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认识保健食品

2024-07-24

正确认识保健食品(共19篇)(共19篇)

1.正确认识保健食品 篇一

第3课 正确认识自己---认识自己(第2站)

一、教学目标

1、通过认识自己课堂的学习,让学生意识到认识自己,并且领悟认识自己的途径,从而在学习、家庭、生活中,有更多方面的自我的认知和成长。

2、课堂之中有更多的问题和认识自己的活动,引发学生的思考,让学生更多地自我认识体验,从而让学生清晰地构建知识结构,能够达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的结合。

二、教学重点

1、认识自己的途径:实践的检验、别人的态度、多重的比较、自我的观察和内省。

在这4个途径中,皆有问题引发同学们的思考,2个有具体案例来支持和解释概念,让学生生动地理解认识自己的途径。

2、认识自己的三个活动:“三个我”、“长处和短处”、“我的素描”。

三个课堂活动,都可以引发学生对自我的探讨,理论结合实际的体现学生自己的反映,使得学生的自我成长。

三、教学方法

1、通过具体的实例(有关认识自己的文章)来教学,并且叫分别叫学生上讲台来朗诵这些文章。

2、通过问题的提出,让学生小组讨论,并发表个人看法。

3、用具体的课堂活动,如“三个我”、“长处和短处”等,来让学生深刻认识到认识自我的方法和途径,同时也对自我实现了一次内心的追问。

四、教学过程

首先,引入“你了解自己吗?”这篇哲理短文,并且叫学生来讲台朗读,顺势提出一个问题,引导学生进入课堂——了解自己。

你对自己了解吗?接着,让学生回到教材P31的“想一想”,思考两个问题:你是通过什么途径来了解自己的呢?有哪些途径来了解自己呢?(P37~P39)学生认真思考和讨论,让同学们来回答,正面的都给予积极的反馈,然后就进入教材的黑体字内容,即认识自己的四个途径。

(10分钟+9分钟+1分钟=20分钟)

分别让同学们来思考每个认识自己途径的提出的有关问题:怎样理解“在实践的检验中认识自己?如何正确地在实践的检验中认识自己呢?如何理解“在别人的态度中认识自己?在别人的态度中认识自己”应该注意什么?怎样理解“在多重比较中认识自己”呢?在比较的过程中,怎样比较,是只看到他人的优点,还是只看到自己的缺点呢?

并且还结合具体的实例,如“瓦拉赫效应”、“上帝没有看轻卑微”、“德高望重的老教授”。

(13分钟+10分钟+20分钟+10分钟=53分钟)在学生的回答中,大都会回归到教材的一些内容,同时也可以让学生回答一些好的见解、好的观点。最后便是进入三个课堂活动,分别是“三个我”、“长处和短处”、“我的素描”,让每个同学都仔细填写,仔细思考,独立地完成。随后,便叫几个下课、上课都非常活跃的、不太爱学习的同学来朗读自己写的,教师则根据所回答的内容,不断地提问,目的是让学生更加深刻地认识自我,以及更加地热爱学习,能够努力地学习。

(10分钟+8分钟+12分钟=20分钟)

20分钟+53分钟+20分钟=93分钟。2节课可以完成“认识自我”课程的学习。

五、教学反思 课堂中,学生纪律会比较难以控制,“认识自我”这门课堂知识的传授性强,所以决定运用具体的实例生动地教学,同时管好学生的纪律,小组讨论时,小声议论。为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在教学时,叫多个学生上讲台朗读相关的案例,并且有许多的问题能够让学生去小组讨论和思考。为了做到理论与现实的结合,后面的三个关于认识自我的活动让学生独立完成,完成后让学生自主地发言,把认识自己的成果展现给大家。

2.正确认识保健食品 篇二

食品添加剂是指用于改善食品品质、延长食品保存期、便于食品加工和增加食品营养成分的一种或多种的化学合成的或天然的物质。食品添加剂是为了改善食品色、香、味等品质以及为防腐和加工工艺的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化合物质或者天然物质。目前我国的食品添加剂一共有23个类别, 2500多个品种, 包括甜味剂、防腐剂、抗氧化剂、着色剂、营养强化剂、膨松剂、增稠剂、香料等。食品添加剂一般不作为单独食品来食用, 作为食品加工和储存中的常用原料, 食品添加剂成为我们日常饮食和生活中的常客。因此, 食品的安全问题被提上日程。近年来我国不断出现食品安全问题, 特别是食品中违法添加食品添加剂等事件被媒体曝光, 导致人们对食品添加剂近乎谈虎色变, 人们在选购食品时, 会特别关注食品包装上的添加剂一栏。不管营养标签上的营养成分, 只要标注没有添加任何防腐剂, 甜味剂, 色素等食品添加剂, 就认为该食品非常安全, 可以很放心的列入选购范围内。究其原因, 其实大家对食品添加剂还不是很了解, 对其认识还不是很彻底。孙宝国教授说过, 如果我们离开了食品添加剂, 大概我们只能吃白水煮菜, 或倒退到吃野果野菜的原始时代。事实是食品添加剂并不是食品安全的罪恶根源, 我们要正确认识和对待食品添加剂。

合理使用食品添加剂的作用

防止食物霉变, 延长保存期

防腐剂作为食品添加剂中的一员, 在食品加工运用中非常普遍。如:在食品中加入限量的防腐剂可以抑制微生物的活动, 防止食品腐败变质, 从而延长食品的保存期。绝大多数的包装食品和方便食品想要延长货架期, 往往都要添加食品防腐剂。防腐剂可以保持食品原有品质和营养价值, 不破坏其本身的营养结构, 同时还具有防止微生物污染引起的食物中毒。如:特丁基对苯二酚作为抗氧化剂加入到食品中, 可以有效的阻止或延迟食品的腐败变质, 增加食品的耐藏性。

增加食品的营养价值

随着消费者对营养学的不断认识, 人们日益追求各种营养强化食品。加工食品时在其过程中适当的添加维生素、氨基酸、矿物质等营养强化剂, 可以加强食品的营养价值, 促进营养平衡, 防止营养不良和缺乏营养, 促进人们的身体健康。

改善食品的感官和组织形态及色香味

适量的添加食品添加剂, 可以明显的提高食品的感官和组织形态及色香味, 更加迎合消费者的多样化需求。如面包、饼干中需要加膨松剂:冰激凌、巧克力里添加乳化剂:可口可乐里添加着色剂和酸味调节剂:啤酒里添加防腐剂二氧化碳等。

增加食品的种类和方便性

目前市场上已拥有品种繁多, 形态各异的食品可供消费者选择, 种类如此繁多则依赖于食品添加剂的使用。尽管这些食品的生产过程中使用的食品添加剂不同及加工处理方法不同, 但在生产工程中, 大都不同程度地添加了色素、香精、调味剂及其他食品添加剂。

促进食品加工业的发展

“食品添加剂的发展水平, 是一个国家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准之一。越是发达的国家, 食品添加剂种类越多, 人均使用量越大”, 这是出自北京工商大学校长孙宝国教授之口。由此可见食品添加剂是构成现代食品工业的重要因素。

食品加工业中违规使用食品添加剂的现象及危害

超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剂

食品添加剂的使用量超过GB 2760-2014标准规定的限量值。如为了延长食品的货架期在酱菜、果酱、酱油、醋中过量加入苯甲酸、苯甲酸钠、山梨酸、山梨酸钾等防腐剂。为了增加其甜度, 在糕点、饮料、蜜饯、糖果、雪糕等食品中过量的加入安赛蜜、糖精钠、甜蜜素等甜味剂。为了使部分食品色泽上更诱人, 让人更有食欲在糖果、果冻、饮料中过量添加着色剂柠檬黄、日落黄等。

超范围使用食品添加剂

按照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规定, 每种食品添加剂都有严格的使用范围的, 不能超范围使用。如白酒、葡萄酒中是不得添加甜蜜素;果酒、酱卤肉中不得添加色素;面包、糕点、月饼中不得添加苯甲酸;蛋白饮料、碳酸饮料中部的添加柠檬酸等。

使用非法添加物

由于频频曝光某些食品非法添加有毒有害的非法添加物, 使人食用后身体受到严重伤害。如加入三聚氰胺的奶粉, 至今让人心惶惶, 痛恨不已, 其中添加的三聚氰胺俗称密胺被用作化工原料, 对身体是有害的, 是非法添加物, 不是食品添加剂;红心鸭蛋苏丹红事件, 其中的苏丹红是一种化学染色剂, 并非真正的食品添加剂。

违规使用食品添加剂的不良后果

食品添加剂不是食品的天然成分, 如使用不当, 可能对人体健康带来一定的危害。第一, 致癌, 如亚硝酸钠与鱼、肉等食品中的胺发生反应, 生成强致癌的亚硝基化合物。第二, 急、慢性中毒问题, 如抗氧化剂中的丁基羟基茴香醚可在体内蓄积, 对机体造成的潜在性危害。

3.如何正确认识天然食品 篇三

在我国一般认为,凡是天然的就是好的,但事实是来源于天然资源加工而成的食品或添加剂,未必就一定是安全卫生的绿色食品。因为,许多天然植物都多多少少带有一些对人体有害的成分。天然植物由于受被污染的土壤、水源、空气及农药等因素的影响,一些有害成分会残留在植物内。而且,如果天然植物在种植、收获、储存及制作过程中没有严格的质量控制,就更难保证它的食用安全性。所以,对食品持有“天然的就是安全的”这种认识观念是错误的。持有这种陈旧择食观念的原因,可能来自中国几千年的传统膳食观念。

随着营养科学研究的不断进步,人类对食品的认识逐步提高,食品不仅含有人体所需的营养物质,也含有一些有毒物质,所以在选择食品时,首先要注意食品的安全性。如今社会生存环境严重恶化,就是纯天然的水果、蔬菜也都可能残留各种农药、重金属等有毒成分,这些有毒成分不除掉,会危害健康。因此,从维护人体健康考虑,才提出了绿色食品概念。

4.正确认识自我讲义 篇四

教学环节一:创设情景

导入新课:猜谜语

传说中众神居住的地方叫做奥林匹斯山,众神的主神叫做宙斯,奥林匹斯山上有一块石碑,碑上刻着一句箴言。宙斯想把这句箴言告诉给人类,于是他派了斯芬克斯来到人间。斯芬克斯把这句箴言化作了一道谜语给人类猜。斯芬克斯来到了古希腊著名的城堡拜森克,守候在这座城堡唯一的井口旁,要求每一位前来打水的人猜这句谜语,凡是没有猜中的,斯芬克斯马上把他吃掉。这句谜语给当时的拜森克城民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灾难。

语:“什么动物开始4条腿走路,后来2条腿走路,最后3条腿走路?”谜

底:人

箴言是:人,认识你自己

箴言是告戒规劝之意,神告戒规劝人类,认识自己,说明人认识自己很重要。真的很重要吗?

教学环节二:探讨问题

问题

1、认识自己很重要吗?

故事1.有一家非常有名的跨国公司去一所名牌大学招聘员工,有一名大学生综合素质非常优秀,还是学生会主席,样样都很好,却意外的被刷了下来。据说是因为招聘人员问了一个问题,你为什么来我们公司,他是这样回答的:我喜欢和有档次的人在一起,我觉得你们公司的人很有档次。

学生思考:大家想想为什么这个大学生没有被录用?他是怎样的一个人呢?

老师小结:他认为自己是很了不起,谁知山外有山,人外有人。就是因为他的自大自负,而丧失了一次很好的就业机会。故事2.老师自己的经历―――骑自行车上马路 思考:这两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结论:证实了人认识自己非常重要。一个人正确认识自我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高估自己的人往往只看到自己的长处,看不到或不愿正视自己的不足,这样就会带来不良的后果,相反,过低估计自己的人,常常认为自己不如别人,做事情缺乏自信心,这样就会失去成功的机会。如何正确认识自我呢? 问题

2、如何正确认识自己?

《题西林壁》

考1.为什么看不到“庐山真面目”?

答:只因身在群山中,只能看到群山的一部分,看到群山是片面的,不能将群山尽收眼里,所以才不识庐山真面目。2.找两个学生分角色读课文P13心灵体操。这个漫画给我们什么启示呢?

论:要想正确认识自我,就要求我们用全面的观点来看待自己,不要片面,也就是说不要总看到自己的优点,也不要总看到自己的缺点,要从多角度多方面评价自己,知道自己的优点同时也清楚自己的不足,全面的、客观的认识自己。任何一个人都不可能完美无缺,但任何一个人也不会一无是处。只有正确认识自己的人,才是聪明人,也只有正确认识自己,才能增强自尊自信,才能确定适合自己的合理的奋斗目标,才能更好的发展自我,成就自己。下面我们就来认识一下我自己

教学环节三:认识我自己

。。。

我们知道“金五足赤,人无完人”,每个人的外在形象与内在素质都存在着自己的优势与不足。要看到自己的优点,也要知道自己的缺点。人的优点和缺点都不是一成不变的,日新又新我常新,每个人都是不断发展变化的,所以,我们还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自己。

教学环节四:悦纳自己

故事1:林肯,美国历史上最著名的总统之一,他的相貌很丑陋,常常被他的政敌所讥笑。有一天,他的一位政敌遇见他,开口骂到:“你长得太丑陋了,简直让人不堪入目。”林肯笑着对他说:“先生,你应该为我的丑而感到荣幸,因为你将因为骂一位伟人而被人们所认识。” 思考:林肯如果只把眼光停留在自己丑陋的外貌上,不去发现自己的其他方面的长处,他能成为美国著名的总统吗?

故事2:大科学家爱因斯坦小时候在课堂上做手工,老师要求每个学生做一只鸭子。学生纷纷把做出来的鸭子交给老师并得到老师的夸奖,唯有爱因斯坦迟迟才交出他的手工活。老师看过之后高高举起,用嘲笑的口气对全班同学说:“谁见过世界上比这只更丑的鸭子?”全班同学哄堂大笑。爱因斯坦站起来大声说:“我见过”。于是他从抽屉里拿出一只更丑的小鸭子高高举起:“这就是我做的第一只鸭子。”

思考:若爱因斯坦因为老师和同学的嘲笑而自卑,永远抬不起头,他能成为一位大科学家吗?

总结:看人与看物的道理是一样,有时需要变换角度重新审视自己。不因自身优点而骄傲,也不因自己的缺点而自卑,能够坦然接受现实中的自己。

教学环节五:提升自己

“口齿不清”的雄辩家

狄摩西尼是古希腊政治家、雄辩家。他7岁时父亲去世,家产被监护人侵吞了。他成年后,决心向法院提起诉讼,以讨还被夺走的家产。然而,由于他说话吐字不清,无法到法庭去陈述自己的意见。面对自己身体方面的缺陷,他没有灰心,没有放弃,而是勇敢地接受了事实,并尝试努力去改变它。从此,狄摩西尼每天口含石子,面对大海练习发音,训练雄辩术。功夫不负有心人,后来,他终于学会了正确发音,掌握了雄辩这门技术,在法庭上以流畅有力的言辞击败了对手,打赢了官司。

思考:这个故事对同学们有什么启示?

结论:正视自己的缺点,无条件地接纳自己并努力改变自己。

飞向自己的天空

俄罗斯著名男低音歌唱家奥多尔夏里亚宾从小就很喜欢唱歌,在他十九岁的时候,有一次去喀山市的剧院经理处请求经理听他唱几首歌,以求允许他参加合唱队获得登台表演的机会。结果没被录取。但是他并没有为理想而放弃努力,经过几年的奋斗终于成为全国闻名的歌唱家。偶然的机会,他认识了高尔基,向作家倾吐了自己青年时代的这次遭遇。高尔基听了,却出乎意料地笑了。原来就在那个时候,高尔基也想成为该剧团的一名合唱演员,而且有幸被选中了,不过很快他就发现自己在演唱方面没有太大的造诣,而更乐于文学,于是他退出了合唱队转身投入写作。如果他俩都没有及时找准自己的位置,就不会有后来的耀眼成绩了。

认识自己、悦纳自己、调控自己,最终完善自己;探索自我、提升自我,才能飞向那片属于你自己的天空。

课堂小结:

5.如何正确认识自己 篇五

你只要正确认识自己,能全面地看待他人和自己,就会感觉自己没那么差,而是自己可能感觉状态不是最佳或太在乎他人的看法或想法。而他人的看法或想法往往存在片面性,引起你不必要的自卑感。你只要将做不好的事,反复多做几次,你就会慢慢熟悉,事情能完成得很好,多给自己鼓励,相信自己有这个能力。

人不能一遇到困难就退缩,虽然你努力过,但是人的一生中要遇到许多困难,你必须想尽办法去克服,你才能获得胜利。你要多多学习他们的工作经验,将长处学来,观察他们的不足,在这方面下功夫,你就能胜过他们。因此,你要打起精神再次努力奋斗。相信自己一定能战胜困难的,因为人定胜天!多给自己一些鼓励,让大家一起为你鼓劲,让你振作精神,好好奋斗。

一个人要正确认识自己,因为人与人性格差异很大,了解自己的性格优势与不足。要学会扬长避短有助于形成自己独特的自信心。人是不断变化发展的,我们需要不断更新、不断完善对自己的认识,才能使自己变得更好和更完美。正确认识自己,就要作到用全面的、发展的眼光看自己。所以人就特别需要充满自信来完成自己的目标,自己的事业......首先,你要有自信心,认为自己干什么事情都能行,只有认识到通过自己的努力,自己一定能达到目标的。从心灵上确认自己能行,自己给自己鼓劲。只要有心理准备,你就不会为一点困难而退缩。相信,你就能充满信心完成任务。世界在发展,时代在进步,人也要随着时代的步伐前进。人的发展目标也在时时发生变化。只要你克服自卑心理,树立自信心,做自己幸福的缔造者。你只要有了自信心什么困难都能克服,什么事情都难不倒你;你的学业或者事业就会成功,你就是一个最有出息的年轻人。当你拥有了自信,你还要学会广交朋友,只有在朋友们推心置腹的话语中能给你一种安慰,一种大胆说话的机会,一种锻炼你的场合,让你不怕任何人,敢于表示自己的意见或建议,发表自己的见解。因为朋友能让你远离孤独,才能融入社会而获得快乐。

6.正确认识自己作文 篇六

这篇文章的内容写的是一只小鸡和一只小鸭的故事:小鸡在岸上捉虫子吃时,正好看到小鸭在水中抓鱼吃,这时小鸡想:为什么小鸭在水中抓鱼吃?我却只能在岸上捉虫子吃呢?我也想去水中玩,而这时小鸭听到了小鸡说的话,赶紧劝它说:“你不会游泳,还是不要下水了,否则你会有生命危险的。”小鸭说完后就离开了,而这时的小鸡以为小鸭是在吓唬它,于是想都没想,就一下跳下水了,谁知小鸡的翅膀一遇到水,它就不能拍打了,而不拍打小鸡就浮不起来,这时小鸡连喊救命,正好小鸭听见了小鸡的喊叫,游了过来,把小鸡救上岸了,于是小鸡又继续去捉虫子吃了。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人各不相同,各有各的本领,各有各的爱好,别人能做的事情,而你不一定有能力做。所以对我们来说,有些事情可以做,但有些事情不可以做,所以看到别人的长处时,应该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加以改正,而不是去嫉妒他人,做自己做不到的事情,这样很有可能受到伤害,就像现实生活的我,看到骑自行车能放双手,想怎样骑就怎样骑,自行车就像听的懂他说的话一样,这使我很嫉妒,也想学别人一样放双手骑自行车,结果自己摔得个人仰马翻,事后才知道这个人之所以能放双手骑自行车,是练了很久的,刚开始也是摔跤,只是慢慢的练,练会了。自从有了这个教训之后,我知道了怎样控制自己不去妒忌他人,知道了有些事情是别人能做的,而自己不能做的,人跟人是不能比的,知道了嫉妒一旦产生,就会让人迷失方向,走向不归路。

7.正确认识新课程语文 篇七

1. 新的教育教学理念

新课程“三维教学目标”明确定位, 给新时期的语文教育教学, 给从事语文教育的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在新形式下老师们应刷新传统的语文教育思想, 围绕新的目标, 来重新定位自己的教育思想、教育角色、教学方法。仅考虑怎么教, 这是不够的, 还要考虑怎么指导学生学;仅重视知识的传授是不够的, 还要重视能力的培养;仅重视教育的结果是不够的, 还要重视教学过程;仅重智育也是不够的, 还要重德育。只有如此才能符合新时期语文教育教学的要求。因此说新的教育教学理念, 是我们新课程教师必须遵循的基本思想。我们应该在新课程的教学实践中, 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努力把握和落实“三维目标”的要求, 确定教与学的重点、难点和疑点, 选择符合学生实际的科学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 以增强我们新课程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2. 新的教材

新课程使用的教材, 包括两大系列, 一是必修系列, 五大模块 (五册) ;二是选修系列, 十六大模块 (十六册) 。必修教材, 是高中阶段学生应具备的基本知识和基本能力整合的教材, 是培养学生基本语文素养的必读教材。必修教材五个模块, 彼此相对独立, 又相互联系。它分别包括四部分内容。“阅读鉴赏”, 主要用于培养学生“品味赏析”的能力, “思考与领悟”的能力, “沟通与运用”的能力, 以及“发现与创新”的能力。通过阅读获取知识, 加强语文积累;通过阅读“品味语言, 感受其思想艺术魅力, 以发展想象力和审美力”;通过阅读思考, “领悟其丰富内涵, 探讨人生的价值和时代精神, 以利于逐步形成自己的思想和行为准则, 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理想”等。 (摘自《语文课程标准》)

“表达交流”, 包括“写作”与“口语交际”两个板块, 这一内容的安排弥补了原来传统语文教材的缺漏, 使写作与口语交际有了系统的循序渐进的训练教材, 这对于快速提高学生的写作与口语表达能力, 对于训练学生思维的条理性、表达交流的规范性, 以发展学生的创造力等, 都将起到很好的作用。

“梳理探究”, 这部分内容实际上是语文专题活动。这一内容的设计, 重在引导学生自主思考, 自主动手, 合作探究一些问题。主要是为了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研究问题的能力, 归纳与整合问题的能力, 重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因此, 这部分内容要求老师们必须认真研究文本材料, 科学设计、组织上好这一研究课, 不可只停留在形式上。

“名著导读”, 主要是为了落实课程标准中“关于课外阅读的建议”, 旨在引导学生课外阅读名著。2002年教育部颁布的《语文教学大纲》明确要求高中生在校三年, 课外“阅读总量达到300万字以上”;《语文课程标准》也明确要求“课外自读名著 (五部以上) 及其他读物, 总量不少于150万字。”阅读名著不仅可以开阔学生视野, 增加其积累, 同时对于培养学生审美意识和审美情趣, 陶冶学生的情操, 使之形成良好地审美观、价值观, 都将起到很好的作用。对于语文教学来说, 这部分内容不可轻觑、小觑。因此说, 仅引导学生读一读“名著导读”的文本是不够的, 要认真地组织、科学地引导学生去阅读原著。

总之“阅读鉴赏”教学内容及要求的变化, “表达交流”“梳理探究”“名著导读”等内容的增加, 这些都是新课程必修教材“新”的有效体现。

选修教材共有16个模块, 它包括:《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中国小说欣赏》《中外戏剧名作欣赏》《语言文字应用》等。这些内容很显然是必修教材中相关内容的延伸、拓展与强化。

这部分内容的设计, 对进一步巩固所学, 提升某一方面的认知和鉴赏能力, 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对于培养学生阅读兴趣, 发展学生的特长, 将起到非凡的作用。这也是传统的语文教材所不及的。

因此, 从事新课程教学的同仁们首先应该全面了解新教材编排的总体特点和要求, 了解新课程教材每一个单元的设计思路, 准确地把握每一个具体的文本个性, 然后才能够客观而科学地设计自己的课堂教学, 才能提高每一种新课型、每一节课的教育教学效率。

3. 新的教学思路与方法

新的教学目标, 新的教材, 决定我们实施新课程教学的教师必须实行新的教学思路与方法。如果沿袭传统的教学思路与方法, 来完成新教材的教学任务, 想达到预设的教学目标, 那显然是缘木求鱼之举。

正确的做法应该是, 根据不同的课型, 以及不同的教学内容采用不同的教学思路和方法。

譬如:“表达交流”“梳理探究”“名著导读”等课型, 必须采用不同的教学形式和方法。

传统教学以教师为中心, 以课本为中心, 以课堂教学为中心, 以教师传授为主, 以传授知识为主, 以教材为主, 来组织课堂教学的思路与方法, 已不能适应新课程的教学实际了。应该将学习的时间还给学生, 将思考感悟的过程还给学生, 将展示机会留给学生, 学习的主体是学生。以教材为例子来培养学生的能力, 以培养能力为主, 以学生自学为主, 以学生自主质疑问难为主, 以学生为主体, 教师只能是一个组织者, 一个主导者, 一个答疑者, 任何越俎代庖的做法都是愚蠢的, 都是无意义的。

4. 新的教学评价

传统的教学评价方法, 就是考试成绩, 唯成绩的高低来评价学生的优劣, 来评价教的好坏。重考试分数而忽略平常的表现, 重结果而忽略过程, 重局部而忽略整体。

新课程学业水平评价采用了新的方法。语文科必修五个模块, 共10学分;每完成一个模块, 通过考核 (不仅指考试) , 可获得2学分。选修共16个模块, 必须选修完成其中的4个模块, 取得8学分。三年共获取18个学分, 才算完成语文科学业。高中阶段包括其他学科, 总学分达到144学分方可毕业。

新的教学评价“突出整体性和综合性, 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几方面进行全面考察”, “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 关注学生不同兴趣, 不同表现和不同学习需要。” (引自《语文课程标准》) 以有利于鼓励学生的自主选择, 促进学生健康发展为目的。现在不少学校建立学生档案, 记录学生学习生活成长的过程, 这就是评价模式的有效举措。现在不少高中采取每个学科教师期末都要结合学生平时学习情况, 给学生一个综合得分, 这也是“多元评价”的一种方法。现时的高校自主招生, 不仅关注考生平时在班级的成绩位次、在全校年级学生中的成绩位次, 同时还关注考查在校的表现及不同学科的特长 (奖励证书) , 结合自主招生考试成绩, 去综合评价考生。海南等省会考成绩按比例记入高考总成绩, 江苏省2008年高考, 除语、数、外三学科统一高考之外, 其他7学科 (包括信息技术) 学业水平测试, 按A、B、C、D等级计分, 纳入高考成绩等。——这些都是新教学评价的最明显的体现。我们相信, 随着新课程的深入, 新的教学评价模式会逐步健全起来, 完善起来, 规范起来。

5. 新的高考

我们河南省2011年的新高考怎么考, 至少我们现在还不能断言, 但从先行进入新课程的省区的高考来看, 与当前全国及其他省区的普通高考比较已有明显的变化。

首先是新高考考试科目设置的变化。2008年高考:

广东省:3+文科基础/理科基础+X (“3”为必考科目:语、数、外;“X”为专业选考科目——在理、化、生, 政、史、地等学科中选报一科。)

山东省:3+X+1 (“3”指语、数、外, 各150分;“X”指文科综合或理科综合;“1”指基本能力, 100分, 以考生实际得分的60%记入高考成绩。内容涉及高中课程的技术、体育与健康、艺术、综合实践等以及运用学科知识解决生活和社会实际问题的能力。)

江苏:3+学业水平测试+综合素质评价 (“3”指统考科目:语、数、外, 其中语、数各160分, 附加题各设40分, 外语120分;学业水平测试, 为各学科的水平考试, 时间安排在高二、高三下期, 每科75分钟, 在校生可报考两次, 成绩分A、B、C、D四个等级。综合素质评价指艺术、体育、研究性学习等项的考试。)

其次是高考考查内容的变化。

2007年广东高考, 语文试题作了较大的调整:一是设置了选考内容, 体现了遵循新课改共同基础性相统一的原则, 给学生提供了特长与个性的展现空间;二是在选考内容中增设了探究能力的考查, 以提高能力考查的要求;三是现代文阅读考查了论述 (说明) 类、文学类、实用类三种文本, 以体现新课标文体分类的特点;四是加强对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考查, 以体现基础性和实用性。

2008年广东、山东、海南、宁夏、江苏等省区的新高考基本类此。总之, 新高考比较全面地考查了学生的整体语文素养, 较全国其他省区的普通高考有了明显的变化。

8.正确认识小乳房 篇八

绝大多数小乳房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就象人有高矮肥瘦一样,对身体健康无大影响。在多数情况下,乳房发育不良、小乳房型的妇女在怀孕哺乳期,由于性激素的影响,乳房会明显增大,因而并不影响哺乳;有些妇女会出现乳汁不足的现象,在辅以人工哺养后,亦不致影响宝宝的成长。但如果有些妇女不但乳房细小,而且出现月经不正常,甚至无月经、长胡子等现象,就要引起足够的重视了。应及时就医,以免延误病情。

有些读者寄希望予激素治疗,这是不可取的。激素虽然可能会使乳房暂时地增大,但一旦停药,乳房就会缩小,而长期服用激素会产生许多副作用,带来令人不愉快的结果。

9.正确认识自己(本站推荐) 篇九

一 说活动设计理念

刚刚进入青春期的初一学生,随着身心的迅速发展,对自我的关注持续增强。由于该阶段个体尚未形成统一的自我概念,因此他们的自我评价具有明显的情境性特点。一方面可能因为一件事、一个人就对自己充满信心甚至过高评价自我,另一方面可能因为他人的一句话就贬低自己,认为自己一无是处。鉴于此,引导初一学生学会正确评价自己,特别是理性看待自己的优点和缺点,具有重要意义。

二 说教学目标

心理团辅课旨在借助团体内部的人际交互作用促使个体通过观察、学习、体验,认识自我、探讨自我和接纳自我,进而习得新的态度和行为模式,更好地助人自助。以此为基点,依据布鲁姆对教学目标的划分,本课教学目标设置为:使学生能够认识自己;掌握正确评价自己的方法;树立正视自我,理性的自我评价态度和意识。

三 说教学重难点

依据心理团辅课的宗旨,结合本课教学内容及学生中常见的现象。本节课重点设置为:掌握正确评价自我的一些方法。难点为:正确评价自我,既接纳自己的长处,也接纳自己的不足。这种设置的原因是,方法是行为的指导和先行者,因此,我将正确评价自我的方法设为了重点。然而,在实际教学和心理咨询中我发现,许多学生空有方法的理论,但在意识层面不能接纳自我,尤其是自我当中的限制和不足,导致他们在评价自我时的极端化倾向,鉴于此,我将全面接纳自我作为了难点。

四 说教学方法

本节课采用团辅课常见的几种教学方法,包括:创设情境法、多媒体教学法、案例教学法、互动体验法、讨论分析法和游戏参与法。

其中,创设情境法、案例教学法和游戏参与法均重在创设一种情境,引发学生积极思考,使学生在体验情境的过程中更好地开放自我,参与课堂。

多媒体教学法主要在于应用多媒体播放图片、故事、音乐等,从而更好地协助生生、师生互动,实现广泛地立体化教学。

互动体验法重在将心理训练、心理体验与心理知识的介绍结合起来,使学生在领悟的基础上了解和理解一些专业的心理学知识。同时旨在通过教师对小组和学生的问题进行澄清和情感反应等,引导学生更好地自我表露、自我探索和自我成长。

五 说教学流程

按照团辅课的常规流程,我将本节课分为四个阶段:

(一)暖身阶段

舞蹈《we will we will rockyou》引入,具体内容为:学生两两猜拳,从鸡蛋-小鸡-小鸟-猴子进化成人。

活动目的:破冰,活跃课堂气氛,使学生能够在愉悦的课堂氛围中进一步自我开放。

(二)转换阶段

活动1:我是谁?请学生在纸上写下12个我是谁,教师引导学生进行结果分析。目的:引导学生初步认识自我。

活动2:心理知识卡片——乔含窗口。

目的:以专业的角度补充心理知识,说服力强,更易于被学生认同和内容,而乔含窗口的介绍,也有助于学生认识到:有时候我们需要借助周围他人来帮助我们进一步认识自己。

活动3:他人眼中的我。以小组为单位,小组成员依次谈谈自己心中对某位同学的认识,注意,谈论时先谈优点,再谈建议。态度要真诚,语言要委婉,不能进行人身攻击。接下来,学生在小组内分享:当成员夸奖自己时心情如何,针对自己的不足提建议时又有何感受,自

己心中的我和他人心中的我是否协调,不协调的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小组代表发言,教师总结。

目的:鼓励学生在一种融洽的氛围中,开放自我,交流心声,初步认识到他人尤其是同伴是帮助我们客观认识自我、评价自我的一面重要镜子。

(三)工作阶段

活动1:故事《五个手指的对话》。故事中五根手指各自标榜自己的长处,认为自己都是最棒的,其他手指可有可无。

目的:通过故事引导学生认识到每根手指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进一步升华使学生意识到:每个人都有自身长处和短处,我们应该学会正视自己,全面接纳和评价自己。

活动2:心理知识卡片——归因风格。

目的:通过介绍归因的概念和分类,引导学生认识到归因风格也会影响到个体能否正确评价自我。

活动3:归因风格测试与练习。首先,将课前准备的归因风格测试分发给学生,请学生根据自己的第一印象作答。其次,用PPT展示评分细则和标准。请学生在小组中分享自己的测试结果。第三,向学生出示一组关于不良归因的案例,请学生对案例中主人公的归因风格进行讨论。谈谈自己看完案例后的感受。

目的:引导学生了解自己的归因风格,有意识的纠正自己的不良归因。

活动4:心理知识卡片:语义分析技术。

目的:通过介绍语义分析技术的介绍,引导学生认识到在评价自我和他人时要做到详细、具体。

活动5:再次出示活动三中的案例,请学生采用语义分析技术,讨论案例中的主人公哪些语句是不合适的,怎样的表述才是正确评价自己。

(四)结束阶段

学生代表总结本次活动的感受与收获。

10.正确认识抗生素 篇十

抗生素的大规模使用始于二战之后,当时对这种抗菌利器,许多人认为是能够有病治病无病预防的,经过几十年的应用,特别是不必要的使用和低剂量的使用,使得耐药性问题渐渐严重起来。其实早在抗生素大规模使用之前,就有人预见会出现耐药性问题,此人正是抗生素的鼻祖、发现青霉素的亚历山大·弗莱明,他在1945年获得诺贝尔奖时,就警告会出现耐药性。这个预言很快成为现实,每一种新的抗生素出现后没有多久,就会出现针对抗生素的耐药性细菌。

面对这种形式,应该如何正确认识抗生素?

首先,要肯定抗生素的伟大成就和正面意义。

自从抗生素问世后,人类得以控制了很多细菌性传染病,拯救了数不清的生命。在没有抗生素以前,破个口子就有可能丧命,战争中的死亡主要是因为伤口感染而死。到现在,医院里死个人都可能招来医闹。从不死算幸运,到死了被怀疑出了事故,这个巨大的变化,抗生素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不仅不能回到没有抗生素的年代,而且抗生素该用还要用。前几天看到华西医院新药申报通知,只有很少几种抗生素新增品种,这并不是解决抗生素滥用的正确办法。对于抗生素,并不是简单的少用,而是正确使用。不该用的不要用,该用的不仅要用,而且要全力以赴。这就是为什么强调使用抗生素要用完整个疗程,不要因为感觉病好了,甚至症状真的消失了,也要完成疗程。所谓除恶务尽,要么不要,要么雷霆手段。实际上,耐药性的问题的相当大的部分是因为顾忌到抗生素滥用,在使用时没有全力以赴,没有将存在的细菌彻底消灭,给了少数细菌产生耐药性的机会。

像江苏省那样,取消门诊输液,就是一个好的措施。输液要住院,说明病情比较严重。也可以反证很多病无需输液。杜绝滥用抗生素,并非不用、不敢用、不让用抗生素,在很多情况下,使用抗生素是救命之举,在这些时候,不能束手束脚。

抗生素是我们这个时代所享受的伟大科学成就之一,这一点并没有因为耐药性的问题而受到丝毫质疑。

其次,提高抗生素的认识关键在于医学工作者。

看了这次的宣传材料,一张说:“只有在卫生专业人员开具处方时才能使用抗生素”;另一张讲:“始终按完整的处方服药,即使您感觉好转”。说得好,但有个关键词:处方。有一个前提:处方要开得正确。

再看另一张,“(中国)高达75%的病人被开具抗生素药方,这超过了世界卫生组织建议量(小于30%)的两倍”。就是说,中国的卫生专业人员开具的抗生素处方有一半以上是没有必要的。在这种情况下要求患者按处方吃完,又如何能解决抗生素滥用?

很多医学工作者自身知识结构有问题,不清楚不同的抗生素的适用范围、对抗生素盲目崇拜、或者不知道耐药性的严重性;还有一些医学工作者有所谓的“维生素Z”情节,迫于病人的请求将抗生素作为安慰剂让病人服用。因此,提高医学工作者对抗生素的认识,才能真正有效地减少抗生素的滥用。

医学工作者是抗生素滥用的主要源头,只有从源头上治理才可能见效,医学院的教育、继续教育都应该加强正确使用抗生素的内容。医生们要明白的一个事实是:抗生素对病毒性疾病毫无用处,目前人们所患的传染性疾病、尤其是幼儿所患的传染性疾病,绝大多数是病毒性疾病。少来“我是医生还是你是医生”,少来临床经验不得了到猴屁股摸不得,在对抗生素的认识上,好好自查一下吧。

之三,理解细菌及其耐药性

有人问:细菌耐药性是只影响滥用抗生素的那些人?还是影响所有的人?

正确理解抗生素,先要理解细菌是怎样获得耐药性的。

对细菌耐药性的普遍认识,是因为抗生素大规模滥用、抗生素低剂量使用等原因,筛选出具有耐药基因的细菌,不耐药的细菌都被杀死了,使得耐药性细菌具备生存优势。这种认识过于肤浅,因为如果仅仅如此,细菌耐药性问题并不会如此严重。

耐药性的深层原因之一是细菌本身的变异率。细菌基因变异比例大约是3%,这是微生物这种低级生物在基因合成时出现的错误,其中大部分变异对细菌没有好处、或者对细菌有害,因此没有保存下来,但大约0.5%的基因变异对于细菌来说是有益的,因而保存下来,它们可以增强其生存和适应能力,其中很多是耐药性基因变异,使得细菌能够抵抗抗生素的毒性。

0.5%的比例虽然很低,但细菌繁殖周期太短,在12小时内,一个细菌就会导致2亿3千万个基因变异,其中150万个变异有可能对细菌的生存和适应有益,只要有少数几个保存下来,就有可能使得这种细菌获得某种耐药能力。

耐药性的深层原因之二是细菌不仅能够在同种之间进行基因交换,还能在同属之间、同科之间、同目之间、同纲之间甚至同门之间进行基因交换,也就说天下细菌之间都能够进行交换。

对于人类来说,基因交换只能通过生殖,而且局限于同类,和同科的猩猩之间都不可能有基因交换以衍生半人半猩猩,更不要说和同目的猴子了。与同纲动物之间,老虎、老鼠、鲸鱼等,哪一个都是不可想象,也只有细菌这种低级生物才能进行如此广泛的基因交换。

这种大范围的基因交换,使得很多细菌获得耐药性的主要途径并不是靠自己的基因变异,而是通过交换基因而获得的。一旦某种耐药性基因在细菌界存在,就可能通过基因交换而广泛存在,这才是耐药性细菌最可怕之处。

抗生素耐药菌一开始在在医院内存在,现在已经开始在健康人群中出现。由于细菌可以在自然界中生存,雨水会把耐药菌冲到湿地,和生存在那里的细菌进行基因交换,使得很多自然存在的细菌也具备了抗生素耐药性。如果其中有对人类致命的细菌的话,就会成为一种很凶险的潜在危险。如果有人感染上,由于细菌已经具备了耐药性,很可能无药可治。除了这种自然界的细菌耐药性基因交换外,还有人体内的基因交换,因为人的肠道中生存着各种细菌。婴儿出生后,要花2到3年形成自己的肠道菌群。如果过度使用抗生素,儿童的肠道中就会存在耐药性细菌,并可能通过基因交换而占据主导地位。虽然这些细菌对人体是无害的,但当致病菌进入肠道后,如有可能和耐药性肠道菌群进行基因交换,进而在人体内形成致病性耐药性细菌。

另一个来源是家畜,家畜家禽被喂了大量的抗生素,导致耐药菌出现,家畜家禽居住条件很拥挤,使得耐药基因在动物中广泛存在,其中有些耐药菌可以使人类得病。这些耐药菌或者通过接触,或者通过动物粪便而传给人,这也是为什么施农家肥的有机食品更不安全的原因之一。

饲养业过度使用抗生素加重了抗生素耐药性,为了利润而受到大吹捧有机农业成为动物源耐药菌进入人类的一个途径,使得抗生素耐药性的形势更为严峻。

因此,控制抗生素耐药性是我们每一个人的责任和义务,因为如果耐药性到了不可收拾的地步,每一个人都将面临着巨大的危险。之四,控制抗生素是医患双方的责任

前几天有人问家庭药箱应该放些什么,很多人家会常备抗生素。自购自用抗生素是一种极不可取的行为。如果真需要患者自己使用抗生素了,这类情况早就该去医院,否则就没有必要使用抗生素。唯一可能的情况是去卫生条件很不好的地区,为了防止细菌导致的腹泻,可以考虑服用抗生素。

在抗生素问题上,有医生的责任。国外的一项调查发现49%的医生每周至少有一次在没有必要的情况下开抗生素处方、70%的医生在不确定是病毒还是细菌感染的情况下开抗生素处方。同时,这个问题也有患者的责任,同一项调查发现90%的感受到病人要求开抗生素的压力。

医生的问题一部分在于知识陈旧和不正确,例如很大比例的医生认为,病毒性感染后继发性细菌感染很普遍,所以应该使用抗生素。或者认为不容易区别病毒性感染和细菌性感染,因此使用抗生素是一种保险的做法。

就拿普通感冒来说,继发性细菌感染确实很普遍,但这种继发性细菌感染是因为呼吸道的表层细胞被病毒损伤后对存在于呼吸道的细菌敏感,而并非外来的致病菌。这些细菌在正常情况下是不会引起感染的,在患普通感冒之后,这些细菌会感染受伤害的细胞并杀死这些表层细胞。除此之外不会造成其他伤害,与病毒造成的伤害并没有太大的区别。使用抗生素尽管能够杀死这些正常情况下无害的细菌,但对于疾病的症状和进程毫无影响。只有对于年幼和年老者,这些继发性细菌感染有时可能会比较严重,甚至感染到肺深部细胞,出现细菌性肺炎等情况,只有出现这种时候时,才应该使用抗生素。

在不能区分病毒性感染和细菌性感染时,不应该优先考虑是细菌性感染,而是应该优先考虑是病毒性感染,细菌性感染往往进程较慢,这种不容易区分的情况观察两天通常不会有什么问题。

虽然在滥用抗生素的问题上医生的责任很大,病人的责任同样大。很多医生明知抗生素滥用的危害,但考虑到病人的情绪、顾忌医院暴力等等,违心地开出抗生素处方。

宏观上每个人都可能受到耐药菌的威胁,对于这种可能许多人不以为然。其实除了促进细菌耐药性之外,抗生素滥用对于个人也有影响。最大的影响是伤害了存在于口腔和消化道中的菌群,因为抗生素不问青红皂白地杀死所有细菌。存在于口腔和消化道的菌群中有很多是对人体有益的细菌,经常使用抗生素会改变这些菌群的结构。例如研究发现,经常使用抗生素,会使得口腔菌群出现耐药性,并把耐药基因转给肠道菌群。

根据美国的资料,给儿童服用的半数以上的抗生素是用来治疗病毒性感染造成的上呼吸道感染,使得这些儿童对耐药性细菌更敏感。以艰难梭菌为例,每年全美出现14000例儿童艰难梭菌腹泻死亡病例。艰难梭菌感染的儿童患者的71%在感染之前的12周服用过抗生素。

11.正确认识消化不良 篇十一

消化不良的分类

消化不良可分为器质性消化不良和功能性消化不良两类,也可分为化学性消化不良和功能性消化不良。其中,正确区分器质性消化不良与功能性消化不良是合理治疗的前提与关键。

器质性消化不良可通过有关检查显示相关病因,如消化性溃疡、糜烂性胃炎、食管炎及恶性肿瘤等,也包括全身性系统疾病引起的消化功能异常,如糖尿病性消化不良、进行性系统性硬皮病等。临床实践中,临床医师对于“报警症状和体征”应予足够的重视,一旦出现,应立即给予必要的检查,以排除器质性消化不良。

目前认为,报警症状和体征包括:45岁以上近期出现症状;消瘦、体重下降大于3千克;贫血、呕血、黑便;黄疸;发热;吞咽困难;腹部肿块;症状进行性加重;内科治疗无效。

常用的一线检查方法有:血常规、血沉、粪潜血试验、电子胃镜、肝胆胰超声;进一步检查包括:肝肾功能、血糖、甲状腺功能、胸部x线检查等。值得强调的是,电子胃镜检查在消化不良的诊断中尤为重要。

功能性消化不良的诊断应该是排除诊断,即排除器质性消化不良。诊断功能性消化不良之前,一定要有充分的证据来排除。

按照罗马Ⅱ标准,功能性消化不良诊断标准:持续或反复上腹正中部疼痛或不适;所出现的症状没有器质性疾病可以解释;症状与排便无关;上述症状在近12个月内至少出现12周,症状可以间断性出现。亦可进一步根据病人存在的不同症状,分为3型:溃疡型、运动障碍型、非特殊型。

消化不良的临床表现

持续或间断的有上腹部不适或疼痛、饱胀、烧心、嗳气等。常常因胸闷、早饱感、肚子胀等不适而不愿进食或尽量少进食,夜里也不易安睡,睡后常有恶梦。还有一些患者腹胀明显,腹部肠鸣,排气增多,甚至大便中常可见不消化的食物残渣。这些症状会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精神状态,从而使患者到医院就诊。

消化不良的治疗

器质性消化不良主要根据不同的病因进行相应具有针对性的专科规范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治疗目前尚无特效手段。

一般,应采用针对不同患者潜在的病因行个体化治疗,但由于对产生症状的确切病因了解有限,故治疗仍以经验治疗为主。

应建议患者少食多餐,少进甜食或酸辣等刺激性食物,低脂肪饮食,调整起居及饮食规律,避免过劳及精神紧张,戒烟酒,尽量避免服用非甾体类抗炎药运动障碍型可选用促动力剂及心理治疗。反流样型可选用促动力剂和抑酸剂。溃疡样型可选用抑酸剂和胃黏膜保护剂。具体的治疗性药物有以下几类:

促动力剂

大量研究均表明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中约30%~60%存在着胃动力障碍,主要表现为胃近端容受性舒张功能减弱,进餐后食物聚集在胃的远端部分,这一异常与早饱症状相关。且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餐后胃窦收缩节律紊乱,收缩幅度和频率均低于正常对照者、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的动力异常还累及十二指肠、小肠和胆囊等。

现在临床上常用的促动力剂有:

多巴胺D2受体拮抗剂如甲氧氯普胺(胃复安)和多潘立酮(吗丁琳),其中多潘立酮临床应用较广泛,用法为10毫克,一日三次,餐前30分钟口服,其副作用为暂时、轻度的腹部痉挛和血清泌乳素水平升高。

西沙比利可间接促进肠纵形肌间神经丛释放乙酰胆碱,临床研究证实其促胃肠动力效应明显强于多巴胺D2受体拮抗剂,由于其代谢酶系为CYP3A4,故不能与酮康唑、伊曲康唑、咪康唑、氟康唑、红霉素及克拉霉素等合用,其副作用除暂时的腹部痉挛、腹泻、过敏外,倍受临床医师关注的是其对心脏的毒副作用,但此类副作用多发生于剂量较高的情况下,国内常用剂量为5-10毫克,一日三次,目前未发现明显副作用。

此外,新近上市的盐酸依托比利(瑞复琳)是一种新型的胃肠动力药。该药物具有多巴胺D2受体拮抗剂及乙酰胆碱酯酶抑制剂的双重作用,通过刺激内源性乙酰胆碱释放并抑制乙酰胆碱水解,可增强胃的内源性乙酰胆碱,增强胃和十二指肠运动,由于其代谢酶系为FMO,故不受酮康唑和克拉霉素等药物的影响,其用法为50毫克,一日三次,饭前服用。

抑酸剂

由于胃、十二指肠运动不协调,可导致反酸。目前常用抑酸剂有:

H2受体拮抗剂如雷尼替丁、西米替丁、法莫替丁和尼扎替丁。

质子泵抑制剂如奥美拉唑、兰索拉唑、潘托拉唑和雷贝拉唑。

根除幽门螺杆菌

关于幽门螺杆菌(Hp)与功能性消化不良的关系尚无定论。

曾有研究表明,Hp阳性与功能性消化不良的发病间存在着关联,且与对照组相比,CagA阳性菌株的比例在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中明显增多。然而,具体Hp菌株对功能性消化不良潜在的发病机制有何影响,Hp阳性是否与胃动力紊乱有关尚不清楚。

临床上可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决定是否对Hp阳性者根除治疗。Hp根除治疗方案大体上可分为以质子泵抑制剂(PPI)或铋剂为基础的方案两大类。在PPI或铋剂的基础上加上克拉霉素、阿莫西林、甲硝唑(或替硝唑)三种抗菌药物中的两种,组成三联疗法。

心理治疗

国内有学者研究提出焦虑和抑郁状态可通过改变胃动力功能、胃电活动引起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的症状,经心理认知治疗或SSRI制剂(百忧解或赛乐特)结合舒乐安定治疗后消化不良症状积分下降显著。

12.正确认识低血糖 篇十二

糖尿病人发生低血糖的原因

糖友药物治疗过程中, 常有头昏、 出冷汗、 饥饿感、 心慌、 面色苍白、 四肢无力或颤抖等低血糖反应, 也有个别病人低血糖症状以烦躁不安、 躁狂为主要表现, 严重可出现昏迷, 需立即抢救, 否则晚期将出现不可逆的脑损伤, 甚至死亡。 对非糖尿病的患者来说, 低血糖的标准为小于2 . 8 m m o l / L 。 而糖友只要血糖值≤ 3 . 9 m m o l / L就属低血糖范畴。

1.使用胰岛素的用量不当。

胰岛素剂量过大; 病情好转未能及时减少胰岛素用量; 注射混合胰岛素抽吸比例不当或方法不正确。 如长、 短效胰岛素混合使用时, 应先抽吸短效胰岛素, 再抽吸长效胰岛素, 然后混匀, 切不可逆行操作, 以免将长效胰岛素混入短效内, 影响其速效性。

2.更换注射胰岛素的部位。

有的部位胰岛素吸收过快过多。 胰岛素采用皮下注射法, 宜选择皮肤疏松部位, 如上臂三角肌、 臀大肌、 大腿前侧、 腹部等, 注射部位应交替使用以免形成局部硬结和脂肪萎缩, 影响其速效性。

3.用药后未能按时进餐或进食过少。

糖友应定时定量进餐, 如果进餐量减少应相应减少药物剂量, 有可能误餐时提前做好准备。 运动量增加: 运动前应增加额外的碳水化合物摄入。 酒精摄入, 尤其是空腹饮酒: 酒精能直接导致低血糖, 应避免酗酒和空腹饮酒。

4.夜间低血糖。

大约5 0 % 的低血糖出现在夜间或黎明, 多见于使用长效、 中效胰岛素或口服长效降糖药的患者。

5 . 长期糖友发生低血糖反应的危险性增加。

1型糖尿病患者患病多年后可失去低血糖反应释放胰高血糖的能力。 少数患者失去了低血糖反应性分泌肾上腺素的能力, 以弥补胰高血糖素的缺乏。频繁使用降糖药。

正确认识低血糖

1.低血糖比高血糖危害更大。

对于高血糖的危害, 糖友知之较多, 也非常重视, 而对于低血糖的严重性往往重视不够。 事实上, 低血糖的危害丝毫不逊于高血糖, 有时甚至更加凶险。 轻度低血糖可引起交感神经兴奋, 出现饥饿感、 头昏眼花、 心慌手颤、 面色苍白、 出冷汗、 虚弱无力等症状; 葡萄糖是脑组织活动的主要能源, 严重低血糖会引起大脑功能障碍, 导致意识恍惚、言行怪异、 昏昏欲睡、抽搐惊厥甚至昏迷死亡。不仅如此, 发生于老年人的低血糖还容易诱发心律失常、心绞痛、心肌梗死以及脑血管意外等并发症, 尤应小心。 急性低血糖还可引起脑水肿, 长期慢性低血糖可导致智力下降, 加速脑痴呆。

2.饥饿感≠低血糖。

很多糖友认为, 只要出现饥饿症状, 就说明发生了低血糖。 其实, 有饥饿感并不一定发生了低血糖, 也可能是高血糖。 不少糖尿病患者都有这样的体会: 血糖越是控制不好, 饥饿感越是明显, 一旦病情稳定了, 饥饿感也就消失了。 因此, 当出现饥饿感时, 一定要及时监测血糖, 判定一下自己的血糖是高还是低, 以避免盲目施治。

还有一种情况是 “ 低血糖反应” , 并不是真正的低血糖。 这种情况多发生于糖尿病治疗过程中, 由于糖友血糖在短时间内下降过快或下降幅度过大引起的, 尽管其血糖在正常范围内甚至稍高于正常值, 糖友仍出现心慌、 出汗、手抖、饥饿等低血糖症状。

3.低血糖未必有症状。

事实上, 当血糖低于正常时, 有些糖友有症状, 有些糖友则没有症状。 没有症状的多见于老年糖友以及长期频繁发生低血糖者, 临床称之为 “ 无症状性低血糖” 。 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可能与机体神经系统受损、 交感神经对低血糖的感知能力降低有关。 存在这一问题的患者, 一定要加强血糖监测。

4.同是低血糖, 症状可以不一样。

临床观察发现, 不同年龄段的糖友在发生低血糖时的临床表现并不完全一样。 例如, 婴幼儿及低龄儿童低血糖可表现为哺乳困难、 哭闹易惊, 易激惹、 面色苍白、 出冷汗、 注意力涣散, 恶梦连连、 遗尿等, 发生在夜间可表现为尿床, 症状缺乏特异性, 必须细心观察方能发现。 成年人发生低血糖往往症状比较典型, 主要表现为交感神经兴奋症状, 如饥饿感、 心慌、 手抖、 出虚汗, 四肢无力等。 而发生于老年人的低血糖往往以神经缺糖症状作为突出表现, 如嗜睡、 意识障碍、 偏瘫、 癫痫样抽搐、 昏迷等, 很容易被误诊为 “ 急性脑卒中” 。 另外。 “ 无症状性低血糖” 在老年糖尿病患者当中也比较多见。

温馨提示

13.人生哲理——正确认识自己 篇十三

有这样一个故事:有一天,—个国王独自到花园里散步,使他万分诧异的是,花园里除了小小的忘忧草,其它的花草树木都枯死了,园中一片荒凉。后来国王了解到,橡树觉得自己没有松树高大挺拔,因此轻生厌世死了;松树因为自己不能像葡萄那样结出甜美的果子,也自惭死了;葡萄羞愧自己终日匍匐在架上,不能直立,不像桃树能开出美丽可爱的花朵,于是也死了;牵牛花叹息自己没有茉莉花那样的芬芳,其余的植物也都分别觉得自己缺陷太多,比不了别人而无精打采,而顶细小的忘忧草却并不觉得自己卑微,独自欣赏着自己,茂盛地生长。师:这个故事对你有什么启发吗?古希腊的阿波罗神殿的石柱上刻着“认识你自己”的箴言。你认为人认识自己重要吗?请结合你对上面故事的理解谈谈你对认识自己的重要性的理解。

高大的橡树、挺拔的松树、深受人们喜爱的葡萄树都觉得自己无法活下去了,原因是什么?是因为它们真的很差劲,没有活下去的理由了吗?忘忧草为什么能愉快地活着?

师生一起讨论。

老师总结:这些原本优秀的植物纷纷自愿放弃生存的机会,不是因为它们自身的缺陷,而是自信心和自尊心出了问题,而自信的丧失来源于它们自我认识的偏差。那么,人通过哪些途径可以更好地认识自己呢?

1.正确认识自己:

学生以四人小组为单位结合教材第8页中的内容结合自己的体会进行讨论,并派代表发言,在全班交流各小组总结出的正确认识自己的方法。

14.正确认识逆反心理 篇十四

逆反是指个体在过度接受某种刺激后所做出的逃避反应。这也是人类出于自然本能的一种自我保护性的心理反应。其实这也是一个十分容易理解的生活常识。我们任何人接受某种刺激都是有一定限度的,对于那些不利刺激我们接受的限度当然是显而易见的;而对于那些能够满足我们某种需要的刺激,我们接受起来也是有一定限度的。例如,你很喜欢吃饺子,但是如果一个星期每天三顿都让你吃饺子,你一定会产生反感,也就不会再有享受美味佳肴的愉悦了。这就是说,即使有利于满足我们某种需要的刺激,如果超过了一定限度也会给人带来伤害,会使人在心理上产生根本性的逆转,由原来的赞成、接受、欣赏转为反对、拒绝、逃避的态度和行为。在班级的管理、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中,特别是量化管理的制约下,为了班集体尽快达标,有的班主任就经常不断地强调着每一条规范要求,有时在整个一节班会课上,学生的耳朵里灌入的都是这种机械的语言重复。所以,有些老师的嘱咐早已被学生评价为“唠唠叨叨”,甚至对老师讲话的语言顺序都已经十分熟悉,几乎在老师的第一句话说出以后就能准确预知第十句话的内容了。可想而知,在这种情形下,即使你讲的话都是真理也已经毫无作用了,只是强化了学生的超限逆反心理。当然有许多必要的规范需要不断提醒学生遵守并促使他们尽快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但是班主任老师也应该努力提高自己的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艺术、策略意识――同一个道理可用不同的方式表达。比如:导演小品、歌曲比赛、学习格言、诗歌朗诵、演绎生活、塑造人格的有效手段和途经,为什么非要迷恋于自己枯燥无味的说教呢?更何况这种超限逆反心理容易动摇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权威形象,因为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方式的`单调乏味恰恰说明了我们育人智慧的匮乏。

在班级的管理、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中,注重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的活动性是防止学生超限逆反的一个重要原则。个性是在活动中形成的,只有在各种活动中才能更准确地了解学生的个性品质,也只有在各种活动中才能改善和发展学生的个性品质。健康丰富的活动可以调动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可以培养学生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可以引导他们塑造自己美好的心灵,建造班集体良好的学习环境。当然,必要的说教和灌输是绝对不可偏废的,我们所需要的只是把说教和组织各种活动紧密地结合起来。

15.正确地认识和评价自己 篇十五

心理学研究认为,自我意识的发展在个性的形成中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一个人的情感、行为甚至才能,往往与自我认识和态度有着密切的关系,过高或过低地认识和评价自己,不仅会影响个性的健全发展,也会由此带来心理问题。

自我认识过高的人,容易产生莫名的优越感,他们在对待和处理周围的人和事时往往一切以自我为中心,其结果不被人接受,从而产生出许多烦恼。相反,有些人把自己看得太低,认为自己无用或无能。他们把一些失误或失败都归咎于自己身体矮小、才能低劣,或强调自己笨、不灵活等等。这样的表现就属于自我矮化,同样对青少年的个性发展和学习生活构成危害。

现实生活中真正属于自我扩大或自我矮化的人是少数。而处于心理成长过渡期的中学生,更多地表现为二者的交替。他们一会儿觉得自己很了不起,一切都很好;一会儿又觉得自己很差劲,什么都很糟糕。其实,这是一种正常现象,是自我确立、自我同一的必由之路。

自我确立和自我同一是认识自我的核心,是指能比较真实地看待自己,包括正确地认识自己的身体特征和生理状况,能正确地认识自己的智力、能力、情感、意志和性格等心理特征,还能正确地认识自己在集体中的地位、作用等。

同时,这些自我的认识与他人的客观评判是基本一致的,自己也能坦然地面对这一切。在这个基础上,再逐步学会自我调节和控制,逐步学会自我教育,向成为理想中的人努力。以上所说,对于我们中学生个性的健全发展、人格的成熟形成是必需的。

如何做到正确认识自我,以下几种方法可供同学们参考。

一、与同伴作比较

这是从处世的方式、遇事的处理方法和情感态度的区别等方面跟同伴作比较,以此来认识自己在集体中的地位、作用和自己的心理特征。但选择比较的对象十分重要,应该选择成长环境和心理条件相近的人来作比较。过于自信的人应避免和不如自己的人作比较,自卑的人应避免以自己的缺点与别人作比较。

二、自我分析与反省

以平静、沉着的态度客观地观察自己,分析自己的优劣所在,通过自我反思和自我检查,调整自我认识的偏差,重新认识自己的个性、能力和身体机能状况等。

三、听取他人的评价

中学生其实非常看重也十分在意他人的评价,正因为如此,往往会导致有些同学不能正确对待别人对他的评价。通常的现象是,根据心理需要的不同,而只注意某一方面的评价,有的同学只听好话,有的同学则相反。

因此,全面而完整地听取他人的评价,对正确认识自我十分重要,同时,也能很好地反映自我认识的能力。他人评价与自我评价的结果很相似,则表明你的自我认识能力较强、较成熟;反之,则表明你在自我认识上有偏差,需调整。

四、总结生活经历

成功和挫折最能反映个人性格或能力方面的一些特征,通过对自己生活经历的回顾和总结,可以很好地发现自己的一些性格特征或能力特点。

五、自我实践的反馈

对自己是否具有某方面的性格、特长或才能优势,不妨寻找机会表现一番,从中可以体验出自我发展的某些优势。

16.正确认识 有效利用 篇十六

一、正确认识多媒体和课件

目前,多媒体还没有一个完全统一的定义。大体上说,多媒体就是将文本、图像、动画、静态视频、动态视频、声音等媒体信息有机组合而成的组合媒体。其目的是集各种媒体的优势,形成一种功能上更为完善的信息传播体系。但它不是几种媒体的简单组合,而是有机结合多种媒体和统一处理各种信息。“多”指其多种媒体表现,多种感官作用,多种信息交汇,多个领域运用;“媒”指人与言语世界之中介;“体”指其综合集成一体化,包括各种信息及其关系的编码一体化、设备控制一体化,并具有实时交互控制的环境。

课件是计算机辅助教育系统中最重要的应用软件,它是为进行计算机辅助教学活动,采用计算机语言、写作系统、多媒体创作软件或其他写作工具所编制的教学应用软件。

二、以教学为例,谈有效运用

现代教学中多媒体的科学运用,目前比较成熟的、我们常见的就是播放教学。

在播放教学当中,应该注意以下两个方面:

1.明确提示。在播放前和学生视听过程中,教师要给予必要的指导,告诉学生们看什么、听什么、注意什么问题,以及要达到的目的。播放过程中,还要根据画面的内容指导学生观察。通过指导,使学生了解画面各部分之间、画面与画面之间的内在联系,从而完整地把握對象,全面深刻地理解教学内容。

2010年11月,会宁县举行了三种模式下的优质课竞赛,我们为一位教师制作了冀教版“Student Books 1, Unit 5, Lesson 36: What are They Doing?”一课的flash动画课件,课堂教学过程当中,教师提出了明确的观察要求,然后播放课件。flash动画课件生动地演示了“Danny, Li Ming, Jenny and their parents actions. Danny is writ?鄄ing. Li Ming is writing, too. Danny, Li Ming and Jenny are talking. Their parents are making dumplings. ”学生得到了直观视觉感受,教学效果良好,学生通过flash动画感知了the present continuous tense,对现在进行时的理解和掌握就形象了、直观了、深刻了。这节课后来获得了县一等奖。

2.讲解说明。在采用无声的幻灯、投影、电影、电视教材进行教学时,必须边演播边解说,解说与演播的画面内容密切配合,语言要准确、简明、精炼、通俗易懂、生动形象。解说的作用很大,它可以补充形象资料中不能清楚说明的部分,还可以对图像画面进行抽象的概括。

比如冀教版“Students Book 1, Unit 5, Lesson 34: Jennys Family”一课的教学中,如果教师只是利用教科书来教学,只会枯燥地传授知识,会导致学生学得累,又对所学知识记忆不牢固。教师可把课本内容利用多媒体进行分解再合理组合,用幻灯展示Jennys family。教师可以边放映人的图片边提出问题:Who is she? How old is she? 通过图片展示,教师加以描述讲解,学生就对Jennys family理解更透彻,记忆更牢固。

当然,对一些有声的媒体教材,在播放过程中,有时也需要进行必要的说明或讲解,这有利于突出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使内容更加条理化、系统化。比如冀教版“Stu?鄄dents Book 1, Unit 7, Lesson 39: Seasons”一课的教学,利用多媒体展示不同季节形象图片的同时,还可以配上一定的声音,从而活灵活现地展现在学生面前,把教学的重难点直观化、具体化、形象化。通过展示不同季节的场景,加上教师有感情的叙述,就把四个季节绘声绘色地表现出来了,学生能更深刻地理解、巩固。

总之,在课堂教学中采用多媒体教学并不能说明这节课就是一节好课,更不能说明这节课是“现代教学”。我个人认为,进行教学的必须是思想,多媒体只是一种工具,如果使用它就像使用黑板、粉笔一样的自然、流畅,做到“物有所值”、“物尽其用”,那将是我们进行教学的理想状态。

17.正确认识SCI影响因子 篇十七

评价科技期刊的计量指标主要有:总被引频次、影响因子、他引率、引用刊数、即年指标、扩散因子、学科扩散指标、学科影响指标、被引半衰期,等等。影响因子是随着《期刊引证报告》而出现的评价期刊的统计指标,按照影响因子数值对统计源期刊进行排序,可以宏观分析科学研究发展变化情况,也可作为作者投稿时选择期刊的参考依据。影响因子是指:某期刊前两年所发论文在第三年被引用的总次数与该期刊同期发表的可被引用的论文总数之比。

SCI每年发表上一的被SCI收录期刊的“期刊引证报告”,在该报告中统计了许多评价期刊的统计指标,如总被引频次和影响因子,从而定量地评价某种科技期刊,影响因子只是其中的一个统计计量指标。决定影响因子数值高低的主要因素有:时间、数据库期刊数量的多少、统计差异、学科性质差异、SCI论文类型以及参考文献的引用[2]等等。而国内个别学术期刊为了提高自身的影响因子,要求论文作者大量引用其自己文章和自己的期刊,更有甚者删除同行期刊的参考文献,中国期刊的高自引率成为国内学术界公开的秘密。优秀科技期刊合理的自引率应该在巧%以下,2004年《中华神经外科杂志》的自引率是7%。为此,中华医学会倡导使用“他引影响因子”(即:影响因子x他引率)[,〕,就是为了去除不正确的高自引率的问题。

【中国期刊库】——最权威的论文发表网站!您身边的论文专家!

各类省级、国家级、学报和核心发表服务,写作指导润色服务,翻译服务!

18.正确认识游戏作文 篇十八

游戏发展到今天,它能让许多人包括成人沉迷,是有一定道理。

想一想,当你进去啥也不干,给你奖励,打赢了,给你奖励,打输也给你奖励。随时随刻的奖励,激发了玩家对这个游戏的迷恋。

在一些游戏,尤其是热度高的,它会设置任务。这些任务细细想来,一个是简单,可操作性强,不是又大又空的,而且数量不多,多数在五六个之间。它的这种设置,会使各个水平的玩家都能获得成就感,促进玩家更长时间的娱乐。

还有游戏中敌方的血量条会立刻告诉你操作的是否有效,增强你的关注度。但在学习中呢,你根本不知道自己掌握程度如何,没有一个及时反馈。还没等到学习目标完成,就已经死在自我怀疑的路上了。

还有太多游戏中细思极恐的设计,我也很难一一说清。这些设计都出自优秀的游戏设计师之手,他们非常清楚人的生理和心理特点,来特别设计游戏。

对于一个游戏公司来说,它的目标就是坐在屏幕对面的某个人玩的时间越多越好。你可以说如果足够自律就不会发生沉迷。但是,请清醒点好不好。

别把所有人想的那么自律,全中国人那么多,有太多人身上有着难以改得毛病,其中就包括不自律。虽然你认为自己很自律,但你屏幕另一边坐着一群热切渴望你玩的时长越多越好的`游戏设计师。以渺渺之身对抗整个团队,胜利的几率真的太小了。

19.正确认识和实施赏识教育 篇十九

一、赏识失败心理, 消除自卑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 自信心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在现实生活中, 我们也不难发现, 自信与自卑两者的累加效应。愈是自信, 愈会成功, 愈成功则愈自信。反之, 愈是缺乏自信则会导致更深的自卑。与自信相对的自卑, 来源于对周围事物的躲避心理, 对他人的紧张心理, 对自身的否定心理。作为一名教师, 应引导学生剖析自己的心理, 学会调节情绪, 增强自我认识, 把失败看作是再学习的机会, 认识到失败, 极有可能是一个环节出错, 没有必要指责整个过程。教育学生从多个环节中寻找差错并再学习尝试, 这样就可能获得成功。

二、赏识错中之“美”, 培植自信

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杰丝·雷耳说:“称赞对温暖人类的灵魂而言, 就像阳光一样。”对学生任何一点值得鼓励的地方, 我们都应该加以肯定、赞扬, 激起他们的自尊和自信, 并通过持续不断的鼓励, 使其持久地保存下去。小学生的身心处于迅速成长时期, 可塑性大, 但稳定性差, 他们敢想敢说, 毫无顾忌, 常常会做出一些出乎意料的错事。但是如果我们避重就轻, 绕开他的错处忽略不计, 而对其表现出来的积极进取的一面加以肯定和赞赏, 就可以满足孩子内心的自我肯定的要求, 强化其积极向上的欲望, 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有一次在批改学生默写作业时, 我意外地发现一张默写纸上没有署名, 却画了一个卡通人物, 旁边还用拼音歪歪扭扭地写了“白雪公主”四个字。第二天, 我在发默写作业的时候, 故意清了清嗓子说:“白雪公主, 一百分!”教室里立刻响起了一片哄笑, 等了半天, 才见一个叫王旭鸿的小男孩慢慢地站起来, 眼睛里充满了胆怯, 低声说:“老师, 我……”台下又是一阵哄笑。我没有批评他, 而是把他请上讲台, 让他说说白雪公主的故事。他大步走上讲台, 绘声绘色地讲了起来……足足讲了三分多钟, 先前还笑他的孩子, 此时都被他的故事吸引住了, 眼睛里充满了敬意。我也为口头表达能力这么强的孩子感到惊讶和高兴, 要知道他入学还不到三个月呢。随后, 我表扬了他, 说他知道得真多, 讲得也很真精彩, 他带着胜利的微笑美滋滋地回到了座位上。从那以后, 班上看拼音读物的孩子多了, 他们知道了小红帽、灰姑娘、葫芦兄弟……每每看着他们兴奋、得意地讲起书中的故事, 我总会暗自庆幸, 如果那次批评了那个孩子, 还能收到这样的效果吗?

三、赏识自我优点, 树立自信

学生缺乏自信, 甚至产生自卑的原因是没有正确评价自己, 往往拿自己的缺点与别人的优点相比。所以教育引导学生正确评价自己, 赏识自己, 这是增强自信消除自卑的良策。我利用《品德与生活》课组织学生做寻找优点的游戏。方法一:学生自己找自己的优点。方法二:优点大轰炸, 即小组同学都来找其中一位组员的优点。这样学生对自己的进取有了信心。对个别找不到自己优点的同学, 我让全班同学帮他找优点, 帮助树立自信。我班王慧莹同学文静、漂亮, 但因学习不理想, 很自卑。我请她说说自己的优点, 她竟然说没有优点。我让全班同学帮她寻找优点, 有的说, 她守纪律;有的说, 她劳动积极;有的说, 她从不与同学闹矛盾……接着我问全班同学, 王慧莹同学长得这么漂亮, 她又有这么多优点, 你们喜不喜欢跟她玩?全班同学大声地说“喜欢”, 此时王慧莹同学十分激动, 脸上露出灿烂的笑容。

四、赏识成功喜悦, 获得自信

上一篇:建行和交行信用卡下一篇:信息系三下乡活动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