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数学万以内数的认识常用知识点(精选10篇)
1.二年级数学万以内数的认识常用知识点 篇一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学会读写万以内的数(中间、末尾有0)。
2、能总结出读写万以内数的方法。
3、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逐步发展学生的数感。
教学重点:
学会读写万以内的数。
教学难点:
中间、末尾有0的万以内的数的读写
教学准备:
计数器
教学过程:
一、学前准备
1、填空。
(1)在数位顺序表里面,从右边起,第一位是(),第二位是(),万位在第()位。千位在第()位。
(2)6个千,5个百,3个十和1个一组成的数是(),它的最高位是()位,是()位数。
2、教师在计数器上拨珠,学生在草稿纸上读数、写数。
二、探究新知
1、教师分别在计数器上拨出4305、3003。
(1)学生看着计数器,分别写出这两个数,请一名学生板演。
(2)再写出这两个数的读法。
(3)说一说你是怎么写、读这两个数的。(分小组讨论。)
2、汇报交流结果。
(1)这两个数有什么共同特点?
(中间有1个或者2个0)
(2)你读了几个0?又写了几个0?
(都只读了1个零。但4305写了1个0;3003写了两个0)
(3)小组再次讨论,为什么这两个数都只读了1个零,而写数的时候0的个数就不一样呢?
(4305的十位上一个就没有;而3003的百位和十位两个数位上都没有。教师补充:0在这里占据了不同的数位,对吧。)
3、你知道了万以内的中间有0的数的读法和写法了吧。
(万以内的数,中间有一个0或两个0,只读一个0。写的时候,不管那一位上一个数就没有,用0补足)
[评析]在学生已有知识的基础上,通过合作交流,既有利于学生体会知识间的联系,读数写数互相促进;又有利于突破本节课的难点。同时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
4、拓展思维训练做一做 第1题
(1)学生试做,小组讨论。
(2)汇报情况。
这3个数与我们前面学的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前面两个数不仅中间有0,而且末尾也有0,最后的一个数末尾有4个0)
你读数的时候,读了0吗?
(学生小声读,慢慢体会,在试着举例读。结论:没有读)
也就是说末尾的0不读。
写数呢?
三、巩固练习
1、教师报数,学生写数。7504 8007 9500 3207
2、写出下面各数。
四千二百二十 五千零四 七千零六十 八千零五十四
(1)学生写出这些数。
(2)请几名学生说出自己写出的数并全班核对。
(3)说一说你怎样判断,每个数中的0分别代表着几个0。
四、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学的是万以内数的读、写方法,大家要记住的是不管是读数还是写数都要从高位往低位读写。写数时一定要看清这个0代表的是几个0,要弄清0所占的数位。
2.二年级数学万以内数的认识常用知识点 篇二
第七单元万以内数的认识。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通过复习,进一步掌握万以内数的读写、组成、比较、估计等有关知识,使认识条理化、系统化。
过程与方法:通过整理,初步学习整理知识的方法,形成整理的意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数学与实际生活的紧密联系,渗透一定的数学思想方法,进一步激发学习数学的热情。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主动参与复习,对知识有个系统的掌握。
难点:掌握万以内数的读写、组成、比较、估计等有关知识。教学步骤 1.读数复习:
你认为读数要注意什么?(指名学生回答)追问:“10000”怎么读?为什么读作“一万”? “6006”怎么读?四位数中间的两个0怎么读?
【在汇报的过程中,巩固了读数的方法。小结注意点,复习了读数的方法。在追问中,结合实例复习读数。】 2.写数复习:
老师想把9920记录在黑板上,谁能告诉我该怎么写? 边倾听边板书:千百十个 位位位位 9920 你们的脑海里是不是都有一张数位顺序表? 一起来复习一下: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个位,第二此文转自斐.斐课件.园ffkj.net位是十位,第三位是百位,第四位是千位,第五位是万位„,完整数位顺序表。3.其它复习:
除了读数、写数,你还能介绍9920这个数的哪些知识呢?
学生思考片刻后,指名汇报,以下知识点随着学生回答顺势教学: ①组成。生答:它是由9个千、9个百、2个十组成的。追问:这两个9表示的意思一样吗?为什么?
师结:哦!数字所在的位置不一样,表示的意思也不一样!②计数单位。生答:万位上的记数单位是万,千位上的是千„。师结:是的,不同数位上的记数单位是各不相同的!③口算。生答:9000+900+20=9920 师结:根据数的组成可以口算整千、整百、整十数。④近似数。生答:9920≈9900或10000。
师结:根据实际需要,可以看作接近的整千、整百或整万数。⑤数数。生答:9920的相邻数是9919和9921。
追问:谁听得出他是怎么数的?(1个1个数)你还会几个几个数?(2个、5个、10个、100个、1000个„)听清要求数数练习:(开火车数)10个10个地从9920数到10000;1千1千地从10000倒着数到1000。
3.二年级数学万以内数的认识常用知识点 篇三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计数单位“万”,经历数数的过程,体验数的发展;会读写万以内数(中间、末尾没有零),知道这些数的组成。
2.会用具体的数描述生活中的大数,发展学生的数感和估算能力。3.体验数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数学应用意识。
[教具、学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学生练习纸。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 引入新课 1.复习千以内数的读法
(多媒体出示5只可爱的小动物,让学生分别读出每只动物下面的数)通过复习千以内数的读法,使学生掌握读数的基本方法,为学习万以内的数的读法打好基础。
2.引出课题:
(在多媒体上出示东川路,让孩子们猜一猜是哪儿?)
老师昨晚在备课的时候,想到了我们学校所在东川路的长度,可能是比较大的数据,于是老师上网找到了有关资料。(课件出示东川路商业街,全长2661米。)生读出结果并看东川路的图像。
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万以内的数”。(板书)
二、操作体验 探索新知 1.认识计数单位万:
(1)猜测:一万到底有多大?跟我们前几天认识的一千有什么关系?(2)验证:(多媒体出示小正方体让学生数数,一个个地数,从1数到10;接着10个10个地数,从10数到100;再从100数到1000;1000数到10000。在数数的过程中,让学生懂得相邻数位间的关系并知道1万是由10个1千组成。)齐读结论:10个一千是一万。(板书)(3)导出数位顺序表: 师:大家想一想,以前有没有学过类似这样的话? 复习:10个()是();(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分4人小组讨论,自己创造数位顺序表,在练习纸上写出来(多媒体出示空的数位顺序表,学生完成后从右往左依次显示个位,十位,百位,千位,万位,让学生知道数位是由右往左依次增大的,并且知道最右边是个位。)巩固数位表:看着这个数位顺序表考考你们。师:一万怎么写?(10000)1在什么位上?
2.在具体情景中体会“一万”的大小,发展学生的数感。
10000张纸有多厚?(多媒体出示一只小狗,让学生帮一帮它来解决问题,一万张纸有多厚?学生可以用手比划,然后老师拿出准备好的一万张纸给孩子们观察。)
10000天后的小朋友会是什么样子?(多媒体出示一家四口,让学生知道一万天以后他们就会长成大人了)
(多媒体出示的这2个具体情景,使学生对于一万这个数有了理性的认识,直观地知道一万这个数的大小。)3.数万以内的数:
小朋友们认识了计数单位“万”,现在你会数万以内的数吗?(1)两同桌一起一千一千地从一千数到一万。(2)学生自己自由数,从九百九十四数到一千。(3)全班一起,从九千九百九十五数到一万。
师生评价,小结交流:数数时遇到什么困难?你是怎么克服这些困难的? 4.自学例5:万以内数(没有零)的读写及组成。
(1)引入:刚才小朋友不用老师教就会数万以内的数了,接下去老师也请小朋友们发挥自学的本领,来研究万以内数的读写(出示多媒体,分四组显示2356个小正方体,直观地知道2356是由2个千,3个百,5个十和6个一组成。)(2)交流订正:问:读数和写数时要注意什么?(3)巩固练习。A:说一说东川路长度:2661的组成。(与前面东川路的长度联系起来,与生活中的数联系起来,学生就知道了今天所学的知识是有用的,也就更加乐于接受新的知识。)
B:(运用多媒体设计练习,通过一个小天使飞到一些万以内的数上,让学生分组读数以及数的组成。这个练习生动有趣,学生带着愉快的心情进行练习。)
三、应用知识 拓展视野
老师昨天除了搜索东川路资料外,还找了课文中提到的南京长江大桥的有关资料,里面有好多万以内数的数据。
(多媒体出示南京长江大桥、珠穆朗玛峰、玉龙雪山、液晶国产电视机的图片,在图片下面配上相关数据,让学生大声读出来,使所学的知识又一次贴近生活。通过观看祖国雄伟的高山和建筑,培养了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四、总结评价
4.二年级数学万以内数的认识常用知识点 篇四
课本 6566页内容。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意义,会计算连续进位、退位的三位数的加减法。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探索连续进位、退位的三位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培养初步的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在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源于生活,体验解决数学问题成功的喜悦,增强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信心。
教学重点:
掌握三位数连续进位、连续退位的加减法的笔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教学难点:
理解连续进位与退位的算理。
教学准备:
课件、计数器等。
教学过程:
一、口算训练
见口算题卡
二、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同学们,你们知道七星瓢虫吗?它可是田园的小卫士呢,想不想去看看他们的工作场面?
2.仔细观察画面,你发现了什么?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一共有多少棵白菜?
地里共有多少只瓢虫?
三、合作探究,解决问题。
1.一共有多少棵白菜?
在小组内交流一下自己的想法、算法。
让学生分别说一说,当出现竖式计算时,要板书竖式
让学生对照竖式再说一说算理及算法。
2.地里共有多少只瓢虫?
刚才我们计算了一共有多少棵白菜的问题,现在你能用自己的方法解决地里共有多少只瓢虫这个问题吗?
3.小结:计算加法时,要注意什么?引导学生说一说在计算加法时要的问题。
4.还有多少棵茄子没检查?
你自己能解决吗?自己试一试。把自己的想法在小组内交流一下。
哪个小组愿意把小组的想法说给同学们听
说到竖式时板书
3 5
-2 7 6
9
说算法:个位减起,5减6不够减,从十位退1,15减6等于9,十位2减7不够减,从百位退1,12减7等于5,百位3减2等于1,所以,435减276等于159。
5.已检查的茄子比已检查的白菜多多少棵?
用你喜欢的方法去做。全班交流自己的竖式算法。
6.小结:计算减法时,要注意什么?
引导学生归纳,从连续退位、细心计算两方面进行交流。
四、巩固练习。
列竖式计算
192+58= 432-153= 646+354= 542-169= 学生独立完成后,重点让学生说说自己竖式计算的算法。
五、课堂总结。
5.二年级数学万以内数的认识常用知识点 篇五
整节课学生始终处于层层探索之中,在课堂教学中我注重了学生能力的培养。学生经历观察、实验、猜测、证明等数学活动的过程时,提高了合情推理的能力,并能阐述自己的观点。教学设计中,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上,通过多种形式的练习,让学生类推出“相同位数的数的大小比较方法”和“不同位数的数大小比较的方法”。这些设计都注重了学生的概括、推理能力的培养,学生清楚地明白了比较数的大小的方法,并使他们能运用这些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简单的数学问题。
在本节课中,由于时间分配比较紧凑,在学生进行总结概括千以内数的大小比较的这个环节上,我用时较多,从而导致在巩固练习方面没有完成,比较遗憾。因此在今后的教学环节上,我要注重对教学环节的灵活调控,及时地进行调整。
6.《万以内数的认识》数学教案 篇六
第1课时(教研课)
课题:数一数-“千”、“万”的认识
教学目标:
1、通过实例,体会生活中有大数,感受学习大数的必要性,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2、通过数正方体等操作活动,认识新的计数单位“千”、“万”,并了解单位之间的关系。
3、通过“摆一摆”“拨一拨”“估一估”“比一比”等活动,对大叔有具体的感受,发展学生数感。
4、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
教学重点:
1、体验生活中的大数,感受学习大叔的必要性。
2、学生在自主探索中认识新的计数单位“千”、“万”,并了解单位之间的关系。
3、通过具体情景,使学生对一千和一万有具体感受。
4、让学生理解并熟记万以内数位顺序。
教学难点:
1、学生自主探索认识“一千”
2、理解万以内的.数位顺序。
教具:
多媒体、课件、学具记数卡片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我们所学习和生活的场所是-薛城双语实验小学。师播放课件,展示双语学校图片,师介绍。
2、让学生说说从信息中能找到哪些数字信息,学生找到并回答。有”二零零一、八十六、三点六万、四千、四十八、两千”让学生说说那些数字是以前学过的,那些没学过。
生活中还有学多这样的大数,我们一起来看看。
二、小组合作、自主探索认识“千”、“万”
1、体会生活中的大数,感受学习大数的必要性。
1)感受师提供的大数
师播放课件,有东方明珠电视塔、珠穆朗玛峰、星星和鸟类
让学生说说是什么地方或说说是什么,它有多高或有多少。
2)班内交流学生自己找的的大数。
让学生在班内具体说说自己寻找到的大数。
2、小组合作、自主探索认识“千”。
1)估计大正方体中小正方体的个数
师播放课件,展示1000个小正方体组成的大正方体。让学生估计一下有多少个,并说说自己是如何估计的。
2)小组合作、探索认识“千”、“万”
A、让学生仔细观察独立思考大正方体数一数有多少个小正方体或借助学具数数有多少个。
B、让学生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看法。
C、班内汇报交流
7.二年级数学万以内数的认识常用知识点 篇七
在真实、朴实、扎实的课堂里,如何点燃学生学习数学的激情,让学生打心眼里喜欢数学?听特级教师吴汝萍老师上“千以内数的认识”一课,我获得了很多启示。在这节课上,吴老师读懂学生,尊重学生,为学生精心设计了“好吃而又有营养”的数学课堂。
一、读懂学生的学习基础
【片段一】:
师:4个同学的小棒放在一起是多少根?
生:400根。
师:5个同学的小棒放在一起呢?
生:500根。
师:在家数100根小棒花了不少的时间,数400根、500根怎么这么快呢?
生:因为是一百一百地数的。
课件演示:一百一百地数,4个一百是400。
师:想象一下,10个同学的小棒放在一起,是多少个一百呢?
学生随着课件演示一百一百地数,10个一百是一千。教师板书,10个一百是一千。
师:数数可以一个一个地数,可以一十一十地数,可以一百一百地数,一千一千地数,个、十、百、千都是记数单位。今天我们学习千以内的数(师板书课题,千以内数的认识)。
课件出示只有“个位、十位、百位”的记数器,学生随着记数器的演示理解,个位10个一,换成十位上的一个珠子;10个十,换成百位上的一个珠子;10个百,在记数器上怎样表示呢?
生:增加一位,千位。
师:怎么想到千位的呢?
生:前面是个位、十位、百位,后面就是千位。
生:因为10个百就是一千。
课件出示有千位的记数器。
师:记数单位之间有什么关系呢?
生:10个一是十,10个十是100,10个百是1000。
生:1000里面有10个百,100里面有10个十,10里面有10个一。
师:也就是满十进一,它们之间是十进关系。
师:一千怎么写呢?同学之间试试看。
生:一个1,3个0,因为10有1个0,100有2个0,1000就有3个0。
生:千位上有一,就写1,其他位上写0。
【感悟】:在知识上,学生已认识了100以内的数以及计数单位个、十、百;在经验上,学生已在生活中接触到了千以内的数;在方法上,学生已初步学会类推。在读懂学生知识、经验和方法的基础上,吴老师在教学时充分激活和利用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让学生解决新问题:“数10个一,换成一个十;数10个十换成一个百;数十个百,在计数器上该怎么办”、“一千怎么写呢”?这样的`教学活动,恰好设置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使学生“跳一跳”,就能摘到果子,尝到学习的快乐,点燃探究的激情。没有对学习基础的正确把握,就不会有恰如其分的认知冲突,也不会有学生投入的探究活动。
二、读懂学生的学习兴趣
【片段二】:
课件出示千字文。
师:猜一猜里面有多少个字?
师:猜的对不对呢?数一数。一句有4个字,一排5句,一排有20个字。一排一排地数,你们和电脑比一比,谁数的快?
生随电脑二十二十的数,数到一千。
师:这篇文章就是以字数命名的,猜猜它叫什么?
生:千字文。
师:世界各地的文学家、书法家、历史学家一直在研究千字文。千字文上有两个字老师最喜欢,第一个在第231个,你能找出来吗?
生:是“善”,先找到220,再往下数一排,然后接着数到231。
师:第二个在第224个。
生:是“思”。
师:连起来是“善思”,老师为什么会喜欢这两个字呢?
生:因为您是善于思考的人。
师:我希望自己是善于思考的人,同时更希望大家也是善于思考的人。
【感悟】:在每个儿童的内心深处,都希望自己是一个探索者、发现者,他们喜欢比赛、喜欢挑战、喜欢游戏。吴老师充分读懂学生的心理,在教学中设计了儿童感兴趣的学习活动,让学生猜一猜文章的字数、和电脑比赛二十二十地数字数、帮老师找指定位置的汉字等,在具体的情境中,让学生挑战自己对数量多少的感觉、挑战自己数数的能力、挑战自己运用数的策略,在愉悦的氛围中感受数量的多少、形成数的表象、认识数的顺序。这一设计可谓独具匠心,吴老师成功地抓住了学生不愿服输、勇于挑战的情绪,让学生积极地参与,主动的体验,既发展了数感,又获得了人文的滋养。
三、读懂学生的学习困难
【片段三】:
师:一个一个地数,9的后面是几?109的后面是几,为什么?
生回答后,教师课件演示记数器,在个位上拨9个珠子,再添一个,个位满十向十位进一。
师:你还能想到几百零九的后面是多少?
生:909的后面是910。
师:一百几十九的后面是多少?看你一下子能说几个?
生1:一百三十九的后面是一百四十,一百五十九的后面是一百六十。
生2:一百八十九的后面是一百九十,一百九十九的后面是一千。
生3:一百九十九的后面应是二百。
师:到底谁说的对呢?(许多同学同意生3的观点)
生2:我改正,是二百。
师:是自己知道还是看同学改的?怎么知道的?
引导学生思考几百九十九的后面是多少……九百九十九后面是多少?课件演示九百九十九再加一个是多少。
师:二百零九的后面一个数是多少?八百九十九的后面一个数是多少?九百九十九的后面一个数是多少?
数出每个数后面的5个数。
一百零六、、()、()、()、()
指名数,全班齐数。
一百九十八、()、()、()、()、()
学生数后,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九十九后面是多少?一百九十九后面是多少?
【感悟】:个位满十,向十位进一;十位满十,向百位进一。学生明白这些道理,但在具体数数时,则总会出差错,是学生学习的难点。针对学习困难,吴老师设计了一系列的活动,计数器演示,分别数出几百零九后面的一个数,数出几百几十九后面的数,让学生从数出一个数到数出一类数,从慢慢地数数到快速的数数,因为有困难,教师有计数器演示的针对性解决策略;因为要求有变化,学生学起来并不枯燥;因为有提升,学生感受到进步的快乐。
8.二年级数学万以内数的认识常用知识点 篇八
年级组: 二年级 科目:数学 课题:万以内数的加减法 主备课人:张明源 周次: 集体备课讨论时间: 教师签名: 教研组检查:
第六课时
教学内容:
加、减法估算(教材第98页例5,练习二十第5—7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够综合具体情景,进行加、减法估算,培养估算意识。
2、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当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体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教学重点:
1、在具体的情站境中,掌握加减法估算的一般方法。
2、体验估算的多样性,能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估算策略。教学难点:
体验估算的多样性,能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估算策略。预习作业:192+219=
200+200=
192+219=
190+220=。教学过程:
一、复习近平似
1.实验小学今年有学生1601人,约是()人,2.小明家到学校有492米,约是()米,3.一台彩色电视机售价是1095元,约是()元,4.学校图书馆又买来新书702本,约是()本。
讲一讲自己是怎样想的?
二、新知研讨 1.引入。
师:同学们,上一节课我们学习的是什么?你能说一说吗? 大家都学会了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的笔算方法,下面还是收集矿泉水瓶的情况列表,“明明”又给我们提出了新的问题,愿意试试吗? 2.出示问题。
展示例5如下的数据表,出示“明明”的问题:“第三、四周大约一共收集了多少个?” 收集矿泉水瓶情况
第一周240个 第二周380个 第三周192个
第四周219个
3.讨论算法。先让学生明白:要解决明明提出的问题,不需准确计算,只进行估算就可以了。然后教师出示课题——加减法的估算。
4.探究估算方法。先让学生各自独立尝试着估计,在同组内交流,说一说自己是如何
想的。然后全班交流。只要想的合理,教师及时给予肯定。如: 192+219=200+200=400,192+219=190+220=410 5.出示问题二。问:再收集多少个,又可以再送一次?让学生结合刚才自己估算得出的结果,回答还需多少个。其中可引导学生用估算的方法算出,也可以用精确计算的方法算出结果。
6.延伸拓展。师:你还可以提出什么问题?能估算出结果吗?
三、形成应用
1.完成教材第98页“做一做”。独立估算,指名说一说各自的估算过程,结果是多少。
2.完成教材第100页练习二十第5题。先让学生说说题意,明白题意后独立完成。用连线的方式把鱼分装在两个筐里。3.集体研讨完成练习二十第6、7题。
四、课题总结。
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五、板书设计:加、减法估算
9.万以内数的认识教案 篇九
教学目的:1使学生感知生活中有许多比一百大的数,引导学生认识计数单位“百”和“千”,能够一个一个地、一十一十地、一百一百地、一千一千地数万以内的数。掌握万以内的数位顺序以及“百”与“千”、“千”与“万”之间的十进关系。知道万以内的数的组成。
2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使学生主动认识“计数单位”与“数位”。
3在数数过程中,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培养学生的数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1引导学生认识计数单位,“百”和“千”掌握万以内的数位顺序以及“百”与“千”、“千”与“万”之间的十进关系。
2会数万以内的数,培养学生的数感.教学难点:突破拐弯数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同学们,张老师从生活中收集了一些数学信息,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出示)
1、二(2)班有39名学生。
2小刚跑60米用了8秒。3小朋友每天的睡眠时间应保证在9个小时。4中央广播电视塔塔高四百零五米,是中国第三高塔。八达岭长城全长六千七百千米,是世界上古老的伟大建筑之一。
这些数学信息中都有数,前三条信息的数是以前我们学习过“百以内的数”,后两条信息中的数与前面比,你们觉得怎么样?今天我们认识生活中的一些大数。板书:万一内数的认识
二、新授:
1(出示)小方块 问:有几个小方块,接着数.数完10个小方块 ,你知道什么?(板书:10个一是十)十个十个数方块问:你又知道什么?(板书:十个十是一百)一百一百数方块问:900后面是多少?你是怎样数的?10个一百是多少?(板书:十个一百是一千)一千一千数方块问:9000后面是多少?你是怎样数的?10个一千是多少?(板书:十个一千是一万)2(1)以前我们学习过计数单位“个、十、百”,今天我们又认识了计数单位“千、万”。(边说边板书)请同学说说几个一是十,几个十是一百,几个一百是一千,几个一千是一万.(2)同桌合作拨珠子 从1拨到10,拨了多少次? 从10拨到100,拨了多少次? 从100拨到1000,拨了多少次? 从1000拨到10000,拨了多少次? 2(3)在拨珠子时,你发现计数单位“个、十、百、千、万”,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 总结:每相邻的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4)计数单位所一一对应的位置叫数位,那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什么位?第二位呢? 第三位呢? 第四位呢? 第五位呢? 3(1)(出示计数器)101 问:这是多少?接着数到109问:个位上添上一个珠子该怎样数?为什么?111百十个位上都是1它们的意思一样吗?(2)199问:个位上添上一个珠子该怎样数?为什么?(3)999问:个位上添上一个珠子该怎样数?为什么? 4 3652的组成.问:千位是几,表示几个千? 百位是几,表示几个百?十位呢?个位呢? 四闯关游戏
1青蛙看海:青蛙要看海,努力在跳台阶,已经跳到298级台阶,后面该跳多少级了?请同学们帮忙数一数.2摘苹果 从796摘到805 3运香蕉
一百一百的数,从970数到1150 4摘葡萄
一千一千的数,从9500数到10000 5填一填
八百二十九是由()个百、()个十和()个一组成的。
()个千、()个百、()个十和()个一合起来是四千五百二十七。
4398的千位上是(),表示()个();“3”在()位上,表示()个()一千里面有()个百。6猜一猜
我们学校大约有多少名学生? 五小结
10.二年级数学万以内数的认识常用知识点 篇十
1、使学生能正确地数出10000以内的物体个数,建立10000以内数的概念。
2、理解10个一千是一万,认识计数单位“万”。
3、会读写10000以内的数(中间、末尾没有“0” 的),能说出10000以内数的组成,掌握数位顺序表,理解数位的意义与作用。【教学重点】:
认识10000以内的数,掌握数的组成和数位顺序表。【教学难点】:
理解数位的意义与作用。【教学准备】:
教科书 实物投影仪 大正方体 计数器 【教学过程】:
一、复习:(用实物投影仪出示已经写好的复习题)
(1)观察下列两组数,先回答是怎么数的,再接着数出后面的5个数来。7、17、27、37、()、()、()、()、()。学生按要求数数。(2)读出下面的数。675 509 820 300
谁能说说读数时要从哪位读起?怎样读? 同桌互相读数。
(3)想一想,999是几位数?再添1是多少?所得的数是几位数? 学生小组交流讨论。
(设计意图:目的是复旧引新,为学生迁移性地学习新知作好准备。)
二、授新课:
1、让学生打开书本82页,用课件出示南京长江大桥的图。师导入课题:在我国的长江上有一座坚固的大桥,图上的这条河它的名字叫长江,请问图上的大桥叫什么名字呢? 学生回答:南京长江大桥。
师:你们回答得对,请问,南京长江大桥长几米?铁路桥长几米?指名读出4589米及6772米这两个数,并指导全班齐读,引导读准确。师导入课题,这两个数都是万以内的数,我们今天就来认识万以内的数。
师板书课题:10000以內数的认识。
(设计意图:通过用课件出示南京长江大桥的图,用视觉吸引学生,学生对关于南京长江大桥的资料产生兴趣,对于老师提出的问题就积极举手回答,从而达到自然引出课题的目的,学生也因此对新知识产生兴趣。)
2、教学例5 出示实物:一个大正方体。
让学生仔细观察,并数一数这个大正方体一共有多少个小正方体?指
名说出有1000个小正方体,并说明原因。根据学生所说,师生共同数一数。师问:10个这样的大正方体中共有几个小正方体,学生很快就说出有10000个小正方体,师问:是怎样数出来的?师出示例5的10个大正方体,引导学生一起数出共有10000个小正方体。
3、师小结并板书:一千一千地数,10个一千是一万。“万” 也是一个计数单位,它和千是相邻的计数单位,千位在右起第四位,万位在右起第五位。学生小组交流汇报。
4、数位顺序表。
(1)师:说一说到现在,你们已学过哪些计数单位,哪些数位。(2)你们能从右往左分別说出它们的顺序吗?(3)师拿出数位顺序表格问:有谁会填出这张表?(4)让学生填出这表后,师让学生记住这个表。同桌互背。(设计意图:通过自主探究,掌握数位的顺序,同时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也懂得了10个一千是一万。)
5、教学例6(1)用课件出示,有多少颗星星?让学生先估一估,再想用什么方法来数?学生交流方法。并数出一共有二千四百五十八颗星星。(2)出示方块图。引导学生说出2458是由2个千,4个百,5个十8个一组成的。
(3)师问:怎样在计数器上拨出这个数?怎样渎和写呢? 指名学生上讲台用老师带来的计数器试拨,并板书出读作:二千四百
五十八,写作:2458(师生作点评,并齐读两遍。)
(设计意图:通过活动学习,使学生掌握万以内数的读写和组成,同时培养学生的推理、分析能力和知识的迁移能力。)
6、巩固练习。
(1)课本第83页“做一做”。
用计数器数数。(男女生分组数数, 每组数一题, 最后共同完成。)(2)课本第84页“做一做” 有多少张明信片? 让学生在计数器上拨数, 并说数的组成。(学生估一估, 数一数, 再交流。)
7、课堂总结。
让学生自由说一说今天的收获, 小组交流自己的学习体会。(设计意图:我设计多种形式的练习, 让每个学生进行独立尝试,进一步认识10000以内的数, 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 逐步发展学生的数感。)【教学反思】:
这节课我先用复旧引新的办法,通过抓住规律数数的练习及复习已掌握了的1000以内数的知识基础上来进行教学为新课作铺垫。在进入新课后,我再用南京长江大桥的课件吸引学生,从而令学生对新知识产生了兴趣。通过看一看、数一数、拨一拨、填一填、议-议等教学手段来突破难点。让学生明白了一千一千地数,10个一千是一万,以及万以内的数的组成,应该用的计数单位等。在突破了难点后,我再让学生在小组中交流学习体会,对本课的知识得到进一步的巩固,教学效果良好。但也存在着不足的地方,有个别的学生在做书本
【二年级数学万以内数的认识常用知识点】推荐阅读:
二年级下数学教学反思-10000以内数的认识-人教版新课标11-04
二年级数学上册 100以内数的加减法、厘米和米的认识练习题 新人教版04-05
四年级数学上亿以内数的认识和读写练习题09-11
2023春人教数学一年级下册第四单元 100以内数的认识03-22
二年级数学下册《1000以内数的比较大小》教学设计及反思04-20
小学二年级数学《万以内加减法口算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之间的关系07-14
让“数学味”回归数学课堂 --------《认识万以内的数》教学案例及反思10-17
一年级数学数的认识0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