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科学发展观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系(精选12篇)
1.论科学发展观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系 篇一
试论科学发展观与和谐社会
构建和谐社会是我党执政理论的升华,其根本任务就是要形成全体人民各尽所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和谐社会是一个有着极为丰富的物质文明支撑的社会,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我们必须始终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经济建设为中心,将物质财富的积累作为工作的中心,同时,又注意将全社会创造财富的过程,纳入发展的轨道中来考虑,让发展的成果能够惠及全体人民。
第一,和谐社会是能够创造极为丰富的有机财富的社会
在科学发展观中,发展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人,发展是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离开人的需要,为了发展而发展,甚至为了不切实际的政绩工程、面子工程,而做出的一切努力,都是与科学发展观背道而驰的。早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我们为赶超英美而举国进行的大炼钢铁的大跃进运动,还有在改革开放中,局部地区和个别领导人心目中所形成的GDP崇拜,无一不是离开了人的现实需要,而为某种虚幻的目标服务。当人们为了实现这种目标,而做出的种种努力时,其结果必然导致大量的资源被消耗和掠夺,环境污染,以及生态的严重破坏。这种离开人的具体需要而创造的财富,很难表现为可供社会支配的有机形态,它所耗费的大量有限资源,其产出的结果成为对于改善人民生活和社会经济发展毫无用处的负支出,甚至变成了制约发展的沉重包袱。这种情况在过去以增长为主要目的的发展观中,多有表现。它们往往由于决策失误或短视的选择,在不同地区出现了大量产业雷同、重复建设,由此而形成的一个个半拉子工程、烂尾楼工程等,使得这部分社会财富表现为无任何发展动力的无机性。
构建和谐社会就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在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要求建立一种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生态环境的协调关系。协调性既体现在科学发展观的过程中,又体现在发展的最终结果中。这种协调性使得和谐社会的和谐,不仅表现在人的关系中,同样也要在物的关系中表现出来。因而,与以往的时代不同,和谐社会是能够创造大量有机财富的社会。
和谐社会财富的有机性有多种表现,一是社会财富构成要素的有机性。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基础上,和谐社会的财富不仅在构成要素之间是多元统一的,既表现创造物质财富的生产要素有机结构的协调统一,更表现为财富最终形态的协调统一,它能够满足人的物质、精神以及人的主体意识所需要的。二是表现为财富创造过程的有机性。在人类改造自然过程中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物质文明建设中,和谐社会要求人们按照科学发展观所指明的方向,在开发利用自然中,人们能更文明、更科学、更富有远见地对待自然,而不是短视地、粗暴地、盲目地将自然视作人可以任意掠夺的对象,人们只有自觉的实现与自然和谐相处,实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才能创造出符合人生存与价值的有机财富,才可能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创造财富过程中,始终把握住满足 人们需要的这一目的。因而,社会有机财富必然要体现出速度与效益的统一,关注经济增长的质量,把效益放在更加重要的位臵上,在坚持加快速度与效益的统一、扩大规模与提高质量并举的同时,走内涵式的发展道路。三是表现为人们财富支配方式的有机性。社会有机财富的极大丰富不仅与创造财富的过程及财富最终形态相关,同时也与人们支配财富的方式有关。它体现了财富分配制度的巨大改善,正是在财富的转移过程中,财富的有机性最终得以表现出来。在和谐社会里,财富在国家合理的财政政策的支配下,能够顺利地在全社会不同利益群体之间和谐地变换形态,这是有机财富的一个显著特点,即它除了实现自身物质形态的增殖外,它还具有制造社会祥和气氛的作用。因而,它的目的是双重的,它具有惠及十几亿人口的多向转移性,而不仅仅是少数人财富的原始积累的工具。
和谐社会有机财富的增长,与物质文明的提高是相伴而生的,社会的有机财富既可以直接指向人们的眼前的消费,也可能表现为作为社会全面发展的物质基础,它转换的形态与社会各阶段相适应。当前,构建和谐社会,必须紧紧围绕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为创造社会有机财富开辟道路,以物质文明的发展,促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进步。
第二,和谐社会是不同利益群体能够合理分摊改革与发展成本的社会
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推进社会各项制度的改革,其 目的是创造更富于人性、更适合于人类居住与生存的人文社会环境。社会经济的改革与发展总是有一定风险与代价的。从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我们若只注重扩张财富无限增殖的本性,发展的成果就有可能被少数人拿走,而与此相伴的各种代价,比如空气、生态、水资源的恶化、从事体力劳动的社会成员的精神与肉体的无限透支,就会被大多数人承担,这种成本与收益的不对称性,就有可能破坏社会的整体和谐。目前,我们所力求“促进社会公平和正义”的政策取向,归根到底是重建统筹、协调各种利益关系的社会发展成本的分摊机制。
坚持“五个统筹”,首先,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它的核心是要打破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合理地解决城乡发展的社会成本的分摊问题。在我国长达半个世纪的城乡政策中,作为区域的广大乡村、农村,与作为产业的农业以及作为居民身份的农民,始终扮演着为我国城市兴旺发展单向作贡献的角色,广大不发达地区的农村、农民始终游离在现代文明发展的轨道之外,农民并没有享受到应有的国民待遇,这既受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更受人们习惯思想观念的束缚,他们在劳动就业、社会保障、医疗保障、教育保障等方面,过多地分担了改革与发展的成本,这是制约“三农”问题的关键。因而,统筹城乡发展,充分发挥城市文明在现代化建设中的辐射作用,加快我国居民户籍制度改革,让人们更自由地选择生活工作的居住地,这是符合世界进步潮流并解决城乡差别的大政策,是实现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基础。
其次,统筹区域发展同样是校正区域之间发展成本的整合器。在改革开放以来的四分之一世纪中,我国东部地区由于利益比较机制的作用,顺利地吸纳了中西部落后地区大量廉价的人力资源与物力资源。从这个意义上看,中西部地区为东部地区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当然,让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的政策取向,在我国的改革开放中,有着重大的历史进步意义,它通过非均衡发展的示范效应,为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的地区提供了良好的带动作用,也为中西部地区的改革发展,培养了适合现代市场经济所需要的各类管理人才,为今天推进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实现中部地区发展的大崛起,提供了有益的借鉴作用。因而,统筹区域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逐步缩小地区差距,通过东西互动、尤其是东部对中西部的智力、技术等等,减少中西部地区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各种不必要的代价,是保证社会和谐、实现全面小康社会所必需的。
再次,统筹经济社会发展,本质上是协调社会经济不同部门之间所承担的发展成本,是实现社会全面进步的需要。人除了在实实在在的物质需要的外,他还有自身的政治诉求,有满足其精神需要的文化诉求,有进一步提升自身各种素质的要求,尤其是无论人的物质生活被提得多高,始终也无法代替他精神上对社会公平的诉求。因而,在加大经济发展的投入同时,我们必须考虑民主政治、科教文化、卫生事业的齐头并进,加大社会发展方面的投入,建构完善各种应对公共危机的应急机制,形成调节各种 利益冲突的缓冲机制,以及表达各个利益群体愿望的政治协调机制,提高人民的物质与精神生活质量,让人民心和气顺,生活殷实。
复次,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除了当代人可能面临的环境困境外,在我们这样一个人口众多的发展大国,人均资源有限,统筹人与自然的发展,实质是合理地分摊社会发展的成本。我们坚持协调、持续的发展观,就必须把当代的发展可能造就下一代人、甚至几代人的生存环境的因素考虑在内,就必须摒弃大量消耗资源、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发展模式。
最后,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始终不渝地坚持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统一,这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由之路,也是全球化背景下所有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一般道路。要统筹好这两者之间的关系,我国一方面要积极使经济运行适应国际市场的普遍规则,另一方面,要积极参与国际市场规则的制定,使之与中国的经济完全、发展利益相一致。目前,我国为刺激出口而实施的出口退税政策,它在有利于出口企业的同时,也利于出口所服务的国家,尤其是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这就形成了非出口企业与出口企业,在分担社会发展成本方面的不公,而这种不公是完全没有必要的。正如一些经济学家所指出的,出口退税实质是中国这样的中下等收入国家,间接地向世界最富裕的国家进行中央财政补贴,且它的支出已达到我国中央财政支出的20%-30%。因而,统筹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理顺发展与对外开 放的关系,让创造财富的企业公平负税,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
第三,和谐社会是以信任与合作为基础的社会
科学发展观的本质是“以人为本”,这里的“人”既不是指社会的个别集团,也不是某种抽象的观念符号,他是实实在在地生活在当代中国社会的一切公民。“以人为本”的落脚点在于使全体人民共享社会进步的成果。我们创造高度发达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与政治文明,其目的是为人创造一种适合人类生存的环境。科学发展观的特征是协调性,我们知道,从社会结构要素的协调到利益群体关系的协调,都少不了合作与信任。合作与信任是和谐社会的灵魂。
在世界工业化的发展过程中,劳资关系发展的轨迹往往经历了从初期剧烈冲突,到通过谈判和沟通、实现和谐相处。这种从尖锐的对立到利益的协调,正是社会的不同利益群体在相对公正和公平的制度下所形成的合作与信任的结果。在一个社会中,如果没有人与人之间的相互接纳、认同,合作互助是不可能的。合作不仅是一个利益集团对待另一个利益集团的文明态度,更是降低社会发展成本的有效途径,也是造就社会祥和、文明进步的思想基础。在当代和谐社会建构中,关注困难群众的利益,对他人予以适度的关爱,更容易化解各种利益悬殊所造就的暴戾之气,形成和谐、协调的利益关系。如城市居民对农民工的接纳,不能仅仅停留在接纳的农民工所提供的廉价服务上,更应该把他们当 作一个与我们每个人具有同等的尊严与平等的人格的人来接纳,他们既有维持劳动力再生产的物质需要,同样,也具有人的精神需求,他们是应该享受他们为之贡献的文明成果的人,而不是一个未能泽被现代文明的异类。这种接纳与认同,既依赖于我们的道德勇气与宽广的胸怀,更依赖于全社会成员保持一颗平常心,把他人看作自身发展的合作伙伴。
信任作为和谐社会的精神支柱,既有待于个体道德水平的提高,更有待于社会对信任制度安排的关注。信任一般来说是个体基于对他者行为的反应。在社会生活中,往往是一项政策的效应、一个轻率的行为、或一个不负责的承诺,都可能摧毁人们多年间形成的信任关系。在当代社会,政府与个人之间,消费者与厂商之间,人与人之间,由于信任的匮乏,极大地阻碍了大多数民众对发展的参与,助长了国民无责任化倾向,破坏了民族的凝聚力、认同感,对社会发展产生了致命的危害。因而,加大对信任的制度安排,包括对契约的强制履行,对组织机构或个人信任档案的建立,让诚实信用的民法通则,落实到人们的言行举止之中,正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当务之急。信任不仅仅是指向他者的义务,更应该成为所有人的共同的义务。如果没有对他人的信任,没有对他人承诺的履行,一切都听任眼前利益的驱使,人们就只会生活在尔虞我诈的环境中,人与人之间也会因为缺少信任而腐化自己,使自己难以成为一个有良知的、正直的人,从而使每个人的全面发展受到限制。相反,在一个和谐社会里,信任与合作使我们更 容易认识到:我们生活在不是每个人相互为敌的共同体里,所有的人都是平等的,各不同群体的利益都应该受到尊重,否则,个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的全面进步,就会受到不可预见的损害。
总之,用科学发展观引领和谐社会的建构,就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在全社会创造极为丰富的有机财富,摆脱片面追求GDP增长的局限,突出人自身发展的地位,让全体人民共享社会进步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的成果,公平合理地分担改革与发展的成本,使社会在合作与信任、各尽所能、充满创造活力、有效协调各种利益关系中,实现稳定有序、和谐协调的发展,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奠定坚实的基础。
试论科学发展观与和谐社会
小店街道党工委
东桥村官 赵一铮
二〇一三年四月
2.论科学发展观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系 篇二
据2006年我国第二次残疾人抽样调查结果显示, 在我国有残疾人口8296万, 占我国人口总数的6.34%。其中适龄入学特殊儿童为246万, 实际接受教育的特殊儿童为36.29万人, 适龄入学残疾儿童的入学率为14.75%。由此可见, 虽然我国的特殊教育事业取得了很大的成就, 但适龄入学残疾儿童的入学率不高。
新中国成立以来, 我国的特殊教育取得了一定的成就。1951年周恩来签署《关于学制改革的决定》, 特殊教育即已成为新中国国民教育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从新中国成立后直到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 特殊教育学校一直是我国大陆实施特殊教育的主要形式。随着1986年颁行《义务教育法》, 特别是1990年实施的《残疾人保障法》和1994年实施的《残疾人教育条例》, 提出了在普通学校附设特教班和残疾儿童在普通班级随班就读的新形式。国家“九五”期间特殊教育发展的格局是以大量的特教班和随班就读为主体、以一定数量的特殊教育学校为骨干。目前我国基本形成了以教育部门为主, 民政部门、卫生部门、残联部门和社会力量为补充的特殊教育办学渠道, 正在形成学前教育、基础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的残疾人教育体系。
西方对特殊教育的认识和发展源远流长,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说:“没有公平, 就没有和谐。”今天, 西方发达国家对残疾人的重视已经达到了专人专教的地步。在此方面, 我国的相关工作才刚刚起步。
我国的台湾地区特殊儿童义务教育的主要形式是随班就读、辅导班和特殊教育学校, 目前有16所特殊教育学校, 近2000个特教班, 共约4万人接受特教育;香港地区1995年有特殊教育学校68所, 近万名特殊儿童接受特殊教育服务;澳门地区虽然特殊教育机构不多, 但与台湾和香港一样绝大多数特殊儿童也都接受特殊教育服务。相比较而言, 这三个地区比大陆的特殊教育发展得要好一些。
“十一五”时期, 我国提出了“普及、发展、提高”的教育目标, 党的十七大报告又进一步提出了“重视学前教育, 关心特殊教育”等新的战略部署。这就是说, 办好特殊教育, 是党的教育方针的具体体现, 是教育领域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和谐社会建设的工作要点。
构建和谐社会, 客观上也要求发展特殊教育。因此, 特殊教育的发展问题不仅仅是特殊人群的教育问题, 而是整个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说, 缺少了特殊教育的发展, 和谐社会必将成为空谈;构建和谐社会, 离不开特殊教育的发展。大力发展特殊教育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特殊教育是贯彻以人为本理念、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领域。
和谐社会, 历来被视为人类社会发展的理想状态。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以人的全面发展为基本特征, 因此, 以人为本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而残疾人是社会的一个组成部分, 推进人的全面发展, 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必须考虑到残疾人的发展, 帮助残疾人发展的有效途径就是特殊教育。特殊教育承认人的个体差异, 体现了和谐社会“以人为本”的理念。正视残疾人, 尊重残疾人, 已成为社会共识。比如对残疾人的称呼, 就经历了从“残废人”到“残疾人”再到“有特殊需要的人”的转变。
发展特殊教育, 符合中国民族的文化传统。孔子提出“仁者爱人”, 《礼记·礼运》“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孟子提出“人都有恻隐之心、援助之心”, 何况对那些特殊需要人群, 更应充满同情和关怀。所以, 发展特殊教育, 是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的体现。如果忽视了这一点, 就会违背中国传统人文精神。特殊教育是一项爱心工程, 对促进社会和谐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当然, 只有爱心是不够的, 要使残疾人能够融入社会, 就要提高他们的素质, 否则, 全民族素质的提高是难以实现的, 社会和谐也是纸上谈兵。特殊教育为我国特教事业输送了大量师资, 到目前为止, 全国共有31937名专任特教教师, 仅南京特教学院已有一万多名毕业生走上特教岗位, 有39%的特校校长和40%的特校教务主任是该院毕业生。
二、特殊教育的发展是促进社会公平、实践社会和谐的重要途径。
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之一, 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基础, 《世界人权宣言》提出, 人人生而自由, 在尊严和权利上一律平等。人人享有平等教育权。但我国还存在8296万残疾人, 相当于将近12个瑞士的人口总和, 比整个法国人口还多两千多万, 他们是一个相当庞大的群体, 所以, 关注残疾人, 让他们和健全人一样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权, 是体现社会公平正义、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
大力发展特殊教育, 才能够保证教育起点的公平和公正。特殊教育发展程度是衡量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我们国家也重视特殊教育的问题, 并将之作为一个实践和谐社会的途径。比如《残疾人教育条例》的颁布。这是符合世界潮流的, 对建设和谐社会有指标性意义。
资料显示, 我国在2003年对9.4万求职登记残疾人开展了职业培训, 新安排城镇残疾人就业32.7万人, 其中, 按比例就业8.4万人, 集中就业9.8万人, 个体就业14.5万人。农村残疾人实现就业人数1685.2万。全国残疾人就业率达到83.9%。
“平等, 参与, 共享”是残疾人事业的最高目标。残疾人就业问题历来是国家关心的话题, 全国人大出台了《中国残疾人保障法》, 国务院也发布了《关于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 在法制上为残疾人就业提供了法律和政策依据。特殊教育对残疾人就业是一个有效的手段, 教给残疾人一项技能, 使他们可以从事一些非保护性的工作岗位, 为社会创造一些财富, 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三、特殊教育的发展是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社会全面发展的重要内容。
木桶理论提出了一个发展的观念, 认为:一个水桶中, 对装水起关键作用的不是长的那一块木板, 而是短的那一块, 因此, 要提升一个水桶整体的容量, 必须加长短的那一块。社会发展在某种程度上也是如此。一个社会的经济发展, 虽然在一个时间段里可以容许一部分人获得发展, 从而带动另一部分人发展, 但最终还是要达到共同发展。否则, 就会加剧贫富差异, 拉大社会的差距, 最终导致发展失衡、社会动荡。特殊教育群体的发展对全体人类发展也是如此。如果我们抛弃这一群体的发展, 就谈不上人类的共同发展。这样的发展也是不符合人类的基本道德的。所以发展特殊教育, 推动特殊群体的发展, 有利于全体社会的和谐。
和谐社会的内涵就是要构建民主法制、安定有序的社会。忽视特殊教育发展, 将会造成巨大的社会损失, 导致社会的不和谐和不稳定。如:残疾人犯罪问题, 就是当前社会面临的突出问题, 这些问题如果长期不能得到解决, 将会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 造成社会治安混乱, 影响社会和谐发展。重视特殊教育, 解决特殊人群遇到的困难, 有助于消除这些不和谐之音, 推动社会的和谐发展。
总之, 离开特殊教育的发展, 根本谈不上人的全面发展、社会的全面进步, 更不要说和谐社会建设。所以我们坚决认为, 只有大力发展特殊教育, 才能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3.论科学发展观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系 篇三
关键词:核心价值体系;和谐社会;关系
中图分类号:D61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04-0015-02
黨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议》,第一次明确提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一重大命题。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可缺少的有机组成部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也必须依赖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实践。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同一过程,它们相互协调、相互促进,共同推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向前发展。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思想基础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首先,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现科学发展的需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初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综合国力大为增强。但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地区差别、城乡差别、不同群体收入差别也有了扩大,经济社会发展的矛盾呈现出复杂的局面。比如,市场经济的一些负面作用没有完全消除,一些人滋长了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等腐朽的思想意识;一些人唯利是图,弄虚作假、坑蒙拐骗;一些地方、一些领域的权钱交易等腐败现象仍然比较严重。这些消极腐败现象都不利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不利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就是要克服市场经济的负面作用,抵制腐朽落后思想的侵蚀,确保市场经济体制沿着社会主义的方向前进,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的发展,保证人民群众共享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奠定坚实的经济基础。
其次,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政治基础的需要。改革开放的实践充分证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唯一正确的道路,集中代表了我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内在精神和生命之魂,体现了当代我国人民团结奋斗的精神追求。要通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教育广大人民群众,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进一步增强党员、干部和群众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基本经验的自觉性和坚定性,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顺利发展奠定广泛而牢固的政治基础。
第三,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设和谐文化的需要。在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人民群众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和差异性不断增强。人们的思想空前活跃,价值观也呈现出多样化。我们要看到,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思想道德体系逐步形成。社会意识形态的主流是积极、健康和进步的。同时,我们绝不能忽视封建主义、资本主义腐朽落后的思想意识沉渣泛起、乘虚而入。特别是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将长期面对敌对势力传播其意识形态、进行文化扩张和思想渗透的压力,只有努力构建具有强大号召力、创造力和影响力,具有广泛的适用性和包容性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才能引领和整合多样化的思想观念和社会思潮,在尊重差异、包容多样的基础上保持全社会共同的理想信念和道德规范,实现思想文化建设上先进性与广泛性的统一,形成全民族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和团结和睦的精神纽带,打牢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思想文化根基。
第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是加强社会建设的需要。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随着改革的深入推进,我国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分配方式和利益关系日趋多样化,新形势和新任务对社会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要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加强社会建设和管理,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导社会管理体制创新。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重在建设,必须紧紧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基本内容,进一步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强大的思想道德基础
第一,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武装党员干部, 教育人民。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领导核心,马克思主义是我们党的根本指导思想,这就决定了马克思主义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旗帜。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决定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性质和方向,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
第二,进一步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最大限度地团结和动员全国各族人民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而不懈奋斗。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经过几十年特别是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显示出蓬勃生机和无限活力。实践证明,只要坚定不移地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我们就能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和人民幸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代表了我国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其他劳动者、建设者、爱国者的根本利益。
第三,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牢固的精神纽带和强大的精神动力。中华民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伟大民族。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的伟大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来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精神动力,也是中国人民在未来的岁月里薪火相传、继往开来的强大精神动力。
改革创新是鲜明的时代特征。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靠发展。改革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必由之路,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直接动力。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我们党永葆生机的源泉。
第四,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努力提高全社会的思想道德水平,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坚实的道德基础。胡锦涛同志提出的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旗帜鲜明地指明了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恶丑,什么是应当坚持和提倡的,什么是应当反对和抵制的。它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集中体现了社会主义道德规范的基本要求。
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实践丰富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科学内涵
(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丰富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时代内涵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是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框架内进行的。社会主义的基本性质必然渗透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涵之中,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要求,赋予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以鲜明的时代内涵,使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同一过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要求同时也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涵。
我们要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制、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与之相适应,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也必须包含:突出民主法制价值理念、强调公平正义的价值准则、弘扬诚信友爱的价值关系、确立充满活力的价值目标、提高安定有序的价值地位和拓展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价值空间。只有这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才能在适应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不断深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时代内涵。
(二)加强社会建设,能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社会条件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不能孤立地进行,必须与社会建设的发展相协调。观念形态的存在与社会形态的存在越是相互呼应、相互吻合,观念形态的生命力就越强。社会建设是和谐社会的基本建设,同时也是创造有利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生长的社会条件。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社会建设与人民幸福安康息息相关,……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建设和谐社会”。建设和谐社会必须更加重视改善民生,积极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能使广大人民群众认同和谐社会,认同和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有利于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亲和力和感召力,从而更有利于核心价值体系的普及和传播。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一个新事物,和其他任何新事物一样必然会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并走向成熟。一方面,只有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才能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指明正确的方向并提供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另一方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也必然会丰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深刻内涵。只有科学认识并把握两者之间的辩证关系,才能够真正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向前发展,才能够真正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参考文献:
[1]胡锦涛.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的报告[N].人民日报,2007-10-25.
[2]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N].人民日报,2006-10-18.
[3]胡锦涛.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5-06-27(1).
收稿日期:2011-12-10
作者简介:张玉明(1982-),男,四川阆中人,硕士,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4.论科学发展观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系 篇四
科学社会主义创立于十九世纪四十年代,是马克思、恩格斯运用辨证唯物主义的逻辑思维形式,在批判历代空想社会主义的基础上,以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揭示和发现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及当代资本主义经济运动规律,使社会主义从空想变为科学,从而提出的最科学、最革命、最实践的社会学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体系之中最为经典、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科学社会主义的提出标志着人类发展史上一个崭新纪元的到来,为无产阶级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最为基础的理论源泉,科学的论证了社会主义必然取代资本主义的历史趋势,科学的阐述了无产阶级埋葬资本主义、建设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伟大历史使命。
通过对科学发展观和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学习与理解,结合本次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我对科学发展观与科学社会主义的关系有如下三点思考:
一、科学发展观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的丰富与发展
科学发展观是科学社会主义的发展观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体现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发展观的基本原则。科学发展观要求社会主义经济保持理性增长,既不同意限制财富积累的“零增长”,也反对不顾一切条件的过快、过头、过分增长,提出在相应的发展阶段内,以“财富”增长的方式和经济规模增长的度量,去满足人们自控、自律等理性约束下的基本生存需求,全力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调控人口增长数量和男女增长比例,全面提高国民的基本素质,维持和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家园,提高对各种不可再生资源的深度发现和合理利用的能力,集中智力谋求科技对于社会经济发展瓶颈的突破,有效治理经济发展后的废弃物排放,始终调控环境与发展的平衡,维系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二、科学发展观是科学社会主义的发展观在中国当代社会经济发展形势下的延续
科学发展观是根据中国国情,以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方法论为指导,总结了中国现代化建设的成功经验,摒弃了在改革开放过程中存在的过失,吸取了世界各国发展中的有益成果,深刻分析传统发展观的弊端,全面揭示科学社会主义发展观的内涵,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如何发展、怎样发展作出新的解答,这并非对马克思主义的背离,而是进一步的丰富和发展了我们党80多年来关于发展的思想,是与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一脉相承的、全新的理论成果。我们党自改革开放以来,将发展的重心全部转移到经济建设上,一心一意谋发展,聚精会神搞建设,牢牢的把握住发展这第一要义,但是在发展过程中,新的矛盾不断出现,国家、人民群众利益受到损害的事情屡有发生,煤矿坍塌、食品安全、传染病肆虐、湖河水体污染、自然环境遭到破坏、耕地面积大幅减少、贫富分化日趋严重、部分地区干群关系紧张、干部群体享乐主义成风、腐败的范围金额日渐扩大等问题不断暴露出来,怎样发展、如何发展、为什么发展,这一系列的问题向我们党的执政能力与执政理念发起了挑战,这也就是科学发展观提出的大时代背景,也就是科学发展观所要面对、解决的问题。只有解决了当前社会发展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坚持科学发展观,坚持科学社会主义,才能最终实现社会和谐发展、人民群众安居乐业。
三、科学发展观体现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历史发展方位论、主体论、方法论
科学发展观以当前中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社会主义方位论来定位当前中国经济发展模式。坚持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作为推进改革、谋划发展的根本依据,坚持以发展为第一要义,坚持结合中国国情,明确当前中国经济发展处于关键时期。当前中国的社会生产力还欠发达,虽然经济总量已经跃居世界第四位,但是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还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社会低收入者的比重还很高,弱势群体呈现逐年增大的趋势,公共卫生、医疗、教育、社会保障等社会体系还不完善,初次分配机制还不够不公平,再次分配机制还不够不健全,三次分配机制还不够不科学,矿产资源利用水平还不高,高耗能、高污染、高成本、低产出的粗放型经济还未从根本上转变,劳动密集型企业和依靠“劳动红利”的产业经济模式还占主导,区域经济发展还不平衡,地域经济发展成效还不显著,这些问题坚定了我们对当前中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定位不能动摇,坚持用科学发展观这一崭新的理论成果来指导我们的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
科学发展观以“以人为本”的科学社会主义发展主体论来定位当前中国经济发展模式。以人类利益、人民群众利益、具体“人”的利益为本,把改善民生、尊重民权、为民服务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谐社会的目标和共产党的执政思路、理念,切实作到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权为民所用。结合当前中国经济形势,谋求社会稳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具体应实施好以下几项内容:
1、坚持教育公益性,加大财政投入,健全学生资助制度,保障经济困难家庭和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接受教育,确保教育公平、公正、实效。
2、实施积极有效的就业政策,扩大就业规模,大力扶持中小企业,广开就业门路,着力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逐步提高扶贫标准、最低工资标准,同时以社会保险、社会福利、社会救助为基础,以基本养老、基本医疗、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重点,以慈善事业、商业保险为补充,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3、健全廉租房、经济适用房制度,加快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合理调整房价,建立城市住房长效机制,有序开展房地产开发,出台房产开发出地拆迁补偿法律,合理补偿被征用者,做到公开、公正、公平。
4、建设覆盖城乡的居民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医疗服务体系、医疗保障体系、药品供应保障体系,加大对中西部地区、偏远贫困地区城乡卫生医疗服务事业的财政投入,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快捷、廉价的医疗卫生服务,同时以政府为主导,慈善机构、各大企业赞助、民间募捐为补充,建立定点的免费医疗服务机构,给予那些贫困病患进行救治,真正做到人民群众病有所医。
5、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建立维护群众权益机制,努力实现教育、就业、经营、分配等社会公平目标。以法律为手段,从不同程度、不同方位、不同角度、不同层面来保障人的基本权利和基本需要,确保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科学发展观以“中国特色、与时俱进、统筹兼顾”作为科学社会主义发展的方法论来定位当前中国经济发展模式。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在借鉴前苏联、前东欧各社会主义国家和我国建国29年(1949到1978)的经验、教训的基础上,结合中国国情而提出的,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根据时代特征赋予了鲜明的中国特色。科学发展观正是中国特色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和在新时期下、新形势下的延续。科学社会主义是与时俱进的、科学发展观是与时俱进的。正因为如此,科学社会主义和科学发展观是崭新的、有活力的理论体系,是不断修正、完善的理论体系,是不断自我扬弃的理论体系。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必须坚持与时俱进的社会主义,暨科学社会主义。科学发展观在当前中国经济形势下指导中国经济建设,发展国内经济,最重要的方法就是“统筹兼顾”。统筹国内经济全面发展,兼顾对外开放;统筹区域经济持续发展,兼顾城乡经济双向发展;统筹沿海地区经济高质发展,兼顾粗放型经济转型;统筹落后地区经济快速发展,兼顾资源合理开发、生态环境保护;统筹国有经济健康发展,兼顾国有经济体制改革不断完善;统筹私有经济合法发展,兼顾带动更多人走上致富之路;统筹个体经济有序发展,兼顾不断深化市场经济体制、竞争机制改革;统筹行业经济协调发展,兼顾创建行业长效、公平、公正的竞争机制。
总之,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是符合科学社会主义发展内在要求的,是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是针对当前中国国内外经济形势的,是满足中国今后长期发展需要的。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心得:论科学发展观与科学社会主义(共2篇)]篇一: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心得:论科学发展观与科学社会主义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心得:论科学发展观与科学社会主义
科学发展观是中国共产党在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上提出来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内容是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实现方法是统筹兼顾,具体办法就是坚持“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科学发展观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所必须遵循的发展规律,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内在要求,对于中国当前社会经济发展有着深远的意义和重要的影响。在当前社会经济形势下必须坚持用科学发展观来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度”、“协调度”、“持续度”;必须坚持用科学发展观来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民群众的“满意度”、“幸福度”、“和谐度”;必须坚持用科学发展观来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执政党是否为国家、民族、民众谋取利益。
科学社会主义创立于十九世纪四十年代,是马克思、恩格斯运用辨证唯物主义的逻辑思维形式,在批判历代空想社会主义的基础上,以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揭示和发现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及当代资本主义经济运动规律,使社会主义从空想变为科学,从而提出的最科学、最革命、最实践的社会学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体系之中最为经典、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科学社会主义的提出标志着人类发展史上一个崭新纪元的到来,为无产阶级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最为基础的理论源泉,科学的论证了社会主义必然取代资本主义的历史趋势,科学的阐述了无产阶级埋葬资本主义、建设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伟大历史使命。
通过对科学发展观和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学习与理解,结合本次深入学习
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我对科学发展观与科学社会主义的关系有如下三点思考:
一、科学发展观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的丰富与发展
科学发展观是科学社会主义的发展观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体现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发展观的基本原则。科学发展观要求社会主义经济保持理性增长,既不同意限制财富积累的“零增长”,也反对不顾一切条件的过快、过头、过分增长,提出在相应的发展阶段内,以“财富”增长的方式和经济规模增长的度量,去满足人们自控、自律等理性约束下的基本生存需求,全力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调控人口增长数量和男女增长比例,全面提高国民的基本素质,维持和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家园,提高对各种不可再生资源的深度发现和合理利用的能力,集中智力谋求科技对于社会经济发展瓶颈的突破,有效治理经济发展后的废弃物排放,始终调控环境与发展的平衡,维系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二、科学发展观是科学社会主义的发展观在中国当代社会经济发展形势下的延续
科学发展观是根据中国国情,以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方法论为指导,总结了中国现代化建设的成功经验,摒弃了在改革开放过程中存在的过失,吸取了世界各国发展中的有益成果,深刻分析传统发展观的弊端,全面揭示科学社会主义发展观的内涵,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如何发展、怎样发展作出新的解答,这并非对马克思主义的背离,而是进一步的丰富和发展了我们党80多年来关于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心得:论科学发展观与科学社会主义(共2篇)] 发展的思想,是与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一脉相承的、全新的理论成果。我们党自改革开放以来,将发展的重心全部转移到经济建设上,一心一意谋发展,聚精会神搞建设,牢牢的把握住发展这
济发展成效还不显著,这些问题坚定了我们对当前中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定位不能动摇,坚持用科学发展观这一崭新的理论成果来指导我们的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
科学发展观以“以人为本”的科学社会主义发展主体论来定位当前中国经济发展模式。以人类利益、人民群众利益、具体“人”的利益为本,把改善民生、尊重民权、为民服务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谐社会的目标和共产党的执政思路、理念,切实作到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权为民所用。结合当前中国经济形势,谋求社会稳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具体应实施好以下几项内容:
1、坚持教育公益性,加大财政投入,健全学生资助制度,保障经济困难家庭和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接受教育,确保教育公平、公正、实效。
2、实施积极有效的就业政策,扩大就业规模,大力扶持中小企业,广开就业门路,着力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逐步提高扶贫标准、最低工资标准,同时以社会保险、社会福利、社会救助为基础,以基本养老、基本医疗、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重点,以慈善事业、商业保险为补充,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3、健全廉租房、经济适用房制度,加快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合理调整房价,建立城市住房长效机制,有序开展房地产开发,出台房产开发出地拆迁补偿法律,合理补偿被征用者,做到公开、公正、公平。
4、建设覆盖城乡的居民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医疗服务体系、医疗保障体系、药品供应保障体系,加大对中西部地区、偏远贫困地区城乡卫生医疗服务事业
的财政投入,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快捷、廉价的医疗卫生服务,同时以政府为主导,慈善机构、各大企业赞助、民间募捐为补充,建立定点的免费医疗服务机构,给予那些贫困病患进行救治,真正做到人民群众病有所医。
5、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建立维护群众权益机制,努力实现教育、就业、经营、分配等社会公平目标。以法律为手段,从不同程度、不同方位、不同角度、不同层面来保障人的基本权利和基本需要,确保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科学发展观以“中国特色、与时俱进、统筹兼顾”作为科学社会主义发展的方法论来定位当前中国经济发展模式。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在借鉴前苏联、前东欧各社会主义国家和我国建国29年(1949到1978)的经验、教训的基础上,结合中国国情而提出的,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根据时代特征赋予了鲜明的中国特色。科学发展观正是中国特色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和在新时期下、新形势下的延续。科学社会主义是与时俱进的、科学发展观是与时俱进的。正因为如此,科学社会主义和科学发展观是崭新的、有活力的理论体系,是不断修正、完善的理论体系,是不断自我扬弃的理论体系。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必须坚持与时俱进的社会主义,暨科学社会主义。科学发展观在当前中国经济形势下指导中国经济建设,发展国内经济,最重要的方法就是“统筹兼顾”。统筹国内经济全面发展,兼顾对外开放;统筹区域经济持续发展,兼顾城乡经济双向发展;统筹沿海地区经济高质发展,兼顾粗放型经济转型;统筹落后地区经济快速发展,兼顾资源合理开发、生态环境保护;统筹国有经济健康发展,兼顾国有经济体制改革不断完善;统筹私有经济合法发展,兼顾带动更多人走上致富之路;统筹个体经济有序发展,下页篇二: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心得:论科学发展观与科学社会主义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心得:论科学发展观与科学社会主义
科学发展观是中国共产党在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上提出来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内容是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实现方法是统筹兼顾,具体办法就是坚持“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科学发展观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所必须遵循的发展规律,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内在要求,对于中国当前社会经济发展有着深远的意义和重要的影响。在当前社会经济形势下必须坚持用科学发展观来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度”、“协调度”、“持续度”;必须坚持用科学发展观来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民群众的“满意度”、“幸福度”、“和谐度”;必须坚持用科学发展观来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执政党是否为国家、民族、民众谋取利益。
科学社会主义创立于十九世纪四十年代,是马克思、恩格斯运用辨证唯物主义的逻辑思维形式,在批判历代空想社会主义的基础上,以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揭示和发现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及当代资本主义经济运动规律,使社会主义从空想变为科学,从而提出的最科学、最革命、最实践的社[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心得:论科学发展观与科学社会主义(共2篇)]会学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体系之中最为经典、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科学社会主义的提出标志着人类发展史上一个崭新纪元的到来,为无产阶级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最为基础的理论源泉,科学的论证了社会主义必然取代资本主义的历史趋势,科学的阐述了无产阶级埋葬资本主义、建设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伟大历史使命。通过对科学发展观和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学习与理解,结合本次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我对科学发展观与科学社会主义的关系有如下三点思考:
一、科学发展观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的丰富与发展
科学发展观是科学社会主义的发展观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体现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发展观的基本原则。科学发展观要求社会主义经济保持理性
增长,既不同意限制财富积累的“零增长”,也反对不顾一切条件的过快、过头、过分增长,提出在相应的发展阶段内,以“财富”增长的方式和经济规模增长的度量,去满足人们自控、自律等理性约束下的基本生存需求,全力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调控人口增长数量和男女增长比例,全面提高国民的基本素质,维持和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家园,提高对各种不可再生资源的深度发现和合理利用的能力,集中智力谋求科技对于社会经济发展瓶颈的突破,有效治理经济发展后的废弃物排放,始终调控环境与发展的平衡,维系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二、科学发展观是科学社会主义的发展观在中国当代社会经济发展形势下的延续
科学发展观是根据中国国情,以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方法论为指导,总结了中国现代化建设的成功经验,摒弃了在改革开放过程中存在的过失,吸取了世界各国发展中的有益成果,深刻分析传统发展观的弊端,全面揭示科学社会主义发展观的内涵,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如何发展、怎样发展作出新的解答,这并非对马克思主义的背离,而是进一步的丰富和发展了我们党80多年来关于发展的思想,是与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一脉相承的、全新的理论成果。我们党自改革开放以来,将发展的重心全部转移到经济建设上,一心一意谋发展,聚精会神搞建设,牢牢的把握住发展这
科学发展观以当前中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社会主义方位论来定位当前中国经济发展模式。坚持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作为推进改革、谋划发展的根本依据,坚持以发展为
3、健全廉租房、经济适用房制度,加快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合理调整房价,建立城市住房长效机制,有序开展房地产开发,出台房产开发出地拆迁补偿法律,合理补偿被征用者,做到公开、公正、公平。
4、建设覆盖城乡的居民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医疗服务体系、医疗保障体系、药品供应保障体系,加大对中西部地区、偏远贫困地区城乡卫生医疗服务事业的财政投入,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快捷、廉价的医疗卫生服务,同时以政府为主导,慈善机构、各大企业赞助、民间募捐为补充,建立定点的免费医疗服务机构,给予那些贫困病患进行救治,真正做到人民群众病有所医。
5、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建立维护群众权益机制,努力实现教育、就业、经营、分配等社会公平目标。以法律为手段,从不同程度、不同方位、不同角度、不同层面来保障人的基本权利和基本需要,确保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科学发展观以“中国特色、与时俱进、统筹兼顾”作为科学社会主义发展的方法论来定位当前中国经济发展模式。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在借鉴前苏联、前东欧各社会主义国家和我国建国29年(1949到1978)的经验、教训的基础上,结合中国国情而提出的,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根据时代特征赋予了鲜明的中国特色。科学发展观正是中国特色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和在新时期下、新形势下的延续。科学社会主义是与时俱进的、科学发展观是与时俱进的。正因为如此,科学社会主义和科学发展观是崭新的、有活力的理论体系,是不断修正、完善的理论体系,是不断自我扬弃的理论体系。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必须坚持与时俱进的社会主义,暨科学社会主义。科学发展观在当前中国经济形势下指导中国经济建设,发展国内经济,最重要的方法就是“统筹兼顾”。统筹国内经济全面发展,兼顾对外开放;统筹区域经济持续发展,兼顾城乡经济双向发展;统筹沿海地区经济高质发展,兼顾粗放型经济转型;统筹落后地区经济快速发展,兼顾资源合理开发、生态环境保护;统筹国有经济健康发展,兼顾国有经济体制改革不断完善;统筹私有经济合法发展,兼顾带动更多人走上致富之路;统筹个体经
济有序发展,兼顾不断深化市场经济体制、竞争机制改革;统筹行业经济协调发展,兼顾创建行业长效、公平、公正的竞争机制。
5.论科学发展观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系 篇五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仅是一个漂亮的口号,而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和谐社会涉及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等多重关系,涵盖了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及人们日常生活等各个方面。
食品安全同样是个综合性概念,具有社会学、政治学、经济学和法律上的考量。它首先客观反映的是在种植、养殖、生产加工、销售、消费等环节的食品卫生、质量和营养等相关方面的内容。作为社会学概念的食品安全主要是指社会治理。作为政治概念的食品安全,是政府对社会最基本的责任和必须做出的承诺。作为法律概念的食品安全,国际上从社会系统工程建设的角度出发,正逐步以食品安全的综合立法替代卫生、质量、营养等要素立法的趋势。《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指出,要切实“加强食品、药品、餐饮卫生监管,保障人民群众健康安全”,并将此作为社会事业建设的重要内容,这对政府食品监管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和基本目标。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健全现代市场经济的社会信用体系”,这是我国完善市场经济体制、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之一。市场经济的实质就是信用经济,良好的社会信用体系是建立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重要保证,是促进经济健康持续发展的先决条件,同时也是社会不断进步的重要标志。加快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不仅是维护广大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需要,也是构建和谐社会、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和支撑系统。
一、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的意义
“政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品安全关系到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关系到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关系到党和政府的形象。食品安全监管责任重于泰山,做好食品安全工作意义重大。目前我省食品安全状况还是不容乐观的,一些深层次的问题尚未能根本解决,食品安全形势依然严峻。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是食品安全的治本之策和长效机制。现实生活中个别食品生产经营企业,利欲熏心,不按标准生产甚至在食品生产中掺杂使假、以次充好,尤其是滥用食品添加剂和非食品原料加工食品的问题非常突出。从实际情况看,这些问题主要并不是因为这些企业的生产技术条件落后所造成的,而是少数生产经营者丧尽天良,见利忘义,造假售假所致。要从根本上解决食品安全问题,必须从最基础的、最根本的建设抓起。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以培养食品生产经营企业遵纪守法为核心,通过相应的制度规范、运行系统和运行机制的建设,实现褒奖守信、惩戒失信,从而全面提高食品安全水平,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二、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意义
和谐社会的内容和要求是十分丰富的,体现在社会建设的各个方面。但无论是社会本身的发展还是满足人民群众的基本要求,社会公共安全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最基本的内容和保障,而食品安全是我国社会公共安全的重要内容。关注食品安全,就是关注人的生命健康,就是尊重人、关爱人,是和谐社会本质的生动体现。反思引起全社会广为关注的阜阳劣质奶粉等一系列食品安全事件给公众带来的消费恐慌,可以看出食品安全还关系到社会稳定和人心凝聚、关系到党和政府的形象和威信,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食品安全
是人民群众最基本的生命健康需求,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基础。如果说我们连这一基本需求都满足不了,那根本就谈不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了。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是完善食品安全监管的重要内容,也是全面提高食品安全水平的治本之策。加快推进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有利于进一步规范食品市场经营秩序,建立起新型的食品安全治理机制,实现食品行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有利于促进经济的协调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加强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是保障食品安全的长效机制和治本之策,是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构筑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加快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有利于从根本上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三、构建和谐社会加快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需要注意的问题
构建和谐社会是以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法制经济为基础。研究和谐社会构建的信用基础,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与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密切结合起来,建设以食品安全信用体系为保障之一,以和谐社会为社会状态内核的社会主义社会,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促进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推动和谐社会的构建。
(一)完善法律法规体系
一个体系的建立离不开法律作为保障。通过制定食品安全信用法律法规,可以用国家的意志强制赋予食品安全信用体系以相应的法律地位、确认食品安全信用体系中各项制度的普遍法律效力、明示食品安全信用信息的权威性和指导作用。在我国现行的法律体系中,体现诚信原则、确立信用机制的法律法规无论在总体上还是在食品行业专门领域都偏少,有待于进一步的完善。
(二)加强道德教育
在食品安全信用体系中,道德约束和法律建设相辅相成,互相促进。道德和法律相比较,在食品安全的覆盖领域方面要比后者广泛得多,可以弥补法律规范的不足。政府应在食品行业大力开展道德教育和加强宣传教育,提高企业主的诚信意识和责任意识,使他们认识到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对社会、企业本身的重要性。精心组织食品安全法律知识、社会信用基础知识、食品安全事故案例和食品放心工程等的培训教育工作,切实提高企业的信用知识水平,为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提供思想保障。
(三)加强公平氛围的建设
政府在建立我国食品安全信用体系时,越注重营造公平氛围,就越能够为信用体系打下坚实的基础。在对食品企业的责任追究以及信用权益保障上,政府应当一视同仁;信用信息的收集、记录和使用单位应当遵循公正、规范的原则,客观中立;奖优惩劣,在政策扶持、权利义务分配上不搞平均主义;要避免在信用体系建立过程中,发生食品企业间以大欺小、相互贬损的事件。
(四)建立统一的信用控制体系
加快制定统一的信用统计指标和评价规范,按照规范要求对部门信用信息资源进行整
6.论科学发展观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系 篇六
农村经济发展是构建农村和谐社会的主要特征。所谓的构建农村和谐社会就是指将农村中的文化、经济、政治等各个方面进行全面的发展,再此过程当中要将人和自然等生态建设和谐的进行发展。而农村经济的发展与农村的和谐社会是一体的,只有农村经济稳定发展了才能构建和谐的农村社会,只有农民不再为吃饱穿暖而担心,注重精神上的建设以后农村社会才能得到真正的和谐的建设。所以农村经济发展的程度是农村和谐社会的主要特征。想要构建农村和谐社会就必须发展农村经济[2]。
2.2农村经济和构建农村和谐社会相互渗透、相互存在
人类的社会是由一个多元素构成的世界,有经济、文化、环境、政治等。只有将人文社会和生态换将相结合,相均衡才能和谐的发展。想要构建和谐农村社会就必须将农村的经济搞好,因为大力的加强农村经济发展本身就是构建和谐农村的一个组成部分。只有将两者的关系处理好才能将是两者齐头并进,只发展好两者之一而忽略另一方面的话就不会得到好的结果。只发展经济而不注重农村其他方面的和谐发展,会出现一边倒的情况。而不注重农村的经济发展一心想要构建和谐农村社会的话就会出现发展不均衡、不整体、不全面的问题。所以农村经济发展和构建农村社会是相互渗透,相互存的关系,两者偏一不可。
2.3农村经济发展是构建农村和谐社会内在属性
7.试论和谐文化与和谐社会的关系 篇七
和谐文化, 是指以崇尚和谐和追求和谐为价值取向的思想文化。建立和谐文化可以为建立和谐社会提供广泛的社会思想基础, 也就是说, 和谐文化的构建与和谐的社会关联是十分密切的。因此可以说, 凡是促进社会和谐、有利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文化范畴的, 都可以统称为和谐文化。和谐文化是促进和谐社会持续发展的必要保障与基础, 是大前提, 是重中之重。所以可以一言以蔽之:和谐文化是整个和谐社会之中枢与灵魂。和谐文化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和必然, 所以, 这就需要我们全党和全社会的齐心努力和精心打造。基层群文工作首当其冲。这是一个功在当代, 利在千秋的功业与国家昌盛平安之大计。大力发展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相适应的和谐文化, 充分发挥对人的启迪、引导、教育, 营造健康、和谐、文明、进步的社会氛围, 即通过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起到相辅相成, 互为促进的良性递进作用, 同时会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有力的思想保证、强大的精神支撑, 以及坚实的道德基础和良好的文化基奠。
一、和谐文化是全党全社会的重要思想理念
近年来从党中央提出的建立和谐世界的政治理念来看, 就
者, 舞蹈的开始、中间的变换及结尾, 均由打锣者指挥。表演“农乐舞”时, 必须有一位打旗的人, 旗上要写“农者天下之大本也”八个大字, 站在打锣者之前, 尽情舞动, 满怀豪情。在“农乐舞”的表演中, 没有演员和演奏者之分, 一般都是演员一边演奏一边舞蹈。在“农乐舞”的乐器编组中, 过去一般分为大编组、中编组、小编组等。大编组包括铜锣、铮、大鼓、小鼓、洁鼓、长鼓、大平箫、嗽、螺角等乐器的演奏者53人, 另外还有令旗、杂色等。“农乐舞”的音乐具有独特的多样旋律, 称作“十二拍”。“十二拍”是按照舞蹈构成的方法排列的, 并以此规定它的舞蹈运作和构图。
改革开放以来, 这支队伍不断改善, 不断交流, 最后形成了有着荣兴朝鲜族特色的“农乐舞”, 把庆丰收的喜庆、欢快之情融于其舞蹈中, 从而形成独特的表演形式。“农乐舞”有着相对稳定的传统程式, 但又不完全受传统程式的限制。在“做周”“回甲节”“回婚节”等朝鲜族活动时, 因受表演场所及参加人员的局限, 就没有入场、走队形的必要。因此, 表演程式相对发生变化, 因地制宜, 因情而变。
现在经过改善最主要表现形式即“长鼓”“象帽”“花扇”, 而且10几人即可演出, 形成了有自己特色的农乐舞。这支队伍自编、自导、自演、自创品牌, 表演节目花样翻新, 表演内容独树一帜。
三、农乐舞的传承与保护
“农乐舞”作为一种民间艺术, 历史悠久, 世代传承, 经久不衰, 是朝鲜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体现, 具有一定的历史价值。同时它既能表现生动活泼、热烈火爆的欢乐气氛, 又能体现出一种奋发向上、昂扬积极的气概, 使人们心情得到愉悦和升华, 为充分体现了共产党人站在世界的高度构建人类和谐文化的宽阔胸襟。自2005年以来, 胡锦涛同志多次在国际场合阐述了关于建设和谐世界的宏伟思想。他在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上曾强调:坚持走和谐发展的道路, 推动建设一个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人类和谐世界。在国内, 中国共产党也提出了建设和谐社会的治国理念。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我们要“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把社会和谐作为我们党和国家不懈奋斗的目标, 并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出全面部署。十六届六中全会的“决定”是全国人民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行动纲领。自古以来, 人们都向往建立一个美好和谐的“大同世界”, 但数千年过去了, 那只是人们的一个美好却空洞的愿望而已。只有在今天, 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 才真真正正地一步一步地把它变为现实。
其实, 建设和谐文化本身正是发展人类的先进文化。作为个体人的成长和进步, 都需要有正确、远大的理想信念作引导;社会和谐与发展, 也需要有一个毅志坚强、具有崇高理想信念的群体共同来打造。文化工作是做人的工作, 文化建设的主要任务是塑造人的精神。文化往往是在人们自觉不自觉的参与中获得精神的陶冶、心灵的净化和情感的升华, 这是文化的内在优势。加强文化建设, 发展全社会健康向上的先进文化, 对于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 引导广大人民群众正确认识社会发展规律, 正确认识国家的命运和前途, 进一步坚定对社会主义的信念, 增强对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信心, 增强党和政府的信任, 使全体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 从而建设和谐社会是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发展和谐文化, 有利于形成与构建
人们带来无限欢乐和喜庆, 具有浓郁的娱乐价值。它作为一民间民族艺术具有交流性、灵活性、多样性。在朝鲜族人们心里是任何一种娱乐形式都无法替代的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
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 随着时代的发展, 人们的工作节奏, 生产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都在发生相应的变化, 年轻一代对于老套、土气的一些文化传承有渐行渐远之势。
这就要求我们把“农乐舞”的传承和保护提到日程上来。值得庆贺的是在改革开放以来, 荣兴朝鲜族镇为“农乐舞”的保护和发展投入了很多人力和物力。近年出资20多万元翻新了文化中心, 每年都出资组织队伍, 让这支队伍不断改善和加强, 不断进行交流, 形成了具有荣兴朝鲜族特色的“农乐舞”。这支久经磨练、远近闻名的舞蹈队伍, 经常活跃在盘锦的大地上。曾多次参加盘锦市、大洼县举办的舞蹈比赛, 获得各种奖项。
现在“农乐舞”已成为盘锦市非物质文化遗产, 并具备申报辽宁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条件, 正在申报中。“农乐舞”传承的代表人物有五位他们是:崔石顺 (女) 、宋太英、张明岩、李永浩、吴松子 (女) 。代表性传承人为吴松子 (女) 。
为了保护“农乐舞”这一文化遗产应该进一步的采取保护措施, 以把“农乐舞”传承下去。
首先要各级政府及文化部门要高度重视, 提供必要的帮助;其次各级文化部门要收集、整理保护以前的成果, 收集相关资料特别是录音、录像资料, 要利用新闻媒体扩大对外宣传;再次是保护传承的积极性, 以老带新, 在表演技巧等方面也要创新发展, 要积极争取社会扶持, 多组织演出活动, 不断地培养新人, 做好新老交替。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相适应的思想道德基础和精神文化基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是一种美好的社会理想, 也是一种和谐的文化状态。和谐文化是社会和谐的精神归依, 这是人类大同世界的必然。社会主义核心文化的核心价值取向, 是引导全社会树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 通过共同的理想和观念, 把全国人民凝聚起来, 形成万众一心、共创和谐的强大势众力量, 为构建和谐社会做好充充的精神准备, 从而打下坚实的思想基础;和谐文化的建设重在倡导和谐精神, 培育和谐理念, 坚持和实行互助、合作、团结、稳定、有序的社会准则, 在这一过程中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 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强大的道德支撑, 打牢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思想道德基础;建设和谐文化, 还有利于丰富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 为和谐社会奠定精神文化基础。没有文化的和谐,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想信念就会缺失, 道德基础就会动摇, 和谐社会的建设也就无从谈起。
二、和谐文化为建设和谐社会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
文化是人类文明的重要标志, 也是一个民族和国家赖以生存发展的重要根基。文化作为经济和政治在观念形态的反映, 作为一种精神力量, 在社会生活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人类的社会文化系统可划分为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三种不同的层面, 他们相互关联、彼此作用, 共同构成人类文明演进的精神形态。马克思主义认为, 物质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也是推动文化发展的根本力量;但文化在受生产力的制约和决定的同时, 又能够以巨大的反作用推动或阻碍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因此, 文化能够为经济政治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强大的精神推动力, 为民族的复兴和壮大发展提供丰富的精神源泉。
世界许多国家的发展证实, 单靠物质财富的充裕并不意味着实现国家的现代化, 一个富得流油但精神贫乏的国家很难称得上是世界强国。因此,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兴盛和壮大, 不仅要靠经济的腾飞和物质财富的增长, 而且要依靠先进文化来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中国共产党的历史证明:如果没有社会主义的文化理想和信念, 没有马克思主义的文化理想和信念, 没有马克思主义的强大精神力量为指导思想, 就不可能在它诞生之后的28年中战胜各种艰难险阻, 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更不可能领导中国人民致力于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 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发展。社会主义文化是符合人类社会发展的方向, 体现社会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代表最广大人民最根本利益的先进文化。在全面建设和谐社会的过程中, 社会主义文化不仅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而且在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 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 提高人民群众的民族自豪感和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责任感等方面, 将显示日趋重要的作用。
三、和谐文化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道德基础
当前全社会的市场经济潮涌, 不仅泛滥了一些沉迷低调意识的追求, 同时在市场经济的约束下, 也使人逐渐形成一种道德人的属性。影响市场经济运作的要素, 除了经济行为之外, 还与社会政治、伦理、文化有着直接和间接的相映关系。作为现实中的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人, 都具有社会属性和思维属性。而道德修养既是人精神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也是精神追求的重要目标之一。因此, 人的社会属性和精神属性就构成了人类道德升华的内在动力。而道德要素是人的经济活动中不可排除的一个内在因素。人的经济活动要获得最大利益, 必须在有效运行的市场经济秩序中进行。而维系和调控市场经济秩序的有效手段是制度、法制、政府宏观调控和道德规范。道德规范虽然是“软”调控, 但却是基础性的东西。试想, 如果人们普遍缺乏伦理道德追求和规范, 即使有再好的法律、法令和制度, 市场秩序也必然紊乱。因此, 一个市场经济的社会是否和谐, 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体社会成员的道德素质。构建和谐社会, 离不开道德建设。道德建设是通过教育和社会舆论来提高社会成员的思想认识和道德觉悟, 赋予人们以道德自律的行为准则和精神力量。道德建设见之于个人, 则是道德修养。道德修养, 是人生修养的一种崇高境界。因而, 道德建设是维护社会秩序、规范人们思想和行为的重要手段, 德治因此成为一种重要的治国方略, 是实现社会和谐的重要途径。有了良好的道德素质, 人们就会自觉地知荣明耻, 遵纪守法, 也就有利于建设一个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四、和谐文化为构建和谐社会营造文化必备条件
文化是有形的, 是可感知的, 也是可触摸和心领神会的。无论是物质性质的文化, 还是精神性质的文化, 它们的内涵与外延都是具有一种不可替代性的作用——渲染、启迪、影响、教化;思忖、类比、扭转、颠覆等等。所以说, 坚持弘扬什么本质性的文化, 就是积累营造什么样的社会意识形态。
和谐文化属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范畴, 必须坚定不移地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和谐文化的根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内在精神之魂, 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基石。文化从属社会政治, 也服务社会政治。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政治标准只有一个:服务社会, 引导人民, 积极向上, 健康有为。
文化需要载体, 载体需要建设。文化工作重在建设。和谐文化更是一项建设性很强的工作。坚持重在建设, 也是我们党推进文化工作的基本指导方针。要首先围绕和谐文化主题, 以培养和谐精神的树立, 和谐理念为目标, 搞好思想建设、设施建设、队伍建设等软硬件建设。
基层是文化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又是广大人民群众感受和谐文化阳光的深情沃土。和谐文化建设重点在基层、活力在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重点和难点也是在基层。为突出强化基层文化工作这个重点, 一定要把各级文化调研、指导、培训辅导工作重心下移到基层第一线。深入基层, 服务基层, 让和谐文化的种子在基层生根、发芽、开花, 早日结出丰满的和谐之果。
我党提出的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 可以说是体现和谐文化的典范。坚持以人为本, 让发展的成果惠及人民, 这是建设和谐社会的根本。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发展,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 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文化工作前程似锦, 建设和谐文化任重道远。文化具有双重属性, 既有社会属性, 又有经济属性。反映在文化的功能上, 一方面体现为文化对经济的反作用。最大限度地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生活需要, 是做好群众文化工作的最终体现。所以说, 我们要拥有一大批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为社会主义服务, 无限忠诚于党的群众文化事业的热心人。在工作中始终坚持党的“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 大力弘扬群众文化工作精神, 大力发展基层的群众文化事业, 以高度的历史责任感和政治责任感, 努力创作生产出思想性、艺术性相统一的艺术精品。用最好的精神食粮奉献给社会, 奉献给人民。要立场坚定地坚决抵制一切反动腐朽文化的滋生与蔓延, 将“黄、毒、赌”彻底铲除, 真正创造出一方水土上的和谐文化。
8.论科学发展观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系 篇八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社会主义本质论;继承;创新
中图分类号:0619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589(2009)10—0032—02
一、社会主义本质论与科学发展观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渊源
科学发展观与社会主义本质论都把发展生产力作为主题。马克思曾指出,社会主义是“在保证社会劳动生产力极高度发展的同时又保证人类最全面的发展的这样一种经济形态”。在马克思看来,首先应该发展生产力,经济是社会的基础,没有经济的发展就不会出现政治和文化的发展。马克思主义认为,生产方式的矛盾运动推动着社会的发展和变革,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构成特定的生产方式,生产力在社会发展过程中起着决定作用。“人们所达到的生产力的总和决定着社会状况”。社会主义是“以生产力的巨大增长和高度发展为前提的”,他还指出,人的全面发展是历史的产物,归根到底是社会生产力的产物,如果没有生产力的极大增长和高度发展这个前提,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没有任何意义。
科学发展观与社会主义本质论都以“人”的发展为最高命题。社会主义本质论中虽没有提到一个“人”字,但与“人”的发展有密切联系。马克思、恩格斯进一步指出,“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再次强调,“未来社会”(指共产主义社会)是“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由此可见,未来社会的本质规定是在自由人的联合体中实现人的全面和自由发展。
二、科学发展观对社会主义本质论的继承发展
(一)科学发展观与社会主义本质论都以发展生产力为首要任务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和国家工作的重心转移到了经济建设上来。邓小平对社会主义及其建设规律的探索亦是围绕这一中心进行的。社会主义本质论将“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最根本的任务提了出来。邓小平同志认为,“在社会主义国家,一个真正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在执政以后,一定要致力于发展生产力,并在这个基础上逐步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他也之所以如此强调发展生产力和经济发展的速度,就在于他对经济决定性作用的科学认识和深刻把握。
科学发展观在继承发展了社会主义本质论的同时,强调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胡锦涛指出,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但中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没有变。在“两个没有变”的基础上,如何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更高的阶段?只能靠发展生产力、发展经济。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就是对邓小平关于“发展是硬道理”思想在新形势下的重申,是对中国国情和现阶段的主要任务的科学判断,是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的又一次深化。
(二)科学发展观与社会主义本质论都以实现共同富裕为发展的根本目标
1980年邓小平同志在会见几内亚总统杜尔时就郑重指出,“社会主义不是少数人富起来、大多数人穷,不是那个样子。社会主义最大的优越性就是共同富裕,这是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一个东西。”可见,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论的最终落脚点是为了实现共同富裕。共同富裕在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的表述中占有重要地位,它决定着中国社会主义的前途和命运,违背它就会偏离社会主义的方向。
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作为实现社会主义本质的全新理念,坚持了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价值取向。科学发展观指出,社会主义社会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全面发展、进步的社会,同时强调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的全面发展。坚持协调发展,重点是协调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各种关系。科学发展观中的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旨在于解决城乡发展和地区发展不平衡问题,是实现共同富裕的重大战略举措,与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是完全一致的。可持续发展,是科学发展观强调的又一重要方面。在发展过程中既要考虑当前发展的需要,又要考虑未来发展的需要,不以牺牲后代人的利益为代价来满足当代人的利益,坚持走文明发展的道路。这无疑会对加快推进共同富裕的历史进程起到巨大的促进作用。
(三)科学发展观与社会主义本质论都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终极价值追求
社会主义本质论的内容与“人”的发展有密切关系,“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讲的是生产力,而人是生产力的主体;“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强调的是生产关系,而生产关系本质上是生产过程中人与人之间的地位和相互关系;“最终实现共同富裕”作为最终目标,是人民生活要共同达到的水平。可见,社会主义本质论强调人的发展,其中共同富裕代表了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蕴含了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价值追求。
科学发展观明确提出以人为本,强调我们发展经济的目的就是为了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并把满足人民的各项需求、实现人民根本利益和人的全面发展统一起来,实现了目标与过程、科学与价值的有机统一,实现了理论、价值与建设实际的紧密结合,发展完善了社会主义本质论所蕴含的以人为本的思想。正如胡锦涛总书记明确指出的,坚持以人为本,就要始终坚持站在人民的立场上;要始终信任和依靠人民群众;要始终诚心诚意地为人民群众谋利益。这就把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论这就把社会主义本质论中关于以人为本的思想进一步发展到更高的境界,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的新飞跃。
三、科学发展观对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深化创新
(一)科学发展观丰富发展了社会主义本质论关于发展的思想,促进了发展理念的创新
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本质论与科学发展观都强调发展,但两者的侧重点有所不同。前者发展重点是解放与发展生产力,后者发展重点是如何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在中国发展史上,科学发展观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社会主义本质论尽管也包括了这些思想,但没有把全面、协调、可持续与发展联系起来作为一个整体加以表述。科学发展观提出的具有丰富内涵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在全面的社会维度上延伸和丰富了社会主义本质论的内涵。一是强调了生产力的发展必须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原则;二是强调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统一,以社会“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经济社会全面发展进步为总体目标,以“五个统筹”为具体方略,以“文明发展道路”为根本路径。科学发展观强调中国的发展,要走全面、协调、可持续之路,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相统一的发展道路。这些,从社会本质构成到具体运行层面,全面展开
和深化了社会主义本质论关于社会主义如何发展的思想,并且使科学发展观本身表现为社会主义发展的具体战略方针。科学发展观解决的是怎样更快、更好并且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可见,科学发展观丰富和发展了社会主义本质论关于发展的思想。
(二)科学发展观丰富发展了社会主义本质论关于效率与公平的思想,彰显了发展模式的创新
改革开放三十年以来,我们坚持社会主义本质,发展社会生产力,解决了企业、部门、地区内部及其之间的平均主义、“大锅饭”问题。但就全国来看,东部沿海城市发展较快,西部地区还比较落后,城乡差距和居民收入差距持续扩大。坚持效率与公平的思想,创新发展模式已成为时代发展的需要。
社会主义本质论坚持了效率与公平的统一。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强调的是效率;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实现共同富裕,强调的是公平。科学发展观丰富和发展了社会主义本质论关于效率与公平统一的思想。科学发展观的主题是发展,强调的是效率。科学发展观中强调的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强调的是公平。社会主义本质论以生产力的为本位的发展观,它更多地强调效率。“五个统筹”以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发展为内容,以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整体推进为目标,以经济、社会、自然协调发展为途径,着眼于全面发展,反映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客观规律,体现了社会主义社会全面发展的战略构想。科学发展观就是要通过发展模式的创新,实现社会的公平公正,从根本上解决发展不平衡的问题。
(三)科学发展观丰富发展了社会主义本质论关于以人为本的思想,达到了发展目标的创新
社会主义本质论提出社会主义的目的是为了人们的共同富裕,其所强调的共同富裕、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也关注人的发展,但没有把坚持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发展的核心,在理论E没有把人的需要上升为发展的首要目的。因而在实践中往往重视经济发展速度,轻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重国家和集体利益,轻公民个人的权力和利益;重制度和生产关系的变革,轻人的发展要求等,不利于社会的发展。
9.论科学发展观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系 篇九
繁荣和发展哲学社会科学事业与人的现代化
几个世纪以前,英国哲学家培根就提出了“知识就是力量”的著名命题.人类的知识体系,不仅包括自然科学和技术,而且也包括社会科学和哲学.但长期以来,我们习惯于只把自然科学和技术当作科学,偏重于科技发展,大学教育也偏向理工导向,形成了重理轻文的格局,社会科学研究的.条件、环境和支持力度根本不能与自然科学同日而语.
作 者:胡伟 作者单位:交通大学教授刊 名:探索与争鸣 PKU CSSCI英文刊名:EXPLORATION AND FREE VIEWS年,卷(期):“”(6)分类号:C1关键词:
10.论科学发展观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系 篇十
产关系的性质,是区别不同生产关系类型的主要标志。在一个社会形态中,生产资料所有制不可能是单一的,而是以一种所有制占统治地位,同时并存着其他所有制形式,居于统治地位的所有制形式决定该社会经济形态的性质。
要了解他们的本质区别我们必须先对其进行认识和了解。
首先: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实质是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的雇佣劳动制度。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资本运行的前提条件。劳动者拥有劳动力所有权与丧失生产资料、生活资料,是劳动力成为商品的重要条件。劳动力商品的特殊性在于它的使用价值,劳动力的使用过程能够创造出比自身价值更大的价值,即剩余价值。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中,剩余价值被资本所有者占有。依据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剩余价值生产中的不同作用,生产资本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剩余价值率是剩余价值与可变资本的比率。工资是劳动力价值或价格的转化形式。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是剩余价值生产的基本方法。追逐超额剩余价值是个别资本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动力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商品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商业利润、利息、银行利润、地租等是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土地,资金,生产技术等生产资料掌握在占人口绝对小比例的资本家手中。他们凭借所掌握的生产资料雇佣社会上的自由劳动力进行生产。他们进行生产的资本流通公式为g-w-g·(g·既是资本家们追求的剩余价值)
而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实质是以生产资料公有制和按劳分配为基础,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实现共同富裕。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本质体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最终实现目标。在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中,剩余产品由劳动者共同占有,并为社会的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提供物质条件。
其次:进入二十世纪之后,随着社会主义的发展,社会主义国家的不断崛起,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家和经济学家们慢慢的认识到社会主义的优越性。他们逐渐的利用马克思主义对于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简介以及社会主义对于经济危机的解决方案解决一些资本主义经济生活中的问题。在表面上缓解了资本主义社会中资产阶级和广大无产阶级的矛盾。可以说现代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上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
他们利用股份制公司股权高度分散化,部分劳动者掌握少量的股份:法人持股率上升,个人持股率下降;提高劳工待遇实行以劳动力最低价值为基础的最低工资标准,而且实际工资总体上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劳动者不仅仅可以享受8小时工作日制度和一周五天工作日,另外还有不少企业实行带薪休假等制度。
如美国政府在进入20世纪来多次降低税率,得到了人民的欢迎。但是究其本质还是为了减少高收入阶层(资产阶级)所缴交的费用。最后导致国家税收减少,用于社会福利方面的资金大幅减少。又如现今欧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一方面要求发展中国家开放其贸易市场一方面却限制其他国家进入其农产品进口领域并且给予本国农业生产者以高额补助。其原因也是为了满足本国资本家在电子业的领域出口利益最大化和农业领域在本国取得更大的利益所作出的决定。但是限制竞争意味着资本家可以获取更多的利润,每年的税收支出中总是有一部分的资金用于补助那些富裕的农产品生产者。
劳动力再生产条件的改善,有利于解决生产过剩、需求不足的矛盾,有利于缓和劳资冲突和社会分配不平等的矛盾,也有利于资本主义的理论得到实现。但是我们必须看到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的表面上的改善,阶级矛盾的缓和并没有改变其生产资料所有制这一生产关系的存在。现在社会中资产阶级正用着更加隐蔽的方式剥削着无产阶级。
再次:关于社会主义本质邓小平同志在1992年南巡中曾经做过科学的概括“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级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这是从生产力、生产关系、和社会主义最终要实现的目标这三个方面上认识社会主义,使得我们对于社会主义的本质认识的更加全面更加科学。
11.论科学发展观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系 篇十一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构建;和谐社会
Abstract:Setting up science developing a Taoist temple,structuring harmonious society is seventeen big ictuses. Structure harmonious society, any unit , branch being duty-bound. The analytica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library is in the main body of a book structuring advantage in harmonious society, sets forth the significance structuring the harmonious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library and harmonious social development , brings forward the measure structuring the all-direction harmonious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library , reaching the harmonious development realizing a library, to promote development of harmonious society ultimately.
Key words: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library;Structure;Harmonious society
树立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是十七大的强音。进入21世纪知识信息时代,知识与信息成为推动社会经济与文明发展的核心,作为知识信息聚集、存储、传递、扩散中心的高校图书馆,对把知识与信息转化为生产力,推动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的高速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具有不可取代的优势。
一、高校图书馆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优势
1.信息资源优势
(1)内容丰富,形式多样
高校图书馆收藏有古今中外的印刷型文献资源和丰富的网络信息资源,是人类巨大的知识宝库。高校图书馆随着信息化、网络化、自动化的发展,正加快从传统的以纸质印刷型图书馆向以印刷型、电子型和网络化结合的数字图书馆、复合图书馆和智能图书馆转换步伐,文献信息不仅包括以图书、期刊、报纸、文集等纸质文献,还包括缩微文献、光盘、电子图书、电子期刊、网络数据资源、网络导航库、自建特色数据库等数字文献,文献信息不仅载体形式多,而且内容信息量大,信息更新快,检索途径便捷,可以满足不同层次、不同需求用户的信息需求。
(2)学科信息强,科技含量高
在知识全球化的今天,“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人们越来越认识到科学技术在发展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方面的重要性。高校图书馆是为高校各专业、学科教学和科研服务的,馆藏文献信息专业性强,内容全面系统,科技含量较高,而且随着各个学科的互相渗透、互相影响,交叉学科、边缘科学、应用科学的新兴与发展,推动高校图书馆馆藏建设,不仅有大量的学科文献信息,还包括大量的国内外科技报告、专利文献、政府报告、会议文献等,文献信息资源多元化,更新快,学科前沿知识科技性强,这可成为地方经济建设文献的基础和信息保障来源。
2.服务优势
知识更新的加快,信息资源的自动化、网络化、智能化的出现与发展,导致高校图书馆的服务理念、服务手段、服务内容和服务技巧不断创新和完善,为图书馆的服务注入了新的活力,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服务机会。
3.情报信息人才优势
高校图书馆拥有一支具有复合知识结构的较为稳定的图书情报服务队伍。高校图书馆是学校的文献信息中心,是为教学和科研服务的学术性机构,是学校信息化和社会信息化的重要基地,因此,图书馆员的图书情报和信息处理能力和服务能力,不仅对图书馆的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学校的教学与科研的水平,影响着为社会进行信息服务的能力。馆员的定位不仅是“热情、耐心、周到”的服务人员,更是信息全球化、网络化环境中的“信息导航员”“网上冲浪员”。面对新形势的需要,学科馆员制、馆员首问制等在各高校推行与发展,促进馆员适应时代的发展。图书馆馆员要不断更新和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不仅要掌握深厚的图书情报知识,而且需要至少一门专业科研领域的学科知识,能够准确分析、判断信息的质量及利用价值,熟练掌握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操作与应用,以及熟练的外语应用,对网络信息进行开发、维护、检索、存储和传递。
二、构建和谐图书馆与社会和谐发展的意义
和谐是我国传统文化中具有代表性的观念,是事物存在的最佳状态,也是一切美好事物的共同特点。高校图书馆作为公益性的知识服务机构,关系到高校教学科研水平的提高,它是实现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它对推进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是支撑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基石。随着高校事业的发展和人们受教育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图书馆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它已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和谐图书馆也将是未来图书馆发展的方向和趋势,因此构建和谐图书馆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三、构建全方位和谐高校图书馆的措施
1.和谐建设,营造人性化的借阅环境
在现代高等学校中,高校图书馆的地位和作用日益突出,它不仅是高校教学和科研服务的学术性机构,高校的文献信息中心、创新的知识源泉,而且是高校办学实力的一个显著标志。构建和谐高校图书馆,营造人性化的借阅环境是起点,是基础。很难设想一个空气污浊、光线暗淡、拥挤嘈杂、馆藏文献稀少、设备配置落后的场所会令读者流连忘返。因此,高校图书馆的建设不仅要外观漂亮大气、宏伟、雄壮,而且在内部装饰、馆藏布局、设备配置等各方面都应人性化设计,为读者营造明快、清新、幽雅、整洁的人性化阅读环境,使读者轻松和谐地进行知识、信息的获取,全方位地感受环境与人的亲和力。
2.和谐的管理,对图书馆员工实施人性化管理
所谓对图书馆员工实施人性化管理,就是坚持“图书馆员工第一,以图书馆员工为中心”,明确图书馆员工在图书馆管理中的主导地位,以尊重员工、爱护员工、关心员工为出发点,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营造融洽和谐的工作氛围,为构建和谐高校图书馆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总之,高校图书馆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大有用武(下转第181版)(上接第180版)之地。只要牢记以人为本的办馆思想,只要充分发挥高校的信息资源优势,注重图书馆社会功能、文化功能、教育功能的展示,加强全体馆员的综合素质建设,提高知识服务的技术与能力,不断推出创新的服务理念、服务形式、服务内容、服务项目、服务举措。明确建立为构建和谐社会的努力方向,在这个伟大的和谐社会建设工程中作出自己的贡献。与此同时,我们清醒地认识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大家的责任,高校图书馆是知识的殿堂,是人类先进文化的聚集地,在新的发展需求下,把“以人为本”落实到实处,就能实现高校图书馆的全面和谐,为构建和谐社会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陈建忠.CALIS与大学城图书馆文献资源共享[J].图书馆学刊,2006(1).
[2]胡群策.论21世纪高校图书馆服务[J].大学图书情报学刊,2005(3).
[3]王本玉.充分利用馆藏资源,发挥文化素质、教育基地作用[J].图书馆,2005(1).
[4]谭焰.构建和谐社会,图书馆应有所作为[J].高校图书馆工作,2006(2).
12.论科学发展观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系 篇十二
一、科学发展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最新成果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指出, 总结十年奋斗历程, 最重要的就是我们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 勇于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 围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出一系列紧密相连、相互贯通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 形成和贯彻了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同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 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 科学发展观创造性地回答了“什么是发展、为什么发展、怎样发展”的重大战略问题, 把我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的认识提高到新的水平, 开辟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新境界。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 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当代形态。科学发展观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道, 是我们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布局的形成与确立
“五位一体”总布局不是凭空的理论创造, 而是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中认识不断深化的结果。改革开放以来, 我们党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确立了“一个中心, 两个基本点”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由此发端。继而, 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郑重提出, 我们在建设高度物质文明的同时, 一定要努力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从而形成了“两手抓, 两手都要硬”的发展战略。党的十二届六中全会总结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验, 明确提出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坚定不移地进行经济体制改革, 坚定不移地进行政治体制改革, 坚定不移地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总体布局。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 进一步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的基本纲领, 提出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发展的小康社会目标。确立了包含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在内的“三位一体”的总布局。进入新世纪新阶段, 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明显, 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突出, 社会矛盾增多, 生态环境脆弱, 发展难题凸显。我党把握时代脉搏适时提出科学发展观与和谐社会的先进理念, 并将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提上重要日程。在党的十七大上, 确立了包括社会建设在内的“四位一体”总布局。同时, 我们党也清醒地意识到, 资源环境状况与可持续发展的矛盾越来越突出, 已经难以为继。随着实践和认识的发展, 要求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更加重要的地位。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建设生态文明, 将总布局又拓展为“五位一体”, 这是党的理论体系的又一次重大创新。
“五位一体”总布局中“五大建设”是相互影响的有机整体, 其中经济建设是根本, 政治建设是保障, 文化建设是灵魂, 社会建设是条件, 生态文明建设是基础。“五位一体”的总布局的形成, 适应了经济现代化、政治民主化、文化多样化、管理社会化、生态文明化的发展要求, 标志着我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发展规律把握得更为科学, 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的认识更加趋于完善。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布局是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形成的
1. 实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布局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十八大构建的“五位一体”总布局, 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选择, 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科学发展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布局思想形成和提出的重要思想理论来源。“五位一体”总布局在核心要义、发展目的、发展方法、发展要求等方面是对科学发展观的具体运用。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 核心是以人为本, 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 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五位一体”的总布局在发展目的上体现了以人为本, 在发展要求上体现了全面协调可持续, 在根本方法上体现了统筹兼顾。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工作出发点和落脚点, 从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高度积极应对新矛盾新问题, 处理好当前与长远、局部与全局的关系, 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 努力促进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协调, 不断开拓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五位一体”总布局是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产生的, 是对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内涵的深度挖掘。
2.“五位一体”总布局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终极目标和人文价值取向。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生态文明建设, 将总布局又拓展为“五位一体”, 这是党的理论体系的又一次重大创新, 突出体现了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终极目标和人文价值取向。所谓生态文明, 是指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 是指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无论是马克思主义的人道主义, 还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天人合一, 还是西方的可持续发展, 都说明生态文明是一个人性与生态性全面统一的社会形态。科学发展观是在总结中国现代化建设经验, 顺应时代潮流的基础上提出的, 也是在继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基础上提出来的, 其核心是“以人为本”, 统筹兼顾, 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最终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这是科学发展的终极目标和本质。生态文明是人类社会文明的高级状态, 不是单纯的节能减排、保护环境的问题, 而是要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推动形成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化建设新格局, 这种新格局真正体现了“努力建设美丽中国, 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真正体现了科学发展、促进人类全面进步的人文价值取向和终极追求。
四、全面实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布局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1. 科学发展观是我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要用科学发展观统领“五位一体”总布局建设。科学发展观是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全面发展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方针。实现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促进现代化建设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 实现经济社会的永续发展, 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经济建设是前提, 它为其他建设提供雄厚的物质保障;政治建设是根本, 它为其他建设提供坚实的政治保障;文化建设是灵魂, 它为其他建设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社会建设是纽带, 它为其他建设提供有利的社会条件;生态文明建设是基础, 它为其他建设提供有利的客观环境。
科学发展观统领下的经济建设, 最基本的是要落实“五个统筹”, 努力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目的。科学发展观统领下的政治建设, 最关键的还是要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辩证统一。科学发展观统领下的文化建设, 最重要的是要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以保障人民群众的文化权益为着眼点。科学发展观统领下的社会建设, 最根本的就是要按照促进社会和谐的总要求, 着力发展社会事业, 不断完善社会机制。科学发展观统领下的生态文明建设, 最基本的就是要树立尊重自然、顺从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 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五个建设”一起抓, “五个轮子”一起转,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就会更加鼓舞人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进程就会更加稳妥推进。
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布局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部署, 它是科学发展观的具象化。“五位一体”总布局思想正是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 遵循经济社会发展规律, 正确应对我国现阶段经济社会发展所面临的矛盾和问题的过程中形成和提出来的, 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重大战略思想的一项重大部署, 是科学发展观的具象化。
“五位一体”的总布局在发展目的上体现了以人为本。经济建设是要满足人的物质文化需要, 政治建设是要满足人的政治生活需要, 文化建设是要满足人的精神生活需要, 社会建设满足人作为社会人的尊严, 生态文明建设保证人在优美宜人的自然环境中生产生活。任何一个方面都充满人性化气息。
“五位一体”的总布局体现了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要求。“五位一体”的总布局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环境建设和自然环境建设等五个方面, 既点出了发展是为了满足人的各种需要, 也指明了要为人的发展成长营造和谐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五个方面的相互协调是五位一体的应有之义, 也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五位一体”的总布局体现了统筹兼顾的根本方法。统筹兼顾就是在发展中要思虑全面, 考虑周到, 重视各方面的协同并进。“五位一体”总布局, 既考虑到经济基础, 又考虑到上层建筑;既考虑了生产力, 又考虑到生产关系;既考虑到社会环境, 又考虑到自然环境;既考虑到物质文明, 又考虑到精神文明;既考虑到人的生产生活需要, 又考虑到人的生存环境需要, 这正是统筹兼顾的深刻反映。
参考文献
[1]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代表大会报告
【论科学发展观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系】推荐阅读:
社会经济的发展与材料科学的演变09-03
第十课 科学发展观与小康社会建设08-18
试论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12-04
论科学发展观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07-0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科学发展观06-12
材料化学与社会发展的关系12-06
论文题目: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具体应用和体现08-27
试论科学发展观视野下的解放思想11-21
论科学知识社会学中的库恩哲学0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