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陵县产业发展研究初探(精选5篇)
1.铜陵县产业发展研究初探 篇一
安徽铜陵县光辉村加快农村信息化建设 推进蔬菜产业发展
日期:2010-08-12 14:37作者:来源:铜陵县科技局
农村信息化建设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对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农民致富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铜陵县光辉村在县科技部门和乡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关心指导下,积极开展工作,大力推进新农村信息化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是健全组织,加强领导。
为把新农村信息化建设工作组织好、协调好,村“两委”成立了以村书记为组长、村主任为副组长,县乡农业科技特派员、村“两委”其他委员、村办集体企业负责人、蔬菜种植大户、农产品营销经纪人等为成员的信息化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并指派1名有一定电脑操作基础的同志负责信息化工作的日常运作,同时聘请乡农业信息站信息员为村信息站专业辅导员,建立健全了村信息站的各项运行管理制度,提高了信息站工作质量。
二是实施全程代理服务,加强信息对接。
由于村民文化素质较低,获取知识的信息面窄,种植品种单一,结构不合理。蔬菜增产不增收现象时有发生,蔬菜集约化、产业化经营很难实现。针对这一现状,领导小组结合新农村信息化建设契机,通过开展信息全程代理服务,加强专业户信息有效对接,力求从根本上解决影响蔬菜产业发展的问题。
为加强信息对接服务,该村设立了23个村民小组信息化单位,开展信息全程代理服务。蔬菜生产产前新品种、新设施的信息服务,产中各项实用技术服务,产后蔬菜电话、网上供销服务实施免费全程代理服务。每个单位确定一个信息员,领导小组主要成员建立分片联系点制度。单位信息员将村民对于种什么以及如何种好、卖好等方面的想法收集记录,反映给联系点成员。联系点成员通过村信息站网络平台,查询相关信息,联系相关专家分析整理,将材料发给相关信息化单位,用于指导蔬菜产前、产中、产后实践。三是利用信息化平台,服务农业生产。
为积极推动农业生产,宣传推广适用技术。该村通过安徽农业信息网等网站平台下载编发节水灌溉技术、热线育苗技术、配方施肥技术、大棚反季节高效栽培技术、全程化控技术等资料12类15600份,辐射带动面积820亩,亩平均增收1620元;发布各类蔬菜供销信息48条,点击回复642条,发生业务6项,销售蔬菜2600余吨,实现产值416余万元。村领导小组还通过印发明白纸的形式,让全村村民了解村信息站的服务方式、服务内容,蔬菜生产有问题可以随时到信息站反映求解决。配备的信息自助终端机信息平台完善后,可以利用与专家沟通交流,解决技术难题,获取最新技术信息。终端机放在农资超市,菜农到农资超市购买农资时,信息员现场指导菜农使用信息终端机,方便农民日后自己使用。
四是实现农超对接,迎合市场需求。
市场销售是农民生产的最终目的,为促进产品销售,村信息化领导小组成员定期了解蔬菜专业大户的生产状况,加强蔬菜专业大户与市场需求商的对接。通过信息平台,提前掌握市场需求信息以及相关产业前景,进行适应种植;建立村网站,宣传特色产业,介绍蔬菜基地发展现状与服务内容,促进产品销售。铜陵市百大合家福超市在该村网站上了解到本村蔬菜生产基地情况后,主动联系合作社到蔬菜基地考察,并签订了200万元年蔬菜购销合同。苏果、和平姜业等公司也通过我村网上发布的供销信息与合作社开展对接,并分别签订了相关品类蔬菜的常年供应合同,有效地促进了蔬菜产业的发展。
目前,光辉村现有2000亩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是铜陵市“菜蓝子”经济重点工程之一。2008年6月,成立了有386户村民参加的蔬菜专业合作社,当年全村蔬菜种植实现产值2200多万元,人均纯收入7600元(同期全县人均纯收入为5469元)。2009年蔬菜种植实现产值2350万元,人均纯收入8320元(同期全县人均纯收入为6048元)。2007年以来,该村先后获得了市级生态村、“一村一品”示范村、省专业示范村称号。光辉蔬菜专业合作社先后获得了市、县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和信息化建设示范社称号,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获得安徽省安全优质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基地称号。
2.铜陵县产业发展研究初探 篇二
SWOT分析方法常用于企业战略研究和同行业竞争对手的分析, 利用SWOT分析模式可以发展自身优势, 明确劣势, 寻找可能的外部机遇, 规避潜在的市场风险, 使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本文利用SWOT模式, 并结合自身团队到江陵县实地考察所得一手资料, 立足于江陵县农村淘宝现状, 明确江陵县农村淘宝竞争阻碍, 组合江陵农村淘宝发展资源, 并提出发展意见。
2 江陵县农村淘宝发展的竞争者分析
江陵县农村淘宝竞争者不同于一般企业只面临同行业其他竞争者, 江陵县农村淘宝发展现阶段, 面临的竞争来自三个方面:一方面, 来自江陵县本身的实体经济的竞争, 最明显的例子是在调研的过程中, 有些淘宝店主就受到了原本经销店老板的排斥, 经常产生各种矛盾, 然而反思江陵县城镇实体店受到的冲击和产生的排斥都是短时间不可调和的;另一方面, 来自京东和供销社的同行竞争者, 京东现阶段对县级网购市场的占有是绝对强大的, 而供销社更是早已覆盖了本县几乎所有的村点。最后面临一定程度的其他县域的竞争压力, 比如其邻县公安县, 其在经济发展水平和地域面积上都存在优势的前提下, 其农村淘宝的发展对江陵县农村淘宝必然产生一定程度的冲击。
3 内部要素分析
3.1 内部优势要素分析
(1) 有自己的特色产业, 像双菜籽油、津江啤酒和特色的农产品, 江陵县经济商务和信息化局、江陵县电子商务协会通过协调农村淘宝湖北项目部, 选择湖北津江啤酒有限公司一款产品通过农村淘宝平台进行集单销售, 上线三天订单超过一万件、销售收入40多万元, 7月中旬销售收入突破100万元, 这些产品以经济实惠, 便利高效的优势获得了一定的市场。
(2) 政策上有政府大力的扶持, 政府帮助江陵县建立县级服务中心, 村服务点, 帮助江陵万佳科技园营销中心进行系统化的人员培训体系, 确保了人力资源的充足性
(3) 经济发展水平相对低对淘宝需求大, 江陵县的农村地区有商品需求时只能在集市和小卖部购买, 但是里面的商品质量不高, 要是质量还不错的商品价格就会比江陵的县里要贵, 而我们现在建立的江陵农村淘宝村点可以提供全国公平公正公开的统一价格, 为村民购买商品提供便利。特别是近年来农村对家用电器的大量需求, 因此具有比较大的市场需求和发展需求。
(4) 有来自财政的补贴, 每个月销量到达一定的数量, 可进行免息贷款, 上半年就一共资助了两百多万。
3.2 内部劣势要素分析
(1) 经济发展水平低, 县域经济实力仍较薄弱, 主要表现为县域经济规模小, 工业企业大多为小型企业, 缺乏有带动力的大企业和企业集团, 产业集群化程度低, 没有大规模性特色产业, 没有农村淘宝龙头企业。农业经济二元结构特征明显, 传统农业占优势地位, 现代农业比例较小, 农民增收缓慢, 江陵县工业现代化程度低。江陵农村淘宝的运营缺乏人才、技术、资金等要素支撑。
(2) 新起步, 没有电商基础, 在改变了产品链条上的利益分配关系, 缩减价值链中间环节, 增加末端节点价值分配和给消费者与商家能带来便利和好处上没有明显优势。
(3) 居民对农村淘宝的模式的陌生和不了解, 在江陵的农村淘宝服务中心进行问卷调查时, 部分居民对农村淘宝的完全不了解和抵触, 在推广和宣传农村淘宝上会遇到一定的问题与难度。
4 外部要素分析
4.1 外部机遇分析
(1) 国家政策的极大鼓励, 并出台了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提高农民消费水平的多项优惠政策, 农村淘宝将会进一步发展, 慢慢互联网的普及, 对淘宝的接受度逐步扩大, 对于农村淘宝的使用频率将会大幅提升。随着人均消费水平的慢慢的提高, 居民自身对于食品、健康、个性的要求不断抬高, 对于农村淘宝的依赖性会慢慢提高, 农村淘宝的发展也会急剧扩大。
(2) 另外农村整体用户人数也是很高, 他们的市场需求很大, 因此在发展机遇上, 具有很大的市场发展空间
4.2 外部风险分析
(1) 竞争对手, 对实体经济冲击造成反冲击, 实体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不仅提供了大量的就业岗位, 促进就业, 增加人们的收入, 提高生活水平, 另外, 实体经济稳健我国的经济结构, 降低泡沫的破裂风险, 使国民经济健康持续发展, 在运行上, 实体经济以实际财富运动为主体, 整合生产要素, 调节生产消费活动, 创造社会真实财富, 因此, 占着至关重要的实体经济会对农村淘宝的发展实现竞争和反冲击。
(2) 在随着农村淘宝的发展, 交易量越来越多, 在交易上, 容易完全受淘宝市场左右, 当经营状况不好时, 会有一系列连锁反应, 面临的风险比较大。
5 SWOT战略组合分析
(1) SO战略分析:组合优势, 抓住机遇, 增长自身发展优势。一方面, 在全国农村淘宝快速发展的时期, 江陵农村淘宝的建设更应该加大投入, 稳固自身的发展优势, 对于当地的特色农产品如:双菜籽油、副锡红米等, 应加大扶持力度, 培育生产和加工这些特色农产品的龙头企业, 规模经营;另方面, 针对农民对农村淘宝的接受度来看, 政府应该加大宣传力度, 利用江陵电视台成立农村淘宝专项栏目组, 深入农村淘宝进行采访, 让农民更好的接受农村淘宝;最后更要政府内部管理机制建设, 当地经信局应该加大有关农村淘宝发展建设专项团队的组建力度, 完善农村淘宝监管制度, 规划利用农村淘宝“走出去”战略, 形成江陵县农村淘宝的生态圈。
(2) ST战略分析:利用优势, 加大创新力度, 防范风险因素。面对有如京东、供销社的同行业竞争, 江陵农村淘宝更应该打造自己的便民利民形象, 深入了解当地农民的生活需求和消费习惯, 因地制宜。面对农村淘宝这个新事物本身所具有的各方面风险, 更应该实施人才战略, 一方面, 增加农村创业福利, 吸引更多有能力的年轻人回乡利用农村淘宝创业, 另一方面, 加大县域农村淘宝科研人才培育力度, 与江陵县中职院校合作, 储备人才, 为当地农村淘宝建设给予更加稳固的“后备军”储备。最后面临当地实体经济对农村淘宝的排斥, 县政府应该改变“自由竞争, 适者生存”的态度, 应该考虑到县域的实体店铺能力是极其有限的, 这种竞争根本不能平等, 这不是本县实体店和本县农村淘宝服务中心的竞争, 这是本地实体店和阿里巴巴集团的竞争, “适者生存”的管理思路根本不合适, 应该加大政策倾斜, 主动引导县域实体经济向农村淘宝靠近, 将自己的产品“挂”在农村淘宝服务中心, 培育实体经济的线上线下。
(3) WO战略分析:抓住机遇, 隐藏劣势, 实施反转型战略。江陵县面临自身行政面积和经济发展的劣势, 需要合理规划布局, 步步为营的发展农村淘宝项目, 打造自身的特色农产品品牌, 开发农村消费潜力, 使本地农村淘宝的发展小而精, 杂质少。
(4) WT战略分析:规避风险, 隐藏劣势, 实施积极的防御战略。江陵县由于自身环境不利, 其经济发展水平是相对落后的, 农村淘宝的出现更是一个好的经济增长点, 政府应该深入研究如何处理好自身与农村淘宝的关系, 对“政府对市场做什么决定都是错的”这种观念还需要多斟酌, 这也不符合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本质特征。在保守的战略中, 政府更应该完善对于农村淘宝的监管, 对于农产品安全检测和村民购买的商品使用的质量反馈, 加上农民自身农产品卖出的经营许可政策等等都需要当地政府劳心建设和完善。
参考文献
[1]朱兴荣.新农村电子商务及实施模式的探索[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07, (12) :227-228.
[2]刘可.农村电子商务发展探析[J].经济体制改革, 2008, (06) :171-174.
[3]侯晴霏, 侯济恭.以区域为核心的农村电子商务模式[J].农业网络信息, 2011, (05) :5-8.
[4]郑绮萍, 梁娟娟, 白雪等.高职电子商务专业实践教学课程体系研究[J].职业教育研究, 2010, (8) .
[5]朱孝立, 王海龙.新编电子商务概论[M].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 2006, (6) .
3.铜陵县产业发展研究初探 篇三
黄陵县人民政府(2012年6月7日)
尊敬的吴主席、各位领导:
时值初夏,吴主席在百忙之中到黄陵调研检查指导工作,充分体现了市政协对黄陵经济社会发展的高度关注。在此,我代表中共黄陵县委、黄陵县人民政府对吴主席一行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感谢!下面,我就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和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工作简要汇报如下:
一、黄陵县的基本情况
黄陵县位于陕西省中部、延安市南端,总面积2292平方公里,总人口13万,辖7个乡镇1个街道办事处和3个社区服务中心。黄陵煤炭资源丰富,已探明储量27亿吨,原煤年生产能力2600万吨,是全国100个重点产煤县和陕西四大煤田之一,是陕西重要的煤炭能源化工基地;黄陵是世界苹果最佳优生区,果园面积20万亩,年产27万吨以上,是全国绿色苹果示范基地和陕西优质苹果生产出口基地之一。黄陵人文景观独特,是中华民族始祖轩辕黄帝的陵寝所在地、海内外华人寻根祭祖之地,黄帝陵号称“天下第一陵”,是全国首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国首批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全国重点风景名胜区、全国首批5A级旅游景区、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中国黄帝祭祀文化之乡和中国民间文化旅游示范区。黄陵区位优势明显,生态环境良好,森林覆盖率达71.5%以上,基础设施完善,人居环境优越,科技、教育、文化、卫生等各项事业协调发展。2011年,全县生产总值完成83.6亿元,增长11.6%;财政总收入15.94亿元,增长32%,地方财政收入8.27亿元,增长37%;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63.3亿元,增长3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904元,增长18.9%;农民人均纯收入7723元,增长26%。从2008年起,连续三年在延安市目标责任考核中被评为优秀等次,连续三年位列“陕西省十强县”,2009年起,连续两年进入西部百强县行列。截至今年5月底,完成生产总值33.1亿元,占年计划94.1亿元的35.2%,同比增长11.2%;全县财政收入完成9.7亿元,占年计划17.2亿元的56.4%,同比增长37%,其中地方财政收入5.4亿元,占年计划8.9亿元的60.7%,同比增长52%;农民人均现金收入4100元,占计划9113元的45%,同比增长18%,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9951元,占年计划24249元的41%,同比增长35%,基本实现时间任务“双过半”。
二、全县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情况
近来年,县委、县政府坚持把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快速发展作为经济工作的重点,积极调整结构,扩张总量,加大了对非公有制经济的引导、支持和保护力度,使全县非公有制经济呈现出总量快速增加、领域不断拓宽、结构逐步优化、贡献继续增大的良好态势。2011年全县非公有制经济总量达到5057户(含个体工商户),从业人员17104人,完成增加值17.92亿元,占同期全县GDP的21.43%。店头煤化工产业循环经济园区完成增加值32亿元。今年截止5月底,全县非公有制经济完成增加值8.75亿元,占年计划的45%,较上年同期增长20%,店头煤化工产业循环经济园区完成增加值19.4亿元。
(一)完善规划创新机制,发展合力逐步形成。
近年来,我县相继出台了《黄陵县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五年规划》、《关于加快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实施意见》、《黄陵县非公有制经济人才发展规划》等一系列纲领性文件,进一步明确了今后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和保障措施;建立起由主管县长为第一召集人,有关职能部门为成员的县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联席会议制度,明确了各成员单位的工作职责,定期研究和协调解决企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创新了工作机制,形成了发展合力。
(二)积极落实优惠政策,创业环境不断优化。
一是相继成立了黄陵万谷小额贷款公司和万谷小额贷款担保公司,扩充财政担保资金额度,解决了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二是设立了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基金,同时做好省、市中小企业扶持资金的申报工作,近年来共争取省、市中小企业专项资金300余万元,有力支持了园区建设和企业发展。三是建立了中小企业创业基地,定期开展优惠政策宣传活动,确定了企业环境评价代表,在行政执法部门推行了行政效率公示和评议制度,开展了部门规章和规范性文件的清理工作,创业环境不断优化。四是加强信息统计和预警监测工作,健全信息统计台账,强化对重点企业和两个园区的运行监测,为企业健康发展提供保障。
(三)诚信企业发展良好,示范带动作用明显。
深入开展诚信企业创建活动,积极组织企业代表参加西洽会等各类展会活动,加强企业技术交流,展示现代企业良好形象,延安西物瑞星光电材料有限公司、黄陵圣轩食品有限公司等16户企业,创建成为市级和县级诚信企业。2011年,黄陵县天然气公司、轩辕圣地酒业有限公司、华辕有限责任公司、兴隆养殖有限公司等9户企业发展良好,累计实现营业收入4860万元,完成增加值1944万元,为全县非公有制经济的持续发展继续发挥着骨干和排头兵作用。
(四)结构调整初具成效,产业门类呈现多元化。
积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向农副产品加工、贮运、种植养殖、施工建材、科教文卫、旅游服务、餐饮娱乐及其它社会服务业领域转移,全县非公有制经济中高科技企业、建筑企业、交通运输业、批发零售业等企业的份额不断提高,形成了多元化投资主体和宽领域生产经营的良好局面。
(五)三大园区全面建成,夯实企业发展基础
三大园区经济发展势头强劲,已成为中小企业最活跃的投资热土和最大的经济增长极。店头煤化工循环经济产业园属全省100个重点县域工业园区,已入驻企业54家,其中规模以上38家,国内最大的煤矸石电厂—西峪煤矸石电厂累计完成投资25.7亿元,10万吨合成氨、60万吨高温煤焦油深加工项目完成各项前期工作。上翟庄高科技产业园区规划总用地105公顷,基础设施配套已基本到位,为中小科技产业企业入驻园区创造了条件,延安西物瑞星光电有限公司建成投产。轩辕酒文化旅游产业园是非公有制企业的亮点,防洪、桥梁、酒罐安装等工程全部完成,累计完成投资1亿元。
(六)非公经济蓬勃发展,社会贡献逐年加大。
2007年,全县规模以上非公有制企业仅有23家,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仅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1.9%;2011年全县非公有制经济总量达到5057户,占全县GDP的21.43%,五年时间增加了9.53个百分点。在支持县域经济方面,农产品加工、包装、储运等企业,与基地和农户结成利益共同体,有效带动了农业产业化发展。煤炭开采与加工业、建材施工业及旅游三产的发展,加快了城乡统筹步伐和店头、隆坊等重点镇的建设。非公有制经济已成为实现跨越发展、构建和谐黄陵的重要抓手。与此同时,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培养了董江源、吴海杰等一批优秀民营企业家,他们致富思源,不忘回报社会,积极开展捐资助学、修路架桥、扶贫帮困、接纳下岗失业人员就业和支持文化教育事业发展等慈善活动,推动了黄陵慈善事业的深入开展。
近年来,虽然我们在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方面做了一些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但还面临着许多矛盾和问题。集中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非公经济对县域经济贡献有待加大。目前,全县中小企业产值仅占全县经济总量的四分之一左右,低于全国50%、全省45%的平均水平。2010年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占全年GDP的20.5%,2011年为21.43%,只增加了0.93个百分点。二是产品市场竞争力有待提升。非公有制企业大多集中在原煤开采、房地产开发、果品原始收储等方面,科技含量较低,缺乏名优品牌产品和带动能力强产业集群。三是非公经济发展布局有待协调。大多数非公有制企业集中在店头和城区,县域内其他乡镇的非公有经济发展的份额很小。二产领域的非公有制经济规模较大,增速较快,一产和三产领域的发展相对滞后。四是企业管理水平有待提高。相当一部分民营企业缺乏开拓进取的理念和精神,管理粗放,技术不新,设备简陋,人才、信息、管理水平不高,多数企业还停留在家族式的管理模式上,没有建立起现代企业制度,注重眼前利益,搞短期行为,忽略长远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非公有制经济的进一步做大做强。
三、今后工作努力方向
今年是我县加快建设西部经济强县的重要时期,也是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关键阶段。我们将以这次调研活动为契机,结合我县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实际,总结经验,加大力度,促进全民创业,培育一批非公有制骨干企业,使非公有制经济在数量、规模、结构、效益上实现新突破,为县域经济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一是抓龙头企业,扩张规模总量。积极引导非公有制企业参与优质农产品生产、加工、营销,参与水利、道路等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经营,在发展现代农业和产业化经营中拓宽空间,实现快速发展。重点围绕曹家峪和白石焦化项目,加快发展一批“专、精、特、新”的中小型配套协作型企业,重点发展技术密集型、资源节约型、清洁环保型生产加工企业。围绕黄帝陵旅游产业,加快黄帝文化园区建设,大力实施新景点建设、旅游产品开发及交通商贸、餐饮住宿、文化中介等服务业。
二是抓全民创业,激活发展动力。坚持“抓大不放小”的原则,倡导全民创业,鼓励个人兴办企业或从事个体经营。动员和引导退伍复转军人、大中专毕业生、下岗工人等创办非公有制企业和发展个体私营经济;积极鼓励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业、残疾人自立创业,支持个体工商户二次创业、民营企业扩张创业,形成全民创业浓厚氛围。
三是抓园区建设,打造发展平台。不断完善三大园区基础设施,大力提升各项服务功能,吸引民营企业入驻园区。店头煤化工循环经济园区中,曹家峪焦化项目今年全面投产达效;白石焦化项目年内完成焦炉等主体工程;60万吨高温煤焦油深加工项目全年要完成投资2.5亿元;10万吨合成氨项目年内建成投产;协助黄陵矿业公司尽快争取双龙西峪煤矸石电厂“路条”,力争年内建成运行。上翟庄科技产业园项目生产玻璃微珠4000吨,产值8000万元。今年是轩辕酒文化产业园区的建设年,完成投资5000万元,实施主题酒店、文化广场、酒工艺展示区等工程,生产轩辕酒800吨,实现销售额1.28亿元。
四是抓资金扶持,拓宽融资渠道。县上每年将从非公有制经济上缴税金总额中提取一定的资金,设立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基金。同时完善资金使用监督办法,切实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各商业银行、信用联社、小额贷款公司将开展适合中小企业的信贷服务项目,加快制定支持非公有制企业发展的金融服务政策,以非公有制企业为重点开展金融服务,解决企业融资难的问题。
4.铜陵县产业发展研究初探 篇四
自今年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监督检查工作全面部署以来,在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监督检查工作领导小组领导下,根据中央和省纪委《关于开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监督检查的意见》精神,我市及时制定了实施意见和监督检查工作方案,扎实开展工作,取得一定成效。现就铜陵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监督检查工作总结如下:
一、主要做法
(一)加强组织,统筹协调。为加强对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监督检查工作的领导,按照省领导小组的要求,成立铜陵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监督检查工作领导小组,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担任组长,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市监察局,具体负责监督检查日常工作,成员单位由市发改委、科技局、经信委等10部门组成。成员单位及时成立了10个专项监督检查工作组,定期向领导小组汇报监督检查工作。通过建立科学有效的组织领导体制,统一组织,齐抓共管,增强监督检查的整体性。
(二)积极动员,形成共识。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中央针对国际国内形势深刻变化,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出发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开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监督检查,是保证中央、省委重大决策部署贯彻落实、确保政令畅通的重要举措。根据中央、省纪委工作部署,市纪委及时下发了《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监督检查的实施意见》,召开了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监督检查工作动员会。传达学习了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纪委书记贺国强同志在中央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监督检查工作汇报会上的重要讲话以及省纪委有关文件精神,把思想和认识统一到中央决策部署上来,提高认识、振奋精神,进一步增强做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监督检查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市发改委等10个牵头负责单位就如何做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监督检查计划、工作安排作了交流发言,形成监督检查工作上下联动新局面。
(三)坚持原则,重点排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监督检查工作由市纪委牵头,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监督检查领导小组抓总。根据铜陵实际情况,领导小组积极将工作进行分类,有序推进。监督检查工作严把“三个关”即政策落实关、资金管理关和项目实施关。坚持 “四个原则”即统一组织,分工负责;统筹兼顾,突出重点;通盘谋划,分类实施;查纠结合,务求实效。重点开展如下督查工作:
1、开展贯彻落实市委政府关于“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总体思路和重大举措情况监督检查。重点开展了1县、3区、3个开发区管委会和市直各部门“十二五”规划及专项规划监督检查。经检查,县区“十二五”规划中提出的指导思想、总体思路和重大举措等均符合市“十二五”规划的要求,32个部门专项规划均符合《纲要》要求,与《纲要》目标一致、内容协调、相互支撑。
2、开展管理通胀预期有关工作落实情况监督检查。重点开展了市民 “菜篮子”工程落实、农副产品梳理流通渠道畅通环节、农业价格信息指导和服务、生活必需品监测和调控、民生价格监管等督查。在价格监管方面推行“网格化”监管服务制度,组成14个监管服务小组对市场进行定期或不定期巡查。在农副产品梳理流通方面,积极开展20多个“农超对接”工作试点,大力协调大型超市及连锁超市在本地采购量,解决菜农卖菜难问题。对恶意炒作、串通涨价、哄抬价格等不法行为进行查处。
3、开展贯彻落实《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的实施意见》情况监督检查。县区政府和有关部门积极根据中央、省、市有关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要求,对任务进行了分解,今年以来,对9条中小河流进行治理,对20座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实施农村6.79万人饮水安全工程,清淤农村河沟50条,扩挖塘口300口等,完善了水利资金管理使用,水资源管理体制、基层水利服务体系、水价管理机制等。
4、开展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政策落实情况监督检查。重点开展了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目标,政府资金到位,建设项目用地保障供应,保障性住房分配运行管理机制,保障性安居工程专项资金管理使用等情况检查。截止10月底,全市保障性住房和棚户区改造开工率达98.1%,完成目标达136.1%;其中,棚户区改造7570户,开工率达108.4%,国有工矿棚户区改造9430户,开工率达103%。
5、开展重点产业振兴和技术改造专项投资项目实施、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实施及其经费管理使用、科技计划项目实施及其经费管理使用情况监督检查。重点抽查产业振兴和技术改造专项投资项目和科技项目企业,对项目安排是否符合重点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及产业技术进步和技术改造目录支持方向,政府资金是否按时、足额下达,项目建设和运营是否按照批准的建设内容组织实施,项目执行是否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科技计划项目实施是否符合国家政策要求,财政资金和其他渠道来源资金是否及时、足额到位,经费管理使用是否合规等进行专项检查。
6、开展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政策措施落实情况监督检查。重点开展节能减排规划编制和目标责任制落实,节能减排政策措施,资金投入,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专项资金管理使用情况,重点区域、行业和企业的节能减排措施,产业结构调整和淘汰落后产能,新上项目执行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与审查制度等专项检查。在节能方面,我市积极开展技术节能、结构节能,推行余热余压利用、锅炉改造、建筑节能、交通节能、绿色节能新措施,同时积极加快发展装备制造业和新型战略产业,以降低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等。
7、开展耕地保护和节约用地政策措施落实情况监督检查。开展了国家土地调控政策和耕地保护、节约用地制度执行情况,退耕还林专项资金管理使用情况,产能过剩和盲目扩张、重复建设项目批地供地等行为专项检查,对违法用地问题有关人员实施责任追究。目前,全市共设立基层国土所16个,设立省级规划耕地质量区域检查站10个,建立健全了土地管理和耕地保护政府负责制、土地违法问责制、目标管理制等,开展土地资源动态巡查,积极对17件违纪违法案件进行查办,对11名有关责任人进行处罚。
8、开展市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园区建设情况监督检查。重点开展了示范园区政策落实情况,示范园区的建设情况,专项资金管理使用情况等监督检查。在政策方面,出台了市承接产业转移“政策50条”;在资金方面,3000万元省承接产业转移专项资金和2.5亿元新型产业发展资金全部到位,主要用于我市产业结构优化调整和园区规划编制、项目前期工作经费等,示范园区的建设和资金使用程序规范,管理科学。
9、开展“五级书记带头大走访活动”,促进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监督检查工作开展。今年9月,市纪委监察局根据省委要求,为进一步推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监督检查开展,积极把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监督检查作为“五级书记带头大走访活动”的重要内容,市纪委监察局领导多次深入10个专项监督检查工作组,听取监督检查工作汇报,对其工作方案、工作措施、督查成效等进行检查,积极对监督检查工作进行指导,走访30多家企业,通过走访、召开座谈会形式,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二、取得的成效
监督检查坚持边排查、边研究、边整改,把发现问题与督促整改、加强监督与促进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对一般程序性问题,要求立即整改;对于排查出来可以纠正的突出问题,要求对照法律法规及时纠正;对存在程序违规问题且不符合法定条件的,坚持跟踪督办,并督促行政监管部门依法查处到位;对已经造成既成事实的、无法实质性纠正的突出问题,以行政处罚为主。
自开展监督检查活动以来,通过自查自纠、重点抽查、集中检查,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及市直有关部门积极发挥职能优势,共组织开展60多人次监督检查,发出整改意见书20多份,及时发现并纠正了在政策落实、资金管理、项目实施等方面存在的30多个问题,修改完善有关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政策50余条。如:检查全市专项规划中,发现12个专项规划部分与有关政策要求不一致,及时对其进行修改;对在建的保障性住房主体结构巡查中发现的手续不全、台账不完整等,及时下发整改通知,限期整改;对中央和省1号文件提出的土地出让收益提取10%用于农田水利建设等政策落实不到位情况,提出整改意见;对有色铜冶炼、化工、建材、能源等高耗能企业对照行业能耗标准开展集中检查,对年消耗3000吨标煤企业违反《节约能源法》、《安徽省节约能源条例》和用能设备等规定的企业,责令停产整顿,关停35家小选厂、砖窑厂、石料厂等,监督检查发现问题整改率达100%。通过活动开展,有力促进铜陵产业结构调整,促进产业结构优化,促进建设幸福铜陵的各项工作开展,保证了中央、省委重大决策部署贯彻落实、确保政令畅通。
三、存在的问题
通过日常监督检查工作和近期“五级书记大走访活动”开展,发现在贯彻落实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方面还存在一些不够完善,还需要进一步改进的空间,主要表现在:
(一)规划编制实施方面监督实施还需进一步加强。我市“十二五”规划已印发实施,目前全市各项经济社会事业在贯彻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一主线方面运行良好,但从长期看,规划实施需要实行全过程监督。
(二)重点产业振兴和技术改造专项投资项目实施、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建设需进一步加快。抽查我市2009-2010 9项重点产业振兴项目和60项科技型企业项目实施情况,总体进展顺利,但存在部分项目未竣工,有关职能部门要进一步转变作风,进一步树立服务理念,加大对企业支持力度,积极主动为项目建设服务。
(三)节能污染减排不确定因数较多,减排压力较大。主要因素为我市十二五”电力企业发电量增加,导致污染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总量增加;目前,我市高耗能产业占GDP比重较高,要完成节能目标,必须加强监管,进一步调整、优化经济结构,加快发展第三产业,限制高耗能产业发展,提高第三产业比重。
(四)在落实国家土地调控政策和耕地保护、节约用地政策方面还有差距。主要是我市地处皖南丘陵地区,山地面积大,多年矿山开采,宜开垦土地较少,有些土地开垦复垦容易引发较大生态环境破坏和地质灾害。
四、2012年工作初步安排
2012年,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监督检查工作将按照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监督检查领导小组工作要求,以确保中央、省委、市委重大决策部署贯彻落实为目标,围绕“五个方面”即监督检查上级重大决策部署、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决策部署、改善民生决策部署、资源保护决策部署和推进社会建设工作各项任务落实情况,标本兼治,惩防并举,完善制度,初步安排如下:
1、进一步创新监督检查方式方法。监督检查工作领导小组要根据形势发展变化和监督检查实际,针对工作中存在的薄弱环节和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及时调整监督检查的工作重点、时间安排、力量投入等,创新监督检查的方式方法,保证监督检查顺利有效地进行。
2、进一步完善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监督检查协调机制。各监督检查部门要积极加强配合,积极做好各种监督检查制度“废改立”工作,努力建立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长效机制。
3、加大重点抽查和督促整改力度。各监督检查部门要会同有关部门在深入调查研究、科学分析论证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制定监督检查具体内容,明确目标、细化分工、落实措施、促进整改,保证中央、省、市重大决策部署贯彻落实,确保政令畅通。
4、加强问责工作力度。各专项工作组和有关监管部门对所有检查出来问题,立即督促整改,同时及时摸排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监督检查工作中发现的各类违纪违法线索,严肃查处违纪违法行为。
5.铜陵县产业发展研究初探 篇五
关键词:低碳经济,金融支持,绿色信贷
一、国内外低碳经济
低碳经济是实现生态环境保护与社会经济和谐发展的一种新的经济增长发展模式。目前, 欧、美、日等国家已将发展低碳经济作为减缓气候危机及2008年以来金融危机的重要措施。英国于2003年首先提出发展“低碳经济”的战略目标, 同时也是世界上第一个以国家立法形式促进实现《京都议定书》, 以遏制温室效应对经济环境及社会生活的破坏作用的国家;2005年美国就已经通过了《能源政策法》, 后又通过一系列如清洁能源、低碳经济等方面的法案;2007年欧盟各国达成“欧盟战略能源技术研究安排”;2008年日本通过技术改进、制度安排及生活方式的转变等方式实现向低碳经济转型, 其重要计划是确立日本到2050年实现如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量减少60%至80%的远期目标。
中国对积极参与减缓全球气候及环境问题一直高度重视, 积极提出并通过一系列政策, 如1998年签署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 以及2002年的《京都议定书》, 2007年作为发展中国家第一个提出的国家层面的政策文件《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2009年底在歌本哈根 (Copenhagen) 世界气候大会上中国政府做出重要承诺, 即实现2020年单位GDP碳排放量在2005年的基础上减少40%到45%。部分省市已开展有关低碳经济发展的试验和实践。2008年吉林省吉林市获得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批准, 在低碳经济前景、投资、政策、制度等方面确立了吉林市全面发展低碳经济的方向, 绘制了有关《吉林市低碳经济路线图》, 成为中国第一个推动低碳概念的“低碳经济示范区”。同年上海探索低碳经济发展新模式也推进“低碳经济实践区”建设。2010年在低碳生态城市建设、低碳技术研发及应用等方面发挥示范及带动效应的深圳市获批成为我国首个“国家低碳生态示范市”。广东省则启动“国家低碳省”试点工作, 以促进经济转型、节能减排及推动低碳经济发展。2013年深圳开启碳交易市场。
以上低碳经济发展的实验和实践说明, 发展低碳经济将成为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是促进节能减排、降低碳排放、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重要战略选择。
二、地方低碳经济发展及金融支持实践
作为国务院批准的第二批“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试点市”和全国循环经济“双试点”城市——铜陵市, 因铜立市, 属资源型城市, 但目前正面临着铜矿资源匮乏、产业结构亟待转型和升级, 所以发展低碳经济是铜陵市推动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转型的重要手段, 是助推新兴产业和谋划未来重要战略发展的动力, 也是保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唯一选择。2009年作为入选第六批中国金融生态城市的铜陵市, 其低碳经济发展取决于碳金融的支持。
数据来源:根据2005-2011年铜陵市统计局统计公报计算整理
(一) 铜陵市低碳经济发展指标定量分析
铜陵市低碳经济发展, 可通过国际上应用最广泛的Kaya公式来进行具体分解并进行定量分析。Kaya公式最初是1989年由日本学者茅阳一 (Kaya Yoichi) 教授提出的碳排放估算模型, 该模型将碳排放与人口数量、经济发展、能源结构、技术等变量联系起来, 主要估算能源消费产生的碳排放量。计算公式如下:
式中:C为碳排放量;E为能源消费量;GDP/P为人均GDP;E/GDP为能源强度, 即单位GDP的能源消耗量;C/E为单位能源碳排放量, 即碳排放系数;P为人口。
通过上述模型, 可以结合GDP等相关数据, 对未来某一个国家和地区的碳排放量进行计量和测算, 从数量上表明其碳排放情况和未来低碳经济发展目标。以铜陵市为例, 2011年实现的地区生产总值达到579.4亿元, 单位生产总值能源消耗则为1.042吨标煤/万元。碳排放系数根据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的推荐值为0.67、日本能源经济研究所 (IEEJ) 确定的参考值为0.68、美国能源信息署 (EIA) 的参考值为0.69, 综合以上参考值, 相关碳排放系数取平均值可为0.68。以上数据带入公式计算可得铜陵市2011年碳排放量为409.752万吨, 单位GDP碳排放量0.707吨/万元 (见表1) 。
基于模型测算的铜陵市低碳经济发展相关指标来看, “十一五”以来, 铜陵市通过开展环境友好型社会及生态城市建设, 坚决淘汰关闭了一批不符合产业政策、废气排放、粉尘污染较严重的落后产能, 实施了有色一冶鼓风炉关闭, 钢铁厂、焦化厂搬迁, 关停80%以上的小水泥厂, 关闭发电小机组等一系列加快淘汰落后产能、“三高”产能;另外, 通过强化节能预警调控和监察, 实行重点用能企业能效对标, 实施新亚星干熄焦等重大节能技术改造, 推动企业实施污染减排提标改造工程, 推动污水处理厂正常运行、重点排污企业达标排放等有效措施, 使得废气污染源得以有效控制, 实现了省政府下达的二氧化硫、碳排放削减量年度目标, 单位GDP碳排放从2005年超全国平均水平的1.958吨/万元下降到2011年的0.707吨/万元, 城市大气环境质量进一步得到改善, 低碳经济发展示范效应逐步显现。
(二) 铜陵市低碳经济发展的金融支持实践与挑战
从铜陵市实际情况来看, 金融助推低碳经济发展的优势已逐步显现。铜陵市已有银行类金融机构10多家、有色集团财务公司1家、担保机构10多家以及20多家小额信贷公司, 多元化的金融组织架构已初步形成。同时, 以存贷款余额及上市公司流通股市值考查的金融机构信贷投放、存贷比、金融相关率等金融指标在安徽省居于前列, 经济金融化水平不断提高 (见表2) 。
从铜陵市低碳经济发展指标和金融支持指标综合来看, 金融支持对低碳经济发展具有积极的正向作用, 以碳强度和金融相关率指标为例, 2005-2011年, 铜陵市金融相关率 (FIR) 由1.85上升至2.24, 从长期看, 基本呈逐渐走高态势, 而同期单位GDP排放指标则呈现逐年走低趋势, 尤其是2008年以来, 伴随FIR快速走高, 单位GDP排放指标也有加快降低的趋势 (见图1) 。以上表明, 金融资源在整个社会经济资源配置、低碳经济发展中的主导作用持续增强, 金融支持与创新是低碳经济产业发展的助推器, 铜陵市低碳经济发展应进一步发挥金融支持的驱动作用。
作为一种全新的经济增长模式而言, 在低碳技术研发、进行节能减排工程改造和相关基础设施的建设中需要较大的资金投入, 低碳经济的发展需要一个完整的投融资体系支撑, 但目前这一完整体系尚未形成。因受传统资源型城市的固化影响, 铜陵市信贷投放、股市融资等金融资源仍集中于高能耗、高排放行业, 对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支持不足;另外, 由于低碳经济收益的长期性与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的盈利性目标仍存在冲突, 从而使得金融机构对低碳经济的认知度不高、金融机构参与低碳经济的积极性不足;最后, 金融产品创新不足、资本市场阶段性滞后、低碳经济发展资金短缺等制约因素仍与现阶段向低碳经济转型存在一定差距。
数据来源:根据2005-2011年铜陵市统计局统计公报计算整理
数据来源:根据2005-2011年铜陵市统计局统计公报计算整理
以上表明, 铜陵市必须进一步明确以低碳经济、循环经济作为发展重点, 加大金融支持力度, 增加融资规模, 调整信贷结构, 提高投资效率, 推动产业转型和优化升级, 坚定走低碳经济新型工业化道路。
三、铜陵市向低碳经济转型的金融支持与创新路径
从国际经验来看, 低碳经济转型的关键在于通过技术进步、产业升级、自主创新, 淘汰能耗高、污染高、排放高的低端“三高”产能, 促进经济由“粗放”到“精细”, 由“高耗低效”到“低耗高效”, 由“高碳”向“低碳”转型。同时, 应加快建立全方位的创新型金融组织体系, 有效增加银行低碳信贷投入, 加大低碳资本市场融资, 多渠道创新产品和服务, 为低碳经济发展提供有效金融支持和动力。
(一) 制定低碳经济发展相关规划, 明确金融支持目标
低碳经济作为一种新的增长模式, 在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等方面与循环经济具有一定的共性特征, 铜陵市作为国家第一批循环经济“双试点”城市, 已率先在省内出台了有关发展循环经济的“十二五”专项规划、“十二五”节能专项规划、铜陵市低碳经济试点实施方案、关于促进低碳经济发展的意见等规划方案。为进一步明确铜陵市低碳经济发展目标、主要任务、重点项目、重大示范工程以及保障措施, 发改委等有关部门应尽快研究制定低碳经济发展“十二五”专项规划, 围绕低碳经济总体规划, 进一步制定有关新能源产业、节能环保产业等新兴战略性产业发展的专项规划, 明确低碳产业定位和布局, 提出低碳产业和低碳技术创新应用等方面的统计和考核指标, 将低碳经济保障措施及金融支持纳入金融规划和相关支持保障计划, 明确低碳经济发展金融支持目标和任务, 引导金融机构积极参与, 推动低碳经济健康发展。
(二) 加大“绿色信贷”投放力度
铜陵市低碳经济的发展, 离不开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的信贷支持。而作为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自身, 支持低碳经济发展, 也为其带来更多的产品和业务机会。为此, 铜陵市政府、人民银行、银监会等有关部门应当制定绿色经济扶持政策, 建立激励机制, 加大考核力度, 促使信贷资金向低碳产业聚集。而商业银行总行等金融机构未来有必要借鉴和遵循赤道原则, 主动接纳赤道原则并演变为赤道银行, 商业银行分支机构则应加快完善低碳经济绿色信贷体系, 将低碳经济项目和企业作为未来信贷支持的重点, 加大对低碳经济的绿色信贷投放力度, 扩大低碳经济贷款规模, 在贷款条件等方面给予低碳产业以优惠, 创新低碳经济金融产品及服务, 增加对中小企业发展低碳经济相关行业及产品的融资及服务支持力度, 助推中小企业, 促进低碳经济发展。
(三) 推进低碳“资本市场”融资力度
铜陵市已有的6家上市公司多集中在有色、化工行业, 且2007年6月以来已无新的公司上市融资, 以上表明资本市场在铜陵市低碳经济发展中的支持力度仍有待加强。为此, 推进低碳“资本市场”融资力度, 政府及证券监管等有关部门可尝试为低碳节能减排企业建立公开发行和上市的“绿色通道”, 优先支持低碳企业在主板、中小板和创业板上市融资, 简化审批程序, 优先支持符合低碳发展标准的企业和节能低碳建设项目发行“低碳债券”、中期票据和短期融资券, 积极支持金融机构发行“低碳金融债券”, 加大对节能减排、低碳企业和项目的资金投入。另外, 还可以将能耗、污染和排放量标准作为公司上市、股票及债券发行中必须达到的强制性指标之一, 从而建立对已上市公司和拟上市公司低碳减排的硬约束机制。
(四) 开拓低碳经济民间金融及其他外部资金
民间金融一直以来被视为正规金融的一种有效补充, 民间金融的规范化发展将成为中小企业融资的重要途径和手段, 特别是在沿海城市, 如浙江温州等地区, 民间金融更是成为了很多企业赖以生存的基础。据央行有关报告推算, 中国民间融资规模超3万亿元, 占贷款总额的比例超过6%。为满足低碳经济发展中的资金需求, 应当开拓民间金融参与低碳经济融资与发展的渠道及有效机制, 通过完善相关法制环境、建立跟踪监测体系、开展风险教育等手段, 扶持和规范民间金融公开有序进入低碳经济投融资体系, 建立低碳经济多层次、多渠道融资与发展路径。同时, 地方政府部门也应通过地方性的政策倾斜、税收优惠及公益宣传等必要措施, 引导民间金融及其他包括风险投资、外资等外部资金进入本地区低碳企业和项目, 为低碳经济快速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全球温室气体减排:理论框架和解决方案[J].经济研究, 2009 (3) .
[2]人民银行铜陵市中心支行课题组.低碳经济背景下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与金融扶持[J].金融纵横, 2010 (12) .
[3]巩斌.经济可持续发展之“低碳”路径选择分析[J].科技与经济, 2010 (4) .
[4]王增武, 袁增霆.碳金融市场中的产品创新[J].中国金融, 2009 (24) .
[5]张庆.低碳经济投融资体系效果评价初探[J].中国市场, 2012 (52) .
[6]管乐.低碳经济下的企业管理模式方面研究[J].中国市场, 2013 (1) .
【铜陵县产业发展研究初探】推荐阅读:
企业标准铜陵有色12-27
铜陵事业单位:2014年铜陵市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109名公告11-01
铜陵白姜状物作文07-24
铜陵市人民政府09-12
我想带你去铜陵12-18
铜陵教师招聘考试:依法执教 廉洁从教12-31
铜陵公交车社会调查满意度调查报告12-01
安徽省铜陵市铜都双语学校高三语文 文言文阅读三复习学案06-20
关于沅陵县发展旅游业的几点建议07-19
沅陵县思源实验学校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