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语文四下测试卷(精选6篇)
1.苏教版语文四下测试卷 篇一
苏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期中测试卷(3)
(总分:100分 时间:100分钟)
得分
亲爱的同学们,半个学期又结束了,大家一定已经学有所获了吧!现在我们就来检验一下自己学得如何吧!一定要注意细心哟!
一、拼音园地。(13分)
1、看拼音,写词语。(10分)
chǐ rǔ lì shǐ xuán yá jīng pí lì jiã()()()()zhâng fǔ shēng chù chãng fá yì shîu zhēn qín()()()()
2、用“——”画出正确地读音。(3分)
埋(mán mái)怨 石磨(mï mî)一担(dān dàn)生石灰
狒狒(fâi fú)心血(xuâ xuě)一丘之貉(hã luî)
二、词语天地。(16.5分)
1、比一比,再组词。(4分)
哀()脑()畜()拣()
衷()恼()蓄()捡()
2、将下面的词语补充完整。(6分)
阴()圆()悲欢离()()()井然
雕梁画()虎啸()()水()不通
()天辟()()为壮观
3、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在括号里写序号。(3.5分)漫:①水满流出来了; ②到处,遍布; ③随便,不受约束。漫不经心()漫山遍野()杯里的水漫出来了()负:①具有 ②败 ③遭受 ④违背、背弃 忘恩负义()久负盛名()
不分胜负()身负重伤()
4、我会写成语。(3分)
(1)教师节到了,我想到了赞美老师的成语:
(2)我知道描写美丽景物的成语有:
三、句子乐园。(7分,4、不好好学习,你怎么会考出好成绩呢?(改陈述句)
5、我们必须认真改正并及时检查作业中的错误。(修改病句)
6、期中测验的成绩出来了,不知道考得怎样,我的心里就像。(歇后语)
四、按课文内容填空。(18分)
1、按课文内容填空。
“他转念又想:世上本来就是、的,就像天上的月儿、一样,哪里会 呢!”句子中的“他”是指。我还想到了唐代大诗人李白写的跟月亮有关同时又是思乡的一首诗《 》。
每当天气晴朗时,、、、,都倒映在,构成了一幅幅,难怪人们把这些湖泊叫做“ ”“ ”呢。
2、通过这半学期的学习,我又认识了许多名人。有 的林则徐,有励志学画的,有“人生自古谁无死,”的文天祥……
五、阅读天地。(15.5分)
(一)(5分)
小时候,我最喜欢桂花。桂花树不(象、像)梅花那么有姿态,笨笨拙拙
(zhuō zhuï)的。不开花时,只是满树茂密的叶子;开花季节,也得(děi dã)仔细地从绿叶(从、丛)里找细花。桂花不与繁花斗艳,可是它的香气味儿真是迷人。
1、照样子写词。(1分)
笨笨拙拙
2、用“﹨”划去不正确的字和拼音。(2分)
3、文中运用对比的手法,把桂花与 作比,告诉我们桂花美不在姿态。(1分)
4、作者为什么喜欢桂花呢?你能在文中找出这句话吗?用“ ”画出来。(1分)
(二)(10.5分)
有一年疾病流行,华(huà huá)佗亲眼看到许多人被病痛折磨得呻吟着、挣扎着,痛不欲生。为解除病人的痛苦,华佗立志学医。他风餐露宿,历尽艰辛,来到西山,拜师学医。
华佗拜见师傅后,师傅说:“这里有许多病人,你就专门侍候他们吧。”华佗一面耐心地侍候病人,一面留心观察每个病人病情的变化,研究用药的情况。因此,他在3年时间里就了解了不少病源、病理和用药的方法。
一天,师傅说:“你已磨练了3年,学了不少东西,但是还要学些医书、药典。”他带华佗来到内室,只见到处是书籍、挂图。华佗高兴(极 急)了,从此便不分昼夜、如饥似(sì shì)渴地攻读起医书来。
暑去寒来,又是3年。一天,华佗正在读医书,忽然有个人跑来说:“师傅病了,你快去看看吧!”
华佗连忙跑过去,只见师傅两眼紧闭,手脚僵硬。他摸摸师傅的额头,又按按师傅的脉搏,然后笑着说:“师傅没有大病,自己会好的。”人们都责怪华佗不懂医德。
就在这时候,师傅突然坐起来,哈哈大笑说:“华佗说得对,我是故意装病,试试你们的本领的。”众人听了,个个惭愧,不得不佩服华佗的本领。
“有志者事竟成!”华佗终于学得一手好医术,辞别了师傅,下山给人治病去了。1.在横线上给文章加个合适的题目。(1分)2.划去括号内不正确读音和字词。(1.5分)3.从文中找出下列词的近义词。(3分)
责备()羞愧()餐风饮露()4.华佗为什么立志学医?在短文中用“﹏”划出有关句子。(1分)
5.文中的哪两个词写出了华佗为了拜师学医而吃尽了苦头?在词的下面划上“ ”。(1分)
6.文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词语写出了华佗学医时的认真和勤奋。(1分)
7.读了这篇短文,你一定明白了“有志者事竟成”的含义,请把它写下来。(2分)
六、小小作家。(30分)
题目: 真好
提示:[1]把题目补充完整。横线上可填“爸爸”、“妈妈”、“奶奶”、“老师”、“邻居”等等;[2]通过具体的事例写出这个人好在哪里。别忘了对人物的表情、动作、语言或者心理要进行细致描写哦!
参考答案
一、拼音园地。
1、看拼音,写词语。
耻辱 历史 悬崖 精疲力竭 政府 牲畜 惩罚 异兽珍禽
2、用“——”画出正确地读音。
埋(mán)怨 石磨(mò)一担(dàn)生石灰
狒狒(fâi)心血(xuâ)一丘之貉(hã)
二、词语天地。
1、比一比,再组词。
略
2、将下面的词语补充完整。
阴晴圆缺 悲欢离合 秩序尽然 雕梁画栋、虎啸祥瑞、水泄不通、开天辟地 蔚为壮观
3、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在括号里写序号。漫: 3、2、1 负:4、1、2、3
4、我会写成语。
(1)示例:德高望重 为人师表 鞠躬尽瘁
(2)示例:湖光山色 一衣带水 风和日丽 山清水秀
三、句子乐园。
1、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2、大大小小的湖泊、颗颗宝石,沟谷、彩带
3、古老的虎门寨被碧海、蓝天、绿树打扮得更加壮丽。
4、不好好学习,不会考出好成绩。
5、我们必须及时检查并认真改正作业中的错误。
6、十五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
四、按课文内容填空。
1、按课文内容填空。世上本来就是有悲也有欢、有离也有合的,就像天上的月儿有隐也有现、有圆也有缺一样,哪里会十全十美呢!、苏轼、静夜思
每当天气晴朗时,蓝天、白云、雪峰,森林,都倒映在湖水中,构成了一幅幅五彩缤纷的图画,难怪人们把这些湖泊叫做“五花海”、“五彩池”呢。
2、虎门销烟、徐悲鸿、留取丹青照汗
五、阅读天地。(1)
1、示例:高高兴兴、大大小小。答案不唯一
2、象、zhuó、dã、从
3、梅花
4、桂花不与繁花斗艳,可是它的香气味儿真是迷人。
(2)
1.有志者事竟成 2.huá、急、shì
3.责怪 惭愧 风餐露宿
4.华(huà huá)佗亲眼看到许多人被病痛折磨得呻吟着、挣扎着,痛不欲生。为解除病人的痛苦,华佗立志学医。
5.风餐露宿,历尽艰辛 6.不分昼夜、如饥似渴
7.示例:只要付出勤奋和努力,就能获得成功。
六、小小作家。
略
2.苏教版语文四下测试卷 篇二
本着这样的原则, 我认为试卷命题要注意以下几方面:
一、创设语言情境, 体现学以致用
语文的学科特点决定了应注重积累, 语文积累是语文素养的重要方面。但积累是为了运用, 应让知识积累为能力转化服务。试卷命题的设计, 都应从利教、利学、利用的角度, 来考查学生的语文素养。基础知识的命题要突出积累, 突出理解与运用, 对优秀作品、成语的理解与背诵等要求, 要尽可能地让学生在具体语境理解中完成, 要由单纯的“识记型”向“应用型”转变, 尽量不出单一知识的纯概念题。如:
1. 花好月圆, 花前月下!你看, 冰心奶奶笔下的海棠花, 在春天的感召下, 舒展出美丽的四肢, 使出;鲁迅笔下的蜡梅花, 花瓣, 很有点的韵致;叶绍翁抬头眼见杏花, 满心惊喜:“, 一枝红杏出墙来”;杨万里眼中的夏天, “接天莲叶无穷碧, ”;月色也是那样美好, 孟浩然赞道:“, 江清月人。”……
2. 郑和长得 () , 平时举止 () 。他率领船队下西洋, 出发那天, 老百姓 () , 争相观看浩浩荡荡的船队。在下西洋途中, 面对 () 和凶恶的海盗, 他 () , 闯过了一个个险关…… (填成语)
该题考查的是本册书中要求学生积累背诵的名段名句和成语, 大多是需要学生终身记忆的文化常识, 设置语境, 不光可以考查学生对名篇名段和成语的积累情况, 还可以考查学生对这些成语、句段的理解与灵活运用情况。引导学生重视对课文语言材料的积累, 使答题成为一种有意义的行为, 激发学生的答题兴趣和培养学以致用的能力。同时也使学生养成意义记忆, 而不是死记硬背的习惯。
二、题型多元开放, 体现综合考查
语文是综合性很强的一门学科, 语文教学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语文素养是语文知识、语文能力、语言积累、思想情感、思维品质、审美情趣、学习方法、学习习惯的融合, 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因此, 语文考试的命题应加强整合, 减少单个知识点的试题, 努力通过整合, 在有限的试题中考查学生全面的语文素养, 以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试卷题型既要多元开放, 又要体现综合考查。
首先是基础与开放的整合。课程三维目标的确定, 促使考题内容必须体现基础性和开放性相结合, 必须以课程标准中本年级段的要求和教材为指针, 体现开放而不失课标的制约, 体现创新而不失教材基础知识的依托, 将教材的基础性和开放性紧密地结合起来, 将课内积累与课外延伸相结合。
其次是积累与运用的整合。对成语、名篇名句、典型句式、修辞手法等的考查都要充分体现积累与运用的整合。尽量不出单纯的识记型题型, 而是引导学生以积累为基础, 进行语言迁移运用, 重组仿造, 提高语言感悟、理解、表达能力。如:
1. 把下列句子换一种说法, 意思不变
只拣儿童多处行, 是永远不会找不到春天的!
2. 仔细读下列句子, 仿写一句
如果我是一朵白云, 我会装扮蓝天;如果我是一束阳光, 我会照耀大地。,
3. 请以“天上的云变化万千”为内容, 运用比喻和排比的修辞手法写一段话
第三是能力与方法的整合。在拟题时, 题目可以用“学会”为题引, 引出答题要求, 在答题要求中渗透学习方法的指导。如
(1) 学会书写。写一手好字, 别人会对你刮目相看, 答题时你可要书写端正喽!卷面分5分
(2) 学会使用生字新词。处处留心, 就可以学到不少新词儿。
(3) 学会修改。文章不厌百回改, 下面的习作片段, 有五处毛病, 请你仔细读后用修改符号帮助他改正。
……
考查并引导学生, 培养其听、说、读、写、书的语文能力, 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
最后是态度与价值观的整合。试题呈现的内容主题应该是积极向上的。综观以上所举事例:成语运用题, 引导学生学习郑和不屈不挠的探险精神;句子运用题, 渗透亲近自然、欣赏自然美、学会奉献等生活态度的引导。
社会实践题, 渗透基本礼仪修养的培养和要有宽广胸怀、博爱精神的引领……如学会在生活中学语文。 (1) 会交际:“礼到人心暖, 无礼讨人嫌”。当你在下楼梯时, 不小心撞到了抱着本子上楼的老师, 老师的本子全撒在了楼梯上。你会怎么说?怎么做?把你说的和做的写下来。 (2) 关注社会热点:日本发生9.0级地震并引发海啸、核污染, 灾难深重。有的网友说, “一方有难, 八方支援”中国应该尽力支援;也有人说, 日本一向对中国有侵略之心, 不可做好心的“农夫”, 你有什么看法, 请说明理由。
还有以下第三部分所举的课外阅读短文, 引导学生学习主人公无私奉献、舍己为人的精神等, 都是既考查学生对生活的基本态度, 又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在试卷中, 听、说、读、写、书几项语文的基本能力都应进入考查视野, 一般试卷中少有的考查书写能力、听力以及社会实践类的试题, 都应兼顾到。题型涉及面要广, 要关注到生活中的语文:日常交际和社会热点话题。这类试题的设置, 可以变革传统的考查观, 必定会逐步唤起语文课堂对倾听与书写等方面的关注, 从而落实相关能力培养。
三、把握分值权重, 体现年段提升
在中高年级语文试卷中, 往往会出现年段特点不清晰的问题, 即大量的基础知识充斥其中, 重在考查学生的积累, 这一方面会在客观上导致语文教学的“死记硬背”, 加重学生课业负担;另一方面, 忽略了学生中、高年级年段特点, 试题没有针对性, 没有随年段升高提升读写能力。
试卷对各题分值的设置要按照《语文课程标准》对各年级的要求, 随着年级的升高, 尤其要重视读写能力考查。
三至六年级阅读考查权重幅度:20%~35% (上下浮动5分) , 可以在此范围中调整;作文考查权重幅度:25%~35% (上下浮动5分) , 可以在此范围中调整。
阅读题要突出对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考查, 不要停留在对基础知识的考查上, 每个题目的设计都要结合语境, 都必须让学生在认真阅读本文的前提下完成, 不要出现脱离阅读材料就能完成的题目。如读《桥》完成练习:
1. 这篇文章是按顺序来写的。用“∥”可将短文分成四个部分, 依次可用小标题概括主要内容。请照样子在下列横线上写出第二、第四部分的小标题。
突遇山洪→→桥塌殉职→
2.“老汉清瘦的脸上淌着雨水。他不说话, 盯着乱哄哄的人们。他像一座山。”老汉表面不说话, 但心里会想些什么?从“他像一座山”可体会到什么?
3. 用“”在文中画出一个运用拟人手法的句子。这样写有什么好处?把你的理由写在下面。
4. 读了这篇短文, 不禁让我联想到本学期学过的《大江保卫战》。我想这样赞美上文中的老汉:
5. 这篇短文主要是写“老汉”的, 应该以“老汉”作为题目, 可短文为什么要以“桥”作为题目呢?把你的看法写下来。
这几道阅读题中, 没有单独考查基础知识和单独写话的试题, 以考查学生的“阅读能力”为核心, 从“获取信息”“形成解释”“反思与评价”这三个角度考查学生的阅读能力。
一方面注意了朝向文本内容的概括、提炼、感知等理解能力的考查 (如第1、2题) , 另一方面注意了朝向表达方式的理解能力考查, 引导学生关注文本语言的表达形式, 学习文章的表达手法 (如第3题) , 同时也注意考查了学生的反思评价能力, 激发了学生的创新精神 (如第5题) 。这些都是《语文课程标准》对高年级的阅读要求, 充分体现了年段提升, 能考查出学生真实的阅读水平。
作文题的设计也要体现年段提升。例如:学会表达:下面的作文题, 离我们的生活很近, 请你按要求把它写出来。 (35分)
家里的长辈是我们最亲近、最熟悉的人, 你的爸爸、妈妈或爷爷、奶奶等有什么不一样呢?你发现他们的独特特点了吗?试着写一写。给文章起个显眼的题目, 让人一看就知道他 (她) 的独特特点, 比如:《“爱唠叨”的奶奶》《“爱管闲事”的爷爷》《“购物狂”老妈》《我的“球迷”爸爸》等等。
要求:通过具体事例, 突出人物特点, 语句写通顺, 写出真情实感, 不少于350字。题目自己定。
小学生作文重在情感表达, 引导学生写自己想写的内容, 表达真情实感。因此, 话题作文、半命题作文、想象作文、看图作文, 材料作文、续写等应该作为作文试题的主要类型。该题设计的话题作文, 体现了高年级的特点, 贴近学生生活, 留给了学生一定的选择空间, 一方面为学生“拟题留白”, 另一方面也为学生“选材留白”。不仅有利于学生自由表达, 而且也有利于学生的“独我”表达, 写出真实独特的个性作文。
一般而言, 随着年级的升高, 基础考查分值应该逐步下降, 阅读和习作的分值应该递增。试卷中板块分值配置上应该有梯度。
四、活化命题语言, 体现人文关怀
传统的语文考题设计过于呆板、程式化, 不利于激发学生主动应试的积极性。必须进行改革, 让每道考题都能具有一定的“磁力”, 吸引学生去做。因此, 试卷的拟题首先要从情境的创设入手, 注意活化命题语言。卷首可设计开考寄语, 如:“同学们, 你们好!时间过得真快, 又到了检阅收获的时候!你们准备好了吗?一起去语文竞技场去体验一番吧!相信只要你们开动脑筋……”目的在于打消学生应试的顾虑, 激起学生应试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卷中可设计鼓励语:“做了这几道题, 你一定觉得自己很成功吧, 不过以下的内容更要动脑筋喽。”激励学生战胜自我, 再树努力完成试卷的信心;卷尾设计小结提示语:“祝贺你, 你即将凯旋!请你有时间再仔细检查一遍自己的胜利果实。记住!细心+耐心+智慧=成功。”引导学生学会检查与反思, 体验成功与失败。
每道考题题目的语言表达要力求注意重心下移, 体现启发性与鼓励性, 注意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 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素养, 表述要亲切, 体现人文关怀, 让学生乐意去做。
3.苏教版语文四下测试卷 篇三
1. 同学们,今天我们要进行一次不同寻常的体验活动,有兴趣吗?心情怎样?(担心、激动、兴奋……)
2. 这就是体验。这节课学习写一次体验活动。(板书课题:记一次体验活动)
【设计意图】 体验作文重在写出体验活动中的心理感受。上课伊始,谈谈心情,既让学生心理放松,又暗合体验作文的习作重点要求。
二、 学习写法
1. 自读例文,思考:① 这篇例文写了什么事?按什么顺序写的?② 你觉得文中哪些词语、句子写得比较好?好在哪里?用笔画一画,注一注。
2. 检查交流
(1) 例文写了什么事呢?(“护蛋”的体验过程)(板书:“护蛋”)它是按什么顺序来写的呢?(板书:活动前、活动中、活动后)根据学生发言,教师适当归类引导。
(2) 出示第一组句子:
① 我们听到这消息觉得很好笑。
② 可经历了第一天之后,我就觉得这是一件难做的事。
③ 心想,这样放到口袋里就会万无一失了。
④ 真不知道,明天这只鸡蛋的命运会怎样!
上面这些句子有什么共同之处?(这些句子直接表达了小作者在整个活动中的感受)
(3) 出示第二组句子:
① 第一天早上,我给准备好的鸡蛋足足裹了四个“保护层”。第一层是保鲜袋,第二层是软海绵,第三层是双层纸巾,最后一层是一个小布袋。
② 来到学校,我的第一件事就是查看鸡蛋。
③ 送语文本的时候,由于是下课,走廊里走来走去的同学很多,好不容易才走过了“危险区”。下课时,为了鸡蛋的安全,我一直坐在座位上。
④ 我赶紧退出“包围圈”,乖乖地在自己的座位上做起了“小母鸡”。
上面这些句子又描写了什么?(描写人物行为)。能看出“我”内心的想法吗?(能,小心谨慎等)
3. 文章还描写了什么?(其他同学的言行)一次体验活动,为什么要写其他同学呢?(使“我”的内心感受更深刻,使文章更生动)
4. 这篇例文的语言生动形象,充满趣味。如“保护层”“万无一失”“危险区”“小母鸡”“包围圈”等。
5. 小结:要想写好一篇体验作文,不仅要按一定顺序写好过程,更重要的是写好活动中的感受。感受既可以直接表达,也可以通过描写自己和同学的行为来体现,还可以描写其他同学的言行。
【设计意图】 充分利用好例文,这一环节首先让学生明白,要写出每一步的体验过程和感受;其次,让学生了解掌握写体验感受的方法以及使用语言的技巧。
三、 明确要求,展开体验
1. 明确活动要求。当一回盲人。在我们周围有许多双目失明的人,他们生活在黑暗的世界里,他们的生活会是怎样的呢?咱们今天就来体验一下盲人的生活——盲人找座。即蒙上眼睛,走回座位。请遵循“三不规矩”:不准偷看;不许说话;不能忘记体验。
2. (学生活动、音乐响)蒙上眼睛,现在的你不再是原来的你,而是一名盲人,要寻找自己的座位……
3. (采访)刚才你眼睛蒙上毛巾时,有什么感觉?你是怎么找到自己的位置的?中途有什么意外吗?有些什么想法?
4. 摘掉蒙眼的毛巾,回到光明中来,观察自己此时的位置,请表达一下你的感受。
四、 练写体验
1. 刚才同学们在体验过程中思考的肯定要比交流的多得多,提起笔,开始习作,注意:着重写出自己的经历和感受。
2. 反馈交流。实物投影仪展示,师生评议,围绕体验感受,评议习作描写。
3. 是啊,生活在黑暗世界里的盲人是多么的不幸,我们一定要尽我们所能帮助他们,让他们生活得更幸福,更快乐!课后,同学们可以再修改完善本篇习作,也可以写你喜欢的其他体验活动,重要的是按一定顺序写好过程,真实地表达体验中的情感。
【设计意图】 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始终从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出发,让学生愿意作文,乐于作文,做生活的有心人。
4.苏教版语文四下测试卷 篇四
篮()思()狠()晓()
怕()饺()受()缓()
拍()咬()爱()暖()
二、选字填空。(6分)
1、诚 城
()市()实 长()真()
2、列 烈
()日()车()火 热()
3、恨 狠 很
()多 仇()()心 凶()
三、把不是一类的词语用“ ”画出来。(4分)
1、妈妈 爸爸 奶奶 老师 姑姑
2、春节 过节 端午节 中秋节 元旦
3、上午 下午 夕阳 傍晚 深夜
4、碧绿 雪白 颜色 粉红 乌黑
四、连线。(5分)
美丽的 太阳 自由地 成长
绿油油的 月亮 茁壮地 飞翔
新鲜的 衣裳 开心地 前进
弯弯的 麦苗 慢慢地 笑着
火红的 空气 飞快地 移动
五、补充句子,并加上标点。(5分)
1、你知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儿的风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缓缓地流着
4、沉香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我一放学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回忆课文内容填空。(3+4+7+2+6=22分)
1、孟郊在()时写下了著名的小诗《 》。其中最后两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知道一首写春天的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刚从蚕卵里钻出来的蚕姑娘_________,它要睡____次觉,分别变得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然后爬到_________上,吐丝结茧。
4、花木兰是我国古代的___________,我想对花木兰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风和太阳比了____次本领,第一次是比__________________,结果_____赢了;第二次是比__________________,是_______赢了。我读了这个故事明白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这半学期我们又学会了很多成语,选择你最喜欢的几个成语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读课文片断,完成练习。(2分+2分+2分=6分)
不管是寒冬腊月,还是盛夏酷暑,他都起早贪黑地跟着师傅习武练功。有时累得腰酸背疼,很想松口气,但一想到要去解救妈妈,浑身就增添了力量。
1、这一段话中表现沉香吃苦多的词语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找出这段话中的一对反义词,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读了这段话,你想对沉香说些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八、小学语文写话我最棒。
5.苏教版语文四下测试卷 篇五
一、看拼音,写词语。(8分)
páo xiào
shì
fàng
huāng chàng
zhī
fán yè
mào()()()()luǒ
lù
jì
mò
chén mò
chéng qiān yíng
bǎi()()()()
二、给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2分)
锨镐(xiān xīn)
木屐(jī
zhī)
..浑身解数(jiě
xiè)
酿蜜(liàng niàng)..
三、按要求写成语(12分)
1.描写春天的:
2.写花儿颜色多的: 3.照样子写成语:
笔墨纸砚 ....冰清玉洁 ..
四、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打“√”,错误的打“×”。(6分)1.“尽力”与“尽管”中的“尽”读音相同。()
2.“游园不值”和“价值”中都有“值”字,但两个“值”的意思不一样。()
3.“只拣儿童多处行,是永远不会找不到春天的!”“只拣儿童多处行,怎么能找到春天呢?”这两句话的意思相同。()
4.“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这句写出了诗人叶绍翁虽游园不值,但仍很愉快的情感。()
五、按要求写句子(8分)
1.寿镜吾老先生 地说:“以后要早到!”(填上合适的提示语)2.一群孩子从公园里挤了出来。(改成比喻句)
3.花苞笑了,饱含着快乐的泪水;柳条醉了,摇动着纤柔的腰肢;小溪乐了,漾起了笑的涟漪„„(接下去写两句)。
六、在原句上修改病句。(6分)1.大厅里摆满了看演出的观众。2.小组讨论会上,大家的发言很猛烈。3.老师要求学生们明确学习目的和学习态度。
七、按课文内容填空(10分)
1.请用《春光染绿我们双脚》中的语句赞颂植树造林后的美好景象:“,。”
2.对,就是开得旺!只要管理得好,给它,花儿和儿童一样,4.一天你亲眼看见自己的好朋友正在欺负低年级的小同学,你会说: 就会,以,舒展出。3.在《游园不值》这首诗中,诗人把小草当成有生命之物,表现出对小草有很深感情的诗句是:“
,”。诗人杨万里在《宿新市徐公店》中用“,”写出了春天的景物。
八、阅读短文回答问题(18分)乡愁 余光小时候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甲)我在这头 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 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乙)我在这头 大陆在那头 1.选择诗中甲、乙两处诗句最恰当的一项(1分)()A.甲: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乙:乡愁是一条深深的海峡 B.甲: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乙: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C.甲:乡愁是一条漫长的小路 乙: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D.甲:乡愁是一条漫长的小路 乙:乡愁是一条深深的海峡
2.下面对《乡愁》一诗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是一项是(1分)()
A.全诗以时间为序,以情感为线索,把对母亲、妻子的爱熔铸在对祖国的爱中,表达了作者渴望祖国统一的殷切期望。
B.全诗以时间为序,以情感为线索,把对祖国的爱熔铸在对母亲、妻子的爱中,表达了作者渴望祖国统一的殷切期望。
C.全诗以时间为序,以情感为线索,把对故乡的爱熔铸在对母亲、妻子的爱中,表达了作者渴望祖国统一的殷切期望。
D.全诗以时间为序,以情感为线索,把对母亲、妻子的爱熔铸在对故乡的爱中,表达了作者渴望祖国统一的殷切期望。
3.根据你的理解,将下面互相对应的项目连起来。(2分)
邮票 表示人为隔离 船票 意味两地相思 坟墓 表示两地分离 海峡 象征永恒隔离
4.这首诗是按什么顺序写的?从哪里可以看出来?用“——”画出有关的句子。(2分)5.诗人为什么把乡愁比喻成“坟墓”、“海峡”?(2分)
(二)坚守你的高贵
三百多年前,建筑设计师克里斯托·莱伊恩受命设计了英国温泽市政府大厅。他运用工程力学的知识,依据自己多年的实践,巧妙地设计了只用一根柱子支撑的大厅天花板。一年以后,市政府权威人士进行工程验收时,却说用一根柱子支撑天花板太危险,要求莱伊恩再多加几根柱子。
莱伊恩自信只要一根坚固的柱子足以保证大厅的安全,他的 惹恼了市政官员,险些被送上法庭。莱伊恩非常苦恼,坚持自己原先的 吧,市政官员肯定会另找人修改设计;不坚持吧,又有悖(bèi)自己为人的。矛盾了很长一段时间,莱伊恩终于想出了一条妙计,他在大厅里增加了四根柱子,不过这些柱子并未与天花板接触,只不过是装装样子。
三百多年过去了,这个秘密始终没有人发现。直到前两年,市政府准备修缮(shàn)大厅的天花板,才发现莱伊恩当年的“弄虚作假”。消息传出后,世界各国的建筑专家和游客云集,当地政府对此也不加掩饰,在新世纪到来之际,特意将大厅作为一个旅游景点对外开放,旨在引导人们崇尚和相信科学。
作为一名建筑师,莱伊恩并不是最出色的。但作为一个人,他无疑非常伟大,这种伟大表现在他始终恪(kè)守着自己的原则,给高贵的心灵一个美丽的住所,哪怕是遭遇到最大的阻力,也是想办法抵达胜利。
1.请将“准则”“主张”“固执”三个词语分别填入文段的空缺处。(1.5分)
2.下面三个句子表达的意思基本相同,但说法不同。如果你看到只用一根柱子支撑的市政府大厅时,你要告诉别的同学,应选择的句子是()(0.5分)
A.温泽市政府大厅用了一根柱子支撑天花板。B.温泽市政府大厅不就是用一根柱子支撑天花板吗? C.温泽市政府大厅竟然只用了一根柱子支撑天花板!
3.市政府权威人士验收工程时,是什么让他们觉得太危险?补救措施是什么?(2分)4.莱伊恩非常苦恼,说说其中的原因。(2分)
5.莱伊恩采用什么措施来“弄虚作假”?用横线在文中画一画,并抄写下来。(2分)6.作者是怎样评价莱伊恩这一举动的?你怎么看?(2分)
八、习作(30分)
6.苏教版语文四下测试卷 篇六
三年级上册
第六 单 元
一、请写好钢笔字。(注意这几个字要写得左高右低才站得稳)(3分)
印
即
郎
二、字(7分)
1、我会查字典:“谁”音序(),声母();“负”部首(),再查()画
2、我会选择读音,用“√”。地壳(kã qiào)发人深省(shěng xǐng)丢三落(luî là)四
3、在汉字结构上,“卫”是();“巨”第四笔名称叫()
三、词(25分)
1、看拼音写词语。(10)
zú jì mãi tàn jǐng juã tū rán xīn sī
()
()
()
()
()
chì bǎng
zhì huì shǒu bì zōng yǐng qí guài
()
()
()
()
()
2、形近字组词。(5)
跟()欺()险()维()竟()银()期()脸()唯()竞()
3、选词填空。(4)
气势汹汹 蛮不讲理
一拥而上
不由分说
一天,水稻田里发生了激烈的争吵,一群杂草()地要小稻秧把营养交出来。小稻秧不愿意交出营养,这群杂草(),()地跟小稻秧抢营养,真是()。
4、外面既刮风又下雨,彤彤不由得想起学过的几个成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
四、按要求写句子(16分)
1、造句。(2)(1)纷纷„„(2)激烈„„
2、请给下面句子加上标点符号。(3)
看懂了这些又有什么用呢
川川特别爱刨根问底
用处可大了 这本书会告诉我们
哪座山下埋着煤炭
哪块地下藏着矿石
叔叔说
3、修改病句。(4)
(1)学习了《石头书》这篇课文,受到了很大的教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我的书橱里摆着许多数不清的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一阵微风吹过,小稻秧高兴得_____________。他们_______了营养,又向上_____________。”(1)这句话写得好在哪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照样子,写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
五、我会积累。(12分)
1、“咬定青山不放松,_________________。千磨万击还坚劲,__________________。”这是清代著名画家、文学家郑燮写的,诗题是《
》(3)
2、石头书上的“字”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画”是指各种________。勘探队员根据树叶化石,判断出“这里曾是___________,地上_________。”根据小鱼、贝壳化石,判断出“后来,这里变成了______。”现在,“又变成了高山”。化石可以让人们了解各个地质时期的特点。
3、航天飞机的本领可大了!他能绕着______转圈圈,在太空中______ 和 ______人造地球卫星。卫星出了毛病,他就伸出巨大的______把卫星捞回机舱,带到地面上来 _________。
4、根据课文内容,为航天飞机写一段自我介绍。(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阅读与思考。(14分)
有趣的小刺猬
刺猬是一种有趣的小动物。它的身体活像一只老鼠,只是比老鼠大多了。它的头尖尖的,眼睛和耳朵很小,牙齿非常锋利,门牙特别长。刺猬的四(肢
枝)很短,跑起来很快。它的爪子像老鹰的爪子那么锐利,那么有力。除了腹部,刺猬浑身长满了像钢针一样的硬刺,又短又密。遇到强敌时,它就把身体蜷(quán juǎn)成一团,成为一个可怕的刺球,连凶猛的野猪也拿它没有办法。刺猬不仅用硬刺(保护
保卫)自己,还用它来搬东西呢!夏天,正当人们进入梦乡的时候,它悄悄地从洞中爬出来,趁着月光,窜到瓜地里,用它那锋利的牙齿把瓜柄咬断,然后在地上打个滚,把硬刺扎进瓜皮,一翻身就背(bēi bâi)着瓜溜走了。
1、选择()里正确的读音或字词,用“√”表示。(4)
2、短文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用“ _______ ”画出来。(1)
3、这篇短文作者是从刺猬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等方面来观察和描写的,它的有趣主要表现在_____________________。(5)
4、下列句子哪是些打比方的,在()里打“√”。(4)(1)刺猬浑身长满了像钢针一样的硬刺。()(2)刺猬的爪子像老鹰的爪子那么锐利。()(3)它的身体活像一只老鼠,只是比老鼠大多了。()(4)遇到强敌时,它就把身体蜷成一团,成为一个可怕的刺球。()
七、请你把自己做的小制作的过程写出来。(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八、观察与习作。(20分)
题目:
我喜欢的一种文具
【苏教版语文四下测试卷】推荐阅读:
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十一册第一单元测试卷06-27
【苏教版四下语文】期末复习卷01-16
苏教版四下语文第三单元教学设计01-08
苏教版第九册语文试卷12-03
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一单元试卷分析12-31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卷 5则范文12-18
苏教版四下音乐教案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