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研究性学习方案(8篇)
1.历史研究性学习方案 篇一
历史研究性学习
历史学是认识和阐释人类社会发展进程及其规律的一门科学,它具有知识性、综合性、过去性、思维性等特点。通过历史教学,可以使学生了解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从历史的角度去认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从历史中汲取智慧,提高人文素养,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然而以往的历史学习,偏重于对历史知识和书本现成历史结论的记忆和理解,缺乏深层次的质疑,学生很少对历史问题进行独立思考,发表自己的见解。历史学科研究性学习就是要求学生在历史教师的指导下,以类似历史研究的方式去获取历史知识和应用历史知识。
根据历史学科的功能与特点,开展历史研究型课程,培养学生历史研究性学习能力,应有自身的特色。
一、历史研究性学习内容的特点
1、开放性内容:历史知识范围广泛,包括人、社会、自然之间的关系,涵盖政治、经济、文化、民族、国际关系、社会风俗等等,可以对具体内容进行研究,也可以对跨学科综合内容开展研究。
2、问题性。历史不仅仅是知识的陈述,更重要的是对史实的认识与阐释。史实需要不断丰富、鉴别,历史认识更是需要不断提高,这就为历史研究性学习提供了无限的空间。
3、社会性和实践性。历史的学习,不仅要了解过去,更要关注现实,以史为鉴,为现实社会服务。现实社会是过去的延续,存在着许多物化的历史遗迹、文物。透过这些遗迹和文物,可以深化我们对历史的认识。
研究性课程“历史与旅游”正是基于以上认识提出的。
二、历史研究性学习的目标
1、使学生获得亲身参与研究探索的体验;
2、提高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学会分享与合作;
4、养成科学态度和科学道德;
5、养成对社会的责任心和使命感。
三、历史研究性学习的主要方式
⑴搜集历史资料并撰写历史小论文。首先是要选定论文的题目,确定论文写作所涉及的范围。在学生对相关材料进行收集、整理、辨析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对材料进行分析,并指导学习拟订论文写作提纲,然后由学生独立完成小论文的写作。一般来说,论文应包括课题的提出及其研究和意义、对课题的分析论证及得出的结论,并附有资料的出处或参考书目。
⑵开展社会调查并撰写调查报告,有些涉及近代现代史的研究性学习课题,可以通过社会调查、实地考察、参观访问等活动进行研究。在组织调查活动之前,学生根据选定的研究性课题,拟订调查的主题和目的,选择调查的对象和范围,确定调查的方法和过程。通过实际调查、整理调查材料和数据,对事实进行分析得出结论,形成调查报告。
⑶编制研究书目索引,撰写读书报告。根据所有研究的课题,指导学生搜集研究资料,包括著作、文章、网址等,把所搜集到的资料编制成书目、论文索引、网址汇总,以供研究该课题的学生使用。学生选择阅读有关研究资料,有针对性地进行思考,制作资料卡片。将阅读所得资料汇总,撰写读书报告,读书报告应该包括对所读书籍的重要内容及其观点的介绍与分析,读后个人的体会和看法,并将阅读书籍的内容与自己研究课题的解决联系起来,做出评价。
⑷撰写历史人物评传。历史是由历史人物构成的。对历史的形式,可以通过阅读传记作品和搜集材料,然后以人物传略的形式,概要介绍历史人物生平事迹,并对其在历史上的地位和作用进行分析和评价。
⑸围绕研究课题组织讨论,开展辩论。历史是丰富多彩的,不同人对历史有不同的理解。历史研究性学习可以使不同意见相互争鸣、沟通、交流。讨论可以模拟成人的讨论形式,如圆桌会议式的讨论、论坛的讨论、专家咨询式的讨论、论文答辩式的讨论等。
⑹创作历史剧本,编演小历史剧。在搜集史料的基础上,以尊重历史为出发点,创作历史剧本,使发生的历史在一定程度上重现。根据编写的历史剧本,排演历史剧并公演,可以使学生各方面能力得到提高,并且使更多的学生亲身感受历史的氛围,体验历史人物的人生经历,并从中得到启示。
四、历史研究性学习实施的基本流程
1、准备阶段
本阶段首先要求教师(指导者)为学生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布置研究任务。一般可以开设讲座、组织参观访问等,目的在于做好背景知识的铺垫,激活学生原有的知识储备,提供研究范围,诱发探究动机。教师(指导者)要鼓励学生从多个角度去分析和思考问题,指导学生建立研究性学习小组,为学生的研究性学习活动提供帮助。学生要积极探索,搜寻相关的资料,进入问题情境状态,在自我学习、小组合作学习的基础上,归纳出准备研究的具体题目,形成最基本的研究目标,并拟定初步的研究计划或方案。
2、实施阶段
本阶段是历史研究性学习的核心阶段。学生在这一阶段自主确定研究课题,制定研究计划,收集研究材料,加工整理研究资料,提出观点或对假设进行证实或证伪,形成研究成果。
⑴确定研究课题
确定研究课题是进行历史研究性学习的重要开端,直接关系到学习能否顺利开展,确定课题一定要慎重。一般来说,可以选择历史学科中大家普遍关心、正在思考、有所争议、亟待解决的问题。选择题宜小不宜大,宜易不宜难,因为选择简单易行的研究课题有利于研究的顺利进行,尤其是对于初次进行历史研究性学习的高中生,太难了容易使学生望而生怯,挫伤学生主动学习探究的兴趣。确定了研究课题后,就要考虑课题的陈述。陈述课题时既可以采用叙述式,也可以采用问题式。无论采用什么方式者要做到简洁明了,一目了然,使大家可以从课题的题目很清楚地了解到你研究的焦点和研究的方向。
⑵制定研究计划
确定研究课题后,紧接着就是制定研究计划。制定研究计划可以防止研究学习陷于无序状态,可以保障研究性学习按计划顺利进行。研究计划必须包括课题题目、研究目的、研究方法、人员安排、预期成果形式等内容。研究计划越祥细越好。在具体实施研究计划时,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对原定计划作必要的调整。
⑶收集整理资料
收集整理研究资料是历史研究性学习中十分重要的环节。历史追寻的是真实,研究资料的客观真实性是前提。收集资料时一般可按下列步骤进行:
①首先要分析研究课题,弄清课题所包括或涉及的学科范围;其次确定课题涉及的时间界限,是从古到今,还是某一历史时期。
②利用各种书目和有关工具书,获得研究课题的一般资料,了解该课题各方面的情况,找出影响作用于它的诸因素。
③利用检索工具进一步弄清楚该课题已经做过哪些研究,取得了哪些研究成果,有哪些
进展,提出了什么问题,论证的角度是什么,采用了什么研究方法等等。
④根据需要进行社会调查、实地考察。历史研究文献资料固然重要,但局限于文献资料往往是不够的,还必须深入实际,从现实生活中收集数据、素材。
收集到的资料要进行整理,整理历史研究资料就是对资料进行分类、校勘、注释和翻译的过程。经过整理的资料就可以在研究中使用了。
⑷提出观点或假设
在历史研究中提出观点或假设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进行创造性思维,提出与众不同的见解;在大家所熟悉的情景中发现问题;发现历史文献的新功能;用新的理论解释历史现象;用批判的观点看待历史上的争论,提出自己的见解。提出观点和假设后,就要选择论据、论证观点或证明假设,选择的论据在质量上必须可靠、典型、具体和严密;在数量上必须有足够数量的正面与反面、主证与参证的论据。
⑸形成研究成果
研究成果可以有多种形式,最通常的形式是论文。论文的正文一般由绪论、本论、结论三部分构成。正文前有题目,正文后有注释或参考文献,有的在题目后面正文前面还有内容提要。
在研究性学习的实施阶级,学生要写好研究活动笔记,对研究情况和体验及时记载,这是以后进行研究成果总结的素材和评价的依据。
在研究性学习活动过程中,学生要通过交流、研讨学会客观地分析和辩证地思考,也要敢于和善于申辩,还要学会理解和宽容,与同学们分享成果。
3、总结阶段
在这一阶段,学生要将自己或小组经过实践、体验所取得的收获进行整理、加工、形成书面材料。研究性学习的成果包括每一阶段的成果和最终成果。成果的表达方式可多样化,除了按一定要求撰写实验报告、调查报告、研究报告以外,还可以通过开辩论会、研讨会、编制展板、撰写小报等方式加以表达,并将研究成果以口头报告的方式向全班及至更大范围发表。
此外,在实施历史研究性学习时,必须充分尊重学生学习历史的主体地位,让学生自己想怎么做,甚至做什么,而不是让学生接受教师思考好的现成的结论,也就是“学生去做的事,而不是为他们做好的事”。教师是实施历史研究性学习的指导者,扮演着类似“导演”的角色,是学生进行历史研究慎重 学习时的伙伴。教师指导学生探索、研究的各种方法,熟悉研究的基本过程,可以避免学生在学习时陷入泥潭,是学生顺利开展历史研究性学习的重要保证。
2.历史研究性学习方案 篇二
国家教育部颁布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历史教学大纲》明确指出, 高中历史教学要“鼓励学生对历史问题进行独立思考、发表自己的见解, 培养他们的创造意识和创新精神”, “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激励他们在教学过程中主动学习、探究的精神”[1], 因此, 开展研究性学习已经成为目前中学历史教学改革和发展的一个新内容。什么是高中历史学科的研究性学习呢?从描述性的角度上说, 高中历史学科的研究性学习, 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 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与能力, 从历史、社会或生活中选取专题进行研究, 自主地了解与思考人类以往的事实, 培养材料处理、历史理解、历史解释等基本能力, 从而孕育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一种学习方式和课程形态。因此, 在历史教学中开展研究性学习, 将会激发学生对历史的学习兴趣, 进而主动、自主地学习历史知识。我在中国古代史《春秋战国文化》一节教学中, 设计了一个研究性学习课题《诸子百家———中国思想界不灭的光辉》。
二、《诸子百家———中国思想界不灭的光辉》案例设计
(一) 研究背景:
近年来一股“国学热”悄然兴起。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源头是什么?那个激情澎湃的思想盛世留给了我们哪些智慧与震撼?诸子学说对我们构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有什么现实意义?我们应该以什么态度对待中国的传统文化?这些问题都值得我们思考与探究。
(二) 目标设计:
(1) 知识目标:了解诸子百家的代表人物及其思想主张。 (2) 能力与方法培养目标:通过分组收集资料、交流与展示等学生活动, 使学生学会团结协作。提高从历史材料中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 分析问题、提炼观点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诸子百家的学习, 体会我国的悠久历史文化, 增强民族自豪感与爱国热情, 树立自主创新意识及正确对待人类文化遗产的科学态度。
(三) 研究内容与方法:
内容:诸子学说中影响最大的四大学派:儒家、道家、法家、墨家。方法:1) 利用互联网、学校图书馆搜集有关资料。2) 向在这方面学有专长的老师、家长、学长讨教。可以请外援。3) 通过汇报、演讲、多媒体课件、手抄报等多种形式展示研究成果。
(四) 预期成果:
1) .儒、墨、道、法四大学派的名言集锦。2) .自选角度的研究成果汇报演讲。3) .书法、诗词、手抄报、小品、绘画、课件等其他形式的研究成果。
(五) 研究实施步骤:
1) 、课前准备:1.动员与培训, 初步了解什么是研究性学习及其基本方法。2.成立课题组。将本课题分为儒墨道法四个子课题, 学生根据兴趣选择子课题, 教师适当调配成员。3.各组选举组长并制定活动方案。2) 、课题实施:1.多渠道搜集有关资料。2.对资料分析加工, 形成成果。3) 、汇报交流:1.各组制作各学派的名言录, 并选择五条阐释该学派的思想主张。2.自选角度, 就本组研究成果发表一个两分钟演讲。3.组间相互质疑提问。4.其他形式的汇报交流。
(六) 推荐研究子课题。
1. 儒家思想与和谐社会的构建。
2. 孔庙为什么没有荀子牌位?
3. 孟子的“性善说”与荀子的“性恶”说。
4.“塞翁失马, 焉知非福”———浅谈老子的辩证法。
5. 老子“无为”思想与今天的环境保护。
6. 评说庄子的逍遥人生。
7. 墨家学说为何“其兴也勃焉, 其亡也忽焉”。
8.《墨子》中的科学之光。
9. 法家思想与中国的法制建设。
1 0. 法家与秦王朝的兴亡。
三、高中历史研究性学习的基本模式
目前研究性学习仍处于探索阶段, 并没有成熟的模式可资借鉴, 在上述案例实践中, 我遵循的基本模式为:课题提出──自主探究──成果交流。
1.课题提出。课题提出是研究性学习的关键环节。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 因为提出新问题更需要创造性的想象力。课题的来源应该是多渠道的。如历史教学实践中师生遇到的一些疑难问题、有争议问题、有价值的问题;从国家有关部门获得的课题;与当地历史文化有关的问题;同行推荐的研究课题等等。教师与学生从中选出有价值和感兴趣的问题作为本次研究活动的重点课题或问题, 进入下一阶段的学习。
2.自主探究。自主探究是研究性学习的核心环节, 是全方位培养学生能力的主渠道。在确定研究课题后, 即可进入自主探究阶段。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开展自主、探究、合作式学习。研究内容和方式要立足于中学生实际, 由于高中学生的学历、阅历的限制, 最好是将课题分解成几个子课题让学生分组探究、分工合作。在这个阶段, “教师既不能放任自流, 也不可包办代替, 应该扮演参与者、调控者、指导者的角色”[2]。如教师及时向学生提供一些学习资源, 如文字、图表、音像等, 还应帮助学生制定包括研究范围、研究目标、研究方法和人员分工等内容的研究方案。自主学习和研究可在课内进行, 更多地应在课外进行, 通过学生自己独立的观察思考、资料查阅、影像观看、咨询调查等方式获得相应的研究信息, 最后集中处理, 得出结论。学生之间也应该相互帮助, 资源共享, 充分发挥团队的协作精神。
3.成果交流。成果交流是研究性学习的最终环节。围绕提出的问题或课题, 通过同学们自主地探究与学习, 把所得出的结论, 通过各种途径进行展示和交流是非常重要的环节。它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增强其学习动力, 推动研究性学习的经常性开展, 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合作意识、沟通能力和实践能力的目的。研究性学习成果可以通过结题报告、调查报告、多媒体展示、报告会、辩论会、演讲赛、宣传栏等形式展示和交流。最后教师还要对学习过程、探究成果及时、认真地进行总结、评价。开展研究性学习是为了深化教育教学改革, 顺应时代发展的需要, 培养创新人才的重大举措。高中历史教学中如何高效开展研究性学习, 使它成为开启学生智力之门的一把钥匙, 需要同行们继续探索研究。
摘要:研究性学习是新课程改革的重要方向, 对学生学习方式和教师教育观念以及学校课程体系的建设都有重要意义。本文就作者在开展研究性学习中的一个案例对高中历史研究性学习的基本模式作了初步探讨。高中历史研究性学习基本模式为:课题提出──自主探究──成果交流。
3.研究性学习的历史发展概述 篇三
【关键词】研究性学习;创新能力;教学模式;素质教育;课程改革
研究性学习作为一个独具特色的课程领域,已成为我国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有机构成,是我国当前课程改革的一大亮点。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生活中选择和确定专题进行研究,并在研究过程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并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1],它是一种积极主动的学习方式,是依照科学研究的过程来学习科学内容,从而在掌握科学内容的同时体验、理解和应用科学研究方法,掌握科研能力的一种学习方式。广义的研究性学习是指一种学习的理念、策略、基本思想及方法论,它适用于各类课程的学习。狭义的研究性学习则是研究性学习课程[2、3]。“研究性学习”在国外也称项目课程、主题研究、专题研究、专题研习等。
随着知识经济社会、信息社会的来临,教育更为世人瞩目。课程改革作为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内容,引起世界各国的重视,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的课程改革都把学习方式的转变视为重要内容。研究性学习作为对传统接受式学习的一种改革和补充,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新教育理念在教学领域的体现,它是以学生自主性、探索性学习为主要特征。在现行的学科教学中,引入研究性学习,可以提高教学水平、促进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发展。为此,我们曾专项进行中等卫校研究性学习课程专题研究,借鉴基础教育研究性学习的经验和不足,根据职业卫校特点,开展研究性学习探索与实践(相关论文已另文发表)[4]。本文仅就研究性学习的起源和历史发展简要概述。
1.研究性学习的萌芽
研究性学习理论是建立在人类早期教育实践和教育思想不断积累、发展的基础之上,古今中外的教育家关于学习、探究的教育思想,为研究性学习的发展演变奠定了坚实的历史基础。春秋时孔子的“学思结合”的教育思想把人引向了一个思考的王国。三国时的刘徽为《九章算术》进行的注释及其贡献,把人们引向了一个如何解决问题的王国,而培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正是今日研究性学习的主题。
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倡导的“对话式”辩论,激励人们对问题作出符合逻辑的思考,成为西方教育史上的一个亮点。德国洪堡 (W.Humboldt) 倡导的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的思想,为世界科技与教育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同时也为当今的研究性学习产生了积极的影响。牛顿的《光学》提出的 31 个尖锐问题,曾推动了物理学的快速发展。希尔伯特 (Silbert) 在1900年提出的23个数学问题,又对20世纪的数学发展产生了积极而深远的影响。科学发展史告诉我们,任何事物都是伴随问题的提出和解决而发展的。可见,鼓励提出问题,鼓励人们去研究、思索直至解决,是推动学科和人的思想发展的良方。
2.近代的研究性学习的发展脉络
18世纪以来,“研究性学习”至少被大规模地倡导过三次。第一次发生于18世纪末到19世纪的欧洲,主要倡导者是卢梭、裴斯泰洛奇、福禄倍尔等人,这个时期对“研究性学习”的倡导受到了“启蒙运动”的影响,其目的是把人的精神从中世纪的蒙昧、迷信、盲从中解放出来,让理性的光辉照亮人的心灵。
第二次出现于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的美国,主要倡导者为杜威 (J.Deway) ,克伯屈( W.Kilpatrick )等进步主义者以及康茨 (G.Counts),拉格 (H.Rugg) 等改造主义者。这个时期的“研究性学习”的倡导者主要是应工业化时代和社会民主化的需求,并且受实验科学的影响,其目的是培养适应现代化社会需要的、改造自然和社会的人。19世纪末,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的教育思想曾对世界教育产生过很大的影响。他把观念的获得看成是一个被动的过程,过分强调教师和书本的权威性,从而忽视了教学活动的复杂性,抑制了学生个性的发展。当世界各国的政治、经济和科学文化发生深刻变化的时候,赫尔巴特的教育思想便受到有力的挑战。1916年,杜威在他著名的哲学著作《民主主义与教育》中论证了科学探究的必要性。他的“通过解决问题进行学习”、“从做中学”的教育思想开始被人们接受。另一位教育家克伯屈依据杜威的“从做中学”的教育思想又创立了“设计教学法”,其中也蕴涵着研究性学习的实施形态。
第三次热潮出现在20世纪50年代末至70年代的欧美诸国及亚洲的韩国、日本等国,主要倡导者为美国的布鲁纳 (J.Bruner) ,施瓦布 (J.Schwab),费尼克斯 (P.Phenix) 等人。1957年,苏联发射了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卫星,美国政府受到了极大的冲击和震动,感到了失去科学技术的领先地位,并把这种科技的落后状况归因于教育的落后,由此引起了他们对教育意义和作用的重新认识。在此背景下,1959年,著名的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做了题为《教育过程》的著名报告,提出了教育改革的设想。与此同时,施瓦布教授在1961年所做的题为《作为探究的科学教育》的报告中得出了与发现法相似,但更具操作性的教学方法—— “探究式学习”方法。美国著名教育心理学家加涅 (R.M.Gagne) 对 “探究式学习”从理论上加以论证,因而探究式学习普遍受到人们的重视。桑德 (R.B.Sund) 和特罗布雷奇 (L.W.Trowbridge) 也对探究式学习的技能进行了全面的研究。探究式学习的理论开始被倡导和推广开来。以布鲁纳为首的教育改革派认为教育的落后主要在于课程的落后,他们的理论上的工作推动了课程改革运动——“學科结构运动”。
研究性学习的理论基础主要为布鲁纳的“探究—发现”学习观;马斯洛.罗杰斯等的人本主义心理学和近二十年来兴起的建构主义理论等。
3.当代研究性学习的概述
20世纪90年代末至21世纪初,研究性学习已在世界几十个国家和地区实施并推广。当今世界新技术革命的浪潮席卷全球,知识经济时代国际上国防、经济、科技力量之间激烈的竞争,而创新人才又是通过教育培养的,所以各种竞争的结果又演变为教育的竞争。由此可见,谁实施了创新教育,谁就掌握了创造性人才培养的机制,谁就在未来世界范围的竞争中增加了获胜的法码,教育改革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世界各国教育改革的步伐在不断加快,以适应社会、经济发展与国际竞争的需要。在这种国际竞争的大背景下,课改作为教育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引起了各国的重视。各国纷纷出台各种举措,都把改革学生的学习方式作为重要的突破口,试图在创造性人才的培养战略上处于领先地位。
例如,法国初中开设的“多样化途径”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高中开设的“有指导的学生个人实践活动”(TPE)课程,高中后大学预备班开设的“适度发挥个人创造力”(TIPE)课程;美国的“以项目为中心的学习”和“以问题为中心的学习”课程;日本的“综合学习”课程;澳大利亚的“在解决问题辅导课中的合作学习”课程;英国的“普通高中课程的改革”;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区的“科学教育”课程;我国香港地区的“专题研习”和台湾地区的“九年一贯课程”的改革等等,都代表了当今世界课程改革和发展的潮流。
4.我国研究性学习课程的历史
早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美国的兰本达教授曾在北京举办“探究——研讨教学法”讲习班并开展试验; 1983 年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了《小学科学教育的“探究——研讨”教学法》一书的中文版,我国基础教育领域开始进行了一些探究学习的研究与实验。1995年上海部分重点中学在知识经济与教育改革的大讨论中,敏锐地感到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将是信息社会学校教育的重要任务。他们利用各种不同层次、不同渠道的国际交往,积极学习和引进国外各种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教学模式。研究性学习作为一门实验课程,1998年开始上海率先在活动课中开展研究性学习与研究型课程建设的探索研究,组织了专门的课题组,在此基础上,上海和其它省市出现了大量的研究型课程的探索范例,在这方面比较有影响的如:上海大同中学的“专题研究”、上海七宝中学的“角色体验”、华东师大一附中的“跨学科活动课”、江苏太仓中学的“社会调查”、浙江端安中学的“走向自然、走向社会、走向生活”等。2000年 2月,教育部颁布了《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试验修改稿)》(教基[2000]3 号),将研究性学习作为综合实践的一项基本内容在全国10个省(市)先期进行实验; 2001 年4月,教育部颁布了《普通高中研究性学习实施指南》(试行),要求次年9月起全国各省市使用上述计划,这就意味着研究性学习将在全国所有普通高中实施。2001年6月,经国务院同意,教育部规定从小学到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研究性学习是其中一项很重要的内容。研究性学习在通向21世纪基础教育的新课程体系中具有突出的地位,其作为必修课贯穿于整个教育过程中,这无疑是课改在课程结构一项重要变化[1]。■
【参考文献】
[1]葛炳芳主编.高级中学研究性学习教程[M].第一版.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2,9:2.
[2]钟启泉,崔允郭,张华主编.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M].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8,(1).
[3]高剑森.研究性学习的实践与思考[J].教育探索,2002,4.
4.研究性学习课题开题报告(历史) 篇四
课题:台湾问题及中国的对策
摘要:本文是我们小组15位同学综合实践活动的成果,阐述了台湾问题的由来及中国的对策。由衷的希望台湾问题能够早些解决,祖国能够早日统一!
一、台湾问题的由来
台湾问题一词及其相关概念,最早出现于当时寓居美国之中华民国“代总统”李宗仁之《对台湾问题的具体建议》一文,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因袭此一词语,并因强力宣传而通行于中国民间与国际社会迄今。但在台湾内部,此一词语反而从未存在;相关概念或者叫“台海问题”或者“两岸问题”。
台湾问题的本质,是讨论台海一切问题的前提。台湾问题虽然是中国内战期间遗留下的中国领土统一问题,纯属中国内政,当然也宣布过不允许任何国家干涉中国内政。但是实际上,台湾是冷战期间西方阵营摆在中国门口的一个反G反华的桥头堡,是美国不沉的航空母舰。看21世纪的中国,面临着三大主题。作为历史遗留问题,作为国家统一的历史使命,台湾问题的最终解决,是毫无疑问的一个主题。但是,中国同时还有另外两个同样重要的历史使命。一个主题是发展,就是以经济发展为龙头带动社会进步,这是整个民族最为核心的历史使命。另一个主题是稳定。中国把社会稳定作为时代的主题,是历史决定的。事实就是这样简单,中国对于台湾问题,在国际舞台上,要长期付出额外的政治成本,哪怕是友好国家也不例外。谁都不愿意长期忍受国家不能统一的痛苦,但不幸的是,中国面临的历史使命,面临的足以影响民族命运的时代课题,并不是台湾一个问题。面对种种艰苦困难的局面,绝不会为了一个目标而牺牲更为重要的目标。这就是问什么和平统一的调子越来越大,而大陆对岛内的种种闹剧反应越来越小。官方致力于争取和平统一,是符合当前形势与民族利益的。台湾岛内为了小范围的政治利益在框架内发出种种声音,不会影响台湾的走向。,2008年,乃至可以预见的历史时期内,台湾海峡是没有战争的。
中华民国是于1912年在南京成立,但于1949年失去对大部份领土的实际控制,并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于北京成立后,中华民国政府迁往台北。在此后几十年,中华民国一直认为自己是台湾及大陆(包括外蒙古、唐努乌梁海、江心坡等地区)在内全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并一直宣称要收复大陆。时至今日,中华民国政府立场自1990年代开始已渐有所改变,中华民国不再否认中国共产党对大陆地区的实际统治及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存在,并放弃以武力收复大陆。不过,中华民国政府并未正式放弃对大陆地区的主权。
另一方面,中国共产党自1949年10月1日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起,就一直认为
“旧中国”(中华民国)已经灭亡而被“新中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替代,并声称台湾为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神圣不可争议之领土、中华人民共和国从未放弃在必要时以武力强取台湾;同时也表示,只要认同所谓“九二共识”(具高度争议性),“任何问题都可以谈”。
台湾问题不仅仅是由尚未正式完结的国共内战所导致,台湾问题得以成形,实际上离不开文化间冲突、资本主义与共产主义间的意识形态对立(冷战)、以及美国等列强在亚太地区的利益等原因。
“台湾问题”的称呼,是从台湾外部的视角来讲,是中国大陆与国际上的用法,台湾仅在报道这些外部言论时才使用。在台湾,探讨类似问题的领域分布在:统独争议、国家定位、大陆政策、两岸关系。
二、台湾问题的历史演变
1895年中日鸦片战争,中国清政府战败,被迫与日本签订《马关条约》,其中一项就是割让台湾及其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
1945年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中国抗日战争也结束,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并被要求归还中国全部领土,至此台湾光复。
1949年,中国解放战争进入尾声,国民党集团党魁蒋介石退往台湾负隅抵抗,美国也插入其中组织大陆解放台湾。
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台湾第七舰队进驻台湾海峡。
1972年尼克松访华与中国签订联合公报,美国承认一个中国政策,并退出在台军队。
1979中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叶剑英在人民日报上发表告台湾同胞书,申明和平解决台湾问题,停止炮轰大小金门岛。并欢迎台湾同胞到大陆探亲经商居住。1992大陆海协会与台湾海基会达成九二共识。
以后很长一段时间台独势力猖獗,两岸关系发展缓慢。
2005连战率和平之旅访问团访问大陆重申坚持九二共识,两岸关系至此进入新阶段。
然后就是小陈下台老马执政,国民党等台湾党派接连访问大陆。
去年陈云林率团访问台湾。
我们的温总理也说要给台湾民众以优惠。
三、我们的对策
和平解放台湾,实现祖国统一,既符合全体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也是中国共产党长期以来为之探索和努力追求的目标。建国6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在探索祖国和平统一的进程中,以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为重,创造性地提出了“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在这一模式的指导之下,具体来说,我们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作好准备:
(一)国际上,促使中美关系平稳发展
冷战结束以来,各国之间以增强科技和经济实力为标志的综合国力竞争日益加剧。经济因素在国际关系中开始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中美经济贸易持续发展已经逐渐成为稳定中美关系大局的一个强有力的新的战略支点。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经济潜力十分巨大;而美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达国家,则把开
拓中国市场看作是振兴美国经济的重要目标。美国政府已经把中国作为世界十大新兴市场之首,并把抢先占有中国市场作为美国发展海外贸易的战略重点之一。可以说,只要中美关系正常发展,两国之间的贸易前景将不可估量。无论是美国民主党还是共和党上台,都决不会把自己拴在“台独”的战车上,为“台独”分子流血卖命,决不会为了“台独”而丢掉大陆市场。
(二)国内,发展经济和军事力量,增强我们的综合国力及民族凝聚力首先,经济上,还是要大力发展经济。只要大陆的经济水平高过台湾,相信赞成统一的台湾人会越来越多。有个有趣的经济现象很多人都注意到了:近年来我们的对外贸易对欧美国家无一例外都是顺差,只有对台湾是逆差。这说明我们在经济上,对台湾有能力大有作为。其次,军事上,大力加强军备建设。力争在最短的时间内在台海地区达到与美日军事势力的平衡。目前如果单独和台湾比,大陆的军事实力已经占据绝对优势。但关键在于我们要考虑美国和日本因素。如果把美日和台湾放在一起比较,中国大陆目前总体上仍然处于劣势。因此要加大军备建设。
另外,要增强民族凝聚力。一个没有凝聚力的民族是没有未来的。台湾问题如何解决以及解决的好坏和人心向背有密切的关系!建国初期,我们能靠“小米加步枪”在朝鲜战场上和装备精良的美国达成平手。今天的中国人民如果不允许台湾独立,那台湾独立会比登天还难!
(三)做好对台工作
一方面,解放思想,增强信心,积极主动地做好台湾同胞的工作。据统计,目前在大陆的台商及其家属、技术人员达40 多万人,来大陆求学的台湾学生有3500 多名,在大陆定居的台胞有3 万多人。两岸日益密切的广泛交流为我们争取台湾人民的支持提供了空前的机会。台湾与大陆有着五千年中国文化传统,两岸文化同根、同宗、同源、同脉,其根深蒂固的影响维系了台湾同胞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因此,我们要按照党中央领导集体的指示精神,解放思想,增强信心,继续做好台湾同胞的工作。不论什么阶层、什么党派、什么团体、什么人,只要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拥护祖国统一,我们都坚持同他们的联系,达到瓦解“台独”势力、争取“观望”民众、扩大“统一”力量,实现早日解决台湾问题的目的。另一方面,坚决遏制台独。台独不等于台湾,台独分子不等于台湾人民。对台独势力决不能姑息容忍,要坚决打击和消灭。这方面我们国家通过的《反分裂国家法》是非常好的举措,它从法律上规定了台独行为的违法性。真有台独分子敢踩红线,我们有法可依,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我想这其实很简单:台独之日就是统一台湾之时!中国高层早就在几年前说过:奥运会对于中国就像“锦上添花”,锦都没有了,还要什么花啊?台独分子真要敢触犯底线,那我们武力统一就有理有据,任何外国的介入就是侵略中国。
四、结语
台湾问题的解决,一定是中美日三国的博弈中中国胜利后的结果。只要我们有坚定的决心和意志,统一台湾的时间表就掌握在我们手中。只要我们的军事实力上去了,我们就有能力控制台海局势;只要是我们的经济和政治文化水平提高了,我们就能处理好统一后的治理问题。
5.历史研究性学习方案 篇五
兰州新区历史教研组
一、课题的提出背景
目前的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提问的有效性差的问题显得相当突出。问题设置的针对性和启发性不强,时代性,趣味性不够,层次性不明显等等;严重的影响了课堂教学的效率。研究表明,问题的选择、问题的质量直接影响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精妙的问题可以激发学生的参与,拓展学生的思维,在不断设疑、解疑的过程中,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进行创造性的知识建构,进而转变到学生自主提出问题,产生对问题的强烈敏锐力,由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达到既学到知识又培养了自学能力的目的。体现学生主体地位,有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1、课前的问题预设不充分
课前的准备是上好一节课的前提,在初中历史课堂前,大部分的教师往往会依赖于教参来进行课程的准备工作,再或是应用一些多媒体的课件,根据参考书或是课件上的一些问题,讲解给学生听,造成课堂的教学变得照本宣科,没有根据学生的反应和知识的特点来进行有效的教学提问设置,课堂气氛变得十分的呆滞,死板,无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这样的教学不仅没有较好的效果,时间久了学生对这门课程可能会失去兴趣。
2、课堂上的提问有效性差
课堂上往往是教师在讲台上讲得大汗淋漓,但是课堂的效果却不是那么的理想,教学过程中,学生往往是被动的接受老师讲授的知识,对知识的学习和理解都是停留在问题的表面,很难抓住问题的本质,原因就是学生缺乏思考,只有经过了思考才能够弄清问题得根本,这些思考需要经过教师有意识的引导,教师问可以通过对问题的设置来实现,很多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已经意识到了这一点,会在教学的过程中穿插一些思考性的问题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但这些问题的设置往往缺乏针对性,没有新意,启发性不强,趣味性不够,对学生的积极性没有明显的提高,这个时候学生会等着教师来公布答案,而不是主动地参与到思考中去。因此教师在设置问题的环节应该精心的准备,虽然讲得是历史知识,但问题不一定非要是历史问题,教师在设置问题的过程中可以结合时代性,针对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情况来提出问题,问题的设置只有通过精心的准备,才能够有较好的效果,否则问题的提出使得提问的有效性很差,对学生的学习质量没有提高。
在新形势下,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发展学生的个性,促进学生和谐发展”,它最关键的几个词是“普及性、基础性、发展性、创新精神、实践能力、自主探究、合作学习”,这样的理念,无疑是丰富的。在短短一堂历史课上,如何最大程度体现这样的理念,这就对历史课堂的有效性教学提出的更高的要求。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发展,特别是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思想的提出,教育工作者们纷纷投身到课改的洪流中,我校经过几年的实践,发现有些教师仅注重“表”,而不注重“里”。一堂课上,大量的师生互动,眼花缭乱的学生活动,让我们质疑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难道方法、手段多了,有效性就高了?如何真正做到有效教学,找到有效的教学策略,还是我们需要进一步研究的话题。
当前的历史教学中,仍然有些教师停留在“我怎样能讲请楚”、“我如何完成教学任务”的阶段,没有从根本上思考历史课堂的教学策略,这使得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离新课程标准相差甚远。二、课题提出的理论价值:
国家颁布的《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明确指出:“历史教学应有利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倡导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教学过程”,“鼓励教师创造性的探索新的教学途径,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组织丰富多采的教学实践活动,为学生学习营造一个兴趣盎然的良好环境,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由此可见,当代的教育要求把教育的全部价值归结到学生身上,以学生的发展为教育的根本。历史课堂上,虽然学生是主角,但能否做到有效学习,取决于老师的水平。我们历史教研组开展这项研究,有利于进一步搜集和丰富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的教育理论,为历史课堂的有效教学策略研究提供一些实证性资料。
三、课题提出的实践价值 :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教师的教学观念也随之更新。传统的教和学的模式正在酝酿重大的突破,历史课堂教育面临着有史以来最为深刻的变革。开展这项研究,有利于我校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促进教师充分挖掘教学资源,满足学生的主体需要,从而尊重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四、课题概念的界定及理论依据: 课题概念的界定:(1)“有效”
汉语词典中“有效”指有作用、有效果。
这里的有效主要是指对学生有效果、有作用。通过一系列方法、手段来提高效率,以促进学生的进步与发展,有效地达成预期的教学目标。(2)“历史课堂有效性教学”
什么是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教育论专家余文森教授做过这样的解释“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通过课堂教学活动,学生在学业上有收获、有提高、有进步。具体表现在:学生在认知上,从不懂到懂,从少知到多知,从不会到会;在情感上,从不喜欢到喜欢,从不热爱到热爱,从不感兴趣到感兴趣”。学生在学业上有收获,懂了、会了、产生兴趣了,问题就是这么简单。
当然,有效的历史课堂教学策略必须符合历史学科的特点。历史毕竟是人的主动性活动的产物,历史包括大量的不会重复的特定事件。所以在教学中要有对历史过程最低限度的讲授和具体历史知识的传授,在此基础上,展开进一步的探究和活动才有保证。五.课题研究的目标与内容要点
研究目标:立足于高中历史课堂,构建一系列有助与提高学生学习效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有效教学策略。内容要点:
1、《中学历史教学参考》旗帜鲜明地引导老师们:反思让新手成为专家型教师。本课题研究重点之一就是通过教学反思来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2、创设情境策略对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
3、开展设问式学习对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其中包括如何选择一个合适的、有兴趣的问题,如何排列这些学生面对的循序渐进的设问等,以及创建设问式学习的一般教学模式。
4、时代呼唤具有开拓创新、善于合作等品质的新型人才。在历史课堂上如何培养学生的这些能力是我们研究的方向。六.主要观点及可能的创新之处
主要观点:学生发展与否是衡量教学效益最重要的指标。新课程的教学内容或资源观是开放的,多元的,不再是过去的“唯教材论”。所以,我们现在的教学最主要的不是研究只讲什么史实不讲什么史实,最主要的通过这些具体的史实让学生获得什么意义和价值。学生通过学习,能过获得:客观真实的历史态度、分析比较的思维能力、借鉴反省的自我意识、全面真切的人文关怀,这就是历史学科的基本价值所在。可能创新之处:
本课题“历史课堂有效性教学的实践研究”是建立在“新课程”背景下,并立足于我校展开的,这是区别于以往“有效教学”研究的最关键的特征。七.运用的主要方法和手段
(1)文献法:通过借鉴《教育学》、《历史教学研究》、《中学历史教学参考》、《中学历史教学》等文献的研究为本课题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2)案例分析法:每一环节实施后,进行阶段性分析,注意个案的分析和积累。
(3)行动实验法:尝试把学习和研究得到的有关历史课堂有效教学的理论成果及时应用于教学实践,通过实践验证理论的科学性、有效性和可行性,同时注意总结。
(4)调查研究法:采用问卷调查、个别谈话和学生座谈相结合的方法,了解学生学习现状,对学生的想法、需求进行科学的调查研究。八.研究的具体步骤及进度安排
1.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09.9~2009.11)
(1)着手开展座谈或问卷调查,了解学生在课堂上学习的现状。(2)针对几个典型的学案,分析学生在课堂学习上出现效率低的原因。
(3)组内开展研究课,就课堂某一环节出现“无效教学”展开讨论,找出原因。
2.第二阶段:实施阶段(2009.11~2010.6)
(1)这一阶段重点在于就出现的问题,学习新的理论知识,努力构建合理的课堂教学模式。
(2)组内开设研究课,实践新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广泛听取专家意见,不断完善,并注意积累资料。
(3)与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座谈交流,了解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出现的变化,及时反思。
3.第三阶段:总结阶段(2010.6~2010.11)
依据相关研究成果,进行汇总和理论性的总结,撰写有关研究报告。另一方面继续在课堂教学实践中进行实验。九.完成本课题任务的条件分析
我校有完整的教科研机构,对本课题高度重视。学校确保本课题的研究经费,保证开题论证、过程研究、结题鉴定的各项费用及时到位;保证购置书刊、资料采集、会议研讨、论文结集等各项经费的如期支付。
课题组全体成员均奋战在教学第一线,都有八年以上的工作经验,有较扎实的业务知识,有较高的理论水平和研究水平,掌握着学情的第一手资料。资料的收集、查找方便。全组教师对课题有很高的积极性,参与意识很强,希望借助有效教学的研究来提升自己的业务水平。十.课题组成员:
姓名 专业技术职称 研究专长 邓焕发 中学一级 教学研究 彭均匀 中学一级 教学研究 邱 琦 中学一级 教学研究 欧阳金文 中学二级 教学研究 刘松柏 中学二级 教学研究 黄小平中学二级 教学研究 易 凡 中学二级 教学研究 十一、预期研究成果 在历史教学反思中成长(个案)
注重二次反思,提升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策略——设问式学习创设情境策略,激发学生兴趣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问题的设置”课题研究实验报告
一、课题的提出 1.背景与意义
新课程改革轰轰烈烈地在神州大地上铺开,“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成了这次课程改革的宗旨。新课程强调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强调既要关注学生的学习生活,又要关注学生的现实生活。本课题旨在改变以往“灌输式”的课堂教学,采用多种有效课堂教学策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体验和理解,为学生创设轻松,愉快的课堂生活环境,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知识探究,主动合作,主动发展,在知识的获得过程中造就良好积极的情感体验。做到用最少的时间,最小的精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多的教学效果,从而实现特定的教学目标,满足社会和个人的教育价值需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提出了转变教师教学行为和学生学习方式的任务,目的在于促进每一位学生都能有效地学习,按照自己的个性特长得到尽可能充分的发展。然而,审视目前的课堂教学,我们不难发现:低效、无效的现象依然存在,传统的被动、单一的接受式学习在教学中仍居主导地位。呆读死记、题海战术、机械操练、反复练习的做法依然制约着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学生是搀一步,挪一步,教师是辛辛苦苦工作,不敢放松一步。学生是“容器”,教师讲,学生听;教师写,学生抄;教师占据讲台滔滔不绝,充分扮演“演员”的角色,学生则充当忠实的“听众”和“看客”。这种一个教师牵着几十个学生鼻子走,也不管学生是否听懂,是否愿意听的“填鸭式”教法,严重忽视了天真活泼的学生个性心理特征,扼杀了学生智力潜力和创新能力的发展,往往是事倍功半,得不偿失。国内外大量研究说明,不同的学习过程会产生不同的学习效果。操练式学习对发展学生的高层次思维非但没有显著效果,有时甚至还有负面效果。如果我们的课堂教学不改变,仍然按照老一套教学,“穿新鞋,走老路”,“换汤不换药”,或者只是换一套教科书,教师的教学理念、角色观念、教学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考试评价制度都不发生改变,那新课程改革的目标就难以实现。
因此,从某种程度上说,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是课程实施,而课堂教学是课程实施的主要途径。因此,课堂教学变革就成为课程改革中的重要一环。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中,教师的教学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都将发生着根本性的变化,这一切都要求教师在实施新课程中必须加强课堂教学变革实验与研究,以教学研究和教育科学研究来推动课堂教学变革,以课堂教学变革来推进新课程的实施。这就是我们研究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的必要性和重要性。2.教学现状分析
在实施新教材的过程中,由于受到广大教师的观念、施教水平以及教育教学资源等因素的影响,教学过程中出现了“穿新鞋、走老路”的现象,用旧方法教新教材,课堂教学不能促进学生进行有效的学习,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三维目标得不到落实,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得不到培养。教师教得累,学生学得苦。在这个过程中,出现了新课程理念与教师传统教学方式的矛盾,影响了课程改革的逐步有效的推进。
因此,进行中学课堂有效性教学策略的研究,对提高教学质量,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全面发展,深化课程改革,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该课题在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的分析
1、课题研究现状和趋势分析
就国外研究来看,有效教学理念源于20世纪上半叶西方的教学科学化运动,“有效教学”的提出也是“教学是艺术还是科学”之争的产物。它的核心问题是教学的效益,即怎样的教学才是有效的?是高效、低效还是无效?我认为,所谓有效,主要指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进步和发展,也就是说,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是教学有没有效果的唯一指标。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在新一轮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全面推开之际,讨论和研究如何促进教学的有效性问题就显得十分迫切与必要。正是基于这种认识和思考,我校申请了有效课堂教学策略的研究,并被列为我校的重点工作来抓。为了了解这一课题在同一领域的研究现状,把握发展趋势,我查阅了大量的教育理论专箸、期刊、报纸及网络资料。从中我发现,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人们越来越关注学生在课堂中是否进行有效的学习,如何组织、实施有效的课堂教学的研究。但从总体上看,有效的课堂教学的成功模式还远没有建立起来,尚未取得突破性的进展。虽然,许多学校和教师接爱了课改新理念,改革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方法,但教和学的有效性还不高。特别是缺少成功的有效课堂教学的案例研究,而且只有教师自己才适合于做这种研究,当然专业人员的参与不可或缺。也需要提炼总结出有效性教学的一套策略。所谓“策略”,即教师为实现教学目标或教学意图而采用的一系列解决具体问题的行为方式。
有效性教学需要教师具备一种反思的意识,要求每一个教师不断地反思自己的日常教学行为,持续地追问“什么样的教学才是有效的?”“我的教学有效吗?”“有没有比我更有效的教学?”坚持以人为本,实施有效教学,在探索性、自主性、研究性的学习活动中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是课程改革发展的必然趋势。
2、对本课题理念内涵的基本解读
课堂教学的时间是有限的,在这有限的时间内师生既要共同完成预定的学习目标,又要在学习过程中让学生通过独立思考,主动探究、合作学习中发现问题并尝试解决问题,创造出高效的学习效益。二十世纪西方国家提出的“有效教学”理念值得我们借鉴。1.概念界定:
① “有效”:是指教师在经过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学生获得的具体进步和发展。关注的是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者学得好不好。②“教学”:是指由教师引起,维持或促进学生学习的所有行为,关注的是“教”学生如何“学”。
③策略研究:“策略”一词在新华字典中的解释为:根据形势发展而制定的行动方针和斗争方式,本课题中的“策略”就是根据教材因素,学生实际而采用的艺术和方式方法。“策略研究”就是为创设学生主体活动的情景,激发、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自由地获取知识而运用的艺术及方式方法的研究。2.有效教学的具体内容: ①有效教学关注学生的进步和发展
要明确“教学”是如何“教”,学生是如何“学”,确定学生的主体地位,树立“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思想。②有效教学关注教学效益。
要正确理解时间和效益的关系,教学效益并非教师在规定时间内教多少内容,而在于学生在单位时间内学到多少内容。③有效教学要有明确的测量性,即评价目标。
每一时段的学习都要建立评价的目标,要让学生明确我学懂了什么,学会了什么。
④有效教学需要教师具有一种反思的意识。
要求每一位教师不断地反思自己的日常教学行为,持续地追问“什么样的教学才是有效的”,“我的教学有效吗?”“是否还有比我更有效的教学?” ⑤有效教学更是一种策略
要求教师对需要完成的教学目标或教学意图提出系统具体的问题行为解决方式即教学策略。
3、已有的关于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若干策略的研究成果
(一)运用“最近发展区”理论,实施分层递进教学
教学有效性缺失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在班级教学中学生间获得同样知识所需的时间存在较大差异,要在同一时空中按划一目标发展,部分学生学习时间的浪费十分明显。
在实践中,如能按照“最近发展区”理论把获得某种知识所需时间和认知发展水平大体相当的学生进行归类分层,并确定与各层次学生的实际可能性相协调的分层递进教学目标,实施分层递进教学,教学效率即可大幅度提高。
这里,“分层”是为了确保教学与各层次学生的最近发展区相适应,“递进”则是不断地把最近发展区变为现有发展水平,从而使学生的认知水平通过教学活动不断向前推进。分层递进教学是班级授课制中实施个别化教学的新探索,是最近发展区理论的深化和具体应用,对提高教学有效性具有重要意义。
(二)优化课堂教学时间管理
提高教学效率的实质是在单位时间内获得最大的教学成效。为此,必须优化课堂教学时间管理,充分发挥教学时间的综合效用。(1)制度化学习时间与自主性学习时间相结合
传统课堂教学是以固定的时间单位组织教学的制度化体系,在教学时间分配上存在着教师支配一切的单向性,学生缺乏自我选择、自主学习的机会,从而影响了教学的效率和质量。因此,必须变革单一的。“制度化”教学时间结构,把制度化学习时间和学生自主学习时间、教学时间的统一性与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有机结合起来。
(2)提高课堂实用时间和学术学习时间比率,综合达成各项课堂学习目标
现代教学理论按照递进嵌套的层级关系把课堂教学时间区分为分配时间、教学时间、实用时间和学术学习时间等不同类型,后一变量较之前一变量其时间范围逐渐由宽变窄,其与学习结果间的关系也愈加密切。
这就是说,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不能寄希望于大量额外增加学生的学习时间,而是要通过提高教学水平和知识有效性等措施,最大限度地减少课堂时间损耗,提高课堂学习的实用时间和学术学习时间。同时,由于实用时间、学术学习时间与课堂教学模式结构、教学目标间并不存在直接的联系,同样的实用时间和学术学习时间既可用于较低认知水平的“题海战术”,也可用于较高认知水平的学习。因而,还应把课堂教学时间的分配与教学目标、内容等因素联系起来,注意科学分配以不同教学组织形式完成各种认知的、情感的、技能的等课堂教学目标任务的实用和学术学习时间。这样,课堂教学才能综合、全面、高效地完成培育新人的各项任务。
(三)优化学生认知结构,加强学习策略.教学知识掌握过程实质上是学生认知结构的建构过程。认知主义和建构主义理论都认为,教学效果直接取决于学生头脑中已有的知识(认知结构)和如何有效运用这些知识加工所面临的学习材料(学习策略)。
因此,优化学生认知结构和加强学习策略教学是提高教学有效性的重要途径。
(1)动态协调教材知识结构、学生认知结构和课堂教学结构的关系 只有当这三种结构形成内在的协调统一,才能使教学有效促进学生将教材知识结构转化为学生的认知结构,提高教学的有效性。为此,教师应充分了解和利用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以渐进分化和综合贯通的方式把握教材知识结构的层次性和整体性;设计优化的课堂教学结构和模式,改进教学组织形式,把全班个体学习、成对学习、小组学习和全班统一学习有机结合起来,使教学更适于完成各类不同的学习任务,促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形成整体优化的知识结构。(2)加强学习策略教学
学习策略种类繁多,其主要内容包括理解和保持知识的复述策略、精加工策略和组织策略,应用知识解题的问题表征策略、具体求解策略和思维总结阶段的反思策略,以及掌握知识过程中的自我监控等元认知策略。在教学中,教师应结合学科实际,通过分解练习和综合实践相结合等方式加强对学生的学习策略教学,以提高学生学习活动的效率和质量。
三、课题研究重要性和意义 新课程主张以人为本,以学促教,教学相长,共同发展,追求教学整体效应和最大价值,课改的最终目的就是要使我们的教学更加有效。有效课堂教学策略的研究与实践,能让学生在学习活动的主体角色体验中激发浓厚的学习兴趣和高涨的活动热情,变消极被动为积极主动。通过多层次的师生互动,彻底改变传统的接受性学习方式,确立学生的人本地位,通过学生自主能动的学习,使所有学生有效学习,以实现提高教学效率的目标,这正是本课题的理论和实践上最具有意义的地方。
学校要提高学生的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必须要减负增效,这就触及到提高教学有效性这一主题,即教学要有效的教学。学生的学习有一个感知、理解、记忆与迁移的过程,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学习心理进行有效教学,要珍惜学生在教学中的每一分、每一秒,认识浪费学生的宝贵时间是教师最大的失误,让45分钟分分秒秒都产生效益。这要求学校领导、教师树立正确的教育观、质量观、人才观,掌握最佳的教学方法,选择最佳的教学策略,让学生的素质得到全面的提高,真正达到提高教学效率的目的。
因此,进行历史中学课堂有效性教学策略的研究,对提高教学质量,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全面发展,深化课程改革,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四、课题的研究目标、内容与方法、原则及过程 1.研究目标:(1)形成教师对有效学习指导的具体策略和一般性策略,构建初中生有效学习的课堂教学平台;
(2)构建理论支撑框架,实施具有可行性,操作性的有效课堂教学案例研究的实验方案;
(3)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有效学习和教师的有效授课形成有效的评价标准及评价体系;
(4)研究各种课堂教学形式,使之行之有效,构建相应有效教学模式;
(5)结合我校实际,进行教和学有效性的理论与实践的研究,大面积提高本校教和学的效率。2.研究内容:
(1)影响课堂教学学生有效学习行为的因素分析。
通过观察、调查和个案分析法,了解学生在课堂上参与学习的表现、学习的兴趣和态度、学习的主要方式等。分析教师无效或低效教学行为的表现及原因。
(2)教师有效教学和学生有效学习的方式与策略的研究。
针对师生低效教学行为的表现,采用行动研究,提出相应的解决问题的操作策略。对学生而言,学生有效主动参与的策略,主要有探究、合作、活动策略。对教师而言,主要有备课策略、上课策略、评价策略等。3.研究方法:
(1)文献借鉴法。多角度、多渠道开展对情报资料的比较研究,借鉴已有研究成果和经验教训,找到新的生长点,防止重复研究,避免和少走弯路。
(2)调查研究法。一是调查有效教学策略实施的现状和发展前景,努力使本课题研究的目标和操作更加有针对性、实用性,切合学生实际,提高实效;二是调查实验过程中有效课堂教学策略的变化发展,为构建新的教学模式提供事实依据。
(3)对比实验法。在同年级平行班中进行对比实验,运用系统分析和整体思维方式构建理论假设,搞好包括分层教学、综合活动、有效测试等实验设计和实施。同时记录学生学习方法及其成效,并及时进行必要调整,随时总结改进提高。
(4)行动研究法。在实验过程中,不断探索实施有效教学的操作策略,使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起来。
(5)经验总结法。及时总结实验经验和教训,修改、补充和完善操作措施,力争使研究水平上升到一定理论高度。4.研究原则
(1)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注重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以理论指导实践,以实践丰富理论,提倡理论工作者与实践工作者紧密结合,积极参与。
(2)发展性原则。一切有效教学策略的制定和实施均以学生积极的终身的发展为前提。
(3)整合性原则。新课改理念下的有效教学策略,必须对各种先进的教学理论(如认知心理学理论,行为主义理论等)进行整合、对传统的教学手段和现代信息技术进行整合等。
(4)主体性原则。有效教学策略的研究与实践必须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独立性、自主性和创造性。
(5)可操作性原则。有效教学策略必须具有可操作性,这是教学策略属性的本质规定。5.研究过程
课题研究拟用一年时间(2008年1月——2009年12月)分三个阶段完成。
第一阶段(调查研究和准备阶段):学习收集整理有关资料,研讨、制定开展活动的方案,进行策略和理念内涵的研究,梳理有关理论,调查分析总结已有的有效性教学经验。
第二阶段(实验阶段):上课以及实践活动,实验总结具体的有效教学策略和学生学习策略的研究,收集整理较为系统的具有典型意义的案例进行研究。
第三阶段(总结阶段):整理资料,撰写报告,展示成果的专集,进行课题总结、验收。
三个阶段不是截然分开的,是相互交叉进行的,只是各有侧重。在本课题的研究中,根据课题研究计划和研究方案,主要开展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加强学习与积累,努力寻求理论与实践之间的通道。
课题研究是一项细致的工作,它需要在研究过程中积累点点滴滴数据、信息、经验。为此,我们课题组设计了《课题研究活动记录》,要求课题组成员围绕研究课题,设立本学年或本学期研究的子课题,并围绕自己研究的子课题积极学习有关理论知识,努力开展教学实验活动。在《活动记录》上记下每次学习、活动的内容,并反思自己实验过程中的所作所为,总结归纳有关数据信息,从而为期末撰写教科研论文积累一批翔实、有价值的素材。在这些活动记录中,既有理论学习的记录,又有实践印证,还有各课题组成员的心得体会,它不仅将各课题组成员的思维导入深处,同时也促进了课题研究工作向更高的台阶迈进。
(2)关注过程,求真务实地上好每一堂实验课。
每学期初的理论学习之余,我们要求每个课题组成员在课题组内推出一堂实验课,并及时落实人员、上课时间。每次上课之前,子课题成员集体备课,各子课题成员准时认真听课。上课后根据本课题研究主题和《课堂教学评价表》实事求是地评议。评议中,课题组成员在探讨过程中相互取长补短,探索规律,获得了共同的提高。
(3)加强反思,对研究情况进行事实求是的评析、总结。
我们的课题研究,是在不断反思、总结的过程中逐步走向完善的。我们将所学理论运用于实践,又在实践中产生新的问题,不断琢磨、推敲。在申报本课题后,我们在实践中进一步对方案进行了论证,使其更趋科学合理而富有研究价值。在实施新课程的过程中,我们对照新课程标准,在本课题研究中及时调整了具体的目标和要求。平时,在教学中我们不断反思自己的实验经过,善于发现本课题研究中出现的具体问题,与他人合作解决,并在理论联系实际的过程中及时撰写下来,形成教学案例、论文。
五、实施课题的保证措施
1、精选课题组成员,建立科学合理的管理网络。
2、充实教育资源库,设立“教科研”专柜。
3、加强理论学习、观摩与研讨、对话与交流制度。
六、预期研究成果形式
1、整理学习笔记,撰写相关论文和各种报告。
2、编写有效课堂教学实验报告和案例。
6.高中历史教学合作学习模式研究 篇六
一、合作学习模式的基本原则
1. 适应性原则
在高中历史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应当按照具体的教学内容,来对恰当的学习方式加以选择,切勿一成不变。与此同时,合作学习必须始终坚持以教学难点与教学重点为主,切勿喧宾夺主。此外,教师还应当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及身心特征,来对学习方式和学习内容进行安排,确保因材施教及因人制宜。
2. 竞争与合作探究原则
合作学习是学生采用合作的方式探究知识的一种有效的学习方法。正是因为学生与学生之间必然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差异,这便会使得学生的学习效果不尽相同,因而教师就应当重视引导学生积极自主地思考问题,并且有效地展开竞争,只有这样才能够将每位学生的参与热情调动起来。
3. 整体性原则
在大力倡导实施素质教学的今天,高中历史教学就必须面向全体学生,而且还应当促进及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在高中历史合作学习中,教师要坚持整体性的基本原则,要全方位地面向全体学生,尤其是要重视学习后进生所取得的进步,切勿放弃任何一个成绩不好的学生,要将全体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出来,使每位学生的综合素质及综合能力均能够得到不同程度的提升。
4. 迁移性原则
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知识迁移不仅体现在温故知新上,同时也体现在知识应用上,在教师的积极指导下,自主学习也可以成为知识迁移的过程。在高中历史合作学习的过程当中,教师应当注意对学生进行知识迁移的引导,这样既有助于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还有助于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
二、高中历史教学中实施合作学习模式的有效策略
1. 明确学习目标
每堂历史课程均要有具体的教学任务与教学目标,更应当将合作学习目标明确。合作目标至少应当包括四大方面,也就是能力目标、知识目标、情感目标以及价值观目标。在明确历史合作学习目标时,不仅要涉及个人目标,还应当纳入共同目标。
2. 加强分组合作
按照合作学习理论,可以采取的分组方法为异质小组的分组方法,即首先考虑学生实际的学习水平,其次要考虑学生的性格、性别、纪律、家庭背景等,将学生从高至低划分成六级,再任意从每一级中抽取其中的一名学生,将该学生分配到一组中,每半个学期抑或是半年调整一次小组成员。必须以民主的方式选举出小组的组长,将每一位小组成员的分工及角色明确。
3. 重视教师导学
合作学习充分展现的是学生的自由发展以及学生的主体地位,但是教师所占据的主导地位是不容忽视的,教师应当切实做好合作学习的引导者和组织者。在高中历史合作学习过程中,教师应当随时且灵活反复地根据教学环境的所发生的变化,来引导学生,不仅要指导学生的合作技能和合作思想,还应当给予学生方法与能力的指导、理论知识的指导,以此在教师的正确指导下,发展和培养学生的情感能力、记忆能力、表达运用能力、历史思维能力等。
4. 确保讨论的效果
众所周知,思维往往始于疑问,在人的思维发展过程中,发现问题以及提出问题是非常重要的,这便需要教师在合作学习中认识到课堂讨论的重要性。通过小组的讨论或者组内讨论,往往最终均能够得到想要的结果,这是合作学习不可或缺的一大环节,是学生历史思维能力培养以及历史学科能力培养的有效途径。在合作学习的讨论中,历史教师应当把握好以下几点:首先,要充分确保讨论的有效开展;其次,要设计出一些有针对性且有一定难度的问题;再次,要加强小组研讨的民主性;最后,要将小组讨论与独立思考的关系处理好。
5. 及时解惑释疑
在合作学习中,如果学生遇到在学生小组内无法解决的问题,则可以在全班的范围内予以讨论、交流、分析,小组与小组之间进行互动,如果仍然有学生无法弄清楚的问题,则需要教师帮助学生来解答,抑或是提供必要的指导给个别小组。在解惑释疑的过程中,教师应当注意不要将答案直接告诉学生,而是将有助于解决问题的条件提出,让学生小组的成员利用自身所掌握的知识经验,逐步地形成自身的知识建构,从而使学生达到恍然大悟的合作学习效果。
7.历史研究性学习方案 篇七
北师大版初中历史教材的一个鲜明特点就是基本按照历史发展的时间线索,明确地将教学内容分为几个大的单元,而这一特点恰恰为开展研究性学习提供了条件。下面笔者就结合北师大版初中历史教材,谈一谈如何在历史教学中开展研究性学习。
一、认识研究性学习的一般过程
北师大版初中历史教材图文并茂,十分契合初中生的认知和理解能力,能够极大地增强学生的历史意识,提高学生对历史的兴趣。与传统教学方式不同的是,研究性学习不再强调对学生进行单调的书本知识传授。因此,教师要按照研究性学习的一般过程对课题进行探讨,从而使学生掌握历史学习方法,增强对历史的学习兴趣。
研究性学习的一般过程为:提出课题—提出研究思路和方法—制订计划—按计划搜集信息—加工和处理信息—得出答案。由此可见,研究性学习并不仅仅侧重结果,还侧重于探索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以及所获得的体验和感受。
二、基于教材提出课题
提出课题是开展研究性学习的第一步,也是具有决定性意义的一步。研究性学习是否有效果,很大程度取决于所提出的课题是否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是否具有开放性。需要注意的是,研究性学习的课题不能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而随意提出,必须经过教师的深入思考,以及对教材内容的整合与提炼而提出。
研究性学习课题的选定不但要契合学生的能力,还要有研究价值,能使学生了解和掌握一定的知识。北师大版七年级历史教材的第一单元是《中华文明的起源》,包括原始人类、氏族聚落、传说时代等内容。单元内按照政治、经济、民族关系、文化、社会生活的顺序,详细介绍了这一时期的史实。在学完第一单元后,学生的感触一般比较深,因为这是学生第一次接受历史教育,对历史学科充满好奇心。但这一单元有些内容的介绍比较简单,如传说时代的历史,对此教师就可以将“传说故事演绎”、“我国境内的原始人类遗迹”、“中国古代的重要发明”、“炎黄子孙的由来”作为第一单元研究性学习的课题,让学生根据个人兴趣自由选择。
三、对研究性学习进行指导
研究性学习的对象是初次接触研究性学习的初中生,因此教师要为他们提供一定的活动建议和活动提示。随着学生学习能力的增强,教师可以适当减少活动建议和活动提示,直至学生完全能自主地开展研究性学习。例如,对于“传说故事演绎”这一课题,教师可以让表演能力比较强的学生组成一个小组,搜集相关历史素材,选定某个历史故事作为剧本,分角色进行演绎;对于“我国境内的原始人类遗迹”这一课题,教师可以让对旅游和地理感兴趣的学生组成一个小组,以演讲、贴宣传画等方式,号召同学一起保护珍贵的历史遗产;对于“中国古代的重要发明”这一课题,教师可以让对科技和发明感兴趣的学生组成一个小组,查阅资料,列举出中国古代的重要发明,并与同学一起讨论;对于“炎黄子孙的由来”这一课题,教师可以让课外知识丰富的学生自由组成一个小组,一起讨论“炎黄子孙”称谓的由来,了解更多关于这一叫法的知识。
四、制定灵活的评价标准
学生的研究性学习成果要由教师来评价,教师通过评价学生的研究性学习成果,能够清楚地了解到学生到底有哪些进步,获得了哪些提高。但这种评价又不同于一般的测验,因此教师要制定灵活的评价标准,以准确地反映出学生的学习效果。例如,我要求学生将研究性学习的成果用一种独具特色的手段介绍给大家,如舞台剧、演讲等,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获得的知识就能充分体现出来。
8.历史研究性学习与人文主义教育 篇八
作者:王生转贴自:本站原创点击数:571更新时间:2004-1-10
一、问题提出的背景
人文主义是以“人本主义”为核心综合构建起来的涵括人的价值、尊严、情趣、意志、道德、态度、人性等的一种文化精神和生活准则,它“以现实完整人性为基础,以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为目标”。
新世纪课程改革,很明确地是要全面推行素质教育,把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人文素养统一起来,实现知识、能力、情感、价值观的有机整合。但现在的历史教育却出现“见物不见人”的不良倾向,所以对学生进行人文主义教育的提出,显得日益迫切和重要。
历史根源:人文主义的提出始于“文艺复兴”,它倡导对“人”的价值的发现、肯定和赞美,反对封建神教统治下对“人性”的泯灭、扼杀,使人们开始摆脱了神学的束缚,追求“人”的幸福、解放、自由和尊严。但随着18世纪工业革命的兴起,科学技术和生产力的进步,却产生了对人性和科学的异化,人们在陶醉于自然科学带来的成就时,却忽视了人的地位、作用和价值,科学技术的重实证和功利性追求扭曲了人性,“人是机器”的观念又泯灭了人的个性,否定了人的情感和精神,尤其是20世纪以来,随着战争、核武器的威胁、环境的恶化、能源的枯竭、贫富的悬殊、人际关系的冷漠,面对着物质和精神文明失衡的加剧,人们产生了巨大的困惑和信仰冲突,它促使人们对现实进行新的理性思考,摆脱功利性目标的压力,规范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弘扬人文精神,实现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统一。
现实因素:长期以来,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我们的教育存在着严重的弊端:从外在于人本身发展的目的出发,片面强调分数、升学的价值,注重知识的灌输和机械训练,学生成了教育和考试的“机器”,忽视了智力开发、个性张扬和对社会生活的情感体验。同时,由于受教育行为功利化倾向的影响,导致了文科教育和理科教育的畸形发展:一方面是人们重“理”轻“文”导致理科知识的过剩;另一方面是普遍的人文素养的匮乏,导致“清华大学某学生伤熊事件”等缺乏社会公德和积极健康的社会理想的现象的发生,令人触目惊心。北京四中张汉林老师曾撰文指出“人文主义教育不足,致使学生缺乏对人类生命应有的敬畏和对人类文明应有的尊重,„„战争应该受到谴责、和平理应珍惜、正义不可或缺等道理”。在历史教学中,我们过于强化历史教育的工具性特征和知识传授功能,导致历史知识的人文性严重地遮蔽,学生的道德水准下降。特别令人困惑的是,有的学生智力水平、学习成绩与道德品质出现“倒挂”的现象,心中是一片情感的荒漠。
研究性学习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为重点,以实现素质教育为目标。恩格斯把科学划分为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与关于人的科学。因此研究性学习的内容也就包括关于自然科、社会科学与人的科学的研究等几个方面,而各个方面“应当在研究性课程学习中达到均衡与聚合”。但在实施过程中,我们过多地侧重于如何培养学生成“才”的问题,忽视了成“人”的问题,侧重于对科学思想、方法和求实、创新、理性、怀疑精神的培养,忽视了对人的价值、追求和精神取向的培养,导致科学精神的有余而人文精神的匮乏。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犹如车之两轮、鸟之两翼,两者构成完整的科学体系。研究性学习课程的实施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模式和策略,应当坚持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相统一的整合原则,实现人的全面和谐发展,有效地落实素质教育的要求。
二、在实施研究性学习过程中,孕育人文主义精神
1.构建开放的学习和评价环境,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和个性人格。
(1)课堂教学。传统的课堂教学中,学生被严重地压抑,无主动探究、讨论、申明自己立场和主张的权利,其结果必是“千人一面”,泯灭个性。如何改变呢?①教学目标,切忌单一,应该将知识、能力、态度统一起来,尤其要重视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情意目标。②教学环境,教师应创造和谐、民主的氛围,力戒专制作风,视自己为学生学习的伙伴,是“伴奏者”而不是“主角”,让学生轻松、舒适、安全地学习。③教学方法,绝不能教师“一言堂”,要允许学生随时提出问题、打断教师的讲课进程;允许学生间互相讨论、提问、解答、纠正;允许学生提出不同的观点和看法;允许学生参与教学,建议教师调整教学步调、内容和方法,使学生充分认识到他们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
(2)作业。要改变传统的“千篇一律”式的作业,赋予作业以“个性化”特征。允许学生自定作业内容及完成计划,或是他们在课堂上学习不到位的内容,或是自己感兴趣、认为具有研究、探究价值的问题。教师不是“居高临下”的批阅者,而是学生完成各自作业的合作者、资源提供者与参谋者。这种把留作业的权利“还”给学生的作法,是课堂上探究学习的延续,也是对学生个性价值的关注与高扬。同时在学生做作业时应建议、指导学生结合所学内容选取一定的有关人文精神的素材来学习、扩充“感情”视野,并鼓励学生深入探究自己学习过程中的“难点”,借以培养其坚韧的意志品质。
(3)教学评价。传统的教学评价,严重偏颇:重历史知识,轻能力和“史观”;重分数,轻德行、修养、信念、人格;重结果轻过程;重整齐划一,轻因材施教和个性特征养成等等。研究性学习力主改变这些弊端:①评价方式。要多采用形成性评价、个体内差异评价、量化评价、自我评价、阶段性评价、多次评价等标准和方式。②评价内容。在研究性学习中要把学生的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等结合起来,在评价其知识掌握和科学研究能力的同时,更多地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动机、意志品质、内心体验、对人生意义及价值的判断以及对真、善、美的追求等方面,把科学因素与情意因素紧密结合起来,不仅评价学生的科学素养,更应评价其在研究性学习中人文素养的获取与提升,内心情感世界的丰富与增强,不仅关注学生成“才”,更应关注学生成为健全的“人”。
2.优化研究性学习的策略,涵育人文精神的教育。
(1)研究性学习的选题。应考虑指导学生选择那些具有浓郁人文气息的专题或活动项目。①立足历史学科本身,选取那些能够体现美好人生、激荡学生积极体验的内容。应指导学生重点选择那些文化史、思想史、风俗史、经济史等内容,使学生更全面地认识历史,陶冶情操,认识人类智慧力量的伟大,产生对人类文明的敬重感,体验生活的丰富与美好;选择抗争史,让学生“在人类的进步与人类的鲜血的鲜明对比中,深刻认识两者的关系,从而更加珍惜人类的鲜血和人类的进步”,使学生产生珍惜生命、不屈抗争的情怀和气节,产生对人类生命应有的敬畏感;选择典范的为真理、正义、自由、集体而献身的素材,渗透对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树立集体观念和对社会、家庭、班集体的责任意识、奉献精神。②立足历史学科,辐射相关学科,联系现实,选取那些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素材,培养学生关注现实,关注人类共同命运的朴素情感和责任意识。③立足历史学科,开展丰富多彩的具有教育意义的研究性活动(活动项目设计)。结合历史学科知识特点,有计划地安排学生为某一活动设计方案。此法在调动学生研究性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学以致用能力的同时,也能使学生从中受到感染和陶冶。④立足历史学科,结合校本课程开发,利用学校、社区的人文资源环境,选取具有潜在教育意义的素材,确定研究性学习的内容。校本课程开发的目标应充分考虑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在指导学生选择研究性学习的课题内容时,应有意识地与校本课程开发中涉及学校、社区可利用的能培养学生情、意感的内容结合起来,使学生在研究中受到人文精神的滋育。
(2)研究性学习的途径和方式。简单说来,必须注意这样几个环节:①查阅资料。②社会实践(调查、参观、访问等)。③小组合作、交流。通过讨论、交流,可以培养学生确立平等、竞争、参与、进取的积极意识,宽容、尊重他人的态度,感受成果、资源共享的快乐和合作的愉悦,对于形成健全心理、人格和交往的社会适应性有重要意义。④专家、导师组的指导。在研究性学习中,教师不是放任不管,研究性学习是以学生自探为主,教师适时指导、参与的一种学习方式,从选题、制定计划、开题、研究过程到结题报告,都离不开专家、教师的参与、指导,教师在指导中应有意识地运用有效的人文主义教育的途径,渗透相应的人文教育素材,达到内化学生修养行为的目的,提高学生的情意水平。
(3)研究性学习的评价。对于中学生研究性学习,不应评价其研究成果的可行性、有效性,而应侧重评价在研究过程中学生自主意识和地位的体现度、情感体验的达成度、终极人生价值的提升度等。
三、在研究性学习中渗透人文主义教育应注意的原则
(1)自然、内化性原则。“润物细无声”,力戒生硬地从外部灌输,不要过于牵强和形式化。研究性学习应是在遵循学生的道德认知、形成和发展规律的基础上,采用多种方式,逐渐渗透,通过学生内心“道德两难”式的冲突,内省、反思,把道德要求内化,自然、愉快地提升心灵世界的品味和层次,并付诸行动,取得显效的过程。
(2)综合性原则。应将人文精神的教育贯彻在研究性学习的整个过程和各个环节,寻找一切可教育的契机,适时地施以影响;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参与学生的研究性活动,并积极利用自身的资源优势,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立体式的教育(如社区、家庭、网络及社会各界人士等)。
(3)特定性原则。不同学生的精神需求是不同的,人文精神的特征及发展水平也不平衡。因此,在指导学生选题、选材、研究方案的确定、目标考核等方面都应有所不同,因材施教,教师要向学生提供不同层面的内容及要求,使每个同学经过研究性学习活动都在人文精神领域有所收获。
(4)有效反馈性原则。在学生研究性学习过程中,教师要对学生的情意感达成度给以及时、正确、有效的反馈与评价,尤其要多使用正反馈,使学生受到激励、鼓舞,增强成就动机,有助于人文修养的形成和发展。教师获取反馈信息的途径和手段包括:谈话、问卷、学生的阶段性研究报告、团队活动、主题班会,以及学生日常行为表现
等。
参考文献:
① 张汉林:《学生为什么要给希特勒翻案》,《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02年第5期。
② 梁仁华:《课程改革与人文精神》,《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02年第5期。③ 徐赐成:《创新教育应涵育人文精神》,《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02年第5期。④ 张华:《论研究性学习课程的本质》,《教育发展研究》2001年第5期。⑤ 王升:《论研究性学习》,《课程·教材·教法》2002年第5期。
【历史研究性学习方案】推荐阅读:
历史研究性学习实施方案10-07
历史研究06-25
初中历史课堂有效教学提升途径研究06-28
关于邵阳历史文化的研究调查09-21
研究生历史课实习心得总结07-31
关于姓氏的历史和现状的研究报告09-11
关于陈氏的历史和现状的研究报告0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