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下提高高中化学教学有效性

2024-09-30

新课改下提高高中化学教学有效性(14篇)

1.新课改下提高高中化学教学有效性 篇一

浅谈新课改下如何提高高中地理教学的有效性

摘要:有效教学是实现新课程教学目标的重要保证,是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在新课改的背景下,有效性教学已经成为当前高中地理课程改革的热点。如何提高高中地理教学的有效性,是每一位高中地理教师都应认真思索的问题。本文笔者就对提高高中地理教学有效性的途径进行了探索,希望能够对高中地理教学水平的提高有所帮助。

关键词:课堂;有效教学;策略

当前,不少学生抱怨高中地理难学。我认为,这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是教师教学手段的落后。教师不注重创新教育教学方式,固守陈旧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不能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这造成了学生在内心深处对地理学科产生了排斥心理。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对地理知识的掌握自然也会费时费劲;另一方面是学生没有认识到学习地理的重要性和差异性。现在很多学生都认为地理难学,而且学习地理对提高自己成绩的作用也不大,逐渐对学习地理失去了兴趣和信心。新课程标准对高中地理教学提出了很多新的要求,教师要适应新的要求,就需要不断扩大自己的知识面,转变自己的教学理念,提高自己的教学技能,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并认真研究新形势下的多样化的学习思维和模式,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地理知识和技能,进而提高学生的地理成绩。

一、改变历史认识,重塑学习信心

在学习评价方式上,教师要改变过去传统的评价模式,注重教学评价的科学性与有效性。同时,教师还要改变过去只关注学生的地理成绩而不注重学生地理学习过程的观念,将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习惯等方面的情况融入到教学评价体系中,对学生进行全面、科学的评价。教师要想让学生认识到学习地理的重要性和实用性,可采取“优、良、合格、不合格”的等级评价方式来激励学生的学习,并努力增强教学内容的实用性,拉近地理教学和学生生活之间的距离。如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中融入地震逃生知识、旅游安全知识、环境保护等学生可以学以致用的知识,从而使学生能够将自己的情感和行为与教学相结合。特别是对后进学生,教师对学生地理知识的掌握、能力的培养、情感的形成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可以重塑学生学习地理的信心,从而提高高中地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二、利用多媒体,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地理教学媒体是储存和传递地理教学信息的工具,由于媒体介质的不同,地理教学媒体的教学特性在表现力、再现力、传播面、参与性和受控性等方面都存在诸多差异。因此,教师只有根据教学需要选择合适的地理教学媒体,进行地理教学媒体的整合,才能更好地发挥教学媒体的效能。在教学中,对于地理事实(包括地理景观、地理分布、地理过程)、地理概念、地理原理、地理技能和地理问题解决,采用多媒体教学,可以将这些教学内容更加直观、形象地展示给学生。这样更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也更有利于教师教学活动的开展。地理教学实践表明,计算机媒体在揭示地理过程、解释地理原理、引导地理问题解决、帮助学生掌握地理技能等方面具有高效能,可以极大地提高高中地理的课堂教学效果。

三、采用多元的教学方式,丰富课堂教学内容

课堂教学是由“教”与“学”两方面构成的,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还注重与学生进行互动。而多样化的教学方式不仅可以丰富课堂教学的内容,而且还可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从而使师生之间形成一种良性的互动。教师可以采取问答式、竞赛式、表演式等诸多教学方法来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从而使每一个学生能都参与到课堂讨论之中。另外,地理学科具有实践性的特点,因此,教师还可以充分利用学校、社会等多方面的资源,为学生创设多样化的实践机会。例如,教师可以定期组织学生到野外或城市街头去实地观察和体验,从而让学生能够对所学的地理知识有更加真切的认识。

四、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新课改对课堂教学提出的一个更为具体的要求。虽然,传统的地理课堂教学也讲究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但是在实际的操作中,学生的兴趣并不浓厚。原因很简单,即学生只是课堂知识的被动接受者,他们往往不能提前获知课堂教学的过程,也没有充分质疑的机会,因此,也就更谈不上对地理教学有浓厚的兴趣。在现在的课堂教学情境下,教师要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学习热情。重要的是要给学生参与学习的机会,从而让学生主动获取知识。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和学习特点,教师应该给学生创造不同的学习情境。教师要彻底改变传统教学中那种填鸭式的教学,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有发言权,这样就会使学生对地理知识的获得逐渐变得兴趣盎然,学生的思维能力也会在自主探究学习中获得较大的发展。

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时候,教师还可以把高中地理教学中的一些有趣问题引入课堂教学,创设问题情景。实践证明,生活化的东西是学生都比较感兴趣,使用地理知识去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可以极大地调动学生求知的内驱力,从而提高地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五、联系生活经验,引入地理实验

高中地理教学必须充分重视学生原有的生活经验。例如在讲“地球和地图”时,教师可以利用学生切西瓜的经验,将学生的生活实际融入课堂教学,从而为高中地理课堂注入了新鲜的生活内容。同时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教师如果适时地引入一些有趣的地理实验,就可以极大地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比如讲热力环流这一规律时,我在课堂上做了这样一个小实验。讲到这部分内容时正好是秋末,上课时我把门开了一条小缝,让学生把备好的打火机打着,分别放到门的上沿和下沿,然后观察火苗的方向。大家清楚地看到把打着的打火机放到门的上沿时火苗向外,当放到门的下沿时火苗向内。接着,我让学生探讨原因并绘出简图,这一节的教学难点在这样生动有趣的实验的过程中很容易就被突破了。总之,在地理教学中,学生通过亲自动手或亲自实验所得到的认识更具体、更深刻。

古人云:“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我们应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灵活地开展教学活动。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最终目的在于真正让学生学有所得,促进学生能力的提升,以满足社会和个体发展的需要。提高地理课堂教学效果的关键,取决于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所以作为教师,我们要不断地反思、总结日常教学行为,不断改进提高自己的课堂教学策略,以提高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效率。

2.新课改下提高高中化学教学有效性 篇二

一、新课改下高中生物教学实践过程中存在的缺陷

(1) 学生学习方法过于死板。传统的应试教育使学生身心俱疲, 身体和心理受到极大束缚, 难以获得健康发展。在这一整体教育氛围下, 新课改的推进过程受到了重重阻力。不少高中生物教师片面强调学生成绩, 过于重视学生的知识积累, 没有充分认识到学生切实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重要性, 由此导致不少学生缺乏生物学科的创新意识, 对生物学科失去了学习的兴趣。事实上, 这一现象的产生在很大程度上是由教师教育方法不当, 学生学习方法不科学造成的。据此, 当前必须不断推进高中生物教学方法的改革, 从提升教学有效性的层面, 促进师生教授与学习方法的改善。

(2) 教师整体素质不高。当前, 不少高中都进行了扩招, 这虽然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国民整体的受教育水平, 却由此引发了一系列问题。高中生生源的急剧增加对教师的数量提出了较大要求, 很多学校临时拼凑生物教学队伍, 无法保证教师队伍的质量, 极大地限制了生物教学实践水平的提高。不少教师缺乏较高的学科素养, 对教育学和心理学等与教育相关的理论知识没有涉猎, 在不了解学生个性特点前就匆忙“上阵”, 结果在开展教育实践时困难重重。不仅如此, 这些教师教育理念不够先进, 死守传统的教学理念, 根本无法实现新课改的预定目标。当前, 随着生物科学的进步, 如果学校不具备合理的人才选拔机制, 必将阻碍新课改任务的落实。

二、提高高中生物教学有效性的途径

(1) 教授给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学生学习方法是否科学和高中生物学科教学质量的整体水平密切相关。当前, 教育的实践者必须更新理念, 依托先进的教育方法实施教学, 引导学生使用科学的学习方法, 对学习方法进行不断总结。另外, 教师应该放眼全局, 注重学生各方面的发展, 和学生保持密切联系, 了解并把握学生个体特征, 并且在此基础上对学生实施个性化的教育。随着网络时代的来临, 生物教师应该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 使用先进的学习方式, 依托网络获得更多的学习资源, 以此提高学习的学习兴趣与学习效率。

(2) 督促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教师是学生学习过程的领航者。要想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教育, 教师应该首先审视自我, 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对此, 学校管理者应该根据新课改的相关政策与改革理念, 采取一切有益举措切实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 构建一套科学、标准的考评机制, 考核教育者的综合素质和学科水平, 督促教师调整教育教学理念、改变教育模式, 使用新的方法使教学质量不断提高。一般来说, 高中生物教师的素质主要表现在两方面:第一, 及时总结教育经验, 调整教学思路, 采用先进的教学方法;第二, 给予学生充分实践锻炼的机会, 使其在进行生物实验的过程中提高自身的实践能力。

(3) 努力使课堂气氛更加愉悦。事实上, 一个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能够极大地提高教学的有效性。根据当前的教育理念, 教师应该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采取各种有效手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这也成为不少高中生物教师关注的焦点。随着教育技术水平的提高, 教师可以通过使用多媒体等手段, 使抽象学科的理论形象化。不仅如此, 学校的管理者还可诚邀名师开展校内讲座, 让学生有机会了解生物学科的动态, 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的内在潜力, 构建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 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三、结语

面对影响生物教学有效性的众多因素, 教师应该审时度势, 引导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 与此同时不断提升自身素质, 寻求各种途径来为受教育者提供一个愉悦的学习生物学科氛围, 只有如此才有可能使高中生物教学的整体水平不断提高, 促进该学科教学目标的实现。

参考文献

[1]蒋卫娟.新课改下高中生物教学的有效途径探讨[J].生物技术世界, 2015, (2) .

3.新课改下提高高中化学教学有效性 篇三

关键字:新课程改革;高中数学;有效性;内涵;措施

中国分类号:G633.6

一、高中数学课堂有效教学概述

作为一门基础学科,数学在高中教育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性。新课程改革对高中数学教学目标做出了更全面、更高标准的要求。就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而言,其有着自己的独特要求,在教学理念上我们要摒弃传统应试教育带来的种种弊端,以素质教育理念为指导,在关注学生数学基础知识和技能培养的同时,注重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分析能力、理论联系实践的能力。为了实现高中数学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应以《数学课程标准》为依据,以高中新课程改革理念为指导,以数学教学的一般性方法和学生能力生成与提高的一般性规律,施行以人为本的教学方法,促使学生数学苏素养的形成,使其具有应用数学知识去解决现实问题的数学思考能力。另一方面,教师要善于理论现代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网络信息技术、移动互联网技术来丰富教学活动,以彰显出现代与未来数学教育的特征。

二、提高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效益的策略

1、有效准备策略

(1)有效备教材

要想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必须重视课前的教材梳理,为此,教师必须下工夫逐字逐句的研读教材,领会教材中的编写意图,改动之处,而后根据实际情况设计教案,只有这样,教师才能把教材用到位,学生才会在你的引导下有效学习。对于备教材,要注意以下几点:(1)要钻研教材的思想内容。(2)要熟悉整套教材的内容,前前后后的知识有什么联系,做到讲前面的知识为讲后面的知识做好铺垫,讲后面的知识对前面的知识起到复习巩固。(3)要弄清楚各类知识的掌握程度,是了解、还是理解,是知道还是掌握应用。(4)明确教材的重点、难点、关键。思考如何让重点、难点、关键点变得让学生易于接受。(5)要明确基本训练的范围、内容和方法。比如:新教材在函数教学方面淡化了函数定义域、值域的求解,教师就不应在这里过多纠结。

(2)有效备教学法

备教法要根据教学内容,内容不同选择的教学方法当然也应不同。因为方法选对了有利于学生思维的激活,有利于知识的掌握,选错了会使课堂效益低下。备教法要注意实现教学形式多样,实现民主教学,注意教学中应该贯穿学法指导,注意教会学生怎么计划学习、怎么安排时间、养成好的学习习惯。针对现在课堂教学形式单一,教学枯燥乏味,我们要依据新课程理念,积极开展多维互动的数学课堂教学,重视教学的情境式引入。

2、有效课堂讲授策略

(1)讲授要联系实际生活。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又充满着数学。为了避免让学生觉得数学枯燥乏味、神秘难懂,教师要善于从实际生活引入数学知识,让学生能从具体问题中抽象出数学概念,数学定理等等,使学科教育和质素教育融为一体,提高教学效率。

(2)精选讲解内容,做到适时适当

毕竟教学时间是有限的,有效讲解必须注意精选讲解内容,要有选择的进行讲解,不能什么都讲。老师要讲解的内容应该是学生不会的东西,学生挖掘不出的数学思想和方法、挖掘不出的解决问题的关键之处、学生容易混淆的知识、学生解决不了疑难点等等,所以在课前老师必须进行积极地“师书对话”,积极的掌握学生的情况,确定讲解内容,讲解要条理清晰、有侧重,集中解决学生学习中的存在问题。

3、有效课堂提问策略

(1)提问要有目的性

课堂提问要结合高中数学教学目标进行有目的提问,是为了提醒学生有意注意的发问,是为了强调一些重点之处的发问,是辅助教学的重要手段。问问题可以促进师生之间的交流,可以在课堂上吸引学生注意力,开拓学生思维,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教师的每一次提问都必须有明确的目的性,以便在学生思考并回答了这个问题后,教师就立刻能判断出学生是否很好的进行了课前预习,是否很好的理解并掌握了所教的新知识,是否掌握了某种新的数学方法,发生错误的原因在哪个环节,还需要进行哪些补充讲解,是否真正领悟了蕴含其中的重要数学思想,以达到提问的目的,从而更好的开展下一步的教学。

(2)问题难度要适度,注意分层发问

课堂提问在难度设置上要充分结合学生的个人情况,注意分层发问,让每个学生都能在教与学的互动中有所成长、有所收获。要考虑三个因素:一要要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考虑学生的能力大小;二要注意提问内容要紧扣教材,课上提问应该从教材的内容出发,可以稍作延伸,这样教师通过提问启发学生进行积极地思考,对自己陌生的、难以理解的内容逐渐熟悉、掌握才是目的;三要兼顾各个层面的学生,发问的时候要各层次学生都照顾到即设计问题要照顾差生,让他们通过回答并且回答正确适合他们的问题而积极参与到课堂学习之中,以增强他们的自信心,更要照顾优等生,通过设计一些有启发的有难度的问题,以满足他们强烈的求知欲,以增强他们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

4、突出数学思想方法

数学思想方法教学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由于很多数学思想方法是蕴含在数学题目之中的,在教材中明确提出的很少,这就要求教师要发挥个人教学智慧,以一定的数学知识为载体,把蕴含于其中的数学思想方法讲出来,而且要讲清楚,以实现学生在日后解决类似问题时,可以很快在自己的脑海中搜索到相关的数学思想方法,达到活学活用的教学最高境界,不可以就题论题。并在讲解的过程中依据学生的需求适当调整讲解方法,已达最佳讲解效果。

例如,数形结合是数学中的很重要思想方法。在讲解一元二次不等式的时候,教师要做到将一元二次函数、一元二次方程、一元二次不等式统一到一元二次函数的图像上来理解问题,引导学生会用函数图像解决基本问题,进而上升到能解决变式问题。这样一来后面的函数与零点问题、二分法问题等等学生就接受起来很容易了。

参考文献

[1]周宏.对课堂教学评价失衡的思考[J].教学与管理.2012(15)

[2]余文森.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探索[J].教育评论.2006(06)

4.新课改下提高高中化学教学有效性 篇四

7号

论文名称:

论文作者:

工作单位:

浅谈新课改背景下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郑 小 芳

海南省海口市琼山中学

浅谈新课改背景下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郑小芳 海南省海口市琼山中学数学组

内容摘要:新课程改革赋予了课堂教学新的内涵和要求,高中数学在新课改实施过程中,除了教材内容的变化之外,更重要的是教师要创新教学理念,进行课堂教学改革的探索。随着教学研究的不断深入,如何有效的提高数学教学质量成为数学教学中所关注的焦点问题。本文根据课堂教学实践谈谈当前提高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一些具体方式。

关键词:新课改;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

在高中新课程改革的过程中,传统的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模式受到了很大的挑战。随着研究性学习在数学新课程改革中的渗入,我们的课堂教学出现了新的生气和活力,使我们改进了传统的教学模式,也使我们的课堂教学改革向纵深发展,取得了很大的成效。

新课程改革提出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强调课堂教学要体现“学生是认知的主体”、“师生在教学中应该是平等的交流”等理念。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理念,新课程改革不仅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而且改变了教师的教学模式。所谓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就是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内,采取恰当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让学生参与学习过程,获取较大容量的有效知识,体现出教学的效果和效率。因此,构建和谐、互助、愉悦的多元交流和相互支撑的鲜活课堂生活,合理有效地开发各种教学资源,教师是最关键的因素。那么高中数学教师在新课改背景下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呢? 笔者根据在新课程理念下的高中数学课堂教学实践谈几点体会。

一、更新观念,革新传统的教学模式

课程改革决不仅仅是换一套教科书,而是一场教育观念的更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改变。新课改要求教师必须树立“以学生为主体”、“一切围绕学生的自主发展”的教学理念,以培养创新型人才为己任。所以,所有教师必须认真学习,彻底更新教学观念,重新开始用新课改的理念去教学是提高当前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首要任务。

重新定位教师角色。新课改要求转变教师教的方式,要求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把原来教师是主角位置,转变为“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只是起引导作用;把原来单向灌输式、填鸭式教学转变为教师与学生合作交流式教学。

改变学生学的方式。心理学告诉我们,学生只有在自主学习的情况下,效率才是最高的,创新的火花才会爆发。因此,教师应积极调动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自主学习;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真正地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

二、结合现实情境教学,增强教学的趣味性和有效性

教材中有些内容是枯燥乏味、艰涩难懂的。在课堂实践教学中,适时列举一些生活中的实例来解释类似的理论知识可以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如曾经举过这样例子:某种汽车购买费用为10万元,每年交保险费、养路费及汽油费合计9千元,汽车的维修费用平均为第一年2千元,第二年4千元,第三年6千元,依次成等差数列递增,问: 这种汽车使用多少年报废最合算? 又如: 已知a,b,m都是正实数,并且ab,求证:

ama。这是一道真分数型不等式,如果直接去证bmb明,单调枯燥。如果设置情境: 有糖a克放入水中得b克糖水,糖水的质量分数是a。又问: 糖加m克,此时糖水质量分数又是多少? 学生毫不犹豫地回答bam。笔者又问: 变甜还是变淡了? 学生很自然地回答: 变甜了。于是得到了bm这个不等式ama。实践证明,类似这样的例子有助于提高学生主动以数学bmb的意识、方法、手段处理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创造思维.寓解疑于趣味之中。

三、合理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效率

数学是无法灌输的,是难以讲授的,只能依靠学生的主动参与才能学好数学。教学设计应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应考虑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在当前形势下,多媒体技术和数学教学整合是改变这一现状的绝好的形式。多媒体技术具有信息量大、动态感强等传统教学技术无法具有的优点,特别适用有关几何图形、函数图像等知识的教学。例如:用计算机演示几何图形运动变化规律,三角函数曲线周期变化规律等,既直观明了,又能反映变化的过程,对学生深刻理解数学基础知识十分有好处。在高中数学中恰当引入多媒体教学是新课改发展的必然趋势,在教学改革中提高教学有效性上发挥它的重要作用,运用得当既可突破教学难点,同时也能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观察能力。

比如,函数yAsin(wx)图像的教学中,教师利用《几何画板》可以自由地给A,w,分别赋值,动态演示出图像变换(平移或伸缩等)过程,使得学生很生动、很直观地观察函数图象的变化,探索出它们分别对图像变化的影响控制作用。教师还可以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来控制图像演示过程的速度,让学生在电脑图形的不断变化、同学之间的相互讨论、教师的点拨指导等反馈中,逐渐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如果有的学生尚未完成,还可以自己将课件拷贝回家,再加以反复体验。这样的认知环境和认知过程,更易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

四、实施开放题教学,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探索创新意识

开放题能够给予学生尝试成功的机会和喜悦,探索真理的希望和信心,从而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促进学生形成积极探索创新的意识,并通过讨

论交流使各自的潜在发展水平成为现实的能力水平。如培养学生探究性思维的训练中,可设置这样的问题:将一张一元的人民币兑换成以角为单位的零钱,这是一个开放性很强的问题,解决的思路很多,学生对于其也有多种思考方式:有的采取枚举的方式,逐个列举出来;有的学生将不同面值的硬币画出来,并采取组合的方式,进行随机组合;部分优秀学生利用不等式知识设五角面值的硬币为a枚,二角面值的为b枚,一角面值的为c枚,根据题目的要求满足如下约束条件,5a2bc10,0a2,0b5,0c10,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分类讨论可以得出10组非负整数解。在解决此类问题的过程中,教师不能片面的否定前两者学生思维的简单性,也不能单纯地嘉奖后者学生思维的深入和严密性,而应鼓励学生思维的发散性,兼容并包,百花齐放,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否则学生的创新性思维将会被老师的批评和否定扼杀在摇篮中。

五、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营造和谐的教学氛围

教育家罗杰斯认为:“教师的态度可以决定课堂教学的成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激发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参与,则要求教师积极营造平等和谐的教学氛围,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因为教学过程不仅是传授知识技能的认识感知过程,同时也是师生感情交流、心灵沟通的过程。心与心的沟通,首先应是建立在平等的基础上,要求教师不管针对成绩好的学生,还是成绩较差,比较内向的学生都要一视同仁。尤其是对待差生要有耐心,积极营造融洽的氛围,循循善诱,多给他们一些鼓励和信心,使他们消除顾虑,积极发言,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只有这样师生才能建立平等沟通的桥梁,通过心灵的沟通、情感的融合而促进知识技能、思维能力的交流互补,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总之,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要想不断提高新课标下课堂教学的效益和教学质量,就应该多思考、多准备,不断更新知识结构和教学理念,形成正确的教育观与学生观.发挥好教师的主导作用。以解决好学生实际的学习问题为起点,使学生在未来有更好的发展为终点,为学生打造更加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让学生主动思考、认真探索、积极地投入到课堂教学中,这样既有利于学生知识的掌握、智慧的生成、人格的完善,同时又有利于教师专业水平的提高与发展,也是教师个人的一种自我实现,在完美的追求过程中可以使教学获得更大的成功。

参 考 文 献

[1] 汤光明.高中数学课堂教学实践总结——设疑的作用[J].学苑教育, 2010(12),39.[2] 柳在兵.谈高中数学问题情境的创设.新课程,2010(6).

5.新课改下提高高中化学教学有效性 篇五

秦艳芳(湖北省大冶市第二中学)

文言文是中华民族历史的载体,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一部分,有着丰富的精神资源。它能够陶冶人的心灵,熔铸人的精神,有利于青少年成为一个有血有肉、有情有义的性情中人,体现出教育对人的终极关怀。在民族文化不断受到西方文化冲击的今天,加强文言文教学乃至母语教学,无疑有着积极意义。

随着高中语文新课程改革的逐渐深入,教师们在文言文教学领域进行了很多新的尝试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相较现代文,文言文前进的脚步仍然迟缓,成效和付出还是很不成比例,文言文仍是广大老师头疼教而众多学子不愿学的“硬骨头”。

在文言文的课堂上,我们常见的现象不外乎:教师从头到尾、逐字逐句的讲解,面面俱到,生怕学生不明白;学生埋头苦干,一字不落的记录,生怕漏掉一个词语的解释,往往来不及思考,个别不做记录的则是一本资料书管到底。最后教师教得累,学生学得苦,学习进程慢,学习效果差。

我校于2012年3月开始全面铺开实施课堂教学改革,以课堂教学为载体,引导学生学会学习、主动学习、善于学习、乐于学习。提出了课堂要求,即一个目标:面向全体、全面发展。二种课型:自主课、展示课。三个转变:教师角色转变,由“师长”变为“学长”;学生角色转变,由被动接受变为主动探究;教室功能转变,由“讲堂”变为“学堂”。四个环节:集体编写学案,自主合作探究,展示互动感悟,归纳反思提升。

那么在新课改的大背景下,在自主课和展示课中,采用何种教学方式,能够真正提高文言文教学的效果呢?

一、巧妙导入,激发兴趣,让学生“想学”。

贵州教育家汪广仁教授说:“兴趣是学生学习最要好的导师。”那么,在学生眼中枯燥无味的文言文,运用什么方式,才能引起学生的注意,让他们产生“想学”的念头呢?虽然,在课堂教学改革的实施过程中,老师应该将课堂的主权交给学生,但是初学一篇新的文章,相关的文学常识和背景知识的介绍还是不能少的。因此,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导入新课的艺术是非常关键的。

例如《荆轲刺秦王》一课,我是这样导入的:公元前228年,秦王政派其大将王翦攻打赵国,杀掉赵葱,最后攻克邯郸,俘虏赵王迁。王翦随机奉命率兵驻扎中山,准备向燕国进攻。燕国这时处于朝不保夕、危如累卵的困难境地。燕太子丹这时好像热锅上的蚂蚁,在秦军压境的危急时刻,不得不派人采取行刺这种恐怖政策。于是历史上有名的刺客荆轲出现了,那么他是怎样取得秦王的信任进而接近秦王行刺的呢?最后行刺是否成功了呢?今天就让我们走进《荆轲刺秦王》,共同去感受那惊心动魄的一刻。这样的导入方法,也就是汪广仁教授提倡的悬疑教学法。这样的导入,一下子抓住了学生的好奇求知心里,让学生想学这篇文言文。

二、民主、平等、轻松的教学环境,让学生“爱学”。

《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一直以来,我们的文言文教学都采用以教师串讲为主的教学方法。不可否认,串讲有其可取之处,它可以让学生在教师逐字逐句地讲解中将文言字词一一梳理,并学会翻译。但是,也正是这种串讲的方法使文言文的课堂失去了魅力。用串讲的方式讲解文言文,使课堂的主体完全变成了老师,学生所能做的只有被动地接受,于是,文言课堂变得索然无味,文言的美感也荡然无存,只剩下单调的文言知识,使学生发出学古文难的慨叹,甚至有厌学的情绪,上课不认真听,不注重思考,长期下去就会形成恶性循环,严重影响文言文教学。

其实,我们老师并不需要如此的累,我们的文言文课堂也可以更有生机。实现的方法,就是改变我们的教学理念,创设一种民主、平等、轻松的教学环境,就能让学生大胆参与教学活动,因此教师应该尝试多种多样的教学形式,让学生真正想学文言文。

我们将全班学生进行分组,每组由5-6个学生组成。在学习文言文的课程中,我们一般都是采取小组自主、合作学习的方式进行教学。例如在学习《过秦论》一文时,我们班有九个小组,那么每个小组一部分内容。根据分派内容的多少,确定给学生自主合作学习的时间,一般是10-15分钟。各个小组的同学聚集起来,一起学习本小组的内容。因为要评比哪个小组完成得更优秀,因此各个小组的学生都会积极地投入学习。这不仅能避免学生因为学习文

言文打瞌睡,还能激起学生争强好胜的心,从而积极认真地去学习,整个课堂民主、轻松,且学生学习兴趣高涨、学习效果明显提高。

三、重视“诵读”在文言文教学中的运用,能让学生“坚持学”。我们教材中所选文言文,都是经过时间淘洗文质兼美的传世名作,往往比现代文更具使用和欣赏价值,因此接触它们的时候先大可不必忙着去肢解、去条分缕析,完全可以放手让学生先读、多读,目视其字,耳闻其音,心悟其情,从字、词、句到段、篇,从表面到深层含义,进行全面的感知。在反复诵读中,认知文字,感受声律,疏通文脉。诵读是学生的重要阅读实践,教师的任何讲解、分析,都不能代替学生自己对课文的体验、感受。

现就以《师说》一文为例,简要谈谈诵读在文言文教学中的关键作用。

第一步粗读。首先要求每个学生在上课时要能读通课文。这时的诵读要求可以放低,以不读错读音、不读错停顿为标准。通过这一遍诵读,字音字形解决了,句子大意也基本明了,对于文章学生有了初步的感知。

第二步精读。在《师说》的课堂阅读环节,我首先拿出了一、二两段,要求男生和女生作为两个团体各选一段分别朗读,这一次诵读比第一次的粗读进步不少,同学们明显的读出了一定的节奏和感情。然后,我要求男女生互换段落朗读,大家兴致盎然,读得居然更好了。

第三步烂读。“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前人的经验现在仍有借鉴意义。文言文要想读通读透,只靠课堂上两三遍的诵读是不够的,还需要课下多花时间反复吟诵,并配以同步或不同步的默写。以读助写,以写促读,建立读写一体化的学习流程。

当然,在这样的良好氛围下,课堂不再是枯燥无味了。

总之,教学有法而教无定法,以上几点只是作为一个提高文言文教学质量的参考。在具体课堂教学中,应该采用什么样的方法来提高文言文教学效果,还应多探索、多思考、多总结。

6.新课改下提高高中化学教学有效性 篇六

一、改变教学理念,面向素质教育

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在优化课堂教学中起主导作用。教师教学观念和教学业务素质的优劣,对课堂教学最优化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因此,教师应积极参加各种教师业务、理论、实践培训活动,努力成为一个教学素质好、基本功扎实、教改意识强、课堂教学最优化的研究者和实践者。不要用自己任教时间长短,对原来教材的理解去按经验教学,认为传授完知识,就完成了任务。而应该通过课堂教学,认真关注学生“是否愿意学,主动学,会不会学”,用这样的理念去指导自己的教学。

二、加强学生主体作用,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教学的过程是师生共同活动的双向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是主体。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我们在努力探索师生互动,以创新能力培养为主的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中,把“备”的重点放在对学生的了解和分析上;把“教”的重点放在学生学习方法指导和对学生分层要求、分类提高上;把“导”的重点放在学生心理、思维的疏导上;把“考”的重点放在学生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上。培养创新能力是素质教育的重点,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应启发、引导学生善于把不同知识重新组合解决问题,善于从不同角度来观察、分析问题,开拓思维,大胆提出自己的独特见解等。

三、巧妙设计问题,提高课堂有效性

教学问题设计是否有效决定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学习效果,问题设计得过于简单或过于深奥都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而真正能激发学生思维火花的有效问题应是让学生通过阅读和思考能想到的、通过讨论或教师启发能悟出的问题,从而让学生体会到思考的快乐、享受思考的成功感。有效问题的设计要在“趣”、“悬”、“巧”、“精”上下功夫,从而激发学生思维的积极性、探索性、灵活性、层次性。适当地引入直观材料、轶闻趣事、谜语来设计新颖有趣的问题,可使学生处于一种积极兴奋的状态,这样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就能充分调动起来,并进一步主动地去探索寻求答案。只有这样,才能引导学生在积极的思考探索中理解知识,把握重点,体味思路,突破难点,激发学生思维的层次性,从而使课堂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营造和谐的师生关系,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

和谐的师生关系有助于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反之,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就要受到压抑。教师对学生抱有期望,并且通过态度、表情与行为等方式将期望传给学生,学生就会受到鼓舞,从而更加信赖教师,给教师以积极的反馈。尤其是在处理学生问题上,要善于巧妙地用一句俏皮话、一个小小的玩笑话、一个对学生善意的揶揄、一次轻轻地抚摸,这样能使紧张的氛围得到缓和,使学生直抒胸怀,感受不到压力,既有助于问题的处理,又能使学生对老师产生好感、信任和尊重。学生渴望爱的抚育,有时甚至超过对知识的追求。学生得到教师的爱,自然而然地会激发出对教师的爱,反馈回去,形成爱的双向交流。有了这样的能力,课堂教学何尝不会有效呢?因此,和谐的师生关系是课堂教学中培养和发展学生主体精神的首要条件。课堂上教师要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不要把不愉快的心情带进课堂。要尊重每一个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有平等的受教育的机会,当教师站在讲台上的时候,要时刻不忘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不要居高临下,盛气凌人,使学生望而生畏。课堂教学中应积极提倡:答错了的允许重答;答得不完整的允许补充;没有想好的允许再想;不清楚的允许问;甚至必要时允许学生不举手自由发表意见。这才是学习的真实过程,也才是有效性教学的具体保障。总之,在课堂教学中应努力营造最佳的学习氛围,调动学生最佳的精神状态,从而使学生以最佳的主体精神参与学习活动。

总之,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一项长期的工程,绝不是一蹴而就的事。因此,作为一名教师,只有立足于钻研文本,激发学生的兴趣,选择恰当的方法组织开展,才能行之有效。“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只要我们每位教师都能够正确发挥作用,那么,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高就不再是一句空话。

7.新课改下提高高中化学教学有效性 篇七

【关键词】新课改;高中英语;教学质量;有效途径

在传统的应试教育中,高中英语教学中主要存在三方面的问题,分别是:教师只注重单向地向学生传授知识,而忽略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教学模式比较单一,很难帮助学生培养学习英语的兴趣,这导致教学质量比较低下。很多教师把应付考试作为教学的目标,采用填鸭式的教学模式,这缺乏英语的实用性,导致学生英语学习的高分低能现象,不利于学生的英语学习。新课改形势下,对高中英语教学提出了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的要求,这也是当前摆在每一位高中英语教师面前的现实问题。笔者根据自身多年的教学实战经验和心得体会,谈谈如何提高高中英语教学质量。

一、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教导学生学习方法

刚步入高中的学生,虽然通过初中三年的英语训练,能够掌握一定的词汇和语法等基础知识,但是大部分的学生仍然存在自学能力差的特点。大部分的学生主要是被动地学习英语,教师教什么,自己就学什么,学习方法也很简单,就是教师安排做什么,自己就跟着做什么,这不利于达成新课改中提出的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这个时期,教师要着重地教导学生学习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并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一)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习惯。

首先,英语教师要协助学生制定切实可行的学习计划。计划应该包括短期目标以及学期的长期目标。其中短期的目标,要符合学生的个人实际情况,是能够比较容易达成的。学习的长期目标,是要在学生的个人能力之上一点点的,是需要学生再多努力一下才能达成的。通过长短期目标的结合,激励学生自主地学习英语。其次,教师要安排并指导学生进行课前的预习,让学生逐步养成预习的习惯。学生把预习时遇到的障碍与问题标记好,在课堂上认真听讲,积极提出自己的问题,把不懂的问题彻底解决。课后,学生要及时地进行复习,把课堂上的重点知识都整理一遍,彻底消化吸收。根据计划的安排,可以进行每周、每月的集中复习,把所学的知识都回顾一遍。再次,学生要养成每天练习英语的习惯。每天晨读要大声地朗读英语,每个单词要做到发音准确,课文要朗读流利。每周要安排一段时间,与同学使用英语进行对话,练习英语的口语能力。

(二)教导学生学习英语的方法。

俗话说: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高中英语教师不仅要向学生传授英语的基础知识,更需要教会学生学英语的方法。学生只有学会了学习的方法,才能适应终身学习的要求。首先,教师要教会学生归纳法,并锻炼学生的归纳能力。教师可以运用举例子的方法,从引导启发学生开始,到学生具备独立归纳知识的能力为止。其次是教师要教导学生学会类别法。通过横向比较以及纵向比较,以此更加深刻地理解知识。再次是培养学生独立的思考能力以及提问题的能力。

二、做好课堂教学,提升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学生如果对学习英语的兴趣浓厚了,那么学生学习英语会从被动式学习变为主动式学习。那么如何在高中阶段,提升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是高中教师所面临的一个重要的课题。在此,笔者结合自身多年的教学实践经验,提出以下一些方法。

(一)播放优秀的英语电影。

随着科技的发展,现在许多学校里也都配备了多媒体教室。教师可以选择一些优秀的英文电影,尤其是比较贴合高中学生生活的英文电影播放给学生们观看。许多学生对于电影都有兴趣,那么播放优秀的英文电影既可以迎合学生的兴趣,又可以通过英文电影培养学生对英语语境的感受。每次看完英文电影之后,教师可以要求学生用英语简单讨论一下影片的观后感、内容等等,英语基础较差的学生若是感到用英语讨论有难度,那么可以让这些学生试着复述一些电影的对白等等。经过一段时间的积累,这些用英语讨论有困难的学生逐步的能用英语进行简单的讨论了,而那些英语较好的学生用英语讨论时更加流畅自然了。当学生们在收获了学习的成果与喜悦时,这会更加激励他们踊跃的学习英语,从而提升他们对学习英语的兴趣。

(二)向学生介绍欧美风土习俗。

很多学生对学习英语的兴趣不浓厚,包括部分英语学习较好的学生,他们对学习英语的兴趣也不一定很强烈。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学生只在学校或者英语课堂上使用英语,说英语,下课之后或者回家之后,在学生的生活环境中便没有了英语的语境,再加上文化的差异等原因,使许多学生对学习英语的兴趣不浓厚。教师可以在课堂上讲解一些欧美等地的风土习俗、宗教等内容,让学生对英美的用语习惯、英语的使用环境等多一些了解,以便让学生更多地了解英语与认识英语,从而更好地学习英语。

三、教师要走进学生中间,更加深入地了解学生

教师不要像个家长似得俯瞰学生,而应该走进学生中间,去了解学生,与学生平等相处,与学生交朋友。学生只有喜欢了教师,才能更愿意主动学习英语。英语教师也是只有更了解了学生,才能运用更加适合学生、更容易被学生接受的教学方式进行课堂教学,教学质量自然就会提高。教师要相信自己的学生,让每一位学生都感受到自己是教师最重视的学生,自己是教师眼中的好学生。当学生表现良好的时候,教师要及时地给予表扬。当学生犯错误的时候,教师也应该考虑到学生的自尊心,尽量给予委婉的批评。要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告诉他们,只要努力,一定能够学好英语。

【参考文献】

[1]巫洁.新课改背景下提高高中英语教学质量探析[J]. 英语广场(学术研究),2013,06.

[2]李蒙.优化高中英语教学方案 提高教学质量[J].成功(教育),2013,09.

[3]杨亦青.新课标背景下的高中英语教学质量提高的重要因素[J].群文天地,2012,12.

8.新课改下提高高中化学教学有效性 篇八

一、提高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效率的原因

(一)提高高中思想政治学科课堂教学效率是高中新课程改革的内在要求。新课程改革重视减轻学生的负担,要用一学期的时间完成以前两学期的教学任务,这是新课程对教师提出的新挑战。

(二)提高高中思想政治学科课堂教学效率是学校客观实际的需求。由于种种原因,特别是农村学校,现有生源在思想政治学科基础知识与技能方面缺乏,特别是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方面存在一些问题,心理健康水平较低。面对这样的教学实际,要解决问题,只有通过加倍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促进学生的不断发展。

二、提高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效率的方法

(一)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

马克思主义哲学告诉我们: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人的活动都是在一定意识的支配下进行的,正确的思想意识能指导我们更好的认识世界、学习知识。思想政治课教学的核心问题就是培养学生如何做人、做什么人。践行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必须深刻理解思想政治课程的价值意义,才能以科学的课程价值观引领思想政治课教学改革。

(二)增加学生的有效学习时间。教学要有价值,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要有效果,达成学习目标;有效率,用最小的投入获得最大的产出;有魅力,吸引学生,力求使学生的有效学习时间达到最大值。以下两点不容忽视:一是给学生留足思维的时间和空间。二是加大学生的思维深度。

(三)课堂教学生活化

所谓课堂教学生活化是指将社会生活,特别是与学生息息相关的 事例贯穿于思想政治课教学的每一环节之中,将学生从枯燥、抽象的思想政治课教材知识中解脱出来,向学生提供感受自然、社会的机会,使学生在对可亲可感的日常生活、在与现实世界的交流与对话中产生对未来生活的追求和热爱,从而自发地、主动地去获取知识。

(四)充分利用课文探究活动,强化课堂训练。课堂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一个互动的过程,也是学生接受知识的过程。那么教师在教学中常犯的一个错误是自以为自己讲解的很明白,学生一定能听的明白。但是由于学生存在个体的差异,学生的接受情况也不尽相同。所以现在的课堂教学要充分让学习的“主体”学生能更好的接受新课程,我们不妨采取多种形式,加强普遍训练与针对性训练相结合,才能让全体学生都能有所得有获。

(五)要善于根据学生需要,把握教学广度、深度和难度。政治课原有的经济、政治、哲学三部分内容变为四部分。新课程下的政治课面临两项任务,一是普及经济、政治、哲学、文化常识。二是应对高考。

高中政治研修日志

(一)通过今天的学习,我认识到新课程的理念,从培养目标看,高中思想政治课着眼于“引导学生紧密结合与自己息息相关的经济、政治、文化生活,经历探究学习和社会实践的过程,领悟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方法,切实提高参与现代社会生活的实践能力,逐步树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初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终身发展奠定思想政治素质基础。”。新课程在保证共同基础的前提下,分层次、分类别设计了多样的、可供不同发展潜能的学生选择的课程,以满足学生对课程的不同需求。关注师生交往的生命性,让学生在学习中主动地探索外部世界,自觉地认识自我、追寻自我、提升自我,在不断超越自我的过程中体验生命的力量。从评价机制来看,高中政治新课程确立了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的课程评价观。

今年,我省正式实行新课程改革,随着新课改理念的不断深入,很多老师深感其所教学科难上,内容多,时间紧,教学任务都是在紧张中完成,有时还利用晚自习补课。现在我校学生综合素质差,上快了不利于学生消化知识,上慢了任务又完成不了,总体反映出现在的学生难教。

我的体会是政治课初中是开卷考,绝大多数学生只是等待翻书去抄,少了很多记忆和理解知识的环节,高中课堂上就连问个最简单的常识性知识都不清楚。到高中高考是闭卷考,就要求学生转变学习方式和方法,但这谈何容易!更难以实现思想政治课的智育和德育双重功能。我觉得作为思想政治教师,在新课改的形势下,无论从教学方法上,还是教学思想、教学观念上都应该深深反思,找出应对之策。

高中新课程思想政治学科教学如何实施?课程怎么上?课时要如何安排是我们最最关注的。旧教材《经济常识》分上下两册,供高一年一学年教学使用,而今压缩成必修模块1《经济生活》一册,需在一学期教完,而每周课时仍为2节。新教材虽经压缩但知识点没减反而有增,故普遍反映:“内容多而课时少,教不完。”

出于习惯,刚开始我们以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表达的“粗线条”为由,没有把注意力放在对体现课程改革新理念的课程标准的学习和研究上,很少甚至不直接接触课 程标准,在教学中把新教材上已经删除的或已经降低难度要求的旧教材上的理论内容又重新放入新教材的教学中,以致走进了内容多而课时少的矛盾的“怪圈”。经 过一段时间的教学实践和对新课程标准的学习思考后,我们终于发现:事实上新课程教学只有以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为根据、为根本要求,才能恰当地控制教学总 量,准确定位教学难度。

如何面对高中政治课改

1、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少而精、实用;反映时代的新思想、新论断。

2、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关注学生发展,尊重学生关切,适合学生特点,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建构生活为基础、学科知识为支撑的课程模块。强调三贴近,即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学生;学科知识为培养学生能力、提高觉悟服务。

3、改变教师为中心,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帮助学生学会学习,强调自主探究、合作探究;教材边“教”本为“学”本,注重学习的过程和方法,强调学生的体验、感悟和内化。

4、突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改变单纯以课堂为中心的状况,强调实践环节,是课改的追求。要通过各种开放性的实践活动,让学生感受知识的价值、进行理性思考;在解决实践中遇到的问题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学生主动学习和发展的能力。

如何面对新课程的困惑

者旭 发布时间: 2011-3-31 22:42:51 面对新课程改革中的一些困难,有些人害怕它,但和新课程的困难拼搏一番,你会觉得,困难不过如此。正如生命中的许多伤痛一样,其实伤痛并不像我们自己想象的那么严重。如果我们用心面对它,它是不会很痛的。觉得痛,那是因为自以为伤口在痛,害怕伤口的痛。

无论新课程改革的远方有多远,终将会被跋涉的双足所抵达。无需惧怕你在梦想面前;穷困得多么一无所有,只要时时在心头燃烧坚定的信念,时时在心中呵护梦想的种子,一往无前地走下去,你就会惊讶的发现;所谓新课程改革的“远方”,其实并不远。

教育教学本是一场奇异的旅行,遇见什么的困惑都是一个美丽的意外,应该珍惜着教育教学旅途上每一个与我们有缘的困惑,因为,那是可以提高自己教育教学质量的源泉。既然选择了教育教学,既然面对新课程改革,便只顾风雨兼程,不要害怕前面有多大的困惑。面对教育教学,面对新课程的改革----祝福你---你会幸福的!

高中政治新课标学习心得

经过对“政治新课程标准”的学习,让我深刻的体会到过去的教学大纲存在的种种问题.过去的教学大纲要求的太死,对政治的模式、知识点以及知识面都被一个框框僵化了,而且每节课所教的内容死板,必须在当节课完成。老师还必须将完成规定的知识范围,并不重视学生是否能接受、是否能理解,学生完全是被动的听课,留给学生讨论、自己调研的空间极为有限。对学生的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功能,忽视促进学生发展的功能;评价单一,基本以书本知识为核心,采用纸笔考试,统一标准。这种评价方式严重制约了素质教育的推进,影响了青少年身心健康的发展,用这种方式培养出的人,是难以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需要。

现在的新课标强调充分利用现实情景和现实生活中存在的大量物体进行教学,鼓励学生从现实中发现深化理论知识。强调学生主动参与,让他们在日常生活的接触中,积累经验,学习理论,升华认知。只要学生能通过自己的实践达到理解知识和应用知识的目的,未完成的可在课余时间继续.在教学上灵活机动,不必教死书,也不必死读书.对学生成绩及教学的评价也不必单一评价,不只限于笔试。

总得来说,政治新课程标准与以往政治教学大纲相比,在以下几个方面有突出的特点:

一、以素质教育为宗旨,确定政治课程的目的:

《政治新课程标准》明确规定了政治课程的目的是一素质教育为宗旨,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经验思想,把对学生的学习兴趣、态度和自信心、团队合作精神的培养放在政治教学的首要地位,把学生学习策略和健全人格的形成作为学习目的的重要组成部分,注重学生智力的开发和智能的培养,概括地说,素质教育的基本精神有三条:强调全面发展,强调培养能力,强调为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二、以综合能力培养为目的,设置课程内容与目标 《政治新课程标准》倡导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促进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形成,改革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改革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内容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笑嘻嘻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三、重视课程实施者的重要作用,对教师提出具体要求

以当代课程概念来看,教师不能仅是被动地执行课程标准,实施课程要求,还应当是课程设计的参与者,课程实施的组织者、促进者、开发者和研究者。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对于实施课程标准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教师应具有较强的事业心、敬业精神和高尚的职业道德,树立符合素质教育精神的政治教育教学观念,坚持面向全体学生,始终体现以学生为主体,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促进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注重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坚持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全面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有利于学生的终身学习与发展,具有较扎实的数学专业知识和较熟练的数学专业技能,学历达标,具有较强的课堂教学组织能力,注重研究不断改进教学方法,积极开展“反思式”教学,重视教学评价的研究和实践;具有教育学、心理学和心理语言学等方面的基本知识,积极开发和有效地利用课程资源,特别是现代化教育教学技术,发展网络教学或远程教学。

三、体现素质教育精神,建立新的评价体系

评价的目的是全面考察学习状况,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评价也是教师反思和改进教学的有力手段.我认为对学生政治学习的评价,既要关注学生知识与技能的[FS:PAGE]理解和掌握,更要关注他们的情感与态度的形成和发展;既要关注学生的政治的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和发展.评价的形式和手段应多样化,要将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充分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我们要善于利用评价所提供的大量信息,适时调整和改善教学过程.在评价时应根据<<新标准>>的基本要求,学生的答需情况,确定合格的标准.同时,对学生中出现的独特的相法或结论给予激励性的评价。

习日志

(七)高中政治教师的自我改革与发展 发布者:刘述莲 发布时间: 2011-9-18 16:21:39

在课改中,在自觉自愿的前提下,教师要改革自我、发展自我,而这种改革和发展直接对新教改的成功会起到关键性的作用。鉴于教师在教育活动中所扮演的角色和所起的作用,可以说,离开教师的专业化发展,任何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设想都难以变成现实,这是人们在教育实践活动中得出的经验和教训。所以作为教师,我们在新教改中更应该不断地发展自己,完善自己。首先,改变观念是教师发展的关键。观念的革新,才意味着教学行为的变化。老师必须倡导课堂民主,积极与学生进行心灵沟通,尊重学生的人格,认识学生之间的差异,了解家庭、伙伴、社会、环境、文化对学生的影响,尽可能创设平等、宽松、公平、民主的环境氛围,努力发展学生的个性,为学生全面、健康、持续的发展打好基础。我们应该在传统教学和教育中的杜绝权威意识。打破教师权威的壁垒,开展民主教育,重塑教师形象。所以,教师就应该努力地发展自己,改变自己的观念。

其次,教师自身发展改革的原动力是教师自身素质的发展。任何教育改革方案的贯彻实施最终都必须落实到具体的教育活动中。由于教师在实际教育活动中所发挥的支配作用,教师的素质因而成为决定改革成败的一个重要因素。教师的思想观念、对改革的理解和所持的态度、能力素质、创新精神等决定了教师在推行改革方案时,其行为具有一定的主观能动性和选择性,这使得教育改革在一定程度上依赖于教师的能力素质。对新一轮基础教育政治课改,面对新的课程标准要求,农村高中政治教师必须不断学习,提高自身的知识和教学能力,必须努力实现自我发展,积极应对,才能使新课改落到实处,才能真正做到使教学由“经验型”向“科研型”转化,使自己由“教书型”向“专家型”、“学者型”、“复合型”、“学习型”人才过渡。

经济生活生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发布者:刘述莲 发布时间: 2011-8-1 15:39:30

经济生活这与单元,是以生活为基础的课程模块,是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它从生活实际出发,贴近生活,引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的已有经验,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经济生活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人们做买卖需要付出成本,经济学上叫机会成本。你选择了这个,就意味着放弃了那些别的选择,被放弃的那些就是你的选择所付出的机会成本。

进行利弊的权衡,需要智慧,需要知识,需要能力。这些能力,在书本上找不到,书本上没有解决你的实际问题的现成答案。学生参与经济生活、提高选择能力,只能在实践中锻炼,即在游泳中学会游泳。教学内容的设计,就要给学生自主探究、辨析、选择提供方便,培养和锻炼学生的实际能力。

例如:教材注重培养学生使用现代信用工具的能力;比较不同的消费心理和行为,提高消费选择的能力;从不同角度认识价格变动的影响,正确把握经济趋势的能力;掌握就业技能,提高选择职业的实际能力;运用法律武器,维护劳动者权益的能力;根据经营企业的不同条件和要求,成就自己事业的能力;具体分析投资种类,善于考虑各种因素巧投资的能力;合理配置自己的有限资源,实现利益最大化的能力;关注国家的财政和税收,监督政府部门的能力;分析分配当中的问题,理解效率与公平关系的能力;参与小康社会建设,为本地出谋划策的能力;了解外贸中的冲突,妥善应对反倾销的能力;这些能力的培养,实际是通过透过现象看本质、对复杂事物会辩证思维,在多种可能的选择中,引导学生学会权衡利弊、果断作出正确选择。

学习日志

(五):让学生充分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发布者:刘述莲 发布时间: 2011-8-1 16:19:17

充分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1、学生对于市场经济这一国家的基本情况是有所感受的,但这种感觉是表面的不系统的,老师要进行有意识的引导和分析让他们清楚而全面地了解认识自己国家的基本情况。

2、对于市场经济的理解学生在思维水平上有一定难度,他们的知识背景过于单薄,也需要布置他们去收集和了解一些相关情况。教师要采用多种教学形式,如视频、录像等,让学生有兴趣,再引出课题,通过教师讲解让学生了解我国的经济改革,了解我国十二大、十四大提出的经济原则,说明我国已经进入市场经济国家行列。通过学习让学生了解我国目前的小康社会是低水平、不全面、发展不平衡的,在保持高度的民族自尊心、自豪感的同时

能客观看待现实,保持清醒的头脑。同时认同社会主旋律,保持高度的爱国热情和主人翁意识,增强历史使命感。努力学习,立志成才。

学习日志

(六)高中政治新课示的特点 发布者:刘述莲 发布时间: 2011-9-18 16:19:35

一、政治课程的目的是素质教育:

《政治新课程标准》明确规定了政治课程的目的是一素质教育为宗旨,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经验思想,把对学生的学习兴趣、态度和自信心、团队合作精神的培养放在政治教学的首要地位,把学生学习策略和健全人格的形成作为学习目的的重要组成部分,注重学生智力的开发和智能的培养,概括地说,素质教育的基本精神有三条:强调全面发展,强调培养能力,强调为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二、设置课程内容与目标是以综合能力培养为目的

《政治新课程标准》倡导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促进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形成,改革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改革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内容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笑嘻嘻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三、重视教师的作用

以当代课程概念来看,教师不能仅是被动地执行课程标准,实施课程要求,还应当是课程设计的参与者,课程实施的组织者、促进者、开发者和研究者。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对于实施课程标准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教师应具有较强的事业心、敬业精神和高尚的职业道德,树立符合素质教育精神的政治教育教学观念,坚持面向全体学生,始终体现以学生为主体,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促进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注重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坚持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全面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有利于学生的终身学习与发展,具有较扎实的数学专业知识和较熟练的数学专业技能,学历达标,具有较强的课堂教学组织能力,注重研究不断改进教学方法,积极开展“反思式”教学,重视教学评价的研究和实践;具有教育学、心理学和心理语言学等方面的基本知识,积极开发和有效地利用课程资源,特别是现代化教育教学技术,发展网络教学或远程教学。

新课改教师责无旁贷

发布者:贾海妮 发布时间: 2011-10-13 19:40:56 在新课程改革有序进行的过程中,作为主战场的教学改革,理应成为我们各位一线教育工作者施展才能的舞台。我们也应责无旁贷地肩负起此次课改的重任,使我们的教育教学思想有一个质的飞跃,以带动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为我国素质教育的深入实施,为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现代化建设人才打下坚实基础。

我们应当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

发布者:贾海妮 发布时间: 2011-10-13 19:32:45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管理者和控制者,学生的一切活动都处于教师的监控下,课堂教学是一种“你讲我听”“你问我答”“你给我存”的填鸭式教学。教师庄严神圣、高高在上的权威角色使学生不敢与其平等对话。这种做法是师道尊严思想的产物。它使得以教为主,教学脱节,既压抑了学生思想,又助长了教师教育的惰性。这其中残留着封建残余思想,与新时代的发展格格不入。为此,我们应当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不应对学生有太多的限制,要让学生意识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并引导学生学会提问、学会质疑,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自觉、主动地获取知识。

9.新课改下提高高中化学教学有效性 篇九

心理实验和教学实践证明,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只有当学生对学习对象持续产生兴趣时才会感到学习是轻松愉快的,才肯动脑筋去思考,对所学的知识内容也就容易记住;反之,当学生对学习对象缺乏兴趣时,则会感到学习空乏无味,成为负担,产生厌恶情绪,不愿动脑筋思考,也就不可能学好。要让化学这门科学对学生产生吸引力,使学生形成一种力求认知或趋近的倾向,就必须想方设法让学生去接近它、认识它、获得它,并对它产生愉快的情绪体验。如果一个学生对化学产生比较稳定、持久的兴趣,那么他必然会形成良好的学习动机,进而努力学习提高成绩。笔者在课改的教学实践中,对提高初中学生学习化学兴趣做了几点尝试。

1.通过引导学生在生活实践中感受化学,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化学与生活密不可分,在这方面可以运用大量生动的事实,激发学生的兴趣,指导学生讨论和引导学生思索。例如,烧火的壶用久了,壶的里层往往有一层白色的“锅垢”,水壶使用的时间越久,积存就会越多。“锅垢”究竟是哪里来的呢?又如,维生素又叫维他命或生活素,它是我们身体中所必需的养分,如果身体中缺少了它,就会发生一定的生理上的病症。那么,维生素是什么东西呢?教师还可以将化学知识与生活环境相结合对学生进行持续发展的教育。20世纪90年代中期,“中国公众与科学技术”抽样调查结果表明,我国公民对地理常识和化学知识缺乏了解,对于“自然资源过度消耗”、“滥用农药、化肥的后果”等有关环境保护和持续发展的弊端和问题知之甚少、认识淡漠,造成乱开发资源和污染环境的社会问题。可见引导学生在生活实际中感受化学,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于提高未来国民的素质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2.通过组织开展校内多种形式的化学科课外活动,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根据学生的思想实际与年龄特征,按年龄段划分学习兴趣小组;或是指导学生组建探究性学习小组;或是从学生中挑选出学科带头人,组织全班同学主动学习和进行探讨。还可以组织学生参加制作实验用品、举办化学讲座、出版化学墙报等活动,增强学生对化学知识的了解、体验和感受。例如定期出版班级化学专栏,刊登有关化学拓展知识和化学在我国现代化建设中的最新成就等内容。开展多种形式的学科课外活动,有利于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满足学生深入学习的愿望,长久保持和稳定学习兴趣。

3.借助社会实践或野外考察活动适时地进行引导,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学校每学期都会有计划地组织安排一些学生活动,如外出参观、团队活动、春游、秋游等等,学生对此特别感兴趣,教师如能把握和抓住机会,利用学生处于兴奋状态,在活动中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关注化学知识,往往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比如,有一次笔者带学生出游的时候,在山上抓起一把泥土问学生:“你们能够从这把土中判断出这座山里面蕴藏有铁矿石吗?”有的学生说能,有的学生说不能。笔者引导说:“大家都知道,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研究物质的结构、组成、性质和变化规律的一门科学,运用化学知识肯定能通过这把土确定这座山里面有没有铁矿石,所以从理论角度上说能的同学没有错。然而,研究是需要方法和条件的,我校只是一所初中学校,目前实验条件还不能达到通过这把土确定这座山里面有没有铁矿石的研究能力,所以从实践方面上说不能的同学也没有错。至于这座山里究竟有没有铁矿石的问题,只要我们保持兴趣,努力学习,提高能力,创造条件,在你们当中将来肯定会有人能做出明确的回答。”

4.精心设计新课导言,诱发学生学习兴趣

每上一堂新课,教师能不能迅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言的作用可以说至关重要,不能忽视。在备课时,应该重视引言的设计,要注重引言的艺术和效果。在课堂教学中,要善于利用情境、通过引言导入、巧妙结合教材组织教学活动,使学生迅速产生学习兴趣,进入学习状态,并能始终保持课堂上最佳的求知欲和良好的学习状态。比如,上新课《爱护水资源》,可以这样引入:“众所周知,水是我们很熟悉的物质,邕江里的水相信大家都见过了,但不知你们是否见过浩瀚无边的大海,是否体验过在海边寻找贝壳的乐趣?当我们手捧起一把海水时,是否联想一下它跟邕江水有什么区别?地球上有那么多的海水,为什么还要爱护水资源?”学生的注意力一下子就被吸引过来了,学习的兴趣也就被诱发出来。

5.设置问题和悬念,激活学生学习兴趣

不仅新课导言需要精心设计,课堂教学活动过程也必须精心准备,运用教学技巧设置问题和悬念是激活学生学习兴趣的一种方法。根据教材内容在课堂上提出带有悬念的问题,引导和启发学生去分析、思考、判断,随着学生对问题的关注、思考和投入,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就被激活起来了。例如,教学“二氧化碳的性质”这一内容时,教师可先提出一个悬念性的问题:印度尼西亚一个岛上有一条峡谷,当有人牵着羊或狗进入这个山谷时,羊或狗就会晕死过去,人往往因为蹲下去救护羊或狗而晕倒死去,所以人们称之为“死谷”。然后,让学生思考、分析,解开这个谜。课堂教学内容中设置悬念,可以有效地激活学生的学习兴趣,还有助于活跃和保持良好的课堂氛围。

6.根据化学科特点结合人文知识启发学生互动,增强学生学习兴趣

教师如果把化学知识跟人文知识结合起来进行课堂互动式教学,不仅大有令人耳目一新、情趣昂然之感,还能产生引人入胜、记忆深刻之功效。例如,教学“碳”这一内容时,联系石灰石的性质跟明代于谦七言绝句“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的意境相吻合,若把两者结合起来学习探讨,让学生畅谈诗情、论人品、学知识,既有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石灰石的性质,同时也极大地增强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激发学生互动交流,增强学习兴趣的方法还有很多,如用成语猜物、课堂小竞赛、记忆小歌谣等等。

10.新课改下提高高中化学教学有效性 篇十

关键词:新课改;高中化学;教学;有效性;研究

新课程改革工作带来的不仅是课程内容和课程体系的变化,更是教学观念和思想的变化,许多教师在改革的环境中做出了较大的努力,希望能够适应新课改的要求,为学生提供更优质的教学,但是,部分教师的教学工作并没有取得实质性的进展,教学的有效性没有明显地提高,其中,高中化学就是比较突出的学科,需要相关教师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提高教学效率。

一、有效性教学的内涵及意义

在新课改的大环境下,有效性教学经常被人们提及,因为,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越发重视工作的效率,在教学过程中也是如此,只有提高教学效率,才能减轻教师和学生的压力,让学生有充足的时间进行自主学习和玩耍,实现综合发展,所以,在有限的时间内,尽可能地提高教学效率是未来教育领域的趋势。通过有效性教学,能够将教师的教学过程与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有效的融合,实现两者的和谐统一,重点突出探究学习、合作学习的主体地位,教师的作用主要是引导,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良好的学习习惯,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

二、高中化学有效性教学的措施

1.适应新课改要求,更新教育理念

在新课改的要求下,教学的效率必须有所提高,因此,教师一定要符合新课改的要求,不能认为这是教学时间的增加,或者是教学内容的增加,教师要结合化学学科,制订出较为有效的教学对策,提高对有效性教学的认识,从根本上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促进化学教学质量的提高。

2.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

在新的教学要求下,教师不再是单纯地传授知识,还应当多与学生进行沟通,争取做学生的朋友,例如,在学校中,有的学生需要住校,教师完全可以借助这种机会与学生进行交流,多关心学生的日常生活,主动帮助他们解决遇到的问题,同时,还应当多与学生的家长进行沟通,了解家长的意见,并更好地了解学生,在課堂中,教师要放下自己的身份,不要用长者的身份与学生交流,即使学生出现错误,也不要进行严厉的批评,应当让学生多进行反思,通过这种交流的方式,学生能够与教师成为朋友,并愿意学习化学知识,学习的效果也会更好。

3.使用生活化的教学方法

我们的生活与化学息息相关,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当将生活中的例子拿到课堂中来,多与学生进行探讨,例如,教师拿出多种化学药剂让学生进行辨别,其中包括盐水、盐酸、双氧水、碱水等,然后让学生通过一定的药剂进行辨别,找出这些药剂的特点,加深学生的印象,实施一些生活化的教学方法,不仅能够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还能让他们掌握非常好的学习方法,思路更加开阔,更促进了学生对化学的学习。在生活中,教师要注意发现与化学存在一定关系且非常有趣的事情,在发现之后,及时记录下来,再经过整理带入课堂中,让学生能够体会到生活中的化学,学会使用化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让学生感受到,化学已不再是理论的学习,而是生活的反映,通过这种教学方式,学生就不会对化学产生厌烦情绪,学生对化学的学习兴趣也会有明显的提升。

4.探究性教学策略

化学是一门非常有趣的学科,主要原因就是化学充满了未知性,在学习化学的过程中,能够获得非常有趣的现象和结果,能够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因此,教师要借助化学这种特性,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在课堂上可以将学生分为不同的小组,让各小组做不同的实验,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自己的操作,寻找实验的答案,这种学习过程非常完整,或者让学生去实地探究雾霾的组成成分,及产生的原因,这种学习方法包括质疑、发现、探究、解决等环节,能够让学生掌握得更加牢固,课堂的有效性也会有明显的提高。

总之,在新课改的大环境下,各项教育工作都在稳步进行,有的学科已经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但是在高中化学学科中,许多教师还没有掌握较为有效的教学方法,教学的有效性非常差,为此,需要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改变,教师要转变自己的教学理念,将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并加强与学生的沟通交流,做学生的朋友,同时,还要将化学与生活相联系,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通过这种改变,提高化学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l]胡小兵.新课改中高中化学有效性教学“度”的把握[J].科教新报:教育科研,2012(32):15.

[2]王李楠.浅析课堂有效性教学在高中化学中的开展途径[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版,2011(5):7.

[3]左龙军.新课程理念下有效课堂提问的化学教学实践[J].新课程:中学,2011(22):15.

11.新课改下提高高中化学教学有效性 篇十一

一是目标模糊, 教学随意。教师在制订课堂教学目标时, 不注重思考学生通过学习对本课知识内容应了解、掌握到什么程度。这种忽略结果性目标的教学, 必然会导致教学的随意性。

二是提问形式化, 缺乏实效。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 有些教师常问一些“Right or Wrong”“Yes or No”等不带思考性的简单问题, 或者是一些带有暗示性的问题;反之, 教师的问题又太过笼统, 学生不知从何答起。

三是活动热闹, 缺乏实效。在英语课堂上, 教师为了体现新课程的要求, 设计了很多活动, 但往往是为活动而活动, 走马观花, 其结果是热热闹闹的一节课下来, 学生却没有作深入的思考、操练和巩固。

四是笔记缺失, 影响巩固。在新课程的英语课堂上, 问题讨论多了, 听、说、读、写的任务多了, 教师的长篇阐述少了, 语法的讲解少了, 再加上英语课堂上多媒体的普遍使用, 教师的板书也少了, 这使许多学生上课热热闹闹地参与了一番, 一节课下来什么记录也没有, 这无疑使课堂的有效性大打折扣。

五是评价单一, 与目标脱节。英语课堂上, 教师评价语言比较单一、含糊, 常常是“好”“不错”等, 而且评价任务很少跟教学目标联系起来。教师不能及时了解学生一堂课的学习情况, 评价的作用也就不能完全发挥出来。

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特征最核心的一点是看学生是否愿意学、主动学以及怎么学、会不会学。如果学生学得很辛苦, 但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 这便是无效或低效教学。那么, 如何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克服和解决好上述问题, 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 收获更多知识?近年来我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尝试:

一、吃透“两头”, 制定准确且有层次的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 它支配、控制和调节着整个教学过程。为此, 在制定教学目标时, 一方面教师要钻研和吃透课程标准, 要从“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方面考虑, 再分析教材内容, 确定哪些知识要一般了解, 哪些知识要理解运用, 每个知识点要掌握到什么程度, 都应尽量细化, 明确到位。另一方面, 教师要分析和吃透学生已有的学习状态。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学生之间有着水平和层次的差异, 他们的知识储备、心理和技能特点以及各自的学习需求, 都会对学习结果产生深刻的影响。因此要制定分层次教学目标, 以适应不同学生的发展要求, 即普遍性目标全体学生都能达到, 发展性目标优生能“吃饱”。

以牛津英语9A Unit 5 Grammar为例, 教学目标可描述成以下几点:

(1) 学生理解过去完成时态的含义, 即“过去的过去”, 以及过去完成时态的基本结构。

(2) 学生能掌握及运用过去完成时态的几种情景, 即时间状语是By (the end of) +过去的时间状语的过去完成时态和主句是过去时态的宾语从句中的过去完成时态。

(3) 学生能根据给出的情景运用过去完成时态写一篇日记。

其中目标 (1) 和 (2) 是普遍性目标, 目标 (3) 即为发展性目标。

二、设计有效提问, 训练学生思维

新课程理念下的英语课堂教学是教师组织、引导、参与和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双边活动, 其中教师的“导”起着关键作用。这里的“导”, 很大程度上靠设疑提问来实现。因此教师在课堂上的提问是否有效至关重要。教师应熟悉教材和学生, 设计的问题应有坡度, 让学生“跳一下就能摘到果子”, 以激发思维, 培养能力, 活跃气氛。巧妙的提问还可以引导学生自然地获得新知识、新内容。

如牛津英语8B Unit 4 Integrated skills在听力前对Part A部分的处理, 我设计了包含慈善义演信息的海报这一情景, 然后引导学生观察海报能获得什么信息, 学生通过观察得出以下五个方面的信息, 即name of the show, name of the charity, date, time和ticket price。然后我根据学生说的五个方面的信息提出五个问题, 即 (1) What do we call the show? (2) Why do you hold the show? (3) When will the show be held? (4) What time will the show start and finish? (5) How much will the tickets cost?并要求学生用完整的句子回答。最后根据答案的关键字请学生完整复述海报内容。通过教师提问的引导, 学生便不知不觉地熟练掌握并巩固了Part A的内容, 为听说做好了准备。

同时, 教师应善于运用教学话题, 提供一个讨论中心, 围绕这一中心引出多个问题, 教师可在此点和彼点间搭桥引路, 让学生经过一番努力后顺利地解决难题。

比如在学习牛津英语9A Unit 3Teenage problems的Main task时, 问学生:How do you deal with the problem of stress?这是一个综合性的问题, 学生回答起来有些困难, 这时候教师可以展示图片引导学生说出哪些压力问题, 如:exams, sleep, homework等, 再将问题分解成以下问题: (1) What will you do if you have too many exams? (2) What should you do if you do not have enough sleep? (3) What should you do if you have too much homework?等。从以上提问可以看出, 组织这样的提问是很有效的, 可促使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来获得认识、解决问题, 培养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和思维。

三、组织多种活动, 巩固教学效果

英语课是语言课, 是训练课。许多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培养不是靠教师“教”出来的, 而是靠学生“练”出来的。组织课堂活动的目的是要让全体学生在活动中积极、充分地进行“谈、说、评、议”等言语表达活动, 从而让学生个体达到听、说、读、写能力的全面发展。一方面, 组织的活动要面向全体学生, 关注全体学生的参与性。在课堂教学中, 各环节的安排要尽可能以全体学生的参与为基础, 以个别提问、小组交流、课堂检测等多种活动来使所有学生参与到活动中, 提高活动的有效性。另一方面, 组织的活动应以巩固教学效果为目的。任何教学活动都是为良好的教学效果服务的。学生通过参与活动, 在“做中学”, 就能自然而然地掌握当堂课所学知识。

如牛津英语9A Unit 5 Grammar重点学习过去完成时态的几个情景时, 我分别用男生、女生比赛情景造句来操练巩固By (the end of) +过去的时间状语的语法结构。

Boys:By the end of last term, …

Girls:By yesterday, …

(给出的不同情景learn…English words, read…books, finish reading…, watch…films, go to…twice)

再用一个“Copy game”来操练巩固If we see said, told, thought…+an object clause, we should change“have done”into had done的语法结构。

A—B:Simon has learned English for5 years.

B—C:A said that Simon had learned English for 5 years.

C—D:I have kept the book for two days.

D—E:C said that he had kept the book for two days.

四、指导做好笔记, 掌握所学知识

“最淡的墨水也胜过最强的记忆”, 笔记可以帮助学生克服遗忘。

首先, 教师要让学生明白“记什么”。在英语课堂上, 教师除了引导学生记重点词汇、重点句子语法之外, 还可以引导学生记录听课中的问题, 待课后解答。其次, 教师要指导学生“怎么记”。教师要让学生明白“听清、听懂、理解”是记笔记的前提, 为此可以引导学生直接在书本上用不同的符号标注重点句子、重点短语、关键的介词等, 并记录典型例句。最后, 教师还要引导学生在课后做好课堂笔记的梳理巩固工作。根据艾滨浩斯的遗忘规律, 学生当天的笔记必须当天完成梳理, 并及时对课堂笔记进行复习, 以达到领悟所学知识的目的。

五、科学运用评价手段, 促进学生有效发展

有效的课堂活动需要运用评价手段作支持。教师应及时评价学生的课堂活动, 使他们能从教师的反馈中获取信息, 并反思自己的学习状况, 提高学习热情。评价语言应具有激励性和发展性。教师一个亲切、鼓励的眼神, 细微有效的动作, 热情洋溢的表扬语言都能缩短彼此的距离。当然, 对于学生出现的错误, 教师一定要认真地指出来。客观的评价才能使学生明确努力方向。鼓励赞赏必须建立在“客观评价”的基础上, 这样的评价方式才恰当有效, 才能促进学生的有效发展。

同时评价任务应基于教学目标。当明确教学目标之后, 教师通常可以通过观察、提问、表演、交流、练习、测试、作品等了解学生已经学习到了什么, 离预设的目标还有多远。

12.新课改下高中化学教学反思 篇十二

龙驹中学

化学

郎勇

高中化学新课程改革已有数年,在走入新课程的这段时间,我们是否对自己以往的教学思想和方法、行为进行了反思?教学反思,是指教师在先进的教育理论指导下,借助于行动研究,不断地对自己的教育实践进行思考,对自己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不断回顾,运用教学标准要求不断检验自己,追求的是教学全过程的合理性。在实施一个学段后,我对高一化学教学做了反思.本文谈了教育与教学共五个方面的内容,这是我在第一学段教学后的一些困惑与思考。本人对学生的学习状况做了回顾以后,具体的一些问题与反思如下:

1. 学生学习后,仍在很多的知识点的理解上有问题。如氧化还原反应、有关氢气的性质与反应等问题。通过找一些同学了解到相关知识在初中没学过,看来初中的课程改革使高中一些知识概念的切入点,一些核心知识的外包装已经发生改变。这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回顾所教学生初中所使用的教材,了解初中相关知识体系,对一些概念要做重建工作。

2.部分学生认为化学是很容易学的学科,没在化学上做多一点的思考与练习,还以初中化学的学习方法与要求在对待高中化学的学习。这一点在这次的考试中有反映,也在与学生的交谈中反映了出来。对这个问题备课组中各老师早有预计,所以将这次的学段考试为手段,在考试中几乎不以知识的原貌直接给出,而以新课程的一些理念包裹或变型推理的形式给出,如“可能”、“合理”、“比较”等形式。考试结果在预料之中,我会借这次考试给学生的“教训”为机会,对学生的学习态度、方法、理解层次等各方面做一些辅导工作,帮助学生顺利进入高中化学的学习轨道。

3.大多数同学出现对所观察到的现象有遗忘的情况。考试中,要求学生对课堂演示实验铁丝在氯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描述、氯化铁溶液的颜色、氯化银沉淀颜色、氯离子的检验等题,这些题在历届的学生考试中属于送分题,但在本次考试中,能答对的同学并不多,这些问题我们还在课前做过提问的,但时间一长学生全忘记了。这可能与一周只两课时教学时间,还常被一些活动冲掉课有关。学生根本没对化学做太多的练习与巩固,反而把时间花在那些形式多样的学习上,如研究性学习、课外调查采访、资料的收集、综合实践、图片的采集等活动。“十一”黄金周过后,我问过一些同学,在那段时间做过什么,大多数同学都说在做综合实践活动,没怎么学习。

4.学生学习的过程有轻浮的倾向。这一点不仅仅表现在学习过程中,也表现在对所学习内容的选择上。在对学生的观察后感觉学生在化学的学习中,只对做实验,看现象有兴趣,对现象的描述及完善没多大兴趣,学习内容稍有点难度或抽象化一点,就容易表现出不耐心不主动。这可能与新课程的学习形式的多样化与选择性给学生带来的困惑,而教师也新进入新课程没能及时给予学生指导有关。

13.新课改下的高中化学教学反思 篇十三

关键词:教学反思;化学教学;观念;方法;过程

作者简介:顾秋芳,任教于江苏省苏州市相城区望亭中学。

高中化学新课程改革已有三年,在走入新课程的这段时间,我们是否对自己以往的教学思想和方法、行为进行了反思?教学反思,是指教师在先进的教育理论指导下,借助于行动研究,不断地对自己的教育实践进行思考,对自己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不断回顾,运用教学标准要求不断检验自己,追求的是教学全过程的合理性。教学反思是学生发展、教师专业发展、新课程改革的需要。对于化学教师而言,进行教学反思有助于教师建立科学的、现代的教学理念,并将自己新的理念自觉转化为教学行动;有助于提高教师自我教育意识,增强自我指导、自我批评的能力;有助于充分激发教师的教学积极性和创造性,增强对教学实践的判断、思考和分析能力,从而进一步完善比较系统的教育教学理论;有助于解决理论与实践脱节的问题,试图构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桥梁,促进教师由经验型教师向学者型教师转变。笔者认为应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教学反思:

一、教学观念的反思

教学方法的改革,首先是教学思想的改革。传统的化学课堂教学只关注知识的接受和技能的训练,现在仍有许多学校强调学生的任务就是要消化、理解教师讲授的内容,把学生当作灌输的对象、外部刺激的接受器,甚至连一些化学实验现象都只是教师的口述,而不给他们亲自动手或观看演示实验的机会。这就导致我国绝大多数学生逐渐养成一种不爱问、不想问“为什么”、也不知道要问“为什么”的麻木习惯。《纲要》中明确提出:“改革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生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新课程的课堂教学十分注重追求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方面的有机整合,在知识教学的同时,关注过程方法和情感体验。教师教学观念的更新是课程改革成败的关键。因此在新课程付诸实施中,教师的教学观念必须要新,决不能守旧。

二、教学方法的反思

在教学方法上,我们应抛弃原先那种“一张嘴、一本书、一支粉笔”的怪圈。实验是一个非常好的教学手段,可以提高学生学化学的兴趣,培养动手能力。化学教师应想方设法多做演示实验,改进实验,有条件的话让学生自己多做实验。在现代化学教学中,学生喜爱的教学手段是多媒体CAI动画、录像和化学实验,我们可选择教材中的一些典型章节,制作成多媒体课件、录像教学。有很多教师未曾使用过多媒体辅助教学,他们觉得制作课件比较麻烦,在课后花的时间较多,其实有时我们使用多媒体,可以增加教学内容和教学信息,使抽象的化学问题简单化、使静态的理论动态化,从而化难为易。

例如,在讲到原子结构时可以用不同颜色,不同大小的小球分别代表原子核和核外的电子,然后制成动画,模拟原子核外电子的运动,通过闪烁的方式及叠加的手段,展现电子云的特征。在比较取代反应和加成反应这两个概念时,动画模拟甲烷和氯气如何断键,氯原子与碳原子形成新键;乙烯中碳碳双键断裂,两个氯原子分别接到两个碳原子上,通过动画形象直观地展示了两个不同的反应机理。特别是有机化学部分,有机化学反应多,内容琐碎,每次讲新课之前利用多媒体回顾上次所讲内容,温故而知新。借助于录像教学,既保证学生的安全,又保护环境,还能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例如,苯与液溴在铁粉作催化剂的条件下发生取代反应,由于液溴取用过程中会有溴蒸汽挥发出来,可采用录像技术进行演示,同时对操作注意点进行局部放大,加上旁白介绍,使学生不仅能理解“为什么这样操作”,更能体验正确的操作,而且避免了液溴毒性的侵害。

三、教学过程的反思

1.化学实验的反思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实验教学未必要按部就班,例如在做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时,笔者见有教师作如下改进,在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相同体积的浓HCl和稀HCl,同时放进大小相同的Zn粒,迅速塞好带玻璃管的橡皮塞(玻璃管上端系一塑料袋,袋内不留空气),2分钟后,盛有浓HCl的试管上的塑料袋可膨胀70~80ml,而盛稀HCl的试管上的塑料袋却膨胀不到10ml,经过改进,实验可见度大,对比性强,定量性好,需要说明的问题简单明了。关于“碳酸钠的性质与应用”一课中,碳酸钠和盐酸反应产生二氧化碳使气球变大,这个实验因为气体的压强太小或因为气密性不好,因而很难看到明显的现象,也可进行如下改进,在两个量筒中加入等体积、等物质的量的盐酸,再滴入几滴洗涤剂,用等物质量的NaHCO3、Na2CO3加入量筒中,产生的CO2使洗涤剂产生大量的泡沫,可以通过泡沫上升的快慢和高度来判断反应速率的快慢和产生CO2的量的多少。改进实验,变验证性实验为探究性实验,创设探究情景,激发学生探究情趣。

2.作业布置的反思

当地学校大都以江苏教育版为新课程版本。预习作业有课本中的“活动与探究”、“问题解决”、“交流与讨论”;复习巩固作业有课本中的“练习与实践”,一专题下来可以做“本专题作业”,这些书本习题作为教材的一部分是我们学习的精华,要充分重视,教师还要详细讲解。有些学校精心选编试题,控制难度,提高练习的效率和准确性,课堂上使用的学案相当好,包括学习目标、已有知识、问题探究、课外习题等小模块。当然最配套的是教师自己精心设计的习题或试卷,题量不要太多,题目要精选,紧扣教材,切合学生实际,兼顾学生差距。

3.公开课的反思

经过教师的精心安排,公开课很“成功”,一节课表面上看来条理清楚、精彩圆满,师生配合默契、问答巧妙,学生似乎个个聪明机智,根本不需教师的启发诱导。公开课应该求真务实,多一点本色,少一些粉饰。化学公开课只有坚持以人为本,正确把握学科特点,遵循教学规律,选择合适教法,才能实现优质高效的目标,扎扎实实地推进课程改革的深入实施。

四、教学反思的方法

教学反思要求教师保持敏感而好奇的心灵,要求教师经常地、反复地进行反思,要求教师选择多种教研方法进行反思。教学反思的基本方法,笔者试做些初步探讨:

1.教学后记反思法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建议每一位教师都来写教育日记、随笔和记录,这些记录是思考及创造的源泉,是无价之宝,是教学科研的丰富材料及实践基础。教师应依据教师职责和新课改的要求,坚持对自己的教育教学进行回顾与思考、反省与检点,并通过文字形式把它记录下来。对每堂课的整个过程回忆再现,思所得,发扬长处,发挥优势;思所失,汲取教训,弥补不足;思所疑,加深研究,解惑释疑;思所难,突破难点,化难为易;思创新,扬长避短,精益求精。一般思考容易淡忘,而能把实践经验积累下来,加深自己对教学典型事例的思考记忆,持之以恒,必能把经验“点”连成“线”,最后铺成“面”,形成自己的教学“体系”,这是教师专业化成长过程中的宝贵“财富”。

2.观摩公开课

通过观摩别人的公开课,分析别人成功和失败的原因来反观自己的教学行为,是教学反思的一条重要途径。教师可以通过听名教师或专家讲课,观看优质课例,对照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比较,找出自己与别人的差距,制定自己新的发展点。特别是同事之间互相听课、不含有考核或权威指导成分,自由度较大,通过听课者对课堂中的教师和学生进行细致的观察,写下详细、具体的听课记录,在课后与授课教师及时进行交流和分析,推动教学策略的改进,这在无形中会促进化学教师教学反思能力的提升。

3.借鉴他人意见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教师应该通过与同事、同行交流,对教学设计的依据、基本教学过程、富有创意的素材或问题等进行交流,找出理念上的差距,解析手段、方法上的差异,从而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

4.案例研究法

“所谓案例,其实就是在真实的教育教学情境中发生的典型事析,是围绕事件而展开的故事,是对事件的描述”。案例研究就是把教学过程中发生的这样或那样的事件用案例的形式表现出来,并对此进行分析、探讨。在《金属钠的性质和应用》课堂教学中,笔者一开始做了“滴水生火”实验,这时学生十分惊奇,议论纷纷,水可以用来灭火,怎么生火?然后引入“这就是我们今天要来学习的金属钠”,学生很想知道钠是怎样的一种物质。接下来通过学生分组实验,使学生掌握了钠与氧气、水、盐溶液的反应。再通过投影进行问题讨论:为什么钠保存在煤油中? 钠在自然界中以什么形式存在?实验时为什么钠不能用手直接拿?“滴水生火”的原因是什么?如果钠燃烧起来,能用水扑灭吗?多余的钠能否放回原试剂瓶?通过思考和讨论,不但能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还能激发学生进行思考,最后以学案上的习题巩固和拓展。

叶澜教授指出:“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反思有可能成为名师”。新课改的路程还很漫长,唯有经过实践、积累、反思、总结,我们才能在新课改中站稳脚跟,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高中化学教师如何进行教学反思[J].课程教材教学研究(教育研究版),2008(6).[2]郭进杰.论高中化学的教学反思[J].教苑荟萃,2009(18).作者单位:江苏省苏州市相城区望亭中学

邮政编码:215155

14.新课改下提高高中化学教学有效性 篇十四

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 学校只有抓住这根生命线, 才能够得到发展, 这就要求教师不仅仅要传授学生知识, 还要传授学生学习的方法和学习习惯, 让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能力, 顺应新时代的发展趋势。所以, 在中学语文教学中, 教师既要把握好语文教学的工具性与人文性, 还要加强学生的自主性和合作性, 更要加强学生的阅读、写作和口语等能力的培养, 全面提升学生的素质, 为社会输送优质人才。这是教育改革的要求, 也是语文教学初次将学生看做发展的人来培养, 展现了新时代教育界的新趋势。

根据本人多年的教学经验, 针对农村中学语文教学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加强文言文和课外古诗词的日常积累。

2013年, 甘肃省语文中考试题较去年相比有了很大的调整, 将积累和运用部分的分值比例提升到20%, 古诗词背诵默写部分的分值就占到一半。不难看出, 对古诗词的掌握尤为重要, 这一部分也是最容易得分的部分。但对部分同学来说, 这样的体型未必简单, 这一体型不仅要考查学生对文字的熟识度, 还是考查学生对古诗词的熟练度, 同时, 还要考查学生对古诗词的理解程度。举个例子来说, 《观沧海》一诗中, 能够表达作者博大胸襟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一诗中写出了新生事物无比美好, 社会总是向前发展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各用四个字概括) 等题型。因此, 要想在这一部分得到高分, 必须注重在教学中注重对古诗词的背诵和积累, 争取在这一部分得到满分。此外, 教师还应引导学生灵活掌握语文知识, 教师可以在平时的练习中, 设计一些关于古诗词默写的体型, 让学生在练习中提高对古诗词的灵活掌握。机械记忆常常成为学生记忆的主要方法, 教师应该积极培养学生意识识记能力, 通过不断的读和背, 加强对知识的印象。

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在一份语文试卷中, 阅读理解的分值比重比较大。阅读理解部分主要包含两个内容:一是现代文阅读;二是文言文阅读。基于这一部分的重要性, 教师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 就要着重加强对这一部分的练习, 在做题的过程中, 教师不能直接将答案告诉学生, 要让学生自己动脑去想, 用自己的思维去推理。在现实阅读课堂上, 教师往往把一篇阅读文章讲读给学生, 完全浪费了一篇好文章。学生的阅读能力也没有得到提高, 甚至还会造成学生对阅读理解题的厌恶。所以在语文教学时, 教师应该培养学生广泛涉猎书籍, 培养学生不以做题为目的而读文章, 同时要培养学生多多领悟文章的精髓, 不过分的去分析文章的个别语句, 培养学生平时多积累阅读经历。此外, 还要激发学生对阅读的兴趣, 俗话说‘鸟欲高飞先振翅, 人求上进先读书’, 笔者十分赞同, 教师要提升学生对读书的专注度, 在农村这样特殊的环境下, 教学资源受限, 学生的生活圈就特别狭窄, 所以, 学生在面对阅读理解题时, 常常不懂怎样去阅读, 也不善于深入的思考所读的内容, 更没有运用自己的智慧, 去体验阅读带来的惊喜。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 遇到朗读训练的环节, 应该给予学生足够的空间, 引导学生多读书, 让学生充分运用朗读、默读、赛读、略读、分角色读等方式进行全方位的阅读尝试, 从读中得到感悟。我国传统语文教学的精髓被归结为阅读为主。“书读百遍, 其义自见”在一定层面上来说是提醒教师培养学生语感最直接的方式便是读。此外, 在文言文的阅读方面, 教师应培养学生加强文言文词语的积累。还要加强文言文的背诵。

三、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作文在中学语文考试中的分值比重是最大的, 往往占据了整体分值的一半。遇到写作题, 学生的表现往往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 对题目不敏感, 没有灵感, 脑袋一片空白;另一方面, 没有认真审题, 提笔就写, 最后文不对题, 分数肯定上不去。基于这些问题, 教师在平时的写作训练中, 应加强对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 首先, 坚持让学生每天坚持把所想或者所发生的事情用笔记的形式记录下来, 题目没有设定, 学生想怎么写就怎么写, 想抒发什么感情就抒发什么感情, 如果实在没有什么可写的, 就把课本中或者课外读物中一些优美的语句摘抄下来, 并仿照这样的句子, 自己造句。在这样没有压力的氛围中, 学生们可以自由发挥, 长此以往, 学生不仅能够提升语言表达能力, 还能增加写作素材的积累。其次, 要加强学生的实操演练, 每周安排学生进行一次写作测试, 这样不断的训练, 才能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写作测试的形式可以是多种多样的, 或者把平时观察得到的感受写下来;或者因读书报有感, 评论一番;或者描写一段眼前景物;或者抒发几句胸中情愫;或者只写作文的开头, 文章主体部分大纲的构建、作文情景模式;进行学生口述写作训练, 亦或是教师适时进行作文指导。最后, 将学生完成的作文分发给其他同学, 让其他同学帮忙检查并做修改, 学生在写作的过程中, 可能会发生一些错误, 这些错误是很难被自己发现的, 交给别人审阅, 不但可以有效的检查出错误, 还能够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当学生改好的作文交予老师时, 老师应该仔细检查, 并对结果进行客观的点评, 对一些表现好的同学进行表扬。

总而言之, 教育教学质量提升的工作任重道远, 要求教师既要有充足的教学资源, 还要有足够的责任心、爱心和恒心, 更要有勇于创新和探索的精神, 不断创新出新的教学方法, 并付诸于实践, 只有这样, 才能够不断提升学生的自主、合作学习的能力, 实现教育教学质量的华丽转变。

摘要:上个世纪末, 国务院提出了深化教育改革的要求, 我国各地一时间掀起了教育改革的浪潮, 如何实现教学的有效性成为了当今教学的焦点问题。因此。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成为了教育改革的重要环节, 新课标背景下, 教师应具备因材施教、全新观念等素质, 教师应适应新课改的要求, 完善教学方法, 革新教学理念, 营造和谐、公平的教学氛围。本文对新课改背景下农村中学语文教学有效性进行分析, 并且给出了一些解决措施。

关键词:新课改,农村中学,有效性教学

参考文献

[1]滕召安.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措施[J];语文教学与研究;2011年14期

上一篇:乡镇十八大观后感下一篇:班主任的个人期末评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