,首先定义项目的目标,它是项目的重要活动之一。其次,确认项目的可行性,项目的可行性分析包括技术可行性、经济可行性、法律可行性,其中最重要的是经济可行性,经济可行性方面应该从社会效益、资金投入以及社会回报等方面考虑。再次,确定MIS系统的人员分工,一般应该包括界面开发人员、软件开发人员、数据库维护人员以及项目负责人。
2 系统分析阶段
系统分析阶段目的是了解并详述用户的需求,这个阶段重点考虑的是系统做什么。一般而言,系统需求包括功能性需求与非功能性需求。
功能需求最简单的方法是定义事件,并跟踪针对某一个参与者而发生的一序列事件。事件是可以描述的、值得记录的、在某个特定的时间和地点发生的事情。例如:雇员管理系统,该系统的参与者是管理员与雇员。从管理员的角度看,可以增删改查雇员信息。
从雇员的角度看,可以填写和查看自己的信息。系统的所有事件按照工作流的顺序组织在一起可以构成系统事件表。事件表中行代表事件,列代表某个事件的详细信息(触发器、来源、动作、响应、目的地)。
非功能性需求定义了系统的运行环境,运行环境包括软件环境和硬件环境两部分,另外非功能性需求还包括性能指标等。下面是对非功能性需求各个方面的简述。
(1)性能方面的需求:性能方面主要包括以下几点:软件响应速度方面、软件响应结果方面、软件响应精度方面、软件在运行时的消耗量,用户在这几方面的需求就是性能方面需求。
(2)可靠性方面需求:可靠性方面主要指的是在软件使用过程中软件失效的频率、软件在使用过程中如果遇到错误,错误的严重程度、以及软件的易恢复性,故障可预测性。用户在这几方面(软件失效频率、严重程度、易恢复性、故障可预测性)的需求就是可靠性需求。
(3)易用性方面需求:易用性方面主要指的是用户是否容易使用该系统,这方面主要体现在界面是否人性化,是否美观,是否能够满足用户文档和培训资料方面的要求。
(4)安全性方面需求:安全性方面的需求主要是体现在用户在身份的认证方面、授权控制方面、私密性方面的要求。
(5)运行环境方面的约束:运行环境主要包括软件环境与硬件环境,该方面的约束主要是指得用户对MIS系统软硬件方面的要求。
(6)外部接口:不同软件与硬件的接口不同,因此在系统开发出来后,应该满足用户的要求。
(7)可保障性方面需求:用户在软件是否容易配置、是否容易扩展、是否容易维护、是否容易移植等方面的要求。
3 系统设计阶段
系统设计阶段的着眼点是系统如何构建。该阶段主要分为总体设计(概要设计)和详细设计两个阶段。
概要设计指的是总体设计,主要是整体的设计,不关注细节。总体设计主要设计软件的整体架构,包括哪些模块,这些模块应该实现什么功能,模块之间的调用关系以及模块之间的层次结构等。
另外,总体设计的内容还包括该MIS系统的总体数据结构以及底层的数据库结构。总体的数据结构及数据库结构包括MIS系统存储的数据,及数据之间的关系及联系。
在该总体设计阶段,通常利用软件结构图来表示。这个阶段的文档叫做软件概要设计说明书,在该文档中包括模块的划分、模块的调用层次、需要选择的技术路线等。
详细设计阶段指的是细节方面的设计,是具体到某个模块的细节(模块具体功能的实现),在这个阶段不能笼统地描述,要把功能描述转变为非常精确的,结构化的过程描述。
在详细设计阶段,主要有流程图、盒图(N-S),伪代码等方法进行描述,该阶段产生的文档叫做详细设计说明书,该文档中是具体模块的实现细节,是对上一个阶段(总体设计阶段)的进一步细化。从理论方面来讲,编码可以根据详细设计文档来进行,也就是为下一个阶段做准备。
4 系统实施阶段
设计阶段完成后,在将系统移交给用户前的一系列活动叫做系统实施。该阶段主要包括按照总体设计方案购置和安装计算机网络系统;建立数据库系统;进行程序设计;输入基础数据,进行系统测试;进行人员培训,系统转换和试运行。下面以雇员管理系统为例进行讲解。
雇员管理系统的实施包括数据库的实施、管理雇员、增加雇员、查询雇员功能的实施,数据库实施时,需要建立两个表,管理员表与雇员表;管理雇员功能实施时,主要是分页的实现;增加雇员功能实施时,没有涉及到难点;查询雇员功能实施时,主要分为模糊查询与精确查询。
5 系统测试阶段
软件测试是软件工程中一个必不可少的阶段,它进行地越早越好,一个MIS系统需要发布必须经过软件测试阶段。这是对MIS系统的检查,这种检查从某种方面保证了软件开发产品的正确性、一致性等。
软件测试的方法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黑盒测试,就是把软件看成一个黑盒子,不关注里面的内部结构和内部特性,测试人员根据功能上的输入输出关系,设计测试用例来检查软件是否会按照预想来显示结果。以便查询出对应的错误,测试是为了检验错误,但是绝对不能证明软件正确,这是值得强调的。另一种测试是白盒测试,这种测试和黑盒测试正好相反,它关注的是软件的内部结构及内部特性,测试者需要根据内部结构来设计测试用例进行检测。在这里还需要注明,测试者最好不是软件自身的开发人员,如果是自己对自己设计的软件进行测试,容易忽略错误。
软件的测试步骤主要分为以下四步:第一步,指定对应的测试计划。第二步,进行测试的设计,这个阶段主要指定测试方案。第三步,利用设计的测试用例来运行程序,将预期的结果和运行的实际结果进行对比。第四步,就是管理层面的问题,包括测试配置管理、资源管理、测试管理三方面的管理。
6 系统支持阶段
系统投入使用后所涉及的活动为系统支持。它的主要任务是完善系统文档,编写用户文档,并组织用户培训。
【参考文献】
[1]沈备军.软件工程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计算机教育,2005(1):39-42.
[2]孔祥盛主编.PHP编程基础与实例教程.2013.7.
【作者简介】
宗传霞(1985-)女,烟台南山学院教师,研究生,助教,软件设计师,研究方向:数据库、图着色。
9.软件开发的年度工作总结 篇九
过去的一年,我参与了九江石化全流程及茂名石化计划优化项目的部分设计研发工作,从中受益匪浅,不仅学到了很多研发技术知识,也对公司业务有了更全面的理解和把握,而且提升了我作为软件研发所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同时,我坚持自我学习完善专业技能,研究相应的工具软件和专业书籍,提高了理论水平。现将具体工作总结如下:
1.九江石化全流程优化平台
作为初到团队第一个研发提升项目,开发任务从最初认为的若干页面的开发完善到项目取数接口重新改造,权限分配审批界面开发修改,数据展示界面变更,安全提升,数据处理等方方面面,其中每个看似不大的模块更改都经历了数次需求实现方式变更,每个项目中客户的意见、需求变更不可避免,但在这过程中也体现出了许多我个人能力不足,如考虑实现方法时不够长远灵活、与业务人员沟通没充分理解需求、用户未关注问题草草了事等。另外把需求抽象建模还是很麻烦的,很多时候在最初阶段客户自己都不知道自己要的是什么样的方案。以上这些在项目中暴露的问题还需要加强或注意。
Orion单机优化平台原油模块的开发和lims接口等部分原有功能的修改虽遇到业务不清晰,源码数据库结构未交接等问题,但在业务人员和客户的紧密配合下并未耗费大量时间精力而顺利完成开发任务。
2.茂名石化计划协同优化
计划协同优化系统主要参与了计划跟踪、主数据维护、计划管理部分功能开发修改。在项目过程中学习了MVC、miniui控件等新技术的使用,和业务团队的不断磨合中学习了许多宝贵的业务知识和设计思路。后期面对客户不断提出新的整改意见,跟踪模块的公式解析耗费了大量时间精力,和业务人员配合下及时高效的完成了客户的需求,保证了开发任务。
3.其他
一些项目相关文档的编写、项目管理软件的学习应用。
综上在过去的工作当中,在领导和同事们的悉心关怀和指导下,通过自身的不懈努力,各方面均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但实际工作中也认识到自己的许多不足。因此在2017年的工作计划中,除完成领导交代的本职工作外,我将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克服不足,朝着以下几个方向努力:
1、坚持不懈地加强学习,向理论学习,向专业知识学习,向身边的同事学习,逐步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并用于指导实践。
2、加强团队合作,了解相应业务知识,对客户需求有清晰明确认识,对代码深思熟虑,加强可拓展性可修改性。
10.房地产开发工作流程 篇十
第一步 房地产开发项目的立项和可行性研究
一、前期策划
1、选定项目,签定合作意向书
2、初步确定开发方案
3、申报规划要点
4、申报、审批项目建议书
5、编制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6、申报、审批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二、相关税费
1、可行性研究费
2、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执照费
第二步 房地产开发项目土地使用权的取得
一、国有土地使用权的出让
1、办理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
2、办理建设用地委托钉桩
3、办理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申请
4、主管部门实地勘察
5、土地估价报告的预审
6、委托地价评估
7、办理核定地价手续
8、办理土地出让审批
9、签订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
10、领取临时国有土地使用证
11、领取正式国有土地使用证
12、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金的返还
二、国有土地使用权的划拨
1、国有土地使用权划拨用地申请
2、主管部门现场勘察
3、划拨用地申请的审核、报批
4、取得划拨用地批准
三、集体土地的征用
1、征用集体土地用地申请
2、到拟征地所在区(县)房地局立案
3、签订征地协议
4、签订补偿安置协议
5、确定劳动力安置方案
6、区(县)房地局审核各项协议
7、市政府下文征地
8、交纳菜田基金、耕地占用税等税费
9、办理批地文件、批地图
10、办理冻结户口
11、调查户口核实劳动力
12、办理农转工工作
13、办理农转居工作
14、办理超转人员安置工作
15、地上物作价补偿工作
16、征地结案
四、相关税费
1、地价款(土地出让金)
2、资金占用费
3、滞纳金
4、土地使用费
5、外商投资企业土地使用费
6、防洪工程建设维护管理费
7、土地闲置费
8、土地权属调查、地籍测绘费
9、城镇土地使用税
10、地价评估费
11、出让土地预订金
12、征地管理费
13、土地补偿费
14、青苗及树木补偿费
15、地上物补偿费
16、劳动力安置费
17、超转人员安置费
18、新菜田开发建设基金
19、耕地占用税
第三步 房地产开发项目的拆迁安置
一、拆迁安置
1、委托进行拆迁工作
2、办理拆迁申请
3、审批、领取拆迁许可证
4、签订房屋拆迁责任书
5、办理拆迁公告与通知
6、办理户口冻结
7、暂停办理相关事项
8、确定拆迁安置方案
9、签订拆迁补偿书面协议
10、召开拆迁动员会,进行拆迁安置
11、发放运作拆迁补偿款
12、拆迁施工现场防尘污染管理
13、移交拆迁档案资料
14、房屋拆迁纠纷的裁决
15、强制拆迁
二、相关税费
1、房屋拆迁补偿费
2、搬家补助费
3、提前搬家奖励费
4、临时安置补助费(周转费)
5、清理费
6、停产停业综合补助费
7、对从城区位置较好的地区迁往位置较差地区或远郊区县的居民的补助费
8、一次性异地安置补助费
9、房屋拆迁管理费
10、房屋拆迁服务费
第四步 房地产开发项目的规划设计和市政配套
一、规划设计
1、申报选址定点
2、申报规划设计条件
3、委托作出规划设计方案
4、办理人防审核
5、办理消防审核
6、审定规划设计方案
7、住宅设计方案的专家组审查
8、落实环保“三废”治理方案
9、委托环境影响评价并报批
10、建设工程勘察招、投标
11、委托地质勘探
12、委托初步设计
13、申报、审定初步设计
二、房地产开发项目的市政配套
1、征求主管部门审查意见
2、落实市政公用设施配套方案
3、报审市政配套方案
4、市政各管理部门提出市政配套意见
5、市政管线综合
三、相关税费
1、工程勘察(测量)费
2、工程设计费
3、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执照费
4、竣工档案保证金
5、临时用地费
6、临时建设工程费
7、建设工程勘察招标管理费
8、勘察设计监督管理费
9、古建园林工程设计费
第五步 房地产开发项目的开工、建设、竣工阶段
一、房地产开发项目开工前准备工作
1、领取房地产开发项目手册
2、项目转入正式计划
3、交纳煤气(天然气)厂建设费
4、交纳自来水厂建设费
5、交纳污水处理厂建设费
6、交纳供热厂建设费
7、交纳供电贴费及电源建设集资费
8、土地有偿出让项目办理“四源”接用手续
9、设计单位出报批图
10、出施工图
11、编制、报送工程档案资料,交纳档案保证金
12、办理消防审核意见表
13、审批人防工程、办理人防许可证
14、核发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
15、领取开工审批表,办理开工登记
二、房地产开发项目的工程建设招投标
1、办理招标登记、招标申请
2、招标准备
3、招标通告
4、编制招标文件并核准
5、编制招标工程标底
6、标底送审合同预算审查处确认
7、标底送市招标办核准,正式申请招标
8、投标单位资格审批
9、召开招标会,勘察现场
10、召开开标会议,进行开标
11、评标、决标
12、发中标通知书
13、签订工程承包合同
14、工程承包合同的审查
三、房地产开发项目开工手续的办理
1、办理质量监督注册登记手续
2、建设工程监理
3、办理开工统计登记
4、交纳实心黏土砖限制使用费
5、办理开工前审计
6、交纳投资方向调节税
7、领取固定资产投资许可证
8、报装施工用水、电、路
9、协调街道环卫部门
10、协调交通管理部门
11、交纳绿化建设费,签订绿化协议
12、领取建设工程开工证
四、房地产开发项目的工程施工
1、施工场地的“三通一平”
2、施工单位进场和施工暂设
3、工程的基础、结构施工与设备安装
4、施工过程中的工程质量监督
五、房地产开发项目的竣工验收
1、办理单项工程验收手续
2、办理开发项目的综合验收,领取《工程质量竣工核验证书》
3、商品住宅性能认定
4、竣工统计登记
5、办理竣工房屋测绘
6、办理产权登记
六、相关税费
1、三通一平费
2、自来水厂建设费
3、污水处理厂建设费
4、供热厂建设费
5、煤气厂建设费
6、地下水资源养蓄基金
7、地下热水资源费
8、市政、公用设施建设费(大市政费)
9、开发管理费
10、城建综合开发项目管理费
11、建筑行业管理费
12、绿化建设费
13、公园建设费
14、绿化补偿费
15、路灯维护费
16、环卫设施费
17、生活服务设施配套建设费(小区配套费)
18、电源建设集资费(用电权费)
19、外部供电工程贴费(电贴费)20、建安工程费
21、建设工程招投标管理费
22、合同预算审查工本费
23、质量管理监督费
24、竣工图费
25、建材发展补充基金
26、实心黏土砖限制使用费
27、工程监理费
28、工程标底编制管理费
29、机电设备委托招标服务费 30、超计划用水加价
31、夜间施工噪声扰民补偿费
32、占道费
33、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 第六步 房地产开发项目的经营阶段
一、销售
1、提交完成建设项目投资证明
2、签署预售商品房预售款监管协议
3、办理《商品房预(销)售许可证》
4、销售项目备案
5、委托中介代理机构进行销售
6、与购房者签订认购书
7、与购房者签订买卖契约
8、办理预售登记
9、办理转让登记
10、办理房地产抵押登记手续
11、楼宇交付入住
12、质量保证书和使用说明书
13、办理产权立契过户手续
二、相关税费
1、营业税
2、城市维护建设税
3、教育费附加
4、印花税
5、契税
6、土地增值税
7、企业所得税
8、个人所得税
9、房产税
10、城市房地产税
11、房屋产权登记费
12、房屋所有权证工本费
13、房产共有权执照费
14、房屋他项权利执照费
第七步 房地产开发项目的物业管理阶段
一、物业管理
1、物业管理单位经营资质审批
2、签署物业管理委托合同
3、居住小区的物业接管综合验收
4、物业使用、管理、维修公约的核准
5、安排签订管理公约
6、制定、提供质量保证书和使用说明书
7、物业管理服务基本要求
8、物业管理委员会的设立
二、相关税费
1、居住小区物业管理启动经费
2、共用部位共用设施设备维修基金
3、普通居住小区物业管理费
4、高档住宅物业管理费
5、经济适用住房小区物业管理费
11.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与研究 篇十一
关键词:基于工作过程 课程定位 学习情境设计 教学组织与实施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2)12(b)-0056-02
“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是职业教育课程建设的全新理念。它是把职业工作作为一个整体化的行为过程进行分析,“工学结合”对课程体系进行解构与重构,打破原有的“学科完整”的课程体系,构建“工作过程完整”的课程体系。这种教学设计将“工作过程中的学习”和“课堂上的学习”整合为一个整体,保证了与职业相关的经验、知识和技能在结构上的系统化,确保学生通过学习获得综合的职业能力。
1 课程开发与研究过程
我们以《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机械设备的维护与管理》这门课程为例来描述课程开发和研究的过程。
1.1 课程开发方法
课程开发的方法主要依据资讯、计划、决策、实施、检查和评估六步法。
1.2 课程开发基本思路
课程开发的基本思路为:职业岗位调研—— 典型工作任务分析—— 划分行动领域—— 转化学习领域—— 学习情境设计—— 教学实施优化。
1.3 课程定位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机械设备的维护与管理》课程是机电设备维修与管理专业的一门实践性和综合性都很强的新技术专业课,从事工业企业机电设备管理、运用、安装、调试、维护,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机械设备管理、维护,水利水电机电设备的安装维修,机电企业销售与售后服务等岗位证书课程,引入了机电设备维修与管理行业(职业)技术标准(规范)。本课程的作用是培养学生掌握各种现代典型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机械设备的工作原理、作业特点等技能,能运用各种水利水电工程常用施工机械设备的构造和性能等完成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机械设备的安装和调试等工作。
1.4 工作任务及职业能力分析
通过岗位调研,分析得到《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机械设备的维护与管理》课程的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具体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见表1。
1.5 学习情境设计
根据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为使学生会做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机械的装配与调试工作,本课程设计了2个学习情境,各学习情境呈并列关系;在教学实施中,将其进一步分解成8个学习子情境。具体学习情境设计见表2。
1.6 教学组织与实施
教学组织主要是教学组织形式和教学任务的实施。教学组织形式就是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组织学习活动的方式及教学时间和空间的安排方式。教学任务的实施是指老师利用各种教学方法、手段、工具、教学资源等,传授教学内容,使学生掌握所学知识,训练专业技能,养成良好习惯,获取相关能力,达到教学目标。其中教学方法是指教师和学生为了实现共同的教学目标,完成共同的教学任务,在教学过程中运用的方式与手段的总称。教学手段是在教学过程中师生相互传递信息的工具、媒体或设备。教学模式是在一定教学思想或教学理论指导下建立起来的较为稳定的教学活动结构框架和活动程序。
实施过程主要依据资讯、计划、决策、实施、检查和评估六步法,是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开发最具体、最重要的一部分。《水利水電工程施工机械设备的维护与管理》课程某具体一个学习子情境的教学组织与实施见表3。
2 结语
本文依据资讯、计划、决策、实施、检查和评估六步法,从课程定位、工作任务及职业能力分析入手,对《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机械设备的维护与管理》课程进行了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与研究,最终得到详细的学习情境以及具体的教学组织与实施过程,这对该课程及相关专业的课程教学改革提供了非常重要的现实依据。
参考文献
[1] 姜大源.当代德国职业教育主流教学思想研究—— 理论、实践与创新[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4.
[2] 张莹,莫坚,杨利军.基于工作过程的高职电气化铁道技术专业(运用方向)人才培养方案与核心课程标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11.
[3] 姚和芳,周虹.基于工作过程数控技术专业学习领域课程方案开发与设计[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5.
12.开发软件工作流程 篇十二
医疗设备的维修和保养是医院设备科一项重要的工作。为保证医疗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快速修理,有相当一部分医院已经建立起了一支人员充实的维修队伍。但是,如何有效地管理和利用这支队伍,让其发挥出最高的效率,目前仍然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医院设备科属于行政事业单位的辅助性科室,因维修工作不直接产生效益,绩效考核较难实施,容易导致出现工作积极性不高,人浮于事等一些负面的现象[1]。针对这个问题,有管理者也提出过一些维修流程上的改进方法:如设置维修热线电话,由专人负责接听、记录,并分配任务;或者,划分区域,由工程师分别负责等等[2,3]。但在实际的运用中以上这些做法都遇到了一些问题。如接线员不能担当设备主管的角色,去分配工程师的工作,设备主管也不可能去做接线员的工作;工程师的水平高低,技术特长各不相同,如何能让每个工程师都能参与其擅长的工作;工程师工作拖拉,却无法监督等。根据设备科维修工作的具体情况,为解决上述问题,这里设计了一款适合医院使用的计算机维修流程管理软件,它能规范维修流程,提高维修效率,方便绩效考核,并能有效的跟踪维修设备的去向。
2 程序设计方法
该软件设计采用混合编程,前台控制输入输出,采用Java[4,5]语言设计;后台连接数据库,用于保存和查询数据,预估总数据量应在100万条之内,采用小型数据库即可,可选用Microsoft Access数据库,以SQL[7]语言编程。Java语言则是一种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语言,Java程序的运行与计算机操作系统平台无关,可以在任何一台具有Java虚拟机的机器上运行。开发平台使用的是Net Beans IDE 6.8,以及Sun公司的JDK1.6(Java Development Kit)[6]。
首先建立数据库,并建立前台与后台的连接。新建的数据库包含两个表:一个用于存储用户登录信息;另一个用于存储维修流程管理中产生的数据,如维修设备、维修时间等。因ODBC采用C语言编写,采用JDBC-ODBC桥的方式,即将JDBC的方法映射到ODBC上。通过桥建立connection连接,并生成statement对象,DBQ代表数据库名。程序中大量采用了try-catch块,用于捕获程序运行时的异常(Exception),防止程序可能的非正常结束,有助于提高程序的稳定性和健壮性。建立数据库连接的方法如下:
建立连接后,数据库中的表可通过SQL语言的SELECT语句进行筛选,并映射成Java中的table Model对象,最终通过创建JTable类的对象,并导入table Model,即可在屏幕上以表格的形式显示数据库中提取的内容。
程序界面的GU I设计相对简洁,所有的控件通过一个Frame容器显示。这里采用Border Layout布局管理器,将管理器窗口分成五部分:东区、南区、西区、北区和中区。在此程序中,Border Layout.NORTH,用于放置注册用户登录以及密码修改的控件。Border Layout.CENTER,通过JTable类的表格,显示修理工作的内容和设备目前的修理状态。Border Layout.EAST是功能控制区,主要提供管理员增加或减少工作,以及工程师处理设备维修状态的操作区域。程序界面的GUI如图1所示,主要应用的一些控件类有JTable、JTabbed Pane、JPanel、JButton、JText Field、JLabel、JCombo Box等。
G U I设计的最后,需要对各功能键进行监听器的注册,以便为控件增加程序执行代码。这里主要对B u t t o n进行了监听器注册,如B u t t o n.add Action Listener(this),当监听器响应Action Event时,即执行相应代码。
控件功能的添加分为三部分:
(1)用户信息包括登录功能,密码修改功能;
(2)管理员操作包括维修任务的添加,任务的删除和维修设备的去向;
(3)工程师操作包括设备接修、设备外修、设备修复、放弃修理四个选项。
实现这些控件的功能均需要与底层数据库进行交互。用SQL语句通过建立的JDBC-ODBC桥修改数据库内容,例如在数据库中增加一条记录:
两者之间必须并做好同步工作,特别是在增加了Table Row Sorter类的排序功能之后,否则数据表与JTable表中指向的数据行是不同的。
在其他主要程序功能设计方面,创建了sorter方法,用于表格数据的排序;创建了一个时钟,与Windows时钟同步,并设置其表达方式,维修编号的生成即采用时钟的年月日时分秒共24位数字,可方便做到维修编号的唯一性,为防止工程师擅自填写修复时间虚报维修效率,设备的修复时间在改为修复状态后自动生成;管理员操作功能与工程师操作功能严格区分。程序还添加了防止误操作的对话框提醒功能。
3 程序操作功能
该维修流程管理软件需要先登录,方可使用。登录操作大同小异,这里不再说明。当登录人为管理员时,中间表格可显示所有已完成和未完成的工作。此时,管理员操作功能可用,工程师操作功能无法选中。管理员在接到报修电话后,把相关信息填入输入框并添加维修记录,此时新增的维修设备状态自动设置为待修。当管理员输入信息有误时,管理员可选中表格中的错误记录进行删除。在实际维修工作中,有时因时间较长,工程师很难回忆起维修设备的去向,容易引起科室间的误会,这里在管理员的功能中增加了一条设备去向的记录,用于记录维修设备当前的地点,包括:临床科室,设备科和已报废。这样能有效避免以上情况发生。
当登录人为工程师时,表格显示为当前登录工程师已处理完的和正在处理的工作,该工程师也能在表格中看到还未有人接管的待修理工作项目,并可选择接管该项修理工作还是放弃该项修理工作。为保证隐秘性,当前登录工程师不能看到管理员所能看到的内容和其他工程师接管的维修工作。当然工程师登录时,管理员的操作按键也是被禁用了。工程师处理完当前修理工作时,选择已修复,系统将确认该项维修工作已完成,并自动生成完成时间。工程师也可选择放弃自己正在处理的工作,但系统会提醒是否确实要放弃,避免误操作。
4 实践和总结
该软件由管理员负责维修工作的输入。输入后,不必负责工作的分配,工程师可自行登录查看待修理任务。这样,有效的避免了前面提到的因工作角色不同带来的不便。工程师登录后可在待修任务中选择自己擅长的工作,或自己想尝试的工作。该软件设计的私密性,保证了工程师之间并不清楚彼此的工作量,这样能在工程师之间形成一种潜在的竞争机制,这也在程序设计时考虑进去的一个问题。
据调研,医院设备维修管理软件大都集成在设备管理系统中,软件把重点放在设备外修及维修成本的核算上[3],未曾有人采用专门的计算机软件进行维修流程的管理。该软件的应用是一种很好的尝试。经两个月的测试后发现,该软件的使用,使工程师维修的平均响应速度提高了1.2小时,平均维修周期缩短3.2小时。每月的工作量数据经导出后,可明显看出每个工程师的工作积极性。较好地达到了软件预期的设计目的。
摘要:根据医院医疗设备维修工作的具体情况,设计了一套专用于医院设备维修流程管理的计算机软件。采用JAVA语言编写程序。该软件能够有效的控制整个维修流程,提高维修效率,并能够追踪维修设备的去向。
关键词:医疗设备,维修流程管理,Java,SQL
参考文献
[1]张玉林,宋娟,相玉香.现代医院医疗器械维修机构的建设与管理[J].医院装备,2008,5:39-40.
[2]王丽姿.医院设备维修管理[J].中国医院管理,2003,23:55-56.
[3]秦占伟,梁昌明,郑盘根.计算机故障登记管理系统设计[J].医疗设备信息,2007,22:35-36.
[4]Y.Daniel Liang.Introduction to Java Programming[M].Pearson Education,inc,NJ,USA,2005.
[5]Bruce Eckel,Thinking in Java,Third Edition[M],Pearson Education,inc,NJ,USA,2005.
[6]JDK API1.6,http://cn.sun.com EB/oL.2009.1.10.
13.软件开发部工作总结3月 篇十三
3月以来,我部门的主要工作是对“贵州省委改革办的综合管理系统”的软件开发的前期准备及系统设计。具体安排如下:
1、与省委改革办项目负责人员沟通系统的具体需求,以及到市州县的改革办与当地工作人员了解情况,以便能更透彻的了解项目的需求,减少以后系统开发中的反复工作,减轻工作负担。
2、按照了解到的项目需求,制定了项目的需求手册及项目实施方案书。
3、根据项目的需求,安排人员负责具体的软件模块,现已完成的整个软件的三分之二的模块,剩余的模块正在与改革办的沟通中进行。预计该项目的开发在下月中午就能完成。
14.浅谈我局的软件开发推广工作 篇十四
一、软件推广工作
核心征管系统的推广成功,强调的是“核心”二字。近两年来,在核心征管系统的整体框架内,做为核心系统的补充,我局又有六个工作平台上线运行,分别是:高端展示平台、税务档案归档子系统、核心征管辅助查询系统、税收管理员工作平台1.0升级版、土地增值税台帐管理系统、日常评估工具软件。这些应用系统在推广过程中根据各自的特点采用了不同的培训和后期维护方案。
在这些系统的推广过程中,信息科主要负责系统运行的环境的搭建、服务器的操作系统及数据库的安装、数据库数据更新程序的编写、利用系统管理员用户建立其他各级别用户;相关业务科室负责培训业务流程、系统操作等。以下是在软件推广过程中的经验得失。
(一)我局软件在推广部署过程中,采用了一些措施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1、抓组织领导,我局专门成立了“税收管理员工作平台”推广领导小组,制定了详细的软件推广工作计划与方案,精心组织,周密部署,把软件推广工作稳步推进。
2、抓宣传,多形式多渠道的开展“税收管理员工作平台”相关知识宣传,在内网设置专题栏目,积极宣传使用“税收管理员工作平台”的意义和作用。在宣传过程中突出软件的实用性,便利性与必要性,增强我局干部对“税收管理员工作平台”的了解与认识,使之认同并接受。
3、抓培训,组织师资力量分别对业务技术人员进行业务规范、操作和技术培训,着重就“税收管理员工作平台”的具体操作程序、数据的录入等方面的内容进行了详细深入的讲解和现场演示,以确保一线业务、技术人员熟练掌握“税收管理员工作平台”的操作和管理。
4、抓服务,上门辅导,深入基层帮助安装调试管理软件系统,面对面的讲解辅导,手把手的指导操作,及时解决“税收管理员工作平台”在使用过程中出现的的问题和遇到的困难,并实行跟踪服务,及时掌握使用情况与动态,着力提高申报成功率。
5、提供强大技术支持,力减日常维护工作量。鉴于各地信息建设化程度不同,人员应用水平不同,在推广“税收管理员工作平台”时要注意与基层部门沟通好。“税收管理员工作平台”领导小组和软件开发商应建立热线电话和网站,提供强而有力的技术支撑。
例如:通过狠抓以上各项措施的有效落实,我局“税收管理员工作平台”推广工作进展顺利。
为了进一步提高核心征管回放数据的利用率,充分利用我局现有条件,我们积极参与税收管理员工作平台的培训、完善、推广工作。我们对后台数据库进行了优化和整合,我们又相继开发了核心征管辅助查询系统和纳税评估卷宗打印系统,提供了适合我局自身特点的数据查询平台,有力地充实了核心征管系统的查询功能,提高了查询速度,进一步提高了我局纳税服务水平。
(二)在某些软件的推广过程中有些方面还有待提高:
1、沟通不畅:软件推广过程中协调不够、各行其是,出现问题责任不清、相互推诿。
2、培训不力:在软件使用培训时,相关科室只针对自己涉及到的内容进行培训,致使出现了问题自己解决不了、别的科室也无能为力。
3、态度不端:软件推广过程本位思想严重,把自己喜欢的事情完成后,其他全部是其他科室的工作,与自己无关。
4、后劲不足:软件进入优化阶段,没有深入基层探究其还存在哪些问题、在应用方面还存在哪些不足、在系统维护方面还有哪些方面需要提高等。
以上这些,直接影响软件的推广效率以及后期的软件优化、系统维护等工作的顺利开展,使我们的努力事倍功半。
(三)建议:
在以后的软件推广工作中,应组织推广运维队伍。区局综合软件集中推广。各部门根据实际情况,调集必要骨干人员,建立日常运维队伍并保证人员的相对稳定;制定问题反馈机制、项目负责制度以及激励和考核等工作机制与制度,以保证推行工作的顺利开展。
获取业务软件源代码。我们在与开发商签订协议时,因版权、成本等原因都没有购买源代码,软件的修改与否,修改的时效,掌握在开发商手中,主管部门失去应有的控制权和主动权。因此,我们在推广有关软件时,还应注意获取业务软件源代码,将源代码掌握在自己手里。这对于软件的日后完善和修改,以度跟进维护以及对于我们自己的技术人员软件开发能力的提高都有很大的好处。另外,购买了源代码,特别相关技术文档,可有效防止由于开发商倒闭或因技术人员的流动,导致项目无法跟进的情况发生。
为做好软件的推广准备工作,区局应根据推广软件的具体情况,并结合可调配资源情况,统一制定推广实施方案,依靠推广运行维护体系,做好安装调试、推广指导、技术支持、上线检查和验收工作。
二、软件开发工作
由于我局倡导自主开发,下面我们首先谈谈应用开发人员应具有的能力和知识体系。
因为每个人的职责不一样,所以每个人都有不同的侧重点,但并不等于我们可以对其他人员所做的工作一无所知。适当的了解别人,特别是与我们工作相关人员的工作,以便更好的协调我们与其他同事之间的工作。
(一)个人能力
【开发软件工作流程】推荐阅读:
软件开发工作总结报告06-11
NET软件开发工作职责08-19
软件开发,试用期工作总结08-07
软件开发程序员年终工作总结07-01
软件开发合同免费06-25
软件开发定制协议07-23
软件系统开发合同09-02
软件开发应聘简历12-11
软件开发人员考核标准07-27
应聘软件开发自我评价0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