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上册全册近义词(共8篇)
1.五年级上册全册近义词 篇一
1.种子的发芽实验
(一)【教学目标】
1、回顾和总结小学科学的学习方法,了解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基础;
2、初步了解本学期的学习任务和内容,讨论本学期的主要学习方法和学习制度。
3、通过趣味小实验,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
【教学准备】
蜡烛在水面下燃烧的实验器材:蜡烛、水、空盆一个 【教学过程】
1、自由谈话,了解学生:
师:我们学习科学已经有两年了,在这两年中,大家对什么活动有比较深刻的印象?说说。
师:真没想到,大家对科学这么有兴趣。那么,在两个多月的暑假里,大家经历过许多事,其中有哪些是跟科学有关的呢?
师:刚才大家说了许多跟科学相关的事,我们可以把这些事写下来,这就是很好的科学小论文,到时候老师会组织大家参加全国小学生科学小论文比赛。
2、了解教材,明确任务:
师:从今天开始,我们又要一起探索科学奥秘了。那么,五年级科学有哪些内容呢,让我们先来了解一下。
组织学生看封面:一个孩子正在观察生态瓶,特别突出的一点是这个孩子正在记录,强调科学探究活动中求真、记录的重要性。旁边的四幅小图,分别代表着本册的四个单元,生物与环境/光/地球表面及其变化/运动和力。
让学生自由看目录和里面的内容,然后自由发表自己的想法。
3、制定制度,选课代表:
说明平时学习以4人小组为基本单位,小组长每月轮换。
推选各大组科学组长和科学课代表,明确相关责任和权利。
讲解每月科学之星评选方法(从作业、器材准备、上课、合作等方面加星)
4、做小实验,激发兴趣:
师:刚才大家学习的非常认真,这让老师非常高兴,为此我想跟大家一起做一个小实验,实验的名称是:在水面让蜡烛燃烧。
出示实验器材(蜡烛、水、空盆一个),问学生能不能做到,并可以让学生进行尝试。
教师进行演示:先把蜡烛牢固地竖立在一个空盆的底上,点燃后轻轻地往盆里倒凉水,直至与蜡烛边缘相平为止。一会儿,蜡烛的火焰就降到水面以下了(如图所示)。
基本原理:燃烧,水降温,使周边的蜡烛不能达到溶点溶化,通过蜡芯支持燃烧。
小结:在我们这册科学教材中,也有许多这样的活动和实验,需要我们细心观察、思考才能发现其中的奥秘。
2、种子发芽实验
(二)【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绿豆种子发芽需要水和适宜的温度。
过程与方法:学习整理收集到的数据,依据数据得出科学的结论。
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到对比实验、严格控制实验、重复实验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通过实验知道绿豆种子发芽需要水和适宜的温度。
【教学重点】通过实验知道绿豆种子发芽需要水和适宜的温度。
【教学难点】学习整理收集到的数据,依据数据得出科学的结论。
【教学准备】实验计划单和实验记录表,实验信息统计表(参考书5面)
【教学过程】
一、交流实验中的发现:
1、我们种下的绿豆种子都发芽了吗?其他小组的绿豆种子呢?
二、整理分析实验信息:
1、教师分发实验信息统计表,由组长负责收集相同实验小组的实验信息。
2、分析实验信息:
(1)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数据有什么不同?
(2)从实验数据中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吗?
(3)实验结论和我们实验前的猜测一致吗?
三、交流实验信息:
1、认真听取其他不同实验小组介绍他们的实验方法和获取的信息。
2、和其他的小组交流,了解他们在实验中有什么发现,听听他们怎样用数据来解释实验结果的。
3、汇集全班同学的实验,分析绿豆种子发芽需要的条件。对大家有异议的内容进行辨析。
4、小结:绿豆种子发芽的必需条件是温度、水分和空气。
四、种植绿豆芽:
1、引导:已经发芽的绿豆芽怎么处理?
2、确定任务:把绿豆芽种植在花盆中,放到适合的地方,让绿豆芽生长一段时间。
3、预测哪些条件会影响绿豆芽的生长。
4、建议对绿豆芽的生长做观察日记或者记录。
参考资料:种子发芽的基本条件是:
一是温度。种子萌发的最低温度为6-7℃,12-14℃能正常发芽,最适温度为20-25℃,最高为35℃。
二是水分。一般需吸收相当于种子自身风干重的120-140%的水分才能萌发。
三是充足的氧气。
3、观察绿豆芽的生长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植物的生长需要合适的环境条件。当环境条件改变的时候,植物具有一定的适应环境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设计绿豆芽生长需要阳光的实验,用对比实验的方法观察,记录影响植物生长的条件。
情感、态度、价值观:意思到生物的形态结构、生活习性同它们的生活环境是相适应的。
【教学重点】设计对比实验。
【教学难点】在设计对比实验中严格控制变量,并注意收集实验数据用事实说话。
【教学准备】实验计划单和实验记录表(参考书7面),三四天前做好的绿豆芽对水的需要的实验。
【教学过程】
一、交流实验中的发现:
1、说说自己种下的绿豆芽生长的怎样了。
2、为什么大家的绿豆芽生长的不一样呢,怎样才能让绿豆芽生长的更好呢?
3、讨论影响绿豆芽生长的因素,教师随机板书。
二、实验一:绿豆芽生长需要阳光吗?
1、讨论:绿豆种子发芽可以不需要阳光,那么绿豆芽的生长需要阳光吗?
2、该怎样来设计对比实验呢?
重点指导:
(1)我们只能改变哪些条件?不改变哪些条件?
(2)两组的绿豆芽需要一样多吗?
(3)改变了条件是不是对绿豆芽生长产生了影响,我们怎样才能知道?
3、学生完成实验方案,交流。
4、提供实验记录表,引导学生做好观察记录。(采用图画和文字记录下绿豆芽的高度、茎叶的颜色,茎的粗细等)
三、实验二:绿豆芽生长对水的需求
1、拿出事前做的绿豆芽对水需求的实验,让学生进行观察。教师介绍实验:在一个盘子里铺上几层吸水纸,把5粒刚发芽的绿豆并排放在吸水终上,保持吸水纸一端湿润。
2、讨论:这5粒绿豆种子的生存的环境有什么不同?不同的环境对绿豆种子会产生怎样的影响?为什么我们这样推测?仔细观察还有什么发现?
3、概括:植物的生长需要一定的环境,当环境改变后它们会努力的适应环境的变化。
四、观察更多的植物适应环境的图片(书8面):
1、比较香蕉、松树、仙人掌的叶的不同。
2、香蕉、松树、仙人掌分别生长在什么地方?
3、这三种植物的叶同它们的生活环境有什么关系?
4、说说平时还看见有关植物适应环境的例子。
4、蚯蚓的选择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动物生活需要一定的环境条件。
过程与方法:掌握对比实验的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自然事物是相互联系的。
【教学重点】设计对比实验。
【教学难点】在设计对比实验中严格控制变量,并注意收集实验数据用事实说话。
【教学准备】每组一份:长方形扁纸盒两个,黑布、塑料薄膜、玻璃片、蚯蚓15条、干土、湿土。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见过蚯蚓吗?一般在什么地方见到它们?你们觉得蚯蚓喜欢怎样的环境?
2、学生自由发表。
二、实验一:蚯蚓喜欢黑暗还是光亮的环境?
1、我们先来研究蚯蚓喜欢黑暗还是光亮的环境,该怎样设计实验呢?
2、学生说说自己的想法,引导他们进行对比实验,并注意控制条件。
3、出示实验器材,讨论实验步骤:
(1)把长方形盒子一端剪去一部分,盖上玻璃片,再在另一端用黑布包住。
(2)在盒底放入塑料薄膜,以保护蚯蚓,方便它爬行。
(3)把5条蚯蚓放在盒子的中间,盖好盖子。
(4)5分钟以后打开盒盖,做好观察和记录。
(5)再做2次。
4、分发记录单和相关实验材料,学生实验,教师巡回指导。
5、收回材料,组织交流,概括:蚯蚓喜欢黑暗的环境。
三、实验二:蚯蚓喜欢干燥还是湿润的环境?
1、过渡:那么,蚯蚓喜欢干燥还是湿润的环境呢,让我们也来设计一个对比实验。
2、学生设计实验,自由发表。
3、教师随机出示材料,在交流中概括出比较合理的实验步骤:
(1)在另外的盒子两端分别铺上同样土质的泥土,不同的是一边干燥,一边湿润。
(2)把10条蚯蚓放在盒子的中间,盖好盖子。
(3)5分钟以后打开盒盖观察,记录。(4)再做2次。
4、分发记录单和相关实验材料,学生实验,教师巡回指导。
5、收回材料,组织交流,概括:蚯蚓喜欢湿润的环境。
四、动物对环境的需要和适应:
1、让学生归纳:蚯蚓适合怎样的生活环境?
2、过渡:跟蚯蚓一样,各种动物都喜欢生活在一定的环境里。
3、学生看书11面的图片,说说这些动物是怎样适应环境的?
4、拓展:当环境不适应动物生存的时候,它们会重新选择合适的环境生活,否则它们将难以生存。谁能说说相关的例子吗?
5、食物链和食物网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蔷薇花丛中动植物之间存在着食物能量交换关系。
过程与方法:通过分析讨论,发现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影响。
情感、态度、价值观:形成善于听取别人的意见、虚心向别人学习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研究动植物之间的食物关系,认识食物链和食物网。
【教学难点】建立起初步的生态系统的概念,形成“生物与生物之间是相互关联的一个整体”的认识。
【教学准备】校园常见动植物样本或图片。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提问:生物的生存需要些什么?(水、阳光、空气等)。
2、引导:生物的生存除了需要一定的自然条件外,它们彼此之间也是相互依赖、互相影响的。这段时间我们重点研究这方面的知识。
二、谁吃谁:
1、教师出示校园常见动植物样本(也可以借鉴书本的图片),说:这是在一簇花丛中发现的生物,有蔷薇、小草、树叶、蚜虫、瓢虫、蚯蚓、毛毛虫、小鸟等。
2、问:为什么在同一个区域会出现这些动物和植物呢?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呢?
3、学生自由说,教师随机用简单的文字和箭头表示这种关系。(蔷薇或草——蚜虫——瓢虫——小鸟;落叶——蚯蚓——小鸟;蔷薇——毛毛虫——小鸟)
4、讲述:生物之间这种像链环一样的食物关系,叫做食物链。食物链中能自己制造食物的生物叫生产者,直接或者间接消费别人制造的食物的生物叫消费者。(让学生划出书中12面相关句子)
5、让学生指出上面几条食物链中的生产者和消费者。并发现大多数食物链都是从植物开始的。
6、学生再根据生活经验说几条食物链。
三、水田的食物网:
1、竹林村的同学在稻田上发现了许多生物,让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书13面图,生物有:水稻、稻螟虫、蝗虫、蜘蛛、螳螂、蜻蜓、小鸟、蛇、老鹰、青蛙、白鹭、鱼、虾、田鼠、黄鼠狼、猫头鹰等。)
2、找一找,这些生物之间存在着怎样的食物关系,用箭头表示出相关的食物链。
3、学生交流补充,不断完善自己的食物链,数一数有多少条。特别注意一下水稻和蛇,看看它们被吃了几次或者吃多少种食物。
4、概括:同一种植物会被不同的动物吃掉,同一种动物也可以吃多种食物,生物之间这种复杂的食物关系形成了一个网状结构,叫做食物网。
5、说一说:万一其中的一种生物灭绝了,会产生怎样的影响?
6、拓展:观察身边的生态群落,画一个食物网。
6、做一个生态瓶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生物在一定区域 内相互影响、相互依存,会形成一个生态群落。
过程与方法:根据设计方案及实际条件制作生态瓶,并坚持对生态瓶进行管理和观察。
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到相互听取意见、共同协作、好象管理和观察的必要性。【教学重点】能设计一个生态瓶建造方案。
【教学难点】根据设计方案及实际条件制作生态瓶,并坚持对生态瓶进行管理和观察。
【教学准备】大饮料瓶、剪刀、建造生态瓶需要的材料、活动记录本。
【教学过程】
一、认识真正的池塘里的生物环境:
1、看书14面的池塘图,讨论池塘中的生物关系:
(1)池塘有哪些水生生物?(有水生植物如水藻水草,鱼类,虾,软条类如田螺河蚌,水鸟类如鸭,水生昆虫,青蛙等)
(2)水生植物需要哪些生存条件?
(3)池塘里的植物为动物提供了哪些帮助?
(4)动物为植物 生长做了哪些贡献?
(5)我们还可以在池塘里找到哪些非生物?它们对生物有什么作用?(非生物主要有空气、水、泥土、岩石等)
2、概括:像池塘里的这些生物和非生物这样,互相作用、互相依存,形成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我们可以把它们看成一个生态群落。一片树林,一块草地,一个湖泊,一个海洋等都可以看成是一
生态群落。
二、设计生态瓶:
1、说明:我们现在要模拟池塘群落建造一个生态瓶,研究其中的关系。
2、学生讨论:该怎样设计这个生态瓶呢?问题提示:
(1)你们准备让哪些生物来生活?
(2)什么样的生物可以在这个有限的空间里生活?
(3)如果要有动物,那它们的食物来源是什么?
(4)除了加生物外,还需要其他一些东西吗?
(5)生物放入的顺序需要考虑吗?
3、为了让这些生物在生态瓶里生活的更好一些,我们还应该考虑些什么?(生物品种搭配和数量多少问题)
4、给每个小组发设计纸,用图文结合法记录下设计方案,注意标出生物和非生物的种类、数量等。
三、制作生态瓶:
1、说明制作步骤:
(1)先在瓶底装入一层淘洗干净的沙(如要加几块小石子也就在这时候放)。
(2)装入半瓶自然水域的水。
(3)往瓶里种上自己准备的水草。
(4)再放入小动物。
(5)把本组成员的名字做才标签贴在生态瓶的外面。
2、根据讨论的设计方案,选择材料完成制作生态瓶。
3、小组商量决定生态瓶放置的地方并分工进行管理和观察记录。(16面的生态瓶观察记录表),提醒注意每天观察生态瓶里发生的变化,并做好记录。
7、改变生态瓶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减少水和添加动物、植物会引发生态群落的变化。
过程与方法:严格控制条件进行实验活动,坚持进行观察记录。
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到控制条件进行实验,细致、准确地记录到的现象的必要性。
【教学重点】严格控制条件进行实验活动,坚持进行观察记录。
【教学难点】在设计对比实验中严格控制变量,并注意收集实验数据用事实说话。
【教学准备】准备若干鱼、水、水草等材料。
【教学过程】
一、交流生态瓶,确定实验方案:
1、交流:生态瓶里的生物生活得还好吗?
2、展示,比一比哪些生态瓶里的动植物生活的比较好。
3、思考:如果改变生态瓶中的一些条件会怎样呢?
4、引导:减少生态瓶里的水是改变生态瓶的非生物环境,增加生态瓶里的生物是改变生物的数量。
5、学生小组自由选择其中的一种方案。
二、实验一:减少生态瓶里的水:(参17面记录单)
1、实验方法:选择2个生态瓶,尽量一样的,一个生态瓶的水减少一半,另一个水量不变,两个生态瓶的生物数量都不变。
2、引导:要观察生物有什么变化,我们可以采用记录小鱼在改变前面一分钟浮出水面上来的次数。
3、进行实验和观察记录。实验结果:由于水量减少,动植物的生存空间减少,氧气量减少,水少的小鱼浮出水面的次数比较多。
三、实验二:增加生态瓶里的生物:(参18面记录单)
1、实验方法:选择2个生态瓶,尽量一样的,一个生态瓶的水草增加一倍,另一个的小鱼数量增加一倍,其他条件不变。
2、预测生态瓶里会发生什么变化。
3、同样采用记录小鱼在改变前面一分钟浮出水面上来的次数。
3、进行实验和观察记录。实验结果:水草增加,产生的氧气量就增加,鱼浮出水面的次数会减少;小鱼增加,耗氧量增大,小鱼浮到水面的次数会增多。
4、讨论:如果小鱼增加2倍或者是4倍又会怎样呢?(小鱼浮出水面次数更多,甚至会缺氧死亡)。是不是植物越多越好呢?(植物过多,影响植物对光的吸收,还会减少动物的活动空间,也产生不良影响)。
四、总结拓展:
1、讨论:要让生态瓶里的生物生存的更好,我们要注意什么?
2、回家继续观察生态瓶,尝试写科学观察报告。
8、维护生态平衡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自然界里某一区域生存的生物必须形成一个平衡和谐的整体,即生态系统。
过程与方法:应用分析推理等思维形式,对沙尘暴生成的原因进行分析。
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到维护生态平衡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认识到维护生态平衡的重要性。
【教学难点】应用分析推理等思维形式,对沙尘暴生成的原因进行分析。
【教学准备】收集有关沙尘暴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回顾知识,引入新课:
1、学生自己的话举例说明食物链、食物网、生态群落的含义。
2、说明:自然界里某一区域的生物形成一个平衡和谐的整体,叫做生态系统。
3、提问:如果生态系统中的某一个环节受到了破坏,整个生态系统会怎样呢?
二、草原的生态平衡:
1、现在让我们以草原为例来研究有关生态系统的平衡问题。草原上常见的生物有鹰、兔和草,那么,这三种生物之间的食物链是怎样呢?(学生画出)
2、设想一下:
(1)如果鹰少了,会发生什么现象?
(2)如果兔少了,会发生什么现象?
(3)如果草少了,会发生什么现象?
每个设想给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然后再发表意见。
3、人类的哪些行为会造成鹰、兔或者草减少呢?在书19面表示出来。(可启发;为了经济发展,人们会采取哪些手段。)
三、是什么引起了沙尘暴:
1、阅读书20面有关沙尘暴的资料。教师可进行适当的补充。
2、引导学生分析草原生态系统失衡的原因,提示:
(1)人类的哪些行为引起草原生态系统失衡?
(2)这些行为的后果是什么?
(3)最终结果是什么?
3、小结:生态系统配合发展是不十分不易的,人类的许多行为都在破坏着大自然的生态平衡。
4、拓展:大家深入分析一下目前许多的做法,并讨论为了保护生态平衡我们可以做些什么。
.1光和影
一、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学生要知道产生影子的条件:光源、遮挡物和屏,且遮挡物要在光源和屏之间。
2、明白判断光源的标准:正在发光而且是自己发出的光
3、物体影子的长短、方向随着光源位置、方向的改变而改变;物体影子的大小与物体和光源之间的距离有关;物体影子的形状和光源所照射的物体侧面的形状有关
4、从不同侧面照射得到的物体的影子叫做投影,投影在我们生活中很有用处
过程与方法
1、做光和影的实验,并将观察结果准确地进行记录
2、根据实验结果分析推理出光源、遮挡物、影之间的关系
情感、态度、价值观
1、认识到事物之间的变化是有联系的,也是有规律的。
2、在实验观察中养成严谨、细致、实事求是的态度
二、教学准备
教师演示:有窗帘的教室
分组实验:手电筒、4开的白卡纸、长方形的小木块、铅笔、尺子
三、教学重、难点
探究影子的特点
四、课时安排
1课时
五、教学过程
1、引入
引导语:对于光,我们都很熟悉,那么对于光,我们都已经知道些什么 ?还想知道些什么?我们这个单元的学习是要探索光的秘密。
2、关于影子产生的条件
1)谁玩过影子的游戏?我们怎样才能看到自己的影子?
2)想一想:影子是怎么产生的,亲自做一做,看看需要有什么条件?
3)在实际操作、讨论、交流的基础上,学生知道影子的产生不仅需要阳光、挡光物体,还需要屏(墙面、地面等)
3、关于“光源”的教学
1)影子的产生需要光,那么,哪些物体能发光呢?学生列举
2)引导学生进行分类,自己发光和反射其他物体的光
3)得出光源的描述:像电灯这样可以自己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
4、影子的特点
1)在刚才的影子游戏中,我们除了知道影子产生的条件外,还有什么发吗?
2)我们再通过一些活动继续探究光源和影子的秘密,现自学科学书第25页,看看是否明白实验的方法、步骤、要求。
3)教师着重提示、演示第一个实验
4)分组实验,先在屏上画下影子,最后再画到课本上相应的地方
5)分组汇报,交流实验发现
影子会随着光源位置的改变而改变;
影子的大小与遮挡物和光源之间距离的关系……
影子的形状和光源照射物体侧面的关系……
5、回顾和总结
1)引导学生回顾:我们今天学了光的哪些知识,发现了什么规律?
2)再做一做影子游戏,验证一下我们发现的这些规律。
六、作业设计
作业本上的配套作业
七、板书设计
1光和影
影子产生的条件:不仅需要阳光、挡光物体,还需要屏(墙面、地面等)
光源:正在发光,而且是自己发出的光
影子的特点:
影子会随着光源位置的改变而改变;
影子的大小与遮挡物和光源之间距离的关系……
影子的形状和光源照射物体侧面的关系……
2阳光下的影子
一、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阳光下物体影子的方向随着太阳方向的改变而改变,影子总是和太阳的方向相反
2、阳光下物体影子长短的变化是随着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变化而变化的,太阳位置最高时影子最短,太阳位置最低时,影子最长
3、人们很早就知道利用阳光下物体影子的变化规律来测定时间
过程与方法
1、推测阳光下物体影子怎样变化
2、利用简易的日影观测仪,观测阳光下物体的影子的长短和方向的变化,并收集相关的数据。
3、一天中影子长变化的数据作出影长随时间变化的柱状图
4、根据观察数据,发现阳光下物体影子在一天中的变化规律
5、运用阳光下物体影子变化的规律,解释人们为什么能用影子计时。
情感、态度、价值观
1、认识到自然事物是在不断变化的,事物的变化之间是有联系和有规律的2、能够按活动要求坚持观察如实记录数据
3、能够根据数据和现象实事求是地进行分析和推理
二、教学准备
教师演示:日晷的图片或课件
分组实验:简易的日影观测仪、指南针
三、教学重、难点
探究影子的特点
四、课时安排
2课时
五、教学过程
1、复习引入
1)上节课我们学到了哪些知识?
2)阳光下物体的影子也有变化吗?是怎样变化的?
3)看书上第26页,根据我们上节课的研究,推测一下大树的影子在一天中发生的变化情况,并让学生说说理由。
2、观察阳光下影子的变化
1)让我们通过实际的观测来验证我们的想法
2)学生认真阅读科学书上的说明,明白观察的目的和观察记录的方法
3)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但每个人都要记录小组的观测结果
3、整理我们的记录
1)各小组汇报自己的观测数据
2)教师讲解如何把影长随时间变化的数据整理成柱状图:纵轴表示影长,横轴表示时间
3)每个学生自己将数据整理成柱状图
4)分析柱状图:一天中阳光下的影子是怎样变化的?什么时候最长?什么时候最短?我们还有什么发现?
5)关于祖国西部地区,影子最短时不是12时的说明
4、日影观测仪
1)古人曾经利用日影观测仪计时,能说说其中的道理吗?
六、作业设计
作业本上的配套作业
七、板书设计
2阳光下的影子
铅笔影子的变化
观察时间 太阳位置和方向 影长
影子变化柱状图:
3光是怎样传播的
一、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光是直线传播的过程与方法
1、有依据地推测光的传播路径
2、设计验证光是直线传播的实验
3、通过实验中的现象分析推理得出光是直线传播的
4、利用光的传播规律解释为什么会有影子
情感、态度、价值观
1、培养学生爱思考的习惯,以及善于思考的能力
2、知道推测要有依据
3、在实验中能认真观察、勤于思考,根据实验结果实事求是地进行分析、推理
二、教学准备
教师演示:有关光是直线传播地图片和课件
分组实验:手电筒、3张在同一位置打孔的长方形卡纸、屏、空心弯管和直管
三、教学重、难点
会用多种方法验证光的传播路径
四、课时安排
1课时
五、教学过程
1、引入 :清晨,太阳出来,房间撒满了阳光;黑夜,打开手电筒,灯光照亮了前面的路。当光照亮周围的物体时,我们是否想过它从哪里来,又是怎样照到物体上的
2、光是怎样照到物体上的
1)让学生推测光的传播路径,重在说出推测的依据
2)书上已有:舞台上的灯光,从云层中透过的阳光
3)但应该启发更多:影子总是在背光的一面,光能被不透明的物体挡住,4)影子形象和被照物体的侧面一致
3、验证光的传播路线
1)学生仔细阅读书上第28-29页,明白实验的方法和步骤(最好请个别学生描述一遍实验的操作)
2)2人一组自行操作
3)解释汇报两次实验的现象
4、其它的方法验证光的传播路线
1)提示注意用眼
2)书上资料的介绍
六、作业设计
作业本上的配套作业
七、板书设计
3光是怎样传播的我的推测:直线传播
我的依据:
验证光的传播路线
4光的反射
一、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光碰到镜面会改变传播方向,被反射回去,形成反射现象
2、反射光也是直线传播的
3、人们利用光反射原理发明了很多有用的器具
过程与方法
1、按照说明正确进行实验操作
2、制作简易潜望镜
情感、态度、价值观
1、认识自然事物的变化是有规律的
2、人们掌握了自然规律就能更好地生产和生活
二、教学准备
教师演示:有关反射的图片或课件、潜望镜模型
分组实验:手电筒、小镜子、制作潜望镜的材料
三、教学重、难点
认识光的反射及应用
四、课时安排
1课时
五、教学过程
1、导入
1)请同学们观察实验室的日光灯管,上面为什么要装灯罩呢?
2、照亮目标
1)书上有三个照亮活动,请仔细阅读操作要求,并在书上画出光的路线
2)学生反馈实验发现
3)什么叫光的反射(光碰到镜面改变了传播方向,被反射回去。)
3、运用光的反射
1)汽车反光镜(凸镜)
2)医生带的额镜(凹镜)
3)试着画出光的路线图
4)不锈钢勺的内外两面
3、做一个潜望镜
1)自学书上的制作要求
2)每个人利用现有材料进行制作
1)利用反光镜制作的其他玩具:万花筒、观景箱等
4、反光带给我们的不便
1)玻璃幕墙光的污染
2)瞳孔能控制入射光线的强弱
六、作业设计
万花筒的制作
七、板书设计
4光的反射
光碰到镜面改变了传播方向,被反射回去,这种现象叫做光的反射
汽车反光镜:凸镜 医生带的额镜:凹镜 光的路线图 光的路线图
潜望镜的制作
5光与热
一、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许多光源在发光的时候也在发热
2、太阳给我们带来光明的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了温暖。太阳是地球上最大的光源和热源
3、光强温度就高,光弱温度就低
过程与方法
1、对光和热的关系作出推测
2、通过用多面镜子和一面镜子照射探究光与热的关系
情感、态度、价值观
1、认识到自然事物之间是有联系的,自然事物的变化是有规律的2、人们掌握了自然规律就能更好地生产和生活
二、教学准备
教师演示:凹镜、凸镜,相关课件及图片
分组实验:小镜子、温度计、不锈钢勺、放大镜
三、教学重、难点
认识阳光的强弱和温度的关系,以及怎样才能得到更多的光和热
四、课时安排
1课时
五、教学过程
1、导入
1)许多光源在发光的时候也在发热。太阳带给我们光明的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了温暖。光的多少与强弱和温度的高低有什么关系呢?
2)学生自由说说自己的看法
3)师补充:光源的两大类,热光源与冷光源
2、光的强弱与温度
1)让我们通过实际的观测来验证我们的想法
师启发:怎么样才能得到强弱不同的光呢?怎么知道光强与光弱时温度有什么不同呢?
2)师生共同归纳出实验的两大步骤
观察一面镜子和多面镜子反射的光强弱有什么不同
用温度计分别测出它们的温度
将小组数据记录在书上的表格中
3)各个小组汇报数据,绘制柱状图
4)结合图表,分析一开始的假设
3、凹面镜和凸面镜的介绍
1)学生阅读书上的资料,并相互说说
放大镜、铜镜、奥运圣火的取得、普里斯特列
2)条件许可教师最好演示
六、作业设计
作业本上的配套作业
七、板书设计
.5光与热
假设:光强温度就高,光弱温度就低
验证:
观察一面镜子和多面镜子反射的光强弱有什么不同
用温度计分别测出它们的温度
记录我们的数据:
6怎样得到更多的光和热
一、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太阳是地球最大的光源和热源
2、物体的颜色与吸热的本领有关,深色物体比浅色物体吸热块
3、物体受阳光照射角度与吸热的关系,物体与阳光垂直比倾斜吸热快
过程与方法
1、做探究物体的颜色与吸热本领有关系的实验
2、做探究物体吸热与阳光直射、斜射关系的实验
3、将物体的颜色与升温情况的实验数据绘制成折线图
情感、态度、价值观
1、在实验中能严格按照实验要求进行操作,实事求是地记录观察实验
2、认识到自然事物的变化之间是有联系的
3、认同科技的发展能促使人们更好地利用自然资源和自然规律地观点
二、教学准备
教师演示:人类利用太阳能的课件及图片
分组实验:白色纸、粉色纸、黑色纸、黑色蜡光纸、铝箔纸对折做成的纸带,温度计;三个同样的黑色纸带分别插上温度计
三、教学重、难点
对比实验:物体的颜色与吸热的关系;物体吸热与受阳光直射、斜射的关系
四、课时安排
1课时
五、教学过程
1、导入
1)太阳是地球最大的光源和热源;人类只利用了太阳能量的很少一部分,还有大部分的光和热没有充分利用。除了利用凹面镜和凸透镜汇聚阳光外,我们还有什么办法能得到太阳更多的光和热?
2)学生自由发表意见
2、物体的颜色与吸热
1)物体的颜色与吸热有关吗?请学生自学书上的要求
2)师生讨论这个对比实验的注意事项
除了纸的颜色和光滑程度不同,其他条件如摆放的地点、方式、时间等尽量保持一致
3)学生实验、记录
3、物体吸热与受阳光直射、斜射的关系
1)学生阅读书上的实验方案
2)学生分析对比实验的注意事项
3)学生实验记录
4、将观察到的数据绘制成图表
1)教师讲解绘制的方法
横、纵坐标各表示什么
刻度值是多少
点和线的颜色要按照教科书的要求来画
2)分析
为什么黑色蜡光纸比黑色无光纸升温慢?
铝箔纸的吸热本领比较小
1、总结归纳
回顾第5、6两课,总结我们可以用什么办法来得到更多太阳的光和热
六、作业设计
查找太阳能热水器和太阳灶的设计、构造及工作原理
七、板书设计
6怎样得到更多的光和热
对比实验一:物体的颜色与吸热
对比实验二:物体受阳光照射角度与吸热的关系
7做个太阳能热水器
一、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太阳能热水器是一种光热转换器,具有节能、环保、安全的优点
2、太阳能热水器的效能和所采用的材料、结构、运用的原理有关
3、产品的设计,不仅要考虑构造,还要考虑材料的选择、依据的科学原理以及如何方便、实用
过程与方法
1、能根据研究任务和要求进行有目的的设计
2、按一定的格式写出本小组的设计方案
3、在全班交流介绍方案的设计思路、原理
情感、态度、价值观
1、乐于合作、交流、反思和改进
2、体会到运用科学知识解决问题的乐趣
3、体会到任何一种科技产品的开发和设计,融合了多种知识和技术
4、认识到科技的发展能促使人们更好地利用自然资源和自然规律
二、教学准备
教师演示:有关太阳能热水器和太阳灶的构造及工作原理的课件及图片
分组实验:制作简易太阳能热水器的材料(纸盒、泡沫塑料或棉花、能装水的塑料袋或饮料瓶、玻璃片或塑料薄膜、盒盖、黑色纸、镜子或锡箔纸等)
三、教学重、难点
设计太阳能热水器
四、课时安排
1课时
五、教学过程
1、太阳能热水器怎样工作
1)太阳能热水器是利用多种科学原理设计出来的一种节能装置,它的构造怎样?它是如何工作的?
2)学生汇报收集到的资料
3)教师介绍(最好有课件、图片)
太阳能热水器的构造:集热器、保温箱、控制系统
工作过程
设计的细节
2、设计制作太阳能热水器
1)学生阅读书上的提示与要求
思考:为了使热水器尽快地升温,需要考虑哪些问题?采取哪些措施?
主要应该包括哪两部分?
选用什么材料做?
2)阅读书上的设计方案后,学生分组自行设计
3)小组之间交流各自的设计金点子
3、完善我们的设计方案
六、作业设计
制作太阳能热水器,准备下节课展示
七、板书设计
7做个太阳能热水器
太阳能热水器
集热箱、保温箱、控制系统
8评价我们的太阳能热水器
一、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太阳能是一种清洁、节能、安全的能源,人们正在大力开发和使用太阳能
过程与方法
1、按照活动的要求检验太阳能热水器,并做好数据的观测和记录
2、总结、评价太阳能热水器
情感、态度、价值观
1、体会到设计、制作太阳能热水器的乐趣。
2、认识到科技创造中运用科学知识的重要性。科技产品融合了多方面的知识和技能
3、培养团结合作一级善于学习、反思、改进的精神
4、树立开发利用太阳能有利于保护环境、节约能源的观念
二、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选择并划分场地,钟表、冷水
分组实验:各组设计制作的太阳能热水器、温度计
三、教学重、难点
检验学生设计制作的太阳能热水器的实际效果
四、课时安排
1课时
五、教学过程
1、展示我们的太阳能热水器
1)让学生到各组参观
2、检验我们的太阳能热水器
1)讨论检验标准
装水200毫升
在15分钟内,使水温上升
2)学生按要求检验,填写书上的效能评价表
1)小组之间交流各组的自我评价
2)教师评价此次评比活动
3、完善、改进我们的太阳能热水器
六、作业设计
继续改进我们的太阳能热水器
七、板书设计
8评价我们的太阳能热水器
第一课 地球表面的地形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地形包括高原、高山、盆地、湖泊、峡谷、平原等。
2.地球表面有河流、海洋、山脉、高原等多种多样的地形地貌,地球表面是高低起伏、崎岖不平的。
过程与方法:
1.观察描述常见地形的特点。
2.会看简单的地形图,能在地形图上指认如高原、平原、谷地、山脉、河流、海洋等的地形。
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对地球表面地形研究的兴趣,能自觉关注和收集相关的信息。
【教学重点】知道典型地形地貌的特点。
【教学难点】从地形图中发现整个地球地表地形地貌的分布和特点,知道并描述各种地形地貌的特点。
【教学准备】
分组器材:学生事先准备一些自己去过的地方的风景照片,有条件的学校为每组学生准备一份世界地形图、中国地形图。
教师演示:一些典型的地形地貌的图片或课件,世界地形图、中国地形图、家乡地形图的课件。
【教学过程】
一、引入
1、教师用课件展示自己到外地旅游的照片,问:你知道这是什么地方吗?从照片上,你可以感受到那里的地形吗?你能说说它的地形特点吗?学生回答,教师适当纠正并补充介绍地形特点。
2、你去过什么地方呢?能不能拿出照片来介绍一下呢?你可以说说那里的地名,有什么特点,地形是怎样的。
二、我们看到过的地形
1、学生初步交流展示。
要求:出示照片,向大家介绍该地方,注意说清楚地形地貌的类型,能简单描述其特点。
2、教师补充介绍。
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补充介绍,结合学生照片上的地形,出示相关图片和课件,介绍各种地形地貌的特点。
平原:宽广平坦,起伏很小;
丘陵:高低起伏,坡度较缓,由连绵不断的低矮山丘组成;
高原:面积很大,地形开阔,周围以明显的陡坡为界;
山地:地势较高,蜿蜒起伏,层峦叠嶂;
盆地:四周地势较高,中间低平;
……
3、了解家乡的地形。
我们的家乡是什么地形呢?它有什么特点呢?
教师出示家乡地形的照片或课件,学生回答后补充介绍,并填表板书。
地名 地形 特点
4、小组交流,统计地形。
学生自己带来的照片在组内交流,说出地形地貌的类型,简单描述其特点,整理并做好地形统计记录,完成上面表格。
5、汇报、小结。
三、观察地形图
1、引入。
刚才我们交流了各自的照片,几张照片可以反映出我们整个家乡的以及整个国家的地形吗?我想光凭我们的照片是很难了解清楚的。整个地球表面的地形又是怎样的呢?所以,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几件礼物。请看!(教师出示世界地形图、中国地形图、家乡地形图)希望在它们的帮助下我们可以更好的了解(师板书课题:地球表面的地形)。
2、初步观察地形图。
这三张地形图虽然范围不一样,可是它们却有一些共同的特点,你发现了吗?你知道上面不同的颜色所代表的意思吗?
学生观察并回答。
3、教师补充介绍地形图的相关知识。
地形图,是普通地图的一种,是按一定比例尺表示地貌、地物平面位置和高程的一
种正射投影图。它用符号和颜色来表示地球表面的地形地貌,一般在图上都有比例尺和图例。如深浅不同的棕色和褐色分别表示海拔2000米—5000米以上的高原和山地。白色表示终年积雪的山峰,往往都在6000米以上。深浅不同的蓝色表示各种深度的海洋……
4、小组观察地形图
从地形图上我们可以知道哪些信息呢?请以小组为单位仔细观察世界地形图和中国地形图,交流并注意记录从地形图中获得的信息。
5、汇报、小结。
四、拓展延伸
1、关于地球的表面,我们还知道些什么呢?交流、讨论。
2、小结并提出:地球表面的地形会不会发生变化呢?是什么力量在作用它发生变化呢?下节课我们将继续研究。
五、课后活动
收集有关地形地貌发生变化,特别是火山和地震引起的地形地貌变化的资料,最好是文字加图片。
第二课 地球内部运动引起的地形变化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火山和地震会改变地球表面的地形。
2.火山和地震是由于地球内部的运动造成的。
3.地球内部的运动会引起地壳的运动,从而形成山脉、高原、裂谷和海沟等地形地貌。
4.地球表面的变化有时是迅猛激烈的,有时是缓慢不易觉察的。
过程与方法:
1.阅读资料,了解火山和地震是怎样改变地形地貌的。
2.做板块运动的模拟实验,想象和理解地球内部的运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情感、态度、价值观:
认识到地球内部是不断运动着的,地表的地形地貌是不断变化着的。
【教学重点】火山和地震会改变地球表面的地形,它们是由于地球内部的运动造成的。
【教学难点】地球内部的运动会引起板块运动,板块运动影响和改变着地表的地形地貌。
【教学准备】
分组器材:有关火山和地震的资料、毛巾、橡皮泥、泡沫塑料块、彩色笔等。
教师演示:火山和地震对地形地貌影响的图片或课件、反映地壳板块运动的图片或课件。
【教学过程】
一、引入
地球表面的地形会不会发生变化呢?是什么力量在作用它发生变化呢?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好好研究一下吧!
二、了解火山和地震
1、知道火山和地震吗?能把知道的和大家交流交流吗?
2、师生共同交流收集来的关于火山和地震的资料。教师着重引导学生阅读分析书本上的三个相关事例。
3、通过刚才的交流和学习,大家都已经知道了火山和地震会使地球表面的地形地貌发生变化,那么是什么原因引起了火山和地震呢?
三、探究地球内部的运动
1、教师介绍。
火山和地震是地球内部运动引起的。我们知道,地球内部可以分为地壳、地幔、地核三部分。可是你知道吗?在地球的深部,越往下去,温度就越来越高,压力也越来越大。地球的深部物质就像一锅煮热的粥,在不断的运动,驱动地球的表层运动,造成地球表层的变化。
2、学生阅读资料。
许多科学家认为,组成地球外壳的岩石圈原来是一个整体,后来地球内部运动的力量使它分裂成几块,形成了现在的大陆板块。就像漂浮在煮沸的热粥上的柚皮块,这些大陆板块相互碰撞、分离、平移,从而导致地表的巨大变化。如形成山脉、高原、裂谷和海沟等。还会引发火山爆发、地震、海啸等。
3、教师课件演示地表分裂形成六大板块,以及六大板块间的相互碰撞、分离、平移等运动方式。
4、指导学生做板块运动的模拟实验。
实验一:几块不同颜色的毛巾折叠在一起表示不同的地层,用手从毛巾的两端向中间挤压。模拟板块的挤压会形成褶皱。
实验二:几块不同颜色的橡皮泥叠在一起表示不同的地层,用手从两端往外拉,橡皮泥断裂。模拟岩层断裂和错位。
实验三:一块长方形泡沫塑料块,侧面染出不同的层次表示地层,在上面画出一条河,然后从中间斜着切开。模拟两块岩层的上下错动、水平错动等不同的错位方式。
5、小结。
四、总结延伸
1、地球上海陆的形成和分布、陆地上大规模的山系、高原和平原的地貌格局,都是地球内部运动引起地壳运动的结果。
2、地壳内部的运动能使地表形态发生不断的变化,有的犹如火山、地震一样猛烈而迅速,也有的如喜马拉雅山年复一年的隆起般缓慢而令人难以察觉。
3、地球内部的运动能引起地形地貌发生改变,但还有另外一种缓慢的,在短期内难以察觉的力,也在影响着地形地貌的变化。那就是流水、风、冰川、海浪等自然力的作用。它们是怎样影响着地球表面的呢?我们将在以后的学习中进行探究。
五、课后活动
注意继续收集并和同学交流火山和地震的事例和相关资料。
第三课 坚硬的岩石会改变模样吗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岩石在大气、水、生物等长期联合作用下会发生风化现象。
2.风化作用会改变地球上的地形地貌,但这种变化是在缓慢的过程中进行的。
过程与方法:
1.根据岩石变化的特点,尝试推测岩石变化的原因。
2.做冷热变化、流水、植物等对岩石影响的模拟实验来验证推测。
3.根据模拟实验中的现象,想象并初步解释自然界中岩石变化的原因。
4.用口头和书面语言来描述实验中的现象,用流程图或图画表示岩石风化的过程。
情感、态度、价值观:
1.体验过程与方法中证据、逻辑推理及运用想象建立假设和理解的重要性。
2.欣赏自然界岩石变化形成的景观,获得美的体验。
3.建立自然界的事物在不断变化着的观点。
【教学重点】通过模拟实验,验证冷热变化、流水、植物等对岩石的影响。
【教学难点】根据模拟实验中的现象,想象并初步解释自然界中岩石变化的原因。
【教学准备】
分组器材:小的岩石块、酒精灯、镊子、烧杯、水、带盖塑料瓶、碎砖块。
教师演示:有关岩石风化及其形成的地形地貌的图片或录象资料、植物根对岩石影响的实验装置和结果(提前准备)。
【教学过程】
一、引入
1、岩石都很坚硬,除非我们用锤子敲,否则它们不会轻易破碎、断裂。可是在野外,山上的岩石都布满了裂缝,山脚下往往堆着不少的碎石和沙,河道和海滩上的岩石都是圆圆的很光滑。我们看到过这样的情景吗?能解释这是怎么回事吗?
2、学生猜测引起岩石模样发生变化的原因。
二、探索岩石变化的原因
根据学生的猜测来选择实验。
1、冷和热的作用。
⑴ 猜测用酒精灯加热岩石,然后放入冷水中(模仿自然界一年四季温度的变化对岩石的作用),岩石会发生什么变化。
⑵ 学生分小组实验活动:冷热对岩石的影响。
⑶ 有什么现象产生?
⑷说一说从实验中知道了什么。
2、流水的作用。
⑴ 猜测将几块岩石放入有水的塑料瓶中剧烈晃动,岩石会有什么变化。
⑵ 学生分小组实验活动:水的冲刷对岩石的影响。
⑶ 观察有什么现象发生。
⑷ 说一说从实验中知道了什么。
3、植物的作用。
⑴ 演示实验:向杯内倒入石膏糊,撒上几粒豌豆,再倒入一些石膏糊,将结成块的石膏糊放盛水的盘子。
⑵ 出示豌豆发芽后的石膏(提早准备的)。
⑶ 观察有什么现象发生。
⑷ 说一说从实验中知道了什么。
4、小结,延伸。
⑴ 由于受水、大气、气温或动植物的作用,岩石破碎,这种现象叫风化。
⑵ 现在我们能够解释山上的岩石为什么布满了裂缝,山脚下为什么堆满了碎石了吗?
⑶ 我们能描述岩石风化的过程吗?
⑷ 推测一下这些碎石再继续变化,会成什么样呢?
三、风化作用改变了地形地貌
1、岩石的风化改变了地球的地形地貌,形成了许多美丽的景观,让我们一起来欣赏大自然的杰作吧。
2、出示海南第一山和云南的路南石林的有关图片和资料,师生共同欣赏分析成因。
四、课外拓展活动
我们的家乡有没有特殊的地质景观呢?形成原因是什么呢?请课后好好去搜索调查一下吧!
第四课 土壤中有什么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外力的风化作用和生物的作用会使岩石最终变成土壤。
2.土壤包含岩石风化而成的大小不同颗粒(小石子、沙、黏土)、动物、植物的残留物,以及腐殖质、水和空气等。
3.水流动时能携带土壤微粒跟着一起运动,当水流静止下来时,携带的物质也会沉积下来。一般来说,重的颗粒先沉积,轻的颗粒后沉积。
4.生物的生存离不开土壤,土壤和人类的生产、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它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资源。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和实验寻找土壤的成分。
2.用沉积的方法把土壤成分按颗粒的大小分成几层。
3.综合各种方法获得的信息,获得对土壤成分的正确认识。
情感、态度、价值观:
认识到土壤对生命以及人类生产生活的重要意义。
【教学重点】通过观察和实验寻找土壤的成分。
【教学难点】认识到土壤对生命以及人类生产生活的重要意义。【教学准备】
分组器材:为学生准备新鲜湿润的土壤及干燥的土壤、小铲子、塑料盒、报纸、放大镜、去掉上部的透明饮料瓶、镊子、小棍、水、牙签等。
教师演示:有关图片和课件。
【教学过程】
一、引入
1、整块的岩石风化成碎石,碎石继续变化就会变成越来越小的颗粒,这些颗粒又是怎样变成土壤的呢?
2、学生猜测土壤是怎样形成的。
二、寻找土壤的成分
土壤中有哪些成分呢?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寻找一下吧!
1、观察新鲜湿润的土壤。(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观察。)
把土倒在纸上进行观察。我们可以用什么方法进行观察?我们观察到了什么?
小组观察后交流,并做好记录。
全班交流、汇报、小结。
2、观察干燥的土壤。(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观察。)
把干燥的土壤捻碎,用牙签把土壤颗粒分开,借助放大镜仔细观察,土壤的颗粒大小一样吗?我们能描述它们的大小吗?
小组观察后交流,并做好记录。
全班交流、汇报、小结。
资料阅读:根据颗粒大小可以把土壤的微粒分类,最大的土壤颗粒是沙砾(小石子),其次是沙,接着是比沙还要小的沙粉,最小的土壤微粒是黏土。这些统称为岩石的微粒。沙砾(小石子)直径大于2毫米、黏土的微粒很小,甚至用肉眼都没有办法看清楚。
图片或课件出示:放大后的沙砾、沙、沙粉和黏土颗粒。
3、观察土壤的沉积实验。(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观察。)
把一些土倒入水中,我们发现了什么?
搅拌水中的土壤,然后静置一段时间,我们又看到了什么现象?
土壤的沉积物分成了哪几层?试着解释为什么会有这样的顺序?再做一次验证自己的想法。
小组观察后交流,并做好记录。
全班交流、汇报、小结。
4、延伸、小结。
土壤里还有我们没有发现的物质吗?(腐殖质、盐分)
现在我们能解释土壤是怎样形成的了吗?
三、土壤和生命
1、讨论。
有人说:土壤是地球上最有价值的资源。我们怎么解释这一观点?说说自己的理由,和同学交流自己的看法。
2、出示图片和文字资料,教师讲解,学生阅读学习。
3、说说土壤和人类的关系。
4、小结。
四、课外拓展活动
阅读高士其的诗歌《我们的土壤妈妈》。
第五课 雨水对土地的侵蚀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雨水和径流会把地表的泥土带走,使土地受到侵蚀。
2.侵蚀使地表的地形地貌发生改变。
过程与方法:
1.通过模拟实验来探究雨水对土地的侵蚀。
2.用文字、图画、符号记录实验结果,用口头和书面语言描述实验中的现象。
3.对实验结果做出自己的解释,在小组内交流结果和想法。
4.设计模拟实验,探究影响土壤被侵蚀程度的因素。
情感、态度、价值观:
关注自然界的侵蚀现象。
【教学重点】认识雨水对土地的侵蚀作用。
【教学难点】设计模拟实验,探究影响土壤被侵蚀程度的因素。
【教学准备】
分组器材:湿润、混有少量沙石的土、一侧有孔的长方形塑料水槽、报纸、塑料薄膜、小铲子、降雨器(饮料瓶,瓶盖上扎孔)、水。
教师演示:雨水侵蚀土地的图片或录象、介绍实验操作的课件。
【教学过程】
一、引入
1、下雨是一种经常发生的天气现象。下雨时,雨水降落到土地上。雨水会不会对土地产生影响?土地会发生什么变化?雨水会发生什么变化?
2、学生讨论交流。
3、好!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探究一下这些问题。
二、雨如何影响土地
1、我们先来看两幅图。(出示雨水侵蚀土地的图片)
你能说说你看到的景象吗?
你平时看到过类似的景象吗?
你认为出现这样的景象的原因是什么呢?
2、模拟实验:下雨。
学生观察实验装置,明白实验器材所代表的含义。
教师课件出示介绍实验的基本操作方法,学生观看学习。
学生分组实验。要求:实验前仔细观察斜坡上的土地的形态;实验时注意观察“降雨”过程中的土地,以及“雨水”和“径流”的情况,并做记录;实验后描述实验中的现象并根据实验结果进行分析。
小组交流、汇报。
3、小结、拓展。
雨水会不会影响土地?
教师出示图片,学生观察并思考:斜坡上的这许多小细沟是怎样来的,这许多小细沟中汇集的水流又会怎样改变地形。
三、影响侵蚀的因素
1、如果我们刚才实验中的土地不是斜坡而是平地,如果斜坡上长满树木,如果降雨
量很大,结果又会怎样呢?为什么?
2、学生回答。
3、接下去我们就一起来研究“影响侵蚀的因素”吧。我们能设计实验进行研究吗?
4、学生小组选择一个研究的问题,进行实验设计前的讨论交流。
5、学生小组尝试撰写实验方案,教师提示这是对比实验,方案中要注意明确不同条件和相同条件,实验器材的选用和实验装置的设计。
四、课外拓展活动
还有什么影响侵蚀的因素呢?希望你们课后能继续观察与研究。
第六课 什么样的土地容易被侵蚀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坡度的大小、有无植被覆盖、降雨量的大小等会影响土地被侵蚀的程度。2.侵蚀在不断地改变地表的地形地貌,也会使土地流失,影响我们的生产生活。
3.保护森林、退耕还林可以减少土地的侵蚀。
过程与方法:
1.在交流的过程中,反思和修改实验方案中不合理的地方。
2.按照已定的实验方案进行实验操作,认真观察实验现象。
3.根据实验结果,分析“土地坡度的大小”“有无植物覆盖”“降雨量的大小”对土壤侵蚀的影响。
4.用实验结果推测自然界的情况,并运用所学知识思考洪水灾害的原因和预防措施。情感、态度、价值观:
1.认识到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2.关注有关洪水带来的灾害,及人们采取什么措施预防等相关信息。
【教学重点】交流实验设计方案和按计划进行实验操作。
【教学难点】实验方案的进一步完善,使之更科学、合理。
【教学准备】
分组器材:湿润、混有少量沙石的土、有植物生长的土、一侧有孔的长方形塑料水槽、报纸、塑料薄膜、小铲子、降雨器(饮料瓶,瓶盖上分别扎大孔、小孔)、水、接水容器。
教师演示:有关水土流失、黄土高原、黄河水的图片或录象。
【教学过程】
一、引入
上节课,我们各小组已经制定了雨水对土壤的侵蚀程度和什么因素有关的研究计划,今天我们就一起来交流一下吧。看看,我们的设计是否科学、合理。
二、交流、讨论实验方案
1、小组交流展示实验方案。
2、全班讨论,评价、修改或完善实验方案。
3、思考:在实验中我们还要注意什么问题?
4、小结。
三、探索侵蚀的实验
1、实验前的准备:明确实验方案和注意事项,教师特别要提醒注意实验中的公平性、操作的规范性;准备实验装置。
2、学生小组实验,教师巡回指导。
要求用容器接住“径流”,认真观察并记录实验中的现象。
3、小组交流:实验中我们看到了什么现象,这些现象说明了什么?
4、全班交流汇报。
5、小结:土地被侵蚀的程度和哪些因素有关呢?
四、拓展延伸
1、刚才我们进行了探索侵蚀的实验,由此我们可以推测在自然界中什么地方的土地最容易发生侵蚀呢?
学生讨论交流,教师出示“黄河水”、“水土流失”等相关图片和录象。
2、土地在被侵蚀的过程中地形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呢?
学生讨论交流,教师出示“黄土高原”等相关图片和录象。
3、思考:侵蚀会给我们带来什么样的灾害?
学生交流讨论。
五、课后作业
事物都有双面性,侵蚀在给我们带来灾害的同时,又给我们带来了什么呢?请同学们课后去思考一下,并找找有关资料。
第七课 河流对土地的作用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河流也是流水侵蚀土地而形成的。
2.河流会侵蚀河床和两岸,并带走泥土,在水流比较缓慢的地方,这些泥土又会沉积下来。
3.河流的侵蚀和沉积作用,形成了许多不同的地形地貌。
过程与方法:
1.做河流实验,探究河流对土地的作用。
2.推测河流什么地方流速快,什么地方流速慢,什么地方将会有侵蚀,什么地方将会有沉积。
3.观察河流实验中的现象,用文字和不同的符号记录和表示河流实验结果,并对实验结果做出自己的解释。
4.尝试解释冲击平原的形成原因。
情感、态度、价值观:
1.认识到地表的地形地貌是不断变化着的。
2.培养对土壤的感情,认识保护耕地不被破坏的重要性。
3.风化、侵蚀、沉积等作用对人类有利有弊。
【教学重点】做河流实验,探究河流对土地的作用。
【教学难点】观察河流实验中的现象,用文字和不同的符号记录和表示河流实验结
果,并对实验结果做出自己的解释。
【教学准备】
分组器材:湿润、混有少量沙的土、长方形塑料水槽(可用一升牛奶盒剖开对接成河道装置)、报纸、塑料薄膜、小铲子、大饮料瓶、塑料杯(杯底侧边扎孔)、水、尺子、接水桶。
教师演示:河流形成、河流侵蚀两岸和河床、江河下游泥沙沉积成平原的图片或课件。
【教学过程】
一、引入
1、我们国家有哪些大的河流?家乡有哪些河流?这些河流和我们的生活生产有什么关系?你知道长江和黄河的形成原因吗?
2、学生回答,教师小结后讲解:河流一般是由冰雪融化形成的小溪,或是山涧溪流汇集而成的。当流水漫过地表时,会形成细小的水流和沟壑,这些细小的水流会逐渐形成溪流并汇成河流,而沟壑在流水不断侵蚀的过程中会逐渐发展成大的切沟和冲沟并形成河床。
3、河流的形成也是流水对土地的侵蚀结果。那么河流对土地又会有什么影响呢?
学生讨论交流。
4、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索河流对土地的作用。
二、探索河流对土地的影响
1、河流会侵蚀两岸的土地吗?
2、如果河流从崎岖不平的山地流到地势平缓的地方,河水携带的泥沙会怎样呢?
回忆沉积实验,观看关于“大石头—鹅卵石—细沙”的图片。
3、学生实验。
准备实验装置:注意空出盒的1/3不要装土。
观察无河水流过的“河道”,在记录纸上画出河道的形状,并把它的宽度、深度标记在图上。
推测:当河流形成时,什么地方流速大,什么地方流速小,什么地方会发生侵蚀,什么地方会发生沉积?
在河道上记下自己的推测,用虚线标出。
学生动手实验。注意:在向“河流”注水时,一定要检查出水口是否正对“河道”,试一试,流出的水是不是正好流入“河道”中。确保无误后,才能正式向“河道”注水。注水一开始,要保持杯子中的水始终是满的。在实验盒的出水口,一定要用较大的容器接住流下来的水。为了让效果明显,观察得更清楚,可以让实验观察的时间长一些,也就是说在一瓶水流完后,再接着倒一瓶水。
观察河水流动速度的变化,注意河水的什么地方被侵蚀了?什么地方会有土沉积下来?
4、小组交流、讨论。
5、全班交流、汇报。
6、小结。
三、侵蚀和沉积形成的地形地貌
1、思考:为什么在大江大河的下游和入海口往往是平原?
学生讨论回答。
2、自然界中每时每刻都有侵蚀和沉积的现象发生。教师出示相关图片或课件。
四、课外拓展活动
除了流水,还有什么自然的力量能引起土地的侵蚀和沉积?请课后阅读单元资料库,了解其他自然力如风、冰川、海浪等对土地的侵蚀和沉积作用。
第八课 减少对土壤的侵蚀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各种自然力量在重塑地表形态的过程中,也会影响人类的生产生活。
2.人类自身的活动也在改变着地表的形态,我们要尽量减少土地遭受侵蚀。过程与方法:
1.通过模拟实验,检验自己的家园能否经住暴雨的侵袭。
2.对实验结果进行反思,并寻求改进的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1.认识到各种力量在重塑和改变地表的地形地貌时,也给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正面或负面的影响。
2.认同人类活动要尊重自然规律,减少因自身活动带来负面影响的观点。
3.认识到土地对生命,以及人类生产生活的重要意义。
4.关注人类为防止水土流失,保护土地不被破坏而采取的各种措施。
【教学重点】通过模拟实验,检验自己的家园能否经住暴雨的侵袭。
【教学难点】对实验结果进行反思,并寻求改进的方法。
【教学准备】
分组器材:长方形塑料水槽(或大盘子)、土、报纸、塑料薄膜、小铲子、降雨器、水、接水容器、建造房屋的材料等。
教师演示:防治水土流失的图片、录象或课件。
【教学过程】
一、引入
1、流水、风、冰川、波浪和重力等都会侵蚀土地。侵蚀使某些地方的土壤流失,改变了地形地貌,同时对人类的生产生活也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为了保护自己的家园,人们想办法尽可能地减少侵蚀。出示预防水土流失的图片、录象或课件。
2、今天我们就运用我们在这个单元所学的知识,在一个大水槽里建造一个有山地有平原的地形,然后选择地形中的一个地方建造房屋。如果暴雨即将来临,我们的家园能经得住风雨的袭击而不被破坏吗?我们就以小组为单位来比一比吧。
二、设计和建造我们的家园
1、我们建造什么样的地形,用什么材料?选择什么位置建筑房屋?小组讨论并画出设计图。
2、全班交流展示设计图,并描述为什么这样建造地形,解释为什么这样选择家园的位置,以及选择建造地形及房屋所需要的材料的理由。
3、评价、小结。
4、预测暴雨过后,我们的家园会怎样?
三、暴雨对我们的家园有什么影响
1、思考:在比赛实验中,每组的什么条件应该保持相同,为什么?
2、学生进行比赛实验:用喷水器装水模拟暴雨降临,观察自己的家园能否经得住暴雨的袭击。
3、交流讨论并评价比赛实验结果。
4、反思:如果重新设计建造自己的家园,我们会对地形做哪些改进?我们仍将房子建造在最初选择的地方吗?为什么?我们将房子建造在哪里?
四、总结、拓展延伸
1、我们已经知道了哪些力量会改变地球表面的地形地貌?
2、地球的各种力量包括人类自身在改变地表的地形地貌时,会对我们造成哪些灾害?
3、调查一下,人们采取了哪些措施来防止这些灾害的发生,以及尽量减少灾害造成的危害。
第一课 我们的小缆车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重力是物体由于地球吸引而受到的向下的拉力。
2.一定的拉力能够使静止的小车运动起来,拉力越大,小车运动得越快。
过程与方法:
安装用重力拉动的小车;做拉力大小与小车运动快慢关系的实验;用实验数据验证自己的推测。
情感、态度、价值观:
注重获取证据,用证据来证明观点。
【教学重点】做拉力大小与小车运动快慢关系的实验。
【教学难点】用实验数据验证推测。
【教学准备】实验小车一辆、粗线一根、挂铁垫圈的小钩子一个、铁垫圈若干、秒表。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出示小车,提问:你有哪些方法让这辆小车动起来?
(推、用绳子拉••••••)
2、揭题:那我们今天就来研究研究用绳子拉的小车,板书:我们的小缆车
二、安装小缆车
1、提问:要把这辆小车改装成小缆车,能改装吗?
说说看怎么改?
2、学生动手操作:将粗线绑在小车上。
3、提问:这样的小缆车需要什么力量才能把它拉动?
人
4、提问:请你仔细想一想,可以用其它力量代替人的力量吗?说说为什么。
5、学生交流讨论:在绳子上挂重物,让重物拉动小车。
6、出示挂铁垫片的钩子和垫片,让学生安装小车。
三、研究拉力大小与小车运动关系
1、提问:刚才大家在用垫圈的力量拉动小车,发现用了几个垫圈可以拉动小车?
学生说出不同的个数
2、很多小组的数据都不一样,为什么?可能哪些地方存在问题。
3、学生交流讨论:
1、可能每个垫圈有点差别。
2、放垫圈要一个一个放上去,直到小车动起来为止。
4、学生实验,获得数据。
5、提问:刚才我们已经用实验获得了数据,知道用多少个垫圈的力能使小车动起来,那你认为拉力的大小和小车运动有什么样的关系,如何用实验证明?
学生交流讨论,推测:拉力越大,小车的运动速度越快,拉力越小,小车的运动速度越慢
提示:(1)、标明小车运动的起点和终点,每次实验都要从起点开始,终点结束
(2)、每次多个多个增加垫圈,观察和记录小车的运动是怎样变化的。
6、指导学生看71页记录表
7、学生实验
8、交流汇报
四、小结
1、拉力越大小车运动的速度越快,拉力越小小车运动的速度越慢
2、要获得准确的数据需要多次重复实验。
第二课 用橡皮筋作动力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弹力是物体形状改变产生的要恢复原来形状动力;橡皮筋的弹力越大,作用时间越长,小车运动的距离越远。
过程与方法:
用橡皮筋给小车安装动力;做橡皮筋绕的圈数与小车行驶距离关系的实验。
情感、态度、价值观:
认同认真实验、收集数据、进行解释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做橡皮筋的圈数与小车行驶距离关系的实验。
【教学难点】数据的整理和解释
【教学准备】实验用小车一辆、细橡皮筋几根、细线、测量距离的绳子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出示小车,提问:在前面的课中,我们是用哪种力使小车运动起来的?
2、除了用拉力,我们还能用什么力能使小车动起来呢?
3、揭题:今天我们就来研究研究用橡皮筋做动力的小车
板书:用橡皮筋作动力
二、给小车安装橡皮筋
1、提问:那我们如何把橡皮筋作为小车的动力呢?
学生讨论
2、出示小车安装的示意图,学生根据示意图安装
3、调试橡筋动力小车
三、橡皮经缠绕圈数与小车行驶距离关系的实验
1、发现问题。
引导:每个小组的橡筋动力小车都装好了吗?下面就用你们的小车来一个比赛,比一比哪个小组的小车跑的最远。
学生比赛
2、交流讨论,发现问题
(1)、起点、终点不固定
(2)、橡皮筋绕断了
(3)、橡皮筋缠绕的圈数多的跑的远
3、实验验证
指导学生看书本73页的记录表,并开始实验
提问:为什么橡皮筋缠绕的圈数多,小车跑得远呢?
(1)学生解释
(2)实验:橡皮筋的力怎样产生。
(3)出示弹力的概念,书本74页。
四.小结
第三课 像火箭那样驱动小车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气球里的气体喷出时,会产生一个河喷出方向相反的推力,叫反冲力。
过程与方法:组装气球小车和研究小车的反冲运动。
情感、态度、价值观:体验合作的重要性和形成不怕苦难的积极态度。
【教学重点】研究小车的反冲运动。
【教学难点】对小车反冲运动的解释。
【教学准备】小车反冲运动实验套材、长线一根、喷气式飞机等图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玩气球,教师把吹足气的气球放开,气球会飞走,引导语:玩过吗?请你也来这样玩一玩,想一想气球为什么会飞出去。
2、学生实验、解释。
你在哪些地方也看到这样的现象?
3、揭题:能不能把这种力来驱动小车呢?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像火箭那样驱动小车。
二、安装小车
1、交流讨论安装方法。
2、出示小车安装示意图
3、学生动手操作。
三、用气球驱动小车
1、调试小车。
2、测量小车能行驶多远。
(1)讨论测量方法
(2)测量
3、提问:如何让小车行驶得更远?说说为什么?
4、实验。
5、出示反冲力的概念。
6、提问:你还知道哪些地方用到了反冲力?
(1)学生汇报
(2)出示喷气式飞机、火箭的图片
四、小结
1、提问:怎样才能使静止的小车运动起来?
2、提问:怎样才能让小车运动得更快?
第四课 测量力的大小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力的大小是可以测量的;弹簧测力计是利用弹簧“受力大,伸长长”的特征制成的;力的单位是“牛”。
过程与方法: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制作简易的橡皮筋测力计。
情感、态度、价值观:树立细致、有步骤工作的态度。
【教学重点】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
【教学难点】
【教学准备】弹簧测力计、钩码、橡皮筋、回形针、长条形硬纸板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谈话:今天要和大家一起来认识一件非常重要的测量工具,我们要比一比谁最会提出问题,发现问题。
2、出示《我们的小缆车》的记录表,提问:在这个表格中,我们是用什么表示拉力大小的?
3、提问:那么2个、3个、5个垫圈的力到底有多大,我们能不能测量出来?
4、揭题:测量力的大小
二、认识弹簧测力计
1、学生交流汇报:用弹簧测力计
2、提问:弹簧测力计你见过吗?让我们一起来见见它。
3、课件出示:弹簧测力计。引导:请你仔细观察,你能从弹簧测力计上获得哪些信息?
学生观察各小组的弹簧测力计:提环、指针、刻度板、挂钩
1牛=100克力
三、使用弹簧测力计
1、教师出示弹簧测力计
引导语:刚才我们通过观察认识了弹簧测力计,那你用过弹簧测力计吗?你会用它来物体的重力大小吗?
2、学生尝试使用测量一个砝码的重力大小。
3、汇报测量数据,发现问题,引出如何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
出示:
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重力时因注意:
(1)拿起测力计,先检查指针是不是在“0”位置。
(2)读数时,视线与指针相平。
(3)测量的力不能超过测力计刻度标出的最大数量,因此要先估计重力大小。
4、用弹簧测力计测量身边物体的重力,并记录在78页表格。
5、交流汇报
6、用弹簧测力计测量拉动文具袋的力。
四、制作弹簧测力计
1、讨论制作方法
2、如何画出测力计的刻度
五、小结。
第五课 运动与摩擦力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运动时,接触面发生摩擦,会产生摩擦力;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接触面的光滑程度有关;摩擦力的大小和物体的重量有关。
过程与方法:测量摩擦力的大小;推测、设计实验检验摩擦力与接触面和重量的关系;做摩擦力大小的对比实验。
情感、态度、价值观:形成认真实验、根据数据得出结论的科学精神。
【教学重点】用实验检验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和重量的关系
【教学难点】做摩擦力大小的对比实验
【教学准备】弹簧测力计、线绳、供拉动的小物品若干、纸盒、载重物、正反面粗糙程度不同的木板一块
新轮胎和旧轮胎的图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了解学生原有水平
1、出示轮胎纹路图,提问:看了这两幅图,你想到了什么?(防滑、摩擦)
2、引导:你所知道,什么叫摩擦?
3、感受摩擦力,用手在空中滑动,再用手在桌面拖动,说说你的感受。
4、引导:这种阻碍手运动的力就是摩擦力
揭题:运动与摩擦力
5、提问:关于摩擦力,你认为可以研究它的哪些内容?
二、测量摩擦力的大小
1、提问:一个物体摩擦力的大小可以怎么测量呢?
2、学生交流、讨论
出示:我们用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一个物体,刚好能使这个物体运动起来的力就是它受到的摩擦力。
3、测量钩码、笔袋等物体的摩擦力。
4、推测:摩擦力的大小和哪些因素有关
三、摩擦力大小和接触面状况的关系
1、提问:请你推测,物体的接触面状况会对它摩擦力大小有什么影响?
学生推测:接触面越光滑摩擦力越小,接触面越粗糙摩擦力越大
2、你能用实验证明吗?提供正反面粗糙程度不同的木板
学生结合81页表格设计实验
3、学生实验、记录
4、交流汇报、得出结论
四、摩擦力大小和物体重量之间的关系
1、推测物体重量对它所受的摩擦力大小有什么影响?
2、设计对比实验
3、学生实验
4、交流汇报、得出结论
五、小结
1、提问: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发现摩擦力的大小和什么有关系?
2、提问: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大小除了和物体的接触面和重量有关系外,它的大小还可能受什么因素的影响?
第六课 滑动和滚动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运动方式(滚动还是滑动)有关、对于相同的物体,滚动摩擦力大小,滑动的摩擦力大;运动的物体失去动力后自己会停下来,使因为受到了摩擦力的作用;滚珠轴承使一种将滑动变为滚动的装置。
过程与方法: 做简单的对比实验;用简单物品模拟做滚珠轴承。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了解人类改进搬运重物的方法,感受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
【教学重点】用对比实验证明同一物体滚动摩擦力小于滑动摩擦力。
【教学难点】整理分析对比实验获得的数据,分析结果
【教学准备】实验用小车一辆、纸盒、载重物(钩码、小沙袋)、弹簧测力计、胶带、大小瓶盖、玻璃弹子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分别出示滚动和滑动的卡通图片,提问:这两幅图中他们在干什么?
2、一个箱子在地上滑动,一个箱子在木头上滚动,板书:滑动和滚动
3、提问:你想到了什么?(为什么要在箱子底下垫几根木头)
(因为让木头滚动比滑动省力)
二、对比实验:滑动和滚动摩擦力的大小比较
1、提问:你根据什么来说,滚动和滑动比省力?
2、学生会根据生活中的经验举例说明滚动比滑动省力。
3、教师引导:生活中了解滚动比滑动更省力,那我们能不能用更科学的数据来证明呢?
4、学生提出测量的方法。
5、设计实验如何测量。
(1)轮子的接触面积相同
(2)小车的载重相同
(3)在相同的路面上行驶上
6、记录。指导学生看83页的表格。
7、学生实验,把数据记录在书本表格上。
8、分析整理数据,提出结论。
9、提问:为什么滚动比滑动省力呢?
(滚动可以减少摩擦力)
三、制作滚珠轴承
1、哪些地方用到滚动摩擦来减小摩擦力?
(学生非常熟悉得四驱车滚珠轴承)
2、介绍滚珠轴承的工作原理。
3、根据课本的提示小组制作滚珠轴承。
四、小结
1、讨论:在哪些机械中也用到了滚动摩擦?
2、讨论:哪些地方用到了滑动摩擦呢?
第七课 运动与设计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摩擦力对我们有时是有用的,有时是有害的;在工作时有时需要增大摩擦力,有时需要减小摩擦力。
过程与方法: 应用已有知识和经验对摩擦力有益还是有害作出自己的判断和解释;找出自行车上增加或减少摩擦力的设计并作出自己的解释。
情感、态度、价值观: 意识到从不同方面分析一个问题时必要的;形成用科学知识分析日常事物,勤思考、大胆解释的态度。
【教学重点】找出自行车等交通工具增加或减少摩擦力得设计并作出解释。【教学难点】对摩擦力的利弊作出判断和解释。
【教学准备】有关图片,儿童车实物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出示人滑倒的图片和汽车打滑的图片,提问:这两幅图片说明了什么?
2、引导语:看来有些时候还需要摩擦力的帮忙,那么摩擦力社么时候是对我们有利的,什么时候又是有害的呢?
3、引导语:因此当摩擦力对我们有利的时候我们要适当增大摩擦力,当摩擦力对我们有害的时候需要减小摩擦力。
4、揭题:那么哪些地方的设计是需要增大摩擦力,哪些地方的设计是需要减少摩擦力呢?板书:运动与设计
二、这样的设计是为了什么?
1、学生举例:哪些地方需要增大摩擦力,哪些地方需要减少摩擦力。
2、教师出示图片,请学生解释为什么要这样的设计。
3、追问:他们分别是用什么方法来增大摩擦力或者减小摩擦力的?
(1)增加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2)把滑动摩擦改为滚动摩擦
4、学生讨论交流。
三、寻找自行车上的好设计
1、引导:这些设计在很多交通工具上得到运用,例如我们经常使用的自行车上就有很好的体现。
2、出示小自行车。请你找一找,我们的自行车上那些地方是需要增大摩擦力的,哪些地方是需要减少摩擦力的?
3、学生探究。
4、提问:这些地方分别是用什么方法增大摩擦力或减小摩擦力的?(1)刹车:增加压力
(2)链条、轮胎:增加接触面粗糙程度
(3)车轴、方向轴、脚踏轴:滚珠轴承
5、整理信息、交流汇报。
四、小结
第八课 设计小赛车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技术设计具有一定的程序;技术设计需要运用科学概念、相互交流和执行程序。
过程与方法: 设计和制作小赛车。
情感、态度、价值观: 关系科技新产品、新事物,意识到科学技术会给人类与社会发展带来好处;发展对技术设计和动手制作的兴趣,激发创新精神;尊重自己和他人的劳动成果。
【教学重点】设计制作小赛车。
【教学难点】意识到科学技术会给人类与社会发展带来好处。
【教学准备】学生准备:制作小赛车的材料和工具。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出示各种车的图片,提问:请你说一说这些车的设计有什么特点?
2、学生介绍。
3、揭题:我们也来当当小工程师,设计制作一辆赛车。
板书:设计制作小赛车
二、工程师怎样设计赛车
1、提问:真正的赛车是怎样的呢?
出示“真正的赛车时速要达到300千米以上,同时要尽量做到平稳、安全。”
和赛车的图片。
2、提问:这辆车的哪些设计特点符合上面的要求?
3、学生观察、讨论。
4、交流汇报。
(1)轮胎很宽,可以增大摩擦力,避免打滑
(2)设计力量大的发动机。
(3)车身重心很低,轮与轮之间的距离较宽,行使稳定。
(4)车身流线型,阻力减到最低。
三、设计我们的小赛车
1、过渡提问:由此可见,工程师是如何设计赛车的?
2、我们设计小赛车要考虑哪些问题呢?
3、出示挑战任务
(1)车身长不能超过25厘米;
(2)用橡筋或气球作动力;
(3)行使的路程要尽量长。
4、学生讨论设计方案。
四、制作、展示我们的赛车
1、学生根据设计制作小赛车。
2、测试、比赛。
五、小结
2.五年级上册全册近义词 篇二
本单元把常见的、有固定周期规律的现象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发现具体现象里的周期规律、对现象的后续发展情况作出判断、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等教学活动,激发探索兴趣,培养探索精神。教材在编写上有以下几个主要特点:(1)教学素材现实,贴近学生生活。(2)关注探索过程,鼓励方法多样。(3)掌握难度。现象中的周期规律都是比较简单的、容易发现的。
教学内容分两部分编排:第一部分是体会周期现象,发现其中的周期规律;第二部分是解决有周期规律的实际问题。每部分都安排了一道例题和相应的“试一试”“练一练”,练习十是配合两部分的教学。
【学情分析】
在学习的教材中,学生分别集中探索了间隔排列的两种物体个数之间的规律以及对几个物体进行搭配或排列的规律,已经初步形成独立探索简单数学规律的能力,同时,也多次经历寻找数或图形简单排列规律的过程,所以,学习本单元已有一定的探索规律基础和经验。
【教学目标】
1.学生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发现简单周期现象中的排列规律,能根据规律确定某个序号所代表的是什么物体或图形。
2.学生主动经历探索、合作交流的过程,体会画图、列举、计算等解决问题的不同策略,能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解决问题的策略。
3.学生在探索规律的过程中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获得成功的体验。
【教学重点】
学生经历和发现探索规律的过程,体会画图、列举、计算等多样化解决问题的策略。
【教学难点】
计算策略中,确定几个物体为一组,怎样根据余数来确定某个序号所代表的是什么物体或图形。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在上课前,我们来做个游戏。游戏规则:男生为一队, 女生为一队,比比看谁能快速真确地记住老师给你的信息,能记住的获胜。准备好了吗?开始!
男生:487
女生:375
谁记住了?
男生:487536296
女生:375375375
谁记住了?
男生:487536296452
女生:375375375375
男生:不公平。
师:为什么不公平?
生:女生的数字有规律。
师:是的老师设计的游戏就是不公平的。女生一组是有规律的,男生一组是没有规律的。在我们的生活中存在着许许多多的规律,我们掌握这种规律就能帮助我们解决身边的许多实际问题。
我们这节课就来找规律。
【设计意图:从学生喜欢的游戏入手,通过参与游戏,引起学生学习兴趣和注意,并初步感受周期规律,引发了学生的认知冲突, 为后面的学习营造了很好的学习氛围。】
二、探究新知
1.我们学校马上要迎来60年校庆,为了迎接校庆学校在校园内布置了许多盆花、彩灯、彩旗。仔细观察(图略),从左边起,盆花是按怎样的顺序摆放的?彩灯和彩旗呢?
(生小组探究)
汇报探究结果:
a.师:来先看看盆花是按什么样顺序摆放的?
生:按一盆蓝花,一盆红花的顺序摆放的。
生:按蓝花、红花、蓝花、红花、蓝花、红花这样的顺序摆放的。
生:蓝红两盆为一组,先蓝后红,一直这样摆下去。
(师相机提问:下一盆花是什么颜色?为什么?)
师:盆花是按蓝红、蓝红这样两盆为一组的顺序摆放的。
b.让我们来看看彩灯的摆放。
生:按红、紫、绿,红、紫、绿3盏为一组的顺序摆放的,下一盏会是紫色吗?为什么?
生:不会,红色,每组中都是红紫绿的顺序排列的。
师:强调每组中的排列顺序都一样。
c.那彩旗呢?
四面为一组,红红黄黄的顺序一直排下去。
【设计意图:学生在具体的情景中,观察盆花、灯笼和彩旗的排列顺序,感知它们摆放的有序性,并能初步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规律。】
2.如果照这样摆下去,左起第15盆是什么颜色的花?
生:蓝色。
师:确定是蓝色,为什么呢?你是怎么想的?请动手将你的理由写下来。
师:谁来说说你的想法?
预设1:
生:△○ △○ △○ △○ △○ △○ △○ △
你是用一一列举的方法,很好,这个一定是对的。
预设2:
1、3、5、7…单数蓝花
2、4、6、8…双数红花
你观察很认真,单双数的规律,那77盆呢?84盆呢?
预设3:
15÷2=7(组)……1(盆)
你能说说你的想法吗?
15盆2盆为一组,分为7组还余1盆,所以是蓝花。
师追问:15是表示什么?2、7和1呢?
师:为什么余1盆就一定是蓝花?
每组都一样,第八组第一盆和第一组的第一盆一样,是蓝花。
师:在这些方法中,你喜欢那种?
(生表态)
【设计意图:通过15盆是什么花,学生在探索、合作交流的过程中,体会画图、列举、计算等解决问题的不同策略来解决问题】
3.照这样摆下去第38盏灯,39盏灯是什么灯?来试一试。(生动手)
38÷3=12(组)……2盏,应该是紫色。
能说说你的想法吗?
3盏为一组,38盏12组余2盏,和第一组中第二盏一样。
那第39盏灯是什么颜色呢?
39÷3=13(组),应该是绿色。
这里没有余数你是怎么想的呢?
它是第13组的最后一个,和第一组的最后一个一样。
小结:有用前两种方法的吗?
一一列举太麻烦了,要是问第100盏,1000盏呢?还有人用一一列举吗?
看来这种方法是解决周期问题的一般方法。
【设计意图:在解决38、39盏灯笼是什么颜色的实际问题中逐渐优化方法,形成解决周期问题的一般方法。】
三、拓展练习
大家对今天的规律了解的怎么样?来帮助老师解决一个问题? 1.老师先摆了三枚棋子,你能判断第21枚是什么颜色吗?
○○●
生:黑色,21÷3=7(组)
《预设》生;不能判断,不能看出下一枚是什么,没有周期规律。
《预设》师:一定是黑色吗?
生:不一定,因为不能确定第四枚是什么颜色的,也许是黑色的也许是白色的。至少有这样的两组才能说它是有规律的。
是的,你能给它添上几枚让它出现规律吗?再来判断第21枚是什么颜色的棋子?
生○○●○○●……
○○●●○○●●……
…… ……
(生上台展示自己添加的规律,特别强调省略号的作用)
师:像这样按一定的顺序依次不断重复出现的规律我们把它叫做周期规律。
【设计意图:通过解决棋子问题,学生进一步体会什么才是有规律,及在设计中更完整地认识周期规律,按一定的顺序依次不断重复出现。】
2.知道了什么是周期规律,也知道了解决周期问题的一般方法,你来看看老师摆的这些棋子是周期规律吗?如果是你,知道第50个是什么颜色吗?
○○●○●●●○●●●○……
小组讨论。
反馈:是周期规律。
生1: ○○● ○●●● ○●●● ○……
生2:○○ ●○●● ●○●● ●○……
师:是的,去除前面几个棋子,后面的棋子是周期规律。
四、全课总结
你今天有什么收获?
1.知道什么是周期规律。
2.知道发现规律时,要用动手画一画、数一数的办法找到规律,就能应用规律解决很多比较复杂的问题。
……
【教学反思】
3.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期中自测题 篇三
hu醤 r鄌 zh"Vn c醤g b? j靚g c? xi醤g
( ) ( ) ( ) ( )
hu"n y靚g xi醤 ji? l#? p鄋
( ) ( ) 疑 告( ) ( )途 ( )断
f鑙:浪( ) ( )水
二、用“√ ”给加点的字标出正确的读音。(2分)
素净(j靚 j靚g) 垂蔓(w鄋 m鄋) 干涸(h? g? 目的地(d? d恚?
三、下面词语书写正确的一组是( )。(填序号)(2分)
A.哺捞 剧烈 沮丧 决择
B.特征 奇迹 追逐 矫健
C.波纹 资态 忽略 如饥似喝
四、给下面加点的词语选择正确的解释,将序号写在括号里。(4分)
尽:①完;②达到极端;③全部用出;④用力完成;⑤全,所有的。
尽职( ) 尽力( ) 山穷水尽( ) 取之不尽( )
五、请按要求写词句。(18分)
1.把下面的词语补充完整,再从中选择一个词语写一句话。(6分)
( )盆大雨 千篇一( ) 安然无( ) ( )然大物
藕( )丝( ) 不容争( ) ( )( )不绝 星罗( )布
2.照样子,写词语。(2分)
(1)小心翼翼(ABCC式) 、
(2)顶天立地 (含有“天”“地”) 、
3.请读句子,选择正确的词语填空。(4分)
与众不同 别出心裁 增长 增强
(1)作文,首先构思要( ),落笔也要有点( )的“鲜味”才好。
(2)做笔记锻炼了我的记忆力,也( )了我的理解力。
(3)读书给我带来了很多好处,尤其是使我( )了不少知识,开阔了视野。
4.根据提示写句子。(6分)
(1)照样子,仿写句子。
例:如果我是阳光,我将照亮所有的黑暗。
如果我是 ,我将 。
例:树林里,小鸟在歌唱。(把小鸟当作人来写)
(2)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换一种说法,意思不变)
(3)用关联词将下面两句话合并为一句话。
他学习成绩好。他热爱劳动。
(4)把下面的名言警句或诗句补充完整。
① ,春生江上几人还?
②宝剑锋从磨砺出, 。
六、回忆课文内容,再填空。(17分)
1.窃读的滋味既 ,又 。(选自《窃读记》)
2.“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这句话是 说的,它让我想起了诗句“ ”,表达了 的情感。
3.风一更, ,聒碎乡心梦不成, 。(选自《长相思》)
4.“夹丝网防盗玻璃”, 可以采用, 可以采用, 可以采用, 也可以采用。(选自《新型玻璃》)
5.通过半个学期的学习,我们学到了许多说明方法。如 、 、 、 等。
6.《钓鱼的启示》让我们明白了 。《落花生》让我们懂得了做人要做 。
七、阅读短文,认真答题。(18分)
(一)梅花魂(节选)(6分)
“是啊,莺儿,你要好好保存!这梅花,是我们中国最有名的花。旁的花,大抵是春暖才开花,她却不一样,愈是寒冷,愈是风欺雪压,花开得愈精神,愈秀气。她是最有品格、最有灵魂、最有骨气的!几千年来,我们中华民族出了许多有气节的人物,他们不管历经多少磨难,不管受到怎样的欺凌,从来都是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节。他们就像这梅花一样。一个中国人,无论在怎样的境遇里,总要有梅花的秉性才好!”
1.理解下面词语的意思。(1分)
秉性: 大抵:
2.文中连用四个“愈”,写出了梅花 的特点。(2分)
3.外祖父这段话告诉“我”要做 、 、 的人。(3分)
(二)人类的保健卫士(12分)
当你望着那无边无际、郁郁葱葱的森林,心中的热爱之情就会油然而生。为什么人们都喜爱森林呢?如果说啄木鸟是树木的保卫者,青蛙是农作物的卫兵,那么,我要说,森林就是人类的保健卫士。
森林对人类贡献是很大的。当你走进森林,就会感到这里的空气清新,它使你忘记忧愁,精神振奋。为什么在森林里会有这种感觉呢?原来它是一座氧气制造工厂,也是二氧化碳的巨大消耗者。人们需要吸收氧气,呼出二氧化碳,来到这座工厂你就会感到舒心、惬意。据测算,两百人呼出的二氧化碳只要一公顷的森林就用掉了,而一公顷的森林一天可造六七百公斤的氧气,足够七八百人一天吸用。随着工业发展,城市人口猛增,人们就会感到城市里的噪音大。森林又具有吸收噪音、消除污染的作用,所以它又是净化城市的功臣。还有,组成森林大家庭的兄弟姐妹们,也都有一技之长,它们都能放出植物杀菌素,杀死有害细菌和害虫。有人测验,一公顷柏树林一昼夜内可放出五十公斤的植物杀菌素,所以森林内的细菌就很少,一立方米空气的细菌含量最多也只有三四百个,少则十来个,而空旷的地方每立方米空气就有细菌三四万个。可见,森林卫士的本领还真大呢。
森林有这么多妙用,难怪城市里的人们都要邀请森林这个家族的成员到街道旁、公园里、花圃中安家落户,美化我们的环境,陶冶我们的情操。让我们都来植树造林,迎接这人类的保健卫士到我们身边来安家落户吧!
1.联系上下文,理解下面词语的意思。(2分)
油然而生: 。
一技之长: 。
2.用横线画出第二自然段的中心句。(1分)
3.“两百人呼出的二氧化碳只要一公顷的森林就用掉了”具体说明的是森林对人类的哪一点贡献?(2分)
4.文章从哪几个方面具体说明“森林对人类贡献是很大的”?(4分)
5.读了这篇短文,你认为我们应该怎样保护森林?请写一写。(3分)
八、习作展示台。(30分)
4.五年级数学上册全册备课 篇四
一、内容安排
本册教材包括以下内容:小数乘法、小数除法、简易方程、观察物体、多边形的面积、统计与可能性、数学广角和数学综合应用等。
小数乘法、小数除法、简易方程、多边形的面积、统计与可能性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
基于小学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本册教材也包含“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综合与实践”四个部分。
在数与代数方面,包括第一单元:小数乘法、第二单元:小数除法、第四单元:简易方程,一共三个单元的内容。
一、二单元是在前面学习整数四则运算和小数的加减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继续培养学生小数的四则运算能力。简易方程是小学阶段集中教学代数初步知识的单元,包含有用字母表示数、等式的性质、解简单的方程、用方程表示等量关系进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等内容,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图形与几何方面,包括第三单元:观察物体、第五单元:多边形的面积。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基础上,通过丰富的数学实践活动,使学生能够辨认从不同方位看到的物体的形状和相对位置;探索并体会各种图形的特征,图形之间的关系,及图形之间的转化,掌握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的面积公式及公式之间的关系,渗透平移、旋转、转化的数学思想方法,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进一步发展。
在统计与概率方面,教材安排了第六单元 统计与可能性,让学生学习有关可能性和中位数的知识。通过操作与实验,让学生体会事件发生的等可能性以及游戏规则的公平性,会求一些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使学生理解平均数和中位数各自的统计意义、特征和适用范围;进一步体会统计和概率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在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综合与实践)方面,教材先是结合小数的乘除法计算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另外还安排了“数学广角”的教学内容,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向学生渗透初步的数字编码的数学思想方法,体会数字的有规律排列给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便利,感受数学的魅力。培养学生的符号感,及观察、分析、推理的能力,培养他们探索数学问题的兴趣和发现、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二、教学目标
1.比较熟练地进行小数乘法和除法的笔算。
2.在具体情境中会用字母表示数,理解等式的性质,会用等式的性质解简单的方程,用方程表示简单情境中的等量关系并解决问题。
3.探索并掌握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的面积公式。4.能辨认从不同方位看到的物体的形状和相对位置。5.理解中位数的意义,会求数据的中位数。
6.体验事件发生的等可能性以及游戏规则的公平性,会求一些事件发生的可能性;能对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作出预测,进一步体会概率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7.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
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8.初步了解数字编码的思想方法,培养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9.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10.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三、教学重点
1、能正确进行小数乘整数的笔算。
2、掌握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比较熟练进行笔算。
3、会用“四舍五入”法去积是小数的近似数。
4、掌握连乘、乘加、乘减的运算顺序。
5、准确运用乘法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
四、教学难点
1、掌握小数乘整数的竖式计算要点。
2、掌握小数乘法中积的小数点位置的确定方法。
3、能准确计算连乘、乘加、乘减式题。
4、灵活运用运算定律。
五、课时安排
1、小数乘法(9课时)
小数乘整数……………………………….2课时 小数乘小数……………………………….3课时 积的近似数……………………………….1课时 整数乘法定律推广到小数……………….2课时 解决问题……………………………….…2课时
2、位置(2课时)
3、小数除法(11课时)
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3课时 一个数除以小数…………………………..3课时 商的近似数………………………………..1课时 循环小数…………………………………..1课时 用计算器探索规律………………………..1课时 解决问题…………………………………..2课时
4、可能性(3课时)
综合与实践:掷一掷(1课时)5简易方程(16课时)
用字母表示数……………………………..5课时 方程的意义………………………………...1课时 等式的性质………………………………...1课时 解方程……………………………………...5课时 实际问题与方程…………………………...3课时 整理和复习………………………………...1课时
6、多边形的面积(9课时)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2课时 三角形的面积……………………………....2课时 组合图形的面积……………………………1课时 解决问题……………………………………1课时 整理和复习………………………………..1课时
7、数学广角(4课时)
5.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教学反思全册 篇五
1、小数乘整数教学反思
这节课是小数乗整数的第一课时,主要是让学生理解小数乗整数的意义,掌握小数乗整数的计算法则,培养学生主动获取新知的能力。为了能让学生轻松的掌握新知,我努力的做到了以下几点:
一、复习了整数乘法的意义及整数乘法中由因数变化引起积的变化规律,为学生学习“小数乘整数”做好了铺垫,尤其是掌握了积的变化规律,为学习小数乗整数的算理有很大的帮助。
二、创设了一个“购买风筝”的情境,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解决实际问题中自然的引出了小数乗整数的学习内容,使学生感到亲切自然,学生在浓厚的兴趣中探索新知。
三、在学习过程中,我注重学生的独立思考,如解决实际问题时,我让学生小组合作思考交流解决的方法,在师生的交流学习中,让学生充分的表达自己的观点与计算方法,从而得到许多有创造性的解决办法。然后在老师的启发引导下帮助学生较好地理解小数乘整数的算理及方法。
总之,这节课更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在思考交流的学习中,给不同的学生思维发展的空间,促进了学生的发展。
2、“小数乘小数”教学反思
课前,对这部分知识的教学担心几点:
1、学生能不能理解例题中1008除以100的原因?
2、学生能不能发现积的小数位数就是因数的小数位数之和?
3、下午上新课,效果会不会不如早晨?学生会不会有意见? 例题出示,提出问题,列式、估算,都没问题。提出用竖式计算后,学生埋头计算,自己巡视了一圈,个别学生不知道如何计算,便轻声提醒把算式看作整数进行计算;个别学生面对1008,虽然把小数点点在了两个0之间,却不知道为什么点在这。告诉我看估算结果的;多数学生知道,因为两个因数都乘10,积就乘100,要使原来的积不变,需要将现在的积除以100。几个学生一说整个计算过程,其他学生恍然“哦!原来使这样啊!”于是一通都通。“试一试”自然没问题。计算法则耶使学生自己总结的。因为在小数乘整数的教学中很注意让学生总结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所以在这里只要在“看因数中有几位小数”中添上“一共”就行了。最后黑板上只有五个字“算、看、数、点、化”。提醒学生可以用估算的方法检查验算。
从两天的作业看,学生出错不是方法上,都是算错,不进位、看错数,7×7=46等。所以对这部分自己的评判是“过!”下周一上例3。
我感受是:“这部分知识是在学生已掌握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和移动小数点位数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基础上教学的。虽然最初担心学生不理解积的小数位数就是因数的小数位数的和。但是,由于自己在教学小数乘整数时非常注意让学生通过计算整理计算法则,发现注意点(能化简的要化简,积的小数位数不够时要用0补足),用估算的方法检查验算。所以在本部分的教学中自己才轻轻松松地完成教学任
务。
3、求积的近似值教学反思
注重“创设情境”是《数学课程标准》中一个新的亮点。它使枯燥、抽象的数学知识更贴近学生的社会生活,符合学生的认知经验。使学生在生动有趣的情境中获得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体验学习数学的价值。然而,“创设情境”是教师个人的任务还是由师生共同完成,是实际教学中存在的两种不同的做法。下面就“积的近似值”教学,谈几点自己的思考。
首先,要避免情境由教师备课时一个人精心设计好,避免问题由教师提出来,避免学生始终被教师“牵着鼻子走”。这样,学生的主体地位、学习的自主性便大打折扣。要在师生互动的过程中自然生成问题情境。本课教学从讨论“买菜时应该考虑了解哪些信息呢”入手,了解学生在解决这一问题时的真实想法。在充分尊重了学生看法的基础上提供相关信息,使每位学生都成为情境的创设者。本课还创设了“填写发票”的问题情境,通过联系刚才大家解决的问题,提出“你能帮卖方填写一张发票吗?”,使学生产生“填写发票”的需要。然后指导学生亲自尝试填写发票的过程,在填写过程中引导学生掌握填写发票的方法,从而获得了“必要的数学”。在这个解决问题的情境中,思考的主体是学生,教师只是根据学生随时出现的问题加以针对性的指导。学生始终是问题情境的主动参与者。创设情境并非是教师的专利,教师应该积极引导每位学生参与到情境设计的过程中,使情
境真正有助于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交流。
其次,要避免削弱学生的主体地位而造成的信息量比较少,讨论的焦点要避免停留在“积应该保留几位小数”上,要引导学生进一步体会“积的近似值”的应用价值。本课教学让学生在实际应用中(根据计算结果帮卖方开发票写金额)产生疑惑,并尝试自己解决,进而在交流中加深理解、达成共识(钱应根据实际情况保留两位小数),再进而能正确运用于实际生活中。
4、“连乘、乘加、乘减”教学反思
“连乘、乘加、乘减”是“小数乘法”这个单元的内容。生活中需要用连乘获乘加、乘减解决的实际问题很多,教材选择了“学校图书室用正方形瓷砖铺地”这一学生较为熟悉的素材,设计了“用100块瓷砖来铺,够吗?110块呢?”的问题情境。通过解决这一问题,呈现了小数连乘、乘加两种算式,通过这两种不同的解题思路引导学生学习小数连乘、乘加运算,使学生体会到小数的混合运算顺序和整数的一样,小数的混合运算也是生活中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工具。在学习本课前学生已经有了整数连乘、乘加、乘减的计算经验,学习本节课的内容并不困难。但是要注意的是,教学时应当让学生感受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理解小数四则混合运算与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道理一样,避免盲目地进行知识的迁移。因此本节课,我努力做好以下两点:
(1)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在现代教育中,知识不再是教育追求的根本目的,而是实现创新的手段。因此,要让学生感受知
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本节课所学习的知识并不难,完全可以进行知识的迁移。但这样一来,学生对小数的连乘、乘加、乘减的运算顺序就相当于死记硬背。所以,本课我采用教材给我们提供的情境,启发学生用不同思路解决,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领悟到小数的连乘、乘加、乘减的运算顺序,并同时体会到小数的连乘、乘加、乘减的运算顺序和整数的相同。
(2)把数学活动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结合。在教学过程中,我特别注意把数学活动同学生的生活经验相结合。如:从学生们较为熟悉的铺地砖的活动引入,使学生易于从生活经验出发,便于学生的理解,也便于学生用不同思路解决问题,有利于学生认同本节课所要领悟的规律。巩固练习时,我特别注意应用本课学习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好数学的良好情感。
5、整数乘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教学反思
这节课主要使学生理解整数乘法的运算定律在小数乘法中同样适用。首
先
出
示
两
组
算
式
:
0.7×1.2
1.2×0.7(0.8
×
0.5)
×
0.4
0.8×(0.5×0.4)
(2.4+
3.6)
×
0.5
2.4×0.5+3.6×0.5 让学生先分组计算再观察每组算式有什么特点,实际上这三组算
式分别运用的是整数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分配律,但是这三组算式都是小数乘法,也符合吗?通过让学生观察、计算,自己找出每组中两个算式的关系,自己探究出“整数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对于小数乘法也适用。”培养了学生的合情推理能力.在这一环节中,教师的作用只是引导点拨,决不把规律强加给学生,而是让学生自己去计算、观察、发现。
学到了知识,然后用学到的知识去解决问题才是数学学习的真谛。既然发现了整数乘法运算定律在小数乘法中同样适用,再运用这些定律使小数计算变得简便,这一步教学能激起学生运用新知识的欲望。接着出示:
0.25×4.78×4
4.8×0.25 0.65×201
1.2×2.5+0.8×2.5 在简算的过程中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快乐。
不足之处:只重视了运算定律,而忽视了口算能力,在练习时,乘法分配律的逆向应用不够灵活.。针对这一现象我认为在练习课时要加以改进。注重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把数学知识和实际生活紧密联系起来,让学生在不断的感悟和体验中学习知识。
6、第一单元小数乘法的教学反思
开学已经将近一个月,在这段时间内我按照教学进度已经完成了本册第一单元《小数乘法》的教学。这个单元的知识是在三、四年级整数乘法和小数的基本认识的基础上的一个延伸。本以为学生会轻而易举的掌握知识,可是教学下来学生做题的情况却令我出乎意料。经
过单元测试,情况都不容乐观,合格率和优秀率都较低。根据平时作业和此次考试,总结起来学生出错的情况有两种:
1、方法上的错误:不会对位;计算过程出错。小数乘法的对位与小数加减法的对位相混淆;而不是末位对齐。学生在计算过程中花样百出的现象较多,如在竖式计算过程中小数部分的零也去乘一遍;每次乘得的积还得去点上小数点,两次积相加又要去对齐小数点等。
2、计算上的失误:做题马虎、不仔细。看成整数乘法算好后,忘加小数点;或小数点打错位置;或直接写出得数(如2.15×2.1的竖式下直接写出4.515,无计算的过程),做完竖式,不写横式的得数等。面对这种严峻的情况,使我不得不静下心来重新审视自己的课堂教学,并对此深刻的进行了反思:
一、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不强
小数乘法计算方法的依据因数变化与积的变化规律,而我在复习这部分知识时,只停留在填表格、分析变化的原因上,仍按照地地道道的传统模式,出示问题——找答案——分析原因,以达到掌握某知识点的目的,抑制了学生的思维,让学生自己举例子说明积的变化规律,这样获得的积的小数点与因数的小数点的关系才是主动的。
二、教师主导性太强
在学生做题中出现错误时,我总是急于给同学分析做错的情况,而没有让同学自己找找原因,如果让他们先想想小数乘法的法则,然后再跟错题比较一下,这时候有的同学可能自己找出错题的原因,这样才能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以至下次做题时不会再犯相同的错
误。或者还可以把学生所有的错题的形式集合在一起,让学生自己“会诊”,找出错因。
三、新授前相关复习不够到位
对于学生的学习起点没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在学生的基础掌握不好的情况下,就应该先为学生作好铺垫,提前让学生作好整数乘法和小数初步认识的复习,而不应该急于按教学计划开课。如果在开始教学新知识时就把好计算关,给学生打好坚实的基础的话,就不致于出现正确率较低的现象。
四、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口算能力
《新课程标准》指出:口算既是笔算、估算和简算的基础,也是计算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平时的教学中,就要多加强口算题的训练,以提高计算正确率。
五、没有抓住小数乘法和小数加法计算的根本
小数加法和小数的乘法最根本的区别就是小数点的位置情况,在开课之前我没能作出预料,可是在学生的做题中,我却发现了好多同学在学完小数乘法的末位对齐后,加减法就忘记了小数点对齐。我想如果我能在课前作好充分的预设,在课上作好强调,学生的出错率也会降低。经过此单元的教学,我找到了自己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也为我在下一部分的教学提了一个醒,使我越来越认识到:没有精心的备课,就没有高效的课堂。没有了反思,就没有自己的教育信念,永远成不了具有自己鲜明个性的教师。
7、小数除以整数教学反思
小数除法,与整数除法的不同就主要在小数点上了。同一个题可以有多种方法解决,22.4÷7,22.4千米,是一周跑的总路程,问平均每天跑多少千米。孩子们想到了三个方法,第一个就让我惊讶,他把22.4先乘10,除以7之后,得数再除以10,从而得到正确答案。他很好的应用了除法的计算规律,这是在四年级时学过的。第二个学生把22.4千米转化为22400米,除以7之后得3200米,再转化为3.2千米。这个学生利用了转化的思想,转化是数学中很重要的一种思考方法,也常常被使用。第三个学生很干脆:“用竖式计算就可以。”呵呵,这可正是我们所需要的。于是,她一边说,我一边在黑板上写,当商了3之后,她说要先点上小数点,我问为什么。其他学生也看着她,是一样的问题。她说:“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显然,这名学生是预习过的,对教材中的这句话非常熟悉。我怕有学生对“商”和“被除数”不明白,特意在这儿多问了几句,说明哪一个是“被除数”,哪一个是“商”。剩下的事情就简单了,做了几个练习,有六名学生板演,都做得不错。
例2是一种新的情况,列出算式为5.6÷7,有好几个学生张口就说出了答案。但列竖式的时候,遇到了问题:根据上面的例题知道,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可是商的小数点前面没有数啊?这也难不倒孩子们,立刻就说出:“添0”。我纠正:“是商0,当整数部分不够除的时候,商0,点小数点。” 在整数除法中,当有余数的时候,就不再计算了;现在学了小数,就可以添0继续算下去。例3就是这样一种情况,算式为1.8÷12,竖式中商了0.1之后,余
数是6,教材中问:“接下来怎么除?自己试试。”有学生是预习过的,知道可以添0后继续计算。可也有学生有疑问:“为什么要添0呢?”我让孩子们讨论这个问题,是啊,为什么可以添0继续算?也许是熟视无睹了吧,我都没想过这个问题!讨论一段时间后,几个学生发言,但都不合适。于是,我引导他们往数的意义上去考虑,商1的时候,是把1.8看作18个十分之一;余数为6,添0(0也可以看作是落下来的)后,即为60个百分之一,这样就可以继续计算了。
8、“除数是小数的除法”教学反思
“除数是小数的除法” 即一个数除以小数”,是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九册的重点知识之一。本节教材的重点是: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转化成除数是整数的除法时小数点的移位法则。其关键是根据“除数、被除数同时扩大相同的倍数,商不变”的性质,把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转化成除数是整数的除法进行计算。教学中我认为成功的关健在于:教师的“教”应立足于学生的“学”。由于除数是小数的除法,把除数转化成整数后,被除下情况:被除数仍是小数。被除数恰好也成整数;被除数末尾还要补“0”。在教学时针对这些情况我作了以下专项训练:
①.竖式移位练习。练习在竖式中移动小数点位置时,要求学生把划去的小数点和移动后的小数点写清楚,新点上的小数点要点清楚,做到先划、再移、后点。这种练习小数点移位形象具体,学生所得到的印象深刻。
②.横式移位练习。练习在横式中移动小数点位置时,由于“划、移、点”只反映在头脑里,这就需要学生把转化前后的算式建立起等式,使人一目了然。
9、《观察物体》教学反思
“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是在直观认识了简单几何体和平面图形的基础上进行教学,它是“空间与图形”中新增加的一个内容。以前的几何教学,教材上主要是对形体的具体认识的设计,对学生的空间观念的培养没有一定的落实措施,教师在教学中的随意性较大,而现在根据“空间与图形”这一领域的内容标准编排的“观察物体”,就为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载体。
从学生思维特点的角度看,在我们的环境中,除了看不见的空气,不定型的水之外,绝大部分东西都有形状,只是有的形状简单,有的形状复杂,因此,儿童在很小的时候就开始接触各种形状,置身于三维世界之中。他们具有较多的关于形状的感知方面的早期经验,上小学后,随着儿童思维能力的提高,他们渐渐将这种感性经验发展为抽象的概念,渐渐获得了简单的几何形体的概念,这是一个体验、积累和升华的过程,是建立在对周围环境直接感知基础上,对空间与平面相互关系的理解和把握,也是一个包括观察、想像、比较、综合、分析,不断由低到高向前发展的认识客观事物的过程。
本节观察物体的课,内容接近于实际生活,在了解学生已掌握知识的基础上,可以让学生自己总结、交流观察物体的感受,并根据自己的想象利用丰富的图形构造生活实景。这样避免了教师一味地讲解,学生一味地记忆的教学方法。课堂气氛非常活跃,学生在轻松的
学习氛围中掌握了知识。
1、本节课主要采取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教学。通过学生合作探究、相互交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帮助学生建立空间观念。几何知识的教学重要的是建立空间观念。由实物抽象出实物图形,是帮助学生建立空间观念的一种有效途径。教学时先出示实物,让学生亲自走到不同的位置看一看它的形状,感知到站在不同位置,所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最多能看到物体的三个面,从面认识物体的上面、正面和侧面。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进一步认识物体的正面、上面和侧面,并能从这三个面观察到物体的不同的形状,从而帮助学生形成表象,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3、通过让学生观察、想象,发表自己的见解,并能说出从某个方位看到的物体的形状。认识物体的正面、侧面和上面是观察物体的前提。在这一节的教学中,我以“简单的活动,真实的感受,有效的学习”这一想法为指导,引导学生逐步认识正方体的正面、侧面和上面。由于学生坐在教室里的不同位置,不能同时看到正方体的左面和右面,因此利用这一资源,巧妙设问,让学生在观察中产生疑惑,在疑惑中形成感受。学生学在其中,乐在其中,不仅认识了抽奖箱的正面、侧面和上面,更身临其境地体会到观察的位置决定着观察的结果,为后面的学习创设了一个轻松愉悦的氛围。但是因为教具不足,不由得就浪费了时间。
10、简易方程的教学反思
现行第九册数学是新课程标准教材实施改革新内容,其中的利弊
在于:
1、教改方向有点聚向七年级的教学方法,意图是与七年级的教学接轨,这种设计本来是一件好事,让小学生尽快接受初中一年级(七年级)教学方法,并为七年级打下良好的学习基础。
2、课程改革改在五年级第一学期就有点不够恰当了,因为五年级第一学期既没有学约分,更没有学六年级的倒数,这样使教师教起来非常困难,学生对这个知识的掌握也十分艰难。如:解方程:20÷2X=10如果用旧知识来解答是非常容易的,是根据“除数=被除数÷商”,就可以求出2X。再根据“一个因数=积÷另一个因数”就可以求出X了。而新教材的教法是方程两边同时×2X,先把方程左边的2X消去,而20÷2X×2X从小学的算理上讲,应该是从左往右算,(在三至五年级学混合运算都是这样要求学生计算的)这样就会使学生在心理上出现矛盾,很难接受这种算法;即使学生接受了这种算法,方程的右边出现了10×2X,这时又要在方程的两边同时除以10,便得到2=2X,再把2X和2调换位置,成为2X=2,然后再方程两边同时除以2,才求出X=1,这种算法既费时,对成绩中等以下的学生又难理解,就会导致相当部分学生对这部分知识落下,并对今后的学习会都产生厌学情绪,不利于小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更激发不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3、在稍复杂的方程的内容安排上也欠妥。在这一内容上,学习解稍复杂的方程的方法和列方程解应用题同时进行,在同一节课要解决两个对于小学生来说都是难点的学习内容,至于教师是没问题的,但对学生来说难度就大了,首先,前面所说的解方程是比较简单的方程,相当部分学生学得一塌糊涂,再进行学习稍复杂的方程更难掌握。其次,正是有稍复杂的方程解答方法不能完全掌握,在学生的心理上就有解不开的结,所以对怎样运用好的方法去进行列出解应用题的方程,那就更难掌握,因此,有部分学生把这一知识采用的学习方法的放弃,这就不利于学生的学习,更不能达到为七年级打好基础的目的。
11、找规律的教学反思
这节课主要有以下一些特点:
1、关注新旧知识联系,促进新旧知识合理沟通。精心预设生活场景,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所隐藏的数学因素,感知 “规律”,就本教学内容而言是让学生感知事物排列的“序”。
2、给学生的主动发展提供充分的时间和充裕的空间,让小组活动效果落到实处。教师引导学生进行独立思考,是有效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重要前提,没有思考的合作与交流是低效与流于形式的,学生将会出现无话可说。为避免这一情况的出现,我做了如下的安排:在解决盆花问题时,我先让学生独立思考,让他们在练习本上将自己的思考过程表达出来,在此基础上进行小组交流,使学生在感受解决问题的方法的多样性的同时拓宽自己解决问题的思路。而在解决彩灯问题时,我则让学生同桌说说自己的想法,再用自己认为比较简单的方法解决问题。经历了这两个问题的解决过程,学生对这类问题的解决方法有了比较清晰地认识。这时,我将彩旗问题交给学生处理,由学生提问学生回答,我则用“余数是几时,是红旗?余数是几时,是黄
旗?”这一问题将这堂课的关键抛给学生,让学生自己总结,提高认识。
3、合理组合、挖掘教材。如规律练习的拓展,我给学生提供了一个个情景,引导学生根据所掌握的找规律的知识,自己设计出一个规律,让学生深刻理解排序中的“组”和“组内事物的个数”及“组内事物的序”,进而找到解决问题的策略,让学生体验成功和喜悦。
4、自然体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感受数学的人文价值。数学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应用于生活。从主题图――盆花、彩灯、彩旗的出示,到结束时自然界中的规律现象和生活中的规律现象的展示,让学生深切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产生用数学知识去改造生活的欲望。
12、“三角形面积计算”教学反思
《三角形面积计算》这节课的内容是在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主要是引导学生通过三角形形面积公式的推导去理解和掌握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根据新课程新理念的要求教学应该由原来教师单纯的教转变为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学生自己动手操作,从操作中掌握方法,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一、动手操作,拼一拼
摆一摆
创造性的使用教材在教学中,我让学生动手操作,分别将三组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并比较每个三角形与拼成的平行四边形各部分间的关系,同时在操作中向学生渗透旋转、平移的方法,让学生体验和感知三角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在这个过程
中,学生们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个个都很积极、很投入地动手操作,极大调动了学生思维活动。学生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体。这是本节课上的一个较为成功的地方。
二、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培养合作精神。
在这节课中,探讨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与三角形面积公式有何不同,三角形面积公式中的“除以2”是怎么来的?在探讨这个问题时,今后可采用小组讨论的方式,在讨论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教师不越俎代庖。小组讨论既可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又可活跃课堂气氛。
三、应用公式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新课程非常重视学生在活动中的体验,强调学生身临其境的体验。让学生运用所学三角形面积公式解决实际问题。这点在本节课中做得还不够。在时间许可的情况下,应该多补充一些生活中的实例,使学生尝到应用知识的快乐,把课堂气氛推向高潮。此外,在这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发现了自己平时教学方式上的不足。例如学生在回答问题时,采用齐答的办法,容易给成绩中下的学生以混水摸鱼的机会,不利于展现学生的个性特点,今后要注意在教学中避免运用这种方法
13、多边形面积计算教学反思
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教师的教学行为所产生的结果,往往是通过学生的表现体现出来的,所以只有经常反思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种种问题,分析其成因,才能帮助教师不断改进教学手段,以增强教学效果。现在结合学生在《多边形面积的计算》这一单元中的学习情况,谈一点自己的思考。
(一)多机械记忆,缺灵动思考
应该说,课堂上每一个多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都是比较清晰的。在推导平行四边形、梯形和三角形的面积公式时,学生的参与度是很高的。在课堂上也能从操作、比较到发现前后图形之间的联系,最后得出计算公式。但是,课后发现,有的学生对计算公式记得很牢,对多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却表达不清。不能很清楚的知道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与拼成的长方形的长和宽是对应相等的。更有甚者,当老师提问:“我们是怎样推导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的?”他回答道:“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等于底乘高。”问不对题!当一个图形里面出现几条高和底时,有较多的学生不能正确的选择数据进行计算。有些学生甚至把题目中所有的数据都用上了。学生的反应,促使我对课堂教学进行思考:排除一些学生的领悟能力不强这一客观因素,作为老师,我有没有引导学生把探索活动真正落到实处,有没有关注学生在活动中是否有深刻的体会?而学生,对学习所表现出来的主动意识如何?是积极地自主探索和思考,还是墨守成规地接受书本知识呢?
反思课堂教学,我觉得要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进。首先,要引导学生进入主动学习的状态。对于多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能让学生探索的,教师尽量少干预,使学生通过动手剪拼、猜想面积公式、对比归纳转化前后的情况,最后抽象出面积公式等实践活动,理解相关面积公式的来龙去脉,并且产生深刻的体会;
其次,在教学的过程也要让学生明白多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要选择对应的底和高的,并且可以在教学的过程中适当出一些有关这方面 的练习。加深学生对公式的理解。
最后,学生能够说出来的,作为老师尽量不要代替学生说出来。这是作为新老师的自己所没有注意到的。老是在担心学生学生,代替学生给说出来了。在以后的教学中需要特别注意了。
(二)面积单位进率严重遗忘
有关面积单位的进率是在学生三年级时教学的,现在五年级再用到,学生基本都忘了。作业中发现问题后,我在评讲作业时,重新进行了面积进率的推导,以其帮助学生回忆以前的知识。但是作业中的情况反应,仍有错误存在。因此,在平时的练习中,需要引导学生复习容易遗忘的知识点,达到常温常新的目的,以减少遗忘。
(三)审题不清,甚至不会审题
6.五年级语文上册全册及单元备课 篇六
全册分析
《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五年级上册》是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的精神为指导,以《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为依据编写的,供实验班五年级第一学期使用。在保持低中年级教材特色的基础上,本册教材从选文到练习设计,从编排结构到呈现方式,又有一些改进。
为了帮助老师了解教材的编写意图,更好地使用教材,现就本册教材的基本结构、教材的主要编写特点、教学目标、教材内容与教学建议做一简要说明,仅供教师教学中参考。
一、教材的基本结构
教材继续按专题组织单元,共设计了八个专题。依次是:我爱阅读,月是故乡明,学习说明性文章,生活的启示,遨游汉字王国,父母之爱,不忘国耻、振兴中华,走近毛泽东。其中第一单元“我爱阅读”和第五单元“遨游汉字王国”还安排有不同呈现形式的综合性学习内容,使学习内容与形式更加丰富多彩。
每个单元包括导语、课例、口语交际·习作和回顾?拓展四大部分,各部分相互联系,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其中,“遨游汉字王国”单元采取了全新的编排方式,包括“活动建议”和“阅读材料”两大部分。
每组开头的导语点明本组的专题,并提示学习要求和学习重点。课例由4篇课文组成,其中精读课文2篇,略读课文2篇。精读课文后有思考练习题,略读课文前有连接语,将前后课文从内容上连接起来,并提示略读课文的学习要求。根据教学的需要,在一些课文后面安排有“资料袋”或“阅读链接”,以提供课文的背景资料,并丰富学生的阅读。
口语交际·习作独立成一个栏目,并在有的单元中提供多个角度供教师和学生选择。
回顾?拓展由3个栏目组成,其中有2个固定栏目:“交流平台”“日积月累”,另有“展示台”“成语故事”“课外书屋”“趣味语文”穿插安排,其中“展示台”“成语故事”“课外书屋”各两次,“趣味语文”一次。本册共有课文28篇,其中精读课文14篇,略读课文14篇;教材后面还附有8篇选读课文,总共32篇。这些课文从精读、略读到选读,按三个层次编排,体现由扶到放的设计思路。本册要求认识200个字,会写150个字。要求认识的字,分散安排在精读课文和略读课文中,在课后生字条里列出;要求会写的字,安排在精读课文后,以方格的形式排列。为了便于复习检测,每组课文后安排有“词语盘点”栏目,包括“读读写写”“读读记记”两栏。“读读写写”是由精读课文中会读会写的词语组成;“读读记记”是由精读和略读课文中要求认识的词语组成,只记不写。另外,教材后附有两个生字表。生字表
(一)是要求认识的字,200个;生字表
(二)是要求会写的字,150个,以供复习、检测之用。
本册注音有下面几种情况:精读课文和略读课文中不认识的字,出现一次注一次音。考虑到学生具备了一定的独立识字能力,本册教材在精读课文和略读课文以外的其他部分(如,导语、资料袋、阅读链接、回顾?拓展、选读课文)中出现的生字一律不再注音。生字注音用圆括号标出;多音字随文注音,用方括号标出。为了便于识字,课文中的生字注本音;一些在语言环境中要变调读出或读轻声的字,随文注音,并在教师教学用书中加以提示。
二、教材的主要特点
本册是在前八教材的基础上编写的,教材的结构及思路有一定的继承性,体现整套教材的延续性,同时又有发展变化。现就本册几个主要方面作重点介绍。
(一)专题组元的角度更加灵活多样
本册教材的编排方式仍按专题组织教材内容,但专题的角度、内容更加灵活多样。有的专题是从思想内容的角度提出的,注重引导学生更多地关注社会,如,月是故乡明,生活的启示,不忘国耻、振兴中华;有的专题是从人物的角度提出的,如,走近毛泽东,这组教材不仅展示了毛泽东作为领袖的风采,而且展示了他的文学才华和凡人情怀;还有的专题是从文体的角度提出的,如,学习说明性文章,引导学生在了解文章内容的同时,学习一些基本的说明的方法。有的专题虽然在前几册有类似的单元出现,如“父母之爱”,但本册教材在内涵上更加深化,不但表现亲子之间的浓浓深情,而且着眼于孩子的全面成长,表明严格要求、鼓励自立也是父母之爱。
(二)加强整合的编写目的更加明确
本册在编写中进一步加强整合。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导语导学,整合单元内容。
本册各组的导语大都分为两个自然段,除了有激发学习兴趣、点明学习专题的作用外,还有提示语文学习重点、明确读写训练点的作用,方便教师和学生从内容和形式两方面去关注课文。在语言叙述上,有的导语比较平实。比如第三组,“在生活中,我们常常会读到说明性文章。这些文章,不论是讲清楚植物的形态特征,还是说明动物的生活习性;不论是介绍新产品的使用方法,还是解释自然现象的形成原因,都要使用一些说明的方法”;有的导语则充满文学色彩,富有感染力,如第七组,“当五星红旗在香港上空冉冉升起的时候,当全国人民为申奥成功欢欣鼓舞的时候,我们不会忘记,在中国近代史上,曾经有过一个百年的噩梦。那是一段中华民族受尽屈辱的历史,也是一段中华儿女奋力抗争的历史”。
2.精读课文与略读课文的整合。
为了体现单元整合,教材加强了精读课文与略读课文的联系。本册在精读课文与略读课文之间安排有“连接语”,有时在略读课文和略读课文之间也有“连接语”。这段文字承上启下,内容突出,过渡自然,明确提示了略读课文的学习要求和方法,体现由精读到略读的阅读训练过程,使精读课文和略读课文的整体感更强。
例如第八组“走近毛泽东”,先是两篇精读课文《七律?长征》《开国大典》,展示了毛泽东作为领袖的风采。然后用一段连接语引出后两篇课文,“我们再去了解作为普通人的毛泽东的情感世界”,把一个有血有肉、情感丰富、形象立体的伟人呈现给学生。略读课文不仅在内容上是精读课文的补充,在体裁上也有补充的作用。如,第一组课文主要体裁是散文,但第二课《小苗和大树的对话》,就采用了采访记的形式,通过著名学者回忆自己的读书经历来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
3.单元之间各学习内容的铺垫和照应。
每一组从导语到课文思考题,从口语交际?习作到回顾?拓展,各个部分都力求从内容和形式上凸显本单元的学习重点:前面有布置,中间有铺垫,后面有复习、拓展、交流,整组教材乃至于全册教材成为互相联系的整体。例如,第三组“学习说明性文章”,重点让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说明方法。在导语部分即提出要求,在课文学习中主要通过课后思考题让学生了解本课的说明方法,在口语交际?习作中则尝试让学生应用一些基本的说明方法,在回顾?拓展中的“交流平台”里让学生归纳本单元所用的说明方法。通过这一条明晰的线索串起各部分的学习内容,全面推进学生的各项语文能力。有的学习内容还预先布置。例如,在第三组的口语交际,要求学生介绍一种商品,教材则提前两课以“选做题”的方式来铺垫,提示教师要让学生在课后阅读说明书。再如,第七组“不忘国耻,振兴中华”,语文学习的重点是“搜集有关资料,学习整理资料的方法,并在学习过程中加以运用”。这一学习重点在“导语”中明确提出;在课后“思考?练习”中要求学生联系有关资料理解课文内容;在课后“选做题”中鼓励学生“搜集文字或图片资料,了解中国曾经蒙受的耻辱,以及今日祖国的强大”;在“口语交际?习作”中,引导学生在写读后感和进行演讲时用上自己搜集的资料;在单元后面的“回顾?拓展”中,组织学生交流搜集和运用资料的方法、收获,展示本单元的学习成果,体现对相关资料的灵活运用。这样,结合“不忘国耻、振兴中华”的专题,不仅激发了学生的爱国热情,而且在搜集、运用资料上反复实践,以有效地培养这方面的能力。
(三)课文既保留传统的优秀篇目,又增加了富有时代感的新课文 本册教材保留了“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教科书”的一些优秀篇目,如《落花生》《地震中的父与子》《“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圆明园的毁灭》《狼牙山五壮士》《开国大典》,这些课文内涵深厚、历久弥新,教师们在教学中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值得注意的是,这些保留的课文本册教材中被编入了新的单元,体现了新的教学功能,教师要用新的教学理念重新设计。教材还选取了一些富有时代感的文章,如,以香港回归为题材的诗歌《最后一分钟》,体现现代意识的《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学会看病》。有的课文人文内涵丰富、感人至深,如,《走遍天下书为侣》《我爱你,中国的汉字》(第五组综合性学习中的阅读材料)《慈母情深》《青山处处埋忠骨》。
本册教材体裁多样,课文中除了散文、古诗、新诗、小说、通讯、说明文以外,还有访问记《小苗与大树的对话》。第五组综合性学习单元选编的阅读材料,有谜语、歇后语、对联、笑话、通讯报道、韵语歌、书法作品赏析等,在拓宽教材的题材、体裁上进行了有益的尝试。
(四)强化导学功能,引导学生思考
考虑到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已经具备一定阅读能力的实际,本册教材不再采用第一人称的叙述方式,精读课文中也取消了提示语。但是,仍然通过其他方式加强教材的导学功能,引导学生自读自悟,主动思考。
首先,课文后的“思考?练习”,突出重点,兼顾理解和表达。如,《圆明园的毁灭》一课之后设计了这样的思考题:“课文的题目是‘圆明园的毁灭’,但作者为什么用那么多笔墨写圆明园昔日的辉煌?”又如,《地震中的父与子》课后,引导学生从文中找出外貌、语言描写,仔细体会。每篇精读课文一般安排四道题,有的引导朗读或默读,从整体上把握课文;有的抓住重点段落或重点语句进行深入理解;有的从表达方式上体会课文遣词造句的特点;有的从抄写、背诵方面提出要求。“思考?练习”从整体到局部、由浅入深地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学习阅读方法,同时也更加关注文本,引导学生揣摩语言;另外,思考?练习采用了灵活安排和指定任务相结合的方式。比如,有的课文要求“背诵你喜欢的部分”“把你喜欢的语句写下来”,体现让学生自主学习的思想;有的课文则明确指出“背诵课文第三自然段”“抄写课文第七自然段”,加强学习的指导性,也便于学生和教师操作。
其次,适当调整教材体例,将“口语交际?习作”单列。加强对“口语交际?习作”的指导,增加内容和形式的选择性。在“口语交际?习作”的编写上,内容更加丰富,形式更加灵活,指导更加得力,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的联系更加紧密。其中,有先说后写的,有先写后说的,有二者可以灵活处理的。教材中提示的文字,注意在内容上提供多个角度,在表达上提倡多种形式,增加了选择性,为学生回归常态进行口语交际、自主进行习作,留有更大的创造空间。最后,从本册起,将原先每组之后的“语文园地”,分作“口语交际?习作”和“回顾?拓展”两个板块。在“回顾?拓展”中新设“交流平台”栏目,旨在侧重引导学生小结、交流本组语文学习的收获,并逐渐养成在学习过程中反思、总结的习惯。这个栏目是低、中年级“我的发现”的进一步发展,引导学生在一组教材学习之后,交流收获、体会,特别是侧重就阅读、习作、习惯养成的某一方面,进行交流小结,以渐渐悟到读写的一些基本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值得注意的是,教材中“交流平台”栏目里的提示,仅供教师教学参考。交流、总结的内容可以不受其限制。
(五)改进“综合性学习”,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
本册教材安排两次“综合性学习”,一次是在“我爱阅读”专题中,其编排方式和四年级的“综合性学习”相同,要求学生结合课文的学习,进行一些调查访问、搜集资料等活动,交流发现和得到的启发。
另一次综合性学习“遨游汉字王国”安排在第五组,编排方式完全改变以往教材的编法,突破了以课文为主体的单元结构,改为围绕专题、任务驱动、活动贯穿始终的编排方式。首先,在导语中提出学习任务──围绕“遨游汉字王国”这个专题,开展综合性学习,感受汉字的有趣和神奇,了解汉字文化,并为纯洁祖国文字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接着提出结合活动建议,制订活动计划的要求。而后分成两大板块,按两个阶段开展综合性学习。第一板块引导学生搜集相关资料,感受汉字的有趣、神奇;第二板块引导学生开展阅读、搜集资料、进行社会调查等活动,加深对汉字的了解与热爱,并为纯洁祖国的语言文字出力。教材在这两大板块中,分别提供若干必读材料,提出一些阅读要求,体现“下要保底”的编写思想;分别提出活动建议,供师生选用或参考。最后,建议用办展览、办手抄报、开成果汇报会等形式,展示这次综合性学习的成果,并建议有兴趣的学生继续深入开展探究活动。其中,除了学习专题和必读材料要予以落实以外,学习的具体内容、方式、方法,学习成果的呈现方式等等,师生有相当大的自主权。其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培养策划、组织、协调和实施的能力,特别是语文的综合运用能力,把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贯穿在整个学习活动中。
(六)拓展学习资源,加强课内外语文学习的联系
本册安排综合性学习的第一、第五单元,充分体现了大语文观,体现了在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的思想。其他各组,从课文的编选、“思考?练习”的设计、语文活动的建议等方面,也都重视向生活拓展。如,读了说明性文章,启发学生找来商品说明书读一读,看看是怎样介绍商品及其使用方法的;在“不忘国耻、振兴中华”单元,引导学生搜集图文资料,了解中国昔日的耻辱和今日的强大。
本册重视课内外语文学习的联系,除继续保持“资料袋”“阅读链接”两个栏目外,还鼓励学生在课外查找更多和课文相关的资料和文章,帮助理解课文和增加阅读量;教材还在“回顾?拓展”中增设了“课外书屋”这一新栏目,旨在介绍、引导学生读课外书,读整本的书,特别是读中外儿童文学名著;在“小练笔”中引导学生联系课内外阅读和生活实际,记下自己的感受、见闻和想象。这样的编排,充分体现了课内外语文学习的紧密联系,拓宽了语文学习的渠道,通过语文活动和大量阅读,培养良好的语感和自主学习语文的习惯。
三、教学目标
(一)认字200个,会写150个,会使用字典、词典,有一定独立识字的能力。
(二)能用钢笔书写楷书,行款整齐,并有一定的速度。能用毛笔书写楷书,并体会汉字的优美。
(三)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四)默读有一定的速度,并能抓住文章的大意。
(五)能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体会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六)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叙述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基本的表达方法。阅读说明性文章,能抓住要点,了解文章的基本说明方法。
(七)学习浏览,根据需要搜集信息。
(八)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5万字。
(九)乐于参加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学习辩论、演讲的一些基本方法。
(十)能写简单的记实作文和想象作文,内容具体,感情真实。能修改自己的习作,书写规范、整洁。
(十一)学写简单的读书笔记、学写内容梗概。
(十二)在综合性学习活动中,能初步了解查找资料,运用资料的方法。并能策划简单的社会活动,学写活动计划。
四、教学中应当注意的问题
(一)全面准确地把握教学目标
语文课程标准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提出了语文教学目标,而且提出了总目标和阶段目标。这是我们把握教学目标的依据。
课程标准中提出的目标,有的是一以贯之的,如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目标,前面的学段提出了,后面的学段要贯彻始终;有的可以分出层次,如,学习方法、学习能力等方面的目标,是环环相扣、螺旋上升的,前面的学习为后面的学习作准备,后面的学习是前面学习的深化和发展。教师在教学中既要注意阶段性目标,又要注意阶段目标之间的衔接与过渡,使课程标准规定的教学目标得到全面、准确的落实。
首先,教师在教学时要从整体上把握小学高年级语文学习的阶段性目标,关注学生经过小学阶段最后两年的学习,能否达到课程标准对学生语文能力的要求。对学生在中年级阶段未达到的目标,要想办法在本册教材的学习中补充、强化。
其次,五年级上学期仅仅是小学高年级的起始阶段,有的目标是在整个学段要求达到的,教师不可操之过急,以避免加重学生的负担。本册教材中提到的一些学习重点,在前面教材中可能也曾涉及,但不像本册教材这样集中和深入,有的知识点教师可帮助学生归纳整理,并逐步转化为学生的语文能力。
(二)识字、写字教学
五年级上册的识字都随课文安排。无论是精读课文还是略读课文,都安排了要求认识的字。学生通过前四年的学习,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独立识字能力,而且课文中的生字都有注音,学生认字并不困难,可以让学生自学或在小组里合作完成。老师在学生自学的基础上进行检查,可以对多音字、难读准的生字或易混的生字作指导。高年级的识字、写字教学要更加放手,要有别于中年级。为了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独立识字的能力,本册教材在正式课文以外的其他部分,一律不再注音,学生在阅读中遇到的不认识的字,可以自己查字典解决。教师还要鼓励学生在课外阅读中大胆猜读和跳读,运用一些识字方法推知生字的大意,以便在手边没有字典、词典的情况下,不妨碍阅读。
会写的字安排在精读课文中,随课堂教学完成。教学中,老师可以就难写的字、易混淆的字形作重点指导,引导学生用识字规律认记生字。课内要留有一定的写字时间,指导学生写好笔画、笔顺,安排好字的各个部件及间架结构,把字写端正、写美观。在强调写字质量的同时,还可适当要求提高写字的速度,并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对于要写的生字、精读课文中出现的新词,老师引导学生随时抄写,及时听写检测。也可以就“词语盘点”中的词语,进行复习巩固。
对于书写练习,除课堂生字学习指导外,主要凭借本册配套的钢笔字和毛笔字写字教材,进行指导和书写训练,及时纠正学生在书写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同时培养学生的书写兴趣和爱好。
(三)阅读教学
随着年级的升高,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教材中精读课文数量将逐渐减少,略读课文的数量则逐渐增加。五年级上学期是小学高年级的起始阶段,教师要全面把握阅读教学的要求,为以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1.精读课文的教学(1)指导朗读、默读。
朗读是最经常、最重要的阅读训练,也是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思想感情、培养语感的基本途径。本册教学仍要重视朗读训练。
本册的朗读要求,一般安排在课后练习第一题。教师可以根据要求,让学生在自主的读书中学习、思考,读中理解内容,体悟感情,增强语感。教师重点是要调动学生的情感积累和知识积累,在如何让学生有感情的朗读上下工夫。另外,教师要注意不是所有的精读课文都适合有感情地朗读,如,第三组“学习说明性文章”;有的精读课文也不是全篇都要求有感情的朗读,教师要抓住重点的句段,指导学生练读。
本册的默读,重点在加快默读速度的训练。默读比朗读的速度快,更利于训练思维,要培养学生一边默读,一边思考的习惯。默读后要有自己的感受,并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教师可以组织相应的讨论交流活动。默读能力的提高要有个训练的过程,教学中要给学生充分的时间来默读,循序渐进地提高默读要求,把训练落在实处,不能急于求成或流于形式。为了提高学生的默读速度,教师还可以选择课外的文章,进行针对性的训练,检测学生的阅读速度和阅读质量。
(2)精读词句,积累语言。
词句训练是精读课文的主要内容。本册教学要继续理解词句的意思,结合联想和想象,加深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同时积累词句,提高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
本册课后练习中对词句的学习和积累,采用了灵活安排和指定任务相结合的方式。比如,有的课文要求“背诵你喜欢的部分”“把你喜欢的语句写下来”,体现让学生自主学习的思想;有的课文则明确指出“背诵课文第三自然段”“抄写课文第七自然段”,加强学习的指导性,也便于学生和教师操作。
(3)精读课文,领悟感情。
理解课文内容是阅读教学的重要方面。教学本册教材,要根据课文的内容及文体特点,利用导语、课后习题等,引导学生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精读课文可以采取多种方法:一是要抓住重点词句来理解课文内容。二是阅读中联系生活实际深入思考并展开联想和想象,还要对阅读的内容加以分析和归纳,进一步理清课文的条理和思路,从而体会课文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三是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入情入境地读课文,把自己的感情纳入到课文的人物和情节中去,了解人物的命运和喜怒哀乐,从而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同时,还要在教师重点讲解和与同学阅读感受的交流中理解内容,体会思想感情。最后,教师还要教给学生阅读方法,提示阅读思路,用圈点、勾画、批注等方法,读、思、记课文中需重点领悟的部分。在理解内容、体会思想感情的教学中,要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让学生自主完成学习过程,通过自悟自得或交流讨论得出结论。教师可做重点指导和点拨,不要用现成的结论代替学生的思考。同时,尊重学生的理解和独特体验,允许学生有其他合理的选择。另外,教师还要教会学生质疑问难的方法,不要偏离文本提思考价值不大的问题。在阅读教学中,还要处理好正确的阅读导向和个性化解读的关系,使学生既学习阅读,又学习做人。
(4)精读内容,领会方法。
通过阅读,既要理解内容,体会感情,还要领会作者表情达意和写作的方法。本册要重点教会学生领会两点,一是学习基本的说明方法,一是“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的阅读方法。前一项内容安排在第三组,教师除了让学生自己归纳总结基本的说明方法外,重点还要让学生领会使用了这些说明方法后,文章有哪些不同或更有表现力。后一项内容安排在第四组,在“回顾?拓展四”的“交流平台”中有所提示,教师重点是要教会学生“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的方法,如,可以通过上下文来体会,可以通过自己的生活经验来体会,可以通过相似文章的阅读来体会,等等。体会重点词句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中年级虽然训练过,到了高年级还应予以重视。
2.略读课文的教学
本册安排了14篇略读课文,根据叶圣陶提出的“就教学而言,精读是主体略读是补充;略读指导却需要提纲挈领,期其自得”的思想,略读教学要求与精读要求不同。
略读课文的教学,一是内容上,理解内容的要求要低于精读课文,一般是“粗知文章大意”,只要抓住重点、难点,帮助学生大体理解内容即可,词句的理解不作为重点。二是方法上,教师要更加放手,要让学生运用在精读课文中获得的知识与方法,自己把课文读懂。并在以后的大量阅读中进一步掌握读书方法,提高阅读能力。略读课文教学的大体步骤是:先由学生参照连接语中的提示,独立阅读、思考、交流,初步体会内容;然后抓住一两个重点问题,可以是内容的,也可以是写法的,引导学生讨论、交流。在具体的词句学习上,可不必多作要求。
3.选读课文的教学
本册教材后面安排了8篇选读课文,内容大都与单元对应,有少数是为了补充本册精读课文和略读课文在某种类型上的缺乏。例如,本册教材直接反映自然风景的文章少,教材在选读中选了《黄果树听瀑》《百泉村》两文加以补充。选读课文供学生课外自读,教学上不作统一要求。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程度和个体情况,决定是否选用。选用时,可以按课文内容分别插入相关专题单元让学生自读,也可以作为期末综合复习材料,让学生课外独立完成。教师可以酌情检查。对主动阅读的学生,要予以鼓励,激发学生更广泛地开展课外阅读。4.课外阅读的指导
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了课外阅读的数量,教师不能将其作为“软任务”而忽略。因为没有一定阅读量的保障,学生是很难具有较强的阅读能力的。著名语文教育家叶圣陶先生也曾经有“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的观点。教师一方面可以根据和教材配套的同步阅读进行课外阅读指导,另一方面教材特意安排了“课外书屋”这一栏目,配合单元专题,以重点推荐一本、顺便推荐一批的方法,向学生推荐一些适合课外阅读的书。例如,在第三组的“课外书屋”中,重点推荐了苏联作家比安基的科普名著《森林报》,并推荐了中外其他一些科普名著;在“父母之爱”单元,则推荐了脍炙人口的著名漫画集《父与子》。“课外书屋”中推荐的书都是整本的书,大都比较轻松活泼,重在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教师可以指导学生阅读推荐的书,让学生作读书笔记,并在班上进行交流。当然,教师也并不一定只推荐教材中提到的书籍,也可以配合课文的学习推荐其他书籍。
(三)口语交际教学
本册安排7次口语交际,其中“遨游汉字王国”单元的口语交际融合在整个综合性学习中。这7次口语交际有的是结合专题内容,有的是从学生生活和思想实际出发而安排的话题;有的单元只提供一个话题,有的则提供两三个角度供教师和学生选择。本册的口语交际,首次安排了辩论和演讲的形式,教师要注意不要拔高要求。
本册的口语交际教学,既要重视彼此之间的交流与沟通,培养学生倾听和应对的能力,又要重视培养独白(如演讲)的能力。要在学生口语表达中随机训练和规范,循序渐进提高口语表达水平。教学中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
要根据话题内容,设计导入方式,组织教学,引导学生兴致勃勃地参与练习,有话可说,有话爱说。另外鼓励学生表达,不要打断学生讲话的思路,引导学生畅快地说出自己的所思所想,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
2.注重表达的条理性。
小学生口语表达常见的问题就是不够准确、不够有条理,教师应该在这方面加强指导。例如,有意识地训练学生描述一件物体,讲清楚一件事情,在语言表达的准确上、内容的丰富上和思维的清晰上给学生以指导。在交际中要注意语言美,对一些不文明的语言要加以引导。
在互动交流中,注意让学生学会倾听,要听明白别人讲的主要意思是什么,还要就不理解的地方向人请教,有不同意见与同学商讨。讨论时,把自己的意思说清楚,一个说完后,另一个再说,不要中途打断别人的说话,要尊重别人的发言。3.把口语训练延伸到日常生活中去。
在平时的课堂教学和语文活动中,在回答问题、讨论交流的过程中,教师要随时关注学生的口语表达情况,随时纠正口语交际中存在的问题。此外,还要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主动、大胆地与他人交流,不断提高口语交际能力,养成良好的口语表达习惯。
4.引导评价,提高语言能力。
关注自己表达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能有效地提高口语表达水平。教学中可随时引导学生开展评价,本册可就听人说话能否把握主要内容,说话能否清楚明白地表达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等主要方面,进行评价。学生在参与评价过程中,逐步提高判断正误、优劣的能力,并养成良好的听、说态度和习惯。
对于提供多个话题的口语交际,可以有两种处理方法。一种是师生共同商量,选定一个话题进行口语交际;一种是自由组合,分别对共同感兴趣的话题进行交流讨论,然后在全班汇报、评议。
(四)习作教学
本册习作共安排了7次,其中“遨游汉字王国”单元的习作融合在综合性学习之中。此外,结合课文学习,安排4次小练笔,作为片断练习。7次习作涉及写身边的事物、自己的所感所思、想象性作文等多个方面。在呈现方式上,有的是说写合一安排,有的则分开安排。习作教学要注意以下几点:
1.强化学生的习作意识。
所谓习作意识,是指学生随时都有用笔来自我表达、与人交流的愿望。强化习作意识,首先要从培养习作兴趣入手,让学生不受文体、篇幅的限制,把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写出来。教师要引导学生结合专题学习,让学生把在阅读中积累的语言材料、学到的表达方式,运用到习作中去。还可以灵活处理“口语交际”和“习作”部分,可以先习作,后交际;也可以先交际,后习作,根据教学实际灵活安排,目的是让学生乐写、爱写。在教学上可以采取各种方式启发引导,让学生对作文充满兴趣:可以设置情境,启发想象;可以激发生活经验和情感,让学生有话可说,引发写的冲动;还可以引导观察,发现生活情趣,引起学生写的热情和愿望。写的时候,重在把心中所想、所感写下来,让学生感到写作就是倾吐,是件愉快的事情。
“小练笔”是提高作文水平的经常性的练习活动。本册内安排了4次小练笔,老师可以根据课文的内容及教学时间,随时安排适于学生的练笔。“小练笔”以学生自主练习为主,练习的时间宜短而快。教师不宜拔高要求,当作语文园地中的“习作”来对待。此外,还可以鼓励学生在生活中经常练笔,当作日常要求,鼓励学生随时把自己的所思、所想、所见,记在日记中。
2.加强习作形式的指导。
本册要求的写读书笔记、读后感、梗概,这些习作形式都是首次出现,有的在教材中给出例文,有的则没有。这些习作本来没有固定格式,但由于学生是初次接触,为降低习作的难度,让学生尽快“上路”,教师可以先行示范。教师通过示范,给学生讲清楚写这类文章的基本要求。例如,写读后感,“读”是基础,“感”是重点,要避免把读后感写成内容简介;再如,写梗概,要让学生领悟如何抓住一篇文章的重点,懂得哪些内容可以舍弃、哪些内容必须保留。
3.引导学生积累习作素材。
学生习作中无话可说常常是因为平时素材积累不够。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想象、阅读等方式积累素材。例如,要让学生做生活中的有心人,逐步学会观察生活。一是在习作教学时,要引导学生回忆生活中的人和事,让学生感到有很多东西可以写;二是在生活中随时提醒学生:这件事是否也可以写到作文中呢?再如,习作的新意往往来自于作者对生活观察的深度和独特角度,教师要让学生“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并通过恰当的语言表达这种独特感受。
4.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文风。
真实、具体是小学阶段作文的基本要求。在指导时,要鼓励学生如实表达。比如,写生活中的启示,可以引导学生从真实的生活中观察寻找,并思考这件事情(或几件事情)给自己什么样的启发。习作时,要鼓励学生写话、写实话、写心里话,不写假话、空话和套话。在教学中还要引导学生写具体。此外,要让学生用自己语言表达,提倡朴实、自然的语言风格,教师可以通过评价引导良好的文风。
本册第二组的习作“二十年后回故乡”是想象作文练习。想象作文要鼓励学生合理的想象,而不是不着边际的胡编乱造。在鼓励学生说真话的同时,还要注意价值观的正确引导。
5.习作交流和评价,重在鼓励。
教学中的交流评价主要体现在:写前交流中,互相启发思路;习作后的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中,交流写法,把习作改得更好;讲评作文中,互相激励,互相评议,以提高习作水平。习作的交流评价重在鼓励学生的习作热情和兴趣,教师在教学中要以鼓励为主,让学生对自己充满信心,始终以乐观和愉悦的心情来写作文。
(五)综合性学习的教学 本册教材的综合性学习有两种呈现方式,对第一种结合课文学习安排的综合性学习,教学方式大致和前几册教材相同;对后一种独立成单元的综合性学习,教师则要加强研究,调整教学策略。
1.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遨游汉字王国”采用的是任务驱动型的编排方式,即在导语中提出要探究的问题,然后让学生围绕这个任务拟订活动计划、确定活动方式、商量查找资料的途径。学生在活动中有很大的自主权,教材中的“活动建议”只供师生参考,“阅读材料”也是给学生一些例子,方便他们寻找相关的材料。教师在活动中更多是起组织、调控、辅导、检查等作用,对活动的方式、方法则可以更放手。
2.合理安排课内外的活动时间。
“遨游汉字王国”单元有一些活动必须在课外完成,例如“调查社会用字”的情况。教师要安排好时间,课堂上主要是布置学习内容、交流活动情况、展示活动成果,课外则要根据活动计划,一步一步地开展学习活动。只有合理安排活动时间和内容,才能避免课堂上无事可做、只好把阅读材料当成课文来教的情况。
3.根据本班实际情况选择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
由于各地、各校、各班的学习资源不尽相同,教师可以根据本班的实际情况选择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对于学生积极性高、学习资源丰富的班级,教师要调动学生的兴趣,对“阅读材料”则可以比较放手;对于学习资源缺乏的班级,教师则可以带领学生仔细学习“阅读材料”,达到最基本的要求。当然,教师要尽量都让学生动起来,通过活动来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实践能力。
第一组
本组教材以“我爱阅读”为专题进行编排,选编的课文内容丰富,形式多样,都紧密地围绕阅读。《窃读记》生动、细致地刻划了窃读的心理和乐趣,表达对读书的热爱与渴望;《小苗与大树的对话》通过小女孩和北大著名学者对阅读的交流,使我们得到读书的有益见解;《走遍天下书为侣》则在假定和选择中,告诉我们要与书为伴,以书为侣,其乐无穷;提出善于读书,要常读常新,百读不厌,必有所获;《我的“常生果”》通过著名作家叶文玲童年时读书、作文的经历,点明了读写中吸收与倾吐的关系。学生自识字以来一直在阅读,本组教材将其作为一个专题,目的一是要引导学生把握主要内容,体会作者对书的深厚情感;二是在阅读中要能够结合学习和生活实际,习得一些读书和习作的方法。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明白阅读的重要意义,激发起阅读的兴趣,逐步养成阅读的习惯,从而受益终生。这也是对《课程标准》中提出的“要让学生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读整本的书”的具体实践。
配合本组专题,在课后面安排了“综合性学习”“阅读链接”,在“语文园地”里安排了“口语交际·习作”“交流平台”“日积月累”“展示台”等多项训练内容,即引导学生开展搜集名人读书故事(或读书名言),与爱读书人交流读书体会;了解图书种类;给自己的图书归类并做书目;选择不同角度说、写读书经历或访谈、辩论等;并紧密结合本组阅读和综合性学习交流读书收获和体会。进行本组教学,教师要统筹安排,加强教材的整合和课内外的融合,努力把读与悟、读与写、读书与活动结合起来。通过本组学习,力争让学生对阅读充满兴趣,把阅读作为生活中重要的一部分,使阅读成为生命内在的需要。一个语文教师若能让自己的学生爱上阅读,则功莫大焉。
教学本组教材可用10~14课时,精读课文4~5课时,略读课文2课时,口语交际1课时,习作2课时,“交流平台”“日积月累”“展示台”1~2课时
第二组
家乡,在游子的心里,永远是最温馨、最难以割舍、最令人梦绕魂牵的地方。本组选编的一首首诗词,一篇篇散文,可以说,都是游子们思乡怀乡的绝唱。《古诗词三首》中,《泊船瓜洲》写诗人在瓜洲随船停留时遥望家乡不知何时能回到家乡的惆怅,《秋思》写了诗人在洛阳城写信给家人,无奈信短情长,无法尽诉,《长相思》写到戍边打仗的南方将士,在北方的风声雪声里因思念家乡,辗转反侧,夜不成寐;《梅花魂》写了远在异国他乡的老人,把他的相思寄托在梅花身上,表达了对祖国、对家乡矢志不渝的眷恋;《桂花雨》写作者对童年的摇花乐的美好回忆和深深的怀念;《小桥流水人家》则深情地写了留在记忆中的美好的故乡生活。款款的思乡情,浓浓的恋乡意,如一杯茗茶,飘着悠悠茶香,越品味越醇香,越品情越浓烈。
编排这组教材的目的,一是让学生通过读书体会作者对家乡的思恋、挚爱的思想感情;二是通过对比阅读,使学生领悟到,思乡的情是一样的,思乡的方式、寄托的对象却是因人而异的,引发乡思的事物也是各不相同的,从而体会到作者的感情是通过一些景物或事情表达出来的;三是通过读书,引导品味语言,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
教学本组教材,要引导学生充分读书,用心体会,积累书中美好的语言,感受人物美好的情感。配合本组专题,“口语交际?习作”安排了让学生策划题为“浓浓的乡情”的活动和以“二十年后回故乡”为内容的想象作文,“回顾?拓展”的“交流平台”,安排了交流表达方法的内容,并引导学生积累表达思乡之情的诗句,展示学生表达爱家乡的个性习作。教师教学时,应整体关照本组的编排特点,把体会感情与领悟写法、读书与表达、语言积累与语言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以实现教学效果的最优化。
教学本组教材,可用11~14课时。其中,精读课文4~5课时,略读课文2~3课时,口语交际1课时,习作2~3课时,交流平台和日积月累1课时,展示台1课时 第三组
本组教材编排了4篇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人文素养的说明文,《鲸》和《松鼠》介绍了有关动物的一些知识,向学生开启了一扇探索动物世界的科学之门;《新型玻璃》介绍了一些新型玻璃的特点和用途,以使学生感受科学技术的神奇和威力;《假如没有灰尘》揭示了科学家们的重大发现,阐释了了灰尘与人类的重要关系。
本组教材的学习是对以前所学习的说明性文章的延伸与发展。选编本组教材的目的,一方面是为了让学生了解一些科学知识,唤起学生探索自然、科学奥秘的兴趣,激发学生勤奋学习的自觉性;另一方面是要引导学生学习说明文基本的说明方法,体会作者准确地用词、形象地表达,并在习作中加以运用。教学本组教材,应注意以下几点:1.要树立拓展课程资源、加强学科整合的意识,一方面鼓励学生利用多种渠道搜集有关信息以扩展知识面;另一方面要密切与科学课教师的联系,努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2.在教学内容上要统筹安排,把课文的学习与口语交际、习作、交流平台和课外书屋有机整合起来。如一进入本组课文的学习,就推荐优秀科普著作,引导学生阅读,在本组教学即将结束时召开读书交流会;在学习每篇课文时,要指导学生认真做好笔记或卡片,总结从课文中获取的知识和信息,列出课文中运用的表达方法及例子,为“交流平台”中的单元小结做好准备。3.不要把语文课上成科学常识课,对于课文中涉及的一些科学知识,在语文课上不宜做过多过深的探究,应把教学的着眼点放在理解语言文字所表达的思想内容和学习说明文的表达方法上。教学本组教材可用11~14课时。其中,精读课文4~5课时,略读课文2~3课时,口语交际·习作3~4课时,回顾·拓展2课时
第四组
本组课文由《钓鱼的启示》《落花生》两篇精读课文和《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珍珠鸟》两篇略读课文组成。课文虽然没有惊天动地的情节,也没有华丽动人的辞藻,但每篇课文都包含着深刻的如何做人的哲理。四篇课文围绕本单元的学习主题“生活中的启示”,分别告诉我们:道德判断也许很简单,但实践起来却很难;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生活也是这样;做人不能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信赖,往往能创造出美好的境界――让人真切地感受到,生活的确是一本永远读不够,也读不完的书,虽然书上没有一个字,却处处都是学问,就看我们善不善于去读它。
本组所选的四篇课文,情节性强──孩子爱读;语言质朴简洁──孩子能读;而含义深刻──也许会影响孩子一辈子,可他们不一定能真正读懂,这正是本单元课文教学的重点所在。好在每篇课文,特别是两篇精读课文,都有直接点明文章主旨的重点句,我们可以凭借这些关键词句,引导学生深入体会,不仅读懂课文本身,而且能延伸到从生活这本特殊的书中有所发现,得到启示──这也是本单元重点要培养的语文能力和需要落实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
教学本组课文,首先要引导学生走进文本,走进文字的阳光里,为文本中的人和事所感动,从中受到启发和教育;然后,又要带领学生走出文本,回到多彩的现实中,联系生活实际,感悟无私处事、诚实做人的重要,师生共同努力,一起为生活这本书增添新的美好的篇章。最后,还得再回到文本:对于课文中给人深刻启示的重点句,能够熟读背诵,牢记于心,自觉用这些富有哲理的话来指导和规范自己的行为,做一个诚实善良,乐观向上,有益社会的人――这是课文编写者和我们,对学生的共同的精神期待。
除课文之外,本组教材还在“口语交际?习作”“回顾?拓展” 中安排了与本单元主题相关的读写结合学习内容。“口语交际?习作”要求从日常生活中选取一件让自己获得启发的事(或凭借课文提供的漫画故事),以及给自己留下印象特别深的名言警句,联系具体事例,写清事情的经过和从中受到的启示;“回顾?拓展”中的“交流平台”“日积月累”和“成语故事”,既帮助学生回顾和整理了本组课文的重点语句,又补充提供了富有警戒意义的名言佳句,为学生积累感悟进一步打开了思路,丰富了材料。
教学本组教材可用10~13课时,其中精读课文4~5课时,略读课文2~3课时,“口语交际·习作”3课时,“回顾·拓展”1~2课时
第五组
一、单元总说
本组教材围绕着“遨游汉字王国”这个主题,引导学生进行综合性学习,初步了解汉字的特点和发展历史,加深学生对汉字和中华传统文化的感情,提高正确运用汉字的自觉性。同时培养学生策划和开展活动、查找和运用资料的能力。“遨游汉字王国”分成“有趣的汉字”和“我爱你,汉字”两大板块。每个板块的主体是“活动建议”,希望学生根据这些建议的提示,按照当地实际情况自主地开展活动。“阅读材料”供学生在开展活动时阅读,对于了解必要的知识、启发思路是很有帮助的。当然,开展活动的材料不止于此,学生可以自己去搜集,教师也可以补充提供。这是学生第一次开展较长时间的综合性学习,为保证活动的效果,活动前要制订计划;活动结束后,展示和交流活动成果。每个板块后有一些要求认读的字,让学生结合阅读学会认读,也可以在活动结束后集中认读。
这次综合性学习可以开展的活动主要有:(1)小组讨论和制订活动计划。(2)举行猜字谜游戏;搜集有汉字谐音特点的歇后语、笑话;搜集有关汉字来历的资料,了解汉字的起源。(3)搜集汉字字体特点及变化的资料,了解汉字的历史;进行社会用字调查,写简单的调查报告;搜集书法作品,举办书法展览。(4)用多种方式展示综合性学习的成果。
教学本组教材可用12—14课时,一般每星期完成一个板块。开始时用1课时制订和交流活动计划,结束时用1—2课时展示、交流学习收获。为了便于开展活动,可以适当调整课节,把几节语文课连起来上。
二、教学目标
1.策划并开展简单的小组活动,学写活动计划。
2.通过了解字谜、谐音的特点,体会汉字文化的丰富有趣。初步了解汉字的起源,引发学生对汉字的兴趣。
3.初步了解汉字的演变,学习欣赏汉字书法艺术,培养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的自豪感;提高对纯洁祖国语言文字的认识,养成防止和纠正写错别字的习惯。
4.学写简单的调查报告或分析报告。5.认识21个生字。
三、活动建议
(一)基本思路
综合性学习是一种新的学习方式,教学方法与课文不同。本组综合性学习,可以采用这样的思路:(1)阅读单元导语,激发学习兴趣。(2)仔细阅读两个板块的“活动建议”,浏览“阅读材料”,了解可以开展哪些活动,参考哪些材料。(3)制订活动计划。教材上列出的活动建议比较多,可以根据当地的条件,在每个板块中选择
一、两项活动。(4)小组开展活动。就一个班级来说,小组活动可以有“并进式”和“阶段式”两种方式。“并进式”是各小组自选内容,同时开展不同的活动,如第1组猜字谜,第2组搜集歇后语,第3 组搜集谐音的笑话,第4组了解汉字的来源等。由于小组学习任务不同,教师可以编制“活动建议卡”,提示不同内容活动的要点,发给相关的小组,供学生制订计划和活动时时参考。“阶段式”是根据班上多数同学的需求和本地条件,集中两三项活动,逐项进行。各小组活动内容相同,但具体材料和活动方式仍然有自主性。如猜字谜,各组搜集和猜的字谜不会完全相同,在小组活动的基础上全班集中活动。不论采用哪种方式,教师都要及时了解各小组的进度,进行具体指导和帮助,引导学生在活动中充分使用“阅读材料”,进行口语交际和习作。(5)选择编小报、办展览、开成果汇报会等形式展示学习成果。共同阅读《我爱你,中国的汉字》,提升对汉字的感情,作为本次活动的总结。认读本组阅读材料中的生字。
语文教育资源比较丰富的地区、基础比较好的班级,可以采用“并进式”学习流程,大致安排是:①制定和交流小组活动计划(1课时);②“有趣的汉字”分组活动(2课时);③“有趣的汉字”全班交流,阅读《仓颉造字》和《“册、典、删”的来历》;(2课时)④“我爱你,汉字”分组活动(3课时);⑤“我爱你,汉字”全班交流(2课时);⑥阅读《我爱你,中国的汉字》,认读本组生字,展示和评价本次综合性学习(2课时)。
语文教育资源相对缺乏的地区、基础不够好的班级,可以采用“阶段式”学习流程,大致安排是:①全班讨论和制订活动计划(1课时);②“猜字谜”,先小组活动再全班活动(2课时);③全班活动“有趣的谐音”(1课时);④阅读《仓颉造字》和《“册、典、删”的来历》(1-2课时);⑤阅读《汉字的演变》和《甲骨文的发现》(1-2课时);⑥调查同学作业中的错别字(有条件的调查街头错别字),写简单的调查报告(3课时);⑦欣赏(1课时);⑧阅读《我爱你,中国的汉字》,展示和评价本次综合性学习(2课时)。
(二)实施要点
1.制订活动计划。为了让活动有序开展,需要制订活动计划,使小组每个成员明确活动时间、内容、方式、分工等。活动计划是一种应用文,有一定的格式,教师要对怎样制订活动计划加以指导。一般来说,活动计划分标题、正文两部分。标题要写清什么单位、开展的是什么活动。正文要写清“什么时间”、“做什么”(目标、任务)、“做到什么程度”(要求)和“怎样做”(措施办法),以及“由谁做”(参加人员和分工),也可以把要做的事逐项列出,看起来有条不紊。末尾写上制订计划的日期。
综合性学习要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教师要加强对合作学习的指导,要求小组明确分工,每个成员都有具体任务。这是学生初次制订活动计划,可以比较简单。计划要在全班交流,也可以在教室里张贴。2.猜字谜是学生喜爱的游戏。开展这项活动重在让学生感受汉字的有趣。所以,要鼓励学生把活动设计得有趣味,吸引同学,如,制作灯谜、举办猜字谜游园会、设置字谜擂台、猜字谜接力赛等。谜面的形式多样,有文字谜、画谜、动作谜等。活动要有层次,可以分成猜课本上的字谜、搜集和猜课本外的字谜、自编字谜互相猜等几个阶段展开。汉字字数众多,字谜也比较难猜,对猜出来的字要求学生说说是怎么想的,注重思考的过程。有时还需要教师举例说明思考的方法。在自编字谜时,鼓励学生一字多编,活跃思维。
综合性学习要提倡探究。要引导学生尝试探究猜字谜的方法。猜字谜主要的三种方法有组合法、像形法和意会法。组合法是根据谜面的暗示,把在的笔画或部件作加减,凑成一个字。比如,“一口咬掉牛尾巴”。“口”把“牛”的尾巴咬掉了,就成了“告”。像形法是把汉字的笔画比拟成事物,猜这种字谜需要观察力和想象力。比如,“河边一蜻蜓,天上双雁飞”,猜两个字。蜻蜓是细细长长的两个翅膀一个头,像个“干”字,加上河的边上三点水,是”汗”。双雁像“从”,天的上面是一横,加起来成了“丛”。意会法要求猜谜的人根据谜面的意思去联想。比如,“客满”猜一个字。客满就是人太多,谜底就是“侈”。猜谜的时候,常常要把这几种方法结合起来运用。
3.谐音的表现形式很多,歇后语是比较常见的,可以让学生通过工具书、网络等去搜集。需要说明的是,在《有趣的谐音》这个活动中要搜集的是谐音性歇后语,喻意性歇后语如“猪八戒照镜子──里外不是人”不在搜集的范围内。搜集到的歇后语让同学猜,可以出示前一部分,猜后一部分。还可以用墙报、黑板报等形式展示,让全班同学共享资源。古诗、对联、笑话不太多,不一定让学生去搜集。有些笑话比较低俗,学生搜集来后需要加以选择,避免把低俗的笑话向全班介绍。
4.《仓颉造字》和《“册、典、删”的来历》两篇短文可以让学生略读。《仓颉造字》可以在阅读的基础上做两件事:一是谈谈没有文字的不便,鼓励学生想象“结绳记事”、“物语”的好处和问题,体会文字发明的重要性;二是讲讲仓颉造字的故事,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讲故事不要只指定少数学生,应当给每个学生提供机会,可以采用同桌互相讲、小组成员轮流讲等方式。在讲故事中吸收阅读材料中的词语和表达方法,《“册、典、删”的来历》要让学生学会提取主要信息,能了解“册、典、删”三个字的本意,然后通过查找资料了解其他汉字的来历。了解了一些汉字的来历,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字的意思,正确地书写。
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仓颉造字》只是一种传说,学生会想到汉字的起源还有哪些传说,在中华民族漫长的历史上汉字究竟是怎样起源的;读了《“册、典、删”的来历》,学生还想知道其他汉字的来历,要鼓励学生在课外继续寻找资料,自主学习。
5.了解汉字演变的过程。开展这项活动,要尽量利用两则“阅读材料”。阅读和研究“汉字的演变”表,要让学生了解汉字从古到今大体经历了哪些发展阶段,如果有条件还可以查找资料,了解这些不同的字体大约是在什么时候产生的。还要引导学生从表中发现汉字演变的趋势。从这个简表中我们可以感受到,汉字的发展是逐步从象形走向符号化,从笔画较多走向笔画简单,使书写更加快速便捷。
《甲骨文的发现》可以在略读的基础上,讲讲这个故事,然后谈谈感受。希望学生能了解汉字的历史非常悠久,甲骨文是现存的最早的文字系统;同时认识到在生活中仔细观察和善于思考,可能会有新的发现。
6.认识错别字产生的危害,防止和纠正错别字。这项内容可以开展以下活动:(1)阅读《一点值万金》,再交流自己的感受。(2)搜集有关写错别字闹出的笑话或造成严重后果的事例。(3)走上街头,调查招牌、广告等用字情况;检查电视字幕用字不规范的情况(此项活动费时太多,而且长时间看电视上的字幕会对学生视力造成损伤,可以采用回忆的方法)。调查社会用字情况的活动适宜在城市进行,农村学校可以让学生分析本班同学作文班或作业中的错别字,提出防止和减少错别字的建议。在社会用字调查中发现的问题,可以给有关的商店或当地政府写建议书,建议改正街头的错别字。对上街头调查社会用字的小组,教师要专门进行安全教育,避免发生事故。
在社会用字情况调查后,可以指导学生写简单的调查报告。调查报告一般可以分三个部分:(1)调查的时间、地点、调查的目的──发现招牌广告上的错别字,向有关单位提出改进建议。(2)对调查到的材料作分析,主要是统计和分类,如调查了多少商店,发现了招牌广告上有错别字的有多少家;这些错别字大致有哪些类型;产生这些错别字的原因有哪些。(3)提出整改建议。7.汉字书法欣赏。这项活动可以从阅读课本开始:先欣赏课本上提供的优秀书法作品,说说自己为什么喜欢它们;读读背背《赞汉字》,并用诗中的词语印证书法作品,如行书流畅,楷书端庄,草书奔放。然后拓展到课外,搜集碑帖,参观书法展览,访问当地有书法特长的人,举办小型书法展览等。欣赏书法艺术的要求不要太高,同学写得好的字也可以欣赏。要充分利用校内外的教育资源,聘请有书法特长的老师、家长作指导。
8.习作。活动结束后,鼓励学生把活动的收获用笔记录下来,形式不拘。可以记叙活动的过程,如《猜字谜》《“街头错别字医生”》;可以抒写自己的感受,如《我为汉字骄傲》《汉字书法美》;还可以写成简单的调查报告、研究报告,如《我作文中的错别字分析》《某某路广告用字调查报告》等。习作不在乎长短,但要把自己活动中感受最深的东西记下来,目的是养成写作的习惯,乐于用文字与别人交流沟通。
9.汇报、交流和总结。在本次综合性学习结束之前,要进行汇报、交流和总结。汇报、交流的形式有多种,教材中提示的有编小报、办展览、开成果汇报会,此外还可以开展“汉字知识竞赛”,如“汉字知多少”、“笔画最多的汉字”等。考虑到教学时间有限,不能加重学生负担,汇报和交流的形式最好根据大多数学生的意愿确定一种。但不论采用哪种形式,要让全体学生参与。编小报或办展览可以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充分反映小组合作学习的成果。成果汇报会也以小组为单位准备,全组成员或推举代表汇报。这里特别要强调生──生互动,不应只有单向的讲和听。具体做法可以采取:(1)汇报人带动全班同学活动,如,一个小组背诵了《赞汉字》,可以邀请其他同学看着课本一起读。(2)对汇报进行补充或发表意见,如,欣赏书法作品,汇报人讲完了他们的看法,可以在请别组同学发表意见。(3)听众提出疑问,请汇报人或其他同学解答。(4)听众对汇报作评价,如,打分、评星级等。通过这些形式促进全体学生参与,共享学习成果。
可以用阅读《我爱你,中国的汉字》作为这次活动的小结,提升学生对汉字和汉字文化的感情。
活动总结可以师生合作进行,既有学生谈收获,又有教师谈体会。教师的总结要充分肯定学生的自主态度、合作精神和创造意识,也要适当对知识和能力做梳理。
10.综合性学习的评价。综合性学习的评价应着重考察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新意识。既评价个人,也评价小组,关注个人在活动中的合作态度和参与程度。这次综合性学习,可以采用“成长记录评价”。“成长记录评价”有几种类型,本次活动宜采用“过程型成长记录”,即把活动各阶段的资料纳入成长记录。可以收录的材料有:活动计划、活动记录、搜集到的资料、自己写的文章、小组编成的小报、展品和汇报材料等。整个成长记录后有自我评价、小组同学的评价和教师的评价。一般采用定性评价,教师要多用激励性评语,也可以适当采用等级或星级
第六组
本组教材以“父母之爱”为专题,编排了精读课文《地震中的父与子》、《“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和篇略读课文《慈母情深》、《学会看病》。《地震中的父与子》讲述了1994年美国洛杉矶发生大地震时,一位父亲在废墟中经过38小时的挖掘,终于救出儿子的传奇故事。《慈母情深》讲述了贫穷辛劳的母亲不顾同事的劝阻,毫不犹豫地给钱让“我”买《青年近卫军》,满足了我读书的强烈愿望。《“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记叙了父母亲对一个七八岁孩子写的第一首诗的不同评价,以至于影响孩子健康成长的故事。《学会看病》中的母亲,为了培养孩子将来独自面对生活的能力,在感冒时让他自己上医院,学会了看病。这几篇课文,从不同的角度,反映了父爱、母爱的深沉与宽广,崇高与无私,令人震撼,让人感动,引人思考。语文园地中的“口语交际”和“习作”,紧扣“父母之爱”的专题安排,让学生正确认识父母的爱,加强与父母的沟通。在本组教材的教学中,要紧紧扣住“父母之爱” 这一专题,整合全组教学资源,把阅读、口语交际、习作等语文实践活动有机结合起来。学习课文,应引导学生重点抓住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和心理描写,品读文本,再现情境并联系生活实际体验文本,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口语交际要让学生充分发表意见,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父母的爱。习作应在联系生活,表达真情上下功夫,让习作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通过习作加强与父母的沟通。
教学本组教材可用11~13课时。精读课文4~5课时,略读课文2~3课时,“口语交际”1课时,“习作” 2课时,“词语盘点”、“交流平台”、“日积月累” 和“课外书屋”2课时
第七组
本组教材以“勿忘国耻”为专题,展现的是中国近代史上,中华民族受尽屈辱、中华儿女奋力抗争的百年噩梦。选文具有匠心,针对小学生年段特征,以选取正面典型事例为主,而又正视近代史上的国耻,体现了作者强烈的爱国热情与民族精神。《圆明园的毁灭》表达了作者对祖国灿烂文化的热爱和对侵略者强盗行径的痛恨;《狼牙山五壮士》颂扬了抗日英雄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和伟大的献身精神;《难忘的一课》叙述了抗日战争胜利后台湾刚“光复”时,台湾人民学习祖国文字的动人情景;《最后的一分钟》抒发了香港回归祖国时,华夏儿女无比的喜悦与自豪之情。这几篇课文虽然体裁不一,有叙事性的散文,有作者的亲身经历和抗日英雄的事迹,也有诗歌,但字里行间都饱含着强烈的民族精神和爱国热情,是在语文教学中进行中国近现代史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的极好凭借。
教学本组教材,应在阅读课文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抓住语言文字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结合相关资料与课文中的相关信息让学生了解中华民族受尽屈辱的历史,勿忘国耻;通过整合阅读、口语交际与习作等教学环节,使学生受到爱国主义的熏陶感染,增强历史责任感与使命感;要从文中领悟写作方法,提高表情达意的能力。同时,还要引导学生总结交流整理资料的方法,提高搜集与处理信息的能力。
教学本组教材可用10~13课时,其中精读课文4~5课时,略读课文2~3课时,习作2课时,口语交际1课时,回顾·拓展1~2课时
第八组
毛泽东──中国人民的伟大领袖,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者之一。本组教材以“走近毛泽东”为专题,安排了四篇课文。《长征》,一首中国革命的不朽史诗,革命乐观主义的不朽之作,深刻表现了毛泽东的艺术风格和高昂气概。《开国大典》,通过对1949年10月1日开国大典盛况的描写,展现了人民领袖、一代伟人的风貌。《青山处处埋忠骨》,情感细腻、真挚,毛泽东的那种常人的情感和不同常人的宽阔胸怀跃然纸上。《毛主席在花山》,记叙了毛泽东在花山村的几件事,体现的是毛泽东热爱人民群众的高贵品质,深刻地表现出毛泽东既是伟人,也是普通群众。总之,这四篇课文从不同角度反映了毛泽东伟人的风采和凡人的情怀,读后,让人深深地感到毛泽东──他是杰出的诗人,他是伟大的领袖,他是慈爱的父亲,他和普通的群众在一起。
走进毛泽东,让学生去感受他伟人的风采和凡人的情怀,是本组教学的主要目标,同时,在感受的过程中,要重点帮助学生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学习场面描写和人物描写的一些基本方法。
7.五年级上册全册近义词 篇七
教材地位:《标准 (2011) 版》中对扇形的要求是“知道扇形”因此本课教学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直观地认识扇形, 理解圆心角, 感受扇形的大小与圆心角的大小有关。学生初步认识扇形, 为后续扇形统计图的学习提供了知识基础。
二、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结合生活的物品, 认识扇形, 了解扇形的各部分名称, 掌握扇形的一些基本特征。
2、通过动手操作、实验观察, 探索出扇形的大小与圆心角的大小有关。
教学重点:在动手操作中掌握扇形的特征
教学难点:理解扇形的大小与圆心角的关系
教学准备:圆片、活动角、课件
教学片断:掌握扇形的一些基本特征
(1) 师:拿出你手中的圆片, 任意折叠成一个扇形, 举起来, 仔细观察, 扇形是轴对称图形吗? (课件出示学习目标二:认识扇形的基本特征)
生:扇形是轴对称图形。
师:有几条对称轴?折折看, 并找出它的对称轴。
学生动手操作, 并总结出扇形是轴对称图形, 对称轴只有一条。
(2) 师:放下手中的图形, 请看黑板, 在这个圆中有扇形吗? (黑板上画了一个圆, 在圆中放了一个活动角, 活动角的的长度与黑板上所画圆的半径相等, 活动角的顶点放在圆心上——图一左一)
生:有扇形。
师:这个图中的扇形中哪儿, 谁能帮我指出来, 它的圆心角又在哪儿呢?
指名学生上到黑板前指出来。
师:仔细观察:这个扇形的大小有什么变化, 现在呢? (教师多次拉到活动角的一边, 使活动角变大——图一)
生:变大、变大、变大。
师:我是通过改变什么而使扇形的大小发生了变化?
生:圆心角的大小。
师:观察真仔细!再观察, 现在扇形的大小又有什么变化 (教师多次拉到活动角的一边, 使活动角变小——图二) ?
生:扇形变小了, 变小、变小
师:通过刚才的操作, 你发现了什么?
生1:改变圆心角的大小, 扇形的大小也发生了变化。
生2:扇形的大小与这个扇形的圆心角的大小有关。
师:还有谁说得更详细一些吗?
生3:在同一圆中, 圆心角越大, 扇形越大, 圆心角越小, 扇形越小。
师:我们通过下面这个图再来验证这一结论:仔细观察, 在这个三个扇形中, 哪个扇形对应的圆心角最大?那这个扇形是不是最大?哪个扇形对应的圆心角最小?那这个扇形是不是最小?
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仔细观察得出结论:同一个圆中, 圆心角的大小决定扇形的大小。教师板书。
三、教学反思
眼见为实, 耳听为虚, 我通过让学生任意折叠成一个扇形, 加深了学生对扇形的表象认识;再仔细观察图形手中的扇形;最后动手操作折一折来研究扇形的对称性, 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 体会了扇形的轴对称性。
扇形的大小与这个扇形的圆心角的大小的关系, 虽说简单, 但是要想使学生能理解, 并且印象深刻, 教师通过活动角直观动态地呈现扇形的大小变化, 使学生深刻地认识到扇形的大小与圆心角有关。在这之后我又通过同一个图内三个大小明显的扇形以及它们对应的圆心角来进一步验证这一结论, 有利于深入掌握扇形的特征。
在本节课中, 我开课简洁, 开门见山, 从生活中熟悉的事物导入, 在生活与数学问题之间巧妙的建立起一个联系的纽带, 调动了学生探究知识的欲望, 提高了学生学习知识的兴趣, 为高效课堂迈出了第一步。
教学流程的设计上, 体现了“以学而导, 学导结合”的教学理念, 把课堂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在课堂上我多次让学生动手操作, 引导学生在观察, 交流和动手操作中, 使学生真正地读懂扇形, 了解了扇形的特点。让学生成功的亲历知识形成、发展、应用的过程, 实现了预期目标。
练习设计合理, 有梯度, 并注重了学生的思维拓展。如在认识了圆心角之后, 马上出现了一组图, 让学生判断是否是圆心角, 讲练结合, 进一步巩固了学生对圆心角的认识。在巩固应用、内化提高的环节中, 设计了4 个练习:分别是根据扇形的含义, 在生活物体找扇形;判断哪些图是扇形;把画圆和画角结合起来画扇形, 培养学生作图能力;拓展介绍扇环的相关知识, 求扇环的面积。练习题层层深入, 既考查巩固了学生对扇形特征的理解, 又有利于拓展学生的思维。
在课前, 我认真研读了教材, 合理地把握了扇形概念的教学要求。《标准 (2011 版) 》中对扇形的教学要求是“知道扇形”, 所以只要学生“能用实例说明对象的特征, 或者能根据特征辨认和举例说明对象”即可。对教材的处理比较恰当, 并根据学生的具体学情适当地补充了扇形的轴对称性。
8.五年级上册全册近义词 篇八
在《鲸》一文中,多处运用了比较这一常用的说明方法,使鲸的特点更为突出、鲜明。
一是与人比较。如“人站在它嘴里,举起手来还摸不到它的上腭”,以人的身高加臂长“还够不着”来表现鲸张开嘴的高度:用“四个人围着桌子坐在它的嘴里看书,还显得很宽敞”来说明鲸嘴张开的宽大空间。由此,我们可以想象出鲸的头部有多大,那么整头鲸的体积就可想而知了。
二是与猪比较。如“一条舌头就有十几头大肥猪那么重”突出了鲸体积大、体重沉的特点,一条鲸舌就相当于几十头大肥猪了,那整头的鲸该有多重呢?
三是与牛羊比较。一处是“鲸的祖先跟牛羊的祖先一样,生活在陆地上”,说的是它的生活环境;另一处是“鲸跟牛羊一样用肺呼吸”,说的是它的呼吸特点,这些都说明鲸与牛羊一样,属于哺乳动物。
四是须鲸与齿鲸比较。用“须鲸主要吃虾和小鱼……”“齿鲸主要吃大鱼和海兽……”说明它们所吃的食物不同,吃食物的方法也不同;用“须鲸的水柱是垂直的,又细又高:齿鲸的水柱是倾斜的,又粗又矮”说明它们呼气的情形也不同。
比较可以使说明更通俗,更容易理解。让我们在阅读课文时好好地体会吧!
《新型玻璃》中的过渡
要让两岸畅通,必须在河上“架桥”;要把文章的上下段衔接起来,必须运用“过渡”。《新型玻璃》一文就很巧妙地用了过渡的技巧。
1、分类过渡。如第二自然段的开头:“另一种‘夹丝玻璃不是用来防盗的。”用“另一种”从第一自然段介绍的“夹丝网防盗玻璃”过渡到第二自然段。第三自然段的开头:“还有一种‘变色玻璃,能够对阳光起反射作用。”用“还有一种”承接上面介绍的“非常坚硬”的玻璃过渡到介绍“变色玻璃”。这样的过渡承上启下,使文章的叙述顺当、自然。
2、想象过渡。如第四自然段用“你可能会想,窗子上的玻璃要是能使房间里冬暖夏凉,那该多好”作过渡句,通过设想、想象的句子引出另一段内容来,把上下两段意思不同的内容连为一体,使文章的脉胳畅通。这样的过渡生动具体、引人入胜。
3、设喻过渡。如第五自然段用“噪音像一个来无影去无踪的‘隐身人……”这样的比喻,讲了噪音不好对付;接着又用“尽管……还是……”的句式来说明“人们还是想出了许多制服它的办法”,引到介绍“吃音玻璃”。这样的过渡也是通顺流畅的。
学会给文章的段落之间“搭桥”,使自己的文章过渡自然,文气贯通,这也是一个需要下力气学习的技巧。
《圆明园的毁灭》的“情”
圆明园是一座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堪称辉煌壮丽的万园之园,却毁于英法联军的一把大火。仅存的残垣断壁,诉说着百年的耻辱。《圆明园的毁灭》一文字里行间蕴含着丰富的感情,是一篇教育学生树立不忘国耻、振兴中华责任感和使命感的好教材。
1、惋惜之情。课文一开始就明确指出,圆明园的毁灭“是祖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一个“!”表现了深深的惋惜之情。而课文以“我国这一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就这样化成了一片灰烬”作结尾,首尾呼应,更是在痛斥侵略者罪行的同时,表现了圆明园的毁灭,不仅中国人民而且全世界人民也深感惋惜。
2、赞叹之情。课文中具体介绍了当年圆明园的辉煌,先讲圆明园的位置与总体布局;再讲圆明园的种种景点,两个“有……也有……”“还有……”“不仅……还有……”等句式突出了景点之多,而“有如漫游在天南海北,饱览着中外风景名胜”“仿佛置身在幻想的境界里”等句子充满诗情画意,突出了景点之美,说明了它在园林建筑上的杰出成就;然后介绍了圆明园内收藏的历史文物和奇珍异宝,突出了它的文化艺术价值:“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其中的赞叹之情溢于言表。它的“举世闻名”的确值得我们自豪,值得世界人民赞叹。
3、仇恨之情。这样一座世界上最宏伟壮观的园林,竟然在几天之内化成一片灰烬,怎能不激起读者对侵略者的仇恨?从“他们把园内……任意破坏、毁掉”,从“凡是……统统掠走”的句子中可以看出侵略者的极度贪婪:从“实在……任意……”的句子中可以看到侵略者的极端残暴,毫无人性。英法联军“侵入北京”“闯进圆明园”“统统掠走”“任意破坏、毁掉”“放火”烧园,这些词语写出了侵略者践踏人类文化的残暴面目,令人痛恨。
这篇精读课文讲述了圆明园当年的辉煌景观和它的毁灭。表达了作者对祖国灿烂文化的热爱和对侵略者强盗行径的仇恨。
《狼牙山五壮士》的“壮”
《狼牙山五壮士》全文突出了一个“壮”字。
1、壮气惊人。在日寇“大举进犯”的严酷形势下,六班接受了“掩护群众和连队转移”的艰巨任务。五个人把“大批敌人”引上狼牙山,又把敌人“一次又一次”地打下去,使敌人“始终不能前进一步”。这都展现了革命战士大无畏的英雄气概。
2、壮言动人。面对生与死的抉择,“班长斩钉截铁地说了一声‘走!带头向棋盘陀走去”。一个“走”字,体现出他的判断之果断,态度之坚决,表现出崇高的自我牺牲精神。当子弹打完时,班长带着对敌人的满腔仇恨大声喊:“同志们,用石头砸!”这是多么激动人心的语言,充分表现了革命战士视死如归的精神。
3、壮形感人。第二段塑造了五壮士痛击敌人的英雄群像:班长马宝玉“沉着地指挥战斗”,副班长葛振林“打一枪就大吼一声”,宋学义“扔手榴弹总要把胳膊抡一个圈”,胡德林和胡福才“全神贯注地瞄准敌人射击”。第四、五两段集中描写班长的英雄形象:负了伤仍指挥战斗;把仅有的一颗手榴弹“用尽全身力气”扔向敌群;带领战士以石砸敌,“石头像雹子一样……带着中国人民的仇恨,向敌人头上砸去”。这些与敌人血战到底的形象实在感人至深。
4、壮举撼人。狼牙山形状特别像尖利的狼牙,直指云天。山势陡峭,尤其是山顶路依山崖,笔直无底的崖壁令人目眩。而五壮士临危不惧,舍身跳崖,显得那样镇静:班长“像每次发起冲锋一样,第一个纵身跳下深谷”;战士们“昂首挺胸,相继从悬崖往下跳”。这惊心动魄的壮烈举动,充分显示了中国人民宁死不屈的战斗精神。
《难忘的一课》中的修辞
《难忘的一课》一文中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增强了艺术感染力,突出了中心思想。
1、三处反复。课文中“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先后出现了三次:第一次是台湾教师“一笔一画地写着”“很认真,也很吃力”。第二次是“我”和孩子们跟着老师,“一遍又一遍地朗读着”,越来越“起劲了”。第三次是“我”和台湾教师握手话别时“激动地重复着”,心中涌现出无限的感叹。三次反复突出了文章的“魂”——深深的“光复”喜悦和浓浓的爱国情感。
2、两个对比。课文中用日本统治时代“不准许”学习祖国文字、讲祖国语言与台湾教师偏偏认真写中国字、说中国话,并且教孩子们学习祖国语言来进行对比;又用礼堂两面墙上“原来画的都是日本人”,而现在是“新画的几幅中国历代伟人像”来进行对比,抒发了台湾人民对侵略者的无比激愤、痛恨之情和对祖国的无限眷恋、钟爱之意。
3、一句反问。课文的最后以“还有什么别的话比这句最简单的话更能表达我此时的全部感情吗”这一反问句作结尾,发人深思,耐人寻味。它从“我”的深受感染出发,提出问题,激发读者深思,从而更加凸现了台湾人民深厚的爱国情感和强烈的民族精神。在这里,言语不多含义深,一句反问力千钧。
《太空“清洁工”》的说明方法
《太空“清洁工”》是一篇科技说明文,讲的是太空“清洁工”的来历、作用和本领。它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呢,
1、数字说明法。如“太空‘清洁工的质量只有6千克,制造和发射的全部费用不到100万美元。”这里就运用了数字来说明它体积不大,却花费不小,价值不小。
2、诠释说明法。文章中对太空垃圾的概念就运用了诠释说明:“太空垃圾是些什么呢?它们有的是完成了任务、已经到了设计寿命极限的报废卫星,有的是发射失败、没有进入预定轨道的航天器,还有些是发射卫星的火箭残骸。”
3、比喻说明法。首先课题就是把清除太空垃圾的人造地球卫星比成太空“清洁工”。又如“这些东西失去了地面的控制,就像高速公路上不守交通规则的车辆,横冲直撞”这句话里用“高速公路上不守交通规则的车辆”来比喻太空垃圾的“横冲直撞”,说明它极大的破坏性。这些都是比喻说明。
4、拟人说明法。如“一旦看到太空垃圾,它就立刻靠过去,然后紧紧抓住那个‘捣蛋鬼”。“清理一件垃圾就得‘牺牲一个‘清洁工。”把太空“清洁工”当成人来写,能够像人一样去“抓”“牺牲”,同时把太空垃圾戏称为“捣蛋鬼”。
【五年级上册全册近义词】推荐阅读: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全册近义词08-13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整理全册09-03
五年级上册语文近义词10-18
北京版五年级上册数学全册单元测试卷15套含期中期末卷及答案10-02
一年级上册写字教案(全册)10-07
一年级上册全册语文10-20
四年级上册科学教案--全册范文10-21
小学二年级上册阅读备课全册11-05
三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全册教案08-17
一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学计划0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