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几点心得(精选20篇)
1.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几点心得 篇一
小学英语入门教学中的几点心得
在小学英语入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针对小学生的年龄特点,以人为本,遵循“为用而学,在用中学,学了就用”的原则,在教学中,让每个学生以浓厚的兴趣,在自然的英语环境中,参与丰富多彩的活动,使学生在游戏中学习,在活动中培养应用语言的能力。本文主要从如何培养英语初学者(三年级)学习兴趣,如何提高英语口语运用能力等方面入手,阐述了在小学英语入门教学中的几点心得。
一、培养兴趣,循循善诱
托尔斯泰说: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兴趣。小学生精力旺盛,好奇心强,求知欲也强,在他们初接触一种新的语言(英语)时,他们一定是充满好奇的。笔者在第一堂英语课上,对四个初学英语的班级进行了粗略的调查,提出了一个问题:“我们为什么要学英语?”75%的学生的答案是能跟外国人说话,能听懂他们在说什么,可以出国留学等,还有大概25%的学生说不知道。这两类人,前者对英语充满了憧憬,后者却很迷惘。但无论是前者还是后者都需要教师的正确引导。英语作为一门语言,需要坚持不懈地去努力,因此对前者要灌输这样一种信念:学英语是一种持续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所以要为自己的理想不断地努力;对后者更要用英语自身地魅力去吸引他们,因为在他们的头脑中还没有为什么学英语的意识,这类学生如果引导不当,极易失去学习英语的兴趣,因为他们是盲目的。因此,教师在引导他们进入这个语言世界乃至传授知识的每一个环节都要精心地设计,营造轻松,愉快,生动的氛围,尽可能避免枯燥,让这个过程变得趣味十足,生动活泼,充分运用直观教具,电教设备等来调动学生们得学习热情,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时时吸引他们的目光。例如:在对话表演(Read and Act)这一环节中,笔者制作了课文中涉及到的人物的头饰,指导学生分角色,带动作,代表情表演,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和使用英语,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往往既是导演又是演员,与小朋友们共乐。小学生的另一特性是好模仿,作游戏。表演这类活动恰恰符合了他们的兴趣爱好。同时体现了新课程标准里“学生‘在学中用,在用中学’”的理念,使所学语言技能与实际相联系。这样学生不但掌握了语言而且体会到了英语的交际功能,从而使他们在遇
到实际情景时可用英语直接交流,达到实际运用的目的。
二、以学生为主体,师生互动,情感交流
《学记》中说:“亲其师,信其道。”融洽的师生关系是教育成功的基础。皮亚杰也认为孩子所受的社会互动的质量和数量将会极大影响他本身成长发展的速度,要推进素质教育,优化教学过程,就要使课堂教学极力避免死板,这就要师生之间的互动。教师要用自己的教态,包括语言,情感,动作去引导和激励学生。教师要走下讲台,融入学生当中,教师既要是学生可信赖的师长,又要是学生可亲近的朋友。笔者从走上讲台的第一天起,就认真实践了这些准则。在这里要讲一讲让我感受较深的体态语(Body Language),它作为小学英语教学中的一种辅助教学手段,可形象,生动地表达出言语无法表达的意思,易帮助学生理解。如在人教版三年级英语上册人体五官的教学中,shake your body, clap your hands, snap your fingers, wave your arms 等一系列动作的教学中,教师用动作示范的教学方法安全地融入了第二语言,也发展了学生的想象思维,这是中文解释所没有的效果。教师和学生一起动起来,说起来,既能活跃课堂气氛,也提高了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学习兴趣和课堂教学质量。同时,体态语还有特殊的情感魅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一个信任的目光,一个赞赏的微笑,一个肯定的点头都会给学生带来巨大的精神力量,也自然而然地拉近了老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在问候语教学的这一块内容里,有“Good morning!What’s your name? Nice to meet your!”等的句型练习。首先,笔者自己带上不同的头饰,自编自演了一段对话:
C: Hello!I’m Chenjie.What’s your name?
M: My name is Mike.C: Nice to meet your!
M: Nice to meet you, too!
在让学生初步了解了对话场景之后,笔者安排了一位基础较好的学生,共同示范表演。笔者边说“Nice to meet you!”边握手,同学们都会心地笑了,从他们的笑容里,笔者发现了他们的惊讶之情,他们发现老师竟能和同学那么亲近。接着,笔者来到学生中间,伸出右手,亲切地对学生说“Nice to meet you!”学生也友好又略带腼腆地回应:“Nice to meet you!”.笔者如此示范了一些学生
之后,然后扩展到同桌之间,小组同学之间边说边做动作,这样学生既熟悉了句型又融洽了师生关系。与此同时,笔者还注重在课后与学生的交流,沟通,聊聊他们的兴趣爱好,聊聊他们对英语课堂的看法,在这个过程中,笔者多方面地获取了教学效果的反馈,也密切了师生之间的关系。
新课程标准强调的是学生“能干什么“,因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将长期以来缺少互动的传统的教学方式转变为以学生为主体,活跃教学气氛的教学方式。教师要有意识地改进教学方式,精心设计教学方案,重视学生参与,多给学生练习时间,做一个给学生搭建舞台,让学生做主角的引导者。
三、创设情境,实践交际
小学英语教学的目标就是帮助小学生掌握英语的言语技能,培养他们用英语进行初步交际的能力。在课堂的40分钟里,教师要尽量把时间交给学生,让学生尽情地去交流,表演,并坚持使用课堂用语,力争少讲母语。国外教育家雅克· 哈拉克曾说过“非正式教育是一种典型地终身过程,因此我们必须注重在课外创设交际环境,如师生见面时,笔者都用英语跟他们打招呼,问候,这些初涉英语地小朋友们对这样的见面方式还是很感兴趣的。每次下课离开教室,学生们都会跑上来用英语道别,这令笔者很开心,很欣慰,英语已渗入学生们的生活中,说英语已慢慢成为一种习惯。
四、以人为本,注重能力培养
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是:以人为本,以学生发展为本,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为总体目标。故在对初涉英语的学生的教学中,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重视学生听说能力的培养
教师应在语言信息输入环节加强原版听力带及原声教学盘,教学软件及课件的运用,只有对学生进行大量的有形有声的视听读的输入,学生才能有地道的说的语言输出,故笔者利用教材及活动手册中的听力资料对学生进行听听做做,听音画圈,听音标号,听音复述,听音连线等听力活动。
2、注重培养学生的模仿能力
模仿是小学生的特性,合理地利用他们这一特性,有助于提高英语入门教学的功效。因此要让他们养成两种习惯:在课堂上,培养学生模仿教材原汁原味英
语的习惯;在课后,养成每天模仿教材英语10分钟的习惯。
3、注重英语国家文化的渗透学习
语言是交际的一种工具,我们学习英语并不仅仅是英语本身,而是其潜在的交际功能。因此在英语教学中渗透英语国家的风土人情,社会习俗,让学生在学习英语的同时了解外国文化是极其必要的。
实践证明,小学英语教学要符合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通过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激发和培养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培养他们运用语言的能力,为他们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教师要不断提升自己的素质,以亦师亦友的身份与学生共学习,共成长!
2.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几点心得 篇二
1 重视绪论课的教学, 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
绪论是学生们接触这一学科的第一步, 因此, 作为教师来说, 要想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 应该从绪论方面入手, 从绪论中找到吸引学生的关键点。教师可以将电工电子专业所涉及到的新技术介绍给学生, 然后对电工电子的发展前景进行介绍, 让学生们从思想上认识到电工电子运行的高效性。同时还应该对身边的一些电力设备的工作原理进行讲解, 让学生们从浅入深, 对电力电子的奥秘性进行探究, 增强学生们的求知欲。
2 合理选择教学内容, 做到学以致用
由于电工学是一门实践性相对较强的学科, 所以, 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根据课程内容的特点以及学习的学习能力等方面的内容来对课程进行设置。要以基本的理论为支撑, 选择实用性相对较强的课程内容。同时还能够让学生能够利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例如, 在对电路部分进行讲解的过程中, 主要对基本的概念、定律以及分析方法进行学习。对于电子测量的内容完全可以剔除掉, 可以和实验部分相结合。这就是合理地选择课程内容。而且, 在授课的过程中, 教师应该让学生们了解到这些内容的重要性, 并且和实际的工程技术相联系, 实现学以致用。
3 采用多种教学手段, 调动学生积极性
3.1 启发式设问, 提升积极性
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 需要设置一定的问题, 这些问题都是针对教学内容而设定的。需要学生们在充分了解到课程内容的基础上, 提升自身学习的积极性。但是对于这些问题教师不应该直接简单地提问, 应该采用设问的方式来进行。同时还应该将问题放置到具体的内容中。这样学生们就会一边寻找答案, 一边提升学习的主动性。其中比较典型的例子就是在电力系统概念的学习中, 教师可以通过一些异常的放电现象来提出问题。让学生们对具体现象进行了解之后, 找到问题的答案。可见, 这中启发式设问的方式在课堂教学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3.2 应用类比法, 比较记忆
电工学这门课程中的一些概念是比较类似的, 有些学生就会混淆。教师在讲解一个新概念的时候, 应该对已经学过的改变顺带讲解, 这样学生们就会对不同的概念进行明确。在次过程中, 教师应该采用类比法, 同时提升学生们发散性思维的能力, 提升学生们学习的高效性。在提升学习效率的基础上, 将具体的重视进行掌握, 进而达到电工专业教学的特点。这种方式的优势就是不仅可以降低学生们对新知识的恐惧, 还可以提升学生们的记忆力。
3.3 多媒体教学内容更加真实, 简单易懂
《电工学》的教学内容更加抽象, 配有大量的理论概念, 用传统的教学方式达不到理想的教学目的。采用多媒体教学可以使学生更加直观的看到课程所学内容的实际应用, 元器件的动作情况。通过使静止的图片生动的展现出来, 激发学生学习《电工学》的热情。采用多媒体教学可以在短时间内完成丰富的教学课程, 提高了教学与学习的效率。
4 注重实践, 加强实验教学和实践活动
《电工学》作为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 实验是展示其教学魅力的有效手段, 它化枯燥为生动, 化抽象为具体, 化平淡为神奇, 为理解和掌握好新知识创造条件。例如:在教学“自感现象”一节时, 可以先安排两个演示实验, 学生仔细观察实验现象, 教师适时引入课题。总之, 要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加强对学生实验技能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在实验课中, 要求学生在课下根据实验题目自己拟定实验方法、实验步骤以及所需使用的仪器设备。在上实验课操作之前讨论解决问题, 然后学生进行独立操作, 测出实验数据, 最后写出完整的实验报告。这种办法有利于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习惯, 提高学生实际操作和研究问题的能力。如功率放大器实验, 其中包含变压、整流滤波、稳压电路、功率放大电路等, 并在电路中设置一些测试点。
通过实验可达到以下几个目的:学习万用表的使用;全波整流电路输出电压理论与实际值是否相符;稳压电路电压在电流波动或负载电流改变时是否保持稳定。经过这样的设计, 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又能通过实践来掌握理论, 在实践中巩固理论, 用理论指导实践, 从而达到较好掌握知识、提高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目的。
5 讲究学习方法, 培养学生良好习惯
《电工学》既需要掌握牢固的理论基础, 又需要学会分析电路。因此, 在传授知识的同时, 还要使学生学会正确的学习方法, 提高自学能力,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首先, 提倡先预习后听课, 在课前通过自学把教材的重点、难点、疑点找出来。其次, 要求学生做好课堂笔记, 有利于其接受和掌握新知识。主要记讲课的提纲、重点、难点、概念。难点问题应划上着重号, 以便课后集中力量去解决。最后, 要求学生及时进行课后复习, 善于总结, 巩固知识。每一章节讲完之后, 对该章节的内容要善于做一个归纳总结, 对知识梳理和加工。通过总结, 让学生明确这一章节的重点以及与前后章节的联系。特别是各种基本放大电路、功率放大电路的组成及功能, 各种复杂的电子电路, 总是由多种简单的功能不同的电路组成的。通过总结, 能不断加深印象, 从而顺利地把各种复杂的电子电路划分成块, 正确分析其电路原理。课后让学生重温讲课内容, 整理笔记, 以便对所学知识理解更深, 掌握得更牢固。
6 结论
总之, 要使学生能顺利学好《电工学》, 其实是教与学的一个互动的过程, 既要求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 又要求教师有合适的教学方法, 还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地探索和总结。
参考文献
[1]杨圣养.电工学多媒体教学改革浅谈[J].网络财富, 2012 (15) .
[2]王学军.浅谈如何提高学生学习电工学兴趣[J].旅游纵览 (行业版) , 2011 (02) .
[3]刘玉成, 李太福, 苏盈盈.结合电工学教改探索对学生创造性智能的开发[J].科学咨询 (决策管理) , 2012 (05) .
3.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几点心得 篇三
关键词: 机械制图 空间想象力 教具 教学法
《机械制图》是机械类和近机械类各专业必修的主干技术基础课,是研究工程图样的绘制和读图规律与方法的一门学科,被称为工程界的技术语言。对于从普通教育转入专业教育的技校学生来说,《机械制图》是一门全新概念的专业基础课,如果学不好制图课,就会给后续专业课的学习造成较大的障碍,而职业学校的学生基础较差,在初中没有学过立体几何,缺乏空间想象力,学习时普遍存在畏难情绪。那么,在制图教学中,如何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呢?提高制图课的教学效果。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初步摸索到了一点规律。
一 、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1、增强直观教学,丰富表象储备。
因学生对机械零件没有感性认识,缺乏空间想象能力,所以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是制图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想象是在原有感性形象的基础上形成新形象的心理过程,来源于感性认识,想象的发展有赖于足够的形象储备,因此应该让学生有更多的形体感知的机会。直观教学方法可以使学生建立完整、稳定的形体表现,所谓直观教学就是利用一些模型、教具和实际零件来启发学生思维的一种方法,能建立与培养他们的观察、分析能力和构思机械零件空间形状的能力。
例如,讲“基本体切割”时,可以让学生自己制作模型,按照预先设置好的图示进行切割,进行观察,在画出三视图来。通过这种方法,很容易使学生画出截交线的投影。然后引导学生将形体位置变一下,再让学生根据其立体位置画出投影。这样学生边观察边分析,头脑中形成一條清晰的解题思路,感到学有所得,提高了学生空间想象力和思维能力。又如我们讲到螺纹的规定画法时,给学生拿出内外螺纹的模型来,可以给学生讲能够摸到的用粗实线绘制,模不到的用细实线绘制。
2、采用形象化教学方法
学生在学习本课程之前,没有学过立体几何,而平面几何也普遍学的较差,以往的教学多侧重于逻辑思维训练,缺乏形象思维能力的培养。因此在教学中,采用形象教学方法尤为重要。 例如在讲“三投影体系”时,为了能够让学生清楚明白三投影体系是怎样形成的,我采用教室的一角作为教具,把黑板面叫正立投影面,把教室地面叫水平投影面,学生右手面墙壁叫侧立投影,然后让学生观察发现:三个投影面互相垂直,有三条投影轴X、Y、Z,三轴交于一点投影原点(墙角)。通过生活实际学生看到教室一角就想到了三投影体系的形成。可见,直观形象教具的应用给人的认识是非常深刻的。同样在讲授线、面在三投影体系中的特性时可用铅笔、课本作为教具师生共同应用。学生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得到了锻炼,课堂气氛活跃了。
3、利用多媒体现代化教学手段。
《机械制图》的传统教学手段是粉笔黑板加模型挂图,费时,成本高,灵活性差,使用有很大的局限性,科学技术的发展给我们提供了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我们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CIA课件等,进行形象直观的教学。由于多媒体课件内容经过教师详细编排,精心设计,画面连贯,整体流畅,是连续思考整体思维的学习过程,向学生提供了内容丰富,形象生动的感性材料。
二、教具的灵活运用
教具是为了更直接清楚的反映教学内容而制定的教学工具,它本身具有直观形象的特点,对于教具的应用,特别是机械制图课中教具的应用我认为应注意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教具的典型性
教具的使用实质是将抽象的现象转化为表象。例如在讲“相贯线”时,为了使学生掌握相贯线的形成,我以衣服的袖子和袖口为例,学生观察发现:袖子和袖口相当与两个曲面,两曲面相交时会产生交线,这个交线就称为相贯线。由此,学生得出结论:两曲面立体相交,表面形成的交线成为相贯线,一般为封闭的空间曲线,特殊情况下可能是平面曲线或直线。
相贯线是两立体表面的共有线。如果讲到后面的知识,学生自然会想到袖子和袖口的情形。所以教具的选择要灵活有趣。
2、教具的灵活性
教具不是一个呆板的工具它可以将一些形成过程动作起来,这样的教具效果会更佳。例如在讲“三视图展开”时,就采用自己用纸板制成的三投影体系,并在其上作出相应的视图,演示动作。使正立投影面保持不动,让水平面沿OX轴向下后方旋转90°到同一平面,然后让侧立投影面沿OZ轴向右后旋转90°,此时,三个投影面由空间展开成平面。这一动作清楚的演示了展开过程及由空间展开成平面后主、俯、左视图的位置关系和视图表达的方位关系。因而教具的使用不单是手段、工具,更重要的是将知识活化。
三、教学方法的灵活运用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教师欲教好制图课,以使学生化难为易。首先要从思想上重视理论教学,采用合理教法,认真充分备课,做到胸有成竹。备课时,以教学目的为中心,搜集素材,其次,应通晓教材全部内容,以便把握教材,熟练运用教材。笔者认为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归纳总结教学法是一个很重要的方法,如我们讲到点、线,面投影的时候要认真总结,“一斜(斜线)两平”必为投影面平行线、“一点两线”必为投影面垂直线。“三线”必为一般位置线。再如平面的投影,“一面两线”必为投影面平行面、“一线两面”必为投影面垂直面、“三面”必为一般位置面。这样简单的几句话就概括出了线、面的投影特点。再如我们以画三视为例,我们所画的三视图是一个整体的不同的三个侧面,而这个整体可看成是由若干个基本形体或基本形体的一部分组成的,而这些基本形体或部分基本形体的三视图我们已经会画了,基本形体之间的组合方式及投影特点也已掌握,所以在画图时,应一块一块地画,就是说要画哪一部分,应三个视图一起画,这样可省去好多量尺寸的时间,可以提高画图速度及画图质量。
通过实践我体会到:在授课时采用合适的教学方法,不仅能提高教学质量,还能培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促使学生多看、多想、多练、多记,能够提高学生的思维创新、空间想象能力。更能提高制图课的教学授课效果。
参考文献:
4.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几点心得 篇四
福建省泉州市晋光小学陈炳龙
【摘要】本文是作者多年来在小学科学教学与信息技术整合运用的过程中长期积累的点滴心得。在信息技术发展迅速的今天,它与各学科的整合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小学科学课教学与信息技术整合运用并未取得预期的效果,其原因并不在于技术的不成熟,而在于教师如何更加科学合理地把科学课的教学与信息技术进行有效整合。一位教师能否较好的设计制作出课件,并把它成功地在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中进行有效的辅助教学,已成为影响到信息技术与新课程整合这一项跨世纪伟大工程的重要因素,关系到祖国的未来和民族的兴衰。
【关键词】信息技术 小学科学课件运用 教学
人类进入21世纪,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越发广泛地运用更加深刻地影响和改变着传统的教育模式,世界教育的发展同样正处在巨大的变革之中。信息技术已经成为这场变革中最积极、最活跃的因素之一。大量事实证明,信息技术在扩大教育供给,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信息技术作为一种全新的信息交流模式已走进了小学科学教学课堂,其优势正逐渐被人们所认同。然而,信息技术在与小学科学课程整合的过程中如何体现学科教学特点及不同年龄段学生的特点,在当前的科学课教学实施中存在着不少误区:一是未体现科学课的科学特性,不能有效地促进学生学科学习能力的形成;二是未体现信息技术的优势,无效的整合反而在可用其他教学媒介直观取代时变得仓白无力;三是未恰如其分地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四是荧屏取代了课本的作用,人机互动取代了师生间的情感交流沟通。这些不利因素导致课件的“主导”影响着学生的主体,课件领着学生学、学生跟着课件走等现象大量存在。本文以笔者在小学科学教学与信息技术整合的长期过程中取得的点滴心得,谈谈小学科学教学与信息技术整合的几点体会,借以抛砖引玉。
一、信息技术与小学科学教学整合应体现“不可替代”性原则
信息技术辅助教学活动的目标是培养学生实际学习的能力,它的活动方式与内容只有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才能取得教育学生的良好效果。其次,信息技术与科学课整合的具体表现为教学活动中有意识地运用课件,直观形象地展示教学内容,以扩大教学范围和延伸教师功能,改变以前固有的教学思想与方法,巧妙地使教学中无法用其它媒体解决的教学重点、难点得以突破,否则就会使信息技术整合结出牵强附会的苦瓜。例如:小学科学课中讲解燃烧现象时,目的是使学生认知燃烧、研究燃烧,能够理解燃烧的条件和掌握灭火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这堂课教学的实验有一定的困难——实验过程不容易掌控,导致影响到整个课堂教学的进度,甚至难以在预定的教学时间内完成教学任务;同时,通过常规实验不能直观地将燃烧的现象和条件解释清楚。因而我将课堂教学中的实验制作成模拟课件,燃烧实验借助信息技术手段得到充分完美的表现。课件模拟燃烧实验通过丰富的表现力和便捷的控制手段进行深入展示,达到了普通实验所望尘莫及的效果:在燃烧需要氧气的实验中,利用课件生动直观地分解和展现实际实验中所不能达到的效果——蜡烛在玻璃杯内燃烧,杯子里的氧气随着蜡烛的燃烧逐渐减少,慢慢地消耗尽,此时蜡烛火焰也随着慢慢缩小并在氧气耗尽时熄灭。信息技术的应用使得在平常实验中看不见的氧气生动直观地展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把蜡烛火焰的缩小直至熄灭与氧气的减少至耗尽直观地联系起来,带给学生耳目一新的感觉,从而促进并加强学生理解燃烧需要氧气这一知识难点。本堂课教学中的重、难点在课件的帮助下顺利突破,这是实验所不能替代的。
二、信息技术与小学科学教学整合应注意科学性
信息技术与小学科学教学整合的科学性既包括知识的科学性,也包括课件设计的科学性。小学科学学科是对学生进行科学教育的一门学科,因此课件内容必须严谨,无论是知识点,还是图形、解说等,应尽量避免不科学的或似是而非的内容。模拟实验的过程,模拟实验的原理,甚至包括数据、色彩等都要符合科学规律。利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是一种趋势,但决不能追求时髦,赶潮流。尤其是作为对学生进行科学教育的科学学科,制作出的课件必须具有学科的独特性。例如《被压缩的空气》一课,教师在讲到注射器内空气体积的变化是由于空气被压
缩的结果,学生对这一抽象的事物很难理解,思维往往受阻。如果我们把这一过程做成了动画课件:一个注射器内没有压缩前有若干个空气分子自由自在,随着压缩,还是这几个空气分子,但它们之间的距离越来越小,最后龇牙咧嘴地被积压在一起,“双手”使劲地上撑在活塞的底部。那么通过这一形象的动画演示,把抽象复杂的事物形象简单化,学生就很容易理解:原来压缩后,空气(分子)的数量没有改变,它们被压缩是由于它们之间的空间距离变小,它们不愿意被压缩而使劲往上支撑对活塞产生了力,所以手压活塞有往上弹的感觉。这样,学生的思维马上得到了拓展,本节课的难点也就迎刃而解了。当然,信息技术目前所传递的只限于视觉与听觉信息,有些信息传递的方式是计算机所无法替代的。例如通过对实物的接触而产生的触觉、味觉、嗅觉等感官刺激,通过亲身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而产生的心理体验等等,所以,有些内容必需要通过实验操作或到大自然中去直接获取,决不能牵强附会地与信息技术进行整合。
三、信息技术与小学科学教学整合要注意体现学生的主体性
在信息技术与小学科学教学整合的辅助教学几乎都是在教师的控制下进行的,相对忽视了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因此,教师在信息技术与小学科学教学整合的过程中,可根据教学的内容设计一定量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场景和一些趣味练习及智力游戏等。例如《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一课,教师在设计课件时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导入的情景:两个朋友在玩乒乓球,不慎将乒乓球掉入了一个很深的洞中,接着出示一个问题:同学们能不能想个办法将乒乓球取出来。同学们在这种情景下充分讨论,教师在热烈的讨论中顺势导入新课。通过这样设计,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探究活动得到了充分的促进,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从而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
信息技术与小学科学教学有效整合的优势在设计制作优秀的课件作为辅助教学手段上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信息技术运用于科学课堂教学,除了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渲染教学氛围,构置特定的教学情境之外,更重要的是可以有效地突破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特别是许多无法通过常规实验来展示的自然或物理现象,利用信息技术都可以很好地解决。信息技术与小学科学教学整合能够把抽象复杂的事物形象简单化,使得学生对这一知识容易理解并
且掌握的持久性比运用其它媒介要强,这是其它教学媒介所无法替代的。在教学过程中巧妙地运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能够帮助充分调动学生多种感观参与学习,正如布鲁纳曾说过的:“学的最好刺激是对所学教材的兴趣。”如果缺乏基本的学习兴趣,是难以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恰到好处地运用信息技术手段,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需要由潜伏状态进入活动状态,产生良好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学习愿望,能让学生在思想上产生共鸣,充分调动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达到有效辅助教学的目的。
主要参考文献:
①《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何克抗 教育技术通讯 http:// 1998年10月20日 ②《多媒体CAI课件基本原理与制作技术》张森 宗绪锋著 著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0年6月 ③《多媒体技术教学应用》李克东 黄晓地 谢幼如等编著 电子工业出版社1996年7月
④《多媒体课件设计基础》项国雄周勤 著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0年7月
⑤《多媒体课件制作实践》段玉山吴沛林 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0年7月
5.浅谈新闻创新意识培养的几点心得 篇五
【正文】传媒的发展不可避免地推动了新闻报道的不断创新。报道的创新就是要立足于新闻传播的接受者,以受众为中心来发现和挖掘报道题材、寻找报道角度,运用和创造新颖的为大众喜闻乐见的报道形式,把握新闻采访技巧。现就本人在新闻采访中对创新意识的理解,浅谈几点心得。
培养新闻创新首先要抓好选题策划,没有好的选题,创新无从谈起。抓好选题策划要遵循三个原则:一是宏观选题微观选材。要求记者勤于思考。善于发现,用身边发生的新闻事实来反映带普遍性的重大主题。二是抓住并把握好新鲜题材,把身边出现的新情况、新经验、新问题、新启迪推介出来。三是巧选角度,提高新闻价值。根据中央、省里的精神和社会的需要,再结合新闻事实本身,这样才能选择出最佳的报道角度。
培养新闻创新要做大关注点,增强“新闻”吸引力。首先要搞清楚领导和群众最关心的什么,找出关注点,集中力量,将主题做大做深。例如,优化经济环境、扩大招商引资是几乎所有省市上下一致的关注点,报道就要出气势,既要反映领导的思路、决心、行动,也要反映各地各部门的鲜活经验;既要报道结果,也要反映过程;既要传达上面的声音,也要反映群众的情绪;同时还要表达媒体的意见,引导大家都来关心经济环境,关心招商引资。再就是适当的舆论监督不可少,舆论监督是媒体的一个重要职责,适度的舆论监督能引起上下的高度关注,关键是寻找领导和群众共同的关注点、兴奋点与结合点。
培养新闻创新要坚持贴近群众的视角、贴近群众的生活。如何贴近,笔者认为首先要贴近群众的视角。笔者近期曾经根据当前农村低保实行存折发放为切入点,以小见大,以“低保幸福卡 暖民心、顺民意”为主题,深入报道了胶南市切实搞好低保发放工作,保障低保人群的日常生活,获得了好评。做到了从群众的角度来反映重大主题。其次,贴近群众的生活,抓群众关心的题材。比如,减轻农民负担,增加农民收入一直是农民群众最为关心的问题,这类题材就必须选准时机,从政策、市场、举措、观念等多角度进行系列报道。
培养新闻创新要学会追问热点,探求根源。热点的题材并没有独家性,但抓住热点进一步追问,在深度开掘上独树一帜,却能够做成“独家”。热点追问通常有两个方向:为什么和怎么办。多问几个“为什么”,把解释性报道引向深入;多问几个“怎么办”,把服务性报道做到位。一般说来, “怎么办”比较简单,“为什么”就复杂一些。它既可以正向
追问,又可以逆向追问。比“为什么”更复杂的,还可以追问“怎么看”。特别对一些涉及面广,性质复杂的热点。“怎么办”与“为什么”都不是三言两语所能说清;而追问“怎么看”,却可以给受众提供视角、思路、观点及情感的引导。
要注重运用纪实手法表现新闻,具体做法:一是捕捉细节,展现新闻亮点;二是拍摄长镜头,展现事件过程;三是记录声音,展现现场真实。
新闻创新意识的培养,还与记者个人修养也有着密切的联系。一名合格的电视记者的荧屏形象,应该是热忱、稳重、机敏、大方的综合体现。扛着摄像机的报道者在观察事物时,必须有独特的发现、有个性的发现,能从平凡中发现不平凡,使其报道蕴含着报道者对生活的独特感受和体验。同时要学会用镜头和感觉去观察事物、分析事物,必须能意识到什么东西能集中观众的注意力,用自己的眼睛引领观众的眼睛,这就是宝贵的“镜头感”。在进行现场报道时,摄像记者应该从纷乱繁杂的现场挑选出独特的场景、典型的事件,既能追逐不为常人所见的时空秘密,又能为观众展示一个完整、真实的生存状态;既丰富阅历,又增长见识。
长期的新闻实践使我逐渐懂得,记者一定要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注意用眼睛去发现新闻,然后再进行深入挖掘,不满足于走马看花,必须下马看花,多找各种有关当事人,认真采访,掌握足够的准确材料,然后再进行对比、分析、研究、加工,从感性了解上升到理性思考,从而找到新闻亮点、焦点和热点,才能写出有指导性又有可读性的报道来。
记者在采访技巧还要练就一种边收集材料、边整理材料、边思考写作主题、列出写作提纲的本领。比如,记者到现场采访时,一旦发现有新闻价值的东西,就要尽快确定写作的主题,并且做到边采访、边打腹稿,而且要随着采访的深入,有针对性地询问一些情况,提出一些问题,不断地、反复地修改腹稿,并用生动的、突出的事例、数字去印证它、丰富它。等到采访结束时,力争在现场运用腹稿写出新闻。在写作的过程中,发现不足立即补充。这样写出的稿子,应该是具备“短、新、快、活”特点的。记者不能一到采访现场,只顾收集材料(广泛、深入地收集材料当然也是必要的),写什么要等到回去再琢磨。更不能等到拿起笔来才去思考。这样,有新闻价值的东西或者由于长时间才琢磨出来,或者由于材料似是而非,需要反复补充材料而延误时间,使新闻不能做到抢先一步。
同时,要多“抓拍”,少摆拍。掌握以机跟人的“随机法”捕捉现
场的动情点,创造出情感涌动的现场氛围。通过以机跟人的摄像拍摄机引起观众的好奇心,产生一种收视上的期待心理,使他们随着长长的镜 头一起去探视将要经历的现场、将要遇到的任务,因此,观众不是在冷静地旁观,而是随着摄像机参与事件的时间过程,参与人物情感的变迁,从而不仅在视觉上,而且在心灵上都留下强烈的印记。电视新闻现场报道突出了人的活动,强调了人际交往与情感交流,使观众产生了较强的同步感、现场感、亲近感以及参与感。
6.生物实验教学的几点心得 篇六
摘要:生物课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科学,学会观察和实验是学生学好生物的关键。实验不仅能让学生理解实验原理,掌握实验技能,而且它也是学生进行体验学习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重视 生物 实验 教学
生物课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科学,学会观察和实验是学生学好生物的关键。但当前一些学校由于实验室条件不具备或者师资水平的限制,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对实验教学不够重视,存在以讲代做、随意割舍等问题,导致学生重知识、轻实验,重理论、轻实践,“高分低能”的现象。其实在生物课的学习过程中,实验不仅能让学生理解实验原理,掌握实验技能,而且它也是学生进行体验学习的重要途径。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学习的主动性,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以及协作精神的产生和形成,如果缺少实验的“体验”将会大打折扣。因此教师应该重视实验课,重视实验课的教学。经过几年的教学研究,笔者对上好生物实验课有以下心得:
一、加强实验课上的组织纪律教育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实验课上学生应该有活动,保持思维的活跃,但这活跃并不意味着躁动,为了培养学生良好的实验习惯,必须向学生强调遵守实验室守则的重要性,且要反复教育,使学生明白并自觉遵守,保证实验室内安静。要求学生不到下课时间,不准擅自离开实验室。如本人实验完毕或有事要离开,须报告教师。总之,要保持实验室的动静有序,秩序井然。
二、明确实验目的,运用任务驱动法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心理学告诉我们,目的是人采取行动的结果,而动机则是激励人去行动的动力。学生自觉地产生动手实验的内部动机,实验效果就会很好。初中学生好奇、好动, 但是对实验陌生。有的学生认为上实验课好玩,有的学生认为升学不考,这些都给实验课组织教学带来一定困难。因此实验前要让学生明确该实验在生产、生活等方面的实际应用,如上显微镜使用一课时,提出医生对贫血、癌症等疾病的诊断,除看、问、查以外,还要通过化验,用显微镜等仪器对病人患病部位的细胞组织等进行病理诊断,才能得出结论。
三、重视实验步骤和方法的预习,学会规范操作
实验前指导学生预习,将实验步骤由繁化简,抓住每一步的要点贯穿于实验步骤之中,这样可以收到良好的实验效果。如显微镜使用过程中的“三个一”:
一、安放距桌边一掌(5-7cm);
二、对光要目(目镜)物(物镜)通光(通光孔、光源)一直线;
三、观察时标本对孔正中距离物镜一厘米。教师边讲该步的注意事项,边让学生模仿操作一步。教师要注意巡视,及时表扬规范操作快而且准确的学生,纠正错误操作。在完成制作临时装片的实验时,教师可先将擦→滴→取→展→盖→染→吸的实验步骤写在黑板上,让学生看书了解每一步的涵义,圈上关键的词语,这样学生可以很快掌握要领,在显微镜下观察到自己制作临时装片中的细胞,这样就使学生达到了实验的目的,从而产生成就感,兴奋不已,并且终生难忘。
四、注意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许多学生在实验中往往重视操作,忽视观察、分析。如学生用显微镜观察植物细胞永久装片的时候,只要找到图像就非常兴奋,从而停止了观察,并没有仔细观察目镜里的植物细胞的结构。此时,教师应引导学生把自己观察到的细胞结构与课本上画的植物细胞结构进行对比,这样通过学生动手、动眼、动脑,可以培养学生严谨、认真的科学态度。
五、培养学生实事求是、敢于创新的精神
在实验课教学中,教师应要求学生在做实验的同时,一定要做好记录。因为记录不但可以让学生对实验的过程、结果有一个全面了解,而且还能使学生在实验记录中总结归纳,发现规律,进而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阶段。另外,实验记录还可以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实验态度,如学生在目镜中观察到的细胞结构与书中画的不一样,有些学生害怕出错,就把书中的模式图画在报告册中,对于这种不求甚解的错误做法,教师应给以指正。又如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装片的实验,实验报告册上要求用0.01%亚基蓝溶液作为染色剂,为了观察清楚,这时可给学生提示,也可用稀释的碘酒作为染色剂图像,观察结果很清晰,从而培养了学生独立探索的精神和实际操作能力,提高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
六、做好实验小结,启发学生自我评价
实验结束前,教师可用3~4分钟时间让一些实验认真、观察细致、操作熟练的同学简单谈谈收获、体会。一些实验做的不好的同学或看不到实验结果的同学可谈谈失败原因和要吸取的教训,最终要使学生懂得生物学是一门实验科学,实验、观察、标本的采集和制作等在生物学习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
七、教师灵活掌握,寻找最佳实验时机
在实践教学中,笔者发现某些学生实验,演示实验和探究实验与课程进度的时间季节有点不符,而某些实验在现有班级条件下组织困难,例如:探究“种子萌发的条件”耗时较长,就现在学生的学习时间来讲,很少有学生能坚持观察;讲到探究“菜青虫的取食行为”这个实验的时候,正是冬季,无法获得实验材料等等。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可以灵活机动的安排实验时间、地点,也可以根据班级学生学情和人数的不同改变组织方法。总之应尽量做到每个实验都要做,每个实验都做好!不要让学生有遗憾。
当然,如果教师不注意对学生进行实验课规章制度的教育,不精心设计好实验的内容,不明白实验目的、要求,就容易出现实验课秩序混乱,无法达到应有的实验效果。
7.浅谈初中物理教学的几点心得 篇七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认为:“教育者的艺术表现在使学生能够透彻地、迅速地、愉快地学习知识技能。”教学的技巧和艺术就要使学生渴望获得知识和不断追求真理, 并带有强烈的情绪色彩去探索、认识客观世界, 所以教学过程必须遵循这一真理, 要精心设计教学程序, 以启迪学生的心灵, 点燃其思维的火花, 来激发学生的情感、兴趣和意志, 使学生的认识活动成为一种乐趣, 成为精神上的需要。物理教学艺术的表现, 首先在于能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
1. 设计物理情景, 激发学生学习兴起。
即使是刚学物理的学生, 头脑中对物理知识的了解总有些“前科学概念”其中包含了理解和误解。如在教“光的折射”现象时, 介绍一个实验情景:实验装置是一个玻璃槽中装水, 水中插上一个塑料泡沫片, 在塑料泡沫片上粘贴一条用塑料纸剪成的鱼, 让几个学生各用一根钢丝猛刺水中的鱼, 由于学生总认为眼睛所看到的鱼的位置那么准确界定一样, 在这样错误的前科学概念的影响下, 自然出现在日常生活实践中对一些自然现象凭自己的经验或直觉形成错误的判断。教师把泡沫片从水中提起来, 发现三根钢丝都落在鱼的上方, 接着说:要知道这个道理, 就得学习“光的折射”现象。这样的引入, 将光学原理融入日常生活中来, 可操作性, 创设的简易实验把学生带人一个渔民叉鱼的情景中去, 符合初中学生对新鲜事物好奇好动的特点, 因而能很快地集中学生的注意力, 这就为接下来用实验研究光的折射结论创造了良好的认知起点。只有通过教师精心设计物理情景, 才能使教学内容变美、变活, 深入到学生的心灵之中, 实现物理教学的情感转移, 学生将对物理学和物理教师的情感转化为学习的动力, 这样才能产生出艺术的效果。
2. 指导学生“实验探索”, 体会学习的乐趣。
物理知识的传授, 它应是一个学生自己思考, 亲自获得知识的探索过程, 从这一意义上看, 学习活动不仅是由认知和情感共同参与的过程, 也是一个知识“再发现”或“重新发现”的过程。“实验探索”可以深化学习兴趣, 这一过程, 教师应处于主导地位, 精心备课, 设计好合理的教学程序, 引导学生去探索知识, 学生应处在探索知识的主体地位上, 教师应让学生动眼、动手、动脑、动口积极主动、生动活泼地学习。要克服传统教学中教师讲的过多, 统得过死的弊端, 使学生完全置身于物理的环境中学习物理。实验课上创设情景置疑, 让学生大胆猜想, 并设计实验验证猜想, 教师善于启发诱导, 丝丝入扣, 让学生动手实验主动探究, 发现物理规律, 当实验探索发现伴随着学生的学习过程时, 学习将会充满乐趣, 将会产生强大的学习动力。
二、促进学生发展
当前, 世界面临着激烈的经济竞争和人才竞争, 我们的教育目标应立足于培养学生适应科学技术的发展和未来的生存能力。物理教学必须根据物理学科的特点为完成教育培养目标作出贡献, 应致力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培养学生不断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和创造力。在教学过程中应如何促进学生的发展?这体现着教师的艺术水平。
1. 促进学生积极思维。
要想促进学生的发展, 培养学生的能力, 发展其智力, 首先必须使学生的大脑积极主动地思维起来, 我们在教学中要善于设计一些让学生“跳一跳能吃到果子”的问题, 让学生思维, 可以通过设计实验情景, 故事借景, 习题情景, 漫画情景等激发学生思维。如在教“压强”应用时, 可出示一张漫画, 题目是“三毛应该怎么办”, 画的是三毛陷入沼泽地里, 正在下沉, 情况万分危急、周围又无人帮助, 请你为三毛出主意, 设计这样紧扣学生心弦的情景问题, 把学生带入物理情景中, 利用学生善良的天性调动其思维的积极性, 大家都主动地为三毛出主意, 达到促进学生积极思维的目的, 同时也促进了学生的发展, 培养了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2. 引导学生独立的学习。
所谓独立的学习, 是指学生离开教师, 甚至离开学校步入社会后也能学习, 在物理教学中, 是引导学生独立地学习, 还是“抱着”学生学习, 既是一个教育观念的问题, 也是一个教学艺术的问题, 俗话说“授人以鱼, 不如授人以渔”。所以在教学中, 我们不仅要教学生知识, 更重要的是要教学生学习方法, 教会学生学习, 使他们能够不断地获取新知识。学习是学生主动求知的过程, 在这一过程中, 学生或多或少的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 作为教师关键是要立足课堂教学的主导地位, 引导启发学生积极地去学习、去探索。有时, 还要经过一段过程, 使学生在设疑——质疑——释疑的几个反复中, 逐步建立起正确的认识, 要让学生应用所学的知识, 经过自己的独立思维, 要求自己想通, 在学生感到自己无法解决矛盾时, 教师再适时予以引导点拨, 这样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教学中, 教师设计题目时, 题样的设计应该有一定的难度, 以起到激发学生兴趣, 刺激智力发展的作用, 当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 通过自己独立思考自行解决问题时, 学生就能够享受到成功的欢乐和喜悦, 品尝到自己劳动的果实。
8.浅谈初中政治教学的几点心得 篇八
情景是一根纽带,联系着理论与现实。尤其在素质教育提倡以人为本的今天,通过创设一定的教学情景来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是教学成功的关键。在政治教学中,教师要学会借景生情,以理激情,让学生置身于特定的情境中,以便根据教学预期触发学生某方面的情感。
1情绪感染法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不同的个性和家庭背景,要想把所有的孩子融合在一起,最好的方式就是情感感染,用情緒打动每一位学生,形成一种有爱的学习环境和班风。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要定位好自己的情绪,然后有效的感染和引导每一个学生,在教学中与学生发生共鸣。另外教师还应具有幽默风趣,充分发挥体态语作用的能力,这也是培养学生积极情感态度的又一重要方面。教师的一个眼神、一个微笑、一个恰到好处的耸肩和手势都会把鼓励、期盼、等待、肯定与赞扬传达给学生,这些无声的语言会感染和激励学生,给他们信心、力量以及克服困难的勇气。
2情境展示法
素质教育倡导教学手段多样化,于是出现了后来的多媒体教学。在政治教学中,多媒体教学同样应该是一种简单有效的教学手段。它可以将教学内容更直观的表现在学生眼前。例如在教学中,老师可以利用幻灯投影演示、电视录像、电子计算机软件辅助教学等电化教学形式,使学生一目了然的看到政治事件发生的情景。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和广泛应用,中学政治教学中注意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和各种各样的教学手段,不仅可以提高课堂效率,而且能更好地启迪学生的思维,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特定的课堂氛围中得到情感的熏陶,在潜移默化中受到良好的教育。
3自我体验法每一个政治理论都不是凭空臆造出来的,理论的背后都是长期的实践和总结
所以,在学习政治理论的时候,教师也应该鼓励学生去实践理论,在实践中体会和理解。同时,学校应该多针对政治理论开展相应的辩论赛、演讲比赛等,让学生在这种积极的氛围中深入挖掘政治背后的意义。老师要鼓励学生勇敢地站出来,亮出自己的色彩,通过学生自己的“现身说法”,来进行自我教育。
9.低年级学生识字教学的几点心得 篇九
本人从事小学语文低年级教学多年,作为一名教师,我自己也是经过多年学校教育走过来的,深知语文在我们今后学习深造和社会生活中的重要性。识字是学习文化知识的起点,是阅读写作的最基础。识字的多少、快慢直接影响到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水平的强弱。在当今世界信息爆炸的时代,人们的生活、学习、工作都离不开信息,而信息的获得又主要依靠阅读来实现。小学生只有具有一定的识字量才能比较顺利地进行阅读,写作,拓宽知识面,提高学习的能力。因此学好语文是将来一切的基础,而识字数量的多少、质量的高低又是基础中的基础。对于刚踏入校门的一年级孩子来说,他们的识字方法比较简单,不太爱去想那么多的问题,其实这与生活阅历联系比较大。特别是识字程度较差的孩子来说,繁琐的生字方法似乎让他惧怕,所以他经常会去采用最简单的识字方法去记忆,但是这样的记忆方法属于短效记忆,没过多长时间就又把字遗忘了。慢慢地他会觉得识字好枯燥,没意思,既而会造成一些恶性循环。那么,怎样才能加深孩子们对生字的记忆力,提高孩子们的识字的数量和质量呢?这几年的低年级语文教学的工作经历,让我在低年级识字教学中积累些许经验,有了几点心得。
一、在课堂上可以采用的几种效果好的识字方法:
1、鼓励同学之间互认、互相姓名。
互认同学的姓名,可以有效的激发孩子们学习生字的兴趣,也可使学生快速而有效地认字。开学初,给每个学生印发全班学生的座位表,让家长在家辅导、帮助孩子尽快地熟悉全班同学的姓名。发作业时,采用互相发作业的方法,把任务交给学生去做。让他们上讲台大声读出同学的名字,通过这样的活动,学生就能够在无意识中巩固并记忆很多汉字。
2、教儿歌、编口诀、背顺口溜。
小孩子都喜欢儿歌。在一二年级的识字教学中,学生每读会一首儿歌,都能认识三五个生字;而“编口诀”能帮助孩子们轻松地掌握一些难教的生字。如:朋:两个月亮交朋友;念:今天要用心念书。而遇到难写的字,教学生背顺口溜。例如:“来”字:“横下点撇再加横,一竖竖在字中央,左一撇来右一捺,这个来字不会忘。”这样,学生把顺口溜背熟了,就会写字的笔了。
3、借助教室中的实物、图片等识字。
教室里有很多现成的实物,如门、窗、讲台、黑板、桌椅、扫帚等,可以贴上字卡,让学生看到什么就认表示该实物的字。在平时的学习中,老师可以在黑板上画上简单的图形,分成各种类别让学生识字,学习用品类、水果类、蔬菜类、植物类、动类。
4、利用游戏的形式,调动学生学习抽象文字的兴趣。兴趣是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游戏是儿童喜闻乐见的形式。低年级的学生,喜欢做游戏,喜欢模仿,喜欢表现。在教学中利用游戏形式可调动学生学习抽象文字符号的兴趣,如:猜字谜,找朋友„„将这些学前生活中的游戏引入课堂,学生在课堂上受到了学前游戏的乐趣,对识字就会兴趣盎然。
二、定期开展各式各样、生动活泼的的听、说、读、写活动,在这些活动的开展中提高孩子们的识字能力。
语文是一门语言,是和我们生活最息息相关的学科。对于语文能力包括孩子们识字数量和质量的提高必须融会到日常的听、说、读、写中,在这些活动中形成语感、加深对生字的认知和记忆。所以我也非常注重同国开展式各样、生动活泼的的听、说、读、写活动,在这些活动的开展中提高孩子们的识字能力。其具体措施如下:
1、开展“听一听,说一说” 的活动。
开学初,我带上自己的录音机,准备几盘磁带,让他们把从生活中看到的、听到的,从学习中遇到的、想到的事情说出来,用磁带录下来,也可以在磁带里讲心爱的故事,编可爱的童话,可以与老师谈心。每周集体听评、讲评一次。每到那时,孩子们听到自己的童音,听到身边小朋友的童音,别提有多高兴,更增强了认字的兴趣也提高了孩子们的语文总和素质。
2、开展“写一写、比一比”活动。
每学期,我都要定期开展几次默写课文比赛的活动,例如,学了一篇课文,我给他们划出好词好句,让大家熟读默写,开谁写的又快又好。再比如,让孩子们写下自己的生活和家庭情况,父母是做什么的,家里有些什么,然后组织评比活动,孩子们学 得性质盎然,在不知不觉中加深了生字词的记忆和学习,也提高了作文能力。
3、开展“大家读”活动。
识字的最终目的是为阅读做准备的。当儿童识字积累到一定数量时,就会有阅读的愿望和阅读的冲动。教师应及时有效地激发其阅读的兴趣和热情,鼓励阅读,并指导其怎样阅读。在教学中,教师可抓住有利契机,把课本和课外读物有机的结合起来,积极有效地去诱发儿童的阅读兴趣。通过一定数量的阅读也让孩子们加深了对字词的记忆,同时也提高了对语言文章的把握能力。
二、有意识的扩大孩子们学习生字的舞台和空间,在课外引导学生在生活中识字。
生活是知识的大舞台,学生生活的范围有多大,语文学习的范围就有多大。因此,学生的学习渠道也是多种多样的。我有意识地让孩子们利用生活中的事物进行识字,提高学生识字的兴趣。
1.充分利用校园各种各样的标语、口号、学习园地、报刊。组织学生参观,让大家都人一人,读一读,从中发现孩子们认错的字词加以纠正,也起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2.利用家长会的机会要求学生家长有意识的引导孩子,留意身边一切的学字的机会,比如上街告诉孩子招牌上写的什么 4 呀?哪个店名字叫什么啊?等等。不知不觉学生不但认识了很多字,还增强了生活的能力。
3.每周给孩子们发一张小卡片,让学生把自己在课外书上、电视上、商标上、街道招牌上等认识的字写在卡片上,每周不少于二十个,然后集中让大家朗读,学生们都很积极踊跃。在潜移默化间学到了不少生字词。
4、鼓励孩子们看动画片、电影学会认字,让孩子们在放松中学习,这样学到的字词也记忆尤深。
5、鼓励孩子们在生活中和同学的作业本中寻找错别字。让和孩子们在街上、同学们的作用本中找错字,然后加以纠正每周评比一下谁找到的最多,该的最准确。这样学到的字词,孩子们机会是终生不忘。
10.小学语文词语教学一点心得 篇十
词语教学是语文教学中必不可少的环节。如果用单一的教学模式,对于思维活跃的小学生而言,往往一开始还能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可时间一长,再想抓住他们的注意力就难了,这样导致教学的效率一直不高。那么有没有一种方法可以让学生对词语教学既有兴趣又有效率呢?
在一次听课活动中,我接触到了一种新的词语教学方法,它既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教给学生一种自主学习的方法。课堂上,老师把学习词义的主动权教给了学生,让学生自己当小老师把自己掌握的词语教给其他学生。教师只是一个引路者,他教给学生的只是自学的方法,给学生布置预习作业,而且这些作业结合学生已有的认知能力有不同的要求。在预习时,学生使用工具书把课文中自己不知道的新词的词义摘抄到词语本上,而对自己已掌握的词语则不用再重复掌握。这一人性化的作业可以让学生结合自己的学习能力合理分配自己的学习任务。学生们因为转化了角色,由本来被动听讲的学生变成了可以主动发问的小老师,所以学习的兴致非常高。
在这种良好竞争的环境中,许多平时不爱学习的学生都变的学习主动了,他们敢于发言,敢于向那些学习好的学生挑战,他们的预习作业往往也做的比学习好的学生更认真、更积极、更主动。
11.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几点心得 篇十一
关键词:教学气氛;自由发挥;学生视野
手工制作是初中美术不可或缺的教学内容,其中包括剪纸、雕刻、拓印、面具、皮影、泥塑、风筝、编结等等。手工制作是一种整合民间艺术最极致的方式,它将各地、各民族的传统风俗,流行于大众生活的点缀装饰,统统以具体的物象表现出来,以体现人们的喜怒哀乐。手工制作充分调动了手、眼、大脑协调合作,使人在三维空间完成创造活动,进而挖掘创造者的潜力,培养其创造能力,是培养青少年创造能力的最佳手段。那么,如何通过开展手工制作课,来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呢?下面是本人结合教学经验总结的一些个人看法。
一、教师亲切自然,营造轻松愉悦的教学气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外部表情与内在氣质对学生的学习心理和情绪有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当学生对教师感到亲切、轻松、愉快时,就有利于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教师温和自然时,学生会受到感染,进而愉快、积极地学习。许多教师都知道,学生会从老师的微笑中感到关心、爱护;同时,也会受到鼓励,从而努力学习。所以,在学生面前,老师应永远是亲切、自然的,应始终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与学生共同创造一种和谐愉快的气氛。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在愉悦的气氛中接受美的教育,从而达到提升学生审美能力的目的。
二、创建开放情境,让学生自由发挥
开放的教学环境是培养学生创造力的先决条件。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能仅仅局限于课堂,还要让学生的兴趣延伸到课外。要将学生的实际生活与教学内容紧密联系在一起,激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从而培养学生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孔子曰:“知之者不知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句话向人们揭示了愉悦的心理才能激发认识和创造的动力。可见,兴趣培养的重要性。对此,我也深有感触。在《小摆设》课前,我收集了一些学生很熟悉的各种灯笼。上课时,我便把这些小玩意儿展示给学生;接着,我又把冰心的《小橘灯》这篇文章找出来让学生去读;我让学生根据文章的描述,亲自动手制作一个他们心中的小橘灯。课后,我留给学生一个小任务,用自己喜欢的材料做一个适合自己家台灯的灯罩,并在下节课带来进行投票,选出一个最受大家欢迎的灯罩。这样,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制作了各式各样的灯罩,虽然有些还很粗糙简单,但都富有创意;学生对于自己的作品也很满意。所以,给学生创建一个开放的环境,能激发他们的创作欲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三、运用多媒体教学,开阔学生的视野
美术是视觉艺术,需要通过视觉来获取信息,这就必须强化直观教学。传统的教学方法常常使教学枯燥乏味,如将现代化的电化教学手段引入美术课堂,使教学媒体多样化,就可以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来参与感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助于实施愉快教学,增强教学效果。例如,上“面具制作”一课时,我先给同学们播放了《说唱脸谱》这首歌。这些资料对于大多数学生是比较熟悉的,但学生还是看得津津有味。之后,我又将歌曲中对应的人物京剧脸谱一一展示给学生看,告诉他们脸谱颜色不同的含义;并且将我国主要的戏剧种类简单介绍给了学生,让他们对自己国家的传统文化有了进一步认识。学生纷纷举手发言,告诉我他们见到的各式各样的戏剧脸谱。后来,我又在课堂上拿出一些学生更为熟悉的卡通人物面具,顿时学生的兴致更高了,争先恐后地告诉我这些面具上的人物叫什么名字,是哪些片子里的,课堂一下活跃起来,学生个个都想亲手制作一个属于自己的面具。果然在作业时,学生设计出一个个令我感到惊喜的面具,有些学生制作的面具还融合了戏剧中颜色的含义,很有个性和特色。因此,多媒体在手工制作方面是一种高效的教学手段,又面向全体学生。因此,很值得推广。
综上所述,在初中的美术手工制作教学中,教师应始终保持自然亲切的态度,通过多媒体及各种形式的教育资源,为学生创建开放的学习环境,让其自由发挥;积极开展手工制作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从而让学生制作出更多的美术作品。
参考文献:
12.提高小学生作文能力的几点心得 篇十二
一、在课堂教学中加强说话训练
“万事开头难”,起好步是写好文章的关键。要鼓励学生克服畏惧心理,明白作文就是把自己平时听到的、看到的一些事用文字表达出来。要会写必须会说,说是写的基础。只有把经历的事情说完整,才会把文章写完整。于是,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加强说话训练,并不断为学生创造说话的条件。每周一固定一节课,让学生把周日在家里做了什么?去了哪里?看到或听到了什么及时进行交流。把交流的情况进行总结,用文字记录下来,形成一篇文章。并明确要求写清时间、地点、人物、过程、结果。经过这种先说后写的训练,学生普遍感到作文的难度不大了,写作的信心增强了。
二、广泛阅读,模仿训练
善于模仿是少儿非常突出的特点,要让学生学会写作,还要进行必要的模仿训练。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利用课文和课外书籍中优秀文章,对学生有针对性地进行模仿或改写训练,提高写作水平。例如,学习了《第一次洗衣服》后,可指导学生仿写“第一次洗碗”或“第一次钉扣子”等。学了《我要的是葫芦》后,可指导学生仿写“我要的是苹果”等。学生初写作文,往往感到无从着手,而利用一些优秀的范文,就好比给了学生一个拐杖,经过这种“扶着走路”的训练,再进一步提高要求。
有目的的阅读范文,经过仿写,犹如给学生一盏“指路明灯”。走起路来方便了很多。当学生发觉自己的写作有了进步,再对学生进行命题作文的训练,让他们逐渐丢掉“拐杖”,从仿写向独立迈进。并坚持阅读与写作的相互促进,形成良性循环,逐步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
三、拓展学生思维空间,培养思维能力
13.制作PPT的几点心得 篇十三
这样可以自由发挥,形成台上台下的互动,也好控制时间。
试想,全部照着念,万一时间没把握好,你就不好控制了。提纲式就不一样,可以多讲,也可以少讲。
实在是怕一紧张忘记了怎么讲,可以打印一份讲稿放在旁边,讲稿结构与幻灯片一致,这样确保不失就行。
例如之前做培训讲师,PPT中列出主要的流程,但是针对不同的人员,我可以在内容上进行缩减,只是针对涉及他工作的部分详细讲解。
心得:PPT只是思路的表现,重点在于演讲人自己的表述,而不在PPT中要描述的内容。切忌幻灯片中存在大量的说明文字。
2、幻灯片的颜色搭配
如果对颜色的搭配不内行的话,冷暖、明暗对比度强些就行。
忌幻灯片背景色和文字的颜色相近,对比不强。
比较好的用法有:
(1)深色背景搭配浅色字,如深蓝背景配白色、黄色字等;
(2)浅色背景搭配深色字,如浅黄、淡紧背景加黑色字、深红字等。
(3)PPT中用色时要有针对性,对观众的喜好要把握好。
譬如说,自己做报告或者答辩时,如果是评委5个人有4个是老专家,你最好不好太前卫。一般的大众场合,要以大多数人的喜好标准来着色,不要以个人爱好为中心。
不要认为很炫,花里胡哨的就是好的选择。
3、多用图片、图表,辅以适当的动画,使幻灯片图文并茂。图形和图表直观,如对比两种方案的优劣时,用表格能十分有效地达到目的。
再如方案论证和系统功能模块设计时,用示意图,可以很好地说明问题。
用图形和图表时,辅以适当的动画,效果会更好。
如比较两个方案时,区别在何处,你单击鼠标,出现一个横线或圆,指出不同之处,这样示意明白,形象生动。
凡事适度即可,切忌太多动画,或太多图像,并且颜色搭配不协调,这样会给人感觉很花哨。如果想在PPT里嵌入动画,也是可以完成的。
例如:动画已下载到本地,在powerpoint中选择“插入——对象——由文件创建”然后选择你要添加的动画就可以了。
4、模板的使用、母板的应用
系统默认的模板有些比较经典,但大家都用就没有新意。
可以从FTP上,互联网上下载其它的模板,保存在Powerpoint的安装目录就行了。
还有就是自己利用PPT中的母板功能,设置一个自己喜欢的格式,之后导入的每张PPT就会采用一种样式。
5、其它技巧:
14.关于小孩教育的几点心得 篇十四
家长会发言稿:
关于孩子教育方法问题的几点心得和认识
小孩的教育方法,应该是因人而异的,还要针对每个家庭的不同条件和情况来开展。以下只是我个人的一些不太成熟的心得和认识,至少目前看来是初步有效的,提出来让各位家长和老师交流并请指教。
首先介绍我的小孩和家庭的基本情况:我的女儿出生于03年1月,现在是小学1年x班的学生。读书前曾在幼儿园接受幼儿教育4年。她的主要性格特点是:性格外向、思维活跃、喜欢争论、爱好体育运动等,学习成绩基本达标和稳定。但存在注意力不容易集中、粗心大意、表演的胆量小和临场发挥不稳定等。爸爸大学毕业,妈妈大专毕业。女儿平时的学习教育以爸爸为主,妈妈为辅。
下面是我的主要教育心得和认识:
1、兴趣引导为主要方法。学期一开始,利用她对新书本内容的新鲜感心理,在早、晚各一次,有时还有吃晚饭的时间,利用复读机大声播放拼音、课文课文和英语课文内容的录音带,从早到晚给她制造在家里一种学习的气氛。由于现在小学课文的内容,具有故事性强、英语更有儿歌的特点,她听和跟读的兴趣都较高,很快就基本能够对全部语文拼音、课文和英语内容背诵下来了。有了兴趣,以后学习拼音、识字和英语课文时都会比较容易。因此,我觉得老师在语文课文教学时,或者说现在的语文课文书,也应该穿插一些中文儿歌作为教学内容的型式。我还一直让她参加少年宫的兴趣班。目前已经参加了画画、舞蹈和游泳初级班等,现正在参加书法和速算初级班,目的是尝试她在学习方面的兴趣和特长。我认为,只要她有一种学习的兴趣,就一定能够学习好。
2、重点培养她热爱看书和写字的兴趣,控制电视节目的影响。凡是逛街均带她到书店里停留一定的时间,让她自由地看一会自己喜欢看的课外书,并购买1~2本她感兴趣的课外书,让她总是处于书海里成长一样的感觉,接受书本的陶冶。在家中,我还购买了白板和笔,让她在上面自由发挥画画和写字的兴趣,又不会弄花墙面和产生灰尘。现在,她比较喜欢画画和写字,特别喜欢看迷宫书、故事书等。其中,“孔融让梨”的故事使她初步明白尊老爱幼的思想。在幼儿园时,她特别喜欢看动画片和儿歌电视等,进入小学后,除了周六和周日的晚上,我是严格控制她不准看任何电视的,凡不是播放儿童节目的电视内容,更要禁止她看。我认为,现在很多小孩就是因为被电视分了心甚至学坏了。
3、利用考试成绩来保持一定的学习压力,避免骄傲自满的思想。为了达到既要有学习自信心又要避免骄傲自满思想的目的,我认为平时的测验考试以95~98分为最佳,重要的考试(中段考、期末考等)再争取满分即可。因为成绩太差,她就会失去信心,但常常满分,就容易骄傲自满。利用每次考试后分析扣分原因的机会,使她认识到自己的不足,给她保持一定的学习压力,并鼓励她不断积极向上的决心。为了保持小孩有一
定的学习差距,我从来不要求她把刚教会的拼音、汉字和数学等全部都马上学会和记牢,允许她先按照自己的理解能力和水平做错一些作业题目,留下一些不够熟练的课文内容参加平时的测试,等老师扣了分发回作业本和试卷来时,再要求她自己将错误和不足找出来分析原因,并要求她牢牢记住。
4、以正面鼓励为主。要淡化分数的意义,无论测试了多少分,都尽量不要采用责骂的方法,否则她容易产生对学习的畏难心理。应从卷面上找到她学习的优点和长处,95分以上就可以考虑给与一定的物质奖励(以她喜欢的小食品和小文具为主)。我认为,小孩以正面鼓励为主是必须的,学校应该经常运用小玩具、小文具、小纪念品和各种鼓励性质的印章(红五星等),经常奖励和表扬每个学生在学习和体育、思想道德等各个方面随时表现出来的进步现象和优点长处,这对孩子的自信心有着较大的帮助。
5、要尊重孩子的个性和敢于争论的能力。性格外向、思想活跃、总是追问一连串的问题是我女儿的特点,由于她喜欢与人争论问题,而思考问题又不可能像大人那样具有合理性,往往容易令人讨厌。我的办法是,把自己当做一个小孩子或小朋友,在“平等的”思想观念下与她争论每一个问题、甚至一些小事情究竟谁对谁错。尽量做到让她口服心服,而不要用“我是家长我说了算”的权威强行压服她。由于这样,她也会明显地存在任性的地方。当她到了无理取闹或严重错误的程度时候,就要用强硬的方法,包括用打骂和体罚的方法来使她承认错误和改变态度,以维护家长基本的权威性。
6、我主张培养孩子的合理竞争的意识,不培养“服从型”、太听话和太谦让的孩子。以后长大了,她还是要在社会竞争中生存和发展的,要教育她敢于用合理的方法去与人竞争胜负。还要培养她独立思考的能力,小孩在一起玩,常常发生各种各样的矛盾甚至打打闹闹的事情,我的态度是:小孩不告,大人不理,小孩告状,告诉她首先自己想办法用小孩子的方式去处理小孩子之间的矛盾。作为大人,我觉得只要提醒小孩不要玩一些具有危险性的活动就行了,不要管她怎么玩,玩什么等等。我鼓励她参加学校或者几个同学一起组织的群体活动,让她尽快找到自己的兴趣相投的几个好朋友。
7、注重体育运动和潜质培养。由于她热爱体育运动,家里已经购买了跳绳、呼啦圈、滑板车、小单车、溜冰鞋、兵乓球、羽毛球、篮球、电子琴和电脑等多种体育、文娱用品(当然不必追求用品的价格和档次)。她喜欢玩哪一种,就让她去玩。时间一般安排在每天放学后1个小时左右,以及周六、周日的部分时间。现在,她跑步快、玩跳绳、呼拉圈和滑板车都比较熟练。小孩的兴趣具有变化快的天性,而且还有周期性变化的特点,我不强求她长时间去玩和学习同一种玩具和技巧,让她在玩的过程中凭着兴趣自觉地找到自己最善于发展的技艺和特长。
8、感觉教育不够和有困难的地方主要有:我的女儿有偏食、食量小的问题,她喜欢吃肉类、牛奶,但米饭量特少。个性较强的她自尊心也比较强,不容易掌握好教育的严厉程度。语言和行为有时不够文明礼貌,跟 “猫和老鼠” 等动画片学了不少调皮的行为表现。外向型的性格使她在学习时注意力不容易集中、爱动和讲话、考试也比较粗心等等。我想,小孩缺点的改正是需要一个过程的,这正是我今后要努力的方面。
15.初中化学教学的几点心得 篇十五
一、巧用古典诗词诠释化学概念
在许多情况下文科与理科仿佛是两条不会相交的平行线, 但是, 如果你能恰到好处地使它们相交, 那就会收到既活跃课堂气氛、又使学生快乐学习的效果。例如, 学生在初中化学开篇就碰到物理变化、化学变化这两个概念, 过来人会觉得是小菜一碟, 但对初学者而言, 却如雾里看花。这时教师如能拿出古典名著《西游记》中两个几乎人人皆知的主角——孙悟空和猪八戒来比喻:物理变化——没有生成新物质的变化, 就像孙悟空翻来变去, 到头来还是孙猴子;化学变化——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 就像猪八戒由天蓬元帅变成丑猪头后, 就再也变不回去了。又如学生对混合物和化合物也经常分不清, 教师应告诉学生:混合物重在“混”字, 是指不同的几种物质简单地混在一起, 彼此间没有发生化学反应, 可用物理方法把它们分开, 它们各自的性质还保持原状, 是一种陶渊明《爱莲说》中“出淤泥而不染”的纯洁关系;而化合物重在“化”字, 是指不同的几种物质通过化学反应后生成的一种全新、稳定的纯净物, 用物理方法再也不能把它恢复成原来的物质。
二、讲清概念中关键的字和词
为了深刻领会概念的含义, 教师不仅要注意对概念论述时用词的严密性和准确性, 同时还要及时纠正某些用词不当及概念认识上的错误, 这样做有利于培养学生严密的逻辑思维习惯。
例如, 在讲“单质”与“化合物”这两个概念时, 一定要强调概念中的“纯净物”三个字。因为单质或化合物首先应是一种纯净物, 即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 然后再根据它们组成元素种类的多少, 来判断其是单质或者是化合物, 否则学生就容易将一些由同种元素组成的混合物当成是单质 (如金刚石和石墨的混合物、氧气和臭氧的混合物、白磷与红磷的混合物) , 因为它们就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 同时也可能将食盐水、糖水、碘酒等混合物看成是化合物 (因它们就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 。又如在初中教材中, 氧化反应的槪念是“物质与氧发生的化学反应叫氧化反应”, 在授课时就要特别强调该概念中“氧”字后面没有”气”字, 这个氧既包括氧气也包括后面将学到的氧元素。
三、剖析概念, 加深理解
对一些含义比较深刻, 内容又比较复杂的概念进行剖析、讲解, 以帮助学生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和掌握。
如“溶解度”概念一直是初中化学的一大难点, 不仅定义的句子比较长, 而且涉及的知识也较多, 学生往往难于理解。因此在讲解过程中, 若将组成溶解度的四个要点剖析清楚, 归纳成四个要素, 效果就大不一样了:其一, 强调要在一定温度的条件下;其二, 指明溶剂的量为100g;其三, 一定要达到饱和状态;其四, 指出在满足上述各条件时, 溶质所溶解的克数。这四个要点构成了溶解度的定义, 缺一不可。
四、形象比喻, 浓缩精华
在学习化合反应、分解反应、催化剂等概念时, 可以根据它们的内涵特征, 分别用几个字来记住它们:化合反应——“多变一”, 多种物质生成一种物质;分解反应——“一变多”, 一种物质生成多种物质;催化剂——“一变二不变”, 能改变反应物的反应速率, 而自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都不变。又如在教元素符号时, 可以打些形象的比喻, 使学生容易记住这些符号。例如:氧O——被蚊子咬时很“痒”, 同时长个圆圆的“0”, 硫S——一条“S”形弯弯曲曲的小河在“硫”淌。在书写化学方程式时, 有不少学生总是忘记配平和标上气体号“↑”、沉淀号“↓”, 为此可以提醒学生要“左顾右盼”, “上蹿下跳”, 既形象又贴切。在讲到离子符号与元素化合价的表示时, 学生对二者很容易混淆, 可以告诉学生从三个方面去区别:其一方位不同, 离子在元素符号的右上方放标记;而化合价在元素符号正上方放标记。其二标记的顺序不同, 离子是先数字后正负号 (且数字为1时不用写) ;而化合价是先正负号后数字 (且数字为1也要写出来) 。
16.在思想政治课堂教学中的几点心得 篇十六
关键词:自主探究;合作学习;教学策略
所谓“自主探究,合作学习”,是指教学过程中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以学生独立自主学习和合作讨论为前提,以现行教材为基本探究内容,以学生周围世界和生活实际为参照对象,为学生提供自由表达、质疑、探究、讨论问题的机会,让学生通过个人、小组、集体等多种解难释疑活动,将自己所学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教学形式。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积极尝试构建“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创设情境,激趣引题
认知需要是学生学习中最稳定和最重要的动力。在学习一个新知识时,教师要把学生的思维带入新的学习情境中,让他们感觉到学习是解决新问题的需要,从而产生一种积极发现问题、积极探究问题的心理倾向,使学生敢想、敢问、敢说,并诱发探究意识,激活探究思维。因此,教师要为学生提供必要的教学情境,营造探究学习的氛围,引导学生自我探究。在创设导入情境时应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1.趣味性
导入阶段的设计应符合学生年龄特点,充分关注学生兴趣,可从学生生活实际出发,设计生活化导入情境,激发他们学习探索的欲望,也可以采用歌曲导入、小品导入、故事导入、谜语导入、游戏导入等,也可从学生感兴趣的事物导入。
2.启发性
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啟发性就在于激发那些正待成熟的心理机能的发展,不断地使矛盾得到转化,从而进入更高一级的认知水平。
3.知识的系统性
科学知识是系统连贯的,新知识是在旧知识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如果学生对已学知识忘记了或淡漠不清,接受新知识就会发生困难。所以,新课前教师一定要关注学生的知识基础,积极创设情境,激活处于“休眠”状态的旧知识,同化新知识,这样才能使学生更容易地开展对新知识的探索。
二、自主探究,合作学习
“以人为本”,即“以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主动发展和可持续发展为本”,这种教育理念要贯穿于整个课堂教学中,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即:主体性原则、探究性原则、合作性原则。在教学中,要善于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创设条件,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参与机会,让学生在充实自主中获得知识,在探索中提高能力。这是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过程的关键,是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作用的落脚点,也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
1.在自主中动手实践
知识来源于实践,动手实践的过程是一个手脑并用的过程,是培养技巧技能、促进思维发展的一种有效手段。因此,教师要创造各种条件让学生动手实践,促使他们在实践中感知形象、形成表象,促进认知结构的形成和学习技能的提高,从而达到智慧的生长和创造力的突显。例如,为了让学生深刻地感悟生活中处处有哲学并能对哲学原理学以致用,笔者组织了“生活处处有哲学”的小制作活动,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运用所学知识评析身边的所见所闻,可采取漫画、诗歌、小论文、小报、演示文稿等形式。结果,这一活动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主体能动性,学生的作品丰富多彩、形式多样,充分体现了他们活跃的思维、丰富的想象力和大胆创新的精神。
2.在探索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给学生创造自主探索的机会,让学生在自主探索的基础上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让学生品尝学习的乐趣,从而增添探索的动力。为此,笔者有意识地创设“愤”和“悱”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达到激趣、激思、求索的效果,从而促使学生实现知识思维的飞跃。如,在解释权利和义务时,笔者创设了这样一个情境:设计两份求职履历表,甲知识渊博但曾有不诚信的记录;乙的知识水平不如甲,但为人厚道,然后提出探究任务:假如你是某招聘公司的经理,你会聘用哪个人?为什么?对你有何启示?对此学生进行了激烈的讨论。通过这种针锋相对的辩论,激发了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使新旧知识重新加工组合,自主建构新层次的认知结构。由此,教师引出劳动者既要不断提高能力,又要具备较高的思想道德素质才能应对时代的挑战这一观点。
3.在合作中交流分享
教师要变革原来的单一教学形式和教学方法,建立一种内涵丰富、有利于学生主动参与的多样化的教学形式,让学生自我设计、自我解决。合作探究通常有三种组织形式,一是生生合作探究;二是小组合作探究;三是大班集体探究。无论采取哪种形式,学生在小组中从事学习活动,借助于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创造了个性,融通了思想,有效地促进了学生之间的共同进步。
4.在实践探究中求创新
新课程理念强调:“教学要从学生的经验和体验出发,密切知识与生活的联系,引导学生不断深入地观察和体验真实的社会生活,积极、主动地参与学校、社区的各种活动,在实际生活中体验、发现并综合运用各种知识去解决问题,提高学生参与社会的实践能力。”因而,教师应多创设实践机会,让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做学习的主人,把思考的空间和时间留给学生。教师还应鼓励学生在实践中多角度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尊重学生的想法,允许并提倡学生思维方式的多样化。因此,我们要积极鼓励和提倡个性化的学习,鼓励学生敢想、敢说、敢做,强化合理判断与理性沟通的能力,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中建构知识,促使学生真正能在自主中合作、在合作中探究、在探索中创新,使科学、人文、理性的文化在每一堂思想政治课中生根发芽。
17.初中数学作业批改的几点心得 篇十七
作为一名数学教师,批改作业是我们每天必做的,为此也耗费了我们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批改作业是教学环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份,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怎样提高作业批改的效率?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反思如下:
一、“全批全改”存在的问题
1、工作强度大,事倍功半:教师花费在评改作业上的时间过多。如果一个教师任两个班,每班按60人计算,每次要批改120本作业;若每次留2个题,一次要批改240道题,若每本作业平均用1分钟,就要花去2个多小时的时间。尤其是批改几何作业,还要花费更多的一些时间。而真正用于课堂结构设计的时间就相应地减少了,再加上平时小测验、单元测验、班主任工作、备课„„忙得团团转。探索教学改革的时间难以保证,当然教学改革也难以付诸实施。
2、学生完全处于被动地位,素质教育下突出的特点是开发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能力,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可是作业的“全批全改”是在学生头上的“紧箍咒”,使他们天天忙于按时完成作业,不管对与错。学生主动思考,自我检查的积极性受到压抑。
3、师生双方获得的信息失真度很大。学生做作业,教师批改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续,是师生双方获得信息的重要通道。可是我们经常发现有些学生作业很不错,但一考试成绩很差,因为学生为了老师“批改”只好抄袭作业,教师也只好“上当受骗”。由于时间紧,教师批改作业常用勾,叉等简当符号,学生由这些符号只能知道哪个题错了,但不知道错在哪里?得到的只是百思不解的信息。综上所述,不难看出。作业的“全批全改”教师很辛苦,不但束缚了教改的手脚,又束缚了学生生动活泼的学习。所以,改革数学作业批改方法应当受到应有的重视。
二、批改作业方法的几点尝试。
布置作业,批改作业不仅仅是教学的重要环节,还是师生双方获得信息的重要窗口。精心设计,布置作业,认真批改作业。能使师生双方及时接受正确的信息,加快信息反馈的速度。只有师生共同配合,才能真正达到做作业和批改作业的目的,批改作业的方法应多样化。但关键是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把师生活动紧密结合为一个整体。为此做了以下尝试:
1、随堂批改作业。新课后,简当的作业可当堂完成,采用集体讨论答案,当堂集中统一批改。
2、小组批改作业。把不同水平的学生安排成前后两桌,每四人组成一个小组。每次上课前5分钟由教师提供参考答案,小组内互相批改,并把批改的情况向老师或信息小组汇报典型范例及错题情况。
3、教师抽查和面批。教师对小组批改后的作业要进行抽查,了解作业和批改的情况,对作业中存在的明显问题要复批或面批。
4、信息小组及时做好信息交流。由科代表和几名同学组成信息小组,其主要任务是:(1)汇集班上作业中出现的典型错题进行“会诊”,分析错误原因,提出正确答案供学生参阅。(2)收集作业中做题方法新颖巧妙、思路简捷、一题多解等典型范例,及时向全班进行交流。(3)每一单元教后,在教师的指导下,信息小组总结正、反两种典型,向全班同学作交流。以达到消除错误,开阔眼界,巩固知识,掌握方法的目的。
上述几点尝试,使学生变被动为主动,使教师变独角演员为导演,充分发挥了教与学双方的积极性,也使自己从繁重的劳动中解放出来,让自己有了更的时间去思考课堂教学与结构的设计,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18.高中英语语法教学的几点心得 篇十八
【摘要】在高中英语教学中,语法教学历来是困扰广大师生的一大难题,也是高考重要的一大内容。语法是框架,没有它就无法建设起语言的大厦。本文是结合课堂教学实例,探讨了英语语法教学的策略,即情景法,游戏活动法、任务型活动法、观察总结归纳法。
【关键词】高中英语语法教学心得
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如何让学生掌握一定的语法,是高中英语教学的任务之
一。英国语言学家威尔金斯说:“没有词汇,人们无法表达事物,而没有语法,人们表达的事物将寥寥无几。”在教学中教师如果不像学生讲解相关的知识点,学生难于真正理解所学的语言教材。因此,在以学生为主体的英语教学中,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让学生更好地运用和发展语言能力。
一、创设真实情景,增强语法学习的生动性
情景法是借助体态语、表演等,利用图片、多媒体和实物等具有直观形象的教学手段,创设的一个真实生动的情景。这样子不但可以有效的避免语法教学的枯燥性和单一性,而且也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例如:在讲述虚拟语气时,首先教师口头造一句子:If I were a bird, I would flyIn the sky.(假如我是一只小鸟,我就能在天空中飞翔。)此时学生会好奇:主语是I,be动词却是were,通常情况下是用am或者是was,会不会弄错了呢。这样子就把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积极性调动起来了。课堂气氛也非常活跃。
教师根据所教语法项目的这个交际功能,去创设运用这个语法项目的情景,将语法教学与听、说、读、写活动结合起来,将语法知识的学习综合技能培训结合起来。比如说,教师可提出下列三个话题,供学生围绕话题根据语法结构来设计对话、语境:
If you became the head of the United Nations, what would you do first? If you were the mayor of our city, what changes would make?
If you could travel anywhere, where would you go and what would you-1-
do ?
这种教学方法符合新教材教学特点,有利于学生观察、思维、分析、综合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学生的探讨研究学习和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同时,它要求教师增加自身的知识,进行充分的备课、思考怎样教好学生,让学生在情景英语中自然的使用语法。
二、设计游戏活动,增强语法学习的趣味性
游戏活动可以激发学生的课堂意识,提高学生的兴趣,使枯燥的语法教学更加生动有趣。
1、在歌谣中学习语法。
在优美的歌曲中找出歌词中包含的语法现象的句子:在哼唱中记住该句子和语法运用规律。让学生心情愉悦地感受语法,避免了单纯的说教和被动的接受。比如,“AN ANGEL ”这首歌,就是一个复习虚拟语气的很好利用。
2、在故事中学习语法
故事可以让枯燥无味的语法课堂教学变得灵活、生动。例如,在讲解一般过去时态时,我们可以让同学先复述白雪公主的故事,然后引出时态:Long long ago, there lived a girl named The Snow-white.同学们听的津津有味,不但从中掌握了一般过去时的用法,而且提高了他们英语表达能力及学习积极性。
三、设计任务型活动,增强语法学习的交际性
在语法教学中,教师有必要通过任务型教学来巩固语法教学项目,让学生在课堂上完成任务来进行。这种任务可以是填空练习、英汉互译、造句练习、做游戏等活动。通过这些活动来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以及快速反应能力,同时也加深了对所学语法现象的记忆。
例如,教学一版将来时态 be going to 和will时,教师设计如下任务型调查活动:明天是星期天,你要做什么?圣诞节将至,你打算给你的父母和朋友买什么礼物?学生在调查中,理解了一般将来时态表达的意义,练习了所学句型,还培养了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
四、运用观察、总结、归纳法,增强法学习的完整性
学生通过观察,然后总结和归纳语法的规律,有利于他们的知识系统化,这样就会促进学生口头表达和笔头表达的准确性。如我在教语法一致原则时,先
列出两组句子让学生观察,“Our group are all going to visit the chimps in the forest.Our group includes six boys and five girls ”,学生通过观察后会发现虽主语同是our group。而前者用了复数,后者用了单数。为了加强学生的理解,再给了一组句子,“The family is very big.The family are early risers.”在观察中,学生会总结和归纳出:group,family有两个用法,一个指整体用单数,一个指个体用复数。如 class,government,team 等。这样的学习方法,比老师用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强,学生懂得发现问题,然后归纳总结规则。
总之,在英语教学及高考题中语法贯穿始末,有了准确的语法知识,学生才能正确的运用语言。教师要采用灵活的教学策略,精讲精练,以学生为中心,创设课堂生动活泼的气氛,培养学生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样学生才能积极地参加课堂学习活动,使语法教学生动有活力,为语言综合运用能力的提高打下扎实基础。
参考文献:
(1)教育部,2001全日制义务教育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张正动,解析语法教学的困惑,2008(17)
(3)卢丽华,激发学生主体意识改进英语课堂教学,2009(4)
19.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几点心得 篇十九
新课改要求: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参与者, 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 课程变成一种动态的、发展的、个性化的创造过程。而互助学习方式就是落实新课改精神的有效途径之一, 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体验到获得知识的乐趣。下面是我对“互助学习方式”的认识和在教学运用中的一些体会。
一、互助学习的主要模式
独立探究, 学生根据导读提纲独立学习课本知识, 尝试完成导读提纲中的练习, 并对学习中的疑难和心得做好笔记, 以便在课堂的分组合作学习中进行探讨交流。
分组合作学习, 几人一组, 合作学习。小组成员对课前所学知识, 疑难和心得进行讨论, 通过交流以达到初步理解知识、掌握方法的目的。
1.全班讨论, 由小组提出问题, 其他小组帮助解决, 全体同学自由讨论补充发言。
2.师生互动, 教师根据学生所学情况, 适当对本节课知识及时进行梳理, 安排一定的练习让学生完成, 然后进行评价、概括, 并引导学生总结、归纳。
其实, 在政治教学中运用最多的“讨论”, 就是一种互助学习的方式, 因为讨论可以集中学生的集体智慧, 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使学生充分体验到集体实践探索知识的乐趣。
二、互助学习方式在政治教学中带来的效应
在政治教学中运用互助学习方式, 大部分学生的积极性得到了有效的调动, 通过独立探究使学生养成了独立学习的能力。通过分组合作学习, 使学生增强团队精神, 团结协作能力, 使学生学会交流、交际能力大大增强。通过讨论互相质疑, 包括师生之间, 生生之间的质疑, 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也是有利的, 而其中蕴含的教育价值是多向的, 如怎样去倾听别人的意见, 怎样组织自己的语言去质疑等等。通过小组评比增强了学生的竞争意识, 在学习中, 学生真正成了主体, 成了学习的主人, 获得了表现的机会, 成功的机会。在师生互动中, 学生的是非判断能力得到了培养, 对问题的认识更加深刻、透彻。
三、在互助学习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20.小学班主任工作的几点心得 篇二十
关键词:班主任;热爱;沟通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17-153-02
班级是学校进行教育、教学工作的最基本单位,是教师和学生开展各种活动,培养人才的最基本的组织形式,是学生学习、活动的基层集体。而班主任是学生班级的直接组织者、教育者、和领导者;是学校教风、学风、校风形成的关键;是沟通学校、家庭和社会的桥梁,是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骨干力量。因此,班主任工作直接关系到教育方针和学校培养目标能否落实。
班主任工作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本班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身体心理素质能否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关系到学生的个性和特长能否得到充分的培育。为此,作为一个班级的主要负责人,就更应该认识到自己的历史使命。那么,如何开展班主任工作就至关重要,下面我就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热爱班主任工作和学生,时刻在乎孩子们的感受
众所周知:当一个人对某项工作或者某件事失去兴趣和热情时,要再把这项工作和这件事做好,那是不可能的了。如果一个班主任对自己的工作不感兴趣,要想他把这个班的班务工作开展好,那是根本不可能的,因此对班主任工作的无比热爱是当好一个班主任的先决条件。我常听到这样的话“要么不做,要做就要做得最好。”为此,这几年里,我经常向老教师求教,不断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课余时间大部分用在学生身上,经过自己的不懈努力。我被评为“优秀班主任”,受到学校领导的表彰,这极大的激励了我,使我在以后的工作中更加自信。
老师应如母亲不会因为孩子的美丑存在偏袒和私心一样,虽然一个班级几十个学生,他们的家庭环境、先天素质与自身努力程度都不同,但一定要做到一视同仁,尊重,信任,理解,热爱每一个学生。关心他们的身体,关心他们的生活,关心他们的学习,关心他们的思想。对待“后进生”,应该让学生看到自己点滴的进步,体验进步成长的快乐,增强继续进步的信心,让孩子在充满鼓励与期待的沃土中成长,决不能因为一点过失而让孩子在指责声中自卑地抬不起头来。对他们取得的点滴成绩,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对待“优生”犯了错误时,该批评的就要批评,该处理的也一定要处理,没有规矩无以成方圆,只有奖惩得当,才能在班级中形成一个良好的,积极向上的舆论导向。
苏联的一位教育学家曾说过“教育者最可贵的品质之一就是人,性,对孩子深沉的爱兼有父母亲昵的温存和睿智的严格要求相结合的那种爱。”可见,热爱学生是当好班主任的必要前提。爱护学生是每一个班主任的本职,是一个合格班主任的必备要素。以爱动其心,无微不至地关爱每一个学生的成长是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基本条件。
二、家校沟通架起信任的桥梁,呵护心灵的成长
有一句名言叫"蹲下来看孩子",教育者要蹲下来和孩子保持一样的高度,以孩子的眼光看问题、看世界,这样才能真正尊重孩子、理解孩子,也就只有在这样的前提下,教育者才更有心去了解、剖析、关爱孩子,为孩子提供最适合的教育。在教育学生时,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导之以行。在融洽的师生情感中,学生才会把班主任的批评看作是对自己的爱护,把班主任的表扬看作是对自己的鼓励。从而引起情感的共鸣,自觉把道德要求和行为规范转化为自己的心理定势和良好的习惯,收到“亲其师,信其道,受其术”的效果。不要老是摆着一副道貌岸然的面孔来威慑学生,以维护自己“神圣”的地位,用真诚的情感去热爱学生、关心学生、爱护学生,富于同情心,就会受到学生的爱戴,就能沟通师生之间的心灵,学生就会亲近班主任,从而在师生之间架起一座信任的桥梁。
小佳是一个内心敏感的学生。通过同学反映,她课下经常跟同学闹小矛盾,一不高兴就会趴在桌子上哭。同桌偷看了别人一个题,她觉得这样不对,别人不听她就哭,或是别人跟她开了个玩笑,她觉得伤自尊了,也会哭。
我多次跟家长沟通,家长反映这个孩子平日在家很爱学习,别的小朋友来找她玩,她才出去。但她从来不主动找别人玩。我觉得这个孩子缺乏与人沟通的能力。我劝说家长要让孩子主动找小朋友玩,学会友好地与人交往。她的妈妈接受了我的建议。
通过观察,我发现这个孩子很爱学语文,我让她担任语文课代表,让她有更多自我展示的机会,也让她和我有更多交流的机会。一段时间后,我发现她能主动帮助学习吃力的同学了。为了给她更多与同学交流的机会,我又让她负责早读。早晨,我来到教室一看,同学们都拿着书端端正正地读着《弟子规》。有时,小佳还会像老师一样检查同学们背诵。为了让这个孩子懂得感恩周围的人,有宽广的胸怀,我还让她领读餐前感恩。
虽然我与小佳建立了一定的信任关系,但她还是会偶尔因为某个同学的一句话,或是一个玩笑而发脾气。但是情绪没有以前波动的强烈。正因为这个原因,我与小佳的妈妈常常在QQ上交流。我会将发生在小佳身上的小事及时和她妈妈交流,让她在家里有策略地和女儿沟通,及时对孩子进行心理疏导。小佳妈妈说:“平时聊到类似事情,觉得她什么都明白,也能替别人考虑,等真正遇到事时却又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绪。”我说:“这样一个成绩优秀,反应灵活的孩子,看到她发脾气的时候更多的时候我是感到心疼、感到可惜。我真想帮助她,因为如果能改变一下脾气,这个孩子会是多么的优秀。 保护孩子的自尊心,上进心,就是给她改正的机会,让她觉得老师还是爱她的。 ”
对敏感的孩子,我们尤其要注意他们内心的心灵感受,不要因为某件事、某句话而伤害了他们的情感需求。我们应当让他充分的体会到自我的价值和力量。也许老师和家长的一句话,就能给予孩子很大的自信和勇气,让他坦然、勇敢地解决眼前面临的问题。小学生正处于成长发育阶段,可塑性很大,只要对他们进行细致地了解和具体地分析,抓住他们的优势和长处,就可以此为突破口,实施有效的教育方法,他们就发生较大的转变。
三、调动积极性,选择和培养好班级干部
一个良好的班集体,离不开全班同学,也离不开少先队中队委、小队委、科代表、小组长的模范作用。他们的模范作用如何,他们对班级管理的成效如何至关重要。在选举这些干部时,我坚持做到:不论“优生”、“差生”人人参与竞选,力求把大家信赖的好同学推选出来,使他们一开始就具有良好的群众基础。发动有一技之长的同学多参与,充分发挥他们的特长,以带动其他同学积极投入,增强大家的集体观念和竞争意识。
学生在校不仅受到教师的影响,而且很大程度上还受到他所在的班集体的影响,而一个班集体的良与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该班的班干部们,班干部对整个班来说有着“以点带面”的作用,是班主任的左右手。因此,只要选择和培养好班上的班干部们,班主任的工作也就变得更加轻松了,班上的班风也就变得正了。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几点心得】推荐阅读:
培养小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几点心得10-11
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几点策略07-27
浅谈多媒体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巧妙运用 小学语文电教论文07-19
浅谈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12-21
浅谈课本剧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11-08
浅谈合理发挥多媒体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10-15
小学数学多媒体教学中的几种课堂策略09-06
谈小学语文拼音教学的几点体会06-30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方法的几点思考09-27
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理念的几点思考1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