遂宁市中考物理试题

2024-10-26

遂宁市中考物理试题(精选8篇)

1.遂宁市中考物理试题 篇一

咸宁市2011年中考思品试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7小题,第1-8题(思想品德)每小题3分,第9-20题(历史)每小题2分,第21-27题(地理)每小题2分,共62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在答题卷上将正确答案的代号涂黑。

1.2011年3月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审查通过的“十二五”规划纲要出现了很多的新提法、新部署、新亮点。6万余字的纲要全文,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的发展理念始终贯穿其中。

()成为全文首篇。

A.转变方式开创科学发展新局面

B.注重民生和节能减排 C.合理调整收入分配关系

D.支持港澳及推进两岸关系

2. 郭明义同志先进事迹首场报告会2010年10月11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就学习宣传郭明义先进事迹作出重要指示。他指出,郭明义同志是()的道德模范,是新时期学习实践 的优秀代表。要大力宣传和弘扬郭明义同志的先进事迹和崇高品德,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强大精神力量。

A.见义勇为 铁人精神

B.助人为乐 雷锋精神

C.爱岗敬业 抗洪精神

D.明礼诚信 航天精神

3.小亮进人青春期后,经常沉湎于脱离现实的梦想;遇到挫折容易失去自信;情绪波动比较大,容易失去控制;常常感到孤独,不愿与人交往,内心充满了矛盾。要解决内心的矛盾,他的正确做法有()

①我行我素,唯我独尊 ②主动沟通,寻求帮助

③学会当自已的“心理医生”

④自我封闭,少与他人交往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4.2010年12月30日,身为建筑工程承包商的王怡才,同叔叔王余前一起前往咸宁的工地结算工人工资,途中两人遭遇车祸不幸遇难。此后,其家人继承叔侄俩“不欠工人一分钱”的遗愿,结清了所有工人的工资。2011年1月14日,湖北省咸宁市总工会授予王怡才、王余前咸宁市“五一”劳动奖章。这个“生死接力,信守承诺”的感人故事表明

A.讲诚信必然要付出沉重的代价

B.只要讲诚信,就能获得荣誉 C.诚实守信的人会赢得人们的信任和社会的赞誉

D.无论许下什么承诺都要去兑现

5.“吃荤的怕激素,吃素的怕毒素,喝饮料怕色素,吃什么心里都没数。”这是一句网络上流行的话,也曾被政协委员在2 011年两会期间引用。2010年发生的食品安全事件几乎出现在生产、加工、流通等各个环节。生产、经营问题食品的行为严重侵犯了公民的()A.人格尊严权

B.财产所有权

C.生命健康权

D.获得教育权

6.“社区和谐人人有责,和谐社区人人共享”,这是咸宁市在创建和谐社区活动中人们形成的共识。“共建共享”从法律上讲体现了()

A.公民权利和义务具有强制性

B.公民享有权利的广泛性

C.公民履行义务要有自觉性

D.我国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具有一致性

7.一天早上,小明多年未见的表哥打来电话,希望在乘火车离开之前能见小明一面。小明虽然非常想见到表哥,但为了不影响参加校运动会的集体项目比赛,小明在电话中向表哥讲明情况后,仍按时赶到学校参加比赛,为班集体争得了荣誉。小明这种行为告诉我们,青少年学生关爱集体就要()

A.自觉维护集体的荣誉和利益

B.发扬集体的好作风,努力解决集体遇到的困难 C.在集体中求大同存小异,善于团结他人

D.放弃自己的一切个人利益

8.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显示,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占13.26%,比2000年上升2.93个百分点,这一普查结果表明我国人口现状的特点是()

A.人口的分布不平衡

B.人口素质偏低

C.男女性别比失衡

D.人口老龄化的速度加快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思想品德)第28题4分,第29题7分,第30题4分,第31题4分,第32题7分;(历史)第33题6分,第34题5分,第35题4分,第36题5分,第37题6分;(地理)第38题5分,第39题6分;共63分。

28.金某原是某中学学生,七年级时经常旷课逃学,屡教不改;升入八年级后,又沉湎于网络,为了筹钱去网吧上网,他把学校的电脑零部件偷去卖,结果被行政拘留;未及初中毕业他就自动辍学,在社会上结交了一些坏朋友,经常滋事生非;20岁生日那天,他喝醉酒后驾朋友的车将一行人撞成重伤,最终受到刑罚处罚。

阅读分析上述案例,运用《思想品德》七年级下册的有关知识回答: ⑴金某哪些行为属于一般违法行为,哪些行为属于犯罪?(2分)

金某偷学校的电脑零部件去卖、未及初中毕业就自动辍学属于一般违法行为;他醉驾将行人撞成重伤,属于犯罪。(2分)

(2)从这个案例中,你得到什么启示?(2分)

我们青少年应从中吸取教训,加强思想道德修养;从小树立法律意识,自觉遵纪守法;谨慎交友,抵制不良诱惑;防微杜渐,防患于未然。(2分)

29.某中学的校园广播深受同学们欢迎,近期广播室做了一期以《两代人的对话》为主题的专题节目,并对该校上周“孝顺之星”刘佳同学进行了采访。以下是对刘佳的访谈摘选:

访谈一:校园记者:在家中,当父母与我们之间发生矛盾与冲突时,如何进行有效沟通?刘佳:当我们不理解父母,与父母冲突的时候,要替他们想一想,了解他们是为了什么,有什么想法,有什么道理。这会使我们变得更加冷静和理智。

访谈二:校园记者:那么你与父母交往有什么诀窍呢?刘佳:我有错会认,挨批评会听,帮父母做事,还会夸赞父母,老爸老妈都非常喜欢我。

阅读分析这段访谈材料,运用《思想品德》八年级上册的有关知识回答:

(1)访谈一说明理解父母的有效方法是什么?(1分)理解父母的有效方法是换位思考。(1分)

(2)访谈二说明与父母交往的艺术有哪些?(6分)

①在家庭交往中,与父母不必太计较;②认真聆听,聆听中获得教益;③帮助父母,用行动感动亲人;④赞赏父母,赞赏中增进亲情。(6分)

30.材料一:在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通过的“十二五”规划中,“合理调整收入分配关系”单设一章,凸显收入分配改革新思路。除了降低经济增速指标、提高收入增速指标以实现“两个同步”外,“十二五”规划对合理调整收入分配关系提出了逐步扭转收入差距扩大趋势的思路。

材料二:胡锦涛主席在博鳌亚洲论坛2011年年会开幕式上的演讲中指出:中国虽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但仍然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面临巨大的人口、资源、环境压力,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依然突出,实现现代化和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阅读上述材料,运用《思想品德》九年级(全一册)的有关知识回答:

(1)“合理调整收入分配关系”必须坚持和完善怎样的分配制度?(2分)

“合理调整收入分配关系”必须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健全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2分)

(2)怎样才能逐步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2分)

实现共同富裕是一个过程,只有鼓励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通过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起来,形成示范效应,并由先富者带动和帮助后富者,才能逐步实现共同富裕。(2分)

31.中共中央、国务院召开的全国教育工作会议2010年7月13日至14日在北京举行。会议紧密结合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纲要》)的贯彻实施,围绕“到 2020年,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的战略目标进行了全面部署。胡锦涛就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提出5项要求。一是必须优先发展教育,二是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三是必须坚持改革创新,四是必须促进教育公平,五是必须重视教育质量。阅读分析这段材料,运用《思想品德》八年级下册的有关知识回答:

(1)用最简练的语言,分别从个人和国家的角度说明我国为什么要“优先发展教育”。(2分)

个人:知识改变命运;知识助我成长;教育为个人的幸福生活奠基;国家:教育成就未来;教育促进社会进步;教育是国家振兴的基石。(2分)

评分说明:从个人和国家角度分别答对1点即可各得1分,只要符合题意就可给分。(2)为实现《纲要》提出的“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的目标,我们中学生该怎么做?(2分)

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珍惜受教育的机会;自觉履行受教育的义务;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2分)

32.2011年中考在即,某校为帮助很多同学克服考前焦虑的心理问题,拟举办一期专题墙报,并向同学们征稿。请你结合《思想品德》九年级(全一册)的有关知识,以《从容面对考试》为题,写一篇政治小论文。(7分)要求:(1)观点正确;(2)联系实际;

(3)语句通顺;(4)字数在300字左右。评分说明:(1)不足200字的最多只能得3分;(2)观点正确,语句通顺,文字表达清楚,即可得基本分4分;(3)能联系实际,有一定创新,可酌情加分;(4)最高分可得7分。

思想品德:考题信息量大考查基础知识

温泉中学 徐兰英 孙静 郭燕

今年中考思想品德试卷,主要体现生活化和地方化,符合新课程改革理念。整个卷面的难易程度符合考生的学情,考题信息量大,考查面广,不仅考查基础知识,还注重挖掘考生的潜力。客观题方面,联系考生身边的事情,紧密联系课本内容,考查学生综合判断能力、理解能力与严谨度。例如选择题第六题的内容是“社区和谐人人有责,和谐社区人人共享”,这是我市在创建和谐社区活动中人们形成的共识。“共建共享”从法律上讲体现了什么?这考查考生对公民权利和义务之间关系的理解,强化了考生的“权利”和“义务”意识。主观题方面,突显热点亮点。比如食品安全问题、人口问题、“十二五规划”中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等,培养考生的家主人翁意识。不仅关注考生的家庭交往、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而且还强化考生作为公民的法律意识,关注考生自身成长,引导考生理智面对学习,培养考生高尚的品德和健全的人格。

地理:考题联系实际 注重基础知识

温泉中学 余婷

本次试卷从整体上看,结构简约、合理,难易适中,题干规范,贴近生活实际。在注重考查基础知识的同时,加大了对地图运用能力的考查力度,强调了地理课程与社会生活的联系,关注了社会热点问题。既全面、客观、准确地考查了学生的地理素养,同时也体现出了考试甑别与选拔功能。与往年相比,今年的地理试卷有一定的变化。选择题由原来的12道减为7道,题量的减少让学生在考试时显得比较轻松,有足够的时间反复读题、读图。不过分值也由原来的每题1分增加为每题2分,这就要求学生在做题时要认真看题、仔细思考、冷静答题。此次地理科目没有偏题怪题,题型平和,考查试卷图表较多,图、表总数达8个。通过识图读表,重点考查学生从图表获取信息、综合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注重考查基础知识和基础技能的同时,还突出了对考生能力的考查。试卷对基础知识不是简单地、直接地考查,而是将试题信息与生活实际相联系。

2.遂宁市中考物理试题 篇二

中考物理计算题, 主要是力学和电学题。其中, 力学部分主要包括速度、密度、压强、浮力、功、功率和机械效率的计算。电学部分主要包括电阻、电功和电功率的计算。大多数中考题中, 力学和电学会各设置一道计算题。学生只要熟记上述相关公式, 掌握基本的分析方法, 问题就能迎刃而解。

一、从问题入手, 层层分析

物理计算题的特点是逻辑性很强, 计算的突破口往往就在问题本身。根据题目所要计算的物理量, 首先找出该物理量的相关公式, 再根据公式中对应的物理量到题干中去找相应的已知量, 找出所需物理量后代入公式求解即得;若所需物理量未直接给出, 那就进入第二层求所需物理量的分析, 直到把所有需要的物理量找完为止。以下进行典型问题剖析:

1. 顺藤摸瓜型

此类题型是最常见的题型, 常见于力学和电学计算题。

例1 (安徽芜湖2008中考题) 图1是某水上打捞船起吊装置结构示意简图。某次打捞作业中, 该船将沉没于水下处的一只密封货箱打捞出水面, 已知该货箱体积为5 0 m3, 质量是200t。

(1) 货箱完全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是多少?

(2) 货箱完全出水后, 又被匀速吊起1m, 已知此时钢缆拉力F为1×106 N, 则在此过程中拉力F所做的功是多少?起吊装置的滑轮组机械效率是多少?

(水的密度为1.0×103 kg/m3, g取10N/kg)

分析:问题 (1) 要计算货箱“完全浸没”时受到的浮力。首先想到的公式是阿基米德原理的公式, 即F浮=ρg V排, 分别可以在题干中找出水的密度ρ=1.0×103 kg/m3。

g=10N/kg, V排=V箱=5 0 m3;代入公式即可求得F浮=ρgV排=1.0×103kg/m3×10N/kg×50m3=5×105N。

问题 (2) 首先计算拉力做的功, 根据计算功的公式W=FS, 首先在题干中可找出F=1×106N;再找S时, 很多学生会误认为S=1m, 而这里的1m是箱子上升的高度h;所以找S就要进入第二层分析, 根据动滑轮上绳子段数, S=4h=4m;代入可得W=FS=1×106N×4m=4×106J。再计算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根据机械效率公式η=W有用/W总=Gh/Fs=mgh/Fs=200×103kg×10N/kg×1m÷4×106J×100%=50%。

2. 信息提炼型

此类题型为近几年中考的热点, 题中往往叙述一大段近年来的热点时事或新兴科技技术或生活环保节能等题材, 然后让学生计算与之相关的物理问题。这类问题的特点是信息量大、干扰量多, 需要学生从大量信息中排除干扰, 提取有用信息进行计算。

例2 (广西桂林2008中考题) 为了配合今年“世界环境日”的主题活动, 小明所在的课外活动兴趣小组对街上行驶的电动自行车和摩托车作了一个调查, 下表中所列的是某品牌电动自行车和摩托车的部分技术参数:

(1) 假设给电动自行车的蓄电池充电时, 消耗的电能全部转化为蓄电池的化学能。那么, 电动自行车每行驶1Km, 电动机平均做的有用功大约是多少?当自行车以最高车速匀速行驶时, 电动机的功率大约是多大?

(2) 摩托车每行驶1Km大约要消耗多少能量? (汽油的密度:0.71×103kg/m3;汽油的热值:4.6×107J/kg)

分析:问题 (1) 根据机械效率公式η=W有用/W总得W有用=ηW总。从上述信息中提取出有用信息有:电动机效率75%, 一次充电电量0.6kwh, 一次充电连续行驶50km。可得一次充电行驶电动机所做的有用功为W有用=ηW总=0.75×0.6×3.6×106J=1.62×106J, 则行驶1Km的有用功为W有1=1.62×106J/50=3.24×104J。计算电动机的功率有公式P=W/t, P=UI, 显然在题干信息中没有电压电流, 因此公式P=UI排除, 只能用公式P=W/t;从题干中找出有用信息:一次充电耗电量0.6kwh;而时间t并没有直接告诉, 进入第二层分析, 计算时间有公式t=s/v, 从题干中找出有用信息:最高车速20km/h, 一次充电连续行驶里程50km;于是代入公式可求解得:t=s/v=50/20=2.5h, P=W/t=0.6×3.6×106J÷ (2.5×3600s) =240w。问题 (2) 摩托车行驶一公里需要消耗多少能量?能量从何而来?显然靠燃烧汽油, 因此马上想到可用汽油的热值来计算能量;提取信息有汽油热值、密度和加油量。于是有Q=mq=ρvq=0.71×103kg/m3×0.01m3×4.6×107J/kg=3.266×108J;这是一次加油的总能量, 而问题是算一公里消耗的能量, 因此从信息中找出一次加油的行驶里程400km, 可得:Q1=1/400Q=8.165×105J。

3. 电路分析型

在电学计算题当中, 常常会考一种结合电路分析的计算题, 这需要学生不光要熟悉相关公式, 而且还要能正确分析电路。正确的计算必须建立在正确的电路分析上, 否则就不能得分。因此解题时, 首先要进行电路分析;先分析电路是串联还是并联, 再分析电表测哪部分的参数, 若电路中有滑动变阻器就还要分析其参数变化情况;最后将题干上的已知条件直接标注在电路图上以便于理解。

例3 (四川乐山2008年中考题) 如图2所示, 电路中, 小灯泡L标有“6V 3W”字样, R2=12Ω, 当S1、S2都闭合时, 电流表示数为0.8A, 这时小灯泡L正常发光, 求:

⑴电源电压U;

⑵电阻R1的阻值;

⑶当S1、S2都断开时, 小灯泡L消耗的功率。

分析:问题 (1) , 首先分析电路, 当S1、S2都闭合时, 电路中R2被局部短路, 电路中只有灯泡L与R1并联, 根据并联电路特点, 电源电压等于灯泡两端电压, 由于灯泡正常发光, 可得电源电压等于灯泡额定电压6v。问题 (2) R1的阻值可根据欧姆定律计算。先找出R1的电压和电流, 由并联电路可知R1的电压U1=U=6v;R1的电流等于干路电流减去灯泡电流, 而灯泡电流IL=PL/UL=3W/6v=0.5A, 即I1=I-IL=0.8A-0.5A=0.3A;R1=U/I1=6v/0.3A=20Ω。问题 (3) 当S1、S2都断开时, 电路中只有灯泡L和R2串联;根据电功率公式, 灯泡的电流、电压和电阻任知其二可解。首先由灯泡的额定功率额定电压可解得RL=U2/PL=62/3=12Ω, 再根据串联电路欧姆定律可得这时的电流I2=U/ (RL+R2) =6/ (12+12) =0.25A, 所以灯泡的功率P=I22RL=0.252×12=0.75W。

二、利用数学思想求解

中考题中有一类比较难的题, 若单靠从问题入手层层分析利用公式求解十分困难, 这就需要结合条件和公式利用数学思想来求解, 如利用解方程组的思想。

例4 (四川双流2006年中考题) 如图3所示, 电路中电源电压恒定, 当滑动变阻器滑片滑至某点时电压表示数为3v, 电流表示数为0.1A;当滑片滑至另一点时电压表示数为2v, 电流表示数为0.2A;求电源电压和R1的大小。

3.遂宁市中考物理试题 篇三

一、试题评析

1重视考查数学核心内容与基本能力

有些题考查学生的动手操作,以及观察、实验、计算等数学活动,有些题背景新颖,考查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探究能力,考查学生的学习潜能,体现了当前中考命题的发展趋势。如:

(第7题)如图2,将一个长为10cm,宽为8em的矩形纸片对折两次后,沿所得矩形两邻边中点的连线(虚线)剪下,再打开,得到的菱形的面积为(

)

A10cm2

B20cm2

C40cm2

D80cm2

(第18题)正整数按图8的规律排列。请写出第20行,第21列的数字_________。

2重视考查“用数学”的意识

试题的素材贴近学生的生活,重视对知识的理解性应用,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增强“用数学”的意识,有利于数学教学改革和素质教育的实施。如:

(第24题)南宁市狮山公园计划在健身区铺设广场砖。现有甲、乙两个工程队参加竞标,甲工程队铺设广场砖的造价Ym(元)与铺设面积x(m2)的函数关系如图12所示;乙工程队铺设广场砖的造价yz(元)与铺设面积x(m2)满足函数关系式:yz=kx。

(1)根据图12写出甲工程队铺设广场砖的造价ym(元)与铺设面积x(m2)的函数关系式;

(2)如果狮山公园铺设广场砖的面积为1600m2,那么公园应选择哪个工程队施工更合算?

本题第(1)问突出考查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考查学生从文字、图形与数据中获取信息的能力第(2)问要求学生对正比例函数的系数k进行分类讨论,在阅读理解能力和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等方面提小较高的要求。本题还在分类讨论的数学思想方面提出较高的要求,学生答题时遇到最大的困难正在于比。这道题得到大部分阅卷老师的好评,而且能在教材中找到原型,引导今后中考复习不能偏离课本,不能盲目围着复习资料转,应该切实在打好基础、培养能力上下功夫。

(第26题)如图14,要设计一个等腰梯形的花坛,花坛上底长120米,下底长180米,上下底相距80米,在两腰中点连线(虚线)处有一条横向甬道,上下底之间有两条纵向甬道,各甬道的宽度相等。设甬道的宽为x米。

(1)用含x的式子表示横向甬道的面积:

(2)当三条甬道的面积是梯形面积的八分之一时,求甬道的宽;

(3)根据设计的要求,甬道的宽不能超过6米。如果修建甬道的总费用(万元)与甬道的宽度成正比例关系,比例系数是5.7,花坛其余部分的绿化费用为每平方米0.02万元,那么当甬道的宽度为多少米时,所建花坛的总费用最少?最少费用是多少万元?

该题是人教版教材上习题的改编题,直接利用教材上的图形,有利于引导教师关注课本,读懂、读熟课本,做到精讲、精练,避免使用题海战术。同时,能让考生感觉题型熟悉,人口容易,消除一般学生对做压轴题的恐惧感。试题的呈现采用层层递进的方式,有利于考生寻求思路,更有利于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通过努力都能有所收获。课本的原题只有一问,中下程度的学生往往不知从何人手解决问题,即使找到问题突破口,也因为甬道较多而丢三落四地出错。本题在原题的基础上增加“设甬道的宽为x米”及笫(1)问,很巧妙地为考生指明思路及提醒考生注意甬道有横向的,表示三条甬道面积时,应该是横向、纵向甬道面积的和,该题注重知识间的联系及综合运用,在原题上增加的第(3)问,需综合运用正比例函数、二次函数知识解决问题。本题对阅读理解能力和运算能力,对函数与方程思想的掌握等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3重视考查探究能力

(第25题)如图13-1,在边长为5的正方形ABCD中,点E、E分别是BC、DC边上的点,且AE⊥EF,BE=2。

(1)求EC:CF的值;

(2)延长EF交正方形外角平分线CP于点P(如图13-2),试判断AE与EP的大小关系,并说明理由;

(3)在图13-2的AB边上是否存在一点M,使得四边形DMEP是平行四边形?若存在,请给予证明;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本题源自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下册P133页第15题,在此题的基础上加以变式,是一道综合性较强的题目,主要考查学生对“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及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及性质”、“平行四边形的判定”等知识的掌握及灵活应用的情况,所考查的这些知识点在课标中明确要求学生应达到掌握的程度。

题目虽源于课本,但高于课本,而且设问比较有梯度,从简单的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到添加辅助线构造全等三角形去证明两条线段相等,最后是平行四边形的判定。本题第(2)和第(3)问的设问比较巧妙,留给学生较大的思考空间,对考查学生的动手操作,以及观察、猜测、验证、推理等课标所倡导的数学活动都有很好的作用。

4在知识的交汇点编制试题

“能力立意”是中考命题的一个必然趋势。在知识的交汇点编制试题是“能力立意”的具体体现,它突出了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能有效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如:

(第12题)从2、3、4、5这四个数中,任取两个数p和q(p≠q),构成函数y=px-2和y=x+q,并使这两个函数图象的交点在直线x=2的右侧,则这样的有序数对(P,g)共有(

)

A12对B6对C5对D3对

(第16题)有五张分别印有圆、等腰三角形、矩形、菱形、正方形图案的卡片(卡片中除图案不同外,其余均相同),现将有图案的一面朝下任意摆放,从中任意抽取一张,抽到有中心对称图案的卡片的概率是_________。

(第22题)已知AABC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位置如图10所示。

(1)分别写出图中点A和点C的坐标;

(2)画出AABC绕点c按顺时针方向旋转90。后得到的AABC;

(3)求点A旋转到点A所经过的路线长(结果保留π)。

二、教学建议

1注重教材研究,发挥教材的效应

数学概念、定理、公式的积累组成知识整体,随着积累的增多,各部分知识的纵向联系和横向联系日益密切,及时构筑知识体系,并在各阶段逐步扩充和完善知识结构,对扎实掌握基础知识十分重要。基本的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在知识形成的过程中发展,数学能力在知识、方法和技能的学习过程中提高,这是教材的一个重要效应,应注重发挥。教材中重要的例题和习题反映相关数学理论的本质,蕴含着重要的数学思维方法和思想精髓,通过类比、延伸、迁移、拓展提出新的问题并加以解决,能有效巩固基础知识,发展数学能力。中考复习应做到“立足基础,培养能力,提高素质”,特别要立足于课本。今年中考的诸多题目都源于课本,这对热衷于题海战术,热衷于各种复习资料而轻视课本的教师和学生应该引起深刻的反思。

2注重掌握解题方向和策略

数学能力的提高在于解题的质量而非解题的数量。要善于从题目的条件和求解(或求证)的过程中提取有用的信息,提取相关的知识,推动题目中信息的延伸,归结出某个确定的数学关系,从而形成一个解题的行动序列,这就是解题的方向。题目信息与不同数学知识的结合,可能会形成多个解题方向,选取捷径就得到最优解法。这些策略的掌握决定了数学能力的高低。

3注重数学应用的教育价值

应用题教学,一要联系生活、社会、经济、科技发展等各个方面的实际去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二要培养学生的数学建模能力,使他们学会将实际问题抽象为数学问题,真正能应用数学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三要充分挖掘数学应用的教育功能,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四要以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为目的去编拟一些密切联系实际的应用题,通过对问题的解剖与分析,提高学生的思维水平。

4注重教学方式的转变

数学教学应以发展学生的能力为主要目标,要转变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坚持启发式,不搞包办代替。复习课的教学不只是课本知识的简单再现,还要揭示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应当注意概念、公式、定理、法则的提出过程,知识形成发展的过程,解题思路探索的过程,解题方法和规律的概括过程,使学生在这些过程中展开思维,从而发展能力,提高素质。要让学生自觉地加强训练,没有一定数量的习题训练,数学能力就得不到提高。教师要扎扎实实地完成教学任务,让学生系统地掌握教材中的基础知识,只有系统化的知识才是有用的知识,运用知识才有可能得心应手,才更利于学生能力的提高。

4.遂宁市中考物理试题 篇四

思想品德

本试卷为开卷考试,分思想品德和历史两部分,思想品德60分,历史40分,全卷满分l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注意:答案—律填写在答题卡上,在试题卷卜作答无效。考试结束,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思想品德

第Ⅰ卷(选择题,共36分)

下列各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请用28铅笔在答题卡上将选定的答案标号涂黑。(本卷共18小题,每小题2分,共36分)

1.2011年5月26日起,南宁市工商局开始为期一个月的“护蕾行动”,此次专项行动的主要目的是净化校园周边食品安全环境。这是对未成年人依法实施

A.家庭保护B.学校保护C.社会保护D.司法保护

2.201 1年6月11日是我国第6个文化遗产日,今年的主题是“依法保护,重在传承“。保护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A.只是政府文化部门的责任B.要珍惜本民族文化的独特性,不能迷失

C.要排斥其他民族的文化,避免被同化D.要融入世界,取代其他民族的文化

李某出于好玩的心理,在网络上发布了某地将于某时发生9级地震的消息,迅速被其他网民广为转发,引起当地居民的极大恐慌。李某因此受到了法律的追究。据此回答3—4题

3.案例告诉我们

A.公民没有言论自由权

B.公民在行使权利时要尊重他人权利

C.公民可以用任何方式行使自己的权利

D.公民在行使权利时,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

4.下列行为中属于正确使用网络的有

①在网络上求助

③在网络上公开发布不健康的图片

A.①②③

②在学校网站上参与“校园之星”投票活动 ④通过网络订购机票 C.①②④D.①②③④ B.①③④

5.以谭某兄弟为首的走私集团在2009年7月到2010年1月间走私“红油”1 6.9万吨,偷逃税额高达3.3亿元,给国家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谭某兄弟因此受到了法律的制裁。此案例给我们的启示是

①依法纳税光荣,偷税漏税可耻

②依法纳税是每个公民应尽的基本义务

③履行依法纳税的基本义务,就会损害个人利益

④不履行依法纳税的基本义务,要受到法律的制裁

A.①②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③④

6.张某为向王某讨回数万元债款,指使他人将王某关押在宾馆内,并威胁王某叫其家人筹钱还债。张某的行为侵犯了王某的A.隐私权B.名誉权C.人身自由权D.财产所有权

7.15岁的小青想拿自己的一组艺术照到某杂志刊登,父母不同意。对此,你的看法是

A.小青的父母干涉了小青行使公民肖像权

B.只要杂志社付报酬,小青无须征求父母的同意

C.小青无权决定是否使用或如何使用自己的肖像

D.未成年人在使用自己的肖像方面须由监护人代理或同意

8.尊重隐私、保护隐私,是现代文明的重要标志,也是道德和法律的要求。下列行为中属

于侵犯公民隐私权的是

A.警方对犯罪嫌疑人的电话进行监听

B.机场安检部门对旅客行李进行检查

C.学校为了保护师生安全,在校门口安装摄像头

D.村长为了找回丢失的电脑,带人挨家挨户进行搜查

9.某农民工组合以翻唱某知名音乐人创作的一首歌迅速走红,并登上了“春晚“舞台。但在“春晚”过后,原创者却提出了不再允许该农民工组合翻唱此歌的要求。对此,你的看法是

A.原创者是在维护自己的名誉权,是对的B.歌曲创作是属于智力成果,应该受法律保护

C.好的资源应该共享,原创者的做法太小气了

D.在商业演出中演唱什么歌是表演者的自由,别人无权干涉

10.右边的漫画《生死雷区》给我们的启示有

①市场陷阱很多,应拒绝消费

②发现问题时,应及时向有关部门反映

③要学习法律知识,以便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④要学习有关消费的知识,增强判断能力和选择能力

A.②③④

C.①⑦③B.①③④ D.①②④

11.小刚是一名青年志愿者,在社区建设、助老扶幼、扶贫济困、环境保护中,经常可以看

到他忙碌的身影,由于表现出色,小刚被评为优秀青年志愿者。小刚的行为

①是关爱社会的表现②是社会责任感的集中体现

③是追求名利的表现④有利于营造“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社会氛围

A.①③B.①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

12.2011年春天,幸福指数纳入各地政府施政目标。走民生导向发展之路,让百姓共享发

展成果,正在成为全社会的共识。努力改善民生和提升幸福感

①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②已成为我国一切工作的中心

③是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需要④根本途径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

A.①②④8.①③④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13.我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全国总人口为1339724852人,与第五次人1:3普查相

比,十年增加7390万人,年均增长0.57%,比1990年到2000年的平均增长率下降O.5个百分点,我国人1:3增长处于低生育水平阶段。说明

A.计划生育政策已经没有存在的必要

B.人口问题已经不是我国的重要国情

C.我国的计划生育政策已经取得一定成效

D.控制人口数量是实行计划生育的唯一目的14.2011年4月25日,全国人大在网上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修正案(草案)》,并向社会公开征集意见,受到社会广泛关注,创下首日收到超l0万条意见的记录。这表明

A.我国公民积极行使建议权B.我国公民积极参与文化生活

C.人民代表大会县最高国家权力机关D.我国公民能直接行使管理国家的权力

15.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十年来,西部地区的经济年均增长率达到11.9%,高于全国平均

水平,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

①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

②有利于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

③有利于缩小地域发展差异,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④有利于消除我国东西部地区的差距,实现同步富裕

A.②③B.①③C.①②③D.①②④

16.2011年4月,中宣部发出通知,评选表彰第三届全国道德模范。通知要求,要充分认

识评选表彰活动的重要意义,营造全社会参与的浓厚氛围,树立争当道德模范的社会风气。评选表彰全国道德模范

①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②有利于提高公民的思想道德素质

③有利于推动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④是加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有效形式

A.①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①②③④

17.全国优秀共产党员杨善洲退休20多年,带领群众开荒种树,创办林场,在艰苦的环境

下,战天斗地,完成了种植5.6万亩人工林场的壮举。他的事迹充分表明

①有了艰苦奋斗精神就可以成就任何伟业

②艰苦奋斗是成就事业必不可少的精神力量

③人类社会的文明成果是艰苦创业精神的结晶

④艰苦创业精神是改革开放时期所特有的产物

A.②③B.①④C.①③D.②④

18.创新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发展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现代人应该具备的素质。下列选项有

利于培养青少年创新精神的有

①积极参加小发明、小制作活动②经常给废旧物品找到新的用途

③在课堂上敢于发表不同的见解④总是力图用更多的方法解数学题

A.①②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24分)

19.(6分)2010年10月20日,西安某学院大三学生药家鑫驾车撞人后,又刺了伤者数刀致

其死亡。2011年1月1 1日,西安市检察院以故意杀人罪对药家鑫提起了公诉。2011年4月22日,西安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宣判,被告人药家鑫犯故意杀人罪,判处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2011年5月20日,陕西省高级人民法院对药家鑫案二审维持一审B.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

死刑判决。经最高人民法院核准,2011年6月7日,药家鑫被依法执行死刑。

请运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案件中,药家鑫的行为侵犯了受害者的什么权利?(2分)

(2)从药家鑫一案中,你得到哪些启示?(4分)

20.(8分)材料一:温家宝总理在201 1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十一五”期间,我国已经

全面实现城乡免费义务教育,所有适龄儿童都能“不花钱、有学上”。

材料二:2011年2月27日,温家宝总理在与网友在线交流时表示:全世界都在谈“中国崛起”,人们议论最多的是GDP(国内生产总值),但我以为,“中国崛起”的标志是在人才,是在教育。

请运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材料一中,所有适龄儿童都能“不花钱、有学上”体现了义务教育的什么特征?(2分)

(2)根据材料二,简要谈谈你对“中国崛起的标志是在人才,是在教育”这句话的理解。(4分)

(3)作为中学生,应该如何对待受教育的机会?(2分)

21.(10分)201 1年7月1日,伟大的中国共产党将迎来建党

90周年华诞。南宁市某中学准备举行“党啊,亲爱的党—

—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系列活动。请你参与:

(1)向榜样学习:雷锋、王进喜、焦裕禄、孔繁森„„,一

个个闪光的名字永远铭刻在我们的心中。在他们身上集中体现

了共产党员的优秀品质,请你列举出其中两种。(2分)

(2)心中的画献给党:请你为右图拟一个标题,并简要说明拟题的理由。(至少三点)(4分)

(3)为党旗添彩:中国共产党在走过的九十年历程中,留下了许多宝贵的精神财富。它们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集中体现。作为当代中学生,我们应该如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4分)

2011年南宁市中等学校招生考试思想品德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6分)

主观题评分说明:评分时采点和采意相结合。言之成理,符合题意,可酌情给分。非选择题(共24分)

19.(1)侵犯了受害人的生命健康权。(2分)

(2)①生命健康权是首要的人身权利;(1分)②公民在享有生命健康权的同时,负有不得侵犯他人生命健康权的道德义务和法律义务;(1分)③任何一类违法行为都有其法律后果,都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1分)④我们应自觉树立法律意识,维护法律尊严,自觉依法自律,做一个守法的人。(1分)

20.(1)公益性或免费性(2分)

(2)当今世界,各国之间的竞争归根到底是教育的竞争、人才的竞争;教育决定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未来。(1分)只有把教育搞上去,才能化人口大国为人才强国,化人口压力为人才优势;(1分)才能从根本上提高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1分)才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取得战略主动地位。(1分)

(3)履行受教育的义务,为中华民族的腾飞而努力学习。(2分)

21.(1)①热爱祖国,把个人的理想和事业融汇于国家大业中;②热爱人民,把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③高度的社会责任感,不言代价与回报的奉献精神;④遵纪守法,廉洁奉公等。(2分,只要举出其中两种即可给满分。)

(2)标题:《呵护》《党在我心中》、《永远热爱党》等(1分,只要表达出爱党的情感即可给分。)理由:①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取得了胜利,建立了新中国或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②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或没有共产党就没有社会主义;③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改革开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④中国共产党执政为民;⑤中国共产党始终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⑥各级党委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挥者。(3分,答出其中三点即可给满分)

5.遂宁市中考满分作文-感谢大自然 篇五

大自然,是一个没有硝烟的战场,但每天都会有死亡。一次大雨、一次干旱,都会使数以万计的生命倒下,但我也从中学到了很多,很多……

感谢豹子的忍耐

天渐渐暗了下来,饿了一天的豹子出来捕猎。它静静地蹲在草丛里,注视着一只在河边踱步的羚羊。虽然它跑百米之遥33秒,盯它仍然要等待一个机会。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了……终于,机会来了,就在羚羊低下头喝水的那一瞬,豹子扑了上去,一口咬住了羚羊的颈部,羚羊立刻就毙命了。

就在豹子要将羚羊拖走时,在一旁早已等候多时的狮子冲了上去,此时豹子已经没有体力了,所以它只有去寻找下一个猎物了,而狮子则开始享用美餐。可豹子却用行动证明:成功的先决条件是忍耐。

感谢狼的团结

狼群在蒙古草原已经生活了几百年,而它们之所以可以称霸草原一方,是因为它们团结,从不会搞内战,从不会自相残杀。

狼群们现在可以捕到的事物已经越来越少了。它们每天都要忍饥挨饿,却从不自相残杀,它们现在唯一的目标就是——进行一次大规模的围猎,以填饱肚子。迎接即将到来的,令人不寒而栗的冬天。

这天,狼群们发现了一个新的饮水点,所以它们全都埋伏在饮水点附近的背风处,准备迎接它们的猎物。临近黄昏事,一群黄羊来到水边,准备饮水。狼群们一发现猎物就纷纷做好了准备,它们一点一点地向四周散去,准备形成一个包围圈。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了,黄羊们没有察觉到任何的危险,还在畅饮泉水。就在它们喝饱之后,头狼像离弦的箭一样冲了上去,其它的狼也争先恐后冲了上去。黄羊见势不妙,可四肢却被压得抬不起来,就更别提逃跑了,所以它们也就成了任人宰割的羔羊了。这场围猎,狼群大获全胜,而它们也用行动证明:成功的必需品是团结。

6.遂宁市中考物理试题 篇六

-----出自《中国中学生联盟网》

作文试题

高山无语,但阅尽世事沧桑;大海怒吼,却源自细流无声。另如鲜花绽放,枯叶凋零,金蝉脱壳„„大自然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无不充满智慧,蕴含哲理,富有灵性。崇尚自然,亲近自然,融入自然,我们的生活才会更加和谐,我们的情感才会更加丰富,我们的人生才会更加精彩。

请以“感情自然”为话题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可以写你与大自然相处的某种经历,也可以写某种情感的变化过程或某种思考和感悟,等等。

注意:1.题目自拟,文体自选,立意自定。

2.文中不能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等。

思路点拨

“感悟自然”这个话题是相当宽泛的。面对无垠的大千世界,无限的万千象,不能茫然无措,这就需要写作时化虚为实,化大为小。“感悟自然”的“文眼”是“感悟”,要避免“见山是山,见水是水”的客观“再现”。如果只是写出自然事物的表面属性,没有把它和我们的主观体验及心灵思索联系起来,作文也就失去了灵魂,严格说来就脱离了文题的要求。要在作文中与读者产生情感的交流,心灵的碰撞,就要求作者善于体验自身经历,将心中的感动饱蘸于笔端,流泻于笔下,这样做,才能将“感悟自然”之情具体化,形象化。

这个话题决定了最容易写成借物抒情的记叙文。写作时,首先要在眼前呈现出生机勃勃的大自然,要感受到大自然的生命并且在自然万物中加入你的情感体验。例如:登上高山绝顶,感悟“一览众山小”的豪情襟怀;面对茫茫大海,感悟“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襟怀;望星空,感悟宇宙广阔深邃;听虫鸣,感情生命之多彩。其次,通地讲述动人的故事,感情一段道理,对本题特别适合。对于初中生来说,用一个曲折的故事作为载体,写出一段感情,最很容易做到的。如杨朔的《荔枝蜜》就是很好的例子。再次,要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抒写自己的情怀。如茅盾的《白杨礼赞》就是在记叙的基础上展开议论和抒情。关开“感悟”的内容,可以见于篇末点题,也可散见于篇中。切忌写成纯粹的议论文,那样是不易把握的。全篇议论,反而令人厌烦。

总之,我们“感悟自然”,一定要突出一个“悟”字,借助具体的物象,抒发真情实感,不要无病呻吟,装腔作势,应有较深的意蕴,给人一定的启迪。这样,你的文章才能成功。

满分佳作

桃 花 依 旧

桃花是一种很平常的花,然而在我的心目中却有着特殊的地位。看到它,我就想起与位朋友的一段故事。

那是几年的一个春天,我到邻村一位好友家作客。我们一声去野外散步,走到她家的果园里时,她郑重地折了一枝桃花,递到我手里,说:“送给你,愿咱们永远是好朋友。”那时,我们临近小学毕业,同学们相互写赠言,送礼物,但是没有一个想到送花的。

我用塑料薄膜将这枝桃花包起来,飞奔回家。我想:“可不能让这枝友谊之花凋谢了。”回到家,我就让爷爷把它嫁接在我家果园里的一棵桃树上,并做了标记。几天后,我欣喜地发现,它们成活了。

花谢花开,又是一年,我已经在山外中学上初中了,我的那位朋友因为家境贫困,没能继续上学。由于离家远,功课又紧,我很少回家。渐渐地,我忘记了那枝桃花,忘记了那棵桃树。

暑假的一天,爷爷端来一筐桃,让我尝尝鲜。爷爷挑出几个红红的大桃给我,说:“苗苗,这几个是你从朋友家带来的那桃枝结的。那桃真是好品种,结得又大,又甜,又多。我又把那些芽嫁接到别的树上去了。”我心头一震,这才想起那枝桃花。爷爷又说:“你的那个朋友到我们家来过两次,都没见到你。她还特地跑到果园里看那桃树,可惜季节不对,没看到桃树结果。

我跑到果园里,来到那棵桃树前,望着那寂寞的桃枝。那桃枝已分了好几个叉,枝繁叶茂,上面还挂着好多青里透红的桃子。

看着这;累累硕果,我的眼泪不觉流了下来。谁说桃李无言,我分明听到它在说:“我们永远是朋友。“原谅我吧,好朋友,竟然这么长时间没跟随你联系了。都说是“人非草木,孰能无情”,却原来草木比人更有情。

老朋友,我这就去找你。

满分理由:

本文构思巧妙,在众多的只是空泛地“感悟”而无情节的考场作文映衬下,令阅卷老师眼睛为之一亮。本文明写桃花,暗写友情。从桃花有情硕果长存与人的善变的对比,感情到草木比人还有情,情感的抒写水到渠成。结尾只用一句话点题,胜却喋喋不休。本文最大优点是有人物,有情节的发展与变化,通过叙述来揭示主题,比起大段大段地议论更有力量。

一棵树的命运

在远离城市的一个乡村外的小河边,有一排参天大树。它们是毛白杨树。这些杨树约有三十年的树龄,棵棵高大,挺直,粗壮。

毛白杨生长比较缓慢,现在已没有人愿意种植了,所以,这排高大的白杨树特别惹人注目。它们站立在河边,树形优美,树冠如宝塔般。用报刊上常用的一句话来形容,那就是“站成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这排毛白杨共有十四棵。经过一年年风霜雨露的洗礼,卓然屹立。夏日里,它们给下地干活的农民们提供纳凉的场所,给孩子们提供了游戏的天地。小鸟在它们的肩头做窝,鸣蝉在它们的身上高唱。他们生活得自由自在。

这一年的春天,来了几位大肚的官员。他们对着这排树指指点点,兴奋地讨论着。树们不知道这些人什么来头,只隐约听说“大树进城”“美化环境”“政绩形象”什么的。这些人走后,第二天,来了更多的人。他们带来了很大车辆有吊车、有大卡车、有挖掘车。原来,这些大树要被移栽到大城市里。

不知大树们是如何想的,但他们的命运并不握在自己手里,用了好几天的时间,大树们一棵棵被剪去树冠,只留下几根大的枝叉,带着脚下一坨泥土,被吊车给装上了大卡车,运进了城里。

但是,只有一棵例外。本来,站成一排时,还不很明显。随着一棵棵树被移走,这棵树的“披风”状就显露出来了。它下部的树干也是高大挺直的,可是上部的树冠就像微风的芦苇一样,向一个方向斜逸而去。就因为这个原因,它成了惟一被留了下来。

面对这棵大树,我沉思起来:它因为形象不端正,不符合人类的审美观点,而没有与同伴们一声进到城里的花花世界。这,到底是不幸或是幸运呢?一时,我还真不好下结论。那么,人呢?是不是也与此类似?

到了后来,听说移栽到城里的那13棵大树全都死掉了。这时,我才最终找到了答案。

满分理由:

7.解读中考物理探究性试题的特点 篇七

一、注重科学方法的考查

科学探究展示了物理规律的一般探究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需要运用各种独特的物理学研究方法, 初中阶段学生接触到的物理学研究方法主要有:控制变量法、理想法、类比法、转化法、观察法等, 其中控制变量法的应用最为普遍, 也是中考的热点。因此,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结合实际问题多向学生介绍, 指导学生多思考。

例1: (2009年湖南省常德市) 小华总结两年来所做的物理探究实验发现:

(1) 当要研究的物理量不易直接测量时, 都要想办法把它们的大小间接表示出来。

如:甲实验是让木块在水平面上做______运动, 通过读取弹簧测力计上的示数间接知道摩擦力的大小;乙实验中小球动能的大小是通过观察比较物块B反映出来的。

(2) 当要研究的物理量与多个因素有关时, 都要采用_______法。

如:甲实验研究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大小时, 就要多次改变______, 同时保持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变;乙实验研究小球动能的大小与速度的关系就要多次改变的大小, 同时控制小球的_________不变。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控制变量法的应用, 要探究哪个物理量的影响就要改变这个物理量, 而保证其他的物理量不变, 这就是控制变量法。根据二力平衡的相关知识可知, 只有当木块在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时, 木块所受到的摩擦力和拉力是一对平衡力, 即木块所受摩擦力的大小与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相等;回想课本动能演示实验情景可知, 本题只能通过纸盒被推动距离的远近来比较动能的大小, 纸盒被推距离越远, 小球的动能就越大, 反之越小。对于第二问, 可根据控制变量法的定义可知, 研究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的大小的关系时, 就要改变压力的大小 (可通过加减砝码个数来实现) , 保证其他物理量不变;研究小球动能的大小与速度的关系时, 就要改变速度的大小 (可通过改变小球释放的高度来完成) , 保证其他物理量不变 (即质量不变) 。

二、重视实验设计和过程的考查

此类试题主要考查学生根据猜想与假设, 结合所给实验器材来设计实验步骤或对所给实验步骤进行正确排序和纠错等。解答此类试题的思路一般是:明确实验目的———确定研究方法———确定需要的物理量———设计实验方案———对方案进行可行性分析———筛选最佳方案。

例2: (2009年江西省) 同学们在实验室里测量某种小矿石的密度, 选用天平、量筒、小矿石、细线、烧杯和水, 进行了如下的实验操作:

A.将小矿石用细线系好后慢慢地放入量筒中并记下总的体积。

B.把游码放在标尺的零刻度线处, 调节横梁上的螺母, 使横梁平衡。

C.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

D.将小矿石放在左盘中, 在右盘中增减砝码并移动游码直至横梁平衡。

E.在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并记下水的体积。

(1) 正确的实验操作顺序是______ (只填字母序号) 。

(2) 在调节天平时, 发现指针位置如图1甲所示, 此时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调 (选填“左”或“右”) 。

(3) 用调好的天平称小矿石的质量。天平平衡时, 放在右盘中的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1乙所示;量筒量出小矿石的体积如图1丙所示, 由此可知, 小矿石的密度ρ=____Kg/m3。

(4) 实验中, 由于小英同学不小心把量筒打碎了, 但实验室里已没有量筒了, 老师就给她增加了一个溢水杯。现请你帮她想办法测出小矿石的体积, 写出简要的实验步骤。

解析:此题考查了天平和量筒的使用方法、单位换算和密度公式的应用, 以及处理实验中出现的突发性问题的能力。此类试题既注重基础性, 又强调能力性, 既能较好地考查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 又能兼顾各个层次的学生, 充分体现了现代课程的要求和理念。解答此题首先要结合平时做实验的情景来分析, 力求减小误差。比如先操作步骤A, 再操作步骤D和先操作步骤D, 再操作步骤A, 前者误差大, 后者误差小, 所以正确的实验步骤应是C-B-D-E-A而不是C-B-A-E-D。接着应观察天平和量筒的分度值, 进而正确读出小矿石的质量和体积分别为62g、20cm3, 然后根据密度公式ρ=m/v, 带入数据得:ρ=3.1g/cm3, 最后进行单位换算, 将g/cm3换算成kg/m3作单位, 得3.1×103kg/m3。第 (4) 问则是另辟蹊径, 用一种全新的思路去寻找另一种解决问题的方案——利用溢水法。将被测物体浸没在盛满水的容器中, 收集被溢出的水, 然后用天平测出溢出水的质量, 运用V水=m水/ρ水计算得出, 即该水的体积和被测物体的体积等大。

三、重视对数据、现象的分析和思维归纳的考查

此类试题立意于培养学生的思维分析和概括能力, 不是单单要求学生记住某一实验的结论来填空的, 而是创设一定的实验情景, 给予学生合适的信息, 让学生自己动脑思考, 分析归纳出一定的结论。为此, 教师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应加强对学生分析、归纳等思维能力的培养。

例3: (2009年重庆市) 在“探究影响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因素”实验中, 某同学用如下图2所示的同一滑轮组分别做了3次实验, 实验数据记录如下:

(1) 在表中的空格处填上适当的数据 (机械效率用百分数表示, 保留一位小数) ;

(2) 在实验操作中应竖直向上______拉动弹簧测力计;

(3) 从实验数据分析得出:使用同一滑轮组, ______可以提高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4)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可能还与其他因素有关, 请你作出适当的猜想: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_______有关 (写出一种影响因素即可) 。

解析:这是一道典型的数据分析、处理型的实验题, 重点考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数据并不等于探究的结论, 它只是对实验事实的客观记录, 探究的结论是在数据的基础上通过分析论证, 对收集的数据进行比较简单的因果推理, 寻找数据间内在的关系特征, 这样得出结论才具有普遍意义。利用公式W有=Gh和W总=FS分别算出有用功和总功, 且S=nh (n为绳子的段数) 。最后引用机械效率的公式η=W有/W总×100%可算出机械效率。通过比较3次实验数据, 我们不难看出使用同样的滑轮组, 只是钩码的重量不同, 而机械效率却随钩码个数的增加或钩码重量的增加呈现出依次增加, 这说明使用同样的滑轮组, 提起的钩码越重,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就越大。克服滑轮的自重和绳与滑轮间的摩擦所做的功为额外功, 其动滑轮自重增大, 额外功就越多, 要提高机械效率, 必须增大有用功, 减少额外功, 即使有用功在总功中所占的比例增大。

四、重视对综合应用和创新能力的考查

此类试题对重点知识的掌握、基本操作技能和创新开放的考查于一体, 对学生的各种能力要求比较高, 其目的重在考查学生的观察、设计、分析归纳和创新思维能力, 它是上述3种实验的综合体现, 难度较大, 但它能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和积极性, 同时也能锻炼学生的思维。

例4: (2009年福建省福州市) 小明注意家里摆钟 (图3) 的钟摆在有规律地摆动, 经认真观察发现钟摆来回摆动的时间刚好是1秒, 就想:是不是所有的摆来回摆动一次的时间都是1秒呢?于是, 他请教了物理老师, 知道摆来回摆动一次的时间叫做周期, 在老师的指导下他设计如图4所示的单摆 (即细线下系一小钢球) 进行探究。实验数据记录如下:

(1) 从表中数据可知, 单摆的摆长L越长, 周期T越选填_______ (选填“长”或“短’) 。

(2) 请根据表中数据在图5中作出单摆周期的平方T2与摆长L的关系图像。

(3) 分析图6所示图像, T2与L所成_______关系。

(4) 由表中实验记录可知, 单摆来回摆动一次时间比较短, 直接测量摆动一次的时间误差比较大。你认为小明为了减小测量误差是怎么做的?

(5) 生活中若摆钟走慢了, 应如何调整钟摆的长度?

解析:问题是思维的动因, 是探究活动的起点, 人们只有发现和提出问题, 才会积极认真地思考, 努力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在题中小明从家中的摆钟很υ然地引出了要探究的问题。解答时一定要认真分析表中的数据, 找出二者的内在联系是解答本题的关键所在, 即会根据数据, 利⒚描点法画出正确的图像。通过对表格中的数据分析可得, 单摆的摆长增长时, 周期也随之增长。根据纵坐标和横坐标所代替的物理量, 从表格中的数据中找出对应点、描点、连接这些点成曲线或直线, 并延长至原点, 便可得如图6所示的T2与L的关系图像。通过图像可知, 这是一条直线, 分析归纳其规律, 得出结论, T2与L成正比。减小误差的方法主要有使⒚精密测量仪器和求多次测量的平均值, 此实验周期短, 误差大, 故不能取多次周期的平均值, 为此可借助积累法, 测出单摆来回摆动多次的时间, 然后计算出来回摆动1次的时间, 从而减小误差。通过实验数据可知, 摆长越长, 摆动一个周期所用的时间就越长。摆钟变慢, 说明摆动一个周期的时间变长, 应该将摆长变短。

8.新课改下中考物理试题研究 篇八

关键词:中考物理试题 新课程改革 特点 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7

引言

物理的中考是对整个初中阶段的物理学习以及物理教学的一个整体的评估。中考试题也是经过专家研究结合当前的教育情况出的,因此每年的中考试题都会引起教师和学生的高度关注,尤其是教师对于中考的试题会进行分析,结合新课程改革教材和要求针对性的改变自身的教学方法以及教学策略,从而来提升自身的教学水平,提升教学质量。

正文

一、注重联系实际生活,注重对双基的考查

在新课程改革中对中学物理提出了双基的要求,既学生通过学习掌握基本的物理知识和基本的物理技能。因此近年来的中考试题也围绕这一要求针对性的出题,并且占比的也越来越高。物理学科是一门与实际生产生活紧密联系的学科,小范围来说生活中的小的现象,大范围来说的话涉及到工业生产甚至是科技当中的很多原理问题,因为物理学科一门更加针对实际应用的学科。针对这一特点中考试题也在不断改变物理试题的考察的重点,将试题更多的与实际生活想联系。在物理试题中选取生活素材设定生活情境,以考查学生的对物理双基的掌握作为出发点,从而也能使物理试题更加的多样化。实例分析如下:

例1:小林把菜籽油和地沟油放入冰箱进行鉴别。当它们温度都下降到8℃时,保持液态的是菜籽油,变成固态的是地沟油。这种鉴别方 法的依据是地沟油的___________比菜籽油的高。若相同条件下质量相等的两种油降温的幅度不同,则说明这两种油的____________不同。

点评:这道题主要考察的是热点的基本知识,主要是涉及到凝固点和比热容方面的知识。通过生活中常见的现象为切入点,然后利用物理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现象,从而将物理知识运用到生活当中,将物理知识与实际生活紧密结合。

二、注重实验探究,突出考查过程与方法

物理是一门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实验探究是学习物理的基础方法,只有真正掌握和领悟有效的学习物理方法,才 能顺利进行今后的物理学习,并受益终生。因此,中考的热点就始终离不开实验探究题,并且逐年加大考查力度。《物理课程标准》要求,在突出对实验探究过程考 查的同时,重视研究方法的指导,使学生在进行科学探究、学习物理知识的过程中,逐渐拓宽视野,初步领悟到科学研究的真谛。近几年来试卷考查物理实验比较全 面,实验试题内容比较丰富涉及观察能力、基本仪器使用、数据处理、方案设计、分析论证等,重点突出对实验探究过程中重要环节和常用的比较重要的探究方法的 考查。

例2:小紅同学在做“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特点”的实验中:

(1)如图1所示,她的操作存在错误,请指出图中其中一个操作不当之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红纠正所有错误后,在水温到达89℃时开始每隔2分钟做一次温度记录,并描绘出如图2所示的图像。根据图像可以知道水在沸腾时的温度是 ___________℃,说明这时该处大气压是___________(请选填“大于”或“小于”或者“等于”)一个标准大气压。

图2

(3)若烧杯中水的质量为0.4kg,则从开始计时起加热10min,水所要吸收的热量是___________J。

(4)小红觉得从开始加热到沸腾的时间偏长,请你给她提出一个改进的措施。

点评:本题主要是考察到了实验过程中的操作失误,并且结合图像方法来对整个题目进行数据分析。这道题考察了实验的能力以及操作能力,同时也考察了对实验结果的分析能力。这道题虽然简单但是考察了一个实验的所具备的相应的能力。

三、体现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试题质量有所提高。

中考试题的设计上更加重视渗透科学、技术、 社会和环境协调发展的思想,更加突出科学性和人文性的有机结合。注意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关心社会,关心最新科技成果等社会热点问题,是中考物理命题的主旋律。不仅使得试题更具有时代气息,而且使得试题具有德育教育的功能。

例3:关于能源的应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大量使用石油产品会造成大气污染,所以应该停止开采石油。

B.和平利用核能特别要注意防止核泄漏造成环境污染。

C.修筑拦河坝建造水电站来利用水能发电,有百利而无一害。

D.大量使用太阳能热水器就可以完全解决当前全球面临的能源危机。

例4:有一辆被查堵的核定载重20t的大货车,连车带货超过100t,相当于两节火车车厢的载重量。车辆超载问题严重,路面和桥梁不堪重负,恶性交通事故时有发生。请你运用所学物理知识,说说车辆超载的危害有哪些?(写出两点即可)

点评:例3中的试题虽然是一道选择题,但是选项是非常的开放的,考察了学生对社会问题的思考。例4中也是将社会常见问题考察学生自身的想法,从而将学生的理论知识与社会现实和紧密结合。两道题目都在不同程度上对学生进行了价值观的引导。

结束语

在新课程改革的过程中,中考物理试题也进行了相应的改革,根绝新课程改变的要求,试题的方向更加注重考查学生的物理基本知识和技能,并且注重对学生创新和个体的考查。所以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也要根据新课改和中考试题的特点采取相应的对策,从而提升学生的物理基本技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能力。

参考文献

[1] 朱德芬. 新课改下中考物理试题研究[J]. 好家长. 2014(38)

[2] 王希亮. 课程变革呼唤“中考物理命题思路”的转变[J]. 科学教育. 2010(04)

上一篇:珍爱生命保护自己下一篇:《有一种愚蠢》阅读练习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