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周年的征文

2024-11-16

20周年的征文(精选15篇)

1.20周年的征文 篇一

一路有你 风雨兼程

——致中行铜梁支行二十周年行庆

中行铜梁支行

蔡青秀

题记:我不去想是否能够成功,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

如果非要用一个人称代词来命名,那便是“你”。

其实,你有一个更响亮的名字-----中国银行重庆铜梁支行。一九九四年的九月八号,这个看似平凡的日子,却发生了一件不平凡的事——中国银行铜梁支行在这里成立了。因为你的诞生为这座城市开启了一个历史新篇。孙中山先生题字写下的“中国银行”这块金字招牌,雄伟而庄严地挂在凤山脚下那栋大楼上,白底红字是那么的耀眼夺目。

因为你的加入,这里不再有工、农、建三足鼎立的局面,而是四大国有银行齐聚一堂,各据一方。只是初来咋到的你,对这座城市依然那么陌生。你需要更加深入的了解这个地方,发掘更多对你的发展有利的优势。你缺的不是实力,而是时间。

只是没有人会想到在这短短二十年里你会成长得如此壮大。在这历史的长河里,你克服了重重困难,风雨兼程,无所畏惧。面对同业竞争、同行竞争,甚至兄弟行的竞争你也从不退缩,奋勇而上。你用你的实力证明了你的价值,在这个陌生的县城站稳脚尖,并且深深扎了根。从此,铜梁便也有了你的一片天地。你在这片土地上自由挥洒你的才能,尽情地展现你的卓越风姿,你在磨练中成长,在成长中不断强大。不,你本来就是强大的。你拥有百年的厚重历史,你拥有名扬海内外的中行信誉,你还拥有满怀激情与热血的中行团队。你缺少的只是一个供你大显身手的舞台,而铜梁就是你的舞台。在这个舞台上,你让所有人看到了你的优秀,向总分行提交了一份满意的成绩单。但是你并没有因为这点成绩就骄傲自满,你是虚怀若谷的,你说市场让我们你追我赶,如果稍慢一步便会被残酷的甩在后面,所以你来不及庆祝,带领着中行人一路马不停蹄。辛苦却从不抱怨,你说,人生就是不断的奔跑。

人生就像一辆公交车,总有人在你的生命里上上下下,来来回回。你也像这样年复一年满怀热情地迎接一批批崭新的面孔,助他们成长成才。同时又目送另一批人离开,虽有不舍,却心生宽慰,你说,只要他们能在外面的世界发光发热,就足以证明你的精心栽培没有白费。为社会不断输送人才,这也是担当社会责任的表现吧。

我是从什么时候认识你的呢?那应该是很久以前的事了吧。年纪小小的我从你的门前走过,只是那一眼,让我记住了你的名字。中国银行,多么大气的一个名字。所以在以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我对你存着长久的崇拜。直到我真正加入你,才对你的过去和现在有了更深刻的了解。不单是崇拜你的名字,还有你的历史,你的发展,你的企业文化,你的行业宗旨,还有你永不停止的脚步。我何其幸运能够跟你零距离靠近,能够与你同行,风雨兼程。你的过去,我来不及参与,你的未来,我奉陪到底。

每个人的二十岁,应该都是正值青春韶华。你也一样,浑身散发着蓬勃的生机,虽然未来的路漫长而又艰难,却总能够披荆斩棘一路向前。中行的未来是中行人的,中国的未来,是你的。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在你二十岁生日之际,这应该是我对你最深的祝福了吧。

2.20周年的征文 篇二

20年来, 无论是创刊前的试刊, 还是后来的两百多期杂志, 都凝聚了《当代护士》所有读者、作者、编者的心血和汗水。可以说没有读者们的精心呵护, 没有作者们的辛勤写作, 没有编辑们默默无闻的工作, 就没有《当代护士》今天的成就。在此, 本刊编辑部特向20年来一直关注、呵护、支持我们的读者、作者和全国护理工作者表示深深的感谢!

20年来, 我们风雨同舟;

20年后, 我们依然相携而行。

为了给我们20年来的共同努力留下一个美好的记忆, 本刊拟策划一次大型的征文活动, 征文的内容及要求如下:

1、“我与《当代护士》的20年”:描写多年来与《当代护士》的互动, 可以有赞美, 但希望更多的是真实的情感和真诚的建议, 也可以是无情的批评。字数在1000字以上。

2、中国梦与护士梦:当全国人民都在畅想着中国梦的时候, 我们也希望能借自己的地方让我们的护士们谈谈自己工作、生活和学习的梦想。字数在2000字左右。

3、我的心路历程:“为什么选择了这个职业?为什么我会这样地走下去?为什么我拥有这样的生活……”本策划想通过具象的、实例的人生历程来感受、来自省、来反思、来坚持。无论你是普通的小护士, 还是卓有成效的护理专家;无论你是顺水顺风还是命运多舛, 都诚挚的欢迎你来稿。字数要求在6000字以上, 并附3~4张图片。

4、寻找身边“最美护士”:人物采写, 要求事迹感人、细节真实, 文字生动, 字数在3000字以上。并附照片。

对于入选征文, 我们将采取以下奖励:

1、从2014年第1期开始陆续刊登, 稿费从优。

2、评选出优秀征文, 颁发奖金和证书。

3、优秀征文作者将直接获得我刊参加笔会的资格。

征文截稿日期为2014年的12月31日。

通联方式:湖南省长沙市湘雅路30号当代护士杂志社综合编辑部李小玲收

电话:0731-84416891

3.庆祝香港回归20周年征文 篇三

那时候我还不知道香港回归十周年。我在湖南大剧院上课,下课了,我和同学一起到一楼去看电影简介,迎面走来一个阿姨,用很怪异的眼神看着我们,我们有点受不了了,问这个阿姨:“你找我们吗?”那个阿姨好像突然醒了一样,马上对我们来说:“没什么,只是看你们在干什么。”紧接着,这位莫名其妙的阿姨又说:“诶,三楼有东西送!”我们马上来了精神,跟着这位阿姨来到了三楼,我们有些同学怕被骗了,马上就走了,只剩下几个人。我们到了三楼,果然有东西送,正当我们准备拿东西时,管理员说:“要拿礼物,必须要答对题才行。”这句话无疑是晴天霹雳,我们个个面露难色,这可怎么办呢?但是带我们上来的阿姨把我们叫到一旁,小心翼翼地说:“我知道答案,我告诉你们。”我们马上欢呼起来,但我马上疑惑了,这个阿姨似乎看出了我的心思,笑着说:“这里有资料看的,我早就看过了。”我这才看见原来还有很多资料。

填完表以后,我就去看那些资料,因为香港回归十周年,而且我想看看这几年里香港变成什么样了。

香港得名于香江,素称“东方明珠”,位于珠江口外,原属广东省新安县,含香港岛,九龙半岛及新界三部分.香港(HongKong)是一个举世闻名的国际大都市,繁华地段,商业中心及行政官署主要集中在香港岛北部的中区和九龙半岛南部一带.

香港人口660多万人,96%为中国人,英语及粤语占统治地位,1997年回归后普通话逐渐普及.香港于1997年7月1日回到祖国怀抱,结束了一百多年的殖民统治.有自己独立的货币,法律,海关. 香港的现代化气息浓郁,经济,通讯,科技,交通,生活,娱乐都处于世界发展水平的前沿,尤为著名的是香港的电影业,对世界电影业都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这是香港的简介,香港在这10年中飞速发展,为我们中国出了不少力,现在在香港,到处都是高楼大厦,十分先进。

从这些事情来看,我有很大的感触!1、我们中国以前太懦弱了,任由别的国家宰割,把我们中国分成好多块,还有那些条约,一点也不公平,现在想起来我还十分气愤,如果以前不那样子的话,那好多地方都是我们中国的,也用不着到现在,我们祖国的台湾还没有回来,那明明就是我们的嘛!为什么不回归呢?2、我们中国是很有潜力的!那么为什么我们国家还是正在发展中的国家呢?就是因为我们的地方被占领了很久,外国人是我们中国好多年停留在一个阶段!现在只有几个城市还好,其他都不行。如果我们国家在以前一直发展下去,早就可以是很厉害的国家了。

4.20周年的征文 篇四

澳门回归20周年心得体会篇一

1999年12月20日零时,中葡两国政府在澳门文化中心举行政权交接仪式,中国政府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澳门回归祖国。这是继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祖国之后,中华民族在实现祖国统一大业中的又一盛事。

澳门以前是个小渔村。她的本名为濠镜或濠镜澳,因为当时泊口可称为“澳”。澳门及其附近盛产蚝(即牡蛎),蚝壳内壁光亮如镜,澳门因此被称为蚝镜(蚝的繁体字为“蚝”)。后人把这个名称改为较文雅的“濠镜”。清乾隆年间出版的《澳门纪略》中说:“濠镜之名,着于《明史》。东西五六里、南北半之,有南北二湾,可以泊船。或曰南北二湾,规圆如镜,故曰濠镜。”从这个名称中,又引申出濠江、海镜、镜海等一连串澳门的别名。

澳门的名字源于渔民非常敬仰的中国女神天后,又名妈祖。根据传说,一艘渔船在一个天气晴朗,风平浪静的日子里航行,突然刮起狂风雷暴,渔民们处於危急关头。这时,一位少女站了起来,下令风暴停止。风竟然停止了,大海也恢复了平静,中国教育总网文档频道渔船平安地到达了海镜港。上岸後,少女朝妈阁山走去,忽然一轮光环照耀,少女化做一缕青烟。後来,人们在她登岸的地方,建了一座庙宇供奉这位妈祖。

十六世纪中叶,第一批葡萄牙人抵澳时,询问居民当地的名称,居民误以为指庙宇,答称“妈阁”。葡萄牙人以其音而译成“MACAU”,成为澳门葡文名称的由来。

在後来的四百多年时间里,东西文化一直在此地相互交融,留下了许多历史文化遗产,使澳门成为一个独特的城市。

澳门自1999年12月20日回归後,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个特别行政区,依据澳门基本法实行高度自治。在“一国两制”政策的指引下,澳门的社会和经济方面的特色会予以保留并得以延续。

澳门的面积很小,是世界上人口最稠密的地方之一,也是亚洲人均收入比较高的地区。

澳门是一个国际化的都市,几百年来,一直是中西文化融和共存的地方。

澳门回归20周年心得体会篇二

随着欢快的旋律,带着终于回家了的欣慰笑容,跨过百年的沧桑,踏着步入新时代的豪迈节拍,你向我们走来……

七彩裙裾上开满了圣洁的荷花,缕缕青根深植于广袤肥沃的土地,向着东方第一缕夺目的阳光粲然微笑。意象中,澳门回归祖国倒计时钟跳动的美妙音响,如同闻一多先生《七子之歌》吟诵的巨大声浪,回响在长城内外、大江南北,震荡于地球之巅。啊!澳门,别来无恙。

哨位上,我默默站立;地图上,你静静伫立。目光无声地穿越时空,驱散历史上空的阴霾。你像一只远徙的孤雁,双眼蓄满酸楚,只需轻唤一声“澳门”,便可倾注漫天飞雨。是谁,仅隔一衣带水,就成为一则背井离乡的典故?是谁,乡愁如岩,忧郁浩淼,将你灌制成一首首动人的歌谣?是谁,历尽风雨漂泊,仍

用海峡的风把归期寻觅?

此刻,我持枪伫立,一只手抚在心口,思绪依然沉浸在共和国50华诞的喜庆之中。军旗猎猎,战车隆隆,伴着铿锵有力的军歌,意气风发地从天安门前通过。人民为之欢呼,世界为之瞩目。试想没有这强大的人民军队、没有中国共产党的正确指引、没有祖国的繁荣昌盛,今天,我们怎么可以站在跨海大桥上俯视归土,指点江山?!

沧海万里,长风浩荡,我听到一声声的冲锋号角从天而降,历史的悲恸在军人犀利的目光中定格,我愈来愈感到肩膀上的重量与责任,握枪的手沉重而灵敏。

当时光迈着矫健的步履,豪情万丈地走进1999年12月20日,凝望濠江碧水河畔那片片盛开的美丽灿烂的清莲,我用军人特有的自豪和自信,对你微笑……

澳门回归20周年心得体会篇三

上溯历史百年,澳门的前身是“濠镜”,濠镜之名,来自于《明史》。澳门一直是我国南部的门户之一。在400余年的东西文化冲刷之下,它逐渐形成了独特的城市风格--既不同于中国其他的城市,也没有完全被外来文化所同化。这导致澳门长期处于尴尬的处境。经历了一个个世纪的风霜,澳门终于重新对中国展开她神秘的面纱--“一国两制”的构想为澳门搭建了回归祖国的桥梁,1999年12月20日,中国终于又开始对澳门行使主权,澳门回到了祖国的怀抱。

一句感慨之词来得简单,可澳门自被割让出中国,至近年回归祖国,一路的辛酸,沉重几何!

自古以来,澳门就是中国的固有领土。可随着16世纪欧洲新航路的开辟,葡萄牙人来到了中国东南沿海一带,他们以各种借口,并向当地官员贿赂,一再获得在当地“暂时居住”的权利。至鸦片战争以后,葡萄牙人终于按捺不住心中的野心,宣布对澳门享有“管理权”,从此中国与葡萄牙关于澳门的纠葛就一波三折,纷纭不断。堂堂一个东方大国,何以至此呢?中国对待葡萄牙人的态度--不仅是葡萄牙人,包括大多数西方列强,一直是妥协。这种“慷慨”,这种“大度”,出于两方面原因。其一,清政府的确慷慨大度,延续了两百多年的帝国,他们早已以“天朝上国”自居,目空一切;其二,在经历地方起义,列强入侵的时候,清政府显示出他浮华掩盖下的腐朽,对帝国主义唯命是从。想到这里,不免一阵心痛,思想顽固,政治腐朽,朝纲败坏,官员腐败,泱泱大国就这样沦为他人刀俎下的鱼肉。

在为澳门回归祖国而欣慰之时,在为纪念澳门回归二十周年而高兴之时,在为祖国今日实力强大而自豪之时,我们一定不能忘了回顾历史,面向未来。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1999年12月20日,江泽民同志在澳门回归仪式上引用了王维的诗句,少的这“一人”,正是宝岛台湾啊!斩荆破棘,前路其漫。踏在历史的长河中,我们必须以史为鉴。

澳门回归20周年心得体会篇四

澳门回归,不止一次地听到那个熟悉的旋律:“你可知MACAU,不是我真姓?我离开你太久了,母亲……”稚嫩的童声表达了迎回归的喜悦之情,也勾起了亿万人民内心深处的创痛、苦涩和辛酸。闻一多先生当年怀着悲愤、期待写下这首流传至今的《七子之歌》。闻一多所呼唤的“七子”,是指香港、澳门、台湾、威海卫、广州湾、九龙、旅顺大连等七个地方,当时都被西方列强霸占。他不会想到,时隔七十多年,西方殖民统治在我国彻底结束时,人们为他的诗谱写了优美的旋律,成为迎接澳门回归的主题曲。当全国人民在同一时刻唱着同一首歌曲时,它就不再是一首普通的歌曲。这恐怕也是先生始料未及的。

《七子之歌》写于一九二五年夏。那时的中国风雨如晦,山河破碎,英日帝国主义在上海、青岛血腥屠杀进步工人和学生,造成震惊中外的“五卅惨案”。闻一多在国外饱受洋人的白眼和欺凌,回国后又看到列强横行,北洋军阀在帝国主义的支持下残酷镇压人民的现实,内心痛苦万分,夜不成寐,望着黑暗的夜空,呼唤着香港、澳门等七个地方的名字,就像呼唤自己的孩子,写下了《七子之歌》。

这首诗里有太多的沧桑,澳门四百年的变迁,中华民族对命运的抗争,都凝聚在它的字里行间。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先生在诗里表达的更多的是怨忿之情。我们不难想象闻一多流着热泪写作时的悲苦和愤懑,但是,在他的内心深处,决不只是面对山河破碎的痛苦和无奈,还有他由此而生的对于反

动的强权势力的抗争,有他面对反动派的枪弹拍案而起的傲骨。他是一个坚强不屈的诗人,正像诗中所写的那样:“他们掳去的是我的肉体,你依然保管着我内心的灵魂。”他呼唤的是澳门归来,他赞扬的是澳门人的中华魂。正是他的爱国热忱和民族气节,使人民永远记住他,他的诗才流传下来,并将永远流传下去。

今天,他用心灵呼唤的澳门终于回到了祖国的怀抱,他忧心如焚的国家一天一天强大起来了,他奋笔声讨的帝国主义列强在中华大地上一去不返了。

不眠的回归之夜,锣鼓敲起来,狮子舞起来,歌儿唱起来。在如潮的歌声里,一个伟大的行吟诗人向我们走来,他千百度呼唤的澳门向我们走来。我们用歌声欢庆正义力量的胜利,祝愿澳门明天更美好。我们也用歌声纪念这位伟大的爱国者。

澳门回归20周年心得体会篇五

“哗——哗”一阵雷鸣般的掌声在1998年1月15日,中葡两国谈判桌旁响起。

两张《中葡联合声明》批准书在谈判桌上交换。两双伟人的巨手紧紧地握在一起。澳门——1999——回归!

为了这掌声的响起,祖**亲和所有华夏儿女忍辱负重了多少年!为了这掌声的响起,大陆人民和澳门同胞奋斗了多少年!

为了这掌声的响起,祖**亲和所有炎黄子孙苦苦等待了多少年!

曾记得,四百多年前那个漆黑的夜晚,残忍的葡萄牙强盗玩弄阴谋诡计,用欺骗和讹诈,将你在光天化日之下强行抢走,《中葡友好通商条约》成了你的卖身契文。

从此,你成了一只断线的风筝,一片飘零的落叶,一只离群的孤雁。尽管他们用铁链深深地勒进你洁白的颈项,尽管他们妄图用快枪利炮使你屈服,但你不屈,你竭力挣扎着,呐喊着:“母亲,我要回家!”

时光荏苒,沧海桑田,心中回响着那永远不变的呐喊:“即使沧海变桑田,请别忘记我永远不变黄色的脸。”

你也不断地用行动证实着你不变的诺言:1938年10月21日广州沦陷后的当天,澳门人民就成立了“世界救灾会回国服务团”开赴抗日前线,数名服务团成员在抗日战争中为国捐躯。祖国解放后,又是马万祺等一批爱国人士,慷慨解囊,以各种方式大力支持祖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帮助受灾的同胞恢复生产,重建家园,谱写了一曲曲血浓于水的爱国主义新篇章

四百多年的梦想,四百多年的沧桑,四百多年的不屈,四百多年的刚强,母亲和游子只能遥遥相望,把团圆的心愿,连同不屈的信念,一起写进颠簸的岁月。炎黄子孙,望穿秋水;龙的传人,梦绕魂牵。山也迢迢,水也迢迢,盼过四百年,终于盼来了邓小平爷爷的“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

祖**亲欣欣向荣,蒸蒸日上。欢乐代替了忧愁,富裕代替了贫穷,智慧代替了愚昧,祖**亲以崭新的丰姿屹立在世界东方。母亲温暖的胸膛成了你暖融融的避风港。穿过历史的河流,我又听到你欢快的吟唱。“你可知Macao不是我的真姓,我离开你太久了,母亲!但是他们掠去的是我的肉体,你依然保管我内心的灵魂。那四百多年来,梦寐不忘的生母啊,请叫儿的乳名,叫我一声澳门。母亲啊,母亲,我要回来,母亲!”

5.毕业20周年感言 篇五

“白云山青,碧溪水蓝,携侣中外,凤鸣岭南„„”,当听到这首熟悉的音乐时,我的内心燃起了昔日的熟悉感和热情。

20年前,我光荣地从贯彻实施 “明德善行、学贯中西”的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毕业了;20年前,我怀着满腔的热情踏上了追求幸福生活的道路上;20年前,我以母校为荣,我也相信在奋斗的过程中,广外,会以我为傲。今天,我迎来了我毕业20周年的日子,而我的母校——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迎来了自己46周岁的生日。

24年前,我们沐浴着改革发展的灿灿阳光,走进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的校门。这占地面积不大却拥有着鸟语花香、涓涓河流的校园,成了我们学习、娱乐、交友的乐园。傍着葱葱白云山,沿途还有潺潺流水的相思河畔,多少回忆停留在那片绿荫草地——我们的文化广场,我们在孔子、屈原、莎士比亚、爱因斯坦等中外名人的陪伴下度过日日夜夜。

在这片热土上,广外始终贯彻实施自己的校训“明德善行、学贯中西”,坚持开放办学,融会中西文化,提升教育素质,探究学术真知,服务社会发展,培养具有中国灵魂、世界胸怀、现代意识的全球化高素质公民,建设国际化特色鲜明的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大学。我们在老师们的教育和引导下,汲取着知识、道德与技能的多方面精神营养,为我们一生的奋斗、上进打下了人格、德 性、智慧与学养的基础。

广外,既是我们青春的憩园,又是我们事业的基地。在广外这样中外文化齐聚的校园里,我们接受着各种先进思想的洗礼,我们感受着各界人士对我们的各种关怀。是母校的栽培与恩师的教诲,使我们完成了由素朴青年向有为学子的转变,奠定了尔后几十年发展的基石。树高千尺,根总是连着大地!我们不会忘记,之所以有今天的事业成功与人生幸福,托赖于母校的培养和教育。借此时刻,分布在四面八方的同学齐聚母校,向母校、向恩师们表达我们刻藏于心的感激情怀。念兹在兹,绵绵无有终期。

四载求学路,殷殷学友情!在那青春激荡的大学时代,我们以自己的青春与激情,谱写着八十年代的青春之歌,开创了广外的一代新风。忘不了那精彩绝伦的presentation,忘不了那妙语生辉的report,忘不了校园里每个安静的角落、每

片绿荫的草地、每座闲雅的亭子下我们学生朗朗的读书声。我们如饥似渴的攻读钻研,面红耳赤的探讨争论,指点江山,激扬文字。在学海的畅游中,在思想人格的砺炼中,我们撒下友谊的种子,展开理想的翅膀。在这片绿荫草地上,回荡着我们朗朗的读书声,浸透着我们劳动的汗水,闪现着我们运动的英姿。这里,有我们的青春小鸟,又有我们理想的光芒;我们人生中最美妙的时光在这里,我们一生最纯真的情感在这里。

二十年前的那个盛夏,我们满怀豪情告别母校,奔向祖国的四面八方,迈向了世界各地,开始了壮志报国的创业征程。二十年的奋斗历程,我们无愧于师门,无愧于当年的青春誓言。经历了二十年的激情岁月,如今云海归来,同学们的神采还是那样意气风发,人人心中涛声依旧。二十年里,同学的友情始终支撑着我们情感的天空。如今我们重逢,同学们畅抒友情,追忆那美妙 的青春时光;交流人生感悟,分享成功的快乐;切磋工作的经验,共探生活的良方,以期展望更辉煌的未来。

大学四年,为我们铸就了广外的魂灵,我们的事业前途和母校的发展兴旺已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母校育我们成才,我们为母校添彩!毕业后这二十年,我们同学作为广外的学子,如许多颗种子,撒播在四面八方,在社会许多战线上开拓进取,建功立业。虽然岗位不同,但却都在弘扬着广外的人格精神和价值理想,在全社会树立了广外的良好形象。与此同时,同学们也时时刻刻牵挂、祝福着母校:留校的同学直接参与了学校的建设事业,以积极而富于创造性的工作推动着母校的发展和进步;校外的同学则以各种方式对学院的工作予以大力支持与无私援助。母校的兴旺发达,寄予着我们学子的殷殷期盼。在毕业20周年相聚的日子里,同学们共同展望母校的辉煌远景,为母校的改革与发展积极的献计献策。大家的共同心愿,就是尽自己的所能协助母校,促进母校挺进飞速发展的快车道,在事业发展的各个方面蒸蒸日上,成为我们心中的“快乐老家”。

二十年,不短也不长。过去的二十年对我们来说,既是人生一个阶段的结束,又是人生的新的起点。过去的二十年,写下了我们人生的豪迈,当同学们再次告别母校的时候,我们又开始期待着下一次的重逢;我们始终相信,母校的未来必定是一片辉煌,而我们,必定也是这辉煌中的篇章!

6.20周年的征文 篇六

《公关世界》20周年了,杂志社路总编打来电话约稿、QQ上无比激动的言词让我无法拒绝,因为,我的公关教育教学之路恰好正是在汪钦先生的鼓励、引领、鞭策下,在中国高教学会公关教育专业委员会名誉理事长李健荣教授、理事长阎照武教授等公关前辈名家的无私帮助、提携下,在原安徽省公关学会、芜湖教育学院、芜湖信息技术职业学院各位领导的扶持下,通过《公关世界》杂志作为信息传播载体,走出一条非同寻常的公关成功之路。

与《公关世界》杂志结缘是创刊的1993年,从一次在北京的学术会议的间隙,获得了这份杂志,当时我是31岁的青年,带着如火如荼的激情投身于公关学习、教学之中。就是这次偶然的机遇,造就了我以后乃至今天的人生之路。

与一般公关人不同在于,我是带着这本杂志,伴着杭州《公共关系报》、青岛《公关导报》、西安《公共关系》杂志走进难忘的公关之旅的。从中国文学学科,从成人高等教育走向普通高等教育,从把她《公关世界》作为教育教学的参考书,到作为向大学生宣传新思想、新理念的法宝,诸多案例就直接汲取于杂志。我起初并不敢奢望投稿、荐稿,只是一个初入公关之门的“小学生”,她充当了我前进道路的航向、路标。

困境的帮助

真正与杂志社j结下不解之缘是2005年,起因是2003年10月,安徽省公关学会征文,主题是“公关与诚信”,我把自己多年在公关教学实践的体会与学习《公关世界》(我的良师益友)的感悟,结合对于现代公共关系的思考结合起来,写出论文《诚信:现代公共关系的灵魂》,赢得安徽省公关学会常务会长许锡文教授、郑明珍教授、翟大学副教授等一批公关前辈的首肯,被评为年度优秀征文一等奖(第一名),对于当时还在一所高等专科学校任副教授的我是莫大的鼓舞与褒奖,我认真修改后直接投到杂志社,记得最难忘的日子是2005年3月初,当时我刚刚搬进新居,第一个接到的就是杂志社编辑的电话:“杨俊老师,你的论文《诚信:现代公共关系的灵魂》已经录用。”这也是我发表的第一篇公关学术论文,奠定了我以后的转型之路。

2006年12月~2007年3月,是我一生中极其黑暗的日子,先是我的住所遭受拆迁办野蛮行径,全套家具和电器被洗劫、破坏;后是我担任主编的省级规划教材《公共关系》被某人大胆无情抄袭达两章,我上访、举报、投诉无果,心灰意冷,接近绝望之际,想起《公关世界》杂志,鼓起勇气,亲笔手书给汪钦先生写了一封公开信,没有想到的是,汪钦先生接信后主持一次杂志编务会议上,做出亲笔指示,让相关编辑、记者直接长途电话联系到我,对我的遭遇表示同情,对于拆迁办的流氓行径和抄袭的学术腐败行为无限愤慨,邀请我来京面谈。受宠若惊的我,连夜买好火车票进京,直接赶到当时杂志社在北京的编辑部,汪钦先生亲切和蔼的形象让我永生难忘,这是2007年春节前夕发生的往事,表现了《公关世界》杂志密切联系读者、为公关人排忧解难的铮铮铁骨!这是影响我一生的感人的往事,永生难忘!尽管我已经跨进了教授的行列,但在极其艰难的环境下,杂志社所表现的义举给了我无穷的力量,为我以后克服前进道路上的艰难困苦,走向本科公共关系教育教学的成功之路奠定优良的基础。

成功助力

在杂志社的鼓励下,我积极投身公关教学、实践中,先后组建芜湖通联站,积极向各界推广,为杂志社当时进行的全国中小乡镇企业选题策划、城市形象品牌建设研讨会等活动出计献策,俨然是杂志的一份子,在公关教育教学中收获了诸多果实:先后有27篇公关文章刊发于杂志,积极参加杂志社举办的多项公关策划活动,结识了全国诸多公关精英,通过杂志作为桥梁,沟通、协调,取得一个又一个新的进步:2008年申报公共关系学教学创新项目获得安徽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2010年又再接再厉一举收获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和三等奖,主编的公关教材获得教育部十一五、十二五规划教材,成就中国公关界非常罕见的“杨俊现象”,杂志社在2008~2012年全国公关优秀、杰出人物评选中把我的事迹作为推广、传播宣传的材料,在海内外公关界引起较大反响。先后被安徽省公关学会吸纳为常务理事、副秘书长,中国高教学会公关教育专业委员会理事、常务理事,2009年5月被上海第二工业大学主动引进作为公共关系本科专业带头人,我运用公关智慧,在集体、个人利益的矛盾交织中,取道南京,被国内某500强企业聘为负责培训的副总裁兼公共关系学培训师,为其培训全国138家子公司暨企业经理人,可谓一段独特、别致的公关实践体验经历。解决矛盾,赢得学习、实践的有利时机,在全身心投入到中国公关教育教学理论与实践的探索、反思之中,我先后撰写30多篇公关论文、出版10本公关教科书,为走向上海奠定良好基础。2011年7月,我巧借东风,智慧应对,顺利实现目的,作为上海市优秀人才直接进入本科公共关系学专业教育教学海洋,为实现公共关系学专业建设更上台阶,主动与现任杂志社的各位领导、编辑沟通,参与多项杂志社组织的活动,在大学生中积极推荐,为杂志走进当代公关专业学生心灵做出切实努力。

7.20周年的征文 篇七

庆祝澳门回归20周年心得体会篇一

历史的车轮碾过了无尽的沧桑岁月犹如一本匆匆的日历。写满了奋斗,写满了执着。风风雨雨的三个世纪中,今天变昨天,明天变今天,岁月,留下了一道道历史的痕迹,刻下了种种辛酸与艰难。

中国------母亲!

永远忘不了三百年前的一次战争,它像一个面目狰狞的怪兽,残酷地夺去了数以万计的生灵。您,也因此而改变,肉体的疼痛,精神的折磨,您的极力挣扎,换来的却是列强那狠狠的一脚!您再也没有力气反抗,在血泊中,您望着那扬长而去的背影,暗暗告诫自己:我不能倒下,我要夺回我的孩子!终于,您站了起来!您用震撼大地的话语向全世界宣布:我不再退缩,不再软弱,不再忍让,我要把我的骨肉------澳门夺回来!

于是谈判桌上,您横眉冷对,唇枪舌剑,一次次的据理力争一次次的拍案而起。历史的伤痛让这位母亲坚定了夺回澳门的决心。

饱尝骨肉分离的无限酸楚,历经磨难的母亲正在竭力争取主权!

她,正在努力用汗水筑造天堂!

边防线上,手持钢枪的解放军战士威武地扞卫着中国领土,因为他们已经深切感受到您那失去骨肉的辛酸;奥运会中,步伐矫健,身轻如燕的健儿们奋力拼搏,一展雄姿,甩掉了“东亚病夫”的耻辱,证明了中国人强壮的体魄,因为他们深知“东亚病夫”之冠的沉重;经济潮中无数企业家一次又一次地启用资金,不让祖国的经济支柱倒塌;科**中,科学家们兢兢业业,埋头苦干,制造先进的国防武器和电子设备,为设计祖国宏伟蓝图打下坚实的基础。

中国,努力;中国,发展;东方,屹立!

您,用期盼的目光遥望着远方!

时光流逝,岁月如梭,当1999年新年钟声敲过12下之后,您流泪了。这泪水饱含你百年的努力,百年的奋斗,更饱含了您的辛酸与艰难。三百年来您日夜期盼的。如今,终于在这一刻得到实现。

岁月的车轮继续沿着它的轨迹前进,澳门终于回到了祖国的怀抱。在这回归五周年之际,让我们这群与太阳同行的孩子们,用最真挚的声音祝福祖国:明天会更好!

庆祝澳门回归20周年心得体会篇二

1999年12月20日零时,中国和葡萄牙两国政府在澳门文化中心举行了政权交接仪式,中国政府正式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澳门从此回归祖国。这是继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祖国之后,中华民族在实现祖国统一大业中的又一盛事。

长久的期待,已经变成了现实;漂泊多年的澳门,终于回到祖国的怀抱,又一个新的特别行政区踏上了征程。欢庆的锣鼓声渐渐远去,然而,在不平凡的1999年里,举国上下为迎接澳门回归所迸发出来的火热情感以及无数个动人故事,就像那绚烂的礼花,永远地定格在人们的记忆中。

七彩裙裾上开满了圣洁的荷花,缕缕青根深植于广袤肥沃的土地,向着东方第一缕夺目的阳光灿烂微笑。意向中,澳门回归祖国倒计时钟跳动的美妙声响,如同闻一多先生《七子之歌》吟诵的巨大声浪,回响在长城内外、大江南北,震荡于地球之巅,这是远离的游子深情呼唤母亲。如今,游子早已归家,她正安详地躺在祖**亲的怀抱中,更加神采奕奕。

矗立在晨曦中,立于操场上,向着徐徐升起的国旗,唱起激昂的国歌。这是中华民族共同托起的黎明,而澳门回归的钟声,将永远回荡在美国人的心头,激励我们前进。

同学们,在即将到来的澳门回归祖国九年的日子里,让我们共同祝福澳门这朵美丽的莲花开放的更加绚丽多彩,愿中华儿女在祖国温暖的大家庭中和谐相处!祝福澳门!祝福祖国!

庆祝澳门回归20周年心得体会篇三

刚刚走出香港满目超现代的繁华,徜徉在澳门石板铺就的街道,一幅古老、沧桑的历史画卷徐徐展开,诸多的遗迹、荒废的建筑、失传的工艺好像一时间历史倒转了半个世纪。这就是澳门了。

沿着西南角海岸走,背山面海,让目光穿过辽远的历史风云,依稀可见当年葡人借口海水浸湿了货物,请求到岸上晾晒,乘机登上澳门半岛。我来到澳门内港的入口处供奉着渔民的守护神妈祖娘娘的妈阁庙,听导游讲述“Ma-cau”这一名词的由来。据说400多年前葡萄牙人从这里上岸,问居民此地是什么地方,居民

误听为指庙宇,便回答“妈阁”,葡人于是译为“Ma-cau”,英文名称也由此而来。在妈祖娘娘的供台前,我点香叩拜:妈祖海神,你是公认的护船神,当渔民和水手与海洋的风浪打交道时,你会保佑他们平安归来,在澳门这艘大船载着漂泊多年的华夏子孙归航时,愿你能保佑他一帆风顺。

在这里,五千年古铜色的历史微合双目,倾听这气吞万里的虎啸龙吟;一次次潮汐般的翻搅,一次次妊娠般的蒸腾,才冷却凝聚成这琥珀般晶明的意念。伫立澳门,眺望大陆,天风致礼,流云驻足,我仿佛听到了澳门前进的脚步声,稳健、雄壮、自信而坚强。祝福你,澳门。

庆祝澳门回归20周年心得体会篇四

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拥子入怀——澳门回归十二十1999年12月20日这一天,澳门在历尽磨难之后回到了祖**亲的怀抱,这是让我们每个中国人都为之自豪的。今年,正好是澳门回归祖国二十周年。下面我想朗诵一首诗歌,以此表达对澳门回归祖国20周年的欣喜之情。

你,本是母亲身边一个天真的孩子。

你,本可以依偎在母亲温暖的怀抱里。

你,本应该和你的兄弟姐妹一样,快乐,无忧。

但母亲在那个风云变换的年代。

被列强蹂躏,伤痕累累。

在强盗肆无忌惮的笑声中。

看着你无助的眼神,母亲的心,在滴血。

因为,你是母亲的骨肉,血脉相连的骨肉。

坚强的母亲没有倒下,坚强的母亲也不会倒下。

当阳光再一次,普照大地,母亲勇敢的挺起胸膛。

雄鸡一鸣天下白。

我们伟大的祖国,伟大的祖**亲。

在血与火的洗礼后,变的更加坚强。

祖**亲从新焕发了青春。

屹立于民族之林。

你为你的母亲而骄傲,你为你的母亲而自豪。

声声母亲的呼唤,呼唤曾经被抢走的孩子的乳名。

澳门,澳门,澳门!没有什么可以阻挡,阻挡你回到母亲的怀抱。

拥子入怀,分离了整整三个多世纪的孩子,泪流满面。我回来了,我的母亲,我伟大坚强的母亲,我挚爱强大的祖国!从此,不再分开。

亲爱的同学们,历史赋予我们这代人神圣的使命,去建设一个现代化的强国。我国着名的政治家、思想家梁启超曾欢呼:“今日之世界全靠青年,青年强则国强,青年雄于世界则国雄于世界。”于是,我们今天的努力被赋予更深刻的含义。“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一个世纪前当时和我们差不多大的周恩来发自肺腑的呐喊,正是我们努力奋斗的含义所在。同学们,让我们不负祖先、先辈的教诲,同心同德、自强不息、再接再厉,迎接新世纪的挑战,使具有五千年文明史的中华民族,永远立于世界强国之列,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谢谢大家,我的演讲完了!

庆祝澳门回归20周年心得体会篇五

1999年12月20日零时,中葡两国政府在澳门文化中心举行政权交接仪式,中国政府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澳门回归祖国。这是继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祖国之后,中华民族在实现祖国统一大业中的又一盛事。

澳门以前是个小渔村。她的本名为濠镜或濠镜澳,因为当时泊口可称为“澳”。澳门及其附近盛产蚝(即牡蛎),蚝壳内壁光亮如镜,澳门因此被称为蚝镜(蚝的繁体字为“蚝”)。后人把这个名称改为较文雅的“濠镜”。清乾隆年间出版的《澳门纪略》中说:“濠镜之名,着于《明史》。东西五六里、南北半之,有南北二湾,可以泊船。或曰南北二湾,规圆如镜,故曰濠镜。”从这个名称中,又引申出濠江、海镜、镜海等一连串澳门的别名。

澳门的名字源于渔民非常敬仰的中国女神天后,又名妈祖。根据传说,一艘渔船在一个天气晴朗,风平浪静的日子里航行,突然刮起狂风雷暴,渔民们处於危急关头。这时,一位少女站了起来,下令风暴停止。风竟然停止了,大海也恢复了平静,中国教育总网文档频道渔船平安地到达了海镜港。上岸後,少女朝妈阁山走去,忽然一轮光环照耀,少女化做一缕青烟。後来,人们在她登岸的地方,建了一座庙宇供奉这位妈祖。

十六世纪中叶,第一批葡萄牙人抵澳时,询问居民当地的名称,居民误以为指庙宇,答称“妈阁”。葡萄牙人以其音而译成“MACAU”,成为澳门葡文名称的由来。

在後来的四百多年时间里,东西文化一直在此地相互交融,留下了许多历史文化遗产,使澳门成为一个独特的城市。

澳门自1999年12月20日回归後,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个特别行政区,依据澳门基本法实行高度自治。在“一国两制”政策的指引下,澳门的社会和经济方面的特色会予以保留并得以延续。

澳门的面积很小,是世界上人口最稠密的地方之一,也是亚洲人均收入比较高的地区。

8.20周年庆典报道 篇八

2013年6月8日晚,晋城市神利电器有限公司在富景红事会隆重举行庆祝公司成立二十周年庆典活动。来自社会各界的朋友、全国各地的厂商代表、顾客代表及神利员工等五百多人齐聚一堂,共同分享神利公司成功的喜悦,共同见证神利公司20周年的辉煌历程。

晚会开始,神利电器董事长常建强首先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致辞,他代表公司向出席宴会的各级领导和各界朋友、厂商代表以及所有员工表达感谢,并介绍了神利二十年来真诚服务、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发展历程。

晚会现场灯火辉煌、掌声此起彼伏,表演形式多样,歌舞、朗诵、手风琴独奏、萨克斯独奏等一次次调动起了现场的气氛。我市本土表演艺术家司剑虹朗诵的《乡愁》,字正腔圆的普通话动人心弦,晋城话、阳城话、高平话、陵川话的诙谐演绎,让现场笑声不断。

此次盛会通过多种艺术形式的杂糅与交汇,完美的演绎了神利人“提供优质商品和满意服务,为顾客创造价值”的企业使命,为到场的嘉宾呈现了一场视听盛宴。

神利电器从1993年6月成立至今,已经走过了二十年的风雨历程。二十年历经风雨的创业路,二十年曲折跌宕的探索路,二十年众志成城的拼搏路,二十年奉献的路,成就了顾客,造就了今天的神利公司,在“诚信博爱,创新发展”的企业精神激励下,神利公司将以行业领军者的身份开创更加辉煌的未来!

9.20周年的征文 篇九

整场盛典以“与爱同行20年”为主题, 由“回忆”、“感恩”、“家”、“丽贝亚节奏”四部分组成, 分为“金、红、绿、蓝”四色篇章, 以舞台剧的艺术表现形式讲述了丽贝亚公司走过的20载风雨历程, 表达了对于陪伴丽贝亚公司走过风雨20年的员工及社会各界人士的感恩之情, 并展望了丽贝亚未来20年发展的宏伟蓝图。在盛典上, 丽贝亚集团董事长高建林先生表示, 丽贝亚要做一家百年老店, 丽贝亚不是某一个人的企业, 是所有丽贝亚人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舞台, 是每一位丽贝亚人的家园。丽贝亚20年如一日, 始终坚守“家文化”, 争做一个变革的企业, 一个时代的企业, 一个快乐、健康、受人尊重和有高度的企业。

丽贝亚集团成立于1994年, 经过20年的发展, 丽贝亚集团已成为一家以室内外装饰为核心业务, 提供咨询、设计、幕墙、机电、智能化等全方位整体解决方案的国家建筑装饰行业重点企业, 现拥有员工近2千余名。作为建筑装饰行业百强排名第20位的领军企业, 丽贝亚公司同时拥有近二十家区域分公司, 建设项目遍及全国各地及海外市场。现已全面整合资源, 完成了全产业链布局, 成为了能够提供整体解决方案的服务商, 已走向集团化发展模式。丽贝亚集团在未来的发展中将致力于创造自然与人、与文化相结合的空间环境, 创造安全、放心并且具有魅力和文化色彩的产品与服务;通过创造优质舒适的空间环境来丰富人类生活。

10.香港回归祖国20周年 篇十

新华社记者 赵丹平陈键兴 颜昊

时间是一把尺子,丈量着走过的道路。

1997年7月1日,中国政府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开启“一国两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新时代,开创了人类政治文明史上的伟大先例。

道路是一册书籍,记录着奋进的足迹。

一路走来,共和国的特区与祖国同舟共济,在追逐梦想的征途上风雨兼程,创造了耀眼的“香港奇迹”,在“一国两制”的探索中刻下了深深的“香港印迹”,为世界奉献了寓意深刻的“香港故事”。

这是极不平凡的20年,这是令人骄傲的20年。

邓小平同志曾饱含深情地说:“等香港回归祖国后,我很想到那里走一走、站一站,哪怕是坐着轮椅也要到祖国的这片土地上看一看。”

回归祖国20年了,小平同志生前时刻牵挂的香港,风采浪漫依然。

实现国家统一是民族的愿望,一百年不统一,一千年也要统一的。怎么解决这个问题,我看只有实行“一个国家,两种制度”。——邓小平

2017年4月的一天。香港晴空丽日,暖风习习,维多利亚港湾波平浪静,两岸摩天大楼林立。会展中心新翼如海鸟展翅欲飞,广场上中央政府赠送特区的“永远盛开的紫荆花”雕塑在阳光下熠熠生辉。

时钟回拨。1997年7月1日零时零分,香港会展中心。雄壮的国歌奏响、鲜艳的国旗升起,一个具有世界意义的创举就此载入史册。

回想起那一刻,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时任香港临时立法会主席的范徐丽泰感触良多:“我们香港是国家的特区了,我们是堂堂正正居住在香港的中国人,可以‘港人治港’了!”

上世纪80年代,邓小平同志创造性地提出“一国两制”科学构想,并首先运用于解决香港问题,向全世界展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对国家民族的责任担当与改写历史的非凡气魄。

“‘一国两制’构想提出来时,并不被世人看好。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并存,全世界未曾有哪个国家有过这样的实践。”香港“一国两制”研究中心总裁张志刚说,那时很多人不相信,香港可以在包括税制、法制、财政、入境、教育等方面拥有高度自治权。

四季更迭,时光荏苒。20年过去,世界看见了一个怎样的香港?

根据2014年6月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发表的《“一国两制”在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实践》白皮书,回归以来,香港居民依法享有的基本权利和自由,受到宪法、香港基本法以及香港本地法律的充分保障,民主政制依法稳步推进,经济保持平稳发展,国际金融、贸易、航运中心地位得以保持和提升,传统优势产业不断巩固和发展,营商环境保持良好。

世界银行发布的数据显示,香港在政治稳定、政府效能、规管品质、社会法治、贪腐控制、公民表达及问责等方面的指标,都远远高于回归前,法治水平的全球排名更从1996年的60多位跃升至2015年的第11位。

据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发展学院《2017年世界竞争力年报》,香港在全球63个受评估经济体中蝉联第一。报告主要涉及“经济表现”“政府效率”“营商效率”及“基础建设”四大因素,香港在“政府效率”和“营商效率”方面继续保持全球第一。

回首来时路,长江和记实业有限公司主席李嘉诚感慨万千。“一国两制”使香港企业获得参与全球竞争的广大空间,也因更加了解内地而获得“大堂前座”的优势,“香港的企业兼容‘利’与‘变’,其竞争力可有倍数发展的可能。”李嘉诚说。

外交部驻港特派员公署副特派员宋如安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讲了一段有趣的事。1997年9月,第21届世界知识产权组织会议在日内瓦召开。与会者惊奇地发现,中国代表团里居然有一位高鼻梁、蓝眼睛的外国人。

“他是香港特区政府的代表,叫谢肃方。”宋如安说,“那时香港刚刚回归,这就是‘一国两制’的特色。”

一诺千金,不改初衷。20年的实践证明,中央人民政府始终是“一国两制”和香港基本法的坚定守护者,是香港特区各项事业全面进步的积极支持者,是700万香港同胞合法权益的忠实维护者。

“20年来的一切向世人昭示了‘一国两制’方针完全符合香港的实际情况,不但是行得通的,而且取得了举世公认的成就。”香港回归20周年之际,即将九十高龄的原新华社香港分社社长周南写下感想。

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一国两制”构想来源于中华民族的具体实践,它不仅解决了历史遗留的香港问题,也创造性地提供了解决国际争端的全新模式。

在动荡不安的国际社会和全球化环境中,如何搁置争议、建立对话、协商解决问题,这是许多国家面临的共同课题。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李义虎认为,“一国两制”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中国智慧”和“中国经验”。

“经过实践检验的‘一国两制’,丰富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为国际社会提供了一个以‘和平统一’方式解决历史遗留问题的新模式,树立了好的典范,这是中国对人类社会的贡献。”张志刚说。

香港过去的繁荣,主要是以中国人为主体的香港人干出来的„„要相信我们中国人自己是能干得好的。——邓小平

香港知名实业家施子清1957年来到香港,白手起家,创业生根,逐渐发展起来。1984年中英联合声明签署时,施家已是身价过亿的商界新贵。

中英谈判完成后的一段时间,香港渐起移民热,社会上弥漫着一种不安情绪。施子清对香港有信心,但不知道四个儿子怎么想。

“父亲召集我们几兄弟开会,说你们如果要移民,可以,每人给笔安家费,再给买所房子。”施家二子、现任全国政协委员施荣怀回忆说,“我们都选择留下,并且都只保留了一个香港身份。”

“今天全世界有哪里比香港更自由更自在?没有。政治上、经济上、生活环境上,香港都非常可爱。”施子清说。

对于当年的选择,施家父子从未后悔。

这个家庭是一个缩影,折射香港社会爱国爱港精神薪火相传,从不曾暗淡,更不会熄灭。

“我们相信香港人能治理好香港,不能继续让外国人统治,否则香港人也是决不会答应的。”小平同志的话语饱含着对香港同胞的高度信任与期待。

爱国爱港的香港同胞没有辜负这份信赖。回归以来,香港几度遭遇危机、困境。面对挑战,香港同胞团结一心,砥砺前行。紫荆花始终傲然挺立。

“我现在都忙不过来!”香港中华总商会主席蔡冠深一下飞机就赶来接受采访,随后又匆匆赶往下一个活动场地。

因为要协助总商会会员把握住“一带一路”商机,这位企业领袖奔走于内地、香港和海外,行程满档。“有人说香港失去了很多优势,我看不出来。‘一国两制’就是香港最大的优势!北京、上海的优点,我们有;纽约、伦敦的优点,我们也有。”他说。

香港国际机场也很“忙”。2016年,这里每天迎来送往各种肤色的乘客19.3万人次,每小时起降飞机约46架次,全年货邮吞吐量继续位居全球之冠。

如今的香港,晚上“马照跑”,白天“股照炒”,而且“股还炒得更大”。2016年,港交所新上市公司126家,首次公开招股集资额251亿美元,蝉联全球集资中心之冠。在美国传统基金会发布的报告中,香港连续23年获评“全球最自由经济体”。

“回归前基本法征求意见的时候,老百姓关心的是实际问题:‘回归了,我上街买早餐用什么钞票?’”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曾任香港基本法咨询委员会秘书长的梁振英回忆说,“基本法回答了这个问题,香港特区法定货币是港元。”

“一位西方经济学家曾公开说,一个国家不可能同时存在两种货币。”梁振英说,“事实证明,‘一国两币’不但可行,更让香港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离岸人民币中心,也为人民币国际化和国家金融改革发挥了积极作用。”

热闹的大小街市,繁忙的证券交易所,高耸的写字楼,满载的远洋轮,无不讲述着活力不减的“香港故事”。作为高度发达经济体,香港本地生产总值20年来年均增长3.2%。以人均本地生产总值指标看,香港仍位于世界主要经济体前列,依然是全球最富裕经济体之一。

饮水思源。施子清说,“如果没有中央支持,香港没有今天。”

从全力保障对香港的农副产品及水、电、天然气供应,到支持香港抗击“非典”,从支持香港应对前后两次金融危机,到签署《内地与香港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CEPA)、开放内地居民赴港“个人游”,从帮助香港巩固全球最大人民币离岸中心地位,到“深港通”“沪港通”及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发展规划,“香港对中央有什么要求,中央都有求必应,”施子清说,“港人在‘一国两制’体制下,是得到国家很大照顾的。”

穿行在铜锣湾往来络绎的人潮中,鳞次栉比的商铺令人眼花缭乱。连锁便利店里贴着“欢迎使用人民币”的告示牌,商场收银台前摆放的“微信”“支付宝”支付提示卡,从细节上透露出香港与内地往来的日益频繁。

越来越多香港年轻人正将自己的创意与内地的创业环境和广大市场相结合,让源自香港的创新科技愈加崭露头角,也演绎出全新的香港活力。

岑棓琛8年前在香港创办了视野机器人有限公司。2015年,他带领团队入驻前海深港青年梦工场,很快收获了投资,还开设了3家分公司。如今,他们开发的森林防火监控机器人系统已应用于内地20多个城市。

香港青年梁显政是转行创业,他憧憬着像Uber改变出行方式一样,以移动互联网为传统地产代理业带来革新。已拿到天使投资的这个“创客”期待在粤港澳大湾区的舞台上有所作为。

走进香港科技大学,浓浓的创新气息扑面而来。许多学生课后聚在一起,热烈讨论着一桩桩“未来项目”。知名的大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创办人汪滔就毕业于此。他的学弟妹们正以他为榜样,为了明天积极准备着。

“国家鼓励创新创业,倡议‘一带一路’,提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对香港年轻人来说都有很大的机会,他们要更多地去了解。”香港科技大学校董会主席廖长城言语中充满期许。

在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征程上,香港既是参与者也是受益者。梁振英表示,香港是中国最国际化的一个城市,拥有一国之利、两制之便。香港在谋划未来发展的时候,必须考虑到“国家所需、香港所长”。

作为一项开创性事业,“一国两制”在香港的实践也需要不断探索前进。20年来,香港经历了不少风风雨雨,这个阶段有挑战和风险,也充满机遇和希望。——习近平

走进天水围社区,高层住宅林立,街道整齐清洁。社区公园一派江南园林景色,满眼绿树繁花,楼台亭阁,小桥流水,池鱼浅戏。

天水围位于新界元朗区,是上世纪80年代末开发的新市镇。这里临近深圳,回归前有许多打工者居住于此。他们在内地娶妻生子,而后安家天水围。

元朗区议员李月民1992年入住,是天水围的第一批住户。他回忆说,那个时候,新移民初来乍到,没有就业机会,无法融入社会。特别是亚洲金融风暴来袭时,很多家庭生活陷入困顿,家庭矛盾和暴力事件时有发生,天水围一时被形容为“悲情城市”。

据李月民介绍,2004年前后,特区政府加大了对天水围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兴修了一批学校、图书馆、公园、运动场、医院,社区环境大为改善。随后,中产阶层人士逐渐回流,餐饮服务类企业不断增多,一些政府部门也陆续迁入,就业情况明显改观。

“天水围再不是‘悲情城市’,我觉得是香港最靓的地方。”1996年迁居天水围的唐增喜说。

近年来,全球市场需求萎缩也波及香港进出口贸易、航运和金融服务。外部经济周期性影响,加上产业结构单

一、劳动力供求失衡、营商成本偏高等内部结构性因素,香港面临经济转型的严峻挑战,居住、养老、就业等民生问题也面临困难。

路在何方?路在脚下。

特区政府提出,香港经济转型要背靠内地,面向全球,发挥好“一国”和“两制”的双重优势,做好国内和国外的“超级联系人”。

2015年11月,特区政府创新及科技局正式成立。局长杨伟雄说,特区政府决心发展本地创新及科技产业,带动整体经济结构升级转型,以提升香港竞争力。

回归20年来,香港专注于发展高增值和需要精确专业知识的产品生产与服务,实现了向服务型经济的转型。数据显示,1997年,服务业在香港本地生产总值所占比率为85%,2016年这一比率已提高至92.6%。

11.协会成立20周年贺信 篇十一

结识二位的时间,几乎与禾丰的诞生同期,明天,是禾丰的生日,20岁的青年人走向壮年的起点。

我,站在世界上最高的城市,离阳光最近的土地上,向您们、您们的伙伴、您们的员工祝贺,祝福禾丰将一步步向更高的水平发展,用您们的聪明智慧、辛勤汗水、专业知识贡献自己的家园。

像登山一样,每爬高一步都是成功,但回头看到的成功都是下一步的新开始。我坚信,今天是禾丰的又一个登高发展的`新开始。

我骄傲,禾丰20年的发展远远超过了我20年前的想象和期望能力,这还将继续。不是因为我的期望能力,而是禾丰人。

寄语祝贺

XXX

20XX年5月28日

12.20周年的征文 篇十二

CODESYS 20固圧庆典活动茌肯罾瞧曈重SFI2014年7月3 FI, 德闽3S软件有限公mJ在德国肯酋滕举办r 20周年庆典系列活动, 来自全球近20个国家和地区的合作伙伴出席T年次活动, 其中包括ABB、博世力士乐、施耐德、易福I'J等业界知名企业活动共分�J�J两大邰分.分别是技术分享大会和庆典晚宴在技术分享大会上, 首先山公司创始人、现任�:F.OManlnil Wemn_先生向与会者介绍了3S软件的发展历程及公司架构从无到有.从小到大, 公m彳发展中的每-个里程无不凝聚着所有3S同{:的拼搏和汗水, Manired Werner先生对自d的团队给f T充分肯定和高度赞扬, JI-激励每一位员J:!1!*接丨4厉, 创造3S的下-个20年辉煌。然后.3S创始人、公司现任CEO Dieter Hess先生为大家详细详述7 CODESYS产品的独特优势以及公司未來的发展路线图3S软件公司的技术绘家丨n分别迪过演讲和与参会者分享CODESYS的最新技术利I行业应用案例, 并针对CODESYS的不同产品群做了深入的讨论, 其中包括CODESYS可视化、CODESYS Runtime移植、CODESYS Sensor技术应用等:同时, 会上还展示T CODESYS应用程序设计器在自动化控制上的应用, 这款产品是为广邯些不畏备专业编程知识的幵发者而研发的通过它, 可以自动生成程序代码, 不南耍技术人员反复编程, 只耑将已有的应HJ程I?模块根据自己的耑求进行组介.会上, 关于CODESYS在智能手机t的应m引起r H会者的浓厚兴趣CODESYS Sensor是专门应ITJ于安卓系统的-款软件’将CODESYS Sensor下载安装到平机屮, 点击并输人PLC的II'地址, 即可实现手机对PLC的控制技术分享大会后, 全体与会人w出席r庆典晚宴, 辟普滕市K:也应邀出席1'晚宴并对3S公司及CODESYS软件对工业自动化行业做出的卓越贡献给予T高度评价从1994年成立至今, 行业同仁丨门见1正J'CODESYS逐渐成LC:fll n煌的20年展望木来, CODESYS将继续为弓I领全球丨‘丨动化软件技术的发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欧德神思公司供稿)

13.20周年庆典致辞 篇十三

大家上午好!值此重庆信息学院二十周年庆典之际,我代表重庆xx机械有限公司及全体用人单位,向信息学院表示最美好的祝愿!

经过二十年的风雨历程,信息学院在徐九庆院长的带领下,秉承“忠诚、专业、团队、责任、荣誉、国家”的校训,励精图治,自强不息,开创了独特的“737355”教学模式,为社会培养和输送了大量专业性强,特色凸显的各类实用人才。在我们用人单位眼中,信息学院已经成为西南地区国家紧缺人才培养高地,也同时成为了信息技术实用性人才摇篮的代名词。

重庆xx机械有限公司于XX年与重庆信息学院开展合作,一年来,xx机械利用强大的客户网络、高端的设施设备、先进的管理流程,对学生职业技能实施了规范化、职业化的强势训练,为信息学院学子实现了高质量的就业。这种独特而高效的校企合作模式已经初步实现了学校、用人单位、学生、社会等多赢局面。实践证明,校企合作为提升中国高等教育的核心竞争力,促进人才与市场接轨具有独特的、重要的探索价值。xx公司愿意与信息学院一道,准确搜集市场对人才的需求,共同探讨独特而实用的人才培养模式,精诚合作,加大投入,互惠共赢,充分发挥各自独特的资源优势,不断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和行业影响力。

14.有关澳门回归20周年的心得感想 篇十四

12月20日的零点,雄壮激昂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在澳门文化中心响起,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澳门特别行政区区旗冉冉升起,中国政府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澳门回归祖国!

这20年来,澳门本地生产总值(GDP)从回归之初的519亿澳门元,增加到的4447亿澳门元;从只有3个国家和地区给予澳门免签待遇,到144个国家和地区给予该待遇;澳门参加的国际组织数量增加到110多个;在中央的支持下20年来,澳门土地面积增加,营商环境不断改善,已有1900家澳门企业进驻横琴自贸片区,总投资855亿美元。同时,澳门居民的社会服务、医疗、教育等环境有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在不断完善、提升。如今的澳门,政治稳定、经济繁荣、社会和谐、人民幸福,这正是践行20年“一国两制”的充分证明。

15.20周年的征文 篇十五

2010年12月20日,北京中关村外商投资企业协会成立20周年暨优秀会员企业表彰大会举行。来自北京市外商投资企业协会、中关村科技园海淀园区工委的领导到会祝贺并讲话。北京住力电通科技有限公司等百家优秀会员企业受到表彰。

外资企业在海淀园的发展过程中一直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园区各项经济指标中也一直占有重要地位。截至2009年,海淀园外商投资企业数量达到1345家,就业人员16万余名,注册资本583亿元,总收入1665亿元,税收总额91亿元。海淀园内数量仅占12%左右的外商投资企业对园区的就业、总收入以及税收的贡献率却达30%左右。外商投资企业对海淀园经济的增长、就业的增加、税收的增多具有直接的推动作用。此外,外商投资企业的科技人员数量占园区总量的28%,而科技经费投入占到园区总量的37%,外商投资企业强大的科技研发实力对海淀园的技术进步具有重要作用。

会上,该协会常务副会长赵鼎玉介绍,20年前,北京中关村外商投资企业协会是在一个特定的时代背景下成立的。当时市场经济体制还处于探索阶段,政府与企业间存在着信息不对称等诸多问题。1990年12月20日,北京中关村外商投资企业协会的前身北京市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外商投资企业协会顺应时代要求成立了。在这20年的时间里,中关村外商投资企业协会一直秉承真诚、高效的服务态度,力求在政府、外企和各企业之间架起一座沟通的桥梁。在20年的发展过程中,协会利用自身优势资源,积极开展各种培训、讲座、交流等活动。同时构建良好的信息交流平台,积极推动产业发展,拓展会员企业的外部发展环境与商机等。协会的各项工作得到了会员的认可以及政府的支持。赵鼎玉表示,在今后的工作中,协会还将依托上级政府部门开展特色服务,进一步发挥政府和企业之间的桥梁和纽带作用,把协会建成企业和政府之间的信息枢纽。FIC

上一篇:帝国文明答题答案下一篇:广播电台总编辑的述职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