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伦理与传统武德的契合论文(精选2篇)
1.体育伦理与传统武德的契合论文 篇一
传统武德文化与当代军人核心价值观
发表时间:2009-5-7
返回
时间:2009-03-01 12:00:02 来源:中广网 作者:
在保持民族性、体现时代性的创新发展中培育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
武德文化是在创新中传承、在传承中创新发展的。中华传统武德文化承载着中国历代军人不懈追求崇高价值的人生理想,清晰地展现了军人所奋斗的价值目标、价值实现途径和价值评价标准等完整的军人价值观体系。其发展的规律性与价值特性,对培育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培育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要牢牢把握军人政治导向的时代内涵,坚贞不移地忠诚于党。任何军队都是执行政治任务的武装集团,所以任何军队的军人价值观,都是为了军队有效执行历史赋予它的政治任务而确立的。因此,从古至今各个民族、各个阶级的军队,无论是否明确规定军人价值观及其政治内涵,其军人价值观的政治属性是客观存在的。从先秦时期的“尊主安国”、“保人利主”,至封建社会的“忠君报国”,再到孙中山的“捍族卫民”、“忠爱民国”等,其政治内涵无不是随着历史发展的变迁而改变。与中国传统武德文化不同的是,当代西方军人核心价值观在话语表述上往往竭力回避和模糊它的政治内涵,这种表面上所谓的“远离政治”、“非党化”,实际上本身就是政治,是作为整个阶级的资产阶级政党“党化”的使然。我军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鲜明地把忠诚于党放在首位,赋予了中华传统武德新的时代内涵,这就是要自觉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坚决听党指挥;尤其在西方敌对势力正在加紧对我进行价值观渗透的新的历史条件下,更要努力锤炼坚定不移忠诚于党的品格,这是培育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的第一要义。
——培育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要牢牢把握以人为本的时代内涵,真心实意地热爱人民。以人为本是中华传统武德文化的核心内涵,是历代兵家所崇尚的最高价值理想。《孙子兵法·地形篇》中说,“进不求名,退不避罪,唯人是保,而利于主,国之宝也”;《孙膑兵法·月战》开篇即说“间于天地之间,莫贵于人”。武德文化的以人为本有其丰富的内涵,既包含对人民群众的高度重视,也包含对军人“励气”、“贵德”、“尚和”、“精武”等军人素质方面的要求。爱民是以人为本的精髓。中华传统武德文化不仅重视“民”的价值,而且更重视将爱民的价值追求付诸于军人价值实现的武德实践之中。但是,古代武德文化更多的是把爱民作为一种价值实现的手段,其目的在于满足治军安民、攻取战胜的需要,因而还不能把“爱民”彻底灌注于武德行为之中。我军是人民的军队,在继承中华传统武德文化的基础上,赋予了以人为本新的时代内涵,确立了以热爱人民为核心的军人价值观,开辟了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唯一宗旨、以“服务人民”为优良传统的先进武德文化的新境界。
——培育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要牢牢把握爱国主义的时代内涵,矢志不渝地报效国家。“风尘三尺剑,社稷一戎衣”。忠于自己的国家、民族,是任何阶级的军队都共同信守的最基本的价值准则。虽然在中国历史上有不同朝代、不同性质的国家形态,但是就普遍意义而言,为捍卫祖国、民族利益而捐躯献身的军人,总是被历史所讴歌,为人民所怀念,为后人所垂范。我军是在“救中国”的民族呐喊中诞生和发展的。无数革命军人义无反顾地踏上了拯救中华民族的人生征程,前赴后继,为新中国的诞生献出了鲜血和生命,谱写下了中华民族历史上可歌可泣的爱国主义的壮丽诗篇。把报效国家规定为革命军人的核心价值观的主要内容,是中华传统武德文化和我军革命实践相结合的必然产物。对于当代革命军人来说,就是要在继承和创新相结合的基点上,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把个人的前途命运与国家的前途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坚决捍卫国家主权、安全、领土完整和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坚决维护不断拓展的国家利益,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贡献力量。
——培育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要牢牢把握军人价值实现的途径,义无反顾地献身使命。价值目标和价值实现的途径,是价值观的两大重要组成部分。只有坚持价值目标和实现途径的有机统一,才能有效地实现军人的价值。中华传统武德文化揭示,“精忠报国”、“捍族卫民”主要解决的是为谁当兵、为谁打仗的问题,是价值目标;“和军制胜”、“矢忠必勇”等,主要解决的是怎样当兵、当什么样的兵,怎样打仗、打什么样的仗的问题,是价值实现的途径。培育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不仅要牢牢把握忠诚于党、热爱人民、报效国家的价值目标,而且要明确价值实现的有效途径,并努力付诸实践。献身使命就是当代革命军人价值实现的基本途径。军人使命是厚重的历史责任,是一定历史时期、历史阶段军人价值目标的具体化和集中体现,是军人伟大而神圣的价值担当。从一定意义上说,中华传统武德文化就是一部传承使命文化、激发强烈使命感的教科书。“马革裹尸还”的献身精神,“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忠烈气节,“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的价值担当,“遥知百国微茫外,未敢忘危负岁华”的忧患意识,以及无数用生命和鲜血铸就的中国军魂,无不是一部部献身使命的武德篇章。
——培育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要牢牢把握军人价值评价的标准,科学自觉地崇尚荣誉。荣誉是道德的最高奖赏,也是价值的最好证书。对于荣誉的追求是社会文明进步、个体人格完善的重要动力。高尚的人们往往视荣誉为生命。在我们这个有着悠久武德文化传统的国度里,荣誉在军旅人生中有其特殊的价值魅力。“师出之日,有死之荣,无生之辱”、“功名只向马上取,真是英雄一丈夫”等,都告诉世人,军人的荣誉重于生命。荣誉对军人有强烈的召唤力和吸引力。中国古代武德教育之所以十分重视“明耻教战”,就在于激发军人崇尚荣誉,扬荣抑耻,奋发进取,创建功勋,已成军旅人生之不朽,价值之升华。武德荣辱千古事,军中将士应先知。我们是新时代的革命军人,既要牢牢地把握好军人价值评价的标准,更要自觉地传承和发扬中国历代军人珍视荣誉的优秀传统,树立科学的荣辱观,崇尚荣誉、珍惜荣誉、创造荣誉,争创一流、建功立业。
2.体育伦理与传统武德的契合论文 篇二
一, 传统文化的生态滋养与环境伦理制度规范。
刘福森教授提出, 中国人应该有自己的生态伦理学, 必须超越西方文化的人与自然二元对立的思维定势, 坚持中国传统文化的“放德而行, 循道而趋”、“顺乎自然”的哲学精神;必须以中国文化的“中道”精神取代西方文化的两极对立思维方式, 超越西方理性主义的、“知识论”范式的生态伦理, 把生态伦理学建立在中国哲学“境界论”的基础上。卢风教授指出, 文化自觉运动 (自觉、自强、自信) 植根于文化传统, 中华文化是可持续的, 而西方文明是不可持续的;市场经济和民主法治两个架构了西方制度, 宗教信仰被物质主义所侵蚀, 宗教信仰仅仅成为一个工具。应由市场经济+民主法治+超越了的物质主义的文化等三部分组成社会制度。杨通进研究员认为, 工业文明有两个制度成就值得借鉴:一是公民社会的健康成长。公民社会的健康与强大使得西方发达国家公民能够及时发现政府和市场在环保等方面的失效, 迫使政府和企业认真对待公民的环保诉求。二是民主宪政的完善。民主宪政的完善为西方发达国家环保事业提供重要制度保障。叶平教授提出要开拓环境哲学研究的新局面, 为此在理论上, 要研究环境哲学本体论, 深入挖掘中国古代儒道天人存在论和古希腊关于外部世界的思想源流, 接通环境哲学与正统哲学的对话联系。在实践上迎接和主动进入环保实践, 研究一些重大环境实践问题。王国聘教授指出, 人类道德培育规律和城市化进程中传统伦理控制力的失效, 要求我们把社会伦理原则和道德要求提升为制度乃至法律规定, 借助制度的强制将人们的行为统一到有益于社会秩序的规范上来。环境伦理制度化主要有环境伦理自身的制度化和环境伦理渗透到社会制度中的制度化两条路径。杨涯人副教授提出要研究元伦理学内在逻辑问题, 这涉及环境伦理学的文化源流和哲学根据的追究。没有与传统文化的关联, 没有与传统哲学的联姻, 环境伦理学就不可能立足。
二, 科学技术的生态转向与环境治理制度安排。
卢风教授认为, 学界关于工业发展前途的分歧是关于现代性的分歧, 现代性思想的核心是独断理性主义或科学主义。独断理性主义和极端现代主义所形塑的文明就是正在全球扩展的现代工业文明。独断理性主义是站不住脚的, 现代工业文明是不可持续的。人类必须走向生态文明, 为此必须促成科技的生态学转向。对此, 包庆德教授从技术与能源维度指出, 一方面应有效提升科技的生态含量研究及其科学发展水平、深度开发节能技术的潜质及其广阔应用前景、深入研究生态技术的实质及其有机构成层次, 从而积极推动绿色适用技术、环保技术以及可享受体系的生态化进程;另一方面深入探讨由不可再生能源向可再生能源的转移递进, 甚至转换替代直至有序发展成为生态能源的过程, 进而自觉推动能源结构转变及其多样化, 当代过渡能源及其再生化, 理想生态能源及其规模化进程。丁宪浩教授认为, 人类文明进步与相应产业发展相伴随, 即将到来的生态文明社会须有自己特征的产业来支撑, 这个产业就是正在形成中的“生态业”。黄爱宝教授认为, 在环境治理的制度安排中, 存在着是以管理型社会治理模式中的法制还是以服务型社会治理模式中的德制为制度目标的选择问题。服务型社会治理模式中的道德制度即德制是一种实现服务精神的制度, 是服务精神的物化成果。其常规内容应当主要表现为各种引导性而不是强制性的道德原则与道德规范。郇庆治教授认为, 城镇化进程中的生态主义向度可以大致理解为:城市生活交往功能而不再是工商业功能的强化、绿色可持续生存与生活方式的创新和推广、城市自然景观与人文历史遗产的保持和恢复, 而这三重意义上的生态主义内涵在城市规划和政府监管过程中都有着十分重要的责权体现。
三, 环境哲学的理论研讨与发展理念范式转换。
曹孟勤教授探讨生态自由意志的可能性及其现实性, 具有重要理论和实践价值。如果生态自由意志得以证成, 不仅为改造自然实践活动的合理性提供合法性理由, 也为生态伦理存在的合理性提供合法性理由。更重要的是, 证成生态自由意志的存在就为探讨人与自然的本真关系开辟了一个更为广阔的前景。徐海红副教授提出生态劳动概念, 认为生态劳动是引起、调整和控制人与自然之间良性物质变换的基础上实现利用自然与保护自然本质统一的活动。劳动不再仅仅是人对自然的单向利用关系, 而是人与自然的双向养育关系。谢阳举教授指出, 在大学推动生态文明建设, 就是要促进人文学科知识体系和课程体系的绿色化并将其贯穿到大学教研中去。包括揭示传统人文学科通向环境问题的路径和结合点;研究实现传统人文学科绿色化的基础与原则, 总结发达国家环境教育利弊得失;制定典型的人文学科绿色化教学模式, 实现环境教育与人文学科的深度融合;中西结合、传统与现代结合, 广泛吸收亲自然、亲生态、亲环境的文献资料, 制定文学、历史学、哲学、宗教、政治学、教育学、人类学等人文和社科学科绿色化的课程体系和施教途径。曲红梅博士指出, 近年来有关发展研究受到人们关注。通过对众多有关“发展理论”文献进行整理分析, 我们发现关于人类发展范式的研究具有极其重大的理论意义, 不厘清各种范式之间的区别就无法在真正的意义上讨论发展主题本身, 更无法理解这一主题背后所展现的价值观和时代精神。
四, 生态危机的根源探讨与摆脱困境制度建设。
【体育伦理与传统武德的契合论文】推荐阅读:
我国环境伦理学的进展与反思论文09-16
行政伦理研究论文07-16
民族传统体育与民族传统节日互动发展的研究11-06
企业文化和企业伦理论文10-30
论信息与网络时代的伦理道德问题06-09
生态伦理学的逻辑反思与发展伦理学08-20
生命医学科技与伦理06-20
伦理学与道德09-30
《教师伦理与礼仪》心得体会10-23
16春天大《企业文化与伦理》在线作业一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