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示范社区工作总结

2024-08-10

创建示范社区工作总结(共13篇)

1.创建示范社区工作总结 篇一

近年来,遵义市紧紧围绕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这一重大课题,率先实施以“出入安全、精神愉悦、生活便利、身体健康”为主要内容的“四民社区”创建活动,不断完善服务设施、拓宽服务领域、创新服务形式、提高服务质量上。坚持以“安民、便民、乐民、康民”为出发点,把推进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作为社区服务工作的重点,满足社区居民看病就医、文化娱乐、环境美化和社会治安等需求,让老百姓感受到真正的实惠和贴心便利的服务。

仁和苑社区新品牌--特色志愿者队伍

志愿者越来越多出现在社区服务的队伍中。汇川区仁和苑社区里活跃着5支志愿者队伍,他们有特色的服务成为社区的志愿服务工作品牌。这5支志愿者队伍是社区整合资源后实施的创新管理,他们有的负责给社区出点子,有的负责在社区义务巡逻,有的负责在社区搞教育……社区“智囊团”就是由20名社区内阅历深、威信高、脑子活、愿奉献的老党员、党政机关退休老干部共同组成。

还有一支党组织关系不在社区,又特别关心社区建设和发展的25名党员组成的特殊党小组。他们和社区“智囊团”一道,就社区党支部如何在社区建设中发挥作用、社区的发展思路、社区建设工作中遇到的难题等出谋划策,提出意见和建议。

除了出谋划策的,志愿者们也身体力行。平均年龄63岁的14位阿姨成立了一支队伍义务巡逻队,至今不计报酬,每天佩戴着红袖套,行走在小区的旮旯角落。

社区离退休干部中的高资人员,成为社区老年大学的主要师资力量。他们根据老年人的兴趣和爱好,合理安排课程。同时认真分析研究老年学员的思想状况,给他们释疑解惑、理顺情绪,为老年学员做实事、办好事。

社区内约108位居民担当志愿服务楼栋信息员,作为楼栋信息员,他们不仅全面掌握本楼栋情况,还关心住户常住人口是否有变动,高龄老人、空巢老人、困难居民等是否有特殊需求等社区民情的“五清五掌握”,让社区楼栋治安状况、计生对象情况、住户家庭成员情况,特殊居民情况,居民住房情况能为社区党组织第一时间掌握、第一时间研判、第一时间上报。

仁和苑社区主任李英表示,社区志愿服务队重点围绕空巢老人、残疾人、下岗人员、困难人员、未成年人等人群,开展了法律服务、文化服务、卫生保健、心理疏导、社区环境和社会治安等一系列志愿服务活动,切实帮助群众办实事、办好事。

娃娃爱看书 社区书吧就进校园

在万里小学一楼走廊内,总有很多孩子坐在这里看书。这是由万里办洗花井社区和学校共同建成的书吧,可为孩子们提供书籍,让他们拓宽知识面,现在已成了他们的读书乐园。据了解,万里小学虽然有自己的图书阅览室,但大多书籍都是数年前添置的,无法满足孩子们的阅读需求。前段时间,香港慈恩基金会给洗花井社区送来了一大批新书,但由于社区阅览室地方太小,容纳不了太多的孩子,于是社区就联系学校,利用学校宽敞的地方,建起一个开放式的流动书吧。万里小学这个流动书吧,它的摆设很简单,在走廊空地的墙两边搭了两排书架、中间还有一个圆柱形的小书架及三十多个小凳子。中午12点半,刚吃完午饭的孩子们就三三两两地来到书吧。20分钟后,流动书吧的小板凳上就座无虚席,来晚了没有位置的孩子,则直接席地而坐看起书来。

“我们的书籍太旧了,内容和品种也比较少,提不起孩子们看书的热情。”万里小学党支部书记苏红说,现在,社区为这个流动书吧送来了很多好书,孩子们的看书热情也在大增。孩子们的自由活动时间都可在这里看书,大家都非常喜欢。

洗花井社区党支部书记冯敏说,他们和学校共同建立这样一个流动书吧,是为了丰富孩子们的课余生活。这次,社区在流动书吧放入了1000册图书,下次他们将会根据孩子们的喜好定期更换新的读物。

医新社区为山区孩子献温暖

冬天来了,很多山区的小孩还在因为缺少御寒衣物受冻。为了给这些山区孩子送上御寒衣物,近日大连路街道办事处医新社区组织居民捐出旧棉衣等物品,再转送到山区孩子们的手中。医新社区此次开展的`“冬季送温暖冬衣捐赠”志愿服务活动,主要是组织辖区居民将家中闲置的冬衣、棉被、书籍等物品捐赠到社区,再由中国雷锋站的工作人员将捐赠的物品送到甘肃、宁夏等贫困山区孩子手中。

捐赠当天,社区在医新小巷及路口设置了捐赠点,为了营造献爱心氛围,社区腰鼓队还在现场打起腰鼓、跳起舞,吸引过往居民注意,希望他们献出自己的爱心。当天早上,很多闻讯赶来的居民就带着家中的旧衣物等物品,纷纷前来捐赠。

据社区负责人介绍,这次活动总共收到500余件衣服、60余本书籍。这些都是居民们奉献出的一份份真挚爱心,希望能为贫困山区的孩子们送去了温暖,让他们过一个暖冬。

仁和苑社区建起心愿长廊

“这是社区精心打造的心愿长廊,希望大家能把心愿写在心愿牌上。”在遵义市人民政府一小区广场上,社区修建了一座心愿长廊,住户们可以将自己的期望与寄语写在上面。

在遵义市人民政府一小区广场的右侧,有一座被粉刷一新的长廊,长廊顶棚与廊柱全部用红色的油漆粉刷了一遍,看上去很醒目,顶端写着“心愿长廊”四个大字。在长廊内部挂着不同内容的牌子,有“邻里是兄弟,相敬又相爱”,“做服务群众的带头人”等内容。

“感觉很温馨,社区与居民更像一家人。”一位正好路过的小区居民告诉记者,社区通过这样的方式,一方面可以更直观了解到大家的情况与期望,另一个方面,也拉进了社区与住户间的距离。

“目前心愿长廊的修建工作已经完毕,但还不完整,因为居民们的心愿还没有挂上去。”仁和苑社区工作人员说,这段时间,已经有很多居民到社区办公室填写自己的心愿,待收集到足够多的心愿牌后,他们就会全部挂到心愿长廊。那时,才算彻底完工。

“我们社区希望以心愿长廊为桥梁,将我们与居民之间联系更加紧密,同时,我们会尽力帮助居民实现心愿,更好为居民服务。”这位工作人员说。

爱心亭里享阅读

12月初,老城小学外,为方便学生及家长,南门社区向上级争取资金后,新建了爱心等候亭。最近,社区工作人员又推出暖心之举,每天放置报刊杂志在爱心亭,免费供居民阅读。

“买菜回来累了,看看报纸,歇口气,很不错。”18日早上,遵义市委二院居民蔡阿姨拿起一份《中国禁毒报》,仔细读了起来。蔡阿姨说,这里的有些报纸,平时在市面上也很难买到,社区将报纸放在爱心亭,很是方便。

南门社区支书王润琴说,现在,每天爱心亭都放有几种报刊,共10多份,包括《人民日报》、《贵州日报》、《遵义日报》、《遵义晚报》、《中国纪检监察报》等,居民可以在爱心亭看,也可以拿回家。

除了报刊外,爱心亭里还有便民手册、消防知识宣传单等。“我们会逐渐完善贴心服务,到时候,还会放置意见收集本、社区动态信息简报、饮用水等。”王润琴表示,这样一来,社区居民就能更了解社区的各项工作,并为社区发展提建议。

2.创建示范社区工作总结 篇二

根据农业部高产创建“百亩核心攻关、万亩辐射带动”的要求, 包头湖农场棉花高产创建示范片安排在四分场, 土质为壤土, 土壤肥力中上等, 前茬为棉花。核心区面积0.67hm2, 辐射区7.33hm2, 统一使用新陆中55。

2 棉花高产示范片主要工作

2.1开展农业技术培训

项目自启动以来, 先后开展了棉花综合管理技术、病虫综合防治技术和配方平衡施肥技术等培训。

2.2抓好了田间灾害生产工作

2015 年4 ~ 5 月份多次下雨气温低, 棉苗不长, 棉苗弱, 烂根, 生育期较往年滞后, 7 ~ 8 月份高温的天气影响棉株上部结铃, 直接影响棉花的产量。

2.3进行田间全生育期现场指导

项目启动以来, 农技人员对示范片棉花种植全生育期进行跟踪指导, 调查记载各生育时期棉花农艺性状, 指导农民采取农耕操作, 对于农民在棉花种植过程中遇到的难题进行解答。

3 栽培技术要点

3.1秋翻冬灌

11 月初秸秆还田, 11 月20 日开始冬灌, 100m3/667m2。

3.2施足底肥

应用棉花测土配方施肥技术。 平均施磷酸二铵40kg/667m2, 尿素20kg/667m2, 硫酸钾10kg/667m2, 有机肥40kg/667m2作为底肥。

3.3适时播种

选用优质、高产、抗病力强、适应性强的品种, 新陆中55 号。棉花播种时间:4 月10 日开始播种, 4 月30日播种结束。

3.4棉花种植模式

应用精量播种模式, 株行距配置;膜行距20+40+20-50 , 株距10 ~ 12cm, 理论株数1.2 ~ 1.6 万株, 收获株数10000 ~ 13000 株。

3.5滴水时间及追肥

目前共滴水8 次。头水6 月19 日, 滴施尿素5kg/667m2。2 水~ 6 水为:6 月28 日, 7 月9 日, 7 月19 日, 7 月28 日, 8 月12 日, 期间都滴施尿素8kg+56% 滴灌肥2kg/667m2。7 水8 月22 日10kg+56% 滴灌肥2kg/667m2。8 水9 月2 日。

3.6叶面肥

喷施8 次。苗期使用利根, 920, 氨基酸等叶面肥打3 次。利根稀释倍数3000 倍, 920 稀释倍数1000 倍, 氨基酸稀释倍数800 ~ 1000 倍。打药时间分别为6 月2 日、6 月25 日。蕾期使用叶面肥打2 次。稀释倍数1000 ~ 1500 倍。打药时间分别为6 月25 日、7 月8 日。花铃期使用硼肥, 上桃快, 座桃多等叶面肥打3 次。打药时间分别为7 月16 日、7 月27 日、8 月9 日。

3.7化控

喷施缩节胺3 次。 棉花头水后化控1 次, 用量0.3g/667m2;3 水后化控1 次, 用量1g/667m2;棉花打顶7d后缩节胺每667m2用10g克控制棉花侧枝。打药时间分别为6 月25 日、7 月16 日、8 月9 日。

3.8科学治虫

对蚜虫进行防治5 次。使用20% 啶虫脒稀释倍数5000 倍, 40% 啶虫脒稀释倍数10000 倍。打药时间分别6 月2 日、6 月17 日、7 月8 日、7 月16 日、7 月27 日, 对红蜘蛛进行防治5 次。使用20% 三唑锡稀释倍数2000倍73% 炔螨特稀释倍数2000 倍。打药时间分别为6 月17 日、7 月8 日、7 月25 日、8 月9 日。

3.9打顶

7 月10 日开始打顶, 7 月18 日打顶结束。

4 取得的主要成效

经过1a的努力, 基本完成了项目规定的各项指标.经测产实际完成面积7.33hm2, 平均单产皮棉150.8kg。0.67hm2核心区平均每667m2株数11400 株, 单株铃数6.7个, 估测单铃重5.8g, 衣分42%, 90% 折合产量测单产籽棉398.7kg/667m2, 单产皮棉167.5kg/667m2。

通过种植高产优质棉花新品种和使用高产栽培技术, 提高了棉花的产量和品质水平, 对夺取棉花较好收成起到了积极作用。

通过棉花高产创建活动, 加快了新技术、新品种的推广进程, 技术人员深入田间地头指导, 让示范户拥有随时随地问科技、学科技、用科技的条件和机会, 为示范户提供了有力的科技帮助。

5 经验启示

通过棉花高产创建的实践, 总结出要使棉花高产, 地力是前提, 技术是基础, 气候是关键, 组织是保障。

摘要:2015年库尔勒市农技中心继续承担了农业部安排的滴灌棉花万亩高产创建示范项目。在包头湖农场继续进行, 今年示范推广面积7.33hm2, 平均皮棉单产达150.8kg/667m2。示范基地采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 膜下节水滴灌技术, 精量播种技术, 深松技术, 土壤封闭技术, 棉花高产栽培技术, 棉花优良新品种良繁, 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 调控技术的基础上顺利完成示范任务。

3.创建示范社区工作总结 篇三

一是推进了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产业的快速健康发展。示范创建工作认定的县和点所在区域都能够形成一定规模的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产业带或集聚区,有效地带动了当地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迅猛发展,在促进农业、带动农民就业增收、拉动国内消费、传承中华农耕文明、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目前全国休闲农业经营主体180万家,2015年经营收入3500亿元,接待游客11亿人次,增长10%以上。

二是极大地调动了各地发展休闲农业与鄉村旅游的积极性。以示范县、示范点为发展基础,各地纷纷编制专门发展规划,出台扶持政策,并加大资金投入力度,积极推动工作不断迈上新台阶。

4.**新区科普示范社区创建总结 篇四

**新村街道**五村居民区

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要把科学普及放在与科学创新同等重要的位置”的重要指示精神,**五村居民区在街道和党总支的正确领导下,始终坚持以党建为核心,把促进社区文明建设和创建科普示范社区作为重中之重的工作来抓,深入开展创建科普示范工作,努力开创社区科普工作的新局面。把科普教育紧密结合小区实际,努力以多渠道、多形式、多层次的普及科学知识、倡导科学方法、传播科学思想、弘扬科学精神。力求使科普工作在社区中更群众化、常态化、社会化,从而形成社区崇尚科学、文明和谐的良好氛围。

一、社区概况

**五村居民区建成于80年代末,占地3.6万平方米,靠近杨浦大桥引桥,位于**街道的西北角,是一个近30年的老旧小区。小区共有1007户居民,常住人口数达到2728人左右,其中60周岁以上老人占总人数的46%。多家企事业单位坐落小区内,包括哈哈早教中心、**幼儿园、**中学、街道“三合一”、城建实业等。居民区党总支充分发挥辖区共建单位的资源优势,搭建合作平台,开放公共设施,实现资源共享。已成立的10支社区志愿者队伍,共同参与开展科普工作及其活动。良好的形成了“居委牵头,多方参与”的工作格局。

二、加强科普领导,提供基础保障

为更好的开展社区科普工作,**五村居民区把科普工作列入社区精神文明建设规划的一项重要内容。

一是居民区书记作为科普工作第一责任人的思路不变,成立由书记任组长、居委干部、社区居民志愿者组成的科普工作小组。定期召开科普工作研讨会,分工明确,协调、整合、利用区域范围内教育资源与设施,实现共建共享。

二是将科普工作纳入社区工作议事日程。联系科普工作实际和居民群众所关注的热点问题,思想统一,对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及时进行研究解决,为确保社区科普工作有序开展。

三是制订了科普工作规章制度和完善工作经费的管理。目标明确、组织有序、责任到人并定期开展各类科普活动。

四是建立丰富的社区群众科普组织。社区立足于群众,成立了如“老来俏”舞蹈队、戏曲队、拳操队等社区文艺队伍、科普宣传队、志愿者服务队等群众性科普队伍,开展一系列具有科学性、趣味性的科普活动,为形成崇尚科学,文明健康的良好社区氛围奠定基础。

三、抓好科普建设,完善宣传阵地

为深入开展科普工作,社区还进一步完善硬件建设,建有的综合科普活动场地面积达150平方米以上,保证科普工作有场所、有阵地。

1、创立家门口“五心”工作室。由党员组成的志愿者服务队,以倾听群众心声的方式,通过积极调解社区各类纠纷,切实解决居民群众身边的问题,使社区矛盾“发现在社区,解决在社区”

也是推进宣传法治建设社区的一项基础性工作。

2、在社区图书室设有科普图书专区。科普类书籍存有200多册,社区居民可以免费阅读并借阅书籍,极大地丰富了居民的业余文化生活。

3、建有科普文化宣传栏。在**五村小区内有4处3米长的科普宣传栏,张贴科普知识宣传海报,并定时进行更新。同时社区充分利用有限资源,如:黑板报、小标语、道德点评栏、展板等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宣传方式,积极开展科普工作。

4、利用社区教育平台,通过党员干部远程教育平台以及多媒体教学的便利条件,**五村结合小区实际,开设了社区老年教育学习点。内容有:科学常识、健康保健、环境保护知识、反邪教、消防安全、法治教育等,满足老年人的学习需求为目的提供教育服务。

四、创新科普活动载体,丰富各类科普活动

(1)针对社区居民的实际情况和小区特点,**五村居委与**派出所、东方律师事务所和医院资源紧密结合,开展了具有特色的专题科普讲座,既法治宣传类、健康养生类、医疗保健类。近两年已举办百余场,深受中老年人的欢迎。同时,社区还充分利用各种主题活动日开展科普宣传活动,开展知识讲座20场;充分利用春节、元宵节、中秋节、国庆节、重阳节等重大节日开展“迎新春联欢会”、“纳凉晚会”、“庆中秋、迎国庆”等丰富多彩的文艺演出。

(2)在全国科普日活动中,**五村社区举办了“流动科技馆进社区”活动,参加人数达到120人左右,让居民在家门口就能体验科学的魅力,也使科普教育收到不错的效果。

(3)**五村社区把青少年寒暑假科普活动作为社区教育和服务青少年的重要途径。依托街道微自治项目,**五村打造了“绿植科普小园地”,主旨培养青少年爱学习、爱劳动,提升家园卫生的意识,从而达到科普教育的目的。

据统计社区每年以健康教育、环保、消防、禁毒、寒暑期教育等为内容,组织科普培训、咨询、讲座、文艺演出、宣传等活动达60场次以上,发放各类科普宣传材料10000多份,接受咨询服务的群众达1800多人次。

作为市级文明小区,**五村通过近年来全面开展社区科普宣传工作,全年无封建迷信和伪科学现象出现;通过大力宣传民主法治建设,小区治安良好,无犯罪事件的发生。创建科普示范社区是推进社区科学文明建设过程的一项长期性工作,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继续加大科普宣传工作力度,充分利用社区现有资源,挖掘潜力,以“创先争优”为契机,全面提高社区居民的科学文明素养并收获幸福感和满意度,也为构建文明和谐的**五村而努力工作。

**五村居委会

5.特色示范社区创建工作汇报材料 篇五

方面入手,积极开展“关爱救助型”社区的创建工作,取得了明显实效。

一、加大投入力度,夯实特色社区创建基础

××社区按照市、区组织部门和街道党工委、办事处“打造特色示范社区”的总体要求,从充分发挥社区功能的角度出发,整合社区资源,在街道办事处和结对共建单位资金支持下,使办公用房、活动场所和内部设施等方面有了一个新的改观。建立了“四室一基地”(即党员活动室、图书室、乒乓球室、残疾人康复训练室、再就业技能培训基地)和“一站式”综合服务站。开设了社区党务、社区管理、社区公益性服务和便民利民服务窗口,实行“一站式”综合服务,为居民提供了方便快捷的服务。制作了高质量图版,配齐了电视、vcd、音响等设施,规范了社区居委会牌匾和各种档案,提升了软硬件建设水平。

二、搭建平台,充分发挥社区党组织和党员的作用

××社区党支部充分发挥党员特长,以党员为中心,与困难户、下岗职工、残疾人开展“一帮一”结对帮扶活动。围绕下岗党员自主创业、带头致富,在商业网点中开展了“亮身份、树形象、争创党员先锋岗(来源:好范文 http:///)”和“诚信经营户”评比活动,带动身边的经营户诚信经营。为了营造一个居民之间相互交流与互动的平台,社区党支部制作了“爱心互助卡”,以党员作为邻里联络员,定期走访听取居民的意见和建议,并且开展居民之间的互助服务。对空巢老人、弱势群体开展送温暖服务,让他们感受到社区大家庭的关爱,对下岗职工、残疾人送政策、送技能服务,让他们自主创业重新走上就业岗位。通过“爱心互助卡”使邻里之间逐渐从陌生走向熟悉,互帮互助成为邻里相扶、守望相助的生活共同体。

三、建立和完善机制,积极探索关爱救助工作新途径

××社区是旧小区,今年,我们立足社区的实际情况,建立了振兴街道××爱心超市,采取微利经营和社会无偿救助相结合的方式运营,安排一名低保人员,帮助她实现了就业,用盈利的资金回报给困难群体,同时发放“爱心救助卡”,开展不定期的无偿救助活动。截止目前为20多户特困家庭发放了“爱心救助卡”,使他们凭卡到爱心超市按需求领取米、面、油或其他生活用品,由一次性救助变为长年性帮扶,使爱心救助真正成为一条长效的保障线。另外,我们建立了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培训基地和困难职工帮扶站,有针对性的开展编织、布艺等职业技能培训。今年,利用培训基地举办技能培训12次,安置就业130多人,为79名“4050”人员提供了公益性岗位,就业率达到97%。树立就业典型2人,建立了详细的下岗失业人员、离退休人员管理档案。

四、真情关爱,扎实有效做好残疾人帮扶工作

××社区是自治区级残疾人工作“示范社区”,为了扎实有效地做好残疾人工作,我们于2006年4月成立了松山区首家残疾人康复站,并配备了价值1.5万元的康复设备,安排了一名康复指导员进行技术指导。成立了残疾人协会,为有康复需求的142名残疾人提供了康复服务,康复服务率达到90%,对25户残疾贫困户全部纳入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范围内,解决了他们基本生活问题,为双腿残疾人发放了轮椅,为残疾人家庭的孩子申请了救助金7000余元,同时还积极协调市残联、区残联、红十字会、慈善总会等部门对残疾人进行救助。对有劳动能力的97名残疾人安排从事临时家政、块布加工等工作,安置6人到金剑铜业有限责任公司工作,残疾人就业率达85%。7月份,××社区举办了首届“邻里联谊暨残疾人趣味运动会”,近200名社区居民、党员及残疾人参加了这次运动会,30名运动员围绕××社区进行了火炬接力赛,并组织残疾人开展了象棋、扑克等比赛,通过活动,展现了社区居民团结和睦、友爱互助的良好精神风貌。

五、加大宣传力度,营造关爱救助社区氛围

为了增强广大居民对社区的认同感、归属感,我们创作了××社区区徽、区歌,创办了“××之家”社区简报。不定期向居民宣传上级有关方针政策,社区近期重点工作和热点新闻,健康饮食等知识。通过这些工作拉近了社区居委会与居民之间的距离和感情,使广大居民了解社区,关心社区,增强了建设社区的使命感和责任感。针对辖区旧楼房混乱滞后的现象,我们为137个单元安装了单元牌,同时,把计划生育知识、精神文明建设、平安建设和居民思想

道德建设等书写在单元牌上,既方便了居民,又宣传了相关知识。为辖区内所有楼道悬挂了安全警示牌,提醒广大居民提高安全防范和自我防范意识,让平安建设工作走进每一个楼道和家庭,创造了平安和谐的环境。

总之,我们特色社区创建工作刚刚开始,还存在着许多不足。下一步,××社区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推进关爱救助社区创建工作。

一是进

一步完善“一站式”综合服务站功能。安装电子显示屏,不断拓展服务领域、丰富服务内容、改善服务方式,努力提高广大居民群众、辖区企事业单位对我们服务的满意率。

二是进一步完善党组织设置。积极筹划建立党总支,发挥党组织和党员在特色社区建设中的战斗堡垒作用和模范带头作用,以党建促特色示范社区创建,提升特色社区创建水平。

6.创建示范社区工作总结 篇六

一、加强领导、精心部署

未来使本社区“民主法治社区”建设工作顺利有序地开展,社区成立了以党支部书记、社区主任为组长、社区副主任为副组长、有关社区干部为组员的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把建设工作纳入到了重要议事日程中。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多次召开例会,明确了工作小组的职责与任务,对各成员的工作作了明确的分工,同时制定了具体的建设实施方案和工作计划,进行精心的组织、指导与协调,保证了本项工作的顺利进行。

“民主法治社区”建设不只是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或社区干部的事,更是广大社区居民群众的事,必须紧紧依靠广大人民群众才能真正推进民主法治化进程。通过宣传橱窗、固定标语、各种文化活动等,多途径、多渠道把建设精神文明带到广大居民群众中去,使得社区的民主法治建设真正深入民心,营造了一种良好的建设氛围,社区上下群策群力,共同推进本社区的民主法治化建设进程。

二、党员、干部队伍的管理得到加强,综合素质得以提高

延庆社区制订了党员评议制度、社区干部述职评议制度、社区干部学习制度及考勤制度。通过这些制度的实施极大提高了党员、干部的文化素质、依法办事意识与依章办事能力,进一步激发了他们的竞争意识。同时,党员干部充分发挥了先锋模范作用。

三、依法保障与维护居民的权益,居民的法律素质与维权意识得到提高

延庆社区的法律咨询站,由兼职律师和司法工作者坐镇接受法律咨询,使法律进社区上升到了一个崭新的高度,促进了民主法制建设。通过各种途径,积极开展居民法律服务,宣传有关法律法规,保障与维护居民的权益。通过这些工作的开展,居民依法维护自己合法权益的意识与素质得到了提高。

1、法制宣传教育到位。通过宣传橱窗、宣传资料等多种形式向广大居民宣传中央相关的法律法规。通过宣传教育,居民知法、懂法、守法,近几年来无重大刑事案件发生,也无群体上访事件的行为,无失学儿童及其严重违反法律法规的行为发生。

2、调解委员会工作成效显著。调解委员会人员配备到位,由7位社区干部组成,有健全的工作制度,能充分发挥作用,妥善处理民间纠纷,目前尚无因民间纠纷激化而转化为刑事案件,做到一般民间纠纷不出社区。

3、消防安全工作深入民心。居民消防安全意识、防火意识增强。发挥好护区队、义务消防队的作用,无重大消防事件发生。

5、加强外来人口管理与出租房管理。以外来人口及出租房登记造册,并经常进行走访,随时把握外来人口的生活生产状况,在保护合法权益的同时,加强对他们的法律与政策教育,外来人口没有违反计划生育政策及犯罪行为发生。

四、社会公益事业不断发展,居民安居乐业,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

基础建设加强,社区风貌显著改变。居民小区环境美化、路灯亮化、卫生洁化,社区环境卫生的长效管理工作得到加强,同时,加强文明社区建设与文明家庭争创活动,推行移风易俗,反对封建迷信与赌博活动,树立良好的社会风尚,使得广大居民在物质文明得到发展的同时,政治文明与精神文明也一样得到协调发展。

以上是延庆社区在市“民主法治社区”建设中的一些工作与成效,但我们清楚地意识到,“民主法治社区”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坚持在党组织的领导下,紧紧依托全体党员和干部群众,依法建制,尊重居民的民主权利;必须持有科学发展观来正确对待它,要杜绝形式主义和短期行为,必须着眼于长远发展、全面发展、注重居民民主法治建设工作与其他工作的结合,努力将民主法治精神贯彻到社区的各项工作中去,切实推进社区民主法治化建设进程。

民主法治示范社区创建规划

工作总结

7.创建示范社区工作总结 篇七

本刊讯 为了认真分析新形式下畜牧业生产的特点, 总结交流标准化示范创建工作经验, 并研究部署今年生产科教工作和深入推进示范创建工作, 四川省畜牧食品局于1月8日在成都召开了全省生产科教工作暨标准化示范创建活动总结会议。全省62个畜禽标准化示范场的负责人及所在县 (市、区) 畜牧局负责人参加了会议。会议由四川省畜牧食品局生产科教处处长富刚主持, 省畜牧食品局兰明建副局长到会并作重要讲话。

富刚首先在会上对2010年全省生产科教工作进行了详尽总结, 并对2011年的工作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兰明建副局长在会上作了重要讲话, 他肯定了2010年全省现代畜牧业建设工作取得的新进展, 并部署了2011年的六个工作重点, 一是深入开展养殖标准化示范创建工作;二是切实抓好现代畜牧业重点县建设;三是切实做好项目储备和项目管理工作;四是加强地方优良畜禽品种资源的保护和开发利用;五是切实抓好畜牧科技助农增收;六是切实抓好政策宣传工作。最后, 兰局长嘱咐被评为标准化示范场的单位要珍惜荣誉, 并特别建议他们要大力地、主动地宣传自身形象及所取得的辉煌成绩。

局属相关事业单位负责人及专家也在会上作了发言, 他们对标准化示范工作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并表示将继续支持标准化示范活动的大力推进。

8.创建示范社区工作总结 篇八

2009年10月26日,在国家旅游局规划财务司和农业部乡镇企业局的关心和指导下,在中国旅游协会的支持下,中国旅游协会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分会(以下简称分会)成立。分会作为促进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的行业组织,作为农业部和国家旅游局共同推进工作的平台,主要任务是及时向政府部门提出行业发展的有关建议,反映会员单位的愿望和要求,在会員和政府之间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维护会员合法权益,努力为会员提供有效服务。截至2011年4月,分会共发展单位会员625家。现有会长1名、常务副会长1名、副会长15名,秘书长1名,副秘书长7名,理事单位82家。分会秘书处设在农业部农村社会事业发展中心,具体工作由中心休闲农业处承担。

分会成立以来,组织开展了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星级示范创建、精品线路推介、从业人员培训、节庆活动宣传等工作,为会员单位提供服务,提高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行业管理和服务水平,促进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产业快速、健康、规范发展。在分会的各项工作中,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星级示范创建是分会工作的重中之重。

2.开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星级示范创建意义重大

2010年7月5日,农业部与国家旅游局联合签署了共同推进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产业发展的合作框架协议,明确提出:支持中国旅游协会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分会,在全国范围内组织开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星级示范创建行动。按照协议要求,于2010年开始启动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星级示范创建行动,目的是通过开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星级示范创建行动,建成一批具有示范带动作用的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星级企业(园区),带动行业不断提高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提升发展水平,增强市场竞争力,为消费者提供优质产品和良好服务。

2.1开展星级示范创建活动是贯彻党中央、国务院文件精神,落实两部局战略决策的必然选择

2010年的中央1号文件明确指出:“积极发展休闲农业、乡村旅游、森林旅游和农村服务业,拓展农村非农就业空间。”2009年的国务院41号文件也明确提出:“实施乡村旅游富民工程。开展各具特色的农业观光和体验性旅游活动。在妥善保护自然生态、原居环境和历史文化遗存的前提下,合理利用民族村寨、古村古镇,建设特色景观旅游村镇,规范发展‘农家乐’、休闲农庄等旅游产品。”分会作为两部局共同组建的社团组织,贯彻落实国家重大战略部署是职责所在;如何规范行业发展,提升会员单位的服务质量与发展水平,更好地为会员单位提供服务是义务所在。开展星级创建活动是两者的结合点。2010年7月5日,农业部与国家旅游局签署了合作框架协议,共同推进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发展,把开展示范县、示范村、示范点和星级园区(企业)的创建,作为两部局共同推动工作的重要抓手。要完成两部局的任务,就需要按照星级创建的通知要求,坚持标准、严格程序,公正、公开地开展试评工作,确保质量。

2.2开展星级示范创建活动能够有力地推动新农村建设,促进城乡统筹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促进城乡统筹发展,既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也是当前政府工作的重要着力点。实践证明,发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能够有力地推动新农村建设、促进城乡统筹。

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是农业、农产品加工业和农村服务业紧密连结的一种新型农业产业形态。横跨一、二、三产业,融合农业生产、农民生活和农村生态。它源于农业,建在农村,惠及农民,融通城乡,服务社会。据专家测算,休闲农业每增加1个就业机会,就能带动整个产业链增加5个就业机会。一个年接待10万人次的休闲农庄,可实现营业收入1000万元,直接和间接安置300名农民就业,可带动1000户农民家庭增收。这个测算是符合实际的,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对促进农民增收,推动新村农建设的作用十分巨大。

星级示范创建工作能够促进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健康发展,有力地促进农民就业增收,优化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对发展现代农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扩大内需以及统筹城乡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2.3开展星级示范创建活动是顺应产业发展规律的内在要求

从我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现状和进程看,它是个新兴的产业,起步于上世纪80年代初期,大体上经历了萌芽起步、初步发展、较快发展和规范提高四个阶段。

从这四个发展阶段看,当前我国休闲农业发展正在经历五个重大转变。一是在发展秩序上,从农民自发发展,向各级政府规划引导发展转变,也就是从无序到有序的转变;二是从休闲功能上看,从简单的“吃农家饭、住农家院、摘农家果”,向回归自然、认识农业、怡情生活等方向转变;三是从空间布局上看,从最初的景区周边和个别城市郊区,向更多的适宜发展区域转变;四是从经营规模上看,由一家一户一园的分散状态,向园区和集群发展转变;五是从经营主体上看,从以农户经营为主,向农民合作组织经营、社会资本共同投资经营发展转变。

当前,我国休闲农业进入了快速发展、规范提升的新阶段。休闲农业越来越受到社会公众的关注,尤其是中央实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以来,大量的财政资金伴随着各种优惠政策向农村地区倾斜,农村基础设施条件得到了极大的改善,加上休闲农业潜在的巨大市场前景,吸引了更多的社会资本进入。休闲农业已经成为一些地区县域经济的支柱产业和富民产业。休闲农业发展势头迅猛,但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暴露出一些问题,比如部分企业、园区规划还不够合理,管理不够规范,产品雷同、功能单一,服务质量、从业人员素质亟待提高、经济效益不好等。

分会希望通过开展星级示范创建行动,对会员企业的发展进行规范和提高,制定促进行业发展的相关标准和良好的操作规范,加快培育一批定位科学、管理规范、发展潜力大、带动能力强的星级企业,为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发展树立典型,打造样板,引领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持续健康发展。

2.4开展星级创建活动是满足消费者需求的重要举措

当前在一些地区,特别是一些大型城市,消费者去农村消费,体验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情趣的积极性很高,但同时他们也有一些担心,担心食品质量有问题,担心服务质量有问题,担心住宿有问题,担心人身安全有问题。

面对这种情况,作为分会要帮助消费者树立对行业的信心。甚至无法保证所有的企业都有较高的水平,但可以靠星级示范创建行动推选出一大批优秀的企业,并通过各种方式把信息提供给消费者。让他们放心地到星级企业去消费。这既有利于增强广大消费者对这个行业的信心,扩大市场份额,也有利于企业之间形成良性竞争,有利于整个行业的规范提高。

2.5开展星级创建活动是进一步推进工作的重要基础

分会成立以来,在农业部、国家旅游局的指导下,在广大会员的大力支持下,在各省主管部门和牵头单位的密切配合下,开展了一些卓有成效的工作,也进行了许多探索,积累了一些经验。为了更好地为会员服务,吸引更多的游客走进园区,帮助星级企业提升知名度,扩大影响,增加经济效益,下一步还要开展一些工作。一是实现行业优质企业网络营销。与相关科研单位联合建设中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商业网站,打造一个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行业的在线交易互动平台。商业网站运行后,届时可以实现网络展示、网上交易、网络销售、网友互动、在线咨询,网上3D视频展示等诸多功能。从而实现全行业从传统销售模式向网络宣传、网络销售的跨越性发展。要想让网络营销模式健康发展下去,最核心的一个问题,就是必须保证网上提供的信息与现实中的产品服务信息相一致。为此,需要对参加网络销售的企业严格把关,而星级示范创建行动就能做到这一点。二是精品线路推介。下一步计划在全国整合推出一批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精品线路,绘制出一张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精品地图,推荐给旅行社和广大消费者。一个企业做得的再好也只能是一个亮点,对消费者的吸引力有限,如果把每个亮点有机地结合起来,穿成一条线,就能实现优势互补,就能提高竞争力,增强吸引力,增加消费者的停留时间。星级示范创建行动就是选出这些亮点,为精品线路的推出做好准备。

另外,星级示范创建行动也是提升全行业的品牌形象、增强消费者的信心,拉动消费,扩大内需,为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创造良好外部环境和条件的重要举措。

3.2011年开展星级示范创建工作的几项要求

2011年,分会在总结2010年星级创建试点试评工作经验的基础上,坚持创建标准,规范工作程序,扎实推进2011年星级示范创建工作,力争把这项工作做成分會的品牌。

3.1 2011年星级示范创建必须坚持的几个原则

3.1.1严格标准 开展星级示范创建的目的是为了规范提高,增强行业的竞争力,绝不是沽名钓誉,不是要发个五星级的牌子。如果评出来的企业,带着五星级的帽子,挂着五星级的牌子,其实是三星级的水平,那就没有太大的意义,甚至可以说是失败的。所以要坚持评选的标准不动摇,保证评出来的企业具备应有的水平。这个标准是全国统一的,按照这个标准评出来的企业(园区)不论地域、省份,质量和水平都基本相同。

3.1.2稳步推进 要保证质量,不能着急,不能图快。去年参加星级示范创建的企业很多,有的企业也基本上符合相关的条件。但为了星级示范创建能够扎实有效的推进,为了保证评出来的企业具备应有的水平,分会按照从严要求、稳步推进的原则,控制规模保证质量,严格控制了参评企业的数量。目的就是要推出一批优中选优,能够为消费者提供优质服务的企业,树立起行业的品牌,赢得消费者的信任和社会各界的认可。今年,分会仍然坚持这个原则,继续稳步推进。

3.1.3动态管理 星级示范创建行动,不能像搞别的活动那样,创建时轰轰烈烈,企业压力大,水平提高很快。一旦创建阶段工作完成并取得星级了,压力变小又回到了当初的水平。为了保证企业水平一直能够保持较高水平,保证评出的星级企业一直具备较好的状态,要建立动态管理机制,建立科学合理的淘汰机制。星级企业并不是终身制,有效期三年,三年后要通过复审复核程序才能保留星级企业的称号。在接到游客投诉并查实后,会给与企业警告、限期整改直至取消星级企业称号的处置。星级企业(园区)内审员的一项很重要的职责就是不断提醒企业领导,在加强管理、完善设施、不断提高上下功夫,这样才能保持发展水平不下降,同时内审员也要努力在工作中发挥作用,为企业的发展壮大作贡献,为提升休闲农业的发展水平献才智。

3.1.4分级负责 前期星级示范创建工作的顺利开展,离不开各省牵头单位的大力支持。分会的人员和精力十分有限,不可能充分了解各省企业的具体情况,对参加星级示范创建企业信息的真实性,需要各省牵头单位进行审核。尤其要注意审核企业的诚信守法经营情况、可持续发展能力和带动三农的作用。必须保证所有星级企业都是遵纪守法,诚信经营,依法纳税,符合国家土地使用政策的合法企业。这是红线,这方面的审核主要靠各省牵头单位来把关。要确保推荐的企业不出问题,省级牵头部门要特别关注;要给县级主管部门讲清楚,经过审核的企业要经得起检验,审核部门要负起责任。

3.1.5申报不降档 所谓申报不降档就是申报了五星级企业,分会就只按照五星级的标准来审核,如果企业没达到五星级标准,就不能降低星级,下次要重新申报。其实在我看来,三星级企业与五星级企业本质区别在于市场定位不同,服务的消费人群不同,就像宾馆一样,有些消费者经济实力有限是不会选择五星级宾馆。之所以实行申报不降档的原则,是因为这样既有利于企业因地制宜,实事求是的明确自我创建的目标,保证自我创建的水平,也有利于星级示范创建工作的有序开展。

上述五个原则是一个统一的体系。申报不降档原则是为了保证企业自我创建的有效性;分级负责原则是加强对企业资料真实性的审查力度;坚持标准和谨慎推进原则是为了保证评上的企业达到应有的水平;动态管理原则是为了保证评上的企业能够保持较高的水平,不退步。我们的星级示范创建工作一定要按照这五个原则来开展。

3.2星级示范创建工作程序

为规范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星级示范创建工作,我们总结2010年的创建工作经验,制定了星级示范创建工作程序:

3.2.1自愿申报 分会下发通知,组织拟申报星级创建的会员单位自愿报名。

3.2.2企业(园区)选定内审员 自愿申报参加星级创建的单位指定3名以上管理人员作为星级创建工作内审员,负责本企业的自我创建和自测初评等有关工作,同时填写内审员登记表。

3.2.3内审员培训 分会组织对拟申报星级创建的企业(园区)内审员进行培训,考试合格后颁发培训证书。

3.2.4申报材料 参加内审员培训的会员单位准备申报材料。经内审员自我评审达到三星级以上标准后,向所在地县农业和旅游部门提交申请书和申报材料。

3.2.5县级初审 经县级主管部门初审合格后,向省级牵头实施单位提出申请。

3.2.6省级复审省(区、市)示范创建工作牵头实施单位遴选本地区参加三星级、四星级、五星级试评的会员单位,汇总后向分会申报。

3.2.7审核材料 分会组织专家对各省申报材料进行审核(包括省级牵头实施单位确认文件、会员资格、申报材料及相关证明材料的完整性),通过审核后确定拟进行验收企业名单。

3.2.8验收准备 分会组建由分会领导、专家和省级牵头实施单位管理人员组成的验收小组;申报企业准备材料并对申报星级进行再确认,并由省级牵头实施单位汇总后报分会。

3.2.9组织验收 分会按照分级评审原则进行验收工作。四星级与五星级验收程序具体如下:现场考核和随机实地考核。分会组织验收小组按照评分标准,现场详细考核申报五星级企业基础设施、环境、安全、卫生、参与体验项目、民俗文化项目、住宿餐饮等软硬件条件。并随机对申报四星级的企业进行实地考核。现场考核进行现场打分,但不当场公布考核得分;意见反馈。验收小组对企业考核情况进行讨论后,与企业管理人员和内审员座谈,提出整改意见和建议;复议定级。验收小组结束现场考核后,写出评审总结报告,提出评审建议结果,报评定委员会,经评定委员会研究后确定验收结果及星级。

3.2.10备案 所有级别的星级企业(园区)都要经过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星级示范创建评定工作评定委员会研究确定,并报农业部乡镇企业局、国家旅游局规划财务司备案。

3.2.11公示 经评定委员会确定的星级示范企业(园区),将在“中国休闲农业(乡村旅游)网(网址:WWW.CRR.GOV.CN)”上进行7个工作日的网上公示,接受社会和公众的监督。

3.2.12授牌 通过公示后的星级示范企业(园区),由分会统一发文向社会公布,分别授予“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星级企业(园区)”的称号,并颁发统一制作的牌匾和证书。

3.2.13管理 对获得“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星级企业(园区)”称号的单位将实行动态管理,有效期三年。同时将组织专家委员会不定期以明查暗访等方式进行抽查,发现弄虚作假、不符合创建条件的单位将取消其称号。

以上工作程序和安排基本参照了2010年星级示范创建的工作步骤,在此基础上,经分会会长、秘书长办公会研究,进行了小调整,即“先开展内审员培训,再组织企业(园区)申报”。

4.开展星级示范创建要把握好的几个关键问题

2010年,分会开展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星级创建试点试评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受到各地主管部门和企业的高度认可。总结去年的工作,开展星级示范创建活动,需要把握好以下几个关键问题:

4.1科学制定标准

星级示范创建标准,应该是相应星级企业园区应该具备的水平,也是创建过程中园区(企业)的努力方向和目标;五星级园区的标准是当前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最高标准。这个标准要符合当前我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发展实际,各项指标既不能过高,又不能太低,把握不当,就会失去意义。分会对标准的制定高度重视,分会领导多次研究讨论,甘会长等分会领导还多次到基层调研。在制定标准的过程中,坚持从实际出发,广泛听取专家、省级相关部门和园区的意见,反复修改,现行试验,不断完善。去年使用的2010年试行版评分标准,包含10大类43个方面,共100分。通过试点试评,针对该标准存在的欠缺进行了修改,突出“三农”、突出重点、突出特色、增强可操作性,细分了各项检查项目的具体要求。同时,在框架结构、分值权重等方面作了一定调整。一是分值从100分扩大到1000分。二是星级达标实现双控。除了达到相应等级需要的分值外,还需要在评分的五大方面达到60%的分值。三是框架结构更加清晰。把原稿的交通条件、浏览条件、安全等10大审查项目,归类为硬件、软件、生态环境、安全卫生、生产经营状况5个方面。相信新标准对顺利开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星级创建工作、对指导和引导各地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都将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4.2合理控制星级企业(园区)数量

设定数量限制,主要是保证质量,达到优中选优、宁缺毋滥,也是出于星级创建品牌建设的考虑。尤其是五星、四星级的园区,必须是响当当的精品,名副其实,经得起消费者的检验,这样星级创建才能有生命力,才能为园区带来效益。基于以上考虑,对星级企业(园区)的数量进行控制,即申报企业(园区)首先要满足相应星级的评分标准,这是首要条件,在此基础上,按照各地工作进展的实际情况对评定的总量进行指标控制。既要保质,又要保量,这样就能既减轻各省的压力,方便工作,又能保证星级创建工作持续下去。

4.3严格程序,层层严格把关

创建活动要有严密的程序,制定了13个工作程序,每个程序的工作内容也非常明确,按照这些程序操作,就能经得起检验。各省牵头部门和县级管理部门,要对申报企业(园区)的材料进行严格审核,尤其是土地使用、环保、依法经营等这些比较重要、比较敏感的问题,一定要严格把关。最后的评审结果要在网上公示,如果在公示中出了问题,甚至是被媒体曝光,不仅是对相关地区、园区的伤害,也是对星级创建的伤害。因此,有关部门要认真负责,把好初审关。对企业(园区)申报的星级要进行严格审核,我们的原则是“申报不降档”,企业申报的是五星,我们就要按照五星的标准验收,五星达不到,那就评不上,下次还要重新申报。要明确那些园区可以参加创建。并不是所有的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企业(园区)都可以参加星级示范创建工作,我们开展星级示范创建主要是针对分会的会员单位。对申报企业(园区)的资格,进行了限定,要求必须是会员单位,不是会员单位的企业(园区)先办理入会手续,入会满一年,并且履行会员义务缴纳会费的,才能申报参加星级创建活动。

4.4企业要高度重视

分会开展的活动,前提是会员单位自愿参加,因为组织者是分会,不能强迫命令。星级示范创建工作的主体是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企业(园区),必须让申报企业(园区)充分认识到星级示范创建的重要意义和作用,把星级创建变成自觉行为,这样企业才能高度重视星级示范创建。从去年试点试评的经验看,申报企业(园区)对星级创建工作重视的,各项工作做得也比较好,验收的时候就比较顺利。如果申报企业(园区)不重视,不做好准备,条件达不到我们的要求,那就评不上相应的星级。五星级园区——辽宁葫芦山庄的刘国林董事长说,五星级的牌子不仅仅是荣誉,更重要的是责任,要不断完善,不断提高。我们实行动态管理,也是督促企業要不断进步,不断发展,才能保持相应星级的荣誉,也是给企业一项压力。

9.创建示范社区工作总结 篇九

各位领导:

2012年,在五华区纪委和龙翔街道纪工委的领导下,我们红菱社区居委会被推荐为 “党风廉政建设示范社区”。在此,我代表红菱社区全体社区工作者对区纪委领导和龙翔街道领导一直以来的关怀和重视表示衷心的感谢。

下面我从四个方面介绍一下我们红菱社区党风廉政建设的工作情况。

一、严格坚持理论学习制度,树立正确的指导思想。

红菱社区坚持把反腐倡廉教育作为党员学习教育的重要内容。按照省、市区、街道年初工作部署和要求,通过”三会一课”并利用社区党校阵地,经常地、长期地学习有关党风廉政建设的规范性文件和胡锦涛等同志关于党建工作的重要论述,全面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十七”届六中全会,中纪委全会精神。树立正确的权力观、政绩观和科学的发展观以及开展加强党的执政能力的讨论。

突出教育的针对性,注重教学内容的丰富多彩和教学形式的灵活多样,突破旧的教育模式,变化教育手段,增强教育的直观性,在组织观看党风廉政建设警示片的基础上,用身边人,身边事作为党风廉政建设的活教材,特别是学习全国优秀共产党员杨善洲和王瑛等党员的先进事迹。通过宣传栏,黑板报等形式一方面树立正面典型宣传引导,弘扬正气;一方面深刻剖析反面案例,立镜为鉴。同时邀请社区内书法家书写党风廉政建设的警句,举办书法展,并组织大家参观。

我们充分利用一切宣传工具,宣传上级党风廉政建设会议精神,使党风廉政建设深入人心,让广大居民群众认识到:我们党和政府是有信心,更有能力搞好党风廉政建设,惩治和预防腐败的。

二、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在党风廉政建设中,我们社区领导班子突出强调两个字,一个”敢”字,一个”严”字,敢抓敢管,敢于负责,敢为人先;严格要求,严守纪律,严于律己。

依靠骨干力量,以点带面,全面动员。在目标明确的基础上,依靠各级骨干力量,带动社区居民群众,为实现目标共同努力。我们把骨干力量分为四个层次。一是社区工作者;二是居民组长;三是辖区单位人员;四是辖区离退休老干部和民主党派人士,紧紧依靠这些骨干,互相监督,相互促进。

在这次争创”党风廉政建设示范社区”的活动中,我社区也涌现出许多党员先进事迹。党员李希彦热心为居民服务,虽已70岁高龄并双手患有类风湿性关节炎但坚持为居民服务;党员姚荣萱克服文化程度低的困难,经常通过自编顺口溜的形式,宣传党风廉政建设;退休党员王树森系老年人、义务为社区入党积极分子上党课;社区书记赵文龙带头为缺水山区捐款修建水窖;在职党员靳洪桥无私奉献,为居民送水上门……我们社区这次能被推荐为”党风廉政建设社区示范点”是离不开这些党员的热心参与的。

三、规范完善居民自治,自觉接受群众监督。

红菱社区是户代表直接选举的居委会,创建自治型品牌社区,这本身就是社区党支部推进民主选举、民主管理、民主决策、民主监督的重要举措。

我们把增强全民监督意识作为反腐倡廉的基础工作来抓,教育社区党员时刻把自己置于集体领导和群众监督之中。

一直以来,我们社区都实行”三公开”即”社务公开、党务公开、财务公开”,每月都公开上墙,增强工作的透明度,自觉接受群众监督,厉行节约制度。例如:为了省办公经费的开支,我们的打印纸废旧利用,单面废纸又用来打印,节约了办公成本。我们社区设立的投诉接待站,坚持做到”三心”,热心接待,耐心倾听,细心记录,并实行”首问负责制”,我们还组建了”八小时以外党风廉政信息员,加强了对党员和领导干部八小时

每季度社区都要召开民主生活会、民主测评会,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并邀请党外人士和小区居民参加,鼓励他们多提意见和看法。按照”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监督”的民主意识,充分发挥社区议事委员会和协会的作用,坚持”四会”制度,召开民情恳谈会,民意听证会、民事协调会、民主评议会,做到”社区的事情居民议,社区的事情居民管”。

四、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狠抓作风转变。

社区结合自身实际情况,根据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实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规定》的精神和具体要求,与街道签定了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制定出本社区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实施细则,把责任目标细化、量化。我们把社区工作分为社区党建、社区文化、社区环境、社区经济、社区计划生育和社区治安管理等六大类,分别落实到各责任人身上,层层分解,责任到人,不留”死角”,并按实施细则从严要求,定期检查、督促,自评打分后,予以考核,真正做到有错必究。

在全体社区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社区居民的凝聚力,辖区单位的参与率都有了明显提高,社区工作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居民的支持和认可。一年来,全社区无一违法违纪案件,无黄、赌、毒现象发生,小区风气得到了明显改善。

整个社区到处洋溢着”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和谐氛围。我们在创造宽裕的物质生活的同时,时刻不忘加强精神文明建设,争创奋发向上、和睦相处的和谐社区。

当然,我们在创建”党风廉政建设社区示范点”的过程中,也遇到了一些困难和问题。在初期,我们对党风廉政建设的学习和领会不够,我们便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随着自身理论知识和实践水平的提高,我们做起工作来也就得心应手了;还有部分党员最初对党风廉政建设参与积极性不高,其主要原因是自我监督意识不强,错误地认

”提两个合理化建议,为居民办一件实事”活动,听取党员对社区党建工作和社区建设服务的意见,充分调动了他们的积极性并在这次社区创建”党风廉政建设示范社区”的活动中做出了重大贡献。

诚然,2012年红菱社区的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与其他社区在党风廉政建设方面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

党风廉政建设是一项基础性、长期性的工作,要练内功,强内涵,决不能只做表面文章。这关系到我们党的兴衰存亡,来不得半点马虎。

相信红菱社区在五华区纪委和龙翔街道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一手抓勤政工作促发展,一手抓廉政建设塑形象,一定会把党风廉政建设深入、扎实、持久地开展下去。

以上汇报如有不到之处,希望大家批评指正。

10.创建示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总结 篇十

况的报告

根据卫生局关于创建“示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活动的通知(渝卫妇社【2010】24号)文件要求,为了进一步加强我中心的管理,提高我中心的服务水平,结合中心实际情况,于2011年1月开始创建市级示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现将创建工作情况如下:

一、加强领导

为做好创建评审工作,中心成立了以中心主任为组长,副主任为副组长,相关科室负责人为成员的创建领导小组,并对各科室工作进行分工,明确工作任务。

二、强化措施落实

一是广泛宣传。在全中心广大干部职工中宣起创建示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热潮,悬挂宣传横幅两幅。二是加强培训。组织全体医务人员学习《重庆市示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参考指标体系》。从而规范中心医务人员的社区卫生服务行为,提高社区卫生服务水平,最终达到创建标准。三是细化目标,落实任务。根据《重庆市示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参考指标体系》对每项考核指标任务进行分解,落实到科室并具体到责任人。

三、认真开展自评,查漏补缺

通过积极开展创建活动,各项指标基本达到创建要求,领导小组成员于3月15日按参考指标体系认真进行了自评,自评得分950分。自评中存在的不足主要表现在:

1.机构管理。电梯尚未设立;医务人员的社区卫生服务理念还较差;公卫医师配臵未达标准;诊疗项目及各种检查的服务价格未公开;对辖区居民的健康档案未实行信息化管理;预防接种门诊的布局欠完善。

2.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健康档案规范管理以及动态使用存在不足;儿童系统管理率未达到90%;高血压、糖尿病的管理率未达到30%(按重庆市的高血压患病率28%、糖尿病的患病率11%的标准);重性精神疾病的规范管理率未达到80%。

3.基本医疗服务。在抗生素的使用方面存在着同类抗生素处方比例未达≤20%;静脉点滴处方比例未达≤20%;康复、理疗服务基础建设不完善;中医药康复服务未开展。

通过自评,我们将针对以上不足进行了进一步的整改落实:一是加快中心接种门诊规范化建设,尽快将接种门诊搬迁至中心内;二是选派人员到上级医院学习社区康复;三是组织全中心医务人员学习社区卫生11大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合理用药、医疗文书书写规范;四是加强慢性病的筛查。

四、存在的问题

由于我中心是刚整合后独立出来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所以目前面临中心无法解决的一些困难。一是中心所有设施、设备完全是中心购臵,导致中心资金运转十分困难。二是存在人员结构差,专业技术人员欠缺。三是中心医护人员的转岗培训未完成。

五、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对照标准,落实整改

我们将继续对照《重庆市示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参考指标体系》,不断加强中心的建设,完善中心内部管理,提高服务水平,对不符合指标要求的积极整改,主动推进,不断完善。

(二)加强宣传,充分动员

积极调动中心医务人员的积极性,为创建活动建言献策,形成比学赶帮,争创示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良好氛围。同时,积极争取街道、居委会的支持,鼓励社区居民积极参与。

我们将以这次创建示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契机,规范医务人员的服务行为,转变医务人员的服务理念,提高社区卫生服务水平,从而促进中心的标准化、示范化建设。

11.小麦高产创建技术示范 篇十一

关键词:小麦;高产创建;技术

中图分类号:S512.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432(2011)-04-0157-1

小麦是我区传统的小春作物之一,因其早熟不影响大春作物的种植,适应性广、产量较高,深受广大农户的欢迎。我区小麦在冬季种植,是山区、半山区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因为水田和山地都可以种,常年的播种面积比水稻大,平均产量是188kg。产量水平相对较低,品种退化,种植水平落后是导致小麦产量过低的主要原因。为充分挖掘小麦的增产潜力,在乌龙镇实施了小麦高产创建示范样板展示项目,特提出如下高产综合配套种植技术:

1 实施的面积和规模

1.1 百亩核心样板 面积200亩,分布在乌龙镇店房村(属坝区、田麦,可浇水),马店村(属半山区,地麦不能浇水)两个村。

1.2 千亩展示 两个点,面积2000亩,分店房、跑马、碑棋等坝区田麦1000亩,马店、土城等山区地麦1000亩。

1.3 万亩示范 在乌龙镇种植10000亩的高产创建小麦,作为东川区小麦高产创建示范区之一。

2 目标任务

通过实施小麦高产创建项目,提高小麦产量和品质,实现农业增产、农村增效、农民增收的目标。百亩核心样板,亩产500kg以上,千亩展示,亩产450kg,万亩示范400kg以上。

3 实施的技术措施

3.1 技术培训 按照“工作措施到村,上下联动到户,技术指导到田,技术培训到人”的要求,全镇关于小麦高产创建的培训共分三个阶段进行,具体实施如下:

第一阶段:播种前技术培训,主要培训内容是预整地,种子的处理以及底肥的用量和方法。

第二阶段:苗期的管理、施肥,病虫草害防治等技术培训。

第三阶段:中期管理病虫害防治,以期收获等技术培训。

3.2 选用良种 全镇常年的小麦品种以德国吨麦为主,因其种植时间过长,种子杂、退化严重、产量低、品质差。因此选用良种是粮食增产、农民增收的主要措施。在乌龙镇适宜种植的小麦品种主要有:“昆麦4号”、“042-39、“宜麦1号”和“2003-27”等品种。

3.3 整地 前作收割后,即时翻犁整平,做到土壤疏松无大垡子。

3.4 种子处理 种子处理是有效减少病害传播,降低病害发病强度的有效手段。在播种前用多菌灵浸种,每25kg用50g粉锈宁拌种,可有效降低小麦锈病和白粉病的发病率和发病强度。

3.5 施足底肥 每亩施用农家肥1500-2000kg有机肥,翻耕入土,有利于肥效缓慢释放;每亩施用普钙50-80kg;钾肥5kg。

3.6 适时播种 乌龙镇小麦应在10月中上旬抢墒播种,可以提高小麦的出苗率。霜降前后播种结束,播种过早过晚都不利于小麦的生长和小麦产量的提高。播种量10-12kg/亩。播种规格:3m开墒,实施撒播或条播(条播14-16行,行距18-21cm)。

3.7 田间管理

3.7.1 施肥 分蘖期每亩施用15kg尿素;拔节期每亩施用25kg尿素和10-15kg硫酸钾,在浇水前撒施或对水浇施;灌浆期小麦长势,每亩施用5-10kg尿素。

3.7.2 锄草 分蘖期锄草一次,孕穗期深耕一次。

3.7.3 病虫害防治 小麦的病虫害主要是白粉病、锈病和蚜虫。拔节后期,每亩用100g粉锈宁(三唑酮)、磷酸二氢钾0.1g,对水50kg,在晴天早上9-11点,或下午四点以后进行喷施。扬花后,每亩用100g粉锈宁(三唑铜)对水50kg进行第二次喷施,严控白粉病、锈病的曼延。危害小麦的主要害虫蚜虫。应在蚜虫发生初期即用800-1000倍乐果液或其他杀虫剂适时喷施,防治蚜虫。

3.8 适时收获 应做到九黄十收,以免造成落料。选择晴天收割,用机械或人工脱料,及时晒干装袋。

4 项目完成情况

4.1 百亩核心样板 完成222亩,分布在乌龙镇店房村和马店村。店房村核心样板平均亩产504.6kg,最高亩产523.9kg,最低亩产496kg。

4.2 千亩展示区 面积2268亩,主要分布在店房、跑马、碑棋、马店和土城村。平均亩产455.3kg,最高亩产519.5kg,最低亩产389.7kg。

4.3 万亩示范区 分布在全镇 全镇小麦高产创建项目的实施活动,经东川区农业局组织东川区专业技术人员组成验收专家组,进行实地自测验收。百亩核心样板亩产达504.6kg;千亩展示区平均亩产达455.3kg。经省市有关部门组织验收专家进行实地抽测、复测,百亩核心样板最高亩产达508.8kg,最低亩产495.8kg,平均亩产达502.5kg,基本完成了小麦高产创建的目标任务。

5 效益分析

5.1 社会效益 通过此项目的实施,带动了全镇的小麦高产栽培,从而提高小麦的产量,既为东川的面条加工企业提供了原材料,又增加了农民的收入。通过此项目的实施,对农民进行了技术培训,提高了农民科学种田的水平。

5.2 经济效益 全镇的小麦高产创建只有坝区的1168亩。坝区的千亩展示平均亩产达到455.33kg,总产53.18万kg,平均亩产比上年的188kg增产267.33kg,增幅142.2%,新增总产量312241.44kg。样板核心区坝区121亩,平均亩产达到502.5kg,总产6.12万kg,比上年的188kg增产314.5kg,增幅167.29%,新增總产量38275kg。全镇小麦高产创建总增产350516.44kg。按国家粮油收购价白小麦1.73元/kg计,新增总产值60.63万元,新增纯收益55.04万元。

5.3 生态效益 秸秆可作牲畜饲料,之后又以牲畜粪便有机肥还田,能改善土壤结构和通透条件;提高土壤有机质,增加土壤养分。

12.创建示范社区工作总结 篇十二

完善工作机制。一是成立领导小组。专门成立了示范基地创建工作领导小组, 由主要领导任组长, 相关科室及二级单位负责人任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 负责日常工作, 全程指导、参与、监督示范基地创建工作;二是制定实施方案。小组成员就如何打造全国放心水产品标准化养殖示范基地, 专程到各县 (市、区) 进行调研, 听取各县 (市、区) 水产部门的意见和建议, 制定切合实际、符合标准化规范的实施方案, 以确保创建工作顺利开展;三是召开专题会议。对创建水产品标准化示范基地的工作进行动员部署, 明确各渔业主管部门、各成员单位相应的职责;四是构建服务体系。组建以各县 (市、区) 水产专家为骨干的示范基地技术服务网络;五是强化宣传报道。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 大力宣传实施水产品标准化示范基地创建工作的目的、意义, 提高全社会对水产品标准化的认识, 营造良好的创建氛围。

加强硬件建设。一是积极拓展基地养殖面积。对基地周边鱼池利用率低、养殖技术差、养殖效益低的零散养殖户, 采用流转方式, 由创建单位进行租赁, 扩大养殖面积;二是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各创建单位积极争取政策和资金支持, 加快道路、沟渠、护坡等设施建设, 如陶家湖鱼池就投入600多万元对鱼池旁的公路、排水系统进行修整。近几年来共修路40公里, 90%以上的鱼池完成了护坡, 示范基地实现了水、电、路等基础设施的升级配套, 加快了示范基地创建进程;三是延伸示范基地产业链条。如天峡公司建成了4.2万平方米的室内养殖车间, 拥有水质检测、水质在线监测系统、孵化系统等设备1400多台套, 有多个深加工产品, 其产品附加值得到极大的延伸。

13.创建示范社区工作总结 篇十三

一、全国和省、市创建活动情况简介

为贯彻党中央提出的扩大基层民主、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精神,2003年6月,司法部、民政部制定下发《关于开展“民主法治示范村”创建活动的通知》文件,在全国开展“民主法治示范村”创建活动,2005年10月,司法部又制定下发《“全国民主法治村”创建标准(试行)》。经各地层层推荐、认真考核、媒体公示等程序,自2004年7月至2008年1月,司法部、民政部共命名表彰 “全国民主法治村”1009个。其中2004年7月命名表彰首批299个(包括苏州市1个:太仓市城厢镇伟阳村);2006年1月命名表彰第二批310个(包括苏州市1个:常熟市支塘镇蒋巷村);2008年1月命名表彰第三批400个(包括苏州市1个:吴江市震泽镇龙降桥村)。

江苏省的创建活动由省依法治省领导小组统一部署,2003年10月,省依法治省领导小组办公室、省司法厅、省民政厅制定下发《关于开展“民主法治示范村”、“民主法治示范社区”创建活动的通知》文件,并明确了创建工作的基本标准,在全省开展“民主法治示范村”、“民主法治示范社区”创建活动。2004年11月,经各级考核推荐,省依法治省领导小组命名表彰首批省级“民主法治示范村”100个、“民主法治示范社区”100个;2006年,命名表彰第二批省级“民主法治示范村”248个、“民主法治示范社区”150个。2006年12月,省依法治省领导小组办公室、省司法厅、省民政厅制定下发《关于推进“民主法治村”、“民主法治社区”创建活动的意见》文件,决定省级继续组织开展“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创建工作,各市、县(市、区)全面转入开展“民主法治村”、“民主法治社区”创建活动。要求到2010年,90%以上的村(社区)达到县(市、区)创建标准;50%以上的村(社区)达到省辖市创建标准;10%以上的村(社区)达到省级“民主法治示范村、“民主法治示范社区” 创建标准。经各级考核推荐,2007年12月,省依法治省领导小组命名表彰第三批省级 “民主法治示范村”209个、“民主法治示范社区”94个;2008年12月,命名表彰第四批省级 “民主法治示范村”353个、“民主法治示范社区”154个。至今,全省共命名表彰省级“民主法治示范村”910个、“民主法治示范社区”498个(全省共有23196个村、社区)。

苏州市自2007年开始开展市级“民主法治村”、“民主法治社区”创建活动,由市依法治市领导小组办公室、市司法局、市民政局组织进行,制定下发申报文件和创建标准。经各地推荐申报、市级检查考核,2007年4月,市依法治市领导小组办公室、市司法局、市民政局命名表彰首批市级“民主法治村”85个、“民主法治社区”74个;2008年11月,命名表彰第二批市级“民主法治村”174个、“民主法治社区”133个。至今,全市共命名表彰市级“民主法治村”259个、市级“民主法治示范社区”207个。

二、我区创建活动开展情况和下阶段工作要点

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和上级有关部门的指导帮助下,几年来,我区按照中央及省、市开展 “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 创建活动的指示及要求,结合本区实际,以开展创建活动为载体,深入推进全区基层民主建设,不断提高基层自治组织的法治化管理水平,不断增强广大村(居)的法治观念,为加快全区“法治吴中”建设进程,促进全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加强组织领导,保障工作顺利进行

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创建活动的开展,2005年3月专门制定下发了我区《关于创建“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的实施意见》文件,提出了创建活动的指导思想、工作步骤和要求,明确了具体创建标准。在区依法治区领导小组的统一布署下,区法治办牵头会同区司法局、区民政局等相关部门负责对全区创建活动的工作指导和考核工作。各镇、街道都成立了创建工作指导小组,负责对本地各村、社区创建活动的具体工作指导。全区各村、社区也都成立了创建工作领导小组,按照上级要求,做好创建活动各项工作措施的具体落实。从而形成了全区创建工作的组织和工作网络,有力保障了全区创建活动的顺利开展。

(二)加大工作力度,推进活动深入开展

开展“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创建活动,不断推进全区基层民主建设,是一项长期性的工作任务,按照区委、区政府的要求,从2005年开始,我区开展区级“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的创建工作,为发挥典型示范的作用,各镇、街道根据实际情况,先选择数个基础较好的村、社区进行创建工作试点,总结工作经验,提高创建水平。通过2005年12月进行的区级创建工作检查考核,全区有33个村、社区达到区级创建标准,被区依法治区领导小组命名表彰为首批区级“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全区创建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为创建活动深入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006年,在取得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全区上下进一步加大创建工作力度,按照区委、区政府的相关要求,将创建工作作为创建“法治江苏合格区”的一项重要内容来抓紧抓好,在2006年12月,经区级检查考核,全区又有67个村、社区达到区级创建标准,被区依法治区领导小组命名表彰为第二批区级“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至今,全区共命名表彰区级“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100个,占全区村、社区总数的62%(全区村、社区共161个)。另在2004至2008年,通过层级组织推荐申报和省、市检查考核,我区有11个村、社区分批被命名表彰为省级“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第一批:横泾街道尧南村、龙西街道水香苑社区;第二批:木渎镇西跨塘村、甪直镇淞南村、苏苑街道嘉宝社区;第三批:长桥街道龙西社区、香山街道小横山村;第四批:胥口镇箭泾村、东山镇陆巷村、临湖镇湖桥村、金庭镇东河社区);有40个村、社区分批被命名表彰为市级“民主法治村(社区)”(首批15个;第二批25个),实现了市级“民主法治村(社区)”在我区各镇、街道的全覆盖。全区“民主法治村(社区)”创建活动不断引向深入,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三)突出工作重点,深化基层民主法治

我区从开展“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创建活动以来,始终突出工作重点,把握关键,着重在以下几方面工作下功夫。一是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为基础,不断增强村(居)的法律素质。全区各创建村、社区普遍建立起普法工作网络,健全村(居)委干部和村(居)民学法制度,并积极开展相关学习培训活动。每个村、社区内都设立了法制宣传栏(橱窗),村、社区图书阅览室都备有各类普法读本和报刊,供村(居)民学习。二是以加强基层民主建设为抓手,努力提高基层自治组织的法治化管理水平。各创建村、社区按照“四民主、二公开”的制度要求,做好各项工作。各村、社区在2007年的换届选举中,做到规范有序,保障村(居)民依法行使民主权利。同时,切实抓好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各项制度的落实,坚持每季度一次的村(居)务公开制度,建立村(居)民民主理财小组,对村(居)财务实行有效监督。三是以强化综合治理为保障,全力维护村、社区的社会和谐稳定。各创建村、社区不断加强综合治理、警务、治安保卫、人民调解和外来人口管理“五位一体”综治办建设,加大硬件投入、组织和队伍建设力度,积极开展“社会治安安全村”、“和谐社区”等各类创建活动,做好预防和化解各类社会矛盾纠纷工作,形成群防群治、共建和谐稳定的社会氛围。各创建村、社区均无刑事犯罪和群众集访事件发生。

(四)强化指导考核,确保创建活动质量

为确保“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创建活动的质量,力求工作取得实效,区法治办等有关部门按照区委、区政府的要求和上级有关精神,积极发挥职能作用,切实加强对全区创建活动的组织指导和检查考核。一是认真组织开展区级创建活动和检查考核工作。2005和2006年,区法治办会同相关部门按照区委、区政府对全区创建工作的要求和标准,组织开展两批区级“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的创建工作,及时布置创建工作任务,下发创建申报通知文件,要求各镇、街道相关部门组织开展各地创建工作,并按照区级创建标准,将自评达标的村、社区向区有关部门提出创建申报意见。区法治办会同区委组织部、区委宣传部、区人大内司委、综治办、司法局、民政局组成由各部门分管领导参加的考核组,采取听汇报、查台账、看现场等方式,对各申报村、社区进行百分制考核。工作中,考核组本着宁缺不滥的原则,严格按照创建标准进行评分,把好创建质量关。如在2005年的首批区级创建考核中,就有二个申报村因未达到百分制考核90分以上的达标要求,而未能评为区级“民主法治示范村”。考核结束后,区法治办及时汇总情况,发出考核情况通报,肯定工作成绩、指出存在问题。对考核达标的村、社区进行公示后,经区依法治区领导小组审核,并予以命名表彰,通过总结经验、表扬先进,推动创建活动的深入开展。同时,加强对达标村、社区的创建复查工作。在每年组织对各镇、街道法治建设工作检查时,都要择点对达标村、社区进行创建复查,巩固工作成果,深化创建效果。二是积极组织开展市级“民主法治村(社区)”和省级“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推荐申报工作。几年来,区法治办会同司法局、民政局按照省、市有关部门的布署和要求,积极组织开展相关推荐申报工作。在工作中,严格按 3 照省、市创建要求和标准,在区级达标村、社区中层级推荐申报,优中选优,把好申报质量关。同时,加大工作指导力度,深入申报村、社区对创建工作提出具体指导意见,帮助规范和完善创建档案,做好迎检工作准备。至今,由我区组织推荐申报的省级四批和市级两批创建村、社区全部通过了省、市检查考核,获得省、市两级的命名表彰。

(五)下阶段工作要点

1、继续开展区级“民主法治村(社区)”创建活动。年内组织开展第三批区级“民主法治村(社区)”创建活动,修订区级创建标准,明确目标,落实措施,上半年启动工作,下半年组织各镇、街道申报并进行区级检查考核,争取在今年实现全区创建区级“民主法治村(社区)”达标率达90%以上。

2、做好市级以上“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的争创工作。一要继续加大市级“民主法治村(社区)”的争创力度,争取在2010年之前实现我区创建市级“民主法治村(社区)”达标率达50%以上。二要培育先进典型,向更高的目标迈进,积极争创省、全国级“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争取在两年内实现我区创建省级“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在各镇、街道的全覆盖,并争取实现我区创建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零的突破。

3、加强创建活动的工作指导和检查。区相关职能部门要进一步增强服务意识,指导和帮助基层做好创建工作,形成上下合力,推进创建活动的深入开展;要加强对创建工作的检查考核,严格按照创建标准进行达标考核,把好创建工作质量关;要组织对各级达标村、社区进行创建复查,促进各达标村、社区实行创建长效管理,深化创建活动效果。

附件

1、“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指导标准(试行)

2、江苏省级“民主法治示范村、民主法治示范社区”基本标准

3、苏州市级“民主法治村、民主法治社区”创建标准

苏州市吴中区司法局 二00九年四月七日

附 件1:

“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指导标准(试行)

(司法部、民政部2005年10月)

为深入开展“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创建活动,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结合第一批“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创建活动的实践,制定本指导标准。各地可参照本标准制定本级的指导标准或实施细则。

一、村级组织健全有力

1、农村基层党组织和群团组织健全,党组织领导核心作用和先锋模范作用充分发挥,依法保障村民自治工作正常开展。

2、村委会及其下属组织和所有需要民主选举产生的群众性组织,产生程序合法,工作规范并有记录和档案,能自觉接受党组织领导及乡镇人民政府的工作指导。

3、村党组织和村委会关系协调,村民会议和村民代表会议、村务公开监督小组和民主理财小组等组织健全,能充分发挥职能作用。

4、村级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组织和三级治保网络健全,职责明确,工作落实。

5、村三级调解组织网络健全,人民调解制度完善,工作落实,矛盾纠纷得到及时化解,无村民集体上访事件。

二、民主制度规范完备

6、村委会依法按时换届,严格程序,采用公开竞争、差额、无记名方式选举,无违背群众意愿的指定、委派、撤换或变相撤换村委会成员行为发生。罢免村委会成员依法按程序,群众满意度高。

7、每年至少召开一次村民会议,每季度应至少召开一次村民代表会议,凡是与村民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事项必须通过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民主决策。有切实可行的决策责任追究制度。“一事一议”制度能落实。

8、村务公开制度健全并得到落实,有规范的集体收支审批程序,村级财务定期审计,群众对村财情况清楚、满意,民主换届后能及时交接各项工作。

9、有规范的民主管理制度,村民自治章程、村规民约合法产生,不违背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没有侵犯村民合法权益的内容,干部群众自觉遵守,实施效果好。

10、每年对村干部至少进行一次民主评议,对两次评议为不合格的村干部,有处理结果;奖惩、责任追究制度能落实。村级档案台帐齐全规范。

三、法制教育扎实有效

11、认真贯彻国家各项法律法规和政策,积极做好计划生育工作,资源环境保护工作,耕地 5 保护工作。

12、建有村级法制学校或开辟法制宣传教育阵地,开展“法进家庭”和多种形式的学法用法活动,村干部、党员、村民遵纪守法。以《农村基层民主法制建设讲话》为教材,加强农村基层干部法制培训。

13、村有法制宣传组,村民小组有法制宣传员,户有“法律明白人”,年内无村民刑事犯罪案件发生。

14、建立学法、用法、守法档案,积极开展法制文明活动和“12·4”全国法制宣传日活动。

15、村级治安秩序良好,农村社会稳定,村干部和村民熟悉寻求法律服务的渠道,能依法自觉维护自身合法权益,正确寻求处理涉法问题的途径。

16、积极协助公安机关做好治安防范和农村治保工作,管理和控制重点对象,帮助和教育刑释解教人员回归社会。

四、经济社会和谐发展

17、村集体经济不断发展壮大,农民收入明显增长。

18、有明确的村内近期、中期、长远发展规划和发展目标并能连续贯彻执行,年度工作计划按时完成。

19、村内集体投资项目公开招投标,公平竞争,民主决定,集体资产能有效保值增值。20、建立各种适合村民群众需要的农村专业化合作经济组织,激励和调动有不同优势的村民发展经济,帮助困难村民共同致富。

21、村容村貌绿化、美化、净化,体现节约、美观、可持续发展原则,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22、村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发展好,村民有学习、活动场所,经常举办群众性娱乐活动,村民素质不断提高。

23、讲究科学,反对迷信。讲究公共卫生,合作医疗制度健全,有应急处理各种突发事件的能力,有效预防各类疾病发生。

24、村级治安秩序良好,农村社会稳定,优抚安置、养老扶幼、扶贫助残工作得到落实。村民关系和谐,互相帮助,民族团结进步。

附 件2:

江苏省级“民主法治示范村、民主法治示范社区”基本标准

(省法治办、省司法厅、省民政厅2003年月10月)

我省创建“民主法治示范村”、“民主法治示范社区”必须按照司法部、民政部提出的总体要求及我省加强基层依法治理的统一部署,认真落实各项工作目标和任务,努力达到如下要求:

一、自治组织

1、自治组织健全,村、居民委员会及其下属委员会,村、居民小组能有效发挥作用。

二、民主选举

2、民主选举规范有序,村民、居民大会代表及村、居委员会成员严格依照法定程序选举或推选产生,选举结果群众满意。

三、民主决策

3、建立健全村、居民民主议事决策制度和议事规则。

4、凡涉及全体村、居民利益的重大问题,均由村、居民代表大会或业主代表大会讨论决定。

5、村、居民委员会依法办事,村、居民当家作主的民主权利切实得到保障。无压制、破坏民主,侵犯民主权利行为发生。

四、民主管理

6、村、居民自治组织民主管理制度落实,村(居)干部严格实行依法管理,集体财产逐年保值增值,村、居委会公章、财务帐目、用人用工等管理有序。

7、村、居委会自治章程和村(居)规民约健全,符合宪法、法律、法规和国家的政策。

五、民主监督

8、民主监督健全有效,村、居委干部依法接受群众监督。全面实行村、居委会向村、居民代表大会报告工作制度。

9、村务公开和社务公开的制度全面落实,广大村民、居民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得到落实,群众满意率达到95%以上。

六、法治建设

10、法制宣传教育深入人心,广大群众学法形成制度,自觉守法、用法,村(居)民法律素质不断增强,干群依法办事形成风尚,村和社区法治化程度较高。

11、辖区治安良好,综合治理各项措施落实,积极创建平安村、平安社区(居委会)成效显著,无刑事犯罪。

12、治保、人民调解组织健全并充分发挥作用,基层不稳定因素能够及时消除,无群众集访。

13、各项法律进农村、进社区活动广泛开展,村、居民熟悉寻求法律服务的渠道,依法维护 7 自身的合法权益。

14、村、社区卫生状况良好,环境整洁优美,文化生活丰富,服务完善,生活便利,群众安居乐业。

15、村、社区社会公益事业不断发展,引导群众崇尚科学、文明的生活方式,精神文明建设卓有成效。

附3:

苏州市级“民主法治村、民主法治社区”创建标准

(市法治办、市司法局、市民政局2007年2月)

为深入开展“民主法治村”、“民主法治社区”创建活动,增强农村、社区基层干部和群众的法制观念,提高其依法行使权利和履行义务的自觉性,全面推进“法治苏州”建设工作,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制定本创建标准。

一、基层组织健全有力

1、村、居级党组织和群团组织健全,党组织领导核心作用和先锋模范作用充分发挥,保障村、居民自治工作依法开展。

2、村、居民委员会及其下属组织通过民主选举产生,选举程序合法,工作规范并有记录和档案,能自觉接受党组织领导及乡镇、街道工作指导。

3、村、居民委员会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组织、网络健全,职责明确,工作落实。

4、村、居民委员会调解组织网络健全,人民调解制度完善,工作落实,矛盾纠纷得到及时化解,无集体上访事件。

二、民主制度规范完备

5、村、居民委员会依法按时换届,选举工作充分尊重选举人意愿,按照公开、公平、公正和直接、普遍、差额的原则进行,选举工作程序规范,群众参与率、满意率高。建立和落实村、居民委员会换届后的工作移交制度。村、居民委员会成员的罢免、辞职、职务终止等按照法定程序进行。

6、健全和完善村、居民自治工作机制和体制,完善村、居民进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各项制度,确保人民群众真正享有知情权、参与权、管理权、监督权。村、居民自治章程,不违背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没有侵犯村、居民合法权益的内容,干部群众自觉遵守,实施效果好。

7、每年至少召开两次村、居民(代表)会议。凡是与本村村民群众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事项,都应实行民主决策,民主议事决策形式明确、程序规范,有切实可行的决策责任追究制度。

8、村务公开和居务公开制度落实,公开内容、形式、设置、时间、程序做到“五规范一满意”。有村、居务公开工作的执行和监督小组,工作开展正常,小组人员民主推荐产生,回避制度执行良好。

9、每年对村、社区干部至少进行一次民主评议,对两次评议为不合格的村、居干部有处理结果。奖惩、责任追究制度能落实。档案台账齐全规范。

三、普法教育扎实有效

10、认真贯彻国家各项法律法规和政策,积极做好计划生育、资源环境保护、耕地保护等工作。

11、建有村、社区级法制学校,开展“法律进农村”、“法律进社区”等多种形式的学法用法活动,村、社区干部、党员、群众遵纪守法。

12、村、社区有法制宣传组,村、居民小组有法制宣传员,普法宣传栏定期更换宣传内容,及时宣传与村、居民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知识。

13、建立学法、用法、守法档案,积极开展普法活动和“12·4”全国法制宣传日活动。

14、村、社区干部和村、居民熟悉寻求法律服务的渠道,能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正确寻求处理涉法问题的途径。

15、村、居委会积极协助公安机关做好治安防范和平安创建工作,管理和控制重点对象,帮助和教育刑释解教人员回归社会。

16、建立健全“大调解”工作机制和矛盾纠纷定期排查调处制度。民事纠纷调处率达98%,调处成功率达90%以上。

四、经济社会和谐发展

17、村、社区居委会制定任期目标和发展规划,并通过年度工作计划贯彻执行,按期抓好落实。

18、村、社区内集体投资项目公开招投标,公平竞争,集体资产能有效保值增值。

19、激励和调动村、居民发展经济,帮助困难村、居民共同致富。

20、村、社区环境绿化、美化、净化,村落、街巷整洁美观。乡风文明,村居民自觉维护公共环境。

21、村、社区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发展好,村、居民有学习、活动场所,经常举办群众性娱乐活动,村、居民素质不断提高。

22、讲究科学,反对迷信,讲究公共卫生,农村、社区医疗制度健全,有应急处理各种突发事件的能力,有效预防各类疾病发生。

上一篇:三年级日记:红薯的观察日记(1000字-1100字)下一篇:高二年级地理教学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