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愈(精选14篇)
1.韩愈 篇一
被苏轼评为“文起八代之衰”, 明人推为唐宋八大家之首, 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的韩愈, 从20岁开始参加科举考试, 一连失败三次。
公元787年, 韩愈在取得乡贡资格后, 前往长安, 应礼部进士试, 但这次考试失败了。接着, 他又考了两次, 均名落孙山, 这对韩愈打击很大, 他感到愧对祖先、愧对家人。韩愈把前人写的文章都吃透了, 但他的写作方法不讨主考官的喜欢, 譬如第三次考进士, 出的试题为“不迁怒不贰过”, 大意是“若自己不高兴, 不要转移到别人身上, 不犯两次同样的错误”。韩愈看后, 立即有了主题, 他没有用骈体, 而是用古文体挥笔而就。写得很顺利, 但主考官看了以后, 却像废纸一样扔在一边。
公元792年, 韩愈再次来到长安, 第四次参加进士考试。这一次, 主考官是宰相陆贽, 试题和上年的差不多, 韩愈没有犹豫, 一字不改地把去年的旧作写在卷面上, 很快交卷了。陆贽看后, 感到此卷似曾相识, 反复看了几遍, 自语道:“好文章!完全是古文风格, 没有半点骈体文的味道, 去年怎么没有录取?差点埋没人才了!”就这样, 韩愈中了进士。
其实, 韩愈这次考上进士, 也与其他考官梁肃、王础有关。梁、王此次辅助主考官陆贽, 两人都爱好古文, 都欣赏韩愈, 都有提携韩愈之意。所以, 韩愈25岁考上进士, 是有多方面原因的。
考取进士并不等于有官可做, 这只是入途的第一步。礼部只管进士, 派官还要经过吏部的“守选”考试, 其考试名目多, 普通的是“书判拔萃”, 入高官的是“博学宏辞”。韩愈心想自己满腹经纶, 考“博学宏辞”不会有什么问题。谁知, 与当年考进士的命运一样, 连续三年, 均一败涂地。
无奈, 他只得另辟蹊径。两个月内给当朝宰相写出三封情真意切、辞藻华丽的陈述书。说自己“遑遑乎四海无所归, 恤恤乎饥不得食”, 请求垂怜一官半职。结果石沉大海, 杳无音讯。于是, 他不得已而求其次, 投奔地方军阀。可只干了两年多, 幕主便死了;之后又投奔了一个军阀, 还没上任, 幕主又死去了。韩愈真是霉运多多, 可谓“靠山山倒, 靠水水流”。
2.韩愈的人品述评 篇二
关键词:韩愈 人生经历 人生价值取向 人品
中图分类号:I206.2 文献标识码:A
韩愈是中唐一位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和文学家,世称韩昌黎,是中国文学史上最有争议的人物之一。无论是对他的人品还是诗品的评价,自古就有分歧。就人品而言,苏轼称赞他“文起八代之衰,道济天下之溺,忠犯人主之怒,而勇夺三军之帅,此岂非参天地、关盛衰,浩然而独存者乎?”(苏轼《潮州韩文公庙碑》),薛雪称颂他“匡君之心,一饭不忘;救时之念,一刻不懈。”(薛雪《一瓢诗话》)。而司马光则在不少文章中都对韩愈有微词,其《颜乐亭颂》中的批评尤为集中:
“韩子以三书抵宰相求官,《与于襄阳书》谓先达、后进之士,玄为前后以相推援,如市贾然,以求朝夕米仆赁之资,又好悦人以铭志而受其金。观其文,知其志,其汲汲于富贵,戚戚于贫贱如此,彼又乌知颜子之所为哉!”
朱熹对韩愈的评价是:
“每日功夫,只是做诗博弈,酣饮取乐而已;至于其做官临政,也无甚可称,其实只是要讨官职而已”(《朱子语类》卷一百三十七)。
两种评论,各走极端。如何全面、具体、历史地评价韩愈的人品及其在诗文中的表现,这就是本文所要探讨的问题。
一 关于韩愈的人生价值取向
韩愈出身于庶族地主家庭,父亲韩仲卿、叔父韩绅卿都有着鲜明的庶族地主立场,为官正直。李白在《武昌宰韩君去思颂碑》中说韩愈父亲仲卿调补武昌令时,使“奸吏束手,豪宗侧目”;叔父韩绅卿任泾阳令时,也是“破豪家水碾利民田顷凡百万”。出身在这样的家庭的韩愈,很小就接受了儒家思想,他天性聪慧、读书刻苦,“六经”、“诸子”精通,以天下苍生为己任,不甘穷厄,汲汲于功名富贵。韩愈三岁丧父,母亲身份不明,早逝或改嫁均无记载,赖长兄韩会抚养长大,十岁时韩会受党争的牵连贬官韶州,两年后韩会病逝韶州。韩愈随寡嫂郑氏北归河阳,旋又因河南发生潘镇叛乱,避居江南的宣州。这些惨痛经历,促使韩愈形成了倔强内敛、重于名利的性格和偏狭躁郁的气质。我们通过他的著作以及史料笔记的记载,不难发现他把人生价值的实现方式局限在做官上,形成了官本位的人生价值观,具有强烈的出仕之欲望。另一方面,韩愈一生所追求的目标是“行道”,立志要继承孔孟以来的儒学传统,做一个大儒,把圣贤人格作为自己自修和继承的目的,凭自己的才华和能力干一番事业。其中《赠族侄》所说的“我年十八九,壮气起胸中”,反映出他早年不同寻常的抱负;《出门》诗:“长安百万家,出门无所之。豈敢尚幽独,与世实参差”,写他入长安初涉世时孤独沉闷的心绪,决心用古训来鼓励自己坚持走正确的人生道路,用精神力量对抗现实的腐朽。韩愈早年这种对自我才能的强烈自信,对建功立业的满腔豪情,对力挽中唐道德颓丧之势的执着用世意识,并不是狂妄可笑的表现,而是应该给予充分肯定的。这正是韩愈“舍我其谁”的历史使命感与积极用世心态的形象概括。
二 韩愈的干谒及与权宦的关系评价
韩愈十九岁时,在饱经亲人吊丧之痛后,肩负着光大门庭的重任,辞别在宣州的家人,踏上了长安求仕的道路。从政对于他来说不只是实现理想的途径,而且是谋求生存所需的手段。他在落第后困守长安、生计窘迫并渴望有人引荐时所写的诗文如《上宰相书》、《应科目时与人书》、《与于襄阳书》等,被人斥为“贪权媚贵”、“急功近利”。从当时环境和历史条件看,是有失公允的。
有唐一代,实行科举制度,但并不彻底,朝廷取士实际上是科举与荐举并存。荐举是指在官员或权贵的荐送下,朝廷不经考试而直接录用的人才。唐太宗时,马周就是西游长安时经中郎将常何荐举入仕为官并终至宰相的。荐举首先要经过干谒权贵,士子须通过诗文让权贵了解自己,由于士子干谒时处于下风,不能不向权贵低头,所谓的文人的气节风度是暂时顾不上的,为了达到被引荐的功利目的,只好自觉贬值,承受人格、个性的委屈、压抑甚至扭曲。在这种社会环境下,困居长安十年的杜甫不得不“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残杯与冷炙,到处潜悲辛。”身有“傲骨”的李白,到晚年陷入困境时所写的《赠崔咨议》、《天马歌》等,都是直接乞求对方悲悯引荐,获得一官半职。
韩愈始终以干谒为耻,多年后回想起来仍觉羞愧难当。韩愈曾在《与李翱书》说自己当时的处境比颜回还穷,又没有谁可以依靠,不谋求一官半职难以养家糊口,当然不能像司马光那样奢谈“失节”与否的。韩愈在干谒时始终坚持了三点:一是不到权贵府上去“摇尾乞怜”,这点杜甫还做不到;二是坚持“儒服者”之礼,维持了读书人最起码的操守;三是以自己为例,希望有健全国家发现人才、引用人才的制度。他在《三上宰相书》里表现出来的执着信念,强烈的参政意识和勇于自荐自举的胆略并不是他的缺点,而恰恰是他人格中的闪光点。
韩愈曾作《上李尚书书》,企图为仕进创造客观条件,从宋代至今都受到不少学者指责,认为他在书中对京兆尹李实尽情赞颂,充满谀词。笔者个人认为这种指责有片面性,因为李实当时任司农少卿,又是宗室,且伪装得很好,半年后才暴露其恶迹,韩愈不可能预料得到。韩愈后来上书《御史台上论天旱人饥状》,矛头直指李实,并因此被贬到偏远的阳山,恰恰反映他不惧权势、敢做敢为的性格。
三 韩愈的政治理想和对待国计民生的心态
韩愈在政治上主张对人民实行仁政,使“鳏寡孤独废疾者有养”(《原道》),反对繁赋苛征,关心人民疾苦。他一生五次任地方官,均有惠于当地人民。他被贬阳山和潮州时,大力传播中原文化,“出己俸百千”兴教办学,千百年来受人崇敬追思。在袁州任刺史时,放免了七百三十一个奴仆。他多次揭露贪官污吏,主张任贤、屯田、改革币制和盐政,主张减免赋税。他的诗《赴江陵途中寄赠翰林三学士》都是改革弊政、为民请命的作品,虽然数量不多,但是继承了杜甫诗歌的现实主义传统。
韩愈反对藩镇割据,维护国家统一。史书认为他“操行坚正,鲠言无所忌,有爱在民”(《新唐书·韩愈传》)。唐宪宗元和十二年(公元817年),韩愈支持宰相裴度平叛,上书《论淮西事宜状》,担任行军司马,在平定淮西节度使吴元济叛乱中起了较为重要的作用,唐穆宗长庆二年(公元822年),镇州军叛乱,朝廷军队被叛军包围,战争形势对朝廷极为不利。韩愈奉命为宣慰使,不顾年事已高,冒着生命危险赴镇州宣慰乱军,平息了事态。
唐代中期,佛教蠹国殃民,耗财害政,麻痹人的灵魂。韩愈冒死上书皇帝,撰写了《论佛骨表》,建议皇帝将盅惑民心、罪恶无穷的佛骨“付之水火,永绝根本”,并表现自己要独立承担因毁掉佛骨之后而可能带来的一切殃咎祸崇。他因此触怒了宪宗,被贬潮州。
韩愈一生,一直反对宦官专权,与他们存在着不可调和的矛盾。他在元和五年(公元810年)写的《上郑尚书相公启》中,曾公开说他“日与宦者为敌”。他任都官员外郎分司东都兼判祠部时,就曾杀了一批不法的僧尼道士,激起了宦官对他的极大不满和攻击,并因此降职为河南令。韩愈对宦官的政治态度,在他修撰的《顺宗实录》中反映得尤为鲜明,书中以大量篇幅,直书宦官劣迹,揭露了宦官手下的流氓无赖的丑恶行径,这在宦官专权的时代,是需要极大勇气和决心的。因为这意味着要冒丢官甚至杀头的风险。
韩愈曾作《送汴州监军俱文珍序》,有人责备其趋附宦官势力,从当时情况看也不属实。韩愈初到董晋幕府中做观察推官,遇上已有较高职位的宦官俱文珍要上调进京,董晋设宴送别,令韩愈写诗作序相送,纯粹是官场应酬文章,不能就因此断定他谄事宦官,缺乏文德。
从上述可知,韩愈应是一个正直而有良知的人,司马光和朱熹的评价有失历史真实。
至于韩愈反对王叔文集团及“永贞革新”,确实是错误的。这可能与韩愈个人恩怨与宗派情绪有关,被贬潮州时他所写的《永贞行》诗和《潮州刺史谢上表》文,一则攻击“永贞革新”,二则上表谢罪,委曲求怜。他这样做,很可能是出自渴望改变自己当时贬谪处境的自私心态和政治需要有关,当然也是一种生存智慧。
四 关于韩愈交友教子的原则以及对世俗生活的心态
韩愈非常重视友情,奖掖后进不遗余力。韩愈与柳宗元、刘禹锡虽然政见不同,甚至有过误解,但一直保持着真挚的友谊。韩愈专门撰写了《马说》一文,举荐了大量德才兼备的寒士,如孟郊、贾岛等。他不顾流俗,作有《师说》,以师道自居,振兴儒学,充满了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形成了弟子盈门的局面。
有人指出韩愈写了大量的墓志铭,替人歌颂功德,并收取一定的钱财,称之为“谀墓”。为此,仇永明先生撰写了《韩愈谀墓辨》、李光富先生撰写了《论韩愈并不谀墓》,两位先生通过细致的考辨,指出韩愈并未“谀墓”。如《柳子厚墓志铭》、《南阳樊绍述墓志铭》,既非“谀墓”,也不是为了钱财。今天看来,韩愈撰写这类碑志文章约70余篇,多半符合事实,约20余篇有溢美之词,这主要与墓志铭这种文体本身有关。墓碑、墓志等铭幽之文,一般应死者家属或门生故吏请求而作,作者一般接受润笔(金钱或礼品)之资,势必隐恶扬善,甚至无中生有地对死者进行歌颂。古已有之,不独唐代。韩愈在给某些达官贵人所写的碑志中,确实有些内容不尽真实的情况,这主要有两类:一是被叙述的对象基本上是值得肯定的人物,但称誉过当,有失实之处。他在《衢州徐偃王庙碑》里说:“偃王诞当国,益除去刑争末事,凡所以君国子民待四方诸侯,—出于仁义”。其实,徐偃王行仁义,国谋得到人民和四方诸侯的支持而割据一方。他曾帅九夷以伐宗周,说明他是有政治野心的。韩愈对他过分颂扬,这在当时藩镇割据的情况下,是不适宜的。二是被叙述的对象基本上是被否定的人物,韩愈凭个人好感给予肯定或颂扬。如韩宏在平定淮西的战役中,任淮西诸军都统,却乐于自擅,欲倚贼自重,作战懈怠,并没有作出巨大贡献,韩愈却把他描叙得和“纯臣”一般,显然就有“谀墓”之嫌了。事实上,韩愈是个性格非常复杂的人。至于收取一定钱财,也不能一概冠之为“贪财”,因为当时习俗确实如此。《新唐书·韩愈列传》中记载他:“与人交,终始不少变。凡内外亲若交友无后者,为嫁遣孤女而恤其家”,说明韩愈是个重情义、重承诺的人,否则就不会有那么多亲友托孤于他了。
唐代的两性关系比较开放,官吏士子可拥有除正妻外的其他女性,唐代对游妓无禁令,众多士子都与歌妓一定交往,并且成为时尚。杜甫、白居易、杜牧、李商隱等人就是如此,还留下了一些关于私生活的诗词作品。我们不能因为韩愈的《酒中留上襄阳李相公》诗中写有“银烛未销窗送曙,金钗半醉坐添春”,就认为他是夸耀他和小妾的私生活是“溺色”,也不能因为他与歌妓交往就是“贪色”。事实上,士子与歌妓的交往有着十分复杂的心态,关于这个问题,读者可以查阅李剑亮先生著的《唐宋词与唐宋歌妓制度》,以及沈松勤先生著的《唐宋词社会文化学研究》。即使如此,韩愈不隐藏他的世俗生活,不美化他的庸俗,这正是他的率真处。
总之,韩愈的人品高洁,正直坦诚,尽管他的身上还有许多缺点,但瑕不掩玉。闻一多先生曾经将他比为鲁迅,看来亦有一定道理。韩愈以自己杰出的创作成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据了重要的一席之地。
参考文献:
[1] 卞孝萱等:《韩愈评传》,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2] 仇永明:《韩愈谀墓辨》,《华东师范大学学报》,1982年第1期。
[3] 李光富:《论韩愈并不谀墓》,《四川大学学报》,1989年第1期。
[4] 李剑亮:《唐宋词与唐宋歌妓制度》,浙江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5] 沈松勤:《唐宋词社会文化学研究》,浙江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3.名家名篇:韩愈 篇三
韩愈(768—824),字退之,河南南阳(今河南孟县)人。唐代散文学兼诗人。性秉直,居官仍不改其性,故屡被贬。累官至吏部侍郎。他和柳宗元都是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为了整顿旧时秩序和振兴儒道统而提供学习古文,又为了宣传古道而写作古文。他对古方创作的要求是,“必出入于仁义”,“词必已出”、“文从字顺各识职”(《南阳樊绍述墓志铭》)、“唯陈言之务去”(《答李翊书》——、“师其意不师其辞”(《答刘正夫书》)。因忠于古文,其成果颇硕,《原毁》、《进学解》、《送李愿归盘谷序》、《送孟东野序》、《杂说》、《祭十二郎文》、《张中丞传后叙》等都是优秀作品。在诗歌方面,他推崇陈子昂、李白和杜甫,是韩孟诗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诗,或反映时事,或写中下层文士的政治失意和个人遭遇,都很有特色,如《汴州乱》,《八月十五夜赠张功曹》、《山石》、《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次潼关先寄张十二阁老使君》、《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等。古诗往往规模宏大,才气纵横,气势雄伟。为了矫正大历诗的平庸、熟俗,他探索了诗歌发展的新路。不过象《陆浑山火》、《南山》、《石鼓歌》、《月蚀》等,故意搜集险怪,过分散文化、议论化,有伤诗意。生平详见《新唐书》卷一七六。有《韩昌黎集》。杂说四 【题解】
本文选自《韩昌黎集·杂说》,题一作《马说》。本文题从通行古文选本。全文采用“托物寓意”手法,以千里马与伯乐的关系,揭示深刻社会问题。说乃一种文体。【原文】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只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马也!师说 【题解】
本文见《昌黎先生集》。为作者赠李蟠之作。主旨在于阐明师道。“由魏晋氏以下,人益不事师。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哗笑之,以为狂人。独韩愈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作《师说》,因抗颜而为师。”(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原文】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感也,终不解矣。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也,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圣人无常师,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调张籍 【题解】 ‘
《调张籍》立意高妙,构思新奇,千百年来,有口皆颂。“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是千古不易的定论;“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是千古流传的比喻。好诗,名句,相得益彰。【原文】
4.韩愈《湘中》赏析 篇四
韩愈的《湘中》描写了诗人借屈原的故事,烘托出心头的迷惘惆怅,情景交融,寂寞悲凉。
湘中
猿愁⑴鱼踊⑵水翻波,自古流传是汨罗⑶。
苹藻⑷满盘无处奠,空闻渔父扣舷歌。
【注释】
⑴猿愁:猿哀鸣。
⑵踊:往上跳。
⑶汨罗江:汨(mì),汨罗江在湖南岳阳,为湘江在湘北的最大支流。
⑷苹藻:苹泛指没有根的浮水植物;藻泛指生长在水中的植物。
【白话译文】
山猿愁啼,江鱼腾踊,水波翻滚,
这里自古流传着汨罗江(屈原)的故事。
江边到处飘浮着可供祭祀的绿蘋和水藻,可是屈原投江的遗迹已经荡然无存,连祭奠的地方都无从找寻,
唯有江上的渔父舷歌依然,遥遥可闻。
【赏析】
前两句,写诗人在政治上突如其来的打击,在诗人心底激起了无法平息的狂澜,从而形成了诗中起调那种突兀动荡的气势,语调拗折,句法奇崛。这里诗人运用倒装句法,突出了山猿愁啼,江鱼腾踊,湘波翻滚,一派神秘愁惨的气氛,以为诗人哀愤的心境写照。首句又连用“猿”、“鱼”、“踊”等双声字相间,以急促的节奏感来渲染诗人激动不平的心声。因而,诗人虽然没有直抒见到汨罗江时所引起的无穷感慨,却自有不尽之意溢于言外。
后两句,韩愈借屈原跟渔父相遇有感而歌的故事,感慨自己就像当年的屈原,因此那悠闲的歌声似乎永远在嘲弄着一代代执着于改革政治、不肯与世同流合污的志士仁人。这里暗用楚辞《渔父》的典故,情景交融,浑成无迹,构成清空孤寂的境界,与前两句激切哀愁的气氛在对比中达到高度的和谐,生动地表现了诗人面对茫茫水天怅然若失的神情,含蓄地抒发了那种无端遭贬的悲愤和牢骚。
全诗不写与屈贾同病相怜之苦,而是写英魂无处凭吊之情。不正面用典,而是以神秘空灵的意境烘托心头的迷惘惆怅,这就更深刻地表现了世无知音的寂寞悲凉。全诗寓激愤哀切之情和排奡跌宕之势于清空的意境和深长的韵味之中,将探怪求新的特点和传统的.表现方法揉为一体。
拓展阅读:《春雪》韩愈
春雪
新年1都未有芳华2,二月初3惊4见草芽。
白雪却嫌5春色晚,故6穿庭树作飞花。
【注释】
新年:指农历正月初一。
芳华:泛指芬芳的花朵。
初:刚刚。
惊:新奇,惊讶。
嫌:嫌怨;怨恨。
故:故意。
【白话译文】
新年都已来到,但还看不到芬芳的鲜花,到二月,才惊喜地发现有小草冒出了新芽。
白雪也嫌春色来得太晚了,所以有意化作花儿在庭院树间穿飞。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元和十年(815),当时作者韩愈在朝任史馆修撰,知制诰。对北方人来说,新年无芳华是正常的,但到过岭南的韩愈却觉得北方春来晚,直到二月才有草芽长出来,作者便借鉴岑参《白雪歌》之意,创作了此诗。
【赏析】
首句中“新年”即阴历正月初一,这天前后是立春,所以标志着春天的到来。新年都还没有芬芳的鲜花,就使得在漫漫寒冬中久盼春色的人们分外焦急。一个“都”字,流露出这种急切的心情。第二句“二月初惊见草芽”,说二月亦无花,但话是从侧面来说的,感情就不是纯粹的叹惜、遗憾。“惊”字最值玩味。它写出了诗人在焦急的期待中终于见到“春色”的萌芽的惊喜神情。此外,“惊”字状出摆脱冬寒后新奇、惊讶、欣喜的心情 。这一“ 初”字,含有春来过晚、花开太迟的遗憾、惋惜和不满的情绪。韩愈在《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中曾写道:“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诗人对“草芽”似乎特别多情,也就是因为他从草芽看到了春的消息 。从章法上看 ,前句“未有芳华”,一抑;后句“初见草芽”,一扬,跌宕有致,波澜起伏。
三、四两句表面上是说有雪而无花,实际感情却是:人倒还能等待来迟的春色,从二月的草芽中看到春天的身影,但白雪却等不住了,竟然纷纷扬扬,穿树飞花, 自己装点出了一派春色。真正的春色(百花盛开)未来,固然不免令人感到有些遗憾,但这穿树飞花的春雪也照样给人以春的气息。诗人对春雪飞花主要不是惆怅、遗憾,而是充满了欣喜。一个盼望着春天的诗人,如果自然界还没有春色,他就可以幻化出一片春色来。这就是三、四两句的妙处,它富有浓烈的浪漫主义色彩,可谓神来之笔。“却嫌”、“故穿”,把春雪刻画得美好而有灵性。
5.韩愈主要成就 篇五
韩愈,字退之,世称“韩昌黎”、“昌黎先生”。是唐代杰出的文学家、思想家、哲学家。
韩愈是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主张继承先秦两汉散文传统,反对专讲声律对仗而忽视内容的骈体文。韩愈文章气势雄伟,说理透彻,逻辑性强,被尊为“唐宋八大家”之首。时人有“韩文”之誉。杜牧把韩文与杜诗并列,称为“杜诗韩笔”;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韩柳倡导的古文运动,开辟了唐以来古文的发展道路。韩诗力求新奇,重气势,有独创之功。韩愈以文为诗,把新的古文语言、章法、技巧引入诗坛,增强了诗的表达功能,扩大了诗的领域,纠正了大历(766年—780年)以来的平庸诗风。在封建思想道德方面,他也有独到的建树,大力提倡儒学,以继承儒学道统自居,开宋明理学家之先声。
韩愈文章的特点之一是“发言真率,无所畏避”,或“鲠言无所忌”,也就是敢于讲话,而且敢讲真话。这个特点是和他积极的政治态度分不开的。他的几篇奏疏都是敢于揭发事实,敢说“群臣之所未言”的话。《御史台上论天旱人饥状》和《论淮西事宜状》都有这个特点。当然,最有代表性的文章还是《论佛骨表》。其中所讲的就是“群臣不言其非,御史不举其失”的话。在封建社会中,敢于说出别人该说而不说的话,这是了不起的胆识。正因此,韩愈这类文章也就有内容、有深度、有力量。再加上韩愈的语言艺术不同凡响,便成为气势磅礴的好文章。
韩愈文章之“发言真率,无所畏避”,不仅表现于他在君主面前敢说真话,而且还表现于他不顾儒家的传统观念,敢讲违背旧说的话,甚至说了同自己别的文章互相矛盾的话。例如《读墨子》一文曾说“孔子必用墨子,墨子必用孔子,不相用不足为孔墨”。这样的言论显然同他尊崇孔孟之道有所牴牾。对于这样的言论,前人指为“刺谬”,其实这正是韩愈虽然尊儒却不墨守的表现。
韩愈文章之“发言真率,无所畏避”,还不仅敢于不顾儒家的传统观念,有时也敢于突破社会上的流俗之见。例如他写《讳辩》一文,是专为李贺不得应举而发表的意见。李贺之父名晋肃,“晋”与“进”同音,为了避讳,李贺便不得举进士。对于这样的世俗之见,韩愈是不以为然的。于是他便“考之于经,质之于律,稽之以国家之典”,甘冒天下之大不韪,写成了极有说服力的一篇《讳辩》。
韩愈的《师说》一文。也是一篇不同流俗的文章。柳宗元在《答韦中立书》中曾经说过:“今之世不闻有师,…独韩愈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作《师说》,因抗颜而为师。…愈以是得狂名。”又《报严厚与书》说:“仆才能勇敢不如韩退之,故不为人师。”由此可知,在那个时代,不顾流俗,不怕笑侮,抗颜而为师,是要有些勇气的;能够写出《师说》这样的文章,也是相当大胆的。
韩愈文章的再一个特点是不仅真率大胆,而且慷慨激昂,忧愤甚广。从韩愈的全部文章看,凡是论及人材,便往往愤激不平,别具风概。例如《杂说》对于人材不为世用所发的不平之论,《送温处士赴河阳军序》也是宣传选拔人材的一篇宏论。所谓“相为天子得人于朝廷,将为天子得文武士于幕下,求内外无治,不可得也”云云,这正是韩愈对于国家用人的殷切希望。《送董邵南序》更是一篇悲歌慷慨的文章。韩愈自己是屡试而不得志于有司的,所以对于文中的董邵南“不得志于有司”,便感同身受,无限叹惋。悲歌慷慨,发自肺腑。
韩愈还有一篇类似俳谐而实质是抒发才高见屈、忧愤甚广的文章《进学解》。历来的论者都说此文源于东方朔的《答客难》和扬雄的《解嘲》,《新唐书》本传也说他“既才高数黜,官又下迁,乃作《进学解》以自喻。”其实这篇文章的意义要比“自喻”广阔得多。其中有“自喻”,却不仅是“自喻”,主要还是宣传选拔人材的观点。
韩愈文章的另一特点,是不但真率、大胆、慷慨激昂,而且还写得自然随便、如话家常。这类文章和他的《原道》、《原性》诸篇的面貌不同,不是坐而论道,而是促膝谈心,无所拘束,生动活泼。《与崔群书》、《与孟东野书》、《答崔立之书》、《题李生壁》等,都属这类作品。例如《与崔群书》先说自己对崔群为人的认识,中发贤者不遇之叹,后讲自己困穷之状,是一篇感慨很深的杂文。
在韩愈看来,崔群是他平生交往之中一个没有缺点的朋友。但是,对于这样的朋友也有人怀疑。于是韩愈十分感叹,他说:“自古贤者少而不肖者多,自省事已来,又见贤者恒不遇,不贤者比肩青紫;贤者恒无以自存,不贤者志满气得;贤者虽得卑位,则旋而死;不贤者或至眉寿。不知造物者意竟如何,无乃所好恶与人异心哉?又不知无乃都不省记、任其死生寿夭邪?未可知也。”由崔群之贤,说到贤者不遇,而不贤者反而得势。这样的文章很像司马迁的《伯夷列传》。刘大魁说:“公与崔最相知,故有此家常本色之言,中间感贤士之不遇,尤为郁勃淋漓。”“感士不遇”本是历代文章的一个传统题目,韩愈这段文章是比“感士不遇”之文涉及者更为深广的。
韩愈为文的又一特点是突破传统写法。例如墓志铭这一文体,在韩愈笔下,便颇有新的特征,形式多样,甚至“一人一样”(李涂《文章精义》)。与墓志近似的文体,还有哀祭之文。这类文字韩愈也有独创,不同寻常。例如《祭河南张员外文》,茅坤就评为“奇崛”。姚范以为“他人无此”。刘大櫆也说:“祭文退之独擅。”至于《祭十二郎文》,曾国藩虽然认为这类文章“究以用韵为宜”,但他又说:“韩公如神龙万变,无所不可。”就是说,韩愈之写祭文,也是变化不测的。
韩愈文章之别开生面者,还有送序一类。在唐代,送序之文是常见的文体,前辈作者如王勃、陈子昂、李白、任华,所为送序,都很出色。但从多数文章的写法看,大抵不出一种格式。先叙离情,后缀风景,情致物态,尚似六朝。林纾所谓“狃于六朝积习”者,即指此类。但到韩愈笔下,送序之文就多种多样了。
韩愈有的送序之文几乎通篇议论。这是一个突出的特点。林纾曾说:“韩昌黎集中无史论,舍《原道》外,议论之文,多归入赠序与书中。”例如《送水陆运使韩侍御归所治序》,曾国藩就看作“条议时事之文”。
韩愈的几篇“游戏”之文,也是新体。同前代的俳谐文字比较,是有新的特点的。例如《毛颖传》就是一篇奇文,不可以寻常俳谐之作视之。柳宗元《答杨诲之书》云:“足下所持韩生《毛颖传》来,仆甚奇其书,恐世人非之,今作数百言,知前圣不必罪俳也。”但与此同时,裴度却对这类俳谐之文很不满意。他在《寄李翱书》中,把韩愈的俳谐文字看作“以文为戏”,是很不赞成的。
6.浅析韩愈《师说》中的教学思想 篇六
关键词:韩愈,《师说》,教学思想
教育的发展是国家富强与民族兴盛之本, 是经济起飞与振兴、社会进步与安定的必要条件。如何树立正确的学生观、正确的人才观、正确的育人观、正确的学习观, 是教育首先亟待解决的问题。韩愈的《师说》中倡导的教学目的观、教学方法观、教师观与师生观等对当今教育仍有相当重要的指导与借鉴作用。
一教学目的观
教育行为的意义离不开对其目的的追问。教育目的主要指培养目标, 即人才的规格。人才的培养实质上就是教育的过程。韩愈所认为的教育的目的也就是他个人的人才观。《师说》指出:“师者, 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韩愈认为, 教师的任务有三:一是传道, 即向学生传授儒家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道;二是授业, 即讲授《诗》《书》《礼》《易》《春秋》等儒家经典;三是解惑, 即解答学生在学习“道”与“业”的过程中所提出的疑难问题。三者的位置摆得很清楚, 首先是传道, 其次是授业, 最后是解惑。在韩愈看来, 教师向学生讲授儒家的典籍也好, 解答疑难也好, 都是为了传道, 即为培养人才这个教育目的服务的。
二教学方法观
韩愈肯定了教学是一种双向、互动的活动, 在当时是非常了不起的思想解放。“解惑”, 与其说是对教师“教”的要求, 不如说更多的是对学生“学”的要求, 即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要积极思考, 善于提出自己的观点, 要敢于且勤于置疑, 不要对教师所授“听而不疑, 信而不问”, 把自己变成知识的接收器。韩愈曾劝导弟子说:“子诵其文, 则思其义。”“师其意不师其词。”他告诫弟子们, 读书重要的是“师其意”, “思其义”而不应该人云亦云。强调学生只有真正做到了“思其义”, 才会有所惑, 进而向教师提问“师其意”, 求得“道业”的长进。韩愈认为, 只有这种从“思义”到“有惑”, 再到教师“解惑”, 最后通过“解惑”的学习过程, 才是真正有意义的学习。紧接着, 《师说》又指出:“句读之不知, 惑之不解, 或师焉, 或不焉, 小学而大遗。”意思是不懂得断句, 倒要找教师求教, 而有了疑难却不找教师求教, 这种学习方法真是捡了芝麻而丢了西瓜。可见, 韩愈反对那种被动的、盲目的、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 主张在学习中要“有所思”。作为一代教育理论家和教育实践家, 韩愈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 总结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既吸收了前人的观点, 又有自己的创新。
1. 治学贵在勤学深思
韩愈在《进学解》中说:“业精于勤荒于嬉, 行成于思毁于随。”这段话的含义是, 要想取得学业的精进, 必须刻苦勤奋;反之, 游手好闲, 无所事事, 就会使学业荒废;为人行事的成功在于深思熟虑, 而败毁在因循苟且。他所说的“勤”, 表现为口勤、手勤、脑勤, 三者要结合起来。韩愈曾说“口不绝吟于六艺之文, 手不停披于百家之编”, “焚膏油以继暑, 恒兀兀以穷年”, “读书勤乃有, 不勤腹空虚”。他认为人非生而知之者, 一切学问都来自个人的勤奋学习。韩愈在文学上的较深造诣使之终成博学鸿儒, 就是他勤奋好学、学而不厌的真实写照。
2. 学习重在博学求精
韩愈一方面强调博学, “贪多务德, 细大不捐”, “俱收并蓄, 待用无遗”。另一方面, 他又要求在博学的基础上精益求精, “余少之时, 将求多能, 蚤夜以孜孜, 遂得穷究于经传史记百家之说”。韩愈强调“提其要”, “钩其玄”, 抓住重点, 掌握关键, 引导学生探求其精髓之处, 以达到融会贯通、领会其精神实质的境界。他认为, 博与精是对立的统一, 没有博, 就不可能有精;没有精, 博也只不过是一种大杂烩。韩愈反对“学虽勤而不由其统, 言虽多而不要其中”的学习方法, 要求学习知识要有系统性, 能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沉浸浓郁, 含英咀华”, 对书中的精华仔细玩味, 反复体会, 才能提高读书质量, 获得良好效果。
3. 学习要有独创性
韩愈提出“师其意而不师其辞”, 就是说要学习古人, 以古人为师, 但不能尽信书本, 只拘泥于章句文辞, 而是要学习古文中的思想以及为文的方法, 学会独立思考, 以求得新意。要“手披目视, 口吟其言, 心惟其义”, 在深处思考的基础上, 还要有独创性。“能者非他, 能自树立, 不因循者是也”, 要“阖其中而肆其外”, 要有创见, 不流于俗套, 能独辟蹊径, 与众不同, “抒意立言, 自成一家新语”。
三教师观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肩负着为国家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合格建设者的重任, 因此, 教师必须具备崇高的人格、渊博的知识、敬业的职业道德。韩愈《师说》中指出, “师者, 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传道”是教师的首位任务。这样做, 既是对儒家重视道德教育的一贯传统的继承, 也是针对当时儒道衰落、佛老兴盛而必须奋起振兴儒道的客观现实提出的要求。“授业”, 就是要向学生讲解传授儒家“五经”和“六艺”等方面的知识技能。这是推行儒家政治理想、贯彻入世原则, 献身社会和国家所必需的。“解惑”, 韩愈主张开拓创新,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标新立异的意识和能力。因此, 韩愈认为, 教师在教学中的作用主要在于指导学生学习, 解答学生在学习“道”和“业”的过程中所提出来的各种疑难问题, 启发学生的思维。17世纪捷克著名教育理论家夸美纽斯强调, 教师应是道德卓异的优秀人物。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也曾说过:“教育工作者的全部工作就是为人师表。”
韩愈认为, 要想恢复儒道的传统就必须重视师道。那么, 为师的标准是什么?什么样的教师才是称职的呢?《师说》指出:“生乎吾前其闻道也, 固先乎吾, 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 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 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 无长无少, 道之所存, 师之所存也。”可见, 韩愈是把“道”作为为师的标准, 谁有“道”, 谁就可为师。因此, 不论年龄大小, 也不论社会地位的贵贱, 凡有“道”就可为师, 有“道”与无“道”是衡量能否合乎师的重要条件。在此, 不难看出其择师的价值取向远远超出了功利性的范围, 反对以社会地位和资历作为择师的标准, 而是以对学生负责为归依的。那么什么样的教师是合格的呢?韩愈进一步指出:“彼童子之师, 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 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他认为, 那些只教学生读书、断句, 而不传授道理, 难以帮学生解决疑难问题的教师不是好教师, 这样的教师是不具备“传道”的资格的。由此看来, 韩愈认为一个合格的教师应该精通儒道, 在教学过程中解答学生学业上的疑难, 并有授予学生学习方法的能力, 从而使学生掌握一定的知识、技能和技巧。韩愈的教师观对当前教育仍然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首先, 他重视教师在教学当中的主导作用;其次, 他注重教学中的学生反馈, 通过解答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疑难问题, 以进一步促进学生“学”和教师“教”;再次, 他重视教师对学习方法的传授, 并否认“句读之师”为师;最后, 他肯定教师的地位和作用, 认为教师能“传道”, 是传递社会文明的使者。
四师生观
韩愈认为师生之间没有绝对的不可逾越的鸿沟, 谁先懂得道、谁有学问, 谁就是教师, 即“弟子不必不如师, 师不必贤于弟子, 闻到有先后, 术业有专攻, 如是而已”。也就是说, 由于对“道”的造诣不同, 对“业”的专攻不同, 学生在某一方面不如教师, 教师也不一定处处比学生高明。从长远来说, “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学生在某方面一定能超过老师。因此, 做学生的不能自卑, 学生要向教师学习, 但不能迷信盲从教师, 要立志发奋, 敢于超过老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做教师的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自己并非通晓一切知识, 自己也有知识的局限性, 因此不应满足于自己已有的知识, 更不可有“学阀”思想, 以权威自居, 压制学生, 害怕其超过自己, 要以知识、人格和精神的魅力赢得学生, 要不断学习, 包括向自己的学生学习。师生们要效法孔子“三人行, 必有我师”的精神, 从而形成人们交互为师、相学较长的新风气。既然“闻道有先后, 术业有专攻”, 作为学生向先闻“道”的教师学“道”, 向“术业有专攻”的教师学习他们的专长, 是必要的也是有益的。这就是说, 师生之间的关系不是绝对的, 而是相对的, 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即师生之间可以相互为师。韩愈认为教师不可能全知全能什么都会, 只不过是闻道在先, 有某一方面的专长而已, 否定了教师决定一切的做法, 这一思想难能可贵, 符合现代教育理念。
第一, 师生关系必须立足于现实, 而不能超脱于现实之外。“只有走进现实的教学, 教学论所担负的指导实践与完善自身体系的任务才有可能完成。同时, 只有把教学看做是教师和学生的特殊交往生活, 以教学生活视角看待教学问题, 尊重学生的发展, 尊重教师的反思, 教学论才能超越现实, 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科学化。并且, 以生活的视角看待教学, 将为未来教学论走向开放性、融合性提供契机。”教育本身属于社会的子系统, 受到社会影响是不可避免的, 而教学在与社会生活交接的地方却机械地存在着的, 没有能够整合学校及社会的生活, 使教育的合力真正能对学生起作用。这就要求教学要回归生活。
第二, 新型师生关系的建立要求突破二元对立的桎梏。如果教育不能从根本上摆脱这种主客体二元对立思维的束缚, 教学中所存在的师生关系的不平等、对立、冲突等问题, 就无法从根本上得到解决。把教师当做教的主体, 同时又把学生当做学的主体, 或者说仅把学生当做学的主体, 人为地将教师与学生对立起来, 教师与学生只是教学中两种并行的存在, 所发生的关系都是外在力量强迫出现的结果, 导致一切美好的理论只是理论而已。突破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二元对立必然要求师生之间的“对话”。教师不仅要教给学生知识, 更要培养学生情感方面的品质。对话, 是教师和学生在精神层面实现相互沟通的必要条件。师生关系不应是单向的和单纯信息性的, 而应是双向的、交互作用的对话。实现对话要求师生关系发生根本性的转变。教学不再是知识的教师教授无知的学生, 而应该更多地体现为师生共同探索、相互影响。而且, 当前教育的发展要求建构师生之间的“我—你”关系, 教师与学生之间是一种平等、民主、和谐的关系, 是一种对话、交流、沟通的关系, 师生关系的发生与维持不仅是因为知识的授受, 还应该有情感的交流和对未知领域的共同渴望及探索。
第三, 要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师生关系。师生关系绝对不能预设也不是预成的, 师生关系是在扎根现实生活的教学发展过程中不断生成的。教师和学生都是不断发展着的主体性的人, 本真意义的教学的发生依赖于人的不断发展着的主体性。“教学过程是师生为实现教学任务和目的, 围绕教学内容共同参与, 通过对话、沟通和合作活动产生交互影响, 以动态生成的方式教学的活动过程。”教学并不是一成不变地存在着的, 而是各种各样的要素 (包括内在和外在的) 在相互作用、追求教学之所“是”的过程中“成为”的。生成性的教学消解了主体、客体及它们之间的区别, 主客体实现了统一, 学生在非对象化的学习过程中, 通过感受、体验, 让自己思想的变化自行显现并能够为自己感知。
参考文献
[1]阮彩霞.浅析韩愈《师说》的教育思想及其现代价值[J].番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7 (2)
[2]郭绍虞.中国历代文选论 (第三册) [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0
[3]孙培青.隋唐五代教育论著选[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3
[4]胡守仁.韩愈叙论[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 1989
[5]孙培青、李国钧.中国教育思想史 (第一卷) [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5
7.“软文大师”韩愈 篇七
文起八代之衰的唐代文坛领袖韩愈,就是一位既能写好“道德文章”,也能写好“软文”的人。
韩愈生前,在士林中是一副耿直的儒臣形象,加上文笔动天下,因此他活着的时候,其文字就被士林看重。可以说,对缙绅大夫来说,其一字之褒,荣于华衮,一字之贬,严于斧钺。当然,韩愈这样的地位,是靠其才华和品行挣来的。
有这样的文坛地位和政坛影响,自然有人愿意出重金请韩愈为死去的父母写墓志铭或重大活动纪念文章。韩愈那支笔就金贵起来了。为了换得韩愈一篇墓志铭,许多大户人家的子弟不惜一掷千金。但对此也多有人非议。因为吃人家的嘴软,拿人家的手短。人家出了大价钱,那么“广告文案”就得按照人家的意思写,不免在墓志铭中对墓主有违背事实的奉承和吹捧。因此在当时就有人嘲讽韩愈靠“谀墓”发财。
既然是拿钱写的软文,就很难保持公允、中立的态度,所能求者无非是软文的技巧——让人读起来不觉得肉麻,而是被文辞感染。韩愈最有名、也是润笔最高的一篇文章是《平淮西碑》,这篇文章不能简单地归为软文之列,但不脱软文的嫌疑。后来引起巨大的争议,几乎酿成一场政治风波。
元和十二年八月,宰相裴度任淮西宣慰处置使,兼彰义军节度使,韩愈担任裴度的行军司马——大约相当于参谋,征伐以蔡州为中心、割据淮西一带的吴元济。裴度这支部队与叛军相持日久,僵局久久未打破。后来,忠于唐室的随唐邓三州节度使李愬趁着雪夜奇袭蔡州,生擒吴元济,带回长安斩首,叛乱平定。
陷入军阀割据之苦的唐王朝好不容易取得了这么一场大胜利,除了论功行赏外,当然要刻碑记功。撰写碑文的重任自然落到了随军征战的韩愈头上。
韩愈大笔如椽,文章写得故意盎然,气势恢宏。而且充分体现了“政治正确”。文章一开始拍皇帝的马屁,先歌颂开国初期高祖、太宗的英明,然后痛惜到了中期“相臣将臣,文恬武嬉”,造成藩镇割据之势,再笔锋一转,赞美当今皇上(即宪宗)的伟大,以坚定的意志调兵遣将平叛。
在这篇文章中,韩愈突出了裴度的功劳。他转述征战前皇帝对裴度的嘱托和信任。这其实也符合当时的政治规矩,首先裴度是韩愈的顶头上司,他拍了皇帝的马屁后,当然要接着拍老板的马屁;其次宰相代表皇帝出征,其他武将的功劳再大,也不能超过宰相。然后,韩愈一笔带过李愬的功劳:“十月壬申,愬用所得贼将,自文城因天大雪,疾驰百二十里,用夜半到蔡,破其门,取元济以献。”
这碑文一刻出来,就像炸了马蜂窝。李愬本人倒没有公开提出异议,但他的妻子和部将不干了。而另外一家子则十分高兴:韩弘、韩公武是父子俩,都参加这场平叛。碑文中既突出了父亲韩弘“责战益急”,儿子韩公武“合战亦用命”。事后,韩弘父子送给了韩愈500匹绢,后人换算了一下,大约相当于10万斤米,以2元一斤米计算,相当于人民币20万元。
不知道是事前韩家父子向韩愈请托了,还是因为一笔写不出两个“韩”字,韩愈下笔时故意突出同姓父子的功劳?反正是韩家高兴李家怒。碑文立在蔡州(汝南)城北门外,立好后不久被李愬的部将石忠孝“长绳百尺拽碑倒”。这还不解气,石孝忠又挥锤将倒掉的碑砸断。
李愬的夫人是唐安公主的女儿,和宪宗是表兄妹,她进宫向皇帝诉说不平。唐宪宗既要安慰表妹,又不能得罪李愬这种拥兵自重的藩镇,于是下令磨去韩愈的碑文,让翰林学士段文昌重新撰写。——王室之衰,可见一斑。段文昌也是文章高手,但名气远不如韩愈,他的碑文后来很少被传颂。
8.韩愈代表作品 篇八
居闲食不足,从仕力难任。两事皆害性,一生恒苦心。
黄昏归私室,惆怅起叹音。弃置人间世,古来非独今。
崔十七少府摄伊阳,以诗及书见投,…… 唐 · 韩愈
崔君初来时,相识颇未惯。但闻赤县尉,不比博士慢。
赁屋得连墙,往来忻莫间。我时亦新居,触事苦难办。
蔬飧要同吃,破袄请来绽。谓言安堵后,贷借更何患。
不知孤遗多,举族仰薄宦。有时未朝餐,得米日已晏。
答道士寄树鸡 唐 · 韩愈
软湿青黄状可猜,欲烹还唤木盘回。
烦君自入华阳洞,直割乖龙左耳来。
答柳柳州食虾蟆 唐 · 韩愈
虾蟆虽水居,水特变形貌。强号为蛙哈,于实无所校。
虽然两股长,其奈脊皴皰。跳踯虽云高,意不离泞淖。
鸣声相呼和,无理只取闹。周公所不堪,洒灰垂典教。
我弃愁海滨,恒愿眠不觉。叵堪朋类多,沸耳作惊爆。
答孟郊 唐 · 韩愈
规模背时利,文字觑天巧。人皆余酒肉,子独不得饱。
才春思已乱,始秋悲又搅。朝餐动及午,夜讽恒至卯。
名声暂膻腥,肠肚镇煎煼。古心虽自鞭,世路终难拗。
弱拒喜张臂,猛拿闲缩爪。见倒谁肯扶,从嗔我须咬。
答张彻 唐 · 韩愈
辱赠不知报,我歌尔其聆。首叙始识面,次言后分形。
道途绵万里,日月垂十龄。浚郊避兵乱,睢岸连门停。
肝胆一古剑,波涛两浮萍。渍墨窜旧史,磨丹注前经。
义苑手秘宝,文堂耳惊霆。暄晨躡露舄,暑夕眠风棂。
答张十一功曹 唐 · 韩愈
山净江空水见沙,哀猿啼处两三家。筼筜竞长纤纤笋,
踯躅闲开艳艳花。未报恩波知死所,莫令炎瘴送生涯。
吟君诗罢看双鬓,斗觉霜毛一半加。
免费
大行皇太后挽歌词三首 唐 · 韩愈
一纪尊名正,三时孝养荣。高居朝圣主,厚德载群生。
武帐虚中禁,玄堂掩太平。秋天笳鼓歇,松柏遍山鸣。
威仪备吉凶,文物杂军容。配地行新祭,因山托故封。
凤飞终不返,剑化会相从。无复临长乐,空闻报晓钟。
调张籍 唐 · 韩愈
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不知群儿愚,那用故谤伤。
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伊我生其后,举颈遥相望。
夜梦多见之,昼思反微茫。徒观斧凿痕,不瞩治水航。
想当施手时,巨刃磨天扬。垠崖划崩豁,乾坤摆雷硠。
东都遇春 唐 · 韩愈
少年气真狂,有意与春竞。行逢二三月,九州花相映。
川原晓服鲜,桃李晨妆靓。荒乘不知疲,醉死岂辞病。
饮啖惟所便,文章倚豪横。尔来曾几时,白发忽满镜。
旧游喜乖张,新辈足嘲评。心肠一变化,羞见时节盛。
东方半明 唐 · 韩愈
东方半明大星没,独有太白配残月。嗟尔残月勿相疑,
同光共影须臾期。残月晖晖,太白睒睒。
鸡三号,更五点。
免费
洞庭湖阻风赠张十一署 唐 · 韩愈
十月阴气盛,北风无时休。苍茫洞庭岸,与子维双舟。
雾雨晦争泄,波涛怒相投。犬鸡断四听,粮绝谁与谋。
相去不容步,险如碍山丘。清谈可以饱,梦想接无由。
男女喧左右,饥啼但啾啾。非怀北归兴,何用胜羁愁。
斗鸡联句 唐 · 韩愈
大鸡昂然来,小鸡竦而待。--韩愈
峥嵘颠盛气,洗刷凝鲜彩。--孟郊
高行若矜豪,侧睨如伺殆。--韩愈
精光目相射,剑戟心独在。--孟郊
读东方朔杂事 唐 · 韩愈
严严王母宫,下维万仙家。噫欠为飘风,濯手大雨沱。
方朔乃竖子,骄不加禁诃。偷入雷电室,輷掉狂车。
王母闻以笑,卫官助呀呀。不知万万人,生身埋泥沙。
簸顿五山踣,流漂八维蹉。曰吾儿可憎,奈此狡狯何。
读皇甫湜公安园池诗书其后二首 唐 · 韩愈
晋人目二子,其犹吹一吷。区区自其下,顾肯挂牙舌。
春秋书王法,不诛其人身。尔雅注虫鱼,定非磊落人。
湜也困公安,不自闲穷年。枉智思掎抚,
粪壤污秽岂有臧。诚不如两忘,但以一概量。
独钓四首 唐 · 韩愈
侯家林馆胜,偶入得垂竿。曲树行藤角,平池散芡盘。
羽沈知食驶,缗细觉牵难。聊取夸儿女,榆条系从鞍。
一径向池斜,池塘野草花。雨多添柳耳,水长减蒲芽。
坐厌亲刑柄,偷来傍钓车。太平公事少,吏隐讵相赊。
短灯檠歌 唐 · 韩愈
长檠八尺空自长,短檠二尺便且光。黄帘绿幕朱户闭,
风露气入秋堂凉。裁衣寄远泪眼暗,搔头频挑移近床。
太学儒生东鲁客,二十辞家来射策。夜书细字缀语言,
两目眵昏头雪白。此时提携当案前,看书到晓那能眠。
丰陵行 唐 · 韩愈
羽卫煌煌一百里,晓出都门葬天子。群臣杂沓驰后先,
宫官穰穰来不已。是时新秋七初,金神按节炎气除。
清风飘飘轻雨洒,偃蹇旗旆卷以舒。逾梁下坂笳鼓咽,
嵽嵲遂走玄宫闾。哭声訇天百鸟噪,幽坎昼闭空灵舆。
烽火 唐 · 韩愈
登高望烽火,谁谓塞尘飞。王城富且乐,曷不事光辉。
勿言日已暮,相见恐行稀。愿君熟念此,秉烛夜中归。
我歌宁自感,乃独泪沾衣。
寒食日出游 唐 · 韩愈
李花初发君始病,我往看君花转盛。走马城西惆怅归,
不忍千株雪相映。迩来又见桃与梨,交开红白如争竞。
可怜物色阻携手,空展霜缣吟九咏。纷纷落尽泥与尘,
不共新妆比端正。桐华最晚今已繁,君不强起时难更。
寒食直归遇雨 唐 · 韩愈
寒食时看度,春游事已违。风光连日直,阴雨半朝归。
不见红球上,那论彩索飞。惟将新赐火,向曙著朝衣。
合江亭 唐 · 韩愈
红亭枕湘江,蒸水会其左。瞰临眇空阔,绿净不可唾。
维昔经营初,邦君实王佐。翦林迁神祠,买地费家货。
梁栋宏可爱,结构丽匪过。伊人去轩腾,兹宇遂颓挫。
老郎来何暮,高唱久乃和。树兰盈九畹,栽竹逾万个。
和崔舍人咏月二十韵 唐 · 韩愈
三秋端正月,今夜出东溟。对日犹分势,腾天渐吐灵。
未高烝远气,半上霁孤形。赫奕当躔次,虚徐度杳冥。
长河晴散雾,列宿曙分萤。浩荡英华溢,萧疏物象泠。
池边临倒照,檐际送横经。花树参差见,皋禽断续聆。
和归工部送僧约 唐 · 韩愈
早知皆是自拘囚,不学因循到白头。
汝既出家还扰扰,何人更得死前休。
免费
和侯协律咏笋 唐 · 韩愈
竹亭人不到,新笋满前轩。乍出真堪赏,初多未觉烦。
成行齐婢仆,环立比儿孙。验长常携尺,愁乾屡侧盆。
对吟忘膳饮,偶坐变朝昏。滞雨膏腴湿,骄阳气候温。
得时方张王,挟势欲腾骞。见角牛羊没,看皮虎豹存。
和李司勋过连昌宫 唐 · 韩愈
夹道疏槐出老根,高甍巨桷压山原。
宫前遗老来相问,今是开元几叶孙。
和李相公摄事南郊,览物兴怀,呈一…… 唐 · 韩愈
灿灿辰角曙,亭亭寒露朝。川原共澄映,云日还浮飘。
上宰严祀事,清途振华镳。圆丘峻且坦,前对南山标。
村树黄复绿,中田稼何饶。顾瞻想岩谷,兴叹倦尘嚣。
惟彼颠瞑者,去公岂不辽。为仁朝自治,用静兵以销。
和裴仆射相公假山十一韵 唐 · 韩愈
公乎真爱山,看山旦连夕。犹嫌山在眼,不得着脚历。
枉语山中人,匄我涧侧石。有来应公须,归必载金帛。
当轩乍骈罗,随势忽开坼。有洞若神剜,有岩类天划。
9.韩愈晚春古诗默写 篇九
创作背景
此诗为《游城南十六首》中的一首。钱仲联《集释》系此诗于唐宪宗元和十一年(公元8)。此时韩愈已年近半百。
原文
晚春
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注释
⑴晚春:春季的最后一段时间。
⑵不久归:这里指春天很快就要过去了。
⑶百般红紫:即万紫千红,色彩缤纷的春花。斗芳菲:争芳斗艳。
⑷杨花:指柳絮。北周庾信《春赋》:“新年鸟声千种啭,二月杨花满路飞。”榆荚(jiá):榆树的果实。初春时先于叶而生,联缀成串,形似铜钱,俗呼榆钱。《太平御览》卷九五六引汉崔寔《四民月令》:“二月榆荚成者,收乾以为酱。”才思:才气和思致。《后汉书·文苑传》:“(刘表)尝与诸文人共草章奏,并极其才思。”
⑸惟解:只知道。漫天:满天。宋苏轼《再和杨公济梅花》之九:“长恨漫天柳絮轻,只将飞舞占清明。
晚春阅读答案
(1)花褪残红的暮春,在古代诗歌中一般带有凋零感伤的特点;但本诗所描绘的暮春之景,却是“生气勃勃”,请结合全诗的内容和表现手法,简析本诗是怎样描绘这一景象的?(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本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6分)答:本诗描绘暮春之景,一反常态,不写暮春凋零,而写草木的.生机勃勃。(1分)一二句,写花草树木探得春将归去,便各施解数,吐艳争芳,争芳斗菲;
(2分)三四句,写连那乏色少香的杨花、榆荚也不甘示弱,化作雪花随风飞舞。(2分)全诗运用拟人手法,寥寥几笔描绘了暮春的勃勃生机。
10.韩愈《师说》的四个字 篇十
《师说》全篇由“师”字统领:轻“师”必“愚”,重“师”则“圣”,兴“师”在“学”。
第一段的立论是阐释从师道理,尤须紧扣“师”字进行教学。这段文字解决两个问题:人为何要从师?以什么人为师作者的观点很清楚:其一,学必从师;其二,唯道是师。理解第一个问题是重点,作者从三个角度来阐发:首先从古代传统看,学者有师;其次从为师职能看,道要人传,业要人授,惑要人解;再次从认知实际看,人非天才。人皆有惑;这三点足以证明人必从师。三层意思的阐发是紧密勾连的,一、二层以一“师”字勾连,二、三层以一“惑”字勾连。文章为何从“古”字发笔?因为观今宜鉴古,从“古”说起说服力强;韩愈尚“复古”,从“古”说起势在必然。关于师之职能,论者多谓“传道”、“授业”更重要,这诚然是不错的,但高远目标的实现离不开最基本的教学实践——“解惑”,“惑”之不解,遑论其“业”?“惑”终不解,遑论其“道”?“道”得以“传”,“业”得以“授”,必自“解惑”始。因而下文很自然地谈到人皆有惑,惑须从师的问题。这就说明,作者所谈论的是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与人生密切相关的问题,也就是说,从“师”不仅仅是童子的事情,为“师”者也不限学塾课徒者流。既然人皆有惑,惑须从师,那么谁可为师?作者指出“闻遭先”者足可为师,师者,有“道”而不论贵贱,“先”“闻”而无关少长。择师、从师的原则就是“道之所存,师之所存”。这一段围绕一个“师”字做足文章,为下文发论叙事埋下伏笔。
第二段“嗟乎”一转,反承上文以抨击轻师世风,从反面证实“人必从师”。文章结构这样安排,既是作者“文以载道”的文学主张使然,也是论说文“有的放矢”的文体特点使然。分析这段反面论证,须抓住一个“愚”字。开头一个因果性论断就暗古了“愚”之一字:“师道不传”的直接后果就是“无惑也难”,亦即积惑难解,而积惑难解就是“愚”。上面从事理上总说,下面通过对比分说。“古”与“今”、“大”与“小”、“下”与“上”诸多对比,着眼点、侧重点在于今之众人、今之家长、士大夫之族。所有的对比,最后都归结到一个“愚”字,说尽今人何以“愚”。今之众人耻从师,今之家长不善师,上流社会嘲相师,致使全社会是处皆愚,愚不自知,愚不可及。以上三层“愚”之论是逐层深入的:耻从师害己——使己愚;不善师害子——己与子俱愚;嘲相师害人——己与人俱愚。“愚”的范围愈来愈大,“愚”的程度愈来愈深,“愚”的社会层次愈来愈高。同样是轻视师道,而士大夫之流轻视师道的危害性最大,他们影响整个社会!就是在他们的恶劣影响下,今人或耻从师,或不善师,或不敢师,也正因为如此,“师道”久被封杀不传!换言之,师道不传最根本的原因就在于士大夫之流嘲相师。
第三段引经据典,遥呼文首以树立从师典范,从正面证实“唯道是师”,与第二段构成鲜明对比,因此教学时应扣住与“愚”相对立的“圣”字,让学生思考:圣人何以为圣?圣人何以无常师?第一个问题是不难于理解的,圣人之所以为圣,肯定与上述三种态度和做法不同,圣人不耻从师,善于择师,学无常师,一句话,转益多师才能成为圣人(有孔子之行为证)。第二个问题文章从两方面阐述:其一,是处皆有师(有孔子之言为证);其二,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这是明摆着的实情)。是处皆有师,是说人人身上都有值得“师”的地方,隐含要善于发现别人长处的观点。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是说能者为师,即后“闻”者必以先“闻”者为“师”,未“专”者必以“专”攻者为师,隐含不拘一格、不耻下问(“师”问“生”,“长”问“少”,“贵”问“贱”)的意思。圣人深刻认识到是处皆有师,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所以能虚怀若谷,不耻下问——“无常师”,也正因为如此,“圣人”最终达到“益圣”的境界。这一殷处处关锁前文,“圣人无常师”既照应篇首发句,又与“三人行”句照应“道之所存,师之所存”。“问道有先后”上呼首段“传道”、“其闻道也”;“术业有专攻”上呼首段“授业”。就是一段之内也是内义脉注:孔子以郯子之徒为师(事实)——“师不必贤于弟子”(结论)——“问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原因),由事实得出结论,由结论追溯原因,有论有据,无懈可击。
中间两段均是论证,最后一段则为结论,总收正反论证,寄望从师后学。这一段交代写作缘起的文字,历来很步人着意挖掘,其实与上文逻辑联系非常紧密,这不仅在于“不拘于时”反呼了第二段的反面论证,“能行古道”顺乎了第三段的正面论证,而且在于它回答了一个重要问题:如何复兴师道?这一段实质上就是这篇文章的指归。讲清这个问题要抓住一个“学”字,“好古文”,是说李蟠学习目标对头,正与韩愈发起的古文运动相吻合;“通习之”,是说李蟠学习方法正确,前述童子们“习其句读”与之不可同日而语;“学于余”,是说李蟠老师选得恰当,找到了真正能“传其道、解其惑”的人。这样“学”,人方可远“愚”;这样“学”,人可望近“圣”:这样“学”的人多了,“师道”方可复兴流传。
11.浅析韩愈散文的抒情性特征 篇十一
一、韩愈散文对抒情手法的借鉴与发扬
抒情散文萌芽于先秦, 在先秦的历史散文和诸子散文中, 蕴藏着作者充沛的情感, 《庄子》中的许多篇章都可被看作是较成熟的哲理抒情散文。汉代的历史散文和政论散文, 如《史记》《过秦论》等, 所用的表现方法主要是议论和叙述。“到辞赋体文学兴起, 才发展了描写和抒情的技巧, 但两汉以下的辞赋却走上了“雕虫篆刻”的道路, 因而被韩愈以前提倡“古文”的许多人所鄙弃。韩愈则注意继承、发展前人包括辞赋作家使用描写、抒情方法的成就, 特别是唐代传奇文学和诗歌发达, 古文家中许多人善写传奇和诗歌, 韩愈把它们的写作方法用于“古文”, 更加提高了散文描写和抒情的水平。”[1]
韩愈的散文中有议论叙述, 更有率真大胆的抒情之作, 这类作品往往因为饱含真情实感, 写起来形象生动, 气势充沛, 非常容易感染读者。如悼念亲友的祭文《祭十二郎文》;给好友写的书信文《与孟东野书》;为“文以明道”而作的论说文《师说》《答李翊书》;还有为人才发“不平”之声的论说文《杂说》 (其四) 等, 这些文章体裁多样, 写人写事都富有极强的感染力, 对抒情手法运用自如, 增强了散文的表现力。
二、韩愈散文的抒情性特色
(一) 为明道而抒情
唐代古文运动, 是一次提倡散文、反对骈文的文学革新运动, 韩愈以儒家道统的继承者自任, 文以载道、文道合一, 是韩愈古文理论的核心。然而作者的“明道”并非直白生硬的陈述, 他以强烈的自信与信仰感染读者, 把真诚的感情注入到文章中去, 增强文章的说服力, 使文章达到“文以明道”的目的。
如《与冯宿论文书》与《答李翊书》这两篇文章, 同样是“论文”, 以宣扬“古文”为主题, 作者在文章中积极地表明了自己的思想观念和理论主张。从“不知古文直何用于今世也。然以竢知者知耳”“以此而言, 作者不祈人之知也明矣。直百世以竢圣人而不惑, 质诸鬼神而不疑耳。足下岂不谓然乎”我们可以看到作者对于“文以明道”的坚持与实践, 感受到作者的真诚与热情。
(二) 为理想而抒情
韩愈在《与凤翔邢尚书书》中说:“愈也布衣之士也。生七岁而读书, 十三而能文, 二十五而擢第于春官, 以文名于四方。前古之兴亡未尝不经于心也, 当世之得失未尝不留于意也, 常以天下之安危在边……”[2]这段话表明了韩愈的理想, 他是一个想要有所作为的人, 他虽然提倡“复古”和儒家道统, 但绝不只埋头于书堆, 他的文章能真实反映现实社会生活, 为自己或他人发出“不平”的声音。
韩愈在《送孟东野序》中, 结合自己不得志的感受, 提出了“大凡物不得其平则鸣”的理论, 全文由物及人, 由人及天, 再由天及于人言, 浩浩荡荡地用了四十个“鸣”字, 充分表现出对友人孟郊的慰藉与支持。在《荆潭唱和诗序》中他进一步阐发了这一理论:“夫和平之音淡薄, 而愁思之声要妙;讙愉之辞难工, 而穷苦之言易好也。是故文章之作, 恒发于羁旅草野……”[3]韩愈意识到, 只有这种具有真情实感的不平之鸣, 才能成为那个时代优秀文学的代表。作者对于这种现象是感同身受的, 因此能够写出抒情特色鲜明、具有现实意义的文章。
(三) 为抒情而抒情
韩愈散文除了论说文、记叙文还包括抒情文, 抒情文多见于祭文、赠序、书信之中, 如《祭十二郎文》等, 作者在文章中寄予了深厚而真挚的情感, 或怀念亲友, 或给予友人后生鼓励和祝福, 或向知己倾诉情怀, 无一不具有浓厚的抒情色彩。
《祭十二郎文》曾被后人誉为“千古绝调”, 孙昌武先生也说“这篇文章抒写悲情兼有喷薄雄肆和哀婉深沉的特点, 文字如强抑悲痛, 脱口而出, 未加修饰, 实则精心结撰, 是真情流出的至文”[4]。作者在文中回忆与十二郎生前的深厚情谊, 全篇几乎字字句句都在写情, 即使是纯粹叙事的语句, 也无不渗透着无限深情, 使人读之不禁为之动容, 发自肺腑的真挚情感正是这篇祭文的魅力所在。
三、小结
韩愈的散文是唐代散文革新的鲜明标志, 他的散文在古代散文的基础上, 吸取新的语言成分, 形成一种宜于说理、抒情、叙事的新散文, 而成为中古以来最流行最实用的文体。李汉在《昌黎先生集序》中说:“呜呼!先生于文, 摧陷廓清之功, 比于武事, 可谓雄伟不常者矣!”[5]古往今来, 韩愈的散文都被给予很高的评价, 这不仅与他“文以载道、文道合一”的古文理论息息相关, 更与他革新文体、语言创新、丰富表现手法包括描写和抒情息息相关, 其散文的抒情性特色是不容忽视的, 可以说, 正是韩愈等人将浓郁的情感注入散文之中, 大大强化了作品的抒情特征和艺术魅力, 为抒情散文的发展做出了有力的贡献。
摘要:韩愈的散文在中国散文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 其散文形式多样, 内容丰富, 无论是论说、记叙、抒情, 都具有很强的表现力, 形成了独特的风格。本文着重分析韩愈散文的抒情性特征, 通过其对散文抒情手法的继承和发扬, 结合时代背景、个人理想和情怀, 对其散文的抒情性特征进行深入分析, 揭示其对唐代散文革新的贡献与影响。
关键词:韩愈,散文,抒情性
参考文献
[1]孙昌武:《论韩愈散文的艺术成就》, 辽宁师院学报, 1981年02期。
[2][3][5]马其昶:《韩昌黎文集校注》,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6年。
12.古诗晚春韩愈 篇十二
晚春
【唐】 韩愈
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注释】
不久归:将结束
杨花:柳絮
榆荚:榆钱,榆未生叶时,先在枝间生荚的,荚小如钱,荚老呈白色,随风飘落。
芳菲:形容花的芳香。 杨花榆荚: 杨花就是柳絮, 榆荚, 榆树的荚又叫榆钱。
【译文】
此诗之寓意,见仁见智,不同的人生阅历和心绪会有不同的领悟。
通常的理解为:花草树木知道春天将会消逝,所以万紫千红展尽光彩;柳絮和榆钱缺少才华和远见,只好随风飘散。
站在这个角度,花草树木是颇具灵性慧根的,感悟岁月不饶人,懂得发奋图强,一展人生价值。花草尚且如此,何况人乎?岂能仿效柳絮榆钱,虚度大好年华!
我们是否还可以换一个揶揄嘲讽的角度去思考呢?
我们将此诗理解为“花草树木知道属于它们的日子已经不多了,所以费尽心思只为最后的一抹浮华;柳絮榆钱不屑这些伎俩,飘逸逍遥,俯看芸芸纷争”,如何?
【背景】
此乃《游城南十六首》之一,作于元和十一年。此时诗人已年近半百。
【作者简介】
韩愈(768~824)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字退之,河阳(今河南省焦作孟州市)人,汉族。祖籍河北昌黎,世称韩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谥号“文”,又称韩文公。他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主张学习先秦两汉的散文语言,破骈为散,扩大文言文的表达功能。宋代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推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作品都收在《昌黎先生集》里。韩愈还是一个语言巨匠。他善于使用前人词语,又注重当代口语的提炼,得以创造出许多新的语句,其中有不少已成为成语流传至今,如“落井下石”、“动辄得咎”、“杂乱无章”等。在思想上是中国“道统”观念的确立者,是尊儒反佛的里程碑式人物。
【赏析】
13.韩愈的名言 篇十三
2) 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 韩愈《晚春》
3)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 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
4) 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 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5)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 韩愈《春雪》
6)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 —— 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7) 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 —— 韩愈《春雪》
8) 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篸。 —— 韩愈《送桂州严大夫同用南字》
9) 五月榴花照眼明,枝间时见子初成。 —— 韩愈《题张十一旅舍三咏榴花》
10) 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 —— 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11) 昵昵儿女语,恩怨相尔汝。 —— 韩愈《听颖师弹琴》
12) 浮云柳絮无根蒂,天地阔远随飞扬。 —— 韩愈《听颖师弹琴》
13) 莫道官忙身老大,即无年少逐春心。 —— 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二首》
14) 可怜此地无车马,颠倒青苔落绛英。 —— 韩愈《题张十一旅舍三咏榴花》
15) 君今上陇去,我在与谁居? 青青水中蒲,长在水中居。 —— 韩愈《青青水中蒲二首》
16) 苍苍森八桂,兹地在湘南。 —— 韩愈《送桂州严大夫同用南字》
17) 犬鸡断四听,粮绝谁与谋。 —— 韩愈《洞庭湖阻风赠张十一署》
18) 清谈可以饱,梦想接无由。 —— 韩愈《洞庭湖阻风赠张十一署》
19) 男女喧左右,饥啼但啾啾。 —— 韩愈《洞庭湖阻风赠张十一署》
20) 远胜登仙去,飞鸾不假骖。 —— 韩愈《送桂州严大夫同用南字》
21) 喧啾百鸟群,忽见孤凤凰。 —— 韩愈《听颖师弹琴》
22) 荆山已去华山来,日出潼关四扇开。 —— 韩愈《次潼关先寄张十二阁老使君》
23) 推手遽止之,湿衣泪滂滂。 —— 韩愈《听颖师弹琴》
24) 凭君先到江头看,柳色如今深未深。 —— 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二首》
25) 户多输翠羽,家自种黄甘。 —— 韩愈《送桂州严大夫同用南字》
26) 自闻颖师弹,起坐在一旁。 —— 韩愈《听颖师弹琴》
27) 雾雨晦争泄,波涛怒相投。 —— 韩愈《洞庭湖阻风赠张十一署》
28) 三日柴门拥不开,阶平庭满白皑皑。 —— 韩愈《酬王二十舍人雪中见寄》
29) 十月阴气盛,北风无时休。 —— 韩愈《洞庭湖阻风赠张十一署》
30) 能令暂开霁,过是吾无求。 —— 韩愈《洞庭湖阻风赠张十一署》
【扩展】
诗词大全
八月十五夜赠张功曹 唐 · 韩愈
纤云四卷天无河,清风吹空月舒波。
沙平水息声影绝,一杯相属君当歌。
君歌声酸辞正苦,不能听终泪如雨。
洞庭连天九疑高,蛟龙出没猩鼯号。
北极赠李观 唐 · 韩愈
北极有羁羽,南溟有沈鳞。川源浩浩隔,影响两无因。
风云一朝会,变化成一身。谁言道里远,感激疾如神。
我年二十五,求友昧其人。哀歌西京市,乃与夫子亲。
所尚苟同趋,贤愚岂异伦。方为金石姿,万世无缁磷。
汴泗交流赠张仆射 唐 · 韩愈
汴泗交流郡城角,筑场十步平如削。短垣三面缭逶迤,
击鼓腾腾树赤旗。新秋朝凉未见日,公早结束来何为。
分曹决胜约前定,百马攒蹄近相映。球惊杖奋合且离,
红牛缨绂黄金羁。侧身转臂著马腹,霹雳应手神珠驰。
汴州乱二首 唐 · 韩愈
汴州城门朝不开,天狗堕地声如雷。健儿争夸杀留后,
连屋累栋烧成灰。诸侯咫尺不能救,孤士何者自兴哀。
母从子走者为谁,大夫夫人留后儿。昨日乘车骑大马,
14.韩愈教育教学实践的个性化探析 篇十四
关键词:韩愈,教育教学实践,教学方法
韩愈是唐代著名的文学家、哲学家和教育家, 作为教育家的韩愈, 一生分别以教师、名家 (文学家) 和家长三种角色进行着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和家庭教育。韩愈从事学校教育主要是在唐代最高学府国子监, 一生历任国子监四门博士、国子监博士、国子监祭酒等职;在不任学官期间, 不辞辛劳奖掖指导后进;在家庭中对儿辈的读书学习也亲自“教示”。在长期教育教学实践中, 韩愈不仅形成了重要的教育理念, 而且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教育教学风格。从现存文献与韩愈的诗文可以想见, 韩愈是当时年轻人所心追力摹的对象。在“师道之不传也久矣”、人们“耻学于师”的当时, 很多人向韩愈学习治学与为文之道, 他敢于抗颜为师, 教学也大受欢迎。韩愈之所以受学生的欢迎, 除了任国子监祭酒时延请名师、严格管理、整顿校风学风成效卓著外, 用现代教育眼光来看, 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其能不受唐代的教育制度和前人教育观念的束缚, 而实现个性化教育教学, 是一个有独特个性和魅力的教师, 在教育教学方面取得了很大成功。
韩愈在文学创作和弘扬儒学上都是以复兴古道为旗帜的, 而在实际操作上却充分体现着时代性和开创性, 在教育教学上也有很多相似之处。韩愈在教育上提倡以古道、古贤人为师, 作文要达到古之立言者的境界, 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却能相当大程度上张扬教师的教育教学个性, 凸显教师的主导地位和学生的主体地位。现代教育理论认为:教师的教学个性是教师“人性”在教学法中的体现。一方面, 它包含了人的创造性以及由创造性带来的独特性, 具体表现为教师对教学知识内容的开发、加工和对教学方式方法的创新。另一方面, 相对“工具性”而言, 它追求教学过程与教师个体生命实践的合一, 在教学活动中使教师的人生观、价值观、主体情趣和人生追求得到充分的实现。[1]学生的主体地位确认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是认识的主体和发展的主体, 是具有独立地位和极大认识潜能的实践者, 在教学过程中, 学生必须发挥主体作用, 获得“发现真理”的主动权, 而且在个性的全面发展, 以及世界观的形成方面, 同样必须由主体来实现。韩愈的教育教学实践其实已经在这方面有了重要的探索和开拓。
韩愈的教育思想学术界已经有重要的整理, 本文试图从现代教育视野的角度, 对韩愈的诗文和有关文献进行整理分析, 探索作为教育家的韩愈在教育教学上的个性化特征, 以期对现代教育有所启示。
一、教学目的要求和教学内容的个性化
韩愈重视对人仁义礼智的全面培养, 强调知识的深探力取, 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创造能力和自立能力。他认为教育的目的是发扬阐明儒学道统, 教化人民, 同时为国家培养和输送人才。在《潮州请置乡校牒》中他指出了办学的原因:“孔子曰:‘道之以政, 齐之以刑, 则民免而无耻。’不如以德礼为先, 而辅以政刑也。夫欲用德礼, 未有不由学校师弟子者。此州学废日久。进士明经, 百十年间, 不闻有业成贡于王庭、试于有司者。人吏目不识乡饮酒之礼, 耳未尝闻鹿鸣之歌, 忠孝之行不劝, 亦县之耻也。”要使人民具德礼而免于无耻, 要培养人才就必须有学校教育。
而根据唐代的科举教育制度, 学校是与科举紧密相连的。傅璇琮先生在《唐代科举与文学》一书中指出:“从唐代开始, 学校教学的目的, 就是为培养合格的科举应试的人才, 学校成为科举的后备队, 官员的养成所。”“中央各学的目标, 就是为了培养科举的人才, 入国子学、太学、四门学的生员, 一进学就分为举进士或是举明经 (广文馆则是专为培养进士科举子的) 。……由此可见, 国子学等学馆的教育, 主要目标并不是在于所谓进德修业, 而是有着极其现实的目的, 即是应科举试。”所以教学内容的安排无不与进士、明经等科考试要求基本一致:“凡《礼记》、《春秋左氏传》为大经, 《诗》、《周礼》、《仪礼》为中经, 《易》、《尚书》、《春秋公羊传》、《谷梁传》为小经。通三经者, 大经、中经、小经各一。通五经者, 大经皆通, 余经各一。《孝经》、《论语》皆兼通之。”“进士科自中唐后又特别看重诗赋, 因此中央的这几个学馆, 除了学习经书外, 还很重视诗歌的学习和创作。”[2]中央学馆外的村学, 也是以中央学馆为标杆的, 教学内容基本上是相同的。
韩愈作为学官都是在国子监任职, 明确中央的教育教学目标, 贯彻教育思想, 落实教学内容, 是一个称职学官的职责所在。因而韩愈“学而优则仕”的观念是根深蒂固的, 这是人们批评其过于功利的地方, 也是学术界争论的热点。然而, 韩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并没有完全受科举的条条框框所束缚。韩愈现存的著作中没有一篇是专门针对科举试所要求的经典进行注解或讲评的, 也没有一篇是谈如何应科举试的。他是用自己所理解的知识内容来对受教育者进行全面的教育与培养, 贯彻自己的教育主张的。《答陈商书》以齐王好竽, 而求仕者善鼓瑟, 立齐门三年不入的故事, 来说明“今举进士于此世, 求禄利行道于此世, 而为文必使一世人不好……文虽工不利于求”, 说明写文章并不是谋科举的, 而自己却乐于向学生传授此道。也就是说, 在培养人才的教育教学实践中, 韩愈强调和追求的是“学而优”, 而不是单纯的为“仕”。
首先, 在学习的重要性和学习内容上, 韩愈《符读书城南》一诗这样阐述:“木之就规矩, 在梓匠轮舆。人之能为人, 由腹有诗书。诗书勤乃有, 不勤腹空虚。欲知学之力, 贤愚同一初。……文章岂不贵, 经训乃菑畲……人不通古今, 马牛而襟裾。行身陷不义, 况望多名誉。”[3]他强调读书学习对人的塑造和培养是非常重要的, 人最初并没有贤愚之分, 读书与不读书最终使其有不同的修养和命运。而读书的内容就是诗书, 必须以经训为根本, 同时还必须读史学, 这样才能使人腹中不空虚而能行仁义。而对受教育者进行全面教育的内容, 韩愈认为最重要是“道”, 就是用“先王之教”来教育人。“夫所谓先王之教者, 何也?博爱之谓仁, 行而宜之之谓义, 由是而之焉之谓道, 足乎己, 无待于外之谓德。其文诗书易春秋, 其法礼乐刑政, 其民士农工贾, 其位君臣父子师友宾主昆弟夫妇, 其服丝麻, 其居中宫室, 其食粟米果蔬鱼肉。其为道易明, 而其为教易行也。”[4]这其实是儒家的教育规范, 也是韩愈所理解的培养人之所以为人的教学内容, 体现为对人仁义礼智、政治伦理、生活生存和人际关系的全面培养。在具体的教学方面, 学生问写文章如何学习古人?韩愈指出:“师其意, 不师其辞。”文章“无难易, 惟其是尔, 如是而已, 非固开其为此, 而禁其为彼也” (《答刘正夫书》) 。可见韩愈在教学内容的把握上是得其根本而融会贯通, 重视人本身的培养, 绝不是为应科举试而使学生遵循教条, 在辞章上亦步亦趋, 束缚学生的天性和个性。
其次, 在学习态度上, 韩愈一再强调为学首先必须勤奋, “业精于勤荒于嬉”, “不勤腹空虚”, 要自主地学习, “爬罗剔抉, 刮垢磨光”, 自我磨砺, “口不绝吟于六艺之文, 手不停披于百家之编;记事者必提其要, 纂言者必钩其玄;贪多务得, 细大不捐;焚膏油以继晷, 恒兀兀于穷年……沉浸浓郁, 含英咀华” (《进学解》) 。勤奋学习才能求得学识渊博, 同时必须讲求学习方法, 抓住要领, 探究奥秘, 在此基础上求得学问的精深。学习态度除要勤奋外, 还须持之以恒, 戒除浮躁心理, 要做到“无望其速成, 无诱于势利, 养其根而竢其实, 加其膏而希其光。根之茂者其实遂, 膏之沃者其光晔” (《答李翊书》) 。韩愈《答陈生书》一文就是针对一位“所问者名, 所慕者科”的汲汲于科名学生的正确引导:“今之负名誉享显荣者, 在上位几人。足下求速化之术, 不于其人, 乃以访愈, 是所谓借听于聋、求道于盲, 虽其请之勤勤, 教之云云, 未见其得者也。”虽然如此, 韩愈仍对其进行谆谆教诲, 指出这是一种迷惑的学习态度, 为学一定要有平常心, “贵贱穷通之来, 平吾心而随顺之, 不以累于其初”, 要坚持初心志向, 一以贯之。韩愈还强调做学问写文章要养学养气, 即使有一定的成就, 也“不可以不养也。行之乎仁义之途, 游之乎诗书之源, 无迷其途, 无绝其源, 终吾身而己矣” (《答李翊书》) , 要有正确的方向并坚持终身学习。
另外, 韩愈教导学生学习应能“深探力取”, 要有独到的见解和创造精神。在《答刘正夫书》中, 他借作文之道指出:“用功深者, 其收名也远。若皆与世沈浮, 不自树立, 虽不为当世所怪, 亦必无后世之传也……若圣人之道, 不用文则已, 用则必尚其能者;能者非他, 能自树立, 不因循者是也。”韩愈还强调学习必须有自信, “待己以信者, 己果能之, 人曰不能, 勿信也;己果不能, 人曰能之, 勿信也。孰信哉?信乎己而已矣” (《答陈生书》) 。同时, 对于“学而优”者的出路, 即人才的生存问题, 韩愈提出:“用与舍属诸人。君子则不然, 处心有道, 行己有方, 用则施诸人, 舍则传诸其徒, 垂诸文而为后世法。如是者, 其亦足乐乎?” (《答李翊书》) 这也是教导受教育者自立自为之道。
以上是韩愈在科举制度下对教育目的、要求和教育教学内容的把握和实践, 体现了对人的培养和立人的精神, 是教师个性化特征和以学生为主体教育教学的重要体现。
二、教学角色与教学方式的个性化
教育教学过程与教师个体生命实践相融合, 重视生命本真的体验和情感的渗透, 在师生主体生命情怀的融合中实现人生观、价值观和文化精神的培养, 同时完成文化的传承。
在科举制度下, 很容易出现这样一种情况:“学校和教师作为一种教育体制的代表, 体现教育过程以外的社会意志”。[5]教师把特定社会要求的知识和规矩传授给学生, 使学生成为社会所需要的政治人, 过度的功利教育很容易培养出像周进、范进这样的人物。在功利的教育制度下, “教师作为社会职业者在课堂中展示的只是工具性角色的一面, 其‘情感角色’被遗忘, 从而导致教师生命本真的歪曲, 教师的情趣、爱好、个性等被严重遮蔽”。[6]可是, 作为经验丰富的老师, 韩愈深谙过分的功利和机械的知识传授、说教是不能培养出具备德业行思全面素质和健康情感的人才的。因此针对教育的实际情况, 韩愈在向学生阐明一种观点或传授一种学问时, 总是将抽象、纯粹的理论引入到人生实践中, 以自身生命本真的体验和情感的渗透, 用自己的经历和实践来引起学生情感的共鸣, 在主体生命情怀的融合中实现对学生人生观、价值观和文化精神的培养和文化的传授。
韩愈的人生道路是曲折坎坷的, 三岁丧父, 十岁兄死, 赖嫂郑氏抚养长大。他的求仕道路也充满艰辛, 曾自述在京求仕的苦况:“仆在京城八九年, 无所取资, 日求于人以度时日, 当时行之不觉也, 今而思之, 如痛定之人思当痛之时, 不知何能自处也。” (《与李翱书》) “四举于礼部乃一得, 三选于吏部卒无成。” (《上宰相书》) 最后只得从幕僚开始仕途, 功成名就后也并非一帆风顺, 而是屡遭贬谪。在教育教学过程中, 韩愈有意引入自己的这些经历作为人生实践的示范来教育和感化学生, 强化情感渗透, 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而且培养了受教育者健康的情感、高尚的品德和情操。韩愈的这种教育实践大致包含了三方面的内容, 第一, 韩愈示范自己的学习经历向受教育者传授做学问的方法。在《答李翊书》中韩愈就以自己二十余年读书作文三个阶段的经验, 向李翊阐明要达到古之立言者的境界, 必须“养其根而竢其实, 加其膏而希其光。根之茂者其实遂, 膏之沃者其光晔”的道理。第二, “通过示范自己在遭遇各种哀伤不幸时的积极心态与行动来教育后进如何面对人生挫折……这一方面的内容与今天教育中提出的‘挫折教育’是有共通之处的”。[7]在名篇《进学解》中, 韩愈借太学生之口道出自己的遭遇, 勤于学业, 攘斥佛老, 著书立说, 宦海沉浮和家庭苦况, 指导学生增进学行的方法和如何对待人生挫折, 提出国家量材录用、惟器是适, 学生首先必须成就自己, 才能被录用, 才能有较平坦的人生道路。第三, 激励受教育者的积极进取的精神。《示儿》一诗写自己的奋斗和成功:“始我来京师, 只携一束书。辛勤三十年, 以有此屋庐。此屋岂为华?于我自有馀。中堂高且新……开门问谁来?无非卿大夫。不知官高卑, 玉带悬金鱼……嗟我不修饰, 事与庸人俱。安能坐如此, 比肩于朝儒?诗以示儿曹, 其无迷厥初!”韩愈告戒儿辈, 如果自己以前不自修饰雕砺, 哪来今日的成功, 意在激励后辈进取向上。另外, 韩愈在教育中以自己曲折的经历和曾经痛切的感受来打动学生, “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悲悯之心。一般来说, 能对他人怀有悲悯、同情之心的人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往往能真诚地关心、尊重他人, 因而更能与他人达到一种和谐、团结的关系”。[8]
总之, 韩愈敢于在学生面前展示真实的自我, 引入自我的人生体验, 至少可取得以下教学效果:一是拉近与学生的距离, 在感情的共鸣中充满情意地实现知识的传授和人生观、价值观的培养。《答胡生书》开篇云:“雨不止, 薪刍价益高, 生远客, 怀道守义, 非其人不交, 得无病乎?斯须不展, 思想无已。愈不善自谋, 口多而食寡, 然犹月有所入, 以愈之不足, 知生之穷也。”韩愈为鼓励胡生在生存艰难的情况下坚持道义, 先对胡生的处境深表理解和同情, 再推己及人, 把自己穷困的生活情况向胡生道出, 产生同病相怜之感, 引起感情的同鸣, 接下来对胡生处世原则进行引导。因为有了充分的感情铺垫, 胡生就更容易在心理上接受建议。二是教师不再是高高在上的处于生活之外的知识传授者, 冷静地进行知识的输出, 而是将自己作为教学的重要角色参与到教学中, 将教学过程作为人生实践的现场, 融会知识于人生体验中,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处世生存能力, 进而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三是“在角色的转变中, 教师避免了育人的机械化, 让‘人性’始终充盈于教学过程, 最终在教学活动中实现了国家生活与自我个性生活的完美结合”。[9]韩愈这种人生体验和情感的教育教学方式“不是让人消极悲观, 而是引导人奋发向上、积极有为”。[10]
三、教学方法个性化
采用灵活多样、充满情趣的审美教学, 充分展示其才华、个性, 在课堂上实现个体生命价值;学生潜能被充分激发, 师生互动, 教学相长, 教学效果显著。
韩愈教学方法的灵活与讲课时的风采, 可从他的得意弟子皇甫湜的描述中得见一斑。在《皇甫湜正文集·韩文公墓铭》一文中, 皇甫湜说, 韩愈“平居虽寝食未尝去书, 怠以为枕, 餐以饴口。讲评孜孜, 以磨诸生, 恐不完美, 游以诙笑啸歌, 使皆醉义忘归”。可见韩愈平素勤奋读书的形象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特别是上课时耐心细致地讲解义理, 孜孜不倦, 惟恐不够完美, 为了使讲课更加精彩, 他诙谐幽默, 谈笑风生, 或吟唱诗歌, 气氛轻松, 学生如沐春风, 沉醉在他的讲学中。这表现出作为老师的韩愈, 授课极其灵活生动, 很能跟学生打成一片, 其教学之成功不言而喻。在这样的教学活动中, 教师个体生命价值得到充分实现, 学生的学习潜能被充分激发和调动, 师生皆处于愉悦满足的审美境界之中, 可以说, 这是教学中的一种极高的境界。
在师生关系上, 韩愈认为:“弟子不必不如师, 师不必贤于弟子, 闻道有先后, 术业有专攻, 如是而已。” (《师说》) 老师不是绝对的权威, 不必完全服从, 谁先闻“道”, 谁有“术业”的专攻, 谁就是老师。这显然是打破了儒家“天地君亲师”伦理关系中“师”神圣地位的观念。亚里士多德说:“吾爱师 (柏拉图) , 吾更爱真理。”韩愈的民主教学思想与其是暗合的。这也是韩愈教育教学理念中极具个性化的地方, 体现了韩愈尊重“道”尊重真理、知识和在知识、真理面前人人 (师生) 平等的人性化教育教学理念, 老师与学生完全超越了外在的身份。因而韩愈在教育教学实践上“无贵无贱, 无长无少”, 师生互动, 教学相长, 这在当时是极具开拓意义的。《进学解》虽以赋体问答形式作文, 实际上也写出韩愈课堂上与学生的互动式教学, 在相互问答中实现知识和见解的交流。
另外, 韩愈虽然在培养学生的同时向国家大力推荐人才, 但同时也尊重学生的人生选择, 如从《送李愿归盘谷序》中可知李愿不愿在官场, 要保持人格的独立而隐居盘谷, 韩愈特写书序为其送行。
这些方面都体现了韩愈的教育教学极具个性, 在当时应是无人能企及的。
《新唐书》本传载:“ (愈) 成就后进士, 往往知名, 经愈指授, 皆称‘韩门弟子’。”陈寅恪在《论韩愈》一文中也说韩愈“平生奖掖后进, 开启来学……故‘韩门’遂因此而建立, 韩学亦更缘此而流传也”。由以上记载可见韩愈个性化的教育教学效果是显著的, 也是成功的, 在当时颇有声誉。
四、结语
韩愈教育教学实践的个性化, 不仅发挥了教师在教育教学中的个性和主导作用, 而且体现了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 体现了韩愈所弘扬的儒家思想, 即自孟子承孔子指出的仁义礼智为人之所以为人的特性, 体现了中国文化重立人的精神。李汉评价韩愈的教育:“日光玉洁, 周情孔思, 千态万貌, 卒泽干道德仁义, 炳如也。洞视万古, 悯恻当世, 遂大拯颓风, 教人自为。”[12]其中“教人自为”是韩愈个性化教育教学的根本目标和宗旨, 其实就是用儒家思想培养中唐代社会所需要的充满人性和能自立自为的人才, 以现代教育视野来观照其实就是对人本身的培养, 这与现代教育目标是相契合的。相比较现代教育中因过于追求高升学率和质量评估达标而教师很多时候成为完成教学任务的工具的情况, 韩愈的个性化教育教学实践对现代教育无疑有重要的借鉴价值。
参考文献
[1][6][9]黎平辉.制度化教育下教师教学个性的困境及出路[J].大学教育科学, 2009, (2) :51-55.
[2]傅璇琮.唐代科举与文学[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 2003, 466-491.
[3]韩愈著.钱仲联集释.韩昌黎诗系年集释[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4, 1011.
[4]韩愈.原道.韩愈著.阎琦校注.韩昌黎文集注释[M].西安:三秦出版社, 2004.
[5]陈桂生.教育原理[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3, 75.
[7][8][10]陈秋琴.韩愈“哀情”教育思想探析.江淮论坛, 2008, 2.
【韩愈】推荐阅读:
韩愈简介资料07-10
古诗晚春韩愈09-30
《春雪》 韩愈10-04
韩愈早春翻译赏析07-24
韩愈的诗有哪些09-17
韩愈名人名言阅读欣赏09-25
韩愈师说读后感10-07
韩愈《祭十二郎文》原文及译文09-16
杏花,杏花韩愈,杏花的意思,杏花赏析09-25
韩愈《木芙蓉》唐诗原文及注释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