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古代诗歌鉴赏题如何复习(精选8篇)
1.高考古代诗歌鉴赏题如何复习 篇一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课件:古代诗歌鉴赏
古诗词鉴赏共收集著名唐诗宋词元曲等七万余首,包含先秦,汉朝,魏晋,南北朝,隋朝,唐诗,宋词,辽,金,元朝,明朝等作品,一起来做一下2017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创新试题:古代诗歌鉴赏吧~
1.(20××·河南郑州二模)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2)题。
旅居安南
杜审言
交趾殊风候,寒迟暖复催。
仲冬山果熟,正月野花开。
积雨生昏雾,轻霜下震雷。
故乡
(1)请简要解说诗歌的中间两联是如何围绕首联来写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简要分析诗歌的尾联与杜审言《渡湘江》“迟日园林悲昔游,今春花鸟作边愁。独怜京国人南窜,不似湘江水北流”中的后两句中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回答问题,注重把握诗句描写的景物,然后分析景物的特点和与首联的关系。先分析颔联的具体内容,上句写安南因为是亚热带气候,所以在冬天的时候还2)回答这个问题,可以从写作手法和抒发情感两个角度分析。写作手法方面,《旅居安南》使用了夸张的手法,即故意夸张安南与京都的距离;《渡湘江》使用了反衬的手法,比如“南”“北”的反衬,人、水的反衬等。抒发情感方面,《旅居安南》主要表达的是对故乡的思念之情,《渡湘
答案(1)颔联描写的山果、野花是对“寒迟”“暖复催”的具体化表述,颈联描写的积雨、昏雾、震雷是对“交趾殊风候”的具体描写,中间两联围绕“殊风候”表现交趾四时不同的景色和气象。
(2)不同点:《旅居安南》尾联运用了夸张的手法,《渡湘江》的两句主要运用了反衬的手法。相同点:都表达了诗人遭遇贬谪的悲凉情怀以及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2.(20××·安徽省合肥市第一次质检)阅读下面一首宋诗,完成(1)~(2)题。
州宅堂前荷花
范成大①
凌波②仙子静中芳,也带酣红学醉妆。
有意十分开晓露,无情一饷敛斜阳。
泥根玉雪元无染,风叶青葱亦自香。
想得石湖花正好,接天云锦画船凉。
【注】 ①范成大(1126—1193),苏州人,晚年退居家乡石湖。此诗为范成大外任地方官时所作。②凌波:水面之上。
(1)本诗颔联描写精妙,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同是写荷花,本诗与周敦颐的《爱莲说》相比,抒发的情感有何异同?请结合诗歌后两联作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本题考查鉴赏古代诗歌的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该题,可以从:①描写手法(虚实相生、动静结合、白描、工笔、点面结合、衬托、渲染、触觉和视觉等);②抒情手法(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③结构方式(开门见山、卒章显志、以景结情、伏笔照应、铺垫);④修辞手法(夸张、比喻、比拟2)本题考查古代诗歌对比鉴赏的能力以及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解答该题,要联系周敦颐的《爱莲说》的相关内容,相同点都是表达对荷花的喜爱之情,本诗中“泥根玉雪元无染,风叶青葱亦自香”展现了荷花的高尚品格,与《爱莲说》中“出淤泥而不染”一致。不同点,还应该看到本诗的尾联“想得
答案(1)颔联运用拟人、对比的手法,写出了荷花晨昏各异的神态与风韵。“有意十分开晓露”准确写出清晨荷花带着晶莹的露珠尽情绽放的风姿,“无情一饷敛斜阳”生动地再现荷花在落日的余晖中敛起花瓣冷艳庄重的情态。
(2)相同点:两首诗都抒发了对荷花的喜爱与赞美之情;并且借花喻人,表达出坚守理想和情操、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洁志向。
不同点:本诗尾联,诗人由州宅堂前的荷花,想到自己家乡石湖的荷花以
3.(20××·山东省淄博市一模)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1)~(2)题。
春日游北园寄韩侍郎
周 朴
灼灼春园晚色分,露珠千点映寒云。
多情舞蝶穿花去,解语流莺隔水闻。
冷酒杯中宜泛滟,暖风林下自氛氲。
仙桃不肯全开拆,应借余芳待使君。
(1)请对颔联“多情舞蝶穿花去,解语流莺隔水闻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首诗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赏析诗句的作用,可以从内容和结构两个方面考虑。内容上可以从表达的情感、诗人的主旨、塑造的形象、烘托的氛围、营造的意境等方面来答题。结构上可以从以下方面考虑:①是否照应标题;②是否承上启下;③是否存在转折;④是否存在蓄势、伏笔,是否前呼后应;⑤是否奠定了全诗的感情基调;⑥是否为下文抒情(揭示主旨)作铺垫;⑦是否以2)本首诗的情感是思念亲友的情感。解答此题先简单地翻译一下:诗人春日游园,面对艳丽的春色,见蝶舞,听莺鸣,暖风氤氲,表达出喜爱之情;桃花不肯全开,像是在等待着韩侍郎。然后再总结情感:表现了诗人对春天景物的喜爱和对友人韩侍郎的思念。
答案(1)运用拟人、对偶的修辞手法,蝴蝶多情、流莺解语,作者把蝴蝶人格
(2)表现了诗人对春天景物的喜爱和对友人韩侍郎的思念。诗人春日游园,面对艳丽的春色,见蝶舞,听莺鸣,暖风氤氲,表达出喜爱之情;桃花不肯全开,像是在等待着韩侍郎,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
4.(20××·东北师大附中等三校联考)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1)~(2)题。
点绛唇·丙寅①秋社前一日溪光亭大雨作
张元幹②
山暗秋云,暝鸦接翅啼榕树③。故人何处。一夜溪亭雨。梦入新凉,只道消残暑。还知否。燕将雏去。又是流年度。
【注】 ①丙寅,宋高宗绍兴十六年(1146),当时秦桧执政,张元 ②张元,南宋主战派,曾入仕途,后因词得罪秦桧被削除名籍,长期闲居。③“暝鸦接翅啼榕树”,指傍晚乌鸦啼声不断,一个接一个回到榕树宿巢。
(1)从表达技巧的.角度赏析“故人何处。一夜溪亭雨”的妙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首词表达了作者哪些思想感情?请结合全词概括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题干问的是“从表达技巧的角度赏析‘故人何处。一夜溪亭雨’的妙处”,本2)题干问的是“这首词表达了作者哪些思想感情?请结合全词概括分析”这是一道分析诗歌的情感的题目,是诗歌的必考的题目之一。答题时要注意结合诗歌的标题、
答案(1)①以“故人何处”设问,以“一夜溪亭雨”形象作答,含蓄不尽,意味深长(或耐人寻味)。②寓情于景,词人在溪光亭一夜未眠而听大雨之声,间接回答了因不知故人何在而产生的深深的惆怅、忧虑与思念之情,拓展了诗歌的意境,增强了诗歌的抒情效果。
(2)①对时局黑暗的感慨。前两句写秋云暗山,暮鸦归巢悲啼,是社会时局的象征;②“故
5.(20××·江西南昌一模)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2)题。
游精思观回,王白云在后【注】
孟浩然
出谷未亭午,至家已夕曛。
回瞻下山路,但见牛羊群。
樵子暗相失,草虫寒不闻。
衡门犹未掩,伫立待夫君。
【注】 “精思观”,湖北襄阳附近名胜。“王白云”为孟浩然同乡好友王迥,号白云先生。两人结伴出游,中途走散。
(1)诗的颈联是什么意思?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心情?请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结合前两联,从描写方法这一角度,简要分析孟浩然诗风的特点。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本题考查诗歌的思想感情。要抓住诗句的主要意思和意象分析,有樵夫、草虫,环境是寒冷的夜里,樵夫和草虫都消失在夜色里。从中透露出诗人情感上的失落之情。(2)本题考查诗歌的风格。从描写的角度分析,前两联描写了诗人不到中午时去干活,到晚上才回来;回望下山的小道,只见成群的牛羊。诗人运用白描的手法勾勒出了一幅简洁清淡的图画。
答案(1)颈联写樵夫隐没于夜色,草虫因夜寒而吞声,暗示朋友还未到
(2)这两联都用白描的手法,首联交代诗人出谷和回家的时间,次联写回望下山的小道只见成群的牛羊。显现其诗风“清淡”的特点。
6.(2015·河南六市二次联考)阅读下面这首元曲,完成(1)~(2)题。
【黄钟】人月圆
倪 瓒
伤心莫问前朝事,重上越王台【注】。鹧鸪啼处,东风草绿,残照花开。怅然孤啸,青山故国,乔木苍苔。当时明月,依
【注】 越王台:在今浙江绍兴县西南,为当年越王勾践点兵复仇处。
(1)简析“明月”这一意象在全曲中的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首曲在写景上很有特色,请简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明月”是当时的,寄寓作者对故国往事的追怀;作者用明月的亘古不变反衬世事的变迁、朝代的更迭,表达昔盛今衰的感慨。
(2)①一句一景。“鹧鸪啼”“东风草绿”“残照花开”
【诗歌鉴赏】 这是一首吊古抒情之作,写作者重登越王台所引起的怀念故国、追忆往事的惆怅心情。开头两句记登临吊古事和因之而引起的“伤心”感情。“鹧鸪”三句是描写句,寓情于景。作者登上越王台,听见鹧鸪的悲啼声;放眼望去,只见残阳下的衰草、暮色中的山花,全笼罩着。
2.高考古代诗歌鉴赏题如何复习 篇二
(1) 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2) 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能力层级E。古代诗歌鉴赏命题的基本特点是: (1) 选择“浅易”的古代诗歌作为鉴赏材料。 (2) 注重对诗歌本身的理解。近几年的高考试题是从鉴赏的角度出的, 但其基本的出发点是对诗作的理解, 在理解的基础上作一定程度的鉴赏, 以鉴赏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为重点。我根据教学实践谈谈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
表达技巧是指作者在塑造形象、创造意境、表达思想感情时所采取的特殊的方式。它的含义非常广泛, 分析近几年的高考诗歌鉴赏题, 主要考查范围可以简单概括为各种表达方式、修辞手法、表现手法的使用。对表达技巧的鉴赏, 就是辨识诗歌中所使用的修辞手法、表达方式、表现手法或艺术构思, 分析其本身的艺术效果, 评价其对表现诗人的思想感情所起到的作用。
(一) 表达方式:记叙、描写、说明、议论、抒情等方式。这其中描写、抒情是考查的重点。
描写手法
1. 衬托 (衬托, 分正衬和反衬反衬又有动静衬声寂衬以及乐景衬哀情)
2. 动静结合 (诗人描写景物非常注重景物动态与静态的
相互映衬, 可以动静结合, 也可以以静写动, 以动写静, 以动衬静)
3. 虚实结合 (有时是相反相成形成强烈的对比, 从而突出中心;;有时则是相辅相成形成渲染烘托, 从而突出的中心)
抒情可分为直抒胸臆 (直接抒情) 和间接抒情 (手法常是借景抒情、情景交融) 。
(二) 表现手法:联想、想象、类比、象征、渲染、烘托、悬念、对比、反衬、托物言志、赋比兴、抑扬等。
(三) 修辞手法:
比喻、排比、对比、反复、拟人、夸张、反问、设问、对偶、用典、互文等。在实际的运用中, 多种修辞又往往是一起连用的。
为便于学生掌握, 结合具体诗句理解这些表达技巧。
常用修辞如:[比喻]诗句如“忽如一夜春风来, 千树万树梨花开。” (岑参) “不知细叶谁裁出, 二月春风似剪刀。” (贺知章) [拟人]诗句如“落花不是无情物, 化作春泥更护花。” (龚自珍) “好于知时节, 当春乃发生。” (杜甫) [夸张]如“金樽清酒斗十千, 玉盘珍馐值万钱。” (李白) “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伦赠我情。” (李白) “千山鸟飞绝, 万径人踪灭。” (柳宗元) [通感]“暗香浮动月黄昏” (林逋) [设问]如“问君能有几多愁,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李煜) 李清照《如梦令》:“知否, 知否?应是绿肥红瘦!”[互文]如“主人下马客在船。” (白居易) 王昌龄《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 《木兰诗》“当窗理云鬓, 对镜帖花黄”等。
“感时花溅泪, 恨别鸟惊心” (情景交融) 《墨梅》 (托物言志或象征) “蝉噪林愈静, 鸟鸣山更幽” (以动衬静) “竹喧归浣女, 莲动下渔舟” (动静结合) 苏轼《江城子》 (虚实结合) 辛弃疾《京口北固亭怀古》 (用典) “风急天高猿啸哀, 渚清沙白鸟飞回” (多角度由远而近、由上而下, 远望、近观)
解题指导
1、提问常式:这首诗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对这首诗 (这个诗句) 最突出的艺术特色作简要分析。
提问变式:你觉得这首诗哪两句写得好?为什么?/诗人是怎样抒发自己的情感的?有何效果?
2、具体解题格式:
明手法 (用一两个词准确指出用了何种手法) +阐运用 (结合诗句阐释说明诗人运用了这种手法的依据) +析效果 (此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或刻画了什么形象或表现了什么主旨) 【叙—析—评】即【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
解答题时需要注意:
1、鉴赏表达技巧, 注意必须和具体的诗词形象、语言和诗词内容主旨等结合起来;
2、注意表达技巧具有多样性, 不同诗词可能各有侧重, 要根据题干要求, 选取具体技巧作答;
3、注意回答技巧时要具体、完善, 特别是要结合诗词的具体诗句来分析, 不要仅罗列术语, 不分析。
清明 (1)
黄庭坚
佳节清明桃李笑, 野田荒冢只生愁。
雷惊天地龙蛇蜇, 雨足郊原草木柔。
人乞祭余骄妾妇, 士 (2) 甘焚死不公侯。
贤愚千载知谁是, 满眼蓬蒿共一丘。
[注] (1) 此诗作于诗人被贬宜州期间。 (2) 士:指介之推, 春秋时晋人。从晋文公出亡十九年, 功成后拒绝做官, 隐居绵山被烧死。
这首诗首联写景抒情有什么特点? (4分)
【解题透析】写景抒情, 一般为间接抒情。主要有乐景写乐情的正衬和乐景写哀情的反衬。此诗显然用的是后者。
[参考答案]本诗首联乐景写哀情。春天到来, 桃李绽开, 生机勃勃。然而作者想到的是荒野中埋在地底那长眠的人们, 不禁愁绪万端。乐景写哀, 愈见其哀。
[答题规律]答此类题目清楚景是什么样的景, 情是什么样的情, 情与景之间的关系就可以明确作答了。
(安徽卷)
琅琊溪 (1)
[宋]欧阳修
空山雪消溪水涨, 游客渡溪横古槎 (2) 。
不知溪源来远近, 但见流出山中花。
[注] (1) 此诗写于作者被贬滁州 (今安徽省境内) 期间。琅琊溪在滁州琅玡山。 (2) 槎 (chá) :这里指拼扎而成的简易木桥。
请从虚实结合的角度对诗中三、四两句进行解析。 (4分)
【参考答案】实写花随溪水流出的景象;虚写山中的春意, 以及溪源之远、溪流的曲折。虚实结合, 激发了读者的想象, 丰富了画面的内涵。
【试题解析】本题是诗歌表达技巧的考查。“虚实结合”关键是要区分哪是虚, 哪是实;随流水流出的花是“实”, 由此而产生的猜想都是“虚”。要求是“解析”, 其表达作用是必须要回答的。
(江苏卷)
春日忆李白
杜甫
白也诗无敌, 飘然思不群。清新庾开府, 俊逸鲍参军。
渭北春天树, 江东日暮云。何时一樽酒, 重与细论文。
注:庾开府、鲍参军:指庾信、鲍熙, 均为南北朝时著名诗人。渭北、江东:分别指当时杜甫所在的长安一带与李白所在的长江下游南岸地区。论文:此处指论诗。
⑵“渭北春天树, 江东日暮云”一联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用了何种表现手法? (4分)
答:这一联表达了作者对李白的浓浓思念之情。运用了虚实结合的表现手法。
3.如何进行古代诗歌鉴赏复习 篇三
一、读标题
标题是解读诗歌内容和形式的关键。要把握好标题信息,有的标题概括了作品的重要内容,有的揭示了作品的线索,有的奠定了作品的感情基调,有的揭示了写作的对象、事件、主旨等。标题是指导学生理解诗歌的重要切入点。如:
征人怨
柳中庸
岁岁金河复玉关,朝朝马策与刀环。
三春白雪归青冢,万里黄河绕黑山。
如果不看诗题,会以为此诗是写将士们勤苦训练,驰骋疆场的雄心壮志。但结合诗歌的题目看,全诗四句,一句一景,表面上似乎不相连属,实际上却统一于“征人”的形象,都围绕着一个“怨”字铺开,收到了“不着一字,尽得风流”的艺术效果。
如《竹窗间风寄苗发司空曙》,这首诗就交代了写作缘由是竹窗间风,暗示了诗的感情基调,是对远方之人的怀念。教《征人怨》,这首诗暗示了诗的内容是边塞诗,揭示了全诗的感情基调是“怨”。《咏山泉》、《咏素蝶》,点明了诗的类别是咏物诗,暗示了写作手法是托物言志;柳宗元《中夜起望西园值月上》,通过这个标题,我们可以了解到时间是中夜(半夜),地点是西园,中夜起来后望着西园的月亮。在掌握了这些信息后,我们就能比较容易地深入到诗的内容中去。
二、注释的暗示
诗歌中的许多提示性、暗示性的信息,如注释等,这一信息很重要,有的是关键。高考诗歌的题材多样,大多附有注释。有的注释介绍写作背景,那是在暗示诗的主旨,有的介绍作者,那是暗示诗人的情感。
如李白的《与夏十二登岳阳楼》,此诗作于李白流放途中遇赦之后的秋季。夏十二是李白的朋友,排行十二。诗后注解提供了该诗的写作背景,从“流放途中遇赦”这几个字可以想到,诗人应是带着轻快的心情写。了解注释后就知道诗中的自然万物好像被赋予了生命,不难看出这些有情有意之景衬托出诗人遇赦后极其欢快的心情。再如,宋朝郑谷的《淮上与友人别》:“扬子江头杨柳春,杨花愁杀渡江人。数声风笛离亭晚,君向潇湘我向秦。”注释:愁杀,极为忧愁;离亭,古代驿路上的亭子,因人们多在亭里送别故有“离亭”一说。鉴赏这首诗歌,下面所给的“愁杀”和“离亭”的注释极其重要。可以说,通篇都是紧紧围绕一个“愁”字而写的。作者将与友人分别时的愁情赋予了扬子江畔的诸多景物之中,不言愁而愁自现。言有尽而意无穷,是一首难得的佳作。
三、了解古代诗词的结构章法和基本特点
中国古代有古体诗和近体诗,词分上片和下片。它们的基本特点是:情景结合,前半部分往往是写景,后半部分是抒情,前后内容要么对应一致,要么是相反、相对,如乐景乐情,哀景哀情,乐景衬哀情等。如:
绝句二首(其二)
杜甫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前两句是漫江碧波荡漾,显露出白翎的水鸟,掠翅江面,好一幅山青水秀,鲜花盛开的绮丽画面。这初夏的景色不可谓不美,但从后面两句看,眼前的美景非但引不起诗人游玩的兴致,反而勾起了漂泊的感伤,因此,这首诗是从乐景写哀情,从客观景物与主观感受的不同来反衬诗人思乡之深。
四、看背景
诗是现实生活的写照,一首诗的形成总是与作者对特定历史事实的感悟有关(不同的是其表现方式的差异),诗歌表现了作者对社会,对生活,对某人、某事或某种现象的或褒或贬,或肯定或否定的态度。分析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应尽可能多地联系诗歌创作的特定历史背景,结合诗的内容作细致、全面的分析。古诗鉴赏题中的注解有时交代了创作的背景,我们要学会关注。
除以上列举四例外,诗歌鉴赏中还有一些重要的切入点,如抓意象悟“情语”等等,在此不再一一列举。只要我们在复习中勤加思考,就会发现并总结出很多潜在的规律来。
当然,以上做法还有很多不成熟和失误的地方,我希望得到广大同仁的不吝赐教。总之,在高三诗歌复习的过程中,我们应该充分备学情,备教材和备方法,深入了解学生的实际水平,又要不断地开拓创新。我们要当好总指挥的角色,争取在有限的时间内让学生最有效地复习诗歌,培养和提高学生诗歌鉴赏能力,让学生胸有成竹地梦圆高考。
4.高考古代诗歌鉴赏题如何复习 篇四
训练9 写景·抒情·比较
(时间:80分钟 分值:80分)1.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下面的问题。(11分)
咏檐前竹 沈 约
萌开箨已垂,结叶始成枝。繁荫上蓊茸,促节下离离。风动露滴沥,月照影参差。得生君户牖,不愿夹华池。
【注】 ①箨:笋壳。②离离:竹节历历分明之貌。
(1)这首诗前四句描写了“檐前竹”怎样的生长过程?请结合诗句作具体说明。(5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这首诗的最后两句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表现了“檐前竹”怎样的品格?请作简要分析。(6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示例】(1)诗歌一、二句写“檐前竹”拔节抽枝,当竹茎拔节而出时,笋壳就垂脱了;随着细长竹叶的抽生,慢慢就长出了嫩枝;
三、四句接着写竹子挺拔直上,转眼间,已变得枝叶繁茂、亭亭如盖了,而且低处竹节间距离较近,呈现出历历分明之貌。总之,前四句诗描写了“檐前竹”无声无息地拔节而出,由矮而高,终于挺拔地站立“檐前”的生长过程。
(2)第一问:通过想象将“檐前竹”拟人化,让“檐前竹”自己倾诉心声:“我所仰慕的是君子的风仪,而不是花前月下的池畔风光;能够生长在您的门窗前,正是我的心愿啊!”这其实也是诗人对“檐前竹”的赞美。第二问:表现了“檐前竹”不慕风华、清心自守的品格。
【诗歌鉴赏】 诗中只把竹子作为客观审美对象来观照,形象地勾勒出它的清姿,反衬出它的品格,别无政治上的寓意或个人身世的感慨。前四句描绘“檐前竹”的生长态势,带有强烈的动感。“风动”两句,不直接写竹,只从露珠滴阶、竹影参差中烘托出它的风韵。结尾两句,采用“檐前竹”自己倾诉的方式,既情意动人,又含蕴不露,较之于直赞之语,似乎有更多的情韵。
2.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的问题。(8分)
燕子矶[]
注
②
①
施闰章
绝壁寒云外,孤亭落照间。六朝流水急,终古白鸥闲。树暗江城雨,天青吴楚山。矶头谁把钓,向夕未知还。
【注】 燕子矶:在南京市北郊观音门外观音山上,濒临长江,三面凌空,形似燕子展翅欲飞。
(1)这首诗的颔联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请具体说明。(4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结合全诗简要分析钓者的形象及其寄寓的思想感情。(4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示例】(1)①比喻(或象征),以流水喻时代更替,以白鸥喻心志之悠闲,使单纯的画面有了深邃的意蕴。②对比,如“流水急”与“白鸥闲”形成鲜明对比,为暗喻世事、抒发感慨奠定了基础。③对偶,如“六朝”对“终古”,“流水”对“白鸥”,“急”对“闲”,使语句整齐,节奏鲜明,表意更为凝练生动。
(2)诗人为我们勾勒出了一个悠闲垂钓的隐士形象:他孤身独坐燕子矶头,仿佛已经许久了;夕阳落山,暮霭渐渐笼罩大地,他却浑然不知。诗人借钓者的形象,抒发了对朝代更替、世事浮沉的沧桑之感,表达了对恬淡、宁静、高洁生活的向往之情。
【诗歌鉴赏】 这是一首“咏古诗”。首联将陡峭的岩壁、缥缈的阴云、孤亭一一呈现,衬托出燕子矶的奇绝,但因有阳光的照射便在凛冽中给人带来一丝暖意。颔联和颈联分别采用了对比和衬托的手法描写景物,尾联是“点睛”之笔,也是本诗诗眼所在,“矶头谁把钓,向夕未知还”,悠闲的垂钓老者的形象一出,整首诗变得灵动、鲜活起来,生机盎然,老者为何垂钓也留给人们无尽的想象空间。3.阅读下面的宋诗,然后回答问题。(7分)
绝 句 陈师道
书当快意读易尽,客有可人[]期不来。
注
世事相违每如此,好怀百岁几回开?
【注】 可人:知己。
(1)请用自己的话回答本诗中的“此”是指哪两件事,并分析诗人选取这两件事来写的原因。(4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宋诗重理趣,请说说本诗蕴含了一个什么道理。(3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示例】(1)“此”指:读起来饶有兴味的书容易读完,谈起来十分投机的好友却偏偏不来。原因:读书交友历来是文人日常生活中最平常而最有意义的事情。(2)人生中美好的事物总是短暂的。
【诗歌鉴赏】 本诗通篇以议论为主,抒写诗人生活中的具体感触。首句“书当快意读易尽”,人逢喜事精神爽,快意时,阅读效率倍增,往往很快就把书读完了,因而不免觉得未尽兴。第二句“客有可人期不来”,“可人”,即可心合意之人,亦即良友,“期不来”,欲晤良友而不得。诗人一口气将一本好书读完之后,希望能同朋友一起交流读书所得、讨论作诗的甘苦。他思友心切,若有所失,因此发出了“客有可人期不来”的慨叹。第三句,诗人以好书易尽、可人不来这两件事,推出“世事相违每如此”这一具有普遍意义的结论,用以说明世事多舛,人生难得事事如愿。这一句貌似达观,其实诗人内心充满了忧愤。第四句紧接以“好怀百岁几回开”,言人生百年,真正高兴之时能有几次?带有洞穿世事人生的禅理,可视为对人的劝导,也可视为诗人对自己的安慰。4.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出 栈 张问陶
马嘶人语乱斜阳,漠漠连阡水稻香。送险亭边一回首,万峰飞舞下陈仓。
【注】 ①送险亭:在栈道终点处。②陈仓:地名,在今陕西省宝鸡市东。
(1)“万峰飞舞下陈仓”一句采用什么修辞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试结合全诗作简要分析。(4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本诗在布局上有何特点?你从诗中可以感悟到一种怎样的人生道理?(4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示例】(1)夸张,拟人,走出险境后,回首走过的险峰,它们好像在飞舞,生动形象地表现了诗人走过险途之后的轻松、欣慰和愉悦的心情。
(2)打破历险在前、喜悦在后的常规,先写喜悦,后写历险。在人生征途上,如果处于逆境,一定要保持乐观进取的心态,这样才能享受到胜利的喜悦。
【诗歌鉴赏】 这首诗的布局别具匠心。按常理,应是历险在前,喜悦在后,而诗人却做
①
②了相反的安排。人们在大难面前,考虑的往往是如何战胜它,早已把生死置之度外。只有在享受了胜利的喜悦之后,抚摸伤口之时,才感到先前的经历竟是如此艰险。诗人这样写,给人以新奇,给人以欣慰,确实高明。另外,修辞手法用得也极为巧妙。“马嘶人语乱斜阳”——“斜阳”怎么会“乱”呢?那是诗人在欣喜若狂中的错觉,突出了他出栈后的欣喜之情。“万峰飞舞下陈仓”——“万峰”怎么会“飞舞”呢?这是运用了拟人的手法,突出山势的险峻。5.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8分)
灞上秋居 马 戴
灞原风雨定,晚见雁行频。落叶他乡树,寒灯独夜人。空园白露滴,孤壁野僧邻。寄卧郊扉久,何年致此身?
(1)诗歌颔联描写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此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及作者的思想感情的能力。解答第一问,首先要找出颔联中描写的意象“落叶”、“他乡树”、“寒灯”、“独夜人”等;其次要分析这些意象的共同特征,从而概括出画面“凄凉冷清”的特点。解答第二问,关键是要认真分析颔联中的关键词语,如“落叶”、“他乡”、“寒”、“独”等,从而概括出作者羁留异地的酸楚的思乡之情和孤独寂寞之感。
【答案示例】 描写了一幅凄凉冷清的画面:秋雨之后,黄叶片片飘落;寒意阵阵,寄居孤寺的旅人独对孤灯。表达了作者羁留异地的酸楚的思乡之情和孤独寂寞之感。(2)本诗的五、六两句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试具体分析。(4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此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题,一要准确判定此诗五、六句运用的表达技巧是衬托;二要认真分析诗句是怎样运用衬托手法的,即第五句以动衬静,第六句以有衬无;三要分析诗句运用衬托的作用,即第五句反衬环境的寂静,表现作者的思潮起伏、长夜无眠,第六句衬托诗人处境的孤单和心境的孤独。
【答案示例】 衬托(反衬)的手法。第五句以动衬静,以露珠滴落在枯叶上的响声反衬出环境的寂静,更加细致地写出了作者思潮起伏、长夜无眠的情状;第六句以有衬无,以一个绝迹尘世的僧人邻居衬托自己的孤单无依,更加突出了诗人处境的孤单和心境的孤独。【诗歌鉴赏】 此诗纯写闭门寂寞之感。首联写撩人愁思的秋风秋雨直到傍晚才停歇,在暮霭沉沉的天际,接连不断的雁群自北向南急急飞过。颔联写风雨中片片黄叶从树上飘落下来,而寄居在孤寺中的一位旅客正独对孤灯,默默地出神。颈联写夜阑人静,连秋虫都已停止了歌唱,只有露珠滴落在枯叶上的响声,一滴接着一滴,虽很微弱,却很清晰。诗人孑然一身,孤单无助,与野僧为邻。最后两句直接说出诗人的感慨:在灞上已寄居多时,一直没有找到进身之阶。这里率直地道出了诗人怀才不遇的苦境和进身希望的渺茫。
6.阅读下面两首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于长安归还扬州九月九日行薇山亭赋韵
江 总[]
注
心逐南云逝,形随北雁来。故乡篱下菊,今日几花开?
杂诗(其二)王 维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
【注】 江总:南朝陈诗人。陈亡,仕于隋,后辞官南归,这首诗写于南归途中。(1)上面两首诗在思想感情上有何不同?请作简要分析。(4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这两首诗的表现手法有何异同?请作简要分析。(4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示例】(1)江诗更侧重思归,归心似箭。诗人在表达对故乡的想念和思归之情的同时,又流露出了归隐田园的情怀。(“归心似箭”“归隐田园”答出其一即可)用“云”向南飘动、“北雁”南飞象征思归。“几花开”表现出诗人的急切之状、痴情之态。“篱下菊”化用陶渊明“采菊东篱下”的典故,暗示归隐之意。王诗更侧重牵挂,运用询问的口吻,选择典型的家乡景物——梅花,表达抒情主人公的深切眷恋与牵挂。(2)相同:①都采用了借代(象征)手法,以故乡特有的风物借指(象征)故乡,表达对故乡的思念之情。②均用问句结尾,引人深思,增强感染力。不同:①江诗侧重写景,借景抒情(寓情于景);王诗重在叙事,事中蕴情。②江诗用“南云”“北雁”象征思归,含蓄委婉地表达了情感。王诗用叙家常的形式来表现眷恋,平淡质朴,诗味浓郁。【诗歌鉴赏】 江诗借景抒情,感情比较含蓄。诗人思乡心切,但全诗没有一言一句直接抒发这种情怀,前两句言所见之景——流云南逝,大雁南归;后两句言所想之境——故乡篱菊,花事何如?这绝非随意拈来,而是精心择用。这样,故土之眷尽在这眼前、远处的景物之中。王诗中的抒情主人公,是一个久在异乡的人,忽然遇上来自故乡的旧友,首先激起的自然是强烈的乡思,是急欲了解故乡风物、人事的心情。而诗中的这株寒梅,则不再是一般的自然物,而成了故乡的一种象征,它已经被诗化、典型化了,成了主人公的思乡之情的集中寄托。
7.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的问题。(6分)
秋日赴阙题潼关驿楼
[唐]许浑
红叶晚萧萧,长亭酒一瓢。残云归太华,疏雨过中条。树色随关迥,河声入海遥。帝乡明日到,犹自梦渔樵。
【注】 ①潼关:在今陕西省潼关县境内。②太华:华山,在今陕西省华阴县。③中条:山名,在今山西永济县东南。
(1)“帝乡明日到,犹自梦渔樵”两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2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此题考查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解答此题,关键是要准确理解“帝乡”和“渔樵”均运用了借代的修辞手法,前者指出仕为官,后者指归隐山林,“犹自”表明了前后分句之间的转折关系,以此揭示诗人内心的矛盾。而将“梦渔樵”放在“犹自”的后面,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留恋。
【答案示例】 表现了诗人出仕为官和归隐山林的矛盾心理,表达了对渔樵生活的留恋和怀念之情。
(2)这首诗勾勒了一幅秋日行旅图,请结合具体诗句分析景物描写的特点。(4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此题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题,首先要明确诗中描写了哪些景物(枫叶,秋风,华山的“残云”,中条山的“疏雨”,随山远伸的“树色”,在远处奔腾激荡的“河声”等),是怎样描写这些景物的(远近结合);其次要明确描写了景物怎样的特点(赋予华山、中条山动感);再次,分析这样描写的作用(显现出景物的生机和活力,同时反衬环境的空旷、悠远、宁静)。
【答案示例】 ①远近结合。先从近处着笔,写枫叶在秋风中的沙沙响声和长亭夜宿独自饮酒的情景,再描绘四周的远景,写华山的“残云”,中条山的“疏雨”,随山远伸的“树色”,在远处奔腾激荡的“河声”。②化静为动。赋予华山、中条山等动感,显现
②
③
①出生机和活力,同时反衬环境的空旷、悠远、宁静。8.阅读下面两首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竹里馆 王 维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江 雪 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1)试比较这两首诗意境的异同。(4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请从表现手法的角度比较赏析这两首诗。(4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示例】(1)相同:都写到人物独自面对自然的独特体验,都表现出一种隐逸意味。不同:王诗借清幽绝俗之境表现宁静安闲、独得其乐、天人和谐的隐逸之趣。柳诗借幽洁寒寂之境表现清高孤傲、摆脱世俗、凛然无惧的不屈品格。
(2)相同:都运用了衬托(以景衬人)、借景抒情、借事抒情的表现手法,达到情景交融的境界。
不同:王诗先叙写人事,后以景结情;以明衬暗,以声衬寂。柳诗先写景作铺垫,后叙写人事;正侧结合。
【诗歌鉴赏】 《竹里馆》是一首写隐者的闲适生活情趣的诗。诗的用字、写景(幽篁、深林、明月)、写人(独坐、弹琴、长啸)都极平淡无奇。然而它的妙处也就在于以自然平淡的笔调,描绘出清新的月夜幽林的意境,夜静人寂,融情景为一体,蕴含着一种特殊的美的艺术魅力。以弹琴长啸,反衬月夜竹林的幽静,以明月的光影,反衬深林的昏暗,确是匠心独运的大手笔。
《江雪》写的是江野雪景,一个“绝”字和一个“灭”字,把一切活动着的事物都从视野中排除了,余下的便是一望无际的皑皑白雪。在这辽阔、幽冷的画面中心,一只孤零零的小船上有一个穿蓑衣戴笠帽的渔翁在寒江边独钓。诗人开篇渲染凄清冷寂的氛围,目的是烘托那雪中寒江孤舟之上披蓑戴笠垂钓老翁的孤独。诗人采用暗写的手法,题为“江雪”,前三句却始终不着“雪”字,只是在结尾处才点出“雪”,与诗题相呼应。全诗都是写景,景中寓情,意境空灵,意蕴悠远。9.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南园十三首(其一)
李 贺 花枝草蔓眼中开,小白长红越女腮。可怜日暮嫣香落,嫁与春风不用媒。
【注】 ①《南园十三首》是李贺辞官回乡居住昌谷家中所作。②嫣香:指娇艳的花朵。(1)本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3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可怜日暮嫣香落,嫁与春风不用媒”在艺术手法上有什么特点?请简要分析。(5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示例】(1)既是惜花、惜春,又是自伤、自悼,抒写青春易逝、怀才不遇之情。(2)①该句运用比喻和拟人的手法,把花落香飘比作一个到了婚期的少女,不经媒妁的撮合,便径自嫁给了“春风”,随它飘去。诗人不说花落,而说嫁给春风,想象奇特,词新而意深;②该句以花寄情,感慨花残“人老”,不复当年容貌,抚今追昔,感到十分惆怅。
【诗歌鉴赏】 这首七言绝句,以赋笔为主,兼用比兴手法,清新委婉,别具风格。前两句写花开。春回大地,南园百花竞放,艳丽多姿。“小白长红”写花的颜色,意思是红的多,白的少。“越女腮”是由此产生的联想,把娇艳的鲜花比作越地美女的面颊,赋物以人的特质,显得格外生动形象。后两句写花落。“可怜”二字表达了诗人无限惋惜的深情。是惜花、惜春,也是诗人自伤、自悼。李贺当时不过二十来岁,正是年轻有为的时候,却不为当局所重用,犹如花盛开时无人欣赏。想到红颜难久,韶华易谢,不免悲从中来。末句用拟人的手法写花落时身不由己的状态。这句的“嫁”字与第二句中的“越女腮”相映照,越发显得悲苦辛酸。当时盛开,颜色鲜丽,宛如西施故乡的美女。而今“出嫁”,已是花残“人老”,不复当时容颜,抚今忆昔,感到十分怅惘。结句委婉深沉,营造出浓郁的悲剧气氛。10.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春游湖 徐 俯
双飞燕子几时回?夹岸桃花蘸水开。春雨断桥人不度,小舟撑出柳阴来。
②①(1)“夹岸桃花蘸水开”一句中最传神的字是哪一个?请简要分析。(4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富有理趣是宋诗的一大特色,请简要分析“春雨断桥人不度,小舟撑出柳阴来”中蕴含的理趣。(4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示例】(1)“蘸”字。一方面生动形象地写出桃花开得繁密,把树枝压弯后贴着水面的情景(或:桃花倒映在水中,岸上、水中的桃花连成一片,充满了生机的情景)。另一方面也表明刚下过春雨,桃花是湿的,形象地表现了“桃花带雨”的动人神态、意趣;表达了作者喜悦的心情。
(2)春水上涨,没过桥面,正当游人无法“度”过之际,一只小船从柳阴深处撑过来。诗句告诉人们,困境中仍然蕴含着希望,也道出了世间事物消长变化的哲理,体现了宋诗特有的理趣。
5.高考古代诗歌鉴赏题如何复习 篇五
本练案共18题,共99分,用时99分钟
一、(原创题)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2题。(11分)导学号 15650566
郭 纶① 苏 轼
河西猛士无人识,日暮津亭阅过船。路人但觉骢马瘦,不知铁槊大如椽。因言西方久不战,截发愿作万骑先。我当凭轼与寓目,看君飞矢集蛮毡。
【注】①这是苏轼23岁时的作品。郭纶本为弓箭手,屡有战功。仁宗康定元年九月,西贼寇三川寨,郭纶固守,定川堡得不陷。②寓目:过目,观看。③蛮毡:毡帐,借指来犯的贼寇。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A.郭纶本是河西勇士,如今人们却不认识他了,因为他每天只是在傍晚时分,坐在渡口闲看过往船只来打发时间。
B.颔联将郭纶今日所骑瘦马和他当年曾经使用过的长矛对比,今日之落魄与往日之英勇形成了鲜明对比,形象生动。
C.郭纶自称边疆久无战事才沦落如此,表现了他对国家的极度失望;但他同时说一旦有了战事,他仍愿冲锋陷阵。
D.这首诗语言通俗平易,在平实的叙述中蕴含着丰富的情感;诗歌尾联对战争场面的描写,表现出了诗人的英勇。
E.这首诗借郭纶这一形象,表现了诗人对英雄的仰慕,对英雄失路的怜惜,对贼寇入侵的痛恨以及强烈的爱国热情。
答:答B给3分,答E给2分,答A给1分;答C、D不给分;回答三项或三项以上,不给分。
[解析]A“因为”分析不当。C“表现了他对国家的极度失望”无中生有。D“表现出了诗人的英勇”分析不当,是表现郭纶英勇而非诗人。
2.诗中郭纶这一人物有怎样的形象特点?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6分)答:①本领高强,屡建战功。他是河西猛士,使用如椽大铁槊,善飞矢杀敌。②有勇于担当、杀敌报国的豪情壮志,“截发愿作万骑先”,说明郭纶希望截发为信,愿作痛击贼寇的万骑先锋。③怀才不遇,赋闲无事。本领高强的英雄无人赏识,只能日暮在渡口闲看渡船。
[解析]这首诗的大意是:郭纶本是河西一带知名的勇士,如今的人们却都不识得他了,这位昔日的猛将只是在傍晚时分,坐在渡口,闲看过往船只来打发时间。路人只见他骑着一
②
③ 1 匹瘦弱的青白色马,却不知他曾经使用的长矛大如屋椽。郭纶说,边疆久无战事才沦落如此,一旦有了战况,他誓言愿冲锋陷阵。那时,我自当拭目观看,看这位勇士的飞箭射向敌人的军阵。答出一点可得3分,答出任意两点即可得6分。其中特点2分,分析1分。
二、(改编题)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3~4题。(11分)导学号 15650567
早发昌平岛 沈佺期
解缆春风后,鸣榔晓涨前。阳乌出海树,云雁下江烟。积气冲长岛,浮光溢大川。不能怀魏阙,心赏独泠然。
【注】①这首诗作于诗人自广西境内取道海上赴贬地途中。②鸣榔:敲响船帮,代指开船。③魏阙:出自《庄子》,原指宫门上巍然高出的观楼,后代称朝廷。
3.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A.首联点出题目中“早发”二字,并暗示时值春天。在春风吹拂的早晨,诗人乘船出海,“春风”二字写出了诗人内心的愉悦与轻快。
B.颔联“阳乌出海树,云雁下江烟”描写了行程中所见明丽景象,对于赴贬地途中的诗人来说,能够欣赏到如此美景是非常幸运的。
C.颈联中的“冲”“溢”二字刻画出了海面上波光粼粼、水天相接的壮阔景象,这两个字富有表现力,表现了诗人在炼字方面的匠心。
D.这是一首贬谪诗,描绘了早发昌平岛旅途中的壮丽景色,语言生动,诗人虽然遭贬,但并没有放在心上,依然兴致勃勃地欣赏美景。
E.诗歌叙事、描写、抒情自然结合,采用了借景抒情和直抒胸臆的手法,情感表达极为充分,从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矛盾的内心。
答:答C给3分,答B给2分,答E给1分;答A、D不给分;回答三项或三项以上,不给分。
[解析]A“诗人内心的愉悦与轻快”分析不当。这里是乐景衬哀情。D“但并没有放在心上”分析不当。E“矛盾的内心”分析欠妥。
4.尾联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是怎样表达的?请简要分析。(6分)答:尾联表达了诗人身在江湖、心系朝廷的报国之志和贬谪途中孤独寂寞的内心。(2分)。采用了用典和直抒胸臆的手法。“魏阙”使用典故,表达心系朝廷之心;“泠然”直抒胸臆,表达孤独寂寞之情。(4分)[解析]尾联“不能怀魏阙,心赏独泠然”的意思是说:对于一个去国离家的人来说,如果他失去了身在江湖之上,心存魏阙之下的崇高节操,而沉浸在眼前令人赏心悦目的景色中,那是多么让人伤心的啊!言外之意则是表明,自己身在江湖、心存魏阙,所以,眼前的景色
③
②①虽然美丽,但自己心头终有一种寂寞清冷之感。
三、(改编题)阅读下面这首金诗,完成5~6题。(11分)导学号 15650568
乱 后 [金]辛 愿
兵去人归日,花开雪霁天。川原宿荒草,墟落动新烟。困鼠鸣虚壁,饥鸟啄废田。似闻人语乱,县吏已催钱。
【注】①这首诗是金末战乱后诗人初回家园时所作。②虚壁:空荡荡的四壁。5.下列对这首诗歌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A.首句叙事,直接点题,表明将士们已经撤离,老百姓已经从颠沛流离中回到熟悉而陌生的家园中,交待了战乱已经结束。
B.次句以乐景写喜悦。战乱结束之后,看到天边鲜花盛开,大雪停止飞舞,天晴万里,一派祥和景象,为下文陡转张本。
C.颔联由近及远地描写战后的荒芜,“荒”与“动”二字是传神之笔,写出了满眼的荒芜景象,“宿”与“新”对比强烈。
D.颈联从听觉描写饥肠辘辘的田鼠和乌鸦,从正面描写战乱后的荒凉场面,其目的在于表现战乱给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
E.尾联一个“似”字让人充满联想,“人语乱”描绘出一幅人声鼎沸、群情激昂之图,自然引出人们对县吏“催钱”的愤慨。
答:答E给3分,答A给2分,答D给1分;答B、C,不给分;回答三项或三项以上,不给分。
[解析]B“以乐景写喜悦”分析不当,应为以乐景写哀情。C“由近及远”分析不当,应为由远及近,“川原”上的“荒草”是远景,“墟落”上的“新烟”是近景。D“正面描写”分析不当,应为侧面描写。
6.这首诗表现了诗人“喜—悲—愤”的思想感情,请联系全诗,对诗人这一感情发展线索进行简要赏析。(6分)答:①开头两句写乱兵已去,回到久别的家园,大雪初晴,花儿绽放,村落又见炊烟,此景令人“喜”。②第三联从侧面描写乱后食尽粮绝的惨状:空荡的四壁老鼠饿得乱叫,荒芜的田野乌鸦拼命乱啄,鸟兽如此,人何以堪?此景令人“悲”。③结尾两句写劫后余生的人们刚刚返家,催征苛税的官吏已接踵而至。此景令人“愤”。(6分,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解析]首句“兵去人归”直接点题,表明将士们已经撤离,老百姓从颠沛流离中回到熟悉而陌生的家园,战乱已经结束。“花开雪霁天”写战乱结束之后,天边花儿盛开,雪停天
②
①晴,心情本该是高兴的,但从全诗来看,这是以乐景写哀情,为下文张本。颔联写实,从视觉由远及近描写战后的荒芜。“荒”与“动”二字传神,写出了满眼的荒芜景象,透着一种悲哀的心情。“宿”与“新”对比强烈,前者感叹荒芜,而后者尽管村墟寥落破败不堪,但袅袅炊烟升起,似乎看到一点生机,不禁由悲转喜。颈联从听觉写战乱带给人民的祸害,即使卑微的田鼠、乌鸦也饥肠辘辘,何况人呢?尾联想象丰富。一个“似”字让人充满联想。“人语乱”三字描绘出一幅人声鼎沸、群情激昂之图。结果令人大失所望,甚至愤慨不堪,因为“县吏已催钱”。战争的创伤还没有得到修复,新的苛捐杂税又霜风相逼,与首联中“花开雪霁天”形成极大反差。
四、(原创题)阅读下面这首清诗,完成7~8题。(11分)导学号 15650569
寄赠吴门故人 [清]汪 琬
遥羡风流顾恺之,爱翻新曲复残棋。家临绿水长洲苑,人在青山短簿祠。芳草渐逢归燕后,落花已过浴蚕时。一春不得陪游赏,苦恨蹉跎满鬓丝。
【注】①吴门故人:指作者的挚友顾苓。顾苓在明亡之后隐居不仕,吟赏山水,棋曲自娱,颇得人生乐趣。作者此时身系宦途。②顾恺之,东晋画家,博学多才。③长洲苑、短簿祠:都是苏州的游览胜地。
7.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A.首联将顾苓比作才华绝世的顾恺之,通过对顾苓隐居不仕、吟赏山水、棋曲自娱的人生乐趣的歆羡,衬托出自己宦途的苦恼与无聊。
B.颔联“绿水”青山”描绘出了顾恺之所居环境的优美动人,“家临”“人在”刻画了顾恺之徜徉于名胜古迹、绿水青山之间的自得。
C.颔联“绿水”对“青山”,“长洲苑”对“短簿祠”,既是实写景物,又使诗句充满诗情画意,表现了对友人生活在理想境界的自豪。
D.颈联从春季特有的景物入笔,芳草、归燕、落花、浴蚕等景象充满诗情画意,富有春天的气息,与诗人所处的官场形成了鲜明对比。
E.尾联中的“恨”字下得十分传神,诗人内心苦恼、烦闷、彷徨、矛盾,明知身在官场就是对于生命的浪费,却不得不继续敷衍周旋。
答:答D给3分,答E给2分,答A给1分;答B、C不给分;回答三项或三项以上,不给分。
[解析]A“苦恼”夸大其辞,应为碌碌无为。B“顾恺之”理解不当,应为顾苓。C“表现了对友人生活在理想境界的自豪”分析不当,这些描写通过友人徜徉于名胜古迹、绿水青山之间的自得,表现了诗人对于友人生活情调的歆羡。
③
②
①8.诗中的抒情主人公有哪些性格特点?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6分)答:①歆羡隐居生活。由诗题及注释中可以看出。②仰慕才学。从“遥羡风流顾恺之”中可以看出。③喜欢写诗下棋。从“爱翻新曲复残棋”中可以看出。④喜欢游山赏水。从尾联中可以看出。
[解析]这首诗的大意是:钦慕顾恺之卓尔不群,悠闲地过着谱制新曲,复录棋局的隐居生活。家在绿水之畔长洲苑,人能在青山之边短簿祠徜徉。芳草逐渐青绿,正逢归来的燕子;百花凋谢委地,已过了浴蚕的时节。整整一个春天不能游山玩水,只能任苦闷白了双鬓。读懂了诗意,结合诗中物象,概括人物形象也就有了途径。(6分,答出一个要点给2分,给满6分为止。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有理,也可酌情给分。)
五、(原创题)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9~10题。(11分)导学号 15650570
利 州 南 渡 温庭筠
澹然空水对斜晖,曲岛苍茫接翠微。波上马嘶看棹去,柳边人歇待船归。数丛沙草群鸥散,万顷江田一鹭飞。谁解乘舟寻范蠡,五湖烟水独忘机。
【注】①范蠡:春秋时楚人,助越王灭吴后乘舟离去。②五湖烟水:据《吴越春秋》称,范蠡功成身退,乘扁舟出入三江五湖,没人知道他最终到哪里去了。③忘机:忘却俗念。
9.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A.首联写江景:宽阔清澄的江面波光粼粼,夕阳映照在水中闪烁不定;起伏弯曲的江岛和岸上青翠的山岚紧密相接,显得更加葱绿苍劲。
B.颔联写人马急欲渡江的情形:渡船正浮江而去,船到江心,马儿扬鬃长鸣,声音好像出于波浪;未渡者歇息在柳荫下,等待渡船返回。
C.颈联写船过沙滩,惊散了草丛成群的鸥鸟;回望岸上,万顷江田之上只有一只鹭正在飞翔,这些描写强烈地渲染了诗人心境的不平静。
D.尾联表面是说如今没有谁能懂得诗人乘一叶扁舟去追寻范蠡的足迹,逍遥于江湖,言外之意,诗人像范蠡一样心愿淡泊,与世无争。
E.这首诗描写诗人行旅在利州南渡时的所见所闻所感,景物描写中,江中与岸上交替着墨,层次分明,色彩浓丽,静中有动,栩栩如生。
答:答D给3分,答B给2分,答E给1分;答A、C,不给分;回答三项或三项以上,不给分。
[解析]A“起伏弯曲的江岛和岸上青翠的山岚紧密相接,显得更加葱绿苍劲”分析不当。诗句的意思是起伏弯曲的江岛和岸上青翠的山岚在斜晖的笼罩下,一片苍茫。C“渲染了诗人心境的不平静”分析不当。诗中这样描写,主要渲染了江边的清旷和寂静。E“色彩浓丽”
①
②
③分析不当,应为色彩清丽。
10.前面三联描绘了怎样的图景?这些图景的作用是什么?请简要阐述。(6分)答:前面三联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充满生机的利州南渡图。诗人把渡头所见景物描写得如此之美,为后文生发归隐之念作了铺垫。
[解析]这首诗的大意是:江水粼粼斜映着夕阳的余晖,弯弯岛岸苍茫接连山坡绿翠。眼看人马已乘摆渡扬波而去,渡口柳下人群等待船儿回归。船过沙洲草丛群鸥四处惊散,水田万顷一只白鹭掠空孤飞。谁理解我驾舟寻范蠡的心意,五湖烟波唯他能忘世俗心机。图景概括3分,作用3分。
六、(原创题)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1~12题。(11分)导学号 15650571
临江仙·忆洛中旧游
[宋]陈与义
忆昔午桥桥上饮,坐中多是豪英。长沟流月去无声。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二十余年如一梦,此身虽在堪惊。闲登小阁看新晴。古今多少事,渔唱起三更。【注】靖康之难后,宋室南渡,词人也因之开始了流亡生涯,饱受国破家亡的痛苦,历经颠沛流离。他在南宋都城临安回想起青壮年时在洛阳与友人诗酒交游的情景,写下了这首词。
11.下列对这首词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A.“忆昔午桥桥上饮,坐中多是豪英”两句写当年在午桥豪饮的都是英雄豪杰,表现出抒情主人公当年仰慕血气方刚,立志报国的志士。
B.“长沟流月去无声”以下三句活画了一幅高士宴饮图,午桥之上弯月当空,午桥之下长沟流月,笛声悠扬不绝于耳,英豪端坐畅饮达旦。
C.“二十余年如一梦,此身虽在堪惊”两句描写往事如烟,二十年风雨颠沛,交游零落,国事沧桑,家境沦落,表现了生不遇时的感慨。
D.“古今多少事,渔唱起三更”两句,将古今国家兴盛衰亡之事,收拢到三更的渔唱之中,给人以空灵凄忱、叹惋缕缕、余韵袅袅之感。
E.这首词描写了词人追忆当年游赏聚会的一段情景,以浓语写哀伤,显得格外含蓄深沉。全词在豪放中见到深婉,情真意切,空灵超旷。
答:答D给3分,答C给2分,答E给1分;答A、B不给分;回答三项或三项以上,不给分。
[解析]A“表现出抒情主人公当年仰慕血气方刚、立志报国的志士”分析不当。作者当年是位血气方刚、立志报国的志士。B“活画了一幅高士宴饮图”分析不当。应是英雄豪杰游赏聚会图。E“以浓语写哀伤”分析不当。应是以谈语写哀伤。
12.“忆”字在词中有何作用?最后两句抒发了怎样的思想感情?(6分)答:(1)①引出当年英豪相聚豪饮欢乐的生活画面,②使上阕的欢乐场面与下阕中的现实形成对比,③突出了靖康之变国土沦丧、时局危殆的忧愤之情。(2)抒发了世事沧桑、盛衰交替的感慨之情。
[解析]这首词写作者追忆当年的游赏聚会,因北方沦陷,无法归去,他想到故乡洛阳,不禁无限感慨。词中以淡语写哀伤,显得格外含蓄深沉。午桥是中唐名相裴度的别墅,裴度又是维护朝廷集权,反对藩镇割据,坚决主张武力镇压淮西吴元济叛乱并取得成功的人物,属中兴名臣。上片开头写在午桥豪饮,尽是英杰,表现出当年是位血气方刚,立志报国的志士。“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是传诵之名句,情境俱现,风格俊朗。上片是关于“洛中旧游”的回顾。下片是感慨抒怀。过片一句推进到当今,“如一梦”、“堪惊”等言,往事如烟,二十年风雨颠沛,交游零落,国事沧桑,尽括其中。末尾将古今兴亡,收拢到三更渔唱,空灵凄忱,余韵不尽。尾二句化用张升《离亭燕》词:“多少六朝兴废事,尽入渔樵闲话”之意。“三更”只是为了押韵,不必拘滞。尾二句宕开,故作旷达语,尤觉叹惋之意袅袅不绝。胡仔评曰:“清婉奇丽,简斋惟此词为最优”(《苕溪渔隐丛话》)。全词在豪放中见深婉,情真意切,空灵超旷。第一问4分,每答对一个要点给2分,给满4分为止。第二问2分。
七、(改编题)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3~14题。(11分)导学号 15650572
书情寄上苏州韦使君兼呈吴县李明府
崔 峒
数年湖上谢浮名,竹杖纱巾遂称情。云外有时逢寺宿,日西无事傍江行。陶潜县里看花发,庾亮楼中对月明。谁念献书来万里,君王深在九重城。
【注】这首诗作于崔峒晚年,其时,崔峒在潞府功曹任上,功曹属于闲官。诗题中的“韦使君”指韦应物。
13.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A.首句中的“谢”是“拒绝”的意思,诗句是说作者不务政事,过着逍遥自在的生活。B.“竹杖纱巾”是隐者装束,这一句是说作者如隐者般清淡寡欲地生活,聊度平生。C.前两联写了作者的生活情景,引出了颈联对两位友人的生活情景的描写。D.颈联运用了典故,将李明府比作陶潜,将韦应物比作庾亮,夸赞他们的雅洁。E.最后一联写作者不愿从万里之外给君王献书,因为君王深居禁宫无法收到。答:答D给3分,答C给2分,答E给1分;答A、B,不给分;回答三项或三项以上,不给分。
[解析]A“作者不务政事”曲解诗意,根据注释信息可知,作者当时任功曹这样的闲职,只是无政事可做。B“清淡寡欲地生活,聊度平生”分析不当,应为逍遥自在地生活,大遂
[注]
平生所愿。E对最后一联有曲解,最后一联是作者的诉苦,是埋怨自己上书,君王却不能赏识自己。
14.诗歌题为“书情”,作者在诗中表达了哪些感情?请简要概括。(6分)答:①率意而为的自在闲适之情。②对隐居生活的向往、羡慕之情。③自伤不遇,对君王的怨恨之情。
[解析]首联上句说数年来漂泊江湖,摒弃做官的虚名,下句“竹杖纱巾”,是隐者装束,意思说自己逍遥自在地生活,大遂平生之愿。颔联“云外”指世俗之外,宦海之外,此指诗人现居的闲散之地,此联诗人自述一切率意而为,有时逢寺即宿,有时日落西山,无事时沿江漫行。颈联归结到寄韦李本意。上句陶潜指李明府,陶曾为彭泽令,故以陶比李,下句庾亮指韦应物。陶渊明既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李又是崔峒友人,诗人以两位清雅疏放的古人,比喻两位同样雅洁的今人,说他们做官,不说政绩怎样,而说看花、对月,这样写主要是对他们“吏隐”生活的向往,同时稍露自伤不遇之情。尾联转入满腹牢骚不平,诗人向两位朋友诉苦:我不远万里,到京城献书,谁知“君之门兮九重”,一片赤诚,难以上达天听,不为君知。这两句并不是“悔献书”,他对献书毫不悔恨,只是怨自己运气不好,怨君王深居禁中,不能赏识自己的才干,使得他不能像韦苏州和李明府那样,既能当官,又过着“潇洒送日月”的生活。他们都是中下层知识分子,对他们来说,最惬意的莫过于“陶潜县里看花发,庾亮楼中对月明”这样吏、隐两全的生活,崔峒因未得到这种“待遇”而产生怨恨,不过,他的“怨”,是“怨而不怒”,合乎中庸之道的。这首诗,意象高华,投赠之意,怨愤之情,出以雅正之笔,为崔诗中的佳作。
八、(改编题)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5~16题。(11分)导学号 15650573
苏 秀 道 中 [宋]曾 几
一夕骄阳转作霖,梦回凉冷润衣襟。不愁屋漏床床湿,且喜溪流岸岸深。千里稻花应秀色,五更桐叶最佳音。无田似我犹欣舞,何况田间望岁心。
【注】苏秀道中:从苏州到秀州(今浙江嘉兴)的路上。诗人时为浙西提刑。
15.下列对这首诗歌思想内容和艺术手法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两项是()()A.首联从夜感霖雨突降写起,人们盼望已久的甘霖突然降下,仿佛将诗人的心田也滋润得复苏了。
B.“不愁屋漏床床湿”化用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的“床头屋漏无干处”,二者感情基调相近。
C.颔联从正面突出了一个“喜”字,透过这一“喜”字,我们可以看到诗人的思想倾向。
①D.末联突出了广大农民对这场甘霖的狂喜之情,进一步表现诗人忧国忧民之情。E.这首诗语言诙谐风趣,轻巧明快,体现了诗人对农民辛勤劳作的关心。
答:答A给3分,答C给2分,答D给1分;答B、E,不给分;回答三项或三项以上,不给分。
[解析]B“二者感情基调相近”分析不当,应为二者感情基调迥异,杜诗表现忧国忧民的情怀,本诗表现了对雨的欣喜之情。D“忧国忧民”分析不当,应为体恤民意。E语言风格不是“诙谐风趣”而是“简明洗练”。
16.这首诗写出秋雨怎样的特点?这些特点是如何表现的?请简要分析。(6分)答:特点:雨大,及时。分析:①诗人半夜感到“凉冷”,看到“屋漏床床湿”,通过视觉和触觉的结合,表现雨大;②运用叠词的手法,通过屋漏床湿、溪流岸深表现雨大;③运用虚实结合(想象)的手法,通过骄阳转作霖、稻花应秀色表现雨的及时。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及表达技巧的能力。由“一夕骄阳转作霖”可以看出雨下得及时,由“岸岸深”可以看出雨下得很大。至于是如何表现的,可以从想象、叠词、视触觉结合等角度思考。表达技巧题的答题要点是指出技巧后要分析诗歌如何运用了这种技巧,还要结合意境和情感分析技巧的表达效果。
九、(改编题)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7~18题。(11分)导学号 15650574
鹧 鸪 天 [宋]刘 著
雪照山城玉指寒,一声羌管怨楼间。江南几度梅花发,人在天涯鬓已斑。星点点,月团团。倒流河汉入杯盘。翰林风月三千首,寄与吴姬忍泪看。
【注】①刘著:舒州皖城(今安徽潜山)人。原是北宋人,后由宋仕金,久居北国。②“翰林”句:用欧阳修《赠王安石》诗句,“翰林”原指李白。
17.下列对本词的理解,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A.前两句为全诗定下感情基调。“雪照”暗示为冬日;“玉指寒”一语双关,既表天气之寒,又寓心情凄寒。
B.
三、四句紧承“羌管”二字:羌笛幽怨,使人回想江南的梅花;人在天涯,可惜双鬓已斑,词人自叹仕途太迟。
C.“倒流”句运用夸张手法,词人想象相聚后开怀畅饮,美酒如同天河倒流入杯中,把满腔愁怨忘得一干二净。
D.这首词的上片写离别滋味,追怀往日那难舍难分的场面,下片由当年写到此夕,思绪万千,抒发思念情怀。
E.本词篇末用典,借助欧阳修的诗句,倾诉满腔的愁怨,满腹的思情和满怀的祝愿,读后令人心灵受到艺术震撼。
答:答A给3分,答D给2分,答E给1分;答B、C,不给分;回答三项或三项以上,②
①不给分。
[解析]B“词人自叹仕途太迟”分析不当。诗人这是自叹滞留北国时间太长。C“词人想象相聚后开怀畅饮”不正确。此句意为只有借助忘乎所以的畅饮才能忘记满腔愁怨,含有借酒浇愁之意。E“心灵受到艺术震撼”夸大其辞。
18.请从景情关系角度赏析“星点点,月团团”二句。(6分)答:示例:此二句描写出一幅美丽迷人的夜空画面:繁星点点,明月团圆。词人触景生情,看到星月而生思家归园之情;同时,以乐景衬哀情,如此美好的月夜更能衬托出人事的缺憾,寄寓无尽的离愁。
[解析]本词上片写离别滋味,追怀往日那难舍难分的场面。“雪照山城玉指寒,一声羌笛怨楼间。”山城当指南方某地,作者与情人分离之处。“雪照”可见是冬日。“玉指寒”一语双关,既表天气之寒,又示分离的凄清寒意。“羌管”即竹笛。“一声羌管怨楼间”似以“细雨梦回鸡塞远,小楼吹彻玉笙寒”化出,羌管悠悠,离愁满目。景是寒景,情是离情,景情切合,相映相辉。“江南几度梅花发,人在天涯鬓已斑。”羌笛幽怨,不禁使人回想江南梅花的花开花落,几度春秋。岁月无情染白主人公的青青双鬓。追忆往昔别离状,恍如就在眼前。
6.高考古代诗歌鉴赏题如何复习 篇六
鉴赏古代诗歌的思想感情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基础点: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是诗歌鉴赏的重中之重,它包括三方面内容:一是对古代诗歌内容、主题的评价;一是对思想感情的评价;一是对作者观点态度的评价。
诗歌的思想内容一般指诗歌的画面所反映的状况或现象、诗歌的主题、作者寄托的情感等。
所谓评价作者的观点态度,具体来说,观点态度包括对事物、人物的态度,对社会现实的态度,对历史事件、真实人物的态度、对人生感悟的倾诉等。
重难点:评价作者的观点态度,特别是写景抒情的诗歌,其观点与态度不容易把握,只能从诗作本身领悟与思考作者隐含其中的观点态度。
[考法综述] 从高考命题来看,真正意义上的“评价”题很少出现,其设题点大多集中在诗歌的内容、抒发的思想感情等方面,题目大多要求考生回答“写了什么内容”“表现了什么思想”“抒发了怎样的感情”“体现了怎样的人生态度”“表达了怎样的人生追求”等。
命题法1 评价古代诗歌的思想内容
典例
1阅读下面的这首唐诗,完成下题。
发临洮将赴北庭留别
岑参
闻说轮台路,连年见雪飞。春风不曾到,汉使亦应稀。白草通疏勒,青山过武威。勤王敢道远,私向梦中归。
[注] ①临洮:在今甘肃临潭西。北庭:唐六都护府之一,治所为庭州(今新疆吉木萨尔北)。②轮台:庭州属县,在今新疆乌鲁木齐。
诗的尾联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对全诗的情感抒发有怎样的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表现了诗人虽有羁旅思乡之愁,却能以国事为重的爱国热忱。使得诗中的思乡之情不至于流于感伤,也提升了全诗的格调。
[解析] 本题有两问,第一问考查诗歌的思想情感,第二问考查尾联对抒发情感的作用。对于诗歌思想情感类题目来说,第一问属于传统题型,指向明确,难度适中。第二问,指向不是很明确,可能会引起考生误读。通常情况下,这类题目考查的是情感和结构上的作用,本诗尾联又是以议论作结,在结构上的作用不外乎升华情感之类,解答本题时需要联系作者的生平、理想追求,诗歌的写作背景等进行分析。当时西北边疆一带战事频繁,岑参怀着到塞外建功立业的志向,两度出塞,久佐戎幕,前后在边疆军队中生活了六年。尾联“勤王敢道远,私向梦中归”,很有创意,把忠君报国之志和思念故乡之情很巧妙地融
②
①合在一起,作者思念家乡和亲人的感情却难以控制,但想到报效祖国当然不能因为距离遥远、环境恶劣而有所报怨,表现出作者把国事放在首位的爱国无私精神。以议论作结,升华了全诗的情感。
典例
2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的题。
点绛唇·访牟存叟南漪钓隐
周晋
午梦初回,卷帘尽放春愁去。昼长无侣,自对黄鹂语。絮影香,春在无人处。移舟去。未成新句,一砚梨花雨。
此词写春,有人读出了愁,有人读出了喜,请结合全词谈谈你的理解。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示例一)此词主要表达了春色恼人的孤独惆怅之感。上阕抒发了卷帘放愁愁仍在的无奈,缺少诗朋酒侣而自对鸟语的寂寞之情,下阕抒发了大好春光无人欣赏的惋惜,吟诗而未成的遗憾,梨花飘落如雨的怅惘之情。
(示例二)此词主要表达了春景无限的欣悦自得之情。上阕抒发了卷帘放去春愁的畅快,虽无友人却独对鸟语的悠然之情。下阕抒发了飘飘絮影脉脉香春在无人处的惊喜,梨花飘落如雨诗意盎然的沉醉之情。
[解析] 解答本题要注意题干中“结合全词”的要求。优秀诗词的妙处就在于“言有尽而意无穷”,读者的着眼点不一样,所得结果也不会一样。首先,从题材上看,这首是一首访友词,但大量描写的是春光和个人的心情。其次,从意象上看,主要的意象是“卷帘”“黄鹂”“絮影”“梨花雨”,应当说是春色烂漫。再次,从作者的心情看,却是相反的,如“春愁”“无侣”“无人”“未成”等,带着一丝愁苦。整体上,这首词有淡淡的喜悦,也有淡淡的哀愁,无论从哪个角度回答,必须结合具体意象和诗句描写的内容进行分析,言之成理即可。
解题法1 七点入手把握诗歌思想感情 ----------
(1)看题目。题目蕴含着诸多信息,如时间、地点、人物、事件以及诗人的心情、诗歌的意境、诗歌的类型等。抓住这一切入点,有助于我们理解诗歌的内涵。如:《渡荆门送别》是送别诗,应有离情别绪在诗中体现,而《山坡羊·潼关怀古》则提示诗歌是怀古咏史诗。
(2)看作者。常言道:“在什么山上唱什么歌。”同样的道理,是什么样的人就有什么样的文。作品是作者思想情感的具体化,所以,要准确理解诗词,把握作品情感,体验语言风格,就不能脱离作者而孤立地臆断。作者的生平、风格、思想、政治抱负、主要经历等等,无不影响作者的情绪,所以,在鉴赏作品时,首先要了解作者生平、作品风格、思想抱负等。如读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一词,你只有了解了他在政治上的失意(被贬黄州)、有远大的抱负等,才可以读懂该词所表达的豁达和豪迈。
(3)看时代。把握时代风貌特征,把诗歌放在时代背景下评析,才能准确领悟其思想感情。例如南宋前期的诗人,生活在战乱频繁的年代,目睹甚至亲历山河破碎、人民流离的痛苦,便胸怀收复中原的宏愿,有的还参加抗金斗争,其作品大多抒慷慨愤世之情,高唱爱国热情;而南宋后期大势已去,只能感喟哀时,低吟亡国之民的黍离之悲了。
(4)看意象。诗歌的创作讲究含蓄、凝练。诗人的抒情往往不是情感的直接流露,而是注重弦外之音、言外之意。写景则借景抒情,咏物则托物言志。这里的所写之“景”,所咏之“物”,就是客观之“象”;借景所抒之“情”,咏物所言之“志”,即为主观之“意”。因此意象也就是作者的主观感情与客观物象的完美结合,是诗人情感显现的载体。把握诗中的意象,就能参悟意境,理解诗中蕴含的情感。
(5)看关键。诗词中的关键词句往往透露着作者对生命的感悟、对社会的认识以及作者的情感在诗词中的走向。一般来说,每首诗都有诗眼,即诗中最为精练传神的那个字。抓住了这个字,诗人在这首诗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就容易把握了。如:晏几道的《思远人》中“念”“行客”“归鸿”等词语,暗示作者抒发的是对远行人的思念之情。
(6)看典故。古人写诗作词,常用典故。精彩的典故,以其精练的文字包含了深刻丰富的思想内容,往往片言只语便能形象地点明历史人物的运筹机巧,寥寥数字便能深刻地揭示人生哲理。阅读诗词,如果不了解典故的含意,就不能很好地读懂这些诗歌,更谈不上鉴赏。用典有用事和引用前人诗句两种。用事是借用历史故事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包括对现实生活中某些问题的立场和态度,个人的情绪和愿望,属于借古抒怀。引用或化用前人诗句的目的是加深诗词中的意境,促使人联想而求言外之意。所谓“借他人之酒杯,浇胸中之块垒”是用典的共同特点。鉴赏时,应将古人、古事与诗人的现实进行多角度的对比,才能准确地把握作者的感情。
(7)看注解。高考鉴赏诗歌的试题有时会加注解,凡是所加的注解,一定会对我们理解诗歌有帮助,我们一定不能轻易放过,要认真阅读,好好利用。注释的作用一般有以下几个:①介绍写作背景,一般暗示作者的创作动机及诗歌的思想内容。②介绍相关句子,一般暗示诗歌的用典或意境。③介绍作者,一般暗示整首诗歌的艺术风格及感情基调。④介绍别人对诗歌的评价,一般暗示诗歌的艺术特色。
重难点拨
[常见设问方式](1)这首诗体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2)这首诗蕴含着诗人丰富的情感,请简要概括。(3)×××句寄托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4)试比较两首诗歌中的不同情感。[思维过程] 第一步:整体感知
关注诗歌中的意象,确定诗歌体裁,如怀古咏史诗、咏物抒怀诗、边塞征戍诗、山水田园诗等。
第二步:分析诗句
具体分析所涉及诗句分别写了什么,概述内容。第三步:概括情感
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诗歌表达的主旨或情感。[答题模式] ①根据诗句描述内容,分析所涉及的诗句具体写了什么。②揭示思想内容。采用的作答形式是“描写了„„抒发了(表现了)„„”。(也可以选揭示情感,再具体描述)命题法2 评价作者的观点态度
典例
3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夏日游山家同夏少府
骆宾王
返照下层岑,物外狎招寻。兰径薰幽珮,槐庭落暗金。谷静风声彻,山空月色深。一遣樊笼累,唯馀松桂心。
本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和志向?结合全诗简要分析。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本诗表达了作者热爱自然之情,追求高洁坚贞、自由闲适之志。首联从夕照美景吸引作者游兴写起,点明访问山家之由;颔联写兰径和山家槐庭美景:幽兰散发阵阵香味,落日透过庭槐洒下斑驳光影,暗示山家主人为高洁隐士;颈联写山谷幽静空旷、风声之响、月色之浓,呈现出山间特有景致;尾联直接表达了诗人对自由闲适生活、坚贞高洁品格的追求。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思想情感和作者观点态度的鉴赏与评价,指向明确,题型属于传统形式,难度适中。此类题目在鉴赏过程中,不但要细读诗文本身,明确注释中点明的时局背景,还要了解诗人境遇、主观志向,做到知人论世。本题应根据平时所学习的骆宾王的诗歌,了解骆宾王的终生志向与人生际遇,然后进行综合思考,才能不遗漏要点。从作者角度看,骆宾王虽曾为侍御史,但曾因事下狱,一直不得志。结合诗句来看,前三联描写了一幅山间空旷、静寂的美好景致,表达出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对回归自然的渴望;全诗选取的“兰”“槐”“松”“桂”等意象,皆可象征一种高洁的品性,表现出作者追求坚贞高洁品格的志向;尾联“一遣樊笼累”联系陶渊明“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可知表达了作者厌倦世俗,热爱自然,渴望归隐的情感,突出了作者对自由闲适生活的向往。
典例
4阅读下面一首宋诗,按要求回答问题。
被酒独行,遍至子云、威、徽、先觉四黎之舍三首(其二)
苏轼
总角黎家三四童,口吹葱叶送迎翁。莫作天涯万里意,溪边自有舞雩风。
[注] ①被酒:刚喝过酒,带着醉意。四黎:子云、威、徽、先觉四人都是海南黎族人,姓黎,故称“四黎”。②翁:苏轼自称。
请结合作者的思想和本诗内容,分析这首诗表现了作者怎样的人生态度。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诗人被流放到万里之遥的天涯(海南),处境艰难,但由于受到佛道思想的影响和黎族百姓的热情欢迎,因此表现出曾点曾经具有的那种逍遥自在、随遇而安的人生态度。
或:诗人被流放到万里之遥的天涯(海南),处境艰难,但由于受到儒家思想的影响和黎族百姓的热情欢迎,因此仍然向往曾点描述的礼乐之治,表现出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解析] 首先查看诗中直接议论抒情的句子,本诗中此类句子是诗歌后两句“莫作天涯万里意,溪边自有舞雩风”,“莫作”二字写出诗人虽远在天涯(海南)却没有伤怀之感。其次,运用知人论世的方法进行分析。一看作者,苏轼虽一生屡遭磨难坎坷,但因其受佛道思想影响颇深,所以总能以乐观旷达的胸怀来应对人生世事。二看时代环境,从诗歌前两
②
①句可看出黎族百姓对诗人的热情,苏轼被贬至海南,但他奋发有为,给当地带来了南方的先进生产经验,受到了当地人的欢迎。三识典故,“舞雩风”应是“风乎舞雩”的缩写,出自《论语·先进》,是曾点言志的典故,对此典故,或认为表现了儒家的礼乐之治,或认为是表现了曾点逍遥自在的人生态度。
解题法2 客观、公正地评价古代诗歌中作者的观点态度 -------------------------------
(1)了解写作背景,把握作者的观点态度。对于熟知的作者,考生可从其生平、思想、风格和所处时代挖掘出解读全诗所需要的信息。如陆游,身处民族矛盾尖锐、国势衰微的南宋,始终把洗雪民族耻辱、收复失地作为毕生的事业,因此解读其作品时首先要考虑的是陆游矢志不渝的爱国情怀。对于不十分了解的作者,考生则要抓住注释中介绍其所处时代或当时处境的关键词,挖掘出隐性信息来解读全诗。
(2)理解诗歌中富有理趣或有深意的诗句,分析作者的观点态度。所谓富有理趣或有深意的诗句主要是指诗歌中能够直接或间接表达作者的情感、观点态度的句子,这些句子往往是解读诗歌的关键。
(3)从辨析典故入手,把握和评价作者的观点态度。用典,或鲜明强烈,或含蓄曲折地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或化繁为简,使语言精练的同时又增加内容的丰富性、表达的生动性和含蓄性,让人联想、玩味。这是诗歌创作中用典的“规矩”,也可运用于鉴赏,考生如懂得典故则能将诗歌理解得更深刻。
(4)评价要恰当。一是避免先入为主,用固有的认识代替对具体诗歌的解读。二要避免失去分寸,不用正确的历史观去分析评价,而是想当然地用自己的眼光去要求古人,结果要么无限拔高,要么片面否定,对作者都是有失公允的。
重难点拨
[常见设问方式](1)这首诗的观点是什么?你是如何评价的?
(2)关于这首诗,有人这样认为,有人那样认为,你的观点呢?
(3)你是否同意某人对这首诗的评价?为什么?请结合诗句说说你的理由。[思维过程] 第一步:注意读懂并理解诗词句子的表层意思和弦外之音,明确作者可能要表达什么观点态度;
第二步:概括出作者的观点态度,或表明自己的观点;
第三步:结合诗(词)句进行分析,在原诗(词)中找到能支持自己观点的地方阐述理由,或对作者的观点态度给予中肯的评价;
第四步:根据题干要求,结合分析,拟写答案。
古代诗歌中常见的思想感情
1.忧国伤时
(1)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如杜牧的《过华清宫》。(2)反映离乱的痛苦,如杜甫的《春望》。(3)同情人民的疾苦,如白居易的《卖炭翁》。(4)对国家民族前途命运的担忧,如杜甫的《岁暮》。2.建功报国
(1)建功立业的渴望,如曹操的《龟虽寿》、陆游的《书愤》。(2)保家卫国的决心,如王昌龄的《从军行》。
(3)报国无门的悲伤,如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4)山河沦丧的痛苦,如陆游的《示儿》。
(5)年华消逝,壮志难酬的悲叹,如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6)揭露统治者穷兵黩武,如杜甫的《兵车行》。(7)理想不为人知的愁苦心情,如屈原的《涉江》。3.思乡怀人
(1)羁旅愁思,如孟浩然的《宿建德江》。(2)思亲念友,如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3)闺中怀人,如王昌龄的《闺怨》。4.生活杂感
(1)寄情山水、田园的悠闲,如王维的《山居秋暝》、孟浩然的《过故人庄》。(2)昔盛今衰的感慨,如姜夔的《扬州慢》、刘禹锡的《乌衣巷》。(3)借古讽今的情怀,如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4)青春易逝的伤感,如李清照的《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5)仕途失意的苦闷,如白居易的《琵琶行(并序)》。(6)告慰平生的喜悦,如杜甫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5.长亭送别
(1)依依不舍的留念,如柳永的《雨霖铃》。
(2)情深意长的勉励,如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3)坦陈心志的告白,如王昌龄的《芙蓉楼送辛渐》。
易错题一:鉴赏诗歌形象要归纳、分析
[例] 阅读下面两首宋诗,回答问题。
寻诗两绝句 陈与义
楚酒困人三日醉,园花经雨百般红。无人画出陈居士,亭角寻诗满袖风。爱把山瓢莫笑侬,愁时引睡有奇功。醒来推户寻诗去,乔木峥嵘明月中。
诗中“陈居士”的形象特点是什么?请结合两首诗加以分析。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错解1]
②
①
[错解2]
[错因分析] 错解1对人物形象特点概括不当,嗜酒不是性格特点,嗜酒表现的是陈居士的洒脱;错解2答案过简,没有结合诗歌具体内容分析人物形象特点,只是笼统地进行概括。
[正解] 本类试题应该首先概括出形象的特点,然后结合诗歌对每个特点进行逐个具体分析。
[答案] ①行为洒脱 ②情趣高雅
①“楚酒困人三日醉”“爱把山瓢莫笑侬”从陈居士喜欢喝酒可以看出他洒脱的性格特点。
②“亭角寻诗满袖风”“醒来推户寻诗去”白天寻诗,夜晚寻诗,表现了陈居士沉迷于诗歌创作的高雅情趣。
[心得体会]
易错题二:鉴赏诗歌语言谨防“遗漏要点”
[例]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的题目。
送邹明府游灵武
[唐]贾岛
曾宰西畿县,三年马不肥。债多凭剑与,官满载书归。边雪藏行径,林风透卧衣。灵州听晓角,客馆未开扉。
[注] 明府:对县令的尊称。灵武:即灵州(治所在今宁夏灵武县)。贾岛注重用字推敲,请对第三联中的“藏”“透”二字作简要赏析。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错解1]
[错解2]
[错因分析] 错解1未能指明表达技巧,而错解2写出了表达技巧,但又遗漏了对表达效果的分析。
[正解] 本题的答案应该包括对“藏”“透”两字的字面意思的解读,表达技巧的解说,表达效果的解说三部分。
[答案] ①“藏”字,运用拟人手法,描绘人行之迹很快便为大雪覆盖的边塞雪景,写景生动,颇有画意;一个“藏”字,已包含大雪纷飞、道路莫辨、行人稀少等多重意蕴。②“透”字,极为传神地展现了林间朔风砭人肌骨的穿透力,同时还隐含风急、天寒、衣单等内容,富有想象力和感染力。
[心得体会]
易错题三:鉴赏诗歌表达技巧需有条理、完整
[例]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面的题目。
采桑子 欧阳修
群芳过后西湖好,狼籍残红,飞絮濛濛。垂柳阑干尽日风。笙歌散尽游人去,始觉春空。垂下帘栊,双燕归来细雨中。
全词运用了虚实结合的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词句分析。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错解1]
[错解2]
[错因分析] 错解1,该答案表达的层次不清晰,缺乏逻辑性;错解2对作者的思想感情分析无中生有,曲解了诗意。
[正解] 解答本题应该首先点明表达技巧,即哪是实写,哪是虚写;然后对表达的思想感情进行解读。拟写答案时要注意答案的层次和条理,答案的构成不能缺少。
[答案] 全词实写群芳凋谢后西湖的暮春景象,虚写过去湖上游乐的盛况,表达了作者繁华喧闹消失后既觉有所失的空虚,又觉获得宁静,无所牵挂的闲适的心情。
[心得体会]
易错题四:鉴赏诗歌的思想感情和作者 的观点态度要概括全面
[例]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题。
积雨辋川庄作
王维
积雨空林烟火迟,蒸藜炊黍饷东菑。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山中习静观朝槿,松下清斋折露葵。
野老与人争席罢,海鸥何事更相疑?
[注] ①《庄子·杂篇》记载,杨朱去从老子学道,路上旅舍主人欢迎他,客人都给他让座;学成归来,旅客们却不再让座,而与他“争席”,说明杨朱已得自然之道,与人们没有隔膜了。②《列子·皇帝篇》记载,海上有人与鸥鸟相亲近,互不猜疑。一天,父亲要他把海鸥捉回家来,他又到海滨时,海鸥飞得远远的,心术不正破坏了他和海鸥的亲密关系。
本诗尾联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错解1]
①②
[错解2]
[错因分析] 错解1,该答案只写出一部分思想感情,没有点出运用了表达技巧,也没有结合诗句分析;错解2该答案写出了作者的思想感情,比较全面,对诗句进行了一定的分析,但不全面,没有点出运用的表达技巧。
[正解] 本题应该首先点出使用了什么表达技巧,然后结合诗句进行分析,最后总结出思想感情。
[答案] 尾联运用两个典故,表达自己与人相处,不狂妄,不拘形迹,没有心机,恐怕连海鸥也不会猜疑。抒写诗人淡泊自然的心境和隐居山林、脱离尘俗的闲情逸致。
7.高考古代诗歌鉴赏题如何复习 篇七
一、新课程高考语文卷诗歌鉴赏试题的特点
1.分值稳中略有上升的趋势
从分值来看,2007年—2013年全国卷(非新课程卷)中的诗歌鉴赏题分值很稳定,固守8分。新课程卷中不同省市的考卷分值不同而且相差比较大。新课程卷中诗歌鉴赏题分值最低的是6分,分别为天津卷、浙江卷、福建卷,分值最高的达到了17分,那就是北京卷。显然,最高分与最低分悬殊,整整11分,最高分将近是最低分的3倍。同一省市的考卷的分值多数是比较稳定的,也有个别省市呈上升趋势。如从2007年—2013年分值不变的,有福建卷保持6分、安徽卷8分、辽宁卷11分和新课程全国卷Ⅰ11分。分值呈现上升趋势的有:广东卷、浙江卷、山东卷、天津卷、江苏卷和湖南卷。这些变化的幅度不大,都在1分至2分。但也有分值变化幅度较大的,就是北京卷,2010年只有7分,2011年、2012年上升到了17分,可是到2013年却又回落到三年前的7分,足足有10分的差距。
总之,诗歌鉴赏试题就分值来说是稳中略有些变化,其中以北京卷变化最大,而且北京卷的变化并没有规律可循,并不是朝一个方向变化,分值时而增多,时而减少。其他省市中有变化的就是略有上升的趋势。这正显露出新课程卷稳中求变的特征。分值的相对稳定,对于考生来说比较安心,便于把握;分值的上升则表明新课程高考语文卷对诗歌鉴赏考查的力度正在加大,也表明诗歌鉴赏试题在高考语文中的身份与地位日趋加强,这将有助于引导考生们重视诗歌阅读,增强他们的审美情趣,提高诗歌鉴赏能力,促进考生学习、欣赏诗歌这一文学中的文学。这一导向显然是良好的,因为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诗歌鉴赏能力也是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
2.诗歌所属朝代主要聚集在唐宋,但其他朝代也略有涉及
从诗歌所属的朝代来看,唐朝和宋朝命题率很高,宋朝尤其突出。新课程高考以来的67套试卷的71首诗歌中,宋朝就出现了40次,占总数的56.34%,唐朝出现了19次,占总数的26.76%。元朝3次,清朝3次,明朝1次,三国魏1次,南朝陈1次,金代2次。可见,唐宋诗歌在新课程高考语文卷的诗歌鉴赏题中备受青睐,出题者多从这两个朝代中选材。诗歌出处为什么侧重唐宋时代呢?因为唐宋时期是中国诗歌发展的顶峰,诗词取得了卓越的成就,无论是思想内容还是表现手法都有很高的欣赏价值,对读者文化底蕴的积淀和文学素养、欣赏水平的提高都有很大帮助。唐宋两个朝代来看,新课程高考命题者把目光锁定在宋代,尤其是宋诗,那是因为“宋代的诗歌创作也有他们的独特之处,宋人能在唐人的高峰之上另辟蹊径,他们在诗歌方面有很多的新发明与尝试”。[1]但值得注意的是,从2009年开始,不常见的元代作品也悄然登场,打破唐宋垄断的局面;随后2010年三国魏、南朝陈也出现在试题中,并且在2011年、2013年考查了清代诗词,还有就是从未出现过的“名不见经传”的金代诗词也在2012年出现在浙江卷中,2013年出现在安徽卷中。
显而易见,诗歌鉴赏题在作者所属朝代来看,命题的视野、选材范围在不断地扩大,在向唐宋以外扩展与延伸。由宋朝独占考卷到唐宋并肩,最后到多个朝代都涉及的局面。这无疑给考生的备考增加了难度,但也有助于引导考生扩大阅读面,使他们不再只是关注经典。其实,中国每个朝代(即使是少数民族)都有其优秀的文化、精彩的诗词。这些诗词可以并且应该成为高考诗歌题选择的范围,更应该成为中学生平时学习和鉴赏的对象。因此,这样出题有助于引导考生认识到文化的多元性,尊重多元文化。从另一个角度来说,中国诗歌的发展是源于先秦直到现当代。因此,要达到对整个中国诗歌的了解与认识就必须对每个时期的诗歌都做些了解才行,而不只是学习诗歌巅峰时期的作品———唐宋时期的诗词。
3.诗歌的作者作品陌生化,回避名家名篇
诗歌鉴赏题一般是一套试卷中只出现一首诗歌,但也有在同套试 卷中出现两首诗歌的,分别是2008年广东卷、2010年天津卷、2012年浙江卷、2013年安徽卷,出现两首诗歌的都是以对比阅读的形式进行考查。从诗歌的作者与作品情况来看,试卷命题者在作者选择上多采用陌生化,大家熟知的诗人如李白、杜甫、黄庭坚、欧阳修出现的次数并不多,在67套试卷的71首诗歌中分别是3次、4次、3次、2次,即使出现了大家熟悉的作家,但考查的作品也多是大家比较陌生的。如2013年湖北卷中就考了欧阳修的《临江仙》,所以我们不能只关注名家或名篇,否则会陷入常规思维的窠臼。其次是贾岛、温庭筠、秦观、杨万里、晏几道、晁补之、张耒这几位相对熟悉的作者,这些作者考生可能略知一二,考试时能够结合作者的生平来作答。其他的如李益、厉鹗、华岳、郭祥正、江总、舒頔、唐庚、江湜、白珽,等等,几乎是考生陌生的作者。这就需要我们在平时学习中扩大阅读视野,注重日积月累,做好充分准备。近几年的诗歌鉴赏题大量选择陌生作者以及熟悉作者的陌生作品,应该是高考命题人的有意为之。“陌生化”可能会成为命题人今后选择作者作品的一个选择标准。因为“选材的陌生化,能关注到不同的考生,在最大程度上保证了高考的公平公正,也能更全面、客观地考查考生的综合理解和鉴赏能力。”[2]众所周知,对于熟悉的作者,考生可以凭借平时积累的文学知识,从作者的生平、生活背景及作品风格特征来入手,对作品进行分析。当然,对于不熟悉的作者则无疑增加了一些难度,事实上,对于这种陌生化的选材,高考试题往往不会从知人论世的角度设题,而是考查考生们对诗歌的实际鉴赏能力。
4.诗歌题材是写景抒情为主,辅之以叙事与咏物
就诗歌的选材来看,新课程高考诗歌鉴赏题题材范围比较广,几乎涵盖了古代诗歌的所有类别。但其中以写景的篇目最多,共有24篇,占总篇目67篇的35.82%,而且是每年都有出现。抒情诗21篇,占总数的31.34%,2013年对抒情诗尤为关注,2013年15套试卷中就有12套中选择了抒情诗。可见,写景抒情诗是重点学习的内容,其实这类诗歌在中学教材中也是出现最多,学生比较容易把握的,这也给考生的考试降低了一定的难度。咏物诗7篇,占总数的10.45%。感怀诗5篇,占总数的7.46%。送别诗与闲适诗各3篇,各占总数的4.48%。边塞诗2篇,占总数的2.99%。思友、闺怨、叙事各1篇,占1.49%。从同一省市来看,诗歌鉴赏题的题材每年都很少完全一样,考查的对象在不断地变化。这将避免猜题现象的发生,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考试的公平性,同时也有助于引导学生扩大阅读视野,最终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发展与提高。
5.诗歌体裁多为律诗、绝句与词
从诗歌的体裁来看,诗歌体裁是以律诗为主(包括五言、七言),67套试卷71首诗歌中共有32次考的律诗,占诗歌总数的45.07%;绝句次之(包括五言、七言)、67套试卷71首诗歌中共有19次考了绝句,占诗歌总数的26.76%;词总的来说考得较少,67套试卷中总共才出现17次,占总数的23.94%,分别出现在2008年的山东卷,2010年、2011年的广东卷与湖南卷,2012年的全国新课程卷Ⅰ、江苏卷和江西卷,出现得比较多的是2009年9套试卷中有4套试卷考到了词,2013年15套考卷中有6套试卷考到了词。由此可以看出,律诗、绝句、词这三类体裁被选择的频率较高,很受高考诗歌鉴赏命题者的关注。这样的选择囊括了主要类型的诗歌体裁,不仅有利于学生对诗歌的类型做系统而全面的了解,而且有助于他们对不同类型诗歌内容与形式的学习。另外,乐府诗只在2010年的新课程全国卷考查过,可见,这些非主流体裁的出现也许只是偶然为之,或者说只是一种点缀。这个导向促使今后的考生要广泛阅读,把握不同体裁的诗词。
6.诗歌鉴赏题题型多样,但以主观性表述题为主流
新课程高考语文诗歌鉴赏题的题型多样,但仍以主观性的表述题为主,兼顾了填空题与选择题。
(1)表述题。表述题也就是通常所说的“简答题”,在诗歌鉴赏中是最常见的题型,它重在考查分析、评价和表达能力,考试中要求考生对诗歌做出简要分析与评价,并且能够用自己的语言进行表达。例如,
词的结尾借用了贺知章的故事,这有什么用意?请简要分析。(2013年全国新课程卷Ⅱ)
有人说,本诗第五、六句可以放在开头,你认为好还是不好,为什么?(2011年天津卷)
在诗歌鉴赏题中,表述题在试卷中占多数,纵观新课程高考卷,每一套试卷中都有出现。可见,主观性试题已成为一种成熟稳定的题型。其实,诗歌鉴赏题中的主观性试题正契合了诗歌的特点,因为“诗言志”,诗歌本身有着强烈的主观性;面对同一首诗歌,由于经历、年龄、处境等不同,对诗歌的理解往往也是不同的、多向的。为此,在评卷的参考答案中常会出现类似于“意思答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的字眼。其实这就为考生充分、有效地发挥提供了机会,能较好地考查出考生的诗歌鉴赏能力与水平,也正体现了新课程高考卷效度较高的特点。
(2)填空题。填空题从2007年—2011年都没有出现,只有2012年、2013年的浙江卷和湖南卷中出现了,可见这种题型并不是主流题型。例如,
这两首诗描写的都是___状态的植物,均以___一词表达诗人的爱怜之情。(2012年浙江卷)
这首诗揭露了中唐 尖锐的社 会矛盾,表现出强 烈的忧国 忧民之情,与杜甫诗 名句“___”一脉相承。(2013年浙江卷)
从题材来看,这首诗属于___诗。(2012年湖南卷)
“鳜鱼肥”三个字让人联想起张志和《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___”句。(2013年湖南卷)
从题目中可以看出,这类题比较容易作答,如浙江卷的答案在试卷中的诗歌中就可以寻找到,湖南卷的答案却在试卷中诗歌之外,属于一般的文学常识,所考查的是陈述性知识,日常注重积累就能较好作答。
(3)选择题。选择题主要考查理解和判读能力,我们知道对诗歌的解读是需要一定的理解与判断力的,但仅仅停留在理解和判断上是远远不够的。再加上采用选择题来考查考生的诗歌鉴赏能力,会在一定程度上禁锢考生的思维,考试难以区分考生鉴赏能力的高下,毕竟区分与选拔也是高考的重要任务所在。所以,选择题在高考诗歌鉴赏题中出现较少,整个新课程卷,67套中只有如下几套试卷中出现过:2009年广东卷与浙江卷,2010年浙江卷、福建卷、辽宁卷与北京卷,2011年辽宁卷、湖南卷与北京卷,2012年北京卷,2013年北京卷。值得注意的是,北京卷连续5年都考了选择题。
7.诗歌考点分布全面,但以考查内容与情感为主
首先,从考点情况来看,2007年—2013年诗歌鉴赏题的考点涉及面很广,常见的有内容、情感、意象和手法。情感这一考点几乎出现在每年的高考诗歌鉴赏题中,只有2008年广东卷,2009年天津卷,2010年广东卷,2011年浙江卷,2012年广东卷、浙江卷、湖南卷、湖北卷和北京卷,2013年浙江卷没有考情感这个考点。从统计中可以看出,通常有关情感的考查与设问都是比较直接的,问题多是“本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这样的提问指向明确,便于考生作答。
其次,意象的考查,多出现在写景的诗歌中。其实,命题者喜欢在意象处设题也在情理之中,因为意象是表达感情思想的主要载体,鉴赏诗歌肯定离不开对意象的分析与理解。另外,炼字也是诗歌鉴赏的一个重要考点,通常设问处的字都是这首诗歌的诗眼或关键字词。如2010年湖南卷:赏析“映一蓑新绿”中的蓑、映二字的巧妙之处。还有就是表现手法的考查在诗歌鉴赏题中也经常出现,因此,考生学习时要熟悉、掌握诗歌中的各种表现手法,要熟知常见的修辞手法。值得注意的是,2012年湖南卷第一次也是七年新课程高考唯一一次对文学常识的考查,这些特例我们都应该引导学生关注的。
二、由新课程高考诗歌鉴赏题引发对中学诗歌教学的思考
1.立足教材,利用好教材,力图学以致用
新课程卷中的诗歌鉴赏题无论是内容、题材,还是从选取的作家作品来看,都非常广泛。从纵向看,上至《诗经》下至清代作品;从横向看,不同风格流派的作品都有选入。新课程卷中的诗歌鉴赏题,所选的很多篇目都不是教材中直接出现的,绝大部分是教材之外的诗词。仔细探究你会发现,所选材料都与教材有着解不开的“情结”。这里的联系有直接和间接两种类型。比如2012年的北京卷,考的是明代金銮的作品《柳堤》(春江水正平),这是一篇课外诗歌。试卷中考题的其中一题是:
这首诗运用了由景及理的写法,这种写法在王之涣《登鹤雀楼》(白日依山尽)、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离离原上草)、苏轼《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等诗中也有体现。请选上述诗歌中的一首,也可选取其他诗作,具体说明其中景和理的内容,并分析景理之间的关系。(不少于150字)(10分)。
显然,这一题是直接与教材相衔接的,考查的是考生对教材所学知识的深化运用能力,书本知识的迁移能力。因为《柳堤》与所给的这几首诗歌体裁一样,题材也一样,有很多相似的地方,赏析的角度都是景和理相结合。而且试卷中已给考生明确提示,引导考生答题时联系平时课内所学的相关内容。
再如,2010年北京卷考的是李白《古风》(其三十九首)其中一题的题目是结合全诗,简述结尾句“剑歌行路难”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考生遇到这题,相信多数会有些“似曾相识,一见如故”的感觉。因为这句所表达的情感———荣华易逝的人生境遇的感慨;对黑白颠倒、小人得志的社会现实的不满;对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自身遭遇的激愤,在作者诗作《蜀道难》中也有所体现,而《蜀道难》正是中学教材中的经典篇目。
为此,在诗歌教学中要回归教材,摒弃那种不重视教材,随意处理教材的教学行为,更要杜绝在备考中完全抛开教材潜心于课外题海训练的做法。在以教材为本的同时,还要做到从课内、教材中所学的有关诗歌鉴赏的知识与能力有效地迁移到课外诗歌阅读鉴赏中去,做到学以致用。我们不能仅仅局限于教材的学习,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在充分利用好这个例子的前提下,“要把其当做‘桥梁’,通过这座桥梁让学生达到更广阔的语文学习空间”[3],长此以往,就能让学生真正做到“得法于课内,受益于课外”。[3]
2.以“大纲”为导向,加强诗歌鉴赏的强化训练
这里所说的“大纲”是指《教学大纲》(《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和《考试大纲》(《考试说明》)。《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在语文教学活动的全过程中发挥实际的指导作用,是语文教学活动前教材编写的依据,是语文教学活动中教学组织的规范,是语文教学活动后教学评估的准则。可见,《教学大纲》是高考命题的重要依据之一。因此,在教学中要引起重视,认真研讨和钻研。《考试说明》又是对课标精神的落实与体现,同时也是命题的直接依据,为考生指明了备考的方向,因为它明确了考试的性质,规定了考试的内容及其赋分比重、考试形式、试卷结构、考试题型及其比重。
高考毕竟是一次选拔性的考试,师生都想在较短的时间内收效最大。为此,就必须研究高考试题的命题思路和试题变迁,必须认真研读《考试说明》的内容,明确《考试说明》中规定的各项能力目标。如《考试说明》对诗歌鉴赏题部分提出如下要求: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等。从试卷统计中,我们也能发现考试的内容多是从内容、形象与技巧方面来设考点。因此,充分领会《考试说明》精神可以增强诗歌教学的方向性,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适应高考的要求,避免少走弯路,以致在高考这一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中更加游刃有余。所以,在平时学习中,要以《考试说明》为指引,对诗歌鉴赏的某些方面进行强化训练,如广泛了解各种题材诗歌的基本写法,诗歌的艺术手法技巧,诗歌的艺术风格,诗歌的意象、意境、情境以及鉴赏诗歌的常用术语等。
3.努力培养学生独立的诗歌鉴赏能力
从高考诗歌鉴赏试题的统计情况来看,它考查的主要是考生独立的诗歌鉴赏能力,它要求学生所掌握的知识更多的是属于实践性知识,强调的是能真正运用。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更注重学生的思维实践过程,而不只是培养学生对诗歌死记硬背的能力,要求学生不仅仅要借鉴别人的鉴赏结果,更要研究他人鉴赏的方法与技巧,并通过鉴赏实践掌握这些方法与技巧。为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锻炼学生自主地进行一系列诗歌鉴赏活动。例如,在鉴赏过程中引导学生借助教材及教辅资料独立完成浅表层理解,然后利用多渠道收集到的内容分析讨论,从而完成深层理解。在此过程中,教师扮演着给学生提供优秀的鉴赏范例的角色,教师的角色被定位于“学习活动的引导者、组织者和合作者”,还给了学生一个自主研习的实践过程,其实这个过程也是一个学生“学会”鉴赏的过程。这正落实了新课改提出的理念:学生在教学中的重心地位,学生在教学中要贯穿成为教学的起点、终点和中心点。总之,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与学生要形成平等互助、协调发展的良好关系,教师要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引导学生不断进步。当学生在日常的诗歌鉴赏实践中懂得了一定的学习规律和方法后,应该让他们在特定的范围内自由翱翔。
参考文献
[1]倪同刚.2010年高考诗歌鉴赏题综述[J].语文建设,2010(9):52-54.
[2]张斌.2012年高考诗歌鉴赏题盘点[J].语文建设,2012(7):127-130.
8.高考古代诗歌鉴赏的思路与方法 篇八
福建省高考语文《考试说明》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等能力提出了要求。自2016年开始,福建省高考又转为使用全国卷,诗歌鉴赏的分值由6分提高到11分,诗歌鉴赏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高考诗歌复习中,我们常常遇到学生这样的疑问:“老师,应该怎么做才能在诗歌鉴赏题上拿高分?”“老师,诗歌题得分太考验运气了,运气好的时候分数就高,运气不好的时候甚至只得一二分。怎么做才能保持高分?”“老师,我明明熟练掌握了诗歌各种题型的答题技巧,为什么分数还是不高?”细究原因,很多学生并没有读懂诗歌,或者说没有完全读懂,只能凭借注释的提示或是诗歌中看懂的一些词句断章取义地来揣摩诗歌的情感内涵,于是就出现不完整甚至与诗歌的本意完全相反的答案。
一、古代诗歌鉴赏中存在的问题
在一次高考模拟考试中考查了唐代诗人韦应物的诗。
新秋夜寄诸弟
韦应物
两地俱秋夕,相望共星河。高梧一叶下,空斋归思多。方用忧人瘼,况自抱微痾。无将别来近,颜鬓已蹉跎。
注:①此诗作于公元783年。这一年初夏韦应物外调为滁州刺史,因秋来思念诸弟,感秋有此作。②人瘼:人民的疾苦。③无将:不要。
这首诗抒发了作者哪些情感?请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①对诸弟的思念之情。②对百姓疾苦的忧虑之情。③对自己的劝勉之情:珍惜时光,勤政爱民,有所作为。
阅卷后分析学生的解答,发现存在的问题很多:
其一,没有读懂诗歌。读懂是鉴赏诗歌内容与情感的基础。很多学生在考试中往往忽视了这个基础,而一味追求方法、手法等,在没有理解诗歌的情况下就匆忙做题,其结果可想而知。在《新秋夜寄诸弟》试题解答中,很多学生都只答出了第一点,忽略了后两点,究其原因是因为没有看懂全诗,尤其是没看懂诗歌的后两联。
其二,断章取义。很多考生没有抓住诗歌的整体,只看到了诗歌中的只言片语,只了解了部分意思或者表面意思,没有考虑其深层次含义。很多学生只从《新秋夜寄诸弟》题目中看到了“诸弟”,或者有的学生看到了诗人对人民疾苦的关心,但忽视了诗人对自己的劝勉这层理解。
其三,没有把握情感内涵。情感是中国古代诗歌的灵魂。古代诗歌都是诗人在心灵自由、思维活跃、情感奔放时创作的,集中表现了诗人当时的心情心态。没有把握作者的情感内涵,就不能真正把握整首诗歌,而把握作者的思想情感离不开对景物的分析。《新秋夜寄诸弟》中,“秋夕”“星河”“高桐”“空斋”都渲染上了作者的思念之情。
二、读懂古代诗歌的思路与方法
学生的困惑和存在的问题提醒了我们,在教学中我们或许过于注重诗歌答题的形式和技巧,忽略了更为本质的内涵。如果一首诗,学生根本没看懂,哪里能够准确地答对题目呢?可见,读懂诗歌才是解答各种题型的关键和基础。那么,如何引导学生读懂诗歌呢?
1.读标题
阅读题目对于帮助我们了解诗歌内容、体悟作者情感具有重要的作用。可以说标题是诗歌内容的重要提示。有的标题直接概括了诗歌的内容,揭示了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和主旨等,如2014年新课标全国卷《含山店梦觉作》即点明了时间——夜里、地点——含山店,和诗人的精神状态。有的标题则揭示了诗歌的感情基调,如陆游的《书愤》诗题点出了整首诗的感情基调是“愤”。还有的标题则点出了诗歌的题材,如2013年高考福建卷《送何遁山人归蜀》,“送”字说明了这是一首送别诗。
诗歌的题目使我们首先对诗歌有了一个直观的认识,带着这样的认识来阅读诗歌,作答题目,避免了一无所知的茫然。《新秋夜寄诸弟》这个标题点出了时间——秋夜,点出了人物——兄弟,还点出了事件——在秋天的晚上写诗给兄弟。
2.读注释
诗歌的注释无外乎有以下几类。
一是作者介绍,包括作者的籍贯、成就、流派、经历等。学生最“喜欢”这一类,尤其是遇上作者有贬官的经历时,答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等总是能捞上几分。韦应物《新秋夜寄诸弟》的注①就属于这种。
二是时代背景。如一道关于曾几《发宜兴》的鉴赏题,注:“①曾几:南宋爱国诗人,曾因触忤秦桧去职。作此诗时,岳飞被秦桧谋害,抗金形势急转直下。②阳羡:宜兴。③张公、善权:分别指张公洞、善卷洞,都是宜兴境内的游览胜迹。”
第一和第二点就是我们平时在诗歌教学中尤其强调的知人论世。了解诗歌的作者经历和创作年代,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诗人的情感。
三是影响诗歌理解的字词的解释。如韦应物《新秋夜寄诸弟》的注②和注③。
四是典故的运用。如李商隐的《菊》中“陶令篱边色,罗含宅里香”,注释是《晋书·罗含传》:“及致仕还家,阶庭忽兰菊丛生,以为德行之感焉。”学生多数会知道“陶令”是指陶渊明,但如果不看注释,“罗含”估计学生就基本不会知道。
3.读关键词
在通读诗歌的过程中,要有意识地寻找一些关键字词。何谓关键字词?在这里指的是诗歌中直接抒情的词,如喜、怒、哀、乐、愁、愤、忧等;以及能表现喜怒哀乐的原因的词,如“飘零”“烽火”等,我们可以称这些词为气氛词。如韦应物的诗《新秋夜寄诸弟》中“忧”就是直接抒情的词,“归思多”“人瘼”和“蹉跎”就是提示情感的气氛词。
4.读意象和意象的修饰词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以我观物,万物皆着我之色彩。”这句话是说当我们心情好的时候,看到的就是“天朗气清,惠风和畅”;而当我们心情不好的时候,看到的就是“黑云压城城欲摧”,听到的就是“寒蝉凄切”。可见诗人描写的外部环境是自己内心的投射。基于此,我们可以根据诗歌中描绘的景物以及景物的修饰词来理解诗人的情感。
如韦应物《新秋夜寄诸弟》诗中:“高梧一叶下,空斋归思多。”高梧是指高高的梧桐,是眼前景物的描写。在古代诗歌中,梧桐很多时候还是离情别恨的象征,如白居易《长恨歌》中“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就是描写唐明皇与杨贵妃离别之后的情景。诗人在此特别选取“梧桐”作为情感的载体,与下一句 “归思”形成呼应。
5.注意诗句的结构
诗歌的语言非常简短,诗歌的魅力就在于蕴藉,“文已尽而意有余”。这就要求我们在读诗的时候要充分展开想象,找到诗句之间的联系,从而理解诗人的情感。如何找到诗句之间的联系?我们可以从诗歌的结构入手。
格律诗一般遵循“起承转合”的结构特点。所谓“起”是说从题目写起,大部分的格律诗首句都照应标题。如韦诗中首句“秋夕”照应标题“秋夜”,“相望”与“诸弟”相关,首联从题目秋夜对诸位兄弟的寄语写起,点明诗人与诸位兄弟分隔两地,思念对方。“承”是承接,是对首句诗意的展开,颔联承接首联,因为心中的思念,诗人看到的情景是高高梧桐树上飘下的落叶,还有空空荡荡的房间,于是空斋和思念形成了强烈对比。“转”指的是转折,与上联思念的意境不同,诗歌的颈联“忧人瘼”点明了诗人的第二种情感忧国忧民之情,以及自己身染微恙。“合”指的是卒章显志。对于这首诗,很多学生都反应诗歌的尾联“无将别来近”没有看明白,这就说明他们没有明白句和句之间的关系。诗歌的尾联应该是承接颈联而来,颈联由思念之情转为忧民之情,而尾联的后半句“蹉跎”指的是时光白白过去而无所作为。联系诗人“外调为滁州刺史”,以及上联忧民的情感来看,“无将别来近”的意思就应该是不要因为短暂的分别,沉溺于思念,而应该将心思放在为民办事上。所以,尾联要表达的是对自己的劝勉之意。
【高考古代诗歌鉴赏题如何复习】推荐阅读:
古代诗歌高考一轮复习10-27
古代诗歌鉴赏复习专项限时练10-23
高考语文诗歌鉴赏复习11-01
古代诗歌鉴赏考点解读12-02
古代诗歌鉴赏答题指导12-19
鉴赏古代诗歌的意象 教案06-08
古代诗歌散文鉴赏默写10-03
高考高考古代文化常识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