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国主义的历史和现实

2024-09-24

爱国主义的历史和现实(共15篇)(共15篇)

1.爱国主义的历史和现实 篇一

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思考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新时期党中央站在现实、历史和惠民的高度上,面对“三农”新形势、新问题、新需求而做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作为区镇村而言,均处在建设新农村的最前沿最基层。如何解读好这一全新内容的重大课题,经过学习和思考,自己认为,建设新型农村,要调动一切有利因素,积极争取外援的支持力度,不遗余力地谋发展、求富裕、快变样。下面,谈几点不成熟的粗浅认识和看法:

一是调动建设主体的主动性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一项综合性、系统性、科学性的庞大工程。这一工程是党中央就“三农”问题又推出的一个重大发展主题。“新农村建设”它不是一个新的概念,但它的确是植入新内涵的大举措。如何才能使建设新型农村这一战略性的任务落到实处,首要的任务就是要找准农民“主人主体”这个最主要的关键之一,通过农民“不缺位”,让农民听得进、听得懂、听得会,切实树立“我的事,我要办”的理念。只有让农民真正清醒地认清、领会和知晓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性、现实性和长期性,把握建设新型农村的精髓所在,才能最大限度地提高农民的主动性,让新农民在新农村建设中真正活跃起来。

二是提升建设主体的频率性

党的中央提出“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建设新农村20字目标和任务,是全面、系统和完整的,是具有较强的时代性、针对性、具体性、操作性和务实性的。如何才能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付诸行动,就必须在提高认识、加强领导的基础上,通过行政手段,采取多种宣传途径,主打宣传之攻势,力求宣传“无死角”,积极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参与新农村建设的浓厚氛围,围绕全区总体发展战略和理论支持,要在“四走”上拓宽路,“四变”上谋招数,“四集中”上求力度。通过大舆论、大渗透和大武装,让新农村建设主旋律在郊区这片希望的田野上真正叫响起来。

三是把握建设主体的差异性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但不能照搬“克隆”。新农村建设没有现成的模式,要想建设好,就要尊重民意、尊重实际、尊重创造,这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条重要原则。大家知道,村与村、乡与乡、镇与镇之间限于地理位置、经济基础、自然环境、传统习俗千差万别,在建设中,必须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绝不能搞一刀切,更不能搞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结合农村的发展现状,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应该改造“空心村”、立足“哑铃型”来推进。一头是建设新城镇,让城镇成为农民务工经商、创业致富的新平台;另一头是建设新村庄,让新村庄成为广大农民安居乐业的新家园。新城镇建设,要以大社区模式为方向,坚持以工

业化、城镇化为主导,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城镇服务功能,把中心集镇做大,把特色块状经济做强。要集聚产业,集聚人口,提升产业结构,提升城镇品位。新村庄建设,要坚持以人为本,以发展高效生态农业为主攻方向,推进现代农业集约化建设;以村容村貌整治为抓手,突出农村建设新风貌;以培育知识化新型农民为先导,推进农民素质的全面提高。让农民向知识化快速靠拢,使农民尽快成为建设新农村的行家能手。

四是保持建设主体的耐力性

新农村建设是一项长期的历史战略任务,不是一朝一夕之功,每一位建设者都需要树立长期作战的思想。如何才能叫得硬,保持旺盛的耐性活力,我认为,首要的问题是要解决好建设主体的持久内在功力,拒绝“肠梗阻”,解决好不因支部村委班子成员更替而变更规划蓝图的顺利实施,要形成接力赛的布局,要保持永续冲动的激情。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个与现代化建设同步的递进过程,每一位建设者都需要充分认识其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牢固树立长期的奋斗思想,全力锲而不舍地推进信念,全面实现新农村发展的 “快节奏”。新农村建设不仅需要精神的支撑、组织的保证,而且更需要大量资金的投入。为此,要采取“开放”的手段,利用好国家政策的“公投”资金;采取“突破”的手段,聚集好社会法人的“漂流”资金;采取“提速”的手段,激活好农民主体的“休眠”资金。从而,为新农村建设打通“有

水之源”、“有本之木”的黄金坦途。

五是唤出建设主体的多样性

建设新农村,是全方位性的战略任务。新农村建设的舞台已经搭建,在广大农民扮演好主要角色的基础上,还要充分发挥好区镇村三级党政领导的重要作用,力戒让农民单独“买单”的“机械”思考。通过政府引导、政策扶持、市场运作、全民参与,集聚人力资源,调动基层干部和农民群众参与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参与新农村建设成为广大农民群众的自觉行动。同时,要建立健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保障机制,如领导协调机制,稳定的投入机制,社会帮扶机制,农村配套改革机制,考核激励机制等。只有这些机制的不断创新,才能提供进一步发展的动力,才能够进一步调动农村积极创业增收的积极性,才能够创造新农村发展的持久活力。

六是惠及建设主体的长效性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必须抓住主要矛盾,牢牢把握农村变样、农业发展、农民增收的脉搏。当前,我们建设新农村的主要矛盾仍然是缺乏强有力的产业支撑,这就需要我们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放招商、发挥优势、培育产业、扩大总量。,这就为建设新农村奠定了坚实的经济基础。无庸置疑,经济的发展是建设新农村的“牛鼻子”,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

要牵牢牵好。只有强大的经济支撑,才能进一步促进生产发展,全面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改善和优化农村的生产环境、生态环境、生存环境,让农民在富裕和谐中享受现代文明生活,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进程中长期得到实惠和全面发展。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打开和破解“三农”问题的一把“金钥匙”。时不我待,随着新农村建设大舞台的搭建,常年战斗在广阔农村第一线的耕耘者,都有各自的角色去尽情扮演。都需要果敢置身前沿,敢于叫阵,敢于创新,敢于跨越,敢于发展;都需要积极开启“智能库”,始终坚持科学的发展观,只争朝夕,把精力、智慧和激情舍得用于全区“经济提速、城镇扩张、农民富裕、农村变样”的“接力赛”过程之中。

作为一名工作在林业战线20多年的林业干部,总想尽自己所长为建设新农村出一份微薄之力,我认为就林业方面,要带动农业致富,必须用活政策、用活资源。首先要用活资源:衡山县有林地面积70万亩,特别是竹材资源丰富,当地农民可以利用资源优势进行加工,不仅可以安排剩余劳动力,还可以节约生产成本。还可以在壮大龙头企业上下功夫,按照区域合理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一体化经营、标准化加工、股份制经营等多种形式,以龙头企业带动产业经济发展,打造衡山的品牌,既提高了资源利用率,又带动了农村的经济建设。其次要用活政策;近年来国家就林业方面就出台了许多优惠政策:退耕还林、荒山造林、油茶低改给

予农民补助,林权证可以抵押贷款,林业龙头企业给予贴息贷款扶持等一系列的优惠政策,作为新时代的林业干部有义务将党的惠民政策向农民宣传,让他们能及时地用足用活政策,更快更好地建设新农村。

学员:龙燕辉

2.爱国主义的历史和现实 篇二

1. 深刻透视当代社会历史现实和社会历史思想的变化

文章中所提及的“社会历史现实”大体上指的是谓给定时代的人类实践和社会状况, 但并非是指人类各种各样的实践活动的总和, 主要指的还是人们在各种各样的实践活动中所形成的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而我们研究的社会历史现实的内容主要是人们的历史实践活动, 人们在活动中形成的由文化、经济、政治等众多社会领域、社会关系和社会要素等共同组成的整个社会的运行机制和内在结构、以及这些运行机制和内在结构和人类的解放、自由之间的内在关联。而这种意义上的社会历史现实是研究历史唯物主义的主要对象。

当今时代和马克思创建社会历史理论的时代的社会现实相比较, 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其中影响社会历史现实发生变化的最要的因素有世界历史进程的加速, 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使人们的生存和生产的方式发生了变革, 科学技术的进步、知识的加剧积累并向着政治经济等多领域渗透, 全球化时代的开启, 文化的自觉和文化整合力的增强等等。然而社会历史现实的改变对社会历史理论起着实质性作用的是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 从社会结构或构成上讲, 社会文化在信息化背景下在不断的进行整合, 而且随着工业文明的推进, 社会的诸多领域在逐渐分化, 各领域之间的界限越来越模糊, 以往那些主导型领域的控制作用或者统治地位被慢慢减弱了, 各领域开始不断的融合、渗透, 呈现出“再一体化”的趋势。社会通常被被人们划分为政治、经济、文化等几个领域, 因为受到社会控制方式和人类分工的影响, 这些领域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多处的社会地位是不同的。在前工业社会或者前市场经济时代, 人类的宗法氏族体系、血缘文化、日常经济活动并没有进行分化, 呈现为“领域合一”的状况。而工业文明时代, 人类开始分工, 科学技术也在不断发展, 各个领域之间的约束关系开始减弱或者消解, 社会呈现出“领域分离”的状态, “领域分离”有利于使社会中的各个领域获得相对独立的发展。在这个时代, 也形成了以宏观的政治、经济等领域在社会结构或社会构成中占统治或主导地位。如今的时代属于信息化时代, 在进入信息化时代之后, 人类的社会结构再次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又重新出现了一体化的倾向, 但是这种“一体化”并不等同于以往的“领域合一”状态, 它是一种全新的一体化, 充分尊重合理的社会分工原则, 尊重社会各个领域的相对独立性, 它的一体化是建立在对社会中各个领域的文化进行自觉的整合的基础上的一体化, 其中文化也不再处于被动的地位, 真正成为了社会各个领域内在的机理和图示, 真正成为了人类生存的自觉方式, 当下的时代是文化自觉的时代。

在信息化时代, 人类社会的变革是最普遍的, 其中最深刻的变化是人类的生存方式, 也可以理解为文化的变化。最能够展示文化的整合能力的方式是数字化、网络化和信息化, 它们可以在社会的各个领域之中都体现着文化的力量, 让社会的运行机制和人类的生存方式都发生极大的改变。例如大众传媒和信息技术的发展能够将文化领域中的一切的文化成果从最初的创造到最终的消费得到了空前的平民化普及, 使政治也不再神秘, 使哲学等精神活动领域也不再被视为神圣;例如在信息化时代, 全球之间的联系都得到了加强, 交往主体之间也处于平等的地位, 可以进行自由的选择, 主体之间的商谈伦理和跨文化交往也逐渐显著, 使得在全球化的文化撞击下, 得到优化的政治、经济、文化理念依旧可以拥有日渐强大的生命力。

在这样的社会大背景下, 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之间的界限被逐渐打破, 呈现出了一体化的特征。

第二, 从社会运行和控制机制上讲, 因为社会领域出现一体化的发展趋势, 社会各个领域之间的交融加强, 使得社会以往的中心化的主导型的宏观权力被逐渐分化为弥散的、非中心的微观权力, 随之而来的还有以往将几种宏观权力之间的相互博弈或者彼此冲突的社会控制机制逐渐变成多态化的微观权力之间的相互制约和差异化共生。

宏观力量或宏观权力是传统社会中, 构成控制机制和社会运行的最核心的要素, 其中包括国家和社会的宏观政治权利, 宏观经济规律和经济力量。国家的权利和政治管理体制等宏观的公共权力是这种社会运行机制下, 对社会进行治理和控制的主要途径, 而在社会变革或者社会的转型期, 对社会的治理和控制就要依靠宏观的革命和政治运动。

在信息化的时代, 出现了许多非中心化的、弥散化的微观权利, 例如相对自律的非政府组织、社会微观结构、边缘群体以及以符码、形象、符号等形式表现出来的渗透到社会各个领域的文化权力和非经济的经济权力。这种存在于社会各个领域的微观的、弥散化的非经济的经济权力共同组成了微观政治。而这种微观政治结构和微观权力结构能够为个体的发展提供广阔的空间, 并且还能够将理性对人的统治在社会生活中渗透的更加深入。

当代社会科学理论范式、研究视角和思想模式的转变其实是存在着诸多问题的, 有的些领域或学科甚至出现了片面化或者极端化的问题, 基于此, 我们很有必要对其进行鉴别、分析和批判。但是应该正视的是, 这种由宏观理论范式自觉转型而成的微观理论范式, 这种转型的过程并不是随心所欲的, 它是为了适应当代社会历史现实的深刻变化而对理论作出的调整和创新。但是, 现如今我们对历史唯物主义的研究, 不管是针对当代哲学社会科学的范式转化还是当代社会历史现实的变化都没有被投入相应的重视, 也没有做出相应的回答。

2. 完善与创新马克思主义社会历史理论的研究范式

因此, 我们再开展对历史唯物主义和当代社会历史现实之间的关系问题的讨论时, 很有必要正视如今已经发展变化了的社会历史现实的具体情况, 必须通过完善思想资源, 并对当代的马克思主义社会历史理论的研究范式进行不断的完善和创新, 必须采用这种新型的理论范式去应对如今的社会历史现实, 乃至中国的发展现实和全球化的发展进程。而所谓的新型的理论范式应该是适合信息化时代环境下人类的实践和社会历史现实要求的, 将微观视域和宏观视域有机结合的理论范式。因此, 我们需要不断的扩充思想资源。首先需要对当代哲学社会科学中已经出现的却没有引起人们足够重视的思想资源进行批判的借鉴, 使其中所蕴含的马克思学说的微观理论资源得到挖掘, 并将马克思学生的实践的和批判的文化精神作为引领, 形成独特的视角。

第一, 要将社会中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多个领域进行有机的结合统一, 并建立起对当代社会运行起影响和制约作用的权利谱系, 要特别理清那些在当代的社会结构中起着至关重要作用的微观权力。并且需要意识到在不同文明的时代, 微观权利的作用和形态也是不同的。随着时代的发展, 微观权力的结构得到了不断的丰富, 又新产生了由中心化的、宏观的的理性权力机制形成的微观控制机制和随着社会组织的增加、公共领域的扩大而新兴的各种边缘化的微观权力结构。而微观权力也是一个价值取向存在多元差异的网络、包括政治权力、经济权力、文化权力, 其中微观权利的不同对于社会的进步和个人发展所起的作用也是不一样的。对微观权力性质和类型的研究对于建立将微观视域和宏观视域结合在一起的理论范式来讲是起着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的。

第二, 要把由微观权力构成的网络体系作为活动平台或者中介, 在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宏观结构与个体的微观活动结构之间建立起相互交融的有机联系。只有将传统的唯物史观的宏观理论范式用微观理论范式进行补充和完善, 并将微观权力构成的网络体系或者复杂星丛作为活动平台或者中介, 才能真正实现自觉自由的实践活动和宏观的社会结构及其规律之间的内在统一。

第三, 要认清并把握在信息化背景下, 社会中政治、经济、文化等多个领域之间的文化整合而出现在一体化趋势, 并以多维的、微观的、宏观的、多层面的视角对社会结构和运行机制进行透视, 将单纯的宏观权力霸权的宏大叙事解构, 并将外在的决定论历史模式进行彻底的破除。一方面要对政治学、经济学、文化学、历史学、哲学等多学科进行综合的把握, 另一方面, 不管是对政治、经济或是其他领域, 都应该深入到文化哲学的微观分析层面进行分析。

上述工作只是在当代对马克思社会历史理论进行深化研究的准备阶段的工作, 而决定新的理论范式能否真正成立的关键还在于我们自身的认识, 具体指的是我们在面对当代社会, 尤其是面对中国社会的发展状况时能不能树立突破性的认识。

3. 全面把握微观视域和宏观视域的内在有机统一

我们所要建立的社会历史理论的微观范式与马克思的传统思想是不是相符合, 或者说在马克思理论中是不是已经包含了这种微观范式?我们要构建的微观研究范式的针对性是什么?它的构建会与社会历史的发展规律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立场相背离吗?对于这些问题有一个清楚深入的认识能够对社会历史理论的宏观视域和微观视域的有机统一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

针对前一个问题, 也可以从这个角度进行判定:在马克思建立社会历史理论的时代, 由于受到当时的时代任务和社会历史现实特点、社会历史理论变革要求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微观社会历史、微观政治哲学、微观史学等理论范式并没有在马克思的学说中得以形成。可是马克思所建立的宏观社会历史理论包括它所揭示的社会历史规律在内, 都是在对社会中的各种现象进行了丰富的微观分析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所以, 丰富的微观理论思想资源是包含在马克思的社会历史理论之中的。马克思恩格斯在对自己的理论进行定位时, 曾经明确表示过要反对理论思辨和抽象化, 反对脱离生活世界的思辨历史观, 因此在对马克思恩格斯的各种文献进行研究时, 我们不难发现文献中都是他们对现实的人、具体的社会历史现象所进行的微观的、具体的分析。但是需要说明的是, 尽管在马克思的社会历史理论中包含着微观理论思想资源, 马克思当时所关注的重点还只是宏观的权力和宏观的社会领域以及普遍的规律。

对于第二个问题, 我们要构建的微观研究范式的针对性是什么?它的构建会与社会历史的发展规律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立场相背离吗?笔者的看法是:是不是承认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和对社会历史发展是采取微观分析和宏观分析之间没有必然的因果关系。而且, 宏观分析是不是建立在丰富且扎实的微观分析的基础之上, 它所要表述的宏大叙事的性质和所揭示的规律的性质之间是有质的区别的。也就是说, 并不是所有的对于规律的认识都与我们对人类社会历史运动的认识与把握是相符合的。而对于宏观政治哲学和微观政治哲学、宏观政治和微观政治、宏观权力和微观权力之间的区分都是相对的, 在实际中彼此分离、截然不同的微观政治和宏观政治是不存在的。所以, 也不存在绝对的微观解释模式和宏观解释模式, 只有兼顾微观和宏观的分析, 才能真正建立起真正的健全的社会历史理论。另外, 我们需要对社会历史理论研究范式和社会历史规律的把握之间的关系进行具体的分析, 根据以上的研究分析, 可以得出对当代构建社会历史理论微观研究范式并不是要全盘否定掉宏观研究范式。我们在构建社会历史理论的微观视域时, 同样要采用宏观研究和微观研究相结合的研究方式, 这也是在当代的社会历史现实中进行对历史唯物主义的丰富与完善的重要途径。

小结

本文围绕历史唯物主义与当代社会历史现实, 深刻透视当代社会历史现实和社会历史思想的变化、完善与创新马克思主义社会历史理论的研究范式、全面把握微观视域和宏观视域的内在有机统一三方面展开了分析, 以期为马克思社会历史理论在新时代下的发展做出一定的贡献。

摘要:随着时代的进步, 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与当前时代的社会历史现实之间的关系应该成为当下社会对马克思主义社会历史理论进行深化再研究的一个关键点。实践性是马克思学说最突出的一个特性, 历史唯物主义是实践的和革命的社会历史理论, 它在揭示人类历史运动的一般规律的基础上, 彰显着自己在社会历史现实中的价值和创造力。随着时代的发展, 人类社会的进步, 当初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社会历史理论的时代和如今的社会历史现实相比较, 社会的发展的内涵、问题、内在结构以及运行方式等方面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这些变化的存在要求对历史唯物主义的研究要不断地转化视角, 并改进和丰富研究方式以及理论范式, 以更加积极主动且良好的面对如今的社会历史现实。如果在内在结构和运行方式都发生了变化的社会现实语境中, 仍然以传统的研究视角采取传统的研究方式, 并不以多样化的现代的微观叙事和微观解读将历史唯物主义进行补充和完善, 使之形成宏观理论范式的话, 那么如今的社会现实和历史唯物主义之间就很难建立起真实的关系。

关键词:历史唯物主义,社会历史现实,研究范式,微观视域

参考文献

[1]刘歆立.论伽达玛哲学解释学中黑格尔辩证法之影响——以其效果历史理论生成为例[J].内蒙古社会科学 (汉文版) , 2006 (03) .

[2]陶绍兴.追寻原像:突破教义体系的理论冲动——兼评望月清司《马克思历史理论的研究》[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2 (05) .

[3]刘伟, 邓晓臻.作为哲学理论的历史唯物主义和作为社会历史理论的历史唯物主义[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11 (03) .

[4]谷曼.作为哲学理论的历史唯物主义和作为社会历史理论的历史唯物主义辨析[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 2013 (06) .

3.历史课堂里的“现实主义” 篇三

关键词:创设情境;开拓思维;提高素质

一、从时政切入,创设情境

历史学科课时少,间隔时间长,学生一下很难与教师同步进入教学过程,这就要创设好的教学情境。从现实切入,就是很有效的方式。

例如,讲“抗日战争”,可以联系今天日本右翼势力篡改日本历史教科书、否认南京大屠杀来导入。但也要分清真正的日本人民不同于日本的右翼势力,他们是热爱和平和尊重历史的,如二战的亲历者东史郎就常发表演说斥责右翼。同时联系当今的世界形势,说明落后就要挨打,激励学生好好学习。

以当今发生的事情为话题切入历史教学,让学生自然地进入教学情境中,有利于教学的顺利展开。

二、历史与现实相结合,活跃气氛,拓展思维

一堂课40分钟,心理学家分析,人的思维集中程度一般只能维持25分钟,若局限于讲授课本知识,学生会觉得枯燥乏味,容易开小差。我们不妨把历史知识与现实联系起来,既培养了兴趣,拓展了思维,又活跃了气氛,提高了效率。

例如,讲中英《南京条约》的影响时,可以这样讲:1842年8月,英国强迫清政府割香港岛给英国,当时的清政府腐败无能,封建专制制度腐朽没落,这是中国近代史上的奇耻大辱。联系现实:1997年7月1日中国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洗刷了百年耻辱,是中国外交的重大胜利,体现了社会主义中国的强大以及邓小平“一国两制”战略构想的英明。

历史教学中穿插时政教学,既增加了学生的兴趣,又使学生了解到当今一些事情发生的历史根源,有利于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分析问题。

三、历史与现实相比较,增强社会主义信念

中国近代史是一部中华民族的屈辱史和灾难史,每一次侵略战争,每一次战争后的割地赔款通常都令年轻的胸膛充满对列强的仇恨和对清政府不争的愤恨。这时候,若恰当地辅以与现实的对比,可更坚定学生对社会主义和改革开放的信念。

例如,我讲甲午战争以后清政府向列强大借外债,就把它与今天我们向资本主义国家贷款相对比。两者有着本质的不同,前者不仅数量大,归还期限长,回扣盘剥重,还附有政治奴役性。而今天我们向外国贷款是补充资金不足,是为了社会主义建设,它是以不损害中国主权为前提,不附带政治奴役性,贷款的利息也符合国际惯例。

四、加深印象,意犹未尽

课本中有些知识点学生一时难以理解,我们可以辅助于现实中的典型例子来加深学生的印象。

例如,讲到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总统和议员由人民选举产生,具有一定的民主性,我给学生读了一篇文摘“谁的大选”,一位民意测验机构的负责人认为,今年的投票率“意味着一群精英在选择我们的领导人”,精英者,富人也,富人选他们利益的代表,让学生理解什么是真正的美国民主。

把现实融于历史教学中,活跃了课堂气氛,一堂课常常在不知不觉中就过去了,还加深了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印象。

五、发展能力,提高素质

当今的教育以素质教育为主,我们要把培养“四有”新人的德育功能提到历史教学的首位。这样,以时政为依托进行历史教学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因为,时政是开放的,用现实中的典型事例辅助历史教学,开阔了学生的视野,有利于学生思想观念的转变和社会主义新型人生观、世界观的确立。

综上所述,以现实为依托,让历史教学贴近生活,紧扣时代脉搏,立足于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使历史教学摆脱低谷。特别是当今的世界正向多极化方向发展,可谓是“风云变幻”,我们更要注重提高教学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傅敬清,浅议历史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J].成功:教育版,2013(20).

4.爱国主义的历史和现实 篇四

问:邓小平理论形成和发展的历史和现实依据。

答: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的历史经验,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的实践,是邓小平理论形成和发展的历史和现实依据。

(1)时代背景:时代主题的转换。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

(2)历史前提: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的的历史经验总结。

(3)现实根据: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建设新的实践。

5.爱国主义的历史和现实 篇五

孔子是我国教育史上第一个将毕生精力贡献给教育事业的人,被后世尊为“至圣先师”、“万世师表”,他将毕生精力贡献于后一代的教育工作,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重视道德修养,是一位尽职的好教师。他在两千多年前提出的儒家思想,经过后人不断地传承,不断地发展,延续成为我们中华文明的一种精神的信仰;是早期的礼制的规范和规则;是历史长河中每个人心中对自己以及家庭和国家信仰的图腾。显而易见,儒家思想对中华文明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推动了历史的发展,同时对当今的教育思想仍有着广泛而深远的意义。

孔子的儒家思想可以归纳为一个字,“仁”。“仁”是一种价值观,它既是家庭的关系,又是社会的政治关系。那么他的教育思想则可以看做是,教育学生如何才能做到“仁”。孔子出身自一个贵族家庭,因此他的生活他的教育思想是与当时的封建统治阶级息息相关的,子夏曰:“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子夏的这段话集中概括了孔子的教育方针和办学目的。做官之余,还有精力和时间,那他就可以去学习礼乐等治国安邦的知识;学习之余,还有精力和时间,他就可以去做官从政。“学而优则仕”和孔子倡导的“举贤才”是一致的,确定了培养统治人才这一教育目的,在教育史上有重要的意义。它反映封建制兴起时的社会需要,成为当时知识分子积极学习的巨大推动力量。

与此同时,孔子提出了“有教无类”的办学方针。在此之前,只有王公贵族的胄子才能接受教育,普通的百姓是没有资格入学接受教育的。“有教无类”是孔子对当时教育体制招生对象的革命,从此,无论贫贱,无论职业,无论阶级都有了接受教育的机会,有了接受教育的机会,那么就有了“学而优则仕”的机会。实行开放性的“有教无类”方针,满足了平民入学受教育的愿望,适应了社会发展需要,孔子私学成为当时规模最大、培养人才最多、社会影响最广泛的一所学校,从总的社会实践效果来看,是应该肯定的。“有教无类”是顺应历史发展潮流的进步思想,他打破了贵族对学校教育的垄断,把受教育的范围扩大到一般平民,有利于中华民族文化的发展。

在孔子提出儒学的初期,因为那个兵荒马乱纷争的年代,与孔子仁政的思想背道而驰,因此并没有得到诸侯的认可。直到汉武帝时期,终于在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呼声下,华丽地登上了历史的舞台,因为“三纲五常”等等思想深得统治者们的欢心,儒学思想此时正好为统治阶级对于加强集权统治和君主专制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基础。从封建统治的角度来说,儒家思想的广泛传播和认可从思想根源上抓住了统治阶级与被统治阶级之间的矛盾,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的百家争鸣的局面,稳定了社会的政治经济秩序,并为其后近两千年的封建专制的集权统治打下了基础。而从更长远的角度来说,这也使得中国人很早就拥有了国家观念以及维护国家与民族统一的信念,这比西欧最早的民族国家早了十多个世纪。这是这种强烈的民族统一观念,当中国面临严重的民族危机的时候,中国人能以一种不可思议的强大力量,来保护自己的家园。

6.政治历史和现实表现情况审查报告 篇六

经审查,**同志拥护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认真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政治表现良好。政治历史清楚,在反对民族分裂主义、暴力恐怖主义、宗教极端主义等重大原则问题上,旗帜鲜明、立场坚定,始终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政治上比较成熟。在日常生活中,能够自觉遵纪守法,模范遵守社会公德,并且待人真诚,待人宽厚,具有良好的群众基础。工作中,能吃苦耐劳,能挑起工作重担,有责任心,从不争名夺利,不计较个人得失,保持良好的道德情操。

**同志的直系亲属及主要社会关系拥护党的领导,自觉遵纪守法,政治历史清楚。

该同志于2017年10月1日向党支部递交人党申请书,2019年9月17日被确定为人党积极分子,2021年4月16日被列为发展对象。培养教育期间,该同志能够认真学习党的基本知识,工作认真主动,积极参加社会实践,经常向党组织汇报思想、工作情况。经过党组织的培养教育,该同志进一步提高了思想觉悟,端正了入党动机,能在学习、工作、生活中以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发挥模范带头作用。该同志在赵县移动工作期间,认真学习党的基本知识,思想积极,要求进步;刻苦钻研业务知识,工作认真负责、积极肯干、勤奋踏实,连续多年工作绩效良好;组织纪律观念较强,严格遵守各项规章制度,自觉摆正个人与集体的关系;生活简朴,作风正派,团结同志。不足之处还需要继续学习,不骄不躁的不断前进。

支委会意见

经过政治审查,没有发现**同志在政治上存在问题,也没有发现**同志直系亲属和现有社会关系存在影响其加入党组织的问题,同意其加入党组织,报上级党委审批,拟提交支部大会讨论表决。

中共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河北有限公司赵县分公司支部委员会(盖章)

7.爱国主义的历史和现实 篇七

一、“一条鞭法”产生的社会背景

(一) 土地兼并日益严重

明朝中叶, 地主豪强兼并土地的行为愈演愈烈。地主们纷纷勾结官府, 强占农民的土地, 并运用一切可行的手段来逃避相应的赋税。土地兼并的不断加速, 使得朝廷掌握的税田越来越少。洪武二十六年 (1393年) , 明朝登记在册的税田总额为850.7万余顷, 但到了明孝宗弘治十五年 (1502年) , 这一数字降到了422.8万余顷。较之明初, 税田流失了一半。这些流失的税田大多都为地主豪强隐瞒。

(二) 国家财政收入减少

土地兼并不但减少了税田数额, 同时也破坏了明朝的黄册制度。土地兼并使得农民因失去土地而破产, 但是依附于土地的赋税并未因此而转移。这就加重了无地农民的赋役负担, 导致了赋役不均, 迫使失去土地的农民为了逃避沉重的赋役而离开自己的居住地。人口的不规则流动给人口管理造成了困难, 再加上一些官员在修订黄册时的“粗心大意”, 致使黄册信息严重失真, 黄册制度逐步走向崩溃。

税田的流失和人口管理的失控, 严重冲击了明朝的户籍和赋役管理制度。明朝的赋役收入因此而迅速下降。

(三) 严重的财政危机

明朝中叶, 封建统治阶级日益腐朽。皇室支出不断膨胀, 大兴土木, 劳民伤财。此外, 明朝中期官员队伍大为增加, 冗员冗官消耗了大量的国家财政收入。因而, 明朝中叶, 国家的财政支出大幅增加。在国家财政收入减少的背景之下, 明朝财政不可避免地出现连年亏空 (见下表) , 危机显现。

(四) 商品经济的发展

明朝中后期, 商品经济有了较大的发展。商品交易货币化程度的提高, 使得封建体制对农民的人身控制力被削弱。不少农民弃农从商, 促进了明朝手工业的发展, 推动了商品经济向前迈进, 而商品经济的繁荣带动了白银货币的流通。白银的广泛使用为“一条鞭法”实施折银征收提供了有利条件。

二、“一条鞭法”的内容

万历九年 (公元1581) 张居正在完成了土地清丈的基础上, 开始在全国推行“一条鞭法”。其主要内容有:

1、“总括一州县之赋役”。即将各种田赋徭役等一律合并征收, 将原来分开的“两税”放在一起课征。“一条鞭法”把原来纷繁复杂的赋役科目简化, 将赋和役合为一项, 简化了赋役制度, 方便了征管。

2、量地计丁, 计亩征银。即把各种徭役摊入土地, 随同田赋一并征收, 征收的依据是土地的大小, 土地大的多征, 土地少的少征。同时, 除少数地区用实物缴税外, 其他地方一律将各种赋役都折合成白银来缴纳征收。

3、“一岁之役, 官为佥募”, 也就是改变明初以来征收力役的做法, 用雇佣劳役的方式来代替。官府一年所需要的力役由官府出钱来雇人应役, 不再由百姓无偿负担。

4、将赋役税分为两部分。一部分称为“京库岁需”, 归中央所有, 由地方上解;另一部分为“留存”, 供地方官府开支所用。

5、官收官解。为避免中间人对税银的侵蚀, “一条鞭法”规定所有的税银都由纳税户直接缴纳给官府, 不再采用由里甲代为征收的办法。

三、“一条鞭法”的历史意义

(一) 简化了税制, 方便了赋役征管

在实施“一条鞭法”以前, 明朝实行两税法, 依据《鱼鳞图册》和《黄册》对赋役进行征收管理, 而且税种比较多。在实际操作过程中, 征收和管理都比较复杂、繁琐。推行“一条鞭法”后, 各种赋税和徭役都合并在一起征收, 减轻了地方官府征收赋役的工作量, 使得税制较之以前更加清晰易懂。官府的征税成本和百姓的纳税成本都有所降低, 从而提高了明朝赋役征管的效率。

(二) 平衡了赋役负担

明中叶的土地兼并令赋役产生不均, 加重了贫苦农民的赋役负担。张居正在重新丈量土地后, 推行的“一条鞭法”把土地的多少作为重要的计税依据, 即计亩征银。土地多的, 相应的赋役负担也就较重;土地少的, 相应的赋役负担也就较轻。“一条鞭法”的实施改变了当时失地农民承担大量税负而拥有大量田地的地主豪强税负极轻的奇怪现象, 平衡了两者间的赋役负担, 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贫苦农民的生活状况。

(三) 进步的雇佣劳役制

一改以往强征力役的做法, 用更为理性的雇佣制度来替代。其实质是农本思想的体现。这一转变, 减轻了广大农民的徭役负担, 使得农民不必被强迫参加劳役, 增加了农民参与农业生产的时间, 有利于农业的发展, 并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

(四) 征收白银

“一条鞭法”要求除少数赋役以外的其他各种赋役都折合成白银征收。这项规定有效避免了实物缴纳过程中实物质量参差不齐的可能, 同时也方便了地方赋役收入的上解。另外, 白银在征收入库后也便于存放和管理, 在使用时也比较的便利。征收白银还有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 因为它扩大了白银的使用和流通范围。

四、“一条鞭法”的现实意义

(一) 简化税制

税制的复杂程度决定了征税成本的高低。一般而言, 税制越复杂, 征税成本也越高;税制越简单, 征税成本也越底。在我国现行税制中, 所得税制相当复杂。尤其是所得税制中的大量关于税收优惠的规定, 极大地增加了税制的复杂程度, 也不利于纳税人对于税制的学习与理解。以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为例, 除了要对其会计利润做相应的增减调整之外, 还要考虑大量对于外商投资的优惠政策, 计算量相当大, 对征管人员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征税成本也较高。因而, 国家应该适当考虑减少或者归并一些税种和部分税收优惠条款, 降低税制的复杂程度, 尽可能将征税成本减少到最低限度, 从而提高税收征收的效率。

(二) 公平税负

税负的公平分为横向公平与纵向公平。横向公平强调有同等纳税能力的纳税人缴纳相同的税收。纵向公平则强调具有不同纳税能力的纳税人缴纳不同的税收, 以做到所得多者多征, 所得少者少征。

张居正认识到明中叶赋役负担不均的问题, 于是他推行“一条鞭法”通过“量地计丁, 计亩征银”的方式以土地来确定每个人的赋役水平, 从而有效减轻了贫苦农民的赋役负担, 公平了税负。我国目前也存在税负不公平的问题。譬如, 国家对于城乡居民的储蓄存款利息所得统一征收20%的所得税, 而并不是以利息所得的多少而加以区别对待。显然这是有悖于税收公平原则的。

(三) 税制设计要考虑地方差异

张居正在推行“一条鞭法”时遇到了不能适应不同地区的情形。“盖南境气候既燠, 物产富饶, 有木棉粳稻之产, 有蚕丝楮紽之业, 又地阔力余, 营植不碍, 民间贫富不甚相悬, 一切取齐条鞭, 奚不可?北境则不然, 地寒凉, 产瘠薄, 即中路, 又苦冲烦, 贫富相去, 何啻倍蓰?”, 即南方商品经济发达货币化程度较高, 适于折银纳赋, 而北方相对落后且货币化程度有限, 更适于缴纳力役与实物。在北方推行“一条鞭法”反而有加重农民负担的嫌疑。

我国现行的税制改革应当注意这一问题。尽可能顾及各个地区的差异, 尤其是东部与西部地区。在税制设计时, 不能只看到东部沿海城市人均收入高、经济发展快, 也要注意西部地区依然比较落后、生活水平不高的现实。国家可以尝试在不同地区间实施有差异的税制形式, 通过适当下放税收调整的权限让各省自行对国家出台的税制进行微调以符合当地经济发展的实际与需要。

参考文献

[1]、谈敏:《中国财政思想史教程》[M], 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1999年, 第231至235页。

[2]、郑学檬:《中国赋役制度史》[M],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 第531至570页。

[3]、胡怡建:《税收学》[M], 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4年, 第30至43页。

[4]、郑学檬:《中国赋役制度史》,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 第531页。

8.爱国主义的历史和现实 篇八

历史教学不是单纯的知识传递,要更多的着眼于传承民族文化、增强民族认同感,让学生在自身的思考和感悟中,学会汲取人类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提高人文素质。因此,对教材的再创造成为新课程教学中一个不可缺少的环节。新课程历史教材的内容涉及面较广而不深入,正是这种“框架式”的教材给我们提供了广阔的空间。首先是内容的选择,对于教材所给的知识点我们可以按不同的教学要求加以取舍,这样有利于突出重点,解决难点,更便于学生在某些知识点上进行自主探究并有所突破。其次教学内容可以突破教材的限制适度拓宽。学生在历史课上的感悟和收获是建立在对教学内容广泛深入的了解之上的,而初中学生对历史普遍只有一个模糊的、似是而非的印象,需要足够的补充。鼓励学生通过熟悉的现实问题,走近历史、接触历史、了解历史,认识到历史对我们今天、未来的启迪作用,从而更好地培养学生用历史的眼光观察分析现实生活,增加学习历史的兴趣。

二、开放教学,手脑结合,用现在的心理去品味历史

历史已经过去,不能重演,但我们可以从社会现实中受到启示,找到学习历史的钥匙。在教学中通过师生共同创设熟悉的现实情境走近历史,拉近历史和现实的距离。例如学习王羲之的书法艺术时,让学习临摹王羲之的书法作品,展示了学生的临摹作品,谈谈临摹的体会等活动,通过自己动手去领悟书法艺术的真谛,引起审美意义上的共鸣,感悟只有刻苦勤奋、不懈追求,才能成功的道理。从自己的身边事去体会历史,变结论式教学为过程教学,在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教学过程中,实现历史教学的现实意义。

另外,在教学中要使课堂变成一个超链接,让课堂成为同学们吸收和释放信息的场所、展示自我的平台。同样在学习王羲之的书法时,引导同学们关注现代人对书法艺术的看法,从而引发了一场关于“传统书法艺术是否要弘扬?现代社会青少年学习书法有何意义?”的辩论,同学们在针锋相对的辩论中,张扬个性,展示观点,学会表达。在个人思考的基础上,进行同伴合作,增加了学习兴趣,活跃了课堂气氛,培养了团结协作的精神。教师在辩论中了解了同学们的所思所想,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变学生与教师的单向信息交流为多向交流,引导学生多疑、多思、多问,对敢于发表自己观点的同学,不论正确与否,教师都要学会宽容尊重和欣赏,建立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我爱我师,我更爱真理”的挑战权威的勇气。

三、将历史与环保结合起来,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观念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类文明的进步,而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却在不断地恶化,人类只有一个地球,于是呼吁环保,提倡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尤其是中国,人口多,长期无限度的砍伐造成植被面积少得可怜,而土地沙化严重,人们的环保意识逐日提高,那么中国人的环保意识是从今天才开始有的吗?不是,早在战国时期的庄子就提出天人合一、万物共和的生态与环保理念。明朝科学家宋应星在《天工开物》中指出:“天覆地载,物数号万,而事亦因之。曲成而不遗。岂人力也哉。”意思是说人类改造自然,生产物品要适应自然界的变化,与自然相协调。那么,同学们再思考一下:人类该怎样适应自然界的变化,与大自然和谐发展呢?如果我们违背自然规律,又将遭到什么惩罚呢?再举例论证说明,使学生树立善待自然的科学发展观。

总之,培养现代人必须从历史传统中吸取营养,历史因其和现实极为密切的联系,成为过去遗留给今人最有生命力、最丰富的遗产。在新的教学改革中,我们要带领学生从现实走向历史,把学习历史和探究未来联系在一起,让历史课堂充满生机和活力。

9.爱国主义的历史和现实 篇九

摘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体现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意义现实意义 首先,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

党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思想,开辟了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理论的新境界,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第一,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理论的丰富和发展。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社会,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社会理想,但只有马克思、恩格斯创立了唯物史观,揭示了社会的本质、发展动力和发展规律,才使人类的社会和谐理想变成了科学。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要求的6个方面,相互联系、相互贯通,既包括人与人、人与社会关系的和谐,也包括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体现了民主与法治的统一、公平与效率的统一、活力与秩序的统一、发展与稳定的统一、科学与人文的统一、人与自然的统一。这6个方面的要求既阐明了和谐社会的目标体系,又提出了实现这些目标的基本途径和原则,是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理论的丰富和发展。

第二,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的深化,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促进社会和谐,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从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来看,社会主义运动在苏东国家遭受的严重挫折,提供了深刻的教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个全面发展、全面进步、全面现代化的社会。党的十二大明确了“三步走”的现代化建设战略部署,提出了包括经济富强、政治民主、精神文明在内的三位一体的现代化建设总体格局。这不是简单的增加,而是认识上的一大飞跃。和谐社会的提出,表明了中国共产党更加关注社会建设,更加注重社会和谐、社会公平和社会正义这拓展深化了现代化建设的战略格局,进一步充实创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体系,为我们从更广阔的视野来审视和处理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各种问题提供了新的更完整、更科学的坐标系。这是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认识的新发展,也表明了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的进一步深化。

第三,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对共产党执政规律认识的深化,是我们党执政理念的升华。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党只有认真研究和掌握执政规律,不断完善执政方略,提高执政能力,才能有效地领导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一步体现了我们党执

政的本质要求。只有通过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广泛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妥善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切实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和正义,全体人民能够平等友爱、融洽相处,人与自然的关系处于和谐状态,我们党执政为民的目的和要求才能够得到更加充分的体现。明确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反映了我们党对执政规律、执政方略的新认识,标志着我们党对执政规律的探索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其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还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关系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关系巩固党执政的基础、实现党执政的任务,关系国家的长治久安

第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利于我们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实现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宏伟目标。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所取得的成就世界有目共睹。进入新世纪,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也出现了一些必须认真把握的新趋势新特点:由于资源能源紧缺压力加大,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越来越突出;;由于劳动者就业结构和方式不断变化,人员流动性大大加强,社会组织和管理面临新问题,人与社会的矛盾更加突出,等等。解决这些矛盾和问题,是我们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进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前提,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

第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有力应对来自国际环境的各种挑战和风险。和平与发展仍是当今时代的主题,但国际形势继续处于深刻复杂的变化之中。世界格局处于向多极化过渡的重要时期,经济全球化趋势不断深入发展,科技进步突飞猛进,国际产业升级和转移速度加快,各国注重经济发展和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加速。从总体上看,这些因素给我国的改革发展带来了难得机遇和有利条件。同时,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当今世界仍很不安宁,各种矛盾错综复杂,影响和平与发展的不稳定不确定因素依然存在。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利于我们在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下,应对来自外部的各种挑战和风险,把国内的事情办好,始终保持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社会稳定的局面。这是集中全党全民族的智慧和力量、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保障。

第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利于巩固党执政的社会基础、实现党执政的历史任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必然要求,是我们党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重要体现,也是我们党实现执政的历史任务的重要条件。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把全党全国人民的思想和力量统一起来、凝聚起来,可以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强大的精神支撑和物质力量,可以增强党的阶级基础和扩大党的群众基础,巩固和扩大党执政的社会基础。也只有把社会建设搞好了,我们党才能不断增强执政的社会基础,才能更好地实现继续推进现代化建设、完成祖国统一、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这三大历史任务。

10.爱国主义的历史和现实 篇十

一所新建的学校怎样在较短的时间里确立形成自己的优秀的学校文化,合肥四中在这方面无疑给我们做了一个示范。

合肥四中创建于1929年,前身为安徽省省立第六女子中学,1956年正式定名为合肥市第四中学,2003年被确定为省示范高中,2009年学校整体并入合肥六中,保留学校番号,2015年在滨湖新区新建新的合肥四中,由合肥一中全面托管,2018年9月重启办学。九年的沉寂之后,迎来的是华丽的转身,异彩绽放;

九十年的积淀之后,迎来的是厚积薄发,凯歌高奏。从中我们不难发现,新的合肥四中在学校文化的定位上最怕走不出合肥一中和合肥六中深厚的学校文化的主导,又怕与合肥一中和合肥六中深厚的学校文化割裂开来。为此,吴英明校长带领她的团队智慧性的解决好了这些问题,短短的一年多时间里,自成体系的确立好了独具魅力的四中“象”文化。吴校长告诉我们,“四”是由“口八”组合而成,古语解释口中八,象四分之形,喻比浩瀚、深邃,加之又有“方向感”,再加上“象”与“祥”谐音,所以学校的文化图腾为大象,学校的文化取名为“象”文化,目前象的标记已出现在校园的角角落落且浸润在全体师生的心头了,该校的“象”文化体系如下所现:

【办学理念】为未知而学,为未来而教

【工作理念】学生至上教师至上管理至上学术至上

【校训】明德弘毅、行圆智方

【生活理念】唯阅读、运动与艺术不可辜负

【办学方向】为爱而生,向美而行

【办学目标】绿色四中、创新四中、书香四中、智慧四中、美丽四中、幸福四中

合肥四中的“象”文化的确立以及在全体师生乃至社会群里中发挥的正面示范作用和产生的良好效应,让我思考到这样一个问题:整体搬迁的学校、合并增容的学校、被托管发展的学校其学校文化在确立中要注意哪些问题?

学校文化的确立要做到不忘本来,除了真正意义上新建的学校外,任何一所学校都有自己的办学历史,在办学的过程中每所学校肯定有属于自己的且被广大师生所认可的行为方式和思维方式,后来者不可把这些东西抛弃而另起炉灶,打造一个与学校办学历史无关的价值体系。合肥四中的校大门上的“四”字形状呈扁形,从远处看酷似“一”字,这是设计者有心的安排,因为合肥一中与合肥四中的创办者都是李鸿章的后人,再者这样的设计也体现出当下合肥四中是由合肥一中全面托管的这个办学现实,还有合肥新四中的校徽正中间的“1929”显示出“一”的整体视觉效果,实现两校无缝对接。现在合并的学校很多,学校领导者在进行新的学校文化的打造的时候,应该放手让合并前的每一所学校将他们自己先前的学校文化提交上来,然后再对提交上来的学校文化进行整合求最大公约数,在不忘本来的时候立足当下,迎接未来,这样确立的学校文化才能让每一位教职工有亲切感、有主人感、有归属感。

新建的学校要命好校园建筑的名字,合肥四中的校园建筑的命名有一条十分清晰的价值主线——“四”字统领在学校的办学文化之下,不追求文字的华丽,不追求文字的新颖。教学楼分别命名为“四为楼”(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四端楼”(仁、义、礼、智),“四象楼”(含“四向”之意,走向世界),文化艺术楼命名为“四方馆”(聚集四方贤达俊杰,期许学生行走四方),食堂命名为“四季堂”(容纳四时应季美食,顺应天时取材),女生宿舍命名为“四艺阁”(琴棋书画),男生宿舍命名为“四君斋”(梅兰菊竹),观光亭命名为“四合亭”(天、地、人、己四面相合),这样的命名有意韵,有品味,让人的眼前和脚下始终有一条明亮的宽敞大道,移步换景中美不胜收!

如此同时,我还认为学校的文化的确立的过程是因校而异的,因为学校要有自己样,各个学校不一样。若是一个优秀的团队,校长可以发动全体师生广泛讨论、酝酿权衡、征集汇总,集思广益中呼之欲出,比如像合肥四中这所学校,吴英明校长就是带领一群人在脚踏实地、行稳致远中确立自己学校的完整的文化体系的,但若你所遇到的团队不优秀,甚至是比较糟糕与落后的,且这所学校一直没有自己的学校文化体系时,那么校长个人的思想与理念就显得很重要了,这种情况下自下而上难以奏效,那么只能是自上而下,校长再慢慢带领身边的人逐步实施,慢慢落实,总之,不管多么优秀的学校文化它只有落地生根、落地开花才是有用的。需要注意的是,学校文化一定要远离商业公司的包装与设计,学校文化需要的是广大师生的声音、情感与观念等。

学校文化确立的立足点我个人认为在于温暖,教育要让每位教师和学生在学校的时候享受温暖和成长,并以无痕的方式在他们离开的时候永远保持有痕的美丽的回忆。从这点而言,合肥四中的学校文化中特别的看重生活的情趣,他们提出了“唯阅读、运动与艺术不可辜负”的生活理念,把生活理念纳入学校的文化创建很有新意与诗意,十分可贵。参会人员时不时的被吴校长对学校对教育的那份深诚的爱所打动,“我能为学校做什么”、“我能为学生做什么”、“我能为老师做什么”、“我能为学校留下什么”,直抵心灵深处的发问拨动了我们那柔软的教育心弦,“水本无华,相荡而产涟漪,石本无火,相击而生灵光”,教育因感染而美丽,情感因共鸣而动人。

当然,我们在钟情于合肥四中学校文化的“无”中生“有”和“有”中生“优”的同时,也有些个人看法在流淌,这也是文化的多样性、包容性和个体性的体现。

比如;

高起点的校园文化是否真正浸润在每个师生员工的心头,表面呈现的就怕有好奇与新鲜的成分在其中,因为文化是要有“根”的绽放的;

再者没有英雄的文化是难以传播的文化,这里所说的英雄就是其行为能够强化学校办学理念的人员;

还有学校的文化是在“特别的解决事情”和“解决特别的事情”的积淀中才更有生命力的,前者是凝心聚力,后者是价值传递;

又如“象”的形象不仅是视觉与物化,更要挖掘其中蕴含的精神内涵,然后再找到这种内涵与学校的教育教学的各种活动的切合点,互融共生,“象”的负重前行、心地单纯、稳健实干、温厚善良都是极好的精神品质,都应该成为师生心头的启明星和北极星;

还有新的形势下学校的文化构建要在“融”和“润”上下功夫,融爱国主义和劳动教育于文化兴校中,融信仰教育和美育教育于质量兴校中,润书香雅言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于活动兴校当中,润立志成才和努力学习于使命兴校中。

11.党性教育就是历史和现实的对接 篇十一

梅黎明:回顾这些年的办学历程,我们始终在坚持特色办学。中井院是我们党干部教育体系的重要一环,它与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等院校构成一个整体。在这样一个整体里,我们的特色就是聚焦党性教育、理想信念教育、道德品行教育,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用井冈山丰厚的红色资源,给广大党员干部“补钙”。

“钙源”是什么?就是中国共产党的历史,特别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优良传统和作风,以及人文情怀。这些年,我们重点运用江西、湖南、福建丰富而独特的教学资源,构筑以井冈山和中央苏区革命历史和优良传统为鲜明主题的教学内容,探索了以现场体验、互动访谈为特色的教学方式,探索了党性教育的新路子。

《小康》:中井院进行党性党风党纪教育的一大优势是井冈山丰富的红色资源,如何将这些资源优势转化为教学优势?

梅黎明:党性教育看起来好像很宽泛,实际上很具体。必须把它落到“点”上,才有效果。我们所做的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把历史和现实相结合,以史为鉴,用历史告诉现在,用历史启迪未来。

在这个过程中,如何将党的历史讲好非常重要,那么就需要我们把党的历史细节、历史脉络,包括历史教训讲清楚。我们的老师通过一个个旧居、一个个人物、一个个故事,通过精心、精细的现场讲解和点评,把党的历史所蕴含的伟大精神讲清楚,讲透彻。同时,我们坚持干部学院姓党的原则,切实抓好党的理论教育和党性教育这个主业主课。

坚定执着追理想、实事求是闯新路、艰苦奋斗攻难关、依靠群众求胜利,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对井冈山精神的最新概括。井冈山精神支撑着一代代共产党人从胜利走向胜利,她蕴含着我们党一以贯之的价值追求,今天仍然是我们共产党人应该继承和发扬的宝贵财富。我们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努力传承红色基因,让穿越时空的井冈山精神放射出新的时代光芒。

《小康》:之前有一种说法,称井冈山、延安、浦东三所干部学院与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等院校一起形成了一条有机的“培训链”。对此您怎么看?

梅黎明:在长期的实践中,党校、行政学院和干部学院已经确立了比较明确的职能分工,初步形成了各自的办学特色。这几所培训机构按照中央的要求,在中央组织部的宏观指导与协调下,努力建设特色鲜明、优势互补、功能完备的培训格局,干部教育培训机构之间已经初步形成了一条有机联系的“培训链”。不仅如此,在我看来,中国共产党各个历史时期的干部培训,串联起来就像一串美丽的明珠,是我们党形成共识、凝聚力量的一个强大思想武器。而我们这几所干部学院,就是这串珍珠上不可缺少的几粒珍珠,并且闪耀着自己独特的光芒。

《小康》: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发表的重要讲话中,让您感触最深的是什么?

梅黎明:感触很多。首先,习总书记的这次讲话是当代马列主义最新成果的一个典范,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的一篇光辉文献,通篇闪烁着马列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对如何引领中国下一步全面改革、继续前进具有方向性的指导作用。

其次,总书记的这次讲话对我们党95年来的历史作了非常精辟、精炼、精到的总结,科学概括了历史给予我们的深刻启示,号召全党同志在回顾历史中增强开拓前进的勇气和力量,在面向未来中坚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

另外,在“七一”重要讲话中,总书记对文化自信加以了特别的阐释。正如总书记所说,我们的文化自信,来源于5000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党和人民伟大斗争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而中国共产党人正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者和弘扬者。

12.爱国主义的历史和现实 篇十二

1“失衡——重建”模式下《黑天鹅》的单元事件

2《黑天鹅》的艺术价值

2.1 现代主义视觉下的《黑天鹅》艺术价值分析

《黑天鹅》是一部对人本性探讨的电影, 是导演对艺术的个人见解, 用影像的形式充分的表达了出来。妮娜对艺术的疯狂及执着导致了自己的人格分裂, 但在追求艺术的道路上也付出了沉痛的代价。妮娜对于艺术的疯狂追求, 她终于登上了芭蕾舞台的巅峰, 达到了艺术层次上的超高造诣, 但最终也葬送了自己。

在《黑天鹅》当中, 充斥着各类令人印象深刻的多种隐喻, 这些隐喻从一个侧面上也反映出了追求艺术人的内心世界, 那种疯狂的渴望和执着的态度, 这其中最明显的当属黑白天鹅, 且妮娜的玩偶、衣服、粉红披肩、镜子、指甲、口红、浴缸和那些血腥的幻象都是妮娜在追求艺术道路上的各种隐喻。

在电影《黑天鹅》中, 从情节、镜头上讲述了一个疯狂追求艺术的故事, 主人公妮娜出于对艺术的疯狂追求, 脱离了现实, 她不断摸索自己性格的另一面, 在理想的世界中逐渐迷失了真正的自我。导演用独特的艺术语言向人们展示了自己的艺术理念, 同时告诫人们要理性的看待艺术, 追求艺术, 在理想和现实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 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在经历灵和肉的双重磨难之后, 妮娜终于完美地将黑天鹅和白天鹅融为一体, 实现了对艺术完美的追求, 整部电影也得到了升华。

2.2 现实主义视觉下的《黑天鹅》艺术价值分析

导演将《天鹅湖》舞剧置于电影中实现了戏中戏的效果, 正视了人类的自我精神状态, 具有鲜明的现实主义话语品性, 完美地展现出了芭蕾这一独特的艺术形态, 很好地诠释出了疯狂追求艺术的一种独特感觉。整部电影都集中于几个场景, 家中、舞台及地铁上, 有时还会出现排练厅的场景, 这种情节上的设置具有很强的节奏感, 加之极为实力派演员的完美出演, 牢牢地吸引广大观影者进入妮娜的艺术世当中, 共同体会女主人公对艺术的疯狂追求, 体会她的内心世界。这种设置使观影者能够深入其中, 以便为后面剧情的开展打下坚持基础, 体会导演对于艺术的独特感悟。

最终, 妮娜借着欲念的火焰将角色诠释到极致, 完美终于实现, 它永恒而绝对, 那一场美得无法呼吸的演出, 在灵魂的慰藉和生命的消损中华丽落幕。如果说镜头是导演凝视的目光, 那么达伦·阿伦诺夫斯基这束目光则饱含着泪水与微笑, 拷问的勇气与求索的失落, 是导演对被欲望困扰的人类命运终极走向的哲学思考, 呈现着其悲悯的情怀与对解决这一现实精神困境的悲观态度。

摘要:电影《黑天鹅》无论是其商业价值还是其艺术价值都让人叹为观止。影片采用现实主义的表现手法, 通过隐喻, 象征和符号意象表现女主人公的精神世界;同时, 影片将现代主义技巧运用到视觉文化里, 成功展现了芭蕾舞者妮娜心理异化的全过程, 无论在情节还是细节上都是一部极其优秀的心理惊悚片, 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关键词:黑天鹅,现实主义,现代主义,艺术价值

参考文献

[1]周思源.《黑天鹅》的现代主义实验及教育观照[D].南京:南京医科大学外国语学院, 2011.

13.爱国主义的历史和现实 篇十三

新历史主义文艺思潮作为各种形式主义和传统历史主义的挑战者崛起于新时期文坛,显示出文学批评和创作向历史文化深层拓展的.强劲势头.然而,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层面全面审视,它尚未摆脱文学回归历史与沉沦历史、颠覆大写历史与陷入小写历史相对主义、强调历史的心理情感性与走向历史不可知论、迷恋边缘意识形态与迷失于意识形态边缘之间的悖论性处境,这些困境的克服当是它在理论和实践上的当务之急.

作 者:张进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大学中文系, 刊 名:湘潭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PKU英文刊名:SOCIAL SCIENCE JOURNAL OF XIANGTAN POLYTECHNIC UNIVERSITY 年,卷(期): 3(4) 分类号:B018 关键词:新历史主义   价值取向   意识形态   边缘性   社会效应  

14.爱国主义的历史和现实 篇十四

教学目的:

回顾历史,牢记中华民族曾经承受过的深重灾难,激发同学们的爱国热情

教学重点:

正视当前现实,反对霸权,牢固树立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发的坚定信念

教学难点:

1、培养学生理性看待问题的能力,培养同学们的爱国守法观念

2、展望未来,要高瞻远瞩,以民族发展大计为重,刻苦学习,努力拼搏,报效祖国.班会议程:

1、全体起立,奏国歌。

2、男女主持人主持(张芳、刘鑫元)。

3、学生发言讨论“如何正确、理性地看待前段时间的反日情绪?”

4、学生发言讨论“我们中学生应该怎样去爱国?”

5、班主任老师作班会总结。

6、学生合唱《歌唱祖国》。

7、主持人宣布主题班会结束。

班会内容:

一、主持人展示一些材料,以激起同学们的爱国热情 1、4月2日,四川成都一家日本超市伊藤洋华堂遭到当地市民的冲击。一批高呼抵制日货口号的市民用砖块、玻璃杯将店门玻璃和招牌砸烂。部分记者用日本牌子的摄像机和照相机采访,也遭到示威者的干预。2、4月3日,深圳市举办反日街头签名活动,很快演变成反日游行示威,同日在广州,约3000人在日本驻穗总领事馆外集会。情绪激动的人群在游行途中向日本餐厅投掷鸡蛋,砸 烂门窗,并跳上路边的日本汽车踩踏。

3、在上海,两名日本大学生在一个餐厅里被人用啤酒杯和烟灰缸击中头部,被送进医院。

4、以上的一些过激行为授人以柄,经济产业大臣中川昭一再次批评中国政府,不肯道歉和赔偿,人民以为爱国就可以无法无天,令人觉得中国不是法治国家。

5、最近,日本就专门找了一些国际媒体的记者,进入其驻北京的大使馆和上海总领事馆参观,展示其被示威民众破坏的情况,这就是企图向外界宣传中国人的“可怕”形象。如果我们被热血掩盖了理智,逞一时之快,这正好中了他们的圈套。6、4月9日,中国外交部新闻发言人秦刚在记者招待会上说:“中国政府要求示威群众冷静理智、合法有序地表达自己的态度,不搞过激行为。

学生发言: “如何正确、理性地看待前段时间的反日情绪?

7、为帮助广大干部群众了解国际形势及中日关系的历史、现状和我国对日本的政策,正确理解、拥护中央的决策部署,19日下午在人民大会堂举行报告会,外交部长李肇星作关于国际形势和当前中日关系的报告。

8、李肇星说,中国正处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时期,要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充分认识妥善处理好中日关系的重要性。我们一定要相信党和政府完全能够从国家的根本利益出发,妥善处理对日关系面临的各种问题。

9、每一位公民都有合法表达自己爱国热情的权利。前提是不能妨害公共秩序和国家利益,决不能因为个人的自由造成对公共秩序和国家利益的损害。

10、表达爱国热情的方式多种多样,关键是要把握好其中的“度”。个人自由的“度”在哪里?就是严格遵守法律。守法本身就是爱国的体现。如果选择不恰当的方式来表达爱国热情,侵犯他人权利,超出法律的界限,发展下去往往是违法,甚至犯罪。我们不能让良好的愿望演变为不良的结果。

二、学生发言:我们中学生应该怎样去爱国? A:我们现在最最需要的是一个稳定发展的和平环境。日本少数人的行为的确令人愤恨,但表达爱国热情的方式一定要合法。现在的当务之急是要把我国的科技实力搞上去我们是在校学生,应该将爱国热情转化为刻苦学习的实际行动,把我们的国家建设得更强大,这才是爱国的真正表现。

B:在表达爱国热情的同时,我们更需要冷静、理智。中国现阶段正处在发展战略机遇期,安定团结是中国的大方向。我们要把爱国的热情升华为学习的动力,积极投身于祖国的建设。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关键要靠国力的强盛。”

三、班主任发言

15.爱国主义的历史和现实 篇十五

一、莫言魔幻现实主义风格的文学资源

笔者将从三个方面分析魔幻现实主义风格的文学资源。其一,莫言的小说中一些奇特的人物的行为逻辑,充分体现了先民的思维方式充满着魔幻现实主义,他们行为逻辑的核心就是通过魔幻虚构结构来获得行为的源泉。同当下的理性与实用的逻辑、形成美学张力和思维距离。如《四十一炮》中工匠在肉神像面前的诋毁神像的话语,突然感到自己牙痛难耐、不得不自己祷告求饶、结果以自打自己耳光而缓解 !也就是说莫言塑造的神除了具有神圣的法力之外,还有凡人一样的情绪,生动地描绘了做贼心虚的俗人和拥有着七情六欲神的形象,这两种形象的对比和链接又塑造了极具反讽意味的现代人的形象。莫言在带有魔幻现实主义的作品中,运用的接触、相似的关系手段来塑造人物之间奇妙的爱情、亲情,透露出一种穿越时空与生死的界限,是对文学界创造方法的一种突破与创新。

其二,莫言的魔幻的小说中充斥着奇幻的情节,而这奇幻的设计来源于情节的互渗与照应。如《四十一炮》的叙述情节结构可以看作发散性的,小说中罗通与老兰的关系时好时坏、罗通出走、与老兰打架并分道扬镳的原因是因为野骡子,从而成就了罗通的前半生传奇 ; 结尾,因老兰和杨玉珍复杂关系,罗通一怒之下杀死了自己的爱人并违法入狱,而罗小同却逃离了“食”海,走向了一条复仇的不归路。孤独和接触两种关系在莫言魔幻现实主义作品中的运用,使得小说建构拥有神秘的立体空间感和隐喻性。

其三、魔幻时空的理性交叉再现,接触和相似关系相链接的互渗作用,使得人神鬼共处于同一个时空环境才更容易被理解。如在《四十一炮》中佛、鬼、妖和三维世界中的人共处于一个空间,莫言的作品中人、鬼、神三界可以相通联系、这样作品中的建构、叙述时间和空间可以穿插、挪移的合理自然。

二、意识流手法的运用

莫言小说中的意识流的手法师承福克纳,他常在作品中使用魔幻、隐喻、意象、魔幻的手法来交错时空,从而意识流的叙事方式建构作品。更明显的是像在作品《透明的红萝卜》、《红高粱》等等作品中以人物的心理活动流程作为情节发展的线索和依托。通过人物意识流动,并且又倾注人物的潜意识和潜在生命力的自然喷发。所以,人物的意识呈现片断状或松散的游移状态。这样就突显了他的小说的潜意识和个人意识。可以说,莫言这时期的作品创造,既融入了适合自己创作理论的意识流等艺术手法,又结合了中西方创作现状将独创的艺术想象为己所用。他在中国这方蕴含着传统叙事风范的古老大地上创造了一个展示“人”内心世界的新蓝图。在这一蓝图中,描写的核心是新时期文学界还没有刻意描画出的“感性”的“人”。主要是通过感觉描摹与象征隐喻等艺术手法凸显人物的本真世界和主观意象。在《透明的红萝卜》中,恰巧“金色的红萝卜”在黑孩的眼中,这一意象已经不仅仅是客观的存在,而是带有延展生命的意蕴和憧憬在里面。

莫言运用意识流创作手法融入作品时,也常常通过部分人物对事物感知能力的描写,他小说中的很多情节也是由此体现出来。“黑孩的眼睛本来是专注地看着石头的,但是他听到了河上传来了一种奇异的声音……他看到了河上有发亮的气体起伏上升,声音就藏在气体里。只要他看着那神奇的气体,美妙的声音就逃跑不了……”(源于作品《透明的红萝卜》)黑孩的感官印象是他生命灵动的想象。也正因其灵动,莫言把他塑造幻化成生命承载体与理想的自然。

莫言发现了生命最本真的感觉,用走进灵魂深处的意识流小说笔法探究人的本真感觉,又从这些躯体的最真切感觉出发,挖掘生命的意蕴,而在这些感受中,又不断呈现着变幻着的、由旧我本体生发而出的新的生命存在。这是一种新我的存在,是生命的凝练,也是放下了苦难、悲凉、无奈之后的真正的生命欢喜。可以说,莫言用糅合多种艺术表现技巧的意识流小说笔法把这种欢喜呈现在读者面前了。

摘要:俯瞰莫言扬名时期的创作,我们可以这样总结:他的作品是中西方艺术手法的结晶,莫言尤其青睐于魔幻现实主义与意识流手法的运用,莫言在小说创作有意或无意的地将其融入创作。而魔幻现实主义与意识流笔法在他奠定文坛地位的小说中起了相当重要的作用。

上一篇:孩子不好好学习应该怎么办才好下一篇:校园爱情故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