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培训辅导总结

2024-12-08

网上培训辅导总结(共12篇)(共12篇)

1.网上培训辅导总结 篇一

辅导员培训总结

2014年8月,我非常荣幸地参加了学校组织的2014年秋季辅导员培训活动。本次培训为期六天,培训内容涉及思想理论、业务技能、实训指导和素质拓展四个方面,在开班仪式上,校长亲临培训现场,与全体辅导员说“贴心话”,和我们分享“做一名老师,是人生之中非常快乐的事”。我们聆听了“以辅导员为业:职业操守与人文精神”、“意识形态理论热点的几个问题”、“辅导员进社区与社区学生教育”、“学生党员发展工作中的常见问题及相关材料的规范要求”、“辅导员如何进行科研项目申报”、“学生奖勤助贷等具体事务培训”、“大学生常见心理问题的识别与干预”、“辅导员公共礼仪和特殊礼仪培训”、“公文写作实训”等专题报告,并热情洋溢地进行了经验交流和业务讨论,最值得一提的是,学校特地为我们安排了户外素质拓展活动,让辅导员学会更好地释放情绪和减压。本次培训的内容之多,规模之大,是我校建校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这次培训使我对辅导员本职工作有了更深的理解和把握,尤其认识到独立学院辅导员肩负的责任更大,困难更多,下面,我将从以下几点来对本次培训进行总结。

一、正确定位,坚定信心

“做一名老师,是人生之中非常快乐的事。”作为阳光大学的辅导员队伍中的一员,我也一直把作为一名辅导员当成人生的一件大事并乐在其中。如果说在这次辅导员培训之前我对将“辅导员”作为终身职业还缺乏足够信心的话,培训之后,我终于坚定了自己作为一名合格的高校辅导员的信心。同时,对辅导员角色和工作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认识,所有的这些发自内心的转变和改变,都与本次培训的收获分不开。因为,我看到了国家、社会和学校对辅导员的重视,让我看到了辅导员自身存在的意义和价值。本次培训中,校长亲自与辅导员话家常,强调了辅导员是党和国家高度重视的职业,是备受尊敬和重视的职务。作为一名辅导员,深知辅导员在高校学生工作中的重要地位,但是,在实际的学生工作中,有些来自于个别学生、个别教师或个别部门的歧视,曾一度使我动摇信心。但是,在三年来的实际工作中,只要上级领导一交代任务,我就毫不推辞、欣然接受,只要学生的一个电话、一个求助,我就浑身充满了力量和斗志。学生们的一句“导员好!”、“导员辛苦了!”、“谢谢导员!”会让所有的苦和累都烟硝云散;学生的每一次迷途知返,每一次进步都会让我感到由衷的欣慰!辅导员是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导师和人生导师,如果辅导员没有正确地认识到自己的重要性,只是一味地计较个人得失,没有把工作做到实处,这耽误的不是学生的四年,而是学生的一辈子呀!通过本次培训,我既从别的优秀辅导员那里吸取了经验,同时,也更加深入的进行了内心的反省和总结,因此,我更清楚地认识了自己的角色和定位,更加坚定了当一名优秀辅导员的信心,因为,我所做的工作,是高尚而有意义。人活着,不就是为了不甘于平庸,而是为了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和社会价值吗?特别是只作为一名中共党员,不就是为了为人民服务,为党的事业奋斗终生吗?

二、坚定立场,不断完善和提高自己

校长在培训中说到:“广大辅导员不断坚定自己的政治立场、塑造高尚的职业道德、掌握熟练的职业技能,并在工作中去收获良好的心态、沟通的能力、积极的价值取向。”当今辅导员教育、管理和服务的对象是90后的大学生,他们大多是独生子女,虽思想活跃,有较强的独立和自我意识,但集体意识薄弱、心理承受能力差,这些都给辅导员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要想做好辅导员工作,必须坚定立场,不断完善和提高自己。

1.坚定的立场和过硬的思想政治素质。具有坚定的立场和过硬的思想政治素质,是成为一名优秀辅导员的首要条件前提。辅导员要帮助高校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确立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共同理想和坚定信念。积极引导学生不断追求更高的目标,使他们中的先进分子树立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确立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念;因此,辅导员自身必须具有坚定的思想政治立场和过硬的思想政治素质,品德高尚,才能成为学生的典范,才能更好地对学生进行正确的思想政治教育,更好地影响和教育学生。

2.丰富的知识和熟练的业务技能。当今时代是信息时代,学生的知识面和获取知识的途径不断扩大,这对辅导员的知识储备提出了新挑战。如果不加强跨专业、跨领域多方位的知识储备,优化知识结构,那么,将无法有效地与学生沟通,无法丰富自己的学生工作的内容,无法在实际工作中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因此,不断学习自己的学识,有助于避免空洞说教,增强说服力,提高自己的个人魅力。关于业务技能方面,辅导员必须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比如说要学会合理安排工作计划和定期进行工作总结,要熟悉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学生各类事务的处理方法和流程,寻求行之有效的班级管理、班干部的选拔和任用方法和措施等,做到能第一时间为学生答疑解惑,能第一时间出色完成学校和分院交代的任务,能临危不惧地面对新情况和突发事件并正确处理。

3.健康的心态。辅导员工作繁琐,面对性格各异的学生和各种各样的突发事件,工作中难免会有不愉快的事情发生。因此,要成为一名合格而优秀的辅导员,就要胸怀宽广,学会平衡心态和自我缓解压力,面对各类学生情况,能以平静豁达的心态去对待,包容学生的错误。只有这样,才能在繁忙的学生工作中收获良好的心态,取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较强的科研能力。优秀的辅导员应当是善于总结、思考和提高的。不能仅依靠经验的和见解来展开工作,要理论结合实践,在实践中发现问题,研究问题,寻求更好的解决办法,做到丰富内涵,创新方法,将自己的经验上升到理论的高度,增强对教育活动规律的认识,获取较高层次的教育科研成果,形成自己独特的工作风格。工作三年来,我给自己定的目标是一年最少发表一篇论文。目前,我已有两篇论文发表在省级优秀期刊上。

三、对本次辅导员培训的看法和建议

1.看法:

我校历来重视辅导老师队伍的建设,不定期组织召开辅导员工作会议或辅导员经验交流会,还选派优秀辅导员参加省级或国家级的辅导员培训。本次培训由校团委组织,规模大,内容覆盖面广,形式新颖,通过案例分析、讲座授课、讨论交流、户外活动等形式,旨在促进辅导老师思想理论、业务技能、实训指导等方面的素养和能力。虽然本次培训规模大,密度紧,但是,大家都非常珍惜此次机会,认真听课,加强交流,互相学习,特别是在琼海万泉河漂流素质拓展,整个辅导员团队表现出了空前的团队协作精神和互帮互助精神。使本次培训达到了非常不错的效果。

但是,通过本次培训,也是我看到了辅导员队伍中存在的一些不良现象,比如说培训中有些同志迟到、早退,有些同志不认真听讲,要么玩手机,要么打电话或聊天。在素质拓展环节,有些同志参加活动的主动性和热情度不高,这些,都是应当在今后的培训中要克服和改进的。

2.建议:

本次培训在校团委全体老师的组织下有序地进行,取得了圆满的成功,但是,由于时间紧,个别环节还是有些许细节可以做的更好。比如说,第一,如果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可以增加多一些互动环节,比如说进行现场案例讨论分析,通过一些特殊案例,让全体辅导员集思广益,各抒己见,共同探讨,这样更能激发全体辅导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更能取长补短,扬长避短。第二,在培训中增加一些全国高校优秀辅导员的工作事迹或者工作案例,或者国外类学生工作方面的先进理念或经验,这样,使培训既结合我们学校的实际,又能学习到国内外先进的学生工作经验,知己知彼,能对我校广大辅导员起到一个激励和促进的作用。

2.网上培训辅导总结 篇二

1 培训心理委员, 普及朋辈辅导的意义

青少年发展时期, 同龄人更容易成为效仿的对象、学习的榜样, 因为彼此年龄相仿, 在价值观、心理特征等方面具有相似性, 更容易互相理解和沟通。

同学之间共同学习、生活, 彼此的沟通、交流比较频繁, 学生喜欢向同龄人敞开心扉, 交流感情, 倾诉烦恼, 如果具有一定的心理健康常识, 同学可以得到更好的帮助。

助人与自助是内在联系, 相互影响的。心理委员开展活动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心理卫生意识和能力, 助人的同时提高了自身的心理调节能力、人际沟通、情感交流能力, 学会关心别人、接纳别人, 学会共处, 学会做人, 当自己碰到心理问题时, 也可以自己帮助自己, 达到助人自助的目的。

2 心理委员的组建

2.1 开学初做好宣传

①每学期开学初, 我们中心制作“心理咨询中心简介”通过部长、班主任、各专业部会长, 利用班会和晚自习时间到各班宣传、介绍:咨询中心的制度、设备、老师、开展的工作、咨询时间等。②到各班张贴“心晴工作站工作信息”, 用文字的方式让学生随时能查到寻求帮助的方式。

新生刚入学就能了解学校有这样的机构:当同学们的学习、生活感到苦恼, 心理存在困惑, 想拥有一个温暖的心灵避风港时就可以采取预约或直接到心理咨询室的形式进行心理咨询。

2.2 心理委员的来源

我们每年从新生中招收一批对心理学感兴趣, 有意愿为同学服务的学生经过签订部长、班主任、本人三方协议自愿加入心理协会。实行会长负责制, 每班一个心理委员, 分六个专业部进行二级管理。各专业部负责人每周二开例会进行协调、汇报本部工作, 每周四下午第三节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协会活动纳入学校正式的社团活动。

3 我校如何开展心理委员培训

3.1 心理委员的原则、纪律

心理委员必须遵守的原则:保密性原则, 对于涉及同学个人隐私的内容, 需要保密;积极关注原则;不以道德的观念去评判同学的对错, 尊重同学的价值观与人生观态度取向;助人自助原则, 不是替同学出主意、想办法, 而是帮助同学想清楚问题的所在, 并自己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是“授人以渔”, 非“授人以鱼”。

心理委员必须遵守的纪律: (1) 须准时参加培训与活动, 不得无故迟到或早退。 (2) 连续2次无故不参加培训和活动者取消考试资格。 (3) 不认真履行职责者, 取消颁发证书资格。

3.2 心理委员的权利和义务

3.2.1 心理委员权利

(1) 优先参加协会的各项培训、值班及心理中心的各项活动, 期末奖励德育学分。

(2) 有提案权、表决权。

(3) 参加“优秀学生干部”的评选。

3.2.2 心理委员义务

在班级普及宣传心理健康知识, 将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学生中;适时组织班级心理健康活动, 促进同学心理健康水平;及时发现班级有心理危机的学生, 有效协助心理辅导员做好危机干预工作。

具体如下:

(1) 掌握常见心理问题和紧急干预的常识, 学习心理辅导技术, 提高自我心理素质;

(2) 积极向本班同学宣传心理健康和心理卫生方面的知识, 使同学们了解心理健康对自身成长成才的重要作用, 学会自我心理调节。

(3) 主动关注班级学生心理状况, 有计划地开展班级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促进本班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

(4) 组织同学参加学院或学校的大型的心理健康活动, 参与特殊群体辅导活动, 协助学院或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在班级开展相关工作。

(5) 关注特殊人群:对性格孤僻、家庭情况复杂、经济贫困、纪律观念淡薄、学习困难的同学要给予特别关注和帮助, 鼓励同学前往学校心理咨询室寻求心理帮助。

(6) 与同学交心谈心, 调节班级人际关系, 与其他班干部一道建设班级良好的班风学风。

(7) 及时发现本班有严重心理障碍或处于危机状态的同学, 并将这些同学的心理健康状况及时报告辅导员或心理健康教育中心报告。

(8) 及时向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心或辅导员反映本班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方面的意见与需求, 为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出谋划策。

3.3 心理委员培训的内容

心理委员培训为期一学年, 第一学期, 主题:心理委员的心理建设———聚焦幸福。

爱, 首先从爱自己开始!每一棵树都是先利己的!它由根部吸收水分, 供给枝叶花果养分, 然后开花, 芬芳所有经过的人!结满果实时, 分享给所有经过的人!在你没有充分给予自己之前, 你无可给予!你未足够关照自己的感受之前, 也无法关照别人的感受!没有爱好自己之前, 也无法真正去爱别人!爱从爱自己开始!水满自溢!爱足给予!倘若你无法爱自己, 那么你也无法爱别人!

心理委员只有自身调整好心态, 才能更好的帮助别人。亚里士多德说:生命的本质在于追求快乐。心态影响人的能力, 能力影响人的命运;心态影响生理;生命的质量取决于你每天的心态

(1) 改变态度:我们改变不了事情就改变对这个事情的态度, 一个人因为发生的事情所受到的伤害不如他对这个事情的看法更严重;事情本身不重要, 重要的是人对这个事情的态度。态度变了, 事情就变了。

(2) 学会享受过程:把注意力放在积极的事情上。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 我却用他来寻找光明;学会体会过程, 有的人就找最讨厌的地方去体会, 这个世界总会有阴暗面, 一缕阳光从天上照下来的时候, 总有照不到的地方;如果你的眼睛只盯在黑暗处, 抱怨世界黑暗, 那是你自己的选择。

(3) 活在当下:重要的事情就是现在你做的事情, 最重要的人就是现在和你一起做事情的人, 最重要的时间就是现在, 故事:挤牛奶的姑娘。

(4) 学会感恩, 感恩获得好心情。只有感恩才会懂得珍惜, 感恩实际上就是在丰富自己的人生, 感恩让我们变得更快乐!

(5) 适当的“精神胜利法”:如果遇到倒霉的事情就想还有人比你更倒霉。

(6) 压力太大的时候要学会弯曲。

心理学家们认为, 幸福是一种主观的感受。我们要用一种多元文化视觉来解读生活中的麻烦, 很多人与自己, 人与人, 人与亲情, 人与社会, 人与自然间的冲突, 因为我们认为它是问题才存在, 因为在意才被深深地影响。很多问题是被我们的问题的观察方式创造出来的, 改变一种观察方式或许不再是问题, 甚至麻烦成为生活的滋养也不一定。

具体如表1。

第二学期:主题:心理咨询技巧

(1) 学会倾听:人在内心深处, 都有一种渴望得到别人尊重的愿望。倾听是一项技巧, 是一种修养, 甚至是一门艺术。倾听的益处:有助于你圆满地解决问题;让人感觉你很谦虚;让你了解更多细节。

不会倾听往往导致错失良机;产生误解、冲突和拙劣的决策;因问题没有及时发现而导致危机

(2) 学会同理:指的是正确理解他人表达内容与感受, 进而做到相互理解、关怀和情感上的融合。

(3) 心理面谈技术———参与技术:指咨询师把求助者的言语和非言语行为包括情感综合整理后, 以提纲的方式再对求助者表达出来。

(4) 心理面谈技术———影响技术:咨询师将自己所叙述的主题、意见等经组织整理后, 以简明扼要的形式表达出来, 即为影响性概述。

影响技术是一种更为主动的改变人的方式。它们为行动和重建提供了多种选择, 能够更快速地促进改变, 有时也更长久地促进改变。运用影响技术的目的是帮助求助者明白自己需要改变, 并需要一个更为客观的参照框架, 来指导改变自己的行为。

具体内容如下:

3.4 心理委员的培训方式

培训方式包括团体心理辅导、心理健康知识讲座和心理面谈、情景模拟、角色扮演等。

3.新时期群众文化辅导培训开展探索 篇三

一、新时期群众文化辅导培训的重要性

1、是满足群众精神需求的必要前提

近年来,随着东莞市政府的大力支持,现代市场经济体制发生了巨大的转变,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人们在物质生活得到保障的同时,将需求上升到了更高的层次,即精神需求,也就是对文化的需求,并且对精神的需求逐渐呈现增长趋势。东莞市作为改革开放的重点区域,面临新形式、新需求,开展群众文化辅导培训尤为重要。社会主义的发展不仅是物质需求满得到满足的外在体现,还是精神需求得到满足的内在体现,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二者之间是密不可分的关系,只有将二者之间的关系进行充分结合、发挥,才能推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更好更快发展,早日实现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社会发展离不开群众的支撑,对群众的文化需求进行探究,对于推动群众文化工作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2、是促进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手段

科学发展观战略目标的实现,不仅需要重视经济和政治,而且必须将群众文化融合进去,将三者进行有效结合,使三者拧成一股绳,协调统一发展。此外,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在以经济建设为核心的基础上,还要采取有效的手段使文化建设与经济建设相配套,同步发展。构建群众文化体系是提高我国国民综合素质的重要表现,有助于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一步发展。

二、东莞市文化建设取得的成就

广东省提出“文化强省”的发展战略之后,东莞市政府设立50亿元的专项资金,用于文化建设,并正式实施“文化名城”战略。2013年,东莞市被评为全国首批也是广东省内唯一一个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

近年来,东莞市每年都会定期开展群众文化业务培训活动,不仅吸引了上百位文化管理员的参加,同时一大批文化志愿者也积极加入进来。培训的内容十分丰富,主要包括演出展览实施、非遗专业知识、文化活动展览、图书管理和服务等十余门课程。不仅在培训内容上进行了细心设计,而且对于授课教师也是经过了精挑细选,教师队伍共有20余名,全部由广东省、市专家组成,并且,有一半以上的教师拥有相关专业的副高及以上职称,大部分都有多年从事文化培训的经验。为了确保每一个参加培训的人都能够学到东西,东莞市文化馆将培训活动分为两种模式进行,其一,实行分区域培训,这样一来,参加培训的人员能够掌握基层文化工作需要的知识。其二,建立了“文化管理员导师库”,将一些有文化培训经验的、热情高、责任心强的文化管理员一对一接受导师的指导,并且跟随导师积极参与到文化建设工作中。

东莞市文化建设主要成就:2014年东莞市将“东莞市原创音乐作品大赛”、“东莞市青年舞蹈大赛”以及“东莞市器乐大赛”进行统一整合,举办了首届群众音乐舞蹈花会;东莞市群众积极参加国家级、省级的文化活动和赛事,在第九届广东省少儿艺术花会上,东莞市无论是在金奖总数上,还是在奖牌总数上,均位于全省第一;《中国梦》斩获光电总局“中国原创歌曲奖”以及广东省“五个一工程奖”等。

三、新时期群众文化辅导培训的措施探讨

1、强化组织工作,拓宽经费渠道

新时期下,开展群众文化辅导培训工作,应当鼓励从事文艺教学的退休教师以及热爱文艺的群众积极投入到文化建设中,发挥余热,此外,合唱团等文化组织,不能仅依靠财政拨款作为活动经费,通过宣传、与企业单位合作等方式,拓宽活动经费的来源渠道,保证文化活动的顺利进行。

2、各地区高度重视群众文化培训

群众文化培训需要在有效的监督和政策支持下进行,东莞图书馆、东莞文化馆等文化服务单位,应树立正确的群众文化意识,充分发挥其引导作用,将群众文化辅导培训工作作为重要工作内容,精心组织各种群众文化辅导培训工作,创新群众文化辅导培训方式和内容,打造具有地区特色的文化品牌,促进群众文化工作顺利开展。在发展文化辅导员队伍的同时,不忘开展培训工作,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活动,相关部门与群众进行积极交流,通过建立群众文化示范区等方式,以一带多,充分实现辖区内群众文化建设,定期组织专人深入到基层开展形式多样的群众文化志愿辅导服务,最大程度满足基层群众的文化需求,将基层群众文化志愿辅导工作作为推动群众文化建设的重要手段,从而推动基层群众文化建设更好更快发展。

3、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辅导工作

丰富多彩的文化辅导活动是开展群众文化建设的重要支撑。东莞市各文化服务单位要深入贯彻以群众为中心的正确意识,保证各项文化活动的开展紧紧围绕群众进行,文化活动以“中国梦”为主,与基层文化服务中心进行合作,定期组织优秀的文化下乡演出,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文化活动要符合地区实际情况,充分了解群众的文化偏好,在延续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基础上创新,在“送文化”的同时,不忘做好“种文化”工作,培育出具有地区特色的文化内容,加强对基层公共文化服务的力度,不断丰富基层文化内容,使文化活动始终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各级文化服务部门要将自身的优势充分发挥出来,深入到基层群众文化建设中去,给基层群众带去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

4、传递核心价值观

文化建设实际上就是价值观建设。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直达人心,从而使人的内心产生触动。东莞市各文化部门必须认真贯彻党的十八大会议精神,保证文化活动的“公益性、均等性、便利性”,在自身文化特色的基础上,积极引进其他地区先进的文化活动,不断丰富群众的文化生活,通过有效手段不断提高文化软实力的建设,以及群众对文化节目的认可度,充分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在开展各项文化活动的同时,要把党的群众路线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等融入到文化节目或各种文化活动中,形成让群众满足、口耳相传的文化活动,营造出和谐的社会氛围,进一步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

5、采取多种群众文化培训方式

丰富目前的文化活动种类,不断提高群众文化辅导培训的力度,比如开办国画、书法等公益培训班,为书画爱好者提供交流学习的平台;以基层文化建设需求为导向,文化部门组织工作人员深入到校园、部队等,将优秀的文化活动传递下去,积极参与到群众健身舞蹈项目的策划当中,对群众自行开展的文化活动进行指导。此外,东莞市文化部门要与社区、乡镇等进行对接,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公益培训班,加强对少儿文化生活的培训,达到培养少儿艺术人才的目的。

6、充分发挥公益性文化单位的作用

随着物质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于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往的文化服务无论是在服务对象还是在文化活动内容上都较为单一,而且群众文化服务的质量较差,与现代市场经济体制不相适应。为了使群众的精神需求得以满足,东莞市大部分“市”、“镇”、“村”已经积极投入到文化事业建设中,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实现了文化活动覆盖全地区,群众文化服务质量得到了提高。许多乡镇通过自办文化大院等,为基层群众的文化生活增添了一抹亮色。今后,东莞市政府将大量的资金投入到文化事业建设当中,不断完善文化配套设施建设,提高文化辅导员的综合素质,为群众带去更多优秀的文化作品。

从本文的分析中可以看出,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精神需求已经成为目前衡量群众生活质量的重要指标,东莞市始终跟党走,大力扶持文化事业建设,结合自身地域特点,开展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满足群众的文化需求,从而提高群众的生活质量,为促进我国全面构建小康社会提供重要保障。

参考文献:

[1]赵玉霞.浅析群众文化辅导培训的普及和提高[J].赤子,2014(16).

[2]蒋琴.浅谈各地文化馆对基层群众文化的辅导培训[J].大众文艺,2015(4).

[3]吴兆相.新形势下开展群众文化工作的研究与探索[J].文艺生活·文海艺苑,2013(12).

[4]吴伟江.探索新形式下开展群众文化工作的策略[J].赤子,2012(12).

4.全省辅导员培训总结 篇四

部门:道桥工程系 职务:辅导员 姓名:李老师

日期:2012年4月25日

单位:陕西铁路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2012年4月15日学院公派我赴陕西师范大学参加了“第三十期全省高校辅导员骨干培训班”,历时6天,学习内容包括“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热点”、“高校党团组织建设”、“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学生常见心理障碍的诊断及预防与消除对策”、“21世纪管理变革的十大趋势与高校学生管理”、“学生管理案例探析”、“经营自己成就他人”、“大学生个体危机干预及突发行为应急处置”,收获颇丰,体会与心得大致如下:

第一:常怀感恩之心。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繁荣广度和深度的日益加大、以及我国国民素养的普遍提高,我们国家已经成为人才大国,目前硕士研究生想找到一份稳定的、收入相对满意的工作,非常难。最近几年来,很多在高校辅导员岗位工作的硕士研究生,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方向都不是思想政治教育,所以其中很多人士都或多或少有着怀才不遇之感,长期下去,工作必会懈怠。所以任何一位辅导员,尤其最近几年进入工作岗位的年轻硕士毕业生,都要常怀感恩之心,要感谢自己工作单位给自己提供了工作机会,还要感谢单位所有领导、同事、学生的接纳。常怀感恩之心,才能有满腔的热情与激情以及责任,才能更好地干好辅导员工作。

第二:常怀智慧之心。不论是本科院校,还是高职院校,所有的学生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思想活跃,所以现在高等学校的学生群体的呈现出多样化、复杂化的特点。有人说高校辅导员工作每天都在和学生斗智斗勇,这个观点虽然有点极端,但是也有一定的道理,任何一位高校辅导员,不论是谁,如果没有智慧之心,如果没有相当高水准的聪慧、技巧,很难干好这个本职工作。但是这种智慧,绝对不是凭空而来的,而是靠日常工作中细心的观察、耐心询问、热心的帮助来实现与提高的。当然,这种智慧不是绝对的,而是要经过实践的反复检验,另外它也不是静止的,它需要不断地提高。这就要求每位辅导员在日常工作中,必须多思考、多琢磨、多沟通、多实践。

第三:常怀豁达之心。高校辅导员工作很繁琐,也很累,甚至有时候也会遭到学生的不理解和埋怨,但是作为辅导员必须清楚每位学生都是我们国家未来的建设与发展不可或缺的建设者,他们的健康成长关系着我们国家和民族的兴衰,这种成长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而大学3年或者4年在这个漫长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塑造作用和意义,所以每位辅导员一定要豁达地看待这种学生的不理解,甚至抱怨。另外,对于学生的缺点和不足,决不能一棒子打死,更不能全盘否定学生,而要本着明确的的责任感和十足的热情,积极地去帮助他们、指导他们,让他们更快地、更健康地成长。

第四:常怀进取之心。目前,很多高校年轻的辅导员,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方向不是思想政治教育,可以说做辅导员不对口,这个崭新的领域能不能干好,确实是个疑问,而要得到肯定的答案,只能靠不断地学习,首先要认真学习国家颁布的有关高校和高校学生的各项法律条文、以及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并虚心向各位老前辈、同事学习,学习他们的管理经验、工作技巧,以便快速地充实自己、提高自己,为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另外,当今社会一直在高速发展,现代化、信息化的程度越来越高,高校学生群体也呈现出复杂化、多样化的趋势,给学管工作带来了极大的挑战,这就要求每位辅导员,尤其年轻的同志,更要与时俱进,不断地继续修炼自己,比如研读前沿性的专门书刊和论文、积极参加校内外组织的各项培训或者研讨。

5.辅导员上岗培训总结 篇五

首先,培训使我对辅导员这一岗位有了更加清楚的认识。

在培训中,这使我对辅导员这一岗位有了更深刻的思考和认识:第一,辅导员要在重大政治问题上立场要坚定,旗帜鲜明,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决维护党和国家的利益及学校的稳定。第二,辅导员学习时事政治,学习专业知识和心理学等方面的知识。要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开阔视野,拓展思路,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要把握大局,坚持育人为本,为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做出更大的贡献。第三,辅导员是学校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从事德育工作,开展学生德育教育的骨干力量,是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

辅导员要有针对性地开展深入细致的工作,组织好校园文化活动和学生社会实践等工作,积极参与少工委组织的各项活动,及时了解和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帮助学生在活动中解决好实际问题。

其次,培训为我即将面临的实际工作提供了许多方法和策略。

在培训中,使我充分认识到,与同事要和睦相处,看到别人有困难或者非常忙的时候,主动帮助别人,这其实是举手之劳,帮了别人,我相信碰到自己有困难的话,别人也一定会帮忙的,这样一来,工作做好了,人际关系搞好了,何乐不为呢?遇到问题一定要认清事情发生的经过,找到问题的症结,对事不对人,实事求是地看待问题,直到解决问题为止。而且我希望把对别人的称呼从“喂”改为“你好”。相信别人对你的态度会有所改变,友善地帮助你的。古人云:“人敬我一尺,我敬人一丈”嘛!开展工作也要讲究方式方法,这样工作的过程中,才能有号召力,活动才能顺利开展。

再次,培训使我对未来的工作充满了信心和动力。

对于刚刚走上辅导员岗位的我,对新的岗位、新的责任、新的角色多少有些怯懦,而本次培训中,各位专家和教授的讲话,从头到尾始终贯穿一个中心,那就是充满对新辅导员的鼓励和帮助。鼓励我们尽快适应岗位工作,处理好与领导和每位老师的关系。鼓励我们更加理性的认识辅导员工作,认识自己所扮演的角色,改变以往对辅导员的认识。鼓励我们要在岗位上继续学习,有高度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对学生的教育紧跟时代,要不断在开展活动中有创新,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争做时代发展的弄潮儿。这些鼓励,使我对未来的工作充满了信心和动力。高尔基曾经说过:“只有满怀自信的人,才能在任何地方都怀有自信沉浸在生活中,并实现自己的意志。”也许,对于我们辅导员来说,只要有克服困难的信心,才能取得好的开端,而好的开端,便是成功的一半。

6.“全员培训”辅导教师工作总结 篇六

张家口市蔚县南杨庄乡中心学校

张琦珺

时间过得真快,参加河北省2016年全员远程教师继续教育培训即将结束,回顾这几个月来的学习生活,我们忙碌着,却充实着;我们劳累着,却快乐着,因为,我们收获的不仅仅有知识,更有精神上的收获与充实。我很感谢领导对我的信任,让我荣幸担当张家口市小学科学一班辅导员教师,此次培训,与专家在线研讨,聆听名师的经典课例,和同仁们相互切磋,我们之间传递着热爱、真情、智慧,与之相随相伴的还有那幸福、激励、感动。全员培训是我近几个月来每天都在执行、每天都在关注、每天都在思考的主要工作。下面就谈谈我在这次培训中的心得体会:

我所辅导的班级学员共有271人。在开班之初,学员遇到的是登录问题,为了保证老师们的有问必答,我随身带有学员的相关信息,随时把网址和账号告诉他们,保证学员尽快登录学习。对于学员在培训中遇到的一些技术问题,我能向技术支持咨询或者是在QQ群里向研修网的专家们请教和同行们咨询后立即向学员反馈,对于需要提醒老师注意的事项,我充分利用公告栏目,把相关要求及时上传到公告栏,保证每一位登录的老师都可以了解到相关信息,并按要求完成相关的学习。

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我认真组织班级的学习工作。有的学员不能按时完成作业,有的学员参与讨论少,我理解他们的处境。都是一线教师,有的甚至连电脑都不会,这对于他们来说是增加的一项任务,他们要付出一定的时间和精力。我总是先把相关人员的名单整理出来,给他们打电话发短信,很客气地提醒通知他们。

学员的作业是我们考核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老师们认真学习的见证,是老师们平时工作的经验总结,很值得学习和借鉴,所以,每一位学员的作业,我都认真地看,认真慎重地下评改。保证100%的作业我都详细的阅读批阅,让老师们感受到国培的意义。

我班学员在线讨论非常积极,每天都有几十条新的帖子出现。每条帖子我都认真阅读,积极参与到学员的讨论中和他们共同交流,让学员觉得老师是认真对待他们的发言的。这是一次大规模的集体的智慧的共同创造和创新,是一次教师成果的大荟萃,彼此影响着彼此,收获着收获,你的,我的,他的,我们大家的。对于没有结合主题的帖子我善意提醒,保证帖子的质量,给学员一个良好的引导。

全员继续教育远程培训给了我和我们班的学员一个珍贵的机会、一个方便的平台使我们每个人都收获很多,学员们在感言里都表示通过学习使自己的教学理念、教学水平得以提升。我通过与学员的交流也积累了许多教学经验,为以后培训工作的开展打下了更好的基础。通过这次国培,我感慨良多,它不但拓宽了我的视野,还洗礼了我的精神。它不但使我成长更专业,还深深震憾了我的心灵。

7.浅谈高职院校辅导员培训策略 篇七

谈到辅导员, 用通俗的话讲就是指以对大学生政治思想、道德品质、学习生活、心理健康进行指导和帮助为主要职责的高校教师。新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中用明确的语言对辅导员做了如下定义:辅导员是高等学校教师队伍和管理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 具有教师和干部的双重身份。

高职院校的学生层次比较复杂, 招生分数线普遍比较低, 普遍缺乏成熟的辨别是非的能力。高职学生存在的各种问题, 不仅对高职院校辅导员的队伍建设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与更严峻的挑战, 而且使高职院校辅导员在学生发展与培养中的作用更加重要和突出, 高职院校辅导员队伍素质的高低将直接影响高职院校教学质量。

二、高职院校辅导员队伍的现状

在高等教育向大众化的趋势下, 特别是近几年国家加大了对职业教育的重视和资金投入, 高职院校得到了迅猛发展。但是高职院校辅导员队伍中还存在人员素质整体相差较大的问题, 主要体现在:

1、招聘的辅导员大多数都来自于高校, 缺乏实际工作经验和管理能力, 短期内难以取得工作实效;

2、由于一些高职院校对新任的辅导员缺乏比较系统全面的上岗和岗后培训, 直接让新任的辅导员仓促上阵, 导致了学生管理水平和质量不能很好的提高;

3、学历层次差异性较大。目前在高职院校从事辅导员工作的学历层次主要是本科为主, 专科为辅, 甚至在一些高职院校, 没有学历的人员也充斥在辅导员队伍中;

4、部分辅导员缺乏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 对身份缺乏认同感, 出工不出力, 到岗不到位, 敬业精神不足, 只谈报酬, 不愿付出, 工作缺乏主动性, 得过且过。

三、高职院校学生群体的特征

1、文化基础差。高职生属于专科层次, 录取分数较低, 文化基础差, 学习起点低, 要想在三年学校教育中把他们培养成合格的高职生, 难度大, 任务重。

2、学习目的不明确, 学习动力不足。有的只是想混个文凭, 有的是为了应付父母而来的, 有的对高职培养目标及所学专业缺乏了解而厌学怠工。

3、普遍存在自卑心理。高职生属于专科层次, 高考分数太低难免产生自卑心理。目前高职教育属于专科层次, 但在招生时却不能与普通专科同时进行录取, 而是在普通专科之后录取, 这样给社会的错觉是, 高职比普通专科低一个档次。

四、对高职院校辅导员的培训策略

育人先育己, 辅导员不仅要具备专业文化知识, 还要具备政治实践知识。只有具备了良好的综合素质, 才能当好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 用自己正确的思想, 优良的品德, 良好的行为, 渊博的学识为学生树立学习的榜样, 这就要求我们高职院校要准确合理的安排辅导员培训, 并且督促辅导员自我学习、自我提高。

下面从以下几点提出对高职院校辅导员培训的策略:

1、组织学习政治理论, 加强辅导员的政治理论水平

定期组织高职院校辅导员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等理论和现阶段我国的一些时事政策, 既让他们学会用哲学的眼光看待问题, 同时又能跟上时代的步伐。

辅导员在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就可以利用学习到的政治理论, 正确地全面地看待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辅导员可以通过摆事实, 教会大学生把枯燥的理论知识与实际生活中的问题结合起来, 帮他们分析, 使他们了解到自己身边的小事也能与自己所学的理论知识挂钩, 从而使他们发现政治理论学习的必要性, 这样辅导员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时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当然, 要让辅导员做到这一点, 学校就应选择资深专家对辅导员进行理论和事实的说理, 像这种定期的政治辅导培训可以一个月一次, 期间不光让辅导员听, 还要让辅导员说, 要有一些互动环节, 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交流, 从而使辅导员真正的投入到思想政治教育水平的提高上来, 同时也避免了这种培训流于形式。

2、利用严格的考核制度, 规范辅导员的日常事务管理

日常事务管理工作不仅工作量大而且非常繁琐, 学院应制定一套可行而有效的考核制度规范高职院校辅导员的日常事务管理, 从保洁区卫生到班级出勤率, 从宿舍卫生到遵守校规校纪方面, 都可以给与赋值, 每个星期查一次, 一个月合计一次, 并排名, 一个学期累计一次, 并计分, 最后得出优秀、良好、及格、不及格, 让辅导员量化的看到自己的成绩, 这样就会无形的督促辅导员做好此项工作。

当然, 我们还要对辅导员应该怎样做好这项工作进行培训:一要勤动眼, 注意观察学生集体和个体行为, 既要观察静态行为又要观察动态行为;二要勤动脚, 经常到教室、寝室、阅览室、操场等学生学习和生活的地方, 掌握了解学生集体和个体学习、生活、兴趣爱好等情况;三要勤用耳, 经常找任课老师了解学生集体和个体情况, 或找学生个别谈心了解学生本人、同学和班集体情况, 充分听取来自各方面的反映;四要勤动手, 写好工作日记, 做好学生集体和个体的信息档案记录。学校要定期检查辅导员的工作日志, 并阶段性的做出总结, 最好在总结大会上公开奖优罚劣。

3、借助积极的社会力量, 提高辅导员的心理健康教育水平

利用假期对高职院校辅导员进行心理学培训, 可以通过社会上的一些培训机构, 比如:心理咨询师培训等, 或者请有关专家针对大学生不同年级的不同心理特点作有关讲座, 这样既可以使辅导员既加强了心理健康教育的专业知识, 又可以在实践中不断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水平。同时还可以请有经验的本校辅导员老师现身说法, 就一些大学生的普遍心理问题提出应对方案。

有了这些铺垫, 高职院校辅导员在做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时就会得心应手, 针对高职大学生的心理特点, 给与积极有效的心理咨询和辅导, 从而使大学生尽快摆脱障碍, 调节自我, 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增强自我教育能力。

4、结合社会的发展现状, 加强辅导员的职业规划与指导的能力

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 人们的生活节奏正在日益加快, 竞争越来越强烈, 就业形势日益严峻, 使得高职学生的就业压力往往在大三上学期就凸现出来。学校应不光给学生上就业指导课, 还应该每学年的上半学期对辅导员进行职业规划与指导这方面知识的培训, 请资深专家作讲座, 先把辅导员的视野开阔出来, 使他们掌握比较专业的就业知识, 再让他们在日常管理学生中慢慢去影响学生的求职就业观, 这比突击给大三学生上就业指导课来的更有效果。

5、设立交流平台, 促进辅导员工作快速、有效的发展

为了更好的建设辅导员队伍, 提高辅导员的整体水平, 让辅导员素质良莠不齐的现象得到改善, 我们还可以开设“辅导员论坛”, 给辅导员提供一个相互交流的平台。

“辅导员论坛”可以分为“网络版”和“现场版”。“网络版”就是在校园网上专门开设“辅导员论坛”工作室, 有专门的人员管理, 并且给每个辅导员一个登录密码和用户名。该工作室里的版块设置与辅导员的各项工作一一对应, 涵盖学生管理的理论指导、政策解读、实施方案、工作流程等等, 辅导员既可以浏览也可以留言, 既可以提出疑问也可以提出意见和建议, 这样就可以使辅导员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加强对自己各方面素质的提高, 而不用因为一件自己不清楚办理程序的事, 来回奔波于各个工作部门之间。

“现场版”是在一个固定的场所, 固定的时间开展的辅导员工作会议, 这样有利于辅导员们面对面的交流, 从而为每个辅导员提供了进步的动力, 使他们在互助、互勉、互爱中成长。

总之, 辅导员是我国高校教师队伍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作为培养高素质实用型人才的高职院校, 因为发展的时间短, 所以更应该重视发展辅导员队伍建设, 高职院校应该从专业化的角度对辅导员进行培训, 使他们能真正担当起教育、培养实用型人才的重任。

参考文献

[1]付正光:《新形势下对加强高职院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思考》, 《中国校外教育》 (理论) , 2007年第8期。

8.高校辅导员精细化培训机制研究 篇八

[摘 要]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随着专业化、职业化的深入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新形势下,面对辅导员自身独立性、差异性的发展变化,以及日益具体化、个性化的培训需求,需要在辅导员培训的过程中,将“专业化细分”和“问题导向”的“精细化”理念一以贯之,进一步提升辅导员的专业素养和职业能力,不断完善辅导员培训的机制体系。

[关键词]辅导员;精细化;培训

[中图分类号] D267.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928X(2016)05-0047-03

当前,各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传承中发展、在改进中加强、在创新中深化,基本形成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全过程育人的生动局面。高校已基本建立起了一支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的高素质辅导员队伍。

随着辅导员队伍建设的蓬勃发展,加大培训力度,加强专业化培养,着力提高辅导员队伍的专业素养和职业能力,使辅导员成为既有学科专业背景,又有思想政治教育知识与能力的复合型人才,是辅导员培训深化发展的方向。同时,也需要自顶层设计、系统构建、机制建设、制度保障、平台搭建、路径选择、评价反馈等系列过程将“精细化”的要求一以贯之,不断完善辅导员培训的机制体系。

高校辅导员培训融入“精细化”理念,主要针对提高辅导员的专业化、职业化发展,以专业细分、问题导向为依据,对培训对象、培训方式、培训内容、培训反馈进行设计。同时辅以完备的培训机制、可持续的培训计划,充分调动辅导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提高培训的整体质量及发展空间的同时,从根本上实现对高校辅导员培训的“以人为本”。

辅导员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日趋明显,对自身培训的需求也日益深细化、个性化、具体化,这就对辅导员培训机制体系的完善提出了更高要求。由此,要结合当代辅导员发展多元化、需求多样化、个体差异化的特点,进一步凝练理念、开a思路,以专业细分、问题导向、注重实效的理念和态度,稳步推进辅导员培训体系的完善。

在顶层设计方面,需要面向不同发展阶段的辅导员提供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甚至个性化的有针对性的培训。培训需求分析中,既关注来自高校辅导员自身的需求,结合工作实践及理论提升,又能对比辅导员间的差异,帮助高校辅导员认清个人定位及需要培训和建设的方向,使培训更有针对性;依据培训需求分析培训对象,确定培训依据、培训目标、培训时间等,制定短期及中长期的培训计划,在短时间内提升工作实践能力的同时,把培训纳入到骨干辅导员长期发展的体系中,加强连续性、可持续的培养;在具体的培训实施过程中,应注意培训方法的使用,不但要与培训内容相匹配,还要针对不同的培训对象、培训要求引入不同的培训方式,使培训内容、效果与培训方法使用相得益彰;在培训评估环节中,针对不同的培训层次和目标,制定培训评估方式,考察培训成果转化效果。

通过对辅导员培训、当前辅导员培训相关研究的梳理,以及辅导员的需求调研等,挖掘出现有辅导员培训体系中存在的问题,具体表现为:

(一)培训理念模糊不清。一方面,培训的组织实施者在进行高校辅导员培训过程中,过分强调短期效应,缺乏长期、系统的战略支持,使得培训往往流于形式。同时在培训过程中,不但缺乏明确的目的性和针对性,对培训目标的细化和具体的阐释,也缺乏对过程、结果的共同关注和控制。严重影响了辅导员培训的效果。另一方面,高校对辅导员的工作研究、技能培训和理论提高的重视不够,存在重使用、轻培养,重经验积累、轻理论提高的现象,缺少有计划、有步骤地安排辅导员参加结合自身工作需求的专业技能培训,更未形成科学全面的培养体系。

(二)培训方式相对单一。在对辅导员研修基地、高校自主培训等培训课程进行对比可以看出,大多培训都主要采用课堂教学的方式,表现为专家讲授、辅导员听课,理论讲授、知识传授的传统方式方法,部分培训也会结合案例分析、工作研讨等环节,但如角色扮演、拓展训练等的培训方式则很少涉及,在辅导员培训方法上略显僵化。专题培训在面对短期集中培训时,具有一定的优势,但对辅导员综合素质的培养与提升,对辅导员职业化、专业化的发展都是有所局限的,无法满足辅导员多样化的需求。辅导员工作涉及思想政治教育、学生心理咨询、就业指导、帮困助学等多项内容,是一项实际操作性较强的工作,这都要求高校辅导员不断掌握细致的工作方法和技能,这些在传统的培训方式中很难提升。

(三)培训内容相对局限。当前对高校辅导员的培训中,多把文件、政策、精神的解读和学校有关规章制度、政策宣讲作为培训的主要内容,而对深入分析辅导员专业知识、岗位技能等方面的内容还较少,造成培训的针对性不强。过多的对辅导员进行“政治正确”层面的塑造,而使得辅导员的创新能力、思维方式被僵化;过多的进行政策文件精神的解读和灌输,缺乏对辅导员个体心理调适能力、个人职业生涯发展规划、职业指导能力、学生事务统筹及以人为本的理念等未得到应有的重视和实施。培训内容限于基本知识的掌握、基本素质的提高,与辅导员的实际工作比较脱节,对于实际工作和实际生活中的热点难点问题涉及较少。这样的培训内容忽视了对高校辅导员职业观念、实践能力、职业技巧的培养,造成辅导员归属感不强、凝聚力不够、职业发展迷茫。同时,进行高校辅导员培训的专家,在各类培训中内容相对固定,也使培训参与者缺少学习兴趣,收效甚微。

(四)培训机制有待完善。科学的培训内容、合乎教学规律的课程设计、严格的培训考核和长远的培训规划,都是培训取得成功的关键因素。在当前高校辅导员培训中,存在培训时间碎片化,不成体系,各培训基地开展的辅导员专题培训时间较短,一般在5天左右;培训缺少质量评估和考核机制;无视培训的转化和迁移环节等问题,不仅使培训活动对实际工作的指导和帮助大打折扣,也导致了当前高校辅导员的培训质量不高、效果欠佳。良好运行的机制体系是加强辅导员培训的关键。在培训保障上,需要完善和规范培训制度,建立政策保障机制和专项经费制度;在培训考核上,需要加强过程监督及成果评估;在培训激励上,需要完善激励培训的奖励制度;在培训师资上,需要形成业界专家与优秀辅导员相结合的培训团队;在培训体系上,需要注重纵向学习的延续性与横向挖掘的理论深度等。

制定精细化的培训机制,对辅导员的角色认知和定位,业务水平提高,调动工作积极性,提高理论水平及专业素养等都有较强的促进作用。对培训对象、培训内容、培训方式、培训考核、培训计划做专业化、系统化、精细化的完善,直接影响高校辅导员队伍专业化、职业化建设的推进进度。

(一 )实施专业化细分。对培训对象的细分。对培训对象的精细化区分,指根据不同高校辅导员的设置以及辅导员自身发展的不同阶段,对高校辅导员进行精细的区分,以便针对不同的培训对象,实施不同的培训内容和方式,制定不同的培养周期。如按照入职学历、所学专业进行区分,根据不同学历阶段的特点安排不同的培训内容,对于本科学历的辅导员,应注重对加强理论及科研水平提升的意识上进行培训,而研究生学历的辅导员,则主要结合工作实践进行一些方法上的提升或前沿问题的涉及;针对不同发展阶段进行区分,对新入职辅导员主要进行工作方法、工作经验传输以及辅导员角色转换方面的培训,而对辅导员队伍的中坚、骨干力量,则要提出更高的发展要求,对从事辅导员工作较长时期的思政工作者则需要进行职业定位、职业倦怠应对等方面的培训内容,等等。

对培训内容的细分。对高校辅导员培训的内容,要在结合需求的前提下,整合培训资源,继承与创新相结合。内容应主要涉及思想政治教育,包括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和党的创新理论教育、形势与政策教育;在专业素养上,包括职业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素质的提升;在职业能力培养上,开展有关思想政治教育基本能力、党团和班级建设、学业指导、日常事务管理、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危机事件应对、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理论和实践研究等方面的培训。培训内容上,既要注重夯实理论基础、开阔思政视野,紧跟时代步伐,又要在整体上连贯、协调。

对培训方式的细分。在社会环境不断变化的大背景下,根据高校辅导员个体自身的差异,地域、行业的多样性,都要求在进行培训过程中,要注意培训方式的多样性变化。随着培训理论和技术的发展,新的培训方式不断出现,在具体的培训方法上,包括讲授法、工作分析法、案例研讨法、角色扮演法、视听技术法、模拟培训法等等,每种培训方法都有其特点及适合使用的条件,根据培训对象、培训目标、培训内容的具体情况,培训方法的选择应以满足培训对象需求、培训语气效果为主,充分利用培训资源达到培训目标,不同的培训方法对培训项目的有效性上也存在较大的差异。选择适宜的培训方式,在培训实施过程中会有重要的影响。同时,利用现代化的网络培训平台和资源,发挥其灵活度较大、培训场所无限制的特点,充分利用优质培训资源,并使得培训资源得到最大化共享。

(二)强化问题导向。在辅导员培训专业化细分的基础上,针对培训目标、实施过程、培训计划、评估反馈等环节,强化问题导向,注重解决实际问题。在培训目标的设计过程中,根据辅导员实际的工作需求,及摸清不同层次的辅导员在培训方面的需求,对培训目标进行分析和阐释,根据需求制定个性化的培训方案,同时做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在提升辅导员理论素养、解决实际工作问题、明晰个人发展路径等方面,起到助推的作用。

在计划制定环节,高校辅导员精细化培训,要建立长效、可持续实施计划,积极整合资源。培训管理人员和院系负责人要在日常工作中加强交流和沟通,建立日常交流机制;健全一套科学、合理、完善的辅导员培训管理制度,尤其是要建立科学的培训效果考评制度;提前汇总与规划辅导员培训年度计划,整体安排,给予辅导员更充分的时间规划;打通培训资源与培训意愿二者的通道,通过政策引导,既保障在培训机会面前公开、公平,也让辅导员培训得到院系的支持;发挥参加培训学员的后续效应,实现培训效益的最大化,做足增量。

在评估反馈环节,应基于一定的培训目标,对受训辅导员的学习效果、学习成果转化、学习动能的迁移、培训的整体效益等方面进行比较、综合、判断,对后续培训改进和优化。结合精细化的培训要求及系统化的培训规划,将过程性评估与结果性评估、横向的多维评估与纵向的延伸评估相结合。在纵向上,注重考查辅导员自身在培训过程中的反应、学习、工作应用、个人和组织绩效等,涵盖辅导员培训效果的各个方面,产生纵深的评价效应;在横向上,从多个视角对高校辅导员的培训情况进行评价,如教师、同期培训学员、第三方等的评价,从而形成立体化的培训评估模型。

高校辅导员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促进校园和谐稳定的骨干力量。进一步按照精细化的要求加强辅导员培训,应对辅导员自身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的发展变化,有利于满足日益深化、细化、个性化、具体化的培训需求,有利于提升辅导员的专业素养和职业能力,促进辅导员专业化、职业化发展,有利于提高队伍的整体素养和业务水平,切实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

参考文献

[1]冯刚.在教育部高校辅导员培训和研修基地工作会议上的讲话[J].高校辅导员学刊,2012(10).

[2]吴春丽.辅导员培训中的体验式学习研究[J].高校辅导员,2010(3).

[3]黄权标,覃干超.新形势下高校辅导员培训实效性研究[J].学生党建与思想教育,2009(9).

[4]卢吉超,张乃琴,徐义圣.高校辅导员培训路径拓展研究——以上海高校为例[J].思想理论教育,2010(5).

[5]陈勇,朱平.高校辅导员培训课程体系探究——基于职业能力培养的视角[J].高校辅导员学刊,2015(2).

[6]范晓云,许佳跃.高校辅导员胜任力培训体系研究[J].思想教育研究,2015(1).

本文系2015年度上海学校德育实践研究课题《高校辅导员精细化培训机制研究》(项目编号:2015-D-155)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陆居怡系同济大学副教授,丁雪松系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讲师,李睿系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讲师。

9.心理健康辅导员培训总结 篇九

洒基镇中学 程丽英

2012年11月24日,学校进行了教师心理辅导技术的培训,通过让我受益匪浅。虽然只有短短的一天时间,但从中我学到许多东西。通过学习,我认识到了心理辅导技术的重要性。

一、心理健康教育是教育发展的必需

我们的老师也时常抱怨:“现在的学生越来越难教”,从低效而劳神的教育工作中可以看出,心理健康教育已经成了当代学校教育面前的一个非常严峻的话题。在层出不穷的新现象、新问题面前,心理教育被提到了一个重要的地位,这次培训的开展就体现了它的重要性。从而教师掌握一定的心理辅导技术,就有了一定的必要性。

二、心理健康教育是学生成长的必要

10.远程培训辅导员工作阶段总结 篇十

为提高小学、幼儿园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和履行本职工作的能力,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继2010年赤峰市小学幼儿园教师全员远程培训之后,2011年幼儿教师全员远程培训于4月6日又开始了。经过近五个月的学习,幼儿教师们表现出了积极的学习热情,但也出现了一些问题,为进一步做好网络培训远程工作,现将这一年的培训情况总结如下:

一、认真学习学员考核要求,及时向学员通报并解释研修网的相关学习要求,及时批阅学员作业,使学员学习有方向有目标有反馈。

二、幼儿园和锦山蒙小的继续教育辅导员在进修校统一安排下,前期宣传及网上注册工作做得较好,使得今年全部学员能够及时进入网络,开始正常听课学习。幼儿园有培训学员44人,锦山蒙小有8人,截止到4月6日全部完成网络注册。

三、及时关注学员学习情况,及时答疑辅导,学员按网上提供的学习内容自学,并在线提交作业。我每天上班后及时打开研修网,批阅学员提交作业,回答学员提出的问题。

1.确保班级每位学员参加培训,组织学员积极参与培训期间的各项活动,特别需要配合指导教师进行班级主题研讨活动;

2.在培训期间发布班级简报,总结班级学习情况、展示学习成果;

3.根据学员在培训期间的综合表现,与指导教师共同评选出优秀学员,将本班优秀学员推荐表发送至项目邮箱。

四、定期发布学习简报,向学员通告学习进度及要求,比如,大家好。今年各位老师学习得非常认真,多数老师提前完成学习任务,进入第二阶段学习后,请各位老师完成相应作业,留言,推荐作业质量要高,多参加论坛讨论,到沙龙里发起研讨。

根据《2011年赤峰市小学幼儿园教师全员远程培训实施方案》学习安排,第一阶段课程学习将于本周结束,从5月16日开始进入第二阶段课程学习。届时,学员可以进入【学习入口】,点击【选课中心】选课学习。

五、详细而及时发布学情通报,使学员明确学习要求与任务。根据研修网的要求,创造性地开展幼儿园教师网络培训班主任工作,最重要的是让学员明确自己的学习状况及需要达到的学习标准。为此要随时掌握每一位学员的学习状况,发布学情通报,截止暑期临近的6月末,为了让学员在暑期集中时间完成学习任务,发布了如下学情通告:

1、经过各位学员的积极努力目前我们班的参训率已经达到100%。

2、全班52人已有41人在学习时间上达到了1350分钟以上,学习完成率达到78〃8%,张亚欣、孙淑红、徐翠微等许多老师已经超额完成学时。

3、截止目前在主要学习指标中没有完成学习任务的有:

(1)、学习时间:1350学时是完成任务,没有完成的有:娜日苏、毕再励、蔡桂芬、李玉霞、牛晓娟、周玮、安丽晔、隋娜、赵淑慧、朱丽敏、陈艳红

(2)作业:分推荐作业和课程作业:作业15分:学习期间学员需完成至少1篇作业,计10分;从中选择1篇最佳作业进行自我推荐,被指导教师评为“审核通过”计2分,被评为“班级优秀”计3分,被评为“班级推荐”计5分。此项共计满分15分。

还没有提交课程作业的有:朱丽敏、毕再励、石冰、赵淑慧、隋娜、金秀英、周玮、张秀莲、樊丽英、蔡桂芬、吴素琴。没有推荐作业的还有许多,希望大家抓紧时间完成课程作业并提交一个自荐作业。

(3)、互动交流15分:培训期间,每个学员至少参加1次答疑活动,计5分;在课程页面、沙龙话题的留言不少于6条,计6分;发起话题不少于2条,计4分。此项共计满分15分。

这一项的完成情况较好。

发起话题情况:多数老师都已完成该项任务。以下这几位老师周彩英(8条)、刘亚芹(6条)、张亚欣(29条)、孙淑红(15条)、张素荣(13条);

课程留言情况:孙淑红(103条)、刘海玲(24条)、赵艳芳(24条)、六、做好暑期以后的推荐作业批阅和网络结业考试工作。

9月份开学后,督导培训站点继续教育负责人做好学员期末自查工作。使得学员能够查缺补漏,圆满完成本年度的网络学习任务。

七、今后要注意的问题:

与老师们更多互动交流,认真学习网络精品课程,创造性鼓励学员学为所用,收到培训实效。

11.网上培训辅导总结 篇十一

一、建构“心灵家园”网站的时代背景

1社会发展的背景

网络时代的到来,改变了人们的生存环境和生活方式。网上交往与其虚拟的社会实践活动成为信息时代青少年发展能力、培养思想品德的一种新形式。学生可以运用网络技术自主学习,利用网上资源提高研究学习的能力、实践的能力、自我教育的能力。

曾有心理学专家在预测学校心理辅导的发展趋势时说:心理辅导工作未来发展呈现如下主要趋势:辅导工作普遍化、辅导人员专业化、辅导工作微机化、生涯辅导主流化等。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面临探索和寻求新途径新方式的挑战。现代教育学、心理学、信息科技的相互结合和相互渗透,借助校园局域网和互联网构建心理健康教育信息网络体系,在时间上、空间上能满足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需求,顺应日寸代发展的需要,极大地拓宽了心理辅导的空间。

2学校发展的背景

我校经过十几年的心理健康教育的探索研究,已经建立了媒体宣传、活动课程、心理辅导、课题研究、心理测量、学科渗透等多途径、多角度、多层面的比较完整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仅心理辅导工作就有个别咨询、小组团体辅导、心理活动课程、专题讲座、热线电话辅导、信箱书面辅导等多种形式。目前学校硬件设备一流,多媒体教育普及,计算机使用便捷,校园网络畅通。学生们不仅有优越的上网条件,而且都具有扎实的现代技术知识和操作能力。学校心理辅导教师在开展多种形式的心理辅导基础上,也掌握了运用网络实现网上辅导的技能。我们不仅使心理资料的存储、管理、运用由人工处理改为微机处理,而且辅导人员的训练、心理活动课交流、心理测试、给学生提供各种信息服务等均可通过微机终端完成,使资料、信息快速传递,实现资源共享。

在具备了上述各种硬件设备和软件条件的前提下,我们建构了“心灵家园”网站,探索“网上自主辅导”新形式。

二、“心灵家园”网站所遵循的原则

心理辅导的基本功能是促进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而成长和发展从根本上说是一种自觉和主动的过程。“心灵家园”网站的运行机制就是要实现学生“他助一互助一自助”的活动,即符合心理辅导“助人自助”的原则。

处于青少年时期的学生渴望通过自己独立思考和主动探索解决所面临的问题,检验个人影响环境和控制自己的能力。“心灵家园”网站既给学生提供一定的帮助,又能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满足学生独立意识的需要。“心灵家园”网站以学生需要为出发点,内容的选取和安排充分考虑学生的需要,围绕学生关心的实际问题来进行,能唤起学生的兴趣,成为学生自觉的需求,所以它体现了心理辅导中的主体性原则。

学校心理辅导兼有矫治、预防与发展三种功能,就整体而言是预防、发展重于矫治。预防功能指帮助学生掌握有关心理知识和社会技能,学会用有效、合理的方式满足自己的需要,学习自主地应付由挫折、冲突、压力、紧张、丧失等带来的种种心理困扰,减轻痛苦、不适的体验,防止心理疾患的产生,保持正常的生活、学习。发展功能指协助学生树立有价值的生活目标,认清自身的潜力和可以利用的社会资源,承担生活的责任,充分发挥个人潜能,过充实、有意义的生活。“心灵家园”网站的建构,利用心理辅导中的预防与发展相结合的原则,主要针对正常学生,主动提供各种适合其年龄特点的认知性的、情感性的、行为训练性的辅导内容,以提供对学生成长有益的经验,增强其应变能力。

学校教育和心理辅导的目的不是消除学生个人身上的独特性以及学生之间的差异性,而是要使每个学生的独特性、独创性在积极的方向上得到最充分、最完美的体现。由于学生个体的成长发展是一个主动的过程,而不是纯粹依靠外力实现的“塑造”过程,所以心理辅导需针对每个学生的身心特点,采取灵活多变的辅导策略,因势利导,扬长避短。“心灵家园”网站的设计体现了颇具弹性的助人方式,灵活运用心理辅导的通用原理,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特征、性别特征、个性特征,重视学生个别差异,在“面向全体学生原则”的基础上,执行“个别化对待原则”,为那些内向、腼腆、胆怯、害羞、表达能力差,不敢接受面辅的学生提供了参与和表现的机会。

“尊重与理解”是心理辅导过程中应该遵循的基本原则。在“心灵家园”网站,学生具有自由选择的权利,辅导员向学生提供资料和建议,为学生作出选择提供认知前提。在辅导过程中,辅导员以平等、民主的态度与学生相互沟通,使学生容易抛开心理的防范,对自己的内心做自由、深入的探索。

总之,“心灵家园”网站充分利用多学科教育的功能,遵循心理辅导的原则,本着通过对学生的引导、指导、协助和服务,达到促进学生成长和发展的目的。

三、“心灵家园”网站建构的目的和要求

1“心灵家园”网站的建构目的

(1)从服务目标看,帮助学生了解和掌握心理学常识;认识、接纳自己;增强面对困境与压力的勇气,摆脱面临的困惑;指导学生选择、决策、制订行动计划;鼓励学生通过自我探索,认清自己内在的潜力和特长,确立合适的志向水平,过积极而有效的生活。

(2)从服务对象看,它既面向心理辅导教师,也面向广大班主任和任课教师。为他们提供心理学知识,心理学论文交流,心理活动课教案参考,心理咨询个案手记,国内外、校际间心理健康教育动态报道,学生心理档案资料等。既面向全体学生,也面向广大家长。为他们介绍有关的心理书刊、音乐、影视资料、心灵箴言、心理故事等。提供心理专家主持的个别咨询和心理辅导员的专题辅导。

(3)从服务功能看,是一种自主、自助式的辅导。对心理困惑学生的咨询辅导,有专家主持和在线辅导;对心理学知识的查阅,有心海拾贝、心檐滴雨;对自我情绪的调节,有情绪宣泄阁、音乐聆听室;对同伴间的交流,有心理BBS,女孩心思屋,男孩聊天室。

(4)从服务范围看,可查阅各类心理学资料,如心理论文、心理活动课教案、个别咨询手记、心理书刊、音乐、影视片等;可进行心理辅导,自我情绪调节;可了解国内外、校内外有关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动态;也可进行心理状况的自测及结果分析。

(5)从适应群体来看,不仅适合于广大心理正常的学生,也适合少数有一定心理问题的学生,更适合部分有心理困惑,有求助必要却不愿走人心理辅导室,不敢面对心理辅导员的学生。他们通过点击“心灵家园”的相关栏目,寻找适合自己的答案,并以虚拟的或真实的角色与辅导员对话,从而获得帮助。在辅导关系确立和问题深入的基础上,他们再选择接受其他形式的辅导。

2“心灵家园”网站的设计要求

(1)内容具有科学性、知识性、规范性、服务性。

(2)界面具有清新、简洁、信息量大的特点。

(3)形式具有趣味、活泼、健康、有可读性的特点。

12.贫困大学生团体心理辅导培训方案 篇十二

一、贫困大学生的心理特征及压力源

1. 家庭经济的窘迫引发的自卑

对绝大部分贫困生而言,家庭经济的贫困都是他们心理压力的根源。但是不同的学生面对自己家庭贫困的视角存在着相当的差异性。有的学生能够正视自己家庭的贫困,并以之为自己自强不息、奋发图强的动力,然而大部分贫困生却把家庭的贫困当成自己本身的无能,或是耻辱,回避问题,并因此引发许多心理问题,即由经济贫困导致心理贫困。

2. 环境适应不良引发的焦虑

进入高校以后,贫困大学生由于生活环境、学习方式和文化等多方面的不适应引发的心理不适应逐渐凸显。农村和城市具有两种完全不同的生活环境,农村学生对很多现代化的东西,譬如手机、电脑甚至饭卡,都不会用;学习不适应,一些农村学生在当地学校出类拔萃,但到了大学,渐渐失去优势,面临重新定位。农村教育多是“死读书”,而大学强调素质教育,一些贫困生在学习方法上一时难以转变;文化不适应,在心理学上,有一种理论叫“文化自我中心论”,农村贫困大学生的很多习惯,包括卫生习惯、生活习惯等都与城市文化规则格格不入造成了很多贫困大学生的心理焦虑。

3. 自卑与自尊的矛盾引发的冲突

自卑与自尊的矛盾性是贫困大学生的心理特点。贫困生由于家庭贫困而自卑,但作为一个自我意识已经成熟的个体,他们又有强烈的自尊要求。因此,对涉及自己的事情非常敏感,容易形成情绪和情感上的强烈波动。由于这种心理特点,使贫困大学生在人际交往和群体活动中存在不同程度的困难,表现出明显的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他们有融入群体的强烈愿望,但又往往因为自身的问题导致矛盾和冲突;他们有得到周围环境支持的心理需求,却又不愿接受他人的同情和怜悯。不少人因害怕被别人看不起而自我封闭,顾影自怜,因此,很难与群体中其他成员沟通、交往、合作。

4. 社会环境引发的失衡

在社会生活中,由于人们对贫困大学生的关注主要集中在经济方面,这就形成了社会“金钱观”和不适当资助方式对这个特殊群体的心理压力源。在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下,社会文化在一些人的心目中被演化成一种以金钱为惟一目标的亚文化,人际关系变得势利和冷漠,加剧了贫困大学生对金钱的渴望,更加看重物质利益的作用,导致心理失衡。一旦别人讥笑自己穿戴不时髦、经济不宽裕,贫困大学生就很容易产生自卑感和焦虑感。另外,社会上一些出于炒作目的的资助行为和某些出于善意的动机却实施不当的资助行为也无意中加大了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压力。如各种资助工作,本来是件好事,但是由于宣传不够或者教育滞后,使一些学生虽然物质上得到了资助,但精神上却遭受了挫伤,感到是在接受施舍,挫伤了自尊心,从而加重了心理失衡。

二、培训方案的目标及课程设置

基于贫困大学生以上的心理冲突,着重在团体培训中促进贫困大学生在放松自我防御、建立团队互信的基础上,开展沟通方面的应用型理论实践课程,以一堂课讲授理论,一堂课实践操作的方式,促进学生吸收掌握必要的沟通技巧,提升学生的人际交往信心。本课程学习要求学生了解沟通与演讲的基本知识,懂得现代社交礼仪,培养演讲口才,学会沟通技能、技巧,具有较强的沟通能力,提高情商,更好地发挥个人内在潜力,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

具体目标:

1. 帮助贫困大学生摆脱因为家境贫寒而带来的困扰,克服自卑。

2. 引导贫困大学生获得转变,正确认识贫困问题,全面了解自己,客观评价、欣赏自己,自信、自尊、自强,顺利学习、生活和成长。

3. 建构牢固的团队凝聚力,促进小组成员相互肯定、相互帮助、相互支持、相互依赖。

4. 学习易于操作的沟通技巧及团队合作方式,在这个过程中,帮助贫困大学生树立信心,正确认识自我。

单元活动和方案如下:

本团体包括八个活动单元,分八周完成,每周六上午一次,单元结构采用完整、渐进的方式,从团体的组合订立规范到结束,每个单元突出一个主题。活动形式为游戏、讨论、角色扮演、头脑风暴、行为演练、案例分析等,最后以分享感受结束活动。某些活动后布置作业,要求成员在日常的生活中实践学会的新行为,并写出自己在活动中的感受、收获及对以后活动的建议。

为使参加者在活动中能得到最大程度的自我成长,指导者除了设计有针对性的主题活动以外,还要在活动中适当地运用团体心理技巧。常用的技巧有自我肯定、行动契约、行为预演、角色扮演、脑力激荡、同理心及释义、价值澄清、肯定的回馈等。

基于对贫困大学生心理特征的了解和探索,运用行为心理学和团体动力学理论,通过一个同质性的封闭团体给贫困大学生营造一个安全的心理环境,使他们在团体情景下通过团体内人际交互作用,促进个体在交往中观察、学习、体验、认识自我、探讨自我、接纳自我,调整改善与他人的关系,通过系统科学地学习良好的沟通礼仪方式,建立积极的态度与主动的行为方式,以发展良好适应的助人自助的过程。这种寓教于乐、理论联系实践的团体心理辅导方案可以为贫困大学生提供一个融洽和谐的氛围,让他们袒露心声,帮助他们更好地认识自己,更好地认识和理解自己的处境,促使他们树立自信心、以微笑面对生活。

参考文献

[1]樊富珉.团体咨询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1996.

[2]胡建文.用系统原理解决高校贫困生问题的新思路[J].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0, (8) :178-179.

[3]康育文等.贫困大学生心身健康与自尊、人际关系、成就动机的相关[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06, 14, (5) :510-512.

[4]杨雪花等.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的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7, 15, (7) :612-614.

[5]Corey G.Theory and practice of Group counseling, 1992:17.

上一篇:五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计划例子下一篇:皮带机拆除安全技术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