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图书馆文化志愿者服务初议(精选15篇)
1.公共图书馆文化志愿者服务初议 篇一
拓展图书馆的服务功能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专题研讨会暨学术年会论文综述
1 本次论文征集与评审情况 本次年会共收到会议征集论文214篇.经省学会学术委员会在沈部分委员的评审,共有132篇论文获奖,其中,一等奖53篇,占征文总数的`24.8%;二等奖36篇.占征文总数的16.8%;三等奖论文43篇,占征文总数的20.1%.获奖论文占全部征文的61.7%,未入选论文82篇,占征文总数的38.3%.
作 者:李德戈 作者单位:辽宁省图书馆,辽宁,沈阳,110015刊 名:图书馆学刊英文刊名:JOURNAL OF LIBRARY SCIENCE年,卷(期):31(2)分类号:关键词:
2.公共图书馆文化志愿者服务初议 篇二
南京图书馆是江苏省省级公共图书馆、国家一级图书馆,馆史悠久,文化底蕴优厚。南京图书馆从2011年开始招募文化志愿者。作为由共青团江苏省委、江苏省志愿者协会命名的江苏省青年志愿者的服务基地,南京图书馆在文化志愿者工作方面一直不遗余力,并且通过不断地探索,逐渐形成了较为完善的、 适合本馆发展特点的文化志愿者服务管理体系。
1.1志愿者的分类
南京图书馆文化志愿者分为长期文化志愿者和短期文化志愿者。长期志愿者由南图定期向全社会公开招募,主要分为三类:驻南京高等院校全日制在校大学生,这部分也是南图文化志愿者队伍的主力; 五老人员,即年龄在50周岁以上、65周岁以下的已经办理退休手续的老党员、老专家、老教师、老战士、老模范;由于来馆人数众多,为应对一些读者突发身体状况,志愿者还包括了已经取得从医资格及执业证书并在南京从事义务工作的卫生技术人员。南图为长期文化志愿者建立个人信息库,作为长期服务的资源。而短期志愿者是临时招入的人员,多为举办大型活动或者工作特别繁忙时提前招募,活动或者工作结束时也便完成了志愿服务使命。
1.2志愿者的招募
南京图书馆拥有一套严密的招募体系。首先,南京图书馆会在每年特定的时间通过官方网站、社会媒体、馆内通知以及定向邀请等方式向全社会发出招募公告。凡是符合招募条件的人员均可在规定的时间内通过现场或网络报名的方式提出申请;其次,南京图书馆文化志愿者服务办公室完成审核申请材料及相关证明文件,通过面试或实习等方式进行初次筛选;最后,通过初次筛选的人员须参加志愿者岗前培训,合格后即可取得文化志愿者资格,并获得记录每次志愿服务内容的《南京图书馆文化志愿者服务登记书》。
1.3文化志愿者的使用
南京图书馆对文化志愿者的工作主要是根据不同岗位的特点,本着“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进行安排。而在这些岗位中又根据工作量和读者人流量等因素提供负一楼大厅文明引导岗、一楼大厅文明引导岗、少儿书刊借阅岗、中外文图书借阅岗让志愿者参与服务。负一楼大厅文明引导岗位于南京图书馆负一楼六朝遗迹展示区,此区域为景观展示,对全社会开放,读者不需要证件就可以自由出入此区域。所以,此岗位对志愿者的主要工作是协助保安人员维持秩序,要文明礼貌地劝导读者不要大声喧哗,提醒现场的小朋友注意安全,不得奔跑打闹。另外,南图公开举办讲座的多功能厅也位于负一楼区域,因此志愿者在举办讲座时要在多功能厅门口发放门票,维持秩序,解答读者的问题。一楼大厅文明引导岗位于一楼大厅区域,主要服务地点为少儿阅览室门口、综合服务区、大厅读者休闲区和总咨询台。此岗位对志愿者的要求是协助总咨询台工作人员和大厅保安人员的工作,礼貌地制止读者一些不文明的行为,劝告读者不要过度占用休闲区公共资源;在少儿阅览室门口维持等待家长的秩序,提醒小朋友注意安全;引导读者到综合服务区办理办证、还书手续,指导读者自行操控自助办证机,自行通过电脑查阅馆藏书籍,协助咨询台工作人员解答读者问题。医务志愿者遇到读者出现中暑、头晕、流鼻血等常见突发状况时帮助一线工作人员作好医务护理工作,当遇到不能解决的问题时,及时告知工作人员,采取其他应急措施。中外文图书借阅岗服务地点为中外文图书借阅室,在此岗位服务的志愿者要在阅览室工作人员的指导和安排下,进行图书上架和整理工作,协助工作人员维持室内秩序,帮助读者查阅、寻找书籍,解答读者提出的问题。而少儿书刊借阅岗服务地点为少儿书刊借阅室,此岗位的工作内容基本与中外文图书借阅岗相当,需要注意的是此岗位服务对象为少儿读者, 所以要求志愿者更加耐心、仔细地为他们服务,并且保障少儿读者的安全。
1.4志愿者的奖励
南京图书馆对文化志愿者服务工作的考评实行积分制,新注册成功的文化志愿者初始赋予的积分为100分。志愿者服务满意度分为优秀、合格、不合格三个等级,分别对应奖励或扣除的积分为5分、3分和-1分。服务满意度由各自服务岗位的工作人员评定,当志愿者受到读者表扬或在突发事件中表现突出可加10分;而如果出现无故缺席或者不服从安排将扣除5分;在工作中出现严重失误时将会扣除10分。 按照这种积分规则,在整个志愿服务阶段,每累计15分的学生志愿者可获取社会实践证明1次;积分累积到150分的学生或医务志愿者,南图可向志愿者所在学校或者医院寄送表扬信;积分累积到200分的文化志愿者在同等条件下可以优先被评选为南京图书馆优秀读者;积分累积到250分的志愿者可免押金办理本人的南图借阅证;积分累积到300分的文化志愿者,南图将会颁发优秀文化志愿者荣誉证书及物质奖励。
2文化志愿者服务管理过程中的问题
2.1志愿者人数与服务岗位比例失调
自南京图书馆招募志愿者以来,每年都有数百名热情的读者踊跃报名。大量志愿者加入到服务队伍中,势必同图书馆自身设置的岗位产生矛盾。南图根据各部门的特点和具体情况只提供了4个小组的8个岗位供志愿者参与服务,志愿者庞大的人数与服务岗位比例严重失调。而且在时间上只有周末和假期才安排志愿者,因此不能保证每一个志愿者都能长期参与志愿服务,甚至会出现有一部分志愿者从来没有被安排到岗的情况,严重影响了志愿者的积极性。
2.2服务内容单一,缺少高端专业的岗位
志愿者在南京图书馆从事的服务工作相对单一, 基本都是图书整理、解答问题、维持秩序等直接服务读者的一线工作,即便是招募了医务志愿者,也只能是处理一些简单的身体突发状况。而现代公共图书馆在承担图书借阅职能的同时,更需要承担专业的参考咨询和学术研究职能。这些工作需要大量的专业人才共同配合完成。但在志愿者队伍中特别是“五老”人员中,有很多在各自领域表现突出的人才,图书馆目前还没有提供专业的岗位让他们发挥自己的特长,不得不说是对人才资源的一种浪费。
2.3志愿者激励措施不足,缺少稳定长期的合作机制
文化志愿者中大部分是在校大学生,他们参加图书馆的志愿活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们在各自的学校本身就属于志愿者协会。这些协会基本都是每年进行一次换届,吸收新成员加入。这就导致这些大学生在一年期满退出协会后也会退出图书馆的志愿者队伍。图书馆缺少建立与志愿者长期合作的机制,造成一段时间后人员大量流失,只能重新招募,影响了工作的安排。另外,南京图书馆虽然也制定了相应的激励措施,但图书馆毕竟是公益单位,奖励力度和一些盈利单位比还是有差距的,这也相对影响了一部分志愿者参与服务的积极性。
3文化志愿者服务管理改进措施
3.1规范志愿者招募程序
作好志愿者的招募工作是决定整个志愿者服务的基础,志愿者素质的好坏也直接影响着图书馆的形象,因此要制定更完善、更规范的招募程序,招揽更高素质的志愿者。首先,要加大宣传力度,特别是对学生以外社会团体的宣传,争取吸引更多社会精英人士加入到志愿者队伍中来。其次,从细节上严格规范录用程序,不能只依靠简单的口头面试,要对志愿者的基本文化素质、专业知识水平、文字表达能力、人际交往沟通能力等都进行考核,了解志愿者各方面的综合素质,以挑选最合适的志愿者,保证后续服务工作有效、顺利地进行。
3.2建立有效的培训机制
目前南京图书馆在志愿者招募工作完成后对新加入的志愿者统一开展岗前集体培训,介绍图书馆基本概况,学习志愿者服务章程,宣讲志愿服务具体工作流程,以确保志愿者能及时了解志愿服务内容,快速融入到工作中。但南图目前还缺少后续和有针对性的培训来提高志愿者的素质。因此,在日后的工作中,南图还应定期举行集体培训活动,更重要的是要联合各服务岗位所在部门对志愿者的工作方法、服务礼仪、心理素质等进行有针对性的专业培训。建立学习小组,让志愿者聚在一起探讨服务经验,认清工作中的问题,相互提醒鼓励共同提高服务水平。南图还要对培训工作定期进行评估考核,保证培训成果有效地运用于服务中。
3.3增设专业服务岗位,拓宽服务范围
3.公共图书馆文化志愿者服务初议 篇三
关键词:公共图书馆 志愿者 文化服务 延伸途径
中图分类号: G2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6938(2014)05-0138-03
Study on the Ways of Extending the Volunteer’s Service of the User Oriented Public Library
Abstract user oriented volunteer service is the chief component of the public library services in recent years. And also is a hotspot in academic world. The article firstly analyzes the academic research and exploratory practice of volunteer’s services in public library. Then it considers that the volunteer’s services in public library should incline to primary level users, extend the service space and promote the service level. Finally, it proposes several extending ways about volunteer’s service in public library, which including primary level users’ service, network service, living library and wisdom services etc.
Key words public library;volunteer;cultural services;extended approach
源于19世纪西方宗教慈善服务的“志愿者”经过二百余年的发展,现已扩散到全世界广泛地域、领域。我国多个行业特别是文化与教育领域也出现了不同形式、不同组织的志愿者及志愿者服务。作为以文化传播、知识组织等为立足价值之体现的图书馆行业来说,志愿者服务也成为了其服务的主要补充部分,并在当今业界构建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完善与补充作用。本文在概述与分析公共图书馆开展志愿者服务的研究现状与实践后,分析了当前我国公共图书馆开展志愿服务的误区与不足,最后提出了延伸公共图书馆志愿者服务的途径。
1 研究、实践现状及相关分析
1.1 公共图书馆开展志愿者服务的研究现状
志愿者服务因其慈善、灵活等特点,在图书馆被越来越多地使用,它也为图书馆服务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由此,我国图书馆学术界也积极开展了关于图书馆志愿者服务的相关研究。为了了解我国图书馆志愿者服务的研究现状,笔者以中国志愿者数据库为数据检索来源,以“志愿+图书馆”为主题检索词进行文献检索(检索日期:2014年9月25日),共检索得到178篇相关文献,剔除非学术研究文献,最终得到142篇。分析检索所得的研究文献,可以发现:
(1)从研究的发展历程来看,图书馆志愿者服务研究始于1996年,但直到2002年研究文献数量才开始增多,2008年开始趋于稳定,此后每年发文都在10篇以上,且研究也从本世纪初对图书馆志愿者服务的可行性、实践与总结、意义与效果等基础性探索逐渐发展到了对图书馆志愿者服务的海内外比较、实证与启示等深层次。2010年以来,研究方向开始向志愿者服务的管理机制、服务体系等方面发展,已不单局限于图书馆学范畴,管理学、经济学、社会学等其他学科知识渗透其中,如李薇提出了“金字塔式”职业化管理体系构想 [1]。
(2)从文献与文献作者的分布来看,我国图书馆志愿者服务研究的期刊文献分布于多家期刊,发表在《中国图书馆学报》、《图书情报工作》等核心期刊上的论文总数超过了全部数量的一半;除此之外,还有来自于云南大学、西南大学、河北大学等教育机构的4篇硕士论文;发文作者则比较分散,更没有形成核心研究群体。
1.2 公共图书馆开展志愿者服务的实践现状
我国的公共图书馆志愿者服务始于1996年,由福建省图书馆开创 [2]。之后,各级图书馆志愿者文化服务如如雨后春笋般纷纷开展,如上海图书馆、深圳图书馆、东莞图书馆、佛山图书馆及虎门图书馆等。这些图书馆的志愿者服务组织形式多种多样,如深圳图书馆的志愿者(义工)服务,是以组织共建的形式,与深圳市义务工作者联合会建立的合作关系,由深圳市义务工作者联合会下属的文化组负责志愿者的招募和管理工作,再由深圳图书馆对志愿者进行培训并对志愿者文化服务活动进行安排。虎门图书馆则将面向社公开招募的志愿者按学生志愿者、社会志愿者、单位或学校志愿者团队分类,按工作人员、图书管理员、礼仪人员和通讯员工作性质分工,开展“弟子规”等公益讲座、收集地方文献、派发传单、参与读书节开闭幕式等工作;利用暑假组织学生开展义务小馆员(雏鹰活动)等丰富多彩的活动;联合虎门镇宣教办、镇团委、学校及共青团志愿者等,举办捐赠图书等多项大型公益活动。
为了掌握我国公共图书馆开展志愿者服务的现状,笔者选取了能在一定程度上代表我国公共图书馆服务先进水平的31个省级图书馆,通过图书馆网站(页)调查、在线咨询、文献查阅等途径,发现以下两点:
(1)目前31个省级公共图书馆有20个图书馆公开向社会招募阅读推广、残疾人服务、公益讲座等志愿者,还有10个图书馆建有独立的志愿者网站或设立相关志愿者服务专栏;
(2)从图书馆志愿者服务的内容来看,20个省级图书馆的志愿者主要提供讲座展览、阅读推广、读者咨询、网站建设与维护、图书整理、古籍修复等工作服务。如,山东省图书馆、河北省图书馆、云南省图书馆等招募文化志愿者进行古籍普查和修复整理工作。
1.3 相关分析
通过当前我国图书馆界的志愿者服务研究与实践可以看出,图书馆界对志愿者服务普遍较为重视,目前已开展志愿者服务的公共图书馆通过这一服务不仅丰富了图书馆的公共服务内容,也提升了图书馆的整体服务质量,公共图书馆志愿者服务也成为十余年来图书馆界的一大学术研究热点,同时也是我国图书馆实践探索的方向与内容之一。目前,我国公共图书馆志愿者服务的发展出现了一些瓶颈,在原有服务基础上,其服务触角离基层用户还较远,服务空间相对狭隘,服务智慧水平也有待提升。举例来说,留守儿童、孤寡老人等弱势群体因自身和客观条件限制而无法正常、公平地享受到图书馆的各项服务,这部分群体属于图书馆基层用户,因而需要公共图书馆对其更加关注,以保证社会发展的先进文化与知识能公平的传播到更多用户手中。而图书馆因为资金及其他条件所限,无法保证自身文化与知识服务能充分满足用户需求,如果能充分发动和组织好那些来源广泛、背景丰富的志愿者,改变现有主要以阵地服务为主的志愿者服务模式,将服务向基层用户倾斜,图书馆服务体系和图书馆志愿者服务体系将更加完善。
2 公共图书馆开展志愿者服务的延伸途径
2.1 基层用户服务
文化部将2014年确定为“文化志愿服务推进年”,明确以基层城乡社区为重点,推动文化志愿服务队伍进社区、服务进社区、制度进社区,带动全社会文化志愿服务活动开展 [3]。在此思想方针的指引下,目前已有多家图书馆开始注重将图书馆服务范围延伸到农村、社区、学校、厂矿,以演出、展示、培训、讲座等形式,将空巢老人、留守妇女儿童、进城务工人员和残疾人等群体作为服务重点,或参与社区文化管理,或牵头组织社区文化活动,或积极倡议参与开展读书、捐书活动等,有针对性地开展形式多样的文化服务。图书馆志愿者或许不具备图书馆员专业信息素养和服务知识结构,但也可能在与障碍人士交流、儿童阅读推广等方面具有优势,因而如果重视志愿者及其优势,通过图书馆志愿服务将图书馆文化服务延伸到基层,将不仅延伸志愿者服务的空间,还将推动整个图书馆事业的发展。如福建省图书馆文化志愿者“故事妈妈”以推广早期阅读为主,将亲子阅读服务延伸到了社区,现已经逐渐成为一支专业的社区文化志愿服务队伍,接受社区、幼儿园以及福利机构的早期阅读指导活动预约 [4]。
2.2 网络服务
网络、通信等现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为我国公共图书馆的志愿者服务延伸提供了可能,也为图书馆志愿者服务的实现提供了便捷与支撑。其实,早在上世纪90年代,国际上的一些志愿者组织就敏锐地看到了基于网络的志愿者服务优势,并加诸实践,如加拿大VOE组织(Canada’s Volunteer Opportunities Exchange)专门提供在线或网络服务;美国的网络志愿者网站(1-800-Volunteer.org)服务范围非常广泛,涉及心理咨询、公共管理和写作交流等各个方面 [5]。我国的高校图书馆也在利用网络提供志愿者服务方面走在了中国图书馆界的前列,如清华大学图书馆、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和四川大学图书馆等借鉴耶鲁大学图书馆,组织志愿者在人人网和开心网等知名SNS网站上构建图书馆并提供相关志愿服务。相比较于高校图书馆,我国公共图书馆尽管也利用网络提供诸如志愿者在线参考咨询等网络服务,但其发展远远落后于信息技术发展的脚步,也无法满足志愿者队伍素质提升、提供服务意愿强烈且更愿意提供基于自身知识公益服务的潜在需求,因此,在图书馆利用物理空间提供志愿者服务已发展成熟、内容创新空间有限的背景下,公共图书馆需重视网络空间的图书馆志愿者服务,提供诸如知识咨询、在线培训、站点维护、数据挖掘、网络监管、数据分析等网络服务,将图书馆传统的志愿者服务空间延伸至网络空间。
2.3 真人图书馆服务
真人图书馆(Human Library)自2008年引入我国以来,已在上海交通大学图书馆等各个图书馆得到了推广与应用。随着其服务模式的探索成熟,越来越多的图书馆特别是高校图书馆都引进和采用了这种用户关注度高、阅读体验新颖、服务组织形式灵活的创新服务方式,且受到了用户的欢迎和热捧。仔细分析真人图书服务被用户喜爱的缘由,核心来自于各个领域精英的“真人图书”一方面通过自己的成就和地位吸引了广大的图书馆用户,也因其有别于传统纸质图书和新型电子图书、网络图书而受到热捧。因此,笔者认为如果公共图书馆能吸引更多的“真人图书”志愿者,开展“真人图书借阅”、“真人图书预定”等服务,将极大地扩展图书馆志愿者服务的组织形式及服务形态。
2.4 智慧服务
作为社会信息、知识存储、组织、加工和利用机构,图书馆也被誉为是人类智慧储备、传递、利用、启迪的中心[6]。越来越多的图书馆如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图书馆利用空间改造、服务升级的发展契机,建立了智慧服务中心[7],力主为用户提供的服务中贴上智慧的标签。反观我国图书馆志愿者服务,虽然也有如在线咨询、公益讲座、古籍修复与保护等工作与服务,但也主要以图书借阅、秩序维护、展览等体力类服务为主,忽视了志愿者可能拥有的丰富知识与智慧。所以,笔者以为在全社会强调知识服务、智慧服务的背景下,公共图书馆可充分借助志愿者的知识与智慧,为图书馆用户提供诸如决策参考、法律援助等服务,将图书馆传统的志愿者服务智慧水平提升一个档次。
参考文献:
[1]李薇.图书馆志愿者“金字塔式”的职业化管理体系 [J].图书馆学研究,2011,(21):45-48.
[2]徐恩元,黄黄.我国图书馆志愿者研究综述 [J].图书馆论坛,2011,(06):102-108.
[3]2014年“文化志愿服务推进年”系列活动启动 [EB/OL].[2014-06-20].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4-03/25/c_126314383.htm.
[4]市少图“故事妈妈”荣获全国大奖 [EB/OL]. [2014-06-20].http://epaper.taihainet.com/html/20131115/hxdb
476223.html.
[5]李方菁.网络志愿者群体的发展现状 [J].人民论坛,2011,(23):174-175.
[6]黄幼菲.公共智慧服务——图书馆知识服务的高级阶段 [J].情报资料工作,2012,(5):83-88.
[7]王保成,孙九胜,莫晓霞,等.支持开放、合作和交互的国家科学图书馆智慧中心服务实践 [J].图书情报工作,2013,(18):11-15.
4.公共图书馆文化志愿者服务初议 篇四
关键词:东莞;城市图书馆;公共数字文化服务体系
摘要:文章介绍了东莞在图书馆总分馆集群管理体系、数字资源平台、新媒体服务渠道等方面的建设,阐述了东莞城市图书馆公共数字文化服务体系的发展特点。
中图分类号:G258.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1588(2017)11-0095-03
在建设城市图书馆公共数字文化服务体系过程中,东莞的基本路径是以“基于Interlib图书馆集群网络管理平台”管理下的图书馆总分馆体系为基础,以新型公共电子阅览室为阵地,以东莞数字图书馆、东莞学习中心等平台资源为内容,以微信、微博和移动客户端等新媒体服务渠道为延伸,形成了市、镇(街)、村(社区)三级联动体系,实现了实体网络与虚拟环境结合发展。
1图书馆总分馆集群管理体系
在“Interlib图书馆集群网络管理平台”的技术支持下,东莞将区域内的图书馆紧密联系起来,组成职责明确、管理规范、便捷高效的图书馆联合体。
1.1“Interlib图书馆集群网络管理平台”
从国内外图书馆的发展经验中可以认识到,整合某一地区内的图书馆资源,实现服务标准化、信息资源共享化,需要有一套具有广泛适用性的业务系统作为技术支撑。因此,2002年东莞图书馆根据该地区数字文化服务的实际需求,与某公司合作研发了“Interlib图书馆集群网络管理平台”。该管理平台实现硬件、软件、文献和技术人员等多资源共享,分馆无须购买昂贵的服务器和存储器,无须配置业务系统,无须配备高级计算机技术人员,就可以实现总分馆共享数字资源,大大减少总体建设成本和日常维护经费。与单馆各自建设的模式相比,图书馆运用该平台在硬件设备、应用软件、数字资源、技术人员和日常维护等方面可节省大量资金。目前,全国已有2,300多个图书馆选用“Interlib图书馆集群网络管理平台”,范围涉及10多个省[1]。
1.224小时图书自助借阅系统
2005年9月,东莞图书馆南门外的24小时自助图书馆对读者开放。24小时自助图书馆的特点是突出“馆”的形态,在一个相对独立的区域内配备图书、书架、阅览桌椅和图书自助借还设备等。24小时自助图书馆对门禁自动控制系统、自助借还设备、图书监测系统和视频监控系统进行集成开发,实现读者身份验证、放行、借还图书和防盗等功能,从而使服务区无须人员值守,实现24小时开放服务[2]。
2007年12月,东莞第一个24小时图书馆ATM投入使用。24小时图书馆ATM借鉴银行24小时自助存取服务的理念,通过对自助借还设备、机械手自动控制等技术的集成与整合,实现将所借图书送出、将所还图书自动上架等功能。图书馆ATM兼容RFID和条形码两种自动识别技术,该设备的藏书量为500册左右,也可根据安置场所的不同将藏书量扩大至1,000册左右。
2011年,东莞市政府印发《2011年落实“文化惠民”工程实施方案》,根据文件精神,东莞在全市范围内实施“‘文化惠民’之镇(街)24小时自助图书借阅全覆盖工程”。即由市政府、镇(街)政府按比例共同投资,各镇(街)在24小时自助图书馆和图书馆ATM两种形式中任选其一开展建设,实现全市图书馆24小时自助服务点全覆盖。
1.3公共电子阅览室
公共电子阅览室是财政部、文化部于“十二五”期间重点推进项目之一。2010年,东莞成为文化部“公共电子阅览室建设计划”首批试点城市,开始了新型公共电子阅览室建设探索。2012年,东莞将“全市实现公共电子阅览室全覆盖”工程列为市政府承诺为民办理的十件实事之一,在各级政府的共同推动下,于2012年年底完成32个镇(街)和369个村(社区)公共电子阅览室的建设,并建成1个管理中心,构建起城市图书馆公共数字文化服务体系的全新模式[3]。
2数字资源平台
2005年,东莞图书馆推出了东莞数字图书馆,该平台作为图书馆网络空间服务阵地,提供OPAC、信息公告、用户个人账户管理和数据库检索等服务端口。随着个性化、多媒体化学习模式的兴起,基于传统图书馆服务模式的东莞数字图书馆已经不能满足读者需求。2011年,东莞图书馆推出东莞学习中心试用平台,探索学习中心的服务功能和学习机制。2012年,东莞将东莞学习中心项目纳入“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工程中,于2012年年底完成平台开发并正式推广使用。东莞学习中心是一个以学习者为中心、以海量资源为基础、以虚实结合学习为特色的全开放、立体化、交互式、多功能、跨终端的全民学习服务新平台。东莞学习中心不仅有150万种电子图书、1万种电子期刊、2,800万篇论文、1万部视频资源和2,000门网络课程,还依托超星数字图书馆,使用户可以免费观看143,877集视频,这些视频是邀请全国6,525位名师拍摄而成的。资源内容涵盖了学前教育、学校教育和职业教育等诸多方面。用户可以通过学习中心网站、东莞移动图书馆和东莞“U互?印备咔宓缡幼?栏进行线上学习。
东莞图书馆还在图书馆二楼建立了可提供培训、交流、展示、体验为一体的实体东莞学习中心学习空间。该学习空间设有移动阅读区、数字展示体验区、数字教室和演播室,定期举办公益课堂培训、声光色影读经典和书影沙龙等一系列学习活动,并向读者提供研讨室、录音室免费使用服务。该学习空间还通过与全市公共电子阅览室进行资源整合,逐步拓展学习空间的服务项目,为市民免费提供学习资源。
3新媒体服务渠道
在全国各地积极打造“智慧城市”“无线城市”的热潮下,东莞高度重视图书馆公共数字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积极引入新媒体传播渠道,实现智能化服务。
3.1网站群建设
东莞图书馆在研发“Interlib图书馆集群网络管理平台”的同时,也启动了东莞数字图书馆的研发工作。东莞图书馆于2005年正式投入使用东莞数字图书馆,跨出了数字领域服务的重要一步,以东莞数字图书馆为依托,陆续完成了系列化的网站群建设,主要网站有东莞数字图书馆、东莞少年儿童图书馆、东莞学习中心、东莞漫画图书馆和家庭藏书网[4]。
3.2移动客户端
2014年,东莞图书馆推出了东莞移动图书馆的移动客户端。它整合了东莞图书馆的馆藏数字资源、线上线下服务和活动信息,可以为用户提供个性化定制新闻、多媒体学习和数字阅读等服务。它的功能有馆藏书目查询、馆情公告、阅读学习、读者服务和馆址导航等,支持用户进行个人账号管理,包括预约、续借图书等。目前,东莞移动图书馆的移动客户端共设有Android、iOS、WAP三种使用版本。
3.3微博、微信
东莞图书馆微博、微信公众号可向广大市民提供图书馆的最新服务资讯,信息包括讲座活动预告、公益展览信息、馆藏数字资源推荐、新书导读和图书流动车服务安排等。
3.4数字账号服务
读者登录东莞图书馆网站就可以免费申请东莞数字图书馆使用账号,利用该账号可以免费使用东莞数字图书馆和东莞学习中心的海量数字资源,如:查询论文、听音乐、看电影和听讲座等。
4发展特点
4.1虚实结合的集群化网络管理
东莞建立了扁平式的市、镇(街)、村(社区)三级总分馆集群网络,利用数字图书馆、东莞学习中心等平台,从纸本书籍总分馆通借通还逐步拓展为数字文化资源共建共享。总馆(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市支中心)是主干,社区、街道图书馆(室)是系统分支,形成了多层级图书馆循环流通系统。基层馆(室)虽然规模小,但其丰富的数字资源和先进的网络技术可以使图书馆服务惠及到城市的每一个角落,保证整个系统畅通运行。
4.2科技与文化的融合
先进的技术设备作为现代图书馆的重要构成要素,不仅是图书馆开展工作的重要工具,也直接影响图书馆的资源建设、工作内容、服务方式和服务水平。科技与文化的融合不仅体现在东莞地区图书馆的业务管理平台上,图书馆推出的Web OPAC、自助图书馆和东莞学习中心等服务平台也展示了科技所带来的便利与高效。因此,现代技术对于构建东莞地区图书馆现代网络服务新形态起到了重要作用。现代技术不仅为区域图书馆协同发展提供了硬件和软件基础,也延伸了图书馆的服务方式。从长远来看,现代技术不仅是推动图书馆发展的工具,也为图书馆服务冲破现有行政体制的制约提供了重要路径。
4.3注重成本效益
东莞在构建图书馆公共数字文化服务体系时,注重追求成本效益,以有限的资源和投入取得最大化的经济、社会效益。例如:由于东莞图书馆采取了“Interlib图书馆集群网络管理平台”,使得各个成员馆之间实现业务管理自动化、地区联合编目和文献资源共享。该管理平台既降低了成员馆的运行成本,又使基层图书馆在硬件、软件、资源、人员和日常维护等方面节省了大量的资金。东莞还建立了市域公共电子阅览室的云服务管理中心,实现对基层公共电子阅览室的统一管理和技术支持。
4.4政府与图书馆实现互动
公共图书馆事业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的支持。东莞建立了总馆、镇级分馆和社区图书馆三级图书馆结构。总馆拥有较为充足的财政支持,镇级分馆和社区图书馆由于分布较为分散,需要各级政府的有力支持。在经费保障方面,东莞市政府每年设立200万元的图书馆之城建设专项资金,培育和支持总分馆的重点项目和品牌项目,改善和提升欠发达镇、社区的基础建设,促进全市图书馆事业统筹、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在政策保障方面,东莞市委、市政府先后下发了《东莞地区图书馆总分馆制实施方案》《东莞市建设图书馆之城实施方案》等文件,对图书馆之城建设做出整体部署和具体安排。东莞市图书馆界树立了协同发展目标,建立了有效的激励机制,采取措施进行绩效评估考核。图书馆公共数字文化服务工作的开展不仅有利于提高市民素质,也有利于提高政府的绩效评估。如:图书馆推出“政府信息公开查阅点”“建设政协委员学习网”和图书馆微博微信等服务,不仅满足了广大市民的信息需求,也提升了政府的工作绩效。
4.5资源整合与联动
东莞推出的“Interlib图书馆集群网络管理平台”使得不同地区图书馆可以相互联系,使各馆资源可以很好地流通并得到有效利用。?|莞利用总分馆统一的业务平台,同时建立相应的运行管理机制,对各级图书馆的文献信息资源、人力资源、设备资源进行有效整合,将各级图书馆组合成统一服务的整体。在文献信息资源整合方面,东莞图书馆将基本业务数据整合到统一平台中,建立Web OPAC实现一站式检索。在人力资源整合方面,总馆发挥人力资源优势,负责对分馆技术人员进行培训,开展联合参考咨询服务。在设备资源整合方面,自助图书馆、公共电子阅览室等实现设施共建、资源共享。
4.6细分用户的多渠道服务方式
时代的发展要求图书馆以读者为中心,以读者需求为导向,细分读者群体,为读者提供个性化服务。东莞建立了一系列个性化图书馆公共数字文化服务项目,以期满足不同层次读者的阅读需求,如:针对儿童的东莞少年儿童图书馆网站、儿童电子服务区,针对青少年的漫画图书馆网站、新型公共电子阅览室,针对成年人的自助上网服务区、东莞学习中心等。
东莞图书馆利用电视、电台、网站、电子邮箱、QQ、手机短信、微信和APP客户端等数字手段,宣传推广图书馆的资源和活动,形成了与实体阵地宣传相结合的立体宣传阵势,增强了宣传推送效果。
5结语
东莞通过完善图书馆总分馆集群管理体系、数字资源平台建设,丰富新媒体服务渠道,形成了具有虚实结合、科技融合文化、成本效益明显、上下联动等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城市图书馆公共数字文化服务体系,为“互联网+”环境下公共图书馆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
参考文献:
5.公共法律服务志愿者管理办法 篇五
(试行)
为动员和组织社会各界热心法律工作的志愿者参与全市公共法律服务工作,规范志愿者行为,推动公共法律服务事业的健康发展,根据《关于加快推进舟山市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舟司发„2015‟8号)文件要求,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公共法律服务志愿者是指具备一定的法律专业、基层工作知识和能力,经政府司法行政部门(市司法局)审核批准,自愿无偿为社会群众提供法治宣传、法律援助、社区矫正、安置帮教、人民调解、强制隔离戒毒等公益性法律服务的人员。
第二条 公共法律服务志愿者的职责是在司法行政部门(市司法局)的指导下,依照本办法开展公共法律志愿服务活动,依法维护社会公平和正义,保障“法治新区”建设顺利推进。
第二章 志愿者条件
第三条 申请担任公共法律服务志愿者应当首先具备下列条件:
(一)热心于公共法律服务事业,有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和奉献精神;
(二)品行良好,责任心强;
(三)具备与所参与的公共法律服务志愿服务项目及活动相适应的专业知识和能力;
(四)具有一定的法律知识,身体健康,年龄一般在20-65岁之间;
(五)具有舟山市户籍或者在舟山市居住。
第四条 申请从事法律援助志愿者的,除满足第三条以外,还应同时满足以下条件之一:
(一)社会执业律师和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
(二)公、检、法、司等政法机关曾从事法律业务的现职人员和离退休人员;
(三)从事法学教育、法学研究工作的现职人员和离退休人员,以及法律专业在校学生;
(四)具有法律大专以上学历,在工会、共青团、妇联、残联、老龄委等政府部门专职从事法律维权工作的人员;
(五)适合从事法律援助志愿服务的其他人员。第五条 申请从事人民调解志愿者的,除满足第三条以外,还应同时满足以下条件之一:
(一)具有一定的基层工作经验;
(二)政法机关、行政执法部门、教育机构、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中具有一定法律知识的现职人员和离退休人员;
(三)适合从事人民调解志愿服务的其他人员。第六条 申请从事强制隔离戒毒、社区矫正、安置帮教志愿者的,除满足第三条以外,还应满足以下条件之一:
(一)在职或退休的政法系统干部、国家公务员、群团部门干部;
(二)在职或退休的教师、社会学、心理学、医学专业人士、法律服务工作者;
(三)大专院校高年级学生;
(四)社区、村(居)委会干部、居民;
(五)企业、社会组织、社会团体的法人或负责人;
(六)其他热心强制隔离戒毒、社区矫正、安置帮教工作的人士。
第三章 志愿者服务范围
第七条 公共法律服务志愿者的服务范围:
(一)在法治宣传、法律援助、人民调解、强制隔离戒毒、社区矫正、安置帮教等工作法律、法规、政策允许的前提下开展志愿服务工作;
(二)司法行政部门(市司法局)公开公布并获授权参与的各类志愿服务活动内容;
(四)依据有关法律法规规定,应志愿者或受服务人的申请,经过司法行政部门同意的公益法律服务活动;
(五)其它由司法行政部门(市司法局)认可或分配的有关志愿服务活动。
第四章 志愿者的准入和退出 第八条 申请人在“舟山新区公共法律服务网”上“我要入”专栏在线提交申请,或向司法行政部门、辖区所在公共法律服务机构提交纸质申请,经舟山市司法局审核同意,统一发放公共法律服务志愿者服务编号和在线网络账号进行授权。
第九条 申请公共法律服务志愿者的应提交下列材料:
(一)通过网上在线或纸质递交等方式完成愿者申请表填写;
(二)其他各类法律服务志愿者应具有的申请材料。第十条 公共法律服务志愿者由司法行政部门管理,司法行政部门应当建立志愿者花名册,并报相关部门备案。
第十一条 公共法律服务志愿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取消志愿服务资格:
(一)3次以上无理由拒不履行司法行政部门分配的法律服务义务的;
(二)两年内未参加1次志愿服务活动的;
(三)提供志愿服务过程中存在向受服务人收取费用或财物等与公益性服务性质相违背的行为;
(四)有违法或严重不道德行为经举报查证属实的;
(五)离开户籍所在地一年以上的;
(六)申请退出的;
(七)有其他不适合担任公共法律服务志愿者情形的。
第五章 志愿者权利与义务
第十二条 公共法律服务志愿者享有以下权利:
(一)优先获得公共法律服务机构提供的公共法律服务、媒体宣传和信息资料;
(二)获得相关的业务指导和培训的权利;
(三)对于服务对象不合作的,可以申请公共法律服务机构批准终止服务;
(四)要求委托机构帮助协调解决志愿服务活动中遇到的问题和实际困难;
(五)对公共法律志愿服务工作提出建议和意见;
(六)有加入或退出公共法律服务志愿者队伍的权利;
(七)相关法律、法规赋予的其他权利; 第十三条 公共法律服务志愿者应履行以下义务:
(一)接受公共法律服务机构指派,履行服务承诺,完成公共法律服务事项;
(二)恪守职业道德,遵守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纪律,自觉维护公共法律服务志愿者形象;
(三)及时向服务对象和委托机构报告服务事项的进展情况;
(四)接受指派后无正当理由不得拒绝、拖延或中止公共法律服务事项;
(五)负责提供公共法律服务,不得以公共法律服务名义从事任何以赢利为目的或者违背社会公德的活动;
(六)不得向受服务人收取任何报酬或财物;
(七)妥善保管公共法律服务机构所提供的可利用资源,不得利用公共法律服务名义进行其他有损公共法律服务机构声誉的活动;
(八)不得泄露当事人的隐私和商业秘密;
(九)履行法治宣传、法律援助、人民调解、强制隔离戒毒、社区矫正、安置帮教等相关法律法规规定的与志愿服务有关的其他义务。
第六章 志愿者组织管理
第十四条 对于表现优异的志愿者,经司法行政部门核查后,法律志愿者根据参加志愿活动的时间长短,可评为五类星级志愿者,服务时间累积计算每五年清零一次。相关部门将根据星级评定结果,适时对表现突出的志愿者进行表彰,给予公交打折卡等市政公共服务优惠奖励。
第十五条 星级志愿者标准划分方式及奖励内容:
(一)一星级志愿者:服务时数累计达到二十小时以上(含二十小时);
(二)二星级志愿者:服务时数累计达到四十小时以上(含四十小时);
(三)三星级志愿者:服务时数累计达到六十小时以上(含六十小时);
(四)银星志愿者:服务时数累计达到一百小时以上(含一百小时);
(五)金星志愿者:服务时数累计达到两百小时以上(含两百小时)。
第七章 组织管理
第十六条 市、县(区)两级公共法律服务机构组织积极开展公共法律服务志愿者的招募和服务活动。
市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对提供良好服务、表现出色的公共法律服务志愿者,给予相应奖励。对不履行志愿服务承诺,或者因其个人行为对公共法律服务机构和公共法律服务工作造成严重不良影响的,将视具体情况采取提醒、教育或者取消其志愿者资格的措施。
6.青年志愿者图书馆服务策划方案 篇六
一、总体要求
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根本,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宣传与实践活动,充分展示本区志愿服务工作的新发展,不断形成和巩固全社会关心、支持和参与志愿服务的良好氛围,让“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深入人心,推动形成志愿服务人人愿为、时时能为、处处可为的生动局面。
二、活动安排
(一)开展大型现场主题活动。区文明委将于12月5日在公园举办12.5国际志愿者日大型现场志愿服务活动,安排专业化志愿服务团队现场开展便民服务。
(二)继续开展“邻里守望”、党员志愿服务等专项活动。各志愿服务团队要在12月5日前后,继续开展“邻里守望”、党员志愿服务等各类专项志愿服务活动,建设安全文明的校园环境。
(三)继续开展便民利民志愿服务活动。各志愿服务团队要组织有专业技能的志愿者,深入社区、小区、为群众开展法律援助、就业指导、文化辅助、医疗保健、电器维修、护绿保洁以及理发、织补等多样化、专业化、便民化的志愿服务,不断提高服务水平,方便群众生活。
三、工作要求
(一)高度重视,加强领导。各单位要切实加强领导,早启动、早策划、结合实际、制定具体细致的方案。要精心组织、抓好落实,确保活动取得成效。
(二)求真务实,形成长效。各单位要从自身实际情况和广大群众实际需求出发,策划好、开展好“12.5”志愿服务各项活动,做到有计划,有落实、有成效。要组织动员党团员积极参与各类志愿服务,并通过党团员志愿者的身体力行,在广大群众中形成良好示范效应,推动志愿服务工作的深入开展。
(三)宣传典型,展示优秀志愿者风采。进一步宣传和普及志愿服务的理念和精神。要宣传好文明单位进社区开展“邻里守望”志愿服务及党员参与志愿服务的示范作用中涌现的优秀志愿者和先进事迹,利用新闻媒体的力量,宣传典型,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
(四)各单位要及时上报活动方案和信息。各单位须于11月29日(周三)下班前将活动项目表发至宣传科邮箱,并将活动开展情况及时上报。
7.公共图书馆文化志愿者服务初议 篇七
志愿者服务作为一种以自愿且不计报酬的社会公益行为, 在参与社会活动、促进社会进步、构建和谐社会中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志愿者成为现代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一股巨大的人力资源, 志愿者队伍的发展对于改善居民的生活质量, 提高市民的素质, 促进社会融合具有巨大意义。随着志愿者队伍的日益壮大、志愿服务体系的不断完善和志愿者活动的广泛开展, 志愿者在本市公共文化领域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对于推动本市的文化建设, 提高城市文明程度和市民文化素质构建和谐社会有着重要的意义。结合学校切实情况, 在学生工作中如何结合学生的个体情况, 了解他们, 推广青年志愿者活动, 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确立其与未来发展相适应的社会能力, 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公民意识和劳动价值观, 可以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 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任务, 也为城市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增砖加瓦。
二、案例概述
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计算机与通信工程学院以大学生志愿者组织为依托以院志愿者部为平台, 构建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一年来, 通过广大志愿者的共同努力, 在院领导的支持下, 志愿者部共组织支援者参与志愿服务23次, 服务总时长达247小时。在实践中, 我们建立起了“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彩色粉笔支教组织”, 参与了支教、环保、敬老等活动, 成为我校志愿者的先锋队伍。其中, 以“彩色粉笔组织”为主的支教实践活动尤其具有教育意义, 为社会服务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三、案例分析
1.理论依据
公民意识是指公民个人对自己在国家中地位的自我认识, 它围绕公民的权利与义务关系反映公民对待个人与国家、个人与社会、个人与他人之间的道德观念、价值取向、行为规范等等。它强调的是人在社会生活中的责任意识、公德意识、民主意识等基本道德意识。大学生作为特殊的社会群体, 在中小学教育中已经掌握和学习到了一定的理论知识, 但是在个人责任意识、对社会的奉献意识和对其他社会成员的公德意识方面欠缺具体的认识, 其主要原因就在于其缺乏参与社会, 进行社会实践, 了解社会、了解民情的机会。通过活动为学生增长了见识, 也为社会公共事业增砖加瓦。
2.组织形式
(1) 通过问卷调查, 在大学生中搜集其对于劳动、个人价值、公民意识等方面的资料, 并向其征集实践活动的方式、地点等, 然后综合分析其心理特点, 初步确定活动形式。
(2) 结合上述问卷中所反应出的大学生思想状态, 联系社会热点问题, 确定活动主题。
(3) 利用走访调查、网络搜索等方式确定实践活动的地点。
(4) 组织学生进行实践活动。
(5) 收集来自于实践地的信息反馈、组织学生进行座谈、撰写实践心得, 总结活动成果, 以确定今后活动目标。
3.活动内容
(1) 深入农村, 实地考察希望小学。
通过走访调查、问卷调查以及网络搜索等方式, 我们确定以九门口希望小学为服务对象。在实地考察过程中, 我们看到了九门口希望小学的艰苦环境, 以及孩子们对知识的渴望。当看到一双双饱含对知识渴望的眼睛时, 我们决定对他们进行长期帮扶活动。
(2) 开展支教活动, 落实帮扶计划。
在确定地点之后, 我们确立了以给学生授课为主、以联系社会各界力量进行帮扶的支教方案, 并开始着手准备。在不到两学期的时间里, 以“彩色粉笔”爱心支教组织名义先后进行了5次支教活动, 分别教授了体育、音乐、美术、社科等课程。同时通过与孩子们一起做游戏, 拉近距离, 深切了解了他们对支教活动的内心感受。
(3) 筹集活动资金, 延续支教活动。
为了能够长期对九门口希望小学支教, 完成帮扶计划, 我们通过在校内外收集废品、呼吁社会爱心人士等方式来筹集我们的活动资金。同时, 定期在市中心等地进行宣传, 呼吁爱心人士捐赠书刊。至今, 已筹集教育帮扶活动资金5512.7元, 书籍213本。
(4) 广泛宣传, 吸引各大媒体关注。
在对小学支教期间, 我们得到了秦皇岛市电视台、秦皇岛日报、长城网等媒体的跟踪报道。同时, 在太平洋保险公司庆典活动上, 受邀前去宣读活动倡议, 吸引社会各界关注, 呼吁更多的爱心人士去帮助希望小学。
(5) 爱心支教, 永不停歇。
我们的支教活动, 得到了很多爱心人士的关注, 同时, 来自台湾的林珍珠老师捐赠了2000元的活动资金, 以表示对我们的支持, 支教活动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4.活动成效
通过参与以支教活动为主的大学生志愿者活动, 很多学生都收获颇丰。首先, 通过小组活动, 学生们学会了相互合作, 形成了一定的合作意识。在为小学生授课和进行志愿者服务的过程中, 学生们建立了为他人服务的理念, 逐渐学会了同社会其他成员进行良性互动。其次, 通过具体活动, 学生们的价值观和人生观逐渐发生了变化。很多以自我为中心的学生, 找到了自己在社会中的位置, 意识到了为他人服务的重要性, 并且从这一过程中得到了满足感。
四、经验与启示
实践活动是思想道德品质形成和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人的道德品质只有在实践中才能体现, 只有在生活中才能得到培育和发展。社会实践活动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发挥了他们的主体性, 鼓励他们积极地、创造性地从事自己的活动, 参与社会实践, 使之在社会实践中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 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在自己的生活世界形成促进自身发展, 同时也满足社会道德的需求。通过社会实践大学生了解作为一名社会成员应该具备的责任意识与公民意识, 并且在实践中服务社会, 为社会公共事业服务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摘要:大学生青年志愿者活动是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和社会实践的有机组成部分, 多年来我校以提高大学生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为指导思想, 结合我校学生的特点, 开展了丰富多彩的青年志愿者活动, 产生了一定的社会影响力, 有效地支持了公共文化服务建设。
关键词:大学生,青年志愿者,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参考文献
[1]刘妍君, 李昀.理工科新生大学适应性调查及其教育[J].高校辅导员学刊, 2011, (04) .
[2]邱淑岩, 岳道刚.教育孩子应在不经意间[J].基础教育, 2005, (02) .
[3]王蕾.爱的力量[J].基础教育, 2005, (11) .
[4]张颖, 宋翌铎.在创先争优中加强高校学生党员教育的几点思考[J].华章, 2011, (13) .
8.公共图书馆文化志愿者服务初议 篇八
关键词: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县级公共图书馆发展研究
中图分类号: G258.22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6938(2010)01-0124-03
The Function of County Public Library in Cultural Service
Wang Yan(Huating Library, Huating, Gansu, 744100)
Abstract: County public library is one of the main units in providing cultural services for people. By getting funds through various resources and developing main-branch library system, county libraries can provide service to communities and the vulnerable. But attention should be paid to new technologies,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nd cooperation.
Key words: public cultural service system; county public library; development study
CLC number: G258.22Document code: AArticle ID: 1003-6938(2010)01-0124-03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我国政府面临着越来越多的问题与挑战。原有的公共文化供给模式已不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由此,中央提出了构建结构合理、发展均衡、网络健全、服务优质、惠及全民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1 ]开展公共文化服务、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成为当前我国文化建设与服务中的一个热点问题。国内学者也在短短几年间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相关概念、构建主体、公共文化财政及投入机制、运行机制创新、文化法律法规、绩效管理与评估、农村(及弱势群体)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等问题进行了梳理和探讨。本文在阐释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内涵的基础上,重点论述了县级图书馆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关系、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下的县级图书馆作用体现及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构建下的县级公共图书馆发展模式,并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构建下的县级公共图书馆发展提出了一些需要注意的技术应用、可持续发展、交流与合作等问题。
1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内涵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概念是我国在2004年以后逐步提出的,之前我们国家一直把文化领域称为文化事业(2000年前)、文化产业和公益性文化事业(2000年“十一五”规划)。在涵义上,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体现了政府职能转向提供公共服务的趋势,是公益性文化事业概念的变身,虽然两者基本内容是相同的,但相比公益性文化事业是计划经济的产物背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则是在政府引入市场机制的同时主导的借用一些市场化的成功做法提供主要文化服务,以社会效益为根本目标,实现途径和服务主体逐渐走向多元化,包括民营企业、社会团体等,都参与了公共文化产品的提供。具有公益性、均等性、基本性、便利性、文化性、益智性等特点。[2 ]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以满足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发展需要、提高全民文化素质、提高全社会精神文明程度为目的,保证全体民众享受到基本的精神文化产品(服务),保障人民群众最基本的文化权益,为民族文化的传承、保护提供保障。从内容来看,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公共文化资源的保护,包括各类物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古籍的整理等;二是公共文化资源的创新。这主要由哲学社会科学来提供;三是满足公众的基本文化需求,尤其是要满足弱势群体和落后地区的文化需求;从体系组成上看,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主要包括先进文化理论研究服务体系、文艺精品创作服务体系、文化知识传授服务体系、文化传播服务体系、文化娱乐服务体系、文化传承服务体系、农村文化服务体系等七个方面。[3 ]
目前,我国要在有限的财力下生产数量更多质量更高的公共文化产品(服务),就必须构建一个全社会办文化的良性机制,由社会各个方面组成一个多元化、社会化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一个合理的、科学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主体应该由政府、文化事业单位、非政府组织与企业四个方面组成。在各公共文化服务的主体中,政府的文化行政机构为公共文化部门,是公共文化服务的核心主体,是公共文化服务的组织者、监督者;文化事业单位、非政府组织、企业是公共文化产品(服务)的生产部门,是产品的提供者、实施者。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前者经常以委托者的面目出现,后者则以受委托者、代理者的身份出现。其中,既是公共文化服务中坚力量、又是公共文化产品(服务)主要生产者的文化事业单位,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最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也是我们国家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所独有的、在主体构成上不同于西方国家的最大特色。到目前为止,仅文化部系统的文化事业机构就有约5万个,从业人员50余万人,这其中被明确确认为是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的文化馆、站即占了4万多个。在构建新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时,文化事业单位仍将承担大量的公共文化管理和公共文化服务职能。[4 ]
2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的县级图书馆
2.1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与县级公共图书馆
文化事业单位是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最不可或缺的一大主体,而县级图书馆则是这一大主体的基石与重要组成部分,它与县级文化馆、博物馆、美术馆、集镇文化广场、公园、文化中心、工人文化宫、青少年宫以及影剧院、乡镇文化站等构成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基础设施体系,是实现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层建设的物质保障。实现“县有文化馆、图书馆,乡镇有文化站,村有文化室”的目标,是公共文化建设的基础性任务。[5 ]公共文化场所是群众接受公共文化服务最基本的场所,只有形成一个以公有文化设施为主导,社会团体、民办文化设施作补充的,遍及农村集镇,合理布局、公平准入的公共文化设施网络,才能实现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目的。
2.2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构建下的县级图书馆作用体现
就县级图书馆个体来说,虽然其具有规模较小等局限性特点,但同时如果将其置于整个公共图书馆系统来讲,县级公共图书馆由于其服务对象是县级城市居民并延伸及其周边农村地区,资金来源有政府投资、基金会投资、企业投资及居民捐助等方式,具有服务对象多、影响范围广、分布局域广、经费来源广等特点,成为我国整个公共图书馆系统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因此,在构建完善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当中,县级图书馆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并将起着重要的作用。成为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基石,党中央、国务院特别强调加强对县级公共图书馆这个薄弱环节的建设,国家对县级公共图书馆的建设投入也正在加大。笔者以为,县级公共图书馆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的地位与作用,可以从县级图书馆覆盖基层等优势等体现出来。
(1)覆盖基层。县级公共图书馆作为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的一部分,虽然处于县级城市,但其数量最多,与广大的县级城市居民及周边的农民公众直接发生联系,满足人们学习、生活、娱乐的基本需要,是最易达到全民的公共图书馆的一种服务模式。
(2)服务公益性。公共图书馆是普及群众文化的重要阵地,是提高公民素质的一种“平台”,属于公共物品。面向全民开放、免费为全民所利用的特点决定了公共图书馆是满足公民文化权利、支持终身学习的有效方式。作为公共图书馆一部分的县级图书馆也不例外。
(3)服务弱势群体。县级公共图书馆的服务对象主要是生活在县级城市的民众,包括广大偏远贫困地区的农村群众,经济相对落后,信息交流渠道少,存在广大的经济或信息获取上的弱势群体,县级图书馆对帮助当地民众获取知识摆脱贫穷具有重要作用。
2.3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构建下的县级公共图书馆发展模式
在全社会构建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下,县级图书馆应该抓住这个机遇,创新观念,延伸服务,改变原来“等,靠,要”的观念,改变看门守摊、借借还还、重藏轻用、不讲实效、落伍的封闭管理、被动与单项服务的落后办馆模式,利用多种先进的发展服务模式,促进县级图书馆的发展。
(1)总分馆模式。总分馆制是西方发达国家图书馆网络的建设模式,在不改变原有图书馆体系行政隶属及人事和财政关系的情况下,总馆负责全区域内文献资源的采购、编目、分类、标引、加工,同时指导和协调读者服务工作;分馆专事各种读者服务工作;总分馆之间实行通借通还,共同为读者服务。这种图书馆发展模式的优点是它能充分发挥公共图书馆作为中心馆的辐射作用,在资金、人员、文献等方面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并形成一定规模的图书馆网络。目前,在我国东部经济较发达地区的城市图书馆已经建设成了成功的总分馆模式,因而县级图书馆的总分馆构建可以充分的利用这些成熟的先进理论与经验,一方面开展与上级馆、省馆的总分馆管理模式,另一方面开展与社区图书馆、乡镇图书馆、中小学图书馆、单位(公司)图书馆、农村图书馆(站)的总分馆管理模式,将县级图书馆的服务延伸到基层、社区、乡镇乃至农村地区。
(2)中心图书馆模式。县级图书馆不仅需要为县城民众服务,其服务还需要延伸到乡镇与农村,通过送书下乡、送服务下乡等服务,成为基层百姓文化服务中心站。县级图书馆可以采取流动服务车的形式为社区或农村地区的人们提供图书借阅、信息咨询等服务,使图书馆把固定服务和流通服务很好地结合在一起,进而将县级图书馆之间、县级图书馆与基层图书馆之间通过流通服务车互通有无,发挥所藏图书信息资源的最大功能与流通。
(3)依托学校图书馆发展模式。农村中小学点多面广,地理位置相对集中,县级图书馆可以联和这些学校图书馆对村民开放。在学校内建立图书馆服务于广大师生和周围地区的普通村民,行使乡村图书馆的职能。一些非政府组织与中国基层图书馆事业建设就采取了这样的模式。如:美国青树教育基金的“中国青树乡村图书馆中心”成立的“中国青树图书馆服务中心”,其目的是为边远贫困地区学校设立为学生服务、同时又面向社区开放的乡村中学图书馆。[6 ]
(4)多方资金共建模式。县级图书馆在发展中除向政府申请资金投资外,还应注意吸纳多方资金,拓宽资金来源渠道。其实,图书馆一直是慈善基金事业资助的重点领域之一,图书馆基金会就是专门资助图书馆项目的,如:健华图书馆联盟、中国青树乡村图书馆服务中心、盖茨基金会“全球图书馆项目”、海外中国教育基金会的图书项目、滋根基金会的图书室项目等;一些海外华侨、港澳台企业家、慈善人士等个人捐赠资助也是基层图书馆发展的重要资金来源部分,如旅缅华侨为振兴家乡文化而兴建的被称为“乡村第一图书馆”的云南省腾冲县和顺乡图书馆;[7 ]此外,与企事业团体、个人联合开办单位(公司)或个人图书馆,面向社会开放的图书馆,也应是县级图书馆发展中需要的尝试。
3结语
公共图书馆体系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石的县级图书馆在新时期的发展,其实就是吸纳基金会、个人募捐及企事业单位等多方资金,整合或联和当地的图书(馆)、信息资源,并将这些资源的作用最大化发挥利用,更多建设能够开放且有可持续发展的图书馆,面向县级城市、乡镇乃至农村地区的公众提供服务,进而构建完善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但在发展建设中,县级图书馆应该注意:(1)注意对新技术的利用。Web2.0技术、云计算等技术的发展与兴起为图书馆的信息化服务发展提供了足够的技术支持,县级图书馆应该利用这些先进的技术,开展书目推送、短信通知等现代化信息服务手段,提高图书馆的服务水平;(2)注重可持续发展。以前,我国好多地区出现了图书馆红红火火开办、平平淡淡维持、冷冷清清收场的尴尬局面。[8 ]县级图书馆在发展中可通过制度保障、协议约定等多种方式来解决这个问题;(3)加强交流与合作。县级图书馆特别是欠发达地区县级图书馆需要抓住一切交流沟通的机会,学习成功的服务理念与经验,探索自己的发展道路。同时还应注意与其它馆的合作,加快自己的发展步伐;(4)注意与共享工程的合作与利用。共享工程、农家书屋的建设传播了科普知识,丰富了文化生活,受到了广大群众的普遍欢迎。县级图书馆需要把共享工程与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农家书屋和现代远程教育等结合起来,推动文化资源进乡入村,共享文化发展成果,促进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1]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四年历程[EB/OL].[2009-08-20].http://www.humanrights-china.org/cn/zt/xwgzrd/2008/wh/t20080201_320523.htm.
[2]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的区别[EB/OL].[2009-08-20].http://syl1890.blog.hexun.com/22996514_d.html.
[3]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发展社会注意先进文化[EB/OL].[2009-08-20].http://big5.china.com.cn/chinese/zhu
anti/jdty37/1092399.htm.
[4]略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构建[EB/OL]. [2009-08-20].http://www.ccmedu.com/bbs4_4573.html.
[5]全力构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EB/OL].[2009-08-20].http://www.china.com.cn/xxsb/txt/2006-10/08/content
_7221501.htm.
[6]王素芳.农村图书馆建设中非政府组织活动的调查与研究[J].图书馆杂志,2006,(10):33-39.
[7]中国第一乡村图书馆散记[EB/OL].[2009-08-20].http://www.news365.com.cn/wxpd/ds/rdjj/t20040610_95490.htm.
[8]纪文杰等.民办基层图书馆(室)发展探析[J].图书馆建设,2005,(3):95-97.
9.图书馆志愿者服务队换届竞选稿 篇九
大家晚上好,我是自秘书部的xxx,很荣幸能够站在这个竞选的演讲台上。华盛顿说过:“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我自认为以我目前的能力,对于“将军”我是不敢染指了,但还是想在队里面谋个一官半职,所以就奔着秘书部部长这一职位试试,更重要的是能够挑战一下自己。
进入服务队将近两个月,虽然参加的活动并不算很多,但收获还是不少的。除了能够按量保质勤勤恳恳地完成日常份内之事外,我还学会了如何写策划、制表格,懂得了怎样待人接物、为人处事,知道了如何奉献自己、服务他人……也进一步提高了自己某些方面的能力与素质,不失为大学生活里的.一大收获。
我竞选秘书部部长这一职位,也算是我敢于挑战自己、勇于进取、积极向上的一种体现,也希望这个职务能让我更加严于律己,能有更大的空间去开拓发挥自身能力,为队里做出更多更大的贡献!
10.图书馆志愿服务策划书 篇十
一 活动背景:
为了弘扬志愿服务精神,激发更多的学生参与到志愿服务的活动中来,使得志愿服务成为一个具有广泛影响和校园动员力的亮点。我们信息工程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要组织一次志愿服务图书馆的活动。
二 活动目的:
此活动是为了培养志愿者们的服务热情和对志愿工作的态度,体验图书馆工作人员的辛苦,从而使他们能自觉遵守图书馆的有关规定,懂得珍惜图书馆工作人员的劳动成果,同时把爱心传递给周围的人,影响并带动更多的人奉献爱心,让志愿者们体会生活的不易,更好的充实自己。
三 活动简介:
我院青年志愿者协会定于月日去我校图书馆进行一次图书馆志愿活动,主要是帮助图书管理员整理图书馆藏书,打扫图书馆卫生,并借助此活动向在图书馆学习和借书的同学宣传在图书馆要爱护书籍、保护图书馆清洁卫生和保持图书馆安静氛围。
四 活动主题:从身边做起关爱“精神家园”
五 活动时间:
六 组织参与人员:信息工程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全体干事
七 活动过程:
1.前期准备:(1)青协人员召开会议,协商活动内容和活动进
程,明确分工,将人员分组,确定相应的负责人。并商量活动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同时确定出应对策略。(2)联系校图书馆相关负责人,协商此次志愿者活动的相关事宜,双方就活动的时间、地点达成一致意见。(3)制作宣传保持图书馆清洁卫生和安静氛围的宣传板,并准备好打扫图书馆的相应工具。活动现场:(1)月日上午八点整所有志愿者到达图书馆门口集合。负责人查点小组人员并确定所有工具准备就位。负责人和图书馆管理人员接洽并做好入管服务前的准备(2)各个小组按序轻声进入图书馆,按照既定分工,开始志愿者服务工作:第一组负责整理书架上的书籍,第二组负责打扫图书馆三楼的卫生,并擦拭书架上的灰尘,第三组负责向在图书馆自习和借书的同学发放宣传单,使同学们能够文明借书和自习.(3)服务完成,各个小组收集好各自的工具,负责人和图书馆管理人员打好招呼,全体参与活动人员在图书馆前合影留念。后期总结:(1)各个小组上交活动心得和相关照片,由秘书部汇总之后写出活动总结,上交学院相关部门。(2)将活动中出现的问题和活动中涌现的先进事迹进行共享,使得大家共同进步。(3)宣传部负责写一篇新闻稿,以扩大班级在全校的影响力。
八 活动应注意的问题:
1在活动前应做好严格的分工,使得每个人都能了解自己的工作,并得到足够的重视。
2应积极和学院相关老师和图书馆负责人保持沟通,争取获得他
们的大力支持。
3活动过程中大家应尽量保持图书馆的安静,使得图书馆有一个安静的环境,不影响在学习的同学。
11.公共图书馆文化志愿者服务初议 篇十一
公共图书馆是一个传递文献信息、开发智力资源、开展教育活动的公共文化服务阵地。公共图书馆事业的发展是衡量一个地区文化事业发展的重要标志,也是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成为整个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在人员配备、资金配备、软硬件条件等各方面,公共图书馆与大型的公共图书馆存在很大差距,但是公共图书馆的作用还是不可轻视,它作为一个免费的文化供应场所,为广大群众提供了满足基本的文化需求的条件。如何把图书馆打造成文化服务的大众化机构,使其的职能效应得到应有的发挥,从而能够作为支持地方经济建设的重要力量,这是一个值得每个公共图书馆工作者去研究、探讨的重要课题。
公共图书馆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的职责
纵观公共图书馆的发展和成长史,会发现一个重要的特征,那就是公共图书馆在城市与基层的发展情况,存在失衡现象。城市公共图书馆发展相对较好,基层公共图书馆发展缓慢甚至停滞。由于我国广大基层群众人口比例大,而国家对于文化的投入与人民群众对文化的需求不成正比,精神文明建设仍得不到充分的重视,长期以往,导致人口文化知识水平低。于是,从根源上解决满足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这一重要任务,还是要由基层公共图书馆来完成,为人民群众提供基础的公共文化服务。总体来说,文化设施不完善、文化发展资金长期不足是公共文化服务发展的几处软肋。因此,公共图书馆能否发展壮大,不仅关系到人民群众是否能享有完善的公共文化服务,更关系到社会经济建设的持续性以及国家民族长远未来的发展。在新形势下,唯有将公共图书馆的发展置于一个重要的位置,大力发展基层公共图书馆的建设,将其打造成一个真正服务于人民群众的基层公共文化服务场所,向人民群众提供所需的文化知识、科学知识,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世界,才能从根本上达到满足人民群众文化需求的目的。这是个迫在眉睫的任务,也是每个公共图书馆工作人员的职责所在。
深化公共图书馆改革,规范管理和服务模式
构建公共文化服务是一种利国利民的系统工程,而公共图书馆建设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重要一环,因此,大力发展公共图书馆文化事业,是提高广大群众思想道德和文化素质、知识水平的重要手段,是创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
公共图书馆是一种高积累和高投入的公益事业,需要大量硬件和软件等资源来维系运转。如何更有效地做好公共图书馆的资源运转?一是要将公共图书馆的管理制度全面完善,通过图书馆相关法规保障公共图书馆事业的长远发展。制定地方性文化政策法规,使公共图书馆从硬件设施、经费投入到人才队伍、软件服务等方面都有法可依,有制可循。加快公共图书馆的法制建设进程,还需要对公共图书馆各个运行环节都制定详细的规定,明确相关人主体地位和职责,保障公共图书馆经费,保障公共图书馆事业在法制的框架内运行,工作人员更加专业化。二是提高公共图书馆的质量,而提高公共图书馆的质量就必须培养一支技术过硬,业务能力强的专业化队伍。提高馆员的自身素质,完善馆内用人制定和培训制定,实现馆内每个员工都达到岗位专业化。三是优化管理结构,使管理更加有效。
(一)新农村建设中的农民对各种文献信息的需求。要重视公共图书馆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所处的重要位置。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点和关键环节,因此,公共图书馆应该走近群众,延伸到农村中去。基层公共图书馆要创新服务意识,就必须要深化改革。首先是从上到下统一思想,充分认识服务农村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与政府各级部门协作,改革传统服务理念,从而形成以政府为主导,图书馆事业为骨干,社会积极参与的良好局面。在实际工作中,基层公共图书馆应充分利用公共图书馆管理优势和人才优势对文化站图书室进行有层次、分阶段的建设和规范管理,主要通过建立图书馆业务辅导帮助提高文化站图书室服务水平。其次,从实际出发,制定健全的服务体系、策略和完善的服务模式。以各基层图书馆为阵地,以社区和农村为重点,辐射开来,造就出千千万万的符合时代要求的新型农民,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持续地发展。
如何提高公共图书馆的服务质量,更好地利用基层公共文化资源为广大群众服务,是每个公共图书馆工作人员必须思考的问题。一是建立公共图书馆业务辅导站。针对性辅导一名村委会文化员为图书管理员,图书管理员随时向图书馆反映当地村民文献需求,以便于图书馆为村民提供有针对性的文献资料。目前,各乡镇综合文化站藏书丰富,有专门的图书相关设施及阅览室。公共图书馆可以与其建立基层图书馆业务上的指导性关系,从诸多方面为基层公共图书馆提供帮助,比如技术性指导及相关技术支持、活动开展的相关策划培训、管理人员的业务培训等等,从而使基层公共图书馆的建设更科学化、更系统化。二是基层图书室的读者是农民,由于客观及个人主观原因,很多的农民没有读书看报的习惯,而阅读的习惯在短时间内是很难养成的,况且农村还有一部分农民属于文盲、半文盲,对于这部分人群来说阅读习惯的养成是几乎不可能的。情况虽然如此,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形势下,农民对获取各种信息、知识还是存在需求。所以,基层图书室要根据农民的实际情况,摸索出适合农民的更趋近于人性化的服务形式。比如说与当地的传媒合作,以广播电视的形式向农民播放,使农民朋友不论是在田间地头还是自家小院,都能获取到基层图书馆提供的信息。
(二)公共图书馆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作用。
1、能满足广大群众的文化需求。在现实生活中,广大群众需要一个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能满足他们的需求。而公共图书馆恰恰能够提供给广大群众的一个免费方便的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实现广大群众供给与需求上的平衡。
2、能够保障公民享有文化的权利。公共图书馆能够使公民充分享有文化的权利,全民分享现有的文化发展成果权利,共建和谐社会。
3.能够传播社会中的先进文化。现阶段,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遍布整个城乡社区,为社会中先进文化传播提供了基础。公共图书馆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的重要力量。为基层的先进文化传播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公共图书馆拥有先进文化知识和理论,为整个社会传播了一种先进的文化。
(三)依托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和互联网
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是国家文化部、财政部共同组织实施的重点文化工程,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基础性工作。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的实施不仅将为公共图书馆在硬件上铺垫了坚实的基础。还将为公共图书馆服务内容和方式带来根本性的变化。文化共享广泛整合优秀数字资源,结合形势热点和基层读者需求,下发务农、务工、少儿节目等诸多喜欢的地方特色专题资源。多年来通过自动化网络和卫星转播等手段,充分共享优秀的信息资源,打造了一个包括地方戏曲、影视作品、专题讲座、农业专题片、文化专题片等内容为一体的多媒体资源库。它利用高科技手段,把各类公共信息资源转化成共享资源。在文化共享工程的推动下,丰富的文化信息资源,生动、快捷的传播方式将为公众开阔视野、获取信息提供极大的便利,创新服务方式,丰富群众活动。公共图书馆建设应充分利用文化信息共享工程成果来加强、充实服务内容,在加强文献服务的同时,不断扩大服务领域,增加服务形式,拓展服务空间,加大广大群众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了解。通过与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各中心互联网,使公共图书馆实际文献数量增大几倍乃至几十、几百倍,可以满足不同层次、各类读者的不同阅读需求,可以使有限的购书经费发挥更大的作用。
综上所述,通过采取以上措施,增强公共图书馆活力、改善服务,不断创新服务理念,采取一系列改善服务的措施,依托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充分发挥公共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的职能作用,公共图书馆的规范管理和服务模式就会得到进一步延伸,服务质量就会得到进一步改进。让公共图书馆的服务更多地走进群众当中,公共图书馆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的作用才能充分发挥出来,才能提高广大群众素质,促进全面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作者单位:海南省陵水黎族自治县图书馆)
12.公共图书馆文化志愿者服务初议 篇十二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颁布的《公共图书馆宣言》指出:“公共图书馆, 作为人们寻求知识的重要渠道, 为个人和社会群体进行终身教育、自主决策和文化发展提供了基本条件。”2005年12月底, 党中央、国务院下发了《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 明确指出“国家兴办的图书馆、博物馆、科技馆……为群众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的单位, 为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
公益性是公共图书馆的最好定义, 它体现了公共图书馆存在的根本意义, 明确了公共图书馆发展的根本方向。公共图书馆作为公民的“第二课堂”和“社会大学”, 应满足人们享受公共文化服务的基本权利和保障。
图书馆伴随人类文明的发展, 承载着保存文献、传承历史文化的重大使命。而现代图书馆的公共性、公益性与开放性等特点, 使其具备的社会职能日益增强和完善。尤其在信息技术迅猛发展、城市日新月异的今天, 图书馆的生存环境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因此, 公共图书馆必须在服务理念、服务模式、服务体系上重新整合, 要以人为本, 挖掘更适合现今社会发展需要的生存因素, 最大化地发挥其社会引领作用, 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
二、县级公共图书馆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的位置
1. 公共文化服务的性质和作用决定县级公共图书馆在文化服务体系中的地位。
公共文化服务的本质是在文化覆盖上体现国家和政府在管理上的平等和公正, 进而促进社会科学、和谐地发展。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逐渐实现全覆盖社会的背景下, 公共文化服务的最终目标是保障和实现公民基本文化权力和利益, 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精神文明建设等基本文化需求。
公民文化权益的保障和实现必须依附各种社会文化服务主体, 县级公共图书馆就是利用对信息技术资源的配备与整合, 摒除城乡不平衡、地区不平衡、社会阶层获得服务不平衡的因素, 秉承其职业信念和操守, 将文化服务延伸到社会的各个阶层, 使任何人在任何地方都能够公平、公正、合理地获得图书馆的所有服务项目。在构建覆盖全社会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进程中, 保障公民的基本文化需求成为县级公共图书馆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构建中的首要任务和重要责任。
2. 县级公共图书馆的性质特点决定其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的作用。
县级公共图书馆是由地方政府 (或社区) 建立的文献信息中心, 以收集、整理、保存、开发、服务为基本任务, 面向社会所有人提供免费的文化服务, 保证社会和个人平等、自由地获取信息并加以利用。
县级公共图书馆具有如下特点: (1) 公益性。县级公共图书馆是地方政府行使公共文化服务职责的必要途径, 保证公民能够享受到基本文化权益。县级公共图书馆服务属公共服务范畴, 公益性是其基本属性和特点。县级公共图书馆为信息资源的收集、信息分配的调整、信息自由的维护提供了最基本的保障, 其经费来自地方财政支持, 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有义务为所有公民提供优质免费的服务。 (2) 公平性。县级公共图书馆保障了社会的弱势老人、儿童、落后地区的特殊人群、少数民族等在信息或知识公平获取的权益问题上, 享用到同社会上层人士一样均等的公共文化服务。
县级公共图书馆的特性使其容易走进社区、走进基层、走进特殊弱势群体, 是他们获取信息文化服务的重要途径之一, 成为城乡居民学习知识的“第二课堂”和“社会大学”。县级公共图书馆使公民获取教育和信息的权利、享受文化成果和科技进步的权利、参加社会文化生活的权利等得到有力保障, 因此, 县级公共图书馆成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县级公共图书馆在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的职能和作用
县级公共图书馆是向公民提供便捷阅读和获取信息资源的平台, 是社会教育职能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面向社会大众免费开放, 对全体公民提供普遍均等的文化服务, 维护公民平等接受文化服务的权益。县级公共图书馆作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提供公共文化服务中要承担相应的作用。
1. 保障公众阅读, 促进公众终身学习。
首先, 县级公共图书馆为公众提供了便捷的阅读场所。通过广泛设立图书馆 (室) 或分馆, 营造全民阅读的浓郁氛围, 让图书馆 (室) 覆盖城乡, 为人民群众提供优质的阅读条件, 使每个人都能享受到图书馆的文化服务。其次, 为公众收集并提供各类文本资源和数字化文献信息资源, 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阅读需求, 提升文化水平。第三, 县级公共图书馆是民众的“第二课堂”, 通过阅读辅导, 宣传、普及科学文化知识;通过信息咨询平台, 为公众答疑解惑;通过免费的、公益性文化服务, 全面提升民族文化素质。
2. 丰富读者活动, 发挥图书馆社会教育职能
县级公共图书馆通过组织文化展览、举办知识讲座等丰富多彩的文化服务活动, 延伸文化服务内容, 满足公民多样化的文化需求。多年来, 大丰市图书馆不断拓展服务功能, 服务项目已拓展到讲座朗诵、文化展览、专题陈列、音乐欣赏、影视观摩、学术交流、网上咨询、文献提供、新书发布、多媒体互动、文化休闲等多种形式, 汇集了文献流、信息流、知识流、人才流和思想流, 成了市民继续学习的终身学校和文化休闲的“第二起居室”。近年来, 我们每年开展有影响的读书活动30余次, 如“全民读书月”活动;“读者座谈会”;读者服务成果展;读书演讲比赛;与市委、市政府一起开展“三下乡”活动;配合妇联开展“妇女环保志愿者”咨询服务;与文化市场联合举办法制年宣传;与团市委、市妇联举办少儿文化艺术展和少儿优秀征文展;与教育局联合举办少儿、美术、书法、诗歌作品评奖比赛;与科协联合举办科普宣传周, 与社区、部队一起开展图书宣传周;与兄弟单位一起开展送科技下乡活动等。
3. 服务弱势群体和特殊人群, 保障弱势群体的信息需求。
近几年来, 县级公共图书馆在为弱势群体服务的认识上更为全面, 在服务措施和力度上有所加强。一是为未成年人教育服务。如大丰市图书馆设有独立的少儿图书馆, 并有少儿图书专项经费, 使图书馆服务未成年人在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有了可靠保证。二是设立盲人阅览区域。在大丰市图书馆公共电子阅览室机房, 专门设立了两台盲人阅览电脑, 安装了盲人阅览软件, 还定期为盲人读者送书上门。三是为老年读者服务。大丰市图书馆阅览室便民区内, 专门为老年读者配备了老花镜、针线盒、雨具等物品;公共电子阅览室机房内专门为老年读者开辟了四台电脑, 这些电脑调高了分辨率, 增加了辅助阅读软件, 安装了手写识别输入法。四是为驻地部队服务, 定期送书到军营, 开展军民阅读知识竞赛等活动。五是为服刑犯人服务, 近年来大丰市图书馆的服务还延伸到了部队、监狱, 分别在武警部队、看守所等建立分馆, 为他们提供了丰富的精神食粮。
4. 整合文献资源, 发挥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的作用。
提高全民文化素质、丰富群众精神生活、提供优质文化信息资源是县级公共图书馆在构建文化服务体系中的重要职责, 因此, 县级公共图书馆必须重新整合信息资源, 建设各种类型的数据库。一是开发特色馆藏资源。图书馆要通过各种渠道收集地方特色文献资源, 对其中重要的资料、数据分门别类加工、整理成专题数据库, 并放在图书馆网站供读者查阅。二是开发网络信息资源。图书馆应利用自己的信息专业人才优势, 选择一定的研究方向, 采集网络上所需的信息, 将采集到的信息加工、整理, 并进行有序化的资源重组, 形成使用方便的专题数据库。三是采购商用数据库。如“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等。四是整合资源检索系统。在建设专题数据库和引进数据库的同时, 依据一个统一的标准, 将各类数字资源进行有机整合, 实现跨系统、跨平台的统一检索, 形成对读者的一站式服务。读者使用图书馆的数字资源时, 只需在统一的使用界面下轻轻一点, 所要信息就能全部呈现在面前。
综上所述,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是我国在新时期开展文化建设和发展的重要举措, 更是县级公共图书馆展示自身文化服务, 扩大社会知名度, 提高社会影响力的大好时机。图书馆应紧紧抓住这个机遇, 在完善自身、提高服务能力和水平的同时, 开拓思路、积极创新、奋力进取, 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发挥积极重要的作用, 成为引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中坚力量。
参考文献
[1]蒋永福.文化权利、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与公共图书馆事业[J].国家图书馆学刊, 2007 (4) .
[2]李婷.延伸图书馆公益服务, 构建社会公共文化服务体系[J].图书馆, 2007 (5) .
[3]叶丹.浅析公共图书馆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的作用[J].图书馆工作, 2009 (1) .
[4]杨向明.加强“共享工程”建设, 构建公共文化服务[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 2006 (8) .
[5]华凌.对弱势群体信息援助与支撑的理性思考[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 2007 (3) .
[6]耿丽霞.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构建下的图书馆服务-对推动全民阅读的思考[J].图书情报通讯, 2010 (3) .
[7]杨玉鳞.也谈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与公共图书馆的作用[J].当代图书馆, 2009 (12) .
13.文化志愿者服务工作总结 篇十三
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开展志愿者服务的指导思想。XXX市文化新闻出版局根据遵义市局关于开展文化志愿者基层服务活动的通知精神,结合XXX市实际认真安排部署,加强领导。主要责任单位是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和乡镇科教中心。在市文化局新闻出版局的统一领导下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了相关活动,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现将我市开展活动的情况汇报如下:
一、加强领导、精心策划、统筹部署
1、单位领导亲自抓,高度重视、认真部署,把开展“文化志愿者基层服务年”系列活动作为重要工作,纳入我市2017年文化工作总体部署,纳入今年文化工作考评指标,结合实际,制定活动实施方案,明确目标,分解责任,做好组织指导和统筹推动工作,确保活动顺利实施,取得实效。
2、组建文化志愿者服务队,为建立健全我市各级文化志愿服务队伍,我市组建了文化志愿者服务队,由文化新闻出版局牵头,制定完善的文化志愿者招募办法,加强对文化志愿者的分级分类管理。根据不同类别活动对文化志愿者的不同要求,有针对性地招募文化志愿者。
3、宣传推广。在活动开展过程中,我们创新服务内容、方式和载体,在做好一般性文化服务的同时,吸引和动员了文化领域的名人名家和高级专业人才参与活动,为群众提供了多元化、高品质的文化服务。打造了一批文化志愿服务品牌项目,促进和带动文化志愿服务活动高水平开展。随着宣传活动的开展,在全社会掀起文化志愿服务热潮。
4、政府提供有力保障。政府发挥引导作用,积极拓展社会筹资渠道,为活动开展提供必要的资金支持。尊重和保障文化志愿者权益,在组织开展文化志愿服务活动时,为文化志愿者提供必要的工作条件。制定活动安全预案,防止意外事件发生。完善激励机制,对在活动中作出积极贡献的先进集体、个人和优秀项目给予了适当奖励,切实保护好志愿者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二、开展文化志愿者服务基层主题活动
1、开展了法制文化进万家主题活动。搭建起老百姓家门口的群众文化工程,让广大老百姓在参与文化活动中显身手、受教育,掀起了群众文化活动的新高潮。举办2017年我们的节日端午系列活动,活动期间,全市广大群众和文艺爱好者踊跃参与,创作节目30余个,参与群众达2万余人次,节目内容丰富,有民俗表演、歌舞、小品、器乐演奏等表演形式,突出地展现了近年来XXX群众文化活动和精神文明建设取得的丰硕成果。讴歌了XXX人民热爱生活、齐心创业的激情,展现了新时期全市人民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小品XXXXX,特色舞蹈XXXX等,通过演员们的激情演绎,表现了深厚人文底蕴,让现场观众产生了强烈共鸣。舞蹈尽情地抒发了XXX人民爱党、爱国、爱家的赤子情怀。展现了XXX人民和谐共处、安居乐业的美好愿景。
2、关爱特殊群体文化志愿服务活动。坚持以构建和谐XXX为目标,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者精神,努力营造“有困难找志愿者,有时间做志愿者”的良好氛围。
(1)送温暖活动
组织党员志愿者向福利院开展送温暖活动,陪老人聊天、下棋,教孤儿歌舞、书画。对孤寡老人、孤儿不定期地捐赠物品,为其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
(2)义演活动
组织文艺志愿者精心编排节目,为福利院老人送去欢乐。开展“走进基层、服务群众”活动,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社区、广场文艺演出和送文化下乡系列文艺演出。为XXX舞蹈团、民乐团、合唱团、管乐团及其他社会问题团体提供志愿者服务。据统计,仅2015年,提供的志愿者服务直接受惠人群约3万人次。
三、“书香XXX--阅读引领未来” 公共图书馆志愿服务主题活动。
开展各类读书宣传活动10次,受益群众18000余人次;接待读者共计10500余人次,开展“送图书下乡活动”14次,送书1500余册;志愿者走进学校,开展“世界儿童图书日”、“世界读书日”阅读活动,开展丰富多彩的有奖知识问答。
14.公共图书馆如何提升服务能论文 篇十四
[摘 要]公共图书馆的服务能力是公共图书馆综合实力在服务活动中的具体体现,是图书馆服务活动中相关要素相互作用的结果。本文试图通过对公共图书馆服务能力的基本要素、服务能力系统结构、服务能力系统特点的讨论,在系统工作原理的指导下,以全面质量管理思想为指导,深入探讨公共图书馆服务能力的全面提升问题。
[关键词]公共图书馆服务能力;公共图书馆服务能力提升
图书馆的服务能力直接影响着图书馆的服务质量,进而影响着图书馆资源的利用效益以及用户对图书馆的服务体验,决定着公共图书馆的社会存在价值。对图书馆服务能力的研究是图书馆服务与管理研究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而图书馆服务能力的全面提升,对于公共图书馆的综合实力以及所产生的核心竞争力影响深远。
1.公共图书馆服务能力及其系统结构
1.1公共图书馆服务能力
服务,是公共图书馆的永恒主题。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政策的推动下,在公共图书馆业界的共同努力下,通过借鉴一些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结合实际,近年来中国内地的公共图书馆服务能力不断提高,服务创新日新月异。美国著名图书馆学家谢拉曾说过:“服务,这是图书馆的基本宗旨。”只有不断提升服务能力,才能更好地为读者服务。《辞海》及多数心理学教科书都将“能力”解释为:成功地或顺利地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须的个性心理特征。而图书馆服务能力有基本能力与特定能力之分。不难看出,成功完成图书馆服务任务是图书馆各种能力要素的共同作用,它们的有机结合,便构成了整体关联的、有序的、可操作、可感知的图书馆服务能力系统。
当代图书馆的任何一项工作都是围绕服务、以服务为核心进行的。因而图书馆服务能力的基本要素实质是影响和支持服务的图书馆各项工作,即:
1.3公共图书馆服务能力系统结构
基于对图书馆服务能力要素的基本认识,服务系统首先由各种服务能力要素和服务实践活动要素有力结合,形成特定的要素集;其次则由这些要素集相互作用,构成不同层次的能力系统;最后由各层级能力系统构成整体关联、相互依存、互动有序的服务能力系统。如果将该系统结构看作是大舞台,那么基础能力就是服务能力表现的后台能力和基本功,表现能力则是服务能力正式的前台表演。毫无疑问,管理能力起着将后台能力与前台能力连接起来的舞台编导作用,而发展能力则代表了图书馆服务能力持续发展的新目标。整个体系中,后台能力服务于前台表现,后台能力越强大,对前台能力提供的支持就越有力;而前台表现的优劣,则直接影响图书馆的服务质量、用户评价、社会形象和社会存在价值。
2.公共图书馆服务能力系统的特征
2.1系统的整体性和关联性
公共图书馆服务能力系统是图书馆各种服务要素相互融合、整体关联的复杂系统。其中,各系统的存在与整个系统的存在互为基础。各服务系统相互影响,形成相互关联的有机体;各个系统要素相互融合,共同发挥作用,体现了一般能力系统的普遍要求,同时也体现了图书馆服务能力系统的特定要求。只有整个系统连接成为有机整体,才能体现出系统功能的力量。
2.2系统的有序性和动态性
公共图书馆服务能力系统的整体关联性以及要素之间、系统之间的因果关系和层级关系,形成了有序的系统链,使各要素及各系统之间的关系变得明确。当某一系统或某一要素发生改变时,与之相关联的系统和要素就会连锁反应,从而对图书馆如何调整和完善该系统提出新要求,促使图书馆服务的改进。随着图书馆服务实践活动的变化和发展,图书馆总是需要调整系统功能或要素组合,使系统始终处于打破平衡又获得新的平衡的动态循环状态,有序性和动态性相互作用,循环往返,促使图书馆服务能力不断适应新的服务要求,不断得到提升和发展。
2.3特定的目的性和服务指导性
公共图书馆服务能力系统有其特定的目标。总目标是使图书馆服务能力得到充分表现,并获得图书馆服务的最高品质。各系统在总目标指导下,通过达到系统目标,使系统的总目标得到落实。正是图书馆服务能力系统明确的目的性,以及图书馆不懈的目标追求,使图书馆服务能力系统对图书馆服务工作以及服务能力的提升和发展具有特殊指导意义。
2.4特定的实践活动依赖性
特定的公共图书馆服务实践活动依赖性是图书馆服务能力系统区别于其他系统的重要特征。进入新世纪后,随着现代信息技术在图书馆的广泛应用,用户需求日益增长,图书馆的服务任务更加多元,服务内容更加丰富,服务手段更加复杂,图书馆服务能力的提升和发展也更加依赖于实践平台,图书馆组织应当关注图书馆服务实践的发展趋势,通过科学的战略思考和策略谋划,搭建起更为丰富的服务实践平台,使图书馆服务能力得到更充分的表现,使图书馆的服务品质更高。
3.面向系统的公共图书馆服务能力的全面提升
3.1系统工作原理与图书馆服务能力的提升 综上所述,公共图书馆服务能力系统是典型的功能系统,既有一般系统关联性、整体性、目的性、有序性、动态性的基本特征,又具图书馆服务能力系统特定的条件性和实践依赖性特征,使其在系统功能的发挥中遵循系统工作原理。公共图书馆服务能力提升的目的是在整体上提升图书馆的服务质量,因而在系统工作原理基础上讨论公共图书馆服务能力的提升问题,其核心就是根据图书馆服务能力系统的整体目标、系统结构以及系统特征,对公共图书馆服务能力系统中的各要素、各系统要素及其在服务活动中的`系统关联质量进行整体优化,使图书馆的服务质量达到更高品质。
3.2系统关联质量的整体优化
将每一要素合理组织成相应的要素集,进而组织成相应的系统,并使他们环环相连,总是处于最佳状态。同时使他们总是能够在服务工作中通过相互关联作用来调整自己的状态,并达到最佳服务质量要求,这是公共图书馆服务能力系统关联质量整体优化达到的主要目标。因而,提升公共图书馆服务能力还必须关注系统中各要素及系统的实际活动质量,即公共图书馆服务活动过程中的表现质量,重点应当关注各要素及系统在其表现过程中与其他要素及系统之间的相互配合。
4.全面质量管理思想指导下的图书馆服务能力的全面提升
4.1全方位管理公共图书馆服务能力系统的质量
公共图书馆服务能力系统由相关要素及系统构成,全面管理公共图书馆服务能力系统质量必须从要素及系统的质量管理入手。得以服务能力系统进行全面质量管理,应当明确:系统中所有要素及系统在系统中的内容、职责、任务、功能以及与其他要素及系统的关系;系统中所有要素组合的合理性和系统结构的合理性;系统中所有要素及系统组合的整体性和关联性;系统中所有要素及系统的质量要求指标;系统中不达标要素以及系统内容质量改进的方法措施。通过细致的全方位管理,使公共图书馆服务能力系统更符合系统特征的要求,使系统中各个部分处于最佳状态,是系统全面质量管理的基本任务。
4.2全过程监控公共图书馆服务过程的质量
公共图书馆应当注重对公共图书馆服务活动过程以及服务能力绩效进行全过程监控,注重每一层级的能力是否达到了既定的质量指标,是否能够获得下一层级用户以及终极用户的满意。为此,公共图书馆应当做好:全面构筑和提供公共图书馆服务所需要的基础条件;精心设计服务活动体系、服务质量指标以及服务能力指标;建立公共图书馆服务活动全过程监控管理机制。在公共图书馆服务过程中对每一层级的服务质量及能力进行全面监控和管理,充分关注用户的感受,充分调动图书馆全体参与以及用户参与的积极性,以促进公共图书馆服务质量的提高,并促进图书馆服务能力的提升。通过全过程监控,将公共图书馆的服务过程全面纳入图书馆质量管理系统,可保证图书馆服务质量的优化,也有利于公共图书馆服务能力在各方面得到提升。
15.公共图书馆文化志愿者服务初议 篇十五
一、地方高校图书馆参与社区公共文化服务的优势
地方高校图书馆因其地缘关系和丰富的文献信息资源,在社区公共文化服务建设中有着不可忽视的强大优势。因此,地方高校图书馆应主动出击,在做好保障本校师生教学科研工作需要的前提下,积极参与社区公共文化服务建设,让当地民众充分享受到公共文化权利,从而不断提升公民文化素养和文明程度。
(一)具有丰富的馆藏文献信息资源保障
据不完全统计,我国目前共有高校图书馆2879所,学科门类齐全,内容庞杂,数量庞大,涵盖文史哲艺、商管法教、理工农医等。有些发展迅速的高校图书馆同时建立内容庞大的电子信息数据库,设立多种联机检索终端,承接各类联机检索业务。这些都是基层社区公共文化服务机构无法比拟的,也为高校图书馆参与社区公共文化服务建设提供了强大的资源保障。
(二)具备先进的管理技术和完善的设施
随着我国社会现代化快速发展,地方高校图书馆也加快了建设进程,拥有庞大的文献馆藏量,载体形式实现多样化,实体馆藏与虚拟馆藏结合,同时也加快了数字化图书馆建设,普遍实现办公自动化和计算机智能系统管理。比如:图书自助管理系统、多媒体阅览室、高校资源共享平台和文献信息资源搜索系统等。因此,地方高校图书馆实现了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和自动化管理,服务条件和服务效率大大提高,服务水平上了一个新台阶,有条件有能力满足社区公众的文献信息资源需求。
(三)具有良好专业素质的人力资源
伴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迅猛发展,民众的文化教育水平和学历层次都得到了很大改观。同时随着高校逐年扩招,为社会输送了越来越多受过高等教育的专业人才。地方高校图书馆的工作队伍正在向专业化和高学历方向发展,他们具备专业的知识素养,具有良好的职业能力,这些为满足高校的教学科研工作提供了人才保证,也为参与社区公共文化服务提供了保障。
二、地方高校图书馆参与社区公共文化服务的局限性
在实践中发现,由于高校图书馆和社区公共文化机构之间的管理体制、运行方式和服务意识等主客观因素影响,地方高校图书馆在参与社区公共文化服务建设中大多持谨慎态度,与社区公共文化互动交流不够密切,主要体现在理论研究方面,实践的不多,高校图书馆的资源优势并没有充分发挥。
(一)思想观念落后,立场决定态度
由于管理体制等原因,高校图书馆与驻地联系并不密切,与当地合作更多的是在经济领域,思考更多的是如何将科研成果转化为经济效益,忽视了和社区文化共建和资源联合的优势。
同时,高校图书馆工作人员对于向校外民众提供服务没有太大的积极性,原因如下:首先,因为高校并未要求图书馆有参与社区公共文化服务的义务,开展对社区民众服务不在职责范围内;其次,开展校外服务意味着同样的薪酬却增加额外的工作时间和工作量;最后,思想认识保守,认为公共文化服务就是公共文化相关机构的责任,与高校图书馆无关。
(二)管理难度增加,存在校园安全等问题
高校图书馆面向社区民众开放,必定与广大师生利益形成冲突,一是社区读者借阅图书期刊等资源,虽然提高了利用率,但是也加快了图书期刊破损,增加了采购难度;二是社区民众缺乏入馆培训,一旦进入校内图书馆进行书刊借阅,必定会造成书刊胡乱摆放,增加了管理难度;三是基于对校内师生的人身财物等安全考虑,许多高校进行半封闭管理,有门卫值班把岗,外来人员需要登记入内,造成了社区民众进出不够便捷。
(三)人员和资金短缺等一系列问题
由于种种原因,高校图书馆工作人员相对偏少,负责本校的教研工作任务紧迫,开展校外服务无疑增加了工作任务,无形中阻碍了和社区公共文化服务机构互动交流的和谐发展。同时,参与到社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必然涉及到资金投入问题,具体操作产生的费用由哪方面支持没有法律规定,必须由政府、高校等相关部门协调沟通才能解决。
三、地方高校图书馆参与社区公共文化服务的模式
由于各地区地方高校图书馆的发展规模和水平参差不齐,所以在参与社区公共文化服务建设中要考虑到自身建设情况,选择恰当的合作模式和方式,认真开展信息资源服务。同时,还需要和当地政府主管部门、社区文化机构协调沟通,共同为当地公共文化建设事业蓬勃发展发挥作用。
(一)与社区公共文化服务机构联盟,建立资源共享平台,联合发挥资源优势
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科学技术日新月异,任何一所图书馆都无法满足用户对于文献资源信息的需求。为了满足民众需要,高校图书馆需要和社区图书馆、科技馆等文化机构组建联盟,打造资源共建和共享平台,提高信息传播广度和深度,更好的为社区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信息保障。在网络信息环境下,联盟集团可以合资购买昂贵的数据库,合作开展咨询服务,共同开发数据库,以此实现联合采购、文献传递和联机编目等多种功能。高校图书馆还可以利用自身优势对社区相关工作人员进行培训,有效改善社区基层文化场馆基础薄弱、资源不足的状况,为社区民众提供切实有效的服务。
(二)合理规划,向社区民众提供文献资源服务
近年来,高校图书馆部分文献资源利用率不高,这与当前大学生在校期间学习精力分配有关。由于四六级和研究生等相关资格考试的压力,相关专业类书籍借阅率居高不下,各类文学经典作品和热门畅销类书籍也深受学生青睐,除此以外,一些科普类和百科综合类书籍却少有问津。同时,随着社会信息化网络化程度越来越高,加上WEB2.0技术的应用,我国网民数量激增。据调查显示,截止2015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6.88亿,全年共计新增网民3951万人,互联网日益普及,使数字化阅读日益普遍化,相应加剧了纸质文献资源的闲置和浪费。因此,地方高校图书馆要在做好本校师生文献需求的前提下,错开师生和社区民众借阅时间,向社区民众免费开放,既提高资源利用率,又推动社区公共文化服务发展,达到双赢的效果。
(三)协助和支持社区基层公共文化机构建设
高校图书馆可以采取一对一帮扶形式,从技术、设备和业务等方面对社区公共文化机构给予支持和帮助。在资源和设备方面,高校图书馆可以把一些利用率不高、专业性不强的文献资源和设备,通过帮扶支援形式捐赠给基层场馆;同时在技术和管理方面,帮助基层场馆进行专业指导,建立馆藏数据库,规范化管理文献信息资源。通过这些形式,达到帮扶社区基层文化场馆规范化服务运行和优质服务于社区民众的目的。
(四)协同社区,共同建设特色数据库,为地方社会经济发展助力
地方特色反映一个地区发展的特点,浓缩了一个地区厚重的政治、经济、文化和历史变迁。地方特色文献是地方特色的宝贵记忆和有效传承。很多地方高校图书馆都有自己的馆藏特色,拥有特色数据库。而同在一个区域发展的社区图书馆,拥有的地方性文献常常是和高校图书馆互为补充的,因此二者应该联合起来共同开发,依靠现代化技术和设备,进行统一编目和索引编制,建立健全地方文献全文数据库,一起打造既有地方特色又有专业特色的数据库资源中心,共同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信息保障。
(五)共同开展公益文化活动,提供多样的公共文化服务
随着社会经济形势快速发展,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得到了很大提高,对精神生活的需求也日益提高,因此要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满足公众不断攀升的精神文化需要。与地方公共图书馆联合开展多种阅读活动,营造阅读氛围。比如利用节假日举办读书日、读书月活动,开展“馨香阅读,共建和谐社会”阅演讲活动,设立新书专柜,制作阅读推荐书单,举办作品展览等多种形式,共同建设好惠及大众的阅读阵地,使阅读成为公民的好习惯,努力建设学习型社会,从而不断提升公民文化素质水平。
四、结语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国家加快了发展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步伐,在这一大环境下,地方高校图书馆应该抓住机遇,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根据自身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模式,积极参与到社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来,更大范围、更深层次的发挥信息资源传播作用,深化服务模式和内容,这样才能更好发挥自身优势,推动社区公共文化服务事业快速发展。
摘要:随着新时期社会发展形势需求,地方高校图书馆在社区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的地位日益突显,本文立足地方高校图书馆,结合地方高校图书馆参与社区公共文化服务的优势,分析了地方高校图书馆参与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的局限性,提出了地方高校图书馆参与社区公共文化服务模式的一些建议。
关键词:公共文化服务,地方高校图书馆,服务模式研究
参考文献
[1]常琛.高校图书馆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构建探析[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12(5):97-99.
[2]李育嫦.地方高校图书馆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研究[J].河南图书馆学刊,2015(8):45-47.
[3]杨燕.高校图书馆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模式研究[D].西安:西安交通大学,2014.
[4]袁贞,朱丽华.高校图书馆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基本模式[J].兰台世界,2011(7):71-72.
[5]张玲.高校图书馆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研究[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12(12):197-200.
【公共图书馆文化志愿者服务初议】推荐阅读:
城市图书馆公共文化论文12-05
公共图书馆个性化信息服务之路09-24
免费开放环境下的公共图书馆读者服务研究06-15
公共图书馆年鉴范文06-12
2022图书馆志愿者服务社会实践报告06-28
公共文化服务综述07-29
文化权利与图书馆服务体系探究的论文06-21
文化公共服务平台10-17
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效能10-28
以服务文化建设为载体 推动图书馆科学发展0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