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开课《谈中国诗》教学设计

2024-06-22

公开课《谈中国诗》教学设计(精选14篇)

1.公开课《谈中国诗》教学设计 篇一

多情自古伤离别

-----------送别诗鉴赏

英山第二中学

吴桂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通过对已学过送别诗的回顾,总结送别诗的意象与情感,提高学生对送别诗的鉴赏能力。

过程与方法:总结送别诗的相关知识,小组合作探究,归纳送别诗答题技巧,对其他送别诗进行鉴赏。情感态度价值观:体味送别诗表达的多样性的情感,感受送别诗深厚的文化底蕴。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了解、积累送别诗诗歌鉴赏的基本知识。难点:在解题训练中提高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

三、课时安排 一课时

四、教学手段 多媒体

五、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学生齐唱或齐读《送别》歌

古代由于交通工具和通讯技术都不发达,每有行旅,动辄经年累月,别易会难,因此古人很重离别。离别之际,人们不仅备酒饯行,折柳相送,还要作诗话别,这也使得古诗中以离别为题材的送别诗颇多感人之作。唐人好诗,多是征戌、迁谪、行旅,别离之作,往往能感动激发人意。可以说,离情别意是古代文人骚客咏叹的永恒主题。

(二)、回顾知识 总结归纳

1、送别诗常用哪些意象?

2、送别诗抒发的感情大致有哪几种?

(明确)空间意象: 长亭、谢亭、灞陵桥(亭)阳关、南浦、劳劳亭、渡口、古道 时间意象: 黄昏、月夜、清晨、秋天; 动物意象: 杜鹃、大雁、寒蝉 景物意象: 杨柳、柳絮、杨花、明月、夕阳、孤舟、孤帆、流水、春草、愁云(明确)送别诗常见的情感----------

①表达了分别时依依不舍的深情和别后的思念及孤寂惆怅之情,情调大都依恋而伤感。②表达深情厚谊,多赞美、留恋。

③表达诗人豁达的胸襟和豪放的气度,寄托对友人诚挚的安慰、劝勉和祝愿。④借送别吐胸中积愤或表明心志的,在离别之意中渗透着作者的身世际遇和人生感慨。⑤表达出诗人对友人前行或对自己未来的担忧之情。

(三)、深入剖析 探寻方法 小组合作,交流探讨:

1、诗人选取的这些意象与送别诗的情感有什么联系?

2、由上可知:鉴赏送别诗最好的方法是什么呢?

“意象”与送别诗“情感”的关系(以“柳“与”流水“为例)一切景语皆情语。抓意象-------抓关键词------析情感

(四)、真题引航 明确考点 例一

送人归京师① 陈与义②(2010年江西卷)

门外子规啼未休,山村落日梦悠悠。

故园便是无兵马,犹有归时一段愁。

【注】①京师:指北宋都城汴梁。②陈与义:南宋初年爱国诗人,河南洛阳人。

1、指出诗中“子规”意象的含义。(思念故土,有家难归的悲伤。)

2、诗中“故园便是无兵马”与“犹有归时一段愁”是否矛盾?为什么?(不矛盾。因为在诗人看来,即便故园没有战火,但国土沦丧,南北分裂,所以送友人归京时,触景生情,心中难免生出一段忧国之愁。)

例二

送魏二 王昌龄(2010江苏卷)

醉别江楼橘柚香,江风引雨入舟凉。

忆君遥在潇湘月,愁听清猿梦里长。

1、找出诗中点明送别季节的词语。由送别季节可以联想到柳永《雨霖铃》中直抒离别之情的哪两个句子?(2分)橘柚香 自古多情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2、一、二两句诗中“醉别”“江风引雨”表达了惜别深情,请作简要说明。(4分)

惜别知音,借酒浇愁,凄凄风雨烘托悲凉的心情

3、三、四两句诗,明人陆时雍《诗镜总论》云:“代为之思,其情更远。”请作具体分析。(4分)由眼前景转为设想对方抵达后的孤寂与愁苦,通过想象拓展诗的意境,使主客双方惜别深情表达得更加深远。

归纳------送别类诗歌高考考查角度:形象(景物意象)、表达技巧、思想内容和情感。

(五)、学以致用 实战演练

1、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诗后问题。

《淮上与友人别》郑谷

扬子江头杨柳春,杨花愁杀渡江人。

数声风笛离亭晚,君向潇湘我向秦

问题:这首诗作者所要表达的基本情感是什么?请结合具体诗句谈谈作者是如何表达这一情感的。4分 答:要表达的情感是离愁。(1分)首先,借景抒情。(1分)作者选取了大量象征离愁的景物“杨柳”、“杨花”、“风笛”、“离亭”来抒写离愁别绪。(1分)末句直接表达了各向天涯的无限愁绪和南北异途的深长思念。(1分)

2、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诗后问题。湖口送友人

李频

中流欲暮见湘烟,岸苇无穷接楚田。去雁远冲云梦雪,离人独上洞庭船。**尽日依山转,星汉通霄向水悬。零落梅花过残腊,故园归去又新年。

问题1:前三句选取了哪些意象,营造了什么样的意境氛围?这三句在诗中有何作用?(5分)答: 前三句选取了暮霭、芦苇、田野、云梦、飞雪、去雁等意象(景1分),境界阔大,气象雄浑;又迷漫着一种凄冷压抑的氛围(境2分)。前三句寓情于景,为下文“离人”句作铺垫,衬托了离别时的孤寂惆怅之情(情2分)。

问题2: “**尽日依山转,星汉通霄向水悬”两句运用了哪种表现手法?蕴含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3分)答:用了想象这一表现手法。(1分)**之中,星汉之下,始终有着孤舟离人(基于何种原因(或情境)产生的1分),流露着对友人一路艰辛的关切,是对孤舟夜渡的遥念。(情感,1分)。

注意答题规范,增强得分意识。

归纳送别诗鉴赏要点:第一眼:注意题目是否有送别字眼

第二眼:注意诗词中是否有一些常用的送别意象或表达作者情感的关键词 第三眼:注意诗词中的景物(环境的描写)或与所表达情感的联系点

(六)课堂小结 总结送别诗特点

形式标志:标题中有“送”或“别”字眼;

常见意象:时间(傍晚、月夜)地点(长亭、渡口、古道、南浦等)物象(瘦马、芳草、晚风、柳树、笛声、远山、浊酒等)

基本主题:依依不舍的留念;情深意长的勉励;坦陈心志的告白;别后情境的想象、担忧;对友人的思念。.感情色彩:依恋与不舍——低沉哀婉,伤感惆怅;安慰与祝愿——旷达刚健,乐观向上。.常用手法:借景抒情、情景交融、衬托、虚实结合

(七)、课后练习

淇上送赵仙舟

王维

相逢方一笑,相送还成泣。祖帐已伤离,荒城复愁入。

天寒远山净,日暮长河急。解缆君已遥,望君犹伫立。

1、本诗在表达离别之情时使用了哪些手法?试结合具体诗句分析。(3分)

2、诗中作者感情经历了哪几个阶段?(3分)

3、本诗最后一句在《唐文粹》中是“望君空伫立”,你认为是“犹”字好,还是“空” 字好?为什么?。(4分)

六、板书设计

多情自古伤离别

-------送别诗鉴赏

抓意象---------感意境---------析情感

2.公开课《谈中国诗》教学设计 篇二

关键词:深挖教材,情境设计,有效教学

从教学实践来看, 评价课堂教学有效性应以有利于学生的发展为标准, 只有有利于学生的当前和终身发展的数学课堂才是真正有效的课堂。下面我就从本学期我在区内上的一堂公开课具体地谈谈对有效教学的思考。

一、深挖教材———有效教学的立足点

只有深挖教材, 准确地把握教材的知识体系, 抓准教学的重难点, 领会教材编写意图, 这才是真正的创造性的使用好教材。

我在上《直线、射线、线段》 (人教版七年级第四章第二节) 这节公开课时发现内容较多, 包括:直线的公理及公理的应用, 直线的表示方法, 点与直线位置关系, 直线与直线的位置关系, 射线、线段的表示方法。粗一看教材编排没有一定的顺序, 先讲直线的表示方法, 最后又讲射线、线段的表示方法, 中间还穿插讲点与直线位置关系, 直线与直线的位置关系。细读教材我发现直线是这节课的主线, 贯穿始终。先讲直线公理是要确定直线, 确定了再来表示, 进而谈两种位置关系。因为射线和线段是直线的一部分, 所以将其安排在最后。

从这节课开始我们要让学生注意几何语言的学习, 要弄清一些词的意义, 要能懂得一些几何语句的意义, 能画出图形表示这些语句, 还要学会使用正确的几何语言说出一些几何事实。我们也可以把直线、射线、线段的一些知识点作为载体让学生体会如何用几何语言描述几何事实, 同时根据几何语言画出图形。我在制作课件的过程中充分地体现了这一点。

二、情境设计———激发有效教学

在数学教学中, 如果把数学知识放在一个生动、活泼的情境中去学习, 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情境要贴近学生的知识背景, 将数学与学生的生活、学习联系起来, 学习有活力、活生生的数学, 使学生学会从数学的角度看待和处理日常生活、社会生活中的现象和问题。让学生在活动中, 在现实生活中学习数学。这样, 学生对学习才会产生兴趣。

情境是“情”和“境”的统一。情境教学就是根据教材创设富有感情色彩的情境和氛围, 是情感与知识的融合。

三、合作学习———促进有效教学

新课程的实施强调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生生交往、共同进步的互动过程。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带动全体学生的一种很好的方法。小组合作学习应该把握契机, 讲究实效, 使合作学习成为学生一种内在的精神需要, 要让学生认识到合作学习就是依赖小组成员共同的力量完成学习任务, 焕发出小组成员强烈团队意识以及相关的责任感, 营造出一种民主、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

但我在实际的教学中却发现这种方法存在着如下的问题:

小组合作学习常常被一些优秀的学生所控制, 使得其他学生缺少发言的机会和思考的空间。

小组讨论时, 多数学生只表达自己的意见, 而对于小组其他成员的意见常常不作更深的探讨。

在小组合作学习中研究过程缺乏条理化, 效率不高。

为什么会产生这样一些问题呢?通过长期的观察和思考, 我发现由以下几个原因所造成:

(1) 小组合作学习分工不明确。 (2) 小组合作学习还常常局限于小组讨论的形式, 学习方式比较单调。 (3) 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缺乏深度和层次感。 (4) 小组中的优等生总是主发言人。

针对上述问题, 我有一些浅薄的想法。一是要有效性的分组, 怎么样才是“有效性”呢?对于活动性、操作性较强的学习活动, 可采用不同类型的学生分在一组, 可以淡化组内竞争, 强化组内合作;对于思考性、推理性较强的学习活动可以将同种类型的学生分成一组, 可以强化组内合作, 组间互补。二是设计有效的问题。合作学习要把握契机, 根据学习内容决定是否采取合作学习的方式, 一般情况下, 如有学生意见不一有争论、独自学习难以解决问题、出现新知识的情况时可采取合作学习。

四、运用多媒体———提高有效教学

在现代教学中, 计算机多媒体辅助教学已成为一种有效手段和途径, 它能应用图、文、声、像、影并茂, 把教学时说不清道不明的知识通过形象生动的画面、声像同步的情境, 及时有效地反馈, 一目了然地展现在学生面前。

3.公开课《谈中国诗》教学设计 篇三

关键词:散文教学 突围 课堂 学生主体 教师主导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4)03(b)-0109-02

一直以来,散文教学就是一个难点。可这也是语文教学中的重点。可以这样说,没有散文教学就不能成其为语文教学。可是,很不幸的是,散文的教学越来越流于形式化:朗读课文—— 分析课文—— 理解主题—— 总结全文,一篇语言优美,内容丰富,感情真挚的散文就这样被肢解—— 一堂课下来,老师讲得津津有味滔滔不绝,学生却是竹篮打水,看似热闹,事实是到头来什么都没捞着。

如何从这个僵化的模式中突围?以下这堂课可以给我们一些启发。

1 课堂教学过程

这是一堂由一位特级教师承担的公开课,课题是冰心的《散文两篇·霞·我的家在哪里?》。

该课的课堂教学过程如下:

(1)作者简介:教师介绍了作者在1966年、1970年、1980年三年的独特经历。

(2)教师范读《霞》,学生齐读《我的家在哪里?》。

(3)学生分组讨论。

①选一个你最喜欢的句子,说说你喜欢的理由。

②找一个你最难理解的句子,提出来和大家一起研讨。

③用一个最简练的句子反映“我的家在哪里?”的主旨。

④试分析其中一篇短文的思路结构。

(4)由语文科代表和学习委员主持课堂,以竞赛的形式让学生抢答以上问题。

(5)教师小结。

2 教学模式的大胆突围

这是一堂相对典型的语文活动课。听完这堂课,好几位老师都感到了“吃惊”,原因是特级教师的“大胆”。

2.1 教师对教材处理的大胆

《散文两篇·霞·我的家在哪里?》作为一课书,事实上有两篇文章。两篇文章虽然短小,可是意味深远啊!要好好品读才对得起我们的冰心老人,所以在进行课时安排的时候,很多老师都头疼怎么安排—— 一个课时全上完,似乎时间不够,两个课时上两篇小短文似乎又有些空。这次,特级教师只安排了一个课时来解决两篇散文,确实让人感觉“胆子太大”了!因为很多人都担心问题会处理不完,学生掌握不了课文的主旨思想什么的。这就是我们普通老师和特级教师之间的差异了—— 我们总是不信任我们的学生,总以为我们不讲学生就不会。事实上,会讲能讲的老师并不是真正的好老师。

特级教师如此处理的结果,就是让我们思考一个问题:要学会“放下”一些传统意义上的“教学重点”。在传统的散文教学中,我们总是强调所谓“散文的‘形散神聚特点”,要求学生掌握散文的写作技巧什么的。其实,真正落实到课堂的时候,往往只是老师讲,学生听。先不说学生是否有听进去,即使听了,那又能怎样?难道指望学生在老师的讲述中真正领会到散文写作的主旨?因此,高中散文教学要突围的首要任务就是学会“放下”!放下多年来捆绑教师的所谓“教学参考”。

老师放下“参考”,放下“担心”,放下“包办”,学生就能成长。散文教学的放下,就是让学生在自我品读中真正发现散文的特点和魅力,这是散文教学突围的第一步。

2.2 教师对课堂组织的大胆

这堂公开课的核心内容就是学生的自主活动和竞赛式的问题展示。教师在进行“学生讨论”这个环节的时候,大胆地、慷慨地给了学生10 min时间,然后在学生进行竞赛式解答问题的时候更是达到15 min之多!这在以往的公开课上,一般老师都不敢这么大胆,因为总担心听课的老师“不耐烦”。事实上,很多老师会在公开课前都会让学生先把问题和答案准备好,在课上只是“表示”一下讨论。而在学生主持竞赛问答的时候,老师更是完全“放手”给学生去完成,这简直就是“皇恩浩荡”了!

特级教师的“慷慨”,让我们的“吝啬”显得如此的触目惊心:为了完成提前预设的教学任务,粗鲁地打断学生讨论和回答的事情是经常发生的;最过分的就是为了达到XX教学目标,老师一个人滔滔不绝地在讲台上口若悬河的也不鲜见。特别是在进行散文教学的时候,就曾听过几位自诩为“专家”或者“高级”教师的“鉴赏课”:一堂《拣麦穗》就花去一个半小时,还意犹未尽地沾沾自喜,认为对散文的“美”已经进行了最有效的赏鉴……殊不知,当专家自己一个人在台上唾沫横飞的时候,台下的“听众”已经昏昏欲睡!

俗话说:一百个人读《红楼梦》就有一百个贾宝玉。贾宝玉究竟是一个怎样的人,作者没有做结论。读者只能根据个人的人生阅历和知识能力去解读这个人物的性格。同理,散文的解读肯定也是千人千解。冰心的文章简洁而意蕴深远,一般人只能读出她的文字优美,结构自如,真正要读懂一位年近90岁的老人的心,谈何容易?别说学生,老师也未必能理解啊!既然如此,何不让学生自己去领悟?

因此,散文教学要突围的重要任务就是学会“放手”!

放手的意思是: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很忙、老师很闲”。学生忙啥?为什么忙?忙了有什么结果?这才是老师要思考的问题。首先,要让学生有所忙。这个必须老师做足功课—— 给学生提什么要求?希望学生达到什么目的?比如在上《荷花淀》的时候,课前老师可以把预习内容分成三个:(1)作者生平和“荷花淀派”;(2)抗日战争背景了解;(3)小说情节概括。全班8个小组,由组长选择一个预习的内容,细化之后再交给组员去完成。经过課前的资料查找,教师在课堂上就可以尽量少花时间讲评这些常识类的问题,同时又可以让学生在自主合作的过程中加深对知识点的掌握。可谓一举多得。只有学生动脑动手动嘴了,语文的学习和研讨才能真正被实现。

放手并不是放任自流,所以,在把问题安排下去之后,在课堂上的落实就非常重要。这个落实同样可以放手给学生去完成,比如这堂课就让学生自己组织竞赛的方式完成对问题的解答。

2.3 教师对问题处理的大胆

在本课中,教师对学生的“答案”没有进行“纠正”,更加没有给所谓的标准答案。这表现出教师的大度和大气,同时也体现出教师对课文和学生的高度信任。因为课文的本身并没有所谓的“标准答案”,而学生阅读课文更是各自有各自的理解和体验,肯定不可能全班同学只有一种感受。因此,教师对问题的“放开”让学生的思维更加广阔,对问题的理解更加的深刻和透彻,对语文的学习就更有信心了。

记得有一次让学生赏析陶渊明的《归园田居》:请分析“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的写作特点。学生的回答真是精彩纷呈啊!最有意思的是有一位同学答道:说明了作者拥有的土地很多,居住的房子很大。面对这样的回答,不得不让我们思考:生活在21世纪的小孩子怎么能理解古代的生活?他的第一反应就是:如今的房子很小,价格很高,想要拥有自己的土地很奢侈。然而陶渊明居然有着10余亩的土地,八九间的房子,实在太阔了!由此可见,老师如果非要学生回答出一个标准答案来,那么真是太为难孩子了。

在此基础上来说,我们的教学应该更接近孩子的认知,同时应该允许孩子给出不同的答案。以此看来,这堂散文的教学不给予标准答案说明了教师是很放得开的。

自古以来,似乎国人都喜欢“打破砂锅问到底”,问的同时一定要有答案。特别是随着教师素质和能力的提高,这种有问必有答的教学方式更是愈演愈烈,也不管那个答案是否准确,或者说,不管答案有多少个,都要给一个标准答案。似乎不那样做就没有达到教学目标,就没有解决所谓的“教学重点”。这样做的后果就是,越来越多的学生依赖标准答案,越来越多的作文都是一个模式。面对这样的怪圈,最好的方法就是“放开”。这就是散文教学突围的终极任务。

世界上没有任何两片叶子是完全相同的,散文的教学也没有固定的模式,只要教育者善于观察和发现,善于反思和创新,那么,不一定是特级教师,一样能够让课堂精彩,一样能够给学生心灵的净化、能力的提高。

3 结语

综上所述,高中散文教学要想从既定的模式里突围,就需要我们教师的胆子更大一点,步子迈得再开一些,做到放下、放手、放开!

参考文献

[1]李海林,王荣生.散文教学要从“外”回到“里”[J].中学语文教学,2011(2):18-26.

[2]罗权.浅谈高中散文教学的有效策略[J].中学教学参考,2011(13):47.

[3]王荣生.散文教学内容确定的基本路径[J].中学语文教学,2011(1):9-11.

4.公开课《谈中国诗》教学设计 篇四

一、导语设计

同学们,爱国主义是诗歌的永恒主题.在我国诗歌长河中是这样,在外国优秀的作品中也是这样。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外国诗两首》,去聆听俄罗斯诗人莱蒙托夫和美国诗人休斯的吟唱。(板书文题、作者)

二、交流资料 :作者、作品及写作背景。

三、研读《祖国》

1.学生听读课文,整体感知诗意,思考:统摄全诗的句子是哪一句?

(我爱祖国,但用的是奇异的爱情)

2.学生自由诵读,认真领会诗句、诗段所表达的意思,思考:

从诗歌内容看,诗人对祖国奇异的“爱情”指什么? 学生回答,教师点拨、明确:

诗人以平实的笔调描写俄罗斯原野的景色和农家生活。平实中见真情,奇异的“爱情”表现在诗人对俄罗斯山河景物和淳朴乐观的人民的热爱。

3.师生有感情诵读全诗。

思考:《祖国》一诗充分显示了诗人在诗中构置了哪些充满浓郁诗意的画画? 学生归结体会,教师明确:

诗人对俄罗斯山河风景和人民生活热烈讴歌。冷漠沉静的草原,随风晃动的森林,奔腾的激流,村间的小路,苍黄的田野,闪光的白桦,苍茫的夜色,颤抖的灯光,远近相映、声色兼备,把俄罗斯山河的雄壮之美和秀丽之美交织在一起,构成一幅绚丽变幻而朦胧流动的画面。打谷场丘堆满丰收的谷物,农家茅舍覆盖着稻草,小窗上的浮雕窗板,更有节日夜晚,农人醉酒笑谈、尽情舞蹈的场面,恰似一幅绝妙的民俗图,洋溢着俄罗斯的生活气息。

四、合作研讨:

1、诗人所抒发的爱国之情主要是通过描写俄罗斯的夜色及夜色中人们的活动来表现出来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学生研讨后回答,教师明确:

诗歌在对原野景色和农家生活的描述中,隐含着诗人对祖国的真挚感情。可以感受到诗人对俄罗斯深切的爱。

2、学生熟读全诗。

板书设计: 祖 国

莱蒙托夫

“我爱祖国,但用的是奇异的爱情”(统摄全诗)俄罗斯原野景色:草原 森林 河流 白桦

农家生活:打谷场 农家茅房 小窗 饮酒 笑谈 舞蹈(平实中见真情)

五、指导自读《黑人谈河流》

1.学生自由诵读全诗,整体感知诗意。2.学生合作研讨:

(1)诗人想通过谈“河流”来表达什么样的思想感情?(2)“我的灵魂变得像河流一般深邃”应该怎样理解?这句诗两次出现有什么表达效果?(3)全诗的艺术构思是跳跃的,但又有严密的思维逻辑。请归结诗歌内在的思维逻辑?

学生研讨,教师点拨:(1)在《黑人淡河流》一诗中,“河流”是个高度凝练的意象。我们可以将其理解为历史的象征。黑人对河流的追溯,就是对自身历史的追溯。就是对祖先和故土的寻根。

(2)“我的灵魂像河流一般深邃”,可以理解为由于黑人对“河流”(历史)的见证。这句诗,是作者代表全体黑人发出的自豪的宣言:黑人种族是有着悠久传统的种族。这句诗在第二节和第五节两次出现,形成结构上的前后呼应。(3)我认识河流——它亘古如斯。比人类久远——我在河流的哺育下发展、繁殖,河流是我生存的见证——因此我认识河流——活折磨了我,教育了我。我的思想、灵魂和河流一样深沉。

3.学生有感情诵读,体会诗歌深邃中显自豪的特点。

六、比较两首诗的异同。

七、课堂小结

同学们,爱国,是一面飘扬在世界各国上空的永不褪色的旗帜。无论是平实中见真情的莱蒙托夫的《祖国》,还是深邃中显自豪的休斯的《黑人谈河流》,他们的心声是相通的。

七、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

黑人谈河流

休 斯

核心词“河流”(历史的象征)中心诗句:

“我的灵魂变得像河流一般深邃”(黑人种族是有着悠久传统的种族)幼发拉底河沐浴

深邃 刚果河畔盖茅舍

中显 尼罗河畔建金字塔

5.公开课《谈中国诗》教学设计 篇五

活动意图:

中国武术,有着悠久的历史,也深受广大儿童的喜爱,根据大班幼儿年龄特点,设计了这节活动《中国功夫》。让幼儿更多的了解我国传统的武术文化,激发幼儿做一个中国人的自豪感、萌发幼儿喜爱民族文化的积极情感。培养幼儿对中国武术的热爱,懂得中华武术的博大精深,以修身养性,强身健体为主要目的。

活动目标:

1、了解武术的作用,并尝试模仿武术动作。

2、知道武术是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感受中国武术的气概。

3、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4、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5、熟悉乐曲旋律,并用相应的动作进行表演。

活动准备:

1、活动前幼儿已了解了一些有关中国功夫的知识。

2、相关图片及视频。

活动过程:

一、看看、学学武术动作。

1、欣赏中国武术视频。

提问:我们在哪里看到过中国功夫?<快思老师.教案网出处>为什么大家都喜欢中国武术?武术有什么作用?

小结:中国功夫是我们中华民族独有的一种体育运动,它能锻炼身体还能防身自卫。

2、幼儿交流模仿各自学到的武术动作,如冲拳、砸拳、推掌、亮掌、弓步、马步。

二、欣赏并理解歌曲《中国功夫》。

1、欣赏歌曲

提问:这首歌曲听上去感觉怎么样?

小结:雄壮有力,有气概。

2、幼儿尝试学唱歌曲中的基本句子。

3、师生讨论:用什么样的声音才能够唱出练武的刚劲有力。

三、表演武术操

1、教师引导语:现在我们把学的中国功夫表演一下。一起做一个神气的中国人。

2、集体表演武术操——中国功夫。

活动延伸:

1.从幼儿的表现上给予表扬鼓励。

2.拓展延伸到相关中国功夫音乐。

3.对幼儿进行思想教育,引导幼儿从小把我们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传承下去。

教学反思:

整个活动始终体现幼儿是活动的主体。在活动的实施过程中,幼儿不再是原有的被动接受式学习,而是探索体验式学习。教师是活动的支持者、引导者、参与者。为幼儿提供观察、体验、探索、表现的空间。为幼儿的创设环境、提供材料,幼儿围绕活动,进行自主观察、运用多途径的方法感知探索活动的内容,并自由地表达与表现,教师只需要适时、适宜、适度地予以支持、引导。整个活动以欣赏表现为主要形式,活动的氛围宽松、自主,充分体现幼儿学习的主动性,注重调动孩子的积极性,始终把孩子推在活动的主体。通过活动对歌曲的学唱陶冶情操、启迪智慧,在教学过程中以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和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激发和培养幼儿的学习兴趣。

6.公开课《谈中国诗》教学设计 篇六

1.掌握文章大意,概括文章内容。

2.探究文章幽默风趣的风格。

【教学过程】

☆温故知新☆

【自主学习】

1.给文中的下列字注音

笼统()精髓()梵文()轻鸢()蹙颦()撩人()

慨叹()饶恕()叫嚣()

2.根据拼音写汉字

一cù()而就逻ji()单bó()hǎ()巴狗遥思远chàng()

shùo()见不xiān()不liǎo()liǎo()之

3.解释下面成语。

(1)一蹴(cù)而至:一下子就达到某种程度。

(2)轻鸢(yuān)剪掠:像轻盈的老鹰掠过天空。文中指中国诗跟西洋诗相比显得简短轻灵。

(3)穷边涯际:文中指语言文字的边际、深处。穷,尽头。

(4)吞言咽理:文中形容受感动而说不出话语和道理的情形。咽,吞咽。

(5)拔木转石:使树木连根拔起,使大石头转动,形容威力大。

【反馈矫正】

1.lónɡsuǐfànyuāncùpínliáokǎishùxiāo

2.蹴辑薄哈怅数鲜了了

3.解释下面成语。

(1)一蹴(cù)而至:一下子就达到某种程度。

(2)轻鸢(yuān)剪掠:像轻盈的老鹰掠过天空。文中指中国诗跟西洋诗相比显得简短轻灵。

(3)穷边涯际:文中指语言文字的边际、深处。穷,尽头。

(4)吞言咽理:文中形容受感动而说不出话语和道理的情形。咽,吞咽。

(5)拔木转石:使树木连根拔起,使大石头转动,形容威力大。

☆课堂探讨☆

要点一:探究文章大意。

【探究活动】

抓住文中的关键词句,概括出中外诗歌的异同。

【教师释疑】

这是一道概括文意的题目,注意抓住关键句,关键句有:“中国诗讲求抒情性并一蹴而至崇高的境界,以后就缺乏变化,而且逐渐腐化”“中国诗讲求篇幅短小,‘诗体’配适‘诗心’的需要”“中国诗富于暗示性”“中国诗社交诗多,宗教诗几乎没有”“中国诗笔力轻淡,词气安和”。

【讨论明确】

从诗歌的发展来看,中国诗是早熟的;

从诗歌的形式来看,中国诗篇幅短小;

从诗歌的技巧来看,中国诗富于暗示;

从诗歌的语言来看,中国诗笔力清淡、词气平和;

从诗歌的内容来看,中国诗社交诗多,宗教诗几乎没有。

要点二:探究钱钟书幽默风趣的语言风格。

【探究活动】

本文的说理,充满了幽默风趣,让人忍俊不禁。且这种幽默风趣,不是低俗的插科打诨,而是具有高雅的品味,旁征博引,充满机智,充分体现了钱钟书语言的幽默特色。《围城》小说的开头讲一位鲍小姐,穿得很少,人家给她起了个外号,叫“局部真理”。请大家想想,为什么叫这个名字呢?因为有句名言说“真理”是赤裸裸的”。鲍小姐穿得很少,几乎是赤裸裸的,所以叫她真理,但她并没有完全赤裸裸,所以叫她为“局部的真理”。可见,钱的幽默是透着学者的智慧的幽默。结合下面句子,体会钱钟书的语言风格。

(1)中国人的心地里,没有地心吸力那回事,一跳就高升上去。梵文的《百喻经》说一个印度愚人要住三层楼而不许匠人造底下两层,中国的艺术和思想体构,往往是飘飘凌云的空中楼阁,这因为中国人聪明,流毒无穷的聪明。

(2)比着西洋的诗人,中国诗人只能算是樱桃核跟二寸象牙方块的雕刻者。不过,简短的诗可以有悠远的意味,收缩并不妨碍延长,仿佛我们要看得远些,每把眉眼颦蹙。

(3)西洋读者也觉得中国诗笔力清淡,词气安和。我们也有厚重的诗,给情感、思恋和典故压得腰弯背断。

(4)你们的诗人狂起来可了不得!有拔木转石的兽力和惊天动地的神威,中国诗绝不是贵国惠特曼所谓“野蛮狂吠”,而是文明人话,并且是谈话,不是演讲,像良心的声音又静又细……

(5)“我们一切情感、理智和意志上的追求或企图不过是灵魂的思家病,想找着一个人,一件事物,一处地位,容许我们的身心在这茫茫漠漠的世界里有个安顿归宿,仿佛病人上了床,浪荡子回到家。出门旅行,目的还是要回家,否则不必牢记着旅途的印象。”“研究我们的诗准使诸位对本国的诗有更高的领会,正像诸位在中国的小住能增加诸位对本国的爱恋,觉得甜蜜的家乡因远征而增添了甜蜜。”

【教师释疑】

这是一道探究语言风格的题目,探究的重点是“幽默风趣”,答题时注意作者要表的的意思是什么,是通过什么方式表的,这种方式如何体现“幽默风趣”的特征的。

【讨论明确】

(1)用西方的科学“地心引力”来写中国诗发展的特点,突出中国诗发展的“早熟”与灵动。用印度经典故事来写中国人的聪明。

(2)“樱桃核跟二寸象牙方块的雕刻者”所从事的事情是微雕,以此来比喻中国诗人创作的诗歌之精练简短。用生活中的看东西要看得远些、把眉眼颦蹙来比喻中国诗的精练微妙更是逼真,将抽象的东西具体化了。

(3)“压得腰弯背断”是一种生活中的具体形象,这里用来比喻思想内容上的“厚重”,化抽象为具体,便于读者更好的理解。

(4)形象地进行中外诗歌风格的比较。说外国一些诗人的风格是“拔木转石的兽力和惊天动地的神威”,十分形象而准确。以“良心的声音又静又细”比喻中国诗歌中的豪放狂歌,既“新”且“准”,妙趣横生中凸显出总体上“笔力清淡,词气安和”的特点。

(5)结尾引用的这两处比喻,有情有理,点破了比较文学与研究者的关系。切合听众实际,拉近与出门在外的美国士兵的距离,显得温馨亲切。

【课堂提升】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贵国爱伦坡主张诗的篇幅愈短愈妙,“长诗”这个名称压根儿是自相矛盾,最长的诗不能需要半点钟以上的阅读。他不懂中文,太可惜了。中国诗是文艺欣赏里的闪电战,平均不过两三分钟。比了西洋的中篇诗,中国长诗也只是声韵里的轻鸢剪掠。当然,一篇诗里不许一字两次押韵的禁律限制了中国诗的篇幅。可是,假如鞋子形成了脚,脚也形成了鞋子;诗体也许正是诗心的产物,适配诗心的需要。比着西洋的诗人,中国诗人只能算是樱桃核跟二寸象牙方块的雕刻者。不过,简短的诗可以有悠远的意味,收缩并不妨碍延长,仿佛我们要看得远些,每把眉眼颦蹙。外国的短诗贵乎尖刻斩截。中国诗人要使你从“易尽”里望见了“无垠”。

一位中国诗人说:“言有尽而意无穷。”另一位诗人说:“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用最精细确定的形式来逗出不可名言、难于凑泊的境界,恰符合魏尔兰论诗的条件:

那灰色的歌曲

空泛联接着确切。

这就是一般西洋读者所认为中国诗的特征:富于暗示。我愿意换个说法,说这是一种怀孕的静默。说出来的话比不上不说出来的话,只影射着说不出来的话。

(1)对上面两段话内容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A.中国诗讲究艺术上的精致,简短的诗也应有悠远的意味。

B.中国诗歌创作以篇幅短小见长,比较深奥难于理解。

C.魏尔兰也主张诗歌应有深远的意境,富有含蓄和暗示性。

D.押韵上的禁律并不是造成中国诗篇幅短的根本原因。

【答案】B

(2)对上面两段话的评析和由这两段话引发的联想,不恰当的一项是()

A.形式与旨趣,相依更应相谐,诗歌创作如是,小说、散文何尝不是?

B.中国诗与西洋诗在创作思想上确有共识,读钱文可见一斑。

C.中国诗人在精雕细刻中练就了技艺,但会不会束缚才智,让人思度。

D.行文机巧:明扬中国诗歌之长处,暗讥西洋诗歌之短弊。

【答案】D

(3)“鞋子形成了脚,脚也形成了鞋子”是什么修辞手法,具体含意是什么?

【答案】“鞋子”“脚”分别比喻中国诗不允许一字两次押韵的禁律和中国诗的篇幅。

【解析】这是暗喻,联系上下文可理解此比喻的深刻含意。

(4)怎样理解“我们要看得远些,每把眉眼颦蹙”?

【答案】“看得远”指悠远的意味,“每把眉眼颦蹙”指把诗的篇幅弄短。

【解析】从“简短的诗可以有悠远的意味,收缩并不妨碍延长”可得出答案。

惜缘

7.公开课《谈中国诗》教学设计 篇七

一、兴趣的培养是提高有效性的前提条件

兴趣是认识某种事物或爱好某种活动的倾向, 这种倾向对感知、注意具有指向性, 它可以使人不知不觉地去观察、研究某种事物。对某项事物感兴趣, 就会主动地接近它、思考它, 就会主动地提出自己的意见和见解。因此, 教师必须采取多种教学方法, 激发学生对政治课的兴趣, 这是提高政治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前提条件。在教授《人民代表大会:国家权利机关》这一课时, 由于这部分知识里学生的生活比较远, 学生对这块知识可能比较不感兴趣, 因此本课能否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成为这节课能否成功的一个关键问题。为了引起学生的兴趣, 在课前我事先把学生分为八个小组, 每个小组模拟人大代表的产生的方式选出“人大代表”, 并由这个“人大代表”收集他们小组所关注的民生问题, “人大代表”通过上网查阅资料找出解决的方案在课堂上交流。通过这一角色扮演环节, 还没上课前学生已经充满了兴趣期待这一课的教授, 为这节课的有效教学提供了良好的学习氛围。

二、有效问题设疑, 启发学生的积极思维活动是提高有效性的主要方法

苏联教育心理学家赞可夫说过:“教会学生思考, 这对学生来说是一生最有价值的本钱。”有效地设置问题并启发学生的积极思维活动是课堂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有效的设问具有激发思维、理清课堂思路等功能, 有利于老师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语言表达能力, 直接关系着课堂教学效果的提高。在《人民代表大会:国家权利机关》这一课里, 我主要设计了以下几个探究问题:探究问题一:人民怎样当家作主?1) 人民通过什么机关行使国家权力?2) 人民代表大会是怎样产生的?3) 行政机关和司法机关等其他国家机关是怎样产生的?探究问题二:人大。1)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性质、地位、职权和常设机关各是什么?2) 我国的国家机构体系是什么?全国人大为什么居于最高地位?3) 地方人民代表大会的性质、地位、职权和作用各是什么?探究问题三:人大代表。1) 人大代表是怎样产生的?2) 人大代表为什么要为“老百姓”说话?3) 人大代表怎样为“老百姓”说话?4) 人大代表可采取哪些方式加强与老百姓的联系?

在教学过程中, 通过这三个阶梯式问题教师启发学生的思维, 若学生的思维过程无误, 其思维与其他学生思维接近, 就会给其他学生以启发, 若思维有误, 可针对其要害予以纠正, 同样会给其他学生以影响。这样既可以在课堂上逐步提高学生的参与率和加深对问题的理解, 也清晰地展示了整堂课的逻辑思维, 学生学起来既能掌握重点突破难点又能结合现实分析问题。

三、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是提高有效性的重要途径

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学习者不应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 而应是知识获取过程的主动参与者。”实践表明学生的参与度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质量。教师在教学中, 要运用智慧和真情实感, 激发学生情感和心智, 引起共鸣。教学中, 教师要能紧扣知识点、抓住重点、展示亮点, 把知识技能的学习训练有机转换成学生持续学习的能力。在《人民代表大会:国家权利机关》这一课里, 我课前先印发了自学提纲, 把本课的学习目标以及所用到的背景材料—晋江的和谐拆迁的背后, 让学生自主确定学习目标、学习进度和评价目标, 促使学生在学习中积极思考, 在解决问题中学习。在课堂解决探究问题的过程中通过小组的互动式、交流式的合作学习, 为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参与学习、体验成功的机会, 在合作学习中有明确的责任分工, 促进学生之间能有效地沟通。在探究性学习中, 通过设置问题情境, 让学生独立、自主地发现问题。通过调查、信息搜集及处理、表达与交流等活动, 经历探究过程获得知识与能力, 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 获得情感体验。

四、投入情感是提高有效性的必要条件

没有投入情感的课堂, 完成任务式的教学态度, 绝对是无效的课堂, 教师面对的是活生生的人, 人是情感动物, 有情感交流的需要。首先, 培养良好的师生感情。好老师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因素, 正所谓“爱屋及乌”。师生感情的培养起主导作用的还是教师, 用真诚爱心与责任心来对待学生, 学生自会感知, 自会感激, 自会主动学习。一位优秀的教师会把自己的学生当“宝”, 认为每一个学生都是可爱的, 承认学生有差异, 却相信每个学生一定有自己的过人之处, 并且和学生在一起真的很开心。其次, 教师要有课堂激情。课堂激情源自对专业的热爱, 对学生的热爱和责任。教师的激情可以振奋学生的精神, 感染学生的情绪, 让学生情不自禁的参与课堂、投入学习。没有激情, 就激发不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后果多半是教师一个人在讲台上滔滔不绝的讲, 学生没有半点回应, 整个课堂无比沉闷, 甚至连教师自己都受不了这样的沉闷, 这样的课堂必定是无效的。在《人民代表大会:国家权利机关》这次公开课中, 采用小组合作与竞争的学习方式来学习人大的知识。将全体同学分为8组, 每一组的同学负责收集一些民生问题, 并运用课本知识和网络资源找到解决的法案在课堂上交流。教师是热情洋溢的, 学生更是积极主动的, 甚至忘了教室里还有其它教师在听课, 这堂课也因此得到了同仁们的肯定。最后, 师生要有真本课堂意识。

不论是平时的课堂还是公开课、竞赛课, 课堂都应该是真实的, 教师和学生在平时交流过程中, 产生共识──课堂上老师的心在于将课上好, 将新的基本知识、基本原理、基本方法, 通过适合的方式让学生学会, 提高学生的能力, 达到会学爱学, 学生则以最佳常态投入学习, 这个课堂是老师与学生的, 与其它无关。

综上所述, 提高政治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要从兴趣培养入手, 使学生“乐学”、“想学”;以有效问题设疑为主要方法使学生掌握程序性知识, 激发学生“乐学”、“想学”的内在动力;要以自学能力的培养为重要途径, 使学生掌握学习方法, 真正学会学习;以教师投入的情感为必要条件保证课堂教学的效果得以实现。只要使学生“乐学”、“想学”、“会学”, 就能提高政治教学的实效性, 完成政治教学的目标。当然这些, 只是个人在自己教学实践中的一些探索, 而教育是一个整体, 是一个系统。所以我们考虑问题的时候, 还应该从系统中去认识问题, 解决问题。怎么样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我们还需要在其他方面继续探究。

摘要:在新课程背景下如何提高生物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是课改区教师一直讨论的主题。本文主要从更新观念、上好第一堂课、情感投入、多样化教学方式和对学生学法指导的角度, 结合实践经验和学习心得来论述实现高中政治新课程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的方法与策略。

8.公开课《谈中国诗》教学设计 篇八

【关键词】课例 阅读教学 设计 有效性

一、小学英语阅读教学现状

1.教学活动形式不够新颖,活动缺乏思维含量。

2.重视对阅读材料的理解和掌握,缺少阅读策略的指导。

3.重视对阅读材料的分析,忽视对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

二、课例探讨

1.读前环节。

(1)游戏热身,增进师生了解。由于是借班上课,执教教师与学生互不了解,因此师生先互致问候,再通过Listen and Respond游戏来了解彼此信息。游戏做法是:学生仔细倾听教师描述自我外貌特征和行为能力的话语,如果与教师有共同点,则起立并重复教师的话;如果与教师有不同点,则起立并描述自己的外貌特征和能力。

(2)互动猜测,导入本课话题。执教教师利用多媒体呈现一只兔子的模糊图像,鼓励学生尝试运用句型“Maybe it has…”和”Maybe it can…”来猜测它的外貌特征和能力,并即时对学生的猜测进行反馈。猜测完毕后,教师用多媒体呈现完整的兔子图片,引导学生初步运用句型:“It has…”和“It can…”对其进行描述。之后教师引出本课的课题和学习目标:

【设计分析】执教教师设计的Listen and Respond游戏活动,节奏明快,新颖有趣,能调动学生思考与表达的积极性,激活学生的背景知识,也锻炼了他们的思维和表达能力。随后的猜测活动与文本主题紧密联系,既帮助学生架起了新旧知识之间的桥梁,为正式的课文学习奠定了基础,又在猜测活动中发展了学生的辨析和推理能力。

2.读中环节。

(1)聆听录音,了解大意。在引出本课课题后,教师用多媒体呈现文本中的四个人物的头像和动物名称,让学生先预测这四个人物的动物朋友,再整体聆听文本录音,核对自己的预测,并将人物与对应的动物单词连线。在听录音之前,教师还向学生渗透听力策略,指导其根据录音的整体大意进行匹配连线活动。最后,学生用新句型“…has…”汇报答案,教师在黑板上粘贴人物头像和动物单词卡。

【设计分析】执教教师设计了听录音连线的活动,旨在引导学生通过听力活动捕捉文本关键信息。首先,预测动物朋友的活动能激活学生的认知需求,激发其探究新知兴趣。接着,教师向学生渗透听力策略,引导学生在听的过程中将课文录音与活动单上的图文建立联系,发展了学生提取信息和概括归纳的能力。

(2)自主思辨,理解细节。

①Read and Discuss。学生了解故事大意后,教师用多媒体呈现刘涛描述动物朋友的文本和三张兔子的图片,要求学生同桌合作阅读文本,根据描述讨论并选择正确的图片。

在反馈环节,教师先出示单词卡rabbit的反面图片,与学生核对答案,然后引导学生从故事文本中找出选择的依据。在此过程中,教师借助图片教学新词leg 和tail,同时在黑板上粘贴有关兔子外貌特征的词组,教师还鼓励学生尝试用自己的语言说明其它选项错误的原因。

②Read and Choose。学生仿照上一环节的阅读活动,自主阅读剩余的三段文字,并根据人物的描述选择正确的动物图片。在此环节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不断对学生进行阅读策略的指导,如借鉴mother朗读词组one…,the other…,利用图片引导学生根据上下文语境强化对已学语言知识的理解,还向学生呈现描述动物朋友的Tip1:在介绍动物朋友时,要抓住它们的主要特征。

③Read and Put Them in Order。学生理解文本细节后,教师用多媒体呈现Liu Tao和Mike的两段话,让学生两人一组对比两段话,选出语言表达较好的一段,并尝试说明选择的理由。之后呈现描述动物的Tip2:在介绍动物朋友时,要有序组织好语言。

④Read and Imitate。执教教师播放课文动画,要求学生跟读录音,并模仿人物描述动物朋友时的语音、语调和语气。

【设计分析】执教老师设计了图文匹配的活动,引导学生根据人物的描述,选择相应的动物朋友的图片。该活动有利于学生将文本情境与图片情境建立联系,促使学生深入理解语言背景,洞悉语言功能。执教教师还通过对比语段和阅读排序的活动帮助学生把握故事文本语言的内在逻辑,发展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3.读后环节。

(1)梳理板书,复述短文。在引导学生理解故事文本时,教师并未有序地板书描述四种动物外貌特征的短语,而是将单词条粘贴在黑板上,板书所呈现的信息是零乱的。在复述环节,教师让各组学生任选一种动物,从板书中提取相关的信息,借助核心句型有序地复述故事文本。随后,教师依次让四个小组上台向全班进行复述展示.

(2)总结提炼,自主表达。

(3)学生复述完故事后,执教教师先引导学生总结描述动物朋友的方法。在展示汇报环节,教师设计了“听描述,选图片”的游戏,用实物投影仪同时呈现汇报小组的四张动物图片,让四个组员依次描述自己的动物朋友,每个组员在描述时都不能说出动物的名称。每当一名组员描述完毕后,台下学生要根据描述从四张动物图片中选出该组员的动物朋友,并说出选择的理由。

9.公开课《谈中国诗》教学设计 篇九

中国网络电视台中国公开课 页码课程名称1、7、8、9、9、12、13、14、15、17、18右下21上22左上23下25右下27 28 31

中国的姓名文化 相声艺术 心态改变命运 安全知识 北京四合院文化 健康生活与习惯 作文应该这样写 如何高效管理你的时间 如何对肩颈腰尽心自我调理 孔伯华养生十二字诀 《经穴健康》 《儿童家庭安全教育常识》《周汝昌讲四大名著》《化学与美容》《羽毛球入门教程》 《健康早班车-保“胃”战》 什么是幸福 易经的奥秘《儿童交通安全常识教育》《家庭医生》

10.《谈中国诗》教案 篇十

乔文超

作于 2006年9月22日

------------------

学习目标

1.认知目标:

识记有关钱钟书的文学常识;识记本文字词。

2.技能目标:

把握作者有关中国诗的观点;以自己的阅读积累深入理解中国诗歌的特征。

3.情感目标:

感受作者严谨的治学精神和渊博的学识及深刻的洞察力,激发自己的求学欲望。

文题背景

1.题目解说

钱钟书先生在观察中西文化事物时,总是表现出一种清醒的头脑和一种深刻的洞察力。他不拒绝任何一种理论学说,也不盲从任何一个权威。他毕生致力于确定中国文学艺术在世界文学艺术宫殿中的适当位置,从而促使中国文学艺术走向世界,加入到世界文学艺术的总的格局中去。为此,他既深刻地阐发了中国文化精神的深厚意蕴和独特价值,也恰切地指出了其历史局限性和地域局限性。他既批评中国人由于某些幻觉而对本土文化的妄自尊大,又毫不留情地横扫了西方人由于无知而以欧美文化为中心的偏见。钱著对于推进中外文化的交流,对于使中国人了解西方的学术,使西方人了解中国的文化,起了很好的作用。本文就是这样的作品。

2.作者简介

钱钟书(1910-1998)字默存,号槐聚,曾用笔名中书君。江苏无锡人。早年就读于教会办的苏州桃坞中学和无锡辅仁中学。1933年于清华大学外国语文系毕业后,在上海光华大学任教。1935年与杨绛结婚,同赴英国留学。1937年毕业于英国牛津大学,获副博士学位。又赴法国巴黎大学进修法国文学。1938年秋归国,先后任昆明西南联大外文系教授、湖南蓝田国立师范学院英文系主任。与此同时,他在上海暨南大学、中央图书馆和清华大学执教或任职。1953年后,在北京大学文学研究所任研究员。曾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

著作有散文集《写在人生边上》,短篇小说集《人•兽•鬼》,长篇小说《围城》,学术著作《宋诗选注》《谈艺录》《管锥篇》《七缀集》等。《围城》已有英、法、德、俄、日、西语译本。《谈艺录》是一部具有开创性的中西比较诗论。多卷本《管锥编》,对中国著名的经史子古籍进行考释,并从中西文化和文学的比较上阐发、辨析。

3.背景资料

本文发表于1945年12月,收入《钱钟书散文》(浙江文艺出版社1997年版)。原稿为英文,是他1945年12月6日在上海对美国人的演讲,后节译为中文。

正文全解

句段全解

表达全解

什么是中国诗的一般印象呢?发这个问题的人一定是位外国读者,或者是位能欣赏外国诗的中国读者。一个只读中国诗的人决不会发生这个问题。他能辨别,他不能这样笼统地概括。他要把每个诗人的特殊、个独的美一一分辨出来。具有文学良心和鉴别力的人像严正的科学家一样,避免泛论概论这类高帽子空头大话。他会牢记诗人勃莱克的快语:“作概论就是傻瓜”。假如一位只会欣赏本国诗的人要作概论,他至多就本国诗本身分成宗派或时期而说明彼此的特点。他不能对整个本国诗尽职,因为也没法“超以象外,得其环中”,有居高临远的观点。因此,说起中国诗的一般印象,意中就有外国人和外国诗在。这立场是比较文学的。①

段解:第一部分(第1段)。交待作者论诗的根本立场。作者认为评论中国诗要全面了解诗人,用具体的事实作证据。并且必须在相对比的前提下才能作出结论,也就是说必须用比较文学的观点来对待,只有这样才公平。

据有几个文学史家的意见,诗的发展是先有史诗,次有戏剧诗,最后有抒情诗。中国诗可不然。中国没有史诗,中国人缺乏伏尔泰所谓“史诗头脑”,中国最好的戏剧诗,产生远在最完美的抒情诗以后。纯粹的抒情诗的精髓和峰极,在中国诗里出现得异常之早。所以,中国诗是早熟的。②早熟的代价是早衰。中国诗一蹴而至崇高的境界,以后就缺乏变化,而且逐渐腐化。〔句解:联系诗歌史理解:中国诗歌高峰出现在唐朝,之后一直到清朝的诗作在体裁、题材、手法上没有多大变化多因无意、无法或无力创新而落入“套板反应”之中。〕这种现象在中国文化里数见不鲜。譬如中国绘画里,客观写真的技术还未发达,而早已有“印象派”、“后印象派”那种“纯粹画”的作风;〔句解:联系中国画理解:中国画分工笔和写意两大派,这里指写意画。〕中国的逻辑极为简陋,而辩证法的周到,足使黑格尔羡妒。中国人的心地里,没有地心吸力那回事,一跳就高升上去。梵文的《百喻经》说一个印度愚人要住三层楼而不许匠人造底下两层,中国的艺术和思想体构,往往是飘飘凌云的空中楼阁,这因为中国人聪明,流毒无穷地聪明。③

段解:第二部分(第2段)。从整体上论述了中国诗的一般发展特点及其规律。纯粹的抒情诗的精髓和峰极,在中国诗里出现得异常之早,所以中国诗是早熟的。而“早熟的代价是早衰”。即“中国诗一蹴而至崇高的境界,以后就缺乏变化”。

贵国爱伦·坡主张诗的篇幅愈短愈妙,“长诗”这个名称压根儿是自相矛盾,最长的诗不能需要半点钟以上的阅读。他不懂中文,太可惜了。中国诗是文艺欣赏里的闪电战,平均不过二三分钟。比了西洋的中篇诗,中国长诗也只是声韵里面的轻鸢剪掠。当然,一篇诗里不许一字两次押韵的禁律限止了中国诗的篇幅。可是,假如鞋子形成了脚,脚也形成了鞋子;诗体也许正是诗心的产物,适配诗心的需要。比着西洋的诗人,中国诗人只能算是樱桃核跟二寸象牙方块的雕刻者。④不过,简短的诗可以有悠远的意味,收缩并不妨碍延长,仿佛我们要看得远些,每把眉眼颦蹙。外国的短诗贵乎尖刻斩截。中国诗人要使你从“易尽”里望见了“无垠”。⑤

层解:第一层,中国诗的特点就是短,它形成的原因则是由于韵律的要求。

一位中国诗人说:“言有尽而意无穷”。另一位诗人说:“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用最精细确定的形式来逗出不可名言、难于凑泊的境界,恰符合魏尔兰论诗的条件:

那灰色的歌曲

空泛联接着确切。

这就是一般西洋读者所认为中国诗的特征:富于暗示。我愿意换个说法,说这是一种怀孕的静默。〔句解:联系上下两句可知,“怀孕”指有所包含,内蕴丰厚。〕说出来的话比不上不说出来的话,只影射着说不出来的话。济慈名句所谓:

听得见的音乐真美,但那听不见的更美。

我们的诗人也说:“此时无声胜有声”,〔句解:出自唐朝诗人白居易的《琵琶行》,原指音乐间歇处引人回味,此处指言外之意耐人寻味。〕又说:“解识无声弦指妙。”有时候,他引诱你到语言文字的穷边涯际,下面是深秘的静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句解:出自东晋著名诗人陶渊明的《饮酒》(之五)。原意是山水中含有的自然之趣只可意会,难以言传。〕“淡然离言说,悟悦心自足。”有时他不了了之,引得你遥思远怅:“美人卷珠帘,深坐颦蛾眉;但见泪痕湿,不知心恨谁”。“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这“不知”得多撩人!⑥中国诗用疑问语气做结束的,比我所知道的西洋任何一诗来得多,这是极耐寻味的事实。试举一个很普通的例子。西洋中世纪拉丁诗里有个“何处是”的公式,来慨叹死亡的不饶恕人。英、法、德、意、俄、捷克各国诗都利用过这个公式,而最妙的莫如维荣的《古美人歌》:每一句先问何处是西洋的西施、南威或王昭君、杨贵妃,然后结句道:“可是何处是去年的雪呢?”

巧得很,中国诗里这个公式的应用最多,例如“壮士皆死尽,余人安在哉”;〔句解:出自南北朝时诗人鲍照的《代挽歌》。〕“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句解:出自唐朝王勃的《滕王阁》。〕“今年花落颜色改,明年花开人谁在”;“同来玩月人何在,风景依稀似去年”;“春去也,人何处;人去也,春何处”。〔句解:出自清代诗人黄仲则的《酷相思 春暮》〕莎士比亚的《第十二夜》里的公爵也许要说:

够了,不再有了。就是有也不像从前那样美了。

中国诗人呢,他们都像拜伦《哀希腊》般的问:

他们在何处?你在何处?

问而不答,以问为答,给你一个回肠荡气的没有下落,吞言咽理的没有下文。余下的,像哈姆雷特临死所说,余下的只是静默——深挚于涕泪和叹息的静默。⑦

层解:第二层,中国诗的意韵之美“言有尽而意无穷”,且富于暗示。

西洋读者也觉得中国诗笔力轻淡,词气安和。〔句解:这句是这一层的中心句。〕我们也有厚重的诗,给情感、思恋和典故压得腰弯背断。⑧可是中国诗的“比重”确低于西洋诗;〔句解:“比重”意为厚重程度。〕好比蛛丝网之于钢丝网。西洋诗的音调像乐队合奏,而中国诗的音调比较单薄,只像吹着芦管。⑨这跟语言的本质有关,例如法国诗调就比不上英国和德国诗调的雄厚,而英国和德国诗调比了拉丁诗调的沉重,又见得轻了。何况中国古诗人对于叫嚣和呐喊素来视为低品的。我们最豪放的狂歌比了你们的还是斯文;中国诗人狂得不过有凌风出尘的仙意,我造过aeromantic一个英文字来指示这种心理。你们的诗人狂起来可了不得!有拔木转石的兽力和惊天动地的神威,中国诗绝不是贵国惠特曼所谓“野蛮犬吠”,而是文明人话,并且是谈话,不是演讲,像良心的声音又静又细——但有良心的人全听得见,除非耳朵太听惯了麦克风和无线电或者„„ ⑩

我有意对中国诗的内容忽略不讲。中国诗跟西洋诗在内容上无甚差异;中国社交诗特别多,宗教诗几乎没有,如是而已。譬如田园诗――不是浪漫主义神秘地恋爱自然,而是古典主义的逍遥林下――有人认为是中国诗的特色。不过自从罗马霍瑞斯《讽训集》卷二第六首以后,跟中国田园诗同一型式的作品,在西洋诗卓然自成风会。又如下面两节诗是公认为洋溢着中国特具的情调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我试举两首极普通的外国诗来比,第一是格雷《墓地哀歌》的首节:

晚钟送终了这一天

牛羊咻咻然徐度原野

农夫倦步长道回家,仅余我与暮色平分此世界;

第二是歌德的《漫游者的夜歌》:

微风收木末,群动息山头。

鸟眠静不噪,我亦欲归休。

口吻情景和陶渊明、李太白相似得令人惊讶。中西诗不但内容常相同,并且作风也往往暗合。斯屈莱欠就说中国诗的安静使他联想起魏尔兰的作风。我在别处也曾详细说明贵国爱·伦坡的诗法所产生的纯粹诗,我们诗里几千年前早有了。○11

层解:第三层,论述中国诗“笔力轻淡,词气安和”的风格。

段解:第三部分(第3段至“„„几千年前就有了。”)。重点论述中国诗的各个特点。

所以,你们讲,中国诗并没有特别“中国”的地方。中国诗只是诗,它该是诗,比它是“中国的”更重要。好比一个人,不管他是中国人,美国人,英国人,总是人。○12有种卷毛凹鼻子的哈巴狗儿,他们叫它“北京狗”,我们叫它“西洋狗”,《红楼梦》的“西洋花点子哈巴狗儿”。这只在西洋就充中国而在中国又算西洋的小畜生,该磨快牙齿,咬那些谈中西本位文化的人。○13每逢这类人讲到中国文艺或思想的特色等等,我们不可轻信,好比我们不上“本店十大特色”那种商业广告的当一样。中国诗里有所谓“西洋的”品质,西洋诗里也有所谓“中国的”成分。在我们这儿是零碎的,薄弱的,到你们那儿发展得明朗圆满。反过来也是一样。因此,读外国诗每有种他乡忽遇故知的喜悦,会领导你回到本国诗。这事了不足奇。希腊神秘哲学家早说,人生不过是家居,出门,回家。我们一切情感,理智和意志上的追求或企图不过是灵魂的思家病,想找着一个人,一件事物,一处地位,容许我们的身心在这茫茫漠漠的世界里有个安顿归宿,仿佛病人上了床,浪荡子回到家。出门旅行,目的还是要回家,否则不必牢记着旅途的印象。研究我们的诗准使诸位对本国的诗有更深的领会,正像诸位在中国的小住能增加诸位对本国的爱恋,觉得甜蜜的家乡因远征增添了甜蜜。

段解:第四部分(“所以„„”至结尾)。论说中国诗的与外国诗虽有具体特征的差别,但没有本质的不同,反对中西本位文化论。建议听众从比较文学的角度研究中国诗,从而深刻理解本国诗歌。

整体感受

1.主题归纳

钱先生不愧为通晓拉丁、英、德、法、意、俄、捷文等语言和诗歌的伟人,绝对不用翻译的通读以上几种语言的原文诗歌,所以他才有资格对它们的诗调和句式“作概论”。

文章先谈作者论诗的根本立场。作者认为评论中国诗要全面了解诗人,用具体的事实作证据。并且必须在相对比的前提下才能作出结论,也就是说必须用比较文学的观点来对待,只有这样才公平。接下来从整体上论述了中国诗的一般发展特点及其规律。纯粹的抒情诗的精髓和峰极,在中国诗里出现得异常之早,所以中国诗是早熟的。而“早熟的代价是早衰”。即“中国诗一蹴而至崇高的境界,以后就缺乏变化”。然后重点论述中国诗的各个特点。特点有三:一,中国诗的特点就是短,它形成的原因则是由于韵律的要求;第二,中国诗的意韵之美“言有尽而意无穷”,且富于暗示;第三,论述中国诗“笔力轻淡,词气安和”的风格;最后论说中国诗的与外国诗虽有具体特征的差别,但没有本质的不同,反对中西本位文化论。建议听众从比较文学的角度研究中国诗,从而深刻理解本国诗歌。启示人们,论诗必须据本国文化根基而加以论述,只有这样才全面科学。

钱钟书的《谈中国诗》也可以一个“通”字概括,即一是通古今,二是通中外,三是通学理。在行文布局上,《谈中国诗》也可谓别具一格。其主要特点是以综合为纲,以比较为网,中外相容,古今兼顾,且处处都设机巧,让读者回味无穷。

2.结构图解

方法:比较

发展:成熟早

形式:篇幅短 异

谈中国诗 特点 技巧:韵味长 对比

语言:词气和

内容:无甚差异 同

中外诗互相影响,共同发展

领悟鉴赏

1.领悟重点

与西方诗歌相比较,中国诗有什么特征?

提示:第一,中国诗讲求抒情性,并“一蹴而至崇高的境界,以后就缺乏变化,而且逐渐腐化”。西方诗歌的发展是先有史诗,最后才有抒情诗。纯粹的抒情诗的精髓和峰极,在中国诗歌发展初期已经出现,这种“早熟”的代价是“早衰”,以至影响了中国诗歌的健康发展。

第二,中国诗讲求篇幅短小,“诗体”配适“诗心”的需要。西方也有人主张诗的篇幅越短越好,但他们所谓“短”的标准比我们所说的“短”要长得多。中国诗追求的是在简短的篇幅中包容着深远的意味。

第三,中国诗富于暗示性,西方读者最看重中国诗的这一特征。中国诗的旨趣往往在字面以外,“字面”不过起到诱发和影射作用,诗句的可涵咏价值是很大的。

第四,“中国诗笔力轻淡,词气安和。”中国也有“厚重”诗,但比起西方诗歌来,还是轻柔得多。作者强调,中国诗并没有特别“中国”的地方,中国诗里有所谓“西洋的”品质,西洋诗里也有所谓“中国的”成分。总之,诗歌的本质特征在不同国别的诗歌作品中是共同的。

2.剖析难点

(1)“他不能对整个本国诗尽职”这句话应如何理解?

提示:这句话语意比较含蓄,弄清句中“尽职”的特指意义是解读整个语句的关键。为此,需要关照全段中与此相关的语句(“他不能对整个本国诗尽职”后面“因为„„”说的是“不能尽职”的原因)。

“他不能对整个本国诗尽职”是对只会欣赏本国诗的人而言的。这里的“公职”是指站在比较文学的立场上,依据诗歌的创作规律,客观地评判本国诗与外国诗的异同优劣。进而全面地认识本国诗的特征。而只会欣赏本国诗的人,因为不能立足于比较文学的立场,失去了许多比较对象,所以难以把握诗歌的创作规律,难以对本国诗进行真正意义上的鉴别。这便是作者所说的“不能对整个本国诗尽职”。

(2)“中国诗是早熟的。早熟的代价是早衰”的含义是什么?

提示:“中国诗”指中国诗的发展特点;“早熟”指纯粹的抒情诗的精髓和峰极,在中国诗里出现得异常之早;“早衰“指中国诗一蹴而至崇高的境界,以后就缺乏变化,而且逐渐腐化。”这句话借助比喻和对比,从诗歌发展的角度,简要地说明了中国诗的艺术性和由此产生的负面影响。

3.鉴赏艺术

(1)文章的语言有什么特色?

提示:钱钟书的散文是典型的学者散文。所谓学者散文,大都具有较强的知识性,主旨不在于表情写景,主要的表现手段也不是抒情、写景或叙事,而是议论、说理和达意。它不是以情感人,而是以理服人,以智启人。钱钟书的散文正是以思想的睿智见长。他好像是把博大的知识海洋融会贯通,浓缩成涓涓清泉和深不可测的一潭清水。在本文中作者对各种材料的运用更是信手拈来,如行云流水,自然流畅。

语言轻松、幽默,大量运用比喻等手法,似随口而出,而机趣盎然。看似随意而实则深刻,颇具画龙点睛之妙,看似轻淡而实则味厚,如谈到中国诗的发展时,以中国绘画的特点进行类比,既使读者清楚地认识到中国诗发展的迅速,又拓深了文章的内容,作者又以“中国人的心地里,没有地心吸力那回事,一跳就高升上去”的幽默诙谐的说法,形象地说明了中国诗发展的高度,又说“中国的艺术和思想体构,往往是飘飘凌云的空中楼阁,这因为中国人聪明,流毒无穷地聪明”这种似反实正的说法,说明中国诗高度发展的特点,也含蓄地表达了对中国诗的赞赏之情,又如“这只在西洋就充中国而在中国又算西洋的小畜生,该磨快牙齿,咬那些谈中西本位文化的人”。作者以生动的比喻表达出对待“中国诗”应有的态度,批判了那些文化本位论者。课文中这种语言运用的典范例子还有很多,要仔细揣摩。

(2)钱钟书在比喻方法论上有哪些突破?

提示:我们常见的修辞学著作,在比喻方法论上,已陷入一种彼此相沿、互相抄袭的团团转之境,千篇一律,毫无新意。钱先生不为常见所囿,从古今中外的文学创作实践中,指出了博喻、曲喻、一喻多义等手法,别开生面,自成一家。使比喻这一惯闻常见却又被人们习而想忘的修辞手法,又焕发出勃勃生机,显示出其神奇的魔力和无穷的乐趣。

①比喻的谜底

钱先生在《读<拉奥孔>》一文中指出:“比喻体现了相反相成的道理。所比的事物有相同之处,否则彼此无法合拢;它们又有不同之处,否则彼此无法分辨。两者全不合,不能相比;两者全不分,无须相比„„不同处愈多愈大,则相同处愈有烘托;分得愈远,则合得愈出人意表,比喻就愈新颖。”这段简洁通俗而又深刻的论述,衬得一般修辞学著作中,对比喻的枯燥定义和干巴原则相形见绌、空洞浮泛。在这里钱先生不仅把比喻的性质、特点、原则、方法阐发无遗,而且给我们亮出了创造佳譬妙喻的“谜底”有理可依,有法可循。对这段白话钱先生还引用唐文“似是而非,似非而是”和宋诗“是雨亦无奇,如雨乃可乐”予以提纲和浓缩,并说这“十八个字把比喻的构成和诱力综括无遗了”。在《管锥编》中钱先生又引释书常言“不即不离”“非一非异”,说可通比喻之理,引旧诗“落花飞絮两无情,仗千尺游丝作合”说可明比喻之法。

②博喻

博喻虽非钱先生首创,但却是经过他大大表彰,才为时人所重的。什么是博喻的呢?钱先生为我们解释道:“宋代讲究散文的人所谓‘博喻’或者西洋人所称道的莎土比亚式比喻”,就是一连串把五花八门的形容来表达一件事物的一个方面或一种状态。这种描写和衬托的方法仿佛旧小说里讲的‘车轮战法’,连一连二地搞得那件事物应接不暇,本相毕现,降伏在诗人笔下”。如苏东坡在《百步洪》里描写水波冲泻的一段:“有如兔走鹰隼落,骏马下注千丈坡,断弦离柱箭脱手,飞电过隙珠翻荷。”用七种常见的形象再现了洪水汹涌澎湃,飞流直下的情景。还有我们熟知的毛泽东同志著作中,曾用“喷薄欲出的朝日”、“看得见桅杆的航船”、“将要呱呱坠地的婴儿”三个形象来比喻即将到来的革命高潮。这些描写用的都是博喻手法,极为形象生动,如果只设一喻,不仅不能表现该事物的各个方面,而且也没有气势和力量。

③曲喻

曲喻之目是钱先生从西方借来诠评中国古典文学的,这是一个创造新奇比喻的妙法。所谓曲喻,即以二物相似之一端,“推而及之于初不相似之他端。”曲喻化一般的比喻多一层曲折。如李贺《天上谣》中的“银浦流云学水声”一句,“水”和“云”只有在“流动”这一点上相似,既然流云似流水,那么流云也像流水一样有声可闻了。再如李商隐《天涯》中有“莺啼如有泪,为湿最高花”二句,也用了曲喻。莺啼好像人啼哭一样,因而有了眼泪,联络到了沾湿最高花。曲喻的特点是新奇而耐人寻味,意境丰富。

④一喻多意

这是钱钟书在《管锥编•太平广记卷四八八》中拈出,周振甫先生又在《文章例话》中加以进一步阐发总结而来的一种比喻方法。“一喻多意”有两层意思:(一)一个比喻在不同的语境中有不同的甚至相反的意义;(二)或在特定的语境中同时兼具多义。这种方法也可以说是“喻之二柄与多边”的具体运用。前者已在“二柄与多边”谈过,兹不赘述。我们只举例解释后者,如卢仝《自君之出矣》:“妾有双玉环,寄君表相忆。环是妾之心,玉是君之德。”用同一玉环作比,以玉环的冰清玉洁喻男方的坚贞之德,以玉环的周转无休喻女方的情思不断。(明心按:“环是妾之心”一句,用谐音,环同还也,意为盼男方早归。云峰之解不妥。)“一喻多意”这种手法便于设譬,含义蕴藉。

⑤分喻

“分喻”是“多边”说在方法论上的应用。“分”就是“部分”的意思,以彼喻此,二者部“分”不同,非全体浑同。换句话说,“分”就是“边”的意思,如我们用“雪山”比“大象”,只取其“鲜洁”这一点相似,不可责怪雪山没有尾牙;我们用“满月”喻面貌,仅择其“圆润”这一“分”的契合,不能苛求月亮没有眉目。这种方法提高了比喻手段的灵活自由度,为“本体”扩充了“喻体”之源。不过,凡是比喻必定都是“分喻”。这里标出这一名目,可使设譬造喻者更趋于自觉而已。

⑥反喻

反喻是以本体反过来譬喻体的方法。这种方法可使寻常比喻亲切新奇。钱先生在《管锥编•全流汉卷五六》中,点出这种方法。如《国语•周语》上召公谏厉王时说“防民之口,甚于防川。”这个比喻在贾让《秦治河三策》中反其喻而用之:“夫土之有川,犹人之有口;治土而防其川,犹止儿啼而塞其口。”新颖别致,顿生新意。

应用拓展

请借鉴本文立足比较的方法,对自己比较熟悉的艺术门类(也可以是社会科学的某个角度,如历史、政治、民族性格等),加以中外比较或古今比较,写一篇小论文。

提示:例如艺术门类方面,可以选择赋,比较汉代大赋、魏晋六朝抒情小赋、唐代骈赋、宋代文赋在形式、内容等方面的不同;也可选择戏剧,在比较中区别中外戏剧的不同,或研究外国戏剧对中国现当代戏剧的影响。历史方面,可比较中外封建社会在出现时间、持续时间、出现原因、经济特点、政治结构、进步意义、局限、消亡原因等方面的异同。

练习全解

1.你读过不少中国诗,也读过一些外国诗,你认为中国诗有哪些特征?作者对中国诗的特征是怎样阐述的?你怎样评价作者的观点?

提示:第二问;特点有四:一发展特点及其规律――粹的抒情诗的精髓和峰极,在中国诗里出现得异常之早,所以中国诗是早熟的。具体来说,一是短,它形成的原因则是由于韵律的要求;二是中国诗的意韵之美“言有尽而意无穷”,且富于暗示;三是论述中国诗“笔力轻淡,词气安和”的风格。一、三问是开放性题目。第一问的解答,应在回顾读过的中外诗歌的基础上,深入思考,探求中国诗歌不同于外国诗的个性,力求写出正确、深刻的见解。第三问的解答,自由度更强。若赞同,可以就作者的某个观点谈理解;若不赞同,可以就作者的某个观点谈自己的不同见解。

2.课文用了许多精妙的比喻,显出作者特有的幽默和睿智。找出你最喜欢的比喻,说说它们的含义和表达作用。

提示:课文大量运用比喻手法,语言轻松、幽默,似随口而出,而机趣盎然。看似随意而实则深刻,看似轻淡而实则味厚。

如说“中国的艺术和思想体构,往往是飘飘凌云的空中楼阁,这因为中国人聪明,流毒无穷地聪明”这种似反实正的说法,说明中国诗高度发展的特点,也含蓄地表达了对中国诗的赞赏之情。

再如结尾段中的比喻,有的诙谐中带有无恶意的轻微嘲讽:

“有种卷毛凹鼻子的哈巴狗儿,他们叫它‘北京狗’,我们叫它‘西洋狗’,《红楼梦》的‘西洋花点子哈巴狗儿’。这只在西洋就充中国而在中国又算西洋的小畜生,该磨快牙齿,咬那些谈中西本位文化的人”一句,先用狗做比,巧妙诙谐地讽刺了中西本位文化论者“在西洋就充中国而在中国又算西洋”的特点。然后紧承这个的比喻,用语幽默,倾向鲜明地对中西本位文化论表示反对。

有的来自生活,通俗易懂,用来比喻抽象的道理,让人读后有豁然开朗之感:

用“我们不上‘本店十大特色’那种商业广告的当”来比喻“每逢这类人讲到中国文艺或思想的特色等等,我们不可轻信”“中国诗里有所谓‘西洋的’品质,西洋诗里也有所谓‘中国的’成分。”用“病人上了床,浪荡子回到家。出门旅行,目的还是要回家,否则不必牢记着旅途的印象”“思家病”来比喻我们一切情感,理智和意志上的追求或企图不过是灵魂上对本国文化的依恋。用“诸位在中国的小住能增加诸位对本国的爱恋,觉得甜蜜的家乡因远征增添了甜蜜”来比喻“研究我们的诗准使诸位对本国的诗有更深的领会”。

3.联系课文,比较曹操的《观沧海》和普希金的《致大海》,写一篇一二百字的短文,评说它们在内内容和形式上的异同。

提示:相同点:都是作者内心情感的自然流露,《观沧海》写沧海的广阔浩大,显出一种奇丽之状,也反映出作者宽阔、雄壮的情怀,我们能从实景的描绘中感受到诗人非凡的心胸气魄。《致大海》是一曲对大海的庄严颂歌,是对人生命运的深沉感叹,也是对自由的热情礼赞。

异:《观沧海》体现了中国诗讲求篇幅短小的特点,“是文艺欣赏里的闪电战”,但在简短的篇幅中包容着深远的意味。相比而言,《致大海》篇幅较长,抒情充分。

《观沧海》体现了中国诗富于暗示性的特点,在字面以外,“字面”不过起到诱发和影射作用,诗句的可涵咏价值大。如“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四句,诗人以丰富的想象力写出了观海时的感受。吞吐宇宙的大海,是诗人博大胸襟的象征。《致大海》则体现了外国诗直抒胸臆的特点。如“我多么热爱你的回音,/热爱你阴沉的声调,你的深渊的音响,/还有那黄昏时分的寂静,/和那反复无常的激情!”往往是中国古典诗歌极力避免的。

附:《观沧海》《致大海》原诗及鉴赏

观沧海

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鉴赏:建安十二年,曹操远征乌桓,大获全胜,基本上平定了中国北部。这首诗是曹操在行军途中经过碣石山时所作,写沧海的广阔浩大,显出一种奇丽之状,也反映出作者宽阔、雄壮的情怀,是我国写景诗中最早的名作。

开头两句,叙写游览的地点,一个“观”字统领全篇,以下写观海所见景物。从“水何澹澹”到“洪波涌起”写诗人观海所见。一个“何”字写出了游客惊叹的神情;忽然一阵秋风吹来,掀起连天巨浪,其声势更是令人惊心动魄。“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四句,互文见义,是诗人以丰富的想象力写出了观海时的感受。这吞吐宇宙的大海,不正是诗人博大胸襟的象征吗?最后两句是合乐时加上去的,与诗的正文没有关系,但有加强表达感情的效果。

这首诗的重要特点是借写景来透露感情。全诗写景,没有一句是直抒胸臆的,但我们能从实景的描绘中感受到诗人非凡的心胸气魄。

致大海

普希金

再见吧,自由奔放的大海!

这是你最后一次在我的眼前,翻滚着蔚蓝色的波浪,和闪耀着娇美的容光。

好象是朋友忧郁的怨诉,好象是他在临别时的呼唤,我最后一次在倾听

你悲哀的喧响,你召唤的喧响。

你是我心灵的愿望之所在呀!

我时常沿着你的岸旁,一个人静悄悄地,茫然地徘徊,还因为那个隐秘地愿望而苦恼心伤!

我多么热爱你的回音,热爱你阴沉的声调,你的深渊的音响,还有那黄昏时分的寂静,和那反复无常的激情!

渔夫们的温顺的风帆,靠了你的任性的保护,在波涛之间勇敢地飞航;

但当你汹涌起来而无法控制时,大群地船只就会覆亡。

我曾想永远地离开

你这寂寞和静止不动地海岸,怀着狂欢之情祝贺你,并任我的诗歌顺着你的波涛奔向远方,但是我却未能如愿以偿!

你等待着,你召唤着„„而我却被束缚住;

我的心灵的挣扎完全归于枉然:

我被一种强烈的热情所魅惑,使我留在你的岸旁„„

有什么好怜惜呢?现在哪儿

才是我要奔向的无忧无绿虑的路径?

在你的荒漠之中,有一样东西

它曾使我的心灵为之震惊。

那是一处峭岩,一座光荣的坟墓„„

在那儿,沉浸在寒冷的睡梦中的,是一些威严的回忆;

拿破仑就在那儿消亡。

在那儿,他长眠在苦难之中。

而紧跟他之后,正像风暴的喧响一样,另一个天才,又飞离我们而去,他是我们思想上的另一个君主。

为自由之神所悲泣着的歌者消失了,他把自己的桂冠留在世上。

阴恶的天气喧腾起来吧,激荡起来吧:

哦,大海呀,是他曾经将你歌唱。

你的形象反映在他的身上,他是用你的精神塑造成长:

正像你一样,他威严、深远而深沉,他像你一样,什么都不能使他屈服投降。

世界空虚了,大海洋呀,你现在要吧我带到什么地方?

人们的命运到处都是一样:

凡是有着幸福的地方,那儿早就有人在守卫:

或许是开明的贤者,或许是暴虐的君王。

哦,再见吧,大海!

我永不会忘记你庄严的容光,我将长久地,长久地

倾听你在黄昏时分地轰响。

我整个心灵充满了你,我要把你地峭岩,你地海湾,你的闪光,你的阴影,还有絮语的波浪,带进森林,带到那静寂的荒漠之乡。

鉴赏:《致大海》是一曲对大海的庄严颂歌,是对人生命运的深沉感叹,也是对自由的热情礼赞。1824年写于高加索,诗人第二次流放之前。

普希金的激进思想和他那崭露头角的声望,引起了沙皇政府的不安。原想把他流放西伯利亚,由于他老师的说情,后让他去南方当差(其实是变相流放)。由于他性爱自由,不愿阿谀逢迎奥德萨总督,又被革职遣送回乡(第二次流放)。

南高加索优美的自然景色,哥萨克的风土人情,激发起诗人的浪漫主义诗情。尤其是那壮阔浩渺的大海,更使诗人流连忘返。临别前夕,诗人登上高加索海边的岩石,面对波涛汹涌的大海,想起自己坎坷的经历,想起人们到处忍受着同样的命运,想起葬身于大海的英雄„„怀古伤今,思绪起伏,他的心像大海一样深沉、激荡,情不自禁地写下了这首诗篇。

诗人赞叹大海的壮美:黄昏寂静时,大海温顺、宁静,闪耀着蔚蓝的波涛和“娇美的容光”,仿佛在“怨诉”着心头的哀愁;波涛汹涌时,大海喧腾、激荡、傲岸不羁,仿佛又在召唤着诗人冲破牢笼,奔向自由的远方„„诗人热爱大海:大海有广阔的襟怀,惊人的威力,壮丽的景色。诗人也羡慕大海:大海的自由奔放,勾起了他失去自由的懊丧,在变相的流放中,他感到像“囚徒”一样。诗人更依恋大海:大海使他缅怀起举世震惊的英雄。显赫一时的拿破仑只能在荒凉的海波上安息;普希金最钦佩的诗人拜伦,虽然天才卓绝,雄心勃勃,渡海远征,但终为他祖国所不容,客死于希腊。普希金空有抱负不得施展,拿破仑和拜伦的不幸结局自然增添了他前程渺茫、壮志难酬的悲哀。这正是诗人把大海说成“悲哀的喧响”“召唤的喧响”,是他“心灵的愿望之所在”的原因。

这首诗气势豪放、意境雄浑、思想深沉,是诗人作品中广为传诵的名篇。

发现鉴赏

1.名作阅读

中国新诗

中国新诗是随着“五四”新文化运动,中国文学进入了光辉的现代时期而形成的。从中国古典诗歌的历史发展中来探讨中国诗歌的民族传统,就好像一道九曲黄河,永不停息地滚滚奔流着,它是既多曲又割不断的一道长流。新的地理形势促使黄河转了弯,新的历史条件推动“五四”以来诗歌的革新。如果循流溯源,那当然还是“黄河之水天上来”,那当然还是断承和发展着殷周以至明清的诗歌传统。只是自此而下,黄河便一泻千里,“奔流到海不复回”;现代诗歌,已经突破“民族的片面性和狭隘性”,而直接汇入“世界文学”的汪洋了。

人所共知,胡适是新诗最早的开拓者。从1915年一1916年就着手白话诗的试验,一开始就朝着打破旧诗词最顽固的语言形式桎梏的方向冲击。假如说,首创“诗体的大解放”的胡适和他的《尝试集》,只可视为区分新旧诗的界碑;那么堪称为新诗革命先行和纪念碑式的作品的,则历史性地留给了稍后出现的郭沫若和他的《女神》。这就奠定了以创造为宗旨的新诗传统的基础,战斗的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新诗传统的基础。

中国新诗是带着两大胎记诞生的:“首先是在科学与民主以至社会主义的新思潮推动下,扫除了旧体诗词唱滥了的那套封建士大夫的审美情趣,确立了富有现代社会色彩和生活情调的诗歌境界;其次是力图摒弃僵死的文言词语,而以口语入诗,作所谓白话诗,以利于反映现实表现真情。从而走上了“诗体大解放”的道路,其主要成就便是自由诗的诞生,在音律形式上它自然也曾对外国诗歌有所借鉴,但主要都加以溶化,在中国现代口语基础上提炼出诗的语言来,而形成为中国的自由体新诗。它是“五四”以来新诗运动对于旧传统的突破,属于创造性的新发展。放在中国诗歌流变的长河中来看,如商周四言,楚汉骚赋,汉魏乐府,晋宋五言,隋唐律绝,宋词,元明曲令,都是递嬗升降,各自打着时代烙印;那么“五四”以来便是自由诗。

自由诗并不是不要韵律,而是“诗的韵律不在字的抑扬顿挫上,而在诗的情堵的抑扬顿挫上,即在诗情的程度上。”这是诗人戴望舒在《论诗零扎》中指出的。它如同行云流水,临风作态,随物赋形,虽然变化莫测,但并非没有理珞可寻。讥讽自由诗是“分行写的散文”,无非是僵化了的审美偏见而已。

2.名作欣赏

11.例谈公开课的得失 篇十一

一、剥夺部分学生进入话语场的权力

这类公开课上的话语基本上是以教师为轴心的话语,尽管他们并非话语的唯一设置者,但出现在学生面前时,总或多或少显示出“我就是教育话语中心”的不言自明性。学生的话语构成必须受制于教师的定位,只有如此才能获得言说的资格,才能与教师的言说一起构成统一的话语空间。正因为这样,那些教师所教学科中学得较为出色、也较能与教师的发问“对路”的学生,其话语很容易被接纳进话语场中,并成为一个可以在场域中不断发言的人。反之,就是对学生进行“加工”。先是“好生”与“差生”布局调整,“差生”可能坐冷板凳,有的甚至被“淘汰出局”,再向外班引进“外援”。也即,教师会在“好”与“坏”之间先进行一种“划分”,那些不能与其话语定位相“配合”的学生,是不符合话语对象出现的条件的,也就不能赋予使用语言的权利。

二、剥夺学生回答问题的话语空间

示者的对策之一是,千方百计借助于话语与学生构成一个确保公开课成功的场域。此时教师的话语较之平时更趋于简洁,判断也更趋于干炼。一个被喊起来回答问题的学生,若不符合教师的意图,一般都会得到一个冠冕堂皇的回答:“好,请坐下。还有谁能回答这个问题?”虽然教师面带笑容,但无论如何,这个学生的话语不是教师所期待的,他大多时候已被教师的话语清除在话语场外甚至这节课之外了。而另一些学生,即被教师判定为可能体现当堂教学成效的学生,则被频频喊起,即使在部分学生未被安排进公开课,课堂人数较少的情况下亦是如此。与此同时,教师的话语提示较之平时更趋于频繁、短暂。有的教师为了体现公开课上教学内容的完整性,人为加大课堂容量(甚至宁可事后再作补充与细化),使得自己的述说明显受到时间的限制,而这些述说又被认为在有限的时间内不能不说。这样,解决的办法就是快提示、多提示,却过多剥夺了学生的思考时间。不难发现,公开课上很少有教师让学生坐下思考后再喊起来回答问题的。那些回答错了的学生,其中有不少很想再举手回答另外的问题,但常常或欲举又放,或未被教师关注。整个公开课在一种话语的“井然有序”中,匆匆切断教师与另一部分学生言说的联络。即使让说,也是按着教师话语所示的方向,否则可能会被立刻划上一道话语界线,既关闭学生的现场“述说”,更关闭学生的场外“述说”。

三、剥夺学生自由发问的空间

这类公开课上的话语还是一种权势话语的呈现。当教师或教师群体的实际或潜在话语,对学生或学生群体施加控制时,前者就获得了对后者的支配权势。也就是说,教师话语对学生话语的控制可以導致学生话语的自我控制,使学生人为揣摩和迎合教师企望的话语,至少他们知道教师在公开课这类场合下是不希望学生提一些让其“为难”的问题的。在这一点上,也是学生千方百计要给教师一个满意的提问,即使提问出了差错了也要千方百计予以弥补的重要原因。只可惜在其尚未补偿之前,就遭遇到了教师话语的制裁,无形中缩小了自身的话语空间。进一步说,学生的人为揣摩和迎合透射出的某些不自然,恰恰“可以解读出言说的社会空间的反主体本质”。这意味着教师凭借社会和职业所赋予的权威,可以拥有话语的控制权,可以将对话语的控制兑换为一种权力去运作。换言之,某种程度上教育话语的控制,是教育话语设置者的教师将教育话语作为自己权力运作的工具或手段,使教育话语的生成过程成为自己对权力加以运作并达到对学生控制的过程。

学校不是一个寂静无声的世界,它在话语的加盟下,构成一个喧闹热腾的有声世界。在这里,人人似乎都有说话的权利,但却没有人人可以说任何话的权利;人人都可以置身其中,但并非人人都能置身其中。若适逢公开课就可能表现得更为明显。当然,教师这样做其实也有苦衷,我们也许都会理解:教师们在“此时”将学生清除于话语场外的时候,并非没有自己“彼时”的一份胆怯一不知对这节公开课如何评价?我会被领导、学校或同行认可吗?曾经,一位教师在接受教研员对公开课的指导,并提出“真实展示教学”建议时,曾心存疑虑地说:“我不能拿学校的名誉在公开课上做实验。”结果他重蹈了其他公开课上教师话语的覆辙。不同的是,他的话语恰恰被多次指名发言的三五个学生分别主宰着,这些正是被教师判定为能与其同构话语空间的那类学生,而让其他几十个学生置身于话语场外,尽管这堂课的主题是学生自己讲述一件感受最深的事。

12.公开课《谈中国诗》教学设计 篇十二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 英语教学尤其是专业英语教学越来越受到重视。相比基础英语, 专业英语词汇量更大, 且多数单词为非常用词, 文章的句法结构也更为复杂, 同时因为牵涉的专业知识较多, 课堂气氛也显得沉闷枯燥, 因此, 对于专业英语教学方法的研究的重要性也越来越凸显出来。

当前, 大部分学校专业英语的教学方法仍沿袭了普通高中传统的教学方法, 主要包括两种:五步教学法, 即复习旧课、导入新课、教授新课、新课小结、课后练习或是3P模式, 即presentation, practice, production。上述两种教学方法虽然存在他们的优势, 但是只是老师教, 学生学, 而“没有真正意义上的语言运用”, 尤其在专业英语教学的环境下, 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更加无法得到体现。

任务型教学 (task-based learning) 是于20世纪80年代兴起的一种教学方式, 它提倡在“做中学”, 将应用语言学的一些基本理念转化为具体实践的课堂教学方式。布朗 (Brown, H.D.1994:83) 将任务型教学定义为“任务型学习是学习者将任务放在教学的中心位置。在任务型教学中, 学习过程是一系列直接与课程目标相联系并为课程目标服务的任务。”近年来, 我国教育界对任务型教学也颇为推崇, 教育部2001年制定的《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课程标准》中提出“倡导任务型的教学模式”, 并提出“教师应避免单纯传授语言知识的教学方法, 尽量采取‘任务型’的教学途径”。

纵观在专业英语教学领域, 对于任务型教学法在专业英语教学运用方面的研究还比较少, 尤其是如何在课堂教学中更是寥寥无几。我所任教的江苏常州技师学院作用国家重点技师学院, 在英语教学方面一直鼓励教师探索与专业结合, 并对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改变, 因此, 笔者结合自己的公开课“汽车专业英语实用对话”, 对在专业英语中采取任务型教学法进行一些探讨。

二、教学实例, 评价和启示

1.教学实例与设计意图。本课所教授内容为该教材第一单元第一部分:汽车实用英语对话, 主要教学内容为三个基本任务:任务一, 完成与汽车专业相关的自我介绍;任务二, 熟悉汽车维修工具和维修设备相关的专业英语词汇与短语表达;任务三:完成相关情境下的汽车专业英语对话练习。下面具体来讲下各项任务的内容。

任务一:利用所学知识作自我介绍。教学步骤:学生首先学习一些专业表达的词组词汇, 接着教师引入一些自我介绍的句型, 让学生熟读;最后, 教师让学生自愿上台表演一分钟自我介绍。

设计意图:该部分的设计直接与学生未来的就业相关。关于本专业单词和词组的介绍首先为学生进行自我介绍做了词汇的准备;同时也是对下面任务二以及任务三的完成进行词汇的准备。

任务二:掌握常用的汽车修理工具和仪器名称。教学步骤:本任务首先由教师通过PPT展示生词, 让学生猜测生词大概是什么意思, 接着通过图像展示明确生词和词组的中文意思。教师带领学生一边朗读单词, 一边做身势动作, 记忆汽车专业英语词汇及短语。最后, 完成工具摆放的小游戏:教师首先朗读一段关于工具位置的短文;参与比赛的同学边听边进行工具摆放;台下的学生根据比赛学生完成摆放的时间和正确性, 评选出比较的获胜一方。

设计意图:单词的讲解采取猜测单词含义的方式, 主要目的在于改变固有的教师讲学生记的模式, 让学生自主的学习单词。

在教师带领学生朗读新授单词这一环节, 教师带动学生一起做手势的目的是探索专业英语单词记忆的新的方式:在读的同时辅以手部动作, 一方面使学生的记忆更灵活多样;另一方面也带动课堂气氛的活跃。最后, 我采取了工具摆放这一小游戏的形式来进行单词记忆掌握情况的检测, 设计的目的也是为了使课堂气氛更活跃, 使所有的学生都参与到单词记忆中去。

任务三:掌握在汽车专业环境下的实用对话句型。教学步骤:学生首先在教师的帮助下学习一些基本句型, 接着朗读一篇典型的专业英语对话。在任务三的第二阶段, 由学生抽签选取相关专业环境, 学生在实训教室内完成专业对话, 接着进入一墙之隔的实训车间, 在实际情境中进行对话的演练。在评价环节, 学生根据其他小组完成情况, 从对话内容, 语言流利程度, 团队合作以及表情与动作四个方面为表演小组打分, 评选出最佳小组。

设计意图:本环节的设计仍然按照循序渐进的流程展开, 在对话表演环节, 让学生进入实训车间环境下进行对话操练, 目的在于使学生增加对话的情景感。

2.教学评价。在不同的任务阶段, 对学生的表现进行不同形式的评价, 如在任务一, 一分钟自我介绍环节, 评价的方式主要是教师评价为主, 教师在评价的同时, 也会给予学生自我介绍方面更多的建议;在任务二中, 二位同学上台来进行工具摆放, 这时候的评价方式为同伴评价, 同学们举手选出优胜者可以鼓励学生在以后的课堂中提高自信, 敢于表达;任务三是小组活动, 在对话评价环节, 引入小组互评的目的在于使学生都能参与到评价中去, 学生必须认真听其他小组的对话然后才能作出评价, 同时教师的点评教授了学生评价的方法, 使学生意识到好的对话的要素。

三、教学启示

通过上述的教学案例, 我们可以得到以下的教学启示:

1.任务型教学法更能发挥学生学习中的主体作用。专业英语教学一直以来给人留下的映像就是枯燥无味的, 学生也以掌握英语专业词汇为主要的专业英语学习目的。本次公开课的经验表明, 通过任务型教学法学生可以对于专业英语课程产生兴趣, 也愿意在专业英语的教学中发挥自己的主体地位。任务型教学法可以较好的将教师的主导性与学生的主体地位较好的结合起来, 在生动活泼的教学中完成学生专业英语交际能力的提高。

2.输出在英语教学中应当占有突出地位。Swain (1985) 的输出理论认为:学生要达到较高的外语水平, 仅有可理解的输入是不够的, 必须促使学习者对将要输出的语言进行思考, 使其更加恰当、准确、容易理解。与输入相比, 输出促使学习者花更多的精力对语言进行更深层次加工。因此, 输出在语言学习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我们在专业英语的教学中也应当将学生的输出作用教学的一个重点来看待, 输出不仅是教学过程的重要步骤, 也是评估学生学习成果的重要方式。专业英语教学不能成为“哑巴英语”, 要让学生敢于交流, 善于交流。

3.在教学环节中探索新颖且有效的教学方式是十分必须的。在公开课环节, 我尝试在学生记忆单词环节加入了利用动作记忆的方式, 从学生的反应来看, 这种教学方式对于学生记忆复杂的专业英语单词有一定效用, 同时它是原本枯燥的记忆过程变得有趣。我们在专业英语中应以提高学生兴趣与参与度的实效为标准, 不断引进新颖的教学手段, 提高专业英语的教学效率。

四、结语

专业英语的教学不仅是词汇, 语法的学习, 更是英语交际能力的培养。在专业英语教学中使用任务型教学法, 有助于提高学生课堂输出的主动性, 从而促使学生专业英语交际能力的提高。

参考文献

[1]Ellis, R.Task-based Language Learning and Teaching, 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3.

[2]Swain, M.Communicative competence:Some rules of comprehension output in its development.In Gass, S.M.&Madden, G.C. (Eds.) , Input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Rowley:Newbury House, 1985.

[3]魏永红.任务型外语教学研究[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

[4]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 (实验稿) [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

13.《谈中国诗》教案 篇十三

编辑:王权

审稿:袁训刚

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及其作品。

2.了解中国诗歌与西方诗歌的异同。

3.掌握比较研究的方法,并学会借此研究其他文学现象。

一、导入

中国文学的最高成就是诗歌,中国文人从遥远的《楚辞》时代走来,经历了建安时代的苍凉,经历了盛唐的繁华,留下了许多的诗歌。每个人心中都有一首诗,能说说让你时时挂在嘴边的诗歌吗?

那么中国诗有什么样的特点?我们就听听学贯中西的钱钟书先生是怎样说的。

二、检查预习

1、字词

见《长江作业本》的预习部分

2、作家作品

三、整体感知,把握文意

1.作者论诗的立场是什么?

比较文学

2、中西诗有什么异同点?

3.作者“谈中国诗”,归纳了中国诗的哪些特点?

⑴没有史诗(早熟)诗的发展 ⑵简短 诗的篇幅 ⑶富于暗示 诗的韵味 ⑷笔力轻淡,词气安和 诗的风格 ⑸社交诗多,宗教诗几乎没有 诗的内容 4.作者通过比较中西诗的异同得出了什么结论? 中国诗和外国诗虽有具体特征的差别,但没有本质的不同。5.主题归纳

文章先谈作者论诗的根本立场。就是说必须用比较文学的观点来对待,然后重点论述中国诗的各个特点。最后论说中国诗的与外国诗虽有具体特征的差别,但没有本质的不同,反对中西本位文化论。启示人们,论诗必须据本国文化根基而加以论述,只有这样才全面科学。

四、品味文章的语言

1.所以,中国诗是早熟的。早熟的代价是早衰。中国诗一蹴而至崇高的境界,以后就缺乏变化,而且逐渐腐化。

2.中国人的心地里,没有地心吸力那回事,一跳就高升上去。梵文的《百喻经》说一个印度愚人要住三层楼而不许匠人造底下两层,中国的艺术和思想体构,往往是飘飘凌云的空中楼阁,这因为中国人聪明,流毒无穷地聪明。

3.问而不答,以问为答,给你一个回肠荡气的没有下落,吞言咽理的没有下文。余下的只是静默一一沉挚于涕泪和叹息的静默。

4.有种卷毛凹鼻子的哈巴狗儿,你们叫它“北京狗”,我们叫它“西洋狗”。《红楼梦》的“西洋花点子哈巴狗儿”。这只在西洋就充中国而在中国又算西洋的小畜生,该磨快牙齿,咬那些谈中西本位文化的人。

5.读外国诗每有种他乡忽遇故知的喜悦,会引导你回到本国诗。这事了不足奇。

提示:

1.这句话的本体不是一般意义上的“中国诗”,即不是指中国诗歌中的某一类作品或某位诗人的作品,而是指中国诗的发展特点。早熟,是指“纯粹的抒情诗的精髓和峰极,在中国诗里出现得异常之早”;早衰,是指“中国诗一蹴而至崇高的境界,以后就缺乏变化,而且逐渐腐化”(腐化,是对诗的思想内容和艺术价值而言的)。这句话,借助比喻和比喻中的对比(“早熟”与“早衰”),从诗歌发展的角度,简要地说明了中国诗的艺术特征和由此产生的负面影响。2.这句话有两层意思:一是借梵文的《百喻经》阐释中国的艺术和思想体构上的缺欠,旨在批评;二是点明造成这种缺欠的根本原因。“一个印度愚人要住三层楼而不许匠人造底下两层”这样的建筑物就是“飘飘凌云的空中楼阁”,作者以此作喻,批评中国的艺术和思想体构缺乏严密的逻辑性,往往脱离客观实际,没有坚实的基础,其结果必定影响艺术的健康、稳定地发展。这个批评是相当尖锐的,比喻中透出了强烈的讽刺意味。句中“聪明”一词是反语,是没有掌握艺术 创作规律只凭臆断从事的思想方法。所渭的“聪明”不过是自欺欺人。“流毒无穷地聪明”,一针见血地指出了上述思想方法的危害一一错误的东西长期得不到批评、抵制,反倒堂而皇之地沿传下去,贻害无穷。

3.此句意在说中国诗的意蕴很悠远,但其表达风格却十分平和。4.本句隐讽那些对于西方文化不懂装懂的人。

5.此句意在讲对外国诗了解得越深,越能感受本国诗。

五、课文总结

钱钟书融会多种知识,探幽入微,条理精辟地论述了中国诗歌的特点。并在保证论述严谨周密的同时运用了大量比喻,使文章多姿多彩,幽默睿智。真不愧为“文化大家”!

六、布置作业

14.《谈中国诗》说课稿 篇十四

本次说课包括七个部分:说教材、说教学目标、说重难点、说学情、说教学设想、说教学过程以及说板书设计。

第一部分 说教材

《谈中国诗》是人教版必修五第三单元《文艺评论和随笔》中的最后一课,这个单元的三篇课文其实是一脉相承的,都是对诗歌鉴赏问题的讨论:朱光潜先生的《咬文嚼字》谈的是“文字和情感的密切”;林庚先生的《说木叶》则是“文字和情感有密切关系”的典例;而钱钟书先生的《谈中国诗》则是站在了中西方比较文学的高度,用幽默睿智的语言向我们揭示了中西方诗的异同。学习本课不仅可以使我们对中国的诗歌理解更加深入,而且可以让我们赏析诗歌的眼界变得更加开阔。

(根据本课的特点和新课标的要求,我确立了如下教学目标:)第二部分 说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钱钟书先生其人以及作品。

2、通读课文,整理全文脉络,概括中国诗歌的特点。

3、把握钱钟书先生使用的对比、比喻、引用、举例的论证方法,引导学生咀嚼鉴赏含义隽永的句子。

技能目标:

培养学生学会使用对比的方法来鉴赏中西方诗歌。情感目标:

1、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热爱生活,热爱诗,热爱中国的传统文化。

2、走近“大师”,领略“大师”的风范。

(基于以上的教学目标,我确立了如下的教学重难点:)第三部分 说重难点

1、重点:熟知中国诗歌特点,提高解读诗歌的能力。

2、难点:品析文章中比喻的妙用,分析文章以“综合为纲,以比较为网”的行文布局的特点。

(新课标提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因此在课前必须对学生的学情有充分地了解,为此,我做了如下的学情预设:)

第四部分 说学情

学生们通过对前两课的学习,对文艺评论和随笔这种新的文学样式已经有了初步地了解,但是因为本文是从英文译为中文,语言有欧化的风格,读起来会给学生带来一定的难度,同时作者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学生在理解关键语句时也会遇到一些阻碍。

(根据本课的特点和学生的学习情况,我设置了如下的教学设想:)第五部分 说教学设想

(新课标指出:“教与学是一种双边活动,需要学生积极地参与。”因此在课堂中教师应尽可能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不仅让学生在课堂上获得知识,而且要培养学生们相关能力,为此,我会采取以下的教法和学法:)

一、说教法

情境导入法(在导入时,设置情境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点拨引导法(在分析使用比喻手法的句子时,对于较抽象的句子老师可加以适当地点拨)

二、说学法 自主研读法(学生自主研读可以培养学生概括归纳的能力)小组合作法(学生在讨论问题时可以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能力)拓展思维法(提高思辨和理解能力)(教学过程的实施也离不开教学工具)

三、说教学工具

使用多媒体及其相关设备辅助教学。

(根据本课的特点及学生的学习情况,我做出了如下教学课时的安排:)

四、说课时安排 本课分为两个课时。第六部分 说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以钱钟书先生的经典名言导入,既可以让同学们感受到钱钟书先生幽默睿智的语言风格,又可以激发学生们学习的兴趣。)

1、我姓了一辈子“钱”,难道还迷信钱吗?

2、假如你吃了一只鸡蛋,感觉味道不错,何必要去看看那只下蛋的母鸡呢?

3、我们称那位暴露的S小姐位“局部真理”,因为真理都是赤裸裸的。

4、围在城里的人想逃出去,城外的人想冲进去,对婚姻也罢,职业也(通过感受钱钟书先生的语言,我们可以看出钱钟书先生和一般的学者不同,他是“幽默其表,严谨其里”的大师,那么下面我就走进文本,看看钱钟书先生给我们带来了怎样的文学享受吧。)

二、研究文本

(一)了解学生课外预习情况

1、字音字形、词语解释。

2、朗读。

(二)知一知

(在介绍人物时,先让同学们根据预习时搜集的资料发表自己的见解,然后结合钱钟书先生的逸闻趣事介绍其人,最后师生共同总结得出如下几点内容:)

1、身份及地位:

著名学者、文学研究家、作家、古典文学研究家。

2、主要成就:

散文集《写在人生边上》、短篇小说集《人兽鬼》、长篇小说《围城》、文艺理论《谈艺录》等。

(三)读一读

要求学生阅读全文,再次勾画生字生词,并思考课文的写作思路,划分层次,概括文意。

(四)记一记

1、字音字形

精髓(suǐ)轻鸢(yuān)剪掠 一蹴(cù)而至 数(shuò)见不鲜 眉眼颦蹙(pín)撩(liáo)人 门槛(kǎn)槛外(jiàn)

(通过两个环节,我们已经初步感知了课文,下面我们通过梳理文章脉络的方法进一步加深课文内容的了解。)

(五)理一理

划分本文的结构层次并概括意思。明确:本文可分四部分。

第一部分(第l段),交代作者论诗的根本立场。

第二部分(第2段),从整体上论述了中国诗的一般发展特点及其规律。

第三部分(自“贵国爱伦·坡主张诗的篇幅愈短愈妙”至“我在别处也曾详细说明贵国爱伦·坡的诗法所产生的纯粹诗,我们诗里几千年前早有了”),重点论述中国诗的各个特点。

(理清了文章的脉络,那么我们通过下面“议一议”环节就进一步地来探讨我们的课本内容,这个环节本课教学的核心环节。)

(六)议一议

1、本文是一篇演讲稿,面对一群金发碧眼的外国人,钱钟书先生是用什么方法来论中国诗的?为什么要用这种方法?

明确:作者论诗的根本立场是比较文学的,这更切合外国听众,通过比较可以使外国听众更快地把握中国诗歌的精髓。(板书2)

2、那么中国诗的特点是什么呢?作者主要用了什么方法来突出中国诗的特点? 明确:

比较方法

诗的发展

⑵简短 诗的篇幅 ⑶富于暗示 诗的韵味

诗的风格

诗的内容(板书3)

(前两个问题考查了筛选信息和概括归纳的能力)

3、钱钟书先生所阐发的“中国诗的印象”,能引起你的共鸣吗?请结合自己阅读诗歌的体验谈一谈。

(这个问题的设置既可以强化本课的教学重点——中国诗歌的特点,又可以带领学生回顾学过的古诗词,使之更加热爱中国的诗歌,热爱中国的传统文化。)

(通过上面三个问题,我们把握了本课的教学重点,那么下面的环节我们就一起来突破本文的教学难点。)

4、作者采用了哪些论证方法来概括中国诗的特点,请举例说明。明确:作者使用了对论论证、引用论证、举例论证、比喻论证来谈中国诗的特点的。(板书4)

5、品析文章中比喻的妙用。(板书5)

作为一篇学术性较强的演讲稿,我们读起来却不觉得枯燥乏味,请分别找出你感兴趣的句子进行品读分析。

(具体步骤是,先布置学生分小组讨论,然后派代表朗读课文中的比喻句,接下来老师在投影上放出五个典型的句子,同学们再有针对性地品读,同学们之间可以互相质疑,若学生提出了较有偏差的观点,老师应适当地加以引导,最后老师给出总结。)

6、作者写作本文的意图是什么?

明确:文章先谈作者论诗的根本立场。就是说必须用比较文学的观点来对待,然后重点论述中国诗的各个特点。最后论说中国诗的与外国诗虽有具体特征的差别,但没有本质的不同,反对中西本位文化论。启示人们论诗必须据本国文化根基而加以论述,只有这样才全面科学。作者是想在中西方诗歌的比较中,告诉我们“中国诗并没有特别‘中国’的地方”。(板书6)(品读了钱钟书先生的文章,我们感受到了他的渊博和睿智,也感受到了他严密的思辨能力,那么通过下面的拓展探究环节,我们进一步增进对作者的了解)

三、合作探究:

1、小组讨论。钱穆先生说:“大师者,乃是通方之学,超乎各部专门之上而会通其全部之大义是也。”你认为钱钟书算得上是大师吗?,你认为在中国现当代有哪些大师呢?请举例说明。

(这个问题的设置,可以引导同学们关注社会现实,尤其是关注为国家做出卓越贡献的大师们,同时也可以激励同学们对自身做出更高的要求)

2、小组讨论。

钱钟书先生通过运用比较的方法为我们概括了中国诗的特点,你认为中国诗还有其他方面的特点吗?

(这道题的设置可以培养学生的“思维拓展”和“语言表达的能力”,又对中国诗歌的特点做了更加深入的探究)

(那么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2012年安徽省的高考题,来赏析一首诗歌。)

五、课堂小结

中国诗首先是诗,然后才是“中国的”,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国诗与外国诗形式上既有相同点,也有不同点,而本质上却没有什么区别。钱钟书先生融会多种知识探幽入微、条理精辟地论述了中国诗歌的特点,并在保证论述严谨周密的同时运用了大量比喻,使文章多姿多彩,幽默睿智。一篇短短的演讲词,充分显示出一位学贯中西的大学者的文化素养。有位外国记者曾说,“来到中国,有两个愿望:一是看看万里长城,二是见见钱钟书”。把钱钟书看作了中国文化的奇迹与象征,更是外国人对钱钟书学养、人格魅力以及治学精神的肯定。

(对知识的学习,课堂上的时间是远远不够的,因此教师的精心准备的课后作业是十分必要的,课后作业应该既是对课文重点内容的温习和巩固,又是对课堂内容的充实)

六、课后作业

1、请仿照下面感动中国组委会给钱学森写的颁奖词,为钱钟书先生写一段颁奖词。(不少于50字,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手法)

示例:

民族脊梁

在他心里,国为重,家为轻,科学最重,名利最轻。5年归国路,10年两弹成。他是知识的宝藏,是科学的旗帜,是中华民族知识分子的典范。

上一篇:有效运用劳动法规为企业规避用工风险下一篇:我爱家乡的葡萄五年级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