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教研教学总结

2024-09-08

教学教研教学总结(14篇)

1.教学教研教学总结 篇一

一.坚持理论学习,认真撰写论文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教师如果不学习,教研活动就会成本“无本之木,无源之水”。为加强修养,提高素质,我们认真学习了“教学论新编”,“成功教育理论”。“语文教学论”等教学理论,学习学科刊物,了解教研改信息,善学才能善研,善研才能善教,已成为全组教师的共识,不光如此,我们还注意用教学理论指导教学实践,认真撰写论文。几年来,语文教研组每年都有论文获奖。每年都有论文在刊物上发表。其中,赵立新老师的论文曾获市论文评比三等奖,且在北京成人教育刊物上发表。闫秀芹老师的论文“导言设计刍议”获区成教系统一等奖,且在北京成人教育刊物上发表。在成教系统教学经验交流会上,闫老师的文章“让学生在语文课上体验成功”在大会上进行交流。

二.积极参加和开展教研活动

我组老师积极参加市区,校各级部门组织的教研活动,不光是校内、区内的教研活动.每年还有3-4次参加市语文研讨论及教材,教法辅导.还曾几次到怀柔、密云等兄弟校参加教学研究活动。

我们每学期初教研活动有计划,学期末教研活动有总结。为了改革课堂结构和教学方法。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我们坚持开展听、评、说课活动。且把这个活动做为一个重要的教研活动。每学期开展单元说课。也就是说单元的教学目标、重点、难点,说教材的前后联系,说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措施,说本单元学生应掌握的解题规律、方法、技巧。每学期开展听评课。我组教师十分重视听评课活动,听课前认真备课。。设计教案,互相切磋。听课后认真评课。如教学内容安排否恰当。难点是否突破,教法是否得当,教学手段的使用,教学思想、方法的渗透。是否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老师的教学基本功等方面进行中肯,全面的评论、探讨。听评课活动促进了教学水平的提高。成教系统组织的公开课,观摩课每年都有语文老师参加,且赵立新。闫秀芹二位教师的公开课得到高度评价。

三、改进教学手段,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针对我校学生语文基础差,对学习语文缺乏自信的特点,我们尝试用“导言设计”,“自制教具”。“计算机辅助教学”等手段创设学习情境,调动学生兴趣,激励学生思维。

为了掌握利用多媒体技术。我组老师积极参加课件的学习和制做。初步掌握了制作动画的基本技能,其中,闫秀芹老师制作的《****》。获学校课件制做评比二等奖,赵立新、王淑敏老师获三等到奖。

教研组的活动和工作促进了语文老师素质的提高,促进了实践经验到理论的升华。同时也提高了我校的语文教学质量。从20xx年到xxxx年。连续参加市语文水平测试都取得了较好成绩,及格率达到到98%以上,优秀率达到30%以上。

2.教学教研教学总结 篇二

一、教学目标

本次课的主要教材是, “跳上成蹲撑, 起立做各种姿势向前跳下 (水平二) ”。根据第一课时的要求——进行提膝收腹和双脚踏板动作的教学。笔者设定了以下三个教学目标:

1. 通过教学, 让学生理解支撑跳跃的动

作特点——双脚起跳、顶肩锁肘等, 并理解跳上成蹲撑的动作方法;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 在学习中展示自我, 并获得乐趣。

2. 通过教学, 使大部分学生能独立完成跳

上成蹲撑, 并能正确地运用推手、提膝、收腹的动作;少部分学生可以在教师的协助下完成动作。此外, 个别学生能够较完美地完成动作, 并在展示自我的同时, 能够帮助其他学生。

3. 通过互帮互助培养学生积极思考、主动参与的学习态度, 使学生树立安全意识;

使学生克服胆怯畏难的心理, 体验成功的乐趣。

二、本课教学重难点及解决的手段

教学重点:提膝收腹;教学难点:踏跳与提膝收腹的衔接。

针对“跳上成蹲撑, 起立做各种姿势向前跳下”内容的特点, 笔者安排了3个课时的教学, 本次课是第一课时, 主要进行提膝收腹和双脚踏板动作的教学;第二课时主要进行决动作协调性与连贯性的问题。在本次课中, 在课的开始部分笔者设计了两个“渗透”环节, 实践证明, 这两个教学环节对于解决本堂课的教学重点较为有效:

1. 游戏:

“种萝卜”。即, 全体学生围绕长方形场地慢跑, 当听到哨子声音时, 每个学生迅速抢到一块小垫子, 并在小垫子上做好蹲撑动作——“种萝卜”。“种萝卜”动作要求:双手撑垫、双脚并拢、双腿贴胸成蹲撑姿势。其目的在于, 让学生在平地上做会、做好提膝收腹的静止动作, 为主要教材的学习奠定基础, 从而起到突破课的重点的目的。

2. 立卧撑练习。

该练习分为3个环节进行, 即原地立卧撑、一块小垫子上的立卧撑、两块小垫子上的立卧撑。通过上述3个环节的练习, 学生可以循序渐进地体会提膝收腹的动作方法和过程, 从而为基本部分的动作学习做好铺垫。

在课的基本部分中, 笔者主要安排了3个环节, 分别是上板踏跳、提膝收腹、上箱练习。这3个环节是根据教材的动作过程设计的, 把完整的动作进行拆分, 有利于学生克服“害怕、紧张”的心理, 更有利于学生掌握动作, 是解决本堂课难点的关键所在。

三、教学争议

本次活动中出现的最大争议是:完成跳上成蹲撑、起立做各种姿势向前跳下动作时, 到底是采用横箱还是纵箱。在活动中, 两位授课教师采用了横箱, 一位授课教师采用了纵箱, 大家对器材的选择和布置各有理由:

1. 采用横箱的原因:

首先, 如果采用纵箱, 教学内容就应该是“跳上成蹲撑——起立——向前走几步——做各种姿势向前跳下”。这样看来, 就多了“向前走几步”这个环节, 而该环节就将成为这一组动作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这显然与本次活动的教学内容不符。其次, “跳上成蹲撑, 用各种姿势前跳下”, 是为了学生以后学习“屈腿腾跃横双手应该撑在跳箱的前方, 身体上箱后就成蹲立姿势, 而不是蹲撑姿势。因此, 笔者认为, 在此采用横箱进行教学更为合理。

2. 采用纵箱的原因:

采用纵箱更能让学生掌握踏跳后支撑提臀的教学重点。提臀高, 能更加方便学生掌握提膝屈体的动作, 便于让学生跳上跳箱;同时, 纵箱的使用, 能让学生找到双手支撑的位置, 防止学生支撑跳起后, 由于顶肩锁肘不充分或重心前移发生危险。

四、活动启示

1. 处理好课堂细节, 是上好课的关键。

“抢垫子”是体操教学中运用较多的一个游戏, 其能活跃课堂气氛, 预热学生身心。但有一个问题是, 游戏中没抢到垫子的学生怎么办?对此, 教师们的通常做法是, 请该学生做一定动作或表演节目, 该方法带有一定的惩罚性, 可能会给教学带来负面作用。对此, 针对这个细节, 笔者让没有抢到垫子的学生当“小教师”, 请他们对抢到垫子的学生所做的规定动作进行检查指正。这样一来, 没抢到垫子的学生心理就不会产生落差, 同时, 这也有利于督促其他学生做好“蹲撑”动作, 为学生们参与后面主要内容的学习做好铺垫。

2. 应抓住教材特点, 设计合理的教学过程。

每个教材都有其特点, 只要教师认真钻研, 就能找出适合学生的教学之道。从本次教研活动的三节课来看, 风格、过程、特点各有不同, 其中, 第一节课采用了“循序渐进、化整为零、各环节逐一突破”的方法;第二节课采用了“从尝试到学习再到提高”的倒序教学模式;第三节课采用了“寓教于乐, 乐中学习”的方法。虽然过程和手段不同, 但三节课都基本达到了教学的目标。

3. 场地器材的布置, 应先满足主教材的教学, 应适用于所有学生。

3.如何做好县域教学教研工作 篇三

关键词:县域教学教研工作;县教研室;教研员;教师专业成长;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4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15)14-0025-02

在新课程改革和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县教研室发挥着教学研究引领、指导和服务作用,不断增强全县教师教学创新意识,让广大教师在学科教学中形成自己的教学特色和教学风格。当前,在县级教研室建设中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下面结合自己的教研工作实际就如何抓好教研员队伍建设、教师专业发展、深化课堂教学改革谈一下粗浅认识。

一、明确基层教研员所担当的责任

教研员是教育教学改革的主力军、排头兵、领头雁,教师要发展,教研员必须要超前发展,拓宽教研视野,由基础向精深发展,实现由量向质的提高,是教师中的教师。要做一名优秀的教研员,一是加强自身修养,成为教学改革的推动者,有宽度和深度,站在教学制高点,引领教师成长,学思联系,知行合一,研究课改问题,把理念转化为行为;二是成为知识更新的先行者,对新课程进行重新学习与研究,弥补自身专业发展不足,凝聚团队力量,关注综合领域,实现综合发展,做到培训知识和经验生成有机结合;三是成为课程改革的倡导者。首先是学习者,学习新课程、新课标、课程理论和教学理念,其次是研究者,研究课程功能、课程资源,特别是国家、地方和校本课程,再次是指导者,身临其境听课、教研,不断改进创新,只有这样,指导教学才能有的放矢。教研员不但要做县域听课专家,更要通过到各校听课,体察教师的困难,了解学生的需求,积极组织一些有益教学教研的活动,做教师心目中真正需要的教研员。因为教师需要的是能够真正指导教学实践的理论,课堂教学是教研员的“阵地”,任何时候都不能“失守”。教研员要真正立足于课堂教学之中,潜心研究,积极带领广大教师投身于教学和教研工作。

二、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是提高县域教育核心竞争力的基石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承担着让每一个孩子健康成长、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重任。”作为教师,我们的工作似乎有着和折纸一样的简单、重复,但我们只要把简单的工作重复做,重复的工作用心做,用心的工作坚持做,一定会有所收获。

首先,“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学习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必然选择。一是向书本学习,做到理论指导实践,二是向实践学习,实践出真知;三是向同事学习,避免走弯路;四是向专家学习,力求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五是向学生学习,课堂中实现教学相长;六是向自己学习,反思自我,超越自我。

其次,失败的经历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宝贵财富” 。有教训才有心得,如果跌倒了,就再爬起来,逆境却比顺境更能锻炼人,一个人若不经历失败和挫折就很难有健全的性格,甚至不可能会取得成功。所以,当我们身处逆境时,应该勇敢地接受考验,总结经验,汲取教训,这样我们才能接近成功。每一次失败,都有成功的伏笔;每一次考验,都有一份收获;每一次成功的背后都留下了艰苦奋斗的足迹。教师的成长道路,没有快捷键,需要的是辛勤的汗水、不懈的努力、执着的追求和顽强的毅力!

再次,走教研之路,在实践中提升是教师专业成长“关键途径”。“教而不研则浅” ,教师要把握好五点五要,一是教师专业成长的“着力点”要从教学模仿开始,二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发展点”要从读书开始,三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契合点”要从合作学习开始,四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充气点”要从教学反思开始,五是教师专业成长的“支撑点”要从教研开始。教研要真正践行八字点:学习、研究、引领、服务,注重学思结合,知行统一,注重因材施教。

第四,专业引领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快速通道”。教育最本源的意义在于“引导”,最本真的意义在于“引导者”。没有专业引领的教学一定是同水平的重复,没有理论指导的实践一定是盲动、被动的,没有经过实践检验的理论肯定是经不住考验的。有学校校长的睿智领导,有县教研员和学校学科带头人的专业指导和帮助,更有自我发展的宿求,教师的专业发展之路一定是光明的,触手可及的。

三、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是提高县域教育核心竞争力的创新之举

4.2012教学、教研总结 篇四

教学教研工作总结

2012年,我校在花山中心校的指导下,进一步增强服务意识,推进课程改革,规范教师的教学行为,提高教学质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现作总结如下:

一、落实教学常规管理

我们严格执行国家课程标准开足开齐各项课程,全面培养学生综合素质,音乐、美术虽没有专任教师,但我们同样要求兼任教师认真备课,积极参与相关教研。充分挖掘现有教学资源开设好综合实践课和理化实验课。在教学上我们首先建立起一系列的教学管理制度和奖励制度,使学校各项工作有据可依。

1、加强教学常规检查。本年度,我校每学期开展三次校内教学检查,每次都做详细记录和总结,并将检查结果反馈给教师。检查内容为教师的教案、业务资料、听课记录、教师工作手册、学生的作业等。发现问题由教研组长及时要求相关老师进行整改。

2、真组织考试,做好质量分析。按教务处安排严格监考,狠抓考风、考纪,对违反考试纪律和随便缺考的学生进行严肃处理,以警示学生。从考务安排、监考、评卷、成绩统计各环节,尽可能减少人为因素的干扰,真正实现竞争的公平、公正,以考风促校风。

3、开好教师会、学生会和学生家长会。特别是学生会,本年度,每个年级都召开了学生会,通过教育,使学生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增强学习信念,克服学习困难,讲究学习方法,提高学 1

习成绩。努力营造和谐的学习氛围,培养和树立良好的学习风气。在表彰会上,请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和进步突出的学生谈谈他们的学习

经验和学习方法。在家长会上,让学生家长代表上台发言,一起交流

教育孩子的经验和方法。

4、学校现有教学资源的管理和开发,发挥实验室、电子白板、图书室的作用。加强课堂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充分发挥现代教育

技术在教学中的作用,提高教学效果,指导督促检查教师使用现代电

教设备,以适应现代化教学的需要。抓好了理、化、生实验工作,保

持实验室和仪器的卫生,为师生服好务。加大图书室的管理、开放力

度,加强学生对课外文学名著的阅读,使学生不断扩大了知识面,提

高自身素质。

二、抓教研,促进质量的提高

1、参加校集体活动、做好自学记录。继续组织教师学习《中华

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优秀的教育刊物和教育论著,课标解读、《课程标准》及相关资料,促进教师教育理念的转变,提高教师文化

底蕴。学校每位教师都有一本教育教学理论学习笔记本,大部分教师

都能认真总结,抒写心得。

2、听课。教师之间能互相听课,每学期,一般教师听课都在10

节以上,教研组长、听课在15节以上,分管教学副校长、教务处主

任听课都在20节以上。教师每次听课都能认真做好听课记录基本上

都有听课评议及反思。在听课过程中借鉴别人的经验,以具体的课例

为载体开展教师与教师之间的教研活动。

3、备课。充分发挥集体备课组的作用,采取集体研讨方式,重

点把握教学过程中的问题,教研组、同组课任教师互谈互评,相互借

鉴,做好个人第二次备课。

4、公开课教学。各教研组精心组织好本组学科教师开展公开课、汇报课活动。公开课,课前能集体备课,课后认真分析、总结、反思,以此来促进教师课堂教学水平的提高,推进教师驾驭课堂的能力,使

公开课真正起到示范作用。教师听课后认真参加讨论,做好评课工作,写出听课感受。每次公开课都做好、上课、评课工作,并做好教研组

活动记录。

三、毕业班工作:多管齐下促提升。

在教育理念不断更新的今天,中考已成为学生综合能力、素质的全面考察,也是衡量一所初中办学质量的重要标准。为提升学校的办

学水平、促学校整体发展,更为了对每一位学生负责、促学生全面、有个性、可持续发展,我校把毕业班工作作为全校工作的重中之重,全力以赴、踏踏实实,为毕业班工作提供支持和服务。

1、夯实基础,抓好教学常规。

常规工作是毕业班教学质量提高的基础。要求我们强化管理意

识,落实教学常规,进一步规范教师日常教学行为,引领毕业班教师

在备课、上课、辅导、测试、补差等具体环节上力求精细、高效。

(1)抓好教学常规的贯彻落实,对毕业班教学常规的各个环节

(备课、上课、布置批改作业、辅导等)都明确具体的要求,并做好

检查记录。

(2)加强教学过程管理和教学质量监控。抓好复习阶段检测和

每一次模考,做好成绩分析,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措施,调整策略。

(3)加大检查、指导力度。积极开展听、评课和毕业班教学专题研

讨活动,着重加强薄弱学科和薄弱班级的检查和指导,帮助制订整改

措施。

2、做好复习工作,优化复习策略。

毕业班下学期大部分时间都在进行复习。合理高效的复习方法能

帮助学生少走弯路,突出重点,有针对性的帮助学生弥补弱点,发挥

特长。我们要求毕业班教师在复习阶段要做到:

(1)做好复习计划,认真备好、上好复习课。

(2)全面掌握学生的知识状况,有针对性地复习。

(3)充分用好复习资料,把资料和课本结合起来,但不以资料

来代替课本。

(4)钻研课程标准和考纲的要求,克服复习过程中的随意性和

盲目性,不搞题海战术。

(5)加强集体教研,不同学科探索适合学生的不同复习方法和

训练方法,推进分层教学,搞好阶段性分析总结交流。

3、强化研究意识,提高教学效率。

毕业班教师如果缺乏对教学内容、对象、方法的研究,只是一味

按教材教学、复习,是无法培养出适应现代社会要求的创新型人才的。

我们要求毕业班老师强化研究意识,做到5个研究:

(1)研究课程标准和中考纲要,明确考试要求。

(2)研究近年来的中考试题,把握命题趋势。

(3)研究试卷评价与分析,掌握答题技巧。

(4)研究复习方法和复习方式,提高复习效率。

(5)研究学生。关注临界生和学困生,对偏科的学生进行辅导,帮助学困生找到自身的闪光点,从而树立自信。

4、突出质量意识,细化过程管理

我们在毕业班管理上,注重突出质量意识,细化过程管理,主要做法如下:走进班级,走进课堂,全面地、及时掌握毕业班情况,不断改进毕业班工作,使毕业班工作更切实际,更有实效;做好成绩分析。每次考试后,及时对成绩进行分析,前后比较,横向比较,有针对性地进行质量分析,及时发现问题、及时整改;重视毕业班教师和学生的思想引导。在中考的攻坚、冲刺阶段,师生心理压力大,学校十分关心毕业班师生生活,与教师、学生交流,及时鼓励、安慰、引导与化解,帮助毕业班师生树立信心。

四、加强学籍档案管理

本年,为规范学生学籍管理,按照上级部门的要求,加强对学生的学籍档案管理,做到了所有学生电子档案完全齐备。做好变动学生的情况登记,规范借读、休学和转学的有关手续,对已经毕业学生的档案进行了归类和整理,及时地为升学学生转档提供帮助。做到资料齐全、规范、合格。

成绩只能代表过去,展望未来,机遇与挑战并存。但只要我们在上级的正确领导和指导下,团结广大教师,深化课程改革,加强校本

教研,深入实施素质教育,努力创设优质、特色学校,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一定能谱写花山初中教育的新篇章。

5.2010春教学教研总结 篇五

2010年6月

南阳市七小教学教研工作总结

一学期以来,我校在区教育局领导下,我校教学教研工作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全面贯彻教育方针,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宗旨,落实区《小学教学常规管理的若干意见》,积极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提升教师专业化水平为目标,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以课改实验为契机,深入发动全体教师广泛参与,积极参与教科研工作,以教科带动教研,扎扎实实地开展教研活动,以教学教研为主要途径,狠抓教学常规,加强质量监控,把素质教育思想真正落实到教育教学实践中,从而提高了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现作出以下总结。

一、推进学校教育科研制度改革,让科研与教研循序渐进地稳步推进。学校教育科研制度的建设最终是为了提升教师的素质,是为了最终达到无意识境界而采取的一种有意识手段。俗话说:“不依规矩,无以成方圆”。2010年,我校全面推进教育科研工作制度改革,充分利用制度的规范性和指令性优势,确保学校教育科研工作有章、有序的开展。

1、明确学校教育科研领导小组职责。科研领导小组始终做到教育以人为本、教师以生为本、校长以师为本,在校内充分营造民主和谐、人和政通的管理氛围,逐步形成具有亲和力、凝聚力的学校学术环境和教研环境,使师生都能感受到民主、平等、友善、亲情、激励和鼓舞,使学校成为师生兴奋和留念的地方,使教师能真正地感受到为师的尊严和从教的价值。学校积极网络人才,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培养人才,努力为教师搭建发展的平台,使有志教师能在七小实现自己远大的抱负。

2、完善学校教研组和课题组工作制度。学校教研组由语文教研组、数学教研组、综合科教研组组成。各教研组工作由学校落科行政统一管理。教研组活动由科组长统一安排,各教研组工作必须按学校教学目标制定出本学科教学改革目标、措施、方法及实施方案。教研组每开学初要根据学校工作部署,制定切实可行的校本教研教改活动计划,并严格按计划开展科组教研教改活动。学校各课题组由学校教育科研领导小组统一领导和管理。课题组研究活动由课题主持人负责,各课题组必须科学细致地制定出本课题的开题报告、研究内容、实施方案、达成目标等。

通过教育科研工作制度的管理完善,引领教师掌握科学的教育管理方法,逐步让教师成长为科研型、专家型教师。建立和完善学校教育科研工作制度是学校发展的需要,是教师自我提升的需要,是学校文化内涵再现的窗口。我校通过启动学校教育科研工作制度,奖励发放教育科研经费,促进我校教育科研工作逐步走向合理化、系统化、科学化。

二、加强教学常规管理,促进教学质量全面提高。

落实教学常规的管理制度,规范备、上、批、辅、考、评、补的各环节,狠抓教学常规的落实。

1、精细过程性管理,使过程性管理的每一个环节都发挥作用。一是学校在执行计划时,突出一个“严”字。严格执行课程计划,科学合理地编排课表,开齐、开足课程计划中规定的各类课程,严禁教师随意增减课程和课时。严格按计划有条不紊地开展各项工作。二是在检查工作时,坚持一个“细”字。在教学工作检查中,学校领导始终坚持“关注整体,把握细节,落实过程,体现优劣”的原则。例如对各年级组的教案、作业检查时,发现问题,及时好记录,及时反馈。对课堂教学的检查,既查课前,又查课中、课后,全面了解掌握教师的教学工作情况,并做好记录作为年终师绩效考核的第一手材料。三是在奖惩兑现时,体现一个“实”字。在期末考核时,严格按照《南阳市七小教师绩效工资考评方案》,对照细则,逐人逐条逐项、客观透明公正、公平地给每一位教师赋分、合分。(为了公平合理,有时为一个问题要讨论很长时间,领导班子每期末都要花费三天左右时间为教师们算分),然后根据教师的工作绩效成绩,实施奖惩。彻底打破了吃“大锅饭”的格局,极大地激发了教师的工作热情和工作积极性。四是在进行常规管理时,突出一个“抓”字。严抓备、讲、辅、批、考、评、补、总诸环节。抓备课:以年级组为单位,实行集体备课,采用“大家构思→集中交流→写出个案→交流讨论→达成共识→形成共案”的备课方式。然后各人根据本班学生实际,对教案进行二次修改,反复磨合,补充修改,直到满意为止。抓上课:在课堂教学上,看教师是否花大力气了研究学生,是否吃透了教材,钻研了教法,是否研究了如何突出“学”字,构成了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活动为主线,发展为宗旨”的新型教学模式。对每一节课,以课堂教学是否从无效、有效到高效为标准,评价每一位教师。3月份,我们以教研组为单位,探索研究了高效课堂,在组内是上了示范课,4月份,每组选出的优胜者在学校进行了说课比赛,努力实现“低能耗,高效益”课堂,彻底减轻教师工作负担。抓评课:每次听课后,都要组织教师分教研组进行评课。评课时,先由执教者自述本课教案的教学意图、原则、依据,再由听课者评议,评课时要求人人发言,各抒已见,并做好记录。抓作业布置与批改:要求每一位教师要写作业研究记录。看作业布置是否依据教材要求精选习题,体现明确性和针对性,作业量是否适中,难度是否适宜,是否有一定坡度,是否加重学生学习负担,是否批改作业及时,是否做到“有做必改,有收必改,有改必评,有错必纠”。抓辅导:辅导时是否根据不同对象的学习情况采取不同的方法,对尖子生是否加强培养,发展其特长;对后进生是否及时补课,帮助他们克服学习上的困难,使他们树立信心。树立了“转化一个后进生比发展一个优秀生更重要”的教育思想。抓考试:在进行月考、中考、期末考试时,统一组织改卷,统一标准。要求每一位教师进行公正、公平批阅,正确写出试卷分析,找出存在问题及根源,提出改进措施。抓总结:本期,我校成功地举办了期中教学质量评估经验交流会,会上12位各年级成绩优秀的教师在全体教师会上介绍自己的好经验、好方法、新措施,各有特点,各有特色,各有匠心独到之处,给广大教师奉献了一顿色、香、味俱全的“经验大餐”。起到了经验共享、方法共享、措施共享的目的,从而大面积提高我校的教育教学质量。五是在检查体、卫、艺、英教学时,注重一个“色”字。多年来,我校体卫艺英教师,特别注重培养学生感受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充分挖掘、发挥学生特长,张扬学生个性,打造学校特色。参加体卫艺英比赛活动,取得了优异成绩,赢得了上级领导和社会的广泛赞誉,显示了特色学校的魅力。

2、积极参加上级组织的各项活动,并取得了可喜成绩。本期,宛城区音乐说课和品生、品社说课活动分别在我校举行,我校教师积极参与听课、评课,提高了自己的综合能力。其中,陈俊华、张珂、张小平、张燕蕊等老师被选中参加区说课比赛。我校教师张世伟、王雪参加区教职工乒乓球比赛,取得第二名;我校学生徐幔璟、陨艺林参加英语口语比赛获得市一等奖;我校教师陈俊华、张珂、吴文娟参加信息技术优秀成果比赛,获得 二奖;南阳市小学生篮球阶段性比赛在我校举行,我校最后获得二名;组织学生参加市中小学生运动会获得 名;组织参加青少年科技创新小论文比赛21人获奖;组织参加全市语文、数学学科优秀论文、学生小论文和课件评比活动多人获奖。参加中国教育学会进行的教育学会论文评选活动,241篇师生论文获奖,期中51篇获得金奖,74篇获得银奖,116篇获得铜奖。

3、加强对毕业班的教学管理。毕业班的教学质量是学校生命中之重心所在,直接关系到学校的声誉和发展。毕业班教师不断改进课堂教学,起早贪黑,任劳任怨,不计较个人得失,平时注重加强自身修养,不断提高业务水平。在毕业前夕对学生进行动员、鼓士气、树信心,注重和家长配合。精心组织阶段质量检测、模拟测查,精心进行质量分析,精心做好了迎接质量检测的总复习工作,取得了令人满意好成绩。在此,我代表学校领导向你们的辛勤付出表示忠心的感谢。

三、加强教研科研,多措并举上水平。

学校教科研依据区教研室的工作意见,以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为目标,以推进课程改革为重点,以抓稳定、促发展、创特色、求提高为工作思路,围绕特长抓竞赛、课堂抓考核、质量抓教研、科研抓提高,达到课堂有特色、常规有特点、科研有成果,努力提高教科研工作的实效性。实践证明,有效的教研活动,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手段。因此我校每周一、周二的语文、数学教研活动时间,风雨无阻雷打不动。在活动中,老师们取长补短,互相学习,共同提高。

本期在教科研方面完善了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整体布局,形成课题研究规划,形成四大课题组:数学课题组,语文课题组,艺术、体育课题组,德育、少先队课题组。四大组基本上涵盖了我校教育教学工作的主要方面。第二、建章立制,形成长效管理机制。我们做到了“五定” “四坚持”:定主题、定时间、定人员、定任务、定效果。坚持领导参与教研活动、坚持教师写教研日志、坚持教师写作业研究记录、坚持教研组长写教研活动记录。使之逐步成为我校教育科研工作的长效管理机制。第三、构建平台,积极开展课题研究、教育科研和课程改革。教学研究如何有机地进行整合,关键是要寻找适合它们自身发展的平台。课堂是实施课程改革,进行教育科研和教学研究的主阵地,因此,学校以课堂教学为平台,积极开展研究活动。为了搞好研究,我们成立了实验小组,选定了实验教师和班级,进行初步试验,并做好阶段性的总结和汇报交流。本学年,我校主要进行了一个国家级课题《安全长效机制的建立与学生自护自救能力的培养》和7个市级课题《小学班主任工作的基本形式与方法的时间和研究》、《新课程实施中师生关系的研究》、《新课程实施中的课堂教学策略研究》、《新课程实施中学生学习方法的探索与研究》等的研究。其中,《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研究》、《师德建设评价研究》、《小学生诚信教育研究》三个课题已经结题。其余5个课题正在研究中,有待下期结题。本学期,我校又申报了《高效学习方法指导与心理素质训练的研究》、《弱势群体子女教育问题的研究》等3个课题,现正在研究中。

6.08-09教学教研总结 篇六

2008—2009学年教学教研工作总结

回顾一年多来,我校教学教研工作在上级主管部门的领导下,在业务主管部门的指导下紧紧围绕年初制订的教学教研计划,本着教研先导、德育为首、教学为主、全面发展的原则,深化教研促教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但还是不容忽视存在很多问题,现总结如下:

一、强化校本教研常规管理,健全完善制度建设

加强教学研究常规管理,是落实校本教研的根本保证,因此,我们制定了校本教研管理制度,有关校本教研的考核细则,每个教师年初制定校本教研工作计划,年末进行校本教研总结,要求以书面的形式和电子的形式上报教导处;坚持听课评课制度,定期开展教研组活动;坚持校本培训,学习制度;校领导、教导处、教研组定期检查抽查制度等,通过一系列制度的实施,加强了校本教研过程监控,保证了学校的教学教研工作进行扎实有效。

二、狠抓常规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1、抓好教学常规工作的管理

初中教学质量的好坏牵动全乡人民的心,事关学校的荣誉。本学年以来,狠抓了课堂教学,要求教师向课堂45分钟要质量,注重教学过程的监控,同时做好教学服务工作,从安排课程开始,制定课表,调整课程,组织听课评课,做好期中期末考试的安排,总结和评估。教案作业批改的检查,加强学籍的管理和初中毕业证的办理,做好初中毕业生的报考报名工作,各项成绩的统计工作,以及其他各项工作。基本上能够按时完成。保证了教学的正常有序进行。

2、注重毕业班质量的监控 抓好毕业班的教学质量,有专人负责毕业班的教学工作,在监控初三质量的过程中注意抓牢抓实,针对存在的问题及时解决,并要求落到实处。本学年召开毕业班教师会10次,毕业班学生家长会2次,毕业班学生会14次,层层夯实。力争今年质量不滑坡。

三、加强现代信息技术与新课程的整合

我校地处落后山区,交通不便,信息闭塞,而年轻教师居多,占三分之二以上,因此我们决定以现代信息技术为突破口,优化课堂教学,我们做了以下几方面工作:

1、加强硬件建设、以课题研究为突破口,促进现代信息技术教学手段在课堂上的运用

2006年开学之际,学校建起电子备课室,并对教师进行了计算机培训,使每个教师都基本熟练操作电脑,并要求教师公开课、汇报课、观摩课必须在多媒体教室进行,在多媒体教室进行的课堂教学应不少于总课时的百分之二十,以加强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在教学中的运用。

新学年尹始,我们学校确立了《信息化条件下课堂教学的研究》为课题,要求教师人人参入,结成一对一的帮扶对子,新老结合,在教学经验方面,老教师是青年教师的指导教师,在应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教学方面,新教师是老教师的指导教师,学年结束进行捆绑考核。经过两年多的实际运用,教师们的观念更新了,多媒体技术手段运用熟练了,课堂效率明显提高,但目前硬件建设还跟不上形势,我校有两套多媒体,但运用还是很紧张,每堂课多媒体课表都排满。

2、教研活动形式多样化

一年多来,我校积极组织全体教师加强校本培训和开展各科教学教研活动,结合教育局(2009)24号文件精神在全体教师中开展“八个一”岗位大练兵活动,建立健全教师业务成长档案,制定切实可行的考核制度,与绩效考核、年终考核挂钩。

3、新课程改革的主要渠道是课堂教学,加强对课堂教学的研究尤为重要,为优化课堂教学,我们采取了以下步骤。

(1)、落实好新课标的学习,用好新教材,教师要有学习笔记,使教师对本学科的教学做到心中有数,有利于教师制定教学工作计划。

(2)、开展课堂教学研讨活动,第一步采用帮扶听课的方式,由新任教师上一节汇报课,然后进行评课,指导新任教师适应正常的教学;第二步,采用上公开课的方式,人人参入,每个教师须向本学科教师上一节公开课,课前先集中进行说课,课后评课,以达到互相促进提高,听课结束,分学科进行研讨,制定出该学科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思路;第三步,采用观摩研讨的方式,每个学科挑选一名优秀教师根据该学科研讨的教学模式精心准备一堂课,全体教师参加进行研讨,促进学科间交流,以达到学科间教学相长。

4、开展教师课堂教学抽查听课活动,采用推门听课的方式,由校领导、教导处、教研组长随时抽查听课,与个别教师探讨教学方法,研究教学规律。

四、大力配合联片教研工作,切实提高我校教师的教学业务水平。

本学年以来,我校紧紧围绕旬阳县师训中心、组长学校制定的联片教研计划,积极组织教师参加每一次联片教学研讨活动,参加活动前要精心准备,熟悉课标和教材,做到有的放矢,先后组织教师参加了数学、语文、英语、物理、化学、思品、历史、地理、生物的赛教和听评课活动,我校的唐鬲老师在关口举行的思品赛教活动中获得了一等奖,洪玉章老师在双河举行的化学赛教活动中获得了二等奖。利用联片教研这个平台,通过赛教活动手段,提高了我校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促进了教师的业务成长。根据要求每参加一次都要写心得交流体会,在全校校本教研研讨会上进行交流。

五、组织开展各学科活动,切实实施素质教育。

素质教育的内涵是使学生在各个层面上都有所发展,为使学生学有所长,各科教研组先后开展了活动,一学年以来,学校先后举行了元旦文艺演出,“与共和国一同成长”歌咏广播体操比赛,美术书法作品展评,作文竞赛,数理化,英语知识竞赛等等,活跃了校园文化生活,锻炼了学生的能力,提高了学生的素质。

六、校本教研工作的几点得失

1、我校通过主要以课堂教学为平台,开展各种形式的教研活动,能够体现新课程改革理念,体现了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学观念发生了很大的转变。

2、“以教定学”、“主体参与”的教学模式在课堂教学中广泛运用。

3、教师能够使用多媒体现代化教学手段进行教学,课件制作技术大大提高。

4、存在以下不容忽视的问题:

(1)、制度落实不到位,在教研组开展的听评课活动中,由于人多,听课到后期许多教师产生厌倦心理,讲课教师也敷衍应付差事。

(2)、教研对课堂教学的促进作用不很明显,搞校本教研需花费很大的精力,很多教师仅对教研做表面文章,教学教研两张皮。

(3)、教学效果不很理想,有的教师不加强业务学习,在小圈子里认为自己还行,有“得过且过”的思想,只注重自己教,不注重学生学,;不在优化课堂教学上下功夫,存在课没上好课外补,存在吃烫饭的现象。这些现象严重影响了教学质量的提高。

总之,我们在校本教研方面探索了一点方法,取得了一点成绩,但方法还显落后,技术非常粗糙,成绩更是经不起考验,“出水方露两腿泥”,在年末进行总结时才发现还存在很多问题,还需我们多向兄弟学校取经,进一步完善自我,力争来年把工作做的更好。

红军中心学校初中部

7.抓教研工作促教学发展 篇七

一、建立健全制度, 规范教研活动

根据农村小学的实际情况, 教研组还要制订相应的制度, 以保证教研活动的规范开展。首先要探寻合理的教研组人员构成方式, 建立健全农村小学教研组相关管理制度, 有针对性地修订教研组组长和成员的职责, 让教研组与教师个人的工作有章可循、有据可依, 让教师之间、教研组之间形成一个良性的竞争机制, 有效调动教师教研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让教研组建设走上规范化发展的道路。同时, 学校还可制定“半天教研制”, 让每个教研组每周安排半天时间开展活动。这样, 教师精力相对集中, 活动时间也较为宽裕、充足, 效果也能得到保证。

二、以活动为载体, 拓展教研资源

只有富有活力的教研模式才能促进教师的发展。因此, 教研组活动可将课堂教学改革作为切入点, 结合不同层次教师的培养目标, 安排一系列既有特色又有成效的教研活动。

1.对比式教研。即针对同一教学内容, 采用不同的教学设计分别上研究课, 再进行集体评课, 促进教师在原有基础上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

2.主题式教研。即列举日常教学中存在的疑难杂症, 进行梳理归类, 围绕有共性的问题展开研讨活动, 集思广益, 共商对策, 指导实践。

3.案例分析式教研。即在教研活动中, 各成员可以将自己的教学故事与同伴分享, 对典型案例展开讨论, 促进教师对教学理念和方法的感悟, 使自身的课堂教学进一步走向理智。

4.跨校教研。即针对农村小学教师人数不多, 各学科老师各自为政的现状, 开展地域附近校际联动教研, 城乡学校“结对子”活动, 学校之间共同合作, 相互开放, 相互交流, 实现优势资源共享与互补, 谋求共同发展。

5.网络教研。即利用网络的优势, 成立备课组, 实行电子备课, 建立备课包、课件包、资源包, 并将资源放于校园网上, 做到分工合作、定期交流、资源共享。

三、以问题为抓手, 提升教研品位

在教改的过程中, 农村小学普遍存在着教研活动内容欠主题、形式单一等问题, 学习理论文章和组内听课几乎就是教研活动的全部。为了保证新课程标准的落实, 教研组确定教研活动内容时需与时俱进, 除了资料学习、听课研讨, 教研活动内容还要以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为抓手, 创造更多的条件, 提供更多的先进理念和成功经验供教师学习, 以帮助他们解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并将新课程理念转化为具体的教学行为。

8.教学教研教学总结 篇八

一、专题的来源

专题式教学,可以说是语文校本教研通往课堂教学的桥梁。而作为校本研究的专题,应“立足本校,以生为本”,建议从以下几方面挖掘校本教学内容有关专题。

1. 从课本找专题

课本是根本,围绕课本找出适合本校学生特点和能力的专题进行探究,既有利于学生加深对课本知识的理解,又利于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去观察生活,领悟生活。这类专题应该是语文校本教研的主体,一方面要源于教材,另一方面又应当对教材进行综合和提升。人教版教材中的“综合性学习”就是不错的专题来源,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大类:(1)体验成长类。如:这就是我、微笑着面对生活、青春随想、成长的烦恼、乘着音乐的翅膀、岁月如歌——我的初中生活;(2)自然风情类。如:寻觅春天的足迹、感受自然、背起行囊走四方、说不尽的桥、母亲河。(3)语言文字类。如:好读书,读好书、漫游语文世界、古诗苑漫步、走进小说天地、莲文化的魅力、走上辩论舞台。(4)历史文化类。如:话说千古风流人物、我所了解的孔子和孟子、到民间采风去、脚踏一方土、马的世界、戏曲大舞台。(5)专题探究类(热门话题类)。如:世界何时铸剑为犁、关注我们的社区、我也追“星”、金钱、漫话探险。(6)科技生活类。如:科海泛舟、探索月球奥秘、追寻人类起源。(7)其他类。

“综合性学习”具有很强的针对性,既结合本单元内容,也突出语文综合能力的培养,作为专题进行研究,实在是最好不过了。当然,除了“综合性学习”作为课本专题外,还可以从课文找专题,对文本进行综合与分析,如鲁迅作品中的描写赏析、文言文中的通假字归纳与质疑、假如古代名家没有“被贬”、范进与孔乙己的异同、中外作家风格对比、《愚公移山》给我们的启示等等,诸如此类的专题可谓“取之不尽,用之不绝”。

2. 从学校找专题

语文校本教学研究显然不只是研究语文,还可以从校园文化方面去挖掘专题。一所学校,特别是一些老校,经历了不同时代的洗礼与历届校领导的打造,必定有其特有的与众不同的东西,这就是校园文化。因此,作为语文校本教研,“专题式教学”中的专题可以以学校为出发点,寻找出语文与学校相结合的点作为专题,从而避免语文校本教研偏离轨道。以笔者所在学校为例,虽然算不上百年老校,但也经历了不少变迁,特别是校园地址和规模的变化明显,而人才培养的质量始终如一,这里面一定有其内在的教育教学理念作为强有力的支撑。因此,我尝试以下专题作为研究突破口:二十年来我校的文化传承探究、新旧校区校园文化之异同、不同时期学生作文的差异、校园标语文化、我校的课桌文化等等。

3. 从地方找专题

事实上,语文校本教研只专注于课本和学校显得知识面过窄,还可以选择“走出去”的办法,以扩大学生视野,关注自己周围的生活环境,关心生活。每所学校所处的地理位置各不相同,因此地方文化差异明显。如我所在的城乡结合部,地方文化气息浓厚,颇有研究价值。其专题可以从如下角度挖掘:我镇的对联文化探究、我镇醒狮的历史与现状、如何看待我镇的鞭炮文化、龙舟传承的精神、小店招牌名称归类、变革中的农村文化主流等等。

二、专题的教学

“专题式教学”中专题的确立体现了校本教研的特点,而专题的教学更是直接对校本教研成果的展示,因此显得更为重要。那么,究竟由谁以什么方式进行教学呢?

1. 让教师讲专题

让教师讲专题就是由教师根据自身的优势和水平选择某个专题,搜集资料,写好教案,做好课件,然后通过面向各个班级、各个年级甚至全校的学生的方式进行授课。每位教师有自己的专长,比如有的擅长教作文、有的擅长教文言文、有的擅长教小说、有的擅长教课外知识等,如果能够“人尽其才”,相信可以节省大家研究和讲授的时间,有效提高教学效率。事实上,这种方式既可以节约教研时间,又可以使传授对象更广,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整体学习。

笔者在近三年教学过程中就尝试过从初一到初三在全级各班讲授以下几个专题:初一下学期《走进对联世界》、初二上学期《广告词的拟写》、初三上学期《关注记叙中的议论》和《诗化的美文——歌词鉴赏》、初三下学期《鲁迅魂,中国心》。这些专题基本都是以课本为来源,同时结合学校学生实际,既有语文知识的学习,又能扩大学生的视野,效果较为显著。但另一方面,由于这些专题研究多为自发形式,缺乏统一的教研,难免有不足。建议语文校本教研首先要求每位教师根据自身特点和学生实际,每学期选择一至两个专题进行研究并进行至少一次全级各班的授课,有可能的话可进行全校讲授。只有这样,才能发挥校本教研的最大功效。

2. 让学生讲专题

让学生讲专题,即由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和特长建立专题,再由教师组织学生共同编写教学内容,最后让学生来讲授专题内容。这种方法较好地解决了学生学习内容的选择性问题。作为校本教研,不能忽视学生的作用。挑选一些知识面较广,语言组织与表达能力强的学生,将他们组织起来,依据他们现实学习的需要和各自的兴趣,确立某些专题,再在教师指导下进行研究,结果以调查报告或论文形式呈现,最后在全级或全校进行成果展示与讲授。这种形式较为新颖,利于调动学生积极性,培养学生的研究意识,但存在一定的难度。学校可以校文学社或校报为阵地,开辟专栏展示学生专题研究的才能,相信长期的实践会有意外的收效。

3. 让校领导讲专题

语文校本教研是语文与学校的结合,自然离不开学校领导的支持与配合。作为校园文化创建的带头人,校领导对校园文化的理解与认识自然要高出教师与学生许多,因此,无论是语文校本教研专题的确立与资料搜集,还是专题的讲授,都不应该忽视校领导特别是校长的巨大力量。作为一校之长,很有必要对全校师生作校园文化方面的专题报告,让师生领悟校本教研的精髓。

9.教学教研工作总结 篇九

1、扎实开展教师读书学习活动。

学期初,学校出台了《双语实验学校教师读书活动实施方案》,并制定了一系列相关制度细则。制度规定了一线教师每天晨读半个小时,每学期摘记读书笔记一万字,每学期撰写教学随笔一篇等。对于教师的晨读,实行签到制度,并有值班教干进行过程跟踪。

如今,教师晨读已经成为一种习惯。无论什么时候走进学校阅览室,都能看到老师们静心读书的身影。一学期来,教师平均每月晨读20次,大部分老师摘录笔记超过40页,(已经装订成册),收到教育教学随笔40余篇,读书学习体会50余篇,开展青年教师读书论坛多次。

2、“走出去”“请进来”系列活动。

本学期,学校领导不惜重金,多次安排一线老师外出听课学习。凡是市县级教研室安排的教研活动,每次都有老师参加。每次学习回来,老师们都认真准备,有的搞讲座,有的上还原课,努力实现学习收效的最大化共享,达到一人学习多人受益的目的。

3、开展“四课”活动。

“四课”即每人一节优质课、教研内观摩课、外出学习还原课、新任教师汇报课。9月份各教研组开展观摩课活动,为选拔各学科比赛选手打下良好基础。之后,我们开展了新老师汇报课活动。10月份开展了每人一节优质课活动,这次讲课成了老师们的一次大比武,老师们不但精心备课设计教案,还做了精美的课件辅助教学,与上学期相比,这次讲课水平有了很大提高。

4、开展“课前说课”活动。

为了加大教研组集体备课的力度,提高备课时效性,本学期我们制定了课前说课制度。要求老师们在集体研课的基础上,认真进行个人二次备课,之后进行课前说课。说课采取不定时抽查和定期定人员定课题说课结合的办法。这样的活动,不仅加大了备课的实效性,同时也提高了老师们研究教材、设计思路、语言表达的综合业务素养。

5、建立教师专业成长档案。

学期初,学校统一设计了教师成长档案目录要求,对如何建立教师专业化成长档案进行了多次培训。开展这项活动,旨在督促广大教师养成勤于积累材料,及时总结提升的良好习惯。在对成长档案的检查中,发现大部分老师都能积极主动地学习与反思,积累下了大量的过程资料。

6、加强教学过程的规范管理。

老子说:“天下难事必成于易,天下大事必成于细。”细节问题往往是决定事情成败的关键,可以说教学工作的每一个细节都将直接关系到学校整体工作的发展。本学期,我们加大了对教学常规工作各个环节的过程监管力度。对教师的备课、上课,学生的作业、单元测试、补偿练习等,进行了定期检查通报,检查一次总结反馈一次。并及时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进行补救,对个别薄弱班级和薄弱教师,进行个别谈话,采取针对性的帮扶措施,使其快速跟进。

另外,我们对每一次教学教研活动的参与情况进行了详细的过程记录,如举办某一研讨活动,参加人员要填写签到表,做好学习笔记,教研组长负责记录教研活动记录表,并要求在一定时间内完成活动的后续任务,如撰写评课记录、学习体会等。教导处对上交材料进行详细登记,作为老师们继续教育学习的过程资料评定老师。

在教学常规方面,教导处组织有关教干,每天进行全程跟踪检查,主要检查内容有:晨读、侯课、上课、课间操、午练、兴趣课等,发现问题,及时反馈到相关责任人。

10.教学教研活动总结 篇十

一,认真学习政治理论,及时更新教育理念

新的教学模式,要求我们必须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才能适应教育的发展。我积极参加了校领导组织的各种形式的政治理论、教育理论学习,及时做了大量的笔记、以此来指导自己的言行。还注意利用业余时间从书本中汲取营养,认真学习、仔细思考和体会,努力更新理念,争取做一名新形势下的合格的美术教师。

二、求实创新,注重实效,加强教育教学研究

我感到,新的美术课程标准下的美术教学,不再是一种单纯的技能、技巧训练。教学中必须以学生全面发展为本,注重培养学生审美能力、感知力、想象力、表现力等方面的能力;同时,注重培养创新精神、个性发展和全面发展。注意了教学中的协同合作,师生互动,因材施教,达到了教学相长之效果。

1、以兴趣为主线,优化课堂教学。

学习兴趣是小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在美术教学中,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起着重要的作用。在教学中注重创设体现学科特点和儿童年龄特征的有效而又生动活泼的教学模式。采用音乐感染、故事诱导、直观演示等多种形式开展教学活动,充分激发学生主动、持久的学习兴趣。如在讲授《花地毯》一课时,以学生喜欢听的童话故事来创设教学情境,贯穿整个课堂,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创作热情。

2、以多媒体为手段,强化课堂教学。

在日常的教学中,我注重发挥现代化媒体教学在美术课堂教学中的作用,使学生在课堂上拓宽了思路,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保持学习情趣的高涨、思维的活跃。从而,提高了教学的有效性。我在课前收集、准备大量不同类型的资料,有文字、图像、动画,音乐等,编辑制作成教学课件。譬如:在教授美术课《乘着大船游世界》时,我收集大量有关船的起源,船的演变、发展的资料、图片及历史故事。通过多媒体展示,让学生观察各种船只的形态、色彩等;通过直接观察与语言讲解相结合的方法,使学生更容易了解了船的有关知识,激发了学生绘画与制作的学习兴趣。

3、发挥“评价”在课堂教学中的应有作用。

积极的评价会激起学生对探究成功的喜悦,使学生产生学习冲动,增強信心,以更好的状态投入到探究与创造中去。我体会到,对学生的评价应着眼于促进学生的发展,而且应是全面的和个性化的。我很注意从各角度去评价学生,比如从学习态度、学习能力方面,从操作技能、标新立异方面,从合作精神、交流表达能力方面,积极挖掘学生的闪光点。不仅仅评价学习结果,更注重评价学习的过程。例如对作业的评价,采用学生自评互评方式。让学生对自己在学习实践过程中的收获和成果进行评价,向同学和老师介绍自己的学习收获,创作意图。通过这种以儿童自身的眼光来评判他们自己的学习表现和创造成果,促进人人参与,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4、在教学过程中,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

随时更新自己的观念。我对于自己的每一次教学实践,进行及时、深入的反思。认清自己的优势与不足,在解决矛盾中使自己得到进步。例如,在讲授第八课《瓢虫的花衣裳》时,为了使学生对瓢虫的结构特征了解得更细致,我曾通过出示范画进行讲解分析。结果,在学生创作时,我发现许多学生作品千篇 一律,与范画相差无几。我意识到这是自己课程设计环节方面的失误。课后及时进行了反思与修改,在进行下一次教学中,注重加强引导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最终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5、积极参加教研活动,提升教育教学能力

本学期积极参加了教学理论学习和业务学习,制定了详细、具体,切实可行的教研计划。参与了“如何创设有效的情境教学”、“多媒体在美术教学中的作用”、“如何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等课题的教学研究。实践小组教研、网络教研等形式多样的教研方式。在此过程中,认真学习、交流、研究创新教育的理论,真正转变教育观念,并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进一步弥补自己教学中的不足,提高了理论水平和教育教学能力。

三、在这一学期中,除了日常的美术课教学外,还继续担负了美术活动小组的教学工作

从培养学生的美术学习兴趣出发,认真拟定了教学计划,研究教学方法,进行有效的教学。通过学习命题画、想象画、科学幻想画等创作方法的教学,从多角度、多方面培养了学生的认知能力和绘画技能,很快提升了学生的创作、欣赏水平。使他们能够独自发挥创作才能,创作出了具有较高水平的、具有儿童特点的美术作品。

11.立足校本教研 推动教学改革 篇十一

面对这久治不愈的顽疾,笔者认为,校本教研作为教师思想和业务学习、交流、成长的平台,理应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如何建立科学有效的校本教研运行机制,充分发挥其对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支撑作用,是一个需要在理论上不断总结和实践中深入探究的问题。本着边学习、边总结、边提高的原则,我校在推进课改进程中,对校本教研做了一些有益的尝试。

一、构建校本教研体系,完善校本教研制度

我校成立了“学校——教研组——备课组——教师个体”四级一体的校本教研体系,将全体教师都组合在研究网络之中,从而在组织机构上形成了以校长亲自挂帅的全员校本教研网络。教务处设有分管教研的主任,学科设有教研组长,年级分科设有备课组长。

为了保证校本教研的有序开展,我们制定了相关管理制度,如:《领导例会研究制度》《教研组活动制度》《备课组活动制度》《教案、导学案检查制度》等。要求每一级校本教研机构学期初有计划,期末有总结,活动有记录,过程有资料,奖惩有措施。所有的教学管理人员都要具体分管一个年级或一个学科基层单位。通过完善制度保障和强化规章的约束,促使教学研究活动由被动变为主动,由自发走向自觉,由无序走向有序。

出于对各年级各学科,共性问题集中且专业性较强的考虑,我们特别重视抓好以备课组为单位的校本教研活动。

在活动中做到了“四定”,即“定时间(每个教研组进行半天时间的集体备课)、定地点(各年级会议室)、定内容(学期初就把整本教材的备课任务分配到每个教师)、定中心发言人(课程主备教师即为中心发言人)”。教研活动主要包括三方面内容:1.加强理论学习。以教学理念的更新和教学中成功的经验为主要内容,强调理论指导下的实践性研究。2.进行课例研讨。每周都有1—2名教师讲公开课,教研活动中,教师们进行反思、交流、改进,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提升教师驾驭课堂的能力,以实现教学的价值。3.集体备课。我们主要采取异人同课、同课异构的形式进行集体备课,促进师生共同发展。在集体备课活动中,主备人要把下周的授课内容,以书面的形式形成初步的方案,每个人在自己初备的基础上,大家共同讨论方案的每个环节。包括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教学方法、课堂导入、教学环节、问题的提出、课堂练习、课后作业以及导学案的设计等。在集思广益的基础上形成较完备的方案。

二、深入一线寻问题,对照先进找方法

英国哲学家波普说:“真理的明辨永远始于问题”,而校本教研,就是从学校的实际出发,以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所面对的各种具体问题为对象,以教师为研究的主体,强调理论指导下的实践性研究,既注重解决实际问题,又注重经验的总结、理论的提升、规律的探索和教师的专业发展。

因此,教育教学工作需要在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中求发展。教育教学的问题是复杂的问题,教育教学的时代背景也在发生不断的变化。我们认识到,只有明确要解决的问题,校本教研才能做到有的放矢。

问题从哪里来?绝不能凭空捏造和设想,这就需要教师深入教育教学第一线去发现和了解。我们通过教学常规检查,深入课堂听课,召开教师、家长座谈会,举行教师、学生问卷调查,进行成绩比较分析等形式,从学校教育教学管理中、教师中、学科教学中、学生学习中寻找问题,并进行分析。

问题有了,怎样解决才有效?我们的做法是,通过校本教研以谦虚和兼容的态度,学习借鉴洋思中学和杜郎口中学等名校和名师的先进经验,以实事求是和探索的精神,按照新课改的要求,破旧立新勇于尝试。比如:针对有些学生学习习惯不好,学习兴趣差,我们就学习洋思中学“没有教不好的学生”的教学理念,引进他们教师“包”学生的做法,进而提出赏识教育的做法;有些学生错过的题,反复错,我们就学习衡水中学的做法,让学生准备错题本,经常复习,并在此基础上,安排了每天20分钟的晨测;有些学生书写差,学校就安排写字这门校本课程,老师们在批作业时,给学生打一个书写分……针对教育教学中出现的琐碎复杂问题,我们总是不厌倦、不回避,让问题与方法在四级一体的校本教研体系中成为探讨的永恒主题。

在众多的问题中,我们重点抓好两大方面问题。

(一)多措并举,更新教学理念。

课改实施的关键在于教师,作为实施者的教师如果不具备新课程标准的理念,是难以胜任课改工作的,为此,学校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尽量让更多的教师通过与教育专家面对面的接触、指导,通过参加各种培训,领会课程改革的目的和意义,获得并提升实施新课程改革所需的理念知识。以校本教研为平台组织教师同伴互助,共同提高;提倡“在工作中学习,在学习中工作”;做到“三个坚持”,即:坚持结合课堂教学改革学习,坚持结合课堂教学实践案例学习,坚持结合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学习。

从课堂教学改革的酝酿到逐步实施,我们进行了“六步走”。首先,我们通过文字资料、网络视频、光盘、专家讲座等各种途径,组织老师们集中学习新课改成功的经验;其次,我们要求老师们在教学实践中落实这些经验,并认真搜集随堂、课后、平时的资料和数据,在此基础上,我们分年级召开了学习座谈会,搜集问题,解决疑难;接着,我们又进行了每人一节的新课改模式展示课,大家彼此听课,展示提高;再次,我们又选出了一批优秀的课,面向全校上了示范课,推出榜样课,示范引路。最后,我们又开展了一轮新课改模式的提高课,要求老师们针对优秀找差距。

学校还注重发挥现代教育技术的优势,开设了电脑培训班,对教师进行上网查阅资料、编辑文档、课件制作等培训。

通过一系列的举措使教师的教学理念发生了很大转变,由重教师“教”转向了重学生“学”,由重结果转向了重过程,由单向信息交流转向了多向信息交流,由重知识传授转向了重能力培养……

(二)以学生为主体,打造高效课堂。

在办学理念向实践转化研究的基础上,我们根据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理论,提出了以学生为主体,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为内涵的“导学点拨,当堂检测”课堂教学模式,并在校本教研中不断得以丰富和完善。这种课堂教学模式主要包括三部分:

1.学案导学:利用集体研究,精心设计出的导学案,让学生进行课前自主、独立学习。也就是学生以导学案上教师设置的具体明晰逐步深入的问题为引领,对所要学习的重点、难点知识提前熟悉,包括动手实验等环节。倡导自主学习的方式,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对于稍难的问题,学生以小组(每组4—6人)为单位,进行合作探究,采取“兵教兵”的方式,培养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点拨引导:在自学的基础上,针对学生存在的问题,教师不急于讲解,而是“以学定教”,要做到“三不三必”。“三不”就是三个不讲,即学生已会的不讲、不讲可会的不讲、讲了也不会的不讲。“三必”就是三个必须讲,即核心问题必讲、思路方法必讲、共性疑难必讲。在此环节中,教师进行引导、点拨,要点在关键处,让学生在知识上触类旁通,能力上迁移运用。

3.训练提高:习题设置,紧扣课标及中考说明,密切联系生活实际,注重基础,提升能力,有层次,有梯度。以限时训练、以考代练方式进行,加深学生对课堂所学重点难点的理解,由理论再回到实践,巩固所学知识。

经过上述三个环节的教学,让学生经历了知识获取的整个过程,以此过程为载体,掌握知识,习得方法,形成技能,养成习惯。培养了正确的价值取向,符合新课改的理念,使学生能够有思想、会学习、懂方法,为其终身发展奠基。

总之,以校本教研为引擎的新课程改革,在我校取得了明显成效。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促进了教师教学观念的更新、教学方式的转变;二是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与发展;三是促进了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和良好学习品质的形成,学风有了明显的转变;四是促进了教学质量的提高。

12.教学问题怎样转化为教研专题 篇十二

教研片段回放:

……

教研最近目标:怎样制定观课量表。

载体:《淡竹》与《沁园春·雪》。(课型:九年级语文复习阶段阅读指导课;地点:区教师培训中心微格教室)

参与者:武汉市江夏区教师培训中心特聘培训教师团队。

活动目的:针对教师间如何进行合作发展,进一步推动“教学三大铁律的创新”,决定开展怎样进行看课的专题研究;而本次教研是这一专题活动的第一个环节,任务就是“学习怎样制定课堂观察量表”。

活动过程:

1为了将本次教研打造成学校教研的示范样板,特从不同学校抽调了张甲、黄乙、程丙、任丁、何戊等一共12位优秀教师,确立任丁与何戊分别上一节九年级的语文课,用做教研载体,全部教师在微格教室进行现场看课,并结合实际试制课堂观察量表。上传课堂录像。

23月20日下午前,各成员在网上分别提交课案、授课反思和观察报告,上交各自制定的“课堂观察量表”。

33月27日下午3点,全组教研人员在网上集合,隔空对话,依次审读课案、反思,并对不同的“课堂观察量表”进行逐条分析,整合并制定出“课堂观察量表”的原则性意见。

4在江夏区教师培训网站上公示“关于制定课堂观察量表的指导性意见”,接受专家和不同学校教师们的敲打与建议。

……

●问题

上述教研依靠网络实现了不同时空的教研,并持续了14天,而且该教研中涉及到两个概念:即“问题”与“专题”。

什么是问题?所谓问题就是认识障碍或者事态出现的意外。而一个有教研价值的“问题”,则为一种教学情境, 即一种没有直接的、明显的方法及框架可以遵循的情境。有教研价值的“问题”,它还是一个能提示矛盾、激起疑惑,推动“兵与兵”产生解决欲望,挑起“兵与兵”认识上的反差,形成“认知冲突”的导航条。往往就是这个“条”的导航,使处于“问题情境”中的“兵与兵”产生强烈探索欲望,并通过分工合作的过程,实现自主学习,积累知识、迸发智慧、提升能力。然而,并不是所有的问题都具有教研价值。窃以为,有价值的教研问题首先应是教师们刚刚开始关注的, 其次是教师在处理时不能得心应手的, 最后是教育教学所急需的。

目前,“怎样自制观课量表”就是能满足上述三个要求的问题,而且容易集成诸议,形成教研专题,并再度从不同角度划分成“什么叫观课量表”、“观课量表的组成元件”、“观课量表的功能”等不同子专题,以便在不同层面上驱动所有教师参与探索。

显然,从许多“小问题A”经过集成,形成“专题B”,再从不同角度重新划分,形成新的“问题C”(小专题),已经完成了一个从“问题”到“专题”的华丽转身,而且使其真正具有了教研价值。

在这一过程中,我们发现“问题A”的集成并不容易。首先,我们必须站在教师的立场上进行观察,才能发现什么问题具有“教本性”(教师需要性);其次,需要在一定高度进行俯瞰, 才能看清楚什么问题具有“时效性”; 再次,还要量体裁衣,衡量我们有没有能力来处理这个问题,并展开卓有成效的校本教研。

“问题A”变成“专题C”,不仅需要发展意识来遴选,也需要教育智慧来发酵。而目前许多教研常常是五味杂陈, 不仅有荒谬、有遗憾,也有无奈,真正的有效教研并不多。为什么?就因为很多教研是被动的。

教师是教研的主体,是教研问题的属主。但是,一些教研组长看不到这一点,常常心血来潮,随手抓住一个“问题(其实是问题A)”以为它就是“专题B”来发动教研,并提出“问题就是课题,科研就是教研”的口号。且不说这种做法能不能有效驱动教研,单就从逻辑学的角度看,它也是说不过去的,因为“问题A≠专题B≠专题C≠课题”。对于有发展意愿的教师来说,他们在教研中真正需要的是“专题B”,而他们个人有能力解决的是“专题C”;只有通过多人合作,在解决多个“专题C”后,才能完成“专题B”,促进自己的发展。

很明显,教师从“问题A”中发酵出自己需要的“专题C”,也许比解决“问题A”更重要,因为它恰恰是驱动教师和学校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所在。

●策划

“专题B”变成“专题C”,以及完成对许多“专题C”的探索是一个科学过程,必须进行认真的专题策划。策划是一种对未来采取的行为做决定的准备过程,是一种构思或理性的预设程序。

1时间(When)预设。许多学校都规定了教研时间,而固定的时间安排已经不能适应教研向虚拟空间拓展的现实。因此,学校在硬性规定参研的时间之外,必须规定相关资讯上传至教研网的最后时限,也必须规定反馈的时间上限。也只有这样才能使参与者提前进入思考,促进师本生成性资源的形成, 并突出教研中心内容,交流与整合师本性成果。

2地点(Where)安排。新常态下的教研,必须公布虚拟平台,方便固定成员之间的互动,也要接受随机访问者 (包括学生、家长、学校领导和教育专家)的咨询。

3内容(What)确立。内容确立主要是系列专题C,以及与不同专题C相关的各种资讯的确立。显然,这是基于对问题A的提炼、专题B的分解而确立的, 是教研的核心。

4缘由(Why)解读。缘由解读是指必须陈述清本次教研的目的,也必须说清楚本次策划的意图。

5参与者(Who)。校园网和QQ群为教研提供了极为方便的虚拟时空,也丰富了教研对象,教师在平台上不仅能与同侪互动,也能接触学生、家长,还能得到教育专家的“面对面”指导,从而实现教研与科研的有效对接。

6方法(How)。即通过方法解读来预设校验过程,让每位参与者明白这次教研要做些什么,怎样做。

毫无疑问,这样的教研策划需要教研组长投入极大的精力。也正因如此,提高教研组长的综合素质,提高教研组长的学术地位,并适度释放教研组长非本职工作的压力是教研新常态所面临的新课题。

教研策划本质上是为了促进和谐发展。“合”是方式,“和”是氛围;“合”是途径,“和”是目的,“合和”是教研新常态需要的互助文化。但是,教研不仅要通过“合”来追求“和”,也还要通过“合”来追求“不同”,因为教学本就是个性化的理性劳动。求“和”与求“异”并不矛盾,只有丰富的差异,才能构成丰富的和谐。同时,教研策划的整体行动都要依靠虚(拟)与(现)实紧密结合, 没有信息技术支持的教学研究只能是雾里看花。

●整合

新常态下的专题教研,由于得到了网络支持,整合是极为方便的,而问题是教研组长必须树立内化整合的理念。因为只有整合,才能将教师在教研中的表现提升到理论层面进行思考、品评、赏析。而这些思考、品评与赏析就是校本教研最精彩的靓点,也是教师专业化发展最需要的营养与动力。

13.数学教研组教学总结 篇十三

一、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创建学习型、创新型的教师队伍。

1、组织教师认真学习了《新课程标准》,进一步领会新课标的精神,以基础教育改革的新理念为指导,进一步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

2、创设教师间互相关爱、互相帮助、互相切磋、交流的学习型校园文化。

3、加大对中青年教师的培训力度,鼓励中青年教师自觉学习教育教学理论、现代信息技术、教育科研和心理健康等方面知识。

4、加强教师网络技术培训,切实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加强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进一步提高教师的信息意识和现代化技术的应用水平。

二、加强常规管理,优化课堂教学。

本学期,教研组加强了课堂教学常规管理,继续强化教学五认真的督查评估,使备课、上课、质量检测、作业批改、辅导学生、组织课外活动的各个环节都符合规范化的教学要求。

1、严格执行课程计划,各教师从素质教育的高度把安排到的课上足、上好。

2、文化知识考核:平时组内单元把关、每次检测各年级都能认真做好质量分析。

3、一学期来教研组共检查了备课本5次,教师们都能按要求备足、备好课,青年教师大都能写好详案,并能及时写好教后反思。

4、一学期中全组教师每人听课13节以上,并及时写好听课反思或随感。

5、各年级段针对作业设计,作业量等问题进行讨论,在平时布置了科学的、有价值的作业,结合班级学生特点推出特色作业和创新作业。

三、大力推进新课程改革,继续深化课堂教学改革。

1、牢固树立“课堂教学”是素质教育的主阵地的思想,积极构建新课标下的适应时代和儿童身心发展的课堂教学理念、方法和评价体系,每一位教师把“努力上好每堂课”作为自身工作的起码要求,切实提高四十分钟的效益。

2、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本学期继续改变学生单一的接受性学习方式,提倡了研究性学习、发现性学习、参与性学习、体验性学习和实践性学习,以实现向学生学习方式的多样化转变,把要我学变我要学,我能学,我会学,从而促进学生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整体发展,为培养未来需要的人才打下基础。

3、加强课程改革的研究。开展了“与新课程同行,与学生共成长”学习与研究课改沙龙活动。

4、建立并逐渐完善与现代教育相适应的评价体系,以激励广大教师的课改积极性。对学生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的多方面特长和潜能,了解学生发展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本学期我们还在一、二年级尝试实施了数学学科新的评价体系,采用了学生自评、小组互评、教师评、家长评相结合的方法,对学生进行了全面客观的评价。

14.教研室期末教学总结 篇十四

工科教研室依据教务处和系部的相关要求,在2011-2012学年上学期开展了大量的工作,现将教研室教学工作做如下总结。

一、坚持以教学为中心,加强专业课程建设,教学工作成效显著

1、立足教学改革,积极进行专业建设

教研室各专业教师立足本职工作,以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和高等学校高职高专相关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的有关文件为指导,努力创新和探索教学新思路、新方法。国际贸易实务、报关实务、报检实务等商务类课程能够紧密结合专业工作实际要求,积极尝试多种教学模式,采用行到导向教学法、基于多媒体和网络等高效的教学手段,上课获得了学生和同行的好评。尤其是作为教研室课程教学改革切入点的“工程力学”课程,教研室采用集体备课、共同制订课程标准,集体制作课件、多名老师共同上课的形式,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在增强学生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的专业动手能力。

此外,教研室还积极参加系部组织的青年教师讲课比赛。各位教师就课程定位、内容编排,教学方式手段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思考。通过比赛的方式,让教师重新思考所任课程的教学。由于准备充分,在系部组织的讲课比赛中,教研室教师柴娜获得学院讲课程比赛三等奖。

2、以职业能力为本,制订人才培养方案

教研室把制订有高职教育特点的人才培养方案作为实现高职教育培养目标的突破口,理顺专业建设思路,制定《工程造价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建筑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机械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重新明确了专业培养目标,课程设置,确定了各专业的职业资格证书,全面实施“学历证书+职业资格证书”的“双证制”,明确了各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

3、以精品课程为切入点,大力推进课程建设

教研室以申请精品课程建设为切入点,全面提高教师的课程标准研制、教学设计、课件制作能力、积极推进教学改革。积极申报精品课程,以精品课程建设带动相关课程的建设,锻炼教师队伍。

二、扎实做好常规教学管理,把好教学质量关

教研室认真做好期初、期中、期末的教学检查工作,严格审核查课程标准、教学进度、教案的撰写等,及时和老师就上述问题进行沟通。本学期教研室集体检查教案两次,抽查教案2次,教研室主任随堂听课超过20节。10月中旬至11月初,教研室开展公开课活动,合计开出公开课7节。通过此次活动,教师达到了互相学习,相互促进教学能力的目的。此外,教研室还通过组织教师参加新生座谈会、评学等方式,收集各种教学反馈信息。及时救新生的学习焦虑和考证焦虑和学生做沟通,疏导学生的不安情绪。针对在评学活动中教师反映出

来不同专业不同班级的班风问题,教研室提出要加强教师的教风建设,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形成严谨治学、从严治教的良好教风,从而推动学风建设。

三、以学科建设为契机,提升科研能力

本学期,教研室加大对教师队伍的科研培训力度。教研室主动为教师的课题研究提供支持,为教师开展课件制作培训、说课程培训、科研论文写作培训等,要求教师人人有课题(包括参研课题),个个有科研成果。组织教师积极参加相关学术团体组织的学术交流活动,包括论文、课件优质课比赛等。

四、认真落实实践教学工作

上一篇:拼音教学有效性的提高下一篇:二年级下册语文《一件好事》教学反思