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净沙秋思全文赏析(共12篇)
1.天净沙秋思全文赏析 篇一
这首小令很短,一共只有五句二十八个字,全曲无一秋字,但却描绘出一幅凄凉动人的秋郊夕照图,并且准确地传达出旅人凄苦的心境。被赞为秋思之祖这首成功的曲作,从多方面体现了中国古典诗歌的艺术特征。
一、以景托情,寓情于景,在景情的交融中构成一种凄凉悲苦的意境。
中国古典诗歌十分讲究意境的创造。意境是中国古典诗歌美学中的一个重要范畴,它的本质特征在于情景交融、心物合一。情与景能否妙合,成为能否构成意境的关键。清王夫之《萱斋诗话》曰:“情景名为二,而实不可离。神于诗者,妙合无垠。”王国维《人间词话删稿》云:“一切景语皆情语也。”马致远这首小令,前四句皆写景色,这些景语都是情语,“枯”“老”“昏”“瘦”等字眼使浓郁的秋色之中蕴含着无限凄凉悲苦的情调。而最后一句“断肠人在天涯”作为曲眼更具有画龙点睛之妙,使前四句所描之景成为人活动的环境,作为天涯断肠人内心悲凉情感的触发物。曲上的景物既是马致远旅途中之所见,乃眼中物。但同时又是其情感载体,乃心中物。全曲景中有情,情中有景,情景妙合,构成了一种动人的艺术境界。
二、使用众多密集的意象来表达作者的羁旅之苦和悲秋之恨,使作品充满浓郁的诗情。
意象是指出现在诗歌之中的用以传达作者情感,寄寓作者思想的艺术形象。中国古典诗歌往往具有使用意象繁复密集的特色。中国古代不少诗人常常在诗中紧密地排列众多的意象来表情达意。马致远此曲明显地体现出这一特色。短短的二十八字中排列着十种意象,这些意象既是断肠人生活的真实环境,又是他内心沉重的忧伤悲凉的载体。如果没有这些意象,这首曲也就不复存在了。
与意象的繁复性并存的是意象表意的单一性。在同一作品之中,不同的意象的地位比较均衡,并无刻意突出的个体,其情感指向趋于一致,即众多的意象往往共同传达着作者的同一情感基调。此曲亦如此。作者为了表达自己惆怅感伤的情怀,选用众多的物象入诗。而这些物象能够传达作者的内心情感,情与景的结合,便使作品中意象的情感指向呈现一致性、单一性。众多的意象被作者的同一情感的线索串联起来,构成一幅完整的图画。
意象的繁复性与单一性的结合,是造成中国古典诗歌意蕴深厚、境界和谐、诗味浓重的重要原因。
古典诗歌中意象的安排往往具有多而不乱,层次分明的特点,这种有序性的产生得力于作者以时间、空间的正常顺序来安排意象的习惯。
今天有人称马致远的这首《天净沙·秋思》为“并列式意象组合”,其实并列之中依然体现出一定的顺序来。全曲十个意象,前九个自然地分为三组。藤缠树,树上落鸦,第一组是由下及上的排列;桥、桥下水、水边住家,第二组是由近由远的排列;古驿道、道上西风瘦马,第三组是从远方而到目前的排列,中间略有变化。由于中间插入“西风”写触感,变换了描写角度,因而增加了意象的跳跃感,但这种跳跃仍是局部的,不超出秋景的范围。最后一个意象“夕阳西下”,是全曲的大背景,它将前九个意象全部统摄起来,造成一时多空的场面。由于它本身也是放远目光的产物,因此作品在整体上也表现出由近及远的空间排列顺序。从老树到流水,到古道,再到夕阳,作者的视野层层扩大,步步拓开。这也是意象有序性的表现之一。
三、善于加工提炼,用极其简练的白描手法,勾勒出一由游子深秋远行图。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小令中出现的意象并不新颖。其中“古道”一词,最早出现在署名为李白《忆秦娥·箫声咽》词中“乐游原上清秋节,咸阳古道音尘绝”。宋张炎《壶中天·扬舲万里》词中也有“老柳官河,斜阳古道,风定波犹直”。
董解元《西厢记》中有一曲【仙吕·赏花时】:“落日平林噪晚鸦,风袖翩翩吹瘦马,一经入天涯,荒凉古岸,衰草带霜滑。瞥见个孤林端入画,蓠落萧疏带浅沙。一个老大伯捕鱼虾,横桥流水。茅舍映荻花。”其中有六个意象出现在马曲之中。
又有元代无名氏小令《醉中天》(见《乐府新声》):“老树悬藤挂,落日映残霞。隐隐平林噪晓鸦。一带山如画,懒设设鞭催瘦马。夕阳西下,竹篱茅舍人家。”也有六个意象与马曲相同。
十分明显,《醉中天》是从《赏花时》中脱化而来,模拟痕迹犹在,二曲中出现的意象虽与马曲多有相同之处,但相比之下,皆不如《天净沙·秋思》纯朴、自然、精练。
马致远在创作《天净沙·秋思》时受到董曲的影响和启发,这是无疑的,但他不是一味模仿,而是根据自己的生活体验与审美目光进行了重新创作。在景物的选择上,他为了突出与强化凄惨凉悲苦的情感,选取了最能体现秋季凄凉萧条景色,最能表现羁旅行人孤苦惆怅情怀的十个意象入曲,将自己的情感浓缩于这十个意象之中,最后才以点晴之笔揭示全曲主题。他删了一些虽然很美,但与表达的情感不合的景物。如茅舍映荻花,落日映残霞,一带山如画,使全曲的意象在表达情感上具有统一性。
在词句的锤炼上,马致远充分显示了他的才能,前三句十八个字中,全是名词和形容词,无一动词,各种景物的关系以及它们各自的动态与形状,全靠读者根据意象之间的组织排列顺序以及自己的生活经验去把握。这种奇妙的用字法,实在为古之所罕见,温庭筠《商山早行》中“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与马曲用字法相似,但其容量仍不如马曲大。马曲用字之简练已达到不能再减的程度,用最少的文字来表达丰富的情感,这正是《天净沙·秋思》这首小令艺术上取得成功的原因之一。
四、采用悲秋这一审美情感体验方式,来抒发羁旅游子的悲苦情怀,使个人的情感获得普遍的社会意义。
悲秋,是人们面对秋景所产生的一种悲哀忧愁的情绪体验,由于秋景(特别是晚秋)多是冷落、萧瑟、凄暗,多与黄昏、残阳、落叶、枯枝相伴,成为万物衰亡的象征,故秋景一方面确能给人以生理上的寒感,另一方面又能引发人心之中固有的种种悲哀之情。宋玉首开中国以悲秋为主要审美体验形式的感伤主义文学先河,他通过描写秋日“草木摇落而变衰”的萧瑟景象,抒发自己对人生仕途的失意之感,而且他将自己面对秋色所产生的凄苦悲凉的意绪形容成犹如远行一般,“僚僳兮(凄凉),若在远行”,“廓落兮(孤独空寂),羁旅而无友生”。这就说明悲秋与悲远行在情绪体验上有着相同之处。宋玉之后悲秋逐渐成为中国文人最为普遍的审美体验形式之一,而且将悲秋与身世之叹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杜甫“万里悲秋常作客”便是一例。马致远这首小令也是如此。虽然曲中的意象不算新颖,所表达的情感也不算新鲜,但是由于它使用精练的艺术表达方式,表达出中国文人一种传统的情感体验,因此它获得了不朽的生命力,可以引起后世文人的共鸣。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天净沙·秋思》属于中国古典诗歌之中最为成熟的作品之一。尽管它属于曲体,但实际上,在诸多方面体现着中国古典诗歌的艺术特征。
2.天净沙秋思全文赏析 篇二
首先说题目“秋思”。好的题目是文学作品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不能没有它。少了它, 作品的结构及意蕴就变了。在该曲中, “秋思”是对文本的一个升华。散曲的文本写的是人的外部世界, 是一幅艺术图画, 甚至连“断肠人”也是这幅画的一部分, 是秋天的一种景象; 但“秋思”告诉我们, 该曲写的不仅仅是外部世界, 更有内部世界———暮秋时节的一段情思。没有这个题目, 我们极容易用什么什么图一类的话来概括它。有了这个题目, 我们就不能停留在该散曲的表面特征上了。用现代的两个术语来说就是: 它是表现的, 而不是再现的。
曲题“秋思”不但把散曲文本的外部世界的描写升华为内部世界的情绪表现, 而且也把曲中的“断肠人”从全部画面中凸显了出来。就其画面的意义讲, 他原本只是这整个画面的一部分, 但“秋思”所提示的情感情绪表现的目的, 把他上升到了整体性的地位上来了。他是全部画面中唯一的一个人物, 唯一一个有情感情绪感受的人物, 因而“秋思”就与他的感受等同起来。也就是说, 他不但是全曲的一部分, 也是全曲的感受主体。透视他的心灵, 体验他的情绪, 便成了读者自然而然的趋向。但在这里却存在着一个关键性的问题, 即如何理解“断肠人”的问题。在现有的赏析文章中, 大都把“断肠”当成了“秋思”的主体, 亦即把该曲所表现的内容放在该游子的伤心之情上。实际上, 这里的“断肠人”只是这个游子的代称, 而不是说他现在才是“断肠人”, 不是他在介入该曲的特定画面之后才成为“断肠人”, 因而“秋思”只是这样一个“断肠人”的“秋思”。“秋思”不完全等于“断肠”。
“断肠人在天涯”有两层紧密相关的意思: 一、现实处境。这个游子已经多年漂泊在外, 长期流浪他乡, 现在已经远远地离开了故乡。二、他现在不是在向故乡的方向前进, 不是在期待着故乡的临近, 因而也绝无重返故乡的喜悦。他现在继续向远离故乡的方向走着, 前路茫茫, 不知所之, 那将是更加遥远、更加荒凉的所在。了解这第二层的意思是非常重要的, 否则, “断肠人在天涯”在心理的事实上便不复存在, 因为一旦他正在满怀信心地返回故乡, 尽管现在还离故乡很远, 但在心灵上却已有了归宿, 游子之情也就随之消失了。但在这里, 也就产生了这样一个问题: 他为什么如此长期地在外流浪而不返回故乡呢? 他为什么还在继续向着更荒凉的远方浪游呢? 显而易见, 他之浪迹天涯、流离在外, 不是在外求取什么, 寻找什么, 期待什么, 实现什么预定的目的。倘若如此, 他的精神就是振奋的, 情绪就是紧张的, 目标便是明确的, 而现在他分明是无情无绪、毫无目的地在远方流浪着。这说明, 他之不归故乡的原因不在外地, 而恰恰在故乡。这时我们再思考一下“断肠人”几个字, 便会感到他之不归故里, 是因为在故乡时发生了使他肝肠寸断的伤心事。什么断肠之事对我们并不重要, 但我们却知道这严重地伤害了他的心灵, 致使他决绝地离开了故乡, 并且矢志永远不再返回那令他触目心伤的地方。他离开故乡, 在心理上就是想把令自己伤心之事、令自己伤心之人远远地抛在身后, 从而使自己从痛苦的困扰中挣脱出来。这促使着他越来越远地离开故乡。他是不是已经抛下了那一段伤心往事了呢? 显然是没有, 不但从作者直称之为“断肠人”可以知道, 而且从他继续向更荒凉的远方流浪也可以感觉出来。正是这样一个人, 在这暮秋时节, 经过这荒凉的所在, 产生了一种隐秘的情绪感受。该曲写的便是他这时的情思。现在我们更应感到, “秋思”不是“断肠人”的“断肠”, 而是这“断肠人”的一种更特别的情感体验。
该曲在表现形式上最显著的特点, 是人们一眼便可看到的: 它是由一连串独立的意象构成的意象群体。“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这九个意象各自独立, 像九个大小相等的鹅卵石般分三组堆积在一起, 彼此之间没有任何语言形式将其勾连在一起。
显而易见, 仅用“简练”并不足以说明它的审美效果, 因为像“感时花溅泪, 恨别鸟惊心” ( 杜甫) 这样的诗句也可以是极简练的。我们也不能仅用“独特性”来概括其全部意义, 因为独特性若不与独特的审美效果和意蕴发生关系, 语言形式的独特性便是空洞的, 因而也便等同于文字游戏。我认为, 在我们把它与全曲的审美效果联系起来的时候, 至少有以下几点是值得注意的:
第一, 杜甫的“感时花溅泪, 恨别鸟惊心”表现的是自我的痛苦心情, 但我们绝不感到痛苦中的杜甫是孤独的, 这两句诗使我们产生不了孤独的感觉。为什么呢? 它的语言效果中就不存在孤独的事物。每一个单词都与另外的单词有着紧密的联系, 彼此构成的是完整的有机体, 并且它们的结构异常紧密, 紧密得能使人产生痛苦的揪心之感, 但却并无孤立无援感。但在《秋思》中, 我们却能从全曲中感到这个游子茕茕独立的那种极度的孤独感觉。这种语言形式起到了暗示作用。在该曲中, 好像任何一个事物与另一个事物之间都是彼此分离、各自独处的, 没有任何一种东西把它们粘连在一起, 甚至当各个意象输入到你的脑海中的时候, 也只能刺激起你脑海中的各个孤立的点的兴奋感, 连接不成一种兴奋区。孤独的感觉是与这种独特的语言形式密切相连的。因此之故, 我认为评论家也不应以这样的想象代替曲中的语言形式, 好像枯藤缠绕着老树, 老树上面立着一只乌鸦。若如此, “枯藤”“老树”“昏鸦”便有了一种相依为命的感觉, 孤独的意味便淡薄了。
第二, 杜甫的“感时花溅泪, 恨别鸟惊心”是痛苦心情的表现, 但我们同时又可感到, 他痛苦但不寂寞。这种感觉是怎样产生的呢? 也与它的语言形式有很大关系。在这两个诗句中有动词的介入, 并且有极强烈的动作感。“溅”与“惊”, 一是外部的动, 一是内心的动, 这动便暗示了心灵的并不寂寞。但在《秋思》中, 这种各个独立意象的独立性, 避免了大量动词的出现, 使整体的画面更像一幅几个事物形象各自分离的静物画。这对于游子内心的寂寞有很明显的暗示作用。
第三, 杜甫的“感时花溅泪, 恨别鸟惊心”自然地由动词将主语与宾语联系在了一个整体之中, 两句诗便是以两个完整的结构作用于读者的感受。而在《秋思》中, 每个独立的意象都独立地投射出自己的信息, 而这与“枯藤绕老树, 昏鸦立干枝”的作用是极不相同的。
“枯藤老树昏鸦”作为首句的意义是很重要的。它作为首句, 给我们的感受就是构成后来变化的基础, 是全曲的情绪底色, 因而也就是“断肠人”的整体心境。“枯藤”给人的是枯寂感, “老树”给人的是苍老感, “昏鸦”给人的是昏沉感, 而这三者在感受上又是互相交织的。如果我们在物与人的互渗关系中来感受人, 在视觉上便会产生一个面目苍老、形容枯槁、表情迷惘而阴沉的人物形象, 在心灵感受上就会有一种枯寂、沉郁、阴暗的感觉。这实际也就是那个游子的形象和心灵状态。但必须注意, “枯藤”是枯寂的, 但未失苍劲感; “老树”是苍老的, 但未失坚挺感; “昏鸦”是阴沉的, 但未失矫健的姿态。就画面而言, 这里全是黑白分明的轮廓, 线条有力, 对比强烈, 像黑白两色的木刻, 阴沉而有力。因而这时“断肠人”的形象在内外两面上都是阴沉而带有力感的。同时我们应当想到, “断肠人”因为故乡发生了令自己极度伤心的事情, 遂离开这令他触目心伤的地方, 离开让他见之心伤的人, 出外四处流浪。在流浪中, 他经受着孤独和寂寞, 经受着困乏和饥饿, 用意志抗拒着心灵的痛苦和生活的困乏, 渐渐把痛苦深深地埋在了心底。澎湃的热情消失了, 剧烈的痛苦平静了, 青春的幻想消失了, 但人也很快地苍老了, 心灵变得枯寂了, 性格也变得阴沉了。“枯藤老树昏鸦”暗示出的就是现在的一个“断肠人”, 而不是乍离故乡时的他了。
“小桥流水人家。”一个苍老、阴沉、枯寂的流浪者眼前出现了“小桥流水人家”, 作者并没有告诉我们他内心有什么情绪感受, 但读者自己会有一种情绪感受。当这种情绪感受补充到“枯藤老树昏鸦”所已经令我们产生了的情绪感受的基础之上的时候, 也便自然是这个流浪者本人的情绪感受了。假若说大的东西给人以沉重感、庄严感、崇高感, 小的东西就给人以轻松感、玲珑感、亲切感。小桥让人感到亲切、优美、轻松。“桥”是沟通障碍的建筑物, 一种虹形的曲线建筑, 在中国语言中形成了一种相对稳定的意象, 它一向是情感沟通的象征物; “流水”是清新的、澄澈的、流动的、活泼的, 它也是一种相对稳定的意象, 是一段波动的情绪, 一种流动的感情; “人家”是一个小家庭的住所, 是亲人相聚的场所, 是其乐融融的一家人的综合体, 它包含着生命、爱情和幸福。我们完全可以想到, 在这个苍老、阴沉、心灵枯寂的游子看到“小桥流水人家”的时候, 心灵中在一刹那间产生了一种生活的欲望, 一种希求幸福的感觉, 一种感情的萌动。在这时, 像在枯藤上绽开了小花, 在老树上冒出了新绿, 在苍鸦的精神上感到了一点触动, 他那沉寂的生命也表现出了一点活意。但这到底是一刹那间的事情, 接着他的心灵又沉寂了下来。
“古道西风瘦马。”从“枯藤老树昏鸦”到“小桥流水人家”再到“古道西风瘦马”, 景色的不断变换, 使读者产生的是游子骑马走动的感觉, 仿佛向前推进着的摄影镜头, 拍摄下了不同的景物。但你又能感觉到它的推进速度是平匀而又缓慢的, 这种感觉来源于它的句式。九个独立意象分别为相等的三组, 每一组都不是短促有力的, 读起来平缓而均匀。我们似乎觉得游子骑马在一个有三两户人家的小村旁经过, 开始看到“枯藤老树昏鸦”, 继而“小桥流水人家”映现在他的眼前, 但他在不经意地一瞥之后又转眼向前, 前面则是“古道西风”, 剩下的就是自己骑的一匹瘦马。“古道”是荒寂的, 有一种苍凉感; “西风”是萧索的, 令人感到一种心情的衰飒; “瘦马”又有一种孤独感。显而易见, “小桥流水人家”在他的心里添了一点活意之后, 他的心情又沉入枯寂、孤独、苍凉的感觉之中了。但是, 我们又必须注意“古道西风瘦马”与“枯藤老树昏鸦”之间的细微差别。“枯藤老树昏鸦”包含着更多的枯寂、迷惘和阴沉, 是一颗静止着的沉寂的心灵, 它埋藏着痛苦, 但这痛苦也沉淀成了硬块般的东西, 波动不起来了。但“古道西风瘦马”中却有明显的悲凉感, 特别是那飒飒的西风, 能使你感到明显的凉意。这种心情实际是“小桥流水人家”在游子心灵中掠过一丝暖意后, 游子对自我孤独寂寞生活的一点悲凉的感觉。正像前面的暖意在有无之间一样, 这时的悲凉感觉也是如此。但是, 我们必须感觉到它的存在。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一点暖意变作一点悲凉, 但是这位游子是不可能由此而改变自己生活的, 这点悲凉也就只能转化为一点惆怅。这种惆怅在曲中是由“夕阳西下”传达出来的。游子在悲凉中抬眼前望, 前面正是一轮夕阳向地平线沉下。“夕阳无限好, 只是近黄昏” ( 李商隐) , 夕阳是一种衰退着的生命力的象征, 它的衰竭是缓慢的, 但又是不可挽回的。面对自己生命的衰竭、生命意义的丧失, 面对自己孤独寂寞的生活, 游子这时的心情只能是惆怅的、无可奈何的。他仍只身在远离故乡的荒凉的远方, 向着更加荒凉的前方, 骑着瘦马, 蹒跚而行。
在这时, 我们可以对“秋思”的内容再作一个概括: “秋思”指的不是“断肠人”的“断肠”心情, 而是他这时的一段情感体验。他的枯寂的心情并没有死灭, 人间的温暖、幸福和爱情 ( “小桥流水人家”) 又一次使他枯寂的心情萌生了一点生活的欲望, 但这点欲望随之也便转化为一种悲凉的感觉, 并以他的怅惘和叹息告终。“秋思”与其说是指他的伤心感觉, 不如说指的是他这时产生的对生活的刹那留恋心情。
3.天净沙秋思全文赏析 篇三
关键词:生态翻译学 天净沙·秋思 翻译
一、引言
生态翻译学是一种从多维新视角洞悉翻译现象的研究,认为翻译活动即是 适应与选择的过程,翻译方法是语言、文化、交际等三个层面的维度转换即适应性选择转换,整合适应选择度最高的即为最佳翻译。词曲翻译领域涌现过许多精美作品,好的译本应综合考虑词曲翻译过程中涉及的诸多因素,在复杂的翻译生态环境中以整合适应选择度最高的标准进行优化,在译文中实现多层面多维度转换,最大限度传递对等信息。
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是元曲杰出的代表,历代传诵的佳篇,原文“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 人在天涯。”以精炼的二十八字寄情于物,通过众多自然景物的鲜明形象,浓重的深秋色彩勾勒出一幅悲凉的秋思意象,将诗人凄苦愁楚之情刻画得淋漓尽致。此曲巳有不少学者从不同翻译视角对英译本进行深入探讨。诗人通过枯、老、昏、古、西、瘦六个字将无限愁思自然的寓于图景中,最后一句“断肠人在天涯”是点睛之笔,出现了一位漂泊天涯的游子,在残阳夕照的荒凉古道上,愁肠绞断,却不知自己的归宿在何方,透露了诗人怀才不遇的悲凉情怀。
二、译本比较与分析
作为一首流传千古的名曲,翻译版本不少,笔者选取其中具有代表性的四个译本从生态翻译学角度进行比较与分析。
译本一
Autumn
Crows hovering over rugged old trees with withered
Vine-the day is about done. Yonder is a tiny bridge over a sparkling stream, and on the far bank, a pretty village. But the traveler has to go on down this ancient troad, the west wind moaning, his bony horse groaning, trudging towards the sinking sun, farther and farther away
from home. (翁显良译)
译本二
Tune: Tian Jing Sha
Autumn Thoughts Dry vine, old tree, crows at dusk. Low bridge, stream running, cottages, Ancient road, west wind, lean nag, The sun westerning, And one with breaking heart at the skys edge.(Cytril Birch译)
译本三
Dried vine (s) ,(an) old tree,evening crow(s) ;(A) small bridge,flowing water, menps home(s) ;(An) ancient road,west wind(s) ,(a) lean horse;
Sun slants west; A heart-torn man at skys end.(叶维廉 译)
译本四
Tune: “Clear Sky Over the Sand” Autumn Old trees wreathed with rotten vine fly evening crows; Beneath tiny bridge beside a cot a clear stream flows; On ancient road in western breeze a lean horse goes. Westward declines the sun; Far, far from home is the heartbroken one.(许渊冲 译)
以上四位译者都是造诣较高的文学翻译名家,由于译者本身的语言环境、文化背景、交际习惯等不同,同一首词有不同形式的译文,各有所长。译本一翁先生的译文不拘泥于原文形式,采用散文释义原曲,摆脱了汉语词曲韵律的束缚。Cytril Birch 翻译时保留了汉语意象诗意象并置、功能词省略等特有形式,中国意象诗特有的体裁特征得以传播,突破了英语诗歌的常规形式,给西方读者一种新鲜感。译文三几乎完全是逐字翻译, 遵照中国古典诗歌的意象并置特征, 具有模拟真实的感知行为的电影蒙太奇效果,让读者如同与作者置身于同一个空间,进而与作者在情感上取得共鸣。而许的译文则结合了中西诗歌的特点,既保留了原曲的意象,又遵循了英诗惯有的表达方式。下面将从生态翻译学的角度对所选的三个译本在语言、文化和交际三个维度的转换分别加以比较和分析。
1、语言维
语言维层面的适应性选择转换就是指翻译时在不同方面,不同层次上对语言形式进行的适应性选择转换。英语和汉语在语言形式上差异明显。首先,汉语虚词少,通常汉语信息承载量比英语多,原文中的“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等几个简单词语就勾勒出一幅意境深远的画面,意境丰富。但英语截然不同,因虚词的多样和句式结构的复杂,通常汉译英后难以保持原文简练的句式,但中国五千年文化沉淀出的古典诗词有着特定的形式与内涵,如果仅为了内涵的传递不顾形式,则失去了中国古典诗词独有的形式美。
再者,英语和汉语诗词魅力独特在于句式与节奏(rhythm)兼顾,只是汉诗词的节奏侧重韵,英诗词的节奏则侧重声。中文《秋思》的五个短句句尾都押a的韵,以上四个译本,只有叶、许采取了押韵的手法,读起来颇有原文的韵味,富有节奏,其余两个则稍有欠缺,声韵不明显。由上可见,就语言维角度,上文四个译本中翁在句式结构方面变动过大,Cytril Birch 句子结构传神却内涵欠缺,叶先生的译作押了音韵但内涵传递不够,只有许的译本基本上保留了原诗的形美和音美,又以符合英诗的表达方式翻译,语言简练优美,格律和节奏略胜一筹。
2、文化维
文化维层面的转换是指译者进行语言转换的同时关注适应该语言所属的整个文化系统,即双语文化内涵的传递与阐释。好的译文要能够再现原作的文化风格和文化信息,译者在翻译时必须关注原作本身的语言文化因素,经过适应和选择的转换进行再现,达到最佳的翻译效果。《秋思》富含意象,情景交融,有着其特定的美学意象。前面四个译本中,withered vines,dry vine,dried vine和rotten vine分别为枯藤的不同译法,英语用vine译出藤这一相对具体的概念,枯为一抽象意象,四位译者分别用了withered,dry,dried 和 rotten 进行诠释。因译者的文化背景不同,结尾句“断肠人在天涯”的翻译也做出了不同的阐释, 翁、许的译文强调游子正离家远去的失落和有家不能回的痛苦和对家人的思念之情;Birch 在翻译这首诗时同叶维廉不谋而合,通过一动一静的背景即夕阳缓缓落山与伤心人远离家乡的静态画面,为读者描绘出一个疲倦绝望的游子远在他乡茫然若失、满心惆怅的景象。就文化转换这个层面,四种译本各有千秋,原文的意境和形象都不同程度地得以传达。
3、交际维
交际维层面的转换即译者把选择转换的侧重点放在关注原文中的交际意图是否在译文中得以体现。诗词交际维层面的转换是译语读者能领悟到源语作者的表达初衷,在情感、思想等各方面与作者产生共鸣,因此译者应起到桥梁的沟通作用,准确转换,实现原文作者与译文读者间的有效交际。秋思题眼在“思”,巧妙地将诗人的无限愁思自然的寓于具体意象的图景中,以上译文只有翁、许二位先生用英语对应词home将汉语“思”--作者纷杂交错的思念之情完美再现,能让译文读者很自然就从home一词中体会到那种对家的深深思念之情,因此在交际维这一层面,二位的译文更胜一筹。
三 结语
4.天净沙秋思赏析【详细】 篇四
天净沙秋思原文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译文】
天色黄昏,一群乌鸦落在枯藤缠绕的老树上,发出凄厉的哀鸣。
小桥下流水哗哗作响,小桥边庄户人家炊烟袅袅。
古道上一匹瘦马,顶着西风艰难地前行。
夕阳渐渐地失去了光泽,从西边落下。
凄寒的夜色里,只有断肠人漂泊在遥远的地方。
天净沙秋思赏析
这首小令很短,一共只有五句二十八个字,全曲无一秋字,但却描绘出一幅凄凉动人的秋郊夕照图,并且准确地传达出旅人凄苦的心境。被赞为秋思之祖这首成功的曲作,从多方面体现了中国古典诗歌的艺术特征。
一、以景托情,寓情于景,在景情的交融中构成一种凄凉悲苦的意境。
中国古典诗歌很讲究意境的创造。意境是中国古典诗歌美学中的一个重要范畴,它的本质特征在于情景交融、心物合一。情景交融是否巧妙,成为能否构成意境的关键。清王夫之《萱斋诗话》曰:“情景名为二,而实不可离。神于诗者,妙合无垠。”王国维《人间词话删稿》云:“一切景语皆情语也。”马致远这首小令,前四句皆写景色,这些景语都是情语,“枯”“老”“昏”“瘦”等字眼使浓郁的秋色之中蕴含着无限凄凉悲苦的情调。而最后一句“断肠人在天涯”作为曲眼更具有画龙点睛之妙,使前四句所描之景成为人活动的环境,作为天涯断肠人内心悲凉情感的触发物。曲上的景物既是马致远旅途中之所见,乃眼中物。但同时又是其情感载体,乃心中物。全曲景中有情,情中有景,情景妙合,构成了一种动人的艺术境界。
二、使用众多密集的意象来表达作者的羁旅之苦和悲秋之恨,使作品充满浓郁的诗情。
意象是指出现在诗歌之中的用以传达作者的情感,寄寓作者思想的艺术形象。中国古典诗歌往往具有使用意象繁复密集的特色。中国古代不少诗人常常在诗中紧密地排列众多的意象来表情达意。马致远此曲明显地体现出这一特色。短短的二十八字中排列着十种意象,这些意象既是断肠人生活的真实环境,又是他内心沉重的忧伤悲凉的载体。如果没有这些意象,这首曲也就不复存在了。
与意象的繁复性并存的是意象表意的单一性。在同一作品之中,不同的意象的地位比较均衡,并无刻意突出的个体,其情感指向趋于一致,即众多的意象往往共同传达着作者的同一情感基调。此曲亦如此。作者为了表达自己惆怅感伤的情怀,选用众多的物象入诗。而这些物象能够传达作者的内心情感,情与景的结合,便使作品中意象的情感指向呈现一致性、单一性。众多的意象被作者的同一情感的线索串联起来,构成一幅完整的图画。
意象的繁复性与单一性的结合,是造成中国古典诗歌意蕴深厚、境界和谐、诗味浓重的重要原因。
古典诗歌中意象的安排往往具有多但不乱,层次分明的特点,这种有序性的产生得力于作者以时间、空间的正常顺序来安排意象的习惯。
今天有人称马致远的这首《天净沙·秋思》为“并列式意象组合”,其实并列之中依然体现出一定的顺序来。全曲十个意象,前九个自然地分为三组。藤缠树,树上落鸦,第一组是由下及上的排列;桥、桥下水、水边住家,第二组是由近由远的排列;古驿道、道上西风瘦马,第三组是从远方而到目前的排列,中间略有变化。由于中间插入“西风”写触感,变换了描写角度,因而增加了意象的跳跃感,但这种跳跃仍是局部的,不超出秋景的范围。最后一个意象“夕阳西下”,是全曲的大背景,它将前九个意象全部统摄起来,造成一时多空的场面。由于它本身也是放远目光的产物,因此作品在整体上也表现出由近及远的空间排列顺序。从老树到流水,到古道,再到夕阳,作者的视野层层扩大,步步拓开。这也是意象有序性的表现之一。
三、善于加工提炼,用极其简练的白描手法,勾勒出一由游子深秋远行图。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小令中出现的意象不是新颖的。其中“古道”一词,最早出现在署名为李白《忆秦娥·箫声咽》词中“乐游原上清秋节,咸阳古道音尘绝”。宋张炎《壶中天·扬舲万里》词中也有“老柳官河,斜阳古道,风定波犹直”。
董解元《西厢记》中有一曲【仙吕·赏花时】:“落日平林噪晚鸦,风袖翩翩吹瘦马,一经入天涯,荒凉古岸,衰草带霜滑。瞥见个孤林端入画,蓠落萧疏带浅沙。一个老大伯捕鱼虾,横桥流水。茅舍映荻花。”其中有六个意象出现在马曲之中。
又有元代无名氏小令《醉中天》(见《乐府新声》):“老树悬藤挂,落日映残霞。隐隐平林噪晓鸦。一带山如画,懒设设鞭催瘦马。夕阳西下,竹篱茅舍人家。”也有六个意象与马曲相同。
十分明显,《醉中天》是从《赏花时》中脱化而来,模拟痕迹犹在,二曲中出现的意象虽与马曲多有相同之处,但相比之下,皆不如《天净沙·秋思》纯朴、自然、精练。
马致远在创作《天净沙·秋思》时受到董曲的影响和启发,这是无疑的,但他不是一味模仿,而是根据自己的生活体验与审美目光进行了重新创作的。在景物的选择上,他为了突出与强化凄惨凉悲苦的情感,选取了最能体现秋季凄凉萧条景色,最能表现羁旅行人孤苦惆怅情怀的十个意象入曲,将自己的情感浓缩于这十个意象之中,最后才以点晴之笔揭示全曲的主题。他删了一些虽然很美,但与表达的情感不合的景物。如茅舍映荻花,落日映残霞,一带山如画,使全曲的意象在表达情感上具有统一性。
在词句的锤炼上,马致远充分显示了他的才能,前三句十八个字中,全是名词和形容词,无一动词,各种景物的关系以及它们各自的动态与形状,全靠读者根据意象之间的组织排列顺序以及自己的生活经验去把握。这种奇妙的用字法,实在为古之所罕见,温庭筠《商山早行》中“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与马曲用字法相似,但其容量仍不如马曲大。马曲用字之简练已达到不能再减的程度,用最少的文字来表达丰富的情感,这正是《天净沙·秋思》这首小令艺术上取得成功的原因之一。
四、采用悲秋这一审美情感体验方式,来抒发羁旅游子的悲苦情怀,使个人的情感获得普遍的社会意义。
悲秋,是人们面对秋景所产生的一种悲哀忧愁的情绪体验,由于秋景(特别是晚秋)多是冷落、萧瑟、凄暗,多与黄昏、残阳、落叶、枯枝相伴,成为万物衰亡的象征,故秋景一方面确能给人以生理上的寒感,另一方面又能引发人心之中固有的种种悲哀之情。宋玉首开中国以悲秋为主要审美体验形式的感伤主义文学先河,他通过描写秋日“草木摇落而变衰”的萧瑟景象,抒发自己对人生仕途的失意之感,而且他将自己面对秋色所产生的凄苦悲凉的意绪形容成犹如远行一般,“僚僳兮(凄凉),若在远行”,“廓落兮(孤独空寂),羁旅而无友生”。这就说明悲秋与悲远行在情绪体验上有着相同之处。宋玉之后悲秋逐渐成为中国文人最为普遍的审美体验形式之一,而且将悲秋与身世之叹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杜甫“万里悲秋常作客”便是一例。马致远这首小令也是如此。虽然曲中的意象不算新颖,所表达的情感也不算新鲜,但是由于它使用精练的艺术表达方式,表达出中国文人一种传统的情感体验,因此它获得了不朽的生命力,可以引起后世文人的共鸣。
5.天净沙秋思后赏析 篇五
夕阳西下使这幅昏暗的画面有了几丝惨淡的光线,更加深了悲凉的气氛。诗人把十种平淡无奇的客观景物,巧妙地连缀起来,通过枯,老,昏,古,西,瘦六个字,将诗人的无限愁思自然的寓于图景中。最后一句,断肠人在天涯是点睛之笔,这时在深秋村野图的画面上,出现了一位漂泊天涯的游子,在残阳夕照的荒凉古道上,牵着一匹瘦马,迎着凄苦的秋风,信步满游,愁肠绞断,却不知自己的归宿在何方,透露了诗人怀才不遇的悲凉情怀,恰当地表现了主题,这首小令是采取寓情于景的手法来渲染气氛,显示主题,完美地表现了漂泊天涯的旅人的愁思。
6.有关天净沙秋思赏析 篇六
天净沙·秋思
元代: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译文
天色黄昏,一群乌鸦落在枯藤缠绕的老树上,发出凄厉的哀鸣。
小桥下流水哗哗作响,小桥边庄户人家炊烟袅袅。
古道上一匹瘦马,顶着西风艰难地前行。
夕阳渐渐地失去了光泽,从西边落下。
凄寒的夜色里,只有孤独的旅人漂泊在遥远的地方。
注释
⑴枯藤:枯萎的枝蔓。昏鸦:黄昏时归巢的乌鸦。昏:傍晚。
⑵人家:农家。此句写出了诗人对温馨的家庭的渴望。
⑶古道:已经废弃不堪再用的古老驿道(路)或年代久远的驿道。西风:寒冷、萧瑟的秋风。瘦马:瘦骨如柴的马。
⑷断肠人:形容伤心悲痛到极点的人,此指漂泊天涯、极度忧伤的旅人。
⑸天涯:远离家乡的地方。
赏析
这首曲子的题目叫《秋思》,是一篇悲秋的作品。秋士易感,是中国文坛古老的传统。自屈原的《离骚》起一直延续到现在。《乐记》中说:“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意思是外物使人内心的情意活动起来。那又是什么东西能让外物动起来呢?《诗品》云:“气之动物,物之感人,故摇荡性情,形诸舞咏。”他认为,这种能让物动,从而引起你内心感动的是‘气’。那气又是什么呢?古人认为,宇宙间有阴阳二气。是它们的运行才产生了天地万物和四时晨昏。譬如:夏天阳气最盛,所以草木茂盛。但盛到极点就开始衰落,阴气渐生,慢慢到了秋天和冬天。秋冬之际阴气最重,因而草木衰败。阴到极点又转为阳,阳生而万物长。所以春天就会百花齐放。由于四季的冷暖不同,自然景色也不同,人的内心也就随着这些变化而感动。春天草木的萌发让人联想到美好,所以引起喜欢的心理。秋天草木的凋零让人联想到生命的衰老与终结。因此会让人感到忧愁和悲伤。《离骚》中屈原叹道:“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宋玉在《九辩》里说:“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陆机《文赋》云:“悲落叶于劲秋,喜柔条于芳春。”虽然他们所处的时代不同,但他们的思想感情是相同的。
再看他的布景:“又是黄昏,一天快要结束。夕阳斜挂在山头欲落还留的样子,依依不舍得完成了一天的使命。眼前的景色真是满目凄凉,藤是枯萎的藤,已经没有了生命,树是千年老树,飒飒的西风在吹着它走向风烛残年。道是荒凉的古道,马是体弱无力的瘦马。飘零在天涯海角的人,面对如此萧瑟的景色怎么能不断肠呢。你看这小桥、流水、人家都是那么安详,那么静謚。又是那么温馨。而我的家乡、亲人却又离我那么远。哦,他们还好吗?天气渐渐变冷,他们加了衣服吗?买了被子吗?这一切的一切是都么让人牵挂,既然那么让人牵肠挂肚,我为什么不早点回去呢?为了所谓的前程吗?为了那所谓的功名吗?那功名离我近吗?远吗?京城的路还有多长呢?我又是那么的迷茫。在这样的黄昏中,在这样的古道上。又是这样萧瑟的季节。我是继续去追求功名呢?还是会去服侍那年老的双亲呢?我自己也不能回答自己。只好满怀愁绪徘徊在漫漫得古道上了……。”如此萧瑟的景色让人满目凄凉,又加上安详,温馨的小桥、流水、人家做反衬,使愁情更为深切,悲伤更为凄沥。写景之妙尽妙于此也!
7.天净沙秋思全文赏析 篇七
这是一首著名的元代散曲, 曾被王国维视为元人小令之最佳者, 只有短短五句, 二十八个字。题名《秋思》, 但全篇却无一语直接道及其所思的内容。它只是把一些看似孤立的景物排列在一起, 并点明这些景物正是小令主人公“思”之寄寓所在。需要的是借助于读者的理解和想象, 把读者与主人公之间的内在联系一一挖掘出来, 然后才能最终达到对作者“秋思”内容的认识。
在作者铺染的一系列景物中, 首先出现的形象是枯萎的蔓藤和僵老的枯树, 显示了了无生机的萧瑟气象。这时, 一只昏鸦——无精打采的乌鸦飞入画面, 呀呀地叫噪着, 扑打着翅膀, 跌落在光秃秃的树枝上, 这就在十分败落的背景上又涂抹了一笔凄厉的色调。
但是, 随着画面的延伸, 却出现了“小桥流水人家”这样极为明净的景色。潺潺的流水、纤巧的小桥、温暖的茅屋, 一切都是十分的安谧, 就连那户人家的欢声笑语也如闻似见。犹如“柳暗花明又一村”, 于历经昏暗之后, 展示了一派勃勃生机。
按照我国传统的艺术表现手法, “以乐景写哀, 以哀景写乐, 一倍增其哀乐” (《李笠翁曲话》) , 那么, “枯藤老树昏鸦”点染出来的“哀境”, 正与“小桥流水人家”展示出来的“乐境”形成极为鲜明的对照。不过, 因为二者平列, 仅此二句尚难以判断作者这种对照的用心, 究竟是欲一倍增其哀, 抑或一倍增其乐?这只有在下文推出闻见此景的主人公之后, 才能得到正确的答案。
“古道西风瘦马”, 冒着凛冽的西风, 一匹筋疲力尽的瘦马在荒郊古道上踟蹰而行。虽然读者尚不能看清主人公的面容, 但通过瘦马的蹒跚形影, 马上游子的凄苦之情却已毕现无遗。于是乎, 以上所列貌似对立的两组景物, 在这位异乡羁旅之人的眼底, 便全然重叠起来。“枯藤老树昏鸦”, 岂不正是自身心境的写照?昏鸦栖落于枯枝与作者自己寻觅归宿, 处境何等相似!愈见其情绪之悲凉。而出现在另一角落的“小桥流水人家”之所以给他以更有力的吸引, 是因为或许他的家乡也是这样的温暖、安逸, 然而“日暮乡关何处是”, 家乡又在哪里呢?!以这种悲凉的心情来体味这一“乐境”, 势必会更添一重悲伤。“古道西风
勇, ”“一乐, 何小勇以前对不起我们, 这是以前的事情了, 我们就不要再记在心里了, 现在何小勇性命难保, 救命要紧”, “一乐, 记住我今天说过的话, 做人要有良心, 我也不要你以后报答我什么, 只要我老了, 你想起我养过你, 心里难受一下, 我就心满意足了。”许三观的这一大段的发自肺腑的话, 把他那颗善良的心充分表达出来了, 他之所以这样做, 一方面是为自己的良心, 更重要的是对何小勇他一家的同情, 他的同情心让他变得无比高大。如果说对何小勇是同情, 那对他的妻子许玉兰则是宽容。在文革期间, 许玉兰被打成“破鞋”, 受人批斗或是陪人批斗, 头发也被剃成阴阳头, 胸前挂个“我是破鞋”的牌子, 连三个儿子都不理她, 许三观让三个儿子给正在外面受批斗的许玉兰, 他们没有一个愿意去, 最终是许三观亲自送去。锅里全是米饭, 许玉兰眼睛看着踩在地面上的脚, 默默地嚼着米饭, 当看到四下无人时, 许三观扒开米饭, 里面藏着给许玉兰烧的红烧肉, “这是我偷偷给你做的, 儿子们都不知道”, 读到这里, 真的是被许三观给感动了, 他对许玉兰的包容, 让我们看到了他人性的光辉。
小说的结局是许三观最后一次去卖血, 当别人不要他的血瘦马”, 只见他顶风策马而行, 一心要尽快离开这一“乐境”, 以免沉浸于更深沉的痛苦之中。
值得注意的是, 诗人特意点明了驿道年代之“古”, 这不仅表明其今日的荒凉, 更意味着此情此景为古往今来的羁旅之人所共同体验。一个“古”字, 把个人的凄苦推及古今, 足以引起读者的丰富联想和共鸣。而作者本人肯定是联想得最深、共鸣最强烈的一个。“夕阳西下”, 日暮途穷, 尚未归处, 不由悲从中来;“断肠人在天涯”, 人生的旅途在于寻求理想的归宿, 可是对于这位游子来说, 海角天涯, 一切却是这样的渺茫;当此之时, 怎不令人肝肠寸断呢?
在最后一段, 一反前文单纯铺叙景物的格局, 变成了直抒胸臆。而读者在洞悉其胸襟之后, 再来回顾前面铺陈的景物, 才能豁然明了和深切感受每一景物都带有这位天涯沦落人浓重的感情色彩。
要在短短的二十八字里凝聚如此丰富而跌宕的感情, 并非易事。为此, 作者在语言设计上进行了非常巧妙的安排。他把精心选择出来的景物只用特定的名词来标志, 而不用半个动词, 正所谓点到而已。进而, 他又把九个景物——也就是九个名词平分成三组, 每组景物里都有一个活生生的主角, 用它来决定这一组景物的情调和气氛。枯藤、老树, 只有在昏鸦飞落下来的时候, 才更显出其败落;小桥、流水, 只有与人家连在一起, 才更显出其生气;古道、西风, 也只有在出现了瘦马之后, 才更添其凄凉, 这样才构成了一幅幅特色独具的画面。这些画面, 表面看起来是孤立的、静止的, 彼此之间似乎毫无联系;仅仅通过篇末点题, “断肠人在天涯”, 才告诉读者, 如上画面乃是游子眼中捕捉到的, 他们无一不牵动游子的心弦。于是, 孤立、静止、互不联系的景物, 一变而为提供给读者驰骋想象羁旅之情的典型环境和广阔空间。对立的景物协调起来了, 简单的名词也显示了极为丰富的内涵。景景相连, 物物含情, 情景交融, 达于化境, 终于脱落出这样一幅游子断肠的完整画面。
纵观这首小令, 字字句句皆出于匠心设计, 巧妙安排, 然而全篇却是自然有致, 情趣天成, 丝毫不落雕琢的痕迹。王国维说它“纯是天籁”, 元人周德清在《中原音韵》中称它为“秋思之祖”, 确是当之无愧的。
时, 他在大街上失声哭了起来, 血是他的价值所在, 靠着他的血, 让他们一家人从无数的苦难中熬了过来。最终他要了三盘炒猪肝, 一瓶黄酒, 这个老人就幸福地笑了。如果说《活着》中的福贵是“知命”战胜“天命”, 那么《许三观卖血记》里的许三观则幸运的多, 他经历了一生的卖血后, 家人都平安的陪在他身边, 他是幸福的, 作者余华在赋予结局以大团圆的同时, 让我们看到了苦难中生命的坚韧和人性的善良, 这也是《许三观卖血记》永恒的艺术魅力。
【参考文献】
[1]余华, 杨绍斌.我只要写作就是回家[J].当代作家评论, 1999 (1) .
[2]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
[3]余华.许三观卖血记[M].作家出版社, 2008.
[4]洪治刚.余华评传[M].郑州大学出版社, 2005.
[5]王达敏.中国当代人道主义思潮史[M].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3.
【作者简介】
李小婷 (1990—) , 女, 安徽淮北人, 安徽大学文学院现当代文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在读, 主要研究方向:通俗文学。
>> (上接第12页)
摘要: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借助于读者的理解和想象, 把读者与主人公之间的内在联系一一挖掘出来, 最终达到对作者“秋思”内容的认识。
8.《天净沙·秋思》的电影式解读 篇八
关键词:《天净沙·秋思》 蒙太奇 实景 虚景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马致远这首著名的小令通过画面或镜头组接的方式,简洁传神地勾勒出夕阳西下,游子独行无依的晚景图,表达出一份浓浓的羁旅之愁。对此,历来的评析并无多少异议;但在怎样解读,以求更准确地把握这种意蕴上,倒可以尝试新的途径。
设若我们自己就是导演,该怎样执导拍摄这样一组画面?我们知道,电影是离不开蒙太奇手段的。所谓“蒙太奇”就是剪辑和组合的意思,它是电影的构成手段、叙述方式,即镜头、场面、段落的安排组接,具体可划分为“平行蒙太奇”、“对比蒙太奇”、“心理蒙太奇”……在《秋思》中,“枯藤老树昏鸦”、“古道西风瘦马”构成平行蒙太奇,而“小桥流水人家”则与前面两组画面构成对比蒙太奇。我们可以这样来拍摄这组画面:
日落时分。晚霞映红天际。苍茫的大西北原野上,一条古道蜿蜒着伸向远方。
画面外隐隐传来马铃声。镜头推向远处,一个小黑点在逐渐增大,增大;镜头更近一步推进,一个瘦瘦的诗人骑在一条同样瘦瘦的老马身上,慢慢向我们走来。西风吹拂着他单薄的衣衫。诗人满脸的疲惫、满脸的尘埃、满脸的焦虑忧伤。他抬眼打量起前方,想找寻投宿的地点。但见几棵老树,几丛枯藤,树顶上或落或旋着一群乌鸦。诗人呆呆地望着。一瞬间,另一组鲜活的画面出现在镜头前——一孔小小巧巧的石桥卧在那里,桥下是淙淙碧绿的水流,水流旁有丛丛芭蕉掩映着的房屋,芭蕉丛或屋窗前还隐约着女人的身影——这是诗人江南故乡的景象啊。这时,画面外传来几声鸦啼,镜头切换到诗人被从幻梦中惊醒的脸上,怅然若失取代了先前的丝丝兴奋与惊喜。诗人回望西天,太阳正要坠下地平线,他长叹一声,急急地打马而去,渐渐消失在苍茫的暮色中。那苍凉的鸦声一地伴随着画面。
这种解读和以往略有不同,以往把“枯藤”、“小桥”、“古道”、“夕阳”四句皆解为实景,而这里却把“小桥”句解为虚景,即“枯藤”、“古道”、“夕阳”三句实写游子眼中所见,而“小桥”句则虚写中眼前所见面引发的心中所想,两者正好构成电影中的对比蒙太奇。自然,“断肠”一句则可视为游子的胸中之叹了。关于这一句,不同的读者又有三种不同的读法:其一,断肠人在——天涯;其二,断肠人——在天涯;其三,断肠——人在天涯。很显然,这三种读法所强调的情韵、意义是有所不同的,但无论哪一种读法,“断肠人”都可以从两方面去解读。一方面,它可以是羁旅天涯、思乡心切的游子所发出的自艾自怜似的慨叹——“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日暮乡关家何在,烟波江上使人愁”;另一方面,它还可以指游子心中想到的家中的思妇——“日之将夕,牛羊下山兮,胡不归”、“望断天涯路”、“肠断白蘋洲”。因此,这里的“天涯”即指远离故土,叫人断魂的漂泊地,也指思妇所在的遥远的故乡。从这种角度去解读,游子心中的羁旅之愁、思恋之苦也就更加凄苦动人了。
9.天净沙秋思马致远原文赏析 篇九
天净沙·秋思
诗人: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译文
枯藤缠绕的老树的枝干上栖息着黄昏归巢的乌鸦,小桥下潺潺的流水映出飘荡着炊烟的几户人家。
荒凉的古道上,迎着萧瑟的秋风,一位骑着瘦马的游子缓缓前行。
夕阳早已往西沉下来,漂泊未归的游子还在极远的地方。
赏析
这是马致远著名的小曲,28个字勾画出一幅羁旅荒郊图。这支曲以断肠人触景生情组成。从标题上看出诗人抒情的动机。
头两句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就给人造成一种冷落暗淡的气氛,又显示出一种清新幽静的境界,这里的枯藤,老树给人以凄凉的感觉,昏,点出时间已是傍晚;小桥流水人家给人感到幽雅闲致。12个字画出一幅深秋僻静的村野图景。古道西风瘦马,诗人描绘了一幅秋风萧瑟苍凉凄苦的意境,为僻静的村野图又增加一层荒凉感。
10.天净沙秋思全文赏析 篇十
解构主义 (deconstruction) 是起于20世纪60年代中期的一股后现代主义思潮。它以颠覆为主要特征, 系统消解了结构主义关于结构和意义等重要概念。它的主要代表人物是德里达、福柯、罗兰·巴特等。从翻译角度来说, 解构主义翻译通过否认文本中任何中心意义的存在, 从而把文本的解释权交给了译者, 并认为原文取决于译文。译者是创造的主体。一切文本都具有互文性, 原文与译文的关系是平等互补的关系。解构主义理论翻译涉及两种语言、两种文化, 语言与文化的差异凸显了对原文本的改写过程。因此, 对原文的每一次阅读和翻译都意味着对原文的重构, 翻译的目的就是要保护和再现这些差异。当然翻译还涉及其它诸多因素的影响。除了译者的语言能力和知识装备外, 还涉及文化语境等的影响。总而言之, 解构主义翻译为翻译研究开辟了崭新的研究视域, 也给解读译本提供了合理的理论支撑框架。
二、从解构主义翻译视角解读《天净沙·秋思》三种英译
《天净沙·秋思》是由我国元代的散曲作家马致远所作。它是元代散曲中的极品。天净沙是曲牌名。秋思是散曲的题目。主要内容为:“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译为现代白话文就是枯藤缠绕的老树上栖息着黄昏归巢的乌鸦, 小桥旁潺潺的流水映出几户人家, 荒凉的古道上, 迎着萧瑟的秋风走来一匹孤独的瘦马。夕阳早已落下, 漂泊未归的游子还在天涯。
这首小令仅五句28字, 语言极为凝练却内涵丰富, 寥寥数笔就勾画出一幅悲绪四溢的“游子思归图”, 淋漓尽致地传达出漂泊羁旅的游子心。这幅图画由两部分构成:第一部分是暮色苍茫的秋野图景, 由精心选取的几组能代表萧秋的景象组成;第二部分抒写内心深处无尽伤痛而独行寒秋的天涯游子心情。第一幅画共18个字九个名词, 无一虚词, 却自然流畅而涵蕴丰富, 作者以其娴熟的艺术技巧, 让九种不同的景物沐于夕阳的清辉之下, 在我们面前依次呈现, 一下子就把我们带入深秋时节:几根枯藤缠绕着几颗凋零了黄叶的秃树, 在秋风萧萧中瑟瑟地颤抖, 天空中点点寒鸦, 声声哀鸣, 写出了一片萧飒悲凉的秋景, 造成一种凄清衰颓的氛围, 烘托出作者内心的悲戚。昏鸦尚能有老树可归, 而游子却漂泊无着, 有家难归。接着眼前呈现出一座小桥, 潺潺的流水, 还有依稀袅起炊烟的农家小院。这种幽静而甜蜜、安逸而闲致的田园小景令浪迹天涯的游子想起自己家乡的小桥、流水和亲人。诗人以乐景写哀情, 令人倍感凄凉, 烘托出沦落他乡的游子那内心彷徨无助的客子之悲。第二幅画面里, 在萧瑟的秋风中, 在寂寞的古道上, 饱尝乡愁的游子却骑着一匹延滞归期的瘦马, 在沉沉的暮色中向着远方踽踽而行。此时, 夕阳正西沉, 撒下凄冷的斜晖, 鸟都回巢了, 人们都团聚了, 而游子却仍是“断肠人在天涯”, 面对如此萧瑟凄凉的景象, 漂泊他乡的游子禁不住悲从中来, 柔肠寸断。一支极为简短的小曲, 表达了难以尽述的内蕴, 形象地描绘出天涯游子凄楚、悲怆的内心世界, 给人以震撼人心的艺术感受。让人读之而倍感其苦, 咏之而更感其心。
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有多个译本。由于原作者在诗中不拘于语法, 仅有名词建构意象, 给读者留下了很大的想象空间, 因此不同的译者有不同的理解, 也产生了不同的英译本。我们分别选取Schlepp、翁显良和丁祖馨的三个英译本来解读和讨论。《天净沙·秋思》的特点是1.简约与深细相依。2.静景与动景相映。3.景色与情思相融。而且原作的词汇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 因此, 译者也应将原作的意思传达清楚, 而且应把内涵意义和风格传给目的语读者, 使其具有与原作读者相近的感受。
Version 1: (By Schlepp)
Tune to“Sand and Sky”———Autumn Thoughts
Dry vine, old tree, crows at dusk.
Low bridge, stream running, cottages.
Ancient road, west wind, lean nag.
The sun westering
And one with broken heart at the sky’s edge.
原曲只出现了9个名词词组, 在Schlepp翻译的译文中原曲的9个名词词组分别被译成9个英语名词词组, 根据汉语诗歌原文的语法特征及现代英语诗歌的可接受性, 译诗采取的名词意象并置法使原诗的意象以相应对等的形式译出。具有现代意识的孤立名词词组或意象并置的现象比传统诗歌显然更突出。意象叠加 (image hosition) 是由20世纪初英美意象派最早提出的。美国意象派代表诗人庞德在研究中国诗歌时发现, 一个意象与另一个意象并置叠合, 会产生微妙的效果。因为它凸显意象, 借助词语缺席, 能引起读者审美注意并产生联想, 完成审美认知。“Dry vine, old tree, crows at dusk.Low bridge, stream running, cottages.”使读者在头脑中也构建了一幅与汉语诗相类似的画面。译诗很好地做到了意美并保留了原诗简洁的特色。不过从词汇选择来看, “low bridge”中的low含有small的意思, 但是low主要是相对于high, 语义上来说似乎不太贴切合适。原曲声调和谐优美、语言清新豪爽, 善于捕捉形象来熔铸诗的意境, 提高了曲的格调。在韵律方面, “Low bridge, stream running, cottages”中bridge与cottages压元音韵。“ancient road, west wind, lean nag.”中road与wind押韵。再现了原文的音美。
Version 2:Autumn (By Weng Xianliang)
Crows hovering over rugged trees wreathed with rotten vines———the day is about done.Yonder is a tiny bridge over a sparkling stream, and on the far bank, a pretty little village.But the traveler has to go on down this ancient road, the west wind moaning, his bony horse groaning, trudging towards the sinking sun, farther and farther away from home.
由翁显良先生翻译的译文二采用了散文释义的方法。译文主要传达了原诗意境, 而舍弃了原诗的韵律和形式, 做到了神似。tiny:very small indeed, 指的是很小的、丁点儿的意思, 因此该词的含义更为宽泛, 用其来对“小”桥中的“小”, 可以引起读者的无限制的联想。“流水”译为“a sparkling stream”具有形美特征。译诗虽放弃了诗歌体形式, 却很好地传达了原诗的意境。诗若无思想感情则无灵魂;诗若无载体, 则无依托, 也无法表达情意。所以诗必须有情有景, 情景结合才能成意境。意境不仅有图画美, 还能创造出联想, 激起情思, 令人玩味无穷的艺术氛围。不过在译诗中, “Crows hovering over rugged trees
wreathed.with rotten vine.Yonder is a tiny bridge over a sparkling stream, and on the far bank, a pretty little village.”都将原诗中的并列关系改为修饰与被修饰的关系。而且“But the traveler has to go on down this ancient road, the west wind moaning, his bony horse groaning, trudging towards the sinking sun, farther and farther away from home.”原文中瘦马跟断肠人之间的关系没有点清, 但是译文却将其明确化。重组了句子, 消解了原文的句间本意。还有“hovering”, “wreathed”, “go”, “moaning”, “trudging”等词的增加使原诗中所刻画的第一幅图景由静态变为动态。原文主要是由事物构成的, 译文主要由小句体现意义译文所表达的意义与原文相去甚远。“Yonder”一词也不符合原文的语言风格。
Version 3:
Tune:Tian Jing Sha (By Ding Zuxin)
Withered vines hanging on old branches,
Returning crows croaking at dusk.
A few house hidden past a narrow bridge.
And below the bridge quiet creek running,
Down a worn path, in the west wind.
A lean horse comes plodding.
The sun dips down in the west,
And the lovesick traveler is still at the end of the world.
丁祖馨的译文三介于前以上两个译文之间。保留了诗的形式和韵味, 但与原诗相比也增加了很多词。而“narrow”也主要是相对于“wide/broad”, 因此这两个词的固定语义容易限制其他联想。“Withered vines hanging on old branches, /Returning crows croaking at dusk.”将原诗并列结构改为修饰与被修饰结构。把“小桥流水人家”和“古道西风瘦马”的句内平行与并列也都变通为修饰与被修饰的关系。新增词“hanging”, “Returning”, “hidden”和“comes plodding”破坏了原诗的静态美。汉语是富有音乐性的语言, 讲求声音之美是汉语修辞的传统。在英汉翻译中, 译文要做到音节匀称平整, 声调铿锵和谐, 才能够再现原文的审美价值。而在翻译古代诗、词、曲的时候, 音美显得尤其重要。马致远一曲小令, 短短28字, 意蕴深远, 结构精巧, 平仄起伏, 顿挫有致, 音韵铿锵, 直贯灵心。“天净沙”是曲调, 如宋词中的词牌, 它规定了这种类型曲的韵律, 在本曲中的韵为“a”, 五句同一韵, 朗朗上口。在押韵方面, old与crows压元音韵, end与world压辅音韵, crows和croaking压头韵, 使译文朗朗上口, 符合原曲的音乐性风格。
中国文字是以形为主的表意文字, 没有时态、语态、词性和数的字形变化, 而且中国诗歌也不必像英诗一样, 一定有主语、谓语、代词和介词等, 从而造成了时空关系不明确, 意象模糊。《天净沙·秋思》前三行用了九个名词, 没有数量词限制, 也没有动词、介词作连接。至于该景发生在何时何地, 有几只昏鸦, 是什么枯树, 人家位于何方, 等等, 只能靠读者自己去想象了。字面上的增减, 在翻译过程中, 尤其在译诗过程中是不可避免的。要理解原诗的语际关系, 避免句内和句间的重组。尊重原诗所营造出来的画面, 选择动词名词, 区别事物性和情形性, 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名字词组和小句, 根据原诗的语言风格选择词语。如原诗的语言风格是口语性质, 以语言朴素新鲜为特点。诗歌中的美学意象有其特定的美学意蕴, 译者重构译本时必须考虑到原文本的语言文化特征、创作环境和作者的审美取向等因素。但原文的美学意象和译文中的美学意象存在着延宕和差异, 译者为了凸现译文中的美学意象, 往往要曲解、甚至牺牲原文的美学意象, 在译文本中“撒播”全新的美学意象, 结果往往造成译本中误读和误译的滥觞。中国古诗富含意象, 情景交融、物我合一, 其间并无逻辑推理的关联词语。目前西方解构主义的多元、多向度的翻译研究大潮, 把译者从无条件的绝对忠诚的情结中解放出来, 使我们看到, 译者可以根据不同的翻译目的、不同的读者需求、不同的译入语文化语境等文本外的制约因素, 来考虑采取什么样的翻译策略。译者的责任是本着对艺术、对读者负责的态度, 把他所理解的原作以他认为最适当的方式艺术地再创造出来, 达到最佳的翻译效果。比如“枯藤”被分别理解为dry vine, rotten vine和withered vines。“藤”是一个相对比较具体、明确的概念, 三位译者从他们的百科信息和词汇信息中找到英语对应词就都是vine。而“枯”字这个模糊词在此却不是那么确定, 形成意义的“未定点”:什么样的vine才可谓“枯”呢?于是三位译者根据各自不同的生活经验, 作出相应的语境假设, 即认知语境, 结合上下文的信息, 分别用dry, rotten, withered予以确定和具体化。
三、结语
面对同一首诗, 三位译者却使用了不同甚至相差甚远的表达形式。译文一突破英诗形合的常规, 模仿了中国意象诗。译文二放弃了形式, 采用了散文释义诗歌。译文三则结合了中西诗歌的特点, 既保留了原诗的意象, 又遵循了英诗表达方式。我们不能以简单的好或坏、对或错去评判以上三个译本, 因为任何译作都是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文化背景下, 译者对他所面向的译语读者的文化心态、接受习惯、阅读情趣、文学水平等进行假设后创作出来的, 都有其适用性和针对性。译文一中, Schlepp显然想借鉴中国意象诗的手法, 通过意象并置、功能词省略来表达诗人的情感。虽然该手法的借用使译文缺乏节秦感, 又不押韵, 但可以给西方读者一种新鲜感和异国情调, 使中国意象诗体得以传播。译文二中翁显良的散文体译文形式上没有明显的韵律和节奏, 失去了原诗外在的美, 但是它摆脱了诗歌格律的束缚, 用更直接、更具体的语言, 使译文读者更好地理解原作的精神, 体会该诗的意境。译文三中, 丁祖馨以简练、优美的语言, 用符合英诗的表达方式翻译, 基本上保留了原诗的意美、形美和音美, 让译文读者更好地了解和学习中国古诗的格律和节奏。因目标读者的不同, 同一文本的不同译文没有简单的好或坏之别, 只有适合与不适合之分。就《天净沙·秋思》的翻译而言, 译者得考虑到源语读者生活在两个不同的文化形态中, 生存环境、教育文化背景等方面的经历存在很大差别, 形成的认知环境不同, 即使对同一信息, 也会产生不同的认知方式。在译语读者的认知图式上可能会形成空白, 无法产生语境效果。这时译者就须在译文中将省去的原文语表信息进行适量的补给。以上三例译文在此方面都或多或少地做了些填充, 以迎合目标读者的认知语境。解构主义翻译理论为作品翻译的多样性提供了依据和理论空间, 也鼓励我们采用不同的翻译策略去翻译作品, 让我们重视差异, 从不同角度去解读欣赏译作, 扩大了我们的视野。
参考文献
[1]黄海军, 马可云.解构主义翻译:影响与局限[J].外语教学, 2008, 1 (1) :88-92.
[2]王琦.从读者反应角度分析中诗英译翻译——以《天净沙.秋思》为例[J].南昌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00, 5 (3) :152-154.
[3]杨晓荣著翻译批评导论[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2005.1.
11.天净沙 秋思教案 篇十一
一、教学目标
1、能准确、流利地朗读、背诵《天净沙•秋思》
2、能理解这首小令的写作方法和表达的思想感情
3、训练想象、联想,培养创造思维
二、重点
能理解这首小令的写作方法和表达的思想感情
三、难点
训练想象、联想,培养创造思维
四、教学方法:诵读与探究相结合
五、教学时间:一课时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中国是诗的国度,古诗是我们中华民族最值得世代相传的精神瑰宝,今天,我们一起学习马致远作的一首名曲《天净沙·秋思》。
【板题】:天净沙·秋思
二、出示学习目标
三、简介作者
马致远(1250一1321):字千里,号东篱,大都(今北京市)人,元代戏曲作家、散曲家。有“曲状元”之称。他的散曲描写景物意境优美,语言凝炼,流畅自然。
师:我还知道,马致远年轻时热衷功名,但由于元统治者实行民族高压政策,因而一直未能得志。他几乎一生都过着漂泊无定的生活。他也因之而郁郁不志,困窘潦倒一生。于是在羁旅途中,写下了这首名曲《天净沙•秋思》,下面说说“曲”这种文体:
在中国古代文学长廊中,宋以前一直以诗最盛行,宋不仅继承了唐朝的诗而形成了宋诗独具的特点,而又有词的兴起。到了元代,另一新兴的体裁就是曲,曲大致分为两种,一是剧曲,一是散曲。散曲没有动作、说白,包括散套和小令。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就是有标题的小令。解题
四、指导学生朗读。
古人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现在有专家说,读书是与作家对话。让我们以朗读来走进马致远,亲近这位名家,读懂这片漂泊羁旅的游子之心。
下面请大家听一遍朗读,划出节奏。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师:这首小令一、三、五句押尾韵“a”,二、四句押尾韵“ia”,读来朗朗上口,大家喜欢吗?我们感受一下。(全班齐读)
前三句是典型的整句排列,结构相同、字数相等、句式工整,要读出一气呵成、淋漓痛快的酣畅美和明快的节奏感。试一试。最后一句是散句,要读得曲折跌宕,读出落拓无助的生存境遇。大家来试一试。(个人朗读,学生点评)
五、合作探究,理解内容
师:同学们的朗读很精彩,接下来,我们找一找,这首小令写了哪些景物? 生: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 师:这些景物有什么特点?(提示第一句,哪些形容词修饰,渲染什么气氛?萧条、苍凉。第二、第三句,没有修饰词,直接把景物罗列出来,这种写作手法叫白描,白描是中国画技法名,指单用墨色线条勾描形象而不施彩色的画法;白描也是文学表现手法之一,主要用朴素简练的文字描摹形象,不重词藻修饰与渲染烘托。)师:这首小令前三句写景,最后一句写什么?写了一个怎样的人,传达出怎样的情感?
这个人的身份(游子)
假如你是这位游子,在黄昏时分,在萧瑟的秋风中,在寂寞的古道上,饱尝艰辛的你骑着一匹瘦瘦的老马,在夕阳西沉的余辉中,向远方行走,不知道家在何方,你的心里想着什么,你有什么感受?(一位游子思念家乡,内心 孤寂、愁苦)请大家齐声诵读,让我们体验体验游子的悲苦与心酸。(朗读)
师:通过朗读,真正体验到了作者穷迫潦倒,孤苦无依、颠沛流离的凄苦情思,感受到了作品的崇高与悲剧美。师:现在请同学们再自由朗读一次这首小令,说说你头脑中有怎样的画面?请以“我仿佛看到了……”为开头,说说诗句在你头脑中再现的画面。
学生可能再现出的画面有:
几根枯树缠绕着一棵棵秃树,那凋零了的黄叶在萧萧的秋风中瑟瑟的颤抖,黄昏的天空中点点寒鸦,声声哀鸣……一片悲凉的秋景。
在作者的眼前呈现出一座小桥,桥下小溪潺潺的流水,不远处还有升起袅袅炊烟的农家小院,那里有安居落业的人们。
在萧瑟的秋风中,在寂寞的古道上,饱尝艰辛的游子骑着一匹瘦瘦的老马,在夕阳西沉的余辉中,向远方前行
师;喔,同学们描绘的就是一幅悲凉的秋景图。教师展示自己头脑形成的画面
六、小结
全曲总共二十八个字,通过抒写秋野萧瑟凄凉的景色,将一个飘零他乡的游子在旅途中思念故乡的寂寞情怀表现得十分深刻,显示出作者高度的概括能力及精巧的艺术构思。
七、思维拓展
关于思乡主题的诗句:
床头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 《静夜诗》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李白 《渡荆门送别》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王湾 《次北固山下》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杜甫《春望》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崔灏《黄河楼》
八、课堂总结
这堂课我们通过朗读小令,将文字转化为画面,体会它的意象,从总体感受了小令的意境;再通过联想和想象感受了作者绘秋的思乡之情,进入它的艺术境界,我们的文学素养有一些提升 由此我们不难看出,阅读欣赏一首诗(曲)的一般方法,1、从语言入手,再现画面;
2、从画面感受意境;
3、运用联想、想象,进行再创造,进入它的艺术境界,丰富诗(曲)的内容.希望大家在课外阅读中实践.六 作业:
1、背诵。
12.《天净沙?秋思》扩写 篇十二
远处的小村庄里,炊烟袅袅。一条清澈见底的小溪从村边流过。一座小桥横跨在小溪上。桥边还停着一条小船,几条小鱼围着船桨绕了一圈又一圈,尽情地玩耍。村子里经常看见小孩子在打闹嬉戏。
破败的道路,西风吹起,尘土飞扬。非常瘦的马发出一声哀叫,似乎想起了一些事情。
【天净沙秋思全文赏析】推荐阅读:
越调·天净沙·秋思元曲注释及赏析11-17
天净沙秋思教学实录07-22
天净沙·秋思原文及译文10-12
天净沙秋思改写现代文作文07-26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天净沙秋思》第二课时教学设计06-15
秋思,秋思马戴,秋思的意思,秋思赏析12-17
李白秋思赏析08-08
莫言诗歌全文及赏析09-26
《过秦楼》全文注释翻译赏析09-10
满江红全文及赏析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