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本课程开发综述

2024-09-16

校本课程开发综述(共11篇)

1.校本课程开发综述 篇一

浅谈扎实推进校本课程改革

李钧

彭晟

近两年,我校坚持以校为本,扎实推进课程改革工作,使学校在校本课程改革课改实验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全面提升了教学质量和教师的业务综合素质,有效地推进了校本课程改革。

一、以建立校本改革的良好机制,推动校本管理

1、建立过硬的组织保障机制。

在校本课程改革实验正式启动的前一年,我校就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分管教学的副校长为副组长,各部门、年级负责同志为成员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领导组,明确了实验中各部门及主要负责人的职能和分工,提前开展实验做好各种准备。实施了岗位目标责任制和行政领导深入第一线联系年级组、教研组制度,做到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职能处室经常抓,相关部门配合抓,形成了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管理网络。

2、建立前瞻的理念普及机制。

观念是行动的先导,转变教育观念是推进课程改革的前提。为帮助教师形成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正确的教育观念,学校不断为教师购买课程改革学习资料,组织专题讲座,开展读数活动,组织大讨论等。学校先后为教师配发了《素质教育观念学习提要》、《走进新课程》等近10本理论书籍,还通过网上下载、书籍摘编等方式,编发了大量学习资料,提供给教师自学。

3、建立科学的制度约束机制。

为保证校本课程改革的有效推进,学校按化法为规,依规办学的总体思路,制定了包括学校章程、岗位职责、常规工作要求、考核评估等内容的118个规章制度,其中近10个规章制度和工作措施,被区教育局向全区推广。这些制度的实施,克服了学校管理中因“人治”带来了的随意性和不公平现象,使学校各项工作有了标准和依据,有力地推进了学校管理的规范化、科学化进程。

4、建立可行的实验谋划机制。

我们坚持长计划短安排的工作原则,将课程改革纳入学校发展规划,并制定了《课程改革实施意见》,我们还聘请了课改顾问组,及时咨询课改信息,主动争取指导,并不断根据省内外实验区(校)的先进经验,充实调整实验方案。坚持每学期一次工作计划和总结,每月一次工作安排和小结,实施周工作行事历制度,使校本课程改革工作做到周密部署、合理安排、及时总结、有序运行。

5、建立深入的工作检查机制。

加强过程管理是推进校本课程改革的的关键环节,而检查是规范过程管理的有效手段。在过程管理中,我们坚持检查与指导相结合,以问题推动作为工作策略,将“不能及时的发现问题就是最大的问题”作为工作理念,及时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通过实施教师教学过程检查、班级管理目标考核、学生日常行为检查等制度,形成了自上而下的检查指导机制;通过全面推行校务公开,实施民主管理,形成了自下而上的监督机制。

6、建立合理的成就奖励机制。

及时总结推广成绩突出的部门、组织及个人,是学校管理的重要手段。我校除按上级下达指标推荐表彰各级各类先进组织和个人以外,还结合课程改革实际需要,设计了10余个表彰项目。如:每年表彰一次优秀教研组(备课组)、优秀班集体、教师“一加一”互助对子、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校园之星”等。门类齐全的设奖项目为师生提供了成就自我的契机,也为校本课程改革提供了强大的动力。

二、以提供良好的课程保障条件,推动校本培训

教师队伍建立是关系校本课程改革成败的关键性工程,校本培训是教师队伍建立的重要策略。我们依托课题研究,有效地推进了校本培训工作,为课程改革提供保障。

1,专家引领。

课程改革是涉及教育理念、教育内容、教育手段、教育方法等的一场根本性变革,改革彻底且进展迅速,以至广大教师对实施新课改的有关政策精神、改革思路还缺乏了解和把握就已经投入实验。在这种情况下,专家引领就更具有必要性和重要性。近三年来,我们邀请省内外教育专家、高校教授和市教育局领导到学校为老师们做学术真题报告和理论学习辅导讲座10次,还选派60人次参加省教厅组织的培训。促进了新课程理论与实践的联系,加深了教师对新课程理念、思路、课标的理解,提高了教师的教学理论素养。

2、学堂搭台。

举办“教师学堂”,为校本培训搭建了一个有效的平台。“教师学堂”分“权威论坛”、“校长讲座”、“骨干报告”和“教科沙龙”四个栏目循环进行。“教师学堂”每周开课一次,每次2个小时,开课时间为每周四晚上或周五下午,要求所有教师都参加相关内容的培训。学校成立了“教师学堂”校务委员会,制定了教学计划、行事历和考勤、听课、考核等方面的管理制度,使“教师学堂”管理规范,气氛活跃,增强了我校校本培训工作规范性、针对性和实效性。

3、榜样示范

通过先进群体的榜样示范作用带动教师队伍素质的提高。一是发挥优秀教师的榜样作用。大力宣传优秀教师的先进事迹,开展各种示范活动。如举行优秀教师、劳动模范报告会,在校报上开辟专栏刊登优秀教师事迹等。二是开展青年骨干教师“五个一”示范活动。即获得区级以上青年骨干教师称号的教师,每年要在以下五个方面做出示范:指导一名未获得荣誉称号的教师、承担一次校级以上公开课、发表一篇教育经典文章(市级以上)、承担一个相应级别的科研项目、自制一件多媒体课件;三是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在全体党员中开展“六个一”活动,即每位党员教师每年要:读一本理论著作、写一篇经典教育文章、联系一名非党群众、转化一名后进生、奉献一个工作日、提一条合理化建议。

4、校际交流

兄弟学校之间共同开展管理合作、教学研究、教师培训,能实现信息、经验、设备等教育资源的共享,避免实践走弯路。课改实验实施以来,我们先后派出近6位学校领导、20位教师到外地参观学习,其中,派出1人两下江苏洋思,学习洋思中学经验;将学校建成江西省远程教育示范校,与国内知名学校实现了资源共享;承担了市级以上教研活动数三次,提供观摩课近30节,给老师赢得了学习机会;学校建立了“课改开放日”,启动了与九龙初中的联动发展实验。

5、自我反思

实施新课程对教师应变能力的要求较高,自我反思是教师驾驭课题教学,适应师生互动的必要过程。我们要求教师奖反思贯穿于教学全过程,课前通过反思对课堂教学中可能出现的情况进行充分的预测和分析,制定解决问题的预案;课中通过反思自我监控教学过程,随机应变,处理好师生互动中出现的新问题;课后通过反思对自身课堂教学进行批判和总结。改变了《备课本》设计,开辟反思栏,要求教师写《反思日记》,通过《反思日记》记录教学中的收获和体会,以便总结教学经验。

三、以激发具有活力课程改革为基础,推动校本教研

校本教研是实施新课程和学校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建立以校为本的教研制度,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推进课程改革的主要措施。

1、网络建立——保障条件

校本教研队伍由教师个人、教师群体、专业研究人员组成,为使校本教研正常开展,必须将三股力量整合一致,按聚集问题——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教学行动的基本流程开展工作。为此,我校教研处,专门负责教育科学研究和教师校本管理工作,成立了11个教研组,25个备课组,选派11名骨干教师参加市教研室中心教研组,近30名教师参加了教育学会等学术团体,有4位教师受聘为市教研室课程改革学科指导组成员。纵横交错的教研组织网络建设为校本教研的正常开展提供了组织保证。

2、集体备课——主要形式。

集体备课是校本教研的主要组织形式。我们在坚持做到“四定”,(即:定时间、定地点、定内容、定中心发言人)的基础上,按“集中讨论——资源共享——个人微调——课后反思”的思路组织集体备课。即在人人钻研教材和课标的基础上,由一人主讲提出问题,同组讨论解决问题。主讲人要提出教案设计框架和编制CAI课件,上传到校园网上或打印给每位教师,同组教师根据自己实际,进行调整或补充。集体备课聚合了集体智慧,实现了资源共享,充分发挥了每位教师的主讲能动性。

3、课堂教学——核心内容

课堂教学是教学过程的中心环节,抓好课堂教学研究是校本教研的中心任务。我们的做法:一是开展上“六课”活动。即:新教师上汇报课、青年教师上竞赛课、实验教师上研究课、高级教师上观摩课、骨干教师上优质课、学科带头人上示范课。上“六课”活动每年一个轮回,由教务处统一安排实施;二是开展“四个一”活动。即每位教师每学年要写一篇好教案、设计一个好活动、制作一件好教具或多媒体课件、写一篇经验文章。“四个一”活动由教务处组织,每年开展一次评比,在对活动中表现突出的教师给予表彰奖励;三是每年组织一次青年教师大讲赛和主题班(队)会大赛;四是每年组织一次德育经验交流会和教学经验交流会;五是开展“一加一”结对互助,每年召开一次优秀“一加一”对子经验交流会。课堂教学研究探索了符合我校实际的学科教学模式,使课堂教学能较好地落实新课程的三维教学目标。

4、课题研究——关键环节

常规立校、科研强校、特色兴校已经成为我市教育界的共识。我校按照这一理念,向全校教师提出了“学理论、搞实验、创经验、写文章”的要求,制定了《教育教研课题管理条例》,并向上级教科研管理部门申报了8个科研课题,实现了学校历史以来,无独立立项课题的局面,现在学校承担着8个全国、省、市、区级课题研究。其中,中国物理教学专业委员会重点课题《加强中学物理教学中学生的科学技术素养培养策略的研究》获一等奖、省级课题《中学生生物教学中学生心理素质培养策略的研究》被评为省优秀课题,课题成果荣获“江西省首届教学科研优秀成果评比”二等奖。

以校本培训为载体,关心心理健康等课题研究已经取得阶段性成果,实验研究工作得到了省、市领导和专家的充分肯定。课题研究提高了教师素质,提升了学校品位,推动了课程改革实验。

5、课程开发——重要任务

积极开发校本课程,是实施新课程标准,构建三级课程管理体系的基本要求。近两年来,我们发动教师全员参与,积极开发校本课程,形成了学生入学教育、法纪教育、学法指导、学科竞赛指导、心理健康教育、环境教育、合唱技巧、书法、绘画等数十门校本课程,以专题辅导、选修课程等形式实施教学,对课堂教学进行拓展和补充。我校从课改年级开始,开设了心理健康教育课,建立了心理咨询室。心理健康教育课长期采用专题式教学,形成了特色,根据教师教学实践材料编写的校本材料《心理健康教育读本》等已正式批准印发。

6、案例分析——有效载体

案例分析是以课程改革实验中的若干典型事例为依据,进行分析研究,形成规律性认识的方式。案例研究既涉及课堂教学中带共性的问题研究,如“学习目标如何确定和表述”、“布置作业如何体现分层要求”等,也有各学科教学中出现的典型或精彩片段总结,还有课程教学中失败的事例分析。案例研究以集体评议和自我反思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强化了教师的问题意识。

(作者单位:市六中)

2.校本课程开发综述 篇二

(一) 国外校本课程开发的概念解读

在20世纪70年代左右, 西方发达国家开始出现校本课程。在世界范围内还掀起了一场校本课程运动。“校本”这一词, 是英语中“school-based”所翻译得来, 校本课程的英文名为“school-basedcurriculum”, 即由学校全体、部分或个别教师编制、实施并评价的课程, 包括本校教师编制的课程、其他学校教师编制的课程或校际间教师合作编制的课程, 还包括某些地区学校教师合作编制的课程。

校本课程开发, 由菲吕马克、麦克米伦两位学者在1973首次提出。

菲吕马克 (1973年) 认为:校本课程开发, 即参与学校教育工作的有关成员, 包括教师、行政人员、家长、学生等, 为改善学校教育的品质而计划、主导的各类学校活动。

麦克米伦 (1973年) 认为:校本课程开发, 即以学校为基地而进行的课程开发工作。其课程开发工作大部分依赖于学校的教职员工以及学校的现有资源。

陆续有许多学者提出自己的观点, 对于“校本课程开发”的含义众说纷纭, 经过汇总, 可以得出其实质是重视学校的实际特点, 根据学生的具体要求, 以教师为主体进行的学校课程开发活动。

(二) 国外校本课程开发的实践探索

在外国, 校本课程开发的历史悠久, 在整个课程体系中的地位也经历了复杂的变化。

1.澳大利亚的校本课程开发

在政府的推动下并伴随着课程权力的下放, 澳大利亚开展了校本课程开发。在1973年到1975年, 其联邦政府成立了学校委员会, 后来成立国家课程发展中心, 为之提供财力支持, 并为课程开发提供必要的指导。在1978年, 各个地方政府都把课程自主权交给了学校。

在20世纪80年代, 受教育质量下降及政府财政危机的影响, 其校本课程开发出现了衰退迹象。在1989年, 《全国学校教育目标》颁布, 明确界定三级教育机构的权力和责任:联邦政府负责全国教育目标的制定, 并为高等教育发展与产业培训提供经费;各州政府对学校教育经费负责;学校根据全国教育目标负责提供高质量的学校教育, 同时要注意反映地方发展的需要, 体现特色。

经过不断的发展, 在已具备校本课程开发这一观念的前提下, 要更好地推进校本课程开发, 还要建立合理的规章制度, 促使校本课程开发的理念贯穿于课程开发的整个过程, 树立整体观念, 调动所有课程利益相关者的积极性, 共同促进澳大利亚的校本课程开发。

2.英国的校本课程开发

在20世纪60年代, 英国在全国推行了一次失败的课程改革, 英国政府在20世纪70年代承认其课程开发中心应该在学校。

英国的校本课程开发复兴于70年代中期, 其高潮出现在80年代初, 到80年代后期, 由于颁发了《1988年教育改革法》, 其课程开发传统发生变化。政府逐渐加强对课程开发的控制, 形成了在政府的主导下进行的校本课程开发和学校完全自主进行的校本课程开发两种方式。

3.美国的校本课程开发

19世纪初期, 美国地方学区就重视学校在课程开发中的作用。在20世纪70年代, “新课程改革”运动的失败, 人们开始认识到国家课程的开发模式不能从本质上改变美国教育的现状。从此, 美国便开始了真正意义上的校本课程开发。

在20世纪80年代, 美国的教育权利进一步下移, 学校掌握了更多课程的决策权。美国中小学的校本课程开发更加成熟。

在20世纪90年代, 美国的校本课程发展势头有所回落。1989年的《2061计划:为了全体美国人的科学》和1993年的《2000年的目标:美国教育法》, 都强调在全国推行统一的课程。但是, 政府仍然重视地方、教师和社区人士在课程开发中的重要作用, 课程开发具有较大的灵活性。

从世界范围看, 20世纪60年代末期, 美、英等发达国家开始反思国家课程开发策略脱离学校和学生实际的弊端, 推动了校本课程开发策略的兴起。此后, 校本课程开发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一是兴盛时期 (20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 , 各国政府大力支持和鼓励校本课程开发, 英、澳、美等是这一时期的主要代表。二是回落时期 (20世纪80年代末期以后) , 国家课程开发再次受到重视, 校本课程开发相对走向低谷, 进入回落时期。三是转型时期 (1990年以来) , 由于社会变化节奏加快, 学校课程的适应性问题再次引起广泛重视, 要求学校及时做出反应, 校本课程开发再次兴盛, 并成为许多国家教育改革的响亮口号。

国外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的特点:其方法以实证研究和个案分析为主, 理论上的分析建构很少;在观点或者结论方面以体现校本课程开发模式的居多, 在时间方面主要集中在20世纪70~90年代, 90年代中后期开始减少。

二、国内校本课程开发

(一) 国内校本课程开发的概念界定

我国学者对校本课程开发有不同的概念界定。

崔允漷认为:“校本课程开发指的是学校根据本校的教育哲学, 通过与外部力量的合作, 采用选择、改编、新编教学材料或设计学习活动的方式, 并在校内实施以建立内部评价机制的各种专业活动。”

廖哲勋认为:“校本课程开发活动是以学校为基地而展开的由课程设计、课程试验、课程评价、课程管理等重大活动组成的一种系统工程等等。”

徐玉珍认为:“校本课程开发是在学校现场发生并展开的, 以国家及地方制定的课程纲要的基本精神为指导, 依据学校自身的性质、特点、条件以及可利用和开发的资源, 由学校成员自愿、自主、独立或与校外团体或个人合作开展的, 旨在满足本校所有学生学习需求的一切形式的课程开发活动, 是一个持续和动态的课程改进的过程。”

虽然概念的界定不同, 但反映的却是校本课程开发的不同侧面。

(二) 国内校本课程开发的历史和现状

在20世纪80年代末, 香港推行校本课程开发, 提出并实施了许多课程开发方案。

在80年代中后期, 台湾对校本课程开发进行关注, 在1999年, 试办新课程, 并颁布了“国民教育阶段九年一贯课程总纲”, 给予学校和教师更多的课程自主权。

长期以来, 我们一直实行“一纲一本”的国家课程开发模式和课程管理体制。于80年代后期, 一些具有地方特色的课程改革方案开始出现。1999年颁布了《关于深化教育改革,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 试行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2001年, 颁布《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试行) 》, 建立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政策, 保证基础教育的基本质量, 提高课程的适应性。

(三) 校本课程开发的三个阶段

校本课程开发在中国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仅限于教学意义上的课程活动, 如小发明、小创作等第二课堂形式, 提高了课外活动的地位。第二阶段是少数学校进行了以学校为基地的课程综合实践活动, 还处于探索阶段。个别学校开展了规范的校本课程开发, 形成了特色的校本课程发展计划。第三阶段是在2001年《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颁布后, 开始试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 有了国家政策层面的规定, 中国校本课程开发到来了新时代, 取得了阶段性的研究成果。

(四) 校本课程大赛的开展

2012年, 由钟启泉、崔允漷和吴刚平等课程改革专家发起了全国校本课程大赛, 促进了课程改革深化发展, 为中小学开设校本课程提供了专业示范和引导。其中有关弘扬中医文化的作品如《“药王镇”的财富》《校园百草经》《家乡的中草药》等获奖, 并给予了高度评价。可见, 关于中医启蒙教育的校本课程开发越来越受到重视。

三、《国医启蒙》校本课程开发背景和现状

(一) 《国医启蒙》校本课程开发概念解读

国医, 即中国传统医学, 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同疾病作斗争的经验总结和智慧的结晶。启蒙, 即使初学者得到基本的、入门的知识。《国医启蒙》校本课程开发, 即以学校为基地, 由学校成员独立开发或与校外团体或个人合作开展的, 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并满足学生身体健康发展需要的课程开发活动, 是一个持续和动态的课程改进过程。

(二) 《国医启蒙》校本课程开发背景

中医历史悠久, 是我国的国粹, 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 为中华民族的繁衍作出了巨大贡献, 至今仍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针灸的申遗成功, 中医越来越受到世界的重视。热爱和弘扬我们独特的传统文化, 为人类文明的进步和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

2006年10月, 《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要“大力扶持中医药和民族医药发展”。2007年, 中华中医药学会建议将中医药知识编入中小学教材, 2008年, 吴仪在全国中医药工作会议中指出:要“进一步加强中医药文化建设, 切实巩固和扩大中医药的社会基础。坚持把中医药文化建设与中医药事业发展紧密结合起来, 使之相互促进, 相得益彰”。200年, 北京市在《关于促进首都中医药事业发展的意见》中, 指出“中医药知识要在中小学进教材、进课堂, 提高对中医药文化的普遍认同”。

(三) 《国医启蒙》校本课程开发现状

我国已经有多个省市陆续开展中医文化进校园活动, 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是北京、上海还有甘肃省。

北京市在2009年先从东城区小学试点开展“中医药文化进校园”活动, 在2012年全面启动“中医文化进校园”工作。全市正式启用统一的中医校本课程, 《青少年中医药文化知识》普及读本 (小学版) 进入北京市各小学。

2010年, 上海中医药大学建立中医药文化传承中小学实践基地, 使中医药知识走进中小学校园。师生共同编写的8本中医药中小学校本课程读本, 已被上海市浦东新区等多个区县教育局列为中小学校本系列课程教材。其中, 《中草药植物探究课程》还成为首批“浦东新区学校特色课程”。

2011年, 甘肃省在小学实施了中医文化启蒙教育活动, 如背诵《中医启蒙三字经》, 开设中医文化启蒙教育课并编印了《中医药知识启蒙教育读本》, 掀起了以中医文化为主的传统文化精粹和国学经典学习热潮。2013年, 甘肃省《关于促进中医药产业发展的意见》要求:在小学开展中医药启蒙教育, 弘扬中医药文化, 传承祖国医学, 推广普及中医药知识。

把中医文化知识引入小学, 已经越来越被人们认可。本人在线检索“中国知网文献数据总库”, 20年以来 (即1994年~2014年) 的期刊、报纸、硕博论文和会议论文, 以“国医启蒙+校本课程开发”及相似词汇“中医启蒙+校本课程开发”等为主题关键词进行检索, 得到相关有效论文0篇。可以说对于国医启蒙校本课程开发的研究还相当薄弱, 这一领域值得去探索, 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王斌华.校本课程论[M].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0:4.

[2]崔允漷.校本课程开发:理论与实践[M].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0:47-49.

[3]吴刚平.校本课程开发[M].四川教育出版社, 2002-11:203-204.

[4]赵朝群.美国中小学校本课程开发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 2008.

[5]吴刚平.校本课程开发[M].四川教育出版社, 2002-11:216-218.

[6]崔允漷.校本课程开发:理论与实践[M].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0:56

[7]徐玉珍.校本课程开发的理论与案例[M].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3-07:6.

[8]徐玉珍.校本课程开发的理论与案例[M].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3:17.

[9]安桂清.研究型课程微探[J].课程·教材·教法, 2000 (3) :9-12.

3.立足特色开发校本课程 篇三

1.相得益彰,整合开发学科课程资源

各学科课程有着自己独特的价值,实现对学科内容的拓展,不仅可以深化学生对学科知识的认识与掌握,还能拓宽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依托学科课程生成研究主题,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充分体现了新课程的思想和理念,学生的学习生活是精彩的,收获是巨大的。例如,在学完课文《海伦·凯勒》后,同学们被小海伦不屈不挠的精神感动了,于是教师引导学生开展以“永远的海伦”为主题的研究活动,鼓励学生搜集、整理资料。综合实践活动与各学科领域,形成一个有机整体,适度整合两者内容,使学科领域的知识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得到延伸。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依托学科教学生成,展现了活动的创造性。

2.搭建平台,充分开展多彩校园活动

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贴近学生的生活,深受孩子的欢迎。依托校园活动生成研究主题,把校园活动与综合实践活动整合,将会大大提高活动的效益。我校一年一度的艺术节,各班围绕艺术节活动开展“晒晒我的艺术特长”“雏鹰展翅”“我为校园添光彩”等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开展书画比赛、手工制作比赛、歌舞比赛等。体育节上我们开展“我为学校出点子”“我是小小摄影师”“我是体育小达人”等主题活动;读书节上我们开展讲故事比赛、书签制作比赛,以及“我读书我快乐”“我的教室我的家”等主题活动。学生在一次次实践尝试中体验、感悟,享受到了实践活动的乐趣与喜悦。另外,我们还把综合实践活动与少先队活动进行整合,开展“我身边的雷锋”“缅怀革命先烈”“同包爱心粽,梦圆端午节”“校园吉尼斯纪录知多少”等活动。这些活动依托校园活动生成,使校园活动和综合实践活动相辅相成,富有成效,富有艺术性;能促进学生个性潜力的开发,培养学生的活动能力和创新能力。

3.因地制宜,有效开发校内设施资源

学校是综合实践活动校本课程投入与创设的主体,在学生、家长、社区力量的积极参与和配合下,因地制宜,选择有学校自身特色的主题,有效开拓校内设施资源。

如我校创立的学生科技园便整合了校内各功能室,开辟了学生开展活动的新阵地。“机器人教室”“三模教室”“手工坊”能让孩子们体验动手操作的快乐,感受成功的喜悦;科学教室里,孩子们亲自实验,领略科学的奥秘,感受科学技术的魅力;陈列室内展出了各学生社团的作品、综合实践活动的研究成果,孩子们在这里找寻记忆的痕迹,回味童年的快乐。校园一角,学校特意留了一片空地,留给师生成立种植基地,孩子们从丝瓜、西红柿的育苗,到施肥、除虫,到收获,全程参与,不但锻炼了劳动实践能力,还增强了社会责任意识。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的开发应紧紧抓住“本土”“有效”两个词,根据学生的实际和学校的需要,构建具有地方特色的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新体系。只有这样才能开发出适合学情、便于操作、有学校特色的校本课程,才能真正提高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效。■

4.校本课程开发过程 篇四

1.组建校本课程开发队伍

进行校本课程开发,首先学校必须根据自身的各种资源和办学历史,依据自己学校独特的教育宗旨或教育哲学来确定本学校课程开发的发展方向,在此之后就要成立校本课程开发队伍以便开展各项活动。校本课程开发队伍应包括学校内部人员与学校外部人员。学校内部人员主要包括校长、主管主任、学科教师、学生代表。外部人员包括地方当局行政主管领导、课程或学科专家、家长和社区代表等。只有内外配合,群策群力,才能有效地促进校本课程开发。

我们首先组建了由学校内部人员与学校外部人员组成的校本课程开发团队。学校内部人员由主管教学的副校长牵头,专业部主任、专业部学科教师以及部分学生代表组成;同时,我们根据学校自身的合作资源条件和办学历史,筛选出旅行社、旅游景区、酒店等典型旅游合作企业代表作为学校外部人员参与到课程开发的团队中来。

2.情境和需要分析

只有对各种校内外的情境和需要进行科学、充分的了解和分析,才能开发出适合本学校的课程。校本课程开发除了要考虑到校内的情境和需求外,也要考虑校外的情境与需要。校外的情境主要包括社会需求、社区状况、家庭情况等。从社会需求来看,校本课程要照顾到当代社会对人才的新需要,传统单一型人才已不符合时代要求,而需要全面发展、具备多方面才能的人才,因此校本课程应给学生提供更多的选择发展自己专长的机会。从社区需求来看,学校都处在一定的社区环境中,都会受到来自社区的多方面影响,因此,学校课程设计应把握社区的活动实际。从家庭的需求来看,家庭情况发生了许多新变化,包括独身子女、妇女就业、家庭受教育程度等,应考虑不同家庭结构、经济条件下儿童的需求。校内情境和需求的分析包括对校内资源现状的评估,以及对教师和学生的评估。校内资源包括人力资源、物质和财政条件等。教师是校本课程开发主体,教师自己的知识水平和兴趣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课程开发的质量。对学生的评估关系到校本课程的针对性,包括学生的家庭背景、身心发展状况。

我们通过企业访谈、用人单位座谈会、企业一线专家座谈等多种形式,对旅游企业的社会需求进行了多方面调查。企业对于人才的需要方面,传统单一型人才已不符合时代要求,而需要全面发展、具备多方面才能的人才,因此我们的旅游课程设计方面应当考虑给予学生提供更多的选择发展自己专长的机会。为此,我们进行了岗位典型工作任务的访谈和调查。从中查找出不同岗位的不同的典型性工作任务,以此来进行以工作任务为引领的旅游专业课程改革。在进行企业访谈的同时,我们也进行了校内情境和需求的分析。包括对校内资源现状的评估,以及对教师和学生的评估。教师是校本课程开发主体,教师自己的知识水平和兴趣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课程开发的质量。我们的专业学科教师均为大学本科以上学历,全部具有旅游行业相关职业资格证书,如导游证、餐厅技师、茶艺技师等;同时多人具有企业从业经验并仍在企业兼职或利用课余、寒暑假等时间到企业进行访谈、实践等活动,对企业、行业动态均能够及时把握。多位教师是劳动部门的相关技能的考评员。

对学生的评估关系到校本课程的针对性,包括学生的家庭背景、身心发展状况。我们在企业一线专家访谈中,还加入了目前刚刚都岗位上参加实习工作的旅游专业学生,他们既对学校学习到的知识技能有最新的认识,又有到岗位上对岗位技能要求的切身体会,为我们的企业典型工作任务的寻找以及课程体系的调整提供了第一手的资料。

3.拟定目标

校本课程开发实质就是依据学校所制定的学校教育目标,建构学校的总体课程,并据以实施、评估、改善的过程。所以应先明确学校的教育目标,这样才能为校本课程的建设与发展指明方向和提供依据。学校教育目标是学校对所要培养的人才的基本要求,其制定要遵循国家的教育目的,考虑到社会发展的要求和学校的实际情况。学校教育目标制定以后还需进一步细化,最终通过课程和教学来实现。所以学校的教育目标必须转化为课程的总体目标,并进一步细化为各学习领域的目标,通过教学来实现各学习领域的目标,进而最终实现教育目标。

4.设计方案

目标制定好后,就要进行课程编制。课程编制考虑许多因素,如学校教育目标的要求、社区的实际、学校的实际等。因各学校规模、教师结构等条件不同,学校课程编制的步骤很难有相同的方法,但大体包含确认学校课程编制的基本方针、决定学校课程编制的具体组织与时程、课程的设置与教学节数的配置三项。

根据学校的教育目标,将旅游专业定位为主要面向旅行社、旅游公司、旅游咨询服务机构、旅游景区(点)、旅游网站等各类旅游企业,培养具有较好的人文修养,掌握旅游服务的相关技能,具有一定的应变能力和良好的服务意识,能从事客户接待、旅游计划与调度、票务服务、导游服务、旅游景区(点)服务等岗位工作,具有公民基本素养和职业生涯发展能力的中等应用型技能人才。因此,在课程体系建设方面,旅游服务管理专业的课程体系根据我国目前旅游服务岗位需求,必须实现课证整合,通过校企合作以工学深度耦合为抓手来进行构建。从学生入校、在校学习到实训、实习均与企业合作,实施“企业全程介入”式的人才培养模式,并以“任务引领型”课程为核心改造专业课程体系。以学生职业生涯发展为目标,来确定课程性质;以岗位分析为基础,进行课程设置;以工作任务为引领,确定内在逻辑;以职业能力为主体,构建教学内容;以典型产品(服务)为线索,设计教学项目;以职业行为为导向,转变教学方式;以职业技能鉴定为参照,强化技能训练。完成从原先的学科逻辑体系向工作任务逻辑体系的改造,形成任务引领型的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

5.讨论与实施

课程方案实施前需要跟教师、家长沟通与说明,听取他们对实施的意见,争取他们的支持与合作以便作必要修正,这样才能保证实施的效果。课程实施是将课程方案付诸实践的过程,也就是将书面的课程转化为教室情境的教学实际的教育实践。实施过程中应作好充分准备,各方面协调沟通,也需要足够的物质支持。

6.评价与修订

5.体育校本课程开发 篇五

一、校本课程的开发

我校校本课程开发的主导思想是,校本课程校与学校的其他课程是有机的一个整体,是有机的整合,而不是孤立的上一节课,搞一种活动,校本课程的开发必须有整体发展的观念,即:开发的可持续性。必须有整体的学校课程的框架,即:综合和开放的特点。

这一主导思想的确立对我校来说是一个由陌生到熟悉的过程,由糊涂到清楚的过程。是我们在学习有关文件,认真讨论的基础上确立的开发观。

我们将校本课程生成的过程视为素质教育在我校深化的过程,视为具体体现“三个面向”的过程;视为体现这次课改基本理念的过程,我们从时代发展的需要、师生共同发展的需要、学校特色形成的需要、对社区教育资源的调查分析对校本课程需要进行了评估。从而确立一个中心:创新精神的培养。将培养学生创造精神定为我校校本课程开发的基本方向。

建立一个基础:生活。以学生的生活为基础,从生活出发,引导学生理解生活的意义,生活的方式,扩展学生生活经验,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使学生从思想到行动,都能贴近生活,适应生活。从而解决学生生活中的问题,并创造生活,享受生活。因此,我们的综合实践课与学生的生活紧密结合。

明确一个原则:体验。重视学生的体验和感受。

体现一个特点:开放(包括内容和形式上的开放)。开放可以给师生更广阔的天地,内容上的开放可以使教师更好的把握教改的实质,形式上的开放可以促进内容更趋科学、完整。

二、校本课程的设置

我们的校本课程从形式上分为课程拓展部分和综合实践活动部分。

(一)课程拓展部分

1、双语游戏课

课程类型:课程改编类型

立足学生生活,从日常实际出发,通过日常口语交际、游戏、歌曲演唱、情景会话等形式,教会学生礼貌待人,文明交际。培养学生对英语的广泛兴趣,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会正确评价同学的优缺点,有自己的看法,并能用准确的语言表达出来。会正确控制自己的情绪。能够进行分组学习。在游戏中培养学生用英语表达的欲望和创造品质。

(二)综合实践活动

2、探索与创造

课程类型: 课程改编类型

以我校传统教材《学创造》为基础,结合学生实际进行改编,以科学家或科学探索故事为主线,从观察、联想、想象、发散、集中、转化、组合、定势突破等方面入手。通过实践,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3、广域课

课程类型:课程自编类型

广域课的内容从以下五方面取材:

我和学校、我和社会、我和家庭、我和自然、我和科学。

“我”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我”。广域课更多的关注的是“我”的参与、实践、体验、感悟、创造。“生活即教育”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说“做一个现代人必须取得现代的知识,学会现代的技能,感觉现代的问题,并以现代的方法发挥我们的力量。时代是不断前进的,我们必须参加在现代生活里面,与时代同进,才能做一个长久的现代的人”。生活是重要的丰富的教育资源,广域课就是要教师善于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习,在生活中获取知识,应用知识,用实践去验证,在生活的课堂中增长才干,完善自我。让学生学会关注个人的未来,关注社会的未来,学会有责任感地生活。

三、校本课程的实施

我校校本课程的实施才只是开始,有收获,也有不足。从校本课程的实施来看,但是教师已经有了初步的变化。

1、教师的角色发生变化。教师由传授者逐渐转化为促进者,由管理者转化为引导者。

2、教师采取了一些新的工作方式。教师由单兵作战的方式向紧密地合作、共同探讨转变。例如在生活课程《认识我们的校园》一课的教学中,除了生活课程的老师外大队部、医务室、图书室的教师都给予了积极的配合。一年级还建立了教师资料档案,把教师的教科研档

案存入微机,做到资源共享。

3、教师逐步改善自己的知识结构,学会利用课程资源,校本课程需要寻找大量的教学资料,教研组长李小阳带领全组教师一起加班加点的学习上网、制作课件等知识。在她的影响下一年级的实验教师现在各个都是使用微机的“高手”:制作课件,整理资料,下载文件是他们的拿手好戏。

4、教师的教学策略和教学方式发生了变化。由重知识传授向重学生发展转变,由重教师“教”向重学生“学”转变,由重结果相重过程转变,由统一规格教育向差异性教育转变。开学以来,实验教师组织学生利用学校的仅有的一些空地,组织学生种下了小麦,每一位教师都知道,小麦是否结籽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在种植小麦的过程中学生的感受。

5、新的评价观已经在指导教师积极探索,并在课改中落实。

学生学习的转变也发生了转变

1、合作学习,学生开始了合作学习的尝试,如在广域课中我们领着学生种植小麦,让同学们结成合作小组,一起找资料,一起记观察日记。促进同学之间团结合作的精神。

6.校本课程开发计划 篇六

(一)铅笔书法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认真落实语文新课程标准,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使学生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并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养成良好的汉字书写习惯和基本技能,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小学生写字教学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织部分,是小学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是继承和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一项基础工程。

二、本学期教学目标:

1、通过介绍有关中国汉字的历史,激发学生对祖国文字的热爱和写好汉字的热情。

2、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

正确的写字姿势,不但跟写好字有密切关系,而且对身体健康也很有好处,所以一定要格外重视,并注意养成良好的习惯。做到“三个一”(眼睛离纸平面一尺,胸口离桌面一拳,握笔的手指离笔尖一寸),“八个字”(头正、身直、臂开、足平)。

3、掌握汉字的间架结构和一些常见基本笔画、偏旁部首。(1)汉字的基本笔画,主要有如下一些: 点、横、竖、撇、捺、等。校本课程写字计划

(2)汉字的笔顺规则,可分为基本规则和补充规则两种:

基本规则有从左到右、从上到下、先横后竖、先撇后捺、先外后里、先外后里再封口。

(3)汉字的间架结构:独体字、左右结构、上下结构、半包围结构、全包围结构。

三、具体措施

1、写字教育。写字的过程就是培养学生一丝不苟,持之以恒的良好习惯的过程。要练好字,过程是检验毅力的手段,是磨练意志的途径,字的好坏或多或少的反映了一个人是否具有敢于战胜困难、百折不挠、力争上游的精神。

2、在写字中发展学生的主体性。保护和培养学生在写字过程中的创造性,保证学生在写字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从而提高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意识,使学生乐学求美。

3、精心设计写字过程,采取灵活多样富有童趣性的活动,如汉字谐音特点的古诗、歇后语、对联或者笑话等形式,来激发学生的写字兴趣。

4、强调学生正确的写字姿势(包括执笔姿势、坐姿、运笔技巧),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写字习惯。

5、教师认真作写字方面的指导。教师的讲解不超过10分钟,学生练习不少于25分钟。

6、关注学生的作业习惯、书写习惯,各科教师取得配合,共同督促学生的写字姿势。培养学生“提笔即是写字时”的意识。

7、发动同学互相督促,互相检查写字姿势。

8、教师做好表率,自己要有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的书写习惯,教师的板书要给学生一种写规范,写漂亮的印象。

9、开展“远离橡皮”的活动,培养学生养成认真观察再提笔写字,提笔就要写好、写对的习惯。

10、做好写字评价工作。评价防止形式单一,要体现多角度,多元化特点。

11、展开竞赛。强化学生正确的写字姿势概念。也可以抽签的形式举行级的写字比赛。

12、班内开辟书法展览角,定期展览学生、教师的书法作品,给每个人展示自己的机会。

校本课程

(二)剪纸教学计划

剪纸、手工是一门综合艺术。它在增强学生的审美情趣时又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从而心灵手巧。同时,丰富学生课余生活和陶冶了他们的情操,让他们在活动中激发自信心和成就感。

剪纸、手工是一门讲究手眼协调的技能,有助于开发大脑智能,培养学生的广泛兴趣和动手能力,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容易获得成功的体验。同时,也让学生掌握了一门生活技能,符合学校“快乐生活”校本课程的要求。因此,开设这一校本课程,通过一系列手工折编活动,培养他们的耐心、细心的学习品质,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创造力,从而使他们更加热爱生活,在生活中发现美、创造美,用自己的双手编织美好的希望。

一、活动目标:

1.通过剪纸、绒线编织各种图案、围巾、手套等,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生活自理能力。

2.通过剪纸、绒线编织增强审美能力,陶冶学生的情操。3.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品质和手工劳动习惯。

4.激发学生对美好生活的热爱,丰富学生课余生活,感受生活的美。

5、通过成果展示培养学生的成就感。活动对象:五年级学生。

二、活动准备:

1、师生课前准备绒线和编织材料、彩纸等。

2、编织材料及必备材料的展示品。活动时间安排: 第五周---十五周。

三、活动安排:

第一节:教师简述折剪纸、绒线编织艺术及用途;展示编织材料及必备材料;传授折纸、剪纸、绒线编织基本方法。

第二节:讲解、剪纸的方法;学生训练折纸、剪纸的方法。第三、四节:学生收集有关材料。

第五节:学生成果(自己手工折、剪成果)展示;学生介绍其中经验。学习习近平针编织手套的方法。第六节、学生成果(自己手工编织的手套)展示;学生介绍编织经验。第七节:学生优秀成果(编织精细、款式新颖的手工编织的围巾、手套成品)展示及评价。

第八节:学生谈感受,写体会日记。第九节:学生找资料,编手抄报。第十节:活动总结。第十一节:成果展示。

四、活动总结及评比:

1、学生们通过学习,掌握剪纸、编织技巧,从学习剪纸、编织的基本功,到会折纸、剪纸、编织围巾、手套等,获得成功的体验,同时也能掌握一门生活技能,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合作能力,并激发学生热爱美好生活。

2、评价方式:

7.校本课程开发综述 篇七

关键词:校本课程开发,校本课程开发方案,合作开发,校本研修

校本课程开发的兴起是伴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出现的新生事物。如果把上个世纪90年代在我国红极一时的“第二课堂”、“活动课程”、“选修课”开发热潮看作是校本课程开发的热身运动, 那么在进入21世纪从2001年9月至今的遍及全国各地的新课程改革浪潮是否已经促进学校从“活动课程”、“选修课”的开发走向了“校本课程”的开发?2001年秋季陕西省西安市雁塔区率先进入课程改革实验, 之后直至2005年末, 该省的大部分县市区的小学已基本上进入了新课程。为此, 从2007年2月起, 课题组充分利用陕西省小教中心承担的“全省小学校长培训”项目的有效资源, 对陕西地区 (涉及到陕南、陕北、关中) 84所小学校长进行了关于校本课程开发基本情况的问卷调查。现将本次调查情况分析如下, 希望能对陕西省的课程改革提供借鉴和支撑。

调查结果与分析

1.大多数学校存在不同程度的校本课程开发, 已开发的校本课程内容涉及面较窄, 表现为课程门数过少、类型单一

表一, 显示了84所学校现有校本课程的基本分布状态。在调查的84所学校中有10所学校没有校本课程, 占学校总体的11.9%;已开发有校本课程的学校有74所, 占学校总体的81.1%, 校本课程门数从1~40不等。

调查结果表明:学校办学规模对“校本课程”的数量有一定影响。办学规模较大, 开发的校本课程也较多, 反之则少。其中只有两所学校的“校本课程”达到了20和40门, 相应的他们也是办学规模较大的学生人数超过2000人的学校, 它们分别是:陕西师大附小 (在校生2300人) 和洛川县北关小学 (在校生2100人) , 其他均在20门课程之下, 事实上更多的学校只有一到两门的校本课程, 还有10所学校没有开发任何校本课程。

在问卷中, 我们将校本课程的类型分为两大类:拓展性课程与探究性课程, 在拓展性课程下又分出:艺体兴趣拓展课与知识技能拓展课。在我们统计的数据里, 大部分学校开发的课程属于拓展性课程, 占开发课程总数的85.2%, 探究性课程只占开发课程总数的6.8%。在拓展性课程中有53.2%的课程属于艺体兴趣拓展课程, 如:绘画、舞蹈、电子琴、书法、笛子进课堂、体与韵律操、篮球、民俗艺术等等;有32%的课程属于知识技能拓展的课程, 如:阅读、兴趣英语班、数学兴趣班、作文写作、科技发明等。

各校目前存在的"校本课程"仍然处于较低水平的状态, 主要表现在:第一, 大多数学校开发的课程内容范围较较窄;第二, 校本课程类型缺乏学校与本地特色, 更多地停留在"兴趣特长班"的水平上;第三, 知识技能拓展课程具有明显的应试倾向;第四, 探究性课程比例明显偏低。

2.大多数学校的校本课程开发管理水平仍处于经验性的课程管理阶段, 缺乏整体规划, 没有形成系统的课程开发管理机制

调查结果表明, 有24%的学校有校本课程开发的管理制度;有56%的学校目前正在建设相应的管理制度;有17%的学校没有相应的课程开发管理制度。将后两项数据加总, 目前至少有73%学校还没有相应的校本课程开发管理制度。

除此之外, 为了印证以上结果的有效性, 我们在问卷中设计了"你校是否编写过校本课程开发计划或校本课程开发指南"等文本性的文件, 有20%左右的校长回答编写过, 这个数据与"有24%的学校有校本课程开发的管理制度"的结果比较接近, 进一步说明了该问题回答的有效性较高。

也就是说有73%的学校并没有制定校本课程开发计划但却开发了所谓的"校本课程"。在问卷设计时, 我们对其中的三所学校进行了访谈、调研, 这三所学校都开发有一定规模的校本课程, 但却拿不出像样的"校本课程开发计划", 再结合以上调查的结果综合分析, 目前大部分学校的课程开发管理还处于随意的、不系统的近乎经验的课程开发管理阶段, 缺乏整体规划, 没有形成系统的课程开发管理机制。

3.半数多的校长对校本课程开发存在困难的归因倾向于教师及学校财力两个因素

表二表明, 多数校长认为学校在开发校本课程中面临的最大困难主要是教师缺乏课程开发技术与课程意识、学校的物力、财力难以保证。而对于"学校管理制度不到位"是影响校本课程开发的主要原因认识相对不足, 可以说这是目前小学校本课程开发状况不良的一个更深层次的原因。

教师缺乏课程意识与课程开发技术确实是影响校本课程开发的困难之一, 大多数学校可以通过校本培训、校本教研等等方式使教师的这些专业技能得到提升, 但如果学校本身在校本课程管理方面存在问题而校长又不能对其进行有效反思, 这才是学校要真正面临的困难。

对于强调学校财力、物力困难的学校, 还是应当从开发校外课程资源的方面进行。如果将视角紧盯在校内的条件性资源方面, 那困难是可想而知的。多个省市的校本课程开发实践告诉我们, 有效利用校外具有地方性文化特色的课程资源是有效解决学校经费相对不足的有力途径。

4.大多数校长对校本课程开发所需课程资源的认识存在着相当大的局限性

表三显示, 有超过半数的校长认为开发校本课程所需的课程资源主要集中在校内现有的课程资源, 包括:各种图书资料, 教师的文化素养, 教师的学科知识;有接近半数的校长认为网络媒体也是目前开发校本课程获取课程资源的主要途径, 事实上大部分学校在"两期义教工程"中通过政府补贴使学校硬件设施建设获得了一定的发展, 也确实具备了开发一定的网络课程资源的实力;有三分之一左右的校长认为在校本课程开发中需要校外课程专家的介入, 但仍有三分之二的校长并不认为需要课程专家的帮助;此外表三中显示的占比例较低的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自然资源、民俗名胜乡土资源、各种场馆设施等社会性资源"也与学校的物质条件有密切关系;家长在校本课程开发中是最不被重视的资源。

应当肯定地说, 重视校内现有课程资源和网络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是我国目前基础教育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主要途径, 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但忽视校外具有地方文化特色的课程资源开发, 尤其是忽视课程专家的引领, 则恰恰容易导致校本课程开发停留在"兴趣班"开发阶段, 而对于那些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又能够促进学生在综合素质方面更进一步发展的"探究性"课程的不重视, 则是目前校本课程开发急需解决的问题。

反思与建议

通过以上的分析, 我们得出的基本结论是:进入新课程已近7年的陕西省小学的校本课程开发大都缺乏整体设计, 零打碎敲, 系统性不强, 总体水平仍处于"兴趣班"、"第二课堂"、"活动课"的开发阶段, 尚未真正进入到校本课程开发序列中。而造成这种状况的更深层次的原因则是多方面的, 其既与社会的大环境有关, 也与学校的办学哲学、校长的教育理念, 学校的管理水平, 教师的专业化程度、课程资源等因素有关。我们仅就以上调查的结果, 对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提出几点建议具有建设性的意见。

1.各校应在校本课程开发方案的指导下进行校本课程开发, 减少校本课程开发的盲目性, 逐渐完善校本课程开发管理制度

(1) 制定校本课程开发方案是校本课程开发活动得以顺利展开的基础。校本课程开发方案是学校层面根据本学校的教育哲学、本校师生的特点、学校设施设备等情况而规划的校本课程开发的整体方案, 应当由学校的校本课程开发审议委员会提出, 并通过全体教师、学生代表等的民主讨论之后, 进行修改, 然后进入课程开发的具体实施阶段。校本课程开发方案的制定是校本课程开发活动能够顺利进行的基础, 没有远期和近期计划的课程开发, 只能是随意的、应景的课程开发, 有些学校的第二课堂、活动课等看似轰轰烈烈, 实际缺少内涵, 这样的课程开发在喧闹之后必然走向衰落, 最后销声匿迹。

学校制定校本课程开发的整体方案是十分有必要的。首先, 学校对校本课程开发进行统一的规划和方案的设计, 才能保证学校各年级校本课程内容协调有序, 课程的目标相互衔接、主题相互映衬, 避免顾此失彼;其次, 在学校统一规划下开发校本课程, 能够在课程的设计与实施上最大限度的整合和协调课程资源, 充分发挥学校各方面的优势, 形成学校特色。

校本课程开发方案至少应当包括:校本课程开发的基本依据;校本课程开发的总体目标;校本课程的内容结构;校本课程实施过程安排;校本课程的评价等方面。

(2) 制定相应的校本课程开发管理制度是保障校本课程开发方案有效实施的条件。要保证校本课程开发方案能够顺利实施, 还需要有相应的校本课程开发管理制度作为保障条件, 这些制度包括:校本课程的申报与遴选制度;校本课程质量评价制度 (包括对课程本身的评价、教师实施课程的评价和对学生学习成绩的评价) ;学生选课制度;奖励与惩处制度;学校仪器设备使用制度;教师培训制度;教师工作量计算办法等等。一所学校要谋求更长远的发展, 就应当有一套好的管理制度, 而校本课程开发要作为一项事业来发展就必须有一套好的课程开发管理制度作为保证, 只有这样, 校本课程开发才能走上规范化、常规化的课程开发之路, 教师参与课程开发的积极性才能够不断的强化, 教师的课程开发能力才能不断地得以提高。

2.发展多类型的丰富的拓展性课程, 重视探究性课程的开发

过去大多数学校将自主开发课程划分为选修课、活动课, 由于选修课与活动课之间的相互包容关系使得这种划分在理论上讲不符合逻辑。各校可以在原有自主开发课程的基础上, 重新整合课程资源并开发出更多新型的校本课程。具体说可以按照课程对学生发展所起的作用将其划分为基础性课程、拓展性课程、探究性课程。对于陕西省大部分小学而言应将校本课程开发的重点放在拓展性课程和探究性课程方面, 而对于基础性课程则有待于校本课程开发进一步深入之后再进行。

(1) 拓展性课程也可称之为丰富性课程, 是指丰富学生生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生活质量的课程。

如果按照学生综合素质发展来划分, 可以将其分成五个方面的拓展课程:健身课程、博知课程、怡情课程、励志课程、广行课程。其中健身课程主要是教给学生强身健体的方式, 同时培养学生体育意识和保健观念;博知课程主要是丰富学生知识、开阔学生视野的课程。主要目的是教给学生广泛获取知识的方法, 如查阅图书、网页信息浏览, 诗词鉴赏等等。怡情课程是指愉悦性情, 丰富情感体验的课程, 其目的是培养学生高雅的生活情趣, 如艺术欣赏、美术欣赏、舞蹈表演;摄影、插花、集邮等课程;励志课程是激发学生生活热情, 培养学生意志力的课程, 。广行课程是指广泛适应社会生活和工作的操作性强的课程, 以培养学生具体的操作能力和实践能力为目的, 如英语会话、小记者、航模制作、演讲等课程。

拓展性课程也可以根据学科大类来划分, 这种划分要体现学科的综合性并尽可能的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和社会发展实际, 避免将课程开设成提高各科考试成绩的补充课程。具体的可以分成:艺体类;科学技术类;文学语言类;民间民俗类;数学应用类等等。

拓展性课程也可以不遵循以上两种分类, 可以开发成以某一主题为核心的拓展性课程, 例如可以开发以"诗教"为主题的系列拓展课程, 包括诗与美食的探究、传统节日蕴诗情、寻找唐诗中的名山秀水、春天中找诗、诗与爱国、毛泽东与诗、诗的吟唱、诗与地理的探究等等。主题可以根据学校资源、学生需求的变动、地区经济文化发展的需要而变动, 这样既可以淡化课程分类界定不清晰给学校校本课程开发带来的干扰, 同时也可以充分的利用学校在某一方面优势的课程资源, 稳扎稳打的开发校本课程。

(2) 探究性课程是以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创新意识、科学精神、创造能力为主要目的的课程。

探究性课程可以分为:小课题研究、社会生活调查、动手实验、项目设计等类别。

这一类课程目前在陕西省大部分小学开发的校本课程中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开发这一类课程有两种具体的做法, 其一是开设专门的探究性课程。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中, 国家关于九年义务教育课程计划中已为校本课程设置了总课时的10%12%课时数, 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设置了总课时的7%8%课时数。因此开发专门的探究性课程的政策条件是具备的。此外, 小学生的课业负担相对较轻, 这为充分利用学生的业余时间, 开展各种形式的探究活动提供了时间保证。其二是将探究的思想理念渗透到日常的各类课程中。其中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科学、综合实践活动等课程, 可以鼓励教师采用探究的教学方式进行。而有些课程, 如数学、语文等, 则需要教师深入研究, 大胆创新。

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不仅能够促进问题意识、创新意识、科学精神等方面的发展, 同时也可以获得进行探究活动必备的技能, 如学会围绕探究的问题收集资料、进行调研或实验、记录结果, 撰写研究报告等。由于这一类课程对学生终身发展所起的作用是任何其它课程无法取代的, 因此在校本课程开发中应当给予探究性课程足够的重视。

(3) 基础性课程是使学生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可以进一步再增长的课程, 其范围应与国家课程范围一致或重叠。

开发这一类课程通常的做法是对现有的国家课程进行局部或全部的改编或新编。但进行此类校本课程开发的学校需要具备相对强的教育资源实力和课程政策上的自主权利, 否则将难以进行下去。对陕西的大部分学校而言, 校本课程开发仍然处于初级阶段, 因此不推荐开发此种类型的校本课程。

从全国近几年的校本课程开发运动看, 总的趋势是江浙一带的学校校本课程开发水平要高于内地, 但也仍然处在实践阶段, 还未进入到较高层次的理论概括阶段, 因此决不可随意扩大校本课程开发的范围, 避免使校本课程开发的内涵延伸到所有的课程领域, 从而使校本课程开发活动脱离我国以国家课程为主导的实际现状。

3.在校际之间建立校本课程开发研究共同体, 在相对分工的基础上, 合作研发校本课程, 形成地区课程资源平台

在我国, 学校教育资源分配不均等现象是目前比较突出的问题, 也是在短期内很难解决的问题。由于校与校之间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差异, 其课程开发能力也不尽相同。因此, 鼓励学校之间建立校本课程开发研究共同体, 在相对分工的基础上, 合作研发校本课程是较好的解决课程资源相对不足的途径之一。其结果就是要形成本地区的校本课程资源平台, 使这个区域中的每一所学校都可以在其中共享全部的校本课程资源。这些学校在校本课程开发活动中即可以直接采用课程资源平台中现成的校本课程, 也可以根据自己学校的实际状况进行课程的改进、创新等等。这种校际之间的合作充分体现了校本课程开发的开放性、民主性、合作性, 尤其是对那些薄弱校的校本课程开发无疑具有良好的引领作用。

当然这种"联校"的校本课程开发, 也会有很多困难, 有些实力较强的学校可能会存在"地方保护主义"。同时, 如果教师的课程意识、课程开发技能比较欠缺的话, 则很难在联校的过程中发挥作用。

4.通过校本教研, 提升教师的课程开发技能与课程开发意识

校本教研是以校为本的教研, 是将教学研究的重心下移到学校, 以新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所面对的各种具体问题为对象, 以教师为研究的主体, 理论和专业人员共同参与的研究活动。校本教研通常有教师的自我反思、同伴的合作与交流、专家的专业引领三种主要形式。

(1) 教师的自我反思, 指教师结合自身专业发展的需要对自己的教育行为进行思考、审视、分析的过程。教师在校本课程开发的过程中, 经常性的自我反思可以帮助教师走出对校本课程开发认识的盲区, 克服在课程开发中的被动性和盲目性, 提高教师参与学校课程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

(2) 同伴的合作与交流, 是教师之间在课程开发与实施过程中的专业切磋, 是一个分享经验、互相借鉴、彼此支持、共同成长的过程。教师可以针对校本课程开发中存在的问题或以开发某一领域的校本课程为载体, 成立相应的研究小组或课题组, 通过共同的学习与研讨来促进教师课程意识与课程开发技能水平的。

(3) 专家的专业引领, 包括校外课程与教学专业人员引领、校内骨干教师引领、先进经验引领、专业理论引领等形式。校外专家引领可以通过专题学术讲座、理论学习辅导、现场互动答疑等形式进行。校内骨干教师引领可以采用榜样示范、共同切磋、相互观摩的形式进行。先进经验引领可以通过外出调研、参观等形式进行, 也可以利用网络资源学习其它学校的课程开发经验。专业理论引领, 指教师可以通过各种形式主动的学习先进教育理论, 开拓教育视野等等。

总之校本教研的形式, 并不局限在以上几种, 学校可以根据自己的课程资源探索出更有效的, 适合学校课程发展的多种形式。

本次调研, 只反映出陕西省小学校本课程开发中存在的一些局部问题。由于校本课程开发的过程性、开放性、动态性使得要全面掌握校本课程开发的基本状况较为困难。我们将仍然致力于后续研究, 并尽可能参与各校的校本课程开发实践, 使我们的研究能够更进一步促进陕西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向纵深发展。

参考文献

[1]刘电芝, 阳泽.校本课程开发的内容、模式与策略 (M) .北京:《中国教育学刊》, 2001年6月第3期, 第50~51页.

8.校本课程开发与特色课程建设 篇八

一、扬长德育

“扬长德育”其内涵所弹奏的是一部师生和谐共进的交响乐。“尊重、发掘、延伸和拓展师生的长处”是它的主旋律。“扬人人所长,越扬越长”,它提倡让每一个学生都有自我展示的空间,让学生在体验成功中快乐成长、个性发展。

——“扬人人所长,育火红童心”中的“长”、“红”两字,体现了辩证关系,一个人认识到自己有长处,心才能火红,而心又是一个人最重要的发展内因,心红才能自信,充满希望。我校位于白云区农村,这一理念又能增强师生及家长的长红乡土情感。

——以“有教无类”的思想为核心,体现教育公平,只有差异,没有差生,致力于让每个学生在“长红”奠定一生做人、学习和发展的基础。全面落实“为学生一生的发展和幸福奠定基础”这一基础教育目标与任务,既注重小学生知识与技能的学习,又关注小学生精神的成长。

——承认、尊重、发掘、延伸和拓展每一个师生的长处,让每个师生个性得以张扬,让每个师生在校园里都能享受成功的喜悦,从一个成功走向另一个成功。

扬长德育是指教育者通过发掘学生身上积极因素进行鼓励、培养,使之产生学习兴趣和自信心,通过长期的良性积累,形成稳定的个性心理品质;通过发展个性特长促进学生整体素质提高,使学生真正成为“合格+特长”的有用人才。这里的“长”包括特长,更多的也可能是学生身上的某些闪光点或优点(长处)。

扬长德育从“扬人之长,越扬越长”这一教育原理出发,发现并挖掘学生身上的积极因素和独特优势,通过“期待、激励、训练”,使隐藏在学生身上的潜能得到发挥,并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良好心态逐渐迁移到其他方向,即扬长补短、扬长促全。

二、扬长德育校本课程开发

所谓“校本课程”,是指与国家课程相对应的一种课程形态,主要由校长和学校教师根据学生的需求而在具体教育情境中开发的课程。

要设计学校的校本课程,就要诊断学校需求,找出发展特色;了解学生、研究学生现状;组建课程开发小组,分工合作;形成课程方案。校本课程实施的基本形式,一是实践活动类的校本课程:校本课程多体现为活动方案的设计,实施方式灵活,可以课内与课外相结合、校内与校外相结合。二是学科教学类的校本课程:校本课程以书面文本为主,多为某门学科教学的延伸和补充,也可采取课内和课外相结合的方式实施。

要实施校本课程,就要做好校本课程开发,应该基于研究:学校文化——办学理念——育人目标——主题选择——课程方案的编写——课程内容的研制与提炼——实施课程——评价课程。校本课程开发应该基于设计:形成系统化、规范化、相互关联、螺旋上升的课程。基于课程资源的开发: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包括家长。基于学习与合作:团队合作而非因人设课。校本课程开发需要重建教师的课程角色:教师是推行课程变革的关键人物,是课程意义的诠释者与建构者,是课程的开发者,是课程的研究者。

三、扬长德育校本课程开发与特色课程建设

我校在前期研究、分析的基础上,构建起结构化的“扬人所长礼艺见长”扬长教育特色课程体系。

(一)我校构建起了“扬礼之长”、“扬智之长”、“扬艺之长”的校本特色课程

我校扬长教育特色以扬礼之长为基础,以扬智之长为核心,以扬艺之长拓展,智情结合、传统与时代结合、人文与自然结合,以礼促长、以智带长、以艺显长,让每一个孩子学有特长,人人有长。

“扬礼之长”校本课程每个年级七课,以小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为依据,以小学生身边熟悉的学习生活场景为基础,每课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礼仪广角镜”作为引入部分,向学生呈现场景或现象,引发学生思考与探究。第二部分“礼仪训练营”为每课的主体部分,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学生在读一读、想一想、议一议、评一评、演一演的过程中经历心灵与情感的体验,激发学生雅言雅行、成为雅人的动机,让学生了解掌握基本的礼仪知识和技巧。第三部分“礼仪伴我行”为每课的拓展延伸部分,注重行动实践,运用礼仪知识与规范,与生活相联系,突出童真童趣,生动活泼,是一套具有系统性、逻辑性、渐进性、特色性的教材。

“扬艺之长”校本课程以农村群众喜爱的醒狮和中国象棋为特色内容,培养学生对醒狮和中国象棋这两种中华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以狮舞见长,以思维见长,培养学生的才艺。

(二)以校本特色活动为平台,以动扬长

开展学生“扬我所长”系列活动,以各种活动为载体,让学生的个性得以张扬,让学生的品行得到锤炼,潜移默化、坚持不懈地培养。

全校开展“明礼活动”。按校本教材分年级系统实施,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文明礼仪习惯。

以征文、演讲、墙报、文艺演出等形式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激发学生的爱国、爱校热情。

9.校本课程开发方案 篇九

汉字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发明,是我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传承上下五千年文明的载体。写字(书法)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广泛的群众基础。在它发展和传承的过程中,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鲜明的民族个性得到了超越国界的承认。写字(书法)不仅有其实用意义,而且还有独特的艺术性和多元的育人功能,是学校素质教育不可分割的重要内容。然而当前计算机汉字输入技术的迅速发展,严重地冲击着写字(书法)这一传统的艺术,致使许多教师、家庭、学生忽视了汉字的书写能力培养,降低了对书写美的要求与追求,学生中近视、姿势不规范、作业不美观、学习不耐心细致、不会欣赏写字(书法)作品的人增多,部分学生对本民族传统文化艺术的代表——书法艺术,缺乏继承弘扬的责任意识。

我校把“写字”作为校本课程,以“学习写字、陶冶情操、完善人格”为指导思想,以教育学生树立公民道德意识为目标,将写字作为对学生进行“规规矩矩写字,认认真真做事,堂堂正正做人”的教育的有效途径。全面提高学生的写字水平和艺术素养。

二、课程目标:

写字教学具有丰富的审美内容和很高的审美教育价值,能帮助学生形成高尚的思想情操。在教学中,我们把书写文字的形体同理解文字的内容有机结合。对学生进行人格修养的教育,依据不同年龄选择教学内容分层落实德育目标。通过学写字增强学生的艺术素养,提高学生的生活品味。培养学生规范、端正、整洁地书写汉字,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具备熟练的写字技能,具有初步的书法欣赏能力,是现代中国公民应有的基本素养。

知能目标:

1、帮助小学生学习和掌握写字(书法)艺术的一般知识;

2、学习并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有正确的写字姿势、执笔姿势,以及具备熟练的硬笔楷书、行书写字(书法)书写技能;

3、指导小学生逐步养成最基本的对写字(书法)作品审美兴趣;

4、指导小学生逐步提高表现写字(书法)美的能力。

发展目标:

1、引导小学生在写字(书法)过程中逐步形成对写字(书法)的兴趣爱好;

2、使每位学生都能写一手正确规范优美的汉字,逐步形成写字无差生,培养一批书法特长生;

3、在练字过程中提升学生审美能力、观察能力、意志力、分析事物的综合能力,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能力和创造、实践的能力;

4、通过写字(书法)教育,塑造学生健全完美的人格,培养他们良好的心理品质;

5、引导小学生在学习书法过程中增强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和文化的理解。培养继承祖国优秀文化艺术的责任情感。

三、本课程内容

根据课程目标的定位,我们开设写字校本课程的内容主要包括两方面:

1、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进行写字(书法)基本技能的训练。

2、围绕写字教育开展的一系列的活动。

(1)通过现代媒体、查阅图书资料等多种渠道了解历代书家故事、书家介绍、书家作品、书苑常识等;

(2)开展写字(书法)竞赛、书法展览;

(3)组织参观各类书法展,欣赏(写字)书法作品;

(4)建设书法教育网,利用网络资源进行写字(书法)作品欣赏、评价;

(5)出版师生作品集等

四、课程内容:

(一)各段要求:

低年段:

1、培养正确的写字姿势、执笔、运笔方法,培养学习兴趣。

2、教育学生从点滴做起,养成做事认真的态度。

中年段:

1、比较熟练地书写汉字,做到字迹工整、美观,培养良好的写字习惯。

2、教育学生知道做一个怎样的人。

高年段:

1、能熟练地书写汉字,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形成书写风格。

2、教育学生要懂得怎样做人。

(二)让学生领悟:

坐姿端正的平稳美、书写态度的庄重美、进行书写的平心静气美,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的修养,把每个字写得端端正正、规规矩矩、富有活力。

五、课程评价:

(一)根据各年级的课程内容进行检测。

低年级:坐姿、写姿、笔姿是否合格,基本笔法是过关。

中年级:是否能正确、熟练地书写,做到工整、美观。

高年级:是否能正确、熟练地书写,写出自己的风格。

(二)管理:

1、教导处每月进行一次校本课程的验收工作,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2、每学期举办写字展览,对成绩突出的学生和教师给予奖励。

3、全校教师齐抓共管,做到“提笔即是练字时”。

六、组织机构:

组长:

副组长:

10.校本课程开发阶段小结 篇十

校本课程开发阶段总结

(2011-2012学年下期)

2012.6

双泉小学 校本课程开发阶段总结

经过了一个学期的努力工作,已初步完成了本阶段的计划,学生在学习《雕版印刷》、《礼仪》和《象棋》三门校本课程课堂上逐渐敢于讨论、发言、发表自己的见解,在质疑、发现问题、创新思维意识等方面得到培养、有所提高;同时也增强了爱祖国、爱家乡的观念。为了更好的开展下阶段计划,小结如下:

一、建立、健全了机构,加强校本课程开发管理领导小组组长:邹瑞鹏;副组长:马传椿;教研组成员:邹红莲、马勋才、邹春木、马华德和邹春铭五位老师。

二、基本上达到下面几点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树立学生自主学习的信心。

2、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磨练学生的意志,让学生形成不畏艰难的品质。

3、培养学生爱祖国、爱家乡的思想,培养美的心灵,丰富科学文化知识,陶冶学生情操,养成节俭的习惯。

4、从学生的兴趣爱好出发,尊重学生的选择,促

进学生个性的发展。

5、培养学生适应农村发展的各种能力,让学生学到真正有用的本领。

三、具体做法

1、严格按新课程计划开齐课程,没有占用及挪用校本课程的时间,开足课时。

2、领导小组负责指导、督促、检查、评估等管理工作,积极组织教师参加培训学习、外出参观考察等活动。教研组成员负责课程的开发、研究、教学等工作。

3、教研组按时开展教学研究活动,不断探索开发校本课程规律,提高了校本课程科任教师的理论与教学水平。

4、做好评估工作并将评估结果列入教师工作目标管理考评。

5、为搞好校本课程开发工作,学校筹措300元作为开发经费,确保校本课程开发工作顺利进行。

11.走出校本课程开发的误区 篇十一

【关 键 词】校本课程;开发误区;教师角色

我国当前正在进行的基础教育改革是新中国成立以来进行的第8次大规模课程改革,通过调整与改革基础教育的课程体系、结构、内容,承载着提高国民素质,在全球化与知识经济的时代背景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使命。而在新课程改革的过程当中,为了让学生得到全面发展的机会,如何构建一种合理的课程管理体制是其中一个不可规避的重要课题。

一、校本课程开发作为政策提出

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从政治体制、经济体制到文化体制都学习苏联的模式,体现在教育上就是中央集权制的课程管理体制,这在国家成立之初,有利于迅速恢复教育发展,教师同时教授许多学生,保证了受教育者基础学力的获得,有利于预设的教学任务的完成。但是随着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转变,全世界卷入全球化的潮流当中,原有课程体制所培养出来的标准化人才,很显然已经不符合社会对于创新型人才的需要。所幸,国家与社会认识到了教育要先行于社会的发展,“教育在历史上第一次为一个尚未存在的社会培养着新人”。[1]1996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提出,“调整和改革课程体系、结构、内容,建立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试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2001年,《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写道,“学校在执行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同时,应视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具体情况,结合本校的传统和优势、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开发或选用适合本校的课程”。2010年,《教育规划纲要》中,“推进中央向地方放权、政府向学校放权”。可以看出,这15年来,国家一直重视着课程结构由中央集权制向多样化的结构转变,校本课程作为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的下位概念已经成为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项基本国策,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与研究。

二、校本课程开发的意义

针对传统大一统式的课程结构模式,校本课程开发的提出是国家将课程管理权下放的政策,是对过去课程体制的突破。那么,在我国的具体教学环境中,校本课程开发能够给社会与学生带来什么正面的意义呢?

(一)使得课程走向“适合学生”

由于遗传、环境、教育以及自身主观能动性的不同,即使是同一年龄阶段的学生,在身心发展方面也必然会存在着个别差异,他们的需求与兴趣也是多种多样的。这就要求教育照顾到学生的个别差异,如何照顾?校本课程开发为这个问题给出了明确的答案,以学校教师为主体,在具体实施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前提下,通过对本校学生的需求进行科学的评估,充分利用当地社区和学校的课程资源,根据学校的办学思想而开发的多样性的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校本课程开发要求教师深入学生实际,听其言而观其行,全面了解他们各自的发展背景与水平,了解他们的智力水平、学习基础、个性特征、思想道德等品质,从而使得学生的个别差异得到尊重,因材施教的校本课程开发令学生的优缺点得到长善救失,具有某方面特长的学生能够得到特别的辅导而不致趋于平庸,某方面能力欠缺的学生也能得到专门训练而达到常模。

(二)教师逐渐成为“专家型”教师

在20世纪70年代,施布瓦在阐述他的课程观点时,指出课程开发的的基本方法是“审议”。课程审议的主体,即课程主体由校长、社区代表、教师、学生、教材专家、课程专家、心理学家和社会学家等组成。而在这其中,教师与学生是课程开发的核心,尤其是教师,毕竟基础教育阶段的学生身心还没有发展完备,课程开发要充分考虑到他们的兴趣与特长等个性,但是他们确实很难自主开发出富有逻辑、合乎标准的课程,所以教师在校本课程开发的过程中承担了大部分责任。教师需要运用自己的教育智慧对教学内容的处理、教学方法的选择做出明智的判断,更要在课程的开发上做出创造性的劳动。

由课程的消费者到课程的开发者,是教师自身发展的一种突破与超越。校本课程开发就为教师提供了这样一种解放主体性的平台,使得教师的专业能力不断提升,他反思着自己的态度、信念与知识技能,并渐渐达到成熟,由以往无法显现专业特征的知识传授者的角色转变为专业型教师。

(三)形成学校“品牌”

校本课程开发的英文名称为“school-based curriculum development”,顾名思义是课程的开发基于每一所特殊的学校。每一所学校都处于特定的时空范围与一定的政治经济文化环境之中。就学校内部而言,它的器材设备、师资力量、校风等各种硬件、软件力量是否能支撑它发展起自己的特色?再将目光投向校园之外,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教育资源、社会期望是否给学校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这是学校能否形成品牌的重要方面,而校本课程开发的过程中,这些因素都被综合考虑,校本课程开发基于学校,更基于学校所处的环境,它将学校周围有利的因素都整合起来,为学生的发展寻找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而这些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校本课程将使学校形成独特的气质与特色。

三、校本课程开发中存在的问题

通过以上不完整的分析看来,校本课程开发是必要的,也是教育全球化形势的趋势所向,但凡事都不是完美无瑕的,校本课程开发不可能解决所有课程中的问题,甚至它在实施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误区与问题,没有达到应有的效果。

(一)把校本课程开发理解为换教材

教材是课程内容的重要载体,也是重要的课程资源,但是课程不等于教材,课程是教师、学生、教材与环境所共同组成的有机整体,教材只是其中的一个因素,它本身只能作为实现课程目标的工具,而不是成为校本课程开发的目的,并不是说我们学校开发出了多少本教材,就是实现了校本课程开发。在校本课程开发中,人才是最主要的因素,要从教师的能力与学生的兴趣出发,结合当地的地域特色,重视的是课程内容的创生,期望学生的能力得到生成与发展。

nlc202309011214

目前市面上的教材五花八门,种类繁多,但是真正能经得起考验作为校本课程教材的又有多少呢。有的学校甚至直接采用“拿来主义”,将国外的英文教材用于自己的课堂教学,还标榜是自己学习独有的特色,这真的是特色吗?不说课程主体没有参与课程开发,改编选用好的教材也未尝不可,但是这种把外国孩子所学的教材直接教给中国孩子,就没有考虑到环境以及从小所受教育的差异性,只让人感觉到跟风随大流,反而失去了“校本”的初衷。

(二)把校本课程开发与选修课程、活动课程等同

三者在许多方面具有相似性,比如都强调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课程开发主体重合、课程资源交叉等等,这就造成了实施过程当中的概念混淆。选修课程与必修课程相对,活动课程与学科课程相对,它们代表的是课程的类型,但是校本课程开发是作为课程管理体制提出来的一项国家政策,校本课程具有更广泛的含义与范围,它可能是必修课程,也可能是选修课程,既包括学科课程,也包括活动课程,它更深刻地蕴含着教学要走向适合学生的理念。

(三)升学制度、考试制度的限制

新课程改革可以说是开展得风风火火,但是很多学校仍然存在着这样的现象:考试考什么,学校就教什么,考试不考的科目就成了副科不受重视,校本课程就常常徒有其名然形同虚设。基础教育阶段的学校里,占课的现象普遍存在,尤其是高考科目受到学校、教师以及家长的重视。学校与教师为了自己的发展,家长为了孩子的未来,对升学率的关注度从未降低,人为地增加这些科目的课而压缩校本课程的课时,使得校本课程的实施没有争取到广大社区范围内课程主体的支持,甚至很多人根本就没有意识到自己也是课程主体的一份子。中考、高考这种终极性评价,是不利于校本课程的发展的,如何实现评价方式的多样化,将过程性评价结合起来,也是值得去探讨的问题。

(四)教师能力、精力的局限性

教师作为校本课程开发的第一线,他们的观念与能力对校本课程的研发具有不可忽视的影响。

一方面,校本课程开发对教师提出了高水平的要求,不仅要对课程专家提供的教材与标准有深刻的认识,还要能够根据当时当地的实际情景创设出自己的课程。这需要深厚的专业知识,还需要教师对课程开发的理论有深入研究,否则就只是朴素的经验堆砌,而不能称之为课程。我国长期以来推行的国家课程使得教师没有课程开发的经历,没有可参照的标准,只能摸着石头过河。这阶段中必然会遇到激流险滩,教师只有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与素质才能站稳脚跟。

另一方面,教师的工资水平差异大,经济发达地区教师的工资远高于偏远地区的教师,然而统一的高考制度所带给教师的任务与压力是一样的,甚至偏远地区教师的生活压力更大。在这种情况下,让他们去学习新理念,钻研校本课程如何开发,对他们来说,可能在精力与时间上是不充裕的。

这只是对校本课程开发的必要性与存在的问题所作的尚不全面的思考。除此之外,校本课程开发的过程,比如环境分析、课程目标、课程组织与实施等方面都是一片等待继续探索的广袤森林。有的区域前人已经揭开面纱,使得我们看到校本课程开发的枝繁叶茂与勃勃生机,有的部分还云雾缭绕,需要我们运用从前人继承得来的知识与经验来具体分析我国当代社会制度下的校本课程开发如何顺利推行。

注 释:

[1]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编著,华东师范大学比较教育研究所译.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36.

参考文献:

[1]吴刚平.高中新课程方案中校本课程的开设问题探讨[J].当代教育科学,2004(14):16~17.

[2]许洁英.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的含义、目的及地位[J].教育研究,2005(8):32~35.

[3]徐佳,吴刚平.校本课程的政策意义探析[J].当代教育科学,2007(16):9~14.

[4]张华.课程与教学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4.

[5]吴刚平.校本课程开发[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2,75~76.

上一篇:贵州师范学院保卫处工作计划下一篇:关于单元教学设计个人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