弱电系统中英文(共8篇)
1.弱电系统中英文 篇一
金融支付清算系统术语大全(中英文对照)资料介绍:
这里的词汇是在最合适的一致性基础上对本书中涉及到的(十国集团和欧共体)中央银行所使用的术语给出解。它不打算对这些术语给出法律定义。应该认识到,它在其他语言中未必能找到完全等同的术语。
咨询轧差(advisory netting): 见状态轧差。
受保支付系统(assured payment system)(aps):一种价值交换系统中的协议。其中,及时完成一笔支付指令的结算,需要第三方(主要是银行、银行辛迪加或者清算所)不可撤销的和无条件的承诺支持。参见价值交换结算系统。
自动化清算所(automated clearing house)(ach):一种电子清算系统,在系统中支付指令,主要借助磁介质或者通过电信网络在金融机构之间进行交换并由数据处理中心处理。参见清算。
自动柜员机(automated teller machine)(ATM):一种可以让已授权的用户,主要利用机器可读的塑料卡,从其帐户提取现金并可向用户提供不同种类的其他服务诸如余额查询、资金转帐和接收存款的机电设备。ATM可以以联机实时查询授权数据库或者脱机两种方式运行。
银行汇票(bank draft):在欧洲,该术语通常指一种由银行自身兑付的票据。银行汇票由付方在银行购买并发送给收方,收方提交银行汇票给收方的开户银行,收方的开户银行对收方支付。收方的开户银行再提交银行汇票给付方银行并由付方银行偿付。在美国,该术语通常指由银行自身或者从其他银行兑付的汇票或者支票。在银行本票中,银行既是出票人又是受票人。在银行柜员支票中,一家银行是出票人,另一家银行是受票人。银行汇票可能由银行按其自己的目的签发或者由客户购买并发送给收款人以清偿债。
批处理(batch):一组支付指令和(或)证券转让指令以一个集合在处理点以不连续的时间间隔发送或处理。
受益所有权/权益(beneficial ownership/interest):接收证券或其他金融票据的部分或全部所有权权益的权利(如收入、选举、转帐权)。受益所有权通常区别于证券或金融票据的法定所有权。参见法定所有权。
双边轧差结算系统(bilateral net settlement system):它是一种结算系统,其参与者的双边轧差结算余额是在每对参与者之间进行结算的。参见净贷记和借记余额。
双边轧差(bilateral netting):双方之间对其双边债务进行轧差的协议。协议包含的债务可能产生于金融合同或转帐交易或者同时产生于两者。参见轧差,多边轧差,净额结算。
汇票(bill of exchange):一种由出票人提交给受票人的书面票据,它要求受票人对出票人或出票人指定的人随时或在规定的日期支付一笔特定的数额。广泛用于金融交易和(当在银行贴现时)获得信用。参见个人汇票。
簿记系统(book entry system):一种在没有票据或者证券实物移动的情况下,能够进行债权(即证券)转让的记帐系统。参见无形化,停止流通。
批量转帐系统(bulk transfer system):见零售转帐系统。
活期借款(call money):是一种借款合同,该合同每天都被自动地重新续约,除非放款人或借款人表示希望资金在短时期内归还。
资本风险(capital risk):见本金风险。
最高限额(caps):出于风险管理的目的,在营业日内对资金转帐或证券转让系统中的参与者可以发生的余额(借记或贷记余,它可能是净额或者全额)约定的量化限额。最高限额可以由参与者根据他向系统中的其他参与者提供的双边信用来确定,即双边信用限额,或者由系统的经营者或管理转帐系统的机构在汇总一个参与者在系统中可能发生的净借记基础上确定,即发送方的净借记限额。发送方的净借记限额,既可是有抵押的也可以是没有抵押的。
卡(card):见提款卡、支票保付卡、芯片卡、信用卡、借记卡、延迟借记卡、预付卡、零售卡和旅行娱乐卡。
提款卡(cash card):只在ATM或自动提款机上使用的卡(通常,其他的卡也有提款功能,它允许持卡人提取现金)。
自动提款机(cash dispenser):允许客户,主要利用机器可读的塑料卡提取纸币,和在一些情况中也可提取硬币的电子机械设备。参见ATM。
本票(casher’s cheque):见银行汇票。
中央银行信用(流动性)贷款(central bank credit(liquility)facility):可由某些指定的中央银行帐户持有者(如银行)提用的常设的信用贷款。在一些情况中,开户人可主动使用贷款,而在另一些情况中,中央银行可能保留一定程度的决定权。借贷一般在往来帐户中以借款或者以证券抵押担保的透支形式(在一些欧洲国家也叫银行家借贷)或者以传统的票据再贴现形式出现。
中央证券托管(central security depository):一种保管证券的服务,它使得证券的交易可以由簿记系统进行处理。实物证券可以固定地由托管机构保管而不进行实物交割,或是实现证券的无形化(即证券都是以电子记录的形式存在)。除了保管以外,中央证券托管可能还包含撮合、清算和结算功能。
凭证(certificate):表明发行者债权、债务或其他未清偿金融债务的实物票据。
链(chaining):在一些转帐系统中(主要是证券系统)用于处理交易指令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对处理转帐交易队列的控制(操纵),以增加用可用资金和(或)证券往来余额(或可用信用和证券借贷额度)结算的转帐交易的数量和金额。
赊帐卡(charge card):见旅行娱乐卡。
支票(cheque):一种由出票人提交给受票人(通常是银行)的书面票据,它需要受票人对出票人或出票人所指定的人随时支付一笔特定的数额。广泛用于清偿债务和从银行提取现金。参见汇票。
支票保付卡(chque guarantee card):作为支票担保制度的一部分而发行的卡。这一功能也可和其他的功能,如提款卡或借记卡的功能结合在同一张卡中。参见支票保付制。
支票保付制(cheque guarantee system):一种对支票,主要是一定限额以内的支票进行担保的制度,商户既可根据对支票鉴发人发行的卡也可能通过商户可以访问的中央数据库确认。确认后的支票由保付卡的发行者、付款人的开户行或者系统的经营者担保。
芯片卡(chip card):也称ic(集成电路)卡或者智能卡。在一张卡中包括用于识别、数据存储或特殊处理的一个或多个计算机芯片或集成电路,通常用于确认个人识别码(pin)、购买授权、修改帐户余额和存储个人档案。在一些情况中,当卡使用一次,卡的存储器就被更新一次,如更新帐户余额。
清算/票据交换(clearing/clearance):清算是结算之前对支付指令或者证券转让指令进行发送、对帐和确认(在一些情况中)等处理,还可能包括指令轧差和产生结算的最终余额。在证券市场中,这一过程常常是指票据交换(clearance)。有时该术语包括(不准确)结算。
清算所(clearing house):金融机构交换支付指令或者其他金融债务(即证券)的一个中心地点或者一种中央处理机制。金融机构根据清算所的章程和办法在指定的时间交换要结算的凭证。在一些情况中,清算所可能作为清算系统的重要订约方,或承担清算系统的金融或风险管理的责任。参见清算/票据交换,清算系统。
清算所资金(clearing house funds):该术语广泛用于美国某些金融市场,主要是指在接收日是临时的而在次日是确定的资金。更特别地是,该词常常是指一些的清算所协定中,在结算清算处理中产生的债务时,由参与者交换的具有次日最终性的货币债权。这种债权主要通过支票、汇票或其他类似的支付工具进行转帐。
清算系统(clearing system):金融机构在同一地点(清算所)向其他的金融机构提交并与其他金融机构交换‘与资金或转帐证券转让相关的’数据和(或)文件的一套做法。这种做法经常也包含计算参与者的双边和/或多边轧差余额的机制,目的是便于在轧差或者净轧差的基础上进行金融机构之间债务的结算。参见轧差。
比较(comparison):见撮合。
确认(confirmation):这一广泛使用的术语的特定内涵是市场参与者通知其订约方或者客户有关交易的详情,主要是让他们有时间对交易进行批准和询问。
代理银行(correspondent banking):一家银行(代理)拥有其他银行(委托人)存款并对那些委托银行提供支付和其他服务的一种协议。在一些国家中,这种协议也可称为代理关系。在国际金融中,为外国委托银行保存的余额可以用来结算外汇交易。相互代理的银行关系可能涉及到利用所谓的往来帐户来结算外汇交易。
订约方(counterparty):一笔金融交易,诸如证券交易或外汇掉期协议中的对应方。
信用最高限额(credit caps):见最高限额。
信用卡(credit card):一种表明持卡人有一定信用额度的卡。它使得持卡人能够在预定的最高限额内进行购买活动,还能够提取现金;提供的信用可以在规定日期末一次付清,或者只偿付一部分,同时保留部分延期信用余额。任何延期的信用都要计息并且持卡人有时要交纳一笔年度费用。
信用卡公司(credit card company):拥有特定信用卡商标的公司,并且也可能对利用卡服务的成员提供一系列的市场、处理或其他服务。
信用风险(credit risk/exposure):交易中的订约方既不能在法定的时间内,也不能在法定时间以后的任何时间里全额结算其债务时所构成的风险。在价值交换系统中,信用风险通常定义包括重置成本风险和本金风险。
信用转帐(credit transfer):为把资金转给受益人由其使用支配,而发出的一笔或者一个序列的支付指令。支付指令及指令中所规定的资金,都从付款人/发起者的开户行移交到受益人的开户行,这中间可能要通过若干家作为中介的其他银行,并有可能通过不止一个信用转帐系统来完成。
信用转帐系统(或直接转帐系统)(credit transfer system or giro system): 一种通过发送支付指令及指令中所记述的资金来实现信用转帐目的的系统。
跨国货币结算风险(或赫思塔特风险)(cross currency settlement risk or herstatt risk):见本金风险。
保管(custody):为其他人保存和管理证券和金融工具。
日间信用(或日间透支、日间风险、日内信用)(daylight credit or daylight overdraft, daylight exposure, intraday credit):一个营业日以内的信用;在日终结算的信用转帐系统中,假定接收了支付指令的机构接收了支付指令、并且即使这家机构在营业日结算前不能收到最终资金也按指令的要求行动的话,它就在实事上心照不宣地提供了日间信贷。
借记最高限额(debit caps):见最高限额。
借记卡(debit card):使持卡人能够直接地从‘他在吸收存款的机构中开立的’帐户对其购买活动进行付款的卡(有时还可能结合有其他的功能,例如具有提款卡或支票保付卡的功能)。
借记转帐系统(或借记托收系统)(debit transfer system or debit collection system):它是一种资金转帐系统,其中由付款人生成的或者授权的借记托收指令从收款行转发到付款行并对付款人的帐户扣帐(借记);例如,支票的转帐系统都是典型的借记转帐系统。
丧失清偿能力(default):出于银行倒闭而非技术或临时性的原因,造成不能根据其合同条款完成资金转帐或证券转让的行为。丧失清偿能力通常用来区分“失效交易”。
延迟借记卡(delayed debit card):它是由银行发行的卡,持卡人可以在一定的已授权限额内赊支其帐户。它让持卡人能够进行购买活动而不需增加其帐户的信用,发生的债务总额必须在一个特定的日期结算。持卡人通常要交纳一笔年度费用。
删除(deletion):一种机制,借此一些或全部发送给丧失清偿能力的参与者和由其提交的转帐指令都从结算进程中排除掉;在轧差机制中,其他参与者的双边、或多边轧差余额、或两者都要重新计算。参见解退。
交割(delivery):证券或金融工具的最终转让。
付款交割方式(或dvp)(delivery versus payment system or dvp, delivery against payment):在价值交换结算系统中的一种机制,确保他方在并且仅在他方的资产最终转让发生的同时发生本方的资产最终转让。资产可能包括货币资产(诸如外汇)、证券或其他金融工具。参见价值交换结算系统,最终性转帐。
无形化(dematerialisation):消除实物证券或者代表证券所有权的契约文件以致证券只是以会计记录的形式存在。
直接借记(direct debit):由收款人对付款人的银行帐户发起的事先由付款人授权借记。
直接参与者/会员(direct participant/member):该术语通常指资金转帐或证券转让系统中,直接与系统中的其他参与者交换转帐指令的参与者。在一些系统中,直接参与者也可代表间接参与者交换指令。根据不同的系统,直接参与者可能是、也可能不是结算的参与者。在欧共体的文章中,这一名词具有特定的意思:它是指转帐系统中负责对结算机构(或对其他所有的参与者)结算其自己的、客户的以及所代表间接参与者的支付的参与者。参见参与者/会员,间接参与者/会员,结算参与者/会员。
清偿(discharge):从合同或法律强加的法定债务中解脱出来。
个人汇票(draft):由出票人提交给受票人的,向票据中指定的当事人或向出票人自己随时(即期个人汇票)或按规定时间(定期个人汇票)支付一定数额的书面指令。参见支票、银行汇票、汇票。
EFT POS:见销售点(pos)。
电子数据交换(elctronic data interchange)(edi):商业部门(在一些情况中也有公共行政机构)间对一系列信息类诸如订单、发票、海关报单、汇款通知书和支付的相关数据,以标准格式进行的电子交换。edi信息通过公用数据传输网络或者银行系统的渠道传送。edi发起的任何资金流动都反映在银行系统流动的支付指令中。edifact是联合国的一个机构,负责制定电子数据交换标准。
价值交换结算系统(exchange for value settlement system):涉及资产诸如资金、外汇、证券和其他金融工具的交换系统,目的在于清偿结算债务。这些系统可能需要利用一个或多个资金转帐系统来偿清生成的支付债务;资产交换和支付系统间的联接方式可以是手工方式也可以是电子方式。参见付款交割方式。
面对面支付(face to face payment):在同一个自然地点,付款人和收款人之间通过支付工具交换所实现的支付。
失效交易(failed transaction):通常是由技术性和临时性原因造成的不能按时结算的交易(如资金转帐或证券转让)。
最终的(最终性)(final(finality)):不可撤销的和无条件的。
最终结算(final settlement):不可撤销的和无条件的结算。
最终性转帐(final transfer):一种不可撤销的和无条件的转帐,它完成转帐债务的清偿。术语“交割”和“支付”都必然包含一次最终性转帐。
直接转帐系统(giro system):见信用转帐系统。
死锁(gridlock):在资金转帐或证券转让系统中,由于一些转帐指令不能执行(因为没有足够的资金或证券余额),而产生阻碍其他参与者的大量其他指令完成的情况称为死锁。参见失效交易,排队,系统风险。
全额结算系统(gross settlement system):一种按照系统的章程和办法,对转帐指令逐笔结算即没有轧差借记抵付贷记的转帐系统。
垫头(haircut):证券的市场价值与其抵押价值之间的差额。在出现清理抵押品的要求时,资金的放款方通常采用垫头来保护他免受证券市场价值下降所带来的风险。参见保证金。
赫思塔特风险(herstatt risk):见跨国货币结算风险。
家庭银行(home banking):金融机构的客户可以利用电话、电视、终端和个人计算机作为与金融机构的计算机中心相连的电信终端获得的银行业务服务。
IC卡(IC card):见芯片卡。
停止流通(immobilisation):将上市证券和金融票据存放在中央证券托管机构,其目的在于促进簿记转帐。
打码器(imprinter):在纸销售单据上再次产生持卡人姓名和帐号的机械设备。参见打码票据。
打码票据(imprinter voucher):在卡交易中,客户姓名和卡号都打印在上面的一种需要客户签名的销售单据。参见打码器。
间接参与者/会员(indirect participant/member):与存在分层协议的资金转帐或证券转让系统有关。间接参与者与直接参与者的区别在于他们无法完成一些由直接参与者完成的系统业务(比如转帐指令输入、结算)。所以,间接参与者需要直接参与者为他们服务,代表他们来进行这些业务。在欧共体的文章中,该术语特指转帐系统中只负责对其直接参与者来结算其提交给系统的支付指令的参与者。参见直接参与者/会员,结算参与者/会员,分层协议。
行间资金转帐系统(ifts)(interbank fund transfer system):一种资金转帐系统,其中绝大多数(或全部)直接参与者都是金融机构,特别是银行和其他信用机构。
日内信用:见日间信用。
不可撤销的和无条件的转帐(irrevocable and unconditional transfer): 不能由转帐人撤销的并且是无条件执行的转帐。
发行商(issuer):对证券或其他金融工具负有债务的机构。例如,有权发行和出售证券的公司和政府机构;批准信用证的银行。过去常指发行贷记或借记卡的金融机构。
大额资金转帐系统(large value funds transfer system):系统的参与者对他们自己的帐户或代表其客户进行的大额资金转帐和高优先级资金转帐的行间资金转帐系统。尽管对所进行的支付没有最小的金额的规定,但通过这些系统的平均支付额都相当大。大额资金转帐系统有时也称批发资金转帐系统。
法定所有权(legal ownership):证券或其他金融工具所有者的法律认定。
信用证(letter of credit)(l/c):银行或者其他发行商根据特定的条件,代表客户对第三方进行支付的一种承诺。常用于国际贸易中,以便使得资金可在国外某地抵用。
流动性风险(liquidity risk):订约方(或者结算系统的参与者)到期不能全部结算债务时所产生的风险。流动性风险并不是指订约方或者参与者没有偿付能力,因为他或许在以后的某一个不确定的时间能够结算其所必须清偿的债务。
损失分摊原则(或损失分摊协议)(loss sharing rule or loss sharing agreement):当转帐系统或者清算所的参与者在一个或多个参与者不能清偿其债务时,对所产生的任何损失进行分摊的协议:协议规定了其生效后损失将如何在有关的参与者之间分摊。
磁性墨水字符识别(magnetIC ink character recognition)(micr):一种使用特殊的micr机器可读字符的技术,通过它,文件(即支票、信用转帐、直接借记)可由micr设备自动读入以进行电子处理。参见光学字符识别(ocr)。
保证金(margin):保证金至少有两种意思。在期货/商品市场中,保证金指期货清算系统为确保偿付,所要求的良好信誉储蓄(货币、证券或其他金融工具)。在股票市场中,保证金指从经纪人借款购买股票的客户,所存的货币总和。在经纪人那里的存款等于股票的购买值与股票的抵押品价值之差。参见垫头。
入市标价(marking to market):利用当前的市场价格对证券或其他金融工具重新估价的做法。在一些情况中,未结的证券买卖合同都要入市标价,并且合同中有未实现亏损的一方在那时要对另一方的损失值转让同等价值的资金或证券。
撮合(或比较检查)(matching or comparison checking):市场参与者在交易结算之前所进行的处理,目的在于确保它们同意交易的有关条款。
汇款单(money order):用于对记名收款人汇款的工具。通常由没有金融机构支票帐户的人使用,用于支付帐单和对其他人或者公司转让资金。汇款单中存在3个法人:汇款人(付款人)、收款人和受票人。受票人通常是金融机构或邮政局。收款人可以兑现其汇款单也可提交给其开户行托收。
2.弱电系统中英文 篇二
伴随互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及企业国际化的发展需求,基于局域网范围的管理信息系统已不能满足国际化企业的管理需求,基于网站的管理信息系统是国际化企业实现企业一体化管理的有力支持。我国一些具有国际战略眼光的企业,不仅建立了企业品牌网站,而且还建设了网站外文版[1]。英语是当今世界上主要的国际通用语言之一,为了逾越系统使用者中文要求的限制以及企业业务的需要,建立中英文双语管理信息系统网站是企业实现国际化管理的有效途径[1]。
曾经以CS模式开发的管理信息系统大多是采用微软的开发工具Microsoft Visual Studio 6.0及之前的版本,因此BS模式的系统开发我们首选Microsoft Visual Studio.Net平台的C#进行开发。利用C#进行中英文双语网站开发,通常采用的方法有以下两种[2]:第一种是开发两套系统,即中英文系统自成体系,用两套程序和两个数据库分别实现;第二种是使用一套程序,针对每个页面分别生成中英文两个资源文件以实现两种语言之间的切换。数据库可以用两个,也可以用一个。第一种方法,实现容易,但是开发、测试及维护效率均很低下;第二种方法开发效率相对较高,但由于存放中英文信息的资源文件与代码密不可分,不利于系统的维护。
目前有一些内容管理系统(CMS)能帮助人们快速进行网站建设[3]。其中某些CMS系统也支持中英文双语网站,但从实现方法上看,不外乎上述两种方式,而对于管理信息系统的网站,由于其业务逻辑较为复杂,采用CMS并无优势。
为提高双语网站开发效率,提高系统的可维护性,我们提出一套基于C#的双语网站设计模式,利用数据库设计及编程技术,在设计中将页面显示内容与代码完全分离,用一套代码一个数据库来实现双语网站的开发。
1 基于管理信息系统网站的特点
互联网网站类型,按主体性质的不同主要分为政府网站、企业网站、商业网站、教育科研机构网站、个人网站、其他非盈利机构网站等,这些网站的特点是页面基本由大量的超级链接、较长篇幅的文本和较多的图片及动画组成。这些类型的网站页面内容较为复杂且页面内容维护频率较高,不适合用本文提出的方式实现中英文网站开发。
基于管理信息系统的网站,主要是用于各类信息管理,功能上着眼于信息的增、删、改、查及报表功能,因此在页面构成上与上面提及的各类网站有所不同。基于管理信息系统的网站,各页面通常由统一的页眉、导航条和页脚构成。各个页面不同的部分也是各个页面的主体部分,对于增、改功能,主体部分一般由若干标签静态内容和输入文本框动态内容组成,对于删除、查询和报表功能,主体部分通常用Gridview一览显示静(标题部)、动态信息。从主体部分构成可见,基于管理信息系统网站的页面特点是:页面结构相对简单,功能相对单一,其复杂性在于后台的业务逻辑处理。本文提出的设计模式主要针对管理信息系统的中英文双语网站。
2 系统设计
开发中采用的操作系统、工具软件、数据库管理系统全部使用中文版本。本系统采用MVC架构,在系统总体设计方面与常规的单一语种网站类似。
2.1 系统结构设计
① 客户端请求处理;
② 输入检查,输入有错时,返回当前页面,正确时,转下一页面;
③ 调用业务处理;
④ 业务处理过程中调用数据处理;
⑤ 通过SQL语句访问数据库;
⑥ 数据库数据操作结果返回;
⑦ 向业务层返回数据库操作结果;
⑧ 业务处理结束,返回处理结果;
⑨ 根据处理结果,转向ASP页面;
⑩ 处理结果在客户端显示。
2.2 框架的应用
由于本设计中英文双语的实现主要基于数据库设计,在实现上对数据库的访问处理相对于一般系统较为复杂,因此,引入iBatis.Net框架,以方便地将数据访问类从业务逻辑类中分离出来,将SQL代码从程序代码中分离出来,通过参数的传递实现数据库数据的动态访问。
对于软件开发周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日志信息的处理,引用了log4net框架,使用这一框架可以很精确地控制日志信息的输出,减少了多余信息,提高了日志记录性能;同时,通过外部配置文件,可以不用重新编译程序就能改变应用的日志行为,并根据情况灵活地选择要记录的信息。
2.3 页面风格的统一
在同一系统的页面设计中,为了实现页面风格的统一,保持各页面共有的链接、导航条、切换按钮或图片等,这些风格一致的部分通常在布局上设计在页眉和页脚处,我们将这些内容提取抽象出来,做成母版页面,此外,做成一个基类页面,在基类页面定义各页面共有的事件处理接口,系统其他页面均通过继承基类页面来实现。
为便于页面外观的整体维护,使用层叠样式表CSS设置页面的格式,以便于页面外观的修改及页面风格的统一。将内容与表现形式分离,不仅易于维护网页外观,而且还可以使aspx代码更加简练,缩短浏览器的加载时间。我们设计三个层叠样式表分别供所有页面、中文帮助页面和英文帮助页面使用。
2.4 系统安全的控制
安全控制集中在系统登录页面,为了防止在IE地址栏直接输入IP地址非法进入各内容页访问,在母版页验证打开该页面前是否已经过主菜单的权限验证。通过在母版页WWDGBaseMasterPage.master中添设不可视文本框,登录检查通过,就将该文本框的值设有效值1为,页面切换时通过context.Handler实现页面间值的传递。在基类页面初始化处理中进行是否登录的安全验证,验证通过则可进入相应页面,否则显示错误提示页面。
3 双语对应设计
为了提高双语网站的可维护性,利用一套代码、一个数据库实现双语网站的构建。与传统的单一语种网站设计相比有以下不同之处。
3.1 双语页面设计
利用C#进行基于管理信息系统网站的开发,其页面内容主要包含两类:静态内容和动态内容。本设计与常规设计模式不同的是:页面静态显示的信息并非像通常设计那样设置为固定值,而是从数据库的“静态信息表”读取。页面中同一控件的显示属性可以根据不同环境分别显示为中文与英文。为了便于设计及编程实现,将各页面的控件按统一方式进行编号设计,我们用5位符号字符对静态内容控件进行编号,编号规则如下:
第1位:用@表示所有页面共同的显示项,体现在页眉、页脚和导航条部分;用#表示各页面专用的显示项,体现在页面主体部分。
第2,3位:按控件种类划分,用字符表示。
ID:页面名
NV:向导文字
LI:文字+链接
FL:文字+输入(文本框,单、复选按钮,组合框等)
NA:仅显示文字
BT:按钮名
IM:画像文件名
第4,5位:同种类控件按序编号,用数字表示。
页面设计中的上述编号,对应将数据库“静态信息表”的字段“页面控件编号”,不同页面的控件编号基本一致,以 “页面编号”和“页面控件编号”为主键来区分不同记录。
示例设计如图2所示(假设页面编号为WWDG001),DA01和DA02为动态内容项,其编号并不存放于数据库表的某一字段,只作为设计和编程中动态内容的对照依据。
3.2 数据库相关表的设计
本系统双语功能的实现主要借助于数据库设计。与常规设计模式不同的是:
定义了一个“静态信息表”,在该表中定义了页面编号、页面控件编号、中文名称、英文名称等字段,主键为页面编号和页面控件编号,该表用来存放各个页面所有静态内容的中英文显示内容。
对于需要双语管理的信息,在每一个数据库的表中分别设置了中英文两个字段来存放相应的信息。
针对WWDG001页面,静态信息表内容如表1所示。
针对WWDG001页面,其动态显示内容来自于商品管理表,内容如表2所示;页面动态消息和消息框消息也以中英文存放于消息管理表中,内容如表3所示。
3.3 静态信息管理的设计
由于页面静态内容来自于“静态信息表”,因此,本系统还必须对静态信息进行统一管理,除了一般管理信息系统的业务功能设计外,为便于系统的管理和维护,增加了静态内容中英文信息的增、删、改、查功能。中英文页面显示内容如图3所示。
3.4 中英文显示内容对应的设计
为了保持页面布局的美观和降低编程复杂度,设计时,依据常规数据大小,将页面显示项目的位置和大小设为固定值。由于英文信息比中文信息长,设计时以中文信息完全显示为主,兼顾英文的完全显示,对于中英文长度差别较大的页面项目(或太长的中英文显示项目),我们按照页面预留长度截取适当内容显示于页面,利用<acronym> Tag,当鼠标置于未完全显示文字之上时使其以工具提示的方式显示全部内容。
3.5 页面语言选择的设计
根据以下三方面决定各页面语言的切换:第一,系统启动时,启动用户登录页面,将根据用户所处区域决定打开系统登录页面的显示语言。第二,用户登录时,通过输入用户名和密码进入系统,系统根据用户名检索用户的语言标志,决定进入系统的显示语言。第三,各页面设置了语言切换按钮,用户可根据需要随时进行语言切换。为保证页面切换过程中显示语言的一致性,我们将语言标志设置在母版页WWDGBaseMasterPage.master的不可视文本框中,利用context.Handler实现页面间的语言标志值的传递。
4 双语对应的实现
借助于用户信息中的语言标志和方便的iBatis.Net框架,能较好地控制中英文信息的增删改查操作,下面主要就页面WWDGB120中英文静、动态内容获取描述系统的部分实现。
4.1 静态中英文内容的获取
页面静态显示内容是在页面打开时根据语言标志动态设定的,为加快页面显示速度,页面静态内容在系统启动时,一次性从数据库读出待用。因此,我们在Global.asax的Application_Start事件中将所有静态内容从数据库读出保存于DataTable对象中,抽出信息包括:页面编号、页面控件编号、中文名称和英文名称。在各页面初始显示时,以页面编号和语言标志为参数,从DataTable对象中读取对应内容并显示。此外,执行过程中的中英文提示信息也采用同样的方式处理。程序如下:
4.2 动态中英文内容的获取
在上面的DoMyPageLoad方法中调用的GetData方法即是完成中英文动态内容处理的方法,代码如下:
以上是中英文静、动态内容读取显示的代码实现,也是本中英文双语网站开发的主要部分,在页面刷新时均会涉及上述处理,对于中英文信息的登录、修改、删除处理实现相对简单,省略描述。
5 结 语
本设计模式在日本Canon打印机及配件法规制管理系统的日英双语网站开发中使用,成功地实现了日英文双语网站的开发,实际使用证明其性能良好、维护方便。由于同一内容日英文文字长短差异较大,而设计中主要以日文内容完全显示为主,因此部分英文页面存在显示内容不完整的现象,只能通过鼠标悬停提示的方式显示全部内容,有待寻找一种更好的方法解决这一现象,以求美观和内容完全显示。
参考文献
[1]舒咏平,王伟玮.缺憾的自主传播——自主品牌网站英文版的实证分析[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0(6):117-118.
[2]张亚娟,付辉,王学春.基于动态技术的多语言网站研究与设计[J].现代计算机:专业版,2010(3):128-130.
[3]肖治国.基于J2EE的内容管理系统的研究与开发[D].北京:中国航天第二研究院,2008.
[4]Liu Dongfei,Su Bi.Research in identification and purification of the bi-lingual web page[J].International Colloquium on Computing,Commu-nication,Control,and Management.USA:ISECS Press,2008:576-579.
[5]陈伟.双语平行网页挖掘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计算机工程,2009(7):2678-2690.
[6]Ruiqiang Z.Achilles:A Chinese Word Segmentation Program[EB/OL].2008.http://www.slc.atr.jp/~rzhang/Achilles.html.
[7]Ruiqiang Z,Genichiro K,Eiichiro S.Subword-based Tagging for Confi-dence-dependent Chinese Word Segmentation[C]//Proceedingsof the COLING/ACL on Main Conference Poster Sessions.Sydney,Australia,2006:193-196.
[8]姜银熔,张勇.网站开发与设计[J].信息与电脑:理论版,2011(1):46.
3.弱电系统中英文 篇三
关键词:中医药,术语,英文规范,系统性原则
中图分类号:N04;H059;R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578(2012)06-0026-04
On Systematic Principle of English TermStandards for Chinese Medicine and Pharmacology
LIU Lili ZHU Jianping GAO Xinyan
Abstract:This paper illustrates the principle of systematic for English term standards of Chinese Medicine and Pharmacology in the perspectives of linguistic hierarchy, semantic and structural relations. Not only a translated term should be equivalent to its original semantically in its own light, the terms in the target language should be consistent with those in the source language as well. Translator therefore have to take care of the subtle discrepancy of a single translated term as in its own group and the interrelationship of different translated terms as in their respective groups.
Keywords: Chinese Medicine and Pharmacology, terminology, English standard, systematic principles
中医药术语英文规范研究肇始于中国针灸学者于1958年发起的针灸穴名国际标准化工作,迄今已逾半个世纪,进入21世纪后,逐渐拓展至中医药基本名词术语的规范化研究。随着中医国际化进程的不断深入,中医药术语英文规范日渐成为最活跃的、最前沿的研究领域之一,相关的原则与方法等理论研究亦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審定委员会的研究者们,针对中医药术语英文规范进行了多角度、多层面的分析与探讨,先后制定出对应性、系统性、简洁性、同一性、回译性、民族性、约定俗成等原则。本文拟针对其中的系统性原则,运用实例进行阐释。
一 中医药术语英文规范的系统性原则
术语具有系统性。所谓系统性是指“同一概念体系的名称,应体现出逻辑相关性”[1]。单个术语并非孤立存在,而是其所属专业体系中的一分子,并与这一专业体系中的其他术语存在某种形式的关联。术语的系统性决定了其译名亦成系统。这就要求不仅单个译名在词义上与原文尽可能保持对等,而且译名体系与原文体系也尽可能保持同一性。中医药术语对外翻译亦不出此例。其术语英译不应就单个术语孤立地进行,而应从中医药术语译名体系着眼,兼顾各成分之间的相互关系,把源语上下义词之间的属种关系,同一层级术语的同义、近义、反义关系以及语义关联关系、结构关联关系等传达到译入语当中。
二 术语及术语成分的体系关系
1. 同一层级关系
(1)同义关系
双式术语又称同义术语,是指对应同一客体、表示同一概念且意义等同的两个绝对同义术语。俄罗斯术语学派把术语中的同义关系称为术语的双式现象,并因其违背了术语的单义性原则,而视之为术语的“缺陷”[2]。双式现象也存在于中医药术语当中。在英文规范里,双式术语因具有同义关系而被赋予了相同的译名,称为“同义同名”。“脾胃虚弱”与“脾虚胃弱”,“气滞血瘀”与“气血瘀滞”,均属此例。在中文规范过程中,“脾虚胃弱”与“脾胃虚弱”逐渐统一为“脾胃虚弱”,“气滞血瘀”与“气血瘀滞”也逐渐统一为“气滞血瘀”。对于此类处于过渡阶段的双式术语,英文规范中采用同一译名以避免混乱,即“脾胃虚弱”和“脾虚胃弱”同译为spleenstomach weakness,“气滞血瘀”和“气血瘀滞”同译为qi stagnation and blood stasis。
中医药词组术语中,一些不同成分在一定的上下文语境中也可具有相同的含义。所谓成分即词组术语中的组成单位——词[2],如“亏”与“不足”即为意义相同的术语成分。两者一为单字,一为双字,前者可与另一单字结合,构成双成分术语,后者可与双字结合,形成四字结构,应用起来方便灵活。因此,两词虽然意义相同,却能并存至今。在英文规范中,两成分因属同义关系而被赋予了相同的译名,如“津亏”为fluid insufficiency,“髓海不足”为marrow sea insufficiency。不过“同义同名”规则中也存在特例。如“亢”与“旺”虽为同义,但两者搭配习惯不同。“旺”与“火”搭配构成“火旺”时,以fire effulgence译出,与“肝”搭配构成“肝旺”时,则以liver hyperactivity译出;而“亢”无论与“上”搭配或与“阳”搭配,均译为hyperactivity,亦即“肝阳上亢”liver yang hyperactivity,“阴虚阳亢”yin deficiency and yang hyperactivity。
nlc202309041247
(2)近义关系
语言学对“相对反义词”现象予以了描述,但时至今日尚未有“相对近义词”这一概念。如果将一组意义相近的形容词,按其所描述某一属性的轻重程度进行切分,可以在相对位置较远的两个项之间加入居间项。近义术语英译时应从整体着眼,所选译名须根据源语中各词含义的轻重程度渐次递增,把源语在程度上的差别用合适的译入语表达出来。如从“虚”到“衰”等表示“不及”含义的近义术语中,有“虚”“弱”“不足”(或“亏”)“亏损”“虚损”“衰”等居间项。至于“脱”甚至“亡”,则在程度上更为严重。英文规范中即以deficiency(虚)、weakness(弱)、insufficiency(不足)、depletion(亏损)、debility(虚损)、decline(衰)、collapse(脱)、exhaustion(亡)等译名来表示,將程度上渐次递增的特点表现出来。又如表示“太过”含义的近义术语中,有“实”“盛”“旺”(或“亢”)等,其规范译名则可选用excess、excessiveness、hyperactivity或effulgence等词。表示“太过”含义的术语在数量上少于表示“不及”含义的术语,因此在“衰”与“亢”这一对相对反义词之间,我们无法均匀地划分区间并加入相应的居间项。关于“不及”症状的描述远多于“太过”症状的描述,或许是自古世人多虚证这一客观现象在语言词汇上的反映。术语强调单义性,因此近义术语之间也需要区别翻译。源语中的近义词可采用译入语中的近义词对译,这样既能传达源语之间的近义关系,维护了一组词群的系统性,又能照顾到每一个词在含义上的细微差别。如“侵”“袭”与“攻”三个近义成分可分别译为invade、assault与attack;又如“阻”“闭”“客”“困”“凝”“滞”“壅”,可分别译为obstruct、block、lodge、retain、congeal(或coagulate,视其搭配而定)、stagnate、congest。
(3)相对反义关系
相对反义词又称极性反义词,是反义词的一种。它以形容词的正反意义为基础,可在形容词和它的反义词之间按程度进行切分,然后于两个项之间加入其他项,称为居间项。在翻译相对反义词及其居间项时,译者不仅要考虑含义的对等性,还要从译名的系统性着眼,斟酌源语言与译入语在文体色彩、搭配习惯及使用频率上是否对应。例如,在描述中药药性“四气”的术语中,“寒”与“热”之间有“温”与“凉”两个居间项。英文规范用语即以cold、hot、warm、cool property分别与“寒、热、温、凉”进行对应。有译者喜以chilly译“寒”。chilly虽与cold含义近似,但无论在文体色彩、使用频率及与其他三词的搭配习惯上,cold都比chilly更合适。因此从系统性的视角来看,cold比chilly更适合对译“四气”中的“寒”。又如在针刺补泻中的“补法”“泻法”及“平补平泻”这组词中,“补法”与“泻法”为相对反义词,“平补平泻”是其居间项。“补法”与“泻法”的译名分别为reinforcing method和reducing method。“平补平泻”近年来出现了三种不同的译法:even reinforcingreducing method、evenmovement method及even twisting。作为独立的译名,三者翻译角度有所不同,各有侧重,都能正确地表达“平补平泻”的内涵。但如果从译名的系统性角度审视,even reinforcingreducing method能较为充分地体现“平补平泻”与“补法”及“泻法”在术语语义及结构上的体系关系;相比之下,evenmovement method与even twisting则有与reinforcing method及reducing method脱节之嫌。因此,even reinforcingreducing method更加规范。
2. 上下义属种关系
上下义关系体现的是泛指与特指之间的层级关系。上义词表示属概念,下义词表示种概念。下义词在意义、性质、特征、类别等方面隶属于另一个表示较大范畴的词(亦即上义词)。在中医药术语英文规范中,译者可以从系统性的角度,主要通过两种途径传达上下义关系。
(1)保留上下义词的共有部分。如“气”是上义词,译为“qi”,它的下义词“营气”“卫气”“中气”等可分别译为nutrient qi、defensive qi及middle qi。通过保留上下义词的共有部分qi,来表明两组词之间的上下义关系;又如“六淫”是上义词,译为six pathogenic factors,它的下义词包括“风邪”“寒邪”“暑邪”“湿邪”“燥邪”“火邪”等,分别译为wind pathogen、cold pathogen、summerheat pathogen、dampness pathogen、dryness pathogen、fire pathogen。译名以保留pathogen与pathogenic的共有词根patho的形式,来表明两组词之间的上下义关系。
(2)使一组下义词译名尽量整齐。如卫气营血辨证中的“卫分”“气分”“营分”“血分”为同一层级的名词,可分别译为defense phase、qi phase、nutrient phase、blood phase。四个译名不仅都以phase译“分”,且“卫”“气”“营”“血”的译词都采用了名词形式。工整的格式更容易让读者感受到,它们是一组紧密关联的词群,而不是关系松散的几个术语。
3. 语义关联关系
英汉两种语言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在翻译中,同一成分有时需要以不同的词性出现,以适应不同的上下文语境。这时,同根词为译者提供了一组可供选择的词群。所谓同根词,顾名思义,是指词根相同的词,具有词根相同、意义相近的特点。一个术语成分可根据上下文语境的需要,采用不同词性的同根词灵活翻译。如“阻”在“阻络”obstructing collaterals中采用了动词形式obstruct,而在“瘀血阻滞”static blood obstruction and stagnation中,则以它的同根名词形式obstruction出现;又如“旺”在“阴虚火旺”yin deficiency and fire effulgence及“肝郁火旺”liver stagnation and fire effulgence中采用了名词形式effulgence,而在“肝经火旺”effulgent fire in liver channel中,则以它的同根形容词形式effulgent出现。
nlc202309041247
总之,一个术语成分即便不能使用某一固定译名,也应尽量在该译名不同词性的同根词中选择译词。这样,译者便可借助不同译词共有的词根,来表明某一源语言与数个不同译词在语义上的关联关系,从而有效地保证译名的系统性。
4. 结构对应关系
中医药术语的一些结构特点与英文遣词造句习惯不具有可通约性。勉强加以保留,会使译文丧失可读性。因此,译者时常需要放弃源语言的结构,而据译入语习惯重置语序,这在译界早已司空见惯。但如果从译名的系统性着眼,译者则可采取适当措施,对“舍此就彼”現象给予一定的补偿。具体方法如下:
(1)对于结构相同的术语,采用同一结构译出。如“脾不统血”“脾失统摄”“脾失健运”三者同为主谓结构,且均为某脏功能失职,故可采用“脏+ failing to + 执行功能”结构译出,即spleen failing to control blood、spleen failing to control and manage、spleen failing to transport。又如“肝肾两虚”“气血两虚”“气阴两虚”均为“病位+两虚”,可统一以“dual + 病位+deficiency”结构译出,即dual liverkidney deficiency、dual qiblood deficiency及dual qiyin deficiency。
(2)对于结构相似的术语,采用相似的结构译出。如“脾胃湿热”“胃经风热”“肺经风热”“肝胆湿热”均为“病位+病邪”,可采用“病邪+ in 病位”的结构译出,即dampnessheat in spleen and stomach、windheat in stomach channel、windheat in lung channel、dampnessheat in liver and gallbladder。“三焦热盛”与“肺胃热盛”同为“病位+病邪+程度”,与前一词组术语相似,略加改动后以“病邪+程度+ in 病位”结构译出,即heat excessiveness in sanjiao与heat excessiveness in lung and stomach。又“肺经蕴热”“肺经伏热”及“胆腑郁热”为“病位+状态+病邪”,与前两例相似,改动后以“病邪+状态+ in 病位”结构译出,即heat amassment in lung channel、heat stagnation in gallbladderfu、latent heat in lung channel。
(3)对于结构上存在对应关系的术语,采用对应的结构将其译出。如“上泛”“上攻”“上逆”“上炎”等与“下注”在格式上相互对应。前一组词遵照“对于结构相同的术语,采用同一结构译出”的规则,以“… upward”结构译出,即“flooding upward”“attacking upward”“counterflowing upward”“flaring upward”,则后者不妨采用“… downward”格式,把源语言结构上的对应关系表现出来,译为diffusing downward。
总之,译者从系统性着眼,采取适当的补偿手段,既要保证译文的可读性,又要尽量使译名保持与源语言在结构上的相似性、同一性与对应性。
三 结语
术语是学科传播的主要载体。要想把原汁原味的中医药学呈现到英语世界,尽量避免跨语言、跨文化传播过程中学科信息产生损失,需要借助规范化的英文术语。对于近义或相对反义的术语或术语成分,所选译名需根据源语言中各词含义的轻重程度渐次递增,把源语言在语义上的细微差别用合适的译入语表达出来。对于双式术语,英文规范中采用同一译名以避免混乱。对于因上下文语境而产生的词性变化,译者可借助同根词来表明某一源语言与数个不同译词在语义上的关联关系。对于因英汉语言结构的不可通约性而造成的语序重置,译者可以使用一种体例,并使之与源语言术语群形成一定的对应关系。这样便可以把一组术语群在结构上具有的共同特征,间接地呈现给译文读者,形成翻译的动态对等。
参 考 文 献
[1]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 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原则及方法[M]. 2010.
[2]吴丽坤. 俄罗斯术语学探究[M]. 北京: 商务印书馆, 2009.
4.英文简历:系统设计分析师 篇四
Robby
Add:****Easton Avenue, Apt 20B Somerset, NJ 08873
Tel:001 12345-60/ 001 123456-9313
email: :
Bachelor’s Degree in Computer Science and over ten years experience in the design and development of application programs. Proficient in c++ and Windows. Well-versed in the knowledge of various programming languages with strong analytical, problem solving skills and solid work experience in versatile corporate environments.
Education
Rutgers University, New Brunswick, NJ 1993
B.A., Computer ScienceMinor: Statistics
Chubb Computer Services, Top Gun School
Diploma in Client Server Programming
Training subject :
C++Oracle UnixASP.net
Active x Active Server Pages GDIATL
Java ScriptObject Oriented Programming
NT Operating SystemJava
Shell ProgrammingHTML
Relational Database DesignDHTML
Structured Program Design
Computer Skills :
Languages: c, C++, VB, VC, SQL, Visual Basic, PC Magic, Lotus Notes, Pascal, RPG/400, Prolog, Scheme
Operating Systems: Windows XP/NT/98/95, Novell Netware, UNIX,
Software: Oracle, Sybase, Platinum, X-Windows, Query/400
Hardware: IBM PC, Sun SPARC, Macintosh
ExperiencePrudential Financial, Newark, NJ
System Design and Analysis Specialist (April - Present)
• Responsible for the design, development, testing and installation of application systems for various trading data feed interfaces using C++ OOP with class structures and data encapsulation. Wrote documentations to describe program development, logic, coding, and corrections.
• Re-designed, re-wrote and optimized existing applications while integrating new requirements; converted Visual Basic programs into C++ adopting OOP design, thereby reducing execution time by 80%.
• Consulted with users to identify current operating procedures and to clarify program objectives. Wrote manual for users to describe installation and operating procedures. Designed and implemented test plans during scheduled release periods.
• Participated in the unit-testing of SDK for trading application software; documented testing process and produced error log.
Software House International (Corporate Offices), Somerset, NJ
Senior software Programmer (June 1994 - September 2000)
• Designed and developed user-friendly database application system with responsibility for its implementations, maintenance and enhancements.
• Created accounting applications to automate data processing and file updates. Use SQL sever to develop the front-end software database.
• Re-designed and consolidated application programs to optimize system resource utilization and to minimize file lock up.
• Responsible for maintaining and purging all sales and accounting transaction databases.
• Provided system support to corporate headquarter, 2 operating divisions and over 20 sales offices in U.S.
TYCO Toys, Inc. (TVMI Service Corp.), Mt. Laurel, NJ
Programmer (June 1992 - May 1994)
• Report to Vice President of MIS with responsibility to streamline and document the configuration of telecommunication system, word processing software, and graphic utilities in AS/400 environment.
• Designed and developed application programs to produce financial reports and sales statistics pertaining to domestic and international market.
• Successfully managed inventory of all company assets, including computer equipment, office equipment and archival records.
Citibank, N.A. (Corporate Offices), New York, NY
Research Library Co-op (September 1990 - November 1991)
• Reviewed and analyzed financial firm reports to document daily summary memos for archival purpose.
• Responsible for database updates of newly archived reports and catalogs.
HonorsPhi Beta Kappa
Golden Key National Honor Society
Rutgers Dean’s List of distinguished students
University Award for Academic Excellence
Honors in Computer Science for distinguished academic achievements
ReferencesAvailable upon request
Job Responsibilities in Prudential Financial:
Designed and developed the Money Market Investment Pool Outbound Feed Interface program which retrieves the Daily and Year-to-Date data from the database tables, implements the user-required business logic, including accounting calculation, wild-card search, exception handling, and creates various output data files, trace files and error logs. Created the VB GUI for the program to be installed on users’ desktop.
Designed and developed the Irisk Outbound Feed Interface programs (includes five Feed Interfaces), which retrieve the Daily and Monthly data from the corresponding database tables, creates temporary tables for business logic implementation, and writes output data to fixed-format files. Also created the Data Junction Record Layouts for each file, so that the files can be converted and sent to the client site through the FTP process.
Designed and developed the Ledger Extract program which reads the Daily Ledger file from Gibraltar Securities in Japan, and imports the data into the Ledger table.
Designed and developed the Daily and Monthly Ledger Reconciliation programs which retrieves the data from the Daily and Monthly Accounting table, performs the user-required business logic and exception handling, and writes output data to the Reconciliation table.
Created batch file for each Interface program to be run in the nightly job queue, passes different parameters based on the Daily or Month End Close flag, also performs error checking and file backup.
5.信息与系统研究生英文求职信 篇五
信息与系统研究生英文求职信
My name is ANYJOB, undergraduate and graduate students enrolled in ANYJOB, professional direction is information and system.My career aspiration is to become a good engineer, so I chose ANYJOB, chose my major.I hope to become an expert in this aspect in the future.In order to achieve this dream, I especially pay attention to the classes in their major area of study related to this, have also made very good grades.And one and a half years of time in the staff room, I accumulated many related field experience, and also exercise their own practical ability, make me more close to my dream.In spare time, I see all kinds of activities actively, such as singing contest, school social dance, outdoor camping hiking, riding a bicycle to travel, established graduate English corner...I am a relatively outgoing person, like to communicate with people.At the same time, I am a person who has a strong ambition, hope every day can do a better yourself, so often to find out my own shortcomings, and improved.I am very like to travel because I can always be found in a new place interesting and exciting things.I know this job needs a large number of business trip, but I can enjoy it.I think a career should be in line with their own interest and character, can give full play to their own special skill, so that you can work with full enthusiasm and enjoy what you are engaged in business, success.Through the comprehensive analysis of their own, I believe I am suitable for this job, love this job and do it well.ANYJOB is so outstanding and respected company, I dream of working here.This is the reason why I come here to apply for the job.Thank you very much!
参考:中山易搜人才网
6.弱电系统中英文 篇六
默认帐号密码:admin
后台:admin/
也不知道程序员怎么弄得,我看到程序admin目录下有个防注入的sql.asp
但是上级目录却没有
默认数据库:data/#sze7xiaohu.mdb
seeion验证感觉也有点乱来,记得有个admin目录下发布职位的文件可以直接访问(具体哪个文件),貌似可以直接发布消息
直接放啊D,
6CMS企业网站管理系统(中英繁三语版) sql注射漏洞漏洞预警
,
后台也直接数据库备份。
感觉没啥利用价值。没意思,自己当研究玩吧
7.弱电系统中英文 篇七
一、增强网站界面的吸引力
网站的视觉效果直接影响着用户的感知服务质量和对用户的吸引程度,从而对用户的出游决定产生影响。涉外旅游从本质上说是一种对异域文化的审美活动,因而英文旅游网站首先应明确自身的风格定位,注重用户界面的外观设计。目前,中国很多英文旅游网站由于缺少对国外目标受众的考虑,未能准确把握切入点和卖点,造成网站在设计上极为雷同,不能给目标受众留下深刻印象。为发挥诱导潜在游客出游的作用,网站的界面设计应加强异域文化的辨识度和吸引力,使用与旅游目的地相匹配的界面,突出自身特色。例如,网站设计的外观风格、页面布局、颜色搭配等应融入具有当地特色的文化元素,唤起国外受众对异域文化的渴求,借助文化的凝聚力和感召力吸引游客。另外,要合理增加图片、音乐、视频、三维虚拟旅游实景等形式,以丰富多彩的动态展示手段对静态的网页进行补充。发挥网站的远程显示能力,将代表景点文化精髓的旅游场景生动地展现出来,使用户获得身临其境的体验。但在实现过程中要注意整体协调,做到主次分明,和谐统一,避免界面杂乱而造成用户视觉上的疲劳。通过使用美观、清晰又独具特色的网站界面,既有助于增加旅游目的地景区的辨识度和记忆度,又能够在无形中提高网站资源的使用价值和效率。
二、提高网站使用的便捷性
随着信息科技的飞速发展,旅游网站的功能越来越丰富,帮助用户高效、便捷地访问网站越来越重要。但由于对英文网站建设的重视力度缺失,不少旅游网站的英文版在使用的便捷性方面普遍存在一些缺陷。例如,大多英文旅游网站的信息检索方式单一,系统不能提供多样化的高级检索方式,给用户带来了不便,影响网站的易用性。根据美国一家研究,网站易用性的公司Nielsen Norman Group使用“眼球跟踪设备”研究网页浏览者的浏览行为时,发现用户对网页的浏览视线呈F形,即用户对网页信息的浏览重点区域分布呈F形。而目前很多英文旅游网站无论是用户浏览网页还是搜索引擎搜索页面都未遵循F形规律,这都不便于用户快捷地获取信息。为提高信息搜索的效率,网站应对旅游服务及产品信息的结构布局进行调整,使用简化的操作流程、易用的导航标识和强大的搜索引擎,给用户带来良好的体验。
8.中英文同题诗比较赏析 篇八
(1)在荒凉的阿拉伯沙漠里/疲惫的旅人憩息在绿阴旁/夜莺在这时嘀呖啼啭/也不如这歌声暖人心房/在最遥远的赫伯利群岛/杜鹃声声唤醒了春光/啼破了海上辽阔的沉寂/也不如这歌声动人心肠/(顾子欣译)
(2)夜莺哪有这样美的歌吟/来安慰那些困乏的旅客/当他们找到栖宿的树荫/在那阿拉伯大漠/杜鹃的歌喉怎及她婉转/当它们在春日纵情啼啭/在千里迢迢的赫布里底/啼声划破了海上的岑寂/(杨德豫译)
对于这两种译法,两位译者各有各的理解,但学生却提出了这样的问题,为什么同一首诗却有这么多的译法,其实这就牵涉到诗歌翻译理论的问题。笔者在这里并没有急于向学生介绍,而是想让学生亲自翻译诗歌,体会一下当“翻译家”的感受。根据高一学生英语学习的情况,笔者选择了英国诗人雪莱的一首短诗《Music, When Soft VoicesDie》,让学生利用词典进行翻译,翻译后再进行交流。在交流的过程中,出现了百花齐放的局面,全班50 名学生,几乎就有50种译法。
在这个时候,笔者又适时指出,其实不但英文诗歌翻译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中文诗歌,特别是经典的唐诗宋词翻译比英文更难。现以王之涣《登鹳雀楼》为例举两种译文:
1.Ascending the Stock Tower/The sun is setting behind the mountains/Theyellow River speeding toward the sea/Climb a storey higher/And you'll get a view of a thousand - li/
(文殊 王晋西 邓炎昌译)
2.The mountain is eating away the setting sun/Going seawards the Yellow River is on the run/If you desire to have a good and boundless sight/Come to the upper storey by climbing one move light/(吴钧陶译《千家诗》)
通过以上例子不难看出,诗歌不但有不同的译法,而且,经过翻译以后,都或多或少地失去了原来的意味,特别是唐诗作为中国诗歌艺术发展的一个高峰,讲究节奏、韵律,具有音美、形美和意美的特征,经过翻译以后,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笔者曾做过这样的尝试,把贺之章的《回乡偶书》翻译成英文以后,再让学生翻译成中文,在未提示作者的情况下,很少有学生认为它来自于一首唐诗。那么,怎样来看待诗歌翻译的问题呢?通过中英文同题诗的学习比较,笔者觉得至少可以让学生初步了解以下几点:
第一、了解中英文诗歌的不同特点
(1)文字形象不同。 印欧语系的文字是表音文字,而汉字是表意文字,是音形义的结合体;印欧语系的语言主要是听觉语言,易于产生音象美,而汉语文则不仅是听觉语言,也是视觉性特别强的文字,在易于产生音象美的同时还非常易于产生视象美。
(2)诗歌长度不同。印欧语单词中往往有些字母不发音,看起来一长串,念起来其发音却很短,而且单词的音节构成也不规范,词音不长,词形却可以是一大堆,与汉诗一个音节对应一个汉字的情形有很大的差别。两相比较,在平均水平上,印欧语诗歌的长度普遍长于中国诗歌的诗行长度。
(3)诗歌节奏和韵律不同。英诗最流行的音步大多为两个音节的轻重音节或重轻音节,但表达效果不及汉字四声声调产生的抑扬顿挫、变化多端的效果。在押韵方面,西诗可以押首韵,也可押尾韵,同一首诗中可连续换用若干个韵脚或交叉使用若干个韵脚。如华兹华斯的《孤独的收割人》中原文就交叉使用[d]、[s]、[n]等韵脚。而汉诗以一元韵式为主,多元韵式为辅,用韵路子大大宽于西诗。
第二、中西诗可以互译
中西诗歌尽管表达形式不同,却是可以互译的,这是因为人类的感情是相通的,不论哪一个民族都有共同的逻辑推理能力,共同的表达喜怒哀乐的感情,共同的大自然、世界和宇宙。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心有灵犀一点通,因而诗可以理解,诗可欣赏,诗可互译[1]。英诗中译,译得好的不可胜数;中诗英译,译得好的既有外国人,亦有中国人。如英国学者都可瑟·韦利(1889—1966)虽然从未到过中国,却终其一生致力于中国文化的研究和传播。他因翻译中国古典诗歌而享有盛誉,翻译的《一百七十首中国诗》多次重印,使中国古诗走进了西方的普通家庭[2]。
第三、翻译诗歌不是译者的再创作
译诗不是自己创作,不是译者自己写诗,也不是借用原作的的思想来写诗,译诗应忠于原诗[3]。其一,因为原诗是一件形神兼备的艺术品,译诗也必须是一件形神兼备的艺术品,保存诗的艺术性,音形义三美均须追求;其二,既然是译诗,不是创作,“忠于原作”理所当然。要符合这两个要求,就必须坚持“信达切”三字原则,即“信于内容”,保留原诗的意义和意境; “达如其分”,在译诗表达上是与原诗文字的深浅程度; “切合风格”,至少要接近原诗风格。许多学生练习翻译雪莱的短诗就明显带有自我创作的意味,翻译与原意差别很大,不符合“信达切”的要求,而吴钧陶翻译《登鹳雀楼》中“白日依山尽”时用“eatingaway”和“settingsun”形象地再现了太阳依山慢慢下沉的过程,表现出“依”和“尽”的神韵,可谓形神兼备。
第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通过中英文同题诗的学习,初步了解了中英文诗歌的不同特点,但这只不过是皮毛而已。要想进一步了解中英文诗歌广阔而丰富的内容,需要我们不断学习,提高自己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水平,学好母语和外语,在更广阔的文学天地里遨游。还可在介绍和翻译中西文学方面有所作为,这样的学习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很有帮助的。
参考文献
[1][3]刘重德.漫话中诗英译[J].山东外语教学,2000,(1).
[2]缪峥.阿瑟·韦利与中国古典诗歌翻译[J].国际关系学院学报,2000,(4).
[3]辜正坤.中西诗比较鉴赏与翻译理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