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的风景作文

2024-07-31

行走的风景作文(精选7篇)

1.行走的风景作文 篇一

我还是很喜欢你,就像周幽王烽火戏诸侯,只为博他心中挚爱一笑;我还是很喜欢你,就像余光中写的书中般我的余光中有你;我还是很喜欢你,就像鲸沉于海底温柔呼吸,痴极如醉。

——题记

它像世间所有的好东西,像夏日的微风,像能让人飘荡的音乐,能抚平心中的躁动,能停住时光唤起热忱。

它在李白醉后的《静夜思》中,在陶渊明的《饮酒》中,在苏轼的《饮湖上初晴后雨》中它蓄起了亘古的情丝,结出了那殷红的相思。

它便是风景。

我单恋它于盛夏。

那年初夏,更说得上是盛夏。我随着父母来到了油菜田地。金黄的光辉相互交杂着,毛茸茸的抚在了这金色花开的田野中。漫步其中,沉浸在了这金黄的世界。周围的花儿,有的含苞待放饱满,如花初绽时的青涩,有的娇小如丝让人心生呵护,有的有磅礴勇气不断地向阳生长。每一朵就如黄色的小精灵般随舞而动。那时,一阵微风轻轻拂过耳畔,身边的花瓣也在风下尽情舞动,好似被赋予了生命一般。

中午间修时,我平躺在大地上,看着油菜花映在空中,金黄的太阳,蔚蓝的天空,更有纸飞机与千纸鹤飞扬,更与油菜花交织着,像是一道美丽的风景线,更是一副精美的油画。远处的孩童和动物,笑声、哭声、打闹声、犬吠声更为这平静的田野添了一道风景。

人人都说:雨后的油菜更美,但未雨时已美如画,更不必说雨后。

风景无处不在,于世界各地,而我也正踏上追逐风景的路上。它是月光,是人,也是物。

我想去法国的巴黎,看一眼的埃菲尔铁塔;去德国,品一次啤酒;去日本,赏一场樱花;去荷兰,玩转一轮风车。

飘逝的`日子清风般,承载着我所有成长的时光。年少的我,行走在追逐美景的路上。

2.行走的风景作文 篇二

亲历文本, 似乎和旅游有着异曲同工之处。如果将文字当做一道风景, 那么去欣赏它, 感受它, 体悟它, 也需以“行走”的方式。当然, 这不仅仅是目光在文字表面游走, 更重要的是思想、情感、心灵在文字的峰峦与谷壑中行走。这样的“行走”同样可急可徐, 可驻足细品, 可静坐回顾……以不同的方式行走在文字的风景中, 阅读才会变得细腻而深刻。

“进入”与“退出”———主体的姿态

作为行走在文字风景中的主体———学生, 他们既是文本的阅读者, 也是文本意义的再造者, 既是文本的建构者, 也是文本的解构者。

通过同化或顺应, 学生在阅读时才能够实现对文本的意义建构。如何同化和顺应?这就需要秉持“进入”文本的阅读态度, 或浏览, 或品析, 或默读, 或背诵, 或动笔书写, 或朗声诵读……在充分的语文实践和丰富的思维活动中体悟感同身受的文本语言, 揣摩耐人寻味的言语形式, 受到感染和熏陶, 达成情感体认, 初步形成言语范式。因此, “进入”应是主体的基本姿态。

通过个人经验的介入和影响, 学生在对文本进行意义建构的同时也对文本的原始意义进行消解, 这便是文本的解构。对文本的解构, 意味着带有读者主观意象的创造性解读的可能。关于解构, 法国哲学家德里达曾表达过这样一个观点:“一切阅读都是误读, 一切阐释都是误释。”德里达似乎想阐明一个道理, 对文本的解读永远无法触及作者创作的初衷, 也无法企及作者精神的高度。因此, 读者的解读或多或少带有主观色彩, 带有个人的经历、喜好、价值判断、生活态度的烙印。而这样的解读已远离了作者的文本原意, 是一种误读。这一解释看似令人颓丧, 但细细推敲却也透着“拨开云雾见青天”的豁然开朗。正因为一切的阐释都是误释, 才为创造性的阅读留下了足够的空间。

因此, 作为“行走”主体的学生, 还应当具备“退出”的姿态。教师也应为学生进入文本后的淡出, 为他们凸显自我阅读价值提供契机。

“景深”与“广角”———亲历的视角

行走在文字的风景中, 应该以怎样的视角去留意那些富有情感和意蕴的文字?借助摄影术语来比喻, 既要有“景深”, 让学生的认知和思维有深度;又要有“广角”, 让学生的感悟多元, 情感丰富, 有广度。“景深”和“广角”是亲历文本不可忽略的两个元素。因为关注了“景深”, 在阅读文本时, 才会有触及心灵的深刻体验, 才能达到情感和思维的共振, 才能实现语文的生命价值;因为关注了“广角”, 才会有丰富的体验, 多元的感悟, 灵动的思维, 鲜活的表达, 才能在知识能力层面触类旁通, 在文化精神层面彰显自由的性灵。

行走在文字的风景中, 当视角投射到“景深”和“广角”时, 常常容易出现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 学生因为生活经验不足, 认识水平有限, 阅读容易浅尝辄止, 对文本的理解流于肤浅, 缺少亲历的层次性和递进过程, 无法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建构。

第二, 在拓宽体验的广度时, 忽视对文本语言和表现形式的研究, 单纯关注体验方法, 如多媒体手段、表演、绘画的使用和课程资源的盲目援引。

第三, 在认同多元文化和价值观的同时, 忽视了符合一般道德标准的主流文化和“本元”价值。

第四, 忽视学生认知和情感起点, 教师将个人阅读体验强行介入学生的阅读过程, 脱离学生实际, 过度深化人文内涵和认知要求。

“好的文科应该使人变好一点;好的文科不该教人疏离社会;好的文科该教人智慧;好的文科该培养美感、诗意;好的文科该教人清醒而有爱心;好的文科该教人使用美好的文字。” (毛丹《南方周末》2006年6月29日) 这是毛丹提出的好文科的6个标准。亲历文本, 关注“景深”和“广角”是为了让语文更切近好文科的标准, 让语文变得更好。

“扫描”与“聚焦”———摄入的方式

行走在文字的风景中, 需要以“扫描”和“聚焦”两种方式摄入文字信息。

文本“扫描”如同疾走, 常常采用浏览和速读的方式接触文本, 使学生以最快的速度初步了解文章脉络, 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在当下资讯发达的信息环境中, 文本“扫描”能实现阅读的快速、高效;在课堂教学时间是一个定数的客观条件下, 文本“扫描”是提高阅读教学效率的重要方式。在语文略读、选学课文教学中, 文本“扫描”更是一种常用的阅读教学方法。

“聚焦”的“焦”指文本的精要与核心。顾名思义, “聚焦”就是将学生的阅读兴奋点引至“焦点”处, 启动思维, 调动情感, 通过听、说、读、写等语文实践, 于“焦点”处达成“毕其功于一役”的效果, 帮助学生摄入文字的精华, 获得语言的力量, 实现情感的收获。“聚焦”包括三方面内容:

第一, 切准“文心”。一篇文章往往有“文心”, 文心或在作者反复吟咏处, 或在作者情感勃发处……“文心”往往是文章的重点, 它处于醒目的地位, 常常能一下子抓住读者的注意力。“聚焦”就是要关注文本重点与核心, 通过研读摄入语言的、情感的、审美的、文化的、精神的信息。

第二, 放大“细节”。文本细节有时是看似寻常却不同寻常的字词, 有时是表现形式特殊的句子, 有时甚至是一个小小的标点……这些看似不经意的细节却承载着深厚的内涵。如《冬阳·童年·骆驼队》一文中写道“骆驼也脱掉它的旧驼绒袍子啦!”“拉骆驼的人也一样, 他们身上那件反穿大羊皮, 也都脱下来了……”这里有一处超常规的表现手法“拉骆驼的人也一样”。仅这一描写, 便可以顺势思考许多问题:“拉骆驼的人和谁一样?”“人怎么能和骆驼一样?”而后顿悟:因为这是一个五岁孩子眼中的世界, 在天真的孩子眼里, 人和骆驼原本就难分高下, 所以才会有“拉骆驼的人也一样”之说!文本中的细节, 由于所处地位不显著, 常常为学生所忽略, “聚焦”就要像叶圣陶先生说的那样“一字未宜忽, 语语悟其神”, 通过对这些看似普通的细节的精推细敲, 从微言处悟深意。

第三, 积聚内容。“聚焦”还包括积聚教学内容。语文教学内容主要指“教师为达到教学目标而在教学的实践中呈现的种种材料。它既包括在教学中对现成教材内容的沿用, 也包括教师对教材内容的‘重构’———处理、加工、改编乃至增删、更换;既包括对课程内容的执行, 也包括在课程实施中教师对课程内容 (正的或负的) 创生”。 (王荣生《语文课程论基础》, 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3年6月) 王荣生先生对语文教学内容的描述十分准确、精辟。“聚焦”应当围绕教学目标, 对教材中的内容进行“重构”, 并引用丰富的课程资源进行教学内容的“创生”。“天机云锦用在我, 剪裁妙处非刀尺”, 对教学内容的“重构”和“创生”要注意适切, 用在恰到好处, 不可牵强, 不可泛滥, 只有合理运用, 才能使焦点更凸现。

注意了“扫描”和“聚焦”, 就是关注了阅读的整体和细节, 语文教学因整体铸就成功, 因细节造就完美。

美国作家杰克·凯鲁亚克的《在路上》一书被认为是一部行者之书, 而行者的目的正如著名评论家吉尔伯特·米尔斯坦所说:“他们寻求的特定目标是精神领域的。”

3.行走的风景 篇三

满眼尽看三月喜,举头已觉千山绿。这个季节,选择与山相见,把四散漂泊的情绪归拢来,置于山之中,如赴情人的约会。轻装简从,说走就走。一路说笑着,把心情往山顶极尽处尽情延展,零碎的脚步踏碎了山的沉寂。徜徉在春天里,呼吸着清新的空气,目力所及,满山的绿意甚至让人觉得造化的手笔居然来得太不可捉摸,太缺乏过渡。一层淡得几不成墨的背景,竟是一幅写意,透着春的勃发。不疾不徐之间,一种潜藏的奢华在漫不经心地流淌。我在不经意间恍然捡拾到了唐诗宋词中那婉约清纯、恬静舒适的意境。清代李渔在《闲情偶寄》中曾写道,“事属可缓,则以安步当车;如其急也,则以疾行当马。有人亦出,无人亦出;结伴可行,无伴亦可行。”快乐总是简单!要说,行者之心,本该这样纯粹;远足之行,本应如此简单。置身于此,不仅仅只有岁月滄桑的感慨,一切俗思俗念也都远了,脚步轻松而毫无羁跘,思绪是无国籍的游民;在这里,一切心理负荷都释放了,心灵返归自然,纯洁而透明;在这里,你将会对自然激发无限幽情,与她进行人生与哲学悠深的对话……难怪古代文人墨客执意要隐居大山享受诗意和浪漫呢!我仿佛在一个温暖的梦境里漫游了。 无奈神马都是浮云。在雾霾笼罩、空气罐头俏销的今天,没有人会感到生命正以最快的速度向一个尽头滑去,“最牛钉子户”们也只能是暂时的守望,城镇化之殇让诸多鲜亮的事物在次第褪色,有很多东西我们已经看不见了。好在人类已经开始在反省了,决心恩相报,怨相忘,永远追寻山、依恋水,为了让自己和脚下的这片土地不再失去记忆,为了守住我们这片诗意的栖居地,不弃不舍,不分不离。想想这时刻,我突然觉得自己好像一个长途跋涉的行者,在走过了一段长长的路程后,一不留神,迎面又看见了一个新的路标,那里有令人心旌摇曳的风景……

nlc202309051752

4.在绝美的风景中行走作文 篇四

一年四季,花开又谢。千姿百态山水中的每一寸美丽,无论怎样光华流转,无论怎样天地情殇,我都痴心眷恋。

我爱旅行,爱享受于阳光的感觉,爱被放纵在自然里的感觉,爱游历的美感。

每当在书中看到我所向往的地方,每当被自然的神奇所吸引,我就恨不得义无反顾地扑向这片博大之中,那时那刻,我便只在自己的风景里,不在别人的世界里。

我想带上背包,带上相机,带上日记本。这样就足够去行走了。我会每天拍很多很多地照片,会写一段段关于自己心情的文字。不知从哪里听到这样一句话:当你踏上旅途,不必在乎目的.地,在乎的是沿途的风景,以及看风景的心情。

我想每到一个地方,就寄名信片。寄给我想念的人,也寄给未来的自己。寄给自己一份慢慢的温暖。

这样很久以后,当我再次翻开那些泛黄的照片,年轻时的文字,就会十分地满意了。这是一种生命独有的暖意,仿佛时间的喧嚣不过是淡淡的一笔,那么自然而然地略过。

5.行走的风景七曲山的散文 篇五

一袭古装的她,逆潼水而上,溯古道北上,停在翠云廊西段的七曲山上。

一条蜿蜒的古道,若苍龙摆尾,将七曲山一分为二。北山梓林,东寺大庙,以一座高悬的廊桥——翠云楼相连。

高而缓的北山,梓林叠翠,满眼苍苍。

一飞穿云者,不失英雄伟岸之风。

虬枝旁逸者,颇有小家碧玉的柔婉之味。

枝展臂舒者,一如贴心的向导,为八方香客指点迷津。

山岙,坡道,壁崖,路口,古蜀道上,随意散站着这些俯仰生姿的古柏。据史书记载,2万多株古柏,年轮参差,柏林湾的老寿星皇柏已超过2300岁,就是最年青的潘家柏也已存活了200多年。皇柏,潘家柏,夫妻柏,阿斗柏,泰山柏,因神话,或史典,或长势,或外形,称谓新奇,形似神肖。这些千姿百态的古柏,以剑阁为中心,南至古巴西(阆中),北至葭萌(昭化)天雄关,西至梓潼,穿山越岭,绵延300公里,绕成了一条回环曲折的绿色长城,以“色”夺人,清爽宜人。

……三百长程十万树。翠云廊,苍烟护……清代剑州知州乔钵赞词一出,翠云廊即享誉神州。

这些迎雪斗霜的古柏,擎起一顶顶绿色的华盖,荫泽万物,婆娑着别样的灵性。尤其是那深浅浓淡的绿,就是同属一胞,或里或外,或上或下,也现出明度、纯度和色相的自然渐变。经了夜色晕润的绿,一丝一缕地闪着光,摇出一抹又一抹影影绰绰的柔情,清空而灵明。

而她独爱那一株卓尔不群的晋柏。它无叶,无枝,又无皮,枯干得只剩了骨架,然,它却老而弥坚,一柱擎天,独立于应梦仙台旁。

晋柏,与主人张亚子一样,身如菩提,心如镜,裸展着一种本然生态。岁月风化了他们的血、肉,却淬炼出了可以意会的精、骨、神。

存在,以虚灵不昧的清凛之气,活出了生命本色。

月色清明,水意迷蒙,最宜于冥思。神与物游,讲究的是顺其自然。她屏息,凝望,冥想,然后,身不由己地贴近,再贴近,用肢体触摸那盘曲嶙峋的枝干,用心灵谛听那秘而不宣的道理。

一株依壁而立的飞柏,以一招拜月式,匍伏于廊桥,宛若一位青丝纷披的贞女,虔诚地膜拜着什么。

廊桥以东,联缀着的是七曲大庙那一片错落有致的古建筑群。

在她的意识里,贞女树,心之所向,并不是远方,而是东北隅的七曲大庙。

殿宇巍峨,宫阁庄严,回廊幽深,掩映在一派静穆宁谧之中。

传芳托嘉树。贞女引诗如是说。然,七曲大庙,以何为托,又缘何深得一代代潼城人的虔奉?

此乃天下文昌宫家庙,闲人留步。一声闷喝如雷滚过。

她倚靠贞女树干,越过袅袅腾升的雾气,循声东北望,但见廊桥中央,隐约一个绿袍金面的猛汉,手持“圣谕碑”,恭肃而立。

狭路相逢,总带了几分意外与讶异。

他不就是那位声名狼藉的流寇,大西国暴戾成性的土皇?苍髯飘拂的他不固守张献忠家庙,却现身于廊桥,耽耽相待?

这位有臧有否的人物,以农民英雄的身份举义,入蜀称帝的他却干下了一桩桩涂炭生灵之事——

沉银事件,毁碑滑稽剧,最令人齿寒的是,他以“特科”考试为诱,在大悲寺里大开杀戒,累计屠戮士子几千余人,唯有雅州一些生员幸免于难……

屠蜀立法的同时,他又着手谋划了联宗认祖的封神行动。他慷慨捐银5万两,拯建文昌殿,新筑张献忠家庙,追奉张亚子为文昌帝君,自此,七曲山大庙就顺然荣升为“南有文昌”的文化祖庭了。

张亚子,东晋人,他长住七曲山,晓诗书,精医术,诊病施药,悬壶济世的一代名医。若他天界有知,之于这份奉若神明的联宗,他和手植的晋柏一样,知而不见,一笑了之。

守诺?赎罪?渡化?

张献忠,这一祸福相生的人,且随了他自说自话,自行自省。

亚子祠的传说,文昌宫的来历,关帝庙的传闻,魁星的`灵验,观音的仁慈,百姓的仁善……

翠云楼里,低频有声,渐至消弭。

佛光梦影,于冬夜雾霾下,以一种凝固的悲郁,澄默不语。

禅院深深的寺庙,散漾着香烛味,经年不绝。

赶庙会祈福,是父母一年里最浓重的仪式之一。

但凡家有事,父母总会拾掇得清清爽爽,走几十里山路到县城,上七曲山求佛。

天上一个月亮,地上一只手电。曲里拐弯的山道儿,走呀走,总没有尽头。她眯缝着眼,跟在母亲身后,一脸懵懂地朝那白亮的地方走去。

小心。母亲的话未完,她探着步子的左脚已伸了出去。

一个趔趄……压阵的父亲拦腰一抱,她悬空的身子稳稳地落在了石桥上。

有惊无险的拜佛长征。

七曲大庙始于晋代,历元、明、清一再修缮,形成文昌殿、灵官殿、三重三檐的魁星楼、五瘟殿、观音殿、关圣殿、家庆堂、白特殿、张献忠家庙等23座体系完整的古建筑群,占地一万多平方米,保存完好的古迹有送险亭、坡去平来坊、五丁遗剑处,空心浇铸的文昌神像、大铁铸造像、铁铸花瓶,清书法家彭聚星手书的“帝乡”墨宝,洁雅、淳厚的文昌洞经古乐……

那年的七曲庙会,梓林,大庙,廊桥下,到处都是人,空气中流散着浓烈的香烛味。

烛光闪闪,炮仗声声,蒲团上的信众更是虔敬。敬香,烧纸,放炮,磕头作揖,口里还念念有词……

文昌殿,魁星楼,关圣殿,五瘟殿,张献忠家庙……

登阶求佛,遇菩萨就拜,得应了就还,或许是母亲乃至祖辈们表达诉求的最佳模式了。

她的记忆里,也铭记着经年的朝圣之迹。除了一个趔趄,她记得最真的是,那个所谓的吉兆。

那日她一拜完魁星,廊桥下就是一阵锣鼓喧天。

当年,她上了师范。

父母买了二尺红布,押着她去还了愿。同样的朝圣,弟妹们也无一幸免。

张亚子水淹生灵,张献忠荼毒蜀民……审谛因缘果报,护佑大地生灵,神灵自明,自思自量。

一个决堤救亲,因了一份孝悌而感天动地。一个认主归宗,立地成佛,终是博得了宽宥。

在蜀民的心域中,张亚子是至善的,张献忠是至诚的。

蜀道,晋柏,古迹,古建筑群,洞天福地,就是他们亘古不变的朝圣之路。于是,他们以冲虚之怀,恪守天理,洗尽仇恨,虔心向善,一代续一代,活得简静而安适。

在父母的视界里,一些无可考证的传说,几件本不关联的偶发之事,一律被合理化为了三世因果。从此,虔信因果,礼佛奉道,勤作善业成了虔诚的父母一辈子孜孜以求的“功课”。

朝圣印记,神话故事,一代代口耳相传,七曲大庙便有了绝然于世的生命,风情宛然,有求必应。

“细雨霏微七曲旋,郎当有声哀玉环。”天宝十五年的一句慨叹,东依梓林、西枕潼水的“七曲”就名扬天下,且被道教誉为天下第九座名山。

无独有偶,幸蜀的唐玄宗途经梓潼,圣口一开,薄脆子就来了个华丽转身,成了朝堂贡饼,也是潼城人赠亲送友之佳品。

展颈南望,面向夜色阑珊的潼城,心潮起伏的她嗅到了丝丝缕缕的沁香。

七曲山,西岩寺,潼江水,环护着一个小而富足的潼城。那里,依然有一处温暖的窝,有两颗盼归的心,可以收留浪迹天涯的她,并赐予她短暂的安适和恬静。

香,脆,爽,酥,是梓潼酥饼特有的味道,也是她挥之不去的乡味。

“金樽美酒香酥饼,相如弹琴醉文君”,相如与文君,酥饼伴酒,赏月醉琴,卧听潼水,一对何等畅意的神仙眷侣。

只羡鸳鸯不羡仙。她思绪游离,恍然穿越到了那一浪漫之景中。

麻,辣,热,炝,油,潼城人寒冬里的席上春风,她漂泊的胃再也难以消受。但她有恒久弥香的记忆与味蕾——

梓林,一晋柏,长卿山,一石屋,潼城,一抹沁爽,老屋,两颗思女的心,足矣。

佛说,物在心,心亦在物。

6.行走的美丽作文 篇六

一个人的行走,体现他对生活的态度。行走的人,一步一步,踏着坚定的步调,不停歇地朝着前方迈进。手脚的动作如此协调,一前一后,平稳而优雅地摆动,他们的神色安宁自然,仿佛嗅过了一路的芬芳,看遍了无数的风景,嘴角还留着一抹微乎其微的浅笑。

最美好的行走状态,莫过于心跟着身体在路上,路长长,理想就在前方,追逐的起点正在脚下。行走的生活,永远向前,每一刻都能看见新的事物,每一刻都有新的感悟。正在行走中的生活是充实的,而充实正是我们所能感受到的生活最美的部分。不会有行走的人感觉空虚而无所适从,因为他们的生活早已被不停的行走填满,没有多余的精力感受空虚。“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路途再长,走着走着,也会到达。这不在于路远,而在于行走的人是否有不断求索的勇气与毅力,而这种行走的勇气与毅力,犹如灿烂的星辰,映照在浩瀚的生活的大海上湛湛生辉。

在中国的历史长河里,不乏行走的人、行走的故事,如孔子周游列国,玄奘西天取经,徐霞客游遍天下名山大川,红军两万五千里长征……他们行走的过程,或许风尘仆仆,或许历尽艰险,但最后他们行走的终点,却是他人仰望而不及的美丽与身心的充实。

佛语云:坐亦禅,行亦禅,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佛家谓之行走,便是在不断彻悟中所进行的精神行走,行禅,行道。行走的美丽,便是不断思考,得到精神的丰满与富足。

行走予人智慧。行走的人,看遍了世间百态,阅尽了人间繁华,自然有高于常人的通达灵敏,智慧涅槃。释迦牟尼曾周游世界,最后在一棵菩提树下静思七七四十九天,最终大彻大悟而成佛。行走给人思考的机遇,而思考赋予人智慧之光的美丽。在行走中思考,在思考中智慧,所谓智者明法,慧者通道,这便是懂得行走的人。

7.行走的风景作文 篇七

但近年来,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地深入推进,教师参与教育科研的观念、方式在不断地发生新变化,中小学教育科研的范式也呈现出百花齐放、欣欣向荣的局面。教育日志、教育叙事、教育案例和教育反思等研究方法和成果表达形式,越来越受到广大教师的青睐。教师们纷纷拿起手中的笔,讲述自己的教育教学故事,记录自己的教育生涯,生成了中小学教育科研所特有的“行走式”风景。

一、教育日志:记录“行走”中的精彩瞬间

教育日志也称教学日志、研究日志、工作日志或教师日志,是教师对自己日常教育生活事件的定期记录,是教师所见所闻所思所感的自由写作,没有必须遵守的规范。教师在把真实的生活场景转化为文字、语言符号加以记载的时候,也就是在梳理自身的行为,有意识地表达自己,教师的认知方式与情感的洞察力等也会不断增强。可以说,教育日志既是一种新的研究方式,也是一种新的成果表达方式。

教师和学生之间特定的关系决定了师生间有着太多的情感故事,有着太多的心灵接触,有着太多的难忘瞬间……只要教师愿意拿起手中的笔,真实地记录教育教学实践中属于自己的“此时此地”的情境(包括背景材料和有价值的细节、片段、事件),不管将来成功与否,这都是一份珍贵的研究资料,也能为以后的教育教学提供参考依据。中央教科所袁振国所长认为,对中小学教师来说,最有效的科研方法就是写教育日记,也可以是周记、月记,但主要是要有记录,把想到的问题记录下来,这就是科研的正式起点。

很多教育家的成功之路也就是从写教育日志开始的。苏霍姆林斯基从成为教师的那一天起就开始写教育日记,一记就是32年。他认为:“教育日记并不是对其提出某些格式要求的官方文献,而是一种个人的随笔记录,在日常工作中就可以记。这些记录是思考和创造的源泉。那种连续记了10年、20年甚至30年的教师日记,是一笔巨大的财富。每一位勤于思考的教师,都有他自己的体系、自己的教育学修养。如果有高超技巧的、有创造性的教师,在结束他的一生时,把自己在长年劳动和探索中所体会到的一切都带进了坟墓,那会损失多少珍贵的财富啊!我愿把许多本教师日记搜集起来,保存在教育博物馆和科研机构里,当做无价之宝。”正是这几十年的教育日记,使苏霍姆林斯基的著作被后人称为“活的教育学”、“教育的百科全书”。

由此可见,坚持写教育日记不仅是教师财富的积累,更能让教师学会思考,萌发自己的教育见解、教育观念,进而形成自己的教育思想,实现从“教书型”向“研究型”的转变。

二、教育叙事:讲述“行走”中的真实故事

教育叙事就是叙述教育故事,展现教师在日常教育生活、课堂教学、研究实践等活动中曾经发生或正在发生的事件,以叙事、讲故事的方式表达对教育的理解和解释,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活动,并通过反思来改进自己的行为。对于教师本人而言,它是彰显教师知识,分享教师智慧,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对于教育研究而言,它是一种真正的原创,一种“草根式”的写作和研究主体的张扬。

应该说,大多数中小学教师都具有叙事的能力。许多教师擅长叙述故事,善于绘声绘色地描述课堂中所发生的事情。在平时工作中,教师相互之间也常常以讲述事情的方式进行交流。可以说,叙述自己亲身经历的教学故事,写出自己教学过程中碰到的问题与困惑,这是每一位教师都能做也都会做的事。对于教育叙事的写作,须放弃大段理论观点的硬性阐述,代之以真情实感的真实流露。教师要从自身解惑的需要着手,拥有自我改变、自我超越与自我实现的内在驱力,逐渐摆脱“已成的我”;要从个体的存在关怀入手,通过事实反思与思想提升,追寻乐而忘返、陶然自得的“高峰体验”,使自身的焦虑得到缓解,职业倦怠得以克服,自信心得到提高,情绪得到释放。一部好的教育叙事,不仅是教师自身心路历程的真实反映,同时也是其他教师借以反思自身的基础和对照学习的镜子。

由于教育叙事直接指向教师的日常教育生活。教师在进行叙事研究时,就会把自己摆进去,聚焦自己特定教学情境的经历和体验,描述自己教学中的实际遭遇和困惑。尝试解决问题的过程和自己的感悟,是对自己生存和发展意义的不断叩问与探索。在教书育人中体现出自己生命的价值和意义,从而获得一种内在的尊严与欢乐的满足。因此,教育叙事不仅能够让教师的教育生活富有意义,更有助于提高教师的幸福感。

教育叙事作为行动研究及质的研究的重要介质,在当前教育教学实践中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一线教师所认同。同时作为一种新的科研范式,必将走进教师教育领地,成为教师实现专业自我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教育案例:共享“行走”中的个体智慧

教育案例是新兴起的教坛新概念,简要地说就是在教育教学中发生的典型事件。教师把这些事件记录下来,加上反思和感悟,就是一则教育案例。一个案例就是一个实际情境的描述。在这个情境中,包含一个或多个疑难问题,同时也可能包含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案例是融叙述、说明、议论于一体的新型文体。

每一位教师在其教育教学生涯中,都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事件,如可能会面对一些学习困难的学生,也可能会面对一些学业成绩优良的学生;在学生中,有些人某门或某些课程较好,而其他学科却显得薄弱;有的认知与情感发展不均衡。在课内外教学组织中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难题,在与同事和学校管理者交往中有时会应对自如,有时也难免束手无策。诸如此类的事件,实际上都可以经过一定的思维加工,以案例的形式体现出来,成为大家共同探讨的对象。可以说,教育案例能够直接地、形象地反映教育教学的具体过程,因而有很强的可读性和可操作性,也非常适合于有丰富实践经验的第一线教师来写作。

教育案例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阶梯,是理论联系实际的桥梁。过分偏重教育原理(原则、观念),难免空泛;过分依赖教学经验(技能、技巧),易致盲目。以案例为基础的探讨恰好可以弥补这两者的缺失。教育案例分析的是面对不确定的、复杂多变的真实教学情境,教师所作的决策判断或两难困惑分析,从而促进教师对实践的反思。阅读教育案例时,教师能够得到更多的来源于同事的帮助。正如一位教师所说:“教育案例,让我们的教育更加充满智慧,让我们的课堂更加精彩。”

四、教育反思:激活“行走”中的成长动力

教育反思指的是教师以体会、感想、启示等形式对自身教育教学行为进行的批判性思考。它不同于日志、叙事的一般记录和白描,也不像案例,有明确的问题发现、分析、解决线索,而是在记录教育事实的基础上所进行的思考和批判。教育反思不仅仅被视为一种批判性思维活动,还进一步强调教育反思的文本化。也就是说,教育反思可视为一种写作的文体,它把教师对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的思考和评判活动记录下来,成为教师成长发展的忠实记录和反映,也成为促进教师成长的一种科研范式。

我国著名教育家叶澜曾说过,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反思可能成为名师。作为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有效载体,教育反思虽然始于某一现象或问题,但并不意味着只是就事论事的思维活动。它要求教师以研究主体的眼光审视教学过程,不能一味地认同他人的观点和认识,要彻底摆脱指令性课程范式下作为课程依附者和消极执行者的被动角色。同时,作为研究的教育反思,具有持续性、不间断性、批判性和系统性的特点;它让教师在实践中能够养成“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探究问题—讨论问题”的思维习惯,使教师批判和研究的意识贯穿到日常具体的教学工作中。通过反思,教师形成自己对问题的看法,提升自己理性分析问题的能力,实现由“经验型”向“研究型”、“学术型”和“创造型”角色的转变。

美国学者波斯纳认为,没有反思的经验是狭隘的经验,最多只能形成肤浅的知识,只有经过反思的经验才能上升到一定的高度,才能对日后的教学产生深远的影响。他提出了教师成长的规律:“经验+反思=成长。”一个优秀教师的成长离不开不断的教育反思,教育反思可以进一步地激发教师终身学习的自觉性,不断的反思会不断地发现问题,从而促使自己拜师求教,与时俱进。教育反思可以激活教师的教育智慧,探索教育教学的新方式,构建师生互动机制及学生学习的新途径。古人云,“飞瀑之下,必有深潭”,这“深潭”是“飞瀑”长年累月冲击而成的。教师持之以恒的教育反思宛如源源不断的“飞瀑”,必能造就教师高超的教育艺术、丰硕的教育成果之“深潭”。让我们都成为善于反思的教师吧!

作者单位 山东省胶南市滨海街道办事处中心小学

上一篇:我的青春有你真好下一篇:的网站维护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