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教学中的情感

2024-10-14

英语教学中的情感(共15篇)(共15篇)

1.英语教学中的情感 篇一

摘要: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小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决定了其学习自主性不强,学习活动带有很大的情绪化倾向,他们学习的坚持性和积极性在很大程度上受当时的情绪和兴趣的影响。因此,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情感教育就显得尤其重要情感是英语教学的重要内容, 实施情感教学是培养学生积极情感、消除 消极情感、促进学生健全人格的主渠道。

论文关键词:小学英语教学? 情感教育

情感教育是小学英语教学过程中一个不可忽视的内容。情感教育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以积极的情感去教育学生,激励学生让学生从中得出积极的肯定的反应,从而达到教育目的的教育,是人格教育的核心。当今的“以人为本”的素质教育,强调学生的身心发展是教育的重点。小学时期,是学生正处于儿童期向青少年期过渡的时期,是学生认知、情感以及个性急剧发展的时期,也是进行情感教育的最佳时期。从这个意义上讲,英语教学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过程,也是师生情感交流、学生智能发展的过程学生的身心能否健康发展取决于情感这一极其重要的非智力因素。那么,应如何在英语教学中实施情感教育呢?

一、创建愉快的课堂气氛

情感状态包括激情、热情、焦虑和紧张等等。其中热情是掌握整个人的身心、决定思想行为基本方向的强烈、稳定而深刻的情感状态,具有很大的行动力量。而对外语学习活动经常产生较大影响的因素则是情绪紧张状态,情绪紧张会使学生张口结舌说不出话来,注意力涣散,对错误的控制能力减退,记忆力下降。因此外语教师的任务之一就是要创造一种愉快的课堂气氛,尽可能使学生形成有利于学习活动的情感状态,随时注意降低或消灭学生紧张的情绪。少年儿童心理特点为情绪多变,引导得好,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其积极性,促进他们学习的快速进步。因此,就小学英语教学而言,培养学生学习外语的热情和降低或消灭紧张情绪同等重要。

(1)以演育情

情感总是与情景相伴随的,创设真实情景让学生表演是每一位英语教师应具备的基本功之一。在愉悦的情景中表演,学生产生了真实情感,激发了学的学习兴趣,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

(2)以歌激情

音乐可以陶冶学生的心灵,把学生带入各种情感境界,使学生的审美观、人生价值观不断升华、强化。欢快动人的歌曲,学生又跳又唱,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激发了学生热爱学校,奋发向上的积极情感。

(3)以奖激情

对小学生采取适当的奖励措施也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手段。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在学习中取得成功学习精神力量的唯一源泉,素质教育论文发表它能产生克服困难的动力,激发学习愿望”。而小学英语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英语口语交际能力。因此,教师对学生说出尽管只是简单的一个词或一句话,都要用“OK ! Good ! Great ! Super ! …”表扬的话给予积极的鼓励或者是一个赞许的“Nodding or smile ”等。其次,开展课堂比赛也可提高学生的内驱力,我们经常运用个体与个体、组与组、排与排、男女生、师生等各种形式的比赛,最后向赢的个体或团体颁发“小星星”,“小鸭子”,“红苹果”等小奖品。哪怕在黑板上画上一面小红旗作为奖励,他们也会高兴万分。知识的获得来自于竞赛活动的过程,学生一旦通过努力,取得好成绩,就会产生成功的喜悦,同时会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愿望。

(4)以画助情

图画是生活情景与作者思想感情的有机融合体。一副好的图画,能让学生在审美过程中得到色彩、形象、意境等美的感染。有声有色的教学激发了情感,增强了学生的形象记忆。

二、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科学的、得当的教学方法是教学成功的根本保证。但是仅有好的教学方法是不够的。心理学研究证明,如果教师热爱学生、关心学生,对学生有良好的期望,那么他对学生的一举一动都看着顺眼,就有可能不知不觉地对学生给予肯定、赞扬和鼓励。

而学生在得到愉快的鼓励后,会激起对老师的更真诚的信赖和尊敬,从而产生教师所期望的效果。教学活动是教师和学生通过教学内容等中介产生的一种共同活动,师生间的良好感情关系能帮助教师积极地、有效地带领学生完成教学任务,同时也可以激起学生对学习任务的激情。因为情感以兴趣、愿望、热情、厌恶、焦虑、排斥等形式构成学生的学习动机,它既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其克服困难、勇往直前,也可以抑制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其稍遇困难便望而却步,良好的师生关系可以给学生带来心理上的愉快和舒适,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和积极性,调节和释放学习的紧张和压力,重新唤起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和希望。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首先要树立教师的威信,因为教师的威信常常是动员学生积极参与学习,使教学工作获得成效的重要因素。建立应有的威信仅仅靠教师的外语水平高还不够。有威信的教师在人格方面还应受到学生的普遍尊重和敬爱,在学生心目中成为学习的榜样。

对小学英语教师来说,要树立教师的威信,不仅要有流利标准的发音,丰富的语言知识和综合知识,更重要的是要从内心热爱学生、关心学生,和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而不应该靠惩罚或威胁去建立威信。如果一个教师喜欢用威胁或惩罚的办法去对待学生,尽管学生可能出于对教师的畏惧,暂时认真听讲,遵守纪律,投入当前的学习任务,但那仅仅是表面现象,很难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主动精神。小学生喜欢亲切、诚恳、关注自己的教师。除此之外,小学生对老师的动作、表情、言语、手势等非常敏感,如果教师在课上表现极欠冷静,又缺乏热情,言语枯燥而毫无感染力,甚至精神不振,态度冷冷冰冰,这就很难在学生心目中产生好的影响。因此教师还应注意言语、教态、动作和精神面貌。一旦教师在学生中建立威信,学生就会对教师充满信心,不仅喜欢这位教师,而且还非常喜欢教师所教的课,听课时注意力也相对会保持得长一些,学习积极性、学习热情和学习主动性也随之会得到提高。

三、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巧妙设计每堂英语课,让学生体验成功。

我们应该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积极、主动、大胆、愉快地参与英语课堂教学活动,在各种操练和交流中提高听、说、读、写能力,激发积极学习的情感。活泼好动是孩子的天性,怎样让他们动起来,使“动中学,学中动”有机结合,

1、实物巧设情景;实物是最常用的直观道具,教师应当利用那些易于准备和携带的实物,如在教食物或水果单词时,可让学生带上自己喜欢的水果或食物,有了具体的东西,整节课也就有血有肉了。

2、角色扮演:角色扮演是教师在教学中通常使用的一种教学方法。它为学生提供了自我表现,自我发挥和团结协作的机会,还培养了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教学实践证明,小学生对角色扮演非常感兴趣,这项活动需要学生之间密切配合,积极参与。因此,他们在活动中不仅能积极参加语言实践,还能注意协调相互的关系并主动帮助较差的同学,以使活动取得成功。通过这样的合作学习增进了组员间友谊,增强了学生的团结协作能力。

3、小组竞赛:竞赛为学生提供了获得成功的重要机会。针对小学生集体荣誉感强这一特点,在教学中利用小组竞赛的形式,来调动不同层次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小组竞赛中,只有大家共同努力才能取得胜利。例如,在学完数字1-10后,将学生分组进行报数比赛,说得又快又准的组为优胜组。各组学生都能认真准备,积极配合。

教师在教学中应运用各种方法培养学生积极参加语言活动的意识,使各层次的学生都能体验到学习的快乐,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通过玩、摸、演、唱、画等形式,不仅能刺激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还能使不同层次的学生获得成就感。成就感是激励学生学习动机的因素,教学论文学生一旦形成了成就感,就会产生更强的进取精神。

总之,在英语教学中要关注学生的感受和需要,把英语教学与情感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小学英语教学既要遵循语言学习的规律,还要结合儿童学习的生理和心理特征,注重情感的培养,寓教于乐,充分调动学生的内在积极性,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语言氛围中耳濡目染,循序渐进。我们应充分发挥学生学习英语的主观能动性,挖掘学生的学习潜力,促使学生学好英语。

参考文献:

黄振远:“情感的内涵及其与英语课程的关系”《中小学外语教学》20xx年第十期。

叶奕乾 祝蓓里??《心理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年

党立新:《英语口语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淮阴师院学报》年第一期。

胡文仲:《跨文化交际学概论》,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刘丽、朱丽萍:《情感教育在英语课堂中的应用》,《中国外语语言教育与研究》,黑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

2.英语教学中的情感 篇二

使教师在教与学的双边活动中了解学生学习效果, 从而不断地提高音乐教学质量。我们发现, 细致的考查结果反映出学生平时课堂学习中的许多不足。 (1) 诱导法。帮助学生克服心里障碍, 启发他们“乐谱是记录音乐语言的符号, 是学习音乐的工具, 那么唱谱是打开音乐大门的钥匙;是迈向音乐之宫的阶梯, 是进一步学习、深刻理解、亲身体验音乐之美不可缺少的手段。”让他们懂得唱谱是基础, 只有通过认真练习, 才能唱出准确美妙的歌曲。 (2) 分解法。告诉学生, 音乐中的许多较复杂的节奏实际上是由各基本节奏组合而用变化多端的练习, 让他们在对比中去认识, 在练习中去获得。音乐教育正是在潜移默化的音乐欣赏, 器乐的演奏, 歌曲的演唱中, 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 展开无限的想象和联想, 获得音乐所表现的思想和意境, 获得情感的陶冶和培养。电影插曲《世上只有妈妈好》, 从孤独的失去母爱的孩子口中唱出, 曾使千百万个孩子和电影观众奉陪着流下同情的泪。大型音乐组曲《长征组歌》, 以优美壮阔的旋律, 再现工农红军爬雪山、过草地, 不畏艰险的英雄性格和光辉形象, 讴歌着伟大军队在党中央的领导下, 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和革命情操, 官兵情、军民情、民族情、英雄情催人泪下, 使人沉思, 使人奋发。所以, 学生在自我参与式的艺术薰染中, 不但受到审美、情感、思维的培育, 还能逐渐培养起健康的艺术兴趣和爱好。在不断学习音乐的实践中, 通过耐心专注地训练音乐技能和技巧, 培养中学生遇到困难与挫折时艰苦努力的顽强个性。同时, 培养出坚强的意志与刻苦学习的毅力。经过这系列针对性的练习, 我们感到, 课堂教学质量明显得到提高, 学生在识谱、节奏和音准方面都有很大的进步。从而可以对他们进行培养, 让他们在可能的情况下去发挥自己的才能。在孩子已有的创造经验的基础上, 我们应给予更多的自主创造和表现的机会, 由浅入深地引导向更深层发展, 激励从自身的感受、体验出发, 通过努力, 充分展示自己的创造力, 让学生的创造力上一个台阶。从而不断地完善我们的教学技巧, 提高音乐教学质量, 为祖国培养更多更好的人才。

摘要:音乐是一门最擅长表达情感的艺术, 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和吸引力。当优美、健康的音乐与人的生理、心理的节奏、旋律产生共振协调并被陶醉时, 使人产生一种高尚的、正义的、道德的、灵魂升华的情感, 使人充满了对人生的希望和追求, 对生活、生命和整个世界的挚爱, 增强了奋斗的自信和力量。

3.英语教学中的情感 篇三

关键词:情感;教学;培养;运用

情感教学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的运用,可以发挥积极的作用:发展了学生的认知力,学生不仅学习书本知识,还学会学习,促类旁通,积极努力地主动高效学习;开发了学生的潜力,课堂上学生充分展示才能,挖掘潜能,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写作能力、表演能力都得到了增强,学生也更相信自己,自我认识更深刻长远;养成了学生的美好品德,学生在情感教学中学会尊重他人,理解他人,与他人合作,合作竞争,追求学习的高效化;发展了学生的社会化程度,学生的组织能力、交际能力,社会活动能力都在情感教学中得到了锻炼和提高;提高了学生的审美能力,情感教学蕴含着丰富而多样的审美因素,学生的审美力得到锻炼,审美情趣得到培养,美好的理想得到升腾。

一、分析运用教学,发挥情感效应

初中思想品德教材包含着丰富的情感,我们在进行教学时,要善于整合政治教材中情感资源,对教材内容进行拓展和补充,挖掘和捕捉教材里的情感因子,让课堂教学内容和学生的情感得到交融。比如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让学生欣赏中国美丽自然风光,让学生受到美的启迪的同时,培养爱国情怀,同时也让学生内心达到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美感净化。教师在教学中要研究教材,充分挖掘教材中的情感因素,透过现象看本质,教师要多实践和思考,用教材中的情感去陶冶学生,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丰富学生的情感,启迪学生的智慧,唤起学生的学习热情。当我们传达给学生,学生就会有追求进步的热情和冲动,心灵得到陶冶。

二、真情相拥相染,求知欲望升腾

教师要用好体态语来开启学生的心扉,激发学生的心志。教师要学会用眼睛说话,用微笑传情,用手势提醒学生认真,用幽默让学生开心。当学生上课注意力不集中的时候,教师不必大声训斥,教师可以用一个温柔的手势或者动作暗示,往往会收到很好的教育效果。而当学生考试不好、遇到挫折的时候,我不是去批评他,而是给他一种鼓励的目光,这样,学生很可能就会不断进步。教师必须用真情感染学生,激发学生的情感,创设和营造爱的氛围,培养学生健康美好的情感世界,让学生收获成功的快乐和体验,让学生更加自信,更加从容,更加自强,教师要用真情呼唤激发求知欲望,提升教育境界,在平凡的思想品德教学中,发挥爱的魔力,实现教育教学和学生的发展成长共同进步,这样,学生心中也会涌动着爱的暖流,教师真情的鼓励,将会成为学生勤奋拼搏的动力,让学生收获学习的幸福和快乐。所以说,教师的真情相拥相染,焕发出学生的求知欲望,让学生和教师共同辉煌。

三、教师激情评价,师生情感升华

教师对学生的评价要充满激情,只有这样,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评价要充满情感,充满激情,蕴含着丰富的情感因素,师生互动,共同进步。综合起来说,教师对课堂教学评价的环境,形式和方法将影响着学生的情感,教师可以从下面三方面来优化评价质态:

1.用丰富的情感,感染学生的情感。教师要具有丰富的情感修养,潜移默化学生的情感世界,激起学生情感的共鸣,发挥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教师要对思想品德课充满热情,这样,才能延伸出学生对思想政治这门课的热爱,教师要能关注学生的情感需要,让学生的情感交流从课内到课外延伸,发挥教师情感的作用,感染学生。

2.用人格的魅力,凝聚师生的情感。教师在思想品德课上实施情感教学,对教学评价的方法、手段、内容的实施,如果注入教师丰富而美好的人格魅力,那么师生的感情就会得到凝聚,师生的关系就会更加融洽,这样也会更加优化课堂教学环境,增进师生的情感,实现师生共同进步。

3.用创新的理念,摸索评价的前方。教师要充分学习情感教学的理论,运用好创新的教育理念,用情感教育理论指导教育教学实践,创造出教学水平的新境界。教师可以用多种评价方式,创设师生感情互动,对学习困难的学生降低评价要求,帮助学生克服困难,鼓励他们,更多给予肯定和支持,这样学生会有自信心而进步更快,对优秀的学生运用激励教学,让学生更加优秀。教师的眼神,动作,表情,都能促进学生学会科学知识,感悟思想政治课的魅力,增进师生情感的互动和交流。

4.小学英语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篇四

情感教育是小学英语教学过程中一个不可忽视的内容。情感教育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以积极的情感去教育学生,激励学生让学生从中得出积极的肯定的反应,从而达到教育目的的教育,是人格教育的核心。当今的“以人为本”的素质教育,强调学生的身心发展是教育的重点。小学时期,是学生正处于儿童期向青少年期过渡的时期,是学生认知、情感以及个性急剧发展的时期,也是进行情感教育的最佳时期。从这个意义上讲,英语教学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过程,也是师生情感交流、学生智能发展的过程学生的身心能否健康发展取决于情感这一极其重要的非智力因素。那么,应如何在英语教学中实施情感教育呢?

一、创建愉快的课堂气氛

情感状态包括激情、热情、焦虑和紧张等等。其中热情是掌握整个人的身心、决定思想行为基本方向的强烈、稳定而深刻的情感状态,具有很大的行动力量。而对外语学习活动经常产生较大影响的因素则是情绪紧张状态,情绪紧张会使学生张口结舌说不出话来,注意力涣散,对错误的控制能力减退,记忆力下降。因此外语教师的任务之一就是要创造一种愉快的课堂气氛,尽可能使学生形成有利于学习活动的情感状态,随时注意降低或消灭学生紧张的情绪。少年儿童心理特点为情绪多变,引导得好,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其积极性,促进他们学习的快速进步。因此,就小学英语教学而言,培养学生学习外语的热情和降低或消灭紧张情绪同等重要。(1)以演育情

情感总是与情景相伴随的,创设真实情景让学生表演是每一位英语教师应具备的基本功之一。在愉悦的情景中表演,学生产生了真实情感,激发了学的学习兴趣,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2)以歌激情

音乐可以陶冶学生的心灵,把学生带入各种情感境界,使学生的审美观、人生价值观不断升华、强化。欢快动人的歌曲,学生又跳又唱,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激发了学生热爱学校,奋发向上的积极情感。(3)以奖激情

对小学生采取适当的奖励措施也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手段。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在学习中取得成功学习精神力量的唯一源泉,素质教育论文发表它能产生克服困难的动力,激发学习愿望”。而小学英语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英语口语交际能力。因此,教师对学生说出尽管只是简单的一个词或一句话,都要用“OK!Good!Great!Super!…”表扬的话给予积极的鼓励或者是一个赞许的“Nodding or smile ”等。其次,开展课堂比赛也可提高学生的内驱力,我们经常运用个体与个体、组与组、排与排、男女生、师生等各种形式的比赛,最后向赢的个体或团体颁发“小星星”,“小鸭子”,“红苹果”等小奖品。哪怕在黑板上画上一面小红旗作为奖励,他们也会高兴万分。知识的获得来自于竞赛活动的过程,学生一旦通过努力,取得好成绩,就会产生成功的喜悦,同时会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愿望。(4)以画助情

图画是生活情景与作者思想感情的有机融合体。一副好的图画,能让学生在审美过程中得到色彩、形象、意境等美的感染。有声有色的教学激发了情感,增强了学生的形象记忆。

二、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5.情感教育在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篇五

关键词:情感教育,英语教育

目前正在进行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关注学生情感态度的发展,把学生情感态度的培养渗透到学科教育和教学之中。基础教育阶段的英语课程不仅要发展学生的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而且有责任和义务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情感态度。与其他学科领域相比,语言与情感态度的关系更为密切。所以在英语教学中应该重视情感领域的研究。

一、用平等的师生关系沟通情感教育

良好的教学过程是师生相互沟通、相互交流从而增强师生情感交融,促进学生学习能力提高的过程。教学中应树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创造和谐轻松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对老师产生信任感、亲近感、亲切感。教师可轻松愉快地通过英语教学上的艺术性、形象性、趣味性揭示英语教材本身的魅力,达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用无私的爱心表露情感教学

有人说:“爱是启迪学生心灵的基础,爱能打开学生心灵之窗,爱能医治学生心灵的创伤,爱是迷惘的灯塔,爱是师生情感沟通的桥梁。”也有人说:“疼爱自己的孩子是本能,而热爱别人的孩子是神圣!”教师对学生的爱应该是一种出自崇高目的的普遍、持久而深厚的爱。它来自教师对教育事业的深刻理解和对社会发展的高度责任感。这种爱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创造良好的情境,使教书育人和学习知识都变得生动活泼,可转化为学生对教师的信任、尊敬和热爱,也可激励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师爱犹如春雨,不论滋润什么样性格的学生的心田,都会产生巨大的效应――使学生看到自身的价值,产生向上的力量,进而自励进取。一件事验证了这句话:去年的寒假很冷很冷。这样寒冷的夜晚9:30之后的校园很安静。即使是初三补课的学生也都钻进被窝了。那天晚上10点多钟,我已躲在暖暖的被子里。灯依然开着,享受着床的温暖,似乎那手一伸出被子就会被东僵。“咚咚咚”有人敲门,是初三补课的女生。“有事吗”?懒懒地问了几声,没有回答。只是敲门。我忍受着寒冷起来开门。原来是宿舍大门的钥匙被撬断了。所有上第三节晚修的女生都被锁在门外。“去问后勤主任拿钥匙吧,就在对面。”我打发了他们。飞快逃往被窝,没有睡意。只听见“又没得钥匙。”天很黑,风很大,我的学生就在门外,但他们这次没有敲门。这样反而让我感觉到什么:难道就让他们在外面冻着?是我的学生啊!我立即穿好衣服,找到唯一的一把镰刀,去撬门。但无用,锁头太大了。怎么办?这个时候,谁还会知道这里有一群勤奋的学生被“拒”之门外?带着几个学生,无论如何也得想办法让他们进宿舍。后来,惊动了后勤主任的家人,校长,校长的亲戚。终于打开了宿舍大门。就在那一刻,“老师,你冷吗?”这个声音很暖很暖。我流泪了。后来,这群学生学习英语非常积极。成绩进步也很快。情感教育必须以“爱”为核心。在英语教学中,整个班级学生的成绩参差不齐,这是许多教师都不可回避的一个现实,尤其是农村的英语教育。教师的爱心不仅体现在优秀学生身上,更要倾注在学习困难的“学困生”身上。那么教师不仅要做到因材施教,而且要做到因人而异。2004级1班的梁贵武同学,他在初一、初二年级时的英语成绩相当差。到了初三,尽管他很刻苦,但英语成绩仍不见好转。几乎要放弃的时候,我给了他继续努力的信心,用课余时间帮他补课,给他制订合适的学习方法。通过努力,他考上了高中。

三、用言语来表达教学内容中的情感。

教师上课时应充满激情,心理学家的研究和教育实践表明,如果教师热爱学生,对学生抱有良好的期望,那么他会在不自觉的状态中给予学生肯定、赞扬和鼓励,学生在得到鼓励后,会激起对老师的更真诚的信赖和尊敬,产生上进的信心和决心。这就是“皮格马利翁效应”。冰心说过:“世界上没有一朵鲜花不美丽,也没有一个孩子不可爱。”所以我们应该从每位学生身上找闪光点,特别是所谓的差生,这才是教师智慧的表现。我们要不惜地给学生肯定、赞扬和鼓励的语言。而且要随时间、对象的不同而不同。如学生紧张了,要不失时机地对他们说:“It doesn,t matter.”学生回答问题不完全或答错了,我们应鼓励说:“I am sure you can do it better next time.”当然,有时教师会因学生的调皮而埋怨,因他们的退步而急躁,因他们的违纪而失态,但我们应时刻记住最灿烂的还是那真挚的情感浇灌出的美丽花朵。

四、用细微的身教体现情感教育

英语作为学生的第二语言,缺乏的是一种交际环境,这便要求教师充分发挥自己的示范作用,课堂上尽量多地使用英语,形成用英语来表达的氛围,以助于培养学生的语感。但即使是简单用语,在初学者看来仍有些难度。于是发挥身教优势,便成了课堂教学中一项不可缺少的艺术。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学生来说都具有很强的感染性。试想一位整天死气沉沉、板着一副面孔的教师,学生怎么可能接近你,更不必说让他们和你一起走入课堂内容,积极思考和解答问题;教师用细微的肢体语言对有声语言进行恰如其分的补充、配合、修饰,使教师的表情达意,更易于被学生接受。当老师说:“Say it together.”时,可以双臂前伸,掌心向上,抬起双手,作鼓励状……长此以来,耳濡目染,循序渐进,学生必会掌握这些语言。细微的身教因素在表情达意上有时比语言因素更加淋漓尽致,更能起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效果。教师一个真诚的微笑,一个简单的爱抚,一个高高竖起的大拇指,都会荡漾起学生心中的涟漪,都会给学生留下刻骨铭心的记忆。

总之,教育的关键是学生,一切以学生为中心,没有学生就没有教育。教师应该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尊重他们的感情。在英语教育中运用情感教育,陶冶了学生的情操,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机,提高了学习的效率。希望广大的教育工作者更加重视情感教育,在实际工作中充分调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从而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主要参考文献:

1、《跟随榜样成长》,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5月。

2、《情感教育心理学》,上海教育出版社,7月。

6.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学心得 篇六

现代教育,既要教书,又要育人;而育人离不开贯穿始终的情感教育。语文是一门工具学科、思想性、文学性、知识性相统一的学科。它极具思想性,具有强烈情感内涵。《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要注意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的有机结合、相互渗透、融为一体。”要求“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感”,“具有阅读能力,注重情感体验”。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在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同时,注重挖掘课文中蕴涵的情感因素,渗透思想教育、促进中小学生情感建立和初步形成。现就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谈谈自己的一点浅见。

在教学中我们不难发现,学生积极的情感,欢乐的情绪,能使学生精神振奋、思维活跃、容易形成新的联系;相反,消积的情感则抑制学生的智力活动,从而使智力水平下降,学习效率和成功值降低。就培养学生的能力而言,教育专家认为,它不仅受到基础知识和智力因素(思维、记忆、感知、注意、想象)的影响,还受到情感、信心、理想、动机、兴趣、意志、性格等非智力因素的影响。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必须重视情感教育。

情感教育,就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在充分考虑认知因素的同时,充分发挥情感因素的积极作用,以完善教学目标、增强教学效果的教学。由此可见,情感教育是一种立足于“人”的教学,目的在于培养“情智双全”的人。要培养健全的人格,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教育、教学活动尤其是语文教学活动必须实施情感教育,因为语文教学内容充满了浓郁的情感因素。

情感既是教学的手段又是教学的目的。不论是教学过程的实施还是教学目标的实现,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都渗透着情感因素。从根本上说,语文情感教育是指教师在语文教学活动中,针对学生的情感心理发展特征,突出语文学科的人文特点,融会并充分发挥语文教学过程中各种构成要素的情感功能,激发学生积极健康向上的情感,从而达到学生情知共进、形成健康个性、全面发展目的的一种教学模式。

小学语文情感教育策略的探究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展开:优化教学情境、丰富教学内容、完善教学评价,涵盖了语文教学的全部流程。

(一)优化教学情境,引发学生情感

情感产生的机制之一是情境熏陶,即所谓的“触景生情”。情境的创设有利于把学生内心的情感移入所认知的与教学相关的对象上,既有利于教学内容情感的展示,同时也益于加深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情感体验,这样便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动机,于是在促进学生认知的同时,情感也获得和谐发展,最终实现全面发展的教学目标。因此,语文教师要善于运用多种手段创设情境,以展示教学内容中的情感,引发学生相应的体验。

《国际教学与师范教育百科全书》将教学环境分为物理环境和心理环境两类。物理环境是指围绕教学活动存在的由物质条件构成的因素的总和。心理环境是指围绕教学活动存在的由心理条件构成的因素的总和。在学校中,构成教学物理环境的要素主要指自然条件、教学设施以及活动空间等。构成教学心理环境的要素主要指个体心理因素、舆论信息、人际环境以及教学的气氛等。根据小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及语文文本蕴涵丰富情感因素的特点,优化小学语文教学的物理环境和心理环境,可分别采用以下操作策略:可采用背景音乐烘托,幻灯、多媒体展示等手段,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使学生身临其境般地体味课文的思想情感;也可以实物演示、角色扮演或课本剧表演、现场参与、小品表演、语言描述等营造体验情境的方式;还可以通过小组讨论,开展组与组之间的竞争,课堂提问时,同样可采用以组回答的形式等营造了一种竞争合作的情感氛围。

(二)丰富教学内容,满足学生需要

小学语文教材中的选文,有的距今年代久远,有的虽是学生熟悉的,但平时却未能引起学生的关注或重视,为了帮助学生理解作品,增强学生对作品的亲切感,引发学生对所学内容的兴趣,教师在向学生呈现教学内容时,需从学生实际学习需要出发,对教学内容做适当的增删,提供必要的范例。例如《海底世界》的教学,我先让学生说说海洋的相关知识,在学生踊跃地叙说之后教师小结:从同学们介绍的资料中,我们的确感受到了海底的美丽与神奇,那么海底到底神奇在哪里呢?我便顺势引导学生阅读课文《海底世界》。对于那些距今年代久远的.古诗文的学习,在向学生呈现教学内容时,教师有必要补充相关的背景知识。例如教学陆游的《示儿》,学生要真正把握“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两句诗的内涵,前提是必须了解当时的时代背景及作者忧国忧民的思想,从而进入作者的内心世界,以完成对诗句中作者流露感情的“再体验”。

根据学生已有知识经验及实际学习需要,对教学内容进行合理的增删,通过引发兴趣策略、陶冶情操策略来激活教学过程,也是培养学生的积极情感,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好方法。例如《黄山奇松》这一课。这是一篇自读课,学生对自读课往往重视不够,而在学习写景状物类的文章时,令学生向往的不是单纯的文字描述,而是在通过作者的描述了解景点的相关知识之余,能看到一些生动形象的画面,使其有一睹为快、身临其境之感。针对学生的这种心理需要,本课在导入时可采用了启发诱导策略,在课中穿插大量图片,并辅以适当的语言说明,使学生产生偷悦、激昂情绪,对名山更是赞叹不已。从而协调了教学内容与学生需要之间的关系,达到了引发学生的快乐――兴趣情绪的目的。同时也对学生进行了一次热爱祖国山川的爱国主义教育。

(三)完善教学评价,促进学生发展

长期以来,我国语文课堂教学评价偏重于认知方面的定量评价,忽视了情感因素的存在及其作用。这种教学评价体现在语文情感教育中,主要表现在评价时没有充分重视学生的认知和情感的统一,评价时未能兼顾学生的全面发展,结果影响了教学的整体效果。

有鉴于此,教学中,既要具有引导学生掌握知识,发展认知能力、智力,形成良好的认知风格等的明确目标,又要具有形成学生积极的个性倾向性,良好的个性心理特征等的明确目标。在对语文情感教育进行评价时,教师不仅应该重视教学过程的情感性,学生的情感目标的达成情况,而且应关注教学目标的完成和学生的认知,达到知情统一。

同时,情感教育作为语文教学全面发展的关键,应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语文课的意义不仅仅局限于教给学生某种语文知识,更重要的是通过一篇篇凝聚着作者灵感、激情和思想的文字,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情感、情趣和情操,影响他们对世界的感受、思考及表达方式,并最终积淀成为他们精神世界中最深层、最基本的东西――价值观和人生观,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打好基础。

7.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学 篇七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情感如肥沃的土壤, 知识的种子就播在这个土壤上。”语文教学便是如此。语言文字负载着灵动的思想和丰富的情感。如果语文教师能恰到好处、不适时机地引发学生产生情感共鸣, 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那么, 我们的语文教学将较容易地收到传播知识、陶冶性情的双重效果了。

现在的大多数学生更为熟悉数字化的电脑程序, 而情感世界却相对贫乏、狭隘。面对这种状况, 语文教师不妨从以下几方面来开发学生“情感”的矿藏。

一、精心设计导语, 创设良好情境, 开启学生“情感”的大门

“兴趣”是整篇文章教学的起点, 而导语又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导语引入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学生学习整篇文章兴趣的高低。一个好的导语可以很快让学生对要学的内容产生“情感”。如在教学《小珊迪》一文时, 可以这样设计导语:“同学们, 说说你们的童年吧, 你们的童年可以用什么词语来形容呢? (幸福、快乐、美好……) 可是, 你们知道吗?和我们生活在同一片蓝天下, 在资本主义社会制度里, 有很多和你们年龄相仿的儿童, 伴随着他们更多的却是寒冷、饥饿, 死亡时刻在威胁着他们。下面, 我们就一起来听听发生在一个小男孩身上的故事吧!” (放录音) 这样设计导语, 学生很容易把故事的主人公和自己对比起来听录音, 这就为学生学习文章的内容创设了一定的情境, 很容易激发起学生的“情感”。

二、教师适当点拨、演读, 唤起学生“情感”的想象

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可根据教学的需要, 适当给学生设置问题并加以点拨, 对精彩部分不妨演读, 让学生身临其境去体会, 唤起学生“情感”的想象。如在教学《小珊迪》时, 当小珊迪去换零钱好久不见回来, 可引导学生思考:小珊迪去了什么地方?究竟发生了什么事?他会不会是受骗了……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想象各抒已见。如果能达到畅所欲言的境地, 那就说明学生是真正进入文章中去体会资本主义社会里发生在一个卖火柴的小男孩身上的悲惨故事了, 学生也就更容易体会文章的“情感”色彩了。

三、引发学生联想, 激发学生的“情感”表现欲

语文课文中, 我们不仅可以了解到错综复杂的故事情节, 可以感受惊天动地亦或是催人泪下的故事情节, 但更多的是我们可以深层次地感悟到作者对人生的思考, 对信念的追求, 对真理的敬仰……一篇课文学完了, 老师可以为学生营造一个“情感”模拟场, 让学生自由联想, 有时甚至可以改变课文中的故事情节。如在教学《小珊迪》时, 教师可以这样设问:“假如小珊迪生活在社会主义制度下, 假若小珊迪来到我们生活中间, 故事将会怎样发生呢?”这样一问, 几乎每个学生都能说上几句, 这样一来, 既陶冶了学生的情操, 又激发了学生的“情感”表现欲, 让每个学生都能有一种学习的成功感。

8.英语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篇八

[摘 要] 目前正在进行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关注学生情感态度的发展,把学生情感态度的培养渗透到学科教育和教学之中,重视和加强情感教育是素质教育赋予教师的新的使命。

[关键词] 情感教育;素质教育;英语教学;情感目标

[中图分类号] G633.41[文献标识码] C[文章编号] 1671-1270(2009)1-0048-01

在目前我们所使用的九年义务教育初中阶段Go for it教材的教学过程中,教学目标特别强调了一项教学任务――情感教育。怎样在教学过程中运用情感教育呢?这里我谈谈我的体会。

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分析,英语教学与情感教育的关系十分密切,英语教学内含情感教育,而情感教育又是英语教学的先导。[1]所谓英语情感教学就是教师在教学中“以人为本”,运用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有意识地激发和调动学生有利于英语学习的积极情感因素,培养学习兴趣,增强学习动机、自信心、主动性和目的性,提高英语教学效果,从而实现教学中的师生共同参与并和谐发展,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和个性发展。在教学实践中,为实施情感教育,一些老师就搞成了刻意的去寻求“情感点”,效果是适得其反。我在教学实践中体会到,情感教育的强调很有意义,也很有必要。那么作为英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该如何做好“情感”教育呢?

首先,我认为不应该把“情感”教育作为刻意追求的一种教学手段或一个教学过程,而应该是作为一种潜移默化的学习方式。

Harmer[2]谈到教师作为课堂上的语言输入和教学组织者,不仅是知识和智慧的传播者,也是学生的榜样,其情感的力量有时比知识本身的传播更能影响学生。记得在原来的教材中,初三年级Have a good time 这部分的教学中,其中的Lesson 18 Hainan Island is the second largest island of China 一文中,讲到了我们国家的第二大岛海南岛作为著名的旅游圣地,它的民族、人口、名胜、景观等各方面的内容。在制作课件的时候,我专门上网找到了海瑞、东山岭、万泉河、海南的少数民族等方面的图片,让我们那些几乎没有去过海南的学生大开了眼界,有了一个比较直观的认识。可是我总觉得还是不够,应该再给学生拓展更高层次的认识着眼点,我找来一幅中国地图,让学生在地图上找到海南岛。接着提出问题:Do you know which island is the largest in China?学生很踊跃的举起手:Taiwan.“good!very good!Never forget that Taiwan is always a part of our country.”(绝不要忘记台湾永远是我们祖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学生不经意间,很自然的,我的情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目标达到了。我们的教学重点之一——宾语从句也再次呈现。

再者,我认为情感教育在现行的Go for it 教材中几乎每个单元每个话题都隐含着相应的教育内容,教师应充分挖掘并利用教材中积极健康的思想情感因素,有目的、有意识地与英语教学结合起来。在每节课上,随时展开情感教育。让学生在学习和掌握英语的同时受到思想感情的熏陶。记得有一次参加一个优质课竞赛,上课的内容是七年级下册Unit 11 What do you think of game shows?Section A 第一部分内容,上课的老师们分别在不同的班级上同一个内容。参赛的老师们都可谓是准备充分,眼下流行倡导的多媒体、卡片、录音机、道具一应俱全,堂堂都是又唱又跳,生动精彩,卯足了劲儿去迎合时髦的教学模式。可是打分结束了,评委们惊讶的发现居然只有一位参赛老师注意到了“情感教育”——You should choose good TV shows for your grown-up(应该选择对成长有益的电视节目) 。

其实,情感教育的内容就是一句简单得不能再简单的话语。但就是那画龙点睛的一句话,会令那些情商越来越低的学生在眼花缭乱的课堂表演过后有更深的情感体会。因为情感因素除了对学习过程产生直接影响,也是影响学习效果和成功程度的重要因素。[3]

例如在教授七年级下册第3单元 Why do you like koalas 内容时,我先让学生制作一个表格,写出他们喜欢的动物的名字,它们喜欢的食物,生活习性。上课时他们交来的作品包括了许多他们没有学过英文名字的动物,而那些单词都是他们自己查字典查来的,所以这一课我的情感教育内容就是:We should love animals,we should love the nature(我们应该热爱动物,热爱大自然)。

情感教学原则体系中的核心原则就是寓教于乐。这条原则的基本涵义是使学生在快乐兴趣的情绪状态中学习。教师让学生在“乐中学”到“学中乐”的情感转化体验中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比如这学期我们学八年级(下)Unit 3 What were you doing When the UFO arrived?许多男孩子对科幻很着迷的,我让他们下去查找相关资料找到UFO和alien 的介绍。上课的时候,连平时羞于表达的男孩子们都很踊跃了。他们带着自己从网上下载的、杂志上剪裁的图片、文字资料,骄傲的用英文向全班同学介绍他们的战果。结合这个单元我们学习的由When 和While 引导的带宾语从句的过去进行时态的句子的应用,孩子们用得很吃力,但他们还是学得很努力。我趁机引导他们说我们的古人曾经梦想能像鸟儿一样在天空翱翔,可是我们的科技成果带给我们的是什么呢?——至此,这一课的情感目标也就水到渠成:Where there is no -couldnt come true ,there is only -cant think about (没有做不到,只有想不到)。

总之,在英语教学实践中,我始终把“大文科”的理念贯穿于我的教学工作中。通过情感教育的升华,让我的学生除了掌握好英语这门语言之外,还应是懂得热爱生活的拥有高尚情操的现代人。素质教育是全面发展教育与个性发展教育和谐统一的现代教育。我想每一位英语教师在理解了这套教材编写的更深层意图以后,应该摒弃简单的照搬眼下流行的天花乱坠的表演模式,充分认识情感因素对学生学习和健康成长的巨大作用,注重情感教学,从而帮助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

【参考文献】

[1]王蔷.英语课程标准[M].北京师范大学2001年.

[2]Harmer, J,The Practice of English Language Teaching.(M) Person Education, 1991.

[3]Ellis, Rod, The Study of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4年.

[4]魏春霞. 也谈情感教育在教学中的渗透 [N].教师报; 2003年

[5]敖敦.论教学中的情感教育及其实施策略 [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3年

[6]朱小蔓.《情感教育论》与情感教育理论建设 [J].教育科学; 1995年04期; 66-67

9.论情感教育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篇九

论情感教育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情感教育在英语教学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本文通过对情感教育内涵的`分析,阐述了情感教育在英语教学中的作用,并就如何在英语教学中应用情感教育进行了探讨.

作 者:潘红丽 李明虎 作者单位:广西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广西桂林,541004刊 名:平原大学学报英文刊名:JOURNAL OF PINGYUAN UNIVERSITY年,卷(期):25(3)分类号:H319.3关键词:情感教育 英语教学 应用

10.中学作文教学中的情感培养 篇十

------谈中学作文教学中的情感培养

江苏省丰县首羡镇和集初级中学 袁培军 联系电话:*** 内容摘要:古人说“言为心声”,文章倾注着作者强烈的感情,没有感情就写不出好文章。如何培养学生的写作情感呢?

1、结合生活实际,引导学生深入体验生活,丰富情感。

2、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创设情境,激发写作情感。

3、在语文教学中,以读促写,培养学生情感。

4、教师带头写好“下水作文”,诱导学生情感。教师要利用各种机会,有的放矢的进行情感培养,鼓励学生把自己的真实体验表达出来,文章才能言之有物,感人至深。

关键词:作文教学 情感 培养

情感,也称“感情”,指人的喜怒哀乐等心理素质,它是人对客观事物的一种反映形式,是人对事物的一种态度。初中语文新课标要求在语文教学中,要重视学生情感的培养,要把学生的情感体验、态度价值观放在首位。不能只强调语文知识技能的掌握,而忽视了情感教育,作文作为语文教学中的重要领域之一,也是增强学生情感体验,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语文课程标准》对写作提出“写作要有真情实感,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的要求,因此,在语文的作文教学中,教师必须重视对学生情感的教育和引导。情感是作文的灵魂。古人说“言为心声”,文章倾注着作者强烈的感情,没有感情就写不出好文章。如何培养学生的写作情感呢?作为我们农村语文教师在这方面又该做些什么呢?

一、结合生活实际,引导学生深入体验生活,丰富情感。

《语文课程标准》关于写作的基本理念是:“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达的过程”“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热爱现实生活,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我们语文教师只要让学生结合实际,深入体验生活,生活中的一点一滴都会影响到学生,感染学生。生活中的情景无论是好的还是坏的,丑的或美的,都会引发学生不同的情感体验,形成他们独特的观点。长期积累,这就成为他们捕捉写作灵感的基本条件。当他想把自己在生活中看到的、感受到的观点和经验向别人诉说时,这就是写作中的“有话可说,有话要说”。

1、认真观察

教师还要引导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认真观察,在观察的基础上,加以丰富的联想和想像,将自己眼前的景物与事件和以往的情绪经验结合起来,真正投入到眼前的事件中去,来加强情感体验的深刻性。

观察中有两个基本的要素——客观的外在物体和自己所产生的情感体验。我们所要达到的目的就是让学生把二者“浑然一体”。让学生做到二者浑然一体,有两种情况,一是“寓情于景”,二是“触景生情”。前者是指学生正处于某一种情感体验之中,并将这种情感体验溶入自己的眼前之景,从而达到物我两忘的境地;后者是指学生由眼前的景物,使自己记忆深处的已有的情感体验显现出来,从而达到情景互生的状态。无论哪一种情况,都必须借助联想和想像,找到二者的相似点。例如有一个好心的学生扶一个在街上摔倒的老年人,老人起来后,却大声呼叫自己的钱包被偷了,街上的行人都纷纷指责这个学生,后来,这事被学校知道了,这位同学又遭到了老师的和学生鄙视的眼光,他的心里有难以名状的痛苦,后来他看到有一棵树,被过路人扶摇的已经奄奄一息,他以此为题,写出了小树的可怜与不幸,这个学生借助了联想与想象,把自己的情感体验寄托在了小树的身上,将其拟人化,写出了自己的情感。

2、体验挫折

现在的中学生很多都是独生子女,父母娇生惯养,有个别学生还过着“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日子,这样的学生哪里会有生活经历和触动心灵的情感体验呢?引导学生走进实际生活,体验挫折对作文教学的帮助也是不言而喻的。学生适当的参加一些劳动,可以促进他们对生活及对社会的认识,可以体会到父母劳动的艰辛及生活的不容易,从而体谅父母,产生对父母的情感。这是写作中最可贵的东西。我班就有一个这样的例子,今年夏天,一个叫刘萌的同学,上学时,父亲送行,他偶然发现父亲背后衣服上呈现了一道道白色的汗渍,这一幕深深地触动了他的心灵,来到学校写下了作文《上学》,文中的细节描写的生动感人,字里行间流露出了深切的真挚的父子之情。这位同学也由此事悟出了写作必须深入生活的道理。

生活中最能触动人的情感的时候是成功或失败时,尤其是经历挫折时,情感是最丰富的,古今中外的许多作家,都是在经历挫折的过程中有了写作的欲望。高尔基年仅10岁时便流落在“人间”,捡破烂、当学徒、干杂活,受尽了欺凌与虐待,都是他写作的宝贵情感。因此,让学生经历挫折,体验挫折,为他们的写作积累了丰富的情感。

二、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创设情境,激发写作情感。

在平时的作文教学中,教师不能只做写作的指导者和学生情感的旁观者,而是要积极的投身到和谐的情感交流中去,教师善于抒发自己的真情实感,才能更好的引导学生发表自己对生活经历的见解和体验,在轻松和谐融洽的环境中与学生平等交流,激活学生的情感,让学生尽可能大的释放自己的情感,也为写好作文提供了好的条件。人受到环境、事物、气氛的感染时,就会产生相应的情感,当情感不能自已时,便想用语言表达出来,学生的想象和联想能力需要一定的载体来激一定的情境,可以激发学生情感的共鸣。

有一次,在学习过一篇课文后,我要求学生续写一段话:“漆黑的夜晚,电闪雷鸣,风雨交加,我在野外里迷了路”。在这个时候,我利用多媒体播放模拟音频,引导学生想象当时的气氛。结果出乎意料,很多同学都写出了超出平常水平的精彩文章,有的同学写出了内心的痛苦和孤独。有的同学写出了环境的恶劣和自己克服困难的过程,这样一次写作训练,激发了学生丰富的情感。

三、在语文教学中,以读促写,培养学生情感。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阅读是写作的前提和基础,是间接的体验生活。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除了帮助学生学习课内作品外,还要注意引导学生大量阅读课外作品,让学生从阅读中体会真情实感在写作中的重要性,并体验那种人物的生命状态,从而来丰富自己的感情,阅读课文,教师要少讲,让学生多读,精心设计阅读方案,结合课文,适当补充课外的读物。让学生在阅读中加深理解,学会归纳,自由应用。在教学朱自清的《背影》,都德的《最后一课》,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等这些优秀作品的时候,可以引导学生体会文章字里行间流露的作者的情感,从作者的感情中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从而让学生体会到写作中真情实感的重要性。

四、教师带头写好“下水作文”,诱导学生情感。

教师的情感对学生有很强的感染性,农村学生阅读面比较窄,对于作文把握不好优差的尺度。所以教师在指导学生写作之前,自己不妨先试着写一写,这样更有利于指导学生写作以及写作以后的批改,教师写好“下水作文”,以自己的行动带好学生,也更能调动学生写作的积极性。在平时的作文教学中,我经常和同学们按同一要求写同一题目的作文,给学生写示范作文,引发学生情感的动点。例如在教完胡适的《我的母亲》后,我要求学生写一篇关于“母亲”话题的文章。我根据自己的亲身经历,写了母亲在我考上学那年,为了给我凑足学费,隐瞒了家人偷偷卖血的事情,以及在我工作以后,母亲又从家里背了挑选来的最好的大米送给我时,我偶然发现母亲头发添了好多银丝这两个事例,语言朴实,感情真挚,深深地打动了班里的学生。学生课后写出了有关自己母亲关心自己的一个又一个动人的故事。后来我在班里读那些优秀的作文时,教室里出现了少有的寂静,还有许多同学听过作文后潸然泪下。可见学生要有创新,教师必须有更大的创新来带动学生。教师如果能坚持“下水”作文,班里就会出现一批爱写会写的学生。通过下水作文引导学生,学生容易接受,也能更好的诱发学生写作的情感。

赞可夫说过:“只有在学生情绪高涨,不断要求向上,想把自己独有的想法表达出来的气氛下,才能产生出丰富多彩的思想,情感和词语。”要使学生作文充满真情,充满生命的活力,教师要利用各种机会,根据学生的特点,有的放矢的进行情感培养,鼓励学生把自己的真实体验表达出来,文章才能言之有物,感人至深。

11.英语教学中的情感因素 篇十一

一、教学内容上注重认知匹配策略

所谓认知匹配策略,是指教师在教学活动中通过调整学生对教学内容与学生需要之间关系的认知评价,使呈现的教学内容被学生主观上感到满足其需要,从而达到教学内容与学生需要之间的统一,以有效调节学生的学习心向,提高学习的积极性。据此,教师可以运用认知匹配策略,通过适当的启发、诱导,来改变学生原来的对教学内容与自己需要之间关系的认知评价,使之认识到所接触的教学内容是符合其需要的,从而达到调节学生学习心向的目的。有时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有关需要本身并不强烈,处于未被激活状态,这就要求教师首先要激活有关需要,然后再启发、诱导学生对教学内容与该需要之间的认知评价,以调节学生的学习心向。例如:《英语》(第二册)第十单元的教学,可运用匹配策略,具体做法如下:(1)在启发式导入这一环节中,以自由谈话这一学生喜爱的形式导入课文。(2)在分析课文这一教学环节中,以层层递进、共同探究的形式来操作。整篇课文的内容通过三个层面的问题予以呈现。第一层面处理的是较为简单的表层问题。第二层面的问题较难,涉及课文中的细节,学生在表述时需动用更多的认知策略。第三层面的问题是一些思辨性问题,目的在于充分挖掘教材中隐含的思想以及容易被学生忽视的细节。这一环节因带有较强的思辨性,需要学生更多地共同讨论并且探究,从而解决问题。(3)在深层次拓展课文内涵这一环节上,采用角色扮演这一形式,使学生在自然的、兴趣盎然的形式中,融入角色的内心世界,从而充分发挥想象力。

二、教学组织中实施张弛调节策略

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重视从情感维度对教学组织形式进行优化处理,以便在课堂中,教师伴以生动丰富的语言及表情手势进行教学,接纳学生的个体差异,宽容学生语言形式的错误,为学生营造一个宽松、开放的课堂环境,让学生以愉快的心情学习,降低焦虑,排除自卑,勇于参与口语交际、小组成员合作等课堂活动,获得更多交流与练习的机会及更高效的“语言有效吸收与产出”,这有利于学生产生内在的学习动力,促进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张弛调节策略就是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注意激发和调控课堂气氛,使不同的课堂气氛有节奏地交替转换,并与不同的认知活动相对应,从而通过学生在课堂上丰富的情感体验来达到知情相互促进和交融的效果。这一策略要求教师在课的设计中将一节课的不同认知活动阶段与张弛不一的氛围组合,并在讲授中有效把握。如将讲授新课、课堂练习与略微紧张的氛围结合,将集体竞赛、评比与轻松、有趣的氛围相结合,将小组讨论与平静的氛围相结合等。随着一节课中不同认知活动的交替,这些氛围也交替转换。例如:在归纳直接引语转变成间接引语这一语法规则时,如果仅仅在黑板上列举出人称变化、时态变化、要注意的事项及相关例句等,教学内容的呈现是枯燥乏味的,学生的学习热情得不到充分激发。教师不妨先播放动漫录像片,如片中调皮的鹦鹉Pony喜欢把主人Jim的直接引语转变成间接引语告诉观众。例如:“I want to play football with my friends.” Jim said (that) he wanted to play football with his friends.“Are you all right, Lucy?” Jim asked Lucy if/whether she was all right.活泼的动漫录像片给学生带来新鲜感,而且片中内容能启发学生观察直接引语变间接引语的规则,引发学生的兴趣。

三、教学评价中多采用积极性评价策略

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重视从情感维度对教学评价进行优化处理,注重评价的激励功能、评价形式的多元化和学生发展进程中的形成性评价,让每位学生都感到,只要努力就能成功,今天的自己胜过昨天的自己。积极性评价策略要求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教学评价时,要从鼓励的角度出发,充分给予学生积极的评价,使学生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因为每个学生都具有一定的潜能,潜能的发挥离不开积极的情感活动。教师可以通过情感性地评价学生课堂上的表现,来表明教师对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做出的各种反应的积极肯定态度,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激发他们的内部动机。积极性评价策略中的“积极”一词是就教学评价产生的效果而言,并不意味着教学评价不能使学生产生负性情感体验。换句话说,负性情感体验并不一定会导致消极的效果。例如:在写作课上学习用英文写求职信,有些学生表现出较强的自主意识与能力,在课前预习时已从电脑网络中搜索出招聘、应聘的信息,了解了一些职业与职位的特点,然后针对自身的特点与发展潜能,写出个人求职信并且附个人简历,表达得落落大方,条理清晰。教师应及时公开表扬他们的自主意识与能力,鼓励学生都学会用电脑搜集信息和资料。

12.英语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篇十二

英语教学是一种学习并掌握英语知识的实践活动, 因此, 在教学中, 不能没有情感教育。没有情感的语言教学, 犹如在干涸的田地里播撒种子, 即使能长出幼苗, 也会因缺少水分 (这儿指的是情感) 的滋润而慢慢的枯竭直至死亡。并且目前英语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关注学生情感态度的发展, 把对学生情感态度的培养渗透到教学中去。在教学中有意识地以积极的情感去教育学生, 激励学生, 让学生从中得出积极肯定的反应, 从而达到教育的目的。

和传统的老师讲, 学生听的英语教学相比, 情感教育在英语教学中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情感教育有助于树立“以人为本”的教学目标观

现代教育思想主张“以人为本”, 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本。英语教学在对学生进行语言技能培养、思想教育和文化传播的同时, 实行情感教育已经达成了共识。“以人为本”的核心就是以学生的发展为本, 强调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体差异相统一。在教学中, 教师要以学生为中心, 尊重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创新精神, 激发和利用影响学生学习效果的积极情感因素, 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 培养他们健全的人格和情感素质。通过情感教育可以实现英语教学中的师生共同参与并和谐发展。

二、情感教育有利于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

师生间的情感交流对提高教学质量会起到积极的作用。俗话说:“亲其师, 信其道”。融洽的师生关系会让学生把他们对英语老师的好感转化成对英语的学习和热爱。教学实践表明,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品尝老师关爱的甘露时, 一定会轻松的享受到知识的芬芳。同时, 和谐的师生情感是愉悦、健康的心理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令师生双方配合默契, 令教学机制超长发挥, 让教育成为师生共同的精神享受和生命中有价值的时光。

三、情感教育有利于树立学生学习英语的信心

自信是成功的秘诀, 是优秀人才必备的心理素质, 同时也是取得事业成功的重要的精神支柱。一个人只要有了成功的决心和信心, 就会产生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 鼓舞自己向着目标奋斗。因此, 教师应把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信心放在首位, 而情感教育可以帮助教师实现这个目标。

四、情感教育有利于培养并保持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兴趣是学生学习动机的内在起点, 是培养学生探索精神的直接动力。对于中国学生来说, 学英语最大的困难是接触英语的机会太少了, 除了在课堂上应用英语外, 课余几乎没有机会练习英语。要培养学生们学习英语的兴趣并保持这种兴趣, 教师只有用自己最真诚的情感去感化他们, 让他们能兴趣盎然的投入到英语学习中去。

情感教育既然在英语教学中有着如此重要的作用, 那

么, 在教学中如何实施情感教育呢?

一、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为了了解学生的情感态度, 帮助他们培养积极的情感, 教师必须首先与学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良好的人际关系可以形成无拘无束的教学氛围, 激发学生昂扬的学习情绪, 挖掘学生创造潜能的直接因素。如师生间经常用英语进行会话, 见面时倒一声“Good Morning”“Hello”或“How are you going?”分手时说一声“Goodbye!”简单而亲切的话语, 不仅会消除学生对老师的戒备之心, 拉近师生间的距离, 引起学生对老师的尊重和信任, 而且还会使学生把对老师的爱迁移到英语学习上来。

二、对学生, 特别是后进生倾注满腔的热情

爱是教育的前提。教师对学生的爱是教师的天职, 是一种具有伟大意义的情感活动。每一个教师都有爱, 但能对后进生倾注更大的热情和更多的关爱是检验一位教师师德好坏的重要标准。将情感教育融于后进生的转化之中, 就要求我们教师深入细致地了解学生, 真心实意地关心学生, 充分尊重、信任学生。

三、优化课堂教学

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要更新教育观念, 转化角色。教师要改变传统教育中一呼百应的知识权威形象, 要走下讲台与学生平等的交流, 要充当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和监督者。在知识的讲解中, 要巧用幽默的语言。良好的幽默语言具有快速弥漫性和情感感染力, 教师的幽默教学风格会给课堂带来生气和宽松的氛围。教师运用幽默的语言讲授知识, 可以让学生直接感受到教学过程本身的幽默、享受到愉悦的情感体验, 从而摆脱苦学的烦恼, 进入乐学的境界。还有, 教师在评价学生的课堂答问时, 还要多鼓励, 少指责, 不要动辄训斥学生, 应该对学生充满良好的期望。在学生答问完毕后给予“good!”“excellent!”“You are very clever!”之类的肯定。

四、教师要树立良好的形象

“学高为师, 身正为范”。作为教师, 应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崇高的敬业精神、文雅的行为举止、端庄的气质、得体的衣着, 这些要素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因为良好的形象更能让学生亲近, 缩短与学生的距离, 与学生建立良好的情感, 从而受到学生的喜欢, 进而学生就喜欢英语这门学科。教学实践证明:只有引起学生强烈情感体验的教学内容, 才会留下深刻的印象, 甚至长久的记忆。通过以情施教, 发挥情感的信号能力, 提高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 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13.语文教学中的情感熏陶 篇十三

[摘要]:语文教学应将情感熏陶贯穿于日常教学过程中。行之有效的方法有:教之以情,激起共鸣;启迪想象,引入意境等,采用这些方法以达到发展智力,塑造灵魂,培养创造美的能力的目的。?

[关键词]:情感;熏陶;睿智

语文新课标,把语文定位在“培养高尚的情趣和一定的审美能力,培养学生陶冶情操,感悟人生,升华精神境界”。这一定位决定了语文课堂教学的本质,不再是老师教语文基础知识、训练语文技能、强化解题方法,而是情感与价值观的培养。在呼唤新的教学理念的今天,我们应该把情感熏陶,贯穿于日常的教学过程中去。?

那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加强情感熏陶呢?通过实践,笔者体会到:教之以情,激起共鸣;启迪想象,引入意境,是一种有效的手段。?

一、教之以情,激起共鸣?

刘勰在《文心雕龙・知音》篇中说:“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沿波讨源,虽幽必显。”创作者之所以能“辞发”,在于“情动”,文章之所以“虽幽必显”,在于观文者的“入情”。刘勰在这里说明了“情”对于创作者和鉴赏者所起的重要作用,文章是心灵的产物,鉴赏一篇文章同样也需要用心灵去感悟,只有观赏者的心灵和创作者的心灵产生了沟通,乐其所乐,悲其所悲,才算读懂了一篇文章。所以说,在潜移默化上,在情感熏陶上,在对于学生思想产生影响上,语文课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如果语文课堂教学能做到“披文以入情”,以及“讲文以入情”,就一定能使学生在情感上得以认同并引起共鸣。这就跟演员演戏要“进入角色”是一样的。那么关键是如何使学生“进入角色”。?

首先,讲究开讲艺术,营造课堂教学气氛,“新课导入”这一关尤其重要。上课伊始,学生的情感,处于蛰伏状态,如何掀起学生情感波澜,促使学生进入最佳情境?实践证明,或渲染一种气氛,或创设一种情境,或高唱一首歌,或竟猜一个谜,或播放一段乐曲,或表演一个小品,或朗诵一首诗,等等,均有良好效果。总之,开讲是一门艺术,更是一种创造,它是打开学生求知大门的金钥匙,更是架起教学目标的认知领域与情感领域的金桥。实践证明,好的开场白能使学生身临其境,心入其境,让文中所写景和事、人和物、情和意,猛烈叩击学生心扉,在学生心中产生共鸣,让学生跨越时空、激发兴趣、丰富想象、激活思维,受到情感熏陶。?

其次,以读入情,以读入境,以读会心。掌握一定技巧、富有感情的朗读,能将学生引入意境,从而认识文章中反映的客观现实而受到教育。人们常说:“只可意会,不可言传。”让学生去意会文章不可言传的入微之处,唤起激情,进入意境,就是凭借朗读来加强情感体验的,所以要求教师的示范朗读。?

教师融之以情,读出感情,才能激起学生的感情。语文教材中有不少内容优美、语言生动的美文佳作,教学这样的文章,不宜把知识过于割裂,而可通过有感情朗读来完成教学任务,教学时可让学生从正确的语音、语调、节奏方面直接感受作品的内容,引起学生情感的共鸣,这样美读 使学生“耳醉其音”“心醉其情”,从而在师生双方共同努力下,达到事半功倍之功效。?

如教《木兰诗》这样一首脍炙人口的叙事诗,一定要发挥朗读作用,教师先示范一遍,学生在有表情的.朗读中体会思想感情,再把对诗歌形象分析巧妙地与诵读结合起来,通过一次次朗读尝试,学生们看到了一个个鲜活形象:忙碌织布,勤劳能干的木兰;扶机叹息,善解人意的木兰;行军匆匆,坚毅勇敢的木兰;辞官回乡,女儿本色的木兰。教师引导学生从诗的感情色彩到具体形象,也就是从符号到旨趣的过程,是培养学生感悟到产生情感的过程。那时刻,谁不为那些突出人物形象的掷地有声的语句,谁不被诗的艺术魅力所折服,谁不为之动情,充满对木兰敬佩之情?“此时无声胜有声”这种效果是任何刻意分析、讲解所不能伦比的。?

再次,力求用生动富有表现力的语言进行讲解、分析,讲出感情。教师讲解课文的过程,不仅是师生共同进行文学鉴赏过程,同时也是一种情感交流,艺术形象再创造的过程。教师在讲解前,首先对教材深思熟虑,使自己情感融于课文中,然后再让这种艺术形象活现于讲台上,教师在这个过程中,不仅要统观全局,充当导演角色,同时还要细致入微,惟妙惟肖地充当演员角色。“情感派”名师于漪认为“激情”并不只是“艺术家头上

14.谈谈政治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篇十四

第一,文革中的极左路线、空头政治、教条主义影响,人们厌倦了政治,使得社会上的确存在一种说起政治就反感的倾向,而这种倾向反映到学生身上就是混淆政治和政治课的界线,提起就“烦”。

第二,在改革开放、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过程中,受商品经济大潮的冲击,一段时间内,社会上重物质文明、轻精神文明,一手硬、一手软,形成了追求物质享受、感官刺激的风气,拜金主义、功利主义的泛滥,对学生产生了不良影响,感觉政治课中的道理是“虚”的,个人实惠才是“实”的,因此,对政治课表现出不感兴趣。

第三,腐败、不正之风的存在和影响。使学生感觉理论与实际脱节,反差大。加上各种政治活动和集体活动中的形式主义,甚至弄虚作假,使学生认为政治课“假”。以上这些严重损害了政治课的可信度,成为影响政治课教学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

二、家庭方面:

现在在校学生的父母,都经历过十年**,而且大多文化程度不太高,做为被耽过的一代人,他们普遍都望子成龙,望女成风,对子女的学习都有高标准、严要求。但出于各种原因,他们对子女的政治课学习要求只集中体现在一个字。就是“背”,那怕是死记硬背,那怕是考试前临时抱佛脚,只要能及格就行,说到底是一种应付的态度。这不仅降低了学习上来自家庭的期望值,而且助长了学生对政治课的错误认识。直接影响到教学的进行。

三、教育体制方面:

由应试教育转变为素质教育还有相当长一段路要走,而应试教育特别是3+2的高考对理科生政治课的学习影响和冲击是非常明显的。

四、教材方面:

政治课教材虽说不断在改进,但如何适应新时期培养人才的要求,既加强科学性、知识性又结合学生特点的问题还有待于进一步很好解决。这也在某种程度上造成学生不感兴趣。

五、教学方法方面:

应试教育下的教师教条条,学生背条条,考试考条条的模式还没有根本改变。使学生感觉学习“枯燥无味”缺乏兴趣,以至影响学习。

15.课堂教学中的情感教学 篇十五

关键词:教师,情感教学,情感交流

所谓情感教学, 从根本意义上而言, 就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 在充分考虑认知因素的同时, 充分发挥情感因素的积极作用, 以完善教学目标、增强教学效果。这是作为教育者的人对受教育者的人进行教育所应实施的真正的教学, 在这样的教学活动中, 认知因素和情感因素才能得到和谐的统一。现代情感教学心理学认为:课堂教学除知识交流的主线外, 还有一条情感交流的主线。新课改要求学生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者能够协调、平衡的发展。这就要让学生眼里不能只有知识, 而且还应该使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 受到方法的训练、情感态度与价值的熏陶。

一、情感教学促进认知

1. 人心者莫先发乎情

教学活动是在知识、情感两条主线相互牵制下完成的。进行情感教学, 不仅可以促进和补偿学生的智力活动, 优化课堂教学, 提高教学质量, 而且对培养良好的个性, 提高人的素质有着重要的意义。知识往往是通过情感这个媒介才能更好的被学生接受, 内化。情感教学是一种与从认知角度研究课堂教学相对应的教学, 情境教学, 愉快教学等都是这一教学模式下的探索。它能够帮助学生在获取新知的过程中激发自己的情感, 净化自己的心灵, 从而实现知、情、意、行的高度统一。单纯的知识教育导致学生缺乏自主个性和独立人格, 要解决这一问题, 不仅要从技术层面, 还要从情感培养层面入手。因为情感价值观是一种深层的根本的制约力量, 学生的情感有了一定的倾向, 才会产生持续不断的, 对个体生命构成意义的变化。

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 教师总是带着某种情感, 而学生总是带着某种情感在学, 没有人情感的教育过程是不存在的。整个教学过程, 不仅是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传授, 也是师生间情感的交流过程。教师在教学中要想拨动学生的心弦, 就要以情感人。认知决定情感, 而情感影响认知。因此, 要想提过课堂教学的质量, 老师就要积极引导学生, 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

2. 以情而激

情感跟人的需要相联系, 积极的情感可以使学生形成强烈的学习动机, 驱动学生主动地学习。当完成某一学习任务、达到一定的学习要求之后, 又会产生新的需要、新的学习欲望, 促使他去完成新的任务, 达到新的学习要求。同时, 情感跟人的认知、记忆及思维等认识过程的各种成分都有着密切的联系。积极的情感不但能激发、调控认识活动, 而且还能充实认识内容、使认识更加丰富, 推动认识的发展。成功的喜悦会使学生更加乐于学习, 增强活动能力, 促进学习发生迁移, 使得学生更好的发挥自己的潜能, 弥补缺陷。而消极的情感则使得学生心灰意冷、悲观失望, 甚至厌学。当然, 学生的学习是一项长期艰苦的劳动, 必须要有坚强意志力的参与, 情感的渗入起到很好的催化剂作用。随着年龄的增长, 人的情感逐渐内敛和收缩, 不再轻易的外露和被激发, 因此, 对于各个不同专业的学生, 教育者应该分析其所学专业特色情感特点和发展水平, 采用不同的方法和手段, 激发其热情, 将注意力集中于创造性的学习中。

二、如何进行情感教学

1. 创设和谐的课堂气氛

和谐课堂是指在课堂教学中, 师生之间营造的一种民主、平等、愉快、积极的教学氛围, 以促进学生智能、情感价值观的主动发展。和谐的课堂气氛, 首先要求师生间的相互尊重, 尤其是教师首先应该尊重学生作为独立的人的地位, 心里时刻装着学生, 设身处地的为学生着想, 让学生彰显个性, 用自己的眼光看世界, 合理的用脑分析和解决问题, 用自己的行动诠释生命, 成为一个健全、独立、完整的人。此时的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是所谓的“我与你”, 是“主体与主体”的关系, 而不是“我与他”或是“主体与客体”的关系, 这也就意味着教师当初一个独立的个人, 可以自己主动探索, 教师充分相信学生, 挖掘其潜力, 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学生的潜能是惊人的、无限量的。著名的“罗森塔尔效应”告诉我们, 信任、期待的情感, 可以产生一种意向效应, 给人一种器重的暗示, 增强人的自信心, 唤醒“沉睡在心灵中的智力巨人”, 产生一股力量, 促其不断努力, 取得进步。这种效应主要源于教师对学生发展潜力的信任和期待, 源于师生关系的改善。教师应该相信自己的学生, 不失时机的鼓励、称赞学生, 激励他们奋发向上, 此时的课堂, 就是一个能够教会学生学习, 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教会学生观察世界、了解世界的方法, 教会学生用合理的方法、创新的方法、自己的方法来获取自己需要的知识, 使得学生能够乐于发现问题, 乐于分析问题, 最后解决问题。

和谐的课堂气氛, 也要求学生之间的和谐与合作, 让学生能满足情感接触的需要, 感受到别人的关心和同情, 感到自己与周围人是和谐的, 感受到周围其他人的悲伤和快乐。这种和谐的气氛对形成学生团结合作、关爱他人的精神有重要作用。学生因学习成绩和能力的不同而进行不同层次的合作学习, 使他们认识到自己在所在的集体中是不可或缺的, 是起着重要作用的, 从而更加乐意的为共同的集体奋斗。

2. 综合性的教学目标

课堂教学的基本目标是使学生掌握基本的知识技能。随着社会的发展, 对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不仅是传统的知识技能方面的要求, 还有对个体情感、操行等方面的要求。正是这些新的要求, 不是我们传统的授受式的课堂教学所能达到的。因此, 在现代的课程改革中, 总是提倡合作学习, 启发教学等, 希望能够使得学生们意识到团结的重要性, 发挥自己独特的个性, 认识到自己的无可取代, 不断探索和创造, 形成创造性思维。在课堂教学的整个过程中, 起主导作用的教师就要不断创设情景, 引导学生在获得基本的知识技能的同时, 习得积极的情感态度, 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情感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的, 对知识的教学, 我们首先是创设一定的问题情景, 提出问题, 让学生感受到某些现象和刺激的存在, 产生兴趣, 引起注意, 由此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和讨论。教师遵循教学规律和学生的认知规律, 联系教材的特点和教学要求, 运用多种教学方法, 创设直观情境, 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引导质疑问难, 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 把教师的教学要求转化为学生的学习要求, 把教师的教学目标转化为学生发现并认定的学习目标, 积极主动的参与学习活动, 以自身独特的眼光看待问题。教师注意调控学习过程, 采用灵活多样的方法启发点拨学生运用科学有效的学习方法理解知识, 使得学生会动脑、动眼、动手、动口、动手、动情, 会想、会看、会做、会说, 敢于抒发情感, 敢于标新立异。

同时, 教师对学生要进行及时鼓励, 让学生获得学习成功的满足, 激活学习的创造热情, 体验实现自我价值的喜悦。同时, 由于情感是富有个性特征的, 所以在事务评价以后, 教师要善于将学生获得的价值观、信念组织到一个内在和谐的系统内, 并用来指导学生的行动, 内化为学生的性格, 让学生受到一次完整的情感教育。

3. 教师自身素质

要带动学生的情感, 使学生信服老师, 跟着老师的思路走, 尤其要求老师要能够为人师表进行言传身教, 寓情于教。“正人先正己”, 教师只有自己先树立起良好的师德形象, 才能作为学生学习的榜样, 教师的思想道德、言谈举止都在无形中影响着学生, 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它不仅对学生有熏陶感染、潜移默化的作用, 而且直接证明着教师言行的真实性和可信度。学生对教师知觉过程中, 会对教师知觉的某种映像不加分析的扩展到其他方面去。另外, 学生对某教师产生了好的映像, 就很可能对该教师所教的课程的学习产生好学之心, 上课认真, 积极思考;反之, 如果学生对教师的某一方面产生了不好的映像, 就可能贬低或是看不到教师的其他优点, 从而产生厌学情绪。晕轮效应也告诉我们, 人的认识经常发生偏差。因此, 教师无论是在课堂上, 还是在日常的生活中, 都应该随时注意自己的言行举动, 切实做到为人师表, 用自己的高尚的言行感染和带动学生, 增进师生的情感, 从而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使学生感觉到来自老师的真诚情感, 激发心灵深处的火焰, 克服生命本能的惰性和自卑, 萌生仁慈和关爱。

教学过程, 本就是教师传授知识或经验给学生的过程。教学内容是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共同认识的客体, 是师生共同活动的媒体和中介。教学内容不同于教科书, 他是教师内化了的知识, 在教师充分了解学生的发展水平的基础上, 通过自己的特殊加工而形成, 其中已经包括了教师自身的情感因素, 带有教师自己的意志色彩。因此, 教师在进行教学活动之前就必须对教学内容有详细的了解, 把其和自己融为一体, 这样才能为其教学工作做准备, 在教学的过程中重难点突出, 真情流露, 真正感动学生。课堂教学是丰富情感, 体验情感的主战场, 教师应该充分利用课堂的时间, 运用各种手段来丰富学生的情感, 提高教学质量, 从而达到教学的目的。

三、小结

情感是教育工作的前提, 是教育工作的基础。在教学中只要教师切实做到以情施教, 以情动人, 真正做到既是学生的良师, 又是学生的益友, 定能真诚所至, 金石为开, 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投身于学习中。

参考文献

[1]肖川.教育的理想与信念[M].长沙, 岳麓书社, 2002.

[2]周海玲.借助潜在课程.培养学生正确的文化观念[J].教育探索, 2007 (9) .

[3]张君静.积极情感教学刍议[J].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院报, 2005 (1) .

[4]柳虎.浅谈教学理论的几个问题[J].吉林教育, 2007 (5) .

[5]徐红霞.浅析情感教学—充分发挥情感因素在教学过程中的积极作用[J].科教平台, 2005 (25) .

[6]潘晓霞.运用情感教学心理学原理于教学之中[J].科学教育, 2003 (4) .

[7]李兰京, 优化课堂模式促进学生发展[J].新课程改革与实践, 2007 (6) .

上一篇:与家长有效沟通的意义下一篇:管理评审总经理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