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二化学重难点

2024-09-30

人教版高二化学重难点(共11篇)(共11篇)

1.人教版高二化学重难点 篇一

1. People transmit HIV by having unprotected sex... (Reading)

transmit... by doing sth.表“通过……传播疾病”。

People may transmit SARS by staying close to each other.

人们之间的密切接触可能会传播非典型性肺炎。

2. The disease is not the only thing that AIDS patients suffer from. (Reading)

suffer from表示“患有某种疾病;为……所苦;受……的折磨”,尤其指长期或习惯性地。如:

He suffers from several diseases at present.

目前他身患几种疾病。

Our business has suffered from lack of investment.

我们的企业因缺乏投资而日子不好过。

注意: suffer也可用作及物动词,表示“遭受;承受;蒙受”,多接pain, loss, defeat, punishment 等表示痛苦、不愉快的事。如:

He suffered the loss of a leg during the war.

在战争中,他失去了一条腿。

3. Living with cancer has... for us to take every chance to live life to the fullest. (Integrating skills)

take chance的热点用法有:

1. 利用机会

Please take every chance to improve your English.

请利用一切机会来提高你的英语成绩。

2. 碰运气

We can’t take chances; we should be well prepared.

我们不能碰运气,我们应做好充分准备。

to the fullest表示“达到最大程度”。

I should help her to the fullest.

我应尽最大能力帮助她。

2.人教版高二化学重难点 篇二

一、“我们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有什么不同”的探究值得商榷

教材第14-16页探究“我们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有什么不同?”在探究两种气体中的水分不同时, 课文中是这样设计的:“取两块干燥的玻璃片, 对着其中一块呼气, 如图1-19所示, 观察玻璃片的水蒸气的情况, 并与另一块放在空气中的玻璃片作对比”。教材作出如此设计的本意应该是:在操作中, 会看到被呼气的玻璃片上出现水雾, 而放在空气中的玻璃片上则没有, 然后根据这个现象得出“呼出气体中所含水分比吸入的空气中多”的结论。对于这样的设计, 我们认为是不够严谨的。在教学过程中, 有不少学生也提出了同样的质疑。

这无疑是一个利用控制变量法进行探究的对照实验, 对照实验一般只能控制一个变量, 可这个对照实验中却出现了两个变量:水分和温度。被呼气的玻璃片上出现水雾, 主要是因为呼出气体与玻璃片之间存在温差 (呼出气体的温度高于玻璃片的温度) 。空气中也有水分, 为什么放在空气中的玻璃片上没有出现水雾?那是因为空气与玻璃片之间没有温差。试想:如果被呼气的玻璃片与呼出气体之间没有温差, 还会看到被呼气的玻璃片上出现水雾吗?所以, 根据“被呼气的玻璃片上出现水雾, 而放在空气中的玻璃片上没有出现水雾”这个现象, 得出“呼出气体中所含水分比吸入的空气中多”的结论是不够严谨的。

在学生质疑时, 我们不失时机地组织了学生进行讨论:你认为应该怎样改进?各个小组通过讨论提出了不少的改进意见, 我认为可行的主要有: (1) 用一个较大的注射器装满空气, 放在约37℃的热水中浸泡一段时间后, 再向原来“放在空气中的玻璃片”上打气, 然后与被呼气的玻璃片进行比较; (2) 将一个干净的小塑料袋含在口中, “吸”满空气后用口包一会儿, 再向原来“放在空气中的玻璃片”上“呼气”, 然后与被呼气的玻璃片进行比较。这两个设计中, 都解决了原来教材设计中的两个变量问题, 即把温度都控制得一样了, 只留下了“水分”这个变量不同。通过实践, 发现被呼气的玻璃片上出现的水雾比另一块玻璃片上的多, 由此说明呼出气体中所含水分比吸入的空气中的多。很显然, 这样的改进是科学的、严谨的。

二、对“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有没有变化”的探究的质疑

在教材第90-91页, 课文作出了如图A所示的设计:

如果按照以上设计去操作的话, 实验是很难成功的, 原因是:导管下端与白磷靠得太近, 白磷燃烧产生的火焰或温度很高的气流会使气球破裂。

历经多次失败后, 我对原实验设计作出了改进:把导管下端改成“U”形 (如图B所示) 。将导管下端改成“U”形后, 既能利用“U”形导管底端引燃白磷, 又可使导管口远离燃烧的白磷, 防止气球破裂, 从而使实验很容易成功。还可以作出这样的改进:把原设计中的导管插浅一点, 引发反应时把锥形瓶放在石棉网上用酒精灯加热来引燃白磷。尽管操作上要麻烦一点, 却可保证实验成功。

三、对书写化学方程式的步骤的描述的商讨

在教材第98页, 编者对书写化学方程式的步骤进行了详细的描述。在第一步中作了这样一个说明: (在括号内) “或标出一个指向生成物的箭头”。化学方程式中要用等号, 如果先使用了箭头, 试问:在第三步中把箭头改成等号方便吗?所以, 这个说明是没必要的, 应该删去。

3.人教版高二化学重难点 篇三

关键词:有机化学 人教版 鲁科版

人教版的《有机化学》教过了两轮,鲁科版的《有机化学基础》已经是第二轮用了,通过对这两本教材的使用,感到两本教材在教学思想上有很大不同,在内容的编排上差别很大,所以在教學中也应该采取不同的方法。一直想把自己的一些体会说出来,当然这只是一些个人的看法。

人教版有机化学部分在编写时是以物质的结构、性质为主线进行的,涉及到的有机化学理论、概念都贯穿进了这条主线。在第一章先是由碳的原子结构、价键理论引出有机物的种类繁多,并由最简单的有机物甲烷开始,按照对物质的认知规律,从物理性质开始介绍。然后从结构入手,延伸出甲烷的性质,特别是由甲烷与氯气反应道出了取代反应的概念,接下来在以甲烷为代表的烷烃学习中就引出了烷烃的性质。在所有的有机物中,烷烃可以说是最基本的碳骨架,所以烷烃的命名和同分异构体书写就成了有机化学的必学内容。随着碳骨架的认识深入,进一步学习以乙烯为代表的烯烃,以乙炔为代表的炔烃就简单多了,而且在乙烯学习中根据碳碳双键可以发生加成反应,引申出不饱和键都可以发生加成反应。逐步的学习中使学生接受了结构决定性质的分析方法。

烃的衍生物学习中,从烃的取代反应产物卤代烃开始,卤代烃水解得到醇,醇氧化得醛,醛氧化得酸,将这些代表物的官能团——卤原子、羟基、醛基、羧基依次放到相应有机物中,从而将知识延伸。在这些代表物学习中始终贯彻一种结构决定性质的理念,使学生记住某种官能团使得物质具有相应的性质。比如,卤原子的消去反应,羟基的氧化、消去、取代、酯化、醛基的银镜反应等。一直到后来学习营养物质中的有机物,合成高分子,学生都能从结构入手,探讨物质的性质,研究物质,找到合适的合成路线。

在人教版教材的教学时,曾有学生说过,“有机化学挺好学的,系统性强,沿着一条线,学过来就行了”。但在一些专家、学者眼里可能认为在学生学习中缺少了许多探索、研讨的东西,只要把给定的一些东西记住就行了,达不到提高能力的教育目的。

鲁科版的《有机化学基础》内容分为三章,前两章与人教版有着相当大的差别。第一章先从有机物的种类入手,使学生认识到由于碳链的形式多种,官能团多种,把繁杂庞大的有机物体系化,特别是第八页就将所有要学到的官能团都罗列到一起,使学生有一个整体的认识。在碳原子的成键方式上实际在重复《必修二》中的部分内容,并没有展开,但在一些概念和化学理论上提的较多。

第二章中,第一节的内容是系统性较强的有机化学反应类型,在许多物质还没学的前提下就给出了反应类型,我总觉得在接受起来学生是存在困难的,因为在他们的印象中这些官能团对应的物质还不明确,如果把它放到这章的最后一节可能更好些吧。不管什么方法,只要有机化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框架学会了,物质合成就好理解多了。

当然,鲁科版采用了基本理论与物质性质两线并列、相互融合的知识结构,而人教版只以物质为主线,基本理论及概念贯穿其中,两者的外在表现是大不相同的。两线并进使理论性知识和事实性知识相互结合、相互补充,既发挥了结构和理论的指导作用,又实现了概念原理与有机化合物知识的合理穿插,保证了化合物的系统性。这种创新的方式,对已经掌握了有机化学体系的专家、学者、教师而言,无疑是很合口味的。而对初学者也可能开始时感到接受相对困难,但这同时给了初学者很多思考、研讨的机会,更适合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

如果把有机化学学科的知识看作一棵树,那么树干、树枝就是知识框架体系,树叶就应该是知识点对应的题目了。那么在掌握知识的时候,树干和树枝部分应该是需要牢固记忆的,而树叶呢,当然也需要记忆,可是树叶是每年都要更新的,所以树叶它们就是题目。

我们要帮助学生建立知识体系,只要有了体系,对知识的发展就要靠学生自己了。所以这个体系要越明确越好,越容易接受越好,所以在实际教学中我觉得人教版的教材编排更适合学生学习。

参考文献:

[1]宋心琦.有机化学基础.人民教育出版社.

4.人教版高二化学重难点 篇四

走进化学世界

课题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课题2: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课题3:走进化学实验室

第二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

课题1:空气 课题2:氧气 课题3:制取氧气

第三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

课题1:分子和原子 课题2:原子的构成 课题3:元素

第四单元 自然界的水

课题1:爱护水资源 课题2:水的净化 课题3:水的组成 课题4 :化学式与化合价

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

课题1 :质量守恒定律

课题2 :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 课题3: 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

课题1 :金刚石、石墨和C60

目录

课题2: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 课题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

第七单元 燃料及其利用

课题1:燃烧与灭火

课题2:燃料的合理利用与开发

第八单元 金属和金属材料

课题1: 金属材料 课题2: 金属的化学性质 课题3: 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

第九单元 溶液

课题1: 溶液的形成 课题2: 溶解度

课题3: 溶质的质量分数

第十单元 酸和碱

课题1 :常见的酸和碱

课题2 :酸和碱之间会发生什么反应

第十一单元 盐 化肥

课题1: 生活中常见的盐 课题2:化学肥料

第十二单元 化学与生活

课题1 :人类重要的营养物质 课题2: 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 课题3: 有机合成材料

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

课题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教学重点

1.理解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概念

2.掌握并能区分出哪些变化是物理变化,哪些是化学变化 3.学会观察分析整理资料和合作探究的能力 教学难点

1.区分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2.掌握物理和化学变化的概念

课题2: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教学重点、难点:

1.通过两个探究活动认识化学学习的特点,初步学会对实验现象进行观察和描述的方法。2.了解探究活动的基本环节.课题3 :走进化学实验室

教学重点

1.化学实验室的实验规则和常用仪器的名称、作用。2.药品的取用;酒精灯的使用方法和给物质加热的方法。教学难点

1.仪器使用注意事项。

2.药品的取用;酒精灯的使用方法和给物质加热的方法。

第二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

课题1:空气

教学重点:

1.探究空气中O2的体积分数;红磷的燃烧 2.空气中各成分的用途及培养环保意识。

课题2:氧气

教学重点:

1.氧气的化学性质与用途

2.化合反应和氧化反应概念的建立 教学难点:

掌握各种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木炭、铁丝、红磷、镁条、硫)

课题3:制取氧气

教学重点: 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装置,收集,验满及注意事项。教学难点:

1.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装置,收集,验满及注意事项。2.认识催化剂和催化作用

第三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

课题1:分子和原子 教学重点:

1.认识分子、原子是客观存在的,是构成物质的两种微粒。认识微粒的特征。2.培养对自然现象、实验现象的猜测、观察,分析、交流、总结等探究能力。教学难点:

建立微观粒子想象表象,初步体会它与宏观物体运动的不同。

课题2:原子的构成

教学重点:

原子的构成;相对原子质量;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离子的形成。教学难点:

1.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和核外电子数的关系。2.相对原子质量概念的形成

3.离子形成的实质;离子与原子的关系。

课题3:元素

教学重点:

1.元素的概念。

2.元素符号的书写和意义。

3.元素周期表的排列规律和相关信息 教学难点: 1.元素概念的形成。

2.元素符号的书写和意义。

3.元素周期表的排列规律和相关信息。

第四单元 自然界的水

课题1:爱护水资源

教学重点: 1.水资源污染的原因、危害及保护水资源的重要性。2.保护水资源的一些措施 教学难点:

相关资料的收集整理及探究活动的开展;

课题2:水的净化

教学重点: 1.水净化的方法。2.过滤的操作方法。

3.硬水和软水的区别以及硬水软化的方法 教学难点: 初步学会过滤和蒸馏的实验操作技能

课题3:水的组成

教学重点:

1.分子、原子概念的建立及对分子行为微观想象的形成。教学难点:

2.建立微观粒子想象表象,初步体会它与宏观物体运动的不同。

课题4 化学式与化合价

教学重点: 1.一些常见元素和根的化合价。

2.用化学式表示某些物质的组成,并利用化合价推求化学式。3.利用相对原子质量和相对分子质量计算物质的组成。教学难点: 1.化合价的理解。2.化学式的书写。

3.利用化合价写化学式。

4.根据相对分子质量的有关计算。

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

课题1 质量守恒定律

教学重点: 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及运用。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从化学反应的实质上去认识质量守恒定律。

课题2 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

教学重点: 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教学难点: 难点是化学方程式的配平方法。

课题3: 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教学重点

1.由一种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质量求生成物(或反应物)的质量 2.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书写格式要规范化。教学难点

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

课题1 金刚石、石墨和C60

教学重点

1.了解金刚石、石墨、活性炭、木炭的性质和用途。2.了解结构、性质、用途三者的关系。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实验设计的能力。

课题2 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

教学重点

1.药品选用、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的设计选择、操作步骤顺序 2.二氧化碳的检验、验满。

3.氧化碳和氧气制取实验及相关性质比较 教学难点:

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原理和装置。

课题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

教学重点: 1.二氧化碳的性质。2.一氧化碳的性质。教学难点:

1.CO2与水的反应。

2.CO2与澄清石灰水的反应

第七单元 燃料及其利用

课题1:燃烧与灭火

教学重点:

燃烧条件 灭火原理 教学难点:

利用燃烧条件和灭火原理解释一些日常现象

课题2:燃料的合理利用与开发

教学重点:

1.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2.三大化石燃料,化石燃料的利用以及使用燃料对环境的影响。3.能源的利用与开发 教学难点

化学变化中能量的变化

第八单元 金属和金属材料

课题1 金属材料

教学重点:

1.金属材料的物理性质 2.物质性质与用途的关系 教学难点:

1.培养学生运用探究方法得出相关结论的能力 2.提高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课题2 金属的化学性质

教学重点:

1.金属与氧气的反应。2.金属活动性顺序表。3.置换反应。教学难点:

对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初步探究及利用金属活动性顺序对置换反应的判断。

课题3 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

教学重点:

1.了解从常见铁矿石中提炼铁的原理。

2.了解金属锈蚀的条件和金属资源的保护方法,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教学难点:

1.冶炼铁的原理和含杂质等不纯量的化学方程式的计算。2.如何使学生解决生活中金属锈蚀的问题。

第九单元 溶液

课题1 溶液的形成

教学重点:

建立溶液的概念并认识溶液、溶质、溶剂三者的关系。教学难点:

对溶解过程的理解。

课题2 溶解度

教学重点:

1.饱和溶液的涵义及“活动与探究”。2.利用溶解度曲线获得相关信息。教学难点:

1.固体物质溶解度的涵义;

2.利用溶解度曲线获得相关信息。

课题3 溶质的质量分数

教学重点:

1.有关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计算。2.有关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计算。教学难点:

1.理解溶液组成的含义及有关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计算 2.理解溶液组成的含义。

第十单元 酸和碱

课题1 常见的酸和碱

教学重点:

1.常见的酸;指示剂、浓硫酸的腐蚀性;酸的化学性质 2.常见的碱以及碱的化学性质。教学难点:

酸和碱的化学性质。

课题2 酸和碱之间会发生什么反应

教学重点:

1.实验探究酸和碱之间的反应。

2.中和反应以及中和反应在实际中的应用。

第十一单元 盐 化肥

课题1 生活中常见的盐

教学重点:

1.几种生活中常见的盐。

2.粗盐的提纯、对碳酸盐的特性的认识、复分解反应概念的形成。教学难点:

复分解反应发生条件的判断。

课题2 化学肥料 教学重点:

生活中常见的氮磷钾肥料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十二单元化学与生活

课题1人类重要的营养物质

教学重点:

1.六大营养素

教学难点:

理解蛋白质、糖类、油脂的供能物质

课题2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

教学重点:

1.认识人体中的化学元素

2.掌握某些元素对人体健康的重要作用

3.理解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与人体健康之间的关系

教学重点:

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的影响

课题3有机合成材料

教学重点:

1.认识有机合成材料对人类和环境的影响以及新材料开发与社会发展的密切关系 2.了解三大合成材料及复合材料

教学难点:

5.人教版高二化学重难点 篇五

划:选修五

书中自有黄金屋,学习是快乐的,下文是由查字典化学网为大家整理的人教版高二化学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特点教学计划,欢迎大家参考阅读。

教学内容

教学环节

教学活动

设计意图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

引入

有机物种类繁多,有很多有机物的分子组成相同,但性质却有很大差异,为什么?

结构决定性质,结构不同,性质不同。

明确研究有机物的思路:组成—结构—性质。

有机分子的结构是三维的

设置情景

多媒体播放化学史话:有机化合物的三维结构。思考:为什么范特霍夫和勒贝尔提出的立体化学理论能解决困扰19世纪化学家的难题?

思考、回答

激发学生兴趣,同时让学生认识到人们对事物的认识是逐渐深入的。

有机物中碳原子的成键特点

交流与讨论

指导学生搭建甲烷、乙烯、乙炔、苯等有机物的球棍模型并进行交流与讨论。

讨论:碳原子最外层中子数是多少?怎样才能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碳原子的成键方式有哪些?碳原子的价键总数是多少?什么叫单键、双键、叁键?什么叫不饱和碳原子?

通过观察讨论,让学生在探究中认识有机物中碳原子的成键特点。

有机物中碳原子的成键特点

归纳板书

有机物中碳原子的成键特征:

1、碳原子含有4个价电子,易跟多种原子形成共价键。

2、易形成单键、双键、叁键、碳链、碳环等多种复杂结构单元。

3、碳原子价键总数为4。

不饱和碳原子:是指连接双键、叁键或在苯环上的碳原子(所连原子的数目少于4)。

师生共同小结。

通过归纳,帮助学生理清思路。

简单有机分子的空间结构及

碳原子的成键方式与分子空间构型的关系

观察与思考

观察甲烷、乙烯、乙炔、苯等有机物的球棍模型,思考碳原子的成键方式与分子的空间构型、键角有什么关系?

分别用一个甲基取代以上模型中的一个氢原子,甲基中的碳原子与原结构有什么关系? 分组、动手搭建球棍模型。填P19表2-1并思考:碳原子的成键方式与键角、分子的空间构型间有什么关系?

从二维到三维,切身体会有机分子的立体结构。归纳碳原子成键方式与空间构型的关系。

碳原子的成键方式与分子空间构型的关系

归纳分析

—C— —C=

四面体型平面型

=C= —C≡

直线型 直线型平面型

默记

理清思路 分子空间构型

迁移应用

观察以下有机物结构

CH3 CH2CH3

(1)C = C H H

(2)H--C≡C----CH2CH3

(3)—C≡C—CH=CF2、思考:(1)最多有几个碳原子共面?(2)最多有几个碳原子共线?(3)有几个不饱和碳原子?

应用巩固

杂化轨道与有机化合物空间形状

观看动画

轨道播放杂化的动画过程,碳原子成键过程及分子的空间构型。

观看、思考

激发兴趣,帮助学生自学,有助于认识立体异构。

碳原子的成键特征与有机分子的空间构型

整理与归纳

1、有机物中常见的共价键:C-C、C=C、C≡C、C-H、C-O、C-X、C=O、C≡N、C-N、苯环

2、碳原子价键总数为4(单键、双键和叁键的价键数分别为1、2和3)。

3、双键中有一个键较易断裂,叁键中有两个键较易断裂。

4、不饱和碳原子是指连接双键、叁键或在苯环上的碳原子(所连原子的数目少于4)。

5、分子的空间构型:

(1)四面体:CH4、CH3CI、CCI4

(2)平面型:CH2=CH2、苯

(3)直线型:CH≡CH

6.人教版高二化学重难点 篇六

教学目标、重难点

第一单元 观察物体

(三)单元目标:

1.能根据给出的从一个方向看到的形状图,用给定数量的小正方体摆出相应的几何组合体,让学生体会到可能有不同的摆法。2.能根据给出的从三个方向看到的形状图,用小正方体摆出相应的几何组合体,让学生体会到有些摆法的确定性。

3.在经历观察、操作、想象、猜测、分析和推理等过程中,积累活动经验,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和推理能力,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单元重点:能根据看到的平面图形按要求摆出相应的立体图形, 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单元难点:

1.能根据从一个方向看到的图形,经过想象与推测,拼摆出这一组立体图形。

2.根据从三个方向看到的图形,用小正方体拼搭出相应的几何组合体。

课时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 课题:观察物体

教学内容:第2页例

1、例2。教学目标:

1.根据从一个方向看到的图形,用给定数量的小正方体摆出相应 的几何组合体,在操作和交流中,让学生体会可能有不同的摆法,但有规律可循,从而体会到摆法的多样化。

2.能根据从三个方向看到的图形,用小正方体摆出相应的几何体,体会有些摆法的确定性。知道还原物体时,可以按一定的顺序进行拼搭,在此过程中可不断进行调整,最后通过验证加以确认。3.经历观察、操作、想象、猜测、分析和推理等过程,从而积累活动经验,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和推理能力,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根据看到的平面图形,想象、拼搭出相应的立体图形。

教学难点:根据从三个方向观察看到的图形,借助空间想象还原、拼搭出相应的立体图形。

第二课时

课题:观察物体练习课

教学内容:练习一第3页、4页内容。

教学目标:

1.进一步巩固根据给出的从一个方向看到的形状图,用给定数量的小正方体摆出相应的几何体,并能摆出多种摆法,且有规律可循。

2.进一步巩固根据给出的从三个方向看到的形状图,用小正方体推测或摆出相应小正方体的拼搭方式,感受摆法的确定性。在练习中发现不同几何体从同一方向看到的形状可能是相同的,也可能是不同的。

3.通过练习,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和推理能力,发展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根据从三个方向看到的平面图形推测出小正方体的拼搭方式。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发现不同几何体从同一方向看到的形状可能是相同的,也可能是不同的。

第二单元 因数与倍数 单元目标:

1.理解因数与倍数的概念,能举例说明。掌握找因数和倍数的方法。学会用列举法找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

2.通过自主探索,掌握2、3和5的倍数的特征,能准确判断2、3和5的倍数,促进学生数感的发展。

3.了解质数(素数)与合数,在1~100的自然数中,能找出质数与合数,并能熟练判断20以内的数哪个是质数,哪个是合数。

4.知道有关概念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在建立概念、运用概念的过程中,逐步发展数学的抽象能力与推理能力。

5.了解奇数与偶数,能准确判断奇数与偶数,通过探索奇数、偶数相加的结果是奇数还是偶数(奇偶性),丰富学生解决问题的策略。

6.逐步培养学生的数学抽象思维能力,渗透分类的思想。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理解问题,并能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概括、分析和比较的能力,体会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

单元重点:

1.掌握因数、倍数、奇数、偶数、质数、合数等概念,知道有关概念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2.掌握2、3、5的倍数的特征。单元难点: 1.掌握因数、倍数、奇数、偶数、质数、合数等概念,知道有关概念之间的联系和区别。2.掌握3的倍数的特征。课时安排:七课时

第一课时 课题:因数与倍数 教学内容:第5页例1。教学目标:

1.通过对除法算式进行观察、分类,引导学生理解因数与倍数的含义及两者之间相互依存的关系,并能举例加以说明。会判断一个数是不是另一个数的因数或倍数。

2.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探究意识及思维的有序性和条理性。

3.通过自主探究,使学生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推理、抽象和概括的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因数与倍数的含义及它们之间相互依存的关系。教学难点:理解体会因数与倍数相互依存的关系。第二课时

课题:找一个数的因数与倍数 教学内容:第6页例

2、例3。教学目标:

1.通过自主探究,使学生掌握用列举法找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的方法,同时培养学生思维的有序性、条理性。

2.结合实践操作,借助集合图,使学生初步体会一个数的因数的 个数是有限的,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引导学生概括出一个数的最小因数、最大因数和最小倍数分别是什么。

3.在抽象概括、总结数学结论的过程中,渗透从个别到全体、从具体到一般的抽象归纳思想方法。

教学重点:掌握找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的方法。教学难点:能有序、熟练地找出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第三课时

课题:

2、5的倍数的特征 教学内容:第9页例1。教学目标:

1.利用百数表,通过画圈、画框、观察、发现、总结,在经历探究2、5的倍数的特征的过程中,掌握2、5的倍数的特征。会运用这些特征正确、迅速地判断一个数是不是2或者5的倍数,促进学生数感的发展。

2.理解并掌握奇数和偶数的概念,会判断一个自然数是奇数还是偶数。

3.在学习活动中沟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概括能力和合情推理能力,感受到数学的奇妙,增强学习数学的积极情感。

教学重点:探索2、5的倍数的特征,掌握奇偶数的概念。

教学难点:灵活运用 2、5的倍数的特征和奇偶数的概念进行综合判断。

第四课时

课题:3的倍数的特征 教学内容:第10页例2。教学目标:

1.利用百数表圈画数,根据提示,通过观察、思考、猜测、验证等活动,让学生经历探索3的倍数的特征的过程,归纳举证得出3的倍数的特征,能判断一个数是不是3的倍数。

2.在活动过程中积累数学学习的经验,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动手操作及概括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和交流、合作与竞争意识,提高合情推理能力。

3.通过学习,体验数学问题的探究性和挑战性,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并从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教学重点:探索3的倍数的特征,并能熟练地去判断一个数是否是3的倍数。

教学难点:归纳举证3的倍数的特征。第五课时

课题:2、3、5的倍数的特征练习课 教学内容:练习三第6-12题。教学目标:

1.通过基础练习题,进一步掌握2、3、5的倍数的特征,并能熟练应用2、3、5的倍数的特征进行判断。

2.会运用2、3、5的倍数的特征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能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说理能力和有条有理的思考习惯。3.能根据解决问题的需要,在审题中,收集有用的信息,进行分析、归纳,发展初步的合情推理能力;学会与人合作,并能与他人交流思维的过程与结果。

4.感受数学知识的应用价值,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培养和提高学生解决问题以及归纳、整理知识的能力。

教学重点:熟练应用2、3、5的倍数的特征进行判断。

教学难点:会运用2、3、5的倍数的特征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第六课时 课题:质数与合数 教学内容:第14页例1。教学目标:

1.学生能找出1-20各数的所有因数,再按照每个数的因数的个数进行分类,从而理解和掌握质数和合数的概念,知道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区别。能把自然数按因数的个数进行分类。

2.学生能自主选择方法,找出100以内的所有质数,制成质数表,能够辨别质数和合数。

3.经历质数和合数的认识、辨别过程,体验观察、比较、归纳、概括的学习方法。

教学重点:理解和掌握质数、合数的概念。教学难点:会辨别质数和合数。第七课时

课题:两数之和的奇偶性 教学内容:第15页例2。教学目标: 1.通过学生的举例、说理、图示等自主探究活动,知道两数之和的奇偶性。

2.能借助几何直观,认识两数之和奇偶性的必然性。

3.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积累观察、猜想、归纳等思维活动的经验,丰富解决问题的策略。

教学重点:在探索两数之和奇偶性的过程中渗透解决问题的策略。

教学难点:认识两数之和奇偶性的必然性。

第三单元 长方体和正方体 单元目标:

1.在学生已经能够识别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基础上,通过观察、操作,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以及它们的展开图,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2.通过实例,理解体积(包括容积)的含义。认识常用的度量单位(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升、毫升),建立1m³、1dm³、1cm³以及1L、1mL的表象,会利用单位间的进率进行换算。

3.探索并掌握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并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4.探索某些实物体积的测量方法。单元重点:

1.通过观察和操作,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以及它们的展开图。

2.通过实例,理解体积(包括容积)的含义及度量单位(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升、毫升),会进行单位之间的换算,感受1m³、1dm³、1cm³以及1L、1mL的实际意义。

单元难点:

1.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探索某些实物体积的测量方法。课时安排:十三课时 第一课时

课题:长方体的认识

教学内容:第18页例1、19页例2。教学目标:

1.学生通过观察、猜想、操作、推理、探索等数学活动,探索出长方体面、棱、顶点的特征,理解长方体长、宽、高的含义,形成立体图形的初步表象。

2.通过动手摸一摸、比一比、量一量、想一想,学生能自主探索并发现长方体顶点、棱、面之间的关系。掌握求长方体棱长总和的方法。

3.在自主探索长方体特征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推理能力,增强数学学习的兴趣,并体验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教学重点:掌握长方体的特征,认识长方体的长、宽、高。教学难点:培养空间观念,形成长方体的初步表象。第二课时

课题:正方体的认识 教学内容:第20页例3。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猜想、操作、推理、探索等活动,得出正方体的6个面是完全相同的正方形、所有的棱长度相等这一特征。

2.引导学生从顶点、棱、面三方面比较长方体与正方体的异同,揭示并理解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

3.在操作和探究过程中,建立立体图形的概念,形成表象,培养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渗透事物之间是相互联系、发展变化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教学重点:掌握正方体的特征,理解正方体与长方体的关系。教学难点:培养空间观念,形成正方体的初步表象。第三课时

课题: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 教学内容:第23页、24页例

1、例2。教学目标:

1.利用长方体或正方体的展开图,让学生在剪一剪、比一比等活动中,知道长方体的上下、左右、前后面的大小相等,根据每个面的长和宽与长方体的长、宽、高之间的关系,自主探索并理解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的含义及其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

2.能结合具体情境,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问题,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空间想象力。

3.在探究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比较、概括和推理能力;通过动手操作,丰富学生对现实空间的认识,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理解表面积的概念,探究并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教学难点:应用表面积的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培养空间想象力。

第四课时

课题: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练习课

教学内容:练习六第5题、第6题、第8-12题。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进一步理解长方体、正方体表面积的含义。2.根据生活实际,对不是完整六个面的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进行判断,并求出一些不是完整六个面的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知道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通过练习、操作,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应用意识,激发其对数学的兴趣和求知欲。

教学重点:根据生活实际,对不是完整六个面的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进行判断和计算。

教学难点:根据实际,会求一些不是完整六个面的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

第五课时

课题: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

教学内容:第27页、28页内容。

教学目标:

1.通过“故事—实验—比较”这一线索开展活动,让学生在体验中理解体积的意义,在实物比较中揭示体积的概念。

2.利用比较两个不容易直接看出大小的长方体的体积,体会统一体积单位的必要性,认识常用的体积单位:立方厘米、立方分米、立 方米。借助直观教具和学具,帮助学生建立1立方厘米、1立方分米、1立方米实际大小的表象,能正确区分长度单位、面积单位和体积单位。

3.通过观察、操作、比较,培养学生的概括、类推和空间想象的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体积的意义,建立1立方厘米、1立方分米、1立方米的实际大小的表象。

教学难点:理解体积的意义,能正确区分长度单位、面积单位、体积单位。

第六课时

课题: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 教学内容:第29页、30页内容。教学目标:

1.在理解体积意义的基础上,用体积为1立方厘米的小正方体学具摆成不同的长方体,引导学生自主根据“每行的个数×行数×层数”计算出长方体体积,并将其与长方体的长、宽、高建立联系,感悟并理解长方体体积公式计算的推导过程。

2.引导学生根据长方体、正方体的关系,自主推导出正方体的体积公式。

3.能运用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公式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4.在探究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公式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推理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长方体体积用“长×宽×高”来计算的原理。教学难点:在探究长方体体积计算公式时,发现长、宽、高与每 行的个数、行数、层数之间的联系,在头脑中建立关于公式意义的正确表象,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第七课时

课题: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

教学内容:第31页

教学目标:

1.结合长、正方体的体积计算公式,利用直观图示帮助学生理解长、正方体体积计算公式中的“长×宽”、“棱长×棱长”就是它们的底面积,引导学生将长、正方体体积公式统一成“底面积×高”来计算,理解长方体和和正方体体积公式之间的内在联系。

2.能运用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的统一公式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并在教学中帮助学生打破对“底面积×高”的理解即“下底面的面积×高”这一定势,理解计算方法的本质,即“长方体或正方体某一面的面积与这个面垂直的棱的长度相乘。”。

3.在探究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的统一公式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推理能力。

教学重点:利用直观图示帮助学生理解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公式统一成“底面积×高”的方法,理解公式的意义。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打破对“底面积×高”的理解即“下底面的面积×高”这一定势,帮助学生理解计算方法的本质,即“长方体或正方体某一面的面积与这个面垂直的棱的长度相乘。”

第八课时

课题:体积单位间的进率

教学内容:第34、35页例

2、例3内容及练习八第1题和第6 题。

教学目标:

1.借助直观教学具,引导学生根据正方体体积的计算方法,自主探索出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在此基础上用类推的方法推导出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理解相邻的两个体积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00的道理。

2.整理区分长度单位、面积单位、体积单位及相邻单位间的进率。通过对比,加深对度量单位的认识,促进知识的系统化。3.能根据进率进行体积单位间的换算。

4.在操作、观察、猜测、验证、想象和推导的过程中,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学习迁移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掌握体积单位的进率。教学难点:体积单位间进率的推导。第九课时

课题:体积单位间的进率

教学内容:第35页例4及练习八第2、3、4、5、7、8题。教学目标:

1.能结合具体情境, 根据长、正方体体积的计算方法和体积单位的进率,自主进行体积单位换算的实际应用,从中感受到单位换算的必要性。

2.鼓励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要注意符合现实,可采用不同的换算策略和方法,从而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3.要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审题和检验习惯,使学生体会转化的思想在解决问题中的作用。教学重点:结合具体情境,让学生感受单位换算的必要性。

教学难点:感受单位换算的必要性,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第十课时

课题:容积和容积单位

教学内容:第 38页例5。

教学目标: 1.理解容积的意义。通过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药水瓶、饮料瓶等,认识容积单位(一般就用体积单位,计量液体的体积要用容积单位升或毫升),明确升和毫升的关系1升 =1000毫升。初步认识度量液体的工具:量筒和量杯。

2.通过小组活动,让学生充分感知容积单位的实际意义和实际大小,帮助学生建立1mL、1L的表象,知道容积单位和体积单位之间的关系,即1L=1dm³、1mL=1cm³。

3.知道容积的计算方法和体积的计算方法相同,但是要从里面量长、宽、高,并要把体积单位和容积单位进行转换, 从而更好地理解容积和体积的区别和联系。

4.在观察、操作、探索的过程中,提高动手操作能力,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培养小组合作意识,体会合作的乐趣,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理解容积的意义,能计算物体的容积。

教学难点:掌握容积单位间的进率,理解容积和体积的联系与区别。

第十一课时

课题:不规则物体的体积 教学内容:第39页例6。

教学目标:

1.在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和容积意义及计算的基础上,探索测量生活中一些不规则物体体积的方法,知道用到的策略有两个:一是将不规则物体转化为规则物体,二是用排水法测量不规则物体的体积,基本数量关系是水的体积+物体的体积=总体积。从中体会转化、等积变形数学思想在解决问题中的应用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

2.关注对解决问题过程与方法的反思,让学生认识到排水法的局限性,从而想到排沙法、测质量等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3.通过学习,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之间的相互联系,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树立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自信。教学重点:掌握用排水法测量不规则物体体积的具体方法。

教学难点:体会转化、等积变形数学思想在解决问题中的应用。

第十二课时 课题:整理和复习

教学内容:第42页--43页内容。

教学目标:

1.通过整理和复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表面积、体积和容积的概念及相邻单位间的进率,熟练地进行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容积)的计算,灵活地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加深对知识间内在联系的理解。

2.通过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在生活中的作用,体会数学的价值,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创新精神和空间观念,提高学生对知识的自我梳理和总结能力。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对知识进行自我梳理,探究知识间的内在联系。

教学难点:关注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能灵活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第十三课时 课题:探索图形

教学内容:第44页内容。

教学目标:

1.进一步理解正方体的特征。

2.通过观察、列表、想象等活动,经历“找规律”的全过程,获得“化繁为简”的解决问题的经验,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体会分类、数形结合、归纳、推理、模型等数学思想。积累数学思维的活动经验。

3.在相互交流中,学会倾听他人意见,及时自我修正,自我反省,增强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教学重点:学会从简单的情况找规律,解决复杂问题的化繁为简的思想方法。

教学难点:探索规律的归纳方法。

第四单元 分数的意义和性质 单元目标:

1.知道分数是怎么产生的,理解分数的意义,明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2.认识真分数和假分数,知道带分数是一部分假分数的另一种书 写形式,能把假分数化成带分数或整数。

3.理解和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会比较分数的大小。4.理解公因数与最大公因数、公倍数与最小公倍数,能找到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与最小公倍数,能比较熟练地进行约分和通分,并能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5.会进行分数与小数的互化。单元重点:

1.分数的意义;分数的基本性质;约分;通分。2.使学生掌握用灵活的方式去解决实际问题。单元难点:

1.建立单位“1”的概念;建立分数单位的概念;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2.在学习的过程中要注意条理性,形成一个知识体系。课时安排:十一课时 第一课时 课题:分数的意义

教学内容:第45页、46页内容及相关练习。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古人的测量方法,了解分数产生的背景和过程。理解分数的意义。

2.通过生活中的实例,理解单位“1”的意义,理解分数单位,能知道一个分数有几个分数单位,分数单位是由谁决定的。

3.在学习的过程中,知道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渗透比较、数形结合等数学思想方法,培养学生抽象概括能力。教学重点:理解分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理解单位“1”的意义及分数单位。第二课时

课题:分数与除法

教学内容:第49页例

1、例2,50页例3及相关练习。教学目标:

1.通过动手分一分,了解分数与除法的关系,进一步理解分数的意义。

2.经历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过程,培养学生解决问题,归纳,总结的能力。

3.进一步了解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学重点:掌握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教学难点:学会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几分之几的解答方法。第三课时

课题:真分数和假分数

教学内容:第53页例

1、例2,54页例3及相关练习。教学目标:

1.借助直观图,动手涂一涂的方法,认识真分数,假分数和带分数及它们的意义,掌握假分数与整数,带分数互化的方法。

2.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观察、分析、交流等探究活动,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运用知识的能力。

3.渗透数形结合以及分类的思想,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学重点:认识真分数,假分数和带分数。

教学难点:假分数的意义以及假分数与带分数之间的互化。第四课时

课题:分数的基本性质

教学内容:第57页例

1、例2及相关练习。教学目标:

1.经历探索分数基本性质的过程,理解分数的基本性质。2.能运用分数的基本性质,把一个分数化成指定分母(或分子)而大小不变的分数。

3.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概括的能力,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感受学习数学知识的价值。

教学重点:理解分数的基本性质。

教学难点:探索归纳分数的基本性质,并能应用它解决相关的问题。

第五课时

课题:最大公因数

教学内容:第60页例

1、例2及相关练习。教学目标:

1.理解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含义,会在集合圈中分别表示两个数的因数和它们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会找100以内两个数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

2.经历不同的方法探索寻找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并能在解决问题过程中找到简单快捷的方法,进行有条理的思考。

3.让学生在探索与合作过程中,发展与同伴合作交流的意识和能力,获得成功体验。

教学重点:理解公因数与最大公因数的含义。教学难点:探索寻找两个数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方法。第六课时

课题:解决问题

教学内容:第62页例3及相关练习。教学目标:

1.结合实际问题,应用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巩固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意义。

2.在探索应用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过程中经历观察归纳等数学活动,发展学生的推理能力。

3.学会用公因数、最大公因数的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加强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运用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解决实际问题。教学难点: 找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方法。第七课时

课题:约分

教学内容:第65页例4及做一做。教学目标:

1.能运用分数的基本性质约分,掌握约分的一般方法。2.理解“约分”、“最简分数”的概念,学会约分的数学形式。3.在应用知识的过程中,体验数学价值,渗透恒等变换思想,感受数学的简洁美。

教学重点:运用分数的基本性质进行约分,掌握约分的一般方法。教学难点:找分子和分母的最大公因数进行熟练的约分。第八课时 课题:最小公倍数

教学内容:第68页例1、69页例2及相关练习。教学目标:

1.了解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能找出10以内两个自然数的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

2.经历借助集合图,直观感知和理解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过程,掌握找10以内两个自然数的最小公倍数的方法。

3.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观察、分析、交流等探究活动,渗透集合思想。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意识。

教学重点:了解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掌握找10以内两个自然数最小公倍数的方法

教学难点:找两个自然数的最小公倍数的方法 第九课时

课题:解决问题

教学内容:第70页例3及相关练习。教学目标:

1.运用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知识求正方形的边长及其最小值。2.经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通过阅读理解、画图等方式体会数学的转化思想。

3.在操作、归纳等探索过程中,培养学生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重点:公倍数、最小公倍数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教学难点:将铺砖问题转化成求公倍数的问题。第十课时

课题:通分

教学内容:第73页例4,74页例5及相关练习。教学目标:

1.通过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让学生掌握同分母分数或同分子分数大小比较的一般方法。

2.让学生理解通分的意义并掌握通分的一般方法。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和归纳概括能力。

4.使学生感悟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

教学重点:理解通分的意义,会把两个异分母分数进行通分。教学难点:会比较分数的大小。第十一课时

课题:分数和小数的互化

教学内容:第77页例

1、例2及相关练习。教学目标:

1.通过解决具体问题,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分数和小数互化的一般方法。并能熟练正确的进行分数和小数的互化。

2.使学生经历数学学习的全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归纳和概括能力。

3.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意识,激发探索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掌握分数和小数互化的方法。教学难点:掌握小数化分数的方法。第五单元 图形的运动

(三)单元目标:

1.进一步认识图形的旋转,探索图形旋转的特征和性质,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图形旋转90°后的图形。

2.能从对称、平移和旋转的角度欣赏生活中的图形,并运用它们在方格纸上设计简单的图形,进一步感受图形变换带来的美感以及在生活中的应用。

单元重点:通过学习活动,理解旋转的含义,感悟旋转的性质和特性。

单元难点:用数学语言描述物体旋转的过程,会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图形旋转90°后的图形。

课时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 课题:图形的旋转

教学内容:第83-84页例

1、例2、例3。教学目标:

1.进一步认识图形的旋转,明确含义,探索旋转的特性及性质。2.会运用自己的语言简单描述旋转运动的过程,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线段旋转90°后的图形。

3.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思考生活、感受数学的美,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

教学重点:理解旋转含义,感悟特征及性质。

教学难点:用自己的语言描述物体的旋转过程及会在方格纸上画出线段旋转90°后的图形。第二课时

课题:图形的运动

教学内容:第87-88页例4。教学目标:

1.灵活运用平移和旋转探索多个图形拼组的运动变化。2.进一步发展空间想象能力,领略图形世界的神奇,增强审美意识。

教学重点:运用平移和旋转知识借助方格纸完成图形运动的变化过程。

教学难点: 通过学习活动,探索多个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

第六单元 分数的加法、减法 单元目标:

1.理解分数加、减法的含义和算理,掌握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计算出结果。

2.理解整数加法运算定律对于分数加法仍然适用,并会运用这些运算定律进行一些分数加法的简便运算,进一步提高运算能力。

3.能用分数加、减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体会数学知识的应用价值。

单元重点:

1.掌握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计算方法。

2.能应用加法运算定律使一些分数加法计算简便。单元难点:

1.运用分数加减混合运算解决实际问题。2.能应用加法运算定律使一些分数加法计算简便。课时安排:四课时 第一课时

课题:同分母分数加、减法

教学内容:第89-90页

教学目标:

1.初步理解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算理,掌握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并能运用法则正确进行运算。

2.培养学生对知识的运用及类推能力,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教学重点:掌握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教学难点:理解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算理。第二课时

课题:异分母分数加、减法

教学内容:第93-94页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利用转化的思想和方法探索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利用直观图进一步验证自己的想法,加深对算理的理解。3.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应用数学的意识。

教学重点:探索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正确地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将异分母分数加、减法转化成同分母加、减法进行计算。第三课时

课题:分数加减混合运算、整数加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分数加法 教学内容:第97-98页。教学目标: 1.理解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整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相同。掌握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能够正确进行计算。

2.理解整数加减法的运算定律同样适用于分数,能比较熟练地运用加法运算定律进行一些分数的简便计算。

教学重点:掌握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计算方法。教学难点:能应用加法运算定律使一些分数加法计算简便。第四课时

课题:解决问题

教学内容:第99页例3。

教学目标: 1.经历解决问题的全过程,探索解决问题的途径、策略和方法。体会图示在理解问题、分析解决问题中的作用,学习用几何直观分析解决问题。

2.感受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的联系,体会解决问题过程中的快乐。

教学重点:体会图示在理解问题、分析解决问题中的作用,学习用几何直观解决问题。

教学难点:渗透用几何直观解决问题的策略。第七单元 折线统计图 单元目标:

1.认识单式折线统计图,了解其特点,能根据需要用折线统计图直观地表示数据。

2.认识复式折线统计图及其特征,能根据需要选择折线统计图直观、有效地表示数据,并能对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和预测。

3.结合统计知识的学习,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生活中的意义和作用,提高数学学习的兴趣。

单元重点:体会折线统计图中“点”与“线”作用,能够将复式折线统计图绘制完整,认识折线统计图及其特征。

单元难点:能根据折线统计图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判断。课时安排:三课时 第一课时

课题:单式折线统计图

教学内容:第 104-105页例1及相关内容。教学目标:

1.学生通过自主探究折线统计图中“点”与“线”作用、对数据的整理与分析,进一步体会到它们的独特意义与价值。学生在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中体会到折线统计图的特征,初步学会简单绘制折线统计图。

2.在读图、画图以及对图中信息进行分析、比较以及基于数据做出判断、预测等活动中进一步积累统计活动经验。

3.通过对比、选择与应用进一步体会折线统计图在生活中的应用,逐步领悟到折线统计图更适合刻画连续的数据,发展学生的统计 观念。

教学重点:体会折线统计图中“点”与“线”作用,学会用折线统计图来分析问题,预测事情发展趋势。

教学难点:理解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能根据折线统计图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判断。

第二课时

课 题:复式折线统计图

教学内容:第106-107页例2及相关内容。教学目标:

1.经历复式折线统计图的产生过程,能读懂复式折线统计图,体会其在比较描述数据中的作用。能够将复式折线统计图绘制完整,认识复式折线统计图及其特征。

2.经历根据复式折线统计图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和判断,并能做出合理的推测,体验复式折线统计图便于比较的优点,发展数据分析观念。

3.感受复式折线统计图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发展学生的统计意识,感悟统计价值,提高学生的统计能力。

教学重点:能够将复式折线统计图绘制完整,认识复式折线统计图及其特征。

教学难点:能根据复式折线统计图进行数据分析、判断。第三课时

课 题:复习折线统计图 教学内容:第108-110页 教学目标: 1.结合统计知识的学习,进一步体会统计图在生活中的意义和作用,提高数学学习的兴趣。

2.以丰富的生活素材为基础,在学习中体现统计的价值。教学重点:进一步体会折线统计图反映的现实意义,学会根据数据的变化合理地进行分析、预测。

教学难点:能根据折线统计图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判断。

第八单元 找次品 单元目标:

1.通过观察、比较、猜测、验证、推理等活动,探索解决问题的策略,渗透优化思想,感受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培养观察、分析、推理的能力。

2.学习用图形、符号等直观方式清晰、简明地表示数学思维的过程,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3.通过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初步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单元重点:能够借助纸笔对“找次品”问题进行分析,清晰、有条理地表示出逻辑推理过程。

单元难点: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运用优化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

课时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

课题:找次品

(一)教学内容:教科书P 111-112页例

1、例2及相关内容。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比较、猜测、验证、推理等活动,探索解决问题的策略,渗透优化思想,感受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2.学习用图形、符号等直观方式清晰、简明地表示数学思维的过程,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3.感受到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让学生尝试用数学的方法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并体会成功的喜悦。

教学重点:借助实物操作、画图等活动理解并解决简单的“找次品”问题,在此基础上归纳出解决这类问题的最优分组策略。

教学难点:观察归纳“找次品”这类问题的最优分组策略。第二课时

课题:找次品

(二)教学内容:教科书P 113-114页练习二十七。教学目标:

1.能够借助纸笔对“找次品”问题进行分析,归纳出解决这类问题的最优策略,经历由多样到优化的思维过程。

2.以“找次品”为载体,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尝试用数学的方法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初步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能够借助纸笔对“找次品”问题进行分析。教学难点: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运用优化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

第九单元 总复习单元目标:

1.通过总复习,使学生对本学期所学的图形的运动、因数与倍数、长方体和正方体、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分数的加法和减法、折线统计图等知识进行梳理、归纳,得到进一步的理解和掌握。

2.通过数学活动和综合练习,进一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3.通过总复习,使学生在经历知识整理的过程中进一步养成回顾与反思的良好学习习惯,进一步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会分类、数形结合、归纳、推理、模型等数学思想,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全面达到本学期规定的教学目标。

单元重点:进一步理解和掌握本学期所学的知识,体会分类、数形结合、归纳、推理、模型等数学思想。

单元难点:学生通过梳理形成知识网络。课时安排:五课时 第一课时

课题:复习因数和倍数

复习内容:教科书P115页第四幅情境图与P116页1题,P118页1-4题。

复习目标:

1.通过整理复习,使学生牢固掌握因数、倍数的有关概念,辨析和理解概念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2.初步学会分类整理的方法,感受事物是相互联系的,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

3.培养学生分析、判断、推理、概括的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品质。

复习重点:自主梳理知识,形成清晰的知识网络,辨析和理解概念间的联系和区别。

复习难点:辨析和理解知识间的联系和区别。第二课时

课题:复习分数的意义和性质

复习内容:教科书P115页第一幅情境图与P119页5题,P120页6-8题。复习目标:

1.通过整理复习,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分数的意义,弄清用分数表示一个量与表示两个量的关系有什么不同。

2.理解和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能够熟练地进行分数的约分和通分,会比较分数的大小。

3.巩固分数与除法的关系,真分数和假分数,分数和小数的互化等。

复习重点:能正确地约分和通分、比较分数的大小、进行分数和小数的互化。

复习难点:分数与除法的关系,理解和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第三课时

课题:复习分数的加法和减法 复习内容:教科书P119页9、10题。复习目标:

1.进一步弄清分数加、减法的意义和计算方法,能够比较熟练

地进行分数加、减法的计算。

2.会运用加法的运算定律与减法性质进行简便计算。3.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并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复习重点: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复习难点:培养学生简算意识和应用意识。第四课时

课题:复习长方体和正方体与图形的运动

复习内容:教科书P115页第一幅情境图与P116页2与P117页3题,P119页11、12题,P120页13-16题。复习目标:

1.进一步掌握图形的旋转方法,对图形的旋转有更深入的认识。2.学生进一步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能够根据表面积和体积的含义正确地计算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

3.结合生活中的实例巩固不同体积、容积单位的表象,更扎实地掌握体积和容积单位,并能恰当地使用表面积、体积和容积的单位,熟练地进行单位间的换算。

4.增强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和应用意识。

复习重点:

1.能根据旋转的特征正确作图。

2.会计算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

复习难点:综合应用能分清表面积与体积,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第五课时

课题:观察物体与统计

复习内容:教科书P115页第3情境图与P116页2题(1)P117页第4题及指导学生完成P120-121 页“练习二十八”第15-18题及生活中的数学。

复习目标 :

1.能正确辨认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立体图形的形状,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2.巩固复式折线统计图,充分了解其优点及绘制方法,并能对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和预测。

3.经历复习整理知识的过程,巩固观察物体与统计。4.发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复习重点:进一步体会折线统计图的特点。

7.人教版高二化学重难点 篇七

一、化学实验对于高中化学教学的作用

化学实验在整个高中化学教学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是提高高中学生化学素养的主要方法和途径。在整套“人教版”化学教材中,化学实验等一系列科学探究案例,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起着不可让替代的作用。通过一系列关于化学实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环节,我们可以看出其对高中化学教学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进行化学实验操作的过程,就是通过一定的科学探究学习手段来理解化学知识的过程。也就是说,在化学实验的同时,不仅可以创新整个化学知识的探究过程和探究方法,还可以更加深入地掌握相关化学知识。

其二,化学实验为高中学生的化学学习过程提供了科学的方法,可以帮助学生实现在对化学课程的学习中所需要进行的总结问题的特点、收集数据信息、验证和评价等一系列学习任务。

二、“人教版”高中化学教材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人教版”高中化学教材虽然在对化学实验探究的关注程度上相对高于其他版本的化学教材,但也存在许多不足。例如;教材中提供给学生的实验模式老旧,缺乏吸引力;实验过程中过分强调实验情境,在整个教学程序以及实验环节的设计上存在一定欠缺;学生“主体性”作用扩大化, 教师参与较少,整个实验过程缺乏规范性指导等。

三、化学实验教学改进措施

1.全面重视实验教学,规范实验教学的管理。要想从整体和宏观上改进化学实验教学,首先得做到教学观念上的变革,重视整个化学实验教学工作。其次,就要从相关规范和制度上入手,规范对整个化学实验教学的管理和指导。对于此,相关教育管理部门应该在实验器材和设备等硬件设施装配齐全的情况下,通过具体文件或者相关规定的方式,做好对学校化学实验教学的监督和管理。所监管的主要内容包括教师的实验操作技能水平、安全性操作等。同时,学校也应该加强对化学实验教学的具体操作环节和实验课程的管理。其中包括,实验内容的选择、实验课程中的课堂纪律和实效性、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以及老师参与程度等。

2.合理开展高中化学实验教学工作。作为保证高中化学实验教学正常开展和教学质量的提高,广大教育工作者以及高中化学教师应该加强对整个高中化学实验教学的研究和开发力度,争取开发出全面适合学生学习习惯、接受程度的化学实验,合理开展高中化学实验教学工作。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相关化学教师都应该时刻保持高度的职业精神和奉献意识,深刻挖掘“人教版”高中化学教材,充分做好培养学生进行科学实验和探究型学习的能力。鉴于此种情况,相关教师一定要在认真研读教材的基础上, 合理设计具体化学实验的操作环节, 以保证化学实验教学工作的高质量开展。

8.人教版高二化学重难点 篇八

银镜反应是醛类物质的重要反应之一,是检验醛基的特性实验,也是高中化学试验中经典实验之一,对于了解醛的性质,突破醛类性质学习的重难点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银氨溶液的配制,特别是银镜反应的书写表达是学习醛类性质的重点、难点,该试验有利于扩展学生对氧化反应的理解,拓宽学生认识问题的广度和深度,同时也为后面学习糖类知识打下基础。

二、实验原型及不足之处

1.实验原型

人教版化学选修五教材中的表述为“在洁净的试管中加入1ml 2%的AgNO3溶液,然后边振荡试管边逐滴滴入2%的稀氨水,至最初产生的沉淀恰好溶解为止,制得银氨溶液。再滴入3滴乙醛,振荡后将试管放在热水浴中温热。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但在实际操作中实验成功率较低,生成的银镜大多数并不光亮。

2.现行教材中的银镜反应实验有如下不足

(1)需要水浴加热,实验成功率较低;(2)耗时太久,不适合做课堂演示实验;(3)实验室长期放置的乙醛部分氧化为乙酸而且还有部分乙醛聚合成微溶于水的三聚乙醛,使银镜反应效果不佳。

三、实验创新与改进之处

1.无需水浴加热,反应装置更加简易。

2.在银氨溶液中加入几滴氢氧化钠溶液,在强碱溶液环境中银镜反应速率加快,演示实验可瞬间完成(1分钟左右),课堂气氛更加活跃,课堂效率更加高效。

3.稀硫酸可使乙醛溶液中的三聚乙醛发生解聚,从而提高乙醛溶液的浓度,然后再用氢氧化钠溶液调节溶液呈碱性(用pH试纸检验),有利于银镜的生成,实验成功率大大提高。

4.在乙醛银镜反应过程中加入少量乙醇可使生成的银镜更加均匀光亮。

四、实验器材

1.药品

2%硝酸银溶液、20%氢氧化钠溶液、2%氨水、先后经稀硫酸和氢氧化钠处理的乙醛溶液、乙醇。

2.仪器

pH试纸、玻璃棒、洁净的小试管一支。

五、实验原理及装置说明

1.银氨溶液的制备原理

向硝酸银溶液中逐滴加入稀氨水会形成氢氧化银沉淀,继续滴加,氢氧化银沉淀溶解形成银氨络合离子。①AgNO3+NH3·H2O= AgOH↓+NH4++NO3- ②AgOH+2NH3·H2O=[Ag(NH3)2]OH+2H2O

2.银镜反应原理

乙醛中的醛基具有还原性,氢氧化二氨合银是一种弱氧化剂,它能把乙醛氧化成乙酸(即-CHO被氧化成-COOH),乙酸又与生成的氨气反应生成乙酸铵,而银离子被还原成金属银。

CH3CHO+2Ag(NH3)2OH→CH3COONH4+H2O+2Ag↓+3NH3↑

3.乙醛溶液先后用稀硫酸、氢氧化钠溶液处理的原理

(1)实验室存放的乙醛在常温下会聚合生成微溶于水的三聚乙醛使银镜反应效果不佳,实验前应将乙醛溶液中加入几滴稀硫酸,然后在热水中水浴加热2~3分钟,使三聚乙醛发生解聚,从而使乙醛溶液的浓度增大。

(2)乙醛在常温下除生成三聚乙醛外还会被空气氧化生成部分乙酸,从而使乙醛溶液呈一定的酸性,而酸性环境不利于银镜反应的生成,所以,加入硫酸解聚后的乙醛溶液还应加入氢氧化钠溶液,中和乙醛溶液中的乙酸和硫酸,使乙醛溶液成碱性,有利于银镜反应的生成。

4.银镜反应中加入少量乙醇的作用

在乙醛银镜反应过程中加入少量乙醇可使生成的银镜更加均匀光亮。

六、实验过程

由于氧化、聚合以及溶液的酸碱性都会对银镜反应产生影响,因此,实验方案及步骤改革如下:

1.取少量乙醛溶液于洁净的试管中,加入几滴稀硫酸,然后在热水中水浴加热2~3分钟,再加入几滴氢氧化钠溶液将溶液调节呈碱性(用pH试纸检测)待用。

2.向另一支洁净的试管中加入1ml 2%的AgNO3溶液,再加入2滴氢氧化钠溶液,然后边振荡试管边逐滴加入2%的稀氨水,至沉淀恰好溶解,再加入3滴步骤(1)中的乙醛溶液,并加入3滴乙醇,最后充分振荡后静置。

七、实验效果

一分钟内出现均匀光亮的银镜。

八、自我评价

改进后的实验操作简单,现象明显,无需水浴加热,所用时间短,成功率高,有利于课堂演示实验,提高了课堂效率,最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形成了积极探索化学反应原理的

习惯。

9.人教版高二化学重难点 篇九

Unit1 Welcome back to school!1.能够听说认读boy /girl /student 2.字母a、b、c、d、e及掌握以他们开头的单词 3.Where are you from? 你来自哪里? 及其回答I’m from……句型掌握。4.自我介绍I’m ……,I’m from…… 5.Happy women’s Day.及其回答 6.掌握人称代词he、she、I

Unit 2 My family 1.who is that man/woman? 2.重点词汇:有关家庭成员的单词 father /dad /mother /sister /brother grandmother /grandma /grandfanther /grandpa 3.字母f、g、h、i 4.以Is 开头的一般疑问句

-Is she your mother?-Yes, she is.-Is he your father?-No, he isn’t.Unit 3 At the zoo 1.重点词汇:掌握描述动物的形容词(反义词)thin---fat、tall---short、short---long、small---big 2.句型 look at… 及it’s + 形容词 3.It has ……句型 It has a long nose.It has small eyes and big ears.4.了解标志语如exit…

Unit 4 Where is my car? 1.重点词汇:掌握表示交通工具的和学习用品的单词 chair /desk /cap /ball /car /boat /map 2.句型 where is my…? 3.难点:介词 on、in、under…用法 It’s in your desk.4.掌握字母U-Z 5.句型掌握:-Is it in your bag?-Yes, it is./ No, it isn’t.6.了解儿童节的知识

Unit 5 Do you like pears? 1.重点词汇:能够掌握表示水果的单词

pear /apple /orange /banana /watermelon /strawberry /grape 2.句型do you like…? 及其回答 Yes,I do.No,I don’t.3.掌握字母o、p、q、r、s、t

Unit 6 How many? 1.How many句型掌握 How many kites do you see? How many crayons do you have? 2.Can you see…? 句型及其回答 3.let’s….的用法

10.高二化学知识点难点精选 篇十

Ⅰ、氮气(N2)

a、物理性质:无色、无味、难溶于水、密度略小于空气,在空气中体积分数约为78%b、分子结构:分子式——N2,电子式——,结构式——N≡N

c、化学性质:结构决定性质,氮氮三键结合非常牢固,难以破坏,所以但其性质非常稳定。

①与H2反应:N2+3H22NH3

②与氧气反应:N2+O2========2NO(无色、不溶于水的气体,有毒)

2NO+O2===2NO2(红棕色、刺激性气味、溶于水气体,有毒)3NO2+H2O===2HNO3+NO,所以可以用水除去NO中的NO2两条关系式:4NO+3O2+2H2O==4HNO3,4NO2+O2+2H2O==4HNO3Ⅱ、氨气(NH3)

a、物理性质:无色、刺激性气味,密度小于空气,极易溶于水(1∶700),易液化,汽化时吸收大量的热,所以常用作制冷剂

b、分子结构:分子式——NH3,电子式——,结构式——H—N—H

c、化学性质:

①与水反应:NH3+H2ONH3?H2O(一水合氨)NH4++OH-,所以氨水溶液显碱性

②与氯化氢反应:NH3+HCl==NH4Cl,现象:产生白烟

d、氨气制备:原理:铵盐和碱共热产生氨气

方程式:2NH4Cl+Ca(OH)2===2NH3↑+2H2O+CaCl2

装置:和氧气的制备装置一样

收集:向下排空气法(不能用排水法,因为氨气极易溶于水)

(注意:收集试管口有一团棉花,防止空气对流,减缓排气速度,收集较纯净氨气)

验证氨气是否收集满: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靠近试管口,若试纸变蓝说明收集满

干燥:碱石灰(CaO和NaOH的混合物)

★ 高二化学重难点易错知识点与解析

★ 初中英语重难点教学反思

★ 组歌课文重难点讲解

★ 琵琶行重难点问题解说

★ 高二历史知识点难点

★ 花的学校重难点说课稿

★ 考研英语历年考试重难点

★ 考研数学备考 高等数学重难点

★ 初三Unit 8 重难点解析

11.人教版高二化学重难点 篇十一

尽管“认识钟表”在期末考试中所占比例较小, 但教师却还是不停抱怨:孩子小, 生活经验不丰富。看着错误率节节攀升, 只能通过题海战术, 让学生熟能生巧!适逢笔者今年执教一年级, 回想之前教学或辅导学生的过程中也碰到过一些学生对时间了解不够清楚, 直至三年级做类似的时间计算也是错误较多, 有的还错得很离谱。晚上偶然翻阅最近几年的杂志, 发现专家们对此课的叙述也是百花齐放, 各有争议。那么对于身处城乡接合部的学生来说, 他们对时间的掌握情况又是如何呢?对此, 笔者进行了现状剖析, 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教学建议。

二、实施剖析

(一) 部分素材展示

借助学生“心中的钟表”微型研究入手, 从作品中看到, 在学习这一内容之前, 孩子对钟表并不陌生。因此, 笔者从钟表各组成部分 (形状、方向、表针、数字) “元素感知”和 (时、分刻度、关键点) “内涵感知”两方面分析, 从学生的前位知识 (痕迹) 中推测其既有经验, 以便服务于后续教学。

(二) 现状剖析

1.组成“表面元素”感知分析。

因本届一年级学生是学校自主招生, 80%的学生在正规幼儿园经历学前教学, 家长的素质普遍较好。从图1中, 我们可以对比看到, 学生在幼儿园大班下学期已经开始接触认识钟表的基本构造, 能初步感知三针之间的关系, 开始辨认整点、半点与学习时间的记录方法, 60%以上认为钟表的形状是圆形的, 但将近有61%的学生都在钟面上添加了具有儿童情趣的各种装饰品, 这些无关因素将对教学产生不必要的影响。相对来说学生对刻度、指针的关注度就较弱。学生对钟面上的数都认识到是沿着一圈排列, 65%的学生通过教学和生活经验已经知道钟面上12个数按顺时针顺序排列, 从一下的测试中我们看到经过认识整时、半时的教学, 学生对钟表构造的认识有了非常明显的进步。

2.内部“内涵精细”深入分析。

一上学生因在幼儿园大班接触过认识钟面的四个关键点 (3、6、9、12点的到位度) 和对数字的圆周排列有所感悟, 但没有刻意加强训练和相应的练习, 随着时间的悠远, 逐渐淡忘。对数的排列及均匀度和关键点等掌握的情况不佳, 只是呈现对钟表的表面感知, 教师在教学钟面时应强调四个关键点分布的位置, 以便为后继教学服务。

一下的学生因上学期在教师的指引下, 基本能将12个数均匀排列在钟表圆周上, 能够关注到12点朝上, 6点朝下, 9、3位居左右的钟面特点。测试中学生对时、分刻度线的关注非常弱, 知道表盘上有时刻度仅9人, 基本完整仅5人, 这和一上只认识整时和半时有关, 教师要在下半学期将教学重点放在“几时几分”上。

一上和二上的学生由于生活的体验, 对于整时和半时辨认难度不大, 大部分学生能准确地表示出“半时”, 但对于认识“几时几分”, 学生显得无从下手, 辨别4∶05时, 对于分针未对准12感觉奇怪, 甚至询问老师出题的正确性, 学生只能根据钟面所显示的数字瞎写, 更多为空白。二上学生画9∶30钟面时针的位置相对较难, 此处为教学的一个难点。

3.从细微处“究错“, 促错误为正确先导。

从上述一上学生画出的钟表图作品中可以看出, 要准确地画出钟表的各个要素, 并正确排列数字, 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说确实在构图中有很大的困惑和挑战, 这些失败的作品隐含着许多值得我们深究的细节问题, 以便我们针对此类问题合理、有效地进行新课的切入。

图1①学生按逆时针顺序排列表盘, 究其原因, 可能受平时数序从左往右书写的习惯影响。但该生对于12个数的排列, 只是顺序发生错误, 对四个关键点基本准确, 且表盘上有时针和分针。这些错误可以作为“认识钟面”的学习起点。

图1②表盘数排列均匀、有序, 但没有关注到钟表上的“指针”长短。

图1③学生用1~12个数按顺时针均匀排列一圈, 但没有掌握四个关键点, 因此表示的半时不太准确, 受表面因素影响太大, 将构图中的重点放在表盘的修饰上, 没有关注到钟表的基本要素。

图1⑤表盘标出23个数, 反映出学生基本知道钟面上的数是按圆周围成一圈, 但却不知道是12个数, 因此只能将表盘填满。但该学生关注到了表盘上有三针, 并能画出三针形状。

图1⑥和图1⑦的优点是将表盘上的基本要素都罗列完整, 图1⑦关注到了“秒针”、刻度“分”的存在, 但不知道每大格之间刻度为5小格, 因此每大格平均分成10份或11份, 图1⑥平均分成6份 (5条刻度线) , 这些都是后继学习“几时几分”一个良好的教学导入。

4.排除错误时刻的干扰性。

半时书写:将12∶30写成12∶00, 是由于年龄小、思维欠成熟, 思考问题时容易产生重叠, 既看到了整时又想到了半时, 继而引发把9∶30看成9∶00的错误。这与教师在课堂上不断强化“分针指向‘12’是整时, 分针指向‘6’是半时”有关, 因此, 在教学中, 需要时刻提醒学生将时针和分针两者结合才能确定时刻, 不能将时针和分针的教学割裂开来看时刻。

特殊半时:将12∶30看成1∶30。在“12时计时法”半时中, 除了12∶30, 其余半时时刻“几时”都是取较小数, 合成几时半;只有12∶30, 因时针在刻度“12和1”的中间, 取大数。读“半时”时分针显示都是6, 认读还是比较简单的, 我们应该让学生分清楚此类时刻认读的关键是时针, 告诉学生12∶30的特殊性:当时针在“12”和“1”的中间时, “几时”应取大数“12”。

5.根据给定时刻画钟面出错。

画给定时刻钟面9∶30, 通常出错原因如下图所示。学生知道“半时”分针指向“6”, 但对“分针指向‘6’的同时, 时针应相应走半格”这一知识点不清楚。因此, 学生容易在画此类时刻图时只注意到分针的位置, 而忽略了时针的位置变化, 教师应用儿童化的语言强调“半时”即两个“整时”的中点, 时针和分针都在比赛跑道的中点———即时针在两个数的中间, 分针跑半圈, 刚好对准6, 并将该类知识运用到学生一天的学习生活中, 让学生多次辨认几时半在干什么, 结合学生实际活动有效强化半时的运用。

三、有效架构

(一) 在多重认知冲突中认识钟表———对钟表表盘结构的本质研究

时间单位不像学生身边的长度单位、人民币单位具有满十进一的特点, 它具有一定的抽象性, 且一年级学生只局限于认识100以内的数, 鉴于钟面构造的复杂性, 在环状的钟面中同时要用“时、分、秒”表示一个具体时刻, 并将同一钟面平均分成12大份, 60小份, 同时外显两种相似又不同的刻度。钟面的构造三盘合一, 给学生的学习带来许多困惑和障碍。

1.构造三盘合一, 分分合合致学生迷惑

笔者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发现, 通常我们使用的钟面表盘, 其实是由时针盘、分针盘、秒针盘三盘合一而呈现的, 如右图。

当我们看时针时, 应看相对应的时针盘;看分针 (秒针) 时, 应该看与之相对应的分针盘上的时刻。时针盘上的刻度与分针盘上的刻度不同, 时针盘上的1大格表示1小时, 分针盘上1小格表示1分钟, 秒针盘上1小格表示1秒。真正的表盘是由这两个表盘结合而成的, 而且分针的表盘又在时针表盘之上。一个钟面上有两套不同的刻度, 实际上为三套, 但分和秒的刻度系统方法类似, 对一年级学生来说无疑是个巨大的挑战, 理解又过于复杂, 所以我们必须要在课前做足功夫, 了解相关知识。

2.圆周环状排列, 给辨别时刻带来学习障碍

一下学生刚认识百以内的数, 按照数列的直线排列顺序, 货币单位的认识都采用十进制原则, 但钟面却采用一个系统, 即“时”“分”都用一个表盘来表示, 通过12个数和平均分成12大格、60小格来诠释钟表12个数的循环往复动态生成, 学生很难在动态的过程中用静态去认识钟表, 因此会感觉迷惘。教师在教学中, 一定要采用“画表”的活动来构建钟表的过程。

另外, 由于共用一个表盘, 使得两盘的从属关系显得更不明确。如7∶50, 学生容易写成8∶50, 是因为学生不明白此时分针盘上所对应的50分表示的是7时到8时60等份中的50份, 还是8时到9时这个分针钟面所对应的50份。这些都是由于两个表盘共享一个表盘带来的学习障碍, 环状的排列, 使接近整时刻之类的时刻成为教学的难点, 都是由于学生缺乏对分针和时针运动规律的把握造成的。因此, 我们在教学中要让学生结合校园生活多辨析接近 (差) 整时的时刻, 寻找两者之间的区别, 加以比较。如比较7∶55与8∶05的区别, 如下图所示。结合具体的情境:图5钟面和图6钟面中的分针和时针有什么区别?重点在于强调图5分针未走过12, 图6分钟已走过12;图5时针未到8, 图6时针刚刚走过8, 以此辨析接近整时的两种时刻。

(二) 积极思考, 认真钻研———让学生在体验与探索中学会修正错误

小学阶段的时间概念教学分别在一年级、二年级和三年级完成。一年级上册认识整时、二年级上册认识几时几分, 并知道1小时=60分, 而半时教学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是“认识时间”教学的关键点。人教版教材编排说明中指出, 一年级上册不要求理解“半时=30分”, 只要求会认会写。但是在实际教学中, 一上半时的认读出现了比较严重的问题。二年级上册认识几时几分, 教学难点有两个方面:一读分针走过的区域, 需要5分5分地计算, 相对于学生还没有学过乘法口诀来说, 具有一定的困难;另一困难来自于能否正确读出时针的刻度, 读分针可以通过多次强化练习达到, 还是比较容易的, 关键是读时针, 当时针不是正好指着整时时, 学生往往弄不清, 究竟是几时。究其根源, 笔者认为是教材编排上的知识点和生活经验缺失造成的。

1.整体备课, 沟通教材间的流程联系

在备课时, 教师要有整体备课的观念。不仅要着眼本节课的教材, 还得熟识、解读本册教材及之后教材之间的相互联系, 运用整体备课的眼光来沟通教材间的流程联系。可以尝试将“认识整时半时”和“认识几时几分”同时备课, 这样便于从系统除法进行教学预设, 避免相同内容的重复, 有利于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例如:我们在一上教学认识整时时, 强调:分针指着12, 时针指着几就是几时。而在二上认识几时几分时并没有再次强调先看分针, 再看时针, 有的甚至和一上的教学顺序相悖。因此, 我们应该统一学生观察的顺序:先看分针, 再看时针, 这样将上、下两册的教学方法相统一, 能有效激发学生认识时间方法的提升, 提高认读的正确率。

2.充足生活, 让学生在观察中获得第一手生活经验

既然学生对钟表的生活经验不如长度单位、货币单位来得熟悉, 那么我们就可以做好各类准备工作, 让学生将对钟表的认识与生活常识相联系, 在家长会上向家长说清历年来学习的情况, 请家长给学生买一个闹钟放在床头, 并设定好作息时间, 使学生能有机会观察钟面, 熟悉钟面。这样, 学生在正式学习“认识钟表”时已经储备了较充足的生活经验。与此同时, 一般班级在布置教室时, 会在教室前面或者后面放置一个实物钟, 教师可以经常引导学生有意无意去观察钟面, 既让学生间接认识了钟面, 也养成了珍惜时间的好习惯, 何乐而不为呢?

3.强化体验, 让学生在操作中不断积累经验

在课堂中我们应尽情让学生来拨一拨、玩一玩时钟。但不是一味地无目标地玩耍, 而是要求学生在固定的时间内来观察钟面的构造, 说说“你发现了什么?”让学生在摆弄中充分研究钟面特征。在玩的过程中, 自然而然地体会到表盘上表针运动的规律:“分针走得快, 时针走得慢;分针走一圈是60分, 时针走一大格是1小时”与“3点对15分, 6点对30分, 9点对45分, 12 (0) 点对60 (0) 分”4个关键点等知识。

4.关注特殊, 让学生用对比的方式体会知识间的内在联系

在一上的教学中, 我们把整时与半时分开进行练习, 先降低学习的难度, 发现学生的正确率达到92%, 再进行综合练习时, 正确率明显下降。造成这种情况产生的原因是我们的教学方法, 在教学时, 教师侧重于看时刻的方法指导而忽略了整时与半时之间的联系, 同时由于学生对学具钟的使用方法不恰当, 造成很多学生没有按照顺时针的方向拨针, 随意性偏大, 教师和学生只重视最后拨钟的结果, 也是造成对“半时”认识困难的一大因素。所以在教学中, 教师一定要强调并正确示范拨钟方法, 按照顺时针运动的轨迹来正确拨钟, 充分展示教具的使用情况, 让学生看清从整时到半时两针运动变化的整个过程, 即“分针向前走半圈, 时针就向前走半格”。再通过课堂练习, 以对比的方式进行变化, 让学生观察钟面时针和分针发生的变化, 如3∶00→3∶30、12∶00→12∶30, 先看整时再变化到半时。通过对整时与半时的对比练习, 让学生体会时间的联系。

上一篇:初中班主任年终总结下一篇:村支部书记双述双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