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王子翻译原文

2024-09-26

小王子翻译原文(精选5篇)

1.小王子翻译原文 篇一

中西双语对照:小王子原文第十六章

El séptimo planeta fue, por consiguiente, la Tierra.

?La Tierra no es un planeta cualquiera! Se cuentan en él ciento once reyes (sin olvidar, naturalmente, los reyes negros) , siete mil geógrafos, novecientos mil hombres de negocios, siete millones y medio de borrachos, trescientos once millones de vanidosos, es decir, alrededor de dos mil millones de personas mayores.

Para darles una idea de las dimensiones de la Tierra yo les diría que antes de la invención de la electricidad había que mantener sobre el conjunto de los seis continentes un verdadero ejército de cuatrocientos sesenta y dos mil quinientos once faroleros.

第七个行星,于是就是地球了。

地球可不是一颗普通的行星!它上面有一百一十一个国王(当然,没有漏掉 黑人国王),七千个地理学家,九十万个实业家,七百五十万个酒鬼,三亿一千一百万个爱虚荣的人,也就是说,大约有二十亿的大人。

为了使你们对地球的大小有一个概念,我想要告诉你们:在发明电之前,在 六的大洲上,为了点路灯,需要维持一支为数四十六万二千五百一十一人的真正大军。

Vistos desde lejos, hacían un espléndido efecto. Los movimientos de este ejército estaban regulados como los de un ballet de ópera. Primero venía el turno de los faroleros de Nueva Zelandia y de Australia. Encendían sus faroles y se iban a dormir. Después tocaba el turno en la danza a los faroleros de China y Siberia, que a su vez se perdían entre bastidores. Luego seguían los faroleros de Rusia y la India, después los de Africa y Europa y finalmente, los de América del Sur y América del Norte. Nunca se equivocaban en su orden de entrada en escena. Era grandioso.

Solamente el farolero del único farol del polo norte y su colega del único farol del polo sur, llevaban una vida de ociosidad y descanso. No trabajaban más que dos veces al a?o.

从稍远的地方看过去,它给人以一种壮丽辉煌的印象。这支军队的行动就象 歌剧院的芭蕾舞动作一样,那么有条不紊。首先出现的是新西兰和澳大利亚的点灯人。点着了灯,随后他们就去睡觉了。于是就轮到中国和西伯利亚的点灯人走 上舞台。随后,他们也藏到幕布后面去了。于是就又轮到俄罗斯和印度的点灯人了。然后就是非洲和欧洲的`。接着是南美的,再就是北美的。他们从来也不会搞 错他们上场的次序。真了不起。

北极仅有一盏路灯,南极也只有一盏;唯独北极的点灯人和他南极的同行,过着闲逸、懒散的生活:他们每年只工作两次。

2.小王子翻译原文 篇二

关键词:功能对等,儿童文学翻译,《快乐王子集》

1 奈达的“功能对等”

尤金·奈达是美国当代著名翻译理论家, 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在翻译界的影响甚远。他认为“所谓翻译, 是在目标语中用最切近而又最自然的对等物再现源语的信息, 首先是意义, 其次是风格。 (奈达, 2001:15) ”, 这里的“对等”是指不拘泥于原文的语言结构, 译者应着眼于原文的意义和精神, 达到信息传递的对等。在此基础上, 奈达又对“功能对等”理论做了进一步的阐述, 并强调了“对等”的实质, 即目的语读者能够从译作中得到与源语读者从原作中得到的相似的感受。“译文在译入语读者中所产生的效果应等同于原文在原文读者中产生的效果 (Nida, 1964:23) ”。所以, “功能对等”强调的是两种语言的接受者的感受应该相似, 追求的是阅读效果的对等。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在翻译中奈达把读者放到了更高的位置。儿童文学作品的翻译是针对儿童文学的接受者——儿童这个特殊的群体, 所以要考虑儿童读者能否通过阅读译作理解和接受外国儿童文学作品, 获得与原文读者相似的感受和认知, 这就要求译者充分考虑儿童文学语言的风格和特点, 在翻译中做出适当的调整。

2 功能对等在儿童文学翻译中的适用性

儿童文学首先要切合儿童的年龄特点, 其次要有儿童情感和趣味。一提到儿童文学翻译, 有人会认为译者用浅显易懂的词语句子将原文的意思表达出来就可以了。其实不然, 正如鲁迅所说:“孩子的话, 我知道得太少, 不够表达出原文的意思来, 因此仍然译得不三不四。虽然不过是童话, 译下去却常有很难下笔的地方。 (鲁迅, 1958:225) ”儿童文学在题材、语言特点等方面都有不同于成人文学的价值标准。

儿童对童话非常感兴趣, 是因为童话作品与儿童的思维方式、心理认知相吻合, 而且符合儿童的理解水平。儿童文学语言要生动形象, 因为儿童在阅读时更注重直观性和形象性, 他们对色彩、声音的描绘很感兴趣, 所以儿童作品中多使用叠词和拟声词。形象化的语言还体现在大量修辞手法的运用上, 比如比喻、拟人和夸张手法的运用。儿童文学作品的另一特点便是语言简洁活泼, 通俗易懂。当然, 译作语言的规范化也不容忽视, 一切儿童文学作品都负有对儿童进行语文教育的任务, 翻译作品也不例外 (任溶溶, 1980:208) 。一部好的儿童译作应当采用儿童喜闻乐见且感兴趣的语言, 译作要易于理解、干净利落, 译作的语言要简洁、规范, 并不乏节奏性与韵律性, 读来朗朗上口, 娓娓动听, 以引起孩子的兴趣。

既然儿童文学具有其特殊性, 儿童文学翻译必须首先考虑儿童的特点。译者要想将一部儿童文学作品译得传神, 需站在儿童的立场上, 采用恰当的翻译策略, 用儿童的语言去说话, 再现原作的内容、风格和童趣。怎样使儿童读者能够通过阅读译作理解和接受外国儿童文学作品, 并获得与原文读者相似的感受和认知呢?这就要求原文的思想内容、意义、风格以及符合童话语言特点的表达要得以保留, 也就是译文在某种程度上应该达到与原文的对等。从这个角度看, 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对探讨儿童文学翻译具有一定的适用性。

3 功能对等在《快乐王子集》译本中的应用

英国作家奥斯卡·王尔德的两本童话集《快乐王子集和别的故事》及《石榴之家》可以说是他最好的, 最受欢迎的散文著作, 文体优美想象奇妙。这两本童话集中共收录了九篇短篇童话, 巴金本人非常喜欢王尔德的童话作品, 经过多年的精心翻译, 他完成了这九篇童话的翻译工作, 合集为《快乐王子集》。文章试从巴金中译本《快乐王子集》一书来看功能对等理论在儿童文学翻译中的体现。

巴金本人称自己的译法为“直译”:“我的翻译以直译为主, 有时候也把那些译出来便成了累赘的形容词删去一两个…… (巴金, 1991:98) ”读巴金的译文, 可以看到译文有时也受到外国语言的影响。比如文中可以拆分为短句的句子, 以长句出现;句中的名词前出现两个或三个以上的修辞成分;人称代词的重复使用等。

1) “The King is there himself in his painted coffin.” (Wilde, 2001:34)

“那个国王自己也就睡在那里的他的彩色的棺材里。” (巴金, 2006:5)

2) ...and himself he loved, and in summer, when the winds were still, he would lie by the well in the priest’s orchard and look down at the marvel of his own face, and laugh for the pleasure he had in his fairness. (67)

他爱他自己, 在夏天风静的时候, 他会躺在牧师的果园内水井旁边, 望着水上映着他自己的漂亮脸孔, 并且因为他的美貌高兴得笑起来。 (175)

从上述两个例子中, 我们看到无论从形式上还是内容上, 巴金的翻译都是绝对忠实于原文的, 他寻求对仗工整, 译文句子中名词前出现多个修饰语, 而且原文的人称代词和所有格都一一译成了中文, 根据中文的习惯, 这些词语可以做适当的调整或是省略掉。

3.1 意义对等

翻译最主要的是要传递原文的信息, 而其中语意的传达至关重要。要做到意义上的对等, 可以通过适当的形式改变来确保源语语意的完整, 因此奈达也提倡在翻译的过程中运用一些必要的翻译技巧如“增译法”“减译法”“词性转换法”等。

虽然巴金的译文中出现了欧化的表达, 但是从巴金的译文中我们也可以看到他并不是按照原文逐字翻译, 而是运用正说反译、反说正译及增减词的手法, 并按照汉语的语言习惯来表达原作者想要表达的内容。

3) ...there being some of them who had still quite natural manners, which in a courtier is, I need hardly say, a very grave offence. (96)

因为他们中间有几位还不谙熟朝礼, 朝臣而不熟悉朝礼, 不用说, 这是大不敬的事。 (71)

4) ...the rich making merry in their beautiful houses, while the beggars were sitting at the gates. (42)

……有钱人在他们漂亮的住宅里作乐, 乞丐们坐在大门外挨冻。 (17)

巴金运用正说反译的手法把“natural manners”, “a grave offence”分别译为“不谙熟朝礼”和“大不敬的事”, 不仅清楚准确的表达了原文的意思, 而且译文更符合汉语的表达习惯, 比按字面翻译更易为读者理解和接受。同样, 通过增加一些必要的词汇, 比如上例中的“挨冻”, 也使得译文在意义上更加明晰。

5) The white Moon heard it, and she forgot the dawn, and lingered on in the sky. (62)

明月听见它, 居然忘记落下去, 却只顾在天空徘徊。 (37)

从译文中我们可以看到巴金并没有局限于原文“she forgot the dawn”的表层意义, 没有将其按字面意思译为“月亮忘记了黎明的到来”。这里, 作者想要表达的是月亮本应该在黎明到来时落下去, 却沉浸在夜莺泣血的鸣唱中忘记落下去了。巴金的译文可谓准确的再现了作者想要表达的语意, 抓住了原作的精神 (郭著章, 1999:276) 。

3.2 风格对等

王尔德的《快乐王子集》是用儿童语言写的, 表达自然又贴近儿童的生活, 整体风格清新, 明快而生动。巴金在翻译时, 所采用的语言也都是些平易的词句, 极为口语化, 读来朗朗上口, 整体风格一如原文一样清新动人 (郭著章, 1999:284) 。

6) And certainly, whenever the wind blew, the Reed made the most graceful curtsies. (36)

这倒是真的, 风一吹, 芦苇就行着最动人的屈膝礼。 (9)

7) “...Pluck out one of them and take it to him.He will sell it to the jeweler, and buy food and firewood, and finish his play.” (36)

……请你取出一颗来给他送去。他会把它卖给珠宝商, 换钱来买食物、买火柴, 好写完他的戏。” (9)

8) ...when suddenly two little boys in white smocks came running down the bank, with a kettle and some faggots. (93)

忽然有两个穿白色粗外衣的男孩提着水壶抱着柴块跑到岸边来。 (68)

从上述例子中可以看出巴金的译文语言简洁而朴实, 像“这倒是真的”“风一吹”都是很口语化的语言。第二个译句中, “买”字出现了两次, 使句子读来有节奏感;巴金又将句尾的“and”翻译成“好”而不是通常的译法“并且, 然后”, 不但准确的传达了原文的意思, 口语化的表达也让译文读来朗朗上口。第三个译句中, “穿”“提着”“抱着”“跑”和“来”几个动词连用, 加强了行文的节奏感, 使译文紧凑生动。儿童作品的风格应该明快、生动以提起孩子的阅读兴趣。王尔德童话集的语言特点是富有音乐性, 节奏感很强, 巴金在翻译这部作品时, 透彻理解原文, 使用符合汉语的表达习惯来再现原文的风格, 使译文读起来如原文一样生动鲜明。

3.3 文化对等

译者为了更有效地传达原作所表达的意思, 需要认识两种文化的差异。由于英汉两种语言表达习惯的不同及中西文化背景的差异, 有些表现手法是不能直接移植过来的, 否则译文会难以为中国读者所理解接受。在这种情况下, 巴金总是根据作者的创作意图, 并考虑到儿童读者的理解和接受能力, 把英语的习语或文化词汇转换成中国人所熟悉的表达法, 以求克服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语言障碍。

9) ...and the Cracker nearly exploded with laughter. (86)

炮仗差不多要笑破肚皮了。 (57)

10) I hate people who cry over spilt milk. (88)

我就恨那班事后追悔的人。 (59)

在上述例子中, “exploded with laughter”被译为了地道的汉语表达法“笑破肚皮”, 用词生动形象, 诙谐幽默。而对于英语习语“who cry over spilt milk”, 巴金没有做过多的解释, 灵活地译作“事后追悔的人”, 便于儿童读者理解。

11) I did not know what tears were, for I lived in the Palace of Sans-Souci, where sorrow is not allowed to enter. (33)

我并不知道眼泪是什么东西, 因为我那个时候住在无忧宫里, 悲哀是不能够进去的。 (6)

原文中“the Palace of Sans-Souci”原指18世纪德意志的王宫和园林, 为普鲁士国王腓特列二世最喜爱的居所, 宫名取自法文的“无忧”。作者借用此“无忧宫”, 把它比作王子以前所住的宫殿, 称他的宫殿里没有烦恼和忧愁。译者没有采取音译的方式, 而是选择保留其意义, 用我们熟悉的表达将其译为“无忧宫”, 这样儿童读者在理解译作时也毫不费力。

4 结束语

巴金的《快乐王子集》译本中虽然偶有欧式长句的出现, 但译文多做了调整、变通, 既准确传达了原文的意思又再现了原作的风格。译作语言简洁明快, 用词准确生动, 符合儿童的阅读习惯以及接受能力。

巴金以流畅、自然又生动的语言忠实再现了原文的内容和风格, 他的译作《快乐王子集》对儿童文学翻译无疑可以起到借鉴的作用, 通过对《快乐王子集》巴金中译本的分析, 我们看到, 在翻译儿童文学的时候, 译者除了要力求译文准确, 译作与原作的风格保持一致, 还要用儿童的语言“说话”, 译者要充分考虑到儿童读者的心理和思维的特点, 认知水平及理解水平, 在充分理解原文意义的前提下, 使用儿童喜闻乐见的语言, 并选择适当的翻译策略才能实现译作与原作的“功能对等”。只有不断总结儿童文学翻译的经验, 才能创造出富有童趣且受儿童读者喜爱的译作。

参考文献

[1]Nida Eugene A.Toward a Science of Translating[M].Leiden:E, J, Brill, 1964.

[2]Wilde Oscar.The Happy Prince and Other Fairy Tales[M].Min-eola:Dover Publications, lnc, 2001.

[3]巴金.巴金译文选集[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1991.

[4]郭著章.翻译名家研究[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 1999.

[5]鲁迅.鲁迅译文全集第四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58.

[6]任溶溶.我要一辈子为儿童翻译[C]//巴金, 等.当代文学翻译百家谈.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989:208.

[7]王尔德.快乐王子集[M].巴金, 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6.

3.匪风原文翻译 篇三

顾瞻周道,中心怛兮。

匪风飘兮,匪车嘌兮。

顾瞻周道,中心吊兮。

谁能亨鱼?溉之釜鬵。

谁将西归?怀之好音。

注释:

匪:彼之借

译文:

大风刮得呼呼响,大车急驰尘飞扬。

一条大道抬眼望,令我心中真悲伤。

大风刮起直打旋,大车飞驰如掣电。

一条大道抬眼望,令我心中真凄惨。

哪位将要煮鱼尝?请借锅子多帮忙。

哪位将要回西方?请带好信到家乡。

赏析:

4.劝学原文翻译 篇四

劝学原文翻译1

原文

晋平公问于师旷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师旷曰:何不秉烛乎?平公曰: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师旷曰:盲臣安敢戏其君乎!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秉烛之明。秉烛之明,孰与昧行乎?公曰:善哉!

注释:

1、师旷:字子野,春秋晋国人,著名乐师,目盲。

2、于:向。

3、欲:想。

4、暮:晚,迟。

5、炳烛:点燃火把、火炬。先秦时期有无蜡烛,尚有争论,但本文中应理解为照明工具,当时称烛,即是火炬。

6、安:怎么。

7、戏:戏弄。

8、盲臣:我,师旷双目失明所以故称盲臣。

9、何不:为什么不。何,为什么。

10、炳烛之明:像点燃火烛的光亮。

11、昧行:在黑暗中行走。昧,黑暗。

12、哉:象声词

13、好:善于

14、善:好

15、晋平公:春秋时期晋国之君

16、闻:听说

翻译:

晋平公向师旷问道:我今年七十岁了,想学习,恐怕已经晚了吧!师旷说:为什么不在晚上点燃火烛呢?晋平公说:哪有做臣子的戏弄他的君王的呢?师旷说:愚昧的臣子怎么敢戏弄他的君王啊!我听说:年少的时候好学,就如同日出时的阳光;年轻的时候好学,就如同太阳在中午时的阳光;年老的时候好学,就如同点亮火烛时照明的光亮。点燃火烛照明,和在黑暗中摸索哪个更好呢?晋平公说:说得好!

劝学原文翻译2

劝学

先秦·荀子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pù),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故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不闻先王之遗言,不知学问之大也。干、越、夷、貉之子,生而同声,长而异俗,教使之然也。诗曰:“嗟尔君子,无恒安息。靖共尔位,好是正直。神之听之,介尔景福。”神莫大于化道,福莫长于无祸。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君子生通:性)

南方有鸟焉,名曰蒙鸠,以羽为巢,而编之以发,系之苇苕,风至苕折,卵破子死。巢非不完也,所系者然也。西方有木焉,名曰射干,茎长四寸,生于高山之上,而临百仞之渊,木茎非能长也,所立者然也。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兰槐之根是为芷,其渐之滫,君子不近,庶人不服。其质非不美也,所渐者然也。故君子居必择乡,游必就士,所以防邪辟而近中正也。

物类之起,必有所始。荣辱之来,必象其德。肉腐出虫,鱼枯生蠹。怠慢忘身,祸灾乃作。强自取柱,柔自取束。邪秽在身,怨之所构。施薪若一,火就燥也,平地若一,水就湿也。草木畴生,禽兽群焉,物各从其类也。是故质的张,而弓矢至焉;林木茂,而斧斤至焉;树成荫,而众鸟息焉。醯酸,而蚋聚焉。故言有招祸也,行有招辱也,君子慎其所立乎!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是故无冥冥之志者,无昭昭之明;无惛惛之事者,无赫赫之功。行衢道者不至,事两君者不容。目不能两视而明,耳不能两听而聪。螣蛇无足而飞,鼫鼠五技而穷。《诗》曰:“尸鸠在桑,其子七兮。淑人君子,其仪一兮。其仪一兮,心如结兮!”故君子结于一也。

昔者瓠巴鼓瑟,而流鱼出听;伯牙鼓琴,而六马仰秣。故声无小而不闻,行无隐而不形。玉在山而草木润,渊生珠而崖不枯。为善不积邪?安有不闻者乎?

学恶乎始?恶乎终?曰:其数则始乎诵经,终乎读礼;其义则始乎为士,终乎为圣人,真积力久则入,学至乎没而后止也。故学数有终,若其义则不可须臾舍也。为之,人也;舍之,禽兽也。故书者,政事之纪也;诗者,中声之所止也;礼者,法之大分,类之纲纪也。故学至乎礼而止矣。夫是之谓道德之极。礼之敬文也,乐之中和也,诗书之博也,春秋之微也,在天地之间者毕矣。君子之学也,入乎耳,着乎心,布乎四体,形乎动静。端而言,蝡而动,一可以为法则。小人之学也,入乎耳,出乎口;口耳之间,则四寸耳,曷足以美七尺之躯哉!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君子之学也,以美其身;小人之学也,以为禽犊。故不问而告谓之傲,问一而告二谓之囋。傲、非也,囋、非也;君子如向矣。

学莫便乎近其人。礼乐法而不说,诗书故而不切,春秋约而不速。方其人之习君子之说,则尊以遍矣,周于世矣。故曰:学莫便乎近其人。

学之经莫速乎好其人,隆礼次之。上不能好其人,下不能隆礼,安特将学杂识志,顺诗书而已耳。则末世穷年,不免为陋儒而已。将原先王,本仁义,则礼正其经纬蹊径也。若挈裘领,诎五指而顿之,顺者不可胜数也。不道礼宪,以诗书为之,譬之犹以指测河也,以戈舂黍也,以锥餐壶也,不可以得之矣。故隆礼,虽未明,法士也;不隆礼,虽察辩,散儒也。

问楛者,勿告也;告楛者,勿问也;说楛者,勿听也。有争气者,勿与辩也。故必由其道至,然后接之;非其道则避之。故礼恭,而后可与言道之方;辞顺,而后可与言道之理;色从而后可与言道之致。故未可与言而言,谓之傲;可与言而不言,谓之隐;不观气色而言,谓瞽。故君子不傲、不隐、不瞽,谨顺其身。诗曰:“匪交匪舒,天子所予。”此之谓也。

百发失一,不足谓善射;千里蹞步不至,不足谓善御;伦类不通,仁义不一,不足谓善学。学也者,固学一之也。一出焉,一入焉,涂巷之人也;其善者少,不善者多,桀纣盗跖也;全之尽之,然后学者也。

君子知夫不全不粹之不足以为美也,故诵数以贯之,思索以通之,为其人以处之,除其害者以持养之。使目非是无欲见也,使耳非是无欲闻也,使口非是无欲言也,使心非是无欲虑也。及至其致好之也,目好之五色,耳好之五声,口好之五味,心利之有天下。是故权利不能倾也,群众不能移也,天下不能荡也。生乎由是,死乎由是,夫是之谓德操。德操然后能定,能定然后能应。能定能应,夫是之谓成人。天见其明,地见其光,君子贵其全也。

先秦古诗词《劝学》译文

君子说:学习不可以停止的。

譬如靛青这种染料是从蓝草里提取的,然而却比蓝草的颜色更青;冰块是冷水凝结而成的,然而却比水更寒冷。木材笔直,合乎墨线,但是(用火萃取)使它弯曲成车轮,(那么)木材的弯度(就)合乎(圆到)如圆规画的一般的标准了,即使又晒干了,(木材)也不会再挺直,用火萃取使它成为这样的。所以木材经墨线比量过就变得笔直,金属制的刀剑拿到磨刀石上去磨就能变得锋利,君子广博地学习,并且每天检验反省自己,那么他就会智慧明理并且行为没有过错了。

因此,不登上高山,就不知天多么高;不面临深涧,就不知道地多么厚;不懂得先代帝王的遗教,就不知道学问的博大。干越夷貉之人,刚生下来啼哭的声音是一样的,而长大后风俗习性却不相同,这是教育使之如此。《诗经》上说:“你这个君子啊,不要总是贪图安逸。恭谨对待你的本职,爱好正直的德行。神明听到这一切,就会赐给你洪福祥瑞。”精神修养没有比受道德熏陶感染更大了,福分没有比无灾无祸更长远了。

我曾经一天到晚地冥思苦想,(却)比不上片刻学到的知识(收获大);我曾经踮起脚向远处望,(却)不如登到高处见得广。登到高处招手,手臂并没有加长,可是远处的人却能看见;顺着风喊,声音并没有加大,可是听的人却能听得很清楚。借助车马的人,并不是脚走得快,却可以达到千里之外,借助舟船的人,并不善于游泳,却可以横渡长江黄河。君子的资质秉性跟一般人没什么不同,(只是君子)善于借助外物罢了。

南方有一种叫“蒙鸠”的鸟,用羽毛作窝,还用毛发把窝编结起来,把窝系在嫩芦苇的花穗上,风一吹苇穗折断,鸟窝就坠落了,鸟蛋全部摔烂。不是窝没编好,而是不该系在芦苇上面。西方有种叫“射干”的草,只有四寸高,却能俯瞰百里之遥,不是草能长高,而是因为它长在了高山之巅。蓬草长在麻地里,不用扶持也能挺立住,白沙混进了黑土里,就再不能变白了,兰槐的根叫香艾,一但浸入臭水里,君子下人都会避之不及,不是艾本身不香,而是被浸泡臭了。所以君子居住要选择好的环境,交友要选择有道德的人,才能够防微杜渐保其中庸正直。

事情的发生都是有起因的,荣辱的降临也与德行相应。肉腐了生蛆,鱼枯死了生虫,懈怠疏忽忘记了做人准则就会招祸。太坚硬物体易断裂,太柔弱了又易被束缚,与人不善会惹来怨恨,干柴易燃,低洼易湿,草木丛生,野兽成群,万物皆以类聚。所以靶子设置好了就会射来弓箭,树长成了森林就会引来斧头砍伐,树林繁茂荫凉众鸟就会来投宿,醋变酸了就会惹来蚊虫,所以言语可能招祸,行为可能受辱,君子为人处世不能不保持谨慎。

堆积土石成了高山,风雨就从这里兴起了;汇积水流成为深渊,蛟龙就从这里产生了;积累善行养成高尚的品德,自然会心智澄明,也就具有了圣人的精神境界。所以不积累一步半步的行程,就没有办法达到千里之远;不积累细小的流水,就没有办法汇成江河大海。骏马一跨跃,也不足十步远;劣马拉车走十天,(也能到达,)它的成绩来源于走个不停。(如果)刻几下就停下来了,(那么)腐烂的木头也刻不断。(如果)不停地刻下去,(那么)金石也能雕刻成功。蚯蚓没有锐利的爪子和牙齿,强健的筋骨,却能向上吃到泥土,向下可以喝到土壤里的水,这是由于它用心专一啊。螃蟹有六条腿,两个蟹钳,(但是)如果没有蛇鳝的洞穴它就无处存身,这是因为它用心浮躁啊。

因此没有刻苦钻研的心志,学习上就不会有显著成绩;没有埋头苦干的实践,事业上就不会有巨大成就。在歧路上行走达不到目的地,同时事奉两个君主的人,两方都不会容忍他。眼睛不能同时看两样东西而看明白,耳朵不能同时听两种声音而听清楚。螣蛇没有脚但能飞,鼫鼠有五种本领却还是没有办法。《诗》上说:“布谷鸟筑巢在桑树上,它的幼鸟儿有七只。善良的君子们,行为要专一不偏邪。行为专一不偏邪,意志才会如磐石坚。”所以君子的意志坚定专一。

古有瓠巴弹瑟,水中鱼儿也浮出水面倾听,伯牙弹琴,拉车的马会停食仰头而听。所以声音不会因为微弱而不被听见,行为不会因为隐秘而不被发现。宝玉埋在深山,草木就会很润泽,珍珠掉进深渊,崖岸就不会干枯。行善可以积累,哪有积善成德而不被广为传诵的呢?学习究竟应从何入手又从何结束呢?答:按其途径而言,应该从诵读《诗》《书》等经典入手到《礼记》结束;就其意义而言,则从做书生入手到成为圣人结束。真诚力行,这样长期积累,必能深入体会到其中的乐趣,学到死方能后已。所以学习的教程虽有尽头,但进取之愿望却不可以有片刻的懈怠。毕生好学才成其为人,反之又与禽兽何异?《尚书》是政事的记录;《诗经》是心声之归结;《礼记》是法制的前提各种条例的总纲,所以要学到《礼经》才算结束,才算达到了道德之顶峰。《礼经》敬重礼仪,《乐经》讲述中和之声,《诗经》《尚书》博大广阔,《春秋》微言大义,它们已经将天地间的大学问都囊括其中了。

君子学习,是听在耳里,记在心里,表现在威仪的举止和符合礼仪的行动上。一举一动,哪怕是极细微的言行,都可以垂范于人。小人学习是从耳听从嘴出,相距不过四寸而已,怎么能够完美他的七尺之躯呢?古人学习是自身道德修养的需求,现在的人学习则只是为了炫耀于人。君子学习是为了完善自我,小人学习是为了卖弄和哗众取宠,将学问当作家禽小牛之类的礼物去讨人好评。所以,没人求教你而去教导别人叫做浮躁;问一答二的叫啰嗦;浮躁啰嗦都是不对的,君子答问应象空谷回音一般,不多不少恰到好处。

学习没有比亲近良师更便捷的了。《礼经》《乐经》有法度但嫌疏略;《诗经》《尚书》古朴但不切近现实;《春秋》隐微但不够周详;仿效良师学习君子的学问,既崇高又全面,还可以通达世理。所以说学习没有比亲近良师更便捷的了。

崇敬良师是最便捷的学习途径,其次就是崇尚礼仪了。若上不崇师,下不尚礼,仅读些杂书,解释一下《诗经》《尚书》之类,那么尽其一生也不过是一介浅陋的书生而已。要穷究圣人的智慧,寻求仁义的根本,从礼法入手才是能够融会贯通的捷径。就像弯曲五指提起皮袍的领子,向下一顿,毛就完全顺了。如果不究礼法,仅凭《诗经》《尚书》去立身行事,就如同用手指测量河水,用戈舂黍米,用锥子到饭壶里取东西吃一样,是办不到的。所以,尊崇礼仪,即使对学问不能透彻明了,不失为有道德有修养之士;不尚礼仪,即使明察善辩,也不过是身心散漫无真实修养的浅陋儒生而已。

如果有人前来向你请教不合礼法之事,不要回答;前来诉说不合礼法之事,不要去追问;在你面前谈论不合礼法之事,不要去参与;态度野蛮好争意气的,别与他争辩。所以,一定要是合乎礼义之道的,才给予接待;不合乎礼义之道的,就回避他;因此,对于恭敬有礼的人,才可与之谈道的宗旨;对于言辞和顺的人,才可与之谈道的内容;态度诚恳的,才可与之论及道的精深义蕴。所以,跟不可与之交谈的交谈,那叫做浮躁;跟可与交谈的不谈那叫怠慢;不看对方回应而随便谈话的叫盲目。因此,君子不可浮躁,也不可怠慢,更不可盲目,要谨慎地对待每位前来求教的人。《诗经》说:“不浮躁不怠慢才是天子所赞许的。”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射出的百支箭中有一支不中靶,就不能算是善射;驾驭车马行千里的路程,只差半步而没能走完,这也不能算是善驾;对伦理规范不能融会贯通对仁义之道不能坚守如一,当然也不能算是善学。学习本是件很需要专心志致的事情,学一阵又停一阵那是市井中的普通人。好的行为少而坏的行为多,桀纣拓就是那样的人。能够全面彻底地把握所学的知识,才算得上是个学者。

君子知道学得不全不精就不算是完美,所以诵读群书以求融会贯通,用思考和探索去理解,效仿良师益友来实践,去掉自己错误的习惯性情来保持养护。使眼不是正确的就不想看耳不是正确的就不想听,嘴不是正确的就不想说,心不是正确的就不愿去思虑。等达到完全醉心于学习的理想境地,就如同眼好五色,耳好五声,嘴好五味那样,心里贪图拥有天下一样。如果做到了这般地步,那么,在权利私欲面前就不会有邪念,人多势众也不会屈服的,天下万物都不能动摇信念。活着是如此,到死也不变。这就叫做有德行有操守。有德行和操守,才能做到坚定不移,有坚定不移然后才有随机应对。能做到坚定不移和随机应对,那就是成熟完美的人了。到那时天显现出它的光明,大地显现出它的广阔,君子的可贵则在于他德行的完美无缺。

劝学原文翻译3

原文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 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语气词,通“耶”)!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lù)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suì多音字)拜蒙母,结友而别。

译文

当初,孙权对吕蒙说:“你现在当权掌管政事,不可以不学习!”吕蒙用军中事务繁多的理由来推托。孙权说:“我难道是想要你研究儒家经典成为传授经书的学官吗?只是应当粗略地阅读,了解历史罢了。你说军中事务繁多,谁能比得上我呢?我经常读书,(我)自认为(读书对我)有很大的好处。”吕蒙于是就开始学习。等到鲁肃到寻阳的时候,和吕蒙论议国家大事,(鲁肃)惊讶地说:“你现在的才干和谋略,不再是以前那个吴县的阿蒙了!”吕蒙说:“和有抱负的人分开一段时间后,就要用新的眼光来看待,长兄怎么认清事物这么晚啊!”于是鲁肃拜见吕蒙的母亲,与吕蒙结为朋友才分别。

注释

1、初:当初,这里是追述往事的习惯用词。

2、权:指孙权,字仲谋,黄龙元年(公元222年)称王于建业(今江苏南京),国号吴,不久迁都武昌(今湖北鄂城)。229年称帝。

3、谓:告诉,对……说,常与“曰”连用。

4、卿:古代君对臣或长辈对晚辈的爱称。

5、今:现在。

6、涂:同“途”。当涂掌事:当涂,当道,即当权的意思。掌事,掌管政事(异议:当涂:地名)。

7、辞:推托。

8、多务:事务多,杂事多。务,事务。

9、孤:古时候王侯的自称。

10、治经:研究儒家经典。“经”指四书五经,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

11、博士:当时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

12、但:只,仅。

13、涉猎:粗略地阅读

14、见往事:了解历史。见,了解;往事,指历史。

15、乃:于是,就。

16、及:到了…的时候。

17、过:到;到达。

18、寻阳:县名,现在湖北黄梅西南。

19、才略:军事方面或政治方面的才干和谋略。

20、非复:不再是。

21、大兄:长兄,这里是对同辈年长者的尊称。

22、但:只,仅。

23、孰若:谁比的上;谁像(我)。孰:谁,若:像。

24、就:从事。

25、遂:于是,就。

26、士别三日:有抱负的人分别几天。三:几天,这里指“少”(与常见的“多”的解释不同)。

27、何:为什么。

28、吕蒙:东吴名将,汝南富陂(今安徽阜阳)人

29、耳:表示限制,语气词,相当于“罢了”。

30、始:开始。

31、与:和。

32、论议:谈论,商议。

33、大:非常,十分。

34、惊:惊奇。

35、今:现在。

36、者:用在时间词后面,无翻译。

37、复:再。

38、即:就。

39、拜:拜见。

40、待:等待。

41、吴下阿蒙:三国时吴国名将吕蒙,对吕蒙亲昵的称呼;在吴下时的没有文学的阿蒙。

42、刮目相待:用新的眼光看待,即另眼相看。刮目:擦擦眼睛。

43、更:重新。

44、阿蒙:名字前加“阿”,有亲昵的意味。

45、邪(yé):通“耶”,语气词。

46、乎:啊。表感叹语气。

47、以:用

48、见事:认清事物

文章道理

1)通过孙权劝告吕蒙读书,吕蒙读书后大有长进的故事,告诉我们开卷有益的道理。

2)我们不要以一成不变的态度看待他人,要以开放的眼光看待事物。

3)不能因为事情繁忙就放弃学习,坚持读书是有益的。

4)要善于听取他人好的建议或意见并去做。

5)告诉我们一个人只要广泛涉猎就会学有所成。

6)不但自己要学好,还要催动附近的人也要学习,让社会也一起进步。

7)做人不能太骄傲,要谦虚。

8)劝人要讲究策略。

9)不能找借口轻言放弃。

10)只要发奋学习,就能积学修业,学有所成。

11)与《伤仲永》相比,突出了后天教育的重要性。

劝学原文翻译4

劝学孟郊原文

击石乃有火,不击元无烟。

人学始知道,不学非自然。

万事须己运,他得非我贤。

青春须早为,岂能长少年。

劝学孟郊原文翻译

只有击打石头,才会有火花;如果不击打,连一点儿烟也不冒出。

人也是这样,只有通过学习,才能掌握知识;如果不学习,知识不会从天上掉下来。

任何事情必须自己去实践,别人得到的知识不能代替自己的才能。

青春年少时期就应趁早努力,一个人难道能够永远都是“少年”吗?

劝学孟郊原文赏析:

《劝学》是,唐代诗人孟郊所写,全诗四句四十个字,写出学习读书的重要。说不学习知识是不会从天上掉下来的。错过了学习的时间,少年还会回来吗?

朗读节奏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注释

1、初:当初,这里是追述往事的习惯用词。

2、权:指孙权,字仲谋,黄龙元年(公元222年)称王于建业(今江苏南京),国号吴,不久迁都武昌(今湖北鄂城)。229年称帝。

3、谓:告诉,对……说,常与“曰”连用。

4、卿:古代君对臣或长辈对晚辈的爱称。

5、今:现在。

6、涂:同“途”。当涂掌事:当涂,当道,即当权的意思。掌事,掌管政事(异议:当涂:地名)。

7、辞:推托。

8、多务:事务多,杂事多。务,事务。

劝学原文翻译5

【原文】:

劝学

作者:孟郊

击石乃有火,不击元无烟。

人学始知道,不学非自然。

万事须己运,他得非我贤。

青春须早为,岂能长少年。

劝学 翻译:

只有击打石头,才会有火花;如果不击打,连一点儿烟也不冒出。

人也是这样,只有通过学习,才能掌握知识;如果不学习,知识不会从天上掉下来。

任何事情必须自己去实践,别人得到的知识不能代替自己的才能。

青春年少时期就应趁早努力,一个人难道能够永远都是“少年”吗?

劝学 字词解释:

⑴乃:才。

⑵元:原本、本来。

⑶始:方才。

⑷道:事物的法则、规律。这里指各种知识。

⑸非:不是。

⑹自然:天然。

⑺运:运用。

⑻贤:才能。

⑼青春:指人的青年时期。

⑽岂:难道。

⑾长:长期。

劝学 赏析:

《劝学》是,唐代诗人孟郊所写,全诗四句四十个字,写出学习读书的重要。说不学习知识是不会从天上掉下来的。错过了学习的时间,少年还会回来吗?

孟郊文学作品:

孟诗现存500多首,以短篇五古最多,没有律诗。艺术上不蹈袭陈言,或擅长用白描手法,不用典故词藻,语言明白淡素,而又力避平庸浅易;或“钩章棘句,掐擢胃肾”(《墓志》),精思苦炼,雕刻其险;如韩愈所说“规模背时利,文字觑天巧”(《答孟郊》),一扫大历以来的靡弱诗风。其中有的诗篇反映时代现实、揭露藩镇罪恶,如《征妇怨》、《感怀》、《杀气不在边》、《伤春》等;有的关心人民生活、愤慨贫富不平,如《织妇辞》、《寒地百姓吟》等。

有的表现骨肉深情,如《游子吟》、《结爱》、《杏殇》等;有的刻画山水风景,如《汝州南潭陪陆中丞公宴》、《与王二十一员外涯游枋口柳溪》、《石淙》、《寒溪》、《送超上人归天台》、《峡哀》、《游终南山》等;虽然社会生活内容不同,都思深意远,造语新奇,体现了孟诗的特色。有些作品如《秋怀》等,则情调不免低沉;“出门即有碍,谁谓天地宽”(《赠崔纯亮》)一类诗句,虽反映了世途艰险,但也表现了狭窄的心情。

孟郊专写古诗以短篇五古最多。其中有的诗反映现实,揭露藩镇罪恶,如《征妇怨》、《感怀》、《杀气不在边》、《伤春》等;有的关心人民疾苦,愤慨贫富不均,如《织妇辞》、《寒地百姓吟》等。有的写仕途失意,抨击浇薄世风,如《落第》、《溧阳秋霁》、《伤时》、《择友》等,还有的自诉穷愁,叹老嗟病,如《秋怀》、《叹命》、《老恨》等。

而“出门即有碍,谁谓天地宽”(《赠崔纯亮》)一类诗,虽反映了世途艰险,但也表现了作者偏激的心情。孟诗艺术风格,或长于白描,不用词藻典故,语言明白淡素而又力避平庸浅易;或精 思苦炼,雕刻奇险。这两种风格的诗,都有许多思深意远、造语新奇的佳作。但也有些诗过于艰涩枯槁,缺乏自然之趣。

他和贾岛齐名,皆以苦吟著称,唐人张为称他的诗“清奇僻苦主”,而苏轼则称“郊寒岛瘦”。后来论者把孟、贾二人并称为苦吟诗人的代表。今传本《孟东野诗集》10卷。人民文学出版社刊印有华忱之校订《孟东野诗集》。夏敬观、华忱之均著有其年谱。一生困顿,性情耿介,诗多描写民间疾苦和炎凉世态。语言力戒平庸,追求瘦硬奇僻的风格。与贾岛齐名,人称“郊寒岛瘦”。

孟郊个人资料:

孟郊,(751~814),唐代著名诗人,字东野,汉族,湖州武康(今浙江德清县)人,祖籍平昌(今山东德州临邑县),先世居汝州(今属河南汝州)。现存诗歌574多首,以短篇的五言古诗最多,代表作有《游子吟》。有“诗囚”之称,又与贾岛齐名,人称“郊寒岛瘦”。元和九年,在阌乡(今河南灵宝)因病去世。张籍私谥为贞曜先生。

据《旧唐书》及线装本《唐诗三百首新注》记载,说他”少隐嵩山,称处士。“两试进士不第,四十六岁时才中进士,其欣喜之情,可於《登科后》的”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二语中见之。越四年,任溧阳县尉。由于不能舒展他的抱负,遂放迹林泉间,徘徊赋诗。以至公务多废,县令乃以假尉代之。后因河南尹郑余庆之荐,任职河南,晚年生活,多在洛阳度过。宪宗元和九年,郑余庆再度招他往兴元府任参军,乃偕妻往赴,行至阌乡县,暴疾而卒

孟郊仕历简单,清寒终身,为人耿介倔强,死后曾由郑余庆买棺殓葬。故诗也多写世态炎凉,民间苦难。如《择交》的”虽笑未必和,虽哭未必戚。面结口头交,胆里生荆棘“,《伤时》的”有财有势即相识,无财无势即路人“;《上达奚舍人》的”万俗皆走圆,以身犹学方“等,语意虽浅拙,却也是伤心而悟道之言他年长于韩愈十五岁,有”忘形交“之称,韩诗有”我愿化为云,东野化为龙“语。韩的诡奇艰险处,也可能受孟的横空硬语的影响。他作诗的态度极为严谨,往往苦思力锤,入深履险,甚至含着涩味,但如《游子吟》等,却又自然亲切。

劝学原文翻译6

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

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

翻译

青春的日子十分容易逝去,学问却很难获得成功,所以每一寸光阴都不能轻易放过。

没等池塘生春草的美梦醒来,台阶前的梧桐树叶就已经在秋风里沙沙作响了。

注释

学:学问,学业、事业。

一寸光阴:日影移动一寸的时间,形容时间短暂。

轻:轻视,轻松放过。

池塘春草梦:这是一个典故,此处活用其典,意谓美好的青春年华将很快消逝,如同一场春梦。

未觉:没有感觉、觉醒。

阶:台阶。

梧:梧桐,落叶乔木。

赏析

本诗中的“劝”起着统领全篇的作用。“劝”解释为“勉励”的意思。

“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这是诗人用切身体会告戒年轻人的经验之谈,说明人生易老,学问难成,因而必须爱惜光阴。因其“易老”、故“不可轻”,可见惜时之重要。说明应该珍惜自己美好的年华,努力学习,切莫让可贵的时光从身边白白地溜走。

“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诗人以敏锐、细腻的笔触,借用前人诗句中的优美形象,结合自己对“少年易老学难成”的深切感受,把时间快过,岁月易逝的程度,用梦未觉,梧叶秋声来比喻,十分贴切,备增劝勉的力量;从而使“一寸光阴不可轻”的题旨得以更鲜明的体现,给读者留下深刻难忘的印象。

全诗通过梦未醒、梧叶已落来比喻光阴转瞬即逝,告诫青年人珍视光阴,努力向学,用以劝人,亦用于自警。告诫人们要珍惜光阴,追求学业,感叹人生苦短,要抓紧时间学习,将来才不会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不因碌碌无为而蹉跎人生。青春的日子容易逝去,学问却很难成功,所以每一寸光阴都要珍惜,不能轻易放过。还没从美丽的春色中一梦醒来,台阶前的梧桐树叶就已经在秋风里沙沙作响了。《偶成》南宋朱熹的一首七言绝句。告诉我们青春易逝,学问难成,且珍惜这年少光阴,莫轻易错过。

创作背景

公元1196年(庆元二年)为避权臣韩侂胄之祸,朱熹与门人黄干、蔡沈、黄钟来到新城福山(今黎川县社苹乡竹山村)双林寺侧的武夷堂讲学,并写下此诗。

劝学原文翻译7

劝学(节选)春秋战国 荀子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劝学(节选)》译文

君子说:学习是不可以停止的。

靛青是从蓝草里提取的,可是比蓝草的颜色更深;冰是水凝结而成的,却比水还要寒冷。一块木材直得合乎墨线,假如用火烤使它弯曲做成车轮,它的弧度就可以符合圆规的标准。即使又被风吹日晒而干枯了,木材也不会再挺直,是因为经过加工使它成为这样的。所以木材用墨线量过再经辅具加工就能取直,刀剑在磨刀石上磨过就能变得锋利,君子广博地学习并且每天检验反省自己,那么他就会智慧明达而且行为没有过失了。

我曾经整天思索,却不如片刻学到的知识多;我曾经踮起脚远望,却不如登到高处看得广阔。登到高处招手,胳膊没有加长,可是别人在远处也能看见;顺着风呼叫,声音没有变得洪亮,可是听的人在远处也能听得很清楚。借助车马的人,并不是脚走得快,却可以达到千里之外;借助舟船的人,并不善于游泳,却可以横渡江河。君子的资质秉性跟一般人没有不同,只是君子善于借助外物罢了。

堆积土石成了高山,风雨从这里兴起;汇积水流成为深渊,蛟龙从这儿产生;积累善行养成高尚的道德,精神得到提升,圣人的心境由此具备。所以不积累一步半步的行程,就没有办法达到千里之远;不积累细小的流水,就没有办法汇成江河大海。骏马一跨跃,也不足十步远;劣马连走十天,它的成功在于不停止。如果刻几下就停下来了,那么腐朽的木头也刻不断。如果不停地刻下去,那么金石也能雕刻成功。蚯蚓没有锐利的爪子和牙齿,强健的筋骨,却能向上吃到泥土,向下喝到地下的泉水,这是由于它用心专一。螃蟹有六条腿,两个蟹钳,但是没有蛇、鳝的洞穴它就无处藏身,这是因为它用心浮躁。

《劝学(节选)》注释

君子:指有学问有修养的人。

学不可以已(yǐ):学习不能停止。

青取之于蓝:靛青,从蓝草中取得。青,靛青,一种染料。蓝,蓼蓝,一年生草本植物,叶子含蓝汁,可以做蓝色染料。

中(zhòng)绳:(木材)合乎拉直的墨线。绳,墨线。

輮(róu):通“煣”,古代用火烤使木条弯曲的一种工艺。

规:圆规,画圆的工具。

虽有(yòu)槁暴(pù):即使又晒干了。有,通“又”。槁,枯。暴,同“曝”,晒干。

挺:直。

受绳:用墨线量过。

金:指金属制的刀剑等。就砺:拿到磨刀石上去磨。砺,磨刀石。就,动词,接近,靠近。

日参(cān)省(xǐng)乎己:每天对照反省自己。参,一译检验,检查;二译同“叁”,多次。省,省察。乎,介词,于。

博学:广泛地学习。

日:每天。

知(zhì):通“智”,智慧。

须臾(yú):片刻,一会儿。

跂(qǐ):踮起脚后跟。

博见:看见的范围广,见得广。

疾:声音宏大。

彰:明显,清楚。这里指听得更清楚。

假:凭借,利用。舆:车厢,这里指车。

利足:脚走得快。

水:游泳。

绝:横渡。

生(xìng)非异:本性(同一般人)没有差别。生,通“性”,天赋,资质。

明:明达。

行无过:行为没有过错。

跬(kuǐ):行走时两脚之间的距离,等于现在所说的一步、古人所说的半步。步:古人说一步,指左右脚都向前迈一次的距离,等于现在的两步。

骐(qí)骥(jì):骏马,千里马。

驽马十驾:劣马拉车连走十天也能到达。

驽马:劣马。

驾:古代马拉车时,早晨套一上车,晚上卸去。套车叫驾,所以这里用“驾”指代马车一天的行程。十驾就是套十次车,指十天的行程。此指千里的路程。

舍:舍弃。指不放弃行路。

锲(qiè):用刀雕刻。

镂(lòu):原指在金属上雕刻,泛指雕刻。

蟹六跪而二螯(áo):螃蟹有六只爪子,两个钳子。

六跪:六条腿。蟹实际上是八条腿。跪,蟹脚。一说,海蟹后面的两条腿只能划水,不能用来走路或自卫,所以不能算在“跪”里面。螯,螃蟹等节肢动物身前的大爪,形如钳。

蛇鳝:异文“蛇蟮”。

《劝学(节选)》赏析

开篇“君子曰:学不可以已。”这不但是《劝学》篇的的一句,也是整个《荀子》著作的的一句。荀子认为人的本性是“恶”的,必须用礼义来矫正,所以他特别重视学习。“性恶论”是荀子社会政治思想的出发点,他在著作中述先提出学习不可以停止,就是想抓住关键,解挺根本问题。因为他十分重视这个问题,所以他把自己的见解,通过“君子”之口提出来,以示郑重。开头就提出了中心论点,语言简劲,命意深广,因而很自然地引出了下文的滔滔阐述。

以“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来比喻任何人通过发愤学习,都能进步,今日之我可以胜过昨日之我,学生也可以超过老师。这两个比喻,使学习的人受到很大的启发和鼓舞。不过,要能“青于蓝”“寒于水”,挺不是“今日学,明日辍”所能办到的,必须不断地学,也就是说:“学不可以已”。所以,这两个比喻深刻有力地说明了中心论点,催人奋进。

接着,文章进一步设喻,从根本上阐明道理:“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对学习者更大的鼓励。在强调了学习的重要作用后,文章以设喻引出论断:“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木材经过墨线量过就会取直,金属制成的刀剑之类拿到明刀石上去明就会锋利,这就好比君子广泛学习,而且每天检查省察自己,就会知识通达,行为没有过错。这样以设喻引出论断,显得更有说服力。论断句中的“日”字,与起句“学不可以已”的“已”字,紧密呼应,突出了要“知明而行无过”,就必须不断学习,从而有力地阐明了中心论点。的三段说明了学习在改变人的素质、提高人的智力方面的重大意义。学习意义重大,荀子认为,学习不能单靠坐在房子里苦思冥想,必须利用外界事物,向实际学习。因是,“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荀子以亲身的体验,通过“终日思”与“须臾学”的对比,强调空想不如学习。而这个与空想相对的“学”字,不言而喻,也就是指利用外界事物,向实际学习。这种对于学习的见解,也是荀子基于他的认识论提出来的。荀子否认孟子所说的人有天生的“良知”“良能”,因是他强调从外界实际事物中学习。他在这里提出的“学”的概念,就具有唯物主义因素。

接着,连设五喻,展开论证,荀子先从生活经验说起:站在高处望,比踮起脚见得广阔;登高招手,顺风呼喊,手臂并非更长了,声音并非更大了,可是人家却能远远地看到,清楚地听到;可见利用高处、利用顺风的作用之大。推而广之,“假舆马”“假舟楫”的人,也并非善于走路或擅长游泳,可是他们却能“致千里”“绝江河”,由于设喻所用的事例都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因是读起来不但感到亲切,而且觉得可信。随着不断设喻,阐明的道理越来越深入读者心灵,于是水到渠成地得出了结论:“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这就是说,君子之所以会有超过一般人的才德,就是因为他们善于利用外物来好好学习。推论起来,人如果善于利用外物好好学习,也就可以变为有才德的君子。这与的一段所说的青出于蓝、冰寒于水、直木可“輮”为车轮,意脉是一贯的,结构上也是暗相呼应的。是外,荀子把“所学”与“善假于物”联系起来,“这意味着学习的目的是要认识客观事物的规律,并利用这些规律性知识去改造客观世界。”(引自严北溟关于《劝学》的说明)这与他的“制天命”的.思想也是联系着的。这一段说明学习必须善于利用外物。

最后一段阐述学习必须专心一致、锲而不舍。人们在从外界实际事物中学习的时候,还有需要注意的地方,所以,这一段作了进一步的说明,主要写了两个方面:一个是“积”,一个是“一”。文章先设两喻引出论点:“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这说明学习要注意积累。荀子根本不承认“天生圣人”的说法,他指出人只要努力学习,“积善积德”,就可以具备圣人的思想。圣人也是不断学习而成的,正如他在《性恶》篇中所说的:“积善不息”,“涂之人可以为禹”。他充分强调“积善”的作用,这与开头提出的“学不可以已”也是一脉相承、遥相呼应的。在笔法上,以设喻引出论点,更加强了论点的语势,使论点一出现就具有一定的说服力。

接着,文章又进行申述:“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这是从反面设喻来说明积累的重要。经过一正一反的设喻,学习要注意积累的道理已初步阐明,但是为了深入说明,文章又反复设喻对比:先以“骐骥一跃,不能十步”与“驽马十驾,功在不舍”相比,再以“锲而舍之,朽木不折”与“锲而不舍,金石可镂”相比,从而充分显示出“不舍”的重大意义,而学习要注意积累的道理,也得到了进一步的证明。当然,学习要做到“不舍”,要不断积累,那就必须专一,不能浮躁。

因是,文章再以“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能够“上食埃土,下饮黄泉”与“蟹六跪而二螯”,却“非蛇蟮之穴无可寄托”进行对比,说明学习必须专心致志,不能粗心浮气。这两个比喻,强调了学习必须坚持不懈,并照应了上文的层层论述。通过这一段的层层比喻,可以清楚地理解学习必须持之以恒。至是,开篇提出的“学不可以已”的中心论点,已得到了深入的阐发和充分的证明。

这篇文章各段的条理十分清楚,基本上是每段阐述一个具体问题,而且总在文章的开头、结尾部分作出明确的交代。在文章中,作者有时又采用对比的方法,将两种相反的情况组织在一起,形成鲜明对照,以增强文字的说服力。例如,在强调学习必须持之以恒、用心专一时,他不但用了一些并列的比喻,也用了好些相反相成的比喻,他列举了“骐骥一跃,不能十步”和“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和“锲而不舍,金石可镂”;以及“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的蚯蚓,竟能在地下来去自如,而“六跪而二螯”的螃蟹,却连一个容身的小洞也掘不好。这就表明,“积”与“不积”所产生的效果是截然相反的。在荀子哲学思想中,“积”字是一个重要观点。

《劝学(节选)》创作背景

战国时期,奴隶制度进一步崩溃,封建制度逐步形成,历史经历着划时代的变革。许多思想家从不同的立场和角度出发,对当时的社会变革发表各自的主张,并逐渐形成墨家、儒家、道家和法家等不同的派别,历史上称之为“诸子百家”。诸子百家纷纷著书立说,宣传自己的主张,批评别人,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荀子是战国后期儒家的代表人物。他认为自然界的存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但人们可以用主观努力去认识它,顺应它,运用它。为了揭示后天学习的重要意义,他创作了《劝学》一文。

劝学原文翻译8

原文: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注释:

1、初:当初,起初,这里是追述往事的习惯用词。

2、权:指孙权,字仲谋,吴郡富春(现在浙江富阳)人,黄龙元年(公元222年)称王于武昌(今湖北鄂城),国号吴,不久迁都建业,(今江苏南京)。229年称帝。

3、谓:告诉,对……说,常与“曰”连用。

4、吕蒙:字子明,三国时吴国名将,汝南富陂(今安徽阜南吕家岗)人。

5、卿:古代君对臣或朋友之间的爱称。

6、今:现在。

7、当涂:当道;涂,道路

8、掌事:当道,当权

9、辞:推辞,推托。

10、以:介词,用。

11、务:事务。

12、孤:古时王侯的自称。

13、岂:难道。

14、治经:研究儒家经典。治,研究,专攻。“经”指《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等书。

15、博士:当时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

16、邪[yé]:通“耶”,语气词。

17、但:只,仅。

18、当:应当。

19、涉猎:粗略地阅读。

20、见往事:了解历史。见,了解;往事,指历史。

21、耳:同“尔”,语气词,罢了。

22、多务:事务多,杂事多。务,事务。

23、孰若:与……相比如何;谁像(我)。孰:谁,哪个;若:比得上。

24、益:好处。

25、乃:于是,就。

26、始:开始。

27、就学:指从事学习。

28、及:到了……的时候

29、过:到。

30、寻阳:县名,现在湖北黄梅西南。

31、与:和。

32、论议:讨论议事。

33、大:非常,十分。

34、惊:惊奇。

35、者:用在时间词后面,无翻译。

36、才略:军事方面或政治方面的才干和谋略。

37、非复:不再是。复:再。

38、吴下阿蒙:指在吴下时的没有才学的吕蒙。吴下,指吴县,现在江苏苏州。阿蒙,指吕蒙,名字前加”阿“,有亲昵的意味。现指才识尚浅的人。

39、士别三日:与读书的人分别几天。三:几天,这里指“少”(与常见的“多”的解释不同)。

40、即:就。

41、更:重新。

42、刮目相待:另眼相看,新的眼光看待。刮目:擦擦眼。待:看待。

43、大兄:长兄,这里是对同辈年长者的尊称。

44、何:为什么。

45、见事:认清事物。

46、乎:啊。表感叹语气。

47、遂:于是,就。

48、拜:拜见。

49、别:离开。

50、为:成为

51、阿蒙:名字前面加阿,有亲昵的意思。

翻译:

当初,孙权对吕蒙说:“你现在当权管事,不可以不学习!”吕蒙用军中事务繁多来推托。孙权说:“我难道想要你研究儒家经典当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吗?我只是让你粗略地浏览,了解历史罢了。你说军务繁多,谁像我一样事务多呢?我经常读书,自己觉得获益很多。”于是吕蒙开始学习。到鲁肃到寻阳的时候,鲁肃和吕蒙议论天下大事。鲁肃非常吃惊地说:“以你现在的军事方面和政治方面的才能和谋略,不再是原来的那个吴下(的老大粗)阿蒙了!”吕蒙说:“读书人分别了几天,就应重新用新的眼光来看待,长兄你为什么这么晚才明白这一道理呢!”于是鲁肃拜见吕蒙的母亲,和吕蒙结为朋友后分别了。

赏析:

本文是根据先前的史书改写的。因先前的史书已有较详细的记载,而又无新的史料可以补充,所以本文是根据从略的原则对先前史书的有关记载进行改写的。与《三国志·吴志·吕蒙传》裴松之注引《江表传》的文字相比,本文仅区区118字,虽极简略但剪裁精当,不仅保留了原文的精华和故事的完整性,而且以更精练的文笔突出了人物的风采,是一篇成功的改写之作。

本文写的是吕蒙在孙权劝说下“乃始就学”,其才略很快就有惊人的长进而令鲁肃叹服并与之“结友”的故事,说明了人只要肯学习就会有长进,突出了学习重要性。本文可分两层:先写孙权劝学,吕蒙“乃始就学”;后写鲁肃“与蒙论议”,“结友而别”。

本文记事简练,全文只写了孙权劝学和鲁肃“与蒙论议”两个片断,即先交代事情的起因,紧接着就写出结果,而不写出吕蒙如何好学,他的才略是如何长进的。写事情的结果,也不是直接写吕蒙如何学而有成,而是通过鲁肃与吕蒙的对话生动地从另一个侧面反映出吕蒙的进步之大,孙权的循循善诱,鲁肃的英雄惜英雄,三位一体,足显作者的文笔功架之深厚。

劝学原文翻译9

荀子劝学原文: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故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不闻先王之遗言,不知学问之大也。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蹞步,无以致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螾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蟮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荀子劝学译文:

君子说,学习不可以停止。靛青是从蓼蓝中提取的,但它比蓼蓝的颜色更青;冰是由水凝结成的,但它比水更冷。木材直得合乎拉直的墨绳,如果给它加热使它弯曲做成车轮,它的弯度就可以合乎圆规,即使又晒干了,也不会再挺直,这是因为人工使它弯曲成这样。所以木材经墨线量过就笔直了,金属刀具在磨刀石上磨过就锋利了。君子广泛地学习而且每天对照检查自己,就智慧明达,行动不会犯错误了。我曾经整日思索,却不如学习片刻收获大;我曾经踮起脚跟眺望,却不如登上高处看得广阔。登高招手,手臂并没有加长,但人们在远处也能看见;顺着风呼喊,声音并没有加大,但听的人会听得清楚;借助车马的人,不是脚走得快,却能到达千里之外;借助船只的人,不是自己能游泳,却能横渡江河。君子的本性同一般人没有差别,只是善于借助于外物罢了。堆土成山,风雨就从那里兴起;水流汇成深渊,蛟龙就在那里生长;积累善行,形成良好的品德,就会得到最高的智慧,具备圣人的思想境界。所以,不积累每一小步,就不能远达千里;不汇集细流,就不能形成江海。骏马跳跃一次,不能有十步远;劣马拉车走十天,也能走得很远,它的成功在于不停止。拿刀刻东西,中途停止,腐朽的木头也不能刻断;不停地刻下去,金石也能雕刻成功。蚯蚓没有锋利的爪牙,坚强的筋骨,却能上吃泥土,下饮泉水,是因为它心专一;螃蟹有六条腿,两只大夹,然而没有蛇鳝的洞穴就无处容身,是因为它心浮躁的缘故。

劝学原文翻译10

原文:

劝学(节选)

先秦:荀子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译文: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君子说:学习是不可以停止的。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靛青是从蓝草里提取的,可是比蓝草的颜色更深;冰是水凝结而成的,却比水还要寒冷。一块木材直得合乎墨线,假如用火烤使它弯曲做成车轮,它的弧度就可以符合圆规的标准。即使又被风吹日晒而干枯了,木材也不会再挺直,是因为经过加工使它成为这样的。所以木材用墨线量过再经辅具加工就能取直,刀剑在磨刀石上磨过就能变得锋利,君子广博地学习并且每天检验反省自己,那么他就会智慧明达而且行为没有过失了。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我曾经整天思索,却不如片刻学到的知识多;我曾经踮起脚远望,却不如登到高处看得广阔。登到高处招手,胳膊没有加长,可是别人在远处也能看见;顺着风呼叫,声音没有变得洪亮,可是听的人在远处也能听得很清楚。借助车马的人,并不是脚走得快,却可以达到千里之外;借助舟船的人,并不善于游泳,却可以横渡江河。君子的资质秉性跟一般人没有不同,只是君子善于借助外物罢了。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堆积土石成了高山,风雨从这里兴起;汇积水流成为深渊,蛟龙从这儿产生;积累善行养成高尚的道德,精神得到提升,圣人的心境由此具备。所以不积累一步半步的行程,就没有办法达到千里之远;不积累细小的流水,就没有办法汇成江河大海。骏马一跨跃,也不足十步远;劣马连走十天,它的成功在于不停止。如果刻几下就停下来了,那么腐朽的木头也刻不断。如果不停地刻下去,那么金石也能雕刻成功。蚯蚓没有锐利的爪子和牙齿,强健的筋骨,却能向上吃到泥土,向下喝到地下的泉水,这是由于它用心专一。螃蟹有六条腿,两个蟹钳,但是没有蛇、鳝的洞穴它就无处藏身,这是因为它用心浮躁。

注释: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yǐ)。

君子:指有学问有修养的人。学不可以已:学习不能停止。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zhòng)绳,輮(róu)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yòu)槁暴(pù),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lì)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cān)省(xǐng)乎己,则知(zhì)明而行无过矣。

青取之于蓝:靛青,从蓝草中取得。青,靛青,一种染料。蓝,蓼蓝,一年生草本植物,叶子含蓝汁,可以做蓝色染料。中绳:(木材)合乎拉直的墨线。绳,墨线。輮:通“煣”,古代用火烤使木条弯曲的一种工艺。规:圆规,画圆的工具。虽有槁暴:即使又晒干了。有,通“又”。槁,枯。暴,同“曝”,晒干。挺:直。受绳:用墨线量过。金:指金属制的刀剑等。就砺:拿到磨刀石上去磨。砺,磨刀石。就,动词,接近,靠近。日参省乎己:每天对照反省自己。参,一译检验,检查;二译同“叁”,多次。省,省察。乎,介词,于。博学:广泛地学习。日:每天。知:同“智”,见识。明:明达。行无过:行为没有过错。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yú)之所学也;吾尝跂(qǐ)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yú)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jí)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xìng)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须臾:片刻,一会儿。跂:踮起脚后跟。博见:看见的范围广,见得广。疾:声音宏大。彰:明显,清楚。这里指听得更清楚。假:凭借,利用。舆:车厢,这里指车。利足:脚走得快。水:游泳。绝:横渡。生非异:本性(同一般人)没有差别。生,通“性”,天赋,资质。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kuǐ)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qí)骥(jì)一跃,不能十步;驽(nú)马十驾,功在不舍。锲(qiè)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lòu)。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xiè)六跪而二螯(áo),非蛇鳝(shàn)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跬:行走时两脚之间的距离,等于现在所说的一步、古人所说的半步。步:古人说一步,指左右脚都向前迈一次的距离,等于现在的两步。骐骥:骏马,千里马。驽马十驾:劣马拉车连走十天也能到达。驽马:劣马。驾:古代马拉车时,早晨套一上车,晚上卸去。套车叫驾,所以这里用“驾”指代马车一天的行程。十驾就是套十次车,指十天的行程。此指千里的路程。舍:舍弃。指不放弃行路。锲:用刀雕刻。镂:原指在金属上雕刻,泛指雕刻。蟹六跪而二螯:螃蟹有六只爪子,两个钳子。六跪:六条腿。蟹实际上是八条腿。跪,蟹脚。一说,海蟹后面的两条腿只能划水,不能用来走路或自卫,所以不能算在“跪”里面。螯,螃蟹等节肢动物身前的大爪,形如钳。蛇鳝:异文“蛇蟮”。

赏析:

开篇“君子曰:学不可以已。”这不但是《劝学》篇的第一句,也是整个《荀子》著作的第一句。荀子认为人的本性是“恶”的,必须用礼义来矫正,所以他特别重视学习。“性恶论”是荀子社会政治思想的出发点,他在著作中首先提出学习不可以停止,就是想抓住关键,解决根本问题。因为他十分重视这个问题,所以他把自己的见解,通过“君子”之口提出来,以示郑重。开头就提出了中心论点,语言简劲,命意深广,因而很自然地引出了下文的滔滔阐述。

以“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来比喻任何人通过发愤学习,都能进步,今日之我可以胜过昨日之我,学生也可以超过老师。这两个比喻,使学习的人受到很大的启发和鼓舞。不过,要能“青于蓝”“寒于水”,决不是“今日学,明日辍”所能办到的,必须不断地学,也就是说:“学不可以已”。所以,这两个比喻深刻有力地说明了中心论点,催人奋进。

接着,文章进一步设喻,从根本上阐明道理:“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对学习者更大的鼓励。在强调了学习的重要作用后,文章以设喻引出论断:“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木材经过墨线量过就会取直,金属制成的刀剑之类拿到磨刀石上去磨就会锋利,这就好比君子广泛学习,而且每天检查省察自己,就会知识通达,行为没有过错。这样以设喻引出论断,显得更有说服力。论断句中的“日”字,与起句“学不可以已”的“已”字,紧密呼应,突出了要“知明而行无过”,就必须不断学习,从而有力地阐明了中心论点。

第三段说明了学习在改变人的素质、提高人的智力方面的重大意义。学习意义重大,荀子认为,学习不能单靠坐在房子里苦思冥想,必须利用外界事物,向实际学习。因此,“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荀子以亲身的体验,通过“终日思”与“须臾学”的对比,强调空想不如学习。而这个与空想相对的“学”字,不言而喻,也就是指利用外界事物,向实际学习。这种对于学习的见解,也是荀子基于他的认识论提出来的。荀子否认孟子所说的人有天生的“良知”“良能”,因此他强调从外界实际事物中学习。他在这里提出的“学”的概念,就具有唯物主义因素。

接着,连设五喻,展开论证,荀子先从生活经验说起:站在高处望,比踮起脚见得广阔;登高招手,顺风呼喊,手臂并非更长了,声音并非更大了,可是人家却能远远地看到,清楚地听到;可见利用高处、利用顺风的作用之大。推而广之,“假舆马”“假舟楫”的人,也并非善于走路或擅长游泳,可是他们却能“致千里”“绝江河”,由于设喻所用的事例都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因此读起来不但感到亲切,而且觉得可信。随着不断设喻,阐明的道理越来越深入读者心灵,于是水到渠成地得出了结论:“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这就是说,君子之所以会有超过一般人的才德,就是因为他们善于利用外物来好好学习。推论起来,人如果善于利用外物好好学习,也就可以变为有才德的君子。这与第一段所说的青出于蓝、冰寒于水、直木可“輮”为车轮,意脉是一贯的,结构上也是暗相呼应的。此外,荀子把“所学”与“善假于物”联系起来,“这意味着学习的目的是要认识客观事物的规律,并利用这些规律性知识去改造客观世界。”(引自严北溟关于《劝学》的说明)这与他的“制天命”的思想也是联系着的。这一段说明学习必须善于利用外物。

最后一段阐述学习必须专心一致、锲而不舍。人们在从外界实际事物中学习的时候,还有需要注意的地方,所以,这一段作了进一步的说明,主要写了两个方面:一个是“积”,一个是“一”。文章先设两喻引出论点:“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这说明学习要注意积累。荀子根本不承认“天生圣人”的说法,他指出人只要努力学习,“积善积德”,就可以具备圣人的思想。圣人也是不断学习而成的,正如他在《性恶》篇中所说的:“积善不息”,“涂之人可以为禹”。他充分强调“积善”的作用,这与开头提出的“学不可以已”也是一脉相承、遥相呼应的。在笔法上,以设喻引出论点,更加强了论点的语势,使论点一出现就具有一定的说服力。

接着,文章又进行申述:“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这是从反面设喻来说明积累的重要。经过一正一反的设喻,学习要注意积累的道理已初步阐明,但是为了深入说明,文章又反复设喻对比:先以“骐骥一跃,不能十步”与“驽马十驾,功在不舍”相比,再以“锲而舍之,朽木不折”与“锲而不舍,金石可镂”相比,从而充分显示出“不舍”的重大意义,而学习要注意积累的道理,也得到了进一步的证明。当然,学习要做到“不舍”,要不断积累,那就必须专一,不能浮躁。

因此,文章再以“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能够“上食埃土,下饮黄泉”与“蟹六跪而二螯”,却“非蛇蟮之穴无可寄托”进行对比,说明学习必须专心致志,不能粗心浮气。这两个比喻,强调了学习必须坚持不懈,并照应了上文的层层论述。通过这一段的层层比喻,可以清楚地理解学习必须持之以恒。至此,开篇提出的“学不可以已”的中心论点,已得到了深入的阐发和充分的证明。

这篇文章各段的条理十分清楚,基本上是每段阐述一个具体问题,而且总在文章的开头、结尾部分作出明确的交代。在文章中,作者有时又采用对比的方法,将两种相反的情况组织在一起,形成鲜明对照,以增强文字的说服力。例如,在强调学习必须持之以恒、用心专一时,他不但用了一些并列的比喻,也用了好些相反相成的比喻,他列举了“骐骥一跃,不能十步”和“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和“锲而不舍,金石可镂”;以及“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的蚯蚓,竟能在地下来去自如,而“六跪而二螯”的螃蟹,却连一个容身的小洞也掘不好。这就表明,“积”与“不积”所产生的效果是截然相反的。在荀子哲学思想中,“积”字是一个重要观点。

劝学原文翻译11

劝学原文

张咏

大化不自言,委之在英才。

玄门非有闭,苦学当自开。

世上百代名,莫遣寒如灰。

晨鸡固自勉,男子胡为哉。

胸中一片地,无使容纤埃。

海鸥尚可狎,人世何嫌猜。

勤慎君子职,颜闵如琼瑰。

克薄小人事,斯辈真可哀。

放荡功不遂,满盈身亦灾。

将心须内疚,祸福本无媒。

翻译

张咏在成都,闻准入相,谓其僚属曰:“寇公奇材,惜学术不足尔。”及准出陕,咏适自成都罢还,准严供帐,大为具待。咏将去,准送之郊,问曰:“何以教准?”咏徐曰:“《霍光传》不可不读也。”准莫喻其意,归取其传读之,至“不学无术”,笑曰:“此张公谓我矣!”

——《宋史·寇准传》

张咏在成都的时候,听到寇准当了宰相,便对他下边的官员说:“寇准虽然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材,但可惜在学问上还有欠缺。”后来寇准罢相,出知陕州,适逢张咏从此路过,受到寇准的盛情招待。当张咏将要离开时,寇准亲自送张到郊外,问道:“您有什么临别赠言呢?”张咏慢慢地说:“《霍光传》不可不读啊。”寇准听了,一时没有弄清张咏的用意;回家后取出《汉书·霍光传》来读,读到“不学无术”的话时,才恍然大悟地笑着说:“这就是张咏对我的规劝啊!”

劝学原文翻译12

劝学

版本一

子路见孔子,子曰:“汝何好乐?”对曰:“好长剑。”孔子曰:“吾非此之问也,徒谓以子之所能,而加之以学问,岂可及乎?”子路曰:“学岂益哉也?”孔子曰:“夫君无谏臣则失政,士而无教友则失德.御狂马不释策,弓不反于檠;木受绳则直,人受谏则圣;受学重问,孰不顺成?毁仁恶士,且近于刑。君子不可不学。”子路曰:“南山有竹,弗揉自直,斩而射之,通于犀革,何学之有?”孔子曰:“括而羽之,镞而砥砺之,其入不亦深乎?”子路拜曰:“敬受教哉!”

版本二

子路见孔子。子曰:“汝何好乐?”对曰:“好长剑。”孔子曰:“唔非此之问也。徒请以子之所能,而加之一学问,岂可及乎?”子路曰:“南山有竹,不柔自直,斩而用之,达于犀革。以此言之,呵学之有?”孔子曰:“括而羽之,镞而砥砺之,其入不亦深乎?”子路拜曰:“敬受教。”

①岂:同“其”,代词,相当于“谁”。

②岂:表示反诘语气,相当于“难道”。

③释:放。

④檠:(qíng)矫正弓弩的器具。

⑤谏:直言规劝,批评.⑥受学:从师学习。

⑦揉:加工。

⑧犀革:犀牛的皮制品。

⑨括:箭的末端。羽:作动词用,指装上箭羽。

⑩镞:(zú):箭头,用作动词,指“装上箭头”。

孔子劝学翻译

孔子对子路说:“你有什么喜好?”子路回答说:“我喜欢长剑。”孔子说:“我不是问这方面。以你的天赋,再加上学习,谁能比得上呢?”子路说:“学习能够增长我们的能力吗?”孔子说:“好比君王如果没有敢进谏的大臣,政事就会有错失;读书人如果没有能够指正自己缺点的朋友,品德就容易有缺失。对性情狂放的马不能放下鞭子,操弓射箭则不能随便更换辅正的檠。树木如果以墨绳来牵引就能长得笔直,人能接受善言规劝就能品格高尚。接受教导认真多问,没有什么学不成的。违背仁德专行恶事的人,随时要接受国法的制裁。所以说君子不能不学习。”子路说:“南山有一种竹子,不须揉烤加工就很笔直,削尖后射出去,能穿透犀牛的厚皮,所以有些东西天赋异秉又何必经过学习的过程呢?”孔子说:“如果在箭尾安上羽毛,箭头磨得锐利,箭不是能射得更深更远吗?”子路听后拜谢说:“真是受益良多。”

劝学原文翻译13

【原文】

先王之教,莫荣于孝,莫显于忠。忠孝,人君人亲②之所甚欲也。显荣,人子人臣之所甚愿也。然而人君人亲不得其所欲,人子人臣不得其所愿,此生于不知理义。不知理义,生于不学。学者师③达而有材,吾未知其不为圣人。圣人之所在,则天下理焉。在右则右重,在左则左重,是故古之圣王未有不尊师者也。尊师则不论其贵贱贫富矣。若此则名号显矣,德行彰矣。故师之教也,不争轻重尊卑贫富,而争于道。其人苟可,其事无不可,所求尽得,所欲尽成,此生于得圣人。圣人生于疾学④。不疾学而能为魁士名人者,未之尝有也。

【注释】

①劝学:勉励人们勤学。劝,勉励。本篇阐述的是儒家学说。②人亲:指父母。③师:指老师。④疾学:努力学习。疾:力。

【译文】

先王的教化中没有什么比孝顺更荣耀,没有什么比忠诚更显达的。忠孝是君主父母所十分欣赏而想得到的。显达荣耀是臣民子女所十分希望拥有的。但是君主父母不能得到他们想要的,臣民子女不能达到他们的愿望,这是由于不懂道理信义的原因所产生的结果。不懂道理信义是由于不学习的原因所造成的。学生的老师博学而有才华,我不信学生就成不了圣贤的人。圣人存在的话,天下就可以被治理。圣人在右边则右边被敬重,圣人在左边则左边被敬重,所以古代贤能的君主没有不尊敬老师的。尊师就不计较他的贵贱、贫富。如做到这样就能使声名显达,品德行为受到表彰。所以老师对学生的教化,不在于对学生贫贱、富贵看轻或看重,而在于看重学生的思想态度。一个人可以做到这样,其他的事就没什么不可办的了,所要办的事都可完成,所希望的都可达成,这是由于得到圣人教化的原因。圣人来自于努力学习。我还没听说过不努力学习却能成为才华出众的名人这种事。

【原文】

疾学在于尊师,师尊则言信矣,道论矣。故往教者不化,召师者不化,自卑者不听,卑师者不听。师操不化不听之术而以强教之,欲道之行、身之尊也,不亦远乎?学者处不化不听之势,而以自行,欲名之显、身之安也,是怀腐而欲香也,是入水而恶濡也。凡说①者,兑②之也,非说之也。今世之说者,多弗能兑,而反说之。夫弗能兑而反说,是拯溺而硾③之以石也,是救病而饮之以堇④也,使世益乱;不肖主重惑者,从此生矣。故为师之务,在于胜⑤理,在于行义。理胜义立则位尊矣,王公大人弗敢骄也,上至于天子,朝之而不惭。凡遇合也,合不可必,遗理释义以要不可必,而欲人之尊之也,不亦难乎?故师必胜理行义然后尊。

【注释】

①说:说教。②兑:通“悦”,喜悦,使动用法,使人喜欢。③硾(zhuì):使物下沉。④堇(jǐn):药草名,有毒,能毒死人。⑤胜:等于说有说服力。

【译文】

努力学习的关键在于尊重老师。老师受到尊重那么他的言语就被信从,他的思想也被传论。所以上门教学生的老师不能教化学生,请老师到家中的学生不会听教化,自卑的老师不能令学生听从,看不起老师的学生不听从老师。老师采用不能教化、不被听从的方法而勉强教学生,想要自己的思想被传播、自身被尊重不也就太遥远了吗?学生处在不被教化、不听从教化的情况中,自己做自认为对的事,想声名显赫、身体安泰,这是怀中藏有腐臭之物却想散发芳香,是跳入水中却厌恶被弄湿一样的不可能。凡是真正说教的人,说得使人欢喜,并不是只顾说个不停。当今世上说教的人多数不能使人欢喜,却反而说个不停。不能使人欢喜却反而说个不停,是挽救溺水的人但却用石头使他下坠,是救治病人却喂他饮毒药。由此出现的必是世道更加纷乱,使不肖的君主更加迷惑的情况。所以,老师的职责在于以道理取胜,在于推行道义。遵循道理,道义确立了,地位就会得到提高,老师就会受尊重,王公大人也不敢对老师骄横看轻,上到天子拜见老师也不会羞惭。凡君主与老师相遇并能互相知遇的事,不一定能实现;但丢下道理、放下道义来要求这不一定能实现的事,又想得到别人的尊重,不也是很困难吗?所以老师一定要以道理取胜,推行道义为先,然后才能受到尊重。

劝学原文翻译14劝学

【作者】孟郊

【原文】

击石乃有火,不击元无烟。人学始知道,不学非自然。

万事须己运,他得非我贤。青春须早为,岂能长少年。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只有击打石头,才会有火花;如果不击打,连一点儿烟也不冒出。

人也是这样,只有通过学习,才能掌握知识;如果不学习,知识不会从天上掉下来。

任何事情必须自己去实践,别人得到的知识不能代替自己的才能。

青春年少时期就应趁早努力,一个人难道能够永远都是“少年”吗?

注释

1.乃:才。

2.元:原本、本来。

3.始:方才。

4.道:事物的法则、规律。这里指各种知识。

5.非:不是。

6.自然:天然。

7.运:运用。

8.贤:才能。

9.青春:指人的青年时期。

10.岂:难道。

11.长:长期。

劝学原文翻译15

《劝学》原文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故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不闻先王之遗言,不知学问之大也。干、越、夷、貉之子,生而同声,长而异俗,教使之然也。诗曰:「嗟尔君子,无恒安息。靖共尔位,好是正直。神之听之,介尔景福。」神莫大于化道,福莫长于无祸。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南方有鸟焉,名曰蒙鸠,以羽为巢,而编之以发,系之苇苕,风至苕折,卵破子死。巢非不完也,所系者然也。西方有木焉,名曰射干,茎长四寸,生于高山之上,而临百仞之渊,木茎非能长也,所立者然也。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兰槐之根是为芷,其渐之滫,君子不近,庶人不服。其质非不美也,所渐者然也。故君子居必择乡,游必就士,所以防邪辟而近中正也。

物类之起,必有所始。荣辱之来,必象其德。肉腐出虫,鱼枯生蠹。怠慢忘身,祸灾乃作。强自取柱,柔自取束。邪秽在身,怨之所构。施薪若一,火就燥也,平地若一,水就湿也。草木畴生,禽兽群焉,物各从其类也。是故质的张,而弓矢至焉;林木茂,而斧斤至焉;树成荫,而众鸟息焉。酰酸,而蚋聚焉。故言有招祸也,行有招辱也,君子慎其所立乎!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是故无冥冥之志者,无昭昭之明;无惛惛之事者,无赫赫之功。行衢道者不至,事两君者不容。目不能两视而明,耳不能两听而聪。螣蛇无足而飞,鼫鼠五技而穷。《诗》曰:尸鸠在桑,其子七兮。淑人君子,其仪一兮。其仪一兮,心如结兮!故君子结于一也。

昔者瓠巴鼓瑟,而流鱼出听;伯牙鼓琴,而六马仰秣。故声无小而不闻,行无隐而不形。玉在山而草润,渊生珠而崖不枯。为善不积邪?安有不闻者乎?

学恶乎始?恶乎终?曰:其数则始乎诵经,终乎读礼;其义则始乎为士,终乎为圣人,真积力久则入,学至乎没而后止也。故学数有终,若其义则不可须臾舍也。为之,人也;舍 之,禽兽也。故书者,政事之纪也;诗者,中声之所止也;礼者,法之大分,类之纲纪也。故学至乎礼而止矣。夫是之谓道德之极。礼之敬代也,乐之中和也,诗书之博也,春秋之微 也,在天地之间者毕矣。君子之学也,入乎耳,着乎心,布乎四体,形乎动静。端而言,蝡而动,一可以为法则。小人之学也,入乎耳,出乎口;口耳之间,则四寸耳,曷足以美七尺之躯哉!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君子之学也,以美其身;小人之学也,以为禽犊。故不问而告谓之傲,问一而告二谓之囋。傲、非也,囋、非也;君子如向矣。

学莫便乎近其人。礼乐法而不说,诗书故而不切,春秋约而不速。方其人之习君子之说,则尊以遍矣,周于世矣。故曰:学莫便乎近其人。

学之经莫速乎好其人,隆礼次之。上不能好其人,下不能隆礼,安特将学杂识志,顺诗书而已耳。则末世穷年,不免为陋儒而已。将原先王,本仁义,则礼正其经纬蹊径也。若挈裘领,诎五指而顿之,顺者不可胜数也。不道礼宪,以诗书为之,譬之犹以指测河也,以戈舂黍也,以锥餐壶也,不可以得之矣。故隆礼,虽未明,法士也;不隆礼,虽察辩,散儒也。

问楛者,勿告也;告楛者,勿问也;说楛者,勿听也。有争气者,勿与辩也。故必由其道至,然后接之;非其道则避之。故礼恭,而后可与言道之方;辞顺,而后可与言道之理;色从而后可与言道之致。故未可与言而言,谓之傲;可与言而不言,谓之隐;不观气色而言,谓瞽。故君子不傲、不隐、不瞽,谨顺其身。诗曰:”匪交匪舒,天子所予。"此之谓也。

百发失一,不足谓善射;千里蹞步不至,不足谓善御;伦类不通,仁义不一,不足谓善学。学也者,固学一之也。一出焉,一入焉,涂巷之人也;其善者少,不善者多,桀纣盗跖也;全之尽之,然后学者也。

君子知夫不全不粹之不足以为美也,故诵数以贯之,思索以通之,为其人以处之,除其害者以持养之。使目非是无欲见也,使口非是无欲言也,使心非是无欲虑也。及至其致好之也,目好之五色,耳好之五声,口好之五味,心利之有天下。是故权利不能倾也,群众不能移也,天下不能荡也。生乎由是,死乎由是,夫是之谓德操。德操然后能定,能定然后能应。能定能应,夫是之谓成人。天见其明,地见其光,君子贵其全也。

荀子劝学翻译

战国.荀子

君子说:学习是不可以停止的。靛青是从蓝草里提取的,可是比蓝草的颜色更深;冰是水凝结而成的,却比水还要寒冷。木材直得可以符合拉直的墨线,用煣的工艺把它弯曲成车轮,(那么)木材的弯度(就)合乎圆的标准了,即使又被风吹日晒而干枯了,(木材)也不会再挺直,是因为经过加工,使它成为这样的。所以木材用墨线量过,再经辅具加工就能取直,刀剑等金属制品在磨刀石上磨过就能变得锋利,君子广泛地学习,而且每天检查反省自己,那么他就会聪明机智,而行为就不会有过错了。

因此,不登上高山,就不知天多么高;不面临深涧,就不知道地多么厚;不懂得先代帝王的遗教,就不知道学问的博大。干越夷貉之人,刚生下来啼哭的声音是一样的,而长大后风俗习性却不相同,这是教育使之如此。《诗经》上说:你这个君子啊,不要总是贪图安逸。恭谨对待你的本职,爱好正直的德行。神明听到这一切,就会赐给你洪福 祥瑞。精神修养没有比受道德熏陶感染更大了,福分没有比无灾无祸更长远了。

我曾经整天思索,(却)不如片刻学到的知识(多);我曾经踮起脚远望,(却)不如登到高处看得广阔。登到高处招手,胳膊没有比原来加长,可是别人在远处也看见;顺着风呼叫,声音没有变的洪亮,可是听的人听得很清楚。借助车马的人,并不是脚走得快,却可以行千里,借助舟船的人,并不善于游泳,却可以横渡江河。君子的资质禀性跟一般人没什么不同,(只是君子)善于借助外物罢了。

南方有一种叫蒙鸠的鸟,用羽毛作窝,还用毛发把窝编结起来,把窝系在嫩芦苇的花穗上,风一吹苇穗折断,鸟窝就坠落了,鸟蛋全部摔烂。不是窝没编好,而是不该系在芦苇上面。西方有种叫射干的草,只有四寸高,却能俯瞰百里之遥,不是草能长高,而是因为它长在了高山之巅。蓬草长在麻地里,不用扶持也能挺立住,白沙混进了黑土里,就再不能变白了,兰槐的根叫香艾,一但浸入臭水里,君子下人都会避之不及,不是艾本身不香,而是被浸泡臭了。所以君子居住要选择好的环境,交友要选择有道德的人,才能够防微杜渐保其中庸正直。

事情的发生都是有起因的,荣辱的降临也与德行相应。肉腐了生蛆,鱼枯死了生虫,懈怠疏忽忘记了做人准则就会招祸。太坚硬物体易断裂,太柔弱了又易被束缚,与人不善会惹来怨恨,干柴易燃,低洼易湿,草木丛生,野兽成群,万物皆以类聚。所以靶子设置好了就会射来弓箭,树长成了森林就会引来斧头砍伐,树林繁茂荫凉众鸟就会来投宿,醋变酸了就会惹来蚊虫,所以言语可能招祸,行为可能受辱,君子为人处世不能不保持谨慎。

堆积土石成了高山,风雨就从这里兴起了;汇积水流成为深渊,蛟龙就从这儿产生了;积累善行养成高尚的品德,自然会心智澄明,也就具有了圣人的精神境界。所以不积累一步半步的行程,就没有办法达到千里之远;不积累细小的流水,就没有办法汇成江河大海。骏马一跨跃,也不足十步远;劣马拉车走十天,(也能走得很远,)它的成功就在于不停地走。(如果)刻几下就停下来了,(那么)腐烂的木头也刻不断。(如果)不停地刻下去,(那么)金石也能雕刻成功。蚯蚓没有锐利的爪子和牙齿,强健的筋骨,却能向上吃到泥土,向下可以喝到泉水,这是由于它用心专一啊。螃蟹有六条腿,两个蟹钳,(但是)如果没有蛇、鳝的洞穴它就无处存身,这是因为它用心浮躁啊。

因此没有刻苦钻研的心志,学习上就不会有显著成绩;没有埋头苦干的实践,事业上就不会有巨大成就。在歧路上行走达不到目的地,同时事奉两个君主的人,两方都 不会容忍他。眼睛不能同时看两样东西而看明白,耳朵不能同时听两种声音而听清楚。螣蛇没有脚但能飞,鼫鼠有五种本领却还是没有办法。《诗》上说:布谷鸟筑巢在桑树上,它的幼鸟儿有七只。善良的君子们,行为要专一不偏邪。行为专一不偏邪,意志才会如磐石坚。所以君子的意志坚定专一。

古有瓠巴弹瑟,水中鱼儿也浮出水面倾听,伯牙弹琴,拉车的马会停食仰头而听。所以声音不会因为微弱而不被听见,行为不会因为隐秘而不被发现。宝玉埋在深山,草木就会很润泽,珍珠掉进深渊,崖岸就不会干枯。行善可以积累,哪有积善成德而不被广为传诵的呢?

学习究竟应从何入手又从何结束呢?答:按其途径而言,应该从诵读《诗》、《书》等经典入手到《礼经》结束;就其意义而言,则从做书生入手到成为圣人结束。真诚力行,这样长期积累,必能深入体会到其中的乐趣,学到死方能后已。所以学习的教程虽有尽头,但进取之愿望却不可以有片刻的懈怠。毕生好学才成其为人,反之又与禽兽何异?《尚书》是政事的记录;《诗经》是心声之归结;《礼经》是法制的前提、各种条例的总纲,所以要学到《礼经》才算结束,才算达到了道德之顶峰。《礼经》敬重礼仪,《乐经》讲述中和之声,《诗经》《尚书》博大广阔,《春秋》微言大义,它们已经将天地间的大学问都囊括其中了。

君子学习,是听在耳里,记在心里,表现在威仪的举止和符合礼仪的行动上。一举一动,哪怕是极细微的言行,都可以垂范于人。小人学习是从耳听从嘴出,相距不过四寸而已,怎么能够完美他的七尺之躯呢?古人学习是自身道德修养的需求,现在的人学习则只是为了炫耀于人。君子学习是为了完善自我,小人学习是为了卖弄和哗众取宠,将学问当作家禽、小牛之类的礼物去讨人好评。所以,没人求教你而去教导别人叫做浮躁;问一答二的叫罗嗦;浮躁罗嗦都是不对的,君子答问应象空谷回音一般,不多不少、恰到好处。

学习没有比亲近良师更便捷的了。《礼经》、《乐经》有法度但嫌疏略;《诗经》、《尚书》古朴但不切近现实;《春秋》隐微但不够周详;仿效良师学习君子的学问,既崇高又全面,还可以通达世理。所以说学习没有比亲近良师更便捷的了。

崇敬良师是最便捷的学习途径,其次就是崇尚礼仪了。若上不崇师,下不尚礼,仅读些杂书,解释一下《诗经》《尚书》之类,那么尽其一生也不过是一介浅陋的书生而已。要穷究圣人的智慧,寻求仁义的根本,从礼法入手才是能够融会贯通的捷径。就像弯曲五指提起皮袍的领子,向下一顿,毛就完全顺了。如果不究礼法,仅凭《诗经》《尚书》去立身行事,就如同用手指测量河水,用戈舂黍米,用锥子到饭壶里取东西吃一样,是办不到的。所以,尊崇礼仪,即使对学问不能透彻明了,不失为有道德有修养之士;不尚礼仪,即使明察善辩,也不过是身心散漫无真实修养的浅陋儒生而已。

如果有人前来向你请教不合礼法之事,不要回答;前来诉说不合礼法之事,不要去追问;在你面前谈论不合礼法之事,不要去参与;态度野蛮好争意气的,别与他争辩。所以,一定要是合乎礼义之道的,才给予接待;不合乎礼义之道的,就回避他;因此,对于恭敬有礼的人,才可与之谈道的宗旨;对于言辞和顺的人,才可与之谈道的内容;态度诚恳的,才可与之论及道的精深义蕴。所以,跟不可与之交谈的交谈,那叫做浮躁;跟可与交谈的不谈那叫怠慢;不看对方回应而随便谈话的叫盲目。因此,君子不可浮躁,也不可怠慢,更不可盲目,要谨慎地对待每位前来求教的人。《诗经》说:不浮躁不怠慢才是天子所赞许的。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射出的百支箭中有一支不中靶,就不能算是善射;驾驭车马行千里的路程,只差半步而没能走完,这也不能算是善驾;对伦理规范不能融会贯通、对仁义之道不能坚守如一,当然也不能算是善学。学习本是件很需要专心至致的事情,学一阵又停一阵那是市井中的普通人。好的行为少而坏的行为多,桀、纣、拓就是那样的人。能够全面彻底地把握所学的知识,才算得上是个学者。

君子知道学得不全不精就不算是完美,所以诵读群书以求融会贯通,用思考和探索去理解,效仿良师益友来实践,去掉自己错误的习惯性情来保持养护。使眼不是正确的就不想看、耳不是正确的就不想听,嘴不是正确的就不想说,心不是正确的就不愿去思虑。等达到完全醉心于学习的理想境地,就如同眼好五色,耳好五声,嘴好五味那样,心里贪图拥有天下一样。如果做到了这般地步,那么,在权利私欲面前就不会有邪念,人多势众也不会屈服的,天下万物都不能动摇信念。活着是如此,到死也不变。这就叫做有德行、有操守。有德行和操守,才能做到坚定不移,有坚定不移然后才有随机应对。能做到坚定不移和随机应对,那就是成熟完美的人了。到那时天显现出它的光明,大地显现出它的广阔,君子的可贵则在于他德行的完美无缺。

劝学赏析

赏析一:

荀子的《劝学》是历来为人们所传诵的名篇,其中有些警句,已成为勉励学习常用的成语。这里节选三段,在原文中本不相连,但是意脉一贯,可以独立成篇。

文章开篇就郑重地写道:君子曰:学不可以已。这不但是《劝学》篇的第一句,也是整个《荀子》著作的第一句。为什么首先提出学习问题呢?因为荀子认为人的本性是恶的,必须用礼义来矫正,所以他特别重视学习。性恶论是荀子社会政治思想的出发点,他在著作中首先提出学习不可以停止,就是想抓住关键,解决根本问题。因为他十分重视这个问题,所以他把自己的见解,通过君子之口提出来,以示郑重,在措辞上,他不说应该不断学习,而说学习不可以停止,这对纠正人们学习上常犯的不能持之以恒的毛病,更有针对性。从学派传统来说,儒家一向劝导人们好好学习,如《论语》的第一句就说: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悦)乎!荀子自称是孔子的继承人,他的著作第一句也说:学不可以已。这从表面上看,只是继承了儒家的劝学传统,其实他强调的程度显然不同。因为在孔子看来,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论语季氏》)而荀子则认为礼义道德和系统知识,只有靠后天学习才能获得。

所以,荀子是在新的认识论基础上,发展了儒家的劝学传统,把学习的重要性提到一个新的高度,就行文来说,开头就提出了中心论点,语言简劲,命意深广,因而很自然地引出了下文的滔滔阐述。文章先以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来比喻任何人通过发愤学习,都能进步,今日之我可以胜过昨日之我,学生也可以超过老师。这两个比喻,使学习的人受到很大的启发和鼓舞。不过,要能青于蓝、寒于水,决不是今日学,明日辍所能办到的,必须不断地学,也就是说:学不可以已。所以,这两个比喻深刻有力地说明了中心论点,催人奋进。接着,文章进一步设喻,从根本上阐明道理: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曝,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这正如梁启超所说,意思是喻人之才质,非由先天本性而定,乃后起人功而定也(见《荀子柬释》引)。荀子认为人的本性是恶的,但学习可以使人由恶变善,因此,他强调輮的作用。通过这个比喻,说明即使原来是地地道道的不善之人,经过学习,也可以改变成完全合乎道德规范的人。这显然是对学习者更大的鼓励。

在强调了学习的重要作用后,文章以设喻引出论断: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木材经过墨线量过就会取直,金属制成的刀剑之类拿到磨刀石上去磨就会锋利,这就好比君子广泛学习,而且每天检查省察自己,就会知识通达,行为没有过错。这样以设喻引出论断,显得更有说服力。论断句中的日字,与起句学不可以已的已字,紧密呼应,突出了要知明而行无过,就必须不断学习,从而有力地阐明了中心论点。开篇至此为第一段。这一段说明了学习在改变人的素质、提高人的智力方面的重大意义。学习意义重大,那么,如何学呢?荀子认为,学习不能单靠坐在房子里苦思冥想,必须利用外界事物,向实际学习。因此,第二段首先说明: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荀子以亲身的体验,通过终日思与须臾学的对比,强调空想不如学习。而这个与空想相对的学字,不言而喻,也就是指利用外界事物,向实际学习。这种对于学习的见解,也是荀子基于他的认识论提出来的。荀子否认孟子所说的人有天生的良知良能,因此他强调从外界实际事物中学习。他在这里提出的学的概念,就具有唯物主义因素。接着,连设五喻,展开论证,荀子先从生活经验说起:站在高处望,比踮起脚见得广阔;登高招手,顺风呼喊,手臂并非更长了,声音并非更大了,可是人家却能远远地看到,清楚地听到;可见利用高处、利用顺风的作用之大。推而广之,假舆马、假舟楫的人,也并非善于走路或擅长游泳,可是他们却能致千里、绝江河,由于设喻所用的事例都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因此读起来不但感到亲切,而且觉得可信。随着不断设喻,阐明的道理越来越深入读者心灵,于是水到渠成地得出了结论: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这就是说,君子之所以会有超过一般人的才德,就是因为他们善于利用外物来好好学习。推论起来,人如果善于利用外物好好学习,也就可以变为有才德的君子。

这与第一段所说的青出于蓝、冰寒于水、直木可輮为车轮,意脉是一贯的,结构上也是暗相呼应的。此外,荀子把所学与善假于物联系起来,这意味着学习的目的是要认识客观事物的规律,并利用这些规律性知识去改造客观世界。(引自严北溟关于《劝学》的说明)这与他的制天命的思想也是联系着的。至此,第二段结束。这一段说明学习必须善于利用外物。然而,在从外界实际事物中学习的时候,还有需要注意的地方,所以,第三段作了进一步的说明。文章先设两喻引出论点: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这说明学习要注意积累。荀子根本不承认天生圣人的说法,他指出人只要努力学习,积善积德,就可以具备圣人的思想。圣人也是不断学习而成的,正如他在《性恶》篇中所说的:积善不息,涂之人可以为禹。他充分强调积善的作用,这与开头提出的学不可以已也是一脉相承、遥相呼应的。在笔法上,以设喻引出论点,更加强了论点的语势,使论点一出现就具有一定的说服力。接着,文章又进行申述: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这是从反面设喻来说明积累的重要。经过一正一反的设喻,学习要注意积累的道理已初步阐明,但是为了深入说明,文章又反复设喻对比:先以骐骥一跃,不能十步与驽马十驾,功在不舍相比,再以锲而舍之,朽木不折与锲而不舍,金石可镂相比,从而充分显示出不舍的重大意义,而学习要注意积累的道理,也得到了进一步的证明。当然,学习要做到不舍,要不断积累,那就必须专一,不能浮躁。

因此,文章再以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能够上食埃土,下饮黄泉与蟹八跪而二螯,却非蛇蟮之穴无可寄托进行对比,说明学习必须专心致志,不能粗心浮气。这两个比喻,强调了学习必须坚持不懈,并照应了上文的层层论述。第三段至此结束。通过这一段的层层比喻,我们可以清楚地理解学习必须持之以恒。至此,开篇提出的学不可以已的中心论点,已得到了深入的阐发和充分的证明。《劝学》的这三段,论述了学习的重要性,指出了学习应该采取的态度和方法。虽然荀子论学的基础是唯心主义的性恶论,但是对批判孟子的先天道德论起了积极作用。由于历史条件的限制,荀子不可能懂得人的阶级性,他把礼义当成人人应该具备的道德,并且把符合封建伦理规范的行为叫做善,把不符合的叫做恶。他劝学的目的,实际上是要培养合乎封建统治阶级道德规范的人才,这与我们今天的学习目的有本质的区别。但是,在那新兴地主阶级登上政治舞台、全国走向统一的历史时期,是有进步意义的。至于文中阐述的要重视学习以及学习必须善假于物、逐渐积累、持之以恒等见解,就是在今天,对我们来说,也还有一定的启发作用和借鉴意义。

文中除少数地方直接说明道理外,几乎都是比喻。通过比喻阐述道理、证明论点,这是本文在写作上的一大特色。由于创造比喻的技巧很高,因此这些比喻精警动人。如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脱化成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以及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细流,无以成江海、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等等,都被人们当作指导学习的格言来称引。同时,运用比喻的方式方法也灵活多样,阐述一层意思,有的单独设喻,有的连续设喻;有的从正面设喻,有的从反面设喻;有的以比喻互相映衬,有的以比喻进行对比。如此层层推进,上下呼应,使本身表现力很强的比喻,更充分持发挥作用,因而把道理阐述得十分透彻。再说,由于运用比喻,文章的语言显得具体形象、精练有味。而且,随着用比的连续和手法的变换,形成整齐而又富于变化的句式,产生铿锵起伏的节奏,表现出荀子谆谆劝学的激情。因此,这不仅是一篇出色的古代教育论文,而且可以当作一篇文学作品来欣赏。

赏析二:

《劝学》作为《荀子》的开篇之作,是一篇论述学习的重要意义,劝导人们以正确的目的、态度和方法去学习的散文。文章以朴素的唯物主义为理论基础,旁征博引,娓娓说理,反映了先秦儒家在教育方面的某些正确观点,也体现了作为先秦诸子思想集大成者的荀子文章的艺术风格。

《劝学》是一篇说理性很强的文字,驾驭不好,是很容易正襟危坐,流于枯燥和单调的。但这篇文章却形象清新、脍炙人口,千百年来为人们传诵不衰。原因何在?最重要的是在于,它把深奥的道理寓于大量浅显贴切的比喻之中,运用比喻时手法又极其灵活自然,生动鲜明而绝无枯燥的学究气。如文章开首,连用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等四个比喻,从不同的角度和侧面来阐述学不可以已的道理,堪称雄辩奇才,口若悬河,滔滔不绝,收到了先声夺人的强烈效果。值得指出的是,文中所用的喻体几乎都是常见的、易懂的,这些仿佛信手拈来的通俗明了的比喻,都会使人自然而然地联想到某些直观、浅近的形象事物,进而连类比物,启迪思考,接受作者所说的深刻道理。

从形式上看,《劝学》中的比喻灵巧多样、运用自如。阐述观点,论证道理,有的从正面设喻(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有的从反面设喻(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有的单独设喻,有的连续设喻;有的同类并列,有的正反对照;有的只设喻而把道理隐含其中,有的先设喻再引出要说的道理。总之,铺锦列绣,无所不用。所以文中用喻虽多,却无板滞生硬的感觉,相反,随着用比的连续转换和充分展开,形成整齐而又富于变化的句式,使文章显得错落有致,生气勃勃。

《劝学》在写作上的再一个特点是大量运用短句排比和正反对比。文章一开始就是一组排比: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这样的排比句式在文中举不胜举,既富于论辩色彩,又富有文学韵味,甚或有一种音乐的节奏感流动在其中。同样,在对比手法的运用上,《劝学》也很有特色。如在说明学习要善于积累的道理时,作者先后以骐骥与驽马、朽木与金石作对比,说明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充分显示出不舍对于学习的重大意义。在阐述学习要专心致志的道理时,作者又用蚓和蟹作对比,前者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却能上食埃土,下饮黄泉,后者虽有八跪而二螯,却非蛇蟮之穴无可寄托。道理何在?就在于前者用心一也,后者用心躁也。鲜明的对比,强烈的反衬,增强了说理的分量。

荀子的文章素有诸子大成的美称,铺陈扬厉,说理透辟;行文简洁,精练有味;警句迭出,耐人咀嚼。

赏析三:

荀子的文章,和其他先秦诸子的哲理散文一样,也是独具风格的。它既不像《老子》那样,用正反相成、矛盾统一的辩证法思想贯穿始终;也不像《墨子》那样,用严密、周详的形式逻辑进行推理;既不像《庄子》那样,海阔天空、神思飞越,富有浪漫主义色彩;也不像《孟子》那样,语言犀利、气势磅礴,具有雄辩家的特点。他是在老老实实地讲述道理。他的文章朴实浑厚、详尽严谨,句式比较整齐,而且擅长用多样化的比喻阐明深刻道理。这一切构成了荀子文章的特色。有人曾将《荀子》一书概括为学者之文,这是十分恰当的评论。

《劝学》是荀子的代表作品,也是《荀子》一书开宗明义的第一篇。全文共由两大部分组成:前一部分,论述学习的重要性;后一部分,论述学习的步骤、内容、途径等有关问题;而以学不可以已作为贯穿全文的中心思想。从《劝学》前面部分节选的几个片段,解放后一直被选为中学语文教材,是经得起时间考验的传统名篇之一。

《劝学》各段的条理十分清楚,基本上是每段阐述一个具体问题。而且总在文字的开头、结尾部分作出明确的交代。例如,文章的第一句写道:君子曰:学不可以已。这既是全文的一个中心论题,也是第一段所要开始阐述的内容。而在段的结尾部分则归结道: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这就明确而有力地照应首句,收束了上文,并且清楚地点明了该段的中心思想。又如第二小段,先用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来说明个人独自冥思苦想远不如学习有益。而在列举了登高而招顺风而呼假舆马假舟楫等几个生活中十分常见而又极有说服力的比喻后,有力地小结道:君子生(性)非异也,善假于物也。在这里,荀子从他的性恶论观点出发,指出君子的天性也是恶的,其所以不同于众人,就在于他善于向良师益友学习嘉言懿行,以改变自己的不良天性。这个物字就从舟楫舆马之类,变成了学习的内容,文字也就逐渐深化了。这里举的两个例子,都是首尾相互照应的,也有一些段落,只在段首揭示该段中心,或者只在段末予以适当概括。总之,目的相同而方式则并不死板。先秦诸子的哲理散文,一般都比较难读,荀子这种谨严、朴实的写作方法,对帮助读者掌握各段文章的基本内容,是十分有效的。

在说理文中,巧妙地运用大量比喻进行论述,这是《劝学》另一个十分突出的特点。有时作品集中了好些并列的比喻,从同一角度反复地说明问题。这种手法,在修辞上叫做博喻,不过一般大都是用来辅助景物描写。而荀子作品中的博喻都是用来说明事理。

有时作者又采用对比的方法,将两种相反的情况组织在一起,形成鲜明对照,以增强文字的说服力。例如,在强调学习必须持之以恒、用心专一时,他不但用了一些并列的比喻,也用了好些相反相成的比喻,他列举了骐骥一跃,不能十步和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和锲而不舍,金石可镂;以及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的蚯蚓,竟能在地下来去自如,而六跪而二螯的螃蟹,却连一个容身的小洞也掘不好。这就表明,积与不积所产生的效果是截然相反的。在荀子哲学思想中,积字是一个重要观点。荀子认为,要学有所成,必须坚持不懈地进行积累。一个人长期耕田(积耨耕),就会成为农夫,长期砍砍削削(积斲削),就会成为工匠;长期贩卖货物(积反货),就会成为商贾;长期学习礼义(积礼义),就会成为君子;圣人也只不过是人之所积。这就好像越人安越,夏(中原)人安夏那样,习惯成自然而已。了解了荀子这一思想观点的重要意义,我们就不难懂得,他为什么要费那么大的力气,选择那么多比喻,不惮烦地对读者进行谆谆教导。

最值得注意的是,作者还善于通过比喻,将议论逐步引向深入。忽视了这一特点,我们就会被众多的比喻弄得眼花缭乱,而理不清文字的脉络。

试以第一段为例。全段除首尾各有一句论断性的话外,其余全部由比喻组成。作者先用青出于蓝和冰寒于水这两个比喻,说明后天的影响可改变事物本性,并能使之有所发展。接下来又提出另一个比喻:中绳的直木,经改造后,变成了其曲中规的车轮;以后即使晒干枯槁,也不可能再回复到直的状态。这就说明,后天的影响,对改变事物本性来说,是起着决定性作用的。这样就把道理的阐述向前推进了一步。然后再用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两个比喻,引出结论博学而日参省乎己的重要性。这一段以比喻为主的文字,从提出问题到进行小结,逻辑性是很强的。

再以前面提到过的积字一段为例。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和积水成渊,蛟龙生焉是比喻,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才是正意。对一个人来说,积善要达到了成德的境界,才能改变气质,具备圣人的思想感情。紧承这一论断,展现在我们眼前的是四组比喻,它们阐述了前后相承的两层意思。前面三组论述了积字的重要性: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从正面说明,不积就将一事无成;骐骥与驽马、朽木与金石这两组对比的比喻,则着重表明,积与不积必将产生两种不同的结果。前一组对比,偏重主观条件的分析,后一组对比,偏重客观情况的分析。三组比喻的结合使用,把道理讲得十分清楚。后面部分的另一组,以蚯蚓和螃蟹的对比为喻,指出用心专一是积的关键,将论述进一步引向深入。至此,有关积字的基本内容已经谈清,于是作者紧扣用心专一进行小结。

荀子这种用比喻说理的写法,在其他先秦诸子散文中也是罕见的,应当说这是他的一种独创。

《劝学》的第三个重要特点,是句式整齐,读时琅琅上口。但作者又注意在排偶中适当夹进散句,使文气流畅而不呆滞。

由于具备以上一些风格特点,荀子的哲理散文,有它好读的一面;但是,这并不是问题的全部情况。就以这篇《劝学》为例,通假字就用了十几个之多,而且其中有些是不很常见的。

有了这么一大批拦路虎,《荀子》当然又有它并不易读的另一面了。

作者介绍:

荀子(约前298—前238),名况,当时人们尊称他为荀卿。汉代著作因避汉宣帝刘洵讳,写作孙卿。战国末期赵国人。曾两度到当时齐国的文化中心稷下(现在山东临淄西门)游学,任过列大夫的祭酒(学宫领袖),还到过秦国,拜见秦昭王,后来到楚国,任兰陵(现在山东枣庄东南)令。公元前238年失官,家居逝世,葬在兰陵。韩非和李斯都是他的学生。

荀子是先秦儒家的最后代表人物,同早于他的孟子成为儒家中对立的两派。荀子认为,自然界的存在,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但人类可以用主观努力去认识它,顺应它,运用它,以趋吉避凶。他提出制天命而用之的思想。在认识论方面,他认为人对客观事物的认识,首先要通过感觉器官和外界事物接触,强调行对于知的必要性和后天学习的重要性。有朴素的唯物思想。在政治上,他针对孔子、孟子效法先王的思想,提出法后王,主张应该适应当时的社会情况去施政,要选贤能,明赏罚,兼用礼法术实行统治。他的许多思想为法家所汲取。在人性问题上,他不同意孟子的性善论,主张性恶论,认为后天环境可以改善人的恶的本性,所以他主张明礼义而化之。他很重视教育的作用,强调教育功能的重要。

荀子的散文说理透彻,气势浑厚,语言质朴,句法简练绵密,多作排比,又善用比喻。他一生序列著数万言,后人编为《荀子》,其中除绝大部分是他自己的作品外,小部分是他门人的著作,共二十卷,收文章三十二篇,内容涉及哲学思想、政治问题、治学方法、立身处世之道、学术论辩等方面,《劝学》是其中的第一篇。

附录: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青,取之於蓝而青於蓝;冰,水为之而寒於水。木直 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故木受绳 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故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不闻先王之遗言,不知学问之大也。干、越、夷、貉之子,生而同声,长而异俗,教使之然也。诗曰:嗟尔君子,无恒安息。靖失尔位,好是正直。神之听之,介尔景福。神莫大於化道,福莫长於无祸。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 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於物也。

南方有鸟焉,名曰蒙鸠,以羽为巢而编之以发,系之苇苕,风至苕折,卵破子死。巢非不完也,所系者然也。西方有木焉,名曰射干,茎长四寸,生於高山 之上而临百仞之渊;木茎非能长也,所立者然也。蓬生麻中,不扶而直。兰槐之根是为芷。其渐之滫,君子不近,庶人不服,其质非不美也,所渐者然也。故 君子居必择乡,游必就士,所以防邪辟而近中正也。物类之起,必有所始。荣辱之来,必象其德。肉腐出虫,鱼枯生蠹。怠慢忘身,祸灾乃作。强自取柱,柔自取束。邪秽在身,怨之所构。施薪若一,火就燥也;平地若一,水就湿也。草木畴生,禽兽群焉,物各从其类也。是故质的张而弓矢至焉,林木茂而斧斤至焉,树成荫而众鸟息焉,醯酸而蜹聚焉。故言有召祸也,行有招辱也,君子慎其所立乎!

5.渔父原文与翻译 篇五

楚辞·渔父

作者:刘向

【原文】

屈原既放,游于江潭,行吟泽畔①。

颜色憔悴,形容枯槁②。

渔父见而问之,曰:“子非三闾大夫欤?

何故至于斯③?”

屈原曰:

“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见放④。”

渔父曰:

“圣人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⑤。

世人皆浊,何不淈其泥而扬其波⑥?

众人皆醉,何不餔其糟而啜其醨⑦?

何故深思高举,自令放为⑧?”

屈原曰:

“吾闻之:

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⑨。

安能以身之察察⑩,受物之汶汶者乎?

宁赴湘流,葬身于江鱼之腹中。,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尘埃乎?”

渔父莞尔而笑,鼓枻而去。

歌曰:

“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

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

遂去,不复与言。

【注释】

①既放:指屈原被楚襄王放逐。游于江潭:指在江边漫游。潭:原指深渊,这里指江边。行吟泽畔:指在大泽边上一边行走,一边吟

②颜色:指脸色。形容:指体态容貌。枯槁:枯瘦。

③三闾大夫:楚国官名,掌管楚国贵族屈、景、昭三姓贵族谱牒等事物。

④见放:被放逐。

⑤凝滞于物:凝固停滞受外物的束缚。与世推移:随从世俗不断改变自己。王逸注为“随俗方圆”,即随波逐流。

⑥淈(ɡǔ)其泥:搅动泥沙。淈:搅乱。扬其波:扬起水波。此句意为推波助澜,随波逐流。

⑦餔其糟:吃酒糟。啜其醨:喝薄酒。此句亦随波逐流,变本加厉之意。

⑧深思:指思虑深远。五臣注:“谓忧君与民也。”高举:行为高尚,不同于一般世人。深思高举,正是屈原独醒独清的具体表现。自令放为:让自己遭放逐呢?为:疑问语助词。

⑨新沐者:刚刚洗过头发的人。弹冠:掸去帽子上的灰尘。新浴者:刚刚洗过澡的人。振衣:抖落掉衣服上的灰尘。

⑩察察:洁白的样子。

汶(mén)汶:污浊的样子。

湘流:湘水,流经今湖南省。赴湘流:指投江自杀。

皓皓之白:指纯洁高尚的品格。

莞(wǎn)尔:微笑的样子。鼓枻(yì):敲击船桨。

沧浪:水名,在今湖南省境内。蒋骥以为“本沧浪二山发源,合流为沧浪二水。”濯:洗。缨:系结帽子的丝带。

《沧浪歌》又见于《孟子·离娄》,可能是流传于江湘一带的民歌。

【译文】

屈原被放逐以后,在沅江岸边漫游,在大泽边上一边行走一边吟唱。

脸色憔悴,身体枯瘦。

渔父看见他,问道:“你不是三闾大夫吗?

为何到了这种地步?”

屈原说:

“世上的人都混浊,唯独我清白。

众人都喝醉了,唯独我清醒,所以被放逐了。”

渔父说:

“圣人不凝固停滞受外物的束缚,能够随从世俗不断改变自己。

世上的人都混浊,你为什么不搅乱泥沙扬起水波同流合污呢?

众人都喝醉了,你为什么不也去吃酒糟喝薄酒一同烂醉呢?

为什么要思虑深远,行为高尚,让自己遭到放逐呢?”

屈原说:

“我听说,刚刚洗过头发的人,一定要掸去帽子上的尘土

刚刚洗过澡的人,一定要抖落掉衣服上的灰尘。

怎能让自己洁白的身子,受到脏东西的玷污?

我宁肯跳入湘水,葬身江鱼的腹中。

怎能让高洁的品质,沾染上世俗的污垢呢?”

渔父微微一笑,用桨敲击着船舷而离去,唱道:

“沧浪之水清又清,屈原投江可以洗我的帽缨。

沧浪之水混又浊,可以洗我的泥脚。”

于是竟自离去,不再和屈原说话。

【赏析】

《渔父》和前篇《卜居》,王逸《章句》皆以为屈原作,但在《渔父序》的末尾又说:“楚人思念屈原,因叙其辞以相传焉。”则又以为《渔父》为楚人采屈原之轶事而作。至清崔述明确提出《渔父》非屈原所作:“谢惠连之赋雪也,托之相如;谢庄之赋月也,托之曹植。是知假托成文,乃词人之常事,然则《卜居》《渔父》亦必非屈原所自作。”今世许多学者赞同此说。但也有人力主《渔父》《卜居》为屈原之作,如姜亮夫先生在《屈原赋校注》《楚辞今绎讲录》《屈原赋今译》诸书中作了反复的论证。

上一篇:高职语文课程的发展断想下一篇:六上语文第十七课相片信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